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河大手印(第十三講) (第十三講)2
    ‘當念生時,初識其妄念之相,其相隨滅,如遇舊識之人;次則妄念必自滅,如蛇結自解,最後妄念無利無害而隱滅,如盜入空室,是為解法之最要妙。’

    當妄念起來的時候,初初做功夫,只認識妄念的各種相貌,妄念之相隨即消滅,就像遇到從前認得的人一樣。但是,這個熟人離開之後,心里頭還有影子。妄念雖然消滅了,影子還是有的。其次,功夫較前做得好了些,妄念必定自起自滅,像蛇打了個結自己也能解開——執著心松動了。功夫做到最後‘妄念無利無害而隱滅’,既不是妄念生了有壞處,也不是妄念滅了有好處,而是無利無害,自然隱滅。妄念盡管起,我知道這是真心的妙用,因而不住,它自然就消滅了,不在妄念上起分別了。有的修行人喜歡分別︰哎呀!我妄念不起了,有好處啊,功夫進步了;唉呀!我妄念又起了,有害有害,又退步了。其實妄念本無自性,並無好壞,只要我們認真地做功夫,最後就不會起‘有利、有害’的分別心,妄念就會隨時隱滅。‘如盜入空室’,就像盜賊進入空房間一樣,沒有東西可偷。‘是為解法之最要妙’,這是解脫妄念最重要、最妙的方法。

    由于這是‘解法之最要妙’,所以下面再將這三個修行層次講一遍。妄念起來了,首先識得它,不跟它跑,妄念隨之而滅。但最初認識妄念的力量不夠,妄念雖然滅了,我們心中不無它的影相,還是有的。像遇到從前的熟人一樣,他雖然已離去,但是我們心中卻翻騰起來︰這人多年不見了,他過去怎樣、現在如何。人雖離開,影子卻在。妄念雖滅,影相猶存也。此為力量不充之故!

    其次,進一步認識妄念,曉得妄念必然自滅,力量較前充足了。但是,妄念的虛幻之相還在,而且停留一段時間才滅去,這如同‘蛇結自解’一樣。蛇是不會自己打結的,你若給它打一個結,經過一段時間,它會自己解開。功夫到此,‘舊識之人’離去,也不會心起翻騰了,比較以前,又進一步了。

    再其次,認識到妄念無利無害,妄念起滅與我不相干。因為真心是不動不搖的,我的真心不因妄念起而損一分,不因妄念滅而增一分,真心無增無減,所以,妄念無利無害,任它隨起隨滅。認識到這一點最重要,做到這一點最好、最妙。假如我們起了妄念之後,還在心里盤旋,還丟不掉,還要再盤算盤算看,這是力量不充之故。很多人都是這樣,晚上做了個夢,醒過來還要再想想,這夢怎麼、怎麼樣,還要講給別人听听。假如我們能做到︰知道這是個夢,不去管它,心里一點影子也不留,這就有力量了。如遇舊識、蛇結自解、盜入空室,這是我們對妄念的看法和消滅妄念之力量的不同層次。諸位能把妄念消滅在哪一層上,自己去考察考察看。

    ‘知修不知解,與禪天同。’

    知道修行,知道不跟妄念跑,但不知道‘一切妄念,皆自性通徹境中所起之妙用’,這就叫‘知修不知解’。只知道修道,不知道真心是怎麼一回事,不認得真心,就‘與禪天同’。你這樣勤做功夫,即使做到極點,定功頗深,而不識真心,也不過生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而已,還是不出色界。慢說解脫,連無色界也沒有到達。

    ‘若不具如是解法妙要之修習,雖心能堅住禪定,亦落于上界之禪定。’

    如果不具如是解法妙要之修習,就是‘知修不知解’。雖心能堅住禪定,就是心能夠不動,入定很深,經一年、兩年、三年,乃至一劫、兩劫、千百萬劫的時間而不動。‘亦落于上界之禪定’,也不過落在四禪天或者四空天的禪定里。這還是色界、無色界的禪定,還在三界里,並非解脫。不認取真心,就不可能出三界,就與外道相同。外道為何不能出三界?因為他不知道真心是怎麼一回事。外道執著陽神,認為陽神是真實不壞的。陽神就是佛教講的‘意生身’,就是第七意識(意根)所生之身,還是虛假的影子。《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相的東西全是假的,陽神也是假的,不出三界,並不究竟。只有認取真如自性,努力保護它,這樣修行,才能成大道。我們再三地講︰大家要保護好真如法體啊!要了了常知,時時無住,綿綿密密地保護它,久久自然證成大道,決定能成就。認取真心,就好像得到了米,再用火來燒,就能成飯。所謂用火來燒,就是時時保護它,處處不讓妄念侵擾,不隨妄念跑,心空無住,那麼,結果一定成佛,這非常重要。若不這樣修,縱然定功很深,入禪定的時間很久,也不能證成大道。現在很多人喜歡定功︰哎喲,這個法師功夫很好,入定一星期了。噢,不、不!那個法師功夫更好,入定三個月了。我們在此要向他大喝一聲︰不行!那是死定,絕對不能證成大道!真正的禪定,是對境不迷惑,一切時無住。坐在那里就定,下座就不定了,那能行嗎?不行的。所以,不認取真如法體,盲修瞎練,決定不能成道。一定要認取真心,做功夫保護它,才能成就大道。這是我們學佛的人必須知道的、至關重要的原則問題。

    ‘如以了知妄念起住為足者,是與下劣狂惑無別。’

    有些人做功夫,知道了妄念的起住之處,就滿足了。他說︰‘噢,我曉得了。妄念起處、住處我都知道了。妄念從什麼地方起呢?妄念從境界起,妄念是境界的反映。妄念住在什麼地方?就住在境界上。’妄念確是從境界起來的,沒有境界,就沒有妄念。‘心本無生因境有’這是毗舍浮佛講的。可是,境界從何而有呢?假若只知道妄念起住就滿足了,‘是與下劣狂惑無別’,那就和下劣狂惑沒有差別。佛法是上妙之法,定而不狂,慧而不惑,下劣狂惑不是佛法。‘以了知妄念起住為足者’是最下乘根器。你只知道妄念起住,有什麼用?一定要認取真如法體,在法體上用功,時時處處觀照保護,才能成道。只知道妄念起住而幻想成道,就像是以沙煮飯,千萬劫也不能成飯的。

    ‘或偏于空性求法身印契等等思量,然遇惡緣時,則所修持不能解除境縛,而反自現過失。’

    以了知妄念起住為足者,當然是下等根性的人,因為他著境,以為境是實有。但是‘偏于空性’也不行啊!著有當然不對,落空也不對。為什麼?因為我們的法身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不是空也不是有,說有不對,說空也不對。‘求法身印契’,印是印證,契是契合。求法身印契,就是要求與法身印證契合。你偏空了,與法身不相應,怎麼能印證契合法身呢?所以,只能說這是‘思量’。法身不落思量,一落思量,便違法身。著空、著有的種種思量,都與法身不相應。

    ‘然遇惡緣時,則所修持不能解除境縛,而反自現過失’。這些偏空的人,遇到惡緣、逆緣的時候,他所做的功夫,不能解除這些境界的束縛,就被這些境界捆住了。他的‘空’只是思量,遇到事情就空不了啦!他的‘空’是有個空在,這豈不成‘有’了嗎?從前,上海浦東有一位大老,他說︰‘你們說空、空,怎麼還有山河大地、男女老少?’他把‘空’理解為‘什麼都沒有’了,這和我們理解的空不相同。我們講空,是空其相,不要住在相上,以不可得為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只是不要著相,相還是有的,沒有相怎麼起妙用啊?這房子沒有,我們怎麼避風雨?這凳子沒有,我們怎麼安坐?‘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無自體、無自性為空,並不是沒有相。

    思量‘空’不頂用,遇到境界就空不了了。我們的自性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有就是空,空就是有。‘有’之當體就不可得,這才是真空。執著偏空,而不認自性,就沒有力量,就透不過境界。若認識自性,種種境界不過是自性的妙用。就像鏡中之影、水上之波。認得鏡子識得水,就不會被影子和波浪所迷惑,一切境界自然很容易空掉。若不識自性,那就空不掉了。我們第一要認識真如法體,這是最最重要的。所以,明心見性是根本,不論你修什麼宗,都以明心見性為本,不明心見性是不行的。

    只是理解妄念起住,或者偏空,而不認識自性,遇到惡緣時,則所修持的功力解除不了境界的束縛,‘而反自現過失’。凡夫不認識什麼是真空,在惡逆境界顯現而受阻礙時,就疑慮重重,因而毀謗佛法。他說︰‘這個應該是空的嘛!怎麼空不了?還是有啊!那麼,佛法說空是說錯了。’四空天的天人就是這樣,他修到了空定,空定的劫數一到,他就出定了,見到外面的境界就起了懷疑︰‘咦,說是空的,怎麼還是有啊!佛說法騙人,是騙子、騙子。’他還是著相,著相就造業,造業就受報。反過來毀謗佛法,就下地獄了。這就是‘而反自現過失’。所以,我們要認識佛法的真諦,曉得佛性是怎麼一回事,這是最重要的。佛性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亦空亦有。你要是著空落空,不認識本性去修,是修不成功的。其結果是造惡業,反而自己出現過失。

    ‘起滅、自滅、定滅,皆是妄念自滅,隨妄本淨。’

    妄念能生起,就能滅掉。滅掉的形式有三種︰‘起滅、自滅、定滅’。起滅︰後一個妄念生起,就滅掉了前一個妄念;自滅︰妄念自己滅掉了;定滅︰做功夫入定,將妄念消滅。

    這幾種妄念消滅的方式,有快慢之不同,有力量大小之差別。不論用什麼辦法消滅它,都是妄念自己消滅了,所以‘皆是妄念自滅’。其實,妄念本身是虛妄不可得的,也沒有什麼滅不滅,不住著它,便視之為滅。妄念滅後,就‘隨妄本淨’了,隨著妄念的消滅,就是本來清淨的真如法身了。經雲︰‘息下狂心,即是菩提’。妄心是怎麼起的?‘心本無生因境有’(毗舍浮佛明言),妄心是因境而有的,沒有外境就沒有妄心。但是,境同心一樣虛幻不可得,‘心不自心,因境故心;境不自境,因心故境。’心與境相對而生,離一即無。所以先師驤陸公雲︰‘境亦不有,同屬幻影’。只要你了知一切外境,都如夢幻空花,無有實體,不去攀緣,不生妄念,那就神寧智清,靈光獨耀,真心明淨,如鏡照物,無取無舍,無愛無憎,了了分明而一念不生,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當下就親證真如法身,無需于息心之外更做什麼笨拙的功夫了。你若真正認識真如法身,妄念就是真如法身的妙用,妄也就是淨了。就像認識到波浪本身就是水,不著波浪相,那就不必等波浪平息,波浪當體就是水了。這是‘隨妄本淨’的深刻含義。

    這里所講的中心,就是要認識妄念,不要怕妄念。妄念就是真心的妙用。只要不跟它跑,就能把它斬斷,隨妄本淨。隨著妄念的起滅,就是根本清淨的真如法身。真如法身本自清淨,不因為有妄念,真如法身就不清淨了。只要不跟妄念跑,不被它所左右,時時照顧真如法身,綿綿密密地保護,久久必然能夠證成大道,證成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