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禪法器
    法遠圓監禪師在未證悟前,與天衣義懷禪師听說葉縣地方歸省禪師有高風,同往叩參。適逢冬寒,大雪紛飛。同參共有八人來到歸省禪師處,歸省禪師一見即呵罵驅逐,眾人不願離開,歸省禪師以水潑之,衣褥皆濕。其它六人不能忍受,皆忿怒離去,唯有法遠與義懷整衣敷具,長跪祈請不退。

    不久,歸省禪師又喝斥道︰“你們還不他去,難道待我棒打你們?”

    法遠禪師誠懇地回答道︰“我二人千里來此參學,豈以一杓水潑之便去?就是用棒責打,我們也不願離開。”

    歸省禪師不得已似地道︰“既是真來參禪,那就去掛單吧!”

    法遠禪師掛單後,曾任典座(煮飯)之職,有一次未曾稟告,即取油面作五味粥供養大眾。

    當這件事被歸省禪師知道後,就非常生氣地訓斥道︰“盜用常住之物,私供大眾,除依清規責打外,並應依值償還!”說後,打了法遠禪師三十香板,將其衣物具估價後,悉數償還已畢,就將法遠趕出寺院。

    法遠禪師雖被驅逐山門,但仍不肯離去,每日于寺院房廊下立臥。歸省禪師知道後,又呵斥道︰“這是院門房廊,是常住公有之所,你為何在此行臥?請將房租錢算給常住!”說後,就叫人追算房錢,法遠禪師毫無難色,遂持到市街為人誦經,以化緣所得償還。

    事後不久,歸省禪師對眾教示道︰“法遠是真正參禪的法器!”並叫侍者請法遠禪師進堂,當眾付給法衣,號圓監禪師!

    浮山法遠禪師一生得力之處就是“為法忍耐”,用現代的話說,就是經得起考驗。歸省禪師不接受他掛單,罵他、打他、用水潑他,甚至罰他變賣衣單,補償公款,即使睡在走廊檐下,也要房租,這一切都無法打退他千里求法的心願,難怪最後連歸省禪師都贊他是法器了。

    看今日學者青年,名曰參學,若食住待遇不好,則急急忙忙他去;若人情禮貌不夠,則憤憤恨恨離開,比之法遠禪師良可慨也。

    一坐四十年

    佛窟惟則禪師,宋朝長安人,少年出家後,在浙江天台山翠屏岩的佛窟庵修行。

    他用落葉鋪蓋屋頂,結成草庵,以清水滋潤咽喉,每天只在中午采摘山中野果以充腹饑。

    一天,一個樵夫路過庵邊,見到一個修道老僧,好奇地向前問道︰“你在此住多久了?”

    佛窟禪師回答道︰“大概已易四十寒暑。”

    樵夫好奇地再問道︰“你一個人在此修行嗎?”

    佛窟禪師點頭道︰“叢林深山,一個人在此都已嫌多,還要多人何為?”

    樵夫再問道︰“你沒有朋友嗎?”

    佛窟禪師以拍掌作聲,好多虎豹由庵後而出,樵夫大驚,佛窟禪師速說莫怕,示意虎豹仍退庵後,禪師道︰“朋友很多,大地山河,樹木花草,蟲蛇野獸,都是法侶。”

    樵夫非常感動,自願皈依作為弟子。佛窟對樵夫扼要的指示佛法的心要道︰“汝今雖是凡夫,但非凡夫;雖非凡夫,但不壞凡夫法。”

    樵夫于言下契入,從此慕道者紛紛而來,翠屏岩上白雲飄空,草木迎人,虎往鹿行,鳥飛蟲鳴,成為佛窟學的禪派。

    一坐四十年,用普通的常識看,四十年是漫長的歲月,但證悟無限時間,進入永恆生命的聖者,已融入大化之中的惟則禪師,這只不過一瞬之間而已。在禪者的心中,一瞬間和四十年,並沒有什麼差距。

    禪者的悟道中,他所悟的是沒有時空的差距,沒有人我的分別,沒有動靜的不同,沒有生佛的觀念(眾生與佛)。

    “雖是凡夫,但非凡夫之流”,因為人人有佛性,真理之中絕生佛之假名,哪里有是凡夫非凡夫的分別?“雖非凡夫,但不壞凡夫法”,禪者悟道,不破壞另有建立,不壞萬法,而已超越萬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