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分16
丙一、日觀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系念一處,想于西方。雲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于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為日想,名曰初觀。
從此以下是十六妙觀︰一日觀,二水觀,三地觀,四樹觀,五池觀,六總觀,七華座觀,八佛菩薩觀,九佛身觀,十觀音觀,十一勢至觀,十二普往生觀,十三雜明佛菩薩觀,十四上品生觀,十五中品生觀,十六下品生觀。這十六觀文,約分為三︰初六觀觀其依報,次七觀觀其正報,後三觀說明三輩九品的往生。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謂汝韋提希以及未來世的一切眾生,都當如是修。‘應當專心系念一處,想于西方。’怎麼能見到西方世界?要修觀想,把它想出來,怎麼個想法?應當專心系念一處。眾生之心是散亂心,東想西想,要把它統一起來。專心即是一心,系念就是把心念安制在一個地方,此即遺教經所謂‘制心一處’,把散亂心管制在一處。那制心一處之制與此系念一處之系,同一意義。要把心念控制住,‘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果能把凡夫的散亂心控制得住,沒有什麼事不能辦。你要成阿羅漢,就成阿羅漢;要成佛就成佛。那麼,你要觀想西方極樂世界,就能觀想西方極樂世界。所謂想于西方,‘雲何作想’怎麼個想法呢?如來有異方便,有一個下手的方法,‘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生盲就是從母胎生出來就是個瞎子,這種人從未看見日頭,無法修日觀,只要不是生盲,就一定看到過日頭,這里講的是快要落山的日頭,有目之人,都看到過那種日頭的。‘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于日欲沒之處。’行者這時候,應當生起想念,想念那個快要落山的日頭。行者修行觀想,須于清靜室中,‘正坐’就是跏趺坐,不能大跏趺坐,半跏趺坐亦可。正坐的面一定要對著西方,因為要觀想落日,而且極樂世界亦在西方,故當面向西方。‘諦觀于日欲沒之處’,這時候用眼楮觀心里想,觀想那日頭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令是使令,使令觀想之心,堅固安住,專想那個要落的日頭,不移就是不要東想西想。此即前面說的‘專心系念一處’之意。‘見日欲沒,狀如懸鼓。’專心觀想成功,便見到那欲落的太陽,形狀就像大殿里懸掛著的鼓一樣。‘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觀想是用心想的,最初是閉著眼楮想的,想出來一個太陽,狀若懸鼓,但一睜開眼楮,它就沒有了。再閉著眼還想,想那狀如懸鼓的日頭,再睜開眼楮看,要修到閉著眼和開著眼,都看到一個狀如懸鼓的落日,分分明明,在正前方,這時日觀就修成了,此是在靜室中打坐觀想出來的。還有一個前方便的修習方法,就是先去實際的觀落日,這時或坐或立都可以,正對西方,瞪著眼楮看那欲落的太陽,太陽快要落了,發紅色,光線不強,不刺眼,這個時候可以開著眼楮看,看一會兒,再閉著眼楮想,若是想不出來,再開著眼看,那個太陽還在,還沒落下去,再看,看了再閉著眼楮想。天天這樣的用功,直到閉眼開眼,皆見落日,這是方便中之方便。然後回到靜室打坐,打坐這時,房間里沒有太陽,當先閉著眼楮觀想太陽,觀想見到太陽,再睜開眼楮,在這沒有落日的靜室中,開著眼楮亦看見太陽,閉著眼楮亦看見太陽,這就是日觀修成了。修這個日觀干什麼呢?這問題下面有講到的,是為了修觀想西方極樂世界寶地的前方便。凡夫的心想羸劣,一旦觀想大的西方極樂世界,觀不成功,所以先教觀想落日,觀想的落日有多麼大呢?有大殿里的鼓那麼大,這是凡夫的心,可以想得成功的。想成功了,下面再一個觀,再把它放大,再把它生起莊嚴,這是為了要觀想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先觀想這個日。‘是為日想,名曰初觀。’這是十六觀中的第一個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