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禪宗叢林制度與中國社會 禪宗叢林制度與中國社會18
    三、叢林以修持為中心的禪堂

    1.禪堂的規模

    百丈創立叢林,最重要的,他是為了真正建立禪宗的規範。由于這種制度的影響所及,後世佛教的寺院,不論宗于何種宗派,大多數都有加上禪寺名稱的匾額,而且因為禪僧們的簡樸,一肩行腳,背上一個蒲團,芒鞋斗笠,就可走遍天下名山大川。大家景仰他們的苦行,所以青山綠水之間,不斷地建築起禪寺了。但真正的禪門叢林,它的主要目的,不止在于創建寺院,都在于有一座好的禪堂,可以供養天下僧眾,有個安身立命、專志修行的所在。唐、宋、元、明、清以來,國內有的叢林里的禪堂,可以容納數百人到千余人的坐臥之處,每人一個鋪位,可以安禪打坐,又可以放身倒臥。各個鋪位之間,又互相連接,所以古人又叫它作“長連床”。但每一座位間,必須各記自己的姓名,張貼于坐席之間。全寺的僧人,常住經常也備有登記簿,俗名叫作“草單”,術名叫作“戒臘簿”,也等于現代的戶口簿。整個禪堂光線明淡,調節適中,符合簡單的生活起居,適應方便。只是古代的建築,不太注重通風設備,對于空氣的對流,比較差些。禪堂四面,都做成鋪位,中間完全是個大空庭,需要作大眾集團踱步行走之用。這種踱步,便是佛經所說修禪定者的適當活動,叫作“經行”。叢林里便改作“行香”與“跑香”了。所以禪堂中心的空間,便要能夠容納內部數百或千余人的跑步之用,行香與跑香,都照圓形活動。不過必要時,還有分成兩個圈子或三個圈來跑,老年體弱的,不可以走外圈。少壯健康的,就走外面的大圈子。

    2.禪堂里的和尚︰

    禪堂既然為禪宗叢林的中心,等于現代語所說的,是個教育的中心了。那麼,應該是最富于佛教色彩的所在,事實上,並不如此;它卻正正真真表示出佛法的真精神,不但完全解脫神秘和迷信,而且赤裸裸地表達出達摩大師傳佛心印的宗旨。原來禪堂里,不供佛像,因為禪宗的宗旨,“心即是佛”,又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又,“不是心,不是佛,也不是物”的。那它究竟是個什麼呢?可以說,它是教人們明白覺悟自己的身心性命之體用,所謂本來面目,道在目前,就在尋常日用之間,並不是向外求得的。後世漸有在禪堂中間,供奉一尊迦葉尊者的像,或達摩祖師的像。禪堂的上位(與大門正對的),安放一個大座位,便是住持和尚的位置,和尚應該隨時領導大家修行禪坐,間或早晚說法指導修持。所以住持和尚一定要選任曾經悟道得法的過來人,確能指導大家修證的大善知識了。心即是佛,和尚便是今佛,住持也便是中心,所以有時稱他作“堂頭和尚”。如住持和尚因故不能到禪堂參加指導,輔助住持的督導修持,就是禪堂的堂主。與後堂西堂等,這幾個位置是設置在左排進門之首的。此外,還有手執香板,負責督察修持的,叫做“監香”,他和禪堂里的悅眾,都是負責監督修持用功之責的。悅眾和監香,也有數人任之的。香板,古代乃是竹杖,一端包了棉花和布,做為警策之用,這是佛的舊制,稱謂“禪杖”。後世改用為木板,作成劍形,叫做“香板”。其余,還有幾位專門供給茶水的執役僧,有時或由新出家的沙彌們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