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玄贊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4冊No.1723妙法蓮華經玄贊

    No.1723[cf.Nos.262,1724]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一(本)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蓋聞。至覺權真乘物機而誕跡。靈樞擅妙應群品以揚筌。振融山而秀大千。騰委海而津八萬。ヶ仍貧惚印V璺ㄓ暌藻誶濉W塘僥局 只 筧  餉 H灰雜咨嘆胗諉 帳佳 沼諢 恰V勺油嬗諏{軒竟照晉于駕。由是。摧十軍之聖後解髻上之明珠。建八諦之醫王授掌中之妙藥。藻鎦隗苤 懟e溟蟀僮謚 狻A叩囟氯倬歐幀9諼宄碩烙鼻L擰4笠釉昭鏌皇刀芴 欏U窳餃 怕尥螄篤窨梢鑿槭淅嗥瀋鈧濟罡叻狡渚鈁吆酢br />
    首稱妙法蓮華經者。藻宏綱之極唱。旌一部之都名。序品第一者鏡義類之鴻標。顯異筌之別目。法含持軌。綰群祥以稱妙。華兼秀發。總眾美而彰蓮。體.業俱陳法.喻雙舉。半.滿之途已曉取舍之路方著。經者為常為法。是攝是貫。常則道軌百王。法乃德摸千葉。攝則集斯妙理。貫又御彼庸生庶令畢離苦津終登覺岸。序者由也始也。陳教起之因由作法興之漸始。品者類也別也。區玄旨而異類。派幽筌而匯別第者次也居也。一者極也首也。經有二十八類條貫真宗。此品次居極首故名第一。

    經。如是我聞。

    贊曰。初釋經文略以六門料簡。一敘經起之意。二明經之宗旨。三解經品得名。四顯經品廢立。五彰品之次第。六釋經之本文。第一敘經起意者。略由五義。一為酬因請。二為破疑執。三為彰記行。四為利今後。五為顯時機。酬因請中有二。一酬因。二酬請。初酬因有六。一酬行因。二酬願因。三酬求因。四酬持因。五酬相因。六酬說因。佛果不可虛成必由業行方得。行不孤起必願資生。行願雖復自興無緣不能獨會。雖逢緣以求重非率爾而果成。要由持學始能得果。得果既圓將陳應物。表經宗之深妙先現大相之因。大相既彰理須敷唱。故標佛本出世為一大事故也。由此酬因具斯六義。

    酬行因者。方便品中準論釋經八甚深雲。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勇猛精進名稱普聞。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難解法者如來能知。隨宜所說意趣難解。一切聲聞.闢支佛所不能知。八甚深者。一受持讀誦甚深。二修行。三果行。四增長功德心。五快妙事心。六無上七入。八不共聲聞闢支佛所作住持甚深。經唯有六無第六第八。至下當知。諸佛道法既盡行之。具行一乘種智之因方得佛果。故今酬因說斯妙法勸修因行。

    酬願因者。方便品雲。舍利弗善听。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如我昔所願今者已滿足。化一切眾生令入于佛道。壽量品雲。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得入于佛道速成就佛身。若昔因中若今果位。皆每發願令眾生猶如我身得入佛道故酬本願而說此經。亦令眾生發此願故。行願相符致出世故。

    酬求因者。天授品雲。吾于過去求法華經無有懈倦。于多劫中常作國王。求大菩提。曾不退轉。擊鼓宣令四方。時有仙人來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蓮華經。若不違我當為宣說。王聞仙人言歡喜踴躍。即隨仙人供給所須。乃至以身而為床座身心無倦。奉事仙人。經于千歲。為求法故令無所乏。爾時王者今我身是。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以佛過去願行雖成必由緣會恆重此經。于善友所專事求之。故今宣說令生求重。

    酬持因者。前八甚深中。第一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名受持讀誦甚深。初依菩薩供五恆佛。第二依菩薩供六恆佛。第三依菩薩供七恆佛。第四依菩薩供八恆佛。值多善友長時受持。又釋迦如來過去自為常不輕菩薩。于威音王佛滅後行不輕行。臨終之時聞虛空中說法華經二十千萬億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六根清淨。更增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廣說此經。命終之後得值二千億佛皆號日月燈明常持此經以是因緣又值二千億佛同號雲自在燈王。亦于此諸佛法中受持此經。常獲如上六根清淨。其常不輕即我身是。故為往時常持此經今者說之勸常受持。

    酬相因者。既成佛已將說此經。先為菩薩說無量義經。次入無量義處三昧。天雨四華地振六種。四眾瞻仰八部歡喜。放豪光以遠矚眾見此已疑生。彌勒發問文殊告言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說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擊大法鼓演大法義。我于過去曾見此瑞。放斯光已即說大法。乃至廣說。今日如來當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三世諸佛將說此經必先有此種種大相。不同余經。余經無此初大相故。相既非常故須說此。即將說此經先現大相。先現大相者為說此經故也。

    酬說因者。下雲諸佛如來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于世。乃至廣說。無聲聞弟子但教化菩薩。究竟令得一切種智。故三世諸佛成道究竟必說一乘。皆是因中方便趣求。修學雖滿未曾演說。今時機會不可虛然。故趣宿因說斯妙法。上來義類經文甚多。恐厭繁廣故略指述。

    後酬請者。如經中說。菩薩初生即行七步。放大光明遍照十方。四顧觀視作師子吼。而說偈言我生胎分盡是最末後身我已得解脫當復度眾生作是誓已身漸長大。游出四門見老.病.死.及沙門相。既問識已欲舍親屬求無上果。中夜觀察見諸伎人後妃榕 W慈緋羰 羈裳嶧肌<疵的淞畋婚Д汀V釤炫踝鬩拱氤齔恰P惺 撓裳 5槳腺サ畔扇慫×種小R緣短諢@3置畋Ψ陳蠱チ隆G渤的涔楸 竿躋選S諼趿 硬嗔ν獾浪N﹦搗肆昕嘈小G誑喙恕H帳陳槁蟆Q崞浞塹浪焓橙槊印J薌 椴菀杵刑 髯鷥兆R災腔哿 搗QVィ篤刑嵊萊鋈紜J鞘比G笄 瀾韁骷壩 斕取@匆璺鶿胱  幀; 鷦捫鍶扒胰ㄋ怠J被詞燁宜搗獎鬮此凳搗 =竇群弦他j子等請說乘權實之境。文殊等請說乘安樂之行。彌勒等請說身真應之果。故下經雲。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于三七日中常思惟是事。乃至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作是思惟時。十方佛皆現梵音慰喻我。善哉釋迦文。隨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由是方便且說三乘。今機宜熟。子等請演暢真宗顯斯一實。故下經雲。汝已殷勤三請。吾今豈得不說。安樂行品中。文殊發請。世尊廣說四安樂行。壽量品中亦復如是。彌勒三請。佛言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三遍勸信。方說身之真應。故為酬請說是法華。

    破疑執中有二。一破疑二破執。破疑者。佛自成道唯記菩薩當得菩提。不說聲聞有得佛果。聲聞等疑永不作佛。故舍利弗深自感傷失于如來無量知見。乃至廣說。而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斷諸疑悔。諸小菩薩昔聞大乘。亦疑菩薩獨得菩提聲聞無分。或不定性諸小菩薩。疑佛菩提已亦無分。由是三乘俱有疑網。由此經雲。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無疑。又雲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余。又雲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此中破疑亦兼破悔。昔悔修小不得作佛。今聞得作悔所以除。知小乃為大之因故。疑通三乘悔唯小有。以寬攝狹。但說破疑不說除悔。至後卷中當釋差別。故為破疑說斯妙法。

    後破執者。聲聞有二。一決定種姓。得聲聞果定入無余身灰智滅。故諸經雲。余人善根涅時盡。菩薩善根不爾。二退已還發大菩提心。初是定姓後不定姓。然瑜伽及法華論說聲聞有四。一決定種姓。亦名趣寂。二增上慢。此是凡夫得第四禪謂阿羅漢三退已還發大菩提心。亦名不定種姓。且法華會得記。聲聞名退菩提心。舍利弗等皆是此類。故經自雲告舍利弗。我昔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謂已得滅度。優婆塞經說。舍利弗修大乘道。經六十劫因施眼故。大行難成退求小果。子亦言。世世已曾從佛受化。化城喻品說十六王子所教化眾生過去結緣之始。由是故名退菩提心。非不定姓皆是退類。亦有昔日未求于大。今者但從小果趣大不定姓故。四者應化。應化非真。攝大乘說。諸大菩薩及佛等化示為聲聞。引實聲聞向大乘故。富樓那等即其類也。法華論雲。此中唯為二聲聞記。謂退心.應化。其趣寂者及增上慢。佛不與記根未熟故。菩薩與記。雖復總言汝行菩薩道當得作佛。論言與記令發心故。退菩提心正當根熟。為說一乘正破其執。應化非真無執可破。示相可爾。其增上慢既是異生根現未熟。故佛不與記。菩薩與記者。即常不輕為具因記令信有佛姓。復漸發心修大行故。其趣寂者。既無大乘姓。何得論其熟與不熟。應言趣寂由無大姓。根不熟故佛不與記。菩薩與記具理姓因。漸令信大不愚法故。非根未熟後可當熟。故非菩薩與記令發趣大乘心。言當作佛。菩薩願心方便化之令生信意。如般若經我皆令入無余涅非皆入盡。菩薩記于趣寂亦爾。若許趣寂同增上慢。不但不得名為趣寂。甚違諸教義不相葉。由趣寂者與增上慢合一處說。翻譯之主同言根未熟令其發心。正義應言趣寂根未熟故不與記。菩薩與記令發信解大乘心故。增上慢者根未熟故佛不與記。菩薩與記令發趣向大乘心故。若趣寂者後亦作佛。違涅等處處教文。

    菩薩亦二。一者頓悟二者漸悟。漸悟有二義。一者若從得二乘果發心向大名為漸悟。由生數小或全無故。若從二凡而歸于大即頓悟攝。未曾悟證二乘果故。生數猶多不名漸悟。故涅經但說聖人八萬劫等。不說異生回心劫數。二者但從曾發二心曾修二行。來歸大者皆名漸悟。具彼姓故修彼行故。聞思悟解亦名為悟。何必證悟。況復亦有生數小者。謂已定生即此生時及一坐順決擇分等。經據劫定但說聖人。何妨異生有生數小者。此經所說一乘之理。論雖言為二聲聞說謂退心。應化。法華一會正唯為退菩提心說。兼亦為應化。滿慈子等亦在會故。若準攝論合以十義說于一乘。義兼為三理亦無失。決定種姓不愚法故。不定種姓回求大故。其應化者為化記故。雖亦可為二菩薩說。正宗唯為漸悟者說。故下經雲。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義兼頓悟于理未爽。攝論十義解一乘雲。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余。由不定種姓諸佛說一乘。所引攝一類即退菩提心聲聞。及任持所余即漸悟菩薩退菩提心聲聞。執著小果自謂究竟故。舍利弗言我悉除邪見于空法得證。爾時心自謂得至于滅度。迦葉亦言佛令我等出于三界得涅證。于菩薩法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此皆昔時執著小意。即攝論雲。三種練磨心。斷除四處障緣法義為境。四處者一二乘作意。二諸疑離疑。三于所聞思法中言我能然余不能爾。四于骨瑣乃至菩提執著分別。二乘作意者。執二果為極故。為斷此執而說此經。漸悟菩薩執佛菩提于己無分。欲生退敗還住二乘。為任持此而不令退。又復頓悟諸小菩薩。執唯已依大乘修行可得成佛。已住聲聞不得作佛。今破此執顯二乘非極。住二乘者亦得作佛。故說是經。由此攝論斷四處言一二乘作意。二言我能然余不能爾。即此二種諸疑離疑即是前也。

    彰記行中有二。一彰記二彰行。初彰記者。佛自成道未為聲聞授菩提記。今為授記故說是經。故下經雲。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未曾說汝等當得成佛道。所以未曾說說時未至故。今正是其時。決定說大乘。又迦葉言。又今我等年已朽邁。于佛教化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我等今于佛前聞授聲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心皆歡喜得未曾有。又雲或說修多羅.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說于因緣.譬喻.並夜.優婆提舍經。唯為聲聞說此九部。不說授記.方廣.自說。故此以前未為授記。今為授記故說是經。

    後彰行者。今說菩薩一乘之行。一乘正是菩薩行。故下經雲。有佛子心淨柔軟亦利根。無量諸佛所而行深妙道。為此諸佛子說是大乘經。又雲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無疑。又雲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故。要由修福.慧照有.空。尋教詮究玄理真解起悟一乘。又且一乘有因有果。因即七地四菩薩行。下隨所應並皆具配。果即佛位菩提.涅。在三身中此皆攝盡。又三周說一乘。明一乘境。安樂行品等明一乘行。壽量品等明一乘果。明境欲發聲聞心。明行令修菩薩行。因此方期佛果功德。故為彰菩薩行說是法華經。

    利今後中有二。一利今二利後。初利今者。法華一會所有凡聖。宜聞法華而得益故。此有二類一果記利二現證利。果記利者。即為三機世尊三周說一乘義。會二破二以利益今。方便品下至譬喻品子得記八部喜贊已來為第一周。經雲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于世。乃至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別說三。故舍利弗聞是說已。譬喻品中深生領解。佛述成已便得授記。其譬喻品中舍利弗請下佛說譬喻。並信解品.藥草喻品.授記品為第二周。譬喻品雲如來亦復如是為一切眾生之父。乃至舍利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別說三。大迦葉等聞是說已。信解品中方生領悟。藥草喻品佛重述成。授記品中佛便為大迦葉.須菩提.摩訶迦旃延.大目犍連四人授記。其化城喻品.五百弟子授記品.授學無學人記品為第三周。化城喻品初說大通智勝佛事令其憶念。復雲諸比丘若如來自知涅時到乃至但是如來方便之力。于一佛乘分別說三。富樓那等聞是說已。于五百弟子授記品中深生領解。佛述成已便為五百弟子及學無學人授記。即是利今聲聞眾也。經出六處示現授記。一者別記。舍利弗及四大聲聞眾所知識。名號不同故與別記。二者同記。富樓那等五百人千二百人。同一名故俱時與記。三者後記。學.無學等非眾所知識。共同一號就下根中後時與記四無怨記。示現如來無怨惡故。與提婆達多記。五通行記。顯示女人。在家出家修菩薩行皆證佛果故與比丘尼.及天女記。此上五記說今時益皆如來記。六具因記。常不輕菩薩禮拜贊嘆言。我不輕汝汝等皆當作佛。示現眾生皆有佛性故。此之一種菩薩與記。說往時益。初三及第五利聞法華記。余之二種非由聞此記。然前五記並名利今。即果記利也。然諸聲聞授記以後。受變易生。相狀體義至後當知。

    現證利者。復有多種。如提婆達多品雖龍宮涌出龍女道成皆由法華。非靈山會益略而不說。唯有龍女成道演說法時娑婆世界菩薩.聲聞.八龍.天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普為時會人天說法。心大歡喜悉遙敬禮。無量眾生聞法悟解得不退轉。無量眾生得受道記。無垢世界六返震動。娑婆世界三千眾生住不退地。三千眾生發菩提心而得受記。合四位益。分別功德品有十一位得證.一位發心。佛說是如來壽量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千億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復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辨才。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轉法輪二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法輪。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八生當得。四四天下四生當得。三四天下三生當得。二四天下二生當得。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說藥王品八萬四千菩薩。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說妙音品八萬四千人得現一切色身三昧。四萬二千天子得無生法忍。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說觀音品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說陀羅尼品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說妙莊嚴王本事品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說普賢勸發品恆河沙等無量無邊菩薩得百萬旋陀羅尼。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菩薩行普賢道。前之五記記當得佛。此二十五類現證因位。並是利今故說法華後利後者。散席以後因法華經所獲功德皆是利後。隨喜功德品說第五十人一聞法華經能隨喜者功德。過于布施四百萬億那由他三千大千世界眾生金銀七寶。又勝令得阿羅漢果。若往僧房須臾听法華經者。生生常乘象馬車乘七寶輦輿及乘天宮。若復分坐令他听者。生生常得帝釋坐處梵王坐處。若復勸人往听法華。生生常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終不喑啞。乃至當來見佛聞法信受教誨。法師功德品說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乃至普賢品雲。若有後世受持讀誦是經典者。是人不復貪著衣服.臥具.飲食.資生之物。所願不虛亦于現世得其福報。是以遺教經言。所應度者皆已度訖。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故由說此而與未來作大利益。是名利後故說是經。

    顯時機中有二。一顯時二顯機。初顯時者。諸佛設教略有二種。一頓二漸。頓即被彼大機。頓從凡夫以求佛果。如勝經所說一乘。一乘是權四乘實故。漸即被彼從小至大機。如此經中所說一乘。一乘是實二乘權故。此經多被從彼二乘以求佛果。多是漸教大乘所攝。古有釋言。教有五時。第一時者。佛初成道為提謂等五百賈人但說三歸五戒十善世間因果教。即提謂等五戒本行經是。未有出世善根器故。第二時者。佛成道竟三七日外。十二年中唯說三乘有行之教。未為說空。即阿含等小乘經是。第三時者。佛成道竟三十年中。說彼三乘同行空教。即維摩.思益.大品等是。第四時者。佛成道竟四十年中。說有一乘猶未分明演說佛性常住實相。尚說無常佛果以為真實。即無量義法華等是。以前未明一乘義故。此中猶未分明演說常住佛性故。第五時者。謂雙林中說諸眾生悉有佛性常住佛教。即涅經.大悲經等是。乍觀可爾理即不然。提謂經說五百賈人將受五戒先懺悔彼五逆十惡謗法等罪。得四大本淨五陰本淨六塵本淨吾我本淨。時提謂等得不起法忍。三百賈人得柔順忍。二百賈人得須陀洹果。四天王等得柔順忍。三百龍王得信忍。自余天等皆發無上道意。十億天人皆行菩薩十善。提謂長者滅三界苦得不起法忍。即是初地或第八地。又普曜經第二七日提謂等五百賈人獻佛蜜。佛與授記汝于來世當得作佛名曰齊成。雲何但言第一唯是世間教也。但為此日猶未分明說三乘者同所觀諦。故未名轉法輪。至五比丘時方名轉法輪。次第二時十二年中唯說有教者。覺愛難雲。成道五年說大般若正明實相。又第七年為八菩薩說般舟三昧經。正明眾生五陰本空。又第九年說鴦掘摩羅三昧經。第十年中說如來藏經。皆明涅佛性深理。又提謂.普曜經並明菩薩行。又與賈人授記成佛。明初成道已說大乘。又成道竟第二七日說十地經。又大般若雲。佛在鹿野轉四諦輪。無量眾生發聲聞心。無量眾生發獨覺心。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行六波羅蜜。無量菩薩得無生法忍住于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十地。無量一生補處菩薩一時成佛。雲何乃言第二時唯說三乘有教。是知一雨普潤稟解不同。不可說佛教必有先後。今依古義且破二時。後余三時並如古人破。乍。雖可爾理即不然。恐厭文繁且略應止。依今新經。頓教大乘但唯一時。與一大機不從小起。教被唯一。故漸次大教乃有三時。解深密經中佛為勝義生菩薩。依于三性說三無性皆是遍計所執性已。勝義生菩薩深生領解廣說世間毗濕縛藥雜彩書地熟甦虛空諸譬喻已世尊贊嘆善解所說。勝義生白言。佛初于一時在波羅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唯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雖是甚奇甚為希有一切世間無能轉者。而于彼時所轉法輪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為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甚奇甚為希有。而于彼時所轉法輪亦是有所容受。猶未了義。亦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于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為希有。于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所容受。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依此經文。阿含經等為第一時。總密說有不明有者有其何性。大般若等為第二時。總密說空不明空者亦空何性。華嚴經等為第三時。顯了說有有依.他圓成。亦顯了說空空所執性。故善戒經等雲。有為.無為名為有。我及我所名為空。金光明經亦說三法輪。謂轉.照.持。轉四諦法。以空照有。非有非空可任持故。涅亦言。初有醫師教人服乳由純服乳國人多死。後有醫師說乳為毒教並令斷。國人並差。後王有疾問藥所宜。醫更藥方以乳和藥。王問彼汝先所說乳為毒藥。何故今者令和藥服。醫答王言。前為純服國人多死。常純服之故說為毒。恐不能斷總令斷之。案實理者有病宜服。有病不宜。王今此病宜和藥服正所應可。佛言我法亦復如是。法華亦言我等內滅自謂為足。唯了此事更無余事。初時教也。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化眾生都無欣樂。第二時教也。佛亦如是現希有事知樂小者。以方便力調伏其心乃教大智。我等今日得未曾有非先所望而今自得。第三時教也。即同金光明.解深密等三時教也。若以偏圓機宜漸次。教但三時非一五等。不可難以一雨普潤三草不同教唯有一。其頓悟之機一果之證。即依此理無三時之教。若機成漸次。大從小生教定有三。應機說故。將理會教名為一雨。將教就機說三乘法。或三或一。理不相違。此經三周說一乘處。多被聲聞。先說般若已教其空。破彼有病。彼不愚法既信解已。今說第三時令其歸趣。亦化頓悟因得發心。流通分中證獲無生也。如前所說亦通頓教。是知一雨滋益別故。為顯第三時真實之教故說此經。

    後顯機者。依涅經唯有一機。故彼經雲。師子吼者是決定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又雲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悉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經亦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教化菩薩無聲聞弟子。乃至廣說。若聲聞若菩薩聞我說法皆成于佛。依此唯有一大乘性。此經既說一乘被彼大乘根性。然性有二。一理性勝所說如來藏是。二行性楞伽所說如來藏是。前皆有之後性或無。談有藏無說皆作佛。依善戒經.地持論中唯說有二。一有種姓二無種姓。彼經論雲性種姓者無始法爾六處殊勝展轉相續。此依行性有種姓也。無種姓人無種性故。雖復發心勤行精進終不能得無上菩提。但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即無性也。此被有性非被于無。此依行性以說有無。已下多依行性而說。理性遍有故。依有非無勝劣異故。天親攝論亦言。上乘.下乘有差別故。菩薩.聲聞各分三藏。又處處說如來十力中。有根上.下智力。此即上乘菩薩藏攝。被上根故。依有非無。依異非同。以通就別。此經又言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為求緣覺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求菩薩者說應六波羅蜜法。此經說一乘。即為求菩薩者說應六波羅蜜法。此經下文妙莊嚴王品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亦可言被聲聞傍利益故。有無俱彰大小類別。依同非異以別攝通。涅經言。譬如病人有其三種。一者若遇良醫不遇良醫。決定可差。即菩薩也。二者若遇即差不遇不差。即二乘也。三者若遇不遇決定不差。即一闡提。此經亦言輪王.釋.梵是小藥草。聲聞.緣覺是中藥草。大小菩薩名大藥草。隨逆次第亦同涅。今此唯被菩薩性人。先雖是聲聞後作菩薩故。又亦可言被彼聲聞。如前已說。依有非無通別類異。又大般若善勇猛菩薩言。唯願世尊哀愍我等為具宣說如來境智。若有情類于聲聞乘姓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能證得自無漏地。于獨覺乘姓決定者。聞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離。于無上乘姓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若有情類雖未已入正性離生。而于三乘姓不定者。聞此法已皆發無上正等覺心。諸論雖說聖亦回心。今說不受變易生死以回心者故。言未入正性離生。此經被彼大乘定性.聲聞定性.及不定性。如前已引。然無被彼獨覺機文。有無雙彰以通從別。又勝經言。譬如大地持四重擔。一大海。二諸山。三草木。四眾生。如是攝受正法善男子。堪能荷負四種重任。謂離善知識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求聲聞者授聲聞乘。求緣覺者授緣覺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此被大乘可及聲聞非余二姓。依有非無通別類異。現.當非有。楞伽經雲佛告大慧有五種種姓證法。一聲聞乘姓。二闢支佛乘姓。三如來乘姓。四不定乘姓。五者無姓謂一闡提。此有二種。一者焚燒一切善根即謗菩薩藏。二者憐愍一切眾生。作佛盡一切眾生界願。是菩薩也。若眾生不入涅我亦不入。大慧白言。此二何者常不入涅。佛言菩薩常不入涅。非焚燒一切善根者。以知諸法本來涅不舍一切諸眾生故。此經被聲聞.及如來乘姓.不定乘姓.及一闡提中大悲菩薩。非獨覺性及斷善者。有.無並說。通.別類異。現斷.畢無。又大莊嚴論雲。有五種姓初四同楞伽。第五有二種。一時邊二畢竟。時邊即暫時。畢竟謂無因。此經被前四。中除獨覺及第五姓。依有及無當成.不成。通.別類異。瑜伽又說有五種姓。前四同前第五唯一謂無種姓。此經被彼與莊嚴同。若以一乘為宗。唯被有菩薩姓不被唯聲聞姓。一雨所潤三草各別。可被聲聞。瑜伽等雲。無間道能遠塵。解脫道能離垢。證此勝智名法眼淨。即是見諦預流果等。故知非說一乘之處亦被聲聞。經會既有。故作此通。為被機宜說是經也。

    第二明經宗旨。此方先德總判經論有其四宗。一立性宗。雜心等是。立五聚法有體性故。二破性宗。成實論是。破法有體唯有相故。三破相宗。般若等是。破法相狀亦成空故。四顯實宗。涅.華嚴.法華等是。顯于真實中道義故。此經即是第四宗也。且古經論宗致極多。舊四阿含及僧律大眾部義。三彌帝論上座部義。舍利弗阿毗曇.梵網六十二見經正量部義。四分律是法藏部義。此等經論復是何宗。然文殊問經及宗輪論說小乘有二十部。謂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多聞部.說假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說一切有部.雪轉部.犢子部.法上部.賢冑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法藏部.飲光部.經量部。並大乘二合二十二宗今依文判教教但有三。若以類準宗宗乃有八。教但三者。一多說有宗。諸阿含等小乘義是。雖多說有亦不違空。二多說空宗。中.百.十二門.般若等是。雖多說空亦不違有。三非空有宗。華嚴.深密.法華等是。說有為.無為名之為有。我及我所名為空故。此等三教如前引文。

    宗有八者。一我法俱有。犢子部等。二有法無我。薩婆多等。三法無去來。大眾部等。四現通假實。說假部等。五俗妄真實。說出世部等。六諸法但名。說一部等。七勝義皆空。般若等經。龍樹等說中百論等。八應理圓實。此法華等.無著等說中道教也。成實論義經部師宗。即當第四現通假實。雖差別義合二十二。據理全差莫過此八。然華嚴雲。如來以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無垢稱經言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無量義經言。我成道來四十余年。常說諸法不生不滅不去不來無此無彼無得無失。一切無相。但由眾生悟解不同得諸果異。法華亦言一雨普潤三草二木生長不同。優婆塞戒經言三獸渡河得淺深別。攝論亦言如末尼天鼓無思成自事。故知諸教本無差別。由機不同遂分大小頓漸之教。此經且當大漸之教。此依化誘聲聞以歸于大名之為漸。妙莊嚴王本事品中。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即初果等。壽量品中。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普門品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可成頓教。故知頓.漸無別教門。隨機以分。故此通也。半.滿二教。滿宗所收。生.法二空通二教攝。有作.無作可貫兩門。世俗.勝義隨應分二。雖知通旨宗義若斯。隨別所明一乘正為宗也。故下文言。今此經中唯說一乘。而昔于菩薩前毀訾聲聞樂小法者。然佛實以大乘教化。故此定以一乘為宗。一乘之義至方便品一大事因緣中當廣分別。

    第三解經品得名者。且經題目妙法蓮華經名者。梵雲薩達摩.奔荼利迦.素炖俊H噠鈧 濉9史 ッ普  B奘蒼潑罘   4錟Ёㄒ病1駕崩日 琢  病N饔蠔 琢   駕崩裙市戮 登嗷瞥喟姿納   T缽羅華.拘某陀華.缽特摩華。奔荼利華。如次配之。蓮者芙蕖之實。花者華也華美曰花也。素炖空摺> R逵υ潑罘 琢 ﹥ K韻略品虐綴攔餳菀園著!0資侵諫 欄盡R懷四聳侵畛吮竟省h蟊疚薇鳶鬃幀9首茉屏  H淮司 宣j子三請惡人退席。已後方說一乘深旨。多依因果理智以名法華。開佛知見。雙嘆顯理.智法.報二身二種無上令生欣趣。示佛知見是法身理。示同令證。悟佛知見是報身智。勸其修悟。此上三種嘆顯佛果法.報二身。涅.菩提理智二訖。入佛知見是此二因。行一乘因趣極果故。等賜牛車。是一乘因得如是乘與諸子等。日夜劫數自在游戲是因乘故。滅去化城引至寶所是一乘果。大般涅名寶所故。與辨中邊三種無上亦不相違。能詮之教名權方便。所詮智慧名真實乘。真實乘中欲令二乘行因趣果。故說因果名為法華。故本論解方便品言。自此已下明所說因果相。由此正取一乘行果名為法華。若依論解無量義經十七名中。第十六名妙法蓮華。蓮華有二義。一出水義。所詮之理出離二乘泥濁水故。二開敷義。以勝教言開真理故。前為理妙後為教妙。又彼諸名第十四名亦名一乘。故知法華亦通教.理。欲令菩薩觀機授道。故說教.理正名無量義。傍亦名為法華。方便品雲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論自釋言。有二甚深。一證甚深謂佛智慧所證智也。二阿含甚深謂智慧門即詮彼教。欲拂二乘令生驚心故。從無量義處定起。初以教.理名為法華。總攬諸文據實而說。教.理.行.果俱是一乘。皆名妙法蓮華。教.理妙法如次前說。行.妙法者。論釋入佛知見雲。令證不退轉地示現與無量智業故。正是佛果之因乘也。譬喻品雲我身手有力。當以衣機案從舍出之。復雲唯有一門而復狹小。又雲我雖于此所燒之門安隱得出。大乘因行名之為門。正所行處故。二乘之因悲智所誘名衣機案。隨宜出處故。上來三乘猶居分段三界宅。故未與車名。又雲得如是乘令諸子等日夜劫數常得游戲。與諸菩薩及聲聞眾乘此寶乘直至道場。故知出宅無漏因行正名一乘。自在不系無所依求。故方便品雲。盡行諸佛無量道法論雲修行甚深。故知佛果能成之行亦名法華。果妙法者。論解開示悟雲無上義.因同義.不知義。即是佛果涅.菩提。下雲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故知佛果真理亦名一乘。又雲說佛智慧。故諸佛出于世。故知佛果正智亦名一乘。由此總言大乘教.理.行.果俱有出二乘濁水蓮華之德。教有能敷妙理之功。理有所敷出水之力。行有因敷趣果之相。果有結實為因之能故也。然則法借喻明。微由著顯。故假奔荼利之花實況薩達摩之果因。法既囊括四義。花亦包羅四德。法四義者契秘賾之微筌(教也)。葉幽機之玄旨(理也)。克上乘之奧業。(行也)圓至覺之真宗(果也)美無不殫故稱為妙。華四義者。菡萏披敷以見蓮。類教逾揚以悟旨。芙蕖秀出于靈沼喻理穎超于小運。舉開而得實譬因嚴而果滿。標實結為華本顯佛智為乘源。故假喻蓮華斯有由矣。準此理應法四如華亦應為勝。然觀經意雖具有四方便品意彰昔日教權說三今此會中理實唯一。佛所得法甚深難。解有所言說意趣難知。故以佛智對誘二乘。教理二種取譬蓮華。拂彼二乘令真聖者同取一乘。令假聖者避席而去。三請已後許其正說一大事因緣為法華正體。即取行.果以為法華。開.示.悟為果。入為因行故。故無量義解蓮華出水有二義。初不可盡解頓悟菩薩性出二乘。後喻聲聞入眾中坐。顯彼依教觀一乘理成漸悟故。亦如菩薩常坐蓮華。傍為二乘兼說教.理。或無量義經為菩薩說。對眾生性.欲以辨無量。欲令菩薩以教.理二逗生機故論解十七名中。唯教.理二以解蓮華。此經化彼二乘發心求大。唯行.果二以名蓮華。又復此經化二乘者以歸于大。令知教權設三理體唯一發心修行終成佛果。故教.理.行.果俱名蓮華。教.行並開敷。理.果俱出水故。下十七名中更當分別。若但以真如為其妙法一乘之體。蓮華二義出水.開敷喻寬法狹。理必不然況論釋名非解于此。法即是妙。是蓮之華。持業.依主二釋如次。亦可。大法之妙是依主釋。此妙法如蓮華亦持業釋。今此不欲別解蓮華。故非相違釋。若理為妙經但是教。言妙法蓮華經即依主釋。妙法是教。經亦是教。言妙法蓮華經即持業釋。若妙法是理。經亦是理。言妙法蓮華經亦持業釋。妙法是教。經是理者。亦依主釋。依順體義.處中因.出世報。依人依法。依法依喻。以為其名如宗輪說。序品等義並如音訓。

    其品得名者。經有二十八品。謂序品.方便品.譬喻品.信解品.藥草喻品.授記品.化城喻品.五百弟子授記品.授學無學人記品.法師品.見寶塔品.提婆達多品.勸持品.安樂行品.從地涌出品.如來壽量品.分別功德品.隨喜功德品.法師功德品.常不輕菩薩品.如來神力品.囑累品.藥王菩薩本事品.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陀羅尼品.妙莊嚴王本事品.普賢菩薩勸發品.于此諸品總為四例。一義為名有十五。二義為名有十。三義為名有一。不定為名有二。一義為名有十五中復為四例。從法為名有四。方便品.信解品.持品.陀羅尼品.從喻為名有三。譬喻品.藥草喻品.化城喻品.從人為名有四。法師品.提婆達多品.常不輕菩薩品.妙音菩薩品.其法師品有法之師從人名中。法即是師以法為師從法名中。隨應可悉。從事為名有四。序品.授記品.從地涌出品.囑累品。二義為名有十中復有三例。從人法為名有八。授學無學人記品.如來壽量品.法師功德品.如來神力品.藥王菩薩本事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妙莊嚴王本事品.普賢菩薩勸發品.能所為名有一。分別功德品。因果為名有一。隨喜功德品。三義為名有一。五百弟子授記品五百者數。弟子者人。授記者事故成三義。不定為名有二。一安樂行品二見寶塔品。安樂之義通因果故。其見之義通見.現故。安樂在因見者現也。即一義名中。若安樂在果見者見也。即二義名中。思準可悉。且依總類以辨得名。得名所從至品當釋。

    第四顯經品廢立者。案此經根本。秦姚興時。鳩摩羅什所翻二十七品。無提婆達多品。沙門道慧宗齊錄雲。上定林寺釋法獻。于于闐國得此經梵本。有此一品。瓦官寺沙門法意。以齊永明八年十二月譯出此品。猶未安置法華經內。至梁末有西天竺優禪尼國沙門拘羅那陀。此雲家依。亦雲婆羅末陀。此雲真諦。又翻此品始安見寶塔後。復有炖煌沙門竺法護。于晉武之世譯正法華。其提婆達多品亦安在見寶塔品後。什公本無之者。古傳解雲。䓗嶺已西多有此品已東多無。什公既在龜茲故無此品。若爾法獻于于闐國如何得此品。于闐亦在䓗嶺東故。又有解雲塔品命持。而持品應命言勢相接。而忽間以天授。則文勢疏斷。什公恐末葉多惑所以刪之。若爾即取舍真文並由羅什。刪繁好丑並在一人斯為未可。釋道安。以翻經者多略經文乃作五失三不易雲。結集之羅漢兢兢若此。末代之凡夫平平若是。改千代之上微言同百王之下末俗。豈不痛哉。故天授品梵本皆有。又天授品顯已重法為床。以求。經力勢大龍宮涌出。經威速疾龍女道成。贊勸于人。何不此後即有持品。但知梵本有之。而什公本闕。隨本翻譯故無此品。既非以東西判定。亦不可義越刪之。但是什公梵本差脫。邊國訛鄙多脫錯故。又此經中囑累品安在神力品後者。古有解言。什公善得經意。所以不安經末置在前者。囑累品中令分身佛各還本土。若安經末則至說經竟始令分身各還本土。未還已前此土猶淨。妙音來日何事被誡于此土中勿生下劣之想。又下方涌出既普稽首分身。東土妙音不應獨頂禮多寶。觀音奉珠不應但為二分。分身諸佛何過不蒙。又囑累一品既明付囑。藥王等品受命弘宣。以此而推不應居後。所以什公安于前也上來所說乍雖可爾。窮其旨趣理有八違。一眾本相違難。晉時竺法護所譯正法華。及隋時崛多.笈多二人所添法華中。此囑累品並安在經末。二論經相違難。法華論中說修行力略有七種。一持力。法師品.安樂行品.勸持品示現。二說力。神力品示現。三行苦行力。藥王品示現。四教化眾生行苦行力。妙音品示現。五護眾生諸難力。觀世音品.陀羅尼品示現。六功德勝力。妙莊嚴王.本事品示現。七護法力。普賢菩薩品及後品示現。既言護法力普賢及後品示現。明知囑累令居經末。若不爾者。普賢品後更有何品。又神力品後即明藥王。余皆依次。故知囑累合在經終。三諸教不同難。余經囑累並在經終。何故此經獨在前說。四二事乖角難。若以令分身佛還此土便穢。妙音來日故被誡者。囑累品中亦令多寶塔還。何故觀音奉珠猶為二分。五兩命不齊難。若分身多寶並各遣還。何故分身即還。多寶佛塔猶在。若言命多寶塔還可如故。但是閉塔者。若爾。何故正法華雲可還本土。六塔無還處難。又分身諸佛。釋迦命去初即言歸。多寶佛塔迄至經終更無還處。七淨穢有殊難。又以妙音被誡便非淨土。故知分身各已還國者。分身佛集之日。何故各命侍者手捧蓮華並詣靈山。持散佛上變淨土時。諸山皆無通為佛國。五道亦盡。何有靈山詣佛持散。又文殊。海會將至此間。預在靈山忽有華現。八眾喜乖情難。又囑累品令分身佛還塔時不去。若非經末方囑累者。阿修羅等皆大歡喜何太早生。既非聞法寶以喜生。乃是見客佛去以歡喜慰深成可怪。但是先放神力故現淨土由此土本穢恐妙音兼見本土穢相而生譏毀。所以被誡。非妙音至。分身已還。而土唯穢。如雖淨土還見靈山。變不唯淨兼見穢故。上見下故。何因不許二佛同坐妙音致禮。觀世音奉珠禮贈此二化主。別意不通余佛。只如天授品中文殊龍宮而出獨禮塔中二世尊足。是時分身未還本土。文殊于時不禮分身。故知歸奉意別。何得例使通歸。故知囑累合在經終。歡喜奉行並居彼故。又觀音普門品本皆無頌。或有安者後人添足。俗每疑雲。若佛說者雲何頌言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此乃經家結集為偈。如勝經雲。即生此念時佛于空中現等。從前偈後乘便為偈以生後偈。中間文短長行不便。理亦應通。又有疑雲。若佛說者何故偈雲咒咀諸毒藥還著于本人。豈佛世尊返害生命。昔亦致惑曾問先師慈音妙大雲義。大師勘梵本既具此頌正雲梅怛剌耶末那。應言慈意非慈音也。故定有之又有無失。乃是應宜而為調伏。如巧獵師善取罷熊。亦如良醫善用反藥。初雖有損後必為益非後為損而初益之。有頌既不乖宗。設無亦何違理。又隋時所添經中。莊嚴幢菩薩問無盡意。觀音名所由。無盡意菩薩遍觀觀音過去願海。告莊嚴幢而說于偈。若爾雲何偈言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文既相違。故知差舛。又彼經藥草喻品加其後半。論釋兩喻破執乘一。彼說乘同。日光為喻。正法.妙法兩經俱無。論又不解四從三逆。有爽通途無順成理。彼經又以陀羅尼品安在神力品後。違二本經及論次第。又雲富樓那及法師二品初皆脫少。既無誠文理難依信。又雲合有二十七品以天授品與寶塔同品。四本違三為未可。

    第五彰品次第者。凡欲說法必先警覺群情。機集緣和乃可應物宣暢。陳說之漸初名序品。序品既說次辨正宗。眾既集而未閑。須陳宗以訓誘。法說一乘為實。略開二運為權。言一實而導彼歸途。顯二權而令斯返跡。智揚善巧妙應上根。語演神功津𥦎邃理。故次有方便品。上根領悟佛重述成方有授記。應有領.述.及授記品。良以。子獨穎不可孤明。領述授記文小略故。譬喻品初寄其領.述.及為授記。中根之類雖聞法說猶未能解。不因曉喻無以解生。故有譬喻品。智者因喻領慧隨生。故有信解品。雖少信解尚未深知。為破疑情重成其意故有藥草喻品。四大聲聞既深領解記其當果。故次有授記品。上中二性雖復解生。下根之徒猶無悟相。必假丁寧之說欣資鄭重之訓。說過去結緣之始覺照其心。述彼所得涅本非真滅。令歸寶所趣大涅。故次有化城喻品。高名之輩因說即解。應有信解復重淨心。良由三遍殷勤領解。文略印亦不廣不別生品。先陳高名當果之相故有五百弟子授記品。下位之儔時漸亦達。為之授記。故有授學無學人記品。三根並悟說利已周。將使遠代同規。嘆人美法令弘大義。故有法師品。依法修學若法若人可師範。故破小執而成大道。會權旨以入真宗。信學既希。歸崇亦鮮。多寶現塔分身佛集勸長時明信證說不虛。故有見寶塔品。雖他佛說證信此經。未顯自尊勸人歸仰。故顯身作國王為重此經。于彼怨家為床求法。亦顯經威廣大度龍宮眾極多法力速成化龍女以成道。故有提婆達多品。既現自他俱為寶重。威弘用速。殷勤勸勉聞經。菩薩皆受教而願持故有持品。若依論本言勸持品。此經無勸。因前勸而今持故名勸持。理亦無爽。其有末代行法多越軌摸。今示儀方令易宣暢。法既易行自離傷毀。故有安樂行品。八恆菩薩聞妙道以願持。佛時不許。明已有持弘者。遂有六萬恆沙菩薩久離毀傷先願弘宣。勸發時會故有從地涌出品。眾見涌出謂此化而非真父少子老疑非釋迦所化。今明我道久成所化故宜非小。為釋此疑難故有如來壽量品。報佛之身現壽量而長遠。法身之體亦方便以宣揚。故知釋迦由來化.質。佛德深妙。聞信者多。利益既弘功德無量。今明時眾差別獲益。故有分別功德品。時宜所益雖已具陳有能隨喜福亦不小。故有隨喜功德品。傍人隨喜尚獲福多。正能宣闡功德彌眾。故有法師功德品。法師持經必當作佛。毀法師者獲罪無量。引己為證故有常不輕品。如來勸說福事俱多。恐眾生疑謂佛虛唱。欲顯已言不謬何得誑汝眾生。縱神力以示之。故有如來神力品。藥王昔者殉命持經。說彼本緣勸勉時會。故有藥王菩薩本事品。流行正法此彼之土皆通。藥王己此土加揚。故召妙音令他方傳授。故有妙音菩薩品。眾生持經多諸障難。必假普示諸法門大悲救護。故有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雖念觀音憑人救難。未持神咒仰法威加。欲令廣有威靈持經易所成濟。故有陀羅尼品。持經之力不簡怨.親。經福所資常生勝所。欲明古今相即以勸弘于妙旨。故有妙莊嚴王本事品。雖此土他土皆有弘經。未有此方他方俱為勸勵。故有普賢菩薩勸發品。贊勸既周化緣已畢。殷勤付授遠使流通。故有囑累品。此依正法華.及論。囑累品居後釋其次第。若神力品後即說囑累。人情曲解未契通途也。◎

    法華玄贊卷第一(本)

    大治五年庚戌三月廿三日奉讀受于善明房得業已了僧覺印之。

    保安三年十月十二日移點今以興福寺圓如房之本為之左點為正(雲雲)。

    法隆寺僧覺印為令法久住之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一(末)

    沙門基撰

    ◎第六釋經本文者。古遵法師雲。二十八品分為二文。初之一品明如來起化由序。余二十七品辨其正化。序品陳其始由。正化明其利益。迄至經末皆有益故。吉藏師雲。初一品名序分。次十五品半名正宗。至分別功德品初格量頌末以來。明乘權.乘實.身權.身實為正宗故。子三請明乘權.實。彌勒三請明身權.實。彼頌第二長行聞此壽量信解功德無有限量。及下十一品名流通分。淨法師雲初一品名序分。次十九品名正宗。神力品下有八品名流通。雖有此判不釋其所由也。今為二解。初一品名序分。次八品名正宗。正說一乘授三根記。根本所為皆已獲益。化彼二乘出濁水故。此經下雲。今此經中唯說一乘。而昔于菩薩前毀訾聲聞樂小法者。然佛實以大乘教化。又提婆達多品。智積菩薩白多寶佛可還本土。故知事了方始請還。明知說一乘處。正是經宗。若不說一乘但獲益處皆正宗者。普賢品中無量菩薩得陀羅尼。三千世界微塵數菩薩行普賢道亦是不說一乘。而獲益故。皆應正宗。若爾即古遵師乃為指南。又事既未了。如何智積中路請還。或並法師品半八品半為正宗。以法師品初。授余現座凡聖見聞隨喜者。當菩提記故。持品雖授現座比丘尼記。因請持經佛便與記。仍言前已總與記訖。更不說一乘。故非正宗。余十九品總名流通。贊證受命付令行故。或初序分如前無別。從方便品下至持品合十二品。明一乘境。安樂行品.從地涌出品此之二。品明一乘行。如來壽量品下至常不輕品。合此五品說一乘果。說境令知乘之權實。勸應舍權而取于實。聲聞悟此遂便得記。說行令知因之是非。勸應學是而除于非。學者由斯。從地涌出。說果令知身之真.化。證之果因。勸識于化求證于真。漸獲因.果二位勝德。菩薩知此遂便道證。具顯果.因所成勝德。神力品下皆名流通。示相付囑。稟命行故。此等所由皆至下釋。

    論說序品有七種成就。成就者具足圓滿之義。欲明序中具足七義。七義圓滿余經無故。一序分成就。始述通由具圓滿故。山城圓滿表勝余故偏得序名。實七皆序。二眾成就。與大比丘眾下是。一數.二行.三攝功德.四威儀如法住圓滿勝余經故。三如來欲說法時。至成就。為諸菩薩說大乘經下是。先說無量義經具十七名勝余經故。四所依說法隨順威儀住成就。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下是。依止定.器.眾生世間。此三種法余經無故。五依止說因成就。爾時佛放眉間光下是。見能照.照境.所照等事生希有心。余經無故。六大眾生現前欲聞法成就。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下是。雖問一人多人欲聞生希有心。余經無故。七文殊師利答成就。以宿命智現見過去因果相。成就十種事如現在前。是故能答。余經無故。七中分二。初二通序。後五別序。通序有五。一總顯已聞。二說教時。三說教主。四所化處。五所被機。此入眾成。序成但四。如是我聞即為初也。為令生信顯已聞故。論本但說序二成就。一者城二者山。此二處勝與余經別。所以偏說聞時及佛不異余經。雖經具有不別標勝。

    如是我聞等。以三門分別。一說之所由。二立之所以。三正釋其文。說所由者。如大術等經說其本緣。佛臨涅時。佛命有疑當問時。優婆離.阿㝹樓馱教阿難請問四事。一佛滅度後諸比丘等以誰為師。二依何處住。三惡性比丘如何治罰。四一切經首當置何言。佛教之雲。我滅度後以波羅提木叉為汝大師。依戒而行。依四念處住安處其心。惡性比丘梵檀治之。梵檀默然故不應打罵。但默擯故。一切經首當置如是我聞等言。後阿難結集還依佛教。廣述所由皆如經說。立之所以者。為令眾生生信順故。智度論雲。如是我聞生信也。信受奉行生智也。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為入法之初基智為究竟之玄術。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由信故所說之法皆可順從。由順故說听二徒師資建立。于此信中略為十釋。一趣極果之初因。依仁王等經趣聖位之初因。故四十心以信為首。最初發起大菩提心須具十德起三妙觀。大菩提心以善根為自體。以善友為緣。以不退屈而為策發。善根即信.精進.念.定.慧。故攝大乘雲。清淨增上力堅固心勝進。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二入諦理之基漸。諸論皆說將入聖位有信根.信力。有信根。故萬善因此而生。有信力故四魔不能屈伏。因此經初創令生信。三通妙真之證淨。能越惡道離賤貧因。故入聖已證四不壞信。信三寶故能越惡道。由信戒故離賤貧因。故論亦說有信現觀。四荷至德之喜依。毗婆沙說信者食法味之嘉手。學佛法者如大龍象。以信為手以舍為牙。以念為頸以慧為頭。于其兩肩擔集善法。象所飲啖以鼻為手。故學佛法者最初生信。五聖七財之元胎。法財初故學者大商元規法寶。教獲聖財故初生信。顯揚論雲。七聖財者。謂信.戒.聞.舍.慧.慚.愧。信即一焉。六善本因之淑路。善法本故。瑜伽論雲入諸善法欲為根本。作意所生.觸所集起受所引攝定為增上。慧為最勝解脫為堅固出離為後邊。欲為本者起希望故。作意所生數警覺故。觸所集起和心心所對勝緣故。受所引攝領在心故。定為增上心微寂故。慧為最勝擇善惡故。解脫為堅固息纏縛故。出離為後邊覺道滿故。信既為欲依故最初令起。七啟機門之勝手。接教手故。俱舍論雲拔眾生出生死泥。又後陳正宗為佛教手。序令生信為眾生手。兩手相接出淤泥故。又智度論雲。如人有手至于寶山隨意所取。若其無手則空無所得。有信心人入佛寶山得諸道果。若無信心雖解文義。空無所獲。八湛心水之清珠。令心淨故。成唯識雲信如水珠能清濁水。能治不信性渾濁故。九建名道之良資。宣尼雲兵.食.信三。信不可棄。自古皆有死人無信不立。如大車無小車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十穎衷誠之佳傅。春秋言。苟有明信。𡼏溪沼b之毛隻蘩藻之菜。可薦鬼神可羞公王。而況君子結二國之信。此中十義初八依真後二依俗故經首置如是。經義親從佛聞離增減失。為令眾生起信樂心順修學故。

    正釋其文者。佛地論說。如是之言。依四義轉。一依譬喻。如有說言。如是富貴如毗沙門。如是所傳所聞之法如佛所說。定無有異。定為利樂方便之因。或當所說如是文句如我昔聞。二依教誨。如有說言。汝當如是讀誦經論。此中如是。遠則佛之教誨。近則傳法者之教誨也。或告時眾。如是當听我昔所聞。三依問答。謂有問言汝當所說昔定聞耶。故此答言。如是我聞。四依許可。如有說言。我當為汝如是而思。如是而作。如是而說。謂結集時諸菩薩眾咸共請言。如汝所聞當如是說。傳法菩薩便許可言如是當說如我所聞。或信可言。是事如是。謂如是法我昔所聞此事如是。齊此當說定無有異。由四義故經初皆置如是我聞。真諦三藏雲。微細律明。阿難升座集法藏時。身如諸佛具諸相好。下座之時還復本形。勘集藏傳亦作是說。眾生三疑。一疑佛大悲從涅起更說妙法。二疑更有佛從他方來住此說法。三疑彼阿難轉身成佛為眾說法。今顯如是所說之法我昔侍佛親所曾聞。非佛更起.他方佛至.轉身成佛。為除此疑故經初言如是我聞。

    結集之緣如藏章說。注法華雲。如是者感應之瑞如。以順機受名。是。以無非立稱。眾生以無非為感。如來以順機為應。傳經者欲顯名教出于感應故。建言如是。注無量義雲。至人說法但為顯如。唯如為是故言如是寶公雲。以離五謗名為如是。第一句。如是此經離執有增益謗第二句。如是此經離執無損減謗。第三句。如是此經離執亦有亦無相違謗。第四句。如是此經離執非有非無愚痴謗。第五句。如是此經離執非非有非非無戲論謗。光宅雲。如是。將傳所聞前題舉一部也。如是一部經。我親從佛聞。即為我聞作呼轍耳。梁武帝雲。如是。如斯之義。是佛所說故言如是。長耳三藏雲。如是。有三。一就佛。三世諸佛共說不異名如。以同說故稱是。二就法。諸法實相古今不異。故名為如。為如而說故稱為是。三就僧。以阿難聞望佛本教。所傳不異故名為如。永離過非故稱為是。由此同說。稱理無謬。所傳不異故經可信。以上合有一十五釋。

    言我聞者。傳法菩薩自指己身。言如是法親從佛聞。故名我聞。非謂我者定屬一人。我謂諸蘊世俗假者。然我有三。一妄所執我。謂外道等所橫計我。二假施設我。謂大涅樂.淨.常.我。除二乘倒強施設故。三世流布我。謂世共傳天授.祠授等。今傳法者隨順世間指自稱我。不同前二。即是無我之大我也。

    問。諸佛說法本除我執。何故不稱無我乃言我聞。

    答。有四義。一言說易故。若說無我通蘊處界知此說誰。二順世間故。三除無我怖故。言無我者為誰修學。四有自他.染淨.因果.事業等故。所以稱我。

    問。若爾何故不稱名字但稱我耶。

    答。有三義。一示不乖俗。宗雖顯真語不乖俗。理雖顯妙言不乖粗。欲顯真諦不離俗故。二我者。主宰自在之義。集法傳雲。有三阿難。一阿難陀雲慶喜。持聲聞藏。二阿難跋陀雲喜賢。持獨覺藏。三阿難伽羅雲喜海。持菩薩藏。但是一人隨德名別。由是阿難。多聞.聞持.其聞積集。三慧齊備文義並持。于三藏教總持自在。若稱名字雖順正理。無于諸法得自在義。由斯稱我不道。阿難。三我者親義。世間共言我見.我聞。此將為親證。若言阿難聞。或非親聞從他傳受。今顯親聞世尊所說非是傳聞。破他疑網故不稱字。但言我聞。聞謂耳根發識听受所說。今廢耳別就我總稱故雲我聞。雖依大乘根.識.心所對境和合方名為聞。然根五義勝于識等。故根名聞。根五義者。所謂依.發.屬.助.如根。如根者如根明昧識亦明昧。若但聞聲可唯在耳。既緣名.義便在意中。故瑜伽言。聞謂比量。耳根名聞者。親聞于聲與意為門意方聞故。以二為門燻習在總。因聞所成總名為聞。廢別耳.意總名我聞。

    問。慶喜于時親亦見覺知佛所說。何故但言我聞不言我見等。

    答。有三義。一欲證深理要先聞法。名等詮義非色等故。二此界以聲而為佛事。聲為所依名等有故。三希證菩提要聞燻習。由聞燻習成出世故。由斯經首不說見.覺.知唯說我聞。據實于時亦見佛說。諸余佛土以光明等而為佛事。可言見等。于此義中應生分別。

    問。為佛說法言我能聞。為佛不說言我聞耶。

    答。有二解。一者龍軍等言。佛唯有三法。謂大定.智.悲。久離戲論曾不說法。由佛慈悲本願緣力。眾生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強緣名為佛說。由耳根力及自意變故名我聞。以為體性。故無性雲。隨墮八時聞者識上。直.非直說聚集顯現。以為體性。彼自難雲。若爾雲何菩薩能說。彼論初言。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薩。為顯大乘體大故。說攝大乘品。故為此難。論復自答。彼增上生故作是說。譬如天等增上力故。令于夢中得論咒等故。經亦言。始從成道終至涅。于其中間不說一字。如母齒指子生喚解。二者親光等言。佛身具有蘊.處.界等。由離分別名無戲論。豈不說法名無戲論。謂宜聞者善根本願緣力。如來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為佛說。聞者識上雖不親得。然似彼相分明顯現。故名我聞。世親說言。謂余相續識差別故。令余相續差別識生。彼此互為增上緣故。由此經說。我所說法如手中葉。未所說法如林中葉。如末尼.天鼓無思而作事故。此中二解隨彼兩文。綺互解釋。應知。說此如是我聞。意避增減異分過失。謂如是法。我從佛聞。非他展轉顯示。聞者有所堪能。諸有所聞皆離增減異分過失。非如愚夫無所堪能。諸有所聞或不能離增減異分。結集法時傳佛教者。依如來教初說此言。為令眾生恭敬信受。言如是法我從佛聞。文義決定無所增滅。是故聞者應正聞已。如理思惟當勤修學。

    經。一時。

    贊曰。第二說教時分也。此有二義。一法王啟化機器咸集說听事訖總名一時。二說者.听者共相會遇。時分無別故言一時。機感.應化時無別故。初就剎那相續無斷說.听究竟假名一時。此有二解。一者道理時。說.听二徒雖唯現在。五蘊諸行剎那生滅。即此現法有酬于前引後之義。即以所酬假名過去。即以所引假名未來。對此二種說為現在。此過未世並于現在法上假立。即說听者五蘊諸法。剎那生滅前後相續。事緒究竟假立三世。總名一時非一生滅之一時也。二者唯識時。說.听二徒識心之上變作三時相狀而起。實是現在。隨心分限變作短長事緒終訖。總名一時。如夢所見謂有多生。覺位唯心都無實境。听者心變三世亦爾。唯意所緣。是不相應行蘊.法界.法處所攝。此言一時。一則不定約剎那。二則不定約相續。三則不定約四時六時八時十二時等。四則不定約成道已後年數時節名為一時。但是听者根熟感佛為說。說者慈悲應機為談。說.听事訖總名一時。不定約剎那等者。听法之徒根器或鈍。說時雖短听解時長。或說者時長听者亦久。于一剎那猶未能解。故非剎那。亦不定約相續者。由能說者得陀羅尼。說一字.義一切皆了。或能听者得淨耳.意聞一字時一切能解。故非相續。由于一會听者根機有利有鈍。如來神力或延短念為長劫。或促多劫為短念。亦不定故。總約說.听究竟名為一時。亦不定約四時六時八時十二時者。一日.一月照四天下。長短.暄寒.近遠.晝夜諸方不定。恆二天下同起用故。又除已下上諸天等。無此四時及八時等。經擬上地.諸方流通。若說四時等流行不遍故。亦不定約成道已後年數時節者。三乘凡.聖所見佛身報.化。年歲短長。成道已來近.遠各不同故。經擬三乘凡聖同聞。故不別說成道已後若干年歲。然諸經中有說相續者。此經下雲。說是法華經滿六十小劫。即其事也。有說四時者。涅經言二月十五日。有說六時八時十二時。即涅雲于其晨朝嚼楊枝時。金剛般若。雲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日正午時。上生經雲于初夜分舉身放光。遺教經雲于其中夜寂然無聲。有說成道已後年數時節者。十地經雲。第二七日于他化自在天王宮摩尼寶藏殿內說華嚴經。又法華經雲。三七日中思惟是已。趣波羅奈轉四諦輪。又無量義此經等雲。我成道來四十余年等。雖有是說。隨一方域化土眾生聞見結集。且作是言。仍非初總題說法時。是故俱應總說一時。

    問。處中有淨.穢。隨機定說處時中凡聖殊。何容不別說。

    答。說處標淨.穢。淨.穢可定知。說時有短.長。聖.凡不可準。一會機宜有利有鈍。長時短時如何定準。故處可定說。而時但總言一時。

    經。佛。

    贊曰。第三說教主也。梵雲佛陀此略雲佛。有慧之主。唐言覺者。覺有三義。一自覺。勝凡夫凡夫不自覺故。二覺他。勝二乘彼不覺他故。三覺行圓滿。勝諸菩薩。菩薩雖復修于二覺行未滿故。佛地論雲。具一切智一切種智。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花開故名為佛。一切智者。能自開智。如睡夢覺智。觀于空智.理智.真智.無分別智。如所有也。總相而言。斷煩惱障得。一切種智者。覺有情智。如蓮花開智。觀于有智.事智.俗智.後所得智。盡所有也。總相而言。斷所知障得。準諸經梵本皆稱本師名薄伽梵。佛教安置以此一言含諸德故。翻譯之主。意存省.略隨方生善故稱佛名。問此三身中何身所攝。答準處準機。應聲聞而為化佛。準文準器。教菩薩而即報身。感者根品不同。應現故通報.化。王城.鷲嶺。劫盡火燒。子聞經。即化佛也。我土安隱。壽量長遠文殊在中。即報身也。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推功歸本即法身也。所以。稱贊大乘功德經住法界藏。明法身說。佛地經等住寶華王十八圓滿。乃報身說。此經王城跡即化佛說。據理而言。實通三佛。應物現身非定一故。楞伽經中說三佛身說法各別。皆說法故。由此劬師羅長者。睹三尺以發心。五百婆羅門見灰身而起信。無邊身之菩薩窮上界而有余。住小聖之凡夫觀丈六而無盡。今顯主尊教隨定勝。初標教主令生喜心。

    經。住王舍城耆崛山中。

    贊曰。第四所化處也。游化.居止目之為住。住者居止游化安處之義。居止在山游化在城中。佛依此中游化安處。古人因此解聖.天.梵.佛等住。住名雖同義意全別。語邃義幽之處曾不屬心。名同理別之文虛張援據。此為未可也。梵雲矩奢揭羅補羅城。唐言上茅城。摩揭陀國之正中。古先君王所都之處。多出勝上吉祥茅草。因以為名。崇山四周以為外郭。西通狹徑北闢山門。東西長南北狹周一百五十余里。內宮子城周四十里。羯尼迦樹遍諸道路。華含殊馥色爛黃金。暮春之月林皆金色。宮城北門外有堵波。是提婆達多與未生怨王共為親友。放護財醉象欲害如來。如來指端出五師子。醉象𩢍伏之處。次此東北有堵波。是舍利子逢馬勝比丘得初果處。次此正北不遠有大深坑。是室利鞠多此雲勝密。火坑.毒飯欲害佛處。宮城東北行十四五里。至跬勇蘧剡干健L蒲責輾逡轡金仗 =穎鄙街 艄鹵晏仄稹<繞芷莛漳瘛S擲喔嚀 ?沾湎嚶撐  稚 7鴣傻籃笙蛭迨 輟6嗑喲松焦闥得罘 >稍臍汝^崛山。乃雲靈鷲山。鷲鳥于此食人尸。名靈鷲山訛而略也。頻婆娑羅王為聞法故興發人徒。自山麓至岑峰跨谷陵岩編石為階。廣十余步。長五六里。路有二堵波。一謂下乘。即王至此徒行以進。二謂退凡。即簡凡人不令同往。其山頂東西長南北狹。臨崖西視凶┘ 帷8 閆嬤貧 倨浠⑴H繢叢謔藍嗑鈾搗 =褡魎搗ㄖ 窳康熱繢粗 懟> 岫 諧ス 7鵓 興囊病0寫笫 8噠傷奈逯莧 嗖健J翹焓諞V闌鞣鶘俗慍鱍 咭病F淠習斷掠懈@堵波。佛說法華經處。山城北門行一里余至迦蘭陀竹園。園東有堵波。未生怨王分得舍利建之供養。竹林園西南行五六里。南山之陰。大竹林中有大石室。是大迦葉波結集法藏之處。竹林園北二百余步至迦蘭陀池。池西北二三里余。至曷羅結利涑恰L蒲醞跎嵬夤鴉滴薷匆哦隆D誄撬浠倩河檀妗V芏  錈嬗幸幻擰3跗燈沛堵尥醵莢諫廈└ 恰1嗷Z 移翟食鷙ΑR患易菀菟牧陬駒幀2話財渚又謔翟埂M踉弧N乙圓壞氯聳食肌P蘚蔚亂悼梢勻林 H撼及籽浴4笸醯祿 枋喚鰲G脛蒲峽埔猿禿蠓浮H 蟹蓋ㄖ  幀︰ 終咂  K孜講幌櫓 厝司甕1閫  思瘸芫印5弊隕憬鰲M跛炱溲砸允┬狹睢D訟裙 謐允N鷙ΑM踉弧N移淝ㄒ印D嗣 蛹嗌懍羰倫鄖  幀7蛻嶗逋蹺拋∮諞啊< 捶ャ1吆蜃轡擰M跛旖 嵌印R醞蹕壬嵊詿斯食僕跎岢茄傘S性浦廖瓷顧夢灰押蠓街順恰D爍 吆穹切輪病V廖抻峭跚 疾ㄟ咐濉R醞跎岢鞘├怕廾擰9式 侵形薷捶彩Nㄆ怕廾擰O糖O乙印9湃擻興怠I匠俏 跎岢恰S芯乓詡搖;蛟浦們 跤詿恕=悅病M醵技仍諭跎帷7 ○輾濉3牽 攪醬λ 米裕  闥道唬 毓省B墼菩蚍殖刪駝摺4朔 攀鞠佷忠宄刪汀R徽咭磺蟹 胖凶釷エ省H繽跎岢鞘ヂ嘁磺諧巧 省3悄四 彝庸 小H送踔 即Α1硪懷四巳酥 械饋7ㄍ踔 【吵羌仁ヂ喑槍省> ヂ嗑 室病6呤鞠腫栽詮Φ魯刪凸省H珀汝^崛山勝余諸山。顯此法勝故。俱甦摩城既是山城。近于王舍乃有多山。此山獨勝高而顯故。表法高顯出過二乘。自在巍巍功德滿故。或如城勝余城無麗物而不出。法勝余法無嘉德而不具。山勝余山為好鳥之所棲止。法勝余法為上人之所止游故。復雲妙喻通教.理。或教妙如城含妙理故。理高如山出二乘故。所以此經在王城居鷲嶺有所表矣。般若通貫五門。舍衛豐其四德。故多居彼不依余處。金生麗水東俗所傳。提河有金西土咸悉。生死如河流不竭故。涅如金可寶重故。既河中而有金。表生死中而有圓寂。故于阿利羅拔提河邊說涅也。各有所表由來遠矣。古說。此經合居四處。初在靈山。二塔涌空中。三佛集淨土。四囑累品中分身佛還後居穢土。今解處三說唯在二。處有三者。無復還穢。囑累居後分身方還。迄至經終皆唯淨土。復還變穢說經便訖。淨.穢唯二。一初在靈山穢土。二分身佛將集佛便變淨。並塔涌空。處有三也。說唯在二。初在地上靈山創會。為二乘等宣暢一乘。後塔涌空分身佛集。釋迦與多寶同座勸信此經。迄至經末佛令各還。說經事訖佛方居地。以後更不說法華。故知說處但唯有二。今標創會故說山城。住標化處。佛說化身。欲令三乘欣樂同故。顯佛悲深。乘.身俱妙。能于穢處而施化故。若標報佛及顯淨土。恐二乘眾疑非已分不能修故。由此但顯穢處.化身。

    經。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

    贊曰。七成就中。自下第二眾成就也。眾成就以五門解釋。一顯來意。二彰權實。三定多小。四明次第。五依論解。

    來意有五。一為證信。標听眾者助成慶喜。聞法可信。眾疑有三。一疑慶喜自談。二疑從他傳聞。三疑余人所說。今顯同聞證經可信。智度論雲。說時.方.人令生信故。二為顯德。如天帝釋諸天圍繞.大梵天王梵眾圍繞等。今顯法王諸聖圍繞。三為啟請。利物之方必應所欲次第宣唱。先因後果。身是果體行是因性。乘為所學。方便品下子三請為乘權實。故顯令舍權就實之境。安樂行品文殊固請。正明舍權就實之行。壽量品中彌勒三請。為身權實。故顯舍權就實之果。因緣之經令除法慢。若不因請企意難生。故聲聞請境一乘正逗彼根悟。菩薩請行及果。贊證.因亦利之。四為當機。退菩提心者三根領悟。三周說一乘。菩薩領悟說壽量等。隨類獲益。聲聞凡夫遠塵離垢發菩提心。彼聖者類回向大乘。菩薩凡夫疑網皆遣證真達聖。聖者菩薩得無生法忍等當得菩提。故為三機說斯妙法。五為引攝。當時眾集。為引當時余生發心。經具陳者。為引今時眾生發意。若無勝侶淨信不生。佛地論雲列菩薩者輔翼圓滿。天龍等者眷屬圓滿。淨土尚然何況穢剎。上來五義並為來意。

    二者彰權實。如佛地論一處化佛。淨.穢土中聲聞等實。菩薩為權。報土之中菩薩為實聲聞等權。今此化.報俱有。隨應兩實二權。初列靈山化佛。菩薩在中為權。眾生見于劫盡淨土常安。壽量無邊。報身報土聲聞等眾非實。況多寶.分身悉為化現。準知報.化.權.實理彰。論中既說有化聲聞。滿慈等是。自余化眾多寶.分身等也。

    三定多少者。初有十五眾。一高名大德眾。二無名大德眾。三尊重諸尼眾。四內眷諸尼眾。五聖德難思眾。六帝釋諸天眾。七三光四王眾。八二自在眾。九色界諸天眾。十龍眾。十一緊那羅眾。十二乾闥婆王眾。十三阿修羅眾。十四迦樓羅眾。十五人王眾。

    復有六眾。一多寶。二分身。三龍宮。四涌出。五妙音。六普賢。此眾二徒。聞法證法.行法持法。說法護法有差別故。此中有六門異。一三乘無獨覺。獨覺多分出無佛世。教雖被彼時無果成。故不在會。仁王經中即具有之。下文亦陳有求彼者。二三界無無色界。光照有緣可來聞法。彼界光所不及。機亦不熟所以不來。仁王亦有。三五趣無地獄。光雖照彼無緣不來。來有二義。一光照二有緣。地獄光臨無緣不至。無色並𨷂。所以不來。一乘進習必假容豫之身。地獄苦逼無暇可習。陀羅尼經本息眾苦威力所致。地獄亦來。此經進善彼無容暇。故彼不來。所以光照者令見生厭故。令彼見光發心苦息故。四四眾無優婆塞優婆夷。下威儀成就中具列。初文略故。五八部無夜叉及摩羅伽。下亦具有。六二王無轉輪聖王。唯有小王。下亦具有。此後三無。下明所依威儀成就中。一切具列。

    四明次第者。初眾分四。一聲聞眾。二菩薩眾。三八部眾。四諸王眾。或內護。外護為次。內護中聲聞.菩薩為次。聲聞中僧.尼為次。僧中有名.無名為次。尼中尊重.眷屬為次。外護中八部。人王為次。八部中天.非天為次。天中地居.空居為次。地居中帝.臣為次。空居中非禪主.禪主為次。後眾次第者。證法眾.開塔眾.經利廣大眾.持法無邊眾.他方行法眾.他方勸持眾。初眾之中聲聞居先菩薩居後者。佛地論雖釋。今為四解。一形相不同。聲聞出家形同諸佛。菩薩不爾。二處有近遠。聲聞近佛菩薩遠之。三戒德有殊。聲聞出家持出家戒。菩薩不爾隨類化生故。四欲令菩薩于聲聞所舍x慢故。然華嚴經.羅摩伽經.炬樓王經.和休經.大五濁經。先列菩薩後列聲聞。以德大小明先後故。

    五依論釋解眾成就中。有四。一數.二行.三攝功德.四威儀如法住。數成就者。謂大眾無數故。總談無數。論各別標。謂萬二千人等。行成就中有四。一諸聲聞修小乘行依乞食等自活。以比丘等為名。二菩薩修大乘行求覺利有情。以菩提薩飾 俊H腥隕褳 λ媸筆鞠幀D芐隡g蟪恕H綈賢悠怕薜仁 恕>咦閆腥豢傷家槭掠剎歡 省6蓯鞠鐘牌湃人鬧謚 嗡滴 腥K某黽胰送且歡 煌 腥S紗碩 仕滴 惹稹I愎Φ魯刪駝摺J 涮舊諾隆J 涮酒腥碌仁恰H槐韭壑脅槐鴇覿何囊逑怨省M僑綬ㄗ﹞刪駝摺6筆雷鶿鬧諼 頻仁恰C髕淥鬧諶品鶩槍Q刺 ∠喙省K涓骼穹鷚嗍峭欠翹ㄏ唷9蝕瞬凰怠J 逯謚瀉餃 唷F腥 啪咚某刪汀F漵醒⑶ 捫⑶ 氨惹鵡峋呷刪汀2惶鏡鹿省S 斕染叨銣恔ㄥ岷俶J抵誄芍小︰嫌興某刪汀2謊砸灰喚躍咚鬧幀H瘓 髦誄芍杏卸巍3醣鵜魘 逯 ︰竺魍恰3踔懈炊3醣鵒兄 ︰竺骼穹鷥韝魍俗J 逯謚蟹佷3趺髂諢ヅ ︰竺魍食ヅ D諢ヅ謨卸3趺魃擰︰竺髕腥I龐卸3趺鞅惹鷙竺髂嶂 1惹鷸杏卸3跤忻叩隆︰笪廾蟺隆3踔杏腥R槐昀嗑偈6鏡隆H忻4順躋病S卸刪汀R皇小br />
    與者兼.並.共.及之義。龍樹釋言。一處.一時.一心.一戒.一見.一道.同一解脫道是名為共。

    大比丘者。智度論雲。三義解大。諸眾中最大。大障礙斷。大人恭敬。真諦三釋。一勝大。學.無學人中勝。二體大。功德智慧極高廣。三數大。萬二千人。今合為六。一數大。二離大大障斷故。三位大大阿羅漢故。四德大如經所說故。五名大名稱遠聞故。六識大大人大眾所知識故。梵雲芻訛雲比丘。由具五義所以不翻。一曰怖魔初出家時魔宮動故。二言乞士既出家已乞食目活故。三名淨持戒漸入僧數應持戒故。四雲淨命既受得戒所起三業以無貪發。不依于貪邪活命故。五曰破惡漸依聖道滅煩惱故。

    眾者僧也。理.事二和得眾名也。三人已上得僧名故。

    經。皆是阿羅漢(至)心得自在。

    贊曰。此嘆德也經有六句。新翻及舊論中有十六句雲。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得真自在。論雲心得自在。心善解脫慧善解脫。論雲善得心慧解脫如調慧馬。論雲心善調伏亦如大龍。已作所作已辦所辦。棄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知解脫。論雲善得正智心解脫至心自在。第一究竟。論有三釋。一上上起門。二總別相門。三攝取事門。

    上上起門者。由上句故下句得起。或由下句上句方起。起非唯一故名上上起。論以第二句釋初句雲。諸漏已盡故名阿羅漢即是論言應已永害煩惱賊故名阿羅漢。

    漏以五門分別。一釋總名。諸論皆雲煩惱現行令心連注。流散不絕名之為漏。如漏器漏舍深可厭惡。損污處廣。毀責過失立以漏名。此唯現行。無復煩惱是種子故。據實通種。二列名。漏有三種。一欲漏。二有漏。三無明漏。三出體。欲界見道四十煩惱。四諦一一皆具十故。並修道六謂貪..慢.無明.身見.邊見。此中除五無明余四十一根本煩惱。並忿.恨等二十隨惑並名欲漏。色無色界以無故。各四十一。于中各除五痴。合七十二根本煩惱。並色界諂.誑.及二界x。合此四小隨惑.十六大隨煩惱說名有漏。三界合有十五無明名無明漏。四離合廢立。欲唯散地唯有漏地。通五趣地。具四生地。不善.有覆無記二性惑地。所以獨立為一欲漏。上界俱定。通無漏地。一趣。一生。一性煩惱。由此合立為一有漏。無明力增通相應.不共為前二所依。以具十一殊勝事故離諸惑立。五得名所從雖知三界一切煩惱應皆名有漏。漏于三有有之漏故。下界煩惱多緣欲起。從勝為名。說為欲漏。上界諸惑更無別勝。得其本名名為有漏。無明不以余法為名。彰自行相名無明漏。此漏非一故名為諸。然依瑜伽更有別釋。繁故且止以第四句釋第二句雲。得真自在故名諸漏已盡。由證真無為漏盡自在故名諸漏盡。以第二第三句釋第四句雲。以盡無煩惱故名得真自在。盡者諸漏已盡。無煩惱者無復煩惱。由現種惑無故得真自在。亦有本言。以無煩惱故名得真自在。而無盡字。唯第三句釋第四句。又以第五第六句釋第四句雲。以善得心解脫善得慧解脫故。名得真自在。以離定障名心解脫。離性障故名慧解脫。又離無明.貪愛等體名慧解脫。彼相應心得離縛故名心解脫。由離此二證獲無為得真自在。以第二句釋第三句雲。以遠離能見.所見故名無復煩惱。煩惱體唯取種子。遠能見者離相應縛。離所見者離所緣縛。以離現行諸漏二縛故名無復煩惱。或復單釋。能見者執我心。所見者所執我。由無能執我見心故。所執我相當情不現。名離二見。前諸漏盡是總無煩惱。此無煩惱是別無我見。我見為本諸漏生故。故不相違。以第五第六句釋第七句雲。以善得心.慧解脫故名心善調伏。故如良馬其性調順。以第九第十兩句釋第八句雲。亦如大龍者。行諸惡道如平坦路。無所拘礙。應行者已行應到處已到。故新經雲。已作所作已辦所辦。故如大龍。由已作道諦已辦滅諦。所以如龍。如龍威德雖行生死險阻之處如平坦路。無所拘礙。不為生死而所留難。生死因果皆已盡故。滅.道滿故。論單釋第九句雲。應作者作。人中大龍已對治降伏煩惱怨敵。道諦滿故。能降集諦煩惱怨敵。論單釋第十句雲。所作已辦者。更不復生。如相應事已成辦故。苦諦已盡滅諦滿故。以第九第十句釋第十一句雲。離諸重擔者。已作所作已辦所辦。後生重擔已舍離故。由滅.道圓便舍後身生死諸法。名棄重擔。以第十一句釋第十二句雲。逮得己利者。棄舍重擔證涅故。即以涅為己利故。以第十二句釋第十三句雲。盡諸有結者。已逮得己利斷諸煩惱因故。煩惱為生死因名為有結。三有之結也。已逮得涅己利故。所以能盡三有之結。生死之因能和合苦能結故名結。此有九種。謂愛結.恚結.慢結.無明結.疑結.見結.取結.嫉結.慳結。由此九種數數現起。損惱自他招當苦。增偏立為結。以第二句釋第十四句雲。正智解脫者。諸漏已盡故。以諸漏盡正智能證無為解脫。名智解脫。單釋第十五句雲。至心自在者。善過見道.修道智故。住見.修道心未自在尚有惑故。由成上諸句至無學道一切惑盡心自在位。以第十四句釋第十六句雲。第一究竟者善得正智心解脫故。善得神通.無諍三昧等諸功德故。成到彼岸之聲聞也。

    準上論文唯有三句。以下釋上名上起。謂以第二句釋初句。以第四句釋第二句。以第九第十句釋第八句。此以所起名起。上即起名上起。若能起名起。上之起名上起。此類非一名上上起。準論唯有七句以上釋下名上起。謂以第二句釋第三句。以第五第六句釋第七句。以第九第十句釋第十一句。以第十一句釋第十二句。以第十二句釋第十三句。以第三句釋第十四句。以第十四句釋第十六句。此以能起名起。上即是起名上起。若以所起名起起之上名上起。此類非一名上上起。準論唯有三句單釋。謂第九第十第十五句或第三句亦是單釋有二句不釋謂第五第六句。有一句以上釋下。亦以下。釋上謂第四句。總說頌曰下釋上有三上釋下有七三單二不釋一通于上下或上釋下有六。四單二不釋今依此經文。十六句中唯總有六句。以下釋上有一句。謂以諸漏已盡釋初皆是阿羅漢故。以上釋下有二句。謂以諸漏已盡釋無復煩惱。又以逮得己利釋盡諸有結。自余𨷂故當句自釋。

    漏如前釋唯取現行一切煩惱。此諸漏已盡名阿羅漢者。即是應已永害煩惱賊義解阿羅漢。故入十地得阿羅漢名。無復煩惱者。論雲遠離能見.所見故名無復煩惱。煩惱種子得煩惱名。此可由彼雙離所緣相應現行二縛。諸漏皆盡。無復更有煩惱種子能重斷。故名為遠離能見.所見。或總漏盡別執亦亡故遠二見。名無復煩惱。復者重也。種子斷故無復重生。由斷生死流轉法故名棄重擔。故能逮證涅己利。違音(徒載反)如音訓釋。至也及也。即由逮得有余依涅己利故。能永盡三有之因九結煩惱。由上漏盡以下四句。彼阿羅漢。善過見道.修道智。故得心自在。離性.事障八解脫滿.亦得名為心得自在。文既闕小.不可次第依論解釋。但可總取論之大義以釋經文。諸有智者當自詳矣。

    第二總別相門者。謂皆是阿羅漢者。是總相門。余十五句是別相門。阿羅漢者總名應義。應有十五義。諸漏已盡下是。一應受飲食等供養恭敬等者。即諸漏已盡堪為福田。二應將大眾教化一切。無復煩惱離名利等故。三應入聚落城邑等故。得真自在非為欲境所牽惑故。四應降伏外道等。心善解脫具智辨故。五應以智慧速觀察法。慧善解脫了諸法故。六應不遲速說法。如法相應不生疲倦。如調慧馬善稱心故。七應靜坐空閑處。飲食.衣服等一切資生。不積不聚小欲知足。猶如大龍離鬧故。八應一向行善行不著諸禪。已作所作常進修故。九應行空聖行。已辦所辦我我所非有故。十應行無相聖行。棄諸重擔觀滅理故。十一應行無願聖行。逮得己利不願生死故。十二應降伏世間禪定淨心不生味著二有界.定。盡諸有結乃至于二界禪不生愛味故。十三應起諸通殊勝功德。正智解脫。解脫謂神通故。十四應到第一義功德。至心自在證無為故。十五應如實知同生眾得諸功德。為利益一切眾生第一究竟故。波羅蜜多聲聞廣度眾生令同己利得功德故。第八修行不息。十二于禪不著。是二別意。恐厭文繁略相配囑。其間義意隨解可知。應說頌曰受.將.入.降.以中.靜.行善行空.無相.無願伏.起.到.實知經中六句唯有十五句中第一應受妙供。第二應將大眾教化。第十一應行無願聖行。第十二應降伏世間禪淨心。第十四應到第一義。次第配下五句。初阿羅漢是總句故。

    第三攝取事門者。以十五句攝取十種功德事。為示現可說果.不可說果故。此中意說。十五句中攝十種功德事。為顯阿羅漢所得有為可說果.無為不可說果。有相.無相。粗.細異故。下隨應配。一攝取得功德有二句。謂諸漏已盡.無復煩惱。纏及隨眠二惑。若在不能攝取功德。由二惑亡故能攝取功德。二攝取諸功德有三句。謂得真自在.心善解脫.慧善解脫。此三句中得真自在一句降伏世間功德。世間之心不得自在種種惑嬈。由得真自在故永離惑嬈。心善解脫.慧善解脫二句降伏出世間學人功德。學人未得離二縛故。三攝取不違功德有一句。謂心善調伏。隨順如來教行故。猶如良馬善隨人心。四攝取勝功德有一句。亦如大龍有大威靈。神力圓滿故如龍也。五攝取所應作勝功德有一句。謂應作所作。所應作者依法供養恭敬。尊重如來故。非財供養名所應作。正行法供養者是所應作。彼已皆作此道諦法行供養佛故。六攝取滿足功德有一句。謂已辦所辦。滿足學地故。所學之地皆滿足故得滅諦滿。七攝取過功德有三句。謂棄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初句過愛故。生死重擔莫過貪愛。今已過故。次句過求命供養恭敬等故。諸求供養恭敬皆為資命。今得己利已證涅。過于邪命求利養等。後句過上下界。已過學地故。有結者謂九結。今已過有學之地過上下界故盡諸有結。八攝取上上功德有一句。謂正智解脫。解脫者無為果。諸德之中最上上故。九攝取應作利益眾生功德有一句。謂至心自在。由得神通得心自在。及自內心離系縛故攝取利益之行。十攝取上首功德有一句。謂第一究竟。謂波羅蜜多聲聞堪到彼岸。勝余鈍類故。應說頌曰。初二名攝取次三攝諸德順勝作滿足如次配四句三句名攝過過愛.命.二界上上.利.上首各一名攝德此經六句。攝取十德中唯攝三德。一攝取功德有二句。謂諸漏已盡.無復煩惱。二攝取過功德有二句。謂逮得己利.盡諸有結。過求邪命。及過邪二界。三攝取應作利益眾生功德有一句。謂至心自在。阿羅漢是總。所以不取。唯下十五句攝功德故。成唯識中。阿羅漢有三。應已永害煩惱賊故。應受世間妙供養故。應不復受分段生故。上上起門攝應永害賊無分段生。總別相門攝應受妙供養。攝取事門非彼三攝。彼三但約決定義說。一切阿羅漢不過三種故(攝取事門唯俱解脫到彼岸者之所成故。又上上起門永害煩惱。總別相門堪受妙供。攝取事門無分段生死宗義配之。非理定爾。新翻經雲除阿難陀。獨居學地此中略文)。

    經。其名曰(至)那提迦葉。

    贊曰。此下第三列名有二。初別列名。後結名高。此二十一人中。或有以出家前後為次第。報恩經說。初度五人。次度耶舍門徒五十。次度優樓頻螺門徒五百。次度伽耶門徒三百。次度那提門人二百。次度子門徒一百。次度目連門人一百。合舉大數成一千二百五十人。或有行德大小為次第。如迦葉在第二列。子在迦旃延上列等。隨應不定。無垢稱經弟子品以德辨為次第。以命問疾要假智辨方堪對揚故。十二由經。初成道二年度五比丘。三年化迦葉兄弟三人。五年度目連。機宜不同。諸部結集誦經異故。無量壽經雲了本際者。即阿若x陳如。梵雲阿若多x陳那。x陳是婆羅門姓。那是男聲。阿若多是解義。初悟解故。因果經中具說度x陳那.優樓頻螺.伽耶.那提四人所以。初太子逾城之後。父王乃命內外親族合有五人營衛太子。五人交諍修苦樂行以為道真。太子誡撿依諸外道修苦樂行以過彼行。皆非正術舍食乳糜。受吉祥草覺樹成道。後趣鹿園度此五人。初轉法輪。佛問解.未。五人之中陳那先報我今已解。淨居等天亦言已解。因以為名名之為解。x陳之姓乃眾多。以解標名。那是男聲以男簡女。故復雲那。大般若雲解x陳那。梵雲摩訶迦葉波。摩訶大也。迦葉波者姓也。此雲飲光。婆羅門姓。上古有仙身有光明飲蔽日月之光。迦葉是彼之種。迦葉身亦有光能飲日月。以姓為名故名飲光。大富長者之子。舍大財.姓出家能為大行。少欲知足行杜多行大人所識故標大名。簡余迦葉。如因果經第三卷並彌勒疏具陳上二姓之所因。次三迦葉皆飲光種。兄弟三人梵雲鄔盧頻螺。言優樓訛也。此雲木瓜。當其胸前有一癃起。猶如木瓜。又池中龍亦名木瓜。從彼為稱故以為名。伽耶山名。即象頭山。亦雲城。城近此山。故名伽耶城。梵雲捺地迦。言那提訛也。此是河名。正法華雲上時.象.江三迦葉也。然因果經說。此三人皆近河邊修道。佛作神通化之入法。以大者胸上有木瓜癃。或從池龍。第二從山。第三從河以為名也。

    經。舍利弗(至)劫賓那。

    贊曰。梵雲奢利弗 蕖Q隕嶗и叨鏌病I嶗汽j。即百舌鳥亦曰春鸚。弗 捫宰印R閱覆瘧嬗魅琨j鳥。此是彼子。以母顯之故雲子。又雲過去身為瓦師。值釋迦佛發願願作釋迦弟子。不但今者。亦符往願。復名優波提舍。以能論議故兼得彼名。

    梵雲摩訶沒特伽羅。言大目乾連者訛也。此雲大采菽氏。上古有仙居山寂處。常采豆而食。因以為姓。尊者之母是彼之族。取母氏姓而為其名。得大神通。簡余此姓故雲大采菽氏。從父本名俱利迦。亦雲拘[(匕/示)*(入/米)]多。先雲俱律陀訛也。大般若雲舍利子大采菽氏。此二因緣如彌勒疏。

    梵雲摩訶迦多衍那。雲迦旃延亦訛也。大般若雲大迦多衍那。此雲大剪剃種男。剪剃種者是婆羅門姓。上古多仙山中靜處年歲既久須發稍長。無人為剃婆羅門法污剃發故。一仙有子兄弟二人俱來觀父。小者乃為諸仙剃之。諸仙願護後成仙貴。爾來此種皆稱剪剃。尊者身是男子威德特尊。簡余姓故雲大剪剔種男。又西方亦有取母姓者。今顯是父姓故置男名。古雲繩扇。母戀此子不肯改嫁。如繩系扇故名繩扇。真諦雲思勝皆非也。

    梵雲阿泥律陀。此雲無滅。佛之黨弟。雲阿㝹樓馱訛也。應作[(而/而)*(少/((色-巴)+兄))]字不知㝹字所出。

    劫賓那者。此雲房宿。佛與同房宿。化作老比丘為之說法。因而得道故雲房宿。或雲房星。房星現時生故雲房星。

    經。x梵波提(至)摩訶俱羅。

    贊曰。梵雲笈房缽底。此雲牛相。x梵波提訛也。過去因摘一睫禾數顆墮地。五百生中作牛償他。今雖人身尚作牛蹄牛謚 唷R蠔盼 O啾惹稹br />
    梵雲頡麗伐多。此雲室星。北方星也。祀之得子因以為名。離波多訛也。有雲假和合。即智度論說二鬼食人事也。

    梵雲畢藺陀筏蹉。此雲余習。言畢陵伽婆蹉訛也。五百生中為婆羅門惡性粗言。今雖得果余習尚在。如罵恆河神。故名余習。

    梵雲薄矩羅。此雲善容。言薄俱羅訛也。毗婆尸佛入涅後。有一比丘甚患頭痛。善容時作貧人持一呵梨勒施病比丘。比丘服訖病即除愈。由施藥故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福快樂。今生婆羅門家。其母早亡。遂遇後母方便殺之經五不死。後求出家得阿羅漢。出家八十曾不患頭痛。目不視女人面亦不入尼寺。不為女人說一句法。後無憂王巡塔布施。知其少欲但施一錢。塔踴置地猶尚不受方知少欲。如付法藏傳說此因緣。

    梵雲摩訶俱瑟恥羅。此雲大膝膝蓋故。俱羅訛也。此舍利弗舅氏。因共佛論悟解得果。如律中說。

    經。難陀(至)羅羅。

    贊曰。梵雲難陀。此翻為喜。根本乃是牧牛之人。因問佛。牧牛十一事。知佛具一切智。獲阿羅漢。甚極聰明音聲絕妙。

    梵雲孫達羅難陀。此雲艷喜。孫陀羅訛也。艷是妻號。色美端嚴無比名艷。喜是自名。簡前牧牛難陀故言艷喜。艷之喜故。是佛親弟。身長一丈五尺二寸。佛到本城二日度之。大勝生主之所生也。

    梵雲補剌孥梅炖紡岣 蕖4嗽坡茸印T聘宦Ш敲佷嗦弈嶙佣鏌病B瞧涿4仁悄感鍘D感雲浯取=袢︿感鍘4寺鷲呤譴擾  印;蚵按染閌悄負琶茸印br />
    梵雲甦補底。此雲善現。舊雲須菩提。翻為善吉非也。

    梵雲阿難陀。此雲慶喜。但言阿難。翻為歡喜亦訛也。世尊成道內外咸慶。當喜時生故名慶喜。

    梵雲羅怙羅。此雲執日。舊言羅羅。翻為障蔽非也。

    此中九人。摩訶迦葉.舍利弗.大目乾連.摩訶迦旃延.阿㝹樓馱.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阿難.羅羅。如說無垢稱經聲聞品疏第三四卷廣說所由。恐繁不述。

    經。如是(至)大阿羅漢等。

    贊曰。結名高也。論雲諸王.王子.大臣.人民.帝釋.梵天王等。皆識知故。又復聲聞.菩薩.佛等是勝智者皆善知故。名眾所知識。初解貴賤大眾所知。後解大小聖眾所識。無垢稱雲皆為一切眾望所識。含此兩義。舉二十一例取余人。故名為等。皆名大者論自解雲。心得自在到彼岸故。所言等者以阿羅漢等非阿羅漢。由阿難陀是初果故。

    經。復有學無學二千人。

    贊曰。二無名大德眾也。戒.定.慧三正為學體。進趣修習名為有學。進趣圓滿止息修習名為無學。唯無漏法為體。

    經。摩訶波波提(至)六千人俱。

    贊曰。三尊重諸尼眾也。梵雲摩訶缽剌伏底。此雲大勝生主。佛母有三此為小母。大術生佛七日命終。此尼養佛。大術姊妹之類故號為姨母。大勝生主本梵王名。一切眾生皆彼子。故從彼乞得因以為名。又一切佛弟子名為大生。三乘聖眾名為勝生。由養佛故為大勝生。大勝生之主名大勝生主。雖從彼乞得亦以義為名。舊雲波波提名大愛道。皆訛略也。度此因緣如律中說。

    經。羅羅母(至)亦與眷屬俱。

    贊曰。四內眷諸尼眾也。梵雲耶戍達羅。此雲持譽耶輸陀羅訛也。形容美麗近遠聞知。生育羅天人贊詠。故名持譽。譽美稱也。相傳釋雲。是乾闥婆女。彼生兒為樂神。生女為玉女也。若稱玉女何得有子。又佛出家後持譽父母欲得將還。明非玉女。未曾有經.須達經.瑞應經皆雲羅是瞿姨之子。佛有三夫人。一瞿姨。二耶輸。三鹿野。各有二萬榕 v囊濤拮郵怯衽 1司 映コ肝 R轡薰⑴S志 品鷯腥印R簧菩恰6牌拍σ H薏T。故涅雲善星比丘菩薩在家之子。

    上二尼眾各得出家。道行久成希聞妙法。有緣皆至眷屬俱來。

    法華經玄贊卷第一(末)

    保安三年二月八日(丁酉)書始同廿八日本末合二卷書了法隆寺僧覺印之。

    同年十月十五日移點已了以興福寺圓如房本為之法隆寺僧覺印以左點為正。

    長承三年(甲寅)四月十五日(壬午)同寺僧良勝一遍奉□已了教授之師覺印了。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4冊No.1723妙法蓮華經玄贊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二(本)

    沙門基撰

    經。菩薩摩訶薩八萬人。

    贊曰。第五聖德難思眾。文有三。一標類舉數。二嘆德。三列名。此初也。梵雲菩提薩誓  省B栽破腥  F腥銩s雜卸擰R蛔岳籩俏 住6蟊  取F刑峋躋逯撬蠊H視星橐灞 壬R籃朧撓錒拭腥R遠﹥趁 腥S脅剖鴕病S志跏撬蠊S星槭親隕懟G筧刑嶂 星檎摺9拭腥;蚱刑 撬蠊H收哂旅鴕濉2壞 Γ 鼻蟠篤刑嵊兄居心塴9拭腥6砸樂鰲S制刑峒窗閎簟H飾椒獎恪H縭嵌 芾芾忠磺杏星欏9拭腥R嗥刑嵋噯省;蚣俺踅飩猿忠凳汀D  笠病H嗜縝啊=翊似腥瘓影說匾焉稀N﹤蚯靶【岸宋還恃閱  N拗閎袈墼啤V釔腥釁咧執蠊省4舜籩諫  省H縉腥廝怠O麓蟪甦輪斜鸕本 小br />
    經。皆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

    贊曰。自下第二嘆德。有十三句。論以二門釋。一上支下支門。二攝取事門。支者分義。上支分謂總相。下支分謂別相。故論雲應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總相。余是別相。此總相也。無上正覺體即佛果所有五法。謂淨法界。及四智心品。無著金剛般若論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顯示菩提.及菩提道。阿耨多羅此顯菩提自相。解脫相故。三藐三菩提顯示菩提者人平等相。以菩提法故。得知是佛。大智度論說。智.及智處俱說名般若。菩薩地說菩提.菩提斷皆名菩提。故阿雲無。耨多羅雲上。三雲正。藐雲等。又三雲正。菩提雲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此有四覺。一無上覺是總也。即顯菩提.清淨法界。二正覺簡外道邪覺故。三等覺簡二乘但了生空偏覺故。四又正覺簡菩薩。菩薩因覺未滿果位非正覺故。此顯菩提道即四智品。下一覺字貫通上四。由具下三一切莫過。超遍等喻。真理所覺名無上覺。然諸經論多說真理名無上菩提體。以根本故。今此雙取佛果理.智俱名無上菩提。于此二果俱不退轉。雲何不退轉。由具下十因不退轉。故于佛果能不退轉。決定當證念念進修名不退轉。退者失也轉者動也。八地以上任運進修于大菩提。修習不退無煩惱故。亦復不為一切有相功用所動。名不退轉。由此八地名不動地。相用煩惱不能動故。

    不退有四。一信不退。十信第六名不退心。自後不退生邪見故。二位不退。十住第七名不退位。自後不退入二乘故。三證不退。初地以上即名不退。所證得法不退失故。四行不退。八地已上名不退地。為.無為法皆能修故。今此菩薩皆八地已上故。言于無上正等覺不退轉。定當證故。故不退者非即不轉。

    又不退有二。一已得不退。初地即得。二未得不退。八地方得。無上正覺是未得法故。八地以上能不退轉。情祈正覺心進不動。法駛流中任運轉故。名不退轉。此不退者即是不轉。

    經。皆得陀羅尼(至)轉不退轉法輪。

    贊曰。下別支分。有十二句。以十種示現。分二。初九自利。後一利他。初九又二。初八有為德。後一無為德。初中又二。初五福慧。後三悲智。初五又二。初三內行。後二善緣。初中有三。初一燻修自利。次一利他。後一利法。善緣二中。初一遇緣修行。後一贊美除疑。三悲智中初一慈悲。後二智慧。此中有三。一住聞法不退轉。謂皆得陀羅尼。陀羅尼者此雲總持。總持有二。一攝二散。攝者持也。此即聞持。聞于文.義任持不忘。即所聞之能持名之為攝。聞即總持。體念.慧也。十地經雲。八地以上菩薩于一切法能堪.能思.能持。彼論解雲。堪謂聞慧。思謂思慧。持謂修慧。于一修慧分三用故。散者施也。此有四種。一法.二義.三能得菩薩忍.四明咒。施與眾生故。此中二種初是能持即聞持是。後是所持余四種是。復分為二。一自利聞持等也。二他利法義等四。因.果別故。二樂說不退轉。謂樂說辨才。辨才即是四辨.七辨而樂說故。四辨者即四無礙解。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此二如次即是解教.理無滯智。三詞無礙解即解諸方言音無滯智。四辨說無礙解即說法等七辨無滯智。七辨者。一捷辨。須言即言無謇吃故。二迅辨。懸河泠不遲訥故。三應辨。應時應機不增減故。四無疏謬辨。凡說契經不邪錯故。五無斷盡辨。相續連環終無竭故。六凡所演說豐義味辨。一一句言多事理故。七一切世間最上妙辨。具甚深如雷清徹遠聞等五種聲故。四無礙解至方便品釋。多以後得智及正體智為體。外緣起故。三說不退轉。謂轉不退轉法輪。法輪是所說常說此不退轉法故。謂轉如前四位二種不退轉法名轉不退轉法輪。又彌勒所問經雲。說自分功德名轉不退法輪。說外分功德名轉不轉法輪。又說智名不退。說福名不轉。又說般若名不退。說方便名不轉。又說有為事名不退。說無為理名不轉。此法如輪故名法輪。輪有三義。一圓滿義八正道等。轂.輞.輻等皆圓滿故。二不定義佛從見道轉生修道。從修道後生無學道。自得此已復為他說。安置聖道于他身中。如是展轉他得聖已。復為他說。喻輪不定故名為輪。三摧壞義螂拒轍輪能摧之。聖道在心能摧煩惱。能摧未伏能鎮已伏。如王輪寶故喻如輪。

    法輪有五。一輪自性。擇法覺支正見等是。二法輪因。能生聖道教.聞.思等。三輪眷屬。聖道助伴五蘊諸法。四法輪境。聖道所緣四諦等理。五法輪果。因道所證菩提.涅。轉者說也。法既名輪說亦稱轉。今隨所應說八地後行不退位此五法輪故名為轉。

    又此五體即是四法。教.理.行.果皆名法輪。轉者動也顯也運也起也。動宣言教顯揚妙理。運聖道于聲前起真智于言後。圓摧障惱名轉法輪。下方便品當具顯示。

    經。供養無量(至)之所稱嘆。

    贊曰。此有三句。初之二句合為第四依止善知識不退轉。供養無量日千諸佛于諸佛所殖眾德本。論名殖眾善根。以己身心業依色身攝取故。菩薩修行莫過身.心。今舉殊勝色身之業供養諸佛。深植德本攝取己之身心一切所有善業供養有十。菩薩地說。一現前供養。于對現前佛設利羅及制多等一切三寶親面供養。二不現前供養。于余佛制多等作佛等想修不現前供養。三現前不現前供養。現對前時復作是念。一佛制多等法性即三世十方諸佛制多等法性。故我今者現前供養一佛制多等。即是供養三世十方佛制多等。修現前不現前供養。四于如是所唯自供養。五若起悲心以隨力物施貧苦等。願彼安樂令他供養。六俱供養。自既作時復勸教他作此供養。七財敬供養。以華香等敬問禮拜。乃至以珍寶等修財敬供養。八廣大供養。即以財敬長時多妙。乃至淨念回向菩提。自力集財從他求得。發願想化為百千身。恭敬禮拜。一一化身出百千手持散華香。出百千聲歌贊功德。復出百千妙莊嚴具而為供養。于瞻部洲乃至十方。所有供養普生隨喜。雖少用功而興無邊廣大供養。九無染供養。不以輕慢.矯詐.放逸.不淨等物。修無染供養。十正行供養。若有須臾修四無量。乃至少時信忍離言真如法性。起無分別住無相心。即為守護菩薩淨戒。乃至修行四攝事等。修正行供養。應念此為最上最妙。過前供養百千萬倍不可比喻。修供養時應念。如來是大福田具大恩德。有情中尊難遇獨出眾義依止。如佛既爾于法.僧亦然。如幽贊上卷說。殖種也積也立也。眾通平.去二音。五斷一切疑不退轉。常為諸佛之所稱嘆。為者使也被也。由諸菩薩八地已上位。至斷于理.事疑盡。煩惱.所知二疑俱盡。故第八地名決定地。乃被諸佛常所稱嘆。或由佛嘆能斷眾疑。眾疑菩薩住于何位。及所得證。今顯上位及所得證故除眾疑。

    經。以慈修身(至)到于彼岸。

    贊曰。此中四句。六為何等事說彼彼法。入彼彼事不退轉。謂以慈修身。論雲以大慈悲而修身心。此釋所由。諸菩薩為何等事。外為他說法。內入證諸法。以大慈悲燻修身心。拔苦與樂故。顯行二利但為慈.悲不由余事。慈悲各有三如下當說。七入一切智如實境界不退轉。謂善入佛慧。此言顛倒。應雲入如實境界之一切智不退轉。即入觀照智。與下第九別。若依論文便無異也。八依我空.法空不退轉。通達大智達二我無智也。九入如實境界不退轉。到于彼岸窮實性故。

    經。名稱普聞(至)百千眾生。

    贊曰。此有二句。合為一句。十應作所作住持不退轉。名稱普聞無量世界。故能住持佛法令法不滅。眾生聞名信向修學。能度無數百千眾生。故名應作所作。菩薩所應作謂利眾生故。上來上支下支門下。明攝取事門。論有二釋。論攝取事門者。攝取諸功德事。初番釋雲。示現諸菩薩住何等清淨地中。因何等方便。何等境界中作所應作故。此為總標。論下牒釋十三句中。應分為三。于無上正等正覺不退轉一句。是住何等清淨地中。次有十句是因何等方便。後之二句是何等境界中所作應作故。論牒釋中唯解初二句標不釋第三句何等境界中作所應作。地清淨者八地以上三地。無相行寂靜清淨故。此中以無相理名無上正等正覺故。後三地皆于無相行任運寂靜離障清淨名不退轉。非諸垢染有相等之所退轉故。第二句因何等方便者。有四種。一攝取妙法方便。任持妙法以樂說力為人說故。此攝三句。任持妙法者皆得陀羅尼。由得聞持任持妙法令不舍離。住在自心持之不忘故名任持。以樂說力者樂說辨才故。為人說者轉不退轉法輪。為人說此不退輪故。二攝取善知識方便。以依善知識作所應作故。此攝三句。以依善知識者。供養無量百千諸佛。作所應作者。于諸佛所植眾德本。德本即善根。是所應作故。由此常為諸佛之所稱嘆。三攝取眾生方便。以不舍眾生故。此攝一句。以慈修身。由以大慈悲燻習身心故。能不舍一切眾生。常能救度。四攝取智方便。以教化眾生令入彼智故。此攝三句。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于彼岸。由自有三智能令眾生攝取三智故。自成三智者是諸眾生攝取三智之因。初智知如實智。自利智也。次智是知事智。利他智也。後智是真理智。智實性也。論中唯解此初標二句不釋何等境界中作所應作。此攝二句。名稱普聞無量世界。是何等境界。能度無數百千眾生是所應作。由菩薩具三智等故。名聞遠振十方世界。能于此無量世界境界中。度百千眾生作所應作。度眾生者是諸菩薩之所應作故。此初番訖第二復次雲。復有攝取事門。示現諸地攝取勝功德。不同二乘功德。故此二句為總標。下自別釋二句者。一示現諸地。二攝取勝功德。不同二乘功德。故十三句中初四句是示現諸地。後九句是攝取勝功德。初四句示現諸地者。皆于無上菩提不退轉一句是。第八地故。次二句是第九地。次一句是第十地。故論下釋示現諸地雲。八地無功用智不同下上故。不同下者下功用行不能動故。不同上者上無相行不能動故。自然而行故。上者勝行無相行也。下者劣行功用行也。唯識釋不動地雲相用煩惱不能動故。此論解不退轉。謂功用不動。無相行不動。任運進修。空.有雙證。不為二動名不退轉。于九地中得勝進陀羅尼門。具足四無礙解自在故。九地得聞持等滿名為勝進。具足七辨等為他說法。前第三地雖得聞持猶未圓滿。今說滿位。于第十地轉不退轉法輪。得受佛位如轉輪王子。以八九十地同示現諸地故。論自結雲。下之九句名攝取功德。上之三地皆同得之。釋第二攝取勝功德者。示現依何處。依何心。依何智。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能辨故。此有五句。論為初標。下自別釋依何處攝三句。供養無量百千諸佛。于諸佛所植眾德本。常為諸佛之所稱嘆。論雲依善知識處所故。依何心者攝一句。以慈修身。論雲我依度眾生心教化。畢竟利益一切眾生故。諸菩薩所作皆雲我以度眾生為心故。言我依眾生心。由畢竟能利益一切諸眾生故。依何智者攝三句。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于彼岸。論雲依三種智。一授記密智。為眾生說深密義智。記者記別解釋之義。即佛慧也。二諸通智。以大神通利益眾生智。即通達大智。三真實智。證真如智。即到于彼岸。彼岸即真理故。能到者智證之義。依何等境界行者。名稱普聞。無量世界一句也。諸世界有二。一器二有情。皆是菩薩修行所行之境界。依何等能辦者。能度無數百千眾生。菩薩以三智于彼界中能辦何等事。謂能度眾生。隨合別配後之二句。論乃解雲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能辦者。即三種智攝應知者。文意謂以三智于世界境中能辦利益眾生事用故。言三種智攝。此翻意略不能具顯。其意必爾。

    經。其名曰(至)得大勢菩薩。

    贊曰。下列名為二。初列後結。合有十八菩薩。皆以願行為名。分為七對。此中初三拔苦與樂對。

    曼殊室利雲妙吉祥。與眾生樂。是北方常喜世界歡喜藏摩尼寶積佛。聞名能滅四重等罪。又雲過去為龍種上智尊王佛。當來亦言成佛。華嚴經說在此清涼五台山。與一萬菩薩俱。

    阿縛盧枳帝濕伐邏耶雲觀自在。觀三業歸依而拔眾生苦。略雲觀音。觀音授記經雲。阿彌陀佛滅度後次當作佛。名普光功德山王佛。此佛滅已。大勢至菩薩次當作佛。名善住功德寶王佛。

    得大勢者。所至之處世界振動有大威勢。眾生遇者自然苦息。獲大勝樂有前二能。

    經。常精進(至)菩薩。

    贊曰。此二自利他對。自行常勤他利不倦。

    經。寶掌(至)菩薩。

    贊曰。此三濟貧救對。寶掌濟貧苦眾生。手中出寶藥王為大藥樹救治王諸疾勇施一人通能二事。勇出財.藥。財.藥俱攝。

    經。寶月(至)菩薩。

    贊曰。此三導明破對。寶月能導智明如月可重月光破諸痴暗猶如月光滿月能為二事。

    經。大力(至)菩薩。

    贊曰。此二神通小大對。由作神通警策有緣皆令發意。能動百千世界名大力能動無數世界名無量力。

    經。越三界(至)菩薩。

    贊曰。此二離染進善對。越三二界離染也。越者離度義。

    陀婆羅雲賢護。護守善法令不失故。

    經。彌勒(至)菩薩。

    贊曰。此三世間出世間對。彌勒姓慈拔離生死世間。

    寶積.導師引至彼岸出世。寶積引至菩提。菩提法寶積而與之。

    導師為大導師引至涅圓寂。故此三別合成七對。

    經。如是等(至)八萬人俱。

    贊曰。此結也。肇公雲。此皆菩薩無生身。無生身者無處不生故言無生。無生故塞三界門。無處不生故。垂形六道。

    經。爾時釋提桓因(至)二萬天子俱。

    贊曰。上明內護五眾。下明外護十眾。于中人非人為二。非人中天非天為二。天中欲色界為二。欲界有三。一帝釋。二四王。三自在。此初也。或地居.空居為二。地居中帝釋.四王為二。此初也。

    梵雲釋迦提婆因達羅。釋迦姓也此翻為能。提婆天也。因達羅帝也。正雲能天帝。釋提桓因雲天帝釋俱訛倒也。此在妙高山頂而住。三十三天之帝主。過去字x尸迦。此雲繭兒。名阿摩揭陀此雲無毒害。即摩揭陀國過去帝釋修因之處用為國名。彼國古名致甘露處。即劫初帝釋與阿修羅戰以山為𥣪𥣪乳海。得甘露致于此地。因以為名焉。帝釋往昔有三十二人以為同伴。有善法夫人.圓生夫人.歡喜夫人.設支夫人同修勝業。故生天中。有善法堂.圓生樹.歡喜園.阿修羅女.設支夫人。此等因緣如宗輪疏。

    經。復有名月天子(至)萬天子俱。

    贊曰。此四王眾。三光乃是四王天攝。更無別天。有經觀音名寶意作日天子。即此寶光。

    大勢至名寶吉祥作月天子。即此名月。

    虛空藏名寶光作星天子。此名普香。日宮火精作。徑五十一逾繕那。月宮水精作。徑五十逾繕那。星亦水精作。極大者十八乃至小者四俱盧舍。一俱盧舍三里余。此並空中旋繞四洲。

    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南方增長.西方丑目。北方多聞。居妙高之半腹第四層級。亦住七金山之頂。三光四天高下去地四萬逾繕那壽量形相如余處說。

    經。自在天子(至)三萬天子俱。

    贊曰。下空居天夜摩天.睹史多天名自在天子。得異熟果隨意所念勝下二天。下二天果依樹而得今隨欲得。名為自在。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名天自在天子。不樂異熟果樂自樂他變為樂具而受用之名大自在。又解他化天主名自在天。第四禪主名大自在天。又自在天是帝釋臣。大自在天是帝釋之師。若後二解無四空居欲界天也。

    經。娑婆世界主(至)二萬天子俱。

    贊曰。此色界天。梵雲索訶此雲堪忍。諸菩薩等行利樂時多諸怨嫉眾苦逼惱。堪耐勞倦而忍受故。因以為名。娑婆者訛也。初禪大小等于欲界一四天下。一千初禪始等二禪。二禪為火災頂。一千二禪始等三禪。三禪為水災頂。一千三禪始等四禪四禪為風災頂。乃是三千大千世界。號為娑婆世界也。故娑婆界主大梵王。即第四禪主。

    梵摩雲寂靜.清淨.淨潔皆得。亦雲梵潔也。今唯言梵但略雲爾。

    尸棄者火災頂即初禪主.火災尖頂故。光明者二禪主小光.無量光.極光淨天主故。等表三禪主也。然大般若五百七十雲。堪忍界主持髻梵王故。尸棄者頂髻也。即持髻梵王是堪忍界主。梵王之別名。光明是余禪主。

    經。有八龍王(至)眷屬俱。

    贊曰。下明非天眾有五。初龍眾也。第一名喜。次名賢喜。此二兄弟。善應人心風不鳴條雨不破塊。初能令人喜。後性賢令喜。故以為名。

    娑伽羅者即咸海之龍。

    和修吉者此雲九頭。繞妙高。食細龍之類也。

    德叉迦者此雲多舌。舌有多故。或由嗜語故名多舌。

    阿那婆達多者此雲無熱惱。無熱惱池之龍。離三熱惱故。一非火沙所爍。二無風吹衣露形。三無妙翅鳥所食。無此三種所生火惱名無熱惱。華嚴經雲。大地菩薩為此池龍。興大悲雲蔭覆一切眾生。離苦法門而得自在。于鱗甲中流出諸水日夜無竭。濟瞻部洲諸有情類。

    摩那斯者此雲慈心。華嚴經雲。將降雨時先雲七日待眾事了。然後始雨。故名慈心。

    優缽羅者此雲紅蓮華居池為名。

    經。有四緊那羅(至)眷屬俱。

    贊曰。梵雲緊捺洛此雲歌神。緊那羅訛也。初歌四諦。次歌緣起。次歌六度。後歌一乘。或初三種歌三乘之教行。後一歌一乘之理果。故名持法。或歌一乘教.理.行.果如次配之。隨佛所說一會之法所宜歌故。如世樂音歌君德故。

    經。有四乾闥婆王(至)眷屬俱。

    贊曰。樂音五孝反。梵雲末奴是若颯縛羅。此雲可意音。亦名如意音。樂者令人愛樂也。正法華雲。一名柔軟天子。二名和音天子也。梵雲健闥縛此雲尋香行。即作樂神。乾闥婆訛也。西域由此呼散樂為健闥縛。專尋香氣作樂乞求故。樂中有二類。一非絲竹也。鼓磬之類。二是絲竹。簫箏之輩。非絲竹之下者名樂。上者名樂音。絲竹之下者名美。上者名美音。或此同前歌神音曲。如次同彼。

    經。有四阿修羅王(至)眷屬俱。

    贊曰。梵雲阿素洛。此雲非天。索洛者天之異名。阿之言非。以多諂詐無天行故。名曰非天。如人不仁亦名非人。瑜伽.佛地論說為天趣攝。雜心名鬼趣。正法念經是鬼畜趣。伽陀經說鬼畜天三。有雲羅阿修羅是師子兒。畜生所攝。今依大乘瑜伽為正。此有五類。一極弱者在人間山地中住。即今西方山中有大深窟。多是非天之宮。以下四類十地經說。二妙高山北大海之下二萬一千由旬有羅宮。三次下二萬一千由旬有勇健宮。四次下二萬一千由旬有華宮。五次下二萬一千由旬有毗摩質多羅宮。準此已下八萬四千深于須彌矣。與起世經相違。彼說須彌東西去山一千由旬外有毗摩質多宮。縱.廣八萬由旬。七重城等是別聚落。亦復無失。羅此雲執日。非天與天斗時。將四天王天先與其戰。日月天子放盛光明射非天之眼。此為非天箭鋒。以手執日障蔽其光。故雲執日。今為第四。應知。初列婆稚者。舊雲被縛。非天前軍為天所縛。正雲跋稚迦。此雲團圓。正法華中最勝是。即當勇健。次執日後與天斗。時有勇健力。䟦陀縛義此非被縛。

    衣掊雇哉義菇勻ЭM雲繳簟9旁乒慵綺殘蚊哺蟆4斡陸『蟺被 N是。梵雲吠摩質炖嗽歧不 C魑鈉瀋懟;蛟票 跤霉諂浞T婆χ識嗦薅鏌病4宋 畬筇斕窞橢 竟 I嶂Z 浮K蕩艘蛟等繾諑質琛br />
    經。有四迦樓羅王(至)眷屬俱。

    贊曰。梵雲揭路荼此雲妙翅鳥。羽色妙不唯全金故。舊雲迦樓羅翻為金翅鳥皆訛謬也。增一阿含說。佛告諸比丘有四生妙翅鳥。謂卵.胎.濕.化。有四生龍亦卵.胎.濕.化。比丘當知。若卵生鳥欲食龍時。上鐵叉樹自投于海。是時此鳥以翅闢水令兩向分。而取卵生龍出而食之。設欲取胎生龍等鳥即喪亡。如是胎生鳥唯食胎.卵二生龍。濕生鳥食前三生龍。于化生龍。設欲食者鳥即喪亡。化生鳥能食四生龍。設使龍身。而事佛者。是妙翅鳥不能食啖。所以者何。如來恆行慈.悲.喜.舍四等之心。是四等心有大筋力有大勇猛。不可阻壞。故妙翅鳥不能食之。故諸比丘當行四等之心。今此次第即四生鳥。亦雲大威德者。諸龍怖故威德廣大。大身兩翅相去三百三十六萬里。大滿腹恆食飽。如意頷下有珠。

    經。韋提希子(至)眷屬俱。

    贊曰。此人王眾。佛以住此王城說法故獨舉之。梵雲吠題涓於唷9旁撲嘉┬印=裨品褪鞘チ濉L湓粕懟<炊 嶷  1伺嶷 猩瀉簟4朔吞澠 瀉簟4聳巧矯R嗍潛松街猩衩4穎似虻靡蛞暈 Nセ嵯6鏌病h笤瓢か綞嗌檉吐貳4嗽莆瓷埂0 ^世訛也。未生以前已結怨故。亦名折指。由造逆業聞小乘經懺悔已後。猶墮拍鞠地獄。後得獨覺果。涅經雲王不遇耆婆來月七日當墮地獄。聞大乘經懺悔已後不墮地獄。又有經雲。懺悔已後得柔順忍。以母標名故言韋提希子阿世王。加涅經等具陳其事。

    經。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贊曰。列眾中第二明其儀軌。尊敬情深各禮佛足方受正法退坐一面。

    經。爾時世尊(至)尊重贊嘆。

    贊曰。眾成就中文段為二。上來列眾此明佛所威儀。論解眾成就中有四。上已解三。此為第四。四眾者。古雲魔.梵.沙門.婆羅門。此說色欲二天之勝.人中上首。故師雲。一影響眾在座默然。二發教眾如子與彌勒三請是。三當機眾稟教悟解。四結緣眾時未悟解結後因緣。又有四眾謂聲聞.菩薩.並客.舊二眾。古人疏有多義。然此後文。又觀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為四。周回曰圍。坐匝稱繞。進財行為供。有攝資名養。修謹曰恭。崇仰曰敬。敬甚曰尊。尊深曰重。是理談美曰贊。觸事諭德曰嘆。論解有四。一眾圍繞。二前後。三供養恭敬。四尊重贊嘆。論牒經同此經之中少前後義。今準應言。爾時世尊為諸四眾前後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贊嘆文方具足。其前後者各見佛對其前為之說法。即以面向為前。所不向為後。望一一人皆有前後不以方處為前後也。

    經。為諸菩薩(至)佛所護念。

    贊曰。此即第三如來欲說法時至成就。略有三義。一依人先為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後為聲聞方說一乘。二依利先以一乘利他教理化根熟菩薩。後以一乘自利行果方化初根回心聲聞。三依法先談法體後談功能。故未說法華已前先說無量義。名為時至。大乘經者此是通句。余是別句。十二門論六義名大乘。一出二乘。二佛最大此乘能至。三佛之所乘。四能滅大苦與大利樂。五觀音等大士所乘。六能盡諸法源底。攝大乘雲亦乘亦大故名大乘。即萬行是。或乘大性故名大乘。即真如是乘運載義。無著金剛般若論說七種大。名雖少別義與對法第十一同。對法雲即此乘性由與七種大性共相應故名為大乘。一境大性以菩薩道緣百千教為所緣故彼名法大。二行大性具二利故彼名心大。三智大性了二無我故彼名信解大。四精進大性三大阿僧企耶修習百千難行行故。彼名淨心大。五方便善巧大性。由具智悲不住生死及涅故。彼名資糧大。六證得大性。成就十力四無畏等諸功德故。彼名果報大。七業大性窮生死際建立佛事故名為大乘。彼名時大。乘體根本即真如理。是無相故。與勝同。勝經雲。一乘即大乘。大乘即佛性。佛性即涅界。末通萬行亦乘亦大。七大性體。通有為故。至一乘章當具顯示。此為總句。名無量義等三句。是所說大乘。經別名。正法華中唯有二句。論牒經有十七名。正合論文應雲。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最勝經典.大乘方廣.教菩薩法.佛所護念.諸佛秘法.諸佛德藏.諸佛密處.能生諸佛.諸佛道場.諸佛法輪.堅固舍利.善方便.宣說巧一乘.第一義處.妙法蓮華.最上法門。論雲。一無量義者。成就字.義故。以此法門說彼甚深妙境界法故。深妙境界即佛最勝之境界故。能詮教法說彼義故。教亦無量。由此字教及所詮義皆名無量。無量義經雲。以諸眾生性欲無量故其所說法亦無量。法無量故義亦無量。義無量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是無相。如是無相無相.不相。無相.不相名為實相。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真實相已。所發慈悲。明諦不虛。于眾生所真能拔苦。苦既拔已復為說法。令諸眾生受于快樂。善男子。菩薩若能如是修一法門無量義者。必得疾成無上菩提。善男子。譬如一種子能生百千萬。百千萬中一一復生百千萬數。如是展轉乃至無量。此經典者亦復如是。從于一法生百千義。百千義中一一復生百千萬數。如是展轉乃至無量無邊之義。是故此經名無量義。論不唯取所生教理名為無量。無量之體即真智境。體能成就。成就彼字.義故。

    二最勝經典。此于三藏中最勝妙藏故。

    三大乘方廣。無量大乘法門。隨大乘眾生根機之法。此經具有住持成就故。

    四教菩薩法。為化根熟菩薩隨彼法器而能成就。不化二乘等故。

    五佛所護念。依佛有此依余無故。

    六諸佛秘法。此法甚深唯佛所知。秘是藏義故。

    七諸佛德藏。諸佛功德禪定之藏。在此經故。

    八諸佛密處。若根未熟非法器故。而不與之。

    九能生諸佛。聞此法門能成報化身菩提故。

    十諸佛道場。此法門能成無上菩提非余經故。能顯諸佛法身智故。

    十一諸佛法輪。破諸故。

    十二堅固舍利。三佛如來功德法身。此經具有而不壞故。

    十三善巧方便。依此法門得成佛已。復為眾生說天人等五乘之法。成佛智慧巧方便故。

    十四宣說一乘。顯示如來無上菩提究竟之體。二乘非究竟故。

    十五第一義處。此法門即是如來法身究竟住處故。佛之法身名第一義。此法身住處名第一義處。

    十六妙法蓮華。論有二釋。一出水義以所詮義名華。二華開義以能詮教名華。即證智甚深.阿含甚深也。

    出水有二義。一出水義不可盡。出離小乘濁泥水故。此談華體。頓悟菩薩性離泥水。法體性常故不可盡。此談一乘理性。出二乘故名出水。二復有義。蓮華出泥水喻諸聲聞入如來大眾中坐。如諸菩薩坐蓮華上聞說無上智慧.清淨境界證如來密藏。此意說言。菩薩坐蓮華上聞說無上智慧.境界。能證如來甚深密藏。聲聞回心已去得入大眾中坐。亦如菩薩坐于蓮華聞說慧.境亦證密藏。前解菩薩頓悟體出。此解漸悟後時用出。正以教理化諸菩薩。傍化二乘故作此說。華開義者。眾生于大乘中起懸崖想。心怯弱故不能生信。開示如來淨妙法身令生淨信。

    十七最上法門。攝成就故。攝成就者攝取無量名句字身.頻婆羅.阿婆等偈故。此為根本攝余一切名句字義故名為最上。此乃所詮。是余能所詮最上法之門。能詮亦是余能所詮法之門。由攝一切名句字等故。頻婆羅是小乘五十二數中第十八數。阿婆是第二十數。此是余大乘經教偈頌數。此皆能攝故名法門。即是二十千萬億偈。論雲十七句中此是總句。余是別句。此經但有三。一無量義體用勝故。二教菩薩法化根熟故。三佛所護念依佛有故。三義增勝故偏說之。

    問。其無量義經第十六亦名妙法蓮華。今說無量義經竟入無量義處三昧。從三昧起方說此經。亦名妙法蓮華。二名何別。

    答。有五解。一雲蓮華有二時得名。如蓮華未出水時性能出水故。亦名蓮華。彼經亦爾。說彼智慧之性能出于水。性能開敷時猶未化二乘趣一乘故。今者此經正化彼入大乘之位超出二乘。如蓮華出水已亦名蓮華。彼經正名無量義。傍名妙法蓮華。正逗菩薩傍令聲聞聞之信解不愚于法後方化入。此經正名妙法蓮華。亦得傍名無量義。正化聲聞入一乘故。時.位有殊體性無二。故將說此經先入無量義處三昧。二雲無量義經名法華。與此名.體無二。彼時唯教菩薩。未有二乘趣一乘故。說教理所依真如妙理正名無量義。傍名妙法蓮華此時化彼二乘趣一乘故。說能依行果正名妙法蓮華。如出水故。傍亦得名無量義也。三雲彼據智慧體名法華。此約智慧功能名法華。會二歸一故。四雲又彼以教理名為蓮華。菩薩已修一乘之因趣一乘果故。不為說行果一乘名為法華。由但不知應病與藥之教理故。但說教理名為法華。今此會中二乘未能應病與藥。故不為說教理蓮華。但為彼說行果二種。名為蓮華。令趣入故。故下經雲。乘此寶乘直至道場。因行華也。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等果蓮華也。又開示悟入中。論自解雲。開者無上義。示者同義。悟者不知義。入者令入不退轉地義。前三為果後一為因。勝亦爾唯說一乘因果名一乘故。五雲彼以教理二種名為蓮華。此經對彼二乘教理行果並名蓮華。義周圓故如前已說。前三義釋彼此體同。後二義釋此寬彼狹。由此義故彼無量義經唯以二義名為無量。一法二義論雲成就字.義故。字者教法。義者所詮。彼無量義經雲以眾生性欲無量故法亦無量。法無量故義亦無量義無量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是無相。然今此經雖初贊理教。後文多以行果名為蓮華。實體上下諸處經文。亦通教理行果故。後解為善。法華既爾一乘亦然。準此應悉。

    經。佛說此經已(至)身心不動。

    贊曰。下文第四所依說法隨順威儀住成就。住者依止安處之義。此明依止安處說法所依威儀隨順說法之軌則也。此正應言住說法所依隨順威儀成就。說無量義經訖結加趺坐。表智處深理方可說法。如說般若先住對面念後起方說經。坐有二相。一降伏坐以左押右。二吉祥坐以右押左。今將說法作吉祥坐。加者重也即交重足坐。有為跏者不知所從。此明依止安處何等軌儀而說于法。今依三種軌儀。一依三昧成就故入于三昧身心不動是。二依器世間天雨四華地六動是。三依眾生世間四眾八部歡喜等是。入定證真.起通警物.眾生喜仰故此分三。不唯安坐名為威儀。梵雲三摩地此雲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雲三昧者訛也。觀無相理定名無量義處三昧。處謂處所。無量義者無量義教所詮眾義。因真理生故說真理名之為處。論解一依三昧成就有二義。一者成就自在力身心不動故。謂若不入三昧有分別動搖。于此不能證說自在。今入三昧身心不動離于分別動搖。于法便得能證說自在故。雲成就自在力。身心不動故。二者離一切障隨自在力故謂得入三昧離諸定障。隨順于法證說自在。若有定障于證及說不自在故。論次別釋前自在力有二。一隨順眾生不見對治攝取覺菩提分法故。釋初自在力。謂諸眾生不能任運見無漏對治道。思覺方得。今佛亦爾。隨順眾生不能任運見對治道。今亦入定思惟攝取。覺察無漏對治道菩提分故。二為對治無始世來堅執煩惱故。釋隨自在力。堅執煩惱謂分別動搖。分別動搖故是非心起。是非心起故愛恚惑生。愛恚惑生故諸業起。諸業起故眾苦轉。今為治此分別動搖法執之心。故入三昧離堅執惑。論又解雲由入定故能動世界。及知過去無量無邊劫事。不入定者神變不起。不知過去世。示相故也。

    問。佛無不定心。行住恆在定。不起滅定而現威儀。何須今入。

    答。有十義。一入出隨緣動.靜利物故。二若不入定無由放光現諸瑞故。若不入定恐非佛瑞。三欲說法時示審機故。四顯法殊妙故入定觀令尊重故。五顯慧必由證理入定方能起之。師範後學令修定.慧故。六示定.慧滿。說法示慧滿。入定顯定滿故。七者為末世軌。說法必先自靜心故。八者示善思惟聰明之相。亦令余人審諦事故。九入定現瑞發三問答故。不爾便無彌勒等問。十顯示三密。入定意密。放光等身密。說法語密故。頌曰隨.瑞.審.妙.師滿.未.思.問.密。

    問。將說法華何故須入無量義定。何因不入法華三昧。

    答曰。即如將說般若亦先入定。能斷經雲端身正願住對面念後方說經。此亦如是先入無量義三昧後說法華。法華體即無量義故。法華三昧即無量義三昧。無量義經為菩薩說。法華經為聲聞說。無量義談體出生無量義。法華談功能能出二乘。體.能雖殊其實無二。故將說法華先入無量義三昧。下文亦有悟法華三昧。不言悟無量義三昧者。但是隨機濟物之要。宜逐便匠生之巧用。名雖有二體實不異。又教.理.行.果異故。如前。又先觀察真如法體。後說因果功能法華。

    經。是時天雨(至)及諸大眾。

    贊曰。下明器世間有二。一雨華二動地。今此雨華。曼陀羅者此雲適意。見者心悅故。曼殊沙者此雲柔軟。華體柔軟亦令見者離諸剛照礦三業故。摩訶大也。新翻經雲適意華.大適意華.柔軟華.大柔軟華。如次即是此之四華。欲明法悅諸人心調三業也。亦有雲天雨為芋音。華有五德。一掩蔽臭惡。表聞法已障垢雲銷。二嚴淨國土。表聞法已眾善飾身。故下經雲而此世界悉皆嚴淨。三敷榮見台。表佛將欲開闡一乘。四華後果結。表聞經已後得菩提。五香氣遠騰聞者歡悅。表內德周備名滿十方。眾生聞者莫不崇仰。唯雨此華非余華者。表聞此經發心歡悅離執二乘硬強心故。又將開一乘教理行果為其真實。亦開二乘四法以為權跡故。雨四華亦為度四生.興四念住.修四正勤.獲四神足。行四法跡。證四諦理.截四流.斷四系.去四軛.得四妙智.悟四涅.證于四德故。雨此四華不增不減。散佛以申供養。表佛四事已周。及眾以蔭群生顯眾當亦成四。

    經。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贊曰。釋迦所王三千大千名佛世界。此皆普動。故言普佛世界皆動。此動處也。下頌中言而此世界六種震動。故知唯是動釋迦界非十方界或此普動與光照同。不爾放光何故乃寬。動界乃狹。下文據近顯化此界舍權就實故。若依初解唯此界動。明舍權就實故。震者動也起也。六動有三。長阿含說。一六時動。謂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涅.今時動者轉法輪時。二六方動。大般若經第八帙說。謂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中涌邊沒.邊涌中沒.今或是此。三六相動。大般若說。謂動.涌.震.擊.吼.爆。搖不安為動。鱗隴凹凸為涌。或六方出沒名涌。隱隱有聲為震。舊雲自下升高為起。今雲有所扣打為擊。砰磕發響為吼。舊雲令生覺悟為覺。今雲出聲驚異為爆。此各有三名十八相動。般若經雲。謂動.等動.等極動。乃至爆.等爆.等極爆。但爾小動名動.諸處通動名等動.遍大傾動名等極動。余皆準知。今此舉總但名六動。唯是十八變中一振動也。勝思惟梵天經說有七因。一驚怖諸魔。二令時眾不起散心。三令放逸者而自覺悟。四令念法相。五令觀說處。六令成就者得解脫。七令隨順問正義。今亦可爾故示動相。

    經。爾時會中(至)一心觀佛。

    贊曰。此眾生世間。有四。一四眾。二八部。三二王。後結歡喜。梵雲鄔波索迦.鄔波斯迦者。鄔波近也。迦雲事。索是男聲。斯是女聲。以諸男.女成就戒者。堪可親近奉事比丘.比丘尼眾故。雲近事男.近事女。古雲優婆塞.優婆夷。名清信男.清信女訛也。

    夜叉者此雲勇健。飛騰空中攝地行類諸羅剎也。羅剎雲暴惡。亦雲可畏。彼皆訛音。梵語正雲藥叉邏剎娑。

    梵雲莫呼洛伽此雲大腹。大蟒田蛟腹行之類。摩羅伽訛也。余如前說。

    轉輪聖王有四。仁王經頌言。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鐵輪王。習種銅輪二天下。銀輪三天性種性。道種堅德轉輪王。七寶金光四天下。此與余經三種姓別。亦與十地經金輪位異。應會釋之。如王法念經第二。瑜伽第四廣說業果等相。隨其所應感得金.銀.銅.鐵四輪七寶等物而為化也。

    睹神變之希奇得未曾有。發勝心以冥道歡喜合掌。澄情寂听故一心。冀發金言故觀佛。

    經。爾時佛放眉間白豪相光。

    贊曰。下第五依止說因成就。論有二釋。一雲彼諸大眾現見異相不可思議事。如來應為我說。渴仰欲聞生希有心。名依止說因成就。是故放大光明示現諸世界中種種事故。夫佛說法必為濟生。生發希渴之心名為說因。此將說法所依止因。因生希渴而為說故。放光遠照異相難知。大眾睹光遂興正念。佛將為說渴仰冀聞。既生希有之心次應當為說法。是故放光能生眾生渴仰心。故名為說因。二雲先示現外事六種震動等。後示現此法門內證深密法故。所以先現神通外事。表佛說此法門乃是由內證深密法。又由內證深密。所以外現神變。神變既彰表佛將說所證之法。故名說因。雖先雨華動地。未是殊絕之能。今放神光希奇更甚。由內證深密故外現難思。由此說因獨標斯瑞。此中有三。一放光.二照境.三所見。此初也。眉者面首之媚。表所說勝大乘完媚。間謂兩中。表說中道。白為眾色之本。顯此法是三乘之源。所以喻白蓮華白牛馳駕也。豪者長毛。亦有為豪毛也。觀佛三昧海經第一雲。太子時舒長五尺。樹下長一丈四尺五寸。成佛已長丈五尺。有十楞現。中外俱空旋之圓卷如秋滿月。分明皎色映雪珂。圍如三寸。光有七義。一令生淨信知是勝人。二破暗瞑痴愚並蕩。三能導明引出世故。四表內發智光。五濟眾苦。由放光照眾苦息除。六警群情。由睹光明有緣皆至。七令厭色境。諸眾生等貪生死之境久沉生死。睹佛光明遂厭生死之色故佛放光。涅從面門而放四光。上生舉佛身而縱金色。今從眉間放其白光。各有表矣。

    神境智通有十八變。一振動.二熾燃.三流布.四示現.五轉變.六往來.七卷.八舒.九眾像入身.十同類往趣.十一隱.十二顯.十三所作自在.十四制他神通.十五能施辨才.十六能施憶念十七能施安樂.十八放大光明。雨四華者自在之變。振六種者振動之變。此放光者流布之變。見六道等示現之變。下神力品當具顯示。

    經。照于東方(至)阿迦尼吒天。

    贊曰。第二照境也。一世界者一三千界。照萬八千佛之世界。唯照東方者。西域以東為上。表法華經唯被佛性大乘機根不被余性。故不照余。譬如日出先照高原。佛日亦爾。先照根熟故舉東方。有所表矣。正法華中亦照東方。殊無照彼余方之文。

    萬者數盈滿。八者數不足。表此說一乘真實之盈滿。顯彼二乘權跡之不足。又萬表涅寶所萬德。八表菩提牛車八正。由此二體皆一乘故。此經將演此經能至。聞者圓成。故唯照爾不增不減。下照地獄者。表有苦而皆拔。上至天者勸有樂者而求一乘。慈悲普廣有緣皆照。地獄眾生雖不至會雖無容預之心。亦照令其苦息。

    梵雲阿鼻至此雲無間。無間地獄八地獄中此最下故。受苦不輟故名無間。梵雲捺落迦此雲苦器。亦雲不可樂亦雲非法行處。造非法行處也。在于處處。今言地獄從本大處以為言耳。

    梵雲阿迦v瑟W此雲質礙究竟。阿迦質礙義。v瑟W究竟義。阿迦尼訛也。色究竟天有形之頂.光可至處。不照無色彼無處故。

    靡者無也。傍照一萬八千。上下括于五趣。無不周遍。振動唯在此界偏警有緣。放光遂至一萬八千顯明權實故也。亦如光照五趣皆蒙。緣集聞經唯在四趣。

    經。于此世界(至)六趣眾生。

    贊曰。下明所照。有七。一六趣.二佛.三法.四四眾.五菩薩.六入涅.七起塔。此七分三。一睹生死沉淪。二睹三寶出現。三睹滅後行化。欲令欣厭以發心故。

    此生死沉淪六趣眾生以六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三開合.四處所.五壽量.六因果相。

    釋名者。六者數名。趣謂所趣。五蘊假者起煩惱.業所歸趣處。立以趣名。帶數釋也。地持雲所受自然故名為天。俱舍雲光潔自在神用名天。涅經雲以多思故名之為人。雜心雲意寂靜故名之為人。雜心雲以從他求。又常饑虛恐怯多思故名餓鬼。俱舍雲以傍行故名為傍生。或名畜生。畜者育畜之義人之資具人所畜養之生。故名畜生。梵雲捺落迦此雲苦器如前已釋。那落迦此雲惡者。造惡之者生苦器中故名苦器。無地獄名處所不定非唯地故。地持雲增上可厭。雜心亦雲不可樂故名為地獄。梵雲阿素落此雲非天前已解訖。

    出體者。六趣皆以第八異熟識而為自體。無覆無記性攝。故唯識雲此第八識是界.趣.生施設本故。又雲此識足為界.趣.生體。無勞別執有實命根。又有情流轉五趣.四生。然趣.生之體即異熟識故。

    開合者。六趣總為一。謂一期生死。次開為二謂善趣.惡趣。分段生死.變易生死。或開為三謂三界。或開為四謂四生.四有。四有者一生有.二本有.三死有.四中有。及四種生死謂方便生死.因緣生死.有有生死.無有生死。或開為五。謂五趣除阿素洛。或開為六。如此文等說有六趣。雜心非天鬼趣所攝。瑜伽.佛地天趣所攝。正法念經鬼.畜生攝。伽陀經中鬼.畜.天攝。今依大乘唯天趣攝。以瑜伽.佛地為正。行多不實諂詐為先。不同諸天直實行故名曰非天。如人不仁亦名非人。不言非鬼非畜生故。今此離之故分為六。或開為七。謂七有五趣及業有中有。或開為九。謂九有或九有情居。或開為二十五有。如下當說。余門如下第二卷經火宅頌中當釋。瑜伽第四正法念經亦具陳述。此說萬八千界六趣之生于此悉見。

    經。又見彼土(至)修行得道者。

    贊曰。此睹三寶出現有三。一佛.二法.三僧。僧中有二。一聲聞二菩薩。此聲聞中有其四眾。論雲修行者未得聖果。得道者已得聖果。四眾之中有此二類。因目睹佛身耳便聞法。並見彼眾隨佛修行。

    經。復見諸菩薩(至)行菩薩道。

    贊曰。此菩薩也。因緣者是所以義。謂為求出生死速證佛果成就眾生。為此因緣修菩薩道。或為嚴淨佛土成就眾生修菩提分。行菩薩道。或為修四攝六度行菩薩道。如是等種種所以。

    信解者信而且解。住地前位未得聖果。

    相貌者三業相儀。行菩薩道。貌儀也。應為貌字[-尸+白]猊皆非。住于十地已得道果。由種種所由行菩薩道故入二位。

    又因緣者外遇良緣值善友也。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故。

    信解。相貌是內修行。內修行中內心行名信解。身語行名相貌。心觀妙理名信解。舍頭目等名為相貌。

    行菩薩道者。論雲依四攝法教化眾生方便攝取故。信解。相貌皆是行菩薩道。四攝法者。一布施。如後當釋。二愛語。常說悅意.諦實.如法.別義之語。遠離頻蹙含笑先言。命進問安隨宜慰愈。見有昌盛而不自知覺善法增而申慶悅。說佛法教恆為勝益。于已怨仇起清淨意。于極痴者誓除疑惑。于真福田諂誑惡行都無嫌恨修難愛語。欲除障蓋為說先作。心調善者為說諦法。多放逸者誨令出離。有疑惑者談說決擇。依四淨語起八聖語。三者利行。由愛語故先示正理。隨所學處悲.無染心勸導。調伏.安處.建立.能令獲得現利財位.後利出家.俱利離欲.輕安.解脫。習近惡友未植善根。著大財位深極放逸。外道僻執邪見誹謗。常起八纏十惡業者。于此一切皆能開解起大悲心。雖受大苦心無勞倦倍生歡喜。雖處財位最勝第一。而自卑屈如僕如奴。如旃茶羅如孝子等。無染無偽真實哀憐慈愍之心。永不退轉。四者同事。以此義利若勸他學亦自修學。教他知已所修同事。善根堅固不生退轉。令作是念此所教我定有利樂。彼自行故。不爾便言汝自不善何能教我。汝且于他咨受此事。故須自行。菩薩利他行雖無量。舉此四攝攝一切行。故不論余。章義如無垢稱疏第二卷。

    經。復見諸佛(至)起七寶塔。

    贊曰。此睹滅後行化。有二。一入滅二起塔。梵雲波利v縛。此雲圓寂。即是圓滿體寂滅義。涅訛也。涅以六門分別。一體.二名.三得時.四得人.五能障.六入意。體者涅有四。一自性清淨涅.二有余依涅.三無余依涅.四無住處涅。此四之體即大般涅。有三一總四之體皆一真如。真如具三方成涅。能生圓覺名摩訶般若。體覺性故。在二乘身不生圓覺非為覺性不名般若。大智度論雲。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故華嚴雲自性清淨心亦名無師智。二出所知障名為法身。勝雲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法身。在二乘等不名法身非功德法所依止故。三眾苦都盡離二死故名為解脫。在二乘等分段死盡。雖離二縛非圓解脫。然二乘者亦微得此。三乘同坐解脫之床。由此二乘亦名得涅。然非大涅。義不具足故。又依涅經第二卷。大涅要三事具足名入大涅。般若能證二空之智。法身即是所證二理。解脫即是由智證理。障盡所得假擇滅。體如伊字三點。涅亦爾。由智證法身而得擇滅。法身為本依之有二故。如伊字二點在上一點在下。別不成者三事條然有其別體。許別時得理亦不成。三事涅不異不一要俱時得方名入故。縱不成者般若為最下品。解脫為次中品。法身為次上品。三法俱時三品而得。此亦不成。豎上下名縱。傍前後名橫。若三別體前後證之理亦不成。由起大智證法身理。離縛解脫。三事不一不異名入大涅。非如二乘執三別體有其三品。前後別得。或俱時得。成入涅。余別出體釋名等義如唯識第十卷抄。今明彼佛示入無余。非入大涅。初得成佛彼已得故。所應度者此已度訖故入涅。其未得度者亦皆為作得度因緣。故起寶塔供養舍利。

    梵雲設利羅體也。舍利者訛。睹波雲高顯。言塔訛也。

    又論本科照境已下文雲依器世間者。傍照萬八千。豎朗下二界是。眾生世間者所見六趣眾生是。數種種者。下雲示現種種觀故。即余五所見。觀見此中種種事故。論開為四。一者食。謂所見佛資長義。任持義是食義。然資長眾生殊勝善法。住持眾生善根不壞故佛名食。又雲是示現依止住食。若爾菩薩八地以上。對法亦名示現住食應入此攝。又受用義是食義。受用法樂能食故名食。二聞法。如名可知。三修行。謂四眾修行得道。及菩薩行菩薩道者。四者樂。謂所見入滅。生滅滅已彼寂為樂故。又樂有五一自性樂。二因樂。三苦對治樂。四受斷樂。五無惱害樂。此復有四。一出離.二遠離.三寂靜.四覺法。此入涅是後四中寂靜樂也。示現種種觀者。此顯寶塔無數恆沙觀知此故。又觀見此種種事故名種種觀量。種種者解下頌中。入涅已起七寶塔。寶塔高妙五千由旬等。是。又重科所見七事雲。六趣眾生是具足煩惱差別。佛下足六事具足清淨差別。具足清淨差別中有佛.法.弟子差別。示現三寶差別故。弟子中復乘差別。聲聞.菩薩二乘別故。即此清淨中有世界有佛。見三寶者名為有佛。有世界無佛見入涅。及為起塔名為無佛。◎

    法華玄贊卷第二(本)

    保安三年十月十九日移點已了以興福寺圓如房之本法隆寺僧覺印為令法久住為之。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二(末)

    沙門基撰

    ◎經爾時彌勒(至)而有此瑞。

    贊曰。第六大段大眾現前欲聞法成就。文段有三。初彌勒示相懷疑。次眾人實生心惑。後慈氏雙申兩意。發問先因彌勒道滿當主。因成現世。逢緣不少植業良多。豈復睹豪光而不知。觀等持而不了。但是示有不知之相發問以警群情。故名彌勒示相懷疑。

    眾人以根地人下不測大聖之征祥。觀外相以疑生故名眾人實生心惑。

    彌勒挾自他之兩意發問文殊一人。征先所由故為第三段也。初中有四。一牒瑞征因。二舉奇詢答。三推功上德。四謙己方陳。此初文也。妙用無方曰神。神通轉異名變。外應群物立以瑞名。瑞即信也符應也。此問放光有何符應。所以牒說因以為問。

    經。今佛世尊(至)誰能答者。

    贊曰。此舉奇詢答。牒隨順威儀住以為問。入三昧。三昧理深名不可思議動地雨華名現希有事或雨華.動地.放光.遠照.外應物機皆名神變牒瑞征因所攝唯入三昧名為希有事誰能答者詢訪答人。

    經。復作此念(至)我今當問。

    贊曰。文殊師利等推功上德。我今當問者謙己方陳。文殊師利道果久成。示居因末紹佛法王之位。獨得法王子名。已曾親近得遇良緣。供養諸佛深植德本。進財進行名供養故。文殊師利住第四依供養八恆。並前三依合值二十六恆河沙佛故。必應見此希有之相。謙己不知。

    我今當問。論雲問于一人多人欲聞生希有心。是故唯問文殊師利。心多未了疑出多人。解在非多答唯在一。論雲示現佛與弟子互相隨順。證.說等法皆不相違。為現大相因故者。大相謂所說妙法。因謂神變。今現瑞相為說之因。又大相者即現瑞相。瑞相即因。與所說法為因故。又因者所以。問現神變等大相之所以也。何故唯問文殊不問余人。有二法故推于文殊。一現見諸法文殊證知諸法故。二離諸因緣自心成就彼法故。謂文殊師利離諸構畫。及離比知並從他聞之因緣故。所以推之。示現種種瑞相者。示現彼彼事。事非一故名為彼彼。如彼事現沒住滅。所見六趣眾生現在彼生死中沒名為現沒。所見佛.法.四眾.並諸菩薩。現在彼住名為現住。見佛入涅。並為起塔。現在入涅故名現滅。所見七事無不攝盡或住即現在。滅即沒無。見入涅並為起塔名滅沒。所余五事皆名現住。論以文殊能記彼事。是故問之。文殊師利所作成就因果成就所作者。謂彼所修作法。此有二種。一福德二智慧。內德滿也。因成就者謂一切智成就。緣即放光.雨華.動地。外德滿故。重復釋言因者相也。謂現大瑞相此因。之果者謂所說大法。文殊外因既滿內德復圓。故能知佛亦說妙法果。故今推問。

    經。爾時比丘(至)今當問誰。

    贊曰。眾人實生心惑也。是佛光明牒說因放光。神通之相牒威儀中雨華.動地。外相眾人共睹。所以牒之生疑。入定非眾所知所以不牒為問。以根.人.地並居下故不能測知佛之入定。既不知入于何定。亦依何處以生疑。故不問也。

    經。爾時彌勒(至)文殊師利言。

    贊曰。下第三段雙申兩意發問先因。有二。初長行後重頌。長行有二。此初雙申兩意。

    經。以何因緣(至)國界莊嚴。

    贊曰。此後發問先因。而有此瑞總也。神通相者牒威儀中雨華.動地。放光明等牒說因也。彌勒挾自.他以為問。睹外瑞而共同故。雙牒瑞以生征。不牒入定以為問。外人不疑入定。下亦不頌入定故也。悉見彼佛國界莊嚴者。論總解經意雲。種種佛國土者。示現彼國土中種種差別。示現為化四眾.六趣眾生。所現穢國及淨妙國土。無煩惱眾生住處。為化十地菩薩所現淨國。于彼國土佛為上首者。諸菩薩等依佛住故。佛于二國得自在故。長牒前文。所以所見之中先說佛為上首。凡說重頌有十所由。一為利.鈍兩根。二為前後兩眾。三為直.曲兩樂。四為難.易兩解。五為真.俗兩隨。六為取.舍兩分(長行取善頌文舍惡)。七為標.釋兩則(長行標頌文釋)。八為智.辨兩殊(長行智無盡頌中辯無盡)。九為解.持兩異(長行為解法頌中為持法)。十為說.行兩別(長行為樂說者。頌文為樂行者)。頌此十曰利鈍與前後直曲難真俗取舍及標釋智辨解說行長行與頌六義不同。廣略或有無合離與前後文質並隱顯是曲直差別至下文中一一當顯。

    經。于是彌勒(至)大光普照。

    贊曰。梵雲伽陀此翻為頌。頌者美也歌也。頌中文句極美麗故歌頌之故。訛略雲偈。此焰頌。進詮體義劣于名句。退為所依不及聲文。故于百法不別建立。然以聲上屈曲為體。即名句文更無別性。不同小乘頌依于文及文士者。此乃室盧迦三十二字處中頌也。凡有六十二頌分之為二。初五十四頌頌前瑞相。後八頌頌正興問。初中復三。初一頌頌前說因中放光能照。次三頌頌前威儀中雨華動地等。後五十頌頌說因中照境所見。此初也。先頌放光後頌雨華。六不同中前後不同。隨文便故。

    經。雨曼陀羅(至)地皆嚴淨。

    贊曰。下三頌頌威儀中三事。一頌半雨華。半頌動地。一頌四眾歡喜。此頌雨華。不頌入定自知不問。眾亦不疑。長行四華。此頌二者。合離不同。華為釤聰惴縊瞥喟滋聰閆稍段毆試每芍諦摹5亟匝暇荒擻氤タ杏形薏煌 br />
    經。而此世界(至)得未曾有。

    贊曰。初二句頌動地。後一頌頌四眾歡喜。

    經。眉間光明(至)上至有頂。

    贊曰。下五十頌頌照境所見分齊。為二。初一頌半頌照境。後四十八頌半頌所見。此頌器世間。即照境也。皆如金色顯可重故。光雖白色表一乘為本。所照如金彰一乘可重。或示現諸佛淨土之相。令修一乘外果之因。故如金色。至下當知。下文殊頌中亦現淨土故。或豪雖白光乃金色。

    經。諸世界中(至)于此悉見。

    贊曰。下四十八頌半頌所見六事。前七事中不頌入滅。文分為六。初一頌半頌六趣眾生。次半頌頌見佛。次六頌半頌聞法。次一頌半頌四眾。次三十一頌半頌行菩薩道。後七頌頌滅後起塔。此初也。即眾生世間中。具足煩惱差別。生死。是總通惑.業.苦。所趣是別即六趣果。或所趣果體即生死。以業.煩惱.假者有情為能趣故。經自釋言善惡業緣受報好丑。受報好丑是所趣果。善惡業緣為能趣因。由善業為異熟因貪等為潤緣受人天好總報。人天好總報行善眾生所歸處故。由惡業為異熟因貪等為潤緣。受三惡趣丑總報。三惡趣丑總報行。惡眾生所歸處故。名為所趣。于此悉見。中有.業.煩惱名為能趣。外器世間名趣資具。內異熟果名為所趣。如有頌言獸歸林藪鳥歸虛空聖歸涅法歸分別即以所歸為所趣。假者有情以善惡趣為生死所趣。論明具足清淨差別。即數種種。

    經。又睹諸佛聖主師子。

    贊曰。此半頌明見佛。師子即聖主。聖主即諸佛。以下釋上。無畏自在名師子。冥真洞俗名聖主。眾聖之主即諸佛也。

    經。演說經典(至)開悟眾生。

    贊曰。下六頌半頌聞法。分二。初三頌半頌聞四辨。後三頌頌聞三乘。此即初也。初半聞義無礙。一頌聞法無礙。一頌聞詞無礙。一頌聞辨才無礙。義深名微妙。上乘名第一。義無礙解也。教離垢染名清淨。善順人心名柔軟。法無礙解也。契理名深妙應機名樂聞。妙順諸方名各于世界。詞無礙解也。種種因緣法之道理。以無量喻諸譬況也。法喻雙開略有二義。一照明佛法。二開悟眾生。辨才無礙解也。

    經。若人遭苦(至)為說淨道。

    贊曰。此聞三乘。聲聞.獨覺.菩薩如次配此三頌。厭音于艷反。厭淤猶足而不欲復為也。有作厭于鹽反飽也。

    經。文殊師利(至)今當略說。

    贊曰。此一頌半頌見四眾。因結于前便明睹彼四眾修行得道相狀眾多。見聞若斯結前所見。及千億事明見四眾。今此經中宗明一乘。不能具列余四眾行。故例眾多我今略說上明聲聞。下明菩薩。即乘差別。

    經。我見彼土(至)而求佛道。

    贊曰。下三十一頌半頌行菩薩道。分三。初一頌頌種種因緣。次十七頌頌種種相貌。後十三頌半頌種種信解。前長行中以外緣內行說凡至聖階降先後。今頌先依外緣後明自行。自行以勝劣為前後。相貌者十地無漏有漏雜修。次第修六波羅蜜行。信解者唯有漏修。亂修非次第。勝劣既殊故前後別。然修六度略有三位。見道以前初劫之中于一行中唯修一行。亂修有漏即此信解。初地至七地滿第二劫中于一行中修一切行。有漏無漏二皆雜修。八地至十地滿第三劫中一切行中修一切行純無漏修。後二劫修即此相貌。十地經言。初地行檀乃至十地而修智度。于余度中隨力隨分非不修習。故此相貌即十地修。有次第故行廣大故。信解即是見道已前。行非勝故說亂修故。此頌因緣。

    恆沙菩薩者梵雲伽。訛略雲恆。河神之名。河從彼稱。音其矜反去聲也。經中說恆河沙為喻。無熱惱池出四大河此即一也。一由沙多。二由世人共為福水。入洗罪滅沒死生天。三雖經劫壞名字常定。四佛多近此宣說妙法。五眾人共委。故多為喻。仍取初出池口方四十里沙。以為喻。

    經。或有行施(至)求佛智慧。

    贊曰。下十七頌頌相貌。中分二。初十五頌頌六度次習二益圓成。後之兩頌八風不動。三悲接物。頌六度中分六。初六頌施。次二戒。次一忍。次一勤。次二定。後三慧。此施有三初四外財。次一內外。後一內財。外財四中一施七寶。次施八珍。次施成度。後施雜物。

    七寶中一金。說文金有五色。黃為其長。久[`/不生百練不輕徙革不違。西方之行出于土從土左右。所以金字象金在土形。今亦聲也。二銀白金也。三珊瑚紅赤色石脂似樹形。四真珠即赤真珠。佛地論雲。赤蟲所出。或珠體赤名赤真珠。五摩尼者。如意神珠。既無琉璃便開珠二。六車𤦲梵雲牟娑洛揭婆。青白間色。七馬瑙梵雲遏濕摩揭婆此雲杵藏。或言胎藏者堅實故也。色如馬腦故從彼名作馬腦字。以是寶類故字從玉。或如石類字或從石。此七不同隨方所重。如上生疏。

    次頌八珍。一金剛。二諸珍。帝青大青之類。三奴。古者罪人役官入賤為奴。或為僅字。四婢。女之卑稱。五車。輿輪之總名。夏後氏奚仲所作。古音居。言行所以居人。今車舍也。言行者所居如舍。六乘。駕也。謂可乘者。周禮乘載也。謂象馬之徒。七寶飾輦。挽車人在前引之。古卿大夫亦乘。自漢已後天子乘之。故今天子皇後所乘車曰輦。八寶飾輿。余據余居二反。說文車輿也。又車無輪曰輿。乘也載也。有作輿非也。皆以珍嚴故言寶飾。次一頌施成度義。成唯識雲具七攝受方成度相。若闕便非。應說頌曰安住.與依止意樂.及事業巧便.向.清淨度成由此七此中但舉一回向菩提余六準而可悉。願得佛乘三界第一即回向意。次一雜物。駟音息利反。古人四馬一乘逐也可以馳逐。房星四謂之天駟故人效之。欄鉤欄也。門遮也。欄.闌皆得。有作蘭香草也。非此義。J音食尹時名二反。闌檻也。縱曰檻橫曰J。華音戶華反。依此俗釋。黃帝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雲氣金枝玉葉止于帝上。有花之形。因而作華蓋。華美之蓋也。據實理釋。西域暑熱人多持蓋以花飾之。名為花蓋。華是花音也。軒音虛言反。安車也。曲車耳。以物增嚴名為飾也。有作沂渦橘確礎2頰懦瞪嫌讓搖3鄧穆砑蕁0衛J上施華蓋。張已鮮巍R暈 際 I縴耐獠拼我荒諭狻I淼任 諂拮游 狻4我晃  J┐男饋J┬形逑唷V列募靶判摹K媸薄W允質 H綬ㄐ小I崳鎩J敲┤逯幀<雌呱閌苤械謁氖亂擋揮κ┬轡逑唷2瘓宦抑諫蘸χ諫錛盎稻恍惱摺=圓揮κ┬搿<次逑嘀腥綬ㄊ┬病J┬形謇G捉  旨 誥矗 妹牛 醋骱笫幣頡J敲┤評4松轄勻綬え刑嶁木 怠S詿聳┬杏ζ鶿鬧恰R蝗粲脅菩牟煥質├鵓蹺蛑恰6葡抒諦牟煥質├鶉炭嘀恰H圃靡廡牟煥質├鷸 怪恰K男朗攔惺┬咂鴆患嶂恰J┬暈尢凹氨慫鶉滴 浴H縉腥廝怠br />
    經。文殊師利(至)而被法服。

    贊曰。此二頌戒。戒有三種。一律儀戒即七眾所受。二攝善法戒所修三乘一切善法。三饒益有情戒即利有情三業萬行。勝經雲波羅提木叉毗尼出家受具足為大乘故說。菩薩地言律儀戒者舍輪王位如棄草葉。出家受具足等。皆名律儀戒。故此所說即律儀戒。律儀戒為本方有後二。若破律儀三戒俱舍。故四波羅夷皆律儀戒。此明初出家方能受具足等。故說最初律儀戒也。有本言披法服。披音敷羈反。方言披散也。今亦h著之義。今正應言而被法服。被音皮義反。服用被帶之義。出家寬曠猶如虛空。在家迫迮猶如牢獄。故說出家。持戒有五利。一十方佛護念。二舍命時歡喜。三持戒者為親友。四功德圓滿。五生生常得戒成其性。智度論說戒為德瓶。即此第四。頌曰護念.終歡喜戒友.功德圓生常戒成性是名戒五種。

    經。或見菩薩(至)樂誦經典。

    贊曰。此一頌忍。讀誦經典思惟法義。諦察法忍。舉難偏說。攝余二忍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

    經。又見薩薩(至)思惟佛道。

    贊曰。此一頌勤。此通被甲攝善二種。略無利樂有情精進。精進有五。謂被甲.加行.無下.無退.無足。即經所說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舍善軛。最初發起猛利樂欲名被甲。次起堅固勇悍方便名加行。次為證得不自輕蔑亦無怯懼名無下。次能忍受寒熱等苦于劣等善不生喜足名無退。次能證入諸諦現觀等欣求後後勝品功德名無足。二乘究竟道欣大菩提故。諸佛究竟道樂利樂他。故初一名被甲。後四名攝善。此中合名勇猛精進。

    經。又見離欲(至)贊諸法王。

    贊曰。此二頌定。離憒鬧故常處空閑。由安住靜慮故深修禪定。引發靜慮故得五神通。由辦事靜慮故贊諸法王。此三必由離欲方得。

    經。復見菩薩(至)聞悉受持。

    贊曰。下三頌頌慧。此一加行智。妙達實相故智深。音樂不壞故志固。又思慮遠故智深。不休息故志固。加功能問。聞並能持。

    經。又見佛子(至)而擊法鼓。

    贊曰。此二頌頌二智。定慧具足根本後得二智滿故。後得智中以喻講法。講法有四意。一欣樂說法。二化諸菩薩不化二乘。三破十魔眾。四而擊法鼓。擊法鼓者開權顯實。至下當知。魔羅雲破壞號也。略雲魔。名波卑夜雲惡者。波旬訛也。雜藏中佛說魔軍有十。今為頌言欲.憂愁.饑渴愛.睡眠.怖畏疑.毒.及名利自高輕慢彼汝等軍如是一切無能破我智箭定刀摧壞瓶投水或正智擊真如後智擊俗理。說法發響令眾得聞。此六度中皆具二利。然以布施唯明利他。後慧通彰二利。中四但說自利略無利他之說。實非無也。

    經。又見菩薩(至)不以為喜。

    贊曰。下二頌八風不動。三悲接物。二頌如次。此八風不動。宴音焉見反。安也息也。有作晏字。焉澗反亦默也。八風者一利.二衰.三毀.四譽.五稱.六譏.七苦.八樂.今此但舉于四.生喜。得財位名利。面贊為譽。背贊名稱。適悅名樂。于此四中菩薩不以為喜。恭敬之言義貫通故。翻此四種衰.毀.譏.苦亦不生憂。身心寂然語言宴默離八風故。此如瑜伽第二帙解。

    經。又見菩薩(至)令入佛道。

    贊曰。此三悲接物。悲謂拔苦。有情緣悲緣有情起。行有多種生亦無窮。偏舉一行。濟重苦生故言放光濟地獄苦。余二悲行法緣無緣準此亦成。下當具顯。

    經。又見佛子(至)勤求佛道。

    贊曰。下十三頌半頌地前凡夫信解行道。六度亂修即為六也。一頌勤.一頌戒.一頌半忍.二頌定.五頌施。三頌慧。此勤也。飲食知量減劣睡眠。初夜後夜覺悟瑜伽。遺教亦言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嘗試也。謂暫為之。今不暫為故言未嘗。經行林中。西域地濕疊磚為道。于中往來消食誦經。如經布綃之來去。故言經行。此乃策勵修四正斷。于已生惡不善法修律儀斷。于未生惡不善法修斷斷。于已生善法修防護斷。于未生善法修修習斷。以求佛道。故華嚴雲佛子善諦听我說如實義或有速出要或有難解脫若欲求除滅無量諸過惡應當一切時勇猛大精進譬如微小火爝濕即能滅于佛法教中懈怠者亦爾譬如人鑽火未出數休息火勢隨止滅懈怠者亦爾譬如淨火珠離緣而求火畢竟不可得懈怠者亦爾譬如明淨日閉目求見色于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爾由初發心精進為最。信為欲依。欲為精進依故。此但以精進為首。十信心中信後精進故。

    經。又見具戒(至)以求佛道。

    贊曰。此一頌戒。三業威儀常無缺減。勿輕小罪以為無殃。水v雖微漸盈大器。深見怖畏及慚愧故。淨如寶珠者。一內外無瑕。二戒德圓備。三威光晃曜。四眾所愛樂。由此鵝珠被縛草系舍身。雁墮知事之前。龍生伊蘭之樹。瓶隨所欲。律儀為本故也。

    經。又見佛子(至)以求佛道。

    贊曰。此一頌半耐怨害忍。少得謂多得。名增上慢。恃族姓.色力.聰睿.財富.道德.名譽。得高勝他遂行打罵。菩薩以五種觀皆悉能忍。一親屬想。二唯法想。三有苦想。四無常想。五攝受想。頌曰應觀彼害者親屬.唯有法有苦.及無常攝受.故應忍上來略標並廣如幽贊。恐繁不述.捶音之累反擊也。打音頂。

    經。又見菩薩(至)以求佛道。

    贊曰。此二頌定。所離有四。一戲謂分別戲論。二笑謂談謔。三離自愚痴。四離惡眷屬。離親屬尋故。不離有二。一翻第四親近善緣。二一心除亂翻前三種。故遺教經雲。汝等比丘。當離憒鬧獨處閑居。思滅苦本。若樂眾者即受眾惱。廣說如經。

    經。或見菩薩(至)求無上道。

    贊曰。此五頌施。分三。初三頌四事施。次一頌上妙施。後一頌意樂施。四事者飲食.湯藥.衣服.臥具。肴者非谷而食之曰肴。肴𦵔也應作肴字。食也啖也。菜之類是。亦雲豆實。膳具食也。今時美物亦曰珍膳。俗解肴膳肉也。今則不然。菩薩設以供養佛故應為膳字。有作肴膳非也。旃檀者赤謂牛頭釤礎︰諼階咸粗 唷0孜槳滋粗 簟I廈釷┬小8福 覆 7ㄊΑW詈笊砥腥I璺侵スи呤└轡蘗俊S衷迫粲薪渥闥灩佣鼙嫠道噯恕H綬鶇笫τ ┬0 松撲倒氏嗨乒省R鄖寰緩迷傲質 R飫質┬杏辛飫幀R還憒螅 捫幔 斷玻 畝韉攏 邐奕荊 坪謾4酥杏腥R換斷玻 捫幔 坪謾<辭笪奚系狼笆┤氖錄垂憒笫 ︰殺飼岸髏韉率 H蔽 誆晃 駒用奕臼 R砸呈┬惴ㄊ徹省2歡榧う私俟省R砸揭┤┐鋇梅ㄒ┤拗畈」省R砸路┐悶弒σ隆H岷蛻撲塵 牙 省R暈躍呤┐本咦試等 佔派崠缺 夜省R栽傲質┐弊【踉紛蒺J骯省<暗夢蘼┐ 質鞁省R曰 ┐悶呔躉 省R怨┐盟氖З省R栽﹞厥┐鋇蒙 赴私獬毓省br />
    經。或有菩薩(至)求無上道。

    贊曰。此三頌慧。初一後得智。法施無盡故。迦葉經雲。若恆沙世界。珍寶滿其中以施諸如來。不如以法施。施寶雖福多不及一法施。一偈福尚勝況多。難思議。次一正智證無相故。二相者分別也。無二相者即是余經不二法門。如彼三類說不二義。地前學作有相無相.利他自利.二智行故。後一加行求正道故。教音古孝反。訓也示也。詔音諸耀反。導也。謂教導之。詔照也。于成事即有所犯。以此示之使照然。可見。又有本作教招。教無平音。招誘進也。

    經。文殊師利(至)供養舍利。

    贊曰。下第六段有七頌頌起塔。有二。初一頌供養舍利。後六頌造塔供養。後文分三。初三頌造塔嚴飾。次一頌八部供養。後二頌顯造塔殊勝。又七頌分二。初五頌頌長行。後二頌結造塔勝。初中復二。初四頌菩薩供養。後一頌八部供養。菩薩供養復二。初一頌供養舍利。後三起塔。準此頌文長行應言供養舍利起七寶塔。此初也。

    經。又見佛子(至)寶鈴和鳴。

    贊曰。此三頌起塔。一頌數。一頌量。一頌嚴。菩薩地說。若佛滅後造一或多佛制多等而為供養。當獲無量大福德果。受大梵福。無數大劫不墮惡趣。亦獲無上菩提資糧。

    梵雲逾繕那。限量義。訛雲由旬。俱舍頌雲。極微.微.金.水.兔.羊.牛.隙塵蟣.虱.麥.指節後後增七倍二十四指肘四肘為弓量五百俱盧舍此八逾繕那十六里余。若依余經乃四十里縱音即容子用二反。豎也。廣橫也。古為從字。切韻唯有縱.蹤.䡮三字。有本作從不知所出。俗解南北曰縱。東西曰橫露謂不覆幔謂覆也。顯所莊嚴或露或覆。下寶塔品當具釋之。此明報土寶塔之量。上位所見。不爾此洲詎安多塔。有雲幔幕也。在傍曰帷在上曰幕。幕覆也。露謂覆露同。諸經文。珠交露蓋。有作縵字繒帛無文非是幔體。寶鈴和鳴聲和調也。

    經。諸天龍神(至)常以供養。

    贊曰。此明八部供養。

    經。文殊師利(至)其華開敷。

    贊曰。此二頌結造塔勝。因造塔故國界殊特。塔迥高嚴。眾寶彩飾。如天帝釋圓生樹王花開之時。端嚴絕比。迥光諸樹。故以為喻。

    經。佛放一光(至)照無量國。

    贊曰。下大文第二段。有八頌頌請。分二。初四頌牒奇興問。後四頌推事請答。初中復二。初二頌牒近遠兩立奇後二頌舉見二事問。此初也。初頌牒見近奇後頌牒見遠奇。

    經。我等見此(至)放斯光明。

    贊曰。此二頌舉見二事。問初頌牒自他之兩見。後頌舉此彼之被瞻。疑意若斯。放光何故。此被瞻者欣我問故。彼被瞻者希仁答故。

    經。佛子時答(至)演斯光明。

    贊曰。下推事請答。分四。初一頌推時請答。次一頌推事請答。次一頌舉事極大。後一頌正請彼答。此初也。四眾欣渴冀聞勝道。願決令喜今正是時。凡說法者必逗機故。

    經。佛坐道場(至)此非小緣。

    贊曰。初頌推二事請答。一妙法二授記後頌明事極大。見佛及淨土此非小緣故。

    經。文殊當知(至)為說何等。

    贊曰。正請彼答。唯見瞻仁獨仁答。前瞻此彼問答之者雙瞻。此獨瞻仁願決眾之疑網故也。

    經。爾時文殊(至)及諸大士。

    贊曰。下第七文殊師利答成就。論雲文殊師利以宿命智。現見過去因果相成就十種事。如現在前。是故能答。非比度非構虛能答也。論雲。因相者文殊自見已身于彼彼佛土修行諸行。是今時之因菩提因行故。果者過去所依自體。論雲文殊自見已身是過去妙光法師。于彼佛所聞此法門為眾生說。是前前世過去之果。果謂所依自體。非是所見因之果也。彼因者今時佛果之因。彼果者乃是過去無量生因之果。大分為三。初標名總告。次正答所征。後有二頌語眾勸知陳佛今說。此即初也。

    經。善男子等如我惟忖(至)演大法義。

    贊曰。正答所征也。然依論本。此答之中成就十事。第一現見大義因即此文是。第二諸善男子我于過去下。現見世間文字章句甚深意因。第三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邊下。現見希有因。第四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下。現見勝妙因。第五其最後佛未出家下。現見受用大因。第六佛滅度後妙光菩薩持妙法蓮華下。現見攝取諸佛轉法輪因。第七日月燈明佛八子皆師妙光下。現見善堅實如來法輪因。第八是諸王子供養無量下。現見能進入因。第九其最後成佛者名曰燃燈下。現見憶念因。第十彌勒當知爾時妙光菩薩下。現見自身所逕事因。因者所以文殊現量智見其事證其所由。以答彌勒。故說為因。或此十事多居往代。為今時因。故名為因。此十因中總為五對。一義教對。二希勝對。三轉嗣對。四堅進對。五他自對。配經十相如次應知。此中總分為四。一示相籌量答。二舉古成今答。三指陳別事答。四古今相即答。初二後一如文次第。自余中間七因總為指陳別事。至文當知。今此即示相籌量答。惟者思也念也謀也。忖者度也。論名現見大義因成就者。

    義者義理。成于八種大義理之所由。所由因也。八大義者。經有五句。論有八句。應言欲說大法。雨大法雨。擊大法鼓。不斷大法鼓。建大法幢。燃大法炬。吹大法螺。演大法義。論中第七方說不斷大法鼓。今以義推故第四說亦不相違。雨大法雨二皆宇音。或初芋音。吹有二音。昌為尺偽二反。今從初反。螺音落過反水蟲也。或作蠃字。論雲疑者斷疑。即欲說大法。欲破先疑住外凡位令進修故。已斷疑者增長淳熟彼智身故。即雨大法雨。先住內凡而無疑者。滋善萌芽令入聖位欲增善故。此本論意上下相連鉤鎖相起。以釋經文。下皆準知。論雲根熟者。為說二種密境界。謂聲聞菩薩二密境界。二句示現。即擊大法鼓.不斷大法鼓。以遠聞故次第配之。即明今者開往聲聞乘為權密境界。顯今所說菩薩乘為實密境界名二密境界。令根熟者舍權取實。故論雲入密境界者。令進取上上清淨義故。即建大法幢。建立菩提妙智極高顯故。猶如于幢由知權實有舍有取。行大乘行得菩提智離障淨故。論雲進取上上清淨義者。進取一切智現見故。即然大法炬。既得真智建立菩提。照于真境證涅故。如炬照物。論雲取一切智現見者為一切法建立名字章句義故。即吹大法䗍。既得真境必須說教義。教詮一切法故。名為一切法建立名字等。如俗作樂。曲終滿位吹大螺吼。今既得果事圓滿位。為他說法亦復如是。故涅說吹貝知時論雲建立名字章句義者令入不可說證智轉法輪故。即演大法義。說于教者。令所應度入于證智。成轉法輪摧于煩惱。此八句中分為四對。一破惡進善對。二開權顯實對。三得智證真對。四說法利生對。如是循環名為法輪。自既得果。欲令有情證聖真智破滅煩惱。論既鉤鎖解經。故此相乘為對可披解意尋釋來由。經有五句唯二對半。有破惡進善.說法利生.開權一門。自余顯實.得.智證真。文對皆闕。仍不次第。讀者應知。

    經。諸善男子(至)即說大法。

    贊曰。下現見世聞文字章句意甚深因者。此說大教故教是世間戲論名字章句故。意者意況。說教之所以也。即是舉古成今答。文中有三。一舉過去。二結成今。三釋其意。此初也。

    經。是故當知(至)亦復如是。

    贊曰。此結成今。

    經。欲令眾生(至)故現斯瑞。

    贊曰。此釋其意。放光何意。欲令聞知難信法故。昔說二真今談一實。令舍舊極取今新極。故名難信。不但信難義旨亦難。

    經。諸善男子(至)阿僧劫。

    贊曰。下有八因總為二文。初長行後偈頌。長行分二。初七因指陳別事答。後一因古今相即答。初文分三。初一贊揚希有答。次一顯後勝妙答。後五委陳同事答。初贊揚希有答。論名現見希有因。無量時不可得故。于中有四。一贊時久遠希。二贊佛名號希。三贊法勝妙希。四贊生利答希。此即初也。論雲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量者。示現過彼阿僧劫不可得故。梵雲阿僧企耶訛雲阿僧。言無數也。俱舍論說。第五十二數。從一積十至此數極名阿僧。本數六十。余八傳忘。華嚴經說百二十數。此乃第一百一十二。劫臘波略名為劫。此雲分別。時分分別之義。不可思議者。過情計之境。不可稱者過言議境不可量者非喻算境。今經雲無量者。過算分喻分。無邊者過時分。不思議者過情計分。即同般若過四分也。菩薩地說劫有二種。一日夜年數。二阿僧劫。瑜伽復說。或說一增減為一劫。謂饑.饉疫病刀兵。或有二十劫為一劫。謂梵眾天。或四十為一劫謂梵輔天。或此六十為一劫謂大梵天。或此八十為一劫謂火災劫。少光天數此壽命二劫。或七火.方一水災劫。謂極光淨天。或八七火.一七水災.方一風災劫。謂遍淨天。數此至不可數為一阿僧。凡經此三大阿僧劫修因方得作佛。並賢劫等合有十類劫之差別。古攝論文或地前分三。十地各分三。合成三十三阿僧劫。七地已前為小。八九十地為中。地前為大。雖有此等劫量不同。今依本論法華一會所說諸劫多依五種。一夜.二晝.三月.四時.五年。今依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之阿僧年。非余大劫也。欲顯諸佛無數大劫時一出故。文殊所見極大遠故。

    經。爾時有佛(至)佛世尊。

    贊曰。此贊佛名號希。日月燈明是別名。如來已下是通名。日有二能一導明二成就。月有二能。一除熱二清涼。燈有二能一破暗二傳照。顯佛能導迷至覺.成器熟根.除煩惱之熱得涅之涼。永破愚痴化生傳法。表別名希有也。依瑜伽八十三解十號雲。一如來.二應.三正等覺.四明行圓滿.五善逝.六世間解.七無上丈夫調御士.八天人師.九佛.十薄伽梵。如來者初總序。是下九號之總序也涅經雲。如過去諸佛所說經法.六波羅蜜三十七品.十一空等來至菩提。故言如來。且今釋迦。如過去諸佛。依諸教法修六度等行。觀十一空等理。來至菩提果。故言如來。即報身佛。般若雲。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即法身佛。成實論雲。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義雖略得非此宗義。論雲應正等覺。謂永解脫一切煩惱障及所知障故。

    阿羅漢者此正雲應。成唯識雲。應已永害煩惱賊。應無分段生。應受妙供養。如前本論釋經有十五義。是瑜伽及此經。但取害煩惱賊名阿羅漢。永斷所知障名為正等覺。故瑜伽雲。阿羅漢是共德。正等覺下是不共德。舊雲正遍知。即正覺.等覺.正等覺。如次簡外道.小乘.菩薩三種。

    明行圓滿者。即明行足。明謂三明。一宿住隨念智明。二生死智明。三漏盡智明。行謂遮行.行行。行行謂清淨三業現行正命。又四種增上心法現法樂住是住行。此二是行行攝。密護根門是遮行。此二行及三明皆圓滿。由此如來顯示三不護.無忘失法。由不造過得世間靜慮遮自苦行。此中由不造過者三業清淨故。即三不護密護根門故。無忘失法得世間靜慮。現法樂住遮自苦行也。故言明行圓滿。

    善逝者。謂于長夜具一切種自利.利他二功德故。逝者往也。謂成菩提已于生死長夜具一切種二利功德善事往矣。故名善逝。

    世間解者。有情及器二世間中.皆善通達故。由悟入有情世間依前後際宿住.生死智。依一切時八萬四千行差別故。即知三際眾生心行差別。及善了知器世間等。于東方等十方世界無邊成壞善了知故。又于一切世間諸法自性.因緣.愛味.過患.出離.能趣行等皆善知故。謂知自性果也。因緣因也。此為總句。余四四諦如次配之。

    無上丈夫調御士者。舊雲無上士調御丈夫。智無等故無過上故名無上。于現法中佛身具相好。是大丈夫。又多分調御無量丈夫最第一故。極尊勝故。由此後釋。舊雲無上士調御丈夫。

    天人師者。以彼天.人解甚深義勤修正行有力能故。余趣不能故不稱師。

    言佛陀者。謂畢竟斷一切煩惱.所知.並習氣。現等正覺。證得無上正等覺故。即具二智覺自他也。

    薄伽梵者。舊雲世尊。坦然安坐妙菩提座。任運摧滅一切魔軍。大勢力故即破四魔。如佛地論頌。自在.熾盛.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具足如是諸六義。應知總名為薄伽。薄伽者聲也。梵謂具德。若有為此薄伽聲自能破四魔。必具六德。一自在義永不系屬諸煩惱故。二熾盛義炎猛智火所燒練故。三端嚴義三十二相等所莊嚴故。四名稱義佛之勝名無不知故。五吉祥義恆起方便利有情故。六尊貴義世出世間咸尊重故。今名世尊闕前五義。

    經。演說正法(至)梵行之相。

    贊曰。下贊法勝妙希。八十三雲具十德也。一初善。謂听聞時生歡喜故。二中善。謂修行時無有艱苦。遠離二邊依中道行故。三後善。謂極究竟離諸垢故。及一切究竟離欲為後邊故。法性離垢故能學之者亦離垢。故修行究竟得果離垢。故智度論雲。贊布施為初善。贊持戒為中善。贊二果報生天淨土名後善。復說聲聞.獨覺.大乘亦名三善。寶篋經雲。知苦斷集名初善。修正道名中善。證滅名後善。是名聲聞初.中.後善。若不舍菩提心。不念下乘。回向一切智是名菩薩初中後善。今依瑜伽為正。四文巧。此雲其語巧妙。謂善綴名身等故。及八語具皆圓滿故。五妙義。此雲其義深遠。謂能引發利益安樂故。六純一。此雲純一無雜。謂不與一切外道共故。唯佛法有外道所無。七圓滿.此雲具足。無限量故最尊勝故。義豐且勝故。名圓滿。八清淨。謂自性解脫故依一剎那自體解脫故。或法自性解脫故。九鮮白。謂相續解脫故。設多剎那亦解脫故。或學之者亦解脫故。十梵行。謂八聖道支滅諦名梵。道諦名行。與滅為因。此具八道名梵行相。當知此道由純一等四種妙相所顯說故。是梵行相此中第六純一無雜.第七具足.第八清.第九白。余如文可解。準義配同新經所說。

    經。為求聲聞者(至)成一切種智。

    贊曰。下贊生利益希。有佛出世唯說一法或不說法。今說三乘故名希有。應音于興反。又于證反應當應契。隨其機器說法。契應根.法相當故。眾生根性有下.中.上。總知四諦染淨因果。由最劣故名得聲聞。總知生死十二因緣因果。次勝名得緣覺。能行二利總.別俱知。修行以六度。究竟作佛名為菩薩。當成種智。

    闢支迦佛陀者。此雲獨覺。略雲闢支佛。

    經。次復有佛(至)姓頗羅墮。

    贊曰。下第二顯後勝妙。答。論名現見勝妙因。以諸佛菩薩自示現受用勝名姓等故名勝妙。文有四妙。此中有二。一名同妙。二姓同妙。

    頗羅墮者。婆羅門十八姓中之一姓也。

    經。彌勒當知(至)初中後善。

    贊曰。此有二妙。一號同妙。二法同妙。略說三善貫余七德。

    經。其最後佛(至)有八王子。

    贊曰。下第三段委陳同事答有五因。一受用大因。二攝取諸佛轉法輪因。三善堅實如來法輪因。四能進入因。五憶念因。于中有二。初一因佛在宣揚。後四因滅後行化受用大。因者。論雲是時王子受勝妙樂。各舍出家。復彼大眾于爾許時不生疲倦心故。此解受用因中文之大意有二受用。一在家受欲樂。二出家受法樂。此文有四。一示相同今。二唱滅異即。三當成佛記。四現入涅。

    示相同今有六。無初序分成就。余六同此序品之事。此下第一同今眾成。第二是時日月燈明下同今時成。第三說是下同今威儀成。第四爾時如來放眉間下同今說因成。第五彌勒當知爾時會中有二十億菩薩下同今欲聞成。第六時有菩薩名曰妙光下同今答成。

    同眾成中有二。一在俗二出家。在俗有三。一標有子。二列八名。三明王化。此初也。法爾諸佛必先有子。後方出家。為降世間受樂者故示現欲樂不可寶故。顯佛能具丈夫德故。

    經。一名有意(至)八名法意。

    贊曰。此列八名分為四雙。一大智大悲雙。二了有了空雙。三進善破惡雙。四達偽知真雙。如次配之。

    經。是八王子(至)各領四天下。

    贊曰。此明王化。無一世界有二輪王。如何今言各領四天下。今解八子相繼統領。非一時也。然以義通。劫減佛興劫增輪王方出。如何彼佛有子而作輪王。此乃應紹輪帝王四天下。如釋迦佛應為金輪王。非正已受。劫漸減故。由此增至八萬歲曳匠觥5謔 儷跫趺擲輾匠觥B滯趺エ始擲鍘;虼吮 鷯牖 鶚狻1 鷂幢賾詡踅儷齬省?捎凶擁米髀滯酢C罟食 俗蛹 唐刑岬萌氚說亍9手  鷚轡 腥O人滴蘗懇寰埂N 藕笏搗  H綣囊敉蹙  滯臃鷯釁拮庸省br />
    經。是諸王子(至)亦隨出家。

    贊曰。下明出家。有三。一形隨真侶。二行出塵中。三得遇良緣。堅修福慧。此初也舍輪王位如富者脫屣。趣出家如貧人得寶。寬曠無依去羈網故。

    經。發大乘意(至)皆為法師。

    贊曰。行出塵中也。既發大心恆勤持戒。能宣妙理皆為法師。發心者住定。梵行者持戒。法師者具慧三藏備矣。

    經。已于千萬佛所殖諸善本。

    贊曰。得遇良緣堅修福.慧也。

    經。是時日月(至)佛所護念。

    贊曰。第二同時成也。夫說法華必先說無量義。故名時至。示為菩薩說也。

    經。說是經已(至)身心不動。

    贊曰。下第三同威儀成。有三。一佛入定。二器世間。三有情世間。此初也。

    經。是時天雨(至)六種震動。

    贊曰。器世間也。

    經。爾時會中(至)一心觀佛。

    贊曰。有情世間也。

    經。爾時如來(至)是諸佛土。

    贊曰。第四同說因成。有三。一放光。二照境。三所見。如今所見是諸佛土是也。

    經。彌勒當知(至)樂欲聞法。

    贊曰。第五同欲聞成。有二。一樂欲聞法。二欲知光緣。此初也。問何故釋迦放光現瑞。四眾生疑。樂欲聞法知光緣由。燈明說法乃言菩薩與今不同。答此依本位總名四眾。彼說發心並名菩薩。又此舉劣者但言四眾。彼舉勝眾。故言菩薩。下頌中雲爾時四部眾乃至是事何因緣。故知影顯。如經說八子以為眾成。舉勝者故。又彼實是菩薩。化言四眾報身化故。此實是四眾化身化故。

    經。是諸菩薩(至)所為因緣。

    贊曰。欲知光因緣推覓答者。為音通平.去皆得。

    經。時有菩薩(至)八百弟子。

    贊曰。第六同答成。有四。一傳燈眷屬。二因說此經。三時節短長。四大眾安樂。此初也。

    經。是時日月燈明佛(至)佛所護念。

    贊曰。第二因說此經。釋迦說法華因彌勒等問。文殊為答。燈明說法華因大眾樂欲。妙光為答。故頌中言佛從三昧起贊妙光令喜。即因妙光說法華經。又釋迦今化四眾樂聞。因子方說。燈明往化菩薩樂聞。因妙光方說。今佛從定起正告子。聲聞眾中。隨深智慧與佛相應。彼佛從定起正告妙光。菩薩眾中隨深智慧。與佛相應。此為聲聞彼為菩薩。其妙法蓮華亦名教菩薩法佛所護念。與無量義經名字不殊。但以體.義利頓漸機。所望有異報化事殊。不名無量義。如前已解。然彼示現化諸聲聞亦無有失。或說化身實化聲聞。說余勝事即說報佛。亦無失也。

    經。六十小劫(至)謂如食頃。

    贊曰。第三時節短長。論解。既以日月年等為劫。故名為小。不可別生分別。但是佛觀根熟應物時長。眾樂情深亦能久听玩。法樂之心極。所以謂如食頃。如俗觀棋斧柯便爛。

    經。是時眾中(至)而生懈倦。

    贊曰。第四大眾安樂。法食資持禪悅生樂。盡業縛之粗重何得生于懈倦焉。懈懶.倦疲也。有作澄匏印br />
    經。日月燈明(至)無余涅。

    贊曰。上來合是示相同今。此即第二唱滅異即。佛之入滅不同二乘。示現同之言入無余。所應化了故尋唱滅。沙門息義以得法故。暫爾寧息。亦息惡也。正言室羅磨。或室摩那。此雲功勞。謂修道有多功勞也。婆羅門淨行義。

    經。時有菩薩(至)即授其記。

    贊曰。第三當成佛記。有二。一標二記。此初也。含持眾善故名德藏。

    經。告諸比丘(至)三佛陀。

    贊曰。此授記也。多陀如義。阿伽度來義。阿羅訶應義。三正義。藐等義。又三正義。佛陀覺義。即是如來應正等覺。十號之中初三號也。增一阿含雲。佛告比丘。諸佛出世必為五事。一轉法輪。二度父母。三無信之人立于信地。四未發菩薩意令發菩薩意。五授當佛記。此中亦爾。其佛三號多分依斷.恩.智三德如次以明。故不說余。

    經。佛授記已(至)入無余涅。

    贊曰。第四現入涅。何故入滅。要于中夜。于生死夜證寂靜故。如涅經。

    經。佛滅度後(至)為人演說。

    贊曰。上來合是受用大因。佛在宣揚。自下四因滅後行化。即分為四此即攝取諸佛轉法輪因。論雲法輪不斷故。

    經。日月燈明佛八子(至)三菩提。

    贊曰。第三善堅實如來法輪因也。論雲佛滅度後無量時說。故教化之令其堅固。即入八地。堅固乃是不退義故。不爾如何今已成佛。或入初地得不壞信名堅固故。

    經。是諸王子(至)皆成佛道。

    贊曰。第四能進入因。論雲彼諸王子得大菩提故。供養者修財.法行。諸佛者所遇良緣。要遇良緣深修妙行方成佛故。

    經。其最後成佛者名曰燃燈。

    贊曰。第五憶念因論雲為他說法利益他故。文分為二。一八子成佛。二八百弟子成佛。此初也。理應此文屬前能進入因。但以別明成佛者名故合入此。

    經。八百弟子(至)故號求名。

    贊曰。下八百弟子成佛有二。一染因。二淨因。此初也。內妙業不純。外多貪聲譽。故號求名。論雲汝號求名示現知過去事故。不爾便成指斥他失。

    經。是人亦以(至)尊重贊嘆。

    贊曰。此明淨因。福.慧雙植得遇良緣。三業修習財.法供養.身恭敬.意尊重.語贊嘆。論雲種諸善根。復示現得彼法具足故。

    經。彌勒當知(至)汝身是也。

    贊曰。上委陳同事答下明古今相即答。自身所𨒬事因也。論雲以文殊自身受勝妙樂故。此中有二。一即人。二即法此初也。

    經。今見此瑞(至)佛所護念。

    贊曰。此即法總結答也。

    經。爾時文殊師利(至)令入佛智慧。

    贊曰。下有四十三頌。頌前指陳別事古今相即。不頌初二因。後有二頌不入答中。第三語眾勸知。非頌前義。由此還分為二。初四十頌頌指陳別事。後三頌頌古今相即。長行指陳別事有七因。分三。今不頌次復有佛等勝妙因。故頌六因。但分為二。初二頌頌贊揚希有。後三十八頌頌委陳同事贊揚希有中此亦有四。初二句頌時。次二句頌名。次一句頌法。後三句頌生利益。

    經。佛未出家時(至)亦隨修梵行。

    贊曰。下三十八頌委陳同事中五因分二。初二十九頌頌受用大因佛在宣揚。後九頌頌余四因滅後行化。初中分四。初二十頌半頌示相同今。次四頌頌唱滅異即。次二頌半頌當成佛記。後二頌頌現入涅。初二十半示相同今。中有六初一眾成。次一時成。次二頌半威儀成。次十頌半說因成。次一頌半欲聞成。後四頌答成。此初也。上二句頌在俗。後二句頌出家。

    經。時佛說大乘(至)而為廣分別。

    贊曰。第二時成。

    經。佛說此經已(至)經名無量義。

    贊曰。下第三有二頌半威儀成中有二。一頌入定。一頌半器及有情世間。此初也。

    經。天雨曼陀羅(至)即時大震動。

    贊曰。器及眾生世間也。此中合有五。入定.雨華.作樂.供養.地動.與長行前後有無廣略不同。一切諸佛土即時大震動者。亦唯日月燈明佛國震動。非十方界。前雲而此世界六振動故。今此燈明佛國一切皆動。化身報身下位非一可言諸佛。

    經。佛放眉間光(至)萬八千佛土。

    贊曰。下十頌半說因成。有三。二句放光。二句照境。九頌半如今所見是諸佛土。此初二也。

    經。示一切眾生生死業報處。

    贊曰。下九頌半如今所見中有五。初半頌六趣眾生。三頌見佛。一頌聞法。一頌見四眾。四頌見菩薩。不頌入滅起塔。此初也。處謂所趣報。是業因所歸處故。或處謂道理。善因感善果惡因感惡果。有是理故。或處謂處所。受善惡果之處所也。

    經。有見諸佛土(至)斯由佛光照。

    贊曰。下三頌見佛。分三。一見淨土。一見供養。一正見佛。此初也。釋迦光照皆如金色。日月燈明琉璃頗梨色者。欲顯大乘純一可重故唯金色。眾德圓備故種種色。互影彰故。梵雲吠琉璃略雲琉璃。有種種色。頗胝迦雲水精亦雲水玉。或雲白珠。訛雲頗梨。梨力私反。智度論雲出山石窟中。過千年冰化為頗梨。西方暑熱土地無冰。何物化焉。此但石類。處處皆有。

    經。及見諸天人(至)端嚴甚微妙。

    贊曰。此二頌中初見八部供養。後見佛也。

    經。如淨琉璃中(至)敷演深法義。

    贊曰。此聞法也。佛放光自映。或眾映佛。此方遙見如琉璃中現金像說法也。

    經。一一諸佛土(至)悉見彼大眾。

    贊曰。此見四眾。

    經。或有諸比丘(至)說法求佛道。

    贊曰。此四頌見菩薩。種種因緣.信解.相貌。行菩薩道唯頌信解。亂修行故。一頌勤.戒。欲顯在家.出家並得行菩薩行。故言比丘。或稱菩薩。精進遍策。戒是學本。故初舉之。一頌施.忍。言等者施.忍。非一類有多故。一頌禪定。一頌智慧。

    經。爾時四部眾(至)是事何因緣。

    贊曰。下一頌半頌第五欲聞成也。長行雲二十億菩薩樂欲聞法。此言四部互相顯故。前據發心此未發故。

    經。天人所奉尊(至)唯汝能證知。

    贊曰。下四頌第六答成。長行有四。此文有二。初二頌因說此經。後二頌時節短長。略無傳燈眷屬大眾安樂。此初也。適近也始也。才從定起能引眾生至菩提位。出世智慧照達真俗名世間眼。

    經。世尊既贊嘆(至)悉皆能受持。

    贊曰。時節短長也。

    經。佛說是法華(至)當入于涅。

    贊曰。上頌示相同今。下四頌頌第二唱滅異即。分三。二頌唱滅。一頌誡勸所化。一頌大眾悲惱。此初也。化緣既終便唱今滅。

    經。汝一心精進(至)億劫時一遇。

    贊曰。此誡勸所化。精進為出世之根。放逸為生死之本。理須修斷。況乎諸佛億劫方遇。今既得遇。而不修斷者哉。故經雲諸佛出現樂.演說正法樂.僧眾和合樂。同修勇進樂。

    經。世尊諸子等(至)佛滅一何速。

    贊曰。大眾悲惱也。世間空虛。眾生福盡。故生悲惱。

    經。聖主法之王(至)汝等勿憂怖。

    贊曰。下二頌半第三當成佛記。有二。一頌勸勿生憂。有當來佛可依投故。示同入滅實常樂故。後一頌半正明授記。此初也。

    經。是德藏菩薩(至)亦度無量眾。

    贊曰。此授記也。

    經。佛此夜滅度(至)以求無上道。

    贊曰。第四二頌現入涅中。初一頌現入涅。後一頌見失良醫。精勤慕道。

    經。經是妙光法師(至)廣宣法華經。

    贊曰。上二十九頌頌受用大因佛在宣揚。下有九頌頌余四因滅後行化。分四。初一頌攝取諸佛轉法輪因。次一頌善堅實如來法輪因。次一頌能進入因。後六頌憶念因。此初也。

    經。是諸八王子(至)當見無數佛。

    贊曰。此第二善堅實如來法輪因。若依小乘于三無數劫。逆次逢勝觀.燃燈.寶髻佛。初釋迦牟尼初劫初逢釋迦牟尼佛。更逢七萬五千佛。第二劫初逢寶髻佛。更逢七萬六千佛。第三劫初逢燃燈佛。更逢七萬七千佛。第三劫滿百劫修相好業。初逢勝觀佛。即毗婆尸。由翹足贊嘆底沙超于九劫。所以經中。往往言過去九十一劫有毗婆尸佛。若依大乘。第四依菩薩供養八恆河沙諸佛。始今解涅十六分義。古來配在第十地中。今亦未定。只言八恆河沙。何必即是第十地也。真諦釋言。初劫遇五恆。第二劫逢六恆。第三劫逢七恆河沙佛。所以今言得入八地。仍言當見無數諸佛。

    經。供養諸佛已(至)轉次而授記。

    贊曰。此第三能進入因。後得作佛故。

    經。最後天中天(至)度脫無量眾。

    贊曰。此第四。後有六頌憶念因。分二。初一頌憶八子。後五頌憶八百弟子。此初也。

    經。是妙光法師(至)號之為求名。

    贊曰。下五頌憶八百弟子。分二。初二頌半憶染因。後二頌半憶淨因。此初也。寶族姓以為貴.愛利譽以為先。所習多廢故號求名。具六失故。如文可知。懈音古隘反。懶也倦也。怠音徒亥反。亦懈也疲也。或作駘亦疲也。慢也墮也。第二貪著已得利名。第三更求未得名利。族雲類也。周禮四閭為族。鄭玄百家也。

    經。亦行眾善業(至)其數無有量。贊曰。頌淨因。有二。初五句憶淨五因。後五句憶淨二果。

    經。彼佛滅度後(至)今則我身是。

    贊曰。上四十頌頌指陳別事。下三頌頌古今相即。有三。初一頌即人。次一頌即法。後一頌結成。此初也。

    經。我見燈明佛(至)欲說法華經。

    贊曰。此即法。

    經。今相如本瑞(至)助發實相義。

    贊曰。此結成也。放光警覺有緣皆集。眾見此已深生渴仰。起此神變表法非虛。顯證深密。故名放光助實相義。

    經。諸人今當知(至)充足求佛道。

    贊曰。上四十三頌頌長行。下之二頌大文第三語眾勸知陳佛今說。有二。初一頌明佛說法雨道芽生令進善也。後一頌明佛說法令求道者疑惑皆除斷滅眾惡。此初也。

    經。諸求三乘人(至)令盡無有余。

    贊曰。此斷疑也。此後二頌雨大法雨。說大法也。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二(末)

    保安三年四月四日書了法隆寺僧覺印之同年十月廿二日移點了興福寺圓如房本法隆寺僧覺印為令法久住為之以左點可為指南(雲雲)。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4冊No.1723妙法蓮華經玄贊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三(本)

    沙門基撰

    方便品

    略開三門一來意。二釋名。三出體。來意有三。一者依八品為正宗中。蓮華有出水開敷之二德。妙法具果秀行竦之兩能。又經下言今此經中唯說一乘故以破二。會二歸于一乘為法華之正主。故三周說逗彼三根。此品初說一乘為利子。子上根最初于譬喻品中領解。佛為述成授記。乃至天子說偈竟。是第一周。譬喻品中舍利弗請。我今無復疑悔下。佛說譬喻利彼中根。中根四人。信解佛說藥草喻品為重述成。便為授記。是第二周。化城喻品說往結緣化城不實。利彼下根。滿慈子領.佛印述訖.便授五百及學無學記是第三周。自下更無說一乘處故。但一乘是法華體。今既眾集緣和警之已畢。機器符會正可陳宗。且法說一乘利上根性。故序品後方便品來。二者依十九品為正宗中。方便品下初十二品明一乘境。安樂.涌出明一乘行。如來壽量至常不輕合此五品明一乘果。說境令知乘之權實。勸應舍權而取于實。聲聞悟此遂便得記。于中分三。初之八品正明權實。三根得記。次之三品嘆人美法勸募持行。後持一品稟命舍權持行實法。科初八品與前無別。故序品後方便品來。三者論雲自此已下示現所說因果相。此意從前序品之後。明經宗旨所說因果體相相狀。此有三釋。一雲所說諸佛智慧為果。能詮智慧教門名因。如門為入室之所由。故教為顯理之處。蓮華但說二義因.果。故即智.詮。二雲三請已後明一大事。開.示.悟.入。前三為果後一為因。正是一乘之宗旨。初揚智.門之意。欲發子等疑令其固請說一乘故。蓮華二義雖解無量義經。果秀因開。此亦未爽通理。由此即以開示悟入為果及因。三雲初智及門。門因智果。開示悟入三果.入因。教.理.行.果俱法華故。令識昔者教.行方便說三。今談乘體理果唯一。听三乘之教解一乘之理。行三乘之因證一乘之果。法華意也。如前已釋。此品具明經所說宗因之與果。故序品後方便品來。

    釋名者。便方連反。今為去音。佛智有二。一真實智.二方便智真實智有二。一者實法二者實智。實法亦二。一體實謂有為無為。二真實謂真如妙理。實智亦爾。一如體實智即觀體實無漏真智。對凡妄智不知名實智。根本後得二智俱是。二證真實智唯正體智。此有五對。一對知妄名實智。二對知事名實智。三對知相名實智。四對知詮名實智。此之四種實智皆是唯觀第四真智。余四所對如次皆是四世俗智。五對知權智名實智。謂一乘理智。對知二權智。此依證智以第四真智對後三俗智。若依趣入智以第三真智對第三俗智。

    方便智有三或四。一進趣方便。謂見道前七方便智。進趣向果名為方便。所學有則曰方。隨位修順宜曰便。二施為方便。謂方便善巧波羅蜜多。後智妙用能行二利故名方便。此曲有三。一教行方便。言音可則曰方。稟教獲安名便。二證行方便。空理正直曰方。智順正理名便。三不住方便。蒞真入俗曰方。自他俱利名便。上三皆是第二施為三集成方便。諸法同體巧相集成故名方便。且真如中具恆沙佛法。以智為門以識為門皆攝一切故。菩薩地雲此法善巧成。是故名方便。十地雲。總.同.成.別.異.壞.以總對別之方便也。苞總有則曰方。以少含多名便。四權巧方便。實無此事應物權現故言方便。謂以三業方便化也。此對實智名為方便。利物有則曰方。隨時而濟名便。此體即于施為中出。更無別義。故體唯三。今此有三。一接下方便。唯引于下。二顯上方便唯顯深妙。三通彰方便遍于上下。一接下方便者此經下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又雲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于前四中權巧方便也。此乃有三。一身方便執持糞器而著垢衣。伽耶成道等是。二語方便。下雲我此九部法入大乘為本。又趣波羅奈轉四諦法輪等是。三意方便。下雲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等。是上同古佛下順有情。佛地經雲。成所作智起三業化。正與此同。依此解雲。施為可則曰方。善逗機宜曰便。往生論雲正直曰方。外已為便。方是方術。便謂穩便。便之方名方便。二顯上名方便者。無垢稱雲有方便故解。無方便故縛。此經下雲。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一切諸如來以無量方便度脫諸眾生。入佛無漏智初設方便。顯後佛智故。即四方便中施為方便。理妙可則曰方巧用能顯曰便。其義深遠其語巧妙。便通教理。方之便名方便。三通彰方便。下經大眾疑雲。何故世尊殷勤稱嘆方便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難解。有所言說意趣難知。方便是總。下二句別。佛所得法是顯上。明今一實有所言說是接下。彰昔三權。又雲佛悉知是已以諸緣譬喻言辭方便力令一切歡喜。接下顯上二皆通故。即十二種方便喜巧波羅蜜多。隨應配攝。方者統情機之法軌。便者濟物理之要宜。方謂方軌方法。便謂要便宜便。情謂有情。機謂機要。統攝機情機要之軌法名方。貫人貫法故。物謂人物。理謂道理。濟益人物道理之要宜名便。濟人益法故。此言意顯濟人益法之軌則故言方便。亦方亦便故名方便。由此義推乃通三釋。三種合是十二種方便善巧波羅蜜多。隨應配攝。瑜伽四十五說十二種中。初六依內修證。後六依外成熟。內六種者。悲心顧戀。了知諸行。欣佛妙智。不舍生死。輪回不染。熾然精進。外六種者。令以少施等善感無量果。令以少戒等力引大善根。憎聖教者除其恚惱。處中住者令其趣入。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脫。此中接下即外成熟。此中顯上即內成熟。此中通彰合是內外一十二種。十二種中為成後四復修六種方便善巧。一隨順會通。將為說法。先現軟美可愛身語令生愛敬。于法起樂。漸次為說。彼不解空密意言教。一切諸法無性無事無生無滅如幻夢等。如理和會。彼經不說一切法體都無所有。但無所執可說自性。據第一義非其自性既彼性事都無所有有何生滅。又如幻夢非如顯現。又非彼事都無所有故說如幻令彼了知。二共立要契。見有來求。先共立契令知恩德供養恭敬持淨戒等。然後與之。三異分意樂。共立契已彼不速行。以利益意先許不與。先為親友隨順化導。彼不依學現憤恚相。所作乖違詐不隨益。此等權時外現棄舍非內意樂不為救拔。四逼迫所作。有自在力于親屬等能正教誡。不知恩德毀戒等者。或斷所求驅擯訶捶。令正修習。五施恩報恩。于曾彼所有大恩德彼期酬報勸令修善名大報恩。六究竟清淨。果道滿已住知足天。乃至下生成等正覺。令生欣樂。往生隨下。請轉法輪廣為饒益。此中方便即是。六中隨順會通。會昔三權通今一實。決擇.唯識又說有二種。一拔濟方便善巧。即外六種。二回向方便。善巧。即內六種。如其所應皆此所攝。

    出體性者。方便乃智以慧為性。無分別智內𥦎真境。後得智中利他說法。能起方便之妙用故。以後得智為性。唯識等說後五波羅蜜多皆後得智為性故。其能所詮性又各別。因智為顯。今從根本故智為性。

    下釋本文。第一周中有四。初世尊曉喻。次子領解。次如來述成。後佛為記別。同中下根文各四故。此四之中初一即方便品。後三皆在譬喻品中。佛曉喻中論判為五。初嘆法勝妙分。吾從成佛下第二嘆法師功德分。爾時眾中漏盡阿羅漢下。第三大眾定疑分。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說。若說是事一切世間皆當驚疑下。第四定記分。舍利弗諸佛出于五濁惡世下。第五斷疑分法為佛師人由法以成德。人為能顯。法假人以弘宣故。初嘆法妙後嘆人勝。諸聲聞等于自所證已為決定。聞嘆所說遂有疑生故有定疑分。佛心所為先已定訖。唱止邀其固請。亦令惡人退席。既爾分明解釋其義故有定記分。眾人之內聞前所說又有疑者。佛為重解。故有斷疑分。遂成五分。或分為二。初嘆法及師妙。眾遂疑生。後佛更為定記解釋。眾復疑生重釋此疑。故分二也。一品之中今科為四。初二深先唱警察群生之心。次四眾驚疑發揚子之情。三開斯實相啟彼權門。四勸發喜心令欣作佛。品末三行頌是。

    經。爾時世尊(至)所不能知。

    贊曰。二深先唱警察群生之心。文中有二。初長行後偈頌。長行有二。初嘆所證所說法妙。吾從成佛下嘆如來身能證能說法師勝妙。初中有二初總標勝妙。後所以者何下釋斯勝妙。初中復二。初顯自在從定而起。後告子正陳所說。安者徐也詳者審也。論雲以如實智觀從三昧安詳而起。起已告舍利弗者。示現如來得自在力故。如來入定無能驚寤故。觀無量義處定名如實智觀。佛定殊勝。入已余人不能驚佛令從定起。非佛自出余不能令出。故自從定起。又顯于定中入出縱任得自在故。即由二義故從定起。雖是無量義處三昧多是第四禪。功德勝故。不告余人獨告舍利弗者。隨深智慧與如來相應故。謂舍利弗聲聞之中最為上品。智慧利根一聞即解最先悟入。佛凡說法必應機根。由彼智慧最為第一。根法相符故名相應。相應者隨順義。非是智慧相似名為相應。根合佛法名相應。故不告菩薩。論有五義。一為諸聲聞所作事故。妙法蓮華為聲聞說。聲聞所作舍于權乘非菩薩故。二為諸聲聞回向大菩提故。令其發心趣大果故。三護諸聲聞恐怯弱故。若告菩薩即諸聲聞謂此一乘非為已分。心生怯弱不能進修。今告聲聞令除此意。是汝等分除怯弱心。四為令余人善思念故。令余聲聞善思念之。其舍利弗已蒙佛告。我是彼流亦應被告。深生信仰起修學心。五為諸聲聞不起所作已辦心故。昔諸聲聞謂所得滅果滿證圓所作已辦。今嘆法妙告彼不知。令舍小心。菩薩于五事全不相應。故雖利根佛不正告。傍告無爽。告三乘人有疑悔者令皆斷故。正告不定性兼任持所余故。所嘆之法略有二種。一者智慧.二智慧門.故論雲有二甚深。一證甚深謂智慧。二阿含甚深謂智慧門。智慧門者即能詮教。智慧甚深即所詮理。

    梵雲阿笈摩此名為教。或翻為傳。上古諸佛傳至今故。此甚深義通教及理。然理正得甚深之名。門深乃稱難見覺等。二乘不知亦通此二。自余別屬理教二法。論意如此。論說智慧者謂一切種.一切智智義故。一切智人之智名一切智智。體通性.相名一切種。即佛果位涅.菩提。或一切智者無分別智。重言智者是後得智。義者境也。即一切智智之境。故名一切智智義。何謂彼境。謂一切種。一切種者謂若空若有.有為無為.有漏無漏若教若理名一切種。種謂種類。法體種類眾多非一。攝一切盡名一切種。謂此一切種是一切智智之境。即此一切種境名為所詮之智慧也。今以理窮。智慧有五。攝一切法盡方名一切種。一智慧性。謂真如。故下經雲唯佛究竟盡諸法實相。論自釋雲如來藏性為體。攬法成人。人之所成即是智慧。故引下為證。二智慧相。即無漏能觀正體後得二智為體。下雲方便知見皆已具足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等是。三智慧伴。塵沙萬德有為功德是。下雲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皆具足等是。四智慧因。謂能詮教及萬行是。下雲其智慧門難解難入。論雲阿含甚深。又論引經雲如來能說一切法種種言詞。又雲盡行諸佛無量道法等是。五智慧境謂若空若有.有為無為.真俗諦境。下雲如是相如是性等是。今智慧門既是方便。能詮教深故所詮理深。即余四慧。義雖可爾然依諸教。五甚深中多唯慧性真如為體。以阿含甚深即昔三教故。證甚深即一乘體。無上甚深是大菩提。故勝經中說一乘體唯真如故。即化城品之寶所也。今此經中依實勝慧唯取智性智相為體。菩提菩提斷皆名菩提。智及智處皆名般若。攝一切故。火宅牛車即智相故。牛車言作各與一故。寶所舊有。即智性故。眾共取故。示悟知見即是二故。由此有故余三自成。下雲一大事因緣即唯此二。若因若果。謂此智慧是一乘真理。其智慧門是三乘權教。總標實權理教二別。欲令二乘舍權取實行因證果。故勝由此說二乘等四智究竟得涅者。是佛方便。欲令舍二權而取一實故。其證甚深論有二義。一體妙二難了。體妙者論雲證甚深有五種。難了者。論雲又甚深者。一切聲聞闢支佛所不能知故。其五甚深古來唯依真如解。一者義深差別義也。二者體深自體性也。三內證深正智內證余智不得故。四依止深法界法性諸佛本故。五無上深體最勝故。謂大菩提即是所證無上正等正覺果也。若兼觀照智性.智相合名五證義。甚深者其義甚深。謂正智如之用故。體甚深者謂真如。法本性故。內證甚深者重顯正智。內冥如故所以名深。依止深者重顯真如。一切德本所以名深。無上深者謂大菩提。大菩提者如來所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著金剛般若論雲。無上菩提是法身理。三藐三菩提是報身智。故即通顯此之二種。體過一切所以名深。此為本意。

    若通義解。或隨所應所詮四慧皆有義.體.證.依.四深。或智慧相性.伴.境四法。如次配初四種甚深。唯無上深在大菩提。諸德主故。又非喻所喻思議所思議故名甚深。上來解深唯在智慧不通慧門準論解經慧門亦有五。論名總句阿含深故即五難是。無量者智性.智相.智伴.智境如其次第。體遍用寬.德備.法廣.如空無限。德數無窮。終必無盡.故名無量。然今但說智性.智相二種智慧名為無量。體.德.作用皆具無限無窮盡故。其門甚深亦有二義。一體妙二難了。體妙者論引經雲。其智慧門難見.難覺.難知.難解.難入。具彼五難。難了者。二乘不知故。一由智義深故其門難見。二由智體深故其門難覺。三由智內證深故其門難知。四由智依止深故其門難解。五由智無上深故其門難入。以教五難別配智慧五種甚深。又智有二。一凡二聖。凡有二智一現二比。凡現智不知名難見。比智不知名難覺。聖智有二。一有漏二無漏。有漏世俗智不了名難知。無漏智有二。一根本二後得。初無漏智不知名難解。後無漏智不知名難入。入者證解。今此經中唯有二。無漏智不知故言難解難入。總顯證.教二難了雲。一切聲聞。闢支佛所不能知。唯佛能知故。佛今所以嘆二深者。論自解雲。為諸大眾生尊重心。畢竟欲聞如來說故。為下將說一乘真實佛所得法甚深難解之由漸故。先嘆智深。彰下所嘆有所言說意趣難知二乘為權之由漸故。先嘆門深令其發心希所聞也。不爾唯應嘆智慧深。總攬萬德以成佛故。

    經。所以者何(至)意趣難解。

    贊曰。此釋前標阿含甚深。此中有二。初征.後顯。所以者何者。佛所得法所謂解脫。三乘同坐解脫之床。二乘亦得。方便言教亦已依學。如何今說此之二種二乘不知不見。又此征意。佛之智慧二乘未得可名甚深。其智慧門二乘已得。何名甚深。雲二乘不知。若依初解。所以者何。所得解脫三乘雖同。般若.法身。相.性智慧。彼所未得。汝定不知。且智慧門彼亦未了故。此以下但解阿含八種甚深。欲顯二乘尚不能知教之甚深。況佛智慧。依第二解。所以者何。前征教門深所以者。今當具顯。故此已下但顯教深論牒經有八句。今此文唯六句。準論應言。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勇猛精進名稱普聞。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難解法者如來能知。隨宜所說。意趣難解。一切聲聞。闢支佛所不能知。加今經中第六句難解法者如來能知加第八句一切聲聞.闢支佛所不能知故成八深。第一句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者受持讀誦甚深。此顯世尊經三大劫供養二十六恆河沙佛。于彼諸佛所受持讀誦此法門故。所以甚深。非如彼二乘略即能解。故名甚深。第二句盡行諸佛無量道法者。修行甚深。諸佛福智二利道行皆盡行故。非如二乘略修因故。名為甚深。下皆準知。第三句勇猛精進者。果行甚深。果謂果決。精純勇捍堪耐勞倦。所作皆成名為果決。或由精進所作善成。今獲勝果名果甚深。一句投火半偈舍身。六年苦行七日翹足。非不專精勤勞得故。第四句名稱普聞者。增長功德心甚深。由名遠振凡聖普聞。勖勵已身勤加修斷。自功德心倍加增長。或名遠振他聞之故。皆悉增長功德之心。一切聞知故成甚深。第五句成就甚深未曾有法者。快妙事心甚深。由所成法是未曾有快妙勝事。能成之心亦為快妙。快妙心說故教難知。第六句難解法者。如來能知者無上甚深。由極難解法如來能知。故此法門得成無上。或難解法體即無上。唯佛能知故是甚深。第七句隨宜所說意趣難解者。入甚深。入甚深者名字章句意難得故。佛自住持入解此意。不同外道。自不能解何令他解。說因緣法極甚深故。入有二義。一難入解佛自解故二隨宜所說令他入法故。意趣難解名為甚深。第八句一切聲聞闢支佛所不能知者。不共聲聞.闢支佛所作住持甚深。不同二乘所作外利所作.內利住持故成甚深。上來總說由近諸佛受持.讀誦.修行.果決.增長功德心。證快妙事。成無上法。故隨宜說。難可得解。二乘不了其智慧門名為甚深難解入故。況佛智慧非甚深哉。

    經。舍利弗(至)種種譬喻。

    贊曰。上嘆所證.所說法勝妙。下嘆如來能證.能說法師勝妙。依論牒經次下應雲。何以故。舍利弗。諸佛如來自在說因成就故。舍利弗。如來成就種種方便.種種知見.種種念觀.種種言詞。此上為總。下釋上言。舍利弗。吾從成佛已來。于彼彼處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等。展轉意言。由如來身于所證理成就自在說因圓滿。是以今說所證智慧.及智慧門。二皆甚深。何等名為說因成就。謂種種方便.種種知見.種種念觀.種種言詞。此中初三合名因緣。因緣道理也。言詞名譬喻。言詞多說諸譬喻故。準論解經譬喻以上名為總句。廣演以下名為別句。展轉訓釋論有三解。初論自別釋初四句。次論以經下諸句兩番配此四句。其後二番中。初三義。一處明第四義一處明。初番別解雲。如來成就四種功德故。能化度眾生。一往成就。謂種種方便從兜率天退。乃至示現入涅故。能往十方起難思化。八相成道利益眾生權巧智用故名方便。八相者。大般若經第五百六十八卷說一從兜率天沒即入胎相。二嬰兒。三童子四苦行五成道。六降魔。七轉法輪。八入般涅。

    何故示現八相者。彼經雲。爾時最勝天王復白佛言。雲何菩薩行深般若。為度有情示現諸相。佛告最勝。甚深般若相不可得。諸菩薩相亦不可得。但由方便善巧威力。為有情類示現入胎乃至涅種種化相。諸天計常謂無墮落。是故菩薩為破彼執示現入胎。因令彼天起無常念。世間最勝于欲不染。尚有墮落。況余天眾而得常耶。故勿放逸勤加精進系念修道。如見日輪尚有墮沒。即知螢火不得久住。復有諸天放逸著樂。不修正法。恣情游戲雖與菩薩同處天宮。不往禮拜不咨受法。各作是念。今旦受樂明詣菩薩當受法寶。共相謂言。我與菩薩常此同住。修行。何晚。是故菩薩如救頭燃。破放逸行示現墮落。如是示現有二因緣。一令諸天離放逸故。二令有情咸得見故。乃至第八復有諸天人樂聞圓寂。菩薩為彼示現涅。攝大乘論第九卷中有少差別。華嚴經中示現十相皆廣如彼。二教化成就。謂種種知見示現染淨諸因故。由具知見于化身中。能示現有一切染因集能招苦。一切淨因道能證滅。或示現染淨諸法道理。因者所以.道理義故。前能現身。此于身中示有諸法染淨道理。論下解此與第四別。此依證法彼依說法故。三功德畢竟成就。謂種種念觀。以說彼法成就因緣如法相應故。此意說言。以說種種念觀等法。彼念觀等佛皆成就。如所說法本末因緣皆相應故。言相應者契會證義。四說成就。謂種種言詞。以四無礙依何等。何等名字章句。隨何等。何等眾生能受。而為說故。依何等者何等義也。即義無礙解。何等名字章句者何等之名字章句。法無礙解也。隨何等者隨何等方眾生言音而為說故。即詞無礙解何等眾生能受為說者何等眾生根器能受。佛便為說。辨才無礙解也。此四之中第一能起化身八相成道。第二能示現有染淨諸法道理。第三如所說法皆畢竟得。第四具四無礙。由佛法師具此四種說因成就成勝妙故。其所說法亦為勝妙。論解四句已。重解第二句第四句差別雲。教化成就依證法故。說成就者依說法故。依自所證苦集滅道染淨道理次第為他說。名第二教化成就。依說法說。義法詞辨次第為他說名第四說成就。皆無亂故。或前四種第一句是化身德。第二句是報身德。第三句是法身德。第四句四辨具足。由此三身四辨具足故能起說。三身具故智慧甚深。四辨具故慧門甚深。故此因緣即前三種方便知見。念觀三也譬喻即是種種言詞。

    經。廣演言教(至)令離諸著。

    贊曰。上依論文一番別釋總四句已。論復第二以下經句配此四句。此即第一種種方便。次下所以者何。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已具足。為第二種種知見。次舍利弗如來知見至解脫三昧。為第三句種種念觀。次深入無際乃至本末究竟等。為第四句種種言詞。論雖以下經文別配上總四句。然初以兩番釋上三句已。復以兩番釋後一句。彼論文長。乍披難解。應依此讀。此中初番釋雲。復有義種種方便者示現外道邪法種種過失。諸佛正法種種功德故。如經舍利弗吾從成佛已來。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于諸著處令得解脫。文雖少異大意亦同。釋無數方便更有四番。一方便者方便令入諸善法故。二斷諸疑故。三令入增上勝智故。四依四攝法攝取眾生令得解脫故。此六釋中回邪入正進善破惡。自入勝智令他解脫。如次配之。以此方便引攝將導一切眾生令離諸著。著者執本。愛染生死之根本故。論雲諸著者。彼彼處著。或著界著地著分著乘。著界者著三界。著地者著戒.取.三昧初禪定地.乃至.非想非非想.滅盡定地。即以九次第定為地。戒取.見取執此三昧故名著地。著分者著在家分已同類作種種業邪見等故。著出家分名聞利養能起種種覺察煩惱等故。著乘著聲聞乘樂持小戒求四果等故。著于大乘著利養供養恭敬等故。由著分別觀種種法相乃至分別佛地故。

    經。所以者何(至)皆已具足。

    贊曰。此第二句。論初番雲。復種種知見者。自身成就不可思議境界。與聲聞.菩薩故。如經舍利弗。如來知見.方便到于彼岸故。到彼岸者勝余一切諸菩薩故。文少不同義意無別。知見者真俗二智體。根本智名知後得智名見。方便者此智妙用方便善巧。由自成就不思議境界故具知見。與聲聞等名為方便。波羅蜜者到彼岸義。明佛成就二勝智體故。能成就不可思議境界。已到彼岸勝余一切。由具方便二智妙用。復能令他到于彼岸故。能以此不可思議境界知見。亦與聲聞菩薩。

    經。舍利弗(至)解脫三昧。

    贊曰。此第三句。論初番雲。復種種念觀者。如經舍利弗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無障無礙。力無所畏不共法。根力菩提分。禪定解脫三昧三摩跋提。皆已具足故。文意大同多少有別。今言知見。廣者無邊。大者無上。深者難測遠者時長窮未來故。此上乃是諸德總句。二智為性故雲知見。又此諸德亦是二智眷屬所攝故雲知見。無量已下諸德別句。依此經文。無量者四無量。即論牒經無障也。無礙者四無礙解。力謂十力。無所畏者四無所畏。論本牒經中不共法十八不共法也。根謂五根。力謂五力。菩提分謂三十七。此上四種經本所無。禪謂色界四靜慮。定謂四無色定。解脫謂八解脫。三昧者謂三三昧。三摩跋提謂九等至。此之一種經本亦無。論牒經中有十三門。今此經中合有八門功德名為念觀。體即明記之慧解故不可廣解。義門各應略為分別。四無量以五門分別。一列名.二釋名.三辨行相。四出體性。五辨差別。列名者謂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舍無量。釋名者一緣無量境緣一切有情起此四故。二起無量行行解亦復極廣大故。三感無量果得大梵福成如來故。名為無量。四者是數帶數釋也。

    辨行相者。法界有情總為三類。一無苦無樂者無倒與樂名慈。無為體。二有苦者拔苦名悲。不害為體。三有樂者助喜名喜。不嫉善根為體。復于無苦無樂者起離痴想。于有苦者起離想。于有樂者起離貪想。平等欲令離諸惡故名舍。令舍惡故善舍為體。出體性者。合以三法。謂無.不害.及舍。不嫉體即無無別法故。辨差別者。此各有三。一有情緣作有情想。二者法緣不見有情唯作法想。三無緣復于諸法離分別心。作真如想故名無緣。或法無量緣諸教法。此三之中初共外道。次共二乘。後唯菩薩。初三安樂。後一利益。感果可知。與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有差別者。彼唯實觀唯佛所起。緣三界生。並無痴俱。此通假實通凡聖起。緣界不定。非無痴俱。

    四無礙解以三門分別。一列名。二辨相。三出體。列名者。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三詞無礙解。四辨才無礙解。辨相者法謂能詮名句文教。義謂所詮真俗諦理。詞謂諸方音聲。辨才謂七種辨才。緣此四智無所拘礙。名無礙解。有多差別如決擇菩薩地及十地論說。出體者此四即以無漏後得智為體。非證真故。義無礙解亦通正智。初地分得。九地任運離障圓成。佛果滿足。

    十力略以五門分別。一辨名。二出體。三行相。四次第。五諸門。辨名有二。一列名二釋名。列名者一處非處智力。二自業智力。大般若五十三名業異熟智力。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彼名靜慮解脫等持等至雜染清淨智力。四根勝劣智力。五種種勝解智力。六種種界智力。七遍趣行智力。彼名遍行智力。八宿住隨念智力。九死生智力。十漏盡智力。釋名者初總後別。總名力者能摧怨敵義。不可屈伏義。瑜伽菩薩地第四十九.五十.及決擇五十七.菩薩藏經第五.顯揚第四.對法第十四。大般若經皆釋此相。與一切種利樂有情功能相應。畢竟勝伏一切魔怨。大威力故說名為力。故以威勢能摧難屈名力。對法雲善降眾魔善記問論。故名十力。十者是數。力用不同有此十種。故名十力。依六釋中帶數釋也。釋別名者。因果相當名之為處。若不相當名為非處。故瑜伽雲。淨不淨果非不平等。如實轉因是名為處。處者建立義依義起義能建立果為依能起于果法故。因立處名。不平等因與上相違是名非處。于此二種一切智.無滯智清淨智離增上慢名之為智。力義如前。各自所作三世三業。或順現受或順生受順後受不定受名為自業。于此正知名自業智力。此于善惡業異熟果中而生智解。亦名業異熟智力。靜慮者四靜慮。解脫者八解脫。等持者一切有心定等至者一切有心無心定。于此正知名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此等諸定通有漏無漏。加名雜染清淨根者信等五根。此中上名為勝劣。于此正知名根勝劣智力。若從他信以為其先。或觀諸法以為其先。成中上。愛樂勝解名種種勝解。于此正知名種種勝解智力。若廣建立種種姓。或一乘或三乘或四乘或五乘。或貪痴等分行。等。乃至。有情八十千行名種種界。界是姓故。于此正知名種種界智力。若即如是諸趣門中隨順正行。如貪行者修不淨觀等名遍趣行。或趣一切五趣之行。或諸外道沙門婆羅門。各各異見品類諸行。或此世他世無罪趣行名遍趣行。于此正知名遍趣行智力。能于遍行諸趣之行而了知故。亦名遍行行。若于種種有情眾中。四方名字假設安立。品類差別。隨先過去所有自體八言說句。一如是名。二生類。三種姓。四飲食。五受苦樂。六長壽。七久住。八壽量邊際。于此八中隨念六種略所行行。有無量種宿住隨念。六略行者。一呼召假名。二剎帝利等色類差別。三父母。四飲食方軌。五興衰。六壽量。此等宿住是過去境。住宿世故。于此宿住而起隨念念俱行智。名宿住隨念智力。諸有情類臨欲終沒名為死時。住在中有名為生時。于善惡趣死時生時皆能正知名死生智力。一切諸法漏及隨眠無余永斷。名為漏盡。于此正知名漏盡智力。智者是體力是作用。然智即力更無別性。此中宿住隨念相應智力。是鄰近釋。自余最初處非處。乃至漏盡。是所觀境。智力是能觀智。處非處乃至漏盡之智力。皆依主釋。宿住是境。隨念相應智力是能觀。亦依主釋。

    二出體者。決擇分五十七雲。佛具知根慧根為體。對法論雲。若定若慧。及彼相應諸心心所。菩薩地雲。謂總五根為其自性。雖復三文不同。然體有五。一最勝體。故決擇分佛具知根慧根為性。二引生體。故對法雲若定若慧。三克實體。菩薩地雲五根為性。由慧勝故。且說十力慧為自性所以但言處非處等智力。不言信力精進等力。依此即會決擇文訖。四相應體。對法又雲。及彼相應諸心心所四蘊為性。五眷屬體。五蘊為性。定共道共無漏色等助為體故。此雖無文理必應爾。遮犯戒垢助摧怨故。余之三門如無垢稱疏第二卷說。

    四無所畏以五門分別。一辨名.二出體.三行相.四次第.五諸門。亦如菩薩藏經第五.大般若五十三.顯揚第四.瑜伽五十.對法十四。辨名有二。一列名二釋名。列名者。一正等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障法無畏。四出苦道無畏。釋名有二一總二別。總者四是數名。無所畏者于此四處能自了知坦然無畏。心無怯劣無所疑慮。都無驚懼故名無畏。別名者。正覺諸法等覺諸法名正等覺。諸煩惱漏種現俱斷故名漏盡。說障礙法。染必為障故言障法。說出離道。諸聖修習決定出苦。名出苦道。于此四中得無所畏。皆依主釋。

    出體性者。五十七雲。以信.進.念.定.慧.及具知根為性。對法雲。若定若慧及彼相應諸心心所。又言若起作用後得智為性。若住自性正智為體。此體有五據勝二智為體。發起定.慧為體.談實五根為體。相應四蘊為性。眷屬五蘊為體。行相者如經言。世尊自稱我是正等覺者。復有沙門或非沙門從他方來。佛慰勞言。安樂住不。乞食得不。遂于此中有立難雲。言正等覺無所未知。今問于他一何相返。我于此難正見無由。得安穩住無怖無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所以者何。攝受來者令發勝心。聞佛慰問發道心故。欲令諸人審諦于事。佛知尚問。況余不知。亦為後人作其軌範。見來發心應為引攝。非佛不知。仍言等覺。又如經言。我諸漏盡後時。天授行諸惡行。佛常罵之。執日調順佛常語。遂有難言。言諸漏盡煩惱並亡。呵叱天授愛語執日。貪.未滅漏寧盡耶。一何乖返。我于此難正見無由。得安穩住無怖無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天授譬之惡馬楚毒方調。若不叱呵返言怖我。執日喻之慧象隨逐人心。故以言即能調順。非有貪漏不盡也。又如經言。佛為弟子說障礙法。染必為障。復不遮彼預流一來有妻子等。遂有難言。染必為障聖畜妻子一何乖返。我于此難正見無由。安穩無怖處大仙位。邪行障諸聖道。畜妻障離欲道。初二果人既未離欲。性戒久成故除邪行。不斷妻子斯有何失。故諸染法非不障也。又如經言。我為弟子說出離道。諸聖修習決定出離。決定通達。復有無學迦留陀夷埋足糞壞。鴦掘魔羅獄火焚身。遂有難言聖道久修望離眾苦。無學既還受苦何用修道之為。一何乖返。我于此難正見無由。安穩無怖處大仙位。實得無學苦果定亡。為現。

    因必有苦報。由此聖者有現受苦起後教故。或苦異熟無學不受惡業盡故。有必障果不成無學。彼言無學受彼苦者。現居有學猶未離欲。定成無學故與其名。縱得神通非不還等。世五通故。或無學苦非是業招。諸異熟苦必已出故。如涅經第二十九解三時業。至無學位排諸惡業一切不受。說未入聖名為定業。其入聖已不名定業。廣如彼說。故阿羅漢定無苦果。後之二門亦如無垢稱第二卷疏。禪謂色界四靜慮。謂初有尋有伺靜慮。第二離尋伺喜。第三離喜樂。第四已離喜樂舍念清淨靜慮。定是四無色。謂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解脫。謂八解脫。以三門分別。一列名字。二顯行相。三出體性。列名字者。依瑜伽第十二.十五.七十三.攝事分第四。並對法十三。顯揚第四。第二。及第二十。菩薩藏經第四等說。一有色觀諸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想受滅解脫身作證具足住顯行相者。俱舍第二十九說。內有色想觀外諸色名初解脫。內未伏除見者色想。觀外諸色以為不淨名觀外色。今則不然。準對法文初修業者。身在欲界已離欲界欲。未依無色定伏除見者色想未離色界欲故。若久習業已離色界欲見者色想安立現前。而觀欲界一切所有內外諸色作光明想。由前三解脫引發勝處遍處等故。即觀勝處所攝少多等色作光明想。由除變化障故作光明想。不除貪欲故不作不淨想。瑜伽唯雲未得無色定。未離色界染觀外諸色。是初解脫者。唯依初業說。故第二解脫俱舍論說。內已伏除見者色想。唯觀外境而為不淨。名內無色想觀外諸色。大乘不然。準對法雲久習業者。已依無色定伏除見者色想。初習業者見者無色想安立現前。而觀外色作少多等想。不同于初觀內外色皆作光明。未自在故。今此唯觀已離欲色作少多等名觀外色。已離染故立以外名。觀心漸勝故稍略觀故。瑜伽雲。又不思惟彼想明相。但于外色而作勝解。即觀少多等不作光明等。若于是處已得離欲說彼為外。故唯觀彼已離染色名之為外。又由初解脫觀色不言外。其內有色亦不言內通緣內外根塵等色作光明想。故今此第二內有色有根等色故。其觀外色唯觀外塵作少多等。不緣根等作少多等故。瑜伽又雲。無色界定不現在前者。此說觀外色不依無色定。無色定不能緣外色故。或已離色界欲不依無色定。伏除色想但依色界定。見者無色想而現在前故作是說。上二解脫初作光明想。後作少多想初寬後狹兩觀有殊。顯揚二十說此二解脫除變化障。為于變化得自在故變化既通四靜慮有故。初二解脫通依四靜慮。初作多依初二定。有但在根本非近分地。彼欣趣修都無通果。此容預修有通果故。不同俱舍初二靜慮能除欲界初靜慮中顯色貪故作不淨觀。第三解脫。俱舍論說。清淨相轉作淨光明鮮行相轉故。唯第四靜慮離八災患心澄淨故。余地雖有相似解脫。而不建立非增上故。今者大乘謂如有一已得舍念圓滿清白。以此為依修習清淨聖行圓滿。于內淨不淨諸色已得展轉相待想。展轉相入想展轉一味想。是第三解脫行相。謂待諸淨色于余色中謂為不淨。非不相待。若唯見一類淨與不淨二覺無故。是名初想。又于淨中不淨性所隨入。于不淨中淨性所隨入。由于被障薄皮所覆。共謂為淨之中。現有三十六種不淨物故。是第二想如是展轉總一切色合為一味清淨想解。是第三想。乃名成就。唯第四靜慮地。有舍.念淨故。論說超過諸苦樂故。一切動亂已寂靜故。善磨瑩故。余地不然故唯第四。此亦內無色想而觀外色。由前已說故略不論。而立異稱。次四無色解脫。俱舍論說以四無色定善為性。非無記染。已解脫故。亦非散善性微劣故。近分解脫道亦得解脫名。無間不然。所緣下故。彼要背下地方名解脫。故多說根本者近分非全故。今者大乘皆已離自地欲。依自根本地重觀自地境。思惟勝解。令障更遠。引生勝德。謂如有一于彼空處已得離欲。即于空處思惟勝解。是名空處解脫行相。于彼識處已得離欲。即于是識思惟勝解。是名識處解脫行相。于無所有處已得離欲。于識無邊處思惟勝解。是名無所有處解脫行相。空識二名自地所緣行相為稱。無所有處以識無有為自地名。故于識處思惟勝解。于有頂地已得離染更不于余而作勝解。乃至遍于想可生處即于是處而作勝解。無所有處名想可生處。今緣此無所有心心所名非想非非想處。故遍于此思惟勝解。至下當知。上說離染依無學說。故瑜伽雲。前七解脫于已解脫而生勝解。身證者得。若依唯識有二師說。一雲伏初定已上染得滅定。二雲伏第四定已上染得滅定。無所有處已下染可有伏義。令障轉遠引生勝德。有頂一地定未能伏。故瑜伽第十二。空識二解脫。有說離自地染言。上之二地無說離自地染字。有學無學影略說故。唯在根本亦非近分。滅盡解脫大小俱說。即滅盡定而無行相棄想.受故。然將入時有二行相。謂依非想非非想處及無相界想。初修.久熟二入明故。

    出體性者。俱舍論說。前三無貪性。眷屬五蘊性。次四無色定善為性。第八滅定性。大乘之中七十三卷.解五法中雲。世間出世間正智為體。有漏者以分別中世間正智為體。無漏者即無分別智及後得智唯慧為性。緣色非色及真如境離諸定障引生勝德非余能故。若相應體初七以四蘊為性。眷屬五蘊性。故對法雲若定若慧及彼相應諸心心所。無色界中計有定道無表色故。第八解脫以二十二法種子上厭心功能為體。即不相應行蘊所攝。三昧梵語此雲等持。即三等持。謂空.無相.無願。三等持至下當釋。般若五十三。三境俱同俱緣空故。然依論引經更有五德。恐繁不述。論重釋上三句中。復第二番釋次上三句雲。又第一成就可化眾生依止善知識故。謂能引導有菩提性可化眾生未發心者。令依善友離諸著故。名為方便引導眾生。第二成就根熟眾生。令得解脫故。謂令久修已發心者得解脫故。名方便知見波羅蜜。第三成就。力.家.自在淨降伏故。謂佛內成種種功德。是故外能屈伏煩惱.蘊.死.天魔。名之為力。其禪定等皆是世尊所棲止處.名之為家。由力自在故能降伏。由家自在故淨諸障。又由棲止禪定等為家故。得自在神通業等。由成無量.無礙.力等故。能淨諸障。降伏外道等名如來知見廣大深遠。依論本重兩番釋經上三句已。次以經下七句釋上第四標句種種言詞。亦兩番解。初配經。後重釋。

    經。深入無際(至)未曾有法。

    贊曰。以七句釋第四言詞。此經唯有初之五句。第六句𨷂。第七句少。至文當悉。論雲第四說成就有七種。此即初句種種成就。理事.空有.世出世間.未曾有法皆深入故。洞曉無涯故。能起彼種種言詞。際涯畔也。

    經。舍利弗(至)悅可眾心。

    贊曰。此第二句。論名語言成就。佛得五種美妙音聲說諸法故。大智度論說。五種音聲從佛口出。一甚深如雷。二清徹遠聞聞者悅樂。三入心敬愛。四諦了易解。五听者無厭能辨有漏無漏等義。甚深如雷名種種分別諸法。諦了易解名巧說諸法。諸法之言通上分別。慈悲愍念听者無厭。名言詞柔軟。清徹遠聞.聞者悅樂。入心敬愛名悅可眾心。初三各一。後一攝二。

    經。舍利弗(至)不須復說。

    贊曰。此第三句。論名相成就。然論牒經無取要言之以下佛悉成就以上文。唯有止以下文。論雲有法器眾生心已滿足故名相成就。法器有二。一真二假。真即舍利弗等。假謂增上慢者。為真法器眾生。聖心已滿者。心樂妙法唱止現相。令其邀請。佛今所唱止不須說何等法耶。為假法器眾生。自謂聖心已滿足者。心不樂法。在座未去。唱止現相令其起去。諸法解脫我已得訖。更有何法止不說耶。故名為相。如世間人共會一處。亦有樂聞.不樂聞.語時。能語言止不須說說之何益。令樂者請話。不樂者起去。今為前真者令問取一乘。故名為相。

    經。所以者何(至)難解之法。

    贊曰。此第四句。論名堪成就。本無征詞。一切可化眾生知如來成就希有功德堪能說法故。謂舍利弗等善根熟者。名可化眾生。知佛成就第一希有難解功德堪說法故。

    經。唯佛與佛(至)諸法實相。

    贊曰。此第五句。論名無量種成就說不可盡。實相者謂如來藏法身之體。性不變故。佛智具知此實相體。窮源底故名為究盡。不但成就有為萬德。無為萬德佛亦究盡。故言無量種成就說不可盡。此經脫第六覺體成就。如來能知一切法。佛自證得故。亦少第七隨順眾生意為說修行法成就。如來能說一切法故。此經所言所謂諸法如是相等是。此第七所說諸法佛所現見無所不見。上來初番論解經中言詞七句已。論第二番復以七句解種種言詞。配此七句雲。第一種種法門攝取眾生入于佛法故。深入無際。第二令不散亂住故。以教貫眾生。令不散亂專心住境希欲聞故。遂能種種分別諸法。第三令取故。令根熟者問取一乘故。唱止不須說。第四令得解脫故。令根熟者皆得解脫故。佛成就難解之法。第五令彼修行成就得對治法故。令修行者得于真際性對治法故。能究盡諸法實相。第六能令修行進趣成就故。令修行者進趣成就。得淨妙智。由此如來能知諸法。第七令得修行不退失故。令彼修行得滿足者。復為他說不失利益故。佛能說一切法要。由佛自成此七種故。能令眾生漸隨所作。以論配上經文七句。鉤瑣相起如理應知。初四住權。次二住實。後一外化。何故配經方便知見念觀三句作第三番釋也。論雲又與教化成就者。依證法故如是次第。謂方便者令根未熟可化眾生令依善友。其知見者根熟眾生令得解脫。其念觀者解脫眾生令成力.家諸功德故。此依次第證法而說教化眾生。何故配經言詞七句作第三番說也。論雲依說法說故。如是次第如次前說。次第可知恐繁不述。是故論雲又與教化成就者依證法故。又說成就者依說法故。此二種法如向前說。論雲依此二種法有何次第。依之而得修行者。問證及說次第而依修行。即彼前文句再說應知者。前論再說方便.知見.念觀三種。依證次第再解言詞七句次第。依說次第故如是次第。說既如是。依之修學即證次第。結前義也。勸學者知。或此料簡初番別解四句中。第二教化成就。第四說成就二種差別。

    經。所謂諸法(至)究竟等。

    贊曰。此顯第七句。佛所說法依證而說。故論引經有五句。謂何等法。雲何法.何似法.何相法.何體法.論有四釋。第一番依舍權就實乘解。初說三乘名何等法。次于一一乘起種種事說。名雲何法。次依三乘門修行清淨。名何似法。次明三乘唯一相故名何相法。後究竟唯一佛乘無二乘體。故名何體法。第二番依展轉訓釋法。何等法謂有為無為法。雲何法謂因緣非因緣等。以因緣生釋有為。非因緣生釋無為。何似法謂常無常法等。以常釋非因緣生。無常釋因緣生。何相法謂生等三相法。不生等三相法。以有生等法釋前無常。以不生等釋常。何體法謂五蘊體非五蘊體法。五陰即生等。非陰非生等。第三番但解後三句。唯依有為解。其初二句不異于前。所以不解。論雲何似法者。謂無常有為因緣法。何相法者。謂可見相等法。何體法者謂五陰能取所取。五陰是苦集體故。亦是道諦故。如論可解。第四番依說法法用說。何等法者謂以名句字身說故。雲何法者依如來所說之法而說之故。何似法者能教化可教化眾生故。何相法者依音聲取故。謂令听者依于音聲取所詮法故。何體法者假名體法相故。雖令依聲取所詮法。法性離言故。所詮者假名體法非稱法實。不令依文便生執著。然今經文恐人不解。翻譯之家遂依第二展轉訓釋法而釋。然少不次以義正之不違聖教。若別義釋。便是人情非為聖教。如是相.如是性合是第一何等法。相是有為.性是無為故。如是體者是第五何體法。謂五蘊體非五蘊體故。合而為文。如是力.如是作者合是第三何似法。力謂常法。常法有力能故。作謂無常法。有造作故。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合是第二雲何法因緣。果報之中有為是因緣所生法。無為非因緣所生法。建立果義名因。成辦報義名緣。親得果名因.疏得果名緣四果名果。異熟名報。如是本末是第四何相法。生等三相法是末。體是事故。不生等三相是本.體是理故。究竟等者重解理本。法性究竟也。本論牒經更有何等.雲何.何似.何相.何體。佛重以此顯前五義更無別理。◎

    法華經玄贊卷第三(本)

    保安三年十月廿四日移點已了以興福寺圓如房本法隆寺覺印為令法久住為之以左然可為正雲雲。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三(末)

    沙門基撰

    ◎經爾時世尊(至)無能測量者。

    贊曰。下二十一頌分之為二。初十七頌半頌前二妙。後三頌半勸發信心。顯今說實。初中復二。初二頌總頌二妙。後十五頌半別頌二妙。此即初也。初一頌總嘆法師妙。後一頌總嘆法妙。總嘆佛身.及所成德.法體妙也。

    經。本從無數佛(至)難見難可了。

    贊曰。下十五頌半別頌二妙。于中分二。初十四頌頌法妙。後一頌半頌法師妙。初中分五。初一頌頌讀誦.修行二深。次一頌頌果行.增長功德心.快妙心三深。次一頌頌無上深。次一頌半頌入深。後九頌半頌不共二乘住持甚深。此初也。不頌標文但頌八深。本從無數佛受持讀誦甚深也。具足行諸道修行甚深。由此二故其智慧門難見難了。

    經。于無量億劫(至)我已悉知見。

    贊曰。此頌果行.增長功德.快妙心三深。由精進勇猛于無量劫行此諸道。果行甚深。善名遠振增功德心。道場得果我悉知見。故名快妙心甚深。甚深希有法皆成就故。

    經。如是大果報(至)乃能知是事。

    贊曰。此頌無上甚深。性謂道理。相謂事義。前脫此文難解法者如來能知。今此文有。

    經。是法不可示(至)信力堅固者。

    贊曰。此頌入甚深。甚深者佛所說法名字章句。意難得故卒難入解故。名為人。又佛自住持是深法中故名為入。不同外道雖說諸法。自不能入。由佛世尊說因緣理。唯佛自入余不能知。意趣難解故名入深。論雲佛自住持不同外道。說因緣法甚深故。此經雲是法不可示。言詞相寂滅因緣道理絕語言故。諸眾生類無能得解。除諸菩薩信力堅固者。初地已上得四種證淨。信佛.法.僧.戒故。能信法妙。而未圓證如是二妙。故此下雲不退菩薩亦不能知。不能知者不能圓證非不信知。雖見道前比信亦知。非證信故。既非堅固所以不說。

    經。諸佛弟子眾(至)其力所不堪。

    贊曰。下有九頌半頌不共二乘所作住持深。中分三。初四頌頌聲聞不知。二頌頌闢支不知。三頌半頌菩薩不知。長行但有二乘不知。因顯彼不知亦說菩薩不知。聲聞不知中分三。一頌半總頌一切聲聞不知。一頌別頌皆如利根子不知。一頌半別顯皆如利根子並余弟子共度不知。此即初也。曾近善友諸漏皆盡。住阿羅漢。此最後身有是三德。其智慧力不堪能知。

    經。假使滿世間(至)不能測佛智。

    贊曰。此明世間皆如子。利根第一盡情思共度量亦不能知。既不知佛智。故智慧門難解難入。盡音茲引反。任也窮也。或秦引反本盡之盡。思音息字反。無息茲反。不爾便與度量無別。

    經。正使滿十方(至)亦復不能知。

    贊曰。十方利根皆如子並余弟子。亦滿十方共度亦不知。

    經。闢支佛利智(至)莫能知少分。

    贊曰。此頌闢支不知。闢支望聲聞名利根。麟角望部行亦名利根。亦復不知。若未入聲聞決擇分善而作獨覺。便成麟角。入決擇分已後作者。皆成部行。在解脫分未定生時可成麟角。生數多故。已定生者亦成部行生數少故。

    經。新發意菩薩(至)不能知佛智。

    贊曰。下三頌半菩薩不知。中分二。初二頌半凡菩薩不知。一頌十地上聖亦不能知。此初也。新發意菩薩具六種德。一親近.二達義.三善說.四數眾.五一心.六長時。測度亦復不知。剎梵雲剎多羅此雲田。田土也。有雲國亦雲土義譯之耳。字書本無此字。說文作㓼。楚乙反刀割物聲。黍音七聲也。

    經。不退諸菩薩(至)亦復不能知。

    贊曰。此地上聖不知。或初二頌半七地已前不知。初地已上亦名新發意。證發十種心故。後一頌八地以上不知。亦名不退故。前門甚深有此八種。今第八中嘆佛智者。顯智深故其門亦深。

    或十五頌半別嘆法妙中初六頌嘆智門妙。準前科配。其中末後一頌半頌不共深故。次八頌頌嘆智深。三乘不知佛智慧故。準義科頌則可知矣。

    經。又告舍利弗(至)十方佛亦然。

    贊曰。此一頌半頌總嘆法師妙。無別頌也。

    經。舍利弗當知(至)要當說真實。

    贊曰。下三頌半勸發信心顯今說實。中分二。初一頌半唯告子顯今說實。後之二頌普告二乘顯初方便。此初也。汝既未證我之所說。于我所說當生信心。

    經。告諸聲聞眾(至)引之令得出。

    贊曰。此二頌普告二乘為二。初頌普告至涅者。後頌顯佛化以三乘之意。由處處著著界地故引之令出。且說三乘。理唯有一。此會唯有聲聞極果緣覺即無。故言及求緣覺乘。聲聞不爾。

    經。爾時大眾中(至)各作是念。

    贊曰。下第二段四眾驚疑發揚子之請。有三。三度請故佛止亦三。止皆居前請皆在後。論釋三止雲。初止為相。令問取一乘。次止欲令大眾推覓深境。渴仰欲聞。後止欲令惡人退K。至下當知。又三請中初挾自他疑故請。次陳大眾于余佛所已植因故請。後述自他已從今佛化堪聞故請。論五段中自下第三大眾定疑分。于自所證心生決定。于佛所說遂有疑生。若依驚疑發子請。請既有三。文隨三段。初止既屬前唱一乘。二止攝屬此請文中。初請分二初大眾疑後子請。論說第三定疑分有三雲。自此以下依三種義示現。一決定義.二疑義.三依何事疑義。初二義在大眾疑中。依何事疑義在子疑中。大眾疑有二。初標疑眾後申疑意。此初也。

    經。今者世尊(至)所不能及。

    贊曰。下申疑意有二。初牒所疑緣由。後正申定疑。此牒佛前所說疑緣由。佛所得法甚深難解者。牒佛前說諸佛智慧甚深無量。有所言說意趣難知者。牒佛前說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此二深故二乘不知。初是顯上後是接下。合名方便。何故佛嘆此為疑意。

    經。佛說一解脫義(至)是義所趣。

    贊曰。下申定疑。謂到于涅已上名為決定義。于自所證有為無為果法決定久已無疑。而今不知是義所趣名為疑義。謂于前說佛所得法甚深難解。有所言說意趣難知。中而今不知是所說義。何所歸趣意趣。如何說何宗趣。故名疑義。趣音七句七俱二反。今從初反。謂疑意雲若說解脫我已得之。又說難知意說何法。故論雲決定義者。有聲聞方便證得深法作決定心。于聲聞道中得方便及涅證故。如是二種法示現有為無為法故。如經爾時大眾中乃至。亦得此法到于涅。言二法者。謂方便及涅證。方便者有為能證生空智道。涅者謂無為所證空理。于此能得能修。此二中得決定故。論雲疑義者謂聲聞闢支佛不能知故。是故生疑。如經而今不知是義所趣故。

    經。爾時舍利弗(至)難解之法。

    贊曰。下子請。中有二。初長行後偈頌。長行分二初申疑後請決。此初也。依論下是第三依何事疑義。依何事疑義者。如來說聲聞解脫與我解脫不異。三乘同坐解脫床故。是以生疑。生疑者生因中疑。因謂所由。雲何如來數數宣說甚深境界。前說甚深後說甚深不同聲聞。聲聞與佛解脫既等。更何不同。除此已外不同何法。于此所由而生疑惑。大般涅有其三事。摩訶般若.解脫.法身。解脫雖同。般若.法身即是佛之智慧性相一乘果體。彼所未得四眾不解。所以生疑。如經爾時舍利弗乃至而說偈故。何因者何道理所以。何緣者何事緣由緒。諸佛第一之方便此為總句。下別顯此甚深微妙即佛智慧。難解之法即智慧門。牒前二故。此中疑者是法執類。異熟生攝。

    經。我自昔來(至)難解之法。

    贊曰。此請決牒。自既未聞。四眾疑起故。願佛說敷施演說也。

    經。爾時舍利弗(至)不可思議法。

    贊曰。十一行頌中分四。初三頌半頌前問中稱嘆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難解之法。三頌頌前四眾咸皆有疑。一頌半頌我自昔來未聞自疑。三頌頌請唯願世尊敷演斯事。初中分三。一頌半頌前佛自告申。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無量.無礙等法師妙。一頌頌前所得難解所說難知法妙也。一頌合頌嘆法及法師妙。無問而自說。此初也。慧日大聖尊者。以佛智慧猶如日故。涅經言。譬如日初出光明甚暉炎。既能還自照亦滅一切暗。佛之二利亦復如是。增一阿含經說。日出有四事。一者日出之時眾暝皆除。二農夫作務。三百鳥悉鳴。四嬰兒啼哭。佛告諸比丘。若日出時眾暝除者。喻佛出世除去痴暝靡不照明。農夫作務者。人民之類普共田作。此譬檀越施主隨時。供給衣服飲食床K臥具病緣醫藥。百鳥鳴者譬如高德諸法師等能為四眾說微妙法。嬰兒啼哭者。此喻弊魔見佛出世心大愁惱。亦如經中贊佛偈言。如來金色如山王。亦如日出照世間。能拔眾生長夜苦。故我頂禮三界王。故今贊佛雲慧日也。久乃說是法者。成道多年不曾顯說。今方說之。故雲久也。此上二句標。下一頌頌佛前說種種念觀。

    經。道場所得法(至)亦無能問者。

    贊曰。上半頌頌前所得難解菩提涅智慧甚深。後半頌頌前所說難知智門甚深。以二乘不知故皆無能問者。

    經。無問而自說(至)諸佛之所得。

    贊曰。上半合頌嘆二妙。無問自說從三昧起便即告故。第三句法妙。第四句法師妙。

    經。無漏諸羅漢(至)願佛為解說。

    贊曰。下三頌四眾疑有二。初一頌頌聲聞無學有學之疑。二頌頌緣覺等眾願佛說。疑喻如網羅生難出。猶豫者說文隴西謂犬子為猶。猶性多豫在人前故。凡不決者謂之猶豫。爾雅雲猶如麂善登木。郭璞雲健上樹也。

    經。于諸聲聞眾(至)為是所行道。

    贊曰。此頌自疑。自先得智為是果法。為是因道。若是果者所得已滿今何所贊。若是因者更欲趣求因所成故。前說眾人于自所得生決定心于佛說疑。今者子無決定義。于自所得亦生疑惑。又前創聞于自猶定。今重思慮于自所得亦有疑生。故不相違。

    經。佛口所生子(至)時為如實說。

    贊曰。下頌請說。分二。初一頌頌聲聞弟子請。後二頌頌余眾請。此初也。稟佛言教聖道方起。教從口出故名口生。簡異胎藏精血成故。

    經。諸天龍鬼神(至)欲聞具足道。

    贊曰。頌余眾請。此土佛出無轉輪王故說諸國轉輪王至。具足道者大乘理故。

    經。爾時佛告(至)皆當驚疑。

    贊曰。下第二段有二。初止後請。此止也。論下第四解定記分。記謂記別。分明記別深密之義。名為記別。即十二部經中名記別經。記別經有三。一記弟子謝往過去德失差別。二授諸大人成佛記別。三分明記別深密之義。如下十二分教章中具說。此即第三記別經也。論雲自下依四種事說。一決定心。二因授記。三取授記。四與授記。決定心者佛心本來已有決定所為之人。由此便有後止及說。是以決定心論不配屬經。通下文意故。論雲雲何決定心。已生驚怖者令斷驚怖。為利益二種人。故如來有決定心。驚怖有五。一損驚怖。如所聞聲取以為實。謗無大乘而作是言。如來說言阿羅漢究竟涅。我畢竟取如是涅。是故阿羅漢不入涅。此即決定種姓聲聞。聲聞者所聞教聲取之以證究竟實果。我畢竟已取如是涅。果已究竟謗無大乘。不堪聞今為說大乘。若聞今說彼非究竟。即驚疑阿羅漢皆畢竟無入涅者。反道疑生故名為損。二多事驚怖。以大乘眾生生如是心。我無量無邊劫中。行菩薩行久受勤苦。生驚怖心起取異乘心故。謂不定姓地前菩薩。住大乘中。已經多劫行菩薩行名為多事恐彼起心退趣異乘故。今為說令其不退。三顛倒驚怖。分別我我所身見不善法故。謂根未熟定姓凡夫。煩惱尤重不堪為說。若為說者更生煩惱。顛倒驚怖。四悔驚怖。謂若為說。大德舍利弗我不應證如是小乘法。自止小果歸向大乘。即以悔心名為驚怖。五誑驚怖。謂若為說增上慢者作如是說。雲何如來誑于我等自謂道滿更無余故。聲聞有二。一定姓二不定姓。凡夫有二一未得謂得二具重煩惱。菩薩有二一退位二不退位。定姓聲聞即損驚怖。不定姓聲聞即悔驚怖。未得謂得凡夫即誑驚怖。具煩惱凡夫即顛倒驚怖。退位菩薩即多事驚怖。不退位菩薩非此五中。舍權就實欣趣佛位。方為說一乘故。此說一乘不逗彼器。論雲正為利益二種人故。如來有決定心。謂多事及悔。利益悔者引攝一類故。利多事者任持所余故。今此唱止及下正說。佛心先定為此二人。余非正為。即是十義說一乘中初二義也。觀此文意多事。一種不說有驚。說即無驚。自余四種說即有驚。不說無驚。故論總言已生驚怖令斷驚怖。因授記者。如經止止不須復說。乃至天人皆當驚怖。即下二止文等。是因應為聞者之二義。不堪為聞者之退K故名為因。因授記皆生驚怖。有三種義。一欲令大眾推覓甚深境界故。二欲令大眾生尊重心畢竟欲聞故。此上是應為聞者之二義。三為令增上慢者離法座而去故。即是不堪為聞者之退K。今此第二止。但為應為聞者之二義。第三止方為不堪聞法之退K。其取授記如經。爾時世尊下即許可攝受許當為說是。與授記者如經佛告舍利弗下正為解釋一乘等是。定記四中初決定心唱止及為說之所由。次因授記但是止其請之所由。取記許為開釋。與記正示陳說。今言驚疑令為應聞者驚張疑惑。推覓深法尊重欲聞。

    經。舍利弗(至)唯願說之。

    贊曰。下第二請。論雲示現過去無量佛已教化眾生。初長行後偈頌。長行有二。一總請二堪聞。此請也。

    經。所以者何(至)即能敬信。

    贊曰。此堪聞。有三因。一遇良緣曾見諸佛。二性聰睿諸根猛利。三解識真義智慧明了。故能聞信。

    經。爾時舍利弗(至)有能敬信者。

    贊曰。此頌可知。

    經。佛復止舍利弗(至)將墜于大坑。

    贊曰。下第三段。初止後請。止中有二。長行及頌。此初也。因不堪聞法者之退K也。恐增上慢得世第四靜慮。便謂阿羅漢果。而生誹謗。當墮地獄。名墜大坑。此皆凡夫故墜大坑。非聖有學。瑜伽論說。一切聖人知自得果。無自謂得後位聖果增上慢故無邪見。故更不造業入地獄。故諸論所言增上慢比丘得世第四靜慮。後命終已。由謗解脫起邪見故生地獄中。即此類也。

    經。爾時世尊(至)聞必不敬信。

    贊曰。法妙難解。下愚聞之起謗。既不敬信。所以恐墜大玩。

    經。爾時舍利弗(至)多所饒益。

    贊曰。下第三請。初長行後偈頌。長行有二。初總請後堪聞。子利根自知宿命。亦能曉他往世從釋迦已曾受化。根成道滿聞必能信。生死長夜安穩饒益。故今請說。

    經。爾時舍利弗(至)唯垂分別說。

    贊曰。下四頌中有三。初一頌自稱長子以請決。次一頌半陳眾久從佛化以請說。後一頌半兼陳自他聞法悟解即生歡喜以請說。此初也。佛于二足多足無足一切中尊。今雲兩足尊。于三類中兩足為貴能入道故。謂人天類。佛亦兩足故言兩足尊。聲聞眾中子第一故名長子。

    經。是會無量眾(至)欲听受佛語。

    贊曰。此一頌半陳眾久從佛化宿因今熟。故請佛說。

    經。我等千二百(至)則生大歡喜。

    贊曰。此一頌半兼陳自他聞法歡喜。以請佛說。

    經。爾時世尊(至)分別解說。

    贊曰。論第四段定記分中。自下第三取授記也。許可攝受而為說之。故論雲取受記者。以舍利弗等欲得受記。如經佛告舍利弗汝已三請。豈得不說等。許攝受取故。若依自科。下第三段開斯實相。啟彼權門。于中有二。初明二記。後五濁。下方破四疑。二記為二。初取記中有二。初許可攝受後惡人退K。此初也。菩薩地雲。夫听法者聆音囑耳。掃滌攝持。智論亦言。听者端視如饑渴。一心入于語義中。踴躍聞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為說。端直審也。若不誡彼群情令其審听。恐心不定慧解不生。故敕審听。

    經。說此語時(至)禮佛而退。

    贊曰。下惡人退K。有四。一明去。二不止。三快敕。四敬諾。初中復二。初標後釋。此標也。

    經。所以者何(至)是以不住。

    贊曰。下釋起去所由。此自征雲。難得有五。一得人身難。二生中國難。三具諸根難。四值佛出難。五聞正法難。五千之徒已具初四。何故將說妙法避K而起去耶。此去之所以者何謂也。今釋有二意。一罪根深重。二有增上慢。此輩者補配反。群黨也。說文軍法發車百兩為一輩。廣雅等翻輩亦類也。玉篇部比類也。罪者可毀可嘖可怖可厭之義。若因若果可毀厭者皆名為罪。若依小乘此罪眾多。重者有三。一煩惱障。二業障。三異熟障。一切煩惱總為二類。一數數起名勤。二起而猛名利。分為四句。一勤而不利。二利而不勤。三亦勤亦利。四不勤不利。今取初及第三句名煩惱障。五無間業名業障。三途八難名異熟障。此之三障障入聖道名為重罪。今依大乘障有二種。一煩惱障二所知障。所知障者隨其所應障入大乘聖位。煩惱障者隨其所應障入三乘聖位。依佛地論煩惱障有三。一者一百二十八煩惱並隨煩惱。二所發業。三所得果。此意所說是彼品類總名為障。非據重者。依大般若。重障有四。一煩惱障。二業障。三異熟障。四法障。煩惱障者。一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隨其所應能障聖者。皆名此障。若具有者隨其所應障彼聖故。業障者依薩遮尼乾子經有五種逆。一破塔壞寺焚燒經像。竊盜及用三寶財物。二謗三乘法言非聖法。障礙留難隱弊覆藏。三于一切出家人所。若有戒無戒持戒破戒打罵訶責。說其過失禁閉牢獄。或脫袈裟逼令還俗。責役驅使債其發調斷其命根故。大集經言說一破戒比丘過失。過出萬億佛身血。四殺父害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起大邪見謗無因果。長夜常行十不善業。此之五種唯于大乘名五逆業障。亦有說七等不過此五。所以不說。異熟障者謂能障聖道諸異熟果。即三惡趣。八無暇等。其間佛前佛後難應雲法前法後。是佛法前後不得聖故。法障者謂于宿世障他作善造匱法業。于此生中不得聞法。匱乏正法。謂五果中等流增上二果所攝。罪根深重者感匱法業。是罪根故現不聞法。是罪體故即第四障也。慢者玉篇輕悔也。不畏也倨也。或為智性掀畚  ;何 鴨毫晁呔儻 唷hトイ人德釁咧幀R宦奈衣逶鏨下奧 奧3趼呶接諏蛹萍渮オ蠐詰燃萍旱取9呶接詰燃萍渮オ蠐謔カ萍旱取B呶接謔カ萍渮ゃN衣呤閹次腋呔儻 唷T鏨下嘸渮瞪俚攣郊憾嗟隆1奧呶剿嚳質カ杭萍荷俜至鈾P奧嘸喝 薜攣郊河械隆=裨鏨下詞塹諼逡咽瞪俚隆N郊憾嗟隆5檬蘭淠禪定等。故未多得。謂多德。未多證。謂多證。得謂有為道.證謂無為滅。此是增上慢相。非全未得而今謂得。若不爾者。便非增上慢相。乃是第七邪慢相。故有此煩惱障及前法障二種力故不堪聞法。問五千之輩既不堪聞。何因目矚神光耳聆妙唱。睹天華而晏默觀地動而無驚。答放光動地未革庸心。演妙宣難便乖淺意。聞序中之問答為大漸之初因听宗內之深陳乃增迷而復謗。所以折摧枝葉扇拂糟糠。

    經。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贊曰。二不止也。默靜也。俗作默。諸論皆雲有二決定佛力不非。一受異熟決定。二作業決定。罪根深重者受果定類。增上慢者作業定類。由此五千從座而起。佛雖神力亦不止之。又乍可令去不墜大坑。不可止之令興重業故不止也。彼若發心定業可轉。其心不易佛力不排。

    經。爾時佛告(至)當為汝說。

    贊曰。三快敕也。風驚秕落。霜殞貞存。佛許說而驚其心。振威神而令起去。故以枝條退為佳。唱貞實住而許說。輕薄虛疏故譬枝葉。敦重堅固乃同貞實。佳音古反善好也。音戶佳反。南人謂也。

    經。舍利弗言(至)願樂欲聞。

    贊曰。四敬諾也。唯音弋。誰弋水二反。敬諾之詞。然音如延反。順從稱。願樂為希解之意。欲聞亦冀听之心。

    經。佛告舍利弗(至)時一現耳。

    贊曰。此下明與授記為之解釋也。論雲有六種。一未聞令聞此等文是。二者說。舍利弗諸佛隨宜所說下是。三者依何等義。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下是。四者令住。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下。是五者依法。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下是。六者遮。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下是。未聞令聞者嘆法希有顯令聞故。說者明所說法意難知事。依何等義者。謂未聞令聞。及方便所說。依何等義謂依佛所得深難解法。住者勸令來住一乘之中。法者十方三世佛所共行儀軌法式。初隨宜說。意令久後取佛種智。遮者遮破二執遮遣二真令嘆法希。未聞令聞有三。一嘆希。二舉喻。三勸信。此即初二。此若頻說無智不欣。時乃說之愚智同樂。

    梵雲鄔曇缽羅。此雲瑞應。金輪王出大海減少。金輪路現其華乃生。應金輪之御世名瑞應華。此法華經法輪王出生死海減。一乘道顯方演說之。故舉為喻嘆法希有。子往劫曾所未聞。今者令聞令渴仰故。

    經。舍利(至)言不虛妄。

    贊曰。此勸信也。智解局者未能證達。故標不虛勸其生信。

    經。舍利弗(至)意趣難解。

    贊曰。下第二段明說有二。初標後釋此標也。

    經。所以者何(至)乃能知之。

    贊曰。此釋也。論釋種種因緣者。謂三乘法。彼三乘法唯名字章句說非有實義。故以彼實義不可說故。此中意說。我以方便說三乘法。此法唯有名字章句無別三體。隨宜說三。非二乘等思量能解。唯佛能知。此說前標智門難了。三乘實義即是真如。不可說故。下依何等即佛智慧。

    經。所以者何(至)出現于世。

    贊曰。自下文第三依何等義。有二。初略標後廣解。此初也。因前文起故假征顯。有何所以。言辭難解唯佛知也。依何等義作如是說。諸佛世尊者。總苞十方三世諸佛。唯以一大事者。事物.體事.事義.道理隨應皆得。為此大事因緣所以出現世間。自稱德號廣利眾生。不爾便如二乘入滅。由此大事故隨宜說。意趣難知。

    經。舍利弗(至)出現于世。

    贊曰。下廣釋有二。初別顯後釋意。別顯有三。一征二釋三結。此征也。

    經。諸佛世尊(至)出現于世。

    贊曰。此釋。大事體即知見。諸佛出世為此大事。四義明之。謂開.示.悟.入。論雲後一大事者依四種義應知。佛知見者如來能證如實知彼義故。此有三釋。一雲法性真如名為如實。法真性故即是所證。義理.境界俱名為義。正智之體名為能證。能知義理證真境故。即此能證正智及所證真如。能所知見並名知見。如為知見之性。智為知見之用。知見性相俱稱知見。無著般若論雲。無上菩提是法身。正等菩提是報身。解深密經雲。菩提.菩提斷俱名為菩提。智度論雲說智及智處俱名為般若故。或知謂正體智.見謂後得智.是二是用.能照真俗二種境故。此二本性即是真如合名知見。將性就相故名知見。欲令二乘求種智故。勝雲一乘即佛乘。佛乘即大乘攝大乘雲亦乘亦大故名大乘。萬行是也。或乘大性故名大乘。真如是也。故知一乘佛果乘體通理及智。契當宗義。火宅牛車意在智用。說牛車等我所作故。險途寶所意在智性。稱化作城非寶所故。由此合二並名知見。

    本論雲。何者為四。一開者無上義除一切智智更無余事故。一切智者佛也。又言智者根本後得智。此二是用。此二智性即是真如。若用若性合名為智。一切智人之智名一切智智。又一切智者根本智。重言智者後得智。舉此二智攝于智性真如妙理。又一切智者智用菩提。又言智者。智性涅。二種如來藏。今顯此二悉皆無上。嘆勝令欣。然此菩提體是有為本有種子。多聞燻習因修生長。體即四智。楞伽經雲。阿梨耶識名空如來藏。具足燻習無漏法故名不空如來藏。藏識有漏虛妄不實。故名為空。能含一切無漏種故名如來藏。四智種子體是無漏非虛妄法。由近善友多聞燻習漸次生長。當成四智。四智之因名不空如來藏。藏是含藏。因性義故。猶如種樹生長圓滿。其涅性體是無為。本來而有自性清淨。後逢善友斷障所顯。雖一真如逢緣證別。名四涅。勝經雲有二種如來藏空智。謂若離若脫。若斷若異。一切煩惱藏不離不脫。不斷不異。不思議如來藏煩惱有漏虛妄不實。能覆真如。名空如來藏。涅無漏體是無為非虛妄法。由近善緣斷諸煩惱。漸次智起方便顯證。名為涅。體性非空因空所顯。空之性故。煩惱覆位名不空如來藏。藏是覆隱因性義故。故在煩惱纏裹之位名如來藏。出煩惱時名為法身。即此法身因空所顯。空本性故。亦名空如來藏。如刀提耶掘寶顯得。阿賴耶識及諸煩惱名如來藏者。即涅雲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善不善法皆名佛性。無垢稱雲。偽身種姓。七識住.貪欲.恚.愚痴.十不善業道為如來種等。文非一故。即前菩提名為報身。報身修生.法身修顯。法身證因證故。報身生因生故。前藏有四。一能含藏藏謂阿賴耶識如庫藏等。二能生德藏謂報身種子如谷種等。三能覆藏藏謂煩惱等如土覆物。四能顯德藏謂法身佛性如金性等。大位而言。所知障斷證佛報身菩提圓滿。煩惱障斷證佛法身涅圓滿。諸佛出世欲令眾生斷所知障及所發業並所得果。一切俱盡圓證菩提開知見相使得清淨。障盡智圓名清淨故。欲令眾生斷煩惱障及所發業並所得果。一切俱盡圓證涅開知見性使得清淨。障盡理顯名清淨故。緣此知見故出世間。開者出生顯證之義。出生菩提證涅故。除此二種更無余事勝過二法故名無上。二示者同義。以聲聞.闢支佛.佛三乘法身平等。法身平等者佛性法身無差別故。涅經雲。譬如乳牛有種種色。及構其乳置之一處白色無異。佛性亦爾。眾生雖有種種不同。佛性無別。此意說言。三乘法身本來平等。眾生不知不肯修證法身圓滿。諸佛出世欲示眾生此佛知見之性。三乘同有平等無二。令同證滿以成法身。三悟者不知義。以一切聲聞.闢支佛不知彼真實處故。不知真實處者不知究竟唯一佛乘故。如下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以無價珠系衣里等。彼初不覺後悟方知。此意說言。二乘不知究竟唯一佛乘體即菩提四智。所以不修報身圓滿。佛出世者欲令眾生悟于究竟唯此一乘佛菩提智令修生長。上來三種開者雙顯法身.報身.涅.菩提二種無上嘆勝令欣。示者別顯法身涅三乘無二本來而有令其修證。悟者別顯報身菩提第一究竟本有種子令修果生。俱明果中斷德.智德。既證此二利樂眾生。應物現形應機說法。即是化身及他受用名為恩德。四入者為令證得不退轉地。示現與無量智業故。上三總.別雖顯佛果無上.同.勝。未知如何可能證獲。今顯能證能得之因故名為入。依此本論初地已上名不退地。佛果位中一切智智體用大故名無量智。業者因也。佛出為說初地已上能得佛果一切智因故名為入。佛說此因欲令二乘有學.無學.及初地前證初地上不退轉地。入變易生修種智因觀察智性入佛二果。此四意言。佛出世者。欲令眾生斷二障盡。開佛菩提。涅知見使證清淨。嘆二無上勸令欣故。示法身同有令使證故。悟所不知唯一佛乘智令修生故。既顯佛果菩提涅殊勝體性。並顯其因令其趣入。謂佛出世意說一乘若果若因。令諸眾生修因證果皆作佛故。更不為余。前嘆智慧及智慧門即是一乘教之與理。今說行.果。故知總說一乘四法名為法華。或不退者八地以上行不退故。諸論說受變易生故。雖二乘回心未即至彼地。三乘俱同後決定。得出分段死入變易生故作是說。又二乘者煩惱不退。經三大劫俱名不退地。又一乘者修行一乘若信若位若證若行。今于此中皆令入故。並名不退。或此果因一乘實體。是前所說諸佛智慧其智慧門。即前所說三乘權教。令二乘者舍權取實行一乘因趣一乘果。是此本意。

    上來所說總別果因以解四種。準下三世佛法之中。不說初開。唯說示.悟入。故知但應如此說善。示悟別顯二果已周。不假標故。舉此二種攝佛一切有為無為萬德盡故。此方便品法說一乘唯為上根。由此通辨若因若果菩提涅以為一乘。譬喻品中為中根者但說于悟。牛車菩提智德一乘。由唯迷因智不迷因理.果智理故。化城喻品為下根者但說于示。寶所涅斷德一乘。由迷果理不迷果智.因理智故。各隨所宜斷除彼障。令其進入偏說一乘。或為中下互說因果智.理二門。影顯令解。唯此一品通明因果覺.寂一乘。理義周備。故本論中具解此品。余品但總釋其大意不異此故。若解此品便解一部矣。然勘下文牛車在果。即是菩提。下文但明因中之智。三乘乘此至道場故。又理雖然。諸經論中多說涅理性智慧以為一乘。一乘本故如無量義。第二解雲。今此四義總依佛性法身智體以為一乘。涅經言。大事者所謂佛性。又畢竟有二。一莊嚴畢竟。二究竟畢竟。莊嚴畢竟者謂六波羅蜜。究竟畢竟者一切眾生所得一乘。一乘者即是佛性。以是義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悉有一乘。無明覆故不能得見。故知佛性即是知見。即是一乘。說諸眾生悉有佛性名之為開。曲宣分別名之為示。此是法佛性。此是報佛性.此是因性.此是緣性.此是理性。此是行性.此是善根人性.此是不善根人性。此等名示。故涅雲。如貧女舍內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無有知者。時有異人善知方便。乃至。即于其家掘出真金之藏。女人見已心生歡喜生奇特想宗仰是人。善男子眾生佛性亦復如是。一切眾生不能得見。如彼金藏貧女不知。善男子我今普示一切眾生所有佛性。善方便者即是如來。貧女即是一切無量眾生。真金藏者即佛性也。種種分別令其生解名之為悟。勸物起修令其入證名之為入。若依此解譬喻品中牛車各與。吾為汝造。便非此義。

    第三解雲。其前三種即依佛果大般涅三事解之。涅經第二卷雲。我今當令一切眾生。及以我子。四部之眾.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復當安住是中入于涅。何等名為秘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不成伊。縱亦不成。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點若別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如來之身亦非涅。摩訶般若亦非涅。三法各異亦非涅。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眾生故名入涅。如世伊字。此中意說。梵本伊字上有二點下有一點。似倒品字。並者橫也謂前後證。縱者豎也。謂有三品。世說縱橫即此豎.並皆非伊字。三點別安亦非伊字。要三和合不縱不橫亦不離別。和合三點不一不異。如大自在天面上三目額上有一眉下各一。佛入涅亦復如是。摩訶般若者能證之智。如來身者所證法身。解脫者由能證智證所證理法身之時。二障滅盡二死當來後有不續。更無系縛假名擇滅。即是解脫。故雜集雲。滅諦有三若能滅.若所滅.若滅性。即是此三大般涅。般若在上為能證道如額上目。法身.解脫並在其下是所證故猶如眉下所有兩眼。以智證理令後惑苦皆斷不生名入涅。是佛安住秘密之藏。不同二乘智了生空。不是大慧理。但生空無我之理不名法身。雖得惑種及分段死少分不生之假擇滅。不得習氣及智障滅分段.變易二死俱盡之勝解脫。如縱如橫非大涅。身灰智滅彼名為入。無現身智何得稱大。佛今不爾故名為大。稱為秘藏。古人有解但依真如以為三事名大涅。便無入義。常住不壞為利有情以智證真。惑苦解脫方名為入。是佛意故。不同二乘無有身智乃名為入。故佛自言。假使烏.角鴟。乃至永入于涅等。今作此解善順彼經審讀經文當自悉知。摩訶般若即開佛知見。故論說言除一切智智更無余事。一切智者證二空智。重言智者證諸有智。此最勝妙故名無上更無過故。法身即是示佛知見。故論說言三乘平等佛性法身無差別故。解脫即是悟佛知見。二障俱亡二死皆盡是真解脫。二乘唯得一障一死盡滅無余。不知于此。故論說言二乘不知真實處故令其悟也。上來三事即是證入大般涅此必有因更說入義。故論說入示現不退轉地與無量智業也。佛出于世欲令三乘有情皆修不退地業。安住秘密藏入大涅不為余也。此與涅名字雖殊體性無別。一切皆欲行因證入佛果位故。若作此解既契化城之趣寶所。亦合火宅之御牛車。一乘體德既曰大般涅。法報二身正覺之與圓寂。一一總攝周備亦何理而不彈。今此三解唯取所詮智慧名曰一乘。能詮之教門即次前說也。隨宜所說意趣難解故。又以蓮華喻于妙法必兼開敷之與秀出果秀因敷亦無乖爽。然勝等經及此下文多說真理以為一乘。乘之本故。實通二種。于義苞盡。開示悟三明佛果乘。入之一種明佛因乘。因乘雖通三無數劫今此唯取第二劫後。論說令證不退位。故楞伽經中十地分為三種意生身故。如別章說。又後品言聲聞.緣覺.不退菩薩乘此寶乘直至道場。勝經言無明為緣無漏業因。有阿羅漢.闢支佛.大力菩薩三種意生身生。初地已前實居三界分段死中未出火宅。猶在門中當為燒故。不與一乘之名。或八地後名不退地。瑜伽論說八地後為意生身故。得決定故。

    問。二乘無學羊鹿果位亦居分段。應在門中。如小菩薩應非出宅。

    答。談其分段應非出宅。余依永滅已得涅名居門外。不同于彼。

    問。何故二子趣于牛羊鹿稱出宅。大子趣于牛菩薩未出宅。

    答。二乘惑種盡得滅稱出宅。初劫惑猶行如何稱出宅。又七地分段盡此一生亦名出宅。二乘同故。已前即非猶多生故如有學類。故出宅已方上牛車。然此經文初開之中初總標勝致使得清淨之言。後三別顯故略不說。

    經。舍利弗(至)出現于世。

    贊曰。第三結也。

    經。佛告舍利弗(至)示悟眾生。

    贊曰。此釋于前有何意況。眾生身中悉有佛性。故所教化但化菩薩。所為所作常為此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論第二番釋示悟入雲。又示者為諸菩薩有疑者令知如實修行故。謂有菩薩疑無佛性不肯修行。今示所化但化菩薩令知三乘同有佛性。斷彼疑故如實修行。又悟入者未發菩提心者令發心故。此解悟義。已發心者令入法故。此解入義。明因果盡。又重釋悟入雲。悟者令外道眾生生覺悟故。復入者令得聲聞果入大菩提故。回邪入正舍權取實故。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三(末)

    保安三年四月廿三日書了法隆寺僧覺印之。

    同年十月廿六日移點已了以興福寺圓如房本為之以為令法久住覺印之東北院讀本點本校點又了(雲雲)。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4冊No.1723妙法蓮華經玄贊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四(本)

    沙門基撰

    一乘之義正是經宗。今且略以五門分別。一出體性。二釋名字。三明說意。四彰差別。五問答辨。

    體性者略為三類。一總含體。二隨勝體。三真實體。一總含體者。一切無漏若種若現。有為.無為.若因.若果。根本.方便能成。佛德皆名一乘。一乘即大乘大乘即無上乘。故勝雲一乘者即大乘也。此本論雲開是無上義。辨中邊論無上乘品有三無上。一正行無上謂十度隨修差別有六正行。二所緣無上有十二種所緣。三修證無上謂種姓修證等十種修證。通攝一切菩薩所有境行果。故勝又雲阿羅漢闢支佛有恐怖有歸依。四智不究竟名向涅界。又雲正法住.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毗尼.出家.受具足。此六法為大乘故說。故知一切根本方便一切無漏若種若現。有為無為若因若果。能成佛德並名一乘。三種意生身皆入初地故。

    二隨勝體此有六類。一攝事歸理體。涅勝等中多以法身真理佛性名為一乘。故勝雲一乘者即大乘。大乘者即佛乘。佛乘者即涅界。又雲于恆沙劫行六波羅蜜。不如有人听受讀誦乃至執持經卷。何況有人為他廣說。以有為行比無為乘故。涅經言一乘者即是佛性。此滅化城至于寶所。唯以真如法身平等名為一乘。

    二攬余歸智體。亦以真智名為一乘。上文自雲方便知見皆已具足。不退諸菩薩其數如恆沙。一心共思求不能測佛智。智體多是正體.後得。若在因位智劣識強。在果位中智強識劣故。

    三隱劣從勝體。下經自雲說佛智慧故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實。余二即非真。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于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分別功德品雲。有為無上正等菩提。于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不如有人一念生信。所得功德不可比喻。由以佛果理智二種名為一乘。理凝本有。離纏而號涅。智照新生。果圓而稱正覺。乃四德之鴻源三明之妙本。故揚為彼智見出現于世。以理智二為一乘體。智性智相合名為智。

    四二運用廣體。唯以因智名為一乘。火宅喻中與諸菩薩及聲聞眾乘此寶乘直至道場。唯因行故。

    五勝出分段體。通取因果出分段死所有理智以為一乘。開示悟入四義之中前三為果二。後一為因二。如前已說。故略不論。勝亦雲如取為緣有漏業因續後有者。而生三有。如是無明習地為緣無漏業因。有阿羅漢.獨覺.已得自在菩薩三種意生身生。故意生身所乘之乘名因中二。攝大乘中萬行.真如俱名大乘故。

    六引攝殊勝體。以詮旨二名為一乘。教隨物設趣妙難知。理假智冥體深頗測。故方便品初以所詮智慧能詮教門名為一乘。無量義經十七名中彼第十四亦名一乘。由此蓮華。論有二義。一體出水。二能開敷。初喻智慧後喻慧門。若但以真如為一乘得出水之一義失開敷之二能。然今蓮華既具四義。何獨法唯二種。

    三真實體者。根本大乘教.理.行.果.及能入大乘方便.四法皆名一乘。咸有運載之功能故。根本教者。此品初雲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本論釋言阿含甚深。華開敷義以喻妙法。下文亦言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等。攝大乘雲阿毗達磨大乘經等。方便教者。此品下雲。或說修多羅.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說于因緣.譬喻.並夜.優婆提舍經。我此九部法入大乘為本。隨順眾生說。以故說是經。勝亦雲正法住等為大乘故說此六處。故小三藏皆大方便。根本理者謂法性真如。六度等行乘此真理能有所往故名大乘。此經上雲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下文亦雲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于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本論亦雲。念觀者謂大乘人觀法無我真如法界等故。無性亦雲或乘大性故名大乘辨中邊說真如法界名所緣無上。方便理者謂四諦理。二乘所觀皆方便理。故勝雲聲聞知有作四聖諦。佛知無作四聖諦。涅亦言聲聞有苦有諦而無有實。菩薩具有。本論亦雲念觀者。聲聞觀人無我等。由此二理皆理。一乘根本行者謂六度等菩薩萬行。菩薩地說七地所修四菩薩行。安樂行品皆菩薩行。又雲乘此寶乘直至道場。即行大乘。攝大乘雲亦乘亦大故名大乘。辨中邊說十波羅蜜名正行無上。方便行者勝亦雲正法住等為大乘說。依三藏教進善滅惡修無漏行。皆行大乘。法花論雲方便者聲聞觀蔭.界.入。厭苦離苦。菩薩修六度.四攝.二利行。由此二行皆一乘故。根本果者佛身所有菩提.涅。即前所說法.報二身理智二見故。下經雲說佛智慧故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又雲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于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又壽量品所說法.報.化身皆果一乘。辨中邊說十修證中。第七淨土.第九佛地.第十示現菩提。方便果者二乘所有菩提.涅。此經下言汝等所行是菩薩道。羊車.鹿車為求牛車出于火宅方便施設。中路化城為至寶所。息處故說二。唯有一非余。勝亦雲聲聞緣覺四智不究竟名向涅界。言得甦息處。四智究竟得涅者。是佛方便。故二乘果亦是一乘。由頓悟者正學根本教理行果。兼為伏化二乘者故亦學方便教.理.行.果。其漸悟者初學方便。後回心已方學根本。所學法同初後全別。故知但有二種佛性理智二因。無漏現.種。有為.無為。根本.方便所有教.理.行.果能成佛者。皆一乘體。兼取有漏地前功德及十地者助為一乘。未乖正理。法華經論及余教中。隨依于此三種體中一門出體。未必攝盡。若依此解總含諸文無不盡矣。然此體性合有五門。一詮旨分別通教及理。二因果分別通行及果。三智福分別通福及智。四覺寂分別通滅道諦菩提涅。五二利分別通自利利他。此說一乘故義通貫。若言佛乘舉果攝因名若雲菩薩乘舉因攝果稱。名便不通義可兼有。又由行者修習二智正體.後得觀于二理生空.法空。斷于二障煩惱.所知。息于二死分段.變易。證于二果菩提.涅。圓得二滅無余.無住。行于二利自利.利他。稱果滿也。所斷二障集諦所攝。所息二死苦諦所攝。所修二智所證菩提道諦所攝。所觀二理所得二滅所證涅滅諦所攝。所行二利滅道諦攝。合此滅.道名為一乘。故此本論解遮中雲。無二乘者無二乘涅。唯佛如來證大菩提。究竟滿足一切智慧名大涅。唯一佛乘故。涅經中既以摩訶般若法身.解脫三事圓滿名大涅。故此一乘二諦為體。

    釋名字者。乘是運載義。故廣雅雲乘駕也。周禮雲乘載也。運載行者至彼岸故。故此經雲乘此寶乘直至道場。攝論亦雲六度萬行亦乘亦大。法性真如所乘大性。事.理俱能運載行者。自運運他至于彼岸皆名為乘。

    問。因行能自運至果可名乘。佛果自運息應非是乘體。

    答。有五義。一者運載以名乘。因中通二運至果廣運他。由此亦名乘。二者體.能.通二運。能體並名乘。果中體有。能非無。亦乘攝。如割名為刀有能即刀攝。非要廣現割有能非是刀。佛果德體能為二運。非要廣用方名為乘。三者二乘唯自運小尚得乘名況佛廣運他何理非乘攝。四者因中理智能雙運。二用勝故得名乘。果中理智因修成。因乘種類亦乘攝。五者因中二運常增進。作用現勝得名乘。果中自運窮未來令他增進得乘稱。初之四義隨他不正答。後之一義隨自正義答。故對法論雲。自他並利所依止。一有三義。一簡別故名一。二破別故名一。三會別故名一。簡別故名一者。昔日說三今時說一。故知所詮理極一而為實。能詮之教二即稱權。無別二理以為極也。無我.解脫雖悉皆等。然至佛果方名為極。故所詮理佛智名一。非別簡三唯無二極故。論解遮雲。無二乘者無二涅體。然經雲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又雲火宅之內許以三車。出門已後但與牛車。又雲雇其除糞經二十年假名為子。故二乘者是後真子付家事因。又以果一簡別因三。即有二簡。一理簡教。二果簡因。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故。破別故名一者。二乘不知二為方便。執二乘果以為真極。今說二涅但為化城。說二菩提。但是羊鹿權教所設。非是二果所得所證。菩提涅真勝極也。破彼情執有二果極。故說為一。即經所言諸求三乘人有懷疑網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余。子亦言。然我等不解方便隨宜所說。初聞佛法遇便信受。乃至斷諸疑悔。迦葉亦言又今我等得涅證于菩薩法不生好樂之心。攝論亦雲斷除四處障二乘作意等。即是此執。本論末後亦雲方便品有五分示現。破二明一不說破三等。或有說言破三執故非唯破二。如薩婆多執佛化身以為真佛。今說為化故破三執。此亦不然。法華但以自修所得一乘為宗。會破彼乘令入于一。非以所知一身為宗會破彼身令入一身。又無執彼化身為極趣求至彼。更不趣求余身。今破彼執令求一身故。但破執二乘為極。不破執彼二身極也。亦有解雲聞昔說三執三皆極。今說一極故破三執。此乃地前菩薩起故。若破執大極還為說一乘。更增其病何名為破。又未出宅許以牛車。既亦破大後出宅與。是何等車。若言與白牛棄本黃牛故。既爾即應舍頓學漸。黃.白牛相因行何殊。既還本牛明不破大。若執一極不違趣大。何須破之。執二為極不趣大故可須破也。若隨位得即執為極。未見趣大乘因中有此執。設爾許亦破即應破無窮。由此但破執二為極。又非破執四乘為極。為無種姓說人天乘。解有四乘不執極故。執二為極不異破二。無執人天乘為極者。執者不解乘。解乘不執故。若一對四。一是方便乃應破一執而歸四乘故。亦非破五。執不定乘同執三故。由此勝唯雲阿羅漢.闢支佛.有恐怖。有歸依。言得四智及涅者是佛方便。此經亦雲唯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密遣二人息處說二。羊鹿非真不說三言。從勝至劣數。佛乘第一.獨覺第二.聲聞第三。無第二獨覺無第三聲聞。非無三乘之中大乘體極。勘梵本雲無第二第三。今翻之略故雲無二亦無三也。此有難言。經說別體三寶。不破別體而歸一體。何故破二乘而歸一乘。此亦不然。若執別體三寶為極。亦同破之。若別相三寶體亦無三極故。雖爾亦無求住別體。然可會之入于同體。廣如經說非權實宗。會別故名一者。教理行果皆有根本及以方便。會漸悟者先二乘中所修成得教理行果為大方便。依此本論初地已上離分段死。見道已前教理行果為不退地之根本因。總依諸文會一有四。一者會教。無垢稱雲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此經下雲一雨普潤三草二木生長不同。此會教同而機有異。三乘取教有偏.普故。二者會理。寶性論雲如㝹.馬.象三獸度河河性無差得有淺深。又下經雲譬于高原穿鑿須水。若見干土知水尚遠。若見濕土知水不遠。若見于泥知水極近。水性無差得之有異。此會理同而證有異。三乘證理有圓.缺故。三者會行。子自言為是究竟法為是所行道。佛自亦言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勝亦言。此六處為大乘故說。故知行同而修有異。三乘修行有分.全故。四者會果。此經下言息處故說二。中路設化城。為引至寶所方為究竟處。為求牛車出于火宅。權設羊.鹿後皆與牛。勝亦言聲聞.緣覺四智不究竟名向涅界。即會二乘菩提涅若理若智皆歸一乘。故知果同而證有異。三乘取果有初後故。雖依諸教總會此四。然法華中顯會教理密會行果。會教理者。即前所標諸佛智慧及智慧門。一雨普潤會教也。牛車寶所會理也。此以所詮名之為理.非要真如。欲顯所得甚深難解。有所言說意趣難知。道場所得法無能發問者。我意難可測亦無能問者。亦顯法華開方便門顯真實相。即是法華開敷秀出。密亦通會行.果二同。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乘此寶乘。直至道場即會行故。中設化城為至寶所即會果。故勝經中顯會行.果。六處正為大乘故說。正會行故。二乘四智非為究竟名向涅界。即會果故。勝正說一乘因果故。顯會行果密會教理。法華正顯昔權今實故顯會教理。令其修證密會行果。由此一乘據實。通會教理行果。總解諸文于理名矣。故雲會別名之為一。此經正取一乘因果為真乘體。教為方便。故不相違。今此小義雖未動于智海。如愚所知頗亦絕于今古。博識深智當自詳之。三義之中初二解通定性.不定性。後一多唯依不定性。大乘.無上雖即一乘。非經所須。故略不說。

    明說意者。攝大乘雲。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余由不定種姓諸佛說一乘法.無我.解脫等故姓不同得二意樂化究竟說一乘此中十因。一為引攝一類不定種姓聲聞獨覺。令依大乘般涅。故法華一會多為此類說于一乘。法華論名退已還發大菩提心。由子等昔皆求大退修小果。名退還發非諸不定姓皆退還發心。此應名不定種姓。二為任持所余。不定種姓地前菩薩第六住前猶在退位。恐于大乘精進。且壞退依二乘般涅故。故此經雲。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本論亦言如來為二種人正與解釋。此二皆是不定種姓。為此二種故說一乘。三法等故。行乘雖異所趣真如無差別。故法華論說。多與此同。四無我等故。若有真實補特伽羅。可有乘別。我既無異故說一乘。五解脫等故。三乘並于煩惱障中而得解脫。解脫無差別故。六姓不同故。二乘之中不定種姓有差別故。此聲聞身具有聲聞及佛種姓。由有此姓故說一乘。第七佛于有情得同自體意樂故。言我即是彼.彼即是我。我既成佛彼亦成佛。第八二乘于佛得同自體意樂。同名菩薩得受記別故。謂于此會佛與二乘授佛記別。為令攝得如是意樂。我等與佛平等無二。又此會上有諸菩薩與彼名同。因得記別故。佛一言含二種益。謂二乘者得同佛自體意樂。及諸菩薩得受記別。九化故。如世尊說。汝等芻我憶往昔。無量百返依聲聞乘而般涅。雲何已成佛。後依二乘而般涅。即為調伏所化聲聞。佛菩薩等自化其身為彼同類。于無余依現般涅。經百千劫耽寂滅酒醉逸而臥。後從彼起現受佛記。令諸不定種姓二乘盡作是心。往昔耆尊入涅者今皆復起現受佛記。況我今者不希作佛而入涅。今此會中富樓那等即其類也。法華論中為化聲聞授記即此。是故亦為降彼二乘者慢。我亦得汝之涅故。廣如楞伽說。阿羅漢入無余涅經百千劫。耽三昧酒醉逸而臥。後從彼起方發大心。皆佛菩薩之所化作。若不爾者。實入無余涅身智都盡。後從彼起法從何生。故知是化。十究竟故。由過此外無別勝乘。依理究竟最為殊勝。故說為一。今此會中依論但與二人記別。一不定姓二應化者。為不定姓者即第一第二第八少分。為應化者即第九義及余少分說于一乘。非全撥其無定性。故此一乘是密意說。解深密經雲相.生.勝義無自性。如是我皆已顯示。若不知佛此密意失壞正道不能往。依諸淨道清淨者。唯依此一無第二故。于其中立一乘非有情性無差別。于定.不定有性.無性合說一。故涅亦言。一乘一道四果聖人皆得作佛。不解我意故。但應如是所說善。今此十義說于一乘。法華論中無此具足。顯揚說六因莊嚴論八義說于一乘。不過此十。故不敘之。

    第四彰差別者。此說一乘。與勝涅經所說一乘差別之相。此通理.智。彼唯佛性。此唯攝入彼通出生。此唯有性彼通無性。此唯不定性彼通定性此多說教.理。彼多說行.果。此說一乘為實二乘為權。彼說一乘為權四乘為實。故勝雲若如來隨彼意欲。而方便說唯有一乘無有余乘等也。與無量經所說一乘辨差別者。如釋名中已廣解釋。是差別相。及第五問答辨等。皆如別章不繁具舉。

    經。舍利弗(至)若二若三。

    贊曰。此與記中。第四令住一乘。以此一乘為眾說法。都無第二獨覺第三聲聞。從勝至劣為次第故。不以修習淺深難易為次第也。故此經中第一周雲。余二則非真。第二周雲密遣二人。第三周雲息處故說二。不說于三。故知不是總無三乘。但應如今所說義也。會彼所修教理行果為今大因。勸住大乘。

    經。舍利弗(至)法亦如是。

    贊曰。自下第五依法顯今釋迦依一切佛說法軌則。初說方便後說真實。勸彼生信引他成已。大文有三。初明十方佛法式如是。次明三世佛法式如是。後明我由此法式亦如是。此初也。雖離三世更無十方離于十方更無三世。橫豎有殊故分差別。攝大乘雲。人趣諸有情處數皆無量。念念證等覺故不應退屈。由此現在十方佛亦無窮法式皆同。

    經。舍利弗(至)一佛乘故。

    贊曰。下明三世佛法式。有二。初別明三世法式。後結所為皆同。初中有三。初過去。次未來。後現在。三中各二。初明佛說法法式同。後明所度眾生得道同。此明過去佛法式同。初以種種因緣等說法為方便者。皆為後得一佛乘。故本論雲方便者小乘中觀陰.界.入厭苦離苦得解脫故。大乘中諸波羅蜜.四攝法攝取自身.他身利益.對治法故。因緣者本論于其六義。第二說中解故。指前雲如向所說。種種因緣者。謂三乘法。彼三乘唯名字章句說非有實義。故以彼實義不可說故。譬喻者如依牛有乳.酪.生甦.熟甦.乃至醍醐。醍醐為第一。小乘如乳大乘如醍醐故。此譬喻明大乘無上。諸聲聞等亦同大乘無上故。聲聞同者示諸佛如來法身之性同。諸凡夫聲聞闢支佛等法身平等無差別故。在此譬喻示現。此中意說。凡夫如牛。聲聞如乳。闢支如酪。小菩薩如生甦。大菩薩如熟甦。佛如醍醐。醍醐為第一。佛乘亦爾。由本一牛腹中乳性展轉增勝乃至醍醐。故從凡夫乃至成佛相貌有差。體性平等本無二也。今此經文唯有此三。本論釋經更有念觀。念觀者于小乘中人無我等。于大乘中真如.法界.實際.人無我.法無我等觀故.此經以方便.因緣.譬喻.言詞為次第。本論釋經以譬喻.因緣.念觀.方便為次第故。今引釋與論不同學者應悉。

    經。是諸眾生(至)一切種智。

    贊曰。此明過去已度眾生得道皆同。初雖作二乘後皆作佛。得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即佛正智。種別能知一切法故。正是牛車。

    經。舍利弗(至)一佛乘故。

    贊曰。此明未來佛法式同。

    經。此諸眾生(至)一切種智。

    贊曰。此明未來當度眾生得道皆同。

    經。舍利弗(至)一佛乘故。

    贊曰。此明現在佛法式同。饒益者利益之。安樂者與樂也。拔苦與樂.與智與福.與世出世果。與小果大果。如次配之。

    經。是諸眾生(至)一切種智。

    贊曰。此明現在眾生得道皆同。

    經。舍利弗(至)入佛知見道故。

    贊曰。此結所為。所為眾生究竟之時。但為菩薩當作佛故。往因發心所修諸行。皆向大故皆名菩薩所為法者皆為一乘。以佛知見示彼眾生故。悟眾生故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經文無開。以總義故示義如前論更不解。復解悟者令外道眾生生覺悟故回邪入正。復解入者令得聲聞果者入大菩提故回小向大。本論一番開解無上義。二番解示同義。有疑修行。三番解悟不知義。未發心令發令外道生覺悟。四番解入。入不退位。已發心令入法。令得聲聞者入大菩提。且隨文別第一番配在正解大事之中。第二番配在結大事文中。第三配在依法之中。論文並于大事中解。理亦無失。

    經。舍利弗(至)一切種智故。

    贊曰。此明我由斯法式亦如是。唯佛有種種勝解智力故知諸眾生種種欲。有遍趣行智力故知深心所著。著謂所樂著所修行也。或即情欲所起樂著。即眾生處處著引之出。故並是勝解智力所知。有種種界智力故知其本性。既知不定種姓界欲所修故。初說三乘為方便。今說一乘為究竟。皆為眾生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上文皆言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知種智即一佛乘。

    經。舍利弗(至)何況有三。

    贊曰。此第六遮。尚無第二獨覺乘何況第三聲聞乘也。由此經雲羊車.鹿車為求牛車出于火宅。故唯破二。不說更別破牛車故。此無二乘涅體究竟故。論雲無二乘者無二乘涅。唯佛如來證大涅。究竟滿足一切智慧名大涅。三事體義皆具足故。二乘不然。唯假擇滅無大智法身。非諸聲聞緣覺等有大涅法。唯一佛乘故。一佛乘者依四種義如前已說。論以與授記中六義配如前所說。何等法乃至何體法等五義。何等法者謂前第一未聞令聞。謂說未曾有法令聞故。雲何法者謂第二說。初以方便.種種言詞.譬喻說故。何似法者。謂前第三依何等義。唯為一大事故。何相法者。謂第四令住一乘。隨眾生根器有于佛性故。令住諸佛法故。何體法者。謂第六遮。遮無二體唯一乘體。即是諸佛如來平等法身也。三乘因果.觀行不同可有差別。非此所遮。今所遮者遮無二種法身之體。三乘真如法身同故。非謂遮無二乘體故。一切皆無。以此義理推論可解。不爾論文稍隱難解。唯無第五諸佛法式。故以余五次第配之便可解矣。

    經。舍利弗(至)命濁。

    贊曰。就第三段開斯實相啟彼權門。中有二。上來已解取與二記。下第二段破四種疑。論科五分中。下第五斷疑分。論說四種疑者。一何時說。二雲何知增上慢。三雲何堪說。四雲何不成妄語。此破初疑論雲諸佛如來于何等時中起方便說法。謂佛于何時中初說二乘權。後明一乘實。此下答中有二。初標五濁時出後明所由。此初也。

    五濁義以五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三對治.四廢立.五相攝。

    釋名者。濁者滓穢義。如食滓穢下惡可污名之為濁。此言意說。劫增之時三災漸輕煩惱轉薄。眾生向好惡見漸微.命根轉長.漸漸向勝。以上好可欣名之為清。眾生無苦化佛不出世。諸化佛出世必向劫減。小災漸起煩惱轉厚。眾生向惡染見漸盛命根轉短。漸漸向劣下惡可厭。故立濁名。五者是數帶數釋也。釋別名者。皆持業釋。或以別簡總亦依主釋。

    出體者。地持論雲。謂今世人多皆短壽。極長百歲。是名命濁。此以本識名言種子由業所引功能差別命根為體。善業力弱命根漸短。由殺生業之所感故。若諸眾生不識父母。不識沙門婆羅門及宗族尊長。不修義理。不怖不畏今世後世惡業果報。不修惠施不作功德。不修齊法不持禁戒。是名有情濁。雖第八識名為有情。今說由近惡外緣故五假者作惡無善名有情濁。合以第八識及五為性。若此眾生增非法貪。或惠刀劍成施器杖。諍訟斗亂諂曲妄語。攝受邪法及余惡不善法是名煩惱濁。除五見外所余一切煩惱隨煩惱皆煩惱濁體。此非法貪惠刀劍等令行殺害。或慳好財但舍刀劍。因非法貪諍訟等起。乃至及余惡不善法。通攝一切煩惱隨煩惱盡。由性數習逢惡境牽煩惱尤重。若于今世法壞法沒。像法漸起邪法轉生。是名見濁。此以五見而為體性。多近外道惡見數生。若饑饉劫起.疾病劫起.刀兵劫起。是名劫濁。此以色四塵為體。或通五。仍是不相應時為其體。依四五而建立故。煩惱增多惡業尤重。便招惡果。三災遂生。

    對治者謂隨其相說對治法。智度論中立四悉檀。悉檀宗也。一世界悉檀二各各為人悉檀.三對治悉檀.四第一義諦悉檀。劫濁眾生濁世界悉檀治之。識器世間眾生世間悉皆虛幻。厭怖修道即永離故。命濁以各各為人悉檀治之。識知人由善業所得修持淨戒行不殺等命自長故。或為三乘之人各說自乘之法。令得自乘涅之果便除生死所有命濁。煩惱濁見濁對治悉檀治之。修習隨應對治之道令不起故。由三悉檀破五濁故。入第一義證會真宗。

    廢立者。何故唯立五濁不增減耶。答眾生有二。一惡行謂在家白衣。二邪行謂出家外道。白衣無慧煩惱增時名煩惱濁。外道邪解浪推求時立為見濁。又諸鈍惑名煩惱濁。諸余利惑名為見濁。由此二因得當果時。離合不同。復分二濁。合二內果名眾生濁惡眾生故。合二外果總名劫濁。惡器具故。劫謂時分。時無別時依法辨故。劫濁故以惡器為體。此惡眾生及與外果。雖復總陳是二濁果。未辨何者正惡果體。今顯根本故立命濁。或內惡果名為命濁。外惡果者名為劫濁。此惡因果由誰而有。謂惡眾生故名眾生濁。由此五濁據增行相。欲令生厭故偏說五。

    問。何故惑苦名為障。今離以為濁。業亦是障攝不立于濁中。

    答。障是礙義三皆是礙。礙聖道故。濁滓穢義。業濁義微故不立濁。又劫中刀兵亦即業濁。劫濁寬故從寬為名。立亦無爽。

    相攝者。薩遮尼乾子經立十二濁。一示現劫濁.二示現時濁.三示現眾生濁.四示現煩惱濁.五示現命濁.六示現三乘差別濁.七示現不淨國土濁.八示現難化眾生濁.九示現說種種煩惱濁.十示現外道亂濁.十一示現魔濁.十二示現魔業濁.善男子諸佛國土。皆是出世功德莊嚴。具足清淨。無有諸濁。如是過失。皆是諸佛方便示現。為利眾生唯言示現。故知業等亦可立濁。此十二濁唯大乘有。隨佛化土勝劣二法示現立之。開合不同。五濁唯據穢土相增義門乃通大小乘有。其劫及時即劫濁。眾生及難化眾生即眾生濁。煩惱及說種種煩惱即煩惱濁。命即命濁。外道亂即是見濁。此八濁即五濁。余之四種謂三乘差別。不淨國土.魔.及魔業非五濁攝。五濁據勝唯實雜染。十二濁通能化能障。佛示現故。若依毗尼母經五濁中無見濁立業濁。若依彼經煩惱及業各合為一。果中分三。一正報體謂命濁。二內報體謂眾生濁。三外果體謂劫濁。障據類同合立三障。或並法障。濁據滓穢或合或開隨機不同遣生厭怖。不可為難。十地論第一卷雲。清淨者不濁義。濁有六種離此諸濁故名清淨。一不欲濁。二威儀濁。三蓋濁。四異想濁。起妒勝心破壞心故五不足功德濁。善根微少于彼說中心不樂住。六痴濁。謂愚痴等。此唯據行濁不通依諸法。有六對治故。離懈怠故。嚴故。淨故堅固故。功德具足故。智具足故。此六所治故立六濁。不須和會。余如別章恐繁且止。法爾佛出必五濁時。故言諸佛出于五濁惡世。

    問。何因彌勒八萬歲時生。釋迦佛百歲時出。

    答。願力異故。俱是濁世並化三乘。初權後實並化身故。若諸報佛及化佛中。不化二乘。初權後實未必濁時佛方出世。若化二乘初權後實。必濁時出。惡生難化漸入道故。此言濁者。入減劫中漸生此五即名濁時。故彌勒佛初減八萬漸向五濁方出世。故非要人壽三二十歲小災起時方名劫濁。故諸論雲劫減佛興世。劫增時轉輪王。

    問。若劫減時佛方出世。劫增輪王。何故矣朊擲脹 饋S址鴆懷黽業蔽 滯酢H趙碌潑靼俗詠醞乘奶煜亂病br />
    答。醫僭鍪背觥Cエ史昝擲鍘7敲擲輾鴆患跏背觥S址鴆懷黽矣ξ﹦鷳種 弧7嵌ㄗ饕病5潑靼俗右謇硪嗤 1聳潛ㄉ砉飾藪聳⑴4慫到鷳直亟僭齔觥R 滯醭鍪輩歡 J且暈抻峭跏婪鵜稹0倌晏滯躋病br />
    經。如是舍利弗(至)分別說三。

    贊曰。下釋五濁佛出所由。牒指前標所說五濁。故言如是。劫濁亂時者牒前劫濁。饑饉.疫病.刀兵起時。眾生垢重牒眾生濁。垢謂六垢。污染身心點染不淨名之為垢。增強難破名之為重。一害二恨三惱四諂五誑六x。于有情所樂為損惱名害。由忿為先結怨不舍名恨。已追往惡觸現違緣心便瀟濉6嚳 ┬妝紗盅鄖 鍘4巳圓_為體。為網冒他或藏已失。或取他意。矯設異儀險曲名諂。為獲利譽矯現有德詭詐名誑。謂矯誑者心懷異謀多現不實邪命事故。此二貪.痴二法為體。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名x。以貪為體。由諸眾生六垢重故。不識沙門不修善法故眾生濁。慳貪嫉妒即煩惱濁。耽著已得財法不能惠舍秘吝名慳。于諸未得有及有具希欲名貪。慳雖即貪已得未得染希別故。分成二門。嫉音秦悉.秦血.辭栗三反。或作嫉𧪠毒害也。殉自名利不耐他榮妒忌憂戚名為嫉妒。嫉雖即妒緣他正法名體稱嫉。緣他榮樂名利稱妒。說文玉篇雲害賢曰嫉。害色曰妒。成就諸不善根者。不善根有三。謂貪..痴。由具二義立不善根。一是根本煩惱能生他故。簡諸隨惑不得立之。二遍六識有過失深廣。余慢見疑非不善根唯意有故。由具此二義唯三名不善根。根者出生義。生惡緣故。亦即煩惱濁。唯說三濁不說見命濁者。劫濁攝命由饑.兵.疾命多短故。煩惱濁攝見。及舉不善根煩惱之本攝一切煩惱故。由于彼時人天減少惡道增多。眾生難可卒以大乘而可教化故。以智方便于一佛乘分別說為三令漸入道。故下經雲但贊佛乘眾生沒苦不能信受。故方便說。

    經。舍利弗(至)非闢支佛。

    贊曰。自下釋第二疑第二疑雲。如來既不為增上慢人說者。雲何知彼是增上慢。文中有三。初顯非真二乘聖相。次顯增上慢者相。後結成二真聖相。此初文也。聲聞闢支真聖趣寂。若遇佛者多不愚法。其不定姓可回心者。不問近遠必能聞知佛化菩薩事故。名自謂是真二聖而得遇佛。都不聞知化菩薩事。非佛聖弟子。亦非真二聖。

    經。又舍利弗(至)皆是增上慢人。

    贊曰。此顯增上慢者相。凡夫得第四禪未離三界染。自謂真二聖是阿羅漢最後之身究竟涅。不求正覺心不信向。是增上慢。

    經。所以者何(至)無有是處。

    贊曰。此結成二聖相。但是真聖而遇我者趣寂。多是不愚法人。雖不能行聞之亦信。不定種姓理信修覺故真二聖。若不信者必無有是處。彼非道理故。其趣寂者不能證入。初猶未信名損驚怖。返道疑生後必信之成不愚法。故此結雲不信一乘無有是處。

    經。除佛滅後現前無佛。

    贊曰。自下釋第三疑。雲何堪說。謂有疑雲。從佛聞法而起謗心。雲何如來不成不堪說法人。此意說言。亦有趣寂真實二聖。而愚法者聞法起謗。亦不聞知但化菩薩事。即是世尊不能得化。何故佛不成不堪說法人。既成不堪說法人。翻結之曰。如何世尊可堪為眾生說法。而稱種智也。故佛答言。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雖真趣寂而遇我者。多不愚法。皆定聞知化菩薩事。若不遇我而趣寂者。有愚于法即不能知但化菩薩。此文有三。初標。次釋。後結成。此初也。

    經。所以者何(至)是人難得。

    贊曰。此釋前標。我滅度後以無良緣善方便誘。諸趣寂中多愚于法。于此等經受持解義。乃為難得。不解意故。故我滅後有真二聖。不聞不知但化菩薩。

    經。若遇余佛(至)便得決了。

    贊曰。此結成前義。此愚法者若我滅後更遇余佛方便說化。于此法中便得決了。故亦能知但化菩薩。不逢佛者即有不知。是故我今非不堪說等。故瑜伽雲。若已建立阿賴耶識。依無色界。亦入滅定。信有藏識不斷絕故。或復此疑非疑趣寂。即疑增上慢。既不化得。雲何世尊不成不堪說法人故。此釋言。我在必化得除我滅後等。

    經。舍利弗(至)唯一佛乘。

    贊曰。此下釋第四疑雲。前說三乘今說為一。今說法異。今說法異雲何世尊不成妄語。故佛答言我已證解汝。全未知。行位未到但當一心信我所說。汝創發心初可信故。阿羅漢回心經二萬劫。始至三大阿僧劫初信心之位故。但應信勿生疑惑。佛語無妄。理唯一乘。不定種姓究竟成果智。亦唯一乘無二乘故般若論雲。佛說四事無虛妄者。菩提.授記.小乘.大乘。今即大乘及授記故成不妄語也。此品初首初嘆法妙及法師妙。已有定疑分。于定記分有此四疑。初疑于與記上生。于何時中初說方便。後說真實。既第二疑于取記上生。有增上慢從生起去故。雲何知是。若依初解第三疑于因記上生。佛心本定為二人說。不為愚法。故生此疑。雲何堪說。若依後解亦取記上生。第四疑于一切上生。初說.後說自相違故。雲何不成妄語。

    經。爾時世尊(至)優婆夷不信。

    贊曰。下有一百二十一頌。中後之三頌入品第四段。勸發喜心令知作佛。即初一百一十八頌頌前長行第三開斯實相啟彼權門。分二。初一百一十五頌頌前二記。後之三頌頌破四疑。初中復二。初四頌頌取記中惡人退席。後一百一十一頌頌與授記。四中初一頌頌增上慢。後之三頌頌罪根深重。四頌如次慢犯.覆.障。此頌慢也。出家之人道證為首。少得謂多得多起增上慢。在俗男子多計著我自恃高心。故生我慢。在俗女人多生卑慢無恃勝道。少計著我隨順夫朋亦懷不信。

    經。如是四眾等(至)于戒有缺漏。

    贊曰。下三頌頌罪根深重。犯戒.覆罪.法障別故。此犯戒也。少犯為缺多犯為漏。可毀責故。壞戒名缺。壞見名漏。或煩惱漏起仍不見覺。自恃高心。戒中既雲除增上慢自稱得聖。方犯重罪。故此尤過。不是尸羅不清淨故三昧不現前攝。今言犯戒總相而說不知犯相。

    經。護惜其瑕疵(至)佛威德故去。

    贊曰。覆罪也。玉內有病為瑕。玉外有疾為。犯戒亦爾。世譏嫌如內起過如瑕。身語過如。即缺也。內心過如瑕。即前漏也。犯性罪名瑕。犯遮罪名。其玉外病應為字。今為疵者法內之人有煩惱病如玉有瑕。喻法合說。疵者病故護惜不陳。覆藏已失。酒滓曰糟。極沉濁故。米名糠輕無用故。不但小智。背法自行。佛威拂之令避K去。恐聞妙法誹謗增罪。于彼無益故威逼之令其起去。

    經。斯人鮮福德(至)唯有諸真實。

    贊曰。法障也。夙造匱法業法障在身。不堪聞法。故鮮少也。鮮.鮮俱得。

    經。舍利弗善听(至)而為眾生說。

    贊曰。下第二段一百一十一頌。頌與授記。長行有六。今亦分六。初六頌頌說。次七頌半頌令住。次一頌半頌遮。次十八頌半頌依何等義。次七十頌半頌依法。後七頌頌未聞令聞。于六不同中前後不同。故頌曰六說七半住次一頌半遮十八半何等七十半七二初六頌說中分二。初四頌半頌所以者何下釋文。後一頌半頌前標中隨宜所說意趣難解。初中復三。一頌頌無數方便二頌頌種種因緣譬喻言詞。即譬喻.因緣.念觀.方便也。一頌半頌演說諸法。此初也。前長行中標雲諸佛隨宜所說。釋中雲我以無數方便。今此頌釋雲諸佛所得法無量方便力者。前後影彰他自互顯。亦不相違。

    經。眾生心所念(至)令一切歡喜。

    贊曰。頌種種因緣等于中有二。初頌知機。後頌因緣譬喻。心所念行道遍趣行也。諸欲者種種勝解也。諸性者種種界也。先世善惡業者處非處及自業也。說佛有五智力種種念觀也。能知眾生此之五種故。以因緣譬喻言詞方便說法皆令歡喜。釋前種種言詞所由。

    經。或說修多羅(至)優婆提舍經。

    贊曰。一頌半頌演說諸法。依諸處說十二部經次第。一契經經雲修多羅。二應頌經雲夜。三記別此中無。四諷誦經雲伽陀。五自說此中無。六緣起經雲因緣。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三名同此。十方廣此中無。十一希法。經雲未曾有。十二論議經雲優婆提舍經于此義中以三門分別。一辨相二釋名三差別。辨相者。契經有二相。一通二別。涅經雲從如是我聞乃至歡喜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羅。攝十二盡名通相也。以教貫理及攝生故對法論雲。謂以長行綴緝略說所應說義名為契經。此唯長行名為別相。偈頌便非別契經攝。

    應頌有二相一為益後來二顯前未了義。對法等雲謂諸經中或中或後以頌重頌前長行義名益後來。又雲不了義經應更頌釋。長行雖說義未了故名顯前未了義。涅唯說初之一義。

    記別有三相。一記弟子死生因果。二分明記深密之義三記菩薩當成佛事。對法等雲謂于是處聖弟子等謝往過去。記別德失生處差別。此記弟子死生因果。又雲又了義經說名記別。記別開示深密義故。即此第二記深密義。故此本論雲授記有四。謂決定心.因.取.與記等。涅經雲。如來為諸大人授記。汝阿逸多未來有王名曰搖5庇謔鞘藍貿煞稹C幻擲鍘J羌潛鵓 4思吹諶塹背煞稹br />
    諷誦相者。顯揚等雲謂諸經中非長行直說。然以一句結成。或以二句三四五六句等說。並為諷誦。

    自說相者。瑜伽等雲。謂于是中不顯請者。為令當來正法久住。正教久住不請而說。並名自說。

    緣起有三相。一因請而說二因犯制戒。三因事說法。對法論雲因緣者謂因請而說。又有因緣制立學處即初二義名為緣起。涅經言如諸經偈所因根本。如舍衛國有一丈夫羅網捕鳥得已還放。世尊知其本末因緣而說偈言莫輕小罪以為無殃水v雖微漸盈大器是名緣起。即是第三因事說法。

    譬喻相者。瑜伽論雲謂諸經律所有譬喻而說諸法。

    本事相者。瑜伽論雲謂除佛本生宣說前際若人若法諸所有事。涅經中唯說往法如我出世所可說法名曰界經。𤘽樓秦佛名甘露鼓。𤘽那含牟尼佛名曰法鏡。迦葉佛時名分別空。不說往人據實通也。

    本生相者。顯揚論雲謂于是中宣說世尊在過去世。彼彼方所若死若生。行菩薩行行難行行是名本生。說佛為菩薩時若身若行。皆本生故。涅經中唯說菩薩往身不說菩薩往行。作鹿作熊作獐作菟乃至廣說。作金翅鳥等。

    方廣有二相。一說菩薩道二法廣多。極高大故時長遠故。此通聲聞亦有方廣。今取涅具二為正。

    希法相者。謂諸經中宣說諸佛及聖弟子八眾所有共不共德。及余最勝殊特驚異之法是為希法涅經中唯說佛事。如佛初生即行七步放大光明遍照十方。彌猴獻蜜白狗听法魔變為青牛行瓦缽間。令相棠觸無所傷損。但說弟子及非弟子希有之事皆名希法。

    論議有二相。一佛自說。二弟子說。瑜伽論雲謂諸經典循環研核摩炖礤取R磺辛艘寰 悅炖礤取N接謔譴κ雷 怨惴直鴟ㄏ嚶質Д蘢右鴨屑R雷運ソ薜狗直鷸罘ㄌ逍浴4艘嗝 炖礤取R嗝ぇ錟ャ=翊飼乙鬩逯 摹F漵嗥 炭址輩灰br />
    釋名者。先釋總名。先德翻為十二部經。部含二義一部[衣-+矢]二部類。此是部類十二義類有差別故。古人疑雲十二部[衣-+矢]經。由此道士說三十六部。老莊之徒各為一部。今言十二分教分謂分段。文義差別有十二分段故。又雲經者乃濫契經。今翻為教十二通稱。更無所濫。帶數釋也。釋別名者。總為三類。應頌諷誦自說緣起希法方廣。此之六名唯依主釋。應重述頌乃至方理之廣故。論議一種唯持業釋。論體即議故。或諷誦亦持業釋可諷可誦故。不同應頌。彼頌是教.此誦是言故。契經記別譬喻本事本生此之五名通持業依主兩釋。能契即經契理之經。乃至本體即生本世之生故。差別者一體差別。二教差別。體差別者應頌之中定無諷誦。諷誦之中定無應頌。初後別故單重別故。本事之中定無本生。本生之中定無本事。師.資別故。此之四部唯具十一。所余八部皆具十二。隨其所應有前所說差別相故。涅經雲始從如是終至奉行皆修多羅。故通十二。別相即無。唯取長行為契經故。二偈便非。自余七教皆具十二準此可知。其應頌中具十一者。譬喻品雲。舍利弗來世成佛普智尊號名曰華光。當度無量眾。即有記別之應頌也。應頌之中亦有自說。方便品雲。世雄不可量。諸天及世人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即是自說之應頌也。應頌之中亦有緣起。方便品雲舍利弗善听。諸佛所得法無量。方便力而為眾生說。即是因緣之應頌也。因子請而說法故。應頌之中亦有譬喻。譬如長者有一大宅。其宅久故。而復頓弊等。即是譬喻之應頌也。應頌之中亦有本事。序品中雲彼佛滅度後。懈怠者汝是。妙光法師者今即我身是。即是本事之應頌也。應頌之中亦有本生。常不輕品雲彼時不輕即我身是。即是本生之應頌也。應頌之中亦有方廣。方便品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即是方廣之應頌也。應頌之中亦有希法。化城品雲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即是希法之應頌也。應頌之中亦有論議。壽量品雲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此即論議之應頌也。自余三教皆具十一。準此應知。然此經中具十二分。一部皆是契經通相。重宣此義處並是應頌諸為授記解深義處皆是記別。化城品中東方梵天以偈頌言。世尊甚希有難可得值遇。具無量功德。能救護一切等。皆是諷誦。方便品初即是自說故。前偈雲。無問而自說稱嘆所行道。子三請彌勒三請等。所說權實處皆是緣起。譬喻品等皆是譬喻說諸弟子過去事處皆是本事。自說佛身過去事處皆是本生。說一乘處皆是方廣。說現神通處皆是希法。壽量品中佛自往復說三身相可名論議。

    教差別者。一大全小九。即此經文。小乘唯無授記自說方廣三種。不遮大乘有十二分。二小全大九。涅第三雲護大乘者受持九部。彼除因緣譬喻論議。不遮小乘有十二分。三大全小十一瑜伽三十八雲方廣一分唯菩薩藏。所余諸分有聲聞藏。四大一小十一。瑜伽八十五雲除方廣一分。余名聲聞乘相應契經。何故此文大全小九。依授弟子得成佛記名為記別。說聲聞無彼先未求大菩提故。譬如以寶示其愚人愚人便笑。聲聞聞記亦復如是。故說為無。非記別弟子謝往死生之事亦無。又聲聞乘多聞淺法。若不待請而即為說。x慢便生。言無自說其實亦有。又聲聞人但證小果不得正覺。理非至極行不苞弘。說無方廣。其實亦有正法廣陳之方廣也。故此頌中唯為聲聞說于九部。理通十二。涅經中小全大九者。因犯制戒說為因緣。菩薩無犯故略雲無。非無因請因事說法之緣起也。夫說譬況開中下根。至如子利根上品尚多不待喻。況諸菩薩多分不待故說為無。理亦有也。又大菩薩性皆利根舉宗便解。不假征詰。方生慧心。說無論議。理實非無。又護法者多誦素炖虜亍T燈鵪┬鞫嗟鞣羋 槎嗍嵌苑 厴恪9恃源笪 擰@矸俏奘 hトシ 舜筧   徽摺P﹞艘嗉塹蘢有煌<安淮敕鴇 罟示哂屑潛鵂白運檔取9視惺 弧N薹焦閼 磺笳跛道澩智趁  蕖J狄嚶幸病hトを聳 邐撓肭拔薇稹H灰允 凰滴 擰6災 焦闥滴 腥7瞧腥匚抻嗍 弧=允撬嬗諞槐鷸 逅凳煌 @硎瞪牌腥亟躍呤 =袼嫠 衣苑直稹W雜喙閌腿繒掠χ br />
    經。鈍根樂小法(至)為是說涅。

    贊曰。此一頌半頌前標中隨宜所說意趣難解。略由五義。一鈍根難悟。二樂小怖大。三耽生死不怖出世。四逢緣不修。五現眾苦迫。由此五義為說涅。以鈍根故著于生死。雖逢諸佛往日已化。不行大乘深妙之道。由行惡故退還受苦。由勸離苦故初為說二乘涅。故信解品最初逢佛退流生死後化二乘。正與此同。

    經。我設是方便(至)當得成佛道。

    贊曰。下第二段有七頌半。第四令住。中分四。一頌標。一頌釋半會。一頌勸住。此初也。初設二權為令究竟入于佛慧住一乘故。

    經。所以未曾說(至)決定說大乘。

    贊曰。此釋前標會于已前。汝根未熟未悟大乘不堪為說。汝今根熟正是其時。故為說也。同化城品雲。諸比丘若如來自知涅時到。眾又清淨信解堅固了達空法深入禪定。便集諸菩薩及聲聞眾為說是經。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唯一佛乘得滅度耳。

    經。我此九部法(至)以故說是經。

    贊曰。下四頌半會。中分三。一頌顯小法非真說為大本。一頌半顯大法勝妙為勝人說。二頌結成勝妙人法勸舍非妙人法。此初也。隨順初機說此九部。為入大本非究竟也。故應住大。

    經。有佛子心淨(至)說是大乘經。

    贊曰。顯大法勝妙為勝人說。勸舍劣法勿成惡人頓悟漸悟一切菩薩皆名佛子。此有五德。一心淨。專求大乘佛之智慧非樂下劣除二障故。二柔軟下心耐勞倦。堪能作大業精勤不息故。三利根。性多拔苦樂與他樂。一切均平聞法速入。四無量。諸佛所久遇良緣恆自磨瑩。五而行深妙道。齊修福慧寶規真覺。發菩提心經說具十種法堪發菩提心。一親近善友。二供養諸佛。三修習善根。四志求勝法五心常柔和。六遭苦能忍。七慈悲淳厚。八深心平等。九愛樂大乘。十求佛智慧。皆此五攝。心淨攝二句愛樂大乘。求佛智慧。柔軟攝二句。心常柔和。遭苦能忍。利根攝二句。慈悲淳厚。深心平等。無量佛所攝二句。親近善友。供養諸佛。行深妙通攝二句。修習善根。志求勝法。有具此五德成十法之子。方為說大乘令其發趣。

    經。我記如是人(至)故為說大乘。

    贊曰。結成勝妙二勸舍非妙二。記五德人來世成佛。以深心念佛修持淨戒故。念佛有二一語念二心念。或心緣事佛願救。希成。智念理身。求證滅障。定慧既爾。又持淨戒三學既成故為之記。此等聞得佛順心故歡喜。佛既知心故為說大。

    經。聲聞若菩薩(至)皆成佛無疑。

    贊曰。此勸住也。贊法聞益勸住大乘。

    經。十方佛土中(至)引導于眾生。

    贊曰。此第三段一頌半頌第六遮。無二者無第二獨覺乘。無三者無第三聲聞乘。從勝向劣佛乘為初。此據真理無二極乘。除方便說。方便說中可有三故。以假三名引導生故。用假羊鹿之名引生出于火宅。非有實二以度眾生此說二乘涅菩提俱無實體。並稱假名。然涅可證而縛除。種智不成以無覺故。化城入之以息苦羊鹿有名而不登。問三事稱大般。但得解脫言入城。二空智名牛但得生智上羊鹿。答解脫諸苦息方名入化城。種智二乘無故不上羊鹿。又解脫二乘同息苦。彼亦分得與入名。真智種類獨佛圓。雖亦分得不名上理實無別。又惑障因果彼皆除。解脫化城稱暫入。智障因果彼不滅。二車種智不言登。

    經。說佛智慧故(至)濟度于眾生。

    贊曰。下第四段有十八頌半。頌第三依何等義。中有二。一頌半頌標一大事。十七頌頌開示悟入。此初也。佛之智慧如前所說。合有五種。今此多說佛果二法。菩提.涅智性.慧用合多智慧。或唯真智不取真如。佛出世者為顯此一令生欣趣。唯此一實。究竟極果。勝妙無上。余之二乘體非真極究竟勝妙。故經下文以前五度校量此經。不說般若故。終不以小乘濟生。或此一事多說智性。涅經中師子吼說。佛性即空。空即智慧。由此智性亦名智慧。今此多取初解為正。二乘無故既言余二則非是真。故知不是破三會三以歸于一。

    經。佛自住大乘(至)以此度眾生。

    贊曰。下十七頌頌開示悟入。中分四。一頌開。五頌悟。一頌入十頌示。此初也。大乘合取真理.正智。假者佛身恆安處此涅菩提名住。住即依止安處之義。所得唯是法身真理。或大乘者唯取真理。正智證會名之為住。以此法身萬德具足真德性故。故佛報身如其所證法身真理。還以無量定慧莊嚴。定即福也慧即智也。攝持一切有為德盡。內冥真理涅已滿真智遂生具福慧嚴。菩提復滿自德既圓。故以二法開于眾生名之為度。顯二體性是無上故令生欣樂。

    經。自證無上道(至)此事為不可。

    贊曰。下有五頌悟中有三。一頌半顯平等。二頌半顯勝德。一頌令悟。此初也。無上道者正智。勝故。無上大乘者真理。勝故。一無上言貫通二處。二皆平等無能所取。無有自他.物我異故。又大乘者即無上道。運用勝故。佛既證此平等理智。何有自他物我二別。內智若不平等自取大乘。外智不平等令他取小。則墮慳法。貪求名利惑既未盡。何名證得正覺大乘廣運一切。此為不可。

    經。若人信歸佛(至)而獨無所畏。

    贊曰。下二頌半顯勝德。有二。初一頌半顯內離染無所畏德。後一頌顯外莊嚴說實法德。此初也。若人信佛初發心也。歸佛者後修正行。如來不為欺陵輕賤而不授大純化以小。亦不誑逗。初許與大後不與之。所以者何。以佛亦無貪惜大乘誑而不與。亦無嫉妒畏彼證大而欺網之。由斷一切法中惡故。惡者煩惱.業.苦。生死惡法已永斷故。既無如上所說諸事。正智圓滿。故于十方都無所畏作師子吼。我是一切智者一切見者。平等化者。若有上事惡既未盡智果未圓。如何于十方能作無畏吼。故俗中雲父聞子健恨不殺身。自外何吝。故無貪嫉。

    經。我以相莊嚴身(至)為說實相印。

    贊曰。顯外莊嚴說實法德。形骸相好端嚴其身。身光智光復能朗。照器及眾生二種世間。由此眾人皆尊敬我名世間解。若內有染外無此相。外現此相明內無染。故我今者說實相印。實相印者謂即二空大乘之理。以此理印印大教故。大教決定勝實非權。如小乘中說三法印印定教法。

    經。舍利弗當知(至)如我等無異。

    贊曰。此一頌令悟。汝應如我悟先所不知大乘真智。我昔立誓願令一切眾生與我無異。願令悟故。願以信.欲.勝解為性。

    經。如我昔所願(至)皆令入佛道。

    贊曰。此一頌令入。今者果滿遂昔願心。故化眾生入于佛道。道者因義。令入八地或初地上不退轉位佛之因故。

    經。若我遇眾生(至)迷惑不受教。

    贊曰。下有十頌頌示。有二。初八頌示初不同。後二頌示後還同。初中復三。一頌示不同意。六頌示不同相。一頌結不同。此初也。若教眾生盡以大乘。智者可爾。無智愚人錯學亂行。心迷不信。疑惑誹謗。便返增惡。不能領受。亦如覆㮎水于坳塘致㮎即膠故。由此返增愚人之咎故不純以大乘教化。

    經。我知此眾生(至)痴愛故生惱。

    贊曰。下有六頌示不同相。中分二。初一頌標無善有惡故不同。後五頌釋有惡無善故不同。此初也。未曾修善本。即是出世方便善根。無始雖起多分暗劣。唯生得善無無漏因。由著五境堅執不舍。以此為緣痴便發業。愛便潤生。故諸生死生老死支一切苦惱苦樹增長。由無出世方便善本。有痴愛二以為其因。著五欲境不肯舍故。發業無明多由迷內發。潤生貪愛多緣五欲生。今據欲界無明發業通言著欲說重處故。

    經。以諸欲因緣(至)世世常增長。

    贊曰。下五頌釋有惡無善故不同。中有二。初四頌有惡故不同。後一頌無善故不同。初中復二。初一頌半由處俗塵五欲沉沒故不同。後二頌半求邪出離錯行亂學故不同。此初由諸欲故純起不善業墜墮惡趣。由雜業故輪回六趣備受諸苦。四生生長皆有業故。三苦八苦五苦迫故。偏指一生現苦為論。故言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長。微者劣也。胎謂胎藏。不淨纏裹可厭可惡。微劣生故。瑜伽論說初受生者本居中有。中有極長七日命終。極多不過七七日住。造惡業者中有如黑光或陰暗夜。造善業者如白衣光或晴明夜。隨當生相所住無礙見已同類及當生處。造惡業者眼視不淨伏面行。往天趣者向上仰面。往人趣者傍面而行。若造不律儀生地獄中見昔同類。喜樂馳趣遂被拘礙。純苦鬼界傍生亦爾。若余雜業隨業善惡何處生長。于其父母隨男隨女生憂生喜。以潤當生攬父母之遺體。迷醉之時便被拘礙。一七日內名羯剌藍此雲雜穢。父母不淨共和名雜。深可厭惡名穢。若已結凝箭內稀故。二七日內名部曇此雲皰。猶如豌豆瘡皰之形。表里如酪未至肉故。三七日內名閉尸。此雲凝結。猶如就血稍凝結故。西域呼就血雲閉尸。若已成肉仍極柔軟四七日內名健南此雲凝厚。漸凝厚故。若已堅厚稍堪摩觸。五七日內名缽羅賒搖4嗽菩撾弧S倘縋嗤擰N宸窒嗔 簧硭鬧⑴D詵縵蟯食魃尾畋鶼喙省<辭叭饌旁齔ヅJ窒 幀A呷漳諉  ξ環  省F咂呷漳諉吒弧N甯猜魘 怨省V鏈順醺捶降鋈隆V種殖刪汀H舨輝黽酢H縭嗆暇  似呷鍘T詬乖猜8 娜鍘M啡ゾ螄隆K 閬蟶稀Lё濾熗選1迫ァ擰V種種誑嚶謔逼儒擰;蠐上紉的甘郴已巍W臃  ∠省;蠐上紉的甘撐 取W雍鄺鏨 ;虺嗌 ;蠐上紉的甘忱涫郴蚪 易佣嗤綈住D趕耙W佣嘟   〉壬D付 芡遣\。子支缺減繚戾不安。男居右脅倚腹向脊。女居左脅倚脊向腹。隨于父母生愛染故。初既攬父母不淨以為身後以母之不淨以資長。現緣既爾故業不善。百惡所感。三十六物不淨為體。如是惡身不可愛樂。輪轉不窮名世世增長。

    經。薄德少福人(至)諂曲心不實。

    贊曰。此二頌半求邪出離。錯行亂學故不同。初一頌半明起身邊邪見成六十二見。後之一頌因起見戒取所余惑生。或初一頌總明起五見。後一頌半別明起五見。彼諸眾生無始已來。薄德少福故為苦所迫。雖祈出要不悟邪正。錯入外道不正見中。錯行錯學名為邪見。五見皆邪。此依後科非要撥無方名邪見。邪見煩惱拘礙眾生。難可出離不能解脫名為稠林。此為總見。後方別顯。若有若無等者此有二解。依後科者五見之中四見為有皆執有故。邪見為無多撥無故。等言顯示種種煩惱。若依初科邪見稠林者撥無邪見。若有者執我後身為有常見也。若無者執我後身。為無斷見也。此二為邊見。等取身見見取戒取。由六十二見以邪見邊見二為自體故別舉之。以余二見而為眷屬。依于身見以為根本。如六十二見章廣述。雲何六十二見。頌曰二四八十劫見生死遍常梵余大種心戲憤恚一分有色有邊等各死生想地一種小無量純樂等有想即有色邊等生無想俱非人欲天色界四無色斷滅從無想天沒尋伺計無因憶上下傍俱壞劫有邊等怖無知行諂懷怖 矯亂人欲天欲樂四靜慮涅此諸見中幾前際過去攝.幾後際未來攝。幾現在通二際中攝遍一分。無因。邊矯亂前際。所余四十四皆後際見攝此六十二經論俱言邪見邊見二見所攝誰幾見攝遍.一分各四有想成十六。無俱非各八。七斷。皆邊見。即彼二無因.邊.邪.亂各四。五現涅論皆邪見所攝。由執神我起我見已便起如是六十二見。後起見取執見等法為勝為因。又起戒取執戒等法為因為勝。著此妄法曾不肯舍。我慢自恃矜夸自高而陵他互于所師諂曲相贊矯求名利。心何曾實。以具如是。耽欲著邪故不堪任即化大法。

    經。于千萬億劫(至)如是人難度。

    贊曰。此一頌無善故不同。善人皆修四親近行。一親近善友。二听聞正法。三如理思惟。四如說修行。此等惡人千萬億劫不聞佛名。何得親近一切善友。既不見佛亦不聞法。既無聞慧入法初因。思惟修習理不可得故。如是人甚為難度。如何初首即教大乘。

    經。是故舍利弗(至)示之以涅。

    贊曰。此結不同。由如此故為設方便。初示涅且令苦息。

    經。我雖說涅(至)開示三乘法。

    贊曰。上顯初不同。此二頌示後令同。勸舍解脫身取佛法身。所說二乘涅猶如化城。是非真滅。法從無始性常寂故。即是自性清淨涅。性離言法非今新有。如寶所者乃是真滅。真滅既爾。故行道已來世證此法本性滅。得成佛道。我本智慧巧用方便。初開二權後示一實。總名開示三乘之法。◎

    法華經玄贊卷第四(本)

    保安三年七月二十九日以興福寺圓如房本移點已了法隆寺僧覺印為令法久住為也。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四(末)

    沙門基撰

    ◎經一切諸世尊(至)唯一無二乘。

    贊曰。下第五段七十頌半。頌第五依法。有三。初一頌半頌十方佛法。次三十八頌半頌三世佛法。後三十頌半頌我亦如是。此初也。既唯一無二乘。雲何破三以歸一。

    經。過去無數劫(至)其數不可量。

    贊曰。下三十八頌半頌三世。中分三。初二十七頌半頌過去。次六頌半頌未來。後四頌半頌現在。初中有二。初四頌半頌佛說法初權後實。後二十三頌頌眾生聞法皆究竟得一切種智。初中有四。一頌佛多。一頌開權。一頌顯實一頌半釋開權顯實之意。此初也。

    經。如是諸世尊(至)演說諸法相。

    贊曰。明初開權。

    經。是諸世尊等(至)令入于佛道。

    贊曰。明後顯實。

    經。又諸大聖主(至)助顯第一義。

    贊曰。釋開權顯實之義。知諸眾生未能頓學一乘教故。識其根欲。故初以權方便助顯一乘。後令入實。又菩薩根性有二。一不定性二定性。為不定性初權後實。顯暢一乘。前二頌是。為定性者說頓教一乘。此文是也。謂知眾生心性頓欲故。以異方便不從權取實顯助一乘。一乘者第一義諦真如等是。初三後一是權實之方便。頓說一乘故名異方便。

    經。若有眾生類(至)皆已成佛道。

    贊曰。下二十三頌頌眾生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為三。初二頌佛在。次二十頌滅後。後一頌結。此初也。逢佛聞法修行六度四攝無量等。名種種福德。修佛之因菩薩行故皆已成道。

    經。諸佛滅度已(至)皆已成佛道。

    贊曰。下二十頌頌佛滅後。分五。一頌慈心。四頌半造塔。六頌半造像。七頌供養。一頌稱佛。此初也。有善剛強非菩薩。心柔軟非善亦非菩薩。要善而方菩薩心。順理益物極柔和故。已成佛道。植佛因故。後文且據佛滅之。行後。難作故。是別行故。非是佛在作此諸行。而非佛因在易修故。準上六度佛滅後行是總行故亦成佛道。

    經。諸佛滅度已(至)莊校于諸塔。

    贊曰。下四頌半造塔成佛。分二。初四頌明造塔。後半頌結。初文有三。初二頌造塔。數多八珍嚴瑩。次一頌九物為塔。後一頌下至戲笑劣物為塔。此初也。佛地論數七寶無玫瑰。仍琉璃與珠別。珠謂赤真珠。今此若以琉璃為珠即為七寶。不爾故八。琉璃與珠別故。頗梨多白紅色。車渠青白間色。馬腦有多色或純白.或純青黃.或眾色間.玫瑰赤色。說文火齊珠也。一曰石之美好曰玫圓好曰瑰。余者可知。增一阿含經中佛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四梵之福。一若有信心善男子等未曾起塔處能起于塔。二補持故寺。三和合聖眾。四佛初成道諸天人等請轉法輪。是名四梵之福。比丘白佛梵福多少。佛言四天下及六欲天所有福德。猶不如一梵王之福。故勸造塔當得菩提。

    經。或有起石廟(至)磚瓦泥土等。

    贊曰。此一頌九物為塔。石廟者石佛堂。古雲支提今雲制多翻為靈廟。應作廟字廟貌也。白虎通玉篇雲先祖尊貌所在故謂之廟木a者字林香木。切韻作a玉篇作a。其樹似槐而香極大。伐之五年始用。若取其香皆預研久乃香出。

    經。若于曠野中(至)皆已成佛道。

    贊曰。初一頌下至戲笑。劣物為塔後半頌結之。論雲聚沙為佛塔已成佛道者。謂發菩提心行菩薩行者。所作善根能證菩提。非諸凡夫及決定種姓聲聞。未發菩提心者之所能得故。如是乃至上文及下小低頭等亦如是。

    經。若人為佛故(至)皆已成佛道。

    贊曰。下六頌半明造像中有二。初五頌造。後一頌半結。初中分四。一頌刻雕。二頌十物嚴飾。一頌彩畫。一頌戲作。此初也。明作佛像非作余像。故言為佛。為求作佛為思敬佛故名為佛。又說為佛而作諸像。為莊嚴佛故名為佛。造像功德經說。造像得十一種果。一世世所生眼目淨潔面目端正。二生處無惡。三常生貴家。四身體姝好紫磨金色。五常豐珍玩。六生賢善家。七後生為王王中最勝。八金輪化王九後生梵天壽命一劫。十不隨惡道。十一後生之中還重三寶。喜持妙物復造功德。一之梵福多四天下大海十倍。

    經。或以七寶成(至)皆已成佛道。

    贊曰。此二頌十物嚴飾作像。切韻鉛即錫也。有雲錫銀.鉛之間。玉篇青金也。

    經。彩畫作佛像(至)皆已成佛道。

    贊曰。此頌畫佛。

    經。乃至童子戲(至)而畫作佛像。

    贊曰。此頌戲作。

    經。如是諸人等(至)度脫無量眾。

    贊曰。此結也。具足大悲心者。凡所作善必帶悲心。方成到彼岸故成佛道。

    經。若人于塔廟(至)敬心而供養。

    贊曰。下有七頌明供養。有二。初五頌半明供養。後一。頌半結成。初中有五。一頌四物供養。一頌半音樂供養。一頌歌唄供養。一頌華供養。一頌身業行敬供養。此初也。發菩提心經雲。若以華施得七覺華故。以香施得五分法身香故。以幡施得陀羅尼轉眾惡故。以蓋施獲四無量覆眾生故。業報差別經說各得十德。

    經。若使人作樂(至)盡持以供養。

    贊曰。此以音樂供養。樂音五覺反以生樂故。亦慮各反。黃帝世伶倫作樂。說文五聲八音之總名。禮記干戚羽毛謂之樂。鄭玄雲八音克諧謂之樂。鼓動也鳴也。凡出音曰鼓。今木有皮動之即鳴。角者曲形而似角。貝者螺也。涅經吹貝知時。簫管也玉篇編小管所吹又也。笛七孔俗名直。玉篇五孔竹笛。羌笛三孔。琴禁也君子守正自禁。神農所作。箜篌.琵琶相可知矣鏡如鈴而大。玉篇小鉦也。軍法十長執鐃。五人為伍。五伍二十五人為兩。兩司馬執鐸。銅拔兩扇相擊出聲。有作鈸無所從。或為跋字。發菩提心經雲。音樂.女色不以施人亂眾生故。此供養佛故不相違。如金藏中音樂供養事。

    經。或以歡喜心(至)皆已成佛道。

    贊曰。此以歌唄供養。當得大士梵音聲故。梵雲婆陟此言贊嘆。唄匿訛也。陳思登漁山聞岩岫誦經。清婉遒亮遠谷流響。遂擬其聲而制梵唄。故今俗中謂之漁梵。冥合西域三契七聲聞俱胝耳等所作也。

    經。若人散亂心(至)漸見無數佛。

    贊曰。此以華供養。與前四事中華施何別。彼專善心此以散心。故不相違。略言供養畫像。供養余像亦得。

    經。或有人禮拜(至)或復小低頭。

    贊曰。此明身業行敬供養。上歌唄是語業也。其能發心即是意業。自余皆是外財供養。三業行供養。

    經。以此供養像(至)如薪盡火滅。

    贊曰。結成供養。

    經。若人散亂心(至)皆已成佛道。

    贊曰。此稱佛作佛。且舉一稱。尚得作佛何況多稱。如藥王藥上經雲我常稱五十三佛名故。今得作佛即其事也。

    經。于諸過去佛(至)皆已成佛道。

    贊曰。頌眾生聞法得種智中。此為第三結成佛道。

    經。未來諸世尊(至)亦方便說法。

    贊曰。下六頌半頌未來法。中分二。初三頌半標同今說實。後三頌重釋前義。初中有三。一頌標同初方便。一頌半標後成說實。一頌釋前所由。此初也。

    經。一切諸如來(至)無一不成佛。

    贊曰。此頌標後成說實。令聞法者皆得作佛。佛及眾生二俱合說。

    經。諸佛本誓願(至)亦同得此道。

    贊曰。釋前所由由本願故。

    經。未來世諸佛(至)其實為一乘。

    贊曰。下三頌重釋前義。有二。初一頌明初方便皆為一乘。後二頌明悟三性諸法歸趣所以如此。此初也。

    經。諸佛兩足尊(至)導師方便說。

    贊曰。明悟三性諸法歸趣。所以初權後說一乘。真如妙理體性常住。佛能證知。遍計所執生法二我體性是無。佛證無我理故亦知此無是凡虛妄執。佛種從緣起者。無漏依他報佛種子因緣所生從緣所起因修作故。由證真理斷能執心染分依他。知所執無。從于淨分依他因緣修佛種者為一乘故。何者一乘重顯常法即圓成實。法住法位者真如住在諸法之中體性常有名為法住。法有染淨離染得淨分位顯之故名法位。相者體性世間本體。即是常住真如實性。一乘體也。于金剛座道場之中知此諸法本體性已。于無名相法中導師方便以名相說。一切法中略有二種。一空二有。空無差別總立一性名遍計所執。有法有差別分之為二。一者常二者無常。常者名圓成實性。無常者為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復分為二。一有漏二無漏。有漏為依他起性。無漏為圓成實性。今依前門無常為依他。依他有漏皆悉除斷。就中但取無漏無常淨分依他。究竟滿位成菩提故。故言佛種從緣起也。意顯能證常住法性真如無我理故。乃能了知二我為無。依于善友修習智慧。從緣起法菩提覺滿。為證一乘真如妙理。妙理即是法住法位世間常住相。大般涅于道場中既證知已。今為眾生方便說之令欣趣證。今此依他即菩提。圓成即涅合成一乘。圓成勝故獨名一乘。由斷有漏依他起性遣遍計所執。證此二果。由了依他.所執性故初說阿含次說般若。純有.空教名為方便。今三俱說故名真實。三性之義如別章說。

    經。天人所供養(至)亦說如是法。

    贊曰。下有四頌半頌現在。有三。初一頌半標。一頌開權顯實。二頌顯意。此初也。

    經。知第一寂滅(至)其實為一乘。

    贊曰。此初開權。後還顯實。

    經。知眾生諸行(至)隨應方便說。

    贊曰。此顯初權後實之意。眾生諸行者總句。心行相也。下是別句。或勝解也。心所念者遍趣行也。業力者自業也。欲力謂勝解也。性力謂種種界也。精進力者謂處非處等。或精進等體。即性力。以種性體即五根故。下一力字貫通上也。根利鈍者根勝劣力也。佛有此智力能知之故。所以初權後還真實。前未來佛由悟三性。此現在佛由知眾生互相影顯。故初方便後說真實。

    經。今我亦如是(至)皆令得歡喜。

    贊曰。下三十頌半頌我亦如是釋迦同。中分二。初二頌標。後二十八頌半廣釋。此初也。初頌今實。後頌昔權。皆令歡喜漸入道故。

    經。舍利弗當知(至)貧窮無福慧。

    贊曰。下廣釋。分二。初二十一頌半頌初以三乘方便誘引。即長行雲。知諸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而為說法。後有七頌頌今說真實。即長行雲。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即頌初權後實之義。就初文分四。初三頌半見生處危難。次三頌思救不可得。次十一頌半請念設權方。後三頌半正說三乘化。初中有二。一頌無善。二頌半有惡。此初也。般若經說佛有五眼。一肉眼非修定生。四大所造。或長養或異熟。淨色為性。二天眼斷于定障修習所起。唯是長養。四大所造淨色為性。三法眼觀事有慧四慧眼觀空理慧五佛眼因積而果圓。攬前四為體龍樹解雲。如四大河流至天池通名大海。如是四眼流至佛果通為佛眼。初二體色。次二體智。後一通二。又言人等有肉眼。天等有天眼。二乘有慧眼。菩薩有法眼。佛有佛眼。由此說五。瑜伽十四說有三眼。一肉眼能照顯露無障礙色。二天眼能照隱顯有無障色。三慧眼能照一切種若色非色。法眼體慧合慧為一。不同色眼境有隱顯。故略不論。佛眼即前四眼。或談因非果。故亦不說。華嚴經說十眼。一肉眼見一切色。二天眼見死此生彼。三慧眼見諸眾生諸根差別。四法眼見一切法第一義。五佛眼見佛十力。六智眼分別了知一切種法。七光明眼見一切佛光明。八出生死眼見涅法。九無礙眼見一切法無有障礙。十普眼謂見法界平等法門。十中第一是五中第一見諸色故。此中第二是前第二。此中第三第五第六第七第九五眼是前法眼。此第四第八是前慧眼見真諦故。或第四第八第九三眼是前慧眼俱見理故。第十普眼是前佛眼普見法界平等性故。以佛眼觀者以五眼中佛眼觀也。十中佛眼不見眾生見十力故。六道眾生無始不修福智二因。未獲七種聖財及人天七法財。謂施戒忍勤定慧方便故無福及慧。

    經。入生死險道(至)盲瞑無所見。

    贊曰。下二頌半有惡。為二。初一頌半現苦沉溺煩惱增多。後一頌設求出要而行邪行。此初也。世間犛牛由自愛尾藏身護尾。人貪其尾遂殺其身。眾生亦爾。貪著五欲以自藏身。遂以貪愛而自弊敗。反自弊困墜墮惡道。有本雲自蔽。蔽掩障也。如犛牛愛尾以弊其心遂致喪命。眾生亦爾。貪愛蔽心。犛牛說文西南夷長髭牛也。有作貓字。人間捕鼠者。非此中義。有作貓𤚐不知所從。

    經。不求大勢佛(至)以苦欲舍苦。

    贊曰。設求出要而行邪行。佛有神通威勢及以智慧斷苦之法而不求趣。翻墮外道邪見網中。行諸身苦行以舍生死苦。此為未可。所以六年麻麥尚不證于菩提。坐臥荊棘何容得于道果。如狗逐塊塊打轉多。豈同師子逐人非塊。

    經。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

    贊曰。下三頌思救不可得。為三。初半頌思起因行。一頌得果已思。一頌半思救不可得。此初也見諸眾生有此二緣遂起悲心。發心修行思惟將救。

    經。我始坐道場(至)思惟如是事。

    贊曰。得果已思。佛成道已樹下經行。觀樹喜自道圓。經行思惟利物。又觀樹心凝妙理。經行想化群生。又觀樹想蔭四生。經行思施福慧。諸經說佛成道已後說法時節各各不同。此雲三七日。彌沙塞律三昧七日。與十地經同。七日不說法顯示自受法樂故。為令眾生增愛敬故。律及薩婆多傳過六七四十二日方說法。梵天來請。x陳如等根方熟故。又有說雲夏安居後方度五人。十二由經成道後二年方度五人。智度論說五十個七日不說法。此皆諸部宜見不同。未可和會。然今解者。大乘以法華為正。此說通行四諦法輪故三七日。若唯說大乘法輪十地為正。第二七日說十地故。

    經。我所得智慧(至)雲何而可度。

    贊曰。思救不可得。有四因故。一法深難解。二根鈍難救。三著樂難舍。四痴盲難悟雲何可度。

    經。爾時諸梵王(至)請我轉法輪。

    贊曰。下十一頌半請念設權方。中分四。初二頌諸天請說。次三頌示相思惟。次四頌半化遇良緣。後二頌念隨權誘。此初也。大自在天色界天也。今對三乘法爾說法皆待請故。智度論雲淨居天勸出家。四天王獻缽。帝釋獻寶座。梵王請轉法輪。佛初不許。梵王說有三根重請殷勤。佛方許之初說三乘。勝天王般若雲。四天王等獻缽。天帝釋獻座。佛為受之。各見獨為受之皆發勝心。然下大通智勝唯梵王請。此說通諸天者。彼舉勝類。非無余天請彼佛也。

    經。我即自思惟(至)疾入于涅。

    贊曰。下三頌示相思惟。有二。初二頌即說大乘。眾生有損。後一頌且說三乘眾生有益。此初也。以諸眾生處俗現在苦中。出家妄行苦行。無暇頓能信大乘法。若為說者返生誹謗疑惑破壞。脫生不信卻墮惡道。又在俗者沒苦故不信外道出家者破法故不信。既有此損寧不說法疾入涅。何得翻損諸眾生也。即同智論初不許也。

    經。尋念過去佛(至)亦應說三乘。

    贊曰。且說三乘眾生有益同諸佛故。此同智論重請方許。

    經。作是思惟時(至)而用方便力。

    贊曰。下有四頌半。化遇良緣。有三。初一頌半佛現贊揚。次半頌勸同諸佛。後二頌半引己為證。後實初權。此初二也。十方佛現嘆佛稱善。贊第一師得無上法。勸隨諸佛後實初權。釋迦能姓。牟尼寂號。今略言文如音訓說。法爾隨喜皆雲善哉。

    經。我等亦皆得(至)分別說三乘。

    贊曰。下二頌半引己為證。後實初權。中有三初一頌引己為證。次一頌釋此所由。後半頌結歸真實。此初也。引已初時說三乘也。

    經。少智樂小法(至)但為教菩薩。

    贊曰。此釋所由。及結歸真實。以不定人創在凡夫小智樂小無欣大意。不信自作佛故。初說三乘。雖復初權後必真實。但化菩薩。

    經。舍利弗當知(至)喜稱南無佛。

    贊曰。下二頌念隨權誘。分二。初頌聞之敬贊。後頌思順彼行。此初也。有本雲稱南無諸佛。應從喜稱為正正言納慕亦言納莫。此雲敬禮。若言伴談或言伴題。此雲禮拜。舊雲和南訛略也。

    經。復作如是念(至)我亦隨順行。

    贊曰。思順彼行也。既遇良緣勸我權化。思生濁劫應順彼行。

    經。思惟是事已(至)為五比丘說。

    贊曰。下三頌半正說三乘。化分三。初一頌半正起權化。次一頌三寶遂興。後一頌會成今古。此初也。梵雲婆羅斯雲波羅奈訛也。中印度境。往昔此地有兩群鹿各五百余。佛為一群鹿王。提婆達多復為一王。時此國王畋游原澤。菩薩鹿王前請王曰。大王狡獵中原縱獠飛矢。凡我徒屬命盡斯晨。即日腐臭無所充膳。願欲次差日輸一鹿。王有割鮮之膳我延旦夕之命。王善其言回駕而返。兩群之鹿更次輸命。提婆群中有懷孕鹿。次當就死。白其王曰。身雖應死子未次也。願暫差替誕訖當往。鹿王怒曰誰不寶命。雌鹿嘆曰吾王不仁死無日矣。乃急告菩薩菩薩鹿王曰悲哉慈母之心恩及未形。吾今代汝。遂至王門。道路之人傳聲唱曰。彼大鹿王今來入邑。都人士庶莫不馳觀。王之聞也以為不誠。門者白王王乃信然。王曰鹿王何遽來耶。鹿王曰有雌鹿當死。胎子未產心不能忍。敢以身代。王聞嘆曰。我人身鹿也無慈育之心。爾鹿身人也有代命之德。于是悉放諸鹿不復輸命。即以其林為諸鹿藪。因而謂之施鹿林焉。鹿野之號自此而興。初薩縛喝剌他悉陀(唐言一切義成古曰悉達多訛略也)太子逾城之後棲山隱谷亡身殉法。淨飯王乃命家族三人舅氏二人曰。我子一切義成舍家修學。孤游山澤獨處林藪。故命爾曹隨知所止。內則叔父伯舅外則君而且臣。凡厥動靜宜知進止。五人餃命相望營衛。因即勤求欲期出離。每相謂曰。夫修道者苦證耶樂證耶。二人曰安樂為道。三人曰勤苦為道。二三交諍未有以明。于是太子思惟至理為伏苦行外道即麻麥以支身。彼二人者見而言曰。太子所行非真實法夫道也者樂以證之。今乃勤苦非吾徒也。舍而遠遁思惟果證。太子六年苦行未證菩提。欲驗苦行非真受乳糜而證果。斯三人者聞而嘆曰功垂成焉今其退矣。六年苦行一旦捐功亦舍而去。于是相從求訪二人。既相見已匡坐高論更相議曰。昔見太子一切義成。出王宮就荒谷。去珍服被鹿皮。精勤勵志貞節苦心。求深妙法期無上果。今乃受牧牛女乳糜。敗道虧志吾知之矣。無能為也。彼二人曰君何見之晚歟。此猖蹶人耳。夫處乎深宮安乎尊勝。不能靜志遁跡山林。棄轉輪王位為鄙賤人行何可念哉。言增磣切。菩薩浴尼連河坐菩提樹。成等正覺號天人師。寂默宴然惟察應度。思曰彼郁頭藍子者證非想定堪受我法。空中諸天尋聲報曰。郁頭藍子命終已來經今七日。如來嘆惜斯何不遇。垂聞妙法遽從變化。重更觀察有阿藍迦藍。得無所有處定可授至理。諸天又曰。命終已經五日。如來再嘆愍其薄。又更諦觀誰應受教。唯施鹿林有五人者可先誘導。如來爾時起菩提樹趣鹿野園。威儀寂靜神光晃曜。豪含玉彩身瑩金色。安詳前進導彼五人斯之五人遙見如來。互相謂曰。一切義成彼來是歲月遽淹。聖果不證心期已返。故尋吾徒宜各默然勿起迎禮。如來漸近威神動物。五人忘制拜迎問訊。侍從如儀。如來漸誘示之妙理。相傳解雲。言五人者。一陳如。二十力迦葉。三.有雲即馬勝比丘。四跋提。五摩訶男拘利。應勘婆沙。何故唯五人。有雲迦葉佛時同學九人。四人利根已前得道。五人鈍根故今始悟。願逢釋迦佛出成道故。又經雲釋迦過去作大魚身。願先食我者先度。五人先食故先度之。又經雲六人曾供養佛五人取稻華供養。一人待熟。五人初悟一人在後。即須跋陀羅。又即五夜叉食慈力王肉也。五人中陳如得初果。四人在四善根至夏初方得道。西域記雲夏安居畢方得道跡。法寂滅相即是真如。不可言宣性離言故。無名相法以名相說名方便力。趣波羅捺為五人說。

    經。是名轉法輪(至)法僧差別名。

    贊曰。三寶遂興也。此法輪義略以五門分別。一出體。二釋名。三轉相。四差別。五三乘。

    出體者。俱舍論第二十四說。所說沙門性亦名婆羅門。亦名為梵輪。真梵所轉故。于中唯見道說名為法輪。由速等似輪或具輻等故。即于此中依見道。世尊有處說名法輪。如世間輪有速等相。見道似彼故名法輪。謂見諦道速疾行故。有取舍故降未伏故。鎮已伏故。上下轉故。具此五相似世間輪。故顯宗雲。如聖王輪取前舍後。見道亦爾舍苦等境取集等故。此意顯示。見四諦理必不俱時。如聖王輪降未伏故。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如世間輪有輻等故。八聖道支似彼名輪。謂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似世輪輻正語.正業.正命似轂。正定似輞。故名法輪。寧知法輪唯是見道。x陳那等見道生時說名已轉正法輪故。天親論主依經部宗破薩婆多言。三轉行相非唯見道。如何可說唯于見道立法輪名。是故唯應即此三轉十二行相。所有法門名為法輪可應正理。雲何名轉。由此法門往他相續令解義故。或諸聖道皆名法輪。于所化生身中轉故。于他相續見道生時。已至轉初故名已轉。此有釋言。初說見道名為法輪。非薩婆多正義。雜心亦敘不正義雲。牟尼說見道速疾名法輪。俱舍復言或諸聖道皆是法輪等。此是薩婆多師本意。故顯宗雲毗婆沙師本意。總說一切聖道皆名法輪。以說三轉三道攝故。于他相續見道生時。已至轉初故名已轉。非唯見道以八聖道支獨名法輪妙音所說非正義故。成實論說。初轉生聞慧第二轉生思慧。第三轉生修慧亦無十二行相。唯作一空行今者大乘總貫諸文法輪有五。一輪自性。謂擇法覺支.正見.正智等。瑜伽九十五雲。正見等法所成性故說名法輪。自他三轉通見及修無學道故。諸聖慧眼能摧煩惱說名輪故。俱舍亦言一切聖道名法輪故。或體唯取八聖道支。具轂.輞.輻圓滿義故。正見.正思惟.說名為轂。是根本故。正語.業.命說名為輻。因轂有故。正念.勤.定說名為輞。攝錄余故。不同小乘。此八聖道別修行相雖在修道。體實通余見無學道。世尊應無八聖道故。二法輪因。謂能生後聖道諸教。聞.思.修等。無量義經十七名中亦名法輪故。諸經論中說佛教法名法輪故。俱舍亦言。此即三轉十二行相所有法門名法輪故。瑜伽亦說三周十二行相。名得所得之方便故。前為後因。合為果因故名為方便。又雲三周正轉見.修.無學隨其次第。智.見現觀名為方便。三輪眷屬。謂諸聖道助伴五蘊。瑜伽等說聖所愛戒.及信等法助觀增明。助道除惑非正斷故。四法輪境。謂四聖諦十二因緣三性等法。瑜伽又說為得所得。所緣境者謂四聖諦。此經亦說大通智勝轉十二因緣。解深密經說依顯了相。說三無性皆依遍計所執已名法輪故。五法輪果。瑜伽又說為得所得者。謂大菩提。後文又說四沙門果所攝受。聲聞.菩提.獨覺菩提。若諸如來無上菩提是法論果。瑜伽又說三周十二行相名得所得之方便。又雲三周正轉見.修.無學隨其次第。智.見現觀名得方便。故菩提涅名所得果。然此五體不過四種。一教二理三行四果。

    釋名者一名梵輪。如來應供是梵增語。彼所轉故亦名梵輪。二名法輪。法者可軌持義。正見等法所成性故說名法輪。輪有四義。一圓滿義。具轂.輞.輻。或擇法覺等體用周備名之為輪。二摧壞義。此四種法若伏若斷若助.若正未斷煩惱皆能摧故。三鎮遏義。已伏煩惱令勢遠故。四不定義。從自見至自修從自修至自無學。從自無學智發言教。他從言教解于諦理。他從諦理起于正行。他從正行起于果智。如是展轉復為他說。如轉輪王所有輪寶。能降未伏諸煩惱故。能鎮已伏諸煩惱故。往復往故。瑜伽論說當知世尊轉所解法置于阿若x陳如身中。此復隨轉置余身中。彼復隨轉置余身中。以是展轉隨轉義故說名為輪。法即是輪持業釋也。轉者動也顯也。運也起也。動宣言教顯揚妙理。運聖道于聲前。起真智于言後。圓摧障惱名轉法輪。所轉即法輪。法輪之轉。二釋皆得。

    轉相者。九十五說由五種相轉法輪者。當知名為善轉法輪。一者世尊為菩薩時。為得所得所緣境界。二者為得所得方便。三者證得自所應得。四者得已樹他相續令于自證深生信解。五者令于他所證深生信解。此意總說化身化相自證果時。令聲聞等亦有所證。不依菩薩報身成義。或亦依實菩薩轉義。總依始終究竟作論。不依一會得成三轉。所緣境者謂四聖諦。依安立諦非安立諦依于三性。皆此攝故。得方便者。謂即于此四聖諦中。三周正轉十二相智。此自三周轉法輪相。為得無上菩提因故。最初轉者謂昔菩薩入現觀時。如實了知。是苦聖諦。廣說乃至。是道聖諦。于中所有現量聖智能斷見道所斷煩惱爾時說名真聖慧眼。即此由依去來今世有差別故。如其次第名智明覺。此說一智總名法眼。有三行相名智明覺。非于一諦別起四智。由真見道唯一剎那。不同小乘上下別觀。依詮證滅說通三世。非是滅諦通三世有。第二轉者。謂是有學以其妙慧如實通達。我當于後猶有所作。應當遍知未知苦諦。應當永斷未斷集諦。應當作證未證滅諦。應當修習未修道諦。如是亦有四種行相。如前應知。第三轉者謂是無學已得盡智無生智故。言所應作我皆已作。謂我已遍知未知苦諦。乃至廣說。我已修習未修道諦。亦有四行類前應知。

    此差別者。謂前二轉四種行相是其有學真聖慧眼。最後一種是其無學真聖慧眼。觀此文意初轉之時見道以前加行智位。雖知四諦但是轉因猶非正轉。未摧壞故。由此但名損力益能轉位所攝。入見道中真無間道正名為轉。正斷惑故。其解脫道及相見道亦名初轉。雖不斷惑斷粗重故。鎮已伏故。亦非別知四諦相故。此後修道未斷惑前。所起行相應遍知等。是正轉相。正起真智乃至金剛心。斷諸煩惱亦此轉攝。起別行相但擬趣聖斷惑道故折伏正斷俱名轉故。至其無學解脫道後起我已作所應作智。後更不斷。但鎮已伏無降未伏。然見道前雖有伏道不與轉名。非無漏故。前無無漏故不同修。如是菩薩自為三轉。初轉在見道名印相轉。次轉在修道名應修轉。後轉在無學道名已作轉。一一轉時于一一諦生四行相。三轉豎論成十二相。如是四諦合四十八。不過十二以數等故。總名三轉十二行相。俱舍亦說眼.智.明.覺別觀諦故。彼以法忍.法智.類忍.類智如次為四。若作此釋所作八諦觀于一一諦便無四行相。或忍.智一一皆具四行相。照境分明者名眼。對治無知名智。對治無明名明。對治邪覺名覺。不同于此證得自所應得者。謂得無上正等菩提。謂即雙取菩提.涅。前為後因。前無間道為解脫道因。此說菩薩自三周轉法輪之果。或說法身涅真理名無上菩提。起無學位菩提報身已作之智證法身故。俱舍論等無佛自轉樹他相續令于自證生信解者。謂如長老阿若x陳如。從世尊所聞正法已。最初悟解四聖諦法。又答問言我已解法。從此已後如前所說究竟行相。五皆證得阿羅漢果生解脫處。此說世尊自得道故。復為于他三轉法輪。同俱舍說三周循歷四聖諦故。謂此是苦。乃至此是道。是名初轉。謂此應遍知。乃至此應修習。是第二轉。此已遍知乃至此已修習。是第三轉。如次顯示見道.修道.無學道三。此是佛為他三轉者。初名示相示四諦相故。次名勸修勸修諦行故。後名作證為作證明知彼滿故。由彼x陳最初悟解入見道已。佛問彼言。汝已解耶。彼答已解故得解名。第二第三轉已遂得阿羅漢。生解脫智處證得無為果。是名轉在他身于佛所證深生信解。最後令他于他所證生信解者。謂如長老阿若x陳那。起世間心我已解法。如來知已起世間心。阿若x陳已證我法。地神知已舉聲傳告。經于剎那瞬息須臾其聲展轉乃至梵世。世間心者緣事之心。非要散心此前第四樹聖道于他五人身中。令于佛自所證深生信解。第五令他地神等知阿若x陳所證深生信解。差別者。雖轉四諦法相不殊。三乘之人各各證果。聲聞姓人已于三生或六十劫。先修習已。聞佛所說。依蘊.處.界證四諦理。名聲聞法輪。獨覺姓人已于四生或于百劫。先修習已聞佛所說。依十二緣起修證四諦名獨覺法輪。菩薩姓人已于一大阿僧劫。先修習已聞佛所說。依三性等證四諦理名菩薩法輪。不爾三乘俱觀四諦。俱時證聖。有何差別。大般若雲世尊初于波羅奈國轉四諦法輪時。無量眾生發聲聞心證聲聞果。無量眾生發獨覺心。無量眾生發起無上正等覺心。證于初地二地三地。乃至一生當得菩提。故知鹿野創轉三乘通行法輪。若不爾者第二七日已說十地。何故不名轉法輪也。彼非三乘同所修故。不與初轉法輪之名。然實他身三時智起。亦有經生而證聖果名三轉者。其解x陳等。佛于鹿苑一時之間令其次第得此三果。名為三轉無垢稱經雲。三轉法輪于大千。其輪能寂.本性寂。希有法智天人證。三寶于是現世間。即此經言便有涅言音出現.及阿羅漢法之與僧三寶現也。佛為佛寶。涅.及言.果法教法名為法寶。阿若多等名之為僧。阿羅漢者即是陳如。復言僧者余之四人住有學故。能證智.所證諦即行.理法寶。四法已周。並佛.及僧能化.所化既有體出。合名三寶出現世間。

    三乘者。佛.及菩薩.並以聲聞。說法令他得智斷惑。可名轉法輪。獨覺不爾。涅經言緣覺說法不能令人得等法。由聲聞等不識藥.病不與聲聞轉法輪名。理亦何爽。

    經。從久遠劫來(至)或常如是說。

    贊曰。結會今古。非但今日方贊涅永盡眾苦。久來常說。故古同今。

    經。舍利弗當知(至)方便所說法。

    贊曰。下有七頌。今說真實。頌如是皆為得一切種智。中分四。初二頌根熟來逢。一頌念之應度。三頌正說真實。一頌結成法儀。此初也。我見先以權教度者。曾于佛所已聞權教。善根熟故。今來逢我。故上文雲是會眾生曾見諸佛。亦曾見釋迦。今總言諸佛。

    經。我即作是念(至)今正是其時。

    贊曰。念之應度。為說佛慧令生修學。今根已熟何得不教。

    經。舍利弗當知(至)不能信是法。

    贊曰。下三頌正說真實。分二。初一頌明鈍不堪授。後二頌明利則堪授。此初也有五過失不堪受大。一鈍根聞法不解。或阿顛底迦。二小智雖復聰明情見不廣。或趣寂者。三者著相謂起計執空.有二相錯學亂行。或不定種姓。執有非空根未熟故。四x者恃己盛事。諸富貴者醉逸縱任。或根未熟有性凡夫稟性醉逸。五慢者恃己陵他。五千之輩。或復具起七種慢等諸煩惱者。不能信大。不應授與。

    經。今我喜無畏(至)悉亦當作佛。

    贊曰。此明堪授。初頌明舍權就實後頌除疑。記得喜者喜無量。不嫉眾生成佛事。無畏者決定義。作師子吼理決定故。于菩薩中者對勝人前故。二乘發心皆菩薩故。依真實理說一乘道名為正直。不隨機權說有三故名舍方便。但說無上一乘之道。即顯今直唯說一道非于余故。地前頓悟菩薩疑自獨得菩提聲聞無分。不定種姓菩薩疑于佛果自亦無分。欲退向小故。今聞法此疑皆除。現前名高千二百聲聞。疑不得作佛。今正為說悉當作佛。涅由此說須陀洹八萬劫乃至闢支十千劫到。到于十信初發心也。此等修行極為遲鈍。不如初修始業菩薩。此據不定。非諸二乘皆定作佛。故涅第三十四雲。我于一時說一乘一道一行一緣能為眾生作大寂靜。永斷一切結縛愁苦苦及苦因。令一切眾生到于一有。我諸弟子不解我意。于大眾中唱如是言。如來說須陀洹乃至阿羅漢皆得佛道等故。

    經。如三世諸佛(至)說無分別法。

    贊曰。結成法儀也。大乘妙理體無分別。三乘不異悉皆作佛。故說之也。

    經。諸佛興出世(至)斯人亦復難。

    贊曰。下第六段有七頌。頌前第一未聞令聞。分四。二頌法說四希。二頌半喻顯二希。一頌半勸信。一頌嘆結。此初也。一佛出希。二說法希。三難聞希。四能听希。佛出希者如賢劫千佛。今第九住劫已四佛出。後第十劫彌勒佛出。至第十五劫有九百九十四佛出。此劫壞已鶻盧支佛獨王一劫。經十二劫後始有星宿劫。千佛中初淨光稱王佛出。後更三百劫空過無有佛。故佛希也。如迦葉佛住壽七日不說此法。及今釋迦成佛四十年。方說此經故是說希。常處八難。叵與佛相逢。故難聞希。雖逢出日更聞小乘不希大法。故能听希。

    經。譬如優曇華(至)過于優曇華。

    贊曰。喻顯二希也。一頌頌法出希。一頌半頌聞贊希。聞法及贊嘆過優曇華故。行真法行。則為供養三世佛故。自听聞教他聞合名聞法。慶慰聞此雲歡喜。贊嘆聞此雲贊。行此四種皆真行故。

    經。汝等勿有疑(至)無聲聞弟子。

    贊曰。勸信勿疑。

    經。汝等舍利弗(至)諸佛之秘要。

    贊曰。嘆結深妙。此為諸佛秘藏勝道。

    經。以五濁惡世(至)終不求佛道。

    贊曰。下第二大段有三頌。頌破四疑分三。初一頌佛何時出化以三乘。出五濁世。次一頌雲何知增上慢。若我弟子自謂阿羅漢不信此法無有是處。一頌雲何堪說。除佛滅後現前無佛。此初也。

    經。當來世惡人(至)破法墮惡道。

    贊曰。頌釋。雲何知增上慢當來惡人不信此法者多是增上慢。不但增上慢所余惡人亦不能信。佛在慢者上已說相。滅後難知故此獨舉。

    經。有慚愧清淨(至)廣贊一乘道。

    贊曰。頌釋雲何堪說。有具四德。一慚崇重賢善復顧自身羞恥過罪。二愧輕拒暴惡。復顧世間羞恥過罪。三清淨內外無瑕。棄世名利。四志求佛道不顧二乘。能信此經不愚法類乃可為說。設愚法者。若遇余佛便得決了一乘道也。

    經。舍利弗當知(至)自知當作佛。

    贊曰。此中三頌頌品第四大段。勸發喜心令欣作佛。初一頌半明佛法皆同不學。不了後一頌半勸知生喜欣求作佛。如文可解。

    法華經玄贊卷第四(末)

    大治五年庚戌十月二十六日乙未申時藥師寺善明房得業奉讀受已了覺印之。

    同年十月三十日以興福寺圓如房之本移點已了覺印本者皆點本也以此可悉之也。

    保安三年五月三日書畢法隆寺僧覺印之。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4冊No.1723妙法蓮華經玄贊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五(本)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譬喻品第三

    三門分別。一敘來意。二解品名。三釋妨難。

    來意有二。一子上根聞法說而已悟。四人中性必假況而方知。上已化于上根。下將曉于中性故此品來。二論雲自此已下為七種具足煩惱性眾生。說七譬喻。對治七種增上慢。及為三種染慢無煩惱人三昧解脫見等染慢。即為治此說三平等。又雲余殘修多羅明十無上義。此意總顯下有二十六品明此三義。七譬喻在七品。一火宅喻此譬喻品。二窮子喻信解品。三雲雨喻藥草品。四化城喻化城品。五系寶珠喻五百弟子授記品。六解髻中明珠喻安樂行品。七醫師喻壽量品。隨其次第各在一品。三平等有九品。一譬喻.二授記.三五百弟子授記.四授學無學人記.五法師品.六持品.七提婆達多品.八常不輕.九見寶塔。初之八品皆有授記說初乘平等。後見寶塔中合說生死涅法及身二種平等。其十無上有二十一品。初九無上有七品。一藥草喻.二化城此有第二第三兩無上.三五百弟子授記.四見寶塔.五安樂行.六涌出.七壽量。此有第八第九兩無上。上七品中除第二第七自余五品各一無上。余殘修多羅是第十無上。謂余十四品並是第十無上。于中有二力。一法力二修行。力法力有三品。一分別功德.二隨喜功德.三法師功德。修行力中復有七力合十一品。一持力有三品一法師.二安樂行.三勸持。二說力有一品謂神力。三行苦行力亦一品謂藥王品。四教化眾生行苦行力亦一品謂妙音。五護眾生諸難力有二品。一觀音普門二陀羅尼。六功德勝力有一品謂妙莊嚴王本事。七護法力有二品一普賢二囑累。後十無上是初七喻。三平等殘名為上殘。故本論中解七喻三平等已雲。余殘修多羅明無上義。第十無上是前九種無上之殘名為下殘。故本論中解第十無上雲。十者勝妙力無上余殘修多羅說。

    殘有二義。一者文殘曾未說故。二者義殘前雖已說義猶未盡。所望別故今復說之名為義殘。恐文繁長故略不說。至下品中一一疏釋。其藥草.化城.五百弟子.寶塔.持品.安樂行.壽量七品。或文或義重說之故。其七喻者謂凡夫有學名有煩惱。有七種增上染慢。為對治此說七譬喻。如執化城以為真城。即是所求世間三摩跋提將為真滅。執無學滿故更無所求。二乘無學名無煩惱人。有三種法執染慢。彼三昧解脫見等法執望二乘雖不名染。此回心已即名菩薩。法執染此菩薩名染無煩惱慢。論翻顛倒義意如此。無上義者于大乘中可說有之。余乘即無。由此三乘說有差別。教.理.行.果等有異故。論引佛言不離我身是無上義。故二乘中不說此義不能解故。由此無上即是一乘教.理.行.果。隨其所應配諸品取。七種具足煩惱眾生者。第一求勢力人起第一顛倒求功德增上慢。以世間諸煩惱熾然而求天人妙境果報。為此說火宅喻。富貴自在名為勢力。謂諸凡夫求此天人妙境.外果並內果報。不知煩惱熾然燒煮。為此說火宅喻。天人勢力煩惱燒煮如火宅故。世尊今者說有二車。即是世間善根三昧菩提假解令其出宅。後令漸入佛大涅。故論雲第一人者以世間種種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戲。後令入涅故。此中不說解脫道中正證生空擇滅真智名為世間三昧假解此是羊鹿非是車體。從彼觀後入世間定觀前所證以心粗故不見正智及生空如。乃見惑業後苦不生心便變作涅想解。正智所證根本觀中所得擇滅。下名化城。不說假觀所變為城。不息苦故。今說後時後得智位能變想解。名為世間善根三昧。輕安喜樂種種功德假名羊鹿假名種智。與之游戲後化一乘方令入于佛大涅。至佛位中能入牛車即是二智即是菩提。所入涅即是寶所。後化城喻二乘執彼惑苦不生故為涅。理實涅解脫道中是正智證。故說入化城眾商皆倦息。前後諸智皆悉不能了一切法故。實非種智。說羊鹿車有名不見登。說此世間三昧善根。與令游戲故。二乘執此以為二車。實非車體。如二乘者所起四顛倒。正觀不然。後方想解緣此起執。化城亦爾。今為對治求勢力人顛倒求功德增上慢。說此車喻。故此品來。此余諸義各至品釋。

    解品名者。譬者況也類也。玉篇雲。比類以相曉。喻者開也曉也。玉篇雲曉也諫也。今舉世間之近跡況類出世之深致。以開未語用曉前迷。曉喻之譬名譬喻品。或譬即喻名譬喻品。

    釋妨者。一問。此以喻曉理名譬喻品。前直以法彰應名法品。答前後相例理實應然。立者不同何詳所以。但以方便者法中之別義。譬喻者況中之通名。通別既殊得名遂別。未可相例。二問。何故七喻唯此獨名。余兼別稱。答喻雖有七此最初故。雖標總稱即自別名。余品不單名譬喻故。三問中根領。記別標信解。上根領記理應別開。何故此品之初寄明子領記等事。答中根領記文廣義長。所以別開。子不然故寄此說。又因子領記啟請方陳喻況。故在此初寄明領記。

    經。爾時舍利弗(至)得未曾有。

    贊曰。就此品中大文分二。初子聞法領喜述成得記。後佛廣以譬喻化彼中根。初文屬前第一周法說一乘。初周有四上法說訖。自下第二子聞法領解。自責而生喜于中有二。初長行後偈頌。長行有二。初標聞法以喜生。後釋歡喜之所以。此初也。依俗間釋。踴蹺也。躍跳也。蹺足跳者喜之極也。聞真道以起權故踴躍。稱悅所希之意故歡喜。表發大心故即起。心契所說故合掌一心請益。瞻仰尊顏啟本所懷故言白佛。法音者大乘言教也。曾所未聞得未曾有。又由三義所以歡喜。一聞佛說法心安如海。知佛非魔所以歡喜。二聞今一實解昔三權。三為一因所以歡喜。三聞佛說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所以歡喜。

    經。所以者何(至)無量知見。

    贊曰。下釋歡喜之所以。有四。一失大法以興嗟。二處小階而起歡。三喜今聞而惱盡。四知佛子而道成。此初也。豫者入也關也。玉篇預先辦也備預也早也。切韻若逸作豫正應為預。爾雅為預。逮及與也。古文為與。左傳雲公必與焉。感者激也。傷者嘆也。昔聞菩薩如是受記之事我等不入。昔聞授記之流不及授記之事。所以感激恨切傷嘆失于如來五種知見。或失如來智性智相之知見也。

    經。世尊我常獨處(至)而見濟度。

    贊曰。下處小階而起嘆。有二。初嘆住小。後自責躬。此初也。常恆也。每者數也。屢也。非一定辭。入者證也。法性者謂人無我真如。彼同證故。我與菩薩俱能證入無我真如。雲何如來獨以小乘而見度脫。或性謂體。同入佛法體類之中。有本作嘗謂曾經也。

    經。是我等咎非世尊也。

    贊曰。下自責躬。有三。初標。次釋後成。此標也。咎謂罪失我之愆過。咎音巨久反。字從人各。人各相違即成過咎。

    經。所以者何(至)而得度脫。

    贊曰。此釋所由。所因者成大菩提之因行也。謂于七地四菩薩行。一菩提分.二波羅蜜.三諸神通.四成就有情。故迦葉言于菩薩法.游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心不好樂。故正覺因即此四行。待者承望.渴仰.希須之義。子自言。若我等輩承望希須渴仰無上正覺之因。佛必以大乘而見度脫。但由我輩于大因中不生希待。所以世尊不以大乘而見濟度。或因謂菩提心。略為三種。一厭離有為。二求菩提。三深念眾生。即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降伏其心。

    經。然我等(至)思惟取證。

    贊曰。此成自責。然由我等不解佛之方便隨宜所說諸法。初聞即信即便受行。思惟取證。故佛不以大乘度脫。由此是我輩之咎也。

    經。世尊(至)快得安隱。

    贊曰。喜今聞而惱盡。克者專也。昔來修小專自悔責不求于大。又疑菩提于己無分不生欣趣。或復自身已得解脫與佛無差。聞佛今說佛所得法甚深難解。二乘不了疑佛為魔。今既聞說一實三權知昔修小為大之因。所以悔斷知已作佛菩提有分。所得解脫是佛方便故疑亦斷。心開意解身意泰然。泰然者安泰怡然之貌。既無疑悔故快安隱。疑悔若生恆不安隱。何得泰然。斷者徒管反截也絕也。又都亂反。今從初。問疑生分別。入見即除。悔多憂俱。離欲便舍。如何子今二方除。答煩惱之疑預流即盡。煩惱伴悔離欲已除。今法執之類異熟生疑。如阿羅漢疑黑鹽之輩。于事之疑。惡作名悔未爽于理。此惡作體即是善愧。輕拒暴惡故。或即是厭。慧俱無貪之一分也。亦即省察心心所故。但是悔相性必粗動故。離欲舍。離欲有悔必是惡作。以悔名說從果為名。豈離欲已而不厭惡。

    經。今日乃知(至)得佛法分。

    贊曰。知佛子而道成也。瑜伽八十四有六句。謂是大師子。佛腹所生佛口所生。佛法所生佛法所化。得法等分。勝雲得佛余財。此有四句。瑜伽解雲。初是總句。後五別句。腹所生者簡去異生卑劣子故。得聖智慧佛腹親生。非如異生是佛養子。一切眾生皆佛子故。佛不親生非腹生故。從佛法所生。爾乃是真生。又二乘等非從婦生子如婢生子。故下經雲。若如我子。初地菩薩生如來家證法界故。是婦生子。已前非是婦所生子名非腹生。今發大心當為菩薩法界中生。總言腹生。佛口所生者。從說法音而誕生故。體即聞慧。緣教生故佛法所生者。如理作意.法隨.法行之所生故。體即思.修二慧所攝緣理緣教隨應生故。佛法所化者從法身路而得成立相似法故。法身路者謂諸菩薩福.慧二因。我亦如是。彼從二因中而成立故。法身有二。小乘大乘二義異故。得法等分者受用無漏法之財寶相似法故。法謂法寶。或七聖財謂信.戒.聞.舍.慧.慚.愧。等者相似。分者余分.分類。諸佛菩薩能用法財我今亦然。與彼相似亦得受用無漏法寶之余分故。隨其所應在二乘位望異生中已教一重。真是佛子。今作菩薩望二乘位又教一重。真佛子等可如理釋。彼又解雲如是諸句顯示增上生圓滿及父相似法生圓滿。後五句中前三句顯增上生圓滿。後二句顯父相似法生圓滿。增上生者自體勝生。父相似法生者襲父遺體用父家財。並相似故。增上生中初句遮器過失。佛正智腹所生。遮世間中依于胞胎惡器生故。第二句遮精血不淨所生。佛口所生非以精血為自體故。第三句遮其欲貪非正法生。凡夫由欲貪資潤而有。非正法生。今從正法所生。非由欲貪非正法之所生故。第四句顯自體相似之法。從法身路而得成立。襲繼法身自體殊勝。如襲婆羅門種性成立尊貴。第五句受用相似之法。受用無漏佛之法財如世受用父母資什。此中有四闕第二句。合化及生總為一句。昔住權中非真佛子。今求實位方是腹生。是此經文之大意也。故攝論雲非如二乘無智婢子。又有義雲以上四段別配領前開.示.悟入四義。如次細尋法體理未必然。

    經。爾時舍利弗(至)疑網皆已除。

    贊曰。二十五頌半分二。初二頌半頌標。二十三頌頌釋。初文有二。初一頌頌標中得未曾有心喜疑除。後一頌半釋得未曾有彰憂悔盡。此初也。昔疑自身于佛無分。今聞得作所以疑除疑損眾生難可出離故喻于網。

    經。昔來蒙佛教(至)聞亦除憂惱。

    贊曰。釋得未曾有彰憂悔盡。謂我昔來所蒙佛教。謂住于小更不得大。所以憂悔。聞說此經今日乃知不失大乘。彼昔所修大乘因故。由此悔盡。佛音希有妙用能除眾生煩惱障之憂惱。我雖漏盡今者聞之亦能伏除法執憂惱。此中憂者憂不作佛。一雲即是法執之憂。離欲不舍。如畢藺陀筏蹉粗惡語習法執不舍故。同前疑悔隨應亦爾。二雲實是憂者。即惡作俱厭賤舍受。以憂名說。或法執類無記善憂。離欲不舍。憂相應惱。惱即憂悔非煩惱也。

    經。我處于山谷(至)雲何而自欺。

    贊曰。下頌前釋。分四。初二頌半處小階而起嘆。次五頌半失大法以興嗟。次十四頌喜今聞而惱盡後一頌知佛子而道成。與前長行前後不同。故初中有二。初一頌半嘆居小位。後之一頌頌所嘆事。此初也。嗚呼者嗟嘆詞。雲何自欺者欺者輕也。嘆自小智住證于小不求大位。謂己無分名自欺輕。

    經。我等亦佛子(至)演說無上道。

    贊曰。此一頌頌所嘆事。無漏法者法性真如。入者證也。理雖同證俱稱佛子。無智可能當來作佛為眾演說一乘正道。

    經。金色三十二(至)而不得此事。

    贊曰。下五頌半失大法以興嗟。中分二。初三頌半所失大法。後之二頌明自興嗟。初中復二。初之二頌內外莊嚴德。後一頌半名利高廣德。初中復二。初一頌具相降魔德。後一頌好滿不共德。此初也。金色三十二者。佛身紫磨金色故。

    三十二相者依大般若經第三百八十一。佛言善現雲何如來三十二相。善現。一世尊足下有平滿相。妙善安住猶如奩底。地雖高下隨足所蹈。皆悉坦然無不等觸。二世尊足下千輻輪文。輞轂眾相無不圓滿。三世尊手足皆悉柔軟。如都羅綿勝過一切。四世尊手足一一指中間。猶如雁王咸有鞔網。金色交絡文同綺畫。五世尊手足所有諸指。圓滿縴長甚可愛樂。六世尊足跟廣長圓滿。與趺相稱勝余有情。七世尊足趺修高充滿。柔軟妙好與跟相稱。八世尊雙漸次縴圓。如翳泥耶仙鹿王。九世尊雙臂修直𦟛圓。如象王鼻平立摩膝。十世尊陰相勢峰藏密。其猶龍馬亦如象王。十一世尊毛孔各一毛生。柔潤紺青右旋宛轉。十二世尊發毛端皆上靡右旋宛轉。柔潤紺青嚴金色身甚可愛樂。十三世尊身皮細薄潤滑。塵垢水等皆所不住。十四世尊身皮皆真金色光潔晃曜如妙金台。眾寶莊嚴眾所樂見。十五世尊兩足.二手掌中.頸.及雙肩.七處充滿。十六世尊肩項圓滿殊妙。十七世尊腋悉皆充實。十八世尊容儀洪滿端直。十九世尊身相修廣端嚴。二十世尊體相縱廣量等。周匝圓滿如諾瞿陀。二十一世尊頷臆並身上半。威容廣大如師子王。二十二世尊常光面各一尋。二十三世尊齒相四十齊平。淨密根深白逾珂雪。二十四世尊四牙鮮白鋒利。二十五世尊常得味中上味。喉脈直故。能引身中諸支節脈所有上味。風.熱.淡病不能為雜。由彼不雜脈離沉浮延縮壞損擁曲等過。能正吞咽津液通流身心適悅常得上味。二十六世尊舌相薄淨廣長。能覆面輪至耳發際。二十七世尊梵音詞韻和雅隨眾多少無不等聞。其聲洪震猶如天鼓。發言婉約如頻迦音。二十八世尊眼睫猶若牛王。紺青齊整不相雜亂。二十九世尊眼楮紺青鮮白。紅環間飾咬潔分明。三十世尊面輪其猶滿月。眉相皎淨如天帝弓。三十一世尊眉間有白毫相。右旋柔軟如睹羅綿。鮮白光淨逾珂雪等。三十二世尊頂上烏瑟膩沙高顯周圓猶如天蓋。善現是名三十二大士相。依此經文總說頌言等輻柔網縴跟趺臂密毛生靡潤滑皮金七肩滿儀修廣齊師子光具齒牙味舌音睫楮輪豪相蓋若依瑜伽與此不同。瑜伽之中仍說因業。恐繁且止。如彼應言等輻縴跟細網摩膊不傴勢身光上靡生金滑七處師子肩充直具齒無隙鮮頷廣味聲青牛王頂豪相此總以彼眼耳身男四根依處並舌根為體。十力解脫如前已解。子自嘆同共一佛法而不得此事。

    經。八十種妙好(至)而我皆已失。

    贊曰。好滿不共德也。八十種妙好者。般若經言。善現雲何如來應正等覺八十隨好。善現。一世尊指爪狹長薄潤光潔鮮淨如華赤銅。二世尊手足指圓縴長𦟛直柔軟節骨不現。三世尊手足各等無差于諸指間悉皆充密。四世尊手足圓滿如意軟淨光澤色如蓮華。五世尊筋脈盤結堅固深隱不現。六世尊兩踝俱隱不現。七世尊行步直進庠序如龍象王。八世尊行步威容齊肅如師子王。九世尊行步安平庠序不過不減猶如牛王。十世尊行步進止儀雅猶如鵝王。十一世尊回顧必皆右旋如龍象王舉身隨轉。十二世尊支節漸次𦟛圓妙善安布。十三世尊骨節交結無隙猶若龍盤。十四世尊膝輪妙善安布堅固圓滿。十五世尊隱處其文妙好威勢具足圓滿清淨。十六世尊身支潤滑柔軟光悅鮮淨塵垢不著。十七世尊身容敦肅無畏常不怯弱。十八世尊身支堅固稠密善相屬著。十九世尊身支安定敦重曾不掉動圓滿無壞。二十世尊身相猶如仙王周匝端嚴光淨離翳。二十一世尊身有周匝圓光明于行等時恆自照曜。二十二世尊腹形方正無欠柔軟不現眾相莊嚴。二十三世尊臍深右旋圓妙清淨光澤。二十四世尊臍厚不不凸周匝妙好。二十五世尊皮膚遠離疥癬亦無點疣贅等過。二十六世尊手掌充滿柔軟足下。安平。二十七世尊手文深長明直潤澤不斷。二十八世尊唇色光潤丹暉如頻婆果上下相稱。二十九世尊面門不長不短不大不小如量端嚴。三十世尊舌相軟薄廣長如赤銅色。三十一世尊發聲威震深遠如象王吼明朗清徹。三十二世尊音韻美妙具足如深谷響。三十三世尊鼻高修而且直其孔不現。三十四世尊諸齒方整鮮白。三十五世尊諸牙圓白光潔漸次鋒利。三十六世尊眼淨青白分明。三十七世尊眼相修廣譬如青蓮華葉甚可愛樂。三十八世尊眼睫上下齊整稠密不白。三十九世尊雙眉長而不白致而細軟。四十世尊雙眉綺靡順次紺琉璃色。四十一世尊雙眉高顯光潤形如初月。四十二世尊耳厚廣大修長輪食刪汀K氖 雷鵒蕉怖銎肫嚼脛詮⑴K氖 氖雷鶉菀悄芰羆呶匏鷂奕窘隕 礎K氖 迨雷鴝罟閽猜秸蝸嗍餉睢K氖 雷鶘矸稚習胊猜縭ψ油跬餃薅浴K氖 呤雷鶚追 蕹ブザ喑礱懿話住K氖 聳雷鶚追 憬 溉砣笤笮 K氖 攀雷鶚追え胝蘼乙嗖喚輝印N迨 雷鶚追  灘歡嫌牢土*帝]落。五十一世尊首發光滑殊妙塵垢不著。五十二世尊身分堅固充實逾那羅延。五十三世尊身體長大端直。五十四世尊諸竅清淨圓好。五十五世尊身支勢力殊勝無與等者。五十六世尊身相眾所樂觀嘗無厭足。五十七世尊面輪修廣得所皎潔光淨如秋滿月。五十八世尊顏貌舒泰光顯含笑先言唯向不背。五十九世尊面貌光澤熙怡遠離頻蹙青赤等過。六十世尊身支清淨無垢常無臭穢。六十一世尊所有諸毛孔中常出如意微妙之香。六十二世尊面門常出最上殊勝之香。六十三世尊首相周圓妙好如末達那亦猶如天蓋。六十四世尊身毛紺青光淨如孔雀項紅暉綺飾色類赤銅。六十五世尊法音隨眾大小不增不減應理無差。六十六世尊頂相無能見者。六十七世尊手足指約分明莊嚴妙好如赤銅色。六十八世尊行時其足去地如四指量而現印文。六十九世尊自持不待他衛身無傾動亦不逶迤。七十世尊威德遠震一切惡心見喜。恐怖見安。七十一世尊音聲不高不下隨眾生意和悅與言。七十二世尊能隨諸有情類言音意樂而為說法。七十三世尊一音演說正法隨有情類各各令得解。七十四世尊說法咸依次第必有因緣言無不善。七十五世尊等觀諸有情類贊善毀惡而無愛增。七十六世尊所為先觀後作軌範具足令識善淨。七十七世尊相好一切有情無能觀盡。七十八世尊頂骨堅實圓滿。七十九世尊顏容常少不老好巡舊處。八十世尊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喜旋起德相。文同綺畫色類朱丹。善現是名八十隨好。善現如來應正等覺成就如是諸相好故。身光任運能照三千大千世界無不遍滿。若作意時即能普照無量無邊無數世界。然為憐愍諸有情故攝光常照面各一尋。若縱身光即日月等所有光明皆常不現。諸有情類便不能知晝夜半月月時歲數。所作事業有不得成。佛聲任運能遍三千大千世界。若作意時即能遍滿無量無邊無數世界。然為利樂諸有情故聲隨眾量不減不增。善現如是功德勝利。我先菩薩位。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已能成辦故。今相好圓滿莊嚴。一切有情見者嘆喜皆獲殊勝利益安樂。如是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能以財法二種布施攝諸有情。是為甚奇希有之法。三十二相由行五修。一發心二長時三無間四殷重五無余之所感得。如瑜伽論三十七說。

    十八不共法以五門分別。一名二體三行相四差別五諸門。名者一身無誤失。二無率暴音。三無種種想四無不定心。五無忘失念。六無不擇舍。七欲無減。八念無減。九精進無減。十定無減。十一慧無減。十二解脫無減。十三身業隨智慧行。十四語業隨智慧行。十五意業隨智慧。行十六知過去世無著無礙。十七知未來世無著無礙。十八知現在世無著無礙。

    體者合以八法為體謂思.想.欲.勝解.念.定.慧.勤。廣如無垢稱疏第二卷解。二乘所無名不共法。論雲上二偈示現何義。舍利弗自訶責身我不見諸佛。不往佛所聞法。不供養恭敬諸佛。無利益眾生事。未得法退。是故舍利弗訶責自身。上釋自訶責之意。下論自牒解呵責意及經頌文。兩參雜釋合有八句。其間五句解自責詞。自余三句解經頌義。不見者不見諸佛如來大人相生恭敬供養心故。自呵無修大因遂不能見諸佛之相恭敬供養故。不往者示現教化眾生力故。顯佛能化眾生而我不往佛所。上二句解自責言。金色光明者見佛自身異身得無量功德故。此解經中金色之言。由見佛故我之自身于異身得無量功德果故。聞者能利益一切眾生故。此解責中不聞言。若聞能作利生事故。力者眾生有疑依十力斷疑故。此釋經中十力之言。供養者示現能教化眾生力故。此解自責中不供養佛言。佛能化眾我應供養。昔者何故不供養也。十八不共法者。遠離諸障礙故。此解頌中十八不共法義。恭敬者生無量福德。依如來教得解脫故。證人法無我諸法平等故。此解自責中不恭敬言。若恭敬生無量福證平等故。是故自訶我從昔來未得此法于此法中遂生退心。是名失大法而興嗟也。不作此解論極難知。

    經。我獨經行時(至)我為自欺誑。

    贊曰。名利高廣德也。自欺賤故常自思惟失佛此德不敢求大。自誑負故得小為足。

    經。我常于日夜(至)籌量如此事。

    贊曰。明自興嗟也。初頌欲問于佛為失大乘為當不失。後頌釋疑。此以常見佛唯贊菩薩不贊我故。所以疑生籌量此事。

    經。今聞佛音聲(至)令眾至道場。

    贊曰。下十四頌頌喜今聞而惱盡。中分二。初十二頌半頌斷疑悔。後一頌半頌快得安隱。初中復二。初五頌頌昔悔除。後七頌半頌今疑滅。初中又二。初一頌標悔除所由。後四頌正明悔除。此初也。由聞佛聲隨宜說法。意趣難知無漏難思所得難解。令二乘眾舍隨宜教至佛所得道場深法。既令悔除故名無漏。

    經。我本著邪見(至)于空法得證。

    贊曰。下四頌除悔。中分二。初一頌半敘昔舍邪以歸正。後二頌半敘今識小以向大。此初也。本事珊耶外道領一百門徒。後歸佛出家證人空理。得阿羅漢稱梵志師。名為拔邪得證空法。

    經。爾時心自謂(至)非是實滅度。

    贊曰。下二頌半敘今識小以向大。于中分二。初一頌識知小。後一半知真大。此初也。昔時不識謂真滅故。

    經。若得作佛時(至)永盡滅無余。

    贊曰。知大為真滅得作佛時。內具諸相好外為眾生歸敬。方成永盡二種生死更無有漏。故知大乘是為真滅。

    經。佛于大眾中(至)疑悔悉已除。

    贊曰。下七頌半頌今疑滅。分二。初一頌結前悔盡。生後疑除所由。後六頌半正釋疑除。此初也。

    經。初聞佛所說(至)惱亂我心耶。

    贊曰。下六頌半正釋疑除。復二。初一頌敘疑生所由。後五頌半正釋疑滅。此初也。佛昔說三乘我已得訖。今說為一與本說乖。說我所得非真果滅。故心中驚謂佛是魔惱亂我心。此疑于事名異熟生不疑于理故非煩惱。或前憂疑皆示相起。非在子猶有憂疑。

    經。佛以種種緣(至)我聞疑網斷。

    贊曰。下五頌半釋疑滅中有四。一頌顯佛言巧心安。所以疑斷。二頌明三世佛同說方便。所以疑斷。一頌解佛說同。所以疑斷。一頌半知佛與魔道跡不同。所以疑斷。此初也。佛說有二一法說二喻說。種種緣者法說道理。種種喻者比況說也。外現此二巧言說法。內心安固如海不動。所以疑斷。言詞不巧理喻乖宗。心有動搖智迷真境。內.外可阻疑便難滅。今則不然所以疑斷。

    經。佛說過去世(至)演說如是法。

    贊曰。此明三世諸佛同說方便所以疑斷。初頌過去後頌未來現在二世。初皆方便後方真實。即領前品三世佛同。眾說道乖可令疑起。群聖同範今疑故滅。

    經。如今者世尊(至)亦以方便說。

    贊曰。此解佛說同。所以疑斷。從生及出家身方便也。得道者意方便也。轉法輪者語方便也。初說三乘同三世佛教故言亦以方便說法。三業乖張可令疑起。色心相順所以疑除。又始末說乖可令疑起。初後語順故令疑滅。

    經。世尊說實道(至)謂是魔所為。

    贊曰。知佛與魔道跡不同。所以疑斷。魔說乖真所以疑起。佛語符妙由此疑滅。

    經。聞佛柔軟音(至)安住實智中。

    贊曰。下合十四頌。喜今聞而惱盡中分二。上十二頌半斷疑悔訖。此一頌半快得安隱。慈悲接引故出柔軟音。如雷隱震以說玄理故名深遠。清徹如迦陵聲極可愛樂故甚微妙。離名利等諸瑕穢事。說一乘義故名演暢清淨法。暢謂遠也明也。心既大喜疑悔永除。舍昔處權之心取今住實之智。實謂一乘今所求證。權謂二乘昔方便也。

    經。我定當作佛(至)教化諸菩薩。

    贊曰。此頌第四知佛子而道成。今我為佛子當作菩薩。從佛大乘言教所生。既修大因定當作佛。外為天人所敬能轉無上法輪。究竟唯說一乘。故能教化菩薩。

    經。爾時佛告舍利弗(至)隨我受學。

    贊曰。第一周中自下第三如來述成。同藥草喻重述成故。于中分三。初陳往遇。次述今逢。後顯還令依前取實。此初也。曾二萬億佛所為無上道常教化汝等者。優婆塞戒經言。舍利弗曾六十劫行菩薩道。有婆羅門從其乞眼。子與之。彼得眼已投之于地。雙足踐踏罵詈而去。子悔恨遂退大心。此說彼時故昔教汝。二萬佛所以為善友常化大乘。子彼時亦隨受教。

    經。我以方便(至)生我法中。

    贊曰。此述今逢。退大心已後。佛知怖大情局小果。化以聲聞令證無學。漸導誘之名為方便。證生空理無漏智起。住佛法內名我法中。從佛法所生爾乃是真生故。且如子退姓。大姓近生而遠熟。所以初發大心而中退。小姓近熟而遠生。所以中發小心而證果。初教發于大意為令證實之因。中求小而果成為令舍權之漸也。

    經。舍利弗(至)已得滅度。

    贊曰。下顯還令依前取實。分二。初談創興實意。為修權而忘實。後顯令憶本心。說法華而復本。此初也。我昔教汝志願佛道者創興實意也。汝今悉忘而便自謂已得滅度者。為修權而忘實也。未證聲聞果前未得無漏宿命之智。雖六十劫練根得聲聞無漏宿命智所知猶近故。昔修大乘汝今悉忘。便謂所得是實滅度。不肯進修。前卷請中。世世已曾從佛受化。今言忘者此中有四解。一自憶從佛修小佛說教大悉忘。二佛說初教大乘今忘。自憶中途學小從化。三子自憶他人不憶。今寄之說他人故言悉忘。四前說佛加故憶。今談自心故忘。亦不相違。

    經。我今還欲(至)佛所護念。

    贊曰。令憶本心說法華而復本也。初化小機而向大名為聲聞。而說大乘妙法蓮華。回心已後名教菩薩之法佛所護念。故知妙法蓮華亦傍名無量義等也。體性功能有別。對機顯理有殊。分為二經故耳。如初卷說。

    經。舍利弗(至)所行之道。

    贊曰。第一周中下第四段佛為授記。有二。初為授記。後人天供養贊嘆回向。初復分二。初明授記。後有一頌結會令欣。初文有二。初授因記。後授果記。此初文有四。一時節過無邊劫。二外遇良緣值若干佛。三奉持正法。四具行利生。要因行滿果方成故。未入十信尚二萬劫。況起心後時節應遠。故此第一先說劫多。方遇諸佛得入大劫持正法等。

    經。當得作佛(至)佛世尊。

    贊曰。下明果記。有二。初長行後偈頌。長行有六。一內德成滿。二外土莊嚴。三說法同今。四劫名異即。五輔翼勝劣。六法住短長。此初也。目睹雨華放光耳聞法華智光。又外餐秘法內發智光。因斯二義故名華光。夫記佛名理非一準。且如釋迦彌勒因睹彼佛以為名。子最初假見聞而立稱。智度論雲三百比丘脫衣上佛舉手為相。記名大相如來。又千天子見佛土莊嚴而發淨意記名莊嚴王佛。又彼舌相品十萬億人見十方菩薩來以華供養。發心得記佛名覺華。劫名華積。如是等類不可一準。或此皆是初所逢佛。後遇此緣因符往願。

    授記略以六門分別。一授記所由。二誰能授記。三誰所授記。四授記差別。五釋妨難。六聲聞類異。授記所由略由五義。一論雲為生聲聞決定心故非成就法性故。非已證得二空法性而為授記。令生決定趣向大乘故為與記。二論雲顯佛法身性平等故。有為有異故。說三乘。真理既同法身無異。三為除菩薩久疑心故。久疑聲聞不得作佛。今聞授記故久疑滅。四為欣佛者見此授記。欣自當得行佛因故。五說一乘十義所以。即是此中授記所由。

    能授記中有三。一所依二記體三記用。所依即能授記者。六處示現五是如來記.一是菩薩記。如來記者一別記二同記三後記四無怨記五通行記。菩薩記者名具因記如常不輕品示現。禮拜贊嘆言我不輕汝汝等皆當作佛。示諸眾生皆有佛性故。記其當來佛之名字唯佛與記。余聖不能不能別知當佛名字國土等故。下人不能知上事故。若諳含與記菩薩亦得。具佛性因故。此經既爾。一切經中能授記者不過此二。記體謂後得世俗智。記用謂言教。唯他受用變化身等。五蘊之中隨應為體。十地菩薩.三乘異故。

    所授記有二。一所依二體性。所依即是所授記者。論雲有六處示現。一別記舍利弗大迦葉等四大聲聞。眾所知識名號不同故與記別。二同記富樓那等五百人千二百人。同一名故。俱時與記。三後記。學無學等共同一號。雖亦下根非眾所知。故後與記。四無怨記與提婆達多記者。示現如來無怨惡故。五通行記與比丘尼及天女記者。示現女人在家出家修菩薩行者。皆證佛果故。六具因記。示諸眾生有佛性故。此之六記。別記在譬喻品及授記品中。同記在五百弟子受記品中。後記在授學無學人記品中。無怨記在提婆達多品中。通行記在法師品及持品中。具因記在常不輕品中。以理而推異生未發心及發心已後二乘不定性及諸菩薩此之四人名所授記。法華一會為化舍權而就實故。無為十地菩薩授記。談昔古事故。有未發心前具因記。別唯有異生發心已後但聞法華無一不成佛。是及不定姓二乘之記更無余也。因體即是無漏善根通現及種。因所得果體通五蘊。多是化身及他受用者。顯慈悲故顯德高故。有差別故有化眾故。下諸記別當具顯示。

    授記差別者。首楞嚴經中佛告堅意菩薩授記。凡有四種。有未發心而與授記。有適發心而與授記。有密授記。有得無生法忍現前授記。是名四種。唯有如來能知此事。寶雲經中亦同此說。瑜伽四十六說略由六相。蒙諸如來于無上正等菩提授與記別。何等為六一安住種姓未發心位。二已發心位。三現在前位。四不現前位。此上四種同首楞嚴。彼密授記即不現前在密處故。或得無生忍名現前。未得者名不現前。或身在座名為現前。身不在座名不現前。下第四卷與同記中有不在會。佛令傳記是五。有定時限。謂爾所時當證無上正等菩提。六無定時限。謂不宣說決定時限而與授記。今舍利弗即當第二第三第六。已發大心現佛前住無定時限故。涅經言須陀洹八萬劫到。乃至阿羅漢二萬劫。到闢支佛十千劫到。所言到者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知經爾所劫方到十信初心。始入初劫。菩薩地言迂回修行不如初心始業菩薩。耽寂滅味極深重故。由此今言過無量劫方始供養若干千萬億佛行菩薩道等。有三決定。一種姓定遇緣便能證于正覺。二發心定發大心已更不退轉。三不虛行定得自在已于利有情終不空過。初在地前五種菩提中發心菩提故。次在初地證發心故。後在八地。今依初定故與授記。

    釋妨難者。論雲彼聲聞等為實成佛故與記別。為不成佛與授記也。若實成佛者菩薩何故于無量劫修集無量功德。若不成佛者雲何虛妄授記。此意難言。若聲聞等但住百劫等練根修聲聞行。即實得成佛而與記者。菩薩何故于無量劫修集無量功德方得成佛菩提。少因已能實成佛故。若聲聞等雖修少因不得成者。何須今者虛妄記耶。論自答言。彼聲聞授記者得決定心非成就法性故。此意說言。令聲聞等得決定成佛心進修妙行。非已證會成就二空法性真理而與授記。論又解雲如來依三乘平等說一乘法。以如來法身與彼聲聞法身無異故。與授記。非即具足修行功德故與授記。十地菩薩成就法故功德具足。諸聲聞人功德未具足故。是以菩薩修無量行方得菩提。聲聞未修無量功德。但令得定成佛之心故與授記。問聲聞無學永盡後有。雲何為記經三大劫當得菩提。答顯揚論說依變化身非業果身。故不違理。成唯識說。即是變易生死別名。此意說言未發心前現身有限。由受記後發大誓願求大菩提度有情類。便入邊際無漏勝定資昔所作感今身業。令其長時與果不絕。此所資業。由無漏資。展轉微妙舊粗異熟。已後。微細廣大殊妙異于本故。猶如變化。由此變易異于舊時名變易生死。數數資長乃至成佛。由彼分段生死雖皆永盡說過三百由旬化作一城。變易未盡說更二百由旬方至寶所故。分段生死雖皆永盡。受變易生乃至作佛。趣寂聲聞便無此事。故勝雲無明住地為緣無漏業為因。有阿羅漢.闢支佛.大力菩薩三種意生身生。廣如瑜伽佛地唯識別章等說。

    聲聞類異者。論雲聲聞有四。一決定。二增上慢。三退菩提心。四應化。如來與二授記。謂應化.退菩提心者。除決定.增上慢者根未熟故。如來不與記。菩薩與記。菩薩與記者方便令發心故。常不輕記是。此言未熟者增上慢者可爾。趣寂畢竟不熟雲何言未熟。未者不也。準理應雲趣寂之人不愚于法信根未熟佛不與記。不分明記當來之世得作佛故。菩薩與記奄含記別有理佛性故。方便令發信大乘心。增上慢者信向根未熟。佛亦不分明記別當來成佛之事。菩薩亦為奄含記別。方便令發信向之心。今合為文言根未熟。非趣寂者當亦可成佛。莊嚴論雲余人善根涅時盡。菩薩善根不爾。涅經中說。須陀洹等皆得成佛名不解我意。故知趣寂定不作佛。應化聲聞者有人言即舍利弗。四大聲聞上根.五百中根.學無學下根。今解不爾。華嚴經初說有舍利弗是應化。後入法界品舍利弗將六千弟子從自房出。文殊師利為說十法乃發菩提心。即此中授記者。故非應化也。舍利弗獨是上根聲聞。四大為中。五百等為下。準下經言富樓那等是法華一會應化者也。如攝論十義一乘中解化。與楞伽等經同。聲聞多劫入涅飲三昧酒醉逸而臥。後從定起發心向大等。是諸佛菩薩之所化作誘余類故。

    經。國名離垢(至)人天熾盛。

    贊曰。下第二外土莊嚴。化淨土也。文有其十。此中有五。一國號名離垢純善所招無六垢故。二土相其土平正心離高慢。于勝劣二中無怖無蔑。離諂慢故。三淨穢。清淨嚴飾眾生心淨故佛土淨。四安免安隱豐樂無殺盜打罵病刀饑饉三惡因故。五善惡天人熾盛由無外他惡知友故。分別煩惱一切不行便無惡道人天乃盛。

    經。琉璃為地(至)常有華果。

    贊曰。此文有五。六嚴飾琉璃為地心無瑕故。七路住有八交道。修八齊戒八聖道故。東西有四南北有四名八交道。或東西有八南北亦八。從一方為名。或八方之道名八交道。如道方九軌曰逵。八道嚴金繩界道行四總持之所感故。九林藪七寶行樹修七聖財持七支戒故。十果實常有華果恆修七覺八解脫因所增長故。

    經。華光如來(至)教化眾生。

    贊曰。下第三說法同。今有二。初明同今。後釋所以。此初也。以同今故名為亦以。雖非惡世非穢土也。既言清淨明化淨土。

    經。舍利弗(至)說三乘法。

    贊曰。此釋所以。據實釋迦亦由本願。今隱願力但出惡世。欲明諸佛行利不同。我出惡世教化眾生。初以方便後以真實。故以三乘。華光如來願意普資。所以唯稱本願如此。欲令眾生知彼佛時無惡眾生發願生彼。順本所習調伏二乘說三乘法。非化惡生初權後實。

    經。其劫名(至)為大寶故。

    贊曰。下第四劫名異。即初標後釋。

    經。彼諸菩薩(至)無能知者。

    贊曰。下第五輔翼勝劣。有二。初別解德。後總結之。初文有十。此有一德眾聖難量。如釤戳釤次 埔病br />
    經。若欲行時(至)皆久殖德本。

    贊曰。此有二德。二瑞華應足。其心常履九淨華故。顯揚論第三雲。一戒淨.二心淨.三見淨.四度疑淨.五道非道智見淨.六行智見淨.七行斷智見淨.八無緣寂滅淨.九國土淨。前七即七淨華如彼廣說。三妙因久植非初發心善根熟故。

    經。于無量百千(至)之所稱嘆。

    贊曰。此有二德。四善緣昔遇發大願故。五名稱高遠眾所識故。

    經。常修佛慧(至)諸法之門。

    贊曰。此有三德。六佛智恆求欣大覺故。七外化久成具慈悲故。八內鑒斯備無迷謬故。法義之門教也。法教之門義也。二釋皆得。

    經。質直無偽志念堅固。

    贊曰。此有二德。九姓純無x不誑諂故。十心勤不退行位高故。直心是道場故。質直煩惱所不動故志念堅固。

    經。如是菩薩充滿其國。

    贊曰。此總結釋也。

    經。舍利弗(至)壽八小劫。

    贊曰。下第六法住短長。有四。一佛壽.二生壽.三授當佛記.四記正像法。此初二也釋迦眾生薄福少慧。佛壽故短.生壽故長。留殘第五分壽施未來弟子。華光如來所化眾生。福慧自修不假佛與。故佛壽長眾生壽短。又釋迦眾生薄福無感。故佛壽短不感佛故。華光眾生多福有感。故佛壽長感佛化故。

    經。華光如來(至)三菩提記。

    贊曰。自下第三授當佛記。有三。初記時。二正記。三國土。此初也。過十二劫者佛壽劫滿方授記故。精進成就名為堅滿。

    經。告諸比丘(至)三藐三佛陀。

    贊曰。此正明記。華足者寶華承足。由聞法華為因成佛果圓滿故名為華足。由開法華行安樂行故名安行。有雲安徐而行名為安行。此非善釋。何佛P惶猖獗行也。多陀阿伽度如來也。阿羅訶應也。三藐三佛陀正等覺也。新經雲如來應正等覺。古雲如來應供正遍知。

    經。其佛國土亦復如是。

    贊曰。此明國土。亦如華光佛之國土行法華因所招致故。

    經。舍利弗(至)三十二小劫。

    贊曰。自下第四記正像法。若佛正法教.行.證三皆具足有。若佛像法唯有教.行無證果者。若佛末法唯有教在行.證並無。稟教行行證果不同。故釋迦佛正法短像法長。不度女人。正法像法各一千年。由度女人正法減半故。今華光正像年等。雖有三乘菩薩類多故名大寶。雖有四眾女人持戒不減正法。

    經。爾時世尊(至)當度無量眾。

    贊曰。下十一頌半。分二。初十頌半頌前授記。後之一頌授記中第二段結會令欣。前因記有四果記有六。今總分三。初一頌頌果記中內德莊嚴。次一頌頌因記。後八頌半頌果記四義。此初也。普智者一切智.一切種智。具二普故。

    經。供養無數佛(至)證于無上道。

    贊曰。此頌因記。有二。一遇良緣二具菩薩道。計亦有時。過無量劫。入後頌中故此唯二。

    經。過無量劫已(至)常有華果實。

    贊曰。下頌果記。四義分四。初半頌頌劫名異即。次一頌半外土莊嚴。次兩頌輔翼勝劣。後四頌半佛壽短長。不頌說法同今。此初二文也。外土莊嚴有六。一名二淨三地四界五樹六華果。不頌余四。

    經。彼國諸菩薩(至)華光佛所化。

    贊曰。此輔翼勝劣。有四。一不退二外化三值善友四植妙因。不頌余六。

    經。佛為王子時(至)壽命八小劫。

    贊曰。下四頌半佛壽短長有四。一頌半佛壽。半頌人壽。一頌半正像法時節一。頌舍利流行。不頌授記。加供養舍利。此即初二。此中應言于最後身為王子時。棄國舍榮出家成道。文言倒故。先說王子棄國舍榮。方言後身成于佛道。或此文意于無量生身為王子棄國舍榮。末後身中方成佛道。

    經。佛滅度之後(至)像法三十二。

    贊曰。此頌正像法時節。晝夜月時年為劫故。

    經。舍利廣流布(至)其事皆如是。

    贊曰。此頌舍利流行並結。

    經。其兩足世尊(至)宜應自欣慶。

    贊曰。此第二段結會令欣。化其心定令求佛果。倫類也亦疋也疋配也。言兩足尊無類無配。

    經。爾時四部眾(至)以供養佛。

    贊曰。為授記中。下第二段諸天供養贊嘆回向。于中有二。初四眾八部供養。後諸天供贊。此初文也。表蒙佛恩如佛衣覆。亦上表當成佛果之時為他說此覆蔭眾生。故以衣供。故下文雲有持此經即為佛衣之所覆也。

    經。釋提桓因(至)供養于佛。

    贊曰。下諸天贊供有二。初供後贊。供中復二。初衣華供。後伎樂供。初衣華供有二。初供養後靈相。此初也。以華供者表聞法華當得佛果故。

    經。所散天衣(至)而自回轉。

    贊曰。此靈相也。住虛空者顯聞法華超出四生心凝妙理。回轉者俯循三界情悲蠢物。

    經。諸天伎樂(至)雨眾天華。

    贊曰。伎樂供養也。因聞法聲而悟道故作音樂表修因而方果滿故雨天華。

    經。而作是言(至)最大法輪。

    贊曰。下贊嘆有二。初長行後偈頌。此中唯牒二時法輪。以比大小。對不定姓權實相形故。據實亦比般若空教此為中道名最大輪。

    經。爾時諸天子(至)少有能信者。

    贊曰。下六頌半分四。初二頌顯昔說小今大。一頌半嘆法勝妙。隨喜。二頌舉他明自作佛生喜。一頌回向。此初也。五眾者梵雲般遮塞建陀此雲五蘊。具十一種積聚義故名之為蘊。今名為眾眾是聚義。或言五陰。皆乖正名。依三科中五蘊之法以辨四諦。故知初權。今此會說舍權就實難解之法言少能信。權實相違法深奧故。依大般若初轉法輪三乘入道。今據顯相但度聲聞。故言五眾以明權法。深奧者秘藏也大乘妙故。

    經。我等從昔來(至)我等皆隨喜。

    贊曰。嘆法勝妙。深生隨喜。隨者順也順佛教行故。

    經。大智舍利弗(至)方便隨宜說。

    贊曰。舉他明自作佛生喜。佛記他作佛彰我亦得作。故知佛道實叵思議方便隨宜令我解了。叵者不可也。反正為乏反可為叵皆字意故。

    經。我所有福德(至)盡回向佛道。

    贊曰。回向佛果。成波羅蜜。法供養故。即是方便善巧智也。◎

    法華經玄贊卷第五(本)

    保安三年初冬晦日以興福寺圓如房本出寫移點已了法隆寺僧覺印之本者皆點本也又朱或本者點本付或本也又中○滅也左右正或本又【U】【RA】【MO】【HU】字也皆可悉之。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五(末)

    沙門基撰

    ◎經爾時舍利弗(至)三菩提記。

    贊曰。上來第一周法說權實化上根訖。下第二周喻說權實化彼中根。大文分四。初佛以喻化。二信解品中根領悟。三藥草喻佛重述成。四授記品為之授記。上根聰睿不假多陳。下根三聞無勞廣說。故化中品文義俱繁。初文有二。初子請後佛說利。子雖解今復請者。略有三因。一益同類故。二利他行故。三順佛化故。前者法說已殷勤三請。今日已解故作是釋。初文分三。初陳自決。次述他疑。後正申請。此初也。

    經。是諸千二百(至)皆墮疑惑。

    贊曰。此述他疑。以用也。有無見者邊見也。依我見生故等取邪見。此邊.邪見攝六十二。外道所起。今顯依言舍邪歸正故此偏說。又等余三見及諸煩惱並所發業。佛昔說我法能離現前所見苦果生老病死等究竟涅。由欲滅果必先斷因。是等諸人用佛此言能離苦因我見等訖。定知當苦更不復生。證得涅已得決定。今復聞佛說令舍權就實。皆墮疑惑而起疑義。彼各不能知自得作佛。不知先所證得是何法耶。為是究竟法為是所行道。又以已同用已斷苦因果不生故。

    經。善哉世尊(至)令離疑悔。

    贊曰。此正申請。因緣有二義一所由二道理。今請世尊陳述由理。

    經。爾時佛告(至)化菩薩故。

    贊曰。下佛說利。大文分三。初總略指答為許說之由。次舍利弗若國邑下。正說法喻令其開曉。後偈中雲告舍利弗汝諸人等皆是吾子我則是父下。勸信此經欣當佛智。初復分二。初明已說總略指答。後更陳告為許說由。此初也。初說方便為真實之漸。初化聲聞為菩薩之因。即方便品雲。知諸眾生有種種欲。隨其本性以種種方便而為說法。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即是昔說于權今說于實。所以如此為化菩薩。由此稱故釋所以也。故名總略指答。

    經。然舍利弗(至)以喻得解。

    贊曰。此更陳告為許說由。然猶必爾亦如是也。然可許說也。

    經。舍利弗(至)其年衰邁。

    贊曰。下第二段正說法喻令其開曉。初長行後偈頌。長行有三初陳喻。次合說。後結答。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下是。喻中有二。初喻昔權後喻今實。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下是。喻昔權中有四。初三界佛有喻。二多諸人眾下五趣危亡喻。三長者見是大火下見設權方喻。四爾時諸子聞父所說下依言免難喻。初文有六。一處所。二家主三老小四產業五宅相六門戶。此中有三。國.邑.聚落處所也。既說三乘明知化佛。化佛但王三千國土。國大而寬喻大千界。邑中而次喻中千界。聚落最小喻小千界。從大中小如次喻故。廣雅雲聚落居也。聚聚也。人所聚居。落亦庭院也。有大長者者家主也。以下喻說除問答中有八長者。初五喻化身諸子在宅故。後三喻化及他受用身。三乘諸子並出宅故。其下問答喻中有五長者。並合喻化及他受用。如世長者有三種類。一可稟承長者平均識達善斷是非。喻佛悲普慧圓妙決疑網。二者可耆敬長者。年邁閭邑尊威莫對。喻佛道高群聖神通罕匹。三可親輔長者。資什華豐隨須精足。喻佛福智俱滿利樂平備。智.斷.恩德各喻如次。其年衰邁此老少也。衰猶熟老。邁謂遠歸。喻佛久修智見聖果圓熟。成道老遠方歸涅。非說今生通彰前位。

    經。財富無量(至)唯有一門。

    贊曰。此中有三。一明產業有四。一財富喻七聖財滿故。二田喻智斷二種生德處故。三宅喻諸眾生異熟本識。故說本識亦為宅識。如世國王四海為家光宅天下。佛亦如是。以諸眾生而為其家。體即本識。故無垢稱雲。諸有情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眾生無量故言多有。頌中唯指一人故言有一大宅。或如一六合而光宅。故此言多。下言有一。亦如等視眾生猶如一子。或此約眾生各別故言多有。下依佛為其主故言有一。其實此宅一多無別。以由異熟識為家。是故宅中堂閣朽故災難紛起。若說禪定名之為家。如何有災說朽故等。家宅便別。四僮僕下合說中喻佛神。通縱任自在故。又喻佛示現起諸煩惱。無垢稱經菩提分品雲。煩惱為賤隸僕使隨意而轉。如來能以煩惱為賤隸。甚輕鄙之驅策斷滅。亦以為僕使隨意而轉。愛語羅叱呵調達利眾生故。下以智慧神通為佛身手之力。故今僮僕非定神通。說文男有罪為奴曰僮。女仕從于嫁曰僕。又給使也馭役也。僕又[仁-二+付]也附著于人。童獨也。今為僮字。五其家廣大宅相也。本識為家。準下合說周三界故。或無始有。或復含容一切種子變為三界。體通二死故言廣大。其家即宅名別體同。六唯有一門門者。出宅之所因。此長行中于喻及合總有五門。一此中所說唯有一門。二所燒之門。三狹小之門。四今在門外。五以佛教門出三界苦。初四門在喻內。後一門在合中。門有二種。一中大正門唯一乘教行。二邊小側門唯二乘教行。五中初三唯說中大正門。體即一乘之教行故。後之二門中邊.大小.正側之門。並名為門。體即三乘之教行故。能出三界變易宅故。所以初門名之為一。不名為三。第二佛從所燒之門安隱而出。不從二乘教行中出。第三而復狹小不容二乘。故知初三門唯一乘教行。第四三車俱在門外。豈是二乘亦出一乘教行之外。第五見諸眾生以佛教門出三界苦得涅樂。然後等與大車。即是二乘俱已出門。以此故知後二通于中邊.大小.正側俱名為門。與前不同所望義別亦不相違。余門之義至彼文中一一當釋。今說二利行圓寬容出二死處。故門稱一不說余二。此說出三界之戶非入淨土之門。彼以大空.無相.無願解脫為所入門。所望別故。此以教對理以因對果名之為門。彼以智對境名之為門。又此望三界名之為出。若望淨土亦名為入。體是一故。此明出三界門不明入三界門。入三界門煩惱及業。所望異故亦不相違。

    經。多諸人眾(至)止住其中。

    贊曰。下五趣危亡喻。有四。一人眾甚多。二宅宇危朽。三諸方災起。四眾子游居。此初也。五趣種子名言所燻。業招各異類別名五。隨其所應各為有支。善惡業種十種業道之所招感名為五百。謂十業道中各有自作教他.贊勵慶慰.少分多分.全分.小時.多時.及與盡壽。各別十十修作資感.立五百名。或十業道各由十惑之所發潤名為五百。此等諸種處本識內名住宅中。由此種子以為因故五趣輪回眾苦不息。

    經。堂閣朽故(至)梁棟傾危。

    贊曰。宅宇危朽有四。一堂閣喻色。二牆壁喻想。三柱根喻行。四梁棟喻受。其宅即識能持此四。下言久故而復頓弊。故此如次即是唯明余四種蘊四識住也。堂閣朽故者。堂喻身根大而為主閣喻諸根依附身有。攬不淨以資持久自生滅名朽故。朽爛故惡也。牆壁落者音杜回反牆墜下也。切韻作。泰山基。玉篇作落駁也。切韻作頹暴風也作頹禿也。若𤗯[自*]舍破也。說文亦作頹從禿貴聲經亦為。此二皆古文。外御為牆內捍為壁。想蘊外變諸像如牆。內變為像如壁。虛而不實。遠自遷流名落。柱根腐敗者行蘊之中法有眾多。其最勝者謂命根。身之主故如舍之柱。與余為根。性是朽破名腐敗。腐朽敗破也。腐與父同聲應言府敗或雲撫敗。如里名勝母曾子不入。梁棟傾危者棟者豎[林*犬]梁者橫梁。內異熟果受為本如棟。外增上果受為末如梁。梁棟依柱而有。果受依命根.業故。有臨將崩落故名傾危。傾倒危落也。又爾雅雲n瘤謂之梁屋大梁也。說文棟屋極也。棟中也居屋之中者。喻受所持之法。所以瑜伽第十六引經頌言。諸色如聚沫。諸受類浮泡。諸想同陽焰。諸行喻芭蕉。諸識猶幻事也。日親之所說諸行一時生亦一時住滅。無垢稱亦言。色如聚沫不可撮摩。受如浮泡不得久住。想如陽焰從渴愛生。行類芭蕉都無有實。識如幻事顛倒所起。如瑜伽攝異門分釋。若說皮.肉.筋.骨舒緩變異等事。配此四句。如何。三界皆具有之。上二界中無此事故。何故煩惱能燒之火及所依宅。三界具喻。及說所燒異熟果喻唯在欲界人趣等中。六欲天中尚說無彼皮肉壞故。故但應如此中所說。又解下合喻中為度眾生生老病死。即似配此據實。四相遍五蘊有。下雲大火從四面起。四面準經是四相故。如是此中但是四蘊。或是病等。取欲界法以喻三界異相苦果為令生厭。苦因煩惱三界通喻。亦不違理。至下頌中當廣具顯。

    經。周匝俱時(至)焚燒舍宅。

    贊曰。諸方災起也。遍于五蘊名周匝。念念同起名俱時。無端而有名H然。煩惱隨生名火起。令其五蘊成雜染性.不淨苦性.無常.我性。五蘊遍壞故名焚燒舍宅。H許音勿反。暴起貌。玉篇H忽也。蒼頡篇猝起也。此意說言遍緣五蘊念念無端生起煩惱。煩惱所增煩惱所縛。故五蘊身成不淨.苦.無常.無我。燒總及別故言焚燒舍宅。舍言即攝堂閣等盡故。如因舍宅火災得生。如由火災復壞舍宅。兩相因起牙相增盛。即因五蘊生諸煩惱。復因煩惱增長五蘊。兩相因有亦復如是。或遍生老病死皆有煩惱。故以為喻。

    經。長者諸子(至)在此宅中。

    贊曰。眾子游居也。雖五趣眾生皆是佛子。等視眾生愛無偏故。然諸異生如乞養子。若有三乘無漏種子能紹父位。正生.側生方名真子。故唯言三不說四五。依華嚴賢首品十喻菩薩二十喻獨覺三十喻聲聞。各修自乘十種法行三慧所攝。及十業道資無漏種方得果圓。故言若十二十或至三十。由具一姓二姓三姓有差別故。名十二十及以三十。以此經中被根姓故。各依自乘修十法行資其種姓故立十名。前五趣種順本識故名止住中。三無漏種寄依本識名在此宅。

    經。長者見是(至)即大驚怖。

    贊曰。下第三見設權方喻。有四。一見苦悲生喻。二舍利弗是長者下示大不喻。三爾時長者即作是念下思方拔濟喻。四父知諸子先心各有下正說三乘喻。悲生者謂佛昔在菩薩等位十六王子時。故此前言曾于二萬億佛所長教化汝等。亦前品言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等。示大不者十六王子曾化大乘彼便中退。前品亦言我所得智慧。乃至如斯之等類雲何而可度。此前亦言我昔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忘。思方拔濟者見退已後思方救之。前品亦言尋念過去佛乃至亦應說三乘正說三乘者近更施化令住二乘。前品亦雲即趣波羅柰乃至法僧差別名。此前亦言我以方便引導汝故生我法中。正與彼同。不但同此亦同窮子。至下當知。初文有二。初說悲生。後陳悲事。此初也。大火者煩惱及隨煩惱四面者五蘊皆有生.住.異.滅前後四位。阿含經雲生為東方住為南方異為西方滅為北方。喻日出沒配四方故。因此四位生煩惱故。或身.受.心.法緣起四倒。由此四緣生倒根本.自性.等流一切煩惱.及隨煩惱。大驚怖者父睹火起恐燒子而驚魂。佛見惑興慮損生而悲意。

    經。而作是念(至)出意。

    贊曰。此陳悲事。我雖已出諸子可悲。所燒門者一乘教行。多諸怨嫉誹謗不信。障難破壞煩惱所礙。名所燒門。故下經雲此法華經多諸怨嫉。我昔因位依一乘教觀二空理。修二利行證二真智。出分段生入不退地。名于所燒門安隱得出已乘寶乘至道場訖。而諸眾生處處生著。著界著地著分著乘。由此貪著放縱嬉戲曾不思量。以比量智覺.現量智知。曾不驚嗟疑怪。亦不怖畏厭患生死因火煩惱害身。生死果苦現痛切已。殊無厭患生死之意。不求出世無證滅心。故前品雲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如此眾生甚可悲愍。故華嚴雲譬如有人唯有一子愛念極重。忽有人來割截其身支節手足。慈父見已悼惻悲念。諸佛菩薩若見眾生造惡業緣。煩惱結故入三惡道受無量苦。見是事已即痛心悲念亦復如是。又無垢稱言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今亦如是。嬉音許宜反美也游也。今從游義。亦雲虛已反樂也。蒼頡玉篇戲笑也。說文作僖樂也。切已者切迮也迫也亦割也。問此中經雲我于此門安穩得出出在子前。何故下言我及諸子若不時出與子同時。答下文自言長者聞已驚入火宅。合中自言為利眾生而生三界朽故火宅。涅經言譬如長者其家失火。長者見已從舍而出。諸子在後未脫火難。長者爾時定知火害。為諸子故。還旋赴救不顧其難。諸佛菩薩亦復如是。雖知生死多諸過患。為眾生故處之不厭。是故名為不可思議。故復示現與子同出。佛實前出。

    經。舍利弗(至)從舍出之。

    贊曰。第二示大不喻。有四。初思大乘果化。二復更思惟下念大乘因化。三作是念已下隨示大乘行化。四父雖憐愍下無取大之化。此初也。諸佛智慧名大乘果。教所詮故佛果德故。音說文從衣.戒聲。宗廟奏戒樂玉篇古來反戒也。今傳釋雲孤得反衣襟也。不知所從。然今女人衣有前可當衣襟。天仙之衣應是彼類。季節音衣也。從衣.戒聲。案即是幾。身有力者謂二真智。佛以智為體故。手有力者謂六神通。外作用故。佛作是思惟。我悉具足此二勝德。二乘種姓眾生雖無修行大乘求出宅意。當以智慧之用幾案頓授中根眾生圓覺。以神通之用衣頓拔下品眾生眾苦。抑逼眾生從三界舍出而救度之耶。以上根菩薩者能行一乘因出于三界。如彼大子能自從門出。此中不說。今此但說化不定姓二乘者故。中根獨覺不能行一乘因不假佛神力。但應藉佛智慧之用。如彼中子不能從門不假人手。但授幾案令其自升從舍而出。下根聲聞不能行大乘之因。亦不能用佛智慧力。應與之神通。如彼小子不能從門不能升案。但以衣襟裹之而出。故下合雲如來亦復如是。乃至有大神力及智慧力。具足方便智慧波羅蜜。故知神通者手力也外別用故。智慧者身力也內總用故。依身有手依智起通。故下文不次應依此配。下言方便即衣.幾案二力作用。彼既不能修行大行。我用此二力頓授二乘。令得出苦成大覺耶。彼既不能修行大行。但欲此二方便頓拔濟于彼耶。此前生事。亦即今生道成已後觀樹經行。于三七日思惟是事。

    經。復更思惟(至)而復狹小。

    贊曰。下第二念大乘因化。上思果化已不可得。應以因化。因化有三。一念初不能依大教行。二若起誹謗沈縈惡道。三念示眾苦密說大乘。此初也。是二種死三界之舍唯有一介大乘正門。為出之處。菩薩大性能具行之。二乘之性現熟不能依大教出。設為彼說彼不能行。不容彼行名為狹小。不容獨覺者行名狹。不容聲聞者行名小。譬如大海雖寬無量不宿死尸亦名為窄。一乘因行雖廣無邊不容二行故名狹小。

    經。諸子幼稚(至)為火所燒。

    贊曰。若起誹謗沈縈惡道。眾生雖有出世種子未起現行尚名幼小。稚者小也。未有所識者。未起現智達于大乘深妙佛法。戀著三界。若即為說大乘。由著三界返生誹謗更起惑業。或當隨落。永沈難處。順行得出誹謗永沈。以不定故名為或當。為煩惱損名為火燒。此意若即為說一乘耽生死故。破法不信卻墮惡趣。此前生事。今生亦爾。故前品雲若但贊佛乘乃至墮三惡道等。

    經。我當為說(至)之所燒害。

    贊曰。念示眾苦密說大乘。為音榮危反敷也施也。又榮偽反助也因也。南人多平.敷陳害事。此人多去。先雖火害因彼助說。怖畏事者。蟲鬼叢雜舍已燒等.密說大乘者念試速出。雖知彼類不能信學大乘理.行為今證因故思密說。

    經。作是念已(至)汝等速出。

    贊曰。第三隨示大乘行化。即前所言世世已曾從佛受化。亦即是前我昔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忘。亦下所言十六王子初結因緣。今陳生死甚可怖畏大乘可樂。故名具告。

    經。父雖憐愍(至)不肯信受。

    贊曰。下第四無取大之化。有二。初不信後不驚厭。此初也。由耽生死不肯信學大乘理行。此說初聞大乘言教而不能依理.行修學。返退生死名不信受。受者領納。信者證入。不能依行證入大理名不信受。非全愚法初順習故。

    經。不驚不畏(至)視父而已。

    贊曰。此不驚厭。驚怪也。畏怖也。不驚舍壞五蘊危苦。不畏火焚煩惱燒煮。了無出苦作佛心。亦不識知煩惱為燒身之火。不知五蘊為生死之舍。不了眾苦等逼迫永虧聖道為己身之失。失者煩惱所惱眾苦所迫。虧于聖道之作用也。如為火燒。宅宇衰壞。失財產等所起損惱名為失。故東西馳走者東喻善趣西喻惡趣。勝.劣殊故名為東.西。輪回五趣耽湎四生。雖見佛聞法無求作佛之意。故言走戲視父而已。

    經。爾時長者(至)得免斯害。

    贊曰。自下第三思方拔濟喻。我及諸子若不時出者。有解雲以眾生病故菩薩亦病。眾生出故菩薩亦出。實久已出。非始今日與子俱出。正釋此者釋迦化身出家成道入于涅。今身方現出于火宅。諸聲聞等今遇佛者。亦于今時在釋迦世方出生死故言時出。佛實居先。是故前言我雖于此安穩得出。

    經。父知諸子(至)情必樂著。

    贊曰。下文第四正說三乘喻。有二。初知機後正說。此初也。知子先心各有好者。三乘種姓隨機各別。所宜聞法即是各各為人悉檀。知先心者是根勝劣智力.及勝解智力之所知也。知各所好種種珍玩者。隨其自果諸功德法。即遍趣行智力之所知也。珍寶。玩弄也好也戲弄也。有作玩習耽好之字皆非。超出有漏名奇異物。隨得必寶故言樂著。問曰何故與城不言先好。今此與車乃言先好。答車是遍趣行機學可言好。城但是息苦非生不名好。車是修生。城是修顯。故車說好城無好言。又影顯彰俱好無失。知其欲退即好城也。問何故車言珍玩奇異。城不說耶。答有為德相可別知。車說奇玩之相。無為之德一相總故但說于化城。又二無異。城中說有門樓堂宇即珍玩故。

    經。而告之言(至)皆當與汝。

    贊曰。此正說。有三。初總告令取。次別示三車。後正勸出與。若不依言出取三果。後必永劫生死沉淪故言憂悔。此初文也。三車在門外可取以游戲。第二文也。由形貌有小大餐受有小多。渡水有淺深力用有強弱。如次喻顯根性.稟教.證理.行能.有三輩故。行能即是斷惑等用智力功能。又羊多附人.鹿多靜處。牛能負運具有二能。各各隨勝.以為喻也。此為第三依處有喧靜。羊鹿二車有名施設。不見不登故。此乃以二乘小.中種智為體。若以涅為體應即化城。下言已入息除眾苦。雲何不見車後時從父索。若以二乘所得生空無漏智為車體。彼亦已登。雲何言不得。故知虛指二乘所得有漏後得智世間三昧。名為種智稱二車體。有名不見亦不登游。不能分別證諸法故。又顯彼有假涅說雲已入隱。彼有生空菩提智不能分別法。不與車號不與登名。惑苦已滅故智障未斷故。彼所證得世間禪定。虛指為車名得出門。為漸入大乘因證大涅位。故本論雲第一人者以世間種種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戲後令入涅。故三乘之教合名為門。理出教外故名門外。又此門者三乘因行。果出因中故言門外。此中定取分別種智以為車體。故經數言究竟令得一切種智。亦乘亦大名大乘義。問何故方便品。權.實。理.智。因.果。雙彰。下之二周。理.智。因.果各互偏說。答乘有權.實。實有因.果。果有智.理。三種別故。不知權.實取.舍之事不成。不識果.因能.所趣法不立。不閑理.智何有菩提.涅。智斷不圓何成道滿。所以初周化利雙盡玄宗。中根一聞漸知權.實。取.舍雖辨未識取因。故說三車令識一乘之行。隱果中之覺寂說因內之智車。秘因位之理乘遣修生于種智。理漸解故智未閑故。下根雖再聞權實及與因智。果理猶迷。更彰理有假.真說本令其取舍隱果中之智品。藏因位之雙嚴。應機不同三周少異。一乘因.果說偏.備故果中覺.寂示圓.缺故。大慧.法身說具𨷂。故地持論中說有四車。此三加象喻四涅。乘于大性名為大乘非喻三智。涅經中說有二車。譬如國王調御駕駟。欲令驢車而及之者無有是處。此以半.滿相形非以三機運別。亦不相違。優婆塞經說三獸渡河。喻理同證異。智度論中說三獸被圍。喻三乘眾在生死圍。用力出圍有其大小。又說三人得道喻三乘證果有其闊狹。各據一義亦不相違。汝等可速出隨宜當與汝。第三文也。今此略作五番問答。一問智中有虛.實三種並名車。理中有假.真城名遍三種。何故大涅不名為城名寶所也。答息處.具德殊。真.滅名寶所。車本運至果能運並名車。又已息.當求別。當求不名城。運載總名車。近遠皆車攝。二問二乘學智果分羊.鹿。二乘學滅果化二城。答息處說二實有二城。對實說假故合名一。涅經言聲聞之人以小涅而般涅。緣覺之人以中涅而般涅。故知息處亦說二城。今以所斷障同。生空理同.假擇滅同。由此三義同故化城名一。若菩提車鈍.利根性不同。依佛。自出不同。藉教.觀理不同。觀諦.緣起不同。四果.一果不同。練根.時節不同。說法.神通不同。由此七義別說羊.鹿。又無為無別故說一城。有為有別故說羊.鹿。但說無為唯言一城。以智顯滅可說二城。不相違也。三問何故化城立于險道。乃至車引乃言門外。答息苦名為城半路盡城中設。無漏離系縛車體言門外。又分段死無。變易在化城。初盡中道設。理出于教果出因。二車故在于門外。又二死以對明。化城中路設。一死以對辨。二車在門外理實相似。四問何故與車而言游戲。及其與城乃言安坐。答涅可證城言安坐。菩提可生故言游戲。無為.有為二果別故。又城相必住故言安坐。車相運動故言游戲。五問何故化城勸其前入。今說車喻令速出來。此于第三文正勸與中為難。答化佛住生死是以勸前入。談真佛在果故雲速出來。又勸行因以證果故勸前入。先住果以招命故令出來。又勸子住城故言前入。令取父果故言出來。又勸證涅所以言入。令生覺智所以言出。如說如來及與善逝。住因.住果所望別故。

    經。爾時諸子(至)爭出火宅。

    贊曰。自下第四依言免難喻。有二。初子免災難後父遂心安。此初也。適者稱悅稱悅三乘所欣心。故名為適願。心各勇銳心精進也。勇者進銳者利。善精進也。互相推排身精進。亦語精進也。排𪫤推也推亦讓也。推音尺隹反無土雷反。身業遞相力勵及語業相勸勵。名互推排。爭修行業名競馳走。齊希免苦名爭出宅。

    經。是時長者(至)歡喜踴躍。

    贊曰。父遂心安也。離災度難名安穩出。四衢道者四諦理也。三乘並觀四諦理故。大般若中說四衢道為四諦故。離煩惱障出分段生。無擁名露。各有所依果滿之位名地。以智安處證之名坐。分段生死當五蘊苦.惑.業皆盡或斷或伏。離三障故名無障礙。適父本意故泰然見子超危故歡喜。二乘之人得阿羅漢斷諸煩惱住有余依涅。大乘之人已入初地得無住涅。伏諸煩惱離分段死。名露地坐無復障礙。

    經。時諸(至)願時賜與。

    贊曰。上喻昔權下喻今實。有二。初喻授實。後喻釋疑。下問答是。初中有四。初諸子索三。二父但與一。三釋成父志。四越子本心。此初也。玩者戲弄。好音呼到反愛也。或呼老反善也宜也美也。隨三乘機皆于佛所。專意希求自乘妙智。義同于父各索其車。二乘之人離分段死已得解脫。證于四諦入于化城已名出宅。專于佛所聞思修習種智。了達求證諸法名索羊.鹿。菩薩之人依此本論初地已上雖離分段。未證解脫不名入城。不疲倦故不入有余。不說菩薩入化城故。入無住涅亦息分段死。縱名入城未乖通理。若爾亦應許上羊.鹿。故知但如初解為善。已伏煩惱出分段死。亦證四諦。亦名出宅坐四衢道。求佛妙智亦名于父索其牛車。問三子並出分段。二乘獨稱入城。大子亦言出苦應亦得稱入城。答無倦不厭苦大子不入城。伏惑離分段亦得稱出宅。若說入城便無是難。問若其大子不入城者。何故大子上車不入城。中.小二子入城不上車。答厭苦求息中.小入城。大不厭苦故不稱入。息處故說二。明大不入城。問門外設于車車中許三種。中路設化城何因但說二。答二車對大因門外三車設。權城對實果中路化城施。理應相似。所對別故。施設不同。實應齊也。又種智彼無。勸學大。門外設三車。有余涅大不求中路二城設。設入無住不名為假。非化城故。問三車俱索。彰希學于智圓。二滅不希應不求于苦息。答得果自然證滅入城不說須。妙智必假更修出宅。故車須索。又居小得城故不須索。種智未得所以索車。若作此解二乘入化城未得車須索。菩薩不入城亦須索寶所。此義可然。大乘之往寶所理亦須索。對化城而不索。所以不論。以每專求即是索也。經文但說父勸令知為諸眾生不請友故。古相傳雲。城為實化息苦所以不索。車是虛指所以索之。若作此解車離城而別有。索與不索義殊車體。古解即城化城類車須索。又有解雲車發初機故虛指。城防中退故實化。此亦不然。何者初機索車之時已出宅故。又體不別虛.實何殊。應說車.城體是何法。又有解雲城亦應索。化不一途所以不說。謂下經雲爾時導師知此眾人已得止息。無復疲倦堪能前進。即是索城。此乃索寶所非索城也。雖引此文義終難解。應細尋之。應雲下文知其疲懈為化作城。即是索也。或解車喻無余涅。住果未得故須索。城喻有余涅。住果已得故不索。若爾菩薩今既索車。亦應已得有余未得無余。求無余故稱索。二乘無余任運定得。何須修索。故但應如前義。所說涅二乘無差別。故羊.鹿應無。

    經。舍利弗(至)等一大車。

    贊曰。此文但與一。分四。一標與車。二明嚴飾。三顯牛相。四彰儐從。此初也。佛果牛車以四智中一切種智為性。即後得智。因車以妙觀察智.平等性智二智中種智為體。雖五智慧皆是一乘。今此但取菩提相中種智為體。一切智者寬狹雖殊三乘共有。其種智者分別四諦各無量相。非二乘所知名不共德。故經數言究竟令得一切種智。無分別智導此種智車。義如前牛非正車體。如表.無表雖俱是戒。從僧受時及後持時唯說無表。表戒一念更不相續。作白四羯磨和合得故。從僧乞時已得表故。表雖是本唯取無表名持犯戒。此車亦爾。前一大事雖取理智本.智.後智總為一乘。今者唯取後智名車本智名牛。不說于理以為車體。後化城中以真對化乃說假擇滅以為化城。說大涅真如妙理而為寶所。各據一義名為一乘。事乘.理乘.有為乘.無為乘別故。羊鹿車體已如前辨車體既爾。所余萬德屬莊故。若同涅及勝說唯取真如以為車體。如何各賜諸子一車。又寧說有別德嚴相。如何牛駕其疾如風。如何可言我有如是七寶大車。其數無量。應當等心各各與之。然小.中子亦出門已。雖未得牛車為說大教。或當定得名之為與。非時已得所詮智體。如與明珠未得體。故勝經等三種意生身即三子也。此說初地名不退地。又頓悟者又大乘因行。從初發心雖亦是車。今取八地已去不退因行。七地已前猶有分段。故下經雲聲聞.緣覺.不退菩薩乘此寶乘直至道場。方便品解入即不退轉地故。今取前解。初地已上離分段死名不退地。名乘一乘。楞伽由此初地已上名三種意生身故。

    經。其車高廣(至)四面懸鈴。

    贊曰。下明嚴飾。有十。此中有四。一形量。二嚴飾。三攝御。四佩鐸。高廣者形量也。喻佛種智體高三界用廣十方。照化俱能遍法界故。眾寶莊者嚴飾也。方德所成智為本故。周匝欄J者攝御也。御外不入攝內不出。即四總持。御諸惡而不生攝眾善而不散。四面懸鈴者𤧑鐸也。周遍四生說七辨以弘濟。

    經。又于其上(至)而嚴飾之。

    贊曰。此有二嚴。五高覆。六眾瑩。張設腋欽吒吒慘病R運奈蘗抗鬩袢荷腋槍省T友鮮握咧謨ㄒ病4齲   玻 岣饔杏星椋   拔拊怠V種種諦小V鮮喂省br />
    經。寶繩交絡(至)安置舟杭。

    贊曰。此有四嚴。七交絡。八垂瓔。九敷設。十安枕。交絡者四弘願也。凡所修行皆發四大願。一以此善根願共眾生。未離苦者願令離苦。二未得樂者願令得樂。三未發菩提心斷惡修善者。願發菩提心斷惡修善。四未成佛者願早成佛。願如寶繩交絡諸行令當得果。勝決定故邪見暴風不能傾損。又勝言攝受正法攝一切願。瑜伽等說總有二願求菩提願利樂他願。垂諸華纓者垂纓也。即是四攝。垂攝四生。一布施二愛語三利行四同事。華音有二花及華。飾纓以花飾。或華飾之纓也。重敷婉者敷陳設也。有作音字林一遠反。玉篇也冠也。今應作婉婉美文章。者席褥應作字。切韻者冠上覆。玉篇冠前後而垂者名。今取文縟。華氈之類以為茵蓐。不知義何所從。故字應從婉。古有解言。靜慮為心常安處故。四禪上下異故名為重敷。此理不然。無垢稱雲。四靜慮為床淨命為茵縟。身語意業皆無貪發心恆游處。常行淨命離五邪命。三業俱爾名為重敷。安置丹枕者安枕也。古解涅能息生死。今釋滅定能息攀緣。倚之疲解故名安枕。既安車上明非涅。但取滅定。枕有仙丹枕之增壽故名丹枕。無漏滅定亦復如是。增聖道故。此理不爾。西域無故。謂枕赤色。內貯綿疊外以赤皮故名丹枕。亦有解雲。體即無漏信等五根。扶持聖者由如枕故。

    經。駕以白牛(至)其疾如風。

    贊曰。下顯牛相有七。一白牛。體即根本無分別智導引種智車。如牛引車故。白者眾色之本。如白蓮華表經諸乘本故。萬德主故。牛王有三德。一降怨德。能斷二障故。二端嚴德眾德莊嚴故。三運載德濟度自他故。故喻于牛不說象馬。馬如大乘俊穎不比小乘驢車之鈍。故涅經雲以馬駕車。其象以形德大故方牛.鹿.羊之形德小。無住涅最為勝故。由此善戒經以象駕車。今以牛有三德故。大乘車駕以白牛。二膚充。正智之中內德圓滿故。三色潔。三障永盡戒德具故。四形體姝好。字林姝好貌也。方言趙.魏.燕代之間謂好為姝。詩雲靜女其姝。傳及玉篇美色曰姝。有作侏字莊也好也。好音呼老反善宜美也。相好圓明人天敬愛故。五有大筋力。一遍馳無方。智力圓遍無理不殫。二涉險不疲。能化十方入生死險無諸勞倦。三逢怨必勝。破一切障降生死故。具此三義名大筋力。六行步平正。二理雙證導生後智。怨.親不二故。七其疾如風。正智體性一剎那中遍緣法界。大悲所系內圓眾德外化群生。無遲滯故。初地以上能速進修觀空觀有。不稽留故。性雖捷利然事雍容。此上七德有非根本正智之用。由之而有故得彼名。

    經。又多僕從而侍衛之。

    贊曰。下明儐從。以二智為先。萬行.神通.六度.四攝.覺分.解脫.煩惱利生之法。皆隨之起。名多僕從。又佛地經雲。佛有無量天龍藥叉人非人等常所翼從。亦名僕從。有解車體唯大般涅。所余眾飾或性功德。或相功德。其牛體者即是二智引于車故。前解為正如前已非。

    經。所以者何(至)悉皆充溢。

    贊曰。第三釋成父志。有三。一標富有。二念均平。三釋所以。此初也。充滿溢盈也。種種諸藏有為無為體能含義。或二藏三藏教能含理。今取所藏以給諸子。

    經。而作是念(至)不宜差別。

    贊曰。此念均平。有二。初不應與小後皆應與大。今此幼童下是假想念也。無極者無窮極也。說二種智名下劣車。由有種姓先發大心名為幼童。堪當作佛故名吾子。悲心不二名愛無偏。七聖財飾名七寶車。各自修智圓。有為智非一。名其數無量。故應平等為心。隨根而授名各與之。普授大乘不宜差別。童音徒紅反。今謂童子。古謂之僕。古作僮字。今謂僕隸。玉篇幼童迷昏未冠之稱。

    經。所以者何(至)何況諸子。

    贊曰。此釋所以匱乏盡也。以此一乘假使遍授一佛國土五道眾生有性.無性.定.不定姓。尚不匱乏。何況唯與有大乘性及不定種姓佛之真子。恐不足耶。

    經。是時諸子(至)非本所望。

    贊曰。第四越本子心。既言各乘。明知各各自得種智。不同化城眾共同入。

    經。舍利弗(至)虛妄不。

    贊曰。上喻說實。下喻釋疑。即是前卷雲。汝等當信解佛之所說。言不虛妄。謂眾疑雲。佛初說三後但說一。前後既別雲何佛不成妄語人耶。故此釋之。文中有三。一問二答三印。此即初也。

    經。舍利弗(至)非為虛妄。

    贊曰。下答有二。初標後釋。此標也。凡夫離欲伏諸煩惱名免火難。離三惡趣極苦逼迫名全軀命。未免人天當于火宅全軀命故。免音亡辨反黜也。玉篇赦也脫也解也去也。今依玉篇。

    經。何以故(至)而拔濟之。

    贊曰。下釋有二。一免難已非虛。二況與其大乘。此初也。但全身命出三惡道。生人天中已遇珍寶。何況免難拔出人天三界火宅。

    經。世尊(至)無虛妄也。

    贊曰。下況與其大乘。有二。初不得小非虛。不違先意故。後況得其大乘而成虛妄咎。此初也。初標後釋。先心謂假設。許與其三車。今雖不得小不違先假意。心境不相乖故非成虛妄。

    經。何況長者(至)等與大車。

    贊曰。況得大乘。而成虛妄。

    經。佛告舍利弗(至)如汝所言。

    贊曰。印可也。

    經。舍利弗(至)世間之父。

    贊曰。下第二大段合說。有二。初合昔權後合今實。舍利弗如彼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下是。初文有四。一三界佛有合。二為度眾生生老下五趣危亡合。三見諸眾生為生老病死下見設權方合。四舍利弗。若有眾生內有智性下。依言免難合。初喻有六。一處所。二家主。三老少。四資產。五宅相。六戶牖。今合有五不合戶牖。此文有二。初一切世間合處所。二父合家主。世間者即有情世間及器世間。無垢稱雲諸有情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故以此二種世間名佛國土。人為邦本。本固邦寧光宅天下故。父者生育之義令諸眾生生長善根。紹佛父位故名為父。

    經。于諸怖畏(至)無量知見。

    贊曰。下第三合資產也。此合多田。怖畏等盡合斷田。無量知見合智田。怖畏有五。一不活畏由分別我資生愛起。二惡名畏行不饒益有怖望起。三死畏由有我見失壞想起。四惡趣畏不遇諸佛惡業所起。五怯眾畏見已證劣.他勝所起衰惱憂患謂破家滅亡種種眾苦。已上合說生死苦果。無明蔽痴多增故惑業本故。此是苦因不了去來今。如次配無明.暗蔽。或迷三寶如次配之。由證理斷惑永盡無余故諸無為斷德圓滿。成就知見智德滿也。

    經。力無所畏(至)波羅蜜。

    贊曰。下合財富無量。內德智慧。及善巧方便。並已具足到彼岸故。已上總是合資產也。若依無垢稱煩惱為僮僕。或依此文神通外化以為僮僕。智慧驅策故因說之。

    經。大慈大悲(至)恆求善事。

    贊曰。第四合其年衰邁。老人之相愍念逾深。故大慈大悲。所作無廢故常無懈倦。凡作皆審思量觀察。有始有終都無中廢。故務規勝法恆求善事。此中即說恩斷智德。如次配前三種長者。自他雙益表久修因悲智滿故。

    經。利益一切(至)朽故火宅。

    贊曰。第五合宅相。亦合多宅。遍三界故為利五趣示于中生。故前喻雲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即為眾生示居生死。示于今身方從宅出。此明入宅之所以也。亦有解雲利益者即戶牖。佛為利益故入宅。眾生依利益而出宅。即一乘教行故。

    經。為度眾生(至)三菩提。

    贊曰。第二大段合五趣危亡喻。本喻有四。一眾多。二宅朽。三災起。四子居。今合亦四。一為度眾生合人眾甚多。二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合宅宇危朽。三愚痴暗蔽三毒之火合諸方災起。四教化令得三菩提果合眾生游居。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喻四蘊中無常及苦。宅宇危朽一一皆有生老病死。若次第配宅宇危朽義稍難知。或宅壞中所有過失。據實宅朽理通三界。故配四義如前說。今以欲界四相遷流之過失名顯三界苦。為令眾生厭生老病死深故。乃說生老病死宅壞過失。不爾何故諸方災起。通三界煩惱共宅宇危朽。唯明欲界苦果。眾子游居中有大姓者。名為長者婦生真子。未發心前名三界子。發心已後漸得菩提。

    經。見諸眾生(至)受種種苦。

    贊曰。下文第三大段見設權方合上喻有四。一見苦悲生。二示大不希。三思方拔濟。四正說三乘。此合亦四。初合悲生。第二舍利弗佛見此已便作是念我為眾生之父下。合示大不希。第三舍利弗如彼長者雖復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下。合思方拔濟。第四而作是言汝等莫得樂住三界下。合正說三乘。合初喻中有二。一悲生二所悲事。此中見諸眾生合悲生也。為生老病死下合所悲事。所悲事中初合苦相後合樂著。眾生沒在其中下是合苦相。中初明欲界七苦。後如是等種種諸苦。明色無色界。色無色界皆具第八略攝一切五取苦。明欲界苦有四。一四相交侵。二五欲乖競。三慳貪燒逼。四諸趣輪回。前三現世苦後一後世苦。又四相交侵即是四苦。五欲乖競.慳貪燒煮即求不得苦。五趣輪回中方明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並種種眾苦。即是略攝一切五取苦。如是總攝八苦盡矣。此文即是四相交侵.五欲乖競。前喻中見因火以驚心。此合中見苦果而悲意。互相彰發皆可嗟故。前因後果俱逼迫故。皆可悲故。俱可厭故。對法雲生苦者眾苦所依故。眾苦逼迫故。九月十月處胎藏間。如在糞穢坑中長受寒熱等種種眾苦。生熟藏間如兩山迫逼。正趣產門其苦難堪。乍出風飄如刀割錐刺。不覺失聲。廢忘已前所有事業名為生苦。老苦者時分變異故苦。身分沉重諸根熟昧。皮膚緩皺行步軀曲。寢膳不安。起坐呻吟喘息氣逆。所為慢緩為人所輕。世情彌篤世事皆息。名為老苦。病苦者四大變異乖適故苦。百節酸疼四支苦楚。能壞一切安穩樂事。如雹損苗頓傷興盛。由此經言。如人壯美王妃竊愛遣信私通。王便捉獲挑其眼目。截其耳鼻刖其手足。形容頓改為人惡賤。病苦所逼已是難堪。更為人所惡亦復如是。此名病苦。死苦者壽命變壞故苦。風刀解支節無處不苦痛。張口太息手足紛亂。翻楮咀沫捫摸虛空。汗液交流便 勇洹D經言死者于險難處無有資糧。去處懸遠而無伴侶。晝夜常行不知邊際。深邃黑暗無有燈明。入無門戶而無所處。雖無痛處不可療治。往無遮止到不得脫。無所破壞見者愁毒。非是惡色而令人怖。叫在耳邊不可覺知。是名死苦。昔雖假之沐浴必歸不淨。昔雖假以涂燻必歸臭穢。昔時王位財寶榮盛。親族婦妾萬億。于時頓舍獨往後世無一相隨。臥置床枕橫尸偃仰。父母妻子椎胸哽咽。眾人號慕披發拍頭。雖生戀仰之悲終致永分之痛。或埋殯墳陵肉消骨腐。或有露尸以施身肉。禽獸螻蟻交橫 掣。或以火焚臭煙蓬㶿。四面充塞人所嗟傷。悲慟絕聲咸歸故里。唯余灰燼獨從風塵。平生意氣獨處陵雲。一旦長辭困沾霜月。為妻孥而斗諍。競財利以紛披。撩逡越嵩鉤輟U倩 λQ偃懷ス龐纜浠柰盡6朗蘢鞫裰 昶拮影踩豁V蕁N羰弊鞫竦o為妻孥。及落三涂何期獨苦。深可悲哉深可悲哉。可不誡矣可不誡矣。是名死苦。憂悲苦惱稻經雲。追感往事言聲哀感名為憂。追思相續名為悲。苦事逼迫名為苦。煩惱纏縛名為惱。十地經雲死別離時。愚人貪著心熱名憂。發聲啼哭名為悲。五根相對名為苦。意根相對名為憂。憂苦轉多名為惱。亦以五欲財利故受種種苦者。鳥由食以亡形。人由財以喪命。無量壽經雲。世間之人無田宅而生欲亦憂。有田宅而慳守亦憂。五欲財利皆悉如是。懼五家之橫侵恐四鄰之枉奪。所以生苦。

    經。又以貪著(至)怨憎會苦。

    贊曰。此慳貪燒逼諸趣輪回也。已得之財貪著。未得之物追求。故生眾苦。前之五欲亦即是此求不得苦。金剛般若論中解施七寶滿恆沙界。不如持經一四句偈雲。因財生煩惱如世界微塵。乃因持經滅此煩惱。故施財福小持經福多。五趣輪回之苦至頌當釋。貧窮困苦唯在人間。愛難.怨會通人天。有強力天子入天宮內。奪其妻子驅出自宮等是也。如瑜伽第四具說諸天五趣等苦。地獄等相頌中當說。以人天中境界殊妙多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所以偏說。應廣引瑜伽以注此處。與非天斗事等。

    經。如是等種種諸苦。

    贊曰。上來欲界具有七苦。現在後世五趣等苦。具有三苦。色界唯有壞苦.行苦有樂.舍故。對法引經色界有壞苦雲入變壞心。無色但有行苦一苦無樂受故。欲界具八苦上界無前七。

    經。眾生沒在其中(至)不以為患。

    贊曰。下合樂著。不以比智覺不以現智知。不驚其果不怖其因。不總厭苦不求解脫。由此馳流善惡趣間不曾以之為患譬愚 之戲糞壤。若痴之墮炎爐。未以塵坌為羞。豈以火燒為痛者也。

    經。舍利弗(至)令其游戲。

    贊曰。下合示大不希。前喻有四。初思大乘果化。二念大乘因化。三隨示大乘行化。四無希取大之化。此合有三。不合隨示大乘行化。初合初喻。次舍利弗如來復作下合第二喻。所以者何下合第四喻。佛智慧樂者合身有力。若以機案頓拔獨覺諸苦。令其游戲者合手有力。以衣頓拔聲聞眾苦。此義意言。且以佛果智慧及大神通二之妙用。頓拔二乘出苦來耶。

    經。舍利弗(至)以是得度。

    贊曰。合念大乘因化。舍唯一門菩薩能出。若我頓授智慧.神通。為說大因以化二子。舍說三乘之方便者。二乘器小不能依行得度眾苦。門既狹小或當墮落。此意亦合密說怖事。無令為火之所燒害。

    經。所以者何(至)佛之智慧。

    贊曰。合無希取大之化也。佛慧既深何由能解。二乘智淺故不取。

    經。舍利弗(至)珍寶大車。

    贊曰。下第三大段。合思方拔濟。有二。初喻後合。此初也。不用智慧身力亦不用神通手力。但以言說方便勸勉濟度諸子。出宅已後方與大車。顯佛為緣自修妙行方出生死。故申勸勉。非由佛力自不修因可得佛故。勉勖勵也。有本作免非此義也。

    經。如來亦復(至)佛乘。

    贊曰。此合說也。攝智及通。但行方便勸脫三界。佛如良醫應病與藥。但方便教知欲如何。良醫豈得刀.手割除腹中之病不與藥耶。

    經。而作是言(至)則為所燒。

    贊曰。下第四大段。合正說三乘。有四。初勸厭三界。二勸取三乘。三引已為證。四贊乘勝德。此初也。三界火宅內體也。粗弊五塵外境也。勸離內外之苦果體勿生貪著。由貪著故煩惱燒煮苦痛轉生。勸舍惡因。雖有妙果體內金剛身.外細五塵淨土眾相應起欣求。而未明說。

    經。汝速出三界(至)佛乘。

    贊曰。勸取三乘。

    經。我今為汝(至)誘進眾生。

    贊曰。引已為證。保者當也信也證也。任者保也安也可也持也。與汝當可為保信證明。安可任持。言可保言終不虛也。汝等但取勿生疑惑。三乘之法實是好法。我為汝保。汝但取之勤加精進。如世買物無人保信知物非真。有保買之當知勝物。三乘亦爾我能保之。生死非真我不能保也。

    經。復作是言(至)無所依求。

    贊曰。贊乘勝德。初明不同生死。後明乘之勝德。此初也。生死聖訶三乘聖嘆。生死系縛煩惱所增為不自在。三乘無漏故非系縛乃名自在。有漏之法名為有依。異熟果依因有異熟因依果成。有漏生死勝者人天。可有所求謂三種求。三乘不然非所求取。無過失而求之非無失而不求。三求者一欲求二有求三邪梵行求。瑜伽論說墮欲求者。一切皆為三種欲生。更無增減。三欲生者。一現住欲塵生謂人及知足天已下。二自變欲塵生第五欲天。三他變欲塵生第六欲天。墮有求者一切皆為三種樂生。一離生喜樂灌灑其身。二定生喜樂灌灑其身。三以離喜樂灌灑其身。初二三定如次配之。于不苦不樂寂靜生處起退求者。極為鮮小。故第四定不立為生。邪梵行求者謂諸外道求四無色以為涅解脫處故。今非此三求故名無求。雖有梵行求以無漏故。即是無上正梵行求。非邪梵行求故。

    經。乘是三乘(至)安穩快樂。

    贊曰。下明乘之勝德。正乘乘已仍以五根.五力.七覺.八道.四禪.九定.八解脫.三三昧等而自娛樂。便得無量安穩快樂。豈似生死多諸苦耶。

    經。舍利弗(至)出于火宅。

    贊曰。下第四大段。合依言免難。三乘分三。一一有二。初法後合。此初文也。各有四力。內智性者因力也。性種姓故。從佛世尊者善友力也。佛為緣故遇佛。不遇佛初必依佛法方得發心名善友力。聞法信受作意力也。習種姓故。殷勤精進資糧力也。以勤為首攝一切行。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專自修行求于涅。名聲聞乘。聞法自行不能化他名為自求。非不求佛作于弟子。瑜伽釋雲諸佛聖教聲為上首。從師友所聞此教聲。而證聖果故名聲聞。聲之聞故依主釋也。下信解品雲以佛教聲令一切聞故名聲聞。亦依主釋或有財釋。前通定姓後不定姓。此求涅者所學之種智名為車體。非以涅為車體也。此文略故下應準知。

    經。若有眾生(至)出于火宅。

    贊曰。此但三力。略無因力。求自然慧者不求與佛同時出世。非見佛已方得果故。如有經言釋迦出世五百獨覺從山中出來至佛所。故仁王經中有獨覺眾。先成道訖後遇世尊。非如聲聞佛處得道。故名精進求自然慧。能證道也。樂獨善寂者是獨覺義。出無佛世得能證道。獨自善證寂滅理故。又以此慧深知諸法因緣者。是緣覺義。故瑜伽雲或觀待緣而證聖果故名緣覺。觀十二緣起而證果故。闢支佛者此名獨覺。此有二類。一部行二麟角。初可見佛後必不見。故華嚴雲菩薩在兜率天。將下生時有十相現。第三于右手掌放大光明。名嚴淨世界。三千界中若有獨覺。遇斯光已速入涅。若不入者佛光力故移置他方諸佛國土。不得見佛。明知獨覺滿百劫者成于麟角。不爾部行。若從聲聞解脫分位作獨覺者。成麟角喻。可得百劫時猶長故。入四善根作獨覺者乃成部行。時余少故。獨證者覺待緣而覺。皆依主釋。

    經。若有眾生(至)是名大乘。

    贊曰。初法說中有二。初解大乘後解菩薩乘。此初也。一切智者觀空智也。三乘同有。佛智者觀有事智。唯佛獨成。由自覺生此二智故。名自然智。不待他緣名無師智。或智性名自然智。智相名無師智。求此知見眷屬力無畏等以為內德。外能利生愍念與樂。利益拔苦。前慈後悲。解行弘廣名為大乘。大乘之名如前已解。

    經。菩薩求此乘故(至)出于火宅。

    贊曰。釋菩薩乘及喻也。菩薩者三乘通稱。若求于此加名摩訶薩。是大有情故。余不得名。無著般若論雲。由與七種大性相應加名摩訶薩。求智者菩。愍念者薩。此三乘中各有一種一姓.三種二姓.一種三姓。定不定姓種類別故。初後發心得果不定。如大迦葉若不遇佛應為獨覺。由遇佛故今作聲聞。舍利弗等思準可知。

    經。舍利弗(至)而賜諸子。

    贊曰。下第二大段合今說實。中有二。初合說實後合釋疑。前喻有四。今但合二。初合釋成父志。是諸眾生下是。後合父但與一。文不合諸子索三越子本心。初文復二。初舉前喻後以法合。喻中有二。初見子得出。其心泰然自惟已下合成父志。意可知也。

    經。如來亦復如是(至)得涅樂。

    贊曰。下合父志。亦二。初合見子得出其心泰然。後合釋成父志。此初也。以教為門而出火宅三界險道。以行為門而入涅之果。此中但有出宅教門。不說行門。教亦能入能入理故。此但說出不說于入。亦可說言得涅樂即名為入。

    經。如來爾時(至)而滅度之。

    贊曰。此合釋成父志。子既無差應等與大乘。何有獨令菩薩得佛滅度。不與二乘應等以佛大般涅而滅度之。不令者無令義。無令一菩薩得余二乘人不得。

    經。是諸眾生(至)娛樂之具。

    贊曰。下合父但與一。有二。初明車體後明車德。此初也。悉與諸佛者二乘不定及菩薩姓。等與佛乘之禪定。解脫等。一乘莊萬善備故。略舉爾所娛樂之具。

    經。皆是一相(至)第一之樂。

    贊曰。此明車德。此一乘車所有莊飾娛樂之具皆是。一離雜染相。一無漏種類。若因若果聖所稱嘆。能生眾生無漏淨妙第一之樂。諸德本故。五樂之中無惱害樂。無惱四中第三覺法。第四寂靜二樂所攝。不同二乘羊鹿之車所有功德。非皆離雜染亦非純無漏。諸聖雖有不嘆生樂。非第一故。此名大乘。

    經。舍利弗(至)無虛妄之咎。

    贊曰。下合釋疑。有二。初舉喻後釋疑。此初也。前喻有三。謂問.答.印。今但總說印可無余。寶物莊嚴萬德備故。安隱第一離災障故。

    經。如來亦復(至)而度脫之。

    贊曰。下合有二。初標後釋。此標也。

    經。何以故(至)但不盡能受。

    贊曰。此釋也。我之一乘功德無量。能與眾生受用無盡。但諸眾生或有有性或有無性。或有定性或有不定性。或初樂小後方樂大。由是不盡皆能領受。所以我昔初說三乘今說一實。故非虛妄漸誘法故。

    經。舍利弗(至)分別說三。

    贊曰。大文第三結答也。由上所說道理因緣。于一乘之體分別說有三教。于一極果說有三因。實無三體.三果極也。

    法華經玄贊卷第五(末)

    保安三年五月十二日書了法隆寺僧覺印之。

    同年十一月四日以興福寺圓如房本移點畢覺印本者皆點本也有相違者以朱出之付朱可為指南歟黑正書本也此朱不付自本正故此點本高名本也可秘之即五本交也。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4冊No.1723妙法蓮華經玄贊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六(本)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經。佛欲重宣此義(至)有一大宅。

    贊曰。下頌。總有一百六十五頌。分之為二。初八十四行半頌。頌前法喻。後告舍利弗汝諸人等皆是吾子我即是父。下有八十行半頌。是第三大段。勸信解于此經。欣當成之佛智。初中有三。初六十五頌半頌上喻說。次十八行頌頌上合說。後一行頌頌前結說。以是因緣十方諦求更無余乘除佛方便是也。初六十五頌半頌喻說中分二。初五十三行半頌喻昔權。後十二行頌喻今實。初文分四。初半頌頌三界佛有喻。第二有三十二頌半。頌五趣危亡喻。第三有十四頌見設權方喻。第四有六頌頌依言勉難喻。初喻長行有六。今但頌二。一家主。一宅相。前雲多有田宅。此中有一大宅者三釋如前。

    經其宅久故(至)基陛頹毀。

    贊曰。第二三十二頌半五趣危亡喻中長行有四。今分為三。初三頌宅宇危朽。次半頌人眾甚多。後二十九頌諸方災起。不頌第四眾子游居。宅宇危朽中分二。七句通明三界五蘊無常。五句別明色身無常無我不淨空義。宅久故者豎而論之識蘊無始念念生滅。猶如幻事名為久故。橫而論之亦成頓弊。非漸漸滅。弊者敗也。壞也。堂舍高危者。色蘊無常。以舍替閣高必易傾。危必不安。猶如聚沫不堅實。故柱根摧朽者。行蘊無常念念遷謝。業盡都死故名摧朽。摧者折倒朽毀壞也。如芭蕉故。梁棟傾斜者。受蘊無常。既失正受何可安哉。如浮泡故。基陛毀者。亦即行蘊業思名基陛。以安命根之柱故也。者墜下毀者。壞也。行攝法多。業果二別故開為二句。

    經。牆壁圮坼(至)雜穢充遍。

    贊曰。牆壁圮坼者。想蘊無常。圮音父美反。毀也。覆也。坼音恥格反。裂也。玉篇分也。已上七句。合明三界五蘊無常。隨應有處皆如是故。已下五句別明色身無常等義。三句無常。一句無我。一句不淨。由此三義。是故成空。泥涂喻肉。切韻涂鞔覆也。者也。毀落也。音池爾反。說文奮衣作褫。切韻山崩曰墮。玉篇折薪隨其木理作。或有為褫不知所從。今應為。廣雅[(八+ㄙ)-毛+ㄆ]也。方言壞也。說文山崩曰。或為墮。覆苫喻皮膚。聊亂而且墜。爾雅白蓋謂之苫。編白蓋為之䨱屋曰苫。椽o者o音力舉反。桷端木今謂雀o。差音楚宜楚佳二反。脫音徒活反。又吐活反。喻骨.節.筋.脈。相連無常。椽既差矣骨節無常。雀o亦脫筋脈無常。瑜伽第十九引經頌言有城骨為墉筋肉而涂飾其中有貪恚慢䨱所任持。

    慈氏釋言城謂八識。骨充磚石。筋代繩。肉當涂鞔形骸為墉。周匝圍繞。此城中有四種惡法。之所任持。二是在家起。謂貪與。二是外道起。謂慢與䨱。在家由著欲惡行相應。于正法中尚不信受。況能修善。設有勸說反生恚。外道恃惡說法而生x慢。不能自然趣三寶所三寶往化彼。由䨱故尚不悔過發露諸惡。況能信解修諸善法。二種心城尚不能入。況能取為已有。涅亦言是身如城。血肉筋骨皮裹其上。手足以為卻敵樓櫓。目為竅孔。頭為殿堂。心王處中故以肉為泥涂。皮為䨱苫。骨筋為椽o。以上色身無常之法。周障屈曲者。障音之尚反說文障隔也。蕃隔曰障。玉篇之讓之楊二反。有作璋擁塞隔界也。此喻無我。宅中周匝有障。屈曲難越。明知無我。若有我者純一無曲。亦無障故。雜穢充遍喻不淨也。若欲界身三十六物所充滿故。由此三義故亦成空。

    經。有五百人止住其中。

    贊曰。頌人眾甚多。

    經。鴟梟雕鷲(至)交橫馳走。

    贊曰。下第三段有二十九頌。諸方災起分三。初十七頌半總明蟲鬼交加變怪之相。次十頌半別明蟲鬼叢雜紛起所由。後有一頌結成上難總明變怪。即是總辨十煩惱相。別明紛起。即是別明三界惑相。長行災起唯說火焚。今加蟲鬼說諸惡相。欲令眾生厭怖深故。如三毒等毀責之故立種種名。初中分三。初有六頌明怪鳥毒蟲。稍遲鈍故喻貪等五。次十頌明靈神異鬼。稍捷利故喻于五見。後一頌半通結此二。初中復二五頌半別明半頌結之。初文分五初半頌喻貪。一頌半喻。一頌喻痴。一頌喻疑。一頌半喻慢。此初二也。此中配屬無別教文。但行相相應即義相配。順古且然。論本不釋理未必爾。義符順故未必不然。貪愛有四。一現有愛。二後有愛。三貪喜俱行愛。四彼彼喜樂愛。皆據別行相。以現可見故。鷲梟鴟雕如次配上品四愛。烏鵲鳩鴿如次配下品四愛。或性鈍貪.現怪貪.大力貪.動身貪.非法貪.發語貪.卑下貪.多淫貪.如次配八。八鳥多貪故以為喻。喻有十一。一。音愚袁反。又五丸反。依遺教經黑短蛇也。漢書玄。韋昭解曰。玄黑。蜥蜴也。崔豹蛇醫也。大者長三尺。其色玄紺善魅人。蠑.蜥蜴.蜓.守宮。四種別名。玉篇蛇醫也。在舍為守宮。在澤為蜒。準此遺教應言黑。錯為蛇字。今解有二。一蜥蜴。二黑短蛇。故遺教經言睡蛇既出。乃可安眠。故彼不錯。但名黑非蠑也。有為黿。愚袁反。謂是水蟲惡性之物。理亦不然。彼為黿字非此故。二蛇。自余凡蛇也。三蝮。蝮蛇也。爾雅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江準以南謂[虺-兀+元]為蝮有牙最毒。鼻上有針。一名反鼻蛇。色如綬文文間有鬣。大者七八尺。螫手則斷手。嶺南多有。四蠍。五蜈蚣。字林蛆甚能制蛇。綠身赤足者良。黃足者。不堪用。人多炙之令赤非真。六蚰蜒。江南大者即蜈蚣。七守宮。山東雲𧋐.[蟲*(不/)]陝以西謂壁宮。以血涂女人臂。必有私情。洗之不落。可以守宮。亦雲在石為蜥蜴。在澤為蜓。在舍為守宮。通名蠑。八百足。九鼬。余救反。切韻蟲名似鼠作鼬。獸名似猿作[-八+兒]。玉篇[-八+兒]似狸搏鼠。與切韻別。鼬似啖鼠。亦呼為鼠。由此經本有作鼬作[-八+兒]。依字林作古文作雖非但余救反。亦余季反。建平名也。山海經鬲山多。郭璞雲。似獼猴面大。蒼黑色尾長四五尺。似獺尾頭有兩岐。天雨即自倒懸于樹。以尾塞鼻。江東養之捕鼠。為物捷健。爾雅仰鼻而長尾。今依切韻作[-八+兒]字。此乃猿類。狀如狗形此非惡性。故不取之。應作鼬字。與[-八+兒]同去聲呼乃是黃[要/曰]之儔。性能傷殺。其形小也。依古文作。若依玉篇作𧲹。依字林作。有作㹨不知所從。十狸。野貓也。應作狸。無狸字。說文雲從豸.里聲。十一鼷鼠。說文小鼠。玉篇有螫毒。食人及鳥獸。雖至盡不知亦不痛。春秋所雲食郊牛角者。今謂甘口鼠。此等多毒故以喻。之別相緣十事生。一己身。二所愛有情。三非愛有情。四過去怨親。五未來怨親。六現在怨親。七不可意境。八嫉妒。九宿習。十他見。總為一別行為十。合配十一。隨煩惱中忿恨等五名諸惡蟲輩。逢緣生起名交橫馳走。又猛利.被惱.報怨.現相.害毒.不斷.嫉妒.煩惋.私切.損殺.潛計。如次配之。交橫馳走結上也。

    經。尿屎臭處(至)而集其上。

    贊曰。此喻于痴。三十六物如尿屎等。痴增上故寶著其身如蜣螂蟲集其惡處不覺不淨。耽迷生死愚于三際起七九種故名諸蟲。類非一故如瑜伽第九說。臭處者不可愛樂。可厭賤皂。臭謂惡氣。處音昌與反。息也。謂惡氣息。切韻又雲鴟恕反。玉篇居也。止也。既作去音便惡處所。

    經。狐狼野干(至)骨肉狼藉。

    贊曰。此喻疑也。狐音扈都反。玉篇妖獸鬼所乘狐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後。死必守丘。野干色青黃如狗。群行夜鳴。聲如狼。能緣木巢于危岩高木。孤形稍大。野干形小。而兩形相類大小有殊。故禪經雲見一野狐。又見野干。狼可知矣。此疑三寶三世三界。故說三獸。咀音慈呂反。又鋤呂反。嚼音在爵反。玉篇咀i也。味也。也。或為齟字。嚼噬也。 也。茹也。i之名咀。噬之名嚼。以足躡履名踐蹋。斷筋骨名䶩。傷皮肉名嚙。䶩音在諸反。嘗至齒作嚌。不知䶩字所從。恐錯為䶩應作𪘨嚙。嚙挽曰䶩。其䶩有作截音。未詳。嚙音五結反。噬咬也。多噬為嚙至齒為嚌。由此骨肉遂致狼藉。疑發于口如咀嚼。心疑諦理如踐蹋。疑苦集之軟法如䶩嘗至齒。疑滅道之堅法如嚙傷皮肉。因此生死之尸狼藉擾攘。

    經。由是群狗(至)變狀如是。

    贊曰。初一頌半喻慢。後半頌結之。慢有七九。名群狗。多因疑生故名由是。搏擊打也。撮持取也。搏音補各反。手擊也。玉篇拍也。岩病4橐餱踴罘礎J秩∫病J兔樽湟病N皆葑淙  S衿  墓繚淮櫫 N餃復橐病J職炎鬟 永 礎=穹潛艘濉8呔倭晁 M騁衙欏1傲勇蝗纈謁緙ヾ#167362;小望故。心雖高而悚栗名障惶。觸緒事生名處處。心恆不足如求食。皆卑慢相。心慢蔑他名斗諍。身起慢相名 。 音側加反。釋名 叉也。謂五指俱往叉取。玉篇五指捉擊也。把也。切韻以指按作戲。掣音尺制反。字書牽也。玉篇引而縱之。又尺析反。曳也。謂五指捉曳。指按而曳扯{引縱。或復向前而䶧名 。卑身就他故。向後而挽名掣。我慢卻偃踞故。有作䶥字。說文齒不正也。非此義。語起慢言。名齜嗥吠。聚露唇齒名齜。出聲大吼名嗥吠。音五佳反。犬斗也。齜音士佳反。齒不正作齜䶥。開口見齒作齜又不知蹲炙觥8拚 芑かS衿 匾病E孛病H艨拮骱擰=崞瀋崢植辣渥慈縭恰br />
    經。處處皆有(至)食啖人肉。

    贊曰。下十頌明靈神異鬼。喻于五見。分五。初三頌半喻邪見。二頌半喻戒取。一頌半喻身見。半頌喻見取。兩頌喻邊見。初中分二。一頌總喻邪見自體。二頌半喻差別行相。此初也。魑刃知反魅美秘反。說文玉篇老物精也。通俗文山澤怪謂之魑魅。張平子西京賦雲。山神虎形名魑。澤神豬頭人形有尾名魅。魍音文兩反。魎音良獎反。通俗文木石變怪名魍魎。春秋及玉篇雲。水神也。添夜叉.惡鬼。總有五類。喻邪見緣撥五門緣撥五法心心所等有五行相。謂謗因.果.作用.實事及非四見諸余邪見.損傷善法。毀壞良田。無所不生名處處有。損害逾廣如啖人肉。

    經。毒蟲之屬(至)各自藏護。

    贊曰。下二頌半差別行相。中分二。初一頌明由邪見生鈍煩惱亦由煩惱復生邪見。後一頌半明由邪見生諸惡見及不善行。所余煩惱名為蟲獸孚音撫夫反。信也。玉篇姥伏也。卵孚也。生也。通俗文匹付反。卵化曰孚。廣雅孚生也。方言雞伏卵而未孚是也。乳音濡主反。又而遇反。蒼頡篇玉篇乳謂養子也。生雖平.去二音。應從平音。玉篇生產進也。生養造也。因物造變謂之生。產亦生也。鳥養卵名孚。獸養子名乳。由邪見故長諸煩惱如孚乳。生諸煩惱如產生。逐撥五門之邪見。煩惱別別生長名各藏護。藏護者資養義。或諸煩惱蟲獸之屬。生長邪見名自藏護等。

    經。夜叉競來(至)甚可怖畏。

    贊曰。明由邪見生諸惡見及不善行。諸惡見等如夜叉。日日增長名競來。因起煩惱更生惡行。名爭取食。食是資長義故惡身行滿名食既飽。邪見轉多名惡心轉熾。遂形于語名斗諍聲。三業惡行邪見所增損害彌多名甚可畏。故由邪見生三惡行。非由邪見親發身語。因勢遠生故作是說。

    經。鳩荼鬼(至)縱逸嬉戲。

    贊曰。下二頌半喻戒取。中分二。初一頌半喻總行相。後一頌喻別行相。此初也。然諸古師先無正文多取小乘以解戒相。今依新文大乘義解。學者應知。鳩盤荼者可怖畏。鬼此喻戒取。重執隨順諸見戒。生不緣余法。如踞土省W至佷鬃橐病>嵋艟佑礎4棺閌底R幸慘嘍滓病室舳」礎P⊥輛塾繅病<嵬烈病S衿 「踶弛煄j槔 病R嗉嵬烈病岩病S凶鞫岩艟弁烈病7且病H艫й唇湮 チ蟶:氳匾懷摺V此辰渲  チ蟶:摺;蛑次 シ繅懷摺8次 蛉綞摺=淙”匭刖嘰碩唷2歡切凹恪2恍氡 瀋轄綞 2凰滌嗷笸ㄉ轄綣省K渲蔥狼蟪鍪爛鴯HЭ頌 ;鉤煉竦爛怠33遼佬楣 嘈忻渦小V次 釷エ員痴爛菀蕁V次 蛉咀派爛蟻貳br />
    經。捉狗兩足(至)怖狗自樂。

    贊曰。別明行相也。外道所求涅解脫非真勝法。生死可惡。喻如于狗。得彼戒禁猶如兩足。涅因故。如足。戒.禁別故稱兩。或執為勝為因名兩。堅著戒禁如捉狗足。執行順己如撲足倒。撲音蒲角反。倒也。通俗文爭倒曰撲。有作樸。音普卜反。打也。玉篇擊也。手搏也。今非此義。亦非樸字宣揚苦行及彼涅。以示眾生如令失聲。執著若戒若禁能到涅。如以狗足加狗之頸。以此安處而修苦行以求涅。義同怖弄于狗耽玩不舍。雖苦謂樂。以娛己情故名自樂。

    經。復有諸鬼(至)叫呼求食。

    贊曰。此喻身見。俱生身見無始恆行故名長大。分別起者與不善性無慚愧俱。喻如裸形。裸是露義。無羞恥故。無明所覆名黑迷無正理名瘦。堅執五蘊曾不暫輟名常住中。諸煩惱因之而起。我語取因此而生。名發惡聲。處處廣起我見滋長如叫求食。

    經。復有諸鬼其咽如針。

    贊曰。喻見取也。其頭如山。咽喉極小如針許大。不堪受食。見取亦爾。執自見等為因為勝謂大。如山。不受他見如針極小。

    經。復有諸鬼(至)或復啖狗。

    贊曰。下二頌喻邊見分二。初頌喻總行相。後頌喻別行相。此初也。首如牛頭頭有二角。一邊見中含常.斷故。常.斷必依我見後起。如依牛頭有二角故。或食人肉喻斷見也。損害善深由執斷故。全不肯修如食人肉。或復啖狗喻常見也。不妨善生損害淺故猶如啖狗。

    經。頭發蓬亂(至)叫喚馳走。

    贊曰。喻別行相也。因此邊見生六十二見中四十七見如發蓬亂。因此見故共諸外道互相非斥。如殘害𠒋險。外道妄見名𠒋險。故𠒋惡險阻也。無正教食及正理水以資長故。如饑渴所逼。內心既爾。外發聲計著如叫喚。身急隨之行如馳走。

    經。夜叉餓鬼(至)恐畏無量。

    贊曰。此結成也。外道起煩惱虛妄顛倒故。如夜叉餓鬼。在俗起煩惱耽著無知故。如諸惡鳥獸。牒上所明。由起彼故不達正理。貧無智慧如饑急。在俗遍生.老.病.死四位。處處遇惡緣以惑生。如饑急四向。外道不得正視涅因門。妄行苦行而觀正理。如看窗牖不正行故。如是諸難恐畏無量。略說苦惑。諸難尚爾。況諸惡業理喻何窮窺有作窺。小視也。凡相竊視。南楚謂之窺。

    經。是朽故宅(至)其焰俱熾。

    贊曰。下十頌半別明蟲鬼叢雜紛起所由。有三。初二頌明主在無災主無災起。次一頌明由火焚蕩宅宇崩摧。後七頌半屬此紛披蟲鬼擾攘。此初文也。屬音之欲反。屬謂由屬。意說菩薩因位在宅。及成佛已在世。利物生死煩惱災難便息。佛入涅。菩薩隱沒物益寢息。生死煩惱災難遂生。亦由主在宅中。嚴治修織勖勵子息。災難不生。主若離家無人修飾。既無勖勵子息放逸。災起宅崩。故三界宅由佛若在災難不生。由佛若無災難斯起。故言屬于一人。喻佛菩薩也。不由外道唯由佛法。故言一人。又屬音時燭反屬謂攝屬。三界皆是佛之所有。說佛為主。並屬佛故。其人近出入涅。隱離三界生。名為近出。如宅無主。忽然火起喻諸煩惱。損敗身器。如火損舍。應為屬字。無端而有名忽然火起。從生至死觸途皆起名四面一時。因此發生無量惡業名焰俱熾。

    經。棟梁椽柱(至)牆壁崩倒。

    贊曰。由火焚蕩宅宇崩摧。棟梁者受蘊。椽者骨節是色蘊。柱是行蘊。爆聲者喻生苦。爆音博教反。火深烈也。又普駁反。說文灼也。謂披散起。玉篇補角.蒲角.頗角.三反。灼也。熱也。亦為曝字。憤起也。古作㿺曝二形同。震裂者喻老苦。震者驚擗之義。老苦在身如雷驚擗。甚可怖故。或為振字。摧折喻病苦。摧殘身命衰折盛壯。墮落喻死苦。壞壽命故。生老病死並柱合是行蘊無常。于三蘊後想蘊之前。明四相者。欲明生等遍五蘊故。牆壁崩倒。喻于想蘊內外無常。上來受.色.行.想。四蘊無常。在識宅有。前文。已明宅中火起。總說五蘊有生.老.病.死.無常敗壞。深可厭患。問宅中災難。俱是煩惱。何故或說為火。或說為蟲鬼耶。答燒迫身心喻之于火。無知損害。譬之蟲鬼。欲令驚怖厭深。所以種種為喻。識為所依。喻之于宅。煩惱依起故譬火蟲。四蘊俱是能依故說由火摧落。不說蟲鬼亦依火游。

    經。諸鬼神等(至)不能自出。

    贊曰。下七頌半屬此紛披蟲鬼擾攘。有三。一頌半喻欲界災。三頌半喻色界災。二頌半喻無色界災。此初也。諸鬼神等者喻欲界出家外道.在家俗人眾苦所逼。遂揚聲大叫等者。等取蟲獸。故十地論雲。外道知生.老.病.死。生厭。故揚聲大叫。今通在家。又在家起貪等斗諍。外道起諸見斗諍。揚聲大叫此為總句。由起貪等性鈍煩惱。如雕鷲等。由起諸見疾利煩惱如鳩盤荼等。此為別句。雖苦所逼揚聲大叫。在家俗人痴愛故生惱。出家外道以苦欲舍苦。此皆名為周P惶怖不能自出。周P者匆}驚懼也。又為章字。周流也。周流周遍驚懼不安之狀。下有惶怖應為周章。由下悶走已為周章。此應為P。體亦即怖惶。怖者驚懼。故惶悚怖怕也。此依初揚聲大叫解。若依後解在俗及外道起利鈍惑常斗諍故。以此匆遽于生死驚忙于旦夕豈知惑火以焚燒蟲鬼毒之傷害而求出離者也。設欲求出無方自得。

    經。惡獸毒蟲(至)亦住其中。

    贊曰。下三頌半喻色界災。有三。一頌喻俗人外道俱生彼界。一頌喻雖有淨定折伏煩惱煩惱還起。一頌半喻雖求離欲執彼為勝煩惱復生。此初也。色界定深猶如孔穴。在俗生彼如蟲竄之。外道鬼生。故言亦住。竄音七亂反。逃也。玉篇藏蔽也。

    經。薄福德故(至)飲血啖肉。

    贊曰。此喻雖有淨定折伏煩惱煩惱還起。聖人有淨定煩惱不生。彼雖有淨定無真福慧。名薄福德。更為貪.痴.慢.疑.身.邊見等煩惱所燒名為火逼。不能斷滅此等煩惱。仍起見取互相非斥名相殘害。執自勝道如飲血緣見細故。起戒取堅執如啖肉。緣事粗故。啖音土敢反食也。或作啖音屯敢反。

    經。野干之屬(至)四面充塞。

    贊曰。雖求離欲執彼為勝。煩惱復生也。野干者欲界疑之屬者所余煩惱。並已死者先伏斷故。由取定為勝。起色界中愛.見.慢.疑等種種煩惱。名大惡獸。此展轉增長如競來食啖惑火既炎燒炙彌廣因定生惑不可愛樂如臭煙。臭煙繁郁名𤑫𤊹。𤑫音薄紅反。唯有蓬𦮔二字。氣如蓬亂。應為蓬字。有作宰幀R烙衿﹤曰鷸浴R轡夼鉅簟#148153;音蒲沒反。大也。盛也。若塵起作𡋯。火香作。今之臭氣如蓬繁亂。或氣臭大勃起如蓬。有作㶿字不知所出。遍四定生無一處非有。如四面充塞。

    經。蜈蚣蚰蜒(至)隨取而食。

    贊曰。下二頌半喻無色界災。初一頌半喻下三地惑。後一頌喻生有頂地惑。此初也。蜈蚣等類。喻彼凡夫。為下色界惑火所燒。求生無色如走出穴。生下三處。鳩盤荼鬼。喻彼外道。外道多執二上地。以為涅。撥諸凡夫不執以為殊勝涅。因凡起惑如鬼見蟲隨取而食。食者資長義。隨逐彼生惑更增故。

    經。又諸餓鬼(至)周章悶走。

    贊曰。此喻有頂煩惱。生彼外道名為餓鬼。三有頂故名頭上。煩惱更生名火然。無正教食.法水.充濟名饑渴。煩惱所逼如熱惱。恆不安處名周章。周章是周流義。還淪五趣名悶走。有本為障是惶怖義。上來說喻。意令厭怖種種變名。智者應悉。

    經。其宅如是(至)眾難非一。

    贊曰。此文第三結成上難。難既眾多不能具述。眾音有二。職隆之仲二反。

    經。是時宅主在門外立。

    贊曰。下第三大段有十四頌。見設權方喻。長行有四。此中亦爾。初三頌見苦悲生喻。次五頌示大不喻。次三頌思方拔濟喻。後三頌正說三乘喻。初文有二。初二頌頌見苦。後一頌頌悲生。見苦中初二句喻佛出三界。次一頌半喻更聞眾生處難所悲之事。此初文也。主者親也。上也典也領也守也。門有二種。一教門。二行門。佛住果中出因門外。即是位居妙理。亦是理出教門一乘門也。故言門外。由長行言我雖能于此所燒之門安隱得出。今言在外立。有四義。一住待之狀待子出宅故。二將行之貌。將行入救故名為立。三立者不行之相待機熟而垂濟故未即行。四立者起成之義。眾生在生死。未起未成佛如坐。佛已起而成故立也。

    經。聞有人言(至)歡娛樂著。

    贊曰。此喻聞眾生處難。前長行雲長者見是大火。方便品雲我以佛眼觀今言聞者有二義。一自.他影彰。不但自見眾生沒苦。亦聞他三世佛所傳說親.疏相顯。二眼睹苦生親故名見法待機濟疏故與聞名。無始已來放縱馳流。起煩惱分別名先因游戲。受三界苦果。名來入此宅。從無始來因惑.業故。感于識等。背理乖真義名來入。入者處義。非先出故今始名入。彼修解脫分即名為出。良為不修故名為入。三乘種姓未發現行。設發大心退求小果名稚小。稚音直利反。幼弱也。愚痴所蔽名無知。于此苦果放逸六情名歡娛。貪染諸境名樂著。

    經。長者聞已(至)令無燒害。

    贊曰。此頌悲生喻。入宅救之悲生名驚。隨順生死名入火宅。由此入故後亦與子同時方出。循環赴救不顧其難。名宜救濟應時濟故。

    經。告喻諸子(至)相續不斷。

    贊曰。下五頌喻示大不。有二。初四頌密示眾苦以授大乘。後一頌無怖取大。初復有二。初一頌半總告惑.苦還生。後二頌半別告惡處令厭。此初也。說眾患難者。宅壞火災。蟲鬼紛擾。惡鬼者外道諸見。毒蟲者白衣余惑。此二為緣所生一切煩惱災火連綿不息。蔓者連續之貌。有解上去下平呼。既如草蔓。亦如K之長也。或為延如草蔓延長連續不斷。或蔓亡怨反。余戰反。西京賦雲。其形蔓。廣雅蔓長也。遍也。二皆去聲呼之。如野火連綿勢長不斷絕之義。因宅火生。名火蔓。因火宅壞名苦。次第相續不絕。此意顯示因惑生苦。緣生之中無明.行後有識等五。愛.取.有後有生.老死。因苦生惑生死相續無斷絕期。觸.受後有愛.取。老死後還有無明。故說生死名為輪轉。

    經。毒蛇蝮(至)況復大火。

    贊曰。此別告也。毒蛇等也。夜叉惡業也。鳩荼戒取也。野干疑也。狗慢也。雕鷲貪愛也。百足之屬如是等種種煩惱也。既乏法食饑渴故生惱。惱急紛披甚可怖畏。睹其惑相此是苦難極惡處所。已不可樂。況大火因所感燒之果宅。晝夜煎迫。何可貪哉。或復如是煩惱。蟲鬼擾攘。惡相苦已難處。況此乃是損害燒煮。今後世中災難大火。不作此解。蟲鬼即火。何所差別。難處有二義。一難可安處。詩雲。莫我遑處處居也。安也。二苦難處所。

    經。諸子無知(至)嬉戲不已。

    贊曰。此一頌無取大。

    經。是時長者(至)益我愁惱。

    贊曰。下第三段有三頌。思方拔濟喻。有二。初一頌轉益悲生。後二頌正思拔濟。此初也。眾生受苦煩惱增長。轉益菩薩之悲心也。

    經。今此舍宅(至)設諸方便。

    贊曰。正思拔濟也。l者樂著。湎者醉亂。嬉戲縱逸。余意可知。l[皆丁含反。愛樂也。玩著作耽。三字皆得。湎音無兗反。亦嗜著也。亂也。古文䤄。有作i勉不知所從。䤄說文l于酒也。

    經。告諸子等(至)妙寶好車。

    贊曰。下第四段三頌。正說三乘。喻分三。一頌總告許車。一頌陳車在外。一頌說車所從。此初也。

    經。羊車鹿車(至)汝等出來。

    贊曰。陳車在外也。果出于因門。理逾于教外。故言出門外。車體無漏不系名外。若離三界。無施化處。故。在三乘門外也。佛住宅外故呼子出。義如前釋。

    經。吾為汝等(至)可以游戲。

    贊曰。說車所從也。涅寶所無為。先有。不言我作。車是菩提。有為之體。所以言作。作是起義。牛車種智。由教.行生。故名為作。羊鹿二車名教施設。亦言我作。雖並是作牛車作體。羊鹿作名。故皆名作。稱機而濟名隨意樂。

    經。諸子聞說(至)離諸苦難。

    贊曰。下第四大段有六頌半。頌依言免難喻。分二。初一頌半子免災難。後五頌父遂心安。此初也。即時奔競者互相勸勉。馳走而出者精進勇猛也。到空地者。隨其所應。離三障處二空之地。即二乘無學及入初地。出分段死之苦難也。無復生故。惡果名苦。惡因名難。

    經。長者見子(至)我今快樂。

    贊曰。下有五頌。父遂心安。分二。一頌半見已自慶。三頌半喜極告他。此初也。四衢者四諦理也。子既出住四衢。父遂坐師子座。得無畏故。表心安故。由此次言爾時諸子知父安坐。故師子座是父座也。善適父心故言快樂。即是昔者得菩提。後生猶在因數說法時示將垂濟。義同將行救待于子。所以言立。今子果滿已出火宅。父無行待心安稱坐。

    經。此諸子等(至)四面俱起。

    贊曰。下三頌半喜極告他。分二。初二頌明諸子昔日在難。後一頌半明我今救得稱心。此初也。善根難起名生育難。育者長養。無明長蔽善根不大。名愚小無知。沉沒三界名入險宅。或昔教化而今悉忘。故名為小來入火宅。在俗驅驅。如多毒蟲。外道邪學如魑魅可畏。煩惱熾盛如大火猛焰逢緣即生如四面俱起。

    經。而此諸子(至)我今快樂。

    贊曰。此明我今救得稱心自喜慰情。復告他人知自意快。

    經。爾時諸子(至)三種寶車。

    贊曰。已上五十三行半頌。頌昔說權方。下第二段有十二行頌。頌今說實。長行有四。今此亦然。初三頌諸子索三。次一頌半釋成父志。次六頌父但與一。後一頌半越本子心。前後不同故。初文分二。初一頌半標索三車。後一頌半牒先父許。此初也。體父之意無憂慮。故言知父安坐。

    經。如前所許(至)唯垂給與。

    贊曰。牒先父許。故敢承望。當機學時願垂賜與。唯者敬諾之辭。敬諾于父。用三乘。

    經。長者大富(至)造諸大車。

    贊曰。第二釋成父志也。長者大富有為.無為庫藏眾多。周給一國猶用不盡。何況諸子。故以珍實而作大車。教之修習果滿生故。總而言之。一切種智無漏五為此車相。舍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如是故。若說真如為此車體即是寶所。雲何言作。化城教設。亦可說言我所化作。豈說寶所亦是作也。牛車既作明體菩提。

    經。莊嚴飾(至)處處垂下。

    贊曰。下第三段有六頌。父但與一。分四。初四頌裝。次一頌牛相。次半頌儐從。後半頌總標與車。初有九嚴。此中有六。一總嚴。二欄J。三𤧑鐸。四交絡。五蓋。真珠羅網是也。施音式枝反。六華纓以金華飾纓。故名金華諸瓔更非別物。

    經。眾彩雜飾(至)以覆其上。

    贊曰。此有三嚴。七雜嚴眾彩等是。八茵蓐。說文車中重K。即長行也。切韻雲。茵者褥也。蓐者草褥褥。作草華之文。或以草為褥名為茵蓐。有作者。玉篇衣身也。若作虎皮也。釋名雲。文車中所以坐者。用虎皮為之。有文彩。因以下輿相連著。蓐三蒼薦也。應作茵.蓐字。繒通五色綾錦之屬。纊者軟綿之類。將此綾錦.軟綿之類。作其茵蓐。故知蓐作草華之文。九䨱葩即替丹枕。長行取滅定。倚息疲倦。此取善巧智用遍在淨命茵蓐之上。故喻䨱。所望別故亦不相違。此有六德。一神用無方名上妙。二微密難知名細。三積功累行用因華作。修習所成名邸 敉叫 辭性舷該 家病=裎講蝗弧1鷯芻  暈 肌=癜窞恰C 髡吆忠病K膩墓懷跎竦履閹濟壑鼻V N遄孕猿勿 拾住A謇廈喚唷R隕狹潞籩敲鈑謾1楸瘓幻 忻#18993;褥上。

    經。有大白牛(至)以駕寶車。

    贊曰。此牛相有四德。一白牛。二肥壯即膚充也。三筋力。四端美。

    經。多諸儐從(至)等賜諸子。

    贊曰。上半儐從。下半標與。儐音必刃反相也。玉篇導也。出接賓曰儐。入贊禮曰相。又儐進之也。陳也。或作檳。今前導為儐。後隨為從。以上所說車之相貌與長行同。具牒指數。與前異者隨文略解。諸有讀者應對長行一一解釋。恐繁且止。

    經。諸子是時(至)自在無礙。

    贊曰。第四越子本心也。游四方者喻化四生。得智覺故。嬉戲。得滅理故快樂。獲神通故自在。離諸障故無礙。或自在有十。一財。二心。三壽。四業。五生。六勝解。七願。八神力。九法。十智。如余處說。復有四自在。一相。二土。三智。四業。今皆獲得。

    經。告舍利弗(至)世間之父。

    贊曰。上六十五頌半頌喻說。下十八頌頌合說。準前為二。初十一頌頌合昔權。後有七頌頌合今實。合昔權有四。初一頌頌合三界佛有。次三頌頌合五趣危亡。次五頌半頌合見設權方。後一頌半頌合依言免難。此初文也。同前長行。

    經。一切眾生(至)無有慧心。

    贊曰。下第二有三頌。合五趣危亡。分三。初一頌合人眾甚多。眾子游居。無種姓者雖不同真子亦養子故。一頌合宅宇危朽。一頌合諸方災起。此初文也。深著世樂。起惡深也。亦有本雲深著五欲。取初為正。通三界故。無有慧心。無善意也。

    經。三界無安(至)熾然不息。

    贊曰。初一頌宅宇危朽。五蘊俱為四苦所逼。遷謝變改。後一頌諸方災起。遍生老病死四位之中。皆有猛火煩惱熾然。熾音處志反。盛也。

    經。如來已離(至)安處林野。

    贊曰。下第三有五頌半。合見設權方。分三。初三頌合見苦悲生。次一頌合示大不。後一頌半合正說三乘。無思方拔濟。初復有三。初一頌明自出宅。次一頌宅屬于我。後一頌明已力能。此初也。證涅故寂然。出生死故閑居。常在定中。深放曠故。安處林野。定是功德之叢林故。如有頌言象王居曠野放暢心無憂智者處山林逍遙寂靜樂。

    經。今此三界(至)悉是吾子。

    贊曰。宅屬于我。生皆我子。

    經。而今此處(至)能為救護。

    贊曰。明已力能非余能也。

    經。雖復教詔(至)貪著深故。

    贊曰。一頌合示大不。教者訓。詔者明。雖明訓之不信大乘。耽欲深故。或雲教招。招者誘也。明白引訓故。

    經。是以方便(至)出世間道。

    贊曰。合正說三乘也。

    經。是諸子等(至)不退菩薩。

    贊曰。第四合依言免難。心決定者不疑四諦。得證真諦。具六通者得阿羅漢。余二果可知。論說不退住初地已上。出分段生故。三明者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如次能知去來今世除三際愚。所知勝故。三獨稱明。

    經。汝舍利弗(至)得成佛道。

    贊曰。下有七頌頌合今說實。分二。初兩頌合父但與一。後五頌嘆乘德勝。此初也。

    經。是乘微妙(至)為無有上。

    贊曰。五頌嘆乘勝德。分四。初一頌嘆乘四德。次一頌聖所稱嘆。次一頌娛樂之具。後兩頌第一之樂。此初也。此有四德。一微妙深勝故。二清淨離障故。三第一最勝故。四無上莫過故。

    經。佛所悅可(至)供養禮拜。

    贊曰。聖所稱嘆。不但佛悅而可嘆之。亦可為眾生三業俱歸仰。

    經。無量億千(至)及佛余法。

    贊曰。頌娛樂之具。

    經。得如是乘(至)直至道場。

    贊曰。頌第一之樂。日夜劫數常得游戲者。三乘俱登初地已上。乘此一乘種智。經兩阿僧。方至佛位。若二乘者乘無漏教.及有漏乘。一大阿僧方入初地。如是總名日夜劫數。三種意生身。乘此無漏寶一乘故。直至道場佛之位矣。菩提.涅生道處名為道場。或乘種智之因乘故。至佛位中大般涅之道場也。或至佛果真如道場。此乃因乘。方至果乘。由是上來總說教.理.行.果俱是乘體。

    經。以是因緣(至)除佛方便。

    贊曰。頌長行中大段第三結答之文。當知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別說三。以是上來所說理故。于十方界而諦審求。更無二乘之體。除佛方便教說有三。亦更無三極果之體。除說其因方便有三。

    經。告舍利弗(至)令出三界。

    贊曰。正喻化中大文有三。上來已總略指。答為許說之由。及正說法喻令其開曉。自下第三有八十行半頌。勸信解于此經欣當來之佛智有二。初有十四頌半。顯法有權實。令舍權取實。後有六十六頌。示人之是非。令學是除非。初中復二。初二頌明父子情深見苦能拔。後十二頌半正顯權.實。令其取舍此初也。累音力委反積也。

    經。我雖先說(至)唯佛智慧。

    贊曰。下十二頌半正顯權.實。令舍權取實。中有二。初一頌半。總標昔權今實。後十一頌別顯今實昔權此初也。我雖先說汝等滅度。但能盡彼分段生死。以得涅。後有不續。其變易生非別業招。不障無學入無余故。此隱不說。汝之滅度而實不是大般涅實滅度也。汝等所應更修作者。唯佛智慧性為法身。相為大慧。智證理故。二障不生。便得解脫。名大涅。三事具足故。

    經。若有菩薩(至)皆是菩薩。

    贊曰。下十一頌。今實.昔權。中有二。初九頌半明今實昔權。後一頌半結之。初中復二。初二頌顯今實。後七頌半顯昔權。此初也。

    經。若人小智(至)真實無異。

    贊曰。下七頌半顯昔權。中有二。初六頌明權四諦。後一頌半釋得權處。初文有四。二頌苦諦。一頌半集諦。一頌半滅諦。一頌道諦。此初也。深著愛欲者所愛內身。所欲外境。皆苦諦故。初頌說苦諦。意不棄世諦而入真諦故。後頌眾生歡喜。故得入聖得未曾有。真實無異釋苦是諦。諦是實義。遺教經言。佛說苦諦不可令樂。是實苦故。

    經。若有眾生(至)方便說道。

    贊曰。此集諦也。苦因者集諦業.煩惱也。道者因義。即體集諦。苦諦因故。又說道諦斷于集故。

    經。諸苦所因(至)名第三諦。

    贊曰。此滅諦也。貪為苦本。本在苦生。若滅貪本苦果便滅。所依止者苦果身也。為滅集苦說滅諦也。

    經。為滅諦故(至)名得解脫。

    贊曰。此道諦也。由道證滅。離苦縛故。名證涅得解脫也。

    經。是人于何(至)一切解脫。

    贊曰。釋得權處。初二句問。後四句答。但離虛妄煩惱.業.苦分段生死名得解脫。證得有作四聖諦故。未得二障.二業.二死皆都滅盡。一切解脫法空無作四聖諦故。有作四諦者分段生死為苦諦。業.煩惱為集諦。有無余依涅為滅諦。生空智品以為道諦。無作四諦者。變易生死為苦諦。所知障為集諦。無住涅為滅諦。法空智品為道諦。故勝雲如是八聖諦。非諸聲聞.緣覺所知。

    經。佛說是人(至)令至滅度。

    贊曰。明今實昔權。中第二結也。此意有二。一佛說二乘住權。未實滅度。斯人未得無上道故。二我意亦不欲令二乘住權者即至無余之滅度也。意欲令取大般涅無上之道。不令住權便究竟滅。

    經。我為法王(至)故現于世。

    贊曰。上十四半明法之權實。令舍權取實。下六十六頌。示人之是非令學是除非。分四。初二頌半明我識根器所以能說。汝等不識。勿妄宣傳。次八頌明信者位高。皆久植德本。次三十六頌半無智之人不信罪相。後十九頌于有智者應為說之。初中復二。初一頌我識根器所以能說。後一頌半汝等不識勿妄宣傳。此初也。為法王故通識藥.病。法于自在別識法藥。安隱眾生。別識根器。能應機說故現世間。

    經。汝舍利弗(至)勿妄宣傳。

    贊曰。此明汝等不識勿妄宣傳。法印者一乘妙理。印大乘教令決定故。我為利益故說此印。汝既不識藥之與病。勿妄傳授恐禍生故。

    經。若有聞者(至)阿䟦致。

    贊曰。下第二段有八頌。信者位高。皆久植德本。中有六頌。一頌位高能信。一頌半往遇佛緣。曾聞方信。一頌半若有能信汝之所說即見我等。一頌智深能信識淺不能。一頌決定姓二乘所不能信。後二頌不定姓二乘方順生信。此初也。有聞此經心生隨喜。身心二頂敬而信之當知是人住不退地。阿跋致此雲不退。亦有本雲阿惟越致.阿毗跋致從阿跋致為正。余音訛也。信.位.證.行。四不退中。皆能爾故根機熟故。

    經。若有信受(至)亦聞是法。

    贊曰。第二昔遇佛緣。曾聞方信有宿因故。

    經。若人有能信(至)並諸菩薩。

    贊曰。第三若信汝說。則見我身比丘.菩薩.三寶無異故。三寶同體故。若別體者當必見故。見之因故。我等皆欲令聞此法。理無別故。

    經。斯法華經(至)迷惑不解。

    贊曰。第四智深能信理深妙故。淺識不能。謂愚凡夫。

    經。一切聲聞(至)力所不及。

    贊曰。第五決定二乘。所不能悟乖本心故。不愚法者可有信義無順修行。

    經。汝舍利弗(至)非已智分。

    贊曰。第六不定姓二乘。方順生信。汝最上根尚信我語方漸證入。況余不定聲聞姓耶。菩薩聞之能思擇入。尚音常兩反。玉篇時亮反。庶幾也。且也。

    經。又舍利弗(至)莫說此經。

    贊曰。下第三段。三十六頌半。無智之人不信罪相。有二。初二頌外道凡夫。若有七惡應勿為說。後三十四頌半。脫其為說。彼懷不信。惡因果相。初中有二。初一頌具四惡應勿為說。後一頌具三惡亦勿為說。此初也。四惡者。一x。恃族姓色力聰睿財富而醉逸者。二慢。具七慢。以陵人少德謂多。五千之輩。三懈怠。放逸。縱蕩而無厭者。四我見。外道之徒。若深厭生死欣求出世。自卑尊人下心愛法。翹勤不縱逸。遣惑觀無我。信順此經方應為說。故具四惡。不應為說。下皆準知。

    經。凡夫淺識(至)亦勿為說。

    贊曰。此有三惡。一淺識詐現聰明。識達不遠。二深著五欲。在家五欲耽醉身心煩惱重者。三聞不能解愚鈍凡夫無種姓者。愚法定姓二乘之屬。皆勿為說。

    經。若人不信(至)世間佛種。

    贊曰。下三十四頌半。脫其為說。彼懷不信。惡因果相。有二。初四頌半不信故種惡因。後三十頌不信故受惡果。初復有二。初一頌不信故。善滅。後三頌半不信故惡生。此初也。滅有漏因名斷世間種。滅無漏因名斷佛種。由信此經初燻有漏善種子。故生于人天受勝妙樂。資長無漏法爾種子後漸入聖。新生無漏。展轉乃至成佛之果。故信此經。能為世間近人天因。遠成佛因。當來成佛利樂無邊。若自不信毀謗障礙不令流行令他不信。豈非斷于二類種耶。乃為挑壞天人眼目。或斷一切世間之佛種。損破無漏種子法故。由此經說。若有勸發菩提心者佛種不斷。故謗此經斷菩提心名斷佛種。法不行故亦斷法種。既不發心不證聖道亦斷僧種。今從勝說唯斷佛種。

    經。或復頻蹙(至)如斯經典。

    贊曰。下三頌半不信故惡生。有二。初二頌于法不信起三惡業。後一頌半于人不信起四惡行。此初也。頻蹙者身不信相。若蹙眉作顰。今雲頻者數數蹙。亦並也。眉並一處。蹙音子六反。迫也。亦作[跳-兆+(戚/且)]。疑惑者心不信相。誹謗者語不信相此中應言。若佛在世若滅度後。其有誹謗如斯經典。或復頻蹙而懷疑惑。汝當听說此人罪報。文中倒也。

    經。見有讀誦(至)汝今復听。

    贊曰。于人不信。起四惡行也。于四人不信。一讀。二誦。三書。四持。理準總應于行十種法行人邊俱起不信。此中略故但舉四人起四惡行。四惡行者。一輕賤。二憎嫌。三嫉妒。四結恨。略說此四最輕罪因其實打罵.殺縛.盜劫.誹謗說過。忿害等惡皆重罪因。略而不舉。當听其果。

    經。其人命終(至)至無數劫。

    贊曰。下三十頌由不信故。受惡果相。分二。初二十八頌明不信果。後二頌結成。初中復二。初二十二頌別歷三趣。受異熟果相。後六頌總歷四趣。受增上等流二果之相。初中有三。一頌半受地獄果相。次十頌半受畜生果相。後十頌受人中果相。不說餓鬼餓鬼多由貪生。不信此經生貪者少故。略而不說實非無也。下文亦有。前第一卷說五趣。以六門分別。上已釋三門。一名。二體。三開合訖。今更辨余三門一處所。二果相。三壽量。處所者捺落迦有三。一根本。二近邊。三孤獨。根本即是八熱。八寒。八熱者。一等活。二黑繩。三眾合。四號叫。五大號叫。六燒燃。七極燒燃。八無間。此八苦器處所縱廣皆十千由旬。八寒者一皰。二皰裂。三𠿒哳沾四郝郝凡五虎虎凡六青蓮華。七紅蓮華。八大紅蓮華。此下三萬二千逾繕那有等活。等活下四千逾繕那有黑繩等七。如是以下六捺落迦相去皆隔二千由旬。其八寒地獄皆小于熱地獄。此上所說根本地獄。有義地獄上下重疊。略計無間底去地並有十二萬八千由旬。此釋不然。妙高去水下但說八萬。即踞金輪定不可爾。故有釋言此下過三萬二千由旬有等活。等活下四千有余七。余七傍相當非上下。初寒與等活齊。初寒下二千有余七寒。七寒亦傍相當。非上下。其八地獄廣十千由旬。不說上下。瑜伽但言此下三萬二千有等活。等活下四千有余那落迦。初寒在等活傍。此下二千有余寒那落迦。那落迦處廣十千。不別說上下相去皆四千及一一地獄皆十千。故婆沙有二說。俱舍乃雲下過二萬至無間底。極為淺近。近邊即是八熱門外面各四門。俱舍說為十六增也。謂鵝惺 嚳嬡辛液印9露蘭詞巧郊溘 笆饗驢罩小;蛞換蚨嗍蘢鎦 Αbr />
    傍生之類本居大海。流住余處。

    正法念說下過五百由旬有琰摩王國。後流余處。

    人住四大洲八中洲。一一各有五百小洲。以為眷屬。

    天住六欲色無色界。四大王眾天居妙高山半腹之中第四層級。俱舍說住初金山頂。三十三天住妙高頂。自余諸天皆漸次住已上空中。須彌山頂去下八萬逾繕那。已上諸天皆去地一倍。夜摩天去地一十六萬。知足天去地三十二萬。除無雲天乃至已上皆準當知。無色界天在欲色界隨先入定處而便受果故。

    非天根本住在妙高山北北海之下。

    余傍小者。隨在四洲。如前已說。

    受果相者。謂那落迦有情。多分受用極治罰苦。傍生有情。多分受用相食啖苦。餓鬼有情。多分受用極饑渴苦。人趣有情。多分受用匱乏追求種種之苦。天趣有情多分受用衰惱墜沒之苦。八熱地獄受苦相者。一等活苦相。謂彼有情多共聚集。業增上所生種種苦具。次第而起。更相殘害悶絕地。次虛空中有大聲言。此諸有情可還等活可還等活。次彼有情_然復起。如前苦具還受殘害。由此因緣長時受苦。乃至先世所造一切惡不善業未盡未出。二黑繩苦相。謂彼有情多分為彼所攝獄卒以黑繩拼之。或為四方。或為八方。或為種種圖畫文像。彼既拼已隨其處所若鑿若𣃆。若斫。若剜。由如是等種種因緣長時受苦。業盡方出。三眾合苦相。謂彼有情或時展轉聚集和合。爾時便有彼攝獄卒驅逼令入兩鐵頭大山之間。彼既人已兩山迫之。既被迫已一切門中血便流注。如是兩鐵羝頭馬頭象頭師子頭虎頭亦爾。復令和合置大鐵槽中。壓之如壓甘蔗。既被壓已血便流注復和合已有大鐵山。從上而墮。令彼有情在鐵地。若斫。若刺。或搗或裂。既被斫刺及搗裂已血便流注。長時受苦。業盡方出。此苦有三。一兩山迫。二鐵糟壓。三鐵山墮。四號叫苦相。謂彼有情尋求舍宅。便入大鐵室中。彼才入已即便火起。由此燒燃。極燒然。遍極燒然。既被燒已苦痛逼切。發聲號叫。長時受苦。業盡方出。五大號叫苦相。與此差別。謂彼室宅其如胎藏。苦既過前。發聲遂大。六燒燃苦相謂彼獄卒以諸有情。置無量逾繕那三熱大鐵熬上。左右轉之。表里燒薄。又如炙魚。以大鐵串。從下貫之徹頂而出返覆而炙。令彼有情諸根毛孔口中悉皆焰起。復以有情置于如前大熱鐵地。或仰或覆以三熱大鐵椎或棒或打或築遍打遍築。令如肉摶。長時受苦業盡方出。此苦有三。一左右燒薄。二鐵串貫炙。三鐵棒推打。七極燒燃苦相。與前差別。謂以三支大熱鐵串從下貫之。徹其兩膊及頂而出。由此眼耳鼻口毛孔猛焰流出。又以三熱大銅鐵遍裹其身又復倒擲如前。三熱彌滿灰水大鐵鑊中而煎煮之。其湯涌沸。令此有情隨湯飄轉或出或沒。令其血肉及以皮脈悉皆銷爛。唯骨在。尋復漉之。置熱鐵地上。令皮肉血脈復生如故。還置鑊中。余如大熱那落迦說。長時受苦業盡方出。此苦有三。一三支串貫。二鐵纏裹三熱湯煎煮。八于無間大那落迦。所受苦相。謂于東方多百逾繕那三熱大鐵地上。有猛熾火刺。騰焰而來刺彼有情。穿皮入肉斷筋破骨。復徹其髓燒如脂燭如是舉身皆成猛焰。如是余方火刺亦爾。由此彼有情與猛焰和雜唯見火聚。從四方來火焰相雜無有間隙。所受苦痛亦無間隙。唯聞苦痛號叫之聲。知有眾生。又以鐵箕盛滿三熱猛焰鐵炭。而簸B之復置熱鐵地上。令登大熱鐵山。上而復下。下而復上。從其口中拔出其舌。以百鐵釘。釘而張之。令無皺攝。如張牛皮。復更仰臥熱鐵地上。以熱鐵鉗鉗口令開。又以三熱大熱鐵丸置其口中。即燒其口及以咽喉。徹于腑藏從下而出。又以洋銅而灌其口。燒喉及口徹于腑藏。從下而出。所余苦惱如極燒然。長時受苦業盡方出。此苦有六。一四方火刺。二鐵炭B簸。三上下鐵山。四鐵釘釘舌。五令吞鐵丸。六洋銅灌口。今此略說粗顯苦具非于大那落迦中無余苦具。上說根本八熱苦相。近邊苦相者。一一大那落迦皆有四方四岸四門。鐵牆圍繞。從四門出。二門外皆有四園。一謂鵝小鵝釁胂ャ1酥鈑星槌鑾笊  S渦兄鏈恕O倫闃 薄Fシ飩罟遣 聰謾>僮慊股6絞悍唷J悍轡 唷4酥鈑星槲 笊  憂俺 選=Лж渦邢萑肫渲惺鬃憔忝弧S鐘諛嗄詼嚶行L矩吒蟲。身長一尺嘴白頭黑。穿皮入肉。斷筋破骨。取髓而食。三鋒刃園。此別有三。一刃路。有利刃劍。仰刃為路。彼諸有情從前出已游行至此。下足之時。皮肉筋骨悉皆銷爛。舉足之時還復如故。二劍葉林。彼諸有情從前出已往趣彼陰。才坐其下微風遂起。劍葉墮落。斫截其身一切支節。便即地。有黑黧狗。 掣背胎而啖食之。三鐵刺林。有鐵設 ├媼腫慈繚砑源淌鰲1酥鈑星櫬憂俺 馴 慈ヅ S曬返瘸盟斕瞧瀋稀5鋇侵 幣磺寫譚嫦螄露獺1擻率鰲W旄椿叵蟶瞎崠唐瀋懟1櫓鈧P 6北閿刑齏竽瘛I媳送飛匣蟶掀瀦m。探啄眼精而啖食之。四烈河園有廣大河。沸熱灰水。彌滿其中。彼諸有情尋求舍宅。從彼出已來墮此中。猶如以豆置之大鑊。燃猛熾火而煎煮之隨湯騰涌周旋回沒。于河兩岸有諸獄卒手執杖索及以大網。行列而住遮彼有情不令得出。或以索或以網漉。復置廣大熱鐵地上。仰彼有情。而問之言。汝等今者欲何所須。彼答言我今竟無覺知。然為種種饑苦。所逼。時彼獄卒即以鐵鉗鉗口令開。便以極熱燒然鐵丸置其口中。余如前說。若彼答言我今渴苦。獄卒即以洋銅灌口。長時受苦。業盡方出。其孤獨那落迦所受苦相。處所雖小種種苦具。無不具足。如妙吉祥問大采豆子經廣說其相。

    八寒相者。一皰那落迦。受生有情極重廣大。寒觸所觸。一切身分悉皆卷縮。猶如瘡皰。二皰裂那落迦。猶如皰潰。膿血流出其瘡卷縮。三𠿒哳沽。四郝郝凡。五虎虎凡。此三那落迦。受罪。有情苦音差別以立其名。六青蓮華那落迦。由重廣大寒苦觸所觸。一切身分悉皆青瘀。皮膚破裂。或五或六。七紅。蓮那落迦。過此青已色變紅赤。皮膚分裂。或十或多。八大紅蓮那落迦。謂彼身分極大紅赤。皮膚分裂。或百或多其傍生趣。更相殘害。如羸弱者為諸強力之所殺害。受種種苦。以不自在他所驅馳。多被鞭撻。與彼人天為資生具。由此因緣具受種種極重苦惱其餓鬼趣略有三種。一由外障礙飲食。二由內障礙飲食。三飲食無有障礙。由外障礙飲食者。由習上品慳故生鬼趣中。常與饑渴相應。皮肉血脈皆悉枯槁。猶如灰炭。頭發蓬亂其面黯黑。唇口干焦。常以其舌舐略口面。饑渴P惶處處馳走。所到泉池為余有情手執刀杖及以索。行列守護令不得趣。或強趣之便見其泉變成膿血。自不欲飲。如是等名由外障礙飲食。由內障礙飲食者。謂彼有情咽或如針。口或如炬。或復頸癭其腹寬大。由此因緣。縱得飲食無他障礙。自然不能若啖若飲。如是等名由內障礙飲食。此前文說其咽如針。皆是此輩。飲食無有障礙者。謂有餓鬼。名猛焰。隨所飲啖皆被燒然。由此常受饑渴大苦。復有餓鬼。名食糞穢。或有一分食糞飲尿。或復一分唯能飲啖極可厭惡。生熟臭穢。縱得香美而不能食。或有一分自割身肉而啖食之。縱得余食竟不能啖。如是等輩是名飲食無有障礙。

    其人趣中多受是苦。謂俱生饑渴遺乏苦小來貧窮故。所欲不果。匱乏苦粗疏飲食。匱乏苦逼切追求。攝受匱乏苦為他卑下。被主逼切等。苦時節變異。若寒若熱。匱乏苦黑等中。障所作事業。皆悉休廢匱乏苦又受變壞老病死。苦由那落迦等中謂死為樂。故于彼趣不立為苦。

    其天趣中無解支節苦。而有死墮苦。如經中說有諸天子將欲沒時。五相先現。一衣垢染現。二華萎悴。三兩腋汗流。四身便臭穢。五天及天子。不樂本坐。時彼天子偃臥林間。所有榕 胗 熳庸參 蝸貳1思艘焉笥強唷8詞芰犛ク踔 唷S捎泄憒蟾>鄢刪圖骯憒笪逵熳由薄K啾「V罹商熳蛹鴉灘朗艽笥強唷4松縴低  F湎露 質茼澆仄隻登韃瀉χ 唷S捎敕翹旃艙節渮薄L 敕翹 ;г轡М塴<粗此惱濤澆鷚碾樟鵒⑴9蠶嗾蕉貳6敝釤旒壩敕翹 ;蚨現P ;蚱破瀋懟;蚋粗濾饋H羯松懟6轄 P谷綣省H舳掀涫住<幢汩駢狻L 敕翹 ;ж興ゃH惶於嗍グκ魄抗省H黃潯碩粑 ゃ<賜巳胱怨 R閻  嗑共晃課省S紗艘蛟當慊秤瞧蕁H秈斕檬ゃ1閎敕翹旃 小N 崞澠 鶇宋н骸H舴翹斕檬カ慈 旃 N 笏鬧炙脹游豆省9蠶嗾節骸8從星苛μ熳印2乓環 摺V盍猶熳印1惚磺 銎渥怨 J槍手釤焓莧摯唷N剿藍榭唷A犛唷m澆仄隻擋瀉η 唷I縴滌緲唷I 奚 纈星槲奘塹瓤唷S殺擻星櫸鞘芸嗥鞁省H揮紗種乜喙省K當宋 唷S蟹襯展省S卸ㄕ瞎省S謁蘭白﹝蛔栽詮省S紗巳緗雜鋅喙省2豢砂 幀Nㄎ蘼┘繅磺寫種}羈嚶藍稀J槍飾 聳鞘チ謇幀I縴倒唷br />
    其壽量者。贍部洲人壽量不定。彼人以三十日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或時壽無量歲。謂成壞劫。或于一時壽八萬歲謂住劫初減時。或于一時。壽重漸減乃至十歲三災起時。東毗提訶人壽增定二百五十歲。西瞿陀尼人。壽增定五百歲。北拘盧洲壽定千歲。

    又人間五十年是四天王眾天一日一夜。以此數為月。以此月積為年。彼壽五百歲。人間百歲是三十三天一日一夜。以此數為月年壽命千歲。如是乃至他化自在天日夜及壽各增前倍。又四天王眾天滿足五百歲。是等活大那落迦一日一夜。即以此積為月年。彼壽五百歲。如是以三十三天壽量成黑繩地獄壽。以時分天壽量。成眾合壽量。以知足天壽量成號叫壽量。以樂變化天壽量。成大號叫壽量。以他化自在天壽量成燒然壽量。極燒然壽量半中劫。無間地獄壽一中劫。謂如從八萬減至十歲。十歲復增至八萬歲。名一中劫是無間劫量。非天壽量如三十三天。傍生餓鬼壽量不定。

    又寒地獄于八熱大地獄次第相望。壽量近半。近邊孤獨二地獄中。壽量不定。上說欲果五趣壽量梵眾天壽二十中劫一劫。梵輔天壽四十中劫一劫大梵天壽六十中劫一劫。少光天壽八十中劫二劫。以上諸天壽量相望各漸倍增。唯除無雲。當知彼天壽減三劫。空無邊處壽二萬劫。識無邊處壽四萬劫。無所有處壽六萬劫。非想非非想處壽八萬劫。上來所說除北拘盧洲余一切處悉有中夭。雖一切化生身死皆無滓穢。然即今時人鬼傍生皆有滓身。天及地獄與識俱沒。無滓穢身。然正法念等說一百三十六地獄者。八大地獄一一皆有十六近邊四門園觀。計有一百二十八所。並根本八。都計合成一百三十六。不數八寒及孤獨處若計此者地獄甚多。瑜伽論雲。此下過三萬二千有等活。明知地獄在此洲下。小乘說不同若依正法念經。在須彌山下。有大地獄。上說壽量。

    其身量者贍部洲人身量不定。或時高大。或時卑小。然隨自肘三肘半量。余三洲人亦隨自肘三肘半量。身或高大。四天王天身量如一拘盧舍四分之一。三十三天身量復增一足。一足者一拘盧舍分為四分。一分中半名為一足。帝釋身量半拘盧舍。時分天身量亦半拘盧舍。此上欲天身量當知漸漸各增一足。梵眾天半逾繕那。梵輔天一逾繕那。大梵天一逾繕那半。少光天二逾繕那。以上諸天各漸倍增。唯除無雲。應知彼天減三逾繕那。無色無形不說身量。然論復言色無色天變身萬億共立毛端空量地界。仁王經列無色界眾。阿含經說無色界天淚下如春細雨。佛邊側立。皆是化作。隨時大小非業果身。

    其大地獄中身量不定。若作若增長。極重不善業感身廣大。余則不爾。其寒地獄獨一。近邊。傍生。餓鬼。亦爾。

    諸非天身量如三十三天。此說根本非天。若在此洲身量便小不定。略依要義分別諸趣。余一切義如理當知釋經文者梵雲阿鼻至。此雲無間。瑜伽雲以彼受苦無間隙故。火無間故。由謗經故。具受一劫。一中劫也。命極至此劫盡。更生。如是展轉至無數劫般若經中說謗大乘故。此方地獄盡生于東方。如是展轉遍十方獄。十方獄盡還生此中。故此說雲如是展轉至無數劫。非但唯墮無間獄中。亦墮余處。此中偏舉一重處故。此雖一業從初受為名但名生報。三乘通逆。謂殺父.害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其薩遮尼乾子經說大乘五逆。一破塔壞寺。焚燒經像。盜用三寶財物。二謗三乘法。言非聖法。障礙留難隱蔽覆藏。三于一切出家人所。有戒無戒持戒破戒.打罵呵責.說其過失禁閉牢獄。或脫袈裟逼令還俗。責役驅使債其發調。斷其命根。四謂殺父。害母。出佛身血殺阿羅漢。破和合僧。五起大邪見謗無因果。長夜常行十不善業故。今不信此經。入無間獄已如是展轉乃至無數。俱舍論說。五逆之中。破僧最重。定受無間一劫之苦。今乃過彼故言劫盡更生等。

    經。從地獄出(至)受斯罪報。

    贊曰。下第二段有十頌半。受畜生報有四。初三頌半受狗野干果。二頌受駝驢果。二頌受野干果。三頌受蟒身果。此初也。畜音丑救反。六畜也。又許救反養也。許郁。丑六二反聚也。今從初二。大乘一業能感多果。從初為名。皆彼果故。此中言從地獄出當墮畜生等。下準此知𩑔音苦骨反。三蒼頭禿無毛。通俗文.切韻.白禿也。音同窟。又𩑔瘦者皮肉干枯之貌。下有枯竭故。前釋善。今此𩑔字或讀作五轄反。應為髻字。仍未詳音。梨音力脂反。方言面似凍梨。有作黧字。玉篇力奚反黑也。老也。字林黑黃也。通俗文斑黑曰黧。或作梨字亦色斑駁也。全黑為。有二音。一徒感反。與𧝓同[*m]色。又他感反桑之葚之色也。若青黑色作于檻反。嬈音奴了反。惱也。戲相擾作嬲。擾亂作 E 煞礎S衿  蜃魅乓簟O放 病9酚惺 R#169044;。二瘦。三色黧。四疥癩。五觸嬈。嬈打惱也。六人所惡賤。惡音惡故反。七常困饑渴。八骨肉枯竭。九生被楚毒。十死被瓦石。此等惡果各應說因之所招感。恐繁故止。

    經。若作駝(至)獲罪如是。

    贊曰。此二頌駝驢果此有四果。一負重。二杖捶。三念食四無知駱音洛。亦為駝有作駱。馬色也。非此義。駝駝皆得。

    經。有作野干(至)或時致死。

    贊曰。受野干果有四。一疥癩。二無一目亦無雙者。若偏信小乘唯不信大乘故無一目。三打擲四致死。

    經。于此死已(至)獲罪如是。

    贊曰。受蟒身果。有五一。身大。二聾。三。音五駭反痴也。四無足。五小蟲食。有作。音于阮反。今此體屈故應作。有作宛。于遠反。玉篇宛小孔也。四方高中下曰宛。切韻屈草自覆也。本非宛轉字故應從。唼音玉篇所甲反。鳧雁口食曰唼。今既入口應作𠯗。子答反。古作唼者即鳥食[+庚]喋字。[+庚]音所甲反。喋音丈甲反。字林唼血亦作唼。

    經。若得為人(至)所依怙。

    贊曰。下有十頌。得惡人果。有二。初七頌有惡報。後三頌無善果。初中有四。三頌惡形容。一頌無依托。二頌薄福。一頌橫罹殃。此初也。有十七果。一鈍。二矬昨和反短也。三丑陋盧候反亦丑也。四𤼣力員反。手拘病。乃是。字應從此。有作攣非此義。乃是綴鷹拘也。今既是病。應作𤼣字。五必益反。手拘名𤼣腳跛名。有作癖。腹中癖病。非腳跛。六盲。七聾。八背傴于武反。背曲不申也。九人不信。十口臭。十一鬼著。十二貧窮。十三下賤。十四他使所里反。十五多病。十六瘦音相焦反渴病名。十七無依怙胡古反恃也。或開瘦為一。瘦病與病別。便成十八。上來一頌意業果。一頌語業果。一頌身業果。由意為導首引痤陋等故。

    經。雖親附人(至)尋復忘失。

    贊曰。無依托也。附音符遇反近也。有二果可知。

    經。若修醫道(至)而復增劇。

    贊曰。薄福。有二果可知。

    經。若他反逆(至)橫罹其殃。

    贊曰。橫罹殃也。抄音初教反。或作𥘤或作鈔。玉篇抄掠也。強取物也。竊私也。橫罹非理來也。

    經。如斯罪人(至)永不聞法。

    贊曰。下三頌無善果。有三。一頌不見佛。一頌不聞法。一頌常根缺此。初二也。

    經。于無數劫(至)諸根不具。

    贊曰。此根缺也。初頌有一。佛前後難。第二有六難。地獄.畜生.餓鬼.北洲.長壽天.為生難處。世智辨聰。難為狂聾心亂永不聞法。第三頌有一。諸根不具難。合有八難故無善也。

    經。常處地獄(至)獲罪如是。

    贊曰。下有六頌。總明歷四趣。受增上等流果。分四。初半頌地獄。半頌餓鬼。一頌畜生。四頌惡人。此初三也。園觀者古段反。樓觀也。若舍作館。余惡道者餓鬼等也。以謗正法慳貪自居不順修學。故生鬼趣。前據此少。故不別說。

    經。若得為人(至)以為衣服。

    贊曰。下四頌惡人果。有四。一頌惡嚴。一頌惡服。半頌惡狀。一頌半惡行。此初二也。喑亦啞不能言也。有作喑。字林喑喑也。音子夜反。啞有作啞。字林乙白反。笑聲也。切韻啞口不能言。疽音七余反。亦癰也。

    經。身常臭處(至)獲罪如是。

    贊曰。此惡狀及惡行也。深著我見痴增上故。貪可知。

    經。告舍利弗(至)莫說此經。

    贊曰。上二十八頌。明不信果。此二頌結成。

    經。若有利根(至)乃可為說。

    贊曰。六十六頌。示人之是非。令學是除非。中有四。上已三段。下第四段有十九頌。于有智者應為說之。有二。初十七頌應為說相。後二頌結之。初中有三。初一頌半從來未發心驗有佛種姓乃可為說。次十頌半雖已發心有六度習乃可為說。後五頌雖有性.習復能有重法求法之心方可為說。此初驗有六德。一利根聞速解故。二智慧別是非故。三明了不迷暗故。四多聞先有學植故。五強識精彩齊爽故。六為說法華。好求佛道非求余道。樂超塵俗。或性求覺路不樂愚迷乃可為說。

    經。若又曾見(至)乃可為說。

    贊曰。雖已發心有六度習。中有六。一頌半曾種施習。一頌精進習。一頌半定習。三頌戒習。一頌半忍習。二頌慧習。此初也。曾見佛故久種施習可為說之。此下所驗隨舉是事如菩薩地。勘撿說之。

    經。若人精進(至)乃可為說。

    贊曰。初一頌勤。一頌半定也。

    經。又舍利弗(至)乃可為說。

    贊曰。此三頌戒習。初一頌半舍惡近善緣。安樂行品當說其相。後一頌半堅持淨戒。潔音古屑反。亦清也。

    經。若人無(至)乃可為說。

    贊曰。初一頌半忍習。後二頌慧習也。質直安受苦忍。常愍耐怨害忍。敬佛諦察法忍。

    經。若有比丘(至)乃可為說。

    贊曰。下五頌復能求法重法。分二。初二頌半專求大乘。後二頌半諦求大乘。此初有二。初一頌求法頂受。後一頌半不求余經。余經者小乘經也。善戒經說。內學大乘未究竟。不得學余乘.余四明論。若內究竟于日日中二分學大乘內明。一分學余經。此中全不許學余經一偈。依初學者令專求故。久學兼修。

    經。如人至心(至)乃可為說。

    贊曰。此明諦求。有二。初一頌諦求。後一頌半不求。外典至心不輕。舍外道教。乃可為說。至誠感神克念作聖故。

    經。告舍利弗(至)妙法華經。

    贊曰。于有智者。應為說。中有二。上來應為說相。此乃結之。◎

    法華經玄贊卷第六(本)

    保安三年十二月四日以興福寺圓如房之本移點已了法隆寺僧覺印令法久住往生極樂也。

    本卜者皆點本已高名本也。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六(末)

    沙門基撰◎

    信解品

    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難。來意有二。一雲子上根聞法說而喜領。四人中品。承喻曉而忻悟。故譬喻後信解品生。二雲論解七種具足。煩惱性眾生有七增上慢。為對除此說七譬喻。中前品為第一。求勢力人。起顛倒求功德。增上慢。求人天妙境界果報。為此說火宅喻。此品為第二。求聲聞解脫人。一向增上慢。雲我乘與如來乘無別。以如是顛倒取對治。專求聲聞解脫。為此說窮子喻。前以無為乘及後乘無異說乘是一。勸令入于大乘。彼便迷執。今說如長者之比窮子。有為乘及初乘是異。勸令舍于執著。故前品後有此品生。

    釋名者。略有四門。一除疑名信。破迷名解。解音鞋買反。四人昔疑自不作佛。故于菩提心不喜樂。便于正覺亦不能悟由斯在坐身體疲懈。既聞喻說同前子。疑悔皆除。故稱信解。信即忍欲之淨心。解乃印希之妙智。信已作佛解佛說意。二信除不信。解破不解。昔即解三而不信一。或信三而不解一。今乃解一而亦信三。解三而亦信一。心淨復知故名信解。信即能了之心淨。解乃所達之理明。解深信淺初後並說。由信故為入大乘之基。由解故作證真宗之本兩能雙舉故名信解。信即印順所聞之名。解乃悟趣權實之稱。于權于實俱信俱解。三信顯由他。解明自悟。前雲其余聲聞信佛語故隨順此經。非已智分故顯由佛四人方信。既有信已自比解生。故名信解。信則順他以心淨。解乃顯已而能知于人。于法並信並解。四信.解二言各有所簡鈍根正見信而不解。利根邪見解而不信。利根正見亦信亦解。鈍根邪見不信不解。又初心凡夫信而未解。十地菩薩證解已信。地前趣入由信而解。一闡提輩不信不解。今為雙簡。是信之解非信不解非解不信。信而解故名為信解。皆取第三句。信者定趣之淨心。解乃悟會之深智。于教于理俱信俱解。是比解故。隨增義者解教實權之趣。信歸一乘之旨。于理未證故不說解。以義通論俱緣教理。亦信亦解持業為名。解妨者。依毗婆沙說聲聞有三品。上根唯一。謂舍利弗。獨六十劫曾練根故。中根亦一。謂大目連。所余聲聞皆屬下性。何故今時四人領悟並為中品。答子先悟。未爽彼宗。四人中根。何乖此理。望聲聞以比況。中品獨是目連。發向大性以歸心兼四人而何爽。且如悟空善現.辨說滿慈.持律婆離.頭陀迦葉。各有一勝何必齊能。故四皆中未乖真趣。問何故七喻論名窮子。經中題品乃言信解。答信解為本方能說喻。論從破病窮子為名。經從根本法名信解名據勝立。未勞為例。

    經。爾時慧命(至)歡喜踴躍。

    贊曰。此品大文有三。初敘四人之喜敬。次申四人之領述。後陳四人之荷恩。下頌中雲。世尊大恩下是。初中有二。初明歡喜。後明虔仰。此初也。慧命者應雲具壽世俗之徒皆愛身恆之壽。聖者之輩並寶智慧之命嘆願雙成故言具壽。單言慧命義便闕也又真諦般若名淨命據斷德惠命據智德今言具壽雙顯智斷二德單言惠命義闕也。余三以姓為稱。簡小以大標名。善現以德彰題。但以慧命標德。近聞喻說得未曾有。遠聞授記復生歡喜。踴躍義通近遠俱說。或未曾有法即是授記。

    經。即從座起(至)而白佛言。

    贊曰。此明虔仰表有九義。一從坐起表從二乘發大心故。二整衣服表具任持菩薩戒故。三偏袒右肩表作一乘吉祥事故。四右膝著地表降昔執二乘心故。五一心表專求大不受余經一句偈故。六合掌表心冥佛說識權實故。七曲躬恭敬表自身心皆俯順故。八瞻仰尊顏表心觀教理。睹法化二身故。九而白佛言彰信解故。

    經。我等居僧之首(至)三藐三菩提。

    贊曰。下第二段申四人之領述。初長行後偈頌。長行有三。初法領。次喻領。後合領。法領有二。初彰昔不。後顯今獲得。我等今于佛前下是彰昔不者。佛昔說權我得權故。法華會前未得證一乘實法而當作佛。今獲得者今聞一乘當得作佛。領佛初權後實化故。初文有二。初略後廣。此略有四。一居僧之首。望重位隆。二年並朽邁。齒過力屈。三自謂已得涅。苦盡心泰。四無所堪任。性拙情疏。由此四義不復志求。無勝進意故昔不。

    經。世尊往昔(至)心不喜樂。

    贊曰。下廣不。初談往事後釋所由。此初也。初中復二。初但修自行。佛說般若等時。唯念空.無相.無作等是後不樂大乘。于菩薩法等是。世尊往昔為諸菩薩說般若時久。我不欣悟身有勞倦。遂作三觀。其空攝二行謂空無我觀眾生為空。無相攝四滅諦四行。觀涅為無相。無作即是無願攝所余十行。苦諦下二。集道各四。觀諸有為一切無願。此通有漏無漏。三慧所攝。不言三昧故。余義皆如瑜伽第十二略纂釋。此依聲聞三種觀。說不說菩薩觀也。于菩薩法。謂三十七菩提分法。略為七位。一四念住。身.受.心.法。以慧為體。謂由念力慧于境住。二四正斷。謂律儀斷.斷斷.防護斷.修習斷。以精進為體。精進起用能修斷故。三四神足。謂欲.勤.心.觀。以定為體。為此四種而修定故。四五根。謂信.勤.念.定.慧。如名以五為體出生善故。五五力。體即五根。難屈伏故離根別立。六七覺支。謂擇法.精進.喜.念.定.舍.輕安。三是別境。擇法念定。三是善數。勤.舍.輕安。一是遍行。謂喜。七八聖道支。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定.正精進。其正思惟以慧為性。能發語言通佛有故。正語正業以無痴所發身語為體。無貪所發名為正命。離五邪命故。俱以無表色思為體。余如自名。三十七種合體有九。一慧.二精進.三定.四信.五念.六喜.七舍.八輕安.九無表色遍行有一。謂喜。別境有三。謂念.定.慧。善有四謂信.勤.舍.輕安。色法有一。謂無表。如無垢稱疏。菩薩所修與聲聞異。故菩提分名菩薩法。第二游戲神通者。華嚴經說。菩薩有十法名游戲神通。一現舍天壽。二現受生。三現為童子種種戲笑。四現作出家。五現作苦行。六現向菩提樹。七現降魔。八現樂寂靜成無上道。九現轉法輪。十現入涅。與論所說八相有異。第三淨佛國土者。無垢稱經第一有十八種因合為八類。謂發起無上菩提心.純意樂.善加行.增上意樂此四各如自名。六度為六。合名止息。四無量四攝事。巧方便。菩提分。此四合名發起。凡所修善皆修回向。此如自名說息無暇自守戒行十善業道。此三名寂靜。彼經香台品說八。一思于有情作諸善事不希善報。二思代彼受苦。我之善根悉回施與。三思于有情其心平等心無掛礙。四思于有情摧伏x慢敬愛如佛。五信解增上。于未聞經無疑無謗。六于他利養無嫉妒心于已利養不生x慢。七調伏自心常省已過不譏他犯。八恆無放逸常勤修善。此是八法無毀無傷。從此命終生余淨土。廣如淨土章中所說。第四成就眾生者外化利物。諸利他行。此中即是七地四菩薩行。謂菩提分行。此名菩薩法。諸神通行。波羅蜜行。此名淨佛國土。成就有情行。于此四種大乘之中不生一念好樂之意。無堪趣故。

    經。所以者何(至)好樂之心。

    贊曰。此釋所由有二。一道已滿無苦心安。二年已邁齒過力屈。故于大法既非已望無一樂心。

    經。我等今于佛前(至)不求自得。

    贊曰。顯今獲得。獲得大乘當作佛也。有三。一得記心領總領初周。二聞法生喜。別領喻說。此二領悟。三慶獲善利。無量珍寶即大乘也。

    經。世尊我等今者(至)以明斯義。

    贊曰。下別陳喻有二。初總談說喻。後正陳喻詞。此初也。以佛前言諸有智者以喻得解。故今亦以喻領佛意。

    經。譬若有人年既幼稚。

    贊曰。下陳喻詞有二。初喻昔不。後喻今獲得。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下是。即是初喻昔住權而不。後喻聞今實而獲得。初文有六。一最初發心喻。二舍父逃逝下退流生死喻。三年既長大下中還見佛喻。四父母念子下不肯修大喻。五父遙見之而語使言下化以二乘喻。六世尊爾時長者有疾下示大不喻。此即初文。初之四段同前所說。二萬佛所。化以大乘。第五段方便引導生我法中第六段法華會前為說般若。但念空等不生欣樂。今獲得中方是令憶本所行道。為說法華。幼者弱。稚者小。最初為十六王子時。教發大心尚密說故。未廣修行名為幼稚。

    經。舍父逃逝(至)五十歲。

    贊曰。第二退流生死喻也。對法引經雲。若有成世間增上品正見。雖經歷千生終不墮惡道。彼據上品最初發心。今說下品發心是以退流生死。心未堅固不專樂佛名為舍父。背教違理常行惡行。喻如逃逝。逃者避也。逝者往也。行也去也。他國者生死也。久不可樂故。佛法為自國久令安樂故。涅經中。以佛法為他國非已分故。生死為自國是已分故。以此以彼相待不同。此以有性及發心已後為自他。彼以無性及未發心前為他.自亦不相違前雖以三界總為佛之大宅。今以為他國者。染.淨體殊國分他.自。又依凡說亦不相違。又依大悲生死為宅。若依大智乃稱他國。下喻說中總有五國。一久住他國。二遇向本國。三乃遍他國。四經歷國邑。五並會親族國王大臣。初及第三以生死為他國。第二以佛法為本國。第四亦總說佛法說法利寬如國。第五即人王之國。或喻佛法國之四眾。或十乃至五十者馳流五道。名言種子各十業道之所資故。

    經。年既長大(至)遇向本國。

    贊曰。下第三段中。還見佛喻。即是未退大菩提心。前更重見佛。世世已曾從佛化故。此前逢佛皆化大乘。文有其三。初子長還國。次父先求覓。後子遇到城。此初也。于中有六。一根性漸成年既長大。習種姓也。二未修福.慧加復窮困。三輪轉四生馳騁四方。四規出苦道以求衣食。五聞思慧心。由種姓逼日日善生漸漸游行。六幸逢佛法遇向本國。初教發大心。雖退流生死。今者還遇佛法內住。順昔所修名到本國。馳奔。騁走也。

    經。其父先來(至)中止一城。

    贊曰。第二父先求覓。有三。一求子止城。二資財甚眾。三客利豐廣。此初也。父者化身。佛雖先來已經化導。眾生自退。故名先來求子不得。中止一城。生死中也。城者大乘。無垢稱經雲。為護法城。今以大乘法為城也。將說大乘以教發心故。城喻大乘法。

    經。其家大富(至)悉皆盈溢。

    贊曰。下資財甚眾。有八。此中有二。一七寶喻七聖財豐足。二有為倉無為庫。諸德悉皆盈溢。博物志雲。松脂入地千年。化為茯苓。茯苓千年化為虎魄。一名紅珠。廣志曰。此物生處其上及傍不生草木。深者八九尺。大如斛。削去上皮中成虎魄有汁。初如桃膠。凝堅乃成其器。西方人用以為碗。

    經。多有僮僕(至)牛羊無數。

    贊曰。此有六種。一調伏煩惱為僮僕。驅策隨心故。二方便善巧為臣佐。三妙願及力為吏民。四五通。為象馬。五五乘為車乘。六八萬四千眾行為牛羊無數。

    經。出入息利(至)亦甚眾多。

    贊曰。此客利豐廣。真俗諦教名入出利。入佛法中出生死故。或三乘教名出出生死故。人天教為入入生死故。令善漸生故名為息。息者長生之義。為愍眾生教被生死故遍他國。三乘聖眾處處。宣揚佛之正法。名商估賈客。宣尼雲。求善價而估之即同于此。此類非一名眾甚多。商者說文行賣也。玉篇通四方之珍異曰商旅。有作商商量也。非此義估音公戶反字書無此字。唯爾雅郭璞音義釋言。注中商賈作此字。切韻估市稅也。賈者坐賣也。周禮九職。六曰司市。掌以商賈。以通貨賄鄭玄玉篇。通物曰商。坐賣曰賈。白虎通曰商之言商。商其遠近通四方之物以聚之也。賈者固也。言固物以待民來求其利也。賈亦通語耳。故左傳荀[力+(乞-乙+止)]之在楚。鄭賈人褚中以出之。史記陽翟賈人往來販賤賣貴是也。客通名耳。

    經。時貧窮子(至)所止之城。

    贊曰。子遇到城。內道三乘名為聚落。此為總句。所有說法。神通之事名為國邑。此中意說。遍游內道以求出要。名游聚落。前文已說子長還國歸佛法訖。故知。聚落不通外道。或听說法之淺深。或觀神通之勝劣名歷國邑。國寬喻說法。邑小喻神通。識眾聖以否藏。還至佛法大乘教內名到父城。依後解雲。幸逢佛法。初听大乘名到父城。佛自住大乘故。即是中途還逢大乘。

    經。父每念子(至)心懷悔恨。

    贊曰。第四段不肯修大喻。有四。一父恆念子。二子見驚走。三父令急捉。四子遂憂惶。初文有二。初總明思念。後別明思念。此初也。五十年者馳流五道。未曾向人說如此事者。我自昔來未曾對眾說我曾教發大乘心。今者常念。望欲與之大乘財寶及一乘樂。但竊思念不彰于言。悔不早覓子教。恨子不早覓我故名悔恨。

    經。自念老朽(至)每憶其子。

    贊曰。下別思念。有二。初念付財。後念己樂。此初也。修行日久道先圓故名為老朽。福慧無窮故多財物。雖有菩薩。未化聲聞令繼佛位故言無子。或子少故亦名無子。一旦終沒示入涅。大乘財物悉皆喪失。彼機未熟無所委付權實之法。是以悲深每恆念子。

    經。復作是念(至)無復憂慮。

    贊曰。此念已樂。無子付財。所以憂慮。子脫順領豈不樂哉。坦音他但反。安和之義。

    經。世尊爾時(至)住立門側。

    贊曰。下第二段子見驚走。有三。初到父門。次明見父。後明卻走。此初也。佣音余封反亦賃也賣也。身心精進以求出要。心如佣賃展轉。非是本心故求大乘。種姓所排幸至大乘。名遇到父舍。以大乘種子近生遠熟故幸初逢。于中更值了義大乘名到父舍。大乘教.行能詮于理。能證于果名之為門。彼時未能專求普習行行證果。但知總相片听少教。修微少因名為門側。時未全能听習大教行大乘行。示當亦听行故名為立。片時安處名之為住。又小機未會于大。不名正入其門。微亦信習故名門則。上來乃以佛法為國。于中一切大乘為城。大乘之中真實了義中道大乘名為父舍。即以教.行名之為門。

    經。遙見其父(至)恭敬圍繞。

    贊曰。下明見父。有七此文有二。一見父安坐。二貴賤承奉。由去大乘不退位遠。去真理遠義名遙見。佛以四無畏為床。亦四靜慮為床。以無貪.無為寶機。以承戒足戒學跡故。具戒學者為婆羅門。慧學者為剎利。定學者為居士。又大乘.獨覺.聲聞三乘之眾恭敬圍繞。

    經。以真珠瓔珞(至)侍立左右。

    贊曰。此文有二。一嚴飾身體。三念住為珠瓔。二臣佐供衛。妙願及力為吏民。示現調伏煩惱為僮僕。心持四攝為執白拂。體潔除垢故不離身心。名侍左右。

    經。覆以寶帳(至)威德特尊。

    贊曰。此中有三。一莊嚴外物。二出內財產。三結類尊高。四無量為寶帳。七淨為華。總持為幡。五分法身及妙定潤其身心。如香水灑地。教他以七覺如散眾華。外用萬行。以為嚴瑩如列寶物。上名莊嚴。

    外施法財名出。身自蘊德名內。取以釋內內自取故。與以釋外外與他故。又出內如前。眾生機熟名取。佛應時化名與上為出內。

    有如是等下結類尊高。灑音切韻所綺反掃也落也。又所買反。通俗文以水斂塵曰灑。玉篇汛也汛音思見反散也。此是初現化身淨土勝妙之相。故子見走未見報身。亦非穢土。

    經。窮子見父(至)悔來至此。

    贊曰。此明卻走。有三。一悔來。二起念。三疾走。此初也。見者比知非眼見非智證。以聞思比知也。十力。無畏名大力勢。或以眼見佛大神通名見力勢。非已能修非已能證故懷恐怖。此見化身。淨土之相。由勸作佛。思不能行。求之當證名悔來至此。

    經。竊作是念(至)強使我作。

    贊曰。此起念也。王者法身王。等者。報身。等是相似義。或王者法之王。王等者如世之王。非我精勤之所能證。名非佣力得物之處。貧里者二乘也。不如往彼勤苦身心縱任有地。地即依止生長道處。肆音息利反。伸也陳也。伸陳役力得自縱任義。福慧可求名衣食易得。若久住大乘。佛脫強抑勸我修作非我所樂。此乃未退大前作此思念。強音巨良反抑也。或其兩反及其亮反。

    經。作是念已疾走而去。

    贊曰。此疾走也。自揣不能修行大行。速退大心規求作處名疾走去。此時猶未住二乘中。

    經。時富長者(至)心大歡喜。

    贊曰。自下第三父令急捉。有三。一見喜。二念生。三令捉。此初也。識大乘姓近生緣熟。故見生喜。

    經。即作是念(至)猶故貪惜。

    贊曰。念生也。而忽自來其根熟故。甚適我願順本心故。我雖年朽。道成久故。猶故貪惜大悲深故。愛子情戀大悲深重。故言貪惜。

    經。即遣傍人(至)疾走往捉。

    贊曰。令捉。有二。初追後捉。理本絕言。以言顯之不稱正理。教名傍人一乘教也。或行可修名為正主。教且開悟故名傍人。悲心疾起名為急追。令入大乘順先所習名曰將還。悲教急化故言使者疾走往捉。

    經。窮子驚愕(至)何為見捉。

    贊曰。自下第四子遂憂惶。有三。一子驚愕。二使逾急。三子悶絕。此初也。心不大行名驚愕。愕音五各反亦驚也。心口不伏修行求退。名稱怨大喚。我情不欲大名不相犯。無端強授我之大乘名何為見捉。

    經。使者執之逾急強牽將還。

    贊曰。此使逾急。悲心擊故教被彌切。抑令修學名強牽將還。用為今時入大乘之因。所以逼之。非佛于時不知根器而抑將還。

    經。于時窮子(至)悶絕地。

    贊曰。子悶絕也。情不樂大無所傷犯。名念無罪。不令我學小。返拘以大乘名被囚執。菩薩苦行實難可行。過已力分。恐將苦已名必定死。心彌不樂名轉惶怖。休心不學退入生死名悶絕地。地者生死處故。擗音房益反撫心也。今既倒地正應作。亦有作僻。邪僻之義。非此中理。

    經。父遙見之(至)莫復與語。

    贊曰。下第五段化以二乘喻有六。一教發權心。二窮子歡喜下彼興小意。三爾時長者將欲誘引下令修脫分。四爾時窮子先取其價下子遂依行。五其父見子愍而怪之下勸入善根。六即時長者更與作字下便成聖位。初文有二。初令放後使放。令放有二。初標止被大化教發權心。後釋所由。此初也。子行猶遠名父遙見。昔者已雲遙見父故。且止大教暫示勿被。故言不須。莫抑授大乘令修大行。名勿強將來。用二乘權巧三歸五戒之教。以被其心。如冷水灑面。且令悔滅。制伏十纏之惑。暫息八難之苦得生人天。少漸厭苦復本所忻名得醒悟。停授大乘莫復與語。醒醉除也。此時似醒入聖真悟。

    經。所以者何(至)雲是我子。

    贊曰。釋令放意。識聲聞性遠生近熟名知意劣。自德甚大彼怯能成名為子難。豪健也。淮南子智出萬人謂之豪。亦為𠢕字。難音奴旦反患也也。知有大姓名審知子。堪當繼位。隱密潛化名為方便未告大眾雲先我化。有大乘因言是我子。

    經。使者語之(至)隨意所趣。

    贊曰。此使放也。大教停被。任學二乘名隨所趣。

    經。窮子歡喜(至)以求衣食。

    贊曰。第二彼興小意。適本機宜故歡喜。初發小心。故名得未曾有。從生死中發趣二乘菩提之意名從地起。往至貧里以求衣食。二乘功德少故名貧里規無漏法名求衣食。

    經。爾時長者(至)無威德者。

    贊曰。第三段令修脫分。說五停心.念處等故。文有二。初密遣二人。後二人依教。初中有三。一遣二人。二令傳語。三擬問答。此初也。實無二體。設有二乘之教故言密遣。方便之教但化二乘故言二人。智慧狹劣名色憔悴。神通不大名無威德。或教偏故色悴。理闕故無威。或自德闕而稱悴。他利寡而無威此皆發小心後。初教行二乘行時。廣雅作憔悴。切韻三蒼作憔悴。愁憂患也病也。玉篇亦作悴憂也傷也。

    經。汝可詣彼(至)將來使作。

    贊曰。令傳語也。教令彼聞名汝詣彼。方便漸化故。言徐語。二乘學地名為作處。無漏之法勝過初教人天之善。名倍與直。彼心能遂而修學者。勸來修學名使作也。

    經。若言欲何(至)亦共汝作。

    贊曰。此擬問答。彼設若問修行何法。答言除糞。斷煩惱也。修行大乘如作寶器。學小乘者猶如除糞不但行能斷惑。教亦助斷。借威勢故故言供作。

    經。時二使人(至)具陳上事。

    贊曰。二人依教也。以教扣機如求窮子。以法稱器。令彼聞知。故言得之。述斷煩惱名陳上事。

    經。爾時窮子(至)尋與除糞。

    贊曰。此第四段子遂依行。先取價者。初發二乘菩提之心學聞思慧。此真勝德名為取價。後位方始作五停心.念處觀等。漸折伏煩惱名尋除糞。與者為也。順用佛言故名尋與。

    經。其父見子愍而怪之。

    贊曰。自下第五勸入善根。有三。一心傷。二身近。三共語。此初也。愍無相好.福慧。怪無求大之心。

    經。又以他日(至)污穢不淨。

    贊曰。下身近有二。一見子。二身。同此初也。除糞已上是遠世化。解脫分滿位。見子愍已後是近世化。創教令入四善根位。異前解脫分名為他日況此皆是多劫修行。分位既異。故別說時。知根未熟潛施密化。又不以大乘教被。但以二乘生空教化。故言于窗牖中。不正視故。牖者導也。向也。將成道時方向鹿園。相見。此乃猶未是今生事。故名遙見。或由彼去聖位尚遠亦名遙見。未得勝福故名羸瘦。羸弱也。不得勝智故名憔悴。煩惱名糞土。惡業名塵坌。坌音蒲悶反塵穢也。𡋯土曰坌。苦果名污穢。合此三種皆名不淨。

    經。即脫瓔珞(至)除糞之器。

    贊曰。此身同也。化身具德相好圓明居淨土中。子見驚走。今現穢土穢垢塵身。化相隱之。如脫瓔珞嚴身之具。亦如神力隱身常光但放一尋。非佛勝身相好但爾名脫上服。相同有漏名著粗弊垢衣。示有煩惱.惡業。如塵坌身。先說權教名為右手。用之先故。除糞器者二乘因行伏煩惱故。以教詮顯義同手執。佛自示同斷煩惱行。說權教故。

    經。狀有所畏(至)得近其子。

    贊曰。下共語。有二。初總與語勸勉。後別與語教示。此初也。示怖眾苦。慈悲接引如狀有所畏。示現.教導.贊勵.慶慰.勸行精進。名語勤作。此乃世世從佛化時故得近子。

    經。後復告言(至)當加汝價。

    贊曰。下別與語教示。有三。一不令西東。二隨須即與。三假稱父子。此初也。咄音當沒反。說文相謂也。字書吐也。今取相謂。呼也。勿復退墮卻入生死修外道法。名勿余去。加汝價者。與汝修慧四善根故。加于前位聞.思慧故。

    經。諸有所須(至)好自安意。

    贊曰。此隨須即與。器謂禪定。米面謂解脫.勝處.四無量等。因定所有諸功德也。此位亦學分修習故。鹽醋謂生空本.後有漏二智。猶如鹽梅調和諸味。此智亦爾調功德故。決意忻趣勿生疑難。老弊使人者。二乘之五通.四種神足作用弱故。立老弊名。以與汝等。汝可勤學以自安意。此說利根超得果者。次第得果者。器謂初未至定米。面謂四諦.五根.五力等觀。鹽醋謂生空無我等行相。老弊使人四神足等。曾解脫分位所修之法。

    經。我如汝父(至)如所生子。

    贊曰。假稱父子也。初標。後釋。我道滿名老。汝道軟如少。父子之情既切。眷念之意逾深。既以如父子之言。亦何憂于困乏。亦不自輕己。專求出要名無欺。身常精進名無怠。心無煩惱恨語無怨惡之言。此即折伏三業惡也。汝已能為方便諦觀折伏煩惱。名都不見汝有如此惡。如余外道家修行之作人。亦都不見汝有諸惡。如我佛家初心凡夫之作人有所欺怠者。自今已後汝既近聖。如諸聖人我所生子。亦無有異。未得見諦仍非真子且名如子。

    經。即時長者(至)名之為兒。

    贊曰。自下第六便成聖位。有三。一初入聖。二住修道。三成無學。此初也。住凡位如假兒仍非是兒。入聖已是真兒方號為兒。故便作字。轉親近故此住初果。

    經。爾時窮子(至)常令除糞。

    贊曰。住修道也。此明金剛道前。雖得入聖欣于此遇。自知不及諸菩薩故。尚自謂是客作賤人。于二十余年喻二乘位。一一皆具無漏十法行。十業道。故常令除糞。恆斷煩惱。或二十年者。加行.無間二位之中伏斷除惑。或住修道。斷上下界諸俱生惑。五下分結.五上分結。二類斷故。或無間.解脫道斷種.粗重二位別故。

    經。過是已後(至)猶在本處。

    贊曰。此明金剛道後。成無學已得親近佛。識達生空同得解脫名相體信。入學佛法出利群生。無怖無染名無障難。又心相體信入.出二利亦無疑難。尚住二乘生空之理。不大果名止本處。是本所求所學處故。

    經。世尊爾時(至)當體此意。

    贊曰。下第六大段示大不喻。有二。初明示大後明不。初文復二。初標後釋。此初復二。初知時後正告。有疾者十二年後眾生煩惱展轉增多。眾生病故佛亦有疾。此于法華會前。知入涅時近所應度者皆將度訖名知死不久。菩薩.如來有為無為一切功德名倉庫盈溢。溢滿也。其中大乘許多二乘許少。如來許多。菩薩許少。無為許多。有為許少。所應取者自利萬德。所應與者利他萬德。汝應諳識悉應知之。述自先心當體此意。即令諳識大乘義旨.二利萬德。此乃為說大般若等。令其識達大乘道理。而未付之教發大心。故奄含言當體此意。

    經。所以者何(至)無令漏失。

    贊曰。此釋示大。如世父子身雖有異心事不殊。佛與二乘為不異者。一解脫等。二生空真如等。三意樂等。佛得眾生平等意故。宜加用心求解大法。無令漏失勿忘不學。

    經。爾時窮子(至)一餐之意。

    贊曰。下明不。有二。初領而不。後猶住本處。此初也。須菩提等法華會前。領解空義。守護大乘。不愚于法知大乘理然無一念發大乘心。無佛果大乘法食一餐之意。故前說言不生一念好樂之心。音虛機反。亦應作希希願也。

    經。然其所止(至)亦未能舍。

    贊曰。此猶住本位。然其所止猶住二乘。二乘劣心亦未能舍。

    經。復經少時(至)自鄙先心。

    贊曰。下第二大段。喻今獲得。有二。初父付後子獲。世尊是時窮子下是。父付又二。一知時到二集眾付。此初也。經少時者般若會後法華會中少長進故名為漸已。以解二空其意弘遠名為通泰。通者開達。泰者安泰。成就大志者。昔發大心近生遠熟故自鄙先心者。悔昔住小也。鄙者輕嫌輕嫌先時修小乘心。故子先言我等同入法性。雲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每自克責。正與此同。

    經。臨欲終時(至)皆悉已集。

    贊曰。下集眾付。有二。一命集二正告。此初也。今法華會去涅時才有五年。名將臨命終。昔退大聲聞之子會菩薩之親族。國王等四喻四眾也。或如自名即實彼類。

    經。即自宣言(至)我之所生。

    贊曰。下正告。有二。初牒昔後告今。忽于此間下是。牒昔有三。初牒最初發心。次牒退流生死。後牒權中余四久事。謂中途遇佛不肯修大。化以二乘示大不。此即初也。二乘作佛其事極難。故自宣之不遣余說。最初我為十六王子時。教之發大心。彼之善根我口所生。從佛法音而得生。故從佛法所生。爾乃是真生故。

    經。于某城中(至)五十余年。

    贊曰。牒退流生死也。某城者大乘也。最初一逢已教發趣大乘之心。若定性大乘及上品發心。未必退沒今說不定姓及下品發心故。彼已復經退流生死故名某城。舍吾逃走。伶音郎丁反與零同。切韻伶者樂人。非此所明。俜音匹丁反。三蒼雲。伶俜猶聯翩也。亦孤獨貌。切韻若行不正。作。音郎丁反音普丁反亦作#140531;。又行不正作䟓。䟓即令𢶫音。今多作不知所說。有解雲足履危險之貌。亦有本作俜字。此是孤單之狀。或躡五趣危險辛苦。或孤單辛苦馳流五趣舍佛等父母故名曰孤單。義雖可然不知何據。其音亦補諍反與迸同。不正迸散也。亦非此義。此中意言舍父母走常有不安。失侶孤危行不能正怖懼辛苦。

    經。其本字某(至)懷憂推覓。

    贊曰。此牒權中余四久事。中途既遇我我極諳委。世世從我所教化故。由此諳憶自他兩名。昔住本城者。中途逢時還教大乘。故舍利弗修行。經六十劫方退就小。中間許時逢教大乘。故我住本城。懷憂推覓者。慈悲深故如似懷憂。見不肯修大乘。方便化以二乘。彼雖得果慈悲深故復示其大。而彼不。如是種種名為推覓。

    經。忽于此間(至)是子所知。

    贊曰。此告今也。佛地論說。法華會上不定種姓根機成熟。應舍分段受變易身回心向大。故言于此會遇得之。感應相符故。昔曾化以大乘。故言實是我子等。我之菩提.涅財物子所應得。是子所有。先所利他之出.自利之內功德。是子所知。我今皆付。

    經。世尊是時(至)自然而至。

    贊曰。此子獲也。識自先來無心規佛。何期。根熟任運聞經當得作佛。名本無心有所求。佛果實藏自然而得。

    經。世尊大富長者(至)我等為子。

    贊曰。下第三段合領。有二。初合昔不。後合今獲得。今我等。方知世尊于佛智慧下是。初文有五。第一合初發心。二世尊我等以三苦故下合退流生死。三迷惑無知。下合不肯修大。四今日世尊令我思惟下合化以二乘。五然世尊先知我等下合示大不。不合第三中還見佛。中間逢佛亦是佛子。初逢亦子。故略不說。前喻具陳。世世從化前已有故。此初文也。子義如前。初教發心實住凡位。故言似子似聖真子。或此總相。說諸二乘似菩薩子。佛常說二乘亦是佛子。故子前言今聞法華方知真佛子。

    經。世尊(至)受諸熱惱。

    贊曰。二合退流生死。三苦者。一苦苦。二壞苦。三行苦。謂苦受自相。及順苦受若根.若境.並相應法。五蘊一分是苦苦性。乖緣逼迫名之為苦。此苦即苦故名苦苦。即八苦中前之五苦。皆名苦苦。樂受自相.及順樂受若根.若境.並相應法。于孌壞位能生憂惱故名壞苦。又由愛故令心孌壞亦名壞苦。五蘊一分是壞苦性。即八苦中。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皆是壞苦。舍受自相。及順舍受若根.若境.並相應法.或于一時。由前二苦粗重所隨。不離前二。無常易脫所隨逐故。名為行苦。不唯舍受獨名行苦。有漏五蘊全是行苦。即八苦中略攝一切五取蘊苦皆是行苦。如唯識第八緣生之中。諸文不同。由退流故。受此生死。或此不說昔日退流。但總相言三苦逼迫受諸熱惱。

    經。迷惑無知樂著小法。

    贊曰。三合不肯修大。愚痴名迷。猶豫名惑。樂小法故不肯修大。

    經。今日世尊(至)一日之價。

    贊曰。四合化以二乘。有二。初依佛語得之不多。後敘小情遂以為足。此初也。思惟者。思修諦觀。蠲亦除也。蠲除戲糞斷煩惱障。勤加精進多劫專心。得至涅。一日價者。所獲不多。大涅體三大劫得。名無數價。今六十劫即得解脫。豈非涅一日之價。又大涅三事圓滿。名無數價。今乃唯得解脫。不得大慧法身。解脫之中唯得惑障解脫。不得智障解脫。唯得離分段生死解脫。非得離所知障及變易解脫。豈非涅一日之價。涅之體即解脫故。

    經。既得此已(至)所得弘多。

    贊曰。此敘小情遂以為足。窮賤心故。

    經。然世尊(至)寶藏之分。

    贊曰。自下第五示大不。有三。初知我樂小。佛不說我得。故不。二自得涅謂已滿足。故不。三但為菩薩說不正為我說。故不。此初也。著弊欲者樂惡求小乘也。佛知樂小觀根未熟。遂放舍我。不分明為我說我亦有佛分。故我不。佛無不擇舍故擇而舍我。

    經。世尊(至)無有志求。

    贊曰。自得涅謂已滿足。故不也。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者。初說方便權教。意顯真實一乘佛之智慧。由我已得涅價故。所以自謂滿足。已為大得不知實事佛之智慧所以不。

    經。我等又因(至)無有志願。

    贊曰。但為菩薩說。不正為我說。故不。有二。初標。後釋。此標也。此說般若因佛智慧加持力故。隨我等輩。為菩薩說。不正為我說。我等于此故不志願。故瑜伽雲。唯為發趣求大乘者說諸法空。正同于此。

    經。所以者何(至)真是佛子。

    贊曰。釋第三不。知我樂小以方便力分明為我正說二乘之法。不正分明為我等輩說。亦應宜聞甚深般若。佛但奄含總相隨我宣說般若等經。我等不知身有佛分。有佛種故真是佛子修學般若。由此愚故所以不大乘法也。

    經。今我等方知(至)說大乘法。

    贊曰。下合今獲得有三。初知佛不慳大乘故得。次知佛唯以大乘化故得。後結領今得。此初文也。初標後釋。文意可知。領方便品雲。若人信歸佛如來不欺誑。亦無貪嫉意。斷諸法中惡故。今知佛不慳。但我自樂小。不能學大乘。若有樂大乘心。佛則為我說。以不慳故。吝音力進反。鄙吝也。若惜作吝。惜已吝。故作鄙吝。

    經。今此經中(至)大乘教化。

    贊曰。此知佛唯以大乘化故得。今此經中。唯說一乘。故知但以一乘為宗。不說一身以為宗也。昔時毀梟擰5   腥A鈦V懷斯省7鷚餳熱弧9飾醫竦眉戳燁把浴H縭牆暈 靡環鴣艘磺兄種槍省=翊吮狙運滌詿蟪私翊司 小R嚶斜狙運蕩蟪朔ㄓ詿司 小R迨葡嗨啤br />
    經。是故我等(至)皆已得之。

    贊曰。此結領今得。佛子得者。菩薩所得一乘因果。我今聞經發心求趣。如彼所得皆已得之。決定得故名皆已得。菩薩昔時初發心位如我今日。彼既究竟得。故我亦然名皆已得。理無異故。

    法華經玄贊卷第六(末)

    保安三年五月二十一日書寫了法隆寺僧覺印之。

    同年十二月六日以興福寺圓如房之本移點已了。

    本者皆點本也以朱書之也為令法久住往生極樂僧覺印為之。

    大治六年辛亥正月二十九日丁卯申時奉傳授善明房得業已了。

    攝釋等皆見之覺印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4冊No.1723妙法蓮華經玄贊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七(本)

    沙門基撰信解末偈記

    經。爾時摩訶迦葉(至)不求自得。

    贊曰。長行四人同領。頌領獨迦葉者最年大故。敘眾意故影彰余人亦頌說故。下有八十六頌半分二。初七十三行半頌頌前三文。世尊大恩下十三行頌。屬品中第三段荷佛恩深。初文有三。初二頌頌法說。次四十一頌頌喻說。後三十頌半頌合說。此初也。不頌昔日不。唯頌今時獲得。初一頌半頌聞法聞記二事。後半頌獲得。

    經。譬如童子幼稚無識。

    贊曰。下第二段。四十一頌頌喻說。中分二。初三十四頌頌昔不。後有七頌頌今獲得。初中有六。初半頌最初發心喻。次一頌退流生死喻。次七頌中還見佛喻。次十四頌不肯修大喻。次九頌半化以二乘喻後二頌示大不喻。此初也。

    經。舍父逃逝(至)五十余年。

    贊曰。第二退流生死喻。周流者經歷義。諸國者五趣也。總名他國。

    經。其父憂念(至)頓止一城。

    贊曰。下第三段。有七頌中還見佛喻。長行有三。子長還國。父先求覓子遇到城。今此唯頌父先覓子。不頌余二。二文入後第四段中。文穩便故此中有四。一頌求子止城。二頌半資財甚眾。一頌客利豐廣。二頌半往來者多。此初也。四方求者。隨入四生求之。疲者劬勞。示相以求于子。頓停也停住大城。

    經。造立舍宅(至)人民眾多。

    贊曰。二資財甚眾。造宅者起慈悲心。立舍者顯空勝義。或造者起也。宅即舍謂慈悲心。五欲者五種樂。或淨法界等五法。娛者樂也。輦者真諦。法王獨乘。輿者俗諦。諸人共乘。勝劣異故車乘者五乘。田業者智斷余文可知。

    經。出入息利(至)無處不有。

    贊曰。三客利豐廣商賈也。通四方之珍異曰商坐賣曰賈。估市稅也。行曰商。坐曰賈客名通上。往來六趣以利群生曰商。住淨土.人.天以化物曰賈。遍三界厘市行其稅利曰估利豐客廣。故遍三界皆有佛法。

    經。千萬億眾(至)有大力勢。

    贊曰。四往來者多王者愛念仁王敬故。豪族宗重臣庶崇故。由此因緣。四眾八部往來者多。

    經。而年朽邁(至)當如之何。

    贊曰。下第四段有十四頌。不肯修大。有四。初二頌父恆念子。次九頌子見驚走。次一頌半父令急捉。後一頌半子遂憂惶。此初也。年邁益念道久悲深。夙夜惟念六返觀故。

    經。爾時窮子(至)或無所得。

    贊曰。第二有九頌。子見驚走。中有三。初三頌遇到父舍。次二頌半所見父相。後三頌半見已驚走初中有二。初一頌半游求。後一頌半困到。此初也。索音所戟甦各二反。乞也。亦求也。國邑之義。長行已解。有所得者。遇佛法中真實善友。無所得者虛假知友。

    經。饑餓羸瘦(至)遂至父舍。

    贊曰。困到也。法食不足故饑。妙行不圓故疲。或起惡見損壞深故。生瘡。不堅持戒。損壞淺故生癬。妄生見解不專持戒。到父城者。遇入大乘。佣賃。展轉者勤力求法也。至父舍者入中道大乘也。

    經。爾時長者(至)注記券疏。

    贊曰。二所見父相也。門內者理居教內果在因內。昔望生死名居門外。今望涅故住門內。計算金等者諸聖作論分別計度法聖財故。出內財產者行二利用也。注記券疏者諸師作疏修撰文記等。注者丁住反注記也。切韻注之戍反水注也非注記。廣雅注亦之喻反注疏也。識也解也。通俗文記物曰注。今亦作注。

    經。窮子見父(至)何故至此。

    贊曰。三見已卻走。分二。初一頌半悔來。二頌卻走。此初也。

    經。䨱自念言(至)欲往佣作。

    贊曰。卻走也。逼切迫戚也。

    經。長者是時(至)追捉將來。

    贊曰。第三父令急捉。默而識之者。未曾對眾陳說聲聞過去逢我是我之子。名默而識之。

    經。窮子驚喚(至)使我至此。

    贊曰。第四子遂憂惶。退大不修卻住生死名悶地。若行大行乖本求意。與死不殊名必當見殺。何用大乘無漏衣食一旦至此。

    經。長者知子(至)無威德者。

    贊曰。下第五有九頌半化以二乘喻。長行有六。此中有四。不頌初二。初三頌令修脫分。次一頌子遂依行。次四頌半勸入善根。後一頌便成聖位。初中復二。初二頌遣使。後一頌傳語。此初也。愚痴者無明。狹劣者意少。眇目者視不正。說文一目少也。目匡陷急曰眇眇小也。為二乘說安立諦教能詮顯義。不圓名為眇目。所詮生空理短故名矬。無法身功德丑故名陋。神用不廣故名無威德。

    經。汝可語之(至)倍與汝價。

    贊曰。此傳語也。

    經。窮子聞之(至)淨諸房舍。

    贊曰。二子遂依行。除煩惱糞淨五蘊舍。

    經。長者于牖(至)樂為鄙事。

    贊曰。三有四頌半勸入善根。長行有三。此亦有三。初一頌心傷。次一頌身近。後二頌半共語。此初也。

    經。于是長者(至)往到子所。

    贊曰。此身近也。

    經。方便附近(至)若如我子。

    贊曰。下共語。長行有二。此亦有二。初半頌總與語勸勉。後二頌別與語教示。後文有二。初一頌半隨須即與後半頌假稱父子。涂足油者西方人庶例多涂跣。時既溫熱塵坌頻沾。至必洗足以油涂之。今言足者。即四神足。欲.勤.心觀。油謂八斷行。即欲.精進.信.輕安.正念.正知.思.舍。初三為加行。輕安攝受身心。正念.正知為繼屬。不忘所緣安心一境故。有放逸生如實了知。故思.舍為對治。策心持心二種力故。已生沉掉能遠離之名涂足油。如去風痹斷障染故。或足謂戒。油謂六支。受學學處善能防護別解脫律儀。軌則所行皆具圓滿。見微細罪生大怖畏。滋潤戒故法食既充。無貪痴薦席亦厚。無垢稱雲。四靜慮為床淨命為茵蓐。淨命即是無貪所起身語二業故。以無貪為薦席也。在茵蓐下床之上故。薦音作見反亦席也。玉篇獸之所食草也。又床薦。所以同薦藉也。K音詳石反。玉篇席Z亦反廣多也。切韻為K。假稱父子。又以軟語。若如我子。若者如也。如我入聖之真子也。此乃見道已前。

    經。長者有智(至)執作家事。

    贊曰。四便成聖位文中。唯有無學漸令入出並彰修道。二十年中常令除糞名執家事。過是以後心相體信入出無難。然其所止猶在本處。影顯見道。名之為兒。文中略故。

    經。示其金銀(至)我無此物。

    贊曰。示大不喻也。大乘二利雖使令知名為出入。猶于門外者大乘教行之因門外。止宿草庵者猶住二乘。庵音烏含反小草舍也。有作庵庵閭草非舍也。自念以貧為事業。都無大乘事業之分。無一意不求大乘。

    經。父知子心(至)剎利居士。

    贊曰。下第二大段有七頌。顯今獲得前喻中有二。初五頌父付子。後二頌子獲得。初復有二。初一頌半知機集族。後三頌半正付家事。此初也。

    經。于此大眾(至)恣其所用。

    贊曰。下三頌半正付家事。有五。初半頌初教發心。半頌退流生死。半頌化以二乘。或在人天彼方根熟。或在加行。無間兩道。或斷五下。五上分結二位之時。故言見子已二十年。或說得有學.無學果。一頌昔退大乘今得相遇根機熟故。一頌正付。

    經。子念昔貧(至)得未曾有。

    贊曰。子獲得也。有為功德名為珍寶。無為真如慈悲心等名為舍宅。又識達本識當成鏡智。亦知一切三界眾生皆已舍宅。及獲珍財故生歡喜。

    經。佛亦如是(至)聲聞弟子。

    贊曰。下第三大段有三十頌半。頌合說。中分二。初二十頌半頌昔不合。後有十頌頌今獲得合。初合中長行有五。不合中還見佛。今此頌中唯頌示大不合余略不頌。前長行中示大不有三。今此亦爾。初二頌頌初知我樂小佛不說我得故不。次有八頌頌第三但為菩薩說不正為我說故不。後十頌半頌第二自得涅謂已滿足故不。此初也。未曾說言汝等作佛。于佛妙智我亦有分。但說我等得諸無漏是聲聞弟子故我不。

    經。佛敕我等(至)當得成佛。

    贊曰。下有八頌頌第三但為菩薩說。不正為我說故不。中分六。初一頌佛敕。次一頌半我依佛教次一頌他依我言。次一頌佛授他記。次一頌半正為菩薩不為我說。後二頌法喻雙結。此初也。佛三業加。密敕令說般若等經。

    經。我承佛教(至)說無上道。

    贊曰。二我依佛教。

    經。諸佛子等(至)精勤修習。

    贊曰。三他依我言。

    經。是時諸佛(至)當得作佛。

    贊曰。四佛授他記。言諸佛者顯一切佛法皆同故非唯一佛。亦是過去曾于余佛所受化故不爾一佛雲何言諸。故前說言曾從諸佛聞方便所說法。

    經。一切諸佛(至)說斯真要。

    贊曰。五正為菩薩不為我說。故我不。

    經。如彼窮子(至)亦復如是。

    贊曰。法喻雙結。文意可知。

    經。我等內滅(至)都不欣樂。

    贊曰。下第三有十頌半。頌第二自得涅。謂已滿足故不。中分二。初二頌標自滿不。後八頌半釋。此初也。內滅者謂內自身滅諸煩惱證得涅。唯能了此以為究竟。更無自余外利他事故不欣大。

    經。所以者何(至)謂是究竟。

    贊曰。下八頌半釋。中分三。初三頌半于佛境智起三解脫門觀。自謂滿足故不。次四頌自謂得道已報佛恩。雖為他說而自不後一頌結佛不為說故不。此初也。初三頌空無相觀。後一頌半是無願觀。諸法皆空空觀也。二我既無何有生等故。次下說無生滅等六種所無。並無相觀舍離貪著不貪一切。遂于佛智亦不貪求是無願觀。由聞般若密意所說空無相願。遂錯悟解作此三觀自得涅。後作此解謂是究竟故不大。

    經。我等長夜(至)報佛之恩。

    贊曰。二有四頌。自謂得道已報佛恩。雖為他說而自不。中分二。初二頌半謂報佛恩。次一頌半雖為他說而自不。此初也。驗此文意住有余依涅回心向大。非住無余依涅界。

    經。我等雖為(至)永無願樂。

    贊曰。雖為他說而自不也。

    經。導師見舍(至)說有實利。

    贊曰。三佛不為說故我不。簡擇于我觀根未熟故見舍我。未曾勸進令修大乘說有實利。故我不。初不勸者據今生來。非曾不勸久已勸故。

    經。如富長者(至)乃教大智。

    贊曰。上二十頌半頌合昔不。下有十頌。合今獲得有二。初三頌法喻對明。初教方便後說真實。後七頌明我今獲得。此初也。一頌半喻一頌半法。

    經。我等今日(至)得無量寶。

    贊曰。下七頌明今獲得。中分三。初一頌半總辨今得非先所望。次三頌始于今日方名得果體。後二頌半方名得果用。此初也。

    經。世尊我今(至)無上大果。

    贊曰。二始于今日方名得果體。初一頌總辨先得果非真今得是實。道謂證智。果謂無為。後二頌今得果。是實由前因。證于中初頌持戒因得報。後頌梵行滿得大果。皆以勝昔。

    經。我等今者(至)應受供養。

    贊曰。三方名得果用。初一頌得真實聲聞之名利他用故。後一頌半得真阿羅漢稱實福田故。即顯住小非真聲聞亦非真是阿羅漢也。

    經。世尊大恩(至)誰能報者。

    贊曰。已上七十三頌半頌前長行。自下品之第三段有十三頌。荷佛恩深。分二。初六頌半總明恩深難報。後六頌半別明所難報事。初中復二。初一頌半明佛慈悲深故難報。後五頌明行供養事而不能報。此初也。時長處廣行滿心勤。苦己利人情深叵答。昊天之恩蓋在于此。

    經。手足供給(至)盡心恭敬。

    贊曰。下五頌明供養事。中分二。初二頌六種內財不能報。後三頌四事外財並以起塔。亦不能報此初也。

    經。又以美膳(至)亦不能報。

    贊曰。四事外物不能報也。二頌四事。一頌結之。

    經。諸佛希有(至)隨宜為說。

    贊曰。下六頌半明所難報事。于中有三。初二頌半總明佛能為下劣事于取相凡夫能隨宜為說。次二頌能知欲樂及勝解而為說法。後二頌能知根熟未熟為說三乘。此初也。藏報身之實德顯化相之權形。隱妙理之玄宗揚粗義之疏教。不居淨土處此穢方隨逐凡夫。豈非難報。

    經。諸佛于法(至)而為說法。

    贊曰。二能知欲樂勝解而為說法也。志力者勝解故。不隨自意廣演玄微。乃遂他情唱斯方便。豈非難報。

    經。隨諸眾生(至)隨宜說三。

    贊曰。三能知根熟未熟。為說三乘。或粗。或細。或實。或權。觀根初後以施為。豈非恩深而難報者也。

    藥草喻品

    以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

    來意有四。一者前為上根初周法說。子法領。佛法述成。後方授記。今第二周既為中根喻說。四人喻領。今佛還為以喻述成。後方授記。故此品來。二者論說對治七慢中。第三有大乘人一向增上慢。言無別聲聞闢支佛乘。為對治此故說兩喻。前譬喻品為對治凡夫求人天妙果。次信解品為治二乘有學執我乘與如來乘等不求佛乘。今此品為對治大乘人一向。慢言無別二乘。唯有一乘。故彼論言。第三人者令知種種乘異諸佛如來平等說法。隨眾生善根種子而生牙故。意顯一雨雖同三草二木生長各異。佛教雖同三乘.二聖發修亦別。有為機器各各別故。亦有決定二乘者故。由機性殊稟潤別故。故勝雲。攝受正法善男子堪荷四擔。涅亦言。我于一時說一乘一道。乃至弟子不解我意。說須陀洹等皆得佛道。廣說如余。依人運載。教等名乘。佛法雖同機修有異故說此品。三者方便品初。標智.及門二皆甚深名為一乘。前譬喻品。說乘有三體唯有一。四人領解實一假三。會智慧深今此會門。門即阿含。教同機異名會其門。如說四諦。三根俱聞。依蘊.處.界.緣起.三性。賴修有異名曰三乘。故知教同而機異也。故此品來。四者十無上中雲。第一為顯種子無上故說雨譬喻。十無上者並是七喻.三平等殘。然于其中有是文殘有是義殘者。此是義殘非是文殘也。七喻之中已有雨喻。十無上內又更重說仍名為殘前說雨喻。普潤三草。三草既別令知乘異。今說雨喻。所潤三草之中形于二草。佛種名大草。自位相形加名二木。所望義別名為義殘。或是文殘。謂小中大草文是雨喻破乘同病。諸樹大小隨上中下各有所受。此雨喻是種子無上。前後文別。故是文殘。此大種子得雨滋潤體用弘廣。後得果殊故名無上。論引經言不離我身是無上義。唯大乘有名不離故。若種若現若因若果雖皆不離大乘。今顯大乘無漏種子。以為因本成佛身故。為顯此種子無上。故此品來釋名者。去疾神功名藥。稟潤之形名草。有藥非草。有草非藥。有草有藥。非草非藥。所喻亦爾。教.理.行.果俱名為藥。今取行藥稟教修生不取余石藥。不能生長故。世出世種能生長者俱名為草。今取人天善種三乘智因。是藥之草違害惡故。不取生死惡道種草。不稟正法而滋長故。意辨三乘種別稟教成其異乘。不欲普明諸種。故以藥草為目。是藥即草持業釋名。以別簡通是藥之草依主釋也。以此為喻名藥草喻。若雲此品下明藥及草喻故名藥草喻。非藥即草者。豈一切草皆取喻耶。由此故知今說為善。此以二義為喻。一如草性異稟雨滋其類別。三根本異稟教成其三乘二如草稟性各不相知。三根亦爾。不能知他五乘種異。謂乘無別故。以藥草為喻。

    解妨難者問論解七喻及十無上。皆雲雨喻。何故題品雲藥草喻。不言雨喻品。答論說能滋之法以顯所喻故。以雨喻為名。經取能喻之體以破彼疑。故標藥草。倒者以乘無別為病。破者以機有別為破。故假所潤藥草。以況所滋根性。由此不標雨為譬喻。亦不雙舉雨草二性為品。問此品亦言二木。何故不標草木品。答據實而言理應雙舉。但以正法之設本破生病。生有乘同之疾。故以草異破之。無上顯體尊高。未是破于生病故以藥草為品。不以木等標名。草寬木狹草小木大。顯通三乘不唯于大。顯潤生長不唯成熟故有解雲。藥者是雨。法藥能滋。草者是機。所滋生性。以藥喻法以草喻機。二既雙彰便無難矣。文雖不然理亦何爽。又前譬喻品有所厭火宅.所欣三車。二合譬喻但可總言。此以所潤機殊破彼執一之病。故唯以藥草為喻。

    經。爾時世尊(至)說不能盡。

    贊曰。此品之中大文分三。初贊印。次迦葉當知下陳述。後品末二頌結成說實為授記之漸。此初也。先贊印。後更嘆訝。言合理故善哉義契真故印。顯彼所言尚未窮德故。更自嘆佛同長者。以小可喻于大。汝同窮子聖德微亦許同故。贊且印。誠信也敬也。信如所言敬如說故。佛德難思說之叵盡。

    經。迦葉當知(至)不虛也。

    贊曰。下陳述。分二。初長行。後偈頌。初文有二。一陳說二結成。將臨偈雲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下是。初中有三。一法述。二喻述。三合述。法中有四。初佛興于世。二法利群生。三受道有殊。四不能自達此初也。于法自在所說不虛故。興于世導利含蠢。

    經。于一切法(至)一切智地。

    贊曰。二法利群生。以大悲智方便善巧離名相法。能善說之以利群生。所說之理亦契至于佛智境地說合證故。到者至合之義或教順于理理順于行。行順于果。故言到于佛果地也。以此普滋所應化故。

    經。如來觀知(至)通達無礙。

    贊曰。三受道有殊。由識空有法之所歸究竟真性。及知眾生心行所趣。故能令彼各得生長。無垢稱經雲有。無所趣意樂所歸。故所歸趣即是三性。究竟歸趣故即真如。心所趣者即是所欣遍趣之行。于理智中達之無礙。或由佛達法.及眾生心.行。故能受道令三乘別。

    經。又于諸法(至)一切智慧。

    贊曰。四不能自達。佛于諸法能究竟盡。故能識根性。初與三乘。後示眾生佛之智慧。眾生不爾何理能知自性他性。下喻及合皆有此勢。故作四科。又有釋言。法述有二。初總明于法自在所說不虛後于一切法以智方便下別顯不虛別顯不虛中有四。一能開菩提.涅二體。開曉眾生之心。以智方便而演說等是。二能顯真如以示眾生。法之所歸是。三能悟菩提智故。以悟眾生通達無礙是。四自曾能入亦令他入。示一切智慧是。雖作此解順上一乘觀此下文乃成別意。又別顯不虛。四者。一窮法實性。二能知空有三知生心樂四能示權實。以智方便等者法實亡言。以言顯說名智方便。此智方便所說之法雖非即真。然與佛智所證之法亦復無別。地者依止。佛智所觀依止之處。真境名地。意言佛說真.俗諦理。合契到于佛智境地。體無異故合實法故。或教能順理理能順行。行能順果故到佛地。一切智者是佛智故。如來觀知等者。此能知空.有諸法所歸。謂遍計所執.依他.圓成三性法也。或所歸趣者。即真如理諸法究竟所歸處故。亦知眾生深心所行者。謂知心行及彼深心之所樂行。即是眾生心.及所遍趣行達之無礙。又于諸法等者。既達諸法究竟明了。故能顯示眾生智慧。三權一實。令生欣證。此上意言。所說契智境識法空.有性解生心行所應學道。故能示眾生佛之智慧令其歸入。由此四義所說不虛。所說不虛故佛智無邊。汝何能說。佛知諸法識眾生心故。能初權後說實法。眾生稟之成五乘別。眾生無是功德智慧。不識法體及眾生心。雲何能知法之權實而執三乘無有差別。

    經。迦葉譬如(至)名色各異。

    贊曰。下喻說。中分二。初總喻。後別喻。此初也。土地已前喻能有所生。已下喻所有。三千大千彰所依器。一佛化境。于中有四。一山。玉篇艮為山山產也。宣氣散生萬物。二川。貫穿通流水也。三溪。爾雅水注川曰溪。四谷古鹿反。玉篇亦余玉反。水注溪曰谷。說文泉之通川曰谷。喻大千中有四生類。此等土地所有之中。卉即三草。木即二木。卉音許貴反。百草總名亦眾也。卉及木皆有.林。意顯草木各有眾多。此雖眾多就中世出世善法種子喻于藥草。五乘種子體類各別如種類若干。相用有殊如名.色各異。色者形貌亦色類義。

    經。密雲彌布(至)大千世界。

    贊曰。下別喻。有四。一法王出世喻。二說教普滋喻三。稟潤各異喻。四不自覺知喻。密雲彌布是初喻也。遍覆以下是第二喻。化身隱實八相漸現。潛為廣利如雲密而彌布。非卒暴雲不為災故。雲有十德。頌中自釋。一化佛化三千大千同時出現。聲亦遍彼。故言遍滿大千世界。

    經。一時等澍(至)及諸藥草。

    贊曰。下第三段稟潤各異喻有二。初一雨所滋。後稟潤各異。初文有三。一總標。二橫滋。三豎長。此初也。一時者應機熟故。等澍者一音演說各隨解故。澍音之戍時遇二反。時雨也。今從初反。其澤普洽利滋同故。洽音候交反沾也。遍徹也。調和遍灑之義卉木林喻如前釋。藥草喻善根。

    經。小根小睫(至)大枝大葉。

    贊曰。此橫滋也。三乘性異破乘同病。根性有三。故分三種。涅經雲。譬如病人有其三種。一若遇良醫及以不遇。決定可差。即此大草。二若遇即差。不遇不差。即此中草。三若遇不遇定不可差即此小草。此三乘中各有稟教.理.行.果四而生長者。故皆說有根睫枝葉。依教證理。依理起行依行得果。如根睫等生次第故又依勝劣果.行.理.教如次配之又解此三之中皆有四法。一種性。二發心。三修行。四得果。此四通三。如次配之。橫名三乘。豎名四類。類依性有故說為橫。亦有說四。即是勝解.見.修.無學。此義不遍小草中有。故不取之。

    經。諸樹大小(至)各有所受。

    贊曰。此豎長也。論唯說大木不離我身。是種子無上義。大草中分大小樹。不退位前名為小樹。不退位後名為大樹。此有二義。一雲七地以前名為小樹。八地已上名為大樹具四不退故。準下頌文。但于二木分上中下。故合二木以分三品。謂五地已前名下。創得三摩跋提樂意生身故。六七八地為中。得覺法自性意生身故。九十二地名上。得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故。有義不然。初地已前是何品攝豈非小木。若依此義初地已前名下純有漏修故。初七地名中有漏.無漏二雜修故。八地已後名上純無漏修故。二雲初地已前名小樹。初地已上名大樹證不退故。大小二樹各有下中上者。十住.十行.十回向為小樹三。十信即是初發心住攝。四決擇分善根即第十回向攝。由此華嚴但說三十位不說十信。發心住中成八相故。亦不說四善根。法界無量回向中住四觀故。但說舍利弗修道經六十劫退。即是至第六住滿。未入第七不退住中。故知十信更無別位。由此但說三十三阿僧。地前為三不說四故。對法等說初劫滿已修四善根。不說時長別劫修故。故四善根十回向攝。大樹三者。初二三地名下相同世間故。四五六地名中方同出世故。七八九十地名上超過世間二乘道故。若說三草皆有下中上者。小草之中。說人為下。欲天為中色天為上。中草三者。七方便為下。聖有學為中。無學名上。前是橫貫三乘。今乃豎通三位。

    經。一雲所雨(至)華果敷實。

    贊曰。稟潤各異也。能滋教一。所滋卉木各有差別。生喻初心長喻後習。華敷喻聞教修行。果實喻證理得果。敷音撫夫反開也陳也。由各受潤隨其種性生長華果各各不同。以教對理而忘其機。或以教對後不定性等成熟之根名為一雨。亦名一音所說理法唯一相故。退性究竟並作佛故。以教對機忘其理法。或對初機未成熟位。而有所運名為三乘。亦名三車。隨彼機宜初傍引法說而有三。故以教含行名為三藏。詮戒.定.慧行差別故。若以教含理。對機而說名為二藏。謂菩薩聲聞藏。阿世王經亦名三藏。謂菩薩.獨覺.聲聞藏也。今以教對理及後機一名一雲雨。滋彼三機稱其種性名為三乘。現理有所對之機明乘有異。教對機.理以明攝義立其藏名。將顯理之教。以運載機。立其乘稱。是二差別。

    經。雖一地所生(至)各有差別。

    贊曰。下第四不自覺知喻。三乘種性依一真理一地所生。依一佛教一雨所潤。如諸草木稟潤雖別。不自覺知。亦不知他稟潤生長。此解似疏。尋合當悉。

    經。迦葉當知(至)如大雲起。

    贊曰。下第三合述。亦四。一一有二。初皆舉法後皆喻合。此合法王出世也。

    經。以大音聲(至)大千國土。

    贊曰。此第二合說教普滋。不但身遍聲亦遍故。

    經。于大眾中(至)佛世尊。

    贊曰。下第三合稟潤各異。有二。初法說。後喻合。初中有四。一自標召集。二他聞普至。三佛應導利。四生聞獲益。初中有二。初自標唱。後召他集。標唱有三。一唱德號。二唱利用。三唱知見。此初也。

    經。未度者(至)令得涅。

    贊曰。此唱利用能滿四願。度者離越義。解者斷修義。一未離苦者願令離苦。二未斷惡修善者願斷惡修善。三未得安樂者願得安樂。四未成佛得涅者願成佛得涅。瓔珞經說知苦斷集證滅修道為四弘願。亦即是此。此中四種苦.集.道.滅如次配之。

    經。今世後世(至)說道者。

    贊曰。此唱知見。有三。一唱三明。二唱二智。三唱三法。知今後世唱三明也。已見名今。現去皆今故。一切知是真智。一切見是俗智。或初是二智。後是五眼知開說者知諸境開諸行說諸果。知正邪開善惡說斷修。又知大乘開獨覺說聲聞。又異生有學無學。又邪正不定三聚三根三科三世三寶三毒三德三界三漏等。又識生死示邪正說通塞。又悟知諸道。能略開能廣說。如次配之道有一種。謂一乘一道有二道善惡趣世間出世間。乃至十業道等皆如理知。

    經。汝等天人(至)為听法故。

    贊曰。上標唱。此召集。

    經。爾時無數(至)而听法。

    贊曰。第二他聞普至。

    經。如來于時(至)快得善利。

    贊曰。第三佛應導利。為利說大乘為鈍說二乘。為利說二草為鈍說小草。為精進說修行為懈怠說十念生西方等。

    經。是諸眾生(至)漸得入道。

    贊曰。第四生聞獲益有二果。一世間果現世安穩後生善處。如法以理受于果報。不行非法。名以道受樂。二出世果離障入道。或無種性令得前果。有種性者令得後果。又菩薩道有二。一增上生道。二決定勝道。隨次應知。斷二障故任力得道。

    經。如彼大雲(至)各得生長。

    贊曰。此合前法稟潤各異。

    經。如來說法(至)不自覺知。

    贊曰。下第四合有二。初法後喻。法中初標後釋。此標也。初佛說後生聞。一相者無異相故無相相故。大般若七十三說。諸法皆同一相所謂無相。無量義經雲。常說諸法不生不滅無此無彼一相無相。一味者一無漏味。勝資益味。無別體故。勝經雲。一相一味。謂明.解脫味。雖說種種諸法不同究竟皆歸一真如相一無漏味。歸實性故。何者是一相一味之體。謂解脫惑.業.苦相。離所知障分別之相。不同無漏有為起盡體寂滅相。所說諸法究竟不離涅智性。能達此者。竟究至于一切種智得菩提故。又佛所說理唯一相。究竟順契中道智故。眾生聞之隨順受持。讀誦修行得成三草二木差別。不自覺知。

    經。所以者何(至)種相體性。

    贊曰。下釋前標。有三。初明總知。次明別知。後結佛知眾生不知。此初也。種相有為類別。體性無為理本。又心行作用為種相。心法體性名體性。

    經。念何事(至)得何法。

    贊曰。此明別知。有四。一三慧所緣。二三慧行相。三三慧體。四以何行得何果。以何教得何理。此四類法皆佛所知。但說藥草故唯說此不說知余。

    經。眾生住于(至)明了無礙。

    贊曰。此結佛知眾生不知。地謂種子。或是心等行相體性總名為地。不同前地。彼謂一真。彼說佛教名為一雨。一真法界名為一地。其中四生名卉木等。三乘五乘有性無性。佛悉知之眾生不知。

    經。如彼卉木(至)上中下性。

    贊曰。舉第四喻。合成前法。

    經。如來知是(至)一切種智。

    贊曰。陳述有二。上陳說訖下結成前。有二。初明佛知深為生淺說。後贊成迦葉能解深義。此初也。終歸于空已前。明佛知深空之性故。體即真如非空不空。觀眾生心已後。為生淺說能契深理。二障雙圓便成種智。將護彼意不即為說一切種智。且說二乘。故佛與聲聞由此成異。

    經。汝等迦葉(至)難解難知。

    贊曰。此贊成迦葉能解深義。初標。後釋。

    經。爾時世尊(至)說種種法。

    贊曰。下頌合有五十四頌半。其五十二頌半重頌前義。後之二頌入品第三段結成說實為授記之漸。初中分二。初五十一頌頌前陳述。後一頌半頌前結成陳述之中。復分為三。初四頌頌前法述。次十頌半頌前喻述。後三十六頌半頌前合述。初中有二。初三頌頌前第一佛興于世。是諸法之王所說不虛。後之一頌頌第四不能自達。初中有三。一標法王所說不虛。二明如來說法希有。三重成前說。此初也。破有者能破一有謂三界。為一業有之所有故。或破二有本有.中有。或破三有即是三界。或破四有謂生有.死有.中有.本有。新翻經論名前時有。或破五有。即是五趣。或破七有。謂五趣.業有.中有。或破九有謂即九地九有情居。或破二十五有。頌曰。

    四域四惡趣梵王六欲天

    無想天淨居四空及四禪

    或破有者執有三乘無別體心。或此頌中初句法身。次句報身。下半化身。

    經。如來尊重(至)不務速說。

    贊曰。此明如來說法希有。默者緘默。務者趣疾。匆遽.專好。緘默一三實權之妙。不樂趣疾.匆遽.專好。急即陳述。必待生機方可說故。

    經。有智若聞(至)則為永失。

    贊曰。此成前說。恐有疑悔。為永失故。不好速說。

    經。是故迦葉(至)令得正見。

    贊曰。此頌第四不能自達。由佛明了究盡諸法。知眾生根隨他欲樂勝解等故。為他說法令得正見。而諸眾生不能自知上中下性。文因前起稱是故言。

    經。迦葉當知(至)如可承攬。

    贊曰。下第二段有十頌半。頌前喻述。分三。初三頌合說初二喻。法王出世喻。說教普滋喻。次六頌半頌第三稟潤各異喻。後之一頌頌不自覺知喻初中有二。初一頌總頌前二喻。後二頌別釋雲德。猶如大雲起于世間。初喻也。遍覆一切第二喻也。頌雲有七德。一慧雲含潤。如慈心龍起雲含雨七日住。待農夫作了方始下雨。喻佛慈雲內含萬德。待生機而降跡應器熟而宣揚二電光晃耀。喻化導明。身光智光遍照一切。晃音胡廣反光也。曜音弋笑反照也。三雷聲遠振遠驚群生。喻佛出生諸魔恐怖。四令眾悅豫。豫喜逸也。眾喜雲興悅當蔭覆。喻見佛出欣將說法舟航五趣。五日光掩蔽。喻除煩惱。華嚴經說掩邪見日故。六地上清涼。喻令有情居生死地得涅故。七Υ共肌H緲沙欣俊S薪и咼烈濉φ吆諫 0 敉 C靈黑色。故名ΑS止閶τ挑柢觥t柢鱸菩聳 病Mㄋ孜腦聘踩瘴ャS鞣鸞盜櫬缺 聳 W鞔竽9 A釕覽幀5鋇米鞣稹9嗜緋欣俊3欣磕聳強傻彌 礎@懇袈 曳礎H羰秩 紜K滴淖骼看槌值靡病F刑崴涓床豢梢隕 牡謾H緲傷頻梅欽靡病R災侵エ省=窀尤R淮吻拔乃燈鷯謔蘭洹1 納省6芷鷸 7  硐執嘶 省H煢視曜倘竺妊饋S髂芩搗ㄒ嬉磺泄省2  惺 br />
    經。其雨普等(至)率土充洽。

    贊曰。下第二段有六頌半。稟潤各異。有三。一頌雨功能。次二頌半所滋長體後三頌所滋長用此初也。涅經說。佛于眾生不觀種性乃至下賤僮僕。唯觀眾生有善心者。即便慈念如師子兒殺于香象殺兔亦爾。不生輕心故名普等。四方俱下遍四生故。充滿洽沾灑也。

    經。山川險谷(至)藥木並茂。

    贊曰。此明所滋之體。初一頌總。次一頌半別。滋種性。百谷者谷續也。楊泉物理論雲。梁者黍稷之總名。稻者糯之總名。薺者眾豆之總名。三谷各二十合為六十。蔬果之實助谷各二十。凡為百谷故。詩曰播厥百谷。周易百谷麗于地是也。百谷.甘蔗.萄葡.三事。以喻中大二草三乘有種性故。蔗音之夜反。萄音徒刀反。或作桃[王*。張騫西域使還得安石榴.葡桃.胡桃。廣志雲葡桃有白黑黃。此是小草無種姓人得生人天。如干地普洽。無出世種故。總結上雲。三乘藥草.大小二木有種姓者。因此雨故普得滋茂。此依別義以配其喻。亦有本言山川險谷。其苗稼者即是百谷。說文草生于田曰苗。蒼頡玉篇禾之未秀曰苗。苗而不秀是也。禾之秀實曰稼。睫即為禾。又雲在野曰稼。前解苗.稼為異。喻因.果別。後解苗即是稼。但喻總谷。

    經。其雲所出(至)皆得鮮澤。

    贊曰。此明所滋長用。有二。初二頌稟閏生長。後一頌稟閏鮮澤。上中下等三品不同唯在樹中。稱其大小者。大小二木並有三故。根睫枝葉四義如前。此等各有華之與果皆有光色。外作用故。華總喻因。果總喻果。余文可知。

    經。如其體相(至)而各滋茂。

    贊曰。此頌第四不自覺知。所閏是一稟教同故而各滋茂有差別故。三乘眾生竟不自覺所得功德。故知三乘實有差也。智有異故。如三草故。如二木故。

    經。佛亦如是(至)諸法之實。

    贊曰。下第三段有三十六頌半。頌前合說。文分為二。初二頌頌初二合。余三十四頌半頌前第三稟𨳝各異合。不頌第四不自覺知合。此初也。

    經。大聖世尊(至)及涅樂。

    贊曰。下第二段三十四頌半頌稟閏各異合中。長行有四。今此唯三。初四頌半自標召集。次九頌佛應導利。後二十一頌生聞獲益。唯無第二他聞普至。初中有二。初三頌半標。後一頌召。此初也。雖有種性未曾聞法乏法名為枯槁。槁亦枯也。

    經。諸天人眾(至)覲無上尊。

    贊曰。此召也。

    經。我為世尊(至)解脫涅。

    贊曰。下第二段有九頌。佛應導利。中有五。初二頌佛說勝法。次一頌為大乘因。次二頌半平等說法。次一頌半專為利益。後二頌不簡好丑。此初也。正法味甘。能療煩惱之疾。故喻甘露。

    經。以一妙音(至)而作因緣。

    贊曰。二為大乘因。設說二權。皆為大乘一切種智故。

    經。我觀一切(至)眾多亦然。

    贊曰。三平等說法。物我斷故無有彼此。愛憎斷故無怨親心。不慳法故我無貪著。不嫉妒故亦無限礙。故為一多平等說法。即亦前雲若人信歸佛。偈意同也。

    經。常演說法(至)如雨普閏。

    贊曰。四專為利益。去來坐立。佛三威儀。略無臥也。利樂時故。或去謂示入涅。來謂示成正覺。坐謂說法利生。立謂待生機熟。終不疲勞生于厭怠。慈悲深故。

    經。貴賤上下(至)而無懈倦。

    贊曰。五不簡好丑不擇種姓貧富貴賤。但觀善根即為說法。如殺兔等。

    經。一切眾生(至)住于諸地。

    贊曰。下第三段有二十一頌。生聞獲益。分三。初九頌半法喻合說。稟閏有殊。性異。次三頌半法喻合說稟閏滋茂。因異。後八頌法喻合說稟閏成實。果異。初文有二。初八頌法。後一頌半喻。初文復二。初一頌總標。後七頌別顯。此初也。住諸地者。謂三乘十地。謂干慧地.種性地.八人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獨覺地.菩薩地.如來地。既下別說三草故。此前說三乘共行十地。或凡夫地.有學地.無學地.菩薩地.如來地。或此所說三乘之地。即是無性。二乘種性.及大乘性。隨彼分位即名為地。

    經。或處人天(至)是上藥草。

    贊曰。下七頌別顯。中分二。初四頌三草。後三頌二木此初有三。一頌小草。二頌中草一。頌大草。無種姓人與人天樂名為小草。善戒經雲無種姓人但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或七方便亦名小草。二乘名中草。菩薩名上草。亦即勝所荷。四生。無聞非法眾生即小藥草。中間二乘即中藥草。菩薩即是大藥草即是涅三病人也。

    經。又諸佛子(至)名為大樹。

    贊曰。此明二木。初一半小。後一半大。即于大草分為此二。地前為小木。伏疑決定知作佛故。十地名大木得二利故。證不退故非行不退。義準二乘未成無學亦名中草。三意生身據決定者唯說無學回心已後受變易生。位決定故。不同有學。故此不論。未入聖位。及無種姓可名小草。準此地前不名小木。若爾何攝。故前解善。或七地前名為小木。八地已後名為大木。此言不退行不退故。一切菩薩名大草者。智度論雲。譬如雷震小鳥聞之悉皆驚怖。孔雀聞之即為舞踏。故名大草。因釋二木分位不同。諸經論中說得菩提理不一準。大般若第七十四說五種菩提。金剛般若雲。實無小法得佛菩提。若有小法得菩提者。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復有教言。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此經下言八生乃至一生當得菩提。亦有說言。三大劫修方登正覺。諸師于此眾義不同。瑜伽論說。劫有二種。一日月歲數。即此論說晝夜月時年。二阿僧劫。諸能超者唯超前劫。無超後者。故依此義若據無為.真如.無相。實無小法可得菩提。般若經宗說無為故。初地菩提發心便證。此證發心非如種性發心。與此經同。八生乃至一生當得。或此經中據證發心。論解證得初地菩提。故其初發心即登正覺者。種性發心菩提因故。三大劫修得菩提者。無上菩提。果滿菩提大劫修故。亦不相違。佛果廣大非小因成。若更異思深乖正道。故涅言說佛難成與速授記。說佛易成與遲授記。

    經。佛平等說(至)所稟各異。

    贊曰。此喻說稟閏有殊性異。

    經。佛以此喻(至)漸增茂好。

    贊曰。下三頌半法喻合說稟潤滋茂因異。初一頌半喻所說少如海一滴。後二頌法喻合說滋茂因異。滴下歷反。通俗文靈滴謂之凝。切韻作滴。有作v。丁計反。水下也。非此義。

    經。諸佛之法(至)普得具足。

    贊曰。下有八頌。法喻合說稟閏成實果異。有二。初六頌半法說。後一頌半喻說。初文有三。初一頌總頌能令得果滿足。亦是別頌令小草果滿。次二頌中草。後三頌半大草。此初也。世間充足謂人天滿。

    經。漸次修行(至)各得增長。

    贊曰。明中草也。因人天生漸得道果。二乘滿也。

    經。若諸菩薩(至)而得增長。

    贊曰。明大草也。大草即二木。初一頌半小木。後二頌大木。

    經。如是迦葉(至)各得成實。

    贊曰。此喻合前稟𨳝成實果滿。

    經。迦葉當知(至)諸佛亦然。

    贊曰。此第二段頌前結成。我同諸佛初權後實。汝等信受故極希有。

    經。今為汝等(至)悉當成佛。

    贊曰。品第三段結成。說實為授記之漸。聲聞所行成佛遠因。故是菩薩所行方便之道。論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者。謂發菩提心。退已還發者。前所修行善根不滅同後得果。故二乘修是大乘之遠方便因。名菩薩道。

    授記品

    以三門分別。一來意。二差別。三釋名。

    來意有二。一子上根聞法說而悟解。佛即為記。四人中性聞喻說而方解。故佛與記。二論雲為三種無煩惱人染慢說三平等。初說乘平等故與授記。上來佛說乘體有異。便有無學執乘定異。為此記別。顯乘平等。故此品來。如譬喻品已釋。

    差別者。可記法有三。一體性是有。二勝有當果。三勝人勝理。大因大果。體性有者可記。無者不可記如十四不可記。理事本無故不可記。問有體者可為之記。華嚴經說。有始無始是無記佛不為答。有一比丘問十二因緣自作他作。無明自起是無始義名為自作。更從他起是有始義名為他作。佛種種訶。如人為毒箭所中。但應請醫拔之。不須問其箭之所以。故有體者可記。無者不可記。勝有當果者可記。無者不可記。如善不善法。成唯識雲。記謂善惡。有殊勝自體及當果可記故名為記。無記不然故不可記。勝人勝理大因大果者可記。非者不可別記。即記別經記弟子生死者勝人故。記深密義者勝理故。記當成佛者大因大果故。其劣人劣理小因小果者名不可記。今此乃是此第三中大因大果。故為之記非前二全後一少分。又此授記差別有多。或記一種謂十二分教中授記經。或說二種涅經說。若有聞說隨順樂入速得成佛。心生輕賤。授以遲記。若言佛道難得久受勤苦然後乃成。為此人故授以速記。又善根熟者授以速記。善根未熟授以遲記厭惡生死。欲早證菩提。智增上者授以速記。樂處生死化度眾生。悲增上者。授以遲記。又有二種。一總記二別記。智度論有三。一自知他不知。為利自故不為利他。二他知自不知為利他故。三自他俱知行二利故。又有四種如前已說。或說五種即此經中如來自記。或說六種並如前譬喻品初說。

    釋名者。授音承秀反為也。與也。付也。記者決也。別也。驗也。識也。為決了當果為分別其當來果相。與驗其因記識當果故名授記。此品明彼事故名授記品。

    經。爾時世尊(至)無量大法。

    贊曰。此品之中大文分二。初為四人現前記別。後品末有二頌半標當授記。為第三周說法之由。初復有二。初為大迦葉記。後為三大聲聞授記。初文又二。初長行後偈頌前長行有二。初因記後果記。此初也。外遇良緣內修妙行覲見也。如文可知然觀上下授記之人應為四句。一在小無勝劣在大即有之。如五百弟子同是無學故小無勝劣。前後成佛轉次授記故大有勝劣二在小有勝劣在大無勝劣。如學無學人。在小學與無學勝劣有殊。同時成佛故在大無勝劣。三小劣而大勝。如阿難在學地得預流果。在羅前成佛。四小勝而大劣。如羅。是無學在阿難後成佛。今此四人不依根性。論位次者在小無勝劣。同無學故在大有勝劣。迦葉覲三百萬億佛。須菩提覲三百萬億那由他佛。迦旃延初覲八千億佛。後二萬億佛。大目b連初覲八千諸佛。後值二百萬億佛。供養諸佛多小不同。故知作佛亦有前後。涅經說。第四依菩薩供養八恆河沙佛。今說小者退心之人非樂廣行。且就一地位。遇佛多少而與授記。非但爾所。亦不相違。今以此準涅經說。須陀洹人八萬劫到。乃至阿羅漢二萬劫到者。以根性齊修行遲速相似者說。不約根異行殊者說。今以根行利鈍遲速故成四句。不爾義旨極為相違。

    經。于最後身(至)佛世尊。

    贊曰。果記有七。此記自體。睹豪光而生明慧。听法義而瑩金光。況久修因金光自飾。故名光明。

    經。國名光德(至)二十小劫。

    贊曰。此有三。一國名。以光為德故。二劫名。眾行莊嚴故。三壽量。

    經。國界嚴飾(至)周遍清淨。

    贊曰。此中有六一土相有七。一雜嚴。二無惡。三平正。四寶地。五樹。六繩。七華。準前子知因識果。礫沙也。小石也。坑虛也。塹也。或作硎。坎陷也。小壘也。堆聚土也。阜陵也。玉篇高平曰陵。大陵曰阜。土也。肥也。厚也。長也。

    經。其國菩薩(至)皆護佛法。

    贊曰。此中有二。一眷屬。二無魔。迦葉性.行調順。頭陀學戒不慢于人。不壞善事。故雖有魔皆護佛法。

    經。爾時世尊(至)當得作佛。

    贊曰。下十二頌半分三。一頌半標告。十頌半頌記。半頌結之。此初也。

    經。而于來世(至)無上之慧。

    贊曰。下頌記十頌半中分二。初二頌半頌因記。後八頌頌果記。此初也。

    經。于最後身(至)無有丘坑。

    贊曰。下果記中有四。初半頌自體。三頌土相。三頌眷屬。一頌半壽量。此初二也。土相有八。一無惡二地。三樹。四繩。五香。六華。七莊嚴。八平正。其香一種長行所無。戒香因具。故果多香。萬行滿修莊嚴亦足然與長行前後不同。

    經。諸菩薩眾(至)不能數知。

    贊曰。此眷屬也。一頌半菩薩。一頌半聲聞。

    經。其佛當壽(至)其事如是。

    贊曰。初一頌半壽量。後半頌結之。

    經。爾時(至)目不暫舍。

    贊曰。下第二段三人授記。中初請後授。請中初長行請儀軌。後頌正請。此初也。悚者怖也懼也。栗者戰也謹也。敬也。戚也。心求記果不敢專輒。既怯威嚴所以戰懼。

    經。即共同聲(至)除熱得清涼。

    贊曰。下七頌分三。初二頌贊請。次四頌喻請。後一頌結請。此初也。初一頌贊後一頌請。

    經。如從饑國來(至)然後乃敢食。

    贊曰。下喻請。分二。初一頌半喻。後二頌半請。此初也。小乘匱乏大乘之法名為饑國。佛之一乘名為王膳。今者得聞。名為忽遇。疑已無分不敢修行名未敢食。佛與授記名得王教因授記後領納大乘。修行大行欣當作佛名方敢食。

    經。我等亦如是(至)爾乃快安樂。

    贊曰。此請也。聞佛音聲說一乘理總言我作佛。如見王食。未蒙別記。受領修行欣當佛果。名未敢食。蒙別授記如蒙王教。即望修行欣當作佛名之為食。

    經。大雄猛世尊(至)如饑須教食。

    贊曰。此結請也。

    經。爾時世尊(至)具菩薩道。

    贊曰。下別記三人。初文有二。長行及偈。長行有二。初因後果。此因記也。

    經。于最後身(至)世尊。

    贊曰。下果記有九。此自體記。解法體相空。但有假名故名名相。或名與相二義俱空故名名相。名即名假。相即受.法二種相假。

    經。劫名有寶(至)周遍清淨。

    贊曰。此中有三。一劫。空理為寶故。二國。三土相。土相有五。一土平.二地.三樹.四無惡.五華淨。丘坑者玉篇地高曰丘大冢曰丘。

    經。其土人民(至)那由他。

    贊曰。此中有二。一人居其處。由內達理外感珍寶。二眷屬。

    經。佛壽(至)及聲聞眾。

    贊曰。此有三。一壽量。二佛住空以解空故。三利益。

    經。爾時世尊(至)听我所說。

    贊曰。下十二頌。分二。初一頌標告。後十一頌正告。此初也。

    經。我大弟子(至)猶如寶山。

    贊曰。下正告。分六。初三頌果.因合記。一頌半土相。三頌眷屬。一頌佛化。一頌听眾。一頌半壽量。此初也。有三一頌名。一頌因。一頌形。

    經。其佛國土(至)度無量眾。

    贊曰。此土相也。

    經。其佛法中(至)有大威德。

    贊曰。下三頌眷屬。分二。一頌半菩薩。一頌半聲聞。

    經。其佛說法(至)听受佛語。

    贊曰。初一頌佛化。後一頌听眾。

    經。其佛當壽(至)二十小劫。

    贊曰。壽量也。

    經。爾時世尊(至)恭敬尊重。

    贊曰。下迦旃延記。長行分二。準前初因記中有二。初明初時。後明後時。初時有二。初佛在。後滅後。此初也。

    經。諸佛滅後(至)供養塔廟。

    贊曰。滅後有二。合成。已前造塔眾華。已後供養。玫瑰者火齊珠也。抹香者若手[撤-育+言]摩作抹。細壤土作抹。涂飾作f。今既別有涂香故應作𡊉玉篇者亡達.亡結二反。粥糜也。碎香如糜故作。碎香如細壞土應作𡊉。

    經。過是已後(至)具菩薩道。

    贊曰。此明後時供養于佛。值良緣已方具菩薩所行之道。內自修行。

    經。當得作佛(至)佛世尊。

    贊曰。果記。有六此自體也迦延過去曾掃僧地。身常金色容儀閑雅。今復目睹毫光耳。听法光。故名閻浮金光。廣如樞要度缽代多王事。瞻部那提是樹名。在此洲無熱池岸側。有經在此洲北岸。近樹下有紫金光映弊日月。

    經。其土平正(至)見者歡喜。

    贊曰。此唯一土相。有五。一平正.二地.三樹.四繩.五華。迦延端正見者歡喜。由掃地因故。外土相見者歡喜。

    經。無四惡道(至)二十小劫。

    贊曰。此中有四。一無惡趣。二多人天。三眷屬。四壽量。

    經。爾時世尊(至)真實無異。

    贊曰。下七頌為二。一頌標告。六頌正告。此初也。

    經。是迦旃延(至)供養舍利。

    贊曰。下記有二。初二頌因記。後四頌果記。此初也。

    經。其最後身(至)之所供養。

    贊曰。四頌果記。為四。此中有二初一頌土相。後一頌福田。

    經。佛之光明(至)莊嚴其國。

    贊曰。此中有二。初一頌自體。後一頌眷屬也。

    經。爾時世尊(至)恭敬尊重。

    贊曰。第三目連記中文段同前。因記有二。初初時。後後時。初時有二。初現在後滅後。此現在也。

    經。諸佛滅後(至)以用供養。

    贊曰。此滅後有二。初造塔後供養。

    經。過是已後(至)亦復如是。

    贊曰。此後時因。

    經。當得作佛(至)世尊。

    贊曰。下果記有七。此自體。多摩羅跋旃檀香者。多是性義。阿摩羅者無垢義。聲勢合故遂略去阿字。跋馳羅是賢義。略但雲跋旃檀香是唐音。即是性無垢賢旃檀香佛。由大目連煩惱輕微名性無垢仁德如香可燻名賢旃檀香佛。

    經。劫名喜滿(至)見者歡喜。

    贊曰。此中有三。一劫名。二國名。三土相。土相有四。一平正。二地。三樹四。珠華。

    經。多諸天人(至)四十小劫。

    贊曰。此中有三。一多善趣。二眷屬。三壽量。

    經。爾時世尊(至)奉持佛法。

    贊曰。下頌記有十頌。分二。初五頌因記。後五頌果記。因記有二。初三頌佛在。後二頌滅後。此初也初一半遇良緣。後一半修妙行。

    經。諸佛滅後(至)菩薩道已。

    贊曰。此滅後行。長表金剎以金為剎。梵雲掣多羅。彼土更無別幡竽。即于塔覆缽柱頭懸幡。今雲剎者聲訛也。有所表故名為長表。

    經。于意樂國(至)演說佛道。

    贊曰。下五頌果記有六。此中有四。一國名。二自體。三佛壽。四善趣。

    經。聲聞無量(至)像法亦爾。

    贊曰。此有二。一眷屬。二法住量。

    經。我諸弟子(至)咸得成佛。

    贊曰。下品第二段標當授記。為第三周說法之由中有二。初一頌半標當記。後一頌許當說。此初也。

    經。我及汝等(至)汝等善听。

    贊曰。此許說也。警告其心令听法故。◎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七(本)

    保安三年十二月八日移點已了以興福寺圓和房之本法隆寺僧覺印。

    為令法久住往生極樂為之本【TO】者皆點本也本(【NI】【MO】)入(【RI】)者□付也異樣也。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七(末)

    沙門基撰

    化城喻品

    ◎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

    來意有四。一者上中根類聞法得記。下根之徒猶未明解。故陳過去已結大乘之緣。並說現在小果化城之喻。陳往因令其證實。述今果令其舍權。遣生覺解方可為記。故此品來。二者論解為對治七種具足煩惱性眾生。有七種增上慢中。第四有定人。實無而有增上慢。以有世間三昧三摩跋提。實無涅而生涅想。對治此故說化城喻。又雲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城故。涅城者諸禪三昧城。過彼城已令入大涅城。故有定人者彼已得定諸有學凡夫人。今說往事令憶念故。此所起慢或欲界分別。或上界煩惱。三昧城者。謂有學凡夫專心所求。在無學身盡無生智。後世間禪定所變解脫。離能變無總名三昧。此定有漏名為世間。此中意說佛說三事名大般涅。三乘同得擇滅解脫。即是無學解脫道中所證生空理。由此後時惑苦不生名為解脫。佛說此解脫名為化城。生空智證名為暫入。以息眾苦故言方便入涅城。後引至寶所方至大涅城。二乘之人加行智求變作此相。至于無學解脫道中正證解脫。都無分別種種之想。出解脫道後。世間定心重緣所得。以心粗故不知真智所證之法。但見加行所求涅解脫相狀。便謂涅。謂有實滅。豈非彼解是世間定。故言以有世間三昧。實無涅而生涅想。凡夫有學聞此假解。不識知故謂有實涅。起堅執心作意欣趣故今破之。說彼所證猶如化城。尚為不實。不應趣求。況在無學假所變耶。如二乘人所起四倒正智證生空猶未起執。後時觀前正智行相不親得故。乃見加行所求行相。便謂為真遂起四倒。此亦如是。非無漏心及世間定皆是法執。出彼心後方起執故。此護法義。

    若安慧師。即無學位解脫道等諸無漏心.世間定心。皆有法執。所證擇滅名為化城。余人求之理增上慢。論說具足煩惱性眾生所起。故非無學。又有釋言。此是世間凡夫所執所得世間三摩䟦提。六行所得假非擇滅謂真涅。佛說二乘無學所得擇滅涅方便令入。猶如化城中路息苦。擬向寶所尚非真滅。況汝凡夫所得世間假解三昧執實滅耶。有學之人不起此執。凡夫有故。下言導師。知無疲倦即滅化城。雲向者大城是我化作。說化滅化破執二乘涅實城。為滅凡夫所執城故此中應如護法等解。三者十無上中。第二示現行無上。故說大通智勝如來本事。大乘菩提難得。行亦難成。非如二乘菩提疾得。行亦易修。故說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方得菩提事。此為文殘說古事故。或說大通佛事者。說佛自身彼時修行為十六王子。今始得菩提。又諸聲聞彼時發心。今時方熟。故大因行非卒修成。名行無上。不說大通佛之行也。即將說今要先說古。雖以今果為品號。其因亦在其中明。故此品來。四者十無上中第三示現增長力無上。故說商主喻。前說化城知非真滅。未說商主能長商人能引至于佛果寶所。今此說之。故此品來。此乃義殘非文殘也。

    釋名者。御寇安神之所曰城。本無而有曰化。御寇者息生死之疲。安神者證恬寂之樂故喻于城。佛假權施名之為化城即是化名曰化城。今是喻.法。此品廣明名化城喻品解妨難者。問此品所明乃有二義。一大通往事。即行無上。二說化城今事。即增長力無上。何故唯以化城為名。不以佛事為目。答正教之說本除生病。生有本無而有增上慢。執非擇滅為真。今說擇滅為化除之。令舍漸進寶所故以化城為品。不以佛事為品。正法華名往古品。謂顯過去佛曾教化發大乘種。令其憶念為今熟因望其意解引入大乘非正破病。故今此經不以往古為品號。又化城果今現得。大通事在往因。以顯果為品名。不以隱因為品稱亦無失也。

    經。佛告諸比丘(至)阿僧劫。

    贊曰。下第三周為下根說。準前二周亦為四段。此品佛以喻正化。第二後品之初滿慈領悟。第三後品之中次領悟後雲爾時佛告諸比丘汝等見。是下佛重述成。第四諸比丘富樓那。亦于七佛下。為之授記。初文有二。初說宿因令念退大以就小。後諸比丘若如來自知涅時到。眾又清淨下。顯今果令知舍權以取實。初是說古因緣。令自了達往修大因退住小。果論名行無上說大通如來本事。後是述今得果。論名為破有定人。實無而有增上慢。又為示現增長力無上故說商主喻。說初發大心。令今取大果。次說後果為化令今舍小果。由此分二初文有二。初說過去因緣結會佛自身事。後諸比丘我等為沙彌時。各各教化下。明過去結緣。會弟子事。此意總明過去曾化已結大乘之緣。令生信解。故為此解。初文復二。初一長行.一偈頌明大通佛去今久近後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壽下正明彼事。初長行有二。初明彼佛久近。後顯已能見。初中復二。初總告。後問答。初中有四。一時。二名。三國。四劫。此初也。

    經。爾時有佛(至)劫名大相。

    贊曰。此告後三。

    經。諸比丘(至)盡地種墨。

    贊曰。下問答有三。一問.二答.三明久近。問中有二。初量後問。此初也。種音之隴反磨音莫個反若莫波反。應作摩摩研也鬼作魔。尼作𡡉。病作[膺-+(林/(ㄇ@人))]。都無磨作摩音。

    經。于汝等意(至)不也世尊。

    贊曰。此問及答。

    經。諸比丘(至)阿僧劫。

    贊曰。此明久近。下前塵盡。取此著塵.不著塵界總以為墨。一塵一劫彼佛滅度更多于彼。其抹者以手摩也。

    經。我以如來(至)猶如今日。

    贊曰。此顯已能見宿命智知慧眼見故。問釋迦修行不越三。何故塵劫極多。彼時猶稱王子。答意趣有四。一平等意趣。謂佛說言我于爾時曾名勝觀。法身平等故。二別時意趣。謂願生極樂皆得往生。暫聞無垢月光佛名定于菩提得不退轉。三別義意趣。謂說諸法皆無自性無生滅等本來涅。四眾生意樂意趣。謂于一善根或贊或毀令增進故。今此依于平等意趣說余佛事。即是我身身平等故。若不爾者。雲何乃言爾許劫數。又善心相續劫滿三。諸心通論何妨爾劫在彼佛時猶稱王子。又依晝夜月時年。何妨。許時釋迦自身三僧劫內。

    經。爾時世尊(至)名大通智勝。

    贊曰。七頌分二。初五頌頌久時。後二頌頌能見。初復分二。初一頌告佛名。後四頌告劫數。此初也。

    經。如人以力磨(至)如是無量劫。

    贊曰。此告劫數。

    經。如來無礙智(至)通達無量劫。

    贊曰。此頌能見也。

    經。佛告諸比丘(至)那由他劫。

    贊曰。下第二段正明彼事。以下諸長行方頌有文。初會自身事。文有四。第一佛壽成道。第二其佛未出家時有十六子下轉正法輪。第三爾時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下子繼傳燈。第四諸比丘我今語汝。彼佛弟子十六沙彌下會成今佛。初文有三。一明佛壽。二法難得。三說得道。此初也。

    經。其佛本坐道場(至)猶不在前。

    贊曰。下明法難得。有四。一不現前。二諸天。敷坐。三散華。四作樂。長時此初也。報身成道理實為難。化身成道何妨化現。今他報身示相起也。論雲欲顯菩提難得故。依華嚴經有十事。故坐于道場。始從震動一切佛剎。乃至。自善根力悉能受持一切眾生。故坐道場。破諸魔軍亦有十義。始從五濁惡世眾生互相征伐欲顯菩薩功德力故。乃至。順五濁世諸眾生故示現降魔。不爾。魔怨有何勝力。與大菩薩.如來競力。又釋迦佛破魔軍諸部不同。有說成道後方破魔軍依涅經亦作此說。有說破魔後方成道。經文現有此二說。故此佛破魔後方成道。此事不定。隨示現故。又彌勒佛于出家日即得成道。釋迦苦行先經六年。今此成道十劫空坐。皆是示相不同。不可一其所以。

    經。爾時忉利(至)三藐三菩提。

    贊曰。二敷坐。勝天王般若說。諸天各獻一座。佛為受之坐取菩提。以神力故合為一座。令彼諸天各唯見佛納已之座以取菩提。發心歡喜。不見納受余座而坐。故此亦言諸天作座。非共造一。

    經。適坐此座時(至)常雨此華。

    贊曰。三散華。華積如須彌。明知他受用身也。

    經。四王諸天(至)亦復如是。

    贊曰。四作樂。伎音渠倚反藝也。女樂作妓。有作伎立也。經文乘便故。說乃至終恆樂供養。

    經。諸比丘(至)三菩提。

    贊曰。第三說得道。

    經。其佛未出家時(至)名曰智積。

    贊曰。下第二大段轉正法輪。有二。初供養請轉。後爾時大通智勝如來。受十方諸梵天請已下。許可為轉。初文有二。初明十六子供養請轉。後明梵天王供養請轉。親族現前故非親族不現前故。初文又二。初詣佛供養。後請轉法輪。初文復二。初明詣佛後明禮贊。詣佛有五。一明佛子。二明往詣。三母送。四祖送。五詣意。此初也。他受用身有父母等。鼓音王經說。阿彌陀佛父名月上。母名殊勝妙顏有子有魔等。化七地已前有分段死故。有父母等。化八地已上有變易生。理無此事。不死生故。他受用身得與金輪俱出故。此佛祖轉輪聖王。

    經。諸子各有(至)往詣佛所。

    贊曰。二詣佛也。

    經。諸母涕泣(至)隨至道場。

    贊曰。三母送四祖送。涕泣者他禮反。目出淚曰涕。無聲出淚曰泣。

    經。咸欲親近(至)尊重贊嘆。

    贊曰。五詣意也。

    經。到已頭面(至)善哉吉無上。

    贊曰。第二禮贊有二。一身禮二語贊。八頌為三。初一頌半贊佛願滿勝德。次二頌贊佛修因勝德。後四頌半申歸禮意。此初也。吉謂吉祥善事滿故。

    經。世尊甚希有(至)安住無漏法。

    贊曰。二贊修因勝德。一坐十小劫者。華嚴經說有十種坐。一轉輪王坐與十善故。二四天王坐欲于一切世界諸佛正法行自在故。三帝釋坐于一切眾生行自在故。四梵天王坐自心他心得自在故。五師子坐分別演說甚深義故。六正法坐欲明總持.諸力辨故。七堅固三昧坐究竟大菩提故。八大慈坐令惡心者悉歡喜故。九大悲坐能忍一切諸苦惱故。十金剛坐降伏眾魔諸外道故。今此乃是堅固三昧.金剛坐故。靜然者身定也。心怕者心定也。音徒濫反。說文安也靜也。謂然安樂。切韻靜應為。無味作淡。恬靜作玉篇音徒敢反靜也安也。有作礎K滴耐礁史從且病7譴酥幸遄質樽。亦徒濫反怕音疋白反亦靜也。玉篇無為也。怕則是安靜之義。有作淡泊。無味也。非此中義。

    經。今者見世尊(至)稱慶大歡喜。

    贊曰。三有四頌半。申歸禮意。有二。初一頌標佛得道我等獲益。後三頌半釋其所由。此初也。

    經。眾生常苦惱(至)永不聞佛名。

    贊曰。下釋所由。有二。初二頌明諸眾生不近善友輪回受苦。後一頌半遇益故歸禮。此初也。常苦苦諦。盲冥集諦。不識苦盡道諦。不求解脫滅諦。于此四諦都不能識。天眾損減從入不聞佛名。冥音莫經反。暗也。玉篇莫定反。夜也昧也。冥冥者蔽人目令無所見。

    經。今佛得最上(至)歸命無上尊。

    贊曰。遇益故歸禮。

    經。爾時十六王子(至)諸天人民。

    贊曰。此下第二請轉法輪。初長行。後偈頌。此初也。安隱與樂憐愍拔苦。

    經。重說偈言(至)願為世間說。

    贊曰。下四頌半分三。初一頌佛具內外德故請。次一頌半有大利益。故請。後二頌明佛識達故請。此初也。倫匹也等也。

    經。度脫于我等(至)眾生亦復然。

    贊曰。二有大利益故請。

    經。世尊知眾生(至)當轉無上輪。

    贊曰。三明佛識達故請。此知五種。一所念即欲樂.勝解。二所行道遍趣行。三智慧力即根勝劣。四宿命即宿住力五業即自業智力。其欲樂即所念。修福即業。故略舉此攝余五力。

    經。佛告諸比丘(至)六種震動。

    贊曰。下梵天供養請轉法輪。有二。初神光動照。後供養請轉。初文有三。初動十方世界次光照幽冥。後動照梵宮。此初也。

    經。其國中間(至)忽生眾生。

    贊曰。光照幽冥。即二世界鐵圍山間。

    經。又其國界(至)勝諸天光。

    贊曰。動照梵宮為供請之漸。

    經。爾時東方(至)共議此事。

    贊曰。下供養請轉。大文分五。一東方二東南方。三南方。四例六方。五上方。除後二方。余一一中文皆分四。一睹光驚議。二尋光詣佛。三禮贊請轉。四默然許之。

    初文有二。初眾梵驚問後一天請求。此初也。此皆通四禪梵王。或唯初禪請轉法輪梵福量故。此文有三。一光.二念.三議。

    經。時彼眾中(至)遍照于十方。

    贊曰。此一天請求。諸天之中具威德者。將生之時光明先現。故此疑言為大德天生。

    經。爾時五百(至)推尋是相。

    贊曰。二尋光詣佛。有二初持宮.華以推覓。後見佛.眾以忻然。此初也。

    經。見大通智勝(至)請佛轉法輪。

    贊曰。見佛眾以忻然也。

    經。即時諸梵天王(至)高十由旬。

    贊曰。下第三段禮贊請轉。有二。初供養後請轉。初長行有二。初歸禮散華。後獻宮請納。此初也。

    經。華供養已(至)願垂納受。

    贊曰。此請納安處。

    經。時諸梵天王(至)普皆蒙饒益。

    贊曰。四頌分三。初二頌贊五德。次一頌陳來由。後一頌請納受。此初也。

    經。我等所從來(至)唯願哀納受。

    贊曰。初頌來由。後頌請納。

    經。爾時諸梵天王(至)度苦惱眾生。

    贊曰。此請轉法輪。

    經。爾時大通(至)默然許之。

    贊曰。第四大段佛默然許。問何故涅時默然不受他供。今者默然遂許他說。古解以佛顏有舒𣫍。請者覺許.不許。又雲以佛身光表知受與不受。又雲佛初成道時。自唱號言。凡時默然受請。涅時默然是不受請。又受食理須咒願。默然知佛不許。許說默已順請。不假出言而許。

    經。又諸比丘(至)共議此事。

    贊曰。第二東南方。大文亦四。初眾梵驚議。

    經。時彼眾中(至)度脫苦眾生。

    贊曰。此一天請求。

    經。爾時五百(至)請佛轉法輪。

    贊曰。第二尋光詣佛。有二。初持宮.華以推覓。後見佛.眾以忻然。

    經。時諸梵天王(至)願垂納受。

    贊曰。下第三段禮贊請轉。有二。初供養。後請轉。此長行供養。

    經。爾時諸梵天王(至)我等今敬禮。

    贊曰。四頌半贊分四。一頌贊禮。一頌半嘆希有。一頌嘆為眼目。一頌嘆為慈父。此初也。迦陵頻伽妙音鳥也。以聲柔軟清亮哀雅故以為喻。

    經。世尊甚希有(至)諸天眾減少。

    贊曰。嘆希有也。

    經。今佛出于世(至)今得值世尊。

    贊曰。初一嘆眼目。後一頌慈父。

    經。爾時諸梵天王(至)忍善者增益。

    贊曰。此請轉也。嘆佛生益。忍善者增益謂入聖道。其義可知。

    經。爾時大通(至)默然許之。

    贊曰。第四大段佛默然許。

    經。又諸比丘(至)為佛出世間。

    贊曰。第三南方。準前有四此睹光驚議。有二。初眾梵驚議。後一天請求。

    經。爾時五百(至)轉法輪。

    贊曰。第二尋光詣佛。有二。初持宮華以推覓。後見佛眾以忻然。

    經。時諸梵天王(至)唯願垂納受。

    贊曰。下第三段供養請轉。中初供養後請轉。此初也初二頌半嘆佛後一頌請受。

    經爾時諸梵天王(至)當演深遠音。

    贊曰。請轉。中初長行後偈頌。文意可知。

    經。爾時(至)默然許之。

    贊曰。第四大段。佛默然許。

    經。西南方(至)亦復如是。

    贊曰。第四例余六方。事意同前恐繁故例。

    經。爾時上方(至)為佛出世間。

    贊曰。第五上方。有三無第四許。此即睹光驚議。有二。初眾梵驚議。後一天請求。

    經。爾時五百(至)轉法輪。

    贊曰。第二尋光詣佛。有二。初持宮華以推覓。後見佛眾以忻然。

    經。時諸梵天王(至)願垂納處。

    贊曰。下第三段供養請轉。有二。初供養後請轉。初中又二。此長行也。

    經。時諸梵天王(至)廣度于一切。

    贊曰。十頌半分四。初七頌半贊佛德。次一頌見佛生喜。次一頌請納。後一頌回向。初中有二。初二頌標。後五頌半釋。此初也。初頌嘆能拔苦。後頌嘆能與樂。免音無遠反引也。作挽有作勉亡辨反。勖勵也。國語雲。父勉其子。兄勉其弟。猶勤強也。萌音莫耕反芽也始也冥昧貌。眾無知也。漢書氓群黎也。涅名甘露門。謂聖道或理名甘露。教名為門。

    經。于昔無量劫(至)死多墮惡道。

    贊曰。下五頌半釋。中有二。初四頌半生死輪回。後一頌釋佛能拔。初中又二初。二頌受苦果。後二頌半行惡因。此初也。

    經。不從佛聞法(至)常墮于惡道。

    贊曰。此行惡因。意可知也。文有二。初二頌半在家行惡行後一頌外道行惡行。樂謂人天樂果。樂想者謂樂因。又樂者所取樂境。樂想者能取樂之想。又樂謂樂受自體。樂想謂苦對治樂。謂寒熱等暫息滅時假名樂故。

    經。佛為世間眼(至)故現于世間。

    贊曰。此一頌釋佛能拔。

    經。超出成正覺(至)喜嘆未曾有。

    贊曰。二明見佛生喜。

    經。我等諸宮殿(至)皆共成佛道。

    贊曰。第三段一頌請納。第四段一頌回向。

    經。爾時五百(至)無量劫習法。

    贊曰。此贊請轉也。一頌贊一頌請。

    經。爾時大通智勝如來(至)十二行法輪。

    贊曰。上明供養請轉。下第二段明許可為轉。有四。一標許可為轉。二明余所不能。三彰所轉之法。四顯生聞獲益。此初也。三轉有二。一自二他。今為他轉非佛自轉。此苦聖諦名示相轉。此應遍知是勸修轉。此已遍知是作證轉。此行法輪以移動運是轉義故。是一一轉令聞法者發生無漏真聖慧眼。隨其次第。于去.來.今苦諦之中。生智.明.覺。如是一轉總別四行。三轉諦諦皆有十二行相。然數等故但說三轉十二行相。三轉如次顯示令入見.修.無學等三。如前第四卷疏中解。

    經。若沙門(至)所不能轉。

    贊曰。二明余所不能。未正證故。唯佛可為一切師故。知一切故。

    經。謂是苦(至)是苦滅道。

    贊曰。下彰所轉輪之境。于此生智名行法輪。法輪境有二。一四諦二十二緣。此初也。且舉示相余例可知。四諦略以五門分別。一出體.二釋名.三廢立.四釋妨.五諸門。

    出體者。對法等說。有情世間.及器世間。諸有漏法性逼迫故皆是苦諦。集有二義。一招感異熟無記果義。對法等說。謂諸煩惱及所起業名為集諦。唯識等說十二支中。五亦集諦攝。業煩惱性故。余無記法皆非集諦。然唯說愛為集諦者。由最勝故。二為因能得有漏果義。即諸有漏在內身中。三性諸法能為依因。有異熟者皆是集諦。瑜伽等說十二支中。逆觀老死有二種因。一者粗生謂即生支。二者細生謂愛.取.有。乃至觀前齊識退還。此等皆名老死之集。故知依因無記等法亦名為集。不說非支亦名為集。真如.擇滅.不動.想受滅諸無為名為滅諦。對法論說真如.聖道.煩惱不生名為滅諦。此說滅依.能滅.滅性。正智所證真如境上。有漏法滅。假實合是滅諦之相。無漏五蘊名為道諦。對法等說。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究竟道皆名道諦。依道自性.及道眷屬以顯道諦。由此四諦攝諸法盡。故涅經迦葉問言。如佛一時入申首林。取小樹葉告諸比丘。我已所說如手中葉所未說法如林中葉。而言四諦攝諸法盡。若攝盡者。則是已說一切法盡。雲何言未說如林中葉。若不攝盡者。應有五諦。世尊告言。四諦攝盡。然總說言此是苦諦。二乘不能知分別諸苦有無量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乃至道諦亦復如是。此中意說。然雖四諦攝諸法盡。巨細分別二乘等不知故言未說。非有五諦。依詮顯實真如亦是滅諦所攝。故對法言滅性正是滅諦所攝。涅亦說四諦所攝。故言二乘有苦有諦而無有實。菩薩具有。余三亦然廢詮談旨即非滅諦。故瑜伽中。四諦之外說非安立諦。上依種類總說四諦。若依法體有粗有妙。能知之。智有上有下勝依此說有八諦。謂有作四聖諦.無作四聖諦。如是八聖諦非二乘所知。即新翻經雲安立諦.非安立諦。有作四聖諦者。分段生死十二因緣名苦。煩惱及業名集擇滅名滅。生空智品名道。無作四聖諦者變易生死五蘊名苦。所知障名集。無住涅名滅。法空智品名道。如前已說。今依總相或依分段。轉四諦輪。為二乘故。

    釋名者。四者是數。諦者實義。唯聖知實故名四聖諦。苦真是苦更無異苦等。五十五雲。諦義雲何。如所說相不舍離義。由觀此故到清淨究竟義是諦義。帶數釋也。苦者逼迫。煩惱所生義。集者招感能生苦諦義。滅者寂靜義彼俱寂靜。義道者通因能成三義。三義者此中苦事.苦理苦如。乃至道諦有三亦爾。苦事名諦持業釋。余二名諦依主釋。理.如二種與其苦事。雖非一異然此皆非逼迫等故。

    廢立者九十五雲。苦諦如諸病體。集諦如諸病因。滅諦如病生已而得除愈。道諦如病除已令後不生。諸有病者詣良醫所。但應尋求爾所正法。諸有良醫亦但應授爾所正法。是故更無第五聖諦諸佛如來拔大毒箭無上良醫。亦但宣說爾所正法。又如療病者知病.病因.病除之法觀生死苦.苦因.苦滅.滅法。亦爾故復說言趣苦滅行。

    釋妨難者五十五說。何因故。說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四差別耶。答由彼苦諦是四顛倒所依處故。為除顛倒故。應遍知苦。既遍知已即遍知集。由彼集諦苦諦攝故。雖遍知苦仍為集諦之所隨逐。故須更說永斷集諦言觸證者是現見義。由于滅諦現前見故。不生怖畏。愛樂攝受。是故須說觸證滅諦。若勤修道乃能成辦所說三義。是故次說修習道諦。何故四諦如是次第。由此故苦為初。如此故苦為次。此二攝黑品究竟。由此故樂為第三。如此故樂為第四。此二攝白品究竟。譬如重病.病因.病愈.良藥。又如遭苦次第建立聖諦。如諸世間曾所遭苦。即于此處先發作意。次于遭苦因。次于苦解脫。後于解脫方便。發起作意。

    諸門分別者。以十門分別。一幾蘊所攝。三諦五蘊更互相攝。滅諦不爾彼寂靜故。二誰各幾行。答各四如次。謂無常.苦.空.無我。因.集.生.緣滅.靜.妙.離。道.如.行.出三何故苦諦為四行觀為除四倒。無常除常到。苦除二倒謂樂.淨倒。空無我除我倒。集諦四。觀除四愛故。由依常倒起後有愛。次依樂.淨二倒起貪喜俱行愛。及彼彼希樂愛。次依我倒起獨愛滅為四觀四種愛滅之所顯故。道為四觀由能證彼四愛滅故。四誰解脫門攝幾行。五入諦現觀有幾種。六三乘觀諦有何差別。七此四諦為世俗為勝義。五十五涅唯勝義。六十四對非安立唯世俗攝。實通二種。八諸諦相攝。九苦有幾種。余三亦爾。十虛空.非擇滅。何諦所攝。並如瑜伽.對法.唯識.顯揚等抄說。恐繁故止。

    經。及廣說(至)憂悲苦惱。

    贊曰。下明十二緣起此有雜染.清淨雜染.清淨皆有順.逆觀。此中有二。舉雜染順觀及清淨順觀例雜染逆觀。及例清淨逆觀。此即染順觀也。生死相生故例染逆觀。

    經。無明滅(至)憂悲苦惱滅。

    贊曰。此清淨順觀。初斷生死故例逆觀也。十二緣起以六門分別。一出體.二釋名.三緣相.四依世.五諸緣生攝.六染淨順逆。

    出體者。無明支體煩惱障中正取分別。及兼任運愚痴為體。成唯識雲。此中無明。唯取能發正感後世善惡業者。又雲。正發業者唯見所斷。助者不定。能發行者方是此支。通相應.不共.纏及隨眠。行支體通善.及不善身.語.意業。唯感總報。及通感總.別。二業為性。唯別報業則非行支。故唯識雲。即彼所發乃名為行。由此一切順現受業.別助當業皆非行支亦。通現.種色.思為體。識支唯取第八異熟識種為體。故唯識雲。此中識種謂本識因。唯取行支所集異熟第八識種。初結生故。總異熟故。唯在種位不取現行。有處說通前六識身。泛明一切識身。為論。及依當來現起分位說有現行。乃至受支亦復如是。名色支體。成唯識雲。除後三因余因皆是名色種攝。後之三因。如名次第即後三種。此說五支不相雜亂。于一剎那為行所集緣起支說。謂異熟六根種名六處支。異熟觸.受種名觸.受支除本識種及此三種。余諸異熟蘊種皆名色支。契經又說。名謂非色四蘊。色謂羯剌藍等者。依當起時分位前後。于因中說雜緣起支不爾如何得通五蘊。或泛通說一切名色。唯識又依雜體說雲。或名色種總攝五因。于中隨勝立余四種。六處與識總別亦然。愛支唯是中下品貪。此雖通緣內外二果。諸論多取緣外境愛增上果生。取支通用一切煩惱以為自體。全界煩惱皆結生故。若能取.若所取.若所為取。所為取。中隨順煩惱。不取余法。有處唯說愛增名取。誰識會雲。雖取支中攝余煩惱。而愛閏勝。說是愛增。且依初後分愛取二。實攝余惑。愛.取二支通現及種。俱能閏故。有支體即行等六支為愛.取閏。轉名為有。有說唯業。唯識會雲。此能正感異熟果故。有說唯五。唯識復雲。親生當來生老死位識等五故。此唯種子。能有果故。生支體者。成唯識雲。始從中有。至本有中未衰變來。皆生支攝。諸衰變位總名為老。身壞命終乃名為死。此三支體皆通五蘊。唯是現行異熟果攝有處亦說通種子者如緣起經。能所引生一時而有。次第宣說義類無別。非是二支亦通種子。憂悲苦惱因老死起非是支攝。十地經雲。死別離時意根相對名憂。五根相對名苦。出聲啼哭名悲。愚人心熱名惱。在下二界具色等支。無色不然。隨所應有。

    釋名者。瑜伽有五釋。一雲由煩惱系縛往諸趣中。數數生起故名緣起依緣字起字釋名。二依托眾緣速謝滅已。續和合生故名緣起。此依剎那義釋名。簡大眾部等十二緣起是無為法。亦簡正量部一期四相。三眾緣過去而不舍離。依自相續而得生起故名緣起。如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非余。今依此義以釋緣起。此有故彼有者。顯無作緣生義。此生故彼生者。顯無常緣生義。非余者。唯由有緣果法得有。非緣有實作用能生果法。亦非無生法為因故。少所生法而得成立。四數數謝滅。復相續起故名緣起。此依數壞數滅義釋。五于過去世覺緣性已。等相續起故名緣起。如世尊說。我已覺悟等起宣說。即由此名展轉傳說故名緣起。又雲離有情義無自然我故。乃至自業所作義是緣起義。于余相續不受果故。又對法及緣起經各十一釋。對法又雲無作緣生故。無常緣生故。勢用緣生故。初二如前。無明緣行等者顯勢用緣生。雖復諸法無作無常。然不隨一法為緣故一切果生。諸法功能各差別故。

    緣相者。無明有二。一真實義愚通下中品。二異熟愚唯是上品。此之二愚皆緣內身異熟果起。行有二種。一善。二不善。或分為三。一不動.二福.三非福。此為有分燻習所攝。識等五種名言燻習。此五無記勢力羸劣。不能自生處所未定。要待有分燻習方起。由下品愚發不動業。由中品愚發于福業。由上品愚發非福業。隨發業已遂集識等五支種子。攝屬于行有當生處。即是當來生老死種種位定。無五體前後差別之相。依當起位說因為五。故唯識雲。謂緣迷內異熟果愚。發正能招後有諸業為緣。引發親生當來生老死位五果種已。次依迷外增上果愚緣境界受。發起貪愛。緣愛復生欲等四取。愛.取合閏能引業種.及所引因轉名為有。自從中有至本有中未衰變來。生支體起。衰變命終老死支現。憂悲苦惱種種隨生。此說由迷內身無明。緣異熟受能發諸業。遂集當來生老死位五支種子。有當生處。復由迷外境界無明。緣境界受起愛及取。閏前行等六支種子。近有後果轉立有名。自後五支現行遂起名生老死。是名緣起為緣之相。瑜伽復有三釋。相生次第如瑜伽說。

    依世者。成唯識雲。十因二果定不同世。要生後報方名為支。現報非故。謂過去十支因.現在二支果。現在十支因.未來二支果。因中前七與愛.取.有或異或同。生報定同。後報便異。謂過去七.現在三.未來二故。若二三七各定同世者。生.老死二支。愛.取有三。及前七支各定同世。勢相生故力相似故。

    諸緣生攝者。攝論第二雲。若略說緣起有其二種。一分別自性緣起。謂依阿賴耶識諸法生起。二分別愛非愛緣起。謂十二緣起于善惡趣。能分別愛非愛自體為緣性故。今此正說後一緣起。義亦攝前不正明之復說三種。此二之中加受用緣生。辨中邊雲。一則名緣識。第二名受者。此中能受用.分別.推心所。受用緣生。即六轉識亦此義攝。非正辨之。瑜伽復說四種緣生。一能引謂無明.行。二所引謂識等五。三能生謂愛.取.有。四所生謂生.老死。集論說識亦是能引。識中業種名識支故。異熟識種名色攝故。緣起經說識支通能所引。業種.識種俱名識故識。是名色依非名色攝故。俱舍第九復說四種。一者剎那。二者連縛。三者分位。四者遠續。雲何剎那。謂剎那頃由貪行殺具十二支。痴謂無明.思即是行于諸境事了別名識。識俱三蘊總稱名色。住名色根說為六處。六處對余和合有觸。領觸名受。貪即是愛。與此相應諸纏名取。所起身語二業名有。如是諸法起即名生。熟變名老。滅壞名死。今者大乘。八識俱起。煩惱齊生。與彼不同。理應思準。復有說者剎那。連縛如品類足。俱遍有為非同前義。十二支位所有五蘊皆分位攝。即此懸遠相續無始說名遠續。大乘業同未爽通理。

    染淨順逆者。對法第四雲。雜染順逆故。清淨順逆故。雜染順逆者或依流轉次第說。謂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順次第說。此說生死次第相生。或依安立諦說。謂老死.老死集.老死滅.老死趣滅行。如是乃至。行.行集.行滅.行趣滅行。作四十四智。無明無因故非四十八智。種闕故。此為後觀。于前加行亦作七十七智。謂緣現在生而有老死。非不緣現在生而有老死。現在自身自已作故。便成二智。緣過去生緣未來生亦各二智。合以成六。觀無始來一切老死皆緣于生。未來雖未起容有雜染還滅義故。今觀雜染故成二智。此三際中初智觀果有因。顯其所由。第二智觀果有因非不決定。破外妄計無因等生。第七即觀前所不攝。諸有漏慧。遍知義故。即法住智遍知三世緣起教法。名支不攝以為第七。前六真實智。此一法住智。合成七智。異生聖者俱有此智。今是見道已前凡位觀行。此後方入四十四智。四十四智近四諦故。住教等法是聞慧故名法住智。如實義而知。是思.修慧。名真實智。此有漏觀故名雜染。文唯有順而無逆也。清淨順逆者。謂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生滅故老死滅。順次第說。此依斷位次第而說。由誰無故。老死無。由誰滅故。老死滅。乃至。由誰無故。行無。由誰滅故行滅。此依得果究竟位觀。逆次第說文唯有順而無逆觀。廣如幽贊下卷。恐繁故止。雖無現前成獨覺者。令證聲聞。亦說此緣。依之說諦亦成三周十二行相。

    經。佛于天人(至)具八解脫。

    贊曰。第四顯生獲益。有二。初明獲益。後明眾多。初中復二。初明初會。後明第二第三第四會事。此初也。受者著也。不貪著一切法故得心解脫。心解脫者由無明等煩惱解脫故。成慧解脫相應之心。不復緣境起于煩惱名心解脫。或禪定名心。能住心故。得俱解脫名心解脫。

    經。第二(至)得解脫。

    贊曰。此明第二第三第四會也。彌勒三會說。釋迦不說會。利益生機各不同故。

    經。從是已後(至)不可稱數。

    贊曰。此明眾多。上明聲聞法輪故無菩薩。

    經。爾時十六王子(至)三菩提。

    贊曰。下第三大段。子繼傳燈有五。初出家啟請。二爾時彼佛受沙彌請下許可正說。三說此經已即入靜室下諸子傳燈。四大通智勝佛過八萬四千劫下佛起贊嘆。五佛告諸比丘是十六菩薩下所化常益。初文有二。初諸子出家啟請。後臣佐隨從出家。初中復三。初明子德.次明啟請.後明請意。此初也。有六德。一已超羈網出家為沙彌。二聞法速悟諸根通利。三性情鑒達智慧明了。四久遇良緣曾供養佛五堅持勝戒淨修梵行。六志希大果求正等覺。

    經。俱白佛言(至)佛自證知。

    贊曰。初明啟請。昔說小乘法輪。利益聲聞乘訖。我意求大請說大乘法輪。後明請意。我等志願大乘正法如來之知見。佛自證悉。佛自證明。願為我說。問何故前請王子在前。今為說法王子居後。答前據親疏後明權實。

    經。爾時轉輪聖王(至)王即听許。

    贊曰。此明臣佐隨從出家。初請後許。

    經。爾時彼佛(至)佛所護念。

    贊曰。下第二段許可正說。有五。此中有二。初將說法時待機熟故過二萬劫。二陳所說法。妙法蓮華。妙法蓮華正為聲聞。無量義經正為菩薩。何故此中為諸菩薩說于法華。如前日月燈明因妙光法師。二十億菩薩樂欲聞法中釋。問何故轉二乘法輪名為三轉十二行相。大乘不爾。答理應如是。但以聲聞者一坐可有成見.及修.無學道義。菩薩不爾。由是不同。此說十二緣亦依四諦故。

    經。說是經已(至)諷誦通利。

    贊曰。第三沙彌領悟。

    經。說是經時(至)未曾休廢。

    贊曰。此中有二。第四三根領悟。第五說法時節。上根菩薩聞之信受。中根聲聞亦有信解。下根余類皆生疑惑。是法華經難信解故。下根眾生機未熟故。為今時漸。故說彼時有疑惑者。

    經。說此經已(至)四千劫。

    贊曰。下第三段諸子傳燈。有三。一佛入寂定。二諸子說法。三所度多少。此初也。知子根熟令子傳燈。故入寂定。

    經。是時十六菩薩(至)妙法華經。

    贊曰。諸子請法利益既眾。說法時長。

    經。一一皆度(至)三菩提心。

    贊曰。所度多少示教利喜。即新翻經雲示現.教導.贊勵.慶喜。顯揚第十二更加令離欲。謂訶毀諸行令離愛染名令離欲。示現四種真實道理名為示現。已得信解令正受行名為教導。若彼退屈策發令進名為贊勵。彼隨法行贊令忻悅名為慶喜。彼更有釋恐繁且止。今此說四除初離欲。此與示現俱令修行信解別故譯家疏脫。義必應然。五漸化法故。義準定然。

    經。大通智勝佛(至)令入其中。

    贊曰。下第四段佛起贊嘆。有二。初升座贊嘆。後勸人親信。此初也。贊嘆有七。一希有.二根利.三智明.四近聖.五修行.六受持佛智.七開示眾生。

    經。汝等皆當(至)如來之慧。

    贊曰。此勸人親信。初標勸親近。後釋令信受。

    經。佛告諸比丘(至)悉皆信解。

    贊曰。下第五段所化常益。有三。此中有二。初常說法華二所化常益常益有二。一與菩薩俱。二聞法信解。

    經。以此因緣(至)于今不盡。

    贊曰。第三釋成常義。顯今法華會上。皆是彼時常益眾生。眾生世世常為友益。益猶未盡生下結會之由漸也。

    經。諸比丘(至)以為眷屬。

    贊曰。下第四大段會成今佛。有二。初標成佛現利群生。後顯異名成佛處所。此初也。

    經。其二沙彌(至)二名師子相。

    贊曰。此顯異名成佛處所。阿者無動義。故相用煩惱等一切不動故。音初六反。若齊作直貌作矗。廉謹狀作齪。不知字所出。須彌頂極尊高故。師子音示無畏故。師子相示降魔怨故。

    經。南方二佛(至)二名梵相。

    贊曰。常證法性名虛空住。恆寂生死名為常滅。得大自在名帝相。能生群聖名梵相。

    經。西方二佛(至)二名須彌相。

    贊曰。阿彌陀雲無量壽慧命長故。度世苦惱。常起悲故。多摩羅跋釤聰閽菩暈薰趕拖恪V詰倫 廈朊窒唷br />
    經。北方二佛(至)三菩提。

    贊曰。能施法雨名雲自在。極廣覆蔭名雲自在王。能破生死名懷怖畏。能寂三業生死囂煩證寂默理名釋迦牟尼。此雲能寂故娑婆世界此雲堪忍。此土眾生不孝父母。不敬沙門。行十惡業道。日夜增長三涂八難無量辛楚。菩薩于中堪忍苦惱而行利益。名為堪忍。

    經。諸比丘(至)三菩提。

    贊曰。上會佛事。下會弟子事。有二。初正會弟子事。後我滅度後復有下釋疑難。初文復二。初明昔化。後爾時所化下正結會之。初文復二。初明昔化。後是諸人等下明住小所以。此初也。本化大乘于今有住聲聞地者。然于法華會前常為說般若等經。方便密化大乘。然彼不知我之所化事。

    經。是諸人等(至)難信難解。

    贊曰。此明住小所以。是人退性不定姓攝。宜以權化令漸入道。以佛智慧難信難解故非卒能學。故我化之初權後實。

    經。爾時所化(至)弟子是也。

    贊曰。正結會之。

    經。我滅度後(至)當入涅。

    贊曰。下釋疑難。謂有難言。若諸聲聞皆當作佛。其遇佛者蒙佛教化可當住佛。佛滅度後有求聲聞不聞是經。不覺不知菩薩之行廣大弘遠。于自所證有為無為二功德中。作有余涅滅度想。求當入無余涅。是人雲何當得作佛。故下釋之文有其三。初牒所疑之人。次釋彼亦作佛。後解所由。此牒所疑聲聞也。

    經。我于余國(至)得聞是經。

    贊曰。此釋彼亦作佛。我于余國作佛。更有異名者。菩薩處胎經說。從此滅度于十方面各三十二垓諸佛國土。而復成佛教化眾生。下醫師喻中具顯是義。是人雖生滅度之想求入無余涅。于我有緣。我以神通接引于彼。遇我得聞是經。或是凡夫若是有學。求有無余涅。將此涅謂實滅度之想。求入證此二種涅。修二乘行。種姓所排慈悲所引生彼遇我求佛智慧。或我從此余國作佛。是人于我生滅度想謂我入無余。我引至彼令求佛智。此說于我有遇緣者。或雖于我無此因緣。亦蒙他佛及菩薩等接引教化聞是經典當得作佛。亦有潛化成就此人說法化導。令向大乘。今說顯化于我有緣。故說于彼求佛智慧。或雖于余佛有緣往彼。平等意趣故亦說是我。

    經。唯以佛乘(至)方便說法。

    贊曰。此解所由。由一佛乘究竟滅度。無異二乘究竟體故。方便說教可有三乘。或唯一極果體方便說.有三因。因言長理。其涅經高貴德王品。雲何涅。雲何大涅。聲聞.緣覺。八萬劫.六萬劫.四萬劫.二萬劫。一萬劫所住名為涅。無上法王聖主住處名大涅。古人解雲。二乘諸果經爾所時入彼無余涅。後起回心便引楞伽菩薩佛等化作文。經爾所時耽三昧酒醉然從彼起回向大乘。今解不然。彼二乘位經爾所時修行向大者。彼于先時未回心前。所應證得有余涅者名為涅。法王所得名大涅。非二乘者。諸有學位已經八萬劫乃至四萬已入涅。亦非無學入無余依身智並無。入涅已便起身智。經二萬劫等修行大行。信解品雲。我等長夜修習空法。乃至住最後身有余涅。則為已得報佛之恩。莊嚴論雲。余人善根涅時盡。菩薩不爾。其二乘者。入無余涅善根若盡。同莊嚴論雲何經一萬劫等。修行始入十信。後經三無數劫方得菩提。本識既無無識持種。其身都盡。將何修行誰得菩提。入無余已若有善根非但違教亦違正理。身智既在雲何名為無余涅。不同如來無漏依在名有余依。有漏依盡名無余依。勝亦言二乘得涅者是佛方便。成唯識雲。不得無住故名方便。或住有余回心向大不得無余。名得方便。涅經病行品雲。須陀洹人天七返斷結入于涅。是人未來過八萬劫當得成阿耨菩提。斯陀含人一往來斷結入于涅未來過六萬劫得阿耨菩提。阿那含人不還。未來過四萬劫當得菩提。阿羅漢人過二萬劫當得菩提。闢支佛人過十千劫當得菩提。彼經又雲過八萬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非成正覺名得菩提。古師解雲。阿羅漢曾經七生者。以須陀洹名說。曾經二生者以斯陀含名說。曾經上界生者以阿那含名說。不經生而藉教者以阿羅漢名說。不經生而得獨覺以闢支佛名說。此前三人凡身得果聖身涅。後之二人凡身得果凡身涅。逕多生者鈍。所以經寂時多。經生少者利。所以逕寂時小。所經八萬劫引菩提留支解。仍以悲想八萬劫為一日夜積此歲數成大劫。彼壽無量大劫。過此已後方始發心。驗之釋之未為典據。經釋。須陀洹者七生斷結得入涅。是須陀洹經八萬劫始得大菩提心。十信初位。誰言八萬劫住于涅。此阿羅漢名須陀洹。經八萬劫始得發心。甚成可笑。又若入無余身依永盡。雲何無因而後起耶。不爾無余說是何義。若如佛入無余涅。有漏永盡更得無漏。無漏既圓何不名佛。若斷縛盡名入無余。身智不亡無余何在。有依身故無余.有余二種何別。種種推征義難符信。然涅經須陀洹人八萬劫等義如前說。實是彼果非阿羅漢。以彼名說。亦非阿羅漢有經生者。若彼經意但總說阿羅漢人。實有學人發心向大復經幾時。應涅經無有學中而回心者。由此應以涅等經同瑜伽等。最為善說。

    法華經玄贊卷第七(末)

    保安三年五月晦日書了法隆寺僧覺印之同年十二月十日移點已了以興福寺圓如房之本法隆寺僧覺印為令法久住往生極樂為也高名點本也與□折本校(〔雲雲〕)。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4冊No.1723妙法蓮華經玄贊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八(本)

    沙門基撰

    經。諸比丘(至)深入禪定。

    贊曰。上說宿因令念退大以就小。下顯今果令知舍權以取實。文分為三。初法.次喻.後合說故。初文有二。初明今實。後釋先權所由。比丘當知下。是初文又二。初知機熟後說一乘。此初也。機熟有五。一涅時到。眾生機熟。恐佛涅聞即深信。二眾又清淨。煩惱輕微漸離染故。初說三乘出于濁世。眾生垢重今久化之。漸令離垢故名清淨。三信解堅固。證解.證信。二皆堅固。非可阻壞。四了達空法。空法有二。一生空。二法空。生空為所證法空為所知。已證生空後聞般若知法空故。五深入禪定。四禪九定能入出故此依退已還發大心。聲聞等說。要此五具足。方會二權而歸一實。異則不然。

    經。便集諸菩薩(至)得滅度耳。

    贊曰。此說一乘乘既說四而為了義。說一而為方便。解深密雲。相.生.勝義無自性。如是我皆已顯示。若不知佛此密意。失壞正道不能往故。于其中立一乘。非有情性無差別。勝亦雲。攝受正法善男子等。堪能荷負四種重任逾彼大地。謂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即是此說三中小草。求聲聞者授聲聞乘。求緣覺者授緣覺乘。合是中草。求大乘者授以大乘。即是大草。又雲若如來隨彼意欲而方便說。唯有一乘無有余乘。故知據理說一為權說四為實。解深密雲非有情性無差別故。今此經中為化退已還發大心。故說一實而二是權。待根機熟五緣具足。方說無有二乘而得滅度。唯一佛乘得滅度耳。涅經中說諸聲聞皆得作佛。皆不作佛。世尊並言不解我意。故能如是了知經意。亦應善順佛菩薩心。然今此會多皆退性。故說一實而二為權。

    經。比丘當知(至)則便信受。

    贊曰。此釋先權所由。以方便智證入眾生根性.勝解。由意樂小本著五欲。我且拔除生死苦故。授以小法令離五欲。五欲即是緣五境貪。故先說涅設化城以息苦。既得涅已。是人若聞今說一乘引至寶所。即便信受。

    經。譬如五百(至)至珍寶處。

    贊曰。下喻說。中有二。初喻昔權後喻今實。爾時導師知此人眾下是。初文有四。第一初將離險喻。第二所將人眾下中途方退喻。第三導師多諸方便下為設化城。喻第四是時疲極之眾下眾倦皆息喻。前信解品喻昔權有六。今此即彼。然無初二。以初退時猶未向小未設化城。所以今略唯同後四。或此第一初將離險。即攝彼第一.第三。此中第二即攝彼第二.第四。此後二喻即攝彼後二。開合有殊義亦無別。初喻有四。一欲過惡處。二將往寶方。三商主諳途。四方行引導。此初二也。五百由旬者。正法華雲。五道生死名險難惡道。曠空也疏也久也遠也。絕者迥也。生死之中本無聖智者如空疏久遠。絕迥無人甚可驚懼。五怖畏等名怖畏處。今又解者。正法華中出險道體非釋彼數。言五百者分段生死有惑.業苦為三百。變易生死有無明.苦為二百。十煩惱.十業道。所感十品類果皆互相資故。合言五百。下言過三百由旬設化城故。若以五道數即為五。過三惡道始入見諦未見化城。雲何稱入故應依後釋。珍寶處者大般涅佛果位也。喻越生死險方至佛位故。

    經。有一導師(至)欲過此難。

    贊曰。此中有二。商主諳途方行引導也。導師謂佛。此具五德。一聰性利根故。二慧擇是非故。三明鑒真俗故四達無不知故。五善知險道通塞之相。道謂諸趣。通謂斷五住。塞謂起二障。惑.業有而為塞。苦因盡而為通。方行引導文意可知。

    經。所將人眾(至)今欲退還。

    贊曰。此第二中途方退喻。修大乘因未過六十劫。倦修菩薩行名中路疲懈。大行難修艱辛備歷。名為疲極。以倦時長名為疲極。懼聖行海怯有進修復名怖畏。由怖行大名為怖畏。不能進求大菩提果。經三大劫前路猶遠。退大不學還住生死名今退還。此乃義說。非實二乘昔時白佛方退住小。

    經。導師多諸方便(至)化作一城。

    贊曰。此下第三為設化城喻有四。一假思念。二設化城。三勸住勿怖。四說入城益。此初二也。攝大乘雲。如末尼天鼓無思成自事。雖無勉勵思亦有任運思。雖無實思假稱思故。諸佛常六返晝夜觀眾生。義如思故。過三百由旬者。若言五趣為五百者。此過分段生死出三界故。或令永出三惡趣為三百。如五下分結身見等三後時說故。實初已斷。分段雖亦出于人天。變易猶為人天趣攝不名為出。若依正說。分段生死有惑.業.苦。離此三故名過三百由旬。涅在于無學位故。化作一城者。本論雲諸禪三昧城過彼城已令入大涅城。故佛言施設。本無實體故言化作。彼證滅心相應禪定俱輕安樂能息粗重。佛教之得名為化作。滅理無二。對種智車。故名為一。又雖是假人各有殊。以假義同故名為一。又以機學二乘證殊故。下偈雲息處故說二。以假對真真既不二。假寧不一。此喻有余涅。惑業斷故當苦不生。實得無余。余身智在未與證名。後身智亡方名為證。如想受滅.無為據終滿處說。

    經。告眾人言(至)亦可得去。

    贊曰。此中有二勸住勿怖說入城益。若入是城下是。不須怖大而不肯修。且入此城隨意所作。任力所修息真顯意。密設權方入益有二。一得安穩樂而息眾苦。二向佛位後漸可修。

    經。是時疲極之眾(至)生安隱想。

    贊曰。此第四眾倦皆息喻。有二。初在有學稱心歡喜。言嘆心歡規免險道。後成無學解脫道位前入化城。得有余滅生已度想越生死故離苦集故。變易生死實未離故。言生已度想生安隱想。得無學故證滅道故。未得大涅真安隱故言生安隱想。遂生四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勝雲。阿羅漢不成就一切無量等功德故。言得涅。又言四智究竟得甦息處者。是佛方便有余不了義說。故此化城是佛權設。正起生空智證生空理。後惑不生名為入城。當此之時無此二想。後入世俗定卻觀前位遂生此想。涅假滅二乘證故。言前入于化城。二車種智本來無。二子出宅車不上。車是不系出宅而索城。于路施故言前入此等妨難皆如前說。

    經。爾時導師(至)為止息耳。

    贊曰。下第二段喻今說實。有二。初標滅化。後正告真。滅化者引至大乘。說二乘涅是假擇滅。故言滅化。非是實以神力滅彼化城。此中語言向者大城我所化作。指說化城即是滅故。去寶處近者即告真也。雖復無學迂回修大因行遲于頓悟。望有學回心乃極疾故言在近。

    經。諸比丘(至)應去應度。

    贊曰。下合說。中有二。初合昔權後若眾生住于二地下方合今實。初文有三。初合初將離險。次若眾生但聞下合中途方退。後佛知是心下合為說化城。不合第四眾倦皆息。欲明權實二道。不欲正明苦息事故。此初也。去者向涅。度者越生死。

    經。若眾生(至)乃可得成。

    贊曰。此合中途方退。若但贊佛乘。眾生不能以是得度。久受勤苦故遂便退失。佛道長遠倦時長故。久受勤苦怖行大故。

    經。佛知是心(至)說二涅。

    贊曰。此合為說化城。怯弱大乘下劣樂小。故于中道說二涅。二機所學二智所證名二涅。二涅體但是有余。非說有余無余為二。前言一城以假對真。化是一故以理對事理無異故今對根機修因證智名二涅。亦不相違。

    經。若眾生(至)分別說三。

    贊曰。下合今實。有二。初法說滅化告真。後合說滅化告真。此初。分二。初說彼非真。後說二乘意汝等所作未辦者。勝雲。阿羅漢闢支佛有余生法不盡故有生。有余梵行不成故不純。事不究竟故當有所作。不度彼故當有所斷。以不斷。故去涅界遠。所作未辦即當有所作。道聖諦也。猶有法空道諦之智當所作故。舉此攝余亦應所學。汝之梵行已立滅諦之智。證有余涅之地。近于佛慧所得非真。有余梵行不成故不純。謂所知障未滅。無住涅猶未得。故當觀察籌量苦集。二智亦復非真。故所得涅非真實也。況初說二乘。意雲但是如來方便之力。

    經。如彼導師(至)我化作耳。

    贊曰。此合說滅化告真。

    經。爾時世尊(至)更雨新好者。

    贊曰。下四十九頌半分二。初三十頌半。頌前初說宿因。令念退大以就小。大通智勝如來事十九頌頌顯今果令知舍權以取實化城喻事。初文復二。初二十八頌半頌昔因緣。後之二頌結誡勿怖初復分二。初二十七頌半頌會自身事。後一頌頌會弟子事。初文長行有二。初說佛滅久近後正明彼事。今唯頌後。初已頌訖。

    彼事長行有四。今此亦然。初四頌明佛壽成道。第二次十三頌轉正法輪。第三次九頌半子繼傳燈。第四後有一頌會成今佛。初中有二。初三頌法不現前。後一頌明佛成道不頌佛壽。初中復二。初一頌法不現前。後二頌華樂供養。此即二文不頌敷座。長行唯有梵天雨華。此加八部。

    經。過十小劫已(至)心皆懷踴躍。

    贊曰。明佛成道。

    經。彼佛十六子(至)震動于一切。

    贊曰。下第二段十三頌轉正法輪。有二。初八頌請後五頌正轉。請中有二。初三頌十六子請。無供養也。後五頌諸梵王請此初也。

    經。東方諸世界(至)受請默然坐。

    贊曰。下五頌梵王請。初三頌東方後二余方。此初也。文亦有四。準前可知。

    經。三方及四維(至)轉無上法輪。

    贊曰。余方請也。

    經。無量慧世尊(至)汝等應當知。

    贊曰。下五頌正轉。有二。初二頌許可正說。後三頌眾生獲益。此初也。無明至老死皆從生緣有者。此釋長行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義。此言生者不是生支。是能生生。此言有者不是有支。是有無有。謂如行支從無明支能生緣。故方有。其識支體從前行支能生緣故有。乃至老死從前生支能生之緣故有。不是無因不平等因之所生起。皆從緣生故。即顯無明從老死能生之緣故有輪轉無窮。故名緣起。

    經。宣暢是法時(至)不能得其邊。

    贊曰。眾生獲益也。初頌第一會。次頌第二會。後頌第三第四會。垓音古哀反數也。風俗通十千曰萬。十萬曰億。十億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垓。猶大數也即前長行六百萬億那由他。那由他垓也。

    經。時十六王子(至)慧眼第一淨。

    贊曰。下第三段子繼傳燈。長行有五。此中有四。初二頌出家啟請。次二頌半佛許正說。次有四頌諸子傳燈後。有一頌所化常益。此初也。唯無第四佛起贊嘆。營衛翊。從即臣佐也。

    經。佛知童子心(至)如恆河沙偈。

    贊曰。第二佛許正說。

    經。彼佛說經已(至)恆河沙等眾。

    贊曰。第三諸子傳燈。有三。初一頌佛入寂定。次二頌諸子傳燈。後一頌所度多少。

    經。彼佛滅度後(至)常與師俱生。

    贊曰。第四所化常益。

    經。是十六沙彌(至)各得成正覺。

    贊曰。第四大段會成今佛。上來四段二十七頌半。合是第一會自身事。

    經。爾時聞法者(至)漸教以佛道。

    贊曰。此第二大段。一頌會弟子事。合二十八頌半。頌昔因緣退大就小。

    經。我在十六數(至)慎勿懷驚懼。

    贊曰。第二大段結成今說誡勿驚怖。上合三十頌半說宿因緣。令念退大以就小大通佛事。

    經。譬如險惡道(至)在險濟眾難。

    贊曰。下第二大段有十九頌。頌顯今果令知舍權以取實化城喻事。分二。初十一頌半頌喻說。後七頌半頌合說不頌法說。初文復二。初九頌頌昔說權喻。後二頌半頌今說實喻。初文有四。初三頌初將離險喻。次一頌中途方退喻。次四頌為設化城喻。後一頌眾倦皆息喻。此初有三。初一頌道險多難。次一頌欲過路遙。後一頌導師濟難。多毒獸者煩惱惡業果也。無水者無佛法教。無草者無佛理義。佛大導師在生死險濟眾人難。

    經。眾人皆疲倦(至)于此欲退還。

    贊曰。第二中途方退喻。

    經。導師作是念(至)而失大珍寶。

    贊曰。下第三有四頌為設化城喻。分三。初一頌起念。次二頌化作。後一頌勸入。此初也。

    經。尋時思方便(至)男女皆充滿。

    贊曰。第二化作也。城郭者有余涅。城即是郭。其中眾生畢竟空為舍宅。無垢稱雲。思空勝義舍。覺品華莊嚴。總持為園苑。大法為林樹。九定為渠流。八解為浴池。三解脫門為重門。重門即高樓閣。高逾外道生死表故入空舍故。真實諦法為男生空真智是。慈悲心為女撫養群生故。依無垢稱經以釋此義。

    經。即作是化已(至)各可隨所樂。

    贊曰。第三勸入也。

    經。諸人既入城(至)自謂已得度。

    贊曰。第四眾倦皆息喻。

    經。導師知息已(至)當共至寶所。

    贊曰。此第二段頌今說實喻。初一頌標滅化後一頌半正告真。

    經。我亦復如是(至)所作皆已辦。

    贊曰。下第二大段有七頌半。合說中分二。初二頌半頌合昔權。後有五頌頌合今說實。此初也。初半頌初將離險。次一頌中途方退。後一頌為設化城。

    經。既知到涅(至)為說真實法。

    贊曰。下有五頌頌合今說實。有三。初一頌標今說實。次三頌勸舍權就實。後一頌結之。此初也。

    經。諸佛方便力(至)乃是真實滅。

    贊曰。此勸舍權以就實。初一頌半勸舍權。後一頌半勸取實。

    經。諸佛之導師(至)引入于佛慧。

    贊曰。此結成前。

    五百弟子受記品

    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來意有四。一者上根之徒一聞法而便記。中根之輩再聞法而與記。今下根之儔三周聞法既能悟解。所以與記。故此品來。二者論雲為除七種具足煩惱性眾生有七種增上慢中。第五無定人于下劣心。生虛妄解起增上慢。為此說系寶珠喻。謂彼散亂心實無有定。過去雖有大乘善根而不自覺知。彼不求大乘于下劣心。生虛妄解以為第一乘。對治此故說系寶珠喻。故論又雲第五人者。顯示過去善根令憶念教入三昧故。此是有學及凡夫未得定心。執二乘道以為究竟。不知過去大乘善根。今令入定憶念彼時大乘善根。如醉酒臥密系寶珠。故此品來。三者十無上中第四令解無上。說系珠喻。謂說往緣令生覺解知有大乘善根妙寶。故此品來是義殘也。四者論解授記有六處示現。一別記。舍利弗及四大聲聞是。二同記富樓那等五百及千二百。共同一號非眾所知。俱時與記。故此品來。然滿慈名法明余名普明。明義同故多同名故名為同記。

    釋名者。受音植酉反。玉篇容納也領也得也。五百者數。弟子者人。受記者事。從三以得名。五百弟子受納佛記記之受名受記。依主釋也。

    解妨者。問十無上中七喻之中皆言系寶珠。何故不以為名以受記為目。答根熟發心即為記別。後方說喻系于寶珠。從初為名故名受記。問上根等。領並在記前。何因五百領悟在受記後。謂系寶珠。是五百弟子之領悟也。答上.中不待受記聞說而便領解。下根稟性既遲。因記方生喜意。喜意既發方申領悟。故與前二領解不同。又下根滿慈已前領悟。五百下品記訖更申明本意。領悟深重非時始領先已領故。問此品之中。滿慈及一千二百同皆得記。何故唯記五百為名。答有四解。一雲五百在會現前得記。千二百人有不在會。不現前故。二雲五百佛自與記。千二百人佛于偈中令傳為記。三雲五百人佛與別記。謂轉次授記等別說其相貌。千二百人佛但總記不別顯相。四雲其五百人能生領解說系寶珠喻。千二百人無別領悟。滿慈一人少故不說。故但以五百為品名以全數故。不以千二百等為品號數不全故。

    經。爾時富樓那(至)神通之力。

    贊曰。此品大文分三。第三周說法有四。已上佛說故下有三。初滿慈心念領解。次爾時佛告下世尊發言印述。後諸比丘富樓那亦于七佛下正為授記。一人為首余亦理同。略舉一隅三隅返故。初文有二。初明領解.虔恭。後明心念領解。初文復二。初明所領後明虔恭。此初也。所領有四。一領說法。近領化城寶所。遠領方便品下初權後實。二領授記。近領授記品末雲我諸弟子威德具足。其數五百皆當授記。于未來世咸得作佛。遠領子已下授記。三領宿世因緣。近領十六王子近事。遠領子方便品雲。世世已曾從佛受化譬喻品言。我昔教汝志願佛道。四領神通。近領前品中設化城。是神境智作證通。中語能化設之。大通佛十劫坐于道場。震動十方放光遠照十方。梵王觀光來集等事。遠領釋迦初時召集動地雨華放光遠照。乃至方便品雲作此思惟時。梵音慰喻我善哉釋迦文等。皆是諸佛之神通也。

    經。得未曾有(至)目不暫舍。

    贊曰。此明虔恭。有八。一得希法。二心淨。三踴躍。四從坐起。五到佛前。六禮足。七卻住。八瞻仰。

    經。而作是念(至)深心本願。

    贊曰。此明心念領解。初贊佛上德。後申一心領解。領解之情謂知及欲。事既非一能深且廣。言不能宣。佛知我心何假具述。

    經。爾時佛告(至)彌多羅尼子不。

    贊曰。下第三周。第三大段世尊發言印述。有三。初問眾見不。次我常稱其下嘆其今德。後汝等勿謂下談其往德。此初也。見是識義非是眾人眼所不見。但意不識德行如何。又見者看義。現前立住汝等看不。又雖眾見未必存心。今欲說其德行問眾見不。欲令眾生熟視瞻睹听察德行故言見不。

    經。我常稱其(至)種種功德。

    贊曰。下嘆今德。有二。初嘆人後嘆德。嘆德有二。初總後別。此嘆人及總嘆德。

    經。精勤護持(至)言論之辨。

    贊曰。此別嘆德。有五。一助宣正法。二能于四眾示教利喜。三能釋佛法。四利益同行。五言辨高峻。饒多也。豐厚也益也余也。

    經。汝等勿謂(至)亦最第一。

    贊曰。下談往德。有十。此中有二。一護助宣法。為護法城受持正法攝受正法。二成勝人。

    經。又于諸佛(至)無有疑惑。

    贊曰。此有四德。一解二空。即空觀有故。二得四辨。住善慧地故。三常審宣說順所證故離所詮故。四無疑惑。理.事二疑並已盡故。

    經。具足菩薩(至)百千眾生。

    贊曰。此有三德。一具神通。法雲地中大事業故。二修梵行。常持菩薩三聚戒故。三隱行大利。以小乘法利益眾生。

    經。又化無量(至)教化眾生。

    贊曰。此中一德。故攝論雲。化故說一乘。即佛菩薩化作聲聞引接同類令發大心。亦即楞伽雲經于多劫耽三昧酒。醉後從彼起方發大心。勸余聲聞。我無量百返曾于聲聞無余依涅而般涅。以彼非真滅我從彼起。故于今者還發大心。汝等雲何今猶住小如是等義。如前一乘章。此德有二。一利他行化他令立無上菩提。二即由利他成自利行。為淨佛土常作佛事。

    經。諸比丘(至)亦復第一。

    贊曰。下第三周。第四大段正為授記。有二。初授滿慈記。後授五百記。初記又二。初記因後記果。記因有六。此初記成勝人。七佛者即過去七佛。前劫有三謂毗缽尸佛.尸棄佛.毗濕縛浮佛.賢劫有四。謂迦路迦村陀佛.迦路迦牟尼佛.迦葉波佛.釋迦牟尼佛。辨賢劫等義並如彌勒上生疏說。此為總陳過去七佛。今于我者現在別陳。

    經。而皆護持(至)三菩提。

    贊曰。此有二記。一護助宣法。二化立菩提。

    經。為淨佛土(至)菩薩之道。

    贊曰。此有三記。一常勤。二利生。三具菩薩道。

    經。過無量(至)佛世尊。

    贊曰。下果記。有六。此名號也。明解法義故名法明。

    經。其佛以(至)充滿其中。

    贊曰。下第二土相。有二。初顯後結。顯中有六。此中有二。一寬狹二相狀。相狀有三。一寶地。二地平。陵者玉篇大阜也。又丘陵冢也。澗水名也。廣深四尺即名為溝壑谷也深也坑也虛也窟室也。三台觀。

    經。諸天宮殿(至)無有淫欲。

    贊曰。此中有一。有善無惡。有四。一天近。二相見。三無惡道女人。四無欲化生。

    經。得大神通(至)而自莊嚴。

    贊曰。此中亦一。人天之相。有七。一得通。二身光。三飛行。四志固。五精進。六智慧。七相好。

    經。其國眾生(至)禪悅食。

    贊曰。此唯有一。謂食任持。此說二食。佛地經說二。廣大法味喜.樂所持。無垢稱雲既餐不死法還飲解脫味。余經說四謂段觸思識攝論說四。一不清淨。二清淨。三淨不淨。四示現依止住食。增壹阿含經說九食。四是世間食。五是出世間食。何等四種世間之食。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廣說其相。雲何五種出世間食。一禪食.二願食.三念食.四八解脫食.五喜食。常共專念除舍四種世間之食。求于五種出世間食。無漏之法破裂有漏非有漏食。有漏之法違害無漏非無漏食。實各名食。暫爾資持可假名食。究竟即非。此.及佛地.無垢稱經唯說無漏非有漏食。余處說四唯有漏食非無漏食。阿含說九通二種食。攝論說四依人辨食非是法食。異佛地法味所生喜樂即此法喜。此依初得唯在意識。欲界緣教但言喜食。彼依後時亦通六識。通色界有故開喜樂。此合名喜適悅同故。彼但約外緣不說禪悅。禪悅即是輕安樂食。此通說內緣故兼說禪悅。此依初得唯在意識但喜名食。彼無垢稱經假實有為無為二勝為食。解脫苦故名解脫食。真如理性名不死食。二永資益故偏說之。余經說四謂段等者。唯說有漏能長氣力。能長喜樂能長希望。能攝諸根大種造色。並壽與暖相續不壞。又身.受.法.心此四如次長有漏身。觀入念住。故但有四。阿含說九有漏。無漏二合說故。後五之中禪.喜二種即此二食能長法身。資益勝故。所以偏說。願.念.解脫。雖亦實有資長之義彼名為食。以非殊勝通一切有。緣外.內生劣于法.禪故此等經略而不說。

    經。有無量(至)及八解脫。

    贊曰。此中唯一。謂三乘眷屬。菩薩三德。聲聞三德。

    經。其佛國土(至)莊嚴成就。

    贊曰。此結土相。

    經。劫名寶明(至)遍滿其國。

    贊曰。此有四記。一劫。二國。三壽。四塔。

    經。爾時世尊(至)化諸眾生類。

    贊曰。二十一頌半。分二初十二頌頌上佛印述。後九頌半頌正為記。初文又二。初七頌頌嘆今德。後五頌頌嘆往德不頌問眾。理雖但頌今德文勢似頌一切應化弟子。初文有三初二頌半標舉。次三頌釋成。後一頌半結略。此初也。

    經。自說是聲聞(至)又現邪見相。

    贊曰。釋成。有二。初一頌半示住聲聞去佛道遠。化諸眾生。後一頌半示現處小實淨佛土。

    經。我弟子如是(至)心則懷疑惑。

    贊曰。此結略也。

    經。今此富樓那(至)多聞有智慧。

    贊曰。下五頌頌往德。有十種。此中有三。一護法。二勝人。三多聞有智慧長行所無。

    經。所說無所畏(至)而自淨佛土。

    贊曰。此中有七。一能說。二得通。三具無礙解。四識根。五說淨法。六為大益。七淨佛土。

    經。未來亦供養(至)護持法寶藏。

    贊曰。下九頌半頌授記中有二。常二頌半因記。後之七頌果記。此初。有六。一供佛。二宣法。三淨佛土。四說法。五利生。六護法。

    經。其後得成佛(至)亦無諸惡道。

    贊曰。下果記。有二。初五頌半頌記。後一頌半結略。此初有四。一自體。二國名。三劫名。四土相。菩薩眾甚多下皆土所攝。準前所說故。

    經。富樓那比丘(至)我今但略說。

    贊曰。結略也。觀此文意授八地已上報佛土記。

    經。爾時千二百(至)不亦快乎。

    贊曰。下第二大段五百人記。有四。一心。二許可。三正記。四悔領。此初也。

    經。佛知此等(至)三菩提記。

    贊曰。二許可也。

    經。于此眾中(至)佛世尊。

    贊曰。三正為記。有二。初現前記後頌中末。後一頌半不現前記。初文有二。初長行後偈頌。長行有二。初陳如後五百。此初也。

    經。其五百(至)名曰普明。

    贊曰。此記五百。有二解。一雲即千二百中五百也。二雲別也。前解為正。迦留陀夷此雲黑光。優陀夷此雲出現。周陀此雲蛇。奴莎伽陀正雲娑婆揭多。此雲善來。余如前釋。

    經。爾時世尊(至)故號為普明。

    贊曰。十一頌分二。初九頌半頌現前記。後一頌半頌不現前記。初九頌半頌前記。中六頌頌陳如記。後三頌半頌五百記。初中有五。此文有二。一頌時。一頌半自體。

    經。其國土清淨(至)法滅天人憂。

    贊曰。此中有三。一句國土。二頌.一句眷屬。後一頌住壽。

    經。其五百比丘(至)皆如上所說。

    贊曰。此五百記。有三。三句自體。一頌.一句傳記。一頌半結類。

    經。迦葉汝已知(至)汝當為宣說。

    贊曰。此第二段不現前記。授千二百人中不在會者。

    經。爾時五百(至)悔過自責。

    贊曰。第四悔領。有二。初標歡喜悔責。後申言悔責。此初也。

    經。世尊(至)小智為足。

    贊曰。下申言悔責。有二。長行偈頌。長行有二。初自責。後領解。此初也。初標後釋。

    經。世尊(至)與之而去。

    贊曰。領解。有二。初喻後合。喻中有二。初領昔權後領今實。于後親友會遇見之下是。初文有三。一領初將離險。二其人醉臥下領中途方退。三起已游行下領為設化城。不領第四眾倦皆息。此初也。即十六王子等所最初相逢。有人者自喻己身。親友家者喻前王子真善友故。友同志也親也。禮記雲僚友稱其d。執友稱其仁。鄭玄僚友同官執友同志。前以佛法為國。大乘為城。中道大乘為舍。今此家者即是彼舍。從生死中往佛法故。時猶凡夫。煩惱未斷無明所纏。缸礱孕牡鼻奚饋K漵齜鴟ㄓ堂砦浴J鞘蓖踝喲嘶 迪 S啻π謝 偈碌斃小R噯綬厚i舟而東邁。矚凝沼而西流。其實不行。自行背真遂謂佛去。華嚴經說有十種行。一聞法行。二說法行。三不隨貪痴行。四欲界行。五色無色界三昧行。六義法行。七一切趣行。八一切佛剎行。九菩薩行。十成滿諸佛行。隨應當釋。此為十方法王佛法而往他化故。言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謂。大菩提心。寶珠有三。一水清。二如意。三吐金。吐金有三。一下品吐一得千倍。二中品吐一得萬倍。三上品吐一得無量倍。喻于一乘能出三乘。從小至大如次配之。水清總喻佛法清煩惱故。如意喻大菩提心。隨求皆滿故。今取此為喻。衣謂意識系謂燻習。教之發心已。他方行化名與而去。

    經。其人醉臥都不覺知。

    贊曰。第二領中途方退。當時猶為煩惱缸懟K湮源蟪飼子閻 岵蛔躍踔 釁刑嶁鬧欏Nㄊ兌缸聿腦鉹X酢1艘閱├竅嚶ξ廾髏 硤濉=褚緣諏還參廾髡 硤濉T諞焐黃鷯渦泄省br />
    經。起已游行(至)便以為足。

    贊曰。第三領為設化城。既退大心起規勝法名為游行。遂至二乘佛法之中名為他國。非曾生長故。昔在生死名自國故。處大乘中名親友舍。若發心已佛法內人。以佛法為自國生死為他國。故前說言久住他國五十余年。未發心前佛法外人。以生死為自國佛法為他國。即此文是亦同涅經所說也。或以大乘為父舍小乘為他國。求正法味名為衣食。勵己精勤以規正法。名勤力求甚大艱辛。此在二乘因位舍五欲樂.放逸具故。少有所得。二乘菩提更不進求便以為足。生已度想.安隱想故。

    經。于後親友(至)乃至如是。

    贊曰。下第二段領今說實。有二。初領滅化。後領說實。此初也。何故為求無漏衣食。而枉至于二乘地耶。如是艱辛得小果利。此非實耳。

    經。我昔欲令(至)甚為痴也。

    贊曰。下領正說實。有三。初說創遇。次責住權。後令取實此初二也。五欲樂者即五安樂。一自性樂.二因樂.三受斷樂.四苦對治樂.五無惱害樂。或佛果五法清淨法界.及四智品。或是大乘無漏五蘊。謂戒身等。我昔為令汝得此樂故系無價珠菩提妙因。燻汝之心識衣里現在。責住權雲而汝不知。虛自憂勞以求自利。法執不滅不求五樂。甚為痴也。

    經。汝今可以(至)無所乏短。

    贊曰。此令取實。貿音莫候反換易也交易物為貿字。從貝從卯。卯音酉。有作貿玉篇歌雅反人姓也。非此義今從莫侯反不知貿字所出以。貿易者用初心小寶珠親近諸佛。聞燻正法更增善根。易取大乘上位福智。大如意珠貴珍寶也。一得已後常可如意無所乏短。眾德滿故。

    經。佛亦如是(至)一切智心。

    贊曰。下合。中有二。初合領昔權。後今者世尊下合領今實初文亦三此合初將離險。

    經。而尋廢忘不知不覺。

    贊曰。二合領中途方退。

    經。既得阿羅漢道(至)猶在不失。

    贊曰。三合領為設化城。修行規覓聖法財寶之時。虛費功力名資生艱難。艱土難治也。釋名艱根也。如物根耳。難憚也人所忌憚。得阿羅漢謂得道滿少謂為足。昔因本願今者猶在。今時熟故。

    經。今者世導(至)實得滅度。

    贊曰。下合領今說實。有二。初合領滅化。後合領說實。此初也。示二涅為佛之因。故言令汝種佛善根。示涅相。

    經。世尊(至)得未曾有。

    贊曰。此合領今說實。喜得未曾有。

    經。爾時阿若x陳如等(至)便自以為足。

    贊曰。十二頌半分二。初二頌半頌悔責。後十頌領解。此初也。初一頌標禮。後一頌半自責。

    經。譬如貧窮人(至)時臥不覺知。

    贊曰。下頌領解。為二。初六頌頌喻領。後四頌頌合領。初復為二。初四頌頌領昔權喻。後二頌頌領今說實喻。領權為三。此文有二。初七句領初教發心喻。次一句領中途方退喻。從生死中至大乘舍故名為往。法財無量故名大富。以教法為膳。菩提心為珠。雖遇大乘猶無明醉故臥不覺。

    經。是人既已起(至)有無價寶珠。

    贊曰。三領為設化城喻。退大已後從生死起。往二乘國。

    經。與珠之親友(至)五欲而自恣。

    贊曰。領今說實喻。初頌示往因滅化顯真。後頌明生歡喜。雖現未富當富諸財。未得五欲如得無異。如見樹居白鷺表水非無故。

    經。我等亦如是(至)自足不求余。

    贊曰。下四頌合領。有二。初二頌頌合領昔權。後二頌頌合領今說實。此初也。初一頌頌合領初將離險。次半頌頌合領中途方退。後半頌頌合領為設化城。

    經。今佛覺悟我(至)身心遍歡喜。

    贊曰。二頌合領今說實。為二。初一頌頌合領滅化顯真。後一頌頌以生歡喜。

    授學無學人記品

    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

    來意有二。一者下根之徒略有二類。名高之輩前品與記。名非高輩此品與記。故此品來。二者佛與記中。上與同記此與後記。故此品來。

    釋名者。趣求進習名學。進習止滿名無學。今佛與彼記。名授學無學人記品。

    解妨者。問何故為中根。記合為一品。為下根記分二品耶。答高名之記一異二同。滿慈.陳如二類別故。非高名輩一同二異。二千.阿難等兩類別故。由此兩類分成二品。中性不然。高名之中滿慈為化。下名之輩阿難為化故也。

    經。爾時阿難(至)不亦快乎。

    贊曰。此品有二。初眾自希望。後佛為記別。初文有二。初二人希請。後二千希請。初中復二。一心念。二申言。此初也。

    經。即從座起(至)我等所歸。

    贊曰。下申言。有三。初陳已有分以歸佛。次述二人合記所由。後正申請。此初也。

    經。又我等(至)是佛之子。

    贊曰。此述二人合記所由。

    經。若佛見授(至)眾望亦足。

    贊曰。正申請記。

    經。爾時學無學(至)住立一面。

    贊曰。此二千希請。袒音徒旱反。裼也。肉袒脫膊也。

    經。爾時佛告(至)世尊。

    贊曰。下第二段佛為記別。有三。初記阿難次記羅。後記二千。初記有四。一佛記.二眾疑.三佛知告之.四阿難證說佛記。初長行有八。一佛名.二因行.三利益.四國名.五土相.六劫名.七住壽.八贊嘆。此初也。由持法藏。智如海深而叵測名如山高而難仰名山海慧。所得神通縱任專擅名自在。無所障礙故名通王。

    經。當供養(至)三菩提。

    贊曰。此記因行。

    經。教化二十(至)妙音遍滿。

    贊曰。此有四記。一利益.二國名.三土相.四劫名。

    經。其佛壽命(至)復倍正法。

    贊曰。此記住壽。

    經。阿難(至)稱其功德。

    贊曰。此記贊嘆。

    經。爾時世尊(至)然後成正覺。

    贊曰。此一頌因記。後四頌果記。

    經。號曰山海慧(至)種佛道因緣。

    贊曰。果記有六。初半頌名。次一句土相。一句國名。半頌利益。半頌贊嘆。二頌住壽。利益眾生修佛因行。

    經。爾時會中(至)得如是決。

    贊曰。第二眾疑。

    經。爾時世尊(至)三菩提心。

    贊曰。下第三佛知告之。有三。初說始因。次陳後行。後結得記。此初也。俱舍論說。釋迦初逢釋迦發心。如彼頌曰于三無數劫逆次逢勝觀燃燈.寶髻佛初釋迦牟尼今說中途隨一所逢之佛。非最初也。

    經。阿難常樂(至)故獲斯記。

    贊曰。此陳後行及結得記。故華嚴雲。譬如貧窮人晝夜數他寶自為半錢分。多聞亦如是等。故不唯多聞便能超越。要行助故。即彼經雲。若欲求除滅無量諸過惡。應當一切時發勇猛大精進。亦不唯彼行即得菩提。要假多聞為導引故復如經雲。多聞能引樂。多聞攝眾善。多聞舍無義。多聞得涅。故知此文據一相論。四意趣中眾生意樂意趣。于一善根或贊或毀化不定故。然諸佛因行。初地已往德力皆齊。成佛之相亦復如是。但以本願有異宜見不同。故有差別。故此結言本願如是。

    經。阿難(至)亦識本願。

    贊曰。第四阿難證說。有二。初經家敘證。後彼自陳說。此初也。

    經。爾時阿難(至)護持諸佛法。

    贊曰。彼自陳說顯自位高。示化為侍故言方便。

    經。爾時佛告(至)猶如今也。

    贊曰。下第二羅羅記長行有四。一名.二因.三例前.四繼嗣。此初二記。

    經。是蹈七寶華(至)三菩提。

    贊曰。此後二記。蹈音徒倒反。玉篇踐也履行也。釋名雲。蹈道也以足踐之如道。

    經。爾時世尊(至)一心求佛道。

    贊曰。四頌為四。一常為我子。二為諸佛子。三陳密行。四說勝因。此初二也佛有三子此大雲長。

    經。羅羅密行(至)以來無上道。

    贊曰。此後二也。尊者留身瞻部不入涅。即今西方時有見者。

    經。爾時世尊(至)二千人不。

    贊曰。第三為二千記。有四。一佛見問.二阿難答.三正記別.四二千喜領。此初也。柔軟者調順根熟。寂然者心澄妙理。清淨者非惑所惱。一心者更不異思。

    經。唯然已見。

    贊曰。此阿難答。

    經。阿難(至)護持法藏。

    贊曰。下記。長行有二。一記因二記果。此初也。

    經。末後同時(至)皆悉同等。

    贊曰。下果記。有二。一名同二余同。

    經。爾時世尊(至)後當成正覺。

    贊曰。五頌為五。此有二。一頌標一頌因。

    經。各于十方國(至)漸入于涅。

    贊曰。此有三。一頌標名同。一頌名.土等同。一頌神用.名同。長行所無。

    經。爾時學無學(至)如甘露見灌。

    贊曰。第四二千喜領。◎

    法華經玄贊第八(本)

    保安三年十二月十六日以興福寺圓如房本法隆寺僧覺印移點已了為令法久住往生極樂也。

    本者皆點本也以朱付朱此者書本自體也為相違也。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八(末)

    沙門基撰◎

    法師品

    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

    來意有三。一者上來最初一品序。述因由。次有八品名為正宗。前引信解品雲。今此經中唯說一乘。此品又雲開方便門顯真實相。即以一乘正為經宗逗二乘者不定姓又並授記訖。後十九品名為流通。流通此經非正逗二乘退大心者。更無開權顯實正說一乘之處。雖此品.及持品。漸有八部比丘尼等授記。因言總記。非更說一乘進令修學而與記故。皆是流通。流通之中分之為三。初之四品贊重流通。贊法贊人可尊可重令生喜仰。次之七品學行流通。學弘此經。正行.助行令無傷毀。後之八品付受流通。示相付囑。稟命行故。亦即三周說流通也。問余經流通文少義略。今此經內因何廣哉。答此品下雲我所說經無量千億。其中此經最難信解。諸佛秘要常自守護。從昔已來未曾顯說。義旨深遠生信者少。故此流通多于余經。又化大機易可成熟。化回心類稍難信解。故多流通種種勸勵。初之四品贊重流通中初三品贊重。後持品流通。初三品中。法師一品顯于此經。若人若法俱可尊重可軌可模。寶塔一品顯法可重。說此經處塔涌聞法。天授一品雖亦明法意明能弘經人。其人可重為重法故。于其人所不吝軀命以身為床。其持一品既矚此三。贊重義廣。遂願弘通。故此四品名贊重流通。余二流通至文當釋。此乃最初品之來意。二者說十九品名為正宗。初十二品明一乘境。中分二。上來八品正明權實三根得記。次下四品嘆人美法勸募持行。科判四品不異流通。故此品來。三者論中有七喻.三平等.十無上。第十示現勝妙力無上故。余殘修多羅說。即是論雲已下示二種力。一法力。二修行力。法力有五。一證.二信.三供養.四聞法.五讀誦持說。初四俱彌勒品。即分別功德品及隨喜功德品是。俱告彌勒故。後一常精進品。即法師功德品是。告常精進故。修行力有七。一持力.二說力.三行苦行力.四教化眾生行苦行力.五護眾生諸難力.六功德勝力.七護法力。持力有三品。法師安樂行持品。初法師品總明能持.所持人。之與法。次安樂行明持經者所修行法。後持品明能持者。故三皆名持力。上辨權實正逗二乘之機。未說能持所持可尊可重。今明此義故此品來。

    釋名者。可軌可持名之為法.可習可範目之為師。此教可軌此理可持雙名為法。此法可習名為法師。故涅雲。諸佛所師所謂法也。遺教經言。波羅提木叉是汝大師。此品之中贊經可重。法即是師故名法師。此法為法師。能學法者可為摸範訓匠群物。有法之師名為法師。此人.法師此品廣明名法師品。品下雙說法.及學者並名法師。義通為勝。

    釋妨難者。問為佛前佛後弘持此者並名法師為但滅後。答俱名法師。此中多以滅後名為法師。其現在得弟子之稱。然現得記此中亦說名法師故。又以現在受持者易略而不說。滅後持者甚為難故。所以獨得法師之名。又現習學者名為弟子。其八部等亦名法師。問持品亦持此經又亦可軌。何故此品獨名法師。答雖標總稱即是別名。無別能故。余品更有別義可名。況于此中雙嘆人.法。俱可師故又持品現在說法名持。此說滅後勸嘆勝能名法師品。問此品亦有授記。何故不名授記品。答以少略故從多為品。

    經。爾時世尊(至)三菩提。

    贊曰。此品之中大文分二。初一段長行及頌明人法師。後一段長行及頌明法法師。初文有二。初明對佛現前法師。後明不對佛前法師。此初也。以藥王久持此經。燃身供養故呼藥王。名因藥王告八萬者。意正告彼授彼記故。所記眾中有八部四眾三乘類別。辨中邊論有十法行。于一一行皆有四行。一自作.二勸他.三贊嘆.四慶慰。今隨喜者即是贊嘆。舉一例余。由小善根得菩提者。只如日光初。𣍧即有去暗之功。智景創暉遂有斷痴之勢。亦如雲霞始布有資萬卉之能。慈悲肇興帶蔭群生之氣故也。隨喜一句當得菩提。信學此經定證何惑。

    經。佛告藥王(至)三菩提記。

    贊曰。下明不對佛前法師。有二。初明聞已傍隨喜者。後明正行六種法師。此初也。正樂听聞功德無量。今但舉一聞隨喜者。例余自作.勸他.慶慰功德何窮。又上解初學法師。下解久學法師。大菩薩故。

    經。若復有人(至)合掌恭敬。

    贊曰。下明正行六種法師。有二。初明正行六種法師悲願來此後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下。明六種法師可尊可種。初中復二。初明于一句偈法行。後何況盡能受持下。明于多法行。初中復二。初標行六行者于諸佛所。成就悲願生此人間。後若有人問何等眾生下。顯是勝因來世作佛。初中復二。初明六種法師。後明悲願來生。此初也。六法師者。一受持.二讀.三誦.四解說.五書寫.六供養。此明初五法師于經一偈行後一法師行供養行于經一偈及于一卷皆行供養。種種下財供養也。始從敬視如佛乃至合掌恭敬。合有十三。其尊重敬視如佛意業。合掌恭敬身業。二種內財。前隨喜語業。余是外財。十法行者。謂書寫.供養.施他.听聞.披讀.受持.正開演.諷誦.及思.修。此舉易行。且說六種。其余四種施他.听聞.思惟.修習。應皆行之難故不說。于經卷雲供養。余五于一偈者互影彰故。輕重異故易難別故。

    經。藥王當知(至)生此人間。

    贊曰。此明悲願來生。此間計位觀因不應來故。

    經。藥王若有人問(至)必得作佛。

    贊曰。下顯是勝因來世作佛。有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經。何以故(至)而供養之。

    贊曰。下釋。有二。初顯人尊可為供養。後顯位高悲願生此。此初也。瞻視也。奉敬也。深契佛心妙達理故。由是勝因當得成佛利益大故。

    經。當知此人(至)妙法華經。

    贊曰。此顯位高悲願生此。能說此經是聖者故。不爾雲何名大菩薩。或即凡夫久修學者簡異二乘及初學者名大菩薩。菩薩名通二乘人。有及初學故。或成就發心菩提當得勝果。已成因故能說是經。

    經。何況盡能(至)廣演此經。

    贊曰。此明于多法行。舍淨業果淨土.天上.及上二界而不往生生此處故。智度論雲。不退菩薩深愛法故聞則深心身毛皆豎。念佛慈悲則惻愴泣淚若聞深法則大歡喜。譬如軍敗怖懼倒地。悶絕死者。親族見之欲知活者。以杖鞭之則起隱軫。不起隱軫即知不活。菩薩亦爾。若聞說佛功德妙理。歡喜毛豎色異悲泣。當知此輩必得菩提。異此聞經都無異相。當知此輩無菩提分。般若論雲。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何況于此盡能受持。非大菩薩無是哀愍。

    經。若是善男子(至)廣為人說。

    贊曰。下明六種法師可尊。可重。文分為二。初明五可尊。後釋所以。五可尊者。一說者為佛使。二毀者罪過佛。三讀誦佛莊嚴。四在處應贊禮。五應四事供養。此初也。三業順佛故成佛使等使者意業。遣者語業。事者身業。又傳佛教名使。用佛語名遣。同佛行名事。世尊三業所為所作。皆以此法利眾生故。竊說一句當同佛業。公然多說理愜佛行。

    經。藥王若有惡人(至)其罪甚重。

    贊曰。二毀者罪過佛。惡世損多故。大集經雲。毀罵犯戒比丘。過出萬億佛身血。大般若勝天王會雲。若殺大千界微塵數佛得罪尚輕。毀謗此經罪過于彼。永入地獄無有出期。今毀讀誦者亦復如是。若損害佛不損二利行。佛不生惱故。損讀誦者損二利之行生煩惱故。又雖毀佛佛無愛憎。不廢說經利益彌廣。若毀讀誦者為有怨親廢其修習。又罵佛甚為難。罵讀誦者甚為易。誡其勿爾故作是說。又佛在時眾生根勝。雖有罵佛不退善心。雖自損深損他淺故。佛無已後眾生垢重。毀持經者。一切聞已多退道心。自他損重。故作是說。華手經雲。若人壞亂菩提心者。乃為毀滅一切眾生大法光明。罪過五無間。五無間逆不毀壞一切佛法故。毀菩提心者則為毀壞一切佛法。又佛滅後依法讀誦甚為難有。能為惡世眾生善友。故毀罵者罪過罵佛。枰餱卻朔礎;僮鞫鎩S衿 諢僭韜且病br />
    經。藥王(至)肩所荷擔。

    贊曰。三讀誦佛莊嚴。具佛眾德。故讀誦此經當具相好等一切莊嚴。故華嚴經說。菩薩有十種莊嚴。一大慈莊嚴救護一切眾生故。二大悲莊嚴堪忍一切故。三大願莊嚴所可發願悉究竟故。四回向莊嚴建立一切諸佛功德妙莊嚴故。五功德莊嚴饒益一切眾生故。六波羅蜜莊嚴度脫一切眾生故。七智慧莊嚴除滅一切眾生煩惱愚痴故。八方便莊嚴出生善門諸善根故。九一切智心堅固不亂莊嚴不樂異乘故。十決定莊嚴于正法中滅疑惑故勝經說。攝受正法善男子。荷負重任。不但持經者能擔四生。亦為佛肩之所荷擔。佛所重故稱佛心故。為有二義。一作二被。上來被義。言作義者。即是自肩。亦擔如來肩所荷擔大菩提也。即為荷擔阿耨菩提故。荷音胡歌反。玉篇又何可反。擔也揭也。負也。

    經。其所至方(至)應以奉獻。

    贊曰。四在處應贊禮人尊。處勝故。五應四事供養。真實福田故。堪受妙供故。饌飲食也。具食也。或為撰字。

    經。所以者何(至)三菩提故。

    贊曰。此釋所以。由此法華最深密故不付阿難。唯付藥王等極秘密故。譬如用毒為藥大醫所堪。小師不能。故付菩薩不付聲聞化聲聞故故說此時須臾得聞。當得究竟大菩提也。言契真故自得果故令他得故。

    經。爾時世尊(至)並供養持者。

    贊曰。下十六頌分三。初二頌總敘法師可尊應可供養之所由。次十三頌頌前法師之德。後一頌結成法勝故人可尊。此初。分二。初一頌得任運智即真智性二空真理。後一頌得真智相。一切種即後得智。及智慧即根本智。分為二故。勸自受持。並供持者。于自然智但勸供養。明自受持得之何惑。

    經。若有能受持(至)廣說無上法。

    贊曰。下十三頌頌前法師之德。中分二。初三頌嘆法師勝。後十頌頌可尊可重。此初為三。初頌佛使次頌舍淨土。後頌隨願自在。

    經。應以天華香(至)供養說法者。

    贊曰。下十頌頌可尊可重。分二。初四頌正嘆法師可尊可重。後六頌校量罪福勸生尊重。初四頌為二。一頌重說法。三頌重受持。此初也。以說法者自然必得勝妙果報。故略贊之。如契經說若有戒足雖羸劣。而能辨說利多人。如佛大師應供養。愛彼善說故相似。俱舍亦雲父母.病法師.最後身菩薩.設非得聖者施果亦無量。

    經。吾滅後惡世(至)行于如來事。

    贊曰。此三頌重受持。一頌勸敬。一頌供養。一頌佛使。演說讀誦等皆是受持。

    經。經若于一劫中(至)其罪復過彼。

    贊曰。下六頌量罪福勸生尊重。為二。初二頌量罪。後四頌量福。此初也。

    經。有人求佛道(至)其福復過彼。

    贊曰。下四頌分二。初二頌對佛量。後二頌聞法量供養。此初也。贊佛易故心輕利少。贊持者難故心重利多。自他有多少故。如前準解。

    經。于八十億劫(至)我今獲大利。

    贊曰。此以聞法量供養。財供.法供有優劣故。法供養者謂聞法故。

    經。藥王今告汝(至)法華最第一。

    贊曰。第三大段顯法勝故。人成可尊。

    經。爾時佛復告(至)難信難解。

    贊曰。下第二段明法法師。中初長行後偈頌。長行有三。初明法難信解勿妄宣傳。次在在處處若說若讀者下。明是法身舍利應可供養。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欲為四眾下。明說法儀則。初中復二。初明法法師深妙。後明由此人法師復成勝德。初中復二。初法難信解。後勿妄宣傳。此初也。三世經中此難信解。令舍權以就實。無生而有生。故知難信。道理幽玄迂回而方證。故知難解。

    經。藥王此經(至)況滅度後。

    贊曰。下勿忘宣傳妄授與人已上。誡之勿傳。諸佛已下釋其所以。佛常自守未曾顯說。今方說之。佛在自說。聲聞之中猶有怨嫉增上慢者。尚起避席。況佛滅後誹謗不信。

    經。藥王當知(至)手摩其頭。

    贊曰。此明由法。其人法師復成勝德。有七勝德。一佛衣覆。柔和忍辱具慚愧故。為佛慈悲之所覆故。二佛護念。由此根熟佛善護念諸菩薩故。三有大信。四有志願。以欲勝解而為自體。五有善根。六佛共宿。同住慈悲心思空勝義舍故。七佛手摩頭。佛教被心。佛所記別佛攝受故。

    經。藥王在在處處(至)尊重贊嘆。

    贊曰。下明是法身舍利應可供養。有二。初明是法身舍利。後明用此人成法師亦為勝德。初中有二。初標後釋。標中有五處。一說處.二讀處.三誦處.四書處.五經卷住處。十法行中供養施他听聞受持思量修習。不離此四處故。所以者何。下釋中有二。初顯是全身舍利。後應為供養。明理.智二皆圓滿。故。即是具足法身.報身。由此返照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通取菩提.涅理.事雙盡矣。是以佛教造像書法身舍利安于像中雲。諸法從因生。如來說是因。彼法從緣滅。大沙門所說。是為法身舍利。故無量義經雲。亦名堅固舍利。準金光明經如如.如如.智名法身。故經有處即有全身。

    經。若有人(至)三菩提。

    贊曰。下明由此人成法身。亦為勝德。有四。一禮供此塔得近菩提。二見聞此經善行勝道。三見聞此經得近正覺。四聞經驚疑新學.具慢。此初也。趣向法身故。此近初發心菩提。

    經。藥王多有人(至)菩薩之道。

    贊曰。二見聞此經善行勝道。是正因故已入劫數名行善行。文有七行。一見.二聞.三讀.四誦.五書.六持.七供養。故知說思修等真為善行。

    經。其有眾生(至)三菩提。

    贊曰。三見聞此經得近初地正覺。有三。一法.二喻.三合。此初也。若聞是聞慧。信解思慧。受持修慧。

    經。藥王譬如(至)知水必近。

    贊曰。此喻也。有人喻學出要者。渴乏喻在生死無正法水。須水者。論雲喻佛性水成大菩提故。即教所詮之理性。初地菩提。須規求也。于高原者廣平曰原。喻佛正法覆四生羅萬像。出過眾道之先。難可登陟說為高原。即以生死外道之教名平川。平川之中有高原故。穿鑿求之者。鑿者鏨也穿也。以妙慧為先。三業為作具。簡擇推尋求菩提故。猶見干土者。即昔日權二乘教跡。全無大乘之相名知水尚遠。施功不已者二利不息故。轉見濕土者謂逢般若空教大乘。有菩提之勢與濕土名。遂漸至泥者喻聞此經教。知水必近者。論雲受持此經得佛性水。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近于所詮佛智慧也。即顯二乘教為遠。大乘教為近。空教為疏中道教為親。

    經。菩薩亦復(至)三菩提。

    贊曰。下合有二。初標後釋。此標也。聞.解.習三如次三慧。十法行中初八聞慧。次一思慧。後一修慧。

    經。所以者何(至)而為開示。

    贊曰。此釋所由。大菩提法有因有果。有近.正因。有遠.傍因。教理行果智性.智相.五種智慧。並屬此經。由經得故此經攝故。開方便門者即攝遠.傍。昔說二乘教理行果顯真實相者攝近.正因。今說一乘教理行果。一切皆盡故並屬此經。又深固者深謂妙而難測。固謂不可破壞。佛所攝受佛所秘藏。如王齒印非余人物故。幽遠者大劫修因。妙智證故。非佛不克。無人能到窮真本源。今化菩薩故謂開示。

    經。藥王若有(至)增上慢者。

    贊曰。四聞經驚疑新學.具慢.初學菩薩.凡夫聲聞故。初聞便驚.思起疑惑.修行怖畏。名為新學及增上慢。未入三位。

    經。藥王若有(至)雲何應說。

    贊曰。下第三大段明說法儀側。有二。初教示儀軌。後若依我軌儀佛便隨順。初文有三。一問.二示.三結。此問也。

    經。是善男子(至)廣說斯經。

    贊曰。下示。有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經。如來室者(至)一切法空是。

    贊曰。此釋也。恆常安處寢息身心于慈悲。故名為室。維摩以空為舍。理究竟處自利舍故。此明于事。說法利他舍故。前第二卷漸次游行遂到父舍。以中道大乘為舍。以中.外相形名之為舍。彼是教舍此是行舍。亦不相違。心行調順堪耐心勞苦。名柔和忍辱衣。外物不侵故。耐怨害.安受苦如次配之。崇賢.善拒惡法。三乘通行以慚.愧為上服。今說惡人.苦境不撓大乘別行。故說和忍為衣。亦不相違。又柔和之體即慚.愧故。安身心于空境。睹三事以漭然名空為座。維摩以四靜慮為床。彼據智所生依以靜慮定為床。今據智所緣依以法空為床。亦不相違。大慈悲有觀也。衣.座二空觀也。謂生空.法空如次。依十住毗婆沙。說法處師子座有四法。一先應恭敬禮拜大眾然後升座。二眾有女人應觀不淨。三威儀瞻視有大人相。顏色和悅人皆信受。不說外道經書心無怯畏。四于惡言問難當行忍辱。復有四法。一不輕自身。二不輕听者。三不輕所說。四不為利養。對法顯揚瑜伽等中皆有問難說法等相。應廣如彼。

    經。安住是中(至)是法華經。

    贊曰。三結也。

    經。藥王我于(至)听其說法。

    贊曰。下若依我軌儀佛便隨順。有三。一令听.二得見.三令不忘念。此初。有三。一令化人集眾。二化四眾令听。三令八部往听。

    經。我雖在異國(至)令得具足。

    贊曰。此令得見及不忘念。逗音徒斗反逗留也又住也止也。作豆音。亦有作竇字。教能竇繹義故。逗音說文大句反又土豆反。今從徒斗反。有作𧮡不知所從。

    經。爾時世尊(至)信受者亦難。

    贊曰。下十八頌半分二。初十六頌半頌前所說。後二頌明能說.能受二俱益相。初文有三初一頌頌難信解勿妄宣傳。次四頌頌法身舍利中人近菩提。後十一頌半頌說法儀軌。此初也。

    經。如人渴須水(至)決定知近水。

    贊曰。下四頌頌法為舍利中。人近菩提。有二。一頌半喻。二頌半合。此初也。燥音甦浩反。亦干也。

    經。藥王汝當知(至)近于佛智慧。

    贊曰。此二頌半合也。

    經。若人說此經(至)處此為說法。

    贊曰。下十一頌半說法儀軌。中有二。初二頌半頌儀軌後九頌頌佛隨順此初。有二。一頌半標教。一頌釋之。

    經。若說此經時(至)集之令听法。

    贊曰。下九頌頌佛隨順。分六。初一頌明行忍行。次三頌明我在余國。令化四眾供養听法。一頌為作衛護。二頌現身令憶念。一頌具德方見佛。一頌令八部听法。此初二也。

    經。若人欲加害(至)為作听法眾。

    贊曰。一衛護。二令憶念。寂寞者空無貌。一見佛具是德者具是忍辱。寂處讀誦一令八部听。

    經。是人樂說法(至)得見恆沙佛。

    贊曰。此第二大段明能說.能受二俱益相。初頌能說者益。後頌能听者益。掛障也。礙止也。

    見寶塔品

    以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

    來意有四。一者論雲。為除三種無煩惱人染慢說三平等。三慢者一信種種乘異二信生.死涅異。三信彼.此身異。三平等者。一乘平等如前已說。二為除信生死.涅異。故現多寶如來塔。入涅已後現身故。三為破彼此身異。顯多寶佛攝一切佛身。論雲略者多寶如來身一體示現攝取一切佛身故。由身平等但說一身攝諸佛身。又顯自他身無差別故。十方分身佛集身無異故。彼身即我身。由後二義故此品來。二者論雲十無上中。第五示現清淨國土無上。示現多寶如來塔。多寶塔涌分身佛集。佛放一光。見于東方五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國土頗梨為地。又佛變八方各四百萬億那由他國土為淨。示佛國淨。顯今法勝不唯穢土以化生。亦于淨佛國土以施化。佛國由來清淨。故此品來。此為義殘。三者初四品明贊重流通。上法師品顯于此經若人若法皆可尊重。今此一品顯法可尊。但說經處。多寶必听。以為靈證。勸發信心。故此品來。四者智度論雲。有佛出世無人請說。便入涅者。如法華經多寶世尊。無人請故便入涅。後佛化身及七寶塔。證法華故一時出現。阿難傳經以同聞為證。佛說此經以佛為證。故此品來。雖傳此解意旨難知。多寶既滅作塔無請。如何有眾。

    釋品名。佛體所居名塔。眾珍所成名寶塔。以寶成故名寶塔。或塔如前。寶謂多寶多寶佛之塔。或多寶.及塔二名俱舉。故名寶塔。見音戶練反顯現也。所現即寶塔名現寶塔。見音又古電反見睹也。由塔上升眾人皆睹。所見即寶塔。寶塔之見故名見寶塔品。

    解妨難者。依論此品既明淨土十方佛集。何故不以為品名。答因塔上升希開。必召佛集將安諸佛。所以變為淨土塔現為因方有佛集變為淨土。證經為驗。唯在見塔。故以為名。問何故不于淨土為二乘說。說已證法方有淨土。答欲顯二乘後回趣大。初在穢方後居淨土。

    經。爾時佛前(至)住虛空中。

    贊曰。下文初長行。中有二。初塔涌聞法證經勝妙。後將至頌雲。爾時多寶佛于寶塔中分半座下。募眾說經方陳付囑。初文復二。初塔涌印說證經之可信。故塔未開。多寶便嘆如前所說者皆真實故。後塔開听說證經之可重。爾時四眾見大寶塔住在空中。又聞塔中下是。初塔為證後身為證。證教證理次第證故。初文有三。一支提應現。二靈敬奉。三嘆佛神功印經妙德。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下是。初文有五。一標有塔。二明分量。三涌住。四嚴相。五所至。今此有初三。然論解十無上中。第五示現清淨國土無上。故示現多寶如來塔。中有九。一一切佛土清淨。二塔。三量。四略。五住持。六示現無量佛。七遠離穢不淨。八多寶。九同坐。此說多寶品中九種所由各有表故。一佛土清淨者。解下光照見于十方。各五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佛國。頗梨為地等清淨土。二塔者解此塔現所由。三量者解此塔高下縱廣量。或所見淨土量。及十方各變量。四略者此釋何故略唯一多寶佛證。更無余佛證耶。五住持者。解下佛答大樂說。此塔有多寶全身舍利住持所由。六無量佛者。解下釋迦十方各無量分身佛集所由。七遠離穢不淨者解下釋迦變此娑婆世界為清淨。復更兩重八方各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為清淨。亦無大海江河山等所由。八多寶者。解佛名寶所由。九同坐者。解下釋迦多寶二佛同坐所以。顯各有表。論陳不依經之次第。隨義總釋。論雲塔者示現如來舍利住持故。謂佛舍利全在塔中。表佛法身全在此經。故須塔涌。不爾但佛現何須塔涌耶。高五百由旬者。論雲量者示現一切佛土清淨。勝出世間善根所生。故大而且淨。世間善根生非淨而小。故佛地經雲。勝出世間善根所起五者五根。百者百行。百行業道各資五根。方始得故。高五趣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者。出二十五有故。從地涌出住虛空中者。塔在東方。言涌出住空者。表佛涅已出生死。今還處世以濟眾生。生死.涅二無異故。又涌出者表說一乘超二乘故。住虛空者。表教詮于真理空故。

    經。種種寶物(至)充遍世界。

    贊曰。下明嚴相有二。初明八嚴。後重明幡蓋嚴相。此初也。外嚴寶塔表內佛身.及法華經。皆有功德以為嚴飾。一種種嚴喻萬德具。二五千爛J喻信.進.念.定.慧力。各以百行業道資長方成五百。各除十惡故成五千。三龕室千萬表禪定甚多。龕音口含反。龕塔也。一曰龍貌。非此義今從初。玉篇作龕枯耽反受也盛也取也。四幢表智德高顯。五幡表諸總持轉滅諸惡。六瓔珞表三念住。七寶鈴表四辨。八出香表修五分法身。證真滅惑即是無垢賢釤聰恪1樗納忻鷸罘襯漳苤ツ嬡紜br />
    經。其諸幡蓋(至)七寶合成。

    贊曰。此重明嚴飾幡蓋之相。表具七聖財故。

    經。高(至)四天王宮。

    贊曰。此所至也。表高出四生之上以垂化故。

    經。三十三天(至)尊重贊嘆。

    贊曰。此靈敬奉有二。初三十三天雨華。後八部供贊。

    經。爾時寶塔中(至)皆是真實。

    贊曰。此嘆佛神功。印經妙德。有二。初嘆後印。如文可知。

    經。爾時四眾(至)卻住一面。

    贊曰。下第二段塔開听說。證經之可重。有三。初辨因由。次明開塔。是時大樂說菩薩以如來神力故。白佛言下是。後明見贊。即時一切眾會皆見多寶如來于寶塔中坐下是。初文有二。初請。後答請中有二。初眾人心請。後樂說言請。此初也。

    經。爾時有菩薩(至)發是音聲。

    贊曰。樂說言請。

    經。爾時佛告(至)有如來全身。

    贊曰。下答有三。初標.次釋.後結。此初也。論雲住持者。示現諸佛如來法身自在身力故。化相法身自在力故。全身在塔住持。表佛法身自在力故。在此經教全身住持。

    經。乃往過去(至)號曰多寶。

    贊曰。下釋有四。一佛身。二本願。三誡敕。四願遂。此初也。何故一多寶為證非多佛耶。論雲略者多寶如來身一體。示現攝取一切佛身故。即是一身攝一切佛身。身平等故。亦顯一乘攝諸義盡。何故多寶為證非余佛耶。論雲多寶者示現一切佛土同寶性故。欲明事中報化佛等土同為寶性。亦表所詮理妙清淨無差別故。

    經。其佛本行菩薩(至)贊言善哉。

    贊曰。二陳本願。

    經。彼佛成道已(至)起大塔。

    贊曰。三彰誡敕。

    經。其佛以神通願力(至)善哉善哉。

    贊曰。四願遂也。

    經。大樂說(至)善哉善哉。

    贊曰。三結告也。

    經。是時大樂說(至)見此佛身。

    贊曰。上辨因由。下明開塔有四。一請。二答。三重請。四許開。此初也。

    經。佛告大樂說(至)乃出現耳。

    贊曰。下答有二。初陳多寶本願。後召化佛。此初也。彼佛說經塔涌為證。塔開佛現化佛為證。又我塔開假分身以邀重。我今證說。明此經而可信故。願彼佛分身佛集方可塔開。

    經。大樂說(至)今應當集。

    贊曰。此召化佛。問一佛所化不越三千。何故分身遍十方界。答隨順初見且說三千所化。上位不同何得分身不廣。又身無異他即我身。

    經。大樂說(至)禮拜供養。

    贊曰。此重請也。

    經。爾時佛放(至)國土諸佛。

    贊曰。下許開。有二。初集分身。後正開塔。爾時釋迦牟尼佛見所分身佛悉已來集下是。初文有四。一此光照去。二彼佛言來。三變土延賓。四持華慰主。是時諸佛各在寶樹下是。問佛之分身聖心極鑒。何必要須光照方始言來。答佛之分身不假光而應集。但以欲令此生遠見故放光以照之。又若不召而來。眾生不知佛之神力。為令知佛神力及所說而可重故。放光照之。言一光者表說一乘無余二故。此光照去中有二。一東方。二例余方。初文有六。此初見佛。問何故須現無量佛耶。論雲示現彼此所作業無差別故。彼此佛業教化眾生。初權後實。所作同故。

    經。彼諸國土(至)寶網羅上。

    贊曰。此文有三。一土相。二眷屬。三覆蓋。何故須照一切佛土清淨耶。論雲示現諸佛實相境界中。種種寶間錯莊嚴故。表一乘中具萬德故。幔音莫半反。在傍曰帷在上曰幔。若覆作鞔。武安反。幔上安網以寶為之。如幔之飾故言網幔。

    經。彼國諸佛(至)為眾說法。

    贊曰。此文有二。一說法。二助化。

    經。南西北方(至)亦復如是。

    贊曰。例余方也。

    經。爾時十方(至)如來寶塔。

    贊曰。第二彼佛言來。

    經。時娑婆世界(至)懸諸寶鈴。

    贊曰。第三變土延賓。有四。一變大千。二佛便坐。三又廣變。四佛方安。初中復二。初變土後移人。此初有三。初現淨。次滅穢。後香華林。藪者散木為林。澤無水曰藪。何故變穢為淨耶。論雲示現一切佛國土平等清淨故。釋迦為惡眾生現故。有此不淨如無垢稱說。問何故多寶塔升不變淨土。分身佛集始變淨土。答多寶示順二乘現居穢土之相。分身為順菩薩所以始變淨土。又多寶順二乘之往位故居穢土。分身順二乘之後成故居淨剎。主變有三時客坐有二位。問何故主人須三變土。答欲顯分身佛數多故。又顯次第至三極者。顯此一乘三乘極故。又顯本穢凡夫位也。初變大千表至聲聞。次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表至獨覺。後更變二百表出二乘至一乘位極滿足故。問客佛世尊何須再坐。答欲令三變至于道故。若爾何故不三坐耶。答再證法華文義深故。又並多寶即是三坐。三證三變。

    經。唯留此會眾(至)置于他土。

    贊曰。此移人。根熟堪聞故留。無緣不堪故去。

    經。是時諸佛(至)而飾之。

    贊曰。第二化佛便坐。有三。初佛.侍俱來。次樹.座之相。後佛座不足。此初二也。問何故諸佛各唯一侍。答證經開塔不假侍人之能。傳訊.軌儀一人足辦。問侍者何處坐。答何須坐。問何故淨名待客座假燈王。釋迦延賓侍者無坐。答彼俗此佛。故事不同。

    經。爾時諸佛(至)猶故不盡。

    贊曰。此佛坐不足。

    經。時釋迦牟尼佛(至)皆令清淨。

    贊曰。下第三又廣變。有二。初一變二百。後一變二百。已到.未到佛有異故。初文有五。初變土量。二變惡生。三變淨相。四變惡土。五變土嚴。此初也。放光警覺有緣召佛。十方皆照。坐.佛必須齊等設座唯在八方。

    經。無有地獄(至)置于他土。

    贊曰。變惡生。

    經。所化之國(至)以為莊。

    贊曰。變淨相也。

    經。亦無大海(至)諸山王。

    贊曰。變惡土也。亦有解雲。下言令菩薩于鷲峰山散花者。不變會處故。所以上言唯留此會。此理不然。上言唯留此會眾堪聞法故。五趣皆移。豈復待客變土為淨。獨留山處雜穢以示于客。必無此事。據實山處亦變令無。下言令于山中散花者。說舊山處故。又以淨覆穢名之為移。未發心見穢已發心見淨。隱穢彰淨名之為移。移相移心故。但言移諸天人置于他土。不言移惡處置他土故。設諸人天亦似移故。又下文殊龍宮將出花現山中。何處有山已移之。故大般若經第三卷雲三千大千世界。甦迷盧山.大甦迷盧山.輪圍山.大輪圍山。大甦迷盧即成上位佛土中有。

    經。通為一佛國土(至)遍布其地。

    贊曰。變土嚴也。寶交露幔者。幔以承露。以寶交雜飾于露幔。又以寶交飾或顯露。或以幔覆之。又以寶交雜覆露于幔皆名露幔。

    經。釋迦牟尼佛(至)遍布其地。

    贊曰。此第二變二百。文亦如前。

    經。爾時東方(至)來集于此。

    贊曰。下第四佛方安處。有三。初一方安。次例余方安。後遍滿安。此初也。

    經。如是次第(至)遍滿其中。

    贊曰。例余方安及遍滿安。

    經。是時諸佛(至)亦復如是。

    贊曰。集分身中有四。此為第四持華慰主。有二。初明遣使。後明例遣。恐文不同故更重例。初舉一方諸佛。後例七方。初文有三。初告去處。次令傳語。後教散花。齎音節稽反持遣也。切韻作齎。掬音渠竹反取也。物在手應作br />
    經。爾時釋迦牟尼佛(至)住虛空中。

    贊曰。下正開塔。有三。初事訖住空。次時眾起睹。後釋迦正開。此初也。塔涌在空故隨塔住。

    經。一切四眾(至)一心觀佛。

    贊曰。時眾起睹。

    經。于是釋迦牟尼佛(至)開大城門。

    贊曰。佛正開也。作吉祥兆故用右手。鑰音以灼反。玉篇門鍵也。說文關下杜也。方言關東謂之鍵。關西謂之𨷲。鑰是古字耳。有作。字林書俗作僮。也。何承天纂文雲。關西以書篇為書。非此義。

    經。即時一切眾會(至)而來至此。

    贊曰。第二大段開塔听說。證經之可重中。下第三段明見贊。有二。初見身聞言。後贊嘆散華。此初也。

    經。爾時四眾等(至)及釋迦牟尼佛上。

    贊曰。贊嘆散華。

    經。爾時多寶佛(至)可就此座。

    贊曰。長行中。下第二大段募眾說經陳方付囑。有三。初塔中同坐。次眾處空中。後勸說付囑。初文有二。初命後坐。此命也。

    經。即時釋迦牟尼佛(至)結跏趺坐。

    贊曰。此坐也。問何故。二佛同坐一座。論雲示現化佛.非化佛.法佛.報佛等皆為成大事故。即為成一大因緣。又表三乘同坐一乘之床。眾生亦同一乘座故。

    經。爾時大眾(至)俱處虛空。

    贊曰。下眾處空中。有二。初請。後引。此初也。

    經。即時釋迦牟尼佛(至)皆在虛空。

    贊曰。此引住空。表聞一乘住佛果故。

    經。以大音聲(至)付囑有在。

    贊曰。勸說付囑也。此乃釋迦之所募勸。準偈當知。

    經。爾時世尊(至)不勤為法。

    贊曰。下四十八頌。分二。初十二頌。頌前塔涌.聞法證經勝妙。後三十六頌。頌前募眾說經陳方付囑。初中復二。初一頌半塔涌印說。獎勸眾人。後十頌半開塔.听說以勸眾人。此初也。

    經。此佛滅度(至)常為听法。

    贊曰。下開塔.听說以勸眾人。有二。初二頌因緣。後八頌半頌開塔。不頌前第三見贊。此初也。梵雲阿僧企耶。此雲無央數。央盡也。有作鞅于兩反。說文頸也。非此中義。音之列反。此本在在所往。有雲在在所住。在在已住。復言所住文義便重。故應從此言在在所往。所往至處.及所在處也。

    經。又我分身(至)令國清淨。

    贊曰。下頌開塔。分四。初三分身集意。一頌變土。二頌半佛坐。二頌顯身出香利生住法。此初二也。

    經。諸佛各各(至)然大炬火。

    贊曰。佛坐也。炬音其呂反。玉篇束薪灼之。

    經。身出妙香(至)令法久住。

    贊曰。顯身出香利生說法。或釋迦自出。或分身出香。乍長讀文似分身出香。長行但有釋迦燒香以待客。非客出香以設主。故此應知非定客出。如風摧枝化人從已如風靡草易可成故。

    經。告諸大眾(至)當知此意。

    贊曰。下三十六頌頌前募眾說經陳方付囑。中分三。初九頌半陳募說經。次十九頌對比勝劣。後七頌半重募諸人結成勝行。初中有三。初三頌半募持.讀.誦者令其自誓。顯現在佛知彼之心。次四頌募護法者令其自願。後二頌募說法者即為見我等勸令發願。此初也。

    經。諸佛子等(至)諸世界者。

    贊曰。募護法者令其自願。分四。一頌募護法。一頌護法即為供養我及多寶。一頌說多寶護法。一頌護法即供養化佛。

    經。若說此經(至)宜發大願。

    贊曰。此二頌。一頌募說法者。即為見我身多寶及化佛。一頌.勸令發願。

    經。諸余經典(至)是則為難。

    贊曰。下十九頌對比勝劣中分六。初五頌對比說難。次二頌對比書難。次二頌對比讀難。次二頌對比為一人說難。次三頌對比听難。後五頌對比持難。此初也。初四舉易。後一對比此經難信難解難入。理智深妙故陶練難成。不同前四神通可得。擲音直炙反投也。古作`。

    經。假使有人(至)是則為難。

    贊曰。此對比書難。把音蒲巴反。或作爬搔也掊也。今取掊音薄友反。

    經。若以大地(至)是則為難。

    贊曰。此對比讀難。

    經。假使劫燒(至)是則為難。

    贊曰。此對比為一人說難。

    經。若持八萬(至)是則為難。

    贊曰。此對比听難。

    經。若人說法(至)是則為難。

    贊曰。下五頌對比持難。中分二。初三頌對比。後二頌結成持勝。此初也。

    經。我為佛道(至)則持佛身。

    贊曰。結成持勝。

    經。諸善男子(至)自說誓言。

    贊曰。下七頌半重募諸人結成勝行。分五。一頌半募持邀誓。一頌半順佛心。一頌半順正行。一頌紹佛位。二頌利世間。此初也。

    經。此經難持(至)諸佛所嘆。

    贊曰。嘆順佛心。

    經。是則勇猛(至)無上佛道。

    贊曰。順正行也。梵雲杜多此言除棄。訛雲頭陀。此有十二如瑜伽聲聞地說。

    經。能于來世(至)住淳善地。

    贊曰。此紹佛位。決定信厚名淳善地。有本為純字唯是善也。

    經。佛滅度後(至)皆應供養。

    贊曰。此利世間。初一是智眼後。一應受供。華嚴經雲。若以三千大千界頂戴一劫中不動彼之所作未為難信是法者為甚難大千塵數眾生類一切供養諸樂具彼之功德未為難信是法者為殊勝若以掌持十方剎于虛空中住一劫彼之所作未為難信是法者甚為難十佛剎塵眾生類一切供養諸樂具彼之功德未為難信是法者為殊勝。

    法華經玄贊卷第八(末)

    天承元年(辛亥)四月廿四日法隆寺三經院藥師寺善明房得業仁奉讀受了。

    僧覺印並攝釋共之

    保安三年六月九日書了法隆寺僧覺印之。

    同年十二月十九日以興福寺圓如房之本移點已了僧覺印為令法久住往生極樂也。

    朱者皆點本也高名書也。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4冊No.1723妙法蓮華經玄贊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九(本)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提婆達多品

    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

    來意有三。一者論解六記中。第四無怨記雲。與提婆達多記者。示佛世尊無怨惡故。故此品來。二者四品贊重流通中。此為第三。顯持此經人可尊重。不吝軀命以求此法。于怨家所以身為床。故此品來。三者顯此經妙用利益無邊成道亦疾即是海會大眾龍女成道。故此品來。

    釋名者。提婆天也。達多授也。佛之黨弟。斛飯王之子。從天乞得。天授與之故名天授。

    解妨者。此品亦明龍宮涌出.龍女成道。何故唯以天授為名。答天授良緣乃釋迦之師傅。余雖顯勝德非佛自事故。不以為品名。又從初立名天授往事。龍宮古涌出等現事故。問何故龍宮涌出.龍女道成不別為品合天授耶。答文殊順緣之善友。非違己之良緣天授不然。顯經可重故以違緣為品目。勸人持經。不以順緣為品名。俱經良友。故合為品。

    經。爾時佛告(至)無有懈場br />
    贊曰。此品大文分二。初明天授與佛自身。違緣善友。欲顯但能持經不問怨親皆是善友。後明文殊與一切眾生順緣善友。說經益多速疾之力。初復分三。初明佛昔重法以求經。次明天授由經當來作佛。告諸四眾提婆達多下是。後結聞經獲益。佛告諸比丘未來世中下是。初文有二。初明往昔求法。後明結會今古偈後文是。初中復二。初長行及偈明求法。後二頌求法所由。初長行分三。初明求法。次明仙許。後明隨順。求法有三。初明求法。次明修行。後明訪求。擊鼓宣令下是。此初也。騁羥旆湊ψ 搿S衿 敢槽疽布 倉掛病R嘧魅 幀;蜃場2恢匙炙印br />
    經。于多劫中(至)心不退轉。

    贊曰。下明修行。有四。一位高能下。二劣心能勝。三難財能施。四難位能捐。此初二也。

    經。為欲滿足(至)委政太子。

    贊曰。此後二也。時世人下難位能捐.難財能施中。初施意。後所施。所施中初外財後內財。捐棄也廢舍也。在君為政在臣為事。今棄君政非己任也。

    經。系鼓宣令(至)供給走使。

    贊曰。此明訪求。

    經。時有仙人(至)當為宣說。

    贊曰。此明仙許。

    經。王聞仙言(至)身心無倦。

    贊曰。下明隨奉。有二。初難行能為後難事能久。此初也。乃至者中間所經無量事業。謂打罵之曾不退等。

    經。于時奉事(至)令無所乏。

    贊曰。難事能久。

    經。爾時世尊(至)身當為奴僕。

    贊曰。五頌半頌前中分三。初二求法。一頌半仙許。二頌隨順。此初也。推擊也。有作槌都回反槌㰅也。字從木追。有作捶直淚反。關東謂捶關西謂。音竹革反。槌㰅並非經義。

    經。時有阿私仙(至)吾當為汝說。

    贊曰。此仙許也。阿私仙者此雲無比。

    經。時王聞仙言(至)身心無懈場br />
    贊曰。此隨順也。作瓜音讀。玉篇果謂桃李之屬。謂瓜瓞之屬。又有核曰果無核曰。又木實曰果草實曰。又木上曰果地上曰。

    經。普為諸眾生(至)今故為汝說。

    贊曰。此二頌求法所由。勸示勤學。

    經。佛告諸比丘(至)善知識故。

    贊曰。此明結會今古。有二。初結會後領荷。領荷有二。初領十一別德。後領二種別德謂成覺.度生。

    經。告諸四眾(至)住不退轉。

    贊曰。下明天授由經當來作佛。行損害故近雖沉沒。由經力故當成勝果無垢稱雲示現作魔王者多是不可思議解脫菩薩。唯有香象能與香象亮Χ氛健7鍬克啊9手 焓謔鞠治 病J詡怯卸3跫竅衷諍蠹敲鷙蟆O衷謨興摹R蛔蘊濉6緱H 佟K睦妗br />
    經。時天王佛(至)不退轉。

    贊曰。此記滅後。有四。一法住。二起塔。三供養。四利益。

    經。佛告諸比丘(至)蓮華化生。

    贊曰。下第三段結聞經獲益。信心不疑當具五德。一不墮三惡趣。二生佛前。三常聞此經。四生人.天受樂。五佛前化生。凡難有八。謂三惡趣為三。四生佛前佛後。五諸根不具。六邪見世智辨聰。七邊地即攝北洲。八長壽天。成實論說四輪摧八難。一住善處謂生中國。除五難謂三惡趣.邊地.長壽天。二依善人謂遇佛。除生佛前佛後。三發正願謂正見。除邪見.世智辨聰。四宿植善根。除諸根不具。今言不墮地獄等者離三途難。生佛前者除生佛前後。常聞此經除邪見.世智辨聰。生人.天受樂除諸根不具。佛前化生除邊地.北洲.及長壽天。

    經。于時下方(至)當還本土。

    贊曰。下品第二大段明文殊順緣善友說經。益多速疾。中分四。初智積請歸。二釋迦留止。三文殊涌出。四智積談議。此初也。驗此文意。智積請歸明說經訖。故知八品正宗為勝。問何故白多寶。釋迦留待。答侍者請還故白多寶。賓主之道釋迦留之。

    經。釋迦牟尼佛(至)可還本土。

    贊曰。二釋迦留止。

    經。爾時文殊師利(至)詣靈鷲山。

    贊曰。下第三文殊涌出。有二。初涌出詣山。後下華致敬。此初也。問初標經首。及答彌勒並在會中。何故此言龍宮涌出。答利益多端去住咸益。佛創說一乘便即隱而不現。今為證驗方出龍宮。此亦何失。從海涌出傍詣靈山。

    經。從蓮華下(至)卻坐一面。

    贊曰。此下華禮敬。既致禮世尊亦慰問菩薩。問分身既在不獨兩尊。何故文殊獨禮二聖。答逐近偏歸。未必要須普禮。相鄰致敬不假普禮分身。又現前易禮遠處難歸。故知東土上人偏禮二聖。觀音奉珠但為兩分。分身猶在亦復何愆。

    經。智積菩薩(至)其數幾何。

    贊曰。下智積談議。有二。初辨所化多少。後辨所化遲速。偈後智積問下是。初顯二益。一所度眾二所化難。皆從聲聞以入大故。後亦二益。一道成速二轉惡身。去畜生之貌轉女人之質。皆是經力所致然也。初文有六。一問化多少。二答數無央。三龍宮涌出。四文殊指示。五智積贊揚。六文殊告化。此初也。仁者周禮雲仁者有六德。一曰仁鄭玄愛人以及物曰仁。上下相親曰仁。貴賢親親曰仁。殺身成人曰仁。仁忍也。好生惡殺曰仁。善惡含忍曰仁。

    經。文殊師利(至)自當有證。

    贊曰。答數無殃。須臾者玉篇雲俄頃也。有雲自當證知聲不及此。

    經。所言未竟(至)大乘空義。

    贊曰。龍宮涌出。有二。初涌出詣山。後文殊化德。

    經。文殊師利(至)其事如是。

    贊曰。文殊指示。

    經。爾時智積(至)令速成菩提。

    贊曰。智積贊揚。

    經。文殊師利(至)妙法華經。

    贊曰。文殊告化。

    經。智積菩薩(至)速得佛不。

    贊曰。下辨所化遲速。有四。初智積問。二文殊答。三智積疑。四龍女現。此初也。

    經。文殊師利(至)能至菩提。

    贊曰。文殊答。有十六德。一龍。二女。三小。四慧利。五知根。六得總持法此聞持也。七得定。八了法。九得不退。十辨才。十一慈念。十二具德。十三迅辨。十四所說深遠。十五仁慈謙沖。十六和雅。如上此女速至菩提。剎那頃者時之極小也。俱舍論說。百二十剎那為怛剎那量。臘縛此六十。此三十須臾。此三十晝夜。三十晝夜月。十二月為年。于中半減夜。華嚴經說。十信菩薩八相成道。今或說此勸示眾人。伽耶山頂經淨光天子問有幾發心文殊答有四。一證發心謂入初地。二行發心次六地。三不退發心八九地。四一生補處發心。謂第十地。今此龍女或即第四發心。化為龍女。小而能學法華速得菩提。勸獎眾人非為實爾。文殊問菩提經雲。此四中初過聲聞。次過獨覺。次過不定地。後安住定地。據增勝為論不違前經。法印經菩提心有七。發菩提心論。有十發心。菩薩地有四緣十種發心。恐繁且止。

    經。智積菩薩(至)便成正覺。

    贊曰。智積疑也。有四。一時長。二行廣。三處遍。四意大方得菩提。故生疑也。

    經。言論未訖(至)度脫苦眾生。

    贊曰。下龍女現。有四。一龍女現贊。二子申疑。三龍女道成。四時眾獲益。此初。有二。初現已歸敬。後以頌贊嘆。三頌半中。初二半贊。後一申誠。此諷誦偈。

    經。爾時舍利弗(至)是事難信。

    贊曰。下子申疑。有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經。所以者何(至)速得成佛。

    贊曰。此釋。有三。一穢身不得。能依勝法依勝人故。二時少不得。果妙大故。三障礙不得。離障無礙方圓覺故。超日明三昧經說。上座比丘謂慧施曰。不可女人身得成佛道。有三事隔五事礙故。何謂為三。在家從父母制。出嫁從夫制。夫亡從子制。亦同俗書三從之義。五礙同此。即彼經雲。不得作梵天者。奉清淨行無有垢行。修四等心善達四禪。及升梵天。淫恣無度。乃為女人。故不得作梵天。不得作帝釋者。勇猛小欲乃作帝釋。雜惡多態為其女故。不得作魔王者。十善具足尊敬三寶。奉事父母謙順長年。乃作魔王。輕慢不順毀失正教為女人故。不得作輪王者。行菩薩道慈愍群萌。供養三尊.先聖.師.父乃作輪王。主四天下化行十善。尊崇道德為輪王故。無有淨行為女人故。不得作佛者。行菩薩心愍念一切。大慈大悲被大乘甲。消五蔭化六衰。行三三昧解二無我。證無生忍體達一切。乃得成佛。女無此事故不得成。菩薩地言。一切女人成就煩惱.諸染污智。諸佛不以惡身能證無上大菩提。故說女人不得作佛。

    經。爾時龍女(至)復速于此。

    贊曰。下龍女道成。有二。初獻珠發喻。後示現道成。此初。有四。一獻珠。二返問。三直答。四結喻。

    經。當時眾會(至)演說妙法。

    贊曰。示現道成有二。一見因二見果。

    經。爾時娑婆(至)悉遙敬禮。

    贊曰。下時眾獲益。有四。一喜禮。二得益。三無垢界動。四眾會信受。此初也。

    經。無量眾生得受道記。

    贊曰。彼土眾生得益也。

    經。無垢世界(至)而得受記。

    贊曰。無垢界動。有二。初明見動。後明此益。由見彼動便證道果。

    經。智積菩薩(至)默然信受。

    贊曰。眾會信受也。

    持品

    二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

    來意有三。一者初科四品明贊重流通中。初之三品贊重人.法勸人流通。此之一品時眾奉持。二者依十二品明一乘境。中分三。上來初八品正明權實三根得記。次上三品嘆人美法勸募持行。此持一品稟命舍權持行實法。故此品來。三者論雲持力有三。謂法師品.安樂行品.勸持品。法師通能所持。安樂行唯所持。此品唯明能持。故此品來。

    釋名者。持者住令不壞。書寫.供養.乃至修行皆名為持。非唯十中一受持也。前明募說亦贊書讀等人。今此雲持。故知持通十行令法久住。眾生利益總名持故。亦有經題名為勸持品。本論亦言勸持品。因前佛勸而令持之。或此品中。佛顧菩薩亦即勸持。理雖未爽然經多分單名持品。

    經。爾時藥王(至)說此經典。

    贊曰。此品大文分三。初二萬菩薩請此方持。以眾生等多諸惡故。次四類聲聞請他方持。此處難化不能堪故。後顧八十萬億那由他菩薩。此彼俱持力勢大故。初文有三。初請護持。次明惡人。後明不怖棄命持經。此初也。

    經。後惡世(至)遠離解脫。

    贊曰。此明惡人。有六。一世惡。二生惡。三根性惡。四煩惱多惡。五貪名利惡。六不欲解脫惡。增不善根即多煩惱。

    經。雖難可教化(至)不惜身命。

    贊曰。此明不怖棄命持經。由具六惡雖難可化。我不怖之應攝受者而攝受之。應折伏者而折伏之。棄命持法。

    經。爾時眾中(至)廣說此經。

    贊曰。下第二段四類聲聞請他方持。有三。初五百。次八千。後尼眾。此初也。

    經。復有學無學(至)心不實故。

    贊曰。此八千請。初標後釋。此國有八惡願于余國持經。一處惡。二人惡。弊困極也。又作幣舴雋蟹礎G岊∫著 病1也。音于悅反。三慢惡。四德惡。五惡。六濁惡。近外道故起諸見也。七諂惡。諂諛也。佞也傾身似有下也。意道言謂之諂。身語諂也。八心不實。口有心無。智度論雲。世間眾生善好者小。弊惡者多。或雖行善貧賤鄙陋。或雖富貴端正而行不善。或樂布施而乏資財。或富有財慳貪自弊。或見𡩷默無說。便謂x高不為卑下接物。或見卑下引接恩慧普滋。便謂欺誑諂曲。或見能善言論。便謂恃此小智x慢。或見質直無偽。便共欺誑調弄。將為痴鈍陵辱。或見調善柔軟。便共蹴踏罵毀。若見持戒修行。便謂所行矯異輕賤不敬。如是十種弊惡眾生實難教化。為此等輩難可教化願他國持。法鼓經中。迦葉白言。世尊我終不能攝受惡人。寧以兩肩荷負須彌至百千劫。不能堪忍听彼惡人犯戒.滅法.謗法.污法.非法音聲。世尊我寧屬他為他僕使。不能堪忍听彼惡人犯戒.背法.違法.壞法非法音聲。世尊我寧頂戴大地山海經百千劫。不能堪忍听彼惡人犯戒滅法自高毀他非法音聲。世尊我寧恆受聾盲喑啞。不能堪忍听彼惡人毀犯淨戒。為利出家受他信施非法音聲。世尊我寧舍身疾般涅。不能堪忍听彼惡人毀犯淨戒螺聲之行。而身行諂曲口言虛妄。如是諸惡非法音聲。故此聲聞不願于此持法華經。

    經。爾時佛姨母(至)目不暫舍。

    贊曰。下第三段尼眾請持。有二。初授記後持經。初文有二。初二類得記。後二類喜領。初文復二。初母後妻。初中復二。初請後記。此初也。佛之小母。母之雁行故稱姨也。

    經。于時世尊(至)三菩提記耶。

    贊曰。下記有二。初問後授記。此初也。梵雲喬答摩。此雲日炙種。亦雲甘蔗種。男聲中呼。佛是釋迦姓之本望也。今雲喬答彌。于女聲中呼日。炙甘蔗種。是佛母故以彌聲呼。訛雲x曇彌。若毀之曰泥土種牛糞種故曰彌。瞿曇姓。廣此所因如西域記。

    經。x曇彌(至)俱為法師。

    贊曰。下記中。初彰已說與授因記。後受果記。此初也。

    經。汝如是漸漸(至)三菩提。

    贊曰。此正記果。初姨母。後傳記。

    經。爾時羅羅母(至)獨不說我名。

    贊曰。下妻。有二。初念後記。此初也。

    經。佛告(至)阿僧劫。

    贊曰。此記。中初因後果。果中初體後壽。

    經。爾時(至)心安具足。

    贊曰。此二類喜領。初長行後頌。

    經。諸比丘尼(至)廣宣此經。

    贊曰。第二持經。

    經。爾時世尊(至)摩訶薩。

    贊曰。下第三段顧八十萬億那由他菩薩持。中有二。初佛視後請持。此初也。以身加之發起眾心令持經故。所以視之。故論本中名勸持品以身勸故。

    經。是諸菩薩(至)我當雲何。

    贊曰。下請持。長行有三。一贊德。二念請。三言請。此初二也。德中初位次。阿惟越致此雲不退八地已上。後轉法輪下是所成德。心念有二。如文可知。

    經。時諸菩薩(至)遙見守護。

    贊曰。此言請中。初請持略有七行。無施他.听聞.供養三行易而略之。後請護。

    經。即時諸菩薩(至)我等當廣說。

    贊曰。下有二十頌。分三。初一頌標當說。次十八頌釋當忍受。後一頌結誓。此初也。

    經。有諸無智人(至)我等皆當忍。

    贊曰。下十八頌釋當忍受。中分二。初十六頌行忍持。後二頌勸說持。初文有四。一頌罵打忍九。頌半慢謗忍。三頌毀辱忍。二頌半擯默忍。此初也。罵音莫下莫霸二反。詈音力智反。詈亦罵也。今解惡言及之曰罵。誹毀咒咀曰詈。

    經。惡世中比丘(至)我慢心充滿。

    贊曰。下九頌半慢謗忍。有三。一頌舉慢相。次七頌誹謗忍。一頌半結成忍。此初也。邪智故世智辨聰諂曲故贊朋所事。余之二慢其相可知。

    經。或有阿練若(至)如六通羅漢。

    贊曰。下七頌誹謗忍。中有四。二頌顯惡人。一頌明假行。二頌誹謗行。二頌說惡行。此初也。梵雲阿練若此雲閑寂處。離村一俱盧舍。六百余步。

    經。是人懷惡心(至)好出我等過。

    贊曰。此明假行。

    經。而作如是言(至)分別說是經。

    贊曰。此誹謗行。

    經。常在大眾中(至)說外道論議。

    贊曰。此說惡行誹音府謂反亦謗也。玉篇甫違反。謗音補反。玉篇毀也詛也。對人說其惡也。

    經。我等敬佛故(至)皆當忍受之。

    贊曰。結成忍也。

    經。濁劫惡世中(至)護持佛所囑。

    贊曰。下三頌毀辱忍。分三。一所忍事。一忍辱意。一結護持。鎧音苦愛反甲也。

    經。世尊自當知(至)皆當忍是事。

    贊曰。此擯默忍也。為此經故擯出我者。我當忍之。擯斥逐也。

    經。諸聚落城邑(至)願佛安隱住。

    贊曰。此二頌勸說持。

    經。我于世尊前(至)佛自知我心。

    贊曰。此結誓也。

    安樂行品

    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

    來意有五。一者初科三流通中。上來四品贊重流通。自下七品學行流通。學弘此經正行助行。令無傷毀。雖已贊重若不說所學能行弘經之行。末世多難頻生傷毀。不能弘通。故說七品學行流通。一安樂行。二涌出。三壽量。四分別功德。五隨喜功德。六法師功德。七常不輕。其安樂一品所學弘經之行。涌出等六能行持經之人。人由法以成德。法藉人以弘宣。若無所學之行其人何由建德。故安樂品為所學行。若無能行之人其法無因廣布。故涌出等為能行人。故前品後此品來也。二者後科十九品為正宗中有三。上來十二品明一乘境訖。次下二品明一乘行。此安樂行品明所行行。後涌出品明能行人。故次此二品來。三者為除七染慢中。第六集功德人。謂有功德人說大乘法。而取非大乘增上慢。為此說髻中明珠與之。求三乘果者名集功德人。昔雖總相為說大乘。彼心未定退趣一乘。而將為勝取非大乘。說功勛小但賜余物。如今既發心定欣大乘建功既大。故解明珠與之。論雲第六人者說大乘法。以此法門一乘與之。令二乘同十地行滿。今者如來密與解釋。如解明珠與之。此品明之。故此品來。四者論解第十無上。七力中持力者。謂法師.安樂行.持品。此安樂行是所持行。前持品既明能持。必有所持之行。故此品來。即四安樂行文是。此是文殘。前說明珠是後文故。五者論雲。六者示現說無上故說髻中明珠與之。以此法賜如解珠與。所說之法更無上故。雖文有異俱說珠故。是前義殘。故此品來。

    釋名者。離危怖曰安。適身心為樂。威儀可軌語言有則。心除諂慢之流。志蘊慈悲之品。緣涉靡輟名之為行。安樂是果。行是因義。安樂之行是依主釋。若修因時離諸危怖。適悅身心名安樂行。即持業釋。行通平.去。行此經時獲安樂故。

    釋妨難者。問此品亦明解寶珠事。何故不為品名。答因明勝行贊經勝德。非欲對機正明珠事。故但以此安樂行為名。

    經。爾時(至)能說此經。

    贊曰。此品之中大文分二。初啟請後開示。此初。有二。初贊揚希有。後請說軌儀。雲何後世無傷損說。

    經。佛告(至)安住四法。

    贊曰。下開示有二。初告所問因安樂四行。後于品末頌中有二十一頌半。因便總告果安樂之相。讀是經者常無憂惱下是。初告有三。一標答。二顯答。三結答。其後顯安樂果。頌次前一頌半我滅度後下是。此即初文。四法者下四段文。皆有長行及偈各是一行。一正身行。二正語行。三意離諸惡自利行。四心修諸善利他行。由此四行攝諸行盡。由質直故無惡不離。自利行滿。由慈悲故無善不生。利他行滿。經從勝說第三質直。第四慈悲。實皆通也。準下經文。初身行中亦明心行者。教行之時。其心安住空有之門。由住二門。以為根本引余行生。非是初行亦通于心。初行唯明離惡身行修善身行。故于四行中皆應說有空.有二種。唯在初行中說空.有行者。例余三行皆應具有。故住空.有二種是修四行之。通運身心。四名法者。法謂軌持。法是所依三業能依。此二俱是所行之行。安謂安處。住者依止。能行行者安處三業。依四行中名安住四法。或法者因義。要諸菩薩先觀人法三事體空。遂能身離邪惡之儀。語合正善之則。滅諂誑之想起慈悲等之心。息自瘡疣離他譏毀。大教弘而未已。多生益而無墜。此中之大意也。又前法師品入如來室。即此第四大慈悲心。著如來和忍之衣。坐如來法空之座。是此第一通行。滅妄想于空門。起真心于有府。故可以身語調而利濟心意順而道圓。是此之所由也。

    經。一者(至)演說是經。

    贊曰。釋身行。中有三。一標行處親近處。二別釋。三結之于末後五句頌是也。或有經本為長行者今取作頌為正此標也。處謂處所即前法也。三業諸行所依行處可親近處。行謂游息或復道理。如世說言。汝向何處行在。意言何道理中行在。其說經者于一切時。心常游息此處所中。或安心神于是道理處所中故。故名行處。親謂親輔。近謂習近。處義同前。行者身心所應親輔。所習近處名親近處。行謂內所行寢息身心行。親近謂外境。外緣所狹習。是此二種粗相差別。身行有親疏有總.別獨名親近處。余三不爾。但爾總得安樂行名。

    經。文殊師利(至)摩訶薩行處。

    贊曰。別釋中分二。初明行處後親近處。行處即是四行通因。起四行時應依此門而方起也。行處有三。一問。二釋。三結。此初也。

    經。若菩薩(至)心亦不驚。

    贊曰。下釋有三。初修有行次修空行後雙拂二行。此初也。唯修有行以非空滯生死而無所證。唯修空行以非有滯涅而無所利。顯成無住空.有雙觀。不同凡夫及二乘也。同無垢稱。行不住道。又唯修有行以非空妄想以之而更長。但習空行而非有。真心無因而不生。故滅妄想于空門。起真心于有府。有.空雙觀方成中道。即是此之行處也。有行有四。一住忍地。且如說法之時怨害能容。苦逼能受.諦法能印。二柔和善順。身隨妙行。語起善言。心無惡想。外離粗礦名曰柔和。內契玄宗名為善順。三而不卒暴。卒謂卒爾。暴謂縱橫。終不卒爾縱橫。非理三業舉措既未圓善。一一起時皆須審諦。安徐思念智為前導。然後動發見可而進。知難而退。名為不卒。設思而起亦不非理名為不卒暴。卒音粗沒反。若倉猝作猝。猝音切韻則沒.子出二反。俱非此用。玉篇為倉卒。亦為猝字。暴音薄報反。古作[武*(巾)]字。四心亦不驚。設于大義曾所未聞。他所詰征違宗返己。供養.親近.打罵.疏背.名利.威勢.毀辱.擯默.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于此一切安固不動。心亦不驚。故有頌言諸佛常游于世間利樂一切有情類八法熱風邪分別不能傾動不拘礙或住忍辱地總句。語常柔和。善順身安而不卒暴。內心恆亦不驚。三業順此理而行于有。何經弘而見擁。忍辱名地者地是所依生長之義。以忍為依生長善故。喻之于地。又雲從喻為名。行忍之時如地而忍順違不動。故鑿深溪而不怒。構崇堂而不愛。遇萬物而皆載。任德用而逾大。掘擾發于甘泉。種蒔竟無希賚。故行三忍標以地名。熟思熟思。可謂菩薩摩訶薩矣。或地是位義。于一切位常行忍故。

    經。又復于法(至)如實相。

    贊曰。此修空也。行者分別執著之義。于法無所行者。于一切法中唯見眾生及法皆空。而不分別。執著為有。而觀諸法如實相者。既觀我.法二空為門。復觀諸法如來藏性。法之真理如實體相。我法體無名之為空。其如來藏名為空性。不觀二空門不見空真性。故此二種同名空觀。

    經。亦不行不分別。

    贊曰。上來所觀空有。恐滯空有之中。故今雙觀拂。謂雖觀空而亦不行滯著空中。謂雖觀有而不分別滯著有中。應俱無住而明觀法。若有所住者則為非住。故下頌雖依人法二空解此二種。總是于法而無所行。攝于理無違。又復于法無所行觀諸法空。頌言不行上中下法有為無為故。亦不行.不分別如次不行我.我所執。觀眾生為空。頌言亦不分別是男是女等。由觀此二我法為空。便證二空如實之性。又于法無所行者謂不行所說法中。唯觀實相真如。亦不行者不行我能說中。亦不分別所授化者。即觀三事法。人二種體性為空。而觀真如實相為有。又一切法有二。一妄二真。于諸妄法應無所行。舍諸妄故。于法真性應常觀察。求證達故。雖作此行亦不作真智行。于實相為有。亦不作俗智行于分別為空。故般若雲。應無所行而行。是名為行。不行故無所不行。不分別故無所不分別。不行不分別故。妄幻皆除。無所不行不分別故真際咸達。由此雙修照辨一切。于事依他住忍地等。于理成實觀如實相。所執人法皆照為空。

    經。是名菩薩(至)行處。

    贊曰。結也。

    經。雲何名菩薩(至)親近處。

    贊曰。下明親近處。有二。一問。二釋。此問也。

    經。菩薩(至)變現之戲。

    贊曰。下釋有二。初離外惡緣不可親近處。返顯不離外善緣可親近處。即是人境。後外觀真法可親近處。返顯外觀妄法不可親近處。即是法境。互影顯彰。即分為二。然觀真法應通余行。通引四故。寄初行明不唯初行。初文有二。初釋後結。離諸惡緣。初修戒行常好坐禪。次修定行。後親近處觀空境等方修慧行。初文分三。初四為一段。次一為一段。後五為一段。初中復二。初明離四後明不離。此中三離。一損害緣。二惡見緣。三壞亂緣。菩薩雖復普化群生始行之人應為簡擇。非久學者亦復如是。又此許令說法導利。但和其光。不得隨順同塵交好。所以離之。遮初不遮後。遮同不遮異。遮順不遮違。許化不許好。故不相違。若近王等唯自增損如律中說。若入王宮有十種過。吳王同輦一代為榮秦主讓妻千齡受恥。外道邪人恆伺法短。故律不听自手與食況應親近。尼b子者離系外道也。文筆經書者。詩歌之類為文。碑志之屬為筆。書者周禮六藝。五曰六書謂象形等。書著也著于竹帛等如音中解。今舉彼類西方與此不同。路伽耶陀者先雲惡答對人正言路迦也底迦。雲順世外道。逆路伽耶陀者先雲惡征問人。正言縛摩路迦也底迦。雲左順世外道。執與前乖者名左順世也。下一者言貫上二處。那羅等者文畫其身。變現戲者作世幻術等。凶音許容反惡也。玉篇肝鞏反恐懼也。今此從初。有作凶危咎也。惡不過也。阿含經言智者常懷憂如似獄中囚。愚者常喜悅猶如光音天。掉戲之人如無鉤象.穴鼻駝牛難可禁制。又偈雲汝已剃發著染衣。執持瓦缽行乞食。雲何樂著戲笑法。既無法利失功德。由此不應相叉撲等。叉音丑佳反以拳加人。又作摑字。撲音蒲角反應作𢷏字。

    經。又不親近(至)諸惡律儀。

    贊曰。第四惡業緣。旃陀羅雲屠者不律儀也。正言旃荼羅此雲嚴幟。惡業自嚴行持標幟。搖鈴持竹為自標故。此中舉六。雜心有十二。謂屠羊.養雞.養豬.捕魚.捕鳥.獵師.作賊.魁膾.守獄.咒龍.屠犬.伺獵.涅經十六。牛羊豬雞為利故買。肥已轉賣。為利故買。買已屠殺。即為前八。九鉤魚.十獵師.十一劫奪.十二魁膾.十三捕鳥.十四兩舌.十五獄卒.十六咒龍。對法第八有十四。屠羊.養豬.捕鳥.捕魚.獵鹿.㝹.劫盜.魁[魅-未+.害牛.縛象.立壇.咒龍.守獄.讒構.好為損等。此文意說。意思廣重損害深。計利養命終身不輟。皆名不律儀故言好為損等。故此經言諸惡律儀。畋音徒賢反取禽獸也。又徒見反地平畋。畋今從初。有作田為田除害也。䰻音語居反亦捕也。應作䱷。玉篇䰻語去反捕魚也。又作漁䱷又作魚非也。

    經。如是人等(至)無所望。

    贊曰。此明不離。許和光而化之。不許同塵。故不親狎。

    經。又不親近(至)無所求。

    贊曰。此第二段。初離後不離。第五劣友緣。涅經言菩薩怖畏二乘如惜命人。寂調音天子所問經雲。佛告文殊師利。譬如有人饑渴羸瘦寧。忍饑渴終不食于雜毒之食。菩薩亦爾。寧慳嫉破戒惡口懶墮志念無智。終不求二乘果地。佛告天子。如貪人食是輪王毒。故二乘者持戒精進。即是菩薩破戒懶墮。故不應親近。來為說法不親俠利養恭敬。

    經。文殊師利(至)以為親厚。

    贊曰。下第三段。初離第六長染緣.第七非器緣.第八譏呵緣.第九非軌緣.第十散亂緣。後明自行。五離中此文有二。第六長染緣。第七非器緣。十誦律雲。譬如熟食人之所食。一切女人亦復如是。令人愛著不能舍離。智度論雲清風無形猶可捉。蛇含毒猶可觸。女人之心難可得。執劍向敵猶可勝。女賊害人難可禁。四分律說。數往白衣家有五種過。一數見女人。二見數相親。三轉親俠四便生欲想。五或時致死次死苦惱。故應遠離。五種不男者謂生便.除去.嫉妒.半月.灌灑。由有二過。男女煩惱恆俱行故。好人難得非法器故不應親近。

    經。不獨入他家(至)不樂與同師。

    贊曰。此中有三。第八譏訶緣.第九非軌緣.第十散亂緣。瑜伽論言。應離十四垢業。藏隱六方。遠四惡友攝四善友。離十四垢業者。長阿含雲。身語惡業有四。殺.盜.邪淫.妄語。不依此四作諸惡事。惡因有四。謂貪..痴.慢。不依此四起惡業。離六損財法。一耽酒.二博戲.三放蕩。四迷著伎樂。五惡友相損。六漸隨彼說。此六之中各有六種。如是合名十四垢業。藏隱六方者長阿含說。羅悅城中有長者子。名曰善生。積世相傳于清旦時恆禮六方。令六方神常護家業。所作諧偶忽然值佛。問有是法不。佛答言有。與汝不同。父母為東方。師長為南方。妻子為西方。親友為北方。僕使為下方。沙門高德為上方。六方之中各有五事。言常藏隱在此六中。不生x舉隨其所應。若能住此六方之中故言藏隱。遠四惡友者。長阿含說。一者如親惡友。畏而伏之實無親意。二者美言惡友。言順意違。三者敬順惡友。心雖敬順然于所作善惡皆從無相諫心。四者同事惡友。為惡事伴。或同飲酒.博戲.淫逸.及歌舞等。此四之中各各有四。言四可惡而常遠之。攝四善友者。長阿含說。一止非善友。惡事相止故。二慈愍善友。苦事相憐故。三利人友樂事相與故。四同事善友。善事相同故。一一之中各各有四。皆廣如彼不能繁引。

    經。常好坐禪(至)初親近處。

    贊曰。此修定行及結也。常離鬧獨處閑居。誡初學者應自靜住。誡久學者身雖處鬧。心常靜故。理實四行諸惡皆離。諸善皆修。且談說經多所起者。故上下文唯說惡行以勸修習。非唯爾許。說經比丘于余戒行已具持故。上明人境下明法境。

    經。復次(至)不轉。

    贊曰。第二親近處。學慧行中有二。初教觀後結之。教觀中初空觀後有觀。真俗二諦觀也。空觀有十八句為三釋。一雲此中唯觀遍計所執空。顯真如無相一體之法。下有觀方教作俗事觀。十八句中分為八類。此有二類。初三句依三性以顯真。由真體妙自性難知。故依詮顯。初句依遍計所執無以顯人法皆空故。第二依圓成實性。第三依依他起性染法顛倒。真如淨法不顛倒故。次三句依常住以顯真。有為有三品。中品可遷動。可隨下品退敗可隨上品進轉。無為不爾。

    經。如虛空(至)不起。

    贊曰。此有三類。初一句離二得以顯真如。太虛空無能得所得性故。次一句舉內證以顯真如。名言不及唯智證故。次三句非有為以顯真如。涅經言無因緣故名無生。以無為故名無出。無造業故名無作。此名無起體非因緣生。非體先有從他新出。亦非從業新所起作。

    經。無名(至)無障。

    贊曰。此有三類。初二句離詮旨以顯真。無名相故。次一句離妄法以顯真。無妄能取.所取相故。後四句舉體妙以顯真。大品經說超三世故無量。越十方故無邊。離惑障品名無礙。離所知障品名無障。此中總顯法性真如。是如實相無所執人法。亦非依他顛倒之體。體性常住非二得得。故唯內智證非因緣造。離名離義離能所取。非三世十方攝無惑智二障。應以此理而觀真性。即前所雲于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或初三句顯我如實性故大自在故。次三句顯常無進退故。次七句顯樂無生等故。次五句顯淨離妄三世十方等故。由對二性故成四德。或初六句空行境。次五句無相行境。後七句無願行境。同觀真如起三觀故。

    經。但以因緣有(至)故說。

    贊曰。此有觀也。上觀一切法真空以起欣。此觀一切法妄有而生厭。但遍三界五趣四生一切法境皆作是觀以因緣。有。從二障倒.或四七倒.或心亂倒生故說為有。非真實有深生厭舍仁王經言。世界虛幻起。譬若虛空華。如影實皆無因緣故誑有。攝論亦言。亂相.及亂體應許為色識及與非色識。若無余亦無。心逢俗境應作是觀。或此釋伏難。謂有難言。若此性空語言道斷。雲何復說為空等耶。由待從彼顛倒所生。虛妄有法說為空性。非空體有。空亦空故。中論頌雲。若有所不空應當有所空。所空不可得何況得于空。由此即答空亦無體。此依三論非中道宗。又有解雲此待妄有顛倒生法故說為空非空定空。言因緣者因由緣藉之義。無垢稱雲。說法非有亦非無。一切皆待因緣立。此意說真非體實無。但非體定空。但除其病而不除法故。

    經。常樂觀如是(至)第二親近處。

    贊曰。結也。

    經。爾時世尊(至)及親近處。

    贊曰。初二十七行半。頌前中分二。初二十三行頌。頌前二處。後。四頌半頌得安樂果。初中復二。初一頌半勸示。後二十一頌半頌前二處。此初也。

    經。常離國王(至)皆勿親近。

    贊曰。下頌二處。分三初。十三頌半頌外人境有法二處。次二頌半頌初內有空法行處。後五頌半頌外真法境親近處。長行中初說行處。次說親近處。親近處中。初離外妄有。後觀外真空。今頌初離外妄親近處。次方明內行處。後頌外真法親近處。乍觀文勢初雙頌行.親近二處。結文雙結故。然初文內無行處文。但以頌言于此惡緣無所畏心。無所望而為說法。義由柔和及善順等。方無怖畏無所望名為行處。故文雙舉。實唯近處。十三頌半外親近處。中分二。初十二半頌近處。後一頌結。初文復二。初六頌半頌離五緣。後六頌頌離四緣。不頌散亂緣。初復分二。初四頌半頌離。後二頌不離此初也。初一頌半離四緣。一損害。二壞亂。三惡業。四惡見。後三頌離一緣。謂劣友。前開後合。亦非次頌。

    經。若是人等(至)而為說法。

    贊曰。頌不離也。由觀空有以游止心。故無畏等。名為行處。

    經。寡女處女(至)一心念佛。

    贊曰。此六頌頌離四處。一長染.二非器.三非軌.四譏訶。文分為五。一頌長染.非器二緣。二頌重頌惡業。魁音苦回反師也。膾音古外反割也。細切為膾。炫音戶練反行賣也自媒也。一頌重頌壞亂長染。一頌頌非軌。屏音必郢反蔽也。若隱僻作V舯罷礎S制訊 礎R凰碳н  呶寮椅 諼篹隃N鎩6 寮依錁右病7驕右煥鎦 小F蚴撤ㄓ惺 幀R蛔 洹6 恰H 睢K淖 N逡婪 A朗薄F咭來Α0艘來巍>爬 啊J 肴 擰J 煥氬_惱。十二離粗礦。十三離x慢心。此中初四住正乞食。次四住軌則。後五舍煩惱。如經廣說。乞食為二事。一為自資行正道故。二為利生具檀舍故。受者施者各成六度所以行乞。纓珞經乞食為二十事。寶雲經說隨所乞得分為四分。一分擬與同梵行者。一分擬施貧下乞兒。一分擬施水陸眾生。一分自食。然以一食供養諸佛及眾賢聖。然後自食當懷食想。如食曠野子肉等。願得法身離諸過失。念報施主恩如是想食。又如無垢稱說大迦葉問疾無垢示之。

    經。是則名為(至)能安樂說。

    贊曰。結也。無所畏等名為行處。離惡外緣名為近處。

    經。又復不行(至)菩薩行處。

    贊曰。此頌有空法行處初頌法空。後一頌半生空。前說二處即有觀故。頌更不頌住忍辱等。

    經。一切諸法(至)是名近處。

    贊曰。此五頌半頌外真法親近處。為三。初一半頌十八句中生法二空離有為無為。次二頌如山心定。後二頌亂頌余句。隨其所應如義應知。

    經。若有比丘(至)無有怯弱。

    贊曰。此四頌半明安樂果。分二。初一頌半標。後三頌釋。離過非故所以無怯。怯畏也劣也多畏也。

    經。文殊師利(至)說法華經。

    贊曰。結也。

    經。文殊師利(至)安樂行。

    贊曰。第二正語行。有三。初標勸。次別示後。五頌顯安樂果。此初也。

    經。若口宣說(至)好惡長短。

    贊曰。下別示。長行有二。初離惡後修善。善修如是安樂心故下是。初離七惡。此即初四。智度論雲善人相者不自贊毀不贊毀他。若毀法者。百喻經說如二人洗父之腳。互相誹毀便令損折。

    經。于聲聞人(至)怨嫌之心。

    贊曰。此離三過。怨音于願反。無平音。又屈者作冤。枉作 G葑願滄魍稹9飾摶病O右艋O娣蔥牟黃揭病7塹 覽鋃瘛K嫠稻  宜刀O陸宰賈 C魃埔嘍br />
    經。善修如是(至)一切種智。

    贊曰。此修善有三。一順意為說。二各以大乘。三令得種智。

    經。爾時世尊(至)隨問為說。

    贊曰。十六頌半分二。初十一頌半頌前。後五頌安樂果。頌前分八。此文有二。一頌安座處一。頌半軌儀。著新淨衣。浣故名淨。正法華雲淨潔被服。此下復雲內外俱淨。有作新染非也。

    經。若有比丘(至)和顏為說。

    贊曰。第三若逢緣至和顏為說。

    經。若有難問(至)入于佛道。

    贊曰。第四問答。得所令他得利益。

    經。除懶墮意(至)咸令歡喜。

    贊曰。初一頌第五自除惡染。後一頌半第六示其所說。懶墮是放逸與懈怠別。

    經。衣服臥具(至)安樂供養。

    贊曰。初一頌第七自不求。後一頌半第八教安心想。智度論雲大慈憐愍為眾說法。不為衣食名聲勢力。大慈悲故心清淨故。得無生忍。如有頌言多聞辨智巧言語美說諸法轉人心自不如法行不正譬如雲雷而不雨博學多聞有智慧訥口拙言無巧便不能顯發法寶藏譬如無雷而不雨不廣學問無智慧不能說法無妙行是弊法師無慚愧譬如小雲無雷雨多聞.廣智美言語巧說諸法轉人心行法心正無所畏如大雲雷澍洪雨法之大將持法鏡照明佛法智慧藏持誦廣宣振法鈴如海中船渡一切亦如蜂王集諸味說如佛言隨佛意助佛明法度眾生如是法師甚難值。得入旃檀林而但取其葉。既入七寶山而更取水精。有人入佛法不求涅樂。返求利供養是皆為自欺。故令不而為說法。

    經。我滅度後(至)說不能盡。

    贊曰。此五頌安樂果。分三。一頌標。二離惡。二獲善。

    經。又文殊師利(至)求其長短。

    贊曰。第三意離諸惡自利行。長行中有二。一示行。二示果。示行有二。初教離惡後教修善當于一切眾生下是。離惡有四此為初二。初行有三並意業。一離嫉妒。二離諂曲。三離誑詐。第二行不相非下皆語業。

    經。若比丘(至)有所諍競。

    贊曰。後二離惡一。不惱他二不戲論。爭音側睫反烈病Z憾芬病6緣謾br />
    經。當于一切(至)亦不多說。

    贊曰。修善有三。一修意業住三想中。二修身業恭敬禮拜。三修語業平等說法少說貴說。

    經。文殊師利(至)尊重贊嘆。

    贊曰。安樂果中有四。一無惱亂。二得善友。三得眾听。四轉入法。此四果皆與前行相應。恐文繁廣故略不說。

    經。爾時世尊(至)雲汝不得佛。

    贊曰。六頌分三。初二離惡。次三修善。後一勸修。此初也。初頌離七惡以質直。後頌離三過以傳授。偽詐不實也。蔑音莫結反。說文相輕侮也。切韻無也。若輕作蔑。

    經。是佛子說法(至)說法無障礙。

    贊曰。明修善分三。初一于生修四行。次一敬菩薩。後一于佛起父想。

    經。第三法如是(至)無量眾所敬。

    贊曰。此勸修也。

    經。又文殊師利(至)生大悲心。

    贊曰。第四心修諸善利他行。長行中分三。初明行法。次文殊師利是菩薩等下明安樂果。後于無量國下嘆經勝妙。初文有二。初教慈悲後教作念。此初也。行法緣慈欲與法樂。故于在家出家起慈。此于菩薩種姓中起不怖生死苦。故于非菩薩。謂一闡提二乘等身。多怖眾苦故起悲心。行眾生緣悲及法緣悲。其實慈.悲二類雙運。今據增上。亦不相違。華嚴經說。佛子菩薩有十種大悲常觀眾生。一觀無所歸依。二隨逐邪道。三貧無善根。四長寢生死。五行不善法。六欲縛所縛。七在生死海。八久遠長病。九無欲善法。十失諸佛法。

    經。應作是念(至)不信不解。

    贊曰。下教作念。有二。初念該院竽罨 肌4順躋病J 繢捶獎闥嬉慫搗ㄕ摺<捶 ﹥  舳盒 等恕J窘穸捍竺饕皇怠2喚樸訊輝擰P腦恢 蛔躍蹺頡S植晃嗜松櫛挪恍擰K湫挪喚該災 唷br />
    經。其人雖不問(至)住是法中。

    贊曰。此念化導。謂所化人今雖不聞等。後彼住于九地或是七地或凡聖地。或隨何方域地。我成佛已必當引之住大乘法中。

    經。文殊師利(至)無有過失。

    贊曰。下明安樂果分二。初總標無失離諸危怖。後明有得勝果安樂。此初也。

    經。常為比丘(至)皆得歡喜。

    贊曰。下明有得勝安樂果有二。初明得三德。後釋所由。此初也。一得名利。二諸天隨侍。三問難歡喜。

    經。所以者何(至)听所護故。

    贊曰。此釋所由。義深故佛護。佛護故有得。

    經。文殊師利(至)受持讀誦。

    贊曰。下嘆經勝妙。有二。初標勝妙。後喻合成。此初也。

    經。文殊師利(至)降伏諸國。

    贊曰。下明喻合成。有二。初喻.法合昔授權方。後喻.法合今施實教。如轉輪王見諸兵眾有大功者下是。初文復二。初喻後合。喻中有五。一法王施化喻。二眾魔拒逆喻。三聖者伏除喻。四隨功授道喻。五末賜此經喻。此初也。強力者勝生死故。輪王有四如瑜伽說。金輪望風順化。銀輪遣使方降。銅輪振威乃伏。鐵輪奮戈始定。法身.自受用.他受用.化身如次配喻。今化二乘既是化佛。即取鐵輪王為喻。起兵戰故。威勢謂神通智慧。諸國謂生死業惑。降伏者斷滅義。

    經。而諸小王不順其命。

    贊曰。眾魔拒逆喻。分段.變易生死。及煩惱.所知障品。三種魔類並示現天魔等。名諸小王拒逆佛化難可除斷名不順命。

    經。時轉輪王(至)而往討伐。

    贊曰。聖者伏除喻也。象.馬.車.步四名種種兵。喻聲聞.緣覺。各有有學.凡.聖。令其伏斷名往討伐。

    經。王見兵眾(至)即大歡喜。

    贊曰。隨功授道喻。有二。初歡喜後賞賜。此初也。除斷惑障.並分段生.死三魔之類。非伏天魔.及所知障品三種魔軍名戰有功。順契佛心故大歡喜。

    經。隨功賞賜(至)奴婢人民。

    贊曰。賞賜有三。初喻無為功德。合中言賜涅城故。次喻內有為行德五根五力等。後喻差別果德禪定解脫等如次配經三個或字。總相配喻。或斷德生空理如田。眾生畢竟空為宅。因中擇滅如聚落。無學果滿擇滅涅如城邑。慚愧忍辱為衣服。五分法身.六恆住為嚴具禪定解脫等為種種珍寶。七聖財為金銀等六通為象馬車乘。生空智為奴驅策現前故。八勝處為婢勝伏所緣故。十遍處等為人庶處處遍滿故。

    經。唯髻中明珠至(至)必大驚怪。

    贊曰。末賜大乘喻也。明珠即是法華大乘。是佛心首所持故言髻中。見功猶小不斷智障品之四魔。法華會前尚住權智未為說此。王眷屬者謂大菩薩。必驚怪者。見不順機而說妙法。故生疑怪。

    經。文殊師利(至)王于三界。

    贊曰。下合亦五。此合法王施化。

    經。而諸魔王不肯順伏。

    贊曰。此合眾魔拒逆。

    經。如來賢聖諸至與之共戰。

    贊曰。此合聖者伏除。

    經。其有功者(至)令皆歡喜。

    贊曰。此合隨功授道。初喜後賜禪定等者合喻中下二或字。涅城者合初或字。準前喻配義可知也。

    經。而不為說是法華經。

    贊曰。此合末賜此經。

    經。文殊師利(至)而今與之。

    贊曰。下喻法合今施實教。有二。初喻法合今與實。即記第立集功德人增上慢。後喻合與第一。即十無上中說無上也。初文有二。初喻後合。此初也。諸兵眾者謂十地菩薩也。實破四魔破分段故。既小能破變易四魔為說。無量義經亦名妙法蓮華。二乘聖者隨其所應。全破分破分段三魔。當必能破變易四魔。發心大當必破故。如世軍將功勛小者。待施功而愛賞。志意驍雄預賜勛佣之旨。獎進其心。故說為與此猶未入十地之位。且賜明珠之教。入十地已分破變易四魔。乃賜明珠之體。

    經。如來亦復(至)亦大歡喜。

    贊曰。下合有二。一喜。二與。此初也。此明已破分段四魔更起大心當破變易。有大功勛。故佛歡喜與此法華。非是一切但破分段四魔。不發大心。當破變易四魔。名大功勛者而皆賜此經。趣寂聲聞不與之故。退心有學亦與之故。或復今者且據退心二乘無學已破分段四魔。名大功勛。不說趣寂。四魔有二。一分段。二變易。如破魔章說。今隨要者。分段三魔體性可悉。欲界第六他化天子名曰天魔。變易三魔理亦可知。八地已上諸大菩薩示現為天魔。故無垢稱雲。示現為魔王者多是不可思議解脫菩薩。唯有龍象能與龍象為戰諍故。如前已說。然彼降位降時不同。如理趣疏。今依大集經說。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如次能壞蘊.煩惱.死.及與天魔。

    復次觀有漏皆苦.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寂靜。如次壞蘊.煩惱.死.及天魔。

    復次觀空.無相.無願。具此三已回向菩提。如次壞四。

    復次觀身.受.心.法如次壞四。智度論雲。菩薩得道故破煩惱魔。得法性身。故破蘊魔。得道及法性身。故破死魔。常一心入不動三昧。故破天魔。

    經。此法華經(至)而今說之。

    贊曰。此明與之。此經是佛之因。多饒怨謗。而今與之如解明珠。

    經。文殊師利(至)今乃與之。

    贊曰。此喻合與第一。即說無上。有二。初所詮理最先故得無上。

    經。文殊師利(至)而敷演之。

    贊曰。此能詮教最先故無上。

    經。爾時世尊(至)佛所贊經。

    贊曰。合初十四頌半頌第四行。中分二。初四頌頌安樂行。後十頌半頌經勝德初文有二。初一頌總標後三頌別頌。此初也。哀慈也愍悲也。

    經。後末世時(至)令住其中。

    贊曰。此三別頌。一頌一句頌起慈悲。一頌三句頌起思念。

    經。譬如強力(至)明珠賜之。

    贊曰。下十頌半頌經勝妙。中有二。初四頌喻後。六頌半合。此初也。初三頌喻權後。一頌喻實。權有三喻一王。二功。三賜。

    經。如來亦爾(至)說此諸經。

    贊曰。下六頌半頌合。中分二。初三頌半頌合昔權。後三頌頌合今實。此初也。今亦唯有三。一頌半法王。一頌功。一頌賜。說此諸經者說此會已前經。

    經。既知眾生(至)為汝等說。

    贊曰。此合今實有二。一頌半頌合今實。一頌半頌合與第一。

    經。我滅度後(至)如是四法。

    贊曰。此第三段結成四行。

    經。讀是經者(至)如日之照。

    贊曰。下二十一頌半。是第二大段明通安樂果。中分三。初四頌半明寤時果。次十六頌明夢中果。後一頌結前果。此初也。一頌半自體無六惡。一頌眾生敬慕天為僕使。一頌外三惡不侵。一頌無畏聰慧。

    經。若于夢中(至)而為說法。

    贊曰。下夢中果。分五。此初二文。初一半見佛。後一半見自說法。

    經。又見諸佛(至)合掌听法。

    贊曰。此六頌半見佛授記。曲分為四。一頌半見佛說法。二頌身處證悟。一頌標記。二頌正授。

    經。又見自身(至)常有是好夢。

    贊曰。此二頌半見身寂靜修行見佛。

    經。又夢作國王(至)如煙盡燈滅。

    贊曰。此四頌見身舍俗成道。分四。一頌見修行。一頌成道。一頌半利生。半頌入滅。

    經。若後惡世中(至)如上諸功德。

    贊曰。此結前果。◎

    法華玄贊卷第九(本)

    保安三年十二月廿一日以興福寺圓如房之本移點已了法隆寺僧覺印為令法久住往生極樂也本者皆點本也以朱付左借名所所或本也。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九(末)

    沙門基撰◎

    從地涌出品

    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

    來意有三。一者七品明學行流通中。前之一品明所學行。下之六品明能行人。能行人中分四。此之一品正明現在具安樂行流通之人。壽量及分別功德品。因釋此疑展轉生起。隨喜.及法師功德品。明助.正依安樂行流通之人。所得功德。常不輕品。明佛自身往居因位行安樂行。行忍辱等流通此經。今得佛果勸諸眾生應勤修學。故此品來。二者兩品明一乘行。中前品明所行行。此品明能行人。故此品來。三者論雲七者示現教化眾生無上故地中涌出無量菩薩摩訶薩。此中明佛已曾教化無量菩薩行此四行。涌出持經勸諸眾生雲何不學。故此品來釋名者。涌謂上升。出謂顯現。從地上升而顯現。名從地涌出品。玉篇涌騰也。涌如水上騰故應作涌。踴跣也非騰義。解妨者。何故不言從傍來。乃言從地踴出。答明依四行以持經。踴出生死之地故。又明不離此界佛曾所化。已超生死之地故。不言從傍來。但說從地踴出。

    經。爾時他方(至)而廣說之。

    贊曰。此品之中大文分四。一他土請持。二如來不許。三此方踴出。四菩薩疑生。此初也。

    經。爾時佛告(至)廣說此經。

    贊曰。如來不許。有二。初止後顯。且說極多故言六萬。實非唯爾。顯佛化功止他不許。縱令他護亦有何愆。

    經。佛說是時(至)同時踴出。

    贊曰。此方涌出有八。一從地踴出。二升空贊禮。三神力促時四眾人共見。五導師省問。六世尊慰答。七四人隨喜。八如來贊之。初文分五。一地裂。二聖踴。三相好。四住處。五群輩。此初二也。表破生死故。地裂。顯趣菩提故。踴出。

    經。是諸菩薩(至)虛空中住。

    贊曰。此相好及住處。行安樂行所得果故。相好證真性而得一乘。故住空。

    經。是諸菩薩(至)所不能知。

    贊曰。此群輩。有三。一來由。二列數。三結之。列數有八輩。一恆河沙。二分恆沙。三那由他。四萬。五千。六百。七十。八單。

    經。是諸菩薩(至)于二世尊。

    贊曰。第二升空贊禮。有三。一詣塔。二禮足。三敬贊。

    經。是諸菩薩(至)謂如半日。

    贊曰。第三神力。促時有三。一贊長時。二受亦久。三促時。本論說此經所說劫。晝夜月時年。此以晝夜合數不廢二十五日成五十小劫。或復五十日.五十月.及時年。贊德逾深時長可悉。受贊神力亦等贊時神力。變其本心。聖通延促光景。眾生愛法已是忘疲。況聖冥加輒生勞厭。故諸四眾謂如食頃。法食資持神通制御。故經多劫年命不虧。

    經。爾時四眾(至)國土虛空。

    贊曰。第四眾人共見。

    經。是菩薩眾中(至)唱導之師。

    贊曰。下第五導師省問有四。一列名。二德行。三直省。四偈問。此初二也。行高勝廣離惡進善。故名四種。

    經。在大眾前(至)生疲勞耶。

    贊曰。三直省。四偈問。玉篇訊問也。辭也。言也。執問。通問。曰訊。

    經。爾時世尊(至)入于佛慧。

    贊曰。第六世尊慰答。有二。初標後釋。釋中有三。一見佛樹善。二即便受化。三迂會亦從。初雖不從後亦從也。初二贊菩薩。後一說聲聞。或初二說迂會。後一說趣寂。不愚法者入解佛慧非入證也。

    經。爾時諸大菩薩(至)我等隨喜。

    贊曰。第七四人隨喜。

    經。于時世尊(至)發隨喜心。

    贊曰。第八如來贊之。

    經。爾時彌勒(至)問訊如來。

    贊曰。下品第四大段菩薩疑生。分八。一心念。二語演。三他問。四傍答。五贊許。六正答。七眾念。八申請。此初也。

    經。時彌勒菩薩(至)願兩足尊說。

    贊曰。下語演。有十九頌半。分三。初一頌總申疑請次。十六頌半請所疑事。後二頌申眾疑意。此初也。

    經。是從何處來(至)為從何所來。

    贊曰。下請所疑事。分五。二頌來處。九頌來數。二頌化行。二頌半國名。一頌不識。此初有三。一來由。二贊德。三來處。

    經。一一諸菩薩(至)猶不能盡知。

    贊曰。來數有三。一頌總。七頌別。一頌結。

    經。是諸大威德(至)修習何佛道。

    贊曰。此化行。有五問。

    經。如是諸菩薩(至)未曾見是事。

    贊曰。此國名。

    經。我于此眾中(至)願說其因緣。

    贊曰。此不識也。

    經。今此之大會(至)唯願決眾疑。

    贊曰。第三段申眾疑意。

    經。爾時釋迦牟尼佛(至)從何所來。

    贊曰。第三他問。

    經。爾時諸佛(至)因是得聞。

    贊曰。第四傍答。

    經。爾時釋迦(至)如是大事。

    贊曰。下第五贊許。有二。初贊後許。此初也。阿氏多雲無能勝。彌勒名也。阿逸多訛也。

    經。汝等當共(至)大勢之力。

    贊曰。下許。有二。此長行。被精進鎧。鎧謂兵甲兜䥐。令心勇銳欣樂聞法。心不退轉名堅固意。以義深遠恐其疑退。此說四力。一者慧力。即壽量品如來秘密法.報二身。智性.相故。二神通力。即彼神通佛化身也。三奮迅力。決定所作也。奮音俯問反揚也。迅音息晉反。又松閏反疾也。今從後反。師子將欲決定所作。必先奮迅頓巽身毛。疾揚其身後方定作。明我今決定說自所作三身妙事。四威猛力。正作所作示所有威制伏摧破。摧破自余不信者故。或由智慧故奮迅。由神通故威猛。或智慧者法報二身。下三化身。神變.記心.教誡三輪如次之功用也。

    經。爾時世尊(至)汝等一心听。

    贊曰。初二頌勸勿生疑許可為說。後二頌顯佛實語誡一心听。

    經。爾時世尊(至)令發道意。

    贊曰。下第六正答。有三。初告我化。次明住行。後末後一頌結勸生信。此初也。

    經。此諸菩薩(至)正憶念。

    贊曰。下明住行。有六。此有二。一住處二解經。通利聞慧。思惟思慧。憶念修慧。

    經。阿逸多(至)求無上慧。

    贊曰。此有四。一樂靜。二精進。三樂深智。四求無上慧。

    經。爾時世尊(至)令發大道心。

    贊曰。七頌半頌前。中分五。此一半頌標佛化。

    經。此等是我子(至)為求佛道故。

    贊曰。初一半頌樂靜。後一頌精進。憒音古對反。心亂也。鬧音奴效友。不靜為鬧亦為鬧字。

    經。在娑婆世界(至)悉當得成佛。

    贊曰。初一頌半住處.深智。後二頌結成我化。于此伽耶處所。昔來所化。非今現在伽耶。如言常在靈山。非山常在在山處故。此城亦爾。

    經。我今說實語(至)教化是等眾。

    贊曰。結勸生信。

    經。爾時彌勒(至)三菩提。

    贊曰。第七眾念。

    經。即白佛言(至)四十余年。

    贊曰。第八申請。有二。初長行有三。初舉事難。次舉喻難。後正申難。初文有二。初舉成道處所.年歲。後正申難。此初也。伽耶城者。極險固少居人。唯婆羅門減有千家。此並仙人之族胤也。不事公王貴庶宗仰城居勝強舉國咸悉。即在摩竭提國之內境。佛菩提樹次南極近。故言不遠。又言伽耶。是佛生處。是迦維羅國之都城。佛于摩揭陀國菩提樹下成道。俱中天竺。相去極近。故言不遠。得大菩提從是已來始過四十余年者。于此義中略有二說。一者有諸部說。十九出家三十成道。本起因果經說十九出家。思惟無相三昧經說三十成道。智度論說佛臨涅告須跋陀羅。我年十九出家已求佛道。出家已來過五十歲。不說成道之時。佛實年八十矣。此有解雲。十九出家後五年事仙人行樂行。六年行苦行。三十成道。故告須跋陀羅過五十歲。智度論中用于此義即依此說。今言成道四十年者。才年七十矣。二者亦有諸部及大乘中說二十九出家三十五成道。增一阿含。中阿含.雜阿含.出曜經.和須密論。並說二十九出家。悲華經.善見論。並說三十五成道。本起經雲。佛欲出家指耶輸腹雲。卻後六年汝當生男。遂懷羅。佛六年苦行。成道之夜羅始生。但言羅六歲在胎。不說十一年在母腹。故知二十九出家三十五成道。六年之內兼修樂行。阿藍迦藍處坐得無所有處定。郁頭藍子處學得非想處定。菩提留支法師引經偈雲八年作嬰孩七年作童子四年學五明十年受五欲六年行苦行三十五成道四十五年中教化諸眾生真諦三藏.及和上西域記等。並說二十九出家三十五成道。金光明經說佛壽八十。今言成道過四十余年即年七十有五。並初成道年合四十一年名過四十。

    經。世尊雲何(至)三菩提。

    贊曰。下正申難。有二。初申三事。後結難信。申三事者。一時小事大。二時促眾多。三時短德勝。此初也。已至上位當成菩提。名事大也。

    經。世尊(至)不得其邊。

    贊曰。時促眾多也。前言于此少時。貫下兩文。

    經。斯等久遠(至)常修梵行。

    贊曰。時短德勝。觀其久來逢緣樹善。非少時修。

    經。世尊(至)世所難信。

    贊曰。結成難信由此三事難信佛化。

    經。譬如有人(至)是事難信。

    贊曰。下第二舉喻難。色美喻佛相好莊嚴。發黑表佛設年八十而無老相。于一切時好巡舊處故。大般若說八十種好中雲。常小不老好巡舊處。年二十五表佛雖出生死示居二十五有。以上表佛成道極近。設年八十但如二十五指百歲人表所化菩薩德高位遠百福莊嚴雲我生育令其道長是事難信。

    經。佛亦如是(至)甚為希有。

    贊曰。下第三正申疑有三。初牒所疑事。次今日下正申疑意。後我等雖復下申疑所由。此初。有二。初牒佛成道時促。後牒菩薩七德甚大。菩薩七德者。一修時長。二勤精進。三定自在。四得神通。五久修梵行。六能習法。七巧問答。故為人寶。

    經。今日世尊(至)大功德事。

    贊曰。正申疑意。

    經。我等雖復(至)亦不生疑。

    贊曰。申疑所由。有三。初明自能通。次申他惑起。後正請除決。雖自無疑示相不了。請決我疑。信隨宜說信成就故。達佛所知證成就故。佛言不虛四無謬故。

    經。爾時彌勒(至)如實分別說。

    贊曰。下十四頌分三。初五頌頌舉事難。次二頌頌喻為難。後七頌頌申疑請。此初。有三。一頌出家時近。三頌菩薩德高難信。一頌眾大請決。

    經。譬如少壯人(至)舉世所不信。

    贊曰。此頌喻也。發白面皺者此與長行互相影顯。父言色美發黑具相巡舊之征。子稱發白面皺。久修。猶缺之狀。發白有聖道久修之征。面皺帶相好未圓之兆故也。皺音側救反。

    經。世尊亦如是(至)于下空中住。

    贊曰。下七頌頌申疑請。分二。初四頌牒所疑事。後三頌正申疑請。此初。有三。初半頌佛成道近。次三頌贊菩薩有十德後。半頌明住處。

    經。我等從佛聞(至)而住不退地。

    贊曰。正申疑請。為四。初半頌自無疑。次半頌他有惑。次一頌疑者失。後一頌正申請。

    壽量品

    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

    來意有五。一者七品學行流通中。踴出下六品能學行人。中分四。第二段壽量.及分別功德。因釋前疑展轉生起。前明踴出皆言佛化。位高眾大時會生疑。今辨法身本無起滅。化佛近成報身久證。化于此眾何所疑哉。故從踴出後明壽量品。二者十九品為正宗中。下之五品明一乘果。中分二。初二品明已滿果。後三品明未滿果。初中又二。初正明已滿果。後辨時眾因此證獲不同。故此品來。三者論說對治七慢之中第七無功德人。于第一乘不集善根。而不取為第一增上慢。為對治此說醫師喻。論又雲第七人者根未熟。為令熟故示現涅量。現在未集善根者名根未熟。令集諸善根希取第一乘。示現佛入涅分限名量。令集善根後方調化。醫師既在此品。故此品來。四者論雲八者示現成大菩提無上故。示現三種佛菩提。三身在此。故此品來。此為文殘。七喻之中唯說後文醫師。不說初文三佛故。五者第九示現涅無上故。說醫師喻。除七慢中說醫師者。化根未熟示現入滅令其根熟。今說醫師現佛入涅。化滅實不滅。非如二乘滅而為滅。故名無上。此乃七喻之中義殘也。釋名者。如來者法.報.化身之通名。壽者所受之命。量謂齊限。此品明三種佛身命體齊限。任法性隨願緣。應群機受自體。今明此三佛命之齊限故名如來壽量品。壽音植酉反。量音呂張反。謂貶量校量佛壽量。褒貶計校籌度三佛之壽命。或力讓反。義如前釋故。名壽量品。

    解妨者。何故不以醫師為品名。以壽量為品號。答因三身之壽命。方假喻于醫師。故從本壽量為名。不以醫師為品號。又難初科品雲。先陳壽量除根未熟不集功德之人增上慢。何故非是法華正宗乃是流通分攝。答當機應時即熟一乘。正逗聲聞故為正宗。示滅後化初根未熟。故非正說。故雖說于壽量不授記于聲聞。故雖說于醫師亦無聲聞授記。以此智積前者請歸。不爾中途請還何速。由斯此品但是流通。說為正宗。便無是妨。

    經。爾時佛告(至)誠諦之語。

    贊曰。此品有三。初釋迦三敕。次彌勒四請。後如來正告。此初也。三身妙體位在果窮。上智猶不能測。下愚何因可解。恐彼心疑口謗因法而有毀傷。故敕丁寧方申正說。亦恐耳不專于法教。意不矚于玄宗。又眾生性鈍聞不能解。令法入心故再三告示。說三身故為三告。

    經。是時菩薩(至)信受佛語。

    贊曰。此彌勒四請。佛既慈悲三告。大眾何得虛然。故加四請。表法心重。三告示說三身。四請三身各四。祈四德.四智.濟四生。是此意也。

    經。爾時世尊(至)神通之力。

    贊曰。下如來正告初長行中分二。初敕听標示。後正說壽量。此初也。三請者從初也。秘密者法.報二身深妙體故。神通者化身應物現故。佛所藏護名秘。義深難解名密。妙用無方曰神。體無障擁名通。此之二體威勢難屈故名為力。又對法等說有四秘密。于方廣中佛之秘密皆應決了。一令入秘密。謂為聲聞說色等有。為令無怖漸入聖教。非一切有。二相秘密。謂依三自性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滅等。破所執有相說之為無。非一切無。三對除秘密。佛為對除諸過失故說種種教。且除八障說最上乘。一除輕佛。二除輕法。故說我曾名勝觀如來法身無別故。三除懈怠。如說願生極樂世界皆得往生等。四除小善生喜足。于一善根或贊或毀。五除貪行稱贊佛土富樂莊嚴。六除慢行稱贊諸佛或有增勝。七除惡作悔修善障。說于佛等雖行輕毀然彼有情亦生天趣。八除不定性障。令舍聲聞下劣意樂。記大聲聞當得作佛。又說一乘更無第二。四轉變秘密。如說覺不堅為堅。善住于顛倒極煩惱所惱。得最上菩提。如是等隱密名言解之令異。此中秘密即是第三對除秘密。由輕佛德及貪慢行者。說他佛身以為自體。稱贊佛故。如下經言。于此中間說燃燈佛等。如是皆以方便分別。言神通者所化多眾神力化之令生發意。

    經。一切世間(至)三菩提。

    贊曰。下正說壽量。準論為二段。初明菩提無上。後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下。重顯報.化二身差別之相涅無上。初文之中論分三段。示現三佛菩提故。一應化菩提隨所應見而為示現。故如經皆謂如來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于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即此文是。二者報佛菩提。十地行滿足得常涅。如經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故。次下文是。三者法佛菩提。謂如來藏性淨涅。常恆清淨不變。故如經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乃至不如三界見于三界故。所以者何下文是。此依初無上具有三身以為三義。佛身增減諸教不同。或總名一佛寶。或分別為二。佛地論說。一生身二法身。法身.實報皆名法身。實功德故。他報.化身俱名生身。又般若論說二。一真佛。二非真佛。初是法身。後余二身。或分為三。即此所說三佛菩提。或說四種。楞伽經說。一應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初是化身中。二是報身。後一是法身。金光明經又說四種。一化非應。佛為物所現龍鬼等形。不為佛身名化非應。二應身非化。謂地前菩薩所見佛身依定而現。非五趣攝名應非化。即四善根所見一大千一應身也。三亦應亦化。謂諸聲聞所見佛身。現見修成故名為應。見人同類故名為化。四非應非化。謂佛真身。前三是化後是法報。佛地論亦說四。一受用非變化謂自受用身。二變化非受用。謂變化身化地前類。三亦受用亦變化。謂他受用身化十地菩薩。四非受用非變化謂法身。華嚴經說有十佛。一無著佛安住世間成正覺故。佛地論名現等覺佛。二願佛願出生故。彼名弘誓願佛三業報佛信成就故諸行皆因且說一信。彼名業異熟佛。四持佛隨順世間不斷絕故。彼名住持佛。五涅佛示滅度故。彼名變化佛。六法界佛于一切處無不現故。七心佛善安住故。此上二名同彼。八三昧佛成就無量功德無所著故。彼名定佛九性佛善決定故。彼名本性佛。十如意佛以普覆故。彼名隨樂佛。前五世俗佛後。五勝義佛。隨其所應三身所攝。前五是化身攝以名世俗故。法界一種是法身攝本性一種通法及受用。余三一向是受用故。論雲此五是勝義故。雖法及受用不同形前變化皆勝義也。勘無垢稱觀如來品經及疏。楞伽經言。大慧。法佛說法離攀緣離能觀。所觀。離所作相量故。等。大慧。報佛說一切法自相同相故。因自心現燻習相故。亦說譬如幻師幻作種種形像。諸愚痴人取以為實。而彼諸像實不可得。是名分別虛妄法體大慧化佛說施.戒.忍.精進.禪定.智慧.蔭.界.入等法般若論。雲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等。推功歸本唯法身故。彼經宗說真法身故。乘文便故略明佛義。三身成佛如彌勒疏。別義如佛地及唯識並法苑說。雖說佛身增減不同。今以類論莫過二種。一真二化。地前菩薩及二乘見名為化身。報.法二身名為真身。由此理故。明三佛菩提中分二。初明三乘所見其所疑身。後明三乘所不知真身。此初也。

    經。然善男子(至)那由他劫。

    贊曰。下明三乘所不知真身。分三。初標成道來久。次解成道已來時節。後結成前說。如是我成道已來甚大久遠下是。此初也。論釋唯說報身成道。據實報身修生覺滿名成。法身修顯證圓名成。亦有何失。此中雖標報身成久。後釋亦顯法身體義。

    經。譬如五百(至)知其數不。

    贊曰。下解成道已來時節。有二。初分明說報佛菩提。成道來久為物說近。後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下密說法身。由證此故成道實久。應物權現。初是能證智。後是所證理。智.斷二德智。及智處如次明故。初文有三。初舉喻問。次彌勒等答。後佛廣釋。此初也。

    經。彌勒菩薩(至)無量無邊。

    贊曰。此彌勒等答。有三。一總陳無量。二明二乘不知三結無邊。有雲阿惟越致應從阿跋致。不退轉地。

    經。爾時佛告(至)阿僧劫。

    贊曰。下佛廣釋。分二。初告報身成道實久。後諸善男子于是中間下。告化身釋彼疑難。初文有二。初明成道來劫後。明恆所住處。此初。有二。初標明告後。釋劫多。

    經。自從是來(至)導利眾生。

    贊曰。明恆所住處也。自受用身實遍法界。相狀難見。仍隨小情以釋自體。舉用顯之雲別所在。有起用處身即在故。亦如虛空廣遍無礙之處相彰。實報.法體俱圓證之處便顯。故自報身舉用別顯。又說導利十地菩薩他受用身。舉他所知以明成久非自報也。

    經。諸善男子(至)方便分別。

    贊曰。下告化身釋彼疑難。有三。初標釋。次別釋。後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下結釋。此初也。他眾有疑雲成道既久常此教化。中間所有燃燈.毗婆尸等。成道入滅說法度生。復是誰耶。今標釋雲。于是中間說燃燈佛等成道入滅。如是皆以智慧方便。善巧分別說于他佛。非離我身別有彼佛。

    經。諸善男子(至)諸根利鈍。

    贊曰。下別釋疑。有二。初明所由。後隨所應度下顯差別。此初也。由諸眾生發心修行願見佛者。名為來至我所。觀五根利鈍差別。為利根者說成道久。為鈍根者。現成道近。為利說成正覺。為鈍現入涅。為利現大身。為鈍現小身。為利說深法。為鈍說淺法。各隨所應感現差別。

    經。隨所應度(至)發歡喜心。

    贊曰。此顯差別。由諸來者根性異故。世尊自說名字不同。成道已來久近年歲大小身量不同。此為成道.並現入滅示相不同。說一二乘.三四乘法方便不同。應可彼心皆令歡喜。只如澄空璧彩洞皎無涯。任水旋光暉華有極。水清而月影便現水。濁乃月影便沈全.破器現不同暗.明猶來有別。此乃報化之差別也。此文二釋。一者不廢釋迦實成道久.化現新成。二者何廢四意趣中平等意趣。四秘密中對治秘密。除輕佛法障。並破慢行說他為自稱贊諸佛或有增勝。不爾燃燈佛前誰受記別。此亦化現何所相違。

    經。諸善男子(至)作如是說。

    贊曰。此結釋也。善少故。德薄。罪多故垢重。應小器而近登正覺。對大根實成道已久。方便化生令入道故。時時現出令渴仰故。

    經。諸善男子(至)皆實不虛。

    贊曰。下第二密說法身。由證此故。成道實久應物現權。有三。初標。應物說示不同皆不虛唱。次釋。由證法身故能現此據實真理本無此事。後以諸眾生下釋應物現權所由。此初。有三。一標。二顯。三結不虛。說謂言說。示謂示現。身即內體。事謂事業。說己身者。謂說我身曾為薩釋   醯取K鄧碚摺H縊得擲脹 磺兄槍庀扇恕0 滯臃 鞣 乇惹鸕取J炯荷碚摺O治 灣壬磣猿鍪饋J N遙請佛現空等。示他身者。現為毗缽尸佛出現世間開塔現多寶佛等。示已事者。現為釋迦降魔成道說法現通等事業。示他事者。示作大通智勝現通動地放光成道等事業。為度眾生能現此事皆實不虛。

    經。所以者何(至)無有錯謬。

    贊曰。由證法身故。然真理本無此事也。有何所以能為說示。皆不虛也。由如實見此真理故。此有五句。如實見言貫通五處。初句依妄處以顯法身。論雲三界相者說眾生界即涅界。不離眾生界有如來藏相之性故。方便品雲世間相常住。即此是也。第二句依常淨以顯法身論雲無有生死若退若出者。謂常恆清淨不變故退謂沉淪。出謂離系。或即生滅。謂生死法有退有出。真無此事。故是常清淨。第三句依不即不離以顯法身。論雲亦無在世及滅度者。謂如來藏真如之體。不即眾生界不離眾生界。無在世故。不即眾生界。無滅度故不離眾生界。第四句依離四相以顯法身。論雲非實非虛非如非異者。謂離四種相。四種相者是無常故。生相實有。滅相是虛。住相為如。變相為異。法身無彼故四皆非。第五句依佛內證非凡所得以顯法身。論雲不如三界見三界者。如來能見能證真如法身。凡夫不見。是故經言如來明見無有錯謬。論解此唯屬第五句。乍似總結以上諸句。此句說言如來正智能分明見。不如三界之妄相而能證見三界之體性真如法身。故言如來明見無錯。

    經。以諸眾生(至)未曾暫廢。

    贊曰。下釋應物現權所由。種種性者界也。欲者勝解。行謂心行。憶想謂遍趣行。由此等故佛事無廢種種說示。前說報身實成道久。佛眼觀其諸根利鈍故說示不同。此說法身實無諸相。由隨眾生性欲等異故說示不同。

    經。如是我成(至)常住不滅。

    贊曰。明三乘所不知真身中。第三結成前說。

    經。諸善男子(至)復倍上數。

    贊曰。上明菩提無上。下第二大段重顯報.化二身差別之相涅無上中分二。初法說二身常住起滅後喻說二身常住起滅。初文復二。初明二身常住起滅。後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下。釋成前說法爾不虛。初文復二。初明報身隨眾生界。及本願力皆無盡故。壽命常住。後明化身隨眾生身。及意樂故現有起滅。此初也。本行菩薩道時。願度眾生盡方入無余。以眾生界無盡期故。今得果圓願行無萎。故壽不盡復倍上數。

    經。然今非實(至)教化眾生。

    贊曰。下明化身隨眾生身。及意樂故現有起滅。有三。一標。二釋。三成。是故如來以方便說下是。此初也。然今報身非實滅度。便虛唱言當取滅度。此乃化相方便示現化眾生爾。

    經。所以者何(至)妄見網中。

    贊曰。下釋有二。初明本性惡。後明更生惡。此初也。本惡有六。一薄德不能感得勝人勝法。二不種善根無因可果生。三貧窮無財無法意小志劣。四下賤自輕蔑身。五著欲煩惱缸懟A胗諞湎臚小P罷┐廈鞔 新已⑴br />
    經。若見如來(至)恭敬之心。

    贊曰。此明更生惡。有五。一x恣放逸。二懷厭不樂親近攝受。三懷怠。懈怠所纏不能自察。四不生難遭之想。見佛不生希遇之心。五不生恭敬心。不起渴慕修隨順業。此說由彼本性惡故。見佛更生初三種惡。故不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

    經。是故如來(至)而言滅度。

    贊曰。下成有三。初標。次釋。後結。

    經。又善男子(至)皆實不虛。

    贊曰。釋成前說法爾不虛。此意說言。報身法爾願度一切眾生皆盡。常住不滅。法爾。化身隨順眾生愛憎欣厭示有生死。涅經說。如來不入涅。偈言假使烏.角鴟同共一樹棲猶如親兄弟爾乃永涅假使蛇.鼠.狼同處一穴游相愛如兄弟爾乃永涅假使一闡提現身成佛道永受第一樂爾乃永涅如來視一切猶如羅羅雲何舍慈悲永入于涅對前三喻一一應說此後一頌。恐厭文繁故總說一。然則入大涅三事圓滿。二乘之所未得。化相入滅從此滅已。他方復化。于此復生。身智既不永無豈同二乘入滅。由此故名涅無上。

    經。譬如良醫(至)善治眾病。

    贊曰。下第二段喻說二身常住.起滅。有二。初喻說常住.起滅。後喻問答辨此不虛。喻有十二。一善達機宜喻。二慈矜起化喻。三觀機道隱喻。四逢緣惑起喻。五濟生成道喻。六見佛咸欣喻。七應機說法喻。八根熟道成喻。九未熟厭法喻。十令示滅喻。十一戀佛愛法喻。十二得聖見佛喻。此初也。只如二乘。練根相對。生少得者為鈍。生多得者為利。勤墮相對。生少得者為利。生多得者為鈍。今說後對。此初二喻。合是初生見佛俱教發心。第三第四喻。合是第二生根熟勤修者。不失本心而漸修未熟。懶墮者失本心而復退。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喻。合是第三生根熟勤修者。見釋迦佛而無學滿。即發大心受變易生。未熟懶墮者。雖見今佛而猶未證住凡夫位。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合是第四生昔根未熟懶墮者。值彌勒佛並皆得道。亦發大心先受變易生。根熟勤得道者。亦得見彼佛。故言並令得見。彌勒即我。異名說故。或總說三生。初四喻是。初生佛初現涅。彼不見佛便起煩惱。次五喻是第二生。是釋迦佛中現涅。根熟勤修道者住有學位。漸斷煩惱名為除愈。非皆斷盡成無學道。其根未熟墮者。猶住凡位而猶未證。後三喻是第三生根熟勤者並得無學。未熟墮者亦得有學。此二末後俱見釋迦並發大心。故授記中無學.有學並皆雙有。為此等類示有涅。是此中喻之大意也。良醫具四德。一識病體二識病因。三識病滅已不生。四識病滅已更生。涅經雲大慈愍眾生故今我歸依善拔眾毒箭故稱大醫王世醫所療治雖差還復生如來所治者畢竟不復發世尊甘露藥以施諸眾生眾生既服已不死亦不生故以良醫喻之于佛智慧者識觀生死。聰達者應機垂濟。明練方藥能諳教及理。善治眾病謂更無發者。同醫四德。

    經。其人多諸(至)乃至百數。

    贊曰。二慈矜起化喻。有二乘種方稱為子故言十二十。兼菩薩性。為不定故。言至百數修百行故。初教發心位也。

    經。以有事緣遠至余國。

    贊曰。三觀機道隱喻。眾生根機時猶未熟他方機會。化身遂隱往他方化。或往淨土.穢土行化名為余國。

    經。諸子于後(至)宛轉于地。

    贊曰。四逢緣惑起喻。無佛已後。因惡知識煩惱遂起迷醉其心。名飲他毒藥宛轉生死之地。涅經言貧窮無救護猶如困病人無醫隨自心食所不應食眾生煩惱病常為諸見害遠離法醫師服食邪毒藥根熟未熟雖俱起惑。根不熟者惑重退流。根已熟者惑輕修行。

    經。是時其父還來歸家。

    贊曰。五濟生成道喻。昔日所化示居生死之家。此緣方熟故為現身。或昔化境本住名家。

    經。諸子飲毒(至)更賜壽命。

    贊曰。六見佛咸欣喻。初喜後請。失本心者。謂根未熟失淨起染。不失心者得本淨心諸根熟類。歡喜意業。禮拜身業。問訊語業。三業歸依請說法要。更賜壽命今乞慧壽。

    經。父見子等(至)無復眾患。

    贊曰。七應機說法喻。有二。初求妙巧之方。後施善權之教。依三世佛教法經方。內求好理藥並求好行草。其戒定慧學名色香美味。或息惡務善利生三法。無所闕少名皆具足。如次配之。智慧簡擇義同于搗。播揚粗妙義同于篩。令前三學.三行相隨順行名為和合。學者惑滅勸之服行。

    經。其諸子中(至)病盡除愈。

    贊曰。八根熟道成喻。謂諸根熟得道之輩。色香二種喻福及慧。得道兩釋如前已解。愈音以主反。差也應作愈。玉篇作愈益也。勝也。心憂為恿病差為愈。

    經。余失心者(至)而謂不美。

    贊曰。九未熟厭法喻。有二。初不肯服後釋所由。即根未熟雖初少求法。後不肯修行。煩惱深故而厭于法。

    經。父作是念(至)令服此藥。

    贊曰。十令示滅喻。有三。初念設權方。次教留遺法後示言入滅。此初也。煩惱深故妙教不遵。應設權方令其修服。

    經。即作是言(至)勿憂不差。

    贊曰。教留遺法也。道成既久寄言衰老。入滅時近今留教在。汝可依行煩惱必滅。故勿憂患。

    經。作是教已(至)汝父已死。

    贊曰。示言入滅還隱前化名至他國遣言教使唱言入滅雲汝父死。父實不滅暫息化故。

    經。是時諸子(至)無復恃怙。

    贊曰。十一戀佛愛法喻。有二。初念佛慈哀。思已孤子。後悲感依教惑苦皆除。此初也。初是念佛後是戀法。佛在慈悲救濟救護使無惑苦。今既佛滅無依無怙孤子何賚。

    經。常懷悲感(至)毒病皆愈。

    贊曰。此悲感依教惑苦皆除。加行諦觀名為醒悟。入聖依服惑苦皆除。毒喻煩惱病喻眾苦。

    經。其父聞子(至)咸使見之。

    贊曰。十二得聖見佛喻。若令得聖。二乘無學而見佛者。入變易生死見佛化身淨土久住。義同來歸而令彼見。或為地前得入十地報土見佛。此雖化佛上位階降。理準亦爾。

    經。諸善男子(至)虛妄過者。

    贊曰。此喻問答辨此不虛。一問。二答。三成。此說化身如醫示死。報身如父實體常存。涅之義如別章說。

    經。爾時世尊(至)常住此說法。

    贊曰。二十五頌半分二。初二十頌半菩提無上。後五頌涅無上。初文有三。初十頌半明報化二身。次八頌明報化二土。後之二頌結勸無疑。初復有三。初三頌報化二身。次六頌報身佛無緣不見。有緣得見。後一頌半結報身佛見與不見所由。此初也。初二頌報後。一頌化。

    經。我常住于此(至)雖近而不見。

    贊曰。下六頌明報身佛無緣不見有緣得見。中有二。初一頌無緣不見。後五頌有緣得見。此初也。眾生顛倒自不見佛。況加神通隱令不見。恐見生過神通蔽之。亦如日月自明。盲者不睹是盲者過。非日月咎。

    經。眾見我滅度(至)不自惜身命。

    贊曰。下五頌有緣得見。為二。初二頌待生根熟有緣。後三頌現身說法。此初也。有七緣根熟。一修供養行。二生渴仰心。三信伏不謗修行。四質直離x渴等。五柔軟慈悲堪耐。六一心欲見專念希逢。七不惜身命輕身重道。

    經。時我及眾僧(至)但謂我滅度。

    贊曰。現身說法。有二。初半頌現身。後二頌半說法。說法有二。初一頌說身在此現有涅。後一頌半化入涅他方利益。于靈山處現。或現有靈山。

    經。我見諸眾生(至)乃出為說法。

    贊曰。結報身佛見與不見所由。

    經。神通力如是(至)天人常充滿。

    贊曰。下八頌明報化二土。有二。初五頌報化土相。後三頌無緣不見。有緣得見淨土所由。初文有五。此初二也。初頌住處。次頌眷屬。劫盡者化土。安隱者淨土。菩薩天人常在會中。

    經。園林諸堂閣(至)如是悉充滿。

    贊曰。此中有三。一土相。一供養。一離怖。化土憂怖苦惱充滿。淨土離之。土相之中有事有功德。如無垢稱總持園苑.大法林樹等。皆當準說。其淨土義如別章說。論雲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者。報佛如來真實淨土。第一義諦攝故。非如化土世俗諦收。樂音有二。一盧各反縱賞也。二五教反游縱勝處可生欣樂。

    經。是諸罪眾生(至)不聞三寶名。

    贊曰。下三頌無緣不見有緣得見。分二。初一無緣不見。後二有緣得見。此初也。有惑.業.報.法四障故。不聞三寶名。有三障名罪眾生。業障名惡業。

    經。諸有修功德(至)為說佛難值。

    贊曰。有緣得見。為二。初頌修三因見佛居淨土。後頌見佛壽有短長。修三因者。一功德。二柔和。三質直。身語意三業修善利生滅惡三種。或戒定慧學。或施戒修如次應知。為應恆見說壽無量。為不應恆說佛難值。

    經。我智力如是(至)佛語實不虛。

    贊曰。結勸無疑。慧光照疑度一切故久修業得。以此悲願故壽命長。

    經。如醫善方便(至)無能說虛妄。

    贊曰。下五頌涅無上。有二。初一喻。後四合。此初也。狂子謂根未熟者。

    經。我亦為世父(至)速成就佛身。

    贊曰。此四頌合為四。一現身異。一為惡生。一說法異。一願作佛。

    分別功德品

    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

    來意有三。一者二品傍釋涌出疑中。前說權實兩佛.理智二身。總萬德之鴻基綰三明之極體。窮神盡妙。聞之者悟心契智。符真。融之者道證。今明階位故此品來。二者果五品。分二中。初二品明已滿果。因前品正明已滿果。此品辨時眾因此證獲不同。故此品來。三者論解十無上中。第十勝妙力無上。余殘修多羅說。論復自雲。自此以下示現法力及修行力。法力即經之威神。修行力即能所行之勝德。法力者有五門。一證。二信。三供養。四聞法。五讀誦持說。證謂諸菩薩中聞壽量者。有十一位證聖信。謂八世界微塵數菩薩發心信解。供養。謂天雨華等。此上三門皆在此品初。聞法謂此品中後二長行偈。並隨喜品中聞法隨喜者。讀誦持說。謂法師功德品明讀誦持說等人所獲功德。至文當解。論自解雲。初四門彌勒品示現。皆告彌勒故。後一常精進品示現。唯告常精進故。由此法力唯攝三品。其修行力攝十一品。一法師。二安樂行。三持。四神力。五藥王。六妙音。七觀音。八陀羅尼。九妙莊嚴。十普賢。十一囑累。合十四品皆是第十勝妙力無上。由明證信供養三種。故壽量後有此品來。

    釋名者。功謂功勞聞法力用。德謂道德體即福慧。由聞妙法功力所得之德。故名功德。分音府文反。別音方列反。或作。或作𧧸。此辨釋義。或分音扶問反。別音憑列反。分別諸功德事。此品辨釋分別彼功德事故名分別功德品。

    解妨者。何因聲聞聞實.權。而悟領乃為授記。菩薩聞真.化。而解知。不為記別。答菩薩之記佛已數彰。但說證因不說當果。聲聞初悟作佛事難。因證未成且記當果。問何因說乘權實菩薩記.證雙無。說身真化聲聞記.證俱闕。答菩薩先知權實但聞身而道證。聲聞未證化.真唯聞乘以得記。菩薩無取舍聲聞未證故。問初科雲。何故說權實以記聲聞。乃為宗旨。說真化以證菩薩乃屬流通。答法華開誘正對權實以陳宗。不說真應。豈說身以為宗旨。但是因前涌出釋彼眾疑。而非開誘之標。故非宗也。

    經。爾時大會(至)得大饒益。

    贊曰。品分為二。初一長行.頌明時會獲益現前階降。後諸長行與頌。明校量勝劣後時利益。初文有四。一標時益。二佛告益。三供養益。四頌受益。此初也。

    經。于時世尊(至)清淨法輪。

    贊曰。下佛告益。有二。初明證得。後明信發。初文有二。初之六門依位證得。後之五門依生證得。此初也。依論法力五中此中有三。一證。初十一位是。二信。八世界發心是。三供養。雨華等是。依義殊勝論作此解。無領受故。無生法忍本論說初地。據初得位。長時在七地相續在八地圓滿在佛地。無生是境無所執。生法者是教。詮無生教。地前昔聞未能智證。今智證印名無生法忍。忍印證義。即三無生。遍計所執名相無生。依他起性自然無生。圓成實性惑苦無生。聞持在三地佛地等說故。十地論說在五地。三地離定障。五地定自在故。樂說辨才在五地。解五明論辨才具故。唯識等說在第九地。據成滿故。旋陀羅尼在七地。旋音似泉反還也。若如水回作㳬辭選反又似泉反。今從還旋。還旋巡空及有情中行覆蔭故。七地長時無相。及觀有情故。彌勒上生說。彌勒得在第十地據成滿故。不退法輪在八地。具四不退故。清淨法輪在十地無相離障為清淨體。又此是功德法但隨義說證。不須次第配地。

    經。復有小千(至)三菩提。

    贊曰。此之五位依生證得。論雲此得初地菩提離分段死。隨分得見真如佛性。名得菩提。非得果滿佛位菩提。亦有釋言。依涅經。八生是四恆人。解十六分中之一分義。四生是五恆人解八分義。三生是六恆人解十二分義。二生是七恆人解十四分義。一生是八恆人解十六分義。雖有此釋言八恆是第十地。今依本論得初地菩提。不說得佛位故不作是釋。

    經。復有八世界(至)三菩提心。

    贊曰。此明信發。

    經。佛說是諸(至)贊嘆諸佛。

    贊曰。第三供養。有七。一雨華。二雨香。三作樂。四雨嚴具。五燒香。六菩薩上天。七歌贊佛德。末尼珠雖適心而未勝。如意珠最勝。香來非下故說九方。

    經。爾時彌勒(至)歡喜充遍身。

    贊曰。第四領受益。十九頌分三。初二頌聞法歡喜。次十五頌頌益瑞。後二頌結成歡喜。此初也。

    經。或住不退地(至)清淨之果報。

    贊曰。下十五頌益瑞。中分三。七頌證。一頌信。七頌供養。此初。有三。初三頌位證。三頌生證。一頌結。

    經。復有八世界(至)皆發無上心。

    贊曰。頌信也。

    經。世尊說無量(至)歌詠諸如來。

    贊曰。頌供養有二。初一標頌嘆後六供養。供養有七。初半雨華。一半雨香。繽音敷賓反。紛音撫雲反。玉篇繽紛亂也。半頌作樂。半頌雨衣。一頌燒香。一頌半上天。半頌歌贊。

    經。如是種種事(至)以助無上心。

    贊曰。結成歡喜。諸具善根者聞佛名故。助佛無上心修行順佛心。或令彼具善根助彼眾生。生無上心名為助也。

    經。爾時佛告(至)無有限量。

    贊曰。下第二段校量勝劣明後時益。中分二。初長行及頌聞壽量生隨喜信解益。生下于一部中隨喜功德。後一長行頌聞壽量解持讀誦益。生下于一部中法師功德。初解隨喜者後正修行者。初長行有三。初總明信解。次校量勝劣。後顯無退此初也。隨喜功德後。得菩提何量之有。

    經。若有善男子(至)所不能知。

    贊曰。此校量勝劣。其一乘體即有為慧及無為智。所以除般若以最勝故。此經雖說出生一乘。體性寬備。勝一乘雖通攝入。唯無為慧以為一乘故。彼恆河沙劫行六波羅蜜。不如有人手執經卷。不說除般若。故知此經通取理.智以為一乘。二乘理.智會歸一故。若唯取真理同勝經以為一乘。亦應總以六度校量。通出生義。何故除慧。天親金剛般若論說。數.力.無似.勝。無似因亦然。一數勝。二力勝勝時故。三無似勝勝喻故。四因勝勝因果故。此文有二。算數.譬喻。乃至余二亦不及之。故言乃至。

    經。若善男子(至)無有是處。

    贊曰。此顯無退。信.位.證.行隨應無退。

    經。爾時世尊(至)行五波羅蜜。

    贊曰。十九頌半分二。初十四頌校量。後五頌半明能信者。不頌初一。初復有二。初十二頌行五度。後二頌校量一信。初中復三一。頌標。十頌五度。一頌結成。此初也。

    經。于是諸劫中(至)以回向佛道。

    贊曰。下十頌五度中分五。此三頌貧施弟子者聲聞也。田有三種。一尊勝。二貧苦。三中容。父母恩田初尊勝攝。今供初田。田.恩兩勝。如是等中攝醫藥故四事便具。

    經。若復持禁戒(至)一心不懈怠。

    贊曰。一頌戒。二頌忍。一頌勤。

    經。又于無數劫(至)盡諸禪定際。

    贊曰。此三頌定。

    經。是人于百千(至)如上之所說。

    贊曰。此一頌結成也。

    經。有善男子等(至)其福為如此。

    贊曰。此二頌校量一信。

    經。其有諸菩薩(至)說壽亦如是。

    贊曰。下五頌半明能信者。分三。一頌信者。三頌發願。一半結成。發願有二。一總。二別此。初二也。

    經。若有深心者(至)于此無有疑。

    贊曰。結成也。具有六德。一深心竭情愛法。二清淨不求名利。三質直。四多聞。五總持。六解佛語。方信無疑。

    經。又阿逸多(至)一切種智。

    贊曰。下第二段解持讀誦益。長行中有七。一行者功德無邊能生種智。二行者為見報身淨土。三行者即為頂戴于佛。四行者即為已起佛塔僧坊供養。五行者兼行六度自利疾得種智。六行者兼行六度利他為趣道場。七行者所在處應起塔供養。此即初文。有二。初聞壽量起無上慧。後于一部起聞持等能生種智當必得故。

    經。阿逸多(至)深信解相。

    贊曰。二行者為見報身淨土。有四。一見報佛。二見淨土。三見菩薩眾。四結成前。當必見故。見解佛智如報佛故。此以智見非以眼見。

    經。又復如來(至)頂戴如來。

    贊曰。三行者即為頂戴于佛。聞經隨喜已深信解。況讀誦受持。敬重佛故名為頂戴。

    經。阿逸多(至)供養眾僧。

    贊曰。四行者即為已起佛塔僧坊供養。有三。初標。次釋。後結。此初也。

    經。所以者何(至)供養眾僧。

    贊曰。下釋。有二。一略。二廣。此略也。全身在此即為起塔。眾學所歸即為僧坊。受持讀誦真行供養。故說即為此二供養。

    經。則為以佛(至)作是供養已。

    贊曰。下廣釋。有二。初釋則為起塔供養。後釋則為造僧坊供養。此初也。有三。一量。二具。三時。是人定超于欲界故。且舉極小至于梵天。微能行者善根小故。舉小為喻。內法供養勝外財故。

    經。阿逸多(至)及比丘僧。

    贊曰。此釋。則為造僧坊供養。有二。初少指後多指。少指有四。一數。二量。三僧住。四資具。三十二者安四方僧生八道故。八多羅者修八解脫故。一多羅樹高七仞。相傳解一仞七尺。八多羅樹計可知矣。余各有表隨義應悉。如是僧坊堂閣下是多指。即是造如前僧坊顯數多也。

    經。是故我說(至)供養眾僧。

    贊曰。第三結也。

    經。況復有人(至)一切種智。

    贊曰。五行者兼行六度自利疾得種智。有三。初法。次喻。後合。疾成種智。

    經。若人讀誦(至)善答問難。

    贊曰。六行者兼行六度利他為趣道場。道場謂正等覺性。前是菩提此是涅。有二。初明六度利他。後結已趣道場。此初也。造塔僧坊供養者財施。贊三乘者無畏施。說此法華者法施。余戒.忍.安.勤.慧如次利他。忍中同止耐怨害忍。忍辱無安受苦忍。志念堅固諦察法忍。得深定勤。攝善皆為利他故。

    經。阿逸多(至)坐道樹下。

    贊曰。結已趣道場。趣真及化二道場故。覺樹自榮如生樹故。

    經。阿逸多(至)如佛之塔。

    贊曰。七行者在處應起塔供養。

    經。爾時世尊(至)如上之所說。

    贊曰。十九頌半分五。初一頌標指前三。次七頌半頌前第四即已起塔僧坊供養。次三頌頌第五行者兼行六度自利疾得種智。次三頌頌第六行者兼行六度利他為趣道場。後五頌第七行者在處應起塔供養。此初也。

    經。是則為具足(至)具足諸供養。

    贊曰。下七頌半頌第四中分二。初四頌半即為起塔供養。後三頌即為起僧坊供養。此初。有三。二頌造塔。一半供養。一頌結。

    經。若能持此經(至)種種皆嚴好。

    贊曰。即為起僧坊供養。

    經。若有信解心(至)其福亦如是。

    贊曰。頌前第五兼行六度自利疾得種智。但論一施不說五度。

    經。況復持此經(至)功德不可量。

    贊曰。頌第六兼行六度利他。為趣道場。恭敬于塔廟謙下諸比丘等皆精進度。

    經。若見此法師(至)經行及坐臥。

    贊曰。頌第七在處應起塔供養。分四一半敬如佛。一頌知道成。一半應起塔。一頌佛游處。

    法華玄贊卷第九(末)

    保安三年六月二十一日書了法隆寺僧覺印之。

    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以興福寺圓如房之本移點已了覺印為令法久住往生極樂為之。

    朱本者皆點本也左借名□有□他本也點本高名書也(雲雲)。

    天承元年(辛亥)五月二十一日奉傳受藥師寺善明房得業已了攝釋並抄出傳受已了僧覺印之。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4冊No.1723妙法蓮華經玄贊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十(本)

    沙門大乘基撰

    隨喜功德品

    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

    來意有三。一者七品學行流通中。後六品明能行人。分四。自下第三有二品。明傍修行及正依行功德多少。此品明傍修行之福。故此品興也。二者一乘果中。上二品明已滿果。自下三品明未滿果。分二。此品明傍修隨喜福果多小。後二品明正依行福果多少。故此品興。三者論雲法力有五。前已明三此為第四聞法。指如隨喜功德品說。由從他聞能生隨喜故名聞法。此品廣明故品來也。

    釋名者。隨者順從之名。喜者忻悅之稱。身心順從深生忻悅。以此為因生功德果。此品廣明故名彼品。隨所聞思修皆生隨喜心。論經從初但說聞故。

    解妨者。此品不但自生隨喜。亦教勸人。何故不名勸人之品。答從本為名。因自隨喜方勸人故。又二俱是隨喜所攝。故合為名。

    經。爾時彌勒(至)為得幾所福。

    贊曰。品文分二。初彌勒請。後世尊答。此初。有二。長行.頌故。

    經。爾時佛告(至)汝當善听。

    贊曰。下世尊答。分三。初量為問。次彌勒答。後佛告成。初文復分三。初明能隨喜者。次明所量境。後于汝意雲何下正以為問。初文有二。一明初首隨喜者。二指所量後隨喜者。初文有三。一明初者。次明往處後。明展轉。巷陌者玉篇雲東西為陌。陌道也。

    經。若四百萬億(至)滿八十年已。

    贊曰。下所量境。中有四。一生數類。二所施具。三年歲。四得道此初三也。生類中有二。一別示有五。一六趣。二四生。三形類。四想殊。五足異。此等義門如別章說。閻浮提金者瞻部樹名。此洲之北岸近樹水下有紫金。光映蔽日月故以為名。二如是等結。

    經。而作是念(至)具八解脫。

    贊曰。此令得道。有二。初起念。後化導。

    經。于汝意雲何(至)寧為多不。

    贊曰。正以為問。

    經。彌勒白佛(至)阿羅漢果。

    贊曰。此彌勒答。世果已多。況令得聖。

    經。佛告彌勒(至)所不能知。

    贊曰。下佛告成。有二。初成第五十。後成第一者此初也。隨喜一念當得菩提。所化眾生倍于上數。故福為多。令得阿羅漢不能成佛廣濟眾生。故福為劣。如量佛梵音聲相。

    經。阿逸多(至)不可得比。

    贊曰。下成第一者。文分為五。初總明初人隨喜功德勝前無比。二往听聞隨喜之果。三勸听分座隨喜果。四受教往听隨喜果。五舉劣成勝。此初也。

    經。又阿逸多(至)所坐之處。

    贊曰。此第二听聞隨喜果。第三勸听隨喜果。亦得六通.金剛寶座。此據世果非出世故。病得臥听此據非病。處寬但勸坐處窄分坐勸。

    經。阿逸多(至)共生一處。

    贊曰。下第四受教往听隨喜果。有三。初明得好善友。次明福慧莊嚴。後見佛聞法。此初也。得解法伴為善友也。

    經。利根智慧(至)無諸可惡。

    贊曰。下福慧莊嚴。利根智慧也。余皆是福攝。福中有五。一聲相。二口相。三鼻相。四面相。五眾相。百千萬世通下諸果。口相有五。一氣。二舌。三齦齶等無病。四齒無六惡。五唇無十惡。不褰縮者褰舉也。縮短也。或作字。不粗澀者有細潤也。不瘡胗。胗音居忍反。唇上瘡謂之胗。又之忍反。今從初。有作緊緊縵非瘡胗也。不氛嚦誆混逡病芬艨嗤芊礎br />
    經。鼻不䐔䏲(至)不可喜相。

    贊曰。此鼻及面相。䐔音方顯反。應作匾字。䏲音湯嵇反。應作𠥶字匾𠥶薄也。曲戾魯帝反乖也。曲者音玉篇于瓜烏瓜二反凹也。耶下也。曲枉也。細小也。

    經。唇舌牙齒(至)人相具足。

    贊曰。眾相有六。

    經。世世所生(至)信受教誨。

    贊曰。見佛聞法。

    經。阿逸多(至)如說修行。

    贊曰。五舉劣成勝。

    經。爾時世尊(至)不可為譬喻。

    贊曰。十八頌為二。初八頌傍隨喜。後十頌正隨喜者。此初。有三。初二頌標隨喜者。次五頌量後。一頌結成。

    經。如是展轉聞(至)常從其口出。

    贊曰。下十頌正隨喜者。分五。此有二。一頌總明初人隨喜五頌受教往听隨喜。

    經。若故詣僧坊(至)其福不可限。

    贊曰。此有三。初二頌听聞隨喜。一頌勸听分坐隨喜。一頌舉劣成勝。

    法師功德品

    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

    來意有三。一者六品能行人。中前明傍人能修行者福。未明正能行法師之福。今正明之。故此品來。二者下二品明正依行福果多少。中初品總明得果多少。後品引已證成得者。故此品興。三者論解法力有五。第五讀誦持說常精進品示現。此品佛告常精進持說等功德。故此品來。

    釋名者。依法修行可為軌範故名法師。唯能行者非所行法。此品明法師之功德。故名法師功德品。

    解妨者。何故前法師品佛告藥王。寶塔.天授告諸菩薩並天人四眾。安樂行品獨告文殊。如來壽量.分別功德.隨喜功德獨告彌勒。此法師品告常精進。不告余耶。答法師品明人.法二師。藥王過去不吝軀命以弘經法。以法為師身為法師。是故偏告。寶塔法證。天授人證勸示眾人故。總告之。安樂行品明離毀傷三業善行。文殊每勸修行多為眾生善友。自亦以行為先。故偏告文殊。壽量品明三佛菩提。分別功德明道證階降。隨喜功德量勸示希求佛果。自非位齊正覺智階大聖。何由識真化之幽微察道德之圓證。故此三品獨告彌勒。此之一品亦合告之。以常精進名.行雙符故唯偏告。行五師之妙行獲六千之勝德。非直自行修成曩劫。亦復非常精進而不可證。豈由懈逸之所克成。故偏告于常精進也。

    經。爾時佛告(至)若書寫。

    贊曰。大文分三。初告修行法師差別。次顯所得功德多少。後顯六根殊勝果用。此初也。據實法師總有十種。此略說五。一持.二讀.三誦.四說.五寫.例余供養.施他.听聞.思惟.修習。亦皆法師。初三易而不論。後二難而不說。舉中五種例難.易故。

    經。是人當得(至)皆令清淨。

    贊曰。此顯所得功德多少。初辨後結。古有二解。一雲十善為本。一善皆有九善助成。各成十行。十行各有自作.教他.贊嘆法勝及贊行十善者。合成四百。此四各有上.中.下修合千二百。耳.舌.意三。听聞.談說.心得法義。修行力勝具足三品各千二百。余三根劣都無上品故唯八百。若依十善為首修成此德。余經亦爾。六根功德亦應如是。何但此經。二雲六根各有百福。一一皆以十善莊嚴。合成一千。六根合此總有六千。三根勝故增得二百。三根劣故各減二百。古解引正法華.及莊嚴論六品各一千。眼.鼻.身三並與二百其數何也。又百福者十十善因所感之果。今以因助未見所由。今正解者。本論之中唯說三根各千二百.余三各八百不得將莊嚴論例同此經。又未勘彼二文。今且為四釋。一者于此經中修十法行。一書寫.二供養.三施他.四听聞.五披讀.六受持.七開演.八諷誦.九思惟.十修習。于此十中一一相資轉成百行。百行各四。自作.教他.贊勵.慶慰合成四百。各有三品而修習之成千二百。三根勝故具千二百。三根劣故而無上品各唯八百。二者因于此經十法行中。一一皆以十善資助。如是十十具足成百。自作.教他.贊勵.慶慰合成四百。三品修習成千二百。三根勝劣增減同前。此經勝妙獨成此德余經不然故無此德。此文略故說五法師。其實十種。一一為首余行助成。皆獲爾德。又依此經。六根皆唯說五法師。非十種者。今有二解。一雲此五法師一一兼修十善。即成五十。自作.教他.贊勵.慶慰五十。各四即成二百。一一根門雖皆二百。眼.鼻.身劣並有耳.舌.意三助之。自類不相助故並本成八百。耳.舌.意勝故能引三助。故耳.舌.意成千二百。二雲未見文說不可虛卜。經雲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論雲諸凡夫人以經力故。得勝根用未入初地位。如經以父母所生肉眼。見于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等故。有解在于十住十行十回向中。非于十信力猶弱故。今解唯在四善根位。以其肉眼見大千故。解脫分位未能如是。解脫分位見一洲之化佛。決擇分位見大千之化佛。即如經雲三千大千一化佛境。故知決擇分方見大千界。不爾一化佛境說誰所見耶。論雲又六根清淨者。于一一根中。悉能具足見色聞聲知香味觸等。諸根互用故。眼見者聞香能知。如經釋提桓因在勝殿上。五欲娛樂在殿上坐。色應眼見鼻能知故。乃至說法故聞香知者。此是智境鼻根知故。說法應智知以鼻根知故。此義有二。一雲諸根互用唯在十地。唯識等雲得自在位諸根互用。一根發識緣一切境。故非地前可名自在諸根互用。其前所說見聞大千通地前位。初地已上見百世界。非唯三千故。又初地上實見一百三千大千。據一化佛境且言見大千。于理無爽。二者諸根互用。得大自在唯在十地。唯識等是。若加行力分亦得者。地前亦得。故此本論說地前得在凡夫言。許通于下互用中故。前凡夫位得前功德。今初地上諸根互用。故非地前有互用也。

    經。是善男子(至)悉見悉知。

    贊曰。下第三段別顯六根殊勝作用。初眼。長行有三。一肉眼非通下皆準知。二所見近遠。三見業報。

    經。爾時世尊(至)肉眼力如是。

    贊曰。五頌分四。一敕听。一數。二近遠。一眾生及結。小教說二乘天眼見大千。今說持經力凡夫眼見大千。初地菩薩見一百大千世界。六根功德多少不同。所得境界大千無別。修因勝劣果德不同。識用不差大千咸等。又德是內成由因增咸。境是一化外取量同。只如二乘傍取遂有二千三千。宿命.天眼所知過.未俱成八萬。又如初地天眼見百大千。勝二乘等。宿命.生死但知百劫。劣二乘等。不可一例。

    經。復次常精進(至)而不壞耳根。

    贊曰。耳。長行有四。一德量.二境量.三所聞差別.四結勝。差別有七類。初十二雜起聲。次十二六對聲。次八八部聲。次三三災聲。次三惡趣聲。次二出家聲。後四聖人聲。菩薩地說。勝解行位久修菩薩。無驗。咒術用皆驗故。六根清淨必在地前凡夫上位。非于下中。

    經。爾時世尊(至)三千世界聲。

    贊曰。十八頌分三。初一標。次十四頌上後三結勝。此初也。

    經。象馬車牛聲(至)悉皆得聞之。

    贊曰。第二頌上。十四頌分四。初八頌欲界聲。次一頌半色界聲。次一頌半出家聲。後三頌賢聖聲。十方世界中禽獸鳴相呼者。依一三千界中十方四天下世界。非數大千界為十方。又得三千是凡夫耳。此是十地乃至佛位。故得十方亦不相違。

    經。三千大千界(至)功德已如是。

    贊曰。結勝也。

    經。復次常精進(至)種種諸香。

    贊曰。鼻。長行有四。此中有二。一德量。二境量。上下既遠。雲何能知。若根遙知不至取故。壞根不壞境若至能取豈一切香皆就根耶。論雲此是智境鼻根知故。定智遙知依鼻根取故名聞香。非鼻實能離中取境。又諸根互用鼻尚見色。況依眼耳之智不取大千香耶。得假似香非得實體。許離取體壞境性故。

    經。須曼那華香(至)憶念不謬。

    贊曰。此中有二。第三差別。第四結成。雖聞此香下是。差別有二。初凡後聖。凡中。復二。初欲界。後色界。欲界復二。初非天後天。非天有二。一境物。二生身。天亦有二。初境物後天身。色界雲何有香。此通果香非業果也。華嚴經雲。菩薩鼻根聞無色界宮殿之香。此據依形通力所變。彼據似形定力所變。故不相違。然瑜伽雲。勝定果色當知唯有顯色等相。以彼香等生因闕故。

    又無用故者。依托色界為定本質。變定境者即無香.味。依欲境有。又加行心劣生因闕無。因強則有。菩薩有二乘無。聖人有凡夫無。佛弟子有外道等無。以劣弱故。然瑜伽雲。勝定果色于一切色皆得自在。故知定果通變一切。

    經。爾時世尊(至)先得是鼻相。

    頌曰。三十頌。分三。初一頌標。二十八頌上。後一頌結。二十八頌上。中分二。初二十三凡香後五聖香。凡香復二。二十一頌欲界香。二頌色界香。欲界分二。初七略明人天香。後十四頌廣明人天香。初復有二。五頌略頌人中境物及眾生香。後二略頌天中眾生及境物香。十四頌廣明香。中分二。初九人中香後五天中香。人中有三。初二境物香次五眾生香後二伏藏香。五頌眾生中。初二現生香後。三隱生香。五頌天中分四。一華.二宮.一天.一戲。五頌聖中分四。二比丘.一菩薩.一佛.一眾生。

    經。復次常精進(至)無不美者。

    贊曰。舌。長行有三。一德量。二根用。三舌具用。此初二也。此無境量。何故不同鼻根。能知三千。既不能知。雲何功德成千二百。舌根應亦得嘗三千界味。但以頌文說舌具用。聲遍大千。故不說嘗味。香離質而可有。味離質而便無。故不說得三千界味。經中亦說佛有鼻.舌通過于眼.耳。

    經。若以舌根(至)深妙法音。

    贊曰。下舌具用。分五。一巧說法。二多眾來听。三得供養。四近賢聖。五擁護說法。多眾來听有三。一天。二龍等。三四眾來听。

    經。爾時世尊(至)或時為現身。

    贊曰。八頌半。分二。初一舌根用。余舌具用。舌具用分四。一半巧說法。三眾來听。一供養。二賢聖護。

    經。復次常精進(至)現其色像。

    贊曰。身。長行有四。一德量。二喜見。三境量。四差別。差別有三。一器界。二上下。三賢聖。

    經。爾時世尊(至)一切于中現。

    贊曰。七頌半。分五。一喜見。一半獨見。一半境量。二半差別。後一結勝。差別有二。一半境。一賢聖。

    經。復次常精進(至)經中所說。

    贊曰。意。長行有七。一德量。二遠廣。三無窮。四順理。五境量。六顯勝。七真實。無窮中一月四月等。且舉月時之分齊。差別中心之所行所取境界。心所動作三性行相。心所戲論言說分別諸法性也。或身語意如次配之。

    經。爾時世尊(至)一時皆悉知。

    贊曰。十一頌。分五。此中有三。初一頌半遠廣。半頌無窮。二頌差別。

    經。十方無數佛(至)于眾無所畏。

    贊曰。第四有四頌。頌真實分四。一能持。一不忘。一如說。一無畏。

    經。持法華經者(至)持法華經故。

    贊曰。第五有三頌顯勝。分三。一顯勝。一喜敬。一巧說。恐文繁廣大分科判。與長行別應各配悉。

    常不輕菩薩品

    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

    來意有四。一者能學行人雖有六品。分為四段。此為第四。明佛自身往居因位行安樂行。修忍辱等流通此經。當得安樂今說此經。勸勵時會。故此品來。二者三品明未滿果中。前明行行六根清淨。未知得者實誰是耶。今說自身往行彼行得六根淨。勸勵時會。故此品來。三者欲顯行安樂行威勢無比。我為不輕行安樂行。眾生于時行損害我。初雖受苦還由我力並得佛道。況親自行而不作佛。今說此緣以利時會。故此品來。四者論說六種記中。此明具因菩薩與記。故此品來。

    釋名者。常者恆義。不輕者恭敬義觀他四眾具佛性因。勸他修行必得作佛。三業恆時虔恭敬仰。故名常不輕。

    解妨者。何故此品獨告得大勢。欲明經之威神。能令順修行者疾得作佛。違經惡人亦能速拔其苦。故唯告彼不告余人。問此品亦明威音王佛。何故唯以不輕為名。答佛因彼說非正明故。

    經。爾時佛告(至)身意清淨。

    贊曰。品文分四。初牒前違順所生罪福。以示眾人。第二別顯于說經持經之人違順人相。第三結會今古以示眾人違順之相。第四結勸眾人除違行順。此初也。罪如前譬喻品。功德如次前品。

    經。得大勢(至)皆同一號。

    贊曰。下第二別顯于說經人違順人相。有三。初標時節。次所遇佛。後顯能行違順人相。此初二也。所遇佛中有二。一初佛。二後佛。初佛有六。一名.二劫.三國.四說法.五壽住.六涅。諸佛同名威音王者。顯說法華音聲如王尊勝。有大威勢能令眾生獲大利樂。即常不輕臨終所得。此法華經廣饒益是。

    經。最初威音王如來(至)有大勢力。

    贊曰。下顯能行違順人相。中有八。一惡人益勢.二善士增勤.三語加能忍.四身害能受.五善名既起.六勝果遂生.七惡人從化.八善士增道。此即初也。

    經。爾時有一(至)當作佛故。

    贊曰。第二善士增勤。有三。一標名二釋名。三彰行。而是比丘下是。菩薩比丘者顯是菩薩而非比丘。若是比丘而非菩薩。皆非此行。初不可怪後犯戒故。我深敬汝等不輕慢者。有佛本性住種姓故。此敬報身如來藏也。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者。有種姓者若起習性。發心修行必得佛故。又依法身如來藏故。一切皆有我深敬汝。若行菩薩道發起。修習報身如來藏者。當得作佛。無畏德女經說。菩薩為度x慢惱諸眾生等。令彼得起回向之心。又為長眾生諸善根本。是故菩薩禮諸眾生。問此初四眾凡逢皆禮。禮比丘尼及與白衣。豈不犯耶。答菩薩比丘不作是禮。禮即有犯。今作是禮。所以不犯。菩薩于性罪必持。遮罪有犯勸利大故。若但比丘非菩薩者。禮即有犯不禮無犯。又禮四眾而不犯獨禮一而便虧。又敬佛性非禮身故。既不專讀誦。亦不專禮拜二事兼故。新學比丘禮維摩足。未有知故非舊學故。然有解言其此比丘不行讀誦。但為禮拜。若爾應言不讀誦經。何用專字。故知不專讀誦。亦不但行禮拜是此中意。

    經。四眾之中(至)汝當作佛。

    贊曰。第三語加能忍。初語加後能忍。

    經。說是語時(至)為常不輕。

    贊曰。第四身害能受。第五善名既起。此上正是四十心位。

    經。是比丘(至)是法華經。

    贊曰。第六勝果遂生。有三。一聞法能持。二六根清淨。三增壽說法。若常不輕。不先披讀像法之中法華經者。豈于臨終聞即能持。先不修因果如何起。已前禮拜是四十心位。聞法根淨四善根位。增壽命故得大善寂漸為理觀觀真理故。

    經。于時增上慢(至)三藐三菩提。

    贊曰。第七惡人從化有二。一惡人從化。二所化轉多。大神通力增壽根淨。樂說辨力憶偈說法大善寂力漸為諦觀聞法解理。

    經。命終之後(至)心無所畏。

    贊曰。第八善士增道。有五。此文有四。一遇佛說法。二遇佛持誦。此二在凡四十心位。由如此故。三得六根常淨。便入初地四除五怖畏得四無畏。故知常得六根清淨。入初地中。菩薩。理應住生死以化物。常值佛者未入十地。不遇諸佛。如破漏船。自不能度安能度人。如以少湯投大冰池。初雖少消後還冰積。煩惱未離不遇佛者利生亦爾。故增自行必須遇佛。華嚴經說十地中言。是菩薩得歡喜地。所有怖畏即皆遠離。所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何以故。是菩薩離我相故尚不貪身。況所用物。是故菩薩無不活畏。心不希望恭敬供養我應供養一切眾生供給所須。是故菩薩無惡名畏。遠離我見無我相故無有死畏。又作是念。我若死已所生必見諸佛菩薩。是故無有墮惡道畏。我所志願無與等者何況有勝。是故無有大眾威德畏也。若依論釋無畏有二。一菩薩無所畏。二佛無所畏。佛無所畏正等覺等是。今是菩薩無所畏。一為眾生說法無所畏。一切聞能持故。得諸陀羅尼故。常憶念不忘故。後三並名在大眾中說法無所畏一。知一切眾生欲.解.因緣.諸根利.鈍。隨其所應而為說法故。二不見十方有來問難。令我不能如法答者。不見如是少許相故。三一切眾生听受問難。隨意如法善能決斷一切疑故。離前五怖畏得此四無畏入于初地。後入八地方離怖因。

    經。得大勢(至)當得作佛。

    贊曰。第五緣修道滿入諸地。後更得見佛說是經典。

    經。得大勢(至)三藐三菩提。

    贊曰。下第三大段結會今古。以示眾人違順之相。分二。初會不輕。後會四眾。此初。有二。初會身。後會法。

    經。得大勢(至)不退轉者是。

    贊曰。此會四眾。有三。初會初行惡行果。二會中途從化果。畢是罪下是。後會古今眾。問善現聲聞猶住無諍之行。將護眾生而為利益。何故菩薩強記四眾令他打罵招斯罪報。答菩薩地言。菩薩常以安隱樂教化眾生。非安隱樂如實知之。隨力方便教令斷除。若初苦而後安。彼雖憂惱要當饒益。是則菩薩依巧方便。若初雖樂而後不安。彼雖憂苦不欲去之。以方便力要為斷除。何以故後必樂故。今者不輕觀初雖苦。後還化導令入道故。如大良醫觀病重者。要先發其病後與藥令差。亦如捕魚師巧出泉魚。如大獵師巧出熊羆。知因有益。令彼度之。知因貪有益令彼貪而度之。如化淫女恣而後度。二乘不能。故住無諍現雖除諍。不能究竟除他諍故。菩薩自證無諍真如。拔彼諍根。畢竟還令彼亦證此真理無諍故。初雖起諍後還令滅諍。是行大無諍。不同二乘現小無諍。故無妨也。

    經。得大勢(至)書寫是經。

    贊曰。第四大段結勸眾人除違行順。有二。初經利大。後勸流通。

    經。爾時世尊(至)疾成佛道。

    贊曰。十九頌半頌後三段。分三。初十頌于說經人違順之相。次三頌半結會今古以示眾人違順之相。後六頌結勸眾人除違行順。此初。有二。初一半所遇佛。後八頌半行違順者。行違順者中分五。初三惡人益勢善士增勤。次一語加能忍身害能受。次二勝果遂生次。一惡人從化。後一半善士增道。不頌善名既起。罪畢已者。惡罵.加害轉重令輕。先業罪故。

    經。彼時不輕(至)听法者是。

    贊曰。結會今古。分二。初半會身。後三會眾。

    經。我于前世(至)疾成佛道。

    贊曰。結勸眾人除違行順。有四。初二前化諸人。一是經難聞。一此經希說。後二勸勿生疑。

    如來神力品

    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

    來意有三。一者三流通中。此下八品付受流通。示相付囑稟命行。故神力囑累付囑令行。余之六品受命流通付囑分二。一作神通令信付囑。二手摩頂令行付囑。今此即初。付囑于他恐不生信。故作神通放光等示。令知世尊有大神通。久不妄語。出言諦實。令生信解方以言付。故此品來。二者依第二科中。上來初一品是序分。次十九品為正宗訖。自下八品是流通分。神力.囑累勸信付授。後之六品稟命流通。勢與前同下更不述。三者論雲修行力有七。第二說力有三種法門。神力品中示現。顯佛世尊有此神力故。能說法皆實不虛。勸示眾生。故此品來。

    釋名者。分身能寂俱號如來。妙用無方曰神。威勢能摧為力。分身等佛各現妙用莫可方比。威勢能摧邪見不信以勸生信。如來神力此品廣明。名如來神力品。

    解妨者。問涌出佛曾所化。何假現通信生。答涌出久信不假神通。勸發初機須現神力。又信有淺深付有輕重。若不現通以付恐付猶輕。若不更令信深。彼信尚淺。希法易行。故現神力。問何故此經付屬要現神力。余經付屬無此事故。答此經秘密會二歸宗。余經不然故現神力。

    經。爾時千世界(至)而供養之。

    贊曰。品文分二。初涌出請。後如來付此初。有二。初標後釋。不但欲以濟他兼希自行。故請當說。不爾亦言便為無用。真謂真實。淨謂離染。大法謂一乘。身恭.語演.述心三請。

    經。爾時世尊(至)現大神力。

    贊曰。下文有二。初長行後偈頌。長行中復二。初現神力。後言付囑。初文有七。一標現神力。二出舌放光。三謦 浮K牡亟哉穸 N灞思橐饋A細淺燒省F呤瀾繽ㄒ弧4順躋病B暈 騫氏稚窳ΑR晃 躍 イ亂勻傲魍 4訟魯タ蟹鷥嬪閑械繞腥恰6 彌諫釕毆省3躋恍興淌恰H釔腥 噶魍ㄋ持罘鸚墓氏稚窳Α5謁乃淌恰br />
    經。出廣長舌(至)放無量光。

    贊曰。下第二段出舌放光。有三。一釋迦出舌放光。二分身出舌放光。三明時節。此初二也。古德相傳有七神力。一出舌.二放光.三謦 牡 浮N宓囟  細牽 弒渫痢=竇游 恕N絞鞠幀<戳釧揭<詿恕Aㄖ 諧跎窬懲 S卸R荒鼙潿芑 D芑 轎薅 小N交     場D鼙湮階 瘓芍蝕宋絞 吮洹R徽鴝 5亓 紉病6閎肌I碇 舷魯鏊 鸕取H韃肌7毆飩и沾吮甦棺 取K氖鞠幀J鞠炙街 縟イ戎種質攣鎩A鈧鈧諢嶠韻チ<遄 洹W 匚﹦鶿 ﹫業取A礎S諞磺寫ψ萆磽匆磺形拚稀F呔懟0聳妗D芫澩筧冑 嫘×畬蟆R砸喚婺捎諦朊幀U掛幻 漵詵 緄取>胖諳袢 懟D芤災釷瀾縋諫礱 椎取J  嗤ゃSξ鏘中撾 得罘 J縷姑渙畈皇噸 J 幌浴J S詿籩謚幸蛔隕碭戳釹韻幀J 髯栽 N階 星榱釔渫礎<凹荷淼饒 鏌磺薪緣米栽 J 鬧撲褳 N椒穡 腥 聳Ё病=ヶ謂閱苤品攣凰稚褳 J 迥蓯┌娌攀├擼 謀妗J 蓯┬淠睢S詵ㄊ 金蓯┬淠睢J 唚蓯┌怖幀N 搗 勸緯2潰 慘擼 只嫉彌畎怖幀J 朔糯蠊餉鰲D芊乓還舛僬瘴蘗抗鞔罄質隆4稅松窳Φ諞懷鏨嗍塹詘聳妗5詼毆饈塹謔 朔糯蠊餉鰲5諶思茨芑 N薅 泄史鞘 吮洹;虼思暗謁牡 甘塹謔 髯栽 5諼宓囟 塹諞徽鴝 5諏釧郊聳塹謁氖鞠幀5諂吆細鞘塹諂呔懟5詘送ㄎ 煌潦恰5諼遄 渥 轡 蛔 轡﹥還省=穹鴣鏨嗾摺B墼屏鉅淠罟省P歐鶿怠H綬鶉肫怕蕹瞧蚴巢壞謾︰蟪齔且遜暌慌 聳┐鴣舴米*定]汁。佛記當果。時有婆羅門深生不信。佛出舌示彼。方信佛所記不虛。凡舌至鼻際尚不妄語。況覆面輪。廣如經說。至梵世者有語表故。上無語故更不至上。放光者警覺有緣破痴暗故。一一毛孔者表此經慈.悲一乘平等顯皆備故。無數光者具萬德故。遍十方者覆一切故。由多寶佛已證經訖。更不現通。但化佛示現。

    經。釋迦(至)還攝舌相。

    贊曰。此明時節愚者心迷謂是小時。智者情解滿百千歲。轉換其心令彼不覺。又報化之利有殊。聖凡之見有別。又佛現神力實百千歲。佛神力令眾生不覺。然促不延時為論。但說世尊八十入滅。又聖凡眾所聞雖同。經時證道獲悟全別。亦不相違。

    經。一時謦至)地皆六種震動。

    贊曰。第三段謦咳彈指。第四段動地也。論雲謦咳者說偈令聞故。既聞聲已如實修行不放逸故。論雲彈指令覺悟者令修行者覺悟進修故。地動者警策十方未發心者令發心故。謦音去挺反。玉篇咳也聲也。艨喟 礎S衿 嫫病br />
    經。其中眾生(至)牟尼佛。

    贊曰。第五彼見歸依。有三。一睹見生欣。二空聲教示。三依言敬禮。

    經。以種種華香(至)如一佛土。

    贊曰。第六合蓋成帳。第七世界通一初散華後成帳。散華者。聞法華經。合成蓋者。三乘初殊後成于一。覆蓋一切此界生故。世界通一者。智心無礙淨土不殊。唯有一乘更無余故。上表神力八種不同。論唯解三出舌.彈指.謦咳之義余經有五非勝不釋。三多余經無從勝釋之。又此三種正付囑用。所以偏釋。余通非正故不說之。

    經。爾時佛告(至)如說修行。

    贊曰。下言付囑。有五。此中有四。一結前神力無量難思。二為囑累說德難窮。三顯四種皆此經說。一權實之道。二神通之力。三佛所藏理。四智慧深事四結成勸授。

    經。所在國土(至)而般涅。

    贊曰。第五勸隨喜供養。初標後釋。釋由四義故應供養。法身妙理此中具。故蘊道處名道場。成道處.得菩提處.說法處.涅處.道場總也。下三別釋。

    經。爾時世尊(至)現無量神力。

    贊曰。十六頌分二。初四頌神力。後十二頌付囑。此初。有三。一頌標現意。二頌五神力。一頌順佛心。

    經。囑累是經故(至)不可得邊際。

    贊曰。下十二頌付囑。中分三。二標無窮。八半別嘆。後一半結勸。此初也。嘆持經者福以勸眾人。

    經。能持是經者(至)畢竟住一乘。

    贊曰。此別嘆為五。一半見佛。二嘆喜。一得法。一半能說。二半能益。能說之中諸法義者義無礙。名字法無礙。言辭詞無礙。樂說辨才無礙。四無礙滿如風無礙。

    經。是故有智者(至)決定無有疑。

    贊曰。下結勸也。

    囑累品

    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

    來意有二。一依今時經品次第者。付囑有二。上已神力令信付囑。此是摩頂令行付囑。故此品來。二者依本論。此品于普賢品後說。故論雲護法力者。謂普賢品.及後品示現。此手摩頂佛自護法令其流行。故此品來。

    釋名者。囑謂付托累謂重疊。再三付托令其護持故名囑累品。托應作。付應作囑。

    解妨者。為以一手摩諸菩薩頂。為諸菩薩各一手摩耶。答一手一時。神力大故。各一手摩妙用周故。然諸菩薩各見獨摩。由此深心依言領受。

    經。爾時釋迦(至)廣令增益。

    贊曰。品文分四。一如來付囑。二菩薩敬受。三令塔等還。四眾皆歡喜。初中有三。初三業加持付囑令行此經。二若有眾生不信受者下。若不信受此經令行余經。三汝等若能如是下。結成勸意為報佛恩。初文又三。初以手摩頂付令流布。廣作饒益。次復摩頂付令受持。普令聞知。後釋所以勸令演說。此初也。初二段以身語加。後一段意業加。此初以右手。摩者示大吉祥故。龍樹解雲。余經非秘密。唯法華秘密說二乘作佛。唯大菩薩能用行之。如大良醫方能用毒。

    經。如是三摩(至)普得聞知。

    贊曰。復手摩頂付令受持普令聞知。至三摩者令受殷勤法皆三故。傳燈之法必重付故。

    經。所以者何(至)自然智慧。

    贊曰。下釋所以勸令演說。意業加持有三。一明已三不善根已盡能施智慧。二顯佛能為大施主勸隨勿慳。三教以施化令得佛慧。此初也。慈悲故無與樂故拔苦。無慳吝故無貪。何曾惜法。無所畏故。無痴作決定說故。能與佛智種智也。如來智一切智也。此二任運無師而得名自然智。或前二有為智。後一無為智名自然智。

    經。如來是(至)勿生慳吝。

    贊曰。顯佛能為大施主勸隨勿吝。成實論說。慳有五種。一住處慳.二家慳.三施慳.四稱贊慳.五法慳。住處慳者于已住處生慳念言。我獨住此令我自在不用余人。此有五種。一于未來諸善比丘不欲令來。二于已來諸善比丘。恚不喜。三欲令早去。四藏僧施物不欲與之。五于僧施物生我所心計為恩德。是人于彼共有法中尚不能舍。何況自身所有諸物。故于解脫終無有分。家慳者于往還家生慳想言。我于此家常獨入出不用余人。設有余人令我最勝。此亦有五。一白衣有不吉事與之同憂。二彼有利事與之同喜。三喜白衣有勝富貴。四斷受者令不得施。五生其家為廁中鬼及諸惡處。施慳者于他施物生慳吝想。令我于此獨得施物余人不得。設令與之勿復過我。此亦有五。一常乏資生。二令施者不得為福。三令受者不得財利。四毀訾善人。五心常憂惱故當生地獄。設生人天常處貧薄。稱贊慳者于他稱贊生慳吝心。令獨贊我莫贊余人。設贊余人莫使勝我。此亦有五。一聞贊余人心常憂動。二訾毀善人。三自高卑他。四常被惡名。五于未來百千世中無有淨心。法慳者于正法中生慳吝想。令我獨知十二部經莫使他知。設令他知莫使勝我。又自知義秘而不說。此過有七。一所生常盲。二常愚痴。三多怨中生不得自在。四退失聖胎。五諸佛怨賊。六善人遠離。七無惡不造。由有如是種種過失故勸勿慳也。世尊能行三種舍故。與一切生是大施主。故應學我。

    經。于未來世(至)得佛慧故。

    贊曰。教以施化令得佛慧。

    經。若有眾生(至)示教利喜。

    贊曰。若不信此經令行余經。謂遇二乘化此妙法。如其不信。且說般若大乘深法調伏其心。後化此法。

    經。汝等若能(至)諸佛之恩。

    贊曰。結成勸意。佛意欲令人作佛故。設種種門。

    經。時諸菩薩(至)願不有慮。

    贊曰。第二大段菩薩敬受。分為二段。三業敬領。

    經。爾時(至)還可如故。

    贊曰。第三大段令塔等還。自此已後更無還處。故知此品應在經終。

    經。說是語時(至)皆大歡喜。

    贊曰。第四大段眾皆歡喜聞贊法勝。付授丁寧。所以歡喜。非見遣化佛等還所以歡喜。準此故應席便散也。天親菩薩釋伽耶山頂經歡喜奉行有三義。一說者清淨。以于諸法得自在故。二所說法清淨。以如實證知清淨法體故。三所依說法得果清淨。以得淨妙境界故。如經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藥王菩薩本事品

    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

    來意者。上之二品既明付授。下之六品受命流通。準本論文分之為五。藥王自行苦行力以流通妙音教化眾生行苦行力以流通。觀音.陀羅尼護眾生諸難力以流通。妙莊嚴王功德勝力以流通。普賢.囑累護法力以流通囑累既在前陳。護法但唯有一。藥王時雖在會。說其過去燒身燃臂。自行苦行以流通正法。利益時會。故此品來。

    釋名者。藥者能去疾之神功。王者有自在之威力。本者因由。事者體業。今此菩薩願為藥樹。療八塵之痼疾除七漏之深。勢力無雙威神罕匹。故名藥王菩薩。今此品中敘彼本因修行之事。以利時會。名藥王菩薩本事品。

    解妨者。問菩薩願力神功皆等。何故唯此獨名藥王。答論功據行果實無差。願利.修因昔亦微別。只如救生拔苦行願菩薩皆同。觀音獨得救名。藥王何妨偏勝。

    經。爾時宿王(至)聞皆歡喜。

    贊曰。此品之中大文分六。初宿王華發問。二如來為答。三若復有人以七寶滿三千大千下。贊經妙德四宿王華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者下。嘆勝付授。五時眾獲益。六多寶贊揚。此二俱在品末。此初文有三。初問。次請。後辨請意。宿王華問者。宿世已來持法華經。如王自在。故寶雲經說。菩薩有十法名大藥樹。譬如藥樹名曰善見。若有眾生得其根睫枝葉華果。亦有見色聞香嘗味得觸。遇此十法病皆除愈。菩薩亦爾。從初發心。為諸眾生有種種煩惱病。有依施戒忍勤定慧而得活者。有依見法.有聞聲.有知味.有同事而得活者。菩薩隨應導利令益。故說菩薩名為藥樹。能除煩惱病得慧命活故。游者游化利益方法。濟利眾生是。若干等者問苦行差別。燒身燃臂供養正法是。

    經。爾時佛告(至)說法華經。

    贊曰。下如來為答。有四。一敘時。二明佛。三顯修行。四會古今。此初二也。佛中有七。一名號。二眷屬。三住壽。四無惡。五土相。六莊嚴台樹。七所說經法。

    經。是一切眾生(至)色身三昧。

    贊曰。下第三修行。有三。一精進得定。二供養佛法。三供養舍利。此初也。得此定已能隨樂現身。初地即得。八地自在。十平等中能隨眾生所樂示現。初地得故。無垢稱經亦有此菩薩。

    經。得此三昧已(至)及法華經。

    贊曰。下第二供養佛法。有七。一喜念供養。二入定起通。三又思不足。四燃身供養。五光明遠照。六諸佛同贊。七燃身時節。此初也。

    經。即時入是(至)以供養佛。

    贊曰。二人定起通有三。初入定雨華。二雨釤礎H旰4稅斷恪br />
    經。作是供養已(至)以身供養。

    贊曰。三又思不足。

    經。即服諸香(至)而自燃身。

    贊曰。四燃身供養。有三。一服香油。二明年歲。三正燃身。

    經。光明遍照(至)諸如來故。

    贊曰。此中有二。第五光明遠照。第六諸佛同贊。同贊中有三。一標真贊。二比贊。三結成贊。

    經。作是語已(至)其身乃盡。

    贊曰。第七時節。有二。初默後時。

    經。一切眾生(至)忽然化生。

    贊曰。明修行中。下第三供養舍利。有十四。一生處。二說法。三啟白。四詣佛。五付囑。六入滅。七起塔。八思告。九燃臂。十利益。十一眾生悲惱。十二自誓。十三願滿。十四感生瑞應。此初也。

    經。即為其父(至)舍所愛之身。

    贊曰。二說法。

    經。說是偈(至)供養此佛。

    贊曰。三啟白。初白前事。後白請往。初文有三。一論佛在。二得總持三聞勝法。甄迦羅等者。俱舍論第十二卷說。數有六十忘失余八。以十漸積至第十六名矜羯羅。第十七名大矜羯羅。第十八名頻跋羅。第十九名大頻跋羅。第二十名阿芻婆。第二十一名大阿芻婆。此總三種。即是十六.十八.二十數也。

    經。白已即坐(至)猶故在世。

    贊曰。四詣佛有三。初往。次贊。後白。

    經。爾時日月(至)若干千塔。

    贊曰。五付囑。有四。一唱滅。二法付。三界付。四體付。依僧律有舍利者名為塔婆。無舍利者說為支提。瑜伽等中若有舍利名堵婆。若無舍利但名制多。無塔婆稱訛也。

    經。如是日月(至)入于涅。

    贊曰。六入滅也。華嚴經雲。究竟佛事已有十種義示現入大涅。一明一切行悉無常故。二明一切有為非安隱故。三明涅趣最安隱故。四明般涅遠離一切諸怖畏故。五以諸人天樂著色身明色身無常是磨滅法。令彼求住淨法身故。六明無常力強不可轉故。七明有為法。不自在故。八明三界法悉如壞器無堅牢故。九明般涅最為真實不可壞故。十明般涅遠離生死非起滅故。以此十義示現涅。

    經。爾時一切(至)懸眾寶鈴。

    贊曰。七起塔有三。一悲戀。二燒身。三起塔。此他受用故量極高。

    經。爾時一切(至)明德佛舍利。

    贊曰。八思告。有二。初思後告。

    經。作是語已(至)自然還復。

    贊曰。此中有五。九燃臂。十利益。十一眾生悲惱。十二自誓。十三願滿。

    經。由斯菩薩(至)得未曾有。

    贊曰。第十四感生瑞應。有三。一因由。二瑞應。三得未曾有。

    經。佛告宿王華(至)而供養者。

    贊曰。下第二大段如來答中。第四會古今。有三。初會。次嘆。後勸。

    經。若復有人(至)其福最多。

    贊曰。下品第三大段贊經妙德。有四。一量勝。二譬如下比喻勝。三此經能救下作用勝。四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若自書下無邊勝。此初也。

    經。宿王華(至)諸經中王。

    贊曰。第二比喻勝文。中有十。一幽廣勝。二高顯殊勝。三了達勝。四除惑勝。五威勢勝。六自在勝。七出生勝。八契理勝或名人法勝。九二利勝。十圓德勝。其契理勝中有法有人。計此人文應最後說。文便故來。須陀洹雲預流預聖流故。斯陀含雲一往來。唯有一生往來生死。便成應果名為一來。阿那含雲不還。欲界業盡。必不還生于欲界中。故雲不還。

    經。宿王華(至)充滿其願。

    贊曰。下第三作用勝。有三。一法。二喻。三合。此初有三句。初能除惑業次能除苦果。後能滿善願。又發心修行得果為三。又總別離惡攝善為三。

    經。如清涼池(至)如炬除暗。

    贊曰。此喻說有十二。一充願。二道成。三具慚愧四得導師。五得歸趣。六越生死。七除煩惱。八得智慧。九獲聖財。十有承稟。十一知寶所。十二破痴暗。隨其所應配前三句。

    經。此法華經(至)生死之縛。

    贊曰。此合說也。離苦痛除眾苦為初句。解生死縛謂除惑業為第二句。不合于前充滿其願或除當苦.現苦.苦因如次配之。

    經。若人得聞(至)亦復無量。

    贊曰。第四無邊勝有二。一聞書功德無邊。二供養功德無邊。得無邊邊不得有邊邊故名佛不得。

    經。宿王華(至)後不復受。

    贊曰。下品第四段嘆勝付囑。有七。一標聞勝。二轉女身。三生淨土。四隨喜獲福。五正明付囑。六令守護。七勸供持。此初二也。

    經。若如來滅後(至)與汝等者。

    贊曰。三生淨土有五。一生淨土。二離煩惱。三得神通。四見多佛。五佛遙贊佛。遙贊中有五。一嘆福無邊。二嘆德無邊。三能破煩惱。四共為守護。五明最勝方便攝引。雲菩薩慧無與汝等。

    經。宿王華(至)如上所說。

    贊曰。四隨喜獲福。

    經。是故宿王華(至)不老不死。

    贊曰。此中有二。第五正明付囑。第六令守護。守護中。初標後釋。後五百歲者大集經雲。佛滅度後初五百年解脫堅固。第二五百年禪定堅固。第三五百年多聞堅固。第四五百年福德堅固。第五五百年斗諍堅固。皆以五百年為類記之。故言滅後後五百歲。或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于像法後其初末法五百年中。

    經。宿王華(至)恭敬心。

    贊曰。第七勸供持。有三。一散華。二心念。三結成。

    經。說是藥王(至)一切眾生。

    贊曰。品第五段時眾獲益。第六段多寶贊嘆。◎

    法華玄贊卷第十(本)

    保安三年十二月十二日以興福寺圓如房本法隆寺僧覺印移點已了。

    本(【TO】)者皆此點本也高名書也雲雲為令法久住往生極樂也。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十(末)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妙音菩薩品

    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

    來意者。論雲教化眾生行苦行力者。妙音品示現。妙音現居東土密在此方。本傳法華教行苦行。今放光召集以示眾人。勸發勝心弘通經法。故此品來。

    釋名者。音謂音聲。妙謂殊妙。昔住因中好設樂以供佛。今居果位善說法以利生。雙彰業.德以標其名故稱妙音菩薩。此品明彼事故名妙音菩薩品。

    解妨者。何故須召妙音以為此品。答藥王此方苦行自勸眾生。未有他土上人他方勸說。故召妙音遠方行法。勸他苦行故須召之。

    經。爾時釋迦(至)白豪相光。

    贊曰。品文分四。一神光往召。二妙音來至。三事訖還國。四時眾得道。初文有二初放光後所至。此初也。放肉髻之光彰召大人之相。放眉間之光表為此經故命。

    經。遍照東方(至)遍照其國。

    贊曰。此所至有三。一方處。二佛國。三結照。佛國有三。一國名。二佛號。三化利。

    經。爾時一切(至)甚深智慧。

    贊曰。下品第二大段妙音來至。有三。一彼來。二于是妙音不起于座下至此。三爾時華德菩薩白佛下化行。初文復四。一敘德。二請來。三佛誡。四承敕。敘德復四。一勝因早植。二善友夙逢。三般若先圓。四等持已滿。此即初三。

    經。得妙幢相(至)諸大三昧。

    贊曰。四等持已滿。有二。初列十六等持。後結無量。一妙幢相者如幢高顯眾德莊嚴。二法華者達一乘理。三淨德者斷障染得勝德。四宿王戲者宿謂星像。王謂自在。戲謂游樂。謂得自在能現眾像。猶如星宿常入游戲以利眾生。五無緣者謂滅盡定或無所緣定。離攀緣故。六智印者謂真如空理為智印故。或以智為印刊定是非真妄等故。七解眾生語言者發詞無礙解定八。集一切功德者謂集福王定。九清淨者能生七淨九淨四淨等故。四淨者所依淨.所緣淨.心淨.智淨。十神通游戲者能起大神通故。十一慧炬者照明真俗諸境界故。十二莊嚴王者能具內.外二莊嚴故。十三淨光明者放神光故。十四淨藏者含眾德故。十五不共三昧者不共二乘得故。十六日旋者如日明朗巡照四生故。此皆第十地菩薩之所游履。多第四定。以殊勝故。

    經。釋迦牟尼佛(至)藥上菩薩。

    贊曰。二請來也。

    經。爾時淨華(至)生下劣想。

    贊曰。三佛誡有四。一總誡。二敘他劣。三彰自勝。四結誡。此中但論自勝.他劣以為誡之。如思益經中。思惟梵天菩薩欲來娑婆世界。日月光佛告思益言。汝應以十法游于彼土。一于毀于譽心無增減。二聞善聞惡心無分別。三于愚于智等以悲心。四于上下眾生意常平等。五于供養.輕毀心無有二。六于他闕.失不見其過。七見種種乘皆是一乘。八聞三惡道亦勿驚懼。九于諸菩薩生世尊想。十佛出五濁生希有想。無垢稱經香台佛誡大勢類同。

    經。妙音菩薩(至)智慧莊嚴。

    贊曰。四承敕。有三。如來之力總也。後二別也。

    經。于是妙音(至)以為其台。

    贊曰。下第二至此。文有十一。此初豫來華現。

    經。爾時文殊(至)以為其台。

    贊曰。第二文殊問由。

    經。爾時釋迦(至)听法華經。

    贊曰。第三佛說所以。

    經。文殊師利(至)令我得見。

    贊曰。第四文殊問行。有三。一問福慧。二問入何定。三依定方能見。請通力加被來令我得見。示相不知。實久已識。

    經。爾時釋迦(至)而現其相。

    贊曰。第五釋迦垂答。

    經。爾時多寶佛(至)欲見汝身。

    贊曰。第六多寶召命。

    經。于時妙音(至)不鼓自鳴。

    贊曰。下第七妙音至此。有四。一來數。二所經。三身相。四至此。即初二文。

    經。是菩薩目(至)堅固之身。

    贊曰。第三身相有八德。一目淨。無垢稱經雲。目淨修廣妙端嚴。皎如青紺蓮華葉。二面圓皎。三身色。四莊嚴。五威德。六光明。七相具。八堅固。

    經。入七寶(至)耆崛山。

    贊曰。第四至此。

    經。到已下華(至)堪忍久住不。

    贊曰。第八下台禮問。有二。初禮獻後請問。請問有四。一問佛身有五句。二問眾生有七句。三問魔隨化有一句。四問多寶有二句一。問來。二起居。

    經。世尊我今(至)示我令見。

    贊曰。第九請見多寶。多寶.釋迦雖同塔坐。神力映蔽令其不見。故請見之。

    經。爾時釋迦(至)故來至此。

    贊曰。第十釋迦為請。十一多寶贊揚。

    經。爾時華德(至)有是神力。

    贊曰。下大段第三明化行。有五。初華德問因。二如來具告。三贊問修定。四佛後答之。五時眾獲益。此初也。

    經。佛告華德(至)有是神力。

    贊曰。下第二如來具告。有五。一示往因。二會今果。三久遇諸佛。四廣行利行。五結答所由。此初。有三。一佛。二行。三結。

    經。華德于汝(至)摩訶薩是。

    贊曰。二會今果。

    經。華德是妙音(至)那由他佛。

    贊曰。三久遇諸佛。

    經。華德汝但(至)無所損減。

    贊曰。下第四廣行利行。有二。初在此方後在十方。此初。有四。一標現身說法。二別顯現身說法。三結成化者。四智慧無損。別顯現身說法中有二。一隨宜現十八類身說法。二為拔苦難現身說法。

    經。是菩薩以若干(至)示現滅度。

    贊曰。此在十方現身說法。有三。初標例在十方利益。二隨根所宜現身說法。三結成身說。

    經。華德妙音(至)其事如是。

    贊曰。第五結答所由。

    經。爾時華德(至)無量眾生。

    贊曰。第三贊問修定。第四佛復答之。

    經。說是妙音(至)及陀羅尼。

    贊曰。明化行中第五時眾獲益。由聞化行曲獲勝利。

    經。爾時妙音(至)色身三昧。

    贊曰。品第三段事訖還國。有三。一標還國。二所經相。三至已白益。

    經。說是妙音(至)法華三昧。

    贊曰。品第四段時眾得道。都聞一品遂獲勝益。

    觀世音普門品

    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

    來意者。論雲救眾生諸難力者。謂觀世音。陀羅尼品示現。觀音救未發心眾生難。令離眾苦發心持經。陀羅尼救已發心持經者難。令離苦持經。又觀音以天眼.天耳.他心三通護持經者難。陀羅尼二聖二天十神。以明咒護持經者難。又觀音念人救難。陀羅尼誦法救難。持經之力已離眾難。若不加以易救之方恐難修持經之業。故以易功助成難業。以勸持經故此品來。

    釋名者。觀音古寬反。又古段反。今從初。觀者察義。俯救悲慧。世者可破壞義。體即生死有情世間。音謂音聲有情語業。世間有情起音聲以歸念。菩薩以大悲慧。俯觀隨救名觀世音。正義應雲觀自在。諸三業歸依必六通垂化。無暇危苦飛輪摧拔。作不請友為應病醫。攝利難思名觀自在。菩薩如前。普者平等遍滿義。門者入出之由處。諸三業歸依必六通垂救平等。示此出苦入樂所由處所故名普門。神通.記說.教誡三輪為離苦之處所。作入寂之因由。是普門體。然有苦者多發聲以歸念。大悲者必應念以臨拯。故名觀音。此品廣明故名觀世音普門品。

    解妨者。問菩薩大悲觀苦即救。何故待念後方垂愍。答生無心而佛救。大聖之所不通。自發意而緣。群聖之所同範。先因自業後方藉緣。自既不修緣何所作。故待歸念方始救之。設雖自修未解方便。要假良友示苦方滅。問一切菩薩皆有此能。何故觀音獨包彼號。答本願不同利事別故。紹繼無量壽佛當作寶光功德山王佛。故偏舉之。

    經。爾時無盡意(至)名觀世音。

    贊曰。品文分四。一問答名因。二問答化行。三持地贊嘆。四結成時益。初二文有頌。初文有三。一問名因。二答字義。三量持名功德勝劣。此初也。無盡意者阿差末經說。行六度四攝等種種行誓度眾生。眾生界盡菩薩之意乃盡。眾生未盡菩薩之意無盡。故名無盡意。十地經中以十盡句成諸大願。一一切眾生界盡。二世界盡。三虛空盡。四法界盡。五涅界盡。六佛出世界盡。七如來智界盡。八心所緣界盡。九佛境界智入界盡。十世界轉法輪智轉界盡。且如眾生界盡我願乃盡。如是眾生界不盡。我願亦不盡。乃至。第九佛智證入一切境界都盡。第十轉法輪智轉諸法盡。我願亦不盡。無垢稱經雲。雖得佛道轉于法輪。而不舍于菩薩之道是名菩薩行。故此菩薩名無盡意。雖諸菩薩願行皆同。諸號有殊願各別故。欲明此經能令行願皆亦無盡。問名者欲令憑念以息苦。問行者欲令修行以希樂。

    經。佛告無盡意(至)皆得解脫。

    贊曰。下答字義。有三。初語業歸依。以天耳通尋聲拔濟。次若有眾生多于淫欲下。意業歸依。以他心通觀心拔濟。後若有女人設欲求男下。身業歸依。天眼通觀色拔濟。初文有三。初總標有苦稱名即脫。次別顯有厄稱名皆脫。後結告威神巍巍若是。此初。即是三途八難一切苦難。只如法琳歸命免七日之刑。濟[工+隹]歸依脫三刀之害。瑜伽第九說業有二。一定異熟業。謂故思業若作若增長業。二不定異熟業。謂故思已作而不增長業。八十九說諸作不增長業。若無追悔不修對治。尚可受果名增長業。若追悔等名不增長業。或先增長業由追悔等名不增長業。如未生怨未追悔前名增長業。追悔已後名不增長業。第六十說依未解脫者建立定受業故。言解脫者謂世道伏斷。乃至得聖成無學等。即同涅經未入佛法名決定業。若入佛法名不定業。對法第七說有五故思造一他所教敕。二他所勸請。三無所了知。四根本執著謂三毒蔽心猛利執著所起諸業。五顛倒分別謂勝無罪所行惡業。于此五中後之二種若作若增長。非不受異熟以思重故。前三雖作而不增長。不必受異熟以思輕故。此言作者謂起作諸業令其現行。增長者謂令習氣展轉增長。由此但說故思業唯有五。瑜伽第九說除十種余名故思。一夢。二無知。三無故思。四不利不數。五狂亂。六失念。七非樂欲。八自性無記。九悔所損。十對治所損。除此十外余皆增長。即瑜伽第九說增長業有六者是。其十不增。及六增長不越對法三不增.二增。離合依位分多少故。對法又說決定有三。一作業決定。由宿業力感決定身。于此生中必造此業。朝限決定終不違越。佛等神力亦不能救。二受異熟定即順定受業。果定當受時未定故。不爾佛出應無造惡惡趣眾生。三分位定。謂順三時分位定業。若業道攝者名順定業。加行。後起通定不定。又未悔未對治等名決定業。已悔已對治等名不定業。瑜伽第十說三業。順現.順生.順後受業第六十說四業。一異熟定。二時分定。三二俱定。四二俱不定。唯識亦說四謂三時.及不定。顯揚第九說五種謂順三時。及受報定.作業決定。皆如瑜伽第九略纂說。恐繁且止。

    故念觀音良緣滋潤。自心悔愧苦惱皆脫。亦有釋言。其不增長及不定業可得轉滅。其三時決定業.及報定時不定者。但能令輕非全令滅盡。金剛般若雲。先世罪業應墮惡道。由持經故為人輕賤。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菩提。不雲全滅。又賢愚經鴦掘摩羅雖得阿羅漢。為現業有果故為火所燒又說迦毗羅城除一童子。自余男女盡是初果聖人。不應為彼琉璃所殺。其決定造業佛尚不排。況受果耶。在解脫人名不定者依不定業說。此亦不然。若得阿羅漢一切不善盡。何業受果耶。在初二果不善未盡。不障彼果何妨亦受。般若經中不說滅盡舉心微者。至誠懇切受持彼經一切不受。若不爾者。五無間罪皆決定業。未生怨王如何悔已一切不受。十地論雲。一感報定二作業定。諸佛威神所不能轉者。說自不發悔愧之心不入聖道者業果決定。非悔愧已可名定業。法句經言。非空非海中非入岩穴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難。亦據不逢佛菩薩等起悔愧心而入道者。決定業報。由此業報差別經說。若業增上心作無慚無愧。作已更作無心改悔。是業決定。若業非增上心作。雖作惡業常懷慚愧。是業不定。但知諸業非悔非道之所損伏可有受果被損。便無受果之義。然經說指.及阿羅漢猶受業果者。時猶住凡或初二果。今身必定得阿羅漢從當為名。非受果時名阿羅漢。又遇良緣要自發心。悔愧入聖道罪業方排。雖遇良緣無心悔愧亦不入聖。乃至諸佛亦不能轉。迦毗羅城釋種被殺。雖得初果別報業在初果不排。又非听聞大乘悔愧懇切深心。故受先業。脫聞大乘勵懇深悔亦不被殺。得阿羅漢一切不受。設有被殺非業果故。不爾指殺人滿千唯少于一雲何得聖。又無悔愧.及伏.斷滅諸罪業者。有情便無得受聖期。由此故知初說為善。應同涅.瑜伽為正。

    經。若有持是(至)名觀世音。

    贊曰。下第二別顯有厄稱名皆脫。有七段分二。初三火.水.風三災。後四雜災。此初也。火大小俱傷。念名一切不燒。水深方可損故得于淺處。輕風不損重者方傷。黑風必損于人。所以偏說逢遇設風非黑何妨亦損。風中有四。一求寶遇風。二善人教念。三免災難。四結名因。船舟也。舫音有二府妄反補浪反。玉篇亦舟也。並兩舟為舫。

    經。若復有人(至)即得解脫。

    贊曰。此四雜災。一刑罰不傷。二非人不害。三撿系解脫。四怨賊不損。在手曰在腳曰械。即桎梏也。木在項名枷鐵在項.腰名鎖。撿者攝錄。也察也。系者牢閉。拘也縛也。智度論雲如風不入實如水不上行。虛空不受害。無業亦如是。如何無罪橫被囚殃。此據現在不作名為無罪。非先不作。火宅頌言謗經之人若他返逆.抄劫竊盜。如是等罪橫羅其殃。由先謗經故知有罪。怨賊不損中有四。一經難處。二勸念名。三依命。四解脫。首楞嚴經佛告堅意有一藥樹名曰滅除。大軍斗時有無量人為毒箭中。是時良醫持藥王樹用涂鼓面。于眾人中擊之出聲。無量毒箭一時自拔。諸佛菩薩住首楞嚴三昧力故。有人稱名憶念之者。無量罪垢自然除滅。如一醍醐能愈眾患。

    經。無盡意(至)巍巍如是。

    贊曰。結告威神。巍巍大貌。

    經。若有眾生(至)常應心念。

    贊曰。此意業歸依。以他心通觀心拔濟。有二。初觀三意。後結威神。且舉三毒非唯爾所。一切煩惱念皆滅故。

    經。若有女人(至)菩薩名號。

    贊曰。此身業歸依。以天眼通觀色拔濟。拔濟有二。初觀二身業。後結福勸持。非唯爾業且逐情舉。

    經。無盡意(至)福德之利。

    贊曰。第三量持名功德勝劣。有四。一問。二答。三成。四結。本論量六十二恆河沙佛。此經復雲六十二恆河沙菩薩。此有二解。一雲經是論錯。菩薩.菩薩而為比。何得以佛比量菩薩。只如十輪經中但以地藏比量彌勒.文殊.觀音亦不比量諸佛。若不爾者應佛功德少于菩薩。二雲依論亦無爽。觀音久已成佛不舍菩薩行故示為菩薩。何得不比如來。只如觀音成佛功德國土勝無量壽。一切佛身豈勝劣耶。故知但是勸信之語。雖經比菩薩。論解設比諸佛亦無過咎。二俱無失。論解成中有二釋。一信力。二畢竟知。信力有二。一求我身如觀音畢竟信故。謂求我六十二億恆河沙佛身與觀音。信心無異。所求聖數多少雖殊功德無別。因心等故。二者生恭敬心。如彼功德我亦畢竟得故。謂如彼觀音身久已成佛故智慧功德。我六十二億恆河沙佛亦畢竟得此諸佛功德。信佛菩薩功德不異故。此二是信力。初不觀境多少勝劣但信心等。後觀境多少雖殊。功德無別。恭敬信心亦無有二。故福無別。第二畢竟知者決定知法界故。此由觀音已得畢竟知法界故與佛無異。能證法界平等無二。故成福等。法界即法性。入初地菩薩能證一切佛菩薩等平等身故。平等身者謂真如法身。況十地滿是故受持觀世音名。與六十二億恆河沙佛功德無別。不爾菩薩豈勝佛耶。且將爾許贊勸發心十輪經第一卷說。假使于彌勒.妙吉祥.觀自在.普賢之類而為上首。伽沙等諸大菩薩。于百劫中至心歸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求諸所願。不如有人于一念頃至心歸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地藏菩薩。求諸所願速得滿足。又復如是末代眾生于諸有緣所宜聞故。所以偏贊。不爾菩薩亦應勝佛。等位菩薩應有勝劣。

    經。無盡意(至)其事雲何。

    贊曰。下第二大段問答化行。有四。一問。二答。三奉獻。四結告。此初也。游者自利即是神通。為說法者教化他利。方便之力者謂上二種是。智慧巧用應物心以濟拔。

    經。佛告(至)而為說法。

    贊曰。下第二答。有三。初身化說法。次結前勸示。後能濟急難。此初也。合十九種分為八類應聖身有三。應天身有六。應君臣有五心平性直語實行敦。齒邁財盈。名為長者。守道自恬寡欲蘊德。名為居士處位蒞人名曰宰官。應四眾有一。應婦女有一。應童男女有一。應八部有一。應執金剛神有一。手執金剛觀音異像。

    經。無盡意(至)施無畏者。

    贊曰。此中有二。一結前勸示。二能濟急難。檀度有三。一財。二無畏。三說法。說法法施也。濟難無畏施也。令得珍寶等財施也。

    經。無盡意(至)多寶佛塔。

    贊曰。第三奉獻。有七。一白佛。二奉獻。三觀音不受。四申白請受。五佛敕令受。六觀音受之。七轉施供養。福田難遇故施順道理故真正行故求菩提故名為法施不受有三。一少欲。二法爾。三轉施。恐乖彼心所以不受。大莊嚴論偈曰若能展手施此手名嚴勝受者能縮手嚴勝復過彼若言我施與是語價難量受者言我足難量更過彼天請問經佛亦說言。施者名得利。受者名失利。是故菩薩不為受之。愍四眾故為受之者。一令隨喜。二令學行拔苦惱故。名為愍之。

    經。無盡意(至)娑婆世界。

    贊曰。第四結告也。

    經。爾時(至)名為觀世音。

    贊曰。下重頌前名.行二義。分二。初一頌問。後二十五頌答。此初也。但問名因兼答化行。

    經。具足妙相尊(至)能滅諸有苦。

    贊曰。下佛告。中分四。初三頌總標許說。次十二頌正答名因。次三頌答化行。後七頌嘆德勸歸。此初分三。初一頌敘答總標應諸方所名.行雙說。次一頌談往因.行發願逢緣長劫修行不思議行也。後一頌許陳名.行。耳目曾經心。念無謬定能滅苦。

    經。假使興害意(至)應時得消散。

    贊曰。此十二頌正答名因。分九。一除火難。一除水難。二除山難。二除刀難。一除拘摯難。一除詛詈難。咒囑也。以善惡之辭相囑曰咒。詛阻也。使人行事阻限于言有作咀咀嚼也。非此義。如巧醫師初動其病後令痊愈。故初著本人後令發勝意。一除非人難。二除惡獸難一除天災難。雲雷鼓雷鼓西域呼為雲聲。掣電此方解雲陰陽激耀。釋名雲掣引也。電殄也。謂乍見即殄滅。關中名電。吳人謂䃱。上息念反。下大念反。雹者鄭玄注禮記陽為雨陰氣脅之凝而為雹。

    經。眾生被困厄(至)以漸悉令滅。

    贊曰。此答化行。一頌總標除苦。一頌能現諸身。一頌別示除苦。

    經。真觀清淨觀(至)是故應頂禮。

    贊曰。此後七頌嘆德勸歸。分六一。標五觀勸願常瞻。有本作當非也。現常願之非當始願。一明大智能滅災難。一明法施能除煩惱。大悲制戒如似雷震言警勸也。方言戒備也。古文作誡。慈意普覆如妙大雲。有本作慈音者此寫錯也。梵雲梅炖├槍省R晃尬肥├牢貳R幻韃剖├犢嚶倘綰3薄1囟ㄓκ蹦 鷸羈唷R蚓 鵡畬擻形逡簟C鉅粲肜幀9  慰唷h笠羯罹弧3幣粲κ薄Jチ舫鍪饋︰蠖澳禮能滅苦厄也)。

    經。爾時持地(至)功德不少。

    贊曰。品第三段持地贊嘆。寶雲經菩薩有十法名為持地三昧。一如地廣大無量無邊。菩薩亦爾。功德.智慧.莊嚴.願行.無量無邊。二如地眾生依止各隨所欲稱意拯給周濟無礙。菩薩亦爾。六度眾具皆悉與之心無限礙。三如地無好惡加報不忻無恨菩薩亦爾。育養眾生如不望報。四如地天注雲雨普皆容受無不堪持。菩薩亦爾。一切諸佛興大悲雲普澍法雨。如其所說悉能容持。五如地一切草木叢林.及與眾生行住坐臥.皆悉依之。菩薩亦爾。一切眾生修行善趣.二乘學法.涅.皆因菩薩而有。六如地一切種子依生。菩薩亦爾。一切善業天人種子。皆依菩薩而得生長。七如地能出一切眾寶。菩薩亦爾。功德善寶一切樂具皆出菩薩。八如地出眾妙藥能療眾病。菩薩亦爾。能出一切法藥能除一切諸煩惱病。九如地風不能動。繩蚋蜂蠍不能虧損菩薩亦爾。一切內外諸緣逼惱不能擾動。十如地師子哮吼龍象雷電不能驚怖。菩薩亦爾。一切外道九十五種所不能動具此十事菩薩名為持地三昧得持地三昧故名為持地。或修持十地名為持地。言自在者。攝論華嚴皆說十種。華嚴雲。一壽自在無邊劫住故。二心自在出無數定入深智故。三莊嚴自在能嚴一切剎土故攝論名眾具自在。四業自在隨時受報故。五生自在于一切剎示現生故。六解脫自在見一切界諸佛滿故攝論名勝解自在。七欲自在隨時剎土成菩提故。八神力自在示現一切神變故。九法自在示現無量無邊法門故。十智自在于念念中示現覺悟如來十力無所畏故。然與攝論解釋小殊。行六度得廣如攝論。今此即神力自在。普示諸門故。

    經。佛說是(至)三菩提心。

    贊曰。第四段結成時益。

    陀羅尼品

    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

    來意者。論雲為護眾生諸難。如前已釋。

    釋名者。梵雲陀羅尼此雲總持。念.慧為體以少略密無義文字神力加持威靈莫匹。摧邪殄惡樹正揚善故名陀羅尼。此品明之故名陀羅尼品。

    解妨者。問總持有四為得法.義.辨才.詞無礙解如次。說四。此說何者。答上來長行法.義持。今此咒持。為護前二所以明之。無得無生忍總持也。

    經。爾時藥王(至)功德甚多。

    贊曰。品文分三。初明持經之福。次明神咒之方。後明時眾獲益。此初。有二。初問後答。答中有三。一返問。二直答。三佛說。

    經。爾時藥王(至)多所饒益。

    贊曰。下明神咒之方。有五。合為三類。初二聖。次二天後。十神。此初聖有四。一標。二說。三結勝。四佛贊。

    經。爾時勇施(至)是諸佛已。

    贊曰。第二聖有四。初標。二功能。三正說。四結勝。

    經。爾時毗沙門(至)無諸衰患。

    贊曰。下二天。中初文有三。初標。次說。後結勝。毗沙門者此雲多聞。四天王中北方之天也。常贊佛法。

    經。爾時持國(至)是諸佛已。

    贊曰。第二天王。有三。初標。次說。後結勝。此即東面天王。

    經。爾時有羅剎女(至)如是法師。

    贊曰。此十神。有七。一標名。二請說。三正說四勸勿惱法師。五更說偈喻罪。六請身護。七佛贊揚。有三初總贊。次別贊。後勸贊。

    經。說是陀羅尼(至)無生法忍。

    贊曰。品第三段時眾獲益。

    妙莊嚴王本事品

    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

    來意有二。一者論雲功德勝力者。妙莊嚴王品示現。此明淨藏.淨眼持法華經。因圓道著功德勝力。回邪見之父王得當來之佛記皆由法華功德之力。說彼本緣利益時會故此品來。二者前妙音品明華德菩薩請問妙音所得三昧。因此自得法華三昧。今妙莊嚴王即是華德。未得三昧已前為妙莊嚴本著邪見。今明二子勸說父王為善知識不簡怨親。以示眾人令弘此經。故此品來。

    釋名者。在俗皇貴妙珍綺以飾容回邪入正勝法寶而瑩體。故名妙莊嚴王。宿世因緣故名本事。

    解妨者。問此品正明淨藏。淨眼為善知識。何故不以為品名耶。答由功德勝回邪入正妙莊嚴王身。非二子故。雖為善友父藉功德身入正故。又前華德即妙莊嚴。欲會彼身故以為品。又淨藏.淨眼即藥王.藥上。前已明藥王。恐題名濫故不說之。

    經。爾時佛告(至)劫名喜見。

    贊曰。品文分四。一敘本緣。二會今古。三勸人歸禮。四結成眾益。初文復四。一敘時。二標佛。三明菩薩父子。四廣顯由緒。此初二也。

    經。彼佛法中(至)二名淨眼。

    贊曰。三明菩薩父子。

    經。是二子(至)亦悉通達。

    贊曰。下第四廣明由緒分四。一贊二子之德。二明時佛說法。三時淨藏淨眼下二子化父。四其王即時以國付弟下出家獲益。此初。分三。初標成福智。次別列四德。後列七定。四德者。一六度。二方便善巧有十二。悲心顧戀.了知諸行。欣佛妙智。常處生死輪回不染.熾然精進.此六為內。令以少善感無量果。令以小力攝大善根。憎聖教者除其恚惱。處中住者令其趣入。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脫。此六為外。三四無量。四三十七道品諸三昧中淨者斷障證真故。日星宿者如日大破如星種種破諸暗。故淨光者放大光故。淨色者現諸妙色故。淨照明者照佛法故。長莊嚴者證得功德無萎歇故。大威德者起神通故。

    經。爾時彼佛(至)是法華經。

    贊曰。第二明時佛說法。

    經。時淨藏淨眼(至)宜應听受。

    贊曰。第三二子化父有五。一啟母請詣佛。二母令子化父。三稟教行化。四彼時妙莊嚴王後宮八萬四千人下信心歸佛。五爾時彼佛為王說法下佛應導利。此初有二。初標後釋。爪音側反。正應作爪又作抓者玉篇掏也刮也爪之搔物曰抓。雖聲同非指爪。

    經。母告子言(至)與共俱去。

    贊曰。二母令子化父。

    經。淨藏淨眼(至)此邪見家。

    贊曰。第三稟教行化。有九。一二子恨生。二母令念父。三順言即化。四父見喜問。五二子具答。六父陳欲往。七報母請出。八母遂許之。九白親詣佛。此初也。

    經。母告子言(至)往至佛所。

    贊曰。二母令念父。

    經。于是二子(至)心淨信解。

    贊曰。第三順言行化。初標。次釋。後結。

    經。時父見子(至)我是弟子。

    贊曰。第四父見喜問。第五二子具答。

    經。父語子言(至)願听我出家。

    贊曰。第六父陳欲往。第七報母請出。報母請出有二。初報父信心後請出家。出家寬曠喻虛空也。如契經說。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鶴能遠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十輪經說瞻博迦華雖萎悴。猶勝諸華鮮潔時。破戒惡行諸芻猶勝精進諸外道。由此二子請母出家。

    經。母即告言(至)時亦難遇。

    贊曰。第八母遂許之。第九白親詣佛。有三。初標請。次釋請。後結請。

    經。彼時妙莊嚴王(至)好樂佛法。

    贊曰。子化父中。第四信心歸佛。有三。初明道器堪成。次二子善化。後諸人詣佛。此初二也。道器成中有四。一後宮。二淨眼。三淨藏。四夫人。

    經。于是妙莊嚴王(至)卻住一面。

    贊曰。此諸人詣佛。

    經。爾時彼佛(至)放大光明。

    贊曰。二子化父。中下第五佛應導利有四。一佛善說法。二王解珠施。三王念佛色。四佛問記成。此初二也。

    經。爾時妙莊嚴王(至)功德如是。

    贊曰。第三王念佛色。第四佛問記成。佛問記成中初問。後記。記中有六。初因.二體.三國.四劫.五眾.六土。

    經。其王即時(至)莊嚴三昧。

    贊曰。廣明由緒。中下第四出家獲益。有六。一出家。二修行得定。三升空白佛。四嘆印廣陳。五下空贊願。六說已而出。此初二也。

    經。即升虛空(至)來生我家。

    贊曰。第三升空白佛。有三。初升空。次正白。後結嘆。

    經。爾時雲雷(至)得善知識。

    贊曰。第四嘆印廣陳。有三。初明宿因方遇善友。次釋善友利益之義。後彰善友二子之因。此初也。

    經。其善知識(至)三菩提心。

    贊曰。此釋善友利益之義。有二。初彰示教利喜令證大菩提果。後顯令得見佛發菩提心因。善戒經及菩薩地雲。親近善友者戒無穿缺。多聞.修證.哀愍.無畏.堪忍.無倦.言詞辨了。名善友相。求施利樂于此正知。有力.善權.饒益不舍.大悲無儻。名為善友。所作不虛。威儀圓滿.言行敦肅.無倦.無嫉.儉畜隨舍.諫舉.令憶.教授.教誡.能為說法。是名善友。可為依信。有病無病愛敬供侍.翹問迎禮修和敬業。四事什物不闕應時。謹敬承事問听無動。名為親近。涅經言。善知識者謂佛菩薩闢支佛聲聞人中住方等者。何故名善知識耶。善知識者能教眾生遠離十惡修行十善。以是義故名善知識。

    復次善知識者如法而說如說而行。雲何名為如法而說如說而行。自不殺生教人不殺生乃至自行正見教人行正見。若能如是則得名為真善知識。善男子。如空中月從初一日至十五日漸漸增長。善知識者亦復如是。令諸學人漸遠惡法。增長善法依華嚴經菩薩有十種善知識。何等為十。一能令安住菩提心。二能令修習善根。三能令究竟諸波羅蜜。四能令分別解說一切法。五能令安住成熱一切眾生。六能令具足辨才隨問能答。七能令不著一切生死。八能令于一切劫行菩薩行心無厭倦。九能令安住普賢行。十能令深入一切佛智。又善知識是我父母生長一切諸善根故。又為良藥療眾病故。又為眼目作導明故。又為日月開照出世正覺路故。乃至廣說。是全梵行化令見佛。名是大緣。令發無上大菩提心名是大因。由此因緣令證佛果名作佛事。

    經。大王汝見(至)令住正見。

    贊曰。此彰善友二子之因。

    經。妙莊嚴王(至)如頻婆果。

    贊曰。第五下空贊願。有二。初贊五德。後發六願。此初也。紺音古暗反青赤色也。皎如青紺蓮華葉故。紅環絞飾故言青赤。頻婆果者色丹且潤。故以為喻。

    經。爾時妙莊嚴王(至)諸惡之心。

    贊曰。下發六願中。初總贊佛法。後別發六願。若教若誡二種所行處所。皆悉安隱。眾生離惡而攝善故。

    經。說是語已禮佛而出。

    贊曰。第六說已而出。

    經。佛告大眾(至)菩薩是。

    贊曰。下第二段會今古。

    經。是藥王藥上(至)亦應禮拜。

    贊曰。下第三段勸人歸禮初嘆。後勸。

    經。佛說是(至)得法眼淨。

    贊曰。品第四段結成勝益。對法第九等雲。無間道能遠塵。解脫道能離垢。由二滿故得法眼淨證初果也。

    普賢菩薩勸發品

    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

    來意者。論雲護法力者。普賢品及後品示現。囑累品佛自三周付囑護法。此品菩薩勸發眾人護法故此品來。

    釋名者仁慈慧悟曰賢。德利周備名普此由內證一真外成萬德。所以德利周備仁慈慧悟故名普賢。般若理趣雲。一切有情皆如來藏。普賢菩薩遍自體故。由證普遍賢善之理能證之道名為普賢。故華嚴雲普賢身相依于如如不依佛國。或由內證此普遍賢理。外彰三業無所不賢。故名普賢。此乃自利德為名也。誘獎名勸導生為發。訓誘獎導令信導生名為勸發。此乃利他德也。此品之中明普賢菩薩勸發信心持經入道。故名普賢菩薩勸發品。

    解妨者何故普賢來勸。非余來耶。答欲明信順道證一乘三業舉措無不賢故。

    經。爾時普賢(至)右繞七匝。

    贊曰。品文分六。初普賢來軌。二啟白聞經。三佛告四法。四普賢勸發。五釋迦贊勸。六時眾獲益。此初。有四。一從東而來。二所經之相。三從來徒屬。四到已歸禮華嚴經雲。普賢身相依于如如不依佛國。智度論雲。普賢菩薩一一毛孔。常出諸佛世界及諸菩薩。遍滿十方以化眾生無的住處。今雲從東方來者。就一化身所應見聞眾生為論。寶雲經說。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法名善能作化。一于一佛國身不動。而能遍諸佛剎咨請說法。二于一佛國不動。能遍一切佛國听受深理。三于一佛國不動能遍供養十方諸佛。四于一佛國不動。能遍諸佛國莊嚴菩提悉皆具足。五于一佛國不動。而一切佛國初成佛時。坐于道場菩提樹下。恭敬供養尊重贊嘆。六于一佛國不動。能以自身現一切佛土。坐于道場現成佛道。七于一佛國不動。能現一切佛土轉于法輪。八于一佛國不動。能現一切佛土入于涅。九于一佛國不動。能為一切佛土應受化者悉現其身。十菩薩得無作神通于一切十方佛土。不作變化想。不作神通想。隨諸眾生所應現者悉皆現之。驗此普賢久已成佛。示現為菩薩。勸修妙行。無垢稱雲。雖得佛道轉于法輪。而不舍于菩薩之道。是名菩薩行故。

    經。白佛言(至)是法華經。

    贊曰。第二啟白聞經。有二。初來意後請疑。謂佛在日法尚難得。滅後無主如何得經。得聞.思.修生信順故。又佛在眾生惑輕業薄。可得是經。滅後眾生業厚惑重。如何得經。由難信難聞難思難修故。

    經。佛告普賢(至)必得是經。

    贊曰。第三佛告四法有三。初標。次顯。後結。一為諸佛護念者。謂要根熟。般若論雲善護念諸菩薩為根熟菩薩說。根未熟者聞名未得。根熟便能得教及理。二殖眾德本者。要先雙修福.慧二因。起信等根方得聞等。三入正定聚者。正見決定。四發大悲心救濟眾生。初是資糧道能聞能思。次是加行道能修定觀。次是見道能證深理。後是修道能習能證。依此四位各增上故。又外遇佛護。內修善本。決定不謗.慈悲廣大。並在地前方能于經教.理雙得。然依瑜伽正定聚者要入初地。此說不爾。

    經。爾時普賢(至)濁惡世中。

    贊曰。下第四普賢勸發有四。一明護持。二與現益。三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當生忉利天上下與後益。四有如是等功德利益下結勸發心此初也。大集經月藏分說佛滅度後初五百年解脫堅固。第二五百年禪定堅固。第三五百年多聞堅固。第四五百年造塔寺等福德堅固。第五五百年斗諍堅固。此有三釋。一雲今當第三五百年多聞堅固。依于大乘正法一千年。正法之後故言後五百年。二雲今當第五五百年。此中所言後五百歲當最後故。依上二解此前此後有受持經。雖非不護此後時中人多弊惡。信者為難故須擁護。三雲世尊記別時分。一一種類各五百歲。皆名滅後後五百歲。于此諸時菩薩皆護。由擁護中十地論說有三護法。一護教法。書寫讀誦為他演說故。二護行法。思惟修習于修行時。有諸障難攝受救濟故。三護證法三佛菩提攝此證法。教化轉授故。即顯菩薩正法之時護此三法。猶有證故。像法之中護教.行法更無證故。末法之後但護教法又無行故。禪法秘要非大乘宗不須和會。悲華經及真諦所雲如來滅後。後五十年。理恐文錯。有雲滅後人年五十歲時。故不相違。

    經。其有受持(至)皆不得便。

    贊曰。下第二與現益。有三。初明三品修與益異。二若法華經行閻浮提下明經行于世。是普賢力。三若有受持讀誦等下能行之者與普賢行合。初文之中初下品受持為護。次是人若行下中品受持為護。後世尊若後世下上品受持為護。此初。有二。初標一切惡法惡人不得其便。後別明十二非人亦不得便。伺音相吏反。玉篇[口/└/日]厘反奄也候也。𨶳覘伺視也。

    經。是人若行(至)陀羅尼。

    贊曰。此中品受持為護。有四。一讀時為護。二思時為護。三忘者令憶。四見者增進。增進有三。一見而喜進。二得定。三得總持。法音方便者說法之加行智定。

    經。世尊(至)神通之力。

    贊曰。此上品受持為護。有五。一教其軌則三七日精通。二令見授道聞法得總持。三惡者不損。四正說神咒。五結己之力。求索者須法華人。或凡所善願有規求者。于三七日一心精進者。普賢觀經明行法有五。一三七日即見。二七七日得見。三一生得見。四二生得見。五三生得見。此中古說上品精進一七日見。乃至第五品修三生方得見。又此不定。初見劣身可一七日。乃至三生得見勝身。修異長時方見勝故。精進者彼說六法。一莊嚴道場。二洗身淨潔。三六時禮拜。四啟請六師。五晝夜讀誦大乘經典。六思惟甚深空法道理。作是觀時即見普賢。能滅百萬億阿僧生死重罪。未見六師文。今且釋者。釋迦佛為和上。文殊師利為阿梨。彌勒菩薩為教授師。十方佛為證者。十方菩薩摩訶薩為同法侶。普賢菩薩為懺悔戒主。方可懺悔受三聚戒等。如此啟請方見普賢。

    經。若法華經(至)威神之力。

    贊曰。第二經行于世是普賢力。

    經。若有受持(至)手摩其頭。

    贊曰。第三能行之者與普賢行合。故佛摩頂。

    經。若但書寫(至)娛樂快樂。

    贊曰。下第三與後益。為三。下品修生忉利等天。中品修受持等生夜摩等天。上品修千佛授手等。此初。有三。一但書生處。二迎相。三身狀。生下四天亦下品生。略而不舉。

    經。何況受持(至)如說修行。

    贊曰。此中品修受持等。生夜摩天及上二天不見佛故。文略無果。

    經。若有人(至)而于中生。

    贊曰。此上品修千佛授手等。有四。一千佛授手。二令無怖畏。三往生處。四見菩薩。前來所說三品修生。且舉一相非盡實理。實理十法行一一之中皆有三品。只如中品已有受持乃至解義。上品亦有隨自修習有上下故。如說而行各有下上。今但于中品說有。上品便無。據一相說。上十法行辨中邊說前八是聞慧為下品。第九是思慧為中品。第十是修慧為上品。于聞慧中書寫供養施他為下易故。听聞披讀諷誦為中。受持開演為上難故。又修一二三行為下。二四五六行為中。三七八九十行為上。類望異故。

    經。有如是等(至)使不斷絕。

    贊曰。普賢勸發中。第四結勸發心。有二。初顯勝勸行。後護法令行。

    經。爾時釋迦(至)菩薩名者。

    贊曰。下品第五段釋迦贊勸。有三。初贊美普賢。次贊持經者。後于行者違順之相。此初。有三。一贊護助經。二嘆其願行。三護持名者。嘆願行有三因。一自利。二利他。三嘆修人。

    經。普賢若有(至)衣之所覆。

    贊曰。下贊持經者。有四。一順佛行。二離眾惡。三當得出世。四定厭生死。此初。有六。一為見佛識理.智.化三種身故。二為親聞法解教意故。三為供養佛法供養故。四為佛贊契佛本心佛隨喜故。五為佛手摩佛教被心為授記故。六為佛衣覆則為具足慚愧柔和忍辱等故。

    經。如是之人(至)普賢之行。

    贊曰。離眾惡。有五。一厭世榮樂。二不好惡緣。三心善調淨。四滅除煩惱。五少欲修行。不好惡緣中有三。一邪行。二惡業。三外道手筆伎藝也。心善調淨有三。一質直。二正念。三福德。滅除煩惱中有三。一除三毒。二滅嫉妒。三去三慢。少欲修行中亦三。一少欲。二知足。三修普賢行。

    經。普賢若如來(至)法座上。

    贊曰。第三當得出世。有五。一向道場。二破魔眾。三登正覺。四轉法輪。五升法座。

    經。普賢若于(至)得其福報。

    贊曰。第四定厭生死有二。一不貪資什。二得現果報。

    經。若有人(至)得現果報。

    贊曰。品第五段釋迦勸贊中。下第三段于行者違順之相。有五。此中有二。一毀者無眼毀淨法眼故。二嘆者現報。心.田俱勝故。

    經。若復見受持(至)當如敬佛。

    贊曰。此中有二。一說過者癩病。二輕笑者得罪。三勸生恭敬心。輕笑得罪有十病。如文可知。繚戾者繚音力小反繞也說文唯有了達.蓼菜.目精.朗了。更無了音字。有二燎字。一燎炙。二繚繞。今從力小反。角睞者睞音洛代反。玉篇童子不正也。視也。內[目*(弓/一)]也。

    經。說是普賢(至)作禮而去。

    贊曰。品第六段時眾獲益有二。初獲益後奉行。

    基以談游之際徒次博陵。道俗課虛命講斯典不能修諸故義。遂乃自纂新文。夕制朝談講終疏畢。所嗟學寡識淺理編詞殫。經義深賾拙成光贊。兢兢依于聖教剽剽采于玄宗猶恐旨謬言疏。寧輒枉為援據。此經當途最要。人誰不贊幽文。既不能默爾無為。聊且用申狂簡。識達君子幸為余詳略焉。仍為頌曰。

    已采眾經要行.理略贊一乘真法義

    片言契實施群生願共速成無上果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十

    調露貳年九月。在西京大慈恩寺翻經院智論師房。寫落後之書。弘繹師之雅跡。勢大王之高操。美小王之媚好。在書數定。仍不在心別。未期間忽焉遷化。神雖逝矣余風尚存。每講疏給。屢傷追念。唯願乘斯福善三會初登。藉此燻修。方上品泛真如海。游波若船。悲苦有情智涅樂。窮無窮界。盡無盡生。咸滅苦因俱登樂果。

    保安三年(壬寅)七月十一日(丁卯)申克書寫了法隆寺住僧覺印之。

    願以書寫妙法華所釋大乘慈恩記

    大師父母並七世乃至法界速成佛

    天承元年(辛亥)六月二十一日(丙戌)攝見。

    始自去年正月下旬之比藥師寺善明房得業□□□□了為往生極樂利益□□□。

    保安三年臘月十三日以興福寺圓如房之本移點已了為令法久住利益人天為之。

    此點本(【HA】)高名本也又本(【TO】)者皆點本也以朱付之墨皆書也可悉之末學迷歟。

    大正十五年七月二十日對照覺印五師之點本加一交了此日講壽量品了夏安居講三經末學法隆貫主定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