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位國王,統治著一個疆域遼闊的國家。他有一個太子,名叫法施。
法施太子性格純孝,行為規矩,從來不做非禮之事,辦起事來小心謹慎,很注意防備瓜田李下之類的嫌疑。
有一次,法施太子由丞相帶領去拜見國王的寵妃。太子進退一切按規矩辦,一點也沒有失禮的地方,但國王的這個寵妃,卻是個脾氣暴躁、性格淫蕩的婦人。她看見太子相貌堂堂、唇紅齒白,不禁動了邪念,伸手就把太子往懷里拉。
太子嚇壞了使勁把手掙脫拉住丞相說︰“快跑!快跑!”一不小心就把丞相的帽子給踫掉了。
原來丞相是個禿頭,平日全憑帽子遮羞,以便在女人面前裝風流。太子把他的帽子踫掉,露出大光頭,惹得寵妃哈哈大笑,丞相覺得很丟臉,恨死了太子。所以,太子雖然逃掉了,卻得罪了寵妃和丞相兩個人。
太子走後,寵妃越想越生氣。當天晚上,就哭鬧著對國王說︰“我哪怕再低賤畢竟是大王的妻子,太子竟然敢對我動手動腳的有非份之想。大王要是不懲治他我絕對不依!”
國王說︰“我這個兒子品行高潔,非禮勿行、非禮勿听、非禮勿視、非禮勿為。人人都贊他是個少有的君子,他絕對不可能干這種事,你不要胡說八道。”
國王雖然不相信,但經不起寵妃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枕邊進讒言;加上朝廷中又有丞相幫腔,國王也就將信將疑起來。寵妃逼著國王,非要他處死太子。
國王說︰“虎毒不食子骨肉相殘是天底下最可惡的事,我絕對不能做。這樣吧!我讓他離開首都就是了。”
于是,國王派太子去鎮守邊境,那個地方離首都有八千里路。臨行前,國王告誡太子說︰“你在外鎮守邊境,做事一定要順天理、合人情要仁慈地對待百姓不能殘害人民;要尊老若親、愛民若子;行為要檢點不能有絲毫松懈放肆。世上有很多奸詐之徒、不法之事,你要小心注意!”
太子哭拜著說︰“我一定把父王的教誨,牢記在心!”遂告別父親,來到邊境。
太子在邊境緊衣縮食,日夜辛苦,把城市治理得井井有條,使老少皆安、長幼有序。遠近居民听到太子的善政,紛紛到這兒來定居。
太子來了只不過一年這兒的居民便增加了一萬多戶,使這座本來人煙稀少的邊境城市,變成繁榮昌盛的大城市。
消息傳到首都,國王及後妃都很高興,覺得太子真有治國之才,百年之後,可以放心地把國家交給他。
但寵妃心中卻十分怨恨、害怕她想︰“如果不趁國王健在時除掉太子等到太子繼位那就對我太不利了!可是現在國王很喜歡太子即使再進讒言也沒什麼用,怎麼辦呢?”
她秘密地把丞相召來,兩人商量了半天,想出一條毒計。
他們趁國王外出不在王宮時用蠟假造國王的印信再派人到邊境假傳國王的聖旨說︰你有欺君之罪朕不忍心當面殺你。聖旨到達之日,馬上剜下你的兩個眼珠,交付來使帶回。
聖旨傳到太子那里,太子手下的官員們誰也不相信國王竟會下這道聖旨,處罰完全無辜的太子。大家都說︰“這個使臣一定不是大王派出來的。”
太子卻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為了愛惜自己的身體,而違逆父親的意思,這是最大的不孝。我的主意已定,你們不必多說。”
于是太子大擺宴席與官員們歡飲了三天。
在這三天中還在城里大量布施,救濟那些貧窮孤寡的人。三天之後,太子讓手下的官員武士,動手把自己的眼珠剜下來。
但官員武士,沒有一個忍心做這麼殘酷的事。
太子只好到處尋找願做這件事的人,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賣草的孩子,許諾給他重賞才把眼珠剜下封在盒子里交給使者。
使者回到首都,把太子的眼珠交給丞相,丞相又把它交給寵妃。
寵妃這才算心滿意足。她把太子的眼珠掛在床頭,天天對著眼珠罵道︰“不肯順從我我讓你嘗嘗剜眼的滋味!怎麼樣?痛快吧!”
那天夜里,國王作了個夢,夢見一只非常大的馬蜂,螫傷了太子的眼楮。國王從夢中驚醒,越想越不安,不禁流下淚來說︰“莫非我兒子遭到什麼橫禍了?”
寵妃唯恐事情敗露假意安慰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一定是因為你白天思念太子過度,晚上才作這樣的惡夢。太子哪里會有什麼禍事呢?以後你白天少想一點,晚上也就不會再作惡夢了。”
國王想想也有道理,便把此事放下。
再說太子把眼珠剜下後,就沒法再處理政事,只好四處流浪,靠彈琴乞食,苦度時光。
太子有個未婚妻,是另一個國家的公主。有一天,太子輾轉流浪到這個國家,在街頭彈琴賣唱。因為國王很喜歡欣賞彈琴,所以有人就把他領進宮,讓他彈琴給國王听。太子先彈奏了一曲,歌頌國王的功德;接著又彈了一曲,訴說孤兒的痛苦,在這首曲子中,太子寄托了自己的悲慘遭遇,彈得如哀如怨、如泣如訴,听到的人都不禁流下淚來。
公主當時正好陪同父王一起听這個盲琴師彈琴,她非常聰明,妙解音律,听懂了太子寄托在琴聲里的哀思,明白面前的這個盲琴師,原來就是自己的未婚夫法施太子,不禁痛哭流涕說︰“我的夫君,原來竟落到這種地步!”
國王覺得很奇怪,忙問是怎麼回事。
公主就把法施太子用琴音敘述的悲慘遭遇講述了一遍。
國王起先還有點不信,一問盲琴師,果然和女兒所說的絲毫不差,眼前的這個盲琴師,正是自己的女婿法施太子。
公主對父親說︰“我的命運,已經與夫君聯結在一起了,貞女不事二夫。他現在遭受冤枉,流落到這個地步,更需要我來照顧他。希望父王同意,讓我跟他走。”
國王和王後都很傷心,但見女兒的決心這麼堅定,只好依從她。
法施太子夫婦,又輾轉回到本國。
法施的父親听說本城來了個彈琴高手就把他喚進王宮。
雖然這個盲琴師的面容,十分憔悴,但他越看越覺得像是法施尤其是聲音更像。
國王就問道︰“你是不是我的兒子法施?”
法施再也忍不住了,伏在地上嚎啕大哭。
國王、王後及宮女們,看見原來那麼英挺的公子,被折磨得如此淒慘,都傷心地流下淚來。
法施的妻子就將法施如何奉命剜眼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訴國王。
國王馬上下令追查,搞清楚原來是寵妃與丞相合謀搞的鬼,便下令將他們抓起來,痛打一頓之後活埋了。
此後法施和他的妻子在他父親的國家里平安地生活白頭到老。
據《六度集經》卷四《法施太子本生》改編
參見《大正藏》第三卷第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