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
夫一切法從因緣生。因緣牽引成種種事,往往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者。此集之印行亦是隨緣演變,非始料所及。戊午歲(一九七八)起開始醞釀注解《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乃謝絕酬應,于故交今雨之間唯通魚雁。數年之間論佛之書札頗多,不意江南有熱心居士,抄出所得書信,蔚然成冊。認為有益,堅主刊印。復蒙上海悲誓宏深為法忘身之鄭老居士贊助。愚雖再三婉謝,亦未獲允。于是乃仰體諸君子之大心,不揣愚陋,撿得討論佛法函件六十余通,于中遴選,校定刪節,乃成斯集,敬作供養,並請教正。
集名谷響,蓋取自永明大師之《宗鏡錄》。其百卷之末有偈雲︰“化人問幻士,谷響答泉聲。欲達吾宗旨,泥牛水上行。”數年來諸方賢達不恥下問,乃引起幻士之酬對。下愚之掬誠獻曝,正如谷響之應和。空谷回響,隨聲而應,故名《谷響集》。
《宗鏡錄》之宗旨為“泥牛水上行”。此語直似金剛王寶劍,斬斷一切情計。至于本集宗旨,愚則效顰仍用此五字,而變其次序為“水牛泥上行”。水牛者,天地間一蠢物耳!呆頭呆腦,千丑百拙。若問其行處,亦只是水塘里打滾,糞土中操作。毫無文彩,更不奇特。夫牛之耕田,唯知牽犁曳耙。愚之答問,唯知隨機而應,率真而言,“寧可身受地獄苦,不把佛法作人情”。于是拖泥帶水,而作落草之談。以言遣之,未曾道著一字。五十封信,總是落二落三。直是扯葛藤而已。今以世法為喻,水牛焉比拖拉機,上機利智自當機械化、電力化、自動化,而永棄水牛。但在山區無法使用拖拉機之處,水牛尚不失其助耕之用。古德雲︰“若要會,也須從這里過。”故本集或可為初修作他山之助而已。
本集所答之問者︰有初信、有未信,有初修、有久修,有禪、有淨、有密,有專修、有兼修,種種不一。故所答亦隨機而異。但萬變不離其宗,唯以般若為導、淨土為歸。若無般若,則成迷信,只是附法外道,煮砂終難作飯。若不以淨土為歸,則于現世,決定難出輪回,再出頭來,不知何年何劫。故愚嘔心瀝血以此為勸也。
念祖乃具縛凡夫,謬誤難免。禪宗有“陳解問”之說,指陳明本人見地,參以請大德指教或印證。當前拙見已備顯集中,謹以此集作個問端,敬向諸方請求指示。故此集非答話也,實為陳解之問而已。敬請諸方大德不吝慈悲,垂賜棒正,不勝企禱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