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比丘曾于過去的久遠世,在善持劫中,世界的名稱為刪提嵐,當時的教主號稱寶藏如來,同時法藏比丘為轉輪王,寶藏如來曾為授記說︰‘汝于來世當得作佛,號無量壽,世界名安樂(極樂又名安樂),國土清淨。’
須知法藏比丘欲達成此超世絕大的宏願,已非是一劫二劫乃至百千萬劫而修來,實由無央無數劫中,長期的修積,方能成就此不可思議,萬行功德來莊嚴此絕勝西方的淨土,現時說來已是圓滿成就偉業,更在極樂國中,垂手殷勤,說法度生,已是十劫之久,我們為何不早速發願求生,而甘心長久願作醉生夢死之輩,流浪在生死苦海中的呢!
附錄四十八願
一、無三惡趣願。二、不更惡趣願。三、悉皆金色願。四、無有好丑願。五、宿命智通願。六、天眼智通願。七、天耳智通願。八、他心智通願。九、神境智通願(神足智通願)。十、漏盡智通願。十一、住正定聚願(必至滅度願)。十二、光明無量願。十三、壽命無量願。十四、聲聞無數願。十五、眷屬長壽願。十六、無諸不善願。十七、諸佛稱揚願。十八、念佛往生願。十九、來迎引接願(修諸功德願)。二十、系念定生願。二十一、三十二相好願(具足諸相願)。二十二、必至補處願。二十三、供養諸佛願。二十四、供具如意願。二十五、說一切智願(說法如佛願)。二十六、那羅延身願(得那羅延力願,那羅延是天上力士之名,譯雲︰人生本。謂梵王是眾生的祖父,故雲生本)。二十七、所須嚴淨願。二十八、見道場樹願。二十九、得辯才智願。三十、智辯無窮願。三十一、國土清淨願。三十二、國土嚴飾願(萬物莊嚴願)。三十三、觸光柔軟願。三十四、聞名得忍願。三十五、女人往生願。三十六、常修梵行願。三十七、人天致敬願。三十八、衣服隨念願。三十九、受樂無染願。四十、見諸佛土願。四十一、諸根具足願。四十二、住定供佛願。四十三、生尊貴願。四十四、具足德本願。四十五、住定見佛願。四十六、隨意聞法願。四十七、得不退轉願。四十八、得三法忍願。
在這四十八願中,舉要的說︰即攝法身願;攝淨土願;攝眾生願。若集中統一說︰第十八願的念佛往生願,為其本願,稱為願王。(經題竟)
甲二、譯人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序言
講說本經,怎樣須要解釋譯人呢?當知!我們得能研究本經無上的淨土要妙法門,都是這位羅什法師的功德所賜!這又是怎樣說呢?本來一切經典都是梵文,不經過翻譯,我們是不能知道如來無上的法味,他—羅什法師,不惜辛苦,自龜茲越山過嶺來到我國,將梵文的經典,翻為華文,使二千年來的我國學者們,能得容易研究教義得到入理益,如是莫大的貢獻!為尊崇感戴恩澤起見,凡是他翻譯的經典僅以他的名字載于經首,以為飲水知源而紀念他的厚德!故須講解。現在將譯人十一字分為四段來解釋︰一、姚秦,二、三藏法師,三、鳩摩羅什,四、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