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 正宗分 57
    正宗分57

    ‘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他平常不生慚愧,犯了戒,不怕墮地獄,到這臨命終時,地獄火現前,把他燒得哇哇叫。可是這因為受了五戒八戒而犯戒的在家弟子,和受了具足戒而犯戒的出家弟子,他有他的善根,于是‘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贊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善知識為他開示道︰地獄相現前了,你看見猛火熾盛,你這口氣一斷,就要墮落到地獄里去,你趕快念阿彌陀佛,那阿彌陀佛有十種智慧力,有大威大德。‘廣贊彼佛光明神力’,那阿彌陀佛又名無量光,他有無量的智慧神通之力。‘亦贊戒、定、慧、解脫知見。’亦贊嘆三無漏學,要持戒修定開智慧,還贊嘆解脫、解脫知見。解脫者解脫煩惱的意思,具足知道己實解脫的知見,謂之解脫知見;合起來叫五分法身,是說法身具足這五種功德。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又叫五分法身相。‘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這個時候‘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變了,地獄猛火變成了清涼風,這清涼風‘吹諸天華,’虛空之中,落天華下來。‘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就是來迎接這個人。

    ‘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可是這個蓮華不開,要‘經于六劫,蓮華乃敷。’蓮華開了,他看不見阿彌陀佛,只看見‘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以梵音聲,安慰彼人。’兩位菩薩以清淨的法音,來安慰這個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于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這個人惡透了,作不善業,五逆大罪,他都造了,十種惡業全犯了,具諸一切不善業。一切淨土經論,最容易得往生的,就是這十六觀經。由此可見佛是大慈大悲,不舍棄一切眾生,縱然造了五逆大罪,他還是要攝受你,只有這十六觀經有這句經文,造了五逆大罪的人,還是可以生西方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這種人他應當墮落到三惡道去,經過多少劫,受無窮的苦,才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