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禅寺第四十期禅七 第二天开示
    数息的方法和层次(晨坐)

    诸位进入禅堂以来,我就提示方法和观念。方法是用来修行的工具,观念则能让我们看清目标,把自我中心放下。但在未能放下自我以前,须先用观念来疏导,用方法来实践。

    我们所用主要的基本方法是数息,而数息有许多层次:

    第一步,就是把散乱的心集中在方法上。一发现胡思乱想的散乱心,就要“把心念交给方法”。但要把散乱的心集中也不容易,开始用方法时,就像是一只猴子被关在笼子里,常常想往外面跑。虽然出不去,但它的耳朵及眼睛,时时在向笼外攀缘;身体被关在笼中,心念还在笼外。

    第二步,就像把猴子的眼睛蒙起来,耳朵捂起来。虽然心还在想,但是眼不见,耳不闻,装瞎作聋,便减少许多外缘的纷扰。

    第三步,不但是把猴子关起来,把猴子的眼耳遮掩起来,还把猴子捆绑在像柱子样的方法上。不仅看不到听不到,也不能乱闯乱跑,只好乖乖地紧贴在像柱子一样的方法上。

    第四步,不仅不缘外境,对其自心的内境也放弃了。内外一时空却,便是无我智慧的出现。没有内外也不取中间,才是悟境。

    各位想想看,现在的你,是属于哪个阶段的猴子?是在笼子外吗?已在笼子内?已被栓紧在柱上?等到正在用链子拴起来,可能仍然在挣扎。必得等到放弃挣扎、放下万念时,统一的定境才会显现,身心的负荷才会减轻乃至消失。

    所以,若要把数息的方法数得妄念愈来愈少,就先得关闭我们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眼睛不看、耳朵不听、身体等各种官能的感觉不管。因为我们心中的妄念杂想,都是从六根引进来的种种消息,六根关闭之后,内在的种种妄念便会沉淀下来,浮动的妄想便会逐渐减少,心境才会渐渐安定。心安定了,才真能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性格与方向,明白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愈能真切地了解自己,愈能渐渐地健全自己的品格和品德。

    现在请各位注意练习运用数息的方法,了解并配合刚才所作的比喻。

    第一阶段,把散乱的心放到方法上去,让散乱心渐渐减少。但要注意的是,须得自然减少,不能希望它少。因为“希望”的本身就是妄念。要一次又一次、很有耐心地用方法。如果光是希望妄念愈来愈少,那妄念反而会愈来愈多,愈来愈烦躁。只要觉察到自己没有在方法上,赶快回来,再从数目重新开始就好。不要以为那是失败、不必后悔、不用责备自己。发现自己有妄念,那表示自己已经在修行了,应该感到很欢喜。

    第二阶段,虽然还有妄念,但已不多了,呼吸在、数目在,妄念虽来打扰,但数目没断,并且知道正在数呼吸。

    第三阶段,数目不断、妄念好像有一点,但是一闪即过,也不知道那妄念究竟想的是什么。

    第四阶段,杂念完全没有了,心念专注在方法上。数呼吸的数目连绵不断,丝丝入扣。到这层次,会觉得很舒服、很欢喜,心理没有负担、身体也可能感觉不到了。

    第五阶段,呼吸还在,数呼吸的我也还在,但是没办法数了。不是故意不数,而是呼吸微细没什么好数,还是在用功,只是少了数目。到这时候,知道呼吸就好,不必数了。

    第六阶段,已不知道是否有呼吸,也不知是否有自己,更不知道要数呼吸的数目。这时,身体和心理,内在的自己和外在的环境都还在,但不是分开的,而是统一的。身心统一、内外统一、前念后念统一,已是入了定境。而前念后念的统一,也有两个层次:一、前念后念,念念都在同样的一个念头上,仍有念头起灭,但却不离相同的内容。二、念头不起不灭,无前无后,也无时间与空间的感觉。事实上,此时尚有自我意识,也有空间时间,只是时空的感受没有了。

    这些都是数息的层次。但是正在用方法的时候,不要想到自己是在哪一个阶段的什么层次,否则的话,你永远都是在第一及第二个阶段。

    只顾耕耘(早斋)

    绝不能用企图心、希求心、期待心修行。诸位怀抱着不同的目的来参加禅七,这种有所为而来的态度毋宁说是正确的;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却应该把所有期求、期盼的目的,暂时忘掉。

    工作时应该只顾耕耘,不管收成;脚踏实地、一心一意地努力工作,不能守株待兔,也不可揠苗助长。以种田为例,风灾、雨灾、旱灾、地震、战争等,都不是我们所能控制,我们自己只管尽力而为,却不能期待一定可以得什么果。“尽人事”是自己能掌握的,“听天命”则看因缘了。因缘福报好就会丰收,否则可能欠收甚至荒年。农夫除了尽心尽力耕作之外,没有别的可以选择,不过,那些辛苦耕种的经验确是最宝贵的。

    因此,要以修行的过程作为我们的目标,才是最牢靠的。

    吃饭时,不以贪心吃,不以嗔心吃;打坐时没有贪求心,不起厌烦心;工作时不可老在念着每一分钟能赚多少工资,做了多少功德。吃饭时只管吃、打坐时只管坐、工作时只管工作、用方法时只管用方法,心无旁顾,这就是禅法的修行。若是个自私鬼来参加禅七,要他出坡工作,他却说“不行!我还未开悟,打坐要紧。”让他打坐时,却又不用方法而老想着早点开悟。像那种人,我对他便没有办法了。要晓得,如果能以专心去砍柴、扫地、打水、切菜、煮饭等,便无一样不是禅的修行;只要心是平坦、平实、平衡、平常的,就是最好的修行。当以修行的过程为目的,即便是察觉到妄想,感觉到不自在,也全是修行的成果。因为当你不贪取成果而只管修行之后,好的成果才会出现。

    这次的禅七道场中共有一百六十二人,其间难免有人会哭、笑、病、倒、出怪声、有异行,这发生的一切,全与你无干。任何时间,任何现象,你是你,他是他,绝对不要受外境的影响和牵动。

    今天是第二天,也许你已比较习惯了,但打坐过程中的疼痛也许更麻烦,更难适应。痛的时候由他痛,随他痛,神经放松,不要动它也不要忍痛,痛得很难受时,不必数息,但注意痛点,渐渐地痛感就会消失。

    打坐时的昏沉有两个原因,一是缺氧,一是疲累。

    若系缺氧,当把腰挺直,头、颈与脊椎成一直线,收下巴,放松小腹。调整好了,呼吸自然畅通,便会清醒过来。

    若因体能一时补充不及而引起的疲累昏沉,依情况轻重,可用下述方法对治:

    轻昏沉时,瞪大眼睛平视前方,不眨眼直到泪出为止;或把注意力集中在眉心(鼻梁上端、双眉之间),观想它放光发亮,昏沉也会慢慢消失。若是头脑因为血液不上升而糊涂了,便转转头、低低头、摇摇头。或是跪在垫子、地板上,因双膝直接触到硬地面,促进血液循环向上,产生新能源,昏沉便会减轻、消失。

    如果重昏沉已经到了头疼的地步,便把身子坐直坐正,让头脑完全休息,放任它一片空白。五到十分钟后,体力便会恢复。

    今天开始有小参,也就是个别谈话。有话就谈,无话就不说,我不管你过去的历史,不和你谈未来的展望,不要问我理论上及佛学上的诸般问题,我只回答你“现在”修行上的困难。入室、问讯、顶礼、离开,动作宜舒缓但要俐落,切忌拖泥带水。进出小参室的门也深有禅意,不要用力推、拉、抬,禅的精神是绝对不能用蛮力的。

    行住坐卧都是禅(午斋)

    举凡语默动静、行住坐卧,无一不是修行。

    禅堂中打坐、经行、拜佛、课诵是修行,斋堂用餐、饮水、寝室睡觉、起床、饭后出坡劳作等,每一处每一时,都是修行的地方和修行的时间。当你从事不用头脑思考的工作时,依旧可以持名念佛、或者随息数息,在做需要分神的工作时,应该心手一致。出坡时,你的手在哪里、身在哪里,心也就在哪里;比如,洗碗时要洗得干干净净,切菜时要切得整整齐齐,劈柴、烧水、扫地也一样,尽心尽力,全心全力,把事情做得妥妥贴贴、干净俐落,便是修行。吃饭时细嚼快嚼消化好,正正常常不要紧张,当他是一桩修行的功德,专心一意地吃,不要胡思乱想;睡觉时不得思前想后,就只管放下四大五蕴,好好睡觉。

    禅七已过了一天半,有些人在身体上有了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呼吸的问题。因为控制呼吸,故而引起胸闷腹胀,这时候暂时不数息,改为记数念佛。要数不急不缓,数得急了,气就促;数缓了,妄念就多。待恢复正常了就改回数呼吸。另一个引起胸闷的原因是小腹紧张。把腰挺直通常连带引起小腹紧缩,但一定要练会把两者分开,练成了挺腰,仍能放松小腹,呼吸自然深长舒缓。

    第二类是气动,每个人身上都有气、脉,气在脉中,气随脉走,气若阻塞,血液循环就不正常。打坐的时候,循环系统会有正常的调整,气也会跟着调整。若曾有身体伤害或病痛,打坐时就容易引起全身性的反应,最难过的反应在头、胸部的疼痛、胀闷,这种时候,应该把注意力摆在脚掌心,将数目丢到脚掌涌泉穴上,这样,气的压力就可以减轻了。

    无常、苦、空、无我(晚坐)

    无常即苦,无常是空,无常即无我,这是佛法的基本观念,也就是禅法的基本观念。

    今天小参时,有人问我:九次第定的最高层次是灭受想定,如何修法?灭受想定是灭了第六意识一切心、心所法,又名灭尽定,是小乘四果的圣者,息灭妄识,故入此定。禅,则是大乘菩萨道,不是小乘禅定。更何况,色界、无色界的四禅八定都还未修成,如何只修第九?这就好象盖房子,只要盖第五层,底下四层的不要,这如何盖得起来!诸位都是很聪明、很有善根的人,但希望不要不切实际,要脚踏实地,从基本佛法先了解起。

    昨夜已经讲过,修行道上没有取巧的事。学佛,一定要从基本佛法的无常观讲起。

    什么叫无常?生灭无常、生死无常,我们的身无常、心无常、环境无常。因为没有一样事物是恒常不变的。

    有人说“化刹那为永恒”,那是诗人的感性,不是佛法。世间法没有永恒的,认为永恒的是“常见”的外道。佛法所见,不论是心法(心理活动),色法(生理现象及物质环境),任何现象都是无常的。无常就是刹那变化,生灭不已。我们要能了知无常,才能够真正修行。

    这次禅七中,有位居士近来才学佛。问他为什么这么晚才学佛?他说因为去年一年之中,他的母亲及大哥相继过世,感觉到少什么,所以学佛。这也就是“无常”触发到他那生命中的最痛点了。如果没有无常的感觉和反省,生命是不踏实的,因为不知道生命是怎么一回事;没有死亡的体验或是未从死亡的边缘经过一番,没有向鬼门关里探头望过的人,就会觉得自己是可以活了又活,一直活下去似地。

    我小时候看到老法师们,一则羡慕他们,再又可怜他们。羡慕他们有修有德,好不容易成为老法师了;可怜他们什么呢?他们离开无常也不远了!现在轮到我了!有的年轻的法师会说:“圣严法师,已经不错啦!”我听了这话,就想:“是不错了,但也快了”。

    这次禅七的禅众之中,最年轻的人是十九岁,和九十岁也只不过是两个数字掉换一下而已,十九的不会保证一定可活到九十,也别以为年纪大的永远长寿。无常所以苦:要追求的追求不到,已经有的要想保存也很难办到。

    有一个叫做某某机构的企业团体,七年之间,发、发、发,膨胀得比什么都快。唉!最近一下子就倒闭了。发的时候要努力经营,已经很苦,一旦倒了下来,经营者的心理和身体,备受苦楚。他们机构里有个部门是“保全公司”,结果连自己的公司都保不全。岂非无常是苦的真实写照!

    三国时代,曹孟德(操)有首诗:“人生在世,为权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并没有信佛,但他的人生体验和佛法是相应的。

    无常所以苦,无常所以空,这是有连带性的。我们生活的环境是无常的,所以一切现象都是暂有的,如空中的花、水中的月,只是虚幻的假相而已。空是无常的意思,若不觉察无常及空,就起执着,就会受苦。

    如能了知而且已经体验到世间是无常、是苦、是空的话,那问题便没有这么困难,也就能对“无我”略知一二了。今天小参时,有人告诉我:“以前没学佛,觉得许多问题没法解决,很苦恼。学佛以后,许多问题就用佛法来疏导。该来的就是逃避也没用;不来的,就是追求也追不到。可以得到的就去努力,能解决的就去解决,不能得到的就放弃,放弃不了的就只好接受!这样一来,心中就舒坦多了。”此人虽未开悟,学佛已有受用了。

    所谓无我,《金刚经》讲“无相”,是指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其实这四相,都是我相。你我相对;众生和你我相对;寿者则是你、我、众生在空间里的移动,时间里的过程。这些都是从“我”来的。如能无我,就能够实证无相,那就能够见性开悟了。

    诸位不要迷信,以为打一个禅七,就能见性、开悟。开悟、见性,确有其事,但当你的“自我”相还是那么强大,自私心还是那么坚固,怎么可能开悟见性?有人想:“我本来自私、我执很重,但是一打禅七,只要挨师父恰到好处地吼一声或打一板,就帮我把自私拿掉而开悟了!”我圣严可没有这个本事。要知道,“我执”是根深蒂固和生命连结在一起的。要除我执,必得自己用功才行,师父只是指导你如何用功,当水到渠成时,只消轻轻一点,“我执”即可顿除。

    然而,若要去掉我执,实证无相,须先“无住”。住是停留,停留在所见所闻所觉所知,就叫住。见、闻、觉、知四个字,其实就包括了一切知识世界、精神世界、心理生活世界、生理生活世界;这一切都不能执着,有执着就是有住。凡是有我及我所有的观念,便算有住,便是有相,便不是无我。

    如何才能达到无住的程度?先要“无念”。

    “念”就是一种分别作用,有念就是有分别,无念就是无分别。能够无分别就是无念,能够无念就能无住,能够无住就能无相,能够无相就见无我的自性。

    “无常、苦、空、无我”,是佛说的;“无相、无住、无念”是六祖《坛经》里说的。也许有人认为禅宗是讲“顿悟”的。是的,不过,叫你当下无念、无住、无相,做得到吗?如果能,你便顿悟。否则举心动念都是分别执着。悟了的人,如果仍旧是在烦恼执着之中生活,悟与未悟又有何差别?

    我曾教诫一位弟子,要他不要这么执着!他却说:“师父,我还是凡夫啊!我没有办法不执着!”这是原谅自己,自甘堕落的态度。他应该这般想:“我不是圣人,所以尚有执着。如今既然学了佛,师父也讲了道理、教了方法,我就要学着不执着,就是勉强的,哪怕是假装的,也要学一学!”

    今天也有人告诉我说:“我的心量很小,发愿发不出来,也不敢发愿,怕发了愿,就真得去做,那可不是好玩的!”众生无边誓愿度,发了愿就要度众生,确实不容易。我告诉他:“发暂时做不到的愿,也没关系,不妨发个空愿,先从假的做起,然后才会渐渐地真做,如此一来,总算是有个开始了。”

    各位若想真正地从佛法得到益处,没有别途选择,唯有脚踏实地,从基本处下功夫,在“无念”上下功夫。

    我们现在教各位每天练习的方法,就是为使各位一步一步的达到“无念”层次的训练过程。我们的心头,时时都有念;散乱心强的时候,念念都是妄念、都是烦恼心。用上方法以后,渐渐地便能从贪嗔痴慢疑这些烦恼心理,脱离开来。

    也许有人以为,用方法也是执着。是的,但却不是烦恼的执着;方法不会带动更多的烦恼,而且可以除烦恼。方法就是“道”。昨天讲戒定慧三无漏学,就是“道”,就是六波罗蜜及八万四千法门的总纲。

    数息的方法,简单地说,可以归纳成三个层次:集中心、统一心、无心。集中的阶段是将散心慢慢地集中到方法的专一。进一步是身心统一,前念与后念统一,内外统一,统一心的时候是定境,这和外道的定是相通的,关键在于观念的正不正确。如果是以佛法的正知见为修行方法,那便可超越外道的世间定而得解脱,因为正知见能引导我们产生无漏的智慧。如果仅仅修定,怎么样也无法证解脱果,必得有佛法知见的帮助才行。所以佛对利根人说法,往往便能使闻者开悟、得解脱。禅宗的修行也是如此,若得到统一心的经验之后,听开示,用话头、公案的方法来生疑情、破疑团,那就有见性的可能。

    若要进入悟境,不能仅凭空想,要付出做工夫的耐心。从禅宗历史如《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等的记载来看,不假修行而大彻大悟的例子并不多见。故有“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的警句。你们进来禅堂几天,就想能够由一条毛毛虫蜕变成花蝴蝶飞舞出去,是不切实际的。我要教各位:不论观念及方法,要从基础开始。否则,你就可能以未得谓得的慢心,去引导他人跟你学习,那是自害又害人了。求升反堕,是大不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