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2)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祖復曰︰】五祖又這樣講了,又再說了︰】昔達磨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禮】,也就是說,五祖現在要傳衣給六祖,現在他就解釋傳衣的因緣,為什麼要傳衣跟缽呢?過去達磨祖師在梁武帝時來到中國,人們一般並不了解他的功夫到哪里,下一代的人也無法相信他是祖師大德,所以因為人不信,因此就藉著傳衣跟缽來作為相信的東西,證明確有其事。上次有人要叫我接天台、接華嚴、接禪宗,也不記得要我接幾種祖師了。他都有一張用布寫的,用布寫著第一代祖師、第二代祖師、第三代……傳到現在不知道第幾代了,要叫我接,我說︰接哪個?還是認真講經比較重要。也不是說接到哪個,就表示生死已經自在了,當然那是一種表信、相信,對過去的一種尊重,不然大家都能自稱是第幾代祖師了,因此為了使人相信,所以就這樣傳下來,到今天還是這樣相傳,到目前來說,還是這樣傳下來。所以】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法必須以心來印心,】皆令】自悟自解】。】這四個字也是對修行很重要的。但是我們都是依靠別人,現在六祖為我們開示︰五祖也對我們開示,教我們自己開悟,意思就是說,智慧就是存在我們自心,你要自己悟,自己去解。簡單來說,繩子是自己打結的,你就要由內心自己解,自悟自解,這才是究竟的。】自古佛佛惟傳本體,】自過去以來,佛皆傳本性的東西,唯有這個佛性明心見性,佛性清淨心的東西,就是我們本來的面目。】師師密付本心。】每一代祖師密付,一代傳一代、一代傳一代,交代下來的就是什麼呢?就是我們這個本性,本心就是我們清淨的本性。衣為爭端,衣有時候是門爭的開始,你要如何證明這個人有沒有開悟呢?所以認為拿到祖師衣的人,就認為非常光榮,事實上下他本身若沒有大徹大悟,拿這件衣也沒有用。但是沒有幾個人有這種修養,他明明沒有開悟,他拿到祖師衣,他也是能夠炫耀。或是大德供養,這個師父若是不知道,無法印證他是不是有大徹大悟,就將衣傳給他,而這個人名利心未斷,既然名利心未斷,當他拿到衣缽後,大家知道他接到衣缽了,就認為︰這個人絕對很有修行。因為衣是表示信物,就開始爭著供養。有些人為了大德供養,要受人尊重,就搶那件衣,搶來搶去結果搶破了。有幾個真正有德行的人會說︰我本身沒有大徹大悟,我拿這件衣,只是徒有其表,這樣也不適合,我只求能安貧、平凡的,安頓三餐飽食就行了,因為我們沒有大徹大悟,拿這件袈裟只是壞聖人信物,破壞了聖人的信物,我看沒有幾個人有這種修養。遇到賢人、自我慚愧的人,當然這就沒有問題,信物對他就沒什麼作用。但是無慚無愧的出家人,無慚無愧的出家眾,他拿到這個就去斂財,斂財騙眾生︰我得到祖師衣了。然後眾生就很盲從、盲從。台灣本身就是這樣,現在盲從的人就是很多。】衣為爭端,止汝勿傳。】【止】就是到你這一代就停止了,你就不要再傳衣跟缽了,再傳下去的話,】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懸絲就是用一根細線,像女人的頭發很長用來綁東西,用細長的頭發來綁東西,輕輕一扯就斷了,命如懸絲,性命隨時都會消失,性命很容易就消失了。譬如我現在能夠很安心的睡覺,因為拿到祖師衣跟衣缽,我就是第幾代祖師了,衣缽老是放在身旁,有一天會被誰殺死也不知道,沒多久就被人到處追殺了。所以這種東西,若傳此衣,命如懸絲。不需要!什麼人大徹大悟,就由什麼人得,有能者得之,有德者得之,你有能力的人,自然就能得到。所以我都不必接什麼祖師,都不必,平平凡凡的念佛,念佛到極樂世界。就算讓我做大叢林的祖師,若是不能了生死,拿這個也沒有用。就算送我一百張獎狀;或是祖師衣領了一百件,在八個宗派都是祖師,成為八宗共祖好了,都尊稱我為祖師,那也沒有用,生死的東西,不是看衣跟缽的東西,生死的東西,是要看真正的功夫。我們若是有這種共識,對外表的東西就不重要。想要紅祖師衣還不簡單,一件幾百元而已,自己去買就行了。須速去,】汝須速去,】要趕緊離去,五祖就告訴六祖︰你要趕緊離開,】恐人害汝。】【能曰︰】惠能這樣說︰】向甚處去?】要往哪里走呢?】祖雲︰】五祖說︰】逢懷則止,遇會則藏。】【懷】就是懷集縣,懷集這個集就是苦集滅道的】集】,懷集縣,你若是遇到懷集縣,你就趕緊停止。遇會則藏,你若是遇到四會縣,一二三四的】四】四會縣,你就趕緊躲藏起來,這個就是你的因緣。】惠能三更領得衣缽雲︰】惠能,】能本是南中人,】惠能本來是南中,本來是嶺南人,嶺南人,獠獠,上星期有念過,這星期忘記念了。南中嶺南人這個獠,畜生的意思,不開化的民族。】久不知此山路,】他雖然開悟明心見性,那是本性的東西,不過對路並不熟,你若是要講本性,他樣樣都明白,不過他不識路,不知道山路要怎麼走,】如何出得江口?】要怎麼走才能通到江口呢?】五祖言︰】【汝不須憂,】你不用煩惱,】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五祖就送六祖來到九江,】驛邊有一雙船子,】驛邊,這個】驛】是有一個典故的,過去的時候馬這樣跑跑……跑了二十公里、三十公里,馬兒會累需要休息,要休息時就停下來喝水,現在所謂停在這個客棧、休息站,】驛】用現在的高速公路上來說,就是稱為休息站。那麼要是以現在的海邊來說稱為渡船頭。驛邊有一雙船只,就是說沿著海岸有渡船,那里就是要上船的站,渡船頭。驛邊有一只船子,船的意思。五祖令惠能上船,】祖令惠能上船,】五祖就將櫓,櫓就是搖船的那個槳,叫做櫓。櫓自搖,】五祖把艫櫓自搖。】自己要來劃動這只船。】惠能言︰】【請和尚坐,】【弟子合搖櫓。】【合】就是來幫忙,二人來幫忙搖這個槳,船都有槳。】五祖雲︰合是吾渡汝,】這個要注意,這個】合】跟上面那個合意思又不同了,這個合是】應該】,應該是我來度你才對啊。所以連搖船都有禪機,邊搖個船都有禪機。五祖說他要搖船,六祖說︰來!我來幫忙。五祖說︰應該是我度你才對,因為你會開悟是我教化你的,開示給你听的。】能雲︰】【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祖師都是這樣,迷時師度,悟了時都自己度,像現在的眾生就不一樣了,都緊跟著,跟得緊緊的,他沒有說要自己自度,他都只想靠師父,只想靠師父︰反正我全交給師傅就對了,師父你若是幫我超度,我就把財產登記給你。我就要一直等一直等,等他死了來領財產,這就是眾生的相,現在都是這樣,自己不修,只想靠師傅度他。而祖師是說,迷時當然是師父來度;悟到自己的本性,當然是要自己度。所以上次我才告訴諸位,我的東西就是你心中的東西;你心中的東西就是諸佛的東西,諸佛菩薩的東西就是祖師的東西;祖師的東西就是我心中的東西,完全無二無別,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惠能生在邊方,】可見當時廣東省曹溪那個地方,也就是廣東省這個地方,這個獠,嶺南這個地方,是非常的邊地、沒落。因為當時不像北京或是南京,或是大都會。因此惠能生在邊方,】語音不正,】語音不正就是連說話都不是很清楚。若是說話不是很清楚的我們這里也很多,高雄、嘉義的國語語音不正,都是這樣,都是這樣︰】我我我】【我們我們大家都是中國人】,有些人不會說,照理說是︰大家都是一家人,他卻講成︰我們大家都是人。所以文法不正確,語音了不正。所以有些人在講國語哦,還是別講,講台語反而比較正確。】蒙師付法,今已得悟,】師父慈悲付法衣給我,我已經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雲︰如是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大行就是大興盛,大興盛,不是說你很會修行,不是這個意思。以後佛法由你大興,】汝去三年,吾方逝世。】你看三年後的事,五祖已經知道三年後他要入涅磐了,很厲害!大徹大悟的人,何時要回去都知道,修行已經修到無所著了。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也就是你現在要趕緊離去的意思,認真向南走,】不宜速說,】不能急急忙忙的就要講經說法,因為若沒有遇到因緣,你硬是要講經說法,有時會破壞因緣,性命很可能就消失了。】佛法難起。】佛法不容易宣說,難起就是不容易宣說,】能辭違祖已,】辭,告辭,向五祖告辭,】發足南行。】發足就是啟程,南行就是往南一直走。】兩月中間,至大瘐嶺,】必須要二個月,這必須要以二個月的路程,才能到江西的大瘐嶺,也就是要走二個月,不論是坐船、走路,這樣輾轉跋涉。所以這個就是說︰你向南走,需要二個月的時間,你才能達到江西的大瘐嶺。】五祖歸,數日不上堂。】既沒有過堂、也沒有上禪堂,完全沒有,】眾疑詣問曰︰】奇怪了!】和尚少病少惱否?】師父為什麼都沒有出來呢?五祖就說了,】曰︰病即無,】生病倒是沒有,】衣法已南矣!】已經傳到南方了,生病倒是沒有,衣跟法已經傳到南方了。】問︰誰人傳授?】是什麼人接受這種傳授,接受五祖的衣缽呢?】曰︰能者得之。】惠能這個人得去了。】眾乃知焉。】大家都知道了。】逐後數百人來,】逐就是追逐,在後追趕的有數百人,只為有拿件衣服,要是我就丟給他,我就干脆自己去買一件,這麼辛苦,幾百人搶這件衣服,太辛苦了!去流通處買到處都有。大陸可能沒有流通處,現在流通處很方便,想做祖師,衣服隔壁買就有了。】欲奪衣缽。】幾百個人都想奪這個衣跟缽,有一個俗姓︰有一個出家人,】一僧俗姓陳,】姓陳,名叫做惠明,】名惠明,】還未出家以前,】先是四品將軍,】就是還未出家以前是做四品將軍,從前的將軍總共分為九品,九品將軍,他是第四品。那麼】性行粗造。】做將軍的人大多好殺,粗魯人,粗魯的人。性行粗造,他的行為、個性都是很粗造,是個粗魯人。】極意參尋,】極意就是盡意,參就是參究追尋,就是說他跑最快,想要了解一下,極意參尋,參究追尋,他也跟著眾人一起追,他非常的積極︰極意就是非常積極的參加這個追逐,跟眾人一起追逐,參尋就是參加追逐。】為眾人先,】因為他是將軍,跑得很快,他是將軍,跑的速度很快,要是我來跑,哪有辦法追得上?哪有可能?人家他是將軍,我跑到半途就讓人扛回來了︰師父你還是休息吧!真的啊!

    像我在讀逢甲大學時在跑四百公尺,跑到四百公尺終結時,腹邊就一陣陣疼痛,一陣陣的疼痛,痛得受不了!我讀高中時,一百公尺跑十四秒一,速度算是很快了,算是跑很快了,就派我去比賽,要去比賽,結果去參選,校慶時要比賽,結果跑一百公尺時,一百公尺是不能搶跑道的,我就拼命一直跑,就和別班同學比賽,一鳴槍之後,我就從第一跑道跑向第三、四跑道,計時員都找不到,他說︰你到底跑到哪里去,我都找不到,你到底跑幾秒?一百公尺是不能搶跑道的,要直線跑到終點,第一次就被刪掉了,沒辦法!我一生上體育課最怕游泳,和最怕打籃球,打籃球是件很悲哀的事,對我這矮個子來說實在可憐,上體育課時人家在打籃球,我只能在一旁看著,高個子拿到籃板球也不可能傳給我,就算傳給我我也投不中,若是隊中多我一個人,就等于五個打四個,打到一半我就去籃框下納涼。所以將軍在跑就特別快,趁及,趁就是追,】趁及于能,】追上惠能了,】能擲下衣缽于石上雲︰】惠能就將衣體放在石頭上,】此衣表信,】這件衣是表示信物,】可力爭耶?】豈是能讓你強力爭奪的嗎?】能隱于草莽中,】草莽當中的】莽】就是茅草很長,草莽就是草很茂盛之處。惠明這個粗魯的將軍,】惠明至,提掇不動。】這個】掇】就是搶奪的】奪】,跑搶奪的】奪】是同樣一個字。惠明來到這里提掇不動,我拿不動!一件袈裟而已,他是四品將軍竟然拿不動,因為諸佛的關系,他並沒有見性,沒有悟得空性,他始終是著有,有的東西一定是能壞,空的東西是不能,所以他當然拿不動,因為空是無形的東西。所以接到衣缽,以衣缽表示大徹大悟的人,所以他才會拿不動。】乃喚雲︰行者行者!】這個四品將軍的粗魯人就改變口氣了︰】我為法來,不為衣來。】這是很不要臉的人才說得出來,本來就是為衣來,本來就不是為法而來,這是很不要臉的人,就趕緊改口供了。要是像我直心的人,我就說︰對!我是為衣而來,是別人派來的殺手沒有錯!我本來就是為衣來,怎麼會是為法而來呢?姓陳的都是這樣,姓陳的,陳惠明。他看情勢不對,就趕緊見風轉舵,趕緊改口說︰行者行者!我是為法而來,我不是為衣而來。這種不要臉的程度也是很不簡單。】能遂出坐盤石上。】惠能就出來,盤坐在石頭上面,坐在石上。】惠明作禮雲︰】惠明就作禮,向他頂禮︰】望行者為我說法。】請你為我開示,我應該如何修行?】能雲︰】【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你若是真正為法而來,可以屏息諸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你是真的為了真理,有言外之意,你要先放下外緣,先以此入道再來說。你想想看,這句話的意思不是只對惠明開示,這句話的意思,是完全對所有要求法的人。簡單來說,你若是想求法,先放下一切,】諸緣】就是恨、愛、貪、善惡、是非對立,你要先放下。下面︰】勿生一念。】禪宗說︰動念即乖,動一個念頭就離開了本性。】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所以我才告訴諸位,盡量不要攀緣,你既然要修行,你就盡量不要攀緣,生活愈單純愈好,你的家是愈少人知道愈好,愈清淨愈好,若是共修時就來,回去後就好好用功,不要呼兄喚弟的,一天到晚送往迎來,泡茶,浪費時間、浪費生命,談到最後就說是說非。說到最後就誹謗三寶,只是徒增造業而已。對不對?我們若是真正要修行,知道你住處不要緊,交往、來往的只要幾個好朋友,愈單純是愈好,若是想結緣來講堂,想結緣,結萬人緣就來講堂。像現在過年快到了,看那一個人要來清掃講堂,你就能結萬人緣了。對不對?而你不是,學佛的人整天就是呼兄喚弟,你來我往,今天到我這里,明天去你那里,你到底︰這樣到最後是什麼?什麼都沒有!結緣是很好,但是這樣會障道,你要屏息諸緣,勿生一念,不要動到念頭。】吾為汝說。】經過一段時間,稱為】良久】經過一段時間,】謂明曰︰】就對惠明這樣說了︰】不思善、不思惡,】就是說善也要放下,不思善,不思惡,不是說不要想善、不要想惡的意思,意思就是說,善,你也不需要起心動念;惡,也不需要起心動念,因為善不一定是善,惡也不一定是惡,因為善惡,當下皆是因緣性空之法。所以不思善,不思惡,簡單來說就是不起心、不動念,善惡完全放下,當體就是空性,】正興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明上座,六祖尊稱惠明為上座,出家人出家二十年都稱作上座。這個就是你惠明上座,尊稱他是出家人,出家很久的有德行的出家人,叫做上座。明上座,這就是你惠明法師這個上座本來的面目。就是我們的本性。】惠明言下大悟。】一句話而已,你看那個粗魯的將軍,言下大悟,祖師在說話,一句話就一針見血了,很厲害!很厲害!惠明一句話就言下大悟,其實我們若是有辦法,簡單來說,不要有強烈的善惡的二元對立觀念,惡,我們不了解人家,不一定是惡;善,也不一定是善。簡單來說,就算他是善也是生滅法;就算他是惡,那也干卿底事啊?善惡都是緣起性空,當下你只要保持這個清淨心,來對待一切眾生。】復問雲︰】【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上來】就是代代的祖師,上來就是上一代上一代的祖師一直傳下來,密語密意的意思就是說,直指人心,明心見性,說這個道理很貼切,這個密語密意教化,可說都是對我們的心,明心見性以外,還有什麼特別的密意沒有?】能雲︰】【與汝說者,即非密也。】若是告訴你了,就沒有所謂秘密可言,】汝若返照,密在汝邊。】這個】密】就是所有的道理,奧秘的道理,明心見性不可思議的理,就是在你那兒,】邊】就是在你身上,就自你信不信、要不要修而已。】明曰︰】惠明說︰】惠明雖在黃梅,】就是在五祖之處修行。】實未省自己面目。】【未省】就是沒有悟,沒有悟得自己的面目,不了解自己的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們人在喝水,冷或熱都只有自己知道。】今行者即惠明師也。】你現在這位修行者就是惠明師也。】能曰︰汝若如是,吾與汝同師黃梅。】同師,同一師這個黃梅,這個】師】同師黃梅,同樣的拜師于黃梅。】善算護持。】就是要好好的保持這個清淨心,不要落入善惡的對立觀念,善自護持。】明又問︰】惠明又這樣問︰】惠明今後向甚處去?】【能曰︰】【逢袁則止,遇蒙則居。】逢】袁】就是江西的袁州,袁就是一個州,也是很大的地方。州再下一級就是縣,州就像現在的都市,是很大的地區。江西的袁州則止,你就安止在那個地方。】遇蒙】就是袁州里面有一座山叫做蒙山,你就跑到那里躲起來。簡單來說,】袁】是一個區域,】蒙】是一座山。你若是遇到蒙山則居。所以我們說︰蒙山施食,蒙山施食。則居。】明禮辭。】就告辭了,】明回至嶺下,】山的下面叫做嶺下。】謂趁眾曰︰】【趁】就是追,就對來追六祖的大眾這樣說︰】向陟崔嵬,】【向】就是往︰】陟】就是陡峭的山;】崔嵬】就是有岩石,高而不平的土山,有岩石,高而不平的土山。】往】向就是往;】陟】就是陡峭;】崔嵬】就是有岩石,高而不平的土山。】竟無蹤跡。】我追到這里時,山很陡峭,又有很多岩石,就看不見人影了,竟無蹤跡,也就是騙這些追逐的人。】當別道尋之。】你們向別處去追吧,這條路上沒有人。而事實上是有,先前已經被他追上了。】趨眾咸以為然。】這些追逐的大眾,大家都以為是如此了。看底下的小字︰】惠明後改道明避師上字】惠明後改道明,惠明。就是因為惠能有一個】惠】字,而他是叫做惠明,現在惠明是因為惠能而開悟的,所以他就當惠能是師父,哪有徒弟是跟師父同法號的?像我是慧字輩,我的徒弟是叫做法字輩;再下一輩的徒弟稱為常;再下一輩的徒弟稱為轉,*輪常轉,*輪常轉,我是慧字輩,再來就是法、輪、常、轉,*輪常轉。所以法字輩之下的徒弟就稱為輪,他若是剃度徒弟就變成︰輪一、輪二、輪三、輪四,輪A、輪B,若是取美國名字︰輪A、B、C,到戒場的感情就很不簡單了。】能後至曹溪,】惠能來到曹溪,最南邊的地方,】又被惡人尋逐。】又被人追逐了,你看拿這件祖師衣實在是很辛苦、很辛苦!乃于四會縣避難,逢四會,逢會則藏,藏起來,】乃于四會縣避難獵人隊中。】混在打獵隊伍中,】凡經一十五載。】在里面一躲就是十五年。所以我也常說,講經說法也要有相當的功力,我從大學一年級一直到出家,也是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開始說法,差不多也有十年。大學那是簡單的約略教一下,若是大堂講座弘法,也是差不多經過十年以上,真正的講經。若是要說從國軍英雄館開始算,就是民國七十五、六年才開始,也差不多有五年的時間,差不多十五年才大大的弘法。】時與獵人隨宜說法。】【時】就是隨時,為打措的人說法,打獵的人常常令他守網子,捕捉到獵物之後,就命令他看好、圍起來。】每見生命,盡放之。】都將他們放生了,很慈悲,很慈悲!不過有些人放生則是放在不同的地方,放生放在不同的地方。從前二哥還沒有信佛時,我有一次去買了些鯽魚,他就說︰來!拿來放生。我問︰要放在哪里?放在鍋里做糖醋魚。活生生的東西,現在則是大家都信佛了。我也常常覺得有些安慰,就是我們家;我們這一門家族,大人來說,差不多都信佛了,很安慰。其中以師媽最精進,其中也以師媽最放不下。下面,他就把獵物全放生了,】每至飯時,以菜寄煮】把菜混合在一起煮,煮肉鍋、】肉鍋。】【或問,】他就這樣說,有人問︰你怎麼跟暈腥一起煮?】則對曰︰但吃肉邊菜。】肉邊菜。】一日思惟,時當弘法,】不能每天】遁】就是隱藏起來,】不可終遁。】不能每天老是隱藏起來,佛法應該要

    弘揚了。】遂出至廣州法性寺。】法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