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分71
當二利究竟,‘一切圓滿盡無余’時,便可以進而‘利樂一切眾生界’,到十方世界去廣修菩薩行,廣利諸眾生,或回到娑婆世界來,巧把塵勞作佛事,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彼佛眾會咸清淨’,是指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處于清淨海會諸大菩薩圍繞中,‘我時于勝蓮華生’,即是上品上生,‘親睹如來無量光’,即是親見阿彌陀佛。‘現前授我菩提記’,是蒙佛授記。‘蒙彼’阿彌陀‘如來’為我‘授記已’,就可以‘化身無數百俱胝’,‘俱胝’譯言億,即一千萬,‘無數百俱胝’,即是化成無量無數的身,加上廣大無邊的智慧力量,周遍到十方世界,普遍利益一切眾生界,使一切眾生咸皆離苦得樂,故言︰‘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正是顯示極樂果勝。
(2)結頌行願無盡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無盡。
通則總括本經所說,普賢菩薩十大行願,即是十大願王;別則指普皆回向中,統攝一切菩薩行的十種別願。若總若別,皆願力無盡。即使‘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我此行願亦無盡。何況虛空界,眾生界,眾生業,眾生煩惱,不可窮盡,所以我此普賢行願,是究竟永恆無有窮盡。故說︰‘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無盡’。
(3)追頌校量功德
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眾寶供如來,
最勝安樂施天人,經一切剎微塵劫。
若人于此勝願王,一經于耳能生信,
求勝菩提心渴仰,獲勝功德過于彼。
此八句是追頌校量聞經功德,前長文中說︰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世界,上妙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經爾所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雖大,但不及一聞此願王一經于耳,所有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之一。今頌文說︰假使有人以堆滿十方所有一切無量無邊剎土如是眾多又莊嚴,又珍貴的眾寶,來供養一切如來,又以最勝安樂施于人天,並且經過一切佛剎極微塵數劫的長時間,其所得功德,自然是非想像可及,更非算數臂喻可盡,故言︰‘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眾寶供如來,最勝安樂施人天,經一切剎微塵劫’。
但假若有人,能于此普賢菩薩所說的最極殊勝的十大願王,偶然得聞,一經于耳,即能對此十大顯王,生起清淨信心,並進而如法修行,實踐此十大願王,以求實現眾所渴仰的佛果菩提,則其人所獲得的殊勝功德,實過于彼前以眾寶供養諸佛,及以最勝安樂,施于一切眾生的人,可見願王功德殊勝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