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與形色的分析
“大慧啊!還有其他一類外道們的見解,他們只知執著物理的色相和虛空,以及其間的一切現象和法則,卻不能分析歸納,了知虛空分別等差的道理,便把色相和虛空,分離為絕對不同的兩物;把虛空當作無,把色相認作實有,因此產生分別等差的妄想見解。大慧啊!須知虛空,也就是一種色相,它是滲入于一切色相之中。而且色相即是虛空,只是能持性和所持性的差別,但只有現象和名相的不同而已。(換言之︰虛空是能持色相的一種性能,色相只是虛空中所呈現的現象罷了。)色相自性本來是空,空中具有現象,所以你就應當善自分別色相與虛空的究竟事理。當四大種生起形成的時候,四大種的各自本相,都自有它的差別。它們的自性雖然是超虛空而存在的,不住于虛空本位,但四大種中,並非無虛空。因為它們產生作用時,必須以虛空為依據。你如果了解這個道理,同樣的,便了解觀牛有角,便說是有,觀兔無角,便說是無,這理論的似是而非了。再說︰如果把牛角加以分析,變成微塵,再又分析微塵,分之再分,剎那不停,試問他又根據什麼而說有一個“無”呢?由此法則,再來觀察其余的東西,也是如此。大慧啊!所以你們應當遠離如上面所列舉的,以兔無角來執著于無;以牛有角來執著于有等觀念;乃至還要舍離虛空和形色等等同異的—切妄想;只應反求自心,靜慮思惟,便自能看出種種妄想。以此須隨眾生,入于一切剎土,才是最殊勝的妙法。以諸法唯自心所現的方便法門,去教授一切初學的眾生和佛子們。”這時,佛就歸納這些道理,作了一篇偈語說︰
色等及心無。色等長養心。身受用安立。識藏現眾生。
(這是說︰形形色色的色相,以及分別色相的心理妄想。它們都是無自性的。但凡夫眾生們,卻依色相等等形色的關系,而滋長增強妄心的作用,因此色身也在其中產生感覺和領受,由此安身立命而形成了眾生界的形形色色。其實,心、物、眾生三者,都是由于如來藏識的種子所顯現的啊!)
心意及與識。自性法有五。無我二種淨。廣說者所說。
(這是說︰如來為了使眾生解悟,所以一再解釋心意等八識,和五法、三自性及人和法的二種無我的境界。)
長短有無等。展轉互相生。以無故成有。以有故成無。
微塵分別事。不起色妄想。心量安立處。惡見所不樂。
(這是說︰宇宙間的形形色色,是互相對立,互為變化的。所以長短相形,有無相生。它們都是互為因果,遞相嬗變,生生不已。物質微塵的生滅法則,就是如此。所以智者于色空二者之間,便不妄認色塵是實有的。須知心物眾生,原來都為唯心現量所起,由此建立世界的形形色色。但這個道理,卻不是無智邪見的人所能了解,所以他們也就不能淨除心中的妄想惡念了。)
覺想非境界。聲聞亦復然。救世之所說。自覺之境界。
(這是說︰須知此理的真意,絕不是從覺受與思想上可以體證得到的。即使達到聲聞道果的境界,也不能了解它的究竟。大慈大悲的救世佛陀一再地叮嚀我們,如要證得此中真際,乃是自覺的境界,便必須在心中去自證自覺。)
爾時大慧菩薩,為淨除自心現流故,復請如來。白佛言︰世尊,雲何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為頓為漸耶。佛告大慧︰漸淨非頓。如庵羅果,漸熟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淨非頓。譬如大地漸生萬物,非非生也。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淨非頓。譬如人學音樂書畫種種伎術,漸成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淨非頓。
譬如明鏡,頓現一切無相色像。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頓現無相,無有所有清淨境界。如日月輪,頓照顯示一切色像。如來為離自心現習氣過患眾生,亦復如是。頓為顯示不思議智最勝境界。譬如藏識,頓分別知自心現,及身安立受用境界。彼諸依佛,亦復如是。頓熟眾生所處境界。以修行者,安處于彼色究竟天。譬如法佛,所作依佛,光明照耀。自覺聖趣,亦復如是。彼于法相有性無性惡見妄想,照令除滅。
大慧,法依佛,說一切法。入自相共相自心現習氣因。相續妄想自性計著因。種種不實如幻。種種計著,不可得。
復次大慧,計著緣起自性,生妄想自性相。大慧,如工幻師,依草木瓦石作種種幻。起一切眾生若干形色。起種種妄想。彼諸妄想,亦無真實。如是大慧。依緣起自性,起妄想自性。種種妄想心。種種想行事妄想相,計著習氣妄想。是為妄想自性相生。大慧,是名依佛說法。大慧,法佛者,離心自性相。自覺聖所緣境界,建立施作。大慧,化佛者,說施戒忍精進禪定,及心智慧。離陰界入解脫識相分別,觀察建立。超外道見,無色見。
大慧,又法佛者,離攀緣,攀緣離。一切所作根量相滅非諸凡夫聲聞緣覺外道,計著我相所著境界。自覺聖究竟差別相建立。是故大慧,自覺聖究竟差別相,當勤修學。自心現見應當除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