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白空曰︰願佛慈愍,速說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將死不久。
對空稟白佛︰願佛慈悲哀愍,速示我母生處,我今身心交瘁,恐將不久人世,若知母親出生何處,雖死而無憾!
時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告聖女曰︰汝供養畢,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號,即當知母所生去處。
佛告訴婆羅門女︰供養畢,快回家中,端坐正心念佛,心淨自然知母生界。隱含婆羅門女只是哀傷過度,並無生命危險。
佛似乎在賣關子,何以不直接告知?卻勸彼速返,端坐念佛,又沒說須念多久?應知,佛不當下說明的原因有二︰一、趁彼欲報母恩,求知母親生處的懇切孝心,激勵其念佛,以增進道業。二、以此因緣至地獄,親見地獄苦,啟大悲心,發大願力,勸導眾生,教化世人。佛知彼非常人,曾發菩提心,但功行未成就,欲以此為增上緣,進彼菩提道,故不明示。
時婆羅門女,尋禮佛已,即歸其舍。以憶母故,端坐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經一日一夜。
婆羅門女依佛言,禮佛後即刻回家,因思念母親的緣故,端坐念佛無間,經一晝夜。
忽見自身,到一海邊,其水涌沸,多諸惡獸,盡復鐵身,飛走海上,東西馳逐。
忽見己身,到一海邊,海水沸騰,波濤洶涌,許多鐵身惡獸,飛走海上,奔馳東西二方,驅使罪人。
見諸男子女人,百千萬數,出沒海中,被諸惡獸,爭取食啖。
惡獸馳逐的目的,為爭食浮沉海中百千萬數的男女罪人。
又見夜叉,其形各異,或多手多眼,多足多頭,口牙外出,利刃如劍。
夜叉,此雲捷疾鬼。鬼形或多手、多眼、多腳、多頭,牙如象,露出口外,其利如劍。夜叉奇形怪狀,不一而足。
驅諸罪人,使近惡獸。復自搏攫,頭足相就。其形萬類,不敢久視。
‘搏攫’,按字典︰手擊曰‘搏’,抓曰‘攫’。義即夜叉用手捉取而食。其實,是將罪人手足相系,如捉豬般,頭足相就,或正或反,謂‘搏攫’。
鬼形各異,施刑亦不同,加諸罪人,慘不忍視。
時婆羅門女,以念佛力故,自然無懼。
婆羅門女因念佛仗佛威神故不懼,不念則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