六度者。一布施度慳貪。二持戒度諸惡。三忍辱度嗔恨。四精進度懈怠。五禪定度散亂。六智慧度愚痴。慳貪等六蔽。是眾生心病。六度是如來法藥。以法藥對治心病。自可藥到病除。
十力者。如來所有十種智力。一是處非處智力。知一切眾生因緣果報。作善業得樂報。因果相契。為是處。作惡業望樂報。因果相背。為非處。猶言無有是處也。○二業智力。知一切眾生。三世所有諸業。或善不善。漏無漏等。○三定智力。知諸禪三昧。世間禪。四禪四空定。出世間禪。小乘禪。大乘禪。出世上上禪。○四根智力。知諸眾生。諸根上下。隨機施教。○五欲智力。知他眾生。種種樂欲。各各不同。○六界智力。知世間眾生。種種界分。○七至處智力。知一切道至處相。知所修何教道品。得至何位之相。○八宿命智力。知一世乃至百千萬世。姓名苦樂壽夭等。○九天眼智力。見眾生受生舍報。從何道來。向何道去。或苦或樂。○十漏盡智力。自知我生已盡。不受後有。無畏。乃四無畏。一一切智無畏。謂于一切諸法。盡知盡見。故無所畏。○二漏盡無畏。謂諸漏已盡。五住究盡。二死永亡。故無所畏。○三說障道無畏。謂于障道之法。能知能說。故無所畏。○四苦盡道無畏。謂于盡苦之道。能知能說。故無所畏。
無量法門者。眾生煩惱之病無量。故佛說法門之藥。亦復無量。如上諸佛所說之法。淨土諸鳥。一一皆能說之。眾生聞者。皆能得益。
《解》三十七品。收法雖盡。而機緣不等。作種種開合。名義不同。隨所欲聞。無不演暢。故令聞者。念三寶。發菩提心。伏滅煩惱也。
(講)此明開合。開合乃是隨機。三十七品。收一切道法雖盡。而眾生機緣不等。故作種種開合。其中名義。自應不同。若是好廣之機。則開演三十七品。成無量法門。若是好略之機。合演三十七品。無量法門。成戒定慧三學。名既不同。義亦有異。總而言之。隨眾生機緣。樂聞廣者。略者。無不演暢。曲盡其宜。如樂說無礙辯。各隨好樂而說也。
故令聞者。念三寶。足見極樂眾鳥。說法有方。善能開導于人。令念三寶也。三寶即佛寶。法寶。僧寶。三者俱稱寶者。皆可尊可貴故。既圓念三寶。自可圓發三心。明正因佛性。則理心發。明了因佛性。則慧心發。明緣因佛性。則善心發。一發一切發。是為圓發。自能圓斷見思。塵沙。無明三惑也。
《解》灼見慈威。不可思議。故念佛。法喜入心。法味充足。故念法。同聞共稟。一心修證。故念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