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三十一(经文卷八之一) (经文卷八之一)8
    子三信位十位。此中论名。全与常途信名不差一字。论义。则与常途信义迥不相同。况后初住明言发此十心。又云十用涉入。圆成一心。故孤山说为初住开出理无可疑。且于中六位皆标住字更是可凭。旧注非之。不当。其引金刚十八住。而云何必住位方受住名。即应五十五位通名为住。何独于住前十位特特以加之乎。其为住位开出愈无疑矣。故今立科名从十信。而义惟遵经销归初住耳。就分十。丑一信心。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从真妙圆。重发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信心住。

    此心者。蹑前干慧心。中中流入者。按修圆通初心。虽直观闻性不著空有。是亦绝待灵心之中道。而粗垢先落。人法双消。未免任运趋于圆明之空性。非中道纯真也。至此位俱空不生。前之中道于斯益纯。故曰中中流入。盖言中而复中。顺法流水而深入也。六根互用曰圆。情器双超曰妙。开敷者。如花始开也。次二句。明乘此心开益增进也。从真妙圆者。言此非同前位似妙似圆。乃真妙真圆也。重发真妙者。略一圆字耳。盖使真妙者益进于妙。真圆者益进于圆。应是根尘互周。身土重重渐广。如花正开也。妙信者。亲见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非同比量之信。常住者。坚固不动。非同前位轻若鸿毛也。妄想灭尽者。固是我想法想及非法想俱时荡尽。亦是圣凡见息。因果情忘耳。末二句总摄前意。结成信心。盖纯中道。非同前位兼带趋空也。亲见此理。深忍乐欲。故名信心。乃成就之相。住。即常住不退也。后皆仿此。此即五根中之信根。又此位既摄前干慧所成。而干慧合前三渐所含十信。故知此位乃究竟前之十信而抵于成就。所以独标信住。若作常途十信初心。岂能当此圆妙常住无余等义乎。

    丑二念心。

    真信明了一切圆通。阴处界三不能为碍。如是乃至过去未来无数劫中。舍身受身一切习气皆现在前。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念心住。

    初二句全蹑前位。真表非似。明了。由亲见也。圆通即前圆妙。以根根尘尘无不交彻。故称一切圆通。下文方成本位念心。由前一切圆通。故阴不覆处不局界不隔也。因此遂能远忆过未至无数劫。习气者。业力所熏随眠种习也。按惟识不出三种。谓名言我执有支也。今言舍受。多是有支。即异熟识也。然一切之言亦兼余二。又在我执位中。即是种子。若在法执位中。乃种子所遗微细习影。如毕凌之慢身子之嗔是也。今过去多我位粗者。未来多法位细者。且舍受与习气二事。若未来习气已尽。而独忆舍受。若悲愿习气出三种外。亦尽未来。问。入住菩萨何有舍受之事。答。圆顿人不取变易。常于分段得大自在故也。此属宿命漏尽二通。五根中念根故结念住。常途二信。圆通尚远。今斯位即云一切圆通。岂是常途。在住位无疑矣。又前位是深信本有佛性。此位是忆念近习种性。此二位所以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