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直解24
贊許誡听。
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听。
此欣承法音冥心佇听也。下正示。
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于諸修行,實無有二,
此示法性圓滿,本無迷悟,平等無二,但契一真,不假多行。故雲于諸修行,實無有二。
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三種。
此正入證之門。然覺性遍滿一切諸法,則法法皆為入證之門。但隨機圓攝,不無其要,故但有三門。然此三門,即楞嚴三觀,謂空假中也。且二經列三名,同一梵語。謂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古譯奢摩他,此翻雲止,以寂靜為相,義當空觀。三摩缽提,此翻雲等至,亦名等持,以幻化為相,義當假觀。禪那此翻雲為靜慮,雙離靜幻,以寂滅為相,義當中觀。然修證必須三觀者,以如來藏心,具三諦理。謂空,不空,空不空。此以三觀,各照一諦,圓攝一心,故曰圓照。以一心圓照,則為頓;三觀次第各照,故為漸。其實本無三一次第之差也,後文自明。
初奢摩他。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
此標行本,乃悟後稱性修,非迷中修也。謂菩薩修行,先要了悟本有淨圓真心,依此不生不滅真心,安立觀行,淨治歷劫無明習氣,以此為修,唯約稱性為修耳。
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
此示空觀行相也,發覺初心,以靜為首。以未悟時,一向妄想動亂,今既悟此心,即以所悟覺心,發起觀照,返觀不動之心體,故雲取靜為行。由此妄想消歇,則見阿賴耶中習氣生滅之相,故雲由澄諸念,覺識煩動,久久觀察,則自心光明,忽然發現,故雲靜慧發生,心光一發,則頓見身心幻妄,本來不有,故如客塵。如此則內脫身心,故雲永滅。此最初功夫,一念頓證無生也。
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于中顯現,如鏡中像,
此示入觀之效也。以圓覺妙心,向以幻妄身心無明遮障,今身心既脫,則無明重擔歇滅,故雲內發寂靜輕安。到此十方廓然,則本有法身挺露,故雲諸如來心顯現,如鏡中像。所謂諸佛法身入我性,我心還共如來合,乃妙契法身,此正楞嚴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明月,乃至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當圓教頓破無明之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