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講義卷第三6
‘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回心生輪回見,入于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
舉喻如螢蟲之火,似火而非是火。喻有作思惟,非是出世正慧。欲燒須彌之山,須彌,此雲妙高,世間第一山,八萬四千由旬高,是四寶所成。劫火方能焚燒,而凡火莫燒,況螢火乎?故雲︰終不能著。此喻圓覺為四智之總,欲證圓覺,惟憑佛慧方可。下以帶情。以輪回心︰即顛倒分別妄心。生輪回見︰即顛倒分別妄見,均屬于情。入于如來,大寂滅海者︰即如來所證,一切種智之海。豎窮橫遍,廣大無比,寂然不動,滅諸形聲,不可以相顯,不可以言詮,即不思議境界。萬用具含,謂之曰海。此顯分別心,不能證入圓覺,密責前三種問難之非,故雲︰修不能至。二舉喻顯情竟。
子三誠息妄心
‘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回根本。
此警誡止息顛倒分別妄想之心。是故者︰是以輪回心,生輪回見,入于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之故。所以我常說,一切修大乘行菩薩,及末世發菩提心眾生,先斷無始以來,輪回根本。此指第六意識,顛倒分別,妄想之心。依惑造種種業,依業受輪回果報,故謂之根本。‘楞嚴經’雲︰‘一切眾生,從無始來,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即指輪回根本也。三誡息妄心竟。
子四重明妄義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輾轉妄想,無有是處。
此明妄無實體也。有作意之思惟,乃從有意識之妄心而起,皆是緣六塵之妄想,妄有能緣之氣分。于中積聚似心非心,非是真實心體。若果是真實心體,離根脫塵,本來無念。今此識心,托塵似有,離塵實無,故言︰已如空華。空本無華,病者妄見。用此思惟者,識心也。辨于佛境者︰離心、意、識之境界,猶如邀空華,復結為空果也。輾轉妄想者︰如前雲,未出輪回,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輾轉皆是妄想,而求其不輪轉,無有是處。
‘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
此顯無勝用也。以六識之心,虛而不實,妄而不真。浮泛之心,不是實真之心。多諸巧見︰善能種種思量分別,故謂多巧見。以輪回心,生輪回見,彼圓覺性,即同流轉。以圓覺之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故曰︰不能成就,圓覺方便。三顯示淺難深造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