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三十五(经文卷九之一) (经文卷九之一)9
    丑三无所有处天。

    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迥无攸往。如是一类。名无所有处。

    首句蹑前天果。次句下。本天因果。识心。即前末那赖耶。而言都灭者。凭深定力。二识现行俱伏不行。例如无想伏六现耳。彼伏五百劫。此伏六万劫。问。现行何状。灭之何如。答。七缘第八。能所历然。名为现行。即是前天。更进深定。能所缘息。暂名都灭。即是此天。故知此灭非如罗汉种现俱断之谓也。寂无攸往者。灭识定中所证境界廓然冥然。不复能前进矣。此外道昧为冥谛之处也。末句命名。谓色空识三者皆无所有也。

    丑四非非想处天。

    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环师见此言识性不动。故说前天方亡识心未亡识性。不审心性何分。至此又释识性为幽本。亦不审何为幽本。若以识心为现行。识性为种子。则似理通。而种子眠伏藏识。诚为幽本。不动者。以凡外未秉佛断种法门。那含未尽思惑。故皆觉其坚确不可动摇。以灭穷研者。强凭灭定之力。穷之欲尽。研之欲透也。下二句判决其卒不可尽有二意。若约赖耶本体。即是藏性。则凡圣皆无可尽之理。若约种子。则凡外既无断法。终不可尽。那含复是钝根。亦非尽时。而于此天初心。皆强以发宣欲尽其性。不可得也。以上皆是生此天之因。即所用功力也。次下二句方是住此天之果。盖于二识如残灯然。半灭半明而已。良以灭定所逼。故如存不存。似灯半灭也。种体莫动。故若尽非尽。似灯半明也。末后环师承如存不存以结非想。承若尽非尽以结非非想。得其语脉矣。盖非想即非有想。非非想即非无想耳。正列四天已竟。

    子三圣凡出坠。

    此等穷空。不尽空理。从不还天圣道穷者。如是一类。名不回心钝阿罗汉。若从无想诸外道天穷空不归。迷漏无闻。便入轮转。

    此科专明住无想者八万劫满。圣类即出三界。凡类即坠轮回。各有终相而已。旧注全不达此。故罗汉仍作那含。说后半但遮无想。了无关要。无谓之甚也。请详今解。首二句通判无色。浑包圣凡。此即非想。等即前三穷空者。初天穷色令销。二天穷空令无。三天穷识令灭。四天穷性令尽。盖前二穷境。后二穷心。欲令心境俱空。故总谓穷空。不尽空理者。凡外未了人空之理。小圣不达法空之理。何况圆顿之旨。心境本空。岂待销灭。故总断其不了耳。向下方分言圣凡出坠不同。言彼住非想者。若元从五天修习圣道而来。此之一类。八万劫满。思惑断尽。即出三界。成阿罗汉。而言不回心者。亦有二意。若追过去。乃责其不于色顶早回欣厌之心速成罗汉。若按未来。乃明其必且不回趣空之心向菩萨乘。以彼是定性声闻。非前不定性矣。又言其钝者。以彼备历四天。比前利根者多修二十万劫故也。问。前于色顶已判思惑断尽。不审斯人在四空中何所修断。答。前约利根。钝岂能同。钝根在五天时。前四断惑同于利根。至第五天不回欣厌之心。但加功销碍。求生四空。后半之惑期于彼天断之。则四空四地。应于每地各断九品。故至非想劫满方尽也。准此。则上极一品当连色顶通该五天。比度应然。再俟参考。此明圣出已竟。向下方明凡坠。言彼住非想者。若元从无想广果诸天但惟修习有漏禅定穷空而来者。则八万劫满无所归托。即当下坠入轮回矣。问。后经谓无想妄执涅槃。而临终谤佛堕狱。今何许至非想。答。岳师正因此惑而谓不来。不知后经所云。但时间或有之。而根性万殊。岂个个皆然耶。问。佛云诸外道天。何知亦该广果。答。寻常对佛天乘为内教。则无想独为外道。今对佛小乘为内教。故并呼诸天皆外道也。云不归者。言其一味穷空。更不回心归顺圣乘。至此力竭途穷。无所归托。只得下坠。又言迷漏无闻者。出其由过以警后人也。言彼特因迷有漏因作无为解。阙于多闻。但勤小行之故。所以至此无归而直堕也。由是而知上言不回心钝罗汉者。亦出过以示警也。言彼特因不早回心。以致迟钝。经久方成。此意详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