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百家集注大成23
【王日休曰】筏。謂編竹木成牌以渡人。乃過水之具。亦舡之類也。以是義理之故。乃指上文所言之意也。佛嘗謂汝等比丘。當知我之說法。如舡筏之譬喻。是未渡之時。不可無舡筏喻若未了悟真性之時。不可無佛法也。既渡之後。則不須舡筏喻既了悟真性之後。即不須佛法也。如此則既悟之後。佛法尚當舍去。則非佛法而為外道法者。尤當舍去。故雲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傅大士頌曰】渡河須用筏。到岸不須舡。此言盡之矣。
【僧若訥曰】筏喻經雲。若解筏喻者。善法尚舍。何況不善法。如欲濟川。先應取筏。至彼岸已。舍而去之。
【顏丙曰】法相屬有。非法相屬無。乃兩頭見。直須截斷。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此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筏乃大舡也。譬如人未渡河。須假舡筏。既到彼岸。當離其筏。不可執著也。人未出生死愛河。須假佛法。方得度脫。法亦當舍。所以趙州道佛之一字。吾不忍聞。佛法尚應舍。何況非佛法。
【李文會曰】執有說空。因何用筏。有執既喪。空說奚存。既已渡河。那更存筏。
【傅大士曰】渡河須用筏。到岸不須舡。人法知無我。悟理詎勞筌。中流仍被溺。誰論在二邊。(子榮曰。存心中道。尚被流溺。中道不立。二邊何安。)有無如取一。即被污心田。且未見性之時。在于死生海中。遇善知識教以言說。分別法相。得見自性。不可更執著也。法尚應舍。何況非法者。經雲。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外無一法而建立。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乎。
【川禪師曰】水到渠成。頌曰。終日忙忙。那事無妨。不求解脫。不樂天堂。但能一念歸無念。高步毗盧頂上行。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于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僧若訥曰】空生領解佛旨。乃雲第一義中。無有定實之法可得。亦無有定實之法可說。
【陳雄曰】楞伽經論七種空有曰。一切法離言說空。第一義聖智大空。如來了真空之妙。固無法可得。亦無法可說。是以設為之問。無上菩提。乃第一義。深妙難名。或持戒忍辱而得之。或精進禪定而得之。或聚沙為塔。或稱南無。皆已得之。豈可拘以定法而名之哉。如來憫眾生之未悟。安得嘿然而離說。或為志求勝法者說。或為求無上慧者說。或為求聲聞者說。(傳心法要曰。自聲教而悟者為聲聞。)或為求闢支佛者說。(法華經曰。樂獨善寂。是名闢支佛乘。)應機而酹。隨即而答。寧有定法耶。佛盡變通之義。無執無著。須菩提兩言無有定法。非能解佛所說義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