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金翅鳥
    “金翅鳥命終,骨肉盡消散,唯有心不化,圓明光燦爛。龍王取為珠,能破千年暗。轉輪得如意,能救一切難。如合在人中,日用而不見。”

    這是憨山大師所著的六詠偈中之一首,詠頒人的心。我們人人都知道大鵬金翅鳥一把翅膀伸長有三百六十由旬那麼大(小由旬四十里,中由旬六十里,大由旬八十里)。它把翅膀一扇,就會把海水都扇干了,能把這海水扇到別處去,它就有這麼大的力量。可是它也有死的時候,死時骨頭與肉皆會壞,只有心不壞,金翅鳥以什麼做為飲食呢?它專門吃龍。龍雖然有神通,能大能小,能隱能顯,可是見到金翅鳥就什麼神通也沒有了,動彈不得,只有等著金翅鳥來吃。

    所以金翅鳥吃了很多龍種類,龍王唯有到佛那里求救,向佛哀告,若金翅鳥再這麼食啖它的種類,不久龍類就將全部滅跡,故請求佛想法子幫助它們,不要再被金翅鳥吃光了。佛就給金翅鳥說法,教誡它以後不許再吃龍類。金翅鳥說︰“我若不吃龍,那我就將沒有東西吃,怎麼辦?”佛說︰“我叫我的弟子每日于齋食時,送供與你。”所以出家人吃中午飯時,施食送供養,就是布施給大鵬金翅鳥,故說︰“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滿。”

    送供養不單單給金翅鳥吃,也給曠野鬼神眾,與羅剎鬼子母吃。曠野即是很荒涼的地方,有些大樹林里住著鬼神們。又這個鬼子母出現于世時,吃了很多小孩子,她什麼也不吃,專門吃初生嬰兒,認為其肉又嫩又香又甜又富營養,比吃其他維他命都有功效。

    鬼子母自己生了一千個兒子,但偏偏愛吃小孩肉,所以人類都快絕種了。

    佛不能再不管這件事,于是將鬼子母之最小兒子捉來放在佛缽里。鬼子母各處吃小孩子後,回來發現小兒子不見了,就整個世界到處找。她也有神通,知道被佛捉去了,故到佛所興師問罪︰“你為什麼無緣無故把我的小兒子抓去?”佛說︰“你現在也知道要你的小孩子啊!那你出去吃別人的小孩子,別人又去和誰要小孩子呢?”鬼子母說︰“我吃小孩子,是為了維持我的生命。你現在把我的小孩抓來,而你也不吃,那你要我的小孩做什麼?”佛說︰“你知道要你的小孩子,世界上的人也都想要他們自己的孩子。你吃了人家的孩子,他們心里皆極憂傷悲痛的。從今以後,你不要再吃小孩子了。”鬼子母說︰“我若不吃小孩子,將沒有東西可吃,那我豈不是餓死?”佛說︰“不要緊,你餓不死,我將教我的弟子每逢用齋時,分出一部份給你吃,你以後不要再吃人間的小孩子了。”從此以後,鬼子母改惡向善,也發菩提心,不食人間小孩子。

    “甘露悉充滿”︰無論是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或鬼子母,我今皆用甘露法食來供養你們,令你們都得到飽暖,所似我們出家人中午念供養咒施食,是這樣的因緣。

    金翅鳥生時有大勢力,但死後骨肉也消盡散滅,各歸四大;唯有它的心不化,火燒水淹皆不壞,仍是完整如初。它的心是圓的,能放出燦爛光明。龍王若能得到此心,就是龍珠,放在龍宮一照,龍宮就會放大光明。轉輪王若能得到此心,就變成他的如意寶珠,能救度一切災難,神通妙用不可思議。

    可是這個寶珠,是不是我們人沒有份?不是的。每一個人都有這顆無價寶珠,它是在人的自性里,可是我們人都被無明遮蓋住了,把這顆如意寶珠埋沒了,不能放光明;我們怎麼找也找不著,故也不會用它。這是一件很痛心的事,世界的人都舍本逐末,背覺合塵,不想返本還原,背塵合覺。所以每一位宗教聖人都苦口婆心來教化人,無非令我們借假修真,反迷歸覺,返本還原,認識自己本地的風光、本有的家珍、本具的如意寶珠。可是我們人人都願意向外馳求,不知道回光返照,反求諸己。生生世世流浪于苦海中,想要修行又舍不得邋遢東西,始終不願自己清淨,去塵累,這真是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