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0冊No.1184大聖妙吉祥菩薩秘密八字陀羅尼修行曼荼羅次第儀軌法
No.1184
大聖妙吉祥菩薩秘密八字陀羅尼修行曼荼羅次第儀軌法一卷(出文殊菩薩普集會經除災救難息障品)
中天竺國大那爛陀寺戒行沙門菩提㗚使(二合)淨智金剛譯親承筆授僧義雲傳流(三藏名此漢地名菩提仙)
爾時世尊。告金剛密跡主言。是八字最勝大威德心真言所住之處。如佛在世無有異也。能現諸佛種種神力不可思議。亦能作大無量神通變化。我今略贊此陀羅尼少分功德。我若具說。無量俱胝那庾多百千大劫說不能盡。爾時世尊。即說八字大威德心真言曰。
oṃaḥv rah ṃkhacaraḥ
(引)阿(引入惡聲)味(引)羅𤙖(引)易舐 br />
復告金剛密跡主言。此陀羅尼。若有男子女人不能辦作承事供養法者。復緣在家迫迮作種種生業。但能憶持不忘依時念誦。隨分不闕供養少分。隨自力辦亦得成就。除不至心不正信心。不發大乘菩提之心。興行誹謗于三寶所。起不善等行諸惡業。此等之心一切小法猶不能得成就。況復大法能成就之。
爾時如來。復告金剛密跡主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若能念誦此陀羅尼一遍即得自護。若誦兩遍能護同伴。若誦三遍即大護住處。十地菩薩不能逾勝。何況諸小類眾生。若誦四遍即得擁護妻息。若誦五遍即能擁護一切眷屬。若誦六遍即能擁護一切城邑村坊聚落等。若誦七遍即能擁護一切眾生諸苦難等。若欲著衣時當加持七遍。能除一切惡毒及諸災難。若洗手面時。加持淨水七遍然洗手面。能令眾生貴仰。所有諸惡見者悉當降伏。一切諸人皆伏敬重。除彼惡心生歡喜心。
若人患身體支節疼痛者。加持暖水一百八遍洗浴。即得好夢便得除愈。
若每日晨朝。以水一掬加持七遍。飲在身中。所有惡報悉當消滅。何況無災厄之者。及諸三業罪垢亦得消蕩壽命長遠。
若加持飲食七遍。食者毒亦不能為害。
若見惡人怨家。當須念誦。即自降伏除攝 心慈心相向。
若有恐怖處至誠念誦。即得無畏。
若臥時誦一百八遍。即得好夢能知善惡之事。
若人患瘧。持誦者觀彼患人面。誦此真言一千八遍。瘧即除差。
若入陣時。當以牛黃書此真言帶于身上。一切刀杖弓箭 斧不能傷害。
若入陣時。應畫文殊師利童子像及真言。置象馬上軍前先引。諸軍賊等不能為害。自然退散。
常須念誦。所有五逆四重十惡等罪悉得消滅。當得面睹文殊師利。行住坐臥常須受持念誦憶持不忘。每誦一百八遍勿令斷絕。常得一切眾生降伏。
若加持發髻七遍。一切眾生見者。悉當降伏惡人退散。
若能每日三時。依法入道場。時別一百八遍。所求皆得稱意圓滿具足。得大富貴所行自在。臨命終時得普門三昧。及見文殊師利菩薩。
爾時世尊。復告大眾。諸菩薩等。我今更說最勝大威德八字曼荼羅壇法次第。汝當諦听。若欲建立息災曼荼羅者。先當簡擇其地。當須于清淨伽藍處。或于深山吉祥勝上之地。或于城邑村落勝上有福德。多生華果乳木之地。建立道場。深行比丘比丘尼。善男子善女人。發悲願心造曼荼羅。而作八字真言念誦。誓于急難之際救護有情。欲受持此真言者。先當訪覓具德知解真實道行大阿 梨而受灌頂。得灌頂已。恭白咨請傳受此教。親蒙傳授然可修念。若為急厄怕怖事者。當于露處以涂香磨作曼荼羅。但書真言及種子字。以觀想本尊形色。相應與作持念擁護。若事慢要圖畫者。則勿用皮膠。純以香汁調色彩畫。若作久長念誦者。即當如法掘地。別取河岸堅好甘淡白色潤細之土微黃赤。得而用香水和築其壇。依教次第加持作之。其工巧人。須日日清淨澡浴著新淨衣。受八關齋戒訖然得興功。余依悉地中法不可具說。其曼荼羅法。先當心作一圓輪由如圓月。當中心梵書maṃ滿字。次從字後北面書oṃ(引)字次右旋東北角書 ḥ阿(長引聲入惡字音)字。次東方書v 味(引長)字。次東南隅書ra羅字。次南方書h ṃ𤙖(引)字。次西南角書kha易幀4撾鞣絞 a左字。次西北隅書raḥ洛字。以此九字為內院中尊。或于院中畫妙吉祥童子其頂八髻。前五髻頂上一髻頂後兩髻一一髻上。皆有佛身(是名畫像法)。
若求福慶祿位吉祥事者。心中書śr 室利(二合)字。
若求息災除難殄滅七種災難。所謂日月薄蝕五星違失常度兵賊競起。水旱不時。風雨失度。惡臣背逆損害國民。武狼惡獸食啖眾生。五谷不豐。如是災禍急厄官府王難死厄怕怖等事。欲令消散者。當心中書maṃ滿字。
若求降伏怨人令相好舍惡心者。中心而書dhaṃ淡字。若有惡人難降伏。屠兒獵師外道不信佛法者。令惡心摧滅或令破壞者。心中應書梵文ṣṭri瑟置o(三合)字已。說內院字門了。
次說第二院安布八文殊。布位法尊前南面畫請召童子。次西南隅畫計設尼童子。次西方右邊畫救護慧童子。次西北隅畫烏波計設尼童子。次後面北方畫光網童子。次東北隅畫地慧幢童子。次東方左邊畫無垢光童子。次東南隅畫不思議慧童子。如是八方妙吉祥童真菩薩。皆面向中尊如奉教勢。皆坐蓮華上一一各乘師子。二手各有執持賈撓Σ躉 肴綬 S鐘讜猜滯饉慕侵謝 姆夼 魍酢6 轄腔 等 瀾鷥漲嗌 吮邸5鼻岸 紙嵊ˇ椿鄯聰喙場S噯 ΑW笫種垂 S沂職鴨 塴W笠皇種磋啤R皇種此鰲S乙皇種搓 R皇職尋簟H 嬋誚竅盅雷 鷓嬤小N鞅苯俏弈蓯ゲ魍跛謀矍嗌 妗;鴟き噬稀S乙皇腫魅 分浮R皇種慈 申 R皇質┬浮R皇種窗 滄 N髂轄茄致 洛冉鷥漲 諫 A 妨 哿 愀髦雌髡獺W笊鮮種搓 4蝸率種垂 4蝸率種此鰲S疑鮮種唇!4蝸率種醇 4蝸率種 。乘青水牛為座。東北角畫馬頭明王而有三面。六臂各執器仗。左上手執蓮華。一手執瓶。一手執當心。二手結印契。右上手執鉞斧。一手執數珠。一手執索輪王坐在蓮華中。大忿怒相現極惡猛利勢。余皆依本法。次說第三院十六大天外護。當尊前鉤菩薩(左拳右鉤)次西焰魔後。次西羅剎主。當角燒香供養菩薩。次北羅剎後。次北水天。西門索菩薩。次北龍天後。次北風天王。西北角華供養菩薩。次東風天後。次東毗沙門天王。尊後北方金剛鎖菩薩。次東毗沙門後。次東伊舍那天王。東北角燈供養菩薩。次南伊舍那後。次南帝釋天王。左方東門金剛鈴菩薩。次南帝釋後。次南火天神。東南角涂香供養菩薩。次西火天後。次西焰魔天。已上第三院安布諸尊竟。四門及食道。四角同諸壇法。寶性草亦同。四門蓮華葉細如青蓮華。
復說速疾救難立成壇法。但于一無人及無穢惡高原之處。或曠野或伽藍中露地為之。即立有神驗法。去上惡穢土別取淨土。實築令如石使平正。以白檀磨作涂香如面。更取精白龍腦燻陸香等。浸取汁如乳。如涂香磨涂地。小一肘次二肘三肘四肘。圓如月輪分為四重。中心種子字。周匝八字真言。第二院中安布八文殊童子。第三院安布四門四攝四角四大忿怒明王。第四院四門香水酥燈白華乳粥酪飯等供養。更若不辦但第二院便布八聖。所謂四攝四明王等。
若緣國家帝王身有厄難。要作護道場者。其壇應廣一十六肘。或大二十四肘。
若緣五星失度。日月頻蝕彗孛數現。四方異國侵境。劫奪百姓大臣叛逆。用兵不利損害國人疫病流行。皆作大壇。壇內第二院外布列十二大天如熾盛光法。次第四院布二十八宿。第五院十二宮神外布四明王余同諸法。
又若有比丘比丘尼男子女人。若官若庶。身遭危厄官事王厄病厄一切恐怖無可方計。恐有刀杖刑獄之厄。應當發大悲心。為夜眾星下作此念誦。或三人或五人或七人。若欲臨時。當夜面北為彼稱名發願念誦。每人一萬遍即得消滅。若擬作持念應具八方便。然可作念誦即說頌曰。
澡浴著淨衣涂香嚴身體
歸命念真言至誠恭敬禮
焚香懺諸罪隨喜及勸請
回向發弘誓深起大慈悲
如此八方便勤行勿遺忘
然後淨三業依法作持念
大聖妙吉祥菩薩最勝威德秘密八字陀羅尼修行念誦儀軌次第法。
我今依真言次第法門說。行人先當從阿 梨得受灌頂。及親傳受已。及再入持明悉地灌頂。具足慈悲行無緣慈。憐愍一切苦厄有情作是念誦。誓當救拔一切恐怖厄難眾生。若眾生若急難時。隨其處或香涂或捻粉作壇。若常念者。應須精室如法建立道場一如前法。行人先興八種心方可持法。第一慈悲心二無妒心。三無我所心。四無勝負心。五有平等心。六無怨害心。七有哀愍心。八無貪利心。如是之人乃可傳受。如是等堪同作法。若非此者。惟應自作令法得成。若遍數未終。不得中間輒共人語使有間斷。即法失驗。未作法時先當明告。若自作念誦亦勿間斷。
行者若入道場時。次應虔誠作禮。即金剛合掌至心想。于十方諸佛及文殊大聖無量菩薩金剛密跡一切賢聖等前。一一自身而禮聖眾。普禮一切佛菩薩金剛等真言曰。
oṃsarvatath gatakaya
(引)(一)薩 轉舌)怛佗(引)檗多(二)迦耶
vakvitavajrapra
舵 二合)多(三) 無撥反)折 二合)缽羅(二合)
vaimaṃjuśr varda
梅(輕呼)(四)曼祖室利(二合) #13786;那(二合)
nakaromi
南(五)迦嚕弭(六)
又心密明曰。
oṃvajraviḥta
(引)度 二合)微(微一切)多
先合金剛掌十度外相交
五輪皆委地至誠恭敬禮
復以長跪坐合掌似含蓮
觀身如水精俗旨尤 br />
想成五智杵所謂內金剛
而為不壞體然虔誠奉請
一切諸聖尊誦是四句偈
稽首無上法醫王難救能救慈悲主
我今歸命恭敬請唯願速來降道場
如是三重請作前啟白言
二手蓮華合復誦淨三業
令身器清淨用加持五處
額兩肩心喉念彼真言曰
oṃsvabh vaśuddh sarva
(引)娑 二合)婆(去)妒 引)薩 br />
dharmmasvabhavaśuddhohaṃ
達磨娑 二合)婆妒 i(引)
己淨三業竟結佛三昧耶
定慧合蓮掌豎合二火峰
二風屈上節二空捻風根
舉印當額前諦觀一切佛
一一分明見住在虛空中
念彼真言曰佛部三昧耶
定慧內合拳二空皆並豎
諦觀一切佛由如對目前
隨念召請尊雙舉而並召
真言曰。
oṃjinajiksv
(引)(一)爾(慈以反)曩區(而翼反)迦(半音)娑 二合)
h
賀(引)
復結蓮華部秘密三昧耶
印相亦如前左入右舒出
三誦三召請安右而散之
念彼真言曰
oṃ ruliksv h
(引)阿(引)盧力迦(半音)娑 二合)賀(引)
復次金剛部微妙三昧契
前契改空輪右入左豎招
專心存念尊念彼真言曰
oṃvajradhṛksv
(引)度章 二合)地力(二合)迦(半音)娑 二合)
h
賀(引)
佛部印安額蓮華右耳邊
金剛左耳邊同于頂上散
復次被甲契檀慧及戒方
相叉內入掌忍願頭相合
進力曲如鉤外附二火後
禪智並直豎由如墩 br />
念加身五處額右肩並左
心喉散頂門念彼真言曰
oṃcakravarttipra
(引)斫羯羅(二合)襪(轉舌呼)㗚底(二合)缽羅(二合)
śamit r dr r
賒弭多(引) 引二合) 引)
dr bh smasaro
捺 二合)婆(去)娑摩(二合)c(倉竦切)路(引)
ṣṇ ṣarakṣarakṣamaṃ
瑟v(二合)沙洛乞叉(二合)洛乞叉(二合)𤚥
h ṃphaṭsv h
朔ぃ告 二合引)訶(引)
次說金剛地界𣐍印。
定手方願度雙入戒忍間
方㧙絞戒後入于檀戒間
願絞入忍進檀慧與進力
禪智各相合三旋下釘之
即念真言曰
oṃkilikilivajravajri
(引)枳里枳里度 二合)度綻 二合)
bh ravandhavandhah ṃphaṭ
步(引)𠷈滿馱滿馱 引)發吒
復說金剛牆界印。
準前地界印㰅開禪智豎
右旋如牆院隨誦而轉之
心想金剛牆念彼真言曰
oṃsarasaravajrapraka
(引)薩羅薩羅度 二合)缽羅(二合)迦
r h ṃphaṭ
羅(引)朔ぃ br />
復次虛空藏十度外相交
進力蹙如寶想成妙樓閣
上有大蓮華諦心觀本尊
住于寶帳中周匝幢幡蓋
天衣香雲海遍滿于虛空
眷屬中圍繞念彼真言曰
oṃgaganasabh vava
(引) 曩三婆(去引) 無撥反)
jrahoḥ
日 二合)斛(引)
次結車輅印定慧仰相叉
以右押于左禪智捻進力
最下第一文旋轉送向前
想成寶車輅念彼真言曰
oṃturuturuh ṃ
(引)睹嚕睹嚕 引)
三遍或七遍運想迎本尊
不解此前印移禪智度端
舉捻忍願頭想尊乘車輅
向里三度撥徐來降道場
住于虛空中待請而來入
不違本誓願念彼真言曰
namaḥstryidhvik naṃta
曩莫悉底哩野(四合)地尾(二合)迦(引)南怛
th gatan ṃoṃvajr ṃgi
他(引)蘗 南(引)(一)墩劾 二合)
ny karṣayasv
你也(二合引)阿(引)揭羅灑(二合)野娑 二合引)
h
賀(引)
由此真言力及結契相應
能召于本尊並及余眷屬
降臨道場所施願與行人
欲結車輅時先當淨道路
二手捧香爐念修秘密句
淨治虛中路後乃請聖尊
想香至彼宮念彼真言曰
oṃsusiddhikarijvalita
(引)素悉地揭哩入 二合)理哆
natamorat yejvalava
難多慕(引)羅多(去)曳入 二合){滿
ndhavandhahanahanah ṃphaṭ
馱滿馱賀喃賀喃朔ぃ 半音)
若作此妙法其空中關
悉皆自開解亦成闢除障
乃至清淨等及成警覺尊
眷屬並親近次先作奉請
印契誦後明召集諸聖賢
入曼荼羅內請召真言曰
ehyehibh gavaṃnehahakti
縮狄 淦 去) 寧賀薄訖底
yanasamayenacaaghaṃca
也曩三麼曳囊者閼羅健(二合)者
saṃparatijedhaṃpucapu
三缽羅底(丁以反)誓曇布遮(茲以反)奔
ṇyaprasidame
你也(二合)缽羅(二合) 冗 br />
或三或七遍召請入道場
殷勤陳所請
復請妙吉祥密跡金剛主
定慧合蓮掌二火絞水輪
峰端捻甲背二風屈相拄
二空並豎之風橫押空峰
誦密言三召
namaḥsamantabuddh n ṃhehe
曩莫三曼多沒馱(引)南(上引)系系
kumarakavimuktipath
俱摩羅迦尾目訖底(丁以反)缽佗(引)
sthitasmarasmara
悉體(二合)(佗以反)多娑麼(二合)羅沙麼(二合)羅
pratijñ ṃsv h
缽羅(二合)底枳然(二合)娑 二合引)賀(引)
復次部明王闢除諸障者
定慧合蓮掌水風並下垂
俱入滿月間空並離風節
當心誦明句七遍舉額齊
左轉為闢除右旋成結界
一切作障者馳散無有礙
威光如劫火忿怒大恐怖
三面現六臂操持鉞瓶
蓮華及數珠念彼真言曰
oṃdhunadhunamathamatha
(引)(一)度曩度曩(二)麼佗麼佗(三)
hanahanahayagr va
訶曩訶曩(四)賀野擬里(二合)縛(無可反)(五)
h ṃpha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