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飲食文化中,最習慣且常見的蔬菜烹飪方式,莫過于大火快炒了,先熱鍋入油,下爆香材料,再下蔬菜拌炒,最後再適當調味,不過,這種炒菜方式雖然色、香、味俱全,但是其中隱藏的缺點,可能就是各位掌廚的朋友們要小心留意的.
A.炒菜的缺點
炒過菜的人都知道,油如果太少,其實是炒不動一大把青菜,許多朋友為了讓炒菜的過程順利些,都會加入較多的油脂。不過,在我們的飲食中,已有許多情況會吃到過多的油脂了,所以若加太多油,其實是在增加身體的負擔。
此外,過高的溫度,很可能會讓油脂有劣變反應,雖然少量的劣變物質不至于會危害我們的健康,但如果能減少攝取這些油脂過氧化物,對身體總是有好無害。再者,過高的溫度也會加度破壞蔬菜的營養素等,這些都是需要留意的細節。
B.先煮後拌油
生菜色拉畢竟是西方人的飲食文化,在東方的飲食文化中,很能接受天天生吃蔬菜的飲食方式,想避免傳統大火快炒的缺點,不妨可以先在鍋中放適量的清水,水滾後先下爆香用的蔬菜,如姜、蒜或蔥(不吃者不加),等這些蔬菜有些軟化後,再將洗好切好的蔬菜倒入鍋中拌煮到熟,便可撈起拌些調味料,再後下拌入植物油即可。
這種先煮後拌油的煮菜方式,吃起來跟炒菜差不多,而且也能保留較多的營養素,可以多試試。如果還是覺得非炒不可,選擇適當的油就很重要了,有些油不適合高溫︰
比如亞麻仁油建議不加熱生食,其營養素才不會被破壞;大豆色拉油、橄欖油、芝麻油、玉米油、花生油等等,則適合中火炒(溫度不超過163°C);茶油則是較適合大火炒(190°C)的油類。
弄出一盤美味佳肴的學問大,要吃的營養也很重要喔!別忘了選擇健康的烹調方式,吃的好又不傷身,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