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略纂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3冊No.1829瑜伽師地論略纂

    No.1829[cf.No.1579]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一(論本第一第二)

    基撰

    敬禮天人大覺尊福德智慧皆圓滿

    無上文義真妙法正智受學賢聖僧

    稽首無勝大慈氏普為利益諸有情

    廣采眾經真要義略說五分瑜伽者

    歸命法流妙定力發起無著功德名

    能于聖者無勝海引出最極法甘露

    頂禮能見智燈滅重然法炬照群萌

    等注無窮字花雨榮潤牟尼如意樹

    歸贊我本親教尊不吝軀命求法者

    餐受自滿升知足復遺饒益我等類

    此論殊勝若蓮花猶如寶藏如大海

    具顯諸乘廣大義善釋其文無有遺

    于此瑜伽大義中我今隨力釋少分

    為令正法常無盡利益安樂諸含識

    此論。文義繁廣。不可解盡理源。其間難文義違宗緒。分段皆備解釋。余皆略之。論初十七地。已前自有釋論一卷。故即略而不廣。妨難及不盡之處。今粗而敘出。

    將解論文以六門料簡。一敘所為。二彰所因。三明宗緒。四顯藏攝。五解題目。六釋本文第一所為。釋有十解。略集施言法。情開空有。性通不信迷。略顯等三四二四境行果。余如樞要。故略不述。

    第二所因。釋論解雲。佛涅後魔事紛起者即佛滅後。第一百年。因彼大天諍于五事。大天名高德大。果證年卑。王貴欽風。僧徒仰道。既而卓牢無侶。遂為時俗所嫉。謗之以造三逆。加之以增五事。大天頌言。余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大天解言。諸阿羅漢。煩惱漏失二事俱無。為魔所誘。或以不淨涂污其衣。乍如漏失。諸師謗言。大天凡愚。境惑生染。夜生思想。不淨染衣。推道魔嬈。遂為乖角大天解言。諸見諦者。煩惱理疑。雖皆斷盡。疑杌為人。事疑猶在。諸師謗言。大天凡愚不解真教。說諸聖者尚有惑疑。遂為乖角大天解言。無知有二。謂染不染。諸阿羅漢。染者皆盡。不染猶在。諸師謗言。大天凡愚不解真教。說阿羅漢有不染無知。遂為乖角大天解言。舍利子等諸利根者。尚因善友令其入道。余因令入其事不惑。諸師謗言。大天凡愚不解經教。雲舍利子等。諸利根者他令入道。尚不自知證阿羅漢。況汝等耶。遂為乖角大天解言。諸宿習者。修已多生。臨證果時。因佛言教說苦空等。聞便入道證獲聖果。故佛言下多現證果。亦有厭苦。自說厭聲。聖道便起。諸師謗言。大天造逆不斷善根。恐當墜墮。夜數稱苦。弟子謂其染疾。晨省問其安危。答曰無疾。他遂問言。何為稱苦。彼乃答言。昔時年少入道隨心。今年已邁道生難隨。若不說苦聲深厭。聖道無由得起。既生此謗。乖角紛紜。故言滅後魔事紛起。競名譽利今古所同。虛中構架。是凡共有。說事涉疑跡。何得無此紛紜。故諸小乘因分別部。黃金數段。白疊片分。佛懸記之。從斯始矣然論雖有此之本因。無其末因。自正法東漸。年載極遙。雖聞十七地論之名。不知十七者何也。地持但是菩薩一地。決定藏論是決擇分初。自余漢土皆未之有。大師以貞觀二十二年。于北闕弘法院。方始翻之其雜糅釋文一卷。永徽元年。于大慈恩寺翻出。

    第三宗緒。釋論下雲。又十七地。具攝一切文義略盡。後之四分。皆為解釋十七地中諸要文義。故亦不離瑜伽師地。由是此論。用十七地以為宗要。宗是所主所尊所崇所重義故。

    第四藏攝。釋下雲。雖復通明諸乘境等。然說論者。問答決擇諸法性相。意為菩薩令于一切。皆得善巧。修成佛果。利益無盡。是故此論。屬菩薩藏阿毗達磨。欲令菩薩得勝智故。由是此論。雖明菩薩聲聞二藏。唯菩薩藏攝。雖亦具詮戒定慧等。然于三藏唯阿毗達磨藏攝。準此六藏說攝可知。

    第五解題有二。一釋名。二問答。釋名者。釋論總出體雲。謂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諸法皆名瑜伽。一切並有方便善巧相應義故此中意說。三乘所有境行果法。並名瑜伽。其境與行果。其行與果法。並有方便善巧相應義故。方便善巧之體。若依十度。以後得智而為自體。顯內顯外二善巧故。唯以別境慧為其體。今此善巧依釋下文。以作意慧二法為性。若于此作意。復于此證達。故境行果皆不相違。注心洞融並不乖故然釋論中。境行果三各各別釋。境中有總有別。總中雲。謂一切境。無顛倒性。不相違性。能隨順性。趣究竟性。與正理教行果相應。故名瑜伽。如次四境。與理教行果。相配不違。諸心所緣名之為境。諸智所證名之為理。理深境淺。心所取境。無顛倒性。即所執無。有為無為有。與智所證理不相違。其我法有。有無為無。境顛倒性。情解謂然。非實如是。不順正理故。境無顛倒性。與理相應。境不違教能隨順。行能趣究竟果。準亦可知。或四即是四重二諦。此四重二諦。此四境與理教行果。共相應故別釋境中。五教六文。總說頌曰。決擇分二種。梵問及楞伽。大義及廣義。五教成六境。此中初三。依他。所執。圓成實性。如次配之。此六境皆具無顛倒等四性。順四種法故。行瑜伽中亦有總別。總亦有四。如文可知別有十七。初十三種三乘通行。後之四種唯大瑜伽。總說頌曰。辨月大海慧。顯聞修二處。德行戒大義。兩慧二余處。果瑜伽中亦有總別。總文可知。別有六種。總說頌言。分別勝大義。辨說釋三乘。贊佛及集義。七教說為果。此說境行果名為瑜伽前于初標說等字者。釋論復言。如是聖教亦名瑜伽。此文可解。理入境中故更不說。有義正取三乘觀行。說名瑜伽。如文自會。然觀上下。今古所解。合為四類。一唯取行。二取境行果。三三並取教。四此三。並如釋論中所說。前來傳解。一境。二理。三行。四果。五。得果既圓。利生救物。藥病相應。前後合有四種。師有二義。地有四義。謂境界。所依。所行所攝。其境及行各唯一解。依攝二種各有二解論有一義。唯為法住。俱舍為有教誡學徒。並易可知師有瑜伽。即有財釋。瑜伽之師。依主釋也。瑜伽師之地。亦依主釋。瑜伽即地。二體無別。地是所詮。能詮即論。瑜伽師地之論。亦依主釋。合為瑜伽師地論有三釋。

    問答中。釋有三解。初解者。初分名地。後四不名地。後二解者。五皆名地。以論存略。但說十七名地。後之四分非不名地。此第二解。第三解者。如文可知。若但言瑜伽地。不知是誰之地。故標師名。但言師地不言瑜伽。不知復是何師之地。由此總言瑜伽師地。但言瑜伽師不說地者。不欲唯明瑜伽。假師欲說彼師所依地法。令順修學。成彼師故。證彼地故。

    第六釋文。初釋別題。後釋論文。釋別題者。然此論中總有五分。初五十卷名本地分。略廣分別三乘根本十七地義。次三十卷名攝決擇分。略攝十七地中深隱要義。而決擇之。次二卷名攝釋分。略攝解釋十七地中諸經儀則。次二卷名攝異門分。略攝十七地經中。諸法名義略攝釋之。後十六卷名攝事分。略攝十七地三藏中。眾要事義略攝釋之。此五分名如自解釋。初明三乘本境行果十七之義類。名本地分。此分之中有十七地。五識身相應居首故名第一。釋此別名至下當悉。

    釋論文者。此論唯有正宗。無初後分。本地分中大文分二。初問答標列十七地名。後隨別釋十七地義。然以標列文少。寄五識地初明之。不以在此地標。便屬五識身地。初文有五。一問。二答。三征。四顯。五結。顯中有二。謂頌長行。若依釋論分為四文。初總問答。二更征舉。三列名。四總結。問起三因。但答十七。釋第三征。何等十七。及解頌文。釋十七地別名。皆如論釋。

    焱夏險摺4嗽萍  M夏鮮┬病焓羌 濉R隕俾匝約 隙嚳 J┬鈦Y 鉅資蒮V9拭  HΦ鼐惴欽摺J退浣庵 H揮濤淳 R庀緣紉氐忍逋ㄎ逶獺5е勻Φ夭謊躍閼摺Nㄒ歡ㄊ2荒芟緣錳逋ㄎ逶獺9仕稻閶浴O雜氳紉乜硐鐐 9實 院嵬ㄎ逶燙逋 2灰允ㄈ繅逋 ︰喂什謊勻潿嚳恰6勻Φ鼐惴恰H縵率頭林薪狻1慫 摺K  濉<此 梢病H縭薔噠摺J陀卸濉R喚蓋靶小N接扇縭俏諾鵲匭泄省5鎂呷思岸鴯6蹲苤浮N接扇縭巧俠此稻承兄畹毓省5貿扇思岸鴯9嗜縭茄醞ㄓ形抻唷H淮俗芤運拿歐直稹R幻6濉H承泄hトゴ涫 叩亍K氖頭聊選A忻緶勱餉鎏でお縭臀摹br />
    釋解五識。從根立名。有三義。一不共。二親。三同時。對法唯識雲。隨根立名。具五義故身有三義。形礙依身。依體聚義決擇分言。五識所依有形礙故。由此名身。若爾眼等何不名身。獨身名身。前四依身。身為所依。故獨名身。若爾心亦依身而轉。何不名身。有色界中心依身轉。無色不爾。眼等必依身根方有。故可名身。又依體聚義故並名身。如六思身六識身等。前二不共。此乃通名。相應有三義。一依義。二時等。依等。處等。事等。三攝屬義。

    意地三義。一六根中意。二六識中意。三第七意攝。如次配之。然六識亦得名身。此第二釋。猶如心受。唯名為意不與身名者。自體依聚識可名身。所依非色故名心受。初後二解。略故不說。身相應言。由此不說心識二地。

    有尋等地有三義。有評家。第二師雲。中間靜慮尋已離欲者。如欲界入不淨觀。暫析伏貪非六行離。釋論稍難。至第四卷釋地名中。當廣顯之。第三師釋。初師所引文中。唯說上界三無心。不說下地無心悶眠者。略解粗相。義彰可知。彼卷未自解。五重無心中當具顯。

    等引有三義。一等能引。二引于等。三等所引。若依正義。前二唯有心。後一通無心。等引非等引。總攝一切有心無心定位所有功德。故頌言俱。俱言即顯相應義故。相應三義如前已說。地體亦有三義。有評家。有無心地有五義。有實義釋名如釋。如是即顯五識身地。隨其所應。有無漏位通。以有漏無漏五蘊為性。以俱有依通七八故。此論文略不取無為。望其五識。無攝屬故。勢疏遠故。意地通以一切有為無為諸法為體。第六意識能遍緣故。有尋等三地。皆唯以有為通有無漏。隨其上下三地。所有諸法為體論依上下地。出三地體。不說無為為三地故。或隨所應。彼地所證亦通無為。三摩潿嗟亍Mㄒ隕隙緄賾行奈隡悻廗s┘拔蘼┤逶坦Φ隆R暈 逍浴B墼迫Φ鼐恪>慵聰嚶ι閌糝 濉J吐塾衷啤H縭嵌亍W萇鬩磺杏行奈銡aㄎ凰泄Φ隆7僑潿嗟亍2晃ㄔ謨R嗤ㄉ隙紜Nㄓ新┬形 逶濤 浴J吐鬯溲苑 耙琢恕9郾說乇韭畚摹S新├咦饕狻=允譴說亍B墼啤;蠆磺寰還拭歡 亍N 檬蘭潿 N從籃λ婷咧鐶男乃省R隕轄緙壩紜R磺杏新┐ R暈 孕浴S行奈銡a亍B塾形宸 汀>褪狄逯小N鋮d匚ㄎ尬 抻嗄為體。有心地通以有為無為諸法為體。不說有余涅。為無心地體故。此依二乘。若在佛位。其無心地。亦通二滅。亦通有為。菩提猶在。無有漏心名無心故。余之四門準文釋義。

    聞思二地。若說二乘。隨其所應。以有漏無漏五蘊為體。釋論解雲。如是三地。用三慧品心心所等。及所得果。以為自性。無為非是二乘二慧親所得果。故非地體。無漏由彼二慧燻種。故為地性。若依菩薩。二所成地亦通無為。十地經說。八地已上一切菩薩所聞諸法。能堪。能思。能持。天親解雲。此則三慧如次配之。既于無漏相續修慧。即成聞思。聞思此念內成無為故為地體。修慧理通。故不待說取所成果為地體故。泰師雲。八地已去。體唯取修慧。義說聞思。聞思唯有漏。又即修慧外聞名聞。內思名思。修證名修。與聞思相似借彼名故說為聞思。聞思唯有漏。景師雲。八地已上有有漏心。故成聞思。不爾雲何淨土听法。不起無記不善二心。于曾得法不起加行。于未曾得。聞思為先亦有加行。無加行者。謂所曾得。靈雋師傳西方雲。合有兩解。一同前義。二同後義。今取八地已上。無漏相續。菩薩利根。一修慧中。能起三用。即名三慧。理亦無失。如下地中喜樂二受。雖各別體。初二禪中。即便同體。四地已前。真俗二智體雖各別。五地已後即許同體。故二乘等二慧別體。八地已上其體乃同。余說聞思唯有漏者。據二乘說。聲聞獨覺菩薩三地。隨其所應。各取自種子現行。有漏無漏。有為無為。隨順自乘善法為體。不定種姓。所修成法為後乘因。亦無過失。釋解聲聞名中。唯有自乘。無波羅蜜聲聞名。法華經中。以佛道聲。令一切聞。即為二矣。

    有余依地。二乘無學所有。有漏無漏諸法為性。無余依地。二乘唯以真如為性。余依無故。佛身有余。前後兩解。無余三解。今取正義。佛身有為功德。有余依攝。無為功德。無余依攝。如論具陳。此中所述十七地體。論及釋文有者。依論釋解之。文若不合。依理及唯識等文準取。亦無咎矣。

    第三境行果。瑜伽配十七地。前九地是三乘境。次六地是三乘行。後二地是三乘果。觀境起行。方證果故。境九為四。初二地是境體。一切皆以識為體故。不離識起故。識最勝故。次三地是境相。下上粗細境相異故。次二地是用。定散二時作用別故。後二地是位。有心無心兩位別故。或九為三。前五如前。後之四地合名為用。作用位次二二別故。前體依相方始得起。位次別故。又即前體類別為二。易知難知為前後。粗細成三。三品為前後。定散為兩。勝劣為前後。有無心二。顯隱為前後。故總成境次第如是。行六地中。初三通行三乘。皆修三慧行故。初中後起以為前後。後三別行。機隨修法成自乘故。劣勝小大方便根本。以為前後。果二地中。若依二乘。因亡果喪。果立二門。以為前後。若至佛身。菩提涅分成兩異。以為前後。

    第四釋妨難者。五識雲身相應。意識不說身相應。並不言心地識地。並如釋論出體中解。第一問。何故五合立地。與意離立。亦如釋解。然釋論雲。五識同無分別。意地翻此。豈第八識亦分別體。由此更為下翻釋第二問。何故但言有尋無尋地。不言有定無定地。而言三摩潿嗉胺且 4鶉潿啻嗽頻紉L逋ㄓ行奈隡悻惚橤_雜小F溲暗任ㄊ且徊歡ㄐ乃2煌ㄎ隡悻倏朝蠵繾磽ㄎ逶坦省br />
    釋論中。等持對等引為四句。為第三俱。言或等持俱。亦等引地。謂諸靜慮。及諸無色有心定位心心所等。除三摩地。三摩地體。唯一別境定數故也。但以尋伺推度不推度粗細位別。體非三學。無勝利益。故以有言顯其分位。定體是學。有勝利益。但言定非地。即顯差別。不須說有以同尋伺。心體亦無殊勝利益。非學法故。亦以有言辨其差別。說為有心及無心地。第三問。何故頌中不言三摩潿嚳恰6勻Φ鼐惴恰S瀉我庖病4鷚庀緣瘸值紉旃省5 塹紉醞ㄎ逶坦Φ隆?治降瘸忠嗤ㄎ逶獺9恃勻Φ鼐恪O雜芯閶苑酵ㄎ逶獺5瘸治ㄊ且歡ㄊ9視氳紉煌 9柿釁涿獺S氤タ斜鷚病F淅硭潿I柩緣瘸志恪R嚶氳紉ゥ灘煌 5紉聳巧隙縹逶獺5瘸志閶浴L逋ㄈ韁釵逶坦省S紗說 θ縝耙迨汀5謁奈省︰喂市乃擻兄詼唷Nㄒ匝八偶岸ㄓ形蕖R悅鞣治蛔饔玫缺稹2灰曰鄯腔鄢瘴蕹盞確治蛔饔謾1娌畋鷚 4鵠砝θ弧5 月員暝鍪ソ槐鴯飾匏滌唷N接醒暗壬舷碌匚淮窒副鴯省5紉塹紉I舷露ㄉ 綺畋鴯省4碩鑾抗事雲  S傷故吐墼啤4酥寫媛鄖宜凳 摺7且烙嚳 壞昧 亍R澡トスΑS靡磺蟹ㄎ 澇倒實諼邐省︰喂什謊隕菩牟簧菩牡亍5 雜行奈靻n 4 蓯エ省1鵒庸省5諏省H慫杏幸喔P小︰喂實 等畚 亍4鷚曰畚 咨鬩磺泄省S紗寺勖慫傻亍3鍪佬兄謝燮 エ省5諂呶省︰喂飾宄瞬凰等頌 5 等恕4鶿導 ア恕2凰盜庸省K滌行粘朔俏銈i省5詘宋省︰喂視興哪及與菩提。唯說二依。答通三乘故但說二滅。無住唯是大乘果故。自性本成故。又即攝盡故。但言二依不言二涅。即攝菩提總言二依。不說二滅即攝四盡。其自性清淨涅。本舊自有。非今始得。不說為果。釋初標文已。

    其初五十卷。十地分中。第一卷初半。是五識身相應地。從第一卷半。第二三卷合二卷半是意地。次七卷是有尋伺等三地。次二卷半是三摩潿嗟亍4蔚謔 碇幸恢接唷J欠僑潿嗟亍4蔚謔 碇幸恢叫懟J怯行奈銡a亍4蔚謔 碇小<暗謔 奈搴隙 搿J俏潘傻亍4嗡木硎撬妓傻亍4我瘓硎切匏傻卮擁詼 恢戀諶 陌刖懟︰鮮  搿J巧諾亍4蔚諶 木碇瀉蟀刖懟J嵌讕醯亍4擁諶 逯戀諼迨  搿︰鮮 寰 搿J瞧腥亍4蔚諼迨 碇卸接唷J怯杏嘁賴亍4魏罅街接唷J俏抻嘁賴亍1聳 叩胤治  畝巍︰嫌醒暗熱匚 還省︰嫌行奈銡a匚 還省>鱸穹種諧跗呔硨暇鑫迨渡淼匾獾亍4嗡木硨暇 醒暗熱亍4我瘓 刖鋈潿嗟亍4蔚諏 幸恢接唷>齜僑潿嗟亍4味接嗑 行牡亍4味槳刖鑫鋮d亍4蔚諏 木砭鑫嘔鄣亍4味砭鏊薊鄣亍4蔚諏 咧腥叫懟>魴 鄣卮恿 呔硐濾木 搿︰暇鏨諾亍<岸讕醯孛小N 鏨諾亍2瘓齠讕醯亍4擁諂呤 硐輪戀詘聳 搿︰習司 搿>銎腥亍4蔚詘聳 瀉蟀刖懟︰暇 杏嘁牢抻嘁賴亍9蝕聳 叩亍7治  巍︰餃迨渡硪獾匚 弧S醒暗熱匚 弧I哦讕醯匚 還省︰嫌杏嘁牢抻嘁賴匚 弧9省S紗吮鏡鼐鱸襝嘍雜ξ 木洹R懷鹺蝦罄搿N接行奈鋮d亍6趵牒蠛稀N轎迨渡硪獾夭か哦讕醯亍<壩形抻嘁賴亍H鹺缶愫稀N接醒暗熱亍K某鹺缶 搿N接嗔亍<慈潿嗟亍7僑潿嗟亍N潘夾匏傻亍F腥亍V盥鄱琳哂χ I舷輪畹鼐硎嘍浴E吧舷露摹S奧運倒省;蚯拔蘚笥小;蚯壩瀉笪蕖J途」飾蕖;蚯氨昝笫吞濉;蚯吧が禿舐員輟2槐愎時輟;蚯奧砸笙怨恪;蚯跋怨愫笠浴4直甘凸省R來巳匝奧畚摹S忠牢宸幀K嫫淥κ橢 C怨燮湟褰庖磺芯 V罹 瘓觥=遠鏈寺 越饈捅恕N薏煌 恕4寺勱饈鴕磺形宄巳匾騫省F浯寺畚摹;蚩樟忻2恢 逍允嗆巍;蛩淙緱汀6晃蚱湎嘧礎;蛩湮蚱湎嘧礎6 舷孿喙浴;蛩洳幌喙浴6逡餑訓謾H縉浯蔚 ?芍 睦磯簾宋摹N薏歡匆印K淘啤H緱鷚褰狻R苑ㄊ裘 3ゴ 憔洹K嬗 蚶牒稀br />
    五識地中。大文分二。初別出地體。後總釋法義。初文有二。初總問答地。次別顯。別顯中為二。初總顯五名。後別顯五識。余五門義。依成唯識。以九門分別。第三能變頌文之中。無此不共所依所緣作業三種。今別顯眼識五門義即為五。自性即出體。依眼了別色者。成唯識雲。此中且說不共所依。未轉依位見分所了。非盡理也。此中意說。識相難了。舉所依因及所了果而顯自性。自性亦得是因果故。若依處門。識是果故。界門即因。雙對根境通因及果。

    釋所依中分三。初略顯三所依。次攝之為二。後重出三體。唯識雲。增上緣依。等無間緣依。因緣依。彼以四緣名顯故。又雲俱有依。開導依。種子依。大勢同此。成唯識第四中。以親疏為次第。此中以顯隱為次第。前後不同也。彼俱有依合有四解。明五識依但有三解。彼第三師。同第二故。一五識無眼等依。唯以意識為依。眼謂種子。二五有二依。謂五色根同時意識。三五有四依。以此為正。謂五色根。六七八識。同境分別染淨根本所依別故。此唯同境。略無余依。六七八識稍疏遠故。略而不述。彼等無間依合有三解。一五識唯以第六為依。二五識用前六識內。隨用何識為依。第三五識各唯取自類識為依。以此為正。彼種子依。雖有二說。解前五識皆無異解。第七卷中解依止根本識中雲。依止者謂前六轉識。以根本識。為共親依。共即依現。親即依種。今此但說依八種子。或此但說依八現行。或復通取執受有三文。如唯識疏。此文三解。一雲。種子是所執。所執即所依。與現行為依故。不離第八識。故名異熟。又變異而熟亦名異熟。阿賴耶識所攝。第二解雲。由第八識得二種子名。一親因緣。即識中種。二增上緣。即持種識。依止根本能生之義亦名種子。彼論以二緣別故。說現行入俱有依中。此論以能生義故。說現行第八亦名種子。種子是所執。能依現行是能執所依故。亦不相違。第三解雲。阿賴耶識與雜染法為二緣。一為種子。二為所依。故今現種二法。皆為彼俱有依。二釋唯于重釋三依中。眼有五義。一所造。二所依。三淨色。四無見。五有對。各有別義。及有所簡。意謂眼識無間。過去識三釋。如前所引唯識之義。

    種子識中。樂著戲論等者。一解雲。即言說及分別皆名戲論。以現行為因所生種子異熟識。即名言燻習種子是。第二解雲。即所生現行異熟識名種子。依燻習因是種故第三解通取現種。

    解所緣中分六。一出眼所緣體。二別列相。三解形顯表義。四釋除青黃赤白。外余顯形表色。皆是根本四色之差別。依四本色。立余差別。故皆是假立。五結三類雖殊。並眼等境界。六釋好惡顯別體中。色名雖標諸色之總稱。即是自處之別名。有對有三。此是障礙有對。解別相中。與余論不同義。並如對法第一疏。並俱舍抄。

    釋表色義中。生滅相續者。不同正量部。動及日出論者業。由變異者。即發業心。剎那滅故。果隨因變。不同正量等。先滅後生。故先生處不生。

    或無間者。相續義。有間者。間斷也。近遠可知。或即此處變異生者。如禮佛等。不離處故。釋表業中。業用為依動轉差別者。業用者思業。以此為依。諸有形色動轉差別。說名表色。

    釋三色中。是眼等所行者。所游歷義。境界者。所矚取義。所緣者。帶行相所籌慮義。

    釋好惡顯別中。唯言顯者。舉本實色。末假可知。

    似色顯現者。此之三種依他之色。似所執實色。而顯現故。對法言似色了別。或眼意所取。似本識所變色。故言似色。

    助伴文有三。一出體。二明所緣行相同異。三種子差別。五識與幾心所相應。此論下文。謂五十三。準成唯識。略有二說。一雲有三十。除二十三。謂別境五。善中輕安。煩惱中三。隨煩惱十二(小十及邪欲勝解)並不定二。二雲有三十六。除十七。謂煩惱三。隨惑十。不定四。故此說因位。無漏位與二十一俱。遍行別境。並善十一。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唯識又雲。行相雖異。而時依同。所緣事等。故名相應。二文不同。如唯識疏第三卷解。具四義名相應。如決擇五十五解。

    各從自種生者。此據實心所。非彼假者。亦別種生。

    作業有六。初四後二。初四中。一自他境因果位別故。二自共相。處自相故非余二。三去來今。唯因非果。現在故。四間相續。有二說。一雲一切位定爾。一雲不據等流心。後二者。一隨他起。自力微故。二得異熟。牽果勢勝故。

    隨他有三。一自不能起隨意轉。決擇具釋。二自不善惡由意引。三自不能為轉。但能為隨轉發諸業。能得愛非愛果者。不同大眾等部。五唯無記故。

    聲有四文。第三所緣有六。一出體。二差別。三明同異。四好惡異。五名異。六顯耳等境。俳戲叫者。散樂行主之叫聲也。因俱聲者。二具四大生一聲故。依之有名造故。香味觸分段如聲可知。別科可悉。

    觸異名中。堅動暖。地水風火。如次配之。自余一切總別義門。如對法第一卷疏。香味觸三列差別已。

    言所嗅等者。合中得故。不同色聲。色聲無之。其五心如下第三。及唯識第四卷釋。並五心章。初說三心者。諸心生時多起三故。後二心不定。第三心後。方有染淨。染淨後有等流五識。等流五識不由自力生。由意引故生。故經爾所時。眼意二識。恆相續轉。意地第二。六七八識。同依意根。略去識身相應三語。故但言意。又實義門。雖有八識。然隨機門。但有六識。六七八識。同第六攝。就所依名故但言意。所依非色。或離于身。猶如心受故。不言身相應。準前故略不說。又六七八。雖皆有心意識義。心法意處。識蘊攝故。然意義等故但言意。皆是思量意根攝故。八心義強。六識義強。故不說名心地識地。身相應言。皆略不說。

    地義如前。地文分二。初結前生後。後依問解釋。釋中復二。初以五門分別地體。後第三卷中。復以十門解釋地義。

    第三卷之中。焱夏顯弧W孕約八饋K抵橐怠S紗宋逯置擰V鐶牟畋  ︰焱夏顯弧I 巰嚶ζ貳J老嗉壩胊怠I頻炔畋鵜擰G殺閌攣 蟆2畋鵜龐腥R蝗員稹6齟Ρ稹H痛γ稹9視惺 擰3蹺母炊3醣炅小︰蟊鶚汀br />
    所隨依止性。所隨所依附。依止性者。此中初句。顯第八現識。與有漏種。為所依止。故名所隨。隨成有漏等故。後句顯與無漏種子。為所依附所隨依止性。雖復依止義同。無漏不等。故名依附。又初句。顯有漏種子。隨逐本識。成有漏無記。用依體義。後句顯此種子。雖依本識生善染等功能仍異。非唯全一。故名依附。用各別義。又初句。謂種子。依于現行。名所隨依止性。種子性為能隨。依止現識故。後句顯此現行所隨依止識。附于前種子能依止性。更互相依。二俱名心。由種子具積集義故名心。現行是種子所集起故名心。

    意謂恆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依者。此中通明過去六識名意。非唯第七。一切皆有依止義故。據實此意唯取第七。如成唯識。攝大乘論。釋心意識三種別義。然薩婆多。以名義業世施設。釋此三異。與此不同。七八兩識。俱以十門。第六意識以九門釋。廣如唯識。

    彼所依者。俱有。等無間依。謂意者。其俱有依。唯識第四。略有四說。一雲。七八無俱依。第六有此依。謂即末那。二雲六以七五。為俱有依。七以八為依。八無此依。三雲。六七如前第八以第七及五根為依。種子識。以第八及能燻為俱有依。四雲。第六意識。以七八為依。七八識更互為依。廣如彼說此中言俱有依謂意者。前第一師解雲。此文唯說第六識俱依。七八無故。第二解雲。第六意識所依。七五。內意處中。俱意處故。七依第八。第八亦是意處攝故。故名為意。八無此依。第三解雲。六七同前。第八亦以第七為依。種子亦以能燻及第八為依。俱意處故。故名依意。此說三界俱決定依。五根不定。故略不說。第四解雲。第六意識所依七八。及七八更互相依。俱意處故。並名為意。由此論雲俱有依謂意。若不爾者。何簡別心意識三。有依無依。而今通言俱有依謂意。故第四說。最為中理。

    等無間依唯識三說。一雲。第六識以前六識為依。七八唯以自類為依。二雲。第六意識。用前自類。或第七八為開導依。七以自類。第六為依。第八以自類。及第六七。為開導依。三雲。六七八識。各以自類。為開導依。最為中理。三釋雖別。並不違此文。

    種子依如前說者。唯識第七雲。依止者。謂前六識。以根本識。為共親依。故六依八。彼第四卷釋七依八有二說。一雲。唯依種子。二雲。亦依現行。此第八心既通種現。種現相依。更互無失。

    彼所緣謂一切法如所應者。唯識第二說。第八識緣執受處。即諸種子。及有根身。器世間等。對法論說。緣五色根。四塵一分。除聲。決擇五十五說。緣五色根。五外界一分。解深密經等。與唯識同。唯識解。緣處有三說。一雲。凡聖九地。通緣一切五塵。二雲。現居及當生者。變為此界。三雲。若于自身。可有持用。便變為彼。即自界自地自類變是。此說一切共受用者。若別受用。準此應知。鬼人天等所見異故。于他身處。亦變似塵。受用他故。唯緣有漏種。非無漏種。緣有根身。彼有二說。一雲。亦變他根。二唯變自根。前來且說業力所變。外器內身。界地差別。若通若定若法威力。界地自他則不決定。不緣心等。皆如彼文。第七緣境。唯識第四有四說。一雲。緣第八識體。及相應法。二雲。但緣第八識見相二分。三雲。但緣第八現識及種。四雲。唯緣第八識見分。如彼疏釋緣見之義。第六識緣一切。其義可知。此中通言緣共境故。謂一切法。如前說異。復言如應不共境者。不共五識故。

    彼助伴者。謂作意。乃至尋伺。文分為六。一列數。二明境行同異。三明時同體別。四各別種生。五相應。六有行相等。此說五十三諸心所法。對法說五十五。百法顯揚。說五十一。如對法第一疏會。並解諸門義。遍行五。如唯識第三及第五。別境五。如彼第五。善煩惱隨煩惱。如唯識第六。不定四。如唯識第七。廣引義門釋之。今此第八識。唯遍行五俱。第七識彼第四有五釋。一雲。唯九俱。謂遍行五。四煩惱。二雲。十五俱。謂前九。五隨煩惱。並別境慧。三雲。十九俱。謂前九法。六隨煩惱。並念定慧。及加干頡K腦啤S卸 摹>鬮角熬歐 J 娣襯鍘<穎鵓澄濉N逶啤S惺 司恪N角熬歐 0慫娣襯鍘2 鵓郴邸4慫狄蛭弧H粑蘼┤弧H緣糜 瘓恪H縹迨端怠=勻綾聳汀R饈兌磺小H繢硪字 H縭塹缺簿閿邢嚶φ摺H緋晌ㄊ兜諏硭怠B煞薜染擰3ΑH縭塹確 K 釕啤<熬鱸裰小R郵濾怠Q星蟠笥戎釧娣襯戰災楣矢г嚶φ摺7嵌 г嚶θ縉淥Α9嗜綞苑ㄊ璧詼硎汀N迨 恍乃淘啤N宸ㄎ寰閆稹>歐 亓恪>歐 ㄊ 摹6 皇 濉Hㄆ鶚 0朔ㄊ 呔恪J切乃閔V欽哂Φ毖⑴9閎綞苑 詼硎琛H粑迨 乃F涫歡 K賈 芍 br />
    有行相者。謂行解相狀。唯有為緣。非無為緣。無分別智。無相狀故。如識自影。有二行相。一影像相分。取本質境。行解相故。二即見分。取親相分。行解相分。若取通義。行境體相。名為行相。通無為緣。理無妨矣。有為緣中。準前有二。並自證分等。各望所緣。思準應悉。若影像名行相。即本質為所緣。體一名同。行相體別。故名不同。若見分名行相。即親相分。體雖各別。相似名同一。見分體解。各各異故。名為不同。如唯識第二第三疏解。

    作業中。文有二。初明對五識業。後明不共業。初文有七。一境分齊。二自共相。共相無體。唯假建立。如唯識第二疏釋。三世。四斷續。五為轉隨轉發業為因等起名轉。為剎那等起名隨轉。六招異熟。七引他自識。或能為率爾。引他尋求。或為染淨。引他等流。第六識通有此七義。七八識有五門。除發業招異熟。有余五分。不共業中。初標列十五門。後別十四段釋。雜心六事不共。謂離欲。及退。斷善根。並續。受生。命終。大乘不唯十五。更有悔憂等。故論說等言應說頌曰。分別審所緣。醉狂夢覺悶。醒發業離欲。退斷續死生。由合死生。一段明之。故成十四。七分別義。如下第五。唯識第七。對法第二卷疏解。有相分別若依對法。攝三分別中。自性隨念二。以五識無自性。自性體尋故。七分別中。任運分別。即五識故。今此論中。自性分別。即是任運。故說有相。謂于先所受義。唯攝隨念。故與彼論。寬狹不同。或此與對法。兩門俱同。先所受義。則攝自性。隨念分別。等流心位。有相分別。緣前率爾心位所受境故。不如前解。若攝自性。與任運何別。無相分別。由過現境。所引未來欲。得分別名。隨前引上二分別。對法唯依法。此中通說人。善名即解語言。不善名言返此。

    威儀工巧處者。有三解。一雲。威儀。謂表色。路體則四塵。四塵是彼所依。故說威儀路。但言威儀。不言路者。非四塵故。二雲。威儀四塵為性。路即發彼心。與彼為依說心為路。工巧處亦爾。但是五塵四塵別故。三雲。威儀多于道路施設。工巧多于處所施設。故各別名。其實相似。七分別以尋伺。或五七八識為體。任運分別。是五七八識故。七唯有漏。有通無漏。唯識第七解。

    如理所引謂不增益非真實有如四顛倒者。四倒是增益。體非真有。如理翻此。故言不如四倒是增。四倒之義。如下第八。

    法住智者。薩婆多緣三界。體有漏達因果智。今是無漏後得智攝。達彼因中有果法功能住。或由彼因。果法得住。名法住智。此是如量智。下出世間智。是如理智。

    審慮所緣。通有無漏。勝慧為性。或通四倒。邪見等為性醉有四緣。性劣者。體虛羸。不習者。性不飲。余二可解。多以賦戀艟俜乓萃釕 姨安_等為體。或俱時心心所為性。有義通五識。意增故偏說。

    狂有五緣。俱舍第十五。以妄念為體。彼論雲。依不平等大種故。心便失念。故以妄念為體。或俱時心心所為性。以狂對亂為四句。狂非亂。狂者不染心。亂非狂。不狂者染心。俱句。狂者染心。俱非句。不狂者不染心。此唯欲界。除北洲五趣皆有。北洲人無逼惱。諸天有故。小乘佛有。大乘不然。十地亦無。

    末摩者。此名死穴。亦雲死節。或雲有六十四處。或百二十處。外緣逼迫置死。發狂亦有困喪愁憂發狂。不離驚怖錯亂等故。略而不說。

    夢有十緣。如由搖扇。如世戲樂。以扇搖之。即便睡夢。唯識第七有四說。一雲。痴為體。二雲。痴無痴為體。三雲。思想為體。四雲。別有體。或為七緣。第七緣中有四。如文可知。

    覺有三緣。不勝疲極者。睡經多時。便置困頓。自然覺悟。名不勝疲睡極故。言有所作要期事者。將有所作。發願要期。求後覺故。總以心心所為性。

    悶有四緣。通有心無心。有心位亦以心心所為性。由彼悶觸。引生心悶。

    醒體亦然。

    發業四緣。初三則三種思。謂審慮思。名發業智前行。決定思。名次欲生。動發勝思。名巧用起。若依小乘。前二通見修二斷煩惱第三唯修斷。今依大乘。發總報業。前二通見修。第三唯是見道煩惱。若發善總業。三思皆善。親引煩惱。亦不共無明等。見道所斷。由此經雲。諸聖有學。不共無明已永斷故。不造新業。對法亦言。勝義愚。發福不動業。世俗愚。發非福業。皆見所斷。若發別報業。第三思。亦通修道煩惱。如唯識第八卷說此第四因。隨順功用等者。剎那等起。發業風也。此風。隨順第三功用起思于業。俱時引發身語。故廣百論。破勝論雲。汝我一不動。何能發業。彼反難雲。汝心心所亦一。非動法。何能發業。聖天破雲。心雖不動一。由心尋伺。引起于風。風亦起業。正與此同。

    離欲四緣。一凡聖根熟。二聞隨所應法。三離所應障。四起正思惟。方能離欲。體唯是慧。通有無漏。

    離欲退。有五緣。一鈍根。二新學者。思欲境。即是因力境力。三受順退法。即逢五退具緣。四煩惱重五習惡友。

    斷善根。文有二。初明緣多少。後依斷現種差別。或五緣。或六緣。一利根。二意樂惡。三逢惡友。四邪見重。五行惡無畏。六于眾生為慈悲。諸利根者。內自思構。邪見猛利。不怖眾惡。不生慈愍。便斷善根此名因力而善根斷。則五緣斷。若更逢惡友。順惡意樂。而斷善根。此名緣力而善根斷。則六緣斷。要利根方斷。鈍根不能。廣惡意樂斷。狹意不能。要是欲界。非上二。三天下。非北洲。人非天。對法第一雲。唯欲界上上品邪見。能斷善根非余故。唯苦集下邪見。非于滅道。或通四諦下邪見。通行相者非余。要無慚愧。俱不怖惡。非余二性。要不慈悲眾生。樂損害。非拔濟。依此因力。方斷善根故。緣力必由近惡友故。阿顛底迦畢竟之人。一闡底迦有種姓者。對法論說。二俱斷善根。根有二。一種子。二現行。唯斷現行非種子。折伏勢力令不起現行。名之為斷。非斷種子。唯斷生得。非加行善。加行善勝。前方便時。已不起故。唯斷欲界。亦兼三界。已斷樹根。睫等死故。令勢遠故。為九品斷。非一剎那。擬宜無間斷。非如道害。

    續善根。有四緣。一性利根思惟能續。二見朋友修善。三聞正法。此之二緣。由見外緣。方能續善。若自思惟。若遇良緣。心創墮彼。名卒爾心。因生尋求心。猶豫惟構。印可于彼。決定心生。是名第四緣。上來三心。俱是無記。引生第四染淨之心。是名續善。若自利根。率爾思惟。因生猶豫。證決定故。續善根者。名因力續。若雖利根。復逢善友。修諸福業。復聞正法。因生猶豫。證決定故。而續善根。名緣力續。薩婆多師。或疑心。或正見。續善根。此不同彼。疑即無記尋求心也。或復同彼。猶豫即疑。心證決定。即善根續。即是正見。俱舍第十七雲。于因果中。有時生疑。此或應有。或生正見。定有非無。續現行善。非種子。舊有故。現行善生。初即名續。通續生得。及方便善。若自思惟。見他修福。多續生得。引方便善生。若聞正法。先續方便勝善法生。引起生得。非聞正法時。無方便善。或生得善起令加行善種子亦能生現。名之為續。非時亦起。故斷之時。勝法先盡。所以正斷。生得生時。由內外緣。由此二善不定。由聞正法。殊勝外緣。引生善根。通方便故。或初續善。唯起生得。方便後起。以難生故。勝既先斷。所以後續。續欲界善。非上二故。頓續非漸漸起。余品斷難盡故。九續頓生故。一斷處必能續。續處未必斷。俱舍第十七雲。于現身中能續善。不亦有能續。除造逆人。彼人定從地獄將沒。將沒時言。謂彼將死。或即于彼。將受生時。將受生時。謂中有位。見後果相。便續善根。以地獄所依。與善根相違。故在中有。見之可續。中有不與善根相違故。已受彼報。須待報終。方能續善。續善根已。即命終故。今者不然。在中有既得續善。其轉不轉。俱不遮故。設受彼果。而續善根。亦乖何理。豈無記果。違善根耶。善根設生。亦復不定。不從彼沒。彼又說言。緣力斷善根。地獄生時。續斷勢弱故。因力斷善根。地獄死時。續因力強故。又意樂壞。非加行壞。斷善根者。是人現世能續善根。若意樂壞。加行亦壞。斷善根者。要身壞後。方續善根。見壞或不壞。其義亦爾。雖無文說北洲六天。畜生餓鬼。亦續善不生。故既不定。故不說之。更應思勘。

    明死生中。大文分二。初明內分死生。後明外器成壞。初中有二。初辨。後結。初中復二。初辨死生。後卷中雲。又諸有情。隨于如是有情類中。自體生時以下。說觀生死。次第漏盡。句義難悟。初文有二。初明死。後明生。死文又二。一標六死。二隨別釋。六死中。初三死。不明了識。離身正死。後三死。明了心識。未離身將死。時非時死釋。初三義更無別。死時者。道理義。或應可時分義。業命俱終。合道理死。正應時故。即壽盡死。非時翻此。則是福盡。及不避不平等死。枉橫死故。

    別釋死中分二。初明時非時三死。後明三性心死。壽盡死。則業命終。福盡死。則衣食闕。不避不平等。則余緣枉橫死。不平等者。不調順義。九因則九緣。義別稱二九。一食無度量。腹脹死。二食所不宜。毒害死。三不消復食。不轉死。四生而不吐。不消死。五熟而持之。不通死。六不近醫藥。橫病死。七不知于己若損若益。入水投火。他損墮坑。愚痴故死。八非時行非梵行。饑飽遠行。病時而犯故死。九非量行非梵行。染愛過度故死。對法說三死。一壽盡故死。如生此州。極壽百歲。業雖未盡。命盡故死。二福盡故死。耽定衣食闕。橫緣故死。三業盡故死。三時業盡故。此中初三。無業盡死。唯依現緣辨死。不依過去緣故。無業盡死。其外緣中。離己名福盡。合己名不平等。對法論中。通說過現緣。故有業盡。離己合己。二緣雖殊。外緣是同。合名福盡。彼釋依增上。但說耽定味。亦不相違。俱舍以福壽。相對為四句。準對法。以三相對。為四句死。此中三法相對。為四句死。皆如理思。

    明三性心死中。大文分二。初別明三性心死。後又行善不善下。總料簡死。初文有二。初明善不善心死。後明無記心死。初中有二。初別明二性心死。後總明二性心死相差別。死有三位心。一正死。即末後剎那。唯識論說為第八識。對法論說死有末心。生有初剎那。中有初剎那。唯無記性。二次前潤生心。唯第六識。我愛相應。對法說為九種命終心。唯有覆無記。三次前明利心。即此三性。是粗想現行故。細想現行。無記心者。即我愛心。此說第六識。若兼第八。即末後心。故說不能憶善惡法。

    總聊簡中。文分為八。一明三性何類先起。二明死因。三明善惡相。四明潤生相。五明解支節。六明根沒頓漸。七明死名差別。八上下舍相。初文中三緣先起。一先所造業強者先起。二業若平等。隨初時自憶者。則最先所作業。三縱強縱平等。臨時他教憶。隨何業起不起余心。則以上三業。隨其所應。我愛之所潤。受當來果。離上三緣。起無記心。或復無心。以前最初作業。受當來果。論明善惡性心死。不說第三。論受當果即有緣第二文中。二因力者。初是名言種子。唯無記。是第八識因緣。後是有支種子。通善不善。是第八識增上緣。謂由當來二因力故。現在命終。或由名言種子勢力盡故。現在不避不平等故死。或壽盡死。由有支種子勢力盡故。現在業盡故死。合由二因力故。福盡故死第三文中。有二。初明善惡前相。後明差別。受盡先業所引果者。即業盡等。死時非不避不平等死。定亦有中有之相。如日後分者。日將沒時。或山山峰影者。下品惡業者當相。如峰影懸覆。中品如山遍覆。上品如日後分極覆。或下品。如日後分懸覆。中品如山遍覆。上品如峰影極覆。此是將命終時。由先惡業所見當果相。辨差別中。初善後惡。惡中上中二品。如文自釋。造下品不善業。多無惡相。故論不說四明潤生相中。初明凡潤生。後明聖潤生。決擇分說七種受生。凡夫以現種潤生由此我愛即是取支。潤前能引所引支。轉名有支。便能建立後果中有。及生支報。論說初二果我愛潤生不還無者。對法論說已離欲聖者。對治力強故。彼由隨眠力。令生相續。唯初二果。下界修道治道未滿。雖能折伏。不相續。不堅著。仍以現行潤。決擇總言。見聖諦者。以隨眠潤。勝異生故。相對辨故。實通現行。其無想有情異生身。及不還者生自地。並凡聖相對。潤生勝劣。所有妨難。皆如樞要。決釋分。言一切煩惱皆潤生者。謂是取支。初起取支故。此是後取支。亦不相違。又彼說余時一切位煩惱。此說臨命終。亦不相違第五解支節中。除天那落迦者。化生頓死故。又天唯善業果。地獄恆解支節。更何須說第六根沒頓漸者。具根缺根別故第七死名別中。得聖名清淨解脫。得無漏。離障縛故。或唯阿羅漢。證寂圓故。菩薩亦然。余翻此應知第八上下舍相中。當知後識唯心處舍者。腹中初生不淨成心。故最後舍。卷末當知。

    解生文中。大分為二。初別明生因生相。後第二卷中。重復聊簡。初文又二。初明生因。後死生同時下。明生相。生相即生支。故唯識雲。始從中有。至本有中未衰變。皆生支攝。生因即有支。有支有二。一識等五種。戲論因。是能為因緣。親生生支。二業支種子。即淨不淨因。為增上緣感生支起。潤生愛滅。起正死心。略而不說。此二因熟。中有果起。生相文有二。初明中有生方便。後又造惡業者謂屠羊等下。明當有生。根本生故。初是趣方便。後是趣體。

    辨中有中。十四門一生時節。前趣滅位。後趣即生。如生滅相稱兩頭等二具根。化生故。下第二卷。于四生中。解化生。雲具足六處。或復不具。中有何須必具五根。答彼解無想天。及初生命終。名不具。隨順小乘。說六識身。無意根故。非余化生有不具根。又劫初鬼畜。既亦化生。何必要具。劫初人畜。一切具根。以化生故。若說男女根。中有之中。容其無形。問既與當果相似。一業所招。如何必具根。答以化生故。與當生不同三相狀。業識所引善惡異故四極淨天眼境。即大菩薩。廣慧聲聞。廣修者。見極細故五不同前將死位。起內我愛。唯起境界愛。緣當生境故六同當生形。一業招故。如狗中有。雖待時等。轉受狐身。本將向狗生。形仍似狗七如天眼見障外色。然得見無邊隨類業故八身無礙往彼生處隨山河等。身皆度往。一無障礙。猶如通力。生處即礙九不見異趣。見同類及身當生處。業勢異故。不同余宗十往生形儀。惡業眼視下淨者。生三惡趣。雖見生處。見其勝淨。所以欣生。若見穢相。不欣生故。俱舍雲天首上三橫地獄頭歸下。與此不同。或此說地獄。面視于下。非頭不向下。但與余二趣。視下相似。故同說之十一生時分限。七日一死壽勢頹故。極經七死。必得生處。業必熟故。如住壽極八萬四千。此亦如是。不可為難設劫滅時。輪王業熟。亦定七日。轉生他方。或業可轉。而未受果。設色界中有。亦唯七日。若得生處。日時不定。有說。欲界中有七日。色界不定。此義不然。無文說故十二可轉。生處生時。二緣未合。謂父母等未和合。禽獸等非時。如狗生狐中等。時處未和合故。或如謗解脫生地獄等。皆可轉故十三釋異名。有四。總有四有。謂生有。死有。本有。中有。生有。初剎那名生有。死未後剎那名死有。生後死前名本有。死後生前名中有。一名中有。前後二有中間故。中有非趣。本有雖中。不名中有。二名健達縛此名尋香行。尋當生處香。而行往故。或唯食香。香所資故。如作樂者名尋香故。此唯欲界名。非色界者。彼雖不尋香。尋香類故。亦名尋香。見生處起愛。不聞生處香自無鼻識。生處無香故。三名意行。身隨心往。速疾自在故。或名趣生。趣向生有故十四三界有無。除無色界。以無形故。欲色二界中。亦非必定有。變人為虎。雀化為蛤等。無中有故。涅經言。或說欲色界有中有。或說欲色界無中有。皆不解我意故。若一切有者。何故說有不解我意。故許通無。容豫者有。速疾者無。陷身入地獄。此等皆無故。色界頓生。故中有形大如本有。欲界身中有。如生有之半。等形漸故。此準小乘。大無文故。無色界死。生下界時。隨前死處中有現前此。有一難言。如在欲界得色界定。業力猶微。成後報業。次得無色定。業勝為生報。生無色界。受生報已。生色界中。方受後報。爾時欲界二十劫空。乃于欲界前身死處。中有現前。向色界生。此亦難解。應言則于當生處現。理亦何失。雖有此解。理實不然。前死處現。其理為正。無色無處。即于入定死處受果故。從死處中有現前。若生處現。便大疏遠生處尚遙。誰復傳識。故前說是。決擇分中五十四。問何因得知有中有耶。答從此沒已若無所依。諸心心所。無有道理轉至余方故。設有難言。如聲發響。此滅彼生。何須中有。彼自釋言。不應如響。唯惑亂故。響非實有。意變似彼。聲外響生。心亂倒故。復有難言。應如于影質對影生。何須中有。彼自釋言。不應如影。彼不滅故。質在影起。不同死已後趣方生。故有中有。復有難言。如心緣境。心慮境生。何假中有。彼自釋言。亦不應說如取所緣。非行往故。心不往境。慮起境生。生死不然。須往生處。既假傳識。故須中有。

    又造惡業者謂屠羊等下。生相中。第一明當有生。正趣體故。文復分二。初明中有向五趣生相。又由三處現前下。明胎生生相。復分二。初明向地獄生相。後顯余四趣向生相。初復分四。初明趣向相。次明化生具根。遍受苦故。次明向彼心。後結成道理。初文有二。初明見地獄相。謂已舊同類。喜樂馳趣。生處境礙。則便續生。後明中有末心。見當地獄果。諸色紛亂相。如前將死見中有相。前滅後生等。如癭鬼者。有鬼大癭。不能自持。極受眾苦。同于地獄。故決擇分。生鬼畜一分。恆受眾苦。同于地獄。何故此中唯說鬼趣。鬼趣重故。又略舉故。

    胎生生相中。文分為三。一明三處現前。二明三種障礙。三若無如是三種過患下。結成入胎相。調適值時者。無病安容。有麻麥果者。有麻麥果。塞蔽產腹。如車螺形者。門寬大故。或有形曲。有穢有濁者。穴不順直。難安子故。其處穢惡。津液渾濁。不堪攬之成所依故。不作不增長感子之業者。作謂一子增長。謂多子等業。或感大宗葉等者。自有感大宗葉等。父母無之。或自無父母有之。結成入胎相中有九。一結成入胎。二于父母起顛倒。三薄福多福所見之相。四本藏依托。五依托相狀。六諸根依此次第當生。七諸根依處。亦次第生。名得圓滿。八識托。依執損益共同。九肉心。初生識最初托故。于末後識從心舍。

    于父母起顛倒。文有六。一起趣向。二起顛倒。三于父母差別。四樂遠近不同。五隨意見一。六遂便受生依托相狀中。謂此所出濃厚精血合成一段等者。謂父母精血。合成一段。中有末心。起愛煩惱名顛倒中有末身。名顛倒緣。即彼一段非情精血。與中有俱滅。即此同時。由種子力。有微細根及造根大種並與根。同是有情分。不淨精血。和合搏生前剎那時。即此精血。尚是非情。今此剎那。識既依托。名為結生。乃有情數。薩婆多師。以父母精血為緣。別有異熟等大種造色。于中死生今此二說。一雲。造根微細大種新生。其類妙故。余扶根塵大。及造色。用前非情精血。以為此體。不同于彼。二雲。同彼。非情並滅。依此為緣。新精血生。羯邏藍義。如後卷釋諸根依此次第當生中。此羯邏藍中有諸根大種等者。初位之時。眼等四根。時猶未有。已有造彼能造四大。據其處所。此中有說。造身根大種外。別有造余根四大。雖無所造色。大種已有。由此身根俱生大種力故。後余根生。決擇分說。能造所造。定不相離。名同處不相離者。說以後位。非初位等。獨有大種。據其處所。後根方生。其扶余根四塵時。亦未有亦唯有大種。先據處所後根起時。造色方生。根依俱生。名得圓滿。或此意說。造身根四大。亦能造余四根。扶身根四塵。能造四大。亦能造扶余四根之塵。今說初有諸根大種。並有諸根扶根大種者。即說造身大種。及造扶身塵大種。為造余四根大種等。非更別有。相依而有。是造義故。不爾豈復唯有大種。無所造耶。欲界一切四大種。不離色觸等。故此義難知。

    論本第二

    自下明生相中。第二段重復聊簡。文分為二。初廣總五趣生。後廣胎生。初文有十。一種子多少。二識與名色。漸增長相。三三燻習生果差別。四異熟受俱。五有受盡相。六三時報種子差別。七有染離染法界共同。八三性種子。得名有異。九種子眾名。十轉舍差別相。前生中雲。我愛無間已生故。戲論因燻習故。淨不淨業已成熟故。方得果生故。今廣種名色等增長。即前正生之體故。

    此重廣種多少中。一切種子皆具足等者。如成唯識第二卷說。釋此論文。準彼三義。涅法者。法謂道理。有入涅之道理故。

    一界之中成三界種者。攝在本識。性同無記。用歸體故。見相類別。界系全殊。業果不同。報非報異。亦如唯識第二論疏。三燻習種生果別中。種子識自體。樂著戲論為勝因者。名言種子也于生族姓等淨不淨業為勝因者。有支種子也凡于自體計我慢等者。我執種子。即廣前三因于胎分中有自性受不苦不樂等者。則阿賴耶識相應舍受。是異熟主。擔負余受。名自性受。異熟生者。從真異熟所生。體非異熟。異熟之義。如唯識疏第二。

    又種子體無始時來等者。護月雲。種子本有。由新燻發方生。故名為新。此文為正。難陀雲。此說名言。本識親種。無始新燻。不能自得異熟果。要由淨不淨業新燻招集。方乃能生。故名為新。護法解雲。名言種子。法爾舊成。無有支燻。不能得果。新舊合用。其果方生。望業招集。與其新名。非名言種。無始時無。要燻方生。故名言種。無受盡相。復數逢緣。數生果故。有支種子。名有受盡相。有頹歇故。若果未生。名未受果。若果已生。名已受果。

    又諸種子未與果者或順生或順後受等者。此說種子未生果者。或順生受。或順後受。雖經多劫。而未得果。種不滅沒。後還能生。隨遂自體。雖余果生。要由自種者。如異熟體。雖待余業現余緣等。其果方生。要由自名言種。起親因緣故又諸種子別于此身應受異熟緣差不受等者。此說現在順現受業中。報定時不定種子。緣差現在未得受果。雖于余生方始受果。亦唯住在順現受位。不名順余受種。即是順現報定時不定業。或是三時諸業種子。現身應熟。緣差不受。順不定受。故仍依舊位住。名三時不定業。是故一一身中。有三時業種。顯揚論說。業有三。謂順現受生受後受。或分為四。加不定受。或開為五。不定受中。離時及報定與不定。為二業故。此文不說順現受者。意說。多時不受果種。雖經多劫。而不腐敗。故不說現。又從初為名。亦有多時順現受種。雖不得果。亦不舊敗。唯別報故。三時通總。故不說現。順生受種。應次身受。而言經多劫雖未受果。不腐敗者。如順生受業。應受人中多生。始受一生。便造惡業。生惡趣中。人果未受。惡趣果盡。還受人果。即是順生業雖經多劫。而不腐敗也。余準可知。

    譬喻部師。立有八業。三時及不定。皆有定不定。謂順現受時定報不定。報定時不定為二。余準可知。其第四業。不別依三時。但總分別。彼破薩婆多雲。若無間業。定順生受不可轉者。三界善業。非想最勝。亦應無越得聖道者。彼既可轉。此亦應然。今大乘中。業信同彼阿世王五逆之業。既懺悔已。絕不受果。則是生報可轉滅義。時報俱不定也。鴦掘摩羅。轉地獄業。于人中受。報定時不定。義亦同之。故決擇雲。依未解脫者。建立定業。非已解脫。解脫身中諸業。皆名不定業故。由此順現業。皆二業成。雖無正文。理必應爾。

    一處有染即一切處有染等者。一界中有諸界種。系染同故。離染翻此。

    若煩惱品所攝種名粗重亦名隨眠者。粗重有三義。一惱害義。唯染污法。二無堪忍義。通無記法。三性有漏義。通有漏善。今說煩惱。名為粗重。具有三義。名隨眠者。俱舍釋雲。隨增眠義。是隨眠義。現貪等是。成唯識雲。隨遂有情。眠伏藏識。或隨增過。故名隨眠。若望菩薩唯二障種。故無記等。不得此名。諸無記品。具二粗重。體無堪任。是有漏故。此說名粗重因。無初惱害。故余處唯說染種名粗重。無記法非之善法唯一。謂有漏性。決擇分說。有自性業粗重。對法亦名有漏粗重。由無初二義故。今論說信等法種。不名粗重。亦非隨眠。是故一切所依自體。即是異熟五蘊之身。煩惱逼惱。煩惱招感。煩惱依附。名粗重所隨。無記種起。名粗重所生。體是異熟。無記無覆。名粗重自性。

    眾名有十一。界者。因義。持自體義。種姓者。類別義。自性者。體義。因者。建立果義。薩迦耶者。虛偽可破壞義。戲論者。分別義所分別故。阿賴耶者。所愛著義取者。所取義。苦者。逼迫義。薩迦耶見及我慢所依處者。我見我慢依生處。又般涅時已得轉依等者。此說入無余位。染種所依。前已轉舍無。謂無間道。善無記種。轉令緣闕畢竟不生。果體既無。隨意入滅。名為轉得內緣自在。又善無記種。由煩惱種緣之成縛。得有余涅時。轉舍一切染種所依。善無記種。既離緣縛。得生果自在。更無硬澀。各令緣闕。

    第三段。廣胎生相中分八。一時節。二資稟。三分位。四變異。五男女相。六母苦逼。七出胎。八增長相。其八位中。五王經說。一七日如薄酪。二七日如稠酪。三七日如凝酥。四七日如肉摶。乃至七七日位圓滿。今言八位。理應八七。始終三月。眾相宛然。次第配此。若已結凝箭內稀。名羯邏藍。羯邏藍者。此名雜穢。父母不淨和合名雜。染可厭污名穢。二不淨和名已結。內稀外稠名凝。此為最初。眾苦因起。損惱既廣。喻立箭名。遏部曇者。此翻為皰。猶如瘡皰。表里如酪。未至肉位。如[-一+死]豆瘡。故名皰也。閉尸者。此名凝結。雖已成肉。仍柔軟故。西域呼熟血。亦名閉尸。彼相類也。鍵南者。此雲堅厚。可摩觸故。仍成肉摶。未有支相。至五七日。支相方現。故名缽羅賒搖2 奚藝摺VJ忠濉R搗縊怠4幽諢魍狻I嫌幸恢⑴R暈 廢唷4未盜街⑴R暈 蠶唷O麓盜街⑴N 孿喙省4順蹕嗥幽誄觥︰笏樂 薄F桓搿S轡豢芍 0似呷蘸蟆5 з齔ゃ8尬槐稹D酥寥 爍銎呷輾鉸R允 似摺W虡倭 鍘VJ紙躍摺8 娜鍘7僥順鏨W ゾ鹿省W芫 倨呤 鍘7簿 旁隆C 猜3鹺笤孿嗉妗J善涫 J滴 擰br />
    變異中有二。初標四異。後隨別釋。一發。二色。三皮。四支。一由業力。二母不避不平等力。因此二力生。隨順風為緣。令發等損。生後漸次觸生分觸等者。下明增長。觀此文意。根位已後。未出生前。名六處支。出生已後。學言說前。名為觸支。耽家室後。方名受支。

    又諸有情隨于如是等下。辨生死中第二大段。說觀生死次第。漏盡句義難悟。于中有三。初觀生死。展轉次第。次明觀此方得漏盡。後此教理其為難悟。初文有二。初標後釋。此復于余。此復于余者。謂祖父子孫。次第相與。為四緣故。由身資長。生死相續。未證菩提。未至佛位。展轉無盡。若聞正法。內自思惟。修證聖諦。方得漏盡。如是生死方斷輪回。

    謂我無有若分若誰若事等者。分謂類。誰謂體。事謂物。初明我所無此三。後明我體非此三。故我我所二俱無也。或分謂時分。三世時中。亦無我耶。誰則我體。事則我所。謂觀自身。三世時中無我。我無自體。亦無我所。故言謂我無有若分誰事。觀他身我時分。亦無我體。我所亦復都無。故言我亦都非若分若事若誰。或我無有等者。明無我所。我無瓔珞分。無童僕誰。無窟宅事。此說無我所。下破無我體。我謂自我。都非他我。若分瓔珞。若誰童僕。若事窟宅。故我體無。謂說生死相續之身。如是所說。無我我所。所有言教。皆為難遇。設雖得遇。悟解亦難。不聞此教生死恆沈。聞正思惟。方得漏盡。勸諸智者。應順修學。

    上明內分生死。已下明外器成壞。文分為二。初略問答。若有能感壞業現前已下。別明成壞。別明成壞中。初壞後成。壞中有二。初總明三災壞。後雲何火災下。別明三災壞。初文有五。一由業能壞。二災壞分齊。三三災頂。四壞空住成。四劫時節。五初禪壽量。由業壞者。業即尋伺。諂誑等為火災業。通善不善二業所感喜。為水災業。樂及二息等。為風災業。欲界通為善不善感。上界唯善。唯識緣處既有三釋。釋此亦三。有作此難。外器界壞。既由業感。內身死滅。亦應業招。為釋彼言內外差別。故論說雲由彼外分皆悉散壞等。恐義難知。更為征釋。釋有二義。一外色相續。頓滅實難。故壞由業。內身識托。識在壽存。業盡壽亡。任運易謝。故外由業壞。內身任運滅。第二又解。感外器業。多分決定。一劫時住。故壞由業。一切眾生。共業招故。時分皆同。內身不然。由種種業。壽命不定。各別業感。業盡壽亡。便任運死。故不待業。由此內身。剎那滅易。任運自滅。相續滅難。必由業盡。外器亦爾。剎那滅易。不待業招。頓滅誠難。故由業感如是道理。今古顯然。智者不思。于中疑起。今既通已。智者詳之。

    災分齊中。欲界初禪。同有尋伺君臣諂誑。內火所逼。同火災。二禪及下。喜水動涌。故同水災。三禪已下。內有樂受。入出息風。所搖鼓故。同有風災。第四禪中。無別內災之所損惱。故無外災。宮宇隨身。有無義顯。不假緣壞。

    災頂之中。初禪橫量大小。猶如欲界。既同一火。千個初禪方等于一二禪之量。二禪火災不及。故說二禪為火災頂。千個二禪方等于一三禪之量。二禪已下既同水災。水災不能壞第三禪。故說三禪為水災頂。千個三禪方等于一四禪之量。三禪已下同一風災。風既不壞四禪。故說四禪為風災頂。

    劫時節中。唯二十住劫。有增有減。可說二十。成壞空三。既無增減。準住劫量。初禪壽量中。梵前益天者。即是第二梵輔天也。大梵王前作饒益故。

    劫有九種。一日月歲數。法華論雲。晝夜月時年。以此為數。是法華經所說諸劫。菩薩地亦言。劫有二種。一是日月歲數。二是阿僧。二增減劫。即是饑病刀小三災劫。名為中劫。三二十劫為一劫。即梵眾天劫。四四十劫為一劫。即梵前益天劫。五六十劫為一劫。即大梵天劫。俱舍無此。唯雲大梵天壽一劫半。以四十劫為一劫故。六八十劫為一劫。即火災劫。七七火為一劫。即水災劫。八七水為一劫。即風災劫。九三大阿僧劫。依花嚴經第二十四卷阿僧品。有百二十數。第一百二十名阿僧。數水火風至不可數。名為無數。依舊攝論。說三十三阿僧劫。第二劫為小一劫。為二十一劫故。第三劫為中一劫。為九故。初劫為大一劫。為三故。雖有此文。不可憑據。不知積何以成無數。瓔珞經說。四十里城。滿置芥子。百年去一。去芥子盡。名為一劫有說八十里百里八百里為城。或說四十里八十里百里八百里石。淨居天以妙衣重三銖。三年一拂。芥盡石盡。名為一劫。隨機不同。未可和會。俱舍第十二。引解脫經。說六十數。唯有五十二。余八忘失。以第五十二數名阿僧。仍以十積數。不同華嚴。從萬以上皆倍倍積謂萬萬名億等。至阿僧。其數極多。此大乘義故不可以俱舍為證。廣如別章。其大梵天。器世間初成即生。末後壞時方死。故壽命六十劫。不同余宗。今設水風二劫。成壞時量促故。大梵壽量一劫時。定三天三品修生不同。劫數故異。

    雲何火災能壞世間下。壞中第二段。別明三災。初火。次水。後風。火中分二。初問。次答。答中有三。初明二十住劫。為壞之漸。次論雲。于最後增已爾時那落迦等下。明二十壞劫。後如是世界皆悉燒已下。明空劫。初文復三。初總明住劫中一增一減。次又此中劫復有三種少災出現下。明減劫時。少災衰損而復漸增。後如是二十減二十增。結成住劫。

    第二段中有二。初明三災衰損。後又能棄舍損減壽量下。明後漸增。初文復二。初明小三災。後明三衰損。俱舍說小三災。皆于十歲時起。仍別劫生。今者大乘。同于一劫。三十二十十歲之時。起儉病刀。如次不同。如俱舍說。儉有三事。一白骨。二運籌。三聚集。廣如彼說。儉災經七年七月七日七夜。病災經七月七日七夜。刀災經七日。由不善業下品慳貪故。招七年七月日夜長時饑儉。谷食方盡。方困死故。由不善業中品損害故。感病災七月日夜。逼惱身心。方致死故。由不善業上品殺害故。感刀災但經七日。毒心既猛。隨執草木皆成殺具。命易死盡不假多故。白日相見殺害易成。夜中黑殺害事小。略不說夜。有余經言。由施眾僧一摶食故。不生饑饉劫中。由施眾僧一呵梨藥。不墮疾病劫中。由一日夜持不殺戒。不墮刀兵劫中。故今漸滅起三惡業甘蔗變味者。謂沙糖煎甘蔗作變。甘蔗味為故又能棄舍損減壽量惡不善法等者。此明減劫漸增。舍殺生等刀災等業故。壽等漸增。十歲之父。生十五歲子。如是展轉乃至八萬。不言四千。舉大數故。

    如是二十減二十增合四十增減便出住劫者。結成住劫。對法論說。一中劫初唯減。一中劫後唯增者。住劫之初。始于八萬。漸減至十。復增至八萬。名一住劫。如是二十方住劫滿。第二十住劫。增至八萬。方立滿名。從此以後。命漸漸損。名為壞劫。其住劫中。初劫初半唯減。後劫後半唯增。故言一中劫初唯減。一中劫後唯增。即二十劫。皆有增減。不同小乘。後劫唯增無減。初劫唯減無增于最後增已爾時那落迦有情下。明二十壞劫。中分二。初明有情世間壞唯言沒已生極光淨天者。且據極處。不障生余下天等處後當于此時五趣世間居住之處下。器世間壞。器世間壞中為三。一明本日所壞。二明新日所壞。三總結成。起世經雲。無天雨澤。所有草木一切干枯。即有迦梨迦風。吹八萬四千海水。皆令四散。于下起第二日宮。置須彌半腹等。小乘因此。說六日輪。先在海下。壞時方出。今者大乘。無文定說。許亦不遮。理何必爾。壞業熟時。世界始壞。故日壞具。亦得業招。壞業未成。何須彼日。由此彼日壞劫新生。義稍通貫六所燒事中。論數次第五。第五即妙高。第六是大地。合一處明略。無標第五名。其體已列展轉熾盛極至梵世者。欲色界色。粗細類殊。不可下火。而焚上器。火熱相接。漸壞世間。故言展轉。實別火壞總結成中。略為三事。一日草事。二日水事。三日堅事。二日合成八日者。其第六日。能為二損。一分損大海。一分損山地。半入損水。半入損堅。故數成八。合但七日。其空劫中。乃至余影。亦不可得。此雖無文。亦同小乘有空界色言無影者。以無質故。非無迥色。問此色何業招。亦他自地眾生業感。非成非壞。業所招故。自地眾生得天眼者。可見用故。或言無影。影即迥色。迥色亦無。不同彼宗無業招故。招無用故。

    水災中。于第二靜慮有俱生水起者。非別起雲而雨于水。則彼先時。與身俱有水界。下增後俱沒故。或由業力。任運而起。名為俱生。風亦同此。火焰勢必上騰。所以災從下起。水風藉空飄注。由此災從上生問由何七火方一水災。答第二禪中少光天。壽二劫。無量火天。四劫。極光淨天。八劫。若一火後即起水災。彼天如何時壽八劫。由此顯七水之後。復起七火。方一風災。總顯八七火。一七水方風災成。第三禪小淨天。壽十六劫。無量淨天。三十二劫。遍淨天。六十四劫。八七火。一七水。方一風。水火九七。成六十三。後一風災。成六十四。由是三災壞劫各別。菩薩見實三昧經雲。風災起時。眾生悉生第四禪等。第三禪中。起火風災。名僧伽多。先吹遍淨天宮。雨雨相拍。散壞都盡。次吹光音天已下宮殿。令相撐觸。皆無形相。次吹大小諸州須彌山等。三千剎土上下散滅。

    世間成中有二。一總明業力故成。二別明世間成。別明世間成中有二。初明世界成。後如是安立世界成已五趣可得下。明其中可得諸法。初文復三。初色界成。次欲界成。後如是百俱胝四大洲下。結成三千大千一佛化境。初中又二。初器界成。後有情界成問色界外器初成。化生不由物造。何因彼壞即假外緣。答化生無而頓有。成不假緣。宮殿既不隨身。壞時必由他物。又業增減化成位。不假他緣。壞事難為。必由傍物。又器業多令經劫。身滅其器猶存。若不假以傍緣。無由壞故壽盡故者。彼天分限命盡業盡故者。不滿天壽。業力盡故福盡故者。耽定味等。便舍命故。四禪三禪二禪如次。皆言漸下生者。三災頂故。二禪三禪。雖有初生。以無尋伺。更無希望。以無諂誑。亦無君臣。初定皆有。故有大梵。起希望念。上天業盡。應念下生。大梵不知。謂由己願。便執為子。子亦謂父。故名身異而想是一。

    欲界成中。初四空天成。後自此已後有大風輪下。造余天及余處。余處分二。初總明山地等成。後四大洲下。別明山地等成。初文分十。一造風輪。二造金輪。三造水輪。四造須彌山。五造七金山。六造四大洲等。七造非天宮。八造雪山無熱池。九造那落迦。十造鬼傍生。風輪仰布為。下傍布為。搏牆如持谷。廣量等三千界者。小乘無邊。厚十六億逾繕那。此風堅實假使大諾健那金剛杵擊。其杵有碎。金輪無損。俱舍水輪深十一億二萬逾繕那。後風起擊水。變成金。金厚三億二萬。余八億成水。水金俱廣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逾繕那。俱舍頌雲。安立器世間。風輪最居下。其量廣無數。厚十六洛叉。次上水輪深十一億二萬。下八洛叉水。余凝結成金。此水金輪。廣徑十二洛叉三千四百半。周圍此三倍。今者大乘。金輪在下。水輪在上。與彼相違。又深亦別。至第四卷地獄之中。更當廣顯。洛叉是億也。

    七金山者。一逾健馱羅。此雲持雙。山頂有兩稜故。二毗那迦。此雲障礙。有神住中障善法故。當俱舍第六毗那怛迦。怛相似。呼聲別故。三濕縛羯。此雲馬耳。似馬耳故。當彼第五山。四甦達梨舍那。甦者善義。達梨舍那。見義。即善見山。見彼山形。善多生故。彼次第同。五A達洛迦。此雲擔木。諸阿修羅。以此木擔須彌山。山有擔木。故以為名。當彼第三。六伊沙馱羅。此雲持軸。山峰似軸故。當彼第二。七尼民達羅。海中魚名。此無所翻。山峰似之。故以為稱。此與俱舍次第不同。然宗別名同。未勞和會。論雲各由形狀差別為名者。據多分也。其第二山。從神立名故。

    八中洲者。東二州。一提河。二毗提河。南二州。一遮末羅。二筏羅遮末羅。西二州。一舍搋。二 蘼熗。北二州。一矩拉婆。二橋拉婆。非天宮殿。有經雲。須彌山北海下。有四重大非天宮。小者隨處而住。如法華疏。

    八大那落迦處諸大那落迦者。即八熱地獄。獨一者。即孤獨地獄。寒者。即八寒。近邊者。八熱門外四種園。第四卷中當釋。婆沙一百七十二釋。那落是造義。迦是惡義。造惡之者生彼處故。又落迦名可樂。捺是不義。不可樂處。又落迦名喜樂。捺是壞義。壞喜樂故。或落迦名歸趣。捺是無義。無歸趣故。或落迦名救濟。捺是無義。無救濟者故。或落迦名苦器。那落迦是惡者。惡者生彼苦處器故鬼界。地下五百逾繕那。彼界縱廣亦爾。余鬼支派。隨其所住。婆沙雲。此洲西南。有五百鬼城。半福德受果如天。端嚴殊勝。余半饑餓丑陋形容。轉輪王使。唯至四洲。不至彼界。不與交通。福德者可得。傍生住處。本居大海。余隨所住。

    四大洲者下。別明山地等成分三。一雜成諸趣處。二如是器世間成已有諸有情下。善法漸沒。惡法漸生。三復次于世間四姓已下。明地獄生。今明世間成。而明有情者。總明成滿。不別明自體起。故前明生。別顯自體起今明成中。總明成滿。亦不相違。初文有八。一明四洲。二明眾水。三明神住。四明天居。五明雪山等。六明甦迷盧。七重明贍部洲。八重顯九中洲。贍部從樹為名。毗提訶。此雲勝身。身貌勝故。瞿陀尼。此雲牛貨。貨用牛故。北俱盧。言方。如車者。如西域車。上寬下狹。同此州形南狹北廣。

    逾繕那者。俱舍頌雲。極微微金水。兔羊牛隙塵。蟣虱麥指節。後後增七倍。二十四指肘。四肘為弓量。五百俱盧舍。此八逾繕那。計十六里也此洲六千五百者。俱舍雲。三邊各二千。南邊有三半。有解雲。此據周圍。南面有五百。東洲量七千。彼雲。三邊如贍部。東邊三百半。有解雲。此處周圍。東面有一千。西洲六千五百。彼雲。徑二千五百。周圍此三倍。彼七千五百多此五百。北洲八千。彼雲面各二千等。彼此皆同。故知此據周圍之量。亦有解雲。此據徑量。大于彼說。由宗異故。

    八德水者。一甘。二冷。三軟。四輕。五清淨。六不臭。七飲時不損喉。八飲已不傷腸。

    神住中。別標四神。各住一級。四大王天。居持雙山。俱舍頌雲。堅手及持。恆x大王眾。如次居四級。亦住余七山。彼無血手神。醉x名亦別。宗乖x則醉。名異體無違。次第又不同。亦不可和會。

    非天脅者。其紅石崖。似阿修羅脅。故以為名。如王舍城廣博脅山。與此似相。

    善住龍王。帝釋之所乘也。變現等事。廣說如經。

    雪山側無熱池。涅雲。香山頂。此雲近雪山。樓炭起世經雲。皆雲雪北香南。此文為正。瑜伽涅各據一近處。亦不相違出四大河者。勘西域記。帝釋宮縱廣十千。俱舍雲。周圍一萬。此全大。彼或合縱廣量。亦同也。

    四寶成山中。俱舍論說。西頗胝迦。北面金與此不同。宗異故。其輪王路。俱言繞此洲。王四天之相。余處亦有。或往余處。飛空而行故。唯此有洲其金路。此雖說金輪王。何廢余王。有設拉末梨。似皂樹此所無也卵生鳥。居東面。以羽激水。二百由旬。取卵生龍。胎生居南面。激四百由旬。取胎卵龍。濕生居西。激八百由旬。取三。除化生。化生居北。激一千六百由旬。取四生龍。隨應食之。廣如經說。何經勘。

    善法漸沒惡法漸生。中有四。初總明有情化生。次明飲食漸生。次明惡內法生。後明惡外具生。感勝器業。唯初時生。余時器不熟。此業亦不熟。劫初之人。從意化生。諸根無缺。光明端政。騰空而行。恆受喜樂。地味既出。甘美異常。時有食者。余見隨學其地味者。妙甦陀味地餅者。地中涌出餅林條者。條相叢出。異常甘脆無糠無𥝖者。糠米皮𥝖谷職也。或雲𥝖塊也。前為正。不種自生。香而且美。後慳貪起。蔽擁自身。米加糠𥝖方現。攝受積貯在家。食此光滅。身既沉重。不能騰空。

    立司契者。司謂衙府。契謂要限。即官長也。

    摩訶三末多。此雲大等意。大眾齊等。意樂共同。立以為尊。稟成司契。亦名差摩塞縛彌。此雲田主。諸剎帝利。稱此後也。即釋迦之高祖也。故剎帝利。名王族種。婆羅門。雲淨行種。稱梵王後。吠舍。雲坐收種。坐而收利。戎達羅。雲耕田種也。

    惡外具生。中有二。初總。後別。別文有九。星宿亦同。以水頗胝所成也。故略不說月行速者。謂南北路。速于日不定者。繞山行遲于日。高下與持雙山等。繞山而行者。此據通天。下星等非別洲星。如北斗辰。一洲轉故。亦有表時善惡一方一國之所共睹。非于余處。起世經雲。日宮有七重牆壁。乃至正方如宅。遙望似團。五風持行。一名持。乃至五名將行。乃至高十六由旬等。不同此說。勘彼文。

    又此日輪近山為熱遠為冷者。照七金須彌。勢分近故熱。遠之故冷。又此月輪于上稍欹便見半月者。俱舍雲。近日自影覆故見月輪虧。今則不然。月自欹側余面自映。故見其虧。非為日照。若日照者。空中應明。若自不障。漸漸見明。亦有天神菩薩並非天手障。以為日蝕。亦有一方一處變怪故然魚鱉等影現月輪者。余經說言。有贍部樹影。俱盧舍。即五百弓。一弓六尺。即三千尺。成五百步。于可聞大牛鳴之勢分也。

    造地獄業。在成劫末。亦生地獄。即入住劫。地獄生中靜息王者。琰魔王也。此有二類。一大菩薩化作。二實有情。鬼趣所攝。由治罰鬼。兼地獄生。故生地獄。非地獄趣。如人治罰諸畜生等。有雲即彼趣余宗說在下五百由旬鬼國之中。今言生地獄中。故知地獄趣。以法治罰。名法王故。觀此文意。生地獄後方生鬼畜理何不然。下自當釋。

    結成三千大千世界一佛化境中雲。俱胝者。俱舍第十二。五十二數中。第八數。名俱胝。謂一十百千萬。洛叉。度洛叉。俱胝。以十相乘。洛叉當一億。度洛叉當十億。俱胝當百億然西方有四種億。一十萬為億。二百萬為億。三千萬為億。四萬萬為億。今瑜伽顯揚。數百萬為億。十億為俱胝。故言百俱胝。為一佛土。華嚴千萬為億。名為百萬億。智度論十萬為億。名百億。勘于華嚴二十五勝王菩薩品。如是安立。世界成已于中五趣可得。

    別明世間成中。第二段明成已可得法。文分為二。初列二十四門。後隨別釋。釋十九門。不釋五門。一不解十時分。謂一時。二年。三月。四半月。五日。六夜。七剎那。八怛剎那。九臘縛。十目呼刺多。俱舍論雲。剎那百二十。為一怛剎那。六十怛剎那。為拉縛。三十拉縛。為一目呼刺多。三十目呼刺多。為一晝夜。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一年為三時。謂寒熱雨。各有四月。唯有八位。合此日夜為一。復無半月。今與彼別。時謂年外之劫。如前已說。半月即十五日。十五目呼刺多為夜。十五目呼刺多為晝。或時即彼時。

    第二不解十受欲者。如經故。三不解八世法得者。得利故。不得者不得利故。不對面贊名譽。不對面罵名毀。面贊名稱。面罵名譏逼惱名苦。適悅名樂。四不解三品。五不解四威儀。易故。

    五趣四生。成唯識說。皆以異熟為體。或並五蘊。唯異熟無記性趣言種果者。謂異熟果。及名言種。並彼業者。順趣故體非趣。若不爾者。相雜起故。廣如彼論。

    化生中或具不具六處者。不具謂無想天。無有第六意處。及一切生有死有。或雲。劫初鬼畜。未必具根。而化生故。

    建立依持。不說金輪略故。或即地故。

    彼室宇等。或由造作。或不由造作者。謂帝釋等城。北俱盧洲諸室宇等。豬狗等室。皆不由作。任業起故(四食義如章引)。

    七攝事中。第六福業及方便作業者。修福業時。前方便業。

    十資身具中。第七香涂末者。涂謂涂身。香末謂末香。以散身上。

    第八什物之具者。除余九外余床機等。資身之具。什物者。具義。非是十數。

    八數隨行中。第七第八。由第六起故言屬彼。

    二十二種發憤者。發憤緣故邪業方便者。邪身語業方便也。

    共住弟子近住弟子者。近住依止也。

    四種入胎中。輪王正知入。中有末心。不起貪愛。知將生故不知住出。心迷倒故。不知在胎及出胎。此說金輪。非余三種。或四皆爾。無文遮故獨覺知入住。不起貪愛。知在胎中。心迷出故。此說將得獨覺之生。非于前位。

    菩薩三時。皆正了知。十地皆爾異生三位。皆不能知。

    七苦不說第八苦者。成劫已有。非于住劫方新有故。

    七慢。依五法起。謂上中下我及德生。如五蘊論及決擇。皆通見修斷。

    x體即貪。醉逸為義。心多縱下。慢謂高舉。或陵于他。是二差別。如唯識第六說。

    見聞覺知。如對法第一疏。及九十三說。見知現量。聞唯聖言量。覺是比量所受所證所觸所得者。或以鼻舌身三。及五識俱意。並定心意。如次配之。此釋聞者屬耳及意。教唯意緣。故九十三說。聞是聖言量。亦不相違。或耳鼻身舌。如次配所受等四。其五俱時意。皆是知。總通此四。聞是聖言量。故耳在知中。

    第十九門眾多言說句中有二。初總。後別。彼復雲何下別也。釋詞句者。如解釋論名等。戲論句者。如諷頌等。如初標門焱夏系取C鴕寰洹;螄仿邸J怯形  洹N尬 廾省;蜢斕取R嗍竅仿劬洹R暈納鬩濉C鬩寰洹br />
    字母者。謂三十三字十四音。十四音者。謂[呵/衣]阿噫伊鄔烏仡侶紇閭呂盧醫愛污奧惡。不取後二。故成十四。迦業任濉U誄檔任濉╴#142222;等五。多他等五彼坡等五。夜邏羅縛賒娑婆訶叉。不取叉多。故三十三。將前十四音。約後三十三字。出生一切。此等能生一切字故。一切諸義皆能攝故。故名為母。出生字本。含諸義故。

    別解中有十門。一人法所依。二得失隨生。三七聲異起。四三學建位。五世事差別。六飲食縱蕩。七純雜明。八眾事不同。九劣弱衰喪。十斗諍斷滅句。

    初門中有十八。地者。如所詮總。法顯能詮總。字以義為教依。或約初標總名。與後所釋為所依故名地。

    第二門中有十九。听制者。听說戒也堅妙智退者。若勤精進。妙智乃堅。放逸懈怠。妙智乃退沈量助伴者。沈謂昏沉。量謂量度。即掉舉也助伴者同時心所也示現。教導贊勵慶慰四句。即舊所言。示教利喜。後自當釋。

    第三門中。七例句者。即八轉聲。除第八呼。泛聲有三。一男。二女。三非男女。一一各有八。一體。二業。三具。四為。五從。六屬。七依。八呼。今此即是。男聲中之一聲。詮目丈夫之七囀聲。如次配屬體業具等。如樞要說。第八泛聲醞補盧沙。更無別義。今但說七。

    第四門依受戒法說。施設者。敷設座所。教敕者。語言訓示。標相者。結界。靜息者。打靜無言。表了者。和僧問事。軌則者。答所表事。安立者。置受戒人眼見不聞之所。積集者。大眾聚集。決定者。問遮難事。配屬者。表白問遮。論羯磨所行之事。驚駭者。問遮勸發上品心等。初中後句者。說三羯磨。族姓想者。此受戒人婆羅門等姓。立宗者。乞求為[敬/巾]。言說者。教化他人。成辦者。堅持戒故。乃至當得阿羅漢果。受用者。即受戒已。依僧受用財法二利。未得法應尋求已得應守護。自有過失。羞恥還淨。他有過憐愍諫舉。于勤苦事。皆能堪忍。于生過法。恆起怖畏。棄惡引善。名簡擇句。

    第七門中。雜和糅者。雜本釋諸經論等。余皆如名。起其義解。成可知矣。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一

    E享保六(辛丑)十二月十六日一交加粗點畢

    沙門高範(胎生六十七法五十五)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3冊No.1829瑜伽師地論略纂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二(論本第三第四第五)

    基撰

    意地之中。大文分二。上以五門。辨意地體。下以十門。釋意地義。文分為三。初牒前五門三處所攝。標起論端。次今當先說色聚諸法下。別釋十門。後總以頌結。

    除假法者。無別種生。又無別體。故今除之。非意地下。此地中辨四相故。

    言十門者。下頌雲。色聚相應品。世相及與緣。善等差別門。巧便事為後。其善等中有三門。一三性。二十二處增數。三釋十二處名義。色中有二。初標。後釋。釋分為七。初明大種五因造色。二明極微有無差別。三明大造二不相離。四明色聚諸事多少。五明諸色相續間斷。六明三類色聚差別。七明色聚依六處轉。

    大種造色能為五因。一生因。二依因。三立因。四持因。五養因。如文配屬依因中。由造色生已不離大種處而轉者。此說即質造同聚造。實造非假造。由諸日光。孤行香等。離大種故。生無色界定道戒色。無四大故。勢依彼有。皆有依因持因中。由隨大種等量不壞者。亦依同聚四所造義。擊質發聲大質故。或五境附質。皆等質量。疏遠已去。方大于質養因中。對法第一說。謂由大種養彼造色。令增長故。彼說一切大種。皆養造色義。今此論中。唯說長養。四大資四緣生。能養造色。然所造色。大種親養。大種要藉四緣資長。方養造色。今說外緣。大方能養。非外四緣。是此養因。相依而有。是造義故。生等五因。皆增上攝。或有五義。或不具五。非謂定具。如上可知。若依實義。親所造義。必同性造非異性。必同類造非異類。有漏無漏。必類同故。必同界造。非異界。定散必同。非異法造。若假說造。疏相依造。隨應無遮異熟長養等流三類。或各親造。或綺互造。理亦不遮。種種義門。如別章說。

    于色聚中曾無極微生等者。此顯頓變。非漸積義。不同薩婆多聚中有極微。

    又非極微集成色聚者。極微無體。不同經部種成大義。合前一種。不同勝論粗細俱實。如唯識第一疏解。

    極微亦有方分者。方謂諸方。分謂細分。雖有諸方。而無細分極微。乃是粗色所有。自更無他。唯識第一雲。極微無方分。方即是分。非諸方義。二文雖別。亦不相違。

    二不相離中。文分為二。初略解二種。又此遍滿下。重解二種同處不相離者。隨無根處。諸無根色。隨有根處。諸有根色。自類大造。皆同一處相涉入義。非是極微各別住義和雜不相離者。謂自類大種。與余類大種。更相涉入。俱一處義。故論下雲。前是共大種聚。後是不共大種聚。此解和雜中。亦雲。即此大種極微。與余聚集。能所造色處俱。故不同薩婆多極微各別。同聚體異。俱舍頌雲。欲微聚無聲。無根有八事。有身根九事。十事有余根。今者大乘。同異類。一切大造。無別極微。隨所有聚。皆相涉入。名不相離又同處不相離者。隨有根無根。一切大極微中即有。隨應一切所造色極微。更相涉入。合成一物。無別極微二處而住和雜不相離者。即此一大種極微。與余一切大種所造極微。雖同一處。非成一體。性各別故。用各異故。知非一性。諸根于中遍受用故。不相礙故。知同一處。名同處不相離。性各別故。用各異故名雜。同一處故名和。處所無二。俱依一所。體仍各別。故名處俱。其不相雜義意可知又此遍滿色聚下。因文便故。先解和雜不相離又一切所造色下。方解同處不相離。胡麻等聚。體類別居。大造極微。不同于彼。但如諸物石磨為末。以水和合。處所難分。其性各別。是和雜不相離義又一切所造色下。乃至大種所據處所。其即質造諸所造色還即據此。大種造色。同依一處。不同他宗。類各別住。是不相離義上來所釋後之二文。順前解二處中後復次義。若依初復次義。同類異類大造相望。義準應悉。此義如決擇五十四。六十五等。對法第五疏解。

    色聚諸事多少中分二。初總明事多少。後又約相攝下。別顯攝義。事者體也。物也。總諸色聚。有十四物。除勝定之果。非定有故。此說實體。除一切假。

    一切色聚有色諸根所攝者者。五十四雲。如眼若據相攝唯一。謂眼清淨色若相離攝有七。謂眼身地色香味觸。若界攝有十。加水火風。耳鼻舌亦爾。若身根除眼等四。獨可得故。唯可有九。界者因義。順經部宗。色能持種說有。彼界。或彼聚中。可有能生彼色等用。增上緣中。立為界稱。或界者性也。即彼體事。如欲界有眼等四定有身根。有師于此起妄計雲。若得天眼。亦得彼地身根。不相離故。其義不然。雜心雲。極微在四根。十種應當知。身根九余八。謂在有香地。若以在四根有十種故定有身者。有香地言如何通。俱舍亦通雲。欲微聚故。迦延亦言。頗有成就彼地眼。不成就彼地身根耶。曰有。謂身在欲界。起天眼通。故知彼說非理相攝者。約體攝也。各自以體自攝故。如有色。自有故界攝者。以體對用也。不相離攝者。體用不相離也。

    諸色相續間斷中有六。一聲。二風。三明色。四大小無間生。五釋經。六顯有法界聲。界者造聲因四大也。恆行風者。持世界日輪等風。恆續色。謂世界中。不說空劫。故知彼無。或義不然。說為迥故。不與名。堅即彼界者。謂地界。堅攝。謂余相。非執受種子者。謂無漏種子。雖依于識。識不緣故。名非執受。

    色聚有三種流轉者。業果名異熟。現在四緣之所資長名長養。非前二種。但自類相生名等流。不同小乘別立剎那。大乘即是定長養攝。或是等流。有漏得引無漏法故。現行從彼種子生故。況初道色體是假邪處寬遍者。謂體增寬。遍滿處所。相增盛者。處所仍舊相狀轉增變異等流者。謂變舊相。如青變黃。清變濁等自性等流者。謂住舊位。相續生滅初異熟生。謂引業果。後異熟生。謂滿業果諸法有二。一有為。二無為。無為無此三。無差別故。有為有之。有為為二。一有漏。二無漏。有漏具三。無漏唯二。無業果故。且無漏中。諸根唯一。無等流。內余色有二。若執受。唯長養。非執受者通等流。外五塵色。亦通二種。上說有長養及等流者。各具二種。長養等流勝定果色。諸心心所有二。等流唯一。長養除處寬遍。此說法處諸假色法定果實色。或通處寬遍。上說無漏已。有漏蘊中。內五根。唯長養異熟。無等流。具二長養。無初異熟。內諸余色。具有三種。若外諸色。唯除異熟。法處攝色。假唯一長養。除處寬遍。通二等流。諸心心所。一切皆具。唯無處寬遍一種長養。若于八識。法處五色。後應分別。恐繁且止五十四中。總聚為文。若五根色。有長養異熟。無等流。非根諸色。具三種流。諸心心所。有等流異熟。第二長養所長養流法處攝色。無異熟生。余如心心所。雖作此說。亦不相違。復有三界差別。長養有殊。問答分別。皆如五十四。若說異熟。初生剎那。及後相續。分之為二。說與前殊。後應思準。

    六依處中。建立者。風金輪等。相依持法。覆藏者。屋宇等。

    第二段明相應蘊中。文分為五。初標心及五十三心所法。次四一切。辨五位心所差別。合煩惱隨煩惱為一故。三辨由根境等諸識生。四又識能分別事之總相下。明心心所行相。五作意雲下。明遍行別境。二位心所。體業差別一切處者。唯識第五解雲。謂三性處。

    一切地者。有二義。一雲。有尋等三地。二雲。色四無色四。並欲界一。合為九地一切時者。心生必有一切耶者。隨其自位。起一必俱。遍行具四。別境非後二。善十一中。通一切地。非一切處者。唯善性故。非一切時者。非心生時即皆起故。非一切耶者。輕安不遍諸善心故。一切地者。有義通九地。以定加行亦名定地。彼亦微有調暢義故。由斯欲界亦有輕安。有義不然。論說欲界由闕輕安。名不定地。通一切地者。有尋伺等三地皆有故。如唯識第六說。煩惱隨煩惱。合名染位。四種皆無。不定唯有一切性處。唯識第五雲。五中遍行具四一切。別境唯有初二一切。善唯有一。染四皆無。不定唯一。謂一切性。如下第八。及五十五。五十八。五十九。唯識第五六。對法第一等廣解。

    辨由根境等諸識生中。又非五識身有二剎那下。解識乃得生。

    根二因不壞。一不滅壞故。非全無。二不羸劣故。非劣弱。五十四中。釋滅壞羸劣。及由四緣。諸根變異。翻彼即是此中二義。此說色根。其意根不壞者。彼說由四緣意根壞。翻彼即是彼意根第六。是不同五根。不說七八根不壞義。思準可知。

    境界現前中有六故。謂所依處故等者。五十四雲。問如本地分說。六種所行性。此何差別也。即隨次第。釋此中六故。應尋彼文所依處者。內身所依。器世間是。諸有情所依處故顯了不顯了者。彼雲。謂取實不實差別。謂各于自境中。取實有體者。顯了可知得。取不實者。名不顯了全分及一分故者。彼雲。謂取一分事。及遍滿事。謂于一聚境中。總遍緣名全分。緣一分事名一分。

    四種障中。覆弊障者。屋宇等隱沒障者。謂神通藥草等。隱令不見映奪障者。謂勝力映奪。即日光等。影眾星火光等幻惑障者。謂由鬼魅等。及咒術等。諸幻惑障。

    處所極遠者。謂諸方住處各遠故損減極遠者。謂先成粗色。雖近現前。損減至細。名損減遠。即磨麥成面等。五十四雲。非極細遠。名現前故。別說諸根境現前義。皆如彼說。

    作意四力。初時三種。如其次第。緣未來過去現在境界。第四一力。通緣三世若異此者應于一所緣境唯一作意一切時生者。若異前說。四力生作意者。應于一境。一作意恆生。由此故知。必由四力。

    又非五識有二剎那下。明識乃得生中。文分為四。一明五識剎那。二明五心差別。三釋經一心言。四明五心緣境之世。五識剎那中。唯識第四有二說。一雲。五識唯一剎那。自類前後。定無二剎那。相隨而生。亦非五識展轉無間。更互而生。以此文為證。決擇等言。若此六識。為彼六識等無間緣者。言總說六。意說五識前後定唯有意識。意識便通生故二雲。此依未自在位。多分率爾心唯一剎那。非等流心。及自在位。廣引理教皆如彼說。彼開導依。第三正義。雖各自類。不說五識相續剎那。同前同後。皆不違理。然取後義。多順諸文。

    又一剎那五識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等者。此說五識率爾心後。定有尋求。尋求之後。若時散亂。生即不定。若不散亂時。決定心生。染淨心生。由分別及先所引二因故。起分別者。曾未得境。今分別故先所引者。前已得境諸悉故生。意由二因。五唯由一。此說五識等流。意等流亦爾。此中唯說尋求後不定。不說決定後。及染淨後不定。理皆通故。然今不說率爾後。生尋求不定。故知率爾後。定起尋求。決擇亦言。在定耳識率爾聞聲。若有希望。後時方出。希望即是。尋求心故。余義如五心章說。

    一心剎那者。意說。于一境中專一性心。雖多念仍名一心。又以前後性類相似名一心。

    又意識任運散亂緣不串習境下。明五心緣境之世。此有二說。一雲。意識非強分別。而任運生。不在定中。而散亂生。若緣不串習境。不與別境欲等俱生。爾時意識。創緣于境。名率爾墮心。無希望故。不名緣未來。雖緣現在。但是曾得境種類故。唯名緣過去境。此說獨生意識。初率爾心所起行相。緣于過去境種類故。名緣過去。若強分別。及在定心。緣串習境。與欲等俱。此意識率爾心。緣世不定。其五識率爾墮心無間。所生意識。謂尋求決定。唯應說緣現在境。剎那論之。實緣過去。依分位三世。及依親所緣相。唯應說緣現在設有難雲。尋求決定。並緣前念五識境生。緣過去世。雲何今言緣現在故論通言。若此即緣彼境生。謂若此二心。即緣彼前念五識所緣之境。應名緣過去。但以相似相續。在現在世。為此尋求決定二心之所緣。取應名緣現在。非于本質。不名緣過去。此意影顯五識率爾。唯緣現在。意識率爾之尋求決定。亦緣過去二解名率爾墮心已前。釋意識率爾墮心。前來未釋意識率爾故。若強分別。及定心。並串習境。有欲等生。爾時意識。不名率爾墮心。若任運等。乃至無欲等生。方名率爾故。前來未說意率爾心。故今說也。

    唯緣過去境五識無間下。此釋五識後尋求決定。意識取前念五識本質境故。唯緣過去境。由此意識所緣前率爾境之影像。相似相續。在尋求決定二心上現故。唯應說緣現在境。即從本質。唯緣過去。若從影唯緣現在。其意識率爾心。緣現在境。其理何疑。總說緣過去。便招妨難。故應長讀。唯緣過去下文。攝屬尋求決定二心。其緣現在。亦屬二心。義道便遠。亦無妨難。若此緣現在境心。即緣彼過去境生。故通二世。本質影像。有差別故。染淨等流。必隨前轉。故知二心。亦緣現在。余世五心。復亦不定。

    又識能了別事之總相等者。成唯識雲。心于所緣。唯取總相。心所于彼。亦取別相。助成心事。得心所名。如畫師資作摸填彩。心王不能取境別相。但取總境。心所非但取境總相。亦取境上隨應別相。故此說言即此所未了別等。唯識解雲。此言表心所。亦取境總相。此總境上。所未了別。境之別相。

    所了境相其能了別者。說名作意。即顯作意取諸心所所取別相。皆如彼說。此中但說心起必俱故。唯說遍行心所行相。由此兼顯遍行別境。通三性心。行相增強。偏說體業。余略不論。並如唯識。境之分齊。是言說因。想能取之。境上順理違理之相。是三業行因。由思能取。雖諸心所皆能通取。就偏增說。亦不相違。

    作意謂心回轉。觸三和等。皆如唯識第三卷初。回轉者。起動義。彼雲應非遍行。非為切理。

    定令心一境。名心一境性。

    觸業唯受想思為所依者。唯識解雲。思于行蘊為主勝故。實通為依。

    世中有三。一道理三世。二唯識三世。三神通三世。如唯識第三卷疏。

    謂諸種子不離法故如法建立者。隨順薩婆多言。種子不離心法。如心法建立三世。彼說種子體即心故。隨順經部言。種子不離色心等法。如色心法建立三世。彼說色心能持種故。今大乘釋。種子不離第八識法。如第八識法。建立三世。又種不離現行之外。條然有體。如現行法。依種子上建立三世。雲何建立。種子之上。當可生果名未來。能生種因名過去。種子自體名現在又現行諸法。多分間斷。種恆相續。種既不離現行諸法。條然有體。法既有三世。故今種子。如法建立三世之義。此為總標。建立三世。所依體依種子立。下別釋世義。恐有外難。種既恆有。應非世攝。故如于法。亦世所收。

    又由與果未與果故者。此釋過未二世。依現在種子之上立義。現種子上已與果義。名過去。未與果義。名未來。二所依體。名現在。今唯依道理。以辨三世。今大乘中。能為因義。名為取果。唯現在世。故唯識雲。雖因與果。有俱不俱。而現在時。方有因用。若果起時。因付于果。名為與果。現在種上。有于曾世付果之義。名過去。現未與果當來方付。名未來。現在正取名現在故。

    若諸果法若已滅相下。釋依現行建立世義。

    四相中分三。初辨所依。次辨相狀。後辨分位假立。大乘生滅。既即法辨。更無別體。小乘說有。百論難言。有滅。滅法令無入過去。滅法現在說名有。有生。生法令有入現在。生法未來應說無。此難四相體俱成有。

    論雲。謂于一切處識相續中一切種子相續俱行建立者。總標四相依種子立。一切處者。三界九地。識相續者。謂第八識。一切種子相續者。種剎那滅。無間斷故。名為相續。俱行者。種與本識恆俱行故。建立者。依此九地與第八識。相續俱行。一切種子。建立四相。不依現行。由三義故。一種相續故。二諸法因故。三不離識故。若說種子。即說諸識又解雲。于本識中。一切種子。相續俱行法上。建立四相。即是依一切有為法上。建立四相。一切有為有漏無漏。若起必與種俱行故。即是通說依現及種。說四相義。于生之後即說異有者。此有二義。一令生厭。欲顯生體自性變異不可愛樂。若即說住。便多生愛樂生住故。二欲顯諸相無別用時。即此生相。與前後別名異。既爾隨轉名住。後必不住名滅故。不同余宗。二異性中。初是同類法前後異。後是異類法前後異。此唯說生。由有緣力故起。余依此立。不待因成。故言約法分位別立。顯揚頌雲。生因相違故。無住滅兩因。自然住常過。當知任運滅。此如五十二。唯識第二等說。

    四緣。文分三。一標名。二總出四緣體。三又由種子故下。別指于心以顯四緣。如唯識第七廣釋因緣體者。彼雲。謂有為法親辨自果。一現行。二種子。今此唯言種者。彼會雲。有唯說種是因緣者。彼依顯勝。非盡理說。聖說轉識與阿賴耶。展轉相望為因緣故等無間緣者。謂八現識。及彼心所。前聚于後等而開導。令彼定生。彼第四卷會此文雲。若此識無間彼識決定生者。言總意別。義不相違所緣緣者。彼雲。謂若有法。是帶己相。心或相應。所慮所托。此體有二。一親。一疏。今此總說。亦不相違增上緣者。彼雲。謂若有法有勝勢用。能于余法或順或違。彼自會雲。雖前三緣亦是增上。而今第四。除彼取余。為顯諸緣差別義故。故今此雲。謂除種子余所依及助伴。余所依者。乃除等無間依故。不說境界顯然。亦知除所緣。故唯依心顯四緣。不說心所為等無間。

    第六善等增數中唯立三善無勝義者。說有為故福分善者。順生死善解脫決擇分善。如對法第十三。及決擇釋正勝善者。即四正勤。亦名正斷。勝諸惡故。勤體勝故。非邪勤故。名為正勝無量善者。四無量也有依善者。有所依求。求三有善無依善者。無所依求。希涅善。又有物施名有依善。無物隨喜名無依善。或有相善名有依善。諸無相善名無依善。修慧之體名根本善相應五蘊名為眷屬善。修慧品故。或根本方便二業道。名根本方便善。合二為一業道品故。唯說聞思非修慧者。隨其所應余善根故。

    八福生者。謂欲界粟散王為一。臣為二。加六欲天為八。不同古解。欲界除臣而取輪王。輪王為九。不動善為十。謂色無色善。及無漏善。

    善了知事者。知因智也。

    工巧中但為戲樂等者。余處說此。實通三性。今但簡染。相難知故。謂為戲樂貪掉等生。不為活命習業簡擇故。此戲樂工巧染污。活命習業體實無記。簡擇是善。善心慧等簡擇生故。

    言慧眼者。實非是色眼類同故。此中說之。非是五中之一。慧眼總攬五中慧法佛三。為今慧眼。慧為體故。因便故來有眼者。即瞬動眼。如人等眼無眼者。不瞬動眼。如等眼依處眼者。即本肉眼。由此為依。起變化眼。名依處眼。或扶根塵眼之依處。世俗呼之為眼故。今亦假立名審諦耳者。亦非是色。體即聞慧等。因說耳故。文便故來。欲顯眼耳俱有勝用故高听耳者。聞善法勝法有義法耳非高听耳者。听惡法劣法無義法耳身中釋一切遍諸根所隨逐者。明身根遍在四根中義。

    墮施設意者。施設謂名言。緣在名言名墮施設。

    十一種中內外者。自他身異故。

    七識住者。俱舍第八雲。身異及想異。身異同一想。翻此身想一。並無色十三。故識住有七。余非有損壞。一有色有情。身異想異。如人欲界天及初靜慮。除劫初時。二身異想一。如梵眾天劫初時。三身一想異。如第二靜慮。厭根本喜入近分舍。厭近分舍入根本喜。四身一想一。如第三靜慮。初定由染想名想一。二定由二善想名想異。三定由異熟想名一。善喜動故。余三即下三無色。余處壞識。不說識住。

    增語觸者。第六俱觸。能起語故。能緣語故。于聲法二處皆增。由觸增長名增語觸有對觸者。五識相應觸。根有對故依耽嗜者。謂欲界出離者。色無色及無漏有愛味。謂有漏無愛味。謂無漏世間。謂分別出世間。謂無分別。

    九有情居者。俱舍頌雲。應知兼有頂。及無想有情。是九有情居。余非不樂住。前七識住。及第一有。並無相天。名九有情居。余惡趣等非有情居。不樂住故。廣如彼說。

    增色中。有依光明者。即質光明。無依光明者謂離質光明。或附質光明名有依。遠質光明名無依正不正光明者。謂日月盈虧等光明積集色者。謂諸形色九種中不說內外。縱自他身是外處。定與根別說。其實相似聲唯二性。不善有覆者。由彼思發故得彼名。顯揚雲。表假通善惡。實體非也。前色界亦爾。

    聲中。若犯若出者。犯己還淨也聖言者。稱實名聖。聖者正故。

    香中率堵魯迦香者。即舊雲。斗樓婆香。地持雲求求羅香。素泣繼羅者。如胡麻許大。赤色堪染。緋等。此土所無。極大香也。三辛香者。西域多以胡麻.蓽缽.于姜三事。和為丸食之。令人消食一指香等者。形如指相故。

    休愈味者。除止差病味。

    五觸中。蚊虻為二故。六中俱生為第四。內身之中與身俱故。所治。即垢等。能治。即水等。

    法界法義。如唯識等。

    釋法界中三種。有色無色及有為無為者。有為有二。謂有色無色。並無為為三。或一有色。二無色。三有色無色。即有為無為。

    增四中。唯言假色不說實者。律不律儀等。諸宗通色。今說為假略不說實。

    無色無為假非假所攝法者。依相說真如是實。余皆是假。

    善無記無為者。並依相說。真如等善。空等無記。

    增十中。一作意。二受。三想。四思。五觸。六虛空。七擇滅。八非擇滅。九真如。十中有三句。初句是不動無為。下二句是想受滅無為。非受者是想故。此隨勝說。故無所余。或第一即除受想思。余心所法。逐心生故。第五即不相應。略不說色。或初即觸。隨心初生故。隨增勝說。

    結雲內外六處諸法差別有六百六十者。此據十二處。各增至十。一一皆有五十五種。此成六百六十。所可應有增數之法。理實不然。五根增中。皆無增十。而有十一。已剩其五。意處至十二。而無增十。後剩十三。于此增數合剩十八。況復不計法界所攝八十七法等。由此應知。但據十二處。各增至十之總大數。

    釋名中。眼者梵雲斫芻。斫者行也。芻者盡也。謂能于境行盡見。行盡見諸色。故名行盡。今言眼者。體義當故耳者。梵雲戍(輸聿反)縷多。此雲能聞。如是我聞之聞也。言耳者體義當故舌中能除饑渴。正是舌根。發言論者。舌之依處。世俗名舌。故以為名。

    計為我所我及我所者。我所者。我外所有。我我者亦是我所。謂計前念我。是後念我之我。即前念我。是後念我之我也。

    有情等義。如攝異門分具釋。重扈弈險摺I廈髦諞濉=允且獾} 畋鷚騫手廝獺3鎏逑砸濉J潛說靨逡騫省br />
    唯說六善巧者。辨中邊通說十善巧。決擇下。說六七善巧。顯揚論中成善巧品。說諸善巧。皆為破執。故數不同。廣如于彼。

    生起事謂緣起緣生者。對法雲。因名緣起。果名緣生。

    差別事謂無量界者。即五無量。謂世界有情界法界所調伏界。調伏方便界。下自當釋。

    後扈弈嫌惺 擰R簧 邸6嚶ζ貳H饋K南唷N逶怠A浴F呤 υ鍪0聳褪 γ>派魄傘J 呤擄酥 K嬖鍪ツ咚怠br />
    第四卷

    九地境中。分之為四。上之二地明境體。此有尋有伺等三地。是境相。下上粗細異故。是謂來意。尋謂尋求。伺謂伺察。謂思及慧推粗名尋。察細名伺。一念不俱。粗細異故。今依彼法有無。此二建立三地。是謂釋名出地體者。釋有三師。初說雲。此之三地。就二前後相應建立。無心地。說初之二地名為心地。故知下地諸色等法。皆名無尋無伺地第二師雲。此三就二離欲建立故。此卷中。既以離尋伺染。名無尋無伺地。故知隨應有彼染故。名初二地第三師雲。此三俱就界地建立。此卷中說欲界。及初靜慮若定若生。名有尋有伺地等。故知但依界地建立。征破前師皆為非正。今釋彼文並如彼說。

    就此地中。大文分三。初問。次略答。後雲何界施設建立下。別釋前標。于中即五界施設中分三。初問。次答八門。後隨別釋。第一數建立中分二。初標墮界非墮界。後此中欲界下。別釋三地。墮者。在也。落也。落在界攝故非墮攝界謂方便並薩迦耶滅及無戲論無漏界者。三乘通釋方便。謂道諦。趣滅因故薩迦耶滅者。謂虛偽身滅。即擇滅無戲論無漏界者。謂真如。性離分別。無漏體故唯大乘解。或方便者。一切化身。三輪方便利眾生故。薩迦耶滅者。謂法身。虛偽身滅顯故無戲論無漏界者。謂報身。無漏五蘊離分別故若定者。在上下地得彼定若生者。謂生彼地。無尋唯伺隨一有情由修此故得為大梵者。雖共初禪。同一地系。無別品數。離于尋染要伏尋貪。方得彼定。如在欲界修不淨觀。雖未品數。折伏下染。要暫伏貪。方能入觀。此亦如是。故名別得為大梵。劫初之時。極光淨天先來有此中間。定業故得下生。初為大梵。非在二定生報下生此中由離尋伺欲道理故說名無尋無伺地等者。釋論第二師。引此為證。未離尋伺染。欲界初定諸法假者。名有尋有伺地。靜慮中間諸法假者。已離尋染。未離伺染。名無尋唯伺地。二定已上諸法假者。俱已離染。並名無尋無伺地。即顯欲界教導差別。若已離欲。亦名無尋無伺地等。不爾何故第三地中。唯離二染名第三地。不說有彼下二地染。名初二地。實義不然。此三但依界地建立。謂欲界初定有漏無漏諸法聚中。尋俱可得。已離欲未離欲。皆名彼地等引。次上文為證。不由有染名為彼地。若已離染名非彼地。若作此解。便大雜亂。故此論雲。若無漏界。有為定所攝。初靜慮亦名有尋伺地等。若就相應及三離欲。立三地別。此等諸文皆有過失。廣如釋論。此言尋伺由離欲故。名無尋無伺地者。然唯欲。彼二定已上。無尋無伺。一地有漏無漏。皆決定離尋伺染故。下地不然。不得以有染為彼地。無染便非。故唯說彼二定已上。由此不說下之二地。隨離彼染。即非彼地教導作意者謂在欲界。住心無相。無尋伺故。出彼定者。身在欲界。已離初定欲。入無尋伺定。後出定時。還起尋伺。若生二定等。亦起下尋伺。故論說言。如出彼定。及生彼者若無漏界有為定所攝者。即初靜慮根本智。此有二義。唯識第七。一說後得智在因位亦尋伺俱。若依此義。彼根本智依此尋伺。後得智處法。緣真如境起故。名有尋有伺地。非根本智。與分別現行尋伺俱。名有尋有伺地。二雲。後得智亦非尋伺俱。此無漏有為定者。即是二智。依初定尋伺處法。緣真如覺故。名有尋有伺地。非是二智與分別尋伺現行俱。名為彼地。

    第二處所中。有三界別。即為三。欲界三十六處。謂八熱八寒那落迦。鬼處。非天處。四大州。八中州。六欲天。其魔宮即他化天。獨一近邊二那落迦。即八寒八熱。隨應所攝。人中一分亦爾。故不別立所。由此欲界文即分二。初明本三十六處。魔宮已下釋即彼攝。

    從此下三萬二千逾繕那至等活等者。此文意說。地平之下。三萬二千逾繕那。方至等活。等活廣十千逾繕那。次下過四千逾繕那。方至黑繩。黑繩下二千至眾合。如是八那落迦。皆廣十千。下六地獄。相去皆二千。無間地獄底。去地平計一十二萬八千逾繕那。甦迷盧山入水八萬。此乃過彼四萬八千。以此準知。八熱地獄。深于俱舍。彼說無間底去地平。四萬逾繕那。彼論頌雲。此下過二萬。無間深廣同俱舍。水輪雖深八億。依風輪上。金輪復厚三億二萬。在水輪上。故妙高山據彼金輪。今者大來。金在水下。次據金輪。水在金上。雖不言深數。無間之底。既計一千二萬八千。妙高入水。但言八萬。明知妙高不據金輪。半上半下水中浮住。贍部州地。在水之內。深妙高山義甚難悉。七金展轉倍小須彌。何為此州獨深諸類。由有地獄安布不同。惡業者多處所須廣。特深余類此復何愆。俱舍雖不別陳。毗婆沙第一百七十二有三說。一雲無間底去此四萬。下二萬是無間。次上一萬九千。次第有余七。此七一一。縱廣萬逾繕那。恐錯勘草本。次上五百白。五百是泥。二雲無間同前。次上三萬五千。安立余七。余七一一。縱廣五千。次千青土。次千黃土。次千赤土。次千白土。次五百白。次五百泥。三雲無間在中。余七圍繞。此贍部州。猶如谷聚。上尖下闊。故得容受。由此經說。四大海水。漸入漸深。雖無評家。俱舍所取不知何者。且看文勢。第三為正。不相違故。余義皆有自宗相違。今者大乘應理為善。八寒地獄。八熱相當大小量同。故不別說。鬼及非天。如前已說。不見近邊亦屬寒文。獨一可爾。

    取緣豆子者。即摩訶沒特迦羅。宗輪所雲采菽氏也。舊雲大目b連。廣說此緣。如彌勒疏燒然等三。少分多分全分別也一聚者不見形容。但見一聚火相故。

    色界十八處者。下三定各三。第四定八。無想天即廣果攝。故不別說。並大自在天故成十八。四禪各三天。但言燻修。故唯有漏燻。五淨居天。既言五品雜修故生。明通有漏無漏雜修之法。不異舊說業雖凡位而造。由今無漏。資有漏定。更助故業。令勝上生大自在住處。

    由極燻修者。唯無漏修。諸有漏第六識已不現行故。即凡夫位所造。廣果天處業。將入第八地。生廣果天。無漏極燻。資彼先時後報之業。至第十地滿心。方生于彼。華嚴經雲。現報利益。受佛位故。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廣如唯識第七卷疏。並十地論第十二卷。

    修禪有三。唯有漏燻下四定。二唯無漏。八地以上變易生死。三有漏無漏。如前所說。五淨居業。變易生死。七地已前二乘。俱通有漏無漏。無明為緣故所起定唯無漏。八地已上唯無漏。不起無明故。

    無色界有處所者。業果異故。即于入定死處而施設故無處所者。謂無色身。或現定色故名有處所。無異熟身故名無處所。

    第三有情量中。文分五。一人。二天。三地獄。四非天。五無色界。此州身量。壽長時大。壽短時小。大小雖殊。然隨自身三肘半量。故量不定。東州決定自身三肘半。西北二州亦隨自身三肘半量。然展轉大。俱舍第十一與此不同。彼雲。贍部州人量。三肘半四肘東西北州人倍倍增如次。彼說此州或三肘半四肘。東州八肘。西州十六肘。北州三十二肘。今說轉大不言倍增。以不定故。

    三十三天增一足者。足謂分也。分一俱盧舍為四分。四分之中一分。復分為四分。增此一分故言一足。下言增一足者。其義亦然。顯知足天半俱盧舍余一分。樂化天余二分。他化天身余三分或有釋言一足者。即俱盧舍分為四分。一分之中復分為二。足此二中之一分。故言一足。即顯知足天身半俱盧舍余半分。樂化天身一俱盧舍中三分。他化天身三分余半減一俱盧舍也。俱舍不同。彼雲欲天俱盧舍四分一一增。乃至他化天一俱盧舍半。余皆同此問若依俱舍。梵王壽一切半。量一逾繕那半。大乘既以六十劫為一劫。何故梵王不說一逾繕那半為一耶。答劫是時名。隨法即施。逾繕那是分量。不可輒說。

    無雲減三者。無量光天四逾繕那。極光淨天八。少淨十六。無量淨三十二。遍淨六十四。無雲一百二十五。以減三故。如是倍倍增。乃至色究竟天。身長萬六千逾繕那。業不同故。身量有殊。不可征詰。不說無間身量。遍處故知小也。非天亦然。不同余宗大地獄唯在此下。余三有獨一及近邊。業勝故。說造惡業來入此地獄中。

    第四壽建立中分三。初別明三界壽。二明有中夭。三明滓身。欲界分七。一人。二天。三大那落迦。四非天。五傍生鬼。六寒那落迦。七近邊獨一。由善惡業品類不同。壽量亦別。應細(此數易而不論)。

    第五受用建立中分二。初標三門。後隨別釋。別釋之中。復分為四。一明受苦。二又于四種那落迦中無有樂受下。明受樂。三總明苦樂勝劣差別。四復次三界有情所依之身下。勸厭三界欣求無漏受苦中復分為二。初明三界苦。後明無漏非苦。初中復二。初明欲界苦。後色無色界苦。欲界中分二。初略明五趣苦。後廣明五趣苦。廣即分五苦。地獄苦中。復分為四。一解大那落迦。二近邊。三寒。四孤獨眾合有三。一兩頭頸。二鐵槽壓。三上下山號叫有三。謂燒熱極燒然等者。少分多分全分別故。下皆準知燒熱有三。一鐵熱薄二鐵串貫。三鐵棒打極燒熱有三。一三支串貫。二鐵鎖纏裹。三沸湯煎煮無間有六。一四方火刺。二鐵炭B簸。三上下鐵山。四鐵釘釘舌。五鐵丸燒口。六洋銅灌之近邊四圍者。謂鵝惺 嚳嬡辛液臃嬡杏腥R壞度新貳6J葉林。三鐵刺林獄卒狗烏炬吒蟲等。二十唯識。敘諸宗不同。薩婆多師經部大乘。說是非情。然少差別。上座部師說為情類。廣如彼破。

    娘矩吒蟲身長一尺。身白頭黑。設拔末梨。狀如皂樹形多諸刺故。

    寒中三種色為別者。苦具輕重如次不同。出聲有異。

    地獄唯在此州下有。余處皆無。極重惡生唯此州故。余二州斷善作無間業。來此受苦。婆沙說三州皆有邊地獄及獨一地獄。有說言二州有此二地獄。非北州。淨樂處故。

    鬼中口或如鐵或如炬不者。如針之小不受食故。吐火如炬。自燒然故。其頸多癭。不能自持。常 省F涓箍澩蟆3植荒蓯ゃU蛟患 欏W菔襯崖9識嗍芸唷br />
    人苦有八。第四逼切追求攝受等。苦者打罵逼切未得。追求得已攝受守護等苦。

    由有廣大福聚成熟及廣大五欲天子生時者。梵行大德天子生時。名大福聚天生。非梵行者。俱于五欲廣大受用。名廣大天。

    斫截破壞者。此唯在彼地。若諸天余皆通有。

    四種甦陀味者。謂青黃赤白四色妙味。彼文自釋。

    又諸非天天趣攝者。諸教不同。如法花第一疏會釋。今依大乘。此文自會。唯是天趣。佛地論與此文同。

    色無色界有煩惱障故等者。由有煩惱故于死不自在。尚有死由有障。即長壽天難故。于住正法不自在。

    又于四種那落迦中下。明受樂分三。三界別故。初在此卷。後二在第五。欲界分三。地獄為一。鬼畜人為二。天為三四種地獄者。謂八熱。八寒。近邊。獨一三種餓鬼者。即前所說三種餓鬼。無樂受者。乃至等流樂亦皆無有。世親攝論說有等流樂者。唯識第五會雲。應知彼依隨轉理說。隨薩婆多等。或彼通說余雜受處。無異熟樂。名純苦故。此說除地獄余鬼畜生。亦有等流樂。無異熟樂名為純苦。故此文雲。大力鬼傍生人。有資具樂。此中無樂。唯言三鬼。決擇即言一分傍生。亦名純苦者。傍生雖實爾。無別相可標。略而不說。

    七寶中。五情。二非情。謂輪寶珠寶。此二天帝所有。下應輪王。象寶。即前非天脅中。善住龍王五百子之中一子。馬寶。亦是天帝龍馬。女臣兵三。亦皆天帝之臣妾也。後之五寶。下生閻浮。以應輪帝。輪帝化息還死歸天。余二俱從天中應下。輪寶。即騰空摧敵。千輻金成。眾寶雕飾。象寶。七支返亍B滯醭酥 L誑兆栽 B謑DV祠N髦尾。亦能騰空。王乘駿遠。珠寶能放光明。所求皆雨。女寶。柔軟無骨。端嚴美麗。不生子息。生知後宮。主藏臣寶。敦信無二。能知伏藏。主兵臣寶。經緯之才。止戈之用。動身奮怒。四兵雲集。所向無前。御𡨥警衛。如華嚴經具陳其事。余三輪王。雖皆輪應銀銅鐵別。亦無余寶。

    天趣之中分四。初總明諸天樂。二明非天樂。三明北州樂。與天相似故便說之。四明帝釋別受樂相。初文之中。復四。一外潔不臭。二內無腑藏。三台觀莊嚴。四十種隨欲。

    北州中竟無系屬決定勝進者。由習無我故無系屬。于衣食等不起我所。由此當來決定勝進。彼洲定有生天後報業。無我觀前修十善業。故此言決定當得勝進。有處說彼有後報業定墮鬼中。未審誠說。

    第四文中有十。天者四園。一繢車。綺飾車處。二粗澀。戰器戰場。三和雜。受欲樂處。四喜林。游肆之處。其四勝地四園。各一或四色地。其善法堂。圓成樹喜林園等。所起因緣。如宗輪疏中敘帝釋之因起也如意石者。稱可天心故也。

    第五卷

    上辨欲界樂。下辨色界初靜慮受離生喜樂等者。顯揚第二雲。離者謂由修習。對治除斷所治障。所得轉依。即是隨修有無漏定。彼于欲界欲恚尋等。所得轉依無為名離生者。謂從此所生。謂從此轉依之所生也喜者。謂已轉依者。依于轉識。心悅心勇心適心調安適受。受所攝。謂得轉依已。依諸識轉所得。輕安所生喜受名喜。雖怡五根。亦名為喜樂者謂已轉依者。依阿賴耶識能攝所依。令身怡悅安適受受所攝。謂即輕安。及彼喜受。雖復不與第八識俱。然依第八能攝受。彼所依之身適悅名樂。即此喜樂。由離所生。名離生喜樂第二靜慮受定生喜樂者。定謂已轉依者。心住一境。即前所得定。生者謂從定所生。喜樂如前。非如初定創初得離。故言定生。初定之先。未有定故。但言離生不言定生第三靜慮受離喜妙樂者。謂或緣離第二欲增上教法。或緣彼教授為境界。已見第二靜慮喜相過失。而厭離之妙樂者。謂已轉依者。離喜離勇安適受。受所攝。此中不言定生妙樂者。創離喜故名離喜。樂勝故名妙樂。非初因定而生樂故。雖第二定受。離尋伺之喜樂。喜樂二種。創因定生。從勝為名。亦無過失其第四定受舍念清淨無動之樂者。離下三定粗染。不動法故。謂初定離憂。二定離尋伺苦。三定離喜。四定離樂及入出息故。名寂靜不動舍清淨者。謂超過尋伺喜樂等。下三定中。一切動故。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動轉。而安住性念清淨者。謂超過彼一切動故。心不忘失。而明了性。此二最勝。所以偏說。無色界中空處。離色相。滅有對相。息種種相。識處離空相。緣空處無邊之識。無所有處。離識無邊相。推求識處上境界。無少所得。除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處。超無所有想。緣無所有處上境界。唯得無所有極細心心所。由此想故。名極寂靜。隨離下障。名解脫樂。對法亦言。寂靜異熱。由彼界中有滅定故。心行細故。無業色故。果長時故。名為寂靜解脫之樂。此及第四定受。彼身心安適名樂。體非樂受(廣如彼釋)。

    第三總明苦樂勝劣差別。中分三。初明六處殊勝。次明聖非聖財。後明受欲塵別苦。六處殊勝中。意顯地獄從上至下身量漸大。展轉柔軟。苦具漸多。時分漸長。轉無簡擇。不知己業。翻獄卒展轉痴故名無簡擇。苦器漸增。苦轉殊勝苦器者。謂由先造惡業多故。受苦彌廣。即以惡業。名所依器。或苦器者。即所依身。由上所說苦身增故。苦展轉多。樂翻苦中有簡擇者。能知先業。獲今善果。而更修善。樂果乃增。若言由我自然得樂。不由先業。善既漸微。樂便速滅。故非殊勝。

    聖非聖財中分二。初明粗二體。後明細二別。

    滋長具中無尋思等者。謂受數無有尋伺。無所學習。任運得之。但欲令身長養調適攝受名受故。

    無尋伺輪石等者。皆是按摩調適之具。或以石等。從頭至足。次第輪之。令身調適。或復以輪。回輪其身。以石捶等。打築其身。而取調適。此等體皆非尋伺故。名無尋伺。

    清淨具中吉祥草者。婆羅門法。欲行等時。或目見人持。或有人遺道。吉祥草者。定是吉祥之相故頻䗍果者。頻婆果也。此吉祥果螺貝者。吉祥貝。或貝即螺。或螺貝別滿者盛滿物。吉祥相也。西方見此。或有人與桴為吉祥。咸生喜樂。名清淨貝。

    七聖財體。隨其所應。通有漏無漏。或聞多有漏。舍即慧施。或通舍數。此七勝故。偏立聖財。非聖多起。相違七故。下差別中。以三界樂及不系樂。為聖財故。由此準知。諸善所感三界異熟。不順出世。名非聖財。順出世善。三界一切。及不系法。皆名聖財。

    聖非聖財。文分為三。初標問。後十一又字。辨十五種差別之相。初十各一。後一有五。初十差別者。一起善惡行。二生有無罪。罪謂當惡果。三遍不遍身。四時節長短。外緣謂資具。內緣謂聖道正法。五地寬狹。六引長短。七有無盡。八奪不奪。奪即五家侵損也。九持不持。十足不足。足謂三乘無學道滿。第十一有五。一有怖畏二有怨對。三有災橫。四有燒惱。五不能斷後世大苦。

    有燒惱中。如疥癩病者。如患疥時得生樂。似樂實苦。妄生樂想。世樂亦然。癩為蟲鑽。妄生樂覺。富貴亦爾。

    三又外有欲者受用欲塵下。明受欲塵差別。復有十種。初一又字有五種別。後五又字各一種別。初五別者。一染不染。二畢竟不畢竟。三定不定。定謂常受。四共不共。五實不實。

    第四雲余慧命者。外道邪慧命也。此中諸受欲者。明受順三毒。釋前差別。非更別門。無簡擇舍者痴也。

    後五又字復五別者。一得舍別。二喜憂別。三進退別。四真妄別。五制生別。後二相似合翻。一正法魔軍。謂煩惱等。魔事謂善不善業又解受用欲差別中。初之五種。明聖慧命清淨自活解。遺教經雲。節身時食清淨自活也。

    此中諸受欲者下。如其次第。諸處欲者。翻五清淨受欲差別。後二又字。合之為一。明所受欲皆非真實。不能制魔及諸魔事。是故總置一聖慧者受用正法不如是言。審披其文。亦應允矣。又釋後之十種淨穢活命。重解前十五聖非聖財。二種樂境差別之義。更非別門復次三界有情所依之身當雲何觀下。第四觀厭三界。欣求無漏。文分為三。初觀三苦。次又說有愛味喜等。釋所欣厭二受差別。後又薄伽梵下。明所欣樂樂受壞苦故苦者。壞時生苦故苦受苦苦故苦者。本性已苦。更逢緣苦苦中之苦故名苦苦。或逼迫苦之苦故名苦苦不苦不樂受行苦故苦者。有漏遷流名行。性自不安名苦。廣百論敘自宗雲。福滅時生苦。福報即樂受滅也。外難雲。罪福既相違。應罪生時樂。答福滅時生樂。罪福相違故。即令罪生時樂。亦應福滅時生苦。福罪相違故。罪滅時生樂。福生時既樂故。罪起時生苦。以苦為難可齊俱樂。為征不等。苦苦唯欲界。壞苦通欲色。行苦遍三界。

    有愛味喜。有離愛味喜有勝離愛味喜。墮二界攝者。此有五解。一有愛味。欲界染喜。離愛味。欲界非染喜。勝離愛。色界喜。前二是欲界。後一色界。故墮二界二多界中說三界。謂色界無色界斷界。欲色兩界。俱名色界。此中有愛味。是欲界喜。離愛味。是色界喜。此二合名三中色界。勝離愛味。是無漏斷界攝故。名墮二界三有愛味。是欲界喜。離及勝離。是色界喜。有漏定有二。一味定。二淨定。淨定有四。一退分。二住分。三勝進分。四決擇分。離愛味。是味定。及退分住分。離欲界染。與染污心。相入出故。勝離愛味。是勝進決擇分合。是欲色二界所攝四欲色無色。如次配三。初二是喜愛。後一適悅。而與喜名。如前樂義。此于多界三中。二界所攝。除斷界五初是欲界在家者喜。次是色界喜。後是欲界出家者喜。故三俱是下二界攝。

    想受滅樂此依住樂非受樂者。謂入滅定。六識雖滅。而有滅定住在身中。名為住樂。又由滅定住在身中。息諸勞慮粗重定障。故名住樂。又五樂中。此斷受樂。寂靜而住。故名住樂。非樂受數。

    又離貪痴名常樂者。此皆斷界。離三所得無為為性。非是斷三無漏受樂。體通伏斷所得無為。

    受用有三。上明苦樂受用。第二飲食受用。初總後別將生有情者。謂中有已生有情。謂五趣有。顯出三界不假四食。別中有二。謂界趣粗細。欲界有睡眠等。故假段食。上二界無。

    又于那落迦受生有情有微細段食謂腑藏間有微動風等者。諸大地獄。皆有此食。六十六說無粗食。今說細者。其粗物小地獄亦有。由諸段食于變壞時。方能起用。資諸根等。由此因緣。彼得久住。非如小乘吞鐵丸時。暫除饑渴說之為食。不資長故。唯損壞故。四食之義。廣如決擇及別章說。阿含經說八食。如法花疏。

    第三淫欲受用中分三。一行事。第二攝事。第三生相。四種地獄皆無彼事。或有說言者八寒熱無。獨一等有。今釋同大。亦不相違。

    四大天王各一主以得名。三十三天以何所而為名。妙高四面。各有八天。帝釋居中。故三十三臣主合目。夜摩天名時分。受樂有時分故。都史多天名知足。受樂知足故。余二下自釋。

    大力鬼等攝受妻妾者。有力攝受。無力鬼不能。

    下四天攝受上二天無者。由獲勝果。不生守護。執為己物。又彼二天能化為男女。其行欲事。故無別攝受。如俱舍說。北俱盧州既無攝受。雲何知有父母等耶。由往彼樹將行事時。枝條垂覆乃為彼事。枝條不垂。知是父母俱愧而還。亦有難言。上之二天。既無攝受。雲何有彼不與取欲邪行業道耶。答于化無攝受業果者有之故。有二業道。或彼無此。亦復何爽。上三受用界中第五門訖。

    生建立者。第六門中分三。初明三欲生。次明三樂生。後明立二所以三欲生者。一現受欲塵生。二自變欲塵生。三他化欲塵生。欲謂貪欲。因妙境貪。今取所貪。故名欲塵。生謂眾生。愛欲塵眾生故。余皆準知。惡趣境乖。故不建立三種樂生。如文自顯。

    三求者。希求于欲生。希求于有果。梵行求梵名梵行求。梵謂涅也。

    求無漏界者。真正梵行求。第四禪不動。及四無色邪梵行求。求生第四定已上。不執為涅者。少欲不說三求。略以五門分別。如別章說。對法第六等。與此不同。如別章說。

    第七門中。游戲忘念意相憤恚者。此即欲界四空居天。下之二天。俱句攝故。非天殺故。薩婆多宗二說。或四天王天攝。或三十三天攝。今則不然。

    其第三句。謂即彼眾生處已生位等者。縱非處羯邏藍位。至已生位時。濕化生等。皆是此句。今順前文。且言彼生處已生位。此文狹故。非唯彼位。

    如來使者者。如有女人先來懷孕。佛記是男。後未生位母便命終。外道譏訶佛記無驗。焚燒母日。佛令使者入火取兒。母雖喪亡。其兒不死。使者入火。抱兒將還。由佛力持。火不燒使。佛但記兒不記母故。

    住最後身者。謂佛身及諸阿羅漢。住最後身。有化火燒身。任運自滅。非為二害故。迦留陀夷。他殺。致于馬糞。後作神通。方入寂滅。乃至廣說。中有亦然。蟲仙等類其事非一。

    第八果因緣中有二。初標四門。後隨別釋。此辨三法。一十因。二四緣。三五果。親因為先。次勝為立。疏力名和合內分力有七德無事業障者。多覺事業。名事業障。由多思覺。發諸事業。繞攘其心。痴修善品。名事業障。無此事障。名為無事業障外分力有五德。施主資給方得修習。故說施主名外分力住正法者。隨順為善友。不為善友。不為障難。

    何法成中。所知勝解愛樂為先者。即因明雲。隨自樂為。此以自性差別。而為所立故。宗為建立。

    成辨中。又愛為先由食住者。此意說言。由過去愛為先。現在身為建立等。假有情安住也作用中。自種子為先如此生為建立等者。顯揚十八雲。即彼前生為建立前生緣和合。意顯生性及與生緣。皆先業故名之為先。與此無違。

    十因四緣五果等義。皆如下第三十八。顯揚十八。對法第四。唯識第七八論及疏釋。

    下既明因依處。及緣得果。即是自釋因緣依處其五果體。我今當說。異熟果。以一切業所招無記五蘊為體。別報從總。總名異熟等流果。以一切有為有漏無漏三性自類同品。劣法前聚。生後同品勝法後果為性。瑜伽唯識。皆又說言。或似先業。後果隨轉。如由殺生得短命。此實增上。假名等流。短命同故離系果。以斷煩惱障。所得果所證擇滅真如為性。斷所知障。所得擇滅等。但是增上果。所斷障體非系法故。六行所得亦增上攝。不斷種故士用果。有二義。一雲五蘊假者作用所得四塵為性。三十八雲。佔卜稼穡為自性故。二雲。通以一切有為無為為性。別別諸法名士夫故。此能招得俱生無間隔越不生四種果故增上果。以一切有為無為性為性。寬通故。略出體已。余如別章。

    建立中有三。初因緣果依處立。次釋因緣果義。後有三復次。重顯建立因。初中即三。依處名者。語因即依處。乃至無障礙則依處。皆持業釋。既依依處即建立因隨說。即因乃至不相違即因。亦皆持業。或有不然。如別章解。

    體是依處。義稱為因。義依體立。故說十因依十五處出體性者。初語依處。體唯是語。成唯識雲。謂法名想所起語性。由隨見等。能說眾義。此語名因。顯義果故。語體之上。有能詮用。體為依處。用則稱因。故言隨說因依語依處立。觀此文意。乍似依他之語。自言說轉。理實不然。初語是依。後語是因。以語說于所見聞等。名為因故。因想起語。名依處故。欲顯依因。所望各別領受依處。此所觀待能所受為性。能受則受數。所受則一切法。受是遍行。能領納境分位差別。勝余法故。故對所受獨立為性。有得能受而有所受。以能受為依處。有待所受而有能受。以所受為依處。有待能受而有能受。以所得為依處。有待所受而有所受。亦以所待為依處性。總以能待為因之果。即以此義釋今論文。以所觀待。而為因也。故唯識雲。謂所觀待能所受性。此中論雲。于彼生緣。于彼斷緣。或為遠離。或為求得。等者遠離彼生緣。求得彼斷緣。論文但有染淨二因。略無無記習氣依處。以有漏無漏內外所有實種假種未成熟位。而為自性。去果遠故。此文唯依雜染種說之。淨不淨業引內外果故。不依無記清淨因說。唯識寬通有潤種依。體同習氣。但成熟位。與前不同。此亦唯說染。染中唯說業。不說名言種。乘前以說故。亦應如唯識攝受因中無間滅境界依處。即是二緣。根則六根依用依。謂作具作業。即除因緣所余疏助。作具作用士用依。以除因緣外親作現緣。作者作用。此五皆通有漏無漏。故唯識雲。具攝受六辨無漏法。此唯說有漏。辨有漏法故真見依處。以無漏見為性。除引自種。于相應法能助。于後無漏能引。于無為能證。故疏緣攝受。皆除種子隨順依處。以三性有為有漏無漏。若現若種。自界他界。同品勝品。有為無為。自性生。自乘相引能引為性。此中論雲。欲系善法。能引無色界系及不系法者。此依波羅蜜多聲聞獨覺。諸大菩薩。超禪之位。得相引生。對法第五。顯揚十八。許相生故。下第十二。唯雲第三劫菩薩及如來能超一切地。據勝者說。亦不相違又言無記法能引三性名隨順。依處者。謂諸種子。略有二性。攝用歸性。可言無記。將因屬果。性乃通三。唯識依後義。說此依處其性必同。今依初義。無記生三性。除斯以外現行諸法種望種。更無別性。成隨順因故。彼此文不相乖返差別功能依。以一切有為。各于自果。有為能起。無為能證。而為自性。此等同性。及得異性。異熟無記果故。今論總說不違余文。前隨順依。論性即狹。各自性故。談界即寬。引三界故。此差別依。論性即寬。招異熟故。談界即狹。唯各自界。各定別故。前隨順依。望劣非依。此差別依。一切皆得和合依。以第二領受依。乃至差別功德依處為體。此說果寬通生和合。故唯識等。因果俱寬。彼說生住成得四果。成有二種。一立。二辨。攝此成辨無此作因。住謂金輪依風輪等。此論所無。義各別故。所望別故。彼依作用。離體無故。所以不論。此無住者疏故不論。亦不相違也障礙無障礙二果。皆通二。因寬遍順違有異。法體並同。因依于處。如論自陳。處體既然。因體可悉依種子緣依處施設因緣等者。唯識有兩說。一雲十五依處中。第三習氣。第四有潤。十一隨順。十二差別。十三和合。十五不障礙。此六依處中。諸因緣種。並名種子緣依處。依之立因緣。除第三四。外余四依處。所有現行多斷故不說。或亦名種。能辨果故無間滅者。諸依處中。第五無間滅。第十真見。十三和合。十五不障礙。此四依處中。無間緣義。皆名無間滅依處。依之立等無間緣境界依處者。諸依處中。第六境界依處。第十真見。十三和合。十五不障礙。此四依處中。境界緣義。並名境界依處。依之立所緣緣。此之二緣。非唯五六。余依處中。有二緣故。除此余處皆增上緣。二雲種子。唯屬第四有潤種子依。依之立因緣。親能生果顯故偏說。余名等疏隱故。略而不論。無間唯第五境界。唯第六。如名自顯。余依處中。雖有此二。隱故不說。此三已顯初之三緣故。余十二處。皆增上攝。非唯增上依。

    習氣隨順因緣依處施設異熟果及等流果者。唯識別配。此中論雲。習氣依處。得異熟果。隨順依處。得等流果。各別得果。有勝功能故離別說。非習氣處不得等流。唯識釋此得五果中有二說。一雲習氣處者。即顯第三第四十二十三十五。此五依處。得異熟果。隨順處者。即顯第三第四第九第十十一十三十五。或並第八作用。如是或八或九。此諸依處得等流果。真見處者。即顯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或第八第九。如是或五或七。此諸依處。得離系果士用依處。復有兩義。一五蘊假者。二別別法。如前果中說。若依初義。即顯第二第九十三十五。此四依處得士用果。若依後義。即顯第二第三第四第八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此十依處得士用果。所余處者。即顯第一第五第六十四。此四依全。余十一中隨應少分。得增上果。得前四果之所余故。不爾便應大寬大狹。二雲習氣唯第三得異熟果。隨順唯第十一得等流果。真見唯第十得離系果。士用唯第九得士用果。所余十一得增上果。若隨義增。其名後顯。獨說得果。非余不得。得果所由及諸義門。論及別章皆如彼說。

    釋名中。體用不違。能資長彼。順益是因。為由興濟建立是緣。假因藉緣所成所辨。是為果義。

    三復次解建立因中。初復次。依因于果有親疏義。次復次依因于果有染淨義。後復次依因于果有七相義初復次中。能生因方便因攝十因盡。唯識二說。一雲牽引.生起.引發.定異.同事.不相違。此六因中。若現若種。皆名能生。親辨果故。所余四因。及六少分。皆方便因。疏助起故二雲。唯生起因。名能生因。余之九因。名方便因。生起去果親近偏說。非唯因緣。余多疏助。故作偏說。然菩薩地說。牽引生起。此二種子。名能生因。余方便攝。彼亦兩說。恐繁且止。故此二因攝法周備。後之三因。重顯此二。俱有一種。顯前方便。雖攝三緣。所緣增上二皆俱有。論據增上。且言如眼于眼識等。略不論余。義顯方便攝三緣盡。其能生因。雖因緣性。隱而難故。開之為二。被潤已去種子得果。名無間因。俱時無間。非前後無間。或被潤已轉成有支等。望後生支。亦成無間滅。未潤已前名久遠。由隔潤位其果方生。能所引等。望果遠故。名久遠因緣。

    第二復次中。流轉即生死因。此有可愛不可愛及增長。還滅謂出世。亦有可愛及增長。可愛不可愛是有支因。增長者名言因。由有支增長故。或先未有今有。名可愛不可愛。先有今逢潤。名增長因。

    七相中。即是種子六義一無常是因者。即剎那滅。有取與故。此辨因緣。故除無為二他性為因者。即果俱有。同念生。與後念自性為因者。即恆隨轉。非此剎那生。此第二因攝六義中第二第三三已生未滅方能為因者。顯與果俱。及恆隨轉二為因世。不同小宗二因于正滅。三因于正生等。大乘取果與果。必同世故。不現在故四然待余緣者。即六義中第五待眾緣五然變異者。顯前待緣而本性異方能生果。更無別義六功能相應者。即六義中第四性決定第七相稱相順者。即六義中第六引自果。如是總顯。此中第三第五。六義中無。余五即彼六。如唯識第二。攝論第二等疏。樞要等會釋。

    上來解此地中。初界門訖。第二釋相中。緣名身等為境者。唯識二說。一雲五有。今說意俱境。勝故非五識無。二雲唯意識俱。此文為證。但言緣名等義。不說緣色等故。

    尋伺等起謂發語言者。但顯尋伺能發語言。非說語言必尋伺起。謂佛身中身語業等。不由尋伺。但思起。如說尋伺能起五識。非五識起必由尋伺。故唯識雲。顯多由彼起。非說彼相應。問尋伺引欲五有五非二引。尋伺引欲身語業。亦有欲業非二引。答此難不齊。欲身語必粗。起必由二引。欲五識通細。有起不由生。或齊無失。欲五由二生。有生不由引。欲業由二引。有起不由生。

    尋伺差別中。唯識第七。有二師義。一依對法。一依此文。廣如彼說。

    尋伺。決擇中諸尋伺必是分別。唯識第七。亦有兩師。一雲分別唯有漏五法之中第三分別也。故尋伺體不通無漏也。二雲分別通無漏後得智。俱有分別故。即尋伺體亦通無漏。此分別言。非五法中之分別也。以狹問寬故。順前句答。亦廣如彼。

    尋伺流轉中。那落迦尋伺。引發于苦。與憂相應。唯識二說。一雲。五識有尋伺。意感受名憂。此言引發苦者。意俱尋伺。能引發苦。不說五識無尋伺俱。但言尋伺意識者。勝多相續故。與憂相應。不遮苦俱。亦無過失。二雲。五識無尋伺。此文為證。如文可知不說舍者。一切心所定與俱故。意逼迫受。實是苦根。似憂名憂。或隨他宗意戚受名憂。不相違也問喜樂寂動。及初定得俱生。憂苦動寂殊。地獄得俱起。答資色資心別適悅。不乖得俱起。迫重迫輕殊逼戚相乖各別轉問二義常齊。俱生不等。故于此義應設劬勞。

    初靜慮地喜相應者。雖亦樂俱。而不離喜。總說喜名地。

    第三大文如理作意中。文分二。初開八相。次別釋前事中難義。其六依處。五十五說。決定時有信。止息染時有慚愧起。作善業時有精進三根。世間道時有輕安。出世道時有不放逸舍。攝眾生時有不害。唯識第六有兩說。一雲諸善不俱。以此為證。二雲諸善俱時。散位除輕安。決擇分說。十善心所。定不定地。皆通善心。定地心中增輕安故。今說六位起十一者。依彼彼增。作此此說。八種中第三修。四無量也。第六修除無量外余一切修。此八事中初三。施戒修三福業事。外世俗修。次三三慧內勝義修。第七第八。智德恩德。二利圓滿故唯八事。

    尋伺受用中。不染者。不生煩惱。不住者。不住守與。不耽者。不非分愛樂。不博者。不為系縛舍諸善業。不悶者。不憂苦生。不著者。不貧憂生。亦不堅執。為勝妙等。有解此七唯意識俱。義別說七。或初五種。由意尋伺。引生五識。如其次第。于財不爾。後之兩種。意識相應。

    第二釋難義中分三。一釋俗所學。施戒修三。教俗修習。二又受施下。釋內勝義。學三慧者應受彼施。教可應受。三復有六種攝益下。釋前七八智德恩德。

    除匱乏者。施為除他資具闕乏。非為施彼隨他富饒結橋梁者。出生死河因不現行者。隱行持戒。不現其相欲解淨者。意樂淨也引攝淨者。起神通勝解定淨者。修四無量等淨智淨者。生淨智。

    受施六種中。受學者。學三學時。應受施。活命者。時急濟命棄舍者。諸欲受施辨舍樂。自已無物。應受他施。不然無得羈游者。若無居住。受濟所須耽著者。慳貯戀受故受施。前五應受。後一不應。

    八損惱等。由此損惱。難以獲安。應受他施。

    有覆障者。雖有屋宇。眾事闕之。故生損惱。

    六損惱中。俱生者。有身即染病逼切者後苦纏身時變異者。寒暑改節流漏者。屋宇破壞事休廢者。無業徑求。如斯損惱應受他施。

    釋前七八智德恩德中分七。一任持者。與為依止。

    勇健無損者。威勢引接覆護者。藏其過失二善惡支相中。引彼非愛者。愛彼怨家。遮彼所愛者。憎彼智友。引非所宜者。陷以非法三引接中。引攝離喜樂者。得第四定等。及證無為四隨轉供事。供事于彼。而隨彼轉。非知舊者。非與相知。亦非舊識。其隨轉者。非彼先時攝屬知舊供事隨轉五由此供事。

    依四處得五果。無攝受處。即非知舊者。先非攝受故無侵惱處。即諸親友。廢供養處即所尊重同分隨轉處。即福慧者。由具福慧。是眾多人。所共歸趣處。既歸趣已希學福慧。與彼分同名同分隨轉得五果者。由于四處供事隨轉行施等故。總獲五果。非各別招。或第三四果由供事。第四具福慧者。同分隨轉之所獲得。余如次配。其義可知于善決定。信而無疑于善堅固。勇而無退也。戒以一切戒。定以一切定。慧以一切慧。為三學體。各隨自乘。而無雜亂。依其位次。漸次而修。亦非亂錯。若依亂越。所修三學說即不定。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二

    E享保七年(壬寅)正月二十九日交合並加粗點畢

    沙門高範(五十六夏胎生六十八歲)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3冊No.1829瑜伽師地論略纂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三(論本第六第七第八)

    基撰

    地中第四段。不如理作意中。十六異論。文分為三。初問。次答。後如是十六異論由二種門下。結成前破。答中為二。初列敘小乘外道強勝上首十六異論。後次第別破。因中有果。文分四。一總標。二征起。三敘執。四應審問彼下。廣破之。

    雨眾外道者。謂數論師之大弟子十八部主。雨時生故名雨。彼之徒黨名眾。彼計諸法。略為三。中為四。廣為二十五諦。除神我諦。中間二十三諦名果。自性名因。果住因中。仍無別體。如金為釵鐺。因果相殊。更無別體。名因有果。如唯識疏。金七十論述。

    敘執有二。初總。後別。別理中分三。初敘執所由。次彼作意思下敘執。後如是由施設故。結成因中常果性執所由中。為性尋思者。性多思慮為性觀察者。性多推構。初體是思。後體是慧住尋思地住自辨地者。地謂所依。依內尋伺外起言辨。在異生位。在思度位。故作是執。初四由法。後二由位。由具彼法。在彼位故。

    敘執有二。初敘四道理。後若不爾者下。返申四難成前四一世俗共成理。若從彼性此性得生等是。謂從彼谷此禾得生。世界共知。谷為禾因。非麥為因二唯于此求理。若求果者唯取此因非余。謂世等禾果。唯取谷因。以求禾生。而種于谷。非余麥等三營構非余理。若即于彼谷加功營構諸所求事非余。謂即于彼谷。用力種鋤以求禾果。非于麥等四果從彼生理。又若彼果即從彼生不從余生。謂彼禾果從彼谷生。不從麥生。故知谷因中。已先有禾果。

    上敘四理。下返申四難。于前四一一別配初難雲。若不從彼谷此禾得生。爾者應世俗間。共立一切是一切因。果無定因果通生故。亦應麥等是谷等因二難雲。若求禾果。不唯求取谷因。爾者為求一禾果。應取一切麥豆等因三若不于谷用力種鋤以求禾果。爾者為求禾果。應于一切麥豆等中。加功營構四若彼禾果不唯從谷生。爾者應從一切麥豆等中。所余一切谷麥等生。

    總結成中。如是者。牒前道理。施設故。結前第一因。世所施設谷是禾因。如是下三故字。別配下三理。隨義應知。

    別破之中分三。初總征。二別難。後結成。別難中分二。初別申四道理。後顯五相以示正宗。一無異道理。相者體也。因果無異。應無二種決定差別。應立量雲。汝之果體。應非決定。果相即因相故。猶如因相。因相亦然。彼執體一相有異故。論有宗因故今加喻若有異相下並設遮若未生相便于因中果猶未生而說是有不應理者。因中之果。體猶未生。如何說有。量雲。汝果于因中不應說有。未生相故。如兔角等若已生相即果體已生復從因生不應理者。量雲。因中先有已生果法應更不從因生。體已生故。如已生果。或言生者。是有體義正是本宗。

    示正宗中。又有相法于有相法中者。有相即有體相。能依果法。于有相法中即有體相。所依因法。第三即由自相可得如因自體不由比度者。如因自相有能生果功能可得。非有果體。此因自體現所可見。不由比度。四由自作業可得。謂如了別色業。以顯眼識等。五由因變異故果成變異等者。親因既變。果亦隨之。緣亦如是。如谷禾等非因無變而獨變果。如何汝等自性不變。余諦變成。量雲。汝之自性亦應變異。果變異故。如谷麥等。四因結上。文易可知。

    從緣顯了論中。文亦有四。即數論師金七十論。二十三諦。住在因中。從眾緣顯變為余諦。用息歸本。一切世間本無生滅故。從緣顯如常分別。

    此中有說。前雨眾計法從緣生。故先難雲。果先是有。復從緣生。不應正理。今從緣顯故兩眾別。此義不然。論雲。謂即因中有果者計。故非雨師。因明亦雲。如佛弟子。對數論師。立聲滅壞。名能別不成。若數論師計有生者。生必滅故。如何說為能別不成。故知前後同一師計。前言生者。表是有義。或設遮故。

    聲相論者。即聲顯師。非聲生計。聲體是有。從緣顯之。

    理中果先是有復從因生等者。初設難。一切非顯者計。謂彼果法先來體有。復從因生不應道理。及成果法但從因顯。諸計生者。無執果法住在因中。彼順自宗果先是有。復征他計雲從因生。

    然非不用功為成于果等者。世立顯道理。謂世求果法。非不用功于因。若不為顯果。復何緣而作功用。故作功用為成果者。豈不唯為顯了果耶。既果不生故知從顯。

    破中分三。初破數論執。次申正義。後例破聲論。初中分二。初別難。後結成。別難中分三。一有障無障。二有性果性。三為異不異。

    有障無障者。謂果不顯時為有障。體生故為障。而果不顯為無障體。而為障彼故果不顯難無障體量雲。無體應不能為障。以無體故。如石女兒或汝果法應本已顯。無障緣故。如汝因法。

    若有障緣屬果之因何故不障同是有者。謂果體有有障。能障因體不無障。亦應障。俱是有故。量雲。汝有體因障亦應障計體有故。如所障果。如水為果。能障之。盆是水因。亦能障。水盆俱有。障無差。因果不無。障障應等。翻覆比量義準可知。設若救雲障緣亦能障于因者。亦應顯因。何故但言從緣顯果。量雲。汝宗之因應從緣顯。障所障故。猶如果法或汝果法不從緣顯。許有障故。猶如因法。

    有性是障緣等者。有性謂有體性。果性謂因所有即體名為義名果性。此中問。有體作障緣為果義作障緣。若有體是障緣。體性常有。是則性永不得顯。顯如未顯。常有體故。因亦常有。何不為障。而獨果有能為障耶。量雲。汝宗之果應永不顯。常有性故。猶如未顯汝宗因體亦應為障。體常有故。猶如于果。若言果性是障緣者。如芽一法。亦因亦果。望種是果。望睫是因。望睫不障。望因能障。障義攝顯不顯。故成一法亦顯不顯。應立量雲。汝宗果體。亦應不顯。有因體故。如自性因。然彼宗果體。一向顯故為此難或汝自性體亦應果。顯之因故。如後果因。猶彼執芽是因必顯故成斯難或應果性非障。體即因故。如因因亦應障。即果體故。如果。故言一法亦因亦果。

    本法與顯為異不異等者。本法即果。先來有故。顯謂顯了。遇緣顯故。若不異者法應常顯。本來果法先常有故。先顯今顯。不應道理。量雲。汝宗果法先來應顯。即本法故。猶如本法。汝宗果法應今始有。以即顯故。如今始顯。本法比量翻此可知。

    若言異者彼顯為無因耶等者。問果顯時有因無因。無因量雲。果法先來應顯。顯無因故。如後顯時。或今應不顯。顯無因故。如未顯時。

    若有顯因果性可顯非是因性等者。一種有因。果性可顯。不可顯因性。不應道理。量雲。汝因應顯。顯有因故。猶如果法或果應不顯。顯有因故。猶如于因。若彼救雲。果法未顯。顯因須顯。因法不隱。何須因顯。有體是同。顯因稱有。有顯不顯。與理相違。量雲。有體因顯亦應顯因。因顯有故。猶如顯果。

    結牒彼言性若是死不可顯了等者。有相法中。若無彼性。不可顯了。如角中乳。水中酪等。若有彼性方可顯了。如乳中酪。礦中金。不遮有無性。但遮果住因。

    示正義有六。一處遠難取。二四障難取。前第三雲。覆蔽隱沒映奪幻惑。三微細難取。如極微等。四心亂難取。如神通境等。五根壞難取。如老昧病等。六無智難取。如無真智他心智等。非彼因中先有果性。而不可取。六不攝故。

    聲論者計。若內若外。全分一分。皆如唯識第一疏說。上來二計皆是增益邪見所收。

    三世論中。文亦有四。一敘宗。二征詰。三敘執。四破之。敘執中。初敘外道。後敘小乘。外宗量雲。去來實有。世所攝故。猶如現在內道教中一切有者。即十二處。彼宗意言。此十二處實相是有。意緣三世十二法處。故去來有。廣如俱舍第二十卷。及五十二。初釋此經義。

    理中若法自相安住此法真實是有者。總結諸法安住自相。此法真有。不安住自相。此法成無。如龜毛等。以去來世住自相故。法體成有。不同龜毛。若未來無者。應未受自體。應不即未來。量雲。大乘未來應非未來。未受自體相故。如龜毛等。若過去無者。應失過去自體相。應不名過去。量雲。大乘過去應非過去。失自體相故。如龜毛等。若如是者。三世諸法自相不成。自相不成故。亦非真實。量雲。大乘現在自相不成。或亦非真實。世所攝故。猶如去來。現在既不爾。去來雲何然。或有為自相實不成。無三世故。如兔角等。

    破宗有五。一申三難。二他返詰。三重征破。四釋彼經。五說三世各十二相。以顯彼非。初中有二。初申三難。後如是自相故總結前文三難者。一一異自相難。二常等共相難。三來等七義難。

    有言相一立三世相不應道理。相者體也。量雲。世應無三。即一體故。猶如一體。或世應無三相。是一故。猶如現在。此是設遮。非本宗義。

    若相異者性相實有不應道理。此實說言。三世相異離現在。外者去來二世性相實有。不應道理。量雲。去來性相應非實有。異現在故。猶如兔角。大乘真如非定異現在故。無不定過。或因雲現在無為所不攝故。宗喻同前。

    為是常相無常相者。三世共有故名共相。若常相者。假說征詰。非正彼宗。量雲。汝宗五蘊應不墮三世。許常相故。如無為等若無常相三世恆有。亦不應理。量雲。汝宗五蘊非于三世恆是實有。無常相故。如兔角等若言表詮無常非遮詮者。量雲。五蘊諸法非三世恆有。世所攝故。如幻事七。

    義難中。初敘七難。後牒別破。合有四。薩婆多俱舍第二十頌曰。此中有四種。類相位待異。第三約作用。立世最為善。法救說。世由類不同。法行世時。類別非體。如金作器。形別類同。如乳成酪。味舍色在。法從未來流至現世。現入過去。唯舍得類。非舍得體妙音說。世由相不同。法行世時。過去正與過去相合。而不名為離現未相。未來正與未來相合。而不名為離過現相。現世正與現在相合。而不名為離過去相。如染一妻。于余姬媵不名離染世友說。世由位不同。法行世時。體同位別如運一籌。置一名一。置百名百。置千名千覺天說世。由待不同。法行世時。前後相待。立名有異。如一女人名母名女世親說言。此四說中。第一執。同數論外道。第二執相。離皆有三相故。如染妻時。現有貪起。余但成就。何義為同。第四執一。世應即有三世。如過去世前後剎那。應名去來及與現在。未來亦然。相待同故。由此第三最為善說。依法作用未有正有已有別故。今此七義。初來征者。難法救類異義。第四難有業。破世友位別作用師義。第六異相。破覺天相待師義。第四第七有現在分。破妙音相異師義。余三設遮。非本部計。破此四師如俱舍說。決擇五十一。敘為六計。文意大同。

    未至現在者。法體不遷轉。向現在于此生者。未來死滅。現在方生。為緣生現者。法住未來為因緣故。生現別法。今有業者。未來無用。現在用生。今相圓者。本相不圓至現方滿。今異相者。本體雖同。相待相別。有現在分者。謂法未來有未來分。及現在過去分。義顯現在亦有現在分。及未來過去分。過去亦然。今此但舉有二世分。余類可知。五十一有六。無此第六。彼第六者。即此第七。或有釋言。此第六七合是彼第六。今異相者。即彼現在。有現在分及未來分。此離彼合。亦不相違。若作此釋。便無覺天相待師義。故應知前所說為善。

    別破分二。初五段破。後例往過去。後三合例業用破故第一難有三。一有方所。二與現在無別。三應是常。初難量雲。未來應有方所。有來至故。猶如現在。又未來應與現在無別。有來至故。有方所故。猶如現在。又未來法體應是常。本今有故。如虛空等。五十一雲。未來諸法。不來至現在。無方處故。猶善無為第二難有二。一未來不生于今。現在本無今生。量雲。未來世法應非有為。本不生故。如虛空等。亦非實有。非是無為。本不生故。如兔角等。二未來未生而言死沒。量雲。未來諸法應無死沒。本未生故。如虛空等。又未來法亦應有生。許有死故。猶如現在第三難有二。一破應是常。量雲。住未來世為緣之法。應是常住。不遷流故。如無為等。二應本無今生。非未來法生。此違宗。難彼說未來法流入現在。今現在法。未來緣生。未來先無。今方始生。非未來法生。豈不違宗第四破業用有三。一本無業用。今有業用。難雲。是即本有其體。今方有用。便有同前緣生之中第二過失。現在業生。非從未來生故。用不離體。應非新有。體不離用。應非舊成。為量同前二雲。業用與法有異相。難雲。此業用相。與其本法。二俱體有。業未來無。故不應理。量雲。業用未來應有。許一切有故。如體。體未來應無。許一切有故。如業用。或以異相為因。體與業用。互相異故。宗喻同前三雲。業與本法無異相。難雲。業用則法。法體本有。本無業用今方有者。不應正理。量雲。業應本有。即體故。如體。體應本無。即業故。如業。彼宗計業與體無別。今難異者乃是設遮。五十一雲。佛說諸行非常非恆。汝業無常。行應是常。便違佛教。

    余三例破中。復有自性雜亂過失者。此顯第七有現在分雜亂之過。未來既有現在之分。應即現在。有現分故。猶如現在。現難亦然。故成雜亂。其相圓滿。應立量雲。未來相應滿。有余一分相故。如現在。或現在相應不圓滿。有余一分相故。猶如未來。異相之難為量同此。第二結前中有九故字。自相者。結前三世自相一異。共相者。結前三世常無常。三世共有故。余七即前七。難三世二他返詰。

    如是記已者。謂記別分別解釋深密之義。

    如說一切有謂十二處者。此言意顯。十二處通三世。意識所緣法境。三世俱是。若去來無便違此教。

    三重征破中。彼宗緣無不生心。緣兔角等時。曾別見其兔。曾別見其角。合之一處。非今緣無。若爾便佛教相違說無知無故。不爾唯應有知于有。下難緣無心者。是設遮計。

    第四釋彼所引經有三。初釋十二處。次釋過去業。後釋有三世色等于無法密意說有無相者。意顯無法能自持無。有此持無之法故。成密意說之為有說之為法。非顯無法如有有體于有法中亦密意有者。有非實假說有持。故名密意。

    由此因緣彼行勝異相續為轉名習氣者。即此習氣行之勝異。相續間斷隱顯細粗緣不緣礙不礙等有差別故。

    第五三釋。名十二相。未來中可生法相。謂不得非擇滅法。不可生法相。謂得非擇滅法。生法應可求。不生法不應求相。

    第四破我中有五。一敘宗。二問意。三敘執。四征破。五顯正義。

    有我薩實日摺4宋ㄓ辛0聳 杏邪恕0閎粲興牡取=勻縭嘁 帷br />
    敘執中。初總敘二因。後別顯二因。因修不思。亦知有覺。作意思量亦知有我。故名二因。

    征破中有二。初別申十難。後總結之一不覺為先難。難先任運知有我二世間所作為以覺為因下。思覺為先難。難前作意思量亦知有我下。合難二三為即于蘊施設有我下。于蘊假設難四所計之我為即見者等相下。于彼立為難五為與染淨相應下。建立染淨難六為與流轉相相應下。生死涅難七為由境界所生若苦若樂下。作受解脫難八又汝今應說自所欲為唯于我說為作者下。施設有作難九又汝應說自意所欲為唯于我建立于我下。施設言說難十計我之見為善不善下。施設眾見難下結之中有十故字。應配此文。初難有四。又字即分為四。初難雲。為即于所見事起薩示跽摺4聳Ρ炯啤@胊逃形夜省<撲 任 搖J塹叩咕酢U詡叢碳啤4宋Л淌⑴N薇鴇攘俊;蚣叢碳剖υ啤V從形壹諒偕饋Q暈尬壹苤イ媚。故于色等此有我者。名為顛倒。若彼異蘊計有我者。我有形量等。不應道理。彼離蘊我。或如身量。或如芥子。故有形量。此難我有色不成有勝劣者。受用剎帝利等者想用。或愚智者行用。或能取境界者識用。故離蘊外無別此能。總立量雲。離蘊之我應無形量等互許離蘊故。如兔角等第二難雲。為唯由此法自體起此覺等者。此意問。于所覺境自體起我覺。為于余處。若于所覺法自體起我覺者。汝如何說即蘊計我。名為顛倒。于所見色。有形量等。起我覺故。色即是我。故非離色而別有我。執色為我。故非顛倒。量雲。汝執色我心應非顛倒。許順所緣故。如他心智等若由余體起此覺等者。謂亦由心等。起形量我覺。即于一切境界法。起形量覺。非唯緣色。亦應緣色得有我勝劣等覺。非唯緣受等起于彼覺。境心二種便成雜亂。一色等境。亦是受想行等覺因。量雲。汝宗色等應是受等。起勝劣等覺故。如受等。余一切量準此應知第三難中。若不緣起者即非撥現量者。現量現見遠杌為人。便于無情。起有情覺故。不起者名非現量。此中亦有世間相違。略故不說。此意難雲。汝計緣色等得起受等覺。皆是真覺。非為倒覺。故于遠杌執為人覺。亦應非倒。此既顛倒。返成于無我。妄起薩示酢<樸杏詵喬欏F鶉示豕實謁哪言啤H羧∠至懇逭呶ㄉ 仍淌竅至懇邐曳竅至懇で揮 碚摺R逭呔騁病1俗詡莆曳竅至烤場=裱韻志場J巧枵諂啤Nㄎ逶淌竅至懇濉1舜斯渤傘N曳薔騁濉H曜謐允觥=裱韻志場D聳俏к 4司躒羧”攘烤痴摺4宋抑 酢M 繕掀稹1宋茨芩肌2荒鼙榷取2揮β識揖醯蒙A吭啤Sォぐ揖跤Σ壞蒙N匏級裙省H縭  W芰 吭啤H晡揖惴竅直攘烤場N尥 鞁省H繽媒塹取br />
    上來四文不覺為前難訖。自下第二思覺為先難。有五又字。即為五段。數論執我體唯受者。勝論執我通作受者。下破作用。隨義應悉。第二難中。若無常者此所作因體是變異執有我等者。所作者。生義。所作之因體是變異。無常之法。我是作者。仍言有常。而有所作。不應道理。顯揚論雲。執我有所作。不應道理。不說有常。今但言執我有。有通二義。一有常。二有所作。常有量雲。我應非常有。有所作故。如粗地等。若是常者。我應無所作。以是常故。如虛空等。常是正難。無常設遮。

    第三難中。有動作我等者。數論勝論。我無動作。遍虛空故。遍出離系。執我有動作。不遍空故。作義雖同。動義別故有動作我有所作者。是則常作。不應復作。我常有故。恆動常作。非今始作。不應復作。量雲。汝動我未作先應作。恆動作故。如今所作無動作我而有所作。不應道理。量雲。無動作我應無所作。無動作故。如虛空等。

    第四難中。若有因作而言我作。便違自宗。若無因作。我應恆作。我恆有故。不待因故。量雲。余一切事。未作此事時。亦恆應作。執我恆有不待因故。如今作時。

    第三于蘊假設難中分二。初敘四計。後別征斥。四計者。初即蘊計。後三異蘊。異蘊中。初我。異蘊住在蘊中。次我。異蘊住于蘊外。我仍屬蘊。謂此是色我。乃至識我。後住蘊外而不屬蘊。

    破第二計。難常中有四破。第三若不生起法及非法應諸蘊身畢竟不起者。我若不造法及非法。後蘊應無。以無因故。量雲。應後蘊畢竟不生。執我不起法非法故。猶如兔角又應不由功用我常解脫。以不生起法非法故。量雲。汝我在生死不由功用應成解脫。不造法非法故。如涅位。彼說我得涅之時。離眾縛故。名為解脫。在生死中。便有縛縛。又于此滅壞後于余處不作而得有大過失等者。我無常滅。業亦隨無。後余果生無因而有。是謂不作而得過也。我今佛法種剎那滅。隨本識中前滅後生。果由因起。汝無燻習我滅業亡。後果無因故成大過。量雲。汝我滅已後有果應不生。以無因故。如兔角等。

    破第三計中。若蘊外余處汝處計我應是無為。此難乍似相扶極成。彼計常故。今此無過。六十五雲。無有變異。是其常相。我既無變。當來現在有二因緣。皆不應理。若當來無變者。便無生老病死損等。為人天等。五趣流轉。若現在世無變者。便于愛非愛等諸境界中。應無苦樂愛恚痴等之所變異。乃至不應由此等故行法非法。我既有此現當變異。即是無常。體即是蘊。故實蘊有。便無此相。此相無故。應是無為。若是無為。便無此相。量雲。汝受蘊我應無此等變異之相。許無為故。猶如虛空。此言應是無為者。顯我應無變異相義。或此中意。難成虛空。汝我應是虛空無為。許異蘊故。如空無為。其真如等。非定異蘊。無不定過。

    破第四計中。應無染污者。六十五雲。若無有蘊。便無有色與身相應。乃至亦非受用境界分別意相應。既無此五。不由功用我應解脫。無有染污。又我與身不應相屬。量雲。我應無染污任運解脫。又應不言我有色等。計異蘊故。不為蘊故。如虛空等。彼計實我雖不屬蘊。仍言我有色等。故為此難。不爾便有相扶極成不應相屬者。是我有色等義。非攝屬義。第四于彼立有難中分二。初為二征。後隨別釋征。初復二。初標二門。後隨別釋。此難思覺有我中。已正當見知我有也。釋第二門中。復分為二。初標二門。後隨別釋。二門者。一所成業。二我所執具。

    業中有五。一如種子難。親所作故應無常。二如陶師難。別體成故應非常。三如神通難。有自在故。應無地獄貪等生。四如地難。無作所依顯了業故。五如空難。色無假立。無業用故。

    若是我所執具者。若言如鐮等者。此意說言。謂鐮非但能斷他物。離鐮之外。亦有刀等能斷于鐮。離見等外于余物上。別有能見。能見等用。定不可得。故離見外無別有我而執見等又釋非但鐮能斷物。更有余物能斷于物。離見等外別見業故無有我。此釋稍疏。喻不相似。難見等是我所執具故。

    如世間火雖能燒者亦得能燒等者。人為能燒者。火為所執。能燒之體。火離于人。自能燒物故。見等見物離自能見何假我耶。此二比量。思準可知。

    上來合難即見者等相展轉相生。自下方難離見者等相。第六生死涅難中。諸行中此流轉相可得如于身牙河燈乘等者。此意說言。如于身行中流轉可得。其外法牙河燈乘者。雖無有我。亦得流轉。故身流轉。何須有我。量雲。內身流轉定無有我。有流轉故。如牙河等。

    七作受解脫難中。設是我者我應無常者。彼受者作者等不是諸行。即是我者我應無常。有作用故。如手足等。若無變異應非受者等。無變異故。如虛空等。

    十施設眾見難中有三。一難我見善不善。二難無我見善不善。三難我及我見計為我邪。我見有二。一執我見彼說顛倒。二緣我慧彼說非倒。今雙問雲。初難善者問緣我慧。量雲。緣我之慧亦應顛倒。緣我慧故。如執我見。或設難執我見。若是善者。如文可知。若不善者。不應說正及非顛倒者。見已不善。應非順境。如何名正。我有稱心緣起我覺。所執之我說非顛倒。唯識敘彼雲。若爾如何執有我者所信至教。皆毀我見。稱贊無我等。乃至廣說。故今問彼。無我之見若言是善者。外道亦贊無我見故。若言不善而一切智者。此縱彼師名一切智。贊無我見速證涅。今說為不善故。不應道理。若說佛為一切智者。贊無我見他不信故。

    第五常論中。文亦有五。我及世間皆是常住等者。世間有二。一五蘊世間。二國土世間。數論師計。二皆常住。或隨所應。余師所計。我者自我。世間者他我。下諸常論法依此計。作者有二。一自作。謂宿作因。二他作。空時方我本際等作。此非二作者作。名非作者作。亦非自在天。及梵王等。諸變化者之所變化。名非化者化。此依八十七卷釋。由性常故不可損害。如山地等積集而住。

    伊師迦者。西方二釋。一近王舍城。有高大山。堅硬常住。我等亦爾。或復有草。名伊師迦。體性堅實。故喻我等。

    六十二見中。四十見是常見。謂四一切常。四一分常。八有想。八無想。十六非想非非想。並計極微體性常住。勝論順世。皆有此計敘執有二。初敘四十常見所因。後敘極微執常所以。六十二見。如此卷。及後卷之五十八八十七。顯揚第九。第十。對法第一。唯識第六。別章等釋。其梵網。六十二見經。及舍利弗阿毗曇。是正量部義。長阿含經梵動品。是大眾部義。大毗婆沙第一百九十九。二百。是一切有部義。非此所宗。其大品經第十五。大智度論。說身邊見以為根本。五蘊各有四我所見。三世各成二十句見。並本合有六十二見。隨機別說。非此所明。恐繁不述。

    依下中上靜慮者。此四一切常論。八十七雲。謂計前際三常論中。由上中上清淨差別。各宿住隨念俱行。意顯依下品定起宿住念。知過去二十成劫。依中品定憶四十成劫。依上品定憶八十成劫。皆悉是常。由執世間空劫為隱。有劫為顯。非滅壞故。四依天眼見現在世。不知生滅。或見諸識。此滅彼生。無斷絕故。見粗非細遂執為常。天眼為先。方見生死現在故。是未來前際。此中前三憶過去世。後一現在未來前故。合名前際。此諸見中。過去名前際。未來名後際。現在通二。待望別故。

    或見梵王隨意成立者。一分常見。梵王立言我常子無常。有事彼者。隨彼意立此無常彼常。是初一分常見。

    或見四大種變異等者。聞梵王立大種常。心無常。或心常。大種無常。同彼忍可名第二一分常見。三戲忘天沒。來生此間。四意憤天沒。來生此間。得宿住通。二俱憶言在彼諸天無此二事。故是常住。我有來此故無常。故名第三第四一分常見。此中說依定得宿住念。憶色界法勝計者見故。略說初二不說後二。

    後際見中于想及受雖見差別等者。雖見受及想二體。我所差別。不見此二自相差別。執為我所計。我有想等三十二見。若見自相之執我所或不見自相者。顯揚第九雲。不見我自相差別。謂不見我都無自性。執此想受為我有之。遂便發起三十二見。我及世間諸常見。生八有想八無想見。俱非之中。有色等四。有邊等四。小想等四。合名為想。有樂等四合名為受。至下當知有想者。除無想天及非想非非想。余一切地無想者。謂無想天俱非者。謂非想非非想處。

    計有為先有果集起離散為先有果壞滅等者。謂彼計執。實有體性。空劫時為先。至成劫時有果集起。散常極微集成粗故。于壞劫時。粗聚眾色離散為先。有四大壞滅。還唯極微。住在空劫時。彼由宿住隨念。見壞劫未粗色散成微。成劫之初散微成聚色。或見空劫迥色諸微。遂執為常。此勝論師執細常粗無常。

    破執有二。初破。後結。破中初破三十二見。後破極微。初中復四。第二破中。若取我者憶念過去如是名等諸有情類等者。謂得宿住隨念有情。憶念我昔如是名姓。名姓既非我體。如何言念取我而生。

    第三難雲。緣彼現前和合色境眼識起時等者。此中問意。眼識現在緣色之時。住昔曾起耳等識法。為滅為轉。若言轉者。于曾所起百千境識。由今現在一色境界。依一切時位。彼諸識皆起。便違正理。

    第四破雲。所執之我由想所作及受所作等者。此中意顯。想受二法俱為我所。由此二種擊作于我。我或有時。有一想等。故想受二名為能作。我為所作。如世財物擊作有情。有情或時。緣少財等生貪等。此亦如是。非我先無為想受作方始。有義。

    若言無者。有一想已後種種想等者。此下合難想受作我無變異義。以有想十六見為難。十二見想作。四見受作一想者。八十七雲。在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種種想者。謂在下地狹小想。即種種想。無量想即是一想。無所有處亦是一想。非無量想。略故不說。又執少色為我。想為我所。想與彼合名為少想。瑜伽故指在種種想地。執無量色為我。想為我所等。名無量想。瑜伽故指在于一想。然八十七雲。如其次第。前二有後二。然逆次第非順次第。義理推故。此難前想所作無變異。

    我純有樂等者。八十七雲。有樂。在下三靜慮。有苦。在捺落迎。有苦有樂。在鬼傍生人欲界天。不苦不樂。在第四靜慮已上諸地。此難前受所作無變異。又想論中八句。

    又若計命即是身者。下。因難想作。便明有想論中我有色等死後有想等余八句。以前敘執中。于想及受皆起執故。命者我也。執我有色死後生有想地。執我非色死後生有想地。若執我俱遍色非色無二無缺。彼計我亦色亦非色死後生有想地。為準此第三句。說第四我非色非非色死後生有想地。

    又若見少色少非色者。彼計我有邊。計色非色二俱是我。但見少故。名為有邊見。彼二無量。便起第二。計我無邊見色我少非色我無量。或翻見此。便計第三我亦有邊亦無邊。第四句翻此可知。文別義同。更無別理。或翻第三別有自體。謂得涅解脫之我。遠離二種。名非有邊非無邊。此四為先。死後皆生諸有想地。故十六論合難想受所作我體無變異義。若無變異。雲何有此變異不同。唯難想受二所變異。無想俱非故略不說。後二四句。與無想八及俱非八。初執我同。但是死後。如前所說。生地有異。無多別故。略而不說。

    第二段。破極微中有五。初難中。若已觀察違諸量故者。現比二量。所不得故。猶如兔角。定非實有。彼宗雖計現量所得。此宗說非空劫迥色。但有阿已上粗色。現量可得。非極微故。小乘雖言輪王及天眼二現量得。然非我許。虛構成故。

    第二難雲轉復羸劣而言是常不應理者。量雲。極微轉小應非是常。損減羸劣故。如阿色。彼計比粗色損減無常故若由異相是則極微超過地水等相者。即應粗物是地水等極微。乃非許異相故。量雲。極微應非地水等相。許異微等地等相故。如心心所。又亦不能生地等果。非種類故。如心心所。又彼極微離地等外更無異相可得定非地等。非彼類故。如虛空等。此中二難皆是本宗。

    第三難中。若不異相者由與彼因無差別故亦應是常等者。彼本計雲。所生粗色不越因量故。難因果二相既無差別。因亦應為果。無異相故。如果。果亦應為因。無異相故。如因。故無決定若從離散應一切時一切果生等者。成劫之時。聚色若從散別極微生。即空劫時所有極微。皆能生果。因恆有故。如劫成時。非但成時為因有果。故成因果無決定義。又粗聚色性。是無常能生。散極微體是常住。粗細常住二返相生。應一切時。相違之因生一切果。故說應無因果決定。計異類法得相生故已上設遮。下破本計若言不過彼形質量等者。因果二量大小既同。雲何極微名質分粗形有分。成唯識雲。所生果色不越因量。應如極微不名粗色。為量如彼。顯揚第十四雲。若不過者。粗質礙物。應如極微不可執取。不見質礙。不明淨物。同在一處故非道理。彼說量德合故非粗似粗等救。皆如彼破。

    若言過者諸極微體無細分故不可分折取生粗物亦應是常者。極微不可折。有體既稱常。粗物雖過本。有體亦應常。顯揚十四雲。若過彼量者。過量之處。粗質礙物非極微成。應是常住。此意難言。極微無細分。不可折稱常。所生粗物過量之處。余之細分不可分折。亦應是常。且難初二合所生粗名極微。非難余有分。若轉計言過量之處余之細分一分極微。本無今起者。是即汝計極微為常。不應道理。許新生故。顯揚雲。若汝計有余極微生。是則極微。應非常住。或諸粗物是細極微性。而得新生。本無今起應一切極微體皆非常。此重難前不過量義。過量義是轉計。不過量是本宗。上來合是第三段破。有三轉遮。尋文可解。

    第四難。顯揚有三。一如種子辨體生。應是無常。二若如乳即體生極微。應變異。三如陶師別體生極微。劬勞即此思慮。成唯識難有二。一難極微。二難粗色。極微有三難。一實。二常。三能生粗色能生粗色有二難。一不越因量。二是實有。皆廣如彼。

    第五難。誰復于彼制其功能者。誰于彼極微。制有情功力。不令生之。比量可知若言不因有情是即無用而外物生者。用謂由也。所用也。于有情無用。不由有情故而外物生。不應道理。量雲。汝等外物應不得生。不由有情故。損于有無因故。如龜毛等。

    第二結中。有八故字。初三結破四十常見。後五結破極微是常。初文有四。不結第一。例破易故。余三次第各配一又字。後結極微五又字亦然共相故者。結前常義。常與無常是共相故自相故者。結異不異相。極微自體。相與果。異不異故名自相。

    第五申正義中。一切時者。于三世時一切種子者。于一切有為差別種類中自然者。本性由他者。為他物壞無生者。無起作。于此五中。無變無動。乃名為常。彼前所計。既乖此五。明知無常。不應妄執。

    第七卷

    宿作因中文有五廣說如經者。謂如經言。凡諸世間所有士夫補特伽羅所受。皆由宿作為因。由勤精進吐舊業故。現在新業由不作因之所害故。如是于後不復有漏。由無漏故業盡。由業盡故苦盡。由苦盡故得證苦邊。此等並是佛經本文。牒敘彼宗。今此論中合為八句。而散牒釋。應尋此文以知論意現在新業由不作因之所害故者。謂宿惡業苦行。便吐現新惡業。由不作之害令不起。二業既盡後無有漏。純是善故說後無漏由業盡故苦盡者謂宿作因所作及現法方便所招苦惱者。今現苦惱皆宿作因。現在作惡不招現苦。由現作惡方便力故。故業便熟。故論言及現法方便。非是現惡別招現苦無慚外道者。即尼b陀弗怛羅。成唯識雲。無慚外道離系子也。露形苦行。離諸系縛。外形既爾。表內亦然若用宿作為因者汝先所說由勤精進吐舊業故等者。此中意說。一切惡因皆是宿作。何故說言現在新業。由不作因之所害等。新亦作惡非宿作。量雲。現在惡因于此身有能招苦。惡因攝故。如宿惡因或復有苦雜因所生等者。因先善業得事王君。邪事為因而返招苦。二業果熟故名雜因。非是二業共招一果。或復故業應招苦惱。邪事王故。故業便熟名為雜業如事于王如是由諸言說商賈等業等者。先造善業應獲富財。誑語逗遂獲珍寶。二業俱熟。是名雜因。如是由先獲財善業。今者應熟。假現農業。或假劫盜。或假屠害。便獲富樂。亦名雜業。有雖商賈等。乃至屠害。不獲財富者。先無善福可獲果故。如新所造引余有業者。即是一切順現受業。養父母等。乃至工巧業處現獲珍寶。皆純現業。

    自在等作中。文亦有四。敘宗中士夫。即補特伽羅丈夫。即神我也。能造作故自在等者。自在即大自在天等。謂唯識所雲。大梵.時.方.本際.自然.虛空.我等頌中功能無體性者。難彼功能理不成熟。名無體性。顯揚十四更有轉計。恐繁不述若有用者則于彼用無有自在而于世間有自在者。用謂自在。所須作用。且如人天有妙欲故。可言有用。三惡趣等。諸無用具。此等現前如何自在。于地獄等不須自在現前故若無用者。于自在天都無所須。而生世間是則自在。乃有痴狂愚痴之過。故非道理若唯用大自在為因等者。大自在天無始已有。出所生法亦無始成故。非自在天能生諸法。如牛兩角俱時出生。一果一因便違正理。故顯揚十四雲。如自在體本來常有。世間亦爾。不應更生。以俱有故。無用新生。若言亦取余為因者。此因不可得故。現比二量等此因無。如兔角等。故非別有。有時起善。或起不善。有時有樂欲。或時無樂欲。故非自在。顯揚十四縱有因雲。若亦言少待其余因者。此所待因。若無有因。一切世間亦應如是。若有余因。世間亦爾。從余因生。何須自在。彼更有征。恐繁且止。

    害為正法中。文有五。第五申正義。余四如前能祀者。能祭祀殺生人所害者所用祭祀所害生命諸助伴者。助祭祀者若是法自體者離彼殺生不能感得自所愛果等者。殺生咒術。若是正法。應離殺生。此咒應獨能感得可愛果。自既能感。何假殺生。若離殺生自不能感。如何轉彼殺生非法。成于正法。當來感得可愛果生若能息者無處無時無有一人等者若殺生咒術。能息貪等者。不見十方一切處。亦不見三世一切時。有其一人息貪等現量既不見。雲何說彼能息除耶。佛法內咒。理能息內貪痴毒若遍行者自所愛親不先用祀者。此咒若遍殺一切生處。行法為正法者。汝所愛親。何不先殺用祀天耶。若不遍者。咒能不定。違比量故。或有不遍故若唯轉因于果無能者。由咒行殺。唯感所殺等罪因。不感罪果。又轉不轉比量相違若亦轉果應如轉變等者。由行咒殺生。當來能變羊等惡色。令成妙色。亦應現在由咒術力不殺羊命。即令轉得可愛天身。何假殺之。後令羊等舍羊身已。方取天身。比量可知。

    結中有五故字因故者。結前法非法後果因故譬喻故者。結前喻伏毒咒不決定故者。結遍不遍。余二可知若業自所不欲者。自不欲樂。唯以他作名為非法。菩薩若舍妻子。先曉喻後方轉舍之。不得慈善。王舍咒作而不實故。作損他體是不善。若身語業自性無記者。不善思發名為非法。或談一切自性無記業。非順理故。名為非法。

    邊無邊論。文亦有四。皆依靜慮宿住通。後方起此見若依斷邊際求世邊時等者。此觀壞劫間斷之時。不見後成。便起邊想。非我後生。故非邊見。若見成劫不見壞劫時。起無邊想。若依十方周遍廣求時。于上下處所。見極邊際。起亦有邊想。傍運神通。至一二千界不至三千。謂至無邊起亦無邊想。由異生類神境智通不越三千。今言無邊。但傍運至一二千界。非過三千。亦不得邊。八十七說與此不同。彼雲。若時憶念成劫分位。爾時便生三種妄想。若一向憶上下邊際。住有邊想。若一向憶傍無邊際。住無邊想。若上下及傍二俱雙憶起。亦有邊亦無邊想。若時憶念壞劫分位。起非有邊非無邊想。諸器世間。無所得故。各舉一執。亦不相違。並是此邊無邊攝。

    破中非世間住念世間邊不應理者。謂從前壞。更無世間。便言邊者。則汝外道。不住世間。不知今時有世間故。住世間故。住念世間故非道理。

    不死矯亂中有三。一敘執。二指經。三結過。敘執中有三。初標。次釋不死矯亂義。後敘四計。八十七雲。有二淨天。一不善清淨。唯得淨定。二善清淨。得聖淨定。無亂亦二。一無相無分別。即善清淨天。二有相有分別。即不善清淨天。善清淨天。于自不死中。無亂而轉。是故說名不死無亂。識達事義不矯稱不死。亦實不死故。不善淨天。有依前不死無亂。詰問便托余事。矯亂避之。自亦稱為不死。天無亂故。今矯上應加不字雲不死不矯亂。今就略言。但雲不死矯亂。皆廣如彼。非但自稱。我所事天名為不死。順天答問。名為無亂答。佛法中見聖諦者。不死不矯亂門。故亦名不死不矯亂增上生道者。人天勝因決定勝道。涅勝因。四諦是此勝因之境。有依此問。便自稱言不死亂者。我之所事不死淨天。教命于我。若有來問。不應正答。答則過生。但應隨問而生異答。

    敘計有二。初略敘。後重釋。依阿含經。四問答皆別。此皆同。但情有異。一未開悟不能正答。二慢所證。謂為勝道蔑他不答。三雖少解由未定知。四性劣鈍不能正答又復第一怖畏妄語下。重釋前問。與八十七同怖妄語者。自未開悟。答他稱解。故成妄語。若不稱解。他知我無知第二于自所證未得無畏等者。彼作是思。我于所證未得無畏。若他詰問。若說為有。或為異記。即成妄語。若據實有若許非有。即成邪見。非我淨天。一切隱密皆不可記別。故不分明說有所證第三雖悟而未決定。怖邪見妄語。準此應知。上之三種假事矯亂第四無知順言而答反問。問者汝何所欲。順言矯亂。此皆散位。非依定心結中即以諂曲者。曲順彼天。諂相隨答故無因見中。文亦為四。此見有二。一依靜慮。二依尋伺依靜慮者。一從無想天沒。來生此間。得宿住通。憶彼出心。不憶前位。不知彼故。便執無因依尋伺者。如文自說。若念自我。計我先無後_然生不應理者。彼執我常言無因起。違世法故。世法無因性非常故。

    斷見中。文亦有四。即七斷滅論我有粗色四大所造之身等者。此為第一死後斷。余六如文若我死後復有身者應不作業而得果者。彼計今身死滅之時。業隨身滅。後若有身。應不作因而得果起。果若起者。便有不作而得果失若我體性一切永無是即應無受業果者。不可以未來無故。現在亦無。現在既有。不可我一切永無。故我體性在現在有。在未來世一切永無。是即應無受業異熟。故成斷滅若言蘊斷滅者。彼許蘊無常故。既許無常。明非斷滅。量雲。未得阿羅漢諸死後蘊皆不斷滅。許無常故。如前生位若言我斷汝先所說粗色四大等者。既是我斷。先說粗色大造之身。有病癰等。死後斷滅。乃成相違。所說色等蘊非我故。四大等身即是蘊故。無色四處別計涅。色界趣同總合為一。欲人天別復開二。故成七斷。二無因見。及此七斷。更應有多。粗類而論。但分二七。非于余處。無斷無因。此中七斷。及四十常。並是邊見空見論中。文分為六。一標外道計。二微。三敘。四問內道計。五敘。六破敘外執中有六。一無施與愛養祠祀。二無妙行惡行及果異熟。三無此世間。無彼世間。四無母無父。五無化生有情。六無世間真阿羅漢施與愛養祠祀者。如次悲田.恩田.敬田三種差別。或初泛行慧。次現前敬恩田。後不現前敬恩田差別。若有其因。可有其果。因既無故。果亦定無諸離欲者生下地者。若已離欲不應下生。今既下生。明知無從彼世來生此世無化生有情中。或生無想或生無色等者。此少分邪見。不見當來。此三生處。撥化生無。不撥一切。見下地故。如無世間。亦無少分。不撥一切。觀此文意。無想勝生。一期無心。彼粗心不見。便謂為無。後第八卷等。說中有為化生有情。定散二心觀之有異。此定心觀。不撥中有。彼散心觀。故撥中有。五十八說。無施等三名謗因。無妙惡行名謗因。無二業果及異熟名謗果。無父無母。無化生有情。無真阿羅漢。名壞實事。五十五。說無施與乃至無惡行名謗因。無妙行惡行業果異熟名謗果。無此世間。乃至無化生有情。名謗作用。無真阿羅漢。名謗實事。彼皆自釋所由。與對法第一名謗因同。此中不束因果等。但別散敘。與彼不違。彼二相違。如對法疏釋。

    第四問內道計無有一切諸法體性者。前外道邪見。別空所無。今內道空見。總撥一切。故今總問。

    敘執有二。一取相似甚深離言說法。即般若等密說空教。不能解故。將為顯了。撥一切空。二依法相不如理思。不審思故。便撥諸法。

    破中有二。初別破。後結之。別破有二。初四重破外道空見。後破內道空見四重破外道空見者。前敘執有六。初三執合為一門破。後三各一破故若俱有者汝先所說無有施無等者。彼師本計。不撥全無。因之與果依靜慮故。見世行施生賤貧家。謂施無能。便謗少分。故今問彼生後二業。為俱若不俱。若彼全撥無一切者。此難不成離想欲者。離諸有想之欲。即無想天是。余二如次離色界欲。及入涅。彼計有離下欲界欲。不許有離已上地欲。三定以下。彼說非無。獨撥余無。便乖比量為有阿羅漢性而于彼起增上慢者。此意問言。為世間有真阿羅漢。而起增上慢。自謂阿羅漢。為有此為無耶。若有者。無真阿羅漢不成。若無真阿羅漢者。起顛倒執。自謂阿羅漢。應是阿羅漢。不倒既非顛倒者應是真破內空見中。應無顛倒所執也。染依他也。淨圓成也又顛倒者亂心。染謂三雜染。淨謂二淨。既勝義中都無此者。便無生死。亦無涅。何欣。何厭。何得。何舍。如唯識等及此論征。皆如理解。

    結中有五故字。初四結破外道。後一結破內道。

    妄計最勝中。文亦有四婆羅門是白淨種者。非白色也可得清淨者。修行潔戒可得淨故口腹所生者。稟教而生。親所生故。剎帝利是梵王膝生。吠舍等是足所生以見世間真婆羅門性具戒故者。見內出家。真淨修行。奉律持戒。淨修梵行。諸律師等。真婆羅門。彼貪名利。及恭敬方便自顯。故作是計。

    別破有十。準下結中有十故。故一產生同。何獨彼勝。二作業一切同余。唯婆羅門獨勝。深乖正理第三受生故中。若三處現前是彼是此等者。前第一卷雲。一俱起愛染。二調適值時。三中有現前。今是彼是此。即前父母俱有染心由彼者。即母調適值時由此者。即健達縛正現在前。諸婆羅門與余同此。寧復勝余第四若工巧業處若作業處若善不善者。作世生業。或善不善一切皆同。寧勝余類第五增上故。若王若臣若機若捷增進滿足者。或為王。或為臣。若機辨捷速。若道位增進。與余皆同故第六若為王領錄第七若修梵住已梵住者。四無量第八若修菩提分第九若悟聲聞菩提等第十又汝何所欲下。戒聞勝故若由從勝種類生者汝論中說于祠祀中若戒聞等勝取之為量等者。彼論中說。祭祀之時。讀祭祀文。若持戒多聞。取之為量。令讀祭文。是非取則。若取勝類。便違此言。不假有戒等。而讀祠文故。

    妄計清淨中。文亦有四。初敘有三。一五現法涅。二別敘水等清淨。三持余戒等清淨。初一受天欲塵。後四現法樂住名五涅。引定在身。離欲惡法。得定怡樂故。名現法涅。人等欲劣故不建立前來所說四有邊論。四不死矯亂論。二無因論。及此五現法涅論。如是十五。並邪見攝。前說邊見。合四十七。並此總成六十二。邪見邊見攝。我見為本。見戒二取為助伴生。故對法雲。六十二見。于五見中。或二或一切持油墨戒者。油和其墨。涂身為戒持灰戒者。灰涂身故彼謂得諸縱任自在。此是總也。何者諸自在。一欲自在。即前心自在。即天妙欲。境隨意用故觀行自在者。即前觀自在。謂四靜慮自在。合名五現法涅又如有一自苦身故自惡解脫者。即前第二入諸河中沐浴清淨或造過惡過惡解脫者。前第三持狗戒等。食糞飲尿。行諸惡事。罪惡消滅。隨狗牛等所行。諸事皆隨學之。名持彼戒。

    破中有四復次分三。初一又字。破五涅。次一又字。破水淨計。後二又字。破狗等戒。初文有二。受天妙境四定現前。分為二故執受者。身心執受。而修行義。

    吉祥論中亦有四。日月蝕等時。然不吉祥。為事不成。若隨順彼精勤供養。眾事皆成餉藝摺<辭八#17869;貝也但見日月乃至眾生淨不淨業果報成熟等者。逢日等蝕時。眾生善惡業成熟故。隨應獲果。見惡果者。謂由不順日月等故。招不吉祥。見善果者。謂由隨順日月等故。獲此善果。自既諸見亦為他說若日等所作者現見盡壽造福非福業等者。現見世間。有造善業。現獲善果。有造惡業。現獲惡果。若由日等。作此事不成。違現事故上來破計。皆有比量。恐厭煩文遂難偏敘。諸有學者一一應作。

    第八卷

    地第五門。雜染等起中分二。初明三雜染。後明斷三雜染修六現觀。初中復二。初略問答。後重問答。答中復二。初列三雜染。後隨別釋。煩惱雜染有三。初問。次略答九門。後別釋雜染者。與染相雜。染謂煩惱。或相應。或緣縛。或等起。或間生。或俱起。名雜染。煩惱具五。善業具四。除相應。生具後三。隨應有之。故名雜染。

    自性者。煩惱體。對法第六。說不寂靜是諸煩惱共相。今言自性者。遍煩惱故名共相。一一法體名自性。或對非煩惱名自相。煩惱一一自對望名共相。所望義別亦不相違。

    不寂靜行相續轉者。前是現行。此是種子。彼論釋雲。由此生故。身心相續。不寂靜轉。是煩惱相。此復有六。謂散亂.顛倒.掉舉.干潁 乓藎 蕹懿患啪殘浴br />
    七隨眠中。欲愛隨眠。謂欲貪品粗重恚。即品粗重有愛。即色無色貪品粗重。余如自名。各自品粗重貪開二門。余各一種。合成七者。對法論說。未離欲求等者。由欲愛恚所隨增。依欲求門二增長故未離有求者。有愛隨增未離邪梵行求者。由慢無明見疑隨增。彼得少對除便生x慢。愚于聖諦。計邪解脫。解脫方便。于佛法中猶預疑惑。隨其次第四所隨增。計邪解脫見取也。解脫方便余四見也。余各自門。由此義故。此七種唯彼三求。依各各增長別別說。故與諸處並不相違。至下差別中。更當引八十九釋。

    八種中。見外離二取者。取見別故。二取離者。見戒別故。

    九結者。八十九說。依九事生。廣說如彼。恚嫉慳三唯欲界系。通見修斷。余六通三界。故對法雲。愛結者謂三界貪等。取見兩門。重單別故。所計別故。故各別說。嫉妒他榮不重正法。慳吝資具不遵遠離。由此九種廣行不善。不行諸善。為惡茲甚。能和合苦難可解`。偏立結名。

    十二諦中。苦與集。滅與道。類類說者。有漏無漏果因別故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顯滅道諦者。遍智謂道諦。果謂滅諦。道諦果故。遍智所顯。即道諦體。由自遍智顯是道故。欲界增上者。已有因義名為增上。即由已起修因所得。故名增上。體即滅諦。或已有果義名為增上。謂即道諦有滅果故。一增上言貫通彼果。及彼所顯。遍智即彼。或彼即增上。名彼遍智。余準可知又有解雲。遍智即果道諦也。遍智所顯滅諦也。此義不然。非次第故欲界四諦各十煩惱者。對法唯識一切皆同。五十八中。苦諦具十。余三各八。成唯識雲。苦集是彼因依處故。滅道是彼怖畏處故。故四各十。別空非我。屬苦諦故。余三各八。苦諦具十。或有別釋。四各十者。非一一行相各別迷障諦。但煩惱生時。有能迷能障諦理。故約總行雲各迷四。非身邊見別迷余三。行難知故。或身邊見。聞說滅道。而生怖畏。恐我斷故。名迷滅道。理實但緣苦集諦起。總言述四諦。理實非三各具十行相。如唯識疏說。

    薩迦耶見。說一切有部。經部。大乘。三釋皆別。如唯識疏等隨觀執者。明見行相。于五蘊中。若自若共。平等觀察。隨彼所觀即執為我。

    邊見之中。若分別不分別者。唯識第六有二說。一雲。唯斷見。通此二門。一雲。亦常見。引教及理廣如彼說。

    見取中。以薩迦邊執見邪見等者。此明見取之境所依者根所緣者境所因者種子。總執為勝及與能淨。二義具足方名見取行相。戒取亦然。所執見戒有差別故。分成二取。此中見取。但言為勝。不說能淨。戒取但說能淨解脫。不說為勝。唯識會雲。影略說故。或隨轉門。不爾如何非滅計滅。非道計道說是邪見。非二取攝為最為上勝妙第一者。執三界法。如次別故即于彼見彼見隨行者。由諸戒取依前見取。妄執戒禁為勝能淨故。言于彼見。于者依義。非執彼見為戒取也。執隨順彼見所受。戒禁相應蘊等。為勝能淨。故言彼見隨行。或于彼見。即前見體。彼見隨行。即見相應。于者依義。依見及隨行所受戒禁。執之為勝淨。名戒禁取為解脫為出離者。執三界法如次為戒取。如次為出離三界之因。

    慢中于外及內高不勝劣者。于外高下。于內勝劣。于外下者。謂卑慢。于外高者。謂余三慢。增上邪慢我慢。不緣外故于內勝者。謂六慢。執我高舉。無德謂有少德謂多等。皆內勝故。卑慢一種名內劣。不如他故。

    疑中。唯用分別異覺為體者。唯識二說。一雲。疑體即慧。毗助末底。是疑義故。末底般若。義無異故。猶豫簡擇。是疑義故。此名分別。異覺為體。故疑即慧。是彼證文二雲不然。別有自性。五見世俗不說疑故。毗助若南。智應識故。由慧不決名為分別。異覺為體。性非即慧。

    一種子隨逐故二由彼增上事故者。此釋隨眠義。由彼隨眠。世事中行。令有漏法皆有粗重無堪任性。障修行者及諸聖法故。言由彼增上事故。或由惑種發業潤生。招多生果。故名由彼種子增上事故。

    由攝受現法鄙賤故者。由煩惱故。攝受現在賤色等法。成其鄙惡下賤法故。

    又由七門一切煩惱于見及修能為障者。前六見道障。後一修道障。五十九雲。薩迦耶見.邊見.邪見。名邪解了。迷四諦故。無明名不解了。疑是解了不解了。見取戒取及貪慢。緣見為境。見所斷者。一切皆是邪了迷執。上來四門。總攝一切見斷惑盡。此等迷苦集諦者。是迷彼因依處行。迷滅道者。是迷彼怖畏生行。若修斷煩惱。名任運現行。

    煩惱上品中。謂猛利相及尤重相者。即舊所言利而勤也。堅執不舍名尤重故。單猛利。單尤重。或俱。皆上品。或此唯取俱。非單起由相續故者謂貪等行諸根成熟少年盛壯無涅法者。貪行行痴行等分行。此等諸根成熟。名煩惱相續。在何身起。謂少年盛壯。及無涅法者身之所起由事故者。依三種事中所起煩惱。名為上品相究竟故者。最初聖道究竟所害。七倒中。想倒。以于四境所起妄想。想數為體。五十三雲。謂諸愚夫。無所知曉。隨無明起非理作意。于所緣境。無常等計常等。取相而轉。是名想倒。故以想為體。

    見倒。即以妄想境中。忍可欲樂。建立執著。三見一少分為性。謂身見常見見戒取。如文自說心倒。即以除前諸見。所余貪等煩惱為性。能染惱心故名心倒。此心倒雲。謂即于彼所執著中。貪等煩惱有說心倒體唯是貪。染心勝故。言貪等者。等取一切貪。非離貪外等余等。五十三雲。此想顛倒。諸在家者。能發心倒一分。出家者。能發見倒。想體非倒。由妄取相。以為總門。在家出家。依之方起心倒見倒。故與倒名。論解根本自體等流合。解見心二倒之體。想體非倒。故不重釋。俱舍論說。四顛倒自體。謂從于三見。唯倒推增故。想心隨見力。彼說常見為常倒。計淨計樂。俱為見取。有身見為我倒。要具三因勝者成倒。一一向倒故。簡戒禁取。緣少淨故。二推度性故。簡非見戒。三妄增益故。簡斷見。邪見非妄增益。無門轉故。所余受等。非世極成。世間但說想心見倒。不說貪等。故余非倒。今此不然。一倒依。二倒體。所依想勝。受等非倒。顯出家者增益見名倒故。斷邪非倒。諸在家者。煩惱亂心。或多由貪。難可解脫故。說一切惑貪為倒故倒體中。唯分心見。顯揚論說。由四因緣起于四顛。故余非倒。此中心倒通緣四貪。下文但言貪通二種不說常我亦起貪者。從勝說故。我常見俱亦有貪故。諸文皆說于四境貪。名心倒故。世間多于樂淨偏起。非實唯二。不爾如何言即于彼彼前四倒。見所執中貪等為性見取是不淨淨倒戒取是于苦樂倒者。隨其所應。緣見緣戒。及相應法。為勝能淨。故是二取。不爾便成邪見所攝想心見三。皆通四種。四無別體。且于四見倒中。常我通見修。中二唯見斷。想心二倒。隨應通二。如其所應觀自相引。成于本等流。廣如對法第二。及第十卷疏釋。

    煩惱差別有二。初釋名。後出體初中有三。一標。二別釋二十六門。三結增上種子之所隨逐名隨眠者。不但本或微細隨增。亦勝種子之所隨逐。又即七種與余為因。故名種子。常遂行者七號隨眠邪行方便故名為軛者。如世車軛于車。為車方便道引于車。今此亦然。三業邪行。如車之體。四軛能引以為方便。軛造惡者不越邪路。能導惡生名邪行方便覆真實義名蓋者。若依第二帙等解。蓋覆其心。今說由此不證實義。亦不相違不靜相故遠所隨故名箭者。恆動不安名不靜相。遠逐行者以為損傷。名遠所隨。假喻稱箭能攝依事故名所有者。對法論雲。由多積集所有資具。恆與怖怨等共相應故。彼說有外。此言依事能攝。有內所依身。及外資具事。狹寬義別。亦不相違。此等釋名。如對法第七。及九十八。或有不同。恐繁故止。讀者應知。

    唯七名隨眠者。根本說七。隨增義勝故。八十九說煩惱種子。皆名隨眠。由三品別。故唯立七。由未離欲立欲貪。由已離欲立有貪。由俱品故立余五。以此總攝一切煩惱隨煩惱。唯三者。據勝說故。對法論說。一切煩惱皆名隨煩惱。有隨煩惱而非煩惱。隨煩惱生其義通故。

    纏有八者。八十九說。一切煩惱由現行者。悉名為纏。然有八種。于四時中數數現行。故偏建立。對法論說。該噠現埂R撩還省5艋謖暇佟M庖 省<點и仙帷S謐運Е拭胖小J 墓省N薏鹽蘩 暇皇 蕖7鋼鈦Gξ銗w芄省8渙 嚳薷駁確 0聳 潘怠U轄潿 奐壩誒6К怠br />
    暴流四中。欲暴流。以欲界。除外道所起。見及俱無明。所余一切煩惱為性有暴流。以色無色界。除外道所起見。及俱無明。所余一切煩惱為性見暴流。以三界外道所起見為性無明暴流。以三界外道所起見相應無明為性。對法論說。初是習欲求者。第二是習有求者。後二是邪梵行求者。能依所依。相應道理故。八十九同四軛亦然。體性無異。八十九說。上品煩惱名暴流等分行煩惱名軛。是二差別。

    四取者。下第十卷。以四取能取之貪。而為自性。對法論說。初一即貪。後三如名以二取我見。而為自性。或彼四取體亦唯貪。彼雲由貪著見。系縛耽染為因。諸出家者。更相諍故。八十九說。依二品立二取。一在家立欲取。二出家外道等。立余三取。若所取。若能取。若所為取。如是一切總說為取。四取為所取。取此四貪名能取。為得諸欲及受用起初取。貪利養恭敬故。為詰責他。免脫他難。起第二取。取諸禪定為所依止。起第三取。為欲分別作受果者。及為隨說流轉還滅士夫之相。起我語取。如是合名所為取。身護語護名戒。形貌飲食威儀行相名禁諦故住。故論說有我名我語。廣如彼釋唯此初一。唯欲界系。後三通余四系者。八十九雲。唯依外道差別建立。對法論雲。能為四種心亂因故。能障定身故不立余。由貪故。愛財為因。由嗔故。于斗諍事不正行為因。由戒禁取故。于難行戒禁苦惱為因。由見取故。不如正理推度境界為因。此由見取。依各別見。于所知境。起邪推構。妄生執著。謂唯此實。余並愚妄。故名此實執取身系。由此四因。令心散亂。能障定心自性之身。故名身系。非障色身。初二唯欲界。後二種通。或俱欲界。不善增故。

    五蓋者。八十九說。違背五處立此五蓋。一在家位。欲境漂淪違背聖教。立貪欲蓋。二不堪同法教誡等故。違背勝法。立恚蓋。三違奢摩他。立該吒恰K奈Щ 崮恰A 艋詬恰N邐ン陳 榫鱸襠蠡窞Л淌ガ狻A 篩恰6苑ㄒ嗨怠U餃邐弧N嚼殖黽椅弧>跣靶形弧V咕偕崳弧9閎綾私狻br />
    三不善根。唯識說。具二義。一根本煩惱性。二遍六識故。余非不善根。生惡勝故唯在此三三漏。對法論說。依外門流注。立欲漏。依內門流注。立有漏。依彼二所依門流注。立無明漏。彼論意。顯欲界一切煩惱。除無明名欲漏。色無色界一切煩惱。除無明名有漏。三界無明名無明漏。然欲界四諦各十煩惱。修斷有六。色無色界五門。並除。隨其所應。並諸隨惑。為彼漏體。五門種數不同小乘。六十四說。欲界一切煩惱。除諸外道妄見為依所生無明。余名欲漏。色無色界一切煩惱。除諸外道妄見為依所生無明。余名有漏。三界外道妄見為依所生無明。名邪解脫欲無明漏。八十九說文雖少異。與對法同。對法意說。一切無明名無明漏。獨起相應勝多余故。余能依惑立余二漏。上下異故。六十四說。分別所起妄見為依所生無明。名邪解脫欲無明漏。余立余二漏。不說一切痴為無明漏。據義各別。亦不相違。

    拘礙亦三。謂貪痴。由此三種起五拘礙。與對法同。依此五境生貪等三。拘礙于心。故對法說名心拘礙。上來所說煩惱門。對法顯揚瑜伽後文。皆具廣釋。恐厭文繁故略顯示。依前所引應勘尋之。

    業雜染中。初問次答。答中有二。初列九門。後隨別釋自性中。若法生時造作相起等者。此有三釋。一雲。造作相者。謂加行業身行語行于彼後時造作而轉者。即根本業道。初通三業。或唯意業。後復據重者。故唯身語。二雲。造作相者。是表業。由彼生故。乃至造作而轉。是無表業。初通三業。五十三說。身語意三。皆有表故。後是無表業。此中有說。唯身語二有無表業。故此但言由彼生故。身行語行。于彼後時造作而轉。意業輕微。亦非色法不發無表。有說三業皆有無表。五十三說。十善業道百行所攝。皆名律儀。故三罰業中。意罰重故。意三業道。重前七故。亦有無表。于理何違。意業無表。隨業道故。但有三支。此依三業通有無表。但說身語。非遮意無。三雲造作相起者。發身語思。由彼生故等者。即身語業。發身語思之所生故。審決二思意相應故。作動意故。說名意業。動發勝思。發身語故。名身語業。或獨行思亦名意業。合十名業道。于五境中。色聲稱業。三非業者。無表示故。眼等五根不立業者。成業論說。有作用業無加行業故。成唯識成業等雲。有三種思。十種業道皆思為性。釋身語意業。表無表名思業。思已業。業道定散無表大種造等。發業時節。大小不同。皆如彼疏及別章釋。下五十九六十卷中。當廣分別。身語二表以相表見。意表業者。見自證分證自證分。互各自表。如理應思。

    業分別中有三。初標二二種。次別顯二二種差別。後結成三業。初二中補特伽羅。即具業者。復法差別。即彼業相廣釋二中。初補特伽羅。後法。初中復二。初不善業道十補特伽羅。後善業道。殺生有三。一總指經。二別牒釋。後結略義。別牒釋經九句。除總句故。殺生成業道究竟者。所殺者命斷已方成。非正死有俱死前死及自殺。非業道故。不爾便應皆成業道。

    第三句。害極害執者。次有三故。別釋此三。

    斷彼命故。謂害解支節故。謂極害計活命故。謂執計執殺生。而活命故有出家外道名曰無慚者。即尼b子計。隨所住處百由旬內所有眾生。于彼作不殺成律儀。作殺成不律儀。百由旬外彼皆不成。經對治此說如是言一切有情所非唯百由旬即彼外道復作是說等者。彼計草木皆悉有命。殺成業道。佛為治此。說如是言真實眾生所。殺樹木非業道此即顯示真實福德遠離對治等者。此言定顯由殺有情是性罪故。亦以性戒真實福德。為遠離對治。故對法雲。殺生事者。謂有情數故。此前言一切有情所。殺草木等是遮罪故。亦以遮戒不實福德。為遠離對治故。此後言真實眾生所。又釋不須依性遮戒釋。此即顯示次前所說。無系外道二種對治。若不殺一切有情。何但百由旬內真實對治。若不殺草木。是非情故。名不實對治。顯二對治。外道二計。兩句之文。與前不同。所以曲示如是所說諸句顯示加行殺害者。最極猛惡下七句。由起其心。加行勵力猛勇行殺。故名如是加行殺害。非是加行業道也乃至極下捃多蟻者。此有二義。一者蟻卵。二折腳蟻。故存梵音。

    別釋九句中。初七句名加行殺害。勵力殺故。次一句名無擇殺害。逢生即殺不簡釋故。後之一句名殺生時。從初斷命。未遇良緣受持戒等。常成殺生業道罪故。

    結略義中。有三重。初攝九為四。次攝為三。後攝為一。攝為四中殺生相貌者。是前第二句血涂其手作用者。即第三句害極害執因緣者。即第一句最極暴惡殺害之心正現在前事用差別者。謂後六句。一無羞恥。二無哀愍。三一切有情所。四真實眾生所。五乃至極下捃多蟻等諸眾生所。六于殺生所若未遠離又九為四中相貌。即第一句作用。即第二第三句因緣。即第四第五句事用差別余之四句第二攝九為三中。殺生如實者。即第一句殺生差別者即次七句殺所殺生名殺生者。即第九句。未受戒等起善已來行殺生者。常名殺生者。受戒等後不得彼名攝九為一者。合名殺生補特伽羅。

    不與取中亦三。初標總句。次別釋十四句。後略義結成若積集若移轉者。谷麥等物名積聚。有情名移轉。或不離處名積聚。舉離本處名移轉于閑靜處若生者。謂谷麥等不離本處。擁覆令生。集轉如前若彼物主非先所與如酬債法者。如酬債法者。如酬債法名不與。非前先所與。如酬債相似。名為不與。若隨盜者所欲受用而棄舍之。名棄用。可無罪。不隨盜者所欲受用而棄故。名不棄取。長讀文勢義道便遠饕餮者。貪財為饕。貪食為餮。謂雖勝他而為過失。垢所染者。雖復競諍而得彼財。財非己物。而諍取之。名不淨取。

    略義結十四句有三。一由盜此故成不與取。即前初句于他所有。二若于是處如其差別如實劫盜者。謂次十一句。三由劫盜故得此過失者。即第十三十四兩句。又釋為五結。一由盜此故。結第五第六句。二若于是處。結初四句。三如其差別。結第八句已下乃至第十三句。四如實劫盜。結第七句。五由劫盜故得此過失。結第十四句。雖有此釋義乍難知。究義推文亦可悉矣成不與取業道究竟者。要于本處。或生。或集。或復移轉。不爾便成不與取加行。故對法雲。究竟者謂取為己有。

    欲邪行中。文亦有三。初標總句。次別釋十一句。後略結之。十一句者。一于諸父母等所守護。二自守護。三有治罰。四名障礙。此之四種並未適他。論束為三種守護。五他妻妾。六他所攝。七若由凶詐。八若由強力。九若由隱伏。十而行欲行。十一即于此事非理欲心。而行邪行成邪欲業道究竟者。謂交會事成。此非己妻成于業道非道者。此有三義。一非所行路。謂支分等。非產門。二非道數。過極五量。三非理道。謂加常法及一切男及不男。故五十九雲。非交非量非理。及不應理男及不男非處者。謂安佛法僧處。父母床K地。不平等處等。僧伽藍等是非時者。有病。懷孕。與兒乳等三明六等。廣如五十九自解。此等所說。自妻妾所亦成業道。意樂重故。

    略義中有三。一若彼所行。攝前六句。雖所行處亦成罪故。二若行差別。攝次三句。非理行故。三若欲邪行。攝後兩句。成業道故。或別句中。合成十句。初四合成三守護故。後七如前。

    妄語亦三。如前應知。別句有十若彼使者謂執理家。王所使故。或是官屬執理法司。或知平均議事違理立為斷事。名執理家若已知者謂隨前三所經語言者。謂隨聞覺知三。所經語言而行妄語。其見下自別說。故三必然。此合名知。非四中知。彼知局故。此知寬故妄語業道究竟者。對法論說。時眾及對言者領解。

    略義中有四。一依處故。結初五句。二異說故。結次二句。三因緣故。結次二句。因自因他。四壞想故。結後一句。

    離間語中亦三。別句有七。第三句喜別離。第四望別離。此二雖喜生。未生煩惱。第五于第三。第六于第四。此二句方煩惱生。第七句說。能離間語者。謂或不聞或他方便者。謂說語時。他令不聞。或他雖聞。而以方便不受其離間。此釋經中說離間語。非正釋業道。對法論說。此究竟者。謂所破領解。此中方便。他領解故。可是業道。他不聞者。但是業道加行故。此因通釋經。亦無失。或他方便者。令他說離間方便語。他未領解。及他不聞。此二並是業道加行。因釋經文。亦非正釋業道。或有義言。但說離間言。若他不聞。及他聞已方便不受。皆是業道。此違決擇第六十說此究竟。謂所破領解。故前說善。

    結中有五句。一離間意樂結初句。二未壞方便結第二句。三已壞方便結第三第四句。四染污心結第五第六句。五他方便結第七句。此中有說。卒爾等五心中初心。即成業道。他領解故。若依此義。業道有通無記之性。說事未周。他不領解。故知但是染污心後。

    粗惡語中。先首者。凡所說法。說趣涅最第一故。由此語故。以為先首。當趣涅。以相續故名無盡。以廣大故名無邊即此最後又有三種等者。謂前三中。最後說法語中。前十二句中。攝先首美妙等八句。即諸經中。說佛說法有八語具。由持戒語令他歡喜具八語具。此八之中復分三故。此別諸句合十九句。初十二句合為三類。次四說有為行三世語。後三重攝前語。由辨諸句皆有曲結。故無略義。

    綺語中有十二句。初五句名邪舉罪語。即是律中舉罪之者所具五德。次六句名邪說法語。後一句名放逸語。故略結言三時綺語。前粗惡語。及後綺語究竟者。謂發彼語。或有難言。妄語誑于他。他解成業道。離間破壞他。他壞業道成。答妄語本誑他。信與不信。但解皆業道。離間本離他。壞與不壞。但解皆業道。

    貪欲中即此二種總名物者。謂財及具。此究竟者。謂凡彼所有。定當屬我。深生貪愛。非定屬心。輕非業道。

    略義中自性。謂初句所緣。謂次二行相。謂後一。

    恚中。有五句。初句自性。余四句所緣。略無行相。不起即已。起即多成業道。故不說之。要于有情方成業道。非情即輕究竟者。謂決定當害。今此略義。合準前貪。貪陳究竟。此中不說。合準于前。多分同故。易可知故。如前釋故。

    邪見有三。一標總句。二顯十七別句。後略結謂由三種意樂非撥施者。意樂謂無以財行施。意樂謂無清淨愛養父母等田。意樂謂無祭天祠祀。略舉火天類二天等無妙行惡行中能治者。謂福業事。慳貪犯戒散亂等三。名所對除已趣各別煩惱。寂靜名正至者。謂涅正行者。謂道諦在有學因中名此世間在無學果時名彼世間自士夫力之所作故名自然者。謂阿羅漢。由自士夫功力。而得此無學果。故名自然通慧者謂第六者。漏盡通也。此上所撥無。真阿羅漢法。下所撥無。見修無學道。

    略義有二。不結初二句初謗因者。謂無施與等。及無妙行惡行謗果可知謗功用中有四。一攝植。謂無父。二任持。謂無母。三往來。謂無此世他世。四感生業。謂無化生有情。即中有也。前第七卷。無化生有情。但不能得見生死相。或生無色。或入涅。便撥為無名無化生。彼據生有。此據中有。所望別故亦不相違業謂功用中有能轉識法。當生有故名感生業阿羅漢下皆是實事第二略義中。流轉緣者。謂無此彼世。無母無父流轉士夫者。謂無化生有情。中有生者合名士夫無阿羅漢等名對治還滅又誹謗流轉應知。謗因不謗自相者。釋第二結中流轉言。不謗無世間父母自體。但謗無從此往彼因義。父母等能任持因義。此究竟者。謂決定誹謗。

    十善業道白品中有二。一總標當說。二別顯離邪欲離妄語二業道盡壽行故久遠行故者。初是聲聞戒。後是菩薩戒當知略義即在此中者。在三清淨中。

    妄語中。應可建立者謂于彼彼違諍事中應可建立為正證者。謂無偏黨深可信故。應可建立。為證理人。

    三攝受中。一欲解。即前可信可委。決定意樂故。二保任。即應可建立。可委信故。三作用。即無有虛誑。即起實語之作用也。

    法相差別。大文分二。初標。後釋。釋中復二。初不善。後善。五十九說十惡業道。有五相差別。一事。二想。對法說為加行。三欲樂。四煩惱。五究竟。如此殺生中。于他眾生者名事。自殺及非情。非業道故。起殺欲樂者名想。起害眾生想故。能生欲樂。想從果名起染污心者名欲樂。依此想故作如是心。我當害生起欲樂故起殺方便者名煩惱。貪痴等為方便相。

    殺究竟中。所有身業者名究竟或無間。或後時死。或此為四。一事。二欲樂。三煩惱。四方便。即想。對法論說為加行故。五究竟或方便者。加行業道。略無其想。因便說方便。方便非業道。余九業道準此應知。此說欲樂為染心者。簡大菩薩慈悲行殺。後得智中非染污故。五義闕一不成業道。要具五支方成業道。且如殺生。于彼非彼想。非于彼彼想。非業道。于彼彼想。非于彼非彼想。皆成業道。余皆準知。

    欲邪行中所不應行者。謂他三攝。及一切男。及不男。設非道等者。設是自妻亦成業道。設是自妻許可而未得。亦成業道。他攝護收。

    妄語中偽證者。謂所見聞覺知中偽證為不見等。

    粗惡語業道中謂他有情者。此據增上殊勝者語。對法等說。但發惡言即成業道故。或對有情方成業道。非情不對並非業道。第六十說。粗語業道有情處起。此文亦說于有情故。然五十九。及對法中。說粗惡語染。方毀訾故。說發言名為究竟。非皆業道。

    綺語之中。不說境者。獨頭綺語但發即成業道。所攝與余合者。亦有境故。第六十說。殺生粗語恚三種。貪痴為加行。為究竟。不與取欲邪行貪欲三種。三為加行。貪為究竟。妄語離間綺語三種。三為加行。三為究竟。邪見一種。三為加行。痴為究竟。頌曰。

    殺粗由恚盜邪貪由貪

    三三邪見痴惡業道究竟

    十業道中。殺生.邪行.妄語.離間.粗語.恚。此六業道。有情處起。不與取及貪欲。資財處起。有情及物。皆資財故。綺語業道。名身處起。邪見業道。諸行處起。設謗無為。不親著故。應說頌曰。

    有情及資財名身諸行處

    六二與一一如次業道起

    十善業道中一一皆有五。謂事.想.業.煩惱.究竟。如理應知。

    第三大段。業因十二種相中。初三是不善根。四由自力。五由他力。六由王等之所驅迫。七已得自物而生貪欲。前貪他物。此愛自財。故成差別。八有所怖畏行殺等業。如怖他殺而行殺等。九為有所損害。如鼠損物。或恐蛇為損。而行殺等。十一法想。將為道理。如執害生以為正法。

    業位中。由不善業生傍生中等者。十地經說。中品生畜生。品生餓鬼。與此不同。鬼有二種。一福德。二薄福。此據薄福中品。彼據福德故下品。亦不相違。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三

    時享保七年壬寅九月十四日一交畢

    沙門高範胎生六十八歲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3冊No.1829瑜伽師地論略纂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四(論本第九第十)

    基撰

    業九門中。第五業門。不說士用果者。離三果外無別增相故與異熟果中。唯言于那落迦受異熟果。對法第七。及因果經雲。于傍生餓鬼那落迦。受異熟者。彼據下中上三品殺業所受異熟。此唯據上品唯言地獄。又此舉一。彼具言之。亦不相違。

    等流果中。壽量短促下有十句。十惡業道如次別配。果似于因名等流果。壽量短促。實增上果。假名等流邪見等流。增益痴者。對法論說。諸邪見者痴增上故。成業道者。唯增上故。問若爾何故業道稱邪見。得果號痴增。答痴增始邪見。邪見必痴增。邪見必有痴。有痴未必有邪見。業道舉能依言邪不說痴。得果說所依言痴。不說于邪見。二門影略說。令知業道唯邪見。痴通于鈍行故。不稱業道。

    增上果中。此依一物以辨十果。對法依眾事以辨十果。故二不同。義各別也。此有十句。亦依業道次第別配。不便宜者不順人心。

    八欲解中分四。初對緣身財。次對緣悲田。次對緣敬田。後對緣恩田。

    五無間業中。第六十說。一是虛誑語。謂破僧。四是身業。于中三為殺生。一是殺生加行。謂出佛身血。隨應即以身語二業。而為自性。一僧破。即以所破僧身。不相應中不和合為性。無覆無記。依異熟識。于法輪等不和合故。能破體者謂虛誑語。從果為名名破僧。二是比丘。非在俗。三見行。非愛行。四淨行。非犯戒。言不威肅故。五破異處。非佛前。以諸如來難輕逼故。六破愚夫。非聖者。七忍異師聖道時。謂五法是道。八正非道。八必不經宿。破法輪僧。能障聖道輪。壞僧和合故。九破法輪。唯此洲有佛故。破羯磨通三洲。有教故。十破法輪。極少九人。所破分二部。能破為一故。破羯磨極少八人。分二諦故。多亦不遮。十一初成道。後將入涅。及見戒皰由未起時。未立止觀第一雙時。佛滅後時未結戒時。于此六位無破法輪。除此余時方可破僧。俱舍頌言。初後皰雙前。佛滅未結戒。于如是六位。無破法輪僧。此乃化土有此事。報土或有。阿彌陀佛調達名寂故。或報佛無。化阿彌陀有。薩婆多師。將佛有宿業怨對故有。大乘示現。此五逆中。害父害母壞恩田故。余三皆是壞福田故。由此成逆。三乘通故。薩遮尼犍子經所說五逆。與此不同。唯大乘有對機別故。亦不相違此五逆中破僧最重。壞功德法身故。障人天解脫道故。入聖得果離染漏盡。皆悉被遮。乃至大千法輪不轉。天人龍等身心亂故。定招無間一切大罪。次出佛身血。次殺阿羅漢。次母。次父。後後漸輕。諸廣義門。皆如俱舍第十八說。

    無間業同分者。謂無間業同類之罪。謂污阿羅漢尼及母。是害母類。打最後有菩薩。是殺父類。或于天廟等行殺。或于委重所損害。或于貧苦困。施無畏已返害逼惱。是殺阿羅漢類。劫奪僧門。是破僧類。破壞靈廟等。是出佛身血類。或總攝類不須別配。俱舍與此不同。彼雲污母無學尼。殺住定菩薩。及有學聖者。奪僧和合緣。破壞堵波。是無間同類。從修相妙業。名住定菩薩。彼可殺之。今無此事。其最後身菩薩。定無殺者。故此稱打。殺有學聖雖是逆流。攝皆不盡。但是此中殺阿羅漢類。三義之內第二義收。耆舊類攝故。

    僧門者。因僧所由。諸所有事。如知他與僧物。自回入己等靈廟者。殿堂也都婆者。此雲高顯。浮圖等也。各舉一名。俱是佛事對法論說。五無間業等。是順生受業。何故此中名現法果。此中據行逆罪故。現被殺等故。名現法受。彼依次生墮無間等名順生受。亦不相違問順現受業。不感總果。豈五無間業。受別果耶。答由加行業。受現別果。由根本業。受當總果。非由一業現後俱受。從初為名名現法受。則非五無間不招總果。即由此義。對法論說。造眾多無間業者。所感苦具眾多猛利。頓受眾苦。訶怨心經雲。由無間業。于那落迦中。數數死生。受大苦異熟。般若法華等經亦言。由謗經故。從一地獄生一地獄。從初為名。皆順生受。此亦如是問殺獨覺何故非逆。答少故不說。即阿羅漢類收。

    供養慈定等得現果者。依初出位。如初出慈定。無諍.滅定.預流.阿羅漢果亦爾。非久出後。不說獨覺。少故略之。其實亦得。一來不還。非初得聖故不說問何故但說慈定。不說悲定喜定舍定等耶。答喜舍劣故。悲通散故。于與世間出世間樂。慈等勝故。無諍等亦爾。內證真無諍。外必息諸煩惱。勝願智等。故不說余。

    于學無學僧所者。對法論說。佛為上首僧。謂對佛前諸所有僧。或是佛弟子凡聖學無學僧。名佛上首僧。此言僧故非是別人。

    與他增上果等中謂亦由受現法果業者。謂不但由他。亦由自現業。謂佛住處令生安樂。眾生見佛供養為業。佛令無苦得安樂住。處勢力故。攝余眾生。皆得安樂。輪王勸化行十善業。眾生隨行得樂亦爾。慈定菩薩。運心與樂供養獲安。亦復如是。由他增上。自現業熟便得現果。

    業天者。即世人多以為善惡由天。理實由業。說業名天。初由悲故。後起慈心而與其樂。故唯言慈。

    損益門有八者。初七即是身三語四。如次配之。第八合是意三業道助伴者。親友。

    第六業增上有六。初一利相。第二勤相。

    第三自性中。初語四量。次身三種。後意三。從輕至重。總三業。別量十業。業道中先色後心。色中先重後輕。諸色業道皆先重後輕。意業道中。先輕後重。作法不同。亦無過失。

    然三罰業。意業最重。五僻見邪見重。五無間破僧重。所望別故。今此明業不望無間。故語業輕。理無過失。

    第七業顛倒中殺生相似同分罪者。加行業道似根本故。此有二例。一殺情。二殺非情。並是于非彼作彼想故。無根本罪執受顛倒。但言乃至綺語。不說意三業道者。身語七支通戒性故。共所知故。色易執故。上明無罪亦無施與受齋修福下。無福田起邪見故。作此執。

    第八業差別中有二。初列前四位業名。後隨列別釋。列位有四。一有五種二門。二有十種三門。三有一種四門。四有一種五門作業者謂若思業若思已所起身語業不作業者乃至身業語業者。審決二思名意業。動發勝思。名思已所起。身語二業。或動發勝思名思業。此思所起身語業。名思已所起身語業。此解與對法同。彼雲思業。謂福非福不動業。思已業。謂身語意業故。此作業通加行根本業道。表無表業。未滅未舍名作業。即二業種子。加行根本表無表業。已滅已舍名不作業。不成就故。無勝作用故。此備法師釋景法師雲。任運所生。非業道攝。諸善惡業。及無記業。名不作業。若根本業道。加行所生諸善惡業。名作業。今釋者。加行根本諸表業。名作業。有起作故。諸無表名不作業。無起作故。此通三乘表無表業。故不說意。

    增長不增長業中。八自性無記業者。謂善不善。非業道攝。中下品性。非三性中無記性也。自體不增名無記故。或三性中無記之業。

    九悔所損業者。八十九說。諸作不增長業。若無追悔。不修對治。可當受果。名增長業。若追悔等名不增長。或先增長業。由追悔等。如未生怨。名不增長。不追悔等名增長業。第六十說。依未解脫者。建立定受業。故解脫者起道伏斷。對法論說。有五種故思造業。一他所教敕。二他所勸請。三無所了知。四根本執著。謂三毒蔽心猛利執著所起諸業。五顛倒分別。謂勝無罪所行惡業。于此五中。根本執著。顛倒分別。若作若增長。非不受異熟。重故。余三雖作而不增長。不必受異熟。輕故。彼論釋。作者。謂起造諸業令其現行。增長者。謂令習氣增益。彼說故思業。但唯有五。此中通說故思不思。故有十種。此中第二。即彼第三。此中第七。即彼初二。亦不相違。彼論後二。增長業攝。故非十收。

    故思業者謂故思已若作業若增長業等者。此中故作或增長。名故思業。非故作或增。名不故思業。對法明思業思已業。初是福非福不動業。後是身語意業。與此不同。又彼論說。故思業有五。如次前說。與此相違。通增長不增長。故此依殊勝強思。當定招異熟。名故思業。彼依但是故思所作。非任運業。通當得不當得果。皆名故思。所望別故。亦不相違。

    順定受業不定受業者。即前故思業。當定招異熟。前不故思業。當不定招異熟。對法論說。決定受業者。決定有三。一作業定。由宿業力感決定身。于此生中必造此業。期限決定終不違越。佛等神力亦不能制。二受異熟定。即此所說順定受。業果定當受。時未定故。三分位定。謂順現受。生受。後受。分位定業。此中義顯。若業道攝業名順定受。加行後起。通定不定。若未悔未解脫名定業。已悔已解脫名不定業。

    已熟未熟業者。過去及現在正生果業。名異熟業。未來及現在當生果業。名未熟業。上明五種二門已。

    三性業中。有覆無記業。亦名無記業。非三善根三不善根為因緣故。

    律儀所攝業等者。別解脫律儀。對法論說。即七眾所受律儀。出家五眾。及近事近住。由出家者盡壽遠離惡行欲行。由近事者盡壽離惡行不離欲行。由近住者不能盡壽離惡行欲行。故別解脫三類建立。

    或靜慮等至果斷律儀所攝業者。靜慮者。色界四靜慮。等至者。四無色。果者依靜慮無色。所修生功德。斷者。即靜慮無色相應現思。遠防欲界諸犯戒非之斷戒也。果即是斷戒。果之斷也。體即定生律儀三乘通身語大乘兼意業有釋斷者即是無為性戒。果是定生律儀。今此解業。既言果斷不言斷果。斷非無為。如前說善或果與斷二俱戒體。故雙取之。唯初未至有斷對治。上諸地中。成遠分斷。此依有漏定生戒義。決擇分說色界有。此通無色有。對法唯依色界建立。彼自會雲。以無色界粗色無故。略不建立。

    無漏律儀所攝業者。謂見諦者。由無漏力所得遠離性。即道共戒。如表無表章廣說。

    不律儀中。讒刺者。唯行讒。譏刺于他。以求活命。不良之類。恐喝之輩斷獄者。西域別立斷獄之人。求財活命。此有十二對法有十四。此無彼三。一獵鹿。二捕魚。三害牛。彼無此一。謂斷獄。涅經中說有十六。牛羊豬雞。為利故養肥已轉賣。為利故買。買已屠殺。即為八種。捕魚。捕鳥。獵師。劫盜。魁膾。兩舌。獄卒。咒龍。復為八故。無此斷獄縛象。雜心說十二。屠羊。養豚。養雞。捕魚。捕鳥。獵師。作賊。魁膾。守獄。咒龍。伺[狂-王+(山/)]。屠犬。諸文不同。但說損害意業弘廣。以自活命而為本業。皆不律儀。略舉爾端。非唯爾所。不爾專行殺馬驢等。豈非彼耶。具支多少。得舍因緣。亦如別章處中業等有表無表佛成不成。皆如章說。

    施自性者謂思所起能舍所施物身業語業者。對法唯識俱取三業。思並無貪為性。今以無貪說為因緣。以思說在等起門中。故自性中取身語業。據表外彰。三乘通論。故唯身語不說意業。戒自性中。以三業為性。故言身語業等。如唯識說。受菩薩戒故通三業依處通情非情者。性戒遮戒。隨其所應。通依二故。

    修性自性謂三摩地者。其四無量。慈體無。悲體不害。喜體不嫉。舍即三善根。善舍數也。今從所依故定為體。如無垢疏第二卷。

    依處者。即所緣三界有情總為三類。一無苦無樂與樂名慈。二有苦拔濟名悲。三有樂助喜名喜。于初類起離痴想。于第二類起離想。于第三類起離貪想。平等令離惡名舍。此舉慈境等取余三。此各有三。如余文說。

    福業謂感善趣異熟等者。福業于人天受總異熟及順五趣受者。四趣受別異熟。其地獄中。受等流果相似別報。總言順五。有義不然。成唯識說。余處說彼有等流樂。應知彼依隨轉理說。故大乘中。彼無善果。由善業故受苦輕微。名為得果。更無別報。不同小乘地獄四塵許善業感又釋。此依數通說五義。別唯四趣又釋。離非天為一。合成六趣。故說善業順五趣有。地獄實無。

    順不苦不樂受業中。別報唯第四靜慮已上業者。此有二義。一雲。三定已下有別報受果。此及對法不說有業者。據多分善業感樂受果。少分善業感舍受果。故略不論。不爾何故下地善業不得彼果。二雲。三定已下無別善舍業。第六識中舍果寂靜。下業粗故。善但招樂故無舍果問下善業粗不招舍果。第八舍果下業不招。答總別異故不應為例。

    順現法受業等中。此及對法皆說有三。從初為名。現唯別報。余通總別。前說有二。謂定不定。第六十卷說有四業。一異熟定。二時分定。三二俱定。四二俱不定。顯揚十九說有五業。一現法受決定。二生受決定。三後受決定。四受報決定。五作業決定。不依于時但論于報。故唯二種有定不定。若論于時與報合說。業但有三。不越此故。時報相對合離有四。不說別時。但總說故。唯依時及果並作業定。說有五種。除不定故。文雖有異義理無違。所望別故。

    學業者謂若異生等者。謂諸異生。發三乘心解脫分善已後。皆名為學。學業通有漏無漏。無學亦爾非學非不學者。未發心前諸異生位一切諸業。六十六中。唯說聖者以為有學。證勝得故。此據所依合而為論。學者生得善等。亦名為學。不爾便非。不順彼故。

    見所斷等業中。唯說惡趣不善業是見所斷者。此據引業。若兼滿業通五趣故。故論雲等。五十三雲。往惡趣行。唯分別起煩惱能發。三惡趣中引滿二業者。分別起故此偏說。非人中感別惡業非見道斷。亦非俱生不感惡趣。無想定等雖亦見斷。非離縛斷。故此不說。或等言攝。如唯識論第八卷疏。對法第四等解。上明十種三門業已。

    黑黑等四業中。非福業名黑黑。謂三惡趣總業及五趣別惡業。其不動業名白白。謂色無色界總別善業。其諸福業名黑白黑白業。謂欲界人天總業。及順五趣別善業。善為不善之所怨對故名黑白黑白業。由未斷黑業故。其福業得此名。設黑業斷已。是先種類故。亦名黑白黑白業。此等三種對法論說。若因若果俱得其名。黑黑因。染污故。果不可愛樂故。白白因。不染污故。果可愛樂故。黑白黑白因。惡雜善故。果惡果所雜故。欲界福業果定為非福雜故名黑白黑白。自有非福果不為福雜故。不名白黑白黑業。對法第八。及六十六說黑黑業同此彼白白業者。謂三界善業。黑白黑白業。謂欲界雜業。非一剎那業通善惡。然依意樂及由方便。合說一業名為雜業。謂有業意樂故黑。方便故白。即矯誑心相修諸善。或有業意樂故白。方便故黑。即訓弟子發身語惡。此黑白業通善惡性。此論依福非福不動三業。以明黑黑等業。彼論依純雜善惡。以明黑黑等業。故不相違。又六十六及對法。依真實門。此中據隨轉理門。俱舍第十六雲。惡色欲界善能盡彼。無漏應知如次第名黑白俱非。若說此論隨順彼宗者。其白白業應唯色界善。理既不爾。故如前說。

    非黑非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等者。不染污故名非黑。非有漏善故名非白。不招無覆無記果故。名無異熟業。能斷前三業故。名能盡諸業。對法說為非黑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彼言非黑者離煩惱故。白者一向清淨故。為簡有漏白善業生死相違故。名無異熟。此顯非取一切無漏皆是此業。言能盡諸業。取前三業之斷對治。俱舍論中說此體者。

    四法忍離欲前八無間俱

    十二無漏思唯盡純黑業

    離欲四靜慮第九無間思

    一盡雜純黑四令純白盡

    若依瑜伽應說頌曰。

    次第欲界十前九純黑業

    後一純黑雜上八純白斷

    唯離欲界欲依初超第三

    一盡純黑雜離上一皆斷

    從初超第四總說有十惡

    前九唯斷黑第十三皆斷

    菩薩見唯思金剛三並除

    此說無間道瑜伽能斷業

    若加行伏滅皆增除見道

    若依此卷文。二乘見道中。一無間道。及漸離欲前八無間思。唯盡黑黑業。第九無間道。雙盡純黑及與雜業。離四靜慮及四無色。第九無間道。唯盡白白業。此依漸次得果者說。

    若依初未至及初定。超入見道得第三果。一無間道離純黑及雜若先已離上地染。依四靜慮得第三果。一無間思離純黑及雜。隨其所應並。白白業若從初果取第四果。前八無間思。唯離黑黑業。第九無間思俱離三業。若諸菩薩見道一無間思。唯離黑黑業。金剛喻定一無間思雙斷三業。一切惡業道生即斷。一切善業離緣縛故。要離自地染盡時盡故。第九無間思。方說盡白業。上來所說說斷有漏種子思業。若伏現行唯除見道。無無漏加行。所余修道。並加加行道。能伏現行。此中但說諸無漏業。是前三業斷對治故。二乘解脫道。雖亦有斷。及菩薩十地所知障。諸對治所斷。皆非業故。所以不說。故對法雲。非黑白等業者。謂于加行無間道中。諸無漏業。是彼諸業斷對治故。依勝建立故。不取余勝進道等。皆依別行。亦非全伏諸品業故。所以不說。上來四業隨其所應。染淨雖殊。皆思為體。若依對法。應說頌言。

    次第欲十思九斷純黑雜

    後一三俱離上八唯自盡

    若超證第三唯一三皆斷

    從初取無學前八菩薩見

    唯盡純黑雜金剛皆斷三

    此說無間道對治能斷業

    若加行伏滅除見余皆有

    唯加行無間能伏盡能斷

    前勝進解脫無勝用故除

    此說離縛斷非不生等義

    若依對法說。前三業二乘次第得果。見道一無間思。及漸次離欲前八無間思。離純黑雜雜通二性故。第九無間思。離純黑及雜盡並白白業。離四色四無色。第九無間思。唯離白白業。此依漸次得果說若依四靜慮超入見道得第三果。一無間思亦離三種若從初果超取第四果。前八無間思。並菩薩見道。唯離純黑及雜業。第九無間思。並菩薩金剛喻定。三業俱離。此說斷種子。若伏現行。唯除見道。余一切位。皆加加行道。余義同前若說離縛等斷。義亦不定。應如理思。

    五業中。有二復次。合有三釋。一義雲。外道善不善業名曲。障佛法直道故。二即此曲名穢。污正法故。污身心故即此曲穢名濁。滓惡法故。溷身心故。皆通一切善不善業。故此論雲。謂即曲業亦名穢業。即曲穢業亦名濁業二義雲。曲業如前。穢業者。謂內法異生。于佛教中。無明貪慢身邊見。合名顛倒見者。見戒取名住自見取者。邪見名邪決定者。疑名猶豫覺者。隨其所應。或相應。或為近因。或為遠因。所起善不善三業名穢業。污正法故。深穢惡故。即內異生。于邪正門俱不決定。以疑為先名猶豫覺者。所有善不善名濁業。因疑所起極滓穢故。殘惡業故。前穢中。疑因邪定起。此依不定起故成差別。不是令障佛法正道亦得入故。不說內異生亦有曲業第三義雲。此之三業並外道起。邪解行發名曲。即此曲業。障有為功德起故名穢。障證無為功德故名濁。皆通善不善三業對法第八有二復次。釋前三業。初雲。三業障八道名曲。能污相續發生障業名穢。若依外道顛倒見生名濁。唯此濁業稱外道起。不說前二何人所起。故知理通內外所起。既不別說性。明知通善惡。然同此復次無過失也彼復解雲。邊見邪見薩迦耶見。如其次第。所發諸業名曲穢濁。準此亦唯外道所起。如是三業隨彼煩惱。內外道起義別說之。非各定體。義雖有異亦不相違。不同小乘說曲穢濁業。依諂貪生于此義中束為三類。一外道所起三業名曲。內法異生復有三聚。一邪定起穢業。二不定起濁業。三正定起淨業。一切聖者所有有漏無漏勝業。名牟尼業。牟尼者寂默義。此名寂靜。證寂靜理故。若依下聞慧地中。一切聖者身中所有身語二業及心。為三淨業體。心者意業。與此不同。彼說聖者身牟尼業。唯取無漏。有漏業名三淨業。不對異生以辨差別。今此對凡聖內外道異故。清淨業唯在異生。聖者身中所有三業。皆名牟尼業。觀對異故亦不相違俱舍論雲。無學身語業即意。三牟尼。三清淨。應知即諸三妙行。

    第九業過患中。生現法罪謂如能為自害者。起殺加行。殺業未成。現被他害。當來未必受。未成重業故。又如在異生先行殺等。被他現害。後得入聖不受後罪。或轉後果于現身受後更不受。如鴦掘摩羅等。亦名現法罪。指同如前能為自害故雲謂如。

    受彼所生身心憂苦中。六種過失者。此業七過患中前六種也。既不能成。徒積憂苦。空加方便。不成事故不能辨者無不稱心。

    又有十種過患者。犯沙彌十戒。戒所生憂苦。從初所犯故唯說十。不得受具故。

    四種不善業道者。即五近事戒中前四支戒。身三語一業道性戒。飲酒是遮。故此別說。

    闡地迦者。近事之名。此無所譯。故存梵本。

    第三生雜染中有二。初標四種。後隨別釋。

    欲界三十六處者。八寒八熱等。如前第四卷論說色界十八處亦爾五十八生者欲界三十六。色界十八。無色有四。

    黑勝生者。種性業惡名黑。威勢強故名勝。或黑中之極故名黑勝旃荼羅者。屠兒也卜羯娑者。亦雲補羯娑。除糞穢家也若諸長者大富貴家者。非剎帝利等種。有勝伎能。敦直可重名長者家非黑非白勝生者。即吠舍等。

    生不定中有五。一自他更互不定。二苦樂不定。三處處不定。四佗身不定。五喻成不定。

    又復說言我觀大地無小處所可得等者。此意說言大地之中無小處所。汝等從無始來。于此處所。不曾經受無量生死。意顯從無始以來。大地之中一一處所。皆受無量生死義。長讀文勢義道亦遠。

    又復說言我觀世間有情不易可得長夜流轉不為汝等母父等者。不易者。難也。難可得諸有情。不為汝之母父。一切皆曾為父母等義。前為父母更互作義。此皆為故是二差別。

    軌範師者。阿遮利耶也親教師者。鄔波柁耶也。即和尚阿梨。

    廣博脅山者。舊雲毗富羅山。其形狀如非天脅也。

    第四生流轉中有四。一問。二略答。三重征。四廣釋。初頌標十門。後隨別釋。一體。二門。三義。四差別。五次第。六難。七釋詞。八緣性。九分別緣。十攝諸經體者。總明緣起三世分位生引因果流轉還滅之體。非是別顯十二緣生一一別體。一一別體下差別門當廣釋。至彼文中。具顯別體。

    文分為三。初標三相。次隨別釋。後總結之。

    三相者。一從前際中際生。二從中際後際生。三從中際或趣流轉。或趣清淨究竟。前二名流轉。後一是還滅。流轉者順生。還滅者順滅。過去名前際。現在名中際。未來名後際。現在中。若不厭逆。便趣流轉。若厭逆之。便趣清淨。成唯識說。十因二果定不同世。今論依此。故于二世以辨緣生。即彼又說。因中前七。與愛取有。或異或同。若二三七。各定同世。如是即顯三際緣生。今此但遮小乘緣起定三世立。依二世顯非定唯爾。過去七。現在三。未來二。為後報業招異熟故。

    別釋中分二。初明初一。後明後二。初中復三。初明胎生。次明余三生。後釋三業生處。初中復三。一問。二答。三結不了前際無明者。不了前際世俗勝義二種苦故。所起二愚世俗苦者。謂三惡趣。一切世俗。知是苦故勝義苦者。謂諸人天。殊勝智者知是苦故。對法第七說。迷世俗苦名異熟愚。起非福行。迷勝義苦名真實義愚。起福不動行。多迷前際現二異熟。故說此愚不了前際。理實此愚亦迷後際。多迷現因故略不說由此隨業識乃至命終流轉不絕者。識等五種識為最勝。識為報主。皆不離識。總說識名或舉初生故唯說識。此識等種名言燻習。先雖已燻未知生處。由業招集。當于善惡二趣果生。識隨因轉名隨業識。既被燻習。乃至前身命終不絕。能為現在相續識因。于現在世將生果時。不能自起惡。藉過去內外貪愛現前滋潤助伴方生于前身中。

    受支有二。一受異熟受。緣內身生。二受境界受。緣外境起。因此二受。生內外愛。以為能潤前舉隨業識。攝識等五種。今舉內外愛亦攝取支或內愛名愛。外愛名取。義顯所潤行等六支轉名前際有。于現在世果識隨轉。余名色等次第得生相續果識與名色俱乃至衰老等者。若依分位。初七日前名識。七七日前名名色。今說諸位本末狹寬。以說相依攝六處等。但言此二乃至衰老。非更無余。

    又于現在生老支中。因識名識色。生果相顯故說其名。非色等支在現在世。九十三中。識為所依。說識業與異熟果。今說能依故。言名色業與異熟果。總別異熟。能依所依別故由必依托六依轉者。即名色中所攝六根是故經言名色緣識者。此依菩薩逆觀苦集。至識名色更互為緣。觀諦既周。見互為緣畢。故觀苦集至識乃止。如九十三廣釋。

    隨其所應為六識所依者。非唯說五種中識種所生現識。彼唯第八。故九十三及此下說。總依一切相續為名。說六識身。義顯總說一期身識故。名色緣識。由識執持。識為所依。識緣名色。杖彼為依。或觀為境。

    若于有色有情聚中謂欲色界受化生者諸根決定圓滿生者。成唯識說。有色化生初受生位。雖具五根。而未有用。爾時未名六處支故。初生無色者。雖定有意根。而未明了未名意處。此中意顯。彼諸化生初生剎那名識支。此後隨應。五根意處。未明了來名名色。次六根明名六處。後觸受支漸漸生長故。雖諸根決定圓滿與前差別。識等五支亦有前後問下界有現色。可為識所依。無色無現色。識依非色種。答下識緣現色。名識緣色依。色種上識緣。說識依色種。

    又由福業生欲界人天等者。此三皆據引業得果。即順生受業。順後受業。唯感引業通引滿業方名行支。發此無明名無明支。潤此愛取名愛取支。此業所集名識等五種。此六所轉方名有支。此有生招名生老支。即顯一切現受業。別助當業。皆非行支。不爾福業應生五趣。此卷前說。福業者。謂感欲界善趣異熟。及順五趣異熟等故。此義廣如成唯識說。由此彼業。能所發。能所集。能所潤。能所生。皆非十二緣起支攝。

    釋後二門復分為二。初為二問。後隨別釋。初釋從中際後際生中分二。初釋。後結之受二種先業果者。一內異熟果。二外增上果或聞非正法者。謂現在世或先串習者。過去世。此二並是分別起愚。由迷內現自體及後有愚故發業。由迷外愚故潤生。既迷現內果故。于後苦不如實知由此新所作業故說此識名隨業識者。謂識種子隨逐業故。名由行故識生。招集而生。非辨體生。增上緣故。若初識支唯第八識。通依一期一切識說。通六識身。即會前際名色。能為六識所依。亦復如是。本識是引果。名色種隨。名色是總六處種隨。六處為依觸種隨。觸為能生受種隨。唯識對法雲。此識等五名為所引。無明行能引故。即此所引。及能引。俱為引因。引生老死。勢疏遠故。雖皆名引因。識等五種。與生老死。為因緣生故。九十三及此中。說獨名引因。論雲由此能引識。乃至受一期身故也。非無明行非引因攝。能所二引諸教不同。成唯識雲。瑜伽說識唯是所引。異熟識種名識支故。集論說識唯是能引。識中業種名識支故。異熟識種名色攝故。緣起經說識支通能所引。業種識種俱名識故。識是名色依。非名色攝故。義顯愛取有名為能生。生老死支名為所生。成唯識說。識等五種由業燻發。雖是同時。而依主伴總別勝劣因果相異故。諸聖教假說前後。或依當來現起分位。有次第故。說有前後。因此亦會前後諸文雲。由此識等亦說現行。因時定無現行義故由此愛故或發欲求者。求生欲界或發有求者。求生色無色界。此二為總體。即是愛四取為後。初起二求故。後別生二取即是後有生因所攝者。後異熟果辨體因緣業增上緣俱是。有支獨名生。非愛取支非生因攝。對法唯識說。愛取有近生果故。合名能生不相違也然對法說。謂于因時有能引所引。謂于果時有能生所生者。未熟名因。非無因果。已熟名果。非無果因。據義各別亦不相違問能引所引二俱引因。能生所生俱生因攝。答引同世俱引因。生別世果非因問生別世果非因。別世生因非果。答熟稱果。因亦果。不招果果非因。于此義中應加思慮。

    此諸行生或漸或頓者。胎卵濕三支皆漸生。化生頓起已如前說。

    或于生處次第現前或後種子隨逐等者。有色界生次第現前。無色界生色種隨逐。

    還滅中。于二果諸行者。謂老與死二果苦諦也彼因者。集諦彼滅者。滅諦彼趣滅行。道諦。九十三說。世尊在昔為菩薩時。悲愍有情。觀諸緣起。歷觀諦故。先觀現在老死為首。以三種相如理觀察。一觀細因。二觀粗因。三觀非不定。感生因緣亦名為生。謂愛取有即細因緣。其生因體亦名為生。謂是生支。即粗因緣觀。由有細生而有老死。亦觀由粗生得有老死。當來老死。細生為因。未起果故。現法老死粗生為因。現起果故。是名觀察初二因緣非不定者。謂即除彼生處所攝二種生體。余定無能與老死果。如是觀察苦諦之集。未為喜足。遂復觀察後集因緣。現在苦諦。謂遍逆觀受觸六處名色與識。既知當苦現集為因。現集亦由先集所起識為邊際。現法苦有。如是總觀苦因集起。集因苦生。不復更觀現苦由何起。不異前故。是故菩薩齊識退還。卻順觀察乃至老死。是苦集諦觀察已周。為觀滅諦。始終老死逆次第入。乃至無明。觀現在苦。雲何一切皆當滅盡。謂不造作無明為緣新業行故。如是歷觀三聖諦已。次更尋求此滅聖諦。何道何行而能證得。起宿住念。憶昔所修世間正見。令現在前。歷觀諸諦。遂以正見。于諸諦中得入現觀。漸次證得無上菩提。即是此中四諦觀行。觀緣起理。得學無學清淨知見。下第十卷亦有此問答。釋觀黑白品短長不同所由又有釋言。于二果諸行者。謂生老死二支。諸行粗因及果。二合說故。總觀現在所有苦諦。雖有此釋。斷行難知。前說為善。

    于彼所緣不如實知無明觸所生受亦後永斷等者。謂有漏觸所生諸受。受二果時。于所緣境不如實知。由此為緣。發起煩惱。發業潤生。由斷此受。無所依故。無明亦滅。所緣不增。證無漏慧。名慧解脫。由受斷故不生貪愛。此相應心。離相應縛證心解脫。

    次第乃至異熟生觸滅故異熟生受滅者。此已上文。明由無明滅故當來果滅于現法中無明滅故無明觸滅等者。下明由無明滅故。現在順無明觸受等滅。六處等已有。非由現無明有。不說無明滅現六處等滅。其觸受等。隨無明生。獨說隨彼滅。由此所依滅故。能依受等皆亦隨滅恆受離系受非有系受者。諸有漏受。離煩惱增系。及無漏受。名離系受。非必一切皆無漏受梵行已立者。滅諦智道諦滿究竟涅。于滅諦滿。顯求涅者。于佛所得滅諦滿足。

    第二門中有八。對法論雲。識生者。謂眼色為緣。眼識得生等。外稼成熟者。謂種緣芽。芽緣睫等。有情世間死生者。謂無明為緣能生行等。器世間成壞者。謂一切有情共業增上力為緣。大地等生等。食任持者。謂四食為緣。三界有情相續住故。自所作業增上勢力隨業所得愛非愛果者。謂妙行惡行為緣。往善惡趣故。威勢者。謂內證為緣。發神通等最勝功德。清淨者。謂順解脫分善為緣。次第乃至得阿羅漢果等。緣起經下卷。亦解此八門。然此與對法次第不同。故後第十卷。明十二支此幾門攝。今因緣起泛釋諸緣。故今敘顯。至後卷中更當廣述。

    第三緣起義中有二。初八義釋緣起。後問答辨。對法及緣起經。各十一義釋。對法論雲。一離有情義者。無自然我故。此破勝論犢子部等。我為作者。離彼有情故。二無常義者。以非恆故。此破數論自性常住。為萬物本。為緣成物。故顯無常。亦破大眾部化地部等。十二緣生是無為法。三暫住義者。生時過已無暫住故。對法論亦為剎那義。此破正量部色命根等。諸緣生法一期四相。非剎那故。四依他起義者托眾緣生故。此破自然外道。法自然有。非假因生。故依他起。五離作用義者。眾緣作用空故。此破薩婆多。有實作用。為緣生體。今顯功能無作用故。六因果相續不斷義者。因剎那滅。果剎那生。時分等故。因果相續。此破斷見外道因果不續。亦遮經部師。無去來世異熟因果。仍不同時。果因斷故。七因果相似轉義者。不從一切一切生故。因果相似。此遮害為正法者。計殺羊等為因後生天上。即諸善果以不善為因。因果不相似故。今顯善因得善異熟。惡因亦爾。因果相似。八自業所作義者。于余相續不受果故。自業自受。此破無因果非是業起。諸空見論。亦破他作我受果義。謂諸不平等因論計。對法論緣起經皆自廣釋。恐繁不述。

    為顯因緣所攝染污清淨義者。下第十雲。十二支中四唯雜染。余通清淨。其四雜染發潤。善業清淨眷屬。亦名清淨。意顯愛道緣生品名清淨。非愛道緣生品名染污。顯此因緣染淨緣生。故立緣起。此辨說緣起之意。故因釋義破他宗中。顯自理意。

    第四差別中。十二支差別為十二。因解彼彼法。泛釋一期身中彼一切。非此中所辨一切體性。皆緣起支。

    解無明中有四。十九種。七種。五種。六種。十九中有三。初指經。次別顯。後結數。別釋七類。一世。二事。三業報。四三寶。五四諦。六因果。七所證。

    于因中。或計自在世性士夫中間等者。自在天。冥性。士夫。神我。梵王。居中間禪故名中間。如次配釋。

    無罪有罪應修不應修者。散釋于因善惡之體黑白雜者。釋果之體。果有黑白二分故名有分。此十九中。有通俱生或分別起。世事業果等。通二門故。

    七無知攝十九中。業異熟無知攝移轉者。業能招果。迷而不知。執不平等因。故名移轉。或因果性善惡不定。于此生愚故名移轉。染淨愚者。所愚因果通善惡故。

    五攝十九中。見愚攝八。謂世事各三。辨因果推求名見。體非無明。痴與慧俱故名見愚。

    放逸愚攝三。不知業果。故生放逸真實義愚攝七。增上慢攝一。義愚攝十九。迷義理及境皆名義愚。

    六無知有二。初顯六無知與七相攝。後依能治及自性。辨六差別。依聞思修所治差別說前三者。由聞故知法。其所治名無知。由思故推構。其所治名無見。依修故明證。其所治名無現觀。故雲所治差別故說此三種。

    中上三自性差別故。說黑愚痴無明黑。此中通說一切無知。為支體者。成唯識說。唯取能發正感後世善惡業者。勝經說有五住地。一見一處住地。二欲愛住地。三色愛住地。四有愛住地。五無明住地。前四煩惱障。後一所知障。彼經自說。無明住地。聲聞闢支佛所不能斷。唯有如來。佛菩提智所能斷故。由此定知是所知障。唯識第九與經說同。煩惱障四中。初一見道斷。後三修道斷。對法論說。發業無明有二。一真實義愚。發福不動行。二異熟愚。發非福行。此二皆唯見道所斷。緣起經說。諸聖有學。不共無明已永斷故。不造新業。唯識亦言。正發業者唯見所斷。助者不定。故唯取彼見一處住地所有無明。然此有三。一唯發總業。二唯發別業。三通發二業。今取初後二業無明。故言唯取能發正感後世善惡業者。然此有四。一相應。二不共。三纏。四隨眠。皆能發業。外道內道異生放逸不放逸。隨其所應。用四無明發業皆別。如緣起經自廣分別。

    此中說行通身語意。唯善不善現行種子假色。及思以為自性。此亦有三。感三果故為行支者。亦唯感總及俱之業。成唯識雲。即彼所發乃名為行。由此一切順現受業。別助當業皆非行支。即前無明所發之行。乃成行故。身語業色名為假色。依思現行種子立故。意業唯思。成行支體。準此五識所有善惡。既非行支。明知不能感于總報。

    識支中。明六識者。前論自會。通依一期六識身說。非正識支。成唯識說。此中識種謂本識因。故唯取行所集當來第八識種。名為識支。初結生故。總異熟故。不說余識為識支體。此唯種子。不取現行。此中說種所生果識。為識支體。及十地經雲。如無明有子時果時。識等皆爾者。唯識會雲。或依當來說有現行。因時定無現行義故。說識名色初入母胎互為緣等。然依當起。非正種子。

    名色中。初解四蘊名。後解色蘊色。

    欲界具十及法處所攝假色者。法處實色。謂勝定果。欲界無定。故說為無。多分有假。故為簡別上界之中假實通有然非一切者。無不律儀及別解脫故。鏡像水月彼亦無故。下界假中。雖無定道共戒之色。律儀不律儀異類皆有。故不簡別。上界唯有律儀。顯無不律儀故。言非一切。此中通說種子現行。當來現在名色等四。非實支體。成唯識說。除後三因余因。皆是名色種攝後之三因。如名次第即後三種。此說五支不雜體性。異熟六根種名六處。異熟觸受種。名觸受支。除本識種及此後三種。余諸蘊異熟種。皆名色支。經說。名謂非色四蘊。色謂羯邏藍等者。此依雜體。非說別體。不爾如何得成五蘊。或通依非異熟名色五蘊。說識初生更互為緣。第七識等名名中識故。若雜體者。唯識論雲。或名色種總攝五因。于中隨勝立余四種。六處與識總別亦然。具如彼疏釋。此等唯種。說現行者準識支會。對法第一雲。眼處者謂眼曾現見色。不言當見。今此據實。處通三世。對法依處義增。唯說過現生。未來六行勝故。亦不相違。

    受唯舍受。兼苦樂者。一業通招總別果故。亦依一期所有受說。不爾唯應說舍受支。總報主故。

    第十卷

    第四差別中。上解七引因支。下解五能生所生支。愛支體。唯煩惱中貪。此雖通緣內外二果。諸論多取緣外境愛。因迷外境增上果愚。緣境界受所發生故。

    取支。通以一切煩惱。以為自體。四取之體如前已說。此支唯以能所取全。所為取中。取隨順煩惱。不取余法。五十九雲。當言全界一切煩惱皆能結生。愛既唯貪。故取通攝諸煩惱盡。然此中說緣四取貪。為取支者。與十地經同。彼雲。愛增上名取。成唯識說。于潤業位愛力偏增。說愛如水能沃潤故。要數溉灌方生有芽。且依初後分愛取二。雖取支中攝諸煩惱。而愛潤勝。說是愛增。故彼此文不相乖返。愛取二支。通現及種。俱能潤故。愛望于取成因緣故。

    有支中。初解三有。後明七有。欲界有十有。一前時有。生剎那後死剎那前。此兩中間名前時有。二業有。謂行支。愛取潤故。能有當果名業有。三死有。末後正死一剎那時。四中有。死剎那後生剎那。前二趣中間名中有。五生有。趣生初位一剎那時。余五趣有。此五為總。前五為別。前五寬通。後五體狹。業有中有。非後五故有者。所有。體即異熟。業之一種能有名有。余皆所有。成唯識說。始從中有至本有中。未衰變來。皆生支攝。故此中有。所有中收色界有六有。除四趣故無色有五有。又除中有故。今此有支唯是業支。說先作行煩惱攝受故。成唯識說。愛取合潤。能引業種。及所引因。轉名為有。俱能近有後有果故。彼意說。行及識等五。為愛取潤轉名有支。體唯種子。是所潤故。能生果故。今此總言十有名有。能有所有合名為有。泛解有義。非唯解有支。此唯業有一是有支。唯識會此雲。有處唯說業種名有。此能正感異熟果故。彼復會雲。復有唯說五種名有。親生當來識等種故其七有者。五趣體有受用果故。趣方便中有。二趣中間故。此六為所有。業為能有。能引諸有故。故合成七。前時有死有生有。即五趣有。而別施設。故不建立。

    生支中。初別釋十句。後略義結。初四句說胎卵二生。次一句濕化二生身分頓起者。謂支分頓生。其化生諸根頓生。謂手足等支分亦爾。濕生不然。謂根漸生。支分頓起。與前卷說胎卵濕生諸根漸起。亦不相違下之五句通四生有蘊得。謂蘊體起界得。謂蘊種子。蘊因緣性蘊得現行成就界得種子成就。處得通現種。余三緣成就。

    略義中有六句自性。攝生及出現兩句生處位。攝等生趣起三句所生。攝蘊得一句因緣所攝。攝界得處得兩句任持所引。攝諸蘊生起一句俱生依持。攝命根。出現一句義意可知。

    老死支有二。初解老。後解死。老支有二。初別釋十七句。後結略義結有十句。初六句各攝一句。第七威儀變壞。攝五句。謂第七句。至第十一句。第八句無色諸根變壞攝。第十二十三兩句。第九有色諸根變壞。攝第十四十五兩句。第十時分已過壽量將盡。攝第十六十七兩句死中有二。初別釋十一句。後結略義有四句若死。攝初兩句。正死體故若死法。攝第三第四句。解支不解支。五趣死時之軌法故若死差別。攝第五句下六句。若死後位。攝第十一句死魔業者。即正死體。死魔作用也。此亦死差別攝。或取死後。識離身已名為死魔故。亦說是死後位攝。此生死二支。隨其所應五蘊為性。現行苦故。唯取現行與有合說。或通種子。成唯識雲。謂從中有至本有中。未衰變來。皆生支攝。中有末位。設起愛心。緣當果起。仍是生支。由前將死愛取潤有。能有中有及當生故。諸衰變位總名為老。身壞命終乃名為死。

    上解第四差別門訖。下解第五緣起次第門。論有三釋。初復次中。由邪行故令心顛倒等者。有義識等五支。並依後際當生老死五現起位。說因五支。非依五支在因位說。故成唯識。因位難知差別相故。依當果位別立五支。若依此義。心顛倒者。謂隨業識。現思名行。種業名識。說名色支結生相續故。對法亦說。由名色生已得豫有情眾同分數。彼說名色初受生故。唯識會雲。識中業種名識支故諸根圓滿。謂六處支二受用境。謂觸受支。觸引受生。俱受用境。故俱舍說名隨觸受。耽著者。緣現在愛求者。緣未來愛。合名愛支煩惱滋長。謂取支。此中但說業為有支。如前已會。余支可解有義。合依三際以辨次第。無明行識。在過去世心顛倒者。識等五種。並名為心。不離識故。識為主故。由邪行燻發。當有趣生故。心名顛倒。略而不說正行燻發。準後愛取。潤後有業。知于前際亦潤行心。故略不論前際。愛取有其名色結生。下四支是過去世生老死支成。唯識說。然所生果。若在未來。為生厭故。說生老死。若在現在。為令了知分位相生。說識等五。彼說識支初入母胎。此說名色。故但四支。由現在受發生貪愛。煩惱滋長潤後有業。乃至當來有生老死。但說潤業不說發者。準于前際知發業故。此乃影彰。過去說發不說潤業。現在說潤不說發業。未來說生老死。不說名色等。現在說名色等。不說生老死。二燈二炬影顯知故。欲顯因果三際不斷。善順小乘故作是說。

    第二復次。唯依二際建立。其內身緣者。發業引生門境界緣者。潤生果起門起我執等愚者。是相應痴或因此起彼。是不共痴即隨彼業多起尋思者。此謂現行識由業與識為助伴者。種識。業所燻種。為助伴故。其名色等種。此皆名識。故能招感當來三苦。一根初起苦。謂名色身意二根初起故。二根圓滿苦。謂六處。三受用境界苦。謂觸。即是合以名言有分二種能生。理實應有識受二果。識稱為種。故果中無。受稱外受內果中無。愛必因受方得起故。受前際無後際說有。前際觸後說當受故。各望有別依觸緣受發起于愛者。愛支廣起追求下。是取支由事業門者。門者所以。謂淨行事王等業利養門者。謂坐臥耕田等。此二外欲境起名欲求或由戒禁門者。謂邪願戒禁所或由解脫門者。謂見取。由初二門發起外欲求。由戒禁門起內身求。求當來樂果身故。由解脫門起邪解脫求有義。事業門。謂欲取。利養門。謂見取。為利養故。其執見勝。戒禁門者。謂戒禁取。解脫門者。謂我語取。諦故住故。執我自性為解脫故。因此四取發起三求。一欲求。多求五欲故。二內身求。即有求。求自體故。三邪解脫求。即邪梵行求。求邪解脫故起此求時令先所起四取煩惱及業者。謂業是有支。無明為發業緣。令當果生。無明非是有支。

    第三復次中有三。有情聚者。前二復次。染淨緣起。今此唯依求淨者說樂世間清淨者。不樂出世。樂人天故名清淨。然愚痴故亦造非福或起追悔所引者。樂清淨故。悔非福業。或痴不解悔因。此三業觀喜所引心相續住者。謂歡喜心所燻成種相續而住。即是識支。以此為因。由非福者下業。由福者中業。由不動者上業。于當生處。亦皆能感三苦果種名識支。現行名名色等。不說受等。義準前釋樂著境界者。謂受愛取。其有生老死三因。著境有。亦得彼名。緣起經中具釋次第。恐繁不述。

    第六釋難中。有二問答。初問逆次第中。如世尊言新名色滅與上首法者。此引經證先觀緣起。後際生老死。是前際名色等果。前來總說名色結生。名色體寬總攝余支。但言名色已說余訖。言新名色。前際所集名色種子後現行者。稱之為新。若已生起不名為新。夫觀法者。先果後因。故說生老死為初。新名色滅為首。緣起經說。如病病因病滅良藥。故逆次第。生老死為初。

    問何故不言諸無明滅為上首耶者。此問次前所引經說名色為上首滅。何故彼經。不說無明為先首滅答依心解脫者而施設故等者。此意釋言。未入聖前。初資糧位。先順次第觀。加行道中。逆次第觀。起四十四智七十七智等。入見道等順次第斷故。無明滅即行滅等。依止無學解脫身中。現在名色為先。受為後四支種子。不能為因生未來世生老死果此說苦因不能生。下顯由受滅當苦不起。謂解脫者現受境時。愛及隨眠即愛取支。由聖道力永拔不起。名能潤煩惱集諦永滅。此因永滅故。先所引因名色等種。當不生果名余支滅。此言意顯。現在名色所有種子。不生當果。先觀苦諦故。以名色滅為上首。此滅由何。由彼能潤集諦所攝愛取等滅故。名色等種當不生果。名色等種。是當來世生老死因緣。親因緣故。說此先滅。無明等疏。後始觀察能潤因故。不說無明為先首滅。故得無學已觀雲由誰無故老死無等。余次第滅準此應知。

    第七釋詞者。釋緣起義中。有五種。依字釋名者。由煩惱系縛為緣。諸趣數數生起。故名緣起。依緣字起字。釋緣起字。故名依字依剎那義釋者。簡大眾部化地部等緣起是無為亦破正量部一期四相義眾緣過去而不舍離等者。若依分位。前十支為緣。後二支為起。前支具有因緣等四。雖復剎那滅入過去。種在身中而不舍離。故依自身後果生起。或十二支前一一為緣。後一一為起此有故彼有者。顯無作緣生義此生故彼生者。顯無常緣生義非余者。唯由有緣果法得有。非緣有實作用能生果法。亦非無生法為因故。少所生法而得成立。無作無常二種為緣。非余作用及非無生二種為因。故言非余。此簡自在天等有實作用。及計無為能為緣起。以釋其名第四釋中。屢屢逢緣數數緣續起故名緣起于過去世覺緣性已等相續起者。初證菩提時。覺悟緣悟已。後為有情平等發起語言。說之故名緣起。自利稱緣。利他名起。即是法輪展轉說義。

    第八四緣義中有二。一四緣。二二因。成唯識說。諸支相望。增上定有。余之三緣有無不定。緣起經中。依決定有唯說有一。謂增上緣。愛望于取。有望于生。有因緣義。若說識支是業種者。行望于識亦作因緣。余支相望無因緣義。而集論說無明望行有因緣者。依無明時業習氣說。無明俱故假說無明。實是行種。

    會此文雲。瑜伽論說諸支相望無因緣者。依現愛取唯業有說。別聊簡雲。無明望行。愛望于取。生望老死。有等無間及所緣緣。此以無色望無色支。有望于生。受望于愛。無等無間有所緣緣。此以有色支望無色支。余支相望二俱非有。此文總說。彼文別顯。應如彼釋有色望有色者。謂名色中色望五處。業有望色生。色生望色老死。無色望有色者。無明望色行。名望五處。無色生望色老死。此中不說非業有。故不說之此中且依鄰近順次。不相雜亂。實緣起說。異此相望。為緣不定。諸聰慧者如理應思。

    問何故說言依因果體性建立緣起耶等者。此中問意。因通四緣。何無因緣。此中答意。十因之中。引發。牽引。生起。定異。同事。不相違中。雖有因緣。其定異因。有別性生。同事不相違。體通疏遠。此略不論其引發牽引生起。尋名釋義。應有因緣。但依現行相望。名引發因。依潤未潤位行有等中業習氣說故。是增上而非因緣。不遮愛種望取。生種望老死。為引發因。有因緣義。亦不遮未潤位中識等五種。望生老死。為牽引因。已潤有中識等五種。望生老死。為生起因。有因緣義。所望別故。亦不相違。

    生引二因中。識等乃至于生老死位所攝諸支。為生引因果者。此說識支結生相續。能引所引一時。而有去果相遠。俱名引因。能生與果二世別故。親近能生獨名生因。成唯識說。生近正果名曰生因。引遠殘果說名引因。所釋諸門皆如彼疏。三性十因。如樞要說。此說雜染故不違余。

    第九分別緣中。合以二十七門分別。

    第一一一支因問分別。無明有二問答有生雜染業煩惱力之所燻發等者。謂生雜染。由業雜染起。業雜染起由煩惱雜染。故言由彼之所燻發業體謂行。初因即以無明為體。雖諸煩惱皆業初因。無明獨有十一勝事。故偏說之。謂所緣等。廣如經說。俱舍雲。無明不說因。生支應有始。老死不說果。生死應有終。從惑生惑業。從業生于事。從事事惑生有支。理唯此故。十二支無始輪回。

    行有三問答。初由不了達世俗苦因為緣起非福行等者。三惡趣苦。相狀易知。名世俗苦。人天趣苦。微隱難了。聖智所知名勝義苦。

    或有釋言。八苦之中。對法論說前七苦名世俗苦。第八苦名勝義苦若作此釋。第八行苦既通五趣。應唯迷惡趣亦起福不動業。前之七苦既通人天。應唯迷善趣亦造非福業。苦苦壞苦行苦等三。通五趣故。由此故知前釋為善彼世俗勝義苦。依別粗細易難知說。此世俗勝義苦。依趣總相凡聖境說。亦不相違福不動業近因等起。唯是善思。遠因等起以無明發。迷當果故說痴為緣。若非福業近因。亦以無明為緣。迷當果故。

    答此中通說福非福不動業緣等者。三不善根唯生非福。痴不善根通福不動。故唯識說。有下無明能發上行。不爾初伏下地染者。所起上定。應非行支。彼地無明猶未起故。故痴不善根通發三業問發業有助正。說正無助法。潤生有正助。說正無助法。答一因不假多。說正無助發。資緣必假數。故正助俱陳依發一切行緣而說等者。不但唯說身語行緣故。不說思為身語緣。及依生善染污思緣而說。故說無明為緣。不說無記行緣。身語二行唯無記故。但說無明發諸行故。近能發起身語意三善染行故。

    識能為彼新生因故等者。由識入胎為新生因。總報能為別報緣故。或由識種為名色親因。令新生故。此說名色初結生義。準下識入胎。前說為善。又三界生識因。必遍故此偏說。

    又六處勝故由六處攝二種者。六處攝六根六識二和。或六根即攝余二識及法。故前說境別。今說境通。

    觸是彼近因故者。唯識雲。謂觸所取可意等相。與受所取攝受等相。近相鄰近。引發勝故。

    如受等力故于相似境或求和合或求別離者。謂受境與愛境相似。于樂受境愛求和合。于苦受境愛求別離。名相似境。故說愛以受支為緣。無明但于內外二受生滅等相。不如實知。不能制心。而起不了行相。愛不親順不說為緣。若疏由迷而起愛者。亦有緣義。非如受親故論說緣。

    由希望生故于追求時能發隨眠等者。由愛希求勝境和合惡境別離。而燻種子。發取隨眠及順取法。愛取勝故。說愛取為緣。

    問前已說無明為緣發起業有者。善不善業潤已未潤。皆名為有。能有果故。今依潤已能近有果。獨得有名。未潤已前初造離增。名之為行。依義勝異各得一名。今依通義。故言無明發起業有。即是行也。

    第二分別中。三是煩惱道等者。成唯識雲。無明愛取。是惑所攝。即此三也。行有一分。是業所攝。即此二也。彼會此雲。有處說業全攝有者。應知彼依業有說故。會對法等雲。有處說識業所攝者。彼說業種為識支故余是苦道者。準此即是余之七支。以合說有是業道故。成唯識雲。七有一分。是苦所攝。識等五種轉名有故。

    第三分別因果中。有二重。初依十二支次第相望為因果三唯是因者。無明愛取。發業潤生之根本故二唯果者謂生老死。是前十支所生果故。此重依三雜染及種現之因果。所望別故總束緣生為因果者。略有五重。一等起門。謂前前為因。後後為果。即此初言初一唯因等是二本末因果。此第二亦是。煩惱為本故。三唯是因等。此下亦雲前六支及愛取有是因分。後二支為果分。受通二種。亦依本末以辨因果三異熟非異熟因果。五十六雲。又現世果所攝五支。及未來果所攝二支。總名果所攝緣起。當知余支因所攝緣起。中邊上卷亦雲。因雜染者。謂煩惱業分。果雜染者。謂所余分四熟未熟因果。對法論雲。因時有能引所引。即前七支。于果時有能生所生。謂後五支。謂由無明成熟愛取彼增長故。行等六支熟名有故。生老二支是所成熟五分位因果。即前生引二因雲。能引及能生。合十支名因。後二支為果。唯識亦雲。十因二果定不同世。雖諸門說五義不同。所望有殊。理無乖返。

    四三是獨相行等是雜相者。成唯識雲。無明愛取說。名獨相。不與余支相交雜故。余是雜相謂能引愛非愛果者。體即行支。未潤已前名引因故及能生趣差別者。謂即有支。由行被潤。轉名為有。能生支故識與名色六處一分有雜相者。顯此三支有二種雜。一現為果時。與當果雜。後門雜是。二因支相望。自體亦雜。今問此事。謂即一識得名色六處三種別名。觸受非識。故不問雜依雜染者。謂識支。謂前文說。由邪行故令心顛倒。顛倒現識既燻種子。即名色支依潤時者。即識種子。為愛取潤。初結生位。名名色支依轉時者。即此名色六根起時。名六處支。非六處等全唯是識。皆有識故。是故成雜別顯苦相者。識等五種。生現行位。顯三苦相。名生老死。現在因苦相猶未能顯。名識等五。至現行位。顯此五種所引生果前後位別。名生老死。故言及顯引生差別因。

    釋經中。緣起和合起緣起及緣生。謂諸行生起法性是名緣起者。能令諸行生起法性名緣起。所生名緣生。故對法雲。因名緣起。果名緣生。

    五四諦攝中。此說七支皆苦諦。已說余五支。唯集諦說。欲顯二諦體差別故。非五支全是集諦。成唯識雲。皆苦諦攝。取蘊性故。五亦集諦攝。業煩惱性故。逼迫是苦義。一切皆是苦。招異熟故。是集義故。五亦集諦。

    六諸支相望為緣之中有四。一次第為緣。二釋有支。三問業用多小。四問為緣寬狹謂由無知于隨順諸行法中等者。不善意行名隨順行。無明俱時。為剎那等起。故名俱有覆障。由五惡見恣情放逸相應無知。此緣見起。非親緣行。故與惡身語行為無間緣。或由身邊見等相應無知。為無間緣親引諸行。若諸善行。由無明引。為久遠緣。由迷彼果起初二思。後方起行。故成久遠滅緣。建立當果。此說二行差別發義。亦得與善行為俱有緣。剎那等起非正發業。故此不說。如是等義準應知。

    行與識為俱有緣者。異性招集故。現行行望次後識種。為無間緣。非種子行。恆俱有故。識望名色等。皆依現行當果位說。不爾唯應有俱有緣受望愛為久遠滅緣。謂由受境後起愛潤。當來果生。故名建立當來難解脫等愛望取為俱有緣。雲由貪俱行于隨順取法中欲樂安立者。謂愛與能取實不同時。所取所為取。取之因緣。與愛俱有。故愛望取成俱有緣取望有為三緣又能引發彼果功能為久遠緣者。此望初生。非後相續。將死我愛望諸界初起時。有隔正死一念。故為久遠緣有望生為三緣。雲燻發彼種子者。由昔業燻識等種故。今名為有而生現果。故成俱有雖久遠滅而果轉者。如初潤有。望初生果轉故。成久遠滅引發緣。隔正死時故。

    有支有二種中。初唯業有。後六為有。由取滋潤轉名為有。稱為攝受。

    即此業用及于各別所行境中如其所應所有業用等者。對法論說。謂無明支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于有愚痴二與行為緣乃至生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名色等起。二與老死作緣。如是諸支皆有二業。其彼第二業。即此業用。上來所說三種緣是。及于各別生境中所有業者。即彼初業是。彼說老死亦有二業。一數令有情時分變異壞少減故。二數令有情壽命變異壞壽命故。此中唯說前支與後為緣故。無老死緣。不相違也。

    七釋經。此有故彼有等四句。初顯無作緣生。唯由有緣。果法得有。非緣有實作用能生果法。故言由未斷緣余得生義。二顯無常緣生。非無生法為因。小所生法。而得成立。後二顯勢用緣生義。謂第三雖復諸法無作。第四雖復諸法無常。然不隨一法為緣故。一切果生。以諸法功能差別故。作如是說或第一破作用緣生。第二破常住緣生。第三顯勢用緣生。第四破不平等緣生他作我受果失。

    八四句分別中。非必是支。泛說彼故。無明第二句。不說有覆無記別報業果者。略故。次第二句。不說有覆無記識亦爾或有是愛非受為緣。謂希求勝解脫及依善愛而舍余愛者。善法欲類。名希解脫愛及一切善愛厭舍貪愛者。非順愛受為緣故生。非愛俱時及先無受。無順愛受故。說非為緣。不相違也。理實此中應順後句。諸是愛者必緣受生。有受為緣而非是愛。謂後余支。

    九。無明及彼所起意行若有一分等者。其十二支。皆障正見正思惟等。今說勝障。但說無明及染意行。並意行有障正見等。身行語行。及色有一分。障正語等其正念正定以余有支為勝障者。謂除無明行全有一分。余九支一小分。障正念正定。今言余者。全說九支。此有二釋。一雲由前三支說正慧身及戒身故。余九支相從總名障正定等。理實唯應說愛取二。障離欲道正念正定。二雲定身者是心學。識支是心。名色六處生及老死。並有心體故障定身觸受二支是心所。有並名中色。及前五處。從識總說障正定身。愛取二支。障離欲道。正障定身。此說正見正思惟正精進。為慧學。正語正業正命。為戒學。正念正定。為定學。成唯識論。六波羅蜜與三學相攝中。或雲精進三攝遍策三故。或依初學為論。故雲精進唯戒。守護戒故。今依久成。以精進助成見勝故。唯慧身。正念順生正定支故。故定學攝。由念明記心專注故。

    十四唯雜染品者。謂無明愛取及識。心顛倒故。即識種子由業燻故。或第四是老死支。老死位中。不能修學。故與染名。識等五支。準生支說。此等六支。實非染淨。隨總別業果得因名。成唯識雲。三唯是染。煩惱性故。七唯不染。異熟果故。會此文雲。七分位中。容起染污。假說通二。余通二種。故此唯染說為四支者。或識或老死。假得染名。唯識據實。亦不相違。

    十一何等無明不有故中。有三種發起纏隨眠無明者。發起。謂發業無明。此通相應不共纏。謂潤生無明。多唯相應。此二俱現行。所燻成種名隨眠無明。由發行無明。以一切無明為根本故。此中通說潤生無明又行當有支。無明當愛取。故此通說又此三種發起為總。此中有二。謂纏隨眠。總別合論故名三種。發起之體相應不共。即四為三。此三總滅故。彼發行別無明滅。彼滅故行滅。此釋通說發一切行之無明。不爾者。潤生無明未滅。何故發行即滅又有三種。發起纏之隨眠無明。一能發起纏。二能發起相應。三能發起不共。此三皆纏。初纏是總。後二是別。故發此現行之隨眠無明有三。由此三隨眠無明滅故。彼現行無明滅。現行無明滅故行滅。

    又三。謂三界。三界之中發現纏之隨眠無明滅故。現無明滅。現無明滅故一切行滅。無明為首獨說三界。

    行中。于自相續中已作未滅者。謂意行又由意行故起身語行者。身語二行。由此三行故識有彼無故彼緣識亦無等者。謂種子識。以行為緣。行無故種識無。行若全無其識亦無。或此種子識全無故。現識亦無。

    何等受不有故愛不有乃至加行緣識道理者。問受是果。愛是煩惱。行是業。識是果。全不相似。雲何類同。答行與識。果業異故。異性相望。今受與愛果。或雖別異性。亦同故指無別。如從業生異熟。異熟生煩惱。為類同故義不相違。

    十二八門緣起相攝中。三門是彼所顯者。總也。于此三中。二是一分所顯謂內識生門自業所作門者。內識生門。識依根起。謂是諸識為體門自業所作門。業招異熟。有唯別報故言一分緣生有三。一自性緣生。謂第八異熟識。緣生自性故。二受用緣生。謂六識身。受用境故。三愛非愛道緣生。即十二支。其識生門。依根緣境。乍似受用緣生。自業作門。乍似自性緣生。一全即是愛非愛道。其外稼成熟。器世。諸食任持三並外器故。非緣生體。清淨威勢。與緣生相違。故亦不攝。雖解脫分善等名清淨門。與流轉為違害緣。又非順益故亦不攝。逆流轉義如緣起經。

    十三五過患者。一我見為本。因此所起三際斷常。並邪見為三。六十二見中。隨其所應。緣于三際。起常斷見及邪見。故第五即于此見。猛利堅執取之為勝。怖畏涅現在不得。即是見取。或是邪見五現涅論。此五過患。謂起四見。唯除戒取。

    十四九實三假者。謂後三。成唯識雲。已潤六支合為有故。即識等五三相位別。名生等故。下品名愛。上品名取。故皆是實。

    十五五唯一事。余非一事者。彼雲謂無明識觸受愛五。

    十六一是所知障因者。前說惑業苦攝十二支。已辨十二並煩惱障訖。佛地論雲。若一百二十八煩惱等。若所發業。若所得果。皆煩惱障。故此不問。唯問所知障。謂無明。無明為法執無記慧因故。名所知障因。理實所知障。與煩惱障。無明為因。唯識雲。彼實用此為所依故。今說發業無明迷理增故。彼俱有故。為智障因。亦不相違。又由此無明。發業招生故。後後所知障。展轉增生。無明是本。獨說為因十七五能生苦者。謂無明行愛取有為五胎藏苦者謂識等五種子故。

    十八前六及愛取有為因分等者。由受為果。發潤生惑。為因之位。說從觸生。兩際既殊。故獨名雜。又為果在當生。為因在種子。兩際既別。他生生他有異。余即不爾。皆純因果。依于本末辨因果故。

    十九謂前六支能生前果等者。愛非愛境界。謂順違境。緣此境受名之為果。由愛非愛境界為所緣緣。生能緣受。故受名果。謂前六支為因。能生此受果故。為受非境。而起前六。謂行與受為因。無明能發于因識名色。六處與受為依。觸能生于受。隨其所應故說能生。其愛取有三。能潤所潤為因。能生五趣體果。唯受一支。能生二果。謂現受種既被潤已。能生現行受。名生前果。行所引發種。生未來自體。名生後果。或前後剎那自類相生。名生初果。在種未潤。遠作引因。生當來世生及老死。名生後果。

    二十樂俱行除二所余等者。唯識言。十樂舍俱。受不與受共相應故。老死位中多分無樂及容舍故。十一苦俱。非受俱故。老死多苦。故說十一。其種子體。依當位俱。如有支等。種與種俱。皆如理思。俱謂俱有。

    二十一謂樂受俱行支及非受俱行支一分壞苦攝等者。彼雲。十一小分壞苦所攝。老死位中多無樂受。依樂立壞故不說之。此謂非受支俱行支其一分者。謂與樂受俱者。是依樂立壞。故言一分。十二小分。苦苦所攝。一切支中有苦受故。依苦受立苦苦。故言一分。十二全分。行苦所攝。諸有漏法。皆行苦故。依舍受說。十一小分。除老死支。前不苦不樂俱行。唯十。今加非受俱支。故言十一少分。如前實義。如是諸聖教中。隨彼相增所說不定。謂緣起經十地經二文有異。如唯識疏第八卷說。

    二十二無想天滅盡定無想定有色支可得等者。此依六識。說無非色支。隨轉薩婆多理門。非實理。彼宗亦說睡眠非無心故。無色界亦爾。依真實義。在有色界。諸支皆全。無色界中唯除現色。故前卷說。在無色界識依色種。

    二十三謂依上地支離下地支此但一分支。彼雲。上地行支能伏下地。即粗苦等六種行相。有求上生而起彼故。唯上地初起。非余。亦非行全。故言一分。

    二十四三染余二種等者。彼雲無明愛取。唯通不善有覆無記。即此三染。前第四門。說四雜染。今言三者。此實前假。義別故其不善中。通染及無覆無記。彼雲行唯善惡。有通善惡無覆無記。七分位中。亦起善染故名通二。此實無記。依五當生故無過失。

    二十五三界系中。欲界一切。上界一分等者。彼雲雖皆通三界。而有分有全。欲界有二性。無明行愛取。三性有。一業七果。上唯一性。無明行愛取二性有。一業七果。故言一分。

    二十六一切皆唯非學非無學等者。此以入聖後方成學。諸異生位皆非學故。前第九卷。學業者。謂若異生若非異生學相續中。所有善業。對法第四說。求解脫者所有善法。是有學義。此中依證勝學。亦不相違。唯識雲。聖者所起有漏善業。明為緣故。違有支故。非有支攝。由此應知。聖必不造感後有業。于後苦果不迷求故。雜修靜慮。資下故業。生淨居等。于理無違。即顯異生順解脫分。順決擇分。能感引果。皆有支攝。緣起經下卷雲。外法異生。四種無明為緣。生福非福及不動行。內法異生。若放逸者。彼除一種不共無明。所余無明。引發放逸為緣生行。內法異生。若不放逸勤修學者。及聖有學。三種無明。引發忘念。為非福緣。然此不能招三惡趣故。此非福。我不說為無明緣行。意顯不放逸異生。及聖非福。唯招人天別異熟果。不招惡趣總異熟果。既非行支。故不說此非福以無明支為緣。彼經又說。不共無明。內法異生雖不放逸而修學者。亦未能斷。諸聖有學應知永斷又不放逸內法異生。若造福行及不動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應善心之所引發。解脫為依。回向解脫。而引發故。雖于善趣感殊勝生。而非無明起增上緣。然能作彼斷增上緣。此顯異生見道已前。雖由三無明及不共種。發福不動。感人天趣總異熟果。不與無明為起勝緣。究竟滅故。非由三無明等親所引發。由彼種在。或遠能發故。亦不遮無明緣福不動行。但遮彼非福。以無明為緣。故彼經但說諸聖有學。不共無明已永斷故。不造新業。不說異生不共無明已不起故。不造新業。其善法欲後異生身善有漏支。墮流轉故。既非是學。故能感生。緣起支攝。

    二十七預流果斷一切一分無全斷者等者。成唯識雲。有義無明唯見所斷。要迷諦理能發行故。聖必不造後有業故。愛取二支唯修所斷。貪求當有而潤生故。九種命終心。俱生愛俱故。余九皆通見修所斷。此說一切預流斷者。依多分說。非愛取支亦見所斷。此師說取即愛增上。故唯修斷有義一切皆通二斷。乃至廣說。無明愛取三支。亦通見修所斷。然無明支。正發行者。唯見所斷。助者不定。愛取二支正潤生者。唯修所斷。助者不定。又染污法。自性應斷。非染污法。二義說斷。一離縛故。二不生故。說十二支通二斷者。如應當知。此言一切通十二支。言一分者。若依自性斷。三惡趣煩惱及業。若依不生。並彼諸果等。說預流斷。名為一分。

    上二十七門。第九分別緣起已。第十門攝諸經中。有十五門。

    一六種言說。順逆次第者。有漏無漏皆有順逆一分具分者。如涅經。有生婆羅門。說十一支。除生。機欲待故。雖亦一分。非此所說。此所說者。謂觀黑品。齊識退還。唯觀十支或名色入胎。唯觀九支。名一分支。若觀白品。十二並觀。具滅十二。並修彼滅道。名具分支。即此一分名為黑品。觀苦集故。即此具分名為白品。觀滅道故。雜染清淨則是觀心。故此不說。

    二由十種相應知緣起甚深者。無常義有六。苦義第七。空義第八。無我義第九。依勝義諦。諸法自性雖不可說。而言諸法自性可說為第十。前九依世俗諦。安立差別門。後一勝義諦。強施言說門。一雖自種力勝。亦待他緣。非自我作故。二雖他緣力勝。亦待因自種。非梵王等作故。

    三雖種及緣生。而種及緣。于此生事。無作無用。亦無運轉。非如勝論我能造作。以德句中法及非法。並業句義。助有實用。令果法運轉。亦非如薩婆多。有實作用。令果法轉。今無能作。亦無業用。果雖後生。而無實運轉。故雙非之。

    四有功能生。非是無因。

    五剎那剎那新新生起。非如數論轉變有果。

    六然似停住運動相現。非如正量部等一期生滅依苦義者。諸有漏法。性恆行苦。一味無異相。似有苦有樂等時。實無其樂。無苦間斷等故依空義者。因性離于勝論我作者。果性離于數論我受諸苦者。然似不離依無我義者。離我體相。空離我用。是二差別。緣起經下卷說。謂于苦諦離實我性名空。謂于苦諦非我相性名無我。對法第六說亦同經。所望有差不相違也。又此空義。離作受我體。無我義法體非我相。亦與彼同。此言無有我相者。無之言非故依勝義諦。緣起自性不可言說。今說緣起。故成第十依對法論有五甚深。謂因甚深等。與此不同。緣起下卷。說十五種甚深。初五與對法同。後十稍別。如彼經論說三法住智。是聞慧真實智。謂思修。異生如學而觀深義或法住智。異生聞慧。真實智。聖者三慧或法住智異性身智。真實智聖者身智。住教等法故。如實義而知故。是二差別四住者。以無倒文句。說此法性。能詮文句名為法住。故此法住以法性為因。故此法性名為法界。界是因義。或此文及般若等經。說彼真如名為法住。所詮從教名為法住。法住體故。要有法性方為教依。以體為因。以義名果五生若無者。謂種子生識等五支是無處無住生可是有者。謂現行生六識于現法中用名色為緣故者。識于生位假名色起故用為緣故于後法中用識為緣故者。當名色生必依識起。此說當現更互為緣。影顯現在名色依識。當來識起亦依名色所以者何下。故自征釋更互為緣。

    七觀黑品唯至識支等者。苦集二諦名為黑品。滅道兩諦名為白品。還滅品故轉者。更互為緣起義還者。觀心至識。卻還至老死。故名轉還。為滅道觀故言還滅。其觀如九十三及前卷釋。生死流轉識與名色。更互為緣。還滅品中。名色非是識還滅因。不由名色滅識支亦滅。俱由識滅名色必滅故。至識不還。更進觀行乃至無明。無明滅故行乃隨滅。故四十四智七十七智。其觀成立。無明已前無支因故。故亦不說四十八智等。

    八生者非有故者。謂非自作他作。若有自我作大梵等他作。便有生者故緣無作用故者。謂非俱作緣力所生故者。謂亦非無因生。對法雲。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亦不從共生。非不從二生。雖無作用緣。而有功能緣可得故非自生。破我作非他生。破大自在天等不平等因生非共生。破薩婆多等作用義非無因生者。破無因論。彼雲。若緣起理。非自非他。遣雙句者。猶為甚深。況總亡四句。是故緣起最極甚深。中論雲。諸法不自性。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彼解雲。自性空故不自生。緣性空故非他生。自他空故不共生。法若有體。可說有因無因。法性既空。何得說有有因無因。前三句破有因緣。第四句破無因緣。今者此宗不破因緣功能而生。但破作用自他等生及無因生。與彼不同。

    九有支是守養苦芽者。業有能養故。

    十有支如膏者。亦說業有。

    十一一切有支純大苦聚為後果故者。謂生老死名大苦聚。

    十二前七名有因法余互名有因苦者。能引所引俱是引因。當生老死名為有因。七支是彼因法故。生老死名有因苦。有前因故。愛取有三。鄰近此二。相從名苦。有前引因法故。對法雲。謂于因時有能引所引。于果時有能生所生。熟變名果。故愛取有亦立果名。果將熟變彼方起故。此亦如是。

    十三三支漏盡所顯者。謂無明愛取。是漏法故。斷此盡位。名斷漏所顯。若此三支斷時。余支緣盡。更不復生。名緣盡所顯。唯一受支。名受盡所顯。

    十四七十七智中。答文有三。一總答立智所由。二別顯諸智所由。後結成數為顯有因雜染智者。此為總答。謂觀諸支有其因法。謂如老死以生為因。乃至行支以無明為因。無明更無其因。故成七十七。緣此雜染之所起智。名雜染智或能緣智即是雜染又復為顯等者。有四又字。初又字。顯緣現在有二智。謂緣現在生而有老死。非不緣現在生而有老死。現在自身自己作故第二又字。顯緣過去老死有二智。謂緣過去生而有老死。非不緣過去生而有老死。觀于前際無始來老死皆以生為緣第三又字。顯緣未來老死有二智。謂緣未來生而有老死。非不緣未來生而有死老。未來雖未起。容有雜染還滅義故。今觀雜染故成二智。此三際中。初智觀果有因。顯其所由。此第二智。觀果有因非不決定。破外妄計。非不平等無因而生第四又字。顯觀支所不攝法。諸有漏慧遍知義故。即法住智。遍知三世緣起教法。名支不攝。以為第七智。前六真實智。合法住一真實六。故成七智。若依此義。聖者身中亦有法住智。異生身中亦有真實智。皆起七智觀故。余前十支亦然。故成七十七。

    十五四十四智文有二。初明智。後因釋識緣境。別顯第六意識能作智觀。隨在何界皆能觀察。行相通故。謂老死苦。老死集。老死滅。老死趣滅行。後十一支。皆作此觀。成四十四。異生在齊識退還前觀若生色無色界除其下地一切現前如在欲界者。此隨順理門。在上二界。不起下地一切諸識。如在欲界相似起上意識。一切無遮。長讀文勢義道亦遠。

    真實理門。上二界中。除在下地獨有之識。余三界意識皆得現前。潤生起故。既許二定以上。起初禪三識身。亦應許菩薩在色界中。起欲界鼻舌識。

    三雜染中。第二大段明能對除修六現觀者。如決擇分。唯識第九。對法十三。顯揚十六。攝論。及唯識疏。解體性增減諸門等義。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四

    時享保七年(壬寅)十月九日加點一校了

    沙門高範(六十八歲)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3冊No.1829瑜伽師地論略纂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五(論本第十一第十二)

    基撰

    一釋來意。十七地中。初之九地。明三乘境。分之為四。初二地是境體。一切皆以識為性故。次三地是境相。粗細異故。次二地是境用。定散二時起作用故。後二地是境位。有心無心二位別故。由體依相有其作用。位次別故。立九地境。境體二者易知難知。以為先後。境相三者。粗中細品以為先後。境用二者。勝品劣品以為先後。境位二者。顯時隱時以為先後。此下二地。明其境用。即以勝劣而為前後。是謂此地之來意也。

    二解地名三摩潿啻嗽頻紉>稍迫μ帷6 砸病4擻釁咼R輝迫潿唷J吐勱庋浴N絞ゥ 亍@氤戀艫繞降饒芤;蛞降取;蚴瞧降人 省C紉亍4司硐卵浴7怯謨縲囊瘓承浴S紗碩 任 諢斷舶怖炙省<匆勻褰獾紉R壞饒芤6降取H降確獎闥 省D芤閆降紉病Hυ頻取潿 埔迫Φ卮嗽頻瘸幀Hθ縝啊5厥淺忠濉>稍迫煉鏌病H迫ΣH住4嗽頻戎痢Hθ縝啊2H自浦痢>稍迫Π咸岫鏌病K腦僕匝苣恰4嗽憑猜恰>稍旗で徽病N逶浦識圄楨勸Ⅳ陝薅唷4嗽菩囊瘓承浴V識 菩摹t楨仍埔弧0Ⅳ陝拊憑場6 菩浴>稍埔恍穆砸病A粕菽λ4嗽浦掛病F 葡址 腫 A 小=獾瘸中囊瘓承隕菽λ白∫濉4酥蠲小F淶紉亍J陀腥狻H縭狄逭摺Mㄓ行奈隡悻隀斥晻}灰磺泄Φ隆5紉迤淅磽 省R磺猩ぐ喚苑譴說亍HΦ孛俊1鵓持械瘸忠皇Mㄉ鬩磺小S行奈恢行囊瘓承浴M ㄉぐ弧H縭吐壑興木浞直稹H恢罹 邸>褪イ 悼瘴拊傅取CΦ亍HΣH住M 懇磺杏行奈隡悻鳱堧}恢興卸ㄌ濉V罹 壑芯褪ゃNㄋ滴逑旨認嚶χ畽 C 戎痢>猜峭ㄓ行奈隡悻廗s┤蘼 H居氬蝗盡R郎 牡亍7怯嗟卮ΑH恢罹 邸>褪ゥ嗨瞪 賾行那寰還Φ隆C﹥猜恰P囊瘓承浴L寮吹瘸幀Mㄈ揪還省R孕囊瘓承允偷瘸幀9噬菽λㄓ行奈弧7俏隡悻隉@晃弧7遣瘓弧N ㄎ弧7巧 摹O址 腫 Nㄋ木猜歉盡7牆幀>晃蘼┬摹7巧 拔奚 S紗說紉Mㄉ鬩磺杏行奈銡aㄎ還Φ隆W芸磽 省F  孛病br />
    三出體性。釋有三師。相對四句皆廣如彼。此地之中。初結前生後以發論端。後依問答。答中有三。一頌標。二釋標。三廣解最後眾雜義。即入第五諸經宗要。其宗要中。釋下所列八解脫等諸法相經。其眾雜義。亦解諸經散雜眾義。俱釋經故。故成一門。于安立等門中。唯解靜慮。不解解脫等持等至。下宗要中方釋之故廣解有四。一總標。二安立。三作意及所緣。四釋經。三四合明故為四段。總標中有二。初標四門。後隨別釋。

    四靜慮別名。如前第五卷抄釋。廢立增減。如六十三。等持中有十一門。不釋第十一易故。又聲聞地方釋四修定。一為得現法樂住。二為得智見。三為得分別慧。四為得漏盡五聖智者。謂自體智。補特伽羅智。清淨智。果智。入出定相智聖五支者。現法樂住為四。依審觀緣起法。及為斷除余結縛為第五有因有具聖正者。正見正思惟語業命五。名有因。正見正精進正念三。名有具。此七支。與聖正三摩地為因故等至中有六門。八勝處十偏處因解解脫。已略解訖。更不釋之。決擇等中釋四無色。不異解脫故亦不解。

    安立門中。以五門分別。一安立等引地。二安立離生喜樂等。三安立蓋障。四安立支分。五安立別名。安立地中由此定等無悔歡喜安樂所引者。謂由持戒心便無悔。無悔故歡喜。歡喜故安樂。安樂故得定。故此等引非于欲界。亦非欲界。于法全無審正觀察。

    第二安立中有三。初引經標。次隨別釋。後世尊于無漏方便下。釋三摩地。與解脫前後妨難欲所引喜等。顯示所離。所證轉依無為名離故又于五法修習圓滿者。顯由轉依所生之法。歡喜俱以喜受為性。無悔所引。正深慶悅。立二差別。安樂俱以樂受為性。離諸粗重所引調暢。調暢所引二種樂果。立二差別。即前第五卷雲。離生喜樂。然此二受俱是適悅。皆由意生。總名為喜。故此但言說離生喜。不爾諸文便為乖角欲所引中。不說舍者。欲所引舍而非忻樂。厭惡欲故而非所斷。不善引舍不善性故。正是所斷。故說不同。

    歡者謂從本來清淨行者觀資糧地所修淨行等者。此中意說。加行道位方修等引。故住資糧方修淨行。持戒清淨生無悔等。或修定時前遠方便。要先戒淨名資糧地。非要入位方修等引。

    釋前後妨難中。有三經不同。一先說三摩地。後說解脫。二先說解脫。後說三摩地。三說二俱時。上來所引離五惡法。先說解脫修習五法。後說三摩地。當第二經。既此相違。故今解釋。此中根本定名三摩地。斷伏煩惱名為解脫。由無漏中多依根本地斷諸煩惱故。先說三摩地。後說解脫。非不依近分先斷煩惱。後得根本地。于有漏中。多依近分。以六作意先伏煩惱。以第七加行究竟果作意。入根本地故。亦有第七作意。在近分地為解脫道。後方得根本故。此中言由證加行究竟作意果煩惱斷已。方得根本三摩地故。不爾便違對法等說。第七作意在根本地。俱句之中。作意及定。俱是無漏解脫。俱斷煩惱種。謂加行究竟作意。在未至定。所引果作意。入根本定名三摩地中。此定俱時是解脫道。證無為解脫故。說三摩地與解脫俱。非加行究竟作意俱時之定。名三摩地及余無間道三摩地中等者。此說前方便在未至地。依根本地起無漏無間道。此二所引解脫道。俱三摩地中。此能斷惑名解脫俱。非謂前二有漏作意能伏惑者。名余無間道。此不與三摩地俱所引解脫道。亦不入根本地故。有漏無漏皆言方便者。未得無學果滿名為方便。以說斷惑為解脫故。說初離生喜。余定生等則可知矣或此俱句。即未至地無間道。名三摩地。此能解脫障故。名為解脫。與前三摩地及解脫。體不同。以為俱句。所望別故。

    安立蓋障中有二。初明蓋相。後明蓋食。蓋相有二。初標列。後別釋賦了 吒侵小3醣鶚拖唷︰蠛狹ぐ 撬傘2皇馗諾取H縞諾廝敵募 諒浴H縹ㄊ端到て狹 侵小3醵創問汀︰蠼岢上嗨成宓艟俁褡韝侵小3醣鶚投唷︰蠼て狹 撬傘K芍杏卸創巍3踅餼閽登資艫卻λ 省︰狹 桓恰︰蠼廡邢 嗨乒屎狹 恰G氨鸞舛褡饗嘀杏腥薄3踉謁資蔽冶競臥瞪儺﹞黽業日摺3醭黽沂被蛞蜃紡釵羲 日摺3黽液笫苯廡邢 嗨莆囊嚶腥摹br />
    于應作事乃至非作返作。釋初二時。悔應作不應作非作返作。皆通在俗初出家故次除先追悔所生惡作。及生惡作差別。第二釋前出家後時所起惡作除先追悔所生惡作等者。除在俗時所起惡作此惡作纏猶未能舍者。初出家時所起惡作。猶未能舍次後復生憂戀惡作者。念昔曾經戲笑等事所生起故。此又出家以後一種惡作差別。上來二種攝前三時所有惡作。在俗惡作其處可起。與掉舉境界可同。出家初起惡作行相不應起。故名非處惡作。故論第三總結之雲。次前所生非處惡作。及出家後時所起惡作。雖與掉舉處所不等。然相相似。非但同境。惡作憂戀與掉合立。其出家後二境不同。悔亦憂戀故合立蓋。非掉舉體不遍染心。然行相增。此時非有。說處不等。故與唯識理不相違。

    疑中。于師者佛僧二寶。于法者理。學者行。誨者教。證者果。即教理行果四法寶也。由于三寶懷疑惑故。不能趣入勇猛方便道諦。及正斷寂靜滅諦或方便者加行道。正斷者道諦。寂靜者滅諦也下明食非食。食者資長義。增生蓋緣。非食者斷滅蓋法若能于此遠離染心等者。唯舉淨妙相之所以也九惱事者。如五十八說法光明者謂如有一隨其所受所思所觸者。聞思修慧如次配之觀察諸法。通上三慧也又證觀察能治賦了 吆陂者。證謂修法慧。謂于定中觸會名證。由法光明。聞思等慧。除痴及疑。在于修位能除睡眠。以能顯了諸法性故。名法光明以為非食㗛者。謂如有一或因開論或因合論等者。顯說話名開論。隱密約喻說話。合之令解名合說。開口而笑名現齒。喉中出聲名啞啞九種住心者。如第三十卷聲聞地對法第十等釋有緣緣起者。有緣謂果法。緣起謂因法。

    第四安立支分中有三。初依地立數。次明廢立。後問等辨。合以七門分別一釋名。支謂支分。如覺道支。薩婆多說。定是靜慮。亦靜慮支。余是靜慮支。非靜慮。如實義者。如四支軍。各對治故。舍念知三。依于定位。同能除障。名內等淨。淨諸障故。余名可解二出體。數雖十八體唯有七。一尋。二伺。三受。四定。五舍。六念。七慧。初二定樂即樂受故。非是輕安。遍行一謂受。別境三謂念定慧。善有一。謂舍。不定二。謂尋伺。由內等淨。六十三說即舍念正知。故數唯七更無增減三地種類別。唯淨無漏具此支分。非染污定。染污定中。俱舍二十八雲。初染定無喜樂。非離煩惱而得生故。第二染定無內等淨。彼為煩惱所擾亂故。第三染定無正念慧。彼為染樂所迷亂故。第四染中無舍念淨。彼為煩惱所染污故。今亦可然四依地。其未至定初二靜慮。俱除其樂余可具有。或唯依根本。定慧均故。對法論說。諸無色中不立支分。以奢摩他一味性故五斷障別。初三靜慮所各五除二。四靜慮所除各四六五四支分增減所由。初靜慮中無念知舍。第二定中名內等淨。第四靜慮標清淨名。皆如六十三釋。第四靜慮不立正知者。不苦樂受所映奪故。明利鈍性相違故問二定喜動踴起惑能障名內淨。四定舍受鈍既障正知。亦不淨。答二定由喜生煩惱。通令障三名內淨。四定舍受唯障慧。不障舍念。名清淨。舍受行相鈍。障明利慧。故第四定不立正知。非由起惑障舍念故。說二清淨七廢立中。六十三及對法並十地經。皆有三尋伺為對治喜樂。為利益定為所依。此中說四尋伺為取所緣者。觀隨應境。為能對除。定為所依。喜領所得。樂除粗重。適悅心受名喜。能怡悅身即名為樂。粗重在身。樂生彼滅。名之為除。非除下惑。除下惑者唯尋伺故。即顯諸處說利益。支有二義。一領所得境。二除粗重障。第三四定以領所得。即除粗重更無別體。具二能故。適悅諸根舍粗重故恩謂恩德。即此諸支。于修定者皆有恩故。六十三中有多復次。

    第五解安立別名中。有五名。一增上心。二現法樂住。三彼分涅。四差別涅。五出諸受事文分為四。第三第四合分別故。增上心者定體名心。能攝心故。或所依名心。定能攝心。心之增上名增上心現法樂住中。初解樂。次解現法。後解無色不名所由領受喜樂者。謂喜樂受安樂者。輕安樂舍樂者。舍受樂。順悅身心皆名為樂身心樂者。所怡悅樂樂住者。六十三說。系心于內不流散故。住能引樂名為樂住。由此菩薩地言。有漏樂者三界所系。無漏樂者是不系攝。今依身心俱有四樂。喜樂喜樂安樂舍樂故。四靜慮得樂住名。欲界無後二。無色無初二。故雖樂現前。不名為樂住又喜樂初二禪樂。安樂是第三禪樂。舍樂是第四禪樂。身心樂者。簡無色界非樂住所以阿練若芻便生譏論言我今問彼超色無色寂靜解脫而不能記等者。此意說言。無色定名超色。無漏定名超無色。此二名為現法樂住寂靜解脫。故今為說無色界定非為樂住。色四靜慮名寂靜解脫。是現法樂住。現行煩惱一分斷故。種子未斷。後還退生。非決定故。名彼分涅。設無漏靜慮及未定。從此亦名彼分涅。又是有為。非無為究竟涅。名差別涅。

    又一分斷故。淨定及一分無漏。折伏煩惱。名彼分涅。斷惑無漏。非無為故名非決定。是彼分涅又非斷性。證非擇滅。能證靜慮。亦名彼分涅。真涅名此分涅。假涅名彼分。彼分是種類相似義。彼假種類。而真相似。名彼分涅。亦涅之差別。名差別涅。

    第四解釋第五出諸受事中有四。初標四。一出引經證成。二與五順出離界展轉相攝。三因釋六出離界經。四釋離諸過失名出離依。

    初中有三。初標四出離。次解出離經。後問答辨。出離有三義。一不行義。二滅粗重義。三離染義。初定離憂。有此三義。二定離苦。唯有滅粗重義。染初已舍後猶行故。後之三離。具粗重滅及離染義。無相離舍。要無學位。余位分離不得離名。

    解出離經中有二。初解離憂經。後例離余經。如是于余隨應當知文是也初文有四雲何知序者。序謂根由能發根者。謂根境等無知種子者。以無知人多起憂故。此皆名序。設非染憂。亦說由痴起又煩惱種子。皆能起憂。無知為本。但說彼種。由此不善憂根之性。由痴被損。離欲便舍。余亦隨無。無知滅故。設有分別而非俱生。離欲亦舍。俱生憂根伴類舍故。

    問答中有三。初諸根相。次明苦根。後釋無相初靜慮中苦根粗重猶未斷者。由諸憂根無知等引。彼離染時一切不行。粗重亦舍。設于無上法希慕愁戚。亦無知引。故離欲舍。由諸苦根有不由痴引。離欲猶行故。彼粗重無堪任性。二定方滅問苦根離欲起粗重。二禪滅喜樂離下舍。粗重上地除。答苦根所依及尋伺初定有故。二禪滅。喜樂所依無別引。離染之時粗重亡若初靜慮已斷苦根是則行者入初靜慮及第二時受所作住差別應無等者。此意說言。初定滅憂。二定滅苦。由此雖有現法樂住。遂成差別。若初定中已滅苦者。二定無別現法樂住。應無差別。經說靜慮出受差別住成差別故。又此斷受有差別故。初定尋伺不寂靜。粗重不斷滅。二定中寂靜。粗重方斷滅。若初定中。苦根已斷。此別應無又無相等者。謂無學人所入空定。名無相心定。有漏舍種子。為煩惱縛。假名隨眠。名為粗重。入此定中說之為斷。現行無漏舍假名現纏。在定猶起。非彼諸受為煩惱染。得有隨眠。即此隨眠說名粗重。非無漏受而無種子。喜根樂根及此舍根。但說依上地者。以地增故非余。

    第二與五順出離界。展轉相攝文有三。初牒釋出離言。次釋妨難。三雜釋經由欲恚害出離即說乃至樂根出離者。欲恚害三。尋是所出離不淨慈悲。名能出離。由此三觀隨其所應。通四定有。故離四受即三出離。由色出離即說第四靜慮舍根出離者。此得空處定離色界欲故。即是第四定舍根出離由薩迦耶滅者。即無相心定。離三界染。最後盡時說無色界舍根出離。此後二種合名出離舍根順出離言有何等義等者。此中意說。凡夫有學學觀出離。非離出離。今作五觀是無學人。已能出離名順出離。果順于因出離觀故。不說凡夫有學。由作此觀出離于彼。為已出離三界欲。得無相心定。為薩迦耶滅者。說此界故彼諸出離雖復同時者。正除害時。約修對治有差別者。依別行相及前方便位此上唯有一類對除者。第四定舍。離色染除。唯觀于空一類對治。無色界舍。于四蘊身。別修空觀一類對治。不同前三。加行別修行相有異。雖一時斷別建立三。後二不然故無差別雲何猛利見等者。釋經中。有二十八句。初十三句離欲方便道。後與此相違下十五句。正離欲道。此經意顯。由前加行離欲道。阿羅漢身。染愛不行。眾惑不起。如紅蓮花水滴不著。故作五觀名順出離初十三句中。初八句不著欲觀。後五句厭于欲觀謂由觀察作意。是總句。下二作意。是別句。為欲審察煩惱斷與未斷。復更作意。觀察彼生隨順淨相。是七作意中。觀察作意相。于後對治作意觀察。名于勝事作意。數數觀察進修對治。名猛利功用作意。故此說離三界染前方便道故。說觀察作意。是加行究竟作意加行道故。由此不說了相作意等。以離欲界欲。復三界加行道。是觀察作意。義準別離三界欲。有三無間道故。觀察作意是離無色染。前加行道。今說羅漢究竟離欲。作五種觀故。準此後文正斷道中。釋其心善逝。雲隨住加行究竟作意時。正斷諸惑。當得究竟心妙住道。其名為善逝雲何善修謂善修習余作意故當知此說斷位及斷方便道位者謂善修習此加行究竟作意無間道斷位。及善修前觀察作意等斷方便道位。解。離現行。脫。離相縛。離系。離隨眠。是三差別。此三斷故粗重隨滅從諸欲緣所生諸漏除欲貪者。前方便中。已遍厭故。所以除之損匱者。生惡趣名損。乏善果名匱于彼解脫超出離系如前次第者。解脫纏名超。解脫所緣名出。解脫隨眠名離系謂依將得正得隨念諸欲境等者。即未來現在過去。如其次第諸欲境界也。

    三因釋六出離界經文。有其四。初引證經釋。次明別除行相。三釋妨難。四釋五六界差別是故慈等于恚害等非正對治者。顯初修行猶起我慢。疑惑未除。為令折伏。舍諸邪執。建立此界。

    別除行相中有二。初約三類別除。後約六行別除觀察究竟正道理故建立第六者。但有因果諦實所執我空。名正道理。觀察此故慢疑便滅。一恚二害三嫉四痴貪恚。菩薩地說。如次是慈悲喜舍四種對治。今言喜除不樂。即是嫉也舍除貪恚不說痴者。以愛憎境非平等故。俱于此中而起舍行。但說除二中境順舍。略而不說實亦除痴若離我慢于自解脫者。不執我慢離慢執轉。名為解脫。于所證諦寶等中。便無疑惑。

    釋妨難雲此諸出離定能出離一切恚等者。謂有難言。修慈等六。定離恚等六種所除。何故前說是故慈等于恚害等非正斷除。今釋之雲。此諸出離。修習滿位。定能出離一切恚等。前方便時。不善修故。恚等過失容可現行。由此前言非正對除初之四種天住所攝等者。慈悲二種。通依禪修。名為天住。別依無量修。名為梵住。

    第四釋離諸過失名出離依中有三初標出離依有四種。二隨別釋行相所由。三結四種四時得失第二文有二。初標因四人有別建立四種。後廣釋行相因其諂詐說法是依非數取趣等者。有諂詐者計師為勝。睹相威儀遂便依學。今令依法不依于人。要與彼論。分別決擇自方證知。非近于人而便證知。

    即于此中復有差別者。重釋前依。佛順世俗有二種言辭。一人。二法。今令依法不依于人。不可聞佛隨人之言。便亦依人。佛順世俗言辭。不應依執故法又二種下。釋第二依。因順世間。說于文字。以詮義理。不應但聞順世文字。即為究竟。故令依義佛所說經或有了義等者。釋第三依。雖令依義。不得隨自見取之為勝故。依了義經。了義四重如章中釋世尊或時宣說依趣等者。釋第四依。人天因說識。涅因說智。了義經中為初修說識。為久修說智。有聞初修便執為極。今為遮此故說依智。取究竟故。

    第三結中略依四時失不失故者。得法時。依法智生。不依于人。任持時義。可文持。非文義持陀羅尼故。觀察義時。依了義非不了義。疑智生故法隨法行時。法謂滅諦。隨法謂道諦。修出離道時。依智不識。此上四依。從初行至後行。從粗修習至細修習。究竟成滿。如是次第。

    復次已說安立當知于此等者。前頌五門雲。總標與安立作意相差別。攝諸經宗要最後眾雜義。已解總標安立。下第三段。合釋作意及相二門。此中所緣。即是相故。文分為三。初標起。次別釋。後通辨。此初也。

    別釋中。初釋作意。後釋所緣。初中有三。初標列七作意。四十作意名。次別釋四十作意行相。後以七作意。與四十作意相攝。七作意相。如下三十三卷。三復次廣釋其相。並與四對治相攝。對法第九亦爾。第二十八二十九。說七作意與四作意。三種瑜伽等相攝。皆廣如彼。恐繁不述。

    四十作意為十二類。一初二教義。二四念住。三二假實。四凡聖三類。五斷初中後三類。六觀止二類。七有空二類。八六類修證離染。九四道。十四位修。十一四類慧定。離障而得自在。十二四類三乘因果。所有作意。初四類為一通因。後八類唯在有學無學。為一別因。此作意體即遍行數。修定慧時。作意用增故。對法說作意增長利益者。謂善順奢摩他。毗缽舍那故。然今此中。修定之時作意最勝。對法亦言。作意者謂于一境持心令住故。于等引地。明四十作意。雖此作意通定及散。多分依彼定位修故緣法。謂聞慧緣義。謂思修者。各依多緣非境唯爾。聞少緣義修亦緣教故勝解作意者。對法第十一雲。一向世間作意真實作意者。對法雲。一向出世間。及此後所得作意。即本智後智。此中所言以自相共相思惟諸法者。即後得智。緣真如理是根本智遍知作意。遠加行道正斷作意。近加行道。及無間道已斷作意。謂余二道有分別無分別影像作意者。分別體境。即三界心心所。以分別名攝三界法。五法之中。相名分別之分別也。此二作意。境體是一。觀止別故分為二種也。對法第十一說。有分別影像所緣者。謂勝解作意定慧所緣境。無分別影像所緣者。謂真實作意定慧所緣境。彼依有漏作意止觀。名有分別影像。體是虛妄分別故。無漏止觀名無分別影像。體非虛妄故。此中依所緣境。名分別體。能緣止觀。分成二種。故不相違事邊際。所作成辨。與對法及下二十六相違。至彼當釋事邊際所緣作意。所作成辨所緣作意者。此有兩釋。一釋同對法。謂初是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盡所有性。謂蘊界處諸法體事。唯爾所故。如所有性。謂四聖諦十六行真如。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法無我。涅寂靜。空無願無相。此唯諦理。或以諦門。或以行門。或以諸法扈捺 擰;蛞越饌衙擰S誶霸探鞜ΑR砸で畋稹A酥 覽懟C縊行浴K 刪吞寮醋 饋<聰猿跆濉> 行浴N 蟺彌恰H縊行浴M 競籩恰K 刪汀<雌刑崮二種轉依。此中事邊際所緣。身受心法。即盡所有及如所有。所作成辨。即二轉依謂我思惟如此如此。是後得智緣法自性若我思惟如是如是者。是後得智緣法差別當有如此如此。是根本智證自性當辨如是如是者。是無分別智證差別。雖真如性非法差別。由加行作二別行。正智隨印證之。亦說為二或我思惟如此如此。謂後得智因若我思惟如是如是。本智因當有如此如此。是後智果當辨如是如是。是本智果。此上總顯菩提轉依。清淨所緣是涅轉依。此解雖順對法。不順下與七種相攝第二解雲。此與對法所望不同。事邊際者。謂緣現在身受心法事理邊際所作成辨者。謂現所作當辨事理。此有三釋。一雲。我思惟如此如此者。是散心所緣若我思惟如是如是者。是定心所緣。由作此散心思故。究竟當有如此如此決斷果遂。作是定心思故。究竟當辨決斷果遂二雲思惟如此如此者。是緣本質相。由此思故。當有如此如此決斷果遂若我思惟如是如是者。是緣影像相。由此思故。當辨如是如是決斷果遂三雲謂我思惟如此如此者。是緣法自性。由此思故。當有如此如此決斷果遂若我思惟如是如是者。是緣法差別義。由此思故。當辨如是如是決斷果遂此上總顯有為成辨。雖違對法。與下七相攝文相順。及緣清淨所緣作意者。此有二釋。一雲緣真如作意。二雲緣此無漏作意。以為所緣故。雲緣清淨所緣作意也勝解思擇作意者。謂最初思擇諸法者。此是思慧奢摩他而為上首者。依等引位勝解思擇寂靜作意謂最初安心于內者。此思慧位等持安心毗缽奢那而為上首者。謂修慧位所修等引由勝解思擇作意故淨修智見者。慧為方便。慧成滿故由寂靜作意故生長輕安者。定為方便定成滿故一分具分修作意故于諸蓋中心得解脫由無間殷重作意故于諸結中心得解脫者。五蓋九結。實通現種。現行相增。今偏說為蓋。種子難斷。相沉細故。今偏說為結。故說別斷對治作意。攝無間解脫道順清淨及觀察。近邊二勝進道。或清淨智。非四道攝六隨念者。謂念佛法等。如菩薩地說自然運轉作意者謂于四時一得作意時者。下相攝中。謂得第六第七作意時。離第九品染。無間解脫道二正入已入根本定時。此前二時。是見道前方便三修現觀時。由前方便。得入見道及與修道。修于現觀第四時者。阿羅漢位正得。謂無間道已得。謂解脫道。

    第三七作意與四十作意相攝。于中合以五門分別一先辨七作意相。了相作意。能了下地粗相。上地靜相。此初作意。聞思猶雜。自此已後一向修相。數數思惟此粗靜相。數起勝解。名勝解意。由習此故。初斷道生。彼俱作意。名遠離作意。故諸上品煩惱。及粗重。皆悉已斷次復欣樂上斷。見上斷功德。已觸少分遠離喜樂。為除該摺8詞尷熬裁鈄饕狻R栽悶湫摹C 腫饕狻H縭切姓摺7獎閔破貳K食止省A鈑縵抵釁匪恪7襯詹浮2桓聰中幸虼宋 蟛旆襯斬嫌胛炊稀8錘饕夤鄄 1松嫠塵蠶唷C鄄熳饕餿縭切姓摺J鄄 =薅災巍N 鈑繅磺蟹襯鍘S讜菔奔洹5美胂倒省4碩災蔚老嚶ψ饕狻J淺蹙猜親詈蠹有泄省C有芯烤棺饕狻S紗擻縵縷販襯鍘R磺脅恍寫喲宋藜渲イ黴咀畛蹙猜恰W畛蹙猜薔閾凶饕狻C有芯烤構饕狻4酥卸仙掀坊蟺饋3跗鵡壓省6饕 ﹤有小6蝦笙縷貳5羋嗄選7淺跣薰省R蛔饕 ﹤有小G捌肺藜洹?捎瀉篤芳有幸騫省6現腥貳2凰導有小︰篤肺藜洹?捎星捌方饌訓酪濉2凰刀杴傲R嚶薪饌訓饋6蝦筧貳5羋 竟省K檔諂咦饕狻N﹦饌訓饋9閎綞苑 誥擰O碌諶 怠4似咦饕狻A訟嘁恢幀Mㄎ判 邸S嗔ㄐ蕖A訟嘧饕狻I閽搗ㄗ饕夤省T搗ㄗ饕狻J俏嘔酃視秩 怠=允巧系毓什煌ㄋ肌S幸邐ㄊ切 邸H懷跤濤 潘技湓印L宸俏潘肌H 怠R猿蹙猜嵌 S釁咧腫饕狻D酥練竅敕欠竅氪Χ 5敝 饔釁咧腫饕狻N奚 韁小N尬嘔酃省R嚳俏吹黴鏡亍3跫雌鷂嘔酃省br />
    二漏無漏分別。第八十說。皆通有漏無漏。

    三有學等三分別。初及第七通三種。余五唯初二。如次下相攝中說。

    四四道分別。初二及第五。通加行勝進道。遠離作意。唯無間道。攝樂作意。通四道。加行究竟作意。通無間勝進道。第七作意。唯解脫道。此依二乘修習四道。後品所有加行無間等。皆前品勝進道故。菩薩不然。剎那剎那容具四故。義準應知。今依通離諸地了相勝解。故通勝進。引生無間。觀察作意。亦通加行。後品無間。是前品勝進故。說第六亦通勝進。通依九地辨七作意。實義如是。六十二說了相勝解加行道攝。遠離及加行究竟作意。無間道攝。攝樂作意。四種道攝。觀察作意。勝進道攝者。此依初離欲染。別離上染。加行道說。依容預勝進。不說後品無間。是前勝進道。故加行究竟作意。唯無間。觀察作意。依斷中品進修道。說唯勝進道。不說已後為加行道。亦不相違。第七作意。為解脫道義準可知。故論不說。

    五次三瑜伽師相攝。一初習業。二已習行。三度作意。初習業有二種。一于作意初習業者。安住一緣。勤修作意。乃至未得。所修作意。未能觸證心一境性。二淨煩惱初習業者。謂已證得所修作意。于諸煩惱。欲淨其心。正勤修習。了相作意。已習行瑜伽師者。謂中五作意。已善修習。度作意瑜伽師者。謂住第七作意。超過加行方便所修住修果故。唯此三瑜伽師。二十八又說。順解脫分。名初習業。順決擇分。名已習行。諦現觀後。名度作意。即顯了相在解脫。次五作意。在順決擇。第七作意。在諦現觀後。若作此說。便以四十作意中有學等三。相攝文。違七種作意。皆通有學。初及第七。亦通無學。由此故知。三瑜伽師。別依位配。與七作意相攝義殊。兩門自別。不可以三瑜伽師。與七作意相攝。便顯七作意三位亦然。不可于此浪生分別。然三瑜伽師。二十八中。總配七作意。不依三位配七作意。如在非學非無學。具七作意。在有學位資糧道。有具七作意。先依世間道。進離染故。亦有資糧道。不修七作意。不修定故。加行道中。方具七作意。進離欲界九品染故。得現觀後。亦起七作意。進離上地染故。

    辨七作意已。當辨四十作意相攝了相攝緣法緣義者。此有二釋。一雲。了相通聞修慧。故攝二種。一雲。了相唯修慧。此說初起修亦緣于法。故說攝二。前說緣法。唯是聞慧。此說通修慧。前狹後寬。不相違也了相勝解究竟果三通攝勝解真實作意者。了相通在初修。及無學一切初修。多唯勝解。無學等修。多是真實。勝解既為近加行道。理通假實。究竟果作意。在根本地中。一切時位假實理通觀察作意唯攝勝解者。是中三品勝進道故。初假解修。不說通實。為後加行理亦通真余三作意唯攝真實者。為無間道多觀真故此就前門就余門者當知隨應者。此就前說七作意相與二相攝。就余別義。了相多唯勝解。初起修故。究竟果唯真實。解脫道故。觀察作意。通勝解真實。能為勝進加行道故。余四如前。故說就余門當知隨應。不說七種皆與前別也二種作意亦攝無學作意者。此依得果已數生厭離。故有了相。依斷煩惱道。說中五作意。無學已無。故不說有觀察攝遍智者。觀察亦通加行道故觀察作意雖攝有分別者。勝進道中。多起慧故。由此偏說。非無二分別。所作成辨。所緣作意若就初門遍一切攝者。此依初思惟如此如此。乃至當辨如是如是。依修有為果。所成辨故。通七所攝就第二門唯加行究竟果攝者。謂前第二緣清淨所緣作意。唯在佛果無為轉。依究竟辨故最初勝解思擇作意皆所不攝者。此依最初思擇諸法。唯散心故。此唯思慧。故非七收若最初寂靜乃至當知亦爾者。最初寂靜。即思慧位等持安心故。同最初勝解思擇。七所不攝前六作意通攝一分具分修等者。有慧解脫。修慧非定。異生得根本定。未必修慧。究竟果作意。據勝者說。攝具分修。其俱解脫。修具分故隨順作意初二所攝等者。隨順作意。厭壞所緣故。初二攝。對治作意。為無間道故。攝遠離加行究竟。及攝樂一分。攝樂作意。通四道故順清淨作意唯攝樂一分者。是勝進道故。觀察作意。雖亦攝之。既合是勝進道。相易知故不說。

    此就斷對治說若就所余隨應當知者。此有二釋一雲。唯釋順觀察斷。未斷作意。唯觀察作意攝所由。依前中品斷對治勝進道說。若就所余。後無間道之加行故。亦是了相勝解攝樂三攝。若就下品斷對治說。亦加行究竟果作意所攝。故雲隨應二雲。通說前四作意。前來所攝。就別斷三品。斷對治增上義說。依余具義。隨順作意。初二及攝樂觀察攝觀察。亦通後加行故。順清淨亦觀察所攝。順觀察斷。與未斷作意。亦通攝樂加行究竟果。攝義如前說。故言隨應力勵作意皆不攝者。散思慧故有間有功用運轉作意乃至攝樂作意所攝者。有間作意。二十八。說了相所攝。聞思間故有功用作意者。二十八。說次五所攝。皆起功用故。此中以攝樂作意通勝進道。故略不說。觀察勝進同故。以加行究竟作意。能得自然運轉故。名自然運轉。非當時已能自然運轉。二十八。說唯加行果名無功用運轉故。二十八中。有功用名無間。對前有間故。自然轉名無功用。對前勢力者有功用故思擇作意了相攝者。依初修門。多起慧故。非余不攝內攝作意勝解所攝者。依創無間內緣之門。非余不攝清淨作意觀察攝者。審察煩惱斷與未斷。順淨障故。非實彼攝。非正無間道故廣大作意皆所不攝者。無住涅。悲智建立。二利廣行。非七攝故。七唯自利非廣行故初遍行作意究竟果攝者。前遍行中有二。初謂佛世尊第二一切攝者。謂諸菩薩。遍二乘修。有自利故了相作意他所建立作意攝者乃至定為其緣者。一雲。了相通聞修故。他所建立攝。二雲。雖唯修慧為性。然亦外緣教生故。他所建立攝。

    第二別明所緣差別中分二。初以緣即相。第二別明相。以此所緣是諸作意境。所以即相。俱定等境故。

    別明相中。初明四相。後明三十二相所緣相者謂所知事分別體相。分別體是能緣心心所。分別相是所緣相分。定心以此見及相分。為所緣故因緣相者謂定資糧。謂無悔歡喜安樂等因不守根門等四者。謂如前說。一不守根門。二食不知量。三初夜後夜不常寤悟。勤修觀行。四不正知住。下聲聞地廣說沉掉亂相如名。即彼著相。體是無明為性。或是愛性。或見疑等一切煩惱性。

    三十二相中有二。初別明三十二相。後與四相相即雲何所依相謂分別體相。謂見分相分如次配之雲何心起相等者。此有二相。一一切心起相。即次前說作意是一相。一切心生。由作意故。二第八心起相。謂十二支中心。緣于行。亦緣名色生故雲何自相相謂自類自相者。謂五蘊。類各別自相者。謂一一蘊。眼等自相別故此中已出離于斷不修方便者觀有貪等者。諸出家者名已出離。此有二類。一類不修涅方便者。觀有貪無貪有無有痴無痴等。一類修涅方便者。觀略心廣心下心舉心。乃至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是不染污相。前三對觀。非必順出世故。後七對順出世故。或順定名修方便。不順定不修方便。非必出世又釋不修方便者。謂無學人已得出離。更不修方便故。但觀有貪等三對心。若修方便者。謂有學人。觀略下等七對心。順無學出離故雲何光明相謂如有一于暗對除或法光明者。前蓋食中。說有三光明。此即初二住觀于坐等者。未來名坐。現在名住。從未來坐起立住故。即此現在。亦名為坐。過去名臥。坐方臥故。過去息滅。故立臥名雲何入定相謂由因緣等者。前四相中。除應遠離相。此之三相。順入定故雲何出定相謂分別體所不攝不定地相。雖定心散心體通分別。此散心體。定所不攝。不定地相。名出定相。或分別體。是無漏定所不攝。不定地相名出定相雲何引發相謂能引發略諸廣博文句義通。此是聖自在通。以智言音自在。攝諸廣博文句。入一字中。以此一字。攝無量文句義。此通依定引發。名引發相。乃至引發一切功德也。

    第十二卷

    釋作意所緣中。自下第三通辨。文有其七。一修作意所由。二四緣入等至。三四無記根。四味淨定等差別。五四分定異。六次第超越入出。七燻修差別。

    又即修習此作意時。厭壞所緣是加行道。舍諸煩惱是無間道。任持斷滅是解脫道。令諸煩惱遠離相續。是勝進道。

    四因緣入等至中。文分為三。標釋結成。愛上靜慮等。四無記根四人得定起。此四種非必一人具能起四。愛即貪數。見謂見取。慢即我慢。疑即痴疑。此中先聞而起。是未得定先起四根。不是唯無記性。欲界通不善故或得定已後起四種。方是無記。

    見上靜慮中如是入已能自憶念過去多劫遂生是見等者。由得定已。起四全常見。總緣世間非但約定。故非見上靜慮所攝。執此見不舍名為見取。然此文中。唯說能得淨。不說體殊勝。實遂難顯之。為勝易故。定等是常見。所依蘊故。亦見取境。此中愛緣上地。唯識具釋。未得定前我慢。緣此地生。同地而執。總緣五蘊。而方能故。得定後慢。緣彼地起。亦同地故。無別緣我慢。緣他地生。總緣者可爾。如唯識說。其疑一法。觀其文勢。唯修出世者起。緣聖諦疑故。據勝者說。理通余有。于余勝定。亦起疑故。未得定前性。通不善。若得定已後名無記根。是定煩惱。為根本故。起生煩惱愛味定。有二義。一通未至有。準上了相。既通聞慧。未至地散心。何妨染心未至地有。要得根本定。得自在已方起現前。二雲未至地無染。了相亦非通聞慧。如唯識疏解其所愛味當言已出其能愛味當言正入者。所愛味定是淨定。已入過去。出于現在。其能愛味染污定心。在現在故。當言正入。此唯愛數深取所緣順退分定謂有鈍根順住分定謂有中根或利根性等者。此中但依四人成四。故此說根。非依一人而成四種。下第十三。說四撿行。經說依一人次第修故。道理亦有上根而下修退。亦有下根上修不退。其退分定。退其住分定。而染心相入出。既不勝進。亦不退下順勝分定。定約別人。修定是利根。不與染心而相入出。第四亦爾順決擇分定。能生無漏。非勝分定。第十三說。四檢行經中。順勝分定。非退非住。唯是勝進。非趣決擇。故決擇即分。名決擇分。分是支義類義。

    此四種定。一辨行相。如文二辨性。唯有漏善三依地。通色無色。有頂亦能生無漏心故。然以義準。非上七近分。有第四分。不見與無漏心相入出故。初起不然。後起可得。故皆有四分。無文遮故四初能生二。自及住分。住分生三。除第四。第三亦生三。除退分。第四生一。謂自類五顯類異。順退分順煩惱。住分順自地。順勝分順上地。順決擇分順無漏六依起。下界起四。上二界唯三。無初。以不退故。

    無間入等至中。漏無漏純雜三種。皆有四類。一純有漏。二純無漏。三有無漏雜四類者。一順入。二逆入。三順逆入。四逆順入。此中但有初二。

    超越入等至中。有漏無漏純雜三類超。各亦有四。此中辨唯有初二。文言通故。如是合有二十四句。上辨類別。何人能超者。此言超者。唯無學非有學。唯利根非鈍根依界者。唯欲界。非上二。若起色界心出。可有聞慧。異熟生心。及通果心。今以非想地心出。出在何心。彼無聞慧威儀工巧。及通果心。非異地起生得善心異熟生心。業果者不異地起。準滅盡定出。緣三種境。觸三種觸。許緣內外有為蘊生。何妨欲界地。起有頂地異熟生心。非業果者。然相難知。由此應言。有漏無漏出。在異類名為出心。非要散位。若爾有漏無漏間入等。雲何住異類。今言住異。行相別類名之為出。或得起無記心。未乖理也。以極遠故。無有能超第三等至唯除如來等者。此據極自在超一切地者說。若七地以前。及波羅蜜多聲聞。亦能超二地乃至七地。大目犍連。入無所有處定。聞象等聲。便從彼出。超多地故。六十三中具明此事又依自在超一切地。謂佛及不退菩薩。余人雖超。不能多地。若任運起。非超禪者一切皆得。如轉生九地。及大目b連。故此不說。此明超故。

    燻修中文有二義。初明雜修。後明修生差別。初文有二。初標後釋燻有五類。一純有漏定燻修。謂生下四靜慮。除五淨居。如此下說。中上品修故。受三地果二純無漏定燻修。謂八地已去變易生死。有漏定盡故三有漏無漏雜修。即此所說。為于等至得自在故。及受等至自在果故。間雜修習。生五淨居等四有漏定散雜燻修。謂阿羅漢。舍福命行。資命福果五無漏定散雜燻修。謂二乘。及七地已前菩薩變易生死此第三雜修中。有漏為兩邊。無漏一剎那。居中為修成滿。如五淨居業。異生身造種在身中。任運但能感下天處。由起希願燻修成滿。無漏定力。資昔業種。令勢殊勝。生五淨居故。非有漏而為中也。其力劣故。即與小乘稍不同也又初一念有漏。是加行道。伏除定障。次念無漏。為無間道。正除定障。後一念有漏。為解脫道。故燻修滿。若以有漏為中。無漏為初後者。豈以無漏為加行。有漏為無間道耶。未後解脫為能資故。所資相順若于是處時事能入諸定者。身所住依名處起定。明暗等時節等名時。隨緣何境名事若有余取者。取謂取支。有殘業潤生取生。便生淨居等至果有二。初得功德果。後生淨居果。

    修生生差別中有四。一生因。二染退善進。三修因處。四辨差別既生彼已若起愛味即便退沒者。非上地中定可有退。由多愛味。損減壽命。名便退沒。此退生也。

    此地五門廣分別中。上已三段解四門訖。下第四段。釋諸經宗要最後眾雜義。文分為二。初釋宗要。即解前說想標四門。靜慮解脫等持等至中後三種。由四靜慮前已解故。後第十三卷方釋雜義。雖此二段俱是釋經。諸門雜義各有別故。分成二種。初中分二。初標下說。後隨別釋。別釋中有三。一解解脫。二解等持。三三摩地已上是。三解等至。五現見三摩缽底已下是。初門有四。初釋解脫。次釋勝處。三釋遍處。後總聊簡。雖勝遍處準前標說。在等至門。今依修生次第故。次解脫而便明之。前以隨他雜起引生。或隨勝義故。離解脫入等至門。解脫除障最為勝用。故別門標。今以初修次第必爾。故便明之。不相違也。

    八解脫以十門分別。文中有三。一列名。二釋總名。三辨行相。

    列名者。一有色觀。諸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滅盡解脫身作證具足住。依俱舍二十九雲。初名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想觀增故。立想觀名。內未伏除。見者色想。名內有色。但觀外境。名觀外色。大乘不然。未離色界欲。或雖已離見者色想。安立現前名有色。通觀內外名觀諸色。

    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者。彼小乘說。內已伏除色想。名內無色想。唯觀外境。名觀外色。今此論說。已依無色定離色界染。名內無色想。即此諸色。已出染故。名之為外。觀此為境。名觀外色。上二言觀者。于諸色中。為變化自在故。意解思惟。顯示彼想故。解脫者。謂能解脫變化障故。依對法說。內謂內身。已依無色定。伏除見者色想。名內無色。與此不同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者。淨者。謂第四靜慮中。離八種障。舍念圓滿清白名淨。此觀通觀淨不淨境。顯揚說。淨者一向意解思惟淨妙色者。隨轉理門。或依彼觀相待相入故。後成一味淨色為論。對法論說。于內淨不淨色。展轉相待等故解脫者。謂能解脫淨不淨變化生起煩惱障。此即變化時加行功用。名為煩惱障礙心故。前二解脫。隨于一事變化之障。此所解脫淨不淨中所有。變化加行功用極自在障身者。意身作證者。由于智斷得作證故。諸根得境唯身根親。合身與證名。前二解脫。意解思惟尚疏遠故。與其觀名。此第三解脫。除障最勝名身作證。故對法說。此八種名聖住。諸聖所住故。然諸聖者多住第三第八。此二勝故。于二界中。各在邊故。世尊經中。說身作證。于色無色障斷無余。證得轉依勝余六故具足住者。是第四靜慮根本圓滿。第八亦爾。有頂圓滿。余名可解。

    論。釋名中。但釋通名前七解脫于已解脫生勝解者。七所觀法。要離彼地煩惱障染。方始修作。名已解脫。今觀彼境。為除定障。起神通功德。而生勝解。故名解脫第八解脫棄背想受者。前遠無間道。雖滅想受障。今方得名解脫。正起解脫時。但暫棄背想受。立解脫名。非時方始解脫定障。先已離故。

    第三辨相中。唯辨七解脫。後等至門方釋第八故謂生欲界等者。釋有色義。此說初修未離色染。若已離者。見者色想安立現前。名為有色彼于如是所解脫中而生解脫者。釋解脫義。其所觀色。于欲界欲所解脫中。已得解脫故即于欲界諸色以有光明想作意思惟等者。此明觀義。不同小乘作不淨想。今此說觀光明想故。有二因緣故。名為有色。一生欲界得色界定故。二于光明而作勝解故欲界諸色于諸勝處所制少色等者。此答所觀色即勝處境。初勝解想而觀之故。若好若惡等者。此答行相。前三解脫。引勝處遍處諸聖神通。後四解脫。隨應能引無諍等功德謂生欲界已離色界欲者。此釋內無色想義。先依空處定。已離色界染故。顯揚論說內無色想者。依無色定。意解思惟故無色界定不現在前者。釋觀外諸色義。無色不能觀諸色故。依色界定現觀外諸色故。無色定不現在前。上說未得無色定。未離色界欲。外觀諸色。名初解脫。已得無色定已。離色界欲。觀外諸色。名第二解脫者。此依初業說。由俱解脫者。定得初解脫故。若先不入無色定。未伏除見者色想。作光明想。而觀諸色。是初解脫。若先入無色定。已伏除見者色想。不思惟光明想。但觀外色中好惡等。是第二解脫。故此中言又不思惟彼所想之明想。觀漸成故。但于外色而生勝解。由此俱解脫者。亦成初解脫。故對法解初解脫雲。于內未伏除見者色想。即初習業者或現安立見者色想。即業滿者。俱解脫等所起解脫。于其內身。雖已離欲。安立色想。而現在前。觀于外色故彼釋第二解脫雲。謂內已伏見者色想。是初業者。或現安立見者無色想。是業滿者。俱解脫等所起解脫義。準前說又不思惟彼想明想但于外色而作勝解者。釋觀義。若于是色已得離欲說彼為外者。即此已離染色。以出染故。名之為外。觀此一切諸色為境。名觀外色。不唯觀外塵名觀外色。若準對法。內身名內。外塵名外。觀塵為境名觀外色。彼說內外。二義乍同小宗。依無色定。離內色染等。與彼差別。上二解脫。依俱舍說。初二靜慮。能除欲界。初靜慮中。顯色貪故。彼不淨觀可作是說。今作先明想等。顯揚第二十說。此二除變化障。為于變化得自在故。修二解脫。變化既通四靜慮有故。初二解脫。通依四靜慮。同成實論。仍在根本。非諸近分地。彼忻趣修。都無通果。此容預修。有通果故淨解脫中已得舍念圓滿清白者。此釋淨義。一剎那中離過名清。相續離過名白以此為依修習清淨聖行圓滿由此名淨者。下以三義。釋此淨名。此淨解脫。唯第四定。此中說得舍念淨故。復已超過諸苦樂故。亂動靜故。善磨瑩故。余地不然。故唯第四根本。非近分。此亦內無色。而觀外色。由前已說故此略之次四無色解脫。皆已離自地欲。依根本地。重觀自境。思惟勝解。令障更遠。引生勝德。立解脫名。然今論文。空識二解脫。言離自地欲。後二不言離自地欲者。無學身中影略而說。準前應言離自欲故。若依有學等。得不要離染。故此不說又空識處。言思惟自地者。由彼二名自地為稱。無所有處。以識無有。為自地名。故于識處。思惟勝解。有頂解脫亦然。下之三地。名想生處。遍于此處思惟勝解。唯在根本非近分地。上已依論三門分別。

    四出體性者。七十三說。五法之中。世間出世間正智為自性。有漏者。分別中世間正智攝。無漏者。即無分別智後得智攝。唯慧為性。緣色非色及真如境。離諸定障。引生勝德。非余能故。若相應體。初七四蘊性。眷屬五蘊性。第八解脫。二十二法。滅盡定。以厭心種子。為自體故。

    五所緣境者。初二解脫。以顯色相及真如相。為所緣境。第三解脫。以攝受相及真如相。為所緣境。攝受相者。于內淨不淨色。展轉相待。展轉相入。展轉一味。如對法說。次四解脫。各以自相及真如為境。初三解脫。以色無色為境。次四解脫。唯無色為境。為斷此二障。起此觀行。第八解脫無所緣也。

    六凡聖得分別。有義。初七解脫。通凡聖得。第八解脫唯聖得。無漏故。七十三說。異生聖者。同得初三。然有差別。內外二道。通得無爽。除變化障得自在故。然瑜伽第十五雲。初三解脫。于一切色得自在故。便能引發諸聖神通。不與一切異生共有者。彼論自說不還阿羅漢所作。不說異生不作初三次四解脫。對法論說。聖之弟子所得能順無漏。是清淨性。方名解脫。解脫愛味故。外道依無色。多生愛味。執為涅。故由此變顯。不簡前三。唯聖弟子得故通外道有義。唯前三通內外道。凡聖皆得。論唯說此異生得故。後五唯聖得。論說聖之弟子。不說異生故。

    七離障差別。顯揚二十說。對除六障一變化障。初二所除能變能化。由觀光明殊妙無礙。及為少多等得自在故二最極現法樂住障。第三所除。對法論說。能斷淨不淨色變化障。及于此中煩惱生起障。此障即于淨色變化加行功用。與不淨色變化相違。體即硬澀無記之性。名為煩惱三往還障。第四所除。由空諸色。無障礙故。為方便已入色四定根本之地。往還自在四引無諍等勝功德障。由識所除。彼諸功德。體即識故。此為方便已起第四靜慮。發諸功德五諸漏及有障。漏。謂煩惱。有。謂有頂。此即無色惑苦二法。由第六第七解脫所除。第六解脫正能除之。第七解脫除已令遠。六寂靜最極住障。第八所除。滅定寂靜極勝住故。第十五說。後五解脫。唯言能引想受滅等至者。依成滿位。亦不相違。

    八依身起者。後五解脫。三界身起。許無色界起滅定故。初三解脫。有義唯欲起。由教力故。瑜伽第十二雲。由二因緣名為有色。謂生欲界故。有義不然。通二界起。初修解脫。遍處為果。必在欲界。如前道理。後成滿時。遍處為因。解脫為果。何妨色界亦得後起。豈生色界不得名有色。而不修通耶。

    九二得者。在佛及麟角身中。八皆離欲得故。在余身中。皆加行得。要離彼地染後方修得故。

    十有無漏。在佛身皆無漏。在余身中第八唯無漏。余七通有漏無漏。通是世間出世間二智為體故。下第十五處當廣辨。

    八勝處略以五門分別。一列名者。一內有色想觀外色少。若好。若惡。若劣。若勝。于彼諸色。勝知勝見。得如實相。二內有色相觀外色多。三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四內無色想觀外色多。此後三種若好惡等言。皆如初說。後四勝處。皆內無色想。然觀外諸色。青黃赤白四種有異。

    二出體者。對法顯揚俱作是說。初二勝處。初解脫所出。次二勝處。是第二解脫所出。後四勝處。第三解脫所出。淨解脫中。初之二想淨與不淨。展轉相待。展轉相入。如是展轉。總一切色合為一味清淨想解名展轉一味。故後四勝處。第三解脫所出。故此八體。即前三解脫也。

    三釋別名者。內有色想內無色想等。如解脫中說。前解脫中。有色不言內。今言內者。前以設雖于內身見者色想。安立現前。未離色染者。以一切色染皆未離故。但言有色而不說內。即以此一切色。而為境界。起光明想。未出色染故。名觀諸色。或通觀內外色。不可名觀外色。今此勝處。唯觀非根色。不觀根色。內有根色故。名內有色。與前差別。余少多等如文自釋。

    四依境分別者。後四唯緣色處顯色。其形色無體。顯色攝故。假顯無體。唯四實故。故唯觀四。前四所緣。聲香味觸所依聚色。以初二解脫。緣光明相及劣勝故。即初四勝處。觀顯假色。光明乃是假顯色故。由體清明。順于變化。故偏觀之第二解脫。緣一切色處故。第三第四勝處。亦觀于彼一切色處。若少多等。然以有情非情形量小大內外別故。分成少多。故依有色及與無色。各緣二境。分成四種。故諸勝處不減不增。故對法說。少色者。有情數色。其量小故。多色者。非情數色。其量大故。顯揚論中。唯依資具非資具。分成少多。今此論中。以有情及資具。合名為少。宮殿等名多。形量別故。各據一義。亦不相違好惡劣勝等。依小多色之差別故。故不別立。然在欲界。初四勝處。具觀四塵同聚色處。在色界中。唯觀聲觸同聚色處。準初二解脫。唯觀色塵。故初四勝處中。但觀色境。論說劣色者。謂聲香味觸不可意色者。此說欲界有聲等所依。同聚之色處。名劣色等。是初四所觀。非聲等四。是勝處境故。此論雲。此四顯色。有情資具宮殿等攝。謂好惡劣勝四名顯色。即前少多。是情等色。故非聲等。由于色處折伏自在。于余四塵。亦能變化。或初二解脫。初雖唯觀色引生初四勝處。勝處起已。復觀四塵。折伏自在。引生解脫。後成滿位。復唯觀色光明等境。能為變化。故顯揚雲。由三解脫故。得勝定自在。由得彼已。方說勝色自在成就。此以解脫為因。勝處為果。又雲。此八勝處。與修三種緣色解脫。作所依止。此以勝處為因。解脫為果。初修後滿。有差別故。論雖說雲此四顯色非色處。顯謂聲香味觸劣勝之色。所觀明顯名為顯色。非但以色。亦以真如為所緣。七十二雲。思惟色真如相故。得勝知見。異生不爾。

    五問答分別者。問前三解脫。與八勝處。有何差別。俱舍雲。前修解脫。唯能棄背。後修勝處。能制所緣。隨所樂觀。或終不起今釋。初修前三解脫。除二種障。由此能生勝知勝見。故名勝處。修成滿者。由八勝處。勝伏所緣。能令初三解脫清淨。是謂解脫勝處差別問何故解脫遍處。通觀色非色。八勝處中。唯觀諸色。答離障遍觀色非色等。勝伏境時。色相難勝折伏。好惡難勝伏。故色勝伏。已于無色中。亦得自在。故以難勝。唯立色勝處。余門如前。初三解脫。論有二門。一釋總名。二解別相。余勝見等諸差別義。皆廣如對法十三。顯揚第四等說。文分為二。初解勝處名。次別解少多等義。處者是所緣。勝者能緣。初文有三。初標。次列。後顯差別。

    第三遍處。以六門分別。一釋通名于勝解事者。釋處義。隨應即前解脫等境故生遍勝解者。釋遍義。此假勝解作遍想故二列名者。謂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空處識處。如經言。謂地遍處。一能解了上下及傍。無二無量。如是乃至。識遍上下及傍。無二無量。此中唯釋無二無量。余如顯揚第四等說三廢立者。論自誠說。瑜伽又說。然由所依真如遍滿。能依色非色亦復遍滿。能依色中所依造色遍滿故。能依造色亦遍滿。唯說能依中實顯色遍滿。不說假顯形亦遍滿。唯說所依實觸偏滿。不說能依假觸亦遍滿。既說所觀色境空遍滿。亦說能觀識境遍滿。余非遍滿故非遍處。然涅經中。第三十一說。除火取無所有處所者。事火外道以火為天。說火體遍。便增彼執。故對彼機。除火遍處。無所有處。有觀察時。觀識遍。無少分所有所無境遍。亦名遍處。今諸論中。依極自在。已方修遍處觀。無少所有境。非必觀所無識遍一切故。不立遍處。佛于彼假名。于此實說故第四所緣境者。七十二說。又十遍處。由勝處所緣力。應知其相差別者。此用大種及真如相。為所緣。若不爾者。所依不遍。能依亦應不成遍滿。由真如境極遍滿故。能依亦得成遍滿名。又空識相及真如為所緣。不但唯以有為為境。今即以色處觸處四蘊及真如為所緣第五出體性者。俱舍雲。初八遍處。唯從第三解脫所出。後二遍處。即彼二解脫。今者初八以慧。後二四蘊為自性。初八遍處。善清淨故。能引真聖解脫神通。及轉變神通二通。雖依四地而有。不可隨應從初三解脫。勝滿唯第三。故此論雲。如是有色。諸遍處定。色界後邊故。從第三解脫所出。理同俱舍。乃先通途第六問答分別者。勝處引生遍處方起。何故勝處無後二初四。答勝伏所緣方生遍果。果法勝故。加因六種。勝處唯依伏殊勝境。不說所余。遍處用勝者。此下文說。引生神通等故。勝處劣者。唯勝伏所緣。不能引生廣功德故。所余門義。如解脫應知。六十二說。修十遍處。能為五事。如彼廣說。

    第四總料簡中有三。初釋解脫勝處遍處次第。次解遍處作用。後以喻顯三法次第。此諸次第略有三義。一隨轉理門。即此門是。二依真實理門。六十三說。勝處遍處。是諸解脫能清淨道。顯揚第四說。由諸勝處勝所緣故。由諸遍處。所緣遍故。能令解脫清淨應知。二雲真實理中。一初修行門。即此文是。二後成滿門。即余文是。三雲。一依如量智修門。即此文是。二依如理智修門。即余文是。先依世俗智。起勝知見已。次依如理智。是入遍處解脫勝解神通者。隨所意解。皆能稱遂。遠作近解。屈申臂頃。至色究竟等轉變神通者。轉換舊形。而作異相。又勝解通意解思惟轉變神通。能成實事。

    前釋經宗要中有三。下第二解等持。別列有十一。下解十門。闕第十一。如前已釋。

    三三摩地中。文分為三。初別明三摩地行境別相。次明三摩地行別境同相。後釋先後次第妨難。初之一門。安立諦行。其第二門。非安立行。初之一門別相行。次之一門通相行。是謂差別。就初文中。初標空三摩地行相。

    當知空性略有四種下。總釋空性差別。顯揚第二說雲。空有二種。一所知。二智所知者。謂眾生及法。遍計所執性中。此二無性。及彼所余無我有性。于諸法中。所執性無。即是無我性有。無我性有。即是所執性無。即以此中有及非有無二之性。名所知空空智者。謂緣彼境如實了知。彼論意說。所執法。有情空。及真如空性。俱名所知空。觀彼無時。見此有故。證此有時。見彼空故。有空無二。俱名境空。此說空行所證所空。能觀彼心即名空智此中所言。謂于遠離有情命者等。即所觀中所空空境心住一緣。即彼空智。此依三乘通所觀空。但言遠離有情命者等。唯說人空不說法故。唯說所空不說所證空。彼說無二。有無雙彰。此說所無。不辨真有。故不相違。

    總釋空差別中。有兩番釋。初依無學者四種空性。後陳有學者四空差別。然四空中。初所觀察空。正是觀境。後之三種空。成滿位。因空所除假名為空。由觀察空。空無所執。後三不爾。故假名空彼果空者。謂空滿位。由觀空故。煩惱皆滅內空者。由觀空故。內計執滅外空者。由觀空故空無欲愛。

    有學者四空差別中又修行者者。謂諸凡聖有學。由彼果空或時作意思惟外空等者。此說由希彼果空故。思惟外內二境為空。或由觀察所執空故。思惟內外二種俱空。

    由此力故心俱證會者。由希彼果空力。及由觀察空力。于內外空。俱能證會。能證會已便彼果空。及觀察空。二種圓滿。今此即顯空無我行名為空行。空無有情。及法我故。我性我用我體我義。二俱空故。隨其所應。名空無我。

    無願中。謂于五取蘊思惟無常或思惟苦者。此說三界五取蘊法。名無願境。心住一緣名三摩地。顯揚亦言。無願有二。一所知。二智。正與此同。即以無常及苦並集四行。名無願行。此以無常苦果行。攝因行故。

    無相三摩地中。初釋行相。後釋彼經。謂即于彼諸取蘊滅。思惟寂靜。是無相境。心住一緣。是無相三摩地。顯揚論說。無相有二種。一所知。二智。所知者。謂即所知空境。由此境相。一切諸相之所不行。智如前說。此說前空境中。真如空相。諸相不行。名無相境。即是此中諸取蘊滅。不說所執空名無相境也。前說因證彼空。所空所證空二俱名空。今但說所證空。名無相境。故與前別。即滅四行名無相行。道諦四行。非三等持何故無願無相。說心三摩地。空不說耶。答此觀有故。稱作彼心。彼觀空故。一切俱遣。空不說心。余二說有也。

    後釋彼經中。文分為三。初釋不低不昂。二釋方便方便果。三釋曉了曉了功德違順二相不相應故者。緣違境心低。緣順境心昂。今無二相名不低昂又壞世諦違俗境名低。執心存立順真境名昂。無相行離二。名不低昂。此不壞世諦。即不思惟一切相。不厭不壞等名不低。此于無相界。正思惟故。不順堅執名不昂。

    方便方便果中。初釋方便。後釋彼復數數自策自勵下。釋方便果相謂境相。此有二重。一有漏名相。無漏名無相。二有為名相。無為名無相。若依初義。諸後得智。以後義或及初義為本質。行名無相。行即滅四行。或道四行。若依後義。無分別名無相行。翻此二名有相行此方便中。于彼諸相未能解脫者。在有漏位。未解脫有漏相故。故隨相識。于時時中。擾動其心。此數思擇。方能取得無分別智果。解脫有漏一切隨相。名方便果。于此解脫。又善解脫故。任運而住。名極解脫。即通根本後得智二位曉了果。曉了功德中。煩惱斷。及滅諦。名曉了果。現法樂住。及道諦。名曉了功德。謂無相行之所曉了。即道諦四行。亦無相行前後兩文寬狹有異。

    若于此處無有彼物等者。此第二段。三摩地行。別境同相。依一真如觀具三義故。

    何故此中先說空性等者。第三段。釋三次第。此意問言。苦四行中。先說無常苦。後說空無我。今于此中。先說空行。後無願行。方說無常等。豈不相違。此意答言。十六行中。先無常者。見道已前。先觀無常乃至無我。入真見道。依此前觀故。先無常後說無我。入見道後。初證無我。後于三界。方不願求。無常苦觀。方得清淨。故此等持先說于空。次明無願。故此次第兩義不同又問何故此中。先陳無願。次說無相。顯揚第二。先說無相。後陳無願耶。答此說要于三界。先不願求。方于無相。圓證清淨。故先無願。後說無相。初證二空無。即達無我有故。于空後即說無相。方令無願圓證清淨。此依後時無相圓滿。彼依初時無願圓滿。故不相違。

    此三三摩地。諸門分別者。八門分別一名差別。七十二。及顯揚第二說。若無差別總說為空。無願無相。通聞思修所成為性。有漏無漏。若定若散。唯善非余。加行非生得。若言空無相無願三摩地者。唯修所成。有漏無漏。唯定非散。若言空解脫門等者。唯是無漏修所成慧。非散聞思等二釋別名者。空者。生法無我性非有。無願者不願求。無相者。佛地論第一說。離十相。色聲香味觸男女生老死。涅經第十三。說十三相。于此加三苦樂舍相。三摩地義如前說解脫者。離縛義。或由緣此離諸諦縛。或由起此證無為解脫。依此二義。解脫之門。名解脫門。或體無漏。解脫即門三出體性者。唯以等持而為體性。雖聞思位有彼俱。等持勝故。或以定慧而為自性。于解脫中。此二勝故。相應四蘊。眷屬五蘊四三智相攝者。俱通三智。通聞思修世出世智故。加行後得二智理通。次前文中。說境同行別。故根本智亦具三行。義別說三。非三別時起五十六行相攝者。略有八門不同一依小論。謂空攝二行。無願攝十行。無相攝四行。此說不于有為願求故二依瑜伽。次前文曉了果中。空如前。無願六。無相八。又七十四。釋三性中。由遍計所執性。立空解脫門。由依他起性。立無願解脫門。由圓成實性。立無相解脫門。唯識亦言。隨相各一。空無願相如次應知又說無漏心等。容二性攝。眾緣生故。攝屬依他。無顛倒故。圓成實攝。故道四行亦通無相三依此初文。道四非三攝。二十八亦言。所知有二。有及非有。依非有立空。有有二種。一有為。二無為。三界所系名有為。依立無願解脫門。諸涅名無為。依立無相解脫門。故知道四。非三所攝。五十五亦言。空攝二行。無願攝六行。無相攝四行。道諦諸行。是清淨因。非三門攝。非有漏故。非無願四依顯揚第四說。三門如前。五十五說。然道四通三行。彼雲。緣智空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空行。緣智無相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無相。緣智無願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無願行。此意說言。緣空道作空行等。即是空無相無願行。故道四行理通三門五依七十二。空攝十六行。謂苦集滅道各四。皆無我故。彼雲。五法中相通三種。真如正智亦空境故。無願攝八行。苦集各四。相通三種。一切有漏皆不願故。名及分別。是空無願境故。無相攝四行。雖于相等亦有無相行。唯觀滅諦故。即六十九說。空解脫門。攝八智法類。四諦並盡無生。無願攝六智法類。苦集並盡無生。無相攝五智法類。滅盡無生智六依八十六。十六行皆空行。苦二行是無願行。謂無常苦滅四行。是無相行。彼說。由三解脫門增上力故。建立四種法焱夏稀R牢拊浮A 磺行形蕹R磺行鋅唷R攬鍘A 磺蟹ㄎ尬搖R牢尷唷A 寂靜。依四略集。故作是說。不違余門七空非十六行。緣二我無。非緣諦故。無願攝十二。無相攝四。或無願攝八。無相亦八。依他圓成。兩門體故。七十四說。三解脫門。如次。觀遍計所執等故。八十六行皆通三行。一無分別智中。義說十六行。義說三解脫門。互相攝故。即此前說行別境同。唯識亦言。三解脫門所行境界。與三性相攝。理實皆通故。如是略說。八文不同。所望義別。理不相違。諸有智者。更矚異文。應隨義釋。不勞彈詰六依地分別者。有漏者。十一地。謂欲界。初近分。中間。並八根本定上。七近分。非有此觀。行解狹故。無漏者。通十地。除欲界七依身分別者。有漏無漏二十六行。通三界身。並容得起八重三等持。雖無文說。理亦通有。然非唯無學不時解脫起。異生有學。亦能起故。不唯有漏。亦通無漏。故顯揚第四說。道諦四行。通三解脫門。即三等持重緣之行。是無漏故。如理應知。今此論文。自列三別相。及釋前後妨難不同。並前合以十門分別。

    論雲唯除無漏諸三摩地者。此說感生。上地三摩地。無漏不生故除之也。

    第三段。釋小大無量三摩地。文有三。第三釋無量中。文有四。初釋無量義。次釋修無量方便經。三釋四無量行相差別。四釋無量差別經。

    此中大心三摩地者。即第二段。釋修無量方便經。中復有四。初總牒經。次釋無量三摩地等義。三釋勝劣唯二等義。四釋初二定等光明差別。其無量者。即是大心。前方便名大心。後成滿時名無量想諸天光生勝解等故者。此說菩薩等。先得初定。欲令極淨四無量滿。更修此因。初修光明遍一樹下。名之為劣。後乃至大地大海邊際。名之為勝。三釋勝劣唯二等義。有四重。初釋作意得成唯二。謂隨勝解分齊施設故。如一樹下勝解分齊。作意施設名劣。乃至大海邊際。作意施設名勝。如是展轉。乃至一州名勝。皆由勝解施設分齊二。作意二故。定成唯二。定成唯二故。第三所感果法行成唯二。行成唯二故。第四于當得果施設有情。勝劣成二。

    第三無量行相差別中。如菩薩藏經第七。涅第十五。十地經第五。瑜伽第三十四。顯揚第四。對法第十三。佛地論第五等釋。至菩薩地中。廣明門義。

    于三有情中。別起為初三。總緣為後一。于無苦無樂。與樂作意者。慈悲喜三。如次配也。

    總于此三欲與樂等為欲令彼不樂思慕不染污作意等者。此釋舍行相。即以前三有情為境。無苦無樂有情。痴增上故。多樂思慕生死苦集。迷于境界。先與樂已。今欲令彼不樂。思量樂慕。迷醉生死苦集。舍其痴故。有苦有情。多生恚。先拔苦已。今欲令彼不生恚。有樂有情。多生貪欲。先不生嫉。樂其不離。為欲令彼不起貪欲。于三有情。勸舍三種。起此不染污作意。四十四說。菩薩即于無苦無樂有苦有樂三種有情。隨其次第。發起遠離痴貪惑增上意樂。普緣十方。是名為舍。顯揚論說。慈以無。悲以不害。喜以不嫉。涅亦言。慈除奪命。悲除鞭撻。喜除不樂。大智度論說。前三種無為體。與此論同。俱性無故。涅又言。慈斷貪欲者。慳樂不與說名貪欲。緣自樂生。斷眾生命。說名為。今不斷命。說名無。無貪緣樂生。無緣有情起。故修慈者。定斷貪。前第十一。及顯揚論。涅經。皆言舍除貪欲恚。無貪無二法為性。下第十四。舍除貪欲。大智度論說。即無貪。此及三十四中。三善根為性。智度論等。依緣舍己樂。施與他人。故體無貪。涅亦言。自舍己樂。施與他人。是名大舍。順違二生。多起貪恚。平等勸除。相增說舍。涅經等二法為性。法界有情。總為三聚。平等行舍。故以三善而為自性。各據一義。理不相違也。

    第四大段。經言以慈俱行心等者。釋四無量差別。經文有三。初釋通經。次問答辨因釋別經。後結成聖行。初文有十句利益安樂一切無量所顯示者。四無量中。皆有二故。四十四言。初三安樂後一利益者。彼說初三與世間現益。名安樂。後一與出世後益。名利益。故二差別。此依四種俱。能拔苦與樂。並通能與智福小大果故。俱名利益無怨無敵無惱害。意語身業。如次配之。

    然問答因釋前經中。此說四無量。三乘外道通修。唯依色四靜慮。行相寬故。慈憶念第三定。悲憶念空處等。而修習之。非入空處等定。修四無量。若諸菩薩。廣慧聲聞。依見色心了一切法。修四無量。理雖不遮。未見誠說無所有處無漏心地最為後邊者。此依明利斷惑無漏。非游觀者通有頂故如是一切皆是聖行等者。依殊勝行唯聖能修。若無漏者。覺分俱行。若有漏者。二乘等起。覺分前後。有用俱行。引覺分覺分引。由此亦名聖行。

    一分具分修中。文有二。初別釋二修。後釋定難。初一分修。思光明相。如初解脫思惟色相。如第二解脫。具思惟二。如淨解脫未成滿時。

    釋定難文有二。初標。次釋。釋文有三。初問答詰難。次此中最初下。別釋十一難相。後如是諸難下。結成障相。因緣者。定所依因。定所依緣。即修定方便等十一難者。一疑生顛倒難。于光明相不善知故。便覺有疑是也。初見光明不善知故。此是何光。從何所生。故疑倒故二方便緩故有不作意下。是不欲作意難。不欲作意觀前定境光明相故。亦名無念定相難三由不善守根門等故者下。粗重睡眠難。亦名貪等煩惱難。不守根門故縱馳散。身起粗重。多習睡眠。或由不守根門。生貪等惑四惑多覺悟便增睡眠等者下。多生思覺難。亦名不定難。由多思覺增行桿 2患 持諫 餉鰲J ダ<諫 省br />
    五為此二事極作功用等下。增減不等難。精進太過力便不達。退生疲極所欲不成如急捉持釋鸚鳥者。如捉水。飛鳥。急捉即疲極。緩捉即飛去。其性 背種 趵汀F 暈 髁宋ㄋ記蠊餉髦 嗟認隆4稚蒼灸選K記蠊餉韝慵 9餉饔  皇本慵OR壞枚9噬窒財弒橛謚罘H然並見等下。遍生怖畏難。卒見捉風繞身遍生惶怖。遍見不祥之相。恐怖遂生八彼于行時或復住時下。異境相生難九或復因其所修習定等下。有慢想起難十或多言論或久尋思下。多語尋思難。以言為因。多尋思故。身疲倦起。名多言難十一若以定生光明之相等下。更思異境難。亦名不取定相難。成實論第二十二卷定難品中。亦說十一種難。名字次第。體性行相。與此稍異。義配應知。

    結中。隨其所應障及因緣相者。障光明及色等境。名障所緣。障修方便。名障因緣。如前思準。

    第五大段。三受俱定。隨彼地增。自余地非有。

    第六大段四修定中。初為得現法樂住方便道中等者。四根本靜慮。名現法樂住。為得此故修近分定。又根本地。未圓滿清白。修諸根本定。令得圓滿。通以有漏無漏善定為體。

    為顯修習未曾得定等者。此釋難言。諸四近分及根本定。皆初修定。何故經中唯說初靜慮前方便道故今釋言。為顯修習未曾得定。初現法樂住。未曾得故。若修上之三地。曾得種類。故略不說。俱舍二十言。舉初顯後。理實通余當知此在能發天眼前方便道所有修定者。此第二修定。唯以四根本地修天眼通。前加行道。及無間道所有修定。此通有漏無漏能知諸天如是名字等者。依勝趣說。實通見諸趣。有乃至廣說言故謂得諦現觀預流果向方便道中所有修定等者。預流果向。謂真見道及相見道。前十五心皆名分別慧。為得此故。暖頂忍世第一法。加行道中。所有修定。為此修體唯是有漏為性或為修習諸無礙解者。其無礙解名分別慧。依四靜慮等。修此方便定。是此修定體。通有漏及無漏謂阿羅漢果方便道中所有修定者。阿羅漢果。諸漏已盡。金剛喻定。及加行道。為此修定體。此中第三與小乘異。彼說修三界諸加行善。得分別慧。分別慧體通聞思修。故成差別。初修定果現法樂住。于八定中最殊勝故。偏說為得此立初修定。前五神通。凡聖俱得。勝知勝見。唯屬天眼。導生勝故。為得于此偏立修定初入聖位唯預流向。其果圓滿唯阿羅漢。為得初後二時勝果。偏立第三第四修定阿羅漢果即漏盡通。雖一來不還二果之向。亦有初得。謂超果者然非決定。故略不說。

    第七五聖智三摩地中有三。初標引經。次陳五智。後別釋經自體智者。明諸無漏智之自體補特伽羅智者。聖人所得。非凡所成。此智約人顯之。名補特伽羅智清淨智者。除煩惱故。漏不能漏故果智者。現法得樂住。當來得涅故入出定相智者。善入出定。無忘失故。

    別釋經中。有十四句聖。無染。無執三句。是自體智非凡所近。是聰睿所贊。是諸聰睿同梵行者常不呵毀三句。是補特伽羅智寂靜。微妙。得安穩道。證心一趣四句。是清淨智現在安樂。後樂異熟兩句。是果智正念而入。正念而出兩句。是入出定相智證心一趣者已得無尋無伺地故者。據得滿智位。此無漏定後樂。言異熟者。近資有漏得異熟果。遠得涅。借異熟名。通稱異熟智。體是一行相分五故。前說言五行相智。唯善無漏。名五聖智。成實論第十九卷。廣明此智。引經少別。義不相違。

    第八聖五支三摩地者。四靜慮中。諸賢聖定。各一為四。審觀安立。斷除結縛。所有聖定。為第五支。成實論中。四禪合為三支。初二禪喜相。同為一支。第三禪以離喜樂為一支。第四禪清淨心為一支。依此三支。能生明相觀相。是明相與觀相為因。能壞裂五陰。觀五陰空。故名觀相。此即依四定。別起人法二空觀。分為兩支。此五觀。能至涅名為聖也。文分為三。初標五支總引經。二別列五支經釋。三問答五支定相。

    別引五支經釋中。釋初支有十六句。初六句是法說。次十句喻說。初法說中。離生喜樂一句。諸靜慮不同。余可通有。定生喜樂。已離喜樂清淨靜慮。是四靜慮差別性故。如前已釋。由余五句可通有故。由此後諸支中。更無法說。但釋喻說有異譬如黠慧能沐浴人或彼弟子等者。西方沐浴。有容沐浴人師及弟子。故以為喻銅器瓦器或蚌蛤器者喻為離欲生喜樂故教授教誡者。如沐浴時以銅器等盛灰澡豆細沐浴末。今以言教。猶如彼器。教之所詮。能順于彼出離尋等。諸善淨行。如彼灰豆細沐浴末。此即無間道。以水洗灌即解脫道也。尋清淨故沐浴搏者。西方浴訖。以余甘子。切碎暴干為末。以生胡麻香油和之。令其潤膩。不硬不。方以涂身。取其香潔潤滑光淨故。沐浴搏。即干甘末。此喻行者未得定前。當干粗重帶津膩者喻喜和合香麻。謂得定後。喜資潤身如以油和。

    第二喻有六句山者。高義。出初禪故尖頂者。至一味勝解者。高山頂尖。唯有一峰。第二定中唯一意門。離諸尋伺外散境故泉喻內等淨。流出喜樂諸水故山傍流出水大如車軸。故名水軸泉水上涌漫大如汲索。故名水索。喜滋潤如水軸。樂滋潤如水索。滋相應意如傍出。次五根。如上涌出故。故以涌喻及上漫喻。

    第三喻中水喻離喜無尋伺定乃至喻花胎藏設在水中者。此言意顯。第二定如水。因喜動涌。如花出水。花喻喜故。今第三定。離喜無尋伺。亦如水。其樂如花胎藏胞未開剖。猶在水中名花胎藏。與定相順不動涌故。如在水中。

    第四喻中。有五句超災患者。謂八災患。謂尋伺四受二息。合中四句如次配前八經九經以為喻者。西方織疊。八縷九縷而為一睫經織作疊時。其疊堅致。如此方作絲布。四絲五絲方可堅致清淨鮮白故者。如衣不薄堪忍寒暑等。種種諸苦其周遍故者。如無露處。一切散動所不能侵。

    第五喻中于所觀相殷勤懇到等如前釋者。謂前卷三十二相中。第二十觀察相。諸法說言。謂有芻。殷勤懇到。善取其相。而觀察之。喻說雲。住觀于坐。坐觀于臥。或在後行觀察前行。故此說言謂審觀察三世諸行于能觀察又復觀察。前四靜慮。說為四支。此第五支。于前支能觀。更審觀察。此所觀察。即三世行。即在後行觀察前行。是重觀三昧也。或前之四支。雖已觀察。此更審觀彼三世境。于前能觀察之所觀察。更後觀察故。下說言依審觀察緣起。緣三世法故又為斷除無色余結縛。建立第五。

    第九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中。文有三。初問。次別辨相。後此中由慧為導首下。釋先後次第生起所由。辨相有三。初解聖。次解有因有具。後釋正三摩地。若是時中舍邪見等下。是第二文有三。初列因具名。次釋因具所以。後雲何正見等下。釋因具相。據實八道支。在見道後位。若在見道前。雖名正見等。而非道支。雖有彼行相。而未建立。至修道位。方得道支名故。今異生位。亦名正見等。其見道等位。雖不立道支。聖正三摩地。彼位即有故。正見等于彼亦成。然由正見引定助定。二位俱得通名因具。余則不爾此念即是三摩地分等者。分是因義。是三摩地近生因故。分是類義。是三摩地相似分類。此念俱時。亦有正三摩地。然未是聖正。後能斷能滿。方名聖正。念俱有定故言兼亦金剛喻定。二乘依九地。色六無色三。菩薩唯第四靜慮。唯識有二義。一雲。此現在前。已得四智。粗重惑種。一時舍故。二雲。此時異熟識。在解脫道位。四智方起。廣如彼說。

    別釋諸經宗要中有三。上解解脫等持訖。自下釋等至。上列有六。下文分四。初解五現見三摩缽底。文分為四。初引經標。二釋現見等至義。三出總略體性。四別釋行相修道所斷煩惱制伏對治者。是初現見等至斷滅對治者是第三現見等至及觀察斷者。是後三等至。與小宗不同。彼雲。一觀自身三十六物種種不淨。二除肉皮等。唯觀白骨。上二通凡聖得。三觀骨身。識在中行。亦住今世亦住來世。即初二果未離欲故。四觀骨身識在中行。不住今世。唯住來世。即不還果已離欲故。五觀骨身識在中行不住今世。不住來世。即阿羅漢。漏已盡故。初二名現見。後三由現見緣之所起。故亦名現見也。今則不然。五皆聖得。親明了觀。故名現見。

    初二觀論有兩番釋。初番雲。初不淨觀。正是念住。以方便念住而為依止。第二不淨觀。即後念住。以初念住而為依止者。此約所依。加行根本緣起差別。顯二不淨觀。初緣不淨。後觀骨人故最極通達者是青瘀等觀等者。此說白骨觀。是不淨觀中最極通達義。是青瘀等。後勝次第末後。逾越貪等觀義第二番雲。初不淨觀觀察內身。後不淨觀通達法性。此依所緣境界事理淺深。緣起差別。顯二不淨觀。根本觀中。不淨境及性二類別故。是故前言斷滅對治觀識流轉者。釋前觀察斷。即後三觀。謂觀諸識斷與未斷觀察此識生滅相續。是總句。或觀生身。或觀剎那。二種識轉。

    此上總釋觀察斷義觀察有學未離欲下。別釋三等至俱住二世者。現在未來識。俱有縛故唯住他世者。唯未來世識有縛故俱無所住者。二世無縛故。

    無想等至中。雲于此生中亦入亦起者。入無心。起有心。此說于定。下說于果若生于彼唯入不起者。唯識第七。略有二釋。一雲初生無心。中有未有心故言唯入。二雲初生有心。後住無心。故名為入。不爾初生本未起心。雲何名入。先有後無。乃名入故其想若生從彼沒者。彼一說雲。末後無心。若從彼正沒。猶未有心。不起潤生心等。故下界中有初生。名想若生。便從彼已沒故。二雲末後有心。其想若生。潤生心等起。名從彼沒故。余門如唯識。五十三。對法第二。顯揚第一等。

    解滅定中。已離無所有欲者。斷與未斷。要須已伏此下染故依滅盡想而入定者亦復如是者。前厭舍心。心便寂滅。依初修者。未得自在。今任運作非想處行相。諸有想心。任運滅盡。與前相似。前言亦爾。是久修者任運成故。或初緣有為行。厭舍想心。後緣無為行。厭舍想心。厭舍義同故言亦爾此有二種謂行時住時分等者。初定有四識身。心上外緣。如人出外。故言行時。此時三行猶在。今說次第二定以上心不外緣。如在家中。名為住時。滅三種行。二定滅語行。四定滅身行。滅定滅心行。故言次第滅三種行次第起者。依未自在者。作如是說。得自在位。如前文說。任運能入超一切地故任運能入等者。雖有期願。今說不期願者故出定緣三種境觸三種觸者。依未自在。義要次第故。以定心出。觸不動觸。是空等持。觸無所有觸。是無願等持。觸無相觸。是無相等持。依自在者。超一切地。隨其所起定或或散。緣事緣理。緣內緣外。觸三種觸。內三有體名有境。外六塵名境境。無相理名滅境。由入滅定折伏心已。煩惱不動。三根不擾。非相所亂。唯以善心而出于定。今觀文意。多依定心出。觸三種觸故也。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五

    享保八年(癸卯)正月十三日一交畢

    沙門高範(六十九歲)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3冊No.1829瑜伽師地論略纂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六(論本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

    基撰

    地第四段。釋第五義諸經宗要眾雜事中有二。上釋宗要。下釋雜義。文分為二。初十一復次別引經釋。後以四正法。攝持聖教。

    初經。明身心遠離引如實覺。

    第二經。善修止觀覺了所知。

    第三經。等持等至等。于善巧中。文分為三。初引經標。第二兩復次。釋經四句。第三雲何為住下。別釋十四句。經其等愛下。例翻不等愛為一句。故成十四句調善句下。有行拘執法性拘執。釋調善中。此二標文。非釋經句其四句中。初復次。以定相對為四句。其等持名目十一種。空無相等。最殊勝故。緣境遍故。偏得彼名。其等至名。亦目六種。勝處遍處。能成變化。滅盡等至。唯聖所成。故偏得名。為初二偏句。俱句之中。略舉遍處例勝處滅定。標無想定。顯諸異生所成等至。亦入此句。五現見等至。亦應別說。義小隱故。略而不說。余皆準知。故下結言如是于先所說等持等至中。隨其所應當善建立。此中從勝且偏說故。第二四句中。唯作初二句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者謂于等持名句文身善知差別非于能入等至諸行狀相差別等者。此說善巧。三慧為性。其等持者。今此中說。略有二義。平等定為所持。行者為能持。我能持等定。故名等持。又所詮定。名之為等。能詮定教。名之為持。教能持定。故名等持。其等至者。所入定名為等。能入定行狀相名等至。能至等故名等至。至者到義因能入果。至于等故。又所入定名等。至義如常。釋由此等持等至。各有二義故。此四句相對不同。此中初句。定教為等持。能入定諸行狀相名等至。第二句。以能入等至諸行相狀。及所入定俱名等至。以詮定教能入行者。名為能持有諸菩薩雖能得入下。顯于等至善巧。非等持相。指諸菩薩以明其義乃至未從諸佛所聞等下。釋于等持非善巧。有三義。一未從佛听聞。二未于第一菩薩所听聞。三未自證得第一究竟故。于定教不能善知。上一未字。下貫三處于不定地分別體相所攝者。散境也。此即是地不同類法。故思惟散境名出定也定所作者謂飲食等者。此是出定所應作事。由至此時應出定故所緣相者謂分別體由緣此故能入諸定者。諸有漏皆名分別。故定所緣名分別。體相分。離見無別性故。或此所緣以五法中分別。所現相體為所緣相雲何引發謂能略攝廣文句義。此聞持力攝廣文義雲何等愛謂慚愧愛敬等者。此謂定前。起十二種法。一慚。二愧。三愛。四敬。五信。乃至第十二樂。以此為方便。心便得定。于此十二平等愛故。名為等愛。

    第四。分別靜慮經中。文有四。一引經標。二略釋四轉。三廣釋相。四結成此中四轉當知二時顛倒等者。四轉者。一有漏三摩地趣進時顛倒。二有漏定趣退時顛倒。三有漏定正退失無倒。四無漏定正進時無倒。或初二于進。謂退名為顛倒。初于有漏定進時。謂退後于無漏定進時。謂退故皆名倒。論說第二。

    于三摩地退時顛倒者。修進無漏。趣退有漏時謂顛倒。後二退時。謂退名為無倒。初于有漏定。實退時謂退。後于無漏定。退有漏時謂退于有漏定退時謂退中。文有三復次。一由愛味故退。二由慢毀故退。三由貪誑故退。第二無倒翻初無倒應知其相者。謂得無漏定。將失有漏定時。如實知退。是名無倒。第三無倒。退時知退。第四無倒。無漏進時知有漏退。此中第四與前第二。有差別者。前修無漏方便。猶未證得。謂退曾得定。今第四。正得無漏有漏不行。謂之為退。故成差別。

    第五分別四撿行經中文有三。一引經標。二略顯撿行相。三廣顯示所撿行。即四分淨定為所撿。能撿察即三慧。此即一人具修四種。

    第六。于六境不受想無相經文有二。初牒經。後別釋于此諸法若實若有都不領受者。不受境自相也尚不受想者。尚不受六境之想何況無想者。亦不受彼無想也。下釋有三無有眼想。釋尚不受于想不受自相。釋都不領受不受無想。釋何況無想。

    由厭壞故威勢映奪乃至能有其想者。謂無漏定。數思厭壞。遂于眼等無有事想。唯有四諦諸理相起不受無想者。想與無想。皆悉不受。由不思惟一切相故。有空二想皆悉不受。故于滅盡真如理中。思惟寂靜此中意說離諸相想名無想者。無分別智正證如時。前苦樂等相亦皆離之。想與無想一切皆出離。故離相想名為無想。

    第七。釋四趣道經有三。初標。次釋。後顯差別。初唯有漏依定引起無漏道故。第二依定起慧。第三依二起二。第四初依定起慧。後依慧起定。第二第三。通有漏無漏。第四亦爾。俱引見道及修道無學道故。

    第八。釋四淨勝經中有三。初標淨勝經。次釋淨勝義。三釋四淨勝想謂所得所證所引戒等者。所得者。謂若圓滿法所證者。謂若攝受法所引戒等者。謂發勤精進。未滿令滿法四淨勝者。一尸羅。二三摩地。三見。四解脫此中所得所證所引戒等言。皆通四淨勝圓滿攝受下文。牒釋發勤精進未滿令滿足。所引戒定見解脫體故不牒釋又所得者戒。所證者定見所引者。解脫戒等者等定見解脫。互顯所得所證所引下七雲何。初一為戒。其等持見解脫。各二雲何。隨應配釋雖住具戒等四句六支。如聲聞地廣說戒定二種。異生位名圓滿。得其聖位名攝受。見在異生位名未圓滿。入聖位名圓滿。無學位名攝受。解脫在有學位未圓滿。無學位名圓滿。不時解脫名攝受。解脫定障及事障。所得擇滅名解脫。

    第九。釋心清淨行芻思惟五相經中。文有五。初引經標。二釋清淨行。三明行障。四別釋思惟五相。五結成障者。即諸不善欲恚害尋。親里國土不死尋。所曾經樂等七種尋思。皆為障體。

    三別釋五相中有二。初總標三品尋思差別成五。二別釋五。第一品尋思行者。思惟因果等諦相故。令七種尋滅。依中品尋思。分成二種。一見尋思過患。二不念思惟令七尋滅。依上品尋思。亦分成二。一非初即令一切不行。要當方便漸尚折伏。二若猶未能伏。便生厭。多思惟故。令七尋滅。

    第十。蕩塵經中。文有三。初引經問。二釋三陶練。三舉法合如金性內所有生金下。是發心出家。名初陶練。在資糧道位。得靜慮等。是次陶練。入聖位已。是後陶練。故論說言不為有行之所拘執。依慧根伏令根姓顯。根除煩惱立陶練名。

    第十一。釋于三相思惟經有三。一引經標。二釋三相。三結成差別。三相者。一止。二舉。三舍。一向修止舉。在定加行。于緣起等不正思擇。不思擇故心不正定。不能現觀。不盡諸漏成阿羅漢。數思惟舍。便思緣起乃至漏盡。道成滿故。

    上十一段。別引經釋。下一復次。以四正法攝持聖教。有三。一標。二列。三釋遠離者。入定處所修習者。所修定慧修果者。謂所得解脫所離二障有無為果雲何已習奢摩他下。釋此第三無乖爭者。行善順教。資善順師。故善契理。宗教無違返。名無乖爭。若義若句若文。不說名者。舉初後以貫中故。第一句者所謂前句乃至即以此句而問第二等者。此略明于句平等潤洽前句者。第一句也。如尊者阿難。于五百芻中。以此初句。問一比丘。復以初句問第二比丘。乃至五百。彼皆答言。如是如是。乃名師弟。義句無乖。平等潤洽互相隨順。句義同故。師弟同。教教同。教義同。義義同。行教同。皆準知也。設于初一依蘊而問。乃至不得名互相隨順。此返顯也。設于初一巧上依蘊而問。恐有第二。同類行者。而不解前所問義。故以余問。依問既殊。句義便別。雲何得名平等潤洽。初二行者果證既同。有知不知句義。問別師弟相返教義不同。故非平等潤洽隨順。以佛弟子證見同故。教義師弟互不相乖。外道見殊遞相乖返非三摩潿嗟鼐秤彌 小I鮮偷紉弧O率頭塹紉弧J吐墼啤7 耙琢恕L寮從縟 I隙}幸磺猩  H還鄞寺畚囊狻J 歡ㄖ小5諂叩誥諾謔 植歡 5厥巧轄紜A咦饕狻5詘聳巧轄縟痙 4說夭晃  暗亍J且嗤ㄉ隙繅磺蟹ㄎ姆治 3蹺勢鴇輟︰笏奼鶚汀4聳 幀>鱸窳 9闥擋畋鸞 き傘N揭萊醪歡 亍S詘滄︵摹Sφ∠唷N角圇魷嗟取4慫滴迨緞圓歡 省S誥吵哿魈暗壬稹N 瓜 省9矍圇齙取6滄︵摹<匆源艘邐鞣蕉怠R輝莆迨段ㄊ怯新 P圓歡 省P隕 夜省K凳 褰縹ㄓ新└省3傷髦恰;虻諏丁;虻諂呤丁6埔樂畽艘焐摺K凳 褰纈新┬孕圓歡 7且烙轡弧S謚杏興怠3傷髦恰F腥薜蘭聰衷誶啊S興搗鸕胤降貿跗稹H縹ㄊ兜謔 7鸕氐謁牡仁突蠐秀誶嵐裁嵌 匚接縵敵男乃取A 啤R樂勾斯省N 米饕狻Sη諦尷啊4搜砸饉怠N 蒙轄繾饕狻Sη諦尷壩縞菩摹;蜓徙誶嵐燦縞 亍N 蒙轄縝嵐駁亍W饕庥η諦尷啊Nㄊ讀剿怠S幸逵縹耷嵐病R源宋奈 ゃbr />
    言善十一通一切地者。通有尋伺地等三地俱有故。有義欲界亦有輕安。彼定加行亦得定地。彼亦微有調暢義故。除定加行余欲界心。皆闕輕安。名不定地。非一切無。說善十一通一切地。即九地故。余十不定地。如六十三釋。

    有心無心地。初九地。三乘境中分四。此之二地。第四段辨境位。六識有心無心二位別故。文分為二。初問標五門。後隨別釋。

    地建立中。唯依初五地。辨地建立。非依余者。但依地體。五識意地有名有心。無名無心。辨有無心。相猶未顯。未知九地何處義成。舉地體性。于有尋等地三相之中。以辨有心及無心者。即知九地二位差別。亦知定非定地。何者有心。何者無心。故更不須依定非定地。辨有無心。三慧三乘六地。諸行有無心別。不出前門有無余依。

    此第四第五門中。辨有心無心。非有身位。有無心別故。有無心唯依五地有尋有伺地中。無心睡眠。無心悶絕。不名無心地者。以睡眠悶絕無心不定故無尋無伺地中。無想定等。定無心故又睡眠悶絕。依主識說名有心地。無想定等。依客識說名無心地。影略說故又依隨轉理門。以辨無心。薩婆多說悶絕有心故然決擇分。復依五義辨有心地。由七種因辨無心地。唯依地體以辨有心。依此第三生與不生。建立無心彼說七因。此八因者。此開根境。彼合名緣。闕其八因緣。如六十三釋問若許二乘入無余依。雲何不許眾生界減。經說眾生界無增無減故。答如海無邊。除去一滴非為增減。生死海中此亦如是。又上無依經。眾生界者。謂如來藏性。眾生雖有入無余依。彼如來藏無增無減。故彼經言。阿難是如來界無量無邊。為煩惱塵之所隱蔽。隨流生死無始輪轉。我以此義名眾生界。若依此義真為妄性。妄依真立。妄雖起滅。真無增減。又楞伽經說。諸聲聞經于多劫入涅界。耽三昧酒。長時醉臥。後從彼起發大心者。攝大乘說。化作聲聞。非實如此。故無余依身心並滅。

    聞所成地第十。

    上之九地。辨三乘境。自下六地。辨三乘行。初三通行。三乘皆能修三慧故。後三別行。應機隨法。成自乘故又初三是方便行。後三根本行又初三所學行。後三所成行。聞謂聞慧。聞緣教故。以此為因所成諸法。名聞所成。即以彼慧。及相應法。並聞所緣。若文若義。並所得果。為此地體。前作意中。聞唯緣法者。少緣義故此地文分為三。初結前問後。標起論端。次問列五明處名。後隨別釋。

    謂若略說于五明處乃至讀誦憶念者。有二釋。此顯于五明教。所生聞慧。一雲。謂以覺慧為先听聞。後時意地。領受讀誦及憶念等。方是聞慧。其五識初覺慧並听聞。及俱意識听聞讀誦是生得慧。不明了故。二雲覺慧為先者。是生得慧。若听。若聞若領受。若讀誦。若憶念俱是聞慧。俱時五識。雖非正聞慧。由從意地方便聞慧。所引發故因聞所成明了心者。亦是聞慧。設雖意地領受讀誦等。不明了者皆生得慧。

    又于依止名句文身義中無倒解了者。謂于五明處義。覺慧為先所起聞慧。

    第三。別釋五明處中。初辨內明處。文有二。初標四門。後隨別釋。四門者。一事施設者。謂三藏稱事施設建立。事謂事義。謂經律論義差別故。又是諸所詮義所依之體事。故立事名二想差別施設者。謂能詮名。由名句文皆以想生故名稱想。又西域呼名多呼為想。又名等無體。隨聲假立。隨其想解。號為能詮。故說名等稱之為想三攝聖教義相者。謂諸聖教所詮之義。能攝聖教四由佛教所應知處相者。謂從二數。佛教所詮事增益。乃至十種佛教所詮事。名佛教所應知處相。第三以理攝教。第四以教顯理。素怛攬雲契經。毗奈耶雲調伏。摩怛履迦雲本母。集諸經義。論議明之。出生諸經別所詮義故名本母。即舊所雲修多羅毗尼摩得勤伽。

    想差別中。有四扈弈稀3扈弈稀S惺 擰5詼扈弈稀S惺 拿擰5諶扈弈稀S芯琶擰5謁扈弈稀S惺 擰br />
    句謂六內處等者。詮法自性名名。詮法差別稱句。今詮法差別。是故名句。以寬攝狹。名在其中無量境界。在十方處所三世時分故。皆言無量。

    四眾中。唯明男子四眾。無鄔波斯迦。又鄔波斯迦。素迦所攝。俱從在家中戒為性故。別離出之。

    三十七道品。四沙門果。無諍願智。六神通等。如聲聞地說大乘五事。四尋思。四如實智。三性。三無性。如決擇分釋四真實。五種大乘。五無量不思議威德勝解等。如菩薩地釋。

    六內處境界下。十四門法。名聲聞地法。大乘五事下。有十四門功德。是大乘法。補特伽羅空。補特伽羅無我。法空性。法無我。有差別者。空謂所空。自性無我。謂無其用及差別義。又空謂二空理。無我謂所執。或翻此說故二差別。

    五相大菩提自性者。顯揚第八雲。謂過二乘所得轉依體功能者。謂十自在。一壽。二心。三眾具。四業。五生。六願。七勝解。八神力。九智。十法方便者。謂四種變化。一現菩薩行變化。化根未熟者。二現如來變化。化根已熟者。三現攝聲聞變化。四現調伏獨覺變化轉者有二。一暫時。于諸有情未解脫。成如來教化轉不體息。二究竟。佛難思德。為諸有情。作利益事。轉不休息還者。彼論名滅。還涅故此亦有二。一暫時。于已解脫有情。佛暫示現入般涅。二究竟。謂煩惱習氣及苦永滅。

    五種大乘中。顯揚第八雲。種子者。即菩薩地種姓品。趣入者。即發心品。次第者。即住品。正行者。即余諸品。正行果者。即大涅建立品。最初發心。謂菩提心。由有種子悲愍有情。是趣入菩提波羅蜜多。是諸地次第。攝眾生事。是大乘正行。自他相續成熟是正行果。二利果滿是佛德故又最初者。謂種子。發心者。謂趣入。悲愍有情者。謂次第。波羅蜜多攝眾生事者。即正行。自他相續成熟者。謂正行果。此順菩薩地配品釋。

    此文七識住。如初帙中解第十四自有文。

    假設施中。初于法假立有情。後依圓成能取所取相上。假立諸法。

    雲何思擇一行者。對法第十五雲。謂以一法與余法一一互相問。除此法更以第二法與余法互相問。如是一一一切當知順前句者。謂諸法中。隨取二法。更互相問。依止前法以答所問。以狹問寬。順前句故順後句者。謂即二法展轉相問。依止後問以答所問。以寬問狹。順後句故。一切狹體必即寬故。自有寬體非是狹故。或于所問應二句答。應三句答。應四句答。此中從寬以明。唯說四句體有覺狹。或不同故。寬狹義同應述可答。不如理名無事答。亦名遮止答。其二十八對二門。五對三門等。皆如決擇分六十五六七八等說四行跡法。謂苦速通等。二文不同。至下當釋。

    四法跡。謂三學跡。即無貪無正念正定。三種系屬。初根互相屬。次識根互相屬。後根境互相屬。

    十六種攝。如決擇分五十四。及對法第五中說。

    五相應。亦如對法第五。決擇五十四說。

    見聞覺知。瑜伽第三。九十三。對法第一等。釋見聞覺知義。顯揚第十八說。色界無覺。後起言說。無色都無。謂生彼界故。無彼後言說。

    六種次第流轉次第者。謂嬰垓等十時流轉次第。或十二因緣次第成所作次第者。謂出家受具。修七方便。得見道等宣說次第者。謂四正斷。一剎那中。具其四用。以辨次第。非四現行前後有異。或宣說諸法。標釋次第生起次第者。謂十時分芽睫等生起次第現觀次第者。謂真相見道前後。六十三等現觀前後次第等至者。謂九次第定八種所作一滅依止者。能與滅惡為依止轉謂與善生為依止遍知。謂知善巧。遍知苦集緣生等法。生厭離故喜樂者。謂喜樂滅道。

    所緣有四等者。對法第十。一遍滿所緣。有四。謂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事邊際。所作成熟所緣。二淨行所緣。有五。謂多貪。多。多痴。x慢。尋思五種觀行差別。三善巧所緣。有五。謂蘊。界。處。緣起。處非處。善巧所緣。四淨惑所緣。有三。謂粗靜等相。真如。四聖諦。

    四種九種瑜伽。下聲聞地。對法第九等說方便瑜伽。以作意勝解慧為性。

    三事觀者。有相。謂所緣事尋思。是能緣事。

    四行觀。如對法第九。及聲聞地說。

    六事差別所緣觀。一者苦無常等差別義。在見道前方便二事者。謂諸事作用。集有生。苦有因等相者。謂滅諦體相品者。謂諸法上中下品。或三乘道諦。有品類故。次上三種。在見道位時者。在修道。在見道後時而起故。或觀三世道理者。謂在無學道或事者。蘊界處等。時者。三世。道理。謂四種道理。

    五種教授者。一教教授。授與教法二證教授。授與理法三次第教授。授觀行法門四無倒教授。授前三種應機無亂五神變教授。授與神通令化眾生。

    內明處四種相中。第三大段。明攝聖教義相中。有十法五對。初能作所作二俱善法。次過患染污。苦集諦法。三有障有順。謂煩惱善法。四有真有勝。無為有為諸無漏法。五有順有得。謂世間出世間法應習。謂善法應斷。謂染污法斷已現行。謂無覆無記法。

    第四大段。明佛教所應知處相中有二。初增十法門。後結之。初即為十段。初明三種。一有情即住。有三。要依有情方有情非情因及果。染與淨。生死涅。有為無為等增二門所明諸法故初明三種。一有情增。二法門。有二十四對于如來所說所有甚深經者。謂解深密等三性顯了教相似甚深空相應經者。謂般若等。與此甚深經相似緣性者。圓成性緣起者。依他性又有二法能令有情內正作意外聞他音等者。此內作意。外聞他音。是二因緣。由二法故。令此二因緣。現入現觀。當諸根熟。

    第十四卷

    增三。有四十五門言十相者謂壞生命等者。上一壞字。貫通下十。雜穢語名壞所為事業者。于正事業。不正而說名綺語故前之七種作業毀壞者。外彰身語而作業名其次二種意樂壞者。無貪無。正意樂故最後一種方便壞者。正見乃是正智因故言三根者。謂貪邪見。此說十業。三為加行。隨應為究竟。或此偏明意三業道。

    第二門。文分為二。初明三法令不護根。後因前辨內法四種欲貪為因。生死增長。名邪法種依四處所者。一自身利等四種白法。二怨。三中。四親四白品者。謂利譽稱樂。四黑品者。衰毀譏苦。一于己利等。生欲尋思。希獲不失。故于怨中品。生恚尋思。乃至欲令彼命斷故。于親友品。生害尋思。但損惱故婆須密論第二卷。利衰二種。若依有情。以十七界十一處五蘊為性。除聲疏不成質故。若于非情。以四界四處一蘊為體。如前除聲依婆沙。十八界十二處五蘊為體。依非情。六界六處為體。五塵及四相故依經部師。俱舍論說。衰無別體。失物名衰故。今依能失者。以辨衰體。以十八界為性。翻此利體。亦十八界稱譽毀譏。婆須密論。體皆是聲。薩婆多師。說名句文。今合以聲名句文為體苦樂二種。體即是受。如佛地論。雖辨其相而不出體。

    煩惱趣者。能趣果故。即是三求。欲有邪梵行。求之所因起。

    三種無明中。皆言前際者。發業無明名為前際。而觸受俱能起愛取。潤生無明名為後際。

    又有三相能攝一切色法自相等者。此有二釋。一雲此三種色。總攝一切色盡一有見有對。謂顯形表是。此中表名作用者。作表示用故二無見有對色。謂五根余四塵色。

    論雲于自處所障礙余色等下。是總結上二色言。當知一切總有十色三無見無對色。故雲及定地色。今明三色屬自身者。故唯說彼修方便者所有諸色。即是內化心境。亦是未滿化心果。若正通果所變化色。亦屬他人。故此不說。又若得淨定。是通果色修方便者。是彼因色。彼通果色。即內化心境。彼方便色。即未滿化心果。境是心果故。二雲。三相者。唯色處中顯形表三。最勝偏說于自處所障礙余色等者。乘前彼明十一種色。

    三欲中多用功力依緣諸欲謂現前住所有諸欲者。下四欲天。欲多依現前。諸欲生起。用功念想方從彼生。或復由業異熟。用功方治成熟故。

    三眼者。色為二。非色為一。法眼亦入慧中。同非色故。此明三乘因果同有。不說佛眼。莊嚴經說有十眼。如法華經方便品疏。

    又三種心一境性能令證得如實智見者。如其次第。即初習業。已習行。已超度。三種作意相應定又初是聞思慧。第二修慧。世間三慧相應定也。第三超度者。無分別智相應定也。又聞思修相應等持。能生無漏真智見故。行謂能緣。相謂境體。行所行相故名行相。此通無漏等持義釋。無分別智無行相故。或行解相狀故名行相。此依有漏三慧位定釋。

    不淨生處超越因故者。三惡趣八無暇。名不淨生處。身語意三淨業。名超彼因。

    三牟尼業者。即三善業。

    謂由他所誹毀乃至所起慚愧及愛敬者。于他所誹毀生愧。顧他羞恥故。于自所誹毀生慚。顧他羞恥故。退失大利。深識因緣倍生慚信名為愛敬。即于三寶無愛敬故。名失大利。或于三處各能起三。不須別配。

    三種最勝無上者。一智無上。謂三智中無我智。為根本。初二智為方便。由此三入諦觀故偏說。二行無上。謂四行跡。三解脫無上。謂不動。心解脫。于世間出世間解脫。有學無學解脫。時解脫。其不動。心解脫。最無上故。

    增四門中。有四十六門。亦有相違。為一門故。

    念住者。體即是慧。由相應念。慧方住境故。

    四種縛者。拘礙其心故名為縛。非必要是煩惱縛性。由心依執。身為自體。身便縛心。由心俱受。深領所緣。便縛俱心。由心了別色等為境界。所了別境。乃拘于心。即由如別身等。三法相應煩惱俱。染惱心故。名為縛。觀四為境。深生厭患。立四念住。所依內身。縛能依心。能緣俱受。五分位別。常與心俱。所了境界。縛能了心。及諸煩惱雜染。俱心故立四縛。

    又有四種欲勤為先乃至能得善法及能增長者。即四正斷現行諸不善法者。是律儀斷及斷彼系者。謂斷斷。未生惡法名彼系故能得善法。謂修習斷及能增長。謂防護斷。

    又有四種心定心住者。簡別散地名心定。內住一境名心住。

    四種想為先戲論縛者。依七有想故。除有頂舍無量。

    唯言除欲貪者。同大智度論如第十二卷會。

    通有漏無漏他心差別智者。有漏他心智。不知無漏心。亦不知彼能緣自證分等。不知彼能知智。謂自心不自見故。無漏他心智。能知有漏無漏心。亦知能知智。佛智後三分通能知自故。然未必作道四行。亦未必通余人。

    又有四法能盡上漏等者。有三說。一雲即四法跡。于七方便見道修道無學道中。能盡上漏。為足跡故。二雲四跡者。一得有漏慧。即七方便。二見道位。已缺諸煩惱及業果事。三修道位。無余永斷諸煩惱事。四無學道。無余永斷諸煩惱事。如所得道。轉更修習諸煩惱事。通上三處除有漏慧。三雲。一有漏慧。是加行道。二缺諸煩惱。無間道。三缺諸事。解脫道。除諸粗重及果法故。四為無余斷諸煩惱事故。如先所得轉更修習。是勝進道。

    又有四護。一命護者。不惜身命。護持正法。或護他命根。而不損壞。或護自正命。不起惡業二力護者。謂護智慧。摧眾魔怨。或護身力。為利益他。或護五力。摧怨不屈心煩惱護者。護諸煩惱。不染污心。為護正法。起諸煩惱。驅遣惡人壞正法者正方便護者。善巧方便習行正法。

    又有四種能得正見乃至專注一緣者。于境不順。不貪也。于境不違。不也。正知而行。不痴也。此之三種行。緣諸境行正行時清淨。專注一緣。正念也。後一種。住時清淨也。

    又由四行能證明及解脫者。一念。二眼。三慧。四身。宿命明。天眼明。及二解脫。漏盡。如次能證身。即五蘊四蘊之身。

    四者輕等動性者。謂風能造與所造。輕相似故名輕等。由風性動故。名輕等動性。又有諸部。立作意數。以為動性。今言與輕相似。風性能動。非作意也。

    四法能住有情。謂四食。

    四法為識足跡。謂四識住見已趣向。五根色取為所緣。六境色所依境界俱有。如次配根五塵法處。

    四問記論者。謂一向記等四論。人四記者。于法實相。如問如來法身。是真覺性等。應一向記言爾。顯了問人果勝劣。應分別記。望天為劣。望余為勝。隱密非顯了問義。亦非一向門。問人勝劣。應詰問記。汝何所方。如是展轉。觀彼曲意。返詰無窮。問實有情作者受者。應舍置記法四記者。于法實相。問真如常耶。應一向記。問諸有情身中業果。其異熟當定生耶。潤惑盡者。異熟不生。潤惑未盡者。異熟當生。觀其諂意問請說法。但應返問。不應開釋。問蘊實法當為有無耶。應舍置記。記謂記別。記別解脫故。

    四種攝眾方便者。即四攝事。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次配之。

    四死。如前第五卷解。

    復有四清淨道。一非功用根圓滿等者。此即四行跡。謂苦遲通。苦速通。樂遲通。樂速通。如次配之。鈍根名遲。利根名速。未至及無色地名苦。定慧一偏故。根本靜慮名樂。雙道轉故。雖未至地名有喜樂。未圓滿故。但名為苦功用根者。謂練根也。然菩薩地。依凡聖差別。與此不同。及至聲聞地當辨。

    一樂而非利益等者。生死饒益名樂。出世饒益名利等。義差別準知。

    謂國王及祠祀王馬祠祀者。其諸國王。恆懷憂懼。討怨敵等。能令自他俱任苦故。其祠祀主。雖極自在。自殺馬等。以為祠祀。能令自他俱苦非福。

    四種語失者。謂虛誑。離間。粗惡。雜穢。

    增五門中。有二十四門五種失利養因行等者。即成實論所說五慳若于是處受用利養。即是處慳若從彼得者。即是家慳。亦名施主慳若所得物者即施物慳若所為得者。即稱贊慳若如是得者。謂法慳住處慳者。獨我住此。不用余人。設有余人。我恆為主家慳者。獨我有此家。不用余人入。設有余人來。于中我最勝施物慳者。我獨取此物。不用與余人。設與余。我獨多勝稱贊慳者。獨稱贊我。勿贊余人。設贊余人勿令勝我法慳者。獨我能知諸經教義。勿令余知。設有能知皆疏于我。

    又有五法令修行者先毀淨戒等者。即是五蓋。初二毀淨戒。後三毀名聞。虧止觀不能領受。是該吒恰M 塹艋詬恰2歡ㄊ且篩恰br />
    依見道下分說三結者。不越惡道故邊見隨身見。見取隨戒取。邪見隨疑生故。說根本三。即攝末六痴相通三界。貪增在欲。唯說貪恚。即攝愚痴。不越下界故。故但說五為下分結又由身見不趣解脫。由戒禁取。迷正趣邪路。由疑疑于正道故。于解脫障。唯說初三為惡趣因。

    五上分結中。無差別結者。依界辨結。不依人故。名無差別。余之三種。依人辨結。名有差別。其靜慮者。即是人故。因愛掉生。因我慢余慢生。因疑無明增。名有差別結。由無差別結。取上分生。由有差別結。不舍上分生得靜慮者。為三惱故。有差別皆修所斷。故除見取。無疑說痴。阿羅漢斷故。

    五種不信敬等者。一于大師。二于戒。三于心。四于慧。五于三同梵行。無有信敬。

    五種邪行者。一于怨起。二于親破壞。三者常欲令生憂苦。作不饒益事。四壞自尸羅。五行三惡行此中三種等流過患者。以怨故。多諸怨敵。以壞親故。親友乖離。以作不益事令生苦故。種種憂苦。恆現在前。此三後世等流果一種現法等流過患者。壞自戒故。臨終多悔一種後法異熟過患者。行三惡行故。後墮惡趣。

    時節愚者。愚于時節。剎那生滅無常計常分位愚者。愚三受分位。于苦計樂自性愚者。愚五蘊性。無我計我第四規利養第五求活命。名五所治法。

    二勝行者者。一定勝行。二智勝行。定勝行有四。一因聞依諦聖言論故。正解法義。二因廣大言音。讀誦經典。三因為他開闡妙義。四在空閑處。審諦思惟。此後三種。例同于初。故言如于因听聞因廣大音等。正解法義。當知亦爾智勝行者。思惟對除上品貪欲。是為第五。

    五種修觀行者。等信菩提涅。為二意樂。無間殷重。修習正智。為第三。即聞思慧也。無間殷重。修奢摩他。為第四。無間殷重。修毗缽舍那。為第五。即修慧也。後三名方便具足。

    二于初靜慮初受生已得般涅者。對法論說。生色界已聖道現前。此依先未離色界欲者說。非定唯爾。聲聞地中。常廣分別問對法等說。中般有三類。隨彼得果已便般無余。何故余四不還。得有余已。非即入無余。中般三類。何故隨彼三類。得五有余已。便即入無余。答由余四般。生起結二俱未盡。生有時長。其勢強故。初得有余已。非即入無余。中般不還。生結已盡。起結雖在。其勢微弱。況中有生。其勢但七日故。彼羸劣。得有余已便入無余依。涅經第三十六雲。中般阿那含。有四種心。一者非學非無學。二者學。三者無學。四非學非無學。入于涅。第一者。初受生等有漏心。第二者。金剛定前諸無漏心。第三者。解脫道後諸無漏心。此前三種。攝一切盡。無學身中入無余依。隨順說一切有部。以無覆無記異熟威儀。入于無余。故此第四。獨言非學非無學入于涅又真實理門。末後一剎那。亦唯第八識無覆無記。入無余依。故此第四。獨說入于涅。余三不說入于涅又彼經復雲。四種心中。二是涅。二非涅者。以無學心入有余依。以第四心入無余依。前二非故又此論下。說欲入無余依。要先入無相定。即此無學心第六意識也。其非學非無學。即第八識也。若入滅定方入涅。唯有此故。

    五種修觀行者。欲恚害染淨。為三。色無色等至。為第四。涅相。為第五也。

    增六門中。合有十六門謂依六相宣說八種有情事差別等者。謂六根。六境。六識。六觸。六受。六想。六思。六愛。名為八事我所依事差別。六根也境界事差別。六境也。自性事差別。六識也。執識為我自性故受用因事差別。六觸也。是受因故受用事差別。六受也隨說事差別。六想也。言說因故作用事差別。是六思身也希望事差別。六愛身也。亦名六欲。以欲而為自性。

    于如是等事差別等下。明依六相宣說八事我依眼等。是初相我于色等境。是第二相。其計識為我。名事自性差別。通根境等中。一一應說由觸及受。第三相。依一相。說觸及受事有如是名乃至隨起言說。是第四相造作一切法非法行。是第五相于可愛事。乃至不住損減。是第六相。非愛事中。未得希不合。設合希不住。設住希損減。

    又于寶學六種輕蔑等者。于三寶中。應信不信。于三學中。應得不得由惡語故全無所得。謂增上戒退失一切所有善法者。即應信不信。應得不得。

    又有六種最極清淨等者。即六恆住謂四大種空界識界者。色所依謂大種。非色所依謂識界。行動所依謂空界。故唯說六以成有情。由此初言是諸色根及所依處隨其所應之所依止。

    略有六種。能障諦現觀法者。謂前增五門中。三愚起三倒。即為三規求利養。為第四。

    希望壽命。為第五。五與前同。

    此中差別者下。釋第六障。前所無故。言是故說此在明分中非在解脫成熟分中者。成熟分謂加行道。明分者是資糧道。創求無漏慧明故在明分。起此六障非成熟分。又見道後名明分。加行道名成熟分。今此但障見等明分。非障成熟分也。障諦現觀故又人天身下。明入聖位。是上明故。從人天得入聖者。名從明入明。人天明中起此障。非入聖後成熟位起謂如前說。五種取相者。前增五門。無常苦無我相。于食惡逆相。于命中夭相。于趣涅行。戒也。趣資財行。施也。趣生天行者修也。

    六法名無上者。一見大師。二聞正法。三得淨信。四起隨學學處。五于大師所起念行。六于大師所承事供養。

    增七。合十五門。念通二品者。前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中。念是定分。今通二者。修生于定。念隨定增。明記止觀。理通定慧。

    定障解脫非煩惱障解脫建立身證者。其定障體。有二師義。安慧等雲。三性心中並有法執。于中有說。世親菩薩緣起論。說無明通三性故。有漏三性心俱無明。為無漏定障體。諸散非善心俱無明為有漏定障體。護法等釋不然。瑜伽等說。無明有二。謂不善及無記。瑜伽論等。不說無明有善性故。定障無明是所知障。雖二心有。而無記性。欲界八心中。異熟生所攝。對法第二。說有二種應斷法。謂諸煩惱。及此所依受。煩惱斷故。建立擇滅。二受斷故。建立不動及想受滅。即顯定障異熟生受。及俱無明等以為自性。領受下劣不能進修。于勝定中諸梗澀性。此說別行。若染心俱一切皆是。二十七賢聖中。此七為初總果。余二十種依別建立依。唯說此七。

    又三因緣七種行故等者。趣入。安住。攝受。名三因緣。正見。正思惟。名初趣入因緣。正語業命。名安住因緣。正精進念。名攝受因緣。由此三因七道支故。令心內定心正一緣。

    七聖財所生之樂者。謂信戒慚愧聞舍慧。如次配之。七魔品力。隨其次第。翻七聖財。

    又有七種涅所對除法等者。于初衰損。有一對治。體謂貪欲。第二衰損。有二對治。一于道。二于道果。心不信解。于第三哀損。有四對治。謂懈怠失念心亂惡慧。此七因。二不善根起故名品類。

    七識住中。身異類下。是第一身異想異當知與此下。是第二身一想一梵世已下。是第三身異想一第二靜慮已下。是第四身一想異。文略不說無色下三。

    七粗重者。即七隨眠。

    有七法諍事止息。即七滅諍法。一現前毗尼。二憶念毗尼。三不痴毗尼。四自言持毗尼。五不見罪相毗尼。六多不見罪相。七如草布地。即如次配下七種違犯諍事。

    第十五卷

    增八門。合有十門。正念是正定所攝。如前和會。

    懈怠施者謂來求施不遍。不往施唯待來求不隨所欲者。是怖異施。怖自貧苦顧戀施者。習行先人之業。為報他昔之恩。然非己樂未來施者。希異熟望他報。希二果故是失輕慢施者。恃己富貴陵蔑故與。或為報恩而輕慢彼希求富樂者。求天人中外五塵故求知聞者。規名譽故無染污心為往善趣者。往彼為修自他利行故非過也。

    四因緣故于人趣中建立如來四眾者。一最增上故。謂國王等。即剎帝利。二世間福田故。謂婆羅門。以多淨行。共許為福田。三用財不由他。謂大長者。四棄諸世財。謂諸沙門。此皆佛有。名如來眾。

    三因緣故于天趣中建立四眾名。一依地邊際。建立二眾。謂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居住別故。二欲界邊際。建立魔眾。三語行邊際。建立梵眾。

    八解脫中。淨不淨非二色第一舍勝解是名第三者。由淨解脫有三種想。一展轉想待。二展轉相入。此二通觀淨不淨色。平等觀故。名舍勝解。三展轉一味想。唯觀光明。不作淨不淨。名非二色。第一舍勝解。平等觀。光明最勝位故。名第一舍此三解脫至不共與一切異生共有者。第十二卷已引成文許異生得。今說勝者故言不共。此五勝解乃至受想滅等至最勝住者。前說別引空引往還神通識。引無諍等德。此即說通引究竟定滿。故不相違又若觀諸色乃至而修習者。是牒八勝處經。謂三解脫下。釋彼經文。前依初修勝處為果。今說文修勝處為因。如理智中。解脫為果。故三勝處為方便因觀諸色者。謂前四勝處若如所觀者。謂後四勝處。如前已觀境差別。觀色故。其八勝處。而後成滿三解脫為因故。說三勝處是三解脫方便道攝。非唯三也此中觀外諸色乃至若勝者。牒經謂觀非三摩地所行現所得色者。此釋前經。觀大小諸色。義在定前加行聞思位中。作此種種色觀故由緣三摩地至故名為勝者。釋定中得勝名所由。緣一類色。不同定前。雜緣大小故名為勝或非三摩地色。有小大相。是本質色由緣三摩地乃至故名為勝。是緣定中色。唯一類緣故名為勝。是前種種本質之影像故。前加行心。有種種境相。故不勝境不得勝為。三摩地中境。唯一類心。無異相故名為勝。已尋思已了別者。初時後時。了別異故如是于外所想乃至觀諸色亦爾者。此釋聞思位唯同定中。于引止觀若知若見。于彼色亦初尋思。及後了別。

    九有生處。即九有情居。第一帙中已釋。

    十無學法五蘊攝者。戒蘊攝語業命。定蘊攝念定。慧蘊攝正見思惟精進。加余二為十解脫。即勝解數。正見謂緣事慧。解脫智見。謂緣無為慧。

    第三辨因明處中分二。初總問答標。後別顯釋謂觀察義中諸所有事者。所建立法。名觀察義。能隨順法。名諸所有事。諸所有事。即是因明。為因照明觀察義故。所余釋名如彼疏解。

    別釋有二。初舉頌列名。後隨別釋。論體有三。一列名。二別釋。三料簡。

    論體者。謂言生因。立論之體故處所者。謂證義者等論議處所論所依者。謂真能立似現比義為言依。其所成立。亦是所依莊嚴者。謂能破等墮負者。謂似立似破出離者。將興論時。自安處法多所作者。由具上六能多所作。

    準論體性有三。初標六門。次隨別釋。後問答辨言論者。以音聲為性。言說是體。言音是相。名詞是用。是三差別又由音聲起句名文。如次別故。立三差別或以音聲。說一因二喻。立三差別尚論者。立世道理。不違世間所應尚論。立出世義標勝名。不違尚論故諍論毀謗論。是言論起所因惡緣諍論有四。一因諸欲起。二欲侵奪無攝受欲起。三惡行所起。四依諸見起。諍論因事所生。謗論因言所起順正教導二論。是言論起所因善緣。順正論是戒學善緣。教導論是定慧善緣最後二論應修習者。順正理故中間二論應遠離者。勿耽惡事。及起惡言。而興論故。為欲斷除興言可爾。亦即是彼修習攝初二種論應分別故。性通善惡。應修斷故論處所有六于王家者。有德國王。平均識達。于彼可論。翻此不能執理家者。平均識達斷。善斷事家大眾中者。眾有平均識達者故。余三可解。

    論所依中有三。初標十種。次隨別釋。後問答辨十種次第。別釋有二。一所成。二能成。

    所成立義有二自性差別等者。此中宗等名為能立。自性差別為所立者。此有三重。一雲。宗言所成立義。名為所立。故此所立。而有義言。其宗能詮之言。及因等言義。皆名能立。其宗之言。因喻成故。雖亦所立。此下文說。為先顯示自所愛樂宗義故。亦所立非定所立。能成義故。猶如于因喻皆成故。但名能立。所詮義決定唯是所立。獨名所成二雲。諸法總聚自性差別。若教若理。俱是所立。此但名義。隨應有故。總中一分。對敵所申。若言若義。自性差別。俱名為宗。即名能立。雖別宗亦是所立。能立總故。得能立名。故陳那等。宗名所立。與瑜伽等理不相違。瑜伽等說宗非一向唯能立故三雲自性差別。合所依義。名為所立。能依合宗。說為能立。總立別故。非此總宗定唯能立。對敵合申。因喻成故亦是所立。由非定所立。故得能立名。陳那但以共許因喻。成他未許。他未許者。唯是合宗。宗為所立。自性差別。但是宗依。所望義殊。不相違故。

    能成立中。文其有二。初標列八門。後隨別釋。第三引喻者總也同類異類者。別也。于總況法。別引于一。同品異品為二喻故。對法十六中。以因總辨。而不別開。于喻之中。亦唯申總。但以能成有八。數不可乖于成義中。更加合結。此論以合結不離因喻故不別開。彼以成義增明故別離立。不相違也。陳那以合結不離于喻。能立除之。對法以合義重增故。別離為能立。引喻總別增減亦然又立論之者現量等三。疏有悟他。古名能立。立敵之者。親唯自悟。故陳那等。不為能立。不相違也。

    立宗中。各別攝受自品所許者。此是總文也攝受者。是自意樂。義品是宗義故。顯揚第十一雲。自宗所許。此中意說。依二所立立論各別。隨自意樂。自宗所許故說名宗。此中三釋。一雲以言對理。取依義別詮。名為各別自宗所許。二以別對總。取依總之別言及義二。名自所許。三以合對離。取能依不相離性。合以為自宗所許。立宗依離義。以為所立。故此文總或攝受論宗者。依自所師宗。對異師敵。而立自宗。不爾便有相符極成若自辨才者。由自辨才立他宗義。隨自意樂不顧論宗。唯此二種是正所宗若遍所許。若同因宗承。若傍義準。非別攝受。非隨自樂故非真宗。立已成故。非本成故。此宗時。若輕蔑他。若從他聞。若自覺悟真實。而申宗趣。此三名立宗因緣或成自宗。或破他宗。二句。舉一切立宗之意。不過此故或折伏他。釋上成立自宗或摧屈于他。釋上破壞他宗。成自破他。皆為悲愍。故後三句。釋前二意。故後十句。分為三類。初二句是宗體。次三句是立宗因緣。後五句立宗意。

    因謂所以。三喻量能成于宗。所有建立順益道理。即具三相之言義也。

    現量文有三。一標。二釋。三問答辨已生已等生若生若起者。于過去世異熟增上果。名已生。等流果。名已等生。等是相似義故。住現在生名若者。若住未來生名若起。

    覆障所礙謂黑等者。此有三種。一黑。謂暗色。二無明暗。痴故迷境。三不澄清色暗。謂壁障等。若琉璃等。名澄清色。即非覆障。雖隔可見或色相殊勝者。日光威勢。眼觀不睹。色相勝故。三極遠。如初帙中解非已思應思現量者。已思應思。多是比量。或非量攝。今非此二。故名現量當知此藥色香味觸才取便成所取依止者。其能依止。謂藥威勢。此非現量威勢。所依色香味觸。任運才取。便是所取。威勢之所依止。此為現境。能取之者。名為現量藥之所有大勢威德病若未愈名為應思等者。此藥功能。病未差來。常應思慮。其病若愈。名為已思。思已息故。此應思已思二作用境。非現境體。能緣彼思。亦非現量。返顯前說才取。便成取所依境。能緣彼心是名現量此中建立境界取所依境非已思惟非應思惟等者。謂外空地等。為定境本質者。是建立境界。取所依境。建立定心影像境故。此現境體。能取之心。說名現量。地等諸界。貫前方便。解若未成未來。名應思惟等。非現境體。能取彼心。非定現量。返顯建立境界。取所依境。名為現境。此二門中。初是所造。後是能造。此中非不現見等三種。名現量者。入正理說。此中現量。謂無分別。若有正智。于色等義。離名種等所有分別。現現別轉故名現量。諸部不同。此論與因明亦別。皆如彼疏。觀此文說。世間亦有清淨現量。故淨定心。亦現量攝。非要得境體。五俱意等名現量體。

    比量者。謂藉眾相而觀于義智。于二量中。即智名果等。皆如因明說執持自相比知道俗者。執持衣缽等相。比知是道。持冠冕等。比知是俗。

    謂為可記或安立記者。初記自體。後記差別。初總記有。後曲別示如執一切樂受皆貪所隨眠等者。依增隨眠雖別。如是非三隨眠互不隨增。故執唯爾名違法相。又離漏三受。非三所增。若執皆增便違法相。

    一不決定故二同所成者下。此第二復次。釋立同類異類所以。此言意顯。因于宗過。名為不成。于同異喻過。名為不定。于宗喻過名曰相違不決定故者。即六不定也。因于同異喻相違故。不能決定成其宗義同所成者。即四不成。四相違也。本立共因。擬成宗果。因既帶似。理須更成。若更成之。與宗無別。故名同所成也。似同異喻。亦在此攝。

    不相違中。決定故者。真因真喻。定成宗故。

    異所成者。即真因喻。無諸過失。體能成故。異于所成其相違者。即似因似喻及似現比。不能為量。不相違即真因等。及真現比。能為量故。至教量體。聞思慧等。緣至教智。

    第四別釋論莊嚴中分二。初明五種莊嚴。莊嚴論者。德圓滿故。後明二十七種稱贊功德。若具此者。名稱贊功德已善已說已明者。讀誦受持名已善。听聞名已說。曾听聞故。堪為他說。思惟純熟名已明。

    義善者謂能引發勝生定勝者。世善。能引增上生道。出世善。能引決定勝道。

    多眾者。謂大施會眾雜眾者。謂八部眾大眾者。謂國王王子眾執眾者。謂執理眾。即斷事家諦眾者。謂諸實語眾。或諸聖眾善眾者。謂沙門眾。或樂法義多雜二眾。論六處所中。合名大眾大眾者。即彼王家。執眾者。即執理家。諦眾者。即彼賢哲者。善眾者。即彼善解義。及樂法義者也。

    而不饞速者。他正語時。中路即言名饞。不徐徐中理名速言過中無義者。無義理違義者。違正道理損理者。損二諦理與所成等者。能立帶似。應可成立非真立故。即前問答中。同所成故也成立能成者。以因成因。以喻成喻。

    第四段。聲明處有二。初結前標列。後隨別釋法施設建立謂名身句身等者。出聲明體及五德等者。由彼聲體具五德故。方成聲論。勝能詮聲。聲論者說。謂名句文體即是聲。聲性是常。音響是無常。無常之響顯于常聲。若知常聲名曰聲明義施設建立者。聲明所詮之義。以彼聲明依能詮所詮而建立故又說六種中。差別相應義者。諸法同類互得相應。體差別故轉義者。如于一法無量義門差別而轉。如一色法。可見不可見等諸義別轉。

    補特伽羅施設建立謂立男女非男非女等者。依此三類立聲差別。先俗所傳甦漫多聲中。有此三類。一八補盧沙。是男聲體義。二悉底履。是女聲體義。三如納蓬(去聲)素迦。是非男非女聲體義。復有總聲。如涅履題勢。此之四種各有八囀。一一囀中。皆有一名二名多名。如是合有九十六聲。如別抄說。

    或復建立初中上士聲相差別者。若依後俗。底彥多聲。有十八囀。非世所用。此言三類上中下士。各有三聲。如小兒為下士。未有所識。不知自他有善有惡。但泛出聲。如號號之士名中士。唯見他有善惡。而不知廣達之士名上士。唯內自省。應作而作。不應作而不作。此三士聲。各目一體二體多體。三積成九。今言初中上士。即三種八轉中。各有三故。

    過去過去殊勝等者。近過去名過去。遠過去名殊勝。未來亦爾。現在長時。名現在。剎那名殊勝。

    處所根栽施設建立者。如樹栽樹之根本故。聲根本名曰根栽。即是字也。出聲處所名為處所。出聲處故。本聲明也。謂劫初起。梵王。創造一百萬頌聲明。後命慧減。帝釋復略為十萬頌。次有迦單沒羅仙。略為一萬二千頌。次有波膩尼仙。略為八千頌。此上四論總名處所。今現行者唯有後二。前之二論並已滅沒字體根栽聲明論。有三百頌。波膩尼仙所造。略成聲明頌。為一千頌。名為聲明略本頌。後有八界論。有八百頌。名為因緣。又有聞釋迦論一千五百頌。又有溫那地論二千五百頌。此五聲明。並名根栽。能與根本處所聲明。為生智解所依本故。然護法菩薩。造二萬五千頌。名雜寶聲論。西方以為聲明究竟之極論。盛行于世也相續者。是聲明中。合聲合字法為一品。是第一分名號者。劫初時。梵王。于一一法。皆立千名。帝釋後減為一百名。後又減為十名。後又減為三名。總為一品。是第二名號品名號分總略者。是聲明中根本略要彼益者。是次中略之。令物生解。名為彼益宣說者。是廣宣說。謂略中廣是後三品。即後三名。上來五分即是五品。是本聲明之分品故。合名處所。

    若界頌者。謂字體。三百頌名界。波膩尼仙所造聲明一千頌。名略本頌。即此頌也。等者謂八百頌。八界論字因緣。並千五百頌。聞釋迦論。及二千五百頌。溫那他論。故名為等。

    第五工業明處中生成工業者。謂養六畜。成資生故。或教生修成禮儀防那工業者。謂織繡等。西方男作。故存本音名為防那。男聲呼之和合工業者。即賈人說。容如甦秦之類。眾和匝人也成熟工業者。謂成熟飲食。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六

    享保八年(癸卯)二月十四日一交畢

    沙門高範(胎生六十九)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3冊No.1829瑜伽師地論略纂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七(論本第十六七八九二十)

    基撰

    思謂思慮。即遍行思。唯意識俱。因思生慧。名為思慧。今取因思慧所成諸法。體通五蘊。為此地體。文分為二。初標列三門。後隨別釋。

    自性清淨者。明思慧體。簡生得善故名清淨思擇所知者。思擇一切所應知法思擇諸法者。思擇佛經長行。及頌諸要法義遠離一切不思議處者。謂置記境及非己分諸地證境能善了知黑說大說者。外道邪說及諸惡說名黑說。內道正說。及諸善說名大說于法少分唯生信解等者。謂非己分少所知解處。名法少分。但名信解。不應謗故。若于己分少所知法。應慧觀察。

    第二段。思擇所知中。文分為三。初總問答體。次別略問答體。後隨別釋。分為三。初釋有法。次釋無法。後雙辨二。有法有二。初標五門。後隨別釋。

    自相有法。文分為三。初標列。次別釋。後結成勝義相有。謂即真如。根本智得非安立相相狀相有。即依他性現在相有。唯現在世。非于去來現在有中。要具四義。方是自相有法。謂諸假法略有三種。一聚集假。如瓶盆等。二相續假。謂于三世立一有情。于今不斷義。即是彼。三分位假。謂不相應等。今非此三故自相有一于是處名可得者。謂依他性。後得智證。雖離名言。以名詮之。立名相順。非知真如不順于名。故名可得。簡圓成實性事可得者。簡所執性。雖有其名無體事故此名于此事非不決定者。簡分位假。此名唯目于此事。故如所見青等名定目彼。非如熱病見青。謂黃熱病患時。其名不定。迷亂故。然名不決定。亦如等名常決定。非如忿等後轉變時。便失彼名。由彼無常。不決定故。名不決定。初不決定心分位假。後不決定。境分位假。又二不定。翻顯于定。非分位假此名于此事無礙隨轉者。謂色等名。若聚若散。名常隨轉。非如瓶等于聚集處。其名隨轉。于離散處。名即退還。返顯名于無礙隨轉。簡聚集假現在相有者。簡相續假。若現已生。為未來因。為過去果。方是自相有法。

    共相中。文亦有三。謂標釋結種類共相者。五蘊種類。雖體各別。積聚義同。總名為蘊。蘊為共相成所作共相者。謂三業六識思體雖殊。善有漏同皆感愛果。名成所作共相。如是等類。

    釋假相有法中。文分為四。初總略問答標。二問答列名。三隨別釋。四總結成以此顯此者。以此物還周備。顯于此物以彼顯彼者。以余物別顯于余物遠離此彼者。謂非前二如宅之門以此顯此中。地之堅乃至風之動。皆于實相處轉。毀之焰等皆于假相處轉。毀者假火之別名。[火*(離-+)]熾名毀故。以彼顯彼中。佛授等。有情假。飲食等。是法假。遠離此彼中。宅之門等。宅大。門少。非周備。以此顯此自性。亦非離宅而別有門。亦非以彼更顯于彼。故是俱非百之十十之三等。且據此數。非定唯爾。言百之五十之一等。其類皆然眾共施說言論有六種者。此中舉識及五遍行。各別相狀。意顯共相假法不離實法。此亦各別所取自相。是實有法。六種所取共相假法。增益自相。可起言說。相狀自性名共。施設言論如瓶盆等。故唯識言。假謂增益非實有相。于六所變。各附己體真實自相。而增益故。雖別境等所取相狀。亦共可立假言。然此六種定遍境故。不說余境。眾人共施設。所起言論。必依此六相狀。非說此六相狀定是假有。然唯識說。作意能了事之總相。及余心所所取別相。此中即說通二境也。或此但舉能取總境故。說作意所取能起于識。不爾便違顯揚等論。說總取境名心。亦別名心所故。然六十五說一種假。謂若有法。待依所余。施設自相。名為假有。如待依蘊施設有我。待依色等相事。假立色等。待色香等立舍宅等。待蘊相事立生老等。乃至待諸色不轉。假立虛空。如是等。對法等說二假。謂待名言想境。或待此余相境。大品經說三假。謂名假。受假。法假。唯識亦說三假。謂聚集。相續。分位。成實論說有四假。謂因生假。相待假。相續假。緣生假。此論第一百說有六假。謂聚集假。因假。果假。所行假。分位假。觀待假。此中及顯揚十八。復說有六假。皆如對法第二疏解。

    流轉因中由此種子者。業種也由此燻習者。名言種也由此助伴者。無明愛取也彼法流轉者。生老死起。

    還滅因中諸行還滅者。有漏三性行滅滅界也雜染還滅者。見修煩惱斷斷界也所有一切能寂靜道者。謂能寂靜前二還滅。諸無漏道此無漏道。能般涅能趣菩提及彼資糧。即資糧道並其方便。即加行道能生者。謂彼道能生種能辨者。謂能辨涅現行無漏道。故對法第九說。若資糧道。若加行道。見道。修道。及無學道。皆名道諦。此說還因唯攝前四又釋。此中資糧方便。皆無漏道。是無間道。前遠近加行故。不同對法。前能寂靜道。是無間道故若廣分別如思因果中應知其相者。決擇思慧地。說因果思議者。如有尋伺地已說。此即指前本地分。及決擇分兩處。有尋有伺地。其明染淨因果故。

    所觀無法中。由所余相若遠離性者。此性遠也若非有性者。是相違不和合性者。處時二遠也或若遠離性者。人中無此性也。若非有性者。于人中。此人蘊性。無彼人蘊性也。不和合性者。于此人中。三性諸漏無漏法。非一剎那和合也勝義無者。諸世俗言所說自性。依勝義諦皆非有故。

    第三合釋五種有無性中分二。初總標。後別釋第四是不二相等者。生老等相。名差別相。與所依法無別體故。名不二相。雖分位假六相有故事相等者。即前六種言論中。眾共施設言論也如來滅後若有若無等不可宣說者。諸外道計。此解脫神我名曰如來。有三身別。若有若無。即不可說事。又前依體無。此依體妙。故名甚深五種無性。翻五有性。如應當知。

    第三大段。思擇諸法。文分為二。初標。後釋思擇素怛攬義者。素怛攬藏。依此論說十二分中。多分攝七分。除緣起自性故。譬喻。本事。本生。眷屬故。此四毗奈耶藏攝。又除論議。阿毗達磨藏攝故。依七分中。除單伽陀諷誦經余六分教。是所思擇素怛攬義單誦伽陀是所思擇伽陀之義。此有三種勝義伽陀者。明無我理意趣伽陀者。釋伽陀意。如四意趣等體義伽陀者。明伽陀中體性義理。

    就釋勝義伽陀中。文分為二。初舉經頌。後隨別釋。頌有四十四中。分為十二段。初有九頌。明無有情我。及作用體義諸法。二有兩頌。明在家出家雜染自性無明貪愛。三有五頌。明雜染品依因時分。四有四頌。明自共相及二諦觀。五有兩頌。明三種三法無和合義。六有一頌。明同性心所相應非異性等。七有兩頌。依二諦理明人法有無。八有一頌。明作者受者一異不可說。九有五頌。釋通疑難。十有五頌。明集生苦諦解脫等。十一有一頌。明阿賴耶識。譬如池派流。十二後七頌。顯示解了解脫遍知及縛遍知。初九頌中。文分為三。初之五頌。正明無我及作用。次三頌半。重明法無作用。後有半頌。顯法從緣生自然而滅。

    長行釋中。文分為二。初總釋頌意。後別牒釋之對治增益邊執者。執有我用名為增益。撥法性無名為損減。此依三乘通境界說。不說法增及真如減。

    別牒釋中。若隨義科。成十二段。第一段中如是半頌遮遣別義所分別我者。破離蘊我諸法亦無用者。破即蘊我。諸蘊我用亦都無故此顯不取微細多我便能對治等者。說諸蘊等多微細法。便能對治宰主等執。不依一身執有微細多實我故。成唯識雲。我應如蘊非常一故。

    此若無者雲何建立內外成就等者次下有六雲何。乘前起後問。此意問言。我若無者。雲何立內外。第二問雲。若一切空。雲何得有能觀聖者所觀空境。第三問言。能所觀皆空。雲何得聖凡差別。第四問言。凡聖若無。雲何得有能教所化。彼此差別。第五問言。若無能教所化。雲何得有染者淨者。此中初答法假非真。次答人法非實。後三唯答我無。第六問答法之實用如其次第宰主作者俱無所有者。謂無任持。無主宰也無驅役者。無作者也。

    第三段中。差別所依因及時分者。對法論說。謂于因時。有能引所引。于果時。有能生所生。引因位名因。熟變位名果。此二名時分故。此說言有因諸法有因眾苦。前七俱為有因故。名有因諸法。後二為眾苦。然愛取有為有因故。名有因眾苦。

    非內亦非外等頌中至能生雜染者。此中意顯。五頌明雜染品依同時分中。初二頌。明煩惱業生雜染。下之三頌。明依過現諸行能生雜染。不依未來而生雜染。初七句意。明未來不生雜染。後五句。依過現能生雜染。謂不依未來內根外塵。而生雜染。行未生故。于過現世。可得生行故。雲有時而可得也。返顯未來無時可得又釋未來在未來。生染不可得。未來至現在。生染有時得設行已生即由此相無有分別者。此釋頌言設諸行已生由此故無得。謂設于過現已生行中。作前不在內外。中間不生之觀。由此觀故。尚無分別。不得生于三種雜染未來無相故無分別者。釋頌未來無有相。謂說未來相都無有。都無分別而生雜染如此如是當來決定不可知故者。此結未來定難知故。不生雜染若不如是分別異類或時可得者。若不如是分別未來異過現類。或時有疑。未來有引生諸雜染可得若于過去即可分別如此如是曾有相貌可分別故。此釋頌中過去可分別能生雜染非唯曾更而可分別。乃至生諸雜染者。此釋頌中分別曾所更非曾亦分別。此言意顯。非唯過去曾所更境。而可分別生諸雜染。現在諸境。未曾更者。未曾更故。雖不分明。取其相貌然隨過去曾得種類。此現新境。亦可分別生諸雜染。結文可知行雖無始然始可得者。無始時來常隨逐起。是故無始新新生起。故始非無。

    第四段中。有四頌。初一頌半。明自相觀日親者。佛也。喬答摩此雲日炙。故呼佛為日親。次半頌明共相觀。後兩頌明二諦觀。初三句勝義諦觀。後五句世俗諦觀。法無實用故。無有實痴。無實有情故。無有實痴者。故上三句。痴非能痴痴及痴者。亦無痴者能有其痴。名勝義諦觀也。世俗諦中。愚痴非無。非不愚者起。可說有痴及有痴者。

    第五段。有兩頌。釋中。說業為所隨識為能隨。果隨因故。勝義中無。又三世三業說不和合。非于一世。又一世三業無實相應。非無假法若彼與此更互相應如福等行無和合者。更互相應說和合義。福等行三世三業決定無相應義。

    第六段。一頌釋中。心相應亦爾。無實相應隨轉之性。非無假法又相應者。謂同性。不相應者。謂別性。非同性者。或不相應。非異性者。或非不相應。由此故知。無實隨轉性。釋上初二句又非一切心或相應或不相應者。釋下二句。于相應中。又非一切定與一切相應。若此時不相應。亦非一切定不相應。于勝義諦中。無實相應不相應義故。

    第七段。有兩頌。依二諦理。明人法有無中。初一頌依世俗諦。明心隨轉因緣。次半頌依勝義諦。明我體無。後半頌明依世俗諦。有作受果流謂相似。相似果續故無斷。謂不相似相似果生故。此顯等流果。及余三有為果。

    第八段。有一頌。明人物一異性不可得。唯有因果差別生故。

    第九段。有五頌。釋通疑難中又此因道無有斷絕頌中四句如其次第釋此四難者。一者難言。若無有我。後有應斷。初句答言因道不斷故。二有難言。果應頓俱生。答此難言。和合作用轉。非頓非俱。作用合故。三有難言。若無實我。應從一切一切得生故。次答言。從自因而生。自無他因。有不生故。四有難言。既無有我。誰攝受所作生死等作用。故此答言及攝受所作。由因不斷果生立假者。能攝受所作實我故成無。由此名為四句如次經說色相為尋思故難說示他故不可見者。所證色自相。性離言說。以尋思境不稱自相。名為尋思難為示他。

    第十段。有五頌。明集生苦中顯彼我見由集次第發生苦者。貪愛正是集自體故。即內貪境名貪愛緣。能生苦故。皆名為集。我見及苦。俱名當苦因緣。我見體亦是苦。

    第十一段。一頌。明阿賴耶識譬如池派流。此顯不一義。楞伽經說。如海遇風緣。境等風所擊等頌。顯不異義。故彼此文義無乖返。又此據本末義。彼據體用義。二義皆成不一異義。

    第十二段。有七頌。顯示解了解脫遍知及縛遍知中。文分為二初又法行者。總釋七頌解了縛遍知者。二別釋七頌別釋中有二。初一頌。明解了縛遍知。余六頌。明解了解脫邊知染污意恆時頌。唯識說第四句非曾非當有。彼依諸部頌。現在斷故。非于未來。亦非過去。薩婆多等。不許貪慢見相應故。今依大乘正頌及大眾部等說。非先亦非後。許諸煩惱俱時生故。又釋染污意。諸部不同。如唯識第四卷疏解後六頌中。初一頌。明所解脫體。次兩頌。顯解脫性。先染污無名為解脫。非意後淨得解脫名。二乘之意。唯染污無。所淨無故。能淨意亦無。不要意淨名為解脫次一頌。釋有余涅。次一頌。顯無余涅。後一頌。明無實數取趣生死涅。

    第二大段。釋意趣伽陀中。文分為三。初標請者。次舉伽陀。後隨別釋。五十一頌中。文分為二。初一頌。梵王請。後五十頌。世尊答。請問有二。上半贊。下半請。請有三。一問學體。二問學教。三問法。如次配請頌中學及所學並修學文。就五十頌答中有二釋。若以文段。此卷釋二十二頌。即為二十二段。後卷有二十八頌釋。分為十九段。至後卷當配合五十頌。若以義科分之。為二。初一頌。答學體學數。所余頌。答當修學。就答當修學中。分為十三段。初一頌。學方便。第二有一頌。學次第生起。第三一頌。學次第清淨差別。第四一頌。學所得果。第五一頌。學漸次因緣別總修習。第六有三頌。聰睿者次第為後果因。第七次三頌。明學成敗共與不共。第八有一頌。明正邪學。第九一頌。辨三學斷障成滿。第十有一頌。明受差別。第十一一頌。明學純雜可得。第十二有二十一頌。純明戒學遠離清淨。第十三有十三頌。純明定學遠離清淨。

    怖多所作懈怠眾生者。樂聞略故。怖修學多。雖有六度萬行。但說三學。以三學名攝一切行。非顯了說故名密意。

    如是六支顯示四種尸羅清淨者。下有五句。初安住淨尸羅一句。是總。非入四淨故。下有四句。名為四淨。此六支義。前雖略明。其聲聞地廣說。

    顯示最初增上戒學乃至安住因緣者。此釋二安住二種漸次為因緣。初義。謂增上別解脫戒。能安住靜慮戒。及增上方便定心。方便定心後。能安住根本定心。及增上修慧。是名初安住二種因緣。別解脫戒。引生定戒及定故。初方便定。引生根本定及修慧故。即此中間慧定。俱時所攝靜慮戒學。能為無漏定慧二種安住因緣。是名第二安住二種。言中間者。初戒定後所生定慧。在無漏定慧之前因。故名中間。

    顯示最上一種能為涅安住因緣者。釋一能趣涅。漸次為因緣義。因緣義通上兩句。故無漏慧一種。三中最上。亦是二因緣所生極果名為最上。

    顯示修習若別若總隨其所應者。釋上純雜而修習義。別修三學名純。總修三學名雜。

    初一不共者。初戒學可修。唯有一不假定慧。亦得成故中不離初者。第二定學。不離戒學修方便成上不離二者。第三慧學。學必具初二。若阿羅漢三學已滿。超彼一切。

    此後顯示受持戒相者下。二十一頌。明戒學清淨相。

    唱令家者謂屠羊等者。西域有人專行唱令。凡有罪者。皆彼人將往。巡歷處處。唱告如唱屠羊等。多造惡業故羯恥那者。謂典獄之類。遠離劣惡作者。

    非太沉。離非處惡作者非太浮。遠離失念故住正念究竟時。謂根本方便時。謂眷屬。

    第十七卷

    若依初文。此卷釋前二十八頌。為十九段。初一頌為一。次兩頌為一。次一頌為一。次兩頌為一。次有十頌各為一。次兩頌為一。次兩頌為一。次兩頌為一。次兩頌半為一。次三頌半為一若依後義。科下二十八頌分二。初十五頌。明增上戒。後有十三頌。明增上定。

    應發常勤精進者。被甲也堅固者。加行也勇猛者。無退也。不言無足精進。此明修因。不說彼果。故不言無下精進者。被甲加行。于善初修。無退一種。于苦能忍。攝善。離苦。此二已周。略無無下。故但說三。如瑜伽八十九廣說五相。

    五支不放逸者。三世精進為三。三世持起勤事前方便。起極殊勝先時所作。加行作意為第四。其作意及精進。為俱有故。俱時所行諸心心所。身語業等。為第五支。

    杜多功德者。即舊頭陀也。即小欲知足。離著之義遠離眷屬。貪欲。即發露眾惡也。因貪欲生。故名眷屬遠離多欲不知足因者。已得衣服等粗妙皆歡喜遠離多欲不知足障淨學因者。少隨世務。粗弊亦隨轉。名離多欲。受杜多功德為寂。離煩惱者。名離障淨學因。

    為修梵行資持壽命有所受者。釋應量而受義。

    以所得利轉招利故者。釋得已不輕毀。毀此所得少轉更招多利。

    不受于信施。頌不耽著利養恭敬。是總意。

    不執惡見。是第二句不虛受施。是初句。

    不謗正法。是下半頌。下文亦總或恐如害瘡皰者。堅執惡見。虛受信施。毀謗正法。貪後世欲生惡見因。此五名瘡皰。因受信施耽利恭敬。因所生故。

    習近順定諸臥具者。謂邊際臥具。諸臥具中最極鄙劣。下極邊際。因此後能順生寂定。

    非沉掉等下兩句。如次釋堅精進及勇猛。斷二惡修二善故于諸善品生起欲故者。釋頌中生欲及不增惡于諸欲中極增厭者。釋無有欲及增惡為修善品乃至習睡眠故者。釋前睡眠。為有堪任及心安寂。應時時眠。不應令廢。其似干頡R啻慫閎糶某撩恢斂瘓泳補收摺3跏屠  摺K嘉└餉 幻釹喙省︰笫屠氳艟儺蕖K頻艟儐唷S渦釁蚴場P欣薄2瘓泳補省;蠆瘓泳病R嘟飫  摺H羰本泳病T鏊  視諳人副閔腔謖摺J頹岸褡饔謁環肝抻腔謖摺J屠瞈怀絒B笫饈ジB欽摺J陀謔ジB恰7 雜誶扒拔 印2簧B恰4訟運埔沙嬉上唷I現 甯恰=運鄧聘恰R岳胝娓且籩匚藜湔獎閼摺R籩卣咭磺兄忠病<淳咦閾蕖N藜湔摺J嗆閌幣病U獎閼摺U叫摶病br />
    危逸所依地者。人天之身名所依地。由欲失財故名危逸。

    第三大段。釋體義伽他中。文分為三。初結前生後。次前舉九十一頌釋。後第十九卷末。總以一頌結上所明。成十四段此卷中合有五段。初一頌名惡。第二有四頌。名說。第三有五頌。名貪。第四有三頌。名流。第五有三頌半。名怖。第六有三頌。名類。第七有二頌。名舉。第八有三頌。名池。第九有五頌。復名流。第十有四頌。復名貪。第十一有五頌。名作。第十二有五頌。名劬勞。第十三有三頌。名得義。第十四諸行無常下。四十四頌半。名論議。此中或以頌初所明。或以宗義。而為名號。如後頌釋。

    釋第二廣說中。有四番釋。第三番中。略不解第三頌諸有為法皆三種言事之所攝故者。俱舍雲。世俗言依此三種者。即三世路也。言事者即。言所依事。無為不然。此即總舉有為。即此義中。別說妙欲以為應說應說想者。名也。由說欲名。彼方解故。彼不擎舉其鼻。往他家規求所欲也。

    第二翻釋中。初頌。顯示待時諸欲者。釋初句。以應說故。所以待時。如前初番四復次。釋于欲邪行者。即第二句依應說安住邪行果者。即下半頌。集招生死。第二頌中上半頌。名舍欲應理。後半頌修行譏論不應道理。及待時欲者。後半亦顯欲心待時。若欲受用待時方得故第三頌亦然者。亦是舍慢求無慢。

    第三番釋第二頌中顯于諸欲能了知故者。釋初句。次二故字。釋第三句。

    第四番釋前三頌中。佛為彼天。說前三頌時彼領悟。聞前二頌。深厭諸欲。聞第三頌。舍凌蔑心。並斷x慢。

    第三。有五頌中。釋貪中。初一頌問。後四頌答。答中。初三方便觀。後一根本觀。方便觀中。初一厭境觀。次一不斷觀。第三有三觀。一苦。二無我。三身念住觀。長行釋中。若攝諸根不為欲貪損壞其心等下。釋第四頌根本觀。將釋彼頌豫皆料簡。了知是已未離欲貪一分學者下。正釋本頌欲貪生五因中。第二由希樂欲界。三由取男女等有情想。四由猛貪逼迫。

    第四。有三頌中。初一頌問。余二頌答。長行釋中。唯釋後二頌答越五暴流者。斷五下分結當度六者。斷五上分結斷方便雲何能廣度欲愛者。斷五下分結方便。謂廣度欲愛也而未得腰舟者。問如彼善斷。未得腰舟。度上分結也。如世度海以葫蘆。或浮皮袋或㴎𣕚。如浮囊h置腰上。名曰腰舟。海喻生死。意識如腰。慧如舟故。二頌答中。初頌正答。後頌結答而能靜慮審慮諦慮者。初中後別故若和合愛者。謂未得勝境若增長愛若不離愛者。謂已得勝境若不合愛。未得惡境若退減若別離愛者。謂已得惡境復有差別雲何修習于無尋定等者。前番已釋修無尋定。是斷五下分結方便。由初靜慮有三識身。當生喜舍而起痴愛。尋等未盡故。依無尋伺定。修斷方便。今此差別。依第二靜慮。復數修習。名如彼善斷。又前復次。明依欲界聞思等持。厭諸尋故。名無尋定。是斷下分結方便。依初靜慮。離欲界欲。下分結斷。今第二差別。修第二靜慮無尋伺定。令下分結遠。名如彼善斷余如前說者。謂了法永解脫。皆同前釋也如經說慚軸意腰舟者。慚如車軸。能攝善輪。駕御智車。運度危厄。腰舟如上。

    第五。三頌半怖中。有三行半頌。初一頌半請。次一頌答。後一頌贊十資身具者。如前第二卷釋。

    第十八卷

    十四段。解體義伽陀中。上已五段訖。此卷有次八段全。並第十四段少分。此初解類有三頌。初一頌問。余二頌答。問中有五。一㢡勝生。二開出道。三于何師學。四住何法學。五不懼後死。答中初一頌半。答初二問。標具九德。既是勝人。能獎勝生及開出道。後半頌答後三問以法者。道理以正者。順益以次制者。軌範以導者。獎勸又以法者。教。以正者。理。以制者。以此教理制御。以導者。訓示非。以威嚴而刑罰之謂因力故者。布施也士用力者。諦實也助伴力者。慧舍也雲何為泉謂六觸處者。六處如泉。煩惱如水。泉所出故或安受受所攝者。安受。謂喜受。所攝。謂樂。又釋。以悅心名安受。適身名受所攝。不安返此。

    第九段。又釋流中。有五頌分為二段。初兩頌。顯異生有學等。漸次能越暴流。後三頌。明得究竟道永越暴流。四流義。如前第八九卷等釋。異生由正信越欲暴流。下之三句。皆有學越余三暴流及顯能證第一住道者。謂能證滅盡定道二十二處者。如下聲聞地廣說。

    第十。貪四頌中。初一頌問。次一頌答。次一結。後一明對治。釋中有四初釋。初頌雲何潤生下。釋第二頌或有身手力下。釋第三頌。又有沙門下。釋第四頌諾瞿陀樹顯所潤生水名能潤自者即是乃至種子界性者。顯所潤生。現尋思等。因此界性生故。謂諾瞿陀。從自根生。風吹鳥餃子墮岐孔。又生多樹根。依岐孔展轉後生。由本水潤。展轉樹生。水名共緣故。貪恚等法以潤愛而為共緣。各自種子而為別緣摩魯迦條者。藤葛之類。此喻諸欲。舊雲摩婁迦子。六種別欲。猶如林樹。貪能纏繞故喻藤葛略義中。于諸欲中二種別縛者。論文自釋。名為別縛。各別種生。名不共因。皆由愛潤。名為共緣斷方便勝利者。第四行頌中上半頌。了無常性已。不起貪著。名斷方便。後半頌即便棄舍。終無有退。名斷勝利若貪若欣乃至愛品者。六別欲中。所生愛恚品。如前應知耽著。即是第六于外五塵之尋思也。

    第十一。作有五頌中。初一頌問。余四頌答。釋中初釋問頌。第二又顯如來依第一義下。釋初答頌由此顯示學與無學下。釋第二答頌。若未離欲。為度欲流。運足動手。發勤精進。名未極底。若已離欲。名得源底。庸預進斷上分諸結。不運手動足。勤加精進。名非身分此即顯示諸婆羅門下。釋第三答頌得靜慮者永斷一切下。釋第四答頌。

    第十二段。四行半頌。劬勞中。有三問答。初呼佛為芻。已度暴流耶。第二問得涅滅定。已度暴流耶。佛告言。如是。第三一頌。問有二。乘前初問。汝今已度暴流。猶如河等。乘前第二問。如何無攀無住。已度暴流余二頌半答中。初一頌半。答有暴流尚未能度。後之一頌。答彼二問。然後兩句。以本經是應頌偈故。其文易了。略指令知焰者。應頌也。此長行中有三。初指無攀無住義次世尊依昔示現修習下。總釋頌意。未對下坐。斷非方便。邪取精進時。有彼劬勞乃至漂溺。菩提坐下。于邪精進。得斷遍知。便舍劬勞乃至漂溺第三此中顯示修苦行時下。釋前兩答。初答初問。已度暴流。猶如河等。第二雲何復依涅等。第三問無攀無住已度暴流非方便者。昵健陀所。日食麻麥。邪自苦行也齏 邋日摺J敲褪 濉>稍樸敉防蹲印S詒誦薹竅獢@ 掭閉摺J欠旯濉<淳稍瓢 跺壤兌病S詒慫尬匏寫Χ <聰鑰嘈性誒中星按酥興囊逕巔糾偷日摺N礁從諍笫弊刑嶙隆N 諞瘓洹I巔糾退猩品ㄋ斕迷齔ゃJ塹詼嶗腿縟縞品 仍齔ゾ隆5諶嶙【扔扇縭遣恢 閬隆5謁納岊輟9恃勻鞜位垢粗棺∠碌厴蛘摺<炊苑ㄔ啤F撓惺Д蘢印R牙  纈5夢奚 緙啪步饌訊 ︰笊 繅 4鷦揮小N降妹鵓《 M松 韁小<創聳恰4慫桃饉怠M獾烙雄糾偷取N沂雷鷚牙 賴取Vコ者。定已離彼故。若聖退者。有劬勞等。不退聖者。定已離之。

    第十三段。得義伽陀中。一頌半問。一頌半答。善見。善知。善鑒。善達。以四諦智。如次應知。

    第十四段。諸行無常下。有四十四頌。釋論議中。分為二十七段。辨揚深理故名論議。釋初頌中。文有四。初釋初總句。有非恆有。無非恆無。故生與滅。皆是無常。無常之言。通總三世及別過去第二若過去生過去所得下。如次釋第一無常。第二句有生滅法。過去世已生滅名無常法。未來世當生可滅。名有生法。現在世現生將滅故。名有滅法。三世諸行。皆有滅法第三若彼諸蘊在于未來下。釋第三句若諸有情下。釋第四句。苦因滅故當生解脫。說之為樂。粗重息故。現安樂住說之為樂。

    略義之中。有九對。釋初六復次。如次配諸行及彼寂樂。無為法名遍知者。所證從能證道為名也。諸有為行觀起無願。不見我故。即觀無空。故空無願。觀諸行起聖諦現觀相違二法斷所依處言二法者。一隨順戲論。謂四見。或苦諦下一切煩惱二怖無戲論。謂我見。或滅諦下一切煩惱。此二法與現觀相違。今顯二法斷所依處。即苦滅諦。所知無倒性。次上半頌。所證無倒性。即下半頌。外道執世間常。謗涅樂故。名不共也。

    第二段頌中。第一句。是道諦與滅諦為跡。第三句由道諦證滅諦。第二句集諦為苦諦因跡。第四句由有集諦。常受苦諦若善修習此無縱逸等者。謂修道諦諸有學者。于過去世已死之時。未習道故。可由不調善死。現在未來。由習道故。不由不調善死。諸阿羅漢。未來無死。亦名不由調善及不調善死。縱逸翻此。

    略義中。處非處性。善惡因果。順相生故自業所作。非他作及無因故師于弟子作所應作。教誡法故諸弟子等自所作義。依于師授修斷法故謂能順惡戒穴戒因緣者。能發惡身語。名惡戒因緣。即舊所雲惡尸羅也。污惡善戒故名惡戒。非戒體惡。犯諸善戒之根本。名穴戒因緣。即是不正相不正相者。即不正思惟。及煩惱等。略中四義。配上亦爾。釋此頌中。唯解上半。

    第五段文中。分有二。初釋上三句。次釋第四句。釋初文中。初以八種觀。觀諸有情業業果報。後釋第四句。初中復二。初別明八觀。後如是戒善男子下。結為四行。初行第二行。如次各攝三。第三第四行。如次各攝一。

    其略義中。明善惡果。並得果處。名如理思。業業果報。乃至止止此諸惡業。終不應為等。名如理思。為先之法隨。諸法行。

    第十九卷

    釋第十四論議中。有二十七段。上已釋五段。此卷二十二段。四語之中。初語總標。後三別釋善說善言善論者。善說是總。後二是別。說體名善言。說義名善論。善言善論。皆有善說三相。善說三相。或別配後三句。或隨所應。通後三句。然此舉世間愛語諦語。返顯出世二語。以頌初標皆聖語故。其愛語。四十三說。愛語有三。謂慰喻。慶悅。及勝益語。廣如彼說第二頌中。由行信等五種善事。得三種果獲正信者。信也恥居家者。慚也。受持戒者。戒也得衣服等者。施也所有正法等者。法也。此釋初句彼既成就下。釋下三句。初名譽果。即第二句也。次解脫果證解脫處清淨諸天眾同分中。無漏名清淨。聖自在名天。此釋第三句。後得生天果。釋第四句。

    第三頌中分三。初釋初句。次諸惡行所應速遠離下。釋第二第三句。諸不善果名惡外道。無利諸邪苦行。名無義因。能遠舍故第三。若于增上四聖諦等下。釋第四句略義。先聞正法如理思惟。是初句法隨法行。是第二第三句得勝利果。是第四句。

    第四頌中。有三復次。第二雲所有飲食言說游行者。此三如次。是頌三處無染。然處無相住。猶有余苦隨逐。不名極圓滿。或為自利。飲食游行無染。或為利他。言說游行不動。游行之言通上二利。處無相住。如泛清池。余苦隨逐。名厭泥時生死之海又慧解脫。有學身證。及俱解脫。如次三處者。由此三人煩惱障盡定障未盡故。非煩惱二障俱離故說如次。

    略義中。離三界欲于佛聖旨猶有余依。即諸無學。名為智者。離欲界貪。勝進道攝。即第四句。名為不動已離欲貪。起勝進道故。或第二向並果。及第三向。為離欲貪。起勝進道故。其不還果如泛清池又顯解脫等持智慧三勝利者。諸解脫觀。觀光明遠離定障故。成無染等持。觀空非我。不動智慧照斷。若泛清池。

    又顯心慧學所得果者。心學果名不動。慧學果如泛池。心慧二學。如空無染。或如次第。心慧學果。如空無染。心學如天帝幢。慧學如泛清池。

    第五段。有五頌中分二。初四異生。後一聖者。聖者具見佛之法化故。名法見。其異生中初一。欲貪邪分別者。第二天眼不定者。第三肉眼不定者。第四內外俱障。都不能見。金剛般若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尋我。彼生痴邪見。不能當見我者。即此異生前四所攝。彼後二乘。雖達諦理。未證法身。亦不能知佛色身等。非第一義。不名能見內外二身。

    第六段。一頌中有四。初釋初句第二。若有已度五暴流下。釋第二句。定俱愛味。名有染時。然有于此染愛味中。執為己有。我能愛味。于定愛味。堅執不舍。此後染心。染前自心愛定之取。此後能愛于前所愛。名為貪染。因此愛故。當來苦生。亦名為染。此生煩惱。非定煩惱。故說招生。此即第六暴流之相第三。若染自取于所染心下。釋第三句。若染自取者。是後染心。于所染心者。是前定心。謂由後染心。于次前所染心。能不隨順。而生愛染。發起功用。攝受一處。令不流散。為遮止染。修第六意暴流之對治作意故。此能染心現在亦無。能染污于相應之心。即所不染相應之心。自性淨故。名無染污心。此中意說。于所染心不隨功用故。離縛所緣無有染污。于無染心故。離縛相應二縛離故。當苦不生亦名無染。以重緣貪能潤生故第四若有于彼隨作功用下。釋第四句。

    第七段。城者內以攝持。外有捍御。內攝四法。外御信解。故喻城相應善法二種心城者。一善說法。二毗奈耶。

    釋第八一頌中分三。初釋初二句第二。彼于此定正安住時下。釋第三句。不生愛味無所依止也第三。段由如是正方便故下。釋第四句。

    略義中。四種擾亂者。第一即初二句。第二第三即第三句。第四即第四句。

    第九段。一頌釋中有四。初釋初句第二又佛示現內寂靜樂下。釋第二第三句第三如因其㲉卵生雞等下。釋第四句第四此中差別下。重釋舍有行義。初句明得差別。後三明舍差別俱舍者。㲉藏義。得菩提後。與未得前。色身相似。名曰等生。少相似故。余四蘊名身生。與因全別。名不等生內寂靜樂者。示現獨處林野及沙門樂者。示現持戒無悔。喜樂二樂為因。心便得定。諸勝定力。能舍二行壽行者。命行也有行者。余有漏蘊也。有行寬。命行狹。從寬為論。頌無壽行。此所舍色身生。示現有漏。與前相似。名與前正等。其無漏四蘊名為身生。非所示現舍故與前不等。故二差別。色身如㲉藏。無漏四蘊破㲉而出。如雞等生。差別亦爾謂佛世尊若不棄舍諸壽行等者。此有二說。佛壽百年。但年八十。舍第五分二十年。為一分壽故。故經多說迦葉佛。人壽二萬歲時出。釋迦人壽百歲時出二雲。釋迦佛大分應壽一百二十歲。四十年為一分。但年八十。舍第三分壽。諸教多言。此洲人壽一百二十五歲。東洲二百五十等。為顯于此得自在故。留身三月。為顯于命得自在故。舍所余分。然以余分所有福業。施諸弟子。

    略義中。及顯棄舍所依因緣者。二樂為因。定自在也。

    第十段。一頌有三。初依諸釋。次辨略義。後諸惡者。又初依三界在家出家。次辨略義。後依欲界在家惡者。以釋本頌不數學者。不此數記括義。

    第十一。一頌中分四。初泛釋三求第二此中欲求有求攝者下。釋初句第三。若樂沙門及婆羅門下。釋第二。第四。又此一切三門攝下。釋後兩句。

    第十二段。一頌釋中。一住皆無愛。二戲論皆無愛。三逾牆離愛。四逾塹離愛。故說阿羅漢永離貪愛。由四相故。游諸世間。天人不識。

    釋文分二。初釋下半頌。牟尼游世間頌。天人不識。阿羅漢名牟尼。證寂默法故後雲何離愛諸阿羅漢下。釋上半頌。顯示離愛別影四相魔怨主者。所謂貪愛。

    略義中。羞不應羞等者。求屬他財。是不應羞。為生輕稍名羞不應羞。營屬己財。名曰應羞。耽玩系攝。名應羞不羞。合成一處也。求有斷滅。名不應怖。訶毀勤趣。名生怖見。生天縱樂名為應怖。贊說希求名無怖見。名第二處妄生輕毀。

    第十三段。一頌中。燻除者。燻謂燻修。除謂除滅。

    第十四段。一頌釋中。文分為四。初釋初句第二。若有復能于善說法下。釋第二句第三。如是善修正方便下。釋第三句又修如前所得道故下。釋第四句受持七種依福業事者。此有二說。一雲。即七聖財。施最增上。所以偏說。二雲。前說八施中。翻前七有過施。更應思勘。

    第十五段。一頌釋中分三。初釋初句一切種者。十惡業道也一切因緣者。三不善根。能發業道。及究竟故一切處所者。情非情資具等境第二。彼由三相下。釋第二句。依戒起定。依定起慧。依慧證境。名三相。戒體善故名奉行。善能離惡故名莫作惡。故通二處第三。如是具足下。釋第三句。不釋第四結句。

    略義中三學者。謂初二句學果者。謂第三句不與他共者。是第四句。

    第十六段。一頌釋中。初釋初句難可調伏已上。釋難調雖強安處下。釋輕躁。輕舉。躁急。性數易故第二。雖強安處內寂止下。釋第二句第三。諸聖弟子于如是下。釋第三句第四。彼由如是正定以下。釋第四句。

    略中左道者。乖正道理。謂上兩句不隨左道之心者。謂第三句。所得勝利。謂第四句。

    第十七。一頌釋中。初句是總所因。後三句是所得四功德。一能餐遠離味。二靜慮。三常委。四念受無染喜樂。憚謂懼憚怯怖。無憚者。無此也解脫喜樂。謂無為無染喜樂。謂有為。

    略義中。毗缽舍那所作。即頌靜慮也。由審慮道理。獲得毗缽舍那。成其所作。故前說靜慮。後說慧作。

    第十八。一頌中。初兩句。是所成就五支。後兩句。是所斷五支。一無工巧活。謂無四事。一不x邪活命。二不恃有勢家。三不規名族。四不詐受。聖說世間異生。依止工巧以為業。須非法。希求真實。芻則不如是。不依此四起非法。希求飲食衣服。猶如彼故二無輕自己。若于衣食。非法貪聚。不持衣缽。名輕自己。芻不爾。名不自輕三樂勝希愛。沙門希愛學處。堅固禁戒四樂諸根。樂生喜根。淨命喜足。樂生慧根。入現觀等。樂生念根。除遣諸惡五盡解脫。結縛。纏種。皆解脫故。名成五支一無家。終不舍戒退還俗綱。二無所貯積。受財受境三無希望。不希財命知而妄語四斷欲。無不與取五獨行。貪欲已盡。無伴孤游。離非梵行。妙達因果。諸惡皆盡。不計惡因無因招果。名斷五支。隨其義勢。別配釋文。

    第十九。一頌釋中分四。初釋初句第二。又此現在隨其自體下。釋第二句第三。若有聰慧由此四相下。釋第三句第四。彼能超度下。釋第四句心者。通八識無量差別自體展轉者。謂三性等心差別而轉及因展轉者。謂前前心為因。生後後自體心故。或心種子。及余緣。能生心體。皆名因展轉前際叵知故名遠行下。五十七解遠行。有二義。一無始時故。二遍緣諸境界故。彼偏說意識作業。此通一切。故不相違一一而轉者。無第二眼識等一時生故。亦非一切種。三性心。頓現前故。名為獨行。五十七有二義。一一一轉故。二無主宰故。名為獨行。此中前因遠行。說識從緣起。乘文便故。已遮無作者獨行中略。亦不相違。然此心體。現在起時。心性不定。數加轉易間斷。名不畢竟轉。畢竟者。始終相似相續之義。其五色根。或異熟同。與長養異。雖初劣。後明殊勝。始終相似相續而生。名畢竟轉種種品類異生時生異滅時滅等者。異者別義。謂三性品類別異生。如善心異余二性品。生時而生。異余二性品。滅時而滅。余二性亦爾又如煩惱中貪俱品。異于余品若生若滅。然彼心體。自性非染。其體染性。前後相似不可得。及由心性本淨。其染體不可得。故不成實名無身。此中意說。心體速謝。異類生滅。不畢竟轉。不同色相初後相似。畢竟而轉。及無染體。故名無身。五十七雲。無色無見。亦無對故名為無身此未來世。隨經部師理門義說。有心隨眠。居四識住。可于後世從隨眠起。有往有來。緣歷境義。名寐于窟。未來識種現居識住。當來可生。是寐窟義。依真實理門釋此文者。若未來世居識住之識。在現在世。本識之中。而有隨眠。可于後生有往來義。名寐于窟。五十七說。依止色故。名寐于窟。彼說有色界識。非未來識。此說通三界識三世別識。以釋頌文。理不相違遠行者。說過去識獨行無身二義。說現在識寐于窟者。說未來識。即三世四義識。名為四相。非去來世而無獨行及無身義。現用可知。從增說現。

    略義中長時染污者。即前際叵知無作者性。心自體展轉。及因展轉義。此亦解遠行于現在世性是剎那。貪等轉易。不畢竟轉故自性清淨。染污之體不成實故。此解無身。然闕獨行于未來世有放逸故。于後生有往來義。即寐于窟由不放逸故清淨。即聰慧者。了知彼心住陸地等。次下半頌。

    第二十段。有十頌中。有五問答。二頌為一。皆初問。後答。釋中有二。初總指經頌。後隨別釋波羅延者。經名阿氏多者。即無能勝。彌勒字也釋文分為五段欲言世間者下。釋初答第二。又惡說法者由無明門下。釋第二答第三。又惡說者及在家者下。釋第三答第四。乃至彼法未永滅來下。釋第四答第五。若諸有學斯應顯了下。釋第五答。皆準釋答。不解請頌初明染污若因若果。次明能斷諸染因體。次明總別果蘊滅位。次明于二受不生欣樂。得六種恆住唯無學法。後終盡位。後明異類諸有學者所作眾事釋初頌中。初釋初句。三種世間。是通世間。二種世間。三中別立善說法者由有明故下。釋第二句若諸在家異類白衣下。釋第三句三戲論者。一三言事。二四言說。三尋伺三種言事。謂三世法四種言說。謂見聞覺知。言事唯名戲論。所分別故。違順思惟。名為涂染。能分別故。能增長故。能隨增故此中惡說法者無明所覆下。釋第四句。初三句因。此一句果。初是無明。次是放逸。後違順分別思惟釋第二答中。又惡說法者下。釋初句如是無明放逸戲論下。釋第二句若出世間正見所攝下。釋第四句于此流漏若伏若永下。釋第三句釋依義次頌隨文便。前後不同釋第三答中有二初又惡說法者及在家者下。泛釋染淨二品。不顯了顯了二類差別後諸阿羅漢斯已顯了下。總釋頌意。已顯了者。謂阿羅漢。應顯了。謂諸有學釋第四答中。亦總釋頌意釋第五答中有四。乃至委悉所作。釋初句。一常所作。二委悉作。此之二種。是應更作。不放逸事。通是一切有學所作故有學異類若諸有學下。釋第二句。有兩番釋。初說下上分結。合名無染污心。無染即心無濁後又于諸欲不耽著下。別釋二結。不配無染及無濁義第三。又于一切有苦法下。釋第三句第四。修習如先下。釋第四句。

    第二十一段。六頌釋中分六如是總名諸欲愛味已上。釋初頌第二。又彼希求下。釋第二頌第三。又復毒蛇下。釋第三頌第四。又諸欲自性下。釋第四頌第五。又于事欲下。釋第五頌第六。若于諸欲下。釋第六頌諸寶珠等名共相應者。同七寶數。謂即可重故。一切處同用。翻此即名不相應也此下頌中。初三頌。明諸有學觀染遠離。後三頌。明諸無學觀染永絕。

    略義中。事欲名愛味。欲名過患。斷二名出離。此初三頌。如次配之。次二頌。是愛味能為過患。後一頌。是出離功德。

    第二十二段。一頌半釋中。文分為三。初總釋頌意次謂能舍離下。別顯五相屬。釋頌文後由此五相下。結修梵行極成賢善色等諸法及彼安立者。所詮能詮也初法第二法毗缽舍那者。初學成滿二分位也前卷有五段。此卷有二十二段。今成論議中。二十七段。體義伽陀中有三。此末一頌。是第三段。以十四門。結頌上義作論議。明伽陀體義故。名論議也。

    第二十卷

    修所成地。等引名修。即別境定數。若修習義。通聞思慧。修是證義。故唯等引。因修生慧。名為修慧。因修慧所成。有為無為一切功德。名修所成。皆此地體大文分二。初問。後答。答中有三。初列四處。次以七支相攝廣釋。後總結成修所成地七支相攝廣釋中。初總列七支相攝。後廣別辨相。初文有三。初標。次列。後結。處謂處所。依四義處。修方滿故。第一處所。內體外緣。必須具足。第二因緣。行世出世修之方便。三修瑜伽正修自體。四修果者。因修所得世出世間。有為無為功德之果七支攝者。初生圓滿。即修處所。二聞正法。三涅為上首。四能熟解脫慧之成就。此合三種。名修因緣。五修習對治。名修瑜伽。六世間淨。七出世間淨。名為修果七支廣釋中。由四處攝。即分為四。初生圓滿修處所中。文分為三。初辨生圓滿。次能攝四支修瑜伽處。後結生圓滿廣聖教義不增不減。初文復三。初問標十種。次各別顯。後總結成。

    又處中國不生邊地者。依俗間釋。唯五印度名為中國。中國之人。具正行故。余皆邊地。設少具行。多不具故。佛法所傳。唯中印度。名為中國。威儀禮則。順正理故。芻等具正行故。具正至故。余雖少具。多乖儀則。行不純故。皆名邊地達須者。細碎下惡鄙農賤類蔑戾車者。樂垢穢也。

    聞正法圓滿下。釋第二修因緣中分三。初廣釋三支次又隨次第。已說三支下。結成廣教不過不增後又此三支當知即是修瑜伽因緣下。結成三支修因緣攝。

    涅為上首中。初標。次釋。後結。廣義中分二。初釋涅為上首相。後釋由此獲五勝利。初文復二。初總明涅為首。听聞正法不為余緣。後以十轉釋以為首。後中有二。初標十轉二涅為首。後釋十轉。

    言十轉者。一聞所成慧為因。二于道道果起三種信。三遠離憒鬧諸惡尋思。四趣善決定思所成智。五能趣入二修方便。六證修慧。七于生死涅。發起欣厭。八入諦現觀有學解脫。九數修道無學解脫。初五在念住不淨觀等前。次一在不淨觀念住等。次一在四善根。于生死涅。起欣厭故。即四諦觀。後二可知。此上九種有余涅而為上首。即由此故證無余依。是為第十。

    五勝利者。聞正法時。有二饒益。修正行時。亦二饒益。並證苦邊際。

    能熟解脫。慧之成熟中有二。初問。次答。答中有三。初明止觀由慧成熟。次明近善友習三學由慧成就。後明十種能熟解脫慧成熟法。解脫謂果。能熟謂因。即止觀等。此果此因。皆是所熟。慧為能熟。能熟彼故。名慧之成熟定心中慧于所知境清淨轉故者。釋奢摩他支由慧成熟。定心無慧。證境不明。障垢不離。由慧證明。及能離障。定心方滿故名慧熟。

    第二又毗缽舍那支已下。釋依善友修三學慧成熟中。初標。後釋標中。謂最初起修慧。必依善友之所攝受。二依奢摩他之所攝受。三依尸羅圓滿之所攝受。初起修慧故。不說由修慧之所攝受。或初起聞慧故。不說由慧之所攝受。未有現行方便慧故。若後起慧。理亦由慧之所攝受次別釋中。唯解依善友及依尸羅之所攝受。不釋依定之所攝受。前止成熟。即是此故善友攝受者。由善友攝受。為說法時。于所說法所知境中。由有慧故。有覺了欲尸羅攝受者。由攝受尸羅。他有三根。隨舉罪等。由有此慧故堪忍譏論。

    第三又依所知真實下。釋十種能熟解脫慧成熟法。中有三。初辨十種。後結十種。漸次能令解脫圓滿言十種者。一于境真實有覺了欲。二愛樂聞法。三便發請問。四聞昔未聞甚深法義。五明淨法義除先所疑。六能見過患深厭盛事。七于世盛事不生願樂。八為除惡趣法心生正願。九為除諸惑修諸善法。十為得彼果及心清淨。心生正願。由此漸次解脫圓滿。能成三支。

    廣攝聖教更無增過中如是三支廣聖教義謂十十種者。謂初聞正法故。凡所修行。皆以涅。而為上首。此所修學能成熟。彼解脫等位。一切皆是慧之成就。此後二種。由聞正法為先以涅為上首中。有十法轉。慧成就中。有十種漸次。故結廣教。名十十種。非聞正法亦有十也。故聞正法中。無結廣教若過若增。後二有結也。

    七支中。第五修習對除。即四處中第三修習瑜伽。文分為四。初問總標。次隨別釋。三以修對除。即修瑜伽。四結廣教不過不增隨別釋中有三。初解三位十種修習第二。又不淨想略有二種下。遂前難解第三。又正方便修諸想者有能斷滅所治諸欲下。釋多所作修習對治。初文有二。初列三位。後釋十種修明十修中文有三初明不淨無常二想。二又出家者四種所作下。明無常苦等四想。三又于遠離閑居下。明光明等四想其所對除十種者。一在家有淫欲貪。及受用愛。二出家已為尋思擾動。不生喜樂。為除淫貪修不淨想。為除受用愛。及不生喜樂。修無常想。顯無常想通在家出家二位修習。以二能除。除二所除。故言通隨次。非以在家出家為二。名隨次第。

    無常苦等四想中。有三。初明四種所作。次明四種所治。後明四種能治之法。此下余八所治。及能治法。即出家後設生喜樂。有懶惰懈怠等為四。遠離閑居。于止觀品。昧心等為四。故于出家中。于四種所依事。起四種障。為除此故。修無常苦等四想。

    光明等四想中。有二。初明四種所治。後明四想三于生有隨動想心。為對治此修滅想者。謂有為法生滅遷動。名生動相。今見彼相。名于生中有隨動想。故為治此修于滅想。離遷動故。或于常來生有。數生喜樂。名隨動想。為對治此。修習滅想。即當有不生。無欣樂意。雖有兩釋。前解為勝。

    又不淨想略有二種下。第二逐前難釋中分三。初釋在家初不淨想。次釋出家于無常所修苦想。三釋遠離閑居中。修光明想思擇者。正思量修習者。起修作。不淨想中有三。初列二力。次明二障。後明除此能治白法。多有所作。

    釋障中。初辨障。後結之。五障中親近母色者。數近女處顯失念者。謂對眾前逢勝顯境居隱放逸者。獨居屏處。縱蕩邪思通處隱顯由串習力者。由前串習。處隱或顯。生失念放逸五雖勤方便等者。修不淨時。邪思上勝。心隨淨相。

    七種障者一本所作事心散亂性。隨作彼事時。心生散亂二本所事趣作用性。將作彼事。發起欣趣方便作用三方便作意不善巧性。如無智者。用三寶財。由不恭敬承事師父勤請問故。不解方便四雖處空閑。乃至擾亂其心。但由不守根門。所以染尋思起五食不知量。身不調適六尋思亂故。不樂寂止七身不調故。不修慧品觀察諸法。

    能障中。當知總說一門十二一門十四者。談二別障。初五後七。名為十二。總別合論。更加二總。謂思擇障。及修習障。故成十四。

    釋光明相中有三。初總明此緣法光明。次明十一所治暗障。三顯相違能治白法如是疑隨逐故者。結初暗障。障礙能遣疑因緣故者。結後三障。精勤少睡。正食身調。順觀諦法。不欲雜居。如理作意。是能除遣疑之因緣。後三障此故。說為障礙。能遣疑。

    修所成慧所除七法暗者。一干頡6艟佟H蒼謾K牟啦_二種相應等法。五起言尋伺。六不正思惟。及心散亂。七邪思構。如其次第。七種修慧所除暗障。

    世間一切種清淨下。釋第四修果。文分為二。初釋二淨。後結成修果。初復分二。初釋第六世間淨支。後釋第七出世淨支。初文復二。初廣釋相。後結世間清淨。唯在正法。非諸外道。初文有三。一問列三名。二隨別釋。三結廣教不過不增。別釋三中。創得初靜慮未至定。名得三摩地。得根本名三摩地圓滿。離諸障染引生通慧。諸清淨鮮白。名三摩地自在。

    得三摩地中分四。初釋所治能治別相。次釋得者得近分。三結廣聖教不過不增。四結世間淨住正法者得。初文有二。初明所治二十法。後顯能治。初文復二。初明二十障。後明四相堪能障法。初文有三。初標。次釋。後結。

    三摩地圓滿中有三。初釋十相。次結圓滿入根本地。後結廣教。十相者。一願勝定滿。二見定勝德。三精勤策勵。四折伏色愛。五善未圓修他惡尚勝。六于淨天生心無耽染。七不自卑下策舉增修。八隨順二修。九勤精正法。十于止觀隨生愛。

    三摩地自在中有二。初釋自在相。後結廣教。初文有三。初標雖已圓滿。未自在相。善觀察故。當得自在。次釋四處二十二種相。後彼于如是四處下。明自在相。第二文中有二。初列四處。後由剃除須發下。釋二十二種相。

    四處者。一自誓受下劣形相威儀眾具。二自誓受禁制尸羅。三自誓受精勤無間修習善法。四為斷眾苦。受前三處時。應正觀察眾苦隨逐。此四處中。前三各起五相。第四處起七相初處五相者。一剃除須發。二舍俗形好。三著壞色衣。此三相誓受下劣形相所起也。又威儀眾具。各一為五第二處五相者。一略舍二事之所顯現。二不自懇責。他不呵擯。三有犯不輕舉。由此缺犯便自懇責。四他擯能悔除。五于舉罪者。無恚損惱。而自修治第三處五相。如文自顯第四處。四苦所隨應觀七相。初隨逐處有一相。于聖果未能隨證第二隨逐處有四相。謂生老病死。第三隨逐處有一。謂愛別離苦法。第四隨逐處有一。謂自業所作。生老病死略有二義。一性逼迫。苦苦所攝。對法等說。八苦之中。前之五苦苦苦攝故。二性遷謝。生變于死。老變于少。病變于壯。死變于生。故此說為壞苦隨逐。愛別離法。非是壞苦。以義攝之。此中初苦。苦苦所攝。第二第三。壞苦所攝。第四一種。行苦所攝。

    自在相中有二。初明如理作意相等自在。後彼由如是樂斷樂修下。結成離染進善自在之相。初中復三。初標便起如理作意。次明依四處起二十二觀故。乃至成出家及沙門想。後明六修相斷修之相六相者。一樂斷。二樂修。三不貪著。四無恚害。五無隨惑善守念住。六無增上慢。

    出世淨中。文分為三。初標列五門。後隨別釋。三結成淨及廣教義。先得四善根世間清淨。已便能最初。入諦現觀。明生暗滅。障礙便除。為證通慧。思前所得歡喜諸事。為斷除障。復習如前所得類道。由此遂能入無學位。證清淨道及果功德。是名此中略義次第。

    入諦觀中。又分為三。初問生起從世間淨。為證出世。觀世劣境。深生厭惡二又此住正法者下。廣說厭患。安住心相後結此二相各二十種。更無過增廣辨厭患。

    安住相中。文分為二。初明于五處所。以二十相思惟厭患後復有五因二十種相下。明心安住。初有三。初列五處次此中略有三種下。辨二十相後如是彼以由厭俱行想下。結成厭想五處者。一于已雜染相應。二于已清淨不相應。三于已雜染相應過患。四于已清淨。不相應過患。五于已清淨。見難成辨。于此五處心俱厭患依五處二十相者。初三處各三相。第四處有五種。第五處有五。合前為十九又復發起堅固精進下。合結于五處。總為一相。並前二十也雜染相應有三者。謂雜染體而已相應故。一未離不調死。聖者已離故。二當墮煩惱坑。三現行惡業。當生惡處。此隨所應。即煩惱業生三種雜染清淨不相應者。謂涅。定慧勝清淨法體。己身無故。名不相應雜染相應過患者。由與雜染體相應。便生三種過患。一者生老病死。苦之根本故。二八無暇處。三于一切處。生四相所迫諸無常性清淨不相應過患者。由與清淨體不相應故。便過患生于已清淨見難成辨者。諸清淨法。見于己身難可成辨一若舍清淨法。而不修為。其終不能任運自起作而能獲得二除清淨法。外于余世事。尚非請他而能成辨。況清淨事三決定應作。成大吉祥。解脫眾苦四非于現在不作諸惡。即名清淨。已得永離煩惱熾然。若無聖道。惡業不盡故五由清淨道圓滿證得。觀可清淨。若不證得學無學道。觀終不淨。

    第二十相中。有四又字。初一于染淨體。相應不相應。第二又字。于染淨相應不相應。過患下二又字。于前第五。見難成辨思惟之相。

    第二。有二十相心安住中有三。初標五因二十種相之所攝受。令于涅心安住相。次別釋五因。後彼于爾時由此五因下。結成安住別釋五因等中分二。初明五因。次謂于空無願等下。釋二十相。五因中有三。一問。二釋。三結五因依逆次說五因者。一四善根。創能通達觀四諦故。二所依定。即四善根所依止定。三即此定。前四念住等。五停心觀等。能入境界。四此等觀前。修四聖種。六隨念等。名能攝受加行資糧。五即于此前。受持三藏。親近和上及阿梨。能受教誡。加行思惟。名為最初攝受方便。故說五觀依逆次說。

    依上五因。起二十相者。依初因有六相。依第二因。有四相。依第三因。有二相。依第四因。有五相。依第五因。有三相初因有六相者。一微細現行有間無間。隨轉我慢俱行心相。此于定等前方便。起能障現觀作意正達。

    有間我慢者。謂第六識俱無間我慢者。謂第七識俱。此皆俱生故名微細。其分別者。前遠資糧已折伏故二既通達已。任運作意心中。隨其所應。能善棄舍前二我慢。令無間滅。此令染意不行之義三依無間滅。以無常等行如實思惟四由此作意。乃至平等智生五彼于爾時我慢等滅。證心一境性六便自思惟我已證此。如實可知依第二因四相者。一先世間道。得定圓滿。亦得自在。謂入住出二于此諸相安住其心。入諦現觀三若得此定未滿。自在思惟止舉舍相四安住其心第三相中。二相者。一阿那般那念二法念住第四因中。有五者。一遠離非所行處二既遠離已樂斷樂修三于晝夜分觀自他衰盛事。心生厭患四修六隨念五住四聖種第五因三相者。加行方便為二。正加行為一。

    第二門離諸障礙中。有三。初標列二障。次隨別釋。後如是二處十種善巧下。結成離障及與廣義不過不增別釋障中。初明二處十一種障。後又二障下。于此二處。起十善巧。

    行處障中有六。一棄舍善品。數與眾會。二愛重飲食。三好營衣缽。四好樂談話。五于晝夜。樂睡樂言。六好共他居住處障有五。初四即四不隨順性。第五或于晝分多諸逸下。合為一種。名于二處十一種障。或行處合為一。定之方便名為行處住處障有十。初四即不隨順性。五晝分喧逸。六夜多眾苦。七多怖畏。八多災勵。九眾具匱乏。不可愛樂。十惡友攝持。無諸善友。

    多定樂中有六修。止舉舍入住出多思擇中有四。謂善勝慧名思擇者。此出思擇體。下明四善巧。一于晝夜分。了知善惡增長衰退。二于晝夜由習衣服等。善惡衰退。如實了知。三思擇為依。于不善法。驅擯遠離。四于善能修。

    第三為證通慧思歡喜事中有三。一問。二釋。三結。釋中有四喜。一于四證淨生喜。二于自增上生。及決定勝生喜。三無嫉妒故。于他同類得此二事者。亦生歡喜。四念有恩者。發生歡喜。

    第四修習如所得道中。有三。初問。次釋。後結。釋中。初明四法為依。後明五法圓滿。四法者。一心極思慕。心出離樂欲。何當具足住如阿羅漢。二如是樂欲已發勤精進。修三十七菩提分法。三勤精進故。心樂遠離。四由前三已不生喜足。求住勝法能令五法修習圓滿者。一于歡喜修得圓滿。能離欲界欲。二最極損減方便道理煩惱斷故。斷色無色界煩惱。獲得勝道。喜悅圓滿。三遠離粗重。四獲得輕安。五得金剛定。

    第五證清淨道等中。有三。初問。次釋。後總牒結釋中有三。一別釋道果功德。二結成廣教。三總結成道滿無上無勝。別釋有二。初別釋三。後總結之取雜染品者。謂煩惱行雜染品者。謂業也。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七

    享保八年(癸卯)四月十二日一交加點畢

    沙門高範(胎生六十九歲)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3冊No.1829瑜伽師地論略纂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八(論本自第二十一至第三十)

    基撰

    聲聞地第十三。初瑜伽處種姓地第一者。十七地中。聲聞地第十三。此即簡前生後。初瑜伽處等。簡余二乘。三乘皆有初瑜伽處故。瑜伽有四不同。此為最先故言初。瑜伽是觀行。種姓是觀行種子。種子能為現行觀行。作所依處。故言初瑜伽處種姓地。此初瑜伽中。有四地故。次頌文雲姓等是一。世間出世間。種姓地名。先姓等者。姓中有四種。謂自性。安立。諸相。數取趣。此種姓有四種不同。故言姓等。

    論雲此地略有三謂種姓趣入及出離想地。此地總是三。言想者。以想能起言說。言說即名。從因為名。故言想。此中義者。此地略有三種。一名種姓。二名趣入。三名出離。今順結頌法故。想字在下。又想即是名上來既列三地名竟。下結言此名三地。

    論解種姓中。雲有種子法由現有故者。種子法。即涅證之種子由現有故。簡當有義。現簡于當。有簡于無若爾勝軍當有此如何通。解曰。由現有煩惱等障可斷故。亦名現有。此三家義。任應敘之。

    論次下。言便有堪任便有勢力者。有說。堪任謂姓種姓。勢力者習種姓也。今思不是。所以者何。姓種姓本有。何勞言遇緣。故雲非也。今意者。堪任。謂有種姓習種姓。勢力。道種姓也能得。謂得有余能證。無余涅也。能生現行故名種子。梵本雲馱都。此雲界。是因義也。梵雲涅縛婆轉。此雲姓。是體性義也。據義各別。此解種子。明三家義如先敘。

    論答種子在一相續中文。雲若法異相俱有而轉見彼各別種種相續種種流轉如是種子非于六處有別異相等者。此中意。初翻解。後正解。謂若法下至種種流轉。此翻解。此中意。若種子與六處所依各別。相可種種相續種種流轉。如十色處八識處。如是種子。非于六處有別異相。故知在一相續。如攝論中解。此中不如菩薩。故不言六處殊勝。但言六處也。

    論雲達須蔑戾車。此雲樂垢穢正至即四果。可謂正行正至也。

    論解勝處淨信中。雲前行增上諸清淨信者。謂信是見道入相之前行。

    論解法教久住中。雲當知說彼勝義正法作證道理等者。此意。明正法五百內。由有正法作證。

    論解意律儀中。防護乃至所有貪憂。此憂非五根起。以憂代苦。其意說苦也。

    論食知量。雲為斷故受為令新受當不更生者。為斷故上受。新上受。更不生。又為斷故苦受。新苦受。更不生。

    論若往若還等至二十四等當廣解。

    論樂遠離中。無倒修治初業地已者。謂修治初發心業。即出家等是邊際臥具者。極惡臥具名邊際也。

    論雲如水所生雜穢𧍒牛螺音狗行。述曰。佛法如水。破戒比丘。如水上眾多雜穢𧍒牛。又如狗高叫。似吹螺。明然有狗行。破戒亦爾。喻之。

    論曰若生無暇若有縱逸者。生難處者。是依梵本。雲生無暇處是。謂在此處無暇能入道。如世言無暇作此事。

    第二十二卷抄

    論。解出世間離欲中雲。自能離系自能解脫者。得無漏智等。離有漏系。即無間道。斷彼煩惱得無為時。起勝解數。自得解脫。即解脫道也。

    論解戒律儀中。今此義中唯依芻律儀說善能防護等者。何故不說芻尼等也。以不能入聖道故。多分成熟具戒法者。芻有故。余則不然。是以不說。

    論雲于所應行于如所行者。謂所應行事。簡諸惡有者不應行事于如所行者。即如余善丈夫所行。如是而行也。

    論曰若于如法宣白加行住慈悲心展轉與欲者。此即為法事時。如理白眾。應住慈心受彼人欲。

    第二十四卷抄

    論謂夜四分中過初一分是夜初分等者。彼土世俗。晝夜各立四分。佛法晝夜各立三時。以三時攝四分。從初向後過初一分。名初時。從後向前過後一分。名後時。中間二半分。名夜中時。其晝亦爾。此中順世俗。

    論雲言經行處者謂于廣長稱其度量乃至相應身.業西方食多甦乳。其食難消。為一處所。量無大小。或露或隱。于中往來擬行消食處所。于此中來去。所有如法之身業也。

    論解宴座中。結跏趺坐端身正願安住背念加趺。容貌敦肅。簡異空坐不能跏趺。如下三十雲。有五復次。釋身生輕安等端身。解身疲勞。表意正念。由端直故。不為賦了 咧 擰2晃 餼成  收敢煲 浮P奈摶於癜滄”襯睢P牡媚。念求出世違背生死。故言背念。所背生死之心。安住無漏涅之念。故能斷金剛般若雲。住對面念。此對面念。即背生死念欣涅。如第三十自當廣說。有二復次解。一如前解。二謂住定故背不定。故涅念心無異念。則不起過。常以正念為對面。而安住之解順障法中。雲謂淨妙想。謂順貪蓋。恚相順彼蓋。黑相順賦了 吒恰G資艄斂凰饋Q八妓車艟俑恰W芬湮羰斃ο返取K扯褡鰲<耙勻賴取K騁傘br />
    論答于經行時從幾障法修其心中。雲以有明俱心及有光俱心者。謂水火。星月。藥草。珠寶。是明緣。此明之心名明俱心。唯日一種。是光緣。此光心名光俱心。以日能發光隱蔽處而令見。余月等不爾。

    論。答于宴坐時修心中雲。謂或觀其骨。或觀其鎖。或觀骨瑣間。

    論又曰賢善定相者。謂斷此四蓋之定相。名賢善定。

    論。解疑蓋差別中雲。于過去世為曾有為曾無者。此中所為。初言不如理思。則三世皆舉下。疑三世有及有因緣。三世皆舉。唯疑有無中。唯于過去不言現未。有何意也。述曰。如廣論有略影顯之。前後皆舉三世。此中唯舉過去。影解現在未來。論略故不說又現在現有。不可疑有無。未來法不定。有無難推。又今謂得正見。未來果斷故。不須疑未來有無。過去不同現未。故偏疑有無。其實通三世。

    論我于過去為曾何有雲何曾有。此中二思。一思過去曾有何法。二思過去之法從何而來。即初問法體。後問法用。過去既然。二世準此。

    論又為護持諸臥具故順世威儀等者。此中意。于初夜分。由盡經行故。後夜分不令經行。初夜經行。不令遠去。或至書經行處。恐賊盜失臥具。所以進臥具令經行。又雖是夜中。威儀須正。故順世儀初夜經行。又世俗初夜經行。合僧初夜經行。此順世儀故同初夜。經行有二因緣。一護持臥具。所以不遠。順世儀故。書分經行。

    論解思惟起想巧便而臥中雲。如林野鹿者。野鹿恐人傷殺。眠不安隱。有巧便宿。人當今臥時亦爾。

    論雲後夜者謂四分中過後一分名夜後分。夜中但有四分。而過後一分。即令至明。如何是夜。此中言。過後一分者。謂四分中入後一分名過。非後一分已無名過故。過有二種。一才入名過。即此論文是。二事了訖名過。如明過夜。此中入故名過。若堪三時攝四分。此後分即後時。夜四分中。向前取過一分名過。後一分向前過。非向後過也。故中夜文。雲于夜中分夜四分中過于一分。此乃中時。過初時一分。復次中時中時既攝分。成亦過一分。即取第二分之多。第三分之多以成中分時也。

    論解往還正知而住中。有四句義。一自往還正知。二所應往還正知。三往還知時。四如是如是應往還。此中。第二所應往還。及第四如是如是應往還。何別。即下重釋中。雲如其色類動止軌則禮式威儀應往還此。即與前別。第二但彼家屬等。可應往還。五種家不可往還。後第四。設應往還家。自有軌則禮式。可往還。無即不可往還。以此為異其下睹瞻等門。皆有四。準此作法。第二句皆同。彼家可爾不可爾。第四句。能顯第二句可爾中出離。

    論僧伽胝者。此雲上衣。即上著之衣。如外垣牆。此衣亦爾。最在外著。最向上著。名為上衣。

    論。或六十牒下至九牒者。此中諸部無此衣。此論據合。上極六十牒。九牒諸部共許或且作是說。言六十牒。或更得多極一百五十牒。問。

    論各有中衣若有下衣者。述曰。中衣即 奚 ゃO仍樸舳嗦奚 チ病R 破嚀酢=裨浦幸隆T詿笠孿攣咫荷稀C幸隆R嗝杏怠D苡瞪磯χ泄省O亂錄次咫閡病W鈐詿訟鹿省V乇嬡輪  S忠掠兄邢隆9拭邢亂隆H舳喂飾奚弦隆C髦 酥腥攣 邸I弦錄瓷 ペ找病br />
    論啖嘗中。何故餅等為啖。乳等為嘗。可咀嚼名嘗。不可咀嚼名啖。以餅等實食。可[+庚]嗍名啖。不可[+庚]嗍名嘗。或且泛爾言啖嘗無異。須世俗情而建立故。

    論釋次第中。不應往處復有家一向誹謗不可回轉。謂決定無親情。或善根未熟人。

    論解如何應往中。雲不墮山峰。山之與峰。雲何名墮。此中墮者。謂墮住。非墮落。不令墮山峰也。

    論應隨月喻者。謂月能清涼益人。入施主家。身有清涼。益于施主。亦如月也。

    論自持心中。雲非不慧舍廣說乃至要當速疾而非遲緩者。此中意。各往施主家。何必要望施。非不慧施。而即往也。不應如此不慧施。謂慳不施。若不施不往。不應作此事。非不慧施而即不往。若往時乃至速疾不得遲緩。

    論曰不應開紐者。謂不應不系紐。法師雲。衣下有紐。不應開應系之。亦應不應不軒不磲。衣不𥖜烈。

    論。不如象鼻者。謂不垂袈裟角如象鼻。應搭膊上如多羅樹房穗。樹開出房穗。衣角亦爾。皆不應龍首。謂雖搭膊上。不得角頭高如龍首。不得煩兔。袈裟置曲肘中。如豆團相似。問。

    論不應嚙斷而食其食者。謂令手食。

    論解往還等次第中。始從謂如有一依止如是邑等下。至如是乞已出還本處。解往還二法。應自已知往還等。各有四作法。今且作往還。往等次第法。下至睹等即不具作。準往還等可知。準睹中少分亦作。余尋讀配又于如是下至不可回轉。解不應往處。次下至或商主家。解可應往處次下至若忿競時亦不應往。解時應往次下乃至堅執緬羞而受用之。解應如所往。

    上來已解往還訖。次下復于已往或正往時等。乃至能攝梵行能令諸惡尋思現行以來。明睹瞻二法。于中有二。一明應睹。二明不應睹。明應者。謂復于已往以下。至不應觀視以來。類說明是不應睹。以下是應睹。

    又不應搖身搖臂搖頭等下。至端嚴而坐以來。總明屈申二法。此中但判不應。不明應事。準上作之。

    又不應開紐不軒不磔下。至若坑澗處若崖處以來。明持衣持缽二法。于中有二。初明持衣。次明持缽不應開紐下。至而被法服以來。明衣。以下明持缽。

    又應次第受用飲食下。至不應嚙斷而食其食以來。明食飲啖嘗四法。此中總明非別明。任文思之。

    又從施主家還歸住處于晝夜分以下。至時時停住而習經行以下。明行住二法。

    又如是于自所居住處自院自房下。至如法寢息以下。初明坐臥二法。于中有二。一明坐宿臥從如是于自以下。至而宴坐以來。明坐。以下明臥。

    又于晝日分及夜初分以下。至或為修斷閑居宴默以來。略明語默二法。于中有二。一語。二默。準文可知。

    思惟法時。乃至無間修習殷重修習以來。廣明語默。文亦有二。準上可知。

    次又于極熱分時下。至皆悉除遣以來。解于勞修。

    論又于善品先未趣入以下。乃至如是名為正念而住以來。此中意明未成熟但名正知。成辨以去名正知而住。準文思之。此乃師未作。

    又當知此中若往等下。明行住二法。攝前諸門。此能攝之法。非前行住。謂住行事名行。非住行名行。住處名住。非前雲住。故得攝法也無妨。

    論若臥若默若住時意業者。此中臥應在身業中。以臥時思先明相故名意業。非臥者是意。

    論依行住時有四業。正念為一。不放逸為一。應作而作為一。于現後無罪為一。為得未得集資糧為一。今如文而配也。

    第二十五卷

    此二十種想。如雜集抄及大智度論。

    論又能證得三果不言第四果者。以漏盡通即第四果中成故。合說而此不論。

    論三神變。一神力神變。即身通。二記說。即他心通。知他心而記別故。三教道。即漏盡通。可謂三業也。如雜集第一卷抄。

    論解教授教誡。與多余處別。謂四教授業。此中總明。余更別論。四教授等無違。如明四教授等義。說勘。

    論宣說相應助伴隨順清高等者相應。謂與理相應。即緣如是智也助伴。同時心心所法也隨順。即有漏加行智。隨順正智故清高。簡濁亂語也有用者謂得涅相稱不相違語也應順名句等。所有語言。

    論由彼成熟如是八支者。謂即又此言論應時而發以下是。或前初解若能諫舉中八者是問。

    論曰當知由此因緣故者。即次前四又字是也。

    論曰正士者。謂四向。正至。謂四果雲何名為聞思正法者。謂聞慧。次下廣解思慧。于下別解契經。謂長行者是。如對法論第十二抄廣解。此中十二分教。並藏收所以等未了義者。法師雲。非經未了。謂听者未了。此未之所聞也。

    論曰由三量故如實觀察謂由至教量故者。先雲聖言。今言至教者。即至極之教。以理至極無問內外。皆名至教。先雲聖言者。即不如此。三十二種言中。聖言有十六。何必要是佛語名聖言。以先相言聖者。即佛菩薩等。今言至教者即無所簡相。

    論由彼諸法本性應爾。謂無始來自性應爾。不待眾緣法性應爾。法相道理。

    論或即如是或異如是或非如是者或即如是。謂火等以暖為相。火自性或異如是。能燒是火之用也或非如是。謂用炎赫等。是取之相而為火也又或即如是。謂火以暖為性。或異如是。謂用炎熾。是相異于火體為火。或非如是。謂非不以暖為火。

    論雲淫女巷論。謂淫女多居細小巷中。說淫女行淫之事。

    論解施中。雲教引利益安樂何差別。述曰。說樂名教。身作勸名引。

    論曰是諸菩薩所現行事非此義中意所許施等者。此中意。明菩薩用前有情數物施時。必須所用施之情。歡喜方用之施。非是彼生嫌恨。菩薩欲得自意所許即用之施。長讀下文。

    論文雲馬瑙采石者。即一物。以馬瑙石有采文故也。此一段文問。

    論何相施中。雲無貪俱行思等。此問施體。此論以無貪俱思所發身語業。與對法相違。如彼抄會。

    論雲或自相續或他相續者。或自施或勸他施。此施廣同雜集。

    論雲為莊嚴心者。謂得無漏心為助伴心者。謂滋無漏作意等。

    論解成熟妙慧中。雲俱生覺慧加行覺慧。即生得善方便善也。

    論解十二杜多中。與十二杜多經似相違。來問堪杜多先雲斗藪。斗藪塵垢也又雲。洗除身心也。亦雲修治其心也。三衣如前已釋。三安怛婆參者。安怛名內。婆參是衣。此衣通前二衣。應皆雲三。

    論雲毳衣者。即細毛曰毳。無問鳥獸之細毛。皆雲毳。恐三衣以無價疊等為。故。

    以毳毛為之也。十二杜多。食四。衣三坐。五今列名及下解中。分為十二。以別開常期端坐處如常坐為二。此但是一常坐不臥。如十二杜多經說。下除障及廣解中。雖更別開別除障。而仍是一。

    論解柔和中之如是六種可樂可愛等者即六和敬也。前三業為三。和同受用為一。同戒見各為一故六也。和同受用中。初總解。凡所欲食下。解和同。如法所獲下。明受用。又此中別解六雜住。臨時別解。

    第二十六卷

    第二瑜伽處

    論雲七生等人者。如對法論抄廣說。

    論曰家家謂天上從家至家等者。二說。難陀雲。人天二趣若往若來。正法藏雲。二生家家。唯于天上。二生往來。一間中唯受天有。與對法相違。如彼會。

    論雲時解脫。五或字。即五人次第配之。

    論又此貪纏住在身中經文相續。乃至為可愛法之所制伏不能制伏彼可愛法者。此中意。明為貪纏故。為境制伏心。非心能伏境如貪下慢中文。準此應釋。下廣問解中。不解等分薄塵行者。以上具明故又略不說。

    論雲今此義中當知唯說聲聞乘願聲聞種姓等者。此中明聲聞地故。唯取聲聞即種姓人。

    論解有分別無分別影像等中。如對法第十一抄會。此中法師雲。有無分別皆見道前。事邊際。在見道。所作成辨。在無學道。此中相違如彼釋。

    論雲彼于爾時于所知事如現領受勝解而轉雖彼所知事非現領受和合等者。此中意。明同分影像。其定中所知事。如現領受。相似其實定中。未現領受前實境。又非與外境相似之物。于定中現。然與外實境相似。領受勝解故。名所知事同分影像。

    論又亦名三摩地口者。境能生心。如瓶口出物。

    論。解所作成辨中。雲諸緣影像所有作意皆得圓滿。乃至得轉依故超過影像等者。此中意。即有無分別影像。皆未證真。有影像入見道。名事邊際盡如所有性。今至無學所作成辨。得轉依。證圓無漏。超過影像。則無漏心。無影像也。對法雲。無分別影像者。謂內真證智。及後所得者。此從因為名。名無分別影像。其實二智以無漏故。皆無影像。有無分別。或定或慧。對法論文雖具。而影像文不具。西方既釋有三。此之取義任意。其無漏心有影像之解釋此文超過影像者。此超有漏法執影像。非無漏心。無有影像又無影像義。取此文為證。詳彼文如彼論此文即證因無漏心有影像。果無漏心無影像。雋師義。

    論雲因果相屬事者。即此中行因。得果。所作成辨事。

    論雲若樂通達者。謂斷欲界欲又謂入見道及樂解脫以下等。是名修道。

    論曰又彼芻于時時間全心寂靜于時時衣增上慧等者。此中前解定境與外境相似。此文以下。後似前故。言于時時間。

    論雲一切粗重悉皆息滅隨得觸證所依清淨等者。此解四清淨。一身淨。此中號所依。二所緣。三心。四智見清淨。

    或骨或瑣或復骨隙。且解曰。骨謂骨余處。瑣謂骨相連處。或復骨瑣者。謂總合觀。

    論雲若身若心不平等受受所攝者受所攝。謂同時諸身業語業等。

    論解五種貪。一于內身欲身欲貪者。于內身初起欲界微欲。故名欲欲。次起欲界重貪。故名欲貪。又內身是自所欲之法。故言于內身欲。于內身欲上起欲。即能欲之心。此名欲貪。初欲字屬所欲。第二欲字。屬能緣。第三欲字結名。

    論雲若于青瘀等作意思惟于顯色貪令心清淨若于變赤作意思惟于形色貪令心清淨。述曰。貪白紅顯色。以青瘀等。對治于形色起長短方圓等貪。以除去皮肉對治。若小乘雲。變赤相者。死尸初青後赤。變作赤血身。以除形色貪。大乘解。先皮肉等色赤。除去皮肉形色。名變赤也。即變者赤也。

    論雲皆依四種怕路者。怕寂義二釋。一置死尸處寂寞。無人法故名怕。往彼處所故名為路。二涅寂靜名曰怕。作不淨觀能得涅。故名為路。

    第二十七卷

    論曰雲何緣起緣性等者緣性。四緣也緣起。十二因緣也。

    界差別不論十八界者。此六界通欲色界足。故雖地不足非十八界有此界足。

    論解外地界中。雲非親附非執受者。若內地界。親附所依。近在本識。能有執受。今外地界非。

    論內風中。雲有脅臥風等者。此風住脅間而得臥等。

    論解斷大刀風者。風如下下小之刀。能傷于人有畢缽羅風者。法師雲。人有此風色如黑點。有雲。畢缽羅。即人食畢缽羅也。此風辛楚。由如畢缽。

    論外風中。雲有毗濕婆風有吠藍婆風毗濕婆風者。此雲工巧風。能成萬物。舊雲毗首羯磨風。吠藍婆此雲旋風。舊雲旋嵐風也。

    論雲多羅掌者。謂西方有樹。狀似此間蘆樹葉。人趣裁去四邊散葉。但取苗如鵝掌許大為扇。名多羅掌。

    論雲離一合相者。即計為我。其實諸界為身。計為一合之我。今離此相也。即般若經。雲如來說一合相等者是。

    論雲阿那波那念者。阿那名持來。波那名持去。持來者入息。持去者出息。亦名持息來持息去也。

    論雲中間入出息者。謂入出二息中間。雖息未入出。其間亦有微細息。轉名中間息。

    論雲始從齊處乃至面門或至鼻端等者。其息唯至齊處齊下。更無出處還復。乃至從口出及鼻端出也。

    論息因緣中。雲一牽引業即先世業二齊處孔穴。或上身分所有孔穴者。謂齊中有小孔穴。或上身分。有口鼻等孔穴。

    論息所依中。或依身門。或依業。或依孔穴。故言如其所應。所應依處皆依也。

    論若唯依身而息轉等者。此中意難。非唯依身而息得轉。如入無心定等時。身在下界。而彼息不轉故。非唯依身而息得轉。

    論若唯依心而息轉者。此中意難。非唯依心而息得轉。入無色定。彼息應轉義。

    論若唯依身心而轉者。此中意難。亦依孔穴業等。而息得轉。非唯依身心。如在母腹中。四位時無息義故。論言閉尸等位。

    論雲若是處轉若。乃至轉若如所轉若時而轉等者。此結上義若是處轉者。標上諸孔穴即粗孔細孔等也。即息于是所轉也。若乃至轉者。即牒說齊孔穴。乃至齊處即息入身。乃至齊處轉也若如所轉者。牒上入出息。以一為一等。其余息時。如所順逆等轉也。

    若時而轉者。即牒上若時行者以一為一等。乃至十十為一。時節長短相續等名時而轉。即爾所時數息應轉也。後成熟故不牒。

    十六勝行故名總緣。緣諸諦故。此中初總緣念若長短下。方別舉十六。下門中方解十六。依四念住。古來四四配之。一觀息長。二觀息短。三觀息遍身。四觀息除身行。此四觀身。五觀喜入出息。六觀樂出入息。七觀心行出入息。八觀息除心行息。此四觀受。九觀心入出息。十觀喜悅心息。十一觀制持心息。十二觀解脫心息。此四心行。十三觀無常息。十四觀斷息。十五觀離欲息。十六觀滅出入息等。此四觀法行。

    論解身四中。第四重解息除身行者。身行謂出入息。令息除之。名息除身行。

    論又即如是覺了喜者覺了樂者等者。此中解心行。

    或有妄念起我我所及慢我當有無我當有無色等者。此見諦名暫妄念生。非六十二見中見也若依是六十二見中見者。我當有。是常見。何處見諦人起妄見無文修道起常見。今此處即現起何惑也。又此在凡位起。未見諦故無妨若爾前見諦者作此十六勝行。如何得起常見等。義曰。此十六行凡夫亦作。前言見諦者。據見諦人為論。非通凡夫。其實通凡夫。此起常見等即為勝。

    論有相想等。如對法抄解。

    論解苦苦中。以七苦為苦苦故者。據實為論。余處唯說前五為苦苦者。以從增上苦說苦苦。第八苦通三苦可會之。此以通三受苦取蘊也。

    第二翻解除生苦。余六苦亦是壞苦。以老時壞于少等故。前六俱壞苦。此中以煩惱及壞心為壞苦。乃至非想亦有。余論文唯言樂處故。至第三定以下。又彼有文。至上地今起煩惱心為壞苦即是也。

    第二十八卷

    論解增上慧學中。雲謂于四聖諦如實知見名增上慧學者。此據唯無漏慧說名慧學。非名有漏。

    若次前解定學中。初一翻。唯約四無漏靜慮說定學。何以得知者。次下文雲然依靜慮能最初入聖諦現觀正性離生非全遠離一切靜慮能成此事等者。此則覆解前一翻釋。唯依四禪說名定學第二釋。又諸無色及余所有等持等至亦名定學。即無色定及色界所有余有漏等持等至等。皆名定學。此乃通漏無漏。何故慧學唯無漏。定學通漏也。義曰。其定亦唯無漏。前言又無色定者。取無漏定言及余所有等持等至亦名定學者。此即四靜慮能引發通之無漏定也定學現唯無漏。慧學義齊。亦無妨。又定通漏無漏。慧亦爾。此據無漏勝者語。不同定具作法無妨。準下文。若有戒定。未必有慧。有慧必有戒定故。前解為勝。以取無漏慧為學故。又何妨慧學唯無漏。戒定通有漏。寬狹不齊無妨。

    論下說十違逆等法中。雲今此義中意取能斷思惟諸法瑜伽作意障礙法者。即解例前光明中。雖有四種。意取法義。二光明能斷思惟瑜伽時障礙法。

    論雲退失所得瑜伽境者。即有漏禪定等是也。

    論雲回轉弟子者。隨彼教故名回轉。

    論雲方便有四。一尸羅。二念。三無放逸。四定慧。如文可解。

    論因緣相中。雲又或人所作非人所作等者。即學知亂相也。此乃法師之義。又勘上下不然。下遠離中。皆言由因緣。故知此因緣。即生貪等之因緣也。故下文皆言由因緣或功用所作者。此由因此加行生亂若毗缽舍那下。明不亂因緣極猛盛觀後因緣相者。即修集資糧。于最後成滿之因緣。下定中準知。

    論解狹少勝解中。雲謂及狹少所緣意解勝解者。依下結文。雲所緣狹少故。此即欲界。若色界名廣大所緣無量。謂無色界。

    論雲于其所作成辨時轉者。謂所成辨彼所依清淨。所依清淨故。令遍滿愛樂清淨故。言成辨時轉。

    三十七品菩提分法。廣解如對法抄。

    列名七覺支等中。皆有等字者。法師雲。此等覺即謂如來七支。能因成等覺故。皆有等字。若爾後八支聖道亦爾。前五位內難此義妨故有義七覺在見道。八正在修道。見道無相。修道分別。分別故有相。無相故平等而覺故言等覺。此義上下無妨。

    論解四念住身中。雲三十五種身名身色者。此中約色身名身。通舉祖父國身者。即鬼身也。以祖父來。皆望男女之所祭祀。皆有此願。乃至上祖故。言祖父國。廣釋如智度論。

    又論雲中身表身下文。雲劣身中身。二中身何別。內身名中身與表身相對。處中名中身。三品相對也。

    論解二十一受。即如所列或九種受者。法師雲。即初三位各為三位。故九也。此九攝一切受盡。更無別開余門也又釋。九種者。樂等三受為三。四樂身等三受。五樂心等受。六有味。七無味。八依耽嗜。九依出離。合為九。開即十也。

    論雲雲何為法。故前明心。此數明法。貪毗奈耶等者。毗奈耶。名調伏。即無貪調伏貪也。貪毗奈耶。即無貪也。

    論雲如是諸受若隨順涅等。謂諸無為隨順決擇。謂諸無漏心法。若隨于界。謂三界有漏名愛味。若上界二性有漏法。乃欲界聞思。出家人等。依出離受。若下界二性法。及五貪欲之體。名耽嗜。

    論雲如是六心當知皆是行時所起。謂前六心皆行作時起名行時。非住行等名行時。行時既爾。住時準知。如前已說。未住定時起名行時。住定時起名住時。

    論雲依淨蓋等者。此中解住時十四心。未得定無間道。住加行道中。名淨蓋地。起八種心。依定無間道。斷煩惱結。起彼六心問曰。何故前八名淨蓋。是定加行非無間。後六是淨。或一定一無間道。義曰。且如貪痴。為所治蓋。無貪調伏等為能治。即六合取。三所治即三蓋也。此乃行時。下是住時八種。若略若散。略即止相。散即散亂。若下若舉下。即干頡>偌淳儐唷H艫衾氳簟5艏吹艟佟H艏啪踩舨患啪病N蕉褡髏患啪病I譜髏啪病S忠剎患啪病>齠 啪病S趾先Π澳苤蔚爛啪病︰杴八蚊患啪病4思錘鞅鷯卸災巍C恢罡塹亍8羌次甯恰︰籩  酥幀W芟嘍浴7潛鷯興巍5煤罅薄R 氳們啊V罡薔灰遜僥莧 徑ㄈ舳文苤我 臚 薄︰喂矢俏﹤有械饋6ㄎ 藜淶饋R逶弧G胰縝澳苤渭啪駁賴取H艏有械饋V罡欠怯藍稀S智澳苤畏蔽﹤有械饋K蚊鷯胛藜淶勞 薄N 藜淶浪稀R 蚊鵡苤紊省br />
    論雲從蓋得解脫已證入根本定。無間道中不定心。即所治也。前八別有對治故。加行道分別觀心也。後無間道總相觀。或言無間道。又未必明方便。無間道前之八心。所治皆是蓋。別有所治。後之六種。雖非除蓋。總斷諸煩惱如此分別。此方便無間次第。八唯伏惑。非是無間。

    論結法念住中。雲若能如是如實遍知諸雜染法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是法念住者。此勘上文。無別解此四種。但有自性及過患對治。無別因緣。若準上舉。所治蓋等名自性。次前言了知眼處有結。過患名過患。故前能治道名對治。又無別解因緣文。若義立無妨。謂六行時中三不善根。名諸惑之因緣。因緣生諸惑也。又即自性之種子名因緣也。又因何處。緣何處。而生自性即名因緣。又依眼乃至作意而生惑眼等處即名因緣。

    論初解受心法念住中。此中意。若緣內身生受心法念。緣此受心法。是名內受心法觀。如內外等亦爾。此中緣身。無簡能造所造總緣。若下第四唯能造非所造。故別也。

    論第五解修身觀中。雲若緣無識身色于過去有識等者。此中意。明見死尸于過去世曾有識時。此現尸名外。當有識時名內。緣現有識身未來無識身。內外亦爾。以現有識未來無識。相似法性。平等法性。一相無異。乃至過去亦爾。

    第六解中。雲若緣自中身者。即自內身名中身。即自內中身也。

    論斷四倒中。解身不淨之意。說不淨相應四怕路者。論第二解倒中。雲受苦樂者。依下覆解中。雲于心意識執我遇者我事愚故立心念住。即此計心以為我也。與前第一相違。如對法第一第十卷抄解。

    論解念住義中。雲念慧二法是自性。與對法同。小乘唯念為自性。今大乘兼取二法。為念住自性也。諸心心所為助伴體。故言相雜。

    第二十九卷

    論雲雲何名為一切善法。謂若彼對治等者。此初句謂總。能治下二句是別。能治言彼者。即別之彼也。謂彼蓋結也。又前解不善法。今即彼前不善之對治也。下二句別出能治。初句即總也。

    論解策勵中。雲若緣過去不現見現在現見事境者。何故不言未來。又過去非現見。已生未生皆不現見。可言不現見。現在有未生不現見法。雲何現在名現見也。義曰。過去現在所有未生。皆在未來故。不言未來也。舉過現即兼未來義。若緣現在現見境。而起未生法。取境名現見。非現在未生法名現見也。

    論唯由分別力生非境界力者謂于住時思惟過去等者。謂不行于境界。無境界行。但緣過未故名為住。亦分別力境界力者。即行于境界名行也。若不善法境界力生時。必有分別故。無此偏句。分別即心。而生不善等者。是初偏句。即約過未生。第二俱句現在境起。與前第一翻解策勵精進同。

    論雲律儀斷者。律儀名防過。防已生惡令不增長故。如對法抄說。別解由十因緣戒善清淨。謂前二十卷。有十順學法。一離母邑。二離愛著。三離懈怠。四離我見。五離段食味。六離言論愛。七離十一過。八離定味。九離散亂。十忍辱。四神足體是定。從因為名說欲等也。又定為神通之足。故名神足。又定名神。此四是神之足。心神足即心王也。法師雲。又或是定。如對法抄。

    論。雲彼由如是四三摩地增上力故已遠諸纏復為永害一切一切惡不善法乃是正修習時有八斷行為欲永害諸隨眠故為三摩地得圓滿故差別而轉等者。此舉欲明八斷行所由。此八斷行。舊名八業資糧。舉欲明意中開二門。一為斷隨眠。二為定圓滿。準下釋二種能斷隨眠。故下文雲由二因緣于隨眠斷分別了知。謂由現見思。及由不現見舍故。由此因緣能斷隨眠。準此卷初解策勵中。雲若緣過未事境。名緣不現見。若緣現在事境。名緣現見境。此義即思唯現在。舍通過未事境。若爾何故解舍中。雲謂行過未現在三世。隨順諸惡心平等性。且分思為一世。舍為二世。其實如對法第九卷雲。對治謂思舍。乃至已生沉掉能遠離故。即通斷三世。思舍二法既名斷隨眠。余六準知三摩地圓滿。又下文雲若今所說八種斷行于為永斷所有隨眠圓滿成辨三摩地時一切總名欲三摩地。勘此總文。即似八種俱有二功能。又攝四瑜伽。四瑜伽皆斷隨眠故。又思能發身口。生善身語業。息惡身語。身語是色。故思從色得名現見思。舍唯在意。非同思。故名不現見舍。未必與是卷初文同。其八斷行。即二十八卷。四瑜伽能斷隨眠。即欲精進信方便也。對法雖有四種相攝。而全不同。不可會之。其此中次第。與二十八中四瑜伽不同者。此中八次第。如文前後相生。其四瑜伽中信為初。對法亦同。故彼論文。信為欲因。義曰其欲精進時不離信。信念在初。有信佛等故。方起欲等。今以不離信故。故說信于後。此對法文自會。四瑜伽說生次第故。故信為初。

    論得神足名因緣中。雲彼能到此故名神足者。即能往能還等名神足。定界果也。欲等為因。能得此定神。故名神足。

    論解五根中。雲乃至其慧唯能起出世間法為其增上等者。此中解根義。增上者是根。信有二增上。一能生出世間法。而為增上。二次第能生後法。為增上故名根。前四具二義。故精進等前亦作法。今慧但有一義。唯于能起出世間法而為增上。無能展轉而生後義。

    論曰當知此中定根定力即四靜慮。乃至證不還果等者。此中初二果。唯得未至。向前次第至不還。得四靜慮。發生神通。故此偏說。不說第四果。非次第故。又影顯故。又略不說故。四靜慮中發生神通。如意是不說余定。

    論曰即由如是諸根諸力漸修習等便能發起上中下品順決擇分等者。此中根力如中邊論。根在暖頂。力在後二位。今即乃言由此根力故。發生決擇分者。此根力是別。決擇分是總。以別發生總。故名發生。即俱時非異時。前後發生名發起故也。有人欲得見道前有無漏者。如論次下。別由根力無間發生出世無漏聖法。故知已前此有漏。不可言無漏。

    論雲若如法求衣服飲食等。乃至供身什物于追求時者。此即追求時所求也若往若還下。乃至或于住時。此乃住處時所作也。與二十二相違。可勘之。

    論雲由四念住增上力故得無顛倒九種行相所攝正念能攝九種行相心住是名正念正定者。此中意。由四念住為因。生定心俱時九種念。九種念即與安住念等與定九種同。俱以九種。皆是定為助伴。定亦九種。以正念定為能攝。助伴以者為非所攝。此中念攝相違。如對法抄會。

    論解不還果中。雲唯于天有當可受生者。其一間人在天上。于人中受一有。不還更生天上。亦名不還。此中據人中作法。此從果為名。因時未名不還故。

    論雲又于此中貪痴慢等。乃至若由所緣差別勢力勤修加行者。此中意。貪痴等人。此有對治。先于五停心觀。名定由所緣差別勢力。隨貪行者。作不淨觀。勤行修習心方安住。等分行人一切具有。隨所作行。皆得修行也。如下論文。如等分行人。于五停心其心安住。非淨其行。有人雲亦斷惑非也。舊說數息息觀除覺觀二品。今唯除覺。故唯言尋思行。非除伺也問曰。何以故。不除。以伺于說審緣故。尋則散亂。故說除尋。

    論答等分行等人行相中。雲如貪行人所有行相一切具有然等分行人非上勝如貪行人遇緣。即起貪即名貪行者。此等分人亦爾。隨所遇緣即起貪等。即名貪行者。與貪等相似。

    論解異熟障中。雲若生處者。謂隨生處聖道依彼不生者。即三惡趣于是生處異熟果生。謂惡異熟于是處生。非聖道依也。

    論解最初清淨中。雲由十因緣戒善清淨如前應知者。如二十八雲由十法順彼法。一者離母邑等。如前說。其活道沙門。以道活命。名活道也。

    論雲若無如來及諸菩薩為菩提故。乃至諸聲聞永持三藏者名說道沙門者。此且約無佛菩薩時聲聞為論。若佛菩薩在。此聲聞眾即名勝道。諸佛菩薩名說道沙門。今無佛菩薩時。聲聞名說道。令正法眼不斷種故。

    論解壞道沙門中。雲由彼破壞最初所有正道根本等者。此中意。謂戒為正道根本。今破戒故名壞道根。

    論雲世尊依彼作如是說乃至于外沙門婆羅門教空無所有等者。此中意。明四種聲聞。世尊依真教有。彼作如是說。有其外沙門等教。是邪教。乃至壞道。亦無所有。要受真戒方生壞故。彼既邪戒。設壞非壞道。

    論解婆羅門中。雲名想婆羅門者謂諸世間由想等想假立言說名婆羅門者。此中有釋。如剎帝利。父母為立假號婆羅門。體是剎帝利。想號婆羅門故。又由想者。謂名等想者。謂諸世間等同此想號婆羅門。下第三真善婆羅門也。婆羅門名真淨者。淨其意志故。如前已釋。

    論解梵行中。雲斷梵行者謂諸聖者得不還果等者。此中何故不明初二果。又前第二梵行。何故不論離色無色欲。義曰不言初二果。以離欲界全分欲為論。對暫時斷梵行。成暫時梵行。唯言欲界故。又何故前第二中。不言色界等欲者。此影顯。準知如阿羅漢及不還果。當知世間道亦對為論。應言離有色無色欲。此影顯義無違言畢竟者。以無漏道斷種故言畢竟。非無學果名畢竟。

    論解芻中。雲自稱等者。初謂常乞食等。

    是自稱芻。謂破戒者但自稱芻名想芻。即未受戒者。但有芻名想。而未有戒。

    論曰善知瑜伽即善知方便者。以知行與理相應。因智行能與果共相應。故知名方便。即亦號相應也。

    論曰若諸所有補特伽羅相未成熟等。乃至第二根雖成熟而未善知善巧方便等者。此二何異。義曰。前總未種善根。第二雖種少分。未善巧方便為異。

    論雲由三因緣空無有果。謂無漏道果。非世間果。何以得知。下雲雖得定而無教授。即真教授不隨故無無漏生。故空無果也。

    第三十卷

    此第三持。初一行頌。于中大意有二。初列總三門。二于第三門。別開為五。今此頌四句有二十字。上之八字列總三門。下十二字別開為五。往慶問為一。尋求是第二。方安立為第三就安立中雲復在五門。護養為一。出離是二。境性是三。障淨為四。修作意是五就下長行中。即分為三初從若有自愛下。乃至解四處訖以來。名往慶問第二從如是正念別師處已以下。明第二尋求將請問時下。明請問法用如是請已善達瑜伽以下。明第三安立。將明安立。且明師安立弟子法用諸瑜伽師下。明安立法用。

    論。雲如是問已彼若雲爾次後復于四種處所以四因緣應正尋求。初一因緣尋求四處。于利根人。更作下三因緣。尋求四處所。于鈍根人更作何以得知者下。發生三因緣。尋求四處所中自生起。所以論驗三乘種姓中。不言聞三乘法。而雨淚等者。此且據決定性人。

    論。驗行中。雲若有貪行彼聞為說巧妙言。論便發最極清淨愛樂等者。此中意。由貪行者貪富樂。聞說佛土七寶所成淨妙言論。發最極淨信等。非外欲境。名為淨妙。以不能發最極淨信故。更別以欲等行為信情欲取。

    論解痴中。言如說鈍根彰行亦爾者。即鈍根人。為說粗法。勵力尋求方能解了。此痴行者。聞涅等言說。變壞怖畏。說後邪授而不怖畏。如鈍根人勵力方了。

    論。雲于四處所以四因緣正尋求已復于五處如應等者。此下明安立中五門。護養定等。即初中頌所列者是雲何護養。即第一雲何遠離。即第二雲何心一境性。第三。

    論此中解無罪適悅相應。雲又由彼念于所緣境無有染污極安穩住熟道適悅相應而轉等者。此中意。以能除染故。得極安穩。成辨之道。適悅自體。而與相應故名無罪。

    論解九種心住中。雲未必是定中心。但以住一緣即是也。以最初斂心等。未必得定故。故前言是奢摩他品類。非皆奢摩他也。如對法論抄會之。

    論解寂靜中。雲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者。此乃舉過患方生厭故。言貪欲蓋等。諸隨煩惱者。如對法第七雲有煩惱。皆隨煩惱。其根本惑亦隨煩惱。有隨煩惱非煩惱。謂二十種等隨惑。但隨他生。非是根本。今貪欲等。有隨他起時故。名隨煩惱也。

    論解此九定與六種力相收中。雲初由听聞思惟二力數聞數思等。乃至等遍安住。此中若最初。由听聞等二力。即唯第一內住。第二等住。第三第四安住近住。由憶念力。即初二力攝二種文中。復雲及即于此相續方便澄淨方便等遍安住。即似並取第三安住。前解安住。明知亦初二力下。第三第四同憶念力雲何通。述曰。其實第三安住。是初二力收。憶念力中言安住近住者。此中意。由憶念力安住于近住中。非即安住近住二法是憶念力。即唯近住一種。是憶念力又解。論雲初由听聞思惟二力。即內住是初唯一。內住並等住。是初二力。其安住是憶念力。如下言調順寂靜是二種定。今言安住近住。亦明知收二種。非安住于近住中解若爾何故言及即于此相續澄淨方便等遍安住之言。述曰其安住通三力。若觀未成。即初二力收。若觀行成。即憶念力收。以最初錄心于內時。系即相續澄淨方便。復非已得安住。此乃初作安住觀心。後憶念力安住。觀成方憶念力。又等遍安住之言。即但等住一種。非取安住。以等遍于諸粗動法等。安遍之。非取安住為初二力。

    論雲三門六事攝慧四種毗缽舍那者。此慧一一皆通三門六事。

    論釋尋思理中。釋法爾道理。雲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等者。如所作性故。還成立聲無常。此為成立法性。如業藥草咒術。是難思法性。謂法爾種子三乘差別性。名安住法性。

    論雲何勤修不淨。此第四淨障也。

    論雲惡嗅生嗅者。變壞故嗅名為惡嗅。如糞穢等。才生便嗅名為生嗅。如韭䔉等。

    論雲謂從血罐者。此首為[日*雲]為血罐也。以能成熟血故。

    論解時中。雲此淨色相于現在世雖有淨相于未來世不當不淨如今現在外不淨色。無有是處者。此中意。明今時淨色。于未來世必當不淨。其既觀外有不淨境。觀內身雲若未來世即為淨。內身若不當不淨。如今現在。外不淨一種。無有是處。必當不淨。不雲當不淨也。

    論解尋思理中。雲如是名依世俗勝義及以因緣觀待道理尋思于理者。此前解內無我是勝義。又如說言乃至謂青瘀等乃至骨鎖。此為世俗。今我此身。先業煩惱之所引等。是因。父母不淨和合生等。是緣。今結隨言便。非依次結又依次結思準可知。

    論。解證成道理中。雲謂作是思雲何今者作意思惟能對治法可于能治所緣境界煩惱當生者。此中意雲。外不淨境名能對治。治欲貪故。由緣外不淨色故。必能治所緣淨境煩惱當生。謂立量雲。緣不淨時必能治欲貪。以緣能治故。如緣無相時能遣有相。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八

    E享保八年(癸卯)五月十四日一交加點畢

    沙門高範(六十九)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3冊No.1829瑜伽師地論略纂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九(論本第三十三第三十四)

    翻經沙門基撰

    初一頌。明述一持有七門。第二一行。明初門中七作意。初明七門者。一作意。二離欲。三廣辨諸定。四二定。五五通。六生差別。七諸相。下當別釋。此第四持中以此為體。

    第二行頌中。雲觀察于諸諦者。謂初二作意如實而通達者。遠離作意。以能斷惑故廣分別于修者。余是作意究竟為其後者。是第七果作意。前三十一二等中。明第四障淨。今解第五修作意。即第三十中之大文也。

    論解第二離欲中。雲問此中幾種補特伽羅即于現法乃至發起加行非出世道。有四種人。其第四人。謂一切菩薩樂當來世證大菩提非于現法。此意明菩薩當來佛道非現在法。世間道雖能現法發加行。但于生死中。成熟眾生。于世間道加行故。此人若其心。趣當來佛果。即出世道發加行。今約前義。

    論解七作意中。了相作意謂能了欲界粗相上界靜相。小乘中解六行皆須作。今大乘唯一行即得。不要具六行。于六行中隨作意一種也。

    論解第三相中共相中。雲一切欲謂生等苦乃至求不得苦。不言第八行苦者。此中據世共知者說。據世俗共知苦說。不約勝義苦說。此據勝義苦。一切欲及諸事皆雖有。難知故不說也。

    論解尋思粗品中。雲猶如骨鎖如凝血肉如草炬火如一分炭火等者。此中如骨鎖可惡。如凝血肉言不實可厭。如草炬火須臾滅。如少分火能燒山澤。少諸欲等能燒善根又雲如炭一分有火一分無火。可厭惡也。此義不然。前二作意不言斷惑。第三遠離作意。能斷煩惱故。

    論解遠離中。雲最初斷道生。問雲如秤兩頭低昂時等。何故得了相色界心。猶有欲界惑未殄。述雲。了相以前。欲界聞思。雖作厭欲。未能隨順斷下界惑。其了相勝解。能順遠離斷下界欲故。了相勝解雖不能斷惑。而惑不生。如初果人未離欲修。而得未至。今時了相亦爾。未離下品惑等。即得了相。了相起時隨惑不生。如善心生時惡心不起。非斷故不起。遠離作意斷故不起。初二作意故猶未斷。于初二位中。若間起欲惡。

    論解後二作意中。加行究竟作意。雲由是因緣從欲界系一切煩惱心得離系此由暫時伏斷方便非畢竟永害種子等。乃至是名加行究竟作意者。此中解六行伏惑。不得上無間道證故。雲暫時伏斷。此伏斷若伏上心。若伏種子。二俱須伏。何以得知。解初二作意中。雲第二作意不為聞思間雜。惑雖不生。以未伏上心。未名無間道。至第三作意中。伏種子上生現行果功能。方名無間道。此有漏行為之。若無漏行要斷種子。方名無間道。雖上心不生。仍為方便道。今此亦然。伏上心為方便道。伏種子為無間道。

    第七作意從此無間由是因緣證入根本初靜慮定即此根本初靜慮定俱行作意名加行究竟果作意者。此中論意。第九解脫道。居根本靜慮。前九無間道八解脫道。皆在近分定中。此中二釋。一釋始從初靜慮。乃至第三禪九無間九解脫。或在近分中。第九解脫或在根本定中。若四禪已上第九解脫道。定在根本定中。前八解脫九無間。在近分中。所以者何。三靜慮已下。根本有喜樂故。近分地中有舍故。根本地中。若游觀。若斷惑。皆無舍受。以法故。決定無有。樂喜明利故。有其近分中。若斷惑。若游觀。皆有舍。明唯游觀得為喜樂。喜樂非斷惑時。為三靜慮以下。有利鈍二人。起無間解脫道。若利根人。第九無間道居近分。與舍相應。第九解脫道居根本定。與樂喜相應。若鈍根人。第九無間道居近分。與舍相應。心鈍以不能速疾入根本定與喜樂相應。其第九解脫。即居近分定。與舍相應。今此文言第七作意入根本定者。即約利根人。速疾能入根本。與樂等相應。此第七作意。取三靜慮。若居近分。為解脫道。即與舍受相應。若有根本定。為解脫道。與樂等相應。其第四靜慮以上。前八解脫九無間道。皆在近分中。若第九解脫中。必在根本定中。非居近分。此為勝義又解若不如是分別。前九無間道八解脫。居近分中。第九解脫道。為根本定中。始從初靜慮。乃至非想亦然前義以何為證。若總解更不分別。前六作意是近分。第七是根本。但雲無間解脫道處。且為證也。未見文以分別為妙故。後義即以此文為證。前家會此文。如前利鈍根人釋。至下空處中。當廣解釋。

    論第三翻解作意中雲又了相作意于所應斷。乃至勝解作意為斷為得正發加行者。如二十八雲。前二作意皆加行道。今此唯以解脫為正加行者。今據勝上處。及鄰近無間道處。及不為聞思間處說故。唯說勝解為正加行。前二十八。約實為論。了相應亦是加行又解此正發加行。未必簡了相非加行道。以勝解鄰近分勝故。說定正發加行。且說勝解為正加行道。不遮了相。據實無違。如對法抄會。

    論。雲觀察作意能于所得離增上慢安住其心者。何故斷上品。說不言離增上慢。又不于第三品斷後說離增上。而于中品斷。說離增上慢。義曰。前六品惑粗易知。後三品惑細難了。斷前上中品惑訖。不知下品惑在。乃起增上慢。謂九品並盡已。謂證得根本定。今離此慢故。于斷中品惑。後說離增上慢。非上品後說離。

    論雲又了相作意若勝解作意總名隨順作意厭壞對治俱行。今此中意。與四十作意相攝。及四對治相攝。四十作意。如前第十一卷釋。隨順作意。于四十中。當二十五作意。隨順作意。厭壞所緣。順斷煩惱故。前二作意是隨順故又若遠離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名對治作意斷對治俱行。對治作意。當二十六。對治作意者。謂由此故正舍諸惑。為此二無間道故。故對治作意收又攝樂作意名對治作意及順清淨作意者。順清淨作意。當二十七。順清淨作意者。謂修六隨念。即念佛等。若攝樂作意。斷中品惑故。名對治作意。以明緣六念修別樂。觀清淨涅佛等。亦名清淨別緣。此故不共遠離等一處明。又前遠離等。不收順清淨作意故。此二同收問曰何故此中不收四對治。義曰。影顯故。此說斷惑。準遠離等。應知是對治若爾何故不言俱行。義曰。對治是慧。作意是意。前文又收對治。意與慧俱行。故名俱行。今此中唯明作意。不明對治。無慧故。不言俱行又若觀察作意名順觀察作意者。當二十八作意。順觀察作意者。謂觀諸煩惱斷與未斷。或觀先所證諸法道理。此望前亦是遠分持對治等。今略不言。望前遠離是彼進道。故名遠分對治。望攝樂作意。是解脫道。是故持對治。今以從攝樂後明故。不言對治相收。前已不相攝。如對法抄廣會之。

    論。雲如是其余四種作意當知攝入六作意中謂隨順作意等者。義曰。四作意是七作意外故名余。皆四作意是四十作意中作意。今收入六作意中六故。故言攝入六作意中問曰。何故此中不明第七作意相收等。解雲。第七作意是果。此四作意。及前六皆因。因可相攝。非果故不收第七作意。此中以七攝四十故。唯但攝四。彼第十一下文中。以四十攝七。即七中有四十作意攝盡義。今以七攝四十。非四十攝七。故不盡不收。有不同勘之。

    論解初靜慮為粗中。雲粗意言性是名為尋者。有二釋。一雲名言自言法名。體是粗意。尋能思諸法。似于名言故。言意言性也。又言說名是言名。思惟名意名尋。是思惟名故。故名意言也。小乘尋伺與根本相應。有人雲。今大乘不爾。尋伺唯在方便者。不然。余處又雲。定中無尋伺。無發語言尋伺。非無細尋伺。又簡無色前五支。根本靜慮立支故也。

    論解尋伺處收中。外處攝者。謂法處也。

    論雲若住增上者。謂下地住于苦增上也。

    論經解得離生喜樂中。言離者謂已獲得加行究竟作意故。言生者由此為因由此為緣無間所生故。言喜樂者謂已獲得所希求義故者。此據利根。第九解脫道。是入根本靜慮人故。言生喜樂。若鈍根人。第九解脫道居近分定已後方能入根本地生喜樂。

    論。雲乃至七日七夜能正安住者。明入定能至七日七夜安住也。何故不言多時。唯言七日等者。彼欲界中段食。經七日故。若過七日。出定已其身即壞故。不得經多時。又且約爾所時。今而方入滅定。不廢多年月也。若過七日已出定。其身即壞。若七日內出定。其身不壞。今約不壞時為論。但言七日問曰過七日已入滅定。若爾出定應死。義雲。不然。多時入定定力持故不死。今亦出定。即入有心定。故亦不死問雲亦出滅定。滅定不持身故壞不壞耶。答曰壞。

    論雲。解第二靜慮中。言所言定者謂已獲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此與初靜慮異。彼名離生。此名定生。彼得初離欲界系名離生。此約先已得定故。故言定生。

    論解第三靜慮中。雲第三靜慮以下無如此樂及無間舍者。已下有樂體是喜。適悅身心為樂。今第三靜慮中。適悅心亦名樂。以樂極故。故言下地無是樂。下地內行中雖有舍。不別顯名。又有間故。非無間舍故言無。非有間舍亦無名無舍也。

    論解第四靜慮中。雲復次此中對治種類勢相似故略不宣說樂斷對治但說對治所作樂斷者。此中舍念正知。名能對治。第三禪樂名所對治。經中唯說所斷之樂。不言能斷舍念正知者。以第三禪已明舍念等能對治法。與此第四禪能對治法。相似故名種類。名體相似故言種類。俱能斷惑。二處相似。故雲勢相似。略不宣說。此解經中不明第四禪能治所以。

    論雲由即于此數修習故便能棄舍令不出離第三靜慮第三靜慮地中勝樂是故說言由樂斷故者。此中第三靜慮系樂。系縛行者。令不出離第三靜慮。不能得彼上第四定。今數修習舍念等。能棄舍此定樂也。

    論雲由是因緣若前所斷若今所斷總集說言樂斷苦斷先憂喜沒者。樂斷名今斷。余受根名先所斷。故下中覆治。雲乃至入初靜慮時憂受沒故。此中如前第十一卷雲。何故苦根。初靜慮中說未斷耶。彼品粗重猶未斷故。若身在下界可爾。何緣生在初靜慮者苦根未斷而不現行。由其助伴相對憂根所攝。諸苦彼已斷故。但彼粗重。而未能斷。若初禪中苦根斷者。是則行者。入初二靜慮。受所作位差別應無。由二俱有喜及樂故。應無差別。但以粗重而未斷故。說有差別。而經中說由出諸受定有差別問曰。但以尋伺斷不斷。豈不得差別。何故要須斷苦根。而說有差別。義曰。尋伺望喜樂非相障故。不得為斷尋伺說喜差別。其初禪喜有苦根故。未說勝利。第二禪喜已斷苦故。其喜淨勝。若以有無尋伺而說差別。有無之法無量不同。其禪可別。今反難。樂喜受應無差別。以苦根同喜樂等是受相障故。若不以斷苦根。為初二禪喜別。初二禪喜樂等受。應無差別。前初禪時已斷苦故。此斷粗重。其種子不說斷。羅漢由有。

    論解虛空無邊處中。雲所有于彼種種聚中差別想轉謂飲食瓶衣垂莊嚴具。乃至山林等想于是一切不作意轉等者。此據身在欲界。依虛空處遣色想時。于欲界色境。亦遣故說舍園等。非身生色界。欲入虛空。而有此想。

    論雲當知此中依于近分乃至未入上根本定唯緣虛空若得根本緣虛空亦得自地所有諸蘊又近分中亦緣下地所有諸蘊者。述雲。第四禪以上其第九解脫道。第七作意。唯在根本定中。其初得解脫道。此一剎那時。唯緣自地諸蘊。第二剎那心者。得緣上下地蘊。今約最初一剎那解脫道說故。言亦緣自地諸蘊。若近分定前九無間道。但緣下地生厭故。故言亦緣下地所有諸蘊。其前八解脫道。亦緣上下地諸蘊。今約無間道說故。言亦緣下地諸蘊。而唯不遮近分根本。但緣上下及自地諸蘊。于近分定八解脫道。不說論九無間故。言緣下蘊。于根本定。說初一剎那。隱立第二剎那以去故。言亦緣自地蘊故。論文中。不言唯緣自地蘊等。而言亦緣。此無間解脫道。如前初禪中解。若與顯揚對法第二卷相違。如彼有太師解。

    論解有頂中有三。初正明欲趣上定。厭無所有處。而為棄想。即始從復次。乃至便能棄舍無所有處想以來。是第二釋非想非非想名。就中有二。初解非有想。二解非無想。始從由是因緣先入無所有處定時以下。至謂或有所有想或無所有想以來。明非有想。識處以下。是有所有想。無所有處是無所有想。是故說言非有想。即非有所有想及無所有想也。今有頂中。非有前二想也。非有想中。有二非有想訖。今非無想中。亦非二無想故就第二大段中。第二次明非無想。無想有二。一無想定。二滅盡定。此二定心皆滅盡。今有頂不然。故言非無想。即非二無想定也。其有頂中有微細想故。第三明其有頂時。超下無所有處等。及自處近分。而入根本。謂即于此處起勝解時以下是。

    論。解二無心定中。雲如是有學已離無所有貪等者。此據斷惑得證。如對法第九卷抄會。寂靜住等。彼抄廣解。余處文。言唯欲界初起滅定者。此約緣教。若初學時必依欲界。後初起時色界亦得。如第三果人。先欲界時未得此定。生色界已方得此定。即得初起。然由先于欲界初聞此教後于色界方生。

    論解五通中。死生智通。亦得是天眼相應慧。以緣現在死後事時。亦是死生通。用眼識觀也。

    論雲妒羅綿者。謂野蠶蟲繭名妒羅綿。

    論解十二想中。前五想是修神境通法。余四次第修一一通法。修神境通中。第四身心府修者。即身心俱可變化也。若變即身業。若化即變化心。

    論第五解勝解想中。雲遠作近解者。謂促長為短近作遠解者。延短令長粗細相解。是變形質地水相作。是變四大。此中但說色聲二變化。不論余塵。如佛地論廣解。

    論雲于梵世諸四大種一分造色自在回轉者。一分造色。謂色聲二種。故言一分。不回轉觸及五根等故。唯外境故言一分。又隨定所變唯二反。一分不能轉變梵世一切。故言一分。

    論解修天耳通法中。雲或廣長處者。一市買處。一戲兒處。名廣長處。又處廣長大故。眾亦無量。意取眾多。初禪天名梵者。梵是淨義。初離欲故故得淨名。第二禪名光者。初離尋伺故得光名。第三禪得淨名者。以得勝樂故勝樂名淨也。第四禪凡聖共居三天。初無雲得名。余隨福增為名。五那含天名。

    論解無色界中。雲隨行天眾同分中者。無色界無別受報處。隨行三品即受此報故。言隨行天。

    論雲然住所作有其差別者。謂住三品所作之業有其別也。

    第三十四卷

    論雲解諦各四行已。如是名為了相作意者。此中以七作意。制有無學已來。了相勝解在見道前。即了相在五停總別相念處。勝解下文在四善根。遠離已去在見道以上。遠離在見道十六心以來。觀察在修道乃至金剛以前。所有觀察或斷未斷。所有修習是觀察作意。金剛以來。乃至斷非想八品諸惑。皆名攝樂。即修道中所有無間道皆是也。加行究竟在金剛心。究竟之果在無學。今欲明見道前故。雲如是名為了相作意。此如下解諸位中次第論自解。勘之即知。

    論雲如七日經廣說者。即劫經是以說七日事故。名曰七日經。

    論解八種變異因緣中。第七風所鼓燥者。謂大風飄扇濕衣濕地稼穡叢林干。𣌑枯槁者。謂有濕衣。或時濕地。或稼穡等為大風扇之。令干𣌑枯槁也。𣌑(初急反)如世雲。此極即干𣌑之也。

    論解十五種所作變異。第八寒熱變異中雲。言干語者。謂熱故言語時干。如世人雲。干語濕變也。

    論雲謂由觸對順樂受觸領樂觸緣所生樂時自能了別樂受分位者。今且舉樂觸。未舉苦等故。故言謂由觸對順樂受觸。即簡苦等受也。領樂觸緣所生樂時者。樂觸緣即境。能生樂觸者是。今意言領順樂觸境。所生樂時能自了知。是樂受分位也。

    論解十六種變異性中末。雲前之六種是所攝受事後之十種是身資具事六種是所攝受事者。謂一地事。二園事。三山事。四水事。五作業事。六庫藏事。十種身資具事者。一飲事。二食事。三乘事。四衣事。五嚴具事。六舞歌樂等事。七香事。八資具事。九明事。十男女事。若依前列名中。飲食各是一事。今解中飲食合作一。所以合一種。

    論雲即由如是現見增上作意力故觀察變異無常性已。此牒結前乃至應正比度等以來。明諸色等。諸大滅壞易知。剎那生滅難知。以微細故。今將欲辨。先發論端。雲何比度以下。乃至是故諸行必定應有剎那生滅已來。明由有小微細生滅故。得有大變異生滅。非見小生滅等。而知有大生滅等義。從彼彼眾緣和合有故下。至生已不待滅壞因緣。自然滅壞已來。明釋伏難。雲滅有因緣。謂伏難雲。不知生滅俱有因緣已不。今通雲。此法由眾緣和合故有生。生即有因緣。不待因緣而自滅壞。即滅法無因緣也。

    論從如是所有變異因緣能令諸行下。至非彼一切全不生起以來。明釋伏難。伏難雲。如日炙青葉令黃。此青葉豈不由日故令青不現。即日為青壞緣也。今釋之雲。日能變青為黃。如是汝何言日為變異因緣乎。此日即後黃色生之因緣。非前青色壞之因緣。所以者何。由世人前青色滅已現見有後黃色生。此黃與青不相似。可得此黃生是有。故知日與黃生為緣。非青滅為緣。若日炙青壞已後黃不生。可日與青滅為緣滅。有緣生後黃即有生。明日與後黃生為緣。非青壞為緣非彼一切令不可得。若青滅已一切後法全不可得。即日與青壞為緣也。此即反解。

    論雲或有諸行既滅壞已。乃至余影全亦不可得已來。是外人難。若此滅已有余法生。可如前解。若此法滅已無余法生。是即將如何。如煎水時末後無水。火燒世間時。末後無灰燼。火煎水。煎水火。即與所煎水盡。為緣等。故知滅法得有因緣。

    論雲彼亦因緣後後展轉。乃至作如是事以來。論主解。今解雲。此同前解煎水之火。但有與後後生法為緣。末後無水時不由火今無水。今無水勢力自無。令火于後生法無緣故。故今滅法亦無因緣。今助難曰。即日與彼黃生為緣。亦與前青滅為緣。豈不得耶。答曰不然。若一因緣能生滅。生滅相違。故相違之緣雲何是一。若能生緣是一。所生之法應不相違。亦應是一。又若滅法有因緣者。因緣能有法。所有即是滅。滅為因緣有因緣。即能生是則因緣生生。何關生滅。故知滅法任運而滅。

    論難自在為因中。雲若唯用彼自在為緣是則諸行與彼自在俱應本有何須臾生者。此難意言。若自在是本有。亦有自在時。即有諸行。諸行既與自在同時。故知諸行亦是本有。若是本有。即是常住。不應名行。以彼義中行非本有故。他既見是難已便更立雲。自在自是本有。諸行在後方生。故次論雲。若言先有自在等。論主見此轉宗。便更逐難雲。若行自在後方生。是則諸行非唯自在生。更用別緣故。故次論雲是別諸行不唯自在為緣生起等。若用自在為緣。自在有時有諸行故。即俱應本有。若後諸行方生。是則由祈願故。後諸行方發。若諸行用欲祈願為因。何故唯自在為因。故次論雲。若言自在隨其所欲功用祈願等。既縱以欲為因。更論須征破。故次論雲。若爾此欲為有因耶等。假設欲有因。即用自在為因者。自在本有故。欲亦應本有。有自在時即有欲故。如前諸行破。故次論雲若言有因如即用自在等。設欲用自在為因。既破已後更有余因。非用自在為因。若爾欲別有因者。如前諸行別用欲功用祈願為因。今言復用欲功用祈願。離自在外別法為因。是則諸行別有因生。何須妄計無用自在。故論次雲若言此欲更有余因等。

    論雲如是略由三種增上作意力故。乃至比度作意力故者。如前卷初引經說無常性。令生淨信。即是此中淨信作意增上力故。如前說八種因緣。十五種十六種變異等。皆是現見。即是此中第二現見作意增上力故。如次前以比度滅皆因緣等中生滅剎那。可是此中比度作意增上力故。皆是此中三種作意也。

    論雲于前所舉能隨順修無常五行已辨變異滅壞二行雲何復由別離行故觀無常性者。卷初雲由十種行悟入苦諦。苦下四行中。前五種行中。悟入無常。此五行中初變異行。即前所明八種因緣。十五種十六種等變異是。第二滅壞行。即前所明比度有剎那生滅等是滅行故。言已辨二行。今第三雲何復由別離行故觀無常性。

    論解內別離行中。雲先為他主非奴非使能自受用等。乃至彼于後時退失主性非奴使性轉得他奴及所使性等者。此意如一人先為主時非奴非使。後時轉失主性非奴使性。轉得其他奴性及所使性。自在為之。如改官等人是。

    論解法性行故觀無常性中。雲謂即所有變異無常等者。此中意。如現在樂受。正受樂時。未變異無常。以變異等前三種無常行故。觀今樂受于現在時。雖未無常法性。于當來世。必當此三種無常故。如是通達。如是樂受于當來世必定無常。現世雖未無常法性。當來無常故。

    論雲合會無常。雲即以前三種無常。觀現在法。與此三種無常和合故。名合會無常。即前樂受。于現在世。流入此三無常也。

    論雲如是由證成道理及修增上故于無常性得決定已等者。證成道理有三。一聖言量證成。即卷初雲。列十行。後如是十行依證成道理能正觀察此中且依至教量理如世尊雲。乃至略解內外二無常已。雲如是且依至教量理修觀行者淨信增上作意力故等以來。是至教量。至教量中明內外二事。有十六種十五種八種因緣等。是第二現量。第二即卻解十六種訖。下雲即由如是現見增上作意力故。觀察變異無常性已。彼諸行等以下。明比量證成。此三即是此中證成道理。及修增上故者。即解至教等道理。次下雲淨信增上作意力故或由現見增上作意力故或由如是比度作意力故等是。此中及修增上故。彼解至教量等。下一一別觀此。作意即修增上也。

    論雲從此無間趣入苦行作是思惟如是諸行皆是無常等。乃至如是且由不可愛行趣入苦行等者。準下文雲。于能隨順苦受諸行及苦受中。由不可愛行。趣入苦苦。即以此行趣入三中苦苦也。此不可愛行中。攝前七苦。七苦皆是苦苦。若準對法及余處文。七苦中前五苦是苦苦。次二苦是壞苦。與此文相違者。且釋雲。前七苦俱不可愛行。七不可愛中。前五苦是苦苦。今以不可愛行結縛行不安隱行此三行。與三苦相從收故。即相從收。不可愛中雖有壞苦。皆是苦苦門攝。少從多故。二苦俱苦苦也。又以此順生苦受等故。雖七皆是苦苦。所以者何。以次第二明結縛行中。由結縛行趣入壞苦。即于貪愛等結縛處。生貪愛等。招生老病死等純大苦蘊。即七苦順生樂受者是壞苦。故知順生苦受者是苦苦。以順非苦樂受。生舍受是行苦。下結趣入三苦。論文前後不同者。此以性相求隨義便解。又攝義門別。彼論須約三苦攝八苦。故知五是苦苦。此論以三行攝八苦故。不可愛行是前七苦。今以三苦攝三行。故苦苦攝。不可愛行是苦苦。不以苦苦攝不可愛行。所攝七苦為苦苦也。故不相違。攝義門別。下明空無我二行何別。空者空于體。無我無于用。即計有體名有。以空遣之執有用名我。以無我遣之。

    論解集諦中。有三復次。初復次中。解因集起緣。雲謂了知愛能引苦故說名為因者。且如現在逢一順樂受境。于中起愛。當知即燻愛等成種。此成種時。復令當來生等種子于中增長。此愛望此生等種子。能引生故。故名為因既引苦已復能招集令其生故說名為集者。即前愛能潤行支等成有。集能生當果。此愛能集他義名集既引生苦已令彼起故說名為起者。即愛既燻苦種已。能令苦種生生等苦現行。愛能令生等種起現行故名起復于當來諸苦種子能攝受故次第招引諸苦集故說名為緣者。即愛既于當來苦種。能攝受燻增故。能令未來生等苦。次第生起。諸苦集生。說名為緣。此初復次。稍與對法第六卷同。勘之。又約總別不同其因義者。諸愛能愛未來自體名引苦。是總。余三是別。既引苦已。由愛能令三界五趣果現在前未來果集故名集。既引集五趣已。愛能隨令一人趣等生現前名生。既一人趣等生現前已。愛能令此人身中。生等諸位次第生現在前名緣。此三即次第別生也。勘彼第六卷同此。第二復次意。即愛支望取支為因。愛支望有支為集。能集諸業故。即愛支令生支現在前名起。即愛支能遠引老死支。現在前名緣。第三復次解意。了知諸惑種。附屬所依本識。知愛隨眠等是當來世後有生因名因。即知愛種子能生當果義名知。因此一種種子。後三種現行名愛。愛復招集後有故名集。此後有愛為緣。復能發起于現在境。起喜貪俱行愛名起。即以此俱行愛為緣。于未來境起彼彼喜樂愛名緣。此中于四種愛中。不說今愛愛著自身也。又此即四愛第一單名愛。此愛是總愛。相狀難知。今以種子名說。其實通現行。論文雖言總煩惱。意取于愛。此愛能引生未來果故。余為三愛言。此後有愛復能發起愛喜貪俱行愛。喜貪俱行愛者。是緣現境起。俱由此愛緣未來自體愛。未來身故于現在境。亦能生愛故。名俱行愛。由後有愛為因。又以現在與妙境相應起愛故。于未來妙境。亦起彼彼喜愛故。彼彼喜愛。亦由俱行愛為緣也。

    論解滅諦四行中。集諦無余名滅。苦諦無余名靜。即前二種是第一最勝無上名妙。即前二種是常住出離名離。

    論解道諦四行中。于所知滅境。能為作道路。通尋求義。名道路。道路能通所尋求法故。所尋求既通虛妄真實。此所通尋求。是真實非虛妄名如。簡虛妄故。非但能于滅諦真實尋求。亦于四諦門。能如實知。皆能隨轉名行。歷四諦故。行歷四諦。欲何為能出生死。一向能趣涅義故名出。出諸塵勞故。

    論雲彼既如是于其自內既現見諸蘊依諸諦理無倒尋思正觀察已等。乃至皆能永斷究竟出離等者。此中意。以四諦理。觀現此界所見諸蘊。有無常等已。于他方不同分界不現見蘊。皆能以理比度觀察。謂彼他方界等所有有為有漏。遍三界等處。于一切諸蘊種。于一切三世時。皆有如是集能生果法。苦難和合法生老等苦諦。皆隨如是苦無常理。諸法業煩惱等集諦。皆因集生緣性。若此等行。有滅法寂滅安樂是滅諦。彼所有道能斷諸惑。究竟出離生死也。是道諦。是此段文意。觀行者以此方現見。類他方界不現見蘊等也。

    論雲即是能生法智類智種子依處者。此中意以。由五停總別念處。作此四諦行故。即是後無漏類智種子依處。一有漏為緣能引無漏。故名種子依處。即新燻義。二即五停時。亦能重增無始無漏種。此種居五停位中。亦名了相作意位收。能辨體生初見道法類智故。名法類智種子依處。

    論解勝作意中。雲如是作意唯緣諦境一向在定者。依此作意中。欲斷我慢處。下文雲粗品我慢間無間轉。此勝解作意。由為我慢間無間轉。何故言一向在定。豈不相違。義曰。前明了相作意。一善心緣一境時。由為聞思間雜同緣。今勝解起時。一向是善。緣一境時不為聞思間雜。一向在定。簡彼了相。故言一向。據多時在善心一觀語。非無出觀起我慢。及退生余惑等下。欲明伏我慢。論實得我慢故。言間無間轉。今以勝解簡了相故。據長時在觀。非如了相為聞思間不得長時入觀。故言一向。非相違也。

    論解無邊際中。雲謂生死流轉如是諸法無邊等者。此一段意。明四諦無邊。思文準知。

    論雲彼既了知如是我慢是障礙已便能速疾以慧通達棄舍任運隨轉作意制伏一切外所知境趣入作意等者。此隨轉作意。即前我慢。以是內我隨法能入。名隨入作意趣入作意者。即于生死曾久流轉。當後流轉。乃至無相真如是無相。緣外境而生。名趣入作意。彼行者隨此作意。專精無間觀察聖諦此。觀察心既時滅已。後復生無間。觀察方便流住。前觀察心沒。後觀察心生。以後心緣前心。專精無替。以此義故。粗品我慢無容得生。是此中文意。

    論雲如是勤修瑜伽行者觀心相續展轉別異新新而生或增或減等者。言行者。作觀行時。念念增勝名為或增。若不增勝名為或減。暫時有率爾生。前後既有增減變易。明知無常。即此觀心既入取蘊。明知是苦。無如實計真實是法。但是苦法名為空性。觀心是苦實所計法是苦。觀離第二法故無實。第二妄計實法皆名空。無自在用名無我行也。是此中意。即緣道諦為無常等。約似觀心是道諦故。若據實觀心是苦諦。以有漏故。今約順出世義。又此位中。有無漏義故。說為道諦。若于此義。亦緣道諦為無常等。今于實義故是苦諦。如對法第九卷抄會之。新燻法爾等二。釋解此文。

    論解世第一法中。雲其心似滅是非實滅者。無分別智寂靜微細。名之為滅。今此似彼。非實彼智故名為似滅。又無分別智滅。觀分別心名為滅。今此似彼名為似滅。又滅定名滅。令心細故。似彼滅定名為似滅似無所緣而非無緣者。無分別智無影像所緣。今此無相狀。似于彼而有影像故。言似無所緣。又此有境現在前故。非無所緣。心細似無緣。而非無緣。又無分別智。離有分別。遠離諸相。遠離諸惑。今此似彼故。言雖似遠離。而非真遠離。

    論解見道中。雲從此無間于先所觀諸聖諦理起內作意作意無間隨前次第所觀諸諦若是現見若非現見諸聖諦中如其次第有無分別決定智現見智生者。從前世第一法無間。從前世第一法所觀諸聖諦理。今于真見道門。起內作意。此真見道作意無間。于相見道中。隨前第一法時所觀諸諦。若此二現見。他方不同分界等不現見。諸聖諦中。如苦集等之次第。有無漏無分別決定。不由他引自生疑智現前。以現量證智生。非如見道前即有分別疑。可比度而生。是此中意。又證從世第一法無間。名從此無間。今意欲解真見道難知。越說相見道。卻解所從無間處。即世第一法。今卻成前。謂前所觀諸聖諦理起內作意。即乃世第一法時。此作意無間。隨前次第所觀諸諦。于相見道中。若現見不現見。決定智現見智生。亦是此中意。

    論雲此永斷故若先已離欲界貪者彼于今時既入如是諦現觀已得不還果彼與前說離欲者相當知無異等。乃至不復還來生此世間者。此中據先用世間道。伏離欲界欲。今入見道時。成不還果。即超越不還之人。今且據離欲界不還不論。乃至先離無所有處人。此廣諍對法第十三卷抄會。前卷未說世間離欲者相威儀寂靜言說敦肅而無  取=翊擻氡訟嗨乒省Q緣敝 摶斕取S炙湎嗨粕儆脅畋稹N講換谷瞬換股紜<從詒巳 。世間離欲者不然。故有差別也。

    論雲由能知智與所知境和合無乖現前觀察故名現觀等。乃至婆羅門等當知亦爾者。入見道證如時。境如無相故。其智亦無相。二無相和合。能緣所緣無相乖違。現前觀察故名現觀。釋現觀名義。如一剎帝利與剎帝利。和合一處無有乖競。以種姓同故。而是一類。亦名現觀。婆羅門等當知亦爾。見道無相能所緣合。無相無乖。故名現觀。

    論雲此亦獲得眾多相狀謂證如是諦現觀故獲得四智。乃至下具足成就眾多相狀以來。明入見道者。有十二種相狀。謂證如是諦現觀故。此二句通下十二處。獲得四智。謂于一切若行若住諸作意中等。乃至如幻事智。此第一明入見道時得四智。四智者。一唯法智。謂在凡夫時。妄計實我。今入見道除遣實我。但有于法名唯法智。于凡夫時妄計斷常。今入見道。離計斷常。即得非斷非常智。此據分別斷見。不論修斷見也。于凡夫時。妄起邪見見取戒取。今入見道。善推求故。觀見諸法。此由如幻事。無如彼三見等所計。即第一相狀。

    論雲若行境界由失念故。下至速疾除遣以來。第二明失念之時亦速能離。

    論雲又能畢竟不墮惡趣者。此第三明不生惡趣。惡趣亦得對治道等。

    論雲終不故思違越所學。乃至傍生亦不害命者。此第四明不犯戒。超十惡過也。

    論雲終不退轉棄舍所學者。第五明得決定智。故于所學中。必不退轉棄舍所學也。

    論雲不復能造五無間業者。第六明不造惡業也。

    論雲定知苦樂非自所作。乃至無因而生。悟諸從緣生法故。遣因中自作等妄計也。此即第七也。

    論雲終不求請外道為師亦不于彼起福田想者。第八明于三寶所。起決定信故。不信邪師。

    論雲于他沙門婆羅門等。乃至于諸法中得無所畏者以來。第九明不于沙門婆羅門等。信彼所說。不觀瞻口故。若有顏面。于彼出家受學。此亦不然。唯以法智。見法類智得法。于大師教。生決定信故。于諸法中得無所畏。此如下第九帙中廣解。對法第九卷亦解。

    論雲終不妄計世瑞吉祥以為清淨者。第十明不妄計。唯知佛為清淨也世瑞吉祥者。謂世人妄計世瑞相。如欲行時見淨水香華。是行時瑞相。又計吉祥。即隨見此瑞法。號為吉祥。今不如是。

    論雲終不受第八有生者。第十一明唯七生等也。

    論雲具足成就四種證淨者。第十二明證得四不壞淨也。此為十二種得相見道相。

    論解第二果與初果稍有差別中。雲謂若行境界等乃至速疾除遣。與初果人第二相別也又唯一度來生此世間者。此與初果人第十一法別也。合初二果有二相差別。

    論解修中。有一類法由修故得。即得修也由修故習者。即習修也。此二如對法第九卷抄解。

    論雲若先已得未令現前但由修習彼種類法當令現前令轉清淨鮮白生起名修故淨者。此即法智時。其類智種子亦成就故。名先已得。由得修習彼法智種子時。即資種類智種法。至類智時。此種子能生類智。令轉清淨鮮白生起。名修故淨。即法智時。修類智種子令清淨。復生類智也。又如見道前。燻增無漏種。入見道生法智等。是又種子成就。是由修故。名得現行成熟。名由修故習。自在成熟名由修故淨。是三成熟也。若已生惑能斷。名由修故遣。未生諸惑能令不生。了知如病等。名由修故知。

    論解無間道能斷。不言加行道者。對法明金剛喻定。並取加行道者。非真實義。若斷種子。唯無間道。若制伏種子。加行道亦有此義。彼論約制伏種子義故。金剛喻定亦取加行道。此論據斷種子難故。唯無間道。

    論雲勝進道修者謂由此故從是已後等者。此據未起後下煩惱對治加行以來。諸所有漸觀修習發心等。是已前對治道勝進道。又得初果以來。趣求第二三果。未趣入無學究竟位以來。所有發心諸行等。是前勝進道問曰。起後品如行。何故不是前勝進道。義曰。今別作法。後加行勝後品故隨此義不取。其實亦是。謂又已斷非想第八品惑以來。未斷第九品。成究竟位所有諸道。是欲界初品。為對治道之勝進道。又是斷欲界惑。第三果人之勝進道。若至非想第九無間道。亦是勝進道。若第九解脫道。且不名勝進。以得解脫果。是解脫增勝名解脫道。今此中並得義。非具作法。若具作法。如對法第九抄會之。

    論解聖住中。雲謂空無願無相滅定者。諸論中。唯有三解脫門為聖住。今取滅定。以無相故。即多住亦在有住中。諸論約三解脫作法。此通實為論無違。又會正為聖。能證聖正法名聖住。即唯三解脫門。若聖人之中成就名聖住。即滅定亦是。余四聖等不離道諦。有心會正雲聖義。今滅定無心。無會正義故。曰諸論無。此論據成熟故有。天住中諸論唯四靜慮。今此論通無色者。以定慧均義。獨標天名者。唯說四禪。即諸論。如對法第十一卷說。若有無漏義。復有亦名天者。無色亦然故。此中通無色不違。又約有光淨故名天。無色亦有定光淨故名天。即亦是天住。如此文實作法。彼約一義。

    論雲又于爾時至極究竟等。此自下有三十二法。是羅漢勝德。此即第一勝。以到無學果故。名極究竟畢竟無垢者。是第二。羅漢斷三界惑盡也畢竟證得梵行邊際者。是第三。謂超有學行梵行者。由未到極。今無學到邊也離諸關鍵。生死牢獄系閉眾生。由如牢獄。無學離之。即第四也已出深坑。即第五。離四暴流已度深塹。即第六。離四軛也已能摧伏彼伊師迦是為真聖者。即第七。西方有山名伊師迦。此山高而且峻。譬有頂煩惱亦高而最極。無學離有頂惑。如摧伊師迦摧滅高幢者。第八。言摧我慢已斷五支者。第九。已斷五上分結。並五下分結成熟六支。即第十。成熟六念。又或軌則所行等六支一向守護四所依止。第十一。守護四依。依法不依人。又常乞食糞掃衣等四依止。又守護四念住等。名四依止最極遠離者。第十二。有學已離諸惡趣等。今無學勝彼。名最極遠離。又或離邪行。或離殺生等勝有學獨一諦實者。十三。明無虛誑。又離妄語。名為諦實棄舍希求者。十四。至極位故更無希求。無不與取故名不希求。無濁思惟者。十五。唯善無記思惟。無不善染污濁思惟故。又無邪行濁思惟故。又無殺生濁思惟故。此上四即十惡業道中前四種亦得身行猗息者。十六。居有學位身有硬澀。今無學常得輕安故。身行猗息。即猗樂也心善解脫慧善解脫。十七。得俱解脫。或唯慧解脫也獨一無侶。言最勝故名為獨一。非余有學等侶名為無侶。即十八也正行已立。十九。謂入涅行已立也名已親近無上丈夫。二十。明與佛同證人空。親近于佛。佛是無上丈夫具足成熟六恆住法。乃至意正念正知。二十一。明常住六恆住法。六恆住法。以舍念正知三法為體彼于爾時領受貪欲等。乃至愚痴無余永盡。二十二。離三不善根。彼貪痴皆永盡故不造諸惡習近諸善。二十三。明斷惡修善其心獨如虛空淨水。二十四。其心如空無染。如淨水無濁。又如空無礙。如水明淨。如水無塵如妙香檀普為一切天帝天王恭敬供養。二十五。明如天帝宮中。有妙香檀樹。天帝天王常生恭敬。又羅漢身。或如一香檀木。言無惑自在故。常為天帝等恭敬住有余依般涅界。二十六。明得有余涅度生死海乃至亦名任持最後有身。二十七。明此身得涅。但任持一身先業煩惱所引諸蘊。乃至永滅涅。二十八。明得無余涅當知此中有如是相。乃至五者用不能貯畜受用諸欲資具。二十九。明不習近五種處所如是不能妄計苦樂等。乃至無因而生。三十。明知諸法從緣而生不生妄計。

    又亦不能怖畏一切不應記事。三十一。明已知佛法故。他問無不知。十四不應記事中。不生怖畏又亦不能于雲雷電等下。三十二。明無我故無怖。此為三十二種羅漢功德也。

    論雲猶如一切名句文身是所制造文章咒術異論根本者。文章異論。必依名句等方成。今聲聞行。必依此相應教法。教法為彼根本。如名句等。

    獨覺地第十四

    獨覺地種性有三種人。或一人具三。一人具三中。隨增性說。故有三種。或一人約三義故說三種。道中有三種。第一初發心時。值佛修百劫已。成果麟角。今論別說經百劫已值佛出世又解。百劫中雖修行。未修蘊等善巧。經百劫已。值佛世方修蘊善巧。在後身方成道麟角第二道。先值佛為說法。不滿百劫修。或九十劫。乃至一劫修習已。于暖等位。修習蘊等善巧。于此身。不能證初果。或家家七生。一往來一間等。于後身得獨覺果等第三道。值佛修習已。于此身得初果。或七生家家。一間一往來等果。復修蘊等善巧。于當來世。證獨覺無學果。習有三種。一第一如文。第二即用前道有二故。習亦有二。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九

    寫本雲享保七(壬寅)年正月九日以本談義屋本令一校了(雲雲)

    E享保八年(癸卯)五月廿二日一交加點畢

    沙門高範(胎生六十九)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3冊No.1829瑜伽師地論略纂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十(論本第三十五六菩薩地第一第二)

    基撰

    菩薩地者。菩薩所依。謂諸萬行依止。如地故以地名。名菩薩地。又此地中。有四瑜伽。一者持瑜伽。二者隨法瑜伽。三者究竟瑜伽。四者次第瑜伽。今創明第一瑜伽法名。初持瑜伽處者。釋如聲聞地。又初持瑜伽中。別有三持。謂種姓發心菩提分法。總合論初有十八品。種姓在先。名種姓品。此之一品。唯種姓持。第二發心品。即第二發心持。余十六品。菩提分法持。如下廣說問曰。前三種持。明諸萬行。三處何別。遂三周明耶。義曰。如瑜伽釋家最勝子釋。初持明十二住。唯所行之法。第二隨法。明十三住。通解如來住。明能行之法。第三究竟。合十三住。為其七地。七地者何。始從增上意樂。乃至究竟。此持明學成滿。重明因果。雖三周明義。其意不同。持者有三義。一前能持後。如種姓能持發心。發心能持行方便。故說名持。二堪任名持。有種姓者。有堪任故。三因果名持。即種姓等行發心。能成佛果因果名持。

    論一頌中總有十法。十法者何。如次文自列。前三瑜伽。攝此十法。初一瑜伽。唯攝持一法。第二瑜伽。明次四法。第三瑜伽。明下五法。即謂十八品。第四次第瑜伽。唯偏簡前三瑜伽所有次第。更無別法問此四持中。何故初得持名。于此持中。明三持故。一者種姓。二者堪任。三者為菩提分法。三義名持。廣釋于此。故得持名。余至文當解。

    論曰雲何名持謂諸菩薩自乘種姓等至是名為持。釋曰。此略問答三持名字。何以故下。廣釋此三持。此三種持。錄曰西方有二說。一說種姓持。如護月菩薩。取無始法爾種。即十信前發心持。即十信已去所有發心菩提分法持。即十信已去所行之法。護法菩薩義勢同之。勝軍論師義中少別。少別者何。謂種姓持。即無始來。有所知障性。可斷邊義。說為種姓。即義可斷處。有無漏種也。發心持取十信時。有漏聞思慧等菩提分法。義同于前。

    論曰以諸菩薩自乘種姓為依止故為建立故有所堪任有大勢力等者。此第一解。種姓持。義曰。今解此文且為二說。一者依止種姓故。有堪任勢力。得成菩提。即以種姓有堪任勢力。能建立大菩提。二者以自乘姓。為依止故。有所堪任。成正等覺。自乘種姓為能建立故。有大勢力。證大菩提。種姓為此二釋。下解發心菩提分法中。亦為此二說。又有別異說種姓持。即法爾種。謂十信前二發心持。即十信已去三菩提分法持。即十解已去。又說種姓持。謂十信心。二發心持。謂十解位。菩提分持。謂十行位。雖為此釋未有逗留典誥。不憑據如何依據。又種姓持。謂法爾種發心持。十信前十萬劫初發心。亦得取初理真發心亦得。

    論曰住無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故雖有發心及行加行為所依止定不堪任無上菩提。釋曰。且有三釋。無種姓人。實未有時能發菩提心義。假設為論。故為此言雖發心等。是第一說。決定二乘種姓。亦名無大乘種姓。雖復值緣發菩提心。亦不堪任故。故說雖發心等。是第二釋。即法爾無種姓人。實雖發心。究竟畢退。不能得彼無上菩提。此第三說問曰發菩提心非求世間果。此現行心從何種生。釋曰從福分善種生。非無漏種。無方便無漏慧故。故論雲唯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等。

    論解持異名中。亦名為助因依階級前導舍宅者。助成果故。能生果故。依得果故。隨說位故。導生起故。含攝藏果故。如其次第配助因等。

    論曰如說種姓最初發心所行加行應知亦爾者。釋曰。如種姓有前助因義等。當知發心等亦爾問曰所行加行是何。前明發心持。名行加行。今此復名所行加行。釋曰。所行能行兩種名異。所行之行。謂菩提分法。能行之行。謂彼發心。故前發心名行加行。今此準文中菩提分法。是所行加行。兩種別也。

    論解種姓有二中。本種姓習種姓。如新薰三義隨所應立之有人雲。護法菩薩取地上名習。不然。地前十信。不生無漏種故。生彼種時名習種姓。隨增說生。護月論師義別。唯勝軍師。本種姓于所知障可斷義用立之。習姓即十信時。取有漏聞思等種是問曰。增上生見道雲何。釋雲言有二義。世第一法。或苦法智忍。為增上緣。生苦法忍。于有為中。唯此一無漏。不從因緣生。二或用世第一法。為因緣生。串習多時。所知障可斷有漏善最勝。最勝義故。得為因緣。發生苦法智忍。此論師意。用為因緣。即如後解。先師所立義增上緣生。既古所傳故。欲別一義故。故作是立。其意欲上者。唯護法義。有人雲。護法十信時未別種者。不然。廣如別辨。如仁王經說有差別。地前有三心。一信心。二住心。三堅心。信位中名習種姓住者。即十解十行二十心。合為住心堅心。即十回向。西方尋訪彼經。未聞有本。雖爾今且會之。如彼經意總說。習種姓為眾多姓。即彼經雲。習種姓者。謂在信心。即十信位也。性種姓者。謂在住心。住心彼經即十解十行十解十行名性種姓問何故彼經。先明習姓。後明本姓。釋曰。即初修習時。名為習姓。後習已成姓。名性種姓故。此先後非如此論義問曰何故彼合二十心為十住。花嚴等開為二十心耶。釋曰簡前後故。前初發生增上信故。故簡異前。既不鄰近。初見道故。故合二十心。但名一住。故十回向彼經說。為道種姓。鄰近見道無漏道故。見道已去名行種姓。是彼經意。今此論意。理必不然。性各別故。

    論解種子粗細中雲。又此種姓未習成果說名為細未有果故已習成果說名為粗與果俱故。釋曰。此取十信初燻。無漏種增倍故說粗細。非是余位。雲何名俱。如護法義。更別成種。新生之種與舊種俱。可如此釋。如護月義。但令舊增。即當念中新增之種。義說為果。舊本之種義說為因。故言俱也。又前念望後念。雖異剎那。因滅果生。由因有故。能生其果。故說為俱。如勝軍義。無始有漏善法種名因。十信初時因緣。無漏教燻成新種。此種是果。無始種為因。因果同時故。說為俱也。

    論雲于其種種末尼真珠琉璃螺貝等。乃至尚不令他欺罔于彼況當自為者。此中意。謂人有種種寶。心迷倒故。不能收拾。不能防護。先寄于他。心迷倒故。不能記憶。菩薩能正開悟。雲尚不令他欺罔于彼。況當自為。

    論雲其性好樂廣大財位于彼一切廣大資財心好受用樂大事業非狹少門者。謂菩薩心廣大故。心好受用。非少財位。其性好樂廣大財位。以事業廣大。而非狹少故。又前已明。施物雖少。而能均布惠施。廣大而非狹少。今明性好樂大財位施。能均布事業。廣大而非狹少。即與前文少物多物好樂為異也。

    論雲重于法受及重後世者。此一義。謂菩薩于四法受深生信之重。謂深信也。四法受如四卷下文自解。謂現在苦樂未來樂苦等。及後世報。菩薩深信。信故言重也。又深信四法受。及信有後世故。于少罪中。尚深見怖。何況多罪。故不造過。于此戒中。具有愛語利行同事四攝受法。尋讀配之。下亦明十業道。依文尋之。上下復有三種戒義。謂律儀戒等。宜尋取之。忍中但有耐怨害忍。

    論解精進中。具明三種。始從謂諸菩薩以下。

    至思擇方便要令究竟。明加行精進。次凡所施為下。至懈廢退屈。明被甲精進。于諸廣大事乃至何況小事來。明無怯弱精進。靜慮中亦三種。始從謂諸菩薩。乃至及遠離所深生愛慕以下。明方便靜慮。性薄煩惱下。乃至況于親品及中庸品。明饒益有情靜慮。若見若聞下。明引發神通靜慮。此解第三中。論雲于法能受能持能思。如十地論世親釋。以聞思修三慧配之。聞謂受記。憶思不忘名思。即此思能生修。從因為名。修慧名思。此別一意更勘十地論。別自解釋。慧中看意。無別明三種且配之。性不頑鈍。性不微昧。性不愚痴。此三句三慧。次第配之。以上諸句論菩薩謂但能成熟俱生慧。即生得善。亦能入一切。明處境界。即方便善。此二句意總也。配三慧。下文亦總明三慧離過。能有力思擇。又性不頑痴。當加行慧論此慧能入一切。明處境界。後成熟生得善。其後得慧起言說故。遍于彼彼。離放逸處。有力思擇。其無分別慧。異前後故。此中不重論。又釋此總論菩薩慧。未必別明三慧。

    論雲應知是名能比菩薩種姓粗相等者。以菩薩細種姓相難知。今以行比知種姓故。言能比菩薩種姓粗相故。此段初文雲。由此相故。令他了知真是菩薩。其細相決定實義。唯佛能知。此中且推于佛。不言我亦不知。古人雲彌勒不知者。謬也。以善戒經雲。種姓粗相。我已略說。諸余實義。唯佛能知者。當釋迦亦不知也。且知推佛。非彌勒不知。但言佛究竟知我亦知不究竟。寧有此義。若總言彌勒不知謬也。

    論雲種姓菩薩。乃至未為白法相違四隨煩惱若具不具之所染污等者。此中白法。謂前六度四隨煩惱。如次下自列。其無始種姓菩薩。未具為四種。或不具四染污時。姓與如是六度相應。若彼四隨之所染污故。白法不現。

    論雲若無種姓補特伽羅雖有一切一切一切種當知決定不證菩提者。相傳雲。一切有三種者。初一切謂佛。第二一切。謂學行。第三一切。謂三世。言無姓人雖有佛及所學行。三世中決定不證菩提又釋。初一切者謂佛。第二一切者。于所學行無顛倒執。第三一切。謂方便急速。翻前三因緣。但除根未熟無種姓者。亦得值佛學行。急發願等。無第四根熟。當知決定不證菩提。

    發心品者

    即第二發心持如前釋。此願以何為體。謂欲信及勝解為體。或後得智為體。故十度中前六是正智。後四是後得智。願居第八故。以後得智為體。若克性。即欲信為體。然如攝論兩處文自釋。若準次下文。以決定希求為體。希求即欲數也。

    論雲菩薩最初發心于諸菩薩所有正願是初正願普能攝受其余正願。下解發心中文雲。最初發心能攝一切菩提分法。殊勝善根為上首故。等者此中最初正願發心。皆猛利故。能攝余願心。又此初願心為上首。先起余願心等。皆是此種類故。是初願心攝。

    論雲如是應知最初發心有五種相謂自性者。即結前五又字義。依次配之。

    論雲又諸菩薩初發心已即名趣入大乘。至是故發心趣入所攝者。此中意明。初發心菩薩。名趣入大乘菩薩數。此約隨世俗情說。為趣入大乘菩薩。非真趣入。真趣入者。謂初地以去菩薩。若彼菩薩。即是實義。非世俗情言說道理。

    論雲如是應知最初發心是趣入攝菩提根本。大悲等流學所依止四句。即結四又字義。

    論雲四緣四因四力者。緣疏因親。力為助伴。通明因二種。故有三別。

    論雲十隨煩惱者。即下十種多字是也。其間憂苦惡行等。是隨煩惱者。以隨他煩惱生故。名隨煩惱。非體是煩惱。又以多為名。名隨煩惱。體非是也。在隨煩惱門收。名隨煩惱。

    論解四因中。第二因雲。賴佛菩薩善友攝受。與前四緣中第一緣何別。彼緣中但見作神通。未攝受教誨。今教誨是親故。是因也。見作神變。是疏不教誨故。是緣也。故二有別。因中第三。于諸眾生。多起悲心。與緣中第四未劫時等。救度眾生何異者。緣中但自創發心。令他發心。因中代他受苦等。是親故因也。

    論雲依四境處雖不串習而能發起下中上悲無有斷絕者。四境謂前列他自受苦等。若見自。若見他。隨遭一苦。起下悲。若見自他隨遭一苦。起中悲。若見自他受無間大苦。起上悲拔濟。又或于四境。一一皆能起上中下悲。

    論曰若諸菩薩依止總別四因四緣或由自力或由因力或總二力而發心者當知此心堅固無動或由他力或加行力或總二力而發心者當知此心不堅不固亦非無動者。此中意。明前四因四緣中。若別依一因一緣。或總由四因四緣。而發心者。于四力中。且依二力。謂自因力。此二力中。或別依一力。或總依此二力。而發心者。此皆堅固不動。若別依他力及加行力或總二力。而發心者。此不堅固。亦非無動。若斯四緣中。初緣是近佛菩薩等。今此文者。別依總依。皆堅固不動。他力亦是。謂佛菩薩等他。即在不堅固非無動中收。此何相違。述曰不然。他力者。謂王及有力者。逼令發心。非如見佛菩薩。見佛菩薩自發心。在緣中收故不動。為他逼發心。是他力故動收。又加行力。是不堅固非無動收。如因中第二因。善友攝受。是堅固不動收。此何意也。述曰非也。善友攝受。是見菩薩教行行等所遇之緣。勝人加行力中雖遇友。乃世間之善士非如菩薩。故有別也。又義且約一義。此中判為堅固不動等。如實者緣因中。有動不堅固者。他加行力中。有不動等者。且約一義別故。為此論也。

    論雲有四因緣能令菩薩退菩提心何等為四。如文自列。此與前四因相違。動翻之即是。

    論雲攝眷屬過有其二種謂于眷屬饒益損減染污違順如是二事者。謂于違起損減染污。于順起增益染污。故名二事。

    論雲由此菩薩成熟如是無惱害福得倍輪王護所守護者倍輪王福等。謂諸惡鬼魍魎。所不能近福。余身無病福。勇猛作義利福。無倦說法福。粗重轉輕福。用咒多驗福。此中言。咒句明句者。謂咒句泛爾非句。即咒有明辭。或此咒。或有明力。威神大者。名明句。眾生用之無驗。菩薩用之即驗。所惱有情。柔和忍辱福。隨惑微薄福。在國無災福。速脫惡趣福。能厭諸苦福。

    自他利品

    自下十六品。即一持。第三菩提分法熟。此一持。十六品中。大分為三。即論雲。略說菩薩若所學處若如是學若能修學依。舊遠法師雲。自下發心持有二。初之五品。明所學法。次十一品。明其學行。今曰不然。依此論雲。有三種所學處。即前五品所學之處。是第一。若如是學。即第六一品。明如是學損學法。當第二也。若能修學。即余十品。明能學人行。當第三也。初所學處。有五品七法。七法者何。如文自列。五品者何。束七為五也。雲何束為五。謂自他利品。真實義品。威力品。成熟有情法自佛法品。菩提分法品。第一第二合為一。束五六二法為一故。但名五品。此開七法。應別處彰。今于自他利品首開者。以從菩提分法持首列也。菩提分法持。從最後品。持得為名。

    論第一解純共自他利中。初明純自利。欲明自利。先明自利障法。謂諸菩薩。于純自利利他。乃至不越隨順菩薩儀故。此中有二。初明所應斷法。即違越之法。不順菩薩儀者應知應斷者。是第二明所應修學不越學處隨順菩薩儀者。應勤修學。且總明所斷所學二法竟。自下別明自利障法。有八隨義應知。

    論雲第二略解自利共他中雲。若諸菩薩或悲為首或為回向無上菩提及為生天于一切時修施忍等乃至自利共他者。此中意。由起悲擬利他。故求菩提。為利他故。生天利物。教化眾生。非如前應斷中。執天為勝樂。求生天。今為他物生天。即以悲為首故。修施忍等。求菩提樂生天。皆樂利他故。名自利兼他。

    論雲又除如前所說諸相其余一切等。乃至菩薩于此應勤修學以來。此中翻前自利障。應準名自利。今論雲。翻前名自利共他利者。若獨翻自利障。唯行自利行。應唯是自利。以自利是障。菩薩不為。今意明言。壞兼物故。雖翻自利。亦有利他義。障中亦爾。若唯望自利行。即唯自利障。若言欲兼物。亦有他利障故。下解他利共自中雲。又除如是前所說諸相。其余一切與彼相違。所有利他諸菩薩行。當知皆名利他共自。即翻前以邪見。修施以無因果見。犯戒離正行。為人說法。二法唯利他障。為利他兼自。此亦應是翻純利他障。為純利他行。今解意。有兼物之義故。雖翻障行通自他。上下二文相似也。菩薩以利他為本故。唯利他及共自他利非障。若自利者。是障純利他行中有三。一為利物故。舍色還生欲。二為利物故。以順先所得神通十方教化。三已圓滿果故。自更無求。唯為利他。作大利益神通事等。解此三訖。勤學令斷前二法。二法者。即前翻中二法者是。

    論雲利益種類自他利者。謂一法自行。令他行自他一種行一法。故名種類。四法受。謂此他世樂苦。共為四句。名四法受。論乃合第三第四二法雙明問曰此中明自他利種類。何故第一第四法。受此他世俱非利益。皆是苦受。此中明耶。義曰。菩薩不以第四法受。為利益自他。若此行無利益自他故。菩薩不為之意也。第五種類中。有涅及涅法等者。以得涅。世間出世間之自利兼人是。此第五因舉前第二第三事乃泛明。第一第四意不取。又以四法受法自利。知可行不可行故。亦兼與人。亦知可行不可行。自他俱知可行者。行不可行者。不行故俱為利益。

    論解五種樂中。略出體性。言因樂者。以三法為體。謂順樂果業。及根塵二法。能生順樂受觸者。此三是因樂體。即通五蘊性。以通取順樂果業故。相應共有皆因樂體。通五蘊為體。二者受樂。即喜樂受。通漏無漏。為受樂體。三苦對治樂。如文。謂寒熱等苦息所。生起樂覺。即以慧為苦。對治樂體。又苦無之處。義說為此樂。非實有體。以下文中。自當簡釋。即隨所得或通五蘊。是此受體四受斷樂。即以想受滅定為樂體。即是厭心種上立滅定。滅定位中。所有厭心種子。皆此樂體。論雲以定為樂體故。五無惱害樂。論有四種。一出離樂。即出家人。下文結雲能隨順故。即隨菩提樂也。二遠離樂。謂初禪中所得離生喜樂。即以受數為體也。三寂靜樂。文言二禪以上諸尋伺息名寂靜樂。即以第二禪以上定。為此樂體。以除尋伺故。亦以慧為樂體。四三菩提樂。即正覺。謂無分別智樂。或通取後得智。為此樂體。以斷惑得此智。所得無為涅樂。是此樂收。為證寂滅故說寂滅。從心心所收。乃五樂體性也。又此五樂皆是有為。不明無為故。不取涅寂滅樂也。

    論雲言因樂者謂二樂品諸根境界若此為因順樂受觸者。此言因樂者。即與樂為因。名為因樂。謂根境二法能生樂受故。名為二法。是樂因也。又根境亦能生順苦受觸。今取生順樂受觸之根境。根境在樂受位中者。是故有品言。又釋。二樂品者。即樂自性中。有漏無漏樂為二也。又身心樂為二也。今文中言根境為因。能生漏無漏身心二種。二種樂也。不以根境為二。但以為因。意舉所生之果。謂漏無漏樂。取能生之因。根境為樂因也。又二樂品取。如前漏無漏身心等果。二兼取因。根境二為二樂品也。雖舉果樂。意取因樂。

    論解第二受樂中雲。由前所說因樂所攝三因緣故等者。三因緣即根境二。及順樂果之業為三也。更別解。取如前別義中。

    論解簡諸樂是自性非自性中。簡第四斷受樂中雲。然依勝義諸所有受皆悉是苦住滅定時此勝義苦暫時寂靜故名為樂者。此中滅定是無漏故。前加行心亦是無漏。而言所厭是苦者。遠從所厭有漏為語。如彼無為。其實無間道已得想受滅無為。後久時方得彼定。于得定時。卻從前無間道時所得故。名想受滅無為。今此亦爾。定是無漏加行非有漏。從遠所厭為名。名為厭苦。雖遠心亦是有漏善。以勝義理故亦是苦。又同想受無為者。是大義。

    論雲諸余所有無惱害樂等者。謂出離樂。遠離樂寂靜樂。是隨順菩提樂故。是菩提分故。能引菩提樂也。如前可知。

    論雲當知所有現法當來可愛果業所攝因樂。乃至是所宜者于諸眾生即應授與等者。此中釋前五樂。應思擇可與不可與眾生義。若第一因樂中。取順樂果業。第三第四第五之樂。應一向與眾生不應思擇。其因樂中。根境二品。及第二受樂。應觀可與不可與方與眾生。此中有妨。如第三苦息除樂。有一眾生。先為貧苦。不獲造罪。菩薩為息除苦故。授與財寶。既獲財寶。乃至放逸造諸罪等。豈不授與。此樂時能生諸罪。能生諸染。又無惱害樂中。出離樂。寂靜樂。是色界定。亦通有漏。是有為法。若授與眾生。眾生得之不廢。雖生色界起貪定味。不學內法。計為涅。後還生惡趣。眾生得之。非無有罪。非無有染。何故不同受樂。觀彼眾生可與不可與。乃言于諸眾生一向授與耶。又樂受自性中。通漏無漏。何故不言有漏者。簡擇思惟無漏者。一向授與如彼因樂。順樂果之業。一向授與。根塵因樂。即不授與。此因樂有二種。有與不與受樂。既有二種。亦應與不與。遠師雲。順樂之業。攝彼決定應與者故說之。決定饒益。即有眾生起順苦業。菩薩不授。若起順樂業。決定應與故。彼受樂中無漏受者。攝彼決定。應利益者不能盡故。不得偏說。所作無量故。如四禪決定應與者與之。無漏受不然問若有根熟。欲入見諦。堪與無漏者。亦是決定。何故不與。前解非也。義曰。若約實理。受自性中亦得。如因樂分別。但以有性無性別故。無漏受不應一向與。又可入一地。不可入地。別故不應一向說授與。設令入地人。一向應授以與。不令入相對故。故合為例。若爾斷受樂。無惱害樂。如何通。答思惟漏無漏。別受性故。以何不同因樂。體有三種。得作分別。又斷受樂等一向授與。唯約今得人。即知已顯無漏受。亦令授與。以文影顯故。不說受樂也。

    第三十六卷

    自下品中。大文第三。明因攝果攝自利利他。即于因果中。皆有自利。兼他行故。

    論雲一者異熟因異熟果二者福因福果三者智因智果者。準下文中異熟因果等。別明福智因果等。合明別明。異熟因果中有三。一正明異熟體。此異熟體。勘下信言大勢具足。未必皆是無記之果。但于果時有增上果。或等流果名為果熟。若在地前。唯有漏善業感。若在地上。亦通用無漏為滋業。又若異熟無記果。唯是有漏。在地前攝。通有地上。若增上等流果。如信言大勢等在地上。通漏無漏。以在後得智起故。如是等是異熟體。二明異熟因者。準下文有八種。若在地前。唯有漏善業。若在地上。通漏無漏。若感有漏果者。此因名有漏。若感無漏果者。此因名無漏。是名第二異熟因。第三明異熟果者。不是前業所感之果名異熟果。即異熟體是業所招。名異熟果。得異熟已依異熟體。起諸身語等行。是異熟之果。即異熟體為因所發身語等為果。此果在地前地上。皆得通有漏無漏。準義應知。是名中之異熟果。第二通合明福智中亦三。第一先明福智二種體。二明福智二種因。三明福智二種果。以六度攝福智。為福智體。多少文違至文自解。通地前地上。通漏無漏。其福智因。亦通漏無漏地前地上。即能生福智之因。其福智果。即依福智所起利物利生等。為福智果。此若因若果等。皆唯是善通漏無漏。余至文當釋。第一解異熟中。第五信言具足雲。眾所信奉斷訟取則不行諂誑偽升稱等。乃至信言具足。第六有大名稱流聞世間。乃至大勢具足等者。此中非以無記法為異熟體。以從先因所生。今得等流果。以從先因生故。于異熟中明。以此文知。通在無漏地上得有。又知異熟中通善性等。

    論解因中。雲慧施光明鮮淨衣物名形色因者。言形者。非形顯之形。若形顯之形。即有光明。顯色因感形色果義。故知形者。但是身形之形。以通顯色為因故。又同聚故。即以顯色為因。感形色者何違也。故形或是形顯之形。

    論解大勢具足因中。意者。以供養三寶尊長等。發弘誓願。願中當來世。攝持種種功德。致于自身中。由此供養發願等為因。當來感大勢具足。是此中意也。

    論解人性具足中。雲由二因緣施他人性者。謂他婦女樂自形丈夫將轉根失男根者。菩薩勸彼攝護令不轉根。又為說法。令彼女人及丈夫。因菩薩勸故。不樂女身當得男身。轉根者因菩薩勸故。得不轉根。名施他人性論別解三因緣中。第三田清淨雲。當知略說能正發起如是加行及正安住此加行果名田清淨者。謂無間常委所作。發此加行時。及得隨地等。攝前加行所希之果。乃至以佛為前前所希之果。此加行等若因果。皆堪能福田故。名田清淨。

    論第三解異熟果中。形色具足果謂。乃至凡所發言無不听用者。此如異熟中信言具足何異。若此果依彼異熟而生。但依彼所生。即是果何必要有所屬。以形色端政故。人皆信用。又前信言中。于升稱等無差違故。所論升稱事。無不信受。今以形色端政故。所說之法人皆信受。故有不同。非即一言兩處明信。

    論解自在具足果中。雲能以布施攝諸眾生等者。問何故異熟大財大朋大屬。皆自在具足。今果中但言大財為果。答曰。前實作法有大朋等。今以四攝事。配信言大勢具足故。唯布施無大朋等。故不相違。

    論大勢果中。亦有出言。皆為信用。但以所因別故。言皆信用隨因亦別論。若諸菩薩自有力。能不善安處所化有情。彼于自事不隨順。作如是于他所作利益。不名熾盛等。準前卷。唯自利。是菩薩障純利他菩薩事。今此亦爾。若自有能未能化有情。于自事中。不名隨順于他。不名熾盛。若自無能善能安處。所化有情能化他故。是菩薩事隨順而作。以自無知無力能故。于他不名熾盛等。以有智慧力能。成熟彼物故。名為熾盛。

    論雲福有三種謂施戒忍智唯一種謂第六度精進靜慮通福智分者。如余處文。又前五是福。第六是智。又雲前三是福下三是智。今並于此。總有三文相違者。如實前五為福。第六為智。是今此處約遍策為論。故通二分。又前三是福理定。後三是慧者。以精進靜慮。通策慧故。隨慧收。隱策福故。不說通福遍策之義。如文可知。如對法第二卷抄會。

    論解依靜慮通修慈是福不言施等者。在散心故不說。又顯文唯有無妨。

    論雲是故二種于證正覺雖俱是勝而于其中等者。二種謂福智也。略簡異熟。非正證菩提因故。

    論解第四現法自利中。雲又諸如來現法涅所有世間及出世間等者。此中意。謂如來證涅。世出世法。菩薩並成熟之。以智為首故。名為自利。若以悲為首。如前所說。諸自利行名為利他問曰何故前卷說自利是障。今名自利是菩薩現法也。答今此自利。實兼利他。以智為首。以悲為首。在義別故。義說自利。非一法中。有唯自利。若前障者。于一法中。唯有自利。無利他故。不同彼障也。

    論曰若于欲界能獲他世財寶具足自體具足等。乃至修習後法自利利他者。此中意。謂欲界死。還生欲界。或生色界。色界死已。還生欲界。所得自體財寶。又現憂苦。俱修善因。于當來世。獲善果故。故他世自利利他也。

    論第五畢竟等門中。雲若諸煩惱一切永斷若諸所有八支聖道若此為依獲得世間善法是名畢竟等者。如無學身中。因無漏八道支力增上緣。生有漏善法。名畢竟也。唯此生故。已至極果故。

    真實義品

    即菩提分持。十六品中。次第二品也。言真實義者。依文所明。且如三性。遍計所執法爾體無。依他圓成二諦說有。今有言有無。即言無稱當真實。今明此義。名真實義品。何故自他利品下。明真實義品。前自他利。就行明法。行必依理故。自他利後辨真實義。諸列品次第。大文同此。如涅初明慈悲不殺等行。後明四諦如來性等。約理而言。如是等經。例非一故。前品後明真實義。

    論雲一依如所有姓二依盡所有性者。且如二智如所有姓。即無分別智。緣理之智。如境道理稱實性而觀。盡所有性。即後得智。緣事為境。盡境界性。而能觀之。此解大分以理事智別。又觀四諦十六諦三空門等觀智。名如所有性。八觀心雖後得智仍出世。後得緣相見道有性真如故。名如所有性。若後得緣有常無常有漏無漏等事。差別門不作相見道真如解之世間智。名盡所有性。此即約後得智。分為二智。謂世間後得。出世後得解。

    論雲復有四種一世間極成真實。乃至第四所知障淨所行真實者。初謂世間世俗共許。是有依世俗理。此法是有除所執之法故。名世間所成真實。以共許故名為真實。即唯有為有漏法。若無為無漏法。是道理所成出世間故二道理所成真實者。謂有智者乃至隨觀察行者。依止現比至教量等。道理所成之義。即通有漏無漏有為無為法。若第三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依論文通二乘加行等智。即三乘所得三智。三智之境。涅無為。四諦等法是。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體。唯有漏中加行智。無漏二智。及涅無為。是即真實體四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者。即無分別。後得智。斷所知障所得之二智。及因斷所得無為真如。是此真實體。即明無漏無為。又後二真實。唯取因二障斷所得無為。不取智者即唯無為非通有為。

    論解世間真實中。雲何世間極成真實謂一切世間于彼彼事隨順假立世俗串習悟入覺慧所見同性者。此意明。一切世間人。于眾事中。隨眾事所起言說。意解所證之事。眾共許者。是此真實體故列謂地唯是地等者。是此唯是此。乃至非不如是。謂此地唯是地。是水唯是水。不是火風等起。決定解世間共許故。無始傳來非今卒慮。此等是真實體。

    論解道理極成真實中。雲能尋思者能伺察者住尋伺地者下。謂如欲界。有人一時不起尋伺。若人有起此尋伺。名能尋伺者等。若以欲界對色界。名住尋伺者又說能尋伺等者。明正起尋伺時人。住尋伺地。謂成熟尋伺人居異生位者。謂聖人住無漏故。不極散亂多論義等。異生多散亂故。多樂論義故。唯據住異生者。又聖人雖有見諦。有比現聖言量等。少分而有。有已證得故。凡夫一向未證得。多生比智故。多理極成中。明凡夫比量道理。極成于法。

    論解第三真實中。雲若能引無漏智者。非有漏加行智故。雲何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不緣無為涅耶。義曰。論雲不正。是緣涅智。此能引無漏智緣涅。亦說此加行。為此中收。

    論雲數習異蘊補特伽羅無性見故者。即數習離蘊外無我見也。

    論大文第二解無二中。雲此中有者謂所安立假說自性即是世間長時所執等。乃至如是等類是諸世間共了諸法假說自性是名為有等者。此中意。謂一切境本自無有。今執者妄安立當有。假說自性。是有即無始來世間所執。起分別戲論。根本謂依境起名言分別故。乃至計有涅。如是等是遍計。有如是等所執戲論故。說之為有。

    論雲言非有謂即諸色假說自性。乃至皆無所有是名非有等者。此意明。謂如遍計。假說諸色等自性。為無事無相。即色等無事無相故。所依言說說言假說者。此無事無相所依名言一切。都無所依。無故諸計有色等。此皆無所有。是名非有。如是名計有非有。皆遍計所執。聖者除之。名為中道。

    論大文第三。明修空慧。是菩提方便。此空空于遍計所執。不如前所言非有之空也又即此慧是諸菩薩等一行三字。總明修空之慧。是菩提方便。何以故。以諸菩薩下。乃至成熟佛法及諸有情兩行。明由有空慧不著生死又能如實了知生死。乃至深心厭離一行四字來。明于生死中多受生死教化眾生。不以無常等行厭背生死。求入涅。即不著涅第三若諸菩薩。不能如實了知生死。即不能于等。乃至不能成熟佛法有情四行來。明若無智者多入生死。不能成熟佛法有情。若有慧者不入生死。善能成熟佛法有情。即不入生死。節異凡夫。不同凡夫起貪等惑。入生死故。菩薩不入即由智也。常處涅第四若諸菩薩于其生死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乃至正等菩提三行四字。明菩薩不如二乘厭背生死。疾入涅。以無悲故。菩薩有悲。教化眾生。不入涅。常處生死。即簡二乘也。

    上來一翻解訖。次下第二翻解。又諸菩薩由習如是空勝解故。即于涅不深怖畏。亦于涅不多願樂。乃至是諸菩薩于證無上正等菩提無大方便以來。初正解。第二覆淨前義。及解初正解中有三。初二合釋。第三第四各別自釋。初二合釋者。論雲又諸菩薩由習如是空勝解故則于涅不深怖畏亦于涅不多願樂者。此乃至第一由有空慧故。若處生死。故不怖涅。第二雖了知生死能入涅。亦于涅不多願樂。以有慧故。即第一第二合解也。何以得知。準及解中知也第三若諸菩薩深怖涅乃至遠離一切清淨勝解者。由有煩惱等故。不善處生死怖于涅。不生希願。遂不能發于涅界清淨勝解。由無智故。不能斷生死。即多處生死第四若諸菩薩于其涅多住願樂。乃至不能成熟佛法及諸有情者。由無悲故。于其涅。深心願樂。速疾入之故。不能成熟佛法及諸有情。若有悲者。不樂入涅。于生死中教化眾生。不著涅。

    上來正解有空慧勝利。若合初二解為三段文。若義即為四段。此中先總為三段。合義分為四段故。雲第三第四等。從當知此中下。反知淨義。此下有四。第一由無空慧故。不如實知生死。即雜染心流轉生死。此反解。合解中。第一于涅不怖畏。第二若以無常行厭生死。則速疾入涅。即反解。合中第二亦于涅不多願樂。第三若無智故。于其涅深心怖畏。即于能證涅資糧不能圓滿。常處生死即反解上。第三遠離一切法淨勝解等。第四若無悲故。于其涅。多住離樂。即便速疾入般涅。即反解。第四不能成就佛法有情。今結反解故。論雲是諸菩薩。于無上正等菩提。無大方便。次第三種解四義。以理準文可知。或第一正明四義。此初立宗。當知此中反解下。重釋前義。就重釋中二。初反解四義。第二正釋四義。

    論大文第四。解得無我智。達一切品類。平等平等。唯取其事。依他圓成實如雖復達之。不作思惟。此是依他此圓成等。如是無我智。行于境義。菩薩得平等見。得平等心。能得最勝平等之舍。又有雲。此舍入見道時。最初得舍者。據即舍受不然。

    論大文第五。略明成就佛法及諸有情。以六波羅蜜。準文義配之。隨起何施乃至何慧。

    論雲雖有力能彼若求請乃至非無欲樂者。謂有有情。于己有恩。隨己力能現前酬報。雖無力能。他若來請。隨彼彼事。示現殷重。而為作之。不以無力能止他請。如何令他知我無力。我但無力非無欲樂者。意知息故。欲得酬報。

    論大文第七意欲明所執非有。依他圓成是有。如所執諸法稱言。今欲非之。說諸法離言。離言之法。正是自宗。欲顯實破他簡非取。是豈以直言。乃雲諸法離言也。須有道理故。

    論問雲以何道理應知諸法離言自性等下。答中。謂一切法假立自相。乃至亦非一切都無所有。此中破執有二。乃至是言所行。是言境界。牒外二計。第二如是諸法非有自性下。重破外計成立自宗。二計者。謂一切法假立自相。乃至唯假建立非有自宗。明外計雲。如能詮之名。與所詮之境。皆是唯假建。不稱境故。如所執計。名實目得所詮之境。此境唯假建立。非有自性。言體是無。既計名所詮不稱境。所計之境是非有已外八轉計故。第二論雲。亦非離彼別有自性。是言所行。是言境界。言名詮所詮既不相稱。即能詮名中。有彼色等體和合。此是稱言。是言所行境界故。論主非之。亦非離所詮之體。彼別有一和合自性。是言所行。是言境界者。謂若假立名等。即所詮之色等上。有是言所行境界義。名遍計所執計。所詮稱言。是言境界。色等與名和合。即名中和合。是言所行。是言境界者。不然。雖所計非實妄性非無。外人若計所詮既無。即前所言。所有自性等。亦是非有。故論主第二論雲。如是諸法。非有自性。如言所說。亦非一切都無所有。即所詮如遍計所執。言所說法非有性者。亦非一切都無所有。言有依他妄境非無。此破第一。名詮所詮稱外境計。如是非有。亦非一切都無所有者。外所計言。與名稱所目法。此不離言。前非之言。此是非有。今指言如是所執和合非有者。亦有依他妄計在故。亦非一切都無所有。又釋初乃至唯假建立非有自性來。明破外計。如名下所詮之法。稱能目名當知。一切色等法。唯假建立。非有自性。言如所計之外是無。外人既見所詮是無。不稱言故。可隨轉計之。如言是名所目之法。不稱色名者。應離所目色外。別有自性是言所行是言境界。今論主非之故。言亦非離彼別有自性是言所行境界者。雖作是非非所計有。其依他性等體。是非無故。

    論雲如是諸法非有自性如言所說亦非一切都無所有。如前所計如言所說。非有自性之法。如所執者非有。如依他妄法。假立名言。此法亦非一切都無所有。不可無依他等。非有自性者。謂遍計所執。如言所說亦非一切都無所有者。謂依他等有也。非但依他離言法是有。其所執非有之法。有妄情在故。亦非一切都無所有。所以第二論雲。如是非有。亦非一切都無所有。上來既明所計非有。依他圓成是有故。

    論問言雲何是有。就答中應言。若稱智離言法。依他等是。今取能照之智故。乃至雲唯是無分別智所行境界。其後得亦得緣著真法不妄。今取正緣者故。唯據無分別智。

    論雲若于諸法諸事隨起言說即于彼法等。乃至制立眾多假說而表詮故者。重破外計。計既雲名目所詮。所詮稱名者。如一法上有稱多名。應所目法稱眾多名。有眾多體。既能目名。多所目法體一。故知名于法上。假立眾多詮表也。上來雖明名于法假說。亦非于一法上有。一切詮表決定可得。如一青色。雖立假名說為青色。不可以假名故。亦說為黃色。只可于一法上。隨所立假名。如眼等。並眾多照了導等。不可立余假說耳等名。而目于眼故。

    論雲亦非眾多詮表決定可得。乃至非余假說此義等。以此理故。雖所目法有眾多名。或具名眼等照了導等。或不具唯說一眼。若等目所目法。望所目法。皆非實有故。

    論雲是故一切假說若具不具。乃至有體有分有其自性。彼法者。謂能詮教法等。彼事者。謂所詮體事等。有體者。總指法之自體。有分者。別解法之差別分。

    論雲又如前說色等諸法隨假說有自性者等。乃至而有自性等者。此中意。重破彼外計雲。如前所說色等諸法。若隨假說有自性者。言隨名即有所詮者。要先有所詮事體。然後隨情所欲制立假。汝既言隨名即稱目有所目者。先未制立假說名前彼所詮事應無自性。以隨名方有事故。即名未起前。彼事無也。未起名前。彼事既無。而現詮表能詮之名。不應道理。假說之名。既無所有所詮法事。隨能詮名有自性。不應道理。展轉破之。

    論雲又若諸色未立假說詮表已前先有色性等。乃至當知諸法離言自性者。外計雲。諸色未立前。先有自性。後依色性。假立名色。攝取于色。今牒計雲。若是者。是則離色外。假說詮表。以後依色性。制立假說故。如嬰孩等。初生等時。先見色性。後若依色性。制立假說者。此嬰孩兒。于色根法。于色根事。應起色覺而為色解。此嬰孩兒。先見于色。後不依色。而起色解。故知先有色性。後依色性制立假說者。不應道理。而何嬰孩兒。而實不起色等覺解。由此因緣道理故。當知諸法離言自性。上來合有三翻破。準牒文知之。

    論解二人失壞中。雲二者于假說相處假說相者。依他性名假說相假說有色等相故。圓成實性名為相處。即知假說依他。除所計處有真如故。

    論雲于色等法實有唯事起損減執者。此撥無依他。

    論雲若唯有假無有實事既無依處假亦無有是則名為壞諸法者。雲若唯言有假說等假依他。而無圓成者。圓成是假說。依他依處既無依處。何處得有假說依他。又假說者。謂所起計是有。而依他圓成實事是無。起遍計時。名依二性。而無所依二性。而有能依遍計者。而名壞諸法。

    論解惡趣空中。由彼故空亦不信受于此而空亦不信受者。謂真實義。由遍計所執無故名空。于此依他圓成上。遍計所執空。二俱不信。此名惡趣空。何以故。由遍計所執彼實是無。由依他圓成此實是有。若作此理。汝可說空。若說一切依他圓成都無所有。依何處所。何有此空。何故名空。以無依處。及不分別知。遍計空故。汝亦不應言由遍計所執。此于依他圓成等。此既說為空。以撥無依他等故。故無依處及所計空體。以不解故。言名惡取空者善取空者。謂由于依他性。此故彼遍計所執空。即由所執彼無故。正觀為空。以見依他時。知無所執故。復由依他相。此故余圓成實是有。即由圓成余故。如實知有。

    論雲謂于如前所說一切色等想事。至都無所有。後望前所執無。是故于此色等想事等。至說之為空。重解依他說所執空。

    論雲于此一切色等相事何者為余謂即色等假說所依者。重問前解。實有中言余義。謂即色等依他假說。所依圓成是依他之余也。

    論雲謂于此中實有唯事于唯事中亦有唯假者。此觀依他也。觀依他唯事。此唯事。唯是假有。非真實有。以下論文。方明圓成實有義。

    論雲引教中。雲如佛世尊轉有經中者。有是有執即計名目所詮。其體相稱。除此有計。名為轉有經。

    論雲于此一切色等想法色等自性都無所有亦無有余色等法性者。謂于遍計所想色法上無有。如遍計所執色等自性。非但無色等所執自性。于色法上。亦無有余有香味等諸色法性。

    論雲義品中。說即阿毗達磨經雲義品。

    論雲散他迦多衍那子。即迦旃延字迦多延尼名。為種姓婆羅門。十八姓中即一姓也。如四姓中雲李性也。散他者。即種性中。別一種姓。如一李中有其多。謂趙郡隴西諸差別也。

    論雲因陀羅。此雲帝釋。伊舍那大自在天世主人王也。

    論雲雲何名為八種分別。一者自性。二者差別。三總執。四我。五我所。六愛。七非愛。八俱相違。前三法執方便。四五人執方便。後三三毒方便。又前三通二執方便。四五唯人執方便。此八分別皆不取。法執人執等正起時。以法執不感報故。既雲能生三事。故知取法執等方便。若爾我見通不善性。何故不取者。若無執我見者不取。余不善者取之。後三不取根本者。簡方便能生。及根本所生異。意明後三為方便。能生根本三毒故。亦取方便也。若與七分別相收。如文自思。前三能生根塵二法故。

    論雲分別戲論所依所緣事。即根塵也。

    論雲謂色等想事為依緣故等。乃至非一眾多品類差別者。謂色等想事。為所依。為所緣故。名想事。言說所攝。名想言說所顯。分別戲論非一生所攝者。即有為所攝名所攝通無漏法。今又解。前言無漏者。不是三分別所生。所生者。余所攝者。謂名眷屬。所顯者。謂諸根塵等法。是名所顯故。第四第五分別。能生諸見根本我見諸慢根本我慢。以我見慢為余見慢根本故。若後三能生三毒。

    論解總執分別中。雲我及有情命者等。其我我所分別中。亦計我見。此有何異。答曰前總執。約二執我我所分別。唯人執故有別也。其尋思如實智通二智者。如對法抄。

    論解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中。雲如實了知如實通達了知色等想事中所有自性假立非彼事自性而以彼事自性顯說者。謂見依他非實遍計所執。似所執非實。彼性顯現。八喻中言焰水者。謂陽炎似水也。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十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3冊No.1829瑜伽師地論略纂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十一(論本第三十七八九四十四十一二三四)

    基撰

    次明威力品者。前明真實智證之境。既有所證。不可虛然。謂乃成熟有情。現大神變。令生信心。令得聖果。若諸菩薩。自利利他。現大神通。修行正行。求當證果。若諸牟尼。證自佛事。起大悲心。運拔有情。現斯威力故名威力品。故真實義品後明也。又遠師雲。何故次明者。由依實義。妙用自在。故次明矣五品七法中。前三已竟。次辨第四故雲威力品。地持但雲力品。

    論雲三者俱生威力者。諸佛唯成熟方便善。不成熟生得善。生得善唯有漏故。菩薩通有二種。今言俱生威力者。即方便善。先世曾習。今與身俱生故。名俱生威力。非號生得善名俱生威力。

    論言開威力品類五種差別中。舊論雲即前三威力八種分別有五種。此非也。是前品類。何故名八種分別。其六通義如常分別。

    論雲何能變神境智通者。此神境智通。是所化境。雲何此中。言能變神境智通。以能變化作此境故。境從見說名為能變。又雖舉所變。意顯神通。故名能變。能變屬智也。舉所變意。能變之用也。

    論解十八變。第五轉變中。若于其地起水勝解即令成水如實非余等者。如諸佛雖有神通。不可轉五塵根等。令成真根能見色等。似彼五根非實五根。其地水等。雖是外處。體各有異。如何變水成火。只可水質滅火質別生。于中堪為變用。其以佛威力故。令火中亦有濕性。而以濕性即為火體。若改性成性者。轉無情成有性。即眾生界有增失故。不可轉性也。此中又轉得五塵。

    論雲色香味觸當知亦然者。故知通變五塵為其實用。下至決擇別當自解。

    論雲梵先益天者。以在大梵天先故。名梵先天。雲何名益。

    論解制他神通中。究竟菩薩一生所系或最後有所有神通者。謂住睹史多天。唯有此彼彼生。盡此一生名一生補處或最後身者。謂已生欲界。即此身成道。此身為生死身最後有故。名最後身。又因即解坐道場菩薩。謂坐菩提樹下。未得成道以來。名坐道場。故前三。

    論雲能化為身或化境等者。唯能變釋。

    論雲又所化身若自若他或似不似唯能化作與根相似根所依處而非實根者。以根用不可化作故。眾生界有增過故。不可似用其根所依處。即四五塵內外界故。可化得似。

    論雲若所化身與菩薩身極相似者名所化身與自相似若不爾者名所化身非自相似者。以菩薩自起化故。故佛化作菩薩極相似者。名自相似。不爾非相似或有諸佛菩薩雖滅度後由住持力而故隨轉者。如釋迦佛。雖復滅度。由住持力。令法至今隨轉或有暫時作利益已化事便息者。如須扇多。成道七日。即般涅。法亦隨滅。無住持力。後不流布。故化事息。

    論雲解化語中。如頻迦音乃至無依無盡者。

    論雲又能隨念無間剎那次第所作無間斷故者。作佛菩薩。能憶前剎那。前剎那之法。盡無始來。一切能了。于一剎那頃。能如是知。其小乘雲。佛以初住智不能知前二剎那。若緣剎那時。剎那無量。故未緣得。五六十日已至老死。無有緣剎那義。今大乘佛菩薩皆得。

    論雲解天耳通聞聲中。有作意不作意者。此據八地以還菩薩。若佛及八地以上。不作意位。緣無量世界事。

    論雲達羅弭荼明咒者。謂僧伽羅國。即師子國。有咒號達羅弭荼。即咒中之大咒明有神驗。今初舉之。天眼所見色中。復有作意不作意者。如聲解。

    論解漏盡智通中。了知漏盡得。即無漏得。得漏盡之得也。了知漏盡方便。即道諦也。

    論解六度四相忍度第四相中雲。無多怨敵。謂怨憎會。無多離隔。謂愛別離。無多憂苦。謂因怨會親離所生憂苦。舊論雲既無別離亦無憂苦者。唯于愛離生故。為二怨會親離。今分為三。

    定四相。第一相中。雲能斷煩惱語言尋伺喜樂色想。即初禪斷欲煩惱。第二離尋伺語言。三四及四無色。如其次第離喜樂等。

    論解六度相中。初施雲。能以布施攝事。攝益有情。第六通以四攝事行中。四度中俱以同事。利益有情。即六度攝四攝也。何故布施中。不言勸有情行。施自己同之。名為同事。亦名利行。今且約隨增故。說唯有此。非約實義。其實義者。何妨一一中得有利行等。

    論解俱生威力中。明八相成道。舊八相者。一住睹史多天。二下入母胎。三住母腹。四出母胎。五出家。六成道。七轉法輪。八般涅。若依舊地持。無出家涅入相。今此論依舊解。無出家一相。有余七相。依文自取。又若解。以神變為一。即無出家。此中亦具八相也。若以別說八相者。住天非典。下身生不取。一處中有即下生是。二入胎。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六成道。七轉法輪。八入涅。今此無出家相也。不取處欲已為八相中故。

    論解第一菩薩住天中。有三種事。映彼天者。一天壽量。謂彼天壽不依數量。有中夭故。今明菩薩盡天壽量。壽四千歲故。次上論言盡睹史多天壽量而住有雲。生彼諸天皆盡壽量四千歲者。不然。一文妨。二理妨。言文妨者。論言三事映彼天。第一天壽量者。彼天皆盡壽。菩薩即不映奪彼天壽量。此文相違故為文妨。言義妨者。經雲菩薩下生。彼天皆隨下生贍部。有今眾生方生彼者。菩薩下時未滿四千歲。應不隨生。若不隨生。彼佛經相違。若言相隨下生便是中夭。此乃第二理妨。故義不成。又何緣彼天而不中夭。二天色者。謂天身量及光明色。菩薩為勝也。三者名稱者。菩薩名聞遍十方界。故名稱勝。

    論解轉法輪中。明證菩提已于六年中魔求其便竟不能得常俱行念每現在前。乃至無不覺了。謂世尊常觀己身受想尋思。今無異念。常觀無常生住異等。與此念俱故。魔不得其便。如舊地持雲。觀諸眾生生住異等。今雲觀自身。觀自身故魔不得便。豈以觀他而不得便又或可。此中亦是觀諸眾生。起愍念故。運心廣故。魔不得便。

    論雲先舉右足方移左足者。斯有何意。

    論雲食所食時有粒皆碎無口不殫。言佛食時飯粒皆碎。無口不盡。殫由盡也。又攝論說。佛食時諸天得請。余處利益眾生。今此中言。碎者據有得碎義。其實化身示身。以佛事為正。

    又論雲三種神變一者神境神變等者。此即六通。言此亦攝。余三通具如對法抄又以明等神變為四句。亦如彼論抄。

    成熟品

    即五品中第四品。七法中第五第六法。即成熟有情成熟自佛法法也。何故次明者現。證真實。現有威力。威力者何。謂六通等。既現六通。欲何所作。不過二意。一成熟有情。利他意也。成熟佛法。自利之意。佛雖自他利德具。觀眾生界無盡故。須此二意故。威力品後明成熟品。

    論解成熟自性中。雲安住于此若遇大師不遇大師皆有堪任有大勢力無間能證煩惱障斷所知障斷者。謂此在決擇分中。菩薩何以得知。

    論言無間能證二障斷。故知此位。若在以前。即不能如此。又譬喻中。譬如癰座熟至究竟無間可破。故知地前位已至熟位者。在決擇分位也。若已入地解者。何故次前處。獲得能順二障斷淨增上身心。乃至正加行滿。既有能順二障斷。及有加行之言。故知在地前非地上也。又若地上。亦得正加行。即地上加行智。能順二障者。謂如初地。能順二地障斷。淨增上身心。何故不得。故知亦得在地上。取前解無妨。

    論解第三成熟差別中。諸根成熟者。謂壽量具足形色具足。乃至人性具足。如前卷解。

    論解第四成熟方便中。初發處者。謂初發心人。于彼發心人處。而成熟之。名成熟方便。

    論雲降伏者謂深防護自身離染。乃至便自防護不起毀犯者。此中意。深防自過。方能見他下中上犯戒時。起諫誨。起呵罰。起驅擯。如其次第。當知見下中二品犯戒。起諫誨訶罰時者。所被諫誨等人。及彼余時類同學法人。得利益安樂。以止彼過故是利益。以還攝受故是安樂若驅擯一種。現逐卻已還復攝。令彼及余人皆利益安樂。以止惡攝受故。若逐卻已不重攝受。但令余人見彼造過被逐。復自防護。不起犯戒。而得利益安樂。若所擯者。不得利益及與安樂。是此中意。上品中有可攝受者。義非一切上品犯皆可攝受。如造五逆等不可攝受。又者所以菩薩為前一切皆攝。

    論雲能成熟補特伽羅謂略有六種菩薩住菩薩六地能成熟有情一者勝解行菩薩住勝解行地等。乃至第六者到究竟菩薩住到究竟地者。此中勝解行。如攝論。即第一僧菩薩。以于四真諦理。起決定勝解故。以此文證決擇分善是第一僧。是勝解行位故二者淨勝意樂者。即攝論雲。增上意樂地。今謂初地初得無漏意樂故名淨。不同于前勝解行地三者行正行菩薩地。攝論雲。第二地名增上戒。第三地名增上心。第四地已下名增上慧。今謂七地以前二地以去。非初得無漏。不同初地。非得未得不退故。不同八地已去。已得無漏六度意樂。名行正行地四者墮決定菩薩地者。以攝論第四地以去。名增上慧地。八地以上名不退轉位。今此第八地菩薩。初得不退故。不同前後位故。名墮決定。決定不退也五者決定行正行者。此謂即第九地。非初不退故。非已得究竟故。前地已得不退。今行此行。無漏觀相續住行不退。名墮決定行正行地。即攝論並十地。總雲不退轉菩薩也。亦名增上慧分六者到究竟菩薩地者。謂第十地。鄰側如來故。此之六種各隨一增上初得立名。非後無前或非前無後義。不同攝論。彼約三學退不退。總分別此。余論或同。如前二種。或別。如中余種不言。略明因也。又準下配下中品中。淨勝意樂。謂第二僧。未必唯在初地。即如攝論增上意樂。通一切地上並不退轉。此論墮決定至究竟。即第三僧。余位遂如增上戒等。于中別出。

    論解聲聞三品。若時安住下品成熟爾時便有下品欲樂下品等。乃至第三即于現法得般涅者。此中下品。準猶墮惡趣。即中下忍以前。中品即于現身得果。證不隨惡趣。即增上忍以去人。若以前人無惡趣業。不墮惡趣。即于現見身得果者。亦是此中收。此中且約七生人。得為論故。雲非于現法得般涅。若約增上。四生乃至六十劫。為修習者。即于現身。亦入涅。不作此論。若異此者。第三人皆為有余人。應準知此。初人若準下品菩薩。即合見道以前皆是。今準文義皆不然故別說。其獨覺中。必取阿那含果。或已百劫修習滿訖。起三十六心趣獨覺果等。如對法抄。

    論解菩薩下品中。若時菩薩住下成熟爾時便有下品欲樂下品加行猶往惡趣者。此菩薩其實已離惡趣業。不受惡趣生。然為利益有情。時故往彼生。因即起染。受彼報趣故。初劫時有生惡趣。如金翅鳥入海食龍。食龍既訖上飛空。[宋-木+鬼]因取龍故。腳下有泥。其實無意。本在取龍。取龍之時因遂泥污。菩薩亦然。因利有情。遂被染系。故初劫時亦生惡趣若爾如所引經。若有成世間增上品正見。頌雲何通。義曰彼約不以正見為緣生惡趣。何妨地前有起惡趣業而生惡趣。

    第三十八卷菩提品第七

    言菩提品。即所學處五品中第五品。七法中第七法也。言菩提者。即三身菩提。菩提者覺也。既證真實。現大神通。成熟自他。須有果證。故成熟品後明菩提品。

    論雲百四十不共佛法。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出苦道等四一切種清淨。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三不護。以上計取。得一百三十六不共佛法。益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氣。一切種智四種故。成一百四十不共佛法也。如文自烈。

    論雲于此三位中如來多住四最勝住謂于聖住中多住空住滅盡定住于天住中多住無動第四靜慮者。以第四定不可動故。無苦樂故。無三災故。名為無動。下三不然。故如來多住。有情苦多。多諸行苦故住苦住。多住悲心。拔生苦故。如龍樹大智度論說。前三住上。加一佛住為四。佛住者。謂首楞嚴無量三昧。及佛十力四無畏不共法等。皆是佛住。或分十六。天住有八。謂色四無色四。梵住有四。即四無量。聖住有四。無願等滅定。故有十六。廣則無量。如彼論說。

    十號名隨念功德名。隨眾生念而得功德故。名隨念功德。言佛世尊體唯是一。有十名號。且如法師。判十中後一總號。前九別號。就別號中。初三通二利。中三唯自利。後三唯利他。若爾如初及第三。但明言無虛妄覺法勝義。何處明利益為言。言無虛妄。理不孤言。須有受人。故如來中亦有利他等。準知下準純利他中。亦有自利者。準解可知。若如舊遠法師。于九別號。前五自德之名。次四利他之號。應義利他。如何言自德又前五中。分為二對。初彰道圓。後顯滅極。前三時初止觀。二因圓。後一果極。今依義言。應者但有應利之義。非是他利。故亦自利。如景師說。言如來者。言無虛妄故名如來。如智度成實雲。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雲如來。涅說雲。我六波羅蜜十一空來故曰如來。今言言無虛妄者。

    解明行圓滿中。雲明謂三明行如經說止觀二品。六度萬行等。如舊論雲。三明如經說行謂止觀二品。今論翻彼。

    論雲或有多劫無有一佛出現于世或有一劫有眾多佛出現于世者。此如俱舍論。佛既三僧修已。更百劫中修相好業。為七日七夜說偈。越超余佛九劫。于九十一劫。修相好業。遂得成佛。往昔值定光如來須扇多佛。是第三十二劫。自此以後。更無佛出世。後于今劫有五佛出世。謂拘留孫佛。乃至釋迦佛。後及彌勒。名為五佛。遂經此大劫。無佛出現。故知賢劫。以多劫為一劫。即彼論說。往昔值須扇多佛。三千發願。一千一千為一會發心故。前劫中千佛已出世。是初一千人。第二賢劫千佛出世。是第二千人。後星宿劫千佛。名第三千也。又如大智度論。劫欲成時。大海中有千葉蓮花。極善清淨。表此劫中千佛出世。豈葉有多少。隨佛多少以前相傳。今住劫中第九劫也。二十住劫中前五無佛。後十無佛。第六劫佛方出世故。已有四佛。釋迦當第九劫也。今說不然。賢劫者。即二十住劫合為賢劫。非經成壞多時由名賢劫。即住劫中。今當第一。住劫已有四佛。余劫余佛出世。此西方傳釋。

    論雲于如是分者。法師雲。分雲處所。今此會處。今說不然。即前半後半白月黑月。為分也。故曰後說分。分後說月。

    論雲又于十方現有無量無數三千大千佛土無二菩薩同時修集菩提資糧俱時圓滿于一佛土並出于世一時成佛況有無量無數菩薩于一世界一時成佛者。今此意。明有修菩提資糧。一時圓滿眾多菩薩。若不于余世界一時成佛。而于一世界。眾多菩薩一時成佛者。不然。破小執言無十方佛故。後下文雲若並住睹史天。次第成佛者。不然。此中有難。如一時發願一時圓滿。眾生並在一世界。一佛眾生一時根熟。如何通。義曰。無此者。若爾彌勒釋迦眾生。尚有前後根熟而不相同。何況一時根熟。眾生同在一界。

    論雲又一如來于一三千大千佛土普能施作佛事是故第二如來出世無所利益者。此解一界無二佛意也問曰如一佛神力無邊。能盡十方。並能饒益。豈以此之神力。而十方佛不出世耶。何故乃言一三千界無二佛出。義曰不然。佛神力雖復無邊。且約相言。一三千界而施佛事故。一佛世界無有二如來。有出量故。唯三千界非余十方。

    論雲又非女身能證無上菩提者。何故法華說龍女成佛等。雲何通。義曰然彼龍女亦變成男。然後成佛。非以女身而成佛也。

    力種性品者

    舊論力性品者。舊師雲。上來五品。明所學法。下十一品。明其學行。雖後行亦是法。前是法體。下是方便造修之義故。通名為方便處矣。于中有三。初之一品。明其根本攝學方便。次有九品。造緣正學。後之一品。因學成德也今則不然。第三學持有十六品。前之五品。辨所學宗明所學異。有能學之人。未明應如何學。第六一品。正辨應如是學行。余之十品。正明能學宗。明能學行。以有所學之法故。學持初雲若所學處。說如是學能修學。故有三章。若準下第一品。即有生起。若所學處文。解五品已至此力種性品。後有生起。若如是學文。明上來六品訖。解若能修學。施品中。初無生起。能修學文。以此理準。前之五品。宗明所學處。兼有能學人。下十一品。明所學之行。兼明所學法。能學人。即學持初三句。若所學處。若如是學。是判品多少。初句明所學法。第二句雖明所學法。未彰應如何學故。次明應如是學。若能修學。是所學處。如是學中。兼以明之。義此亦分明。未如前解分為三勝。若所學處。若如是學。前六品初有生起。能修學施品中。雖無生起。明未功能亦有結文。故知十品是證學。今言力種性品者。力謂十力。種姓即十力之種姓也。前第一種性品者。通明一切性種姓。未明習成十力種姓。今欲偏明習種姓故。言力種姓品。前是性種。今是習種姓。

    論雲當知于彼十二分教方廣一分唯菩薩藏所余諸分有聲聞藏。余處文違。此中據十一分。實論通菩薩聲聞藏。故言所余諸分有聲聞藏。方廣一分。據義勝故。唯菩薩藏。說彼小乘故。言內有十一。其實小乘自說亦有十二。有方廣分。其希法一種通二藏者。如前第三十六中會。

    論解十因。廣如別鈔及前第五卷解。今雲隨說因者。謂一切法名為先故想想為先起言說者。謂如由先有色名故。後聞此名。遂起想取像。善惡由此取像故。遂起言說。因為色等言。又如雜集論第四卷雲。隨說因。謂名想見。言說即用。兼見為體。此論不言彼言見者。有何意也。由想取色像故。遂起執著。執著名見。因著故起言說問若清淨因。雲何名著。清淨因見即正見。稱彼法故。雖非執著亦名為見。彼論說者以與想用各別故。此論等不說者。謂于取像起執著。即一物相似。于想中攝見故。所以不論。又如泛有所說。但唯有想。未必起執。彼論據合作法。並起執著說。此論唯約不執者說無違。

    論解牽引因者。一切種子望後自果是牽引因者。如識種子望老死果。是牽引因。若望名色。是生起因。是此中意。故下能生等二因中有別。如下釋。

    論解怨敵相違中。雲謂毒蛇鼠狼貓狸鼷鼠者。此中互相為怨敵。乃至鼷鼠轉怖毒蛇。如是次第。互為怨也。相見之時無心情也。

    論解能生方便二因攝十因中。雲當知此中牽引種子生起種子名能生因所余諸因名方便因者。如第五卷尋伺地文。雲能生因者謂生起因。方便因謂所余因。如彼前文自解牽引因。雲由淨不淨業。燻習三界諸行。于三界中牽引愛非愛自體。即牽引因。唯約行支異熟因而論故。尋伺地方便因中攝。是增上緣。今此中雲牽引因者。一切種子。望後自果。是牽引因。即如行支善惡種子。還生自善惡行。識支遠生老死。皆自種是因緣故。故今是能生因攝。據實合二文一處。牽引生因是能生因。是亦方便因。是行支識支種子。望生老死等故。亦無相違。二文各得一義故依處中。是習氣依處。未被潤故。各以自種子生。若生起因是能生因攝。此中即初種子。望初自果。是生起因。如識種子望名色等。亦能生因。二處有違若爾牽引生起二因何別。義曰二別。一寬狹別。牽引因通增上緣因緣故。是能生因方便因二因所攝。生起因狹。唯因緣攝。二為潤未潤別故。依處中故。牽引因是習氣因依處。行識支種。未被潤也。生起因是有潤種子因依處。即已被潤也。故有差別。有潤雖通業報種子。各望自果為生起故。唯是因緣。此釋伏難。若無記生起因。應是增上緣。方便因攝。此等中。唯約染污等作法。若十五依處。五果有違。如第五卷。及雜集第四卷勘會問雲其同事因。攝生起因等。何故非因緣能生因攝。答曰約緣為論故不攝。據實得攝。如此等妨。余準此應知。

    論解無記十因訖指如攝谷論說者。謂彼世俗書。明谷等事。名攝谷論。

    論解觀待因中。樂求清淨者。謂初發心地前位。攝受清淨。謂已得無漏。初地已上。成滿清淨。謂已滿果無漏圓故。

    論解清淨十因中。牽引因雲安住種姓補特伽羅種性具足能為上首證有無余依二涅界等者。即種性。望證二涅界智。為牽引因不望涅。

    論解定別因中。唯以三乘作法者。此約粗為論。據細一一乘中。復分何果何因等。無量不數。

    論解同事因。雲若清淨品者。此簡雜染同事因。若爾何別。雜染中不言若雜染品法。同事因言。此乃影顯。今此已明前不須解。不皆身繁文。又此言若清淨。即知前雜染同事因。故須簡也。

    論解已作不失未作不得中。雲謂諸有情自所作業雖復作已經多百劫與果功能終無失壞者。此通明有分燻習等義亦無不作或復異作而有異熟或異果熟者。此結有取謂亦無不作。而有異熟義。或復異作惡等。異善等果熟義。

    論雲鄔波尼殺曇分者。此數之極也。不可翻名。又雲如大乘經。有六百大數。有華嚴經有百二十大數。有俱舍論有六十數。此別立也。

    論雲又听法時不自輕蔑由此一相其心遠離怯弱雜染者。謂起練磨心。勿自輕蔑也。

    論第三解應說正法中。雲謂諸菩薩正所應求即是所說者。即菩提涅。所應求處。為此菩提涅。而為他說。

    論雲又為一切說一切法無間而說。言為他說須義次第無有間斷又于正法不生慳吝不作師奉者。謂不慳正法。不作而執。執即拳也。亦謂不執作師長意而慳正法。

    論解依二種相。應為他說。復雲如是菩薩說正法相略有二十者。此語前二種相中。初隨順說十五句。應淨淨說中五句。更無異義。應配次知四者相續者。謂前不慳正法。謂不慳故。相續為說十者不擯。謂前慶慰。言有罪者。不擯罰之。但應慶慰。

    論第四解法隨法行中。雲當知此行略有五種者。下文自有。即三業為三。正思為一。正修為一。下若佛世尊。先明三業雲何菩薩于法正思修。二種為五也。

    論解正思中。雲菩薩由是八種相故能正修行等者。雲何名八種相。謂初問雲何菩薩于法正思法下。乃至次此文上有二。初正解八種。第二處成八相。謂從問下。至先當遠離不思議處思惟彼法。是第一相。謂下至而無慢緩。是第二。次下至以理觀察而隨悟入。第三。次下于其少分實深信解四。次下至但依其義不依其文五。如實了知黑說大說六。正能悟入最初思惟七。既得悟入數數作意令得堅固八。八種相也是諸菩薩由能遠離下。有八由字。復成前八義。數之可知。

    論雲何毗缽舍那謂諸菩薩。乃至是名毗缽舍那。明十種智。顯揚第一。及下九十四。廣解可知。此等四種。初之二種。得增上偏修為論。其實一人俱具定慧。後之二種。第三是方便道。第四正是方便之果。

    論雲當知此中是諸菩薩如如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此等初翻。結上第三修習定慧定慧清淨。是結上第四樂修習也。以下但別論依定所得。

    論第五解教授。言當知教授略有八種。八種者何。謂了心。了根。了意樂。了隨眠。了隨所應說五停心等。了常邊見。了斷邊見。了除增上慢。故為八種也。三處攝此八。初處攝前五。第二處攝六七。第三處攝第八。故八力次第配之問曰何故唯言八力。不言處非處自業智力耶。義曰前明作得不作不得中。已解處非處力訖。由業所生非自在等。非他所引。明自業智力訖故。今但明八種力。不明初二力也。又觀前人故。而為說法教授。雲何觀彼處非處。為說法耶。若爾令彼疑。惡因滅善果。大自在天生等執。何不觀除。以此義準前明者勝。

    第三十九卷初持瑜伽處施品第九

    施品者即六度中施波羅蜜也。菩提分法持。有十六品。第一若所學處。明五品。七法攝前五品。第二若如是學。明學之法用。即第六一品。自下十品。宗明能修學。兼有所學。若如舊論菩提分法持。初亦開為三。遠師但判為二。如上品首數辨就以下十品中。大分為三。初之七品。是其自分。不明勝進。但自分之行。次有二品。明其勝進。末後一品。因成果滿。就自分中。品分為二。義判有三。品分為二者。初有六品。明自利行。四攝一品。明利他行義判為三者。二判如上。即四攝品中說種種施。至同利下。法行。辨德。彰修。成道。自利六品。即明六度。施品建初。故言品施問曰何故前明所學處。如是學法品首生起。此第三明能修學。文前不生起。有何意邪。義曰義準可知。何須分別。下功德品。方有結文。自之文略已。如前力種性品初解。

    論雲自性一切難等。頌此明九種施自性施者。第一總明施之體性一切施者。別明施行。施行之相也。施行非一故言一切。就此施行開余七門。下自屬當言難行施者。難舍能舍名曰難行。施行殊勝名難行施一切門施者。一切施行攝入此門。攝行寬廣。名一切門施。又一切門中修施。名一切門施善士施者。施行純善。所作純善。名善士施一切種施者。施行具足。一切緣中。成此施行。名一切種也。故與前二一切之言。各差別也遂求施者。稱來者情。隨樂皆與。名遂求施此世他世樂施者。利益此他二世得樂。名為此施清淨施者。施行無過。所作無罪。名清淨施。

    論雲雲何自性施謂諸菩薩。乃至是名菩薩自性施。初明施體性。謂施時無貪俱行思。及此所發身語二業。明體性。如雜集第十二安住律儀言。依佛戒阿笈摩見。謂住因果。此阿笈摩有二義。一是傳義。即佛教相傳。先名阿含。阿含經也。二辨因果義。因轉至果故。今取因義。定有果。見住定有果。隨所來求者。而行惠施。

    論解二相以外施物施諸眾生中第二相。雲二求自在者一切斷心普皆施與者。謂于資財中。求受用者。資彼所求。隨其受用。是第一。不欲求財而受用之。但欲于財而得自在。菩薩斷自物心想。舍財與彼。任彼自在。是第二。

    論解應施不應施中。雲若諸菩薩于所行施意樂清淨乃至不應棄舍正現在前利眾生事而施身分者。此中謂菩薩先來。意樂清淨。不吝己身。于現前中。有利眾生事。設有來求菩薩支節。不應施與。以現前利益多故。舍時利益少故。隨多利益事行。若心退轉。自生念言。此應可與不與。心生慳吝惜己身故。為破吝故。須舍身分。先心已清淨。不吝己身。現前復利益事多。不應施身分。是此中意。

    論雲若有來求罩羅者。罩羅取魚之物。是網鹿之具。者取兔雉等用也。

    論解不合父母師長中。雲任所屠害棰縛貨賣者。隨順父母以知恩故。任彼屠害尚自不敢竊懷施心何況顯然施來求者者。此總結上。不得施父母等有心。尚自不懷。何況顯然。而用布施。

    論雲又諸菩薩若作國王灌頂自在。乃至而告彼曰如我恩化汝亦宜然者。謂不合以諸百姓等妻子眷屬。奪取布施。唯持村邑州土。或全或分。而布施時。其百姓妻子等。在中總得布施。雖得布施。仍告彼雲。如我恩化。敬崇佛法。汝亦應然。

    論雲又不告曰不令覺知如棄舍法施糜飯等。乃至不合儀施菩薩不為者。謂如有人先不食蔥。不自他心知。如布施之法。而與之蔥。菩薩不為乃至廣說。非直此蔥不施于彼。亦不以此置金銀器。不合儀式諸事業等。而施于彼。是此中意也。又如撩擲法。而施糜飯。不敬于彼。菩薩不為。不正威儀而施于彼。菩薩不為。

    論雲又諸菩薩應時而施不以非時者。謂饑食施食不施衣等。熱時施冷不施火等自他清淨非不清淨者。謂不見授者受者合儀而施不以非儀。謂不施彼刀毒酒等。無亂心施。其義可知。

    論雲又諸菩薩于一切施謂財施法施無畏施惠施者。準解兩施訖。下結文。法師雲。若異門。體相。釋名。此是法義無礙解。能詮。所詮。多異門分別等故。若因果差別。是辨說無礙解。辨說因果故。又若準下結文。但雲由財施故由法施故。此結上二門。由無礙解故。不言是何無礙。何故不言四無礙法攝。今釋之雲。謂于前財施。法施。無畏施中。所有異門。是法無礙。謂諸教法多以異門。分別法相。若體相即義無礙。所詮之義多約實體。體言相。若釋名。謂訓詞無礙。釋諸名字故。若因果差別。是辨說無礙。已能辨說諸因果事故。即四無礙。皆在此中。以于財等施上。有此無礙。如實了知而行惠施。是名巧慧。又四無礙解中一一。皆有異門體相。乃至因果等。未必別配之。此大義。

    論下結文中。雲總略義者由有財無財財施所施故者。即結卷初乃至如是生生必定獲得無盡財寶由法施故者。次結又諸菩薩終不口授求過外道所有正法。乃至我定當于此經等法不自在故不施于我當知是名菩薩巧慧而行惠施。由無礙解施故者。次結又諸菩薩于一切施謂法施財施法施無畏施。若異門等。乃至結文。菩薩巧慧而行惠施。由勝意樂施故結上四無量門。由施障對治智故者。即結四障四對治智。由增上意樂勝解施故者。即結次前空運心施。無有財寶。唯勝解其心故。

    難行施中。雲或長時串習者。如一經卷等。是菩薩長時串習。此利益多。不可施如前說。如財等是串習所得。又正串習具能施是經。或有上品恩者。謂有上品恩人未與。今將施之。

    論雲雲何菩薩此世他世樂施當知此施略有九種。何者言九種。且如舊遠師釋雲。財法無畏等各有三。財中三者。上妙為一。清淨為二。如法為三。上妙即末尼等上妙物也。清淨謂非劫盜得。如法者謂如法財。非刀酒等。其無畏法施等各三者。可知又有人雲。初其財施法施無畏施者。此辨三種體。于此三上。分出六用。財施有二用。謂慳吝垢。積藏垢。無畏施有三明三畏。法施合為一問曰此中何故余處。法施為初。方明無畏。今此無畏施居先。法施為後。義曰下論雲。謂財施無畏。能令眾生此世安樂。此二俱現樂故。所以鄰次財施。先明無畏施。法施居後。為利後世所以後明。

    第四十卷初持瑜伽處戒品第十之一

    戒品者前明施品以除外慳。今次持戒以防內垢。廣辨戒行故雲戒品。即防非之異名。清涼之殊稱。不可雙舉。目之戒品。

    論解饒益有情戒。雲略有十一種相。謂諸菩薩于諸有情能引義利等。有十一又字。即為十一相。若依舊地持。即于此初中分為二。

    謂于諸有情能引義利彼彼事業與作助伴。是一于諸有情隨所生起。乃至亦作助伴。為第二。彼有別言第一第二等二字。今此論以同法是助伴故。故為一順。此文為正。此論第四第五二門。彼合為第五故。有此開合不同。

    論解住別解脫律儀戒中第五。雲由此因緣則能拘撿習拘撿故漸能如昔等。此文意可知。言拘撿者。即拘撿其心。令不起惡散亂。如人作拘撿時。不生縱逸等。

    論第七解常察己過不伺他非中。雲諸有情所無損害心無恚心菩薩于彼由懷上品法大悲故等者。舊論雲由懷上品法心悲心遠師雲。法心者是慧。以慧知彼是法數故。無人可。悲心者悲心救彼。恐當受苦今又解雲。法大悲者。由懷上品法。可起大悲。意取悲救眾生。不論法也又論解菩薩五支中第四先時所作不放逸行。雲若于後時當所違犯發起猛利自誓欲樂等。乃至結文。雲先時所作不放逸行者。此中意。謂如有一。前身于未來所有犯處。自誓不犯。于所應行法。誓行之。以過去發願。後身所有善法。皆行之。惡皆息之。是此中意。

    論雲菩薩成熟如是十支名住律儀戒善護律戒等者。此下有十又字。即名十支。結前十支廣明義言不顧戀過去諸欲者。謂結前出家已舍輪王位。所舍王位。是過去故。故此不顧過去欲第四又樂遠離不生喜足。結前文。前文有二。以此二句尋義配之。準第十配之。第五亦爾第七又性柔和。當結前又諸菩薩住儀戒當察己過不伺他非。乃至饒益有情心等者。以起悲心憐愍犯戒諸有情故。不說他非。不論己是。性柔和故。故如此也第九又不放逸。結前五種不放逸行第十又能具足軌則淨命。結前覆藏自善發露己惡等。此中有二。一具足軌則。二具足淨命。具足軌則者。結前發露己惡覆藏自善等。乃至威儀寂靜。具足淨命者。結前離矯詐等一切能起邪命之法。矯詐得財。是不淨命財。今離此矯詐。名具足淨命。

    論解安住攝善法戒中。菩薩由此十種相故名住攝善法戒以下。文次配上文。上之五度依文次配。于智度中別開為五處。五處者謂知善果勝利第一。謂即證得菩提時。所有相好一切功德等了知善因。是第二。謂六度行等了知善因果倒與不倒。第三。謂即作常樂我淨解。是倒因果。若作苦無常等。是不倒因果了知善法障。第四。謂了知六度之障。謂慳等六弊了知善果勝利。尋求善因。于因果中。知倒不倒。不計為淨等。了知善障等。而能速疾離之。並第五。若依遠師雲。此之第三。知善因果倒與不倒為二。是七倒二。知是非倒。四又字中分五處是諸菩薩能于善果下。覆解前五處。今義不然是諸菩薩下末文。雲了知攝善法障為攝善故速能遠離。釋前何文。若釋前第五了知攝善法障者。前但言知障。不言遠離。今言遠離。法前第五。豈不相違。今分是諸菩薩下。為第五。以遠離障與知障別也問曰若取遠離障。為第五。與前知善因何異。義曰別知善因。知六度等。是因未能除障。今第五除障故有別也。汝若以知障除障。不得為二者。知倒非倒。應不得為二。汝既不成。我義須立。知倒與善障何異。義曰別倒。謂四倒障謂六弊。故有別也問曰何故前問三聚戒文亦問曰。住律儀戒。欲隨律儀戒等。前結諸律儀戒。即雙牒二法。謂住律儀戒。善護律儀戒。今解攝善法戒。及下饒益有情戒。不結第二門但結住攝善法戒等。有何意也。義曰準若結文。以前例後律儀戒中。雙結訖例後二應知故不說。更有余釋。其解別解脫律儀中。初生起文中。但有住別解脫律儀戒言。無善護別解脫戒言。下結文即雙結。兼有善護之言。其第三解饒益有情戒中。初生起但有住之一言。無第二善修攝善法戒之言。其結文中。即二種俱結。其第二攝善法戒。生起唯有住言。其結文中。雲名住攝善法戒速能攝善一切種相。速能攝善一切種相之言者。意即結善修攝善法戒之言也。以理準別解脫戒。即生起及結。具足有二。其攝善饒生。互有準例。攝善具二結無生起。生起但一。饒生即有二生起。有二結。準中問同。故文不足又釋前門但只二門。謂住律儀。而能善護。此但一義。非有二門也。下饒生攝善。準亦一門。故下解中。生起及結。亦只一種。無勞煩解。

    論廣饒有情戒中。雲又諸菩薩由十一種相等。乃至于一一相中成熟一切種。十一種行。何者十一相。若勘前略解。饒生十一相釋下文。十一相者。謂諸菩薩于諸有情彼彼事業皆為助伴下。為一又諸菩薩為諸有情如理宣說謂于樂行惡行等下。是第二又諸菩薩于其有思諸有情所深知思慧下。是第三又諸菩薩于遭怖畏諸有情類能為救護下。是第四又諸菩薩于處衰惱諸有情類能善開解下。明第五又諸菩薩備資生具隨有來求即皆施與下。是第六又諸菩薩性好攝受諸有情類如法御眾下。明第七又諸菩薩于有情心性好隨轉隨心轉時下。明第八又諸菩薩性好贊揚真實功德令他歡喜下。明第九又諸菩薩性好悲愍以調伏法調伏有情下。是第十又諸菩薩為欲饒益諸有情故現神通力下。明第十一此十一相準上略解十一相配之。又依下四十三卷靜慮中。與此同雖助伴為二。仍合是第一。若分為二。即十二相也。故知合助伴為一。若依舊地持。自有一二乃至十一數。前略中亦爾。前解略中。已會二論不同所以。今此中依舊地持。十一者。謂諸菩薩于諸有情彼彼事業皆為助伴是下。是一于諸救苦亦為助伴下。第二。即于前言第一中。分出第二。即合前第四第五。共為第五一相。地持前略解中。已有如此開合不同。其廣解與略文同。今若準下第四十一卷。即事業助伴救苦為二門。又前言第三之中。解報恩中。雲如于事業如是于苦如理說等。即分事業救苦為二。此何意也。義曰今準前略十一相義。即事業救苦合為一。以助伴義等故。若所為助伴。一是事業。一是救苦。二義別故。所以後四十一。及報恩中開為二。何以得知。即報恩中解雲。于如理說于方便說如理說。前言十一相。第二相方便說。是何。第三是報恩方便說。合當第三報恩中。何處有方便說義。今解第二如理說中。有雲。或復方便善巧宣說。如于樂行等。即是方便說。此若十相明義。即如理方便。亦說合第二。若說雖同如理方便。二義別故。故此中分為二問曰若爾何以故。此報恩中解。不牒報恩來有何義也。義曰此解報恩。報恩具前後十相故。更不別標報恩相也。若方便說。救苦。各為一。前略中。應十二相。以助伴中分為二故。有義此助伴為二。若爾何故略有十一又字。義曰其第四第五又字。合為第五。其第一又字中。分助伴為二。即此廣文中。須準勘知。義曰此以古說。其實論梵本。無一二三四等標名。翻譯家自置。前第一義為正。若依遠師。前二是同事。次一愛語。次四布施。後四利行。今則不然。初一同事。次一愛語。次五布施。次四利行。以二文違如前引。又同事中。有樂苦同事。初樂後苦。依文尋之。

    論解第二相中。雲又諸菩薩為諸有情如理宣說謂于樂行惡行有情為欲令斷諸惡行故以相應文句助伴隨順清亮有用相稱應順常委分資糧法而為宣說等。相應者。即與理相應。文謂文字。句謂依文生句。助伴者。謂即文句中義也。隨順者。順無漏道也。清亮者。和雅也。有用者。能斷惡也。相稱者。即順病說法也。應順常委者。順常委修也。分資糧法者。即菩提分。不余分資糧法也。此意即稱理之文句義。和雅之聲。順無漏道。是順菩提之分法。為樂行惡行眾生說之。是此中意也。

    第四十一卷初持瑜伽處戒品第十之二

    論雲是染非染中上品者。以犯罪時有品階降故。雲中上也。

    論解第五他持諸寶來施。不受中不犯。雲或復知彼于施迷亂或知施主隨舍隨受由是因緣定當貧匱者。迷亂者。謂彼不欲施。但由迷亂錯行施等。隨舍隨受者。謂施主多樂施得財。即施者福即受。施主定當貧匱。由是因緣不受無犯。以下說雲此文錯。前鈔前明四重戒。就下明輕戒中。有四十三。地持有四十三。其增者。謂若依四十三判。前三十二。明攝善法戒。後之十一。明攝有情戒。就攝善法戒中。初七施戒。次六尸羅。次四忍。次三精進。次三定。後八慧。今若依四十四戒。

    論解菩薩不應。于菩薩藏未精研究于菩薩藏一切棄舍于聲聞藏一向修學。是犯。何故不雲若于菩薩藏。已精研究。方學聲聞藏。非是違犯也。答曰以菩薩但有日分三時學。未有于菩薩藏。已精研究。舍大學小乘故。于次下戒。一時總開無犯。日分三時。二分修佛語。一分學外論。則小乘與外論。下開中義等也。

    論解菩薩應。于異道論研求善巧非如辛藥而習近之者。此外論狀同辛藥。應厭背之不可近也。是此中意。

    論雲若諸菩薩若聞甚深最甚深處心不信解爾時應強信受等。乃至然不誹謗者。此中言。菩薩名信佛語。應自強信。自知無慧眼。于如來所說。不應生謗。但知自無知。不應誹謗。推佛能知等。是此中意也。

    論解饒益有情十一種戒中。若準前卷十一相。無問廣略。已如前辨。今此中。但是彼十一相。初者謂于事業同助伴。第二于苦為助伴。此中不說第六虎狼師子等畏。若依前卷。無問廣略。助伴合為第一。第五明救師子等畏。有二解。一取如舊地持。標十一相。一二等名。二解如此論略中解十一相。為十一也。會此不同者。以與樂救苦事別。所以此間開二。前卷以同為助伴故說合。此中以開助伴為二故。不說師子等畏。又即與生失財相似不論。彼卷約合助伴故。所以別論師子等畏。又下四十三。與前略十一相同。雖開助伴為二義。亦是第一。若為二者。即十二相。非十一相問曰何故前三十二略戒中。不論十一相。此中以十一相屬之也。義曰前三十二略戒中。以六波羅蜜別攝之。故不以十一相屬。今此十一相。一一相具六度故。不同前三十二略戒。三十二略戒義狹。此中義寬。

    論雲無無余犯者。無余者。謂波羅夷。無有余故。以罪是極故。此聲聞戒。若菩薩戒。無此無余犯罪也。

    第四十二卷初持瑜伽處戒品第十之三

    論解遂求戒中。此戒有八種者。謂斷命一。不與取二。欲邪行三。即身三行虛妄。四離間。五粗惡。六綺語。七即口四過也。以上合七並以手塊等加害。為第八問曰此中何故不論意三業也。義曰若取意三。參身口七即為十。若言十者。不成增數門。是以不取。前一切種門。有六種七種後二世樂有九門。今此遂求。乘上來合增為八故。不取後意三以成十種也。又前七所發身口。不離後三能發。能發身口。必由後三故不論也若爾豈無別起後三種。義曰雖有隱不說。攝在能發前七中。故不說也。

    論二世樂中有九種者。即遮止。開許。攝受。調伏。為四。不取身口二業也。及五度。不論戒度。此九即戒度故也。

    論清淨戒中十種相。如地持。此中第二。彼開為二。太沉為一。太舉為一。攝此第六軌則。第七淨命為一。其實軌則淨命。義別。不可為一。太沉太舉義等。不可為二。彼之謬也。此第二中太舉戒。言非處者。謂持戒太過。遂持非處。可持之處名處。過此可持不可持處。為非處。若太舉過。此至非處。可生悔愧也。第四中。五支不放逸者。謂前卷。說五不放逸。謂三世及先于後時。乃至俱行不放逸。如前說。

    論雲唯有爾所菩薩淨戒者。謂前九乃至清淨戒唯有爾所淨戒勝利者。謂清淨後。解此尸羅藏。得大菩提。獲五勝利等唯有爾所淨戒所作者。謂次前明三所作事。謂安熟法利生等。

    忍品

    此中廣明次第等。可知。

    論自性忍中。遍于一切皆能堪忍普于一切皆能堪忍者。謂豎通三界。名遍忍。橫闊四生。是普忍。又總通有情。是遍忍。忍通怨親。是普忍。如是無量分別由無染心純悲愍故者。依地持。無染心即無貪。以忍依無貪及悲心堪忍。今無染心。染心即貪亦得。又即亦得。

    論解五相中。第三無常相。雲諸有有情若生若長者。此二得別。義曰生謂化生。頓增大故。長謂余三生。漸增長故。

    論解怨害忍八苦中。第一依止處苦者。依謂四依。即下糞草衣。常乞食。冢間樹下座。病緣。舊醫藥等是也。

    論解世法苦。略有九種相者。此中前四。世八法之四法也。即違緣合故苦。後五。愛法離故生苦。世八法者。初二是身。法財榮潤己為利。遣打縛等名衰。次四口法。當善論之曰稱。得惡而論曰譏。遇善贊之曰譽。遇惡而說曰毀。後二意法。即苦樂可知。此中唯論衰等四。不論利等四者。利等四可欣。非是苦相故。不說壞法壞者。且謂諸欲法性。是壞法。而至壞時名壞法壞。盡法盡者。謂諸欲法體。至盡無時為盡。前壞法由有質。今盡法盡無質。老法老等準知問雲若爾。盡法盡與死法死。壞法壞與病法病。何別。義曰一是外法。一是內法。所以別也。

    論雲利他處苦謂諸菩薩修十一種利有情事業如前應知者。謂助伴等十一種事。

    論解一切種忍中。六種七種總十三種者。何六種。不愛異熟怖故生忍。愍諸有情親善行忍。于無上果起猛利心圓滿忍度而能行忍。出家受法忍。先已串習今安住忍。知法返情忍。故名六種如論出家忍中。由法受故者。謂為欲受法故忍正行雲何七種。一者不饒益忍。二從一切忍。即安受苦忍也。三一切處忍。四一切時忍。五身忍。六語忍。七意忍。故為七種也。

    論此世他世樂忍中。有九種者。于善能忍是第一。次寒熱二。饑渴三。蚊虻四。風日五。蛇蠍六。身劬勞七。心劬勞八。生老等九自身現法樂下。總解上忍功能。

    論解清淨忍有十種。如地持一二等乃至有十數。謂不返報忍。意不憤忍。無現前相續怨嫌忍。一饒益非一度饒益舍生而不益忍。自往謝怨忍。他謝便受忍。不堪之事成上慚愧忍。恭敬大師忍。哀愍眾生忍。斷得一切忍。如論準配之。

    精進品

    此中廣明。

    論解攝善法精進中。雲一切分別種種分別者。如對法種種分別。是十散動一切分別。即散動。次前解之。

    論解一切種精進中。有六種無動精進中。亦不轉成余性分者。謂菩薩唯觸苦觸不退。亦不退入余二乘性分故。所以說言有勢有勤等六。屬前六種者。謂有堅有猛。參余四。有六種也七種中第三中。雲如滅頭然者。然謂生然。言急當如救頭。雲背也。

    論解清淨精進中。有十種。第二串習精進中。雲若諸菩薩非唯成熟始業初業者。始業初業。即初發心。前明五停心觀等是。

    第四十三卷初持瑜伽處靜慮品第十三

    論解自性靜慮中。雲或奢摩他品或毗缽舍那品者。此雲何故言毗缽舍那耶。景師雲。沈舉也意取奢摩他。又義雲。此中不然。今此中皆有品言。若在定品時。同時中。非無有慧余心心法等。若在觀品時。非無定余心心等。但以隨增說。為定品觀品。據實當時恆定慧等。其句既爾。俱句俱非亦然。

    論解十一相中。雲彼彼事業與作助伴等。乃至為物現通恐怖引攝者。此中同前解戒中略十一相。以事業助伴能為救苦。合為第一。故下第十與第十一別故。十是調伏。第十一現通。故與略戒十一相同。已如前四十一二卷會之。

    論解難行靜慮中。有三難行。第一難行者。謂菩薩已得引發神通極善成就靜慮。應生上界。為利有情故。還生欲界。是為難行。此中意也。

    論善士靜慮有五。一者無愛味靜慮者。謂有漏淨。及無漏靜慮也。或後得智。唯取無漏者。據勝而說。

    論解一切種靜慮六種中。雲二者無記靜慮者。謂菩薩若嬉戲故現通。此唯無記。若攝他故現通。此唯是善。如雜集文。毗缽舍那品。如卷初解七種靜慮中。不言饒益靜慮者。此為七門明義故不取。若取成八種。又唯自利門故不取。前六種中通二利故取。此等中應以三種靜慮。謂現法樂住等而攝之。

    論清淨靜慮有十種中第七。雲舍靜慮已復還證入自在淨靜慮者。問曰此與第六何別。義曰第六順入住出自在。第七逆入住出自在。故有別也。故論雲舍靜慮已還復證入。

    慧品

    前明定品。心專一境。專一境故。慧得照明。故次辨慧此中廣明故曰慧品。

    論解自性中。謂能悟入一切所知。即無分別智也及已悟入一切所知簡擇諸法者。是後得智。

    論解一切慧世間出世間慧。有三種中第一慧。雲或于真諦將欲覺悟者。此正智之加行智也。如求受塵亦無言說分別。若以漏無漏相對。漏者名分別。此有此義。若以無漏名分別。此無此義。若無漏加行智。亦是此智或于真諦正覺悟時者。此謂無分別智或悟已後所有妙智者。是後得智最勝寂靜明了現前無有分別下。明前三慧行相入大總相者。謂真如是總相。又二無我是總相也問曰何故此言有漏加行智耶。義曰前明世間出世間。有三種故。此中通有漏加行智。第二慧若真行相。唯無漏後得智。若通而言。有漏種類後智亦有。若據性而言。如三解脫門義。說無分別亦有。今取通有漏無漏者好。如前加行智難釋言八處者。謂五明處為五。三性法為三。此慧品上下。皆以加行等三智。配攝之。

    論解一切門慧有四者。一聞所成。即取同時心心法等。以有所成言故。二思所成。三應作而作應不作而思慧。四三摩潿嗷邸br />
    論解善士慧中有五。第四于諸法法住法安立無顛倒中善決定慧者。謂諸法因果智也。法謂果法。果法住在因法中故。言法住也。余處緣理慧。名如前如所有緣。文意未必三俱生慧者。謂先所串習。今與神通俱。謂宿命智等。如前神通中已辨具教慧。謂地前菩薩。未雲得故。若言近地上者。何故言已入大地菩薩所听聞。雲第五是入地。如文。

    論解一切種智中。六種如文何故不言余智。此以六門作法故。若取余智。則數增之故不說也。又因果門。因中四智攝智周故。果智二智攝智周故。又因位約諦故。唯四行智。果位通論。故據二智攝說智盡七種智前不明取之相智即盡智十力前行智。即無生。若爾何故前四諦智此不取。有人雲。相智謂緣三十二相智。十力前行智。即欲起十力時方便之智。今釋言。若據實而論。法類二智。即四諦智。今以十智各相別論之。即非前四諦智。余智可知相智者。謂緣諸法相智。或緣一切法體相之智。名相智十力前行智者。即十力智起時前方便智。

    論解二世樂中有九者。五明處為五。內明明一種。菩薩所行所證所為之慧。是善安住。余四不然。非所安住。以後愚痴一。放逸二。怯弱三。修正行四。合前五為九。如其次第中示現故。令愚生信敬尊。令放逸勤修。自怯弱不能修者。贊勵令發彼丈夫。我是丈夫等。慶慰勤修者。

    論解清淨慧有十。如盡所有。皆取真實義者。皆法之者。余處對法文。緣理是如緣事是盡。今此文唯約一如上立。若自性緣一味真如。是如所有性。若十六行緣差別真如。是盡所有性。因為一果為一。流轉二也。生死流轉慧。執常等倒為一。執無常等不倒為一。為執受二也。方便二準知。究竟中二者。與倒何別。義曰彼唯約四倒。此約一切諸惑。

    論如前戒中。審慧開為五。亦有此妨釋。類六度勝德中。是大白法溟者。一切白法中最為大故。名大白法海。一切白法皆攝入中。不離此六故大寶泉池。涌生功德無窮盡故。

    攝事品

    自利之行。攝前六度自利。無漏須有利人故。次明攝品。攝謂攝授。攝授有情。此中廣明。名為攝品。以布施中前已明施訖。此中唯明三攝事問若爾三攝事以慧為體。何故更明。義曰不然。一布施前已廣明。三攝事雖慧攝。前未廣明。故今辨之語自性中。可意語。不離間。諦語。謂不妄語。法語。不粗惡。引攝義語。不綺語。又未必配之。俱一一皆有此四。

    論解難行語有三。第一即以能殺一切人者。是怨家惡友。能攝益之。余可知。

    論解一切門中。語有四。第一令入佛法。先說五停心觀。最先所應作法也。第二已入法者。余可知。

    論善士語中有五。第一即毗奈耶因事制戒也。第三四依。謂乞食。糞掃衣。樹下坐。一切修善等。余可知。

    論解一切種語六種七種。六種中後四。以四辨次第配之。

    論解遂求中有八。謂不取四淨。取後見等八也。

    論解二世樂中有九者。第四說淨戒難者。謂外道執自戒為淨戒。第五見亦然。八軌則。如聲聞地清淨行語。有二十者。謂前力種性品有二。一種十五相。一五種相。合為二十。彼如此雲。

    論一切利行復由三門。第一于現法利勸導利行中。謂以法業德招集守護等者。法謂如法。不以邪命而得財。業謂商主等業。而得財。德謂道德。有德故得財。他供養者是。

    論解一切種中。或六種七種總十三種。言七種者。依二乘出離第一。遠師雲。是聞慧也。以財等長養攝入聞慧。遠離是思慧也。第三止。第四觀。第五舍。余二大小二根別。今準不然。依二乘出離第一。即依二乘之教。方便令出離。此約隨一乘一分善巧。二者遠離。謂或遠離一分惑等。又總望遠離自乘惑等。三或于心一境性得定。四清淨諸障得慧。前遠離者。總言離惑。不言得慧財等。五修習作意。正安處之。謂修道中作意。或一切作意。而安處之。第六第七。現安處已得自乘果。

    論遂求中。何以唯此八者。謂障三學等故。無慚愧二。障戒。賦了 叨U隙 蚧邸5艟俁褡鞫U匣芻蚨 <點ЕW 先⑴9什凰滌唷;蚩傘J前瞬4酥形純薄br />
    論解二世樂中有九種。飲酒為身過。身過有四也。口過有四。意過為一羅。若米酒也迷[肄-聿+余]邪。果酒也未陀。蒲桃酒也。

    論清淨有十種。外有五種中。第一雲先惡行者。謂以惡為先。而多行惡。或先造惡。而便造善者。或先時以來造惡者第二不轉利行者。謂不轉佛法令入邪中。非不縛邪而于近道。若爾應與此文意相違第五又諸菩薩于諸有情若于自義諸善法品等者。此中意。若有有情。雖自乘法三品善果法。可勸導者。而勸導之。若入自乘已後之法。而勸導之。

    論總結中。第三雲由三因緣得善清淨。到究竟地為一。即第十地或系屬一生為二。即住天者最後有為三。即已害生身。

    論總結前等得果中。唯明後八。不論自性得果者。以自性門。不離後八門故不說問曰若爾如上來。俱雲第二一切。後方余七。是此差別。若不離故不說。應不說第二門所感果。義曰不然。初自性。第二差別感果。自性不說。此感果中約相似者。非克體感共一。自為諸果因門故。

    論解難行感果中。雲感希奇者。希奇法。謂聖教希奇法。或神通希奇法。

    清淨感果中。雲四淨者。謂所依淨。神足為依。取住舍自在。即延促命等。境界淨。即化變起三種自在。心清淨。即一剎那入無量定等。智清淨。即一字中。說一切法。如對法第十四解或所依等。如二十二功德中辨。此亦能感順生死流轉果者。謂若無漏行。望有漏果。為增上緣資感。若有漏行。望有漏果。是正感。

    第四十四卷初持瑜伽處供養親近無量品第十六

    上來自分。雖自他利。未明供養三寶。下次辨之。即造修之行。供養三寶。親近善友。修習無量。此中廣明。因以標名。略去修無量。

    論雲設利羅供養。舊言身供養非也。迦耶是身。設利羅是體。即佛體法身是。下中雖言供養色身。意供養真佛法身故言體也。故言制多等法性慧。法性慧者。即真如也。制多供養。即佛塔靈廟也。堵波。言高勝。制多。言塔。

    論解廣大供養中。七種名上是。若多供養。即奉于無盡財。是若妙供養第三又即如上所陳財敬供養。是總。總言如上物。若多供養第一。妙供養第二。乃至淳淨心猛利勝解為七。遠師雲。若諸菩薩于如來所為一。制多所為二。乃至財供養多妙等三。現前四。不現前五。自作六。他作七。若淳淨心下。釋上發心。義意有妨。又文意有違。何以七者。此中明廣大。意在供養心及物。自求菩提。而取如來制多者。不然。所供養境故。皆諸師同此。今大師依第二釋。以多則為第一。財妙為第二。乃至淳淨心第七。

    論不雌黃涂之言其也。不甦灌洗。言其膩也。局崛羅香。言惡臭氣香。遏迦華。言臭華也。此方無故不翻。

    論無染供養有六者。為有五供養字為五。于第三供養字中分二。一不輕棄擲。謂不擲物供養為一。不散漫不雜染為一。故有六種。遠師此中全別。

    論雲修無常想苦想無我想者。此為三法假也。不言空者。即無我同故不說。

    又論言于其涅修勝利想者。謂此為誦。言常誦也。伽他為頌。鄔柁南為撮施。此言于涅修勝利想。即常誦也。

    論雲如優曇缽花時乃出現。謂西方有樹。常不出花。但于枝岐間生。若輪王出世方始生花。先雲優曇缽花也。

    論雲四于善友若正依止于如法義若合若離隨自在轉等者。謂所依止師說法。若與舊同名合。若別名離。或依經論等合等。若別出兼見。不依經等名離。曲如法之見也。隨師自在而不傾動。又自性名合。差別名離。又合者即令此義相符。如因明中合等。若離者令此義別。如因明中離等。

    論解四無量。慈無礙善根為性。悲無善根為性。喜亦無貪善根為性。舍如舍數。若依小乘。為除上相違惑故。假明觀為。今大乘以所緣三境故。實起無量救之。三境者何廣如下辨。更有余釋。如對法抄疏。三種無量。以何為體。前二以後得智為體。無緣無量。以正智為體其境界者。有情緣無量。但總緣有情有苦。而救拔與樂。不觀以實有情故。下文與外道共法緣無量。謂觀有情空唯法。想無實我等。而救拔之外道計我故此不共。此二皆後得智。大悲之所為也無緣無量。以無分別智緣真如。修慈是無緣無量問曰何故于真如修慈也。義曰真如是慈根本者。有無緣可後得智起悲救眾生等。不然不能。從根本說以真如為境。有義與後得智緣真如為相。議曰不然。此是疏。何以得知。若根本說。即無分別智所行。若救眾生。即緣俗智是。何以後得智。緣如是無緣無量。故知無分別智是。不決擇中自當分別。

    論言三聚。謂邪定等三。無量雖四。境有三種。一無苦無樂。即慈境。慈能與樂。慈不緣苦。緣苦是悲故。慈境無苦。為無樂者。而與之樂故。無苦樂是慈境有苦者。是悲境有樂者。是喜境。隨喜彼樂故。即此三種是于境。至下更辨。下解慈悲中。雖不牒無苦樂境。如有苦等境。解言欲與樂。即已解竟。此中悲拔苦。亦緣無色界。以緣行苦故。雖不能化。亦後能化。初來起悲舍無量中。次第遠離痴貪惑者。無苦無樂眾生。勸令離痴。有苦眾生。勸令離。有樂。勸令離貪。令彼舍三惑故名為舍又自有此三惑。自能舍故。亦名為舍又令生離惑。至聖果位。而放舍之名舍又怨親平等故名為舍。此亦且得令離三惑。前三現樂非利益。舍一令離三惑。當來出苦名利益。

    論解苦中。前五十五中。雲痴異熟生苦謂若猛利體受所獨等者。此盛年時故言猛利。何以言痴異熟生者。由痴生怨故。受二箭受。箭受即賴痴所生。故言痴異熟生。

    論解增至八門中。雲自逼慳苦。謂無系外道。即尼犍子。懸頭刺股拔發投類等一類威儀。長時坐臥立等。後五十五苦。不取根本九。但取余隨生苦。第二門中有四種苦故。故得成五十五增至十門中。謂如前說五樂所治有五種苦一因二受。三苦對治集。此雲唯無樂苦。四受不斷集者。因所治。謂惡業翻善業。根境順苦受。獨翻順樂受因苦二受樂。今翻雲受苦。即苦受也。三苦對治樂。謂饑得食等。今翻不得苦。四受斷樂。謂入滅定。今翻雲在有心位故苦。五出離樂。即出家樂故。下言家即在家苦也遠離。即得色界初禪定。遠離欲界結。今不得色初定故。有欲界結苦寂靜。即第二定離初禪尋樂。今不離初禪故有尋苦菩提樂。即三菩提。今在異生位故苦。故家。欲界結。尋異生苦。如次配之。前增九門八法中。不言苦。但言利等二者。即此因明苦故。不明苦也。

    論解十九苦中。前之八種前五十苦中來。後十一苦。後五十五苦中來問曰何以爾許苦來。余不來耶。義曰從大重取以為大悲境故。據苦增上說。又隨所來處。一門中增者。自中取大悲境。別勘上文釋之。不能煩引。

    論解由四緣悲名大悲。若悲在四無量名悲。不名大悲。尚與聲聞共。初地以去菩薩。亦有苦悲名。大悲唯在佛地及第十地問曰何故初地至九地。不名大悲。義曰由四緣方名大悲。九地以前菩薩。雖有緣甚深行苦及猛利作意二因緣。無長時習及極清淨因緣故。長時習由三緣故。極清淨要第十地等故。故九地已還菩薩。不名大悲。

    論言修習如是無量得四種功德勝利者。住等為四。得現在樂住。一得福德資糧。二于菩提意樂堅固。三為生忍苦。四◎。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十一

    時享保八年癸卯七月八日此卷一校加點畢

    沙門高範(享年六十九)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3冊No.1829瑜伽師地論略纂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十二(論本第四十四五六七八九五十)

    基撰

    此品第三學持之第十五品也。能如是學中之第九品也。性菩提分。唯三十七。但能證菩提。名菩提分。此中十五門。皆是此中廣明。名菩提分品問曰何以供養品後明耶。前供養品。攝修方便。修成今道之行差別。名菩提分。故次明之。

    論解慚愧依處有四中。第四雲若諸菩薩于自所生惡作有依隨逐不舍而生羞恥當知是名等者。言惡作有依。謂由第三作惡已悔。悔已復作。後作依前作。故名有依。

    論解五濁中。法師雲。言體。壽濁。大乘以阿賴耶識連持不死假立命根。即以此命根。為壽濁體二有情濁。謂下解中雲。不識父母沙門若婆羅門以不信為性。不識家長等。以x慢為體。不畏今後世罪。以無明為體。不修善等。以懈怠為體。即以五法為有情濁體。謂不信。慢。x。無明。懈怠也。若同時五蘊者。通五蘊為體三煩惱濁。謂除見及前五余煩惱。為此濁體見濁謂五見。看下文意。實取內道妄見為體。即不正知也劫濁。謂饑饉。疫病。以觸中二數為體。刀兵以四魔或五蘊為劫體三界分別。唯欲界。唯南閻浮。其饑饉等三。從三十二十十歲次第起也。若五濁能治道者。

    論又諸菩薩如實了知諸器世間破壞成立等者。即知二十劫壞二十劫成等也。

    論雲又諸菩薩于其世間于世間集等者。此以八種相觀世間也于其世間者。謂苦諦于世間集。謂集諦世間滅。滅諦也于能往趣世間集行者。謂愛為集諦。受能生愛。即受為趣集行也往趣世間滅行者。謂道諦于其世間愛味過患者。重觀集諦苦及與出離者。重觀滅諦問曰何以集諦三重觀。苦諦滅諦二重觀耶。義曰若集深可厭故。二三觀之。滅甚可欣故亦重觀也。又前五觀四諦。唯重觀集之趣集行。謂愛者以深可厭故。故重觀之。前別觀四諦。下重觀四諦。愛味。謂集諦。或是苦諦。過患。謂苦諦。或是集諦。出離。謂無漏二諦。為一觀也。

    論雲由諸菩薩如實了知世間流轉差別者。結前五濁等流轉差別若器世間流轉差別者。謂結前二十劫成二十劫壞等若八種相觀世間義者。謂結前觀四諦八種相若諸世間所有勝義者。結前唯有色等問曰何以故名勝義義曰若不知其義。而如名即執。此是世俗。既知唯有其名。不起執著故名世間。

    論曰普能遠離十四垢業者。舊雲六方四惡友四善友為十四垢業。依長阿含。與此六方等全別。身口有四。殺盜邪淫妄語不依此四作諸惡也。惡因有四。謂貪痴怖。不依是四而起惡業。並離六損財法。謂耽酒博戲放蕩迷著伎樂惡友相損。漸隨彼所說。是此六中一一。各有六種。不可煩引。隱六方者。亦如長阿含說。羅悅城有長者子。名曰善生。積世相傳。于清且時。恆禮六方。合六神常護家業。所作諧偶。忽時值佛問有是法不。答言有。與汝不同。父母為東方。長師為南方。妻子為西方。親友為北方。僕使為下方。沙門高德為上方。六方之中各有五事。不可煩引。廣如彼經言。常隱在此六方中。不生x舉。若能住此六方故。言藏隱遠四惡友者。亦如彼說。一者如親惡友畏而伏之。實無親意。二者美言惡友言順意違也。三者敬順惡友心雖敬順。然于所作善惡皆從無相諫心。四者惡友為惡事伴。或飲酒博戲淫逸及歌舞等。此四中一一各有四。不可煩引。言此四可惡而當遠之。

    攝四善友者。言此四可親。應當親之。如彼經說。一止非友。惡事相止。二慈愍友。苦事相憐。三利人友。樂事相與。四同事友。善事相同。一一之中各有四種。不可煩引。廣如彼經。

    論雲如尸衣邋繞蹙 興嫡摺4朔   儷幀<賜飛隙 僖病S質 讓佟B邋讓戴佟<粗戴僖病4聳前嗣緋を  ;蚴且焐 泵病br />
    論雲菩薩成就如是等法如其世間正所應知如其世間正所應轉者。結上受正所應知結緣諦等。以上八相應對結以下文。

    第四十五卷

    論解四依。依諸經論次第不同。如涅經。從果推因說次第。謂真如是果。可依真果。不可依人。即緣如智名義。可依此義不可依語。即因此智起後得說法可依此智。不可依識。既聞法已可依了義。不可依不了義。又卻推從因至果。即以法為證真如智。即是因義。為真如即是果。可依了義。即先觀因。後方觀智。不依于識。今此五重。不能煩記。今此文即為第三重解。如文可知。

    論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等。言本性義者。即諸法之性體。言識有八種。是識之本性。小乘不了義不說故。並于本性。亦不能了也。

    論解依智不依識等。聞思是智。何故不依。義曰雖是智。散智也。未圓滿故不可依。若爾世間非應可依。義曰亦不可依。且以三慧相對。今不依者。論唯言聞思。真實修慧中。亦有不依也。

    論雲非于聞思但識法義非真證智等者。言非唯聞思。為識法義。不依真證智。又非聞思是之文。不依余以聞思但識法義故。而不更依真證智也。

    論總結中。雲略顯四重謂所說義正理大師修所成慧真實證智。如前四依次第而配。第二大師。即上依法不依人依法不依人者。何名大師。此中雖是大師。大師謂佛。所說亦不可信存于法。又若大師說。不是正理故。以大師之言。結依法不依人也。

    論解四無礙解中。法以能詮之教故。論言于一切法一切異門。異門即能詮之差別門也。如理之智。如事之智。此皆所緣境。依緣此故。得修所成之慧。此能詮慧。是法無礙體。其義無礙解。即前法下所詮之義。故能詮法中。有異門之言。所詮義中。有異相之談別也。即于能詮得智。名法無解。于所詮得自在。名義無礙解。如雜集第十四雲。法無礙于一切名差別。謂依無明等。于無智無見不現觀等差別名中。無礙智義無礙智相及意趣。相謂自共相。意趣謂別義等。

    論解釋詞中。但有訓釋諸法言詞。如雜集亦雲。謂于諸方言音。謂無量國邑眾生自想言詞。釋諸方言詞。謂可破壞名世間等。以一音演說。眾生隨類各得解等。名種種言音也。

    論解辨無礙中。此唯言于一切法一切品別。如雜集。一切品別者。謂實有。假有。世俗有。勝義有等。種種差別之辭辨也。若如盡所有性。與前同。

    論類比四辨中。雲此上無有自能妙善現正等覺況善為他無倒開示者。此意。定唯此四辨能現正等覺。及為他無倒開示。除此四辨以上。無有現等覺等。是此中意。

    論解大乘聲聞二種菩提分法。名二乘理趣。菩薩于聲聞涅。如實了知為欲伏聲聞。具一切種智故。而于其中不作證取。于大乘理趣。與聲聞別。

    論雲謂諸菩薩能于其身住修身觀不于其身分別有性亦不分別一切種類都無有性又于其身中遠離言說自性法性如實了知等者。

    不分別有性。不為遍計執分別身有不分別無性者。不分別依他圓成二性是無又于其身遠離言說自性法性等者。此重解圓成不起言說分別。真如是不可言說自性法性也。若準下如是菩薩于身等法不分別苦等文。即亦不分別一切種類都無有性。唯觀依他遠離言說自性法性者。即圓成實。今離言說。言說不相稱。不同依他。故下文言是四諦之法性。法性即真如也。即不分別有性。是遍計。不分別一切種類都無有性。是依他遠離言說自性法性。是圓成實也若隨順無量安立理趣妙智。是後得智也。此乃菩薩。與二乘菩提分法觀別也。此中廣辨菩提分品。義如常途。唯有佛地。智義用分。一時俱有德智。共為四念住觀。身一時有。詳曰。此義不然。皆妙觀察智為。即如佛地論。

    論解止觀中。此中菩薩略有四行當知名止一勝義世俗智前行者。即無分別智。後得智之前方便定。即與加行智同時定問曰何以得知。此中世俗智。是後得智。義曰前總標門中有二智。一如實真智。二安立世俗妙智。故知此中世俗智。是後得智。二勝義世俗智果者。即與正智後得智。同時定是前加行定之果故。二智同時定體。即是果也又釋即二智後所生等流之定故。言勝義世俗智果。即二智家果也問曰何不明二智俱時定。義曰下第三第四定。即二智同時定也三普于一切戲論想中無功用轉者。轉即轉滅。謂正智普于一切戲論想中。皆能轉滅。若如前解。二智果者。此即說正智同時定之業用。若如後解者。即正明正智同時定四即于如是離言唯事由無有相無所分別其心寂靜趣向一切法平等性一味實性者。說正智觀依他不分別有性故。入一味真如義。若依前解。即說二重說二智之業用。若依後解。即重明二智之業用。第三正明體。今此明用也。若約位者。第一在地前加行道中。第二入地已去乃至七地以前。第三在八地以上乃至九地。第四十地為之。入于佛地。

    論解觀中。有四行當知名觀者。謂即四行。止道前行。是第一即加行智。前四止中之前行智。有漏聞思也。且論四止前行之智。其實與第一止同時觀。是加行智。亦在此第一攝。離增益執。第二離損減執。第三即無分別智。離二邊也及與隨順乃至安立理趣。是第四後得智。此四智地地皆有別配。稍難。

    論解依內外成就。各有六種中。既言為內外二別。何得內中有成眾生之義。外中有自成之義。義曰于內中雖言外眾生。意取菩薩心故言內。于外義在有情。不存于內自就。

    論言一月不食。是外道計。投岩赴火。是尼b子計。

    論言婆羅門吠陀迦咒者。此雲明咒也。究竟淨。謂為無漏出世淨也。

    論解隨順會通方便善巧中。謂諸菩薩下。乃至又于趣入遍緣一切三摩地門能為隨順等以來。明隨順。以下明會通。隨順順彼。會通為釋經說。先隨順令生欣樂。方便通緣故也。隨順中。先愛語。即美語也。次布施亦復現行近施隨轉等者。是也近施隨轉者。謂隨起施而攝近之。或近施即行施攝事而近之。隨轉者即同事。攝事。由布施財同為伴事。除所生恚等。生愛敬下。明利行。

    論雲為現神通記心顯說等者。即三輪也。

    論雲又于趣入遍緣一切三摩地門能為隨順教授教誡等者。謂有三摩地。能遍緣一切。即一切種智所依定也。若有趣入者。隨順彼故。教授教誡。是此中意也。

    論解會通中。雲為彼說言此經不說一切諸法都無所有但說諸法所言自性都無所有等者。不說依他等二性都無性。說遍計所言自性是無也。

    論雖有一切所言說事依止彼故諸言說轉然彼所言可說自性據第一義非其自性等者。雖有依他等所言說事。依此事起遍計言說。如此言說所說自性。如兔角故。據第一義。非如其遍計所執言說自性。言無事。即無遍計事也。非無依他。

    論雲譬如空中有眾多色色業可得容受一切諸色色業等者。此喻真如如空。遍計如色等。如下唯遣遍計諸似色色業。證真如似空之性。

    論雲又如幻夢非如顯現如實是有等者。上來明喻真如似空。色業似遍計。就此以下。喻依他如幻等如遍計執者。非有如計實人等。其假相似不無。即依他也。

    論雲如是諸法非如愚夫言說串習下。總結上來明依他圓成有。遍計無也。約勝義離言自性。此二性非無所有。存二性也由此方便悟入道理一切諸法非有非無猶如幻夢其性無二者。此結上三性。言遍計亦非有非無。非有同兔角也。非無有妄情也。依他亦爾。非有如遍計也。非無有假夢也。圓成亦爾非有同遍計。非無勝義有也不取少分不舍少分等者。不取遍計。不舍二性。不作損減二性。不作增益遍計有也。名無失壞。

    論雲陀羅尼有四種一法二義三咒四能得忍者。如下釋中法陀羅尼。以法為境。即能詮名言。以念慧為體。義陀羅尼。其體同法。唯境界異。其異者何。謂所詮義為境。謂無量義意趣等。即唯在意地咒陀羅尼。以定為體。依定持咒。令不妄故。以咒為境也。能得忍陀羅尼者。以無分別智為忍體。即證真如。能得忍者。即加行智。能有持咒功能。得證真如故。法師雲。此以無分別智為體若爾何故言能得忍。此于加行道中。持思此咒故。速得真智。證于真如。故下文在勝解行位。

    論解能得忍陀羅尼中。雲成熟自然堅固因行者。謂在地前。是忍雲因。不可動故名不動因行具足妙慧者。即成熟趣出世之妙慧也。或于不動因行中具足妙慧獨處空閑者。言住處也寂無言說。離言雜曾無有物者。其意省事。無余資具物見路而行者。謂不應行。必明相生時方行故。言見路而行。又所行之處必見正路。不染非過。非過名野處。正理必名路。依正理行。名見路行。知量而食等。可知。

    論于佛所說得菩薩忍諸咒章句能諦思惟其咒詞曰等者。謂此咒無有義。但唯有名。謂地前菩薩誦此無義之咒。欲除計執。此唯但名。何處有義。故知諸法但有妄計名。無如實執義故。不可依名生執。由此思惟故。便能入真觀。證菩薩忍。

    論雲但唯無義如實了知此章句義所謂無義者。此釋上無義是圓成實義。言此咒下無所詮。無所詮義故。能證圓成實。但由此咒下無所詮故如實了知此章句下。所謂無義故。而證圓成實。

    論諸類此中而不決定者。由有謬錯亦不堅住者。由有退故亦不廣大者。持有分齊故。非如無邊。

    論解五種願等中。第二受生所。雲隨順饒益有情諸善趣中者。問曰何以此中。不言隨順生惡趣中。義曰有二意。一謂善趣利多。惡趣利少。略不論也。二順八相唯在善趣故。又惡趣無自在為王等化故。又說善趣時。意顯生惡趣。從勝處說。唯論善趣。

    論解三三摩地中。雲雲何菩薩空三摩地等者。此中空意。若相見道。唯苦下二行。無願文意。由有煩惱等言故。唯集四行。苦二行。無相文意。由有永滅寂靜言。唯滅下四。若約余處文。有多差別。一文如前。又無願並攝道下四行。余如前有文。無相攝道下四行。無願不爾。余如前有文。三諦如前。初釋道下四行。通三解脫門攝。如顯揚第二卷有義。空行。若約斷惑通四諦。余可知。此中若會諸文不同。意表如對法抄。義準可知。又此論文意。在真觀中。義用分立此三解脫門。若斷惑唯空行。若俱時亦有無願無相義者。無相中文意。有煩惱等言。似唯在集四行。苦二行。準下增減門中。總于有為而立無願。無願通三諦。又此總言。若此中意如前說。

    論雲如是菩薩于三種三摩地中精勤修學者。此勸學也于是建立如實了知者。結前正明三解脫門。又結不增不減義于余行相三摩地如實悟入者。以了知此所明解脫門。于余行相。如實悟入。悉能解之安立理趣如實悟入者。即初悟入真三解脫門修習理趣如實了知者。勸修習三摩地之法故。下重解雲謂于其中諸聲聞眾精勤修學。即學行及圓滿證。即悟入也。更別解。思之可知。

    第四十六卷菩提分法第十七之三

    論雲復有四種法扈弈險摺4嗽撲狄病<詞雷鴣K興怠4巳扈弈廈閔 <匆月再識慍タ小=裱運怠N匠K興怠4艘逅莆尬首運狄病H舸慫鬧痔逍浴R苑ㄌ宄觥Z杏形 尬 柿酥 br />
    論以三義解扈弈現小T品ㄏ嚶σ逭摺N獎砦蕹5取H揮胗形 竅嚶 省S執誦屑!D莧ィ笊U杏新┤シ頌旃N蘼┘煌林猩省S幟萇 奚 紜C笊S幟艿謎娣ㄉC笊S秩粢遠猿齙諞揮卸邸4舜笊從新┤病br />
    論雲即于此中前剎那行自性滅壞無間非先諸行剎那自性生起正觀為生等。乃至正觀為滅者。若依小乘。生在未來。三相在現在。今依大乘。生等三相。在現在。滅在過去。如次前文辨。言本無今有名生。簡無為故。言無為是有。而是本有今有。有為本無今有。而彼本有言。前剎那後無間。有非先種類生。若一色法前念滅。後念生。此極相似。雲何言非先之言。義曰若不言相似。即是彼法。是彼法者。即一法體。勝行是常住法。即無有滅。以非即前剎那法體故。有相似之言言住者。大乘二釋。一說現在能有牽後果之功名住若爾雲何阿羅漢後心名住。以不能牽後心故。義曰以此妨故。故二說。今論雲諸行生已即時未壞正觀為住。不得是生已經停。名為住若爾即住與生別時。故小乘別。此言今大乘應言。諸行生已即時未壞。如五十二。亦得生位經停。以立為住異者若言此生法變壞名異者。此亦不然。即與生時別念故。以生時未變易。後變易方名異者。即生異別時故。今應言此已生行望前亡滅諸行剎那自性。唯起別異名異。即異前念皆名異也。以此義故。生異同時滅者若即現在與異同時而名滅者。即滅是無法。住異是有法。如何有法俱時亦有無法。故此論雲從此諸行生剎那後即此已生諸行剎那自性滅壞。正說為滅。即由有法無時至過去世。方立滅相故。生滅明而不同時問曰若然即一剎那。無有四相。義曰此法滅。即此法生時。如秤兩頭平等平等。故一剎那有生有滅若然何故不先滅後說生耶。義曰從初說故。以初時要有生故。故諸滅非先唯最滅。後方生起問諸經中。皆言三有為相。何者為三。義曰有二義。一攝住入異。二攝異入住。言住入異者。以住相似無為故。又若聞諸法有住。即厭有為心不猛。今言唯異者。即有為深可厭。以有異故。不同無為有住。故以住相攝入異相。若約小乘。以異能滅壞生法故。于相功能勝。住能牽後生法。于滅無功。故攝住入異。二說攝異入住。異于自剎那有功能故。生已未壞說名為住。故有功能。異從異前法。于自念無功故。攝異入住。又異順滅相。自性不顯故。攝異入住若爾何故不攝異入滅耶。義曰異是有法。滅是無法。一是過去。一是現在。相貌雖有相似。不可攝入滅相。下決擇五十三。及本地第三卷抄。

    論雲何以故諸行生時唯即如是諸行可得無別有余生住老滅如是諸行住老滅時唯即如是諸行可得無別有余生住老滅者。何故如此不同。後舉四相者。以攝法遮法故。若指法互指。故唯有言諸行生。乃至諸行住老滅。若遮法謂遮別。有四相體。故法遍遮。故通舉四相也問曰何故遮生中。不唯言生。乃至住滅亦爾耶。義曰以住中亦有生故。以生時有住等故。故大生生八法等。是故遮遍遮。

    論雲如是推求不可得故者謂若離彼色等諸行等以下。破生色之生。亦應有生。即小乘中小生也。

    論雲若言一者計生實有即為唐捐言別有生是實物有不應道理者。此破小生。小生若與大生一者。計有大生是實物有。即為唐捐。所以者何。大生生色法。離色別有生小生。生大生應亦別有體。小生生大生。二生即言一。大生生色法。與生亦是一故。言別有生是實物有。即為唐捐。不應道理。

    論雲若言異者如是即應非行生生是行生生不應道理者。非行生生即小生也。是行生生即大生也。汝若言大生小生異者。即應小生亦似大生。應能生色。大生生色法。亦能生小生。小生大生。應亦生色法故。小生非行生生能生色法。應是大生行生生。故二生異不應道理。

    論雲謂若滅法別有自性是實成熟即應此滅有生有滅者。法師上來一重破訖。次下第二別破滅相。義曰不然。若未解彼生生例余相竟。下舉後滅破。總是一翻。我宗所言滅是無法無別成熟汝若言別有滅相。此滅是有為故。應別有生有滅。若滅為生所生時。一切諸法。皆應不用功力而自然滅。如入滅定。滅相既生。隨七八識心心所法。亦應皆滅。以滅生故。二既相違。故余須滅。既不滅。明知我所言。此法無時名滅。非滅別有生。生以滅相有故。為生所生。能遮能生。故余須滅。滅法有滅。準此例知。

    論解無我中。雲于諸法中補特伽羅無我性者謂非即有法是真實有補特伽羅亦非離彼法別有真實補特伽羅者。謂破即蘊異蘊計我也。

    論解涅寂靜中。先因永斷後無余滅其余義者。即有余無余涅也又先因永斷。在無間道後無余斷。在解脫道又先因永斷。在加行伏上心後無余斷。斷種子其余畢竟不生者。謂果不生。以斷因故。

    論雲若上上勝及以上極若深深勝及以深極若劣若勝及以勝極法教正教教授教誡等者。上極等三句。一釋是聞慧深極等三句。是思慧勝極等三句。是修慧。三慧之中各有上中下故又法教正教。是上極等三品三句教授。是深極等三句三品教誡。是勝極極等三句三品。又前三慧中。一一皆有法教正教等三句。次第配之。

    功德品

    功謂功勞。德謂道德。用功而得此德。名為功德。此中廣明。名功德品問曰何以次下明耶。義曰前明菩提。宗是因果覺分行。此等以前行時。必有所據。故次品後明功德品初頌有七門中第二。五種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者。據相而論。人皆可得。受是不希奇。若意而論。不辭此事。名希奇法。又自類相望。不希奇。二乘相望。甚希奇。第二希奇者。謂默無言說。默者實是樂味。但為有情而說正法。又自入涅。此默實是樂味。為有情故而說正法。

    論雲由五因緣于諸有情能作不虛加行等者中。乃至應知其相。此領解二種。一于諸有情求作利益安樂。二乃至如實了知。如供養品中。若發有五事。乃至三隨順說法。四不疲厭。五悲平等次頌有六門。初加行中無佛者。以佛無加行故次頌有五門。第五門中中四者。愛語攝事。一切攝事。此為第一。以親疏皆近故。能引出世入法初門。化攝事故。余不爾次有二頌。總有九門。初一頌有四門。第二頌有五門。初頌第一法施設中。雲次第結集安置制立者。結集謂經。安置謂摩炖礤取V屏ぐ腳帷S秩朔 S執蔚詡 湮摹0倉眉 湟濉V屏 鈦GΨㄔ鋈炮兄小O嘹小N街罘ㄖ 逑唷S鏢形僥苴怪 獺S夢街罘ㄗ饔迷鑫迕胖小G八乃內幸病︰笠環前擦ゝ性雋胖小T埔悔洶卸小K嫡嬙亂病S稚品 洶小2簧頻確 性銎咼胖小0 豆肌N郊 嘍小3隼胛矯ば小;蟯 磊小7ㄐ暈秸嬡紜Jガ廒小<詞ガ舛稀T詮蒼鼉琶胖小G八氖強唷O濾男小4味淺6稀6弦嗝  <窗 思省<吹奔 小5諂嘸吹磊小<有兄恰0司偶疵ば小br />
    論解聲聞七行相中。二此慧所依。法師雲。此是心王。又此是定也。其大乘中準此。

    論解所調伏界無量中。增七門雲一輕毀。如調達事。以輕毀入已。二中庸。如眾集。最語調伏。三廣說智。四略說智。為鈍利差別故。增九門中。遠近調伏者。如年月。為長時短時。為異故。

    論雲如是菩薩勤修學已者。即結上菩提分法持。初文第三能修學文。此下文雲十種。菩薩于菩薩學。能正修學。此上更無有能正修學。即結前能正修學第三文。故知三制文不同。如第三學持。初制初二。有生起文無結。此能正修學無生起有結。故知類顯略。而不說分有三說也。

    第四十七卷

    第二持隨法瑜伽處菩薩相品第一者菩薩地四持。此為第二。初持正明所學之行。非無異辨能學之人。此持明能學之人。學所學已成菩薩相。隨所學法之行。名隨法瑜伽處菩薩地。初列十品。第一是持。有十八品。分為三持。謂種姓發心菩提分法等如前說。偏得持名。此第二持。有其四品。即相分增上意樂住。相者。謂成熟此法入菩薩之相故名相也。分等如後品首說此品。在第二持先。故言相品第一。

    論頌真實諸菩薩五種相應知下。長行解謂哀愍等五此五體相者。如下法攝六波羅蜜為之。哀愍。以定為體。此謂大悲依定而發故。此體是定攝受。無善根性。不諭能發之智。二者愛語。尸羅波若到彼岸攝。以若從律儀而行以般若導生故此二攝。若準前施品。或是攝品四攝攝度布施唯攝布施。余四度純是同事攝。若除布施余三攝事。皆智慧度攝。今雲愛語是尸羅者。此是正依戒而行。然依戒不妄語等。是彼論不離體。以一切行由智發故。三者勇猛。精進忍慧三攝。據實但是精進。以由慧發。安受長時苦忍故。所以兼論。四者舒手惠施。是施度攝。五能解甚深義理密意。是定慧攝。若唯克體是慧。以定發之慧勝故。並從勝發同時而行言定。此五種皆由依行六度成熟。此五種入菩薩相也。

    論解勇猛自性雲。謂諸菩薩剛決堅固無所怯劣有大勢力景法師以進忍智三是體故。次第配之。今看文意不然。但偏明精進。即被甲精進等三。次第配之。此中修不明忍智。以取正克自體故。

    論解依處者。依謂相依依相之起處。有為依處。亦六因依也。能解甚深義理密意依處中。有五義。第一謂隨順甚深甚深顯現等者。甚深謂真如隨順。即緣如之智。隨順如故。甚深顯現。即依智故。真如顯現也。第四依處中。雲法相義者。想謂能詮之名。義謂所詮之法。第五即四無礙解也。

    分品第二

    先雲翼品翼品者。謂行四法。如鳥之翼。故名翼品。今即不然。謂先解行雲。入菩薩相。在家出家二分皆修。依二分修故。說名為分。故言分品。其何故明分者。已入菩薩相。在家出家皆得。故次後明。

    論雲何菩薩饒益于他謂諸菩薩依于四攝事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能與一分有情利益。乃至一分安樂一分俱有者。即此四攝事。一一皆有利益安樂亦得。雖施彼財令發心等言利益。既得物用。是安樂等。如是乃至一一皆俱有順知。若不爾利益愛語隨增說利益。余布施是安樂。同事是通二。同為善惡故。

    論解無倒回向中。三門積集者。三謂即善修事業。一方便善巧。二饒益于他。三為三門也。

    論雲出家菩薩一向能行鉤鎖梵行者。鉤鎖意取相拘礙義。出家之人有所禁戒。防惡三業故如鉤鎖。在家菩薩。即不如是也。一向放逸故。

    增上意樂品

    即第二持中之第三品。

    此中通明入發心諸菩薩意樂。有十五種等。此中廣明。名增上意樂品。意樂者。以信欲勝解為體。此意樂增上故。名增上意樂品。何以明者。欲行菩薩行。依一一分修起。修之明法有意樂。意樂即希欲故次明之。有增上之言。似唯在地上。依之助義。通地前有無妨。

    論解七相憐憐第五中法。雲是名無染亦名無緣者。不祈恩報名無染。不祈後果是無緣。又二種皆名無染。染通報恩及後世間果故。緣亦通之。

    論雲神通威力俱生威力者。神通威力從定引生。俱生威力者。先串習故生便即起。

    論雲又諸菩薩不清淨意樂是則名為應調伏意樂由此意樂應思擇故又諸菩薩清淨意樂善清淨意樂是即名為俱生意樂等者。地前未證法但現神通等。而調伏之。入地以去。自證真如。修習多劫。神通與身俱生故。清淨善。清淨意樂。是俱生意樂。以清淨意樂性成善清淨安立故。

    住品

    住者何義。即因十二住。能住所住。有為無為。菩薩住中故名為住。此中廣明故名住品。又何以後明者。增上意樂三劫所希。現行行教生自行成滿。以初發心終至極果。分位差別。總有十三菩薩住中故。次後明之也。第二持之第四品也。即持相等十品中之第五品也。

    論雲如是始從種姓具足廣說。乃至于如所說菩薩所學正勤修學者。此明第一持中十八品。從初種姓乃至未修功德品等是于如所說菩薩諸相正等顯現者。是此持中第一相品于諸菩薩分加行中正勤修學者。是分品于如所說菩薩意樂。是增上意樂品也。

    論解增上慧三住中。雲謂諸菩薩如實了知能觀真實者。即第四地中。觀菩提分法。菩提分法是能觀。第四地中。觀此分法。名如實了知能觀真實所觀真實者。謂第五地中觀四諦。四諦是所觀也及于真實諸有情類由無智故者。解第六地緣起觀也。第七地中。名有加行有功用。無間缺道運轉無相住者。謂此地非無有漏心隔。而以多無漏觀相續為論。故言無間。非實無間也。八地不然問曰八地已去真實。既無間缺。雲何西方兩釋。言八地有有漏心時。義曰此皆據多相續語。非無起漏心。第九地中得無礙解故。

    論雲能于諸法異門。謂法辨義起義辨釋詞詞辨差別辨辨即四辨才也。第十地相先照世界等。廣如華嚴十地經辨。

    論雲又諸菩薩勝行住于菩薩修所化狹小所化有缺所化不定所得有退等者。言狹小者。所作不廣。言有缺者。所作不常。言有犯戒惡身語也。所作不定起行不堅。時有退也。所得有退者。顯前不定也。又不定者。所作不純。有退者。不能純進。是此二別。又不定者。常懷猶預。有退者。不能勝進故退也。其下言廣大小翻前即是。問曰八地以去。與初地等不退等何異。義曰初地等有功用。不能剎那。剎那進執。已得者生名不退。八地以去。無剎那不進故名不退。是此二別。

    又論雲五種畏。謂不活畏等。準下對治。五怖等所治。是此怖體。此以何為體不活畏。以我見及我愛資生愛為體。故下言。由修無我智分別我相。尚不復轉。況當得有分別我愛或資生愛。故知以我見及愛為體第二惡名畏。以欲貪為體。故下文言。由于他處無所希望。常自發起如是欲樂。我當饒益一切有情。非于有情有所求覓。由是因緣。無惡名畏。故知以貪欲為體第三死畏。以我見為體。故下文雲。由離我見。于我無有失壞相轉。故無死畏。明知以我見為體第四惡趣畏。以痴為體。下論雲。自知死後。于當來世。決定值遇諸佛菩薩。由此決定無惡趣畏五處眾怯畏。以痴為體。故下論雲。由意樂見。一切世間。尚無有一與我齊等。何況殊勝。是故無有處眾怯畏。此所治以痴為體也。又如佛地經說。應有別體。勘之。

    論雲成就狹小聞所成智等者。此明慧根。

    又即于此或時妄失等者。此明念根成熟菩薩苦遲通行者。此明意根于大菩提無猛利樂欲者。此顯欲無減熾然精進者。此明勤根無有甚深牢固清淨者。是信根。

    論雲或于一時具足憶念或于一時成妄念類者。有憶得不得故。名妄念類。非全妄念故。言類也。

    論雲于如上說一切圓滿菩薩學中未能普學者。此謂第一持十八品也于如上說。乃至菩薩諸相未皆成熟者。謂此持中相品于如上說等。乃至二分菩薩正加行中未等顯現。謂分品于如上說菩薩意樂猶未清淨者。謂增上意樂品二分菩薩正加行中未等顯現者。謂未能依于二分不修正行也。名未顯現也。

    論雲是諸菩薩勝解行住下忍轉時如上所說諸行狀相當知上品。乃至無余永斷者。謂前所說地前過失。在十信位。名下忍時。此過是上品。在十解十行時名中忍。十回向等名上忍。其過即中下。

    論解入極喜住中。雲除舍彼故發起六相新善決定。何等為六。

    論雲內證修性菩薩大願超過一切余白淨願者。是第一願。舊地持有一二等數。十地論雲。初名觀相。經言無離。謂願求菩提無離願也。即以後得智觀為也。若得此文。言內證修性菩薩大願。法師雲。此是無分別智也無等不共果是世間超過一切世間境界者。是第二願。地論雲。第二真實。經言不可見。謂後得智。是無等不共二乘之果。離是世間。以緣事故。超過一切世間境界。故經言不可見即後得智也隨救一切有情苦故不共一切聲聞獨覺。是第三願也。地論雲。第三勝善。經言廣大如法界。即後得智起大悲救生。普救群生。故言廣大。又義別。如下第五中釋會雖一剎那生起此願法性自爾能得菩薩無量白法可愛之果。是第四願也。地論雲。第四因善。經言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言由此願等因善故。能得無量白法之果。如虛空也又大願無變無盡因性得已無異因緣令其退轉變異可得。是第五願也。地論之第五大善。經言覆語一切生界看經形勢。當此次第三隨救一切有情者。是彼第三。經言廣大如法界。是此第五。謂得無盡之願。不可退轉。廣大如法界也又是勝分墮後邊際極大菩提。地論雲。第六不怯。經言能入三世智地。是第六願也。謂此願是勝分。能墮後邊際。能窮大極菩提。入三世智地。三世智地。即佛果也。得大菩提。能不怯也。不于大菩提而生怯也。後之三願。通二智也。前三如前。

    論雲又即如是菩薩發心略由四相應所得當了知。其初二相。論有結文。其第三四相。無結文者。

    論雲又諸菩薩無倒速疾發起一切菩提資糧隨順等。至廣大願心。是第三發心相狀又諸菩薩發是心已超過菩薩凡夫異生地等下明第四發心勝利別別。如十地論。此中別稱。如彼中有八過。從入位過。乃至畢定一入位過即入地超異生地。生如來家是家過。是佛胸子是眾過。從佛口生。從法化生等。類言也。決定趣菩提。是畢定過。此中有四。余略不說。

    論雲十種大願今即于此極歡喜住能具引發等者。此皆起十願因緣。亦即十願若前方便名因緣。若正起名根本願。廣如十地經第八願中。與諸菩薩常同一味意樂加行等者。如舊論。謂與一切菩薩。同一方便以大乘化。名為一味。

    論雲作是願言如有情界展轉相續終無斷盡等者。此意願前十願。乃至菩提終無妄失故。下文前熟所應願事起願。謂前十願。後即熟願。以起于願。謂如是世道等無盡等。是即器世界無盡也。

    論解十種淨修住法中。八者即于如是正加行中依應時分量等正行而修慚愧等者。時謂如五濁劫末時。謂隨此時可行此法分量謂隨若干等法。又以上初地有八。謂善決定故四相發心故等結上文。

    第四十八卷

    論解十種意樂清淨中。前九是自利。後一是利生。

    論雲于此住中。性戒具足。極少邪惡業道所攝。諸惡犯戒。尚不現行。況中上品。此明律儀戒成就。非但性戒。于遮戒中亦能防護。此但據性戒為論。

    論雲又于十種圓滿業道自性顯現。文意。謂能知十惡業道故。十善業道圓滿自性顯現言。皆現行也。如下結文。以此文屬下讀。

    論雲菩薩如是性戒具足能以妙慧于染不染惡趣善趣及諸業中諸業現行若因若果修證安立如實了知等者。若謂能以妙慧。于世間染不染惡趣善趣因果及三乘中。諸業現行。若因若果。修證安立。如實了知于世間染不染。諸業現行異熟等流果。及出世諸業等流。皆如實了知。

    論雲廣見諸佛善根清淨如前應知者。謂前初地中。雲謂于佛法僧供養攝受故。以四攝事成熟有情故。以一切善根回向菩提故等。雖下諸地。亦如此通。余地為三。

    論雲以所練金置迦肆娑者。謂樊石以有微細垢。故置樊石除之。此第二地有九段。謂意樂淨故。性戒具足故等。準下諸文義。結上來配之。如第二地下。諸地隨結文。故字多少即制此地。若干段文。準義應知。如前十種意樂淨在初地。是下中品未圓滿在此地。是上品是圓滿下一切地。準此意會。所以得知者。以論文有二地。成上品極圓滿。在初地。有此意樂淨言故。第三地。

    論雲菩薩安住增上心住能以種種過患行相壞一切行于彼諸行深心厭離等者。謂菩薩安住增上心住時。謂所有種種過患。能壞一切諸善行。菩薩皆能于彼諸行。深心厭離故。

    論雲于諸有情興非戀心生依義心者。生依義心。謂生利樂義之心。義謂利義。

    論雲觀諸有情解脫眾苦究竟方便唯是一切煩惱諸纏無障礙智等。乃至觀所引發一切靜慮等持等至皆由菩薩藏听聞為先皆聞正法以為緣起等者謂諸有情解脫眾苦究竟方便者。唯是諸纏無障礙智。即無分別智。若有煩惱障之智。不能與有情作究竟解脫苦之所以。觀若能圓證此究竟方便智者。唯于一切諸法無分別之慧。以一切法分別現行雜染生起。是無分別慧之所對治故。能對治能圓證。此觀能成辨。此正智先明。皆由俱時勝三摩地觀。所引發俱時。乃至一切等持等至。皆由菩薩藏。听聞為先。皆聞正法為緣起。此定等即諸纏無障。為正智以斷惑故。無分別慧通後得智。圓證解脫故。

    論雲若聞一四句頌歡喜踴躍勝得諸珍寶等者。何故如此耶。義曰以受用財有盡。受用法無窮故。又財獲世間果。法獲出世果。財不勉生死。法勉生死故。如是廣如理分別。

    論雲垢穢斯盡稱量等住如是菩薩等者。謂前地之金燒練未精故。一時燒稱重。一時更燒。稱之稍輕。輕重不等。今此地中。稱量時等。已至精也。此中有九段文。準上配文。

    結釋名中。由發聞行正法光明等持光明之所顯示者。由發聞行正法光明者。謂求法時。聞慧照法光明。因聞生修故。言等持光明等由內心淨者。謂此地證內修慧光明故。言內心行。無漏名淨意。名為內心。謂即定也。

    第四地。論雲十法明入者。明謂智。入謂證謂得謂解言解。能得證十法之智也。

    論雲謂若彼假設若于中假設若由此假設等。乃至若由無上清淨所淨者。此謂十法明入。如十地經。此中有七若字。初五各是明入。後二離為五。第六離為三。第七離為二。若彼假設。即有情緣也。謂實無有情。但假設故名有情故名假設。第二于中假設者。即世界緣也。謂有情于中住。實無世界。但以于中住故。假設為緣。第三若由此假設者。謂法緣即十八界善惡法等。謂實無如此法。由此故。觀有情等名。由此假設。第四若平等勝義者。如十地經。是空緣。法師二說。一謂事空。二謂理空。即真如雲空。此論言平等勝義故。知是真如也。第五若染惱故清淨故成染成淨者。識緣也。以識者染惱清淨故。成染成淨。第六若由系縛煩惱所染者。謂三界緣。即欲色無色界系縛煩惱所染。即為三也。第七由無上清淨所淨者。謂善淨大善淨。善淨謂二乘淨。大善淨謂大乘淨。即為二也。廣如地經。

    論雲如契經說不壞意樂而為上首所有十種能成熟智智成熟法皆悉成熟者。謂十種法智能成于智。智是所成。此十是成熟智之法。是此中義意也不壞意樂而為上首者。即十法之第一故言上首。舊地持雲。成熟不壞淨為首。地經當第二。同敬三寶名不壞淨。此中言為首者。如舊說類。梵本在第一故言上首今釋不然。義曰論雲長如來家得彼體法者。謂初地名生如來家。既生彼已。今第五地等。名長如來家得體法者。舊地持雲得自在。經雲得長家已得勢力自在。又得體法。得如來之體。謂真如是體法。又十自在言體法。須勘之。

    論雲最極微細薩迦耶見執著一切蘊等不現行斷者。說此地能離伏第六識中我見。其余貪等。尚在其第七識。在入八地伏也。此中十三段文結。準彼此文。

    論雲能成正法教慧照明者。謂正法教是所照。此智能照正法教。名焰慧地。

    第五地。論解十種平等清淨意樂。雲謂無等覺與諸覺等超過所余諸有情界及以諸法如其平等。法師雲。此中平等覺。即如十地經雲。謂覺三世佛。一切功德。一切法平等。謂佛是無等覺。此無等名無等覺。以三世佛。即為三平等。即無等無平等也。此中言與諸覺等者。即攝次六種。六種一故。言諸覺等。彼地論雲。謂戒定智。戒即戒平等。定即定平等。即戒心清淨也。度疑及見清淨。即七淨中。此合度疑見二。為一度。疑見平等。道非道清淨。即外道戒取。即是道非道平等也。謂智見清淨。即行平等行。斷智見清淨。即行斷知見平等。此上諸覺等所攝六也。如舊地持文。及疏解有別。不可煩引。此中所余諸有情界者。即悲愍有情平等。前九自利。後一利他。此中及以諸法如其平等者。當彼經釋平等名。謂于以前諸法。如其諸法。而平等也。名為平等。如彼經廣。

    論雲于四聖諦由十行相如實了知一切文詞如契經說應知其相謂依曉悟他依自內智依俱處所等。乃至名如此說者。謂依曉悟他等初三。法師兩釋依曉悟他。此一句。謂以四聖諦教。教二乘。二乘非佛乘。故說為他依自內智。此第二句。謂以教大種姓眾。大種姓眾生。是佛自乘故。名依自內智依俱處所。此第三句。謂前二是別教。此一句是總教。大小二乘。為此二乘別總人等說四諦。名為此說又釋此三句。即三轉法輪。依曉悟他。是示相轉。謂示諦相于他。謂言此是苦。乃至此是道。依自內智。是證相轉。謂此苦我已知。乃至此道我已修。依俱處所者。謂勸相轉。謂教言此苦我已知。汝應知。乃至此道我已修。汝應修。為此三轉故。說名為此說。即為三行相也依于契經調伏本母名由此說者。即謂三藏契經。是經調伏。謂毗奈耶。是律本母。謂摩炖礤取J鍬邸S紗巳毓省N宜鄧內小C紗慫當榍叭省︰餃 忠病R烙諳衷 V誑嘧孕允強嘹小R烙諼蠢礎?嘁蟶匝約 小R烙諞蚓 1司 奚敲ば小<匆蚓  稹9  稹R烙諦尷氨碩戲獎閾允塹饋H鞜慫內小C鞜慫怠<詞 邢嘁病br />
    論雲牟娑羅寶者。當此雲馬瑙寶。謂前地于金上。已加末尼寶。今此地更加馬瑙寶。此一地中。準結文有九段。如上準知。

    第六地。論解十種法平等性。雲謂于一切法由有勝義自性無相平等性故等。乃至有無無二平等性故等者。如舊地持。有一二等數標名。今此中有十一故字。不可如之。且準舊論雲。一者第一義自性平等。當此中第一。由有勝義自性無相平等性故。即當經第一。一切法自性無相平等。此中意。謂由緣勝義理故。一切法平等。如舊論。第二無言說行無相平等。當今雲言說造作影像無相平等性故。當經雲第二無相平等也。此中意。謂一切言說造作影像等。皆由想。今此相亦無相平等也。于理本無故。有是妄生故。如舊雲。三者無生平等。當今雲。即由此相自然不生平等性故。當經雲無生平等。此意。謂即由此心想無故。自然無苦生。又即由此。于言說造行。依他性平等故。執有自然生者。此自然不生。但是因緣生故。言無生平等。無自然生也。前為勝。如舊論雲。四者因緣不起平等。當今因亦不生平等性故。自然與因皆不生故。當經雲無成平等。疏雲以無生故。亦無苦性成起現前。法師雲。因是能成。果是所成。執有自在天等為因。因既不能生故。言不成平等。以從因緣生故。自然與因。皆不生者。謂執有自然生及自在天等為因生。皆不成也。今更解雲。前不生平等。謂心相造作等無故。共自然不生。非但自然不生。今因亦無故。不成平等。自然與生皆不生者。即雙重解因果俱生義。即第三不生。第四不成平等也。如舊雲。第五畢竟寂滅平等。當今雲畢竟本寂平等性。故經雲。寂靜平等。舊解雲。此第五也。以第六但有離諸虛偽之言。即判為第六本淨平等。今者不然。以第六是能照智故。此第五第六。皆約真如為論。法師故開此畢竟本寂平等性故。一句成第五第六寂靜平等本寂平等。次下句是別第七中問曰此二何別。如舊解第五離染因。以第四三是離染果故。今第六是明離淨相對治滅。今如何別。解雲畢竟本寂之言。俱是舊經第五寂靜平等一句。正是真如。下現有體事。能取正智。離諸戲論。平等性故。當舊雲離諸虛偽平等。舊經本淨平等。即是正智離虛偽戲論也問曰如舊論文可通。如經本淨。即真如雲何通。此第六是正智故。義曰如經亦是正智。照本寂故名本寂。非體是本寂又解此現有體事等一句。是經第七。無戲論平等。當舊經第八也。即是正智。其第五第六畢竟本寂。開之如前。遠離一切取舍造作平等性故。即此煩惱眾苦雜染離系解脫平等性故者。當地持第七取舍平等。當經第八無取舍等。若準經以畢竟本寂。為二勝。若合為一。即開此故字為二。雖然不依經文。此中意者。謂煩惱眾苦。得解脫故。一切取舍平等也。分別所執境界自性。如幻化等。平等性故。地持雲。九者妄相境界。如幻化平等。經雲第九如幻平等。破法定無明信如幻也。即遍計所執。取所緣之法。即依他也。此等如幻平等。無分別智所行自性。有無無二平等性故。地持雲。十者妄相境界有無無二平等。經雲有無無二平等。即雙破有無也。若遍計所執有無。此皆非有故雲無二。即真如也。是謂十種法平等性。

    論雲依緣起智能引發空無願無相解脫門者。觀緣起生滅故。無我故。是空行。以有生滅無常流轉道理。及斷之得無為故。名無相行。以是有漏有為。深可厭壞。不生希願故。名為無願。是此中意也。

    論雲菩薩如是善于勝義領念有情如理通達煩惱系故等。乃至若應永滅一切有為者。謂菩薩善達真如故。悲愍有情。知煩惱系故。眾緣合故。離我我所及諸染污。不是離煩惱。眾緣合外。別有系縛有情。如是知故。不染生住在涅。為愍有情。不應永滅一切有為。入般涅。應入生死教化有情。是此中意也。

    論雲如是菩薩住此住中智悲隨逐名無著智現前般若波羅蜜多現前等者。謂無著智現前故。不染生死。般若智現前故。不入般涅。前謂正智。後謂後得智。又俱通二智。且得智悲二行別之。

    論雲于一切種諸佛聖教一切外道及諸魔軍等不能引奪者。何故前初地。非他所引。今後論之。且義前初地。謂真如教非他引。或一切教非他引。即總想非他引。非別相非他引。今此于一切種。聖教非他引。別相中非他引也。今此地中。加琉璃寶珠。于前具上莊也。即一切地。準此當知。

    論雲四風輪者。或四方之風。又此地十一段準法。又判配之第七地。

    論雲已得十種妙方便慧所引世間不共一切有情而共一切世間進道勝行等者。此十種慧。能與第八地。作方便故。名方便慧。何以得知故。

    論雲進道勝行故。此進道勝行。作有相行緣事相。有差別故。名世間。非煩惱業之所纏繞故。故名不共。以體是無漏故。以有相故。亦名為共。有情所不能行。無漏故名不共。作緣事相故名共。世間作後地前方便修。為後地之進道故。名進道勝行。

    論解十種妙方便中。雲謂依能起世間興感攝受福德依于有情利益安樂增上意樂等。乃至依諸如來身語心智等者。地經中。此十別為四。第一名為身財因事。第二名為護惡因事。第三名為護善因事。後七名為化生因事。今論雲。謂依能起世間興感攝福德者。是經第一身財因事。意謂依能起世間興感因之事。菩薩行之。攝受福德也。

    論雲依于有情利益安樂增上意樂者。是經第二護惡因事。謂多于有情。而起于惡故。有情是惡因。今以利益安樂增上意樂。于彼有情故。名護惡因事。而不起惡也。

    論雲依為菩提福德資糧菩提分法後後勝進者。當經第三護善因事。無學菩提。名為果事。今為此果福德資糧菩提分。于彼因中。後後勝進故。名護善因事。護令增也。

    論雲依不共聲聞依不共獨覺者。以下七種。當經第四化生事。于經第四中有七種。即為七也。不共聲聞獨覺者。當經七中第一願。取世間三有而生故。經言畢竟遠離三界。而能應化起三界行。二乘不然。是不共也。

    論雲依有情界者。當經第二說對治也。故經言。寂滅諸煩惱纏。而為眾生。起滅貪等。故知有情界。為生染惑。是說對治十中第五也。

    論雲依諸法界者。當經第三滅諸障也。故經言。知法如幻夢等。而起無量化業事也。即知一切法界。皆如幻故。除遍計執。而起無量化業也。名滅障也。滅所知障。當經十中第六也。

    論雲依諸世界者。當經七十中第四大法集也。故經雲。善知國土如空而起。莊嚴佛土也。知世界空故。修波羅蜜等。莊嚴佛土。大法集生之處。名大法集。十中第七也。

    論雲依諸如來身相者。當經第五親近集也。故經言知佛法身無身。而起色身莊嚴行也。證二空所顯如故。起色身行。親近法身。名親近集。十中第八也。

    論雲依諸如來語智者。當經第六轉法輪也。故彼經言。知佛音聲無聲而聲。隨生起音聲行。起此行故。究竟能轉法輪也。十中第九也。

    論雲依諸如來心智者。當經第七所問善釋。故經雲。知佛于一念。通三世事。而能分別智。劫數修行知。佛于行隨所問處。即能善釋。第十此皆因行此行。故隨此行。能感佛果之此法。

    論雲菩薩與彼共相應故便能通達無量無數如來境界及為彼起無功用無相無分別無量分別觀無量佛境界起無間無缺精勤修學一切威儀行住作意一切分位不遠離道者。此意。謂與前十種妙方便慧。共相應故。能達一切如來境界。以前慧所行處。是佛境界故。又為佛境界故。起無功用無相無遍計執分別。無量後得智依他分別。觀諸佛境界。起無間缺。常精勤學一切威儀行住作意。不離心口身。而作是行。于一切分位行。是不遠離之道也。此無功用無相觀佛境界是道。于威儀中行住作意。一切分位不遠離之故。下結文雲。通達如來佛境界。起無間無缺。勤加行故。

    論雲彼第八住一向清淨此第七住猶名為雜者。第八地無功用故一向清。七地有功用故名雜。

    論雲與清淨住為前道故當言此住名不染污猶未得故當言此住隨雜染污者。第八地中根本無相。此第七地初得無相。是第八地前導故名不染。未得根本無相。尚有功用。有所希求。未能任運無相。故隨雜染。

    論雲今此住中一切貪等上首煩惱皆悉除斷當知此住非有煩惱非離煩惱一切煩惱不現行故希求佛智猶未得故者。此住一切貪等皆悉除斷。據地滿心。非入地心。斷如是惑。如佛地論。自當分別。當知此住非有煩惱下。釋雲一切煩惱不現行故。地滿為論。如前釋。非離煩惱下。釋雲有佛智未得。由有相似愛。佛愛菩薩執在故。非煩惱故下。諸文雲有加行行圓滿故。

    論雲于一切靜慮等菩提分法皆能現前由修行相現在前故非由安住異熟分位如第八地者。此中意。第八地中諸靜慮等。如異熟位。不須加行。任運現前。今此地中。未能任運。如第八異熟住故。有功用故。諸靜慮等方能現前。由修行相現在故。

    論雲難可了知一切分別現行隨逐身語意業皆悉安住而不舍離者。由有漸細分別。難可了知。粗分別故。名為無相。前地等有粗分別名有相。此皆隨順菩提之分別。故不舍離。

    論雲又諸菩薩第六住中所入滅定今此住中念念能入者。此能入者。考掠雲。念念能入。非菩薩實能入。以起心化生故。若依念念定入。應不利生。故知以考掠為論問曰何故唯言第六地。不言前五地。義曰影顯前五地。說最後時。兼括前故。此地中十二段文。如結準配知。唯有第五有加行。行圓滿攝故者。看上文。似與第四顛倒結第四。今第五第五合在第四。法師雲。此第五有加行行圓滿者。即是今此住中。一切貪等皆悉除斷。以有加行行圓滿故。所以斷除諸惑。還是依治。結非顛倒法第八地。

    論雲謂諸菩薩于初無相住中已得十種入一切法第一義智者。如遠師釋。雲一切法無生。有十得解。此無生之智。名入智也。今更言。一切法第一義。謂除二執所顯真如。今明除二執。及所顯真如。名入一切法第一義智。

    論雲謂依三世如其所應下。出十種。如地持文。不是疏家別解之。今文足不具十法。十法。謂依三世。如其所應。隨于三世。有此計執。故隨所應。此十皆除遍計所執第一有計一切諸法本來是有本來有生。今破言本來無生。經雲無生第二雲。一切諸法現在未來有起。今破雲無起無成。經同第三雲。即前本來法爾有相。今雲無相。經同第四計雲。有自在六天等。為因等故。未來有成。今雲無成。經雲無出第五有計過去壞劫有壞。今破雲無壞。經雲無失第六計撥真如非有。今破依第一義。畢竟離言諸自性事是有。經雲無盡第七計雲。一切諸法體是實有。今破雲言說造作像自性。由體相故。及因相故。都無所有言。但是因果非是實有經雲無染第八計雲。一切緣起雜染。在因時有染流轉。在果時有止息。今破雲。即由如是雜染體性。無流轉性。無止息性。以俱是虛幻都無所有故。無流轉。無止息。經雲自性無生第九計雲。一切諸法由無智邪執為因。初中後時。一切時皆是雜染。今破雲。依此無智邪執為因。于彼離言諸有體事。初中後位一切分染。平等性言由真如理故。其染皆平等。經雲數善無思第十有計唯無漏智能除諸惑。今破雲。依于真如。無倒證入。無有分別。平等性故。能除雜染。言依緣真如。生無漏智。無分別故。能除諸惑。非唯依智也。經雲作業無生。此皆法師雲。遠法師雲。謂于三世者。此第八地。以前七地為過去。當地名現在。余後二地名未來。此世初四。當配三世。其義雲何。于過去有初二。謂無生無起。現在無相。未來無成。過去分為二。初地名生。二地至七地名起。言無生。謂無初地淨法生。無起者。無二地已去起。起即起化此二。謂除過去計。言無相者。執當八地。有無生法忍相。今除此執相。言無相也。即現在也。言無成者。謂無九地已去。乃至成佛菩提。有此成菩提執。今並除之。以舊論但有此四。無次三種。有後三種。總此十中。大判相從為四。初七名事無生。次一是自性無生。次一是數差無生。後一是作業無生。此皆如經勘之。

    論雲超過第七雜清淨住得入第八純清淨住者。以有漏心隔名雜。純無漏名純淨。此八地已上相續家釋。七地有功用故名雜。八地無故名純。言隔不隔。此八地已去有漏心間起家義。

    論雲住此住中于無生忍證得第一最極清淨忍者。初地亦得無生忍。此二何別。義曰如顯揚第六。無生忍有三種。所執性名本來無生忍。依他名自然無生忍。圓成實名苦垢無生忍。其初地證斷二分別執故。名得本來無生忍。八地已去真俗雙行。得自然苦垢二無生忍。又八地已去證一味純。觀真如故。名得苦垢無生以前。證得余無生忍。又以前得分段無生忍。八地已去證變易無生忍。又初地等不入惡道無生忍。八地已去非有漏心間生無生忍。

    論雲此如實智始從勝解行住。乃至加行有功用無相住未極清淨今此住中已極清淨者。何故不論四尋思。尋思是因。非無生忍以是唯有漏故。如實智通無漏。是此八地無生忍體故。前二文重解無生忍智。此復雲何。謂諸菩薩由四尋思。于一切法。正尋思已。若時護得四如實智。故知此智即是忍體。有尋思已之言。故知尋思不在八地以去。以無有漏心故。以前皆有有漏心故。其後得智。但相似作義。無妨其實作。尋思唯有漏意。欲引生無漏如實智。無漏智既攝法。即是如實。何故更作尋思觀。引生如實智。假設作時。立是相似。非真作之。

    論雲即于法門流中蒙諸如來覺悟勸道授與無量引發門智慧神通事業者。于此地中。十方諸佛行大勸。勸是菩薩。如經廣說問曰此住菩薩無功用。何假須勸。義曰已得無相故。名多入無相不樂進修。諸佛七勸令起無相觀。起無相觀已。自然如異熟任運勝進。不待加行。

    論雲如是蒙佛覺悟勸道引發無量分身妙智者。即引發令生五分法身也。

    第九地。論雲謂諸菩薩于甚深住不生喜足復于增上智殊勝性愛樂趣入者。前八地除四災中第二除斷。于上清淨住精勤思慕。何故此地上。有于智殊勝性。愛樂趣入。義曰前有所希求。是染法執。七地起之。八地斷之。今此地無漏觀中。愛樂智殊勝。樂無礙解。非染執故。不同前災也。

    論雲是諸菩薩于諸法中起加行慧為他說一切種法者。何故八地已上名無加行。此地有起加行智之言。義曰前七地中。于上解脫。須勤加功行方乃趣得。名加行。于佛地中。欲為有情說法。任運而說。非加行。今此住見趣入上解脫故。無加行智。任運如異熟增勝。然欲為有情說法時。不能如佛任運說。須作意起說。即無漏觀中。起作說法。名起加行智。故不同前。

    論雲當知此中說法所化。謂于一切近稠林行。如此雜染。如此清淨。由此雜染。由此清淨。若所雜染。若所清淨。若非一向。若是一向。若通二種。如是一切皆如實知者。且如顯揚第八。心心法等配之。以有經文須勘。

    論雲如是菩薩于說法方便善巧于說所作方便善巧者。說法威儀。名于說善巧。稱機宜說名于說所作。又所詮合理。名于說善巧。稱機益物。名于說所作。

    第十地。論雲得一切佛相稱妙座身諸眷屬者身得妙座。謂十河沙諸佛世界量。諸小菩薩。坐華座。四邊圍繞。名眷屬。

    論雲一切行相一切智智灌灑其頂者。謂以法水灌灑其頭。名一切行相。此乃一切智。智之所作也。一一勘經。大有配判文。

    論雲又此菩薩自如大雲未現等覺無上菩提若現等覺無上菩提者。第十地有三心。一入。二位。三滿。此滿心中。名等覺菩薩。如來名妙覺。其入住不名等覺。若在入住二心。名未現等覺。若在滿心。名已現等覺。又等覺是佛。未必是等覺菩薩。言此菩薩在當地。未成等覺。亦能化生。如雲雨說法。若成等覺佛已。亦能化生。雨雲說法。言與佛相似。如等覺菩薩。名等覺。

    論雲彼經第三無數大劫。乃至證得最上成滿菩薩住者。何故此不言證得如來。答曰此三劫皆在因故。不言證佛。佛三劫外故。又前明二劫文中。皆有次第之言。乃雲證得極喜住等。今此第三。無次第之言。故不言如來地。但守自位。

    論雲若正修行最上上品勇猛精進或有能轉眾多中劫或有。乃至轉多大劫者。此唯論初劫菩薩。地前有超故。何以得知者。即次前解三劫中。初劫此就恆常勇猛精進。非不勇猛。故知初劫有不勇猛。故得說超。又前解第二劫雲。此即決定。以是菩薩得清淨意樂。決定勇猛精進故。故知二劫以去。無不勇猛。不可說超一切時。恆精進也。故起煩惱但為利生。

    論雲又由如是所說十二諸菩薩住經三無數大劫時量能永斷一切煩惱障品所有粗重及斷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等。乃至如其次第修斷資糧者。此中煩惱所知二障。初地斷分別現行種子。並斷其修道煩惱。以得見道時。煩惱上中二品伏不行。唯有下品在。至第八地。又伏此下品現行。畢竟不生故。

    論雲第八地畢竟斷非是斷種也。在金剛心。斷彼三品種子。其所知障。第七識。十地中入觀出觀。或起不起。在金剛心。方並斷種。其余諸地。不能伏現行亦不斷種。其第六中所知障。隨地並種。斷如初地。亦起二地障現行。至第八地時。非但斷此地障種子。亦伏九地十地現行。畢竟不生。非斷彼種。其八地上有漏心間者。間生有漏善心。非起如是障也。是此一段文意。自余別別釋之。

    論雲謂于極喜住中一切惡趣諸煩惱品。乃至皆悉永斷一切上中諸煩惱品皆不現行者。法師雲。但是能感之業惑。皆見道時斷。若爾雲何俱生分別二惑別也。義曰今言斷惡趣煩惱者。感惡趣是煩惱。多是分別。今言斷者。斷諸分別俱生為論。以不善業招故。不同人天。非是多分俱生之惑。上中下不行者。是修道惑。如前說。第七地中言一切煩惱不現前者。此伏下品現行。亦如前說。

    論雲所知障品粗重有三在皮在膚在肉者。何故煩惱障。不言在皮等。義曰煩惱有品。以三品言之。今此障不然。故以在皮等言也。

    論雲所余諸住修斷資糧者。所智障地地斷。何故今言資糧耶。義曰如前已說。雖斷自地。由起後地諸惑。此三處斷之。並後地自地。永不行故。不同余地。不言資糧也。

    論解八法攝大乘。在此十三住攝中雲。謂于第一第二住中。于菩薩藏。生信勝解听受思惟者。此二住中。任攝初五法。于此五中。于菩薩藏之一句。攝初三法。生信勝解听受。第四思惟。第五第四聞慧第五思慧。論實以後諸地非無此五據。謂上用增時分齊語。

    論雲第三住中得勝意樂趣向前行勝修行相者。即攝第六法一分。以初地中得無相。趣向無相之前行。故得一分。

    論雲于余一切。乃至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中得修廣大者。此攝第六一分。共初地通攝第六無相修。此皆修習無相。修如此廣大。非如初地初得名前行修。

    論雲于上三種淨行所攝菩薩住中修果成滿者。此攝第七法。言修成滿者。

    論雲如來住中當知獲得究竟出離者。攝第八法修成滿也。廣勘功德品。

    論解以聲聞十二住。類菩薩住中。如諸聲聞已得證淨聖所愛戒為盡上漏增上戒學住菩薩第四住亦爾者。此中聲聞。非得初果位時。如菩薩第四住。菩薩第四住。在第二地。離初地故。今準聲聞。在初果進趣心中為論故。與菩薩相似。又住果時。亦得類菩薩。以戒得初果。亦有故。何故要以菩薩屬初地時。名第四住。前解為勝。共所待故。其下心學慧學。準此在進趣心。應知。

    論雲如諸聲聞善觀察所知無相三摩地加行住菩薩第九住亦爾者。三空無色。觀心微細。名無相三摩地。即第四禪心。趣向三空故。是三空無相之加行道故。似菩薩第九住。第十成滿無相住。準在三空。如理可解。

    論雲如諸聲聞。從此出已。入解脫處住。菩薩第十一住亦爾。即住非想八解脫九無間道。名解脫處。出前三空已。入此有頂解脫處住。名似菩薩第十一住。

    論雲如諸聲聞謂一切相似菩薩第十二住者。即在第九解脫道以去是也。

    第三持究竟瑜伽處生品第一者

    前明二持。此為第三。第一所學法。必起能學行。即第二持。既學行已便有果利故。次辨菩薩受生果。是因求所遂。故言究竟瑜伽處。此持有五品攝生。為初故言第一。

    論解增上生中。雲謂最初住作轉輪等者。謂初住作一天下王。二住四天下。乃至第八為小千界主。第九為二千世界主。第十菩薩。生摩醯首羅天。即淨土其實在下二界間。以無漏業生故。名色究竟上。此據未得法界受用身論。

    論解最後生中。法師雲。有經雲。佛告慈氏。汝婆羅門家生。我剎帝利家生。我是右脅而生。汝是頂上化生。我壽八十。汝年六萬歲等。此別有經。與彌勒經相違。勘問。

    論雲唯除凡地菩薩受生此取有智菩薩為五生者。二說。一雲此取第二住也。十住以來菩薩。未入僧。不名有智故。二說唯取初地已去。名有智。義意初解為勝。以十住菩薩八相成道故。又增上生。唯言初地。故知簡余。生通余住。此有智取前解勝。

    攝受品

    既受勝生自利圓已。次有益物。故名受攝品論解雲菩薩如是于諸有情。攝受無倒轉時。當知遭遇。略有十二種艱難事中。下有能治。此十二之善巧方便。初雲十一句次第。各對一所治。第十一句。釋上第十一十二艱難之事。

    論雲或于其中應觀輕重如其所應而作方便者。即前第一可知或于其中。應審簡擇補特伽羅。即第二。由審簡擇前有情故。柔軟美語。自不起惱或于其中。攀緣勇猛攝受因轉者。即第三。雖物堪少。運心攀緣。布令遍起。攝受因轉若發正願者。即第四。雖無力能。普為營事。俱發正願。後有為時。普為營助或于其中。制御其心。不令流散。即第五。諸受樂者多著放逸。攝心不散。能離流散或于其中安住其心者。即第六。無能利生安心。恭作後當果心猛利思擇者。即第七。起思擇心。可攝攝之。不可攝者舍之不生厭倦而自安忍者。即第八。可知或于其中而行放舍者。前釋第十意。于此物舍故。不應生取心。而取施與之。或此釋前第七。此生可舍。前猛利思擇。合擇第八或于其中發勤精進熾然無懈者。次第卻釋前第九。可知。若以此前行放舍。卻釋前第七者。此即合解第九第十或于其中善巧方便。釋前第十一對治。可知而正修行者。釋前第十二。可知。或有釋。前對治如前配或于其中安住其心下。乃至而自安忍來。解前第六對治或于其中而行放舍。釋第七句對治。或于其中發勤精進熾然無懈者。釋第八第九第十三句。此中精進為一。熾然為二。無懈為三。如次為三或于其中善巧方便而正修行。合釋十一十二。如前釋可知。若依地持。此中能治有九句。不可依勘。

    第四十九卷地品第三

    第三持之第三品也。前明利生。後明勝位。依分差別菩薩位階。依之如地。故言地品。又我德成處。堪能受生。故名為地。

    論解七地中。雲第七如來等雜立為地者。前明第七。唯在第十地。今何以通取者。據實通在佛中。前唯約因位故。略不明佛也。今實錄之。故兼取佛。

    論雲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名決定地。此地隨在第三決定中故者。如上有處。明三種決定。一種姓決定。二發心決定。三不虛行隨決定。如顯揚第七。同此種姓決定。即本大乘種子發心決定。謂入初地。十住雖亦發心。未名決定。今第八地。名不虛行隨決定。以于行中無功用故。任運而作。此第三決定故。名第三決定也。有釋此第三。謂在初地。今取前解。如顯揚文在初地。謂得自在時。又釋此第八地。在第三僧。如異熟住。任運起行故。更無有漏心隔。名決定故。

    論解入地離惡趣時中。雲于彼色類諸有情所得哀愍意樂者。此謂慈也。下是悲。

    論雲一切有情諸惡趣業以淨意樂悉願自身代彼領受者。淨意樂有二種。一無漏。謂入地上。二勝故名淨。即此地前者是。

    行品第四

    上明地品學所依位。雖有依位。行何行法。故次辨之。此中廣明。名為行品。

    論雲如前所說十二行相方便善巧者。謂如前菩提分品明也。五種大願。亦如彼品。其實十願。據勝者論故。雲前五十力方便如力種姓品也。

    論雲如前所說二種無量一所調伏等者。問曰何故取此名成就有情行。答曰此所成就也。由有此故。菩薩起行。而成就之。故兼取之。

    論雲應知此中施等十法經三大劫阿僧耶長時修習乃圓證故等者。此中有三到彼岸。一時到彼岸。謂三大劫。二體到彼岸。謂知如在因染故。未顯在果。明顯故。名到彼岸。三菩提到彼岸。二乘名因不圓果。大菩提名果到彼岸。法師又雲。此有四加善根。到彼岸。大乘善根。而勝二乘也。故此中論雲。過余一切聲聞獨覺善根者。是若有。即準此下論文。唯有前三者。以善根能得妙果。不取善根為也。

    論雲當知所余波羅蜜多即此所攝者。如相續解脫經中。行別相攝方便度。是前三伴。願度是精進伴。力度是定伴。智度是慧伴。若依地經。後之四種度。通伴前六。即前六中善巧攝生。名方便度。能增上進。名之願度。魔法不動。名為力度。差別異知。說名智度。即前六攝。不須別論。據實如地經相續解脫經。據義增勝為論也。

    論雲由前四度資糧自性眷屬守護當知圓滿或學者。如次配前四度應知。

    建立品

    依地行因。行因既圓。大劫勤功。須有果遂。得果成滿。求遂本心。建立所成。名建立品。此乃第三持之第五品也。

    論雲依如來住依如來地此雙舉者。舉十三住。舉前明七地。地住雙舉。攝義圓也。

    論雲又此一切菩提資糧略有二種謂去菩提若遠若近者。謂未得相好名遠。即在地前。若得相好名近。謂得入地以上。所以得知者。即次前辨入淨勝意樂地。諸相隨好已得異熟。故知地前不得實報相好。又此卷末中文雲。相好名對種姓地。唯有種子。依身而住在解行地。修彼方便。若在勝意樂地。乃名為得。諸上地名清淨。在佛地得相好善淨無上地也。

    論解四清淨中。第一所依淨者。此中兼取諸煩惱品習氣。于自所依無余永滅。如對法第十四。唯有取住舍。無前永滅習氣等。即此菩薩地。解功德品中。文同對法。此有何意。此中據攝法周。彼中據有為淨。不取無為淨。據實通有無為。

    論解靜慮解脫。雜染有二種。清淨有四種。與上相違。應知。其相者。與雜染二種相違也。雜染二種中。各有二故。初染二者。一無功行。二諸蓋現前。第二染二者。一自地煩惱纏。二自地隨眠。此謂有因。有此二染障。如來得清淨時。有四種清淨。翻前應知。

    第五十卷

    論解十力有差別無差別中。有差別無差別者。謂如處非處與自業。以觀善不善因故。名無差別。但觀善不善業。能感愛不愛果。是處非處。自作善果。自受善報。名自業力。故有差別。余下準此應知。

    論解無妄失法中。雲若如者。如下文雲。普于一切所作方便。即教化生之時。隨所宜方便也。順理故名如。又即如是方便故名如。

    論解一切種妙智中雲。若于不善無記法中。無顛倒智。知而不作。是一切種智。若知善而作名妙智。前似後得智。後言正智。其實無分別智。不觀不善等法。但作善觀故。唯是妙智。其後得智。是一切種妙智。又後得智二種。皆有正智。不然。

    論雲思惟圓滿意車圓滿者。以意樂能有運載調慮義。故譬于車。

    論雲如是圓滿顯示一切菩薩學道及學道果者。學道謂智。果謂如境。又前地有為名學道。後地有無為。名學道果。

    第四持次第瑜伽即偏簡。如上諸品。或是品諸義次第。即自勘之。

    有余依地謂煩惱集因已盡。唯余身智。及無為在。名有余依。或五蘊根身名依。有此在名為有余依。

    論雲雲何地施設安立謂有余依地除五地一分謂無心地修所成地聲聞獨覺菩薩地除無余依一地全所余諸地名有余依者。十七地中。如此文。以十一地全五地少分。為此地體。所以者何。五地之中。且如無心地中。有五位無心。謂無心。睡眠。無想定。及滅盡定。入無余依涅界等。今唯取前四位。除無余依涅。故言一分。是此地體。修所成地中。修成有無二為。其無為是無余依體。今除之取修成有為問曰但是修。何故有無為之言。義曰直言修慧者。即不取無為。今言修所成。既有所成之言故。貫通無為也。其聲聞等地。通明四諦。其滅諦中。有因盡果盡無為。今簡去果盡無為故。除一分無余地。即所除全也問曰余地亦有。非此地體者。何故唯除此五地一分也。義曰從多相從。論又隨顯相者。取除其隱相。非此地體者。略而不論。

    論阿羅漢與此八依或依相依中。雲與六攝受事不共相應者。謂與父母攝受事相應。以無學人不舍供養父母故也。

    無余依地此地體。即前地所余者。是義準前知。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十二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3冊No.1829瑜伽師地論略纂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十三(論本第五十一二三)

    基撰

    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一者。此論一部總有五分。前五十卷。已明十七地之體義。即初本地分也。下之四分義。重辨前首。皆稱攝此分。乃下四分中之初分也。攝決擇分故。名決擇分。或有以文攝文。前分有者。今重明之。以為一分。或有以文攝義。前分雖說法體。其義有未明者。今此明之。以為一分。如言眼界攝眼界等。自體攝自也。又以所詮決擇之智。簡擇諸地不同。然簡擇義齊。更相收攝。即以義攝義。此一分教。能詮決擇。以所詮為名。故名攝亦可。準俱舍論名對法藏。由彼對法論中勝義。入此攝故。此得藏名。或此依彼。從彼引生。是彼所藏。故亦名藏。此既二義。此亦如是。由前本地分中勝義。攝入此分。決擇明之。或此依彼。從本地引生。即彼所含之義。此分所攝故。名攝決擇分。亦是以文攝文。故名攝也。此明攝義言決擇分者。決謂決斷。謂決他疑亦可。決謂決了。能自了解。擇謂簡擇。可謂簡擇是非。今此明是破非。故言決擇。邪見撥無。真俗雖決。非簡擇是非。疑雖簡擇是非。而非決斷言決以簡疑惑。談擇以別邪見。前本地分。直述義相。今當重問答。決疑擇要。故名決擇。舊雲決定藏者。非也。彼言尼也。摩可言決定。既雲毗尼生折邪。此言決擇。何得稱為決定藏論中者。簡持義。十七地中。簡余十五地。持明此二地。是故言中也言分者。分齊也。分別區分也。本地之後。攝釋之前。一分齊也言五識身相應地意地者。如本地分已釋問何故不言意識者。以名濫故。此明心意識。故不置識問相應義不唯局五。何以初標不雲意有。答曰據實皆有。略而不說。又舉初顯後故。意地不相應也。又據勝法。以明五識。無執持等。其境狹少。舉相應不言根塵。意中兼明七八二識根塵等皆明。不可偏雲相應。故略之也問前本地分。既開為二地。何乃此合明耶。述有二意。一六識各別依。謂六根通依。謂本識。今此分先明第八。是五六識通依故。所以合明。前分約自性業用等義。所以別開為二地。二六識各別種子。依本地分中。雖明賴耶。但明種子依。隨六識說功能各異故。所以別開為二地。今此分中。兼明現行。第八是六識通依。既是通依。不可別開二地明之。所以合說。從第八識。故合一明。又唯約作業。作業既別。須開別明。俱依根緣塵。行相狀同。所以合說。又如顯揚第六雲。問阿賴耶識何識所攝。答六識攝前約種子分別。今約六識所攝。所以合明此地決擇。合有七卷。此為最初。故言第一。即首稱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一。就此分中有三。一結前生後以發論端。二釋分興之意。三依地正辨。初二如文。第三正辨五意。合明尋伺等三地。合即十四分也。就第三段中有二。初簡擇別。明一地二依地。正辨如文可悉。今明此地中總有七卷。前三卷半明五善巧。下三卷半明六善巧。初有多段。今論初且合為二。初牒前已明。而興三問。第二依問正答。就問中有三。初牒前本識。為所決擇。二開三問端。為問由致。三正設三問。令興決擇。

    論雲問前說種子依謂阿賴耶識。此即初也。謂前本地分中。已明第八是諸種子依。種子皆依有故。小乘諸論未說有有之因緣廣分別義者。此即第二開三問端。為問由致而未說有者。前本地雖大乘有第八。然小乘經而未說。有一問也問曰如攝論引小乘經中雲。愛樂喜習著阿賴耶。所余經中亦如是說。此言即小乘經已有。何故言未有耶。述曰二義此為無者。說如薩婆多等。又然彼經雖說有體。即第六無別所詮及余別義。謂因緣廣分別等。今言未有者。無別體有。非名有也。

    有之因緣者。此有第八之所以也。雖言說有。未知有之所以。既知所以有故。第八存之。其與現數受等俱轉廣分別義。即為第三問。

    論雲何故不說。以下第三正設三問。令興決釋也何故不說者。但問小無所以。余文可知。

    論雲答由此建立是佛世尊。下第二答。答中隨問即為三答。此即答初問也。此答初問中。初長行總答最深密記不說。所以第二引經正言不說。

    論頌雲阿賴耶識甚深細者。以下舉經正辨不說逗留。此一句總彰深細。第二第四句。正明不說所以。第三句正明不說問曰何以第四第二句。明不說所以。有二義故不說。以深細故不說。即第二正明深細之義。二恐起煩惱。不為說之。即第四句。先雲第七及八。皆名阿陀那者非也。即舊論頌雲執持識深細。既雲執持。第七豈能持也。梵音雲訖利瑟吒末那。此雲染污意。今雲阿陀那者。即第八執持之義也。此之一句。總舉第八深細也問曰舊論執持識深細。何故今翻別雲有何所以。述曰執持之言。其義便正。然簡有異。義不同簡。所以者何。先雲深細者。但簡凡夫未簡二乘故。其凡夫藉義皆粗淺。此言深細但簡凡夫。其二乘教義皆深細。此應與等故。今以甚簡別二乘。二乘經教深細非甚故。此簡具足故須異也。故下言見諦聖者方能了知。余未能知。見道之前第六識非唯識觀。未見第八。入見方知故言甚深細也。

    論雲一切種子如暴流者。此一句。舉第八識深細之義。而不為說。即第一深細不說所以。水未風擊名曰平流。若遇風濤方成浪起。此識亦爾。能燻之風未鼓。但只念念平流。能燻之風鼓時成種。遂如波浪或種生現。由如波浪。一浪因至一浪生。多浪因至多浪起也問曰先翻種子如恆流。今何異也。雖雲種子。未知是何。言恐有局。今言一切。義乃含包。又恆流之言。此是何義。若如恆水流。即乃非也。如恆常而流。豈是約因燻義。今言暴流。義在于此。

    論雲我于凡愚不開演者。此一句。第三正明不說。小乘有名無有體義。此我于愚不演也。唯開名故。諸在凡夫名亦未開。即我于凡不開也。若小乘名已有。但不為演。若名亦未有。亦不為開也問曰二乘凡夫既不為開演。何故今說令凡夫聞。此中聞有二人。聲聞之中有二人。一根不熟。二根未熟。初決定性。二不定性。故不為開演。若不定性根熟。何不為演之。凡夫亦爾。一根不熟。無種姓人二根未熟。故不為說。今約聞者。皆根已熟故得聞之。今言于凡愚不開演者。義在于此問曰先雲于凡我不說。此何異也。述曰即言非也。唯簡凡夫。不二乘故。今言意不爾。

    論雲恐彼分別執為我者。即第四句。釋第二為起煩惱不說所以。凡夫二執未斷。二我之執恐生。二乘人我雖除。法我猶在。恐其起此。我有二種。一分別。二俱生。俱生之我任運而生。分別之我因教方起。恐凡夫因教分別。二我得生。二乘因師分別。法我得起。故不為說問曰先雲彼勿執為我。此雲何異。述曰此言總未簡任運有我。其義可知問第八相續似一常。恐起人我見。凡不聞本識有體相。是實慮法執大不說。述曰說第八雖生法執。若除法執必由唯識。第八既是諸法如實因緣。此乃唯識之本。故為大根得說本識(更有逐難雲雲思之)其此識義者。佛說法要以利物為本。若說此法。始則不墮生死。終令能得涅者。佛即為說。然此識凡夫聞之。生分別二我。若二乘聞生法執故。及不能作唯識觀故。始則有損終聞無益問唯識非小境。不為說第八。末那二乘觀道除。應為二乘說。述曰末那惑障于人觀。二乘觀道得除人執。識細二乘非種智。所以不為說第七。即如見道。雖斷三惡趣果。第八細故不為說。末那識細故。彼非一切種智。亦不為說問曰小乘觀道緣末那否。答無分別智觀。斷惑時自相觀故。觀末那理。後得智觀。非一切種智故。于事差別。無智亦不須緣。因此義。法師雲。以九門分別八識。備師以七門分別八識。皆如前鈔。

    論雲復次焱夏顯弧O麓鸕詼省4酥杏卸3蹙偎套芟園艘濉6タ泄憬狻3蹺目芍 >統タ兄小3趿邪嗣艫庇謁獺6蔚誚饈焱夏稀6膾閱獻運稻 偽稹>痛蔚詒鸞庵小S邪瞬煌 <次 碩巍3醵沃杏卸3蹺蝕謂狻N士芍 4鷸形逡蠆煌 <次 宥巍F涑躋蛞庹摺V鐶﹞說戎小2渙 臼丁H緹 渴σ粵凍稚懟=褚夥譴恕N醬酉紉瞪摺D苤闖稚懟4酉衷讜瞪摺2荒苤闖幀4嗽汲ク懟2輝劑隊諞簧材恰;蚱鷚焓煨鈉啤H縹目芍 4酥杏α 吭啤Q鄣茸 斗悄苤春宗)。現緣發故(因)。如聲等起(喻)。又若有轉救之雲。我眼等中亦有異熟心。從先業生能執持。汝何故雲眼等轉識非能執持。而總遮我。今應破之。下第三因比量。若爾下第三因應不異。破此已救已為破故。後既有破。明知此中。但約長理相續道理破之。如前解釋。此第一因也。因言所以。即宗因等之因也。從此為名故言五因。前總破六識訖。下因別疏牒破。且疏善不善性心破故。第二因又六識身善不善等性可得。是第二因者。即欲破之且遮別法。有非執受。方為同喻。而能遮彼善不善等。設有解雲。涅體能持有漏依止。今量雲。二種涅定非執受。宗也。是無為故。因也。由如虛空喻也。此義既成轉破道諦設有別計道諦能持。應立量雲。無漏善心不能執受有漏諸根(宗)。此言為簡大圓鏡智能執自身。若但總言無漏善心不能執受。即有不定過。為如涅。是無漏故。無漏善心不能執受。為如大圓鏡智。是無漏故。而能執受。避斯過故故作此言。是無漏故因由。如涅喻。此義既成。應須轉破有漏善心。應立量雲。有漏善心應不執受有漏諸根(宗)。以是善故(因)。如無漏善(喻)。善既被破。不善須除。別立量雲。諸不善心應非執受(宗)。有記性故(因)。如彼善品(喻)。雖破記性。無記之中有四無記。且除異熟。在第三因。變化等三。今應別破。量雲三無記心應非執受(宗)。以間斷故(因)。由如聲電(喻)。或因喻雲。非異熟性故。如善惡心。此因亦善。前因有異熟生心為不定過。今論雲。雖雲善不善性。不言無記。既有等字。明別有破。雖復疏牒。其六識中無記報心。此中有計。以為執持。應破彼計。故第三因即遮此計。

    論雲又六識身無覆無記異熟所攝類不可得是第三因者。言六識中雖有異熟。但一念生。或諸心間。前後一類。異熟生必不可得。前後一類異熟之性。無有變易。可能執持。是真異熟。今六識中異熟心。但一念生。非無有間。既非一類。是異熟生。不得稱言而能執受。應立量雲。六種轉識非真異熟生(宗)。有間斷故(因)。譬如風聲等(喻)。此量未明。應更別立之。六種轉識無覆無記異熟一類既不可得不能執持身(宗)。有間斷義故(因)。喻等同前。或應立量雲。六轉識中異熟生心不能執受(宗)。有間斷故(因)。如風聲等(喻)。其論雲異熟類不可得者。即是此中。有間斷之因言也。即彼逐難。六識中異熟心。是異熟生。非真異熟。不能執持者。汝宗何故言不苦不樂受。從異熟生。既異熟生應非執受。述曰異熟生有二種。一從異熟種子生。二從異熟相續生。第六識等者。是異熟種子生。名假異熟。如眼根非真異熟。其第八識是異熟相續生。前念後念皆異熟故。今前念後念皆是異熟者。能執持非六種識。故有異也。即以此文。一師言。欲界有第六異熟心。一師雲。此乃遮計。又彼外計。汝宗第七識。應得能執持身。何勞第八者。應立量雲。我第七識不能執持身。非異熟性故。如六種轉識等。又彼外計。非一種識能持一切根。一一自識能持自根。今應破之故。第四因雲。又六識身各別依轉。乃至是第四因。此中有二。初依計正破。二縱計逐難。謂如眼識起時余耳等無識之根便應爛壞(宗)。無能持識故(因)。以小乘宗諸識不並生故。如死尸(喻)。設許執受亦不應理者。此牒計逐難。謂彼外計眼識起時。非但唯持眼根。亦能持余耳等之根。今設縱之故雲。設許執受亦不應理。識遠離故。今立量雲。眼識必不能持耳等諸根(宗)。識遠離故(因)。如他八識不能持身根等。如死尸等。又有合立量雲。無識諸根應無執受(宗)。識遠離故(因)。如死尸(喻)。既難無執受已。應成非情攝。立量雲。無識諸根應非情攝(宗)。無執受故(因)。如死尸(喻)。又眼等諸識起時。應不遞相執受(宗)。所依別故(因)。由如眼識起時不依諸根。此量有過。同喻所立不成。過如前所計。身識持自根。設爾應成數執過故。第五因應成數執過。其文可解。此中有量。既有執受不執受。不執受時應非有情攝。無執受故。如死尸等。又可雲六種轉識應非執受。三性心間非一類故。如聲火炎等。此亦有過。由上五因。六識執持。既非道理。故許第八能執持身。結文可知。

    論雲何故若無阿賴耶識。乃至識不俱轉。此第二因。非正建立第八識。但因外難便破小執。建立自宗。此中有二。初問次正釋何故若無等者。此即初也。若準前後解。此文稍違。所以者何。且如前文。若有第八執受。依止可得。若無第八依止。執受不可得。今若準解應言。若有第八。最初生起可得。若無第八。最初生起不可得者。是言便生但總應言。小乘無第八。諸識不並生。大乘理即雲。根境緣具五識皆起。何緣一識最初生起。有第八識。即許諸識並生。故有第八。無最初起是應道理。汝既無于第八。有最初生。此不應理。今小乘問雲。何故若無第八。最初生起。不應正理。可直案文。不可準前及後而興準解。此為問訖。就正解中有二。初假設外難。二依難正解。以小乘中諸識別生。其文易了。其答中有三。初總答以征釋所以。第一及征可知。第三正釋中雲。容有二識俱時轉者。謂大乘中諸識。亦有別生時故。余文易了。此中應立量雲。三緣具足眼識起時三緣具諸耳等識亦應現起(宗)。三緣具故(因)。如現起眼識(喻)。汝前所難。恐識並生。不許第八是有。今成諸識並生。已應許有第八。此返釋成。論第三因中初問等。如前判文。此因亦非正立。第八之因為外釋義。難時外便返問。因為通難。返立本識。謂外小計識不並生。意緣色時。在眼識後。今破此識。緣過去色境。應不明了。應立量雲。眼識等後散心意識緣次過去眼等所引境色應不明了。宗也。此言簡彼定心及獨頭意。今遠緣者。今偏破過去近意識。簡遠意識。因雲不定位攝緣過去故。此言又簡定心。如散心中。緣過去等百千劫事。此是亦簡定心。又為不明了故。應不明了。宗因喻如前。此中文意如對法抄。

    論雲何故若無阿賴耶識有種子性。乃至不應道理者。此下不能別判諸文。以小乘中計六轉識。能持于種。今以諸心別異。雲何持種。應立量雲。六種轉識不能持種(宗)。因雲展轉異故。由如鼓等所發音聲。又雲六種轉識應不持種。三性間故。如身語業。余文可知。

    論雲又彼諸識長時間斷不應相續長時流轉等者。又汝若執六識持種。如入無心定時。其六轉識長時間斷。既無能持之識。不應所持之種。而得相續長時流轉。不生滅也。應立量雲。入無心定種子應失(宗)。無識持故(因)。如入無余般涅界。又應立量雲。入滅定時六識長時間斷。此即無識持種。即種已失。不應而有出定相續。而復更得長時流轉。用何種生。又此以何為識持身。難破無持種子識門。兼此破入滅定時。六識間斷。不應其身而得長時流轉。彼經多時。無識持故。便應爛壞。相續謂身也。若爾與下第七破何異。既爾取第一第二好。

    論雲何故若無諸識俱轉業用差別不應道理等者。此第五亦非正立第八而破于他。亦因他難解難之由。遂成第八。四種業用。一了別器業。謂外器世界。二了別依業。即內五根扶根五塵及內種子等。此二第八識之業故。勝經雲。自身資生具。一時頓分別。此第一業。第八唯變故。緣從種生。故名為變。是彼境故。名為彼緣。其內依業。具有二義。一變故緣。二執故緣。變故緣義。如上可知。執故緣者名眾生數。三了別我業。即末那常計第八以為我也。四了別境業。即余六識各了自境。此中意者。謂第四境業。一識起時。剎那剎那四業俱轉。非一切時無心悶絕等。及入無心定。而皆具四。唯具前三故。如經所說。若一境業起時。必剎那剎那四業可得。若無第八。諸識不得並生。而此四業。不可一識一時頓有。豈不違經及于道理。小乘若信大教。及一剎那中。有此四業。可如此難。他宗既不信經。及不許有四業。一剎那中而現可得。何得如此而起難耶。述曰然以道理逐之。必許有此四業。及信大教。而得成立。以理逐者。且立唯識比量雲。色等諸法皆不離識(宗)。是所識故(因)。猶如于識(喻)。既色等諸法。不離于識。從識而現。無識之時。此境應無。且如入無心定。或唯緣涅等境。爾時色等既無能緣之識。眼等諸根。及外器等。便應斷絕。應立量雲。入無心定等位時眼等諸根及外器等便應斷絕(宗)。以無識故(因)。如所滅識(喻)。又緣涅等境時諸眼根等必應斷絕(宗)。以自能緣識體無有故(因)。由如未生緣眼等識。此即成立初二種業是有。次成第三業。二乘唯雲有了我之業。不言一切時恆起了我。今應立量雲。異生所起善等心時必有我見(宗)。此是有簡可須思之是異生故(因)。如起余位我見之時(喻)。此三種業義已成立。于一切時必須恆有。若境業起時。必須有四。不然唯前三了別境業。二乘共許前三業義已成故。于一時四業可得。于前三業總立量雲。異生身中無染心等現在前時必有前三種業(宗)。異生位故(因)。如二共所許三種了別現在前時(喻)。以此義故知。四業可知。以理遂立前唯識量又有三藏所立雲。真故極成色不離于眼識(宗)。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因)。由如眼識(喻)。前雖可爾。簡過未周。此中簡過。如因明抄。上來雖復理破違教。如何如攝論中。廣立大乘真是佛語。信佛語已有違教過。非未信前而有此過。如攝論說。此並與現量相違。過如文。

    論解第六身受中。謂如理思乃至定有阿賴耶識者。此中正論第八是有。謂如入定時。五識不行。忽聞聲觸。即起領受。如舍利弗聞哮吼聲。既無耳識起領受余聲。即第八識而起領受。若無第八此義何成。若小乘中。不許定中境至起受。應立量雲。入定位中境觸身時應起領受。以有意識位境觸身故。如散心位。若不許時。返破余位雲。散心位中境觸身時應不起受(宗)。境觸身故(因)。如入定位(喻)。此中更有難釋。不可煩述。法師雲。身受即輕安。觸身起受。

    論雲如理思不如理思。可知或無思慮。無心定也或謂尋伺。有心定也在定不在定。可知。此意謂此六位之時。境非一種領受。非一心不並生意緣。此隨一種境。或有聲至。謂不並生。若無第八起何領受。若有第八。第八領受雖入定等無余五識。覺受仍生。若無第八。此不應起。是此中意也。

    論雲處無心定不應道理。乃至不離身故者。此有二義。一違比量。二違聖教。諸部之中有許有二意識。一粗二細。細者此定有之。今此中破。如薩婆多不立細識者。應立量雲。入無心定應如舍命(宗)。識離身故(因)。由如死尸(喻)。又違聖教。如文可知。薩婆多救。六識不離身者。識得不離故。名識不離身者。亦應識得不離身故。不名滅心定。應立量雲。汝立滅心定應非滅定(宗)。識得不離故(因)。如有心定(喻)。又汝無心定必定有心(宗)。有識得故(因)。如有心定(喻)。此非薩婆多正救。彼正救雲。入定雖無識。後出定時其識必生。言識不離身。應立量破雲。汝立滅心定必定有心(宗)。言識不離身故(因)。如有心定(喻)。彼作決定相違。言滅心定等決定無心。以寂靜故。猶如涅。今應與作有法自相相違過故。令彼不成。汝立滅心定應非是定。以寂靜故由如涅。若言命根等在名不爛壞。應破命根雲。先破四相。四相定非實有。非二量知故。如兔角等。以此為喻。破彼命根。上來破薩婆多訖。若立有心者應破。量雲第六意識無想定等諸位中應無(宗)。在此位中于六識內隨一攝故(因)。如五識等(喻)。又若有識。決定有觸。若有觸必有受想。如何乃言此定有識。此量既成小執破訖。違經違理。故成第八。又如無色界。應有滅定等。量思之。

    論解第八識中。謂臨終時乃至不應道理者。如第一卷。從上舍。從下舍。皆至心處。方後舍也。言非彼意識有時不轉者。若第八識通執身分。舍上分時。下分未舍。有轉有不轉義。若第六識義不必然。緣余境故。非有處不起故。非能執持。又若第八緣境微細。于臨終時緣境不可知。若第六識緣境行粗。若第六識能舍命行相應粗。以非彼意識。有時不轉。應立量雲。命終時識緣境應知。第六識故。由如余位應更總非第六意識。而能舍命。量雲第六意識非舍壽心。轉識攝故。由如五識。故知第八義得成立上來答第二有之因緣竟。自下答廣分別義。

    論雲復次焱夏鮮塹諶稹W韻掠卸3躋運囊濉=  詘斯惴直鷚濉6  詘嘶姑鷸 濉S謚諧蹙偎獺4文順タ小3タ兄諧蹩 擰6蔚誚饈汀=饈橢邢冉饉怠br />
    論雲了別內執受者謂能了別遍計所執自性等乃至執受了別者。謂六七二識皆起執故。所燻成種可言妄執習氣。其五識等自燻種。雖非妄執習氣。亦第八緣。此中何故不說第八緣耶。依上下文。一切有漏法皆有粗重所隨。五識等種子。雖非妄執習氣。粗重所隨故。但名習氣。是第八緣。此中通含為語。即遍計執習氣。直是六七二識習氣者。是余五識及第八識。非妄執習氣。諸現行並為粗重所隨。應並名習氣。若爾第八緣習氣之言。其義攝一切法。何須開二境。述曰習氣通二種。謂現行及種子。此中約種子名習氣。不約現行為論。故開二別問曰何故得知現行亦名習氣者。如阿羅漢齊足越坑。名為習氣。此乃現行。故知通二種也。不然由有種子習氣故。名為習氣。豈習氣即現行耶。謂今皆種子名習氣。即五識等。雲應種子皆名習氣。余義同前又解此中言遍計習氣者。三性有漏法所有種子。皆名遍計所執。以三性心等皆為相縛所縛。名為遍計。非謂遍計皆是二執所成之種。若爾此中雲何遍計所執之言。三性心等不起所執故。義雲此中通論文中義。含即遍計自性習氣。遍計所執妄執自性習氣。前通善不善種。後唯二執心種又解法師雲。二義西方二師義。一雲三性心皆有法執。雖善心起時。即此文為證故。名遍計所執習氣。第二解雲。一切有漏善等心種。皆名遍計所執習氣。此非三性中遍計。以有漏心等。必為漏所縛故。其善等性。亦名遍計所執。此不及前問曰無漏之種。非妄執習氣第八緣不。有義緣略故此中不說。又此義非也。謂心弱境強故不得緣。如攝論聞燻習。非阿賴耶所緣。仍依于本識。以強勝故。若爾雲何名唯識。若約無漏見分。此義又成。未起無漏心時。此應不名唯識。如攝論依彼第八。以念俱隨滅故。亦名唯識。以第八緣境為相縛所縛。諸第八境皆是親變。若緣無漏。即非相縛故不緣也。第八望無漏種。即非唯識。如眼識望第八境亦非唯識。非所緣變故問若爾無漏燻時。燻阿賴耶識不。若燻雲何不緣。問若得者。第八緣種。如無色界。即為自證分緣等。若緣無漏種。豈緣自體耶。問此中依護月菩薩釋。其見分等三分中其種子。為自證分種子。即見分體故。由此理故。相應五數不緣種子。依此理故生無色界。第八見分即無所緣。彼界第八見分。緣欲色界器世界等。以是共業故。雖生無色而得下緣問曰何故種子不在自證分等。唯在見分耶。義雲以相見及第四分。于自證分上。差別建立。今以種子是所緣故。故于見分上立。以自證分為能緣故。不于上建立。又依集量。唯立三分故不在第四。設立四分者。以不離自證分故。俱是第三分差別立。若在無色。亦緣下器界者。何故此文。雲若在無色。唯有習氣了別執受。通曰此約自證分為論。不約見分。若約見分。即通緣器界也。故簡無色不緣。但在內根等文中。不在外器等文中。故知外器亦得緣也。若依護法。即以此文為正。在無色界不緣下地。界系業別。故其種子。即見分中分為相分。見分緣之。五數托此以為本質。而于上變影像相也。此非實用。故不能生眼等實根令識依之。此與後別。若準護月義。其無色第八識。與下界識等。以緣境等故。若爾即有業無粗細妨。其義者何。夫見分等及外器相。必此業感。此業何時造等。又有多妨。如對法壞世界抄。廣如此論第一卷別抄。其緣變化身五根不。有人雲。西方有諍者非一也。一釋亦變為境門攝。非內根門攝故。此中但總言緣器。不別疏條如別抄問若以第八緣種子。種子何故能生識緣他身根。此根何故不能生他識。答曰以影像故。種子親變故不為例問如五根本識相分他。依之第八為影像變。其種既自第八相他。亦應變緣。答根法現影像變時。可為受用。則互相見等。種子微細。不得緣他。無受用義故不須之。此唯意境。中邊等中。雲緣他身者。如此解問。

    論雲及諸色根所依處根所依處者。即攝造根四大。及扶根四大。及扶根塵。護月有二種五根。一意識及相應變者。二末那相應變者。彼以第七識。緣第八相分為我所故問曰若爾第七。既緣第八相以為我所。即第七名無漏緣使耶。以緣第八相為我所故。今解唯緣根及所依等為所緣。非種子。種子即自體上義分。即自證分緣故。非無漏緣使。第七雖緣第八起我。然迷總報故。迷現行不別緣還滅上功能。故非無漏緣使若爾亦緣第八所緣外器為所緣。應是上界緣使。述曰不然。第八雖緣上器。然有親有疏。欲界者親由業感。緣上界者疏不由業感。緣第七既緣第八見分。為我所緣相業所招生。親相分者。即欲界器。其我所。即須隨我。我既欲界系。所亦應然。故非他界緣使問曰意識緣上界色等時。此即隨見分。欲界系第八。既緣上界相色等。即應欲界系。述曰不然。第八含種子。種子故第六不然。故不為例。有種故。親變故。第八境非欲界系。第六識等不名種子。影像緣故。隨見分欲界系。又解護月。第七緣第八時無我所。通說故言其實無也。三本識所變五根。今唯有所變。實業感者。非余二種五根也。此緣內時。其造聲四大一切時有。常緣其聲界。義說有之。其實無有。即緣聲之種子及四大。故名為緣。聲非現行聲一切時有也。此中應有一大增時。如眼中地大身根眼根四塵。即七物可得知余無不可得者。彼增時亦則說緣。其護法唯有二種五根。第八第六二識所變。第七緣第八。為我家之。我即為我所故。護月難護法曰。若上不緣下外器者。何故修生天眼第八緣也。義曰此非第八境故不緣。唯意所行。若爾心無境無意。不緣此第八。復不緣其眼應無。若爾如五識。非第八境。意不緣此五識。豈即應無識。是見分取于所緣。此根非見分。何得為例。亦隨識為見分故同五識。述曰緣未必要須業所感者。如下界長養根等。第八亦緣如種雖非業生第八。亦不妨緣。若爾何故不許上地離下地生時亦緣外器相。以下界第八緣上界眼故。如下次自解。

    論雲此于有色界者。護月雲。若無色界第八。不緣下器者。何故外器文前預簡雲。此于有色界故生。無色緣下外器。護法雲。此簡內執受。若有色界有種有根。及根所依。無色唯有種子。無根及扶根塵。即內執受半有半無。須簡色根。外執受中一切無色界皆無。何須致簡。故下膏炷喻。若無色有外器。應無內炷外有光明。故知簡別。不隨汝意。第八俱五數所變化身。眾生數非眾生數者。即眾生數。若爾何故非異熟說根為五識依也。亦是然是未依本生故。

    論雲。復次阿賴耶識乃至一味了別而轉故者。此中護法為正文難護月雲。若緣.三界器相。此中何故唯言從初執受。乃至命終。彼通曰。此但約一內身為論。而說外器。非據實義問曰如此處業。還感此處界。如欲界死生上界。即此界業盡故生。若未盡如何生上界。若盡何故生上界。由緣下界外器。若生上由緣此外器。果應永不盡。義曰若有情身。及外別受用果。須業盡時果盡。有業時緣外器別果。其外共器果。未必要須業一。有方便。以一切時任運緣彼為境界故問曰若爾如論處說。第四禪外器。雖無三災壞。而隨身生滅。所隨生滅。器既是共相。果如何有滅時。以一切時任運緣故。下諸界地。理雖應然。且據四禪。論文明故。義曰且約勝緣故為此說。其義者何。如一有情感得一處舍宅等緣。其此外器。有情共感。雖共業招。而此一眾生業力從增。有別受用勝緣故。若此勝緣。在余有情隨之得變。若無勝緣。此處亦滅問曰若然此一有情。復余有情所共緣者。亦隨勝緣說滅諸有情所變。勝緣既在。而彼有情亦應緣之。理既難妨。不可取之。又如地獄。必惡業招。若生人天。其何業感。若在色界亦得緣者。何故色界身。由起地獄諸不善業。而能感果。故有大妨。設護法菩薩此義如何。義曰若在上界。不緣下界。其理無妨。然欲界人天。何時造彼業者。若人天所感之業。必是善感。以人天不受彼生業。若惡感招必定受生。加以別惡業等故。于此中無妨如見糞汁名為美食。其理如此。對法抄說。又第八若不緣上界色等者。如其天眼通者。此眼根等豈非第八緣耶。答曰不緣。若爾如何名唯識。答曰種子生故名唯識。非識所緣故。如六七識界為緣等。又雲緣。若爾何故不許緣上界耶。義曰若往彼界。何緣不許不緣其色界系色。非第八緣。見相別系故。依彼為門自變為影像故。馬勝比丘事入淨土等皆如是。隨往所見即變。屬見分系。然色界者色界緣。

    論雲當言于欲界中緣狹小執受境等。此約身為論。以身量小故名狹小。有義以外器有大小量說等。如小千界等。其下文說。以諸十八界多小。說小大緣。無色無身。以何為大小。故說諸界名大小。以無色界緣法處。說大小故。其義未解。法師雲。彼心或廣或略。燻成種時。第八緣此種。種從現行名廣略等。非緣現行。若爾即得說第八識。緣三界種子境也。答不然。約功能如欲界。名狹少。行種所生現行亦狹小故。如是乃至無色界亦然。若欲色界。不說外器為論。以俱緣無量外器界故。

    論解第八俱五法者。問以為能燻為是所燻。答曰非二。以非王無不與能燻相應。而非所燻。以無力能。不從加行心之所引生。故非能燻。夫能燻者。必從前加行心引生者可成能燻故。此五法非是能燻問若爾六識之中異熟舍受。應同此類。非能所燻。義曰許然無失。此為勝義也。又五法緣境為緣。第八識之境。為別為境緣問曰何失若緣本質境。雲何名不同一行相。若別緣者。如五根既為本識等。六法所變。六五根而眼等識依何者根故皆有妨。如實義者俱緣第八識之境。若爾如何釋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雖境無別。見用各殊。受為領納。相為所緣等見有別故。說不同行相。與余七識不同。余七識得心所。名為境緣。故第七親為我我所等。余處當釋。此與前兩師義別。彼彼皆依本質影像而變境故。

    論雲解作二緣性中。雲又由有阿賴耶故得有末那等者。謂由第八為境故。得起第七見分。又由第八中種子故第七得起。具此二義故作此說。

    論雲復次諸轉識與阿賴耶作二緣性中。雲于現法中長養彼種子者謂如依止阿賴耶識善不善無記轉識轉時如是如是于一依止同生同滅燻習阿賴耶等者。此中若燻種同時生滅家。取是文為正。若異時家于此文雲。此謂現行能燻之識。與第八識同生同滅燻習。第八非現行與種同時生滅。此中有二諍。一家雲。初帙第五卷。種子七義中雲。若生異類即此念生。若生自類非即此剎那。故知現行望種子。種子望現行。是自類異念生。若爾雲何釋種子六義。念念滅俱。有義曰。此但約俱有生滅。非即此剎那中同生同滅。一家雲。諸種生現現生種必同時。如種子義及此中文等。如第五卷等種子七義。文言自類者。謂自種子類種子生種子。自類相生故。非即此剎那。若種望現行名異類。是即此剎那。又舊種望新種。亦有異類。即此剎那故。此二釋此文處不同。

    論雲阿賴耶與諸識俱轉轉相謂或一時唯與一種俱轉所謂末那俱轉何以故此末那等乃至若有心位若無心位常與第八俱轉意者。此與對法第二相違。彼雲又此意遍行。一切善不善無記法俱。唯除聖道現行。若處滅定及無學位。故此相違。即此文雲。無心有心皆相違。即滅定無心聖道無學有心尚行故。有相違故。依此西方二說。一雲末那唯有人我無法我。即如對法。三時不現行為正。然此中言有心無心三性位有等者。即除滅定余無心位。謂無心睡眠悶絕。入無相定。生無想天。非謂滅定中有。今無漏觀無學身中三乘。皆入人空觀。第七唯人我故不行。有漏之識無漏之識可生。若言滅定。亦有第七。一切時論此我意也問曰雲何滅定等三時無。而言常與第七識俱轉。答曰此據除三位。余一切位俱非三位。亦有名俱下言有心定無心定者.即無想定有漏定等。非滅定無漏定。又第二師釋雲。即此文為正。末那一切時常有。然對法言。三時不行。亦有義以第七識雙起人法二我。如二乘入無漏觀等三位。人執末那不行。若菩薩入法觀聖道等三位。即法執末那不行。此二時中。無人執時法執在。二執無時無漏末那生。今遮有漏二執故言無。非人觀中無法執。二空觀中無無漏者。若爾何故此文。或與一識俱轉。答曰此于余六言。或非唯此一。不然更加二三等不定故言。或非末那有時有無時無言或也。何故無漏等觀中。無人法執者。如佛地論對法第二說所以。

    論雲緣阿賴耶以為境界執我起慢思量行相等者。準此西方二釋。一護月師。第七唯第八王見分為我。相分為所。種子等如前已說故。此文唯緣見分故。故唯有我。無我所等故。攝論等雲。我我所等。或唯有我無我所。余處文剩來。護法解雲。以此準知。唯緣第八見分為我。不緣別相分等為所。然言我我所等者。即計第八。為我家之我。即是我所。其中緣種不緣他界。無漏緣使等如前釋。

    論文又復意識染污末那以為依止彼未滅時相了別縛不得解脫等者。此文違前文。由有阿賴耶故。末那得有。文勢故起。又如本地分中。同時依止意。彼末那相依。起過行相。今此明之。由有末那故第六起相縛。謂由末那計第八為我故。第六于境起法執執蘊等。緣境起縛名為相縛。相縛體即六塵所緣皆緣也。又由有此末那故。八識緣境皆有縛起。即諸論雲。謂境界相能生縛也。此緣為由法執末那故起。為由人執故起。若法執者。二乘及大乘人空觀。應是有漏。必待所依法執故。今準知有人執末那故。第六識等起縛。何以如此者。此人執是惑性體粗故。起他識相縛。法執不然。故不為例。此皆以自識所行境相望為縛。又他境為縛。由末那所緣。順能依第六識故。所以起縛。若緣無漏。第七不順故不為緣縛自他境。文以意解縛故剩解非他。于自境起縛。亦緣他境起縛。又如本地中雲。意識業者。了自境所緣。及自共相。不解他自者。何故今簡也。

    論雲若地獄中與純苦無雜受俱時而轉等者。此準瑜伽。以三禪樂極唯在意。地獄苦極亦唯在意。若地獄中極大地獄者。唯有苦受。如舊攝論無樂相應。又雲前本地分五識身地。與樂相應者無此文。今此文中唯有一說約種子。余處文是亦得成熟樂受。若約現行不然故。前第四雲。四種地獄無樂受。然有多分苦受。如是等苦。此據增苦。非謂有樂。又雲以死為樂者。非謂樂受苦滅故名樂。其實苦受。又約余輕地獄何妨。逢風而為段食。必亦樂相應。今據報樂無妨。又舊攝論雖有。亦翻末依本。今攝論中無此文。若本地如前會。地獄言等者。以鬼畜有苦樂。前樂攝一分有福。今苦攝一分無福者。故言等。如顯揚十七。即無等字。雖然準三受。俱畜生等言一分。故知余一分即是純苦。顯揚十苦破品雲。純樂謂諸天。即不簡欲天即三受。論此約趣語。即天趣樂多。人趣容苦多故不說。

    論雲阿賴耶識或于一時與轉識相應善不善無記心俱時而轉者。西方為五識有次第緣無次第緣家二說。一有次第緣家義者。以卒爾心唯一剎那故。相續唯在等流心。如眼識緣善起。至等流心。一類自相續生。耳識後起。乃至等流。緣不善起。自類相續。前善眼識未滅。耳不善識遂生。故並第八無記。三性並起。與五識中更取一識。起無記可知。或第七即是。二無次第緣家者。乃至等流五識亦無。相續有二說。一無一念中三性並起。此中據事究竟語名一剎邦。非一念中三性並起。二即如前眼善識起。至等流心時。耳識卒爾心起。乃至耳不善等流心生。眼識亦生故。此一時善不善並問曰若五識起善惡。必意識引。如耳識起意引不善生眼識。無能引。應不起善。義曰初起善惡必由意引。若已引者更不須引。故于後時眼還生善問若曰境平等。可眼耳二識要隔三剎那方起。或境貪愛何妨隔一二剎那即起。若爾眼耳即不並生。義曰要須隔三剎那。五識類等故。雖于境貪愛。以五識類等故。不得隔一二念即生。又義隔一二剎那。亦有起惡若爾即無三性並。義曰若有此義故。于平等境時起三性心。如前說。

    論雲如是阿賴耶識雖與轉識俱時而轉亦與容受善不善無記心所俱時而轉者。此約前識俱受俱性俱門為有法。然不應說與彼相應為法。即合為宗。何以故。由不與彼同緣轉故。下立因。如眼識下出同法喻。明以容言簡之。其轉識名中自簡故。不言容等。有識言容受者。以受性同三受。並如五識一性時。何妨三受並意識應引生。又何妨三性中二各別受。如前次第作。又三性心尚無一念起者。何況三受。如前事究竟通。又三性雖同時。何妨唯一受無三受並生。義曰三性既俱生意識所引。何緣三受非得一時。若三性同時何無三受問曰三性三受等初起。並由意識引生後並生。已意緣何境。義曰若境平等識境並緣。若于境增即隨觀此問即隨境觀。如現任解。若境平等總觀識境三性諸心。不同三受識所有義。意隨何性。心隨何受起。若性唯無記。不違三性故。若受唯舍受。不違三受故。舍受平等無記非明證。若隨境增緣。亦緣余境不。義曰有緣。然只隨增性不同。余境性受等。余如前說。此上來文解伏難雲前言第八相應受。唯不苦樂等。何故後言唯識俱轉。乃至七識俱轉。三性等並生故。今為通此第一通妨。

    論雲又如諸心所雖心所性無有差別然相異故等。乃至于一身中一時俱轉當知更互亦不相違。此釋伏難雲。雲何如一身中。有諸識俱轉。應立量雲。第八及諸識依一身中俱轉互不相違。此宗。因雲相各異故。喻雲如諸心所法一身俱轉。又如于一暴流有多波浪一時而轉。互不相違等。乃至有多轉識一時而轉。亦不相違者。此釋難雲。如何依一現行第八上。有諸識俱起。此據于第八識非一異故。有種子故。得有諸識並生。今立量雲。第八識上容有諸識並生(宗)。不一異故(因)。喻雲如水波鏡像。此中因果道理。若約用別不得名一。如心所性。雖無差別。然相異故。若言體性。波浪雖多。體唯一水故。六八識不得言異。因果用別不得言一。如一種子不自成因果。終望去等方成故。體即一性異即不成因果。故不得言異。如水不生火是性異故。今此道理亦爾。即如攝論無著等徒。以六識等為別有體。又有義即是一體此二義別。今此中依中道說。二偏俱非。二家總取並是。又如一眼識。一時唯取一事境等。以下文釋。上來明第六識緣他自境教頓及不頓義故。以眼識等為喻。此中有宗因喻等。如文可解。末那以諸門分別。如諸德章可解緣八為我我所有二說。一即緣王為我。緣所為我所。此非正義。不別緣故。二說即直緣我是我見。為我家之我。是我所見問曰何以得一念中起二心解耶。義曰第六尚起一切境解。末那何妨。此義為正。又緣見為我。緣相分為所。諸余九數有論文相應。或唯與十九數相應等。第三果何時斷世間道。伏不伏。如俊師末那章解(勘舊抄)此解末那。又即解前諸識俱轉中文。彼未了者。此亦重決。彼前唯雲。若與有心無心。不解定不定地。不違善不善故。故今時雲重決定。即解六識緣自他前文故。故論雲又前說也。

    論雲亦是有情互起根本一切有情相望互為增上緣故等者。此中諸法師敘雲。西方二說。一雲護月。第八亦變為他身。二護法不然。謂第八為二變。謂變根等令自見等此。是不共相業感。二亦共相感。令他見等故。名增上緣。若護月雲。亦變為他身者。其他身五根識所依者。亦從自身種子而生。則他依之識。何非自種生耶。應同于根。立量雲。他身眼識應從自身種子生他身眼根。眼識之中隨一攝故。如他身眼根。若他身識所依根自不親生者。與我何異。他為增上緣。而第八變故。然變為他身。是即外器所攝。非托變他實根識。托變彼扶根塵。第六識可計為有情等。此中有二業。謂共不共。然共中有二。謂共中共。共中不共。如一外器世界。他共緣受用故。名共中共。如衣物等。唯自所用。他雖有用義名共。然自受用業勝。名共中不共。不共中亦二。謂不共中不共。不共中共。謂如自眼根。他識不依。唯自識依。名不共中不共。其扶根塵等。自不共業招。然亦他第八變。即不共中共。今解此以理準文。即他身是不共中共業。然大乘中以理克之。曾問雲如自身中眼識所變。亦非意等所見者。何況他人。如何名共中共不共中共敘曰然以理準無共者。皆自第八所變。他即不受用。今據相似。如眼根唯自受用義他無。名不共中不共。其外器世界。雖自變者非他用。然受用中有相似義。謂言共用故名共業。余之二句準此應釋。今現亦則變他身實根等義。又有雲。二師義者。一雲變第八托他身而變。第二雲眼識依彼第八所變而更變之。若爾何者不然。豈以眼重依之而便說異。如此等理有識詳之。以上列雜染根本。次下釋妨難。謂阿賴耶中解脫分等種子。是何等共諦等。問曰何故次下。起此文故。結中無勘。下結文即知。

    論雲復次阿賴耶識所攝順解脫分及順決擇分等善法種子者。此中法師雲。如初發心。起聞慧等。是解脫分。從七方便中五停心觀等三。名隨順決擇分。順決擇分家加行故。暖等四方便說名決擇分。今解雲。五停心等三加行。正是解脫分體。並是決擇分前故。名隨順決擇分。其解脫分亦然。從聞慧以去名解脫分。已前受持十二部經等。是生得善故。是彼解脫分加行。體非解脫分。解脫分通九地系。下自有文。決擇分法師雲。通七地。四色三無色。若爾如何下言六現觀中雲。三依五依生。故知決擇分。是欲色界五地系。前三方便是決擇分故。五停心觀等若是散心。即欲界系等故。故通七地。暖等四善根唯在色界故。三依五依亦無違也。

    此中定非集諦因等者。如對法第三抄。解決擇分中。說西方三說。勝軍雲。此解脫等善根。體是有漏方便善攝。今福分善等種子增長感異熟果。彼福分善業如緣起。若由異生放逸等者。三種無明所發不放逸者。當知緣明而生。我說非無明為緣故。感得可愛果。至解脫分等。隨順無漏。正不能感生死總報苦果。言非集諦。非不感別果。如護月等。即由無漏種力。令現行方便有漏善法。及福分善根等二法增長。並如對法抄法師解。可斷道諦等攝義。

    論雲所余世間所有善根因此生故轉更明盛。明由決擇分等故。令福分善現行轉更明了。以數習加行善故。了達因果故明也。若護月等。亦令加行有漏善。及福分等者明了。

    由此因緣彼所攝受等乃至速得成立者。此中由解脫分等為因緣故。令世間福分善等種子。名言無記種。轉有功能。善業等種。轉有勢力。自解脫分善根種子。速得成立。成立者。能增勝生果也。又即令福分善等種子速成立。此中通新燻本有二義。復由此種子故彼諸善法轉明盛生者。能由解脫分等種故。亦自現行善法轉明盛生。又雲即福分善現行也若爾與前轉更明盛何異。述曰更勝于前。念念增故。

    又能感當來下。正明福分善業義。非解脫分等善。然非不感別報。此中法師。皆是福分善種子。備師即如前解。

    復次依此一切種子阿賴耶下。釋外難。謂前雲雜染根本攝諸種故。如何有二種。故引經為證。惡叉聚喻者。即如無食子相似。

    論解修習作意中雲。若諸異生以緣轉識為境乃至內粗重縛所縛者。此中泛解不言入獨覺見道者。略而不論。又觀行同故。唯斷人執相似。若說聲聞已說獨覺。此中言緣轉識為境者。違攝論文。彼雲菩薩初學應先學如實因緣。如實因緣者。即阿賴耶識故相違也。一解雲。其實菩薩地前。作阿賴耶唯識。如攝論說。然通三乘前見道行故。名唯觀轉識。轉識中有雜染故能緣之。非菩薩不緣第八。又皆緣第八作唯識。然入見諦已後。即緣本質第八。若能作唯識觀。此約後得智。若未入見諦緣本質。不若無後得智故。緣自第六之影像故。名緣轉識。非謂本質中不緣第八。攝論約本質。此間約影像說無過。聲聞等人。類菩薩雙觀。入見諦已去。後得智起。方實緣阿賴耶不然不緣。若前不緣第八。後如何得緣問曰如何聲聞。亦作此觀耶。述曰若不定聲聞根已熟。要得入見諦已方趣大乘。即容可作此觀。得有其根。未熟決定人。入見道則不然。此文約根已熟不定說。又約種子體說。三乘俱斷一切集苦二諦。若有一法未達未偏知。我終不說得漏盡。得諦觀已三乘同觀若約名隨義別。是作緣者唯雙觀。菩薩有二我。則是攝論等約體。此亦如是。故有一切皆達。若約名中義隨者。則無二我。唯觀人我故。除一切煩惱障。菩薩雙除二我觀別。如前說觀故。達阿賴耶如前說無異。又正解。菩薩能知第八。非二乘人。二乘人此中見道。依緣轉識觀後入見諦。了知一切雜染及諸縛等。菩薩地前實緣。第八未緣著故。名緣轉識。後入見諦緣阿賴耶。阿賴耶非二乘緣。

    建立轉依中。論雲略彼諸行。乃至一積一聚。此加行道。此如顯揚菩薩無漏。二乘亦然。為一聚已。乃至而得轉依。此是無間道轉依無間下。乃至當言已斷。一切雜染明解脫道。此中斷惑本有種子。種子生現異時。若護法菩薩。今俱時勝而生。此斷時亦爾。或無間道果亡。或解脫道果盡。如常分別此言轉依者有三種。一心轉依。謂真如轉作所依也。二道轉。即無分別智。此是能轉也。三滅性。即擇滅無為。此之諸論即擇滅。由能緣之智能斷惑。緣真如滅所得故而建立。非是實法已下釋難。一一生起可解。有取受性。即取共果也。又即貪轉依。于三性自在。謂得轉依已取舍三性。法得自在。不然取舍不自在。第八斷滅相中。其身雖住。由如變化者。即業煩惱力已斷第八。應無由有余勢分力。有無覆無記蘊在。如變化相似。非業煩惱所作。又此約回心向大乘語。謂以願通力。令住百千劫。此住命即由願通力生。如變化亦以通化力生故也。若佛即不如是。

    阿賴耶四句中。此如對法第二雲。阿賴耶者。謂能攝藏諸法種子。又諸有情取為我故。即我愛所取處名阿賴耶。今取後義。故八地等舍名不舍體。第一偏句中言滅定者。謂第三果人非余。余成第四句故。若生死念中。無意識家他難雲。何故此中不論生死蘊者。即悶絕中攝。第二偏句中有三位。一粗現愛盡故。舍名非細法執。謂二乘人第二位。謂永伏現行。入八地以去。人愛現行永伏不起非法愛。此非留惑。以起法空故。第三雙除粗細習氣人法二執。謂如來八地以去。此中名不退者。以未得不退故。定恆增進善法。初地名不退。名已得不退。非不得時有起煩惱。有漏心等故。轉識名通漏無漏皆得。阿賴耶名狹。唯至有學二乘大乘八地。異熟識等即寬。乃至大乘金剛。二乘無學若入無余界。二乘畢竟如來示相中第四句。通滅定等。論言及如來等。非不退菩薩。及如來實亦入無依涅。此約六轉識。不約第七。亦庵末羅識。此雲無垢識。唯在佛果。即第八異名。有雲第九識。此論決擇前本地二地中。六識自性建立所以中雲又一識類藉彼彼緣種種差別自性生起者。此中無著徒解八體雖別。一識流類依緣各別。隨依立名。若如攝論。異無著學徒雲。八種體是一。識依根別故。遂立八名。其體無別。即以此文為正。

    論解識身偏知等中。有疫有橫有災有惱。此如法師雲。初三是三害。後一是心憂苦。又前三是三罪。後一是心憂苦。今更別即以四相次配之。又初一是三害。下三是三罪。又初三是三害。後一是三罪。

    論雲當辨心善巧差別及心轉善巧差別等。乃至當知心轉善巧差別。觀遍計所執。無來無去。自性涅。緣證無時。證真如法性心。能如實知者名善巧。非依他起等故名差別。緣三性心此依他法非是無法。觀知是心依他而起。名為心轉。能實知者。不生遍計執名為善巧。異前觀名為差別。又解緣依他起法。非有似有。似施設有。斷此法時。證得真如名心轉善巧。轉之言滅證真如。心滅依他起遍計所執。性體是無法。觀唯有心所執不可斷。不生真如但名心善巧。

    論解二勝利果安樂。謂得菩提樂于因自在者。令心屬己不令放逸。又即由前燻修心故。于果時得究竟故。安樂因中。制治三性自在也。

    論解念住唯觀心中。此唯斷樂淨常我心。于境法起實不淨等故。有言觀心念住得境。此中前言識身遍知。今言唯當于心。深善勇猛故。有此難文。四倒如前第八雲。于戒取是樂倒。見取是淨倒。邊見少分為常倒。我見為我倒。顯揚雲。四倒皆想見心倒故皆為除此。故三種住六正行者。解脫住即三乘菩提解脫門。住即空無願無相解脫門。如顯揚第二。若言空等不言修等者。即通聞思修三慧。通漏無漏。若言空等三摩地者。即修所生慧。通漏無漏。若空等解脫門。即唯無漏修慧。今三解脫門。唯入見諦無漏者。故下六正行相攝中。見修二道攝此也。能引解脫門法住。即七方便入見道前也。又解脫住住涅滅諦解脫門住。即道涅。依之得顯故謂之門。能引解脫門法住者。即地前有漏三慧。引生見諦等中道滅諦也。六正行中無間行。謂聞慧善受思惟思慧修所引善根。起修慧下三見修無學三道。次說前三慧。在七方便攝。三住中後住見修道攝。三解脫門無學道攝。解脫住此依前翻解三住。又解六正行無間行。即七方便中。無間修善受思惟。即見道無間修已。今得無漏故言善受修所引善起。謂修道依修善根起故。于修中離三界欲。此即是下離欲界欲時。離色界欲名簡擇諦行緣諦理而簡擇。離無色界欲名無增上慢。如增上慢比丘得第四禪。謂是羅漢果。此離無色界欲得真無漏。不起增上慢。亦于己得離色界欲。不起增上慢。此皆修道。然約一界中增勝得名。不如前解後得無學果時名正淨行。得六恆住法故。前解脫亦可次第配。亦第一是前第三中四。是前第二約增時語。第六是前第一。或此後五總通前二。

    論復次二種舍施一者受者施二施者施。受者舍施。法師二釋。一雲如施自身為他受者。即如乞食。舍己身與他為受者故。名受者舍施。二解受得他財而行舍施。即轉施法施者施可知。得二果中。受者得大財富。施者得此等流果。又破自慳故自受用財受者。自舍與己身名受者舍施。即與自己僮僕。亦是皆以施心者。故此當來得財。還自受用為等流勝解果。二施與他者得大財富。又前二施如前解。皆得大財。為異熟果。于中不慳。還能受用。名等流果。

    論破去來實有論中。此文為欲明三世自法。先破于彼因。決擇前尋伺地。第六卷文非正決擇。此依他等決擇。故下難中。何以故。總征非無方無處法有從異方轉趣異方義者。此破第一。應立量雲。未來世色應有方所。有轉異故。如現在色。又未來世法不能移轉至現在世。無方所故。如兔角等亦非未生已生法等者。此破第二。謂汝未來法定無有死。以無生故。如虛空等兔角等若彼為緣而得生者便異法生等者。此破第三。謂未來法自住不壞。用此為緣現在別法生。此法未來無故。便違宗過。如何言一切法未來本有。應立量雲。此現在生法非未來見有。以離生故。如住滅等相用又一切法第一義中無作用等者。此破業用師第四義。業用離體必不可得。體有法起故。如體自體。設許異者未來亦應有業用。依體生故。如現在業。又此業用便應本無而今得生。即符順他宗。然違自宗。彼宗一切法。未來有故。若不爾即亦應立量雲。一切體相未來非有。不離業故。由如現業等又與世尊言相違下。破未來體有。應立量雲。未來世體體應是常。本有今有故。如虛空等等于一相若相異分得是有名等者。此破第五未來相未滿。現在相滿。此中雲。若未滿一分未來有者。此圓滿之分未來。何故不有。應立量雲。現在一分圓滿之未來還有有彼不同一一分故。如現在相又相異分本無今有等者。應破未來不圓非本有。量雲未來一分不圓滿相應。本無今有相一分故。如現世一分圓滿相又離色等一切行相余未來分等者。此破第六未來。別有分不是色等。現在亦爾故三世別者。應立量雲。汝所言離色等外有未來分決定是無。現比二量不可得故。如兔角。又應未來無有果相現在方有者。此果相亦本無今有。如何言一切皆未來有。又彼宗許未來有果相。若爾前雲。唯未來有自分。何處有世相。前解為勝。應立量雲。未來世時應有果相。有世分故。如現在世。世分者即未來分等是。此等有六師。前第六本地有七解。此勘問如別會。

    三世中。前本地第三卷。已解有三種三世。一神通三世。二唯識三世。三法相三世。法相三世者。且如于現在種子。有當曾等義。說三世法。即前第三。于種子建立。此同現行。然種子恆故說非現行。下第二卷雲。現在有三相。一是過去果相。二者未來因相。三現在自相。法相三世即是唯識三世者。先識上有曾當境等故。如凡夫等緣過未境。此境當心現。以識上妄有功能。影像相生。與識無別種。似三世法生。此實現在法。托曾緣種子當緣種子。而生此影像。此由唯識妄故名唯識。故前第三本地。若任運散亂意識。名緣現在境。以境恆現在故問心不孤起托本質境而生。此若緣過未。無境而生。既識無本質者。境如何生。如極微虛空等。以教為本質。如前以種子為本質。又如兔角緣。以何為本質。此皆尋名名本質故影生。故唯識也。此兔角等不生者。由現在無生因。若如過去。既非兔角果故。兔角不同過未神通三世者。此即禪定他心通。若凡夫及聖。緣過未為境。以智有功能。似若于時現。若智有強弱。緣境有寬狹。此與前別。或前是執心非量境。若不執心比度而知。或以現過曾見。比未來當此事生。或以現在為比。比曾有此事。比量而知。若神通及禪定。此皆證解。雖心上功能。而生證定故與前別。如本地第三卷抄會。

    論文過去中應有果。現在又準未來因有故。此中但論因故。其相已舍。不論果故。不言現有。又顯過未無體。約現法立。過去不言果有。但言自性故言已無。顯未來未生相亦無體。未來說因現有于現在因上。有當生果義顯于現在法亦立。明知過去因相體已滅。于現在果有此因。曾有非今正有。即于現法而立過去故。此顯文四緣。如第三本地分解。

    論隨順理門因緣。雲謂諸色根根依及識此二等者。法師雲。根依者扶根塵。若爾何故下。攝一切種子中。不言扶根塵。及次下文雲。當知所余色法唯自種子之所隨逐。今此理文違故釋之。根依者。即造根之四大故。第二復次釋所以中。雲若諸色根及自大種。非心心法種子隨逐等。故知根依者造根四大若爾何故論。雲隨逐色根有諸色根種子及余色法種子等。不言四大中有諸色法種子等。解雲此略不說。又上總文言根依。及所以中。雲自四大以明四大造根者。有諸法種子。此中解根已。解造根四大訖。當知所余色法唯自種子之所隨逐者。此諸扶根塵。非外器色。以此準。即心所法中。亦應有自種子。此中但言識者略而不論。又心所不同扶根塵。所以者何。扶根塵根無之時。容有心所。不然豈得王無之時心所有。故不為例。此中如若有色界有心時。種子在何處。為一一色法。心法皆有一切種子為。然有心時在心。無心時在色。若一一中有合有無量種子。又生無色界時。色中種子並在何處。若有心在心等者。即如有色界有心時在何處。若在心中者。何故不在色中。

    論雲生無想天後心生時者。若有釋此。在彼生處終者無心者。此在彼受報。已下生時決定有心。此等論文下。雲皆依未立阿賴耶聖教等者。此隨順理門。經部師義。

    論解二種退。一斷退。二住退。斷退者。由伏斷故退。住退者。失現法樂住退。如對法第十三。

    第五十二卷

    論等無間緣。雲若此六識為彼六識等無間緣等者。此中二師釋。如前第三卷抄會。廣釋此文。與第三卷五識一念。及第一雲等無間依。謂意不是自眼。此四緣前卷阿賴耶下。即是因緣文。多謂種子如前會。此皆在本地第三卷三世後文。因文便故來。如前卷生起四緣文。助之因緣一種望所生法。能為生因等者。此能生因。如菩薩地第三十八雲。牽引生起是因緣。第五卷復言。生起是因緣能生因攝。非牽引因十二緣生。第十卷雲。此十二緣。相望俱依增上。所生引發生起牽引說。故無因緣。又如菩薩地。無記生起因。是增上緣。故知能生因體是因緣。生起牽引。皆通增上因緣。若唯生起唯是因緣。即違緣生及無記生起因。此處文中。且據同第五及菩薩地等。攝二因故。是因緣非余。若不此會。謂即行支被潤已。此是何因。望生老死說。非生起因故四緣立十因者。如前三十八及第五說。生起牽引一分因緣。攝受因一分。是等無間所緣緣。余一分及牽引生起各一分余因。並是增上緣。諸妨難同前。

    論雲答由能執持諸五識身所不行義世尊假說為法等者。若有體法唯在現在。體是有故名真實法。若過去未來體非實有。然能持自無體。令五識不行。令意識轉假說名法。此豈是法。故令法處攝。前引經中。但有法量。而無處字。假說無為法。非謂法故便法處攝。而言遂有體。應立量雲。如我所言過未無法亦應名法。有所持故。如現在法。應成意緣。過未等無體之法。意識應緣。以是法故。如有體法。

    答由彼意識亦緣去來識為境界世現可得等者。此世間相違。過未之識十八界攝。意緣之時。非法處收。但是當曾六識界攝。緣過未世亦爾。雖假說名法。非法處收。緣空花等心亦起。此境亦非法處收。亦得假名緣法起意。應立量雲。去來二世意所緣境諸色等法非法處收。緣去來世識故。以意識之所行故。如去來世所緣六識問雲此是所緣緣不。答曰影像當必唯識三世攝故。是所緣緣此本質無法。非是因果。影像可成因果。今就外執破非。大乘中影像不有。諸識可行有性安立有性無性安立無性等者。有性之法悉彈多。此雲宗主行雲意不自有業用能持自體。令他識不行。自識得行。無性之法不能自有作業。唯有持他識不行等故。名無性緣無不知無故。便違自宗廣大言論中無我觀。此無我本質無如正智。即緣彼無。顯得真如。如加行智。即亦有影像。當心據本名無影像言有。今以本質破外人。若影像是依他性。是何性攝。答不相應中法同分攝。此乃與心同種。心之相分義名法同分。非謂乃言緣無我境。直照本質更不變生。即是無法攝。應同前解第一。言共相觀者。此就加行道語。或真如諸法共故名共。非能緣之心依共。又後得智上作此觀。故名共相。雖非如正智亦名共相。心證解故名定。飲食等中言自相觀者。非自相共相中自相。此是總言共中說自。自者自體相。即飲食自相。非如五識一一證知名自相。若言無我緣苦諦。苦諦即無我等者。此是苦有何名。我無獨緣一切法。我無此何處攝。故知緣無。一一中。皆應立量雲。緣無色境意識應轉。意所取故。如無我等。第五雲。言論中本質亦無故。今時破非。大乘人心影像中。自不變為生滅等相應。立量雲。過去未來應無有生。現在不收故。如兔角等。去來二世必不有滅。以無生故。如龜毛等。

    論雲不應由彼去來之性說言是有者。其過未法體。小乘既今現有。不應說言去來。去來之性當曾有故。不應以去來之性說。今現有也。

    論雲復次雲何應知生老住無常等以下。明二十四不相應。此中但有二十二。除不和合及方。下有具足。後卷明二定及報。何故不言方不和合耶。及方之處又等得色上義隱難知。不和合即諸法離散時立亦顯。又為對和合性立得對。亦應文不得苦離故。略不論無。又今略以六門分別。一名總名心不相應行。此名心者簡心。是二種不如心之緣慮。非如色之礙故。亦應名色不相應。然以略故。不簡心所。行簡無為別。名如文可知。二體並是假法無體。不但種子。不相應行蘊法。略法處攝。亦是分位假。第三心色分位建立者。無相定並報滅盡定。此三心分位上建立。心無之處種子上而施設故。不如心緣慮名不相應。命根若依第八識上立。是心依。顯揚雲。于六處決定建立。即通色心。法師雲。無想報于阿賴耶上立。此當總報。然第五十三雲。生得心心法滅。即報心心所滅。此于第四舍受種子上立。至下卷文當知。方于礙立故。雲無色之法。如實論雲。亦于心上故論名句文。此唯于聲方唯于色。此四色聚中分位建立。非同色之有礙。何以方唯色等者。如對法。偏布處所無有功能。別據處所。雲色有方時。此就識有方無爽。即余十二法通色心建。若取命根及方。即十四。方通色心。四漏無漏者。無相定及報異生性。唯有漏。滅盡定唯無漏。余通漏無漏。五界地者。無想定及報。唯在第四靜慮滅定。依非想次第定中如此說。從粗至細。如此說得此定時。必依時非非想心故方得如此說。若不爾後時依。初禪亦得入故。

    論雲初靜慮有心無心定。無心定即是也。方及名等三。唯有色界。余通一切地。六三性者。異生性不善及無記。無想滅定唯善。無想報唯無記命根名句等通善無記。方亦可然。依色立故。此據本質。余通三性可知。如對法第二抄。解四相中如菩薩地四十六卷。薩婆多法外四相成成論即法。大乘不一異。無別體故。不異蘊攝別故不一。上座部心有二相。謂生滅色有三除老。經部等同。顯揚十八雲。六事能起言論。如生等為屬主言論故。如言色生受生等。彼並破實生。由此因故。前明老。後名住者。即生時即異時故。非由有住故。身異又令生厭故。先說異住。濫常法故。又約色法生已。即異前住相。一期皆是。所以先老後異。若心法剎那速疾先住後異故。下三相中。住異合中。先住後異。此乃別通論。此有少難。思之可知。余如前第三。及對法第二。下破中總立量雲。未來世法定無所有。現在無為所不攝故。如兔角等。汝言未來世生者定無所有。未來攝故。如未來色。又未來生不能生。法體無有故。如兔角等。外人雲。經中說有未來色生等。故知別有生生諸法。若爾論雲所謂若生若起若現在。乃至成現在性。此答外難雲。經言有生。即別有體。經言有現在。應別有現在。現在令法現在。應立量雲。無別能生生諸色等生起。現在三法經中說故。如起及現在。又現在應別有能現。在現在諸法。經說生起。現在三中攝故。如汝之生。即法是生量雲。生離色中外無別有體。色有有故。猶如色等。不然俱違宗過。破生因中雲。且先破小生。雲小生應無有體。于大能生及所生法無為等中。不可得故。或別不說。故等二因如兔角等。小生既破。即破大生。汝言大生非諸法之生因。說是能生法故。如小生等故。彼致二生是為大過。一生尚不許有。何論二生。又此破抑他為論。何得有二生。抑他宗失。此文以更有。余卷解處待。至後當說。謂生者是小生。自從緣起故。能生者是大生。能生他故。解經三相中雲。言由未來生者。此是將生現在正生。滅中現在將滅。過去正滅故。論生約將生論。滅約正滅論。亦互相顯。經中唯有生滅中。上座部以此證心唯有二相。色等如前文有三相。此師如何心法二相色。說三相如何緣慮。如前四十二。有多復次。解大精。

    論解生差別中劣中勝生雲復有差別。謂最初入胎等者。此第一謂輪王入不顛倒故。中謂獨覺入住不倒故。後謂如來三時不倒故。此等生老死相。如緣起經廣說。無常中有生起無。常生相是。何故生中無滅壞生。謂滅相時是體有二種。一相無常。二體無常。生是體無常生法本據有法。所以滅法非生。應解有難。思之可知。又準同生無妨。變易無常。謂可愛自境。散壞無常。被他侵奪等。

    論雲得獲成就謂若略說生緣攝受增盛之因說名為得者。此約種子未伏未斷。有生果功能。名增盛之因。立得。非已伏斷種子名得。故下文雲。若未為定伏。及聖道伏。如善根種。邪見所伏。名成就名得故。即彼伏斷已去。但名種子。不名為得。如對法三種成就之。若在欲界得色無色定。欲界種子亦名成就。亦名不成就。未永害隨眠故。對治所攝故。然成就有二義。一體成就。若已離欲。以有體故。亦名成就。二功能成就。如已離欲。無生果功能。名不成就。此中偏約生果功能。故不成就。據其體有亦名成就。此據種子增勝語。如現行亦名成就。下雲三種中自有在。此文據勝。是生因中難。此難無漏種本無。彼就外宗。非大乘中本無種子。勝軍論師。以此本無無漏種子文。

    論雲若于引發緣中勢力自在等者。準此文。即于外法上。亦假立成就。

    論雲彼諸種子若未奢摩他所伏。乃至名為成就等者。此據功能不成就非體。如前述故。對法雲。若得無漏對治道。方名種子成就。得不成就。若生色界等。欲界亦名成就。亦名不成就。其不成就性是何性。如何今有別非得。非得據一切非得盡。然今不立有何意也。一為遮繁。論亦應立非同分。及不流轉等。故略不論。又即得中攝。如不成就。起俱必有得。得無此非得。即所得所以不說。不說小得者。大乘無過重累假故。四相亦爾。余如對法第二抄。然非擇滅得。如彼簡擇。大乘亦通漏無漏。唯是無記及善性。善性者佛身中亦緣。得無記者。非身中屬所依非擇得。今大乘有種子。不可得所依。上立非擇得。以種子功能闕緣不生。後果即名非擇。何故此得于所依立。若如來身無種子故。屬所依及種子。種子無漏不能生有漏果故。亦是無漏擇滅之得。唯是無漏非擇之得。通漏無漏善及無記善者。世間道亦是善名擇滅。擇滅得即通漏無漏法。前法後法俱分別。唯法俱自在成就中。一分無記者。對法雲。謂工巧處變化心等。等中得取威儀。如佛威儀。極善習者。加行生故。余如上前。種子成就中。雲諸無記法者。即無執生及威儀不加行生者。是故工巧處亦有俱生者無妨。

    命根。法師雲。唯于阿賴耶上立。唯是總報。違顯揚文。彼言六處住時決定故。如對法抄。何故不立小命根與大命根為根。如四相等。今大乘不立亦無妨。對法約眾同分上立。故知通總別報。先業所引言。唯是異熟。不得通長養等流上。若于眾同分立言。亦似通長養。然亦言先業故。唯報。又不然唯是心上立。即六識異熟生心能持。六處上亦無妨。余如對法。又生類後報不言報。非現報。然如變易潤生。及阿羅漢舍衣缽延命。皆滋宿業故非現報問曰此宿業為長為短。若長應自生。何須滋。若短延命。何故長即現業招。應是現報。今解過去業之宿命。今滋舊業。故非現報。有現報。何事判文中。有先業言。故非現報眾同分。通長養等流及異熟可知。通三性如先已辨。

    異生性。如對法疏。斷舍同時。加行道。世第一法。折伏名舍功能。非正舍。

    無難。集會。十二暇經者。如對法第十五雲。先以一句總標後一。余句別釋。自他圓淨二為總句。余別。法師雲。出聲聞地勘境色。

    論名身中。雲自性施設自相施設等者。即體一物而緣故。有自性相。二別自性者。體相者狀也。即諸法體狀義句。得差別義故。夫名詮共相。今言自性等者。以于自性等上增言非名。即稱自相。意雲非稱自性等。但于上施設如說。天人眼耳等事施設故者。下文言。亦名名亦名相我相者。即名名相從相發故。果從因為名。差別法上亦有名在。然差別義句。圓滿名句。不名名。一名名名。二名三名名多名身。一名亦有身業等。不句身。亦有詮自性之句。然通得其名。其名于義句圓名句。何故字無詮表。如當遮表意。亦是能詮。今解色非以意中名。尋解彼字。此小大難。對法對讀。顯揚十二雲。大精有字非名。謂四十九字。二道等愛鄔等。有一字即是名。如言眼等。有名非句。謂一字名有名亦句。如名字名。準此即二字名亦名句。但是句名。必是名字。後含前故。如言諸惡。即文不滿句。若言諸惡者。即義不滿句。句中含一言。雖未圓多名亦名句。無一字句。文義俱不滿非句。二字名可爾。

    論雲雲何相應謂彼彼諸法為等言說者。謂能詮言說。與所詮彼法相似名等。此通在一切言說等建立。謂不待言諸因緣建立果法等。開。謂顯示深密法要。能詮稱所詮。等從言說。乃至開解以能詮稱所目。故曰相應。又彼彼諸法相似名等。相似相順故。故曰相應。又等義是相應義。如善因得樂果。平等相稱。此前二解。而起言說。故曰相應。又為等言說者。能詮稱所自相應等建立者。所詮自相順相應。前二並世間為等。開解者。即出世間法相順故。言諸勝方便故四道理觀待。如色待識作用。謂眼能見色等證成。謂以比量證成所立法爾道理。如十二因緣等次第中。嬰孩等八位者。如初二。如第二卷。此以第三為首。彼上更有處胎業位故。

    論雲復次種子雲何非折諸行別有實物名為種子亦非余處者。備師及景師雲。此明種子與行果不一異非折別有者。是不一。謂即功能。功能非現行。若折諸行為種子。種子體即行故亦余處者。是不異。謂即行功能非離行外余所調然有體然即諸行如是種姓如是等生者。備師雲。此明六七識與種子不一異如是安布名為種子。亦名為果者。備師雲。此明本識與種不一異。景師雲。從然即諸行如是種性下。此釋成上義。太師雲。上來總明本識中藏種子。與本識無別體。相望為不一異。言諸行不一異者。此隨轉理門。以下釋一明文。釋成別義今解稍別。此並望現行種為論。亦非余處。以上釋種子與行不異。然即諸行者下。明種子與行不一。何以故下。釋成上義譬如谷麥等物以下。法師雲。此中意者。謂如一麥芽。望後葉名種。從前種生名果。即以睫為睫種子。亦為前種果。今解從譬如以下。至亦非余處。明谷麥等。從芽睫以為種子生者。睫等為果不一異然諸大種如是種姓如是等生下。明此麥谷從水土緣力。後生睫果時不一異。此譬喻多前法同。即前睫等果種子。麥為緣生。後芽等說名種子。當知法相亦復如是。此因前不相應假法。不須種生。外難發起雲。前因緣中雲。以第八為因緣。此種如何。故有此文。若不爾。即此合別義。復答如何雲。如是不相應。解滅定等後方結。此前文四句。損伏善種中第一句。勤而不利煩惱。第二句利而不勤。第三句斷善者。第四前卷末雲。非助伴損伏。即無學入無余時。善種。此第四種無體。名損善種前二令善種無勢力。名損。非全不生。第三句現行全不生。種無功力名損。得不成就。非一切體得亦無。如前得中辨第二句中見執著邪見者。此是見取多習邪見。此是邪見。

    九品種子中。若新燻如何。言若住本性名下品者。解雲此亦無始曾燻。然更近不起現行。此舊種名下品復燻已後從下轉名中上等。本有種子一切三品。皆舊。何故至修練等已名中品者。此三品種子。本皆自有。然此中得一品種子。上義說燻不燻等有三品。其體是一。等非三品種子轉下成中。此名轉滅一種子故。又轉齊無妨。此本有三品。舊先有復燻練。已轉下品齊中品故。佛身中一切皆等。無上中下三品種子。此中據轉齊三品各別。非一品轉成三位。新舊二師義。

    論雲一切諸法遍計自性等者。此三性心有漏。故皆名遍計。即五法中。分別證二空理故。如前已會是實有物。是世俗有者。望遍計所執無體。此是依他有體。故言實。不如圓成實性。名世俗有望彼諸法不可定說異不異相等者。此有三望。一以種望本識。二以種望現行。三以種望能燻。皆是不一異。然似真如。真如第一義諦。雖世俗諦別。然不一異齊。故以為喻。今取能燻望種。彼氣分故。及所生現行果。不一異為勝。遍行粗重者。遍計種故名為遍行。種子漏所隨縛。剛礦故名粗重。又粗重種子。遍與諸法為因。名曰遍行。顯揚十五。此粗重是行苦故名遍行。此等文別說種子體性所在處故。言安立種子。前理明不異不一。又前隨轉理門。在六識等行。今約真實理門故。言安立于本識問諸出世間法。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非彼習氣積集種子所生者。備景法師雲。若欲入解脫分時。觀十二部經教法。此教遠從清淨法界出。由緣此教乃至在入決擇分位。將證見道已前。緣教為境。修多修習力故。故言真如所緣緣。入見道已。此緣見道無漏之智。本無漏。無漏故今緣真如。既著即燻成種。即現行智。以真如為所緣緣之種子生。即此種子不從因緣生。唯有前世第一法。為等無間緣。俱有法為增上緣。真如為所緣。至後念已。即從因緣者。又由決擇分世第一法。緣真如教法為所緣故。以此為因緣種子。生見道智。即說世第一法。名真如所緣緣種子。以緣教法影像真如。修習為緣故。言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此是勝軍論師義。即以此文故。言一切皆從新燻成。護月釋雲。其自身中本有無漏種。由在解脫分等位中緣教法故。名真如所緣緣。當于此時舊種遂增。由本有種故。得入解脫分位。又入見道時。由前已習緣真如觀。今得成熟。緣著真如。真如即是所緣緣。本有無漏之種。乃能生此現行智果。由緣真如為境。種方生現行故。言真如所緣緣種子生。若護法菩薩與護月同。然是解脫分位。更生無漏種子。至見道從正見。此親生本有種。為增上緣。助景師雲。更為護法等釋。以真如為所緣者。自種子生故。言真如所緣緣生。其四緣具足。若自相傳及太師雲。如勝軍師。新燻無漏種。初地方有。或不從因緣生。當于此時以真如為所緣故生。又用世第一法為因緣生。同前如護月論師。雲本無漏種。非今方有。其真如亦是本有無漏之種性緣真如。真如所緣緣攝。見道正見用本種生故。言真如所緣緣種生。如護法菩薩。本無漏種。如護月師。要更新生無漏種子。方得正智新起新燻舊種。若生果時皆能緣如。即種性有以真如為所緣緣故。從此種生故。言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又若無新燻。舊種必無生果。今說新燻者。就勝而說故。言真如所緣緣種子生。

    論雲由有障無障差別故者。勝軍既無舊種。約障以辨三乘。即以此文為正。護月護法本種雖有。今約障說。非舊種無。假設有種障。不可斷名無種性。何況法爾力故。有種無種為緣而障。可斷不可斷別。今約障說義亦無過。皆以果時所趣因中障不得者。故約障說。以無漏種隱。以法爾故不說。從障而論。

    第五十三卷

    論雲復次雲何表業等者。此準此卷下。解虛空等二無為已。結雲如是二十四不相應等皆是假有。看文勢。即兼結前第五十二已來。前卷末種子及此業等。皆是伏難。謂前不相應。證成假有。前言種子為假為實。既明種子假實已。業于種子上立明之。設假立種子已。前不相應未盡故。于種子上。而建立無相定等故。業下明無想定等三不相應。便決擇本第八卷業道義。彼是尋伺地。此是意地故。非正決擇。此業等體。如前第八卷抄。然未盡者。我今重辨。此發業等有三種思。下自當辨。此不共無明。皆是見斷。若共無明等者。或唯發福不動。此是內異生。若外異生。要由不共方發福非福等。若有學聖者。不發總報。如緣起經。我說依明不依煩惱。雖如是言。此據不迷因果。簡異凡夫外道然。亦從無明發故。對法第四雲。若任運起能發業者是不善。故知修道亦發業。然非總報迷二愚等。如對法說。

    論雲若諸威儀路工巧處一分所有身語表業名無記表業者。此如隨轉薩婆多義言一分者。即威儀四塵工巧。五塵中唯取身語。故言一分。今大乘此通三性。今取無記。除善不善。故言一分。此皆加行生。非如異熟生。心不能發業。若爾變化心亦能發業。何故不論。今大乘若為利樂。當知是善。即善種類。若為嬉戲。當知無記。即威儀等。種類異而不論意表業者。法師雲。表自善惡亦有無表。如前本地第八抄。彼敘諸解稍有趁逐。今更解。如身語二種。表示于他。意唯自表。如發身語業時。必有意表以為方便。自意表知我作如是事。即前表知後作此事。意俱表業名意表業此中唯有身余處滅。于余處生或即于此變異生等者。以正量部師。色法相續一期四相。有別動色說名身表。今破之雲。剎那剎那生滅相續。于此處滅。于余處生。非一實法中無生滅。從此不滅而能往。彼吠世師德句中。屈申等亦爾。亦有實體。今同破之。若薩婆多。雖無動色。然別有業色。如屈申時。有別業色生。今不然。唯有異熟無記色身。于此處由思力故變易而生。非別有業色。故言唯有身于余處滅等唯有語音名語表業者。此簡薩婆多聲即是語業。今言俱有語音思業所發。名語表業。語體唯無記。不同小乘業體通三性唯有發起心造作思名意表者。此言以思為意業。意業亦發身語。以思為業。業即是色。而是假名。非別有色名為業等。

    論雲何以故由一切行皆剎那故從其余方從至余方不應道理者。此破正量部等。然如先立量雲。應先成有剎那滅已方可破無行動。應先立量雲。諸色塵等應剎那滅。色蘊攝故。如燈焰鈴聲。燈焰鈴聲他共許故。方立量雲。無有此處之色往至余處。剎那滅故。如燈焰等。此剎那滅。因方是極成又離唯諸行生余實作用由眼耳意皆不可得者。此亦破正量部實行動作用有。又破薩婆多業色極微性實作用。又破吠世師業句實性。今總非之雲。無別實作用。如眼耳意所取三業。皆不可得。彼雖行動及業色。皆眼等所取。與彼為隨一不成過。此不許眼識等得故。量雲汝言行動業色等不名離諸行外由眼耳意定不可得。現比二量所不知故。如兔角等。意業雖通三性。然取思作表。了作用義等。是故當知。一切表業皆是假有問若色等中假業。如色處中表表此。破大乘眼識等緣不。西方兩釋。五識緣假依實。如對法第一抄解。

    論雲復次若有生不律儀家有所了別自發期心謂我當以此活命等者此當八律儀中能起律儀。余下一一配屬。今大乘。雖生不律儀家。有所了別以去。自發期心方成。若不期心。違父母先志。我不作此事。即非不律儀。律儀名軌。則不軌則故名不律儀。非是惡軌則名不律儀。即是其體名。如惡尸羅相似。今準此文勢。即初發心期作。亦非不律儀攝。要燻發心方成故。今解前為加行道已成。然未決定尚輕是下品。後燻發心是中品。即無間道後。若作此事已成上品。別作發無依。然準論雲。雖成身語無表。但意三不善根攝故。由意成身語七支無表。故論雲但成廣大諸不善根。復若行事已。即發表無表。此意所發無表不屬身語。但論雲不言成就身語無表。但雲成就不善根故。後八事已即屬身語所取。又唯成意不善根。即名不律儀。非成七色業道。復作事時成。亦名不律儀。不同薩婆多名處中業道當知非福運運增長者。此亦剎那剎那七支倍增故。名運運增長。

    論雲此邪願思與不信懈怠等俱行者。此出體性。克性出體。唯是惡思種子上假立。今取翻五根增者故。言不信等。其實常當十法俱轉。乃至邪欲邪勝解等。此思即能起業思如。下八律儀中。第二能起律儀也。上來不律儀一期心即成時節。謂未舍已來七支。七支運運增長舍時節。謂受戒命終得定二形生四時。今大乘。雖不受戒。誓舍作法。亦名為舍。故五時也。故論雲乃至此思未舍已來。名不律儀者。明知舍思意業。亦舍不律儀。言惡尸羅者。尸羅者名清涼。行惡之人。惡清涼故。我為惡尸羅。非其惡體即是尸羅。舊難雲。防非以解戒。有戒不防非等者。此不善其名。若如今釋。即無過失。如不律儀名同。又難雲。惡體非尸羅。行惡之者惡尸羅故。名惡尸羅。亦應見體非惡。行惡之者。惡其見故。名為惡見。解雲見名為分別。善惡分別俱名見。尸羅名清涼。惡體非清涼故。不例同見。律儀體性。亦以善惡俱時。亦取五數。克體唯思種子上假立。今大乘準文。即亦取十善業道及思五蘊為體。若不律儀翻此。發戒時節。出家五眾。第三羯磨已得戒。若沙彌沙彌尼及三在家眾。受三歸已即得戒。若出家二眾。要他所受芻攝故。在家三眾得自然受。即亦三歸已即得戒。若菩薩戒通自然受。雖攝一切戒盡。後出家已要從他受。今明二乘戒。從他受二種。受隨護支。所謂慚愧者慚能自受。愧謂從他。二俱並行。然據增勝故。有一戒時無第二。非即無一。若從他受戒。由身發七支。如往師所等戒。由語發七支。如發語請師等。若自然受者。唯有意表業。此不以身語為方便。唯以意為方便。受得身語七支無表也問曰即有無表不從表生。無身語故。自有意成表故。若爾即自受時。禮佛發言。豈非表業。今解無表他令知故。說無身語。非自無身語業也。故亦有表生。如遣他行事。或語業等為身等表故。身語得互相表。又此等約一切作法。如重病者不能動身發語。雖從他受亦有無表。不從表生。或自發期心。唯有無表。故為此論也。承西方三家釋戒體百行中。或言一分等。此同經部。受一二戒。時亦發戒。不律儀等亦爾。誓受一時。亦名不律儀。若不誓受而行殺者。但名處中。別時別受總名有十。此中問。如今分離已與少時等何別。而言有百。或至盡壽。十與自受教他何異。解意所緣趣求別故。然此中有三位。初三位約事。次三位約時。後四位約人。然就後中。第三自語分為二故。尸羅無悔等者。如顯揚第七。雲成尸羅故無悔。無悔故生悅。生悅故心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樂。受樂故心定。心定故觀如實。觀如實故起厭。起厭故離欲。離欲故解脫。解脫故自謂我。我證解脫我生已盡等。靜慮律儀。此中唯有四根本。如對法第八。于無色界。略不建立色或律儀。顯揚等文。無色亦有定共戒。然于欲界或修。生見道為遠分對治。此中隨順理門故。不說無色。于未來禪亦有無間道。略而不論。若無漏者。先得靜慮者。依五地入見得不還果。得戒見道。九無間道。為惡業道等對治道。後解脫等道。乃至無學。望見道惡戒名遠分對治。若修道者。聖者身中微細罪。隨所依初禪等。于九品無間道。望所斷名對治道。解脫道亦名遠分對治。然今大乘更有人來三界九地。從初果即至無學。為九品對斷。其斷于斷。乃至隨依此地。即取九品無間道。為對治道。余地名遠分對治。唯除有頂中間禪。此據有學。初得第三果人。斷惑為所斷斷故勝。若漸斷第三果以去亦爾。但由能治勝故。得無學語。若頓斷三界九品者。乃至未得無學。無間道來。皆是所治斷故勝。唯無學能治勝故勝。其入見道。此中約四根本作超越人作法。于未至禪作初果人法。其實未來禪。亦得超越果。得七作意。依未來得不還果。第七加行究竟果作意。必入根本。今約果滿為論。此論超越。如次第果人。無色得斷欲界犯戒種子。法師雲。見道依六地並取中間者。不然。準六現觀三依五依生。除中間禪。余處文雖雲有無漏。然以梵王所居多散亂故。豈如有頂雖雲有無漏。不成斷惑。如余處廣辨。然此定道共戒。法師雲。于見道俱現行思上建立。以名隨心轉色故問曰何故道共無表耶。如正語正業發語。如何為表。又準別解脫戒。于思種上建立。即此亦應然。如別解脫戒從受已去。剎那剎那運運增長。逢緣舍已。舊種不滅。非如小乘斷得名舍。但今新剎那七支不生名舍戒。道定共亦然。有心之時剎那增長。七支倍增。若無心已一類者。種相續而生。無新增義。說名為舍。非如別解脫戒。一受已去有心無心皆得增長故。名遂心轉問如何以現行思。為定戒體。有人雲。此種上立。應重于前加行道中思種上建立。如發別解脫戒思。取前加行思業故。加行道中。此未成釋。如定道前加行道。皆非是定道戒。是散心。或他地界系。如何隨加行以判戒體。但應隨定道俱思而立。近事名離惡行。惡行謂前三支及意。其中乃有離飲諸酒。隨是欲行。今據多分為論近住二因者。謂日夜持離欲惡二行。與盡形持為因。根性劣故。因近果住故名近住非梵行。若在家制邪不制正。正名欲行。若出家並不許。名離惡行。離惡行者是性罪故。與前三同俱是性罪。離惡行者。從貪所生。制不許故。如後四罪俱制貪故。芻四支芻不謂執受學處。即初說四重四依相等。如顯揚第七卷成就尸羅。第二善能防護別解脫律儀。第三軌則所行皆悉圓滿。第四見微細罪生大怖畏。及成就尸羅。謂不毀犯。犯已能出。當顯揚受學彼彼學處故。此第一為第六。第六為第一。即聲聞六處鄔波言近。迦言事。索即男聲。斯即女聲。于近事上加以索斯。斯女聲故。男女別也言母色者。正翻應雲母村。家女人同母。故喚女人為母。同村邑類。

    論雲雲何非律不律謂除如先所說律不律所有善不善等身語意業是者。準前律儀有一不持得。此據上品。發無無作。若中下雖今不行十惡業道。乃至善業道中下品為之發者。無表皆是此體性。又一人若律儀誓一分持一。是余不持者。是處中。若誓作一分惡業者。不名不律儀。但是處中。今唯律儀不律儀依一分。亦是但以誓期善。離上品故。即是不律儀攝。于中亦有三品。

    論雲全分半擇一分半擇損害半擇。如對法第八。有五種。謂生便半月嫉妒灌灑除去。此中唯無灌灑。以此中開嫉妒為二。謂逼己見他故。彼令一合灌灑。是嫉妒類。得他精血方起勢故。扇搋迦此雲無根勢用。半擇迦此雲樂欲。樂他于己為過故。如生便名全分者。無根。樂他于己為過故。名半擇迦。以無根勢用故。名扇搋迦。即一生不起男勢故。第二樂于己為過。名半擇迦。有持執非扇搋體有根執。根勢時起故。除去之中有二人。此人不同生便。必無男根除去。曾有男根。雖除去無根。性仍未斷。若不樂他為過故。非半擇迦。無根勢故名扇搋迦。若樂已為過名半擇。無根故。亦扇搋別異住者。前意樂損故明住。今自法損故。異住雖後先意。不損後時別性故。

    論雲他所得者。謂小時父母失等。與他得收養。雖非父母。亦是他得。此等戒有是遮難。受戒不得戒有。但得罪非不得戒守園者。謂守寺門人比丘五緣舍戒中。法師雲。準菩薩地犯罪舍。要上品心犯方失。此亦如是。此不成釋。如菩薩上品心無慚愧故。此聲聞戒中。但犯即失。不論上中下心。皆越教故。皆犯性罪故。若五戒無犯重。以不名非梵行故。悔亦還淨。二形生仍成近事性故。近住戒無斷善。日夜俱故。不獲斷善。要先加行方能故。亦無犯重。非畢竟離。非梵行故。此中唯日出舍。法師雲。準上百行中。有一日乃至一年。故知近住戒亦得多時。期心廣故。若爾如比丘戒。期心至多生。豈即相續期限。勢分不至多故。若經一日等。但是處中善律儀。非是律儀。百行之中何妨。攝處中善。又五戒誓。唯一日豈成律儀戒。但是處中故。

    無想定。如對法第二。此中無退文。後色界起決定生報。曾得未曾得。如對法抄。此得定人根性非唯上品。以有三品等故。故前卷隨轉中。唯言此北州。不言無想。以中夭故。此地有九品。如滅定。此定得離九品受報。要唯依九品並盡生。無想天中故問心種防于心。定體非色。心色種防于色。戒體非心色。答曰色種防于色。種體是色。即非非色。心種防于心。種體非心。即名非心色問曰以色防于色。色種還名色。以心防于心。心種即非非心色。答曰色種所防色種體即色收。若爾心種所防心。心種應心攝。答色種防非善色起。依種立戒。即是色厭心種子。亦防心。無別心起故。是非心色問色種說防非色種。名為善色起。心種防心慮慮種。復續說心生。答心體本緣慮慮種。無緣故非心思。從所防說為色。思種有防故色攝。

    論雲復次若由此因此執所有生得心心法滅是名無想者。法師雲。初生有心。此心通善無記性。任運起故。名為生得。此滅已于阿賴耶識上。建立無想異熟。雋師雲。初生有報意識。此識滅故名生得心心法滅。太師雲。其無想天受生。及舍壽時。並無意識。言生得心心法滅者。即中有末。染污心任運起故。名為生得。此心心法滅已復受生有。名生得心心法滅。建立無想。然無想是別報。于第八識上。有防心不起功能。是別報體。即無想定思。思體感總報。于上有防心功能感別報問曰第八現行心心法。如何名厭心功能。名無想別報。又定位心心所不行上建立。何故即一思。亦通感總別報耶。又無心業。如何感有心第八識報。今解不然。若定前思為總報業。感第八總報。若厭心種子功能。是別報業。感第六意識生得心心法滅。及色蘊等別報。若前加行不厭心時。生得報異熟舍受可生。由前加行厭心故。今生得報心不生。于此種子防心不起功能。建立無想。即別報業感別報法體。不離有心無心二說。如對法抄引文證等。此中不言一期有心。故知設余處言有心。此隨順理門。又離增上慢芻等可知。此中生二蘊。為一業感別業感。答若總報同一業。若別報別業感故。中有有心。生有無心。何爽。亦當前思感。或思體感中。有別報思上功能厭心者。感生有滅盡定。是無漏不感報。然有未離第四禪。貪人等得。今此據斷惑者。不論伏惑者。然舊論說。有十三種人得。謂具縛。及八解脫道。阿羅漢。獨覺。如來。今大乘入地菩薩亦得。雖第四伏惑人得。何妨仍是具縛攝。如對法抄無想定。非學無學所入。以無慧現行故。太師雲。得無想報時無慧現行。景師雲。入無想定時。方便無無漏心。故名無慧現行。

    寂靜住及生者。謂滅定。為住無色四處為生。

    虛空無為。法師雲。于光明色上建立。如對法第二顯揚第一說。雲虛空無為者。由心所緣境相。相似故立為常。非緣彼心。緣彼境界。有時變易故非擇滅亦爾。如對法抄。

    言無形二形等生者。此等取初果七生外余一切生若愛若願者。愛有二種。一發業。二潤生。潤生之愛。聖人由有。今此所無。謂發業者。大師雲。愛有二種。一語想分別。二潤生。潤生者。由有語想分別者。即無願者。即是愛類。愛煩惱攝。準文唯除未無余。永害無明。種子願即愛也。或願者願生天等。皆生死因故。聖人不起。

    不相應。言假想者名也。為起言說。如前思慧中雲。為依六事而起言說。即屬至言論等體。非有色等二種但有假名。顯揚第一雲。當知復有如是種類。略不建立。即非得等相。中有相無相。皆與對法第一別勘會。是易而不論。如顯揚第十四。

    有惟立七善巧。所以行蘊中五種類。

    令心造作者。此皆思功能一為境。

    隨與者。景師雲。謂于和合乖違等境。思隨此境。與識俱轉。備師雲。謂思能發心令境隨心轉。為之言作。作境隨與心也。太師雲。謂思令心于所緣境。隨與領納和合乖違。今解由思令心于所緣境。隨與與領納。不須言和合等。此第一是總句。若言和合等。與第二等何異。

    論雲何以故由彼勝定于一切色皆得自在等者。如後卷末。當說此文。

    即香味亦變十六種觸。第七增語觸者。謂意識增長語能發語故。名增語觸。太師雲。五識等得緣實相。稱自相說名有對觸。意識有分別。緣名以為境。望五識以名為緣故。名增語觸。又名句文是語。此語于境中增故名增語。意緣此增語為境。名增語觸明觸。謂無漏無明。謂不善無記非明非無明。謂有漏善觸八種觀者。如菩薩地菩提分法品。菩提志行中觀善。知世間八種觀行說。

    論雲受有幾種者即現在苦諦受集者。現在苦因。即集諦也。受滅者。即苦諦滅也。正是滅諦。受集趣行。謂集諦。即未來受因也。受滅趣行者。道諦也。今準下文雲。觀彼滅即是滅諦。勘菩薩地不同。亦可釋同彼地。此言滅者。即滅法名滅受愛味者。修道中集諦過患者。即苦諦觀。今準下文雲。彼二轉因觀。即次前集諦現法轉因重觀故。言彼二因。復雲彼二轉滅因觀。即現過患是道諦。以觀苦為過患。是道諦行故。若不爾即下諸文。彼二轉是愛味過患。二諦下出離中。通攝道滅二諦。如前過患。是道諦即滅因。是為勝。勘菩薩地。出離苦根本。釋粗重可知。

    論雲想蘊差別中。顛倒差別者。謂諸愚夫無所知曉。乃至是名想倒等者。無明者。如第八雲。此倒根本。此中準想是想數。然通若內外道。所起倒通名想倒于中對分心倒見倒。若外道出家。起三見全一見小分。與想俱者。是見倒。亦想倒若在家于境起貪。與想倒俱。亦想倒亦是心倒。然前第一帙第八雲。貪通二種。謂不淨淨倒。于苦樂倒。但以外道持邪戒。執邪見以為戒。見取求生天等。此貪勝故。偏名此二。為貪心倒。余計常見等。一切有情共通。義隱所以不說。若準此文。外異生起常我倒。亦是心倒。則心倒通在家出家二眾起。然今此文。在家于欲境起倒想名心倒。貪增勝故。外道名見倒。見用增故。然見倒不可說言在家眾起故。此與前第八文別。又解在家品如此。文于常我實起心倒。然外道等。亦計常我以計共故。前文唯說樂淨為心倒。在家品起常我見倒。通在家出家品起故。不別說于樂淨。在家人起貪義增。說名心倒。即同此文。在家起心倒。出家起見倒。前解為勝。然據理論之。在家所作可不起見倒。出家不起貪倒邪貪。戒見二取為生天解脫因故。若作此釋。想倒通見修斷。以為心見二倒依故。見倒唯見道。出家外道起故。故若心倒通在家出家品起故。通見修斷。又唯見斷。分別而生故。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十三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3冊No.1829瑜伽師地論略纂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十四(論本第五十四五)

    基撰

    論解識安住中。欲界唯約外塵者。以習氣故于境多貪。又內身雖亦起愛安住。以胎卵等生故。非增上安住。今據增上者。論色界唯說內身。以化生故。不習氣故。無色界唯論安住業所生名。不論定所變色。是此文意。今言執者。謂緣執非執受也。以名非所執受故。雜染中。一受用境界染識。二由生等染識。今解雲。初是煩惱。後是生染。又後是業染。業染故未來生等成染。

    論解四識住中。建立意者。為破外道故。然所以者何。諸外道皆計四蘊我住其中。今雲識住其中。非我住也。體性者即四蘊為體。問曰何以不取識蘊為體。義曰以如下文。無獨緣識而起貪著。如色受等。故不說識而為識住。不如余四蘊皆增上故。緣得別起貪等。又佛說心性本性清。不如貪等蓋性非淨故非識住下。此第一解六釋中帶數釋。或從數就義為名等問曰此識住為是內有情。應亦通無情。義曰亦通無情。所以者何。如小論中。以五義為識住。謂依行緣相應分。義立識住。今此不然。識所緣住名為識住。如次下論。又小論雲。有說非眾多故。為識住者不然。以行緣相應分。義立識住。此應剝字。應言唯眾生故者不然。是五義中。未必皆須具五義。五義中具一義即得。此大小文異。不可為證。如俱舍論世間品。有情世間中。明四識住。諸法師多以唯眾生數立者不然。誰言如此。豈此中明即是唯有情耶。故知約所緣立識住。通有情非情問曰無漏識蘊立識住不。義曰不然。如下文無漏識。非以能益識。而起貪嗔者。是識住。今此無漏。破裂生死。識所安不為識住。通在三界。如下文。以能起貪故。

    論雲如經言有四依取以為所緣令識安住等者。如顯揚十八雲。隨色而住者。謂執受所依故。緣色而住者。謂取境界故。依色而住者。謂由粗重故。即當此依取。謂住有四。謂色至行四。是識果識之境故依取者。謂依此緣起之取。取體即諸煩惱也。故下文釋識住及因緣住。體即色等四。因緣即所起貪等。若諸煩惱事。若屬彼煩惱諸煩惱事。謂諸惑現行屬彼煩惱。謂彼種子言因緣者。即識住色等之因緣。因緣言所以。何以住色等四中。由此依取為所以故。故名因緣。諸師雲。用四依取為所緣藉。故于色等令識安住。乃至廣說。今雲四是識果。依之起取者。用此為所緣藉。故于色等令識安住。所緣中含二義。若為所緣藉。義即通內外。若為所緣緣義亦通。義文不必緣藉之緣。即前初解意。若作此解。意但雖明識住。並解因緣竟。上來第一段文。明住及因緣。

    論雲乃至我終不說此識往于東方乃至四維者。乃至中也。下文解寂止無所住不生無所為知足安住等是。此中乃至也。泰法師雲。破外道言也。諸外道計。我死後往于東西等。今此非之。如下論雲。是識住因緣二種邊際。謂有色界有來有去。無色界識無來無去。故不說往于四維。故知是二種邊際。以識住不離三界故。說住義窮盡故名邊際。此即第二段。明二種邊際訖。

    論雲然我唯說于現法中必離欲影寂滅寂靜清涼清淨者。此第三段。明識住因緣二種。解寂止義曰。其弟子修習多修習故。于現法中能斷四身系。四身系唯在意地。分別所生故。見道時即斷此四。欲者希求未來身等是也。影者即受也。是識樹影故。言此受等。必當寂滅不起貪等。如下文。有漏五蘊更不相續。寂靜謂有學無漏。清涼謂無學無漏。清淨謂無余依界。上來總牒經文。自下次第解釋。論主自判前文為三如次。論文可知。

    論雲此中若諸煩惱事若屬彼煩惱說名依取者。此中先解因緣。後解住。即出依取體也。事謂現行。屬謂種子。皆是取體。若如雜集。唯取欲貪以為取體。故增上者。謂此中約實義。通一切煩惱。又依者四境有無煩惱應知。此中亦名所緣。所緣性故。有所顯故。現行種子。皆名所緣種子。正為他緣。現行能有所緣故名所緣。所緣性者。正是種子。有所緣者即。是現行諸煩惱等。名為所執事故。貪為根本起諸煩惱。名趣所執事。太師雲。由貪等令識趣所緣四境。四境名所執。令業勢以貪為煩惱緣故。令識住四境故。下文于色愛行愛所攝貪纏。能永斷故。離故。由貪欲等四種身系。為發業緣。名緣所緣事者。業體正是所緣果。所緣之體故。為果之緣故。此四系為業之緣。能發于業故。名緣所緣事。四身系如對法。取貪為體。取此文。此中唯取四種。即貪之境也。彼據能緣。此據所緣。唯分別生不通修道。嗔等是不善。不通于上界故。能緣貪通三界。如前說彼二隨眠所隨逐者。謂貪及四系種子也。上來泛出因緣。未是解次第。何以得知。下不復言因緣如前故知。若諸異生下解住。次下解因緣故。下以前泛出因緣。未解識住因緣次第義。

    論雲有色界識有來有去無色界識有死有生者。有色有身。無色無身。于此處生。即此處死。明下二界四蘊識住。上之無色唯三蘊住。又有色有生者。謂有中有。無色無中有。故有死有生。若爾如何言此二住乃至壽盡。前解為勝又此二住乃至壽盡者。明于有色無色二住。乃至命盡而識住也。此乃住之邊際又復此二生長增益及廣大義者。即解住因緣故。而得廣大。即乃因緣邊際。邊際義如前解。

    論解寂止方便中。雲又復對治所攝淨識名無所住由彼因緣故名不生長者。識無漏故。識住寂止貪等永斷故。名不生長。是此中意也。

    論又所有受識樹影者。識有故受有。說受名影。何以唯言受者。以受為本。起境界愛。

    論于無漏識無余根依滅名清淨者。此約得無余涅。在金剛心彼識說清淨。若入身一法已後。不可說清淨故。又無識故名清淨。非有故名清淨。

    論雲欲界有四心者。其五識中唯有三心。無有覆無記心。以相貌不可得也。若在上界五識中。有此無記。此有覆無記唯在意地。見道唯不善。其修道者發惡行是不善。若潤生所余是無記。余可知。二十心中雲。無覆無記有四種者。如余處有五種。何以不論自性無記耶。義曰其自性無記。是長養等流等色法。此中明心。所以不來若爾其法執等心是何無記攝。如佛地論。是異熟生種類故。異熟無記收。威儀路工巧處等可知。欲界雖有變化心。然非通果也。無加行故。以通果心必加行生故。以入定時非欲界加行故。故通果心非欲界系。唯有天龍藥叉等化。唯是生得。謂能變化人形等種種化類。非異熟生若爾四靜慮等。于欲界化。化為人等。諸種種事。此所變色。是何界系。義曰隨見分心是色界系若爾下地粗眼。雲何能見上地細色。義曰由上地色為緣。本于上別變。為欲界種類色。令欲界人下眼能見。此欲界種類色。色界見變仍色界系還是細法。雲何令見。以為粗種類故。所以令見。無色界無身。亦無威儀。

    論雲如色界無工巧。不言威儀變化者。此略不論。上界同無者。此中論如顯揚第十八雲。無色除變化威儀。故知此略。有雲以此證知無色界。有變化威儀心。如無色定心。于一切色。得大自在故。亦有變化心。有菩薩。依彼定而起行住。如八地以去菩薩等。何有妨亦有威儀心。此並是善無漏。若爾即是學心等攝。相似變化等故。名變化心。如通果化心無記者。發異熟威儀無記者。彼地即無。即通三乘凡夫語。不約不可思議語。故言亦爾。

    論復分別初異相心門中雲有三品。一未趣定品。謂欲界未求定人。二雖已發趣未得定品。即求定未得人。三者已得定人。此復二種。一不清淨。二極清淨。初謂得未來禪。未得根本。二謂得根本。以下如文思可知。第二品中于彼不靜安。心便掉舉。準八纏五蓋中。亦有惡作。以修止時。賦了 呶 瞎省9窞幣嗤 4酥新遠宦鄄患啪病H艏匆猿戀粑 濉V乩春撾 R哉仙 省<啪艙呤巧帷2蝗桓【導般ё暈 逍浴2侵腥鞜慫倒省5諶砟 A魄曬惴直鷸小I俠創蔚 7直鷂逶桃迤4說詼魅縭俏逶檀蔚謁傘H縲÷叟派塵閔帷S卸喔創巍2荒芊塵佟4酥興漵形逯忠濉G吧 笫丁K源蔚 N 筧塹詼災未蔚謚小N 牡怪械諶奈 業埂S啻Ψㄎ 業拐摺H綞苑 謔  <捌腥せ腔帷4司荻嚳幀7直鶿莆 夜省H艏品ㄎ 藝摺>菥閔磺惺奔莆 搖4碩愕謾H患品ㄎ 搖M ﹞說取G岸蔚 J拖轡ヶ蔚詵痢︰我允 小I 滌惺丁K牡叩怪小O壬 問艽問丁︰蠓 適頭寥縹摹br />
    論解六善巧相攝中。色蘊六有支少分者。謂行名色六處有生老死處非處。通一切故有少分。下余文準此解知。色根全。受蘊一。有支全。謂受支三少分。謂名色生老死。皆五蘊性故。下準此。五受根全。三無漏根少分。想蘊名色等三少分。以為慧所覆故非根。如憶事時。謂言慧憶以覆相故。所以非根。又非根增上義。世間雜染增上。生死雜染增上。如經應思。行蘊四。有支全。謂無明觸愛取。皆行蘊所攝故。五少分者。謂行名色有生老支識蘊一支全。謂識支四少分。謂名色六處生老死。不言有者。據業有故。唯是意根全。三無漏根少分。

    論解十種攝中。相攝者自相共相所攝者。謂變現是色等自相故。積聚義是蘊共相故不相離攝中。法師雲。謂極微聚不相離。有爾所攝界等。今解準如對法。一切皆有色。即心亦是不相離故。一切皆色心所。亦名心等方攝中依此生者。謂識依色生等全攝者謂諸蘊等五等所攝。謂漏無漏諸蘊。及三性蘊等。皆具五蘊。攝論雲。依止六處色蘊轉。一建立處。謂地金輪等。二覆藏處。謂舍壁等。三資具處。謂衣服床等。四根處。謂清淨根五根住處。謂扶根塵。六有威德定所行處。謂神通定色。不言無表等色。及定自在定色者。以無表別惑攝不盡。七處四蘊轉中。初樂欲希望何別。初于已得境。二于未得境。即緣未來過去生。隨應境界者。即現前任運境界尋伺者。雖上諸位亦有尋伺。然功能各異。此尋伺但恩未得已得境界而起。尋伺不生。又即欲希望和合等者。希和合故。此欲界出家者。此是此境界尋伺中攝。

    論頌分別色蘊名義中有十門。如文可知。

    論雲若據不相離攝具有七物謂即此眼等者。謂如一眼根。所有七極微同處同時不相障礙。如一眼根極微。如蒲桃果大。此中微細皆可容受。余之極微。如是展轉。乃至廣說。于一聚中有彼七物。若據實言之。既無別極微體。何故得有七物耶。義曰以即如蒲桃果。色是清淨色。為眼用故名眼。乃至為觸用故名觸。皆別折至極微故。言一聚中有七極微。非實極微而有七物。此乃同處不相離第二也耶。如一通珠寶共放光明。一一光明不相障礙。此亦如是。如石磨為未。名和合不相離。即第一也。如本地第三卷解。如豆等聚。名相離不相離。第三色也。如余處別文釋。不言法處六色第一等義物者。準外應知。

    論解觸中。有十九種。如對法有二十二種無緩急劣三觸。何以無者略也。又此中觸等。別勘講之。如對法抄。不立生為觸。所以又如四相中病老是一合。此何故分二耶。今即此非四相。不例五生也。此應六不斷等。與對法文別勘講之。其死觸者。從果為名。即身上有末摩死穴。近時令身即死。此觸從果為名。老觸亦然。此觸能生老等名老觸。如本地分。

    論雲如是六位復開為八若六平等者。謂初二淨不淨為二。堅不堅為二故八也。

    論雲一切色乃至觸二識所識中。雲或漸或頓者。謂隨一五識中識起。意與俱緣名漸。若五識並生。意亦同緣名為頓。

    論雲復次色界中無現香味然有彼界等。乃至由此二無故鼻香二亦無者。言色界中雖無香味。及緣此識然有此二根。問曰何用此根。義曰如俱舍論。以莊嚴身故。問曰若莊嚴身。扶根塵足得。何用于根。義曰以發言音要藉扶根塵。若有能依眼根。所依之塵身。為依之發語。不然不得故須根也。乃至如無男根。亦無依處。二根無者。依處亦無等。難思準翻。數論雲。如是一切色蘊所攝色中。九種是實物有。觸所攝中。四大種是實物有。當知所余唯是假有者。若九實者。于下文中。如色處中。長等是假有。青黃是實。聲中因受大種不受大種是實。余可意等假。香中可意香是假。余緣法生和合等實。味中苦酢等六是實。余可意味等假。一一塵中。皆有假有實有。何故此乃言九皆實有。觸分于二。義曰以觸處中。能造所造異。所造色皆是假有。又復多故。所以偏明。其余九中。無能造色。又復皆是所造。所造之中雖有假者。但少非多故不論也。顯揚十八雲。形影表是假。響音善是假等。如對法第一抄會。又諸處中假別生意識。如生老等。此處不然。故不例彼。何故色上立生等。便是不相應。乃至名依聲亦爾。觸依大上立。而說以開入故。名等可取。乃說不相應。觸要依身取。所以觸入收。離四大外取不可得。余九處離四大法。外別取可得。若觸所造色時。但即唯得大種無別造。別得形色。但于顯上建立故。通明實門法處色中。如對法五種定自在所生。有二種色。謂有威德定及假相。非威德定者。此中唯言威德定。即法處五色中。四全一分是假。一分是實。何故如此者。非定實用故。如理應思。何謂威德。而言是實。如下文。是無漏故名為威德。聖者法故名為威德。其此定色。得實作事如實作色。其非威德定。色唯令他見。非實作事。不如實作問曰無漏色定。見諦方得。此稍可得。有漏之定何故得有如是實事。聖人無漏種類故得。如下文。增上力故得。又準下文。無分別智增上力故。後得智起此色者。有漏定不得。此中據體實。是無漏相似有漏故。言無漏有漏問然無漏中三乘。皆得無漏。何人得之。于大乘中有威德定。雖有初地八地二處。皆有其名。依于何地。又大義曰此通有漏。有漏者非實。不任受用故。若非假想觀。任用者亦是實有。此中言彼果彼境者。大義曰。果者即由定力。令本識別現變色塵者。是即如入淨土。後得智力故。令本識別變為塵。此是定果實有也。言心之果故。是定所緣故。故此定色。望定亦是果。亦是境界。而是一物也。問曰唯定一數所變之色。是實物有。同時心王心所所變。亦實物有故。

    論雲及彼定相應識等境色是實物有。釋通疑難也。此中法處唯立三種。故律儀色皆假。以依思等而建立故。

    論雲又定所行色若依此系定即由此系四大種所造者。此據唯在色界。以定慧均定明利故。故論雲。依此定。即此系四大造。若無色界亦有。如前五十三末文。何故此不言無色界者。彼無依身。略而不論。故下文。但從緣彼影像種類三摩地發。定中亦變。為影像大種造色名造。然非依彼本質大種而生名造。子細尋之。下文雲。先為大種。後為造色。即亦有大種。是此義也。然非本觸處大種故說無。此法處攝。大種從能引勝定為言故。下文雲。不依大種。然定自變為大種。定心果故。隨定所系。說此系大種造。即此論雲。無色界系定引生無漏定。起此色者。即無色大種所造。無色本無大種。何造也。此是無漏非有漏。似有漏體無漏。又釋唯在色界。有本系定大種造色。無色界者。如六十六雲。若緣此界色為境。即亦此界大種造者。是有色唯色界故。又下文雲。猶如變化。無色無故。若如前釋。依系定說造。據所屬故。雖是無色界定。緣有色界色。為本質時。亦變為大種。猶如變化。據實用故。用同如化。依能引之定說無漏。色無色界大種。其實非界系。是法處收。與變化心神通色何別。有漏無漏別。第八緣不緣別。此緣分別有漏無漏別等。然威德定。亦實變為五根。然變似而非真。此但是扶根塵體。非清淨根體。又此色假名為色。若約本質功能。即如六十六雲。隨緣彼界。彼界大種造。若據親生。即定中所變大種造。若據由生。即是定力。非由大種。如是種種依義差別也。又亦通無色界。有此威德定色。今此中言。隨定系妙界雖無觸四大。定中亦得變為四大。四大隨定故隨定系。據有依身為論。不言無色界。若下文等。通明威德定非威德定。前文定為能造者。此據前後剎那親依名造。非同剎那。如色界生。名為色造。然下勝定。先為大種。假依勝定中。自明說定道共戒。何處大造耶。無間有漏無漏任運。定能起此色。非勵力思惟。定能生此色。若菩薩是無漏。若二乘是有漏。皆能變化。令他受用。名威德定。余假想觀不爾故。非威德定。不名實色。如次下更當廣釋色界色清淨非下眼境者。此據報色任運者。如梵王佛邊听法。亦變化粗細。令欲界人見等。亦有粗義。

    論解微細性有三種。一是極微色。如對法。即令極略極迥。為此定俱色門故。彼據所礙能礙異故分二種。與此無違。其遍計所起色。以第六心計緣故應有。諸心心所。皆有遍計所起色。此中唯言色者。據色明了可取說。非如無色法。若爾聲中何故有遍計所起聲。此法師問之。如對法抄會。第二種類色。即粗色之種類耶。若此處中有。此與不處中有。為種類故。極微五相。如本地第三卷勘之。

    論雲極微有十五種。謂眼等五色等五地等四法處實色有一者。此中法處。偏據實者說若爾色等中亦有假者。應同法處。又觸所造全假何不言。義曰不然。可受用故。法處余假。不可用故。色等中雖假。仍彼識等別緣。法處中唯第六緣故不為例。又依俱生故不例。又觸處若即與大俱者。亦不簡其法處。不如此等故不論問何因緣故諸有對法同處一處不相舍離而不說名無對性耶。答隨順轉故由彼展轉相順生不相妨礙者。即由諸香等。極相隨順。不相妨礙。所以如此無分建立極微。如本地第三卷雲。非極微更有余細分別得等。

    論雲極微唯三眼境非肉天者。以此二眼依明暗生故。慧等三眼以何為體。法師雲。慧眼緣空。法眼緣有。即皆後得智。其佛眼須別有體故。以無分別為佛眼。肉眼不然。果方名故若爾此智緣如。雲何緣極微。既爾慧眼緣空。如何緣極微。義曰緣極微空故。亦得緣極微。既爾此智亦緣極微。如無分別智。亦得緣極微。以無分別智。為佛眼體。法師雲。又佛眼者即法眼。緣有之眼也。又義不然。雖要須別慧眼。緣理即正體智。法眼緣于空有。即後得智。佛眼總攝前二。以為佛眼。何以知者。如對法雲。其真如唯聖慧眼境。故知慧眼而緣真如若爾經言得法眼淨。法眼應緣理。義曰雖言淨故即緣真如。法名通故。得無漏法眼。非五眼中法眼。若爾何故此卷下末雲。聖慧眼見一切色若遠近等。即法眼異名。以慧為體故名慧眼。非五眼中慧眼也。在因名慧法。在果總名佛。約用以離。總有三眼佛亦具足。此如大智度論自釋。此為了義猶如水滴。不至極微。又雲及喻水滴。至小微色即不爾者。此水豈是細微色耶。取先解。

    論雲復由五相應知名不如理思議極微者。第一謂婆沙。多極微雖無獨住。然諸聚色中。有彼自體。正破一切有部。兼破吠世史迦。第二有生有滅。正是一切有部。其吠世史迦。父母極微是常。余是無常。今兼破之。第三正是吠世史迦。以彼計雲。劫初父母極微。于空劫中散住處處。後成劫時。父母和合而生子微名合。第四正是一切有部。以積極微成聚色故。又雲正量部義。彼無鄰虛。有積集故。第五吠世史迦。以父母微和合故生子種。種名粗重色。以微無體。無體故即無生滅。無生滅故。無合無散。不可言聚色從微生等。以此理知。如前五計皆為不如理。

    論解五勝利中。第一得破常勝利。而證無常。第二知無常故。不計我我所。第三既無我故。俱時我慢亦能斷滅。第四斷見慢已。于彼境界不起諸惑。伏令不現起。第五伏諸惑故。于境不取相。而能除法執。此五勝利。得有別人。類思可解。法師雲。初是空門。中三無願門。後一無相門問曰何故第二破我。乃言無願。今更解。初二是空。空行攝空無我行故。中二無願。依不攝道。四行準諦配之可知。

    論解依止生中。雲若有說言于此處所等者。謂一切有部計。如一石中水火風大相。雖不可得。然極微必有。彼以後得有故今應問。彼此地大可得聚者。與余三大不可得者。為體是等一種故可得。不等故可得。若體一種而彼三大不可得者。非理。量雲于一石中余水火風亦應可得。體等有故。如地大。若不等者。為體量故不等。為據增上用故不等。若形量故不等。而地大可得。余三大形量小不可得。而實是有者。彼三大小分應可得。以有分別形量故。少分既不可得故。故知此中無三大。量雲汝宗石中少分火等之大亦應是無。不可得故。如兔角等。若據用故。地大有用相可得。三大有用少故不可得者。用依于體。體既無有而有用者。此執非理。量雲于石中無水等威勢。以無體故。如兔角等。汝言石中三大勢用。為少分是有故。不等者火亦應無。以無體故。如龜毛等。如下所言。從暖生冷即有喻。界而有大。此大乘中何故諦之。義曰大乘不然。以一切界皆在本識故。後若彼法生。皆依本識種故。至下文更會。下文雲。雖無自性然有其界者。此據經部師義。非大乘。然如石中。雖無三大之相。然本識中有其種子。遇緣生三大。亦就大乘解。

    論雲又復諸天或現前欲或不現前欲及北方等資具多分勢引生者。此皆報得說業生。何故乃言由現欲起。義曰于此生中。總受一起欲。即得之報。若說其果。誰不從業生。此據多分現前相語故。言從欲生。

    論次諸聚色生如種種物石磨為末等。乃至隨彼生因增上力故如是而生為有用故者。隨彼種子生因增上力故。如是而生。為有根之取用故。所以如此。又隨四大生因增上力故。造色用雜。如是而生。為根有眼根等取時。諸塵皆有。于此聚中有是用故。故知諸色用雜而生。此明和雜不相離。如本地第三卷解。

    論雲諸說種生何緣說大種造于色耶。答由彼變異而變異故。彼所建立及任持故。此之三義。如下生依立持養五義中配之。此中變易。含生因依因養因三種。即先大種生為生因。後隨其業則是依因。勝定力是養因。中一分可知。余建立建立因。任持是任持因。本地第三卷。更有廣明五因。及說大造。所以並此四解。

    論雲士夫用者謂由地大所打觸故。可解器差別者。謂由本器別。令余色變易生。如雨至海變成咸味。若至地獄便成猛火。若至其地便長草木。若隨蚌蛤之口。便為真珠。皆為器別。所以造色變易而生田差別者。謂由地肥瘦等故。令禾稼等種種不同。又由地別故。地味各異。

    論雲勝定力故者勝定力故先起大種然後造色變異而生等者。此中太師雲。上雲若依此系定。即此系四大造。若約根大造論唯色界系。若得定中。亦變為大種。如此處文。如入無色定。起定果色。此所起色。無色定所變故。隨見分是無色界系。此所造色隨定系。亦無色界系。前文通上二界。今此定中初念。先起大種。唯為堅濕暖動。不為造色。後剎那中方為造色。何以得知。即此卷下文雲。勝定果色不依大種。唯依于定。然依種類影像三摩地。亦得名為大種所造。此中文意。若約同念。如下界根等大造義。初有大種。即有造色名。不依大種。若此所造色。亦依三摩地。前念種類大種故。亦得名為四大所造。若非定等色。大與造色。必同時造。其此定大種別時造。今此文雲先起大種者。謂前念變為大種。後念方為造色。不是即同念造。依彼生名為造故。是大造義。又解此中據定果實色。所以定中亦變為大種。若約下文。不變為大種者。據假定色。須依實大造故。取定前三摩地種類影像色大種造。既言種類影像三摩地。此解不如前文。此中據實定色者。皆變為大造。下文以要依本質。方定中變為大種故。隱定中大種不論。不言依大造。從本緣故。亦得名大種造。今準思。前卷雲。一切色皆得自在。即變為大種。此文為證。如加行心引大種等。如此文。即大種造定中色。若加行不引。大種唯引造色者。下文言非大種造。說依影像三摩地發故。唯說名為造。六十六雲。隨得彼界彼大種造。

    論解何因得知有此不應如響等者。今論主雲。若有色界無中有傳識。雲何得生于彼。外伏難雲。如谷響應。豈須物傳而能傳響者。如月影等豈假傳來流影水里。如緣遠處。豈假傳往。如此三事不假物傳。何容受生而藉中有。今答之雲。不應如響。唯惑心亂等。次第配三。大乘如響如影。耳聞時唯聞本聲。但意惑亂故。謂言谷中有響。如鏡中像相似。今就彼宗故言不滅。

    論雲當知大種先據處所後余造色依此處轉者。此據能依所依門。業生招報時。起大種為所依故。俱時即有造色。造色是能依故。故雲余造色。依此處轉。非異時也。如第一卷。初受生時。眼等根大。先有據處造色。依之而生。又如第二卷。要由大種種子。造大種已。然後造色種子方能生色。與此文同。聲中廣為妨難如對法。又如本地第三卷抄解。準此一文。聲同燈光。離質大造。

    論解風雲諸輪行者名恆相續。如日月輪轉四天下。皆由風故。又風輪是恆相續。又軛等皆是此攝。又持物令不散者。名恆攝受。如本地第三卷與此別。

    論解空界色中。雲當知此亦依止聚色者。如俱舍論第一卷末。名鄰阿伽色。阿伽是極礙。此色鄰彼。即此中依止聲色等處。而有空界色此中解明暗相續下。如前本地第三卷解。然法師準此空界即明色。若爾何故離光明外別立耶。光明質方故。別相立光明。此空于余物處受用者。別故五無無界。

    論解長等是假色中。雲又如車等彼覺可壞故者。如取輪輞時。失彼車等。以相待故。此亦如是。此中二諍。如對法抄會。

    論雲如別攝法處所攝勝定果色唯有顯色無香味等。西方二說。一定果色實無香味。無用故。色界等中無種因故。前第五十三卷。雖由勝定力。于一切皆得自在等。此據色聲等語。二解以定力故。實亦能現故。前第五十三卷雲。由勝定力于一切色。皆得自在。又華嚴經。菩薩鼻根。得無色界宮殿之香。此處雖言無香味。然所變但是法處香味。而諸眾生。不能托變受用。如色聲等。是色聲。色聲處故言無。以無用故。今取前解無妨此在色界。無香味種及用故。無香味等者。若爾即無色界。無大種種子。應不變為大種等。答無色無業色。而有無漏大種色故有色。色界既無報香味。亦無無漏香味種。無色大種無報者。即有無漏種。色界雖無報香味。何妨得有無漏種。解雲無色大種有用故。雖無報大。即有無漏大。色界香味。雖無有報者。以無用故。故無無漏。以無種無用兩因來釋。此細尋之。如淨土中。豈無勝定果色香味。今就變化心境相似。及外處實用因中故無。論實亦有。

    論雲風中無香味等者。問曰亦應無觸。此觸塵本依風大等故。不例香色即不定。其色微細依欲界。準此文。即色觸必俱。香味不定。不同小論。欲界一切色。必不離香味。以有離者故。又離輪外所發光明。所余大種及香等。皆不可得。此與五因中持因相違。彼言等量不壞故。此如對法第一抄會。然太師雲。二說西方。一解雲。有離質造色。如日輪光。遠從輪大造非俱處有大。以此文為證。五因中持因。此據即質大語。二解亦有大造。如光其大亦有別造。其光等者。然從本輪中火大。為緣引生故。微細不可得。此中言無如光中。豈無熱觸。熱觸言假。即以火大為體。豈有熱觸離火生耶。故知亦有。若先釋日中熱觸者。還是日輪中火暖熱分。非造光色火大也。聲準此知問曰何故無香味輕故。光中即無。色及熱觸重故。光中亦有。若觸重有者。火大光中應有。何故言無。今言無造光者。不言無日中熱火。若爾亦可言香輕無。與光同聚者。亦有遠別。從日輪處熱分香耶。答曰以輕故。如前文解。以有熱觸。無余三大。言無非火大亦無。

    論雲又法處所攝勝定果色當知此色唯依勝定不依大種等。若此中與上相違。已如前會。有謂此中唯為造色。觀無期觀大種故。定中不變為大種。從定前影像本質色說。亦同得名大造。前據辨期心變大種為論故。定中造色亦變為大種。此處不然。故有別也問曰期心不為大。觀中無大種。期心不為造。觀中無造色。唯有大種耶。故知取前會為勝。

    論言然從影像定生名為造非依彼生名造故。又雲準據青等一切處觀。

    論雲法處所攝色是無見無對。亦總不具如小乘中法處。唯有無表色可爾。此大乘中。前雲法處有實色。亦得他受用。何故是無見無對。以從定心所變色。實是微細。不據處所。非業所造。故非有對。其色界等皆據處所。故不為例。此中若為他受用。即眼識見應色處攝。何故乃言法處耶。義曰從本生時。是定心發故法處收。其為他用。雖亦眼見不望此。名為法處耶。

    論雲初等流流復有四種者。此中初二。不離前異熟長養二種。即一物其本性等流。準下文。除根色余三種流。明扶根塵亦有本性。流相易可知。即唯外五塵。具五根中。報及長養。皆可變壞。亦得是第二等流。等流寬通異熟等也。前念滅後念生。名曰等流。流其內根等。得異熟長養名。余外境唯有本性變易二流。變易流準義。通本性報養三種。初一念生時名異熟流。第二念以去。相續異熟流。此通假實異熟。實異熟者。阿賴耶識初一念已去。乃至命終。皆體是異熟。亦得名異熟生。從前剎那異熟生故。即以此文會。異熟初勝從第一念為名。非如對法等文。雲阿賴耶是實異熟。余從異熟生故。假說名異熟。今第八識。亦得名異熟生。然于假異熟中。準此文。亦得名異熟。業生異熟最初念故。假名異熟。第二念等亦名為生。余如第三本地。解長養流中。處寬遍色。彼有流胤故名處寬遍。相增盛。謂體增大也。

    論雲余長養流當知亦由食故者。即前食彼所依故。即睡眠梵行。修勝作意故者。即定也。

    論雲又諸色根當知由二流而得流轉者。此對本性等流。流其內根。何故非變易等流。流以觸打時。有變壞故。此中不說。亦得言論問異熟何非長養流。答由有長養相續。能攝能持。異熟等流流故。現有增長等者。以長養流資養異熟流。別有長養流。長養流非即異熟也。俱舍雲如外郭防衛內城。若非根所攝色。當知具三種流。謂異熟長養等流。流即變異等流也。亦有本性等流。此中總言。應雲內扶根塵。具異熟長養。其外塵唯具本性流。無異熟長養。以非內身故。合如此說。此中總言。諸心心所。有等流異熟生流。及第二相增盛長養流。前文色是處寬。長養非心故。

    論雲又諸聲界亦有異熟非聲者。太師雲。以聲種子恆相續故。聲界是異熟。現行間斷滅故。不名異熟。景師雲。七處發聲。七處名聲界。是異熟。今應不然。七處是七異熟也。以二十二根中。諸根種子。皆是異熟。此中聲亦準知。如前卷解界者因也。即造聲四大。是此大是異熟所生。聲非異熟。即當第三傳聲。聲從報生故。

    論解大造五因中。第四因雲持彼本量令不損減等者。此與上日光不相違。如對法抄會。及本地第三初。

    論雲由三種思別故色聲成善惡一加行思二決定思三等起思等者。此大乘中。色聲唯無記。此約何以有時得名表業。成表業善惡耶。加行思者。謂遠欲起此事思。二決定必作此事之思。三等起思。即因等起。鄰近剎那起心令隨成善惡。必依等起思。是上品思故。隨此性不依加行思。及決定思。唯依上品故。前二是下中品。又前二品通見道思。見道思為極遠。加行方能發非因等起發業。廣如俱舍論第十三等業思說。此第三上品思。是修道。別剎那等起思亦有。依此如入無心定時得受戒故。此中由三思發故。色聲成善惡表。此據表善惡。非體是善惡也。余香味等。非此非三思發。所以不成善惡性。是此中意。此中意唯答色聲善惡所以。不答香等無色所以。成業論廣解。即色聲加行業。引成善等。非彼業是善等。以作用業故。

    論雲問依止聚色有運動等者。以正量部別有行動。薩婆多離聚色外有業性是動。今此問之。以大乘中即舉足移轉時名動故。此一問答總言。第二問下別釋。上總義生不生。滅不滅四義皆失。若言生而有動。便越剎那相。夫行動者。從此至彼名為動。由聚色生已方有動。動雖多時即越剎那。剎那滅義。彼宗雖動。色亦不剎那滅。然違緣真及違理生。如燈焰等。若不生有動。如兔角等便應不動。若言滅者應與余等者。以動滅故動得者。聚色有滅。應即是動。今例動應與余聚色等。今立量雲。汝所言動應實無動。以有滅故。如余貪等。又應雲。由色故滅方有動者。燈焰有滅亦應有滅。故言余等。若言不滅便越行相者。以諸法行要剎那滅。今既不滅。即越行相。又于異處生起因緣。分明可得。雲何而言不滅。

    論雲復次一切色蘊當言皆是剎那滅性等者。下更有釋。第一舉正義。言任運滅異。正量師計等。二正非邪執。生滅因緣。如薩婆多。火為滅薪緣。亦為生薪緣。此中破之。又不應謂能生因即是滅因。生滅相異故。因不可同。此中有量。若轉言生滅相違。生因非滅因。住滅不相返。住因即滅因。今破雲。又法若停住。可待滅緣方滅。而不任運滅。住既無因。何能待滅緣。以任運滅故。故知諸行不待緣滅。此住無因有量。上來總非訖。外乃救雲。現見火為薪滅緣。如何滅無緣。今牒之雲。若謂火等是滅壞因。不應正道。以若火不滅。有法可為滅因。火既與薪俱生俱滅。如何火等為薪滅緣。伏難雲。若爾火等于薪復何所作。又俱生滅何妨為因。今雲唯能為彼變異。後法生緣訖。于薪作用。非為滅緣。是薪作用。如顯揚。日光雪酢。俱舍大同。此外人既見此征。不計火為滅緣。乃雲滅相為法滅因。今非雲。又謂壞滅。是壞滅因等者。若滅相為滅因。如火等與薪俱滅故。不得為緣。此亦應爾。生滅不同。若彼體生時即有滅相。便成相續斷壞過失。以諸法體無滅相故。諸生時即有滅故。法應不生。不生故無斷壞。又滅相即自性是滅壞法。而能為因滅諸法者不然。若救之雲。法滅唯是無。滅相自性別有者。離彼法外別有滅不可得。故不應理。若別救雲。別有滅小相。小滅相者。離彼大滅相法。外而更有小滅壞自性者不可得。故不應理。又解以法任運自滅。無別滅相。而言法外別有滅相。畢竟不可得。故不應道理。前解為勝。外人既雖見滅相。自性是滅壞。不能為滅緣為。復雲滅相自性滅壞。不能獨為滅因者。火等為助伴方能滅。今論主于心心所。任運滅中。更無物為助緣故滅。如何乃言色等中火為滅緣。外人伏救雲。心心所生。及色生時。各有別別功能。如何以心心所例其色法。心心所亦不待助伴方能滅。今論主雲。此差別功能不可得。徒虛有言。而無法體。不應道理。以上皆應有量。若謂二種于一處所有滅功能。即應二種俱于二處有滅功能。或無功能有過失故者。此意上來以滅相為正滅因。火為助伴。今牒之雲。若謂滅相火等二種。于一法處所。總而言之。有滅功能故即應二種。俱于兩分有滅功能。或無功能火為助伴。滅緣是有。何能不能為正滅因故。無功能相亦如是。有正滅功能。無助滅功。以此二望法。皆是滅緣。以火例滅。相應成正滅因。以滅相例火。應正助滅緣。皆是法滅緣故。二種既皆不成。故知不得以火。等為助滅相為正滅。又如太師別抄。不能煩解。下諸文雖有四。上來總是相乘義來分四。

    論雲復次一切色當言皆剎那。乃至現可得故者。大乘立諸法。若生遇唯生時。無能住義。是故才生尋即滅壞。如燈光及心心法等現可得故。如正量部等。立內色身及命根等。初受生時名生。後死時名滅。于是中間恆住。不經剎那生滅。若世界等。劫初名生。劫壞名滅。于中住劫等亦不經生滅。大乘今欲破彼故。言才生即滅也。然彼正量等。亦許燈光電等。及心心所法。皆剎那生滅。今舉此共所許事為證故。言現可得故。應立量雲。眼等諸色才生即滅。是有為故。如心心法及燈光等。

    論雲又不應謂能生之因即是滅因其相異故者。如薩婆多部。立生滅皆有其因。然即以生因亦是滅因。今大乘及經部等。唯生有因。滅即無因。是故生已更無因故。尋即滅壞。然薩婆多。以其比量立道理。成立滅亦有因。立比量雲。滅必有因。是有為故。猶如生相。又破大乘及經部師雲。滅若無因應非有為。以無因故。猶如虛空。此是遮比量也。今大乘等破雲。汝立滅若有因後應更滅。以有因故。猶如生相。又立量成立。滅不由因。後不滅故。猶如虛空。本比量也。亦即更破雲。汝有因之滅應非是滅。以有因故。等是有為故因。猶如生相。若爾汝以有為故因。乃與有法自相相違也。又汝立生滅兩相。同共一因。我今難汝。今應生滅兩相不同一。因。其相異故。如苦樂等。或善惡或色心等。此一比量。正當此文本比量也。然此比量。有不定之過。何者且大乘。亦許一想數得與心王為因。亦得自所變色為因。小乘亦許。即此想數不遮色生。亦不遮心生。即是一因能生心色。若爾為如色心。其相異故即同一因。為如善惡。其相異故不同一因。並須曰。此據因緣說者。如賴耶中一色種子。能生現行色。亦能生自類種子。而得言色與種子其相亦異。然此一種。能生色非色法。俱是因緣。約此亦有不定過。亦可更以比量。破生滅兩相其有一因。應立量。汝有因之滅應非是滅。以不異生故。猶如其生。應更覆量破之。

    論雲又法生已余停住因不可得故者。此破正量部師。立眼根等色一期停住不經生滅。應量破雲。眼等諸色離剎那住外無別住因(宗)。是有為故。有生滅故(因)。猶如燈電及心心所(喻)。本比量也。亦可。更以比量。破雲。眼等諸色應非久住。所余久住所不攝故。如燈電等。若是久住。定所余久住所攝。猶如虛空。又量天眼等諸色無久住。因。眼等燈等之中隨一攝故。猶如燈等。若久住者。定非眼等燈等之中隨一所攝。如虛空等。異喻。

    論雲是故當知等。下結可知也。

    論雲若謂火等等者。謂薩婆多救。滅亦有因。如因火故薪等方滅。此即火滅因。作此救者。亦不應道理。言由彼與彼等者。言此火與薪既俱生滅。不可與滅為因。如火與薪俱生。即火非生因。既與薪俱滅何得與滅為因。若言火與滅為因者。火既薪俱生。生即應滅。

    論雲現可得故者。現見薪為火依。火不能滅。何得將火為薪滅之因耶變異生緣說有作用等者。但此火為薪之變異生因問若火非滅因者。即此火所依之薪。為亦名薪。為從本為名為薪耶。若今名薪者。薪若未為變。可得名薪。既已為火之所變。即是異者。應不名薪。何得言火與薪俱生俱滅耶。若從本名薪者。此即所燒之薪。實非是薪。雲何而言火與彼。能為變異生緣耶。若言此初剎那火。但與後念等。為變異緣。不與初念火所依。為變異緣者。若爾初念之火。應不燒薪。後念之煨常應生火。以所依非是薪故。答此中外人。約世人共所知。火能燒于薪。為滅之因。今論主返以共所知火。以為解釋。如世間人。皆知別于余處將火以燒彼薪。論主雲。將火燒薪。但能與彼薪。為變異之因。何者如世人共知。薪有故火有。則是與薪俱生。薪無故火無。得知與薪俱滅。又世人共知。薪由火故。則有煨燼之變。論主但約世俗道理。以通此救若約大乘實理。火等諸法才生即滅。無有將火能燒彼物。但由外火為緣。引起自心所燒變異之相故。初念火後才生。即時變異。為所燒相。不得言初念火為緣故。與後念變異為生緣也。

    論雲又諸壞滅乃至過失者。此破薩婆多義。彼立四相中滅相。是色等滅因。然彼復立未來色等。生時雖生相用。仍至滅相體隨。今論主。約生時得有滅故。大可以滅為色等滅因故言生。俱不應理也。應立量雲。未來滅相應當有因。汝許已有體故。猶如生相。問如汝無為。亦已有體。有何等用。此已有體因。為如無為。已有體故無用。為如生相。已有體故即有用耶。解雲薩婆多立三世名。自然不攝無為也。何者未來世名。已有。現在世名正有。過去名將有。但言已有體因。則簡非無為故。不可將無為為不定過。亦不可將現在法。為不定過也。復應立量雲。汝未來生相應當無用。未來攝故。猶如滅相。此比量與前比量因。互用皆得也。

    論雲論由依處故或由相等。此中名下。次第廣釋至卷末。是如本地第三卷。此中色根諸不壞。謂由二因。由羸損等。如本地第三。翻根不壞。此中有障。非遠勘本地第三。然彼有四障。有四種。與耳等根不同多少又于一眼雖障色名現前等者。謂蝙蝠鵂等。眼根中有障。如頗胝迦中亦見物等以明故若聖慧眼一切種色皆是前者。此中即非五眼中慧眼。此是彼五眼中法眼。聖者以慧為道首故。言聖慧眼也。

    六種所行性。本地分中第三卷。列名未解。此即說前文雲。依處故。相方故。時故。明了不明了。以實色名明了。不實名不明了。全分等實。謂青等明了。不實謂長等假之。不明了作意正起中。第三卷本地。由四因。欲力念力等。依欲界身。發起色界大種。此色為是第八緣不緣等。如第一決擇抄解。此中護月義順護法。雖解見分。依界系相。分色界故。準種子時亦得何妨。

    第五十五卷

    論雲又如是言由一淨心等。乃至當知此中依轉所攝相續心由世俗道名發一心者。此中據緣事竟。隨多少剎那量。名為一心。非唯一剎那心名一心。是此中意也。此即如本地第三卷雲。起一心若眾多心等是。

    論解有分別心無分別心同緣現在不中。雲由三因故等者。如集量理門論雲。五識唯現量。同時意識亦爾。今此中五識。雖明了現量。不名有分別。不與尋伺等相應故。第六雖與五同緣現量。名為分別。以與尋伺相應故。若同緣現在。可得明了。若彼五識後意識。則不明了。緣過去故。如緣百千劫事。則不明了。如第五十一卷中破。今此第一因。既言極明了。故知緣現在故得有明了。非五識有緣過去。復得明了。第二因與五同時。既于五境作意。故知亦緣現在第三因二依資養故者。眼識有四依根。意識有五依根。四與眼同。第五加自。此謂意識依。自根及眼根二依。資養方能緣現在。若唯依一自依。即緣境不明了。此據散非定境。因此依眼為門。取境名資養。非同眼識依根名資養。又如眼等善惡識起。必由意引方得。由意資眼識故。得有善惡。方知意眼同緣。

    論解心是相應故染中說。心生時自性清淨者。此據非自性染名清淨。非無漏故。清淨如勝經中同。

    論解三染惱中。雲初二染惱唯欲界系。最後通三界系。初謂不善業。二謂憂苦。唯下界故。若據果者唯苦無憂。諸煩惱是第三故。通三界業中出離及喜樂。此是出家。若出家法。即是見道加行。

    論解遍行別境中。諸識諸門分別。如古抄會對法等抄。此簡五遍行等。如第三本地分解。

    論雲觸為何業謂受想思所依為業。如余處對法等。唯是受依。何不言想思等。此彼別者。此據通論。皆依于觸。觸次作意後生故。若據相隨轉。雖即唯受。此據此不為例耶。如俱舍第一卷解受為何業愛生所依為業。謂境界等愛。皆由受後方生。

    論雲別境五由四境事生。謂所愛等。所愛謂欲依。決定謂勝解依。串習謂念境。觀察為二依如論。

    論雲諸名所攝與心相應所余蘊法當言率爾起耶尋求耶決定耶等者。此中間意。謂諸心所是不相應之余蘊耶。此法為率爾心時起。為乃至決定心時起。答雲隨心即起。此中何故唯言前三心。不言第四五。一雲略準亦在問中。又前心性。決定唯無記。遍行別境不定四通三性。或有得俱起余善煩惱等。若起善惡心。必與此法俱。此義決定。其遍行等不唯一性決定故。此中唯問此故。故唯問前三心。不問後二。此中法師以諸門。或位次起是何心是。或亂生不亂生。或通三性等。或鄰次久遠。如是義。如第一卷抄。思之可知。

    論解心心所差別名言。何故名相應。答由一一事等處等等者。事等謂體也。體皆一故。無第二受等處等者。謂同于一境處轉故。又依緣處等故時等者。同一剎那故所作等者。同于一境行所作業。故知緣青者但為青也。又善惡無記所作等問何故名有所依。答由一種類托眾所依差別轉故等者。謂心所等同一識種類。托所依。如眼識依眼根。俱時心所亦爾。余準可知。外人既亦難解。為伏難雲。諸有為法誰無有依。何故心法等獨得名耶。故論解雲。雖有為法無無依者。然非此中所說依義。彼自分因。皆非恆依故。又相應共有法。非恆依故。唯恆為依者。為此中依量故。眼根等是識等所有。名有依。非余法。或言所依者。即六識類托眾所依根。能依之識。得名有所依。故言恆依。此解為勝。

    論雲何故不苦不樂望彼無明說互相對等者。謂由與諸受為助伴。是舍受。一切煩惱為助伴。是無明受。于受為助伴。煩惱于煩惱。為助伴故。故互相對。又受與無明皆能為受。煩惱為助伴故。二相對說。以此文證。第四禪中舍受。映正知支。不立為支也。

    論雲雲何建立四無色蘊為善無記性相等者。謂一切皆通三性。無有差別。有通不通者。頌中有九門。如文可知。

    論雲善法有六依處。謂決定等下。解頌中第三門。相應中自辨。又初帙第三卷。此善等非一切耶。又下六十中雲。于十境生勘。與此不同。至彼文自會。若在不定地。起善心時。必與十數俱起。若在定地。必與十一俱。謂輕安唯在定地起故。豈不與此相違耶。有義據實一切時。在不定地。起善心必十。若在定與十一為正。此處等據增上時得名非無余者。此不相違也。

    論雲又諸善法或由加行力等者。謂今身起加行由自性等者。謂前身多串習此善。善根增勝不由加行。串習名自性力田士力者。謂于功德田中起。如供養佛等或由清淨力者。謂上二界所有善心。離欲染體。清淨離欲者。體清淨故。其善亦淨。又有學無學所有無漏善心。皆名清淨力。

    論雲六余修所成。謂前施戒修修者四無量。今此唯取勝慧。是彼四無量修余故。無漏定慧名簡擇。所成事攝有情。是大悲。

    論雲或有一種善或有十種善等者。謂一善總由無量義故。除不善名善。二生得加行等。三謂自性相應等起。乃至中十。此善業道等。五種十善增數門。如本地第三或有對治雜染故者。謂無間道或有雜染靜息故者。謂解脫道。或前無漏。後有漏道或有相續清淨者。律儀戒善生二準知。或無學所依身清淨故也。

    論雲能盡生為上首所有眾苦者。言此善能盡生。為上首諸苦耶。又上首苦。謂八苦中生苦為上首。善能盡生苦故。名盡生上首苦。又以生苦為初上首。所有八苦並盡。

    論雲諸善對治有十五種中。所欲趣纏對治者。謂貪品所有非所欲趣。謂品所有。又如下文。初是人天可樂非所欲。是三惡趣煩惱二種現行耶。隨眠即二種種子。散亂定心治。諫誨是能治。諫令不造惡故。令惡羸劣。名劣對治制伏等。上四名損現行。

    論言煩惱有六依處。如下六煩惱。次第配之如余論文。即非此次第。既配已。尋文可知。

    論解煩惱相應中。無明與一切相應疑都無者。如對法第六。嗔不與貪慢見相應。不言嗔不與痴相應。又解嗔已雲。如嗔疑亦爾。故知彼文嗔與疑相應。此中非一切者。此據多分。彼據久疑。不已生嗔。與疑相應。此論據初時。彼論據後時。此論據粗相。所以不相應。彼論據細相。所以得相應。彼論據真實理門。此中貪嗔相返不相應。貪余相應。彼論同之。此論與慢見相應。對法不許。謂不與慢見相應。此論據真實理門。彼論隨順理門。又彼據憎恚相語故。彼論雲。若于此事起憎恚。即不于此生高舉及能推求故。不得相應。然此論據細實理行相。若慢彼時推求故。不得相應。然此論據細實理行相。若慢彼時。推求彼時。容憎恚故得相應。然此據大乘理語無違。又解此文就彼貪言。如貪嗔亦爾。謂嗔不與慢見等相應等言亦爾。不亦其貪與慢見相應。但亦嗔不與貪相應。此論雲。染愛憎恚亦爾者。不以嗔亦貪。得與慢相應。如貪不與嗔相應。亦嗔不與貪相應。如彼論同。即嗔不與慢見相應也。然前解為勝。余文同此。然此中貪嗔性相返。違順不相應。違順而相違樂罪嗔同起。樂通欣戚不同貪嗔。如下五十八雲。五見互不相應。自性不相應故。貪恚慢疑更相違故。互不相應。並出所以。即此三處文不同彼。據行相粗。隨轉理門。亦不相違。

    論雲安足處所煩惱者。謂年十五以去根熟者。性多上品非處加行煩惱者。謂非可起煩惱處。是不可起加行處。而起煩惱也。即于三寶所所起諸煩惱。性多上品。

    論解貪中。雲謂于己受用過去境界。謂過去上妙境界。覆心義勝故名蓋。貪蓋與覆義相同也。有無有愛。即常斷二見貪也。

    論雲嗔事有十種等。乃至依前六事立九惱事者。謂以三世歷前三種。一一世中。皆有己身怨親三種故。三世合有九惱害緣彼一切嗔。皆名有情嗔。余名境界嗔。若不忍為先。亦有情嗔。若宿習嗔。若見嗔者。謂前六種應非總害事者。唯緣有情起故。名緣彼一切。皆名有情嗔。下之四種正起嗔時。皆于境界上起。以但緣有情起嗔。即前六種攝盡故。故余皆境界嗔。其下四種中。除嫉妒余。若先不忍有情。而于境界起嗔。名有情嗔。由先不忍故亦名宿習嗔。及名見嗔。其嫉妒所以不論者。以緣境界生。謂先要緣。或名聞利養。乃至種族等事境生嗔故。非此中論。又前六九惱害。總名有情。除此以外。緣山河大地起嗔。名第七境界嗔。緣第八嫉妒事生即名聞等。亦有情嗔攝。此中串習境見故。亦是見嗔。不然第九宿習通余九。此十中有三位。七是有情嗔。一是境界嗔。一是見嗔。宿習通三種。

    論解無明中。依于七事起七無知。或復十九。其七初門起三無知。謂三世無知。第二事亦三。謂內六處我外處。及俱計為我。于第三事亦三。謂于業一報二及俱。三種無知。由迷業故。起作者無知。由迷報故。起受者無知。由俱故起無因惡因無知。此與第九本地別。第四事有三。謂三寶。第五事有四。謂四諦。第六事有二。謂迷雜染因故。計作者受者士夫等迷愚故。諸行為受者等。清淨之想而起欲解行。第七有一。謂六觸處。如實通達增上慢。如文故有十九也。別分為十九如文。謂有七無知境界等故。勘第九卷本地。具有七無知。十九無知相攝等。

    論雲見依二事。初增益事有四。除邪見等。次第配之。謂身邊見戒等。第三名增上生方便增益者。謂計上界生。為增上生。見取是彼方便也。計無想定等為涅。戒取為彼方便也。大乘中計身語惡戒。如計豬雞等戒名戒。非勝見計勝見。緣見生故名見取。不同小論損減事有四者。謗因中雲。謂無施與等。乃至無妙行惡行等者。如對法。此中有五。謂施與愛樂祠祀妙行惡行也謗果中。同謗作用中。對法雲。謂無此世間。無彼世間。無母無父。無化生有情。名謗作用。此中有三結文。謂謗異世往來作用。即此彼世間二。謂任持種子作用。即父母三謗相續作用。即此中化生有情故此論解士夫用有四中雲。一往來。二持藏胎等。此論文開父母為二也。彼為一。依二見生六十二見。如對法。會長阿含梵網等。說本地第八等。

    論雲煩惱差別有十五種者。如前善中十五種。次第配之。皆依一增上義立名。非克體。如內門名厭患。見道名持。修道名遠分等道。

    論雲隨煩惱相應中。如別抄雲。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亂惡慧六。與一切染污心相應。對法第六雲。賦戀艟儼恍判傅》乓菸濉S諞磺腥疚燮分小︰愎蠶嚶ΑH鞜寺巰攣迨 宋腦啤R瀾襝攣摹8賦戀艟儺壩笆ガ   S胍磺腥拘木閆稹︰我源巳轡и摺G乙皇馱啤4宋迨 邐摹S甇bㄎ跋率 植煌 摺=翊宋木菪諾任甯<吧浦蟹 湊摺<此迪嚶ΑK圓恍諾任濉<胺乓 K等酒肪恪F涑戀舳 K 閫ㄓ姓現  邸I窒 轡Ё 3料碌  省7巧浦蟹 垂省4宋撓辛H 苑 H煌  N薇順戀羝湎攣氖 小P壩笆ガ狻>荼鵓持幸環擲垂省K源舜Σ宦邸4舜ξ  婊蟆N抻夤嗜舳喂恃醞釕 葉窕に S脛鐶木恪4吮鵓徹省4鷦淮送 鵓撤幀Sσ嗍淺鍘M吮痙止省O攣腦啤M釕 葉窕邸J淺輾止省K砸嗨迪嚶θ舳聰攣摹8糙口潑叨褡鰲J淺輾止省︰尾凰迪嚶ΑR逶環直鵓成省4艘 鷦滴劬成省2凰稻閆稹S庖嘍S卸志恪4酥脅宦酃省K勻 抻狻J譴酥形 狻6苑ㄎ逭摺2恍諾熱M 寺窞汀H懷戀舳 4窒趕 轡ャ4寺鄄凰怠6苑ㄔ級 劬閆鶿賢 憊省F湎改 稀R 宓猛 鄙K運燈涑戀簟H槐送釕 葉窕に 1寺窞潛鵓撤止省K員寺鄄凰怠1寺塾治靻笆ガ夤省N   婊蟆K暈抻舛 N  摺H縝耙鴉帷4松弦皇汀H羧拘木恪H綰笪氖 ㄎ  S汕耙騫省K災盥邸;蛄蛭濉S紙庀攣乃溲雜朧  恪N幢せ匆磺芯恪H綰蔚扔迪S諼蠢礎D鈐蕩 骯ャH綰味 ?傻貌かI螄趕隆5糲嗑俑叨ㄏ轡ャH綰尾かS獬戀羲姆 <炔壞悶 >荽舜υ啤N  ゃR 夭か省T蛹 嘍N幢夭かK隙 弁 薄3戀羲稻閌逼稹K 迫盡<炔 恍諾熱 K稻闥縴 志恪K怨仕滴宸 F涫滴幢夭か4肆奈  S嗍 逭摺8 荼鷚濉4嘶崳 ゃC叨褡韉紉嗌撇簧迫韻嚶φ摺4送ㄈ怨省J淺輾終摺2興倒省N 簧菩浴J撬黨輾幀S嗖幌嚶φ摺H縝胺蘚蕖T倒滄 律稹2幌嚶σ R逶皇戮乘渫 H還直鵪稹D酥劣嘁磺腥縊Α4說熱縹迨 恕6ζ鶿婺盞取4宋拇蟊稹?敝 br />
    論解隨惑假實中。雲無慚無愧不信懈怠四法是實有者。如對法。忿等皆是假有。何以相違者。一釋雲彼據總言故。雲忿等皆假此。據實論故。此四法實也。又假有多端。或無體名假。如忿等。或有體。別從種生。要相依貪嗔等法起名假。如此無慚等。彼論據相依而起。故在假門。此論據別有種義故。此應有難。謂無慚愧二。一切不善心有。稍可爾。不信等亦翻善中來。如何不信懈怠是實。豈以翻善中來是實有耶。其別境等中來。何以非實。義曰如此其別境等法。通三性。此中雖有染污不善等隨煩惱。仍是別境等中不善性。其此善中信。隨中邪信。善中精進及懈怠。隨惑是何者一分。故知翻善來者。皆是實有。若爾放逸如何通。義曰放逸根本善中尚假。何況不善中放逸。

    論雲尋伺二種發語言心加行分者。此能發語言謂思數。此是思之一分故。名發語言心加行分耶。如對法名推度不推度位。此中如對法。應是貪等分中。應有相違勘之。西方更有異立有實者。此中法師不雲。如對法及古抄尋之。如別抄。

    論解諸無記中。雲謂業所引生者。異熟無記生已。若行住者威儀也。若養命工巧也。依此活命名養命三摩地差別。謂變化心有異熟生。化心通三性。非此中收。但是初門。異熟無記中收。據實論四皆通三性。若異熟生。據總報為論故。雲異熟生。蘊下三種。有相簡異故。雲若中庸等言簡之。

    論無記中。雲謂威儀工巧或于一時展轉相應者。如下假實中雲。無記心于異熟生心上。假施設有故。此三無記。不說與異熟心相應耶。此中有義。若威儀工巧一心發二境。若異熟等心。施設三無記。即不如是。不相違也。

    論解假實中。雲如別抄。于異熟所攝諸蘊者。謂同時心心所法等。即如第八。同時數等。及心加行差別中。而施設者。謂異熟心任運生法。非別加行。若三無記加行心發故。言心加行。于異熟生心上。假施設故。故是假有問曰若爾即無記心。非別有體。有異熟生心是任運。此亦是無記。是加行。雲何于上假施設耶。以是一名言種子類故。所以余三假離異熟。名言種子外余三無記心。無別種生。威儀等四塵。于異熟五塵上施設故。言假故。又身業中有香等。非身業體。何故威儀等中有四塵。乃至皆彼體耶。義曰若身名有表。唯色可然。香等無表示。色非相明利。香等昧故非也。其威儀界中。皆心引生。非如身業俱有香等。非心引生。不為例也。謂解大義曰。菩薩如來各為一。俱有利者之善。余三人各二。即三人各二為六。菩薩佛各力一故八也變化差別中雲。異生聲聞獨覺菩薩如來差別故為嬉戲為利他身語變化差別故有八種者。即合獨覺聲聞為一。以變化業等起。無非余故。四又開此為二。合菩薩佛為一。以因果雖異行相等故。此四人中。皆有二種。故成八也。何者為二。一如論為嬉戲故變化。二為利他故化。雖有善無記不同。而皆變化。故成八種。又化不為心。以心非化可作故。唯身語可化。此四人皆有化身語。故分為八。若取初解者。如何異生為善事化。故化心善也。若如後解者。論雲為嬉戲。為利他意。欲簡善無記。殊分為八。故不得以後解為勝也。如前解異生為善化心。有何妨難。故取前解。順其論文為勝也。若爾如來如何有無記心。故知後解身語為勝。嬉戲利他。不應分別不善無記。但應言由利他等故。皆有身語。身語為二。又八者聲聞獨覺菩薩各二。謂無記及善。如來唯善。異生唯無記。故六。又異熟生一向無記。據任運酬因果也二三可得者。威儀工巧通三性也一有二種者。謂變化心通二性也。

    論解于苦諦四行觀中。雲謂欲對治四倒故謂初一行對治初一者。謂苦除樂也。無常治二。謂計身淨及心常也。後二行治一。謂空無我治計我也。又無常初一行治心常。苦治身樂淨及受樂倒也。余同上。此與前卷中四倒次第中別。何故苦行對治二耶。以見戒取。外道執為勝淨因故。于上起貪故。前第八此二俱貪。為除此故。所以令一苦行除樂淨。即見戒二取也。為治四境集四行者。此總治非別治也。下道滅二諦。如是準知。

    論雲如聲聞地已說壞等十種行相等者。如聲聞地。未說十行相。非此中辨。無所得之法。謂唯有根。唯有境界。此色蘊也。唯有彼所生受受蘊也。唯有彼所生心識蘊也。唯有計我我相。及第七句言說戲論想蘊也。以想起妄計我時。最能妄取像故。唯有計我我見者。此行蘊也。

    論雲非唯變壞已離憂者雖復遇彼不為害故者。謂樂受非唯變壞時名苦。即樂受變壞。及所生憂。是壞苦故。故第三果以去離憂者。雖遇彼變壞。不為損惱。以無憂故。故知壞苦通于二種。一樂受自性。二樂受變壞時。是此中意也。

    論解七苦攝三苦中。初文與余處同。第二復次雲。初七苦苦攝。世尊共了故。彼所治于淨妙境所起貪等。是壞苦故。引雖是入變壞心。即于境貪。彼此貪一。變壞乃名為苦。又言由貪蓋故。領彼所生心諸憂苦故。憂苦即是壞苦也。如前聲聞地。亦有二釋。為不相違也。

    論雲問此中何行攝何苦。即以八苦為行。攝于四苦。如文次第配之。以苦名行者。以皆生滅。非是通名。如是即以三苦攝四苦。準知集諦四行。當知為生。今果差別者。此現生非一別生。又思文隱別生稍難。

    論雲復次此十六行幾是空行等者。此中並顯揚對法。有五文不同。一空攝。二無願。攝六無相。攝四道四行。總不攝如此文。一空攝。二無願。攝六無相。攝八滅道行。攝三空。如顯揚。余同此處會之。如對法抄。四準有下文。以十智攝三空。空攝八智。除世俗他心無願攝。六智無相攝。五智空約斷惑。觀空無我通四諦故。五無願等約相。見道十六行相攝可知。至行處會。六十九說。又解準五法中解脫門。言色等。如對法。即十六行義說。並三解脫門。有六文不同。

    論雲問要由無常想能住無我想何故此中先說空行耶等者。此問謂見道前。前為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故空。何故今說。乃先空無常耶。答曰若如見道以前。即如所說。無常為初。若入真觀。無常不遍。一切真觀不作。唯作空等。後入相見道。從前空次第。乃至于無常觀。見道以前無常為初。入見道已。空行為初。不相違也。如余準道理。

    論雲四諦說次第者。謂由此故苦。此最為初者。謂由逼迫故苦。苦諦為初。如集諦故苦。以有因方有果故。由證滅故樂。如滅至樂故道。余可知也。

    論雲道諦能成三義者。即知苦斷集證滅三義也。

    論雲如是四諦為世俗諦為勝義諦答勝義諦。此答意。其滅道二諦。乃是勝義。苦集二諦。由彼苦相。三受皆是行苦。一味苦故。是勝義諦。若差別說。苦受是苦。余集等非自性差別。故名世俗諦。是此中答意也。世俗諦。如七十四有四種。一世俗世俗諦。如說床坐軍林瓶名世事。二道理世俗。謂蘊界處等道理世俗。三證得世俗。謂四沙門果。四勝義世俗。謂說人無我如等。今此中約道理世俗。是世俗諦。以自性差別故。以此準知。西方勝義諦亦四。一世俗勝義。謂觀一切為行苦相。二道理勝義諦。謂蘊等道理。非真如也。三證得勝義。謂四沙門果。四勝義勝義。謂入真觀一味真如。此中約世俗勝義。法師第三但言勝義。謂一切為苦等。四勝義勝義。如前說。下有文。

    論雲問諦現觀有幾種等。乃至彼共有法等是名現觀等者。法師雲。于諸諦中決定智慧。謂思現觀。及彼因者。謂有漏見道以前信。彼相應者。謂無漏信。彼共有者。謂戒現觀若作此釋。釋現觀不盡。又此中文及彼因者。即于諦決定之因。豈是無漏之因耶。若爾彼共有。是誰之彼耶今別解雲。決定智慧。即是智諦及邊究竟現觀等三種。皆緣諦生故及彼因者。即思現觀。是智諦之因故。若如勝軍。即此以為苦法忍之正因等。護法同等會之釋準知彼相應。謂無漏信觀。皆是心心所法故。依等等故名自相應。據無漏勝者。隱有漏信。而不論共有法者。戒現觀。此但名彼共有因故。若爾何故先說智諦等耶。此中初問諦現觀有幾。今正答。緣諦之現觀。謂智諦及邊究竟等。余非正現觀。若是思現觀因故名現觀。信從相應得名現觀。戒是共有等名現觀。非正現觀故。今不次越次而答。以初正出現觀體故。如余處文。無明思信等者。此位地分齊故不同也。此中六現觀。如下文自當廣辨。與對法第十三十現觀相收。故下論雲。謂三寶所三種淨信。由于實義已決定故。及聞所成決定智慧等。若據實。此信通漏無漏。此中但據無漏勝者為言。何以知者。以有漏中說聞慧故。思慧前初緣教。必先聞慧故。此中隱有漏。論聞慧也若爾聞慧何不別立也。義曰若據初緣諦寶。要信為道首。即信用增者。以簡擇法為勝。即思勝故。準據信及與思。聞慧即信中攝。修慧通有漏無漏。勝者是智諦等收。有漏如何如聞慧說。用非增故。亦在信中收。此未見文。聞慧信中收。此文為證也。即以聞思二法為體。然信義初增。聞說信說。此中智諦等。唯約見道。初得為論。然下文亦有勝道等至無學位。總名究竟觀。

    論解三心見道。如對法第九卷抄。解安立非安立。法智類智三位不同。如對法抄會。然法師雲。遣有情假者。是方便道中行也。法緣心生者。無間道心生。從因為論。由無間道。不別作有情假觀等故。那爛陀寺海慧論師釋。此三心非唯菩薩見道。亦是二乘。所以者何。初別觀法上無我故。作無我行觀。名遣有情假。次作空行。遣屬我法假。除我所執。名第二遣法假。第三假我。及屬我法。重觀我我所。下品空故。名遍遣二假。然今取唯大乘為勝。又即由此心勢力故。于苦等智等。若即無分別智力故。後得智安立諦生也能得永滅一切煩惱者。即望無學果為論。不然此但據見道一切盡。非無學也。所依事者。謂五蘊身。見道或所招者。或此是金剛心語。

    論雲緣先世智曾所觀察下上二地及二增上安立諦境者。謂有二說。一雲緣見道前曾所觀察。欲界下。色無色上。二地煩惱。即苦集諦。及二增上安立諦境。即滅道諦。為二增上也。又緣前真見道故。名曾所觀察。以放真見道為故。緣下上二地。及二地中所有增上。安立四諦之境也。以此故知。順勝發義。彼人雲。以前二心。緣下界人法執。第三心緣上二界人法執故。名遍遣也。此相見道。放立故然也。又此師釋。如對法抄。緣人執斷下品時。亦斷法執下品。斷法執中品。亦斷人執中品。此中影略。故以人執為下品。法執為中品。俱得趣心為論故。唯或說一也。又俱如人法相望為下上。非以一一自為上下也。何以知此者。以同一種生故。相望為下上也。

    論雲無有純世間道能永害隨眠由世間道是曾習故等者。此簡後得智不斷所以。以緣事故。名純世間道。不約無漏義名世間。是曾習故者。無分別智後得名曾習。又此緣事色相。無分別智曾習。雖是有漏。種類同故。有漏心相執相所引。所以遂令後得智亦有相。乃至廣說。又解純世間道。是有漏智。無能斷煩惱。若爾何故。此中來有何意也。此中但簡後得智不斷惑所以。非有漏也。盡智無生智。有分別無分別。謂作我生已盡等分別也。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十四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3冊No.1829瑜伽師地論略纂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十五(論本第五十六七八九六十)

    基撰

    論解得中三種成就。如此決擇第二卷。及雜集第二卷抄會。虛空為得得不非擇滅亦爾。此得有義如俱舍第四卷末說。

    此中無想定。雲先于此起後于色界者。謂先要由欲界起故。後生色界後起。以隔色界一生故。言欲界所入定。是後報業。若色界更不入定。但于余地。一生而更受報。欲界之定。可成後報。于色界中。更復入定。明知此人。先于欲界已是退人。若不退者。何故于色界異地而起定。故知以色界等。更起定而生受報。及欲界不退人。此定當知。唯是生報若爾欲界退人。先得之定思業在身。此業中不受報耶。答曰若不受報。即應一千劫受彼果。以色界入定比。定是生報。感五百劫。劫滿已前。欲界業熟。應後受受果。更五百劫。即應一千劫。而受彼果熟。若即色界之定。感彼生報生時。欲界業等一時受別報者。此欲界業便。成生報。今時不受此果。此業便于生未熟。以羸劣故若爾便應是不定業報。此事為非。大乘中生報。以後受者。皆名為後。雖已曾經百千生。而方于彼受報。亦名後報若爾後欲生彼時。要方得定。若得定此定感生。彼即為生報。前業何時受報耶。義曰即于彼別報故名後報。若爾即前于色界生。入定時受報。亦名後報業耶。法師若退人後色界起者。先欲界業。即是時定報不定攝。又此文雲。先于此起。謂入定後于色界者。謂長讀下文。謂後生色界受彼報。非後于色界入定也。二說故滅定中。後于色界起者。重說先文。此定中先滅定中後于色界者。如對法第一卷抄會之。

    論雲無想異熟後于生已。是諸有情便從彼沒。此中隨順理門。大乘彼果初生。及命終皆無心。何以得知。即下文雲。一期無心唯有色者。謂無想天生。故知唯有色無心也。有文初生有心。此文後時無心。西方皆以定業感時。感無心果。不感有心故。彼無心此如對法抄廣解。後應長讀。此文雲。謂若生色便彼沒已。處中有中。名想生已。其中有便從彼沒。即大乘宗非小乘義。二解如前。能引發無相定思者。謂定體時思。能感別報。

    論雲依業所引異熟住時決定分位建立命根此復三種等。乃至歲劫數等所安立故者。此中初文雲。異熟住時決定等言。顯命根似唯總報。下言三種中復有定不定故。愛不愛故。即知亦通前別報。又如顯揚文雲。異熟住時決定等。即亦兼總別報。此如對法抄。乃不唯于第八識上而建立故。若不爾如俊師雲。如法爾種。雖雲無始法爾。六處殊勝。意唯取第六處。此亦如是。雖雲六處。在第六處。即唯總報。于第八上假立。如彼抄詳敘。眾同等亦同。此命根中。雲定不定故者。謂有中夭。無中夭。定壽不定壽也。愛不愛。善趣惡趣果也。

    歲劫數等所安立故者。即約壽量分齊。或一劫等也。

    眾同分中。雲此復三種所謂種類同分。即如婆羅門等種類也自性同分。謂種諸法自體性。如利中根等工巧業處養命同分。即以工巧業。為養命也。唯有情數上建立。非非有情。何以故。趣非趣異故。此唯于有情趣建立。

    生等四相。如五十二卷文。廣有五種等。

    住中立制住者。即制律儀。經多時住。名立制住等。

    論解名身等中。雲此復三種謂假設名身等。可知。隨文有立名等。亦依香味等上立故。非心非色。以名等是非色非心故者。若爾香等可不是者也。即名通善性。此未轉今此土所立故下。

    例句文中。雲謂標句釋句音所攝字所攝者。句有二種。謂總標別釋。句字有二種。謂本音十四音。即𧙃阿等。字謂四十四字。即迦屹イ取4碩砸辣搜運搗治瘓瀋淼取9恃砸嘍S忠羲恪<床勇邸S心信 榷忠簟8饔釁咦 3梢粑淖炙恪<次窖砸餱幀br />
    論雲依未生起一切出世聖法分位建立異生性者。如俱舍第四卷末說。及對法抄雲雲。此有諍。如小乘。唯有覆無記性。修道斷。大乘不可爾。以無別非得生故。舊雜心雲。凡夫性一切非得。無處收。以凡夫性局故。俱舍別立非得。即異生性。在非得中。非得即寬。收一切非得盡。小乘得有法前法後法俱得。非得唯有法前法後非得。無法俱非得。以法現在時。必成就名得。即有成就得。無現成就法名法俱非得。縱更非得在現在。必有法俱得。以成就故。若過未即有非得。今大乘唯有法俱得。以于有依建立得故。無有法前後得非得。既唯于過未建立。即非得總無。以不于無法上建立故。若有法前後得。可有非得。以于過未建立故。故大乘無非得。別立異生性。此性即于見所斷煩惱上建立。以不得見道等諸聖法故。若得見道。即于一切聖道上不得建立。若得一分。余是此種類故。見道不名異生性通三界。若離彼地染。亦名離一分。亦可義說依種有法。亦是有覆無記性。不得一切法想。義在三乘見道。若不得修道。名異生性。即見道應名此性。亦可說在世第一法。舍見道時斷此。如前五十二法廣立。彼文大精。

    論解定異中。相定異。謂四果中體相等。

    相應中。雲方便相應。謂加行智。為一切根本事名方便也稱可道理。謂智與理相應。

    論解時中。西方三說。一約唯識道理。如緣過未。有相當心似過未相。此唯心中有過未功能。今正緣時。與彼相似。約唯識理得名。過未其唯現在。二法相道理。謂現在法。當滅名過去。未滅名未來。正生名現在。即現在法上法相立三世。三神通說三世。即諸佛等通力法爾。有若干相現故。謂現在法。既曾功能名過去。當起有功能名未來。即現在法上。亦有爾所時功能義。說三世也。

    前說集會和合。謂僧眾等。一義和合。謂同依一所作事。圓滿和合。謂得究竟時。

    三種微細。如五十四卷釋。此中粗大義。即于色蘊中。一分色處粗大者。非彼微細。非是色蘊。唯粗大是。

    論解有漏義中。有四過失。一不寂靜。下雲纏現行所作。即如論文。現行煩惱體是。法師雲。由煩惱現行故。惱亂根等。名不寂靜。二內外變異。下文諸煩惱事。隨逐煩惱所作。即諸煩惱所作事。由起如是貪嗔等故。令內外變異根塵異也。根塵名事三發起惡行。下雲煩惱因緣所作。由煩惱為因緣故。發起惡行。惡行是煩惱所作。四攝受因。下文雲。引發後有。如文可知。

    論解有諍愛味等。如顯揚論廣明。及對法第一抄解。法師雲。有諍唯謂嗔。體通一切有漏愛味。唯緣內身耽嗜。唯緣外色起。準此文即在欲界。

    論解三世中。雲已受用因果名過去未受用因果名未來已受用因未受用果名現在者。未來過去皆約同時因果說。及果已用者等語。現在據等流因果異時者語。是過去果。在現在非也。同時因果。現在無果也。故知據別義故。與第三卷本地分相違等。勘之。

    論解遠近中。雲處所去來時方隔越義等者。如小乘四道。謂處時性相。如此中廣明。引成三界系中欲界。言三時現行者。謂此間生。未得對治。一即五蘊皆是此通一切五蘊。二或得者。即身在欲界。得色界定入時。意識是色界。余欲界系。唯有多少。三已出者。即入彼定已出。余下應知。準此為三。然已上諸門。與對法同者。其中多少大不同。勘尋之知。煩不具錄。復有差別。

    輕安俱三摩地者。簡散三摩地。此非系。輕安俱眷屬。謂同時心心法彼果法者。即定道俱戒。乃定境界色。如前卷等解者。是此並色界等系。余者欲界系。若復差別中。謂離過失及過失功等者。此中有三。一離過失。二過失對治。三功德隨順。是善學見斷等。如對法第四。一一勘之。應有差別。

    論破無心所唯心實中。此破經部師。唯有心王一法。受想行心。非別有體。今破之曰。且說五蘊不成。無別想受行故。違經失也。設計有一心前後分位。別有受想等。非一剎那中有受想等。今破若有無皆失有生者。由此心相異故。便應同時得有實教。何故初剎那唯名識。第二念名受。三念名想。一心得有想異。故知由俱時心所法故。所以如此。應如緣可緣境。初念等即應名受。心知所緣故。如第二念心無者。有分別位別。虛勞其功。計有別位量。汝言第二念心。應不名受。作用無別故。如初念心。若計如六識非俱時分位別有六。彼不同此。所依等別故。此心心所法。一處俱起故不為例。若言轉變等者。如文可知又心因緣無心因緣無差別等者。前計雲。心分位立受想行心者。其心分位別因緣不可得。如起心緣。一可愛境。初念即應起貪。乃至一切時。未離此境已來應爾。何故初念名識。第二名受。第三名想。差別因緣無故。若無心所法。于一剎那心。無差別因緣言。若汝復謂。以識為先亦不應理等者。外救雲。何謂計貪與心俱。如緣可愛境時。初念名識。第二名貪。後貪染初念心何妨。今破雲。差別因緣不可得故。緣一可愛故燈明喻者。燈明及炷。喻同時心心所法貪等染心也。

    釋六界經雲。唯欲顯說色動心所最勝所依者。六界中四大色所依空。是動往來。所依識是心所。所依唯識所依。若言六界。無心所。心所無別體六界。不說于造色。色于無體。乳酪生甦三譬喻者。法師雲。經雲經中說此三譬喻。離此三外是無喻也。六界外豈無余心所也。備師雲。此喻喻羯剌藍等。初三位太師雲。乳喻欲界四大為我。酪喻色界有色應生。生甦喻無色界空想生。轉增勝故。所以三喻。然豈三外色界等。無心等耶。

    假實門中或十七或十二者。十七者。除意界。下文雲六為一故為六識。無間滅為一意。十二者。下文雲。一為六故。謂意界。開六識總為意界。謂初通小乘等世俗道理。若大乘自有七八。以為意界體。並實有。若爾觸界既假。何故不論。今取能所。不說又除觸界。此是假有。下文雲。一為六等者。釋十二所以。

    眼界四句中。如對法第二卷二兩諍釋。種與現行皆名界故。所以會釋。此文勝軍師以為證。種生現不同時文。今以現行眼為界。勝故無過。二應外塵中。作得眼不得色等四句。謂眼不變為色時。是得眼不得色。無眼者唯有第八相色故。得色不得眼。二俱成熟。二不成等。

    同分彼同分。正取五根。義取六識亦得。然大乘中。第七識與意識亦應分別。如五根其法界中。心所約一一自實塵。如何名同分。今取共依一根。取一本識塵。為同分等言。

    今能取中。如對法抄第四意。唯不合。能取此中。通合不合者。此中以五根為門故。通合不合。彼以自塵為門。故唯不合。無相違也。法界應言一分。合能取此法界一分。故略不論。大乘七八非合不合取。

    問幾唯欲色界系。答十一者。即五根三識三塵也。以香味及識唯欲界執受。非受門中。若大乘真理。唯第八名能執受。若隨順理門通六識。今看下文勢雲。以離于彼余能執受不可得故。即隨順理門。其聲界不離根。常有名為執受。聲處有不恆故。所以不論。今取其界。有雲第八不緣聲等者。如余處對法抄等。

    分別本性界燻習界中。勝軍護月護法。分別三義。

    問眼耳識耳中眾緣生故剎那滅故無作用故者。初非自然生故。見非次常故。得見無作用法非法。吠世師等作用故。不能實見。

    論雲或有識流非眼等根者缺不缺俱可得者。謂根種被損。不能生現行。識種不被損。其識種一切時流。而根或缺不缺。故知若有根種。必生現有識種生識。自有識種根種。根種未必生根。又雲流者流類。如識俱三種成就。根若缺者。有種子成就其識流類。根缺不缺俱可得。故知有根識生。不由識有根有。又流者相續義。謂識有余。無根從相續流。有根起無根俱流。其根有缺不缺。故知根勝唯等見。即見非別有義也。

    次第中。三種次第雲。所依境界。及俱能依故三次第六種差別中。喜樂者。情所喜樂。立此次第。又情多喜樂。眼見諸色等故此次第安繕那者。藥名。其藥是石作青黑色。此未堪染眼。染眼合青黑。不令眼白。

    色界有鼻舌界。雲又色界中于此二種未離欲者。謂外愛斷故無香味。香味無故。二識亦無。若有識必緣境生。此二緣外愛生。內愛未斷故二界有。

    言答由尋伺諸識種隨逐無尋伺定故出定已後現前者。此中有意識俱尋伺。心為能引引生五識。非如小乘五識。自有尋伺方生。由彼以對治道。或厭離已除尋伺欲。故名性離欲。故名無尋伺。有種尚行故。亦無有失。此中應難雲。尋伺初禪系。二禪離欲。由生苦根離脫二禪。二禪之中。由起苦苦種逼迫不善果。二禪無苦根。尋伺發三識。所以上地有尋伺。

    眼識依根一二中。雲為依二分者。根也當言一二者。諸法識也。準此下文。識非色故不可言。由方所故成二者。說體也。依根二義。識隨根亦二。如識方等。體非方也。

    問答眼與識是因果如何俱有中。雲何何故眼與識非正生因。唯建立因。勝軍論師此文證知。種子現行時別時生。如非正生因故。根非同時生識。是建立因。得同時生。故知正生因異時生。今解雲。此文據正生非正生。正生者。是種生芽之因明同時。不言正生即異時。此中言建立因是增上緣。非正生因緣。增上緣因果。何妨同時生。故下文。雖有自種。無此依故。識不應生。其正生因。即不定種生種異時故。前本地第五。若同類異念生。非即此剎那生現異類。故同時生。彼勝軍釋此七義種子文。及俱有子文。如四相中辨。此中經部正生因果時生。俱舍論廣敘彼難如三救。

    界事善巧例蘊善巧頌等等者。此謂蘊善巧中末後頌。攝上文者。處如界者亦爾。

    眼非處四句中。初句雲。謂若眼已得不舍。然是無間斷滅之法。謂阿羅漢最後眼。無間即斷滅。不能生識故。以處是生長門義。此不能生長故。

    觸與處相對句中。雲然非無間斷滅法者。簡阿羅漢最後眼等。彼第四句。非觸處復非處故。此與色界系同。此中無第二。有觸處非處。

    八勝處等。十二處中意法處攝。唯除無想處。彼十處攝除香味。此大乘如對法攝品說。八有意處故。

    主宰者我也。無自作用者。謂自在天。或此法從緣生。無自作用。余可解。唯法所顯能潤等可知。

    引因依處生因依處。皆過去生老死得。分位說故。名觸生等。其引因體勘文。及生因。同第十卷本地。對法等文。

    破無明無中。雲初明無言無明。即無法為無明。過二善等三性。異有體法。無無漏慧明名無明。即一切心皆染污過又于離明心相續中應一切時明不得起者。謂善等三性。皆是無明者。即未得無漏明。慧心相續中。以三性俱無明故。無與無漏明為加行。應一切時不得起。若乘善心相續。有緣善中無無明者。無漏明有加行。即明得起故。不可言善等三性皆是無明。

    論雲又若貪等煩惱力故令相應智成愚痴性者。謂此外執雲。愚痴即見。由與見相應力。令智成愚痴性。若爾即由貪令痴。非由痴為增上為首。令有貪等一切煩惱。又應如與余嗔等俱之慧。由相應嗔等。令成愚痴。非本性痴可成痴性。又如諸心所等。皆應如是令成痴性。由貪等力染故。如汝言見。亦應愚痴本性。如五遍行等體非痴。由貪等力故令成愚痴。

    論雲當知此中入出息風名為身行。執身行由風故得相續。如絞死者。出入息風不轉通。所以名死。又有風為首。令身業等轉。此中二義。又解此俱一解約雲。入出息風名身者。極舉風為導首下。釋所以。要由有風身業方轉故。

    諸有隨生何界地等當知有支即此所攝等者。備師雲。此有支望當生處判。即屬當生處系。此唯有支一支。非十二支緣起支。景師此通。以果攝因者。生此一地。生老現前。能感此十因。隨果亦此一地系。若爾即知無明下界者。不發上界業。業煩惱事三攝支中。與對法緣起經相違。如對法抄會愛取名發起者。起之言生。能發生有愛取。亦名發起。非發業煩惱。

    于業無知生非處信中。雲魯達羅天。此名暴惡天。毗瑟𦬻天。此名惑天。能幻化雁烏等種種形故。二皆是自在天之八變化身。或雲毗瑟𦬻天。是婆藪天之化身也。世主天者。梵天也。

    論雲無知略于五處為能生因者。一能生疑。能生三世疑故。二能生愛。能生內外等三種愛故。三能生非處信。謂修業及異及俱生故三邪信。四能生見。于三寶四諦中。不正通達故。生六十二見邪見等。于五因及果未得。謂得沙門果。三種中生增上慢故。故十七無知也六觸所所有無知者。謂由道得沙門果時。要達六觸處空名盡。名色方得究竟。今彼外道。不達謂達。謂增上慢。生方便戒取也。

    第五十七卷

    處非處善巧體。謂後得智。得果因相。順處相違非處智也。

    論所知簡釋通一切法。

    論雲謂依初成辦門彼所不攝余差別相者。謂唯初成辦門外所不攝者。今顯示令一切種差別。皆攝盡也。即後三門是。

    論雲無處無位粗分水火一時合會無有是處者。處所位者。時分。謂無處所。無時分也粗分水火者。簡水中熱觸細火也。如火灰質粗火。即不與水俱故也。

    論雲不斷貪等一切煩惱隨煩惱纏修四念住無有是處者。謂有漏時謂伏貪故。方起不淨觀等故。又已成就念住無漏修也。

    二十二根。俱舍頌雲。心依此差別。此住此雜染。此資糧此淨。依此量立根以此頌故不得增減。

    受用業果增上立五受根者。其憂非果。然得果已。亦于果位中起受用故。言受用果也。

    論雲顯于內門受用境等義故建立六根顯外門受用義立二根者。謂眼等六根。不假他人為緣。自受用境名內門。二根藉他用境界名門。顯了有情功德過失義立八根者。謂三無漏信等五中。是解脫分是功德。信等五是福分。有漏者是過失。又功德謂八根。過失者。謂八根所斷。

    論依如是名建立六根。于八施設句立根也。謂如是名字第一。謂中有體。種姓為第二。即父母種姓也。如是食苦樂為第三。如是長壽為四。如是住為五。如是壽量邊際為第六。以上依在家品施設。如是信乃至慧立。信等五為第七。如是四果立後三無漏為第八。施設此在出家品。

    論雲積集善品立一名。謂命根依命有故。得修善品以五受起雜染故。正知而行。不生雜染五受也。

    十六實者。除男女命。後三七色色意全。後三少分心五受信等五十全後三少分。是心所命根不相應言。答後三根是九根分。謂意信五三受者。如對法第十十根。為未知當知根。彼加憂根。此論以十五心見道未知當知。此中無憂故。彼以種解脫分善根以去。即名初根。故十加憂。

    論雲命根無屬者。法師雲。故知命根不唯第八心王。通同時五數上立。今解不然。違顯揚文。又根本余勢分。如男女三無漏。皆取彼所依根。一少分為體。似本色心。此依上假立。不是所依根之分故。言無所屬。非謂通立五心所上並也。如對法論及抄。

    問幾善或八或五及六少分者。八者謂信等五。及三無漏。假實通論五者。唯信等五據五根而說。此八五全六少分者。謂五受及意少分。不善六少分亦五受。及意八無記者。謂七色命全五少分者。謂四受除憂意為五。幾有異熟。答一十少分一者。謂憂根一向有異熟十少分。謂信等五四受及意。除無記無漏者故。十少分無異熟。謂十一十少分。十一者謂七色命。及三無漏。前八無記故。後三無漏故。此約見道中。為初根語。十少分者。謂信等五四受及意。除善及不善故。幾是異熟。答一九少分者。謂命根全。及七色意舍九。少分。余長養色心二性意舍等。今取相續不斷業所生者。為根。喜樂苦三。由間斷故。非幾種子。異熟一切是者。法師謂。在異熟識中持故。一切名異熟。又解今據相續者名異熟。即一切種子。皆相續故。皆名異熟。此文約不如初以與下地獄無男女種子等。非相續故。如成唯識第二解。非異熟中十二全。謂信等五三無漏。及憂喜樂苦。此間斷等故。九少分者。七色及意舍九少分也。如前所余者。是命根一向是異熟。欲界系四全。謂男女憂苦。十五少分。謂五色根三受意命根。信等五。除無漏者。此同前文。色界十五少分者。前十五是無色。除五色根故。及除喜樂故。八三全不系九少分者。如前說不同。所以未至地十一者。謂信等八加意喜舍。若爾不立喜支耶。以近欲界散動故。不立初根本定。已遠說故立初門。說未至位者。謂離生喜樂滋潤其身。周遍以下為後門。初唯潤其意。後悅身等故。後勝前劣。何故前言樂者。明亦有樂。今立顯喜。以隱顯雙舉。唯取顯者。以理論之。此地亦有樂。以悅根故名樂故也。以無處所無隨地。五根隱故不說。說有無妨。地法得依。通漏無漏故。初十八除男女憂苦。前言系法。唯漏所以上下不同。亦非有失。三四如次除喜樂。空處除五色故十一。非想為斷惑道故八。若游觀等通十一。然以空處十一證同對法。以勝解脫分善根。皆名未知當根。故十一與前違。此據遠方便。前文據見道十五心者。此根一文唯無漏。一文通漏無漏。一文言色界系及不系。又文言唯不系。一文九根為性。一文十根為性。有文言解脫分善根。通非想故。前文空處十一根性。即是。至余文當會。非想有漏者。此約種類。謂約斷惑道種無故名有漏。若約相續通二種。或言種類。謂當地無斷惑種類無漏也。又由煩惱解脫故。名無漏者。謂後得智也。或雲彼地如羅漢身中。有諸根離漏名無漏。非斷漏名無漏。下文言。非想有無漏。不可言由解脫煩惱故。有漏根成六根。在無漏身中名無漏。下文相違故。欲界約眾多人在法故。

    一切那落迦八根。現行種子皆成就。除三中二種。三一三無漏根。此一約現行不成種子。或成不成。第二三受。此中極錯。勘唯識第六。二諍八根現行種子俱成者。謂眼等五。及意命苦。此一向相續。不同小乘。以命苦故具五根。男女根不定。或有無若種子亦不定。如文無漏根種。亦被損故。不在現行。不成種一向有中攝信等五亦爾。如邪見者損伏善種。亦名不成種。此是約三種成就中文故。不在現行不成種。決定有中。其第二三現行不成種決定者。謂喜樂舍。此約六識為論作法問曰何以舍與第八同時。不言一向現行成也。及憂乃言苦一向有。答曰舍受為苦映奪。如五十一文。故唯言苦。又約六識作法故無。第八俱舍。第六中舍善業。招間斷故不取。不取憂根者。今大乘憂根在極苦處。如極喜名樂。此憂名苦故。彼但有苦。不言憂無。假起憂故不說。若爾何故不在第二三中。現行不成種成中。以與苦一物故。得異名苦故不說。唯有信等五男女二種。現俱不定。余憂如義。準知第二。有解八謂現種俱成者。謂取舍除苦。此約第八作法後之中。現行不成種。一向成中取苦。何以前不言苦。以有萎歇故。後三何以不言憂者。互有無故。如有無故。如有樂有喜樂不互有無。何故憂苦乃爾。答曰亦極苦故。憂流入意名苦。不言憂苦。言憂時除苦。前解為勝。此中勝軍護月。本有之兩諍。護月以為證。

    論雲問缺根成幾根。答除五容有余。謂除男女三無漏。不得缺眼等根。非決定苦。闕男女定復缺後三故。此與半擇因五何別。答前據生便無形。半擇迦據有形。已除苦故別。此中更無文。故知缺男女根。不得入聖。又若準如小乘無妨。謂彼雲入聖至四善根已方缺。未妨入聖。先缺可然。今據先不缺。後聖不爽。男女互相無二形。無三無漏等斷善。除後八異生成十九。得入見道初已去。名未知根。如前會。一切學無學皆名見諦故。具一切有學。除具知。二十一無學。除初二無漏並憂故。十九初向。除後二無漏故。二十初果。除初後無漏故。二十不還。除憂及初後無漏故。十九羅漢。如無學。色界除男女憂苦。無色加除眼等五。色無漏初根。如前分別。依成見道。唯在五地無色。即無身後而言。無色即有得舍中信等五起耶。方便舍勝。得劣無生死得舍也。言二十一由境界義名。有義一非。謂命如教理相對。教能詮理。理名為義。以根對境。境名為義。七色獨不能于義轉。與非色為伴。方能取境。余十四根色非色為伴。受根義。即隨順五受法。即並意六根之義。未知當知義。善法欲已去。即五根義。此據實體。通三界系及不系。下文上文。或雲唯無漏。或唯界系及不系者。此據無漏故。唯取見道十五心。是若並取決擇分善根故。通色界系及不系。如此又通三界系及不系。亦是無相違。于此會文。更不復現。有色為義。謂七色余除命根。十四根以色非色為義。苦根如何通。釋雲苦根見分以色為義。自證分以非色為義。又通言苦根見分無故。二十二根。並非有見。見者色塵也。眼根一是有色。以有見色塵為義。及與非有色一分。與眼同時。緣者及不與同時。而取色塵者。是此言有見者。正梵本也。言可見者。非梵本雲。亦可名有現色。塵相粗顯名有現。十七界不爾。現者即可現示在此彼故。如能顯影。如水鏡中影像。此唯色名有現。梵本有見現二釋。然以現字。俗本無玉。今故為見字。無色一分。名有對為義。體非有對。或與對俱緣。苦根有漏無漏以有漏為境者。謂體有漏。在無學身。名無漏。非漏故名無漏體是界系法。上下文無違。又無漏苦根者。為無漏導故名無漏。憂根不爾。八有為為義。七色及苦。此中上下。言義中並無命根。

    論苦根及有色七根在過去非過去為義者。法師雲。此八根在未來過去。皆當世。有義境然言無者。且如八根。現在緣境。此根在現在。境入過去。此眼第二念次境後。亦入過去時名過去。非過去為義。然現在同緣者。同入過去。過去亦緣過去。今解者且如無色根。在現在通緣三世。在過未世義說。各緣三世境。苦根等八現在中。唯緣現在故假設。流過去時。勢力羸故。在未來等故。不說緣當世。如前釋。何故根境同在現在得緣。根住現在境先入過去耶。述曰現在色塵先入過去。未來眼入現在。現在眼根入過去已。不能緣過去。又現在無識之根。與色俱入過去。不能緣過去境。

    論雲又此一分在未來以過未現在為義者。謂前無色根在未來。緣三世耶。八色等根在未來。非未來為義者。亦以根境俱在未來世故得。然境入現在過去時。根在未來。說此當入過現之境故。言未來不緣未來也。此後解。準同前釋。四欲系。以欲系為義者。即苦憂男女憂苦。以唯欲界為義者。此據多分為論。又以影像相分從見分。從見分是欲界故。余言通緣三界不系者。此據本質為論。無相違也。又據依五根門緣者。一唯緣欲界。二欲色系。欲界系為義。謂鼻舌雖欲色。不有識緣。唯以欲系為義。三欲色界系義亦爾。謂眼耳身二。欲色界系及不系。以三界系及不系為義者。謂喜樂通欲色界系及無漏故。信等五意舍七。三界系及不系義亦爾。未知當知一種色界系。及不系為義。通三系不系者。謂決擇分。及無漏智。為此根體。已如前會。下二可知。信等五三無漏假實合論。八善以三性為義。四受除憂取意為五。通三性。三性為義。憂一善不善三性為義。鼻舌身男女五無記。唯以無記為義。眼耳二無記以三性為義。此據表業假者。信等五喜樂舍及意九。通三學。以三學為義。七色非學非無學。還以此為義。苦根通三學。非學非無學為義者。謂苦體是有漏。若在學無學身中起故。言通三種境。唯非學非無學。克實為空。無漏觀引起言通也。憂非空觀引生故。不例苦憂。與煩惱俱多故。憂一如對法。初二無漏根為體。取十根故。言學及非學非無學。以三種為義。前文未知欲知九根者。九得無漏根說。此通善法欲以去。故言通學。初二無漏是學。以三種為義。具知是無學。以三種為義。答十四。一分見所斷。一分修所斷者。七色及命五受。及意是分別不善。及此業果者。是見斷。余修斷。十二一分修所斷。一分非斷。謂前十四中六及余六者。前中六。謂五受及意。余六者謂信等五及未知欲知根。以通漏無漏故問曰何故憂苦二根說不斷耶。苦根體是斷法。在無學身起。故如前說。憂根順離欲說。為初二無漏根體。二無漏根體不斷。相從說不斷。雖無學身無。以體善法故。唯斷緣縛。不是斷體。忻求涅故。亦名不斷。于第三果已去。非擇滅不起故。言修斷及不斷。又解前六者。謂四受除憂並意命根。命根在無學身。如苦根故。或如來無漏故。若爾無學身五根。如何通余二非斷者。即後二無漏根為體。若不爾者。憂根十亦得同對法已知根取憂。此文證三惡趣善法。非見道斷。後六唯修。及不斷故。如別抄。無色諸根三種見修非斷者。如何苦根緣無斷耶。一雲此從多說。無色根中。亦除苦根苦根唯見修為義。今從多分說。又解約苦根。自證分是見斷故。名緣無斷。前據見分。名緣欲界等。亦無相違。幾根是雜染舍所顯。除諸善根等。謂雜染即是所舍清淨。是能舍也。又解舍謂舍根。除善性根外。余根能生雜染。舍根即除八善根。外前五受善等一分。唯是善一分。即是清淨舍所顯。此約為所緣義。能生雜染舍等也。六根是顛倒義。謂五受及意是顛倒。何不言一分也。又言六根者。謂眼等六根。此據于境起顛倒周盡故也。顛倒自性。謂六少分者。謂五受及意也。此中少分。故知取眼根等六。為顛倒義。勝信等八能治也。欲過失中。或八者信等八。假實合論也。或五者唯實信等五也。一者意根也。又五者五受。如修治搏食想。苦根亦有能治義。或一者謂慧。能正對治也。下四德者。常樂我淨。第三德謂牽引者。初得也。得已修治修治已用用已棄舍有此用。自在轉變故。是我也。未知欲知根。證第二第三果依處等者。此據超越人。

    論雲初句說共相。謂此身有色一句。第二自相者。謂粗滓所成。簡色界色故言自相依因生因增長因者。謂四大所造一。乃至之所長養為三。寒所作覆蔽也。熱所作沐浴也。勞倦謂按摩。初二活位者。謂斷裁破壞二生時。有此故。死時故有二位。謂散滅之法。即他故散滅。自然散滅二也。又散為一。滅為一。由八處所男為女縛者。一舞二歌三笑四睇。此于游戲時美顏。一妙觸。二奉。三成禮。四此于受用時。平正受受所攝者。法師雲。自相者。謂喜樂自相。共相謂能領納。依止相者。謂此受能攝益。依止相故。依止即身也。今解自相者。唯喜受在意故。共相者樂受。通在六識故。依止相者。是此能攝益。依止之身故。自相共相。即出平正受體。依止者。即顯受所攝也。

    論雲此顯其信于聞思修勝解堅固者。謂屬前根生建立。謂淨信能與聞為根。生其思。建立修慧。又此堅固。隨所信解方便顯示。謂智生主淨最勝之者等者。謂前沙門是智。智者沙門故。生謂婆羅門。四姓生中勝也。主謂天魔。欲界主也。淨謂梵即梵王也。最勝是總句。通上諸句。謂堅固隨信方便。顯示諸勝善。法智生等。不能動之。此謂得無漏信解。故名不壞。第二釋。謂由世間信勝解。與出世善為根本。即無漏善信。清淨勝解建立堅固。前解後解。俱通無漏。然建立稍別。前根生建立。屬聞思修。後解根生建立。謂有漏信生無漏信等。又解淨信深固。是聞慧相應信根生。是思相應信建立。是修相應信。即以聞思修。屬上諸句。當知最初是標句。後二是釋句者。深固以上是初標句。根生建立為一切世間下。為一合此二文。後二第二解中。其信堅固。是淨信堅固。為出世善根本。是上根生出世善法淨勝解。是上建立。如應當知。五精進如頌配之。勘對法第一。

    論雲所余善法根信等攝者。謂後三無漏。假不離實故不別說。然上來但明十六根訖。並無苦樂舍三根。然次第中。後三未說故。今偏指七色身念住。五受意根。後九法如論應知。苦諦勝依九者。謂七色命舍集五。謂五受果。雜染本故。滅諦一切染者。斷得淨者。證得道八可知。又解苦諦取舍根故。集諦中除舍取意。若苦諦中不取舍受。取意根者。即集諦取舍根。言善思九者。謂信等五三無漏。及意以愛染門說故善說十者。九中加舍。從善說故十六者。除男女憂苦命意惡思所思。六謂五受。意取染分故。或五除舍說。又同取六。翻善來故惡作所作有十三。除後八善及命。又解善思九者。取信等五喜樂舍意九。除苦憂。苦在五根非思。憂非暢適故不取。說中十者。加憂故。憂起美辭故。善作者十六。謂眼等五及命根。加前十故。十六也。為身業。總依男女根。非善根無漏。非實故不通凡情故。或惡思者。三唯依憂苦舍根。是惡性故。惡說謂加喜根色染分。即四也。惡作加眼等五及命根故十也。或並取男女。即十二雲。最勝或業依處九者。即七色及苦憂。依五受而起煩惱業。八斷煩惱業領納者。除二。謂憂苦。領納吉祥敗壞十一者。謂七色憂苦。及意命能引者。後八。謂八苦。五種作吉祥者。謂觀人而舍。為第三。余可知。十種忍辱者。初三緣三世。次二謂愛我怨家故。饒益增我知識故。損上五。通名第六。一切怨害忍怨家。欲起方便來害。亦忍彼方便是怨害忍也。又解一切怨害忍者。謂但逢怨。即忍一切因忍者。謂怨起因欲害即忍也。受教為第八。受他教忍故。自思擇能忍。第九生修忍。自性怨害忍為第十。或有人受教來害命忍。名受教怨害忍。或他善思擇來欲害我。名擇力忍。自性者本性能為害也。又一切因。怨害忍者。謂以怨害為因。又有諸欲忍事中。皆能忍受教。以下三如次。聞思修慧相應忍。

    論雲此中舍相舍具名舍者。法師雲。相者體也。即無貪相應思具者。如上列者。又舍相相體。即第五最勝舍。舍己身故。具者上四資財故。

    無顛倒違負者。謂詐取他物。執為己有名顛。今無此也。

    不放逸中。修習諸善法防護不善心等者。謂修善法。亦有因有果相。而防護不善亦爾故。言俱為彼相。俱為因果相也。

    五力。別配亦得。總配亦得。

    先煩惱得八者。謂七色及命意一名色為緣。六處第六故。觸為緣五受信等八。善以精進為緣。七色及命應防。意一應調靜。五受應寂止。信等八善性調順。

    悲菩薩者。不令離生死。如馬被。依未至定。得第三果時。起初靜慮喜根不者。答有一能入。有一不能。謂利根眾多善資助身能現起。此有二。一利根。二眾多善本資助。如鈍根者。雖善多資助。根鈍不能入。如利根無善資不能入。要利根善助方起喜也。如不能者。得果已方別引起喜根。法師雲。何以不說樂者。以樂即喜受。義說無別體故不說。如第三禪。方有真樂受。準此義說樂亦得故。前引證有喜受。亦有樂言。悅五根義即是樂。然以無別方便。定處五根。隱而不說有。亦同何妨。

    論雲八根入初靜慮三一分能入一分不能入者。八者即信等五喜舍意根。本方便合說也。雲不能者。謂異生不能樂根體有微故不說。第三禪八。同以喜樂別。第四以上除樂。有余七。後三可知。

    論雲或一根或八根得初果者。一者謂未知欲知根。此在向中得果。非俱中得果。八者即信等五舍意及未知欲知八。總別合說也。樂在第三禪故不取或二或九得一來果者。謂未知欲知已知根二九者。即前八加已知根次第人。依已知根超越人。作未知欲知根。合作法故或二九喜根非堅住者。謂未至定喜根。若非或九十不還果或十一或二者。總別合有十一十一者。謂信等五喜樂舍意並未知當知已知。此並通超越次第論故。十一二者謂未知當知已知二假根。超越次第別也。合論故二得第四果或一或十者。一者假根。此據無間道。向亦即已知根。十者即信等五喜樂舍意並一假根。大乘亦得言次第超越。第四果體二。並十根得。若俱舍通解脫道。根亦是即加此一。

    論雲依一性舍為依舍種種舍者。即與定心俱舍舍散心舍也。緣無想界舍為依。舍一性舍也。又解無色界舍。唯緣法塵名一性舍。色界境多名種種舍。緣無心舍。名無所依舍。緣有心名一性舍。今緣空心舍舍。緣有心舍也。

    五種性人練根。如對法十三抄問若預流者。修練根時。既得練根。亦證一來果也。答證等者。初果轉根時。作意求利根。及得第二果。斷六品惑時果。復轉根。根果二障。六無間道所斷。此約得期心同斷語。若別期心者。亦別時得果等。不得不還者。

    論雲二因一對治難得。即欲界離欲時。三難中一也。非想復為一也所得義廣大者。即禪果功德廣大故也。亦顯無為果多也。不言一來得不還。不同預流。雖得唯有別期心。無俱得義。不違離欲。亦準期心故。爾今大來轉根。無間道即斷。未得果義問如何練根道即斷道。法師雲。如小乘有學練根。準見道為一品。無學練根唯修道。為九品者。若爾此中如取一來人。為六品斷道。如何有練根。為六品即成也。故知亦不得一品。以為六品故。亦不得為九品練根。得一來。雖有六品故。今大乘。或一品如得起練根。或六品如起一來道。並期心練根故。

    論雲于勝解行地立初根等者。此亦二說。一雲此大乘。不同小乘地前名勝解行地。名未知欲知。入見道無間道。乃至金剛定。名已知根。已知遍滿真如義故。未知遍滿真如。名未知欲知。不如小乘未以知重知。名未知當知故。今此文為正。入見道已去皆名已知根。如來地明滿故名具知。無間道金剛喻定。未明滿故。不名具知。第二解雲。其實初根。見道無間道。未出觀已來十五心前是。今從多時。顯易了處語故。言勝解行地。亦無違也。此並正法藏解。

    三滿中。皆是學中為論問中約學為問故也。此三並別有體性。如根滿初二果。亦得定滿。要斷第三禪以下惑種盡故。得滅定方得果滿。即唯斷欲九品。上地一品未斷。即得無學。亦有三別體。一根滿。二定滿。三果滿即一切者。是此中果滿。不可例言。定通有心無心。無心得已方得定滿。果滿通有學無學。無學得已成果滿。以定中無心定為重故。果障不還障為重故。

    論雲由四緣諸根名不調伏者。謂乃至令不縱逸為一若應縱者。下至令不現起二斷對治力下。至為性無著。三為性煩惱。不復現行四此四並見解調根下。四根返解不調。

    十四根攝三聚有情。謂除信等八。一向善故。外處小分者。謂五塵扶根者。及法處心所等故言少分五根攝受者。謂五受三受更互相攝故不攝覺品中。或四或六者。合語業命為一故。四開為六也。以此文準正思惟。雖發語言加行。不同小乘是尋。今取所依慧約體故。慧根所攝信等五根三無漏相攝中。無漏三寬。信等五狹。

    遍知者。智也。無為從因為名。目遍知也此中或二。謂預流者超越取第四果者。或三。謂超越不還人。後離色無色欲故。或四。謂預流者次第取。後離三界欲故。此大乘中見道唯一品。所以如此。或五者。即預流四諦為四。今大乘亦不得分界地別時。但一諦為一剎那故。四超越取阿羅漢果故五或六者。即見道二乘通有三心。謂見道有三故。六或七。今見道四諦修道三故。七或九如文。隨順理門。或十如十地障。此中無一者。八者由二緣。而得建立。遍知者。謂見道六。通達諦理也。修道三永度界也由相同分界不同分及同分故立二遍知者。謂苦集一物故。相同分故。非色界。不同分是欲界。苦集遍知。苦集一物。色無色二界合立故。名立相同分及界同分。故立色無色苦集遍知。道滅相別。欲非色無色界故。立欲上滅道二遍知。見道相別。色無色界地。同分滅故。立色無色滅道二遍如故。合前有六也。見道下三修道。

    論雲諸相隨好舌根及四根依處所攝者。謂得上味相。是舌根相好。余但四根依處。謂身毛上靡一孔一毛。千輻輪相。是身根依處。馬王藏相。男根依處。目紺青色。眼根依處。舌覆面門。廣長。舌根依處十力以慧具知二根為體。此中準無畏五根並得體。此據強勝為論。如言如來十智力故慧強也。偏舉四無畏。五根無強弱故。皆以為體三種念住。謂以三善根。謂無貪于欽仰者生故。無嗔于謗者生故。無痴或通或局。唯于處中者生故。

    論雲大悲非根所攝是無嗔無痴所攝者。故知無痴別有體性。六根證永斷習氣者。謂信等五具知根。

    論雲異熟品粗重阿羅漢等所未能斷者。一釋雲。諸種子名異熟。此品剛礦性由未能斷。所以有高足越坑等。又解謂由煩惱為緣力故。引得異熟無記相起。煩惱雖斷。然煩惱習氣力故。令異熟體。由有無堪任性。隨逐名為異熟品粗重又法執種子。四無記中異熟品攝。品言品類。是異熟種故。此佛地論解。今由有此粗重苦。名異熟品粗重。如來永斷。

    論雲觸能攝受者。若喜若樂若舍一分者。今解觸取六識為體。此俱觸能攝受喜樂二受全。及舍一分受攝益者。滋長義。憂苦違損非攝益。舍通善惡果。今取善果舍。故言一分。或舍通欣戚。未今取喜樂未生者。故言一分。有雲由此故知。取觸數為觸食體。此不成解。違對法故。又此隨順理門。攝論雲。觸食屬六識。意思希望喜根者。攝益善識者。此意俱受。亦通喜樂舍三受。然以喜相粗所以偏說。或唯舉欲界多分語。然上界亦通有樂故。舍下雖有。少而不論。此言為欲與三受俱。觸食思食名攝益。不欲取受觸二心所。由前二種攝益第八故。觸數緣現在。識意思緣未來故。識後明利長養。識後明利長養故名識食。亦通取六識中長養者為論。由段食等。初三食資持識故。令意根轉明盛生益。由二長養故。眠等非食。初長養。謂能令別有長養根大增盛各別義。二令無損。長養眠等有後無初。四食有初有後故是食若爾天眼豈非定所長養耶。述曰雖從定所發起。正是定中觸思食所生。令長養根大增長。定但令不損。不能為益也。

    論雲由三門故二種雜染增長等者。三門謂前三食。煩惱業二染。依識食故。資長于識。余有現前。

    論雲以多分故易覺知故者。謂多分此四食。若爾業生。豈非多分。即言易覺知。簡如覺者。先業及凡夫離障雖易知。于諸念住易入。所以說此四句。謂段食入身。觸食入受。識食入意。思食入法也。四食日日易資養。所以余非。此中諸地獄。有諸漸細風名段食。初本地等尋伺地雲。無者彼據重地獄。又難知故。所以不說。此處為正。

    論雲故有一依謂彼同分根等者。謂彼同分根。唯依四大也。一者謂有色同分根。即依四大。及自分識。二根也。三者謂意依色而住名依色。二依意。三依心所住故。三根心所互依亦爾。無色界無色。唯有二依。乃至第八亦爾。此中據同時增上者。即說為根頌曰義依處證得攝食由諸句者。此中有六。從前頌曰。幾根由境界。名義二依處。幾根先煩惱之所感得下。至四緣諸根名不調來。明證得。十四種攝三聚有情下。至九遍知來。明攝如經言。四食下。至地獄有微細風。難知不說述。明第五食。以下明諸句。

    論雲具足攝持一切義具足攝持一切行義故名蘊。釋雲欲明數數攝義故有重言。又解初言者是體。後言是能詮。由體如此故。所以立如此名。以下準知。

    蘊等中六因建立者。次第配三善巧。以假者為身者。即十二處。是假者所依也。

    遣六邪執中。雲依止邪執。謂計依止為止。說蘊破也。因者界。破可知三能持依止我邪執者。謂外道色能持依止者。是我今破。是十二處。能持識生長門故。余可解。

    觀善巧十勝利者。二解。一謂至一合之想。第一破我常也。二至便不誹謗。破邪見謗無。三至已信令增斷疑生信。四至聖教久住。正法不沒緣。五悟緣起理至非作者。無實性破作者等我。六慧根廣大。乃至緣生差別。七乃至緣生差別。當善住念。八乃至一境之性。九乃至令聖慧根。當得生起。十至隨證漏盡。又解一除我執一合之想等。二有法住故。便不誹謗。三自無疑惑。四善答他問。五令他信。六令教久住下四。即四又字。是故十也。

    第五十八卷

    此中言焰魔王。即本地分曰靜息王也。靜息諸非。準此文意。焰魔使者。獄率童子等。並自業力生。非由化生數。其使曰者之中故應情數。

    論雲由水咸故陸地眾生一分難得者。謂除輪王出世主藏臣寶。若以手置大海。海中一切珠寶皆隨出。即亦寶有得者。今故除之。

    論諸見趣中者。如五趣。是有情歸到處。六十二見。諸見所歸到處。故言諸見趣。

    論雲無有妙行惡行名謗用等者。與對法第一等相違。勘彼文。

    論戒取中。謂所受持隨順取見取眷屬見取隨法等者。此謂依見取故。受持戒禁。戒禁隨彼見取。見取眷屬。見取隨法也。此取戒禁生。

    四種者。謂損己他見。損己他有情。為二十二。如文可解。

    慢中。于後有處慢者。謂由計我當有不有等者。下文雲。若動者。謂言當有。不動者。當不有。戲論造作者。釋上廣說。乃至我當非想等。此中意也。今勘下八十六。亦有此文別三慢類。謂劣等勝所。此攝四。如前五十六雲。于欲慢攝二。謂我慢增上慢。二後有處起有一。謂邪慢我當非想等者。此是七事所。

    論或亂不亂慢下。二翻釋。準配七慢。應合天中。

    疑五相差別者。謂疑無他世。疑無作用。疑無因果。疑無諦。疑無實五也。

    論雲謂十煩惱皆與自他一切煩惱展轉相緣等者。此文即證見戒二取。不唯緣見戒事生。與見戒依法諸貪等並緣。以為境故無妨。

    非上地惑能緣下地一切煩惱者。此隨順理。如下第五十九文雲。上地緣下起慢。如顯揚雲。無色界緣三界系及不系。皆是慢緣一分事轉。如何緣下界。此據亦起。然亦不同邪見等。

    論雲俱生薩迦耶見唯無記性數現行故等者。如下九十四雲。世間不伏此。乃至金剛方斷。此卷下文雲。世間若伏修不伏見。修中伏若愛若恚。及以鄰近矯慢。及此相應無明。不論我見邊見。及此俱慢愛故。此論文雲。有鄰近矯慢之言。除與貪恚鄰近之慢也。如下九十四說。然此一唯無記性。如何成九品。欲界何品攝。法師雲。此為後三品。若世間道伏九品時。但伏前六品。以此後三不能伏故。然前六品亦有九品故。言世間道伏九品問曰前六品如何分成九品。若一品為九品。即有五十四品過。若一品為三品。即有十八品過。又那含不斷欲界我見等。即斷欲九品不盡。以後三未斷故。此那含未斷。唯伏惑得預流果。不斷五品以下惑。以不障果故。答不然。即亦那含。隨離欲地斷唯有第七俱我見在。那含雖斷九品。即異生唯伏欲六品。今解雲。此亦九品。隨與何煩惱。俱起增上者說故。或唯第九品類。異生伏九品亦盡。然第九品中。有余類未盡。即我見。是故世間道不然。以第九品中微細故。

    論雲除先所作能往惡趣順後受業者。上來三因。明現在作業能往惡趣。除先順後受業受惡趣果。非今生因故。受故次除之。于欲界四見。及慢喜憂舍相應者。此如對法第七卷同後卷。當深彼解。所以大精。

    論雲十煩惱見所斷名曰無事所余緣有事無事者。此如對法第五卷。述相違文。

    論雲若有隨順如是煩惱俱行煩惱品類等者。隨順者是總句。或尋伺睡眠等。體非煩惱。順故名煩惱。或謂別境中數與煩惱俱行者。隨煩惱由四相俱行故。名隨煩惱煩惱品類者。即忿恨等如下文是。謂品類等也。

    差別建立者。如此前五十五卷說會之。

    若雜事中世尊說諸隨煩惱等者。即今法蘊足。及下八十九廣解義。大眾部。三藏外。別立雜藏大乘。薩婆多無別雜藏。以毗奈耶中有雜品。是彼廣明。

    隨惑依十二處轉諸煩惱等者。此約總聚起。如前五十五。別處起不相違煩惱相應中。如前五十五說。

    論雲誑諂是邪見品類等流者。前五十五雲。是痴等流者。以邪見者痴增上故。此約別行言邪見。彼通論故痴分。又彼體說故痴分。此約行相起時增故。言邪見等流。此審勘諸論問前言慧自性。不相應中。如何邪見俱。而發語尋伺。與見並耶。述曰此時依思尋伺。非依慧者。故無妨難。

    論雲若諸具縛補特伽羅生在欲界成熟三界煩惱隨眠若生色界所有異生成熟欲界被奢摩他之所損伏煩惱隨眠者。此違前得成熟中如對法同。此文如前會。

    論雲但于現在由此種類煩惱隨眠說名為系者。法師雲。謂中邊雲。燻發種類現在故名系也問論雲如此種類當知諸余煩惱亦爾者。法師如一類。爾余煩惱亦爾太師雲。如系現在非過未。當知余結縛隨眠等。余煩惱義門亦爾者。唯約現在入此中非過未。

    問論雲欲界迷苦有十隨眠集滅道八除身邊見者。此如對法等有十。何故相違耶。述曰如實理者。有二門。一煩惱迷諦門。二諦行對治門。若迷諦門者。如對法。一一諦各十。若諦行對治。即此論三諦各八。唯苦有空無我行。為能治。立身邊見。邊見隨身見起故。說空行等斷。又有能治空無我故。有身見為所治。有無常行故。邊見為所治。余諦無故。略而不論。此約別緣。約相見道。見道已前等語。若如實者。諸煩惱皆空無我行斷。隨起迷處說故。言見所斷。其實不別緣諦理斷惑問曰如雜集諸諦並有身邊見者。如何相類。答曰此彼諦下惑為我。即名此諦下身邊。戒取等亦爾若爾總計四諦下惑為我。此何諦斷。答曰無此不能總緣。從別緣起故問曰若爾即苦集下身邊。不能遍緣五門也。以此理故明緣五門者。有力增勝迷苦義增。但見苦所斷。諸三諦下身邊力劣。不能遍緣五門。但有別迷者故。見此所斷問曰集諦下身邊。何不爾也。答曰身邊力微。若別迷集。即唯緣集諦名。見集諦斷故。不同苦二十句。我見既迷苦生。明唯見斷。修道即無。

    論雲撥無父母等一分迷苦等者。果因迷別故。見苦集斷別。

    論雲又有諸見妄計自在世主釋梵及余總類為常為恆無有變易如是邪見亦迷苦諦者。此謂計梵王為常。不從我見後生。故是邪見問曰此卷初雲。遍常論一分常論等皆是。邊見即計梵王為常。如何此中乃言邪見。答曰二說。若起我見計梵王為我。後計為常。此常見我後生故邊見收。如前文。此中約非我見後生者。此非常見故邪見收。亦無違也問曰凡夫伏修不伏見。此見是何。色界我見下界起耶。若是欲界我見等。如何緣色生。答曰此我見是欲界系。緣名為境故。得緣彼生。名者名字。聞彼名故而緣。又名者四蘊也。即是此心之相。離心無別體。故言緣名問曰若爾與欲見何別。答曰至下緣境中。更當知。廣釋差別二說。此遍常論。皆名邪見。非我見後生。故前文言是邊見。及梵網對法等雲。邊見攝者。似常見。體是邪見。夫言邊見。必我見後生故。故此中次前文雲。即用如是我見為依止。于五蘊見我斷常。斷常二見。即唯我後起。此遍常論不緣為我。故非邊見。亦無此地薩迦耶見。不同經部緣壞而生。不同薩婆多緣有而起。此中以依他性為依止計。有遍計所執故。戒取中言。隨順此見。即見取根境。此見隨法。即俱有心法等。又前為見取因。後為見取果也疑中雲。此及所余者。謂此外道及余有情于苦猶預。皆迷苦者也嗔中但有緣見雲言。故知大乘見道之。唯緣見起。緣有情事者。是修道嗔。又此且得緣見而生。非事中無問曰何故集道二諦下。邊無邊見也。若。

    論雲又有橫計諸邪解脫所有邪見是迷滅邪見者。小乘此雲迷苦邪見。滅下邪見要無漏緣。今者此文亦別緣余有漏法。是滅邪見道中。非道計道亦爾。以迷道中故。方計有別道故。名是道諦斷。準此正于翻迷故。而別有執。若總緣四諦。見為見取。太師雲。此通四諦下。斷戒取亦爾。若爾我見應亦爾。有余二諦。皆有遍果因。以遍緣五門起故。今解總緣四諦見為見取者。即苦諦下見取。余諦俱能別緣。如前我說問曰不爾如此邪見。別計有邪解脫。亦是迷有漏苦。如何見滅斷。答曰迷滅執別有滅。乃至道亦爾。義增故唯見滅斷。前苦諦下。無別說此見故也。

    論雲唯除嗔恚謂于滅諦起怖畏心。乃至起恚惱心如是嗔恚迷于滅道者。解曰準此文。即是嗔是無漏緣。使親緣滅諦起故。與小乘不同。至下緣名等中。自廣當解又不言緣迷。已欲見生嗔。此嗔何諦攝。答下言。余如前說。即準前嗔。亦緣見起。若準貪等者。前已準故。如前應勘。是謂欲界嗔恚。三界三種。貪慢無明。是名修道慧。即修道如欲名唯四。三界令十除身邊。何為四。答曰此順小乘故無文。修道中。無別對治行。如見道。有別行空無我故說之。如前迷諦十中已說。準解修道煩惱。

    論雲但有長時任運堅固。此形見道煩惱故有此言。于修道中。于境有分別起者。

    論雲見與修所斷當知略有五種。乃至此中緣苦集事境等者。苦集有漏煩惱所生惑緣之。相似本質煩惱心故。名初分別。此所變境名邪分別。事境即一切苦集諦下煩惱。除他界緣並然。道滅二諦下十煩惱。除疑一法。並戒取下自別說。故不言除。余八是緣見境。疑一法唯緣諦生。不緣見起。邪見及無明。有緣無漏者。亦有緣有漏者。前雲五種涅論見。是迷滅邪見。別計有道。是迷道諦邪見。即有漏緣。非無漏緣。邪見無明以緣見生故。疑之一法。無緣見生。今但總言緣見為境。戒禁取多緣戒禁生。是緣戒禁境。唯此見取。不緣見生。戒取不緣戒生者。故知此文等多分為論。故知前雲。十煩惱展轉相緣。其無漏緣。及苦集下不同分界。是緣名境。但聞彼名而起煩惱故。若見彼體。即不能起惑。彼非惑境故。與彼不相似。不如苦集緣惑故。名緣名境問曰如下二界。有名可緣。無色界中如何爾也。答曰下二界緣名。後生無色。前方便緣名故。彼所起無漏緣等。亦名緣名。串習力故。爾未必正緣名起。又名者四蘊名。若但相分。是已之四蘊。緣此四蘊起惑。非似本質故。言緣名故。

    論非此煩惱緣。無漏等有所緣故。故名為境。此為一釋。第二緣見境中。但是見道。對修道皆是緣見生。滅除疑一。此緣名一門總分別見惑。余門別分別故。此中雲。見斷諸惑以簡修耶。若爾滅道下有漏緣。何處門攝。亦是緣見門收。然是總門故。若如前說。何以言見斷等者。此簡修道貪。若俱言貪等。恐濫修道貪等。前苦集即出所緣諦名已。此是滅道有漏緣惑。但言見斷。即知簡修。而是滅道下貪等。

    論雲爾時聖智雖緣于苦然于苦事不起分別等者。此通明三乘見道前方便。大乘前方便。或作安立諦觀。或作非安立諦觀。不同小乘。如前第五十五已說。

    論雲依初建立增上力故說法智品有四種心種類智品亦有四心隨爾所時八種心轉即爾所時總說名一無間所入純奢摩他所顯之心如是總說有九種心見道究竟者。此明相見道也。略有三說。一雲法智品等者。品者品類。品類言。即並攝忍。即四法忍法智。一品類合名四心。類智亦爾。此是智品有八種。能有斷惑之功。此說次後入如智品時節。八定品能寂靜故。住心故。總名為一奢摩他之心故。言九心前智品。八心後定品一心。以定品無斷惑之功。不為智故。但總名一心。雖智時有定。定時有智。功能別故。智時隱定。定時隱智不論問曰初四法忍法智為四心。類智亦爾者。應隨順小乘解。以斷上下界惑別故。又解大乘別者。如對法。初無間後無間別故。雲各為一類。二說。今言品者。是品類義。

    論雲法智品者。不取其法智。意取法忍。即法智之品故。此法忍為四。類忍為四。故八心以能斷惑。是無間道故得智名。四法智四類智。合為一心。名純奢摩他道。以不能斷惑。非無間道故。總名九心。三說即法忍智為四。類忍智為四心。名八心。見道雙運故。此八俱時有定品。亦八心但以功能。令心住寂靜。不同于智能斷惑。故言總得一心名智。為八心故合有九。初解前後別故。合三十二心總為一故。總言九心。此解但有十六心。定慧別故。名為九九心有。此三說之中。後解為勝初解三十二心者。論雲即爾所時。故知定慧同時但有十六。何得言三十二。第二解論。雲法智品業故。得言取忍為四。第三解為勝。真見道定慧。或前後或俱。三說同上。或無間解脫別故。或斷慧思別故。或俱義故。如前敘諸家見竟。

    論雲第一觀所斷第二止所斷等者。上順經部說。清淨色及心心法中。有種子故。第一色中有諸種者。是觀所斷。第二心心法中有種子者。是止所斷。此色心中攝種子。如五十一卷說問曰此中何故色中種觀斷非止。心中種止斷非觀。答曰清淨色中。煩惱心之相分分。差別難知。微細故言觀斷。心中種子。即當心之見分。一類易知。故言止斷。其實二俱觀斷。止俱隨斷。但以隨煩惱難易知故。各別說斷。又解色有眾多差別觀多色空。方可斷惑。約用增故。色言觀斷。修定之者。多緣于心。令心住境故。定名一心。定約用增故。能觀心心法空故。言觀斷心中之惑。其實俱時。並名能斷。若言觀品所攝。諸智見斷隨眠。隨逐生者等者。此破經部師義。彼無梨耶故。心法攝種起觀品智時。其煩惱種猶逐觀生。方可觀能斷之。若不逐觀者。即種子逐有漏心在過去。過去無體。種逐何生。故言逐觀在現在。故今破之言。若逐生者。應不得名對治體性。解惑相違故。能治所治性相別故。應立量雲。見道等觀品應非對治體(宗)。煩惱種子隨逐生故(因)。如有漏心心法(喻)。由此違量道理故。薄伽梵說。隨信行等以此為喻。即從俱脫。以前說數故。此隨信法為第六。鈍利根別。各隨信法行位等故。但是見故名第六。此中第六種無相。如對法第九不同。如彼抄廣解。

    論解六種無相住中。如對法見道十六心。皆是隨信法行人。至果位名信解等。即第十六心是信解。亦在見道中何故此言無相。言入見道即除信解。豈除第十六心見道耶。對法無相住。並在十六心中。答曰三說。一隨順理門。小乘見道十五心故。此信解等。即在修道。今故除之。二說如對法十六心。皆無相住。然前十五心。是無間道盡斷惑義增。此中且取。不言取第十六心。以是解脫道故。故除信解等三說。彼約法作論。取十六心皆無相。名為第六。此約人為論。若取信解等。即無六種故。故今除之取十五心。又信解等非定位。余果中皆有故。今取決定無相故。除信解等。

    論雲若諸異生離欲界欲色界欲但由修道等者。以修道惑。障定事任運生故。但伏修惑。見道煩惱分別而生。障于理故不伏。得定伏修之中。唯與貪嗔隨順x慢。今能伏之。與我見等隨順x慢。即不能伏。如六十九雲。我見等不伏。有文簡俱慢故。問曰若爾貪恚亦爾。欲見俱者。即不伏。此心x慢。多隨我生故。

    論偏簡若定若起若生等者。謂見道之惑。于此三義有時而起。若定者與定心相入出。即染污定。此分別煩惱。如外道計過去八萬劫等。期心入定觀之。從定心入。此計執之心。謂邪見等。此分別惑。明與定心入出。或假名。若言起者。謂別散心起也。生者生彼也。

    論雲略有二種粗重。一漏粗重。二有漏粗重等。如前本地第三雲。善法不名粗重。亦非隨眠。如何此中言有漏粗重。及對法二十四種粗重。業粗重等。大義曰。一性粗重。即煩惱種等。此中言漏粗重者。是二心不調柔名粗重。即一切有漏善法等。此中言有漏粗重者。是前第三約性粗重。

    論雲善法等故。非此中約不調柔粗重。有漏善法亦爾。不相違耶。論謂此若有煩惱者。身中善無記等法為漏。和雜不調柔。故名習氣。羅漢有此善等在。雖得微薄。法體仍存。謂漏不斷名習氣。此漏粗重氣分在身。與善法中和雜不一異。如毒在身中。有氣分不一異。隨眠斷時。此得微薄。佛圓鏡智生故。言永斷習氣。

    論雲又有二執。謂根境執我我所。二有情執。謂我慢等即執著。更無別體。是我我所之行解也。以上復次各各別解執著之言。尋之可解。

    蓋名龜者。覆義相似現故。除尾一種。以無用故。或龜蓋有五用。名五支相似忿似母驢。母驢性惡故。多聲嚼草忿亦爾慳妒似凝血。以虛薄無味相似。利益亦爾無明似浪嗜。一雲似野干。性無知故也。又似鼠狼。蛇欲哳時。其尾多毛。障蛇不令哳。以無明亦爾。障聞智故。又西國雲。耳毛人耳孔有毛。障聲不聞人語。

    第五十九卷

    論貪等十煩惱一切能發業若諸猛利現行方發惡趣業非失念行者又分別起能起此業非任運起者。此遍見修作法。其見道欲界。唯不善故。皆能發業。修道中。如對法第四雲。任運發能惡行者。是不善。即我見等。有不能者故。見道名分別煩惱。如對法第四說。唯此發三惡趣業。非修道。然此處舍引滿果為論。其修道中。何妨亦有發惡趣別報業者。故知今據引果。不據滿果。余如對法第四本地第一抄解。

    論雲如說粗重體性名隨眠等者。此謂約性粗重說。此粗重亦名隨眠。是煩惱性故。言體名隨眠。非約不安隱名粗重。而彼非即名隨眠故。如前卷解。

    十八粗重中。自性異熟等三粗重者。護月雲。無始本有種子故。名自性粗重。勝軍雲。此新燻成熟。體性不同增上。即名粗重。名自性異熟等粗重然業障等者。此據重障為論。力無力轉。前本地無別名力無力。俱增盛煩惱上品者。名有力。不然者。名無力。

    論雲當知欲界一分不善煩惱有異熟者。謂凡夫見修不善煩惱。若入聖。或聖者身中不善者。便非擇滅無異熟果者。是又無記煩惱欲界者。不招果故。中無二分。下文有此解。

    迷行轉者如本地分七種已列義別雲何等者。如本地第八卷。有名無解身邊邪三于所知境起邪行者。此唯是見道煩惱非修道。身邊不迷諦生故。此論雲。于四聖諦迷行轉故。但緣四諦生余貪等。緣此見生諦。讀可解。前四門別出煩惱。不問無漏有為緣使等引訖。第五第六門。別解四諦下煩惱。苦集即煩惱緣相應中增。故名因緣。滅道斷煩惱故名怖畏。第七一門唯修所斷。此任運生。不迷諦起。故知前六門是見所斷。

    有事無事門。上下及對法第五六大相違。如彼抄別抄。

    煩惱與受相應中。如對法第七前卷。勘隨順文。粗相說等可解。下文自有此粗細。和會違文。

    相續成熟。謂種解脫分身。

    相縛粗重縛者。謂六塵名眾生。于此執著名縛。緣相起得。名為相縛。粗重縛。謂煩惱種子。

    此言三心見道究竟者。如前第五十五會之。

    樂遠離身語粗重者。謂坐禪人身疲倦性。

    論雲次復應斷苦憂。乃至諸舍定障品障者。謂修道中不動無為等障。如應準配。初四是三乘通障。見道已前凡夫障。見斷已去聖人障。亦通二乘定障。唯在聲聞。所知障唯菩薩。此定障之性。是異熟類。所知障類攝。如佛地。二乘此中前五。一解準聲聞定障說。獨覺余可知。以獨覺得勝神通故。定障唯彼斷。不然但通二乘。

    又眼見色已不喜不愁等者。此是六恆住法又性少欲下。此是八大人覺。

    論雲十四他境緣。謂色界于欲行煩惱無色于色行煩惱。乃至于彼下地諸有情所由常恆樂淨具勝功德自謂勝故者。即大乘中。上地得緣下地起煩惱問曰此是何惑。答曰有解。此是見慢。如余處更有。但言我此勝。彼不如等。設起我慢。非一切煩惱皆起。又解此是一切煩惱貪等並然。常以恆是常見淨勝。是見取等故。雖有是緣。不似本質。緣名為境。如前卷初。及對法第六。余處言上不緣下者。此是隨順理文問曰下地貪慢。不得緣上。上界之慢。如何緣下。答曰下地劣故。不于彼起慢。上勝故可起。即對法第二。無色不緣下地等文。如彼和會。

    論雲當言全界一切煩惱皆結生耶為不全耶答當言全非不全者。此問潤生非發業。發業雖十煩惱。修道無記。上界煩惱貪等。即不發業。故今據潤生我。愛為正潤。余為助潤。如下自出。為破小乘唯貪潤生故也。對法據正潤故。唯言我愛。不相違也。

    論雲結生相續略有七種一纏及隨眠謂異生二唯隨眠謂見聖跡者。此據隨眠凡夫俱用現種。對法九種會故。決定起故。言起貪嗔故。非無有種。見道果人界地生。若同地生。亦以現行潤。如初禪生初天已。次生第二者。即亦現行閏。以道力劣。雖異地生。以八種閏。除第三果。外無以唯種閏者。如本地第一卷。及對法第五。此中言菩薩以智力受生者。謂同對法以願力受生故。此果雖有漏亦有漏善業招。然隨生處故。

    論解業道中。當知此業亦有五相建立差別者。即下言根本業道。身語意業三。及方便四。後起五。此等如前本地第八廣解。其貪嗔等。小乘無有加行。但是根本。今大乘亦有加行。要故身語業者。方生成根本。如別抄。有方便等。與對法第七不同。勘之。

    論殺生三種中。前一是業思增上。第二邪業生思。第三或菩薩利益殺生等。

    論殺生中。尸半尸者。即咒死令尸。及半死尸令起殺人等邪行中。非時等。與前文。及本地第八。對法等不同。可知。魯達羅毗瑟。如別抄。

    第六十卷

    論雲或有人或人相者。解雲謂羯剌藍等位。即隨胎上。名重殺生。此大乘亦犯波羅夷。諸部小乘。除薩婆多。余皆不成波羅夷。以未人相故。又解人相。謂非人變為人。意欲殺人故殺。此名重僧者。僧伽言眾。今言僧。即名眾物。聲轉如此。

    業道五果。如第九本地。對法等抄。勘之祠祀具者。事具。或祠祀支具等。慧支。或法須。即以為調度等。

    論雲或增彼故。以彼妻妾令他辱之。彼若受教行欲邪行。便觸嗔恚所生。相似欲邪行罪者。即名邪行。不名身為究竟。亦發無作故也問曰十業道以思為體。思即是業。如何名道。備師雲。善不善能得可愛不可愛等道果故。彼業即道也。身語如下文釋意。俱是貪恚名意業亦爾。作業之道。而非是業。不同于此如。成業論解。同前第八本地。不勞述之。貪邪見是思之道。思所游履故名為道。

    論雲不與取貪欲資財處起者。謂縱盜他有情。亦名資財。綺語之境。雖對有情。以近而論。意緣名起。思名句等而生故。雖亦緣句在于名。總號為名。邪見諸行處起者。謂一解雲。唯緣苦集諦者。遍行五門故。增上者名諸行處。不取滅道。其實亦是。故對法雲。謂實有義。即四諦皆是。又解唯在三諦。除滅諦。以從多分故。或可。四諦並名諸行。心之相分變故。同對法論。

    論雲若以猛利貪欲恚等纏發起名因緣重者。要由先業道中貪等。發業方因緣重。若非猛利。非業所攝。不善根發思輕也。

    論雲當知唯是此思轉變由彼威力之所轉變等者。謂即業發業。加行思種。為他苦生故。此種轉變。剎那剎那。雜生惡戒無表。由彼威力。法爾發起故。如無心受戒。此文為證。他殺業亦同于此。由表不由表發。如別抄。應知。娑利藥迦婆羅門者。此名族村婆羅門。

    論雲復有四業等者。明大乘但說四業也。

    論雲諸阿羅漢所有不善決定受業或前生作或但此生先異生位作少輕苦為逼故名果報已熟。乃至建立決定業故者。一雲謂先生此生。凡位作不善業。此是決定業故。得阿羅漢時。受少輕苦故。名果報。已熟已得轉依。有余涅故。一切不善決定業。受異熟果。皆不受。唯受少輕。便酬此。是前不善勢分粗重。令報受起。非不善業。現在故問曰此是決定。何故羅漢轉輕受耶。答曰佛依未解脫身凡夫。建立定業。非得解脫者。身建立定業。此可轉輕受故。二雲轉依者。謂入無余涅種子無故。一切不受。依未入無余涅。建立定業。入無余涅。名解脫相續。阿羅漢入有余涅。亦名未解脫。故受輕業。又解得有余涅已。今有勢分故。現在受少輕苦。其果報種子永斷故。于未來一切不受。此意如此。又解勝業獨在凡。或有覺位。少輕苦逼故。便名已熟。從果為名。故言羅漢已于今身得無學故。若不爾後身有學。更受少苦故。若得金剛道。後一切不受果報。種子無故。羅漢身中。有蛇哳等者。此是果報。與等流果。非今異熟果。得第三果已去。已盡故。圓滿處故。言得轉依。如別抄解。

    論雲佛為首大芻僧者。謂佛為首。言簡異外道。外道弟子亦言芻。自言我是大自在天為首芻。今言佛為首故。簡彼也。

    論雲已證入清淨意樂地菩薩一切不善業皆畢竟斷此不妄念力離系無煩惱者。即菩薩煩惱有故。應令發業。但不忘念故。無業修道。不善業種。修道未斷。不忘念故。不起名永斷。非種無別。金剛心時。一切永斷故。

    論雲思是業非業道殺生等七亦業亦道邪見等三道而非業者。前言表業。即體是思。思于此中如何非道。游履名道。思即非道。能得果故。名為果道。思亦是果道。意業亦爾。如五十三。成業論。及前本地第八卷。

    論解十一生中。第七第九何別。解雲前七約生自體。後九約處為言。又解七者離染故名清淨。異生故名不清淨。初生對菩薩等為句故第九者體離染。故名清淨。此處不得見諦故。名不清淨處生。對有暇處為句故。五非狂等解支節者。謂西方欲燒死身時。雇人解支節方燒。以燒易故。下言補羯娑者。即此人也。

    論雲無明于五處所能為障礙者。謂見道修道無學二。是有漏道。事世間也。

    論雲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是受用苦次第者。愛取有是苦因。生等是苦果。能生得果。名亦如前第十本地雲。五支胎藏苦。是苦因。故雲愛也。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十五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3冊No.1829瑜伽師地論略纂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十六(論本六十一二三四五六)

    基撰

    出愛王者即舊言優填王也。正本音言焱友菔此雲出)伐蹉(此雲愛)褐剌(此雲王)優填訛也。

    論雲不相似子者。謂是下賤人。生與王不相似故也。相似子者。是王真子。與王相似。以形儀等與父相似。人皆愛之。無詈容言也。

    論雲雲何眾苦所隨故苦謂生那落迦及一向苦餓鬼趣中。乃至名眾苦所隨故苦者。謂此中應言傍生一分受苦。亦是上來。數有此文。而此中據多分受苦者語。傍生受苦。少于鬼故。此生老病死苦。勘前本地第十。及緣起經廣辨。

    論雲何五取蘊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謂生苦器故依生苦器故者。謂依此故生苦得生。是生苦之器故。言生苦器。故依生余六苦。謂老苦等。總名生苦依器故。依此器而生苦。言依生苦器。或此是生苦之器。余六苦依生苦器而生。名生苦器。余六依生苦而有。此即生苦為器。合而言之。名生苦器故。或初是生苦。第二是生一切苦器。合而並名依生苦器故。

    論雲受具足支謂性戒支受隨法諸學處支謂受戒時末後說四依等隨護他心支謂威儀遮戒此三是受戒隨護如先所受諸學處支者。謂隨戒即受隨二戒也。此備師雲。如前五十三解。說律儀中。有此四支。即芻四支戒。六支為四支。與此別也。前解應非。

    十種有情眾于十種法愛樂喜悅者。次第配之可知。義顯易解。發業有三。一相應發。剎那等起也。二親生發。近因等起也。三增上發。謂遠因等起。更引余煩惱。而發業也。或前已攝盡。第四增上更多起煩惱方發。以上四卷。從五十八已來。是尋伺等三地。

    第六十二卷

    三摩潿嗟鵲br />
    此中名隨煩惱者。隨惱于心名隨煩惱。亦隨煩惱而生。名隨煩惱。此中兩釋。若染污心所。隨他煩惱而生。如俱舍隨眠品。說行蘊心所。並是此中準前。如雜事中。一切皆是。然據勝者。此論唯言二十二等。此中二十二外所有。不出二十二體。以相收攝。尋之可知。如x以諂誑為體下。言此中諂誑增上力故下。此言所由增上體趣向前行。謂受利養他請等時。若在前而行也雲何離善軛謂遠離邊際臥具及離眾惡所習近似寂靜室遠棄舍之不生欲樂者。謂邊際臥具。即極惡臥具惡之邊際。依此能遠離。名遠離邊際臥具也。又解邊際臥具。即第一最勝臥具。能遠離此。愛惡臥具。名遠離邊際臥具。遠離似寂靜室者。具足空閑靜處似寂靜室。謂練苦處等。即室遠離之處。而棄舍之名離善軛。又解此是作淫欲處。眾惡所習近。名似寂靜室。應遠離之而不生欲樂。棄舍之意名遠離善軛。

    論雲修十遍處能為五事等者。備師雲。五事謂由前八遍處故。能引發三事。謂化事一。變事二。諸聖神通三。此有神通也。空一切處故引發往還無礙諸聖神通四。識一切處故引發無諍等諸勝功德。為第五。以下文是。解第五識一切處功能。若準此理文勢。言前八引發中。言諸聖神通。即別為一者。空引發中。言往還無礙諸聖神通。諸聖神通之言。應別有體為一也。今解雲。前八引發一事。化事變事。但是一物本無本有為異。空一切處引發往還無礙神通。為第二。識處引發中有三故。五謂無礙解等功德是一。成辦無所有解脫非相解脫滅盡解脫。為是二。無邊無量遍滿行轉為三問曰何故滅盡解脫。別有又字。合無所有等為一。答文勢如此故。唯識處有三。上下皆言。由此識無邊處故。言此滅盡解脫中即無。但言由此成滿因故。即是由此。成滿無所有等因。故知合為一。以是解脫類故。大義曰。識處有三。一引發無諍智等。二無所有非想地解脫。三滅盡解脫言無邊無量遍滿行轉者。此總結前識處成辦故。得諸功德以下。並大義。此諸功德。顯揚第二十說問曰何以成前八遍處故。引發化事變事耶。答以前遍處。于境色中得自在故。故能引發化事變事。此處有礙神通。未得空處定俱。依第四禪得故。豈不得化事變事耶。約勝用語。諸凡夫不得前八遍處問曰何為得空遍處故。引發往還無礙神通。答以空無色故。故能引往還無礙。故對法第十三言。以得無色定伏除色相。無無能除色故。若得往還無礙。未得空處亦得。然障未盡。今約定障盡處語。要得空處斷除之障問曰何故修習識遍處故。引發無諍願智等諸勝功德。答諸功德法。皆心識功德。皆是心法故。由識處得自在故。即如識為境得自在。後依第四靜慮。引發此無諍智等。前往還無礙神通。亦依四禪。要依空處。除礙色障故。卻入四靜慮。往還無礙。雖有不得空遍處等。而得往還無礙。非是增勝者語。以定色礙障未盡故。有處有礙。今據勝者一切處無礙又無量遍滿行轉者。行此識處。作無量無邊觀故。無邊行此處究竟故更不立遍處勝處遍處是諸解脫能清淨道者。謂以解脫為果。以勝遍處為前方便也。對法第十三末雲。依解脫故造修勝處。故起加行。遍處故成滿。成滿故即于解脫究竟。同薩婆多。解脫唯因初修。要先依解脫一分取斷障。遍處唯果。末後修故。勝處通因果。在解脫後。遍處前修故。即如對法文。此中以解脫為果。勝處遍處為因。同成實論。彼雲彼遍處為因。解脫為果。勝處通因果後修。若已如是次第故同此論。又對法雲。解脫究竟道。薩婆多約初時。謂初修初習。修時以解脫為初。故對法言依解脫故造修。依解脫斷障故。成實論約後。謂究竟時要成勝處遍處故。解脫方滿。以解脫為果故。此言勝遍處為解脫能清淨道。對法亦言。若遍處成滿。解脫即究竟。此中據究竟時語。此中如是和會。大當道理。拾文亦盡。

    論雲又諸解脫由所知障解脫所顯由此聲聞獨覺等于所知障心得解脫等者。此是變易不變易。異熟生受。即是白淨無記法。障所知故。是所知障類。又通染受。但障所知故。得所知障名。二乘斷此。名斷所知障。

    論雲略由相修等至者。愛等至。一者得定出已方愛過去等至。二者或未證得未來愛味。愛味未來定。或已得近分。愛味未來根本。或已得下品。愛味上品者。由愛味增上力。追求未來定等。而生愛味。三者已得近分及根本等隨一。與定心相入出。似定心不住散亂位。而起愛味。下釋妨言。從定出可生愛味。正在定即無愛味。愛味是染。定是善故。

    論雲若生下地于上起愛未得離欲不定心者當知此愛是欲界系者。謂前三相愛味中。第一未得定愛味。即欲界貪。緣上界生貪。為他界緣。或不同小乘緣求上定。皆名善法欲。以彼心中染不染故。如文相狀。即同前五十九。上地下緣下等互得相緣。此亦雲我當得時。如是愛味。即是緣上。名自心之相分未得退者。未得法不能起得故名退已得退者。即已得法退已起煩惱習行退者。現所得法不起名退問曰後二退若為差別。解雲聖人已斷惑種。退起現前。失諸功德。名已得退。若諸聖人所有功德。不得並生。名習行退已。唯不起煩惱故。不同已得退也。

    論雲若勝進道當知彼是遍滿所緣或無漏緣等者。謂依四禪近分方便無間解脫三道。觀下六地為過失。觀上諸地為寂靜。唯第四勝進道。或作一切法無我遍滿所緣。是有漏。或作諦現觀無漏。緣于上地者。此游觀無漏。若欲斷或觀。隨是何地。無漏皆為之。

    論七作意攝四道中如對法第九所引相勘。

    論雲若順決擇分所攝受空無願無相解脫門所顯靜慮當知第四者。即是出世間定也。決擇分是有漏。空等解脫門是見道無漏。由決擇分故得有空等故。言所攝受。決擇分中。雖有空等。不名解脫門。何以知者。如顯揚第二雲。言解脫門唯是無漏之修故。如舉擇分能引發。取所攝受無漏者也。即為依彼緣得故。修決擇分也。依者志求依。即為求彼。以所求為依也。乃至第一為得近分故修等。又即決擇分中空等。作出世間解脫行故。言第四出世間定。從果行解為名故。言解脫門。此中初是大義。後為泛解。

    滅盡定遠地菩薩能入者。大義一解雲。遠行是第七地。作無相行故。方能入。六地以前。猶起煩惱。不伏定障。入七地菩薩。三界煩惱皆伏。而得彼定。從勝處為語。其實如佛地論。直往初地亦入。瑜伽第八卷。雖地能七地。能念念入。彼解大擇。又解此言遠地。即初地也。以加行行故名遠地。非是遠行地故。論言非異生能入。即是菩薩能入。入地即是菩薩故。如遠地。是初地也。菩薩雖起出世善法。令此定現前。由方便利生善巧故。不舍煩惱。起心不斷。舊雲留惑故也。此是虛言。此中據直往者語。迂會者地前亦得故。又大義曰。遠地者。即入十解心人。亦得滅定。滅定是相似無漏。體是有漏。今言非異生及有漏者。非一切異生。及泛爾有漏也。或是入位異生。作涅想方得故。若菩薩得伏定障亦得。或是有漏。亦是無漏。二乘一向無漏。不能伏定障得故。設斷四禪以上定障得者無妨。此是非所行故。假名非學無學。在學道滿故。無學道滿得故。亦應言學無學。

    六種作意者。即上正知等四作意中。第二為三作意如文。以上所斷。尋之可知。

    依三處者。謂增上心。一聞思慧。二修治業地。三三緣不共外道慧。謂次下三故處法是。

    四果清淨者。謂次下四處不生煩惱。是五果清淨。四禪寂靜解脫。得無色定入滅定。滅定是寂靜解脫九果者。即四沙門果中。初三及六神通。不取第四果者。即漏盡通故。下結文有五故字不定地清淨者。即斷前四不定地清淨。謂毀戒等。地清淨者。如是作意。謂有下證喜樂。乃至了無常等。攝清淨者。謂依三處增上心等。攝一切菩提分法故。下二可知。

    摩訶俱瑟恥羅者。即舊雲摩訶俱羅也。摩訶雲大。俱瑟恥此雲肚。羅此雲持。即大肚持也。即是舍利弗舅。長爪梵志也。肚中即三藏義。持三藏義故名大肚持。

    慧解脫心解脫。各通漏無漏。此一經文。此中名世間及慧。先來明有漏慧心解脫。次明無漏慧心解脫。

    從此中依慧解脫下。乃至即慧解脫增上力故。以上來明有漏慧心解脫。

    從出世間慧之所行者下。明無漏慧心解脫。就初明有漏。此中依慧解脫已下。又依心解脫以上明慧。又依心解脫下。明心。就明慧中。初明慧境。彼體性下。明慧體可解。就明心解脫中。亦爾。初明所染淨心。次明心解脫果。謂又依心解脫下。至能取了別。明所染淨心。即是色等境界。能取之心。彼世間慧。

    心解脫果者下。至即慧解脫增上力故。明心解脫果。謂由前世間慧力故。其心于相應縛。及緣縛中出。謂相應者。相應縛也。相雜者緣縛也。又相應者。俱時起惑。相雜前後雜生。此是世間心解脫果。能不染相應及間生。非離緣縛等。若離者。即是無漏心解脫果也。無漏慧心解脫。亦二治境。及果相。

    論雲又出世間正見果相當知即是前後常故等下。明無為是正見果。故言為常。若法所治下。簡有為非常。一解雲。若法者。即一切通名法也。

    所治若有生已無滅者。謂所治之惑。若有無間道。生已與惑俱不滅也。

    所治若無滅已有生者。謂所治之惑若無。無間道與惑俱滅已。有解脫道生。此所治能治。有滅有生故。當知有所對故非常。又解若法者。道諦法也。所治若有者。謂金剛心前。乃至見道已來。惑猶有故。名所治有。金剛心已前道等。名生已無滅。數數起故。現能起故。後金剛心時。一切惑無名所治。若無前所得道滅已後。圓滿果道生故。言滅已有生。此道諦有生滅故名非常。無為非此故。常此唯簡道諦。若不作金剛心以前等解。大乘。或得不俱。如何所治有生已。無滅道惑俱也。于諸受中及因緣中者。觸是愛因緣。緣之起愛取等。故後有生。

    論雲又彼相雜而相應故彼能依止心法清淨當知即是非現在緣之所染污領受彼故者。此解正見。果無別義。

    論雲六寂靜故者。即是下遠離出心三時。親近出心寂靜三時由清淨識沒平等故。非由彼所依平等故等者。此解滅定中勝用。謂滅定俱。無漏清淨識沒平等。不由前方便有心定。與滅定所依身平等故。名滅定也三行不行者。若出定。先起心行。次起身行。後起語行。今定無。汝不得有心定中有身行等法。

    因緣經中。解了所治者。謂解了愛染故。後有不欣。解了見染故不能證。

    對治三種雜染故建立三蘊者。初是戒蘊。次是定蘊。後是慧蘊。即以此三蘊。攝八正道也。

    解了所依此復有四者。第一可解。第二相者。即定體相。相者性也。三所緣者。即定境也。成辦因緣者。即得定因緣。亦言定是成辦諸功德因緣解了功德謂滅定乃至此有五種者。謂滅事故。即是定體用不相應。厭心種子功能。為滅事體寂靜相似影像故者。即知定是假有。非有實體。但是相似影像故。又解此定欲入緣涅。涅真寂靜法。定與涅相似。寂靜之影像。此即滅定。雖是有為。似涅故名影像也八種相觀。即如本地第八末。亦如五十三末說。此中言相對者。即對苦受言樂受。非樂受非是苦。此有三相對。如五十六說。相對勘之。

    眠纏謂明因眠入定故曰眠纏。五種對治相者。遠離相一。至加行道理二。害諸見三。諸見功用四。諸見所依功用五也。第一是離相修光明。第二緣淨境界除干頡5諶鷸羆黃鵂〉燃5謁募τ謾N僥萇襉小D萇 取=裰沃 病5諼寮攔τ謾<詞羌 Φ亂病br />
    五種任持定法者。一者遠離也。是定遠離煩惱也。二者是遠離處。謂修定處所。及順定言教。三順無染心資具。即邊際臥具。四從有智者下。五于諸世間下又解諸遠離遠離處所為第一。順無染心下二。從有苦下三。于諸等持下四。前第五中分為二。無漏行為第五故。

    下出離界。謂三人各修一行相。如下三文字時人法合說。故有六也。此出離界。即是涅。即六隨順涅法。名為六修又解三人行六行。六行為六出離。謂初人修四行。余二各一行。謂于怨行修慈。于惡行起悲。于淨行起喜。于恩行起舍。皆名眾生緣定。此則為四也。總合為一。眾生緣定同故。第二法緣定者。是解脫分善根人。第三修諦觀者。是決擇分善根人。以法為順涅果故有六也。雖舉三人。以法三行故。緣境有六別故。有六順法。

    第六十三卷

    不淨三相中。等流者。與糞穢為等流相。第一即體是糞穢也。第二是糞穢等流。第三但有四大及造色所依能依也。

    有八棄舍近住弟子因緣憎惡弟子故。欲自身受恭敬一利養二毀犯戒順棄舍之三有饒益師者須。損減師者不須四戒五定六慧七于弟子大眾事務僧事。不能堪忍。雖善大眾。為是弟子故不忍八又解憎惡弟子棄一。利養恭敬合為第二。余六同前。

    此中初禪障。與顯揚文別者。如對法第九。想日四靜慮所治中。初定除苦。二定亦言除苦。言初除現行。二斷粗重勢分。第三所治。雲三踴躍者。即是增上之喜也。前是體。後是增上用又解此是作意緣喜。生極作意踴躍。定下劣性為此喜。隨不巧便慧。第二禪有令無故。言除定下劣性。初二禪中有此喜。不可言下劣。然分分亦得。除下劣性第四靜慮于樂發悟者。即緣樂作意也。樂極故。作意緣之名發悟。即雜心雲。于緣發悟也。顯揚雲于樂作意也。

    論雲為治自苦惱行建立靜慮支者。一對治缺減。對治者。謂苦行煩惱。能對治聖道故。能令聖道缺減。名此煩惱為缺減對治。尋伺能治。此名對治。缺減等下可解。

    論雲何因故知初靜慮苦根未斷答彼品粗重未遠離故若苦根斷便與第二靜慮住時應無差別者。大義曰。初禪苦根粗重亦在。得第二禪方盡故。言彼品粗重。未離粗重者。即隨所依無堪任性。但以初禪三識尚有。喜未圓滿。粗重未盡。三識苦根相隨順故。喜與苦根正相違故。第二禪地三識無故。喜滿極故。所以粗重除故。初禪若離苦粗重。即是喜滿。喜滿足故即無三識。應與第二靜慮無別。此是斷者。斷苦根上粗重漏依附性等。非謂斷種及識相應。前已斷故。若不善種者。可言初禪已斷與惑俱故。若善無記者。羅漢猶起。今言斷者。但斷上粗重性。譬如黑鐵入火之時。即便黑色滅。以赤色生故。出火已黑還生。赤色滅故。此亦如是。得入二禪。苦根粗重滅。不起三識。無漏滿足喜起故。出二禪退入初禪等。黑還生滿足喜無故。如此合法。有漏二禪。伏苦粗重有漏故。無漏二禪斷苦粗重。無漏喜故。故非不退者等有。此入初禪粗重生。

    論雲復有四種修三摩地等者。大義曰。第一即有學見諦。住未來禪。求根本靜慮。第二即異生已得禪定。未得五通。求生死智通等也。第三即鈍見諦者。居根本禪求利根。第四即利見諦。求無學果。此中何故見諦中無鈍根。居未來禪。求根本地及利根。何故異生無求見諦。見諦不求五通求。如此之子。且約爾所非法攝盡。又見諦鈍根。居未來。不能求入根本。及轉利者。初根鈍行遲。所以略而不論。不言異生見諦者。得五通為足故。此中且舉生死智通勝。知未來因果事故。終不說。余無見諦等五通者。亦有具五通者。俱求無學故。有情緣無量。即已得有情緣四無量也。

    論雲若樂遲通行跡轉時雖已見諦等。乃至復于欲界受想尋思當住正念當起正知者。謂此鈍根故。于欲界善法。受想尋思住。正念住。正知分別慧也。即求于利根。而恐退法。受謂受數。領納義。增受欲法樂。想謂取像。諸法境界。思者即受想俱尋思也。于此中起正念想。及失念故。當起正知生分別慧。

    六種離欲。如對法第六。有十種。開合不同。

    馬勝者。即舊俱舍雲阿輸。實應言阿濕縛(此雲馬)伐多(此雲勝)與梵王論義比丘也。

    論雲復有補特伽羅已得離欲從定起已或于一時彼三摩地相間雜作意而轉等者。謂通凡夫及聖者。得九無間解脫道已。住勝進道中。或于一時。其勝進道心。與散心相雜而起。此散心。或色界系。聞慧等攝故。不然是欲界聞思慧等。或于一時。純定心為勝進道。非無間解脫道。住勝進道中。若遇外強盛聲緣。從定起耳識緣之。與定心第六識俱時轉。此是唯耳識緣。無第六識與耳識。同緣一境故。

    論雲非即彼定相應意識能取此聲。此義意言。定中聲聞。從定起耳識與意識俱轉。然意不與耳識。同緣一境故。言非定相應意識。能取此聲問曰如解深密經雲。若眼識等隨一識起時。必與意識俱轉。此如何耳識獨起。意不同緣。釋曰彼經據散心中五識一起時。恆常俱轉。必有意識故問若爾對法第七。如何言以在定中五識無故。釋曰彼論據無五識定語。又據若任運境定中五識。即不起故。若增上新境。現在前故。如此文定中有耳識。大義俱有此一解。又言定中一向無五識者。非也問曰如散心準定心。亦有五識者。與意同緣不。答曰不也。以取明了境。必現量故。若有別緣者。即違集量論等。五識同時意識是現量過。以散心位意識不並。五識不起。若爾若起必同時。不同定中聞強盛境故。耳識能緣意識。堅住一境故。不與同緣。

    論雲若不爾者于此音聲不領受故不應出定等者。謂薩婆多。定中無五識。今破之雲。若不定中起耳識緣聲耳者。于此音聲。定中既不領受。不應後時得出定。住散心中。若耳識定中。即非取聲時。意識即便出定。要耳領受聲。已意識有希望故。後時方出。又耳識取聲時在定中。非取聲時即便出定。在定外取聲也。要獨耳識。定中領受聲已。有希望故。後時意識方出。此等並定有五識家解。此解如別抄。及對法第七。

    有心地中。雲譬如水浪依止暴流或如影像依止明鏡者。如五十一說二解等。勝義諦故。八識一體。如浪不離水。世俗諦故。八識各別。浪用殊故。如攝論二師義。以此文為證。大師義。

    阿賴耶相應受。名異熟。與對法第一相違。如彼釋。

    論雲阿賴耶識無有煩惱者。此簡無所以。思準可知。然具計度分別。可成法執。第八及五。無此分別故無也問曰五八俱無計度二種。並無法執。法執無義既齊。五識應無煩惱。答曰五識猶意引。所以有煩惱問曰亦應由意引。得名有法執。法執由計度。由計度之心利引。不可生煩惱。有鈍者引之故得起。

    論雲末那任運四惑相應。乃至不共無明等者。正法藏雲。若見道煩惱無明。名不共。不與惑相應。名不共。修道中末那無明。通三性位起。所以名為不共。非不與惑相應。如攝論雲。如十八不共法。乃至行六識。不與末那共。應名不共等。又解以一類相應。不同諸識。名不共。護月雲。如六識中。煩惱緣外境時。明了故。見愛等強。俱時無明。但名相應。末那緣內迷執。緣不明了境。無明力強。見慢等力弱。無明為用勝故名不共。雖有見慢等相應。不名相應。但對小乘立此為不共。如攝論廣立雲。如十八不共法等問曰何故末那中。不共見慢愛耶。答曰但對小乘。所以偏無明得不共名。非見慢等緣相為所。見分我是。護月師義。但緣為我不為所。此通言者。正法藏義也。即為我家之我者。護法義也。

    論雲若諸無學此一切種皆不現行者。此中人執法執二釋。護月雲。末那唯有人執故。二乘無漏觀。唯第八識。第七一向無。戒賢論師雲。法執亦有。此據所障法。即唯人執故言不行。非法執亦滅。如佛地論。此一類無粗細故。一時頓斷。不障有學治道故。所以金剛心斷。

    第六十四卷

    論雲何隨念故三寶差別應以相隨念佛寶等。乃至謂佛世尊等者。謂佛以別相念。即十力四無畏等。一切智德相。念佛寶也。以余滅盡離欲無為涅等相。念法寶也。以無諍等功德相。念僧寶也。余者即三寶自相望為余。謂法僧外余相。為佛寶也。如是等差別義。念佛等名余。謂是世尊等者。此出佛寶等余相也。大義曰。

    論雲復次欲求者。求五欲境也。有五。一攝受求等。乃至有方便求者。如妻子為攝受故求。如財米為受用故求。如樂具為戲樂故求。此三可解。四乏解了求者。解了故求知解也。名聲求者。求名聲也。有求者。即求三有身。不同小乘也中五者。法爾求者。謂劫末眾生。法爾相生上界。大義曰。即法爾一切眾生。求後有身。二祈願求。謂祈願生彼得彼等。三愚痴求者。謂外道等。計上界為涅故求。是愚痴故也。大義曰。愚痴故求生界也。四厭患求。厭患下界故也。大義曰。厭患此身求後身也。思擇求者。謂有智慧。求生于上界也。不計為涅也。大義曰。思擇可生處而求生也梵行求五者。唯求求者。謂欲修梵行者。大義曰。謂總相心求梵行也。又唯有求心。未能發起。以梵行難求故。未能修行。趣得求者。謂起修行因名修得。大義曰。別求一事。名趣得求。為趣得故求也。現得求者。修梵行現得果也。後得求。求後得果也。思擇求。謂有智者求得涅。而修梵行。求梵行以為道因故復有差別中。假名第一義求。大義曰。假名求為一。即外道等。第一義等為一。又假名第一義等為一者。謂邪梵行。假名第一義求也。正非梵行故。觀察求。謂真梵行。觀察可舍可欣法故求。無方便求。謂邪求解脫。有方便求。現求真解脫。

    論雲大義曰或三重俗諦或四重俗諦者。此是二諦門。謂俗諦有四。勝義亦爾。世俗中。一是假名無實諦。二隨事差別諦。三證得安立諦。四假名無作諦。謂假安立名勝義諦。而無法體。法體不可說故。此文但有俗諦四重。無勝義諦。前立三重者。有法擬宜故。後立四者。假名安立故。西方有立四重勝義亦爾。相對如前已說。一世俗勝義諦。即體是前道理世俗。是勝世俗諦故名勝義。立法差別因果。依他性等故名世俗。二道理勝義諦。即體是前證得世俗。有得果斷惑義故名道理。過前道理世俗故名勝義。十地位等是。三是證得勝義。即體是前世俗勝義安立。為名勝義。可有證得義名證得。過前證得世俗故名勝義。四是勝義勝義。即是非安立諦。真如體是不可安立法。故名勝義聲聞乘證得智。證得中九智。無過前勝義世俗勝。故名勝義。前世俗中。第一世俗諦唯是。

    論雲獨覺三人中。一先已得順決擇分。證得未得。證得證得者。前二人成眾出。以先得聲聞暖等。入果時促。不能多時修習。故成眾出。若決擇分中未定生。多小時節入見道。在決擇分位。回心成獨覺。及未得決擇分善人。回心亦爾。以更長時修習。練根利故。此中並名未證得證得。如對法第十三抄解。此中言證得者。即決擇分善名證得。已能證真得無漏故。見道等即證得證得。如未得果人。名未證得證得。復言未得果也。或第三向。在解脫分位故。前二別也。

    論雲摩怛理迦所攝者。即十七地及四種攝。摩怛理迦。名本母義。如十七地即本地分四種。攝即後四分。釋雲佛本經中。說十七地及四攝故。彌勒為無著說。即本佛說名本母也。又解彌勒即是佛。為無著說十七地及四種攝。即是本母。名摩怛理迦也二所攝者。總合前二。有此十種也。即藏及本母也十種者。一諦相教。即說四諦二諦相也。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四合上五也。四諦品類差別為第六。所依能依為第七。所依者。一解謂因。即集道諦。能依謂果。即苦滅二諦。有解四諦理是所依。依此理說。教是能依。即能詮所詮相稱教也遍知等障法教第八者。即說苦諦集諦障法也順法教為第九者。即是說道滅二諦言教也不遍知等遍知過失功德教第十者。不遍知等者。即是過失言教。即前遍知苦諦等障。是不是遍知善故。名不遍知。遍知功德名遍知等教。即前順法教也。世俗世俗諦教者。謂相名分別。勝義諦教者。謂四聖諦。及真如。此中不論正知。以是有為故。可為世俗。是無漏智故。可名勝義。故不偏論。至五法中當會。

    升攝波者。樹名也。即舊申式林者訛也。即佛告阿難林中葉大小處也。是此胡樹。佛在樹下座。若阿難非在林中。

    十六意趣。以欲勝解二法為體。即是意樂也。第二乖離是厭離生死。乖離生死也。第三勸道等發心。第四解脫分位。第五決擇分位。第六令入見道。第七正入見道。第八得果成熟也。第九得果已修定也。第十令得無學果第十一佛別意令眾漸入故。如攝論第十二。令證前別意。發生歡喜也。以下可解。

    四定智者。是苦諦四行。苦無常空無我。謂四顛倒定俱智也。生故者。離蘊別有生法義。我生相故。我體相狀。及業用等可知。

    論雲何道諦謂資糧道方便道清淨道名道諦者。同對法第八。如對法第四。見修斷中說斷。道諦等八方便道等。是有漏故。修道斷。廣如彼抄。

    論雲復即諸諦為據為依為建立處。立十三種補特伽羅等解。六苦諦為依果故也。集諦為依因故也。道諦為建立處。得成有學等故也。此中不取滅諦。是無為故。又解此等通語。據依建立。即一物也。不可別配。即三諦法是。或四諦以證得無為等。方便建立差別故。此中菩薩。不生無色界等。並如對法第十三鈔解。如來身一向無漏。出三界故。名不可思議也。

    論雲六障礙障者謂十一種障礙隨一現前者即此十二障。除此第六。取前五後六合十一。為此第六障。更無別體。

    論雲此中差別者根是果性界是因性信解是因性意樂是果性者。根界二種。若染若淨。隨應通用信等五根。及五受根意根為體。但現行名根。種子名界。大義曰。或初修未滿名界。是增義。已成滿名根。是增上義故名果故。言果因也。而體無別信解意樂如諸論。並以欲及勝解二法為體。若染若淨。皆同亦無差別。但是信解是因。意樂是果。即種子名信解。果名意樂也。此即諸論證文。大義曰。即初起信等時名信解。所以是因。後時起信等名意樂。所以是果。非約種子等解。此義如是。

    論雲邪性定聚復有二種。一本性邪性定。二方便邪性定。初是無種性人。次是斷善根人。通有性無性。大義曰。善還續未必邪見耶聚造五逆業者。決定邪定故。大義曰。正性定有二種。一本性正性定。二方便正性定。初者即三乘本有各別決定性人。次者此人已入聖道以去。是大義。不定亦有二種。一本性不定。二方便不定者。初是本三乘種性人。一人身中。有三乘種性故。二方便不定。前解已聖道已然。始回心向大等入方便。故不定名方便不定也。前人是凡夫時。有三乘種子。或即回心。或總定不定人。不定其位。次性即定亦爾。此不定性人一人。或具三乘種子。或唯具二種子等。

    論雲又若于彼真義理門隨決了者當知能入五種離生等者。西方呼宿食為生食。如人宿食。不消在身。便能為患。見道煩惱亦爾。在身與有情。作生死患。死患今得斷之故。是離生也。即舊言超升離生也。此五皆入見道。初三人是聲聞。初是次第。次二是超越。獨覺菩薩可知。並名離生也。

    論雲復有五種有愛。一法性愛者。即劫未時。法爾愛生上界故。如法爾等。二誓願愛者。而非此時外余誓願生彼。三愚痴愛。即外道方計彼為涅。四厭離愛。即泛爾凡夫厭下愛上也。五思擇愛。謂聖者生彼。定慧上流人等。大義曰。今言有愛。未必緣上二界。但緣內有身即是。法性愛者。即任運愛之。如第七識但耶愛。誓願愛。如發願是我定願。當得如是如是身等。愚痴者。即無明增愛。若生死亦如外道求生天等。厭離愛者。論雲于舍法愛。無羞恥者。即舍受法無羞恥也。即今舍人。是即厭此事。愛彼事。思擇愛者。如思擇言。人天是勝。我法生之。又勢愛種。

    論解三漏種形等皆是中。有漏五相者。前三即三界。後二在五趣。惡趣名無欲樂有煩惱。善趣名有樂有煩惱。生彼有樂煩惱故此中欲漏欲界所緣五塵者。是若緣欲界內身起煩惱名有漏故。有漏身等增語。唯在內故。欲塵多在外故。大義。上二界名無欲樂煩惱。欲界名有欲樂煩惱。此中無明漏。唯取六十二見相應無明。唯在欲界。此六十二見。名障解脫等故。如八十九。以無明為主。此言無明其實見。亦是如八十九說。然此中唯舉後際分別見。不舉前際見者。以論雲若欲無明漏。欲者希欲義。緣于後際起希欲勝。非緣前際。見不名無明漏。即如八十九。

    論雲相者謂由所依故及行住故者。如識。此中據一義。不相違。以根為所依。境界為所行住。自了別而觀于識等也。余者可隨。又解。

    婆羅門惡咒術名听聞究竟者。彼雲我此咒但听聞。即得功德。為事究竟。不可解釋也。

    論雲一字通達通達為常者。即如𧙃阿字。知為常。必不可改轉。此是字本故也字義通達達為無常者。即字所證之義。可轉變隨方處。義則立故名無常也。如眼名眼。亦名為照了道等等。即字所因義。是無常也。故知即名句等。亦是無常。可改轉故。又此字因等。諸行無常義故。名義無常也。

    第六十五卷

    就思慧地。二卷中有盡。後卷以來。明二十九。後卷末以二十九斷位上。尋下準知。

    論雲有非有思識如本地說者。有為無為為有。無我我所名非有也。

    論雲若實物故事故義故等。有解第一因證依他有。此第二因證圓成有。如此等名。真如之別義名。更無別目也。又解此三故字。亦證依他。實物故簡似法。事故體事也。義故差別義也。皆依他起待所余。名假實等。如對法第三。初如即于色等為依為待。我等是假亦待依色等。名色等蘊者。亦是假有。待別色等成總蘊故。

    遠極彼岸。計我不過四種者。謂計極遠離。不過此四中。後非于前一一別勘。非前可解。四句分別盡故。

    論雲說因者說因者。因言所以。即謂外人曰。即復有所以。故不增長。無所以故不增長。即是成宗之因所以也。此中為比量。思之可解。

    論雲依止一聚者。大義曰。謂一想可得。非余非一聚者。如畫中有種種眾相故也。

    論雲一不共大種聚二非不大種聚者。如本地第三卷等解。

    論雲又一切清淨之色及依彼識所取境界等者。謂此定色微細故。非五識等所得。然若變令受用。亦得見之。如前五十五解。及別抄。此色解雲。一者由身第六定心。引自第八有漏色。現令他人托之而受用。故是有漏。不爾者。自第六是無漏故。如何令他受用。二解雲。即以自第六為增上緣。他托之亦變為有漏。不藉自第八變。如諸佛。豈有自第八變淨土等。此解為勝。以不同余處唯散心緣故。唯定心境故。名無見無對。非他人不見也。

    論雲若諸有事現量所行有漏增上所起者。此意總取五塵。名所緣有漏。有淨及增上所起定。但簡過也。現量所行。簡法塵及三性心等。如下文。

    論雲若依清淨色識所行名現量者。此中但取五識名現量。其實與俱緣意亦是。今取所行。即五塵是。故不舉意根也。前言現在名有事者。此總言。取現在中理義等所行者。

    論雲若現在事亦非現量所行如清淨色及一切染污善無記心心所彼亦非煩惱所緣故名有漏但由自分別所起相起諸煩惱非彼諸法為此分別所行境說故者。此意言淨色。及染污善無記心等。非煩惱所緣故。名有漏也。以緣此煩惱。但由自分別所起相。起諸煩惱也。此善等法。即是後由生起故。成有漏也此五門有漏中。第一是總門。第二是煩惱種子。第三是染污心心所。第四是五塵。第五是一切。內五根善無記心。及身語業。及別解脫戒。及外器世界。皆是煩惱所引。或是此正生已生當生等故。故名有漏。色無色一切法。亦是有善異熟果。亦是此中文略。唯言不善異熟。

    論解無漏五種中。據五義未必攝盡。則別解脫戒等。無處攝故第二言有諸法隨眠斷故名無漏謂已永斷見修一切煩惱所有善及一分無記造色若諸無記世間善心心所等者。此中即無學身中法故。言見修一切煩惱斷諸善者。即身語善業。及戒也。一分無記者。無學無記身語業。由無漏身中。及無漏引力生故。名無漏也。不取余故名一分。諸無記者。四無記心也。余可解。此中簡與初心法何別者。亦準可知。諸人于此亦即五根者不然。非無漏力引故。舊種類故。不同身語業也。

    論雲欲界系善染污無記作意緣一切三界諸法等者。此中善心可解。染污者即兼言有覆無記問曰何者有覆緣三界也。答曰欲界有覆。唯俱生身邊。唯在第六識者。如論文。觀三界為一。同一類等為我。余無此能。更無有覆心緣也無記緣三界者。即異熟生心獨頭起者。及緣威儀工巧心後等流。引生異熟生心。亦名威儀心工巧心緣也。泛爾緣不求不染者。是第八識亦是緣三界也。種子法故。

    論雲色界善作意緣三界法者。此中應言染心無記。亦即染心如何。如五十九雲。色界于欲行煩惱。謂上緣煩惱。及緣下慢。及如前第六我見也。以微細故。及異熟生無記心。略而不說也無色界若定若生外道。唯緣自地計為涅故。如計識處為涅。未行識已得空處。當善心不緣上又九無礙心。豈亦無善心。不緣下。俱得計自他涅者語。所以略而不論。有共染心中。豈無上緣。或又五十九雲。無色于欲行色行涅。亦得緣下。不言無色煩惱行等。以漸獨故。略而不說。據外語者語同對法。此中毗缽舍那菩薩。地前亦緣下者。說善心不計極故。得緣下地。不言緣上者。以生上界。如有學但以諦觀。不以六行欣上故。略而不論。菩薩從多聲聞為論。亦不說其實得緣下地。此中不論此等染心。亦應研問。又彼處異生。亦不說之。及並不言緣無漏者。以界為法故。如對法第二抄。顯揚十八不同。如彼會也。

    論雲名映于等一切者。名有二種。一四蘊名之。即下言由觀知。故除人執。二名字名。即下言知此名。故除法執。言四蘊名。能遍緣一切。遍生起一切法故。言名映于一切。名言能遍目一切。名映一切也。

    論雲謂若略說觀察清淨因故者。即下言緣此名。能知法人無我故。顯彼理故為淨因觀自相者。即下言緣二種名故。我相不可得。即是二執相分也。今知其事彼觀察染因者。即下言不善了知。此名即染污生起故也。即是彼見分生起故。一切法生也又解言二種名。有三義故。名映一切。一者觀此名者。得清淨為彼淨因也。二知二名緣自一切法。三知二名為染法因。此三義具名映一切也。

    第六十六卷

    論雲若粗段食欲界五趣皆現可得此于一分各別那落迦非大那落迦者。段食有粗細。粗者遍五趣。如此文唯除大那落迦。大那落迦中。亦有細段食。如本地第五雲。于地獄中。有微細段食。謂微細風故。段食遍諸地獄也。太師解。

    論雲六由善不善無記作意引發先業能牽諸行令住不絕所謂外分共不共業之所生起者。謂器一世間業。如本地第三。或感一劫等。造此業時。由三性作意為方便。引此業生起。能牽器世間諸行。令住不絕。如山河等。名共共生。田宅共不共業生。即大師雲。有二種共不共。共二種者。一共中共。如山河等。二共中不共。如宅舍等。不共二者。一不共中不共。如自眼根。他不用緣故。二不共中共。如身中扶根塵。為他緣似故。此中即共中二文。

    論雲又有長壽諸有情類若不得食非時中夭者。謂龍等或經劫等。皆由食住。非由余法故四念住配四食等。如理思惟。

    論香味觸正消變便能長養等者。此三粗細。有增損義。色塵體粗。不能增損若諸段物于吞咽時令心歡喜等爾時名觸食者。此取令心歡悅故。即心觸數。為觸食體。不取塵為觸食體。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十六(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