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斷眾疑︰阿難在結集經典時,高升法座,忽然相好莊嚴如佛,眾人就起了三種疑問?一是疑佛陀重起?二疑他方佛來?三疑阿難成佛?一聞如是我聞等語,三疑頓斷。
三、息諍論︰阿難尊者德與眾齊,在法座上唱言,一切經典悉從佛聞,非己見自說,諸同學等,一听如是我聞遂息諍辯。
四、異外道︰西域外道,其經典之首,皆用阿右二字冠首,阿是說無,右是說有,彼謂萬法雖多,不出有無二法故(有是常見,無是斷見,以外道執斷常二見故),佛經用如是我聞等,六種證信,自不與外道同,則異于九十六種外教的道典。
講解正文,若依天台釋法,當用四釋消文,六即判教,今避煩不取。就簡來說︰
如是二字是標信順,即第一信成就也(若無信心,焉肯聞法)。凡事相信則說如是,不信則說不如是,佛法如大海信為能入,故居首。不異名如,無非曰是,謂佛滅度後,阿難結集經藏,如分瓶瀉水不傾一滴,與佛所說絲毫無差—如,既同佛說則允當無非—是。
更約通別來解釋︰通者謂通途,所明如是即指實相,以實相之理,古今不變—如,實相之體,離一切虛妄戲論—是。別者別約各經,諸經明如是各有所取;今單約本經明之!則一心不亂—如,決得往生—是。又心不異佛;佛不異心名如,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名是。心佛雖有二名無非一體,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故曰如是。
再以三義明之︰一、約念佛眾生—能念到一心不亂名如,臨終決定往生極樂為是。
二、約極樂境界—先依報︰謂極樂世界,非同娑婆,有成住壞空四相之變遷曰如;極樂境界殊勝莊嚴,確實無虛曰是。次正報︰極樂眾生,蓮花化身,壽命無量,非同娑婆幻身,有生死者名如;花開見佛,親悟自性,此即真我曰是。
三、約彌陀如來—謂所發四十八大願,廣度眾生,歷劫依願修行,始終不變名如;今已實現,滿其所願,造成極樂,廣度念佛眾生,成佛以來,于今十劫,確實無虛為是。
復次︰極樂依正,悉皆真常不變名如;極樂世界殊勝莊嚴,無非彌陀不思議願力功德所成就,及十方念佛眾生所感為是。又念佛一門最為殊勝,沒有一法可能超過曰如;依佛指示念佛求生,決定無非曰是。
我聞二字是標師承,即第二聞成就也(法若無人聞,說與誰听)。阿難親自恭聆如來圓音,非輾轉傳聞—我聞。我是阿難自稱(因經藏阿難結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