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百家集注大成73
【李文會曰】一切凡夫皆具五眼。而被迷心蓋覆。不能自見。若無迷心妄念。如得翳障退滅。五眼開明。見一切色也。內外空寂。名為肉眼。見自真性。是法平等。名為天眼。見自性中。般若之智。名為慧眼。見諸色相。心不動搖。見一切法。無一切法。見一切相。無一切相。是名法眼。見前際無煩惱可斷。中際無自性可守。後際無佛可求。三際清淨。是名佛眼。又雲若以無相為法身者。名為慧眼。而見如來指空論有。假立名相。名為法眼。而見如來若了有無。即非有無。二邊寂滅。全體法身周遍法界者。具足佛眼。而見如來。
【傅大士頌曰】天眼通非閡。肉眼閡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直緣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圓明法界內。無處不含容。
【川禪師雲】盡在眉毛下。頌曰。如來有五眼。張三祗一雙。一般分皂白。的的別青黃。其間些子爻訛處。六月炎天下雪霜。
須菩提。于意雲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于意雲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
【六祖曰】恆河者。西國祗恆精舍側近之河。如來說法。常指此河為喻。佛說此河中沙。一沙況一佛世界以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王日休曰】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者。謂一粒沙為一恆河也。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者。是諸恆河。為一粒沙。為一恆河。如此恆河中所有之沙。則不勝其多矣。佛世界如是者。謂世界如是之多也。此其為多。不在所言矣。然而佛又以問須菩提者何也。亦以廣坐說法。欲人先明了于心。故不厭其詳復。而將為下文之說也。佛世界者。謂凡一大世界。必有一佛設化。故凡大世界。皆謂之佛世界。
【顏丙曰】以沙數世界。言其多也。有如是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者。等者。比也。將如此沙。比恆河之多。又將諸多恆河中之沙。而數佛世界。佛舉此以問。如是寧為多不。須菩提答雲。甚多。
【僧若訥曰】明諸恆河中沙。一沙為一世界。舉此為問。
【李文會曰】恆河沙數者。欲明眾生有種種妄念。故舉無窮之沙以為喻耳。
【楞嚴經雲】琉璃光法王子。觀世間眾生。皆是妄緣風力所轉。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盡同一虛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