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經義疏上卷
    《大正藏》第56卷No.2186

    No.2186[cf.No.475]

    維摩經義疏上卷

    上宮皇御制

    維摩詰者。乃是已登正覺之大聖也。論本既與真如冥一。談跡即示萬品同量。德冠眾聖之表道絕有心之境。事以無為為事。相以無相為相。何有名相可稱。國家事業為煩。但大悲無息。志存益物。形同世俗居士。處宅毗耶村落。而化緣既畢。將歸妙本。現身有疾。假寢于床。謂以因疾致問。為開不思議之理。是以文殊知時。承旨問疾。仍顯大士種種妙行。以勸新發。然則疾之為體。必以大慈悲為本。教之所興。抑小揚大為宗。維摩詰是西國之音。秦言淨名。和光同塵。不為眾累所染。故稱淨名也。妙唱其人故言所說。經者。訓法。訓常。聖人之教雖復時移易俗。先聖後賢不能改其是非。故稱常。亦為物軌側。故稱法。而亦是漢中之語。外國雲修多羅。修多羅五義亦如常釋。今人法兩同。故以經代修多羅也。兩同之義。亦如常釋。一名不思議解脫者。解脫是八地以上權實二智。此二智本跡雖殊。並非二乘所議。故雲不思議。然諸經明權實二智不同。今此經若並照二諦理為實。變現施為為權。此二智並絕拘累。故稱解脫也。此經有二名。上言維摩詰。以人名為目。下言不思議解脫。以法為提。重上人名故于法謂之一。佛國品第一者。寶積長者奉來獻蓋因顯十方諸佛淨土。仍復廣明菩薩淨土之行。故稱佛國品。若如余經。應言序品。而此經序事非一。凡有四事。隨事立別名。故不言序品也。此經亦同眾經初開為三。一序說。二正說。三流通說。夫聖人說法度物。所以須此三者。理既深微。眾生根鈍。若卒聞深理。非但難受。更生諦心。所以第一先現殊常之相使物生樂。現此序事必為正宗。物樂既成。理無復須。所以第二即說正宗序正既竟。則當時眾生皆得利益。但聖人慈悲無窮。遠及末代同獲今利。所以第三有流通說也。文處者。此經品凡有十四。初四品為序說。從問疾品以下。訖見阿佛國品中。訖舉眾皆見以來減八品經文。為正說也。阿佛國品中。從佛告舍利弗汝見妙喜世界及無動佛不以下減三品。為流通說也。第一序說開為二。第一從初訖弊于一切諸來大眾以還。名為通序。第二從爾時毗耶離城有長者以下竟上卷經。名為別序也。如是等五事普貫眾經所證義一故稱通序。諸經作序各各不同。或有放光地動。或有遣書乞食。如今此經。獻蓋為序。種種不同故稱別序也。通序中即有五事。一如是。二我聞。三一時。四住處。五同聞人。文雖有五。內意為三。如是我聞二事證阿難傳述有本非是自作。二一時顯傳述之意。言稱機之教。所以須傳。三舉住處同聞證上二義。言雖復我聞。聞必有處。亦與誰等共聞。所以即舉此住處同聞為證也。如是者。解有多種。而今但據一家所習。如是者信也。聖人之教為物可信故。發初言如是。所以釋論雲。佛法如海。智為能度。信為能入。如是者信也。肇法師亦同此意而少迦潤飾雲。如是者信順之辭也。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經無豐約。非信不傳。故建言如是也。我聞者。明阿難親承無傳聞之謬。且欲表外道我自知之過。一時者。感應相稱一聞而說。故為物深利也。次舉住處同聞為證。言佛在毗耶離庵羅樹園時我法也。毗耶離此言好稻城。庵羅是果名。而此無翻。肇法師亦雲。似桃而非桃。但先言[木*奈]。此事在彼經。而此經說在方丈。而言在庵羅者。舉其付囑之處也。次亦舉同聞為證一時。言如是人等機為稱也亦可。為證我聞。言有如是等人共聞故。所聞非虛也。然但疑者。此中同聞菩薩皆是八地以上。既雲定位以上尚不須機者。八地以上何方發機而稱此經。所以但私懷者。阿難舉此同聞眾者。只欲為證我聞。非是正證一時也。以此為推。此中三眾泛舉共聞。非適稱機所抑揚者也。就中開為二。第一先列方丈眾。第二從彼時佛與無量百千之眾以下。舉庵羅眾為結。就第一列方丈眾中有三。第一先列比丘眾。第二列菩薩眾。第三列凡夫眾。然若從尊至卑。則應先列菩薩。若從卑至尊。應先列凡夫。而今先列比丘者。略有二意。一就事為論。聲聞之人心存自度不在化他。恆仕佛邊無往施化。所以得先列也。菩薩者心存益物施化無方。不恆從佛往來無定。所以列之少疏。凡夫者著欲去道奉覲事希。所以列之在遠。二者就理為論。聲聞厭生死求涅。凡夫愛生死畏涅。二皆違佛深旨俱失中道。所以列之前後二邊也。菩薩者心存益物故不厭生死。欲證萬德常果故不畏涅。不同凡夫之偏。妙得中道。所以列之兩間也。比丘者。此無適翻。但龍樹菩薩以三義為釋。一怖魔。二破惡。三乞食。而闕無嘆德列名者。或雲。此經正以抑小揚大為宗。若嘆德其執彌堅。所以略也。但稱大者表異尼眾。然當佛說此經時。未有列同聞。但阿難後集之日。深領佛意而存之也。豈言抑揚故略。且阿難集經既在雙林之後。于是聲聞皆為菩薩。誰復有執且不嘆德。猶復可然。而定位列名一無可妨。何猶不顯。而未聞舊義窮釋。但私懷者。佛命遣問疾即有五百聲聞八千菩薩。而今皆略唯顯十弟子與四菩薩。然則或彌勒嗍焙昧看送了恕B遠淮嬉病>偷詼釁腥謚小W雜形逯亍5諞幻骼唷F腥恰5詼 H蚨 恰5諶又謁鞘兌韻綠鏡隆5謁拇悠涿灰韻鋁忻5諼宕尤縭塹紉韻陸 ;蛟啤4司 願 鍥腥 邸R窒露似 尬  H輝蚱叩匾韻鹿坌卸轄嵊送 K源頌局幸嘀瘓侔說匾隕餃 盡6褚嗖恍搿G岸杉>偷諶鏡輪鋅  5諞淮映跗胺獎懍ξ薏瘓咦恪Mㄌ景說匾隕先仄腥5詼喲匏靡韻隆1 救亍5諶游蘗抗Φ陸猿刪鴕韻隆M 崽救亍︰臥虯說匾隕弦蝗 展塾牢蕹鋈脛  K緣諞煌ㄌ盡K湮蕹鋈脛  7俏奚釙持 狻K緣詼 疽病6  死鏌宓取K緣諶 崽盡>偷諞煌ㄌ局幸嚶卸5諞惶就小5詼游 ウ 且韻綠鞠值隆V謁鞘墩摺C鞔笫砍鍪來缺  鎩<從行鬧  督允丁U胤ㄊυ啤H趙略諤 S心拷遠謾4笫砍鍪饋S行慕允丁4司涮久4籩潛拘薪韻ア刪駝摺4籩俏椒鷸恰0說匾隕賢蛐形 鷸潛拘小=癜說匾隕掀腥涯鼙感蕖9試平韻ア刪鴕病S衷啤4籩鞘前說匾隕現恰1拘形狡叩匾韻隆6仍拼酥釁腥V瘓桶說匾隕餃 盡H羰瞧叩亍S諞で槐恪9什恍胍病4司湔就小V罘鶩裰   摺>儺斜窘崽盡C饜斜炯雀摺K 心塹貌簧睢U胤ㄊυ啤L煸笪匏健2蝗罌菽盡7鶩淦鍘2渙ぐ薷K  摺5欄厴詈踉鍘4游 ウ 且韻隆5詼鞠值戮橢幸嚶卸5諞簧ぎ鏡詼有某0滄∫韻隆>莘 盤盡>偷諞簧ぎ局幸嚶卸5諞宦蘊咀孕型食 5詼蓯ψ雍鷚韻隆9閭咀孕型食 病N ウ 欽摺7蚴萊怯卸濉R煌舛癲荒芨傘6醯濫芡 鰲D諍稀0說匾隕掀腥艽萏炷Z浦鍆獾饋T蛞逋 萊峭舛癲荒芨傘D芑ウ鴟 魍 蟪恕T蛞逋 萊峭醯濫芡 9試莆 ゃ4司瀆蘊就食 J蓂ㄕ摺JЛ痰崩矸切啊9試普D  鋟丁9試品 =癜說匾隕掀腥岱畈皇⑴9恃允蒮V4幽蓯ψ雍鷚韻隆5詼閭咀孕型食 >橢屑從辛洹3跛木涔閔賢食 ︰蠖涔閔獻孕小D蓯ψ雍鷲摺N 謁搗ㄎ匏牢貳<匆逋 ψ雍鴆晃分巹鰲C攀 秸摺I菩屑嚷煜隆T蠐刑 轡薏懷莆擰4司淥鋪久6悅胖ア墑ψ雍鸕隆C饔腥縭親鸕鹿省F涿嗦 健4司瀋蝦敕鸕饋V諶瞬磺胗訊倉 摺F腥缺 淮鍇搿9恃圓磺搿=袒 諫 カ 9試樸訊倉 U胤ㄊυ啤@斫誘嬗巡淮搿;シ鞜饒鋼 壩ゥ4司涿饗祿 荷I藶∪δ蓯共瘓摺︰臚  坦史 Σ瘓1賾惺芐泄噬 Σ瘓R瀾絛奚浦粘芍種槍史鴇Σ瘓b鍔夏蓯ψ雍鴯閔賢醯勞 鰲4司涿魃蝦敕鸕饋=搗X怪浦鍆獾勒摺F腥薰氏滯5  切凹 鰲=竇笸涼愕饋<醋勻換吵塴9室逖苑啤D 越搗M獾萊浦普摺DX蟶籩﹤悍恰9勢鴝襉撓品鴟 9恃越搗M獾勒咚淝笳饋5 蛑垂宰 9恃災啤4司涿饗祿 隕R嗉粹鍔喜磺脛 壓閔賢舛癲桓梢病Oチ亞寰揮覽 遣4碩涔閔獻孕小D蓯蓂 嗜迪ザ濉R嗄苡覽胛甯鞘 4有某0滄∫韻隆L鞠值輪兄 詼莘 盤盡>橢屑從釁咧址 擰R晃薨 饌選6羆詞欽睢H 詞俏尷嘍 K淖蒮VN灞綺偶詞撬謀妗A取F叻獎恪<囪拔目杉病4喲匏靡韻隆L鏡輪械詼 救鼐橢凶雜腥5諞淮映跗巳繢漬稹1 景說亍5詼抻辛懇韻隆1 揪諾亍5諶詠薜鵲紉韻隆1 臼 亍H雜卸R歡ㄎ弧6鏡隆4匏貌黃鴟ㄈ陶呶弧4右涯芩嫠騁韻隆U鏡隆V晾謇鼠椋N盟彌 稹9恃暈匏謾4 約啊C鶻餑薌按死懟9試拼匏靡病H討 曰邸D馨參奚 懟9拭獺<瘸紗私庖嗖歡 形薅摺9恃圓黃鷚病U鏡輪幸囁  5諞惶鞠氯獺5詼由羆 桃韻隆L局腥獺5諶由釗胊燈鷚韻隆L舊先獺O氯討幸嚶腥5諞惶鏡隆5詼庸Φ輪腔 韻綠咎濉5諶用聘 兌韻綠久R涯芩嫠匙 煌寺終咄朔燦腥R晃煌恕6型恕H鍆恕H繢匆勻煌嗣罘 氳既艘病=癜說仄腥嗨撤稹D蘢 煌嗣罘 S謔蘭 氳既恕B質悄蘢 臀鎩4朔鴟ㄒ嗄蘢 諫詵鴯9試品 幀4司涮就食 亂病I平夥ㄏ嘀侵諫摺7ㄏ嘍欣懟<按笮﹞酥 ㄏ唷V 嚼奐捌淥幀4碩涮灸蓯兌┬  R嗍親孕幸哺侵畬籩詰夢匏氛摺W芙崽咀孕型食 C髁降魯 渮 懟C 獬齠酥 徹誓芨侵畬籩諞晃匏貳4庸Φ輪腔 韻隆5詼咎濉9Φ輪腔 孕奩湫惱嚀拘摹O 醚仙砩 竦諞徽摺O嗉慈 唷I 窗聳 趾謾3頻諞徽摺J輪凶魈浮H縊蕖@碇形 邸>詒 邸9食頻諞灰病I嶂釷蘭淥惺魏謎呤鴕傘H皇陀腥R輝啤7ㄉ碇 乇疚奚 唷5 笳嘸9恃隕嶂釷蘭淥 嘁病6啤F腥糾匆焉 朗巍Nㄓ諧鍪樂 稀9試粕嶂釷蘭涫魏謾H啤I嶂 砸 0說厴 嘟源用畋徑鰲9試埔 謔蘭涫魏靡病C聘 隊庥諦朊終摺5諶久Q園說仄腥諭飭降率嗜懷刪汀9拭萊圃段龐庥諦朊忠病4由鐶偶 桃韻隆5詼局腥獺>橢幸嚶凶孕型食 N奚 挪豢梢隻導匆逋 鷥罩 帷4司涮咀孕小7 ζ照斬旮事墩摺C   鎰韃喙食品 V謔Я毓恃員ΑR荒鈧 姓棧咕 9試破照鍘8事噸 ├芰鈧釤煲媸佟0說孛 庖嗄艿嘉 畛ウㄉ 勖9室願事段 ┬病S謚諮砸粑 畹諞徽摺C靼艘裘釹虺隻狄病4由釗胊燈鷚韻隆5諶舊先獺>橢幸嚶凶孕型食 I釗胊燈鷲摺C鞔鍔 局 摶病4司涮局恰6現鐶凹摺J 怪 蟛 鞘欽M 菩凹病S形薅呶薷從 罷摺6銑6緩現械饋9食票嘸病4碩潿稀4喲艘隕咸咀孕小Q莘ㄎ尬酚淌ψ雍鷲摺K搗 隻晃尬分 ⑴4司涿魃蝦敕鸕饋F淥菜的巳繢漬鷲摺4缺 搗 鎩R逋 豪字 蟀儼蕁4碩涮就食 V猩隙桃嚶Ρ 久濉O氯討幸煙疽病4游抻辛懇韻隆1 局械詼揪諾亍>橢幸嚶卸5諞歡ㄎ弧5詼蛹 詵 σ韻隆U鏡隆N抻辛空摺I  從行瘟俊P姆 切瘟俊=窬諾仄腥鞔鐨氖 場9試莆抻辛懇病9鍔 徹室壓俊U胤ㄊυ啤I僖齏聳汀<鵲梅ㄉ砣胛尬﹥場P牟豢梢災喬笮尾豢梢韻袢 9試晃抻辛俊A匾韻旅辛俊9試埔壓俊4蛹 詵 σ韻隆5詼鏡隆>橢幸嚶凶孕型食 < 詵 θ綰5際φ摺C  既荷踩敕 !H傲鐶奚浦盞霉Φ輪腔壑 Α<匆逋 際  釕倘斯踩氪蠛!I平灘殺Ψ椒 畹枚 病4司涮就食 A舜鎦罘ㄉ蠲鈧 逭摺Q悅鞔錛儆屑純鍘4司涿髂蓯兌 I浦 諫此ツ摺M怨ャ@囪暈蠢此ツ摺F鴆  浴<靶乃姓摺N繳貧瘛4碩涿髂苤 鴆   病4私蘊咀孕小H徽找┬  坪跬食 5 幢磺叭恕9視淌親孕小5 交痴摺? 技 ΑF穹親閱蓯兌┬  F穹且嫠H舳蠐ρ醞 孀孕型食 Nㄆ潯鷲摺I暇涮舊蝦敕鸕來刃撓肜幀O戮涮鞠祿 隕 陌慰嘁病2槐 久逭摺@習說乜賞啤9什惶盡R囁刪諾毓鍔 場9蝕悠淥鎩2惶久逡病4詠薜鵲紉韻隆1 局械諶臼 亍>橢幸嚶卸5諞歡ㄎ弧5詼庸乇找磺幸韻隆U鏡隆N薜鵲日摺7鸕牢薜取6鴟鶼嗥搿9試莆薜鵲取J 仄腥冉鴯9試平薜鵲紉病4臃 栽諢 韻隆3鑫薜熱思抑 隆Q雜腥縭塹隆9飾街 蕖J 仄腥湮茨莧 鴰邸R嘁呀 匆病4庸乇找磺幸韻隆5詼鏡隆R嚶凶孕型食 9乇找磺兄畽袢ゲ耪摺N宓樂 矸鞘巧啤K醞 貧袢チ病J 仄腥殉 宓樂  9試乒乇鍘2簧宓婪塹  亍3躋噯弧6采蚨霞 謔 亍9示褪 靨靜簧4司涮咀孕小4佣宓酪韻隆L就食 6宓酪韻制瀋碚摺C鞣ㄉ砦奚揮 錒視滔質萇病4游 笠酵躋韻隆J拖稚 狻C髦揮錒飾奚質萇4游蘗抗Φ亂韻隆L鏡輪械諶 崽救亍>橢凶雜腥5諞煌ㄌ咀孕型食 5詼悠浼耪咭韻隆Mㄌ淨 牢尬Й ⑴5諶尤縭且韻隆=崽疽病N蘗抗Φ陸猿刪駝摺Mㄌ咀孕小N蘗糠鶩兩匝暇徽摺Mㄌ就食 F浼耪呶薏幻梢嬤鈑興饕嗖惶憑枵摺L淨 牢尬Й ⑴C骰 牢尬Й9始漚砸妗R嗨鶻圓恍檣琛H縭且磺泄Φ陸韻キ咦閼摺5諶崽疽br />
    從其名曰以下。第四列名。大合三萬二千菩薩而今但列五十二菩薩名也。如是等三萬二千人者。第五結數也。從復有萬梵天尸棄等以下。同聞中第三列凡夫眾。就中即有四。第一列色界梵王。第二從復有萬二千以下。列欲界帝釋。第三從並余有大威力以下。列八部眾。第四從諸比丘以下。列人眾也。尸棄梵王名。秦言頂髻。非在此故雲從余來也。天帝者。須彌頂住三十三天。此列欲界天。第三列八部。龍有二種。一地龍。二虛空龍。種有四生。神者。受善惡報。其形勝人劣天。輕微難識者也。夜叉者。秦言輕健。有三種。一飛在虛空。二在地。三在天。常為諸天守門也。乾闥婆者。諸天樂神。居地上寶山中。天須樂時。作異相現率爾而去也。阿修羅者。秦言無酒神。此神男丑女端。有威力能與天共斗也。迦樓羅者。金翅鳥神也。緊那羅者。亦是諸天樂神。劣于乾闥婆。似人而頭上有一角也。摩迦者。地龍。無腳腹行。此上八部鬼神皆以神力變為人形。座會听法者也。從諸比丘以下。第四列人眾。而所以鬼神後列者。鬼神是諸天所使。故續天而列也。諸比丘是凡夫出家之類。故後列也。從彼時佛與以下。列同聞眾中。第二舉佛邊眾為結。佛邊眾者。即謂庵羅眾。然此經正在方丈而說。今所以舉此佛邊而結者。付囑之因。即此二眾皆令為一眾。所以盡舉二眾證成我聞。具方丈之眾不如庵羅廣大。所以但舉庵羅為結也。彼時佛與無量恭敬圍繞而為說法者。彼時者。是明阿難立于後集望前說法。故言彼時亦可方丈眾將來之彼時。為無量眾說法者。于方丈眾未至之前。為庵羅眾說法也。從譬如須彌山王以下。重顯于時所會之貌。蔽于一切諸來大眾者。謂方丈眾也。但別序初爾時者。承上推便。則應是方丈眾來集之爾時寶積長者奉來獻蓋爾也。然寶積長者獻蓋既在方丈眾來集之前。故不得然。所以釋者曰。庵羅說法無無時故。方丈眾來集之前。佛為庵羅眾說法之爾時。寶積長者奉來獻蓋。然則當方丈眾既集之時。寶積長者即與庵羅合為一眾。所以可知。此言無量之眾。並寶積而唱。以此為推。則阿羅舉此庵羅說法。只欲明方丈眾至來之始相也。然所以知。此說法者。必是方丈眾未致之前。為庵羅眾說。且此言諸來大眾。亦是方丈眾者。下卷菩薩行品之初。言佛為庵羅說法之時。淨名與文殊將方丈眾詣佛致敬。或解言彼時以下為入別序文。釋彼時。阿難立于後集望前說法故雲彼時。為無量眾說法者。亦如前為庵羅說。諸來大眾。未集之前為庵羅眾說法之時。復有余眾奉來也。此家。阿難凡舉此庵羅說法者。只欲明寶積奉來獻蓋之始也。然則別序初爾時自然而去。復有一雲。就列同聞眾中開為二。第一正列同聞。第二從彼時佛與以下。略敘于時因付囑為時眾說法之貌。諸來大眾者。因付囑說法之時。或有余眾奉來者也。此家。阿難舉此說法者。非為顯寶積獻蓋之始。亦非明方丈眾奉來之始相。只是略顯于時因付囑說法之相。下爾時者。直言如來將使淨名宣不思議之爾時。寶積長者奉來獻蓋也

    從爾時毗耶離城以下。序說中第二別序。就中開為三。第一此佛國品名為原起序。第二方便品名為述德序。第三弟子菩薩二品名為顯德序也。何則淨名寶積同是法身大士常為護法城之侶。行居俱游寢食共處。而今但寶積獨來淨名不至。即知疾故不來。遣文殊問疾。因顯不思議之理。所以稱此品名為原起序。就中開為五。第一明寶積等獻蓋。第二從佛之威神以下。明佛受蓋。第三從爾時一切大眾以下。明大眾嘆未曾有三業供養。第四從長者子寶積以下。明寶積得見蓋中所現十方淨土。仍請問淨土因果之義。第五從佛言善哉寶積以下。如來廣明淨土因果之義。以答其問。爾時者。明如來將使淨名宣不思議之爾時。亦可佛在庵羅為眾說法爾時。就第二如來受蓋中亦有四。第一合五百蓋為一。第二從遍覆三千以下。明蓋所覆。第三從又于三千以下。出因蓋所現種種之相。第四從又十方以下。明現十方淨土及諸佛說法也。合五百為一者。略有三意。一者此經正以不思議為宗。如來既是為法之主。所以亦先現不思議之相。為序淨名不思議之說也。二者欲表行因雖殊。所得之果即是法身一果。三者欲遣五百長者分別之心。故合為一也。第二遍覆三千者。欲表如來慈悲普蓋六道也。第三亦現種種之相者。亦欲表如來照達法界無所不應也。第四現十方淨土者。欲令眾生慕淨舍穢殷勤修福也。第三三業供養。可見也。就第四請問中有二。第一先嘆如來神力。第二從爾時長者子以下。正請問。就第一嘆中。凡有三十六行偈。分為九重也。第一初二行偈嘆佛三業。第二從既見大聖以神變以下二行偈。嘆合蓋因現十方淨土。第三從法王法力超群生以下五行偈。嘆佛有法王之德。第四從始在佛樹力降魔以下六行偈。嘆佛一化始終之德。第五從毀譽不動如須彌以下二行偈。嘆佛平等之慈。第六從今奉世尊此微蓋以下四行偈。嘆佛合蓋遍覆三千仍現種種之相。第七從大聖法王眾所歸以下八行偈。嘆佛身口二密。第八從稽首十力大精進以下四行偈。嘆佛智斷兩德。第九從悉知眾生去來相以下三行偈。嘆佛真俗二智也。目淨修廣如青蓮者。一身之中目為上。故為嘆初也。此句嘆身業也。心淨已度諸禪定者。嘆意業。久積淨業稱無量者。證成上二業。明久來既積淨業故得如是尊報也。導眾以寂故稽首者。嘆口業。第二嘆佛合蓋仍現十方淨土。可見也。就第三嘆佛有法王之德中。開為三。第一初一句正嘆法王之德。于萬法能得自在故稱法王。能降天魔制諸外道故言法力。此二德出于眾數。故雲超群生。第二次一句釋法王。明常以法財施一切故稱法王。從能善分別以下。第三出法財之相。亦分為二。第一初二行偈。就通門明說有不乖無。第二後二行偈。就別門明說無不乖有。不別假實故言通門。假實別明故稱別門。能善分別諸法相者。言明達假有因緣之義也。于第一義而不動者。動之言乖。雖達假有之理。亦不乖于真無之理也。此二句正明說有不乖無。已于諸法得自在者。釋能說有不乖無。明已于諸法得自在故能得如是也。是故稽首此法王。結也。從說法不有以下。第二就別門明說無不乖有。說法不有亦不無者。實法舉體即空。故言不有。有既非有。無何所無。故言亦不無。一雲。亦非無者。明俗諦非無。以因緣故諸法生者。言有無無定。故但藉因緣而生。此二句明說實法無不乖實法有。無我無造無受者。明我造受舉體即空故雲皆無。善惡諸業亦不亡者。明真諦雖無非無俗諦故言亦不亡。此二句明說假名無不乖假名有也。就第四嘆佛一化始終中。六行偈分為三。初二行偈嘆佛覺三昧初成。次三行偈嘆佛成以後說法。第三後一行偈結嘆。始在佛樹力降魔者。明佛始在菩提樹下降天魔也。得甘露滅覺道成者。明得甘露滅種智得成也。已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伏諸外道者。明佛無故建威欲伏。使受行其正道。但立正則諸邪自然摧伏。一雲。此一行嘆未成之前事。已無心意無受行者。明佛從外道者。一無心從其行。只欲推伏回邪入正。第二嘆成佛後說法三行分為二。初二行嘆十二年中說相教。次一行嘆三十年中說五時般若也。三轉法輪于大千者。即謂四諦教。三轉者。一是。二教。三利也。明眾生因此轉得生三慧也。其輪本來常清淨者。明四諦之理滅累生解本來常然也。天人得道此為證者。明[牛*句]鄰五人得羅漢果。八萬諸天得須陀洹道。三寶于是現世間者。覺道既成即為佛寶。所轉四諦自成法寶。[牛*句]鄰五人自為僧寶。以斯妙法濟群生者。謂五時般若妙于相教。一受不退常寂然者。明三乘眾生只聞有相四諦或有退事。而既聞無相即得無漏真解。無復退為生死者也。從度老病死以下一行。第三結嘆。或雲。三行皆嘆十二年中相教。隨欲可用也。從毀譽不動以下二行偈。第五嘆佛平等之德。八風不能動。喻若須彌八風者。稱譏苦樂利衰毀譽也。于善不善等以慈者。明眾生雖復行非修善如來等慈無。所分別。心行平等如虛空者。釋能平等言明達平等之理。修心如虛空故能然。孰聞人寶不敬承者。明誰聞等慈不歸敬之。肇法師雲。在天為天寶。在人為人寶。寶于人天者。豈人天之所能。故物莫不敬承也。從今奉世尊以下四行偈。第六嘆佛遍覆三千。仍顯種種之相。可見。十力愛現是變化者。十力是智慧之美名。愛見是大悲之異目。因十力以見機。藉大悲以拔苦。理有如是深益。故現是化變也。從大聖法王以下八行偈。第七嘆佛身口二密就中有三。第一初一行偈。將欲嘆二密先出二密之主。第二次一行略嘆身密。第三舉六行嘆口密。六道四生各見世尊謂同己類。故雲身密也。唯佛能得故雲不共也。就第三嘆口密中。自有三密。第一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者。佛以一音說法。則東西二人皆謂同其語也。第二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者。明其所聞不同。或聞說集也。第三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者。明其生解不同。或有苦義是剛語。則生恐畏而厭離者。或有苦義是濡語。則生歡喜而斷疑者。一往雖爾。而但此一音所在難有。今前述法空法師解釋。妙本絕無一音。但應跡道中則有萬別。今此一音但據听者為論耳。何者。或東西二人聞佛說法。東人謂說苦。西人謂說集。互相非曰。如來說苦。汝言說集者非。如來說集。汝言說苦者非。今此二人各執其一。故得成一音。而猶不清去。若隨人言成一音者。或有二人。一人言並說苦集。一人言並說滅道。應成二音耶。然則何異應中萬音耶。私釋小異。則其二聞不成二故。于佛自成一音。然猶不清去。何者。今此二人所聞都無所因耶。猶有所因乎。若都無所因。則此二人只是妄聞。于佛無可以為嘆。若有所因。則此二人必有稱當者。寧言二聞不成。若有稱當。則所謂一音何難。釋曰。如來智力都非無。故難無所因。而非定相。故難可定稱。所以二聞無不當者。無定相故亦非一相。又中公解言。妙本無言。唯是一極。而感者各異。不容是一。而言一音者。帶跡論本故稱一也。而但疑者。本中則萬德有別。本何稱一。而亦未聞窮釋也。但私懷者。本中萬德雖別。體則唯一圓而已。肇法師解言。一音者即是密而難得其意。又或解言。初一音是語之一。明若化東方人時。佛則以東方一音說法。而萬類皆我語。次一音是所說法中之一。應為說苦者。佛則為說一苦。而或聞說苦。或听說集。次一音亦只就一苦。生解不同。即如前釋。此解為文則便。而難猶不離。何則苦集之別東西二音。皆是感者自別。如來道中何有只用一方音亦唯說一苦之定。亦未聞窮釋也。但私懷者。此是假設。不作則已。若作則無不能為也。從稽首十力以下四行偈。第八嘆佛智斷兩德。就中自有二。第一初二行偈嘆智。後二行偈嘆斷。嘆智可見。但嘆斷中。初行嘆斷分段因果。後行嘆變易因果。可見。從悉知眾生以下三行偈。第九嘆佛真俗二智。亦有二。第一初一行半嘆佛世智。從常善入于以下一行半嘆真智。皆可見也

    從爾時長者以下。請問中之第二正請。就中亦有二。第一先陳請問之意。明請問非但為自。必為五百長者也。第二從願聞以下正請問。就中即有因果二問。願聞得佛國土清淨者問果。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者問因。今此二問所由來者。因亦合蓋中所現淨土生疑。此是但如來神力所現。理應必有實土。所以請問得佛時之極淨土。及菩薩淨土之行也。從佛言善哉善哉以下。品中第五如來廣明淨土因果之義以答請問。就中開為三重。第一許說。第二從佛言寶積眾生之類以下正答其問。第三從舍利弗作是念以下釋疑。第一許說中亦有二。第一如來敕許說。第二明寶積奉命。可見。就第二正答中即有二。第一答其果問。上言願聞得佛國土清淨也。第二從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以下。答其因問。上言願說諸菩薩淨土之行也。就第一答果問中亦有三。第一正答。第二從所以者何以下釋答。第三又從所以者何以下重釋。今第一正答。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者。夫論國土。雖有淨穢之殊。此是皆由眾生善惡為感。故于眾生必有定稱己國之義。若論至聖。即智置真如之理。永絕名相之域。無彼無此。無取無舍既以大虛為體。照萬法為心何有名相可量。寧復定稱己國也哉。而大悲無息隨機施化。則眾生所在無所不至。故雲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也。然寶積上問必問得佛淨土。何意今答直以佛土為也。釋曰。如來本無己土。唯取所化眾生以為佛土。眾生則通在淨穢二土。如來即同應施化。今若但舉淨土為答。或謂唯取淨土眾生以為佛土。不取穢土眾生。所以通舉佛土為答。而不言佛之淨土也。然若諸佛菩薩本其無土。唯取所化眾生之類以為佛土者。即應直答言十方世界皆是菩薩佛土。何意煩曲。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也。釋曰。凡此中之意欲顯諸佛菩薩無定己土。若直言十方世界是菩薩佛土者。則無以顯諸佛菩薩無定己國之義。所以曲答以顯諸佛無定土也。又問。寶積唯問得佛淨土。不求菩薩土。何意今答中兼舉菩薩為答也。釋曰。若論無定己土。則七地以上皆同諸佛無土也。若直稱佛土為答者。物謂則無土之稱唯在于佛。非在菩薩。無以顯七地以上皆同諸佛無土之義。所以兼舉菩薩為答也。從所以者何以下。第二釋答。就中即有二。第一就眾生報為釋。第二從隨諸眾生以下。就佛應土為釋。明夫國土有二種。一眾生報土。二如來應土。此二土如來皆入中施化。則義囑化主。皆取以為佛土也。所以雲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也。然若辨報應二土。雖復本由聖教。正以眾生善惡為感。故囑眾生則彰。應土雖是本由物機正以如來神力為現。故囑如來則彰也。標疑雲。佛若無土。只應道無土所以煩取眾生之類。以為佛土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者。明菩薩在因之日。隨所化眾生根性可堪。教令修善。使感淨穢二土。菩薩行滿成佛。還入中施化。則義囑化主。故取以為佛土也。若直以現在化主為釋。則應言菩薩隨所化眾生。而欲顯因時教化義故。雲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者。亦同此意。而此二句。前句就五乘眾生為釋。後句別就三乘眾生為釋也。何則前句直雲化。化語通在五乘。後句言調伏。調伏是理中之解。理中之解非人天乘所能。故知其然。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者。就應土為釋。明亦隨眾生機樂。示現種種應土之相。令入佛慧。亦入中施化。則義囑化主。故取以為佛土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者。亦同此意。而前句入佛智慧。就初地以上為釋。後句起菩薩根。就住下為明也。問曰。夫論入中施化。雖有廣狹之殊。菩薩亦當分皆能。何意上正答中兼舉菩薩為答。今釋答中但取如來入中施化以為佛土。不取菩薩施化為菩薩土。答曰。上正答中兼舉菩薩者。已如上。釋答中偏舉如來入中施化者。略有二意。一寶積上問本在佛土。不問菩薩土。二清取他土以為己土者。只在七地以上。降此以下或有實土。極淨無土。唯明于佛。有此二意故。今釋答中偏舉如來入中施化以明土相。又問。今報土實有所化眾生。故誠應入中施。義囑化主以為佛土。應土只現無實。則為何眾生施化。取以為佛土。釋曰雖非實眾生應中非無也。故為應眾生。亦以應為施化。所以亦應中施化。義囑化主為佛土。且若以遠義傳取者。則應中雖無實眾生。猶有因應實得益者。所以亦即因此以為佛土。然則報土兼顯因時。應土只就果為明矣。又解言。三重即如前。但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者。不別言因時教化。

    但直雲菩薩隨其所化眾生所在取以為佛土。所以雲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也。若具言。所以者何。諸佛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行菩薩佛土。但文互舉。應土亦然。隨以應土入道眾生所在。以為佛土。從所以者何以下。第三重顯上釋。就中即有法說譬喻。標疑雲。若成佛時無定土者。則菩薩時只應以無相教化眾生令得種智。所以猶勸淨土還入中施化以為佛土者何。釋曰。菩薩在因之日。勸取淨土者。本非自為。必欲饒益諸眾生故。釋應土亦然。釋疑者。若無土直應言無土。所以煩作應土以為己土者何。釋曰。亦欲化物故也。第二舉譬為釋。人譬欲取淨土菩薩身。造室譬欲取土之心。明若人造室。必藉地由空方成。內合。菩薩上弘佛道下化蒼生故。取此報應二土之心方成。非是空取。若于虛空終不能成者。言若但空無地。室不能成亦應言若但地不由空亦不能成。但文略耳。內合亦然。若二事唯偏。則菩薩取土心亦不成。又解言。造室必藉地由空方成。內合。菩薩欲具空有二行故。取土心則成。若于虛空終不能成者。言若但空解而無有中化物。則取土心亦不成。此是中公所須。內合可見。又一解言。佛若無土。直應[道*口]無土。所以入他土施化取以為己佛土者何。釋曰。入中施化仍取他土以為己土者。非無意也。必欲饒益諸眾生故也。釋譬亦然。取他土以為己土者。必欲成就眾生。非于空也。應言諸佛菩薩願取佛國者。亦略舉一也。然以此文為求。所言兼顯因時。亦似當也

    寶積當知以下。第二答因問。就中開為三。第一正明萬善是淨土因。第二從如是寶積以下。明諸行相資乃能共成獨一不能第三從是故若菩薩以下。勸進淨因。就第一正明萬善是淨土因中。凡有十七事。不可配怡隨文直釋也。直因心是菩薩土者。明菩薩在因之日。自修無相直心。用教眾生令修直心。菩薩無相直心則感佛果。眾生有相直心自感淨土。然則眾生直心為當正因。菩薩直心但為遠緣。今以緣為因而答。故雲菩薩直心是淨土因也。不諂眾生來生其國者。明菩薩善教眾生。令修直心復能還不諂。使生其菩薩國也。眾生若不修直心。則此土不成。欲顯此意故。雲不諂眾生來生其國也。然則正以眾生直心為感。故實是眾生淨土。而今以本緣義。且菩薩行滿成佛。還入中施化。則義囑化主故稱其國也。此下十六事。例同此釋。而善有二種。一行善。二報善。初言直心是行善。不雲不諂是報善。因有四種。一同性相生。謂之習因。如初修直心還能不諂不類是。二異類相生。謂之報因。如善惡生苦樂之類是。三相資因。如行施為因即生持戒之類是。四相似因。就報因中押出一因。如不殺生復得長壽之類是。今十七事。或具四因。或二三因。或單一因。即臨文可推也。就中略舉十重問答作料簡也。第一問曰。寶積上問唯諸菩薩正因。不求眾生正因。而今既雲菩薩直心猶作遠緣。但眾生直心乃當正因。然則應言菩薩無正因。今以緣為因作答豈非問答不相當也。答曰。菩薩實有正因之義。但隱而不答者。赤可。問答不相當。而菩薩本來無自正因之意。但欲令眾生免諸重苦故。教修直心使感淨土。則正因之義要在眾生直心。所以于菩薩唯以緣為因而答也。第二問曰。如言菩薩本無正因之意。正因之義要在眾生者。今修直心感彼淨土。必在何等眾生也。答曰。往生淨土凡有三種。一七地以上乃至金剛。不論可推。唯有應生無實生也。二者初心以上乃至六地。但以宿業且以願力往生非今受樂發心作因而生也。三者外凡之中赤地凡夫無所可論。今受菩薩教化。發心修直心感生淨土者。正在共位凡夫也。第三問曰。上答果中。則通取淨穢皆以為佛土。以此為例。因赤雖有淨穢。皆是本由如來為答也。以此為例。必上答果中。亦是唯舉淨土眾生為佛土也。答曰如來本無己土。唯取所化眾生之類以為佛土。則通在淨穢。如來即同應施化故通淨穢皆為佛土也。今答中。偏舉淨者。略有二意。一者寶積上問唯求淨因不問穢因。二者夫聖人之情只欲與淨不在穢。但眾生欲樂不同。不適聖意。是以各從其所堪修。猶勸穢之因使免三涂之重苦。若尋聖人本意唯在于淨。所以今答因中。偏舉淨因為答也。第四問曰。既雲土是累法故諸佛本無己土。諸菩薩等亦不求者。只應以無相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何故猶勸淨因使得此累土耶。外論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內外雖殊。必是言不乖也。答曰。不乖也。但眾生神根各異。欲樂不同。則不可純以無相為化。且在穢土即五濁障深。為化不便。既生淨土無五濁障。為化安便所以先勸淨因使感淨土者。只欲終同無土之等也。第五問曰。若言既生淨土無五濁障。學道有由故先勸淨土者。一生淨土。都無復三涂耶。猶有還耶。若猶還者。雖生淨土。亦可無益也。答曰。若以上品淨業往生上品淨土者。或以發願欲化眾生受彼三涂。而無故復惡實受者也。若以下品淨業往生下品淨土者。唯是無定。或值善緣增修無相亦可不還。若不如是不還何為。然雖還不還。一生淨土多勝穢土之報。所以聖人殷勤勸修淨也。第六問曰。常言。六心以還既是位退。所以或解言。退為聲聞。或解言。退作四重五逆。既雲今發心修直感彼淨土者。正在共位凡夫。然則六心以下尚爾。共位凡夫雖復上品淨業往生上品淨土。那得不退也。答曰。外凡入初心略有二種。一者或修上品淨業從上品淨土入者。無有退事也。或從此入者唯是無定也。第七問曰。若外凡人先作三途應受惡報。今蒙菩薩教化。如教修行上品淨業。先受何報惡報若先。則此淨業何用。淨業若先。其惡業滅乃往耶。若滅而往。可言從上品淨土入初心者無復退惡也。若不滅者。雖在淨土。猶含惡業。豈言既生上品淨土無復惡也。答曰。淨業力強先受淨報。若惡業是勝先受惡報。隨其輕重可量也。無量壽經雲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者。但為一念。非謂一生終身修行也。二業若等。先熟為先。等業何以熟有先後。曰。眾生業力受報。所以叵思議也。若是淨業為勝惡業。則其惡業不滅。何為豈言雖在淨土。猶含惡業。故復惡不息也。或有不滅而往。然既生淨土。則所向皆說正道。故無相為緣漸漸益。何有惡業而不滅也。然則一生上品淨土不還三途明矣。第八問曰。既言雖復淨土業。而其惡業是勝先受惡報。且等業以熟為先者。則勸取淨業。未明其利也。答曰。今所言修直以取淨土者。必就如教修行。如行得利者為論。非謂不得邊也。然雖復先受惡報。惡報既盡之後。得值善緣更發樂心。資其本善。亦得往生。豈言勸修業未明其利也。第九問曰。同一淨業所感淨土猶有三界耶。若無者。同一太虛何故爾也。若有者。既以一業所感。何故受處不同。答曰。何無三界。今受處不同者。以定為別故然。何則若人在此欲界修淨業時。學色界定者即受彼色界處。若學無色界定亦受彼無色處即問。然則三界樂品有差別耶。答曰。但其一界中有上中下之別。而三界無差別也。但定有必深淺。而定即但為慧緣。不為定緣。所以三界樂品亦無差別也。即問。然則此淨業但感樂報。不感智解。答曰。傍緣何無。正感唯然。第十問曰。因時教化菩薩行滿成佛。還入中施化。則義囑化主。且以遠緣之義故稱其國者好矣。然但疑者。既言相似之人得入真觀。必無量劫修行方得入者。況乎成佛非是數劫之期。然則既生淨土。雖復住壽無量。今一菩薩行滿成佛之間。必淨土眾生或有無相為緣斷結故凡成聖。或復修余業即萬億生感于無量世界。豈但守其直心恆在一處也。然則佛國之稱正在化主但其遠緣之義無所復論也。答曰。如言實非恆在一處。亦其遠緣正在于初直心。而此菩薩行滿成佛時。遠望昔日作緣之義。雖復萬億生感于無量世界。隨其所在常應施化。且雖有復修余業。則此業亦皆由初直心而生。所以遠緣之義猶不離也。且或有無量生感于一處者。十善是菩薩戒。戒則無量。今略舉其十戒。具則無願不得故言滿願。忍辱修容故諸相具足。明由智慧化故三聚中正定者來生也。始為四攝所攝。今則自行攝。得免他攝故雲解脫所攝。八難者。三途北郁越單長壽天。此五是地難。世智辨聰是心難。佛前後是時難。聾盲喑啞是形難也。此八難以人天四輪為除也。從如是寶積以下。第二明諸行相資乃能共成。上直心當處明有感土。故今更明諸行相資乃獨一不能也。隨其直心則能發行者。言心直故能發眾行。然則直心乃是萬行之始。夫此意明行之次漸微著相因也。隨其發行則得深心者。明眾行既積則其道心轉深也。隨其深心則意調伏者。明道心既深故能棄惡從善意無粗[走*廣*黃]也。隨其調伏則如說行者。言心能調柔故則聞如說得行。隨如說行則能回向者。所聞如說得行故能施眾共回佛果。隨其回向則有方便者。明既能回向而不著故則大乘方便之所由。此上明菩薩本緣。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者。既有大乘方便故則能成就眾生行立。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者。明眾生既立淨行故則能得淨土。此二句明眾生正因。隨佛土淨則說法淨者。明土淨無穢則有淨說也。隨說法淨則智慧淨者。既有淨說故受化之徒能得淨慧。隨智慧淨則其心淨者。淨智既生心亦隨明。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者。明心為萬德之本。今心既淨則所生一切功德那得不淨。故言則一切功德淨也。此皆明淨土之利也。從于是寶積以下。第三勸修淨因。然既雲淨土正以眾生善業為感。而今何故但勸菩薩。不勸凡夫者。略有二意。一凡此中問答唯指菩薩。不在凡夫。所以今亦指菩薩為勸。二者。若舉其師則弟子自從。故不別勸也。從爾時舍利弗以下。如來答請問中之第三釋疑釋疑即文自顯也。就中初開為二。第一經家敘舍利弗疑念之相。第二從佛知其念以下正釋疑。而舍利弗生此疑者。因上勸修淨雲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而生。就第二正釋疑中亦有三。第一如來自釋。第二從爾時螺髻梵王以下。螺髻梵王證釋。第三從于是佛以足指案地以下。如來還現神力除疑也。此三重來意者。疑有三種。一者輕發言即去。二者中須語乃去。三者重待神變得除。所以須此三重為釋也。就第一如來自釋中亦有三。第一如來舉譬問真子。第二對曰以下仰答。第三從舍利弗以下。如來還自正釋。日月喻如來。所照眾色喻如來淨土。盲者不見喻二乘。一雲。日月是天子宮殿。恆乘日月宮照天下眾色。日月中天子譬如來。日月譬如來淨土行。所照五色譬如來淨土果報。盲者不見亦同先意也。從爾時螺髻以下。第二證釋。若直言眾生罪故而不出得見者。物疑此事但言非實。故舉無罪螺髻所見為證釋也。就中亦有三。第一螺髻梵王先陳其所見問真子。第二從舍利弗以下。真子舉其所見作答。第三螺髻梵王以下。螺髻梵王明證能見不見之所以也從是佛以下。第三現神變除疑。就中有二。第一變穢令淨利根斷疑。第二從佛攝神足以下。攝神鈍根斷疑也就第一變穢令淨中亦有四。第一如來舉所變問真子。第二明真子用所見奉答。第三從佛語以下。如來述答。第四從佛當現此以下。正明利根斷疑。未曾見聞娑婆世界有淨土。故雲本所不見本所不聞。我佛國土常淨若斯者。若之言如。明我所得報土常淨即如今此應土之清淨也。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者。解此同異有三種。一雲。異處異質。謂淨穢殊隔。界m不同。二雲。同處異質。如娑婆世界淨穢雜有不相妨礙。三雲。同質異見。如恆河流水有福見水。餓鬼見火也。肇法師似同此意。即文推便。後二可當也。第一解少難何者。若言處質皆異者。那得言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也。從當佛現此以下。第四正明利根斷疑。得無生忍者。明初地入佛慧。亦可入八地。此則證上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也。發無上心者。明住下人入初地。此則成上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也。從佛攝神足以下。第二因攝神鈍根斷疑。二乘根鈍睹淨還穢。方悟無常而得益也。法眼謂得初果也。漏盡意者。謂得羅漢果。

    方便品第二。此品明維摩詰以種種方便化物。故因為品目也。此是別序中之第二述德序。何則當說此經時。未有此序。但後阿難深取佛意。欲令末代眾生聞其高德敬重其說。故舉此一品。全嘆淨名德行。所以名為述德序也。然就實為論。淨名既是過去金粟如來。但晦明化物應為弟子。進則不可使同正覺。退則不可等列極下。是以今據八地以上為述也。就中初開為二。第一將欲述人家之德。先述有德之人。第二從已曾供養以下。正述人家之德。第一可見。就第二正述中。亦開為二。第一從初訖世主所敬。述其妙本。第二從欲度人故以下盡品。述其方便之跡。此二嘆來意者。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所以本跡雙述。真應並嘆也。述本所以起物尊重之心。嘆跡所以遣物即事之惑。就第一述本中。亦開為三。第一以本行為初。六句作三雙為正嘆。舉權實而結。第二從大願成就以下。舉本願為始。四句作二雙為正嘆。舉身心兩德而結。第三從諸佛咨嗟以下。舉外人通結嘆也。已曾供養無量諸佛者。出其行本。行本既高。所生品行微妙明矣。深殖善本者。菩提心是眾善之本。故雲善本也。歷劫修行故雲深殖。或雲。七地行為八地作因。故稱善本。此二句名以本行為初。從得無生忍以下。以六句作三雙為正嘆。得無生忍者。明八地以上智合無生之理。此句嘆空解。辯才無礙者。涉有化物。四辯無滯。此句嘆有解。此二句空有相對為一雙。游戲神通者。明外游適意。此句嘆外德。逮諸總持者。一文持。二義持。具二不忘。此句嘆內德。此二句內外相對為一雙。得無所畏者。謂四無畏。降魔勞怨者。謂四魔勞我。此二句嘆其剛用。入深法門者。謂明達諸法門。此句嘆其柔用。此三句剛柔相對為一雙善于智度者。嘆實智。通達方便者。嘆權智。此二句即所謂舉權實二智而結。從大願成就以下。第二明以本願為始。四句作二雙為正嘆。舉身心兩德而結。大願成就者。謂上弘佛道下化蒼生願。此願是願中之要故稱大。此句名以本願為初。明了眾生心之所趣者。明能照眾生心之所樂。又能分別諸根利鈍者。言明達眾生根性。此句嘆其雜照。久于佛道心已純淑者。淑之言善。明于佛法中稱當純善。向佛無所雜。此句嘆其能純。此二句純雜相對為一雙。決定大乘者。明善達運載之理仰求心決也。此句嘆自行。諸有所作能善思量者。府應六道為眾生說法。無差機感。此句嘆外化。此二句自行外化相對為一雙。住佛威儀者。四威儀與佛不殊。此句嘆其身業。心如大海者。明達萬機無不遍照。此句嘆其心業。此二句所謂舉身心兩德而結。從諸佛咨嗟以下。第三舉外人通結。諸佛咨嗟弟子釋梵世主所敬者。明既有如是德行。故在上為諸佛咨嗟。在下為諸天所供敬也。從欲度人故以下。正述人家德中第二述跡。就中開為二。第一從初訖無量方便饒益眾生。嘆其未病以前方便之跡。第二從其以方便現身有病以下訖品。述其現疾以來方便之跡。就第一亦開為三。第一略明欲度人故現居毗耶。非實生也。第二從資財無量以下。別述種種之跡。第三從長者維摩詰以下。結其方便益物。第一可見。就第二別述中亦有二。第一從資財無量以下。訖入諸酒肆能立其志。嘆其只就毗耶化物之跡。第二從若在長者以下。嘆其遍入三界無方化物之跡。就第一現跡毗耶中亦有二。第一而以禪為味。嘆其靜在家庭之時行。第二從若至博奕以下。嘆其出門游鄉之時跡也。就第一中亦有二。第一舉六度嘆其行善益物。明為眾生除六弊之患也。第二從雖為白衣以下有六句。嘆其能處惡不損己。皆可見。就第二嘆其出門游鄉之時行亦有二。第一嘆其游近鄉說法度人。第二從游諸四衢以下。嘆其游遠鄉種種化物。亦可見也。問曰。既雲妙本無形應物現形。然今嘆本中猶嘆身心。又嘆跡中般若度。豈非妙本之有。則本跡無可以為辨。而猶別嘆者何也。答曰。妙本實無形色。而上嘆身心者。身謂法身。心謂智慧。非本有色身心也。亦可。真身是應色之本故。本亦舉身心。而非本實有身心也。且上嘆中。每事皆實。故知別嘆本也。為八地以上有妙色。此文則便。嘆跡中則雲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是謂非生而現生。亦非居而現居。豈非是跡。故知本跡可別也。且第六度雖復妙本之能。既非自為。即用齊物。齊物之義寧復非跡。且博奕嗜酒淫欲之類皆是非實。則應跡所為明矣。從若在長者以下。

    別述中第二嘆其遍入三界無方化物之跡也。長者邑中有德者也。多以俗法訓世。故為說出世勝法。居士積財具德。故令除其貪著散財求福。剎利是王種。自恃多故使忍辱。婆羅門淨行。有智多慢。大臣補國。故教令正法。王子貪國逆害。故教忠孝。內宮尊女人。多邪態為事。故教令正直庶民者其卑薄福。教修福。梵天說勝慧者多著于樂。故教勝慧。帝釋五欲自恣。故教觀無常。護世四天王。典領鬼神不令得害于人。故生四天王中教諸鬼神護人也。從長者維摩詰以下。第三結以方便益物之道也。從以其方便現身有疾以下。第二述現疾以來方便之跡。就中亦開為三。第一明其現疾致賓之相。第二從其往者以下。明其因疾為賓說法。第三從如是長者維摩詰以下。明諸賓發心得益。第一可見。就第二因疾為賓說法中。亦開為三。第一先誡離惡。第二從諸仁者此可患厭以下。勸修善。第三從諸仁者欲得佛身以下。結上誡勸。就第一誡離惡中。即舉五門為誡。初舉無常門訖不可信也。從為苦為惱以下。舉苦門。內心不適謂之苦。外逼謂之惱。內外皆不隨故言眾病所集也。從是身如聚沫以下。舉空門。自有十譬。即分為二。第一前五譬明內我所空。從是身如夢以下五譬明外我所空。或雲。初五譬。別明內五陰空。後五譬總明內五陰空也。經雲。色如聚沫。受如泡。想如炎。行如芭蕉。識如幻。明以智手摩不得實。從是身無主以下。舉無我門。亦有二。第一歷以四大譬明無我。第二從是身無實以下。總四大通寄余事明無我也。如地者。地假。四微任持無主。今此身亦假。五陰而無主。即如地。如火者假。薪焚燒揚炎而無主。此身假名。東西而無主。即如火。如風者。風連持鼓動而無主。明念念連持而無主即如風。如水者。水隨方圓而無實。明此身掘折從禮而無主即如水。是身無實四大為家者。言但合四大成身。何有實。是身為空離我我所者。內身尚無我。外我所那得不空。是身無智如草木者。言無神我。是身無作風力所轉者。動轉謂有作。但風力所轉實無作。從是身不淨以下。明不淨門。就中亦有二。第一初明三十六物不淨。第二從虛偽以下。皆明理不淨。虛偽之法智者皆以下淨。故言理不淨。一雲。上已明四門。此下復明不淨無常苦無我。翻倒。又一雲。從虛偽以下。結上五句。虛偽結空門。雖假澡浴結不淨門。必歸摩滅結無常門。為災以下結苦門。陰界結無我門。皆可見。隨欲可用也。從諸仁者以下。因疾為賓說法中之第二勸修善。就中分為三。第一直勸樂法身。第二從所以者何以下釋勸第三從無量功德以下。明法身因。諸仁者此可患厭者。將欲勸佛身故。先誡厭上五門。第二釋勸。佛身者。既是法身。故可樂也。就第三明法身因中亦有三。第一總萬善是法身因。第二從戒定慧以下。別明行體。第三從如是以下。總結萬善是法身因。從諸仁者以下。因疾為賓說法中第三通結誡勸。可見也。然此中法身是何身也。解有二。一雲。是猶七百阿僧身。二雲。是常住身。何則雖復當說此經。未明常住。而此經正滯只在文殊奉旨問疾以後。今此品者但是出經阿難後集之日。深取佛意欲令末代眾生聞其高德敬重其說。故以此一品全嘆淨名無方化物之德。所以知明常亦無可慊。若是七百阿僧身者。舉五門為誡中。余門可以為誡。但無常門不可以為誡也。何則若是七百阿僧身猶未免無常。豈言當樂如來身。然疑者只就阿難作論。亦復可然。然此品中事亦是淨名所說。阿難但領佛意。而存之也。則淨名意何也。且此品事必取問疾以下事為存耶。若是者言常住亦不然也。釋曰。因此現疾所明非一。受眾亦無數。豈必其然。且淨名意然。若非文殊問疾之眾。則為說常亦可無妨也。為此經已明常住家則自去也。從如是長者以下。述其現疾以來方便之跡中。第三明問疾諸賓。聞法發心得益也

    維摩經義疏上卷終

    維摩詰經疏卷第中

    上宮皇御制

    弟子品第三明如來聞淨名有疾。遣五百弟子問疾。故因為品目也。此品及菩薩品。別序中之第三顯德序也。何則如來三達適然萬機同照。豈其不知為遣問疾。但文殊可往。五百聲聞不堪。八千菩薩亦不能。而猶遣者。乃是欲令諸人各陳昔日受屈。因顯淨名之妙辯德行無等雙。是故名為顯德序也。就中開為二。第一明經家敘淨名使之想。第二從佛知其意以下。正命遣。第一可見。就第二正命遣中自有二。第一先遣聲聞。第二遣菩薩。然先遣聲聞。後命菩薩者。若菩薩既辭不能。則聲聞無復可遣。先命聲聞皆辭不堪。即命菩薩。理無可推。自受應往。所以先遣聲聞後命菩薩也。就第一遣聲聞中亦有二。第一別命五百弟子。第二總結不堪。第一命舍利弗。此人十弟子中智慧第一。所以第一命也。就中自有二。第一佛命。第二辭不堪。就中亦有三。第一宜辭。第二釋辭。第三結不堪。第一宜辭可見。就第二釋辭中即有二。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從時維摩詰以下。正出呵事。第一緣由可見。就第二正出呵事中。亦開為三。第一出總呵。己為宴不稱理。第二從夫宴坐者以下。據事別呵。第三從若能如是以下。總結呵。唯舍利弗不必是坐為宴坐者。夫論理中之宴。不必如舍利弗也。真子既為少乘故。患世散亂欲隱山林以攝身心。而淨名致呵者。若解萬境即空不存彼此者。何有身心而生散亂也。若存萬法是有不能亡者。雖入山林。則散亂何離也。第二別呵。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者。言彼此俱亡。無山可入。無世可避。是則身心不現于三界。是名為宴。汝存彼此。棄俗入山。則身心現于三界。豈名好宴。此句呵不能攝身心。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宴坐者。起之言出。智雖合空。而現有中種種威儀。無方化物。乃名為宴。汝則唯心自度。益物為煩那得好宴。此句呵不能平空有二境也。不舍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者。道法謂聖法。言雖能聖法。亦俗法中現凡夫事。隨機化物。乃名真宴。汝存凡夫可舍聖道可取。則成分別。那得為宴。此句呵不能平凡聖二境也。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宴坐者。二諦理為內。六塵為外。言不著二諦。不著六塵。內外雙亡乃名好宴。汝存六塵可棄二諦可修則成是非。那得好宴也。此句呵不能亡是非。肇法師雲。身為幻宅。曷為住內。萬物機斯虛。曷為在外。小乘防念故系心于內。凡夫多求故馳想于外。大士齊觀故內外無寄也。于諸見不動而修行三十七品是為宴坐者。動之言出。若能解諸見即空無可舍。亦修行三十七品。乃名真宴。汝存諸見可遣道品可修。則是取相。何名好宴。此句呵不能平真俗。不斷煩惱而入涅是為宴坐者。若能解煩惱即空無可斷。是則自證涅。汝存煩惱已斷方入涅。則成分別。何名為宴。此句呵不能證涅方便。肇法師雲。煩惱真性即是涅。慧力強者觀煩惱即空。是入涅。不待斷而後入也。此中大意皆同舉是顯非。但遂事文異也。從若能如是以下。第三總結呵。從時我世尊以下。辭中第三結不堪也。第二命目連。此人十弟子中神通第一。就中亦有命辭。辭中三重例同上。就第二釋辭中。亦開為三。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從時維摩詰以下。正出呵事。第三從維摩詰說是法時以下。明因呵傍人得益。而此目連所以被呵者則有二失。一者為無相機妄說有相。二者為大乘機妄說小乘。有此二過。所以淨名致呵也。就第二正出呵事中亦有二。第一總呵。第二從法無眾生以下。據事別呵。

    唯大目連為白衣居士說法不當如仁者所說者。明不應違機而說也。夫說法者當如法說者。明必應審察前機乃可為說也。就第二別呵中自有二。第一從此訖當建此意而為說法。呵其乖無相機為說有相也。第二從當了眾生根有利鈍以下。呵其乖大乘機為說小乘也。就第一呵其乖無相中亦有二。第一直舉無相呵其有相。第二從唯大目連以下。因結呵仍教無相說法也。就第一正呵中。即有三十句分為二。第一初十句就假名空作呵。第二法無我所以下有二十句。舉實法空作呵。就第一假名空中亦有二。第一前四句明眾生空。第二後六句舉理空為證也。法無眾生者。第一義中無眾生可得也。離眾生垢故者。何知無眾生。作無眾生觀時。與理相符即能離計眾生之垢。故知無眾生。下三例同此釋也。又一雲。此舉能計破所計。所計謂眾生。能計則惑情也。法無眾生者。明無相法中無所計神我眾生也。離眾生垢故者。離之言空。明能計惑情尚空。況其所計。故雲無眾生也。法無有我離我垢故者亦同。一雲。計我之垢既空。故所成行者亦空也。法無壽命離生死故者。識心相續不斷。謂之壽命。亦同上釋。一雲。生據其始。死據其終。壽命據中。明始終皆空。中間壽命那得不空也。法無有人前後際斷故者。前後謂生死二際。亦同上釋。一雲。前際謂過去。後際謂未來。人據現在。過去未來二際既空現在之人那得不空也。從法常寂然以下。第二明理空為證。明理既自空。則眾生空明矣。法常寂然滅諸相故者。明真諦即然。法離于相無所緣故者。世諦中心為能緣境為所緣。而真諦中能緣心離于相也。何者。所緣境既空。那得能緣。一雲。應言法無所緣離于相故。隨欲可用。此二句明心行處滅。法無名字言語斷故者。名生于言。言既斷故無名字也。法無有說離覺觀故者。說由覺觀而起。然理中無覺觀故無說也。此二句明言語道斷也。法無形相如虛空故者。結心行處滅。明相因有生。理與虛合。故無形相。既與空合。雖欲緣何所緣。故雲結心行處滅也。法無戲論畢竟空故者。結言語道斷。明戲論因有而生。理既竟空。何有戲論。理既畢空。雖欲言何所言。故雲結言語道斷也。從法無我所以下。舉無相正呵中之第二。就實法空作呵。有二十句分為四。初一句通明實法空。從法無分別以下有六句。明六塵空。從法無動搖以下有五句。明六識空。從法無好丑以下八句。明六根空。法無我所者。根與識塵皆是我所故言通。第一義中亦不可得。離我所故者。即如上釋。一雲。離之言空。理中根與識塵舉體即空。故知無我所。就第二別明六塵空。有六句分為二。第一初三句正明六塵空。第二從法同法性以下三句結即無相。法無分別離諸識故者。世諦中六塵有分別。而第一義中六塵舉體即空離于識故無分別。一雲。分別六塵唯識所能。明能緣六識既空。所緣六塵那得不空。法無有比無相待故者。比由相待而生。理本無相待。故無比。法不屬因不在緣故者。因由緣起。緣既自空。故不囑因也。從法同法性以下。第二結即無相。法同法性入諸法故者。明此六塵法即體無相。故言法同法性也。入諸法故者。言真諦入諸法。明若真諦異諸法。則此六塵法那得同真諦。真諦通諸法。故此六塵法亦得同法性。法隨于如無所隨故者。明六塵法隨真如也。無所隨故者。物謂如與法既是別體。有前後相從。故言隨。所以明如與法同是一相無相無隨不隨。故此六塵法得隨于如。若是別體。那言得隨也。法住實際諸邊不動故者。法謂六塵。實際謂真諦。明此六塵舉體即空。能不動有無二邊。故雲住實際。亦可。法則如上。謂真諦。上舉事明真諦。此還就真諦明真諦。明理極唯是。釋文自去也。從法無動搖以下。第三明六識空。即有五句分為二。初二句正明六識空。從法順空以下三句。亦結即無相。法無動搖不依六塵故者。明世諦中有六識馳走六根分別六塵。而真諦中識體即空不依六塵故無動搖。一雲。六塵舉體即空。明所緣六塵既空。能緣六識。那得不空也。法無去來常不住故者。明亦世諦中亦有六識往來六根。而真諦中六識念念不住故無去來。法順空隨無相應無作。此三句第二結即無相。明此六識即三空不異也。從法離好丑以下。第四明六根空。即有八句分為二。第一初四句正明六根空。第二後四句舉理空為證。法離好丑者。世諦之中六根有美惡之別。而真諦中無可別也。法無增損者。世諦六根有盛衰。而真諦中亦無盛衰也。法無生滅者。世諦中六根有初生後滅。而真諦中本無生滅也。法無所歸者。世諦中因六根作善惡必有所歸。而真諦中無作善歸于人天。作惡歸于三涂。故雲無所歸。一雲。外人計五大生五根。死時五根還歸五大。而真諦中絕無爾也。從法過眼耳以下四句第二舉理空為證。明理既自空。則六根那得不空。法過眼耳鼻舌身心者。明理非六根所及也。或雲。以空過諸根。不見諸根。法無高下常住不動者。高言聖。下言賢。明至理不能以諸智移動。或雲。天為高。人為下。言理無高下也。法離一切觀行者。亦言至理非諸觀之所及。或雲。從法無我所以下訖諸邊不動。通明三空。從法無動搖以下訖應無作。明六識空。從法離好丑以下訖法無所歸。明六塵空。從法過眼耳以下訖離一切觀行。明六根空。而大意即同。隨欲可用也。從唯大目連以下。呵己乖無相中。第二因結呵仍教無相說法。法相如是豈可說乎者。結呵。明理既如是。豈可違機妄說有相。從夫說法者以下。教無相說法。即有二。第一舉法說並師弟子明不存。第二舉譬並師弟子明不存。可見也。從當了眾生以下。別呵中之第二。呵其乖大乘機為說小乘也。當了眾生根有利鈍者。呵其不知眾生病相。善于知見無所掛礙者。呵其不知為除藥。此二句明不能下化蒼生。以大悲心贊于大乘者。若機大者即應為說大乘也。念報佛恩不斷三寶者。明若能稱機為說者。乃名念報佛恩不斷三寶之種也。而汝既違前機為說小乘。則差乎佛意。豈言念報佛恩令長三寶之種也。此二句明不能上弘佛道。然後說法者。言應如上。而可為說也。從維摩詰以下。釋辭中第三明因呵傍人得益也。從我此辯以下。辭不堪中第三結不堪。第三命迦葉。此人十弟子中頭陀第一。就中亦有命辭。辭中三種亦如前。就第二釋辭中亦有三。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從時維摩詰以下。正出呵事。第三從時我世尊以下。因呵迦葉得未曾有。就第二正出呵事亦有二。第一正呵。第二從迦葉若能如是食以下。結呵。然此迦葉所以被呵者。己有四失。一者迦葉內計富者宿世畏罪修福故今得富樂。貧者宿不修福故今受貧因。若今不修善未來亦貧。我應只就貧家乞食。所以淨名呵己慈悲不等曰。貧富豈常。則應平等為化。不可別也。二者亦計但以人天劣果報利施主。不在佛果。所以淨名亦呵其運心不遠也。三者亦計富里塵美恐生著心。應舍富鄉只就貧里。淨名呵者。若解六塵即空。不存美惡。何有六塵可避。若存六塵可避。則六塵終日不離。然此意非但迦葉。外老子亦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四者我能具智斷兩德。故必有勝田之德。若施我者應多得益。故應勤乞食。而淨名呵者。若能雙亡邪正不存尊卑者。真可謂有勝田之德。而汝存尊卑。自舉兼人。則成分別。何名勝田。若以分別為勝田者。無人不有分別之心。故皆有勝田之德。非但汝也。呵此四失故。就正呵中。自有四重。第一從初訖應次行乞食。呵其慈悲不等過。第二從為不食故以下。呵其運心不遠過。第三從以空聚想以下。呵其不能亡六塵之過。第四從迦葉若能不舍八邪以下。呵其計勝田德之過。唯大迦葉有慈悲心而不能普舍豪富從貧乞。此二句正呵其慈悲不等過。迦葉住平等法應次行乞者。教也。從為不食故以下。第二呵其運心不遠過。為不食故應次行乞食者。言為令施主得涅不食之報故須行乞食。

    而汝計但欲令施主得人天受食之果者則非也。此句明初將行乞時立意。為壞和合相故而取揣食者。為令施主壞五陰生死和合之身得無相法身故取彼揣食。汝計令得人天五陰身者非也。此句明正受食時立意。為不受故應受彼食者。明欲令施主得無受法身故應受彼食也。而汝計令受人天五欲樂者非也。此明當食時立意。從以空聚想以下。第三呵其不能亡六塵之過。就中亦有三。第一總呵。第二從所見色以下。別據六塵作呵。第三從無自性以下。明理空證結上總別二呵。以空聚想入于聚落者。言若能觀聚即空。何有美塵而生染也。一雲。觀六塵即空與無人空聚等者。有何生染也。從所見色以下。第二別據六塵作呵。所見色與盲等者。明所見色即空與盲等者。何有色而生著。所聞聲與響等者。響中雖有美惡二聲。而人不愛憎者。知其無實故也。若觀聲塵即空與響等者。何有聲塵而生染也。一雲。響由聲而生而于聲無染為喻也。所嗅香與風等者。嗅香雖在風中。而風不別憎愛。若觀香即空與風等者。何有香而生染也。一雲。無香之風雖對鼻不發識。無由生染亦然。所食味不分別者。觀味即空不分別者。何味為著。受諸觸如智證者。若能觀諸觸即空。如無生智證諸法者。寧復生著。知諸法如幻相者。此明意塵。言若觀諸法即空。何有生著。從無自性以下。呵其不能亡六塵中。第三明理空證通結上總別二呵。無自性者。無自五陰。無他性者。無他五陰。一雲。無自性者。屬己六塵舉體即空。無他性者。屬他六塵亦不有。本自不然今則無滅者。法若本自有生終亦有滅。本無生故今亦不滅。此明始終皆空也。一雲。本自不然今則無滅者。此釋自他六塵所以是空。明法無始終一切皆空。何有自他六塵之實也。從迦葉若能不舍八邪以下。別呵中第四呵其有勝田德。就中亦有二。第一呵己有福田體。第二從其有施者以下。呵己有福田用也。就第一呵有福田體中有二。第一呵有智田。第二從如是食者以下。呵有斷田也。不舍八邪入八解脫者。言若觀八邪即空。空中無可舍用入八解脫者。可謂正行。汝存必舍八邪方修八正。是則分別。那得有正行。此句呵有正行。一雲。若能現同八邪。而不違八解脫。不同聲聞凡夫之偏可謂正行也。八邪者。一邪見。二邪思惟。三邪語。四邪業。五邪命。六邪念。七邪精進。八邪定也。八解脫。解脫有三種。一入禪定。二數論所明內無色相等。三八正道。今以八正道為八解脫也。以邪相入正法者。若能觀邪境即空無可舍用入正法者。真可謂觀正境。汝存邪正可分別。那得觀正境。此句呵觀正境。

    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及眾賢聖然後可食者。若能同觀凡聖泯然一空。空無二故。以一食施汝時。即是供養一切。若能如是亡者。真可謂正人。汝則抑凡揚聖。自謂福田。既成取相。寧是正人。一雲。若能如維摩詰以一食充滿一切而不盡者。可謂正人。迦葉既不能如是。何名正人。此句呵其謂正人。從如是食者以下。呵己有福田體中之第二。呵有斷田。如是食者非有煩惱非離煩惱者。明理中無斷不斷可別。若能雙亡斷不斷者。可謂有斷田體。汝存斷不斷可別。那得有斷田體也。一雲。若能如是以一食施一切者。則是大士中道之食。非凡夫有煩惱食。非二乘離煩惱食也。非入定意非起定意者。入定是智。起定是愚。理中皆無別也。一雲。非入定意者。明大士恆在定而能現同散亂。非起定意者。明雖能現同散亂而未乖靜也。非住世間非住涅者。明真諦即然也。若能如是亡不存尊卑者。可謂有斷田體而汝不能。何得斷田體。此句呵己計有斷田體。一雲。凡夫樂于住世。二乘欲出世。大士心存濟物。故不同聲聞欲出世。亦不忘佛地。故不同凡夫欲住于世也。從其有施者以下。第二呵己有福田用。其有施者無大福無小福者。明真諦中無施聖得大福。施凡得少福。若能如是亡者。可謂有福田用。汝既不能。何得有福田用。此句據始明無用。不為益不為損者。明真諦中亦無施聖後得福。施凡見損。若能如是亡者。真可謂有福田用。而汝存益損既成分別。那得有福田用。此句據終明無用。是為正入佛道不依聲聞者。謂如上不存。迦葉若能如是食者為不空食人之施也者。正出呵事中。第二結呵。從時我世尊以下。釋辭中之第三明因呵迦葉得未曾有。就中即有五重。第一嘆未曾有法。第二從即于菩薩以下。嘆未曾有人。第三從復作是念以下。嘆未曾有德。第四從其誰不發以下。發未曾有心。第五從我從是來以下。立未曾有志。皆可見。是故以下。辭中第三結不堪。第四命須菩提。此人十弟子中解空第一。就中亦有命辭。辭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釋辭中亦有三。第一出致呵之緣由。第二從時摩詰以下。正明被呵。第三從說是法時以下。因呵時眾得益。就第二正明被呵中亦有四。第一敘致呵之相。第二從唯須菩提以下。正出呵事。第三從時我世尊以下。明因呵內懷之相。第四從維摩詰言以下。淨名還須慰喻。取缽盛滿飯者。示非惜也。不即與者。恐舍去不盡論語也。然此須菩提所以被呵者。亦有四失。一己計貧者惡貧悔宿不施。亦能近取譬不起慳心。故今世雖貧將來必富。富者恃其富樂無畏不施。無自困故不知他乏。是故今世雖富將來必貧。所以應但從富而乞也。淨名呵者。雖貧雖富。因教乃益。今汝舍貧則慈悲不等也。二者己計我是解空第一。雖入富鄉無畏著塵。我將但就富鄉教化。淨名致呵者。第一義中則無能解不解。汝存我解。豈是解空第一。三者己計我避外道就從佛學故可謂正學。淨名呵者。第一義中則無邪正之異。若能如是解者。可謂正學。汝存邪正則成是非。豈言正學。四者己計我能具智斷兩德。故必有勝田之德。故應須乞食利益施主。淨名呵者。第一義中本無以智斷結。若能如是解者。可謂有福田德。汝存智斷具與不具。豈言有勝田體。呵此四失故。就第二正呵中自有四。第一呵其心不等。第二從若須菩提不斷淫怒痴以下。呵其解空第一。第三從若須菩提不見佛以下。呵其避邪就正。第四從若須菩提入諸邪見以下。呵己有勝田德。就第一呵己心不等中亦有二。第一正呵。第二結呵也。唯須菩提若能于食等者諸法亦等者。明若能有中乞食等者。諸法空亦能平等無別。此句舉末驗本。諸法等者于食亦等者。明若能解諸法空平等無別者。有中諸行亦能平等也。此句舉本驗末。如是行乞乃可取食者。第二結。明若能本末等者乃可取食也。就第二呵己解空第一中亦有三。第一呵己不能亡是非。第二從亦不解不縛以下。呵不能亡智愚。第三從雖成就一切法以下。雙結上二重。就第一呵己不能亡是非中。即有四句。若須菩提不斷淫怒痴亦不與俱者。第一義中三毒舉體即空。無可斷故言不斷。是非。而三毒舉體既空。則行者與誰為俱。故言不與俱。是是。下三句皆同此。而汝存三毒已斷方能不俱者。豈名解空第一。一雲。聲聞斷故不與俱。凡夫不斷故則與俱。大士明達平等空故不同聲聞斷而不與俱。亦不同凡夫不斷而與俱。若能如是。可謂解空第一。下諸句皆同。一雲。若能見三毒即空無可斷。則此解合理三毒自亡。即行者與誰為俱。不壞于身而隨一相者。若論理空。非須身壞方求是空。即現體自空。若能如是解者。可謂解空第一。汝計壞身方隨一相。豈名能解空第一。不滅痴愛起于明脫者。解痴愛即空無可滅。是則明脫。汝存痴愛既滅方得解脫。何名解空第一。此句明不能亡結。以五逆相而得解脫者。即同此釋。亦不解不縛以下。第二呵己不能亡智愚。即有五句。亦不解不縛者。解是智。縛是愚。而真諦中無可別。不見四諦非不見諦者。見諦是智。不見是愚。而第一義中亦無別也。非得果。亦應有非不得果。但文闕耳。明第一義中無二乘見四諦故得果。凡夫不見故不得果。非凡夫法者。有漏是凡法。無漏非凡法。應有非離凡夫法。亦闕也。而真諦中亦無別也。非聖人非不聖人者。言真諦即然也。言若能上來所說雙亡智愚者。可謂解空第一。汝既非然。豈言解空第一也。雖成就一切法而離諸法相乃可取食者。第三結上二重。明雖成就一切善法。而能雙亡是非。亦能亡智愚。乃可取食也。從若須菩提以下。第三呵其避邪就正。就中亦有二。第一呵己就正。第二從彼外道以下。呵己避邪。若須菩提不見佛不聞法者。明第一義中無佛可見。無法可聞。若能如是。真是就正。汝存佛法見聞。豈是就正。一雲。今須菩提不能如是亡。故更是不見佛不聞法。彼外道六師以下。第二呵己避邪。富蘭那迦葉者。字富蘭那。姓迦葉。此是計邪見外道。末迦梨拘賒梨子者。末迦梨字。拘賒梨其母名。此是計自然外道。刪夜毗羅胝子者。刪夜字。毗羅胝其母名。此是計無為外道。阿耆多翅舍欽婆羅者。阿耆多翅字。舍欽婆羅粗衣名。此是五熱炙身外道。迦羅鳩馱迦旃延者。迦羅鳩馱字。迦旃延姓。此是計斷常二見外道。尼犍陀若提子者。尼犍陀外道出家總名。義如佛法中沙門也。若提其母名。此是計同須拔外道也。是汝之師因其出家者。明第一義中無邪正之異。汝存佛是我師者。佛空外道空。一相無二。故外道亦汝師也。外道若非汝師。空無二故。佛亦非汝師。一雲。第一義中本無如來外道之異。若能如是解者。真可謂是佛弟子。因佛出家。汝存佛異外道。汝則既是取相邪見。故雲此六外道是汝師。因其出家也。此據始用為呵。彼師所墮汝亦隨墮者。亦空無二故也。一雲。汝存墮與不墮故更成邪見。所以若外道墮。汝亦墮也。此據終用作呵。乃可取食者。若能如上所說。乃可取食也。從若須菩提以下。正出呵事中。第四呵己有勝田德。就中亦有四。第一呵己有勝田體。第二從其施汝者以下。呵己有福田用。第三從為與眾魔共一手以下。結第一無福田體。第四從于一切眾生以下。結無福田用也。就第一呵己有福田體中。即有四句分為二。初二句明無斷田。後二句明無智田也。須菩提入諸邪見不到彼岸者。入之言解。若解邪見即空無可舍。彼岸即空無可到者。真可謂有斷田體。汝存邪見可舍有余涅可到。既是取相分別。子縛猶存。奈得斷田體乎。一雲。第一義中本無邪見彼岸之異而汝自計我能已舍邪見到于彼岸。凡夫入諸邪見不到彼岸。是則分別取相。故更是入諸邪見不到彼岸也。私釋。空中無分別故。若欲到彼岸。亦不應舍諸見。故雲入諸邪見。若欲舍諸見。亦不應須到彼岸。故雲不到彼岸。空無二故。取皆應取。舍皆應舍也。下諸句皆同此。住于八難不得無難者。住之言不舍。無難謂無余果也。釋文二家皆同其釋。若解八難即空無可舍。無難無可得。真是斷田。汝存八難可舍無難可證。同是取相果縛尚存。那得斷田。一雲。汝存凡夫住八難我證無難。則成大邪見。故更是住于八難不得無難也。此二句明無斷田用。同于煩惱離清淨法者。同之言不乖。離之言不著。釋文如上。一家亦同其釋。汝存得無諍三昧一切眾生亦得是定者。亦明空無二故也。此二句明無智田。從其施汝者以下。第二呵己有福田用。其施汝者不名福田者。亦空無二故也。一雲。若論至理。一相無別。而汝存福田非福田。故汝則更成邪見。所以施汝者不名施福田也。此句據始用為呵。供養汝者墮三惡道者。亦空無異故也。一雲。汝存分別。更自邪見。故施汝者必墮三涂。此句據終用為呵也。從為與眾魔以下。第三結第一無福田體。為與眾魔共一手作諸勞侶者。汝計魔具結業兩存故無斷田。我能斷故有斷田體。而理中空無二故。魔與汝亦無別。此句結上無斷田體。一家即如其上。汝與眾魔及諸塵勞等無有異者。汝存我有清智。亦空無二故。即等無別。一家亦如其上。此句結上無智田體。從于一切眾生以下。第四結上第二無福田用。于一切眾生而有怨心者。汝計外道無資施主之用故。于一切眾生而有怨心。而空亦無二故。汝亦等諸外道。一家亦如其上。謗諸佛毀于法不入眾數終不得滅度者。明亦空無二故也。但終不得滅度者。只言令施主終不得滅度也。一雲。須菩提終不得滅度。釋文亦如上。汝若如是乃可取食者。言如上來所明也。從時我世尊以下。正明被呵中之第三。明其聞呵內懷之相。從維摩詰言以下。第四淨名還須慰喻。就中亦有四。第一正慰喻。須菩提取缽勿懼是。第二從于意雲何以下。舉譬問善吉。第三善吉答。我言不也是。第四從維摩詰以下。淨名舉合重慰喻。就中亦有三。第一直慰不應懼。第二釋慰。第三重釋。從何以故以下。是所以言如幻化不應懼者何。不離是相者。明即是幻化相也。智者不著文字故無所著也。故雲汝亦不應懼也。第三重釋。何以不著文字。文字性離無有文字者。明文字性即空故不著。非有而不著也。是則解脫者。明名性皆空無累故為解脫也。一雲。空為解脫緣故。名空為解脫也。從維摩詰以下。釋辭中第三。明因呵時眾得益。故我不堪詣彼問疾者。辭不堪中第三結不堪也。第五命富樓那。彌多羅其母名。此人十弟子中說法第一。就中亦有命辭。辭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釋辭中亦有四。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從時維摩詰以下。正出呵事。第三從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以下。淨名入定令比丘知識宿命。第四從我念聲聞以下。富樓那因呵發未曾有志。然此富樓那所以被呵者。不審前人根性。為有大乘機而說小乘。故淨名致此呵也。就第二正出呵事中即有二。第一先教。第二從無以穢食以下正呵。先當入定觀此人心然後說法者。明為人說法應當然也。就第二正呵中即有四。第一呵己不知三世根性。第二從欲行大道以下。呵己說與機差。第三從富樓那此比丘以下。結第二說與機差。第四從我觀小乘智慧以下。結第一不知三世根性也。無以穢食置于寶器者。明無以小乘應大機也。當知此比丘心之所念者。明應審此比丘心之所念乃可為說也。此句呵己不知現機。無以琉璃同彼水精者。亦明無以小乘同彼大機也。一雲。流離譬大乘機。水精譬小乘法。明不可相比也。汝不能知眾生根原者。謂不知人根。此句呵其不知過去根性。無得發起以小乘法者。明莫說小乘令起小樂也。彼自無創勿傷之也者。言此比丘本來無小乘病。汝今莫為說小乘令生小乘創也。此句呵其不知未來益也。從欲行大道以下。第二呵己說與機差。就中即有三句。三句皆以外譬為顯。即可見也。從此比丘以下。第三結上第二呵己說與機差。從我觀小乘以下。第四結第一呵己不審前根性。一雲。從富樓那以下訖而教導之。通合上小徑牛跡二譬。從我觀小乘以下。別合螢火譬。而大意不乖隨欲可用。從時維摩詰以下。釋辭中之第三。明淨名入定使比丘令識宿命。就中亦有三。第一正明入定令識宿事。第二從于是以下。明諸比丘報敬淨名。第三從時維摩詰以下。因為說法固成大乘心。從我念聲聞以下。釋辭中第四明因呵發未曾有志。是故以下。辭中第三結不堪。第六命迦旃延遣問疾。此人十弟子中論義第一。就中亦有命辭。辭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釋辭中亦有三。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從時維摩詰以下。正明被呵。第三從說是法時以下。明因呵傍人得益。就第一出致呵之由。中亦有三。第一明佛為比丘略說法要。如來所說五義皆是入道之要詮。故雲法要也。第二明己述覆。我即于後敷演斯義是。第三出其所述之法。三相不住遷滅是無常義。八相刀切是苦義。內離人是空義。五陰不自在是無我義。灰身滅智是寂滅義。然此迦旃延但傳佛內。所以被呵者。略有二意。一者就理為論。此諸比丘必應以三聖共度。故雖無所失而致此呵也。二者就事作論。當佛說時機可有相。故佛亦為說有相。但迦旃延傳述之時機轉無相。而迦旃延不知猶為說有相。所以淨名。致此呵也。就第二正明被呵中即有二。第一總呵。第二從迦旃延諸法畢竟以下。遂事別呵也。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者。解有四種。一雲。說此五義時。此心隨說五義而生滅。故言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二雲。相心緣無常境。從境立名故名生滅心行也。亦應無以苦心行乃至寂滅心行也。三雲。勿以心行家生滅為實相法。應說心行即空為實相法也。四雲。無以心行生滅有相法口說無相法也。當以心緣無相而說之。而實相法者。十二年中。以生滅等乃至滅身無為。並取五義為第一實相法。以假名為非實相也。今呵者。當以假實即空為實相法。肇法師雲。夫實相幽玄妙絕常境。非有心之所知。非辨者之所能言。迦旃延聞五義。謂法有生滅之相。故雲無以生滅心行而說之。從迦旃延以下。第二別呵。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者。明三聚法即體自空無生滅。是無常義。汝今但以觀法生滅為無常義。則不知無常為義之所以也。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者。亦如上空為苦之本也。汝則但以境逼心行為苦義。不知苦義之本也。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者。明諸法究竟空無所有。是空義。汝則但知內離人故空者。不知空義也。于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者。言外道所計神我五陰不自在故無我。皆空無二者。是無我義也。一雲。無我者除神我之無我也。或雲。假名我。我空為二。汝則但知五陰不自在故無我。既不知無我之所以也。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寂滅義者。生體不可得故言不生。本自不生。何有還滅。故言不滅。理本無有生滅。是寂滅義。汝則但知身滅智亡是寂滅義。則不知寂滅之所以也從說是法時以下。釋辭中之第三。因呵傍人得益。故我不任問疾者。辭中第三結不堪也。第七命阿那律。此人十弟子中天眼第一。就中亦有命辭。辭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釋辭中亦有四。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從時維摩詰以下。正出呵事。第三明被呵之相。第四從彼諸梵眾以下。梵王請問天眼之極也。就第一出致呵之由亦有三。第一明經行處。依經行道故雲經行也。第二明梵王來問阿那律天眼廣長之相。第三阿那律順答。即可見。然此阿那律所以被呵者。佛恆贊嘆阿那律得天眼第一。梵王內計。我亦得天眼。若阿那律天眼勝我所得者。即應就學。若無勝者。如來何以為嘆。而阿那律不知此意。直隨所見而答。淨名呵者。梵王應以佛真無相天眼。而阿那律以有相直舉其所見而答。所以淨名致此呵也。就第二正明被呵中自有二。第一舉兩章門先定其相。第二從假使作相以下。釋兩章門仍結難。唯阿那律天眼為作相耶者。明作世諦有相而見耶也。無作相耶者。明無作真諦無相而見耶也。從假使作相以下。第二釋仍結難。假使作相即與外道五通等者。釋第一章門。明若存五塵而見即同外道。此復何奇為梵說乎。若無作相即是無為不應有見者。明若不存五塵即是無為。不應有見。豈應為梵王說乎。世尊我時默然以下。第三被呵之相。明欲言有作相見。恐同外道。欲言無作相見。上已隨答。所以默然不知所趣也。從彼諸梵王以下。第四梵王請問天眼之極。就中自有四。第一梵王請問天眼之極。第二淨名。以佛真天眼而答。第三明梵王得益。第四致敬而還。可見也。故我不任彼問疾者。辭中第三結不堪也

    維摩詰經疏卷第中一終

    維摩詰經疏卷第中二

    上宮皇御制

    第八命優波離。此人十弟子中持律第一。就中亦命辭。辭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釋辭中。亦開為五。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從時維摩詰以下。正出呵事。第三從于是二比丘以下。二比丘贊嘆淨名。第四從我答言以下。優波離述嘆。第五從此比丘以下。二比丘得益。就第一致呵之由亦有三。第一敘比丘犯律內懷之相。有二比丘犯律行誠以為恥不敢問佛是。第二正問。第三優波離依律而答。所犯者。若是初篇。不得悔過。故知是屬第二篇。然犯律既是惡中之極。不別上下。皆應為慚。所以唯恥如來而不恥優波離者。即有二意。一佛則本師亦是受戒之主故。慚愧極深。優波離則非本師亦非受戒之主。慚愧猶可。二者如來既滅三毒永無余習。都無違犯亦無誤犯。故慚愧亦深。優波離猶有余習亦有誤犯。則與己氣類相似。故慚愧亦可也。有此二意故。唯恥如來而問優波離也。從來問我言以下。第二正問。問意者略有三。一者問疑。不知己犯定屬何篇。欲聞輕重之相。二者願教悔過方法。悔凡有四。一悔棄本心。二悔違佛意語。三悔在亂心。四悔當來苦果。三者願或因悔過得免咎耶。我即為其如法解說者。第三明優波離依律而答。明所犯應屬第二篇。二十人中悔過。若能如是。罪可得免。皆答己所求三事也。然所以淨名致呵者。則應以無相作答。而還以有相答。故致此呵。就第二正出呵事中亦有三。第一正呵。第二從所以者何以不釋呵。第二從其知此者以下結呵。無重增此二比丘罪者。明此二比丘等犯律定執實罪。故來問汝。汝亦存相為說罪報。則其執心彌堅。亦可增新罪。故言無重增也。當直除滅勿擾其心者。明當應為說無相遣其所執舊罪。勿為說有相令其擾亂也。就第二釋中亦有二。第一先明罪體空。第二從優波離顛倒是垢以下。明諸法空為證罪空。就第一罪體空中亦有三。第一直明罪體空。第二從如佛所說以下。明罪本心空。第三從如優波離以下。舉問答明罪本心空。彼罪性不在內者。身與六根為內。則是罪因。不在外者。境與六塵為外。則是罪緣。明真諦中罪體即空無可見。故雲不在因緣內外也。不在中間者。作罪諸具及與作罪心六識為中間。釋文同上。從如佛所說以下。第二明罪本心空。明罪福之起必以心為本。言能生心既空。則所生罪體空明矣。就中亦有三。第一將欲明心空故。先明心為眾生及淨垢之本。如佛所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是也。第二正明心空。心亦不在內者。不在六根。不在外者。不在六塵。不在中間者。不在六識。從如其心然以下。第三通結以心空類萬法皆空。如其心然罪垢亦然者。本心既空。末罪自空。諸法亦然不出于如者。非但心罪是空。一切諸法亦皆空不出于如。從如優波離以下。第三據問答證成上二重。就中即有三第一問。如優波離以心相得解脫時寧有垢不。心相得解脫有二種解。一雲。只汝觀心得解脫時。所觀心寧有垢不。第二答。我言不也者。心體即空。空中何所垢。故言不也。二肇法師雲。得解脫時。謂其初成羅漢得第一解脫。爾時心冥逐。義無復心相。故答不也。第三一切眾生心相無垢亦復如是者。正類之令解一切眾生心皆空也。從唯優波離顛倒是垢以下。釋呵中之第二。明諸法空為證罪空。就中亦開為二。第一先明清穢。上明心為清垢之本。未辨其相。物謂何其言清。何其言垢。所以此明三倒是垢。無三倒是清也。第二從優波離一切法以下。正明諸法空為證罪空。就第一辨清垢中。則有三句。妄想是垢無妄想是清者。明想倒。顛倒是垢無顛倒是淨者。明心倒。取我是垢不取我是清者。見倒。一往倒是垢。無三倒是清。而就理為論。則無倒不倒可辨。故雲罪空也。從優波離以下。第二正明諸法空為證罪空。言諸法皆然。故罪亦空也。呵即有二意。其知此者是名奉律者。言若能解罪與心一切皆空者。可稱持律第一自行足也。其知此者是名善解者。若能如是除人罪者。乃名善解法義化他行足。從于是二比丘以下。釋中第三明二比丘贊嘆淨名。從我答言以下。第四優波離述嘆。從是時二比丘以下。第五明因呵得益。即有二。第一直明得益。疑悔即除發無上心是。第二明發願。令一切眾生皆得是辯是也。故我不任詣彼問疾。辭中第三結不堪。第九命羅羅。此人十弟子中持戒第一。就中亦有命辭。辭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釋辭中。亦開為三。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從維摩詰以下。正出呵事。第三從于是維摩詰以下。淨名勸諸長者出家。就第一致呵之由中亦有二。第一明長者問羅羅出家利相。第二羅羅答。我即為說出家功德之利者。明得四沙門果涅功德道品等利也。一雲。道品為功德。無余果為利。明始修道品功德。終得無余果之利也。又雲。功德者二種涅體。利者其因。然所以淨名致呵者。長者根機宜聞無相大乘出家。而羅羅乖其機感。為說有相小乘出家功德之利。所以淨名致此呵也。就第二正出呵事中自有三。第一總舉無相大乘二種出家。直呵己有相小乘出家也。第二從所以者何以下。釋呵。第三從若能如是以下。總結呵。不應說出家功德之利者。

    明不應違機為說有相小乘出家功德之利也。就第二釋呵中自有二。第一舉無相出家呵己有相出家。第二從羅羅出家者以下。舉大乘出家呵己小乘出家。標疑雲。所以不應說出家功德之利者何。無利無功德是為出家者。明無相出家即然也。而為說有相出家故非也。此明舉是顯非。有為法者可說有利有功德者。明有相出家即應然也。此明舉非顯是。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無功德者。于無相中發心出家則然也。從羅羅出家者以下。第二舉大乘出家呵已小乘出家。就中亦有二。第一據自行明大乘出家義。第二從降伏眾魔以下。據外化明大乘出家義。羅羅出家者無彼無此亦無中間者。彼者涅。此者生死。彼此既有。則義自應有中間。故雲中間。明大乘出家也。就自行為論。亦即無相大乘出家乃名真出家。今前機應聞如是即無相大乘出家。汝為說即有相小乘出家者即非也。離六十二見處于涅者。明大乘出家建意亦然也。智者所受聖所行者。即明此上二句即是眾聖所受行處也。從降伏眾魔以下。第二據外化明大乘出家義。就中亦有二。第一明降魔。第二從摧諸外道以下。明制外道。就第一降魔中亦有二。第一直明降魔。今降伏魔怨。此句是明大乘出家建意必欲降令入佛道也。肇法師雲。正道既受邪徑自塞。經雲一人出家魔宮皆動。斯之謂也。從度五道以下六句。因釋疑仍顯魔所益。明物聞伏魔。則疑故欲逼擾故然。所以釋曰。非故欲逼。只欲令得善也。度五道淨五眼。此二句是果。得五力立五根。此二句是因。此四句正明魔所得益。不惱于彼離眾過惡者。正釋疑。明非故欲伏。只欲離惡故也。亦可。六句通明所益釋疑。一雲。從度五道以下六句。釋所以能得降眾魔者。只以智斷具故也。六句分為二。初四句明智。後二句明斷。度五道者明下化蒼生。淨五眼者明上求佛道。立五根者因。明始登信首永無退轉。得五力者果。明五根增長綽有余勢故言力。後二句明斷。不惱于彼者。言于他上不起。離眾過惡者。除自結。從摧諸外道以下。第二明摧外道。就中亦有二。第一直明摧外道。明大乘出家建意只欲制諸外道回邪歸正也。肇法師雲。日月不期去而自除。出家不期摧外道而外道自消也。從超越假名以下。亦釋疑仍顯外道所得。明只欲令離惡得善故摧。非故欲惱也。超越假名者。明欲令識假實二空使不存相。出淤泥者。亦欲令出五陰淤泥。無系著者。亦欲令不存著于五陰。無我所者。亦欲令不存我所。無所受者。亦欲令不受六塵。此五句正明外道所得。無擾亂者。外無欲惱。內懷喜者。內無嫉妒。護彼意者。只欲回邪意入正。隨禪定離眾過惡者。亦欲令得善離惡也。此五句正釋疑。明只欲令得善離惡故摧。非故欲惱摧也。亦可。十句通明釋疑所益。一雲。從超假名以下七句。釋所以能得摧外道。只以智斷兩具故能摧也。七句分為二。初六句明斷。第七句內懷喜明智。護彼意隨禪定離眾惡者。通結上智斷兩德若能如是是真出家者。明大乘出家中之第三。通結自行外化能具于大乘出家者乃名真出家也。從于是維摩詰以下。釋辭中之第三。明淨名勸諸長者出家。就中亦有四。第一直勸身出家。第二明諸長者辭以父母。第三淨名勸心出家。第四明諸長者隨教發心出家。可見。故我不任詣彼問疾者。辭中第三結不堪。第十命阿難。此人十弟子中總持第一。就中亦有命辭。辭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釋辭中亦有四。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從維摩訶以下。正出呵事。第三從時我世尊以下。出己被呵內懷之相。第四從即聞空中以下。空中出聲和諧兩家也。就第一致呵之由中亦有三。第一明乞乳。第二淨名問。第三阿難答。即可見。如余經雲。佛知波羅門當墮無澤地獄故。將欲得濟度。故現有風病令阿難乞乳。亦為示末世諸病比丘乞藥方法也。淨名所以呵者。乳光經雲。七聖共度一人。一佛。二阿難乞乳。三淨名呵。四母牛說偈。五犢子說偈。六空中聲。七化人構乳也。而就事為論。淨名呵意有四。一明法身不須乳。二跡受非實。三令外道生謗。四令諸弟子懷愧也所以。就第二正呵中亦有三。第一直明法身無病。第二從阿難轉輪聖王以下。釋無病之所以。第三從阿難當知以下。勸識法身義。一雲。亦為三。一就理正呵。二舉世無疾為況。三還就理為結呵。又雲。文中即有五唱阿難。故自為五重。然大意皆同。隨欲可用。止止阿難者。一言已吐四過並成。違理大甚故重言止止也。如來之身金剛之體者。言法身不可俎壞。諸惡已斷者。明斷德具。眾善普會者。智德具。當有何疾者內無患。當有何惱者。外無迦。一雲。諸惡已斷者。明無苦因。眾善普會者。有樂因。當有何疾者。無苦果。當有何惱者。有樂果。默往阿難勿謗如來者。言默往取乳。莫言如來有疾也。一雲。往之言去。可默去也。莫使異人聞此粗言者。言勿令聞外道。從阿難轉輪聖王以下。正出呵事中第二釋法身無疾之所以。亦雲。舉世無疾為況。即可見。從當知阿難以下。正出呵事中第三勸識法身義。或雲。還就理結呵。思者業。欲者煩惱。此二句直明法身非有業煩惱。佛為世尊過于三界者。離三界因果。一雲。過三界枝條因果也。佛身無漏諸漏已盡者。明斷因盡。亦雲根本相滅。佛身無為不墮眾數者離有為果報。此二句正釋法身。如是之身當有何病者。結法身無疾。然此中諸文皆以已斷眾惡為宗。又雲。金剛不壞。若是眾惡已斷金剛不壞。則是常住明矣。上方便品雲。若非正在方丈內說。序與流通明常住亦無可慊。諾矣。從時我世尊以下。釋辭中第三明被呵內懷之相。從即聞空中以下。第四明空中出聲和諧兩家。如居士言者。述淨名妙本無病。但為佛出五濁惡世現行斯法度脫眾生者。述阿難應中亦非無現疾乞乳。行矣阿難取乳勿慚者。應中無失故勿慚也。一雲。從行矣以下。述阿難應中非無疾。此上皆述淨名妙本無疾。從世尊以下。辭中第三結不堪。從如是五百以下。弟子品中第二總結不堪也。

    菩薩品第四。此是顯德中之第二命菩薩問疾。故因為品目也。就中開為二。第一別命四人。第二總結八千人皆不堪。第一命彌勒菩薩。就中亦有命辭。辭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釋辭中。亦開為三。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從時維摩詰以下。正出呵事。第三從說是法時以下。因呵時眾得益。致呵之由者。彌勒既是補處菩薩。昔為兜率諸天說八地以上三不退地之行。一雲。八地名不退。七地以下為八地作因故稱行。今為說七地行故雲不退地之行。然所以淨名致呵者。今彌勒凡有四執。一存己有勝行。二存受記。三存菩提果。四存滅度涅。前二是因執。後二是果執。今諸天機應聞無相空行。而今以此四存為說。故則說與機差。所以淨名致此呵也。就第二正明被呵中。初開為二。第一從初訖不可以身心得。遣其所執四事。第二從寂滅是菩提以下。廣明菩提之相。就第一遣四事中。亦開為三。第一一往舉生明無受記。第二從若彌勒得受記者以下。以次第遣其所執四事。第三從彌勒當令此諸天子以下。結勸舍著。亦可。遣其能封心。就第一一往舉生明無受記中。亦開為三。第一就有明生無定故無受記。亦可。就無常門明無受記。第二從若以無生以下。就空明生空故無受記。第三從為從如生以下。就空有合門明生空故無受記就第一就有明無受記中。開為三。第一直舉三世總難。第二從過去耶以下有三句。別舉三世作定難。第三從若過去生以下。還舉三世無定作釋難。解生略有二種。一雲。沒此後一生天宮即成佛。二雲。從天宮沒一生壞彝跫夷順煞稹5詼 芽杉5 偷諶偃牢薅ㄊ湍閻ゃH艄Э9Э衙鴯士晌奘薌恰H粑蠢瓷N蠢瓷粗涼士晌奘薌恰H糲衷諫O衷諫蚰金釙 鴆蛔」室囁晌奘薌恰<匆鴣涎暈 ゃ<詞幣嗌 弦嗝鷲摺C髟菸尥W H凰緣 衷諞鴣涎暈 ツ摺9в蠢吹 邐詞怠9試蛞謊鑰尚擰5 衷誚裼泄省5 砸謊閱訝ャK砸鷓暈 ゃ4尤粢暈奚韻隆5詼涂彰魑奘薌恰H粢暈奚檬薌欽噠摺L 旅擰N奚詞欽徽摺;崳奚<湊嬡繒灰病S謖恢幸轡奘薌且轡薜悶刑 摺U魑奘薌恰Q鑰照恢形奘際薌侵盞悶刑 病T坪蚊擲帳芤簧嗆跽摺=嶸展飾奘薌恰4游 尤縞韻隆5諶涂沼瀉廈琶魃展飾奘薌恰I俠吹 涂沼斜鵜琶魃展飾奘薌恰N鏤嬌沼瀉鮮比艨傻靡 9蝕嗣 沼瀉鮮幣嗖豢傻謾>橢幸嚶腥5諞渙  選5詼尤粢勻縞韻隆> 硎湍選5諶右磺兄諫勻繅慘韻隆>偎娜緗崮選N 尤縞檬薌且 摺H縭強罩  I怯兄 鵡俊Q勻曇迫纈 餃 檬薌且 N 尤緱鸕檬薌且 摺C鷚嚶兄 鵜;蚣迫纈朊鷙餃 檬薌且 R輝啤C擲佔頻萌繢砩敲鴟襯鍘9式 隙 試啤<埔勻繢砩塹檬薌且 H繢砩敲鴟襯斬檬薌且 4尤粢勻縞韻隆5詼 硎湍選H粢勻縞檬薌欽呷縹抻猩摺C魅綾疚奚H纈  隙檬薌且病R輝啤H粢勻繢砩俏 檬薌欽摺H韁形拗強繕H粢勻緱鸕檬薌欽呷縹抻忻鷲摺C魅綾疚廾稹H纈  隙檬薌恰R輝啤H粢勻繢砩敲鴟襯瘴 薌欽摺H韁形薹襯湛擅鷚病4右磺兄諫勻繅慘韻隆5諶偎娜緗崮選S興木浞治  R磺兄諫磺蟹ㄒ噯繅病4碩湮矣胛宜嘍悅 瘴摶 R 樸星槲耷橄嘍浴V諳褪Л勻繅倉劣諉擲找噯繅病4碩渥運嘍悅魑摶 R 票鮒饗嘍浴C鶻翊慫拇 鑰瘴摶 摺N摶煒罩釁竦夢 釤熳鈾狄簧鋇悶刑峒嗆酢K揭 僖 >偷諞幌讓魃展飾奘薌侵小V豢  5諞瘓陀忻魑奘薌恰5詼涂彰魑奘薌恰>陀忻魑奘薌恰S腥縝笆汀5 涂彰琶魑奘薌侵鋅  5諞恢本涂彰琶魑奘薌恰5詼游 尤縞韻隆;咕涂彰徘財涿淮松酥 啤C鷸 悅弧Q鑰罩斜疚廾淮松艘病4尤裘擲找韻隆G財淥此氖輪兄 詼U源蔚誶財淥嫠氖隆G菜氖鹿首雜興摹5諞磺財涫薌恰H裘擲盞檬薌欽咭磺兄諫嚶κ薌欽摺2 觥4鈾哉吆我韻隆J筒 C髏擲沼脛諫鑰瘴薅省<遣患且嗟紉病5詼財刑帷H裘擲盞悶刑 咭磺兄諫砸嚶Φ謎摺R嗖 觥R磺兄諫雌刑嵯嗾摺J筒 V諫雌刑嵯唷S興鬧紙狻R輝啤F刑峒詞欠鷂奚現恰Q哉孚兄忻擲湛罩諫鍘R幌轡 薜貌壞謾9試迫裘擲盞悶刑嵋磺兄諫嗟謾6啤=裱雲刑峒詞欽孚小C擲罩諫約湊孚小9試埔磺兄諫嗟謾H啤V諫鑰佔粗俏尷囁鍘9試埔磺兄諫嗟謾K腦啤R磺兄諫雜釁刑嶂搶懟9試埔磺兄諫嗟謾H裘擲盞妹鴝紉磺兄諫嗝鴝日摺R嚶興鬧紙狻R輝啤H縞峽瘴薅省5靡嗤 謾2壞靡嗤 V諫鑰氈糾醋鑰鍘N薷錘鷯Φ媚。故雲無復更滅。二雲。眾生性空即涅空。非方更滅而即。故雲無復更滅即涅相。三雲。即以眾生性空為涅。故雲即涅相無復更滅。四雲。眾生本有滅理。故雲即涅相非復更滅而即。從是故以下。第四遣其勝行。無以此法誘諸天子者。此法謂其所存三不退地之勝行法也。實無發菩提心者亦無退者者。發心者謂彌勒。亦無退者謂余人未發心之類也。一雲。發心者謂住下初發心也。無退者謂八地以上三不退也。或雲。無以此法誘諸天子者。總結無以上所存三事為誘諸天子也。從實無發心者以下。正遣所存勝行也。從彌勒當令此諸天子以下。遣其所執四事中。第三結勸舍著。或雲。此上遣其所執四事。從此以下遣其封心。就中亦有二。第一直勸舍著。第二從所以者何以下。釋勸舍著。明菩提非色故不可以身得。非心故不可以心得也。一雲。菩提空故不可以身心也。從寂滅是菩提以下。正呵中第二廣明菩提之相。上則除蕩眾相皆空不可得。則物情無寄。故此就名用明無相之相是菩提之妙相。一雲。上明能得果人空。從當令此諸天子以下。明所得菩提果空。就中凡有二十五句。分段各各不同。而今隨文宜釋。寂滅是菩提者。菩提是西國之音。此言道種智。此智明照寂滅之境。故從境立名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者。釋所以寂滅是菩提。明不存諸相故也。一雲。智體即空故雲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者。種智從境而生。智體既寂故諸相不得。故雲滅諸相故。不觀是菩提者。明智不存前境可觀。離諸緣故者。明緣體既空故不觀。一雲。觀體即空故雲不觀。離諸緣故者。觀體即空故不緣諸緣故也。不行是菩提者。智不行前境。無憶念故者。無前境能生憶念故。一雲。行體即空故不行。無憶念故不行也。斷是菩提者。諸見盡亡為菩提。何則離諸見故。然斷非種智。但能嚴智。故以能嚴明菩提也。又解。直雲智能舍諸見故言斷是菩提。離是菩提離諸妄見故者。智體妙絕妄想諸倒。一雲。斷與離皆是空之異名。斷是菩提。亦空是也。離是菩提者。五見空故亦是也。障是菩提障諸願故者。智障生死諸願。不入是菩提無貪著故者。智無貪著。不與六塵相涉。入生死故。雲不入是菩提也。一雲。達煩惱即空故。不見十二入相會入。順是菩提順于如故者。智順真如空。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者。智住真空性。智體即空。不出空法性也。至是菩提至實際故者。智至照實際。一雲。智體空極同空際也。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者。智觀不二之理。意者智。法者境。離之言空。智境皆空不二也。等是菩提等虛空故者。智觀平等之理。如虛空無高下也。一雲。智•境皆空如虛空無差別。無為是菩提無生住滅故者。智觀空理不見三相有為。一雲。智境皆空則是無為。無為無生住滅。是菩提也。智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者。佛果圓智明了眾生心行差別是菩提。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者。智能不見根塵十二入相和會也。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者。智觀煩惱即空。乃至無余習故。無煩惱聚合生死。一雲。不與六塵合是菩提。何則不合時能離煩惱習故。無處是菩提無形色故者。明空觀不見形色所處是菩提也。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者。智觀乃至名字皆空。如化是菩提無取舍故者。明一切皆空也。一雲。智體即空如化故無取舍。無亂是菩提常自靜故者。佛定常是靜是菩提。智體即空絕于動亂。何則真諦之理常自靜故。善寂是菩提性清淨故者。佛順寂滅之理常清淨。一雲。智體善寂本來清淨。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者。明不見前境可取。離攀緣故者。攀緣體即空故。一雲。智體即空無取。何則離于攀緣故。無異是菩提。不見前境可異。諸法等故者。明一切皆空平等故。一雲諸佛功齊故雲無異。十力四無畏等故。言諸法等故。無比是菩提無可喻故者。智非譬況所及。一雲。佛並絕金剛以下之所形待故言無比。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者。智體微妙絕于塵累。非下情所測。故雲難知也。從世尊以下。第三因時眾得益。故我不堪任詣彼問疾者。辭中第三結不堪。第二命光嚴菩薩。就中亦有命辭。辭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釋辭中亦有三。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從直心是道場以下。正出呵事。第三從說是法時以下。因呵得益。就第一致呵之由中亦有四。第一明淨名與光嚴相逢。第二明光嚴致敬問其所從來處。第三淨名答從道場來。第四光嚴復問道場何所是。然所以此光嚴被呵者。就理為論。大士萬行皆能利益眾生。同歸佛果故。莫非道場。而光嚴但識釋迦得道摩竭道場。則疑路遠來疾。更復近有道場。故請問何所是也。是以淨名。呵其未廣識也。就第二正出呵事中。亦有五階。第一從初訖舍有為故。就諸行明場。第二從四諦是道場以下。就緣明場。第三從降魔是道場以下。就外化明場。第四從十力無畏是道場以下。就仰學佛地明場。第五從如是善男子以下。總結上四重。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者。道是能通為義。場以決判為義。道當佛果圓智。場據學地為明。明學地直心能判善惡遠感佛果。故雲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者。釋信質直無虛假也。從此以下訖于三十七品是道場舍有為法故以來。皆是修心之美行。弘佛道之平等場也。發行是道場能辨事故者。直心既立則能發行眾善。所以能發行。能辨事故。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者。眾善既積其心轉深。其心轉深則增益諸功德。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者夫由直心則能發行。由發善行則心轉深心。深心變為菩提心。何則上弘佛道下化蒼生無所錯謬。六度即兼自行外化。故皆是真道之美場。四無量心者。乃是大士廣化眾生之要行。故亦是道之尊場。神通者。由因地五通能得果上六通。故是道場。解脫者。謂八解脫也。方便者。善察藥疾之宜化眾入道。四攝。從已而化。二皆大士化物之巧行。成道之要場。故雲是道場伏心者。修心二諦之理。而如理解乃稱正觀。道品者。若能備修則能舍生死有為之法。故雲是道場。從四諦是道場以下。第二就緣明場。四諦是道場不誑世間故者。四諦為緣能生智解。終得如來不誑之果也。或雲。四諦真實不虛誑世間。緣起是道場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者。緣起者十二因緣。因緣相感無盡也。亦可。因緣即空。空無可盡也。若能悟此因緣所由則智自明。智心既明則道心自成。故雲緣起是道場。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者。解煩惱即空仍生明解得佛故。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空故。此二句即同釋煩惱。從降魔是道場以下。第三就外化明場。降魔是道場不傾動故者。明不為魔所動也。降魔非故強勢逼惱。但欲令改惡從善生信入道。故知外化行。三界是道場無所起故者。但欲化物。雖處三界非業所系。故雲無所起。師子吼是道場無所畏故者。說法度眾一無所畏。如師子吼也。從力無畏是道場以下。第四就仰學佛地功德明場。力無畏不共法是道場無諸過故者。永絕諸惡故無過也。三明是道場無余故者。諸永盡無滯礙也。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者。一念知一切法者。謂金剛心。成就一切智者。仰學佛果一切智。從如是善男子以下。第五總結上四重。菩薩若應諸波羅密者。八地以上菩薩有無並照。永無出入之異。能以八萬波羅密相應故雲諸波羅密。此句明自行。從教化眾生以下明外化。諸有所作舉足下足皆從道場來者。八地以上菩薩所有施為。皆乘萬善功德諸行而來向佛果。住于佛法矣者。至佛果方住。從佛果而望為來。從因而望為去。或雲。諸有進止無非佛法故雲住也。從說是法時以下。第三因呵得益。故我不任詣彼問疾者。辭中第三結不堪。第三命持世菩薩。就中亦有命辭。辭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釋辭中亦有四。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從所言未訖以下。正出呵事。第三從即語魔言以下。明淨名求女于魔。第四從爾時維摩詰以下。淨名為天女說法。就第一致呵之由中亦有四。第一明魔至來之相。第二明持世不識是魔。從我意謂之以下是。第三明魔以天女施持世。從即語我言以下是。第四明持世辭不受。然所以淨名致呵者。魔將欲嬈持世宴坐之心。但恐持世不相與故。帝釋是佛檀越。諸弟子敬重。所以變形作帝釋而來也。而持世不識此事。故淨名致此呵也。從所言未訖以下。第二正明被呵。非帝釋也者。直呵己不識變形也。是為魔來嬈固汝耳者。呵己不識魔來意也。從即語魔言以下。第三淨名求女。就中即有四。第一直索。第二從魔即驚懼以下。明魔怖畏欲隱舍去。第三從即聞空中以下。空中出聲勸與。第四明魔奉女。魔以畏故俯仰而與是。可以與我如我應受者。言持世是出家菩薩故不宜受。淨名白衣故應受也。次三重可見。從爾維摩時詰以下。第四為天女說法。就中亦有二。第一正為說法。第二從于是波旬以下。魔見說法竟。告女等共還天宮。就第一正為說法中亦有二。第一正說法。第二從汝等已發道意以下。復為說法樂以代其五欲樂也。就第一正說法中亦有三。第一令知屬己。第二從今汝以下勸發心。第三從即隨所應以下。各從所宜為說也。從復言汝等以下。第二復為說法樂。夫女人之性以樂為美。若不明法樂代其五欲樂者。恐難忘其五欲樂。所以明此法樂以代其五欲樂也。就中亦有四。第一淨名開法樂勸應用。第二天女等問法樂之相。天女即問何謂法樂是。第三從答言樂常信佛以下。廣列法樂。第四結。是為菩薩法樂是。就第三廣列法樂中。亦開為四。第一就三寶明法樂。第二從樂離五欲以下。就厭離惡門明法樂。第三從樂隨道意以下。就修善門明法樂。第四從樂伏眾魔以下。就善惡雜門明法樂。夫天下事品雖羅。要在離惡取善。離惡取善。必以三寶為本。所以第一先就三寶為明也。第二厭惡純是自行。就第三修善中。即自行外化兼明。則可見。第四雜門中。亦兼明自行外化。眾魔者四魔。深法者大乘法。二乘畏故言莫畏。亦雲。深法是無生理。凡夫若聞。畏而不信。故雲不畏。三脫門者三空門。非時二乘中途果。同學者。發菩提心同求佛果之類。一雲。凡同學謂己志所述。非同學者謂二乘。不同大士所行故雲非同學。亦雲。凡違我志者皆是非同學。惡知識者。忍惡不從聖教者也。善知識者。改慎從聖教者也。心喜清淨者。隨喜他善不使嫉妒。是為菩薩法樂者。第四結。從于是波旬以下。說法中之第二。魔見說法竟。告天女還天宮。就中有七重第一魔告女等欲還天宮。第二從諸女言以下。天女辭不欲還。第三從魔言居士以下。魔求放于淨名。第四從維摩詰言以下。淨名許放。第五從于是諸女問以下。天女請問住天宮之法。第六從維摩詰言以下。為說住天宮之法。第七從爾時天女以下。天女致敬隨魔還天宮。我欲與汝俱還天宮者。上與者聞空中聲畏而與。非其心故求欲還也。第二第三可見。第四淨名許舍。我已舍矣汝便將去者。本為說法故受。說法既竟。無可惜也。令一切眾生得法願具足者。大士恆因事發願。故雲令一切眾生得法願具足。如魔得女願心滿也。第五天女問住天宮之法。我等雲何止于魔宮者。昔為魔類。今作菩薩。則邪正有別。那得共住魔宮也。第六為說共住魔之法。就中亦有二。第一正舉無盡燈法門勸學。第二從汝等雖住魔宮以下。勸流通。可見也。從爾時天女以下。第七明天女致敬隨魔還天宮。從世尊以下。辭中第三結不堪。第四命善得菩薩。就中亦有命辭。辭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辭中亦有三。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從時維摩詰以下。正出呵事。第三從世尊說是法時以下。因呵得益。然所以被呵者。此善得立意。三年集財七日大施。淨名呵者即有四意。一財施雖多猶有窮竭。二財不益神。三前來得精。後來得粗。四當于施時猶有先後。不能一時等與。所以今舉法施呵己財施。然既言菩薩隨機施化故則無所不為。且布施是六度之初行亦入四攝。何意為呵者。明非絕財施是不可為。但己財施為極故。淨名致此呵也。其欲呵者即應早呵。所以既滿七日方來呵者。財施雖不如法施。亦理非不修。若七日未滿。則其所指無次第。所以須滿七日方來呵也。就第二正出呵事中。開為五重。第一直舉法施呵其財施。第二從我言居士以下。善得問法施。第三從法施會者以下。一往略舉法施直答其問。第四善得復問法施體相。何謂也是。第五從謂以菩提以下。廣列法施體相。夫大施會不當如汝所設者。明不應三年聚財七日行施。此句正非其財施。當為法施之會者。明法施始有資神益解。終得微妙極果。此句勸法施。何用是財施會為者。結財施不應為也。我言居士何謂法施之會者。第二善德問法施。從法施會者以下。第三一往略舉法施直答其問。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者。明法施不同財施有四劣之異。一言宣唱。有識同聞各各得益。遠資法身慧命。是名法施會者。結法施。何謂也者。第四善德復問法施體相。上雖聞法施最勝一時同益。而未聞其體相。故今復間其體相也。或雲。此言何謂也者。非善得語。此是淨名將欲廣明法施之相故。更自立問何謂也。從謂以菩提以下。第五廣明法施體相。就中即有二。第一正明法施體相。第二從如是善男子以下。結勸法施。就第一正明法施體相中。即有三十二句分為二。第一初十七句明自行。第二從于身命財以下十五句明外化行。謂以菩提起于慈心者。解有二種。一雲。欲化眾生令得菩提果者。應起慈心。二雲。若見前人欲以菩提樂施眾者。教化令起慈心。下諸句亦然。隨欲可用。以救眾生起大悲心者。明拔苦必以大悲。以持正法起于喜心者。言嫉妒能障諸善。故應起喜心。以攝智慧起于舍心者。智慧是無相之真解。若非舍心則正智無由可攝。故起舍心。以攝慳貪起檀波羅密者。教令起布施行。以化犯戒起尸羅波羅密者。教應起持戒行。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密者。若非忍則存彼我不能平心。故起忍。以離身心相起毗梨耶波羅密者。言能不存身心。必由精進而得。或雲。若存身心則精進不成。以菩提相起禪波羅密者。菩提果必由禪定而得故。以一切智起波若波羅密者。一切智是果。波若是因。明果智必由因解而成。教化眾生而起于空者。雖欲化物。若不由空則化存偏故。不舍有為法而起無相者。言有無並用萬事備成故。示現受生而起無作者。無作是空。即同上句。護持正法起方便力者。正法如來勸誡二教。與理不違故稱正。為物作則故言法。若非方便無以護通正法故。以度眾生起四攝法者。四攝為化物之要行。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者。可知。從于身命財以下。第二明外化行。于身命財起三慳法者。舍煩惱身命財。修法身•慧命法財也。于六念中起思念法者。于戒•施•天•佛•法•僧思念不忘。于六和敬起質直心者。身•口•意為三。四時得重養與人共之。五持戒清。六修漏盡慧。若行六即與物相和而有敬。非直心無以具六法。正行善法起于淨命者。明若欲正行善法。不以邪心為命。故雲起于淨命。如法得財為淨命。心淨歡喜近賢聖。即令人心淨和悅。近愚即生憂苦。不憎惡人起調伏心者。若能自調伏心。即三毒不起故不憎惡人。以出家法起于深心者。出家難事。薄心非成。故起深心。以如說行起于多聞者。雖欲如說行。若不多聞無由得故。以無諍法起空閑處者。空閑能無諍故。趣向佛慧起于宴坐者。非定心無由向佛慧故也。解眾生縛起修行地者。若自行不能。安得濟眾。以具相好及淨佛土起福德業者。非福德非可得成故。知一切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智業者。不修因中智業。無由得佛果。此句據有為明。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門起于慧業者。據空為明。欲得佛果亡想真解者。必須因中修慧業而得。斷一切煩惱一切障礙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業者。唯善能遣諸惡。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于一切助佛道法者。佛道法者大乘無漏之法。從如是善男子以下。廣明法施中第二結勸法施也。就中自有二。第一結。是名法施之會是。第二從若菩薩以下。勸明內得大施主之稱。外為一切作福田。所以法施宜修也。從世尊維摩詰以下。釋辭中第三因呵得益。就中亦有二。第一明時眾得益。波羅門眾中二百人皆發菩提心是。第二從我時心得清淨以下。明善德自得益。就中亦有三。第一直言自得益。我時心得清淨是。第二以三業贊。嘆未曾有口業。禮足身業。若非內意身口二業無由可發。故知意業亦並也。第三從即解瓔珞以下。以財報恩。就中亦有六。第一明即解瓔珞報恩。第二明淨名不受。不受意有二。一須得施主意。二應任受者之懷。第三善德請受。示其施意任受者懷也。從我言居士以下是。第四明淨名受瓔珞善為財施。上既言財施不如法施。而今善德猶以財施淨名。淨名亦受者。欲令淨名復顯善為財施之義。使亡時眾不平等之心。何則如來既是可敬之最。乞人是可愛之極。尊卑雖殊。生福不異。故分為二。一分奉如來。一分施乞人。若爾如來即無尊可多奉。乞人無卑應少施。雖復財施。若能如是上下平等者。可言善為財施。非但顯施。即現淨土佛身。及種種莊嚴之事者。欲表若能平等作財施者。終必得如是之報也。瓔珞變成四柱寶台者。表行滿成佛四等普覆四生。四面不障礙者。表四辨化物無妨礙也。從時維摩詰以下。第五更舉財施弘通法施。即有五句。

    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者。舉下齊上明平等。言愛乞人等佛上敬心重。等于大悲不求果報者。舉上齊下明平等。言敬佛等乞人上悲心重也。是則名曰具足法施者。結也。從城中貧人以下。

    第六明貧類見聞淨名神力所變及其所說發心得益。故我不任詣彼問疾者。辭中第三結不堪。從如是諸菩薩以下。品中第二總結不堪也

    維摩詰所說經疏中卷(終)

    維摩詰經疏卷第下

    上宮皇御制

    文殊問疾品第五上來雖復命五百聲聞八千菩薩。各陳昔日受屈皆辭曰不堪。一無欲往。故不成問疾。但至此文殊奉旨即就方丈。正陳佛意方成問疾。故因為品目也。從此品以下。入見阿佛國品訖其事訖已還復本處舉眾皆見以來。經三段中第二正說也。就中開為二。第一從此品以下訖香積品凡有六品。明淨名正在方丈之內。自宣不思議權實二智之理化三根人。第二從菩薩行品以下。入見阿佛國品訖舉眾皆見以來。明從方丈就于庵羅。與佛共明種種妙法證成方丈不思議之說也。一雲。正說唯在初六品。從菩薩行品以下。為流通說也。而至處當釋。就第一淨名正在方丈化三根人中自有三。第一問疾與不思議二品化上根人。第二觀眾生與佛道二品化中根人。第三入不二法門與香積二品化下根人。就第一舉二品化上根中亦有二。第一問疾品中。人則唯淨名一人。事則唯現疾一事。故名為略明不思議。第二不思議品中。人則諸佛菩薩皆現。事則廣明種種不思議之事。故名為廣明不思議也。上根之人聞此廣略二說。生信益解。改凡成聖。一雲。就第一正在方丈宣不思議中。但開為二。問疾一品略明不思議。不思議品以下五品廣明不思議也。五品即因上事而來故分文。亦即當品而釋也。然今據前釋而述也。就此問疾品。初開為二。第一從初訖更不可見。名問疾緣由。第二從且置是事以下。正明問疾。就第一問疾緣由中。亦開為六。第一佛命。第二文殊奉旨。第三從于是眾中以下。明大眾願與文殊共往。第四從于是文殊以下。文殊與大眾共入方丈。第五從爾時長者以下。明淨名知文殊與大眾俱來。空其室內。第六從維摩詰言以下。明淨名與文殊略申賓主之禮。往伏除疑。第一可見。就第二奉旨中亦有二。第一先嘆淨名難酬之德。第二從雖然以下。正明承旨可往。就第一嘆難酬中。亦有二。第一總嘆。彼上人者難為酬對是。第二從深達實相以下。舉法門別嘆。就中有九句分為三重。第一初四句據四辨為嘆。第二有四句就雜門作嘆。第三有一句舉二智結嘆。深達實相者。義辨。真理絕偽超于有相。故稱實相。善說法要者。辭辨。辨才無滯者。樂說辨。智慧無閡者。法辨。從一切菩薩以下四句。第二就雜門為嘆。一切菩薩法式悉知者。善達因地一切諸行。諸佛秘藏無不得入者。明善達果地所說十二義也。肇法師雲。近知菩薩之儀式。遠入諸佛之秘藏。秘藏謂佛身佛身口意秘密之藏。此二句困果相對。明困果之理無所不達。降伏眾魔者。明降四魔也。此句嘆其剛用。亦可。外化行。游戲神通者。乘于五通化物適意。即義同游戲。此句嘆其柔用。亦可。自行。此二句剛柔相對。明剛柔之義無所不能。其慧方便皆已得度者。第三舉二智結嘆。慧者實智。方便者橫智。明能具此二智故。上所嘆諸德亦悉清。從雖然以下。奉旨中第二正明承旨可往。第三第四可見。

    但就第五明淨名知文殊與大眾來空其室內中自有二。第一明淨名空其室內以為論端。第二從既入其舍以下。明文殊見室空。夫論現疾之情。欲令新學菩薩雖遇疾患。而起大悲安心化物莫有撤稀?掌涫藝摺U 倉諫欠侵 蟆6捅鷂 邸R蚩帳疑迨隆S上旨采 病R蚩帳疑迨掄摺5諞晃氖餳銥瘴示幻>郵看聳液我鑰鍘>幻鷓浴V罘鴯烈喔唇鑰鍘7塹 沂搖5詼氖 省︰撾奘陶摺>幻鷓浴R磺兄諛O爸鍆獾瀾暈 桃病5諶磣蛹銥兆髂睢4酥釔腥蟺蘢擁鵲庇諍巫>幻 狻O染僦晾硨遣揮η笞弧Nㄉ嶗ャN ㄒ N 滄 <唇枳詰僕酢H怨忝髕腥種植凰家櫓 硪病5謁鈉障稚 砥腥銥瘴示幻>郵扛改鈣拮蛹爸鈧 斷ソ 撬 O舐沓黨伺 酒褪菇院嗡 >幻鷓浴V嵌繞腥浮7獎鬩暈 浮<垂閬源笫恐種種 小5諼逕磣蛹銥兆髂睢H帳幣咽搖4酥釔腥庇諍問場S謔薔幻 狻O紉園私饌鹽 竊弧7鶿蛋私饌選H收呤芐小F裨佑扯歐 酢<辭敕瓜閌俊R砸皇吵瀆磺小R螄災種腫鞣鶚輪 濉R蚩帳疑迨侶勻縭恰S上旨采壅摺5諞晃氖 恃浴>郵看思埠嗡蚱稹>幻鷓浴F腥 咭源蟊 稹5詼氖 恃浴>郵看思財瀋萌紜>幻鷓浴4映沼邪 <次也∩5諶氖 恃浴>郵看思駁痹坪蚊稹>幻鷓浴R砸磺兄諫 J槍飾也 H粢磺兄諫:稹<次也:稹5謁奈氖 省>郵看思參 蔚認唷>幻鷓浴N也 銣戲瑽5諼邐氖 省F腥坪撾坑饔屑財腥>幻鷓浴K瞪砦蕹2凰笛嶗胗諫淼紉宥晌坑鰲5諏氖 恃浴S屑財腥坪蔚鞣湫摹>幻鷓浴S屑財腥ψ魘悄睢=裎掖瞬】源憂笆勞氳叩怪罘襯丈N抻惺搗 K 懿 摺O扔α釷恫∫蠔蠼套鞁邸R蚣采 勻縭且病6氖餛障址 諳暈省I嶗Д 畽顏摺6笫坑刖幻 譴蟪恕K勻糶撓謝臣幢惴 諳轡飾匏岩病5 磣蛹任 ﹞恕S謚畬笫考唇四馴恪K圓荒芊  5 畽岩病4郵蔽  狄韻隆5諏隕甌鮒髦 瘛>橢幸嚶卸5諞恢饗仍薇觥5詼尤縭薔郵懇韻隆1鑾 稹>偷諞恢髟薇鮒小W雜卸狻R簧評次氖饈 摺V痹蘩礎5蔽 賾猩鉅妗HФ湊呦蟣澄 鏌病4臃秸賞致尬﹫礎4逾致尥秸晌 ャ2煥聰嘍湊摺J抵形 邸b致摶簧婕蔥徊恢練秸傘9試撇煥聰唷6僦凶髀邸b致摶簧嫦嘈幻鵠粗練秸傘9試貧礎6患嘍摺R嗍抵凶髀邸b致尬氖餳蔥弧N拗練秸煽杉9試撇患唷6僦凶髀邸b致尬氖庀嘈幻稹<粗練秸啥眉9試貧病4碩湓蘩床淮嫦嘁病4游氖庋砸韻隆5詼鑾 稹>橢幸嚶卸5諞恢筆觥5詼褪觥H縭欽摺C 郵克岳砦薹鞘恰H衾匆迅煥湊摺H艏僦欣淳拐摺J抵懈脅煥匆病H羧ё迅蝗и咭嗤 斡τ腥艏迅患5 穆遠4鈾哉吆我韻隆5詼汀1暌稍啤K勻Ф次薅ㄕ吆巍@湊呶匏永湊摺<僦欣湊呤抵形 邸b致拗 婕疵鷯潃P蕖7秸芍 嬤簧秸傘9試莆匏永礎Hи呶匏琳摺<僦腥и呤抵形 邸b致尬氖庾悅鷯潃P蕖2蝗й練秸傘9恃暈匏了杉摺<倜樂蚼P抻敕秸捎邢嗉 濉6抵形 邸b致藜疵鴆恢練秸傘1舜爍魃髏稹N氖 弈薌 濉>幻轡匏 Α9試聘豢杉病4憂抑檬鞘亂韻隆5詼魑始病>橢幸囁  5諞幌卻 鷂室狻5詼泳郵渴羌埠嗡蚱鷚韻隆3縷淥交場5諶鈾凳怯鍤幣韻隆J敝詰靡嬉病G抑檬鞘掄摺=  鶼轡使是脛鉤趼 病4泳郵懇韻隆U 鶼轡省<從腥省R瘓郵渴羌病D扇灘弧6浦斡興稹H恢獵齪酢J雷鷚笄謚攣飾蘗空摺H源 繢瓷鉅狻Q苑塹 蝕巳洹4蟊 藜 鬮室磺小4泳郵渴羌慘韻隆5詼縷淥交場>橢幸囁  5諞恢瘓頭秸贍謔倫髀邸5詼佣蔽氖饈 飾  笛雲腥坪撾坑饔屑財腥韻隆7何 庵鐶卵 腥髀 病>偷諞恢瘓頭秸贍謔倫髀壑小R囁  5諞灰蠆 髀邸5詼游氖饈 躍郵看聳液我鑰找韻隆R蚴銥兆髀邸5諶泳郵克參 蔚認嘁韻隆R蚣埠 認嘧髀邸>偷諞灰蚣滄髀壑幸嚶卸5諞晃氖庖勻攣示幻5詼幻鵪淙省H收摺R晃省>郵渴羌埠嗡蚱稹4司湮勢淦鵂倉 頡4聳且蚣采壑械諞宦邸6省F瀋萌紜4司湮勢淶悶鴆∪帳媒4聳且蚣采壑械詼邸H省5痹坪蚊稹4司湮始布畛偎僦  4聳且蚣采壑械諶邸>偷詼幻鶉手幸嚶卸5諞幌卻鷙蠖省5詼佑盅允羌慘韻隆W反鵪淶諞晃省>偷諞幌卻鷙蠖室嗟諶5諞徽鷙蠖省5詼鈾哉吆我韻隆K 汀5諶悠┤緋ツ咭韻隆<鈉┬叵源鷚狻I系詼試破瀋萌緗翊鷓源映沼邪 蛭也∩摺Q災諫捎諧瞻 擋∮黴釁腥9勢腥嚶杏Σ I系諶恃緣痹坪蚊稹br />
    今答言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者。明若眾生用感菩薩痴愛實病滅。則菩薩應病亦隨滅也。從所以者何以下。第二雙釋。標疑雲。所以從痴有愛則我病生眾生病滅則我病滅者何。菩薩為眾生痴愛實病故入生死。有生死則菩薩亦有應病。故雲從痴有愛則我病生。且眾生痴愛實病滅。則菩薩亦無余病。故雲眾生病滅則我病滅。從譬如長者以下。第三寄譬重顯答意。即開合有二。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者。顯上從痴有愛則我病生。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者。顯上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第二舍可見。從又言以下。答三問中第二追答第一因起問。又言是病何所因起者。牒上語。菩薩病者以大悲起者。正答其問。明若非妙本大悲則應病亦無由起。故雲以大悲起也。就中略舉五幡問答作料簡。第一問者。文殊問疾本在佛命。而今淨名何故不答佛問。唯答文殊私問耶。不答佛問略有三意。一者必方丈事畢。淨名與文殊共就如來當面敬答。故此不答也。二者文殊傳佛命次即陳私問。無間答佛問。故亦即不答也。三者實而為論。雖命文殊私問。即是佛問。何則上既雲世尊殷勤致問無量。文殊即領此意而問。則此中文殊所問無非佛意。所以淨名亦不別答也。第二問者。上三問中先問起病之因。何今答中先答後二問耶。釋曰。大眾未明菩薩之病但應非實。若即先答第一因起問曰菩薩病者以大悲起者。則便謂菩薩猶有實病以大悲起者。是以先答後二問曰菩薩本無實病唯有化物應病者。眾生因此方悟若爾菩薩病者但應非實。即次明菩薩病者以大悲起者。使悟眾生實病因痴愛而生。菩薩應病以大悲而起。所以先答後二問。後答第一問也。第三問者。然則文殊應先問第二其生久如。第三當雲何滅。而文殊未達此義故。猶先問因起耶。而既雲維摩詰文殊同是已登正覺之大聖也。豈復方有勝負之異也。釋曰。何其不達而文殊先問因起者。欲顯大悲是菩薩萬化之元。淨名先答後二問者。欲顯大士之病唯應非實。若文殊不先問因起。則無由顯大悲是菩薩萬化之元。淨名若不先答後二問者。亦無由顯菩薩之病但應非實。是蓋二聖同達當時之宜互相出之耳。第四問者。如言大士本無實病但為物病者。亦可因痴愛而起用答第一何所因起問。何不猶言因痴愛而起也。釋曰。眾生有痴愛實病以感菩薩。菩薩有大悲心故亦有應病。然則立于應病望眾生痴愛。既為遠緣。但菩薩大悲既親。所以今取親作因用答第一因起問也。第五問者。菩薩有大悲心故亦有應病者。則應菩薩應病從有大悲而生。用答第二其生久如問。何故不然也。釋曰。不得。何則既雲大士本無實病。唯有化物應病。所以答雲從有眾生痴愛實病則我病生也。所以亦差必須眾生痴愛實病滅也。若言從大悲而生。以答第二其生久如問者。大悲則菩薩自事故。病亦自生非由物感。若爾則但為物病之旨不知所在也。且大悲無無時故。則應常日寢床。而大悲雖常亦不恆寢。所以不得言從有大悲而生也。或解言。三問中先答後二問者。病本為物。所以欲先顯為物之意故先答屯。亦可。有跡必有本。有本未必有跡。所以先答跡也。答第二問其生久如曰從痴有愛則我病生者。明由眾生有痴愛煩惱得生死病以感菩薩。菩薩以有大悲故。應同其病。明眾生痴愛無始故。菩薩大悲病亦無始也。答第三問當雲何滅曰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者。明眾生既無盡。我病亦何時滅。此明病無終也。此是舊義所須。推尋此釋。直言眾生痴愛實病無始終故。菩薩大悲應病亦無始終也。而新義又釋曰。夫眾生實病凡有二種。是故菩薩應病亦從有二。一者生死煩惱常病。為此菩薩亦有入生死大悲常病。二者須現寢疾所得除滅痴愛別病。為此菩薩亦有現寢別病。若以通入生死常病為論。亦復可然。而今所問者。但是現疾可滅痴愛別病。非問通入生死大悲常病也。何則若是入生死大悲常病故須現寢床者。則諸聖皆應寢床。豈獨淨名。且若是大悲常病者。只是淨名亦應恆日常臥。而或有不寢。且必是常病無始終者。寄譬結答。豈可言其子病愈父母亦愈也。世子病必有愈時。而未聞舊義窮釋。但私懷者。亦可。恆日常寢絕不寢。亦可。諸聖皆寢。只一淨名猶不寢。何則寢與不寢豈是聖人自有。是必眾生感機不同故然。若見淨名病愈起行。而或見猶寢床者。是則所謂恆寢亦絕不寢也。且若有緣則諸聖皆現寢。無緣只淨名亦不寢。眾生亦有見諸聖皆寢。或見唯淨名寢絕不寢。豈有定哉。以此為推。眾生痴愛實病無始終故。菩薩大悲應病亦無始終者。無可慊也。從文殊師利言以下。論方丈內事中第二因空室作論。就中自有二。第一明文殊問淨名。第二淨名答文殊問。就第一文問中。自有二問。一問此室何以空。問意者。既為白衣。應有事業。且身居疾。應須供養之具。而今室內悉無所有故致問也。此是因室空生六論中第一論。二問何無侍者。問意者。亦居疾之時。必須看養。而今都無侍者故問也。此是因室空生六論中第二論。第二淨名答中亦有二。第一答其室空問。第二答其何無侍者問。就第一答室空問中亦有二。第一舉理空正答。第二從又問以何為空以下。舉六幡問答往伏除疑。第一正答。維摩詰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者。明諸佛國土本來即空。寧復問此室空。問以事空。答以理空也。就第二舉六幡問答往伏除疑中亦有二。第一切三幡明境空。後三幡明智空。第一問以何為空者。室以無物故空。今諸佛國土現見諸物。以何義說為空耶。答曰以空空者。明以真諦空故說為空也。又問空何用空者。若諸佛國土本來即空。直置自空。何用空室方明空耶。答曰。真諦以無分別故空。欲顯無分別空故須空室也。若欲顯真諦空故須室空者。則真諦空室空有二空故。又問。空可分別耶。真諦之理絕于分別故。答言。分別亦空。然但舊解小異。以何為空者。為是理空。因室空事空耶。答曰以空空者。明是理空故以空智來空。上空是境空。下空是智空。又空何用空者。明理自是空。何假空智耶。答曰以無分別空故空者。明理非假智。然非智無由可見。故以無分別空智來乃得此空也。智是有法。空是無法。便有二相可分別故。問空可分別耶。空中都無二相可分別。故雲分別亦空。從又問以下。第二舉三幡問答明智空。又問空當于何求者。恐惑者見二大士善談空義。便謂空義在正不在邪。則此空智只應就二大士可求。故又問此空智當于何求。答曰。六十二見舉體即空。于中可求也。既雲空中可求。則無可求明矣。而物謂然則只應就外道可求。故又問六十二見當于何求也。答曰。諸佛解脫空不異六十二見空。于中可求也。而物又計然則只應就諸佛可求。故又問諸佛解脫當于何求。答曰。眾生心行空亦無異諸佛解脫空。于中可求也。窮上極下及以中間。無相平等都無異相。若欲求正智。只應就此平等空中可求也。一家以互無解釋。明六十二見中求正智不可。喻如無相中無智可得也。私懷。空智只就此三境舉體即空可得也。從又仁所問以下。答第二何無侍者問。就中亦有二。第一正答。第二釋。又仁所問何無侍者者。牒上問。一切眾魔及諸外道皆吾侍也者。侍以伏從為義。眾魔外道皆從我化。故雲皆吾侍也。第二釋。所以皆吾侍者何。眾魔者樂生死。菩薩于生死而不舍。教令入道。外道者樂諸見。菩薩于諸見不動化令從己。故雲皆吾侍也。從文殊師利言以下。只就方丈內事作論中。第三因疾相作論。此是因疾生六論中第四論。就中即問答為二。問言居士所疾為何等相者。寒熱羸疲為病相。故問以何為相也。一雲。四大之中為何等相也。第二淨名答自有三。第一直言無病相可見。第二從又問此病身合耶以下。有二幡問答往伏除疑。第三從而眾生病以下。結無病相。我病無形不可見者。病體即空。無病故無形狀可見也。一雲。法身之地本來無病相可見也。第二往伏除疑。又問此病身合耶心合耶者。或聞我病無形不可見。便謂別有一病無形不可見者。故問此病身合耶心合耶也。答曰非身合身相離故者身即空也亦非心合心如幻故者。心亦空也。明身心既空。無病可合也。一雲。物疑病相微細與身心合故不可見。故問身合耶心合耶。答曰非身合身相離故者。明法身已離身相也。亦非心合心如幻故者。明智無相也。肇法師直雲。物聞我病無形不可見。便謂心病無形故不可見。身病微細故不可見。故為之生問也。答意同前。第二問。四大之中何大之病者。物疑猶是四大之病而不可見。故問四大之中何大之病也。答曰非地大者。地體即空也。不離地大者。明地外亦空也。余三大類此皆爾也。一雲。四大是疾病之本故。更別問。故答曰非地大者。明法身非地大也。亦不離地大者。應病不離地大也。從而眾生病以下。第三結無病。亦可。結法身無實病相可見。從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以下。文殊陳其私問中。第二泛為外諸新學菩薩作論。就中亦開為二。第一明慰喻。第二明調伏。然慰喻是外化行。調伏是自行。何則文雲菩薩雲何慰喻有疾菩薩。調伏則文雲有疾菩薩雲何調伏其心。慰是安慰義。喻是開喻義。若論慰喻略有三別。一初地以上雖復優劣之異。同是真觀明解現。故唯能慰他自不須慰。二者六心以下但自須慰不能慰他。三者但七心以上雖入定位。未有真解。不能在病優然化物。故必須他慰亦能慰他。一雲。七地以下雖是真觀。未能常現。故猶須慰也。慰喻此是因疾生六論中第五論也。就中即問答為二。文殊問維摩詰言無疾菩薩雲何慰喻有疾菩薩者。病來在身意。法身羸羸諸苦為逼。正志迷亂思痛無間。何暇慕道。是以必須他人善慰方得安心趣理。故問言無病菩薩雲何慰喻有疾菩薩也。若是同位亦得相慰也。而但疑者。今文殊奉旨而來。則此慰喻應是問疾文殊。然何意反問有疾淨名。釋曰。略有三意。一者在病多集。則智人慰喻。必善慰喻。二者為病所安。必居疾自知。傍者不達。三者淨名上既言本自無病但為物病。亦應巧于慰喻。有此三意故反問淨名也。然三猶不去。何則夫慰喻者必是止其迷惑令得正志之謂也。若從居疾所安。則何慰之有。且雖是智人。有疾之時豈可問雲何慰喻汝也。又上所說之理豈唯淨名所巧。文殊亦能同達。同能之間。必問疾者宜慰也。有此難故。私釋少異。尋夫文殊反問淨名者。慰喻調伏如教受行。必是為行可難。若無疾文殊為法主者。則時眾必不清信。所以更使居疾淨名自說。以勸新學也。就第二淨名答中亦有二。第一正答。第二結答。就第一正答中亦有二。第一就別門明慰喻。第二就雜門明慰喻。說身無常者。應為病者說此身無常遣其貪著此身。不說厭離于身者。亦應為說雖觀無常猶留生死廣化眾生。亦明凡夫計常故樂世而不厭離。二乘觀無常故厭世而不化物。皆違佛意俱失中道。菩薩觀無常故能不存著不厭離。故能留生死廣化眾生。不同二乘凡夫之偏。妙得中道。如此為說。是名慰喻有疾菩薩之謂也。下三句亦同。說身有苦不說樂于涅者。雖觀身苦。莫同二乘唯存自度絕于外化也。說身無我而教導眾生者。雖觀無我。而以假我教化眾生。莫同二乘但觀無我絕于外化也。說身空寂不說畢竟寂滅者。雖觀空寂。莫同二乘唯取畢竟寂滅絕于外化。從說悔先罪以下。第二就雜門明慰喻。一雲。就四精勤明慰喻。說悔先罪而不說入于過去者。雖為說此病皆由我宿罪業。至心悔過。莫為說定有罪性入過去也。若存罪性入過去者。罪不得滅。一雲。雖悔先罪。不得滅身入過去也。以己之病愍于彼疾者。應為說以己方人。今我輕苦尚爾。況乎三涂之重苦哉。則勤施化也。外論雲。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當識宿世無數劫苦當念饒益一切眾生者。應為說當識宿世造作惡業故今受病苦。推知現不造惡必未來無苦。殷勤化物也。肇法師雲。當識宿世苦無量。今苦何足致憂苦。救彼苦也。當憶所修福念于淨命勿生憂惱者。明當憶己所福以為尊寶。但修正行念于淨命。勿為將救身疾起于邪命。邪命者。諂飾要利存生。常起精進當作醫王療治眾疾者。言勤福化物也。菩薩如是慰喻有疾菩薩令其歡喜者。第二結答。明無疾菩薩即應如上所明慰喻有疾菩薩勸憶自行外化。令其生樂道之心也。一雲。此中諸句。上半明實智。下半明權智。亦好。隨欲可見也。從文殊師利言有疾菩薩雲何伏其心以下。第二明調伏。然調伏亦有三別。一六心以下雖有調伏之義。理解未有。猶是位退故調伏沒而不明。二初地以上雖復優劣之異。同是真觀故不須調伏。三但七心以上乃至三十心雖入定位。未有真解故須調伏也。一雲。七心以上七地以還皆須調伏。何則住前可知。但初地以上七地以還雖是真觀。未能並照。猶有優劣之異故亦須調伏也。就中亦問答為二。問言。有疾之時。以疾為逼正志迷亂不能念道。雲何調伏其心而得慕道也。就淨名答中。亦開為三。第一從初訖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就自行外化二行明調伏。

    第二從彼有疾菩薩復應作是念以下訖而不永滅是名方便。勸離著以明調伏。

    第三從文殊師利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以下訖品。廣明菩薩種種中道之行。結成調伏之義。就第一二行明調伏中。亦開為三。第一明憶自行以調伏心。第二從是有疾菩薩以無所受而受諸受以下。憶外化以調伏心。第三從文殊師利是為有疾菩薩以下。雙結上二重。就第一勸憶自行中亦有二。第一明觀假名空以調伏心。第二從彼有疾菩薩為滅法相以下。明觀實法空以調伏心。就第一觀假名中自有三。第一直明觀假而調伏心。第二從又此病起以下。觀知病本而調伏心。第三從當起法相以下。明舉實法過假名而調伏心。就第一直明觀假名而調伏心中亦有二。第一直觀是假無實而調伏心。第二釋。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者。萬法計實為妄想。橫計四句為顛倒。以此妄想顛倒諸煩惱為因而生此身者。此句明病因。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正明唯是假無實也。言但是假無實故。亦無受病行者也。一雲。上句明因虛無有實法。誰受病者者。明果偽。無有實法者。上下通用。第二釋。標疑雲。所以無受者何。明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故雲無受苦者也。從又此病起以下。第二出病本。又此病起皆由著我者。正出病本。是故于我不應生著者。明不應著也。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者。明應離也。當觀無我以除我也。我患既去。十六知見俱亡。故雲及眾生相。略舉一也。從當起法想以下。第三以實法過假名而調伏心。當起法想者。明應知但有五陰和會。以成此身。無實眾生也。起唯法起滅唯法滅者。明起滅唯是五陰。無定別有神我眾生起滅也。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者。明五陰法不相知也。明應如上來所說推思以調伏其心也。從彼有疾菩薩以下。明憶自行以調伏心中。第二明觀實法空以調伏心。就中亦有三。第一明應離計實法之心。第二從雲何為離以下。出其所離法。第三從得是平等以下。舉畢竟空為結。彼有疾菩薩為滅法想者。言為滅存實法相也。當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顛倒者。明計五陰實有心亦是顛倒也。顛倒者即是大患我應離之者。明因此顛倒必召未來苦患。故我應修道離之也。此因中說果。亦可是過患。從雲何為離以下。第二出所離法。雲何為離離我我所者。凡夫以五陰為我所。聖人以涅為我所。今通舉凡聖二我所也。雲何離我我所謂二法者。列所離體。二法者。一凡我所法。二聖我所法。雲何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于平等者。出所離體。內者自我所。亦可通凡聖內我所。外者他我所。亦通凡聖假名我。雲何行于平等謂我等涅等者。出所離名。明舉上齊下悉皆平等空也。所以者何我及涅此二皆空者。釋上平等。以何為空但以名字故空者。重釋二皆空也。明但以名字無實故空。非是強空。如是二法無決定性者。結五陰涅二法皆空無定性也。亦雲。內者五陰。外者山河等。一雲。雲何謂離二法不念內外諸法行于平等。以上只明凡夫我所。二法者。依正二報也。從雲何平等以下。顯萬法皆空平等也。此言如是二法無決定性者。就我與涅為二。又雲。上二法。我與我所自為二。從得是平等以下。第三舉畢竟空為結。亦可。以空遣空為結。得是平等無余病者。存實有之病永盡也。唯有空病者。唯有偏空之病也。空病亦空者。言所計空亦空也。凡物情易染故。上以法除我。次以空除法。此以畢竟空空于空者。乃無患之極也。從是有疾菩薩以無所受以下。就二行明調伏中。第二明憶外化以調伏心。就中義家多須分段解釋。而今不據過段。隨文直釋。則所謂闕所不明也。是有疾菩薩以無所受而受諸受者。明大士本來無受身之業。但欲化物故猶受六道之身。未具佛法亦不滅受而取證也者。言所化眾生未具佛法。終不獨滅而取自證也。此二句明慈能與樂。設身有苦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者。明大士忘其身苦同苦而化也。此句明悲能拔苦。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眾生者。明應如是與群生同其苦樂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者。上直言調伏眾生。而未明調伏之相。故從此以下明其調伏之相也。前法自無。妄想為有。故雲但除妄想之病。法無可除也。一雲。但除眾生妄想病。而不除能化法也。一雲。菩薩教人雖復斷生死因。猶留生死四等益物爾也。而不除法者。莫同二乘教人灰身滅智除卻生死之法也。為斷病本而教導之者。上直言病是應除。而未明為除方法。是以從此以下明其除之方法。就中即有二。第一先立兩章門。第二從何謂以下。釋兩章門。為斷病本。立病本章門。而教導之。立除方法章門。明為欲斷物病本。用為斷之法而教導之也。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緣則有病本者。明攀緣諸境無而計有顛倒之心。能造諸業則為病本。此句正釋病本。何所攀緣謂之三界者。出其所緣之境。雲何斷攀緣以下。釋除方法章門。雲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者。言若能解諸境即空無所得者。則攀緣自亡也。何謂無所得謂二見何謂二見謂內見外見是無所得者。出無所得境。自五陰為內見。他五陰為外見。亦可。五陰外諸境。皆是外見。明善達二見即空。病本則自亡也。從文殊師利以下。就二行明調伏中。第三雙結自他二行。就中自有二。第一舉法說為結。第二舉譬為結。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者。明如上來所說。明達假實即空無所存著。復能並憶自他二行者。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之法也。為斷老病死苦是菩薩菩提者。明如上修行並斷自他老病死苦者。乃名菩薩菩提也。若不如是己修治為無惠利者。明若不能並斷自他苦者。雖有修行。內未足為有惠。外未足為有利也。第二舉譬為結。譬如勝怨乃可為勇者。明自勝己怨。復能害他怨者。乃名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者。合可見也。從彼有疾菩薩復作是念以下。明調伏中。第二勸離著以明調伏。明雖憶自行外化以調伏心。若存自他二境修行。則所修不廣。不能與物同其苦樂。所以勸應離著。就中亦有四重。第一正勸應離著。第二釋。第三從所生無縛以下。舉縛解重顯上釋。第四從何謂縛何謂解以下。仍辨縛解。如我是病非真非有者。假故非真。即空故非有。此句勸于自上不應著。若眾生病亦非真非有者。此句勸于他上不應著。此二句勸虛假。作是觀時于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舍離者。明此愛見悲雖善。猶是存相不能平等自他二境廣化眾生。故雲應舍之也。從所以者何以下。第二釋。標疑雲。所以應離愛見悲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者。明菩薩為斷自他客塵煩惱故。而起無相大悲也。此句將欲非其愛見悲故。先舉無相大悲為是。釋客義不同。或以根本為主。枝條為客。或雲。居在理外為客。今所須者。一切不善理非恆在。終必有遣除之義。故為客。愛見悲者則于生死有疲厭心者。此句明愛見悲是過故應離也。若能離此無有疲厭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者。此句正顯勸離意。從所生無縛以下。第三舉縛解重顯上釋。言所以化物。只欲先離自惡邪。所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者。明自行既精。即所生能解他縛。故雲莫以愛見為覆己也。此句正顯上釋。次取佛誠言為證。

    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若自無縛能解彼縛是有是處者。明善惡之生必始于己非由他也。是故菩薩不應起縛者。結不應著。問曰。凡夫或以散心好說禪方。學者尋說修習獲得深靜。且凡夫惑心為說十地淺解。亦學者尋說修行或得階級之解。以此為推。則所言若自有縛不能解他縛者。或悉不然。且如來既是無縛之極。而善星猶生邪見。又舍利弗亦是無縛。而其二弟子惑倒彌興。然則若自無縛能解他縛。亦非悉然。釋曰。從他得益略有二種。一者或從其行。二者或從其說。今此明者。只述其行邊為論也。今所難。受凡夫散心之說而得益者。或是但述其說不從其行故然。何則若從其行。其行即是縛故亦可增縛。而增善者。但述其無縛之說故。雲善星斷現善根。若非如來未來因亦可斷。豈言佛為善星無益哉。且舍利弗二弟子惑倒彌興者。習其僻教故然。若從其行。其行既是無學故亦可得無學也。然猶不清去。雖復行說便是凡夫行說。亦是身子行僻教。豈得行唯是凡。說非凡說。亦可唯行屬舍利弗。僻教非舍利弗乎。但私懷者。細論事相。何無如此。而今此只就天下道理為論故其然也。何則若論天下道理。遣惡取善必始于己方能勸人。若自不能。安得進人。且偏談益善生惡。生惡雖復凡聖皆有。不如因凡之多。其益善雖復通在凡聖。不及因聖之美。理既如是。則縛解之致明矣。從何謂縛何謂解以下。第四仍辨縛解之相。上直言縛解而不顯其相。故須辨也。就中開為三。第一一往據禪定及方便直顯縛解之體。第二從又無方便慧縛以下。舉方便智慧妙辨縛解。第三從又復觀身以下。仍簡方便智慧。何謂縛何謂解貪著禪味是菩薩縛者。明若著禪味隨業受生而不自在。是為菩薩縛也。以方便生是菩薩解者。明不以業生。但為化物應生能得自在者。是菩薩解也。就第二舉方便智慧妙辨縛解中亦有三。第一先列四章門。第二從何謂無方便慧縛以下。以次第釋四章門。第三從文殊師利以下。結勸觀無縛。然夫方便是涉有積德之心。亦有能資空解之功。智慧是能照之解。亦有能導有之力。此二必要相帶為用也。無方便慧縛者。言若無方便為資。則此空解能唯證空而住。不能導有化物。故此空解為空被縛也。有方便慧解者。明以方便為資。則此空解不偏證空而住。亦能導有化物。故此解得解也。無慧方便縛者。若無空慧為導方便。則此方便終日住有不能斷結。故此方便為有被縛也。有慧方便解者。明以空慧為導。則此方便不為煩惱所縛。故此方便得解也。第二釋四章門。即次第釋可見也。文殊師利彼有疾菩薩應如是觀諸法者。第三勸觀無縛也。從又復觀身以下。辨縛解中。第三料簡方便智慧。上直言方便智慧而未顯其相。故此亦因顯簡之。亦可見。在前為新。在後為故。從文殊師利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以下。淨名答文殊問以明調伏中。第三廣明菩薩種種之行。結成調伏之義。就中有二。第一總開中道之端。第二從在于生死以下。列諸中道行。就第一開端中亦有三。第一直開端。第二從所以者何以下釋。第三從是故以下。結勸中道。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者開端。不住其中者。莫同二乘偏住自調中也。亦復不住不調伏心者。莫同凡夫偏住不調伏中也。第二釋。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者。釋上亦復不住不調伏心。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者。釋上不住其中。從是故以下。第三結勸中道可見。一雲。不住其中者。即言莫著上來所說中也。從在于生死以下。第二列諸中道行。在于生死不為污行。住于涅不永滅度。非凡夫行非賢聖行。非垢行非淨行。此上六句皆明不偏住也。雖過魔行而現降魔者。明現受生死而降魔也。求一切智無非時求者。二乘中間證果為非時。亦雲。化物未竟自證員果。名非時求也。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雖觀十二緣起而入諸邪見。此句明雖觀諸法即空。不偏證空而住。亦能有中化物也。雖攝一切眾生而不愛著者。明不同凡夫也。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者。明不同二乘也。樂離謂離煩惱也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者。明不棄空也。雖行于空而殖眾德本。雖行無相而度眾生。雖行無作而現受身。雖行無起而起諸善行。此四句皆同意。可見也。亦明不同二乘凡夫之偏也。雖行六波羅蜜而遍知眾生心數法者。六度是無相行。而遍知眾生心數法也。二乘雖得第六波若度。而不能觀有化物也。雖行六通而不盡漏是菩薩行。雖行四無量而不貪著生于梵世。雖行禪定解脫三昧而不隨禪生。此三句明超凡夫也。雖行四念處而不永離身受心法。雖行四正勤而不舍身心精進。此二句明不同二乘行四念精勤唯求滅身心也。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者。明雖同二乘行四如意足。而得大乘自在神通也。雖行五根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者。明雖能五根即空。亦能分別諸根利鈍也。二乘雖知己。而不能知他根也。雖行五力而樂求十力者。明不同二乘行五力求入見諦也。雖行七覺意而分別佛之智慧者。明不同二乘行七覺唯求阿羅漢果也。雖行八正道而樂行無量佛道者。明不同二乘行八正止于八邪也。雖行止觀助道之法而不畢竟墮于寂滅者。止者定也。觀者慧也。此二助道之勝法也。明雖行而不墮入涅也。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者。明不同二乘觀空即不能在有修行也。雖行聲聞闢支佛威儀而不舍佛法。雖隨諸法究竟淨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觀。雖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此三句即同可見。

    雖得佛道轉于法輪入于涅而不舍于菩薩之道者。言菩薩雖現得佛道。而不舍菩薩之行也。明得佛而不舍菩薩即至中明矣。從說是法時以下。正明問疾中。第三明時眾得益也

    維摩詰經疏卷第下一(終)

    維摩詰經疏卷第下二

    上宮皇御制

    不思議品第六此品明菩薩種種不思議之事。故因為品目。此是化上根中。第二廣明不思議也。廣義即如上釋。就此品大開為六。第一從初訖當于何座。明身子念座。第二從知其意以下訖五百天子得法眼淨。譏身子有求仍明無求也。第三從文殊仁者以下訖便得坐師子座。明借座燈王以應所求也。第四從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以下訖窮劫不盡。

    明因身子嘆廣明諸佛菩薩有不思議權實二智能現不思議之跡。第五從是大迦葉以下訖三萬二千天子發菩提心。明迦葉自慨嘆絕分勸新學發心。第六從維摩詰語大迦葉以下訖品。淨名述成迦葉上嘆。此六重皆是因空室生五論中第三論也。第一念座可見。就第二譏有求中自有四。第一先問身子來意。明雲何仁者為法來耶。為求床座耶。第二身子答。我為法來。非為床坐也。第三從維摩詰言以下。正譏有求。第四從說此法時以下。明得益。前二可見。就第三正譏中亦有二。第一呵其念座。第二從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以下。呵己為法來。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貪軀命何況床座者。明夫求法者亡身致命而求。汝言既為法來者。豈應求座也。且汝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及三界皆空。將安何身求此座耶。就第二呵己為法來中自有四。第一正明理中無求。第二從所以者何以下。釋無求。第三從法名寂滅以下。舉無相形顯釋。第四從是故以下。結無可求也。夫求法者不著三寶亦不就四諦者。明理中無三寶可依。亦無四諦可觀也。從所以者何以下第二釋可見。第三形顯釋第四結可見。若求法者于一切法應無所求者。明唯應以無求為求乃名真好求法也。從說是語時以下。譏其有求中。第四明時眾得益也。從爾時長者維摩詰以下。六大段中。第三明借座燈王以應所須也。就中即有六。第一明淨名問文殊何處有妙高坐。然所以問客者。文殊廣化無方。即無所不致。必知有妙高座之處。且求座本由于客。欲從客情所樂。所以反問也。第二從文殊言以下。明文殊答。第三從維摩詰現神通力以下。明淨名借座燈王。第四從即時彼佛以下。明燈王佛遣座。第五從諸菩薩大弟子以下。敘大眾見未曾有之相。第六從爾時維摩詰語文殊以下。明淨名勸大眾就坐。就中自有二。第一先勸大眾。第二別勸身子。身子是求坐之主。所以別勸之也。就第一勸大眾亦有三。第一勸。第二明有神通得升。第三明新發不能升。即可見。就別勸身子中亦有四。第一勸。第二明身子辭不能。第三明淨名教禮燈王。第四明大眾禮燈王得升。從舍利弗言未曾有也以下。六大段中。

    第四明因身子嘆仍廣明諸佛菩薩有不思議權實二智能現不思議之跡也。就中亦有二。第一明身子略嘆。第二從維摩詰言以下。明淨名因身子嘆廣明不思議之跡。就中亦有三。第一將欲明跡先舉其本。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思議也。解脫者則是權實二智也。此二智俱出千累故言解脫。

    明諸佛菩薩有此權實二智為不思議之本故能現種種不思議之跡也。第二從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下。廣明不思議之跡。第三從舍利弗我今略說以下結也。苞山綴!N綬稹1瀋鬧省4儷ダ荻獺=允遣凰家櫓 R病H皇筒凰家橛腥搖R輝啤P朊紙孀油 切榧俟實孟噯菀病6啤P朊址鞘等虢孀又小5 Ь松窳α羆姓咭病H啤J等氬恢 R嗖恢 蝗搿2恢 淥勻弧S倘還拭凰家橐病4郵鞘貝簀紉兌韻隆A蠖沃小5諼迕麇紉蹲鑰 揪秩靶卵J 囊病>橢凶雜腥5諞幻  倚皰紉段挪凰家樘疚叢幸病5詼游繳嶗ё韻隆U隹 局 隆5諶喲簀紉端凳怯鍤幣韻隆C魅蚨 熳臃 囊病>偷詼  局凶雜興摹5諞幻魃啪蕹煞鷸 止嗜緱ツ摺5詼又欽咭韻隆3├腥芊 囊病5諶游業群撾 韻隆C鞫慫 踔亍=雜 牌袢V病5謁拇右磺釁腥韻隆C髕腥美χ賾π狼煲病K勻徽摺R晃糯死懟<闖 濫E荒苕 6魴杏φ吆酢5諶韉靡嬖蚩杉4佣蔽  滌鉲簀紉兌韻隆A蠖沃小5諏 幻齔懾紉短盡e紉渡涎勻裟芐挪凰家檳 奕韁 巍6襝旨卵 腥N  怕搖T坪窩暈奕韁 巍K允馱平允親﹝凰家榻饌啞腥7卜螄鋁印︰蔚萌縭且病>橢屑從興摹5諞徽髕腥  鏘腫髂 酢5詼鈾哉吆我韻隆J妥髂 酢5諶臃卜蛞韻隆C鞣卜蠆荒塴5謁拇郵敲韻陸帷=鑰杉病br />
    觀眾生品第七。此品明菩薩觀眾生。故因為品目也。此下兩品為化中根人。即如上釋也。中根之人聞上問疾品即生四疑。上答問疾雲。菩薩本無實病。但為物病。中根樂存即執。理中實有眾生。故現疾必以眾生為本。二者又聞菩薩愛眾生喻世父母之愛己子則生疑。世之父母愛子雖重。猶是偏愛。菩薩若同此者。愛見未已。何能平等化物。三者上慰喻雲。菩薩雖觀無常。猶留生死忍苦濟物。又明調伏雲。菩薩雖無受身之業。但為化物猶受六道之身。設身有苦。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中根生疑。留身生死忍苦濟物。唯上地所議。非是新發可堪。又聞上舉菩薩種種中道之行結成調伏則生疑。理若應為則為。若不應為則不為。何其無定。如此踟躕道門置心不安。所以舉此品為釋也。今遣此四疑故自有四重。第一從初訖菩薩觀眾生為若是。明菩薩觀眾生即空無實如幻如夢。以遣第一實有眾生之疑執。第二從文殊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雲何行慈以下。明菩薩慈則是無相之慈。以遣同世父母偏愛之疑。

    第三從文殊師利又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以下。廣明住佛功德之義。以遣第三留身生死忍苦濟物唯在上地。非新發所堪之疑。第四從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以下。遣其何無定之疑。就第一明觀眾生空中。凡舉三十譬為釋。分為三。第一初一幻譬總開端。第二從如智者以下有十四譬。就別門明空。假實別明故言別。從如第五大以下。明實空。第三從如無色界色以下有十五譬。就通門明空。通明假實故言通。此三重皆有二。一正明空。二以為若是結。可見。就第二明菩薩慈則是無相之慈以遣同世父母偏愛之疑中。即問答為二。文殊問言若菩薩作是觀者雲何行慈者。明若觀眾生可境皆空無實。雲何行慈以被群生。就第二淨名答中即有三。第一直答雲。菩薩明達三空即以為說眾生。令修無相終得極果。名真大慈也。第二從行寂滅慈以下。廣明無相慈體。第三結無相慈。然此中文殊發問。外文直因上三空而來。內心則為遣同世父母偏愛之疑故來也。就第二廣明慈體中亦有四。第一借空理為慈作譬。第二從阿羅漢慈以下。借三乘人為譬。第三從行自然慈以下。借佛果為譬。第四從行無厭慈以下。借因中萬行為譬。就第一借空理為譬中。凡有九句。初句行寂滅慈無所生滅故者。明空理寂滅無生滅也。明慈寂滅無生滅亦如空理也。下八句例同此釋。內者根。外者塵。明空理中無根塵可合也。就第二借三乘人為譬中。自有四句。初句行阿羅漢慈破結賊故者。明慈如羅漢能破結賊也。下三句亦同此。就第三借佛果為譬中。亦有四句。初句行自然慈無因得故者。佛果無師故雲自然無因得也。明慈無相故無因亦如佛果無因。下三句例同可見。就第四就因中萬行為譬中。亦有十一句。初句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者。菩薩觀空無我化物無厭。慈亦如此也。下諸句例此可推。菩薩之慈為若是也者。第三結。又一解。皆作令他得解。明菩薩慈令前人得寂滅之理故名菩薩慈為寂滅慈也。無所生故者釋。所以名菩薩慈為寂滅者。令前人得無生寂滅理故。名為寂滅也。下諸句類皆爾。分段不異也。又解。直雲菩薩慈寂滅也。所以名寂滅者。慈無所生故也。次舉各一問答以明悲喜舍。則可見。從文殊師利又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住以下。第三明住佛功德之義。以遣第三留身生死忍苦濟物唯在上地。非是新發所堪。今明雖復新發菩薩。住佛功德之力。何其不堪。就中凡有十二問答。即尋文自見。身為本者。言善惡必藉此五陰身而起也。貪者行陰。分別者受心。顛倒者想心。無住者識心。識前更無心。故雲識為無住。想以識為本。識前更無心。以何為本。故雲無住則無本也。文殊師利從無住立一切法者。明因識故次第生乃至身也。或雲。無住者謂空理。言諸法皆以空理為本也。從時維摩詰以下。第四遣其何無定之疑。就中初開為三。第一明經家敘天女現身以花散眾。將為論端。第二從爾時天問以下。明天女正與身子共論。顯無定相中道之理。第三從爾時維摩詰以下。明淨名贊嘆天女之德。結成無定之相。然天女即法身大士也。將欲因女身論義化物。故現為天女耳。以花散者。欲以生論。花有著不著者。亦是天女神力所為。欲以大士不偏中之行抑新發及二乘之分別偏執也。從爾時天問以下。第二正共論義。問答雖多。今次第相生。但為七幡。第一因花著不著作論。第二從舍利弗問天止此室其其已久如以下。因住室久近作論。第三從舍利弗言善哉善哉以下。因問所證作論。第四從舍利弗問天女汝于三乘中為何志求以下。因問所求作論。第五從汝何不轉女身以下。因問轉身作論。

    第六從舍利弗問天女汝于此沒當生何處以下。因問生作論。第七從舍利弗問天女汝久如當得菩提以下。因問得果作論。今此七重往伏中。問答雖多。皆以無定為宗。則所謂結成上無相明矣。就第一因花生論自有三。一天問身子。何以去花。二身子答。非出家法故去也。第三天女呵身子自有四。第一直呵勿謂此花為不如法也。第二釋。是華無所分別仁者自生分別耳者。明此花即空無心。故本無去不去。仁言為不如法更是分別也。第三從若于佛法出家以下。明如法非法之義。第四從觀諸菩薩以下。明華著不著之所以。言心存分別故著。無分別故不著。又心中有畏故著。無畏故不著。且結習未已故著。結習盡故不著。皆可見也。雖名菩薩。七地以還猶未盡結習。何但偏下二乘者。菩薩雖未盡結習。而發行之日即建斷一切余習之心。且將欲化物不畏生死留身在世。故言盡也。就實為論。猶是未盡。二乘畏生死不能化物。只欲斷正使不在余習。所以偏下之也。從舍利弗言天止此室以下。第二因住室久近成論。亦有九重。第一身子問天女。住室久近幾何。見天女呵己辭辨有若淨名。謂必在此室久。數染淨名余風故能如此。所以致此問也。第二天女答。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脫所證。室中無久近之相也。第三身子僻領謂是其得空解脫來年月答。言止此久也。第四天嘖。耆年所證解脫空中何有久相耶。第五經家敘身子嘿然。第六天問身子何故默然。年宿曰耆。十弟子中智慧第一故。稱大智仁者。既具二義。何故嘿然不答。第七身子答。解脫無相不可說故嘿然也。第八天更責身子。身子但知解脫無言。未能齊一。所以今呵者。理中為論。言即不言。不言即言。諸法皆然。故雲言說文字皆解脫相。解說者不內者六根。不外者六塵。中間謂六識。亦可。內為生死。涅為外。道品為中間。亦非內外者。內謂能說己身。外謂所說法。中間謂音聲也。三處皆空。有何礙而不答也。第九身子問。若爾何故昔以離淫怒痴為解脫耶。天女答。但為存有增上慢者。佛為說離煩惱為解脫也。若不存有無增上慢者。佛說煩惱即解脫也。從舍利弗言善哉善哉以下。第三因問所得成論。聞上天女明空辨了。必應己體極果故問之也。天女汝何所得。以何為證。答中自有二。一正答。言我不存故無得證也。二釋。言若見己有得。必輕他未得。然則于佛法中既為增上慢。所以無得證也。從舍利弗問天以下。第四因問于三乘中所求作論。復聞上無得無證應是行地悠悠凡夫。故問于三果中為何志求也。又釋。如問答應是大乘。故發此問。所以復致呵也。答中有二初就跡為答。明以化三乘故我為三乘。汝雲何定問哉。亦汝雲何專心為定大乘乎。第二舍利弗如人入贍匐林以下。據本為答。開為二。第一先明有大無小還以有大成結。第二從舍利弗吾止此室以下。先明無小有大還以無小成結。或雲。就人明有大。從吾止此室以下。第二先明無少有大成結。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聞說聲聞闢支佛法者。此明無小。從但聞菩薩以下明有大。或雲。吾止此室以下訖諸佛之法。但就室明無小有大。從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以下。就八未曾有明有大。或作四雙解釋。然今不須也。從舍利弗此室常現以下。還以無少成結。或雲。通結唯有大無樂少者也。故彼家大開為五重也。然上問住室久近。決不道其年數。只言如耆年解脫使不存而已。今此何意自言十二。解言。上欲除其存故不言年數。今則因上言如耆年解脫。可解不定之相。故以實為答也。然何故止言十二年者。欲破二乘執十二年之事為實故。止言十二年。或雲。淨名現居方丈。于今或十二年也。從舍利弗言汝何不轉女身以下。第五因問轉身成論。今聞跡為三乘。本即是大。然必積德既深。理不應受女身。故問何不轉女身。就中亦有三。第一就本身問答。第二從即時天女以下。轉身問答。第三從即時天女還攝神力以下。復本身問答。就中第一本身問答中自有二。第一身子問。第二天女答。答中有四。一直答。明真諦中本無男女之相。故我于十二年求女身不得。當何所轉。二舉譬反問身子。三身子答譬。四天為合譬明諸法皆空無可轉也。從即時以下。第二轉身問答。就中亦有四。一經家敘二人轉身。二問身子何故不轉女身。三身子答。我今不知所以轉為女身。那得轉為男也。亦可。此化非有法。空無可轉。四天女順教身子。有三句。初句汝既無故無可轉。一切女亦空故無可轉。二句明皆空故非女而現女。三舉佛語總證。從即時天女還攝以下。第三復本身問答。有四意。一經家敘身復本。二天問真子女色何在。三身子答本來無生滅故無在不在。四天以理空會諸法皆空無生。承佛語成證。可見。從舍利弗問天以下。第六因問所生成論。時人見神力自在欽仰情重。謂是鄰極之人。死後所生必當花妙。故問汝此沒當生何所。身子問佛化生實非生滅。而汝那得不沒生乎。天答。眾生皆如佛不沒生。豈佛獨哉。或雲。身子領意曰。若是如佛化生者。汝即非沒生也。故天則順答。眾生猶如佛非生滅。豈我獨也。從舍利弗問天汝久如當得菩提以下。第七因問得極果成論。聞上第六雲我如彼生。便謂應是高行之人。不久得菩提。所以致此問也。就中自有三。第一就無明無得。第二從舍利弗言今諸佛以下。就有明無得。第三從天曰以下。通就有無明無得。第一中亦有四。一身子問。二天女答。言汝還為凡夫我得菩提。三舍利弗言。我為凡夫無有是處。四天曰。我得菩提亦無是處。菩提空故無住處。今行人亦空。無能得者也。從舍利弗言以下。第二就有明無得。正有一問答。問言。若都無得。那得雲諸佛已得當得耶。答曰。皆以世俗因緣中說。非菩提有去來今實有得相也。從天曰以下。就空有明無得有三。一天問身子。汝得阿羅漢耶。二身子答。無所得故而得。就空即無得。就假明得。三天女順答。諸佛菩薩亦然。就空即無得。就假有得。無實得也。從爾時維摩詰以下。

    第三明淨名贊嘆天女之德結成無相之義也。就中亦有三。第一嘆往行。第二從已能游戲以下。嘆現德。第三從以本願故以下。嘆現無方益物也。皆可見也

    佛道品第八此品明菩薩行以非通達佛道。故因為品目也。此化中根中第二。即如上釋。中根聞上不思議品。十方世界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教化眾生現作魔王。即疑。如來之道只應以是弘是。不應以非通是。雲何猶作魔王以通佛事耶。所以舉此品為釋。就中開為三。第一從初訖是為通達佛道。先明內懷無相大悲外現行非。隨物機宜方便度物。是名菩薩通達佛道。以遣不應以非通是之疑。第二從于是維摩詰問文殊何等為如來種以下。明塵勞為如來種類證。第三從爾時會中有菩薩名普現色身以下。明淨名種種不思議之跡。結成行非通是。就第一中。自有二幡問答。初幡定名。正問答為二。可見。後幡正明行非通是之相。亦問答為二。答中自有四別。第一初三行就惡果門明行非通是。第二從示現貪欲以下。的就惡因門明行非通是。第三從示行諂偽以下就雜門明行非通是。第四從文殊師利以下一行結。行五無間而無惱恚者。明令他人得無惱恚果也。下諸句類如此釋。一解。直就當心為釋。外雖現無間。而內心無惱恚也。下諸句亦同。就第二因門中亦有二。初就三毒。後就六弊。明雖現三毒六弊而不乖三善六度也。第三第四可見。從于是維摩詰以下。第二類證明塵勞為如來種。一雲。此重明所由來者。眾生聞上行非通是。復疑。只欲化物故然。非是實也。正論成佛唯在于善。所以今明善善由惡起。無善自生。是故塵勞猶為佛種何唯于善。就中有二。第一正明塵勞為如來種。第二從迦葉贊言善哉以下。迦葉述成。就第一中。有二幡問答。自為二。初一問答正明塵勞為如來種。後一幡更顯塵勞為如來種之意。就第一幡中亦有三。一問。二答。三結。然所以問文殊者。物疑。淨名行非不應通是。故令釋淨名也。第二答。有身為種者。三有中身為種也。五蓋者。貪••睡眠•悼悔•疑。六入者六根也。七識者。三禪•三空•欲界人天合為一成七。第四禪有無相定。非非想有滅盡定。故不用之。三途可見知也。八邪翻八正也。九惱。憎我善友愛我怨家憎我己身。就三世為九惱也。從以要言以下。第三結。從何謂也以下。第二番問答。明更釋塵勞為如來種之意。即問答為二。問不開。只問何謂塵勞為如來種耶。答中亦有三。第一舉法說。偏就不得邊為釋。明二乘之人畏避塵勞。唯見無為入正位故。終不能發菩提大道。故雲塵勞為佛種也。所以一雲。反釋明得。第二從譬如高原陸地以下。舉譬並就得不得邊為釋。明二乘之人偏存正位。畏避煩惱故不能發菩提種。凡夫兩楹未定故。遇緣則能發心為如來種。從是故當知以下。第三結。即有法說譬喻。可見。從爾時大迦葉贊言善哉以下。第二明迦葉贊述文殊所說。兼復自慨絕分。就中亦有三。第一總贊所說非虛。第二從塵勞之疇以下。正述上語。第三從是故文殊以下結。可見。反復者。言凡夫必得佛果能報佛恩。故雲有反復。二乘無爾事。故無反復。從爾時會中有菩薩以下。品中第三明淨名種種不思議之跡結成行非通是。就中開為二。第一普現菩薩問。第二淨名以偈答。此是因空室生五論中第四論也。第一普現菩薩問。仁者既為白衣。此室狹少亦無所有。父母親屬及諸須具皆何所在也。然推尋斯問。內意者。淨名本是不可思議。但應跡道中現同俗類。恐惑者見形不及其道。故生斯問也。就第二淨名答中。凡有四十二偈分為三。

    第一從智度菩薩母以下訖勝幡那道場有十二行偈。就本明菩薩但以種種道品為屬。無世之眷屬也。第二從雖知無起滅以下有二十七行偈。就跡明無而現有。斯亦大士不思議之能。以正不思議非其人之惑也。第三從如是道無量以下有三行偈。通結本跡。此中諸句或有分文細釋。而今隨文直釋。七淨者。一戒淨。二心淨。三見淨。四度疑淨。五分別淨。六行淨。七涅淨。七財者。信•戒•聞•舍•慧•慚•愧也。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此品明菩薩入不二法門。故因為品目也。此下二品。凡舉六品化三根中第三化下根。上觀眾生品雲。菩薩觀眾生即空如第五大。下根聞之即便生疑。若爾菩薩亦同二乘。以觀空為宗。何以菩薩為尊也。故此品明菩薩不二觀之行以遣此疑曰。雖同觀空。觀空亦不同。何則二乘觀者心存空有。故舍有證空。但求自度不在化他。是故雖名觀空更成相觀。菩薩觀者在有不失空。在空成萬化。空即有。有即空。不偏有無。等會不二。故名為真空觀。豈言便同二乘。以遣之也。就此品中大開為三。第一明淨名勸各說。第二明諸菩薩各說。第三從說是語時以下明得益。就第二各說中。亦開為三。第一明諸菩薩寄言詮無言。第二從如是諸菩薩以下。明文殊寄言遣言。第三從于是文殊問維摩詰以下。明淨名寄無言以詮無言。此三皆顯無言理無深淺。但眾生聞諸菩薩各以寄言詮無言。便謂理必可以言詮。所以文殊寄言以遣言。物復計理雖無言。應有能遣之言。所以淨名嘿然不言。以遣能遣之計也。生滅為二者。明理本無生滅之異故不二也。下諸文類此可見也。一相無相為二者。一相即是無相。但欲遣二故雲一相也。而惑者執以為二也。盡不盡為二者。有為無常故盡。無為常故無盡。就一空為論。即無二也。四種空種為二者。四種四大。空種空大。亦一空無二也。空無相無作為二者。三界一空行。但未達以為三。福罪不動為二者。福是欲界善行。罪是十惡。不動者。色無色行。三行皆是一相無二也。從我與起為二者。從我即我也。起者彼也。亦不二。有所得相為二者。得在于我。相在于彼。我無得相。誰有取舍也。從如是諸菩薩以下。各說中第二明文殊寄言遣言。自有二。一諸菩薩問。二文殊答。從于是文殊問以下。第三明淨名嘿然遣言。自有三。一文殊問。二淨名不答。三文殊贊述。然若以無言為極。文殊亦應無言。何猶發言贊述耶。解言。理實應爾。然若文殊不述者。惑心唯疑淨名嘿然不答。猶不知以無言為極。是故文殊將欲傳物故發言贊述也。從說是不二以下。品中第三明得益也。

    香積佛品第十此是化下根人中之第二也。下根之人聞上佛道品行非通是。便謂但有言而非實。故今明揣食是累。而今請飯香積佛土大作佛事。應知行非通是。信在有征也。因為品目故雲香積品也。就此品大開為二。第一正明以食證行非通是。第二明得益。就第一中亦開為十。第一明身子念食。第二從維摩詰知其意以下。淨名致呵。第三從若欲食者以下。許所須。第四從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以下。示有食處。第五從維摩詰問眾菩薩以下。明淨名問眾菩薩誰能堪往取食。第六從于是維摩詰以下。明淨名遣化菩薩。第七從彼諸大士見化菩薩以下。明眾香菩薩見化菩薩嘆未曾有。第八從于是香積如來以下。明香積佛惠飯令還。第九從維摩詰語舍利弗以下。明淨名即以食施眾。正證行非通是也。第十從爾時維摩詰問眾香菩薩以下。明淨名與眾香菩薩更相問答。仍明二國化物方法。第一真子念食者。佛法之制當中乃食。故雲日時已至也。此諸菩薩當于何食者。自舉則難故稱菩薩也。第二致呵。即舉八解為呵。八解脫厭欲界亦能解人縛。仁既受行。雲何以欲食心而聞法乎。第三許所須。第四示有食處。可見。就第五明淨名問誰能堪往。即有四意。一淨名問。二文殊欲顯淨名之德令眾無答。三淨名欲厲未成故則言無乃可恥。四文殊欲進新學故引佛言曰勿輕末學。從于是維摩詰以下。第六淨名遣化菩薩。就中亦有三。第一明作化菩薩。第二從而告之曰以下。教就彼禮法。第三從時化菩薩以下。明奉教升上方。亦可見。從彼大士以下。第七明眾香菩薩見化菩薩嘆未曾有。就中即有四。第一明眾香菩薩嘆未曾有即問于其世尊。第二從佛告之曰以下。明眾香佛答。第三從彼菩薩言以下。復問淨名之德。第四從佛言甚大以下。佛答。明淨名神力甚大化物無窮。從于是香積如來以下。第八明賜飯令還。就中自有七。第一明賜飯。第二從時彼九百萬以下。明上方菩薩求隨于佛。第三從佛言可往以下。許求。第四從時化菩薩以下。明與眾香菩薩俱來。第五從維摩詰即化作以下。明淨名待賓之相。第六從化菩薩以下。明淨名受飯。第七從香飯普勛以下。明聞香妙氣則人天皆來集。前二可見。就第三許往中自有二。一直許。二教。教中亦有三。一教攝身香。二教舍本形。三教莫懷輕淺。後四重亦可見。從維摩詰語舍利弗以下。第九明以食施眾正證行非通是。就中亦有五。一明淨名勸食。二從有余聲聞以下。疑飯少。第三從化菩薩曰以下。答無盡。第四從于是缽飯以下十二字。正明不賜。第五從其諸菩薩以下。正明食飯者得利。從爾時維摩詰問眾香菩薩以下。第十明淨名與眾香菩薩更相問答。仍明二國化物方法。就中即有八。第一淨名問上方法。第二從彼菩薩以下。眾香菩薩答但以眾香為化也。第三從彼諸菩薩以下。眾香菩薩問此問法。第四從維摩詰言以下。淨名答此間眾生強剛難化故。今以種種苦切之語為調伏也。諸難處者。八難處也。愚人處者。謂外道異習。無議語者。謂以美言令悅人者也。余諸句皆可見。第五從彼諸菩薩聞是說已以下。明上方菩薩嘆此間化大士等。第六從維摩詰言以下。明淨名述成彼菩薩嘆。言一世在此以十善法化物令利。必勝于彼百千劫修行。就中自有三。第一直述。第二從然其一世以下。正明化功不如此。第三從所以者何以下。舉十善成釋。十善者。六度自為六。度八難為七。大乘法為八。諸善根為九。四攝為十。第七從彼菩薩曰以下。明上方菩薩間淨名如言此土妨難甚多。菩薩修行何道得免此過往生淨土耶。第八從維摩詰言以下。淨名答。有八法。在此菩薩修行此法。能得免過往彼淨土。就中自有二。第一總答。第二從所以者何以下。列八法。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者。大悲。所作功德盡以施之者。大慈。此二合為一法。等心眾生謙下無閡二。于諸菩薩視之如佛三。所未聞經聞之不疑四。不與聲聞而相違背五。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調伏其心六。常省己過不訟彼短七。恆以一心求諸功德八。從維摩詰文殊說是法時以下。第二大段明大眾得益也。

    菩薩行品第十一此品佛為眾香菩薩說菩薩行。故因為品目也。從此品以下。入見阿佛國訖舉眾皆見以來。正說中之第二就庵羅與佛共明菩薩種種妙行。證成方丈之說。何則此上六品中所說皆是難信難受之要行。淨名本是不可思議。但一化之跡現同世俗居士示為弟子。恐惑者見形不悉信其所說。所以方丈事畢。即就庵羅求印可于極人。更相與佛共明菩薩種種妙行證成方丈之說。令物生信也。一雲。此經正體唯在方丈所說。從此品以下既出方丈。故應入流通說。然今不須。就此品中大開為六。第一從初訖為此瑞應。明將欲詣佛先現瑞相于庵羅。第二從于是維摩詰語文殊以下。正共詣佛致敬。第三從爾時阿難白佛言以下。因阿難請問香氣。直明香飯能益物之力。第四從阿難白佛言未曾有也以下。如來因阿難嘆廣明作佛事不同之義。第五從菩薩入此門者以下。對阿難擊切上方菩薩。第六從爾時眾香世界菩薩來者以下盡品。明上方菩薩請佛說法還宮。就第一現瑞中自有三。一現瑞。二阿難問佛瑞所由。三佛答。可見。就第二詣佛致敬中亦有二。一詣佛致敬。二從于是世尊以下。如來如法慰問。就第一致敬中有三。一淨名唱應就。二文殊述唱。三正致敬。皆可見。今正是時者。謂化與物機相稱時也。就第二佛慰問中亦有三。一慰。二佛問真子見不。三身子答已見。亦可見。

    就第三因阿難問香氣直明香飯能益物之力中。又開為七。第一阿難問佛是何香。二佛直答菩薩毛香。三身子語阿難我毛亦出此香。四阿難問香所從來。五身子答。六阿難問淨名香與飯氣力久近。七淨名答。可見。但就答飯力中有三。第一就資身為答。二從若聲聞以下。就資道作答。三從譬如有藥以下。舉譬結答。尋文皆可見。七日勢消飯常法也。入正位者內凡。心解脫者羅漢果。至發意者。明大乘人得脫凡。無生忍者七地。補處者十地。第三結即有開合。可見。問曰。上方菩薩毛香真子身香皆是一香耶異耶。若是一者。今佛何意唯稱上方菩薩。若異者。今阿難所聞者是誰香也。釋曰。香即故是一香。然今佛唯稱上方菩薩者有二。一者上方菩薩是香飯之本。二者欲令真子自顯己利。因令大眾發心。又問。眾香菩薩將來時。其香積佛已有三戒。一攝汝身香。二舍汝本形。三莫懷輕淺。其所戒者何香也。若故是今毛香者。則眾香菩薩既違其佛所戒。釋有二。一雲。所戒者。謂生煩惱香。非今入道之香也。所以生煩惱香隨教攝而不放。然當佛戒時。但直言攝汝身香。不別二香。且上方菩薩何須方有生煩惱香。所以不用此釋。一解言。香即故是入道一香。但其放攝必有宜時。何者大眾未食香飯之先。放此身香。恐物生著或起非道。故戒令攝之。今即大眾既食香飯。各見自利皆發道心。故隨宜而放影共佛事。此亦皆是其佛本意。豈違其佛所戒。從阿難白佛言以下。品中第四明因阿難嘆如來廣明作佛事不同。就中亦有二。一先明以是通是。二從阿難有此四魔以下。

    明以舉非通是正證上佛道品行非通達佛道之旨。二皆有結。可見。舉善中即有十三事。其緣類出于余疏。今不記也。從菩薩入此門者以下。品中第五明對阿難擊切上方菩薩。就中有三。第一先誡上方菩薩莫存勝劣之想。明菩薩入此門者見淨而不喜。見穢而不憂。但于諸佛嘆未曾有。諸佛平等無二。但為化物故現土不同。汝等上方菩薩亦應不存彼勝此劣之想也。第二從阿難汝見以下。對阿難舉地與空二譬。釋諸佛功德智慧平等無二。第三從阿難白佛以下。因阿難答非我境界。仍明如是之事唯菩薩乃可得證也。此是亦證成上佛道品迦葉自慨絕分。于如來道。猶如敗種之言也。從爾時眾香菩薩來者以下訖品。第六明眾香菩薩請法還宮。就中又開為三。第一從初訖當念如來。明悔過請法。第二從佛告諸菩薩以下。明佛為說法。第三從爾時彼諸菩薩以下。明眾香菩薩奉教還宮。然失而悔者。三誡皆亦應悔。何但悔此生劣想之過者。香與形美隨誡不失。故但悔劣想也。且上釋迦擊切中但舉勝劣為切。故雖失不失。隨敕而悔過也。從佛告諸菩薩以下。第二佛為說法。就中有四。第一直勸有盡無盡二種法門汝等當學。有為是相故名盡。無為無相故名無盡。第二從何謂以下。出有盡無盡體相。第三從如菩薩者以下。教行。第四從何謂不盡有為以下。釋不盡不住之相。前三可見。但就第四釋不盡不住中有三。第一就功德門釋不盡有為。第二就智慧門釋不住無為。然功德智慧者雲何取別者。功德是萬行之都名。智慧是達理之深號。有中亦有照境識達是非。即名方便屬功德門。然推尋不盡不住。但勸有行。既雲菩薩觀空方得斷結。空有二行為菩薩。如鳥二翼。何意但勸有行。釋曰。理即然也。而二乘人唯以空為證。絕于有中化物。故明留身生死平等化物。乃當佛意。亦是行中最上。以勸之也。所謂如鳥二翼。即智慧門中自明也。然此中所說。皆是大士留身生死忍苦度物。明義同慰喻調伏之說。所謂證方丈之說明矣。慈悲是菩薩外化之本。故先出之。發心求佛果一切智是自行之本。故不可忘也。下諸句可見。莫輕末學敬學如佛者。慈下敬上天之大義也。所以外老亦雲。不善人善人之資。不愛其資不貴其師。雖智大迷。又書雲。予示天下。匹夫匹婦一能勝予。又百行雲。愚人一德智者之師。此四但言少異。內意皆同。然則x是惡中之極明矣。莫著己樂者。莫舉己功。唯舉人善。欲化物故。觀生死如園。以法施人。還能益我。故雲為善師想。非但法施。財食亦然。以諸淨國嚴飾之事成己佛土者。明修因如彼以成己佛土也。生死無數劫意而有勇者。言處苦化物無厭疲也。若己身不清。不能化物。故先出己身于三界。常求無念智慧。解有二。一雲。八地以上時免三退故雲無念。二雲。無漏心無相而行境。皆名無念。少欲知足者。言不過分。外老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甚于欲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又春秋傳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而不舍世法者。言己雖能然莫違世自異也。外論雲言遜危行。斯之謂也。不壞威儀者。道威儀也。言教物令受天報。亦可。自現為梵主請佛說法。從何謂菩薩不住無為者以下。就智慧行釋不住無為。二乘觀無常則入涅。菩薩不然。從又具福故以下。第三並就功德智慧二門結釋。就中亦有三。初就功德智慧二門結釋。後就自行外化二行結釋。從集眾法寶以下是。從諸正士以下。第三結勸學。可見。從爾時彼諸菩薩以下。第三奉教還宮也。

    見阿佛品第十二令眾見彼國。因為品目。然若隨文為目。亦可觀如來身品。而今因得益為目故雲見阿國品。此品初訖舉眾皆見以來。入正說。此品末從佛告舍利弗以下。入流通。即如上釋。就中開為四。第一從初訖若若觀者名為耶觀以來。明佛身無相不可見。第二從爾時舍利弗問難摩詰以下。因真子問淨名本處。更明理本無生滅遣物封執。第三從是時佛告舍利弗以下。如來明理中雖無生沒。俗諦道中亦有生沒。為說淨名本處。第四從是時大眾渴仰以下。因大眾渴仰正令見淨名本國也。今第一明法身無相不可見。而此說來意者。上菩薩行品初。淨名語文殊可共見佛。大眾不知理中無佛可見。亦不解本跡之義。見跡便謂實有佛身如今可見。所以今此更使淨名明佛身無相不可見出于百非。遣物執跡迷本之惑。佛問淨名。汝將欲作何相觀如來耶。淨名答。答中有三。第一直答妙本無相不可見。第二從我觀以下。就境事別明不可見。第三結不可見。此是近則為釋法身無相不可見。遠則證成上觀眾生品。何則佛與淨名既為法主。且是一極之人。而然者猶即所化眾生空明矣。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者。以自身空類佛妙本。法身亦然。無相不可見。此中法身。解有四。一雲。是常住身。何則此經雖未明常。經之正體唯在方丈所說六品。所以序及流通明常。亦無可慊。二解言。此經未明常住。猶是七百阿僧身。所言無相不可見者。是謂理無相也。尚非理無相。雖常無常不可見。則法身之常法非言是常住也。三雲。不別序正流通。直雲此經略明常住。故外文雖似理無相。內意即指常住法身。然但疑就理作論。略明常義何但此經。于初教亦已出焉。四雲。此經已明化主身是常住。但未顯一乘及正因之義。從我觀以下。第二就境事別明不可見。就中有三。第一先就三世明不可見。第二從不觀色以下。就五陰明不可見。第三從非四大起以下。就百非明不可見。此皆舉本不可見。遣其執跡並本只是之惑。或雲。從我觀以下不觀識性。明應身不可見。從非四大起以下。明真身不可見。前際謂未來。此中諸句。若就真諦明不可見。即明真諦即然。故不可見。若就妙本無相明不可見。亦即明妙本法身法即然也。此岸生死。彼岸涅。中流道品。從爾時舍利弗問維摩詰以下。第二因真子問淨名本處。更明理本無生沒遣物疑執。何者此明佛身中。淨名既言我觀佛身無相不可見。如自觀身實相不可見。因此物疑。若自身空不可見。今自生為居士何也。所以今此更明理本無生沒。假說設雖復生沒。菩薩之生唯為化物。非以結業而生也。近緣雖爾。遠則證成上觀眾生品天女生沒無定之旨。何者上真言天女無生沒。故此佛前明淨名無生沒為證也。假說設雖復生滅。菩薩之生唯是應生。非以結業而生沒。就第二正明理本無生沒中亦有二。第一舉法說作問答明無生沒。第二舉譬說作問答明無生沒。可見。從是時佛告以下。第三如來明理中雖無生沒。俗中非無。以顯其本。就中有三。第一如來正顯其本。第二真子嘆未曾有。第三淨名真子作二番問答。明雖復俗中非無生沒。菩薩之生唯是應生。非是結業而生。從爾時大眾渴仰以下。第四因大眾渴仰令見其本。近緣雖爾。遠則證成上不思議品之說。就中有四。一佛敕可令見。二淨名奉敕令見。三佛勸大眾發心。四還本。就第三勸發中有三。一直勸。二大眾發心。三如來賜記。可見。得益至此而止。故知正說至此而已也。從佛告舍利弗汝見妙喜世界及不動佛不以下。經中第三大段流通說也。就中開為二。第一從此訖法供養品以來。名流通緣由。第二囑累一品正付囑流通。就第一緣由中。亦開為二。第一從此訖法供養品中則為供養去來今佛。正嘆此經。在人即人尊。在地則地貴。受持者功深。流通者報重。勸覓流通之人。第二從法供養品中天帝正使三千大千以下盡法供養品。明舉財供格量明不如法供養之尊。就第一正嘆經中亦有二。第一身子嘆。盡此品是。第二帝釋嘆。從法供養品初訖則為供養去來今佛是。就第一真子嘆中亦有五。第一佛問真子見不。所以問者。欲令因問嘆其所見仍明流通。第二直答唯然已見。第三從世尊願使以下發願。第四從世尊我等以下。嘆弘經人。法由人弘故嘆人。第五從其諸眾生以下。正嘆經。就中亦有二。第一總明依經七品功深。第二從若有手得以下。別列其報輕重之相。即有六句。初句明手得。二從若有讀誦以下。明深得。三從其有供養以下。明在人即人尊。四從其書持以下。明在地即地貴。五從若聞此經以下。明隨喜功深。六舉少證上句。

    法供養品第十三。此品明通法者悅聖心。故因為品目也。從此品初訖則為供養去來今佛。正嘆經中第二帝釋嘆。就中亦開為四。第一先嘆所通之法。明理相決定分明無可疑。第二從如我從佛以下。明依經七品功報之相。第三從世尊以下。明誓護通經之人。第四從佛言善哉以下。明如來述成。第一皆可見。從天帝正使三千大千世界以下。流通緣由中。第二舉財供養格量明不如法之供養。就中開為二。第一從初訖以是因緣福不可盡。正格量明財供不如法之供養。第二從佛告天帝過去以下。引古證今。就第一格量中亦有三。第一明佛作格量問天帝。第二從釋提桓因言以下。明帝釋順答。第三從佛告天帝以下結會。就第二引古證今中開為三。第一正引古事。第二從天帝時王寶蓋以下。會通古今。第三從如是天帝當知以下結勸。就第一正引古事有三。第一先出法供養之本。第二從佛言善男子以下。正出所供養法體。從第三佛告天帝以下。明報利。第一可見。但就第二出所供養法體中有二。第一先出法體。第二從聞如是經以下。出其供養之相。或雲。從初訖所共嘆譽。出其法正體。從能令眾生以下。出其用。亦好。難信難受者。非凡夫心可得。非但分別之所能得者。明非直由智慧分別能知。要修功德為資乃可得。一雲經理深微不可以分別心可得。菩薩法藏所攝者。明經含菩薩大乘法藏也。陀羅尼者。此言總持。明經以總持印印之。不亡不退及六度也。一雲。從此以下皆明能益物。明以無相印印物胸衿令不亡得不退成就六度也。善分別義順菩提法者。嘆深經之為也。一雲。使物爾也。眾經之上者。明三藏十二年中。方等為上也。入大慈大悲者。嘆經入大慈大悲也。一雲。令行者入大慈大悲。離眾魔事及諸邪見者。嘆深經離絕諸非也。一雲。皆化令入道。順因緣法者。明法從因緣生故無自性。無我眾生壽命者。假名空。空無相起作者。實法空。明深經順無相空理也。一雲。使物解此理。從能令眾生以下。等二明用。言體有何用有能益物之用。從若聞如是以下。第二明其供養之相。就中亦有二。第一先就七品功德明其相。言修此七品是名法供養。第二從又諸法以下。就如說修行為得。明其相。言非但修此七品功德為法供養。復能如說修行。解因緣假實二空。又不迷四依之境。亦能業行同亡。是名最上法之供養。依于義不依語者。謂依無常義莫依外道常語也。依于知不依識者。謂依無常之知。莫依外道邪常之知也。依了經不依不了義經者。謂依說無常教。莫依外道說常教也。依法莫依人者。謂依無常法。莫依外道說常之人也。從佛告天帝以下。正明本事中。第三明聞法供養時得益。就中自有四。第一明聞法報恩。第二從白佛言以下。發誓護請。第三從佛知其意以下。如來賜記。第四從天帝以下。正明得益。自有二。第一明自月蓋比丘益。第二從月蓋比丘以下。明他益。從天帝時王寶蓋以下。引古證今中第二會通古今。從如是天帝以下。第四結勸也。

    囑累品第十四此品明以佛憂累而囑之。且以憂累阿難故。因為品目也。此是流通說中第二正付囑流通也就中開為三。第一付彌勒。第二付阿難。第三明諸人歡喜奉行。就第一付彌勒中亦有四。第一正付。第二彌勒奉旨。第三從佛言善哉以下。如來述成。第四從于是一切菩薩以下。明余諸菩薩亦奉旨發誓流通。就第一正付中亦有三。第一正以經付囑。第二從如是輩經以下。勸流通。第三從彌勒當知以下。明流通所除過。凡舉三種二事為誡。可見。從彌勒菩薩以下。第二彌勒奉旨。就中亦有三。第一奉上第三誡離惡。第二從奉持如來以下。奉第一正以經付囑。第三從若未來世以下。奉上第二勸流通。第三如來述成不開。就第四余能者誓流通中即有二。第一明諸菩薩誓流通。第二明四天王誓護通經人。從是時佛告阿難以下。品中第二付囑阿難。就中亦有三。第一佛付。第二奉旨請經名。第三佛為說。從佛說是經已以下。品中第三明諸人歡喜奉行也

    維摩經疏下卷(大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