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佛教與印度固有文化的關系 第一章 佛教與印度固有文化的關系1
    第一章佛教與印度固有文化的關系1

    第一章佛教與印度固有文化的關系第一節印度文化的發展

    一、印度文化的背景

    任何一個宗教的成長,必然有它的文化背景。今日世界,說到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的文化,如所公認,只有東方的中國、印度,和西方的埃及、希臘,所謂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國。希臘的光榮史,已成過左,但其文化遺存影響所及,卻交融流布而形成了現在的歐美文化。埃及文化,已如冥鴻霧豹,只存吉光片羽。印度文化,尤其是震爍天地,照耀古今的佛教文化,後歷漢季而宋世,已經全盤融會于中國文化的領域中了。希臘文化代表西方,初由宗教而展開為哲學(philosophy),再由哲學而衍化為科學(science),它帶給西方文化的現代文明,可謂枝繁葉茂。今日世界人類,如要研究各大宗教文化的起源,很顯然地,歸根結底,都肇跡于東方。尤其佛教文化,早已與中國文化結緣而為一體,其影響的普遍,自不待言。但印度文化中,忽然產生佛教,而傳入中國後,又形成了光芒四射的巨流,追溯其來源和尋求其背景,必然有它的前因後果。所以要了解佛教文化誕生,和其前期文化的孕育,對于印度傳統文化,先須有一簡單認識。

    人生于天地之間,無可避免的天然氣候,和地理環境兩者,是形成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印度位居南亞半島,地理氣候,有南北東西及中央地區的明顯差別。南印接近熱帶,北印靠近喜馬拉雅山,氣候稍冷,中印度為溫帶氣候。古代印度人的年節,為適應氣候,一年只分三季,每季四個月。因地近溫、熱帶,人們的身心動態,大率思想多于行動,尤其接近南印度地帶的,更富于神奇的幻想。自古至今,他們的文化的語言,一直沒有統一,古代印度所有文字,約有五十以外至六十四種之多,我們以前籠統叫它梵文,其實梵文只是所有印度文中的一種。現在印度通行的語文,也還有幾十種。中國因為有了秦、漢以來的大統一,所以能夠做到“車同軌,書同文”。而印度卻不然,雖其自古至今都號稱為一國,其實,還是部族分領,各據一方,它的文化,並未真正統一。當我國周秦之際,它也像我們的春秋列國,據地稱王者,約有二、三百個小邦。當時學派林立,思想學說,各自言之成理、統率一方的,約有百家之多。人文生活,有一特點,就是階級區分,非常嚴格,因此貴踐異等,苦樂懸殊,雖在二十世紀自由平等的新思潮沖擊下,其觀念的深固,可謂自古已然,如今不改。

    印度人的四種種姓制度,形成傳統的四種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