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7冊No.1991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語錄
No.1991
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語錄
徑山沙門語風圓信無地地主人郭凝之編集
師。諱文益。余杭魯氏子。七歲。依新定智通院全偉禪師落發。弱齡。稟具於越州開元寺。屬律匠希覺師。盛化于明州[ -口+刀]山育王寺。師往預听習。究其微旨。復傍探儒典。游文雅之場。覺師。目為我門之游夏也。師以玄機一發。雜務俱捐。振錫南邁。抵福州參長慶。不大發明。後同紹修法進三人欲出嶺。過地藏院。阻雪。少憩附爐次。地藏問。此行何之。師雲。行腳去。地藏雲。作麼生是行腳事。師雲。不知。地藏雲。不知最親切。又同三人舉肇論。至天地與我同根處。地藏雲。山河大地。與上座自己。是同是別。師雲。別。地藏豎起兩指。師雲。同。地藏又豎起兩指。便起去。雪霽辭去。地藏門送之。問雲。上座尋常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乃指庭下片石雲。且道。此石在心內在心外。師雲。在心內。地藏雲。行腳人。著甚麼來由安片石在心頭。師窘無以對。即放包依席下。求決擇。近一月余。日呈見解說道理。地藏語之雲。佛法不恁麼。師雲。某甲詞窮理絕也。地藏雲。若論佛法。一切見成。師于言下大悟。因議留止。進師等。以江表叢林欲期歷覽。命師同往。至臨川。州牧請住崇壽院。
開堂。日中坐茶筵未起。時僧正白師雲。四眾已圍繞。和尚法座了也。師雲。眾人卻參真善知識。少頃升堂。僧問。大眾雲集。請師舉唱。師雲。大眾久立。乃雲。眾人既盡在此。山僧不可無言。與大眾舉一古人方便。珍重。便下座。子方上座。自長慶來。師舉長慶稜和尚偈問雲。作麼生是萬象之中獨露身。子方舉拂子。師雲。恁麼會又爭得。雲和尚尊意如何。師雲。喚什麼作萬象。雲古人不撥萬象。師雲。萬象之中獨露身。說甚麼撥不撥。子方豁然悟解。述偈投誠。自是諸方會下。有存知解者。翕然而至。始則行行如也。師微以激發。皆漸而服膺。海參之眾。常不減千計。
上堂。大眾立久。乃雲。 恁麼便散去。還有佛法道理也無。試說看。若無。又來這里作麼。若有。大市里人叢處亦有。何須到這里。諸人。各曾看還源觀百門義海華嚴論涅經諸多策子。阿那個教中。有這個時節。若有。試舉看。莫是恁麼經里。有恁麼語。是此時節麼。有甚麼交涉。所以道。微言滯于心首。常為緣慮之場。實際居于目前翻為多相之境。又作麼生得翻去。若也翻去。又作麼生得正去。還會麼。莫 恁麼念策子。有甚麼用處。僧問。如何披露。即得與道相應。師雲。汝幾時披露。即與道不相應。問。六處不知音時如何。師雲。汝家眷屬一群子。師又雲。作麼生會。莫道恁麼來問。便是不得汝道六處不知音。眼處不知音。耳處不知音。若也根本是有。爭解無得。古人道。離聲色著聲色。離名字著名字。所以無想天修得。經八萬大劫。一朝退墮。諸事儼然。蓋為不知根本真實。次第修行。三生六十劫。四生一百劫。如是直到三 果滿。他古人猶道。不如一念緣起無生。超彼三乘權學等見。又道。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卻三 劫。也須體究。若如此用多少氣力。
僧問。指即不問。如何是月。師雲。阿那個。是汝不問底指。又僧問。月即不問。如何是指。師雲。月。雲學人問指。和尚為甚麼對月。師雲。為汝問指。
江南國主。重師之道。迎住報恩禪院。署淨慧禪師。僧問。鐘洪才擊。大眾雲臻。請師如是師雲。大眾會。何似汝會。
問。如何是古佛家風。師雲。甚麼處看不足。
問。十二時中。如何行履。即得與道相應。師雲。取舍之心成巧偽。
問古人傳衣。當記何人。師雲。汝甚麼處見古人傳衣。問。十方賢聖皆入此宗。如何是此宗。師雲。十方賢聖皆入。
問。如何是佛向上人。師雲。方便呼為佛。
問。如何是學人一卷經。師雲。題目甚分明。
問。聲色兩字。甚麼人透得。師卻謂眾雲。諸上座且道。這個僧。還透得也未。若會此僧問處。透聲色也不難。
問。求佛知見。何路最徑。師雲。無過此。
問。瑞草不凋時如何。師雲。謾語。
問。大眾雲集。請師頓決疑網。師雲。寮舍內商量。茶堂內商量。
問。雲開見日時如何。師雲。謾語真個。
問。如何是沙門所重處。師雲。若有縴毫所重。即不名沙門。
問。千百億化身。于中如何是清淨法身。師雲。總是。
問。簇簇上來。師意如何。師雲。是眼不是眼。
問。全身是義。請師一決。師雲。汝義自破。
問。如何是古佛心。師雲。流出慈悲喜舍。
問。百年暗室。一燈能破。如何是一燈。師雲。論甚麼百年。
問。如何是正真之道。師雲。一願也教汝行。二願也教汝行。
問。如何是一真之地。師雲。地則無一真。雲。如何卓立。師雲。轉無交涉。
問。如何是古佛。師雲。即今也無嫌疑。
問。十二時中。如何行履。師雲。步步蹋著。
問。古鏡未開。如何顯照。師雲。何必再三。
問。如何是諸佛玄旨。師雲。是汝也有。
問。承教有言。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如何是無住本。師雲。形興未質。名起未名。
問。亡僧衣眾人唱。祖師衣甚麼人唱。師雲。汝唱得亡僧甚麼衣。
問。蕩子還鄉時如何。師雲。將甚麼奉獻。雲。無有一物。師雲。日給作麼生。
師後住清涼。上堂雲。出家人。但隨時及節便得。寒即寒。熱即熱。欲知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古今方便不少。不見。石頭和尚。因看肇論雲。會萬物為已者。其唯聖人乎。他家便道。聖人無已。靡所不已。有一片言語。喚作參同契。末上雲。竺土大仙心。無過此語也。中間也 隨時說話。上座。今欲會萬物為自己去。蓋為大地無一法可見。他又囑雲。光陰莫虛度。適來向上座道。但隨時及節便得。若也移時失候。即是虛度光陰。于非色中作色解。上座。于非色中作色解。即是移時失候。且道。色作非色解。還當不當。上座。若恁麼會。便是沒交涉。正是痴狂兩頭走。有甚麼用處。上座。但守分隨時過好。珍重。
僧問。如何是清涼家風。師雲。汝到別處。但道到清涼來。
問。如何得諸法無當去。師雲。甚麼法。當著上座。雲。爭奈日夕何。師雲。閑言語。
問。觀身如幻化。觀內亦復然時如何。師雲。還得恁麼也無。
僧問。國師喚侍者。意作麼生。師雲。且去別時來。
問。要急相應。唯言不二。如何是不二之言。師雲。更添些子得麼。
問。如何是法身。師雲。這個是應身。
問。如何是第一義。師雲。我向爾道。是第二義。
師問修山主。毫厘有差。天地懸隔。兄作麼生會。修雲。毫厘有差。天地懸隔。師雲。恁麼會又爭得。修雲。和尚如何。師雲。毫厘有差。天地懸隔。修便禮拜(東禪齊雲。山主恁麼 對。為甚麼不肯。及乎再請益。法眼亦只恁麼道。便得去。且道。疑訛在甚麼處。若看得透。道上座有來由。五祖戒雲。法眼劈脊便打保寧勇雲。修山主。當時也好。向法眼道。與麼會又爭得徑山杲雲。法眼與修山主。絲來線去。綿綿密密。扶起地藏門風。可謂滿目光生。若是徑山門下。更買草鞋行腳始得。何故毫厘有差。天地懸隔。甚處得這消息來)。
因僧來參次。師以手指簾。尋有二僧。齊去卷簾。師雲。一得一失(東禪齊雲。上座作麼生會。有雲。為伊不明旨。便去卷簾。亦有道。指者即會。不指而去者即失。恁麼會。還可不可。既不許恁麼會。且問上座。阿那個得。阿那個失黃龍清雲。法眼如鏌 在手。殺活臨時。二僧既齊卷簾。且道。那個得。那個失。還會麼。世事牆 藍稀H誦哪延胊侶制 。雲門問僧。甚處來。雲。江西來。雲門雲。江西一隊老宿。䆿語住也未。僧無對。後僧問師。不知雲門意作麼生。師雲。大小雲門。被這僧勘破。
問僧。甚處來。雲。道場來。師雲。明合暗合。僧無語。
師。令僧取土添蓮盆。僧取土到。師雲。橋東取。橋西取。雲。橋東取。師雲。是真實。是虛妄。
問僧。甚處來。雲。報恩來。師雲。眾僧還安否。雲安。師雲。吃茶去。
師問僧。甚處來。雲。泗州。禮拜大聖來。師雲。今年大聖出塔否。僧雲。出。師卻問傍僧雲。汝道。伊到泗州不到(浮山遠雲。這僧到即到泗州。只是不見大聖道場全雲。這僧見即見大聖。不曾識法眼東禪觀雲。這僧到也到泗州。見也見大聖。識也識法眼。只是自討頭不見)。
師問寶資長老。古人道。山河無隔礙。光明處處透。且作麼生是處處透底光明。寶資雲。東畔打羅聲(歸宗柔別雲。和尚擬隔礙)。
師指竹問僧還見麼。僧雲。見。師雲。竹來眼里。眼到竹邊。僧雲。總不恁麼。師笑雲。死急作麼(法燈別雲。當時橋 巰蚴Α9樽諶岊鷦啤︰蛻兄皇遣恍拍臣 。
有俗士獻畫障子師看了。問雲。汝是手巧心巧。雲。心巧。師雲。那個是爾心。士無對(歸宗柔代雲。某甲今日卻成容易)。
僧問。如何是第二月。師雲。森羅萬象。雲。如何是第一月。師雲。萬象森羅。
上堂。盡十方世界皎皎地。無一絲頭。若有一絲頭。即是一絲頭(法燈雲。若有一絲頭。不是一絲頭)。
師指凳子雲。識得橙子。周匝有余(雲門雲。識得橙子。天地懸殊。雪竇雲。澤廣藏山。理能伏豹。圓悟雲。雪竇如此道。未審。是明他語點他語。是褒是貶。徑山杲雲。識得凳子。好剃。頭洗腳。雖然如是。錯會者多)。
師因患腳。僧問訊次。師雲。非人來時不能動。及至人來動不得。且道。佛法中下得什麼語。僧雲。和尚且喜得較。師不肯。自別雲。和尚今日似減。
僧問。如何是塵劫來事。師雲。盡在于今。
生法師雲。敲空作響。擊木無聲。師忽聞齋魚聲。謂侍者雲。還聞麼。適來若聞。如今不聞。如今若聞。適來不聞。會麼。
因開井。被沙塞卻泉眼。師雲。泉眼不通被沙礙。道眼不通。被甚麼礙。僧無對。師自代雲。被眼礙。
師見僧搬土次。乃以一塊土。放僧擔上雲。吾助汝。僧雲。謝和尚慈悲。師不肯。一僧別雲。和尚是甚麼心行。師便休去。
上堂雲。諸上座。時寒。何用上來。且道。上來好。不上來好。或有上座道。不上來卻好。什麼處不是。更用上來作什麼。更有上座道。是伊也不得一向。又須到和尚處始得。諸上座且道。這兩個人。于佛法中。還有進趣也未。上座實是不得。並無少許進趣。古人喚作無孔鐵椎。生盲生聾無異。若更有上座出來道。彼二人總不得。為什麼如此。為伊執著。所以不得。諸上座。總似恁麼行腳。總似恁麼商量。且圖什麼。為復只要弄唇嘴。為復別有所圖。恐伊執著。且執著什麼。為復執著理。執著事。執著色。執著空。若是理。理且作麼生執。若是事。事且作麼生執。著色著空亦然。山僧所以尋常向諸上座道。十方諸佛。十方善知識。時常垂手。諸上座。時常接手。十方諸佛垂手時。有也什麼處。是諸上座時常接手處。還有會處會取好。若未會得。莫道總是都來圓取。諸上座。傍家行腳。也須審諦著些精彩。莫只藉少智慧。過卻時光。
師。謂小兒子雲。因子識得爾爺。爾爺名甚麼。兒無對(法燈代雲。但將衣袖掩面)師卻問僧。若是孝順之子。合下得一轉語。且道。合下得甚麼語。僧無對。師代雲。他是孝順之子。
師。問講百法論僧雲。百法。是體用雙陳。明門。是能所兼舉。座主是能。法座是所。作麼生說兼舉(有老宿代雲。某甲喚作個法座。歸宗柔雲。不勞和尚如此。雪竇別老宿語雲。和尚分半院與某甲始得)。
師。一日與李王論道罷。同觀牡丹花。王命作偈。師即賦雲。擁毳對芳叢。由來趣不同。發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艷冶隨朝露。馨香逐晚風。何須待零落。然後始知空。王頓悟其意。
師示眾雲。這里聚集少時為上座僧堂里。這里聚集少時為上上三門頭。這里聚集少時為上座寮舍里。為復說上座過。別有道理。會下有數尊宿對。一人道。諸佛出世。也有這個方便。一人雲。今日離章義。一人雲。爾道伊為什麼處。一人雲。點燈等上座來多時也。一人雲。什麼處聚集來。
師謂門弟子雲。趙州雲。莫費力也。大好言語。何不仍舊去。世間法有門。佛法豈無門。自是不仍舊。故諸佛諸祖。 于仍舊中得。如初夜鐘。不見有絲毫異。得與麼恰好。聞時無一聲子鬧。何以故。為及時節。無心雲死。且不能死。止于一切。祗為不仍舊。忽然非次聞時。諸人盡驚愕道。鐘子怪鳴也。且如今日道孟夏漸熱。即不可。方隔一日。能校多少。向五月一日道便成賺。須知校絲發不得于方便中。向上座道。不是時。蓋為賺。所以不仍舊。寶公雲。暫時自肯不追尋。歷劫何曾異今日。還會麼。今日只是塵劫。但著衣吃飯。行住坐臥。晨參暮請。一切仍舊。便為無事人也。
師又雲。見道為本。明道為功。便能得大智慧力。若未得如此。三界可愛底事。直教去盡。才有縴毫。還應未可。 如汝輩睡時。不嗔便喜。此是三界昏亂。習熟境界。不惺惺便昏亂。蓋緣汝輩雜亂所致。古人謂之夾幻。金即是真。其如礦何。若覷得徹骨徹髓。是汝輩力。脫未能如是觀察。他什麼樓台殿閣。諸聖未必長把卻汝手。汝未必依而行之。古今如此也。
師有頌雲。理極忘情謂。如何有喻齊。到頭霜夜月。任運落前溪。果熟猿兼重。山長似路迷。舉頭殘照在。元是住居西。
頌三界唯心雲。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唯識唯心。眼聲耳色。色不到耳。聲何觸眼。眼色耳聲。萬法成辦。萬法匪緣。豈觀如幻。山河大地。誰堅誰變。
頌華嚴六相義雲。華嚴六相義。同中還有異。異若異于同。全非諸佛意。諸佛意總別。何曾有同異。男子身中入定時。女子身中不留意。不留意。絕名字。萬象明明無理事。
師問覺上座。船來陸來。覺雲。船來。師雲。船在甚麼處。覺雲。船在河里。覺退。師問旁僧雲。爾道。適來這僧。具眼不具眼。
光孝慧覺禪師。至師處。師問。近離甚處。覺雲。趙州。師雲。承聞趙州有柏樹子話。是不。覺雲。無。師雲。往來皆謂。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趙州雲。庭前柏樹子。上座何得道無。覺雲。先師實無此語。和尚莫謗先師好(徑山杲雲。若道有此語。蹉過覺鐵嘴。若道無此語又蹉過法眼。若兩邊俱不涉。又蹉過趙州。直饒總不恁麼。別有透。脫一路。入地獄如箭射鼓山圭雲。覺鐵嘴。名不虛得。只是不曾夢見趙州)。
師。與悟空禪師向火。拈起香匙。問雲。不得喚作香匙。兄喚作甚麼。悟空雲。香匙。師不肯。悟空。後二十余日。方明此語。
師一日上堂。僧問。如何是曹源一滴水。師雲。是曹源一滴水。僧惘然而退。時韶國師于坐側。豁然開悟。韶遂以所悟聞于師。師雲。汝向後當為國王所師。致祖道光大。吾不如也。國師後有偈雲。通玄峰頂。不是人間。心外無法。滿目青山。師聞雲。即此一偈。可起吾宗。
靈隱清聳禪師。福州人。初參師。師指雨謂雲。滴滴落在上座眼里。清聳初不喻旨。後因閱華嚴感悟。承師印可。
百丈道恆參師。因請益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敘語未終。師雲。住住。汝擬向世尊良久處會那。百丈從此悟入。
永明道潛禪師。河中府人。初參師。師問雲。子于參請外。看甚麼經。道潛雲。華嚴經。師雲。總別同異成壞六相。是何門攝屬。潛雲。文在十地品中。據理。則世出世間一切法。皆具六相也。師雲。空還具六相也無。潛懵然無對。師雲。汝問我。我向汝道。潛乃問。空還具六相也無。師雲。空。潛于是開悟。踴躍禮謝。師雲。子作麼生會。潛雲。空。師然之。異日。四眾士女入院。師問潛雲。律中道。隔壁聞釵釧聲。即名破戒。見睹金銀合雜。朱紫駢闐。是破戒。不是破戒。潛雲。好個入路。師雲。子向後有五百毳徒。為王侯所重在。
文遂導師。杭州人。嘗究首楞嚴。謁師述已所業。深符經旨。師雲。楞嚴。豈不是有八還義。遂雲。是。師雲。明還甚麼。雲。明還日輪。師雲。日還甚麼。遂懵然無對。師誡令焚其所注之文。自此服膺請益。始忘知解。
玄則禪師。滑州衛南人。初問青峰。如何是學人自己。青峰雲。丙丁童子來求火。後謁師。師問。甚處來。雲。青峰來。師雲。青峰有何言句。則。舉前話。師雲。上座作麼生會。則雲。丙丁屬火。而更求火。如將自己求自己。師雲。與麼會又爭得。則雲。某甲 與麼。未審和尚如何。師雲。爾問我。我與爾道。則問。如何是學人自己。師雲。丙丁童子來求火。則于言下大悟。
謹禪師侍立次。師問一僧雲。自離此間。甚麼處去來。雲。入嶺來。師雲。不易。雲。虛涉他如許多山水。師雲。如許多山水也不惡。其僧無語。謹于此有省。
歸宗玄策禪師。曹州人。初名慧超。謁師問雲。慧超咨和尚。如何是佛。師雲。汝是慧超。超從此悟入(圓悟雲。有者道。慧起便是佛。所以法眼恁麼答。有者道。大似騎牛覓牛。有者道。問處便是。有甚麼交涉。若恁麼會去。不惟辜負自己。亦乃深屈古人雪竇頌雲。江國春風吹不起。鷓鴣啼在深花里。三汲浪高魚化龍。痴人猶𡰷夜塘水)。
舉昔有二庵主住庵。旬日不相見。忽相會。上庵主問下庵主。多時不相見。向甚麼處去。下庵主雲。在庵中造個無縫塔。上庵主雲。某甲也要造一個。就兄借取塔樣子。下庵主雲。何不早說。卻被人借去了也。師雲。且道。是借他樣。不借他樣。
舉昔有一老宿。因僧問。師子捉兔。亦全其力。捉象亦全其力。未審。全個甚麼力。老宿雲。不欺之力。師別雲。不會古人語。
舉昔有一老宿住庵。于門上書心字。于窗上書心字。于壁上書心字。師雲。門上但書門字。窗上但書窗字。壁上但書壁字(玄覺雲。門上不要書門字。窗上不要書窗字。壁上不要書壁字。何故。字義炳然)。
舉昔有一老宿雲。這一片田地。分付來多時也。我立地。待汝構去。師雲。山僧如今坐地。待汝構去。還有道理也無。那個親。那個疏。試裁斷看。
舉昔有一老宿。畜一童子。並不知軌則。有一行腳僧到。乃教童子禮儀。晚間見老宿外歸。遂去問訊。老宿怪訝。遂問童子雲。阿誰教爾。童雲。堂中某上座。老宿喚其僧來問上。座傍家行腳。是甚麼心行。這童子養來二三年了。幸自可憐生。誰教上座教壞伊。快束裝起去。黃昏雨淋淋地。被趁出。師征雲。古人恁麼顯露些子家風甚怪。且道。意在于何。
有人問僧。點甚麼燈。僧雲。長明燈。雲。甚麼時點。雲。去年點。雲。長明何在。僧無語。長慶代雲。若不如此。知公不受人謾。師別雲。利動君子。
泗州塔頭侍者。及時鎖門。有人問。既是三界大師。為甚麼被弟子鎖。侍者無對。師代雲。弟子鎖。大師鎖。
泗州塔前。一僧禮拜。有人問。上座日日禮拜。還見大聖麼。師代雲。汝道。禮拜是甚麼義。
昔有施主婦人入院。行眾僧隨年錢。僧雲。聖僧前著一分。婦人雲。聖僧年多少。僧無對。師代雲。心期滿處即知。
昔有道流。在佛殿前。背佛而坐。僧雲。道士莫背佛。道流雲。大德本教中道。佛身充滿于法界。向甚麼處坐得。僧無對。師代雲。識得汝。
福州洪塘橋上。有僧列坐。官人問。此中還有佛麼。僧無對。師代雲。汝是甚麼人。
廣南有僧住庵。國主出獵。左右報庵主。大王來。請起。庵主雲。非但大王來。佛來亦不起。王問。佛豈不是汝師。庵主雲。是。王雲。見師為甚麼不起。師代雲。未足酬恩。
官人問僧。名甚麼。雲。無揀。官人雲。忽然將一碗沙與上座。又作麼生。雲。謝官人供養。師別雲。此猶是揀底昔高麗國來錢塘。刻觀音聖像及舁上船。竟不能動。因請入明州開元寺供養。後有設問。無剎不現身。聖像為甚不去高麗國。長慶稜雲。現身雖普。睹相生偏。師別雲。識得觀音來。
舉世尊才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雲。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雲門雲。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吃。貴圖天下太平。師雲。雲門氣勢甚大。要且無佛法道理。
舉障蔽魔王。領諸法眷屬。一千年隨金剛齊菩薩。覓起處不得。忽因一日得見乃問雲。汝當依何住。我一千年。覓汝起處不得。菩薩雲我不依有住而住。無住而住。如是而住。師雲。障蔽魔王不見金剛齊即從。只如金剛齊。還見障蔽魔王麼。
舉初祖迦葉尊者。一日踏泥次。有一沙彌。見乃問。尊者何得自為。祖雲。我若不為。誰為我為。師雲。我當時若見。拽來踏泥。
六祖示眾雲。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麼。時荷澤神會出雲。是諸法之本源。乃神會之佛性。祖乃打一棒雲。這饒舌沙彌。我喚作一物尚不中。豈況本源佛性乎。此子。向後設有把茅蓋頭。也只成得個知解宗徒。師雲。古人受記人終不錯。如今立知解為宗。即荷澤是也。
有大德。問南岳。如鏡鑄像。像成後。未審光向甚麼處去。南岳雲。如大德為童子時相貌何在。師別雲。阿那個是大德鑄成底像。
舉西堂智藏禪師。路逢天使。留齋次。偶驢子鳴。天使雲。頭陀。西堂舉頭。天使卻指驢。西堂卻指天使。天使無對。師別雲。但作驢鳴。
舉鄧隱峰在襄州破威儀堂。只著襯衣。于砧椎邊。拈椎雲。道得即不打。于時大眾默然。隱峰便打一下。師雲。鄧隱峰。奇怪甚奇怪。要且打不著。又雲。其時一眾出自偶然。
舉亮座主參馬祖。祖問。講甚麼經。雲。心經。祖雲。將甚麼講。雲。將心講。祖雲。心如工伎兒。意如和伎者。爭解講得經。亮雲。心既講不得。莫是虛空講得麼祖雲。卻是虛空講得。亮拂袖而去。祖乃召雲。座主。亮回首。祖雲。從生至老。只是這個。亮因而有省。師雲。看他古人恁麼慈悲教人。如今作麼生會。莫聚頭向這里妄想舉芙蓉參歸宗。問。如何是佛。歸宗雲。我向汝道。汝還信否。芙蓉雲。和尚誠言。安敢不信。歸宗雲。即汝便是。芙蓉雲。如何保任。歸宗雲。一翳在眼。空華亂墜。師雲。若無後語。何處討歸宗。
舉南泉問維那。今日普請作甚麼。對雲。拽磨。南泉雲。磨從爾拽。不得動著磨中心樹子。維那無語。師代雲。恁麼即不拽也。
舉鹽官一日謂眾雲。虛空為鼓。須彌為椎。甚麼人打得。眾無對。有僧舉似南泉。南泉雲。王老師。不打這破鼓。師別雲。王老師不打。
舉鹽官豎起拂子。問講華嚴僧。這個是第幾種法界。座主沉吟。鹽官雲。思而知慮而解。是鬼家活計。日下孤燈。果然失照。師代。拊掌三下。
舉大慈寰中禪師。因僧辭。乃問。什麼處去。僧雲。江西去。大慈雲。將取老僧去得麼。僧雲。非但和尚。更有過于和尚。亦不將去。師別雲。和尚若去。某甲提笠子。
舉大慈上堂雲。山僧不解答話。 能識病。時有僧出。大慈便歸方丈。師雲。眾中喚作病在目前不識。
舉僧問大珠。如何是佛。大珠雲。清譚對面。非佛而誰。眾皆茫然。師雲。是即沒交涉。
舉有新到。謂趙州雲。某甲從長安來。橫擔一條拄杖。不曾撥著一人。趙州雲。自是大德拄杖短。僧無對。師代雲。呵呵。
舉僧問趙州。承師有言。世界壞時。此性不壞。如何是此性。趙州雲。四大五陰。僧雲。此猶是壞底。如何是此性。趙州雲。四大五陰。師雲。是一個兩個。是壞不壞。且作麼生會。試斷看。
舉秘魔和尚。常持一木叉。每見僧來禮拜。即叉頸雲。道得也叉下死。道不得也叉下死。速道速道。學徒鮮有對者。師代雲。乞命乞命。
舉德山示眾雲。今夜不答話。問話者三十棒。時有僧出禮拜。德山便打。僧雲。某甲話也未問。和尚因甚麼打某甲。德山雲。汝是甚處人。雲。新羅人。德山雲。未跨船舷。好與三十棒。師雲。大小德山。話作兩橛。
舉僧問雪峰。拈槌豎拂。不當宗乘。未審。和尚如何。雪峰豎起拂子。僧乃抱頭出去。雪峰不顧。師代雲。大眾。看此一員大將。又舉雪峰謂鏡清雲。古來有老宿。引官人巡堂。雲。此一眾。盡是學佛法僧。官人雲。金屑雖貴。又作麼生。老宿無對。鏡清代雲。比來拋磚引玉。師別雲。官人何得貴耳賤目。
舉僧問夾山。如何是夾山境。夾山雲。猿抱子歸青嶂里。鳥餃花落碧岩前。師雲。我二十年。 作境話會。
舉龍牙問德山。學人仗鏌 劍。擬取師頭時如何。德山引頸近前雲。㘞。師別雲。汝向甚麼處下手。
舉投子問僧。久向疏山姜頭。莫便是否。僧無對。師代雲。向重和尚日久。又舉僧問。一等是水。為甚麼海咸河淡。投子雲。天上星地下木。師別雲。大似相違。又舉問僧。甚麼處來。雲。東西山禮祖師來。夾山雲。祖師不在東西山。僧無語。師代雲。和尚識祖師。
白馬曇照禪師。常雲。快活快活。及臨終時。叫苦苦。又雲。閻羅王來取我也。院主問雲。和尚當時被節度使拋向水中。神色不動。如今何得恁地。照舉枕子雲。汝道。當時是。如今是。院主無對。師代雲。此時但掩耳出去。
江南相馮延巳。與數僧游鐘山。至一人泉。問。一人泉。許多人爭得足。一僧對雲。不教欠少。延已不肯。乃別雲。誰人欠少。師別雲。誰是不足者。
洪州太守宋令公。一日大寧寺僧。陳乞請第二座開堂。公雲。何不請第一座。眾無語。師代雲。不勞如此。
龍牙問翠微。自到和尚法席。每每上堂。不蒙一法示誨。意在于何。翠微雲。嫌個什麼。龍牙後至洞山。亦如是道。洞山雲。爭怪得老僧。後又問師。師雲。祖師來也(雪竇顯雲。兩個老漢。被這僧穿卻。唯有法眼。與他同參。若是雪竇門下。吃棒了趁出)。
舉北院通問夾山。目前無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豈不是和尚語。夾山雲。是。北院乃掀倒禪床。叉手而立。夾山起來。打一拄杖。北院便下去。師雲。是他掀倒禪床。何不便去。須待夾山打一棒了去。意在什麼處。
修山主問澄源禪師。乾闥婆王奏樂。直得須彌岌Q。海水騰波。迦葉作舞。作麼生會。源雲。迦葉。過去世曾作樂人來。習氣未除。修雲。須彌岌Q。海水騰波。又作麼生會。澄源休去。師代雲。正是習氣。
師問修山主雲。仰山四門光道。應眼時全身耳。應耳時全身眼。兄作麼生會。修雲。眼里底。作耳里底用。耳里底。作眼里底用。師雲。正是弄精魂。修卻問。和尚如何。師再舉一遍。修方省。
師久參長慶稜。後卻繼嗣地藏。長慶會下。有子昭首座。平昔與師商確古今言句。昭才聞。心中憤憤。一日特領眾詣撫州。責問于師。師得知。遂舉眾出迎。特加禮待。賓主位上。各掛拂子一枝。茶次。昭忽變色抗聲問雲。長老開堂。的嗣何人。師雲地藏。昭雲。何太孤長慶先師。某甲同在會下。數十余載。商量古今。曾無間隔。因何卻嗣地藏。師雲。某甲不會長慶一轉因緣。昭雲。何不問來。師雲。長慶道。萬象之中獨露身。意作麼生。昭豎起拂子。師便叱雲。首座。此是當年學得底。別作麼生。昭無語。師雲。只如萬象之中獨露身。是撥萬象。不撥萬象。昭雲不撥。師雲。兩個也。于時參隨一眾連聲道。撥萬象。師雲。萬象之中獨露身 。昭與一眾。𢣾㦬而退。師指住雲。首座。殺父殺母。猶通懺悔。謗大般若。誠難懺悔。昭竟無對。自此卻參師。發明已見。更不開堂。
師緣被于金陵。三坐大道場。朝夕演旨。時諸方叢林。咸遵風化。異域有慕其法者。涉遠而至。玄沙正宗。中興于江表。師調機順物。斥滯磨昏。凡舉諸方三昧。或入室呈解。或叩激請益。皆應病與藥。隨根悟入者。不可勝紀。周顯德五年戊午七月十七日示疾。國主親加禮問。閏月五日。剃發澡身。告眾訖。跏趺而逝。顏貌如生。壽七十有四。臘五十四。城下諸寺院。具威儀迎引。公卿李建勛以下素服。奉全身于江寧縣丹陽起塔。謚大法眼禪師。塔雲無相。後李主。創報慈院。命師門人玄覺言導師開法。再謚師大智藏大導師(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