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正宗分 正宗分1
    正宗分1

    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此是總標名列數。一至十是數,禮敬諸佛等是名。全部華嚴經不外是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以佛果功德啟發一切眾生的信解心,令其初發心時,即發起成就佛果功德之心,謂之︰因該海果。佛果功德,由攝一切眾生因地心行之功而顯現,謂之︰果徹因源。前面所列的十種普賢行願,正是因該果海,果微因源的願行。前八願是上求願,後二願是下化願,以前八種願行,擴充大悲心;由大悲心所成就的功德,布施回向于一切眾生,而無所住著。如是上求下化,悲智雙運,終成佛道,正是本經的宗旨,因名正宗分。

    (1)正示十大願行

    善財白言︰大聖,雲何禮敬,乃至回向?

    聖是聖人,有世間的聖人,也有出世間的聖人。世間聖人,是人道中之聖者;出世間的聖人,則有四聖的分別。聲聞、闢支佛,是小乘聖人,菩薩是大乘聖人,佛是聖中之聖。普賢菩薩,位居等覺,故善財童子稱之為大聖。

    ‘雲何禮敬乃至回向’,是詢問十大行願的內容。前普賢菩薩告諸菩薩及善財童子︰若欲成就佛果功德,當修十種勝行,並列舉十種勝行的名稱,但未說其詳,是以身為當機眾的善財童子,特別提出征詢其詳,表示自己願意學習。

    1.禮敬諸佛願

    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

    初二句是經家敘述。‘言禮敬諸佛者’,是總標第一大願之名。十大行願中,第一大願,名禮敬諸佛願。禮是身業,敬是意業,由心生恭敬至誠,收攝妄念,專心一意,策動身體,合掌低頭,曲躬俯伏,反掌接足,名之為禮敬,或敬禮。為甚麼要禮敬十方三世諸佛?因為諸佛是︰三覺圓、萬德備的大覺聖尊,是眾生的無上福田,應當尊重禮敬。古人說︰‘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福增無量。’何況人能遍禮十方過去與現在諸佛,當然是尊重佛的智慧,景仰佛的德行,對諸佛的言教,歡喜信受奉行;自然可以淨化身心,增長福慧;人能敬禮未來諸佛,無異是對自己及一切眾生人格的尊重,因為自己與眾生,都是未來之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