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煩惱的感受上顯示出覺性
問︰因參煩惱的根源,最後喊出‘妄心、本心原本是一,煩惱即是菩提’,請問師父,這樣是否正確?靜時保任、動時管帶,自己覺得動靜都很難看住這個心,也曾懺悔、嚴懲自己,但仍是時常犯同樣的過錯(念頭上),很感困擾,不知如何突破?
答︰煩惱即菩提,煩惱就是我,那是不對的,那叫錯覺。煩惱即是菩提,是說從煩惱的感受上顯示出自己的覺性,有覺性就有希望,人沒有死以前,便有修行機會,一息尚存,希望無窮。煩惱即菩提,沒有別的意義,只能這樣解釋了。至于說很難保任,你就照著那四句話(時時自覺、念念自知、事事心安、人人調和)去做,不要太注意外在的一切,只注意自己的工作、責任、義務。
不要太注重外在的一切,不要被外界所吸引忘記了自己的存在,要時時自覺,然後念念自知。念念自知就是要批判;一念之起,有用的靈感,把它記下來,沒用的,是妄想,把它丟掉、揚棄,不要跟隨它不知不覺地走入想陰。第三句事事心安,每件事都求心安,凡是讓心不安的事斷然不做。然後人人調和,要寬宏大量,包容別人的錯誤,不要原諒自己,能夠這樣,安祥就容易保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