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藏》第57卷No.2207
No.2207
淨土三部經音義集卷第一(並序)
沙門信瑞纂
原夫吾
大師堪忍世尊久證遮那之妙身。本無出沒。遙究法性之真理。永絕言音。然而哀生之流轉。托影于幻化門。顧物之長迷。和光于方便道。是以悲周四生。智覃萬物。或震圓音于三千兮。驚重昏之睡。或耀普眼于九界兮。拂永夜之蒙。其數十二分。其門八萬四。權實殊途。大小異歸。當機皆潤法雨。有緣盡煦慧風。而鷲嶺輟影。鶴林庇光。捃貝葉。以寫三藏。疏貫華。以益一切。蓋聞。如來說法。必藉文字。若無文字。實相焉袒。其文字者。月氏梵天所制。原始垂則。四十七言一十八章。滂流諸國。枝派漸廣。但雖自古以還無異書。因地隨人。點畫少不同矣。漢家靈龜負書。以出于玄滬之水。神鳥帶文。以飛于丹山之雲。文字之起。自然奇哉。矧至庖犧成八卦。蒼頡創六爻。政罷結繩。教興書契。自爾已來。三綱五常之世規。七覺八正之奧典。莫不記鳳尾施人庸。而隸古品異。正俗作區。內外憲牒。覿詁訓識宏致焉。大小經論。瞻音義辨雅趣矣。粵淨土三部經者。末法良導。濁世指南也。五逆不難。白毫輝于稱名之床。十惡惟易。金台現乎念佛之牖。繇是自瞻智博達之書案。迄愚 短慮之圭窬。握經之者。偏握此經。愛法之者。專愛此法。然而人咸謔談義理。俗殫廢拋文字。魚魯致乖。豕亥斯惑。諸老俊彥。弗箴于積謬。童蒙孱囂逾病重疑。音謬功淺。語誤義失。義失理乖。理乖寡益。自非略其差舛集其正義。彰德大範難矣。干嗟 駁伙邪莫之能正。微言既絕。大旨亦乖。是故余匆匆涉季。欲罷不耐。遂披眾經音義。抽相應之注釋。目諸典篇章。取潤色之本文。注緝為四卷。名曰淨土三部經音義集。蓋述而不作。是則君父之格言也。困而略纂。豈非鄙誠之懇志乎。抑反音據廣音。為辨四聲。字義稽群藉。為識數訓。不顧身敷淺。恣傳聖模。定知。校讎之文。c丁仳小W芑嶂 怠?煞 邸<郊 嚀硐髦 P魏櫸噸 霖友傘J幣布戊醯詼 H 倉 4和跽 灤蛟貧 br />
無量壽經卷上
佛廣韻曰。佛符弗反。牟子曰。漢明帝夢。神人身有日光。飛在殿前。以問群臣。傳毅對曰。天竺有佛。將其神也。學記曰。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佛戾也)毛詩曰。佛時仔肩。示我顯德行。傳曰。佛大也。箋曰。佛輔也。說文曰。佛見不 也。從人弗聲。徐鍇曰。 諦。分勿反。東宮切韻曰。曹憲雲。佛忽。言忽無常也。見牟子。案。佛道沖妙。難以指求。故言恍忽。郭知玄曰。胡言佛陀。漢言覺言。獨悟無上正真之道。薛峋雲。芳味反。仿佛相似。麻果雲。佛一號如來。如來者。無所從來。又無所去來。祝尚雲。佛無上法王。孫勉雲。釋家也。又佛覺也。自覺覺他人。名之曰佛。沙門清徹雲。佛像也。又皮迨反。弘明集雲。問曰。何以正言佛。佛為何謂乎。牟子曰。佛者號謚。猶名三皇五帝聖也。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緒。佛之言覺也。恍忽變化。分身散體。或存或亡。能小能大。能圓能方。能老能少。能隱能彰。蹈火不燒。履刃不傷。在污不辱。在禍無殃。欲行則飛。坐則揚光。故號為佛也。佛地論曰。佛者具一切智一切種智。離煩惱障所知障。于一切種相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故名為佛(本)今案。梵雲●●。漢雲覺者知者。若依翻譯義。覺佐土利讀。知志留讀。此乃于道場樹下。覺知世間出世間總相別相之義翻也。佛梵語。不可訓之。若用訓者。雖不丁佛陀義。可訓戾大輔等歟。而今訓保土介。未知所從。但有浮說。不足信用。乞後學者詳審之矣。
說。梵語勘文雲。婆師多此雲說。廣韻曰。說告也。釋名曰。說者述也。宣述人意也。失熱反。悅稅二音。東宮切韻曰。郭知玄雲。說談述也。以言誘他也。釋氏曰。言敘也。麻果雲。告也釋也。孫勉雲。誥也。又論也。
無量壽。新譯華嚴音義三雲。正曰阿弭陀婆耶。此雲無量壽。經東宮切韻曰。郭知玄雲。經(古靈)典也。又經緯之經也。釋氏雲。引絲以機織。薛峋雲。經法也。聖王之書。可為常法。又文籍之教曰經。又佛留教語。漢明帝夜夢金人丈余。會群臣言議而說。傳毅曰。西國有胡神生。其名曰佛。不過數日西國獻佛。白馬馱經至是也。翻譯名義集雲修多羅。或修單蘭。或修妒路。西域記名素怛覽。舊雲修多羅訛也。或言。無翻。含五義故。摭華雲。義味無盡故喻涌泉。能生妙善故號出生。揩定邪正故譬繩墨。能示正理故名顯示。貫穿諸法故曰結 。含五義故。不可翻(出雜心論)或言。有翻。妙玄明有五譯。一翻經。二翻論。三翻法本。四翻線。五翻善語教。天台定雲。今且據一名以為正翻。亦不使二家有怨。從古及今。譯梵為漢。皆題為經。若余翻是正。何不改作線契。若傳譯僉然。則經正明矣。以此方周孔之教。為五經。故以經字翻修多羅。然其眾典雖單題經。諸論所指皆曰契經。所謂契機契理。名契經也。摭華曰。契理則合于二諦。契機則符彼三根。經者訓常訓法。妙玄雲。天魔外道不能改壞。名為教常。真正不雜無能逾過。名為行常。堪然不動決無異趣。名為理常。又訓法者。法可軌。行可軌。理可軌。佛地論雲。經者貫攝為義。貫穿所應。知義攝持所化眾生。慈恩雲。為常為法是攝是貫。常則道軌百王。法乃德模萬葉。攝乃集斯妙義。貫乃御彼庸生。庶令同出苦津終歸覺岸。
王舍城。法華文句雲。王舍城者。天竺稱羅閱 伽羅。羅閱 此雲王舍。伽羅此雲城。國名摩伽陀。此雲不害。無刑殺法也。亦雲摩竭提。此雲天羅。天羅者王名也。以王名國。此王即駁足之父(駁足王緣廣在本書)智度論雲。問曰。如舍婆提迦毗羅婆羅捺大城。皆有諸王舍。何以故獨名此城為王舍。答曰。有人言。摩伽陀國王有子。一頭兩面四臂。時人以為不祥。王即裂其身首。棄之曠野。羅剎女鬼。名為梨羅。還合其身而乳養之。後大成人。力能並兼諸國王。有天下取諸國王萬八千人。置此五山中。以大力勢治閻浮提。閻浮提人。因名此山為王舍城。
耆 崛山。經音義雲。法華經曰。耆 崛山。或言伊沙崛山。或言揭梨馱羅鳩胝山。皆訛也。正言 跬勇蘧剡干健4嗽起仗 S衷起輾濉Q源松郊繞莛漳瘛S擲喔嚀ㄒ病>稍起脹貳;蛟屏軻照摺R灰逡病S盅粵檎呦閃橐病0歌蟊盡N蘗橐濉R辣鵂竊啤4四裼辛欏V 慫闌睢H擻 朗比合璞思搖4 淥土衷蚍上露 場R源四芐 屎帕軻找病 羥 曳礎V嵌嚷墼啤j汝^崛山者。耆 名鷲。崛名頭仍雲鷲頭山。問曰。何故名鷲頭山。答曰。是山頂似鷲。王舍城人。見其形似鷲故。共傳言鷲頭山。復次王舍城南尸陀林中多死人。諸鷲常來啖之。還在山頂。時人遂名鷲頭山。是山于五山中最高大。多好林水。聖人住處。又雲。耆 崛山。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住處。佛語富樓那。若使三千大千世界劫燒若更生。我常在此山中住。一切眾生以結使纏縛不作見佛功德。以是故不見我。
一切。新譯華嚴經音義雲。說文雲。一切普也。普即遍具之義。故切字宜從十。說文雲。十謂數具。有從七者俗也。東宮切韻雲。孫勉雲。漢音一切眾也。
已達。東宮切韻雲。郭知玄雲。達通也。釋氏曰。道路也。考工記雲。近人達川谷。達猶至也。孔安國注論語雲。達謂通于物理也。
尊者。廣韻曰。尊相昆反。重也貴也敬也。君父之稱也。典禮曰。長者。鄭玄雲。尊者也(本)今案。尊者貴重之稱也。禮記曰。父在不敢杖矣。尊者在故是也。
菩薩。廣韻曰。菩(薄胡)普也。薩(桑割)濟也。能普濟眾生。東宮切韻雲。曹憲雲。菩提得道人也。案。菩提外國語也。隋言大道心。郭知玄雲。菩薩法者。麻果雲。內典有菩提胡語也。漢言善心眾生。孫勉雲。梵雲菩提。漢言正道也。四教義曰。菩薩摩訶薩者。是天竺語。若具依彼言。應雲菩提薩誓 省5 釷Ψ 氬煌 病=癲瘓呤觥6 嵌嚷鄯 啤F刑崦 鸕饋H 拭 芍諫 D 源蟆4巳擻彌罘鶇蟺萊芍諫 病S鐘惺Ψ 啤F刑崦 饋H 拭 摹D 蟆J俏 蟺佬摹6 罹 破腥 摺J彩σ蘊祗糜鋟沉驕滸俗直昝 省3 至粑遄幀N 瘓涿 腥 病5 似刑嵬 饋6 朗艽竺 摺R雲湓鄧內小F鶇缺 暮朧腦浮I杴蠓鴯 祿 諫 4誦墓憒蠊時鶚苣 啤 br />
正士。玉篇曰。正不邪也。是也。之盛反。事通古今辨然不然。謂之士。事幾反。老子曰。古善為士者(謂得道之君也)微妙玄通(玄天也。言其志節微妙與天通也)尚書曰。囚奴正士。孔安國曰。正士箕子。惟正諫紂惡士也(本)今案。正士者。以淳善讜言苦諫人奸厲者也。普耀經曰。正士者。輕忽身命。不擇眾生。志純淑。法消化凶偽。
光英。廣韻曰。英華也。榮而不實曰英。又英俊。于驚反。
皆遵。廣韻曰。遵循也率也行也習也。古文作𨘊同。將倫反。
兜率天。新譯華嚴音義雲。珊兜率陀天。此雲喜樂集。依俱舍。中有三義得此名。一喜事。二聚集。三游樂。舊翻為喜足。或雲知足。非正翻也。
震動。經音義雲。涅經雲。震動。之刃反。公羊傳雲。地震者。何地動也。周易震動也。經文者有從手作振。掉也。亦動也。二形通用也。
算計。廣韻曰。算計也數也。甦貫反。世本曰。黃帝時。隸首作數。說文曰。算長六寸。計歷數者也。又有九章術。漢許商杜忠。吳陳熾。魏王粲。並善之是也。下古詣反算計也。說文計會也算也。東宮切韻雲。曹憲雲。算行為之。長六寸。以計數。薛峋雲。賦名。孫勉曰。說文雲。長六寸。計歷數者。從竹弄。言常弄乃不誤。又作 。釋氏雲。計算也。麻果雲。國語計成而後行。又範子有計然之術。孫勉雲。籌策也。合也。
文藝。東宮切韻曰。陸法言雲。文武分反。曹憲雲。文德之總名也。又章也。案有彩章曰文。郭知玄雲。文章。釋氏雲。錯書。武玄之雲。字有韻謂之文。文無韻謂之筆。薛峋雲。虛辭飾過皆曰文。麻果雲。說文才智也。又蒼頡初作畫。蓋依類象。謂之文。其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字者華亂著于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今案。左氏傳經緯天地曰文。杜預雲。經緯相錯故織成文也。論語小人之過如文。孔安曰。文飾也。祝尚丘雲。藝魚察切。伎能在身也。孫勉雲。伎也。才能曰藝。禮記曰藝才也。今案。顧野王案猶材也。孔安國注論語雲。藝謂多才能也。
射御。廣韻曰。射弓射也。神夜反。又作射同。周禮五射。鄭司農雲。五射白失。參連。剡注。襄尺。井儀也。論語雲。射不主皮。馬融雲。射有五善。一曰。和志體和也。二曰。和容有容儀。三曰。主皮能中質。四曰。和頌合雅頌。五曰。興舜與舞同。天子有三侯。以熊虎豹皮為之。言射者不但以中皮為善。亦兼取和容也。周禮六藝中四雲。五馭。鄭司農雲。五御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也。毛詩傳雲。御治事官也。箋曰。御者貳王治事也。經音義雲。廣雅雲。御進也侍也。蔡邕獨斷曰。凡衣服加于身。飲食入于口。皆御。釋名曰。御語也。尊者將有所欲。先語之也。亦言其職卑下。尊所勤御。牛馬然也。
博綜。廣韻雲。博大也通也。補各反。經音義雲。綜子送反。習也。三蒼綜理經。又子宋反。總也。
道術。經音義雲。術法也。亦道也。字林邑中道曰術。道術者通也。人言達解者。無所不通也。
貫(古玩)練(即甸)。 興述文贊雲。貫者通也。練者委也。世俗異教亦皆通委故雲貫練。
群籍。鄭氏注禮記曰。群眾也。孔安國注尚書曰。群諸也。東宮切韻曰。陸法言雲。籍秦昔反。郭知玄雲。薄籍書也。釋氏雲。戶書也。武玄之雲。古者無紙。以竹殺青。為薄籍及寫書。麻果雲。六籍六經。周禮小行人掌邦賓客之禮籍。禮籍者名位高卑之書。祝尚丘雲。通籍二尺竹牒也。又凡書于簡札。皆曰籍。應劭曰。籍者為二尺竹牒。記其委紀名字物色。懸之門也。倭名雲。文字集略曰。籍(音席。倭名不美大)民戶之書。古以牒。今黃紙。野王案。凡書于簡札。皆謂之籍。
講武。廣韻曰。講告也謀也論也。古項反下文甫反。止戈為武。又跡。曲禮雲。堂上接武是也。漢書曰。選豪俊講文學。師古曰。講謂和習。東宮切韻雲。國語一時講武。賈逵曰。講習也。
白馬。千字文曰。阿濕縛此雲馬。起世經馬名婆羅訶。此譯言長毛。說文曰。馬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徐鍇按劉熙釋名。馬武也。韋照雲。以其健行。莫者反。春秋考異郵去。陰合于八合陽八九七十二。二為地。地主月。月精為馬。月數十二故。馬十二月而生。王者駕馬故。字從王為馬。和名曰。四聲字苑雲。馬(和名無萬)南方火畜也。爾雅注曰。牝馬一名草馬(上音草和名米馬)牡馬一名駁(上音爻。和名呼萬)王仁煦曰。駒(音俱。和名古萬)馬子也。法顯傳雲。從藍莫國沙彌伽藍東行三由延。太子遣車匿及白馬還處亦立塔。
寶冠。梵語勘文雲。梵雲羅坦那(隨求唐本)此雲寶冠。東宮切韻曰。釋氏曰。禮男子二十冠而字。成人之道也。加元服。始著冠。武玄之曰。加冕于首。王仁煦雲。冠首飾。孫勉雲。束發也。漢書照帝記雲。帝加元服。如淳曰。元服謂初冠加上服也。師古曰。如氏以為衣服之服。此說非。元首也。冠者首所著也。故曰元服。是知謂冠為元服。禮冠義雲。冠者禮之始。嘉事之重者也(本)今案。寶冠者眾寶飾之故雲爾耳。倭名雲。兼名苑注雲。冠(音官。和名賀布利)黃帝造也。
瓔珞。翻譯名義集雲。吉由羅。或枳由邏。此雲瓔珞。東宮切韻曰。麻果雲。瓔珞穿雜珠玉。以飾于身頸。孫冑雲。韻略瓔珞胡人穿雜寶飾身也。
剃除。廣韻曰。說文雲。剃𩮜發也。大人曰。髡。小兒雲剃。盡及身毛曰𩮜。又作剃同。他計反。下直魚反。去也。
須發。廣韻曰。說文雲。須面毛也。俗作須同。相俞反。發頭毛也。說文根也。作𩠖。古文作𩑛同。方伐反。
勤苦。廣韻曰。勤勞也。巨斤反。苦粗也勤也患也。康杜反。老子曰。上士聞道而行之。河上公章句雲。上士聞道自勤苦竭力是也。
沐浴廣韻曰。說文雲。沐濯發也。浴酒身也(本)案沐浴者洗身首謂也。是以禮記雲。身有瘍則浴。首有創則沐是也。
得攀。廣韻曰。攀普班反。引也。亦作扳。東宮切韻曰。曹憲雲。攀竦手也。謂引物也。孫勉雲。挽也牽也。孫冑雲。字統或作𢸅。
靈禽。廣韻曰。靈神也善也巫也寵也福也。郎丁反。下巨金反。二足羽者曰禽。東宮切韻曰。郭知玄雲。禽鳥也。一曰。鳥獸未孕者。釋氏雲。鳥之大者。孫勉雲。能飛曰禽。能走曰獸。孫冑雲。爾雅二足而羽謂之禽。四足而毛謂之獸。走者飛者總曰獸。何以明之。春秋傳曰。鴝鵒來巢。非中國之禽。又杜預雲。禽獲也。白虎通曰。禽者鳥獸之總名也。倭名曰。爾雅注雲。二足而羽雲禽(音琴。和名與鳥同)一說。飛曰鳥。走曰獸。總謂之禽(訓與獸同)。
翼從。新譯華嚴經音義曰。翼從。孔安國注書雲。翼輔也。毛詩傳曰。翼故也。
吉(居質反。利也)祥(似羊反。吉也善也)感(古 反。應動也)征(陟陵反。明也證也)已上義。諸師釋恐繁不載。考者往而尋之。
佛樹。止觀引淨名經雲。始坐佛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輔行雲。佛樹者。亦雲元吉樹。亦曰。道場菩提樹等。從此得道等故。西域記曰。金剛菩提樹者。畢缽羅之樹也。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睫干黃白。枝葉青翠。冬夏不凋。光鮮無變。每至如來涅之日。葉皆凋落。頃之復故。是日也。諸國君王異方法俗。數千萬眾不召而集。香水香乳以溉以洗。于是奏音樂列香華。競修供養。
跏趺而坐。經音義曰。法華經曰。加趺古遐反。爾雅加重也。今取其義。則交足坐也。除災橫經婆沙等雲結交趺坐是也。經文作跏。文字所無。案俗典。江南謂開膝坐為 跨。山東謂之甲趺 坐。 音平患反。跨音口瓜反。智度論雲。問曰。多有坐法。佛何以故唯用結跏趺坐。答雲。諸坐法中。結跏趺坐。最安穩不疲極。此是坐禪人坐法。攝持手足。心亦不散。又于一切四種身儀中。最安穩。魔王見之。其心憂怖。眾人皆大歡喜。
奮。廣韻曰。奮揚也。鳥張毛羽奮迅也。方問反。玉篇曰。奮 也振也。
魔。經音義雲。維摩詰所說經雲。魔怨。梵雲魔羅。此雲殺者是。其位處第六天主也。論中釋。斷惠命故名魔。又常行放逸而自害身故名魔。言波旬訛也。正言波卑夜。是其名也。此雲惡者。常惡意成就惡法惡惠故名波旬。經中作魔波旬者。存二者也。又雲。攝大乘論雲。天魔。梵雲魔羅。此釋雲障。能為修道作障礙也。是位處即第六天主也。名曰波旬。此雲惡愛。即釋迦出世魔王名也。諸佛出世魔各不同也。如迦葉時魔名頭師。此雲惡 等也。新譯華嚴音義雲。天魔波旬。具雲提婆魔羅播裨。言提婆此雲天。魔羅障礙也。播裨罪惡也。謂此類報生天宮。性好勸人造惡退善。令不得出離故。翻譯名義集雲。魔羅大論雲。秦言能奪命。死魔實能奪命。余者能作奪命因緣。亦能奪智惠命。是故稱名殺者。又翻為障。能為修道作障礙故。或言惡者。多欲故。垂裕雲。能殺害出世善根。第六天上別有魔羅所居天。他化天攝。輔行雲。古釋經論。魔字從石。自梁武來。魔能惱人。字宜從鬼。
率官屬。經音義雲。四分律雲。相率所律反。謂將領行也。儀禮勖率以敬。鄭玄曰。率道引之也。東宮切韻曰。祝尚丘雲。官位。從自(丁回)自猶眾也。麻果雲。屬眾人也。祝尚丘雲。類也齊等也。廣雅雲。官眾也。尚書周官曰。六卿分職率其屬。孔曰。六卿各率其屬官丈夫士也。周禮曰。以八法治官府。一雲。官屬。鄭司農曰。官屬謂六官其屬各六十。若爾時博士。大史。大宰。大祝。大樂。屬大常也。
祈勸。廣韻曰。祈求也報也告也。渠希反。下去願反。獎也勉也助也教也。
轉法輪。翻譯名義集雲。斫訖羅。此土翻輪。淨名曰。三轉法輪于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言三輪。一曰示轉。二曰勸轉。三曰證轉。所雲法者。軌持名法。軌謂軌則。令物生解。持謂任持不舍自體。輔行曰。輪具二義。一運轉義。二摧碾義。文句曰。轉佛心中化他法。度入他心。名轉法輪。輔行曰。以四諦輪轉度。與他摧破結惑。如王輪寶能壞能安。法輪亦爾。壞煩惱怨安住諦理。
佛吼。廣韻曰。吼牛鳴也。耍ㄉ賢 椋ㄒ嗤 ┤ 艉蠓礎C 寮 弧P亂牖 顯啤F┤鞜笫ψ雍稹P ψ游漚韻ヂ陸 R磺星菔拊侗艽芊 7鶚ψ雍稹V釔腥 取H粑旁尢酒刑嶁納 3ダ ㄉ懟M 諫 遜 松 br />
扣法鼓。玉篇曰。扣擊也。枯後反。
懾。玉篇曰。上之涉反。懼也。下普故反。惶也。
摑裂。經音義雲。華嚴經曰。攫裂宜作擢九縛居碧二反。說文擢爪持也。準南子曰。獸窮則擢是。
欲塹。和名曰。四聲字苑雲。塹(七瞻反。和名保利岐)繞城長水坑也。淨影義記雲。貪欲心深而難越。故說為塹。
開闡。經音義雲。法華經雲。開闡昌善反。廣雅雲。發闡開也。闡明也。
分衛。經音義雲。菩薩瓔珞經雲。分衛此雲訛也。正言儐茶波多。儐茶此雲墮。言食墮在缽中也。或言賓茶夜。此雲團。團者食團。謂乞食也。
豐膳。經音義雲。涅經曰。甘露膳。上扇反。說文膳具食也。廣雅雲。膳肉也。周禮膳言善也。今時美物亦雲珍膳也。字體從肉善聲。經文有從食作膳傳寫誤也。
貯功德。玉篇雲。貯盛也積也。又作 同。知呂反。
福田。翻譯名義集曰僧名良福田者。報恩經曰。眾僧者出三界之福田。謂比丘具有戒體。戒為萬善之根。是故世人歸信供養種福。如沃壤之田能生嘉苗。故號良福田。
授菩薩記。經音義雲。佛本行集經雲。記別。別碑列反。分別也。經文從草作 非也。舊經多言卯駐。顯揚論雲。記別者。謂諸經中記諸弟子命終之後生處差別。及諸經中顯了義說。是為記別
拯濟。玉篇曰。A(音蒸。上聲。救助也)照 く 希 椋ㄉ 啤 c字也)爾雅曰。濟(子計)渡也成也益也。郭璞曰。所以廣異訓。各隨事為義。王弼注周易曰。恢弘博施。無物不與。拯濟微滯是也。
修行。經音義雲。法華經曰。修行。下盂反。施之名行。即造修也。
貫(古玩)綜(子宋)縷(力主)練(即甸)。義寂述義雲。貫通也。綜括也。諸法雖眾。緣起無差。通括此理。故雲貫綜也。縷者委也。練者精也。世出世等諸法參差委精此義故雲縷練也
慢恣。廣韻曰。慢怠也據也易也。俗作慢同。謨晏反。下資四反。縱也。
愍傷。廣韻曰。愍悲也憐也。蜜殞反。傷損也瘡也。言瘡痛也。式羊反。又式亮反。未成人也。又害也。
經典。東宮切韻曰。郭知玄雲。經典也。薛峋雲。經法也。聖王之書可為常法。郭知玄曰。典常也。陳常道也釋氏雲。典經也(本)案二字同法重訓猶清淨乎。他異而已。
要妙。老子曰。要妙。河上公章句雲。謂微妙要道也。
導御。東宮切韻曰。導徒到反。引也。曹憲雲。通也。案引物使通之。薛峋雲。凡所開引也。皆謂導也。孔安國注書雲。御治也。謂治也。謂治理之也鄭玄注禮曰。御勸勵也。謂勸化也。
曉了。廣韻曰。曉曙也明也惠也知也。馨 反。明了。
壞裂。廣韻曰。壞自破也。古文作𡎯同。胡怪反。下良L反。破也。
纏縛。廣韻曰。纏繞也。俗作纏同。直連反。符 反。系也。
三昧。經音義曰。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雲。三昧或言三摩提。或言三摩帝。皆訛也。正言三摩地。此譯雲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謂持諸功德也。或雲正定。謂住緣一境。離諸邪亂也。
總持。翻譯名義集曰。陀羅尼。大論秦言能持。集種種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好器盛水。水不漏散。惡不善根心生。能遮令不生。若欲作惡罪時。持令不作。是陀羅尼。肇翻總持。謂持善不失。持惡不生。又翻遮持。
一念之頃。經音義雲。頃猶須臾之間。亦不久也立穎反。
辨才。翻譯名義集雲。缽底婆此雲辨才。辨說也。展轉無滯故。辨別也。分明譯了故。輔行明辨有四種。謂義•法•詞•樂說也。
庶類。玉篇雲。庶眾也。商署反。說文雲。類種也。力遂反。
荷負。案廣韻。作荷•何二形同。胡可反。負也。又胡歌反英蕖也。負房九反。擔也荷也。又受貸不償曰負。背恩忘德曰負。經音義雲。法華經雲。何負古文作𢬲。說文胡歌反。何擔也。諸書故可反。何任也。今皆作荷也。
重擔。廣韻曰。釋名雲。擔任也。任力所勝也都甘反。
杜三趣。玉篇曰。杜塞也。徒古反甘堂子似梨也。又杜中藥名也。漢書曰。杜門不出。杜塞也。
黎庶。廣韻曰。黎眾也。良奚反。庶又眾也。商署反。經音義雲。僧 律雲。黎庶爾雅黎庶蒸多師旅眾也。李周翰注文選曰。黎庶眾民也。
自己。新譯華嚴音義雲。彼己。己居里反。彼他。己自也。案廣韻。有己(音吉。言身己也戊己歲名也)已(音以。止也。甚也訖也)巳(音似嗣也。又辰巳時名也)等分毫子。分別莫混亂焉
大士。經音義雲。明度無極經曰。開示謂以法開道之士也。法華疏曰。大士者。大論稱菩薩為大士。亦曰開士。士謂士夫。凡夫之通稱。以大•開簡別。故曰大等。如世雲仁士等。亦以仁等簡之。今人中發大心者名大。開是發之異名。引物不同故諸相各異。
悅豫。經音義雲。對法論曰。悅豫爾雅悅豫喜樂也。豫亦安也。
姿色。東宮切韻曰。曹憲雲。姿(子思切)態也。案姿美態也。郭知玄雲。儀容。釋氏雲。莊也。
光顏。東宮切韻曰。陸法言雲。顏五奸反。韓知十雲。眉目間也。王仁煦雲。面前。孫勉雲。顏額也。容色也。今案國語天威不違顏賈達雲。顏顙也。史記雲。漢高祖隆準而龍顏。注顏額顙也。
巍巍。論語曰。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注曰。巍巍者高大之稱也。美堯能法天而行化之也。
承佛。廣韻曰。承奉也受也。署陵切。
聖旨。經音義曰。維摩經雲。聖旨。字體作d。說文d意也。廣雅d志也。
即從座起。孝經雲。子曰。參先王有至德(孝德也)要道以𧥥天下。民用和睦。上下亡怨。女知之乎。曾之避席曰。參弗敏。何足以知之乎。孔曰。凡弟子請業及師之問。皆作離席。夫避席答對。弟子執恭。曲禮曰。請業則起。請益則起。鄭雲。尊師重道也。起若摳衣前請也。益謂受說不了。欲師更明說之也。義寂述義雲。即從座起者。避席以表虔恭。
偏袒。新譯華嚴音義雲。袒唐反。露也。字以衣。又音宅莧切。玉篇雲。袒裼。脫衣見體也。字又作袒同。大除雁二反。私案玉篇雲。袒大切。脫衣也。肉袒也。或作擅。又除雁切。縫解也。
長跪。經音義雲。智度論曰。長跪其跪反。聲類跪跽也。釋名曰。跪危也。兩膝隱地。體危䧋。音五結反。寄歸傳雲。長跪者。謂是雙膝踞地。豎兩足以支身。舊曰胡跪者非也。五天皆爾也。何獨道胡也。
威容。東宮切韻曰。曹憲雲。威畏也。案威物所畏也。孫勉雲。左傳有威而可畏。謂之威。有儀而可象。謂之儀。王仁煦雲。容形儀。左傳物有其容。杜預曰。容貌也。
瞻睹。廣韻曰。上職廉反。下當古反。訓同見也。平他異耳。
矜哀。經音義雲。矜哀。上居陵反。矜哀憐恤也。
群萌。經音義曰。華嚴雲。群萌古文作 。同麥耕反。萌芽也。廣雅萌始也。案萌冥味貌也。言眾庶無知也。漢書泯泯群黎也。新譯華嚴音義雲。群萌麥耕反。漢書集注雲。萌謂草木初生也。毛詩傳曰。群眾也。言童蒙凡夫。猶彼眾小草也。
靈瑞華。經音義雲。大菩薩藏經雲。烏曇跋羅華。舊雲優曇波羅華。或作優曇婆羅華。此葉似梨。果大如拳。其味甘。無花而結子。亦有花而難值。故經中以喻希有者也。新譯華嚴音義曰。優曇花。此雲希有也。此花多時乃一開也。法華文句曰。優曇花者。此雲靈瑞。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慈恩玄贊雲。梵雲鄔曇缽羅。此雲瑞應。金輪王出。大海減少。金輪露現。其華乃生。應金輪之御名應華。
遏絕。經音義雲。放光般若經曰。遏絕。于曷反。爾雅雲。遏止也。今以逆相止為遏。蒼頡篇。遏遮也。
一餐。廣韻曰。餐說文滓病2停ㄉ賢 ┤撞屯 F 卜礎 br />
唯然。經音義雲。金剛般若經雲唯然。弋誰于比二反。說文唯諾也。謂應之敬辭也。禮雲。唯而起。鄭注。唯恭于諾也。論語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哉。曾子雲。唯注雲。直曉不問。故答曰唯也。慈恩玄贊雲。唯音弋誰弋水二反。敬諾之詞。然音如延反。順從之稱也。
願樂。案廣韻樂字有三音。謂五教反。好也。盧各反。喜也。五角反。樂也。依音異訓。全非別體。應知。
乃往。新譯華嚴音義雲。乃往。說文曰。乃語辭也。廣雅雲。乃往也。重言訓義。猶清淨也。
無央數。經音義曰。法華經雲。無央于良反。梵雲阿僧 。此無央數。央盡也。經文作鞅。于兩反。說文頸靼也。靼非此義。靼音之列反。
錠光。經音義曰。華嚴經雲。錠光。大徑反。又音殿。案聲類。無足曰鐙。有足曰錠。即然燈佛也。諸經作提洹竭佛。是梵音也。翻譯名義集雲。提洹竭。或雲提和竭羅。此雲燃燈。大論雲。太子生時。一切身邊光如燃燈故雲燃燈。以此成佛亦名燃燈。鐙字。說文從金。徐鉉雲。錠中置燭。故謂之燈。聲類雲。有足曰錠。無足曰燈。瑞應經翻為錠光。摭華雲。錠音定。燈屬也。古來翻譯回文不同。或雲燃燈。或雲錠光。語異義同。故須從金。釋尊修行。名儒童。時二僧 滿。遇燃燈佛。得受記別。
沙門。經音義曰。法佛經雲。沙門。舊雲桑門。或雲喪門。皆訛略也。正言室摩那。或言舍 。此雲功勞。言修道有多勞也。又雲勤勞。言至誠也。義亦名息。以得法故。暫寧息也。舊譯息心。或言靜志是也。
法藏。翻譯名義集雲。曇摩迦。此翻法藏比丘。乃無量壽佛行因時名。
勇哲。陀羅尼經曰。勇哲。音義雲。古文作哲。字書作礎=褡髡塴M 蟹礎6 耪苤且病I惺櫓 嗽蛘塴7窖雲 沃 洹N街俏 塴U 矯髁艘病 br />
稽首。經音義曰。維摩經雲。稽首古文𩠬同。苦禮反。蒼頡篇曰。稽首頓首也。周禮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鄭玄雲。稽首至也。謂頭至地也。首頭也。尚書雲。禹拜稽首是也。又正法華作稽顙。謂額至地也。與稽首同。左傳注雲。稽首首至地也。事天子之禮也。
右繞三匝。廣韻雲。匝遍也。亦從 作幣同。子答反。寄歸傳雲。言旋右者。梵雲缽喇特崎。缽喇字緣。乃有多義。此中意趣。事表旋行。特崎即是其右。總明尊便之目故。時人名右手為特崎手意。是從其右邊為尊為便。方合旋繞之儀(乃至)向右邊為右繞。向左邊為左繞。斯為聖制。勿致疑惑。
以頌。經音義曰。攝大乘論雲。伽陀此方當頌。或雲攝。言諸聖人所作。莫問重頌字之多少。四句為頌者。皆名伽陀。或雲室盧迦。謂三十二字等也。案西國數經之法。皆以三十二字為一伽陀。或雲伽陀。訛也。舊雲偈者。亦伽陀之訛也。慈恩傳曰。舊曰偈。梵文略也。或揭他。梵文訛也。今從正音。宜雲伽陀。伽陀唐雲頌。頌有三十二言。鄭氏注禮記曰。頌謂將順其美也。周禮曰。教六詩。六曰頌。注雲。頌之言誦也。容也。誦今德廣以美也。鄭司農雲。古而自有風雅頌之名矣。文選序曰。頌者。所以游揚德業褒贊成功。注曰。謂揚其德業。贊其成功也。
炎明。廣韻曰。炎熟也。說文曰。火光上也。于廉反。
隱蔽。廣韻曰。隱藏也。下必袂反。掩也。
無倫。廣韻曰。倫等也比也道也理也。力 反。
無侶。廣韻曰。侶伴侶。力舉反。
盡奧。廣韻曰。奧深也。內也藏也。鳥到反。東宮切韻曰。釋氏雲。奧室也穴也藏也。爾雅曰。西南隅謂之奧。麻果曰。說文室也。深邃難測也。老子雲。道者萬物之奧也。
涯底。經音義雲。正法華經雲。崖底。丁禮反。底猶下也。經文作𡵓。音直移反。山石也。又作𡵒。子結反。說文陬隔而高山之節也。
功勛。廣韻曰。功績也。說文曰。以勞定國曰功。古紅反。下許雲反。功勛也。周禮雲。王功曰勛(輔成王業若周公者也)國功曰功(保全國家若伊尹者也)孔安國注尚書雲。勛功也。王仁煦曰。功勛力也。
布施。經音義雲。須賴經曰。布施。補故反。分布也。惠施也。名義集雲。檀那。法界次第曰。秦言布施。若內有信心。外有福田。有財物。三事和合心生舍法能破慳貪。是為檀那。安然悉曇藏雲。彼雲陀那。此雲布施。猶檀那也。
快樂。經音義曰。新歲經曰。快樂。苦懷反。字林快喜也。經文作噲。字林噲咽也。蒼頡篇此亦快字也。
幸佛。經音義曰。幸冀也望也。 興述文雲。幸願也。
真證。廣韻曰。證驗也。又征證也。諸應反。
力精所欲。毛詩雲。古訓是式威儀是力。箋雲。力猶勤。東宮切韻雲。郭知玄力健也薛峋雲。〔敕/力〕也。孫勉雲。精專意也。
假令。毛詩曰。借曰未知。亦既抱子。傳雲。借假也。箋雲。假令人雲王尚幼少未有所知。亦已抱子長大矣。不幼少也。
苦毒。廣韻曰。苦患也。下徒沃反。痛也害也苦也憎也。又害人之草。往往而主字亦作𡴛。
高明。廣韻曰。高上也崇也遠也敬也。古勞反。明光也照也通也發也。武兵反。杜預注左傳雲。高明猶亢爽也。
升量。倭名陸詞切韻雲。升(音升倭名麻須)十合器名也。鄭氏注月令雲。丈尺曰度。斗斛曰量。
克果。廣韻曰。克必也。苦得反。果定也。又克也。古火反。經音義雲。克口勒反。言必當也(本)言必定不虛也。
地獄。經音義雲。法華曰。地獄梵雲泥梨耶。或言泥 埂;蛟頗鍬溴取4嗽撇豢衫幀R 品切小N椒欠ㄐ寫σ病;蛟諫郊洹;虼蠛1摺7侵溝叵隆Q緣賾 摺R灰宸 病S衷啤I憒蟪寺墼啤D鍬溴紉嘌閱鍬蘅隆R 頗 埂>裳閱搶嫘啊K 笱猿 畝 4艘胗興囊濉R徊豢衫幀6 豢刪燃謾H 冥。四地獄。經中言地獄者。一義也。所以仍置本名。或言非行。謂非法行處也。
餓鬼。婆沙論雲。問。何故彼趣名閉戾多。答。施設論說。如今鬼世界王名琰魔。如是劫初時有鬼世界王。名秕多。是故往彼生彼諸有情。皆名閉戾多。即是秕多界中所有義。從是皆立此名。由增長增上慳貪身語意惡行。往彼生彼。令彼生相續。故名鬼趣。俱舍頌疏世品雲。言鬼者。謂余生中喜盜他物。又復是多所祀祖宗。又多希求以自存濟。又多性怯劣。身心輕躁。故名為鬼。
畜生。翻譯名義集雲。底栗車。此雲畜生。褚六反。即六畜也。禮記注雲。牛馬羊犬豕雞。輔行雲。攝趣不盡。以五道中皆遍有故。又翻畜(群六)生。婆娑曰。畜謂畜養。謂彼橫生稟性愚痴。不能自立。為他畜養。故名畜生。
好丑。廣韻曰。好愛。呼老反。丑類也。昌九反。釋名曰。丑臭也。如物臭穢也。
修短。廣韻雲。修長也。息流反。短促也。不長也。亦作𢭃同。都管反。
咨嗟。新譯華嚴音義曰。咨嗟。咨音咨。孔安國注書曰。咨嗟也。玉篇雲。咨嗟嗟嘆也。鄭箋詩曰。咨嗟嘆。美之深者也。
誹謗。經音義雲。法華曰。誹謗。字林方味反。誹謗也。謗毀也。廣雅曰。謗惡也。國語曰。左史謗之。賈曰。對人道其惡曰謗也。
系念。經音義曰。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雲。系念古文系繼二形。今系同古帝反。說文系結束也。亦連綴不絕也。
植諸。廣韻曰。種植也。立志也。職值二音。經音義雲。植謂根生屬也。
果遂。廣韻曰。果克也定也。遂達也進也成也。安也止也往也從志。徐醉反。
常倫。東宮切韻曰。釋氏雲。倫匹配也。比類也。麻果雲。禮雲。擬人必于其倫。倫類也。祝尚丘雲。倫輩也。文撰雜體詩曰。遠想出宏域。高步超常倫。向雲宏大倫輩也。
金剛那羅延身。經音義曰。等集眾德三昧經雲。那羅延。晉言鉤鎖力等也。新譯華嚴經音義雲。那羅延此雲堅固。翻譯名義集雲。維摩經。那羅延菩薩。涅疏。翻為金剛。
稱量。廣韻曰。稱知輕重。俗作秤同。處陵昌證二反。量合斗斛。力讓反。論語曰。謹權量審法度。注權稱量斗斛也。鄭氏注月令曰。丈尺曰度。斗斛曰量。三十斤曰鈞。稱上曰衡。百二十斤曰石。稱銓曰權。倭名曰。知長短謂之度。知輕重謂之稱。知多少謂之量。並見算經。
諷誦。經音義雲。法華雲。諷誦下風反。諷謂詠讀也。誦謂背文也。周禮雲。教國子興道諷誦。鄭玄曰。倍文曰諷以聲節之曰誦也。
宮殿。廣韻曰。白虎通曰。黃帝作宮室。以避寒暑。宮之言中也。世本曰。禹作宮。風俗通曰。殿堂象東井形。刻為荷菱。荷菱水物。所以厭火也。爾雅曰。宮謂之室。室謂之宮。注曰。皆所以通古今之異語明同實而兩名東宮切韻曰。長孫訥言雲。宮室。武玄之雲。謹案。古者宮室一也。自漢以後。君所居曰宮。臣所舍曰室。世本禹作宮室。呂氏春秋高元作宮。顧野王案。宮者人君所居之所也。又尊極也。館名之曰宮。所以廣敬。又陸冢上曰玄宮。郭知玄曰。殿王者寢室。又作 K錈閽啤5罟 乙病K鐙性啤2則Σ 釤靡病 br />
棲觀。廣韻曰。字亦作婁。重屋也。釋名曰。觀者于上觀望也。說文諦觀也。東宮切韻曰。陸法言曰。樓落佞反。郭知玄雲。樓櫓城上屋。麻果雲。樓通重屋。爾雅雲。四方高曰台。狹而修曲曰樓。孫勉曰。樓閣也。顓頊造重屋也。又觀者樓觀也。曹憲雲。易卦觀名義取于廣觀也。又闕也。案闕象魏也。釋氏雲觀城門雙闕也。于上觀望也。韓知十雲。觀示也。麻果雲。爾雅觀謂之闕。今案左傳。宮室不觀。杜預雲。觀台榭也(今案。曹憲雲。闕訣也。又宮門樓屋為闕。諸臣至。此思所闕事對也。杜預雲。闕象魏)倭名雲。考聲字苑曰。今謂台上。構屋為樓(音婁。辨色立成雲。太賀度能)釋名曰。觀(音貫。嵯峨有棲霞觀)于上觀望也。
柔軟。經音義曰。法華經雲。柔軟而究反。廣雅柔弱也。通俗文物柔曰軟。作 軟二形通用。經文多作濡。人干反。水名也。非經義也。又雲。華嚴經雲。 中梵言沒栗度。此雲 。物柔曰 。三蒼 柔弱也。
厭惡。經音義曰。攝大乘論雲。厭惡于焰反。厭足也㤥也。下于路反。廣雅惡憎也R病 R粢煌夥礎 br />
梵行。經音義曰。四分律雲。梵行。梵言梵摩。此雲清淨。或曰淨潔。正雲寂靜。葛洪字苑雲。梵潔也。意扶泛反。新譯華嚴音義曰。梵行之道。梵摩具雲跋濫摩。此雲清淨也。又葛洪字苑曰。梵淨行。
裁縫搗染浣濯。廣韻曰。裁(昨代反)制也。縫(符容反又音俸) 也。說文曰。搗(丁道也)手推也。一曰築也。玉篇雲。染(如琰反)色也。廣韻雲。浣(胡管反)濯也。字亦作浣。濯直角反。浣濯也。直教反。浣衣也。
闕陋。東宮切韻曰。曹憲雲。闕缺也。王仁煦雲。陋盧候反。鄙恥也。孫勉雲。猥也。又疏惡。清徹雲。丑猥也。或作匝。新譯華嚴音義曰。丑陋。玉篇曰。陋猥也。謂容貌猥惡也。論語曰。子曰。奢則不遜。儉則固。注雲。固陋也。
解脫三昧。翻譯名義集續補雲。解脫。肇曰。縱任無礙。塵累不能拘。解脫也。什曰。亦名三昧。亦名神足。令修短改度。或巨細相容。變化隨意。于法自在無礙。故名解脫。又曰。心得自在。為不能所縛故曰解脫。
逮得。經音義曰。法華經雲。逮得。徒載反。爾雅雲。逮及也。方言自關之東西。謂及曰逮。文多作逮。力足反。謹逮也。亦人姓也。非經旨。
誓不。廣韻曰。誓約束。謂以言折眾也。時制反。經音義曰。釋名曰。誓制也。以拘制也。三蒼B血誓。
施主。寄歸傳曰。梵雲陀那缽底。譯為施主。陀那是施。缽底是主。而檀越者。本非正譯。略去那字。取上陀音。轉名為檀。更加越字。意道。由行檀舍。自可起渡貧究。妙釋雖然。終乖正本。舊曰達 叨鏌病 br />
功祚。東宮切韻雲。曹憲曰。功成也。案有功續則事成就也。韓知十雲。功德也。廣韻曰。祚福也祿也位也。作誤反。
戢重暉。廣韻曰。戢𣫍也止也。但立反。
三界雄。玉篇曰。雌雄。雌鳥母也。雄有弓反。老子曰。雄以喻尊。雌以喻卑(本)案三界雄者。三界獨尊。
感動。東宮切韻曰。陸法言雲。感古 反。曹憲雲。案事有傷人心。謂之感。郭知玄雲。動心。武玄之雲。以德動物。薛峋雲。應動。又痛傷也。王煦雲。動靈。麻果雲。至誠感神。孫勉雲。愧也懼也。又荷也靈也。又感天動地也。
誠諦。新譯華嚴音義曰。誠諦。河上公注老子曰。誠實也。方言四諦審也。謂所出言教真實審定也。
龍神。翻譯名義集雲。那伽。秦雲龍。說文雲。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小能大。能長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地順也。廣雅雲。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未升天曰蟠龍。別行疏雲。龍有四種。一守天宮殿。持令不落。人間屋上作龍像之爾。二興雲致雨益人間者。三地龍。決江開瀆。四伏藏。守轉輪王大福人藏也。龍有四生。俱舍雲。卵生金翅鳥能食四生龍。罵意經曰。墮龍中有四因緣。一多布施。二 恚。三輕㑥(以豉)人。四自貢高。華嚴經曰。龍王降雨。不從身出。不從心出。無有積集。而非不見。但以龍王心念力故。霈然洪䨟。周遍天下。如是境界不思議。白虎通雲鱗蟲三百六十。而龍為之長。文字集略曰。龍四足五辨。甚有神靈者也。
八部。翻譯名義集八部篇雲。八部者。一天(私雲。法華經疏雲。天者天然。自然勝樂勝身故。日月星宿梵釋四王等。各隨住次居之)二龍(如前)三夜叉(又雲閱又雲藥叉一也。此雲勇健。雲暴惡。亦雲能啖。謂食啖人也)四乾闥婆(此雲食香。不啖酒肉。以香自資故。或雲𩕬香。凌空之樂神也。在須彌山南金剛窟。或居香山)五阿修羅(或雲阿素羅。阿此雲無。素好也。羅戲也。言此類形天。而無天之好戲也。又雲不灑雲障蔽)六迦棲羅(此雲金翅鳥)七緊那羅(歌神也。頭作馬頭。亦雲。是人非人也)八摩 羅伽(此雲大腹行。即大蟒神也)原夫佛垂化也。道濟百靈法傳世也。慈育萬有。出則釋天前引。入乃梵王後隨。左輔大將。由滅惡以成功。右弼(房蜜)金剛用生善而為德。三乘賢聖既肅爾歸投。八部鬼神故森然而翊衛。
恢廓。廣韻曰。恢大也。苦回反。廓空也大也虛也。苦郭反。釋名雲。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世本曰。鯀(禹父名)作郭也。
兆載。新譯華嚴音義雲。經阿僧 品曰。一百洛叉為一俱胝。洛叉此雲萬。俱胝此雲億也。案此方黃帝算法。總有二十三數。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億兆京垓柿壤溝澗正載。從萬已去有三等數法。其下者十十變之。中者百百變之。上者倍倍變之。今此阿僧 品用中上數法。故雲一百洛叉為一俱胝。俱胝當此億也。阿庾多兆也。那由他京也。余皆依次準配可知之。義寂述義曰。兆即當于六十數中第七 底洛叉。載即當于第十二那由他。法華經曰。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 劫。偈雲。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 。故知載當那庾他也。
虛偽。廣韻曰。虛空也。朽居反。偽假也。欺也詐也。危睡反。郭知玄曰。偽不真也。
諂曲。玉篇雲。諂倭也。曲[也。不直也。籀文作●。
同。丘玉反。翻譯名義集曰。奢陀此雲諂曲。罔冒他。故矯設異義曲順時人。經音義雲。法華曰。諂曲。說文 或作諂同。丑冉反。佞也。莊周曰。希其意道其言謂之諂也。
無倦。廣韻曰。倦疲也厭也懈也。說文作券。勞也。或作𠡶同。渠卷反。
發應。廣韻雲。發起也明也舉也揚也。方伐反。經音義曰。應如響應聲也。亦瑞應也。武玄之雲。應自遠而至也。
長者。梵語勘文曰。疑叨賀缽底(體言)此雲長者。經音義曰。維摩經雲。長者。案天竺國俗。多以商賈為業。游方履險不憚難辛。彌積年必獲珍異。上者奉王。余皆入己財。盈一億。德行又高。便稱長者。為王輔佐。彼土數法。萬萬為一億也。新譯華嚴音義雲。長者。風俗通雲。春秋之末。鄭有賢人。著書一篇。號鄭長者。謂年長德艾事長于人。以人為長者故也。
居士。翻譯名義集雲。迦羅越。大品經中居士是也。普門疏。以多積財貨居業豐盈。謂之居士。鄭康成曰道藝處士。發真鈔雲。居士者。外國居財一億。稱下居士。乃至百億名上居士。
豪姓。經音義雲。豪古文作𠢕同。胡高反。說文雲。𠢕健。準南子曰。智出百人。謂之豪。千人謂之杰也。說文雲。姓人所生也。古之神。聖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因生以為姓。從女生聲。徐鍇曰。據典氏妻附寶感大電繞斗星。而生黃帝。顓頊母感瑤光貫月。而生顓頊也。息令反。經音義雲。法華經雲。釋氏經中或作姓瞿曇氏。案氏別也。姓者所以系流百世使不別也。靈感而生。氏者所以別子孫所出也。或因官爵故。世本曰。言姓即在上。言氏即在下矣。
剎利。翻譯名義集曰。剎帝利。肇雲。王種也。秦言田王。劫初人食地味。轉食自然粳米。後人情漸偽各有封殖。遂立有德。處平分田。此王者始也。故相承為名。為其尊貴。自在強暴。快意不能忍和也。什曰。梵音中含二義。一忍辱。二能嗔。言此人有大力勢。能大嗔恚。忍受苦痛。剛強難伏。因以為姓。
國君。千字文曰。國梵言屋灑也。君梵言娑縛弭。東宮切韻雲。郭知玄曰。國(古或)城也。釋氏雲。都也。韓知十雲。封邑。古諸侯稱國。大夫曰家。麻果雲。說文邦也。又小曰邦。大曰國。古文作𢧌。左傳。天子建國。杜預曰。諸侯也。周禮雲。國君夫人世子過市。鄭玄曰。謂諸侯及夫人世子過其國(本)案國君者諸侯也(鄭玄雲。諸侯。謂三公王子弟封于幾內者也)。
轉輪聖帝。經音義雲。十住斷結經雲。遮迦越羅。此譯雲轉輪王。俱舍雲。從此州人壽無量歲。乃至八萬歲。有轉輪王生。減八萬時。有情富貴壽量損減。眾惡漸盛。非大人器。故無輪王。由輪旋轉。金銀銅鐵輪應別。如其次弟勝。上中下。逆次能王領一二三四洲。如契經雲令修十善業道。故輪王死得生天。慈恩雲。金輪望風順化。銀輪遣使方降。銅輪震威乃服。鐵輪奮戈始定。
楚王。經音義曰。法華雲。梵言梵摩。此雲寂靜。或曰潔。葛洪字苑。音凡泛反。梵潔也。取其義矣。新譯瑜伽論雲。世主天。此雲梵天之異名也。道行般若經雲。波那和提天。新道行經自在天也。亦即梵天也。溫室洗浴眾僧經曰。梵摩三缽天。即梵天王也。翻譯名義集雲。大梵經音義雲。梵迦夷。此言淨身。初禪梵天。淨名疏雲。梵是西音。此雲離欲。或雲淨行。法華疏雲。除下地系。上升色界。故名離欲。亦稱高淨。淨名疏雲。梵王是娑婆世界主。住初禪中間。即中間禪也。在初禪二禪兩楹之中。毗曇曰。二禪已上無言語法。故不立王法。瓔珞禪禪皆有梵王。今謂。但加修四無量心。報勝為主。無統御也。初禪者有覺觀言語。則有主領。故作世王主。次第禪門曰。佛于仁王經。說十八梵亦應有民主之異。又曰。四禪中有大靜王。而佛于三藏中。但說初禪有大梵天王者。以初禪內有覺觀心。則有語言法。主領下地眾生為便。證真雲。劫初成時。梵王先生獨住一劫。未有梵侶。後起念雲。願諸有情來生此處。作是念已。梵子即生。外道不測便執梵王是常。梵子無常。
容色。廣韻曰。容容儀。育封反。色顏色。所力反。禮記曰。色容顛顛。色容厲肅。此謂人面顏色也。
端政。廣韻曰。端正也直也等也。多官反。釋名曰。政正也。之盛反(本)案二字訓同。蓋平他異。
諸蓋。廣韻曰。蓋覆也掩也。通俗文曰。張帛也。又發語端也。說文曰。蓋苫。俗作蓋同。古太反。倭名伽藍具曰。涅經雲。幢幡寶蓋(和名岐沼散。又有白蓋。高座上具也)。
幢幡。廣韻曰。幢(倭名波太保古)釋名曰。幢幢也。其貌幢幢然也。宅江反。幡旌磣 病8皆 礎Y撩 弧D 經雲。諸香木上懸五色幡(和名波太。又見征戰具)。
金。翻譯名義集曰。甦伐羅。或雲修跋。此雲金。大論雲。金出山石沙銅中。許慎曰。金有五色。黃金為長。久塊不變。百陶不輕。真諦譯金四義。一色無變。二體無染。三轉作無礙。四令人富。以譬法身常樂我淨四德耳。倭名曰。爾雅雲。黃金曰〔湯/金〕(徒黨反。和名古加禰)其美者曰〔 +(𠢯-力)〕(力焦)即即紫磨金也。說文雲。銑(甦田反。和名古加禰)金最有光澤也。韓子曰。荊南麗水中生金。東宮切韻曰。麗(盧計)水在益州。金生于此水。土人濤之得金。如粟。尚書禹貢曰。淮海惟揚州。厥貢金三品。注雲。金銀銅也(案。荊州亦有金三品。與此揚州同也)名醫別錄曰。金味辛。平有毒。鎮精神。堅骨髓。利五藏。除邪毒。
銀。翻譯名義集曰。阿路也。或惹多。此雲銀。大論雲。銀出燒石中。廣韻曰。周禮荊州其利銀。爾雅曰。金謂之銀。鐘山之寶有銀燭。謂有精光如燭。銀重八兩為一流。語中反。倭名曰。爾雅雲。白金謂之銀(宜孫反)其美者曰鐐(力洞力予二反。和名之路加禰)名醫別錄曰。銀味辛。平有毒。安五藏。定心神。久服輕身長年。
琉璃。新譯花嚴音義曰。琉璃梵言。具雲吠琉璃耶。此名不遠山。謂西域有山。去波羅奈城不遠。此寶出故名之。經音義曰。攝大乘論雲。琉璃吠琉璃也。亦雲毗琉璃。又雲 頭梨。從山為名。謂遠山寶。遠山即須彌山也。此寶青色。一切寶皆不可壞。亦非煙焰能 鑄。唯鬼神有通力者。能破之為物。或曰。是金翅鳥卵㲉。此寶鬼神破之。以賣與人也。東宮切韻曰。郭知玄雲。琉璃寶石。薛峋雲。火濟珠。漢書雲。 賓國有琉璃。青色如玉。
珊瑚。新譯花嚴音義曰。梵本正曰缽羅摩禍羅。寶樹之名。其樹身干枝條葉皆紅色。又案說文曰。珊瑚色赤生之于海。或生山中也。外國傳曰。大秦國西南漲海中可八百里。到珊瑚洲之底有磐石。珊瑚生其上。人以鐵網取之。東宮切韻曰。珊瑚貝屬出海。薛峋曰。或生山。麻果曰。郭璞雲。珊瑚樹有枝無葉。碧雞棲其上也。沙門清徹雲。珊瑚生海中磐石上。欲取之。作鐵網沉水底。珊瑚即貫而生。一歲高二三尺。如小樹。因絞網出白色軟似菌。一年黃。三年赤。可采之。名醫別錄曰。珊瑚味甘。平無毒。主宿血去目中翳。
琥珀。經音義曰。法華經雲。虎魄匹白反。廣雅魄珠名。漢書 賓國有虎魄。案博物志雲。松脂入地千年化為茯苓。茯苓千年化為虎魄。一名紅珠。廣志雲。虎魄生地中。其上及旁不生草。深八九尺。大如斛。削去上皮。中成虎魄有汁。初如桃膠。凝堅乃成。其方人用以為蜜也。東宮切韻雲。曹憲曰。琥珀禮神玉也。秋氏曰。發兵符瑞玉也。又銅為之。武玄之曰。發兵符為虎文。取其威也。名醫別錄雲。琥珀主安王藏。定魂魄。消瘀血通五淋。
車〔𤣩+(巨/W)〕。新譯華嚴音義曰。車〔𤣩+(巨/W)〕梵音。正曰牟娑羅揭婆。言牟娑羅者。此雲勝也。舊名為車〔𤣩+(巨/W)〕者未詳。倭名曰。廣雅雲。車〔𤣩+(巨/W)〕(陸詞並從石作硨磲也。俗音謝古)石之玉也。集韻曰。車〔𤣩+(巨/W)〕生西國。是玉石之類。塞無毒。安神解諸毒藥。
馬腦。經音義曰。涅雲。馬腦梵雲摩婆羅伽〔𥘈+余〕。或曰目婆邏伽羅婆。此譯雲馬腦。案此寶或色如馬腦。因以為名。但諸字書旁皆從石作碼瑙二字。謂石之次玉者是也。新譯花嚴音義曰。馬腦。按馬腦梵音謂之阿濕堆鋝 Q園が 墩摺4嗽宦硪病 兌舴 礎Q鋝ㄕ唚砸膊匾病H粞園が ρ鋝 4嗽剖 亍0創吮Τ靄資 小Sγ 乇Α9爬匆月砩 氖 厴 怨省C 坡砟砸病M踝幽曄耙偶竊弧5ザ鷸 岸喙懟Q ス T蚵砟砸病2豢裳邢韉褡痢D絲芍 暈 饕病C 獎鷳莢啤B砟暈緞痢︰ 薅盡V魎槎瘛l倌砍 煤焐 br />
曠蕩。廣韻曰。曠空明也遠也大也久也。苦謗反。下徒朗反。大也。論語泰伯章曰。蕩蕩平民無能名焉。苞氏雲。蕩蕩廣遠稱也(美堯德化)。
入間。經音義曰。間居莧反。隔也。爾雅間代也。謂間錯代。間亂也。又古閑反。隙也近也。又中間。非經旨。
光赫。東宮切韻曰。薛峋雲。赫(呼格)赤光貌。祝尚丘雲。明也顯也發也。毛詩赫赫顯盛貌。爾雅赫赫迅也。
j耀。廣韻雲。j火光。說文曰。j煌也。胡本切。
奇麗。廣韻雲。奇異也。古文作〔大/司〕同。居宜反。玉篇雲。麗花綺也。左太沖吳都賦曰。玩其麗。注曰。玩其奇異美麗之事是也。
眾寶中精。東宮切韻曰。郭知玄雲。精靈也。又奇妙。韓知十雲。神又明也。薛峋雲。稗(薄賣)也。稗米之精細者。又凡物之善雲精。麻果雲。細好也。玉煦雲。純粹。孫勉雲。專。
雜廁。廣韻曰。雜匝也集也穿也。說文雲。五彩相合也。廁圊也。釋名雲。廁雜也。言人雜廁其上也。又間也次也。初吏反(本)案二字重訓也。意也。又光也。周易雲。精理之微妙。
調適。廣韻曰。調(徒聊)和(順也諧也堅不柔也)適(都歷)從(就也隨也)又之石反。往也(本)言極樂無四時序。無四時序故。無寒暑煩。無寒暑煩故。無身心惱。無身心惱故。人天安樂。人天安樂故。進退諧意。行住隨思。故曰調適。奈穢國何。
四天王。法花文句曰。四大天王者。帝釋外臣。如武將也。居四寶。高半須彌。廣二十四萬里。東提頭賴吒。此雲持國。亦曰安民。居黃金山。領二鬼。b闥婆富單那。毗留勒叉。此雲增長。亦雲免離。居琉璃山。領二鬼。薛荔多•鳩荼。西毗留博叉。此雲非好報。亦雲惡眼。亦雲雜話。居白銀山。領二鬼。毒龍•毗舍 。北毗沙門。此雲種種聞。亦雲多聞。居水精山。領二鬼。羅殺•夜叉。各領二鬼。不令惱人。故名護世。
忉利天。新譯花嚴音義曰。忉利梵言。正言怛o耶怛o奢。言怛o耶者三也。怛o奢者十三也。謂須彌山頂。四方各有八天城。當中有一天城。帝釋所居。總數有三十三處。故從處立名也。翻譯名義集曰。忉利。應法師曰。此應訛略也。正言多羅夜登陵舍。此譯雲三十三天也。俱舍頌曰。妙高頂八萬。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峰。金剛手所住。中宮名善現。周萬逾繕那。高一半金城。中有殊勝殿。周千逾繕那。
炎天。翻譯名義集曰。須夜摩。此雲善時分。又翻妙善。新曰須焰摩。此雲時分。時時唱快樂故。或雲。受五欲境知時分故。
色究竟天。新譯華嚴音義曰。阿迦尼吒天。具雲阿迦尼瑟吒。言阿迦者色。尼瑟吒究竟也。言其色界十八天中。此最終極也。又雲。阿無也。尼瑟吒小也。謂色界十八天中。最下一天唯小無大。余十六天上下互望。亦大亦小。此之一天唯大無小。故以名之。
嘆譽。玉篇曰。嘆吟也。又嘆美也。他旦反。譽稱也。聲美也。余怒反。毛詩傳曰。譽謂之美揚也。郭知玄雲。譽稱贊人之美。孔安國注尚書曰。當使臣下各向就有官。明為有功。厚大成寬裕之德。汝長有嘆譽之辭于後世是也。
禪思。廣韻曰。禪靜也。市連反。又時戰反。讓也。
阿僧 那由他劫。經音義曰。法華雲。無央。梵言阿僧 。此雲無央數。新譯花嚴音義曰。那由他或曰那庾多。當此一德之名也。智度論問雲。幾時名阿僧 。答曰。天人中能知算數者。極數不能知。是名一阿僧 。如一一名二。二二名四。三三名九。十十名百。十百名千。十千名萬。十萬名億。千萬億名那由他。千萬那由他名頻婆。千萬頻婆名迦他。過迦他名阿僧 。
沾取。玉篇曰。沾益也。知廉反。
比于。玉篇曰。比必以反。類也方也校也並也。又脾至反。近也親也吉也阿黨也備也代也。又步之•毗吉•必至三反(本)今依必以反成經義。
巧歷。東宮切韻曰。巧藝。麻果雲。詩曰。巧言如流言之善也。一曰。巧言辯佞之言。辨惠也。莊子曰。巧歷不能得。而況凡乎。
水精。無垢稱經曰。迦遮末尼。音義雲。舊言迦柘柘。之夜反。此雲水精。倭名曰。兼名苑雲水玉。一名月珠(和名美豆止留太萬)水精也。名醫別錄曰。水精慰目除熱淚。或曰火燧珠。向日取得火。
枝條。倭名曰。玉篇雲。枝柯(支哥二音和名衣太)木之別也。纂要雲𠏉(音翰。和名加良)細枝曰條(訓與枝同)唐韻曰。𦹰(音聰和名之毛止)木細枝也。
行行。廣韻曰。行列也。戶庚反。又下更反。事也言也(本)今雲寶樹行列故。宜用戶庚反。
相準。廣韻曰。準均也平也度也。俗作準同。之尹反。
光耀。經音義曰。賢劫經光耀。古文作曜同。余照反。廣雅曜照明也。
清風。廣韻雲。釋名曰。清青也。去濁遠穢。色如青。又靜也澄也潔也。風教也佚也告也聲也。河圖雲。風者天地之使。元論包雲。陰陽怒而為風。古文作 同。方戎反。潘安仁夏侯常侍誄曰。忠節允著清風載興。注雲。善雲。胡廣書。建鴻業流清風。濟曰。清風謂內外俱有美化也。
出五音聲。案五音者宮•商•角•征•羽(涉里反。五音配夏反。竹凌反)說文曰。音聲也。生于心。有節于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也。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禮樂記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物動故形于聲。注雲。宮商角徵羽雜比曰音。單曰聲。又曰。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征為事。羽為物。五者不亂則無G粗 簟W 啤N逭呔 濟袷攣鏌病7采 欽咦稹G逭弒啊 G弊敗不和貌也。同月令曰。春其音角(謂樂器之聲也。三分羽益一以生角。角數六十四。屬木音。以其清濁中民之象也。春氣和則角聲調。樂記曰。角亂則憂。其民怨。凡聲尊卑取象五行。數多者濁。數少者聲清。太不過宮。細不過羽也)夏其音征(三分宮。去一以生征。征數五十四。屬火者。以其征清事之象也。夏也。夏氣和則征聲調。樂記雲。征亂則哀。其事勤。)中央土(火休而盛德在土也)其音宮(聲始于宮。宮數八十一。屬土者。以其最濁。君之象也。季夏之氣和則宮聲調。樂記曰。宮亂則荒。其君驕)秋其音商(三分征。益一以生商。商數七十二。屬金者。以其濁次宮。臣之象也。秋氣和則商聲調。樂記雲。商亂則陂。其宮壞)冬其音羽(三分商。去一生羽。羽數四十八。屬水者。以其最清物之象。冬氣和則羽聲調。樂記雲。羽亂則危。其財遺)左傳曰。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征為五聲。杜預曰。白聲商。青聲角。黑聲羽。赤聲征。黃聲宮也。晉書樂志曰。宮中也。中和之道。無往而不理。商強也。謂金性之堅強。角觸也。象諸陽氣。觸動而生。征止也。言物盛則止。羽舒也。陽氣將復。萬物孳育而舒生。爾雅雲。宮謂之重。商謂之敏。角謂之經。征謂之迭。羽謂之抑。注曰。皆五音別名。其義未詳。
相和。經音義曰。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曰。相和胡臥反。相應也。詩曰。唱予和。周易鳴鶴在渚。其子和之。老子曰。音聲相。注曰。上唱下必和是也。
月光摩尼持海輪寶(未詳)。
羅覆。廣韻曰。覆蓋也。敷救反。又扶富反伏兵。芳福反反覆也。例也(本)案羅覆猶列蓋。
帝王。千字文雲。乞剎怛哩也。此雲帝。 譴嗽僕酢9閽顯弧K滴腦啤5圳幸病M跆煜輪 乓病6 啪 病6技品礎M醮笠簿 病W至衷弧M跆斕厝恕R還崛 酢L煜濾 ㄒ病S賵堎弛嵺}歐窗醞酢S質 病K滴腦弧6 偈嬖弧9胖 淖終摺H 渲小N街 酢H 嚀斕厝艘病6 甕ㄖ 跽咭病?鬃釉弧R還崛 酢7 朊 寮 5弁跗 啤5弁趼月墼弧7虻弁跽摺1亓 鋁 Α?紗罌刪謾> 勻室濉N持 暈奈洹I罡 痰訇葚首鈾鎩R謊砸恍幸暈 旆丁4怪 虼 豢梢住K 猿侵興拇笸蹙悠瀋稀5哿 梢哉蟯虯睢M跬 梢苑 資 9式鸝謚 胖觥︰琢種 嗣 B撬鬧諞暈お酢?秩 Χ к埂M泄 紜=逋踔 屏Α9飾 撓詰弁酢7 芬粵魍ㄒ病0諄くㄔ弧5潞咸斕卣叱頻邸H室搴險叱僕酢1鷯帕右病@褸址ㄔ弧5孿筇斕爻頻邸H室逅 僕酢5壅嚀旌擰M跽呶逍兄 埔病;屎撾揭病R 乓病;示 裁酪泊笠病L 塴C來蟪埔病;適敝使首苤 病︰胖 收摺;突腿四 ё病7騁環蛉乓皇俊R岳吞煜隆2晃 省2蝗牌Ё蚱Ж盡9飾 省9駛平鵪 諫健V橛窬櫨讜 Q揖友 σ縷ゲ R 核甭隊 病P槲蘗壤 斕亍M 橐病︰叛暈 壅吆巍5壅呲幸病O罌沙幸病M跽咄 病L煜濾 櫫 9趁 鱸弧H 什健N宓矍鰲H 醭邸N搴司 ;虺鋪熳印;虺頻弁酢︰我暈 浴=由銑鋪熳印C饕躍羰綠煲病=酉魯頻邸M跽叩煤盤煜輪磷稹Q猿埔院帕畛枷亂病 br />
妓樂。新譯華嚴音義雲。妓樂。渠倚反。切韻稱妓。女樂也。埤蒼曰。妓美女也。因以美女為樂。謂之妓樂也。經本有從手邊作支者。此乃技藝字也。或有從立人作者。音章傷反。害也。非經意也。南山業疏雲。妓通男女。即奏樂者。金石八音之所奏也。
哀亮。經音義曰。哀亮。下力向反。清朗也。
精舍。新譯花嚴音義曰。藝文類聚曰。精舍者。非以舍之精妙名為精舍。由其精練行者之所居。謂之精舍也。
真珠。翻譯名義集曰。真珠出魚腹中蛇腦中。漢書曰。珠蚌中陰精。隨月盈虛。發揮記曰。漢書雲。珠蚌中陰。隨月盈虛也。今南海交址合浦所產。圖經曰。廉州邊海中有洲島。島上有大池。謂之珠池。入池采老蚌。割取珠。倭名曰。白虎通雲。海出明珠(日本紀私記。真珠和名之良太萬)名醫別錄雲。真珠寒無毒。鎮心主聾。點目中主膚醫障膜。
明月。司馬長卿上林賦曰。明月珠子的 (歷)江靡。善曰。明月珠蚌子珠。為蚌所懷也(本)今案真珠明月同實而兩名。共為蚌所懷故。蓋通古今之異語。又有一種明月珠。謂裴氏廣州記曰。鯨鯢目明月珠。潘岳西征賦注曰。鯨魚死其目化為明月珠。
交露。經音義曰。法華經曰。露幔莫半反。說文幔幕。在傍曰惟。在上曰幕。幕覆也。露覆露也。案諸經中。珠交露蓋。珠交露車。同其事也。 興述文曰。交露者幔也。字林曰。幔幕泫泫似垂露故。
浴池。經音義曰。華嚴雲。池沼。說文沼池也。梵雲賀羅馱。總言池水也。倭名曰。玉篇雲。池(除知反。和名以介)蓄水也。
縱廣。新譯華嚴音義曰。縱廣紫容反。孟康注史記曰。南北為縱。東西為橫。橫廣也。縱字正體從木。有從蟘L作者。皆俗通用。
湛然。唯識論雲。湛然。音義曰。上宅減反。澄寂也。
甘露。廣韻曰。說文作甘美。古三反。露潤澤也。五經通義曰。和氣津凝為露。蔡邕月令曰。露者陰之液也。洛古反。瑞應圖曰。甘露者美露也。神靈之精。仁瑞之澤。其凝如脂。其甘如飴。一名膏露。一名天酒。宋書曰。文帝元嘉中。甘露降狀如細雪。東方朔神異經雲。西北海外有人。長二千里。兩腳中間相去千里。但日飲天酒五斗。注張花曰。天酒甘露也。山海經曰。諸沃之野。搖山之民。甘露是飲。不壽者八百歲。論衡曰。甘露味如蜜。王者太平之應。晉中興書曰。王者敬養耆老。則甘露降于松柏。尊賢容眾。則竹葦受之。甘露者仁澤也。其凝如脂。其美如飴。拾遺記曰。昆侖甘露。其味如飴。人君聖德則下。
釤詞鰲> 粢逶弧6苑 墼啤l溝 恰M降┐礎;蜃 釤茨恰4送夤 隳疽病S諧喟鬃系戎鈧鄭ㄋ槳浮︰兔 轡街 M 釤礎︰謖呶街 咸礎0漬呶槳滋矗┬亂牖 弦粢逶弧D鯇憡 釤聰恪D鯇憭暻PN饔蟶咼 F瀋叱;級救取>荽訟鬩隕砣浦 6救缺閬 9室蠣 ;蛉嗽啤4松咦畽盡s 吮廝饋Nㄒ 釤聰隳苤巍9室暈 S衷啤 釤創嗽樸胍 N槳滋茨苤穩炔 3 茨莧Ё韁住=允淺 病I 倉 └省C 胍┬病7 朊 寮 弧EM 釤礎;蛟啤4朔轎薰什環 ;蛟啤R宸 胍 D 」省4榷鞔 啤J骼喟籽睢F渲柿估瀋叨喔街 ; 顯弧Dβ弈巧匠 釤聰恪T慌M貳H粢醞可懟I樅牖鸝硬荒萇鍘U 罹 啤4酥抻猩健C 桓呱健8呱街 逵信M 釤礎H糝釤 冑蘼拚絞薄N 端 恕R耘M 釤賜恐 從 R源松椒遄慈緡M貳S詿朔逯猩 釤詞鞁拭 M貳4舐墼啤3 嬪轎蕹 釤礎0滋粗穩炔 3 慈Ё韁住D 嬪醬嗽評牘浮T諛咸祗茫ㄋ槳浮T販ㄊυ啤Dβ摶 健> 荒 ケ弈恰F瀋皆諛咸祗鎂場D ケ弈槍 轄紜R蜆 粵か矯 F瀋街卸喑靄 釤茨疽病N饔蚣竊弧o髀蘧剡腹 媳鹺S酗鞔桃 健F渲性蠐邪 釤聰閌 釤茨閆攀鰨┤Д綠 喲 弧M乒盤旎嗜 輳ㄒ頤 ┤ 隆M磷裟蝦!R褂寫蠊狻R嚶猩 繢住> 鋈找印O乃腦倫諾 紡習叮 喝瞬恢 了 R越恍繳沼讜睿┤ 憂彩沽釹住F浯笠晃⑶ を順擼├湎鬩煆 L 庸鄱 笤謾W 啤J俏 了 閼咭病4四久 釤聰恪D舊 咸祗霉 蝦V 斷腦輪釕呦噯拼四盡@涔室病H艘允干洹6 律噠蕁<湊鄱 芍 癜浮I呷剖干淶紉濉N饔蚣峭 ├涫導ι唷F浠 印F渲 孤健3了 謎呶 了 恪2瘓謎呶 誠恪6 癖菹灤寺 徒獺U卦旆鶼窆省J丸蟾械隆F 痛四盡<從須訪 偌霉ギ淘焯聰褡鞁 羝腥 8呤 擼 布 氨人賬率筆狽毆餉鰨 br />
優缽羅華。經音義曰。放光般若經曰。優缽釗指遙反。又作漚缽羅。此譯曰黛華。又曰。大菩薩藏經曰觳⑴>捎挪 蕖4嗽器旎 病P亂牖 弦粢逶啤S挪 蕖> 荒崧尬誆 蕖D崧拚嘰嗽魄唷N誆 乓病F湟斷臉ゃ= 灤≡病O蟶轄е搿7鷓鬯浦 > 轡 鰲F浠ㄋ婆骸I矣寫桃病 br />
優曇摩花。經音義曰。大菩薩藏經曰。缽特徒得反。舊言波頭摩。又作波頭暮。此雲赤蓮華。新譯華嚴音義曰。波頭摩華。正曰缽特摩忙。此曰赤蓮花也。其花睫有刺也。
拘物頭花。經音義曰。放光般若經曰。句文羅。又作拘物陀又拘牟頭。或作拘物頭。此譯雲拘者地。物陀者喜。名地喜花。新譯華嚴音義曰。拘物頭花。睫有刺。色赤白。以其花葉稍短。未開敷時。狀都蹴然(上于六反下七六反)故亦或名小白花也。
分陀利花。經音義曰。放光般若經雲。分陀利。又作芬。此譯曰白蓮花也。
光茂。廣韻曰。光明也。古黃反。茂卉木盛也。古作懋。莫候反(本)言。眾花交色明耀蕃蕪矣。
彌覆。新譯華嚴音義曰。彌覆芳富反。漢書音義雲。彌滿也。言遍滿覆蔭也。
還復。廣韻曰。還反也復也退也。戶關反。一音旋。復返也往來也。扶富反。又音服。爾雅曰。還復返也。還音旋。
冷暖。玉篇曰。冷寒也。力頂•力丁二反。暖溫也。亦作暖同。奴卵反。
蕩除。左傳曰。余心蕩。杜預曰。蕩動散也。鄭玄注禮記曰。蕩猶動也。
映徹。廣韻曰。映亦作映同。于驚反。明也。
微薄S衿 弧 迸艘嘧骼酵 AΠ卜礎> 粢逶弧B灝卜礎6 糯蟛ㄎ﹫健P﹝ㄎ 佟 br />
安詳。廣韻曰。安(烏寒)徐也。詳(似羊)審(本)案安詳者行靜而正也。
洞達。經音義曰。洞徒貢反。說文洞疾流也。亦深邃之貌。河上公老子注雲。道德洞達無不覆濟是也。
虛無之身。李周翰注文選曰。虛無空也。河上公老子章句曰。虛無制有形。賈公彥述義曰。君平雲虛無者。道德之身。道德者虛無之神。又曰。夫道德者。孕氣含精。至一應群變。而常寂生萬物。而無心不為也。而無不為不化也。而無不化。若幽谷之應聲也。不限宮商之殊。如明鑒之待物也。豈隔妍蚩之異(已上)今案佛為化震旦。先差遣三聖。據佛生昭王甲寅年。老子生定王乙卯年。相去歷一十八帝。越四百二十有二年。若自佛滅至于老子生。亦已三百四十四年。又昭王甲寅佛生。靈王庚戌孔子生。二聖相去四百七十七年。而李孔二聖所立配當法門。聖祖二篇者真諦。素王五常者俗諦。宗鏡序曰。正君臣親父子厚人倫。儒吾之師也。所謂孔子持萬類于實有。存五常于淳心。豈非森羅萬像宛轉而現形。恆沙眾庶必然而蒙化之理乎。宗鏡序曰。寂兮寥兮。視听無得。自微妙升虛無以止。乘風馭景。君得之。則善達不拔。人得之則延貺無究。道儒之師也。上雲道德者孕氣含精。至一應群變。而常寂生萬物而無心。不為也而無不為。不化也而無不化。若幽谷之應聲。如明鑒之待物。即是與雲法身理者。冥冥無形。玄玄離語。而可應必應。萬像皆法身用。可為必為。必為一切。是真如作之義同。況無為自然言源起老子矣。然則道宗虛無。釋真如。語異義同。智者無疑。極樂報土人天化生而盡備微妙之相。彌陀報佛所化清淨而無不法性之身。得無為妙相。故雲自然。離有漏粗質。故雲虛無。而康僧鎧秘深旨。少舉虛無之名。道和尚搜實理。專判報土之義。隱顯方參差。二聖密意耳。
貧窮。玉篇曰。乏財言貧。皮F反。窮極也。渠躬反。毛詩曰。且貧。傳曰。無禮也。貧者困于財也。
形(戶經)貌(莫教)容(余封)狀(鋤亮)。案四字訓皆同。蓋所以通古今之異語。
底極。廣韻曰。底下也。都禮反。極至也終也窮也。渠力反(本)案極者。卑賤窮無下稱也。
廝下。經音義曰。涅經雲。廝下又作㒋同。思移反。廣雅廝謂命使也。字書廝役也。謂賤役也。漢書廝輿之卒。張晏曰。廝微也。韋昭曰。折薪曰廝。吹烹曰養
饑寒。廣韻曰。饑餓也。居夷反。後漢書曰。救民饑饉。師古曰。谷不熟為饑。蔬不熟為饉。蔬菜也。
因苦。東宮切韻曰。釋氏曰。困(苦悶)故盧疲也貧也。王仁煦雲。苦于事也。孫勉雲。騁病2◇埔病K鐙性啤T下約 病2則”飫R嘁病I趁徘宄乖啤@E 躋病?嗷家病S擲V病?刀歐礎 br />
人理。玉篇雲。人象臂脛之形。而真反。翻譯名義集曰。摩㝹舍喃。女函反。大論此雲人。法苑雲。人者忍也。禮記曰。人者天地之心。至行之端。周書雲。惟人萬物之靈。孔安國雲。天地所生。惟人為貴。今謂。若無善因奚者。謂五戒也。一不殺戒。二不盜戒。三不邪淫戒。四不妄語戒。五不飲酒戒也。孝經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安國雲。性生。凡生天地之間。含氣之類。人最其貴者。禮記曰。人者其天人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也(言人兼此氣性)又雲。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故聖人作則。必以天地為本。以陰陽為端。以四時為柄(兵命反)以日星為紀。五行大義雲。東夷之人。其形細長。修眉長目。衣冠亦尚狹長。東海勾麗之人。冠高狹加以鳥羽。象于木枝。長目主肝。肝木也。故細而長。皆象木也。南蠻之人。短小輕睿。高口少發。衣服亦尚短輕。高口經人之中至心。心火也。炎上故高。炎上故少發也。西戎之人。深目高鼻。衣而無冠者。鼻主肺。肺金也。高目肝也。肝為木。金之所削故深。金主裁斷。故發斷無冠。北狄之人。高顴被發。衣長者。顴主腎。腎水也。故高顴。被發者。象水流漫也。衣長亦象水行也。中夏之人。容貌平整者。象土和平也。其衣冠束服修五色者象土。包含四行也(孔子曰)東僻之人曰夷。精以澆。南僻之人曰蠻。信以樸。西僻之人曰戎。頑以剛。北僻之人曰狄。服以戾。中國人安居和味。經音義曰。月明菩薩經雲。親理力紀反。禮記天理滅矣。鄭玄雲。理猶性也。又雲。樂者通倫理。注雲。倫類也。理分也。
富有。廣韻曰。富方副反。豐于財也。下雲久反。果也取也質也又也。論語子謂衛公子𠛼富有曰 美是也。
不肯。廣韻曰。肯可。說文作肯同。苦等反。
愚鄙。廣韻曰。愚蠢(愚也)說文曰。愚 也。鄙陋也。又邊鄙也。方美反。
慈惠。東宮切韻曰。曹憲雲。慈(疾也)愛也。案慈愛下之情。郭知玄雲。慈善于子。孫勉雲。心所念曰慈。顧野王案慈者上所以愛下。孝者下所以事上。禮記曰父慈子孝是也。玉篇雲。惠愛也仁也慈也恩也。又作𢞯同。玄桂反。經音義雲。惠胡桂反。周禮施其惠。鄭玄曰。 衣食曰惠。孟子曰。分人以財。謂之惠是也。
仁愛。東宮切韻曰。郭知玄雲。仁不惡于人。釋氏雲。恩也。愛人以及物曰仁。好生惡殺曰仁。仁忍也。善惡含忍也。曹憲雲。愛閑貌。郭知玄雲。悅也。釋氏雲。賞玩。麻果曰。憐念。勉雲。惠也嘉也。廣雅仁也。祝尚丘雲。親也。
享茲。經音義雲。享虛掌反。當也。亦受也。
積善。廣韻曰。積聚也。資昔反。善良也大也佳也。說文作善。吉也。又作善同。常演反。周易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是也。
適生。經音義雲。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曰。適生。三蒼古文這二形同。之尺反。廣雅 適也。謂適近也始也。
珍饌。經音義曰。華嚴雲。珍饌。又作𦿉同。仕眷反。說文備具飲食也。論語曰。先生饌。馬融雲。饌飲食。
服御。經音義曰。大論雲。服御扶福反。說文服用也。爾雅服整也。郭璞曰服御令齊整也。御古文馭同。魚據反。廣雅御進也侍也。蔡邕獨斷曰。凡衣服加于身。飲食入于口。妃妾接于寢皆御。御之所親愛則曰幸。釋名曰。御語也。尊者將有所欲。先語之也。亦言。其職卑下。尊者所勤御。如御牛馬然也。
宿福。廣韻曰。宿素也。孔子。大素者。質之始也。又故也。息逐反。
金縷。魏略曰。大秦國有金縷。繡雜色之綾。西域記曰。迦毗羅衛國尼拘盧陀僧伽藍不遠有 堵婆。是如來于大樹下。東面而坐。受姨母金縷袈娑(案縷力主反。線也。金鏤此方無故聞名未睹狀。識者詳之)。
晃曜。玉篇雲。晃光也。亦作晃同。乎廣反。經音義曰。光贊般若經雲。晃煜。說文晃明也。煜耀也。ヴ曰戊瞎庖 閌 慘病 br />
嚴麗。新譯華嚴音義曰。嚴麗。王逸楚辭注雲。嚴莊也。麗美好也。爾雅曰。麗著也。
溫雅。廣韻曰。溫和也善也良也。烏渾反。雅正也嫻也。五下反(如訓應知) 興述文曰。溫雅者。得中之狀。
光澤。廣韻曰。澤潤也。亦陂澤。 伯反。
馨香。廣韻曰。馨香。呼刑反。杜預注左傳曰。馨香之遠聞也。尚書雲。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詩箋曰。 芬芬有馨香是也。
芬烈。經音義曰。涅經雲。芬馥。敷雲反。方言芬和也。郭璞曰。芬香和調也。司馬長卿上林賦曰。吐芳揚烈。善曰。烈酷烈。香氣盛也。
足履。廣韻曰。履力幾反。踐也。又踏類也。
陷下。玉篇曰。陷墜入地。沒也墮也 也(壞也墜也下也)或作 同。乎監反。
青白玄黃朱紫。翻譯名義集曰。尼羅此雲青色。東方甲乙歲星屬木。冰伽羅梁言蒼色。叔離此雲白色。西方庚辛太白屬金。訖里瑟此雲黑色。北方壬癸辰星屬水。犍陀羅或劫賓那。此雲黃色。中央戊巳鎮星屬土。阿盧那此雲赤色。南方丙丁熒惑屬火。盧醯戾取N饔蚣竊弧L圃懷嗌 B薏罨蠣 詹妗4嗽蛔仙 6旁テ 蟠 弧P遼 住K嶸 唷O躺 ?嗌 唷8噬 啤 br />
煒燁。經音義曰。大方等大集經曰煒燁。于匪反。下為獵反。說文曰。煒盛明貌也。方言燁盛也。
煥爛。廣韻曰。煥火光也。火貫反。爛火熟也。又明也。說文作爛同。郎肝反。經音義曰。煥爛光明美貌。
淨土三部經音義集卷第二
沙門信瑞纂
無量壽經卷下
上輩。經音義曰。法華經雲。此輩補妹反。蒼頡篇雲。輩比。廣雅等翻亦類字體從非翻音補盤反。
齋戒。經音義曰。雜阿毗曇心論雲齋戒。古文作誡同。古薤反。易雲。以此齋戒。韓康伯雲。灑心曰齋。防患曰戒。字林齋戒潔也。齋亦齋也。廣雅曰。戒具也防也慎也戒也備也。字從廿持戈以戒不虞。字意也。又曰。四分律雲。說戒。戒亦律之別義也。梵言三婆羅。此譯雲禁戒者。亦禁義也。南山業疏雲。初名雲戒雲齋雲關者。眾名乃異。莫不攝淨歸心也。言八戒者。八即所防之境。戒則能治之業。言八齋者。齋謂齊也。齊一其心。或言清也。靜攝其慮。如世閑室亦號齋也。言關齋者。即禁閉非逸靜定身心也。
塔像。經音義雲。法華經曰。寶塔他盍反。諸經論中或作藪斗波。或作塔婆。或雲兜婆。或言偷波。或言甦偷波。或言脂帝浮都。亦言支提浮圖。皆訛略也。正言 睹波。此譯雲廟。或言方墳。此義翻也。或雲大聚。或雲聚相。謂累石等。高以為相。案塔字諸字書所無。葛洪字苑雲。塔佛堂也。他合切。新華嚴音義雲。塔具雲 堵波。謂置佛舍利處也。倭名曰。孫冑切韻雲。齊楚曰塔。(吐蓋切。內典有多寶佛塔。石塔沙塔泥塔等塔)楊越曰龕(口含反)一雲。塔下室也。
懸繒。廣韻曰。懸(音玄)說文系也。相承為州縣字。懸(俗今通用)下疾陵反。布帛總名也。經音義雲。繒在陵反。爾雅通五色皆曰繒。三蒼雜帛曰繒也。倭名曰。漢書雲。灌嬰販繒(和名加止利)案言懸繒者。以繒造彩幡。懸于佛殿。
然燈。廣韻曰。說文雲。然燒也。俗作燃同。如延反。燈火也。都滕反。
往覲。玉篇曰。覲見也。奇靳反。周禮曰。以賓禮親邦國(親者使之相親附也)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注曰。覲之言勤也。欲勤王事也。新華嚴音義雲。覲謁上。渠吝反。珠叢曰。覲就見尊老也。
各齎。廣韻曰。齎持也逸也付也。俗作齎同。相稽切。
咸然。廣韻曰。咸皆也同也悉也。胡讒反。
奏天樂。廣韻曰。奏進也。則候反。小雅曰。奏進也為也。
歌嘆。廣韻曰。禮記雲。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釋名曰。人聲曰歌。歌者柯也。以聲吟詠。上下如草木有柯葉。兗冀言歌。聲如柯。亦作歌同。古俄反。詩曰。我歌且謠。傳曰。曲合樂曰歌。從歌曰謠。禮記雲。夫歌者。直己而陳德也。動己而天地應焉。四時和焉。星辰理焉。萬物育焉。詩序曰。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舞之足之蹈之。
慧日。王簡棲頭陀寺碑文雲。曜慧日于康衢。則重昏夜曉。善曰。劉蚪曰。菩薩圓淨。照均明雨。故曰慧日。翰曰。法花經曰。慧日大聖尊。久乃說是法。
欣笑。廣韻曰。欣喜也。許斤反。笑欣也喜也。亦作笑。俗作㗛同。私妙反。
整服。廣韻曰。整正也齊也。之郢反。服衣也。
梵聲。翻譯名義集雲。波 尼娑 。此雲音聲。法界次第雲。音者詮理之聲謂之音佛所出聲。凡有詮辨言辭清雅。聞者無厭足。听無足。能為一切作與樂拔苦因緣。莫若聞聲之益。即是以慈修口故有八音。一極好音。二柔軟音。三和適音。四尊慧音。五不女言。六不誤音。七深遠音。八不竭音。大論雲。菩薩音聲有恆沙等之數。佛音聲所到無有限數。經音義雲。華嚴曰。八梵八種梵音者。案十住斷結經雲。一不男音。二不女音。三不強音。四不軟音。五不清音。六不濁音。七不雄音。八不雌音。
謙敬。東宮切韻曰。釋氏雲。謙敬也虛也讓也。長孫訥言曰。輕己敬人雲謙。廣韻雲。謙敬也讓也。苦兼反。敬恭也肅也。居慶反。
x慢弊懈怠。廣韻曰。x(舉喬)盜也。慢(謨晏反。俗作慢。玉篇慢輕侮也。不畏也)怠也倨也易也。弊(毗祭)困也惡也。懈(估賣)倦也懶也。怠(徒改)懈也。
所測。廣韻曰。測度也。初力反。
一尋。廣韻曰。尋長也。又尋常。六尺曰尋。倍尋雲常。徐林反。新譯華嚴音義曰。何承纂要雲。八寸曰咫。三尺曰武。五尺曰墨。六尺曰步。七尺曰刃。八尺曰尋。十尺曰丈。六曰常。小雅曰。四尺曰刃。倍刃曰尋。倍尋刃曰常。
無礙。經音義曰。法華經雲。無礙。古文礙同。五代反。說文礙止也。又作閡。郭璞以為古文礙字。說文閡外閉也。經作㝵。㝵都勒反。案㝵得二字同體。說文㝵取也。尚書高宗夢㝵說是也。㝵非此義。
華蓋。經音義曰。法華經雲。華蓋。故瓜反。古今注曰。黃帝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雲嘗氣。金枝玉葉止于帝上。有花 之像。故因而作華蓋焉。又案西域記。暑熱人多持蓋。皆以花飾之。諸經中多言幢幡花蓋是。涿竹角反。 宋曰。育委反。于彼反(玉曰。為詭反)倭名雲。服元具曰兼名苑注曰。華蓋(倭名岐沼加散)黃帝征蚩尤時。當帝頭上。有五色雲。因其形所造也。
煜 。經音義雲。煜 又作煜同。余祝反。光明盛貌也。下戈斫反。說文煜耀也。 火光也。經文作昱爍。非字林也。
僉然。經音義雲。仁王經曰。僉然。七兼反。小雅僉同也。爾雅僉咸。胥皆也。方言自關而東五國之郊謂皆曰僉。東齊曰胥。
忽然。東宮切韻曰。陸法言雲。忽呼骨反。郭知玄雲。忽事不意而至也。麻果雲。倏忽俄頃也。沙門清徹雲。或作𨑥。案詩傳雲。忽滅也左氏傳雲。其亡也忽焉。杜預雲。忽速貌。
班宣。經音義雲。涅經曰班宣。古書或作頒同。補奸反。頒遍也。爾雅雲。班賦也。郭璞雲。謂布與也。
開避。玉篇雲。開闢也。口該反。廣韻曰。開解也。避(婢致反)違也回也。東宮切韻曰。曹憲雲。避回也。案回轉而去謂之避也。
〔D-ち〕怡。經音義曰。摩訶般若經雲。〔D-ち〕怡。虛之切。下與之反。說文〔D-ち〕怡和悅也。方言怡喜也。湘潭之間曰紛怡。或雲〔D-ち〕怡。經文作嬉同。虛之反。說文嬉樂也。蒼頡篇嬉戲也。嬉非今用。
適莫。經音義曰。放光般若經雲。適莫。都狄反。下謨各反。謂無人無相也。適猶敵也。言敵匹也。莫猶慕也。言慕欲也。按又適莫無親疏之謂也。論語子曰。君子之于天下。無適無莫也。義之與比。注雲。無適無莫。無所貪慕。唯義在所也。東宮切韻曰。孫冑雲。適莫厚薄之辭也。
無競。廣韻曰。競爭也強也逐也據也。俗作𥪰同。渠敬反。
無訟。廣韻曰。爭罪曰獄。爭財曰訟。似用反。
離蓋。新華嚴音義雲。蓋謂五蓋。貪蓋。恚蓋。賦了 吒恰5艟俁褡韝恰R篩且病 br />
厭怠。廣韻曰。論語曰。食不厭精。于艷反。下徒亥反。懈也。
觀察。俱舍光記曰。伊剎尼此雲觀察也。廣韻雲。說文曰。觀諦觀也。古玩反。察監也諦也。知也。審也。初八反。
如如。經音義曰。攝大乘論雲。歷法非一。故曰如如。
疑懼。廣韻曰。疑不定也惑也恐也嫌也。語其反。懼怖也。其遇反。王弼注周易曰內懷疑懼是也。
覆載。廣韻曰。覆蓋也。敷救反。載乘也。作代反。孔安國注孝經雲。夫覆而無外者天也。其德無不在焉。載而無棄者地也。其物莫不植焉。是以聖人法之。以覆載萬民。萬民得職而莫不樂用。莊子曰。夫子雲(老子也)夫道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注雲。有心累其自然。故當刳而去。
決斷。廣韻曰。決流行也斷也破也。俗作決同。古穴反(玉雲。決斷也)斷決斷也。俗作斷同。丁貫反(玉雲。斷截也丁亂反。決也)禮記月令雲斷決獄訟必端平是也。
該羅。經音義曰。上古來反。該備也。方言雲。該成之也。
外道。梵語勘文雲。底(丁逸)體(地以)迦此雲外道(普賢贊大佛頂同之)翻譯名義集曰。俱舍玄義雲。學乖諦理。隨自妄情不返內覺。稱為外道。均聖論雲。蔽理之徒。封著外道教。辨正論雲。九十五種騰翥(之庶)于西戎。三十六部淆亂于東國。垂裕雲。準九十六種外道經。于中一道是正即佛也。九十五皆邪。華嚴大論九十六皆邪者。以大行小故。百論雲。順聲聞道者皆悉是邪。大莊嚴法門經曰。文殊師利問金色女。誰是外道。女言。于他邪說隨順忍受。是名外道。西域記曰。外道服飾。紛雜異制。或依孔雀羽毛。或飾髑髏瓔珞。或無服露形。或草板掩身。或拔發斷髭。或蓬鬢推髻。裳衣無定。赤白不常。
尼拘類樹。經音義曰。勝天王般若經曰。尼拘尼陀樹。亦雲尼狗盧陀。此譯雲無節。亦雲從高樹也。罪福應報經曰。尼拘類樹。高二十里。枝布方圓。覆六十里。其樹上子數萬斛。
金翅鳥。梵語勘文曰。伽樓荼雲金翅鳥。俱舍光記雲。揭路荼此雲頂癭。或名甦缽刺尼。此雲金翅。翅殊妙也。法華文句雲。迦樓羅此雲金翅。翅翮金居四天下大樹上。兩翅相去三百三十六萬里。有人言。莊子呼為鵬。鵬行眾鳥翼之。稱為鳳凰。私謂鳳不踐生草。啖竹實棲乳桐。金翅啖龍。如何是類。記雲。四迦中雲己住處有宮等者。長阿含十八雲。大海北面有大樹。名究羅啖摩羅。圍七由旬。枝葉五十由旬。樹東有卵生龍宮。又有卵生金翅鳥宮。南胎。西濕。北化。各有龍鳥之宮。並有七重行樹。眾鳥和鳴。取龍之時。翅搏海水。卵生搏開二百由旬。胎四百。濕八百。化千六百。胎卵濕化。如是次第啖一二三四龍。如是惡道住處。欲比西方安樂世界
牛王。翻譯名義集雲。瞿摩帝此雲牛。易曰。服牛乘馬。引重致遠。注雲。稼穡之資。倭名雲。四聲字苑雲。牛(語丘反。和名宇之)土畜也。爾雅雲。犢(音續和名古宇之)牛子也。辨色立成雲。特牛(俗語雲古度比)頭大牛也。
象王。翻譯名義集雲。伽耶。或那伽。或那先。此雲象。異物志象之為物。形體特詭(過委)身倍數牛。目不逾豕。鼻為口役。望頭若尾。馴良承教。听言則跪(渠委)素玉潔。載籍所美。服重致遠。郭璞山海經注曰。象獸之最大者也。長鼻大者牙長一丈(今案。異物志雲。象牙歲脫。猶愛惜掘地藏之。人作假牙潛易之)博物志曰。象名有雌雄。其一雌死。百有余日。其雄泥土涂身。獨不飲酒食肉。或問其所以。輒流涕若有哀狀。說文曰。象長鼻牙。南越大獸。三年一乳。耳牙四足形。倭名曰。四聲字苑雲。象(祥兩反。聲之重。和名岐佐)獸名。似水牛。大耳長鼻。眼細牙長者也。爾雅雲。南方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王韶之始興記雲。伊水有洲。洲廣十里。有群象野牛。吳錄地理經曰。九真群多象。日南亦饒之。
師子王。梵語勘文雲。思孕(二合引)賀(引)此雲師子(出千光眼經大佛頂經)翻譯名義集雲。僧伽彼。或𠳎多。此雲師子。大論曰。如師子王。清淨種中生。深山大谷中住。方頰大骨。身肉肥滿。大眼長。光澤明淨。眉高而廣。牙利白淨。口鼻方大厚實堅。齒密齊利。吐赤白舌。雙耳高上。髦發光潤。上身廣大。膚肉堅著。修脊細腰。其腹不現。長尾利爪。其足安立。以身大力。從住處出。優脊顰申。以口控地。現大威勢。食不過時。顯晨朝相。表師子王力。又曰。鄔波僧訶。或優婆僧伽。梁雲小師子王。又雲狻猊。爾雅雲。狻猊如 (在奸)貓食虎豹。注曰。即師子。出西域。倭名雲。兼名苑曰。師子一名狻猊(酸霓二音)穆天子傳曰。狻猊日行五百里。以虎豹為糧。
嫉心。東宮切韻曰。孫冑雲。玉篇害賢曰嫉(秦悉)害色曰妒(知故)今案。楚辭故興心嫉妒是也。
厭足。廣韻曰。厭字亦作饜同。一鹽反。飽也足滿也止也。從口止。即玉反。
疲倦。廣韻曰。疲勞也。又乏也。符羈反。倦疲厭也懈也。說文作卷。勞也。或作㓬同。渠卷反。
憎愛。廣韻曰。憎疾也。作滕反。受憐也。古文作𢟪。說文作〔無/𢖻〕同。鳥代反。
欣戚。廣韻曰。欣喜也。許斤反。戚憂也懼也。倉歷反。
欲刺。廣韻曰。針刺。爾雅刺殺也。七賜反。又七亦反。俗作刺。東宮切韻曰。曹憲雲。刺殺也。案人有罪而議殺曰刺。又非也。公羊傳雲。殺也。刺乞刀名。小于大刀者。祝尚丘雲。芒銳殺也(本)案刺者草木芒利害物者也。今言欲刺者。五欲惱眾生。譬如漬刖蒙 墓膊話病0握咂腥 袒 隹嘟綣省 br />
努力。廣韻曰。努力也。奴古反。東宮切韻曰。奴知玄雲。努竭力也。長孫納雲。俗呼為努力字。武玄之雲。努力勤勉也。
橫截。玉篇雲。截齊也治也斷也。亦作截同。在節反。東宮切韻曰。截以鋸斷木也。
薄俗。義寂曰。薄俗者。謂習俗澆薄也。吉藏雲。愚智鮮雲薄俗。
不急。東宮切韻曰。釋氏雲。急疾速也。促盡也。今案禮記國無六季之畜曰急(本)案無畜曰急。不無一義。定知。不急言。無資貯財貨畜之謂也。
給濟。東宮切韻曰。曹憲雲。給相足也。案以物饒足為給。濟度(本)案言給濟者。愚人奔營羸利相足。自度幻世。
屏營。經音義曰。中本起經雲。屏營卑勞反。謂惶遽貌。廣雅雲。屏營怔忪(驚貌)也。東宮切韻曰。釋氏雲。屏營忪懼不安。麻果雲。國屏營彷徨于山林。孫冑雲。廣雅雲。屏營 體帷N湫 啤F劣 蛔宰 病S制練繒戲緹咭病 br />
六畜。玉篇雲。六b者。牛馬羊犬雞豕也。養之曰b。用之曰牲。今作畜同。敕又反。又許又許六二反。翻譯名義集雲。底栗車此雲畜生。畜褚六反。即六畜也。禮記注雲。牛馬羊犬豕雞。又許六反。
奴婢。梵語勘文雲。娜娑娜 4嗽婆 荊ㄏ嘍約 ┐ 朊 寮 啤M運麇卻嗽婆 K滴腦啤D腥胱鐫慌 E 胱鐫繪盡7縊淄ㄔ啤1局莆夼 盡<捶甘略擼ㄔ蚶桑┬摺1輝咦錈蝗牘儻 盡;裾嚀油齷竦夢 盡V芾袂錒僭弧K糾髡頻獵糝 Σ骰躉摺1嫫湮鎝栽謔 俊<質槎 鎦 胗謁頸 F澠 凶尤胗謐 ャE 尤胗隰┼隆VK九┬啤N階 艫煉 J漵謐 ⑧┤碎氯酥 佟S墑槍壑 =裰 竟胖 鍶艘病Y撩 啤L圃顯弧E 兔 汲疲┤酥 亂病D碩擠礎K滴腦啤f荊 兔 苟脊牛├ 吮俺埔病2藉舴礎 br />
錢財。梵語勘文曰。俱舍光記雲。缽此雲錢。玄應雲。缽此雲銅錢。經音義曰。錢自連反。貨財也。唐虞夏殷皆有錢。鄭玄注周禮雲。錢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名于水泉其流行無所不遍也。倭名雲。唐韻曰。 (初牙反。與差同)錢異名也。漢書志曰。鏹(居兩反。訓世爾豆良)錢貫也。音義曰。 (音容。世邇。和名太毛乃波能)錢模也。
什物。經音義雲。涅經曰。什物時立反。三蒼什十也。什聚也雜也。亦會數之名。又謂資生之物也。今人言家產器猶雲什物。物即器也。江南名什物。北土名五行。史記舜作什器于壽丘。漢書貧民賜田宅什器是也。東宮切韻曰。什物謂供家雜物也。
累息。廣韻曰。累增也。力委反。息嘆也。思力反。
盜賊。梵語勘文曰。照理也制羅此雲盜賊。廣韻曰。盜賊也。徒到反。賊盜也。昨則反(本)案重訓。
怨家。梵語勘文雲。舍咄嚕此雲怨家。廣韻雲。怨仇也。于袁反。恨也。說文恚也。于顛反。
債主。廣韻曰。債側賣反。征財也。側革反。負財也。主掌也領也典也守也君也。之庾反(本)債主借負財貨。而不辨償時。致譴之者也。
焚漂。廣韻曰。焚燒也。符分反。漂流也。撫招反。
劫奪。廣韻曰。劫強取也。說文雲。人欲去。以力脅止曰劫。居怯反。左傳曰。一與一奪。亦作𡙜同。徒活反。尚書盤庚曰。顛越不恭。暫遇奸宄。注顛隕。越墜也。不恭不奉上命。暫遇人劫奪之。為奸于外。為宄于內。是也。
憂毒。廣韻雲。憂愁也。于求反。毒痛也害也苦也憎也。徒沃反。
結憤。經音義曰。華嚴雲。憤毒扶粉反。說文憤懣也。方言憤盈也。謂憤怒氣盈滿也。亦憤感也。懣亡本反。煩也。
縱舍。案廣韻曰。縱舍猶放去耳。
摧碎。廣韻曰。摧折也。昨回反。碎細也。甦內反。
困乏。廣韻曰。困極也病甚也。苦悶反。乏匱也乏也竭也。房法反。周禮曰。鄉里之委積。以恤民之艱厄。注雲。少曰委。多曰積。艱厄猶困乏也。
糜散。經音義雲。糜靡為反。案糜散也。亦碎也。
求索。廣韻曰。求索。字亦作𡨃同。巨鳩反。索求也。字亦作𡩡同。山戟反。又甦各反(本)二字一訓。平他差別也。
夭命。經音義曰。涅經雲。夭壽。于矯反。說文夭屈也。廣雅夭折也。字從夭象形不申也。又不盡天季。謂之夭。取其義也。
父子。千字文雲。父比哆補怛羅。此雲父子。白虎通雲。父子者何謂也。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子者孳。孳無已故。孝經曰。父有爭子則身不陷于不義。
兄弟。梵語勘文雲。 瑟𡛥勃羅多此雲兄(千字文)滯瑟吒婆羅多兄(相對集)迦你也娑勃羅多此雲弟(千字文)迦怛麼婆羅多弟(禮言)白虎通雲。男稱兄弟。女稱姊妹何。男女異姓。故別其稱也。何雲言之。禮親屬記曰。男子先生稱兄。後生稱弟。女子先生為姊。後生為妹。謂之兄弟何。兄者況也。況父法也。弟者悌也。心順行篤也。倭名雲。爾雅雲。男子先生曰兄(許榮反。又一雲昆。和名古能加美。日本紀雲以呂禰。)男子後生雲弟(持計反。和名于止宇度)。
夫婦。梵語勘文雲。建馱 帕ㄒ啊4嗽品蚋盡7 朊 寮 啤F諾鄞嗽品蛑鰲4舐墼啤R磺信 砦匏 凳簟T蚴芏衩 E 酥 濉S自虼癰改浮I僭虼臃頡@顯虼幼印F爬嬉 嗽聘盡K滴母居爰浩胝摺8痙 病4優 種閎魃ㄒ病;虺潑 菊摺7蜃鷯誄 F奕儆謔搖0諄くㄔ啤7蚋菊吆撾揭病7蛘叻 病R緣婪黿右病8菊叻 病R岳袂 ;櫪裨啤7蚯淄迅局 G 啤7蚺瀉弦病Y撩 弧0諄くㄔ啤7潁 醪級取R輝坪醵裙牛┬譚 病R緣婪黿右病6 旁啤W悠尬 荊ㄓ朊子址蚋局 br />
家室。經音義雲。攝大乘論雲。室家書逸反。又禮記曰。三十曰莊在室。又鄭玄曰。有室有妻也。妻稱室。案室戶房中也。論語由也升堂。未入于室是也。家居也。毛詩曰。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又下雲。之子于婦。宜其家室。傳曰。家室猶室家也(本)案室家家室。言雖上下。其義是同。
違戾。廣韻雲。違背也。雨非反。戾卒也罪也。很戾也。郎計反。尚書雲。乃罔畏畏蚱瀆T長舊有位人。孔安國雲。言起沉酒。上不畏天災。下不畏賢人。違戾 老之長致仕之賢。不用其教。法紂故也。
恚怒。廣韻曰。恚怒恨也。于避反。怒恚也。奴古反案重訓也。
患害。廣韻曰。患病也禍也憂也惡也苦也。戶慣反。害傷也殘也利害也。俗作害同。何賴反。
殃福。廣韻曰。殃字亦作䄃同。于良反。禍也咎也罰也敗也。福德也 也。方六反。易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是也。
宿豫嚴待。廣韻曰。宿素也。息逐反。豫備先也早也。羊洳反。論語曰。宿諾。注曰。宿猶豫也。
追行。案廣韻行字平他異訓。謂平聲伍也列也。胡郎反。去聲景跡也。又事也言也。下更反。今依去聲成經旨。東宮切韻曰。孫勉雲。行善德之跡。孫冑雲。周禮德行外內之稱也。在心為德。施文為行。孔安國注孝經曰。行善則休征報之。行惡則咎征隨。皆行之致。
窈窈。廣韻曰。窈 深遠貌也。窈烏皎反。 土了反。文選西都賦曰。杳 而不見陽。注曰。廣雅雲。窈 深也。窈與杳同。烏鳥反。
冥冥。廣韻曰。冥暗也幽也。玉篇雲。冥窈也夜也草深也。爾雅雲。冥幼也。郭璞雲。幼稚者冥昧也。莫庭莫定二反。
別離。廣韻曰。近曰離。遠雲別。上皮列反。下呂支反。
各曼。經音義曰。各曼。下莫官反。及也當也。
強健。玉篇雲。強堅也。說文雲。強弓有力也。亦作強同。渠章反。健自強不息也。渠建反。
父余教令。東宮切韻雲。毛詩曰。永吾配命。箋雲。命猶教令也。新華嚴音義雲。如來命。命教令也。周禮曰。萬民之犯命者。注雲。犯命犯君教令也。案教令者。君父之命也。
先人祖父。翻譯名義集雲。 梨哆此雲祖父。文句雲。眾生最初生彼道名祖父。後生者亦名祖父。妙樂雲。亦是後生者祖父也。東宮切韻曰。祖始也。親之始。自父已上皆曰祖。王者始受命功德之祖。其廟百世不遷也。倭名雲。爾雅雲。父之考為王父(九族圖雲。祖父和名于保知)孫炎曰。人之尊祖若天王。故曰王父王母也
素不為善。廣韻曰。列子雲。太素者質之始也。又故也。先故反。
吉凶。千字文曰。瞢哦里也阿瞢哦里也此雲吉凶。廣韻雲。吉利也居質反。凶禍也。許容反。周易雲。天垂象見吉凶。聖人則之。又雲。吉凶者失得之象也。韓曰。有失得故吉凶生。左傳雲。吉凶由人。杜預曰。積善余慶。積惡余殃。故雲吉凶由人。尚書禹曰。惠迪吉。從逆凶。惟影響。注雲。迪道順道吉。從逆凶。吉凶之報。若影之隨形。響之應聲。言不虛也。
禍福。莊子曰。禍福生于得失。人災由于愛惡是也。
無一怪。廣韻曰。說文雲。衣服歌謠草木之怪。謂之 。禽獸蟲蝗之怪。謂之 。經音義曰。法華雲。怪之。古懷反。怪異也。驚怪也。凡奇異非常。皆曰怪也
嗣立。廣韻曰。嗣繼也。字古文作嗣同。祥吏反。立住也力入反
哭泣。東宮切韻曰。郭知玄曰。哭(空谷)哀亡者之聲。麻果雲。有聲曰哭。孫勉雲。哀號。孫冑雲。說文哀聲。哭者人必聚。故從骸9閽顯啤?薨 病N奚 鎏樵黃 HК鼻小 br />
無常。翻譯名義集雲。薩迦耶薩此雲無常。荀卿曰。趨舍無定。謂之無常。唐因明正理論雲。本無今有。暫有還無。故名無常。淨住法雲。生不可保。唯欲營生。死必定至。不知顧死。況此危命。凶變無常。俄頃之間。不覺奄死。
生死。翻譯名義集雲。 (音社)提 此雲生死。又雲仡(語乞)那。或繕摩。此翻生。瑜伽論雲。五蘊初起。名之為生。末刺 。女咸反。此雲死。勝 雲。生者新諸根生。死者故諸根滅。莊子曰。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又雲。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乃不足惜之)主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x然。莫不入焉(出入者變化之謂耳。言天下未有不變化者也)已化而生。又化而死(俱是化耳)孫卿子曰。生人始也。死人終也。是也。
流轉。經音義曰。瑜伽師地論雲。流轉。梵言僧娑洛。此雲流轉。謂于六趣循環往來不絕也。
抵突。廣韻曰。抵角觸也。亦作抵同。都禮反。突陀骨反。觸也欺也。說文曰。犬以穴中暫出也。東宮切韻雲。郭知玄曰。抵獸以角觸物。韓知十雲。牛抵觸。漢書作角抵。戲兩相當角。勝故名角抵。抵者當也。孫勉雲。突沖也欺也。經音義曰。抵突。上音底。下徒骨反。抵突觸也。
遠慮。論語雲。人而無遠慮必有近憂是也。廣韻曰。遠遙也。雲阮反。慮思也。良倨反。
貪狠財色。廣韻曰。貪探也。探入他分也。塔含反。狼豺。似犬銳。頭白額高前而廣後。魯當反。史記曰。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河上公老子章句曰。下士貪狼多欲也是也。
迭相顧戀。廣韻曰。迭遞也更也。徒結反。顧回視也眷也。俗作顧同。古暮反。戀慕也。力卷反。
不離情欲。白虎通曰。情性者何謂也。性者陽之施。情者陰之化也。人稟陰陽氣而生。故懷五性六情。情者諍也。性者生也。此人所稟六氣以生者也。故鉤命決曰。情生于陰。欲以志念也。性生于陽。以就理也。陽氣者仁。陰氣者貪。故情有利欲。性有仁也。五常者何謂也。仁義禮智信也。六情者何謂也。喜怒哀樂愛惡也
昏蒙。廣韻曰。昏日冥也。亦作昏同。呼昆反。蒙字亦作蒙同。莫公反。易雲。蒙者蒙。謂蒙覆不明也。
閉塞。廣韻曰。掩閉也。說文雲。閉闔門也。博計反。塞滿也窒也。甦則反。
便旋。左傳曰。少集馬還。杜預曰。還便旋不能進。
奈何。廣韻曰。奈如也那也。奴帶奴個二反案奈何猶如何。
總猥。廣韻曰。總聚束也合也皆也眾也。又作K同。作孔反。猥大聲。又鄙也。烏賄反。東宮切韻曰。曹憲雲。猥犬聲也。麻果雲。廣雅雲。鄙也眾也頑也。淮南子曰。聖人從事殊體。而合乎猥。許叔重雲。猥總凡也。義寂述義雲。總猥者。非其事而事。謂之總猥。
憒𠆴。經音義雲。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雲。憒𠆴公對反。下女孝反。說文憒亂也。韻集𠆴。猥眾也。字從人。經文從門。作鬧俗字也。
悟之者寡。廣韻雲。寡少也。古瓦反。又鰥寡。鄭氏雲。六十無妻曰鰥。五十無夫曰寡也。
匆匆。東宮切韻曰。郭知玄雲。匆(倉紅)急遽貌。孫勉雲。迫也帶也。孫冑曰。說文多遽忽忽也。字林作匆。多務也。
l賴。廣韻曰。l賴也。落蕭反。賴恃也。落蓋反(本)平他重訓。猶真實。
匆務。廣韻雲。匆速也。務事也。又強也遽也趣也。亡遇反。
窈冥。廣韻雲。窈深也。烏皎反。冥暗也。莫經反。
違逆天地。翻譯名義集雲。提和越。漢言天地。易雲。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系辭雲。易與天地準。故能彌倫天地之道。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其地理。白虎通雲。天為言鎮也。居高理下。為人鎮也。地者易也。言生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周易曰。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莊子曰。夫天地至神也。而有尊卑先後之序。又曰。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河上公老子章句雲。天地至神。合為飄風暴雨。禮記孔子曰。內以治宗廟之禮足以配天地之神明(本)言天地神 鎮伺察世人善惡。恢恢雖疏無有所失。言違逆者。不畏神靈照了明瞰。恣作非法凶厲事耳。
展轉。毛詩曰。展轉反側。箋雲。臥而不周曰輾(本作展呂洗從車展)又極反側。傳雲。反側輾轉也。文選注曰。展(五臣作輾)輾。轉志不安也。
虧負。廣韻曰。虧缺也。去為反。受貸不償曰負。背恩忘德曰負。房九反。
蠕動。經音義曰。大智度論雲。蠕動如兗如允二反。說文蠕亦動也。淮南子曰 蟲蠕動是也。
教誡。廣韻曰。教訓也語也。元命包雲。天垂文象。人行其事。謂之教。教之言效也。古孝反。誡古拜反。言警也。
福祿。東宮切韻曰。郭知玄雲。福 也。神所降也。釋氏雲。 善也。幽靈所 也。韓知十雲。鬼神所 也。孫勉雲。福祿也。爵命也。郭知玄雲。祿秩俸。釋氏雲。祿官料谷也。案祿得俸賜。供已得福也。沙門清徹雲。祿位也。毛詩雲。君子至止。福祿如茨。箋曰。君子至止者。謂來受爵命者。爵命曰福。賞賜曰祿。茨屋蓋也。如屋蓋喻多。
教授典攬。 興述文雲。教授典攬者。教令修道。典者常也。申常道故。廣雅典主也。攬者𣫍之在手。又取也。常道攬理故雲典攬。此中意言。道法開導故雲教授。以此經典要攬眾義。令其習學。故典攬智化也。
綱維。玉篇曰。綱大繩也。古郎反。維 也系也。翼佳反。
端身正行。廣韻曰。端正也直也多官反。論語雲。子曰。苟正其身矣。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氏注尚書雲當正身以師是也。
忠信。廣韻曰。忠無私也。陟弓反。信誠也。又忠信也。息晉反。孔安國注孝經雲。忠者臣下之高行也。韓詩外傳曰。有大忠有次忠有下忠。以道覆君而化之大忠也。以德調之輔之次忠也。以是諫非而死之下忠也。周公于成王可謂大忠。管仲于桓公可謂次忠。子胥于夫差可謂下忠。左傳曰。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論語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注雲。此四者有形質。可舉以教也。又雲。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禮記雲。忠信禮之本也。又雲。儒有不寶金玉。而忠信為寶。又雲。忠信重祿。所以進士也(諸文如斯見者得意)。
過咎。廣韻曰。咎愆也惡也。災也。從人。咎者相違也。其九切。
奉行。孔安國注尚書曰。受王之威命明德奉行之。是也。
倫匹。經音義曰。法華雲。倫匹力均反。廣雅同等比輩倫匹也。又倫類也。匹配也。
克賊。廣韻曰。克殺也。苦得反。賊盜也。作則反。孔安國注尚書雲。賊殺也。
殘害。玉篇雲。殘惡也。或作㱚同。作安反。害傷也。何賴反。孔氏注尚書雲。教民無得。相殘傷相虐殺。是也。
殺戮。廣韻曰。殺命。說文殺戮也。俗作煞同。所八反。戮刑戮。說文戮殺也。爾雅病。亦作戮同。力竹反。周禮雲。掌戮下士二人注雲。戮猶辱。既斬殺之。又辱之。尚書秦誓雲。商王作威。殺戮毒痛四海。是也。
遞相。廣韻雲。遞更代也。徒禮特計二反。亦作遞。音同。東宮切韻曰。孫冑雲。爾雅遞迭也。說文更易也。今案楚辭四時遞來而卒歲。莊子遞臥遞起。並是也
資傘> 粢逶弧 資賞梁鄯礎S忠秈 O率敝品礎J贍 病S質騁病 br />
殃罰。廣韻曰。殃禍也咎也罰也敗也。亦袂同。于良反。罰罪也。房越反。東宮切韻雲。曹憲曰。罰刑罪人也。郭知玄雲。罰征罪也。鄭玄注周禮雲。罰謂撻擊之
神明。千字文曰。禰抖喟 方糯嗽粕衩饔衿 啤I裾呤腥朔礎R自弧R躚舨徊庵 繳瘛M蹂鱸弧I裾弒浠 4蟠骼裨啤Q糝 簧瘛R踔 渙欏︰ 擋 芤自啤I竇湃徊歡 8卸 焱ㄕ咭病M跛 啤I裾 庖醴且酢2庋舴茄簟R嘁灰躋謊糝 逡病P灰菰弧7蟶裾吆我 C鍆蛭鋃 哉咭病W 釉啤I窈斡山怠︰斡沙觥Wか衩饔捎謔賂小6 蠼黨齠 I裾咼釵鎦 C髡咧侵 W笫洗 啤I翊廈髡 倍 頰咭病R廊碩 小6旁ッ啤N 率怯胊啤@竇竊啤W友災 羧 魍酢=允綠斕} 衩鰲VP 啤I衩魑餃荷褚玻 荊┌贛秩寺拙 暝粕衩鰲N繳袷巧砭 樟宋 濉T卦諶杭 媸顆 br />
記識。韻略雲。識職吏反。記也。廣韻雲。志職吏反。記也。識(上同一音式)周禮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以觀天下之遷。辨其吉凶。注雲。志古文識。識記也。孔安國注尚書雲。當行射候禮。以明善惡之教。笞撻不是者。使記識其過。是也。
不赦。廣韻曰。赦宥也。始舍反。宥音于救反。寬也。孔安國注尚書雲。放鯀至死不赦。是也。
乞丐。經音義雲。涅經雲。乞丐古賴反。蒼頡篇。丐乞行。謂字體從人從亡。言人亡財物行求乞。倭名雲。齊有貧者。常乞于城市。乞兒曰。天下之辱莫過于乞(揚氏漢語抄雲乞索兒。倭名保賀比比度。今案。乞索兒即乞兒也。倭名賀多井)。
孤獨。玉篇雲。孤特也。少無父也。獨也。古午反。廣韻曰。獨單也。說文曰。犬相得而斗。故羊為群。犬為獨。徒各反。經音義雲。無父曰孤。無子曰獨。無兄弟曰單也。東宮切韻雲。長孫納言雲。孤特也。麻果雲。煢也。禮雲。父亡稱孤子。無母稱哀子。孫勉雲。案禮少而無父母曰孤。郭知玄雲。獨老而無子也。
聾盲。左傳曰。不听五聲之和曰聾。杜預雲。聾暗也。廣韻雲。釋名雲。聾籠也。如在蒙籠之內不可察也。盧紅反。玉篇雲。作聾音同。下武庚反。目無童子也。倭名雲。四聲字苑雲。聾(音籠。和名美美之比)耳不聲也。廣韻曰。(音亡和名米之比)目無眸子也。
喑啞。經音義雲。法華經曰。喑啞一金反。乙下反。喑不能言。埤蒼啞亦喑也。倭名雲。說文雲。喑啞(音鴉二音。和名于布之)不能言
愚痴。東宮切韻雲。韓知十雲。愚不慧。孫勉雲。痴也。o也。又昧而無知也。ㄒ餐繅病K鐙性啤K滴拇有呢 X 鍤簟J拗 拚摺=癜嘎塾鍔現竅掠蕖J且病WI星鷦啤3詹∫病K鐙性啤S掾I也。心無所識。今淮南子不免狂痴。是也。
弊惡。廣韻雲。弊困也惡也。俗作敝同。毗祭反。
犢瘛9閽顯弧XG 幀K鬃饔取K滴淖 度酢N詮夥礎?癲∫病︰ 釉弧P牟荒萇蟺檬Z 亍T蛭街 瘛>尥醴礎R粢逶啤 蹲紙褡饔韌 N諢史礎 度躋病S滯ㄋ孜腦啤6絛≡ 丁Y 病 br />
不逮之屬。義寂述義雲。不逮者。觸事在人後也。法位疏雲。言不逮之屬者。逮之言及。身既多病觸徒無所及也。
牢獄。廣韻曰。牢養牛鳥圈也。亦堅也。固也。字亦作牢同。魯刀反。獄從㹜。從言。二犬所以守也。皋陶所造也。玉篇雲。三王始有獄。殷曰 里。周曰囹圄。又謂之牢。又謂之圓土也。經音義雲。花嚴經雲。囹圄。上力丁反。下魚呂反。獄也。周禮三王始有獄。廣雅夏曰夏台。殷雲 里。周雲囹圄。皆獄之別名也。杜預注左傳曰。聖人作刑獄以象類之。是也。
極刑。廣韻曰。刑法也。禮曰。橐病 檎叱梢病R懷啥 豢殺洹9示 泳︵難傘K滴呢僖病;Q 礎VJ獻 芾裨啤P陶 酥 ㄒ病P 翟弧P陶 橐病9 鱟鍤┬玻 荊┘癜訃 陶呶逍討 寫蟊偎佬桃病 br />
轉貿。經音義雲。貿莫候反。三蒼貿換易也。謂交易物為貿也。
魂神精識。東宮切韻曰。郭知玄雲。魂(戶昆反)運也。人之陽氣游也。釋氏雲。靈也。薛峋雲。人生始化雲魄。既生魄陽曰魂。王仁煦雲。魂神氣。孫冑雲。淮南子天氣為魂。地氣為魄。左傳雲。心精爽是謂之魂魄也。今案周易精氣為物游魂為變。劉 雲。精識無為曰魂。白虎通雲。魂猶VV不休也。魄動于外。主于情也。廣韻雲。白虎通曰。魂V。猶VV行不休也。魄者迫也。猶迫迫然著于人也。河上公老子章句雲。天食人以五氣。從鼻入藏于心。五氣清微。為精神聰明音聲五性。其鬼曰魂。魂者雄也。地食人。以五味。從口入藏于胃。五味濁溽。為形骸骨肉血脈六情。其鬼曰魄。魄者雌也。又雲。人載魂魄之上。得以生。當愛養之。喜怒亡魂。卒驚傷魄。魂在肝。魄在肺。美酒甘肴腐人肝肺。故魂靜。志道不亂。魄安修德延年也。五行大義雲。孔雲。人生有氣魄。氣者神之盛也。人生必有死。死必歸土。謂之鬼。魂氣歸于天。此謂神。又雲。天氣為魂。地氣為魄。禮郊特性雲。凡祭鎮諸此魂氣歸于天。體魄歸于地。故祭求諸陰陽之義。故氣之清者曰神。即陽魂也。氣濁者曰鬼。即陰魄也。又雲。魂魄人之本。既配府藏。甲乙曰。魂屬精。魄屬神。東宮切韻曰。郭知玄曰。精靈也。韓知十雲。精神又明也。孫冑雲。韻略雲。精人之靈爽也。郭知玄曰。識人之靈神也(本)掎摭墳典。厥文如是。學者研核不勞混淆。
卒暴。廣韻曰。卒急也。子沒切。暴急也。 病1” 礎 餱洹<慘病 br />
焚燒。經音義曰。法華經曰。焚燒古文作欠佟6 巍M 鱸品礎7僖嗌找病W執踴稹I輾倭忠庖病 br />
都無義理。廣韻曰。義仁義也。理義理也。上宜寄。下良士反。禮記雲。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立。無文不行。鄭玄雲。言必外內具(有無藏否尤可思擇)。
不順法度。案廣韻徒故反。法度。徒各反。度量也。孝經曰。制節謹度。滿而不溢。孔安國雲。有制有節。謹其法度。是守足之道也(不言反之)。
奢淫。玉篇曰。奢多也泰也張也。亦作L同。式邪反。淫喜也。余計反。說文淫私逸也。
x縱。廣韻曰。x恣也。本亦作驕同。舉喬反。縱子容反。橫也。又子用反。放縱也。論語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注雲。君子自縱泰。似驕而不驕。小人拘急。而實自驕矜。是也。
欺惑。廣韻曰。欺詐也。去其反。惑迷也。孔安國注尚書雲。君臣以道相正。故下民無有相欺誑幻惑(今反之)。
佞諂。經音義雲。佞奴定反。諂媚也。字從仁。論語惡彼佞者。此即從女之義也。左傳曰。寡人不佞。不能事父兄。此即從仁之義。諂字亦作 同。丑冉反。莊子不擇是非。而言謂之諛。希其意。道其言。謂之諂。周書面從曰諛。三蒼佞言曰諂。是也。孔安國注論語雲。佞人口辭捷給數為民所憎。
不忠。廣韻曰。忠無私也。敬也直也厚也陟弓反。案忠者敬事直行。忘私奉君。不忠反之。
巧言諛媚。廣韻曰。巧好也能也善也。苦絞反。又巧偽也。苦教反。玉篇雲。諛諂也。與朱反。媚嫵也。明秘反。嫵音亡甫反。美女也。東宮切韻雲。釋氏雲。諛面從媚于人。麻果雲。諛諂也。蒼頡篇。諛諂曲也。尚書僕臣諛厥後自聖。孔氏曰。諂諛也。莊子曰。不擇是非而言之為諛。尚書穆王命伯自弧I骷蚰肆擰M 鄖裳粵釕 閆\潑摹F湮┘ 俊?自弧5苯魃骷蜓∪炅攀羰壇肌N薜們裳暈奘怠A釕 拗省1閆[愎E嗝內期鬧 恕F湮┘約 頰 恐 br />
嫉賢。千字文曰。跛捺 嗽葡汀9閽顯弧O蛻埔材芤泊笠病︰ 鋟礎V芾裨弧?計淶灤械酪鍘6 訟駝唚 摺VJ顯啤O駝哂械灤姓咭病D 哂械酪照咭病VK九┬啤P訟駝摺N餃艚袷本儺 病 br />
冤枉。廣韻曰。冤屈也枉也曲也。于袁反。枉邪曲也。紆往反。孔氏注尚書曰。當教民無得相虐殺相殘傷。至于敬養寡弱。至于存恤妾婦。和合其教。用大道以容。無令見冤枉也。
主上。梵語勘文曰。波底(雙對)此雲主(主從之主也)東宮切韻雲。郭知玄雲。主領。又賓主之主。釋氏雲。主長。又守當。薛峋雲。主家長也。祝尚丘雲。主君上也。執也。掌也。典也。職守也。晏子春秋曰。一心可以事百主。百心不可事一主。孔安國注尚書曰。民心于上無有常主。惟愛己者則歸之是也。
臣下。千字文雲。麻底哩此雲臣。廣韻曰。臣伏也。男子賤稱也。春秋說題曰。正氣為帝。間氣為臣。孝經雲。臣者堅也。植鄰反。孔安國曰。臣下者。則君之所用也。孔子曰。任于公曰臣。任于家曰僕。倭名曰。文字集略雲。臣(音辰日本紀私記雲夜都加禮)在下之稱也。唐韻曰僕(蒲木反。和名同上)。
形勢。廣韻曰。形容也。戶經反。勢形勢。舒制反。周禮考工記曰。射遠者用勢。射深者用直。鄭司農雲。勢謂形勢也。
妄損忠良。夫忠妄私之稱。良賢俊之稱謂也。是君之寶。國之用也。不可賞之。左傳雲。信讒慝棄忠良。尚書曰。焚炙忠良。刳剔孕婦(非紂惡也)。
不當天心。梵語勘文雲。提婆。又雲泥丁R迨馱啤K #135396;天也。千字文曰。娑 墩M此雲天。鄭玄注周禮。天者群神之精。日月星辰其著位也。尚書舜典。正月上日。受終于文祖。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肆類上帝 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孔安國曰。舜察天文。考七政。而當天心。故行其事(本)案天心者上帝太一神。並日月星辰心也。虞舜生畎畝。雖仄陋德無倫匹。孝行塞六合神 冥扶之。令名遍于世。堯納以讓位。故行天下事。不當者反之。思可勉。
鄉黨。上許良反。下多朗反。鄭玄注論語曰。五家為鄰。五鄰為里。萬二千五百家為鄉。五百家為黨也。
市里。廣韻曰。說文雲。市買賣所也。周禮雲。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大市仄而市。百族為主朝市朝時而市。商賈為主。夕市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為主。古史考雲。神農作市。世本曰。祝融作市。時止反。東宮切韻曰。郭知玄雲。里人所居。釋氏雲。二十五家為里。韻略雲。三百六十步為一里。谷梁傳雲。三百步為一里。說文雲。里居也。從田從土。一曰士聲也。臣鍇曰。尚書。百姓里居六矣。
野人。廣韻曰。野字古文作野同。羊者反。田野又郊外也。論語雲。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後進于禮樂君子也。禮記玉藻曰。凡樽必尚玄酒。唯君面樽。唯饗野人皆酒。鄭玄曰。飲賤者。不備禮也。案。野人賤者之稱謂而已。
慳惜。玉篇曰。慳吝也。口閑反(吝力刃反。鄙也。俗作吝。本亦吝)惜吝貧也。私積反。案字訓同。平佗異之。
恃怙。經音義曰。華嚴經。恃怙作㤄同。時止反。下胡古反。恃賴也。爾雅怙恃也。韓詩無父何怙。怙賴也。無母何恃。恃負也。
希望。經音義雲。摩訶般若婆羅蜜經。希望。說文作同。虛衣反。望也。海岱之間謂。廣雅視也。下無方反。說文出望在外。望其還也。字從亡。望者。聲若無放反。說文月滿與日相望也。字從臣。但此二字音體人多不辨故兩釋。
天神。玉篇雲。說文曰。天神引出萬物者也。鄭玄注禮記雲。天之神日為尊也。周禮雲。舞雲門以祀天神。鄭玄曰。天神。謂五帝及日月星辰也。又雲天神則主北辰。地 則主昆侖人神守主後稷。文選西都賦曰。上帝宴饗。注雲。漢書雲。天神貴者太一。其佐曰五帝。河圖雲。蒼帝神名靈威仰。赤帝神名赤嚇 ;頻凵衩 嗯Α0椎凵衩 漬芯塴︰詰凵衩 豆餳汀︰兔 啤V芤自啤L焐裨簧瘢 至詵礎︰兔 孛饋H氈炯退郊竊啤0材┐掛怪 罰┐厴裨壞o(巨支反。日本紀私記雲。久邇豆夜之路)。
克識。廣韻曰。克必也。應法師雲。克必當也。口勒反。韻略曰。識職吏反。記也(本)案克識猶必記也。
名籍。玉篇曰。籍書也。說文雲。籍簿書也。左傳曰。非禮也勿籍也。杜預曰。籍書也。
寄生。廣韻曰。寄附也。說文托也。居義反。李善注文選曰。老萊子雲。人生于天地之間寄也。寄同歸也。
讀印S衿 弧 頓鴕病6絛∫病N詮夥礎Y鴕裊χ鞣礎 兌病Y拓竇慘病9閽顯弧X 兌病\髑渥釉弧V芄 癖呈且病A尤躋病1梢病I僖病R嘧鰨壟啵 。 擼 萃 A 》礎 br />
愚夫。梵語勘文雲。樞要雲。梵雲婆羅。此雲愚夫。東宮切韻也。長孫訥言雲。夫扶也。見白虎通。案夫者男子稱也。以道自扶也。武玄雲。夫男子通稱也。一夫為量。謂之丈夫。謂婦人為夫人。夫人者夫之言扶。扶成夫之德。薛峋雲。周禮以八寸為尺。十尺為丈。人長一丈。故丈夫。曲禮雲。自稱曰老夫。鄭玄雲。老夫老人稱也(本)案愚夫者愚人也。尚書曰。予視天下愚夫愚婦是也。
淫佚。梵語勘文雲。淫梵雲梅土曩(禮言)經音義曰。涅經。淫佚今作。又作吠 S胍環礎9閶擰X 忠病S植則Σ X 匆病 亦淫也。東宮切韻雲。陸法言曰。淫蕩。釋氏雲。私逸男女不以禮交。韓知十雲。邪僻之行。薜峋雲。私通也。謂奸私也。麻果雲。左傳貪色為淫也。祝尚丘雲。放也。孫勉雲。貪也。色也。戲也。曹憲雲。佚逃也。釋氏雲。古作貳 樂(郎各)也。縱情也。麻果雲。廣雅。浮也。戲也。書經雲。佚預也。國語淫佚樂也。孔安國注書雲。紂大惟從淫佚于非常是也。
眄睞。經音義曰。說文。眄邪視也。蒼頡篇。旁視言。言自關而西秦晉間。謂視為眄也。莫見反。玉篇曰。睞目童子不正也。又傍視也。力代反。
邪態外逸。經音義曰。邪。詩雲民之多僻。箋雲。僻邪也。案僻者謂為事邪[不中理之也。態字古文作能。謂能度人情貌也。廣韻曰。逸過也。縱也。奔也。說文雲。逸失也。以 從免。免謾也。善跳也。夷質反。
費損。玉篇費耗也。孚味反。耗音虎告反散也。
興師相伐。廣韻雲。師將也。所律所類二反。將又師也。伐征也。又自矜曰伐。旁越反。白虎通曰。國有三軍何。所以戒非常。伐無道尊宗廟。重社稷。安不忘危也。何以言有三軍也。論語曰。子行三軍。則誰與。詩雲。周王千邁六師及之。三軍者何法。法天地人也。以五人為W。為兩。四兩為卒。為旅。五旅為師。師五千五百人。師為一軍。六師一萬五千人也。
攻劫。廣韻雲。攻擊也。古紅反。下居怯反。強取。說文雲。人欲去。以力脅止曰劫。東宮切韻雲。孫勉雲。劫奪也。又掠人物也。字統作劫。從刀。孔安注尚書雲。攻劫曰寇。殺人曰賊是也。
強奪。東宮切韻曰。強巨良反。不弱也。健也。暴也。又渠仰反。弓有力也。勸也。死不遷情也。孫勉雲。壯盛也。郭知玄雲。奪手持物失落也。釋氏雲。奪強取他物。長孫納言。說文奪失也。從Q寸。Q音思進反。
盜竊。東宮切韻雲。陸法言雲。盜竊也。曹憲雲。利他物也。案利他人物而竊之曰盜。今案春秋傳。賤者窮諸盜是也。郭知玄雲。竊盜也。釋氏雲。竊私盜也。孫勉雲。盜目中出也。上徒到反。下千結反。莊子曰。君子不為盜。賢人為竊。吾若取之何哉。郭象雲。盜竊者。私取之謂也。今賢人君子之致爵祿。非私取也。受之而已耳。
迫協。經音義曰。大方便報恩經。迫協。迫補格反。急也。下虛業反。謂威力相恐懼也。
王法禁令。千字文雲。 譴嗽僕酢9閽顯弧= 埔病=饕病V掛病>右穹礎O鋁φ 礎I埔病C 病B梢病7ㄒ病?裝滄 弧I頭C鞫 豢善邸7 卸 豢煞浮︰渮槲牡墼弧k尷虜荒芾磧 荷 I弦岳に 庵 鰲F淶律醮笠印A鈧療湎ズ繭拗 ⑴J 旁弧A釵醬粟 橐病 br />
著于人鬼。翻譯名義曰。立世論雲。鬼道名閃多。鄭玄曰。聖人精氣謂之神。賢人之精氣謂之鬼。尸子曰。天神曰靈。地神曰 。人神曰鬼。鬼者歸也。故古人以死人為歸人。婆娑雲。鬼者畏也。謂虛怯多畏。鬼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史記。舜曰。嗟有能典朕三禮。馬融雲。三禮天神地 人鬼之禮也。尚書注曰。春官卿宗廟鄉長主國禮。治天神人鬼神 之事。及國之吉凶軍賓嘉五禮。以和上下尊卑之等例之(已上人鬼是一之文)莊子曰。為不善乎顯明之中者。人得而誅之。為不善乎幽 之中者。鬼得而誅之。明乎鬼者。然後能獨行。郭象曰。幽顯無愧于心。則獨行而不懼矣(人鬼各別之文。寂法述義引眾文釋經旨)。
綺語。經音義雲。增一阿含。綺語墟蟣反。不正也。又經文作䛴非體也。
讒賊。玉篇雲。讒佞也。廣韻曰。讒𧮂也。士咸反。東宮切韻曰。郭知玄雲。讒邪言害正。孫勉雲。妄言。謂奸臣也。曹憲雲。賊敗也。案賊殘敗仁義。麻果雲。害物曰賊。釋氏雲。竊也。殘害也。祝尚丘雲。賊殺人不忌也。韓詩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莊子斥交離親。謂之賊也。
朋友。千字文雲。博乞灑弭怛 4嗽婆笥選0諄くㄔ啤E笥顏吆撾揭病E蟺騁病S顏哂幸病@竇竊弧M 旁婆蟆M 駒揮選E笥閻 喚 T虯 溲浴T對蠆幌嘹 R蝗擻猩啤F湫暮彌 R蝗擻卸瘛F湫耐粗 Y撩 啤B圩 弧M 旁慌螅 餃_反)尚書注雲。同志曰友(雲久反。上聲之重。和名度毛太知)文場秀句雲知音得意。
無信。廣韻雲。信驗也。極也。用也。重也。誠也。又忠信也。息晉反。論語雲。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曰。言人而無信。其余終無可也。
自大。老子曰。不自矜故長。章句雲。聖人不自貴大。故能長久不危也今反之。尤可慎。
侵㑥。東宮切韻曰。釋氏雲。侵(千全)犯也。武玄之雲。欺也。經音義雲。易字亦作㑥或作揚。今易作同。以豉反。說文。㑥亦輕也。蒼頡篇。㑥慢也。
日。廣韻曰。說文。日實也。大陽精不虧。從口一象形。質反。劉向洪範傳曰。日照明之大。表光景之大紀群陽之精。眾貴之象也。尸子曰。日五色至陽之精。象君德也。春秋內事曰。日者陽德母也。廣雅雲。日名耀靈。一名朱明。一名東君。一名大明。一名陽烏。五行大義曰。日一南。萬物死。日一北。萬物生。物理論雲。夏則陽盛而陰衰。故晝長而夜短。冬則陰盛而陽衰。故晝短而夜長。行陽道長出入卯酉之北。行陰道短出入卯酉之南。春秋陰陽等故行中道。晝夜等也。準南子曰。日中 鳥。注 趾也。謂三足鳥也。倭名雲。造天地經。佛令寶應菩薩造日。歷天記雲。日中有三足赤色(今案。文選謂之陽夜多賀鳥。日本記良春)翻譯名義雲。甦利耶。或修利。此雲日神日者。說文實也。大陽之精。起世經曰。日天宮殿。縱橫正等五十一由旬。上下亦爾。
月。廣韻雲。範子計然曰。月者釋也。釋者紀度而成數也。王子季拾遺錄曰。水精為月。魚厥反。抱撲子曰。月之精生水。是以月盛而濤潮也大也。漢書李尋上書雲。月者眾陰之長。後妃大臣諸侯之象也。春秋感情符雲。月者陰之精。地之理。皇甫謐季歷曰月群陰之宗。五行通義曰。月中有兔與蟾蜍何。月陰也。蟾蜍陽也。而與兔並明陰系于陽也。倭名雲造天地經。佛令吉祥菩薩造月。劉D釋名曰弦(此間言由美波里有上弦下弦)月之半名也。言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張弓也。又雲。望(此間雲望月。毛知豆岐)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相望。翻譯名義雲。甦摩此雲月神。釋名曰。月者缺也。言滿而復缺。準南子雲。月者大陰之精。起世經。月宮殿縱廣正等四十九由旬。問何故月輪初後時缺。答。涅經雲。月性常圓。實無增減。因須彌山故有盈虧。又俱舍曰。近日自影覆。故見月輪缺。施設足論曰。以月宮殿行日輪。光所侵照余邊。發影自覆月輪。故于爾時見不圓滿。然一日月普照四洲者。長阿含雲。閻浮提日中。弗婆提日沒。瞿耶尼日出。郁單越夜半。經文次第四方遍說。此二名出大孔雀咒王經。
偃蹇。經音義雲。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偃蹇居免反。左傳偃蹇驕傲也。廣雅偃夭矯也。謂自大貌也。釋名曰。偃偃息而臥不執事。蹇跛蹇也。病不能作事。矯音幾小反。
小善扶接。廣韻雲。扶持也。佐也。助也。防無反。下即業反。持也。合也。會也。
營護。東宮切韻曰。營余傾反。軍兵所居處。又雲。衛也(本)案營護猶衛護也。
迫促。玉篇雲。逼迫也。付也。急也。亦作同。音伯。促速也。迫也。音足。
精神痛苦。東宮切韻曰。陸法言雲。精之盈反。郭知玄曰。精靈也。又奇妙。韓知十雲。精神又明也。薛峋雲。人之魂神精。其理幽靜也。麻果雲。精細好也。亦人之精爽也。孫冑雲。韻略雲。精人之靈爽也。鄭氏注禮記曰。聖人氣。謂之神。賢知之精氣。謂之鬼也。五行大義雲。漢書五行志雲。人命終而形藏。精神散越。聖人為之宗廟。以收魄氣。春秋祭祝。以修孝道。尸子曰。鬼歸也。古者謂死人為鬼人。準南子曰。精神天之有也。骸骨地之有也。精氣入其門。而骸骨反其根。詩箋雲。濟濟眾士。皆執行文王之德。文王之精神已在天矣。尚書注雲。殷多先智王之精神在天。老子注曰。能如嬰兒。內無思慮。外無政事。則精神不去也。又雲。甚愛色者。費精神。甚愛財者。過禍患。禮記注雲。精神謂精氣也(諸文如此。不俟別釋)。
天道。新花嚴音義雲。天道日月星辰陰陽變化。之謂天道。易曰。乾道變易是也。尚書說命雲。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設都。孔曰。天有日月北斗五星二十八宿。皆有尊卑相正之法。言明王奉若此道以立國設都也。老子雲。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之損。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人之道與天道反也)損不足以奉有余(世俗之人。損貧以奉富。奪弱以益強也)又雲。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道無有親疏唯與善人。)。
蹉跌。經音義雲。蹉(七阿)跌(徒結)不正也。又蹉跌失步也。
徙倚東宮切韻曰。麻果雲。徙(斯氏)倚(于綺)猶徘徊也。祝尚丘雲。徙倚少回步也。文選洛神賦曰。徙倚彷徨之是也。
懈〔蝖洁]𪷍-憿^〕。玉篇雲。上古賣反。倦也。怠也。下徒果反。怠也。尚書曰。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萬事墮哉。孔雲。叢脞細碎。無大略也。君如此。則臣懈〔蝖洁]𪷍-憿^〕。萬事墮發其功不成(雲雲)。
教誨。玉篇曰。教誨不倦曰長。杜預雲。教誨長人之道也。
怒應。廣韻曰。怒恚也。乃故反。應以言對也。亦作應同。于證反。
無節。廣韻曰。節操也。制也。止也。說文雲。竹約也。子結反。東宮切韻雲。釋氏雲。節筠也。木節也。又州牧軍將執之驗也。祝尚丘雲。節符信也。沙門清徹雲。節敘也。量也。省也。國語雲。國大節。賈逵雲。節制也。又達節 生。賈逵雲。節猶度也。禮記雲。君子無節于內者。觀物弗之察。鄭玄注禮記雲。節法度也(本)案言無節者。無法度之稱。
負恩。廣韻雲。負擔也。又受貸不償曰負。背恩忘德曰負。房九反。
報償。廣韻曰。償報也。還也。復也。市羊反。
辜較。經音義雲。平等覺經。辜較。上古胡反。下又作榷同。音角。辜同也。較專也。專略其利也。言官家大固取酒利也。
縱奪。廣韻雲。縱放縱又縱橫也。說文緩也。一曰舍也。即容子用二反。東宮切韻雲。釋氏雲。奪強取他物。說文奪失也。
串數。經音義曰。串字古文作慣 二形同。古患反。爾雅串習也。舍人雲。串心之習也。數頻。所角反。
唐得。經音義曰。增一阿含雲。唐徒也。徒空也。徒郎反。
振給。經音義曰。增一雲。振給。古文作辰二形同。諸胤反。說文振舉也。小雅雲。振救也。亦振發也。又經文作賑。諸忍反。小雅賑富也。謂隱賑富有也。賑兩通也。東宮切韻曰。郭知玄雲。賑給也。釋氏雲。賑以財濟貧乏也。孫勉雲。賑給富也。又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