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 金剛經百家集注大成40
    金剛經百家集注大成40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陳雄曰】隨順者。隨順眾生而為說也。但說是經一偈之處。則凡在天道人道阿修羅道者。舉皆以華香瓔珞幢幡繒蓋香油甦燈。恭敬供養。如佛真身舍利寶塔在此。況能持誦一經全文乎。應知盡能持誦全文者。則所成就之法。乃出世間上上法也。非尋常法也。故壇經有所謂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最尊最上最第一。

    【謝靈運曰】封殯法身謂之塔。樹像虛空謂之廟。聖體神儀。全在四句。獻供致敬。宜盡厥心也。

    【六祖曰】所在之處。見人即說是經。常行無所得心。即此身中有如來全身舍利。故言如佛塔廟。心清淨而說是經。令諸听者除迷妄心。悟得本來佛性。常行真實。感得天人阿修羅人非人等。皆來供養持經之人也。

    【王日休曰】謂隨其所在之處。乃一切處也。有人受持讀誦演說。則其功德威力為甚大。故其處即成塔寺。而一切人及諸天與阿修羅等皆恭敬也。阿修羅有三種。一屬天趣。一屬人趣。一屬畜生趣。大概如人耳。唯嗔恨之心重。故托生于此類。其福力大者生天趣。其次者生于人趣。其下者生于畜生趣。

    【僧若訥曰】塔廟者。具雲塔婆。此翻方墳。亦名圓冢。廟者。梵雲支提。此雲靈廟。安佛形貌處也。

    【李文會曰】隨說者。心無分別。理應萬差。逢凡說凡。逢聖說聖也。當知此處者。謂此心也。如佛塔廟者。若人但為名聞利養。心不清淨而說是經。轉墮輪回。有何利益。心若清淨。即當空寂。不起妄念。以此無所得心。無能解心。而說是經。令諸听者生清淨心。無諸妄念。是名供養。即此幻身。便是法身。中有如來全身舍利。盛得天人恭敬。何殊塔廟。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六祖曰】自心誦得此經。自心解得經義。自心體得無著無相之理。所在之處。常修佛行。即自心是佛。故言所在之處。即為有佛。

    【王日休曰】尊重弟子。謂弟子之可尊可重者。乃大弟子則菩薩之屬也。盡能受持讀誦。則如佛與大弟子在焉。

    【僧若訥曰】經者。即法寶也。即為有佛。即佛寶也。若尊重弟子。即僧寶也。經典所在之處。即三寶共居也。弟子者。學居師後故稱弟。解從師生故稱子。又雲以父兄之禮事師。故稱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