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分61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
如是經于剎塵劫,十方利益恆無盡。
我常隨順諸眾生,盡于未來一切劫,
恆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此頌成熟眾生願,是十地經菩薩十大願中第五種大願,初句令一切眾生得離苦,是大悲心;次句願平等施與一切眾生樂,是大慈心。第三句‘如是經于剎塵劫’,是豎窮三世,即時間無盡,‘十方利益恆無盡’,是橫遍十方,即空間無盡。‘諸眾生’,包括三界六道,四生五類,‘我常隨順諸眾生,盡于未來一切劫’,正顯弘願無盡,‘恆修普賢廣大行’是因,‘圓滿無上大菩提’,是果,故後一頌是總結長時間所成就之因果。
佛教教化眾生的程序有三︰一是未種善根者令種,二是已種善根令其成熟,三是善根成熟者令得解脫。今菩薩本乎慈悲心,平等教化眾生,拔苦與樂,非限于一時或一處,而是盡虛空,遍法界,平等隨順救度十方三世,所有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令種,已種善根者令成熟,善根已成熟者,令得解脫,如是于無限時間及空間中,成熟有情,廣修普賢勝行之因,證無上菩提之果,故言︰‘恆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所有與我同行者,于一切處同集會,
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
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
常願與我同集會,于我常生歡喜心。
此二偈是頌不離願,即十地經菩薩十大願中的第八種願,願生生世世,不離諸佛,菩薩及一切善知識。凡能助長道業,有益身心的皆名善知識,是以乞取頭目手足的惡眾生,亦為成就布施忍辱諸波羅密的善知識。
華嚴經言︰‘善知識者,長諸善根,譬喻靈山,長諸藥草。善知識者,是佛法器,譬如大海,吞納眾流。善知識者,是功德淨法生處,譬喻大海,出生眾寶。善知識者,能淨菩提心,譬喻猛火,能煉真金。善知識者,出過世法,譬喻須彌,出于大海。善知識者,不樂世法,譬喻蓮華,不著于水。善知識者,不受諸惡,譬喻大海,不宿死尸。善知識者,增長白法,譬喻日月,色光圓明。善知識者,照明法界,譬喻盛日,照四天下。善知識者,長菩薩身,譬如父母,養育兒子。善男子,以要言之,菩薩摩訶薩,若能隨順善知識教,得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功德等。’
因為親近善知識,有以上種種利益功德,所以菩薩應發願與一切善知識,于一切時,一切處,皆共同集會,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共同分擔弘法利生的工作,共同修學菩薩的一切行願。特別是所有開示,使自己在修行過程中,獲得利益的善知識,或為我開顯指示修學普賢菩薩,十大願行的善知識,更願常與我共同集會,且‘于我常生歡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