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慧無減佛得一切智慧。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成就圓極故。名慧無減。
十一解脫無減佛具二種解脫。故名解脫無減。何等為二。一有為解脫。謂無漏智慧相應解脫也。二無為解脫。謂一切煩惱。都盡無余也。
十二解脫知見無減。佛于一切解脫中。知見了了分明。故名解脫知見無減。所謂有為解脫。無為解脫。時解脫。不時解脫。慧解脫。俱解脫。不壞解脫。八解脫。不思議解脫。無礙解脫等。分別諸解脫相牢固。是解脫知見無減。
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佛先知。然後隨知起一切身業。故有所現處。無非佛事。利益一切。故名身業隨智慧行。
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類如身業中分別。
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類如身業中分別。
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佛智慧照知過去世。盡過去際。所有一切。若眾生法。若非眾生法。悉遍知無礙也。
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佛智慧照未來世。盡未來際。所有一切。若眾生法。若非眾生法。悉遍知無礙也。
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佛智慧照現在世盡現在際。所有一切。若眾生法。若非眾生法。悉遍知無礙也。
大慈大悲初門第五十六
一大慈二大悲。
次十八不共法而辯大慈大悲者。諸佛得十八不共法等法。常在大慈悲住故。慈善根力。普燻三業。于十方世界普現而作佛事。利益一切。故次而辯之。釋慈悲之名。雖同四無量中。而體殊別。非可為類。故至極果。方得受于大名也。
一大慈佛住大慈心中。以大慈善根力故。能實與一切眾生世間樂及出世間樂。故雲慈能與樂。若四無量中慈。雖心念與樂。而眾生實未得樂。故不名大也。有二種與樂。一住大慈三昧。慈力冥燻。隨所應得樂眾生。各得安樂。二慈三昧力。普現三業。隨有應得樂眾生見聞知者。各獲安樂。故名大慈。即是如意珠王身也。
二大悲佛住大悲心中。以大悲善根力故。能實拔一切眾生世間苦。分段生死苦。及變易生死苦。故雲悲能拔苦前四無量中悲。雖心念救苦。而眾生實未得脫苦。不名大悲也。有二種拔苦。意同慈中分別。但有拔苦之異。故名大即是藥樹王身也。
三十二相初門第五十七
三十二相名目既多非可具列第下。
次大慈大悲而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八音。三念處等四科者。至論法身虛寂。豈有形聲心識之可見聞知乎。但以慈悲之力隨有應見清淨三業之機。而得樂免苦者。即便為現端嚴相好。及妙音聲平等三念。與樂拔苦之緣。故次慈悲而辯相好八音三念處也。今此三十二通雲相者。相名有所表。發攬而可別。名之為相。如來應化之體。現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眾德圓極。使見者愛敬知有勝德。可崇人天中尊。眾聖之王。故現三十二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