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五教章問答抄
    《大正藏》第72卷No.2340

    No.2340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上(上)

    一乘義。

    一。題目異說。

    二。題目一乘。

    三。撰號。

    四。義理所詮前後。

    五。諸教通依海印。

    六。果分說不。

    七。因果二分通諸教。

    八。終頓攝車。

    九。小乘菩薩攝車。

    十。三車在所。

    十一。露地門外同異。

    十二。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十三。索車界內外。

    十四。索車三一。

    十五。所求果說。

    十六。四地五地通寄四果。

    十七。八地已上一乘。

    十八。三乘進入位分。

    十九。同性經佛十地本末。

    二十。該攝門不一義。

    二十一。十眼五眼等相攝。

    二十二。汝等所行是菩薩道。

    二十三。毗尼即大乘。

    二十四。余二則非真。

    二十五。八義意趣。

    二十六。愚法出界。

    二十七。但能折伏。

    二十八。非真滅度。

    二十九。羅漢在大乘。

    三十。不共般若不思議經。

    三十一。一音解許不。

    三十二。本會聲聞聞自分法。

    三十三。天乘梵乘。

    建立乘一(三一立破。三國相論自宗大義也。故初明之。)。

    一、題目異說。

    現流布本上中同雲。華嚴一乘教分記(雲雲)。下品華嚴經中一乘五教分齊義(雲雲)。

    指事上本雲。若爾雲何一部題目上下相違。解雲。上中卷雲華嚴。謂華嚴經中也○教謂五教。分謂分齊爾乃上中存略。下卷存廣○問。雖知廣略別不相違。未知何勝。答。未知勝劣。然若隨多而為勝。華嚴一乘教分記是以為勝。以上中二品共同為目故。又品文含義故○又初首故(文)。

    唐本章三品共雲。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雲雲)。義折復集皆如此牒釋故也。又折薪雲。復有別名。一曰華嚴五教章。一曰華嚴一乘教分記(文)。

    圓覺小抄雲。華嚴藏和尚制五教義分齊(雲雲)。宗家送新羅義相大師消息雲。一乘教分記三卷。探玄記二十卷。兩品未了(文)。

    義分齊重校序(淨源出圓宗文類)。原夫先祖標題也。以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為目。而圓覺廣抄引之詳矣。比見數本。或標華嚴五教章。或題雲華嚴一乘分教記。是豈祖師之意耶(文)。

    二。問。題目中雲華嚴一乘(雲雲)。爾者此一乘者。攝法花等諸教歟。為當唯限華嚴一乘歟。答。兩方也。若雲攝法花等者。既雲華嚴一乘。何可攝法花等哉。何況下卷題華嚴經中一乘(雲雲)。若雲限華嚴一乘者。下文雲。然此一乘教義分齊開為二門。一別教。二同教(雲雲)。然此一乘之言。豈非題目一乘耶。以知。攝同教一乘法花等雲事。何況同教分諸乘中。出三小等諸乘。剩凡一代諸教雲華嚴一乘歟(見)如何。答。一義雲。華嚴一乘者。依該攝門心。指一代諸教雲一乘。教分記者。依分相門。分五教也。

    折第一雲。初題目○今此一乘具同別二教教義之分齊也。以下列十門釋此教義。不出三乘一乘。若別教一乘。則三乘等本來不異故。若同教一乘。則三乘合明故。今雖標一乘。攝三乘等俱盡(文)。

    指事上(本)雲。言一乘者。有其多義。一存三一○二遮三一。如法花等○三直顯之一。如華嚴○問。既顯華嚴一乘。唯可標第三直顯一。何兼余義。答。圓教故。攝方便故。唯下同教可知(文)。

    尋雲。題目一乘言能所釋中何耶。答。指事雲。言華嚴者。所釋之經稱也。一乘教分記者。能釋之章目也(文)。

    集成雲。然此一題能所兩重。初者章是能釋。上皆所釋。二者華嚴能詮。次六字所詮。從詮就旨以立章題。全取他名。有財釋也(文)。

    復古多同。此釋心題目全皆章之名也。而章一字是文名也。上八字皆經能所詮之名也。

    五十要問答(上)雲。問。一乘教義分齊雲何。答。一乘教有二種。一共教。二不共教。圓教一乘所明諸義。文文句句皆具一切。此是不共教。廣如華嚴經說。二共教者。即小乘三乘教(文)。

    三。撰號。現流布本雲。法藏撰。是略居所。唐本雲。京大薦福寺沙門法藏述。京行願抄雲。京者大也○謂天子所居(文)。義苑雲。京者大也。則西京古之長安。今永興(文)大薦福寺。西崇福寺。西太原寺。同所異名也故。

    行願抄二雲。大崇福寺古名西太原寺(文)。又雲。為唐祚起自太原。以報地恩造五處寺。總名太原。復因天後重修改名崇福(文)。

    筆削記一雲。西太原寺者。即長安崇福寺也。以天下有五寺。俱名大原○東即揚州。南即荊南府。西即長安。北即太原(亦名崇福)中即東都(今之福光)俱稱太原者。以則天生于大原。此既皆彼舍宅所置。為敬生處以為名(文)。問。何故有三名耶。答。先太原者○薦福者。還源觀補解雲(源)薦追也。言為考妣追福也。此寺唐中宗皇帝所造(文)。

    行願抄雲。後因天後重修改名崇福(文)。薦福•崇福同義也。

    問。薦福•崇福之名通五大寺歟。答。依筆削記。西太原寺即長安崇福寺(雲雲)。又雲。北即太原(亦名意崇福)。又行願抄雲。造五處寺總名太原。後因天後重修改名崇福(文)。此釋又崇福名通五大寺(見)。依此等釋義。薦福•崇福通五大寺歟。

    法藏。賢首。香象。三名事。

    義苑法藏者。教主之名字之與號。俱稱賢首(文)。集成全同。筆削雲。法藏者。俗姓康氏。華嚴第三祖。敕謚賢首大師(文)。

    述撰作三別事。

    四。付十門標列之次第。且義理分齊所詮差別前後。雲何列之耶。答。若依唐本。九所詮差別。十義理分齊也。若依現流布本。義理分齊九。所詮差別十也。付之。若如唐本者。教義分齊重校序(淨源)若總列章門。稽諸典本。皆以義理分齊列于第九。所詮差別當于第十。近有佛瀧山學者。傳于徑山寫本。妄以第十門為中品。反以第九門為下卷。向所謂列門有參差。其失二也(文)。

    若如現流布本者。

    演義抄三上雲。若約所說法相者。下約所詮辨異。然賢首義分齊內第二卷廣明。今但略說(文)。

    唐本印本雲。次品廣說(文)。何況玄第一雲。一明教起所因○三顯立教差別(所詮差別在此科)○九辨文義分齊(雲雲。取義)。大疏一雲。一教起因緣。二藏教所攝(所詮差別在此科)。三義理分齊(雲雲)。依此等列次釋文。尤可如唐本。如何。答。一義雲。疏玄列次。演義抄釋方方有依標。以唐本列次可為指南也。

    尋雲。淨源撿定豈無依憑耶。答。且付當代流布之本。如此撿定歟。

    (本雲。自是已下十四行無正本。了信房之本Ягсэ。然間是書入也)

    疑雲。疏九上釋離世間品正覺佛願佛等之十佛。會同第八地菩薩願化等之十身了雲。然佛就內覺身多就相故立名不同。余廣如別章(文)。

    抄十九下雲。廣如別章。即華嚴章門中亦義分齊內(文)。而教章三卷之中全無釋。離世間品十佛之處。故知。別可有義分齊雲文歟。況淨源于演義抄。作末書分科牒釋。豈迷抄釋耶。答。亦義分齊內者。指演義玄談歟。

    疑雲。下分教開宗章辨五教了雲。此約理以分教了。若就法義。如下品中別辨(雲雲)。準此文。所詮差別可下卷。如何。答。指中品雲下品歟。又雲。折薪。復古等釋。所詮差別之初義。差別故。顯彼能詮等之文。對法若就法義等文。牒若約法義如下別辨。品字無之。爾者品之字傳寫誑歟(已上無本也)。

    五。問。華嚴經教主釋迦遮那中何耶。略文義章文。海印三昧一乘教義(文)。爾者此海印三昧者。唯別教之所依歟。為當通諸教所依歟。兩方也。若雲限別教者。見章起盡。付海印一乘。開同別教義。其同教中舉三乘等。知通諸教所依雲事。若雲爾者。清冷大師解釋中。事事無礙海印炳現。若非別教一乘。無此義也(文)。如何。答。一義雲。若依該攝門。一切三乘等法本來一乘故。皆依海印。今章依此義邊歟。若分相門限別教。不通諸教歟。

    尋雲。賢首品中說海印等十大三昧。何故唯以海印三昧為教體耶(是一)。次大集•大般若等中說海印三昧。豈非余教耶(是二)。答。愚案雲。海印三昧者。十大三昧中第一也。而今經中一切十句初句為總。十地論所判也。知第一總故。初故。取為教體故。海印中說雲一切示現。無有余等(雲雲)。次大集經第十四品菩薩所得海印也。次大般若縱雖名字同。義理可別歟。

    難雲。玄第四抄九(下)等。雖引大集海印。而釋今經義不判淺深。雲何。答。縱雖引同。取名義多同。豈三乘一乘無淺深耶。

    尋雲。今經海印唯業定歟。答。玄第一通普賢等因人(雲雲)。又疏三(下)諸佛窮究菩薩相似(文)。大疏一上雲。第五教體淺深○從淺至深。略明十體。九事事無礙體。十海印炳現體○前八約同教。後二唯別教(文)。抄四上雲。事事無礙海印炳現。若非別教一乘。無此義也。玄第一雲。從淺至深。略有十門。○八帝網重重門。九海印炳現門。十主伴圓備門(文)。

    孔目第四雲。一乘同別教義。依海印定起。普賢所知三乘教義。依佛後得法住智說(文)。唐經十四(賢首品)。疏三下。抄九(下)。唐經五十二(出現品之出現正覺處)。疏九(上)。抄十九(上)。海印三昧說釋可見。

    六。問。性海果分可說不可說中何耶(略文義)。答。不可說(雲雲)。一義雲。說不說無礙義也。

    疏六(上)雲。然。一大體相古說不同○賢首釋雲。此經宗要有六。一所依果海。如大虛空。二地智所證十重法界。如空中所盡之處。三根本智能證法界。如能依盡相。四此地後得○五諸地加行○六寄法顯成諸地差別○于中先就義大。次約說大。後辨相融義中有三。一約果海。可以總標。令人知有名為可說。不可指庠樂人名不可說。二約證所。既此所證離相離名。還雲此法不可說聞。以此遣言之言當彼法。故名為可說。有言斯遣名不可說。三約本智。謂以遮詮易解故名可說。直詮不建故不可說○二就說大中亦三○(文)。後得等大三種皆釋可說不可說義。探玄記第十全同疏引。

    又雲。又且依一相。不可指陳等雲不可說及與可說。若有因緣故果可寄言。即事入玄因叵說。故雲說少分也。不可局執(文)。

    抄十四(上)雲。又上三義明說不說。更有二義。一約自體。真法互相顯現名為可說。如經雲智起佛境界等。謂以如顯智。以智顯如。名為可說。不可以此性相別取。名不可說。二者情實相對。以情望實情外有真。可以談說。據真就情真外無情。用何起說(文)(已上疏抄釋果海通說不說。不釋一向果海不說也)

    行願抄一雲。言果海離念而心傳者。果海離念。則非情識所解。既絕所解。則言之不及。須亡言得意。得意即是心傳。故別行十地經雲。我今說一分。論釋雲。十地有二分。一因分。二果分○亦則達磨無念為宗。以心傳心。不立文字之意也○斯則句句言說而無說。念念智契而無契。無說無契者。常說常契也(文)。

    章十佛自境界(文)。大唐四家共行境十佛(雲雲)。指事舉行境解境二十身。

    七。因果二分說不說之義。限別教歟。通前四教歟。答(雲雲)。兩方也。若雲通者。凡前四教因中即有。至果即無雲事。一宗所定也。何可有不可說果海耶。是以見下文起盡。前四教中無開因果二分。若雲爾者。至相大師釋十地論教義。二大雲通一乘三乘。不通小乘(文)教義二大既因果二分也。知通三乘雲事。如何。答。

    問○普眼境界(雲雲)。限普賢菩薩一人歟事(略文義)。

    八。問付四車建立。且終頓二教菩薩。攝門外之三車歟。為當攝露地白牛歟。兩方也。若雲攝白牛者。章下文釋中同三教雲。以此皆為三人所得故(文)。知攝三車雲事。若雲爾者。清冷大師解釋中。終教已上是一乘也(見)。既是一乘也。尤可攝大白牛車也。如何。答。一義雲。宗家心當章並探玄第一等。皆終頓二教三乘教故。攝門外三車(見)清冷大師終教已上一乘故。攝大白牛車判(給)但清冷大師心。于法花以前實教。有會不會二義(光宅立教之科)。若依實體不足皆屬法花之釋者。可有攝三車之義歟。又宗家心玄記一處解釋。合終頓二教釋同教一乘。爾者又以終頓二教。可有攝大白牛車之義歟。宗家心對華嚴法花等純一乘。指余教釋三乘。清冷大師依一性五性門。對始教三乘。以終教以上釋一乘。雖異表里不可相違歟。但會解記師資相違(雲雲)。

    大疏一上雲。二對權顯實。則前二是三乘。後三為一乘。則不違法花四乘(文)。

    探玄記一雲。或開為二。謂一乘三乘教。前諸教中雖有存三泯二不同。然通三乘趣入。故名三乘教。後一直顯本法不通二乘。故唯是一(文)。

    又雲。四或分為四○一于上共教中。約存三泯二開兩教。故為四。一別教小乘。二同教三乘。如深密等。三同教一乘。如法花等。四別教一乘。華嚴等(文)。此釋起盡合終頓。名同教一乘(見)。此外章玄等無此義也。

    大疏一上雲。三引為即前權教菩薩○權教極果無實事故(文)。

    抄四上雲。疏權教極果○如有五教唯圓教因果俱有實事。前四因中即有至果。皆無由修權因。若入地故即入實故(文)。依此釋者。終頓二教又權教三車之所攝(見)。如何。答。

    問。門外三車攝愚法歟。答。爾也。付之。次下文雲。愚法二乘並在所引諸義中(文)。至下可料簡。

    九。問。小乘教菩薩。三車之中攝何車耶。答。門外牛車可有三身。小乘教佛化身一分故可攝牛車也。探玄第一雲。成佛唯一。但機有淺深。教說三類。匪謂成佛體實有三(文)。

    抄二(下)雲。盡無生智是二乘體。丈六權智是牛車體(文)。

    問。牛車大白牛車同體歟。異體歟。三車四之諍別可抄。

    十。問。門外三車同所設之歟。答。可同所也。付之。二乘才離分段之系業。以為究竟。菩薩永超二種生死。法既各別也。喻車豈同處耶。答。始教以三乘同見為本。故約化身出牛車。化身斷惑證理二乘無異。故置同處也。故妙經中但雲門外三車。不說別處。丈六權智是牛車體之解釋此心歟。問。羊鹿二車喻何乘耶。答。妙經中羊車聲聞。鹿車緣覺喻也。付之。

    指事上(本)雲。瑜伽第四十品作四車喻○一鹿(喻聲聞。是劣故。此中取居山故。與此不同獨覺喻也)。二牛(喻獨覺。勝聲聞故)。三馬(喻地前。所釋涅上二亦喻涅)。四象(喻地上。所釋涅以最勝故)。○解雲。所喻雖別。而義無別故取為證(文)。

    十一。問。四衢露地門外此三種同歟。異歟答。抄二(下)雲。四衢即四諦○昔指三乘三界門外○言機索者。三乘人以佛教門出三界苦(文)。

    指事雲。門外等者○三乘之教行合名為門。能出三界火宅故。理出教外故名門外(以上基師釋也)。智周師引吉藏師釋雲。復有義。此名三界限域為門。故復文雲。即此三車皆在門外。復言燒門。故知。三界以之為門(文)。又雲。靈範師雲○今在門外者。非想貪為門。以涅是無漏法。非貪所系名在門外(文)。又雲。四衢者○大乘基等雲。四衢道者。四諦理也。三乘並觀四諦理故○(惠藏師。吉藏師。玄範皆與此同也)。吉藏統略雲。余昔依舊釋四衢喻四諦。此解可約昔教出三界證四諦。便得涅。此是見車得車。不應更復索。又明四衢及露地。明無五濁。亦同上過也。望今教釋者。四達曰四衢。則四方皆空不見車不得。靈範師雲。四衢道中者○喻于我生已愚等四智究竟道中。灌頂記(並)御制雲。四衢譬大乘四攝四等。門外四衢露地等雖似異釋。大意不可違。出過三界處。三乘自證涅之體也。

    抄二(下)又雲。向若有體即不合索。諸子皆索明無體(文)。

    十二。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事。

    指事雲。元曉雲。此名方便。略有四義。一者佛方便智之所說教○二者即三乘巧順三機持業作名○三者為一乘教作前方便○四者于一乘理權說方便○此名為門。有其二義。一者出義。諸子依此出三界故。二者入義。又依此教入一乘故。然門有二名。若言佛門人門。則門非佛人。若言板門竹門。即門是板竹。今三乘教名方便門。同板竹門○開方便門有其二義。若望出義說三乘時。開而不閉。望其入義說三之時。閉而不開○今說一乘教。言三是方便。方開方便門令入一乘故(文)。

    抄二(下)雲。昔言有三。是方便門。則閉于一實。今雲無三。則一理自顯。故雲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文)。此文約理。又雲。若約行者○謂三行別。則方便之門閉于一實。今會為一。則方便門開一實顯。故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文)。

    問。于界內直授大白牛車之義可有耶。答。(雲雲)付之。章四衢別授大白牛車等(文)。略文義。答。一義雲。下教義攝益章雲。界內通見聞解行(等文)可知有界內直授之義也。但今章約法花大都雲界外授(等歟)。

    十三。問。索車人者限界外機歟。通界內機歟。答。當章心界外索車。付之。既三乘共索車。法花會上菩薩。豈可限地上菩薩哉。若地前菩薩索車者。何無界內索車之義耶。何況三乘權教菩薩。初地以上必入一乘雲事。一宗所定也。爾者索車之義尤可地前界內。初地以上全不可有索車之義耶。答。當章(並)抄二(下)等釋。全無界內索車之義。若依現文者。法花會上索車三乘人者。皆可自位究竟出過三界之機歟。縱雖于初住證入一乘。依終教心一分出世機故。法花第二又門外索車(見)。

    一義雲。經釋等為破三乘果約大都。故雲界外索車。而實三乘菩薩中十信地前等。可通界內索車之義歟。故法花序品中曰眾共作疑念。何可限地上出世等耶。尋雲。菩薩索車之義可有耶。答。自宗心三乘共索也。

    抄二(下)雲。言機索者。三乘之人以佛教門出三界苦。謂為究竟不解索乘。已被陶練一乘機發機宜。叩聖義言索耳○彌勒序品。陳曰眾疑。征佛定因。已是索義。文殊雲。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余已許等賜○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即是歡喜(文)。指事雲。若三乘菩薩到十住以上。不限住離分段系業。分見法身故名為露地(文)。尋雲二乘無余還生之時。可有索車義耶。答。

    十四。問。妙經文。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文)。爾者索大白牛車歟。為當索三車歟。答。索一乘大白牛車也。付之。經文既別三車了。願時賜與雲全索大白牛車之義所不見也。是以章文引經文了。以此得知三車同索(文)雲經文。雲釋文。索白牛雲事。依憑在何耶。答。

    抄二(下)雲。索車是喻約法。雲何古有多釋。略要有二。一者機索。二者口索○二口索者。已集靈山。三乘三根皆悉啟言求法求記。即是索車。若說與記令其修證。即是等賜。彌勒序品。陳曰眾疑。征佛定因。已是索義。文殊雲。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余已許等賜。方便品初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我令脫苦縛逮得涅者。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已是開權。又雲。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于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即是顯實開權。顯實已是略賜。亦是許與身子三請法說。索車(文)。答。趣準此釋。已聞略開權顯實了。身子請法說。何只可索本三車耶。但未得授記之間。于一乘修證難作決定心。于自乘果生虛指之思。故雖言舉三車。心索白牛也。

    十五。問。章文此中三車約彼三乘所求果說(文)。爾者三乘共指極果歟。答(雲雲)。如略文義。一義雲。今所求果者。菩薩初住已上得出世淨心。故乃至佛果名所求果。含教證二道也。但雲自位究竟者。未必極果。一乘進入之時。三乘自位究竟故雲爾也。二乘亦初果以上。乃至無余皆所求果也。指事以至自位究竟處故之下釋義。委細可見。

    法花第二雲。長行合牛車。雲求一切智。佛自然智。無師智。如來智見○為求牛車出火宅(文)。偈頌合雲是諸子等。若心決定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有得緣覺不退菩薩(文)。

    指事雲。問。若爾此位未究竟位。雲何名為自究竟位。答。古德雲。雖未到極位。依彼三乘教。出系業三界。得出世益故。三乘教益已究竟故。到十住以上自位不退處。住大乘自位。究竟不退故。由此義故名究竟也○又疏雲。心不退者。論釋自住處畢竟智。謂大乘法是菩薩住處。住于大乘心不退轉。名畢竟智(解雲。此明不退心。為自位究竟。由是明知。三乘菩薩得不退位。住于大乘自位。以畢竟不退故。是故名為自位究竟也)○梁論第七品雲。究竟道有二種。一有學究竟。二無學究竟○諸地乃至如來地。皆有此究竟義(文)。一乘進入位分(並)教證二道等。次下可抄之。

    臨門三車為實不實事。指事雲。問。上已明權實訖。何更問實不。答。此非問權實。但問虛實(文)。

    問。教義差別者。指教理行果之四法名教歟。為當指唯教歟。答。

    復古雲。二教義差別者。教者因大也。義者果大也(文)。

    指事雲。三乘教為教。一乘教為義○問○答如手持一果。言有三果子。唯有三言。無三言之所詮三果。三乘亦爾○唯有三教。無三教之所詮三義○如開三果方便。令示一果實語實義。一乘亦爾○是故一乘教義望于三乘唯為義也(文)。一義雲。權實差別中開出下九門。故教義者權實也。而然章但有其名(雲雲)。名者教也。故四法中以教法為本。雲教義差別歟。尋雲。尋教至義(文)。義者一乘歟。三乘歟。答。指事雲。界內示教得出為義(文)。一義雲。一乘雲義歟。

    孔目第三雲。證教者。即約因果二分說二大也○為果是所克之位。義大是所證之法。義位相似故。約之以顯所以。約因明教大者。因是能生之位。教是能自方便。義位相似故。約顯之教證二分。德量非小故名為大(文)。

    章。聖言無失故(文)。若人會雲。雖經不簡非本所望者。唯二乘也雲者。經何不簡耶。若經無由不簡別雲者。汝于聖言付未盡理之失者也。若言總意別雲者。經若唯雲三車願與者。可有言總之義。已羊鹿牛願時賜與(雲雲)。三人別索是言別也。

    章。體具德(等文)指事雲。此章家釋經文。謂一乘體具恆沙性功德。故雲寶網等○言白牛肥壯等者。基雲○白者眾色之本。如白蓮花經諸乘本故○正智之中。內德圓滿故雲肥壯○言其疾如風者。基雲。正智證性。一剎那中緣慮法界。大悲所系。內圓眾德。外化群生。無遲滯故○此章家意。謂明一乘用大殊勝。是故起信論雲。三者用大○言多儐從等者。基雲。以二智為先。萬行神通六度四攝覺分解脫○儐音必刃反。相也。出攝賓曰儐。入贊禮曰相。今導為儐。後隨為從○言行眷屬者○今章家意。當大乘基(文)。並約同教一乘等者。復古雲。未窮無盡(文)。問。行眷屬者。一乘行歟。三乘行歟。答。同教一乘以理智為車體。以六度等為眷屬也。又同教故可攝三乘等行也。

    適(尸變。之也。止也。往也。歸也。得也)。指事(雲雲)。余記(雲雲)。繁故略之七寶大車其數無量(文)。

    問。同別二教。一乘之體同也可雲耶(略文義)。孔目四雲。別教者。別于三乘故。法花經雲。三界外別索大牛之車故也。同教者。經雲。會三歸一故知同也○所言同者。三乘同一乘故。又言同者。小乘同一乘故。又言同者。小乘同三乘故(文)。

    五約寄位差別(等下)。

    章。本業經依身章第五寄在門引證之。初二三地相同世間。四五六地二乘。七地八去寄菩薩也。

    章。仁王經同第四門。七地以還寄同羅漢。八地以去是菩薩也。

    章。地論斷惑章第九寄在門。前三地相同世間。四地以去是出世也。

    章。梁攝論依身章第六寄在門。初三世間。四五六二乘。第七菩薩。第八地已上一乘也。而今章等者。佛性寶性等論等取也。故斷惑義第八門。舉佛性等也。

    初三地寄在門事。

    抄十三(上)雲。九約寄乘者。謂初地明絕。復顯人王。即是人乘。二地十善。十善生天是欲天乘。三地八定是色無色天乘。故以初三為人天乘(文)。

    十六。問。章文。四地五地寄聲聞法(文)。爾者通四果歟。答。準依身章。可通四果也。付之。當章起盡自四地至七地。三乘之自位究竟也。既雲自位究竟。尤第四果可限也。如何。答。依身章雲。四地是須陀洹等○是初出世故。五地寄是聲聞羅漢(文)。但自位究竟者。三乘俱是出世間自位究竟故。初果以上證智皆出世間自位究竟也。加之三乘中菩薩自位究竟。豈非初住等耶。

    尋雲。四五六地二乘七方便等可寄在耶。答。既雲出世。知菩薩初地已上。二乘初果已上也。但依相從義者。初三地寄一切人天因果。四五六地寄二乘因果。第七地寄三乘菩薩因果。八地以上可寄一乘因果也。四地以上出世位故。付本寄初果以上也。華嚴問答下雲。一切人天世間因果。皆有初三地。一切二乘所修因果行法。皆在四五六三地(文)。

    十七。問。引何文證第八地以上一乘之義耶。答。今章引梁攝論八地已上乃至佛地名出出世之文證之也。付之。梁攝論中說八地已上居淨土之義雲。出過三界行處出出世善法功能所生(文)。釋論雲。二乘善名出世。從八地以上乃至佛地名出出世(文)。全八地以上一乘雲文無之。況諸譯攝論都不釋八地以上一乘文。雲何。答。一義雲。縱雖無八地以上一乘文。攝論心善成立文三乘之外立一乘事。自宗一同之義也。爾者對出世之三乘雲出出世。尤可一乘也。

    疏七下雲。又約寄位。初之三地寄同世間。次有四地寄三乘法。第八已去寄顯一乘。莊嚴論釋第七雲。近一乘故。梁論亦說八地已上以為一乘(文)。抄無釋。莊嚴論可檢。章文梁攝論等中者。等莊嚴論等歟。

    問。章文。然彼第七是何人耶(文)。釋何事耶。答。第七地若非三乘菩薩者。不可寄余人雲心也付之。依身章第四寄在門雲。七地以還寄問羅漢。八地以去是菩薩位(文)。如仁王經雲。住第七地阿羅漢位(文)。經釋起盡尤對合攝論二乘善名出世之文。以七地已前可寄二乘羅漢爾者是何人耶。難破似無所詮。如何。答。依身章等寄在者。自本引諸聖教之異說。不可一純。有佛地寄羅漢等也。有約小乘。有約三乘。今約一乘。以八地以上寄一乘之時。以前七地付寄世間三乘。是何人耶等難也。尋雲。第七寄三乘菩薩雲事。依憑文何耶。答。依身章雲。七地以去寄是菩薩。以得無生法忍故。此如本業經說(文)。本業經可勘。章具如下說(文)。折復等指下分諸乘中二乘段。集成指殊勝門也。章。示教利喜(文)。集成引清冷大師釋雲。示義教行。既得義利。具解行故成喜(文)。

    章。法花正破小乘(文)。探玄雲。深破二乘即是破三(文)。此意也。

    十八。問。性起品心假名菩薩者何位耶。答。玄記第十六雲。問。此等不信是何位菩薩。答。文無正斷。準其劫數。十千已過僧未滿。應是三賢位人。問。更至何位則能信此。答。極至此位必定信入此一乘法。終無證地而不信此(文)。

    疏九上雲。二佛子設有下○此中設有之言似當假設。望慈氏贊善財言。余諸菩薩于百千萬億那由劫。乃能滿足菩薩願行。今善財一生則能淨佛剎等。斯則舉權。顯實非假設也。若實有此不信人者。為在何位。文無定判。義當三賢。以入證聖必信圓故。若約教道。三亦未入玄。所以凡夫頓能信者。宿因聞燻為種別故。今更不信當來是聞(文)。抄十九上雲。疏若約教道三亦未入玄者。古十玄中意。然歷三設未究竟亦已入位。何以得言未入玄耶。是故上雲。若約教道絕設三教既未真。則成佛義亦非真也。教不實故。若約證道。三修行必已克證。修權既深則能入實(文)。此疏抄等心。教道門之時縱歷三未入一乘(見)抄。若約證道三修行必已克證者。三之中初僧滿初地證位雲克證也。非謂三滿也。抄古十玄中意。抄是故上雲。若約教道。

    華嚴自防遺妄集第四(初心行圓成正覺門)。沙門文超述。問。據三乘差別教中入此一乘。略有三處入。一十住初心入。以得位不退故。二回向終心入。于一阿僧諸行純熟故。三極遲至初地入。以證得法界融遍自在故(文)。文超法師者。宗家上足六莫之隨一也。而遺妄集未度文也。圓宗文類第二十品引之。

    華嚴問答(上)雲。問。三乘教中立諸位地。令生信解者。不若如所立要至自究竟果耶。有要至自究竟果人耶。答。不定泛三乘教大意。為欲生信解。眾生意安立受此教。人有多重。若利根人始聞方便教。即知方便之意。即入一乘。又有聞不知方便之意如教修行人。此中有多品類。隨根熟處入一乘位。最鈍根人如所聞教。至自究竟果方回入一乘見聞位(文)。一義雲。此中有多品類等者。兼遺妄集三處回入也。最鈍根人至自究竟果者。遺妄集第三機初地進入之人也。

    又雲。問。何知三乘極為佛而還入一乘也。答。如法花經雲。既至三車所方又索車故。信乃與一車故。彼三車處即三乘果喻故。不可不爾也(文)。

    一乘義私記中雲。問。非依三乘教成佛人。更復回入別教一乘。雲言者何香象問答立三乘極為佛。而還入一乘耶。答雲。此先德(雲雲。意歟)不同也。或古德雲。非是五教師言不可依。或古德雲。此五教師言也。但破文要談雲。問。爾其破文何可談耶。答。三乘極為佛。而還入一乘可談之。問。談爾意何。答。三乘菩薩起一乘行解。悟三乘教權。往至于佛果位。回入別教一乘雲事也。非謂依三乘教成佛人。更亦回入別教一乘成佛也(雲雲)。

    一義雲。三乘教極為佛。而還入一乘。如是可談歟。

    又問答上上引仁王經。唯佛一人居淨土。唯佛一人斷煩惱盡事釋了雲。問。若爾者。彼宗佛既在淨土。亦斷惑何不入一乘乎。答。彼教中一乘隱于極處故作如是說。若約教分齊約行分齊者。彼佛亦有自報土。或復不永斷。以至三車處方便索故(文)。此文意雲。一義雲。三乘極為佛等問。並最鈍根人至自究竟果者。總釋三乘。非限菩薩也。

    問。性起品雖聞不信之機。通在世滅後歟。答。

    十九。問。當章文證本末之義。付引大乘同性經四乘十地。且諸佛法者。指一乘佛果歟。為當通三乘佛果歟。答。略文義。

    復古記上雲。諸佛法是本。余法是末故。二宗差別也○如是諸法是前二乘並菩薩法也。皆悉流入者。會前三乘末。歸舍那之本法也○如是下一切三乘法歸第四諸佛法也。智藏大海即諸佛十地中第十名也(文)。

    一乘義私記雲。問。毗盧舍那智藏大海等者。體何物耶。答。毗盧舍那智藏大海者。一乘圓果。即十身如來。聲聞法闢支佛法者。二乘因果。菩薩法者。三中共教一乘因。諸佛法者。三中共教大乘果也。又菩薩法者。三中權教大乘因果。諸佛法者。同教一乘也。

    一義雲。同性經下品說聲聞緣覺菩薩如來之四乘十地。二乘十地名攝因果盡。菩薩十地唯歡喜等十地也。不兼地前與佛果。如來十地中第三地對聲聞說法。至四五地等對三乘說法。第十地唯為菩薩說法。故知。第十地一乘圓果也。故名毗盧舍那智藏大海地也。前九地三乘等佛果也。是故如來十地中。第十一地本。余前九地並二乘菩薩等十地末也。義折等釋繁故略之。章。龜鏡(雲雲)。章。守株之類(雲雲)。

    章。經雲所未聞經(文)。淨名經下品香積佛品文也。

    二十。問。該攝門意三乘望于一乘。不一不異之二門雲。爾不一之義該攝門所以歟。答。爾也。付之。凡該攝門者。一切三乘本來之義也。三一不一義既背本來一乘之義。何可為該攝門之由耶。是以章文此中不一是上分相門。此中異是上該攝門也(文)。如何。答。章文。一切三乘等法本來悉是彼一乘法。何以故征。謂不異不一(雲雲)。此文起盡無諍。二門共該攝門所以(見)況章文釋二義了。是則不壞不一。而明不異結。以知。若無差別無可圓融之義。故不一猶該攝門所因也。次又此中不一是上分相門等者。是既又釋也。知上不一不異共該攝門也雲事。若不爾者。又釋起文相難消哉。但折薪心。何以故言。分相該攝二門相違進退征問。以不一不異之二義。答分相該攝二門(見)可見之。

    問。一乘即三三乘即一之義。別教歟。同教歟。答。別教中該攝門之義也。付之。既三一相即之義也。尤可同教。是以章文釋二門雲。結雲此是如下同教中辨(文)。如何。答。一義雲。雖三一相即。本來悉是所目故。別教一乘之義也。不同同教三權一實之相望也。但章文如同教中辨等者。相同義勢相似計也。非謂此門一向同教義也。

    問。章文。隱顯四句反上思之(雲雲)。爾問答共反上歟。答。略文義。折薪指事問答共反上。余記但反四句不反問答也。

    指事雲。問○一乘機人如何更反入三乘耶。答。普機兼知權實法故。唯知自分法。不知他分法。不名普故。今知他分義。故雲入三乘。又一乘法門以主伴具故。本末無礙故。以未攝本故。故雲一乘入三乘也(文)。

    問。同教門心有何故。初分諸乘耶。答。

    五十要問答(上)共教一乘之中。出小乘三乘等。如上題目所引。復古記雲。同教者○三乘一乘和合亦名回三入一也。是故具別諸乘。普攝無量。則亦三亦一是同教也(文)。心雲同教者。開會三乘等入一乘義。故至同教門初分諸乘(為言)。

    尋雲。所列二乘三乘等當體。同教故雲同教歟。融本末故雲同教歟。答。一義雲。分諸乘總舉能所三一之乘體。融本末是同教義也。一義雲。雖非二乘等當體同教。以所流攝方便等之義。可名同教歟。故章融本末科結上分諸乘雲。此同教諸乘等(文)。但折薪義分諸乘段段皆三一和合故同教義釋。雖然明二乘中聲聞緣覺為二乘。與明三乘中小乘中自有三乘者。全無三一和合之義。又章下品段段之中釋同教雲。若攝方便具前諸教(雲雲)。故同教所具故列諸乘也。此復古之義也。尤有謂。

    章。三乘中因陀羅等事。

    復古記雲。三乘說因陀羅微細等者。即淨名芬納須彌也○花藏世界者。即梵網之蓮花藏世界也(文)。引淨名但證微細歟。通因陀羅歟指事雲。即取梵宮羅網為喻(雲雲)。取心但宗家梵網中因陀羅網與梵網各別也(見)。梵網經世界如網孔。諸教似因陀羅故指同歟。

    十玄章雲。第二因陀羅境界門○如梵網經。即取梵宮羅網為喻。今言因陀羅者。即以帝釋似網為喻(文)。

    二十一。十眼五眼十通六通義理皆別事。

    疏第八(下)雲。一他心。二天眼。三知過去宿住。四盡未來際劫。五天耳。六無動作一切佛剎。七分別言辭。八無數色身。九一切法。十入一切法(已上取心)。此十皆言智通者。皆以大智為體性故○此十亦是開彼六通。天眼天耳神足漏盡各分二故。天眼約見現未分成二四。天耳約音聲言辭分出五七○神足約業用及色身份成六八。漏盡約惠定成九十。一三不分故六為十○然小乘六通智用有分。三乘平通亦曲盡。一乘十通○猶如帝網。念劫圓融故。尚越彼(文)。十眼者。五眼上加智眼光明眼出生死眼無礙眼一切智眼。而圓教十眼中。五眼雖名大同。境界分齊皆各別也。

    二十二。問。妙經中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文)。爾者指二乘小行為菩薩道歟。答。爾也。付之。略文義。

    大疏一(上)雲。若開權顯實。則三即是一。更無別一。故經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先所出門是子所知(文)。

    抄二(下)雲。故彼經雲。下引證。引二文證。一引藥喻品。證小行即是佛因。二引信解品。證大行是其所有(文)。

    法花論雲。無上義者有十種。應知。一者示現種子無上。故說雲雨譬喻。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者。謂發菩提心退已。還發前所修行。善根不滅同後得果故(文)。

    此論文先付退菩提心聲聞。取先所發菩提心之種子與中間二乘之小行。共為菩薩道。但雲種子無上者。依菩提心之種子。二乘小行共為佛因。故雲種子無上也。故論同後得果故者。菩提心種子二乘小行共同得佛果(為言)。

    尋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文。限所流之義歟。可通攝方便之義耶。答。

    玄記第十八雲。問。若爾何故經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耶。答。由回心故是漸悟菩薩道。非是頓圓。此約頓圓故。非彼分(文)。

    二十三。問。引勝經何文證所流一乘耶。答。引毗尼者。即大乘文也。付之。略文義。

    勝經雲。佛告勝○如阿耨達池出八大河。如是摩訶衍出生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是故世尊住于大乘。攝受大乘。即是住于二乘。攝受二乘○如世尊說六處。何等為六。得正法住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比尼出家受具足為大乘。故說此六處。何以故。正法住者。為大乘故○波羅提木叉比尼此二法者。義一名異。毗尼者即大乘學。何以故。以依佛出家而受具足。是故說大乘威儀戒。是比尼是出家是受具足。是故阿羅漢無出家受具足。何以故。阿羅漢依如來出家受具故。阿羅漢歸依于佛(文)。

    尋雲。毗尼等名目大乘中在之。何以比尼為小乘。證所流之義耶。是故諸大乘威儀戒以下經文。比尼出家等皆大乘之法也(見)。次六處皆所流。何故引比尼即大乘之一文耶。答。既說聲聞緣覺世出世善從大乘流出之義。二乘即小乘也。次六處法共所流也。引一文可例余歟。

    二十四問。妙經中唯此一事實。余二即非真(等文)。爾者此余二者。指聲聞緣覺。為當如何。答。此文有二意等(雲雲)。付之。若依同教指聲聞緣覺者。縱雖同教何不分牛車大白牛車耶。妙經既開權顯實之教也。豈指門外權乘。可雲唯此一事實耶。若指門外牛車許真實者。權實差似其義亂。若依別教雲大小二乘者。初自方便品法說至化城窮子等譬喻。二者聲聞緣覺之二乘也雲事。經文起盡分明也。況出化城體之時。宗家起信論疏中。以滅定無余定化城。知權乘菩薩不可入化城。爾者止息故說二經文合大小二乘雲事。似自悟相違。如何。答。章雲。若望同教即聲聞等為二也。又融大同一也(文)。是融牛車大白牛車。尤同教本意也。不可有諸難。次三權一實。又妙經之大意也。余二非真之二。豈非大小二乘耶。如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又三車同索之義。一經一家之大綱也。

    但菩薩入化城事。

    指事上雲。問。若爾菩薩是令入化城耶。答。雖經不說菩薩入城。而依此文勢及以余師釋。何妨以義入化城也。是故玄一師雲。前七方便及地前位所見涅喻為假車(見)諦及初地上所見涅喻于實車。又基雲。入無住涅亦息分生死。縱名入城未乖道理。案雲。若依此義。明章意雲。雖未得初地已上真無漏。而地前三賢位依于此證門得無住涅。息分段系業。是故似名入化城也(文)。化城喻品雲。于一佛乘分別說三。為止息故化作大城(文)。此文以三乘止息化城義(見)。

    一乘義私記雲。問。三乘共入化城者。為同一城。為當異城。答。化城之名雖同。而義異也。謂二乘子入人空擇滅化城。菩薩子入地前無住涅化城○瑜伽三十六雲。地前所得涅名為假車。見諦已上所得涅名為實車(文)。問。教事深細之科。經雲我常在靈山(等文)爾者指何經耶。答。法花又最勝王經。常在靈山之文指此等歟。付之○一義雲。章下品攝化章引法花常在靈山。同教一乘(雲雲)。即該歸淨土故。以法花同于華嚴菩提樹下。即花藏之義也。上同別教之義也。難雲。結六重一乘雲。依上諸義即三乘等並名一乘(文)。法花豈三乘耶。答。約多分雲三乘。或又等者。等取一乘歟二十五。問。攝論心因幾因說一乘耶。答。約八義意趣。依攝論如問答中辨(文)付之。探玄第一雲。依攝論十義意趣(文)。隨攝論二行頌次第牒釋有十義。雲何。答。略文義。

    一義雲。是種姓義同學抄論義也。依今宗加料簡者。八義意趣事源出莊嚴論。而莊嚴論中。初以法無我等之一偈辨一乘了。次問說一乘之由來。以引攝諸聲聞等一頌。辨說一乘由也。然間莊嚴論中。此中八意佛說一乘標。無諍八義意趣(見)而攝論以莊嚴論為本論。雖然無性攝論第十。問。以何意趣佛說一乘標。此中有二頌。以為引攝等之二行偈頌。明一乘之義。次第牒釋二頌。即十義也。此論意趣所因俱說一乘之義故。合牒釋十義。梁論隨本論之釋。意趣所因各別判之。依此等義案之。探玄義依攝論十義意趣者。依攝大乘論判。而章八義者指問答。彼釋八義了雲。此文義在攝論也(文)。不指何攝論。又其八義莊嚴論梁攝論相違。大都依攝大乘十義合二意示。除究竟而為八義。知普依莊嚴論諸本攝論等釋八義歟。尋雲。諸論皆開二意示為二。以究竟為一故事。若八義若十義意趣。雖異以二意示究竟為三故事一同也。有何深意問答中合二意等為一故。又除究竟故耶。答。

    無性攝論第十雲。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余。由不定種性。諸佛說一乘。法無我解脫。等故姓不同。得二意樂化。究竟說一乘。

    五十要問答下品義至相大師。

    一。引攝一類(不定姓聲聞)。二所余(不定姓菩薩)。三。法等故(真如體同故)。四。無我等故(三乘共觀人無我故)。五。解脫等故(三乘共脫煩惱障故)。六。性不同故(退大聲聞先菩薩性有身中故)。七。二意樂(一。諸佛同自意。一。聲聞得作佛意。聲聞得作佛意。初義。有實菩薩變化受化。後義)。八。化故(佛同聲聞。望能佛雲一乘)。

    八義意趣者。存三一乘也。究竟顯了一乘故除之歟。寶性論聊簡義(元曉)。楞伽宗要義(元曉)。

    <PIC>T72062601.GIF</PIC>

    <PIC>T72062602.GIF</PIC>

    一。一類。一

    二。所余。了義(此世回心故顯了也)二

    三。法。三

    四。無我。四

    五。解脫。五密意。

    六。性。六

    七。諸佛同自意。密意趣。七

    八。聲聞得作佛意。八

    九。變化。九

    十。究竟故。十(無余回心)顯了。(三乘中菩薩最勝故)

    章。十義方便(等文)。

    孔目第一雲。一乘義者。分別有二。一者正乘。二者方便乘○方便乘者。分別有十。一對三寶分別。佛法是一乘。法僧是三乘。何以故。佛同無盡故。法僧則不定。二對四諦分別。滅諦是一乘。三諦是三乘。何以故。滅同無盡故。三諦則不定(已下取義)。三二諦第一義諦是一乘。四對過無恐怖者一乘。有恐怖者三乘。五人智分別。一成就甚深法智。二成就隨順法智。三于諸深法不自了知仰推智。前一人智是一乘。此依勝經。六所解了。法妄執無分別相對無分別是一乘。此依楞伽經。七一乘三乘小乘分別。八大乘中乘小乘分別。九世間出出世間分別。十譬喻分別。髻中明珠及大王等即一乘。衣里寶珠及窮子等即是三乘。此依法花(已上取義)。上來所辨。于眷屬經中。欲顯圓通無盡法藏一乘教義。故于方便之所示一乘名。令進入者。易得解故作如是說(文)。心雲。十對共勝者一乘。劣者三乘也。而十對皆雲一乘。同無盡三乘即不定者。無盡者別教也。別教諸教中最故。取一一對中最勝者。同別教之最上也。三乘不定者。望彼勝而望此劣等也。

    問。章文。以隨本宗定故(文)本宗者指一乘歟。為當指三乘歟。答。一義雲。本宗者三乘也。依上諸義等者。依上三一和合之義故。三乘等名一乘。以隨之下以二故字。釋成非別教之義也。

    一義雲。依上義三乘等名一乘事。以隨一乘之本宗定故。主伴不具下釋成非別教之義也。尋雲。法相交參之中。十眼十通具五眼六通。教事深細中。引法花之常在靈山。十義方便中。髻中寶珠譬一乘等。自本同教一乘之義也。豈以三乘可為本宗耶○又所流一乘等全無三乘。為本宗義。如何。答。猶如難勢。既雲。依上諸義別指上六重之義也。六重多分一乘。本宗義也。爾者以一乘為本宗之義勝歟。

    二十六。問。章文。愚法二乘並在所引諸子中(文)。爾者愚法二乘在界內雲義限終教已上所談歟。通始教歟。答。一分通始教也。付之。兩方也。若雲通始教者。章文以彼愚法約大乘終教以去。並不名究竟出三界故(文)。若依之雲爾者。章次下文舉瑜伽雜集等。揀婆沙俱舍等。瑜伽等論說豈非始教之義耶。答。一義雲。愚法二乘之出界不出界之事。斷惑章始終二教相對二釋義(見)至下可料簡。今先于回心之二乘者。始終二教共許出三界。于愚法二乘者。終教以教道為本。不許出三界。若約證道者。可許出界。門外三車合愚法義等此心也。若約始教者。可有二重料簡。若約第三時深密經者。不許教道。小乘教中不說斷第七識煩惱故。證道可許之。若約第二時般若教者。全許證道。分許教道。般若教中不說七八二識。但說六識分齊。同彼愚法唯說六識義故。而今雲終教已去者。始教中有教證共許之義。亦于證道許永滅。同愚法出界。終教之中于教道者。一向不許之。縱雖許證道。全不許永寂故。多分不同愚法故。付分明義雲終教已去也。但章次下文引瑜伽雜集等。揀婆沙等事。可有二料簡。一約教道。有不許出界之義。故揀之。一付所引經論。彌勒問經並法花等證愚法在界內。瑜伽雜集等證愚法之外在三乘。不論出界不出界也。瑜伽等直說三乘。不別破愚法故。尋雲。二乘約證道。斷末那煩惱之時。發別對治道歟。答。唯識論第十雲。第七識俱煩惱障種。三乘將得無學果時。一剎那中三界頓斷(文)。演秘雲。無分別智觀斷惑時。自相觀起觀末那理故斷彼惑(文)。以第六識對治道。通治第七煩惱也。同學抄論義也。可見。

    二十七。問。彌勒問經論之心。但能折伏一切煩惱者。通愚法回心歟。答。當處釋起盡法。二乘在界內引證。又斷惑章終教段引今文了。相對始教作二釋。二釋共不許愚法斷惑(見)。又斷惑章一處所引。彌勒問經論許二乘斷惑證理。以知。不許愚法。許回心歟。付之。彌勒問經論第五雲。又諸聲聞闢支佛人○但能折伏一切煩惱(文)(大都如所引)。同論第一雲。問雲。如聲聞人先斷見道煩惱。然後漸斷修道煩惱。菩薩何故不同聲聞○答。須陀洹等常有樂斷煩惱心故。以得無漏對治修故○故修道中余殘煩惱自然漸盡(文)。

    指事雲○元曉雲。明二乘治道。此有二義。若就人法二執本末相依門者。一切二乘于煩惱障。唯是折伏而非永斷。所以然者。無廣大心。不證法空。由是不據煩惱本故。如其直當人執之內纏及隨眠相生門者。皆是永斷而非伏斷。由證人空所顯真如。永害人執等種子故。如彌勒問經雲。一切聲聞闢支佛人○但能折伏一切煩惱。此依初門作此說也(文)。所引元曉起信疏歟。此釋心但能折伏者。通愚法回心(見)如何。答。令章縱雖人法二執本末相依門之心。其中愚法不斷惑之義引證歟。

    二十八。妙經(文)。汝等所得非真滅度(文)。爾者限破愚法涅歟。為當通回心之所得歟。答。當章先後破愚法所得涅也。付之。既雲汝等所得。即是若望自宗。並皆得果之義也。尢可門外二乘。如何。答。章結雲。是故當知門外三車不通愚法。以法花非小乘故(文)。知法花所破專鹿苑證果愚法二乘也。開會之時雖不簡愚法回心。所破本愚法也。尋雲。汝等所得等之文。法花經文歟。答。指事引法花第四汝等所得非究竟滅之文。復古記引勝經言諸二乘得涅者是佛方便文。並法花生滅度想入于涅等之彼土得用之文也章。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文)。指事引方便品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文)。此文心法花以前方等般若等大乘中得阿羅漢。大乘羅漢信法花雲事也。今章取義反明也。謂若不信此法花。愚法等實羅漢得雲無有是處(為言)。又集成記聞法花得實羅漢釋歟。是以佛道聲令一切聞聲聞得心歟。爾者愚法不出界之義雲何證之耶。答。

    二十九。問。章文。羅漢實義在大乘中(文)。爾者羅漢者限第四果歟。通前三果歟。答。兩方也。若雲限第四果者。愚法二乘何許前三果。可唯破第四果耶。若許先三果者。第四果何不許之。是以仁王經序品有學皆阿羅漢(文)。仁王經疏雲。羅漢有二。行羅漢住羅漢(雲雲)。若依之雲爾者。既雲羅漢。尤第四果可雲也。是以唯識論中雲。阿羅漢者總顯三乘無學果位(文)。如何。答。一義雲。羅漢實義等者。先舉至極可攝前三果也。尋雲。法花會座增上慢聲聞。可證前三果耶。若證前三果。豈非愚法許前三果耶。答。

    問。普超三昧經所說聲聞緣覺菩薩三藏可通小乘耶。答。唯大乘中(雲雲)。付之。次下章文小乘中自有菩薩。何不立三藏耶。答。小乘中不立菩薩藏者。愚法中菩薩大乘化身之一分。非實類菩薩。今揀愚法就實立故不立之也。又二藏門時不立緣覺藏事。探玄大疏等問答決之。緣覺出無佛世故不立藏名也。但小乘中出菩薩事。付小乘自教所談立之也。

    入大乘論上品雲。如來藏經中說。佛告阿世王○藏有三種。何等為三。謂聲聞藏闢支佛藏菩薩藏○非聲聞乘故名為三藏。亦非闢支佛乘故名為三藏。唯諸菩薩所學大乘得名三藏(文)(普超三昧經大同所引)。

    問。智論心不共般若者指華嚴經歟。答。爾也。

    三十。問。智論心不思議經者指華嚴經歟。答。爾也(已上二帖肝要抄第一)。

    智度論第百雲。問曰。若爾者法花經諸余方等經。何以囑累喜王諸菩薩等。答曰。有人言。是時佛說甚深難信之法。聲聞人不在。又如佛說不思議解脫經。五百阿羅漢雖在佛邊而不聞。或時得聞而不解用。是故囑累諸菩薩。問曰。更有何法甚深勝般若者。而以般若囑累阿難。有余經囑累菩薩。答曰。般若波羅蜜非秘密法。而法花等諸經說阿羅漢受決作佛。大菩薩能受技用○復次如先說。般若有二種。一者共聲聞說。二者但為十方住十地大菩薩說。非九住所聞。何況新發意者。復有九地所聞乃至初地所聞。各各不聞。般若波羅蜜想相是一而深淺有異。是故囑累阿難無咎(文)。又雲。又有不可思議解脫經十方偈(文)。同七十二雲。有人言。般若有二種。一者唯與大菩薩說。二者三乘共說(文)。言如先說者。指此文歟。

    疑雲。智論中無不共者。如不思議經之文。大師所引指何文耶。況既雲不共般若。明知。般若經中別圓法門雲事。次正不雲不思議經者。華嚴經何釋彼論。自指華嚴是也耶。愚推雲。智論中或雲。又如佛說不思議解脫經。五百阿羅漢雖在佛邊而不聞。或時得聞而不能用。或述。又有不可思議解脫經十萬偈。五百聲聞者指第八會之本會。十萬偈者當下本經。此等文無諍不思議經者華嚴經(見)。故釋彼論自指華嚴是也。尤有其謂。但不共般若不可思議經雲事。實難思。然而。

    維摩經略疏第五雲(妙樂。)問。得道夜般若為是華嚴之異名。為別有所說。答。大論明般若有二種。一共二乘人說。二不共說。不共說者。如不思議經。案此文只是異名(文)。愚案雲。智論中又如佛說不思議解脫經○而不聞等。又有不可思議解脫經十萬偈(雲雲)。五百羅漢者。指第八本會。十萬偈者當下本。此等文無爭不思議經者指華嚴經也。故判彼論自指華嚴是也。尤有其謂。但不共般若即不思議經雲事。似不分明。雖然見智論文。上述以般若經付屬阿難。以法花不思議經付屬菩薩了。付之問更有何法甚深勝般若者。而以般若囑累阿難。有余經囑累菩薩。答之。第一義顯般若非秘密。法花說阿羅漢受決作佛故不同旨。第二義般若有二種。一者聲聞說。二者但為十方住十地菩薩說○般若波羅蜜想相是一而淺深有異。是故囑累阿難無咎。述自本以般若付囑阿難為一方。以不思議經法花付囑菩薩為一方。問答下故今義共般若淺故付囑阿難。不共般若深故付囑菩薩(為言)。既對雲共聲聞說。判但為十方十地大菩薩說不共聲聞。不共般若付囑菩薩雲也。此又法花不思議經付囑菩薩中。當不思議經雲事無疑哉。法花非但為大菩薩故也。明知。以不思議經付囑菩薩名不共般若雲事。宗家所判專順論說哉。鼓阪之義也。

    私尋雲。本會五百聲聞既如聾盲。無所見聞。然或時聞而不能用(雲雲)。知非華嚴會座聲聞雲事。次華嚴經普被地前地上之機。廣說住行向地等之法門。然今論但為十地菩薩說(雲雲)。以知非華嚴經雲事。答。一義雲。雖在佛邊而不聞者。指本會五百聲聞。或時得聞而不能用者。指末會。舍利弗歟。將六千比丘諸文殊所。雖贊文殊德用。不回入一乘故。次但為十地菩薩說等者。問。梁攝論心善成立之言通小乘三乘歟。限第三一乘歟。答。

    攝論第八(真諦譯)雲。論雲佛說正法善成立。釋曰。一切三世諸佛共說。此能所說理同不相違背。故名正法○如來成立正法有三種。一立小乘。二立大乘。三立一乘。于此三中第三最勝。故名善成立(文)。

    三十一。問。宗家心可許一音異解之義耶。答。可許也。付之。當章心說華嚴時。何不異解得小果耶破。不許一音異解之義(見)。如何。答。當章並玄記等中。舉數家立教之時。一音教第一師也。而不分一音異解與大小。並陳二種一音教。于諸德立教。直贊各聖說契(雲雲)。清冷大師分二種一音教。而各判順違。準知宗家心于二種一音教。俱可有順違歟。但當章起盡。大品經自本對三乘之機。說三乘各別法。華嚴經別教一乘故二乘隔見聞。爾者非聞大悟小。聞小悟大等一音異解。故非無一乘三乘等之差別破也。若依一音教。亂三一等教者。清冷大師所破。當章所破一同也。若以一代時教雲如來一圓音者。宗家清冷大師共所許也。

    三十二。問。第八會聲聞于華嚴會座。可聞自分法門耶。答。可聞自分法門也。付之。章諸華嚴時。何不異解得小果耶者。于華嚴會座者如聾盲。不可聞自分法。若聞自分法者。豈不得小果耶。答。今章心聞華嚴經。不異解雲心也。第二七日鹿苑等小乘說听。融在華嚴會座。故聞自分阿含等之經事。全不可遮。

    玄第十八雲。一鬼對恆河喻○往詣恆河求水飲者。趣洹處求解脫味水也。或見枯竭等者。唯證斷涅不見法身淨土法界之德水也(文)。大疏九(下)雲。身在法會名住河邊。不觀神變名不見河。雖觀世尊但丈六為見枯竭(文)。

    抄二十(上)雲。雖觀世尊下此明二乘。但見自分境界耳(文)。

    問。明三乘之中。有幾三乘耶。答。明三乘有三種(雲雲)。付之。章文唯有二種三乘。何雲三種耶。

    指事雲。上雲此第三段中有二義。一近為第二段中三段。作第三段。二遠為三明三乘。亦有三種。而作第三段也。若不爾者。無初三段中第三段故也。又非直壞上三字之即不成下三字故。若為此說上下三字俱成立故(文)。

    一乘義私記下雲。上明三乘有三種之釋。第一第二段雲。第三段釋文缺不述者。何雲事。答雲。是有先德二傳也。有人言。寫章人寫漏所以雲第三段闕也。有人雲○(後釋同指事。故私略之)。

    三十三。問。付明五乘。且有何所以分天乘梵乘耶。答。天者欲天。梵者色天。因果等各別故分之也。付之。

    孔目第一釋。五乘了雲出楞伽經(文)。

    楞伽四雲。天乘及梵乘聲聞緣覺乘諸佛如來乘(文)。

    尋雲。天乘中可攝無色天耶。答。義一雲。無色界無體故(雲雲)。不攝也。義一又雲。佛與愚法聲聞緣覺欲天及梵世為五(雲雲)。章無量乘(雲雲)。宗密禪師雲。無量乘中有其二意。一以隨機說教多門名無量。二以彼宗一切諸法一一皆能顯義益物。一一無不該攝名為無量(文)。

    大疏一(上)雲。故此圓教語廣名無量乘。語深唯顯一乘。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二別教一乘(文)。此等釋無量乘者。通同別二教(見)今且取同教之義邊歟。

    章。二融本末(等文)。本者一乘。末者三乘等也。復古雲。本末則同教所攝。一三乘等融通無二也。吾祖曰○又曰。若攝方便如前諸教並在此中。是故同教一乘先分別諸乘。後明融本末也(文)。

    章。由此融下。此總結此一章大意也。

    賢首門淨性。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上(中)。

    教義攝益。立教義。分教開宗。

    教義攝益。

    一。別教三乘相望教義。

    二。同別二教相望教義。

    三。出出世益因果。

    四。先于一乘已成解行。

    五。界內見聞等依身業系。

    立教義。

    一。菩提流支一音教。

    二。誕法師頓教限花嚴歟。

    三。遠法師立教。

    四。光師三教攝花嚴事。

    五。光師圓教所被。

    六。耆法師立教第三第四別。

    七。天台圓教事事無礙。

    八。天台化儀化法相當。

    九。三無性了密。

    十。深密第三時攝法花花嚴。

    分教開宗。

    一。宗教各別。

    二。終頓淺深。

    三。圓滿修多羅得益。

    四。中間三教機。

    五。頓教言說。

    六。文殊不二。

    七。深密第三時終教。

    八。深密第二時通終教不。

    九。空真如始教。

    十。二十部攝六宗。

    十一。犢子所計我人法二執。

    十二。犢子部出三界。

    十三。小乘法空拆體。

    十四。小乘中分通大義。

    教義攝益(上明乘差別。今明乘攝益差別)。

    問。教義者能詮之教義歟。權實教義歟。答。復古釋別教之義雲。圓果普因(雲雲)。界內示教得出為義。是又因果也。三一相望權實即教義也。尋雲。此中何不出愚法教義也。答。一義雲。攝回心故。一義雲。終教以去不許出界故無義也。孔目第三教義二大釋如引一乘義。章。教義無分齊(文)。復古雲。引而得出義也。誘而引之教也。是二不二故四無分(文)。指事雲。今解雲。三乘教義望于自宗。假雖教義以一乘所流故。為彼所目故。仍無自三乘教義。分無是故雲也。又三乘教義。謂界內示三車為教。得出為義。法義亦教無三義故。與界內教無差別分齊故雲無分齊(文)。章。開合(文)折雲。約教義說開合也。如別三句中。具教義則開。唯教非義則合也。總中俱教俱義則合。具教義等則開(文)。

    心雲。三乘教一乘義也。三一相對教義合也。尋雲。別三句中俱非教義句。開歟。合歟。答。問。示相之科可有三乘別教相望之義歟。答。無此義也。付之。既示相之上辨開合之中三別相望。示相之科何不釋三別相望之義歟。答。示相者出開合之法體。俱非教義等已開之義故。示相之科不釋也。

    一。問。三乘別教相望可有為教義之義歟。答。章俱非教義(雲雲)。付之。三一相望教義。以方便真實為教義。縱雖別教一乘。何無以三乘為方便之義歟。是以章下文雲(乘教開合)一本教。謂別教一乘○二末教。謂三乘小乘。從彼所流故。又名究竟及方便。以三乘小乘望一乘悉為方便故(文)。此釋無爭三別相望名究竟方便。既以三乘望別教名方便。何無為教之義歟。加之。上章此別教一乘別于彼三乘表。釋十別之時。權實差別教義差別等(雲雲)。是豈三別相望非為教義歟。是以當處起盡見。總辨教義時。初二句三一相望教義。一乘者別教一乘(見)至第三之句釋約同教說。故雲何。答。一義雲。準下決擇其意文雲。七三乘根不定。進入同教一乘者。見自所得三乘之法。皆依一乘無盡教起。是彼方便故。如花嚴經同教中說。又如法花中回三入一乘等是也。八三乘根不定。雖入別教。知彼三乘等法本來不異別教。為彼所目故。如會三歸一等。九直往別教機。一切佛法並是本來唯一別教。本來不見三乘等(雲雲。取義)。今俱非教義者。依八九二門。俱上分相門立教義差別。下乘教開合名究竟方便等事。有一乘三乘相望釋權實。有本末相對顯開合。付本雖表別教兼同教。本意三一之差別顯。不簡同別之一乘故。以知。決擇其意七八二門合名別教。名本教。名一乘也。同別二教車體同故。況第七門如花嚴同教(雲雲)。以花嚴名本教。名一乘之時。豈可除花嚴同教歟。若于花嚴之中。揀定同別二教之義之時者。于別教者三乘相望不可為教義。今章依此義雲俱非教義等也。次當處總辨科。初二句一乘者。可同教一乘。既上示相別釋等科。全無三別相望教義。總者總別。何至總辨科。始可作三別相望教義歟。但至第三句釋約同教說事。第一句三乘為教。第二句一乘為義。第三句取上二句三乘一乘為同教。同教者具前諸教故。第一第二句一乘雖同教一乘。唯三唯一。三乘不名同教。第三句三一共名同教也。復古雲。復總下總論三一也。第三句雲。或具者具教義也。三乘為教。一乘為義。余文可知(文)。指事釋異義同也。難雲。別釋科一乘三乘三句。共三別相望俱非教義(雲雲)。而總辨科無俱非教義之句。以知。三別相望為教義雲事。若三別相望不為教義者。何如別釋。不作俱非教義之句歟。答。三別俱非教義事。別釋之科委細故。為滿四句之次第除之歟。

    一義雲。總辨初二句一乘者。同別不分一乘也。故不作俱非之句歟。別釋中唯別教故雲俱非也。總別影略歟。義苑雲。或教義俱教者○或教義俱義者。以其一乘之教。稱實所流究竟攝益故。望三乘法亦成義應合。更雲。或俱非教義。約三乘望別教一乘說。今所闕者。竊恐脫故。若不爾者。何以次下文牒雲。或具三句約同教說。應難雲。上言別教。何以今具卻成同教耶。答。上是以三乘望別教。非是直顯別教耳。或可便將同教。當其一句足上成三亦有理在(文)。宋本章雲。或具此三句約同教說(文)。

    二。問。同別二教相對為教義之義可有歟。答。同別共真實一乘故。此義不可有也。付之。一乘三句中。唯義非教。約同教說(雲雲)。準上下之釋義。唯義非教者指別教。約同教說者出所對(見)。例三乘第二句唯教非義者三乘。約同教一乘者如所對。加之。總辨第三句具此二句。約同教說者。若望別教。教義共教。若對三乘。教義共義釋非歟。答。法花花嚴同教共所入別教一乘也。所入則實義也。全不可有教義共教之義故。總辨科具此二句者。三一相對。如上會。次一乘三句中第二句。若雲約三乘說者亂。三別相對有教義故。出能對同教一乘也。

    孔目第四雲。同教者入一乘遠方便攝(文)。

    三。問。出出世益者。唯指佛果歟。通諸位歟。答。兩方也。若雲限佛果者。以三乘名出世。以一乘名出出世。而三乘機回心入一乘信位尤指諸位可雲出出世。是以上文引梁論。八地以上乃至佛地名出出世(文)。此文又不限佛果(見)。若依之雲爾者。當章起盡直往別教之人。唯證入名出出世。出出世言不通解行(見)。若許通諸位者。于直往人何可分出世出出世歟。答。一義雲。三乘出世雲。一乘名出出世。源依梁攝論等寄在之義。而梁論心以八地以上乃至佛果。總可寄一乘因果也。故花嚴問答下雲。一切世間人天因果。皆有初三地。一切二乘所修之因果行法。皆在四五六三地。一切三乘大乘所修之因果行法。皆在第七地。一切一乘所修之因果行法。皆在有八地以上三地。若以此門者。不相參當自位也(文)。準此釋。三一相望時。出出世者通一乘諸位也。但于直往人者。解行位名出世。證入名出出世。而其證入生者。雖通地上等。付事可取佛果也。例三一相對之義。作出世出出世之名目也。

    四。問。章文若先于一乘已成解行(文)。爾者已成解行身。地獄已前之身歟。兜率之身歟。答。兩方也。若雲地獄已前之身也者。既雲已成解行。尤可生天已後之身。若依之雲爾者。今章心攝界外之機。令得出出世之益之中。今者直往別教之機。兜率天子之事也。而出世身上者。無爭指兜率解行之身。解行故名界外出世(見)。對之先于一乘等(雲雲)。知墮獄已前見聞之身也。雲事。答。一義雲。先于一乘已成解行者。墮獄已前見聞之身也。後于出世身上者。生天已後之身也。證彼法者十地證位也。但已成解行者。私記末雲。言已成解行者。唯是界內信解行。非是界外十信以上證解行也。言後出世身者。證彼法者。兜率天子從地獄出。即生兜率天。名出世身上。即是出世身上證得普法。名為出出世間。此是已入住位。便成正覺說曰證彼法(文)。可準此意。此記心十信終心初住已上界外出世身名(見)。

    尋雲。光觸已後地獄依身攝解行生歟。攝見聞之生歟。若雲見聞生者。晉經第三十四(小相品)雲。又菩薩摩訶薩于兜率天。放大光明曰。憧王○遍照彼處。地獄眾生滅除苦痛。令彼眾生十種眼耳鼻舌身意諸根行業皆悉清淨。彼諸眾生見光明已。皆大歡喜。命終皆生兜率天上(文)。準彼經文。既于地獄身得十眼耳等之益了(雲雲)。十眼耳等之益地上解行之益也。光觸已彼尤可解行生。若爾者先于一乘已解行者。尤可取光解已後地獄之依身也。若雲解行生者。

    自防遺妄集第三雲。末入地獄已前名見聞生。自獄而出生天上。空音屬耳。隨悔宿愆得離諸三昧。名解脫行生。不離天處見佛法身。名證入生。何以故。天子解行之生不通地獄(見)。雲何。答。光觸已後地獄之依身。見聞生之終也。縱雖得十眼等益。非十地等之益。生天聞法之後得十地之益故。只淨種之益也。疏八(下雲)後彼世界下光明所成益。于中二。先令離苦淨宿善益。後從彼命下轉報生天得聞法益。于中初示宿因。謂昔近善友。必聞普法成金剛種。心不放逸顯曾修行種。諸善根通見聞等。次毗盧下顯其現緣(文)。抄無釋。準此釋淨種益也。玄十六雲。就此因用二。初令離苦生天成安樂行。二生天上已以下令不著天樂成饒益行。亦是前身光觸益。後是空聲益。前中令淨十眼等者。以彼眾生宿有見聞普賢法種。後遇舍那法界光觸故。得十眼普賢之益。二天上益中(文)。一義雲。初住已上等覺已還之益。皆解行之益也。而準經文玄疏等釋。光觸之時于地獄之身得益無異端。生天聞法之益。十地因滿諸位相攝之益也。故玄記雲。四爾時下益當機天子得是普賢諸位相攝○已聞此法即得十地。明與三乘漸次教下同也(文)。若爾者。地獄光觸益雖地前益。猶是解行之益。故獄中光觸之益指雲先于一乘已成解行。指兜率解行之益雲出世身上歟。疏八下。後爾時下正辨當機益。于中二○前中亦二。先明得法益。後以眾生下見佛益。今初皆有故字。義似牒前為因。則見佛為益。而前來末有得十地等處。為何所牒(文)。抄十八(下)雲。疏今初皆有故字等者○一牒經義。釋言義似牒前為因者。則似由聞回向及得十地並得三昧。此三為因見佛為益(文)。此釋自生天聞法以前無得十地之義(見)。知獄中益非地上等也。

    三生配位事。

    玄十八雲。問。此善財是何位菩薩。答。經無正斷位相難明○依圓教宗有其三位。一見聞位。即是善財。此前生身○二是解行位。頓修如此。五位行法如善財此生○三證入位○善財來生是也(文)。大疏十上引玄記全文了雲。此之一解甚順經宗。但更有一理。謂歷位而修得見普賢一時頓具(文)。

    抄二十上雲。一時頓具即是第三證入生故。亦成漸頓得交徹故(文)。已上釋初住以上至等覺皆解行生也。

    孔目第三雲。若一乘義十信地見聞終心成解行。十信終心勝進向。十解得究竟終。余義如別章(文)。

    談玄決擇記雲。三生之義各在何位。準賢首說。長流凡夫見聞成種名見聞生。四十心位十地聖人真解真行名解行生。妙覺如來因緣果滿名證入生。準清涼義。但取十地為證入生。余同賢首。

    玄十五釋壽命品十重佛剎雲○三約別教。娑婆是見聞解行處。中間諸土唯解行處。末後佛土。通解行滿及證入故。是故信滿位處亦名賢首故也(文)。信滿位處亦名賢首故也者。十信終心即證入生雲也。其故第十佛剎名賢首佛剎說十信終心。品名賢首品故也。故玄第四雲。于此信滿入普賢位。具有二義。若約果則下文賢首佛剎等。此中約因故雲菩薩(文)。

    問。攝界外機。今雲令得出世益二類中初義。與攝二機令得二益二種之中初類。可有差別歟。答。攝界外之機。令得出出世益之中初義。三一各別三乘益非一乘益。攝二機之中初義。三乘益即一乘方便故。三乘益即一乘益也。先攝界外機。下雲攝界內故。後攝二機故。問。先以三乘引出之後得一乘之義。可通別教歟。答。當處釋不通別教也。付之。下決擇其意科。三乘根不定而進入別教(雲雲)。何不出法義歟。答。進入別教之機三乘本來一乘之所目見故不出之。

    五。問。章文若界內見聞等(雲雲)。爾者界內出世等者。依身歟。業系歟。兩方也。若雲約依身者。兜率天子既兜率界內之依身也。何可釋出世身歟。若約業系者。章文或界內通見聞解行(雲雲)。解行之人豈三界業系歟。答。一義雲。今界內等者。非依身業系等之義。只約三生。見聞界內解行出世。證入出出世配釋也。其故若約依身者。圓教心不立變易。以分段身至佛果(雲雲)。既雲分段。尤可三界依身。爾者界內可通證人。而界內不通證入。知不約依身雲事。雖然界內見聞出世得法。爾者自當業系之界內外。但界內通見聞解行者。非真實之解行。見聞中領解曰解行歟。故私記雲。或界內通見聞解行者。前生之中見聞一乘。則是信解之行也。出世唯解行者。即此現生中因位究竟。而雖解行滿也(文)。一義雲。三生建立別教不共之行布也。故唐經七十八雲。此長者子一生內等雲經文。疏十下釋雲。謂凡身一生亦解行一生(文)。

    抄二十下雲。疏凡身一生者。約圓融說。解行一生者。約行布說(文)。而以此圓教行布。寄在始終二教。若寄終教者。初住已上離三界系故。解行唯出世也。若寄始教者。初地以上離業系。地前猶界內也。今雲。界內通解行者。初住已上雖解行生。寄始教之時。地前猶界內故雲界內通解行也。一義雲。玄十五雲。娑婆是見聞解行也。中間諸土唯解行處(文)者出世唯解行也。末後佛土通解行滿及證入(文)者。出出世唯證入也。難雲。若依此義。善財兜率天子界內通見聞解行之人也。何以兜率天子釋出世身歟。又末後佛土通解行證入。尤可有出世證入之義。而今章出世不通證入。知非十重佛剎之釋義。如何。答。

    問。可有出世見聞之機歟。答。章文不出此類也。付之。定姓二乘無余還生生後進入一乘者。豈無出世見聞之義歟。答。三生門建立付直往之機談之。還生進入之類煩惱已斷。無漏已生故進入一乘。即得解行故。無界外見聞之義也。

    立教義。

    一。問。菩提流支心立一音異解之義歟。為當立大小並陳一音教歟。答。一義雲。一音異解(見)。付之。疏大小並陳(雲雲)。如何。答。會解記雲。然據教章並探玄。皆雲流支○(一音異解)引證與今同。今疏所敘乃什師所立。豈彼二文皆錯也。但恐今疏後人傳寫誤。以流支書于前。什師書于後。爾不然者賢首太誤(文)。難雲。刊定記第一。大乘義章第一。大疏一上。抄二(下)雲等皆菩提流支大小並陳(雲雲)。豈皆傳寫誤乎。記釋難依。一義雲。今章探玄記但雲如來一圓音隨根異解種種差別(雲雲)。全不簡大小並陳與一音異解之義。至疏文二師之義各別也。而二師共于一圓音教之中。開並陳與異解之義。是即圓音之十義中其二義也。縱雖大小並陳。可據機根異解故。釋隨根異解也。非謂簡大小並陳而隨根異解。所引維摩經上卷佛國品文也。隨類各得解之文可含大小並陳一音異解之二義也。依隨類得解之義有大小並陳故也。今章疏釋同。菩提流支大小並陳之義可得心歟。

    復古記雲。然此一音或名教本。或謂本末融一大善巧法○今章與探玄獨引菩提流支證一音教。引維摩經前偈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如來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探玄雲。一約類。或為天眾現一天音。能令余類各別得解。對人亦爾。余類皆然。清涼曰。如來一音同時報萬大小並陳。互六雙引流支羅什。于羅什下引經次偈。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探玄雲。二約法。或為眾生說施一音。亦令人解戒定等。清涼曰。佛一圓音平等無二無思。普應機聞自殊。非謂言音本陳大小。又雲初則佛音具異。後則異自在機。各得圓音一義。有謂與清涼異者誤矣(文)。此文能可料簡。一義付此文。流支羅什互可存並陳與異解之義。表里之差別也(雲雲)。若爾者付菩提流支之義。今章一音異解(見)。大疏大小並陳釋。何義可為本哉。故難信。

    玄記第十一雲。四種種說法業。謂以一音異解者。釋有二義。一約實。謂就真為一。機感為異。如一真身應物現異。二就應復有二。一約類。或為天眾現一天音。能令余類各別得解。對人亦爾。余類皆然。故經言。一音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二約法。或為眾生設施一音亦爾。余人解戒定等如是一切。故經雲。一音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也。隨機異解各得成益故。故以一音乃至歡喜(文)。疏一上雲。

    二。問。誕法師所立之頓教者。限花嚴經歟。通余經歟。答。當章文雲。即花嚴經是也(雲雲)。付之。探玄記中釋真諦等漸頓二教之時。述頓教雲。即花嚴等經(文)。

    知等余經(見)。雲何。答。當章心漸頓二教各有二義。漸二義者。一約機漸。謂從小入大之機。所得大小乘教共名為漸。二約法漸。謂一經中俱陳大小。如涅等。頓二義者。一約機頓。謂直往菩薩所得法門不論權實。即名為頓。二約法頓。不雜小乘。唯說菩薩乘故。漸頓各有二義事。折薪第二(見)。此中涅漸者。二義俱漸。花嚴頓者。二義俱頓。故今章探玄漸中。雲即涅等。等取法花等。探玄頓中雲即花嚴等。等取梵網等歟。圓覺略抄第一(雲雲)。頓者有二。一化儀頓。謂花嚴經○二逐機頓。謂對上根具足凡夫頓。指絕待中道真性。不同法花涅之類○即勝密嚴金剛三昧如來藏普光明藏圓覺等四十余部○此是逐機顯體之頓。非化儀之頓(矣文)。

    三。問。遠法師心立幾教歟。答。當章文釋誕法師之漸頓二教了。遠法師等多同此說(文)。付之。大疏中釋曇無懺三藏半滿二教了雲。隋遠法師亦同此立。然聲聞義為半字教。菩薩藏滿字教(雲雲)。今章漸教之中具大小乘。頓教唯菩薩乘名字。義勢共相違。如何。答。遠師漸頓二教今章分明也。加之。探玄記中釋真諦漸頓二教了雲。後大遠法師等後代諸德多同此說(文)。但大疏之中指同半滿二教者。此師存半滿二教。立漸頓二教歟。其故大疏之中立二教有四家。第一釋半滿二教了。隋遠法師亦同此立(文)。又雲。二隋遠法師立漸頓二教(文)。二教釋相大同章玄記等。但高麗印本鈔隋延法師(雲雲)。遠師涅疏十地論疏等之中。半滿二教漸頓二教俱存(見)。故隨一義各指同之歟。

    抄二(下)雲。隋遠法師亦同此立者。彼涅疏。聖教雖眾略有二種。聲聞藏二菩薩藏是也(文)。會解記雲。隋遠法師者。即大遠也。名惠遠。姓李氏。炖煌人○今判半滿。依彼涅疏(文)。指事雲。言遠法師等後代諸德多同此說者○十地論遠疏雲。聖教萬差略要唯二。謂聲聞藏及菩薩藏○菩薩藏中所教亦二。一是漸入。二是頓悟。言漸入者。是人過去曾習大法。中退學小。後還入大。大從小來。謂之為漸。言頓悟者。有諸眾生久習大乘相應善根。今始見佛則然入大。大不由小。名之為頓。故雲多同此說(文)。

    四。問。付光師三教。且花嚴經何教所攝歟。答。當章文圓教攝(雲雲)。付之。光疏第一雲。今此經者三教之中。蓋是頓教所攝(文)。答。當章並鈔文。圓教者即花嚴(雲雲)。探玄第一雲。即以此經是圓頓所攝(文)。方軌第一雲。一化始教門有三。一曰漸教。第二頓教○第三言圓教者○此經即頓及圓二教攝(文)。三教釋相大同光師。唯方軌探玄等頓圓二教之所攝也。但光疏約化儀頓教所攝(雲雲)。非遮化法圓歟。略文義可見。

    五。問。付光師立教。且圓教所被機者限地上歟。答。通地前地上也。付之。既雲分階佛境。知初地以上雲事。是以智論第百中。不共般若被唯地上菩薩不通地前(見)。不共般若豈非花嚴經歟。答。抄第二下上達之言義兼地前分階佛境。即是地上○況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豈非分階佛境之人(文)。次智論文。智論第百雲。般若有二種。一者共聲聞說。二者但為十方住十地大菩薩說。非九住所聞。何況新發意者。復有九地所聞乃至初地所聞。各各不同(文)。

    六。問。付耆法師六宗教。且第三第四雲何異歟。答。復古記雲。六耆法師第三不真等。但約俗諦說諸法如化。第四約真諦說空理真實(文)。可依此釋。抄二下釋成耆六宗疏中。不出之義雲。又三與四但法喻之別。故並不引(文)。此釋第三第四無差異故不用(見)。但取大部為所破。若許法師之義者。可如復古釋也。問。南岳大師建立四教歟。答。章雲。依南岳及智者(雲雲。)付之。補行記一雲(妙樂)南岳委知而不細判。至天台來分別始盛(文)。又南岳四十二字門(釋大品經四十二字)。後三教義。故妙樂指四十二字門雲。亦作三教義釋(文)。天台宗此論義(雲雲)。

    七。問。天台圓教可談事事無礙歟。答。章法界自在一即一切等(雲雲)。事事無礙(見)。付之。兩方也。若雲許事事無礙者。凡事事圓融之深義。自宗圓極之所談也。何可通余宗歟。是以大疏之中。釋天台圓教之義。述事理具足不偏不別。不許事事無礙之義(見)。若依之雲爾者。當章既一即一切即一等花嚴是也(文)。無諍事事無礙之義也(見)。雲如何。答。抄二(下)雲。彼判諸經雲。花嚴兼謂兼別教。是則迷其行布。謂為別教。但取圓融以為圓教。雖成二教各失一邊。合而融通方成了義。順花嚴宗。由行布圓融二互相攝○若與之者。則名異義同故無大過。若奪之者。則失花嚴本意故今不取(文)。依此釋者。天台心取花嚴圓融名圓教。花嚴圓融豈非事事無礙歟。知彼宗圓教之中花嚴圓教事事無礙之義可談也。但大疏事理具足不偏不別等者。事理無礙之義(見)。雖然釋彼宗圓教大都計也。不妨圓教之中有事事無礙之義歟。一義雲。通途之義一即一切等者。付事理釋之(雲雲)。但當章探玄一同事事無礙義(見)。

    八。問。付天台立教。且漸頓秘密等四教。藏通別圓異名歟。答。進雲。當章文異名也(見)。付之○。

    <PIC>T72063501.gif</PIC>

    一義雲。章亦名漸教等者。付增相一往配釋也。非克定之異名歟。

    尋雲。縱雖一往配釋。何不配不定教歟。答。付增相故。謂通教漸教之根本也。頓教自本限別圓。故配別教。花嚴圓教但雖通頓秘密二教。以別教之義邊配頓教。故以圓教之義邊配秘密教也。秘密教雖通四教。花嚴經在座不聞之類。各不相知之義顯故配秘密教。不定教通四教。而增微故不別配也。

    九。問。唐三藏心第三時顯了說。通三無性歟。限三性歟。答(雲雲)。章雲。顯了意說三性及真如不空理等(文)。此釋不通三無性(見)。探玄記一雲。第三時中方就大乘正理。說三性三無性等唯識二諦。方為了義(文)。大疏一上雲。第三時中就大乘正理。具說三性三無性等。方為盡理○是故于彼三時。初墮有邊。次墮空邊。俱非了義。後時具說遍計性空。余二為有。契會中道。方為了義。此依深密所判(文)。依玄疏釋者。第三時具說三性三無性為了義也。章文略故但雲三性不空等歟。又第三時雖通三性及三無性。第二時唯三無性也。對第二時為顯勝故。但標三性為真如不空歟。難雲。唯識論本頌雲。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文)。慈恩大師疏雲。總密意說三種無性(文)。如何。答。三無性顯了密意事。唯識論第九卷同學抄論義也。雖有異義。同學抄之義三無性唯密意傳歟。但依自宗者。本頌密意三無性者。第二時別說三無性也。第三時具說三性三無性。故共顯了說也。

    義林章雲。以顯了言說三無性非空非有中道教故(文)。同學抄會雲。但章釋者以三性顯了言。說般若無性。為三無性非空非有之故教(為言)。

    十。問。三法輪中攝終歟教。答。但攝小乘始終二教(文)。付之。深密第二第三時同許定性不成。何可攝終教歟。答。指事雲。問。經疏雲。解深密經以為始教。雲何今說為終教歟。答。義門不同。若約成佛不成佛門者。解深密教以為始教。○若約空不空門。名為終教。明不空教義。望不同故不相違(文)。委細次下分教開宗科可料簡。問。三法輪中攝花嚴經歟。答。不攝花嚴(雲雲)。付之。述記第一雲。又今此論處引六經。所謂花嚴•深密•如來出現功德莊嚴•阿毗達摩•楞伽•厚嚴•十一部論瑜伽•顯揚○因果行位了相大乘。故知第三時中道之教也(文)。

    燈第一雲。若對漸悟說教三時。若對頓悟無三時別。又所說教非定。如是文前後次第判為三時。並約所說義類相從(文)。又雲。此有二義。一約前後。二約義類(文)。深密第二雲。世尊初于一時在波羅奈○世尊在昔第二時中○世尊于今第三時中(文)。依經文初昔今之文相。無諍年月前後(見)。故自宗心不許義類也。

    問。深密三時之中。法花攝何時歟。答。問。深密第三時教。攝法花涅歟。答(雲雲)。兩方也。若雲攝者。第三時五性三乘也。法花涅一乘一性也。是以探玄大疏等中。深密三時教法花以前(見)。若依之雲不攝者。說時既後時也。尤可第三時教。是以當章文。但釋不攝花嚴法門。不棟法花涅。知可攝雲事。如何。答。一義雲。依相宗自立者。法花涅第三時中道教也。若依自宗意者。性相十別天地懸隔也。以法花等不可攝深密第三時。但當章為破約時之立教雲不攝花嚴。非謂花嚴之外皆第三時也。

    探玄第一雲。法花既當第二時教。即是密意權說○是故理實但約不定種姓(文)。又雲。合此二經總有四門。一初時小乘二經同說。第二時唯大乘唯深密說。第三時具三乘。此是深密第三妙智第二。第四時唯一乘。妙智第三時說。是故當知妙智經在深密後說(文)。

    大疏一上雲。若謂法花是第二時教。為引不定二乘故。說一切悉皆成佛。而猶未說定性不定。故名密意非了義者。何以自判法花為第三時教乎。誰敢判于法花為不了耶(文)。

    抄三上雲。言是第二時者。彼不立為第二時教。由謂一乘是密意說義。當深密第二時故○彼法花疏引經雲。我等今日得未曾有。非先所望而今自得。即第三時教也。又下結雲。為顯第三時真實之教故說此經。據上二文則判第三時(文)。

    問。三法輪之次第依金光明經歟。答。當章深密金光明等(雲雲)。付之。金光明之次第轉持照(雲雲)。章轉照持(雲雲)。次第相違如何。答。觀音思禪師相似即初住位也(藥王)。天台觀行五品十信位也。

    分教開宗(已顯他師立教。次顯自宗教宗)。

    一。問。宗教各別建立事有何故歟。答。依清涼大師解釋。依斷證次位差別立五教。付空有等之所尚不同開十宗也。付之。依次位差別建立五教者。終教已上同菩薩位也。何可開三教歟。若付所尚不同開十宗者。始教之中有空有二門。圓教之中分同別二門。事理無礙與事事無礙義門既別也。何各不開二宗。而于小乘教可開六宗歟。加之。小乘六宗之中。三四五六之四宗付法空小分之差異分之。例始教等之中尤可開二宗歟。答。○先終教已上雖同菩薩位。終教定經三僧。頓教不立位。圓教諸位即入故立三教也。次始教之中雖有空有二門。第二時空門始教者。第三時之三無性門也。更無異性故不開一宗。次圓教之中同教事事無礙之中事理無礙也。取圓教一分之義名同教。同別二教無二體故不開之也。

    抄四下雲。疏然十宗五教下。第二釋通妨難。謂有難雲。十宗何異五教而重辨歟。故為此通。然有二義。一則通為不同。二乃體式有異○言教則一經容有多教者。顯明教通。如一維摩。則具五教。涅般若等亦具五教。而影出宗局。維摩但是事理無礙宗。不通三性空有等宗。故言宗則一宗容具多經者。顯明宗通。以一事理無礙宗。內該法花維摩涅等故。而影出教局也。如一經中具有五教。不相通故。疏又夫立教必須斷證等者。二明體式有異也。亦重通妨難。難雲。若各有通局。何以不得以宗為教。以教為宗故。為此通教有斷證等。宗不約此。位等無多故但有五。所尚各別故有十宗。故前六所尚不同而成六宗。而斷證等齊但為小教。則教宗無違(文)。

    愚法得名證據。貞元經第十卷雲。阿陀那識行相微細。究竟邊際。唯佛能知。住持菩薩愚法聲聞亦不能覺(文)。唯識論第三雲。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凡即無性愚即趣寂(文)。

    二。問。終頓二教之前後依淺深之次第歟。答。宗家心意淺深(見)。付之。兩方也。非淺深之次第者。當章並探玄記等。處處解釋五教十宗者。依淺深之次第(見)。是以立十宗之時。第八終教。第九頓教也。前後既淺深之次第也。終頓二教何非淺深之義歟。若依之雲爾者。清涼大師釋十宗之時。第八頓教。第九終教之義建立。然此十宗後後深于前前(文)。豈非師資之相違歟。加之。宗家起信義記中釋四宗之義。二者真空無相宗。即般若等經中等論所攝是也。三唯識法相宗。即解深密經等(文)。真空無相既頓教之義也。爾者還自始教相宗淺近義歟(見)。如何。答。當章並探玄等五教十宗建立。始終頓圓之次第。前淺後深之趣玄義一同也。不及異端。但于清涼大師之解釋者。晨旦先德之會釋之起盡往往也。且翻大乘法師八宗之中七八二宗故。列始頓終圓。就中真空絕相之義。通始終頓三教故。約多分宗教相配許也。次至起信疏四宗次第者。準法界無差別論疏。第二第三宗深密第二第三時也。爾者真空無相宗全不開頓教之義歟。一義雲。清涼大師心始頓終圓前淺後深之次第也。師資立義少異也。不可混亂。文證如下。玄第一雲。七一切皆空宗○八真德不空宗○九相想俱絕宗。全同章(文)。

    疏第一下雲。七三性空有宗○八真空絕相宗○九空有無礙宗○十圓融具德宗○然此十宗後後深于前前○七即法相宗○八即無相宗。後二即法性宗又七即初教。八即頓教。九即終教。十即圓教(文)。

    抄四下雲。疏然此十宗○一通明淺深故。後後深于前前。然此十宗前六全同大乘法師。大乘則有八宗。七名勝義俱空。八名應理圓實。即以法相為應理圓實。法性為勝義俱空。今回七為第八。八為第七。如前西域中二宗不同。今以符付法性。又加後二。以顯甚深(文)。會解記第十(觀復雲)。疏八真空下○此宗雖局唯頓教。若約通義亦通始終教也○抄今回七為第八八為第七者。正明立意也。然賢首探玄教章。皆第七名一切皆空宗。第八名真德不空宗。第九名相想俱絕宗。七即始教。八即終教。九即頓教。今不爾者。以前八宗皆大乘法師所立。若如賢首卻成順于彼宗○今多反此。故立不同也○疏八即頓教者。此約宗教義相當處配之。不必全取教之次第也。問。若爾應終教深于頓教。不爾何得前淺後深歟答。以真空絕相宗雖是頓教。然亦通始教。但多分義配故雲頓也。故清涼雲。況復宗者從多分說。今亦多分故配于頓。前淺後深未爽通理(文)。尋雲。前淺後深未爽通理者。釋頓教之次第歟。又終頓之次第歟。答。復古記上雲。而清涼國師七名三性空有宗。八名真空絕相宗。九名空有無礙宗。此蓋以性陳相。回大乘法師第七為第八。以符法性在法相之後為深故也。小與五教不次。又以性空通始終頓。遂以真空絕相收于頓教。又亦空有無礙徹于圓教。故雲前淺後深。若空有雙絕亦收頓教(文)。此記心雲。清涼大師十宗建立與五教不同有眾義。先一為大乘法師之八宗之中。第七第八相反顯性宗深義故。次又以性空通始教頓等者。第八真空絕相宗者。雖通始終頓三教。付義顯者第七始教。第九終教故。付隨一義第八宗收頓教。次又亦空有無礙等者。釋前淺後深之義。終教空有無礙徹圓教之義故。深于頓教之唯理也。次若空有雙絕亦收頓教者。第九空有無礙宗攝頓教之義釋也。故大疏雲。九空有無礙宗。謂互融雙絕而不礙兩存(文)。依此空有雙絕之義。又收頓教也。而唯雲終教者。多分義也。法界無差別論疏雲(宗家)。現今東流一代聖教通大小乘及諸權實。總有四宗。一隨相法執宗○二真空無相宗。謂般若等經中百等論。三唯識法相宗○四如來藏緣起宗○釋此四宗略舉四義。一約乘。初唯小乘。次二具三乘。謂此二宗同許定性二乘不成佛。後唯一乘○二約淺者。初二唯說六識。後二具說八識。于中初說六識有。說六識空○三約法者。初唯說有。二唯說空。三說亦空亦有○四說非空非有○四約人者(文)。起信疏上四宗全同。但無四義重見唯有約人一義可見。大疏一下雲。抄四下雲。第五體淺深中○言淺深者。十體之中前前淺。後後深故。下釋雲。從淺至深。雖有淺深融通並為無盡教體○眾十中前五下三料簡總有四重○一體性料揀○二又前四下大小乘料揀○三前七下三乘一乘料揀○四前八約同教下同教別教料簡(文)。

    玄記第一雲。第五能詮教體者○從淺至深略有十門。一言詮辯體門○三遍該諸法門。四緣起唯心門。五會緣入實門。六理事無礙門。七事融相攝。八帝網重重。九海印炳現門。十主伴圓備門(文)。疏玄共遍該諸法緣起唯心等門。唯含始終頓圓之義。疏玄共十門總標雲。從淺至深知淺深之次第也。而探玄中不配當教。準疏抄第五會緣入實頓教之義也。第六理事無礙決定終教也。第七已下皆圓教義也。是疏玄共非大乘法師之七八二宗相反為自宗義。始頓終圓淺深相連(見)。

    抄三上雲。未開合遍收理無不盡○若欲判者。當漸開之。且分為二。一方便教。二真實教○若就大乘分宗。亦可有四。一法相差別宗。多說相故。二相想俱絕宗。多約性故。三性相無礙宗。事理相即故。四圓融具德宗。以理融事故。故如來聖教意趣。無邊不可局執。今且依古勢故如疏明耳(文)。上來開合者。指五教之釋段。若欲判者。下抄至自義(見)。且依古勢者。五教淺深之次第。且依藏和尚之義為言。知教體十門淺深並此四宗。清涼大師自義。始頓終圓淺深之次第也(見)。

    三。問。圓經所說圓滿修多羅者。圓教可雲歟。答。證圓教也。付之。正見經文。說圓滿修多羅之時。三乘得益。何可雲圓教歟。答。六經五十五。八經七十三。貞元經二十五。三經共說圓滿修多羅時。有三乘得益。雖然玄疏抄並貞元疏等。無一乘三乘揀別之釋。但三乘得益當機之益。太子得益一乘法門。善財所得之法門也。故知。圓教必具無量眷屬經故。三乘得益眷屬經益。太子所得主經益也。晉經第五十五雲。過去勝光王太子名曰善伏。聖法輪音聲虛空燈王如來所。五體投地(取意)。爾時如來知諸眾生應受化者。而為演說圓滿因緣修多羅時。彼大眾聞正法已。八十那由他眾生皆起離垢清淨法眼得無學地。一萬眾生得大乘道。滿足普賢菩薩行願○時復太子得隨應化覺悟眾生長養善根法門(文)。八十經四十經雖文言異。大意無別。善伏太子者。大願精進力夜神往事也。余二經名勝姓太子。

    探玄二十雲。十四佛救太子。于中有八。一國人已集○三見威光。四敬禮申請。五說法益眾。六太子得法。七結會古今(文)。貞元疏第八雲。普照圓滿因者○普照者能證知也。圓滿者所證理果也。因者能證行也。圓滿行因成菩提智證深法界。舉一全收。即花嚴之類也。四時彼會中下當機獲得益。于中二。先通益眾會。後能勝性下別益太子。此中所得即向自陳所得法門(文)。大疏二十下多分同也。

    貞元經第四雲。時文殊師利與諸眷屬到此林已○說修多羅名普照法界圓滿光明。百萬億那由他修多羅為眷屬。說此經時有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諸大龍王並其眷屬。聞此法已○咸舍龍身生天人中。一萬諸龍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復有無量無數眾生。于三乘中各得成就(文)。

    同疏第三雲。明所益眾略有二類。先明諸龍得主教益○復有無量不攝三乘機。得眷屬教隨器益故(文)。

    四。問。章文釋中間三教。以此皆為三人所得故(文)。爾者終頓二教之中。可該二乘行位歟。答。諸記之一義雲。三人所得者。門外三車一類三乘機所得法門也。但終頓二教雖三乘聞菩薩乘。三乘教菩薩故攝門外三車。合存三泯。二雲二人所得也。

    復古雲。以下釋所以。何以三教總為三乘。以此三教皆為三人所得。故所得者修因獲得之果也。良由此等大乘經典。雖有權實。皆是通說三法。通益三機也。如上所別者。良三乘中大品等經共集三乘眾。通說三乘法。具獲三乘益。獲益即所得也。若雲終頓。三人共得一果。皆得成佛。或引近異遠同者。皆是億說。且始教說三果。終頓得一果。此可釋存三泯二不同。分之為二也。今合為一耳(文)。一義雲。如上所引者。上一乘義等門外三車一類三乘之義引釋Зю⑥指也。

    楞伽經漸頓事。復古雲。即四頓之一也。庵羅果四漸之一也(文)。

    十卷楞伽雲。大惠譬如明鏡。無分別心一時俱現一切色像。如來世尊亦復如是。無有分別淨。諸眾生自心現流。一時清淨非漸次淨。冷住寂靜無分別處(文)。四漸四頓者。楞伽雲。一庵果漸熟。二陶器漸成。三草木漸長。四伎藝漸成。四譬俱合淨一現流。四頓者。一鏡像頓現合現流頓淨。二日月頓照合勝境頓現。三梨耶頓緣合淨處頓成。四三佛頓照合行光頓照。四譬即合現流頓淨。而其法體義理少別一向取義。今章各舉初也。折薪第二雲。庵勒果此方無故不翻。或雲庵沒羅。又雲阿摩勒葉如小棗。花白而小。實如胡桃。味甘可入藥。漸熟之由未詳(文)。

    五。問。頓教心立言說歟。答。兩方也。若雲立之者。當章文不待言說。不待觀智(雲雲)。若雲不立者。當章下卷段雲。玄疏等之中指楞伽思益等眾經。出頓教之言說。如何。答。大疏雲。頓詮此理故名頓教(雲雲)。

    抄三上雲。但諸經中一向辯真性處。即屬頓教(文)。大疏一上雲。頓詮此理故名頓教(文)。抄三上雲。夫能詮教皆從所詮門立○若詮事無礙即是圓教。豈以所詮是理不許能詮為教歟(文)。委細可見。一義雲。不待言說等者。頓教之言說直往法性言說故。言說即非言說也。言無言。頓詮真理名頓教也。

    六。問。淨名所說文殊不二終頓二教中何歟。答。當處雲。如淨名以默顯不二等(文)。決擇前後意科雲。三十二菩薩及文殊等所說不二。並在言中後維摩所顯絕言之教以為究竟(文)。此釋無爭文殊不二終教(見)。

    指事上末雲。三十二菩薩等者入不二法門品雲。爾時維摩詰語眾菩薩言。諸仁者。雲何菩薩入不二法門。會中有菩薩。名法自在(生業二不生業。一不二此為第一)。乃至樂實菩薩曰實不實為二○無見無不見是為入不二法門(第三十二)。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舍一切法無言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舍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嘆言。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為真入不二法門(文)。難雲。準此經文。文殊不二既雲無言無說(雲雲)。尤可頓教。例如楞伽。初地即八地等。思益不從一地至一地等即頓教。若文殊不二終教者。楞伽思益等經文。又可終教歟。進退不審也。次抄三上四重尺。文殊後印可語。第四重淨名默上。尤可頓教。抄三上雲。若辯優劣。或三重四重。言三重者。一諸菩薩以無二遺二。則是以言顯法。似有不二可說。便是對二顯不二非絕待也。二文殊以言遣言。明無不二可說。令亡言會旨。三維摩詰以無言顯理。謂本自無言不須更遣。故為三也。而言四者。文殊師利以言印彼。又明言即無言。非要離耳。若欲合者。然後三段反覆相成。但為一義。初文殊以言顯無言。次淨名以無言印無言。後文殊以言印無言。三段二人共顯言絕之理○後二大士以無言遣言○若更合者○後二大士以無言顯理。言與無言雙亡。皆真不二矣○今取最後故。雲如淨名默也(文)。理歟。準此釋者。淨名印可之文殊語。決定可頓教。但清涼大師之心。雖有始頓終圓之次第。今依宗家釋。始終頓之次第釋科也。既印第三重之無言。知頓教也。次文殊初不二雖應頓教。維摩經心對後淨名之默。文殊不二故。今章等攝終教。楞伽思益等不對默。故直取頓教也。但今抄釋文殊初不二可通終頓二教歟。一義雲。文殊印可既默上。尤可同教(雲雲)。

    孔目第二雲。又維摩經雲。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嘆曰。是真入不二法門。義當頓教(文)。又雲。終教門者。復有二種。一始。二終。言始門者。即維摩經中不二法門品三十二菩薩顯不二法門者是。言終門者。即不二法門品文殊所顯不二者是(文)。此文又文殊印可頓教(見)。但義當之言。非頓教之當中歟(見)。而然文殊初不二既終教終門也。知後印可應頓教歟。

    玄第八雲。三十二菩薩不二終教初門。文殊不二終教終門也(雲雲)。取義。

    章寶積經論○名頓教修多羅(雲雲)指事雲。論第一雲。未聞者。未聖聞淺道故。未曾受持者。雖聖聞淺道不受持諸頓教說。及諸修多羅法謗以是義故。如來說此修多羅等故(文)。

    寶積經論第一。

    七。問。深密第三時始終二教中何歟。答。當章釋終教(見)。付之。玄第一雲。二始教者。以深密經中第二第三時教。同許定性二乘俱不成佛故。今合之總為一教。此既未盡大乘法理。是故立為大乘始教。三終教者。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當成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立為終教(文)。疏一上雲。二始教者。亦名分教。以深密(私雲。同玄文)。此既未盡大乘法理故立為初。有不成佛故名為分。指事上(末)雲。問。經疏雲。解深密經以為始教。雲何今說為終教歟。答。義門不同。若約成佛不成佛門者。深密以為始教。以許定性入實類故。若約空不空門。名為終教。明不空故。義望不同故。不相違(文)。

    復古上雲。三或下○初開教會深密。約大乘初淺後深故開為二。會深密者。以三時收漸教也。五時則于後開出法花涅常住妙典為四五時。今合五作三。第三時中收經甚寬。又持法輪義亦通也。深密經亦說真如妙有。但奘師所宗宗于不變湛然有耳。今約通義略分教(文)。準此記心。以深密第三時名終教。可有二義。一第三寬攝法華涅等。故是終教也。故上章但雲不攝別教一乘。不雲不攝法華。次又持法輪下深密第三時。又說真如隨緣不空妙有。故又終教也。但說凝然者。奘師宗義也。故清涼大師雲。又唯識等亦說真如是識實性。但後釋者。定言不反失于隨緣過歸後輩(文)。但玄疏等雲未盡法理者。依奘師所宗。又約五性差別釋未盡也。故抄三上雲。言未盡者。第二時中但明于空。空是初門。第三時中定有三乘。隱于一極故。初教名並從深密二時以得。雲何空為初門。法鼓經中以空門為始。以不空門為終故○若爾第三時既不明空。何得名初。以未顯一極故特由此義加分教名。故雲有不成佛故名為分(文)。

    尋雲。章文引法鼓經了。約如來藏常住無上名為終教(文)。爾者法華涅等之隨緣如來藏歟。深密第三時之凝然不作真如名如來藏歟。答。

    八。問。深密第二時可通終教歟。答。第二時者始教也。付之。深密第二時可攝諸部般若。而般若部中淺深可有。是以智光三教依般若經。立第三時一切皆成之義。加之。至相大師以大品般若。釋三乘終教(給)。雲何。答。五十要問答上雲。涅經等及大品經三乘終教。以根熟聲聞說故。金剛般若是三乘始教。初會愚法聲聞(文)。清涼大師釋雲。大品般若大般若第二會同本異譯(雲雲取意)。尋雲。深密第二時攝諸部般若歟。答。

    九。問。起信論空真如者。深密第二時之空門始教歟。答。當宗心以空真如當空門始教(見)。付之。凡起信論是性宗終教之本論也。法性真空之理。何可同第二時之空門歟。何況準法鼓經文。空門是有余未盡理之教也。豈起信論空真如有余未盡之說歟。如何。答。一義雲。五教之淺深專依真如法性隱顯之義建立之。而起信論絕言空不空等之義。真如門根本也。故依此建立始終頓之三教也。依真如空門建立始教。依不空門建立終教。雖始終二教等有淺深。于真如空不空之義。全不可有淺深。例深密三時初時約依他說有。第二時約遍計說空。第三時約三性說中道。雖有空中三教有淺深。約第三時中道時。全無依他之有淺遍計之空深之義。空不空二義又以爾。空不空教所依也。全非淺深也。約三性等建立三時教事。抄三上可見。難雲。指事若無能詮三教淺深差別。由何緣有所詮真如三淺深差別(文)。依此釋者。三種真如有淺深(見)。如何。答。論疏等釋全不見空不空之二真如有淺深。指事釋且能詮之三教為本定淺深歟。

    十。問。攝二十部立六宗事。依何依憑歟。答。以義相從(雲雲)。付之。正披宗輪論。不可限六宗。如何。答。別可檢。大疏一下雲。諸部異計各是一宗。謂十八本二。各不同故。以義相從更復合之(文)。

    抄四下雲。言諸部異計即二十部○以義相從者。合二十部兼諸大乘為十宗故。章。犢子部等。

    抄四下雲。等取余四部。謂此計中總有五。全或一少分。言五部全者。一犢子部。二法上。三賢胃。四正量。五密林山○言一少分者。根本經部(文)。補亡飾宗第一。靈述。法相宗也。依深密三時。飾宗第一宗六部全也。全經部收。

    十一。問。犢子所計我人法二執中何歟。答。慈恩大師述記雲。犢子部等我名能見(文)。

    了義燈雲。我執自性不越彼四。今據情解妄。謂為我故敘破之。實是法執(之)。彼四者。瑜伽中廣出四種計我。而限即蘊離蘊。唯識論中破我之時。廣出二我。即蘊離蘊非即非離也。性即非離之我者。犢子部所計也。犢子所計我者。約情解雖名我。實我法執也(為言)。同學抄以實是法執之釋為正義。

    西域記第五雲。提婆設摩羅作識身論。說無我人。瞿波羅漢作聖教要實論。說有我人。因此法執遂陳諍論(文)。但唯識論廣出三種我了。生空智斷(雲雲)。燈會雲。彼文總說非別。別屬文總意別。斯文大例(文)。

    十二。問。依犢子部計出三界歟。答。玄第一雲。一諍論聲聞藏○對法二十互相違。諍所計不同。不妨聖果(文)。疏一下雲。第一我法俱有宗○然此一部諸部論師共推不受呼。為附佛法外道。以諸外道所計雖殊皆立我故(文)。抄四下雲。以本經部亦執有勝義我。非即非離即計菩薩出離生死故名勝義(文)。

    指事雲。問。二乘聖者已斷人執證人空理。何更立我。答。宗輪論雲。其犢子部本宗同義。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依蘊處界假施設名。大乘基雲。謂實有我。非有為無為。然與蘊不即不離。佛說無我。但無即蘊離蘊○乃至成佛。此我常在○測法師雲○問。如下所說。犢子部計非即離我。二障內何住所攝。若言煩惱。如何羅漢起煩惱障。若所知障。如何論說生空智斷。三藏解雲。是我執故煩惱障障攝。此部未得羅漢果。時所計我相○理實得已斷我執。經部等計應準此釋(文)。二法有我無宗。三全一小。一一切有部。二雪山。三多門。一小者。化地部未計也。飾宗四部全有部。多門。雪山。飲光也。三法無去來宗。七全一小。一大眾。二雞胤。三制多山。四西山住。五北山住。六法藏。七飲光。一小者。根本化地部也。飾宗七全取化地全。除飲光。尋雲。折薪集成等引疏主釋。法無去來宗中舉八全一小分。謂加雪山部。如何。答。宗輪述雪山部雲。多同說一切有部(文)。又會解記雲。有本雲。雪山轉者非也(文)。知折薪等依謬本八全一小分歟。

    十三。問。付小乘教之法空。限折空歟。通即空歟。答。成實論中談即空。又空極微(雲雲)。

    抄二下雲。又阿含中雲下○無是老死。即老死法空。無誰老死。即主老死我人空也。然諸經論多明小乘。但有人空未明法空者。有二義故。一據多分小分說。小乘多分但明人空。二從顯了不顯了。廣雖說法空未全顯了故。雲不說法空耳。若從不顯了說及小分說。則亦明法空(文)。又雲(天台立教段)。言從段入空折體異故者○又于此中一一極微。謂一眼色從八微生。假合成色。折至極微都無實色。故曰色空。此名折法成藏教也。若雲○舉體即空不須折破○故。故體法明空有通教起也(文)。四現通假實一全一少分。一全即說假部。一小即末經部。其成實論即是末經部也。飾宗一全除末經部。四五六三宗皆一部一宗也。

    問。現通假實宗心。假實之義通真俗二諦歟。答。諸法在蘊可實等(雲雲)。處界門中攝真理故。可通真俗諦故。

    抄四下雲。

    抄四下雲。此謂俗真諦中。皆有假實。蘊門明義是實者。實即積集故。處界門明義是假者。體假積聚故(文)。尋雲。今小乘六宗淺深依空淺深。而第四宗假之義通真俗。第五宗假不通真。若爾者淺深如何。答。第四宗不簡別真俗。共通假實未盡之義也。第五宗俗諦一向假也。出世為實者。出世者空故實也。非實有之義故。抄釋第五宗雲○似中論一半(文)。故知。深于第四宗也。飾宗雲。五俗妄真實宗。世法顛倒。但有假名。出世非倒法是真實(文)。指事雲。問。雲何諸法在蘊門實。在界處假。答。基師宗輪疏雲。以依積聚緣亦積聚。積聚之法皆是假故。雖積聚假義以釋于蘊。蘊體非假。無依緣故。義林章之聲名句等。若在處等體非實有。以說依緣有積聚故。若在蘊等聲等便實。雖有積聚不說依緣。以名蘊故(文)。依緣者所依所緣也。謂根境識等相待積聚義也。問。現通假實宗。攝說假部歟。答。章雲。現通假實宗謂說假部等(文)。付之。宗輪論中出說假部之義。全不見現通假實義。但說諸法皆假之義。如何。答。問。俗妄真實宗中。謂說出世部等(文)。等取何宗歟。答。此宗但說出世部之一部也。付之。上四宗皆等字等取余部。例尤可等余部。何現第六宗唯一說一部。故不置等言。定知。說出世部等者。等余部雲事。雲何。答。一義雲。等者等取大乘一分歟。故抄釋第五俗妄真實宗雲。似中論一判(文)又釋第六但名宗雲。亦如中論(文)。玄第一雲。五俗妄真實宗。說出世部等○諸法但名宗。謂一說部等(文)。六宗共有等字也。知第五第六二宗之等言等大乘一分也。

    疏一下雲。四現通假實宗。謂說假部○五俗妄真實宗。即說出世部等○六諸法但名宗。謂一說部等(文)。六宗之中除第四宗余皆有等字。問。說出世一說二部準宗輪論。與大眾部同一計也。全不見名別計。加之。釋彼計文相全無俗妄真實諸法但名等之義。有何故分第五第六歟。答。宗輪論述記雲。基師一一說部。此部說世出法皆無實體但有假名。名即是說意。謂諸法但一假名無體可得。既乖本。上所以別分名一說部。從所立為名也(文)。

    十四。問。小乘六宗之中。幾宗分通大乘歟。答。章至第六宗雲。此通初教之始。付之。第三宗以後分談法空。何不通大乘之一分歟。況第四宗攝成實論。而成實論分通大乘者。南山大智等律家列祖之定斷也。加之。乾闥婆城喻大乘之法門也。而成實論中有此喻。尤可通大乘。如何。答。

    抄四下雲。其成實論先是數論弟子○後出家入佛法時。經部攝故○現通假實攝(文)。

    抄二下雲。言成實論雲。我今正明三藏中實義。實義即空者。破第一時引其三文。此即第一引小乘論。以成實論意雲。我今成立小乘中實義。故雲成實。以三藏即小乘教故。既言實義即空也。小乘已說空竟。何言見有得道(文)。此等之釋不許成實分通大乘之義。他宗釋用不可隨義歟。

    抄四下雲。前四唯小。五六通小大。下二大小乘料揀。然五六立在小乘義通大乘。故雲通小大(文)。意雲。第四宗猶存俗諦現在一分實有之義。故不通大乘。第五宗已後俗諦諸法三世皆假。故通大乘也。今章且依至極。于第六宗釋分通大乘之義也。智論第六雲。一切聲聞法中。無b闥城喻(文)。成實論第十一雲。又以愚痴故生我心。猶如盲人得瓦石等生全玉想。又是人未得分別空智。痴故見我。于幻夢乾闥婆城火輪等。而生有想(文)。法華疏(吉藏雲)。三藏中所以不說b達婆城者。為三藏不說一切法義性空乾闥城喻○而成實論亦有此喻者。引菩薩藏中解。就小乘法中釋耳(文)。

    疏一下雲。然隋朝大衍法師總立四宗。一因緣宗。謂薩婆多。二假名宗。謂即經部。三不真宗。謂諸般若。四真實宗。謂法性真理佛性等教。又此四宗初名立性。二名破性。三名破相。四名顯實。初二小乘。後三大乘。各初淺後深。此亦有理。但收義不盡。以十八部中但判二故(文)。抄四下雲。疏初二小乘。後二大乘。下辨順達○今初言各初淺後深者○二破于定性。但從緣有故為深也○早欲參涉大乘。故雲經部(文)。依此釋經部通大乘(見)。而經部攝于第一第四二宗。知第四宗可通大乘。如何。

    文安三年十一月六日于東大寺戒壇院以普一長老御本書寫畢。乘。

    金剛佛子快舜。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上(下)。

    乘教開合。

    一。終教中三乘始終同異。

    教起前後。

    二。花嚴說時。

    三。本末二教時處同異。

    四。大品經第二七日。

    五。一生補處多少。

    六。二佛並出。

    七。大品經十地益教證。

    八。五分律說時。

    九。普曜經大小。

    十。四分律說時。

    十一。興起行經說時。

    十二。十二游經一年。

    十三。智論說時。

    決擇前後意。

    十四。直往別教機見三乘法歟。

    十五。直入一乘。

    施設異相。

    十六。十八圓滿土三一。

    十七。花嚴會座聲聞有無。

    十八。如海幢比丘。

    乘教開合。

    當段來意事。

    玄第一雲。第三明立教差別者。略題十類。一敘古說。二辨是非。三述西域。四會相違。五明現傳。六定權實。七顯開合。八教前後。九就義分教。十以理開宗(文)。第九就義分教段釋五教畢雲。然此五教有開有合。亦有五重(雲雲)。五重開合與今章同。但于或分四段之中。又開二義。謂一于共教中。約存三泯二為二。二約歷位無位如。今章此段于自宗五教開合之。又于第七開合科開合三乘一乘。今章第二以教攝乘之科義也。此西域現傳等一乘三乘異義開合。今乘教開合之科多同此二段。知自他宗立教之差別開合也。大疏一上諸宗立教段啟四門。一大意合離。二今古違順。三分宗立教。四總相會通(雲雲)。總相會通科雲。第四總相會通分為二。先通會諸教。後會化儀前後。今初諸德立教各自所據。今雖立五亦會取諸說。略有五重(雲雲)。五重開合與玄釋多同少異。今章乘教開合當總相會通二科中。初通會諸教也。

    問。當段三科之相連。如何。答。第一約教者。開合五教收取分教不分教之諸師之異義。如大疏等。第二以教攝乘者。以五教攝四乘。第三諸教相收者。辨五教互攝。明諸教相連也。

    問。此中不出以乘攝教之義歟。答。一義雲。第二科既顯故不立別科歟。一義雲。當科本意以自宗五教會諸師立教故。初約教科會此方諸德立教。第二以教攝乘科會西域現傳等一乘三乘之異義故也。

    問。別教三乘相望可有所流攝方便之義歟。答。付之。約教科雲。從彼所流。諸教相收科雲。以攝方便故(雲雲)。此等釋文起盡。以三乘望別教一乘。而釋所流攝方便等(見)。如何。如教攝益段抄。

    一。問。終教中三乘始終俱同歟。答。當章雲。始終俱同(雲雲)付之。

    玄第一雲。初三乘者。一始別終同三○此約初時小乘教說。二始同終別三。謂同聞般若同觀無性。三乘之人各得自果○若據聖諦緣生六度行異。亦得名為始終各別。此是第二第三時教說。三近異遠同三。謂法花等初以三乘方便誘引。後同以大乘令得度等(文)。近異遠同者。始別終同也。玄近異遠同者。同教為本。兼于終教也。開會一乘故。圓教為本也。以能入三乘為近異。非謂同教終教等中有三乘別因。但今章若約終教始同者。三乘之因一如來藏一法性故。若約同教始同者。如章。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故。尋雲。今章始終俱同終教中。攝深密第三時之終教歟。答。章並成佛故(雲雲)。知不可攝歟。但折薪復古兼第三時也。

    指事雲。言終教中三等者。因時同有如來藏性平等佛性故。同修六度同學般若故也。問。終教中三始終俱同。同教中三始終俱同二教。俱同何有差別。答。終教○而未說會三乘行果○同教一乘○亦即會于三乘差別行果。令歸一乘平等圓因故也。尋雲。同修六度同學般若者。終教心三乘共修六度歟。答。

    復古雲。三終等者。始同者同聞般若同觀性空故。終同者並成佛故○終教自具四句。一始同終別三。同聞般若等故始同也○以終教亦收入共教三乘故。二始終俱別三○三人得益是終別。隨有權實皆具三乘。此世根性定故。未過八萬劫等未回心故。三始別終同三○醉三昧酒始別酒消。然後覺終同也。四始終俱同三。始同同聞同觀也。終同者以許回心作佛也(文)。此第一句中收第三時終教(見)。折薪二雲。今章上下而以深密第二時為始。第三時指為終○今雖雲並成佛故。亦涉持法輪中真如不空理等。三乘並同故也(文)。

    問。別教中可有三乘歟。當章文不出之。付之。既別教心雲。三乘等法本來一乘(雲雲)。尤別教中三始終俱同可雲也。故辰旦先德別教中三等之義釋成。如何。

    復古雲。五圓教中三。汝等所引釋如同皆得授記終同也(文)。折薪義苑等同牒五圓教中三。約同別二教。釋雲。若約別教本來一乘故。若同教汝等所行等(雲雲)。取意。但集成一雲。圓教按三韓本並決擇第五卷。並雲同教中三始終俱同。所以定知。此中圓字誤者。上文雲。或唯一乘。謂如別教等(文)。

    章。張大教網等(文)。指事雲。第五十八文也。經文但有亙生死海字限。無余下句也(文)。

    教起前後。

    復古雲。教起前後者。略辨如來一代所說。約時顯教。本末交映。與奪相盜。方為善巧攝生方便也(文)。

    二。問。宗家心可許三時花嚴歟。答。玄記中破三時。不許之也。付之。正披經文。三時之義分明也。依之。菩提留支等之他宗人師。成立三時花嚴。加之。清涼大師許三時花嚴。爾者非背經現文。剩似師資相違。如何。答。有師資相違(雲雲)。有疏主為本會宗家(雲雲)。有宗家為本會疏主(雲雲)。學者異義往往也。一義雲。先付疏主說時之三釋。第二順論釋。第三約實圓融宗家一同也。至第一不壞前後相之釋。宗家解釋所不見也。但案疏主釋意。第二順論釋既第二七日之中說盡九會。是全非圓融。又非假說。圓經所被一類之機所見也。故疏雲。二七之言順別機故(文)。別機者。所謂為下劣眾生歟。雖然任經文。說相依所表之次第。于初成頓說九會之中。取前五會為初七日之說。于常恆九會之中。取第九會為後時之說。而為第一不壞前後之義。故疏有雲。無違後際暢九會于初成(文)之有常恆之說不妨後時(文)。依此所判。三時之相雖同留支。三時義意不同他宗。故疏主自義出說經時。唯舉初唯一念二盡七日等之十門。全無三時等之別。多同宗家旨歸所斷。故疏釋說時三義了雲。無涯之說不應局執故。應總攝以為十重。如前已辨(文)。如前者。指說經緣中依時之科歟。若依此義。宗家豈不許三時之義相歟。故抄雲。以無違兩字會通之(雲雲)。但宗家處處能破者。唯破為定三時也。全非師資之相違。又曲于當章文加料簡者。今章文一時前後說。前後一時說。如世間印法(文)。付此文可有不壞前後之義歟。

    指歸雲。夫以常恆之說遍前後際而無涯。況念劫圓融豈辨其時分○初唯一念者。謂于一剎那中。即遍如前。無盡之處頓說如法無邊法海。二盡七日者。謂佛初成道于第二七日。普遍前後際說此經法(文)。三遍三際以後三世念念念劫圓融重重等之義也。十門尋雲。初唯一念者。成道最初一念歟。第二七日最初一念歟。答。有初七日不說故。第二七日最初一念也(雲雲)。雖然準少五下之釋。初唯一念者。成道最初一念也。所謂約實圓融之義也。

    疏一上抄一下等。依時十門多同旨歸故不引。

    玄第二雲。始成正覺下雲。菩提留支雲。花嚴八會中前之五會是佛成道初七日說。第六會後是第二七日說。以十地經初雲第二七日故。又有人說。第八會是後時說。以彼文中有鷲子等五百聲聞並後時度故。此等所判恐不順文。以初七日定不說法。十地論雲。何故不初七日說。思惟行因緣行故。既言思惟。明知非說法。設有救只不說十地非不說余法者。則不得言思惟也○故知。初七定非說耳。又第八會亦非後時。何得于一部經先已說半。中說余經後方更續。豈令佛無陀羅尼力不能一念說一切法。園鷲子並是九世相入○是知。此經定是第二七日所說(文)。尋雲。菩提留支立後時花嚴歟。答。抄一上等菩提留支立後時花嚴(見)難雲。今玄雲。又有人說。第八會後時說等之釋起盡。後時有人之所立(見)。如何。答。

    大疏一下雲。第三別明時分者○初言尚總幾日之初。九會之文同此初不。略為三解。一約不壞前後相說。才成初七說前五會。第二七日說十地等。第九一會乃在後時。以園身子皆後時故。常恆之說不妨後時。雖能頓說有所表故。初五信解行願最在初故。故皆雲不離道樹。第六會因地證位居其次深。故無不起菩薩樹言。法界極證最在于後故。亦顯二乘絕見聞故○若爾世親那雲初七不說但思惟行因緣行耶。世親才見十地。即為論釋。或則未窮廣文。或則知見有異未全克定。菩提留支意大同此。二順論釋。九會皆在二七日後。二七非久亦名始成。三約實圓融釋。皆在初成一念之中。一音頓演七處九會無盡文○園身子。蓋是九世相收。重會之言亦猶燈光涉入故○此經十地之初無二七之言。二七之言順別機故。故諸經論。顯初說時有多差別○時既不定說亦不同。皆根機所宜見聞有異。約佛赴機無時不說。望機無感。未曾有說。登地恆見常說一味之經○無涯之說不應局執故。應總攝以為十重。如前已辨(文)。鈔五上雲。疏略為三解下○三解之中初之一解征初遠近。近在一念。答初通局。局初五會。第二解初在二七之後而通九會。第三解取前師一念之初。取後第二師通于九會。就初解中○十二游經○第五年度身子目連○常恆之說說無息時。後時不說。豈名常說○疏二順論釋可知。疏三約實圓融者。即藏和尚意○二此經十地下。引十地經證無二七。三故諸經論下。會諸教時明二七言非為揩定。並隨機故(文)。玄第九(十地品)多同第二卷義故不引。

    疏六(上)雲。爾時者○論經別行故標二七。今經攝在大部。但雲爾時。即是初會始成正覺時也。

    抄十三(上)無委釋。

    疏雲。序雲。無違後際暢九會于初成(文)。

    鈔一(上)雲。然有兩說。各是一師之義故。以無違兩字會通。謂菩提留支則以前五會○賢首則以初成頓說九會之文。今疏會雲。賢首既旨歸雲。常恆之說前後際而無涯。則在後時無過。故雲無違後際。後際即通第九會。在後時取故○上來分于三時。約所表故。初成頓說。約圓融故(文)。會解記雲。少各是一師意者。若留支即初成但說五會。初成之言不該後四。賢首則初成頓彰九會。故探玄不詳留支初七日說。亦不許有人第九會。在後時故。彼破雲。以初七日定不說法○據此賢首以二七日同時頓演九會。何故今雲賢首則初成頓說○又賢首既不詳初七日有說。而旨歸那雲初唯一念二盡七日。即亦許初一念頓說。如何會通。今謂賢首非不許最初一念頓說。但不許初七別說前五爾。若約論定文。初七不說。若約法定義。一念頓說○以留支定別三時故不許也○故知。疏主亦用賢首意會取故引旨歸證之。所以須會取留支者。不壞行布故(文)。

    三。問。本末二教相望可有同時同處說耶。答。當章並玄記等中。不出同時同處之義也。付之。梵網經既于菩提樹下。最初制立菩薩戒藏經文初結者。晨旦人師多分依十地論第二七日判。如何。答(略文義不詳同時同處之義)。一義雲。今章出同時異處異時異處二義事。依末教多分說相。約行布表法之一義。若委料揀可有四句。先雖可有異時同處之義。與同時異處表法同故不釋之。次同時同處說學者雖不詳之。以道理思之。宗家疏主同以十門釋說時說處之時。處自菩提樹下至帝網。時自一念盡三際重重也。是即自宗實義也。依此義邊者。與諸教皆可有同時同處之義。故大疏一下舉諸經論之說時了雲。若攝方便。皆一乘之印現差別耳(文)。雖然付末教差別說時。且釋表法之義也。若末教諸經論之中。與根本法輪有同時同處之說者。未必可遮之。圓融實義之前既有同時同處之義者。何可簡行布一門同時同處之義歟。若約表法者。二乘等法本來一乘之義也。若依此義者。設梵網經雖菩提樹下第二七日之說。而與本教同時同處。弗及疑難歟。

    梵網經下卷雲。爾時釋迦牟尼佛初時菩提樹下成無上覺。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文)。

    同疏雲(宗家)以是本戒非是待犯然後方制。故最初成佛即結此戒。不同聲聞戒故雲。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文)。義寂疏。太賢古跡等。皆初結者第二七日(雲雲)。四分律第三十一于樹王下。第二七日說法(雲雲)。可見。

    四。問。大品經文第二七日于鹿野苑轉法輪歟。答。當章文爾也。付之。依解釋。披大品經說。雖雲初轉等全無第二七日之言。又不指鹿苑。依之智論中釋初轉二轉之言時。廣雖出三乘得益。無二七鹿苑之釋。爾者宗家解釋似無依憑。如何。答。大品經初轉法輪之文者。鹿苑二七之說雲事。高祖定判也。但于無現流布之文雲難者。或有異本歟。或有梵本歟。又密跡力士經正有第二七日鹿苑轉輪之時廣益三乘之文。而大品經中雖無二七鹿苑之文。初轉輪時廣益三乘之義大同密跡。故準益相義同例說時說處。既大品雲初轉。相當密跡第二七日歟。但大品經新舊二本中。無初轉益三乘之文。雖而準智論可料簡歟。

    玄第一雲。二或有眾生。此世三乘根性熟者。見佛始終俱說三乘。如密跡力士經○乃至廣說。大品大波若亦同此說。以此義準後時所說。皆具三乘。如諸大乘經中所說(文)。

    玄第二雲。依密跡力士經。第二七日鹿苑為于無量大眾轉法輪○此是三乘(文)。尋雲。大般若中可有鹿苑二七日之說歟。答。尋雲。智論釋大品經。而智論既五十七日初說法(雲雲)。知大品初轉之言可五十七日。雲何。答。問。鹿苑說法時無量眾生得三乘果雲事。引何經文證之歟。進雲。宗家引密跡經並大品經證之也。付之。撿大品經一部所說。實無此文。雲何。答。此事不限宗家解釋。玄第一贊道邏師甫正記定判也。爰知大品經有異本歟。況智論中初轉法輪時。三乘眾各各無數也。而各別得益(雲雲)。故秋僧正勘智論文雲。大品經中新舊二本俱無此說。但智度論釋第二法輪處方在此文○故知。現轉經恐脫此文歟(文)。智論第六十五釋第二轉法輪之經文時。例釋初轉法輪之義。有無數三乘各各得益之義也。但是初轉輪時廣益三乘之義也。不論鹿苑第二七日等也。

    問。密跡經心初轉之時廣益三乘(雲雲)。爾者三乘共聞四諦雲。為當各聞諦緣度歟。進雲。余處解釋中引密跡經雲三轉四諦通益三機(雲雲)。付之。依解釋披寶積經密跡力士會文。雖明為三乘各別諦緣度等之行。全無三轉四諦通益三機之義。是以當章文無三轉四諦通益三機之文。如何。答。

    疏一(上)雲。密跡經中第二七日說三乘教(文)。

    抄二(下)雲。此經即大寶積密跡力士會第三卷當第八(文)。

    五。問。大品經文無量一生補處等(雲雲)爾者無量一生補處皆住都率歟。答。

    玄贊要集雲。問。都率天中一生補處菩薩有多小。答。有教說有五百菩薩。正量部說一千菩薩。在彼天中傳化作佛。皆是一生補處。問。彌勒可雲補處如何。余者稱補處歟。答。智論第十七雲。除彌勒菩薩外余菩薩眾。雖非此方補處。于十方補處故。多補處于理何妨(文)。尋雲。一生補處者限化身歟。通報身歟。又必住都率歟。或住余處歟。

    六。問。大品經心無量菩薩一時成佛(雲雲)。爾者于一世界二佛並出歟。答。

    地持論第三雲。無量世界有無量佛。無一世界二佛俱出。何以故。菩薩長夜作如是願如是方便。我當于一無佛法處。演說正法。調伏眾生○大願果成。又一如來能于三千大千剎土。悉能施作一切佛事。第二佛出無所利益(文)。

    七。問。大品經心三乘共聞四謗法輪。各得自乘益歟。答。章所引爾也。付之。

    問。大品經心無量菩薩住初住乃至十地者。教證二道中何歟。

    指事雲。問。上即說雲。由三乘教未得十地果。何得初地乃至十地。答。良由權教無有得果。唯此一乘大菩薩等。為引界內機令得出界外。方便示現。由彼權教修行得果。是故天台雲。三教行人因權教各獲利故。有教無人也。能說之教主示現為三教之佛菩薩。令物慕行因。行因既成則無復化主。如斯乃緣感便應。緣謝便息。空拳誑少兒。引將還家手中實無物也。三教化主亦皆如是(文)。

    上卷私記末雲。但此一乘菩薩其三乘人等。而欲令入于一佛乘故。示現是得益相耳。約道理三乘得地上益無。有是處(雲雲)。

    八。問。彌沙塞律心第二七日轉法輪歟。章文爾也。付之。玄第二雲。依五分律八七日(文)。

    會雲。彌沙塞部五分律第十五。第二七日為五百價人。授二歸說種種法。示教利喜(雲雲)。此第二七日說法最初。章依此義。又第八七日梵王請法。于鹿苑三轉四諦十二法輪。五比丘得道(雲雲)。玄記依廣說法輪八七日雲也。

    九。問。普曜經所說五白價人當作佛授記。大小乘中何歟。答。大乘得益也。付之。玄雲。此是小乘(雲雲)。今章亦指人天(雲雲)。如何。答。準經文說相諸師釋義。普曜經所說第二七日也。得益可通大乘小乘人天乘等也。而今章當作佛授記大乘益相也。故雲雖通三乘有義亦攝人天等者。指㔁虯五時之中初時教也。引普曜經立初時人天教之義故。

    玄第二雲。依普曜經。第二七日于鹿苑。為彼五人三轉四諦。此是小乘(文)。普曜經第七說。五比丘相轉三合十二法輪(雲雲)。又同本異譯方廣大莊嚴經說。三轉十二行法輪。此是小乘。釋依此等(文)。

    抄二(下)雲。普曜經雲。第二七日提胃等五百價人。施佛蜜。佛與授記。汝于來世當得作佛。皆同一字名曰成。明非獨人天也○上所引經皆明初時已諸大也(文)。非獨人天者。破㔁虯初時人天教雲義也。圓覺大抄二上全同抄釋。

    疏一下雲。普曜密跡二經第二七日即說三乘(文)。

    抄五下雲。普曜說十二因緣。而三乘俱益。十二因緣通三乘故(文)。

    妙樂大師釋義雲。若準深密普曜二經。第二七日古鹿苑說三乘(文)。尋雲。普曜經大乘經歟。答。貞元開元錄等皆別釋大乘經中(雲雲)。可撿。

    十。問。四分律意最初說法之義雲何定之歟。答。六七日(雲雲)。付之彼律中第二七日說法(雲雲)。如何。答。

    十一。章。興起行經七七日(文)。現流布本無此文。有梵本歟。又有異本歟。略文義。

    十二。問。十二游經一年者取十二個月歟。答。

    十二游經意。四月八日成道座樹王下。七月十五日為一年。第二年為五人說法(雲雲。取意)。有人五十個七日者。取十二個月(見)。相違如何。答。

    十三。問。智論心成道後經幾時說法歟。答。章五十七日(雲雲)付之。所依大品既第二七日也。尤可第二七日。如何。答。

    決擇前後意。

    問。此門意決擇何事歟。答。大疏一上總相會通中第二化儀前後之科。有此世根定不定等之義(可見)。

    復古雲。探玄西域二家之後吾祖有問。二說三教各初說小。花嚴初說如何會釋。前章三宗同時並說故有此科。決擇其意也。實差別難知者。古來諸德答釋此問。多說不同。一約頓漸悟機。二約顯密二門。三約一音異解。然皆有妨難。不能決通○方決此難兼會二說。大例有二○今章總薪二例。以為十門(文)。集成多分同也。此門意小三一乘同時先後之義。又先小後大之義決釋也。前後意者。一代說教之前後也。未必說法初起之前後也。

    指事雲。雖知教起前後。未知其教前後起所由。是故第七門來也(文)。

    章。中論初說者。中論第一雲。問曰。何故造此論。答曰○以大乘法說因緣相。所謂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等。畢竟空無所有。如般若波羅蜜中說(文)。指事所引也。

    復古雲。中論初者。即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也(文)。

    問。章文堪入終教即便定者(文)。爾者此終教者。限深密第三時歟。通楞伽勝等歟。答。

    問。文殊不二終頓事已上分教開宗段抄之。

    問。第七門回三入一與第八門會三歸一。雲何異歟。答。唐本章六無如會三歸一等之六字。如法花同教說(雲雲)。依之。復古釋雲八從三入別○堪入別教者○還是從三入一。但根利不見所舍方便耳○如法花同教說者。以此經宗于會三歸一。是故上之二門雖入同。入別利鈍不同。皆就機破會。不同花嚴初成頓說無權可會(文)。此記心第八門自法花同教入別教義也。其別教者。可通法花花嚴歟。又回三者。三權一實之義。會三者。三即一義也。

    抄二(下)雲。然開廢等言。有通有局。若約局者。約教則廢三立一。三教虛設故。約理則開三顯一○開無三理一極自彰故。約行即會三為一。三乘之行皆佛因故。約果則會三歸一○三乘之果非究竟故。若約通者。唯廢一種則約于教開會等言。並通四種。今疏從此(文)。依局配之義可料簡也。又會為會歸各別也。可見抄。

    十四。問。直往別教機見三乘等法歟。答。章本來不見說三乘等(雲雲)。付之。上兼于下。何不見歟。答。

    大疏一(上)雲。若約一乘。則始終唯為圓機說于圓極。如花嚴等。其中不通小乘。復攝九世該于前後。更無異說(文)。唯為圓機(雲雲)。更無異說(雲雲)。不見三乘等(見)。但雲。不通小乘(雲雲)。似不揀三乘。雖然且舉在座不聞之類。實可揀于三乘之法也。

    疏一(上)雲。九此上諸門盡通三際。十上之九門。隨處隨時重重無盡。皆無前後。後之二門。正是花嚴境界(文)。準此解釋。化儀前後之中。前八門小乘三乘等之法也。而指上之九門為花嚴境界。以知今章本來三乘等者。一代諸教皆佛智內證花嚴圓教見故雲不見也。故章雲。十惑有眾生○證入果海者。則見上諸教並是無盡性海(文)。既雲見上諸教。諸教皆果海也。定知。第九門一切佛法並于初時等(雲雲)。一切佛法者。諸教也。是即直往機證智之境界也。縱三乘各別之法。雖見聞非實義故雲本來不見也。

    復古雲。不見三小者。直體顯一為大菩薩直示法界成佛義故。不對二乘無所破故。無權可會不同法花(文)。

    十五。問。三乘根不定而進入別教(雲雲)。爾者二乘聖者直入別教歟。答。

    玄一雲。四轉為者。謂諸二乘以根鈍故。要先回入共教大乘。舍二乘名得菩薩稱。然後方入此普賢法。故說此經唯為菩薩不攝二乘○設第八會有聲聞者。為寄對顯法。表如聾盲非是所被。其六千比丘非是羅漢故。不相違。是故當知。一切二乘總無頓入普賢法界。依究竟說無有二乘。而不回入共教大乘。舍二乘名得菩薩稱。然後方入此普賢法。故說此經唯為菩薩不攝二乘○設第八會有聲聞者。為寄對顯法。表如聾盲非是所被。其六千比丘非是羅漢故。不相違。是故當知。一切二乘總無頓入普賢法界。依究竟說無有二乘。而不回入共教菩薩無彼菩薩。而不入此普賢之法(文)。付此文學者異義往往也。一義雲。愚法回心之二乘。何不可有直入別教之義。其故或雲。唯為菩薩不攝二乘。或雲。一切二乘總無頓入故。此文尤明鏡也。不可及異端。次共教者。亙三乘菩薩與同教一乘。其故無有二乘。而不回入共教菩薩(雲雲)。若共教言限三乘菩薩者。法花會上不可有聲聞眾故可通也。縱雖無劫國名號之授記。回入三乘菩薩。豈非舍二乘名得菩薩稱歟。又法花花嚴雖同車體。舍利弗(至相大師。宗家)等法花會至方一乘入。所入一乘即是花嚴別教(雲雲)。豈法花所入花嚴歟。但大疏一(上)或有從小直入一乘者。一乘者同教一乘也。清涼大師心終教已上一乘故。全非別教一乘也。一義雲。若約別教一乘者。指六千比丘回心雲從小直入歟。

    施設異相。

    十六。問。佛地經所說十八圓滿土者。通同教歟。答。章雲。三乘終教及同教說(文)。付之。既界外土也。尤可限終教。何通同教乎。答。

    折薪第二雲。佛地經等者○終教。可知及一乘同教者如下。以佛地經化身具實報功德。為即權歸實故屬同教。彼約身。此約土。既身是釋迦合居化土。而經顯十八圓滿即化土。以顯報土即化顯故屬同教攝也(文)。如下者。指下卷攝化章也。可見。

    集二雲。十八種圓滿者。一顯色圓滿。二形色圓滿。三份量○十八依持○鎮國雲。然依佛地十八圓滿唯約他受用土(文)。

    十七。問。花嚴經會座可有聲聞眾歟。答。唯別菩薩(雲雲)。付之。十地品雲。其余樂小法者。聞此深甚難思議事。或生疑怪(雲雲)。

    玄第十雲。二其余樂小下舉損以違○又指彼余處。後時抄疏為余。非是會中有此抄疏。又是地前不定種性。不能一向修菩薩道。故雲樂少也。

    疏六上雲。劣解之人通凡小等。皆是迷法之器故(文)。

    抄十四上雲。疏劣解之人通凡小等者。經言劣解。論經雲樂小法者。故疏合舉凡即地前。小謂小乘等取權教菩薩。此中無小。何以揀之。謂此會中亦有小心之眾生。故亦可不欲廣被。即名為小。此雖揀之激令起心。即為所被(文)。小心眾生者。不定性地前有小乘心故。亦可不欲廣被者。雖非小乘心。凡夫狹劣之機歟。疏所舉凡小二機也。

    同本異譯聲聞對告眾ヤэ(雲雲)。本住經四卷。漸備一切智德經四卷。十地品異譯。羅摩伽經三卷。法界品異譯。此等可撿。

    十八。問。章文。如海憧比丘等(雲雲)。釋何事歟。答。唐本無如海憧比丘之句。

    義苑所牒本雲。答。彼中別聲聞意者有二種。一寄對顯法故。為示如聾盲。顯法深勝也。二文殊出會外所攝。六千比丘非是前所別眾。此等皆是已在三乘中。令回向一乘故作此說也(文)

    指事雲。言答彼中初別聲聞者。或本雲。彼列聲聞意有二種。一寄對顯法故。為示如聾如盲顯法勝也。二文殊出會外所攝。六千比丘等非是前列眾。此等皆是已在三乘。令回向一乘故作是說也(有雲。此說後說難見)。解雲。此後說亦勝上。雲或眾生。此世三乘根不定故。堪進同教一乘者。則見自所得三乘之法。皆依一乘無盡教起。是彼方便阿含施設。是故諸有所修皆回向一乘。花嚴經同教中說。是故知。是在三乘位長養根機入一乘同教也(文)。

    折二雲。六千非前列眾等者。以唯舍利弗一人前列眾中有。六千既是身子弟子。又從別房出辭佛來詣。故知非前所列也。言等皆是已在三乘中令回向一乘者。孔目雲。其位在頓終。義通始教等。既六千當頓終始三教。故今雲已在三乘中也。問。清涼權為雲或在法會而聾盲。彰其絕分。或示在通而啟悟知可回心則此二眾皆權聲聞。如今義者應非是權也。答。若據探玄本。雲轉為故雲。彼雲。謂諸二乘以根鈍故○方入此普賢法(文)。設第八會有聲聞者○其六千比丘非是羅漢故。不相違○釋雲。展轉而來故。故雲已在三乘中等。此則實是聲聞轉入也○若據清涼。正改此轉為雲權為也。又六千但名回小入大故與今小異。若爾今文與孔目同。探玄于此義中皆約實說。以是所被之機故(文)。準唐本並指事所出異本。六千非此聲聞者。全非持聲聞。三乘機故非小乘聲聞雲事也。故復古雲。其諸比丘位在三乘中回心人也。非是小乘聲聞位人(雲雲)。而今本如海憧比丘等者。旨趣未審。一義雲。準清涼大師權為釋。六千雖外相聲聞形。內實菩薩事例海憧歟。一義雲。

    問。三乘教中可說十佛歟。答。彼三佛此十佛(雲雲)。付之。勝天王經說十佛。如何。抄二(上)引之可見。答。準孔目第三卷。瓔珞經十諦同教義。花嚴十諦別教義(雲雲。取意)。知三乘教中縱雖有十佛十諦之名義。非無盡圓融圓教之義。故揀之歟。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中(上)。

    三性義。

    一。終教依他所似體。

    二。終教已上所執體。

    三。瑜伽等隨緣真如有無。

    四。攝論遍計所執體。

    因六義。

    一。謂一切因者通種現歟。

    二。謂一切因者通內外種子歟。

    三。滅法待緣歟。

    四。果俱有義義待緣。

    五。六義列次。

    六。恆隨轉自類相生。

    七。六義增滅。

    八。增上緣六義。

    九。始教現行六義有無。

    十。終教現行六義。

    十一。六義八不遮表。

    十二。因門即門空有同異。

    十三。六相三乘一乘。

    問。三性同異等之四門。限別教之義歟。通終教等歟。答。疏一(上)今顯別教一乘。略顯引四門。一明所依體事。二攝歸真實。三彰其無礙。四周遍含容(文)。是四門共別教一乘之義也。而二三事理無礙也。故知。今章四科共別教義理也。但不妨初二通同教之義。

    指第五雲。初門即同教分齊。第二門義通同教分齊○即此以顯緣起相由。即別教義也。二門即別教分齊(文)。此記心三性義唯同教。因六義通同別。後二唯別教見。

    問。六相義可通同教等歟。答。折後二唯別教(雲雲)付之。六相義本出十地論。相宗中依釋之(雲雲)。尤可通同教等。如何。答。問。三性同異者。如次總別三科雲同異歟。為當總別之中各有同異歟。答。折雲。本即末義。是三性同義也(文)。準此釋。別明中本末不一三性異義。本末不異三性同義也。總說之段例有同異三性本末異義。一際圓融同義也。

    三性列次不同。

    須彌頂上偈贊品列遍計依圓(經疏可見)。

    攝論雲。沙執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依他。于二亦當推唯量及唯假。圓成實智觀無義。唯有了別三。彼無故此無。是則入三性(文)。唯識論第八列遍計依圓。今章何列圓依計歟。答。約地前相似觀遍計依圓列(文)。約地上證智圓依遍計列也。故唯識引厚嚴經雲。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皆如幻。出等依雖有計而非真(文)。第五地以前先起正體智證真如。後起後得依俗諦故。如是次第委細相宗所談也。但今章約本末之次第。列圓依計也。又下總說科引阿毗達磨經。遍計圓成依他列。波羅門問經說。依他遍計圓成列歟。染淨總別等之次第歟。不可一準。

    一。問。終教之心依他似有者。所似之外體如何定之歟。答(雲雲)。一義雲。依他假法似遍計實有也。付之。指依他之當體。或名幻有。或名假有等。全無能似所似之義。直顯如幻虛假之即體。以知似有者。但可名即體幻假之義。何可有能似所似之義歟。答(雲雲)。

    起信義記上雲。良以真心不守自性。隨燻和合似一似常故。諸愚者以似為實。取為內我我見所攝。故名為藏(文)。釋第八識之所藏之義文也。隨燻和合者。第八識體也。似一似常者。似遍計所執之常一主宰也。爾者依他法體似遍計之實有事。此釋分明也。但幻有者。幻者所喻也。依他之八喻之中隨一也。假有者。指即體名也。強不可一準歟。

    唯識述記第九本雲。有雲。諸心心所雖各體是一自證分而似依他二分而生。謂相見分。諸經論中說。二取者。是此二也。如是二分雖似體有理實無也。此之二相中辨等說為計所執(文)。安惠論師義也。是體性都無之遍計所執之相見二分。似依他如幻之自體分。護法正義。依他相見二分。似遍計之相見二分也。付安慧義。能似所似等料。簡繁故略之。今之義者。相順護法正義也。

    二。問。終教之意遍計所執者。通三細無明歟。答(雲雲)。兩方也。若雲通者。準起信論意。業相之位相見末分。何可有遍計所執之義歟。是以當處文以彼所執似為實(雲雲)。若以根本業相雲遍計所執者。所執之體一向可真。如何可雲執似為實歟。以知。以業相自體分為依他之似有。轉相已去心境差別之位名遍計所執(見)。例如安惠論師二分唯遍計之義。加之。既遍計所執何可開能執之情歟。答。終教以上心以三細六粗無明倒執之心境名遍計所執。以所依真如名圓成。指和合如幻之體名依他之似有事。列祖處處解釋也○業相位隨相見末分既是法執也。尤可遍計之體性。但執似為實等者。真妄和合最微之位名業相。即依他如幻之體也。而彼業相三無明不知自體之如幻。故迷執自之業相依他之似有也。如是轉相已後皆分分迷執依他似有。故釋執似為實也。次于所執之名言相違雲難者。當情現相情有理無之義。顯故名遍計所執歟。或又遍計之言攝能執歟。故舊譯名分別性(見)。

    抄三上雲。

    疏四(上夜摩偈贊品)雲。第二勝林○十頌分二○後七中令于依他修三無性觀。以余之二性不離依他故。由于二性成他依故。謂圓成是依他體性遍計。但橫執依他。又迷真似現故。即依三性說三無性。三性尚一。豈有三無。三無但是即有之無。三性但是即無之有。有無不二。為一實性。有無形奪性亦非性故。于一依他中具修諸觀(文)。

    抄(十一上)雲。疏○二以余之二性下。出于一性修三所以。三故于一依他下。結成上義。二中有三。初明三性即一。二明三無即三性。三明融通為一。初中圓成既是依他之體。故觀依他必觀其體。離依他性無可橫執。故遍計性亦約依他。又迷真似現者。此之一句具足三性。迷即遍計。真即圓成。似即依他。前意明二不離依他。此義明二能成依他。故但觀依他具足三性○三性尚一下三明融通(文)。迷即遍計等之釋義。三細無明等皆遍計所執(見)。又令于依他修三無性觀等之釋下。總說段可合之也。

    八經第十六(須彌偈贊品)雲。若住于分別。則壞清淨眼愚痴邪見增。永不見諸佛。若能了邪法。如實不顛倒。知妄本自真見佛則淨。有見即為垢。此則未為見遠離于諸見。如是乃見佛(文)。

    疏三(下)雲。第五東北方精進惠○初三所執無相觀于中。初一舉分別過。後二顯無相觀。一離所取。上半知于情有。下半知于理無。如迷木見鬼。知鬼是迷有。名如實知鬼。知鬼本無舉體是木。名為見木。二離能取。以所取空故。上半舉失。如若見鬼即不見木。下半顯得離于鬼見。方為見木(文)。

    抄十(上)雲。言所執無相觀者。所執即遍計所執。無相即相無自性性觀○然法相宗三性則有性。三無即無性。有無義殊故。彼偈雲。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意雲。既言密意說三無性。則不礙于三有性也。若法性宗此二三性有無無礙。互奪雙亡皆悉自性。言初一舉分別過者。分別即遍計所執也。古譯為分別性。今疏從簡亦欲辨。起心動念皆成分別故並成過。故雲以心分別一切法邪。不以心分別一切法正○鬼喻遍計。木喻依圓(文)。分別即遍計所執之釋。亦三細等遍計所攝(見)。又當章下總說段。根本無明等遍計所執(見)。三細六粗生起次第。起信疏上卷可見。

    折五雲。問。依下○答。由下初義計同依故無異。二依同計故無異(文)。

    集五雲。問。依下○答。二義中初似外無實。後實外無似。余可見(文)。

    問。釋依他似有同遍計情有之出二釋。爾者二釋意如何異也。答。問。終教之意能遍計所遍計遍計所執之三重可分歟。答。處處解釋不分明。付之。章。經雲眾生等者。淨名經也。又經雲法身等者。法身經也。

    疏(四下十行品)雲。三對之中。前二不離。後一不即。即顯生之與倒非即離也。眾生即能起顛倒之人。乃染分依他。顛倒即所起之妄。是遍計所執。初對明不離者。謂依似執實故。離生無倒。依執似起。離倒無生。第二對明不相在○第三對明不即。不壞因果能所遍計之二相故(文)。

    抄十一(上)雲。疏依似執實者。眾生是依他似有故。顛倒謂執似謂實○言依執似起者。即唯識雲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謂依遍計之執起依他似。似即眾生。言第二對明不相在者。即不于顛倒內有眾生等○第三對中言不壞因果能所遍計者。因即能遍計。果即所遍計。所遍計即依他也(文)。又雲。依似執實待果成因也。依執似起待因成果也(文)。今疏依似執實依似起三釋。章二釋相當歟。又抄因即能遍計等者。因者倒執也。爾者能遍計即遍計所執也。又生者有情總別報依他也。倒者本末無明也。

    問。唯識論文分明別緣所生(雲雲)。爾者分別遍計所執歟。答。抄遍計之執(文)。付之。

    抄三(上)雲。頌言分別緣所生者。應知且說染分依他淨分依他亦圓成故。或諸染淨心心所法皆名分別能緣慮故。是則一切染淨依他。皆是此中依他起攝(文)。一義雲。遍計之執之釋。依性宗義釋唯識文歟。第二問答決擇科。真如五重四句中第二重。四句之中余二句可知(文)。折雲。例初四句中後二句也(文)。第三重下三句例然(文)。三句皆離所謂故(雲雲)。指事心也。第五重余句準之(文)。集雲。余句準之則離相違戲論(雲雲)。折雲。余句則無自性故。具德故(雲雲)。依他中復古集成等六重四句也。折薪六重八重之二義也。第二重四句。余二句可知(文)。折雲。無二性故。有多義門故(雲雲)。章有多義門(文)。指事雲。有五蘊門十二處門十八界門四相心品等多義門。故雲非無也(雲雲)。章。又以緣起離四句等(雲雲)。義苑雲。謂藉緣而起故。離有緣起似有故。離無緣起無性無二故。離亦有亦無緣起具眾義故。離非有非無謂無性故。離有無性成緣起故。離無無性緣起相收故。離亦有亦無無性具緣故。離非有非無(雲雲)。

    問。上二重四句以緣起無性之二義。順逆離四句與今緣起離四句等雲何異乎。答。折雲。第三第四句單約緣起無性所離(雲雲)。初二重四句一重之中。約緣起無性之二義離有無等。第三四句單以緣起故離四句。第四重四句單位無性故離四句也。第六重余句準之(文)。折雲。後二句亦應三重。征前諸句隨說皆得(雲雲)。集雲。余句離相違戲論故(雲雲)。遍計中五重第二重余句。集雲。準無道理故(雲雲)。

    問。付第三重四句。初之三句間答執有故。至第四句執成故(雲雲)。有何所以歟。答。

    折雲。第四句執成者。所執所成不出有無之見。安得雙非(雲雲)。

    復古雲。執成者。以第四句雙非故不言執有。乃雲執成。是執所成故(雲雲)。意雲。第五重四句之中余句準之(文)。折義第四重終二句離相違離戲論(雲雲)。第五重終二句應雲無二性故。所執性故。亦可第三句互奪雙泯故。非兩亦第四句雙。

    問。一重之四句以遮情可足。何用五重八重等之四句歟。答。集雲。初圓成三初二四句具德門○又問下二一四句離過門。又問下三二四句自體門○依他下二依他三初具德門。又問下二勝用門。又問下三自體門。然上六重亦可初四重約當性二義說○第五重對三無性說○第六重通就當性說○遍計三所執二初自體門○又有下二勝用門○上五重前可初三重約當性二義說。第四重對三無性說○第五重通就當性說(文)。折雲。圓成五種○初約本二義順明四句。第二反顯四句○第三四句約離計○第四四句約勝義無自性之觀離四謗說○所以今約此釋者以下。依計對此四句。約生無自性性相無自性性二觀中離謗成四句。即知祖意此約勝義無自性性觀離四謗也○第五四句約離妄顯真○依他中有六重四句。若開第六為三重。應八重四句也。第一四句約本義順明。第二四句約本義反顯○第三第四四句單約緣起無性所離。第五四句約生無自性性觀離四謗也○第六重四句于中。自有三重四句○遍計五重四句。初重四句雙約本有二義。第二句單約理無。第三句單約情有○第四四句約相無自性性觀離四謗○第五重四句約無體有用說(文)。

    三。問。宗家意瑜伽唯識等中。許真如隨緣之義歟。答(雲雲)。兩方也。若雲許者。真如之隨緣依他性空之道理者。性宗不共所談也。全不開性相各別之宗義雲事。自他宗解釋分明也。若雲不隨緣者。當章問答之起盡。天親護法等論師。並許隨緣性空之義(見)。答(雲雲)。集雲。問答下復問二義二初二宗互破問答。此下二法性會通。答(文)。復古多分同也。是依他空有之問答釋也。準此等記釋。雖不許真如隨緣依他性空依法性宗意。會通論藏並論師意樂也。

    疏三(上。問明品雲)二佛子心性下。略啟五門。一問所為。二述問意。三定所問。四會相違。五釋文。四會相違者。問。若爾瑜伽等中。異熟賴耶從業惑種辨體而生。非如來藏隨緣所成。如何會釋。答。瑜伽等中。對于凡小約就權教隨相假說。楞伽密嚴對大菩薩。依于實教盡理而說。既機有大小。法有淺深。教有權實。故不相違(私雲。引楞伽密嚴起信等。釋隨緣真實之義)。以此等文故知。兩宗不問淺深可見。又唯識等亦說真如是識實性。但後釋者。定言不變失。于隨緣過歸後輩耳(文)。

    抄八(下)雲。疏以此等文下。第三雙結二宗于中。先正結○後又唯識下。引唯識文結同法性。故彼論雲。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釋曰。既用真如為識實性。明知。天親亦用如來藏而成識體。但後釋論之人唯立不變。故雲過歸後輩。況世親造佛性論。廣用勝(文)。準此結同釋者。唯識論等中。許真如隨緣之義(見)。若許真如隨緣之義者。依他性空義可許之也。

    問。釋論之人者何論師歟。答。護法等十大論師歟。付之。當章文空即是色。護法義存(雲雲)。準此解釋。護法論師許依他之性空(見)。若許依他性空者。尤可許真如隨緣。若爾者釋論之人唯立不變之解釋。相違如何。答。

    章。經雲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等(文)。同與因者無明歟。轉識歟。答(雲雲)。

    抄十八上雲。十忍品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即楞伽第四彼雲大惠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因。大惠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解雲○與七識但名與因俱(文)。

    指事雲。四卷楞伽第四卷文。經雲。如來藏常故。作依持能令轉識。知苦樂與七識生死因俱。若生若滅(文)。章雲。經雲自性清淨(等文)。指事雲。起信論雲。眾生自性清淨○或本作經非也(雲雲)。

    章。經雲不生不滅是無常義(文)。指事雲。維摩經弟子品(雲雲)。

    折雲。清涼釋雲。生滅相盡無常即常○隨緣變易常即無常則生滅。是無常義也。又性即相故不生不滅。是無常義(文)。

    章。經雲色即是空等。指事雲。經雲色即是空○大品經文言。又雲。眾生即涅○維摩經菩薩品文言。論雲。智障○梁論第一卷(文)。

    問。斷常二見俱起之義可有歟。答。不爾也。付之。亦有亦無執者。具上諸失(雲雲)。諸失者。斷常之二失也。如何。答。唯識論第四釋。末那不起我所見之義雲。無一心中有斷常等二境別執俱轉義故(文)。準此論文。無二見並生之義。但當章心立難敵者。進征付過許也。亦有亦無之執者。非謂可二見並生也。從執二見者。前後各別可執歟。。

    章。攝論等中說依他有事。

    章。中論等依他空事。

    章。惡取空(文)。集雲。惡趣空者。百法抄第一卷曰。如說二形等。是人中惡趣。非是能取當來惡果。但毀責為名(文)。章。前代諸論師等(雲雲)。

    抄三(上)雲。疏戒賢遠承下○彌勒位極此為上古。無著初地此為中古。護法難陀○故雲近踵○疏二智光下○文殊對彌勒。龍樹對無著。青目情辨對護法難陀。護法難陀注唯識論。青目注中論。清辨亦注中論。造掌珍論(文)。

    折雲。前代諸師各述一義等者。前文必脫一段。由前數重問答。皆前牒前所立。次方立。今例前諸問決有脫理。況禪源都序文全有今文義。亦前有一段。彼雲。據佛本意雖不相違。然後學所傳多執文迷旨。或各執一見彼此相非。或二皆執渾混純不曉。故龍樹提婆等菩薩。依破相教廣說空義。破其執有。今洞然解于真空。真空者即不違有之空也。無著天親等菩薩。依唯識教廣說名相分折。性相不同染淨各別。破其執空。令歷然解于妙有。妙有者即不違空之有也。雖各述一義。而舉本圓具故無違也。次下方有一重問答。故驗知。此中必一段脫也(文)。

    章。第三顯其義(雲雲)。

    折雲。三科並易見。但翻前護分別執中。以答三性有義即當今三性無義。上答三性無義即當今三性有義。上答三性兩亦義。即今當三性雙非義。上答三性雙非義。即當今三性兩亦義。一一對翻隨說皆得(文)。

    問。攝論心可許真如隨緣之義歟。答(雲雲)。兩方也。若雲許者。當章以攝論等依他有義(雲雲)。爾者依他既有之義也。何可立真如隨緣之義歟。若依之唯凝然之義也。三者章文引攝論耳。真妄該徹等(雲雲)。知可隨緣之義也。如何。答。

    四。問。攝論心遍計所執以何為體歟。答。以煩惱為性(雲雲)。付之。既存依他之有。專相宗之義也。然相宗所談煩惱等者。染分依他也。何為遍計之體歟。答。

    因六義。

    一。問。章文。謂一切因皆有六義(雲雲)。爾者現行燻種子之時。現行因可有六義歟。答。隨教可有有差別也。付之。兩方也。若現行不具六義者。正唯識論中出親辨自果之正因。體之時舉種現之二。謂一切之言豈不收現行之親因乎。若依之雲爾者。唯識論中釋恆隨轉之義。此遮轉識轉易間斷。判轉識之現行。既是所遮也。何可雲有六義歟。如何。答。凡緣起因門者。收性相所談成圓融之深義故。謂一切因之言可含重重義理也。故疏七下雲。然緣起深義。佛教所崇。乘智階差。淺深多種。龍樹雲(抄雲。十二門論)因緣有二。一內二外。即水土芽等內。即十二因緣今正辨內。然外由內變。本末相收。即捻含法界一大緣起。染淨交徹義門非一(雲雲)。而今章六義者。依下所引地論集論等因緣相收之四句。建立空有力無力等之六義。專顯緣起之勝德。兼配釋剎那滅等六義。成種現因果即法界緣起義。而剎那滅等之六義不盡緣起之義理。空有等之六義全攝剎那滅等之六義。故依始教一切因等者。因緣之義雖通轉識現行。具六義者唯限種子。付種子六義。唯識論限內識之種子。攝論心通外谷麥種子。若依終教六義通七轉識現行。若依圓即法界緣起皆有六義也。難雲。縱雖始教現行正因辨種子之果時。豈無體用空有待不待之六義歟(是一)。次從雖終教轉識既間斷之法也。現行之因何可有恆隨轉等之義歟(是二)。次圓教心善惡邪正同一法界緣起也。何可有性決定等之義歟(是三)。答。始教意雖現種同親辨自果正因緣體。然種子體因緣義勝。唯識雲。有唯識說種。是因緣性。彼依顯勝(雲雲)。現行因緣闕恆隨轉等之義。故唯種因緣具有六義。縱現種因雖容有空有待不待礙之二義。始教之心不依此義。但建立剎那等六義。遮外道小乘等之轉計故。現行因不具六義也。次終教心八識體一故。現行之因可有六義也。即本識故可有恆隨轉之義也。次圓教心既法界緣起也。善惡邪正即入無礙也。豈遮性決定等義歟。下問答可準例也。難雲。

    要問(下)雲。法有多門。且依同時如實互為因果。入因果義有二重○又一切因有六義。一空有力不待緣。念念滅故○六無有力待緣。俱有力故○又增上緣望自增上果還為親因。故雜集論疏緣入親因攝。又成唯識論因緣。謂有為法親辨自果。此體有二。一種子。二現行○現行同類展轉相望。皆非因緣。自種生故。一切異類展轉相望。亦非因緣。不親生故。有說異類同類現行展轉相望為因緣者。應知假設。或隨轉門○聖說轉識與阿賴耶展轉相望為因緣故。此顯因果親疏分齊極明善也(文)。此釋心付如實互為因果因具六義事。釋畢引唯識互為因果極明善結釋。知唯識論心現行親因許具六義故引釋也。若不爾者。何故引唯識歟。答。一義雲。要問心標依互為因果。約法喻重重問答。其中全不揀種現。但因緣相望釋之。爾者一切因有六義者。可通現行乃至法界緣起之因也。既增上緣還為親因具六義也。現行親因何不具六義歟。其六義者。空有力無力等六義為本。故知。從雖引唯識論。現行既親辨自果之正因也。何不具空有等六義歟。但攝論唯識等唯種子有六義者。剎那滅等六義為本。又隨勝也。故唯識雲。有唯說種。是因緣性。彼依顯勝。非盡理說(文)。雖現種共正因種子。因義勝故六義限種子也。雖然空有等六義通現行事不可有妨歟。尋雲。引唯識事終教義歟。始終義歟。

    二。問。章文。謂一切因皆有六義(雲雲)。爾者通內外種子歟。答(雲雲)。略文義谷麥等外種子不具六義(雲雲)。愚案雲。攝論心六義可通內外種子也。

    梁攝論第二雲。外內不明了。于二但假名及真實。一切種子有六種○釋曰○于二者種子有二種。一外二內。外謂谷麥等。于善惡二性不明了。是有記故。內謂阿梨耶識。于善惡二性則明了○但假名及真實者。外種子但是假名。何以故。一切法唯有識故。內種子則是真實。何以故。一切法以識為本故。一切種子有六。種子有六種者。如此內外種子不過六種(文)。義聖私記引勢範律師義雲。外不明了內明了。不明了言二度可贊(雲雲)。

    唯識論第二雲。唯本識中功能差別。具斯六義。成種非余外谷麥等。識所變故。假立種名非實種子(文)。

    述記雲。內種識變已後生麥等。麥等復識變以重變。故雲種子如眼根等(文)。

    百法鈔十雲。世親攝論外種亦具六義。若無性攝論及唯識論說。唯內種具六義。不說外種。以谷麥等是現行法故(文)。

    述記雲。無性攝論不簡差別。唯言內種。有世親即通。然彼一一皆自釋言。內法如此外法如此至果俱有。唯言內種即不論必○今釋外種亦有果俱。如蓮花根生蓮花等○此解稍好(文)。第二卷同學抄論義也。而攝論心六義通外種之義也。集成雲。謂一切因皆有六義者。海東記曰。儼師攝論疏雲。六因十因乃至二十因皆具六義。是故此中名一切因。問。唯識論雲。本識名言種上必具六義。余識間斷不具恆隨轉果俱有義等。何故此中一切因皆具六歟。答。唯識論義約初教釋。若約緣起秘密義。離如來藏一切諸法為因生果之義。永不可得故。一切因皆具六義。此約大乘實教義也。

    折薪雲。然此六義出于攝論等中。然彼唯約種子識中有此六義。以說緣生。今以彼義門點示。即成法界大緣起法故。所依此緣起說十玄門者。意在別。法相學者方便入此玄門故(文)。

    六義列次事。

    五十要問答下雲(取意)。

    一。空有力不待緣(念念滅故剎那滅)。

    二。有有力不待緣(決定故性決定)。

    三。有有力待緣(引顯自果故引自果)。

    四。無無力待緣(觀因緣故待眾緣)。

    五。有無力待緣(隨遂至治際故恆隨轉)。

    六。無有力待緣(俱有力故果俱有)

    今章依空三義有三義次第列之。問答初二不待緣。付後四待緣以有無有無為次第列之。雖有前卻其義無違也。

    章。初剎那滅等(雲雲)。

    唯識第二雲。一剎那滅。謂體才生無間必滅。有勝功力方成種子。此遮常。法常無轉變。不可說有能生用故(文)。

    百法抄第十雲。即遮無為。外道所說冥性諦虛空我等(雲雲)。

    攝論第二(世親雲)。剎那者。此二種子無間生滅故。若常則不得為種子。以一切時如本無差別故(文)。二種者。內外種也。

    問。章文。由此滅故果法得生(雲雲)。限俱時現行果歟。通後念自類果歟。答。百法抄十雲。于轉變位能生同時現行。及引後念種子自類歟。尋雲。何故不雲由此生滅果法得生。而但雲由此滅故歟答(雲雲)。

    三。問。可有滅法待緣之義歟。答。章。然是謝滅非由緣力(雲雲)。付之。章。二是俱有義(雲雲)。

    百法抄十雲。問。應前念種子與後念現行為種子。以有生滅故(文)。故第二果俱有義。

    攝論雲。世親二雲。俱有者。非過去非未來非別處。若此種子有即此時果生故(文)。

    無性攝論第二雲。雖剎那滅然非已滅。何者俱有已滅生果不應理故。如死雞鳴。是故應許種子與果俱時而住(文)。

    唯識論雲。二果俱有。謂與所生現行果法俱現和合方成種子。此遮前後及定相離。現種異類互不相違。一身俱時有能生用。非如種子自類相生前後相違。必不俱有。雖因與果有俱不俱。而現在時可有因用。未生已滅無自體故。依生現果立種子名。不依引生自類名種故。但應說與果俱有(文)。

    百法抄雲。言俱現者。三義謂顯現現在現有。初顯現者。謂果法顯現。即簡無性第七○二現在者。簡難陀經部說異時義。因果不同現在故。三現有者。簡安惠說種是假○言和合者。簡于相離○即知種望現行定俱。一身和合不相離。方名種子也(文)。

    四。問。章文。俱故非孤。是待緣也(雲雲)。爾者以所生果名緣歟。答。待緣者。增上等之三緣也。付之。折雲。待果為緣(雲雲)。如何。

    折薪雲。二者下俱有者。無性釋雲○此即因與果俱曰俱有也。非約水土等緣釋中意雲○既與果俱。不是孤有。是待果為緣也。今約望果與因俱生故。果即是緣也(文)。會雲。指事雲。二是俱有義者。有雲。因與緣俱故名俱有義。此說不爾。以違攝論等故。今雲果俱有義。非緣俱有。問。若爾如何下雲俱故非孤是待緣也。答。果俱有因必待緣故。待緣生果故。故雲俱故非孤是待緣也(文)。

    問。唯識論心望種子自類果可名種子歟。答。論不依引生自類名種(文)。付之。兩方也。若雲名種子者。自類相生之時者。闕果俱有之義。故不依引生自類名種(文)。若雲不可名種子者。論釋恆隨轉之義。雲此顯種子自類相生(文)。如何。答。

    述記雲。又此自類亦非種子。不與果俱故。無性攝論說非種子。然名種類○答。論其體自類之亦名種子。非現行故。無性顯此二位差別果。俱名種。不爾名為類(文)。又雲。此顯種子具斯六義。非說念念皆具六義。故名為種。無性所言不生異時名種類者。約畢竟不生當來為論。如見道中無相定等(文)。

    問。大乘意過未無體也。種子自類因果。何故不同時而前後也。答。

    述記雲。種相生時。何故不許有同時義○種望于種許同時生。體便無窮。自類許有同時生故。即一剎那有多種生。都無因緣。不許後種。更生果故。現行燻種名為異類。雖亦燻種未生果故非無窮(文)。

    問。無性有情第七識可具六義歟。答(雲雲)。

    述記雲。顯者顯現現在現有之義。名現由此。無性人第七識不種子果不顯現故(文)。又雲。種子之法其相沉隱。所生果法其相粗顯○第七相顯設所燻種果。乃沉隱不與現行果。法和合不名種子(文)。

    章。三是時眾緣義。

    唯識論雲。五待眾緣。謂此要待自眾緣。合功能殊勝方成種子。此遮外道執。自然因不待眾緣。恆頓生果。惑遮余部緣。恆非無顯所待緣。非恆有性故。種于果非恆頓生(文)。

    無性攝論雲。雖爾何說不一切時常能生果為遮此失。言待眾緣非一切時會遇眾緣故無過失(文)。世親多同。

    五。問。章所引六義與攝論唯識論等六義前後不同。有何故歟。答(雲雲)。

    指事雲。問。何故即此六義次第不同攝論等六義次第歟。答。彼攝論等為遮外道等邪執妄因。而顯示大乘宗真實真種。故依簡失漸次明六義次第。今章家意約地論等。欲顯種子自體空有相由緣起之實德故。是故不同攝論等也(雲雲)。尋雲。縱雖依緣起實德列六義。以其空有等六義為本。如次論六義配釋。有何相違。以論第五配釋章第二乎。答。第一第二論與章相當。第三無力待緣句待緣之義顯故。配釋第五待眾緣之義。又第四有力不待緣第五有力待緣。如次第四性決定。第六引自果之義相順故也。相順之義章釋文見。難雲。第三第六句同無力待緣也。有何所以。第三無力待緣句配釋第五待眾緣。第六無力待緣句還配釋第三恆隨轉之義歟。答。雖同無力待緣。第三空第六有也。因體空者。一向待緣之義顯故也。

    章。四者性決定。

    唯識論雲。四性決定。謂隨因力生善惡等功能決定方成種子。此遮余部執異性因生異性果。有因緣義義(文)。

    無性攝論雲。若恆隨轉非許少分樂為種子。何因緣故。不從一切一切俱生。為避此難故說決定。雖恆隨轉以諸種子功能定故。不從一切一切俱生(文)。

    百法抄雲。此遮薩婆多計。善法等與惡無記得為因緣。夫因緣者。親辨自體性相隨順善等。不辨惡法等自體不相隨順。非因緣義(雲雲)。述記三本雲。論此遮余部。至有因緣義。述曰。遮薩婆多等善法等。與惡無起等為同類因。有因緣義○又異熟因通善惡性生無記果。遍行因等是異性果。俱有因取異熟無間士用等果。為因亦然(文)。轉識賴耶互為因緣義別紙可抄。

    章。第五引自果(雲雲)。

    唯識論雲。六引自果。謂于別別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種子。此遮外道執。唯一因生一切果。或遮余部。執色心等互為因緣(文)。

    無性攝論雲。今此種子是誰種子。答。此問答言唯能引自果(文)。

    百法抄雲。此遮外道計。梵王一因能生一切果故。亦簡薩婆多計。色蘊望余四蘊。四蘊望于色蘊。皆得為因(雲雲)。

    章。第六是恆隨轉(雲雲)。

    唯識論雲。三恆隨轉。謂要長時一類相續至究竟位方成種子。此遮轉識。轉易間斷與種子法不相應。故此顯種子自類相生(文)。

    百法抄雲。謂種子未彼對治道斷。已來其體常相續。前能引後名常隨轉。論自釋雲。此顯種子自類相生。即遮轉識。有間斷故(文)。

    無性攝論雲。雖復俱有。然非一二三剎那住。猶如電光。何者應知此恆隨轉剎那。傳傳經于多時恆隨轉故(文)(集成沙引)。世親攝論雲。與彼相隨轉者。阿梨耶識隨轉乃至對治道生外種子。乃至根本懷乃果熟(文)。

    六。問。恆隨轉者。自類相生之義歟。為當隨轉本識歟。答(雲雲)。準唯識論。前能引後。自類相生之義也。付之。集成雲。六者下六有無力待緣。隨他者如下引世親說文。次下所引世親攝論雲。阿梨耶識隨轉(雲雲)。此記心隨轉本識雲恆隨轉歟(見)。

    指事雲。由隨他故。不可無不能違緣故。無力用者○今解雲。種子必恆隨果轉故。若不生果種子者。恆隨所依本識轉故。是故攝論廓法師疏雲。言剎那傳雲經于多時恆隨轉故者。種子必須恆隨果轉方成種子○又測法師雲。若不生果種子隨所依本識轉故(文)。此釋心隨轉者。隨轉所生果。又隨轉本識(見)。如何。答。略文義依指事義。一義雲。唯識論既雲。此顯種子自類相生(雲雲)。又釋果俱有。義雲非如種子自類。相生前後相違。必不俱有(雲雲)。準此等文。恆隨轉者。前滅後生。前能引後。長時相續之義也。全非果俱有。義相共違。但世親攝論阿梨耶識隨轉乃至對治道生者。恆隨轉種子之所依出也。依對本識恆隨轉故。非遮種子自類隨轉。況外種子乃至根未壞等(雲雲)。豈非自類恆隨轉之義歟。次人師並先德之釋者。附若望所生果立恆隨轉之義者。亂果俱有之義文義。

    問。付恆隨轉。攝論對治道生者。通無漏種子歟。答(雲雲)。

    七。問。于因六義可有增減之義歟。答。章雲。唯有六故不增減也(雲雲)。付之。瑜伽論中因有七義(雲雲)。如何。答。指事雲。問。瑜伽第五建立因有七相。雲何唯有六不增減歟。答。由義門異故。開合不同不過六義。是故唯六不增減也。是故樞要雲。瑜伽第五建立因有七相(已下取義引之)。第一無常法是因。第一剎那滅。二雖無常法然與他性為因。亦與後念自性為因。第二俱有義。第三恆隨轉義。攝論唯識以果世別開之為二。瑜伽據一念因能生二果。因無別故合之為一。第三然已生未滅方能為因。亦當俱有及恆隨轉正顯為因之世。非正種子之義。第四雖已生未滅方能為因。然得余緣非不得第五待眾緣。第五雖得余緣。然成變異方能為因。非未變異六義之中無別相門。即待眾緣攝。待緣有二。一顯一因體不能生果。故待眾緣。二顯待緣已方始變異。瑜伽據體易有別開一為二。攝論唯識以待緣義等合二為一。第六雖成變異。必與功能相應方能為因。即當第四性決定。第七雖與而能相應。然必相稱相順方能為因。即當引自果。總而言之。合六義中第二果俱。第三恆隨轉為瑜伽第二第三義門。開六義中第五待眾緣為瑜伽第四第五。自余一切六七無差別(雲雲)。已上指事引樞要全文。今者要略抄引樞要。略贊了義燈等皆開合不同(雲雲)。

    四緣五果等事。

    唯識論第七雲(取義抄)。一因緣。此體有二。一種子。二現行。二等無間緣。謂八現識及彼心所前聚。于後自類無間等而開道。三所緣緣。一親(親所變相分)。二疏(本質等)。四增上緣。除彼所余一與力二不障(雲雲)。

    唯識第八雲。所緣因緣必應有果。此果有幾。依何處得果有五種。一者異熟。謂有漏善及不善法所招自相續異熟生無記。二者等流。謂習善等所引同類。或似先業後果隨轉。三者離系。謂無漏道斷障所證善無為法。四者士用。謂諸作者假諸作具所辨事業。五者增上。謂除前四余所得果(文)。論初十五依處之段。以十因二因四緣等相配五果。委細可明。又集成雲。五果如演義第二十三卷說(雲雲)。續可拾入。

    八。問。緣因相望而具緣六義事。限增上緣歟。廣通諸緣歟。答。可有二義也。一義雲。可限增上緣也。故先德心唯限增上緣。不通余緣(見)

    折雲。問。因下答中唯許增上緣。並親因緣生自果有六義。其等無間緣。所緣緣則無六義○言親因望他亦爾者。如親因緣望因熟果。即親辨果體得有六義。若望余果不具六義。以異熟是總。熟果望余果別故。即成疏緣不具六也(文)。

    復古雲。唯許增上緣等得有六義(雲雲)。等者。取親因歟。

    要問下雲。又增上緣望自增上果。還為親因故。雜集論疏緣入親因攝(文)。

    集論第四十二因緣四緣分別之時。無明望行為因緣。無明行增上緣也。而為因緣故旨之也。集論並要問等所緣緣等。無間緣入親因攝不見。又今章增上緣親因(雲雲)。不釋余二緣。依集論要問歟。故折薪等限增上緣釋也。即集論等雖有四緣互奪之義。于中與力增上緣者。異余二緣生果義勝。十二因緣次第相望。皆是有力增上緣也。故取有力增上緣體雲還親因攝也。故抄雲。若取有力增上。揀無力增上為親因者。于理可然(文)。如下引。難雲。章文既雲親因望他亦爾(雲雲)。此釋意雲。親因還為疏緣雲義也。若爾者縱雖所緣等無間緣依于因緣互奪之義。豈非還是親因攝也。答雲。親因與力增上緣相對釋因緣互奪之義也。如唯識雲。離諸煩惱皆能發潤。而發業位無明力增(文)。無明望行有力勝他。無明與力增上緣行鬼種子親因緣也。相望此因緣之時。釋還是親因等也。十二因緣次第相望可例知。但增上緣具六義者。限與力增上緣。不可通不障增上緣並所緣緣等也。其六義者。空有力無力等六義也。是且付唯識雜集等性相。釋因緣親疏之分齊。未至法界緣起也。

    次通諸緣義。

    探玄第十三(第六地)雲。第八因緣生者○無明望行無因緣義。而言因緣生行者。有二義。一自種為因無明為緣。合說故雲因緣。然隱彼親種。顯此勝緣。故雲無明因緣也。二但彼增上緣望自增上果。還是親因故。說無明為行因緣。余亦如是。欲明果不自起要從因緣。因緣形奪復各無性。是故言因緣生乃顯無生(文)。指事雲。今解此問答意。欲明因緣互為因緣相。由其深緣起道理故也(雲雲)。又引十地論並探玄第六地文畢雲。章家由十地論作此說耳(雲雲)。此等解釋既因緣互奪緣起甚深之義也。何可限增上緣乎。但要問探玄等集論十地論。付以無明增上緣為行因緣文釋。故且出增上緣許也。當章依要問地論等故。又且出增上緣。又增上緣廣故先出之歟。實可通諸緣也。況章親因望他亦爾(雲雲)。難雲。以十地論雜集論為依憑。疏緣即親因也雲事不明。先雜集論別儀假說也。非因緣互奪見。

    唯識第八雲。而集論說無明望行有因緣者依無明時業習氣說無明。俱故假說無明。實是行種(文)。

    疏七(下)全引唯識此文。依唯識論並疏文。無明望行有因緣者。一向假說也。又疏引釋集論雲。又約因言已含余三(文)。故集論雲。無明望行釋具四緣義了。如是一切隨其所應盡當知(文)。知十二因緣次第相望。皆有四緣。是別義門也。全非因緣互奪之義。次付十地論文。疏七(下)雲。經雲○無明因緣能生諸行者○論雲。有分非他作。自因生故。此以不他生釋經因字。謂如行支唯從無明故雲自因。即上自因觀也。二者非自作。緣生故。此以不自生釋經緣字。謂行支但假無明為緣。非有行自體。在無明中從自而生。即他因觀。但取揀余不親生故名因。顯前非後。疏故名緣。非謂四緣之因緣也(文)。顯前非後疏故名緣(如此可訓歟)。抄十六下雲。此以不他生下。是疏釋論言有分者。分即支也。從二者非自作緣生故者。亦是論文。余皆疏釋言。非謂四緣之因緣也者。此句揀濫以古德釋雲。無明望行(引經玄十三文。所引全如上)。故說無明為行因緣。此解失意故今揀之。若取有力增上。揀無力增上為親因者。于理可然。亦非因緣故為失意(文)。

    準此解釋。十地論無明望行為因緣者。非親因緣。于增上緣中。付與力不障之親疏。名因緣(見)。如何。答。先唯識論依自宗性相會之。不可有相違。是常義也。疏又依通途性相釋假說也。探玄十三于十二因緣四緣分別之時。又引釋唯識論與大疏一同也。知依通途之性相也。

    次付十地論文拾疏前後。

    疏七(下)雲。釋此四句略有二意。一破邪。二顯理○顯理後二。一約無生以顯深觀。二約生無生無礙。以顯深觀。先中略為二解。一約展轉釋○二約因緣形奪釋。故對法雲。自種有故不從他。待眾緣故非自作。無作用故不共生。有功能故非無因。論解同此(抄雲。今本論解同對法也)。二約無礙者。但因緣生果各有二義。謂全有力。全無力(文)。此即付當章所引因不生等之四句。釋因緣形奪力無力等五義。何可遮疏緣即親因之義歟。但付十地論釋文五起盡。被宗家解釋許也。既集論地論因緣互奪之義一同也(雲雲)。尤可依此等論文。疏緣即親因因義可成立也。況當章文親因望他果亦然(雲雲)。親因既還成疏緣。無諍因緣互奪義也。若因緣互奪之義者。豈余所緣緣等又非親因歟。

    九。問。始教心現行親因可具六義歟。答。章始教不具(雲雲)。付之。增上緣既還為親因具六義(雲雲)。現行親因何不具六義歟。次是以要問中唯識論心。現行之親因可有六義(見)。豈非始教之義歟。加之。當章文若約互為因果乃至其斯六義等解釋。現行燻種子之時。現行新因具六義(見)。如何。答。章文問若爾現行為種子因。豈得有六義。答。隨勝不具此約初教(雲雲)。唯識攝論等心六義限種子不通現行。論說釋文明鏡也。但增上緣還親因也雲事。成法界緣起義門。或因緣互奪之建立各別之義門也。次章文若約互為因果等之解釋。震旦先德終教義門也(雲雲)。要問(如上)。

    折雲。問。果下言互為因果者。攝論雲。阿賴耶識于與彼雜染諸法同時更互為因果○阿賴識與諸轉識于一時間互為因果○釋曰。為因時有六義。住果時有二義也○問。若下躡上互為因果難也○答中約二教不同○以此則知。前科約互為因果說因六義。乃約終教說爾。若約始教唯種子有六義(文)。復古集成皆釋互為因果之時引攝論。爾者攝論互為因果。終教義歟。始教義歟。答。折既引攝論。而釋約終教。知攝論可通終教之義也。一義雲。章既即此一法為他因與他果(雲雲)。一法者。種子一法也。種子望現行種子之處。同時有因果二義。種子生現行之義邊因也。現行燻種子之義邊果也。三法展轉因果同時故。互為因果之時種子一體之上因果之義同時也。故于種子一法體生現義邊因故具六義。所燻之義邊果故唯二義也(為言)。故次問。若爾現行等也。種子望現行種子之處。因果二義同時也。現行望種子現行處。因果二義同時也。故相例問若爾等也。

    章。隨勝不具(等文)唐本隨勝緣(雲雲)。故折復集皆轉識現行。隨緣疏現故不具六義(雲雲。取義)。

    指事雲。隨種子勝得有六義。現行劣故不具六義(文)。

    十。問。終教心七轉識現行可具六義歟。答。章文轉識亦具(雲雲)。付之。

    問。六義之中三空三有也。而有何差異。有性決定。無剎那滅等配釋也。答。自本四句之習以有無等二作之事。常途之義也。雖無三空三有之差異。依列次配釋也。謂初三空後三有也。故第一有句。第四性決定。第二無句。第一剎那滅等也。三有三空次第配釋也。

    問。用四句中第三句有力待緣共生之義也。何雲不共生歟。答。折雲。第三句合俱有及引自果者。以此二義並是有力待緣義。故自既有力。又須待緣既假二義。故知和合無性也。清涼雲。既以和合無性故破共生也(文)。

    問。體四句約表。用四句約遮。有何故歟。答。不爾。體用共可通遮表也。

    十一。問。付六義八不可有遮表之差別歟。答。章雲。八不據遮六義約表(雲雲)。付之。六義建立專地論集論等依憑(見)。而彼論四句雲。不他生不共生等。專遮異計(見)。是以探玄大疏等。十地論四句通遮表釋。如何。答。雖有遮義表德為本也。

    十地論第八雲。深觀者。有四種。一者有分非他作。自因生故。二者非自作。緣生故○三者非二作。但隨順生故。無智者故。作時不住故○四者非無因作。隨順有故(文)。

    玄十三雲。釋此四句諸論不同。略有五說。一約破外道○二約破二乘○三約法顯空。四約因緣形奪(第四)。對法論雲。自種有故不從他(如章所引)。五約緣起無礙門。但因緣生果因緣相望。各有二義。一全有力。二全無力(文)。

    疏七(下)雲。釋此四句略有二意。一破邪。二見理○然自他等四。是計是依不之一字。是藥是理○然其所計略有三類。一者外道。謂真性為自梵天。為他微塵。和合為共。自然為無因。又此四計亦是僧去衛世若提子勒娑婆也。二小乘○三約大乘果法為自。眾緣為他。合此為共。離此為無因。又賴耶自種為自。眾緣為他。合此為共。離此為無因。又法從真起為因。從妄起為他。合此為共。離此為無因。所計雖眾但顯正理諸計。自亡顯理後二。一約無生以顯深觀。二約生無生無礙以顯深觀。先中略為二解。一約展轉釋法。從緣故不自生。既無有自。對誰說他○二約因緣形奪。故對法雲。自種有故不從他○論解同此○二約無礙者。但因緣生果各有二義。謂全有力。全無力(文)。

    抄十六(下)雲。言是計是依者。計是破邪之所依。是顯理之所。是藥者破邪之能。是理者是顯理之能○言論解同此者。今本論解同對法也(文)。指事雲。問。雲何無次頓起此問答。種子六義明緣起法無性空義。八不亦明緣生空義。二義齊等難知差別。欲明此義別故今起此問。言八不者。大般若第三百八十四雲。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文)。中論八不全同也。

    六義六相差別。

    章。六義自體六相義門(雲雲)。

    指事雲。六義據緣起種子自體建立故。六相據緣起體上差別義門建立故也。以法體入六義遂成差別四句。六相依義門建立故。以六義入四句。即順三乘。入六相即順一乘也(文)。

    十二。問。因門空有與相即門空有同也可雲歟。答。章文。由空有義有相即門(雲雲)。付之。相即門之空有者。能攝有體。所攝廢已成佛他故空也。而因門六義中已有空有力不待緣之句。雖體空已有力不待緣也。知空體可能攝。又有有無力待緣之句。雖體有已是無力待緣也。無諍有體可所攝。如何。答。章文。已釋因二義了。由空有義有相即(雲雲)。依因體空有成相即門事不及異端。但即入同時無礙故。依體之空義邊雖被攝他。依力用之有義邊能攝于他。故有空有力之句也。依有體之邊雖攝他。能依無力之邊還被攝他。故有有無力之句也。又待緣不待緣異體同體之二門。即入之所依故。通空有力無力也。全非相違也。尋雲。無體能攝無力能持之義可有歟。答。

    十三。問。六相圓融之義。限圓教歟通三乘歟。答。至六相義可攝也。

    章待緣(異體)。不待緣(同體)。十玄義可見。

    寫本雲。

    應永十八年(辛卯)閏十月十五日未克。興福寺寺中大塔為電火燒盡畢。同類火大湯屋東金堂新御願塔三基(五重)。一時回錄。凡電鳴大風震天地猛炎大火滿三基五重塔婆。二萬由旬無間之炎不足比況而已。眼暗片時數仞之風煙心焦三基五層之回燼也。

    新御願塔(東五重塔後白川院御願。西五重塔。一說雲。知足院天下御願。一說雲。宇治殿(惡左符)御願雲雲)。

    文安三年(丙丑)十一月十六日于東大寺戒外書寫畢。

    金剛佛子快舜乘。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中(下)。

    (

    十玄義。六相義。

    十玄義。

    一。緣起與性起同異。

    二。果分一身土說處。

    三。不思品等中說究竟果歟。

    四。同體異體相望不相由義。

    五。同體不侍緣義。

    六。本末二門總結義。

    七。法界緣起因緣果義。

    八。無力無體能持能攝義。

    九。相即義。

    十。同體即入義。

    十一。相入門所因。

    十二。即入等門攝重重義歟。

    十三。即入二門如次配體用歟。

    十四。法界緣起生滅義。

    十五。初心即極。

    十六。龍女三生事。

    十七。小乘一念成佛。

    十八。圓教一念成佛明昧事。

    十九。秘密言通隱顯歟。

    六相義。

    一。六相通事事無礙歟。

    章。法界緣起(雲雲)。

    抄三(下)雲。謂大法界中緣起者。揀于內外梁淨事緣起也。如外水土人功時節為緣即有等起。內無明行等為緣有識等起。今則不然。總收法界為一緣起。故雲大也。又即一緣起具多義門。全同法界。即大緣起不同三乘。但明因緣生法無性而已(文)。

    一。問。章文。法界緣起(雲雲)。爾者攝性起之義歟。答。可攝性起也。付之。兩方也。若雲緣起性起無差別者。法界緣起者。諸緣相望闕一緣。則一切不成雲。性起者。諸法爾之自體不依緣之有無(見)。是以至相大師解釋中。緣修離緣則不成性起。無緣即不損故別也(雲雲)。如解釋者。緣性二門各別也被得加之。清涼大師解釋中。性起唯淨法緣起通染污(雲雲)。通局既別也。不可為混亂。依之震旦先德此由佩詮故不及性起判。若依之雲不攝性起者。見當章起盡。自體圓融之果分既法界緣起之所攝也。性起何不攝乎。是以清涼大師解釋中。然出現義亦名緣起。亦名性起(雲)。加之。當章下文釋唯心回轉門。但性起具德故異三乘(雲)。如解釋者。性起者十玄隨一。或十由之一也(見)。如何。答。法界緣起者。圓宗至極之深義。花嚴一宗之大綱也。塵毛既盡四法界。何深義不攝乎。就中披清涼大師之解釋故。此性起自有二義。一從緣無性而為性起。二法性隨緣故名性起(雲雲)。依此解釋。性起者。全事全理事理無礙之道理。法界緣起所因也。是以探玄記(十六)釋性起分齊雲者。既此有真性融遍一切故。彼即起亦具一切分圓無際(乃至)。如因陀羅網無不具足(雲)。故性起者。法界緣起之一門也。性起者。不盡法界緣起。法界緣起攝盡性起之義也。但至相大師解釋者。對真妄和合等之緣起。揀別性起緣起之義。全非謂法界緣起不攝性起。次清涼大師解釋者。付緣起分染淨。淨緣起名性起。既緣起通染淨(雲雲)。知淨緣起性起又緣起之所攝。還是講答潤色也。次先德解釋。又對真妄和合等之緣起歟。其故法界緣起者。一真法界之義門也。豈滯佩詮耶。

    探玄記第四雲(普賢行品)此即第二自體因果。此品是因。性起是果。此因果與上修成雲何取別。若約緣分齊取即屬上。離相泯始終即屬此。問。上地中廣明離性。此雲何也。答。前欲攝別行。為趣體方便故也。此中所明正是順理之行性也。而無二體義不相是。以緣盡緣。以性並性也○緣修離緣則不成。性起無緣即不損故別也(文)。

    探玄記十六雲。三宗趣者。明性起法門。即以為宗。分別此義略作十門。一分相門。二依持門。三盡攝門。四性德門。五定義門。六染淨門。七因果門。八通局。九分齊。十建立。初分相者。性有三種。謂理行果。起亦有三。謂理待了因顯現名起。二行性由待聞薰資發生果名趣。三果性起者。謂此果性更無別體。即彼理行兼具修生至果位時。合為果性。應機化用名之為起○今此文中正明後一。兼辨前一也○三融攝門者。既行依理起。則行虛性實。虛空盡實現。起唯性起。乃至果用唯是真性之用○五定義門者。問。下文雲非少因緣成等正覺。此乃是緣起。何故唯雲性起乎。釋雲。有四義。一以果海自體當不可說不可說性。機感具緣。約緣明起。起已違緣而順自性。是故廢緣但名性起。二性體不可說。若說即名起。今就緣說起。起無余起。還以性為起。故名性起不名緣起。三起雖攬緣緣必無性。無性之理顯于緣處。是故就顯但名性起。如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等。四若此所起似彼緣相。則屬緣起。今明所起唯據淨用。順證真理故屬性起。六染淨門者。問。一切法皆依性立。何故下文性起之法。唯約淨法不取染乎。答。染淨等法雖同依真。但違順異故。染屬無明。淨歸性起○若約留種或有淨用。亦入性起收○九分齊門者。既此真性融遍一切故。彼所起亦具一切。分圓無際。是故分處皆悉圓滿。無不皆具無盡法界。是故遍一切時一切處一切法等。如因陀羅網無不具足(文)。

    抄十九(上)雲。疏是以晉名下第二會品名○于中總有六義。證成躡跡生起。今初立義即不相違門。然出現義亦名緣起。亦名性起。若分相說。攬緣出現故名緣起。八相成道從法性起故名性起。今以從緣無性緣起即名性起。又淨緣起常順于性亦名性起○言無不從此法界流故者。第二引梁論證成即相成門。明性成于緣故。此性起自有二義。一從緣無性而為性起。二法性隨緣故名性起○第三明相奪門。亦是通妨。謂有問言。性起唯淨。緣起通染。雲何緣起即是性起故為此通。謂緣起有二。一染。二淨。淨謂如來大悲菩薩一○行等。染謂眾生惑業等。以染奪淨即屬眾生。故唯緣起。今以淨奪染唯屬諸佛。故名性起○妄雖即真下第六以妄隱真門亦是解妨。妨若緣即性妄本自空當體即性。何以不得染奪淨耶。故為此通淨緣順性染緣違故(文)。行顯品義記雲。然一法界心成諸法者。總有二門。一性起門。二緣起門○性起者。謂法界性全體起為一切諸法也○既世出世間一切諸法全是性起。則性外更無別法。所以諸佛與眾生交徹。淨土與穢土融通。法法皆融彼此互收。塵塵悉包含世界。相即相入無礙融具十玄門○二緣起門有二。一染緣起。二淨緣起○二淨緣起者。亦有二義。一分淨。二圓淨。分淨有三。一聲聞。二緣覺。三權教六度菩薩○二圓淨者。亦有二門。一頓悟。二漸悟。總而言之。則淨緣起門翻前染緣起門。以合前性起門也。然此花嚴圓宗具別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義。上性起門即別教義。迥異諸教故。上緣起性門即同教義。普攝諸教故。然約機約法故開二門。既人法融通。二亦交徹。二門不二。統為花嚴圓宗所顯真界生起萬法之義門也(文)。難雲。既生起別教緣起同教(雲雲)。準此釋。法界緣起非圓教之宗義(見)。如何。答。緣起中含始教終教乃至別教之一塵法界之緣起。其中始終教緣起雲同教也。法界緣起豈非別教之義乎。集成第六雲。此中具明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等無住無我圓融道理。故名為法界緣起。此由佩詮故不及性起。又詮即性起故。動寂具足故。是名性起(文)。復古十玄總結下釋多分同也。此等釋性起勝緣起(見)。

    章。十佛自境界(雲雲)。一乘義處大唐四家共出行境十佛。指事通外境行竟。

    二。問。果分國土海及十佛自體等者。攝何文歟。答。國土海者。第二會初。十佛自體等者。指離世間品也。付之。第二會之初是十信所信之果體。因位同會之說也。專形對之果(見)。是以探玄記(三)中雲。一約果分十佛自體國土海。此當不可說十。如第二會說(雲雲)。既雲寄緣。豈非因分形對之說乎。次離世間品中。二處雖舉十佛名全不見不可說果分也雲義。雲何。答。先果分國土海第二會初說之雲事。探玄解釋分明也。如疑難之文證。凡第二會六品中初三品者。說佛三業之化用。而名號品初正說分中總標無體。經文佛剎佛菩提等皆不可思議也(雲雲)。此文即是為令人知有總標果海之身土。未入因陀羅等之義門。故指之釋此當不可說義也。縱雖不可說果分。豈非十信之所信乎。次探玄記釋寄緣說十者。以令人知有可以總標之分釋寄緣等也。次離世間品中晉經第三十八。說正覺佛住地佛等十佛之名。是信滿歸果之義也。次同四十三經說十種見佛。是則等覺位中離障見佛之義也。二處十佛共標所證佛體。未說十玄等之義門。故當果分不可說之義也。

    有雲。第二會初佛國佛菩提不可思議(雲雲)。付不可思議言。釋果分不可說(雲雲)。爾者不可思議品中說果德之時。不思議之言往往是多。何釋形對之因分乎。尤難信歟。難雲。玄雲可以總標令人知有名為可說(雲雲)。準此釋。第二會初總標果海。可說之義也。何證不可說乎。答。既總標不可說之果海。尤顯果分不可說之義也。十玄門雲。今且就花嚴一部經宗。通明法界緣起。不過自體因之與果○所言果者。謂自體究竟寂滅圓果。十佛境界一即一切。謂十佛世界海及離世間品明十佛義是也(文)。尋雲。準章下雲三等。國土海者。當不可說。世界海者。花藏並世界性等之十重。乃至雜類世界等也。今玄門十佛世界海者指何乎。答。集成引玄門了釋雲。詳雲。準攝化境界並淨土章。世界海言傳寫之誤(雲雲)。章下卷攝化章雲。然彼十佛境界所依有二。一國土海圓融自在當不可說。若寄法顯示如第二會初說。二世界海有三類(文)。玄第三淨土章多同之。

    晉經第五雲。諸佛子。當知佛剎不可思議。佛住佛國佛法佛剎清淨。佛說法出世佛剎。起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不可思議(文)。玄二牒間總標之一段經文也。玄第四雲。第二對緣正說中○就前三品中有五。初難眾希有。二牒間總標。三征標顯體。四征體辨相。五征相明用○二牒間內○總標初句不思議者。貫通諸句。故結雲皆不可思議。不可思議者。此中大意于一味法界義分為二。一能隨土海。二所隨之機緣。此二無二通融無礙。若以緣從體。即當相圓融無別。可別言說不及也。若以體從緣。即復印成差別緣起。約此殊形緣起反顯土體妙極難思。是其意也。由此義不思之義有于三種。一寄緣之詮反顯土體絕緣之義。此即言在緣中。意居緣外。故雲不思議也。二既約緣顯土。以緣起塵算故全土體。從緣印成差別。此則明土無別之別。別而不別故不思議也。三緣無別緣。以體即緣故。差別緣起即是甚深土海。此謂理至近而難識。故不思議也(文)。前三品者名號四諦光明覺品也。如次明佛果之身語意之化用。三品皆第五征相明用之科內也。玄十雲。一約果海。可以總標令人知有名為可說。不可指斥示人名不可說(文)。

    晉經三十八雲。

    玄十七雲。第三分別十佛者。前明持法。今辨解佛故也。又此信滿明得佛果故明也。若爾後解位滿亦得佛果。何不明耶。釋以信初故解準此故○一自然開悟名為正覺。覺即佛。二自體無礙大願成滿則是佛○十無功大用名如意佛如未尼珠等。又釋同下十種見佛處。以彼釋此。應知上來二百句答前二十句問。明十信行相純熟竟(文)。

    疏九上大概與玄同。又會同第八地解境之十身可見。

    晉經第四十三雲。

    玄十七雲。四有十見佛者。行障既離佛境。斯現故雲見佛。十中各標名釋義。初一安住世間者。示于涅無著也。成正覺者。示世間無著故名無著佛○此是總句下九別顯○此中十佛六相總別等準之。又此十佛撮為五對。初二能所一對。謂初是所出。後是能出。次二依正一體。謂初是正報。後是依報。次二常遍一對。謂涅常恆。法界普遍。次二現在一對。謂應現身中。住定無著。後二體用一對。初體性不動。後用充法界(文)。疏九下大同小異。

    尋雲。此十種見佛既釋六相總別之義門。因分形對之義(見)。雲何。答。

    三。問。不思議品等中說究竟自在之果歟。答。當章文非據究竟自在果(雲雲)。付之。既名不思議品。即佛果之體用心言路絕之義也。是以探玄記中釋品名。如來果法回超言慮故以為名(雲雲)。或約自德圓融無礙不可說也(雲雲)。準此等解釋。不思議品中標究竟自在之果(見)。雲何。答。不思議相海小相之三品者。差別因果之中修成之果形對為成因之義。不及異端。但雖有佛德圓融不可說之義。約大都釋形對之果也。若細分別。文文句句皆可通因果也。凡究竟果分不與教相應。故一經前後處處說佛果義相。文形對為成因之義也。尋雲。一經始終五周因果也。五周之果皆形對果耶。若雲皆形對者。何故舉不思議品等計耶。若限差別果者。證入等之果可說究竟因果乎。答。

    玄十五雲。佛不思議法品第二十八初釋名者。如來果迥超言慮故以為名○三宗趣者。此中正明佛果德法。略作四門。一道辨佛德。二別顯義相。三辨定此文。四顯不思議○三辨定此文者。然上四義攝有二門。一約佛自德圓融無礙不可說也。二就機出現○四顯不思議義者。泛說有四。一理妙難測。二事廣難知。三行深超世。四果用超情。今此品文通具前三。別辨具第四(文)。然上四義者。第二別顯義相科釋修生本有等之四句。指彼也。疏八下多同小異。

    網目雲。若細取一一會一一品亦一一文皆共因果。思之可見。二約義或因果俱因。以約緣起此通一部。以果分不可說故。或因果俱果。以起即不起○故。因相盡故約理實也(文)。十玄門雲。問。不思議品等亦明果德。何故得于因門說乎。答。此等雖是果德。對緣以辨果。非是究竟圓寂之果。是故與因同一會說也(文)。

    章。所以說十者。欲應圓數(雲雲)。

    十玄門雲。如夜摩天會菩薩雲集品雲。譬如數十法增一至無量。皆悉是本數。智慧故差別也。今舉此十數為喻(文)。玄第六雲。七隨緣成異喻。謂以十數為本。增至多十。智慧于上作百千等解故雲差別。然于彼數皆是諸十。故雲皆是本數。況彼真理隨緣成異。求彼異法。不異一真(文)。

    四。問。章文。不相由義同體異體(雲雲)。何釋乎。答。不相由義者同體門。相由義異體門(見)。付之。探玄大疏等之文。見。同體門。釋互遍相資義已雲相資。尤相由之義門也。異體門諸緣各異義(雲雲)。可不相由義。雲何。答。可準抄釋。

    疏一上雲。一諸緣各異義。謂大緣起中諸緣相望。要須體用。各別不相雜亂方成緣起○二互遍相資義。謂此諸緣要互相遍應方成緣起(文)。探玄第一多同。

    鈔三下雲。疏一諸緣各異義下○初一是異體門。二即同體門○所謂有同異體者。以諸緣起門內有二義故。一不相由義。謂自具德故。如因中不待緣是。二相由義。如待緣等是也。初即同體門。後即異體門。若爾何以初異體門中。雲諸緣各別不相雜亂。第二同體門中。雲互相遍應方成緣起。釋由謂要各異方得待緣要由遍應。方自具德耳(文)。難雲。縱雖由遍應方自具德。互遍相資之言正相由之義也。若不相由豈可相資乎(是一)。次以不待緣釋同體門事難思。其故者。上因六義段雲。正因對緣唯有三義。一因有力不待緣全能生故不雜緣力故文者。可同體門。二因有力待緣相資發故文者。異體門也。三因無力待緣全不作故因歸緣故文。此第三句雖待緣可同體。其故者。第一句因全生故同體也。第三句緣獨生故。雖因緣異全生之義。資應遍故之道理一也。何限雲不待緣同體乎(是二)。次章文。不待緣等待緣等者。等取何事乎(是三)。答。資應遍故方自具德也。既自德故自外無他。故不相由義也。

    次第三句無力待緣者。

    五。問。章文。釋同體義。如因中不待緣等(雲雲)。爾者分一因之自體為自具德歟。為當取所待之諸緣攝因體雲同體歟。答(雲雲)。兩方也。若雲取所待之諸緣同因體者。彼演義抄(三下)解釋釋同體門。或雲只是一個一對他成多(雲雲)。或一錢當體自是本一應二之時。乃初一以為二一。乃至故有多一(雲雲)。如解釋者。一緣應諸緣之時。一緣自體分為多緣(見)。全所不見取所應多緣為同體也。若依之雲爾者。既依待緣不待緣分同異二門。初待緣不待緣者。依雜集論等顯因緣全奪之義。以知。不待緣者奪諸緣而歸一因之體名同體雲事。是以清涼大師解釋中釋同體之義或故隨一一各具法界差別法也(文)。釋或雲何異體。一一剎等各有體故。雲何同體差別。界體同一體故(文)。判(給)準此等解釋。攝所應多緣名同體門(見)。雲何。答。此事或雲。攝諸緣為同體門。或雲。分一緣為同體(雲雲)。學者異義區也。一邊難治定。雖然且準清涼大師分明解釋。分一緣之體一為同體門也。其旨如一邊難勢。只是一個一對化城成多少等之解釋。無爭分一緣自體為同體(見)。但各具法界差別法等之解釋。一塵資應遍法界差別之法時。所應之諸法即同體門之具德故。釋各具差別法也。雖然所應之多緣異體之諸法也。能應之一塵之處對所應之多緣。建立多個一塵名同體門也。故探玄記中釋同體即入之故雲。由此一緣應多緣故有此多一。所應多緣既相入相即。令此多一亦有即入也(文)。大疏解釋文義全同也。次雲何同體等之文。發心品抄解釋歟。是則法性融通門之義。約事理之體分同異體。別途建立也。一義雲。章下文相即門雲。若約同體門中。即自具足攝一切法也。然此自一切復自相即入重重無盡無盡故也(雲雲)。此釋取所具之法。釋同體相即之義(見)。爾者抄釋且釋能應之義邊。不遮所應即同體之義歟。大疏一上雲。二互遍相資義。謂此諸緣要互相遍應方成緣起。如一緣遍應多緣。各與彼多全為一。故此一則具多個一也。若此一緣不具多一。則資應不遍不成緣起。此則一一各具一切○七同體相入義。謂前一緣所有多一。與彼一緣體無別故名為同體。又由此一緣應多緣故有此多一。所應多緣既相即入。令此多一亦有即入也(文)。

    探玄記第一多分同。抄三下雲。疏二互遍相資義。即同體門文中亦四○即具多個一者。如十錢為緣。一錢當體自是本一應二之時。乃初一以為二一。應三為三一。乃至應十為十一。故有多一○疏此則一一各具一切者。第三例余也。如一既有十。二三四等亦各有十。故雲一一各具。如十錢為喻。其法界差別平等法中。各各遍應故。隨一一各具法界差別法也○疏七同體相入義等者○言謂前一緣等者。即指前第二門。以第二門是本同體門故。如一本自是一為本一。應二為二一。應三為三一。只是一個一對他成多。亦如一人。望父名子。望子名父。望兄名弟。望弟名兄等。同一人體而有多名。今本一如一人多一如諸名也。疏又由此一緣下。二雙釋即入二義所以。謂同體即入由異體成異體相入故。令同體相入。異體相即故令同體相即。此有二義。一若直說者。如異體二即是本一。其同體二豈非即本一耶。異體三即本一。即同體上三亦本一矣。正是今意二者。本一曰與多一互為緣起。例同異體相由故耳。次疏具之(文)。

    疏四上(發心品)八一毛端下二對釋上即入所由。略舉三門。初以法性融通門釋。謂一切世界。著差別性與一毛端性無二故。是故事隨性融此彼相即。事攬性起彼此相入。各有同體異體。準上思之。九一世界中出生一切世間者。此約緣起門釋○亦有同體異體義。並準上思之(文)。前七句明剎塵即入之義也。八九二句所因。第十總結也。

    鈔十下雲。言各有同體異體者。謂一毛端及一切剎為各有也。雲何異體。一一剎等各有體故。雲何同體。差別界體同一體故。今一毛中自有體性。是為異體。而同諸剎體故曰同體。一一諸剎各有自體。即與毛端共同一體。今諸剎相隨其異體即彼毛端之同體。故剎即毛端。毛端異體隨其同體遍于諸剎之異體。故彼體即剎。故毛即諸剎。然上見理性融通之中劫不廣出同異體義。但有其意。如上雲。謂不異理之一事具攝理性時即同體義。令彼不異理之多事。隨所依理皆于一中現即異體隨同也故。準上思之。言謂諸緣起更互相生者。一毛之一由剎之多○同體異體廣如玄中(文)。上釋理性融通之中者。指疏一上法性融通門之釋也。準此解釋。法性融通門同體異體。與緣起相融門同異體。聊可有差異歟。

    集成雲。發心品抄四雲何異體○即異體隨同也。詳曰。即記主謂事事無礙中事理融通門也。與今少異(文)。指事雲。不相由義至緣等是也者。此同體門。謂因緣之中以于一因應多緣故。各與彼多全為一因。是故此一因具多個一因。然此多一因雖由本一因。應多緣故有此多一因。然與本一因體無差別。是故名為同體門也。爾乃一因遍應多緣故。所應多緣全為因之所具德。故是因外無別緣也。故雲不待緣也。言二相由義如待緣等是也者。此異體門。謂于無盡大緣起中。諸緣相望體用各別。不相離故雲異也。爾乃雖所應多緣全為因之所具德。故更待緣。若無因緣各別體者。因緣雜亂失本法故非緣起也。是故緣起別體方成緣起。由別體故因外有緣。是故待緣(文)。

    章。有自性等過(雲雲)。折雲。等取斷滅等過(雲雲)。

    章。此依因六義內準之(雲雲)。

    指事雲。上因六義第三句數雲有二種。初約體有無而有四句。後就用四句等(雲雲)。案雲。約體四句。以體收用。無別用故。約用四句。以用收體。更無別體故。準彼可知(文)。一義雲。因六義終結釋同異體即入之義。令準知也。

    問。付異體即入。且向上向下者。雲何定之乎。

    十玄門雲。若順數從一至十向上去。若逆數從十至一向下來(文)。此釋心十上一下也(見)。集成雲。此順數中第十錢有來義無去義。逆數中第一錢有去義無來義(文)。

    心雲。第十上極故無上而所可去。唯有向下來也。第一下極也。無下而所來。唯有向上去也。但于十錢喻中。且分上下。于諸法之體上定上下事。隨智皆得也。

    六。問。章文。釋向上向下了。如是本末二門中各具足十門(雲雲)。爾者以一為本數攝余九門。與以第十為本數攝余九門。指二門名本末二門歟。為當向上之十門向下之十門。總指二十門名本末二門歟。答(雲雲)。有雲。指向上向下之總言本末二門。有一為本數。第十為本數。指二門雲本末二門義邊可有也。付之。若雲指總門者。余一一錢中準以思之。解釋結例何門乎。若雲指第一第十門為本末者。上既向上向下共出所一門例余九門了。何又舉初門例余乎。豈非重言乎。答。

    指事雲。言如是本末二門中等者。第一錢為本門。第十錢為末門。如此本末二門中各具足十門。余中八錢準以思之(文)。

    集成雲。如是下三結例。法界詩圖雲。如是往返。當知一一錢中具足十門。如本末兩錢中具足十門。余八錢中準例可解(文)。此兩記心向上之余九門亦如是等者。二為本數。三為本數。乃至十為本數。九門(雲雲)。向下余例亦然者。九為本數。乃至一為本數(雲雲)。爾者如是本末等結例似重言。雖然余例亦然者。向上向下之別門別別結。本末二門乃至余一一錢等者。總二門結例歟。

    折薪雲。如是本門即向上十門。末門即向下十門。故雲各具十門。余一一下即本末十門中。所具足一切皆如是相入也(文)。此釋心本末二門各具十門者。向上向下一重之相入也。余一一錢等者。結例重重相入歟(見)。一義雲。向上十門者。初門一為本數。收二三乃至十了。故二為本數。三為本數。乃至十為本數。九門皆本數一中九門也。向下數又準例。第十本數中九門也。故雲本末二門各具十門。即向上數十門本數第一之中十門也。向下數十門本數第十之中十門也。余一一錢中者。二為本數。乃至九為本數。各具余九門也。向上向下之假余九門亦如是等者。二三九八等各各具十事結例。如是本末已下結具各各百門也。依此義諸記釋不相違歟。

    七。問。付法界緣起。且分因緣果三乎。答(雲雲)。兩方也。若雲不分者。異體既待緣之義也。待緣者。待因事外增上等三緣(雲雲)。尤可分因緣果。是以探玄記釋異體相即之義。一緣是能起多緣及果。及果俱是所起(文)。若依之雲爾。者。當章前後起盡一多互為緣起。因緣果差別所不見也。如何。答。

    演義八下雲。謂因假緣故因無力。緣假因故緣無力。果上亦有無力義。今取義顯明無體。謂令攬因成緣。成無性故雲含虛(文)。

    章。是法界家實德(雲雲)。

    十玄門雲。問○答。此由法界實德緣起力用普賢境界相應。所以一多常成不增不減也。如維摩經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又論雲。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也(文)。準此解釋。法界家實德者。法性融通由歟。

    折雲。問。若下由三乘。謂法無性但即如而已。今由無性為因。便顯一多緣起之宗。故致疑也。答。由下若執諸法定性。是無智故不見本法。若了無性。方見本法。是實德本具也(文)。

    章。四句護過等(雲雲)。

    折雲。四句等者。一盡。二無盡。三兩亦○具盡不盡四雙。非即非盡非不盡也。別執四句成過。四句同時無礙即護過顯德也(文)。

    指事雲。護過四句。準上三性。問。一門中攝十盡。答。不也。十中一故。問。不盡耶。答。不也。一中十故。問。亦盡亦不盡耶。答。不也。二門無二故。不相違故。問。非盡非不盡耶。答。不也。離戲論故○顯德四句(取義)。一盡一中十故。二不盡十中一故。三亦盡亦不盡。雙存故。四非盡非不盡。定取不得故(雲雲)。

    問。上相入門雲向上數向下數。此相即門雲向上去向下來。有何別意歟。答(雲雲)。十玄門入即同雲向上去向下來。不可有別意歟。尋雲。可有向上來向下去之義乎。一去來言約能攝歟。約所攝歟。二答。

    問。相即門者。約事談之歟。答。爾也。付之。十玄門中相入約相。相即約理(雲雲)。如何。答。十玄門雲。一者一中多多中一。如經雲。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展轉生非實智者。無所畏。此約相說也。一即多多即一。如第七住經雲。一即是多多即一。義味寂滅悉平等。遠離一異顛倒相。是名菩薩不退住。此即約理說也(文)。約相者。緣起相由故雲展轉生。約理者。法性融通故雲寂滅平等也。

    八。問。付即入之義。且無力無體而可有能持純攝之義乎。答。當章前後並準玄記大疏等解釋。能攝有體有力。所攝無體無力(見)。付之。正因門六義之中。有空有力不待緣之句。是豈非無體能成之義。既是能成也。何無能攝之義乎。加之。清涼大師解釋中。立無力相持之義。如何。答。

    唐經第十三(光明覺品)雲。多中無一性。一亦無有多。如是二俱舍普入佛功德。

    疏三上雲。一多相依互為本末。通有四義。一相成義。則一多俱立。以互相持有力俱存也。即初二句。二相害義。形奪兩亡。以相依故各無性也。即二俱舍是三互存義○四互泯義○復總收之。以為十義。一孤標獨立。二雙現同時。三兩相俱亡。四自在無礙。五去來不動。六無力相持。七彼此無知。八力用交徹。九自性非有。十究竟離言(文)。

    抄八上雲。六無力相持者。因一有多。多無力而持一。因多有一。雲無力而持多(文)。

    九。問。相即門意。一即十者。一為能攝之時。所攝二三乃至十者泯空無歟。取二三等之即體全名一歟。答(雲雲)。兩方也。若雲所攝空無者。當章下文釋諸法相即自在門。引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之文。證初心即極之義。若佛果體廢已成他而空無者。何成初心即極之義乎。加之。當章文以一為能攝。以余九為一所攝。何向上向下之義釋了。當知一一錢即是多錢(雲雲)。此解釋之趣取多錢全為一錢(見)。若依之雲爾者。即既廢已成他之義也。所攝體尤可空無。若雲存體者。相入門雲何異乎。如何。答。

    抄一上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因該果也。雖得佛道不舍因果門。果徹因也(文)。

    問。章文。雲何說言舊來如此(雲雲)。指何文乎。答(雲雲)。下相即科雲。舉一為首。余即為伴。道理一不差。失舊來如此(文)。諸記共不指何文歟。指此文乎。又指事指十玄門。章雲。問。為由智耶。為法如是耶。答。為由智耶。為法如此耶。集成雲。問。為下七由法由智問答。為下八為智為法答。為由智者。照非照法。如此者本始有故。雲同時具足(文)。十玄門雲。問。若約故其本有者。以智照故本有。答。如室中空開門見時。此空即是本有。如涅經見佛性已即非三世攝(文)。

    問。上異體門雲一即十十即一等。此同體門雲一中多多中一等。可有別意乎。答。十玄門同異二門。相即相入皆一多相望。而有向上去向下來。今章異體門一十相望。向上去向下來言限異體相即門。非別意。準十玄門者。前後影略可斷簡歟。

    問。同體門中一多相望者。本一與余九相望雲一多歟。本一與第十相望雲一多歟。答。探玄大疏等本一與余九相望。釋即入之義。而無向上向下之義。雖然今章釋文起盡。並準上異體門。一者本一。多者第十。且望字雲一多非望數也。

    十玄門雲。前異體門。言一中十者。以初望後九。故名一中十。此門言一中十者。即一中有九。故言一中十也(雲雲)(私勘之)。此釋心一中多之多者。非指第十歟。後九皆可名多(見)。

    十。問。付同體即入。且一中多多中一等者。唯以十個一作之歟。為當雲何。答。相即相入向上向下。皆以十個一作之也。付之。同體門中可十個一。乃至十個十即入之義門。何可限十個一乎。是以先德之心。章文二三四已上九門中。皆各如是者。結例本數二三乃至本數之第十釋成。雲何。答。雖難定且存一義者。以十個一準異體門。借一二乃至十之名。釋一中多多中一等也。即一中多之時。此一之中即自具有十個一耳(雲雲)。無諍一中多者。以十個一作之(見)。然者本數一具十個一之旨釋了。余二三四等者。二•一三•一乃至十•一。各具十個一事結例也。其故多中一之時。即彼初一在十•一之中(雲雲)。以知。標十中一•十者。第十•一也雲事。又由此一與十作一故者。第十一名十由也。若十中一雲十者。本數十也。雲準一中多解釋。初門本數具一十個一(雲雲)。準例十中一之時。若約本數十者。應釋本數十具十個十之義。何可釋即彼初一在十個一之中乎。以知。以十個一一中多多中一等之義釋成也。本一多一相望。例同異體釋即入之義事。抄釋分明也。但十個二十個三等。全十個一同故略之。令例知歟。次先德心者。

    指事雲。此門作法小異前門。今具顯示。一者是本數一。何以故。緣成故。二者本一中即具二。何以故。緣成故。是本一自體。是一亦復與二作一故。即為二一。是故此一之中即自具二個一耳。仍一非二也。三者本一中即具之○十者本一中即具十。何以故。緣成故。是本一自體。是一亦復與十作一故。即為十一。是故此一之中即自具有十個一耳。仍一非十也。言初一錢既爾余二三四等者。一者二是本數二。何以故。緣成故。二者本二中即具一。何以故。緣成故。是本二自體是二亦復與一作二故。即為一二。是故此二之中即自具二個二。仍二非一也。三者本二中即具三。乃至十者本二中即具十○是故此二之中即自具有十個二耳。仍二非十也。余三四等準之可知。言一者十。何以故。緣成故。十中一者略舉始終。今具顯示。一者十是本數十。何以故。緣成故。二者十中九。何以故。由此九與十作九故。即彼初九在十九之中。離十九即無初九故。是故此九即十中九也。仍十非九矣○十者十中一。由此一與十作一故。彼初一在十一中。以離十一即無初一故。是故此一即十中一也。仍十非一矣(文)。此釋未審。一中多之科。十個一十個二等釋。下至多中一之文者。非十個十十個九等。又非十個一。向上向下之義非一準。故後可糾明。

    折雲。第二同體門○一中下釋正釋一中一。初征二釋。釋中如清涼雲。一本自是一應二為二一○全引抄三下多一如諸名○初一下例余。二者下諸段如前科。但逆數以十為首異爾。問此下答中清涼雲。同體即入由異體成(三下釋)。例同異體相由故。釋雲。今章答意正是此也。言即義下亦約一中自有多一。從體相即爾。二者下(文)。準此釋。上釋一中多多中一。同異二門相入之差別問答。即義亦準思之雲章文牒釋。亦約一中自有多一等(雲雲)。知一中多多中一。皆以十個一釋之(見)。若爾者。一即十十即一。付十個一釋之事。不可為異論歟。

    章。一教義等(雲雲)。

    十玄門雲。第三解行者。如三乘說。解而非行。如說人名字。而不識其人。若通宗說者。即行即解。如是其面不說其名。而自識也。相顯為行。契窮後際為解○第六分齊境位者。三而不雜。各住分位。即分齊境位○第八主伴依正者。舉一為主。余即為伴。主以為正。伴即是依。第九逆順體用者。即是成壞義也。第十隨生根性者。隨緣常應也(文)。

    指事雲。三解行者。玄門雲(旨歸中無解行有境智)五人法者○旨歸雲。八人法一對。謂佛菩薩師弟等人○六分齊境位。玄門雲○旨歸雲。四行位一對(當此門)。七師弟法智(旨歸中無體用為第七)。八至伴依正者。玄門雲○旨歸雲。六依正一對(當此依正)九逆順體用者○旨歸雲。九逆順一對○七體用一對○案雲。若依此說。旨歸中第七九二門合為此第九門。又此第九門開為彼二門也。十隨生根欲剎者○旨歸雲。十應感一對(文)。震旦諸記多分引玄門。而無和會之釋。探玄大疏等與今同異。對校可決。又演義抄釋十門自寬至狹次第相生。雖然綱目中雲。一人法。二教義。三因果等列。今章人法有第五。探玄大疏等人法置第八。當章綱目古十十玄義也。然列次不同也。知非寬狹相生之次第。任放列之歟。問。第八主伴依正者。依正之義互通主伴歟。答。可通也。付之。玄門雲。主以為正。伴即是依(文)。如何。答。一義雲。依相顯且釋一義歟。實可通也。

    問。玄門釋逆順體用。即成壞義(雲雲)。釋心如何。答。

    章。解釋十玄下。

    十玄門雲。一者同時具足相應門(此約相應無前後說)。二者因陀羅網境界門(此約譬說)。三秘密隱顯俱成門(此約緣起說)。四者微細相容安立門(此約相說)。五十世隔法異成門(此約世說)。六者諸藏純雜具德門(此約行說)。七一多相容不同門(此約理說)。八者諸法相即自在門(此約用說)。九者唯心回轉善成門(此約心說)。十者托事顯法生解門(此約文智說)。

    章。同時具足相應門。

    探玄雲。

    疏一上雲。一蓮花葉或一微塵。則具教等十對。同時相應具足圓滿。具後之九門及彼門中所具教等。以是總故(文)。

    十一。問。一多相入門之所因。限法性融通之故歟。答。可通余所因也。付之。十玄門中雲一多相容不同門者。此約理說(文)。如解釋者。限法性融通故歟(見)。如何。答。準疏抄等解釋。十由各通十玄(見)。就中疏中緣起相由法性融通之二因各立十門。隨應十玄配釋。何相入之一門可限法性融通之故歟。但玄門此約理說之解釋。一多相入之義專順法性融通故歟。是以抄釋一多相入雲。即如理之遍如理之包(文)。不可有相違。

    疏一上雲。三即此花葉舒已遍入一切法中。即一攝一切令人已內(文)。

    抄三下雲。第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即如理之遍如理之包(文)。玄第一多同疏。

    十玄門雲。第七一多相容不同門者。此約理說。以一入多。多入一故(文)。

    指事雲。玄門雲。此約理說○方軌雲。從理異耳。問曰。若爾方軌及玄門約理容入。綱目及此章約用相入。二門相違何和會乎。答。相即入皆有二門。一約緣起相由門。二約法性融通門。由此二門不可相違。是故疏雲。相容門者。謂一事是不實。以無性故。無性真理既無分限。是故于一事上觀無性時。無不圓盡法界真如。若觀一少事無自性時。不得圓盡法界真者。即真如有分便同有為。是故一事無性即攝真盡。攝真盡時。余一切法既不礙存。而即真故同理。俱在一事中現。多中亦爾。準之○爾乃約理相容者。約法性融通門。約用相入者。約緣起相由門(文)。

    十一。問。重重無盡之義。通即入等之諸門歟。為當限因陀羅網門歟。答。依十玄門各別之義者。重重之義者帝網門之義也。付之。見當章下文。相入相即等之諸門多分釋重重無盡之義。是以相入即門中釋能悉如是重重無盡。相即之段即入重重無盡無盡之故也判(給)知即入等諸門可攝重重之義也。答。十玄自本同時具足也。雖無光後同異之義。十玄各別之時者。重重無盡之義帝網之一門也。不可開解即入等。若雲即入等之上有重重之義者。十玄義門頗可相亂一哉。是以當章文互現重重者。屬因陀羅攝(雲雲)。但章文約十玄門不離互攝之義邊。門門之內釋重重之義歟。是則震旦之先德所存之義也。

    章文雲(相即段)。

    折雲。言皆悉如是重重無盡者。下十門中皆有此言。然與探玄並大疏下不同彼中列釋十門。但隨當門別義以釋。唯因陀羅網境界門中互現。以顯重重無盡。若約十門不相離義。一一門皆具重重無盡故。彼雲同時門等亦有十門。若重重取之亦至無盡。釋雲。今章但總約前十對上合釋故。門門結有重重無盡。而探玄等中先約一事花上說已。彼例余對方各說重耳(文)。又雲。然此一門約即體之用故。標以相即釋通相入。亦由此門明重重無盡。若不攬相入。不見重重○故至相相雲(如前引)。

    十玄門雲。第八諸法相即自在門。此約用說。還就約教義理事等十門。取其三世門。圓融無礙自在故。一即攝一切成其無盡復無盡。以其無盡故相即復相入。此約用以說(文)。

    集雲。易簡曰。旁示入義。未穩思之(文)。相即中有相入釋也。玄第一。疏一上。抄三下。緣起相由段十玄別釋等可見。十玄皆別別義門也。

    抄三下雲。就體故相即。就用故相入。並通同體異體○上來九門但有即入同異四義。用斯四義以成十玄。故一義中容有多義(文)。上來九門者。緣起相由之十門中指前九門也。第十同異圓滿總九門也。尋雲。若雲十玄不離故門門有重重之義者。十玄各具余九門。何唯具重重義乎。答。

    十三。問。即入二門體用二義雲何配釋乎。答。依體空有有相即。依用力無力有相入門(雲雲)。付之。十玄門中相即約用。相入約理(見)。雲何。答。玄第一。疏一上。抄三下並當章上喻說段等相即約體空有。相入依用力無力雲事。列祖定判不及異端。但至相大師解釋。相入門順法性融通。故雲約理。相即門三世間自在作用。故釋約用給也。全非無力有力等之用也。是以十玄門一處解釋雲。一者一中多多中一○此約相說也。二者一即多多即一○此即約理說也(雲雲)。約相者用也。約理者可體(見)。十玄門雲。異體門中復有二。一者一中多多中○此約相說也。二者一即多多即一○此即約理說也(文)。又雲。七者一多相容不同門(此約理說)。八者諸法相即自在門(此約用說文)。又雲。第八諸法相即自在門。此約用說。還就約教義理事等十門。取其三世間圓融無礙自在。故一即攝一切成其無盡復無盡。以其無盡故相即復相入。此約用以說(文)。

    章。故此經雲初發等者。第七經賢首品。此經文雲等者。第十經發心功德品。又雲。在于一時等者。第一經。又雲。知一即多等者第九經。

    問。于相即門微細帝網二門問揀事。有何所以乎。答。當章起盡依十玄不離之義。故相即門中釋即入重重之義。故亂帝網門。又微細門相入門一義。故有一分相亂之義。故答揀二門也。故下釋帝網門雲。此但從喻者前耳(文)。前者相即門也。故有相亂。又微細門雲。問。此義與上因陀羅如何別乎。答。重重隱映互現因陀羅攝。齊顯炳然現者微細攝(文)。故知。相即帝網微細三門。雖似小濫而三門各別也。為顯此義問揀也。

    十四。問。章文。圓融法界無盡緣起。無一一切並不成故(雲雲)。爾者一法緣謝時萬法同滅歟。答。

    章。此經偈雲不可言說(等文)。三十一經阿僧品雲。不可言說諸劫中。說不可說不可盡。不可言說諸佛剎皆悉盡末為微塵。悉于一一微塵中。演說一切不可說。悉能善于一念中。說不可說諸世界。不可稱說諸劫中。念念次第而演說。不可說劫猶可盡。而不可說不可盡(文)。今章略引。

    章文。偈雲一切眾生(等文)第十經發心品文也。

    章。以信地菩薩乃至不思議佛法(等文)十地論第一雲。經雲。又一切菩薩不可思議諸佛法明○一切菩薩者。謂住信行地。不可思議諸佛法者。是出世間道品○此是根本入○此修多羅中說依根本入有九種入○九者佛盡入○所說十句中皆有六種差別相門(文)。經文說十句。第一根本入總也。余九別也。故探玄雲。九句中有四位。謂願樂位見位修位究竟位。初四寄在地前願樂位。次一寄初地。次三寄修位。後一明究竟位○地前是此十地。阿含分攝。由諸地依果海成故有佛果(文)。十句中第一句根本入。攝因果諸位。不思議佛法等之句。攝初地已上乃至佛果也。別九句中。前八句因位。第九佛果也。于此十句說六相圓融。故雲為一緣起也。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等文)第九經梵行品。

    章。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等文)第十經發心品。

    十五。問。圓經文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文)。爾者究竟妙覺之成道歟。為當雲何。答。

    問。十信終心作佛者。得究竟自在不可說果歟。答。爾也。付之。見當章起盡。問果海離緣。何故十信終心得佛等。成三生究竟因位窮滿之機沒同究竟圓融之果之義。全不見十信終心得究竟之果。雲何。答。當章問答之趣。專釋成十信終心之作佛究竟不可說之果雲事也。章今言作佛者者。牒十信終心之作佛。此十信之作佛即三生究竟圓果也雲事釋顯故。釋三生得果之義也。三生者行布也。十信作佛圓融也。行布圓融相成故。三生究竟之圓果即十信終心之果體也。故釋由此因體依果成故也。章但因位滿等下。釋不可說之義。十信終心三生究竟。所澄果海不可說也(為言)。故舉普莊嚴等三生證果之人。三生究竟即終心說。佛不離之義。證也。

    十玄門雲。問。如前明。果德據絕于說相。雲何十信終心即具佛果德用耶。若十信同果德者。即果德是可說之相。何不可說耶。答。因位辨有果德。欲彰果德是不可說。是故嘆德文雲。菩薩在于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初心成佛者。非謂不具諸功德。如經說。普莊嚴童子。一生具見佛聞法。即得三昧。即至後際。是佛滅度後復得三昧。如經得見聞善燻習。二生成其解行。三生得入果海。同一緣起大樹。而此三生只在一念。猶如遠行。到在初步。然此初步之到非謂無于後步。明此童子得入果海。非不久植善根(文)。

    指事雲。言答今言作佛。至不可說耳者。答意顯究竟果海雖絕言說。而因果相由為一緣起故。若無果即因不成故。是故為成因對于因位。況其果德非謂于實果海。明其果法也(文)。折雲。問。上下問意雲。既果分不可說。有何所以十信終心便得此果法。故此中但問所因也。答。今下答雲。今言作佛得果法者。約第三生沒同果海爾。若爾得上雲初發心即得耶。此由因體依果成。故得因必得果也。此由約緣融。全果是因。得因而得于果。若不壞三生次第順至第三生方沒同果海。是證境故即不可說也。故知。或一念成。或一生二生三生。或多劫等自在融攝也(文)。

    復古雲。問。上下五問果。既果分不可說。何故十信終心即辨果法耶。答。今言作佛。乃約三生即得彼果出所以。因依果成。又因位窮滿沒同果海。但是證境離乎說相。此如龍女。兜率天子從三惡道出。現身成佛。並解行生即克彼果(文)。

    十六。問。龍女三生成道人歟。答。

    折雲。此如下龍女此法花說。雲此章及孔目中以龍女及善財等是解行生人。探玄並大疏演義等並不存此。又今章既同是第三生沒同果海。則知。于龍女南方示現八相作佛。亦屬解行生(文)。

    集雲。此如下指事探玄曰。少作方便者。以依普門互相攝故。一得一切得故。如善財一生龍女速疾等(文)。

    指事雲。言龍女者○四教義第十一雲。又法華經說龍女○即是大涅經雲。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即是涅經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涅初住分證真涅也。如此等諸大乘經悉是圓教明初發心住也(文)。

    復古雲。有謂龍女于南方成佛者。終教示現八相成道。是同善財等于三生中克證彼果耶。答。今同別者。約彼所證是同。非以教分漸頓異。演義雲。法華佛惠者是也(文)。問。小乘教中說一念成佛之義歟。答。準至相大師解釋。不立一念成佛(見)。付之。三乘教心既取金剛心最後一念。立一念成佛之義(見)。準之。小乘豈無一念成佛之義乎。答。一念成佛者。專依三世一念之義談之。三乘教之中分有攝在一剎那之義。故許一念成佛之義。小乘教中無攝在剎那之義。故不立一念成佛也。

    十玄門雲。此中通辨一念成佛義者。若小乘說。要三阿僧劫修行。而更于百劫修相好業。始得成佛。行若未滿時。欲意不成佛亦不得。故無一念成佛義。若大乘明一念成佛義。凡有二種。一者會緣以入實。性無多少故明一念成佛。如大品經一念品義是也。二者行行既滿取最後一念名為成佛。如人遠行。以後步為到。此亦分用緣起。而明三僧劫修道○然亦不定。為有一念成佛故名不定(文)。

    十八。問。圓教心于一念成佛。可有明昧不同乎。答。圓融實義無明昧淺深(見)。付之。至相大師解釋中。釋圓教一念成佛之義。未見究竟故復有淺深殊(雲雲)。如解釋者可有淺深(見)。如何。答。淺深等解釋且行布不壞相之義邊釋歟。

    十玄門雲。言初心成佛者。非謂不具諸功德。如經說。普莊嚴童子。一生具見佛聞法。即得三昧。即至後際見佛滅度後復得三昧。如經一生得見聞善燻習。二生成其解行。三生得入果海同一緣起大樹。而此三生只在一念。猶如遠行。到在初步。然此初步之到非謂無于後步。明此童子得入果海。非不久植善根。問。既言久修始得者。雲何言一念得乎。答。言久修善根者。即在三乘教攝。是從三乘入一乘。即是一念始終具足。故經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乃至具足惠身不由他悟○此中通辨一念成佛義者○若一乘明一念成佛。如大乘取最後一念成佛即入一乘。以後望初。初念即是成。何故以因果相即。同時相應故。欲論其成者。成復成。成復成。眾生欲在成佛者。在後復在後。在後復在後。故不思議品雲。諸佛如來非不先覺。為眾生故于念念中新新斷結。亦不住學地而成正覺。故今舉一念成者。即與佛同位未見究竟故復有淺深殊。如人始出門及與久游他土。雖同在空中而有遠近有別。是故信住等位各各言成佛者。而後辨其淺深。此順善思之(文)。指事引上文中雲。方軌雲。從用異耳。準前可知(文)。

    同時同時作佛等事。

    不思議品雲。如玄門所引。

    探玄第十五雲。正覺自在中有二種。一隨文釋。謂一切佛各為調化自所化。故各各示成正覺。故雲念念。非是一佛。既各示佛。非不先覺。今乃始覺。故雲非不先覺等。今乃始覺故雲非不先覺等。此是現化身用。二就義釋。一佛則遍一切眾生周十方微塵盡三世念念。同時前後俱成正覺。此即實成非化。但以不成即已成。則舊來成故雲非不先覺等。以攝三世色故無過不成。故雲不住學地等(文)。

    唐經雲。一切諸佛為欲調伏一切眾生。念念佛成阿耨菩提。而于一切佛法非已現覺。亦非他覺。亦不住有學之地。而悉知見通達無礙。無量智慧自在。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是為諸佛第七自在法(文)。十自在中第七智自在文也。

    疏八下雲。七智自在。如來力無畏不共法。相好莊嚴三菩提示現故。文中生界無邊機熟相續故。念念應成而其真成在昔故。佛于三世非是新覺。亦非不覺住。在學地。又顯雖念念覺離覺相。故非三世覺。亦離不覺故不住學地。又雲。而悉通達無量智等即十力等(文)。

    因陀羅事。

    抄三下雲。十門唯此從喻受名。若就法立應名重現無盡門(文)。玄門雲。因陀羅網境界門者。此約譬以明○如梵網經。即取梵宮羅網為喻。今言因陀羅者。即以帝釋殿網為喻(文)。

    章。此經雲于一等(文)。晉經二十七第八地文也。

    章。亦雲一切佛等(文)。第三卷勝音菩薩偈也。

    章。又雲如一等者。第七卷文也。

    問。此等所引文者。皆一重現也。若一經之中有重重無盡之證文者。何不引而成問答乎。答。

    折雲。問。經中重現之文。豈無而特引前文何耶。答。清涼古德雲帝網。又經中有帝網之名。而無廣說處(十定品中方有其文。以晉經正闕此品。如前第一記中引釋也)。故知。約德重現之義小故。今以義取之。若清涼演義抄第七引阿僧品。但塵展轉不可說剎義引不思議法品。亦但有名引普賢三昧品。然約業用所以。今但互望諸塵說重現也(文)。抄三下雲。

    問。微細門者。同異二門通歟。答。

    指事雲。問。綱目雲。約緣起同體門攝法故有微細門也。疏雲。由以異門攝同體中相入義故現微細門也。旨歸雲。異體相容具微細義。何三文不同耶。答。由義門無盡。隨舉一義而顯無盡耳(文)。

    問。微細門通相即歟。答。

    章。故此經雲菩薩等(文)。

    章。又雲一毛(等文)。又雲于一塵內(等文)。並第三卷連文也。但略引之。

    問。秘密之言通隱顯歟。答。可通也。付之。見當章起盡。對第一之十錢為顯了。第二錢為秘密(雲)。以知。隱則秘密也雲事。加之。金獅子章雲。隱則秘密顯著(文)。如何。答。如折薪。折雲。又次雲。第二錢望第一錢中十即為秘密。若反顯者。若第二錢顯時。第一錢望第二錢中十即為秘密。此亦取隱者為秘。又金獅子章雲。隱則秘密。顯即顯著名為秘密。隱顯俱成門者。據前段雲。此隱彼顯正受及起定同時秘密成矣。即以此二同時隱顯無礙為秘密。至相探玄大疏唯依此說。故至相雲。而此隱顯體無前後。故名秘密。清涼亦雲此隱顯體無前後。不相妨礙名為秘密。今章即存二義。而隱顯為秘密。即天台秘密教意。故彼雲互相不知名為秘密。既探玄並大疏同于至相。應以隱顯同時。無先後為秘密義優也。後唯存一義爾(文)。玄門雲。而此隱顯體無前後。故言秘密(文)。

    抄三下雲。隱顯同時故得俱成。隱顯無礙故雲秘密(文)。

    章。故此經雲。第八卷賢首品。

    章。又于彼十世界中等者。第七卷賢首品文也。已上引文皆第八卷第十寂用無礙三昧之文也。探玄第四雲。第十寂用無礙三昧○就眾生世間自在中○第一對根境無礙觀根入定。還應從根出為顯。此根則是境故從境出也○二現童子身下出他身無礙。此有二義。一菩薩化現彼身轉變速疾。二菩薩既具三世間身。則以一切眾生具報之身作自身故。是故現彼身入此身出也。而彼遍計眾生不覺不知除應度者(文)。疏三下大旨同也。

    問。入定出定共通隱顯歟。答。

    玄門雲。又如眼根入正受。即是顯。出色法中三昧起。此即名隱(文)。

    抄三下雲。東方入正受為顯。西方從定起為隱。以此但見入定不見起故。故古十玄亦雲。于眼根中入正定。即是顯。于色塵中三昧起。即是隱。例上可知(文)。探玄一抄三下等一多即入等互通隱顯。入定出定尤可通隱顯也。入定顯起定隱者。且一往釋也。玄抄等可見。

    現前秘密等授記事。

    晉經第四十(離世間品)十種授記中雲○現前菩薩授記。秘密菩薩授記(文)。玄十七雲。四對眾現前。五對眾不現前(文)。

    唐經五十五雲。

    疏九下雲。二十種受記。即回向行成○四五約對面不對面。法華雲。其不在此會。汝當為宣說(等文)。

    抄十九下無釋。

    問。付此受記隱顯俱成之義雲何。答。引此受記文者。未必證隱顯俱成之義。證不現前名秘密也。現前授記顯。不現前隱故。此依秘密則隱之義也。

    首楞嚴三昧經中卷雲。菩薩授記凡有四種。何謂為四。有未發心而與授記。有遍發心而與授記。有密授記。有得無生法忍現前授記○密授記者。自有菩薩未得授記。而常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久行六度有成佛相時。余菩薩天龍夜叉乾闥婆等皆作此念。如此菩薩○幾時當得○佛為斷此眾生疑故。而與授記。普令集會。皆此得聞知。唯是菩薩獨不得聞○是為菩薩密得授記。現前授記者○大眾之中現前授記(文)。指事引此文了釋雲。雲今言現前授記者。當第四授記也。余當不現前秘密授記也(文)。

    折雲。金剛抄引楞嚴記有四種授記○今文即當後二。然觀此段。即以秘密為隱義。故現前記為顯。不現前記為秘密(文)。指折二記不引本經。而引首楞嚴經。此經委說故歟。

    章。如上第一錢中十(等文)。

    指事雲。見第一錢中十錢時。不見第二乃至第十。何以故。離第一錢中十錢外無第二三乃至第十故。如虛空故。是故一中十錢名為顯了。第二錢望第一中十名為秘密(文)。折如次上引。

    玄門雲。猶如十錢一即十時。一即顯二三至十。即名為隱(文)。

    抄三(下)所引也。

    純雜門事。

    鈔三下雲。其第二廣狹自在門。同法界中廣容普遍之義而名小異。此門賢首新立。以替至相十玄諸藏純雜具德門。意雲。一行為純。萬行為雜等。即事事無礙義。若一理為純。萬行為雜。即事理無礙。恐亂事理無礙。所以改之。主伴一門至相所無。而有唯心回轉義成門。今為玄門所以故不立之(文)。又雲。疏然此廣狹亦名純雜下。二會純雜門。以古十玄有名。賢首心雲萬行純雜有通事理。無礙及單約事說故廢之耳。謂同一法界故純。不壞事相故雜。此即事理無礙也。一行長行純。不妨余行故雜。此但約事也。故昔廢之而立廣狹。今欲會取即事同理。而遍故純。不壞一多故雜。則亦有事事無礙義耳。如以入門取之。則一切皆入故名為純。入中有多法門故名為雜(文)。

    十玄門雲。第六諸藏純雜具德門者。此約諸度門說。何者如似就一施門說者。一切萬法皆悉名施。所以名純。而此施門即具諸度等行。故名為雜。如是純之與雜不相妨礙。故名具德(文)。

    問。至相大師心。此門專付行釋(見)。爾者諸藏純雜之得名有何所以乎。答。藏者行之義也。故經信戒慚愧等十種之行•說•品•名十藏品也。尋雲。今章通教義等之諸門(見)。爾者諸藏之言雲何。答。依含攝之義者。藏義教義等可通歟。

    探玄六雲。十無盡藏品第十八○謂此十種是諸菩薩所行之法○含攝蘊積出生名藏(文)。又雲。二別顯此宗者。此中十種行法該始括。終具足普賢法界行德。為此品宗(文)。十藏者。信戒慚愧聞施惠念持辨也。

    十世門。

    鈔三下雲。三世區分者。名為隔法。而互相在即是異成(文)。圓覺大抄十世隔法圓融門(雲雲)。

    問。九世之義雲何作之乎。答。

    鈔三下雲。言三世各三等者○即離世間品意文雲菩薩有十種說三世。何等為十。所謂過去說過去。過去說現在。過去說未來。現在說過去。現在說平等。現在說未來。未來說過去。未來說現在。未來說無盡。又三世說一念。上言無盡者。即未來未來欲彰無窮故雲無盡。現在平等即是現在現在。以可同觀例同過未故雲平等○攝歸一念故雲十世。然依舊解。如以五日而為九世。初一二三為過去三世。中二三四為現在三世。後三四五為未來三世。義似進無九世之體。退過三世之數。今但用三世互為緣起便成九世。不離一念故為十世。謂如因過未而有現在。則現在中已有過未。法從因出不異因故。余二因二例此可知(文)。

    花嚴章雲。

    章。或收長劫等者。章。于一微塵等(雲雲)。已上不思議品等(第三十三卷)。

    疏雲(發心品)。長是大劫。短是小劫。又娑婆界是短劫。安樂界是長劫○劫謂成壞中大等。非劫謂劫前。時分謂百千年等(文)。

    問。唯心門十由之隨一也。何今入十玄門乎。

    答。

    折雲。九者帶因明宗。故探玄中改為主伴圓明具德門。卻以此門入在十所因中唯心所現義中也(文)。

    問。既雲回轉善成(雲雲)。此門中可除不善法乎。答。如玄門綱目雲。約緣起自性故有唯心門(文)。

    玄門雲。若善若惡。隨心所轉故雲回轉善成。心外無別境故言唯心(文)。

    性起品十心事。

    晉經第三十六(繁故略之)。

    探玄第十六雲。二就喻別顯中。略舉十種大喻。喻如來十種大智。一虛空無依喻。喻佛平等無依智○第二法界無改喻。喻佛性無增減智○第三大海潤益喻。喻佛益生無念智○第四大寶出生喻。喻佛用與體密智○第五寶珠消海喻。喻佛滅惑成德智○第六虛空含受喻。喻佛依持無礙智○第七藥王生長喻。喻佛深廣智○第八劫火燒盡喻。喻佛智無不盡智○第九劫風持壞喻。喻佛巧便留惑智○第十塵含經卷喻。喻佛性通平等智(文)。

    問。托事顯法門意。托別事顯別法歟。答。章隨托別事以顯別法(雲雲)。付之。探玄大疏皆雲。非是托此別有所表(雲雲)。似文相相違雲何。答。隨托別事者。一塵一花等也。以顯別法者。理事等差別之諸法也。是則即一塵法界之義也。故不相違。

    探玄第一雲。由此大緣起法即無礙法界法門故托事顯法門也(文)。又雲。見此花葉即是見于無盡法界。非是托。此別有所表(文)。大疏大同。

    鈔三(下)雲。既言即是無盡法界。明知。即是事事無礙。疏非是托此別有所表者。二揀濫。謂揀余教以事表義。但是一事以表一法。如衣忍辱室表慈悲等。今明一事即法即人即依即正具無盡德。從無盡因之所生故(文)。

    十種寶王雲事。

    晉經第三(盧舍那品)。面光集眾分中。十方菩薩來集供養。寶王雲等者。彼供養具名也。十方即十段也。十方則十段也。但南方菩薩供養具正雲十種一切妙莊嚴藏眾寶王雲(雲雲)。七重十種寶王雲等舉。余九方但雲何雲。無寶王言。經文繁廣也。可見。

    探玄第三雲。此中諸供養是法門隨相有十。一妙寶是可貴義。二須彌勝高義。雲是潤益含兩義。齶義(文)。(牛仃反。齒肉也)齶(五各反。齒上下肉也)指事釋也。

    復古雲。齶者。乃雲之相也。心雲重重之義也。

    章。普賢境界諦視察等(雲雲)。

    探玄記雲。皆盡盧遮那能化分齊故雲普賢境也(文)。

    折雲。此上下初結成即別之總觀。余時下結成即總之別觀。但在之言揀三乘等觀也(文)。此記心普賢境界者。解行見聞之總稱也(見)。付此之義。余時之言未審。集成復古等無委釋。

    指事雲。言普賢境界諦觀察余時者。約此普賢境界諦觀察彼余三乘小乘教等者時。俱在普賢解行見聞心中也。是故終南問答雲(私雲普賢因果分齊。開立世間二乘三乘等因果也)。此之謂也。又普賢境界一句可為上句。謂成一法界緣起具德門。普賢境界也(文)。

    章。諸余法相問答除疑等(雲雲)。

    指事雲。且如心法心數色法等。諸法相言及問答除疑等者。且如瑜伽說。異熟識受燻。起信論說真如受燻。如是相違事等為問答除疑等(文)。

    章。所因所說等(雲雲)。

    指事雲。言所說為方便等者。如施說三乘。為一乘方便等也(文)。折雲。言所因所說者。三乘為一乘所因。為一乘所說。為一乘方便故也。經論疏抄等詳指何文○抄孔目問答即至相作也(文)。復古雲。廣如下曰孔目用教分齊中。依七種教證花嚴經文義分齊。一經謂法花花嚴勝等。二論謂十地攝論等。三疏。四章。五抄。六問答。七離孔目(文)。孔目第四雲。

    問。三乘之外別有一乘之事。上卷一科問答也。何今章問答之乎。答。一乘義通引余經論證三一之別。又所揀一乘不限別教。亦通同教一乘。此段者引文限圓經。唯證別教緣起之法門。但依肝要重問答之也。

    章三乘以無窮為失事。

    六相義。

    鈔十三(上)雲。總即一舍。別即諸緣。同即互不相違。異即諸緣各別。成即諸緣辨果。壞即各住自法(文)。

    一。問。六相者。顯事事無礙之義歟。答。章為顯一乘○圓融自在等(雲雲)。付之。正披十地論說。此言說解釋應知除事事。謂陰界入等(雲)。如諦判者。除事法(見)。答。十地論第一雲。一切所說十句中。皆有六種差別相門。此言說解釋應知除事事者。謂陰界入等。六種相者○總者是根本入。別者余九入。別依止本滿彼本故。同相者入故。謂相者增相故。成相者略說故。壞相者廣說故。如世界成壞。一切十句中隨義類知(文)。

    玄第九雲。第四明本末無礙者。謂六相總無礙故也。釋此六相義依六門。一明教興意。謂破定執見。以顯緣起圓融之法○二種類者○三明所出者。此文出在下經第四大願中。經家自說。非是論主率意。而作四明建立○五問答○六釋文有五○二辨定教義。此言說解釋是定境。謂于此中安此六相之言說。為欲解釋經文。應知此意。又釋此中釋六相。非是此處經文。但是論主解釋之意。應知除事。謂陰界入等者。此辨定其義。謂約道理說融通。非是陰等事相中辨。故除簡之(文)。又雲。四明建立者。何故唯六不多不小者。謂泛諸緣起法要有三門。一末依于本有起不起。二彼所起末既帶于本。是故相望有同異。三彼帶本之末既為本收。是故當體有存有壞。若不具此三不成緣起。三中各二故但唯六(文)。

    疏六(上)雲。此言說解釋應知除事者。此顯三一意。謂此六相為顯緣起圓融之。而以陰界入等事相執取。言六相者○同相者入故者。同名入故。異相者增相故者。九相漸增不相似故。成相者略說故名攬九緣以成一。略言標顯故。壞相者廣說者。分一作九。九外無一。此九因緣各住自不相成也。又雲。如世界成壞者。猶如世界多緣共成。其中事物一一推征。何者是界名壞(文)。

    鈔十三(上)雲。疏此言說解釋下。第三彰其立意。先舉論。此顯下疏釋即賢首意。為顯一乘圓教法界緣起無盡圓融自在相即無礙容持乃至因陀羅網無窮理事等。此言說者。約教道解釋故。復而以下釋除事之言。論但雲謂陰界入等。今疏加執取之言。以釋論意。意不令人隨事執取。非陰界體不具六相○又如界下論喻成壞○謂三輪四州等即成剎之緣攬為娑婆。故名為成就。一分為百億四州。無別娑婆。稱之為壞。非如世界二十劫成二十劫壞(文)。此六相者。十地所初第二加分中有六門之內。第五加所為之段說十句。以菩薩能證之智證入佛果之義(述)其十句之中。第一之句總也。余九句別寄四位故。疏六(上)雲。論雲。此修多羅中依根本入有九種入。此九種入寄于四位。初四願樂位。次一見位。次三修位。後一究竟位。近地方便亦屬地故。地後勝進趣究竟故。皆十地攝。言九入者。一者攝入。謂聞惠中攝一切善根故(已下取義)。二者思義入。三者法相入。四者教化入。五證入。六不放逸入。七地地轉入。八菩薩盡入。九佛惠入(雲雲)。抄雲。此九種入下是疏解釋○疏一者攝入下全是論文(雲雲)。付此十句六相圓生。尤諸位即入之根本也。

    問。十玄與六相可有差異乎。答。六相者作一一玄門上。談圓融之義相。故上章雲。六義據緣起自體。六相據緣起義門(文)。

    指事雲。如來既雖明一乘緣起無盡。而未明此之無盡緣起依何教說。今將明依六相方便教門說此無盡緣起。是故第四此門來也(雲雲)。

    文安三年十二月五日于東大寺戒壇院書寫畢。

    金剛佛子(乘)快舜。

    回向無上大菩提。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下(一)。

    心識章。

    當卷內顯與上中異事所詮差別。中卷下卷異義事並如上卷抄。

    問。義差別故顯彼能詮等(文)。爾者上卷指當卷。若約法義如下別辨(雲雲)。義與法義可有差別。答。

    折薪之上雲。若約法義如下別辨。即此十門也。今以總對能詮故直雲義。若以十門各有五義差別。即法義雙辨也。如心性行位等。是法各有五別即為義也(文)。

    復古雲。上文雲。若約法義如下別辨。即指此也。上是能詮之法。此是法。不之義持此義。以彼之法簡而直矣(文)。此起心上卷雲。若約法義者。法之義也。法者能詮五教也。若依此義者。心識種性等。豈非所詮之法歟。折薪義委細也。

    指事雲。上來多分。約理淺深明教類五種差別訖。自下約所詮法義五種差別明能詮教五種差別。是故次此門來(文)。

    既雲所詮法義與折義同歟。

    問。章文余別說(文)。指心識等之十門外法門歟。為當章之外指別書籍雲余歟。答。

    指事雲。言余如別說者。此指嚴法師問答等也。彼建五十要問答。以顯一乘文義故(文)。有古點余如別說。依指事釋余者。指問答等文籍心得訖。若爾者。如余別說可雲。不可雲余如別說。但指事心余者心識等也。十門外法門也。別說者指問答等也。故釋彼建五十要問答。顯一乘義也。當章五十門。彼立五十門故也。

    十門生起次第事。

    折雲。初二即理。次四即行。第七通行果。後三即果可以意得(文)。復古雲。初二是理。後三是果。中間是行(文)。指事義別七因後三果也。十門生起。指事委細也。問。下第二段表種性差別。具明三乘種性。今何限雲佛性乎。答。一義雲。付一乘實義。約本雲佛種性也。一義雲。三乘同覺性故。總雲佛性也。

    一。問。付心識差別。且始終二教心心識者通八識歟。指第八識歟。答。可通八識也。付之。見釋文起盡。始教中于阿賴耶。但得一分生滅之義(雲雲)。終教中于此賴耶。得理事通融二分義(雲雲)。不釋轉識差別。何況既標所依心識。釋異熟報識為諸法依。所依言尤可第八識如何。答。今章專憑據至相大師。而彼問答上卷中。明心識差別。約始教廣出三能變。加之當章文引深密經。建立意識文知可通八識也。但約本識一分具分之義。專分二教之別計也。何況若心識之言限第八者。小乘六識豈不攝標言歟。次所依言又可通八識也。五教共以心識為諸法之本也。是以折薪記雲。第一心識差別者。應雲心意識(雲雲)。加以小乘段義分心意識(雲雲)。義分言尤簡始教。雲別體心意識(見)。但本識所依之義勝故。雲為諸法依也。

    疏一上雲。初小乘中。但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文)。

    抄三上雲。疏但依六識三毒下明所依根本。然小乘計。生死根本雖有多義。明舉其三一計識心。如順正理諍第八說(文)。

    此小乘六識所依義也。

    唯識論第四雲。諸心心所皆有所依○一因緣依。謂內種子○二增上緣依。謂內六處○三等無間緣依。謂前滅意(文)。第一因緣依種子故限第八識。第二俱有依體五根六七八三識也。意處收(七八六)故。第三開導依通八識。此三依者。具有境為主。六義于心心所為所依故。不回心所無為主義也。

    問。抄八上引唯識釋三依。付釋第三等無間緣依雲。謂前滅識等。猶能開避導引後生名開導依(文)。等之字心所見如何。答。唯識第四。三依之時。遮心所唯限八識。五根全不通心所。前滅識等之等字通八識。故雲識等歟。抄八上廣引釋唯識第四。又述記五本可見心識得名通屬文。

    抄八上雲。成唯識第五雲○謂薄伽梵。處處經中。說心意識三種別義。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是三別義。釋曰。此上總解。謂小乘謂未來名心。過去名意。現在是識等。種種分別。然無別體。今顯經證論。如是三義雖通八識。而隨勝顯。第八名心。集諸法種起諸法故。第七名意。緣藏識等恆審思量為我等故。余六名識。于亦別境粗動間斷了轉故。釋曰。謂為一切現行所燻。是集諸法種現法為依。種子為因。能生一切法故雲起諸法。言緣藏識等者。因中有漏唯緣我境。因中無漏緣于第八。及緣真如。果上許緣一切法故。論雲等也。言粗動等者。易了名並。情易名動。不續名間。各有此勝故得別名。論雲。如入楞伽伽陀中說。藏識說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諸境相。是說名為識。此從別義下顯通之義。瑜伽六十三。亦但有別名大同。唯識已下更無別釋。通得三名之相。說者雲。若以集起以解心。第八獨名心。若以緣意以解心。八識皆名心。若以思量以解意。第七獨名意。若以等無間以解意。八識皆名意。若以了別以解識。六獨名識。謂了差別六種境故。若以了別以解識。八識皆名識。即別識之義。上則下字入聲。此即變字入聲。其義善成。唯識第一疏雲。了別別境及粗顯境。唯前六故。對此六塵說六識故。即斯義也。通別之名居然易了(文)。

    若以了別以下識通別義未審。

    折薪引上全文雲。若以了別別境以解識。前六獨名識(謂了差別六塵境故)差別以了別以解識。八識皆名識。即別識之義也。通別之名。居然易了。許曰(雲雲)。此所引易了宗朝有異本歟。但所抄抄高麗印本少也。悉不可誤書故。加愚案之點。謂了別別境與八識了各別。雖同入聲也。別之義變易故。變字入聲釋歟。

    問。終教已上心意識義如何。答。折雲。此心意識唯生滅即始教。通如來藏即終教。離相即頓教。即一法界心即圓教。故雲心識差別也(文)。

    二。問。小乘教心心意識體通六識歟。為當限第六識歟。答。可通六識也。付之。檢清涼大師處處解釋。有出小乘七十五法之體(抄三上)。二心法一即是意識(文)。有出大乘百法體(抄三上)。心法加七小乘唯一意識故(文)。加之釋唯識論雲何應知。此第七識離等識有別自體之問以小乘。謂此但是第六入過去故雲為此問(文)。此等解釋。無諍回心意識體唯一意識見雲何答。婆沙雜心等論藏中貳約三世。或約三科施設分心意識時。皆通六識事不及異論。但至清涼大師解釋者。凡六識之體一異。雖小乘論異義。七十五法法數。依薩婆多俱舍列之。薩婆多六識體各別也。但七十五法之時。六識心王合為一數。心所既開四十六。心王何不開六數歟。故知。第六識遍知之識故。前五識收第六意識心王。為一數心得。心法一即是意識見給也。次問明品抄第六入過去等者。對大乘心第六識之外。別有第七思量之意。為顯小乘不立第六識外意。見第六入過去等給也。非遮余識之中第六識勝故也。一義雲。小乘中六識體一異各別也。且約一異相一意識見歟。

    探玄記第一雲。小乘法相有七十五識唯有六(文)

    俱舍論第一雲。識謂名了別。此即名意處。及七界應知。六識轉為意。論曰○此復差別有六識身。應知。如是所說識蘊。于處門中立為意處。于界門中立為七界○此即六識轉為意界(文)。此則通六識蘊門名識。處門名意。界門名。七心界。皆通六識也。

    問第四雲。頌曰。心意識體一。論雲。集記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復有釋言。淨不淨界種種差別故名為心。即此為他作所依止故名為意。作能依止故名為識。故心意識三名所詮義雖有異。而體是一(文)。

    飾宗第一雲(律書)若在未來名之為心。集起三業得自在故(文)。此釋集起義有未來。

    燈第五雲。薩婆多雲。五門義別。一名門○二義門○三業用門○四世門○五施設門。五蘊名識處名意在界名心。皆通六識。非離六外別有心意(文)。

    指事雲。遠雲。若依毗曇。就一事識隨義分三五義別之。所謂名義業世施設。名者名心名意名識。義者集起。是其心義。思量是意義。了別是識義。業者論雲遠知。是心謂知未來。未來之法未簡現起。與我身居故說為遠。前知是意。績知是識。世者論言未來說心。過去說意。現在說識。言施設者。界施設。心入施設。意陰施設識(文)。此五義雜心論第一出。

    折引婆娑有多異義。釋心意識可見。

    折引婆娑了雲。釋雲。依上論故但有六識。于此六識各分心意識也(文)。

    抄八下雲。小乘謂未來名心。過去名意。現世是識等種種分別。然無別體(文)。復古引此文釋雲體即第六(文)。

    攝論章第三雲。依薩婆多宗毗婆娑論及成實論宗有諸論師。但說一識。謂說第六獨行意識。如彼二論引。法是經偈遠行獨游不依于身能調是者。遠離魔怖。此言一識。攝九識中第六意識。不攝余識(文)。

    此章道基法師撰。舊譯古飾也。薩婆多六識體別。成實六識體一也。雖然婆娑復次之中。六識體一義有之歟。

    述記五末釋雲何應知。此第七識等。文雲。小乘執此。即是六識入過去者故為此問(文)。

    章于阿賴耶識○經說(文)。

    問。現流布增一阿含經中。不說阿賴耶如何答。攝論。唯識論。皆增一經引釋四種之賴耶。知梵本應有也。

    四阿含事。

    述記第四本雲。四阿含經。一名增一。二名中。三名長。四名雜。明從一法增至百法名增一。不略不廣。明義名中。若明事義文廣曰長。雜雜明事名為雜(文)。

    三。問。增一經所說四種賴耶何為體歟。答。以大乘實義見之第八也。以小乘自義取之時。異計不同也。或五蘊。或我見等也。如唯識攝論等。

    問。有部心四種賴耶。以能執之貪為體歟。為當以所執藏之法為體歟。答。以蘊等之所愛著之法體名賴耶也。如攝論唯識等。付之述記釋雲。四體是貪(雲雲)。如何。答。述記雲。彼部計雲執余蘊等。但是貪所著處即名阿賴耶故(文)。攝論三種唯識七種。皆是有部貪所著處破也。四斷是貪者。且釋能愛著體歟。

    無性攝論第二雲。聲聞乘中。亦以異門密意已說阿賴耶識。如彼增一阿笈摩說。世間眾生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為斷如是阿賴耶故。釋曰。如彼增一阿笈摩說者。是一切有部中說愛阿賴耶。此句總說貪著阿賴耶識。樂阿賴耶者。樂現在阿賴耶識。欣阿賴耶者。欣過去已生阿賴耶識。喜阿賴耶者。喜未來世當生阿賴耶識。此性于彼極常有願故。由樂欣喜。是故總說名愛阿賴耶。為斷如是阿賴耶故。雲為永斷害故(文)。又雲。復有一類。謂薄伽梵所說眾生愛阿賴耶。乃至廣說。此中五取蘊說名賴耶。有余復謂貪俱樂受名阿賴耶。有余復謂薩伽耶見名阿賴耶。此等諸師。由教及證愚于阿賴耶識故作此說。如是安立阿賴耶名隨聲聞乘。安立道理亦不相應。若不愚者取阿賴耶識。安立彼說。阿賴耶名。如是安立則為最勝(文)。

    愚法所執五蘊等。一一難破繁故(不引)。

    折引了雲。釋曰。此論初說小乘執五取蘊。並貪俱樂受。及薩伽耶見。為阿賴耶識。從若不愚者已下論文。破此諸見。建立大乘說阿賴耶識以為最勝。是知小乘雖有其名。然核定其義執藏之義不成。既無執藏之義故。雲但得其名(文)。梁攝論第一雲。論曰。如增一阿含經言。于世間喜樂阿賴耶。愛梨耶。習阿梨耶。著阿梨耶。釋曰。初句略說根本。後以三句約現在過去未來。更廣大釋之。著阿梨耶者。約現在世。習阿梨耶者。約過去世。愛阿梨耶者。約未來世也(文)。

    指事所引也。

    唯識論第三雲。說一切有部增一經中亦密意說。此名阿賴耶。謂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謂阿賴耶識。是貪總別三世境故。立此四名。有情執為真自內我。乃至未斷恆生愛著故。阿賴耶識是真愛著處。不應執余五取蘊等○五欲亦非真愛著處○樂受○身見○轉識○色身○不相應○異生有學起我愛時。雖于余蘊有愛非愛。而于此識我愛定生。故唯此是真愛著處。由是彼說阿賴耶識名。定唯顯此阿賴耶識(文)。

    述記四本雲。論說一切有部至喜阿賴耶。述曰○自下釋義文有其三。一釋曰。名即第八識。二謂生已下。征余非此。三異生有學下。顯起愛所著之處必阿賴耶○四名如論。是貪總別三世境故。無性雲。愛是總句。余三現在過去未來。如其次第三世別說。此性恆時極希願故。由樂欣喜。是名阿賴耶也。世親一解同前。第二更解。謂于現愛。于過去樂。由先樂故。復于今世欣。欣故于未來喜。今但總言是貪總別三世境故。非但有前解亦無有後釋。四體即貪○論有情執為至是真愛著處。述曰○至金剛心恆行不息故。阿賴耶識。是真愛著處。彼部計雲。執余蘊等。但是貪所著處。即名阿賴耶故。論不應執余五取蘊等。述曰○論謂生一向至受快樂故。述曰。自下第二征余非此。文有其七。七種非是所愛著故(文)。

    復古雲。賴耶下但得第八之名。無別自體。謂小乘但是第六入三世故。指增一阿含經也(文)。

    四。問。小乘教心。于第七識名義俱得義可有歟。答。章但有六識(雲雲)。付之。既于第八識得其名。于第七識者。人我之根本故。小乘尤可得其名義也。是以唯識論中。于第七識者。名義共得之見。如何。答。

    唯識論第五雲。又大乘經處處。別說有第七識故。此別有。諸大乘經是聖教量。前已廣說。故不重成。解脫經中亦別說有此第七識。如彼頌言。染污意恆時。諸惑俱生滅。若解脫諸惑。非曾非當有。彼經自釋此頌義言。有染污意。從無始來。與四煩惱恆俱生滅。謂我見我愛及我慢我痴。對治道生斷煩惱已。此意從彼便得解脫。爾時此意相應煩惱。非唯現量。亦無過未。過去未來無自性故。如是等教諸部皆有。恐厭廣文故不繁述(文)。

    述記五末雲。論解脫經中至非曾非當有。述曰。此大小乘遍計之經。然四阿含不攝零落之經。諸部皆有。具此頌文長行自解○此經大小共信。十八部共許諸部解別。上座部等計。即染第六諸惑許並生。別有細心是第六意。恆現行故○大眾部等解。如常絕食受樂。非謂一切時有名恆。薩娑多等。非四惑同時俱。此則前後有俱。常絕食等分大乘雲。即是我第七識(文)。

    大疏部薩婆多等之解。恆時時之相續之義也。非常恆相續。如雲。常絕食常受樂。又薩婆多四惑不俱起故。會前後有俱也。此皆小乘中不許第七識也。證第七委釋。

    問。第二時般若教中。但空六識不說七八(雲雲)。爾者小始二教中何攝歟。答。始教所攝也。但不說七八事。且意處收七八故也。唯識論第五雲。然有經中說。六識者。應知彼是隨轉理門。或依所依六根說六。而識類別實有八種(文)。

    述記五末雲。此說八識。何故阿含經等中說有六識。論然有經中至隨轉理門。述曰○此有二義。一隨轉理門。依小乘根器未建立于七八者說故。論或隨所依至實有八種。述曰。此第解。依不共根不共境故。有六種。非謂盡理。而識類別實有八種。大乘之中。于處門中不開識者。以此理通(文)。

    章從業種並體而生(雲雲)。

    唯識論第八雲。復次生死相續。由諸習氣。然諸習氣總有三種。一名言習氣。謂有為法各別親種。名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二顯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二我執習氣。謂虛妄執我我所種○隨二我執所燻成種。合有情等自他差別三有支習氣。謂招三界異就業種○應知我執有支習氣。于差別果是增上緣(文)。

    抄八下雲名言種者。唯識第八雲。復次生死相續○各別因緣。釋曰。言各別親種者。三性種異故。能詮義聲者。揀無詮聲。彼非名故。名是聲上屈曲。唯無記性不能燻成色心等種。然因名起種。名名言種。顯境名言。即七識見分等心非相分心。相分心者。不能顯境故。此見分等實非名言。如言說名顯所詮義。此心心所能顯所了境。如似名能詮義故。親辨果體即由名言。若無業種不招業樂。如種無曰終不生芽故。此名言由業引起。方受當來異就之果苦樂報(文)。

    表義唯第六。顯境通七轉。我執通六七。有支前六識也。述記八本釋表義名言雲。唯第六識。能緣其名。能發其名。余皆不緣。亦不能發(文)。又釋我執燻習雲。因我執故。相分之中亦燻五蘊種。即名言種由燻我執種。合自他別故立之也(文)。

    又雲。有謂三有支者。因義分義。即三有因生善惡趣差別因也。通前六識皆有此燻(文)。

    問。親辨自果因緣正名言種也。又論文三燻習初名言燻習雲道理雲。又便尤舉名言可等余二燻習。何章文雲從業等種辨體等歟。一義雲。次下答問答。

    問。唯識論中。釋前後異熟果相續之義。有曰。復次一福等三業。二三燻習。三十二因緣。四二種生死也。此四義。皆釋前異熟既盡。復生余異熟之頌。何故當章但舉三燻習歟。答。唯識論中。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等(文)。長行釋業習氣與二取習氣出四。復次四義。共釋業習氣與二取習氣。謂福等三業業習氣。色心心所等種子二取習氣。謂又十二因緣者。惑業苦三道也。業業習氣。惑苦之種。即二取習氣也。次二種生死者。漏無漏二業為因。即業習氣煩惱所知二障為緣。即二取習氣也。故四義共。以業種名言種子等。為生死相續之因緣也。爾者從業等種辨體而生者。不可限三燻習了通論四義也。問。辨體而生者通八識歟。答。唯識論意。諸業習氣者。引滿二業。異熟者。真異熟並異熟生總別二報也。雖然當章心。且真異熟賴耶付釋之。章異熟報識為諸法依(文)。

    異熟識得名事。

    論第二雲○即前異熟及異熟生名異熟果。果異因故(文)。依名言種。八識相差別而生名等流果。果似因故。酬善惡業種生無記果故。雲果異因也。

    述記二末雲。言異熟者。或異時而熟。或變易而熟。或異類而熟。或異熟因所招名異熟果(文)。問。付第八識。有阿賴耶阿陀那等之諸名。何故舉異熟為諸法依歟。答。阿賴耶名不通八地已上。二乘無學等位。異熟名通菩薩金剛心二乘無余。以前阿陀那名通具縛乃至佛果故。取中舉異熟名也。又異熟者。第八識果相故。對上辨體而生也。

    唯識論第二雲。一謂異熟。即第八識多異熟性故(文)。

    述記二末雲。不言初以狹故。不言後以寬故。寬狹何事遮不說也。此中意說燻習位識。若說寬時。佛無燻習說即無用。若說狹時。八地以後猶有燻習便為不足○故說異熟識。是多異熟性。寬狹皆得(文)。

    又唯識論第二。唯真異熟體。具所燻之四義。為諸法種子依。故知。異熟報識為諸法依(雲雲)。

    五。問。轉識賴耶相望。可有互為因緣之義歟。答。可有親因緣之義也。付之。親辨自果種子因緣。必具性決定等六義。而本轉既異體也。不可有引自果之義。加之轉識通三性。第八限無記。爾者本轉二識相望。全性決定之義闕如何。答。先章文。從業等種辨體。而生之時。以七轉識為賴耶因緣之義可有之。異熟報識為諸法依者。第八為七轉識因緣也。是以大疏(三上)雲。以上八識為能所燻展轉為因(文)。

    抄八(下雲)七燻八種。七是八因。八含七種。八是七因(文)此等解釋。本轉二識。互為因緣義分明也。但于難勢者。法相宗深義口傳重重也。且一往會之者。諸法種子賴耶相分也。此相分種子。若望能燻轉識通三性。望能持第八唯無記也。故唯識論雲。諸有漏種。與異熟識體無別故。無記性攝。因果俱有善等性故。亦名善等(文)。故第八識相分。作七轉識之親因。而不失引自果性決定義。次六七二識緣第八之時。六七所變相分。被自體分力燻第八識見相分種子。而此六七所變能燻相分。或隨本質收第八識。或隨能緣收六七。已有隨本質故。具引自果義。又六七緣第八所變相分是帶質境。故從情從本判性不定也。若隨六七通三性。若隨本質無覆後無記也。是故六七所變相分。望第八識有性決定也。以轉識○分望第八體。以第八相分望轉識之體。作互為因緣之義。若攝用歸體本轉自體相望。可有因緣之義也。重重問答。有探冊論第二•述記二(末)秘二•燈三。勘文有別紙。

    六。問。當章文方便漸漸引向真理(雲雲)。爾者真理者。指終教真理歟。為當始教之空理歟。答。終教真理也。付之。案解釋之起盡。方便漸漸引向真理故。說燻等悉皆即空(雲雲)。悉皆即空之言。非指始教之空理歟。加之不令如言而取故。會歸真也。結釋無爭會八識之事相。歸始教之真理見。是以復古記中。此約初教故。雲漸漸引向真理。乃至但雲悉皆即空(雲雲)。如何。答。章文既方便漸漸引向真理(雲雲)。知八識法相說即空事。為引入終教真理也。若只于始教內。直會事歸理。何可有漸漸之義歟。但章文悉皆即空雲會歸真也等者。此等解釋。自本于始教內八識之事相即空之義釋也。如此即空釋事。為引入終教之真理故。漸漸引向等釋給也。先德又述此意歟。全不及難勢也。

    要問上雲。依三乘教初教文中。立有異熟賴耶受燻成種子所以知之。故無性攝論雲。今立異熟賴耶。此亦無傷。既知無傷。故知權立。為回心聲聞未達法空。權舉異熟相。漸引小乘變易生死漸向細滅。實即不然。若據實理。一切緣起不離法界○言燻果報者。據位而說。此可思簡。故起信雲。真如燻無明。無明燻真如。此意向實也。義若如此。何故瑜伽論。異熟受燻為愚者說。于內于外無有燻習。即不見藏住。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薩摩訶薩。起信既燻真如。因何成辨燻習。今會此意。瑜伽為對聲聞先識異熟。後知無生順觀行故。今起信論。為悲進菩薩識緣起相即會無生故。作別說(文)。

    折雲。方便下。此顯緣生無生故空也。所以明斯義者。意顯相宗所立有八識。未為究竟故示斯。若彼自宗。則雖無自性。不礙緣生故立識也(文)。

    又雲。解雲下。正令彼舍執而言通之。此令相宗趣。後不是朋于空宗○由八識無性歸真。是趣後教真實義(文)。

    指事雲。言漸漸引向至悉皆即空者。上明緣生假有俗諦。自下明漸引向緣生即空真理。是故雲方便漸等(文)。

    章如解深密等(雲雲)。

    解深經第一(玄奘譯)心意識相品第三雲。爾時廣惠菩薩○白佛言。世尊○于心意識秘密善巧。菩薩者。齊何名為于心意識秘密善巧菩薩。如來齊何施設。彼為于心意識秘密善巧。菩薩○爾時世尊○吾當為汝說心意識秘密之義。廣惠當知。于六趣生○(賴耶為依趣生建立。轉識賴耶互為因緣等義說了)廣惠。如是菩薩。雖由法住智為依止為建立故。于心意識秘密善巧。然諸如來。不齊于此施設彼。為于心意識一切秘密善巧菩薩。廣惠。菩薩于內各別。如實不見阿陀那○阿賴耶。不見積集不見心。不見眼必及眼識。十八界不見意法及意識。是名勝義善巧菩薩。解脫經是真菩薩(雲雲)。如來齊此施設彼。為于心意識。一切秘密善巧菩薩。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文)。

    深密解脫經第一(菩提流支譯)廣惠菩薩問品文小異。義多同瑜伽七十六文義。多分同也。

    問。深密經並異譯解脫經等。但雲于內各別不見阿陀那等。雲藏住燻習之言無之。又解深密經。只雲于內各別。無于外句如何。答。梁攝論第一。引釋解節經偈雲。廣惠菩薩。由如實不見本識及阿陀那識等。于內于外。不見藏住。不見生及長。不見眼識眼色○此論不見藏住不見生長者。相當經文不見積集不見心之句。經論共初約第八三名。後約十八界釋不見義。當章所引。雖前後不次第。不見藏住等之一對。當不見積集之一對。依取義略引不次第歟。高覽異本歟。次于外者。梁論引釋既于內于外。又深密解脫經。若菩薩不見內外阿陀那等(雲雲)。依此等文。引于內于外也。又唐本章。是名菩薩(雲雲)。付之。宗朝末師釋義可見。

    不見藏住(內所燻)。燻習(外能燻)。阿賴耶(攝藏義)。阿賴耶識(能攝之。識體)。阿陀那(執持種子色根義)。阿陀那識(能執持識體)。阿賴耶執藏。在異生有學七地已前。阿陀那翻執持。通凡聖因果等之諸位也(已上)。折藏義于內各別等(雲雲)。內(真如)。各別(隨證顯真)。阿陀那(用)。阿陀那識(體)。阿賴耶等。可準之。

    已上指事引圓測疏。

    曉法師雲○于內密之心。各別所詮之門。通達諸識。離言說法。不取隨言所詮之義故。于一切皆言不見(文指事所引也)。

    七。問。所引解深密經文。建立一切心意識秘密善巧(雲雲)。爾者。秘密者不了密意之義歟。為當甚深秘密之義也可雲歟。答。甚深秘密之義也。付之。深密瑜伽等心。以八識三性之建立。為第三時了義之說。以畢竟皆空之義。為第二時。三無性門未了之教事。法相一家定判也。是以唯識論中。述因果同時恆轉如流之義了。嘆謂此正理深妙離言。解深密經文。長行說不見等之義。重頌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慕流。述以八識種現因果相依之建立甚深正理。定何以業等燻習。定不了皆空義。甚深秘密可嘆歟。答。正深密瑜伽等中。以解不見之義。或名勝義善巧菩薩。或雲秘密善巧雲真菩薩。若所解之義不了者。能覺菩薩。何勝義真實菩薩歟。加之。瑜伽論中。異熟生滅等義。為愚痴無智說(雲雲)。愚痴無智之所解。豈甚深歟。但深密等中。建立諸法有二義邊。一異熟生滅等義。俗諦門建立也。引回心二乘。為令知八識互燻之因果也。瑜伽論愚痴無智者。二乘等也。二攝相歸性勝義真實門。因果能所燻等。皆即空離言也。此即菩薩證智境界也。故雲勝識菩薩等。以此即空無性真俗相依之建立故。說建立心意識秘密善巧也。又經論之中。深妙遠深等者。嘆此真俗相依之八識。全非異熟生滅之分故。經文秘密善巧者。無淨甚深秘密之義也。但章文結釋文生滅等相皆是深密意者。指異熟因果。即不了密意也。不可混亂。

    略文義經文秘密善巧與結釋。皆是密意。同不了秘密之義心得歟。未審。

    尋雲。燻等即空者。第二時遍計空歟。第三時中道空歟。答。第二時般若未顯說八識。今空八識因果故。知第三時三無性門空也。但同學抄三無性。通第三時顯了說歟。雲論義通不通二釋。雖然自宗心第三時。具說三性三無性雲事。宗家清涼大師等解釋分明也。如探玄第一等。

    唯識論第三雲。由此汝義因果定無。應信大乘緣起正理。謂此正理深妙離言。因果等言皆假施設○遠離二邊契會中道(文)。述記三末雲。中道者。無漏真異名也。以理合智故名契道(文)。

    要問答上雲。義若如此。何故瑜伽論。異熟受燻為愚者說。于內于外無有燻習。即不見藏住。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薩摩訶薩。起信既燻真如。辨成燻習。今會此此意。瑜伽為對聲聞先識異熟。後知無生順觀行故。今起信論。為直達菩薩識緣起相即會無生故。儀別說(文)。

    上起信真妄互燻義釋故。對瑜伽不見燻習問決也。

    折雲。如來齊此立識者。意在無性故空。不在緣生故有。故雲密意善巧。此是佛意故。引此令法相學者知。而得意不可如言取也。言瑜伽同者○上來所說。我為愚痴無智者。說我不齊。如是說阿賴耶可為。若知賴耶及陀那識等。于內于外不見藏住。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薩。釋曰。此論意。以執有識者。為無智愚痴之人故。吾祖引此翻彼所執也(文)。

    有義雲。此記心經不見等三無性門。不了密意也(雲雲)。若爾者。以何法相學者。八識建立之執遮歟。故今記心雲。深密經意。齊無性為深密之建立。不在緣生有相。引此佛意遮相宗有執(為言)。

    復古雲。始教有二門相成熟。當于始門理成熟。義當終門(文)。相成熟者。業等菩薩生。理成熟者。悉皆即空。而依孔目判也。

    問。此記解釋。違空門為始不空為終之義。如何。答。相對深密第二三時。以第二時空為始教初門。于第三時中。異熟生滅建立。前通終教。真俗相依之建立者。始教之終門。終門之初門也。對之異熟生滅之建立者。猶以始教初門攝也。

    疏三上雲(問明品)。問。若爾瑜伽等中。異熟賴耶。從業惑種辨體而生。非如來藏隨緣所成。如何會釋。答。瑜伽中。對于凡小。約就權教隨假說。楞伽密嚴對大菩薩。依于實教盡理而說(文)。

    章于此賴耶得理事等(雲雲)。下。

    八。問。起信論文。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雲雲)。爾者宗家心。此中生滅者。通三細六粗歟。限七轉識歟。答。廣通三細六粗也。付之。宗家起信論義記中。依楞伽經生滅者七轉識也。釋不取三細見雲何。答。以生不生和合名阿梨耶。三細既賴耶三分也。爾者生滅者。專可取三細也。故起信疏釋。先初約根本三細生滅釋不一不異之義了。依楞伽經。以七識染法為生滅等。已下就生顯之七轉識。釋不一異之義。是則七轉燻如來藏成三細梨耶故。七轉亦不離阿賴耶雲義釋也。此義問明品抄見。

    起信論疏上雲。不生滅者。是上如來藏清淨心動作。生滅不相離故雲和合。非謂別有生滅來與真合。謂生滅之心心文生滅無二相故。心之生滅因無明成。生滅之心從本覺起而無二體。不相舍離故雲和合○非一非異者。真心全體動故。心而生滅非異而恆不變真性故。與生滅不一。依楞伽經。以七識染法為生滅。以如來藏淨法為不生滅。以此二與合為阿梨耶識。以和合故非一非異○今此論括彼楞伽經上下文意。作此安立故。雲非一異也(文)。

    付此疏文。自初不生滅至與生滅不一。約三細無明釋非一非異。自依楞伽經以七識等下。約七轉識釋不一異。今此論主下總結二義。

    抄八下雲。疏又起信論雲下○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梨耶識。釋曰○此心所以生滅者。因此明生。此生滅心。原從本覺而起故。有二義而無二體○言非一非異者。如全體動故。心與生滅非異。而恆不變真性故。與生滅不一。此約三細以為生滅。則第八中已含動靜故。楞伽雲。七識染法為生滅。以如來藏淨法為不生滅○就生顯說(文)。起信別記雲。成梨耶義說有二門。一分相門。二融攝門。前中二門。一不生滅。二生滅○生滅中生者。是七識○故楞伽經中。名為相生滅也。二細者是無明風。楞伽經中。名為流住生滅(文)。

    問。終教大乘心。可有真如受燻之義歟。答。章以許真如隨燻和合(雲雲)。付之。唯識論中。能燻所燻各有四義。其所燻第三能燻第一。正遮真如燻習之義。縱雖終教能所燻雲何可成歟。答。

    抄八下雲。然此能燻所燻通性相意。先依法相宗說。唯識第二(已下取義)。所燻四義。一堅住性(始終一類相續義遮轉識等)。二無記性(無違逆義此遮染善)。三可燻性(自在不堅義遮心所無為)。四與能燻共和合性(同時同處義遮化身前後)。能燻四義。一有生滅(遮無為)。二有勝用(遮異熟心心所等)。三有增⑶ㄕ詵鴯 K撓  禿希ㄒ焉先∫澹 5詼ㄐ宰謖摺I戲ㄏ嘧謁 諶苧 諞弧U鷲嬡縭苧  濉=穹ㄐ宰 R嗥呤兜榷 苧 R暈  F淶詘酥小R勻繢床廝嬖黨閃 ︰ 猩鴆簧鷚騫省Q 詘思囪 嬡綣省F鸚怕墼啤8創斡興鬧址ㄑ 耙騫省H痙 環ㄆ鴆歡暇T坪撾 摹R徽呔環  嬡紜6咭磺腥疽蠣 廾鰲H咄拿 凳丁K惱咄辰紜K攪盡Q 耙逭摺H縭蘭湟路滴抻諳恪H粢韻愣 骯試蠐邢閆4艘噯縭恰U嬡緹環ㄊ滴抻諶盡5 暈廾饔胙 骯省T蠐腥鞠唷N廾魅痙ㄊ滴蘧灰怠5 哉嬡綞 骯省T蠐芯揮茫ㄎ模 br />
    孔目雲。隨惠梨耶具四懷方堪受燻。一堅(理實義)。二無記(無分別義)。三可燻(不守自性義)。四與能燻相應(諸法相應義)。能燻四義。一淨法。二染因。三妄心。四妄境界(雲雲)。取義復古所引。

    章故楞伽下三文連引事。

    第一文惡習者。抄八下雲。此中正取無明為因。生于三細(文)。惡習者。根本無明也。復古雲。惡習能燻七轉識也(雲雲)。第二文與因俱若生若滅者。清涼釋雲。與七識俱名與因俱。折薪所引。已上二文經第四。第三文經第七。具上二文意也。

    抄八下雲。前引楞伽與七識俱。次引楞伽為惡習燻。今則雙具故復引之。大意無異(文)。

    疏中連引三文。前引者。真識現識泥團微塵等文也。次引者。章第一引文。今者則章第三引文也。

    章又雲起信論雲自性。

    論雲。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等相舍離等(文)。章取義引也。

    勝染而不染等事。

    經雲。彼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可了知(文)。指事所引。

    章智障極盲等(文)。折雲。智論攝論並有此文。若攝論第一歸敬偈初文也。彼有十七偈半。此即第一明歸正之意。意在顯無分別智等也。下二句雲。如理及如量無分別智光(文)。

    章此真如二義等(文)。復古雲。真如隨緣不及二義(文)。折雲。約二教門以辨(雲雲)。章十地經雲。三界虛妄等(文)。第六地說十二因緣。玄十三總科十門。一因緣次第。二一心所攝。三自業助成。乃至十隨順無所盡觀也。今文第二一心所攝門也。晉經第二十七文。

    章攝論等約始教釋等(文)。玄十三雲。此之一門。諸論門引證成唯識(雲雲)。十重唯識中。初三門始教也。第一門雲。如攝大乘及唯識等諸論廣說(雲雲)。第一相見俱存也。第二攝相歸見雲。如解深密經•二十唯識•觀所緣論(雲雲)。

    第三攝數歸王雲。如莊嚴論說(雲雲)。故等取此等諸論也。攝大乘論中卷雲。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謂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其有未得真智覺者。于唯識論中。雲何比知由教及理。應可比知。此中教者。如十地性薄伽梵說。如三界皆唯有心等(雲雲)。指事所引。賴耶種子識教證。引十地經也。

    章十地論等(文)。第八卷雲。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轉故。雲何世諦差別隨順觀世諦。即入第一義諦(文)。指事所引。

    九。問。達磨經者。諸指一部經歟。為當通指大乘經歟。答。可指一部經也。付之。清涼大師解釋中。通指諸大乘經見。如何。答。既攝論等中引彼經一頌。豈所引頌諸大乘經。同說一頌歟。但清涼大師解釋者。疏三上問明品雲。又如達磨經頌雲。無時來界為諸法等。依攝論等。就初教釋雲○寶性論翻此○兩宗不同。淺深可見(文)。

    抄八下雲。疏又如達磨經頌下。雙引二論○而雲達磨經頌者。攝論第二釋所知依中雲。此中最初。且說所知依。即阿賴耶也。世尊。何處說阿賴耶識名阿賴耶。謂薄伽梵。于阿毗達磨大乘經中說。釋曰。此乃通指大乘經。為對法經耳○下半雲。由此有諸趣及涅證得。疏攝論等下。第二引二論釋。初即法相宗論。言等者。等取瑜伽。雜集等。彼論釋雲。無始者初際無故。界者因義。即種子也○寶性論翻下。即法性宗論○彼論具足雲。無始時來性作諸法依止。依性有諸道。及證涅果。即第四論(文)。

    章如是等法者。論次第牒釋故。指余雲也。梁攝論第一。無性攝論第一(玄奘譯)。攝大乘論第一(多羅笈多譯)。皆引此頌。頌文少異。其義多同。疏所引無性攝論第一文也。而抄攝論第二釋所知依中雲者。唯識三雲。謂有大乘頌文。同無性論也。

    述記四本雲。此簡小乘阿毗達磨。是大乘故(文)。

    述記第一本雲。爰引六經。所謂花嚴•深密•如來出現功德莊嚴•阿毗達磨•楞伽•厚嚴(文)。

    章三十二菩薩不二法門等(文)。

    三十二法門指事上(末)文殊不二終頓事。並如上卷攝。

    章離世間品十心事。

    晉經第四十一離世間品雲。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心。何等為十。謂大地等心(持一切善根故)大海等心(受無邊智慧大法海攝故)須彌山等心(安住無上菩提故)摩尼等心(遠離涅故)金剛等心(決定了知一切法故)堅固等心(一切外道不能壞故)蓮華等心(世界不染故)優曇等心(難值遇故)淨日等心(滅障故)虛空等心(無能量故)。已上佛子○若安住此心。即得一切諸佛無上清淨大心(雲雲)。指事心識章私記。同引此文。

    折雲。且離世間品所說十心。然有多種難以指定故。晉經彼品前後次第。總有十四段。明十種心。所謂十發普賢心。十于善知識起恭敬心。十平等心。十發無畏心。十發無疑心。十發不動心。十不舍深心。十須彌山王正直之心(直雲菩薩可為□有十種心)。十發心。十十深心。又十心(直雲十種心但釋異)。

    諸攝皆引十平等心。安知吾祖不通指耶。今詳文中。但雲故說十心以顯無盡。如離世間品等。應通指此品所說十心等(文)。

    第九地十心。晉經二十七雲。知眾生諸心差別相。莊飾世心相。速轉心相。壞不壞心相。無形心相。無邊自在心相。清淨差別心相。垢無垢心相縛解心相。諂曲質直心相。隨道心相。皆如實知(文)。指事所引玄十四雲。先一句總。次九句別○初言莊飾世心者。以八識心能莊世也。論名心意識六種差別者。心謂賴耶。意是末那。識即六識。以心意各一識中具六故。六種八識不同故名差別(文)。尋雲。依此釋但八識之開合也。何雲顯無盡等歟。答。三一雖有淺深。至釋義配當事在之。如三身十身配釋。雖然淺深不可混亂也。折引經文了雲。然說十雖表無盡但是一心差別。十相非是十種心。次明一心十德。始是一心十相之義。且如晉經十地品中。二地有十種直心。三地有十種深心。五地有十種心平等心。恐九字誤爾(文)。

    性起品十心事。

    晉經第三十六雲。雲何菩薩摩訶薩智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此菩薩知心意識非即如來。但知如來智無量故。心亦無量○具十德者。舉十大喻。一虛空無依為依喻(喻佛無依成事智)。二法界湛然喻(喻佛體無增減智)。三大海贊益喻(喻佛均益生智)。四大發出生喻(喻佛用與體密智)。五珠消海水喻(喻佛或成德智)。六虛空含受喻(喻佛依住無礙智)。七藥王生長喻(喻佛窮劫利樂智)。八劫火燒盡喻(喻佛知無不盡智)。九劫風持壞喻(喻佛含留惑智)。十塵含經卷喻(喻佛性通平等智)。已上取義。離世間品菩薩心第九地。眾生性起品佛心也。果位智強識劣故雲十智也。

    問。章文若約同教即攝前諸教(雲雲)。爾者同教中可攝別教歟。答。

    折雲。今此同教。正是圓教中同教門。然亦約攝前諸教。三一和合說爾(文)。

    復古雲。問。攝前諸教者未審。攝何等教。若言即前所引諸教。別教亦列于前。豈亦攝歟。若雲但攝前四。何不如余處列于別教之前歟。答。無可無不可。言無可者。如余處列之于前。但攝前四。以是一乘之方便故。言無不可者。前五總融為同教故○探玄十門唯心中雲○總具十門。約同教說。則別教亦攝。是為同教故。亦前亦後也(文)。

    問。章文不動本而常末等(雲雲)。爾者指圓教性海具德門歟。答。上雲。

    折雲。不動甚深緣起一心常有五門差別○不壞五門。恆是甚深緣起一心也。問。若爾性海具德門豈亦末歟。答。此以法義分本末故作此釋。若五教論本末。即海門為本也。本末之言。隨文以明不可為定(文)。章如唯識章記(雲雲)。折復古指孔目第一唯識章。指事指玄記十重唯識段。但十重唯識段。釋唯識一相。孔目廣明心意識等故。孔目義可宜歟。

    文安三年十二月十五日書寫畢。

    快舜居乘房。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下(二)。

    種性義上。

    一。不動種性聲聞三品有無。

    二。小乘教多人佛性有無。

    三。六處殊勝。

    四。習種性漏無漏。

    五。始教本覺解性。

    六。具種性者性習二性。

    七。瑜伽性習二性同時。

    八。堪任位。

    九。經論二種性同異。

    十。習種性位分。

    十一。新燻五性位分。

    十二。新燻不定性。

    種性義。

    抄三上雲。佛種從緣起者。然有二義。一約因種。因種即正因佛性○體因曰性相似名種故。開中雲。如稻自生稻不生余谷此屬性也。干花粒其類無差。此屬種。二果種性。開中雲。佛報唯佛其理不差。即性義也。說法度人類皆相似。此種義也。果之種性緣真理生故。雲從緣起(文)。三乘之種性得名。準例之。

    退思等六種性。

    俱舍論二十五雲。言退法者。謂遇少緣便退所得。非思法等。言思法者。謂懼退失。恆思自害。言護法者。謂于所得喜自防護。安住法者。離勝退緣。雖不自防亦能不退。離勝加行亦不增進。堪達法者。彼性堪能好修陳根。速達不動。不動法者。彼必無退。此六種性。先學位中。初二闕恆時及尊重加行。由根有異故有差別。第三唯有恆時加行。第四唯有尊重加行。第五具二。而是鈍根。第六利根。具二加行。退法種姓非必定退。乃至堪達非必能達。但約容有建立此名故。六羅漢通三處界有(文)。

    付退有種果。退法無種姓退。不動姓無種果退故。中間四種有種姓退。果退通前五種姓。

    頌曰。四從種姓退五從果非先者。退付論雲。學無學道所成堅故○世出世道所成堅故○若住此位後修練根。所得思等四種種姓。彼從此姓容有退理。二先位中住思等姓。必亦無退。此所得果。唯先法有果退義○是故定無退預流果(文)。

    問。于何位立六種姓耶。答。雖通凡聖。小乘教心。依修得定性故。無學為本。通諸位也。于解脫分位。初修得也。俱舍論二十五雲。學異生亦六。練根非見道。論曰。有學異生種姓亦六。六種應果彼為先故(文)。婆娑第七雲。順解脫分亦有六種(文)。

    寶師釋。一切眾生法爾心中有六種姓(文)。但六足論中。立有涅性無涅性人故。薩婆多心。立無性有情歟(雲)。俱舍論義(雲雲)。可尋之。

    光二十五雲。婆娑第七雲。順解脫分亦有六種。謂退種姓乃至不動種姓(文)。

    一。問。不動性聲聞可有上中下三品耶。答。舍利弗既下品也。不可有三品。付之。清涼大師解釋中。付不動性聲聞可有三品(見)。如何。答。抄十三上釋歟。彼付一乘悟入。分上中下三根。非小乘三根。不可準例也。疏五(下)第九回向處者。一根知一切根。此有二義。一約理融。二約事別。謂如一人有多乘根性。一一乘中有無量品。如聲聞中。有信行法行等。此二通有退思護住等上中下根。隨于一品。復有信等種種善根之異(文)。

    抄十三(上)雲。言此二通有退思護住等者。信行至羅漢有前五。見至羅漢為不動等。即等取湛達不動。就前五中。自有上中下。據法花中。則不動羅漢。亦有上中下三根。聲聞悟不同故。五百千二百亦稱下故(文)。

    問。法花三因聲聞皆悉不動性歟。答。又十三(上)引俱舍二十五。釋六種姓。文義同俱舍故。不繁引。退(下下)思(下中)護(下上)住(中下)堪達(中中)練根不動(中下)本來不動(上下)鄰喻(上中)佛(上上)婆娑二十五義折所引。

    二。問。小乘教心。可有多人同時有佛性之義耶。進雲。章文說佛一人有佛種性(雲雲)。付之。彌勒菩薩補處菩薩也雲事。阿含經所說也。豈無佛性耶。又準佛性論。分別部。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義(見)。加之探玄記中。釋俱舍論一切菩薩坐金剛座成等正覺。一切菩薩者。賢劫千菩薩(雲雲。文)。既同劫中有千菩薩(見)。何況入大乘論中。引阿含經。六十菩薩同時成佛雲。雲何。答。佛性限佛人者。且約薩婆多宗。同時多佛不成之義也。唐朝盛流布宗故。小乘教者。多分出薩婆多義也。若依薩婆多意者。縱雖有多人佛性之義。約成佛唯一人之義邊故。釋說佛一人有佛種姓也。次分別部者。以三乘空理名佛性。必非如來性歟。又部計既別也。可有多人佛性多佛並成之義歟。賢劫千菩薩等釋。且小乘教中。唯無七佛不立三劫三千之佛雲事。肝要抄論義也。縱七佛千佛無多佛並成之義故。雲一人有佛性也。次入大乘論。

    尋雲。小乘教心。佛性者性得修得中何耶。

    要問(下)雲。若依毗曇薩婆多諸部說者。則一切眾生。無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文)。

    章說佛一人有佛種性。然非是彼大菩提性(雲雲)。

    佛性論第一雲。小乘諸部解執不同。若依分別部說。一切凡聖眾生。悉以空為其本。所以凡聖眾生。皆從空出故。空是佛性。佛性者即大涅。若依毗曇薩婆多等諸部說者。則一切眾生。無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別眾生凡有三種。一定無佛性。永不得涅。是一闡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無。若修時即得。不修不得。是賢善共位以上人故。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聲聞。從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獨覺從世第一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薩。十回向以上。是不退位得于佛性(文)。

    入大乘論下卷雲。問。如佛所說。一世界中無二佛出。雲何菩薩見十世界○塵數諸佛。答曰。諸佛說言。一世界中無二佛者。為彼鈍根小心眾生。不為利根大心者說。如阿含拈樹法輪及余諸經。說是經時。有六十比丘。漏盡意解。俱得阿羅漢果。菩薩亦然。功行齊等。同時成佛。當知。十方無量諸佛。而汝經中自作此說。況摩訶衍。辨明說佛無量無邊(文)。

    今阿含中同時成佛者。說分別部等余部之義歟。又如四種賴耶。雖不立小乘中。自大乘檢之歟。

    要問(上)雲。依小乘教。于一時中。但菩薩一人慈悲愛行。依三十四心次第作佛。余見行者。並不作佛。但得二種涅。住無余也(文)。

    又雲。依小乘教。但一人成佛。若余人成佛。前後不同時。若教化有情。後時作佛。由無十方佛故。

    問。小乘教心。可有佛德無盡之義耶。答。章于佛功德。不說盡未來際(雲雲)。付之。宗輪論中。大眾部出世部一說部等之計釋。佛身無邊佛壽無量(文)。

    基師疏。佛聲無量也。雙林入滅等。皆化現也(雲雲)。取義。抄批一上。引真諦疏雲。大眾部。依用花嚴•涅•金光等大乘經(雲雲)。取義如何。答。是亦薩婆多一義。部別不同。不及和會歟。

    章五種性(等文)抄三(上)雲。若立五性為了。則三乘為了之義自彰。以有聲聞緣覺二定性故。則成二乘。有菩薩性成菩薩乘。不定性人通成三乘。無種性人。三所不攝。則人天乘收也。

    章顯揚論五種道理事。顯揚第二十雲。問。雲何種性差別五種道理。答○雲何一切界差別可得故。謂佛所說諸有情界有種種。非一有情界。有下劣勝妙有情界。有聲聞乘等般涅種性有情界。雲何無根有情不應理故。謂不可說。由此道理。亦應得有無根有情。何以故。以無根者。外地等非有情故。雲何同類譬喻不應理故。謂不應言。如剎帝利非剎帝利等種類可轉。及那落非那落迦等趣性可轉。如是般涅不般涅種性。亦應可轉。何以故。剎帝等及那落迦等。具足一切種類界性及諸趣界性故。般涅不般涅種種性。更互相違故。彼若無有諸界性者。彼應畢竟不可回轉○雲何異類譬喻不應理故謂不可說。如于彼彼地方所。或先有彼彼金銀銅鐵鹽等物類種性。後便無有。或先無後有。如是般涅法種性。亦應先有後無。先無後有。何以故。若有此理順解脫分應空無果。是故異類譬喻亦不應理。雲何唯現在世非般涅法。不應理故。不應言于現在生雖非般涅法。于後生中復可轉為般涅法。何以故。無般涅種性法故。又若于此生。先已積順解脫分善根。何故不名般涅法。若于此生。都無積集順解脫分善根。雲何後生能般涅。是故定有非般涅種性有情(文)。樞要(上)引瑜伽六十七。付無性有情。有五難六答。與顯揚多分同也。但顯揚五種道理。遮難成義。瑜伽具問答。一說無疑起難教理並違答。是一切界差別可得義也。二有情無根難。假說非例答。三說諸界互轉難。非喻乖理答。四應具諸界難。互喻無別答。此三四問答。同類譬喻不應理故。付分之。五無應轉有難。五背法不齊答。六縱轉不成答。此一難二答。異類譬喻不應理故。唯現在世非般涅法不應理故。二義相當也。委細樞要可見……

    瑜伽論二種性第三十五卷如章所引。

    三。問。瑜伽論中。釋本性住種性六處殊勝(雲雲)。攝佛果六處歟。為當雲何。答。章文意處為殊勝(雲雲)。付之。師多取佛果六處現行(雲雲)。又寶師資糧位等六位(雲雲)。雲何。答。今章曰意處為殊勝者。大乘心。意處收七八二識。于其意處中。以第八識為殊勝(為言)。但余師解釋者如燈破。

    尋雲。論既雲六處殊勝(雲雲)。有何深義。重重簡意處中第八可雲耶。又若爾者。論何故不雲第八識殊勝乎。

    燈第七雲。瑜伽三十五雲。謂諸菩薩六處殊勝。問。內六處中意根處攝無漏種子。是六處故。非遍六處皆能持種。亦不得雲具顯果位內外六處。外六處中不持種故。說因性故。然有難言。若在內六處名為殊勝者。二乘法爾及聞燻習無性人種。亦在六處。豈名殊勝。故取六位資糧加行見修等覺及妙覺位。名為六處。此亦不然。瑜伽二十一。雖解聲聞。與此意同。雲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六處所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豈許小乘亦有六位。若雲據不定說。定性如何。又如何言六處所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豈六位種法爾差別。若爾菩薩與二乘同。何名殊勝。答。且望無性。總名殊勝。非唯簡小得殊勝名。若不許小亦名殊勝。違二十一。彼雲。如是種子。非于六處有別異相。即于如是種類分位六處殊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又由此文雲六處者。唯因六內處非果位等(文)。

    折雲。此中下內六處。即眼耳鼻舌身意。揀外六處○此菩薩意處所以殊勝者。由耳識聞聲教。即意同時聞而思修。定成三惠種。在本識中以為解性故。此意處即攝解性。為性種也。故梁論雲。耳識聞聲。引意識起作文句了別其義數數習之。即生功能。執持不忘。名聞燻習(文)。

    此記心。以聞燻三惠之種子。名本性名解性歟(見)爾者違瑜伽法爾所得文。雲何。

    唯識論第九雲。一本性住種性。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習所成種姓。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燻習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種性。方能漸次悟入唯識(文)。

    述記九(末)雲。二十五菩薩地雲。無始法爾六處殊勝名本性住。正與此同即種性住(文)又雲。此聞正法以去。令無漏舊種增長名習種性(文)。又雲。聞所成等。即是三惠所成。非必新生。方名為成。令種增長亦名成故(文)。

    燈第七雲。習種性者。本疏雲。聞正法已令無漏增名習種姓。顯成佛因及悟入唯識。有漏非正。非能正悟。非正習性。兼者亦是。唯識第二雲。聞燻習中有漏性者。感勝異熟非生見道等。雖本有種。因聞燻故亦名聞燻。如攝大乘及瑜伽論皆雲。多聞燻習所依。非阿賴耶性所攝習氣。若取有漏賴耶所攝。雲何非攝(文)。

    四。問。瑜伽論中釋習所成種。謂先串習善根所得(雲雲)。爾者有漏聞燻善根種。為所成種體歟。答。性習二種。無漏智正因故。悟入唯識正所依故。非有漏聞燻名習種。取本有漏之種子增長義邊。名習所成種也。文證如上下。但兼者。有漏聞燻習種所攝也。

    唯識第二雲。聞燻習中有漏性者。是修所斷。感勝異熟為出世法。勝增上緣。無漏性者。非所攝漏與出世法。正為因緣(文)。

    疏四(上)雲。夜摩偈贊品第五。慚愧林菩薩段雲。智從燻習自種而生(文)。抄十三(上)雲。第三護法正義二論雲○由此應信。有諸有情無始時來有無漏種。不由燻習法爾成就。又雲。其聞燻習非唯有漏。聞正法時。亦燻本有無漏種子。令漸增上。展轉乃至世出世心。釋曰。生出世心者。即是見道○正同方三十五種性品論○一本性住種性。二習所成種性○疏雲。燻習即是新燻自種而生者。燻但燻舊。無別新成(文)。抄十三(上)雲(十地品)。故無性下引論證成前為此因。即第三論具雲。又此正聞燻習種子。下中上品應知。亦是法身種子。與阿賴耶相違。非阿賴耶所攝○雖是世間。而是出世心種子性。釋論中雲。雖是世間者。似有漏故。而是出世心種子者。是無漏心資糧性故(文)。

    前為此因者。地前菩薩心。為此地上無漏之因雲事也。

    問。習所成種者。通地前地上歟。答。

    唯識章私記第五雲(真興)。習所成種性有二重。謂本有無漏種子。地前位依有漏聞燻。其用所修增。名一燻習所成種性。見道已上。依無漏智現行。新始所修增新燻無漏種子。名一燻習所成種性也。

    尋雲。謂先串習者。先者指何位歟。

    燈第七雲。地持論雲。若從先來修善所得名習種性。瑜伽三十五雲。謂先串習善根所得名習所成者。就顯相說。簡未燻習。非謂初修不名習性故(文)。就顯相者初住歟。爾者先者指輕毛等歟。可尋。

    五。問。章文即攝賴耶識中本覺解性為種性故(雲雲)。爾者本覺解性者。指四智心品之種子歟。為當指真如本覺歟。答。一義雲。始教之心。以真如本覺解性。攝有為無漏種子。為性種也。付之。瑜伽論中。以法爾種子為本性。住種性事。自他宗一同性相所定也。雲可答。瑜伽唯識之性相法相一家之定判。以法爾無漏種子。為本性住種性事。不及異端。雖然當宗五教建立次第。始教攝理從事之教故。以真如本覺。粗相之種子付粗相。以種子為性種性也。故下文釋瑜伽種性雲。彼約始教。以理從事粗相而說(雲雲)。故以賴耶中隨緣本覺。攝意處中法爾種子。為性種性也。是則漸次下新燻之五性發起故也。問。引證文。梁攝論阿梨耶中解性者。真如本覺歟。法爾種子歟。答(雲雲)。兩方也。若雲真如本覺者。既依瑜伽文。付始教義。證性習和合之義。何可雲真如本覺耶。若雲有為種子者。下終教段。引今阿梨中解性文。證真如本覺。為性種之義如何。答。一義雲。縱雖真如本覺。但證性習和合。為種性之義引之也。

    一義雲折義

    折雲。梁攝下。問。前始教中。引此文立種性。必其性習。約有為無常法中說。今何引此立本識。通不生滅之本覺乎。答。今文有二義。若今文對。雲攝論說為梨耶中解性者。意雲。此即起信梨耶中之本覺。但梁論說為解性。約生滅識中以明爾。此約會取也○二者如下引攝論雲。多聞燻習。從最清淨界所流等○即知。亦是真如本覺內燻義也。自有縱奪。此是縱義(文)。

    初義此約會取者。以真如本覺。攝唯生滅之本識義也。第二義正縱真妄和合之本識也。一義雲。會取者攝論梨耶中解性者。此記心。以聞燻三惠之種子。攝第八識為解性。而三惠種攝本覺也歟。會三惠聞燻之解性。攝起信梨耶本覺也。第二義攝論解性者。直起信梨耶中本覺也。

    六。問。章文引瑜伽論。具種性者方能發心(雲雲)。爾者種性者。通性習二種歟。限本性住歟。答。章文即知。具性習二法(雲雲)。付之。正披瑜伽論。以本性住種性。為最初發心之因見。宗家解釋。依標何有歟。答。此事具種性者。方能發心之說處。先德異釋見。雖然且依折薪解者。瑜伽論之三持之中。第一堪任持者。自宗種性。具二種性事。論文分明也。故論中問雲何性舉二種性畢。此中義意二種皆取。加行持之中。以本性住性。為最初發心之因事。付本出之。非遮習所成種性也。瑜伽論第三十五。本地分中菩薩地種性品第一(雲雲)。有十法具攝大乘菩薩道及果。何等為十。一者持。二者相○十者建立。雲何名持。謂諸菩薩。自乘種性最初發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是名為持(文)。

    私雲。此十法自種性。至果德亙論數十卷說之。初持總有三義。一自乘種性名堪任持。二最初發心名加行持。三菩提分法名大菩提持。

    雲何種性。謂略有二種。一本性住種性。二習所成種性。本性住種性。此中義意二種皆取。又此種性亦名種子(文)。

    又雲(同卷發心品第二)。當知菩薩最初發心。由四種緣四因四力○雲何四因。謂諸菩薩種姓具足。是名第一初發心因○若諸菩薩。六處殊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當知。是名種性具足(文)。

    指事雲。言然瑜伽既雲。具種性者方能發心者。第三十五卷發心品雲。雲何四因。謂諸菩薩種性具足。是名第一初發心因(今得心引文)。

    種姓具足者。論六處殊勝等(雲雲)。爾者此記心。具種姓者。似指本性住。雖然章既釋瑜伽文即知。具性習二性(雲雲)。

    豈有章文耶。爾者。瑜伽心三持中。最初發心者。通初發心住。與最初發。而本性住。通為二發心因。習所成為初發心住之因故。論付通舉本性住。非謂習所成。不發心之因。爾者此記。付文相相順。引發心品之文計也。非限具種性之言本性住也。

    燈第七雲。又菩薩地明種性已。次明發心。發心即是習種性位。不可說。彼據不退位已後方名發。下文復雲。退與不退俱名發心(文)。

    此破西明師輕毛十信性種攝雲義。輕毛習種攝也。釋成也。故知。通最初發心也。

    折雲。然瑜伽既雲等者○若直釋者。如上瑜伽雲。此中義意二種皆取。即是具種性者。必具性習二法。成一種性也。言方能發心者。具此性習。為已方能發心故。下雲。論中種性在發心前也○瑜伽二種持義。第一名堪任持。正是菩薩自乘種性。次方說加行持。乃是最初發心。正與今雲具種性者(即堪任持)。方能發心(即加行持)。亦相應也。故知。堪任正是種性位(然下以第二勝解行住為堪任位。亦反驗性習具于第一種性住也)。故得約本名性種。約終名習種也(文)。

    七。問。瑜伽論心性習二種同時可雲耶。答。章文亦不可說。性為先習為後(雲雲)。付之。瑜伽唯識等心。本性住種性者。無始本有法爾種子。習所成種性者。聞燻所成也雲事。性相所定也。縱雖依終教之義。立新燻之五性。五教義相既各別也。何取瑜伽說相。性習同時之義可釋成乎。況當章下文。以習成處定先有性(雲雲)。爾者非背瑜伽現文。剩似自語相違如何。答。瑜伽論心。本性住種性者。法爾本有也雲事。不及異端故。上文引瑜伽顯揚。立法爾五性。是則始教當中也。但然瑜伽既雲等以下。依始教之終門。成性習緣起之義。習種之上性種性立。遮不依習法爾本性定有之執故。非性先習後之義也。若修串習之行之時者。本有之義顯故。以習成處定先有性釋給也。此則會取瑜伽文義。釋成始教終門之義給也。故章次下雲。諸乘性種皆就習說(文)。

    尋雲。依習所顯先有本性者。有為種子歟。真如本覺歟。答。未終教之當中故。有為之種子也。當段大都。會法爾五性。依習建立五性。而然未許一切皆成之義故。非真如本覺為種性之義也。折雲。亦不下遮一向定執先後。要在得堪任位已去。方說性習等(文)。此記堪任位者。種性位也。復古雲。亦不下。孔目曰。亦有解者。性種性者是本有性。習種性者是修生性。此非佛法所示故。雲亦不下等也(文)。

    八。問。章文但可位至堪任以去者指何位乎。答。初住名堪任位也。付之。瑜伽論中。自乘種性為菩薩堪任持(雲雲)。尤初住以前。可名堪任位也。爰以。辰旦先德。故知堪任正是種性位(雲雲)。如何。答。至相大師要問雲。若依三乘始教○若直進及回心二人修行。滿十千劫任堪任地者。並皆成佛文。此文分明也。故復古記中。引此文證今章之義。況當章已下文。位到堪任成菩薩種性(雲雲)。豈非初住乎。但瑜伽論三持。未必相當一位。只依有自乘種性有大勢力。于大菩薩等。有所堪任故名堪任持。此堪任義。自輕毛初心可有之。雖然經初發心住具性習。自乘種性成處。自乘種性堪能之義顯故。名堪任地也。尋雲。但可位至堪任以去等者。初住已上雲事歟。又攝初住已前輕毛之時分歟。答。折雲。亦不下遮一向定執先後。要在得堪任位已去。方說性習等(文)。復古雲。但可位至堪任者。是發心住也。已去者向第二性以往也。是從凡夫修信心行。滿至此位也(文)。此等記心。去者初住以上。自乘種性成以去。性習分見。爾者但雲可位至堪任堪任可讀歟。一義雲。可至堪任修行。輕毛時分也。故自輕毛初。乃至地前雲已去也。故下得位已去是第二住等問答心。具性習事。專初住以前為本見。又立性習二性事。尤可通位前位後定不定性也。

    折雲。堪任者。若據瑜伽三十五○第一法名持。論釋雲謂諸菩薩自乘種性。最初發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是名為持。何以故。諸菩薩自乘種性為依止故。為建立故有所堪任。有大勢力。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說彼自乘種性。為菩薩堪任持○以諸菩薩最初發心。為所依止為建立故。于施戒忍精進靜慮惠。于大波羅蜜多。于福德資糧智惠資糧。于一切菩提分法。能勤修學。是故說彼最初發心。為菩薩加行持○釋曰。瑜伽三種持義。第一名堪任持。正是菩薩自乘種性。次方說加行持。乃是最初發心。正與今雲具種性者(即堪任持)。方能發心(即加行持)。亦相應也。故知。堪任正是種性位(然下以第二勝解行住為堪任。亦反驗性習具于第一種性住也)。故知。得約本名性種。約修名習種也○以上下。所以得知要具性習者。以攝論正約二義合為一因。故知。瑜伽明種性。必具性習也。

    問又下此從前雲但可位至堪任已去等中來。今問約何義故須至堪任。答以下○須至堪任方得有大勢力。能證無上菩提故。以種性為堪任也。若不下○堪任位。即十住已去中間。即十信位也○言第二住者。即瑜伽十二住中。第二勝解行住也○清涼釋種性位雲。以其宗中有五性。此即菩薩種性人也。若爾今何言第二位堪任位。方具種性為菩薩種性乎。答。上雲但可位至堪任已去。方可約本說有性種。約修說為習種。又雲。種性在發心前○明知。其第二住。方可約本。約習說為種性。卻成種性在第一種性住十信位也。則不相違。若爾卻違瑜伽種性。為堪任持。只由此義至堪任。方能任持前自乘種性。亦不相違(文)。此記心。瑜伽堪任持者。正種性住也。而初住已上。具足二種性。有堪任之義故。初住已上。亦名堪任位(為言)。

    九。問。瑜伽所說性習二性。與仁王本業習種性種一體也可雲歟。答。一義雲。何別體也。付之。當章起盡見。釋成經論之二種性。良以此二互成緣起。無二相故等(雲雲)。如解釋者。經論二種性同體也見雲何。答。瑜伽之二種性。二種之子也雲事。自他宗共許之。而仁王本業經等。出十住已上位體。名習種性等。十住十行二位體。豈限種子乎。即當章文。釋經論二種性。有發心前後。然彼功能。必有所依等(雲雲)。能所既異也。知可別體雲事。是以諸記心。見指事中。引元曉大師不同瑜伽地持所說二種種性等之解釋。不取舍集成。復古等。經約現行。論依種子釋成。種現亦異也。何可雲同體歟。但章文互成緣起無二相等者。經論二種性雖體別。性習之前後名義互相成故。顯緣起不二之義許也。略文義。經論二種性一體義歟見。難雲。探玄第四(十住品)十住位體釋名種性。有雲。此最劣初種為名(雲雲)。有又以約種未現行故(文)。如解釋者。十住種子為體見。爾者仁王等習種等。尤約種子可為名。若約種子者。與瑜伽二種性可同體如何。答。十住位體。雖通定五現種等。十住位最下故。約種子為名雲事也。非雲位體限種子也。故下出位體雲。二明體性者作三門。一約所依。即以無量方便三昧為體○二約本。即以前種性甚深真俗二諦。三約能緣。以悲智二行余行眷屬皆所攝(文)。

    尋雲。章又經說種性起發心後等者。種性言通性習二性歟。唯指本性住歟。答。當章前後見。論發心住已前立二性。經十住已上立二性。而上會釋經論性習前後了。次釋種性在發心之前後之義。何可限性種歟。是以集成雲。又經雲下二會前後種性之言。亦是具性習(雲雲)。但折薪復古。種性者性種性。當十行故(雲雲)。且付本出之歟。章文初習為習種(雲雲)。十住入位初故雲初習。瑜伽文習為習種(雲雲)。輕毛已上乃至地前。一僧串習行故雲久習也。一義雲。指輕毛一萬劫之信行雲久習也。

    探玄第四(十住品)雲。何故信中無此義者。以未成位故。此是位體故。何故此名種性。乃至十地名善決定者。次位最劣。約種為名○又以約種未現行故(文)。

    又出十住體雲(如上)疏三(下十住品)雲。今此住位名住所者。若從增勝。則以深般若住于真如。即復由此而為行願之所住處。若從通說俱住上之菩提心家故。住處梵本名為俱羅。此雲家也。家即家族。是以舊譯名為種性。即四種性中習種性也(文)。疏上出十住體。一所依三昧。二約本即住處。三克性真俗二境悲智二心也。而三賢十地。皆以菩提心為體。而菩提心即有三種。直心•深心•大悲心也•十地真心增也。故名解等也。四種性者。抄無釋。本業六種性中。先四種性歟。此文十住以菩提心為體。無種子為體之義……八十經菩薩住處甚深廣大等(雲雲)。六十經菩薩種性(雲雲)。疏文委細可見。

    仁王經下卷說。十三法師。如次三賢十地也。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十三觀佛菩薩。上卷五忍中伏忍。三賢說。又三種性也。瓔珞經說六種性。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四聖種性。五等覺性。六妙覺性也。

    疏三下所引取義。指事雲。元曉師釋仁王三性雲。習種性者。前十千劫修習信心。信心成就得佛種性。從因立名名習種性。是在十解性種性者。得生空觀。法性現心。現心之性為行所依。從本立自名性種性。正在十行○此三位中。已得如來種性法身故立種性。不同瑜伽地持所說二種種子名二種性。彼與果德為本性義。位在未得發心已前。又釋本業六種性雲。六種種性。即是一心。是心隱時名如來藏。是心顯時說名法身。如是法身為種性體○是佛體性故名種性○次釋別名。于十千劫。修習信心。信心成就。方便種性故。于十住名習種性。十行位中。久習成性。成性之行情順種性。從行自性名性種性。此二種性。不同瑜伽地持所說二種種性。不可相監。案雲。章家之意如章可知(文)集成雲。又經下二會前後種性之言。亦具性習○亦是互舉者。經舉現行。論舉種子(雲雲)折雲。又經下言發心者。即十住中初發心住也。經說性種即在十行故。在發心後。論中既具種性者。方能發心故知在前(文)

    復古雲。亦經下○經說發心後者。性種性當十行故○論在前者。良以從外凡修信滿時。成種性發心故○以其下釋。顯得位即劫成故在三賢位中。經說在後。若起現行必依種子。是故說言依性起習故。論說在前(文)。

    章得位已去是第二住等(文)。疏三下雲。依瑜伽四十七說十二住○一種性住。二勝解住。三極喜住○十二最上菩薩住。第二即是三賢。第三已去。如次十地(雲雲。取義)。至行位章可抄。章心雲初住已上三賢位第二勝解行住也。知第一種性住之位具性習。至初住成菩薩種性(為言)。

    十。問。宗家心。習種性之位者通初住以上歟。進雲。章文得位以去。是第二住故等之解釋。性習二性位。不通初住已上見。付之。唯識論中。出習所成種。聞所成等燻習所成釋。總以三惠燻習。為習種性之體見。是以述記中。釋勝解行地。發心已去。未入初地名習所成故(文)。何況演義抄中。引唯識論。習種性通見道已前見。加之先德心(真興)。習所成種。又通地上見雲何。答。習種性之位分雖及異釋。依顯義者。地前總名習種性位也。文義如難勢。但章文得位已去等者。非謂習種性不通勝解行住。且付十二住之建立。第一種性住。第二名勝解行住事。初住以上。菩薩之正位故。舍種性住之名。第二住移。若初住以前不具性習。何登正位。若不登正位者。何名第二住心也。瑜伽等心。十二住門。與性習二性配立。既別門也。不可相關。次先德之心者。以地上新燻無漏之種子。名習所成事。是亦別途義門也。不可相違。難雲。有串習行已位到堪任等(雲雲)。有以習成處定先有性等(雲雲)。此所解釋習所成之位。終初住見如何。答。當章文。習種位分雖不分明。抄十一(上)引唯識第二雲○又雲。其聞燻習非唯有漏。聞正法時。亦燻本有無漏種子。令漸增上。展轉乃至出世心。釋曰。生出世心者。即是見道○正同生瑜伽三十五種姓品論○一本性住種性。二習所成種姓(雲雲)。此釋習種位通見道已前見。加之。演秘等中。通見道已前之義分明也。爾者串習行已等者。必習種之位。非限初住已前。就菩薩種性顯位。串習行已釋也。

    尋雲。輕毛十信。性習二性何攝乎。答。當章心。習種性攝見。但西明師。輕毛位性種性。十行已上習種性(雲雲)。燈第七。引破之可見。大乘義章十二(下)雲。如地持說○一種性住。所謂習種及與性種二解行住。三淨心住(文)。此七地門義也。行位章私記雲。大乘義章雲。十一住義。出地持論(瑜伽菩薩地也)行成之所名之為住。又成不退亦名為住之義。開合廣略不定。今據一門具論十三名字是何。一種性住。所謂習種及與性種。佛種建立堅固不壞。名種性住。二解行住(文)。唯識第九雲。謂具大乘二種性者。略于五位漸次悟入。一本性住種性○二習所成種性。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燻習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種。方能漸次悟入唯識(文)。

    述記雲。此是未種解脫分善名本種性。未聞無漏法。令無漏種增。種解脫分善根以去名習種性。聞無漏教為緣。令無漏種增故(文)。

    又雲。勝解行地發心已去。未入初地名習所成故(文)。又雲。聞所成等即是三惠所成。非必新生。方名為成。令種增長名成故(文)。

    演秘七雲。論要具大乘至悟入唯識者。問。本性無習之性非本。如何具二方悟唯識。答。有義依前後際說具二種。非同時俱。又習種位非無本性。即一種子得二種名。本種。燻習有差別故。依此解。未發心前名本性住。發心已去乃至等覺得二種名。此解應勝。評曰。前解稍通。理猶未顯。後解教理俱不符契。一位雜亂。二仁王•瓔珞•瑜伽•攝論經論。皆雲二種種性在見道前。判通得等。豈不違教。又此論雲。無始本因名本性住聞燻已去方名習性。雖一種子。未增增別。增住不可更得本名。後釋難依。今觀論意。必有二性。後方能悟。具猶有也。非俱名具(文)。

    指事雲。言得位以去是第二住故者。此菩薩十三住中。第二勝解行住也。欲明得位以去名勝解行住。不名種性住故。從愚位至堪任位以來中間。修串習行成種姓故。名種姓住(文)。復古雲。慈恩雲。一本性住種性。謂本識能生無漏法性功德。二習所成種姓。謂聞正法等燻習所起。若入五位所修無邊勝善法。名習所成種性故(文)。

    此記心。習種位通五位見如何。答。章無習有性○論不說故(雲雲)。問。上章引瑜伽本性本有義。立何人乎雲無習有性。乃至論不說故乎。答。上依始教當中。以瑜伽證本性本有之義。今依始教終門新燻之義。性習緣起故雲爾也。

    折雲。答。此下既由緣起無習時。無緣起義故無性種(雲雲)。復古雲。如其下○瑜伽論中。要具性習不說無習而有性故(雲雲)。

    章隨于諸乘○定有彼性(雲雲)。問。定有彼性者。三乘定性雲事歟。答。此重問答。但依習顯性義也。未至本位時有串習行者。先知其性故。定有彼性之言。通不定也。故次下問雲。若爾此則唯是十不定性等(雲雲)。

    十一問。新燻心。于何位立三乘定性乎。答。菩薩初住以上。聲聞忍位以上見。付之。方方不明。縱新燻之心。雖依習種定種姓。尤自乘不退之位。定性建立。而始教之意。十回向不退。或地前總退之義也。爾者地前未定自乘之性。何可雲定性乎。是以聲聞忍位已上。不退之處立定性。菩薩例可同。次付聲聞始教之心。既許無學回心。何以忍位已上。可雲定性乎。縱雖第二時般若之教心。見道以前。回心向大雲事。自他宗共許之。爾者忍位已上定性雲事。依何教心乎。若又依成聲聞之自位雲定性者。順解脫分。豈不成聲聞自位乎。是以俱舍論心。順解脫分位立種性見。況暖必至涅者。性相所定。何暖位已上不立定性乎。進退不明。答。當章心。依性習緣起之義門。為會瑜伽等法爾本有之定性。于初發心住菩薩正位習成之處。建立菩薩定性。聲聞厭苦欣寂之機故。至得惡趣不生離粗苦忍位。自乘習種顯故。于此位中。定種性也。是即付瑜伽等所建立之。不改情余乘本有定性之類。習種為本所立定性也。所引瑜伽十二住。地持十二行。皆第一自種性住也。以知定性也雲事。爰以清涼大師。釋瑜伽十二住(抄十上雲)彼立五種性。即是菩薩種性也(文)。而瑜伽。依輕毛一萬劫串習行。至初住正位。得勝解行之名。地持得惡趣之不生位。自乘種性成故。世第一名第二行。專依此等文義。所定種性也。未必不依自乘退不退之義也。加之仁王經下卷處持品雲。雖以十千劫行十正道○名是不定人。是定人者。入性空位聖人性故(文)。大乘義章十二(下)雲。如地持說。善趣菩薩。數退數進。名為不定種性。已上堅固精進名為決定(文)。種性者。初住已上也。涅經迦葉品。說七種人中。第二五停心觀乃至暖頂。名出已還沒。第三忍世第一。名出已住(取義)。此等經論。皆菩薩初住已上。聲聞忍位已上。自乘之性決定見。爾者定自乘不退事。始終二教不同也。今新燻心。付自本不情余乘之類。建立三乘定性故。不可依退不退之義門也。次俱舍論。小乘法相別途之義勢也。雖三乘因行各別。同證二涅之果。與順解脫分善根生。已三乘種性顯故。引證依習成性之義。是亦不可依自乘轉不轉也。

    尋雲。當章之心。正付一之不定性。建立三乘定性見。何雲付瑜伽等所說之定性乎。一次抄三(上)新燻五性者。依三乘單雙習近等之緣。成定不定性。而今章付自乘本位之至不至。立定不定。兩祖同會瑜伽等五性。立義相違有何故乎。二次唯識論中。付種子唯本有唯新燻。新古合生之三義中。唯新燻師。依二障之種子新不新之義。建立本有定性無性。全不依習種。既依瑜伽等成義者。何有新燻師。而別立新燻義乎。三次當章文。引涅闡提成佛之文。成立新燻之義。尤可終教之義。何始教中釋之乎。四答自本當章本意。瑜伽所說法爾本有之定性者。自乘正位習種成處。照其本體立本有性種故。以未至本位時。名不定性也。是即為會法爾定性。而立習成定性也。是即為會法爾定性。而立習成定性也。次抄與當章新燻義同異。先余未修行總名無性事。兩祖全同也。又立新燻五性。會法爾性種事。兩祖是一同也。但清涼大師。會一性相違故。約三乘習近之緣。立定不定性。定性者。始終唯習近一緣。非自位之至不至。當章心。專會下瑜伽等中立法爾本有之種性意趣故。約習成之處。立本有性也。此段者。兩祖小可有差異歟。又清涼大師心。縱依習成之處性種立。是始終唯習近一類之機也(為言)。宗家心。縱始終。一類習近機也雲事。若不至自乘之正位者。爾者強不相違歟。

    次唯識論。付論無漏之種子。三師義者。唯本有(護月等)。二唯新燻(難陀)。三新舊合生(護法正義)。三師共立法爾五性故。當章新燻所會也。但當章心。習成之處本有彼性(等。為言)。專付護法正義會之歟。次引涅經事。但為證依串習之有無說有性無性。非證終教一切皆成之義也。唯本有等三師義。夜摩天宮偈贊品抄引釋之可見。抄三(上)雲。疏上約二宗下。第二會通二宗合不相違。然此會者。恐于後學宗計。是非以生過患故。後會通雖復會通。權實不失○言新燻則五。本有無二者。然準法相立新燻者。亦說有五。立本有者。亦說有五。今借其言不依其義○何者準習近聲聞。成聲聞定性。習近緣覺成緣覺言經故○準近菩薩則成菩薩性。若俱習近三乘則成不定性人○若都不習近三乘則成無性。率難教化。故知。燻習成五種性。依其長時故說各別。言本有無二者。本有佛性理不容差故(文)

    折雲。上釋五性。與演義抄小有不同。演義準習近聲聞定性○評曰。準無性二祖全同。余四性○少異。清涼但以偏習為定性。具習為不定性。今約位說○以賢首據瑜伽。種性必具性習故。要至位不至位說。清涼約會二宗故。不克位以克位。于瑜伽故○若約皆就習說。似唯新燻。然上雲。隨于諸乘串習何行。爾時即說本有。彼性則燻成處。當知本有。即本有五義故也。思之(文)又引釋涅經文了雲。問。此當終教中義。何得引此歟。答。若推本唯一真如。即是終教。今但證由習智故有性爾(文)。

    復古新燻段。涅經等釋了雲。此上初教相宗事中。建立五性定別(文)。章暖頂忍等名為性地(雲雲)。智論七十五雲。一干惠地○二性地。四善根也(取義)。干惠等十地至行章可抄。章若得世第一法。是名第二行(雲雲)。善戒經第八雲。聲聞亦有十二種行。有聲聞性。是名初行。若得世間第一行名第二行得。苦法忍名第三行。得四信心戒得清淨名第四行。若如戒住法得增長名第五行。若觀四諦名第六。第七第八行。修集無相三昧名第九行。具足成就三昧名第十行。獲得解脫名十一行。阿羅漢果名十二行(文)。

    問。智論之第二性地通四善根。章文忍位成種性(雲雲)。爾者立義引證相違雲何。答。智論心。暖位已上成聖人之種性故。四善根位通名性地。雖然以善戒經。準據忍不墮惡趣之位。可成種性也。但第三八人地者。即見道十五心準無漏故。以世第一攝性地。

    問。善戒經十二行者。聲聞十二住。與為當別建立歟。答(雲雲)。地持論第九。說聲聞十二住。惠遠疏釋第二住。謂暖等四(雲雲)。而善戒第二行。唯世第一也。爾者別門之建立見。但復古記雲。善戒下得世第一。既是第二位暖頂忍三屬種性位。此即小乘十二住中第二住也。此記心。十二行十二住一體得心歟。雖然瑜伽四十八。又說聲聞十二住。依影歟。興師釋者。第一種性住未發心。第二住七方便(雲雲)。知十二住十二行別門義也。集成雲。暖頂忍等。智論五十卷雲。性地人是聖人。經中生故名為性。如小兒在貴家。雖小未有所能。後必望成大事。是此從暖法乃至世間第一法(文)。

    折雲。智論下出所據。言等者等取世第一法○然此地通四善根○智論通四法。善戒別取前三。正釋中。唯從忍位。若爾應忍不墮惡道。方成就性義。世第一既已成性名性。可通前。雖通性義。而不定故。正釋中。唯約忍說也。同心堪任位反推種經在第一種性住也(文)。問。俱舍論心。順解脫分者指何位乎。答。一義者。三賢已上順決擇分。其以前一花一香等微善。順解脫分(雲雲)。一義雲。初自微善至三賢位順解脫分。四善根順決擇分(雲雲)。文證兩有。是有是論義也(雲雲)。而然後義為正(雲雲)。故論二十三雲。從此念住後。順決擇分初善根生。名為暖法(文)。

    問。論第十六雲。順解脫分者。謂定能感涅果善。此善生已。令彼有情名為身中有涅法。若有聞說生死有過。諸法無我涅有德。身毛為豎悲泣墮淚。當知。彼已殖順解脫分善。如見得兩場有芽生。知其穴中先有種子。順決擇分者。謂近能感聖道果善。即暖等四(文)。

    問。俱舍論意。自順解脫分最初成種性歟。為當順解脫分終成種性歟。答。論第十八說三順分。第一順福分。善感人天王果。第二順解脫分也。謂定能感涅果善等者。專舉順解脫最初善也。又同論二十二卷。五停心以前。立身器清淨之位。此位之中。立四聖種。論雲。能生眾聖故名聖種(雲雲)。四聖種者。于衣服飲食臥具生喜足為三。第四樂斷樂修也。四聖種無貪為體也。是又四聖種者。順解脫最初。能感涅之義也。

    十二問。新燻之心。于何位立不定性乎。答。章文未至本位名不定(雲雲)。付之。始教心。不定性二乘者。無學猶回心向大。縱雖第二時般若教心。見道已前決定回心雲事。自他宗共許義也。加之菩薩者。地前總退。或七住不退也。爾者二乘不定性。何限忍位以前。菩薩不定性。何可限初住以前乎。何況新燻五性。既始教終門義也。豈無忍位已上回心向大之義乎。如何。答。自本當章。新燻五性建立旨趣。為欲會瑜伽等本有之定性故。就習種五性建立。爾者今不定性者。為定性之所依。習成未定之位名不定性。既章未至本位(雲雲)。知至本位者成定性也。瑜伽等所立不定性。不可一同也。

    尋雲。爾者聲聞忍位以前。菩薩初住以前名不定性事。依何經論乎。次新燻心忍位已上。乃至無學回心向大之二乘。定不定性中何所攝乎。答。先當章心。初住已上。菩薩正位勝解行住也。知已前可不定。聲聞忍不墮惡趣故。忍位以前。可升沉不定也。況仁王下卷受持品雲。雖以十千劫行十正道○名是不定人。是定人者。入性定位聖人性故(文)。大乘義章十二(下)雲。如地持說。善趣菩薩數退數進。名為不定種性。已上堅固勝進名為決定(文)。種性已上者。初住已上也。同十二(上)雲。如迦葉品說。七種人初一常沒不收賢聖。二五停心觀。乃至暖頂名出已退沒。三忍世第一名出已住(取意)。是又常沒者無性義也。出已還沒者不定也。出已住者當定性也。次當章心。自本本有定性雲習成定性。是即為引入一切皆成之義。漸漸會瑜伽等本有之性。瑜伽等所立不定性聲聞。乃至無學于回心向大雲義。不違一切皆成之義故不會之也。爾者今定不定性等中。無學等回心之類不攝也。問。以全未修行位名無性證據何乎。答(雲雲)。莊嚴論第一雲。無性二種。一者時邊。二畢竟時邊有四。一者一向行惡行。二者斷善。三者無解脫分善。四者善根少畢竟者無因故(雲雲。取意)。初二全未修行者也。疏一(上)雲。莊嚴第五無性亦有二種。一是時邊。二者畢竟時邊。謂暫時無即前闡提畢竟。謂永無即大悲菩薩(文)。

    問。疏一(上)引善戒地持雲。無種性人無種性故。雖復勤行精進。終不能得無上菩提。但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雲雲)。爾者此地持所說無性有情。與全未修行之無性同也可雲乎。答。一義雲。莊嚴時邊四人。與地持無性全同也。而章全未修行者。當莊嚴時邊四人中前三種歟。一義雲。章文既雲若于三行。知三乘順解脫分行也。爾者人天善根。非順解脫分。縱雖勤行精進。望三乘順解脫分善者。余未修行可雲歟。

    元曉金剛三昧論(下)雲。然一闡提略有二種。一者發大願○二者無大信。一闡提此亦有二。一別闡提。謂大邪見斷善根者故。二者通一闡提。謂未發大心無大信者。乃至小乘四果。皆入是闡提位(文)。

    涅三種人事。

    第十卷現病品。一畢竟死(一謗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闡提)。二治瘥不治不瘥(聲聞緣覺)。三治不治必瘥(于涅經書寫受持供養等人也)。第二十四卷高貴德王品。一有病得良醫藥及膽病者。病則易瘥。如其不得則不得喻(四果佛)。二若得不得悉不可差(謂一闡提)。三若得不得悉皆得差(所謂菩薩)。

    第三十一卷迦葉品。一易治(菩薩僧)二難治(聲聞僧)三不可治(一闡提。已上取意)。

    問。當章所引三種人等者。引何品文乎。答。

    指事雲。言如涅雲至無佛性也。現病品文言。善男子。一至乃至廣說者。高貴德王品文(雲雲。取意)。折薪心。從如涅至無佛性。高貴德王品第二人義以引之。善男子已下。同品下兩紙余隔。引說第二人之文(雲雲)。指事心雲。現病品說第一人必死不疑(雲雲)。同章畢竟死言故。付文顯攝現病品也。折心雲。章文先舉畢竟死者。喻闡提之義畢。善男子已下。引全文故。知同品文也。所引文既雲如命盡(雲雲)。畢竟死之義也。

    問。所引高貴德王品文。說闡提作佛之義歟。答。如章所引。闡提亦得菩薩(雲雲)。付之。有本一闡提輩不得阿耨等(雲雲)。若依此本者。所引之文。全不見闡提作佛之義如何。答。縱雖依不得之本征所以者何。若能發于菩提之心。則不復名一闡提也之文。無諍闡提作佛之義也。不得者攝闡提之位也。故章結釋雲。就位前後有無恆定等(雲雲)。

    文安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夜子時計書寫畢。

    回心無上大菩提。(快舜)乘。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下(三)。

    種性義下。

    十三。終教已上佛性遍非情歟。

    十四。闡提謗大乘斷善三類同異。

    十五。生佛二界下增減。

    十六。同教主伴。

    十七。六決定。

    已下終教。

    十三問。終教心佛性遍非情歟。答。章遍一切眾生。除草木等(雲雲)。付之。既雲真如性中立種性(雲雲)。真如之體豈不遍非情乎。答。異義往往。只可任高祖定判也。唐經三十第八真如相回向中。說真如之百門德。第九十六德雲。無有少法而能懷亂。令其少分無非覺悟(文)。大疏五(下)雲。九十六雲○無非覺悟者。如遍非情。則有少分非是覺悟。況經雲。佛性除于瓦石。論雲。在非情數中名為法性。在有情數中名為佛性。明知。非情非有覺性。故應釋言以性從緣。則情非情異。為性亦殊。如涅等。泯緣從性。則非覺不覺。本絕百非。言亡四句。若二性互融。則無非覺悟。起信雲。以色性即智性故。說名智身。遍一切處。此既二相相性即緣復即性故。無少分非覺悟者。況心為總相。又融攝重重哉。抄十二(下)雲。九十六雲下○就此段疏文。為遮妄執一切無情有佛性義。就許此義。自有淺深。一謂精神化為土木金石。梟鏡量橐猿捎謐憂楸浞喬欏7喬楸淝欏K刮 凹2灰焱獾饋V諫粕菽居忻什豢梢病H羲滴耷櫫 恍怨省T蟶越諞嘈氳靡狻1吮疚囊狻T加謖嬡繾蘊灞楣省U媸抵 暈抻卸9誓經說。第一義空為佛性。故一切法中有安樂性。攝境從心。無非心故。色性智性體無二故。如是等文。諸經具有。今謂此釋太即大過。失情無情。懷于性相。若以涅第一義空該通心境。涅何以揀于瓦礫言無性耶。廣如別破。今直顯正義。謂性與相非一非異。情與非情亦非一異。故應釋言以性從緣等。一如涅者。揀去牆壁瓦礫等故。二無覺不覺者。真性之中無心境故。三無非覺悟。以無情性融覺性故(文)。

    問。圓教心非情可覺性乎。答。有情之覺性。融非情之相故。下章種性甚深。通依及正(雲雲)。玄記第十六。佛性及性起。皆通依正雲也。難雲。若性相相融之義者。終教既事理無礙之宗也。佛性豈不通非情乎。故知圓教心。直非情可有覺性也。故密宗非情有性之義立(雲雲)。如何。答。且他宗異義不能委細。自宗處處解釋。圓教心。以性融相之外。不許直有覺性也。故依性起品。如來成正覺時。悉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入涅經文。釋一成一切成之義。鈔十九(上)雲。約性即一真法界。二約相即無盡事法。三性相交徹。四以性融相德用重重○今經正約第四以性融相。一成一切成皆成。謂以佛之淨性。融生之染。以佛之一性。融生之多人之多染。生隨一真性。皆如于佛。已成佛竟。非唯有情。會萬類相融為佛體。無不皆成○頓教多同約性四門。終教即同性相交徹○由此有雲。無情成佛。是約性相相融。以情之性融無情相。以無情相隨性。融同有情之相故。說無情有成佛義。若以無情不成佛義。融情之相。亦得說言諸佛眾生不成佛也○故說一成一切成也。非謂無情亦有覺性。同情成佛。若許此成。則能修因無情變情。情變無情。假同邪見(文)。有雲者。余師釋歟。雖然眾生引用之。知一同之義也。又上疏五下釋。以性從緣則情非情異等釋。終教之義也。泯緣從性者。頓教之義。性相相融者。圓教之義也。此等解釋。皆約性相相融也。玄記皆通依正之釋。因果依正等。融佛果解釋也。有重重問答。委細可見。但終教。以真妄和合之緣起為宗故。成以性從緣差別之義。圓教依法性融通。情非情之相融即故。覺性融通非情也。抄十九上有雲者誰人乎。探玄第十六雲。八通局門者。問。此性起唯據佛果。何故下文菩薩自知身中有性起菩提。一切眾生心亦爾。答。若三乘教眾生心中。但有因性無果用相。此圓教中盧舍那果法該眾生界。是故眾生心中亦有果相○問。既局佛果。何故下文通一切法。答。若三乘教。真如之性。通情非情。開覺佛性。唯局有情故。涅雲○若圓教中。佛性及性起。皆通依正。如下文辨。是故成佛具三世間○是故局唯佛果通遍非情(文)。章智論白石等(雲雲)。集雲。智論三十六雲。法性名為本分種。如黃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銀性。如是一切世間法中。皆有涅性。諸佛賢聖。以智惠方便持戒禪定。教化引導。令得是涅法性(文)。

    尋雲。若如所引文者。智論心。在非情名法性。在有情名佛性。而法性名為本分種(雲雲)。智非情上。談真如見。又一切世間法中。皆有涅性(雲雲)。世間法中者。專指非情見。爾者何證有情佛性之義乎。答。一義雲。諸佛菩薩。令得是涅法性等(雲雲)。知以真如之法體。約眾生名涅法性也。但名法性等。真如之體。通情非情之義也。諸佛賢聖令得涅等。佛性義也。智論文可勘。疏一下(釋題目處)雲。第十泯同平等者。余曾瑩兩面鏡。鑒一盞燈。置一尊容。而重重交光佛佛無盡。見夫心境互照本智雙入。心中悟無盡之境。境上了難思之心。心境重重智照斯在。又即以了境界之佛。即境見唯心如來。心佛重重而本覺性一。皆取之不可得。則心境兩亡。照之不可窮。則理智交徹。心境既爾。境境相望心心互研(文)。抄五(上)雲。一鏡喻境。一鏡喻心。燈喻本智○言本智雙入者。智性色性本無二故。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故此智性入心入境。言心境重重者。合兩面互照○以本智為能照。心境皆所照○疏又即心可境界之佛下。第二取兩鏡及一尊容。以合尊容喻真佛故。今人只解即心即佛是心作佛。不知即境即佛是境作佛。今明以如為佛。心境皆如。心如即佛。境如焉非。又心有心性。心能作佛。境有心性。安不作佛。以心收境。則心中見佛是境界之佛。以境收心。則境中見佛是唯心如來。心佛重重者。即兩鏡之重重。與本覺性一者。即尊容之雙入(文)。抄十上(須彌頂上偈贊品第三勝惠菩薩處)雲。疏今此經宗下。結示正宗○然迷一性而變成外。外既唯心。何有非佛。所變非實故。說檣壁言無佛性。以性該相。無非性矣○如水成波波即是水。境因心變境不異心。心若有性境寧非有。況心與境。皆即真性。真性不二。心境豈乖。若以性從相。不妨內外。若以外境而例于心。令有覺知。修行作佛。即是邪見外道之法。故須常照不即不離。不一不異無所惑(矣)。

    復古雲。故知○下。引證此在非情數中。即諸法自性也。在有情數中名涅性。涅即所證佛性也。論文甚明。或謂令學者遍執。論文並無此義者誤矣(文)。章中眾生亦爾(雲雲)。涅經二十七師子孔品雲。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問言。汝有酪耶。答言。我有酪實非酥。以巧方便寬當得故。故言有酪。眾生亦爾。悉皆有心(文)。章寶性論(釋如來藏經)向說闡提者。問。向者指經說時歟。指論文段歟。答。寶性佛性二論。同釋如來藏經。顯一性皆成義故。向者指般若深密。雲五性教也。故疏一上雲。是知。前來所引大般若深密等經。皆是未說法華之前。就其長時之定性無性。非永定永無故。寶性佛性等論皆說。以一闡提謗大乘因依無量時說無佛性。非謂究竟無清淨性(文)。章又佛性論。若爾者雲何者。次上論廣破無性故雲若爾也。章謗大乘因一闡提因等者。大乘即闡提之因也。長時輪轉等者。果也。涅經高貴德王品雲。以不自信有佛性故。即墮三趣故名一闡提(文)。三趣者三途也。

    十四問。一闡提謗大乘斷善根。此三類同也可雲歟。答(雲雲)。兩方也。若雲有差別者。楞伽經中。說闡提焚燒一切善根(雲雲)。涅經中。以斷善根故(雲雲)。知闡提斷善一體也見。況當章所引佛性寶性二論。闡提者謗大乘者也雲。思經論說相。闡提等三類。無諍一體也見。若雲爾者。涅經現病品。畢竟死之中。出謗大乘五逆罪一闡提三種人。是三種人。亦復如是(雲雲)。若闡提謗法一體者。何各別可出乎。加之西天之境。始終聞小之輩。立大乘非佛說義。既是謗大乘也。而證果聖人也。何可名闡提斷善者乎。爾者闡提等三類各別也見如何。答。依元曉大師。解釋闡提有二種。一別一闡提。謂起大邪見斷善根者(雲雲)。是即斷善謗法具足。名一闡提。經論多分。說此一闡提故。或謗大乘斷善根等也。二通一闡提。謂未發大信。乃至小乘四果。皆入闡提位(雲雲)。是雖名闡提。未必斷善謗法。爾者畢竟死中。謗大乘者。別一闡提。一闡提者。通一闡提歟。又探玄第一釋皆正非機雲。如提婆達多一闡提須(雲雲)。爾者提婆闡提聞。而提婆不斷善人(雲雲)。此等異義期後勘。先今章。一闡提者。必謗法斷善義也。又大乘非佛說等之小執輩。依元曉師者。通一闡提也。不可攝。今章別一闡提也。元曉大師金剛三昧論(如上引)。

    瑜伽略纂雲。阿顛底迦。畢竟之人。一闡提迦有種性者。對法論說二俱斷善(文)。遁倫記亦同之。棲復師要集引安國法師義雲。善有二。一者有為善。二者無為善。今斷有為。有為復二。一者有漏。二者無漏。今斷有漏。有漏善中復有二種。一福分善。二解脫善。今斷福分善。解脫分善中復有二種。一加行善。二生得善。今此斷者。唯斷生得善。生得善亦二。一種子。二現行。今唯斷現行。問。經雲斷一切世間佛種。如何通會。答。據斷種用全不生現行。非斷種體亦不相違。現行有三。一自性善。謂善十一。二相應善。謂與信等相應心心所遍行等。三起善。謂身語色聲。今起邪見三善皆斷(文)。

    瑜伽第一雲。但由安立現行善根相應相續。名斷善根。非由永拔彼種子故(文)。對法第一雲。唯欲界上上品邪見。能斷善根非銖故(文)。

    問。斷善者必經無量時歟。答。從法師百法顯融抄中。現生續善。當生續善。現當不續。經長時等之四句。可見之。但今論雲依無量時(雲雲)。又大疏長時定性無性(雲雲)。爾者現當續善等之類者。不可雲一闡提歟。

    章離有離無故(文)。折雲。由前論廣破小乘執有執無。今明佛性眾生本有。離前有無之執(雲雲)。

    章三者失同外道等(雲雲)。佛性論第一(取義)。一無窮過失。無因而立定無故。二不平等過失。如謂石女兩兒一白一黑。不平等者。不相應雲事歟。無因為論故。三者失同外道(雲雲)。

    破薩婆多等無佛性之執。可見論。

    佛性有無了不了事。佛性論第二雲。言有性者。是名了說。言無性者。是不了說(文)。

    生佛增減等問答科。

    義苑義。但略細科注大段。

    <PIC>T72069501.GIF</PIC>

    <PIC>T72069601.GIF</PIC>

    問若依下二。

    初問七。

    一眾生有盡難。

    二若如下後佛無化化。

    三所化無下行闕成佛佛。

    四又諸下佛德有盡盡。

    五如其下自語有盡盡。

    六又如下損不損非理理。

    七依如下總指六難立無性。

    二答七。

    初答生界有盡難。

    二設避下答損不損非理難。

    三又文下答後佛無化化。

    四何以下答自語相違違。

    五又為下答佛德有盡盡。

    六又若下答利化行闕闕。

    七是故下避失成非。

    復古。集成義多同小異。

    問若下問三。

    初生界有盡問三。

    初生界有盡難。

    二若如下行闕成佛佛。

    三又諸下佛德有盡盡。

    二如其下生界無盡問。

    三依如下無性善成問。

    答若下答二。

    初總通諸妨。

    二又為下委破余難。

    集成答中細科委細也。繁故略之。

    起信疏但有生界有盡之中三問。

    折薪義。略注大科。

    問若依下付生界有盡問五。

    一闕行成佛難。

    二又諸下佛德有盡盡。

    三如其下自語相違違。

    四又如下損不損非理理。

    五依如下安立無性成四難。

    答若下答。

    一立生界無盡但遮四難。

    二又為下別破初二難二。

    一責佛德有盡難。

    二又若下責闕行成佛難。

    問。四難之中何破初二難乎。答。折雲。前四難中。今別破前二難者。以後二難中。自語相違但遮救。而已。損否違理。但立理以行。皆總答中之通唯前二難。是彼所立正義故。今反質破也(文)。

    章佛地論等建立無性事。佛地論。

    折雲。言佛地論等者。等取瑜伽顯揚地持等論(文)。

    十五問。于眾生界起增減執者。五見中何所攝乎。進雲。大邪見者(雲雲)。付之。增減之見。即應常斷。是以章文。斷見減見常見增見等(雲雲)。如何。答私記義也。

    唯識論第六雲。三邪見。謗因果作用實事。及非四見諸余邪執(文)。私記雲。五見中何見乎。答。是即邪見故。章引○付之。凡尋增減兩見。是計斷常故。可邊執見何。雲邪見乎。答○故俱舍論雲。一切妄見皆顛倒。轉應名邪見。而但撥無名邪見者。以過甚故(雲雲)。又法花經雲。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雲雲)。玄贊釋雲。五見名邪見。非要撥無方名邪見(雲雲)。

    章是故經雲(雲雲)。折雲。即不增不減經也。即連前所引(雲雲)。

    章又文殊般若經(雲雲)。折雲。一本二卷題中加摩訶字。曼陀羅仙譯○今引初卷中文(雲雲)。問。眾生界之不增不減。唯約理性歟為當如何。答。約事理共不可有增減也。付之。且若約事相差別者。雖眾生界多。漸漸成佛。豈無減之義歟。是以清涼大師解釋中。義則有減。但未盡故(雲雲)。如解釋者。可有少分減之義見。如何。答。清涼大師處處解釋者。對初教之立一分無性為生界不減之義故。終教之中。約理性平等之義。成立不增不減之義。是則為破始教之義。專約一理法性許也。非許于眾生事相分減之義。是以初地十願中。說十無盡界。謂眾生界。虛空界等也。眾生界之無盡。豈獨約理性乎。又普賢十願之中。段段皆說眾生界虛空界無盡界之義。即眾生依世界。世界依虛空。虛空無盡故。世界無盡也。世界無盡故。眾生無盡也。既眾生事相無盡也。全不可有增減之義。但義則有減之解釋。舉始教相宗宗義也。若終教實義。約眾生事相。許分減之義者。豈不墮若有漸損必有終盡之難乎。起信論雲。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雲雲)。既無邊也。豈約事有增減乎。疏一上雲。既言三性五性不同故。說一分眾生既不成佛。名生界不減(文)。又雲。一理齊乎。故說生界佛界不增不減(文)。抄三(上)雲。謂法性既同。設一切眾生一時成佛。生界不減。佛界不增。以生佛界即是法性。不可以法性增法性。喻東方虛空是眾生。西方虛空是佛。不可以東方虛空添西方虛空。全東減西增。不增不減經。大般若等經。皆約一性平等而說(文)。

    唐經十行品雲。不增眾生界不減眾生界○何以故。菩薩深入眾生界。如法界。眾生界法界無有二。無二法中。無增無減(文)。疏四(下)雲。此文照著。而末學之徒。但謂一分眾生不成佛故。名不減生界。深可悲哉(文)。

    抄十一(下)雲。疏此文照著末學之徒下。結彈法相師。已如玄中而雲。但謂者。然其所三亦有此義。但非究竟耳。以生界有二義。一者性義。即眾生是法界義。二者分義。謂眾生相。若依究竟相即同性。約理平等。但取分義。眾生成佛義則有減。但未盡故。故言無減。即少分之義。非究竟理故可悲也(文)。心雲。然其所立亦有此義者。法相師。亦約理性雖立不增減之義。而以此不為究竟盡理之義也。約眾生事相。以有無性為不減故。約事約理義不等故。義則有減者。約有性故。但未盡故者。約無性故。即少分義者。少分減有性。少分不減無性雲心也。貞元疏第一雲。若言一分不成者。但是不盡非不減義(文)。若依○相即同性者。眾生事相。自本同性無盡也(為言)亦理平等者。亦一法性故平等也(為言)。

    瑜伽別抄(慈恩大師)雲。不增不減經雲。眾生界不增減。不增減者。知無有畢竟入涅者。若有定性入無余依。彼經應雲眾生界減。解雲。約眾生界理性真如之理無增減故。又解。彼雲眾生界不增減。而不說言眾生不增減。界者總說眾生界際。非約眾生而說故不相違(文)。方抄多同也。疏四(下)雲。第二征釋中○釋心雲。以菩薩深觀生界。同于法界無增等故○上句是不異義故雲如也。下句是相即義故雲無二○此文照著(雲雲)。心雲。經眾生界如法界者。眾生事相無盡事。如法性無盡。即譬喻之如也。一義雲。眾生事相無盡事。依無盡之理故也。理事相順之義也。故事無盡。復依法性也。

    行願品別行疏雲。三虛空界盡下○準十地經有十無盡界。今此有二。謂虛空眾生。于眾生中。開出業惑故成其四。眾生無盡。一一眾生。有多業惑彌顯無盡(文)。眾生無盡。一一眾生(雲雲)。知約事眾生無盡也。

    問。虛空喻通事理不增減歟。答。可通也。通事者。初地十無盡界。並行願品等。虛空眾生同無盡故也。折引抄三上文了雲。問。若據上說唯一性平等。此約生佛之性說可。若約生佛之相豈無增減耶。答。亦有此義。但不可執為了義。今約敵對故一向非之。若欲取者。亦是一義。清涼雲。以生界有二義○非究竟理(上皆抄文)(雲雲)。全引十一(上)文。此記心。義則有減等釋者。疏主自義心得歟。縱雖自義。不可執為了義(雲雲)。知不正義也。章又本皆發弘誓願雲等文。闡提菩薩成佛不成佛事。十住品抄委細也。但今章未必雲大悲闡提菩薩只四弘通願心歟。

    章不謂彼過墮此宗(雲雲)。復古雲。是故下三結過。此上諸過。是法相宗立此以難性宗故。雲不謂彼過彼即性宗也。還墮此宗即相宗也。以能立過。設難之家為此。受難之家為彼也(雲雲)。

    折雲。是故下。結前過失皆墮已宗(雲雲)。

    章種性必是有為(雲雲)。瑜伽雲。無常法是因無有常。此能為法因(文)。又唯識論等種子。必有剎那滅義故問也章又彼論中如來藏等(雲雲)。起信論自體相燻習文。又四鏡中因燻習鏡文也。皆取義引之也。寶性論及彼真如性(雲雲)。論雲。無漏法界中。依如來藏有四種義。何等四種。偈言。佛法不相離者(不空恆沙德)。及彼真如性(如文章)。法體不虛妄(涅體實)。自性本來淨土者(涅本淨)(取義)。六根聚經者。現流布歟。未度歟可檢。地持種性粗相(雲雲)。指事雲。第一卷雲。是菩薩種性粗相義已略說。余更義唯佛世尊能既定知。又瑜伽雲。應知。是名能此菩薩種性粗相決定義。唯佛世尊究竟現見。案雲。已略說粗相。以其實義推于世尊不宣說故。由此明知。非究竟種(文)。

    問。寶性論心。從無始來畢竟諸法體(雲雲)。爾者以真如為體歟。為當以六根為體歟。答。章雲。取彼畢竟真如理(雲雲)。付之。見論文。六根如是。乃至諸法體故(雲雲)。文相起盡。以六根為諸法之體見如何。答。既如來藏之四義之中。及彼真如性之偈釋故。諸法體者。決定指真如也。若六根者。但有情自體也。何可雲諸法體乎。但六根如是等者。真如諸法之體故。六根從無始世。以真如為體雲心也。故章釋。約眾生取真如等(雲雲)。

    問。涅經心。第一義空者理智中何乎。進雲。第一義空名為智惠(雲雲)。付之。抄十上須彌頂上偈贊品雲○六度能生菩提故。為菩提生因。佛性能了菩提。明知。佛性之體即是了因。言若以第一義空為佛性者。唯是正因者。揀異智惠性也。然涅雲。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惠。此二不二以為佛性。然第一義空是佛性性名為智惠。即佛性相第一義空不在智惠。但名法性。由在智惠故名佛性。以性從相。即唯眾生得有佛性有智惠故。檣壁瓦礫無有智惠故無佛性。若以相從性。第一義空無所不在。則檣壁等皆是第一義空。于何非性故。經雲。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論雲。以色性即智性故○今分性相故分二義(文)。諸法無行經雲(等文)。無行經上卷雲。文殊師利。一切眾生。皆是一眾生。是名種性。世尊。雲何是事名為種性。文殊師利。一切眾生。皆是一相畢竟不生。離諸名字。一異不可得故。是名種性(文)。

    十六。問。同教心主伴具足之義歟。答。進雲。並皆具足主伴成宗(文)。付之。主伴具足者。別教一乘事事無礙也。義如何。答(雲雲)。折雲。言主伴成宗者。此約攝前諸教。三乘所明種性為伴。能攝一乘為主。主具三一。主伴同成一宗故。雲以同教故。既是同教。必攝前三乘以為方便故。雲攝方便故(文)。

    集雲。初同教太一曰。謂此經宗通有同別二教。主伴成宗。又曰。花嚴是主。余經是眷屬(文)。復古雲。而言主伴成宗者。此有二義。一依鎮國曰。以別該同。皆圓教攝。即此同中必有別義。如事理無礙。必即事事無礙。猶彼江水入海亦咸○二依孔目○此是一乘為主。三乘為伴。可然。是法花同教攝也(文)。

    此復古心。初釋依清涼大師大疏一上義理分齊之初釋等。花嚴同教必事事無礙故。雖同教有主伴具足之義(為言)。此義理分齊之初委釋可見。第二釋。依孔目等。而法花同教也(為言)。集成同復古歟。

    問。圓教意。可有非情覺性乎。答(雲雲)。付之。章文通依及正(雲雲)。通非情見雲何。

    如上終教段抄。

    折雲。既雲。菩薩種性甚深廣大。即知。約有情之性。融一切法本來具足。非是無情亦有佛性(雲雲)。

    問。別教心。可分性習二性乎。答。雖無分別解釋。別教心。以修生本有。可為性習也。而修生本有性習二性緣起圓融。可通諸位也。故孔目第二雲。次當十信滿心復成一乘佛義種性義者。謂性種性習。種性。性種性者。約本性說。習種性者。約修習說○今種性義者。是其佛因。其義廣大○若欲出體。則用本有修生緣起福惠定惠等門為體。此順三乘。若一乘別教義者。謂六決定及住十相。則順普賢願行。如發心功德品偈廣說(文)。

    付今章文。自二據別教至此之謂也通通性習。釋圓融甚深之義。但引證十住品文。約習種說故。大疏三下(十住品)雲。舊譯名種性。即四種性中。習種性也(文)。

    是則付種性之言。引證別教種性。唯約習種性雲義。若隨門顯現下。約五位之行布。釋位位體也。即習種性也。章五位之中(雲雲)。集雲。易簡雲。五位即住行向地及等覺也(文)。復古雲。五位即住行向地及果位也(文)。章文亦即此法名為果相等者。五位之言通果位見。

    十七。問。章文位位之內。六決定義等(雲雲)。爾者六決定皆通諸位歟。答。六決定滿足事。十地一位也。前三位不滿足。但章言總願別(雲雲)。一義雲。章六決定義等。舉十地位體。等取十回向之三願。十行五行。十住五種性也。以別教甚深之種性。寄五位門顯義也。以此甚深之種性融果體。即為佛果之體義也。

    六決定。

    晉經第二十五雲。是諸菩薩願善決定(初句總證智真實故)。無有過(一觀相善決定正智不離無明之過故)。不可壞(二真實二真實超出世間可壞法故)。廣大如法界(三勝三勝此智具諸勝德故)。究竟如虛空(四因四因因起應機用。如空生色無盡。經中略無常果因)。遍覆一切十方諸佛世界眾生。為救度一切世間(大悲益一物普周生界故雲大也)。為一切諸佛神力所護故(釋也)。何以故(征也)。諸菩薩摩訶薩。入過去諸佛智地。亦入未來現在諸佛智地(六不怯弱不怯弱進入佛境故)。注取采玄第九義。唐經二十四雲。諸菩薩願善決定(總句)。無難。不可見。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無常果因如空為依生色不盡故寂而常用故)。盡未來際(常果因得涅故用而常寂故)。四因四因因也。遍一切佛剎救護一切眾生。為諸佛所護。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智地。大疏六(上)抄十三(下)。可見。晉經十六(十回向品)雲。菩薩摩訶薩不思議大願(總標普賢自體無障礙願故)。悉普護一切眾生(利他廣大故)。菩薩摩訶薩。立此願已。修學三世諸佛回向(自利廣大故注玄初釋也)。探玄七雲。又此中初是觀相。次大善。後不怯弱。六決定中有三也(文)。孔目三雲。十回向有三決定。謂觀相及大善。不怯弱(文)。

    唐經二十三雲。菩薩摩訶薩。有不可思議大願(總句)。充滿法界(勝願)。普能救護一切眾生(大願)。所謂修學去來現在一切佛回向(不怯弱願)。注疏義疏五上雲。亦未入地故。無觀相及真實願大悲增故。加前行住大願利益。而住行中有無常受果因。今此闕者。大悲既增。惟願救護。不欲自求菩提故(文)。

    問。勝願與觀相願疏玄互有無之義。有何故乎。答。依經文小異。釋義頗參差。不可有強相違。如此之例。處處在之。

    六經十二(十行品)雲。菩薩行業不可思議(總標)。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顯相)。何以故。征菩薩摩訶薩。學三世諸佛所行法故(釋成)。注玄初義。玄第六雲。又釋前行業。當觀相善決定。不思當真實善決定。法界當勝善如空。當因善學三世等當不怯弱(文)。

    唐經十九雲。菩薩行不可思議(真實行)。與法界(勝行)。虛空等(因行)。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學三世諸佛而修行故(不怯弱行)。注疏心也。

    疏四(下)雲。行布位中無真如觀故。無觀行未能順理真實救護故。無大行(文)。問。十行位中可有觀相行乎。答(雲雲)。疏主準十地論。以無雜句釋觀相善決定。而地前經文。無雜句闕故。任經文。地前總不立觀相。宗家依孔目十住十行有五決定等之釋。行業中有無雜之義故。行業句立觀相行也。各依一勢也。

    六經第九十住品雲。菩薩種性(總)甚深(一悲遠義)廣大(二苞含義)與法界(三勝善義)虛空等(四因善義)一切菩薩。從三世諸佛種性中生(五是不怯弱義)。注玄第五義。唐經十六雲。抄十上雲。然類六決定。而但有三者。余三證如方得有故。謂觀相善雲無雜。二真實善雲不可見。三大善之普能救護一切眾生。皆未證如故無此三矣。

    問。宗家心。十住位應機決定乎。答。孔目第三雲。此六決定。是十地體。通十地故。亦通十地已來故。經十住中有五決定。十行亦同除大善。十回向有三決定。謂觀相及大善不怯弱(文)。已上住行向地四位中。說主菩薩起定之復。先名本分說自位體名。所引經釋皆位體也。而至十地品。經文具也。付之。十地論釋六決定故。類例十地品。而地前雲六決定也。抄十(上)雲。古人亦取下論立其三義。而雲一勝善決定。二因善決定不怯弱善決定。今破之。彼中總句是決定故。別句為六決定。今經總句是住處。即合別句為三住處。但取類例。如何一向學彼則好學太過也(文)。八十經十住品。菩薩住所雲也。當六經菩薩種性也。疏三(下)雲。此雲住處。十行名行。十向名願。十地名願善決定。皆當位體也。而得名不同者何乎。然三賢十聖。皆以菩提心而為其體。菩提心有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修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救護一切苦眾生故○而三賢聖互有增微。十住直心增故。故名為解。解為行願本故。首而明之。十行深心增故。名為行○十向大悲增故。名為願。回前解行。願諸眾生離苦得樂故。十地三心等證故名決定(文)。問。六決定義通三乘教歟。

    孔目第三釋六決定雲。此義通彼修生及本有。非彼三乘及小乘所知。普賢性起在此位中。何以故。同是證故(文)。

    探玄第九雲。第三與地持瑜伽六決定相攝者。地持雲決定有六。一能自修習起菩提願。超余一切淨願。二者無等不共果。超余一切世間境界。三隨度諸眾生苦。不共一切聲聞緣覺。四者發一念願性。自然樂無量淨法及無厭行。五者得無盡願常不退轉。六者增長勝分究竟大菩提真實願。解雲。此中第三是地論中第五。以地持意攝二利方為因故。余相會釋可知(文)。

    疏六(上)雲。此善決定有六種。即經六句。瑜伽地持皆說此六。名以少異大旨不殊(文)。

    抄十三(下)雲。地前亦有相心之善。非真智攝。不名決定。地前亦有決定。復非至順于理不得稱善故。地持說決定有三。一種性地名決定。定為佛種。二解行地名決定。定能發心。三初地已上名為決定。今是第三○二瑜伽下。指文例證。既諸論皆說故要為六(文)。

    孔目心。以別教一乘性起圓融之六決定。揀三乘小乘等。玄疏等。六決定之義相似故。引會釋。

    章隱顯相收(雲雲)。小乘小顯多隱。始教半顯半隱。終頓約理即顯事事無礙即隱。別教全顯也。相收者。五義融通也。隱顯互收也。

    文安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于東大寺書寫畢回向無上大菩提。

    金剛資快舜乘。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下(四)。

    行位章。

    一。小乘十二住。

    二。三界九地等。

    三。回心教通第三時歟。

    四。資加遠近方便望見道歟。

    五。干惠等十地。

    六。見道初地入心全歟。

    七。如須陀道前。

    八。僧時量。

    九。始教不退。

    十。終教已上十信為位歟。

    十一。輕毛十信時分。

    十二。別教心十信成位歟。

    十三。見聞已去經幾生入解行乎。

    十四。解行位者通三賢十地歟。

    十五。一生證入機可有歟。

    十六。解行證入二生事。

    十七。白淨寶網位地。

    十八。若自別教即不依位。

    章行位差別等(雲雲)。疏一(上)雲。夫聖人大寶四位。若無此位行無成故(文)。又雲。欲登妙位非行不階(文)。抄一(下)雲。無異歟。是則依加行登妙位。居位修位中行心也。章三明行相者。專位中之行也。章小乘四位(雲雲)。方便謂七方便。五停心。別想念處。總想念處。暖頂忍世第一也。

    問。小乘教心。于七方便位可分資糧加行歟。答。俱舍二十二三等。廣明七方便。三賢順解脫分。四善根順決擇分(雲雲)。未雲三賢資糧。四善根加行等也。故頌疏二十二雲。從此第二廣明加行。就中四。一明身器清淨。二明五停心。三明四念住。四明四善根(雲雲)。此七方便總名加行。又或但名七方便等也。故但雲四位也。難雲。既雲。以七方便分解脫分決擇分二位。何不立五位歟。又成實論資加等五位(雲雲)。如何。答。今小乘者。段段多分出薩婆多義也。成實別部也。次雖分解脫決擇。不分資加二位。對下始教五位為簡別。唯雲四位。

    一章小乘十二住等(文)。指事雲。又說。小乘十二住以為究竟者(未驗小論)。瑜伽論第四十八雲。當知。菩薩十二種住。隨其次第。類聲聞住。如諸聲聞自種性住。當知。菩薩初住亦爾。如諸聲聞趣入正性離生加行住○第十二住亦爾(梁攝論第十一卷亦有此文)。景法師抄雲。十二是則阿羅漢果。真諦攝論疏中。亦作此判(文)。一自種性住(未發心前)。二趣入正性離生加行性(七方便)。三已入正性離生住(見道初果)。四已得證淨聖所愛三昧為盡上漏增上戒學住。五依增上戒學引發增上心學住(上二在進斷欲界修惑方便道中)。六七八如其所得。諸聖諦智增上惠學住(六在斷上三品、七中三品、八下三品、此三皆惠學)。九善觀察所知無相三摩地加行住(已得四善根定、與彼無色為加行道)。十成滿無相住(在斷下三無色)。十一從此出已入解脫處住(在斷悲想九界及得滅定)。十二具一切相阿羅漢住(阿羅漢果)。名瑜伽四十八。注景興抄心。共指事所引孔目章第一。小乘十二住。與瑜伽十二住。名小小異。義大同也。集成雲。十二住者。同章一雲。一聲聞自種性住○六依增上意學出生住。七得真諦增上惠學住。八得真諦增上智學住○十二一切阿羅漢住。折薪同也。但不指說所。同章者孔目也。而孔目雲。六七八得真諦智增上惠學住。九觀察眾生等(雲雲)。無六七八別名。所引瑜伽。又無六七八別名。景興抄。又不出別名。然者集折等六七八別名。依攝論歟。可檢。又疏三(下)六七八三名。與今小異。地持第九。聲聞十二住。又六七八無別名。

    問。聲聞十二住者。限小乘歟。通回心聲聞歟答。可通愚法回心也。兩方也。若雲通回心聲聞者。見當章起盡。小乘教中雖出十二住。回心教中不立之。若雲爾者。今聲聞十二住者。已度小乘經論中。全不說之。瑜伽地持等文。相例菩薩十二住而立之。知專回心聲聞位也雲事。雲何。答。下始教回心教中。亦但有見修等四位及九地等(雲雲)。及之言含十二住歟。次瑜伽地持等之中。說聲聞行位等。多同小乘故。瑜伽等聲聞十二住。尤一通小乘也。

    二章三界九地(雲雲)。一欲界五趣地(欲界)。二離生喜樂地。三定生喜樂地。四離喜妙樂地。五舍念清淨地(已上如次色界四禪)。六空無邊處地。七識無邊處地。八無所有處地。九非想非非想地(已上如次無色四天)。十一地者。加初未至與中間禪也。此九地等者。付方便等四位。或修證依身。或所系惑品。惑斷惑依地等故。出九品等。即行位所依地也。俱舍論二十八雲。依十一地除七近分。謂欲•未至•八本•中間(文)。同二十七雲。欲•四靜慮•未至•中間並四無色。名十一地(文)。若依地者四善根。通依六地。謂初未至中間四根本也。但勝音論師義。暖頂二位。通依欲界故。二位七地也。見道如四善根依六地。修道通依四根本下三無色八近分中間禪等也。俱舍論二十三四等可見。問。十一地之時。何故八未至之中除上七。近分入中間禪歟。答。問。欲界既五趣各別也。何為一地乎。答。有抄雲。問。欲界既有五趣。其性各別也。何總為一地。又無色界無別處。何立四地。答。欲界一散地故。總為一地。又無色界雖無別處。生有四種故建立四地。問。若欲界一散地。總為一地者。色界一有色同定地故總立一地。無色亦然。答色界雖一定地。器世間及修因生果各別。又于靜慮支有差別故。別立四地。又無色界修因生果各別故。別為四地。但欲界五趣雜亂故。總立一地矣(雲雲)。

    章忍位得不退(雲雲)。俱舍論二十三雲。此順決擇分四皆修所成○聖由失地舍。異生由命終。初二亦退舍。論曰。初二善根亦由退舍。由死退者。唯異生非聖。由失地舍唯聖非異生。忍及世第一。異亦無退(文)。心雲舍三。一異地舍。唯聖也。二命終舍。唯異生也。此二通四善根。三退舍。于四善根。聖人一向無退舍之義。付凡夫。後二善根。都無退舍。先二善根。有無不定也。故雲忍不退也。非謂不墮惡趣不退也。忍不墮惡趣者。不退上勝利功能也。下忍位得惡趣不生。上忍位中。得無想北州二形等不生也。二十三卷委細也。

    三問。回心教者。指深密第二時教歟。又通第三時聲聞歟。答。通以第二三時聲聞行位等。名回心教也。付之。探玄記中釋。假立聲聞藏雲。為引聲聞人雲回心故。所立法門等(文)。如此釋者。縱終教已上。聲聞之行位等建立。皆可立回心教歟。加之當章文所引。智論三乘共十地中菩薩地者。歡喜等十地也。又以佛地攝十地之內事。同二乘現身得果之義(雲雲)。爾者菩薩行位佛果相。若同二乘誘引。皆回心教可雲見雲何。答。當章心有三重。初見等四位。全同愚法。次資加等五位。唯識等論中。本是菩薩行位也。又通聲聞。三者三乘兼雜位。如干惠等。此三重建立。皆回心教也。所被但聲聞也。此外假立聲聞藏。縱雖通終教。所被機既聲聞也。可攝回心教歟。探玄第一雲。就聲聞藏。準諸經論。曲開三種。一諍論聲聞藏○二稱實聲聞藏。謂如瑜伽聲聞地○三假立聲聞藏。如大乘經中。為引聲聞令回心故。所立法門。亦同聲聞名數而說。如無作四諦及道品等。如諸大乘經中說○此中名雖同小。義實是大。何得總說為聲聞藏。答。只為此義名為假立。問。諸聲聞人根熟回心所學。即是菩薩藏收。此假立藏于彼何用。答。但聲聞回心有二種。一勝二劣。勝者一往入大。不籍此藏。劣猶于怖大。是故方便同彼名數。令易信受故立此門(文)。復古雲。施設下。謂大乘經中。有將大小二乘地位和合而說。如干惠等地。是大小雜列作十地也。又如大小二乘同說見修等。皆為引令二乘回心。施設此法也。故雲引愚法等。此教通于三乘○此既下。指此回心教也。退非愚法。進非菩薩。即是三乘中聲聞乘也。吾祖就聲聞藏中。準諸經論。曲開三種。一諍論聲聞藏○(全引玄記故略)。故立此門。今即稱實藏收(雲雲)。尋雲。稱實藏收者。以假立聲聞藏。收回心教雲事歟。又探玄三種聲聞藏中。今回心教者。準收稱實聲聞藏一雲事歟。一義雲。探玄既釋假立藏。雲為引聲聞令回心故(雲雲)。今章為引愚法二乘令回心故。施設回心教釋相當。尤可攝回心教也。爾者以探玄三種聲聞藏。對今章諍論。聲聞藏所引愚法二乘之教也。第二稱實聲聞藏。正今章回心教也。故章雲。此既非是愚法小乘○三乘教中聲聞乘也(雲雲)。爾者第三假立藏何收歟雲。當章三乘教中聲聞乘也雲。正稱實藏也。而然假立藏。為引聲聞義同故。稱實藏收。同為回心教雲心也。集成引探玄三種了配義可知(雲雲)。心可同。一義雲。章雲為引愚法二乘令回心故。施設回心教(雲雲)。回心教始教之初(雲雲)。爾者回心教者。尤始教初門也。何可通假立聲聞藏歟。如直進教。亦雖似聲聞。不名回心教。故知。假立藏者。于菩薩行位。似聲聞之義也。不可名回心教也。爾者復古今即稱實藏收者。今回心教。探玄三種聲聞中。稱實藏收雲事也。爾者回心教之機者。必聲聞也。假立聲聞藏所被者。慚悟劣機菩薩也。無作四諦等。豈聲聞所修哉。但探玄記釋假立藏。為引聲聞令回心者。漸悟劣機之菩薩誘引。望本為引聲聞雲也。問。假立聲聞藏之義。可通始教之直進教歟。答。折雲。此回心教。亦名始教之初直進。亦始教之終(文)。問。回心教心。見修等四位事。指何經論乎。答。聲聞資加等五位事。指事指對法論第八第九可見。問。以資糧加行二位。為遠近方便(雲雲)。爾者望見道雲遠近歟。又望極果歟。答。唯識論第九雲。為趣無上正等菩提。修集種種勝資糧故(疏雲望菩薩為號○此即依自利釋)。為有情故勤求解脫。由此亦名順解脫分(疏雲望涅為因)(文)。此論疏等心。資糧名。遠望菩提涅之極果也。但資糧名。約自利。順解脫名約利他見。述記會雲。然求菩薩利他義顯。勤求解脫自利義增。然于菩提有自利之談。涅致利他之儀者。蓋欲以彼顯此菩提亦利有情。以此顯彼涅亦能自利。文影于此義貫于彼故也。又同論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伏除二取。謂暖頂忍第一法。此四總名順決擇分。順趣真實決擇分故。近見道立加行名。非前資糧無加行義(文)。此論意。資糧者。遠望佛果。加行者。近望見道也。但是釋菩薩之位。聲聞可同歟。故章分遠近方便也。

    四問。何故資糧遠望極果。加行近望見道歟。答。述記雲。前順解脫分。既初發心求究竟果故。遠從彼以得自名。此順決擇分。鄰近見道。欣遠之心不如始業故。從鄰近以得自名(文)。問。論非前資糧無加行義(雲雲)。爾者資糧加行之名。三賢四善根互通歟。答。述記雲。對法八說。所有資糧皆加行道。有加行道而非資糧。此四善根。非資糧道。加功而行。初位亦名加行。近見道說將此得加行名○問。初位心猛。獨名資糧。四善近見。獨名加行。答。以近見道名加行。初位不得此名。加功萬行方行。初位亦名加行○四善根。果之資糧。亦名資糧。而彼論文。依多住外行福智行。約最初說。若爾見道等。亦應名資糧。果之資糧故。從增得名。但名見道○前解為勝(文)。鈔十四(下)雲。今約五位。初地加行屬加行攝○雖為初地。而以地前望于地上。即為十地之加行也○然初地方便復有二種。一取三寶。皆為趣地之遠方便。二者取四加行。為近方便○復有人言。此中十句唯屬初地。四加行位總屬十地。斯人不曉唯識論文。論雲。為入見道修加行。明知。即是初地加行故。此四加行義通總別(文)。此初地住分。四十句中。初十句見。疏別九句中。前五句以。四善根見事也。依此釋者。資糧加行遠近方便者。望初地。又四善根名加行之義通十地。聊以遠唯識之文。而鈔文鄰次。引釋唯識近見道故立加行名等之文。又十地品疏抄釋資加等五位。全依唯識引釋。知非背唯識義。義理通故。如此釋給歟。

    五干惠等十地事。問。付此十地。且前十地。三乘共經之歟。問。此十地中第九菩薩地者。通小乘菩薩歟。問。此中第十佛地者。通三身佛歟。

    智論七十五雲。此中便更解得無上道因緣所謂菩薩。從初發心來。行般若波羅蜜。具足初地乃至十地。是十地皆佐助成無上道。十地者。干惠等(已下取義經)。一干惠地(聲聞三賢。菩薩初發心乃至未得順忍)。二性地(聲聞四善根。菩薩得順忍)。三八人地(聲聞見道十五心。菩薩無生法忍入菩薩位)。四見地(聲聞初果。菩薩阿跋致地)。五薄地(聲聞或須陀斯陀含。菩薩過阿跋致地)。六離欲地(聲聞第三果。菩薩得五神通)。七已作地(聲聞第四果。菩薩成就佛地)。八闢支佛地(觀深因緣法成道名闢支佛)。九菩薩地(從干惠乃至離欲地如上說。復次歡喜地乃至法雲地。有人言。從一發心未乃至金剛三昧名菩薩地)。十佛地(一切種智等諸佛法。已上取義自下全文)。菩薩于自地中行具足。于他地中觀具足。二事具足故名具足。問曰。何以故。不說菩薩似闢支佛。答曰。余地不說名字。闢支佛地說闢支佛名字故。復次菩薩能分別。知眾生可以闢支佛因緣度者。是故菩薩。以智惠行闢支佛○菩薩亦如是。滿足九地。修行集佛法。十力四無所畏等。雖未具足。以修習近佛道故名具足。以是故言十地。具足故得無上道(文)。僧侃疏第十三雲(取義)。性地中菩薩得順忍者。種性解行位(雲雲)。八人地中無生法忍入菩薩位者。謂初地始心。見地中菩薩阿跋致者。謂初地住心滿心。薄地中菩薩過阿跋致地乃至未成佛者。謂二地已上七地以還無功道相同于佛故。離欲因緣得五神通者。謂離功用欲。或五或六神通(已上略抄。已下全文)。言菩薩于自地下解得果經文。言于自地行具足者。自分所行也。于化地觀具足者。此有二種他地。一遍學二乘而不證。二仰觀佛而欲登。自下問答料簡言。何以故不說菩薩似闢支佛者。此問答有二意。一意直問不說似之所由。二意若不說似何以故菩薩得具闢支佛地。答中先答初問雲。余地不說名字者。余雖是聲聞同地。不說人名故。得義與菩薩相配。闢支佛以人名標人。既不同不說。以理言之。闢支佛中亦有前七地。但今就人總說故不配之○言復次菩薩能分別知眾生可以闢支佛因緣度者。次答第二問意。此明菩薩應作闢支。即是其身。何須說似始名具足。若然亦作聲聞。何故聲聞就似釋具足義。解言。闢支在于無佛世。自力大師。既是菩薩應作。更無闢支並出故。就即是釋其具足。若應作聲聞。必以佛為化主不妨。更有實行聲聞。就似釋具足(文)。依此問答料簡中釋義。緣覺可經前七地。又菩薩具可經前八地見。疏九(下)雲。然今既雲覺法自性等。則知。十前九亦兼含大。是以智論明有三乘共十地法(文)。此離世間品。十明了法者。以普賢勝智。了三賢聖差別。其十者。初八聲聞因果。第九緣覺。第十菩薩也。故前九亦兼大小釋也。抄十九(下)雲。是以智論下引證成前通大之義。天台引此立于通教。通大通小通淺通深。今先列名後方釋義○二解釋名(已下略抄)。一干惠地(三乘初心大乘即是三賢小乘即五停心等)。二性地(四善根)。三八人地(見道)。四見地(三乘同見第一義諦理)。五薄地(第二向果)。六離欲地(第三向果)。七已作地(第四向果)。八闢支佛地(能侵除習氣)。九菩薩地(從空入假道觀雙流斷習氣無明得界外法界道種智)。十佛智(大功德力資于智惠觀真諦究竟已下習氣究竟盡也。已上取義略抄全文)。故智論雲。聲聞智惠力弱。如小火燒木。雖燃有炭在。緣覺智惠力強。如大火燒木。木燃炭盡余有灰在。諸佛智惠力大。如劫火燒。灰炭俱盡。亦如兔馬等喻。問。菩薩佛地名異二乘。何得無言通。答。名雖有異。同是無學應供得二涅。共歸灰斷。證果是一。名義不殊。是名同義。究竟俱同也。廣如天台四教(文)。依此疏抄釋起盡。亦菩薩通前八地也。但雖無地地委細配釋。既第一第四地等舉三乘。知可通也。若雲不通者。何可證前九通大義歟。次第九菩薩地。可通小乘六度菩薩歟。但化而非實。其故者既回心教也。又三乘共十地(雲雲)。豈聲聞不見菩薩地歟。是以論菩薩地三義中。第一義雲。從干惠乃至離欲。如上說(雲雲)。化身之佛無學果位。同聲聞第四果故。以佛果同。已菩薩地。配前六地雲乃至離欲地也。但抄釋第九菩薩地。天台別教菩薩見。此付歡喜等十地義釋歟。次佛地又可通三身也。故抄釋雲共歸灰斷等(雲雲)。付三乘同見之化身釋也。折引抄全文了雲。第九(下)文有二意。初引彼望上不足顯二果證不同。令舍小取大。此與清涼意不同也。又彼下直進。十地外別立妙覺。令方便引故。以二乘唯分段身故。雲現身證果。佛既同在十地中故。亦顯現身證果。方便引彼也。此與清涼謂同是無學應供二涅等同。又若以清涼謂名異故。亦同賢首前義。由名異望上不足也(文)。又上抄列名了雲。故大品雲。菩薩從初干惠地至菩薩地。皆行皆學而不取證佛地。亦學亦證故。雲通三乘位也(文)。

    問。上十地中。何故見道名八人地歟。答。抄十九(下)有委細釋。一俱舍小疏。八忍逆數。苦法忍名八人。是釋俱舍第八名。二義林法師。四向四果逆數見道為第八。上二解婆沙四十六出。探玄釋大般若八人同林公。三澤洲遠公亦引古婆沙。對前七方便。見道為八人。疏主同遠公義(雲雲)。又引智論五十九雲。見道中有八人。信行。法。極七反向。一生得無學向。家家須陀向。有中間須陀洹向。除第三中間入涅向。住六無礙五解脫中者。皆是初果向中有八人。此八人望七方便。皆是第八也。二義俱成(雲雲)(已上取義抄)。

    問。章文方便漸漸引向大乘(雲雲)。大乘者指菩薩乘歟。又通回心聲聞歟。答。瑜伽等所明。聲聞行位等異愚法中。一○二同菩薩大乘之名目。為引向菩薩乘也。故雲漸漸也。問。爾者回心教建立。不定性聲聞為本歟。答。回心教中雖有定性聲聞。當家五教之建立。皆為終成佛。始教當分不定性為本也。

    章為直進人顯位相(等文)。回心菩薩。回心向大之後。可經五十二位。今約為本雲為直進等也。問。小乘教菩薩。可收直進人歟。答。當章始教菩薩也。不通小乘。付之要問(上)雲。維摩思益仁王勝天王迦葉佛藏等。為直進菩薩。仍直進有二種。一大乘中直進。二小乘直進菩薩。此二處教。亦有同異。準抄可知(文)。當章大乘直進也。小乘直進者。別段法門也。問。直進教中。可立九地等歟。答(雲雲)。兩方也。若雲不立者。菩薩修等位。皆依九地等。何不立歟。若雲立者。當章不出。雲何章說為見修(等文)。抄十上雲。體會直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四修習位○復數修習無分別智(文)。全引唯識。資加等五位。疏三(下)抄十(上)引釋唯識可見。又疏六(上)抄十三(上)等可見。

    六問。章文又以十地說為見修(雲雲)。爾者初地入心之全為見道歟。答(雲雲)。此唯識論第九卷論義也。取入心全義也。但瑜伽論。入住出三心各經多劫(雲雲)。故入心多也。而三心十六心。度度修故不相違。疏三(下)雲。三通達位。即是見道。謂初入地二種見道。四修習位。始從初地第二住心。乃至金剛無間心位名為修道(文)。此釋初地入心全分為見道見。疏六(上初地)雲。四證始終即見道位○五修道始終○寄從二地至七地竟(文)。此釋加所為中。于利他行說十始終文也。抄十三(上)雲。初地二見道後。即是修道。且約地分見初地故。從二說(文)。唯識論第九雲。菩薩得此二見道時。生如來家住極喜地(雲雲)。此又亦二見道之後。初地住心也。知入心全見道也。述記釋修道轉依雲。即于初地住出心後。漸至究竟金剛道來(文)。又對法抄。于得滅定之人。約十地入住出三心。即有三十人(雲雲)。而見道無滅道。知見道者入心之一分歟雲難。但彼舉人體。見道非得滅定也。問。章直進教中說十二住。影似小乘故(雲雲)。小乘指愚法歟。通回心聲聞歟。答。十二住可通愚法回心二聲聞。爾者小乘者。指二聲聞也。十二住地前四十心等。似二聲聞。資加五位。唯似回心故。章雲。又亦為似回心教故等(雲雲)。一義雲。十二住四十心。唯似愚法。故章雲似小乘(雲雲)。資加等五位。唯似回心故。故章雲。又亦為似回心教(雲雲)。章大乘十二住(雲雲)。疏三(下)雲。三依瑜伽四十七地說十二住○一種性住○二勝解行住○三極喜住。四增上戒。五增上心。六七八三名增上惠。分成三種。謂六覺分相應增上惠住。七諸諦相應增上惠住。八緣起流轉上息相應增上惠住。九無相有功用。十無相無功用。十一無礙解。十二最上菩薩住。十三最上如來住。言十二住就菩薩說。如後如來為十三住。第二即是三賢。第三已去如次十地(文)。

    抄十(上)雲。依瑜伽等者。彼立五性種性。即是菩薩種性也。二即是前四中初一。余可知(文)。前四中初一者。攝論四位中。第一勝解行位也。問。直進教心。十信亦成位故(雲雲)。爾者指輕毛十信歟。答。既三賢外。加十信立四位。知住前輕毛十信也。

    七問。梁攝論文。如須陀洹道前有四位(雲雲)。爾者四位者何位乎。進雲。章文謂暖頂忍世第一法(雲雲)。付之。檢梁論前後文。須陀洹道前之四位者。暖頂等四位也雲事。全不見也。就中既例地前四十心。雲須陀洹道前四位。尤可通見道已前七方便歟。是以了燈中。開三賢合四善根為四位(雲雲)。如何。答。雖不明論文前後之體。既須陀洹前四位(雲雲)。以七方便名四位事。非常途之義故。得論文之義。謂暖等釋給也。

    梁攝論十一雲。願樂行人自有四種。謂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為菩薩。聖道有四種方便故有四人。如須陀洹道前有四種方便。此四人名願樂行人地。于第一阿僧劫。修行得圓滿。此地若已圓滿。此觀人未得清淨意行○如第一人未得無流心。為不清淨(文)。梁論疏六雲。暖頂忍世第一法。名須陀四方便(文)。探玄第四多同今章。抄八(下)雲。然賢首意。始教別開信位。如梁論雲。如須陀洹道前四位亦如是。謂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文)。問。四十心與四善根。如次相抄歟。又但數同分相例歟。答。三賢四善根相攝異。釋不一準。探玄第七雲。第四定位者。此當解行位終第一僧滿○有說。猶屬資糧位。以于回向後。別說四善根為加行故。有說。此通二位。以于第十回向中攝加行故。有說。此總加行。以住心已還屬前二善根位。滿心已還屬後二善根故也。上總約初教說(文)。疏五(上)雲。第四定位者。若約資糧等五。諸說不同。一雲。此回向位。是修大乘順解脫分。資糧位終從十信來。皆資糧故。十回向後別立加行故。莊嚴論說。行盡一僧長養信令增上。增上修達分善根。又成唯識第九雲。初無數劫福智資糧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雜集十一。亦同此說。有雲。此十回向是加行位。復有二說。一雲。四決擇分中。是後二攝。謂十解為暖。十行為頂。前九回向為忍。第十回向為世第一。成唯識雲。此四善根。亦勝解行攝。此文為證。雖不分明。玄奘三藏意存此釋。一雲。四加行中世第一攝故。真諦譯攝大乘雲。如須陀洹道前有四方便。菩薩亦有四方便。謂十心若依此釋。則無五位。地前四十心皆加行攝○上來多是大乘初門攝。引三乘擬儀彼立四善根故雲。抄十二(上)雲。疏有雲。此十回向下。第二明是加行○然有三釋。前釋即三藏意言此文為證。雖不分明者。以但雲四是勝解行攝。解行位即通指地前。獲四加行在回向後。豈可非亦勝解行攝。以四善根未入地故(文)。抄引雜集十一。同梁論須陀洹前有四位。文多分如梁論故略之。指集論十一同別立四善根義。爾者集論有二文也。問。疏四十心皆加行(雲雲)。四十心四善根次第配當歟。答。義燈第七雲。然四善根及持任等。皆初僧滿心方始修之。莊嚴論第七雲。行盡僧。信令增上等。已後方說起四善根。諸教皆同。自古諸師之意釋不同。取文各別不得教意。教意菩薩修四善根。有正修滿位。有仰修習位。仰習作觀通三十心。如唯識觀等成就在見。學即通前。此亦應爾。學雖通前。正修成滿即在于後。資糧等位可得仰習。觀所取無伏我法執。觀能取無。能伏于法執。不爾如何能伏二執。雜集莊嚴此唯識論等。據正修位不通資糧。瓔珞本業經。雲住于十住修學四善根者。仰學修習。然梁攝論雲。如須陀洹道前有四方便。菩薩亦有四方便。謂四十心者。或小乘五停心觀•總想念處•別想念處。合四善根為四方便。如四十心。非四善根名四方便。或言總意別。取四十心滿修四善根。文言略故。但雲四十心。或翻譯謬。魏梁隋唐同本異譯。余本總無。故筆授謬(文)。瓔珞經上雲。佛子十行心者。一歡喜行○十真實行○佛子七為得四無得故。所謂五善根。正觀•暖觀•頂觀•忍觀•三界空第一觀。能生十地無相大明惠聖人胎未變故。第一空平等故(文)。問。直進教心。十回向外別立四善根歟。答。章別立(雲雲)。付之。探玄第七。疏五上如次上。

    問。章文直進教似小乘事答成有二意(雲雲)爾者第一機粗淺故。與為機淺雲何異歟。答。

    折雲。明若下初問答有二下。初標二義。一以下釋。然第二義中。便雲凡以等者。但是結通二義。非是牒釋。然恐文脫合雲。二亦以此引小故。似小乘方可雲凡。以大乘似小乘等也(文)。一義雲。第一答雲。直進教設雖不引小。直進菩薩機淺故似小也。是答直進教不可似小雲問。非謂直進教不引小。第二答。凡以始教大乘似小事。直進回心。皆通引小機淺二義也(為言)。第二答機淺者。通指所引二乘並直進菩薩也。是正答問中回心教可似小。直進教不可似小雲難心故。雲皆通一義也。瑜伽三品成就事。指事雲。言如瑜伽說主得般涅者。第三十七卷如所引文。景法師抄雲。已成就中明三乘人即為三。別聲聞人中三品為三。此三俱在見道已前方便地中。望入聖道及以盡漏有其遲速(已下取義)。下品現身至頂位。中品住果經生。上品現身得無學。獨覺三品者。下中部行獨覺。如聲聞下中品。上品麟喻獨覺也。集雲。諸記雲。而海東記準對法論雲下成就者。謂暖法。中謂頂法。上謂忍法○世第一法。唯一剎那不相續故。不入三品成就也。未敢詳定(文)。瑜伽三十七七地門。一種性地。二勝解行地(三賢)。三淨勝意樂地(初)。四行正行地(自二地至七地)。五決定地(第八地)。六決定行地(第九地)。七到究竟地(第十地)。疏三(下)雲。七以後二住為到究竟地。前六唯菩薩。第七菩薩如來離立為地(文)。後二住者。十三住中十二最上菩薩住。十三最上如來住也。

    問。墮決定究竟地者指何地乎。答。指事雲。景抄雲。中品者。舉始括終故。略不言二地至七地行正行地。住墮決定到究竟地名上品者。此舉初後括其中間故。略不明九地決定行正行地(文)。問。下品成就猶往惡趣(雲雲)。爾者三賢共行惡趣乎。答。依此文立地前總退之義也。付之。景興抄。系業惡趣初住已上無之。仍為他受(雲雲)。可撿。

    折雲。唯識等中。初地斷異生性障。並惡趣雜染愚。清涼雲。即惡趣諸業果等。既初地惡趣業果方斷。則知。地前猶往惡趣(雲雲)。既初地下記釋也。

    八問。瑜伽論心。以三品成就相配三僧。爾者三僧時量齊等也可雲乎。答(雲雲)。兩方也。若雲齊等者。瑜伽論中。釋十三住量雲。一一住中。經多俱胝百千大劫。或過是數(雲雲)。地前三十心一僧。第二僧自初地至七地。八地已上是第三僧也。地位既多小不同也。劫量何可齊等乎。若雲有增減者。準下時分義章文。僧之量一等也。而三返可經之見。況經論中。以劫石芥城定僧時量。全不可有增減。加之法花玄贊中。會抄論三十三僧雲。七地已前二十一阿僧小劫也。八地已上九劫中劫。地前三僧大劫也(文)。知可齊等雲何。答。九卷同學抄論義也。彼答心雲。三份量。非凡智所識。但依修行不同建立之。所謂地前有漏。七地已前有功用。八地已上無功用。依之分三。但劫石芥城等喻。只顯時量長遠義計也。非明份量齊等也。次玄贊釋。且順彼論心歟(雲雲)。但當宗處處解釋。可齊等見。又地前三十心時量事。同學論義也。彼答心。十住與十回向。時量非多。十行正修行時分故。可經多劫(雲雲)。舍利弗。既經六十劫登第六住。知十住每住可經十劫歟。

    九始教不退事。問。依何論文定三乘不退乎。答。依佛性論等(雲雲)。且付二乘不退。旁不明佛性論文三乘得佛性之位。而菩薩十回向已上不退。既忍位不退也。回心聲聞。何見道已前皆可退墮乎。緣覺忍位已上。必一座成覺不退位。何可世第一法歟。以知。二乘但舉得佛性之位。非不退位雲事。加之瑜伽二十一文。聲聞忍位不退見。隨景興遁倫等。皆忍位不退(雲雲)。瑜伽既始教當中七背瑜伽。可依佛性論歟雲何。答。菩薩既得佛性之位不退也。例二乘可然故也。但今不退者。依始教實義門。三乘共于證理之位不退故。異通途之義。若依成自乘性。上種性義。若習小行到于忍位。成聲聞性(雲雲)。是即自乘不退也。始教粗淺故。約證理之位。三乘一具定不退位故。依佛性論也。

    指事雲。言依佛性論至皆不退也者。第一卷破小乘執品雲。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聲聞。從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獨覺。從世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薩。十回向以上。是不退位。得于佛性(文)。論疏第六雲。聲聞乘。三中最鈍。要入聖位方便始得之。緣覺次利。至世法位方能得之。菩薩最利。十回向以上為便得(雲雲文)。玄第四雲。若就始教。以通粗相說信為位。是故今後三賢。又隨粗說。是故至十回向以上。方得不退。如佛性論第一卷說(文)。問。始教菩薩。于何位得不退乎。答。十回向位。或地前總退二義也。付之。十住之中第七名不退住者。經論一同所說也。爰以清涼大師。七住不退釋給雲何。答。一義雲。始教機教共粗淺故。四不退中。以證不退為本故。雲地前總退十回向不退等也。但七住不退者。任經論通途之一義也。難雲。始教機淺故。地前總退者愚法。何雲忍不墮惡趣乎答。二乘深恐惡趣故。菩薩不爾也。

    問。十回向不退者。自初回向不退歟。答。論品雲。十回向以上不退(雲雲)。又章別立地前總退之義。知十回向之初不退也。付之。探玄第七雲。依佛性論。至此位滿方名不退之位。依瑜伽。此中猶自墮地獄中(雲雲)。位滿者。指第十回向見雲何答。解行位終初僧滿故。雲位滿歟。疏三(下)雲。第七不退住○又前言不動。但能正心。今雲不退有進趣義(文)。揀別第六正心住也。抄十(上)雲。疏今雲不退有近趣義者。不退有二。一已得不退。即前四定不動。二未得不退。即今此位念念進入住則是退(文)。玄贊二雲。不退有四。一信不退。十信第六名不退心。自彼不退生邪見故。二位不退。十住第七○自彼不退入二乘故。三證不退。初地以上○謂所證果不退失故。四行不退。八地以上○皆能修故(文)。述記三雲。不退有二。一已得不退。二未得不退。前初地。後八地得(文)。燈七雲。地前有二。謂得及證。聞思為得。修惠為證。地前二種俱退。地上無漏定為證。有漏者為得。有漏者退。無漏者不退。可雲地前自他地分法得已俱退。初地已上。自地法不退。他地法修有退。雲初地以上證不退者。據自地說(雲雲。取心)。又雲。于十住後說言退者。據證法說言不退者。據位乘說(雲雲)或說證發心皆不退者。據上品說。或為因能令後不退。非發心已即能不退(雲雲。取心)。探玄第四不許信不退。初住不退故。但始教可許歟。要問下雲。引佛性論文了雲。問。依仁王經雲。三賢十聖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源。又論雲。十解已上是聖人。今十回向已上得佛性。雲何諸經論不同。為有情機欲各別隨一義說。宜可準之配釋。此佛性論初。約小乘及回心初教。若後破執成正義。即是終教。則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依二空真如是也(文)。問。瑜伽地前總退者。唯墮惡趣歟。又墮二乘地歟。答(雲雲)。兩方也。若墮二乘地者。本業經中。到第七住常住不退(雲雲)。依此經文。諸師多分立七住已去不墮二乘地之義。若雲爾者。既墮惡趣。何不墮二乘歟。是以下章文。釋終教不退雲。故十住初即不退。墮下二乘地。況諸惡趣及凡地乎(雲雲)。準此釋。既墮惡趣。何不墮二乘地乎。答。

    問。瑜伽論所說勝解行住相者。通三賢四善根歟。答(雲雲)。付之。一義雲。今章取義略抄。折薪引全文。而章所引終當知是名勝解行位菩薩句連續而雲。是諸菩薩勝解行住下忍轉時(如上)。所說○當知。中品上忍轉時。如上所說。當知。下品其性微薄。即于如是上忍轉時。于上所說諸行狀相。漸次能令乘余永斷。從此無間當知菩薩入極喜地(文)。既雲。無間入初地(雲雲)。知總三賢四善根之行相也。但論下忍中忍等當何位乎。可檢之。

    指事雲。瑜伽論第四十七卷文也。本文廣故要文非如引文。見人可知。景抄雲。或時具足聰惠以下。一念惠不定。次于諸有情(章眾生)。下。不如真知自利利他種種方便。次或于一時于大菩提下。明二利行進退不定。由思擇故。欲令他樂者。自利即易利他即難。要由思擇。次于諸菩薩所有違犯下。明數有犯預疑惑(文)(私雲。章文略有犯之論文。章或于一時聞說下。猶預疑惑也)。

    問。終教心可立見修等五位乎。答。章不以見修等名(雲雲)。付之。資加等五位。通途性相也。有何以終教不立乎。就中唯識等文。初照理故亦名見道(雲雲)。又釋修道雲。復數修習無分別智(雲雲)。爾者終教大乘心。豈無最初照理復數修習等之義乎。加之縱雖終教。已地前立三賢之位。何無資加等義乎。如何。答。始教寄分分別俱生之煩惱故。分見修二道。終教不分分別俱生故。不立見修也。委細斷惑章第十三寄在門可料簡。

    探玄第七(十回向品)雲。又三賢總為趣聖方便。不分資糧加行近遠。此約終教(文)。大疏五(上)玄多同。抄十二(上)無別釋。折雲。既不引小故。于煩惱障不分分別俱生見修之惑故。此中不分見修也(雲雲)。

    十問。終教已上心十信為位歟。答。章文是行非位(雲雲)。付之。疏三(下)雲。七亦依仁王。五十二位當其第二(文)。此釋十住雲第二。知十住又位也。抄無釋探玄第四雲。四定位者。此十信法。于始教中自是信。如梁攝論雲。如須陀道前四位。謂暖等。菩薩地前四位亦如是。謂十信○又彼論及佛性論等。皆雲。地前修四行○若約終教。此信但是十住位之方便。自無別位故。本業經雲。未上住前有此十心○增修是心。一劫乃得入初住中○故知無位但是方便行也。

    問。方便攝三賢位歟。答○義準有四句(已下取義章)。一以本攝方便。設信名唯三賢。二以方便指本位。仁王雲。十信十止十堅心。不論十住。但名十信也。三開方便異本位。住前十信也。四于方便處假施正位。如前始教(已上取義)。若約圓教有二義。若依普賢自法。一切皆無位。若約寄法。則同終教(文)。唯識論第九卷。同學抄。住前十信位攝歟雲論義。西明立位。淄州大師不許故。不為位義答成也。其十信不為位。經論引證大都如當宗。就中十住等經百劫。而瓔珞十信一劫二劫雲知非位(雲雲)。故探玄引一劫二劫之文雲。故知。無位也。集成引玄記文了雲。問。若非位者何以十住。疏雲。七依仁王五十二位是終教乎。答。此即三開方便異本位義也。故抄曰。此之十四。是習種性中當十住因。開因異果故加此十(文)。本業經雲。未上住前(雲雲)。上卷字品文也。又雲。始從凡夫等(文)。下卷釋義品文也。又仁王經雲。習忍等(文)。下卷受持忍文也。此品說十三法師。第一名習種姓。即十住也。又名習忍也。問。本業經名字菩薩等攝僧歟。答。此第九卷。同學抄論義也。而然既雲住前信相等(文)。僧已前得心也。

    十一問。輕毛十信經幾劫歟。答。章文經十千劫入十住位(雲雲)。付之。探玄第四雲。本業經雲○增修是心。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中(文)。疏三下雲。初發心住者。瓔珞雲。是上進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一恆二恆佛所。行十信心○住空性住故名為住。依仁王起信。即十千劫來修信行滿。入位不退○名發心住(文)。抄十(上)無別釋。元曉大師本業疏。上根一切。極鈍一萬劫。中根不定(雲雲。取義)。法洗律師梵網疏。一切者大劫。十千劫會合(雲雲)。但本業十信劫數。大劫見故。天台等。一萬劫者大劫(雲雲)。本業經十信時分三品。一一劫二劫三劫。二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三十千劫(雲雲)。三種皆大劫(雲雲)。

    問。十信時分限十千劫歟。又通無量劫等歟。答。元曉大師。極鈍一萬劫(雲雲)。又當章前後不過十千劫。付之。淨影大師大乘義章(十二下)並慈恩大師玄贊等。雖有余無余回心各別。涅經八六四二萬十千劫。皆十信時分也(是一)。次地持論雲。善趣菩薩。經無數劫入種姓地(文)。又雲。中上根者。經億百千大劫。軟根者不在數(文)。攝論雲。十信菩薩經一僧(文)。雲何。地持攝論等三論宗。大乘義章賢聖義短籍引之問答。彼短籍心。任賢聖義解釋。五果回心十信時分。八六四二一萬等也。頓悟菩薩。地持論為定。本業經十劫等。為勸始行人。方便之說會釋也。當宗義。檢本論可治定也。一義雲。元曉大師。極鈍一萬劫。中根不定(雲雲)。當宗解釋。不過十千劫。爾者地持攝論等。經無量劫者。付不修懈怠之時。仁王本業等。不過十千事。依善心相續之時歟。問。章文引起信論。為示現退等(雲雲)。爾者限本業六住退歟。又通瑜伽地前總退等之義會示現退歟。答。當章心。會本業經六住退見。付之○答。起信雲。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等(雲雲)。付舍利弗等示退會之。又既雲修多羅中等。不指論文也。又論中不指退人故。但終教已上會論者。始教機淺故也可會歟。起信論雲。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勇猛故(文)。信成就發心之中。釋發心不退義也。起信疏(下)雲。如瓔珞本經中言。七住已前名為退分者。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乃至一劫退菩提心。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值惡知識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今釋。此經意是權語非實退。但恐怖初人。令不慢怠故也(文)。問。于恐怖勇猛(雲雲)。望何位令勇猛歟。一義雲。望第七住不退位。一義雲。望上位。章小分見法身(雲雲)。起信論雲。發是心故。則得小分見于法身。以見法身歟。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亦非業系。以有大願自在力故(文)。信成就發心之文也。論無十方世界之言。章文取義雲。十方世界也。疏下雲。第三明發心利益○謂十解菩薩此觀門。見于法界故雲少分見也。亦可依人空門。見法身故(文)。

    章又依三昧小分見報身(雲雲)。集雲。又依下即真如用大中文正雲。初發意菩薩等所見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小分而見知彼色相莊嚴等事。無來無去離于分齊。唯依心現不離真如。今雲依三昧者。以四即定故。其所修解行發心中文(文)。起信論如所引。疏下雲。報中簡比異證○深信真如法小分見者。十解菩薩等。依比觀門見真如理。是相似覺故雲小分○知彼色相乃至離于分齊者。以見真如異于凡小。是故得知色相等事性無分別也○攝論中地上見報身者。彼據證之相應成就處說。今此地前菩薩小分見者。以知色境。但是現識不離真如。即無分齊故得小分見也。既非全見故不相違。但以異于凡小心外取境。見應化故。故約唯心小分明見(文)。問。于報身色相雲小分見者。唯約觀解雲見歟。依觀解深正小分眼見歟。答。若約觀解散心觀解。豈無小分見之義歟。而章文依三昧見(雲雲)。知定心上眼見也。指事雲。此中言又依三昧亦得少分見佛報身者。此非論文。唯重牒前信成就發心論文意。續解行發心論文合為一文。謂前論雲菩薩此心故則得少分見于法身等者。依三昧得見也。次其所修以下。正是解行發心文也。起信論無依三昧文故。如是異解。但集成文義共有所依歟。

    問。終教中可有假立聲聞藏。何雲終教不似小乘歟。答。章先付菩薩行位。問答不似小乘之義。假立藏別途事也。探玄第一雲。問。楞伽初地即八地等文頓教義歟。答。章文頓教義(雲雲)。付之。疏一上如章。抄三(上)雲。疏不依位地下○彼經第四先長行雲。大惠。于第一義無次第相續說。無所有妄想寂滅法。頌中有七偈。後二偈明不立地位雲(自下取義注)。十地則為初(同證如故)。初則為八地(同不動故)。第九則為七(同無生忍故)。七亦復為八(同無相觀故)。第二為第三(同信忍故)。第四為第五(同順忍)。第三為第六(三惠光與般若同)。無有何次者(自下全文)。頌上經文。于第一義無次第相續等。今疏上句。舉約義同中一句之要。下句即據理都泯義。已略正意在于下句(文)。指事引元曉疏釋與抄。文異義同也。問。付別教位相得相等如何分之歟。答。寄位等三門約位。而第三約行明位之科。即明行相。不退如終教。探玄第四。以圓同終故。入位已後。方說為不退位也(文)。

    十二問。圓教心十信成位歟。章始從十信乃至佛果六位不同(雲雲)。付之。終教既不成位。圓教何可立位歟。是以探玄記雲。若約寄法即同終教(雲雲)。答。一義雲。寄終教分行位差別之時。十信行而非位。若約位滿成佛者。十信終心作佛故。十信文又位也。爾者圓教心。十信可通二義也。章經雲在于等者。經第一菩薩嘆德中文也。是故經中(雲雲)。賢首品心也。問。見聞成金剛種者。限深信見聞歟。答。通不生信樂也(雲雲)。八經性起品雲。親近如來見聞。所修善根皆悉不虛(文)。又舉喻雲。譬如丈夫食少金剛。終竟不消。要穿其身出在于外(文)又雲。我今告汝。設有眾生。見聞于佛。業障纏覆不生信樂。亦種善根無空過者。乃至究竟入于涅(文)。疏雲(九上)此明益深。如來秘密藏經中明。罵藥服之。猶能得力。罵沈燒已還具香氣。罵佛猶勝敬諸外道○涅中喻以毒涂鼓。欲聞不聞無不死者。菩薩之名。起自聞謗之日。謗尚遠益。況深信耶。況解行耶。況證悟耶。弘持之者。勉思此文(文)。又疏此見聞。皆通在世滅後釋也。

    十三問。成金剛種之後。極往幾生開解行之悟歟。答。

    問。離垢三昧者第十地得歟。答。通因滿與果也。付之。八經隨好品雲。盧舍那菩薩。今住離垢三昧。應當敬念(文)。又舉天子得益了雲。猶未能見離垢三昧之少分也(文)。六經又雲。猶未能見離垢三昧之少分也(文)。探玄第十六雲。離垢三昧有二。一約因終。如第十法雲地菩薩所得。離自二障微細垢故。二約果初。如此文是將現成佛在此天上住。此三昧能利眾生令離垢故(文)。問。經文未得少分(雲雲)。釋住此三昧(雲雲)。相違如何(雲雲)。集雲。超法師雲。由此三昧有兩重。一因滿所得。即天子獲者是。二果滿所得。約果滿三昧邊。是故雲未得少分也○解雲。章含二意現前在前皆通(雲雲。文)。超法師釋也。

    十四問。解行位者通三賢十地歟。答。雖有異釋。當章心。十信終心已去。至第十地滿解行生可攝也。付之。孔目第三雲。若一乘義。十信地見聞終心成解行。十信終心勝進向十解得究竟證。余義如別章(文)。是付圓融分三生也。疏十(上)雲。此菩提心為當何位。善財童子為聖為凡。古有多釋○賢首雲。應是善超信行中人。依圓教宗有三位。一見聞位。即是善財。次前生身見聞。如是普賢法故。成解脫分善根。如前嘆德中辨。二是解行位○如善財此生○三證入生。即因位窮終沒同果海。善財來生是也。此之一解甚順經宗。但更有一理。謂歷位而修得見普賢一時頓具(文)。鈔二十(上)雲。此之一解下。疏辨順違○但更有下疏正其釋。以向古釋。後以違前故。謂前定三生。今生但解行而非證入。乃至後釋即言寄地即是地位。豈非證入耶。故今正之。一時頓具。即是第三證入生故。亦成漸頓得交徹故(文)。即是地位豈非證耶者。初地已上證入生見。

    十五問。不經三生。而一生證入機可有之歟。答。三聖圓融觀雲。依此修行一生不克三生必圓(文)。經七十八彌勒贊善財雲。此長者子。于一生內。則能淨佛剎。則能化眾生(雲雲)。疏十(下)謂即凡身一生。亦解行一生(文)。鈔二十(下)雲。凡身一生者。約圓融說。解行一生者。約行布說故(文)。此善財一生也。一生者今生也。嘆德所說宿習善根也。

    十六問。解行證入之生者隔生歟。答(雲雲)兩方也。若雲隔生者。別教心。以分段身直至佛果。圓機何至十地因滿。可有分段隔生歟。是以孔目章中。普莊嚴童子等。現身成佛之機定。若依之雲不隔生者。既雲約報。若不隔生者。約報但二生也。何可雲三生歟。是以善財童子證果。新舊二經共在于當來見。加之大威光太子。于第三佛所成就普賢行了。命終生須彌山上天宮見。何況大威光太子者。毗盧舍那。乃往過去之本事也。知證果在後雲事如何。答。善財證果當來者。三生行布之義相也。若約圓融實義者。既初發心時證入了。又威光太子。于第三佛所成就普賢行畢。後作忉利天王。又詣第四佛所得三昧等(雲雲)。是即解行生中自在受生之義也。非解行證入之隔生之義也。華嚴問答下雲。又孔目雲。華嚴經中成佛有五○善財童子。既現身至普賢菩薩知識。而彌勒知識言。當來我成佛時汝見我。故知。後生中成佛。此等且約文相。據見聞等三位為三生故。作如是說耳。約實共皆同。但以一身中成佛。言一身者。法性身。無別分段等身(文)。共皆同者。普莊嚴兜率天子善財童子等。皆同現身成佛機雲也。孔目文如下引。孔目第四雲。善財一生皆得者。依華嚴經。疾得成佛有其五種。一依勝身。一生即得。從見聞位後。一生至離垢定。後身即成佛○初義有四。一依世界性等十世界身輪王之子。現身成佛。如寶莊嚴童子等三者。依閻浮勝功德身。如善財等。現身究竟普賢之行。後生即見佛○二依見聞經生疾克。如初地中說三時益○三依一時疾得成佛者。如善財童子。于知識之處。一時之間獲普賢法(文)。自防遺忘集第三雲。未入地獄已前名見聞生○不離天處。見佛法身名證入生。何以故。天子不改分段身故。經雲。少作方便疾得菩提。斯之謂也(文)。

    晉經六十雲。爾時彌勒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我于彼中壽終下生成正覺時。汝及文珠師利。俱得見我(文)。唐經七十九多分同也。探玄二十雲。釋有三義。一雲。我當來成佛時。亦說此花嚴。彼時亦有文珠善財所說之法故雲也。二雲。我成佛時。汝與文珠。俱來助我。宣揚法化。三為表法。謂善財何故上于佛會。但求諸善知識。而不求佛者。以善財此生是修因之身未成果故。不至佛所。非謂不求。但成果隔因故說當見佛。以是滿位故。無仰推等也(文)。

    指事雲。引此文了雲。案雲。此三釋中。今此章解。當第三釋。準思可知之。疏十(下)雲。俱見我者。亦有三意。一俱助化故。二善財行。文殊信智成正覺時。俱證此故。三者文殊古佛善財當佛慈氏現佛。三世圓融浩然大均故雲俱見(文)。唐經十一雲。諸佛子○復有佛出號名稱普聞蓮花眼幢。是時大威光。于此命終。生須彌山上寂靜寶宮天城。為大天王。名離垢移德幢。共諸天眾俱詣佛所聞此經已得三昧。名普門歡喜藏。以三昧力。能入一切法實相海。獲是益已。從道場出還歸本處(文)。

    疏二(下)雲。遇第四佛文分為四○二是時下天王就供中二。先明菩薩行進報處天宮○若結會者。應雲爾時威光菩薩者。毗盧舍那是等(文)。會解記雲。威光結為功利王(雲雲)。抄無釋。疏序雲。解行在躬一生日曠劫之果(文)抄一(上)雲。指善財普莊嚴二人也。

    會解記釋雲。而言果之果。即一生滿足諸行故雲果爾(文)。錦冠抄第二(上)雲。疏解行在躬○者。第二解行益○若爾何言果耶。答。理實但是因圓。以是果因故言果也(文)。錦冠者。圓宗文類第二十引之。問。三生成道者別教本意歟。答(雲雲)。花嚴問答下雲。問。見聞等三位普法正位耶。答。不也。但從三乘位。作如是說耳。若普法正位即無不位。一切六道三界。一切法界法門。皆無不普法位。又一位一切位。一切位一位。如位法門。一切行教義等法門皆爾。可思(文)。問。章文約行明位。乃至謂自分勝進(雲雲)。爾者今自分勝進者。通探玄所立七重自分勝進歟。為當限行相望自分勝進歟。答(雲雲)。兩方也。若雲通七種自分勝進者。既章文約行明位(雲雲)。知第四行位相望自分勝進也雲事。若依之雲爾者。章文此門通前諸位解行。及以得法分齊說(雲雲)如解釋者。通七種見雲何。答(雲雲)。探玄第二雲。然此分通說有七重。一約一行生熟分。二約二行。如施行已成後修戒等。三約二利。以分四就行位。以得位為勝進。五約比證以分。六約二位。謂前位已成為自分。超向後位為勝進。七就因果。因成自分。入果勝進(文)。復古全引此文。可通七重見。集成又同心歟。委細指復古故。折雲。三約行下。自分即約當位。勝進分二。一約趣後位。二約趣佛果。此門下此有二義。初唯上因圓。謂每得一位。自分即勝進。徹于解行諸位也。及以下。二徹入果海位。以此為分齊爾。如上雲勝進分得一切位及佛地等(文)。每得一位自分等者。每一一位得自分體者。自分也。勝進通于因圓與極果。是又可通探玄七重歟。一義雲。今約行爾者。行者指十信。十信。成就自分也。十信終心圓滿諸位解行與極果。勝進功德也。故章雲。此門通前諸位乃至得法等者。舉勝進分功德也。凡雲約行者。自內證也。內證者。十信終心作佛故。不立諸位故雲唯有二也。故下斷惑章雲。約行十信終心斷(雲雲)。探玄三雲。又此中童子得法是何位者。義準上下經意有三種成佛。一約位○十解諸位即成佛○二約行總不依位。但自分勝進究竟即至佛果。三約理財一切眾生並已成竟(雲雲)。大疏四上發心品雲。通說諸位。互相收攝。總有三類。一以行攝位。如十信中具一切位。賢首品說。二以位攝位○三初心攝終(雲雲)。此等解釋。約行明。位等行者。限十信行。不通諸位之行見。若此約行明。位科一一位中。皆攝因果諸位義也雲者。第一約寄位。修雲何異歟。章如普莊嚴乃至約因門示故(雲雲)。屬約行明位科。即釋別教之行相。就中此段。付上勝進分。明諸位解行之行相。若約信滿得位下。十信終心作佛得果之行相也。即上得法分齊處也。普莊嚴等者。取善財兜率天子等也。集雲。其身下二位內行相(文)。孔目第一雲。若依一乘圓通之教。由義自在總別相成故。無前後始終淺深近遠等別。但不退已後。即明得彼普賢之法。約熟教比之。即十信滿心已去。即是其位。其普賢位中。對彼解行法及彼得義。唯有自分勝進兩義不同。其身在于白淨寶網轉輪王位。十眼十耳等境界。若約解行法分齊克。唯未得離垢三昧。其離垢三昧。是未受職之前定。其身在世界性等已上處住。而在普見肉眼位中。見十方界。若證得普賢位。在六相方便十地位中。何以故。依十地證義會普法故(文)。十信終心已去。位即一切位故。雲普賢位也。十信終心已去。每位攝因果之諸位故。此未必唯約行之門故。可通諸位也。即上所引折薪之義也。

    章世界性等已上處(雲雲)。問。世界性等已上者指何土歟。答。折雲。其身下雲世界性者。即唐經世界種也。普經雲有世界海。名淨光普現眼中有世界性。名勝妙音。彼世界性中有香水海。名清淨光。彼香水海中有須彌山名焰花莊嚴幢。彼山有林觀。名寶花林。東有城名焰光。彼城有王。名愛見善惠。有二萬五千子。其第一子。名功德勝。次名普莊嚴童子。于寶花林。遇一切功德本。勝須彌山雲佛等。聞經獲得一切法。具足三昧等(上以義略引爾)。釋曰。此雲世界性等已上住者。等于香海•須彌山•寶林王城中住也(文)。集成引孔目第一。指世界性等之十重世界。爾者等世界海等下九也。問。十重世界者。瞿夷所知之世界也。豈普莊嚴所住世界哉。答。準唐經並大疏解釋。世界性等十重世界。瞿境界花藏界中諸剎種等之體相等也。普莊嚴所居。亦花藏中剎種也。故義理相當歟。十重世界體相寬狹有無等。至攝化章可攝之。章白淨寶網普見肉眼錠光頗梨等事。皆小相品說兜率天子事也。

    十七。問。白淨寶網轉輪王者。指第十地歟。為當雲何歟。答。第十地輪王也。付之。當章起盡。舉白淨寶網等之行相了。結解行位內之行相。通解行之位見。加之清涼大師準瓔珞經。白淨寶網者。第九地白雲寶相輪釋給如何。答。白淨寶網轉輪王位者。兜率天子三重頓得十地之內。第二見蓋益之文也。此得益第十地雲事。孔目第四。並探玄大疏等列祖不及異端。但白淨寶網之言。雖第九地之王舉所具。所能具第十地也。故集成雲。今章與孔目。以所具能具。謂白淨寶網等。諸輪王善根之位(雲雲)。晉經第三十四(小相品)雲。彼諸眾生。具足種種淨香自在光明善根。若有眾生見此蓋者。彼諸眾生。種一恆河沙轉輪王聖所殖善根。所謂白淨寶網轉輪王等(文)。玄第十六雲。三見蓋利益中三。初明見此法界法門之蓋故。得一恆河沙輪王善根。皆如白淨寶網等。皆是世界性中萬子已去輪王如愛見善惠王○謂一恆沙個白淨寶網輪王善根○此中有三重益。初明佛光普照諸天子令得十地。二此天子毛孔所出香花蓋等。後益眾生令得輪王亦是十地。三輪王放光照余眾生。亦令得十地(文)。三重頓得十地義。疏八下大義與玄同也。又孔目第四釋三重雲。自他兼得十地(雲雲)。唐經四十八(隨好品)雲。如是知已成就香幢雲自在光明清淨菩提。若有眾生見此蓋者。種一清淨金網轉輪王一恆沙善根(文)。疏八下雲。明見蓋益于中○今初準晉經。雲種一恆河沙轉輪聖王所殖善根。所謂白淨寶網轉輪王等是即多個輪王。非一輪王之多善也。梵本亦然。而言清淨金網者。準瓔珞上卷。金輪在十回向。初地已上皆是琉璃輪。而增寶數○八地但雲大應寶相輪。九地雲白雲寶相輪。十地雲百萬神通寶光瓔珞無畏珠寶相輪。若順晉經白淨之言。則是九地。即前香幢雲自在光明。若然彼但是所等。金網無失。若取十地為清淨金網。正當十地以無畏珠為清淨義。又攝化分齊。與上第十地攝報果同。則證十地明矣。故下此王放光遇者。亦登十地。言一恆沙者。謂從九地已還。乃至銅輪。以此十地所化分齊。比前如恆沙矣。故晉經雲寶網輪王等。等取前也(文)。鈔十八(下)雲。言多個輪王者。即寶網是。一等取金網琉璃等多故。有一恆沙也。言非一輪王多善者。則以舊經彈于今經。金經雲種清淨金網輪王一恆沙善根。則一輪王有多善耳○準瓔珞上卷下。第三引瓔珞經成立二經○則晉經從九向下等。今經從十回向。當中向上等故言無失。則亦是多千輪王善根。謂得金網等一恆沙輪王善根故言無失。言若取十地為清淨金網正當十地者下。直順今經。一轉輪王多善根義。以三義證成。一以無畏珠為清淨義。二○即次行經雲。住此轉輪王位。于百千億那由他佛剎那微塵數世界中。教化眾生。正同十地攝報果中所化分齊。三故下此王下○故彼經雲。菩薩安住清淨金網轉輪王位。亦復如是。則金網非所等。正是十地。但其金字瓔珞。雖無余經。或有故。金剛頂經廣說。金輪佛頂疏。言一恆沙者下。第二別釋恆沙善根。雖金輪為所等。能具義則不同。一恆沙善根。二經須一。言九地已還者。正順晉經。從白淨九地向下等故(文)。付唐經清淨金網文。一所等十回向輪王也。二正第十地輪王也。但一恆沙善根者。以九地已還。乃至十住一恆沙善根。為第十地輪王所具故。雲一輪王多善也。以白淨金網等為所具時者。白淨金網等所具隨一故。一白淨輪王不具能恆沙故。雲非一輪王之多善等也。問。晉經文雲。白淨寶網轉輪王等(雲雲)。爾者宗家心。白淨寶網一恆沙故雲等歟。將又等取金銀等輪王歟。答。玄雲。一恆沙個白淨寶網輪王善根(雲雲)。

    又皆如白淨寶網等(雲雲)。付之疏抄釋相違如何。答。問。晉經文白淨寶網等者。與唐經清淨金網同也可雲哉。答(雲雲)。兩方也。若雲同者。披清涼大師解釋。白淨寶網者。第九地輪王也雲事不及異端。清淨金網者。十回向之輪王。或第十地輪王也。進退之文理全非白淨寶網。若依之不同者。白淨寶網清淨金網者。同是見蓋之益第十地之輪王也。何有差別可雲歟。答。白淨寶網者。第九地所等之輪王也雲事。宗家清涼大師解釋一同也。爾者與清淨金網不同雲事勿論歟。但當章雲白淨寶網輪王位得普見肉眼等(雲雲)。孔目第一。又同之。是則舉所等之白淨寶。名能具第十地。若依此義者。白淨寶網。即第十地輪王之名也。然者清淨金網。正當第十地之義可一同歟。但此事略文義論義也。能能可料簡歟。章得普見肉眼(雲雲)。見十佛剎塵數界事。小相品並探玄等可見。問。普見肉眼者通佛果歟。答(雲雲)。下依身章雲。若依圓教不說變易。但分段身。至于十地離垢定前。以至此位得普見肉眼故。知是分段也(文)。章肉眼唯見三千界(雲雲)。凡聖大小等肉眼等不同事。佛果三身五眼具不具事。抄十九(下)雲。然凡夫肉眼見百由旬。二乘肉眼同凡夫見。菩薩肉眼如大品說。極遠見三千界。如來肉眼與菩薩同。見境分明。天眼有二。一報得。隨在諸地。唯見自地及于下地。不能見上。若修得者。智論雲。凡夫天眼見一四天下○阿那律見三千界。緣覺小者見中千。大者見大千。菩薩修得者○遠者見一切世界。故地持雲。菩薩以一切世界為天眼境。報得者。大品經說。極喜見三千。如來見一切○佛眼二乘全無○地上眼見故有佛眼○佛之三身。化身具五。報身無肉眼。法身無五眼。若約法性之眼亦得具五。然隨法相差別。若斯法性宗中。一一圓融具如上說(文)。疏九(下)抄十九下。引智論三十七四十四等。釋十眼五眼等事委細也。智論肉眼釋有五義。一近(見)遠(不見)。二粗細。三前後。四明暗。五障內障外。肉眼皆見上不見下。天眼皆見。十眼中肉眼。見一切色。天眼見一切心等也。問。兜率天子等得離垢三昧歟。答。章至離垢三昧前(雲雲)。小相品結天鼓說法得益分齊雲。猶能見離垢三昧之少分耶(文)。玄第十六釋雲。六結益分齊。謂隨得十地因滿簡不同果故。雲猶未能等也(文)。孔目第一雲。若約解行法分齊克。唯未得離垢三昧(文)。如上引知。離垢三昧前者已前也。已鄰離垢故雲已前也。又第十六通因果(雲雲)。如上引。折雲。若三下大品經雲。菩薩行般若時。肉眼得見三千大千國土。智論問雲。大千國土百億須彌山諸鐵圍等事障礙雲何偏見者。何用天眼。答。不以障礙故見。若無障礙見大千界。如觀掌中無異。復次有人言。菩薩天眼有二種。一者從禪定力得。二者先世行業果報得。報得天眼。常在肉眼中。是故大千所有之物不能為礙。因天眼開障肉眼得見。問。佛為世尊力皆周遍。何以但見大千國土。答。若肉眼能過何用天眼。以肉眼不能及修學天眼(雲雲)。問。錠光頗梨體珠歟鏡歟。答(雲雲)。折雲。即以前肉眼所見。經連次雲。亦于念念中見百千萬億那由他佛剎塵等如來。譬如錠光頗梨珠。照十佛剎微塵等世界。此珠白淨寶網轉輪聖王善根所成。注雲。此段之珠前經卻之。如明淨錠光頗梨鏡。照十世界等。此鏡體是殊寶故雲珠也(已上注。雲雲)。此段者。第三重光明益中文也。前經者。天鼓說法舉十喻。說業障空義之中。第八鏡含萬像喻之文也。

    章以約因行示故(雲雲)。指事雲。此通伏難。難曰。信滿已去所起行用。皆周遍法界。無分齊相。雲何唯得離垢三昧前。亦照十佛世界塵數世界等歟。答。約因門示故。若約因果無二門者。周遍法界無分齊相(雲雲)。一義雲。已上普莊嚴兜率天子等之行相。雖因位窮滿未到佛果故。雲約因門示也。若約信滿已下。十信終心作佛得果行相。即賢首品心也。

    章能心一手等者。賢首品十大三昧中。第四千出廣供三昧文也。又雲。不離一世界(雲雲)。又于一念中等(雲雲)。問。圓教心。于何位立不退歟。答。玄第四雲。以圓同終故。入位已後方說為不退位也(文)。章終教不退上八相(雲雲)。起信論信成就發心中說八相。即初住不退上八相也。而論雲。有漏之業未能決斷(雲雲)。故不得自在雲也。問。始教心。初住已上現八相歟。答。兩方也。若雲現者。章文何限終教不退等歟。若雲不現者(已下玄難思)。賢首品海印三昧之終現八相。是十信終心所現也。雖雲示現。約機雲示現。非暫時化現。探玄記第四釋也。又第四雲。若三乘初教中。總無化現成佛以來得不退故(文)。答。章問。若初即具後等(雲雲)。答料簡。答實爾者。縱若不得度。亦應不得初。但以下奪。心雲。初得後得義決定也。後得故初得雲事。不可有也。折雲。答雲實爾者。正如所問。才不得後亦不得初。此縱也。但以下奪。但以令宗既初後圓融。得初時無不明後故也。是故下結答意雲。若此宗初不得後。前難得成。既得初時。即得于後。何有前難。所以無有未得後而不得初義也(文)。章雲約相(五位差別寄淺深之相也)。就門(三機誘引之門)。約體(理智菩提心等位體也)。就法(法爾圓融無礙之法也)。折雲。初約行布門。約相就義門故。有前後次第○二約體就法者。體即體相。亦是諸地體相。爾相前就門有出入次第之義。今此諸位體相就法。法無次第淺深。但圓融自在。爾故諸位體相同法之自在也(雲雲)。

    十八。問。章文若自別教即不依位成(雲雲)。爾者十信初信作佛得果義有歟。答(雲雲)。折雲。答意雲。直論別教。初信亦是既住住皆具一切。不必須到滿心故。雲不依位成。非是別教不約位說也。今寄三乘終教故。約滿心爾。清涼亦雲。圓融門中不依位。次寄終教。說信滿即能因果無礙。以因門取常。即是菩薩。以果門取。即恆是佛。或雙收雙泯自在難思(文)。集雲。問。前雲一乘信滿成佛。此謂不依位成何歟。答。前約行。此約實。如斷惑中說(文)。斷惑章雲。約實以無可斷。本來清淨(雲雲)。復古雲。若直自宗別教。則不依位成。孔目第一義章雲。若依一乘圓通之教。由義自在總別相成故。無前後始終淺深近遠等別。又要問○者須成佛。則數數成。新新斷結。亦不住學地。若對不成機。則常不成(文)。

    問。如上義者。別教機。十信初心始覺修生之義可有歟。答。始覺圓極。何可雲初心歟。圓教心。開悟即本有十身圓融信等。即一心具德故。諸位皆圓位也。故舉一全收也。諸記之釋此趣也。章若爾應雲住位成佛者。上雲寄彼得入住處等故。致問也。何名信滿者。上引賢首品等釋。成十信終心作佛之義故難也。答心雲。賢首品等。信行滿位。攝諸位。明十信終心作佛之義者。是行佛而非位佛。而其終心即初住故。又寄終教也(為言)。

    問。十信終心與初住一體義雲何。答。玄第四雲(賢首品)○此是起信論三種發心中。當最初信成就發心故雲初也。同下文十住初發心住及發心功德品。此約信終。彼就住初故無二也。既以信滿入住方為信。何不住滿入行為住耶。釋雲信不成位故不例也(文)。此釋菩薩于生死最初發心時等之四句也。又雲。此心已入住。然約能入方便故屬信終(文)。釋十信也。初發心即極勘文有別。

    文安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于東大寺書寫畢。

    自二十二日未克至二十三日子時功終畢回向無上大菩提也。

    決舜。乘。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下(五)。

    時分義。

    一。三生六十劫等利鈍。

    二。有漏四波羅蜜。

    三。新舊二經俱服同異。

    四。超劫重重。

    五。不定僧重重。

    六。別教行布修行時分。

    章極疾三生(雲雲)。極遲逕六十劫(雲雲)。

    俱舍論第二十三雲。順決擇分。今生起者。必前生起順解脫分。諸有創殖順解脫分。極速三生方得解脫。謂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第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譬如下種苗成結實。三位不同(文)。

    問。三生等者何生歟。答。依俱舍等心者。合人天二生名一大生事。證果已後極七反家家等之潤生之義也。三生四生等者。以半生為一生也。故二十三論。付七反。釋人天合生之義。折引折玄雲。問。聲聞緣覺所經生劫是何生劫歟。彼答之言。生劫者多說是一報生死。豈有三生四生。便能得道。若法花經抄。遇一化佛出世名一生。如舍利弗等。于過去拘那含牟尼佛時。修聲聞資糧。于迦葉佛時。修聲聞加行。于釋迦牟尼佛所。方得入見道。乃至極果。言劫者。亦未有文。亦雲一增減劫。亦雲一大劫。上皆彼(雲雲。文)。

    鏡水抄二十一雲(法花玄贊末書)。言已于三生六十等者。利根者疾則三生。鈍根遲者六十劫。路府三釋。一雲。經三。父母生○二雲。經于人天三反大生名三生也○三雲。經于三千化佛○六十劫者增減劫也。又雲。六十劫此是練根。及非鈍根者。三生是鈍根。即非練根也○言四生百劫者。四生者如聲聞說。百劫者或成住壞空等劫。亦不遮一二劫。乃至九十劫已來。得獨覺果。修道勤求。極數者說。若懈怠者。更生無量劫。不得二乘果也(文)。

    問。三生等約半生。極七反等約一大生雲事。有何所以哉。答。七反等潤生。欲界九品之煩惱。盡潤生之執力。而欲界中人天引業五戒十善差別故。潤生執力。亦兼人天故。合人天之一大生也。順解脫等三生。機根進修之遲速也。不依煩惱結生之執力。何必合人天而雲一生歟。但鏡水抄第二釋。以三大生為三生見。俱舍師可尋檢。

    問。二生得果人可有歟。答(雲雲)。俱舍論二十三雲。頌曰○依本必見諦○論曰。依根本地起暖等善根。彼于此生。必定得見諦。厭生死心極利故(文)。依此文者。第二生。依根本地修得順決擇善根者。必了二生得入見諦故。正理論許二生解脫者(雲雲)。故光會雲。依根本地起暖等者。必于先生已起暖等(文)。故無生滅之義也。

    問。三生得果者。第三生必得無學歟。又通前三果經生人歟。答。論第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雲雲)。第三生得初果等經等生之類。猶三生得脫之攝也(雲雲)。但當章三生得羅漢(雲雲)。又第三生漏盡得果(雲雲)。依終極釋歟。俱舍師可尋也。

    問。六十劫百劫者。大小等劫中何劫歟。答。準上鏡水抄。六十劫者一增減。是小劫也。百劫者或成住壞空(雲雲)。即八十增減。是大劫也。又俱舍論第十二要百大劫(雲雲)。如下。

    問。三生六十劫等利鈍義。雲何判之歟。答。依諸釋有三義。一雲。三生四生鈍。六十劫百劫利。中間不定也。三乘相對之時。上根等次第。練根行長久故也。婆娑三十一雲。復次大加行得故。名大悲。謂必經三無數大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方得如是無根大悲。非如聲聞極利根者。經六十劫修諸加行。便得菩提。非如獨覺極利根者。唯經百劫。修諸加行便得菩提(文)。此文六十劫百劫者極利根見。

    問。百二雲。復次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通者。謂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二生中令成就。第三生中得解脫。余不決定。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覺喻(文)。

    此亦時解脫鈍根。不時解脫利根雲事。薩婆多一宗所定也。知三生鈍根。六十劫等利根也。

    光疏第二十三雲。此據聲聞。極疾三生修加行。極遲六十劫修加行。若據獨覺。極疾四生修加行。極遲百劫修加行。若據佛乘。極疾三無類劫。及余九十一劫修加行。若極遲者。三無數劫。及余百劫修加行。此據修者。余即不定。或有殖已經一劫或無量劫。不能入聖。佛時長故其根最利。聲聞三生。獨覺四生。非要利根。亦通鈍根。若極利者。要經六十。要經百劫故。婆娑三十一雲。非如聲聞極利根者經六十劫。非如獨覺極利根者唯經百劫。余文可知(文)。俱舍一宗心。依婆娑本文。六十劫百劫者極利也。三生四生有通利鈍(雲雲)。有唯鈍(雲雲)。余者三生等唯鈍之義。非要利根。亦通鈍根之文。如何會之哉。答。

    抄十三(上)雲。謂鈍根者名隨信行。若利根者名隨法行(文)。二雲。三生等唯利。六十劫等唯鈍(雲雲)。勤行精進者。速得解脫故。折雲。利者但有三生○六十劫者即鈍根者(雲雲)。業疏四下(南山大師)第三生證斯利根也。若有鈍者乃至六十劫(文)。大智律師真語律師等釋家。同存此義。又弘法大師寶鑰。三生利根也(雲雲)。三三生六十劫等共通利鈍。

    俱舍惠暉疏雲。問。三生與六十劫。四生與百劫。誰鈍誰利。答。皆通利鈍。時多小不同者。厭心勝劣故有長短。若三生是利者。佛時最長。應是鈍根(文)。

    毗曇章道基師雲。且依小乘○其速成者。三生中得聲聞菩提故。俱舍論雲○此心疾終聖果為利。而實其間通利鈍。若遲緩者。逕六十劫。此說力兵等小劫。其遲證聖果為鈍。而其中通利鈍(文)。

    鏡水抄二十一如上抄。又法花玄第五(嘉祥大師)判一乘進入三根之時。三生六十劫等。共通利鈍之義見。問。上三義如何取舍之歟。答。

    壽量品玄贊雲。且如二乘練根相對。生少得者為鈍。生多得者為利。勤墮相對。生小得者為利。生多得者為鈍(文)。

    問。四生百劫共通部行麟喻歟。答。上婆娑文。百劫如麟喻(雲雲)。又極利百劫(雲雲)。知百劫唯麟喻所經也。顯宗論雲。部行獨覺修因時。量減百大劫。時無長限(文)。此別種姓部行證據也。別種姓部行允減百大劫(雲雲)。知四生部行之所經也但法花玄第五雲。總說獨覺凡有四種。一者本乘緣覺○此人有多經劫○極遲百劫○極速四世。中間則多少不定○二非本乘○三部行○四變化緣覺(雲雲)。依此釋者。四生百劫。本乘緣覺所經也。本乘者麟喻見。雲何可尋三論學者。俱舍第十二雲。二獨覺中麟覺喻者。要百大劫。修菩提資糧(文)。

    問。獨覺四生文何論歟。可檢。

    問。以六十劫百劫。如何配當二乘次位歟。答(雲雲)。

    折雲。初二十劫修資糧。次二十劫修加行。後二十劫入見道○鈍根者經百劫。第一二十劫修聲聞資糧。第二二十劫修聲聞加行。第三二十劫修緣覺資糧。第四二十劫修緣覺加行。第五二十劫方入見道○即俱舍等說也(雲雲)。復古全同也。

    尋雲。依上所引婆娑論文。舍利弗既經六十劫人也。而釋迦佛世初入見諦乃證無學。即折薪引法花抄。舍利弗于釋迦佛所入見證果(雲雲)。豈入見諦後經二十劫哉。又百劫既麟喻所經也。何于前四十劫。可修聲聞資糧加行哉。但先德所釋定有。經論依標。爾者進退共未審如何。答明師可尋定。章水火等一劫(雲雲)。俱舍十二雲。如是所說。成住壞空各二十中積成八十。總此八十成大劫量○三劫無數。累前大劫為十百千。乃至積成三劫無數(文)。

    孔目四雲。小乘以六十劫為大劫阿僧(文)。

    問。小乘教心。阿僧者第六十數歟。答。章至第六十為一阿僧(雲雲)付之諸記多雲忘失余八(雲雲)。

    抄十八(下)雲。言小乘六十已至無數者。即俱舍論○即第十二論中。解脫經說。六十數中阿僧耶。是第五十二數○于此數中忘失余八。但五十二(文)。舊俱舍第九雲○十摩訶婆洛沙名阿僧。中間有八忘失(雲雲)。問。小乘教心。三僧間當何位歟。答。

    折雲。準天台藏教菩薩。三百劫當下忍位。上天乃至座樹下當中忍位。次一剎那上忍。次一剎那世第一。從此發真無漏三十四斷見修煩惱(雲雲)。取義。

    尋雲。順解脫分並前二善根何時經之歟。答。

    問。麟喻百劫練根有何故歟。答。五分法身者。折雲。戒定慧可知解脫即是離系為名解脫知見。由離系縛于現自在觀求覺了。前三是因。後二是果。此五別說四法為體。謂定慧解脫及無表也(雲雲)。疏四下(十藏品)雲。戒定慧三。上來頻釋解脫即是離系為名解脫知見。由離系縛。于境自在觀求覺了○即轉前五蘊成此五分○知見與慧此二何別。佛地論第四。總有三綱。略舉其一○無學勝解名解脫蘊。無學正見名解脫知見。蘊前三是因。後二是果(文)。

    抄十一(下)雲。佛地三說者。今即第一釋。二雲。一切皆是無學。緣解脫慧名解脫知見。緣余慧名慧。緣解脫慧者。緣滅諦智也。緣余慧者。緣余三諦等智。三雲。一切通學無學二位。分得無學。圓滿諸佛菩薩皆有五故(文)。疏轉五蘊得五分事委細也。繁故不引。

    問。百劫間修法身因歟。答。修法身時出之。付之。百劫既修相好業(雲雲)。尤生身因也。何雲法身修因哉。答。相好與法身。修因互資助故。百劫修行通法身因歟。章身者但百劫修相好業等(雲雲)。知亦是生身因也。故折雲。于此四時圓六致故。成五分法身(雲雲)。

    問。爾者三僧修行。又可通相好之業歟。答。三等四時。可兼通生法二身。福智資助故。故指事引婆沙四時義了雲。修此法身具有四時。生身亦爾(雲雲)。折文如上。但三並出家修禪定。菩提樹下三十四心。此等三時專為成五分法身也。百劫修相好者。專為成生身之相好也。故章文依表里配釋之也。

    難雲。當段下章雲。小乘中偏修智分不修福分(雲雲)。章百劫修相好業(雲雲)。光記十八雲。三十二相。一妙相。各百福莊嚴。何謂百福。若此中百思名百福○先起五十思修治身器○後記五十思令其圓滿○問。何者是五十思哉。答。依十業道各有五思。謂依離殺業道五思。一離殺思。二勸道思。三贊美思。四隨喜思。五回向思。乃至正見亦爾。是名五十思(文)。三十二相各別因佛果義處可攝。俱舍論第十二雲。菩薩要經三劫無數。修大福德智慧資糧(文)。此文問福智兼修見。爾者章偏修智分者約大都歟。俱舍師可尋。

    問。百劫修相好者。大劫歟小劫歟。答。法相大乘心。付釋迦超劫。大劫中劫論義也。但小乘心。大劫(雲雲)。可尋檢。

    二。問。三僧中修有漏四波羅蜜(雲雲)。爾者六度中除何度歟。答。見當章起盡。除禪慧取前四波羅蜜也。付之。指事引婆沙雲。四波羅蜜者。施戒精進船若(雲雲)。爾者除忍禪見。雲何。折雲。婆沙第十並第十四皆雲。一切諸佛盡于三阿僧劫。修諸方便四波羅蜜。即前四度也○二百劫別修福業。並三出家禪定即第五度○曰菩提樹下是第六度。于此四時圓六度故。成五法身。若準二俱舍說。六度亦有四位。與此小異。彼頌雲(已下取義)。但由悲布施壇被抄身無戒忍念贊嘆弗沙佛進次無上菩提(禪定)。六波羅多。于如是四位。一二又一二。如次修圓滿(已上頌下八注取義)。如是則非是三中。不修彼二度。但三中。準所得前四滿爾(文)。今章文。當所引婆沙之義。但指事引百七十八卷。四波羅蜜者。施戒進慧(見)。婆沙之一師異說歟。即指事所引勵律師釋。又前四波羅蜜也。然無取舍知舉婆沙一諸師之義也。指事雲。百七十八雲。四波羅蜜多。謂施波羅蜜多。及戒精進般若。如實義者。得盡智時。此四波羅蜜多方得圓滿。外國師說。有六波羅蜜多。謂于前加忍靜慮。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後二波羅蜜多。即前四所攝。謂忍攝在戒中。靜慮攝在般若。戒慧滿時。即名彼滿故○今依斯等文得意分時故。修法身具有四時。生身亦爾(又更可勘)。勵律師雲○如薩婆多說。成佛乃有四階。第一三僧劫。修有漏四波羅蜜。除禪定般若為種智因○第三最後身。出家已後。修有漏四禪四無邊定○第四菩提樹下。修三十四心○隨義以論。具有三佛。無漏五分法身以為法佛。父母生身○以為報佛。化作佛身。于余方施化以為應佛。若據大乘。此之三種皆是化佛(文)。

    問。始教心。水火等大劫者。指八十增減歟。又取六十四轉劫雲大劫歟。答。僧品探玄太疏等不指何劫。但既雲水火等大劫(雲雲)。知取八十僧減劫數之歟。折雲。但此下初揀前數教○前小乘中。亦取水火等大劫。但直以一大劫為一數爾○今此大劫數至百千。從此後百千為一俱胝。即是百千方是一數也。清涼引測公深密記說。俱胝相傳數有三種。一者十萬二者百萬。三者千萬。今當第一。然後倍倍方為俱胝(文)。

    章數至百千劫者。百千者十萬也。以此十萬為一數。又至十萬名俱梨故。當第一十萬為俱胝之義也。若用俱梨分一大劫數之者。遙過千萬等。思之。集雲。但此下二劫量此取等者。準劫章風災為一數。至百千故。頌雲。積聚風災以為數。數下能及僧量○光明覺品疏雲。此方黃帝算法數有三等。謂上中下。下等數法十十反之。中等百百反之。上等倍倍反之。尋雲。此記所引劫章心。已雲風災為倍(雲雲)。取六十四轉劫。一數倍倍數之(見如何)。

    三。問。新舊二經俱胝之量同也可雲歟。答(雲雲)。兩方也。若雲異者。既二經同品也。俱胝量尤可同。況俱胝之數量通大小乘。何于同本異譯二經俱胝量可有差別歟。若依之雲同者。晉經文百千百千為一俱梨(雲雲)。探玄解釋心。億千億(見)。唐經文。一百洛叉為一俱胝(雲雲)。清涼大師解釋心。百萬為俱胝(見)經文雲。解釋雲。二經俱胝之教。多小雲泥也如何。答。

    探玄第十五(僧品)雲。百千百千者。謂百千千百千故。雲百千百千。皆以所數等于能數○名一俱梨者。新名俱胝。或翻名億。此恐不可以百千是十萬。十萬為一億。此即億千億方名俱胝。亦俱梨個俱梨方名一不變。余皆準此(文)。

    疏八(下)雲。初言一百洛叉為一俱胝者。是中等數。洛叉是萬。俱胝是億。故光明覺品過一億。梵本皆雲俱胝故。若依俱舍以洛叉為億。則俱胝當非也○俱胝已下並是上等數法倍倍變故(文)。

    疏三(下光明覺品)雲。此方黃帝算法數有三等。謂上中下。下等數法。十十變之。中等百百變之。上等倍倍變之。今此三千。若以小數計有萬億。今約中數。從千已上百百變之。則有百億。故唐三藏譯為百俱胝。測公深密記第六雲。俱胝相傳釋有三種。一者十萬。二者百萬。三者千萬。由此三千以俱胝數。或至百數。或至千數。或百千。唐三藏譯是千萬也。故至百數(文)。尋雲。百千百千為俱梨(雲雲)。此俱梨當千萬為億歟。章所數等能數(雲雲)。指事雲。所數者前百千。能數者後。何以故。數前百千成後百千故○經雲阿僧。阿僧名不可量。如是乃至不可說轉不可說轉名不可說轉轉(文)。復古雲。如約俱胝以數物。則俱胝為能數也。後數至俱胝。是等能數也(雲雲)。此記心。初俱胝者能數。後俱胝所數(見)。爾者與指事相違如何。答。

    折雲。謂阿僧名無數。余九即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文)。十大數名目。新舊二經小異也。

    問。一百重僧。始終二教中何歟。答。章始教義(雲雲)。付之。玄十五雲。阿僧此雲無數○諸聖教中。通有四說。一準俱舍論○二依智論第九。數過十重已後名阿僧。論雲。一一名二。二二名四。三三名九。十十名百。十百名千。十千名萬。千萬名億。千萬億名那由他。千萬那由他名頻婆。千萬頻婆名迦他。過迦他名阿僧。如是數三阿僧○此約始教說。三依智論第六。引此品文。還有百數。至阿僧等此約終教說。四依此品。百數阿僧。始是初數○約圓教辨也(文)。會雲。章依始教終門直進。探玄依始教初門回心教也。

    問。瓔珞經所說劫石之僧。始終二教中何乎。答。

    折雲。若依終教下○今此不辨阿僧之數量者。應同始教之教○若據瓔珞經中亦有其數。如彼經(下卷)雲。一切菩薩行道劫數久近者(已下。取義)。乃至四十里石方廣亦然。以三銖天衣。人中三年一拂。此石盡名小劫。方廣八十里石。以梵天三銖衣。梵天三年一拂。此石盡名中劫。方廣八百里。以淨居天衣三銖衣。淨居天三年一拂。此盡名一大阿僧劫(已上。取義)。今此教中。應亦取此。以數三僧(文)。此記心。劫石之僧。終教之義(雲雲)。但探玄依諸聖教出四重僧。別不出劫石。知劫石芥城等。寄喻顯百重僧時節久遠歟。

    問。章文至一百名僧(雲雲)。旦此僧者。化身之所經歟。又實報身所經歟。答(雲雲)。兩方也。若雲付報身者。當章一段之文見。或雲。仍此教中就釋迦身。或何故乃就化身說也等之問答記盡。今三全付化身談之(見)。是以優婆塞戒經三滿佛。多分同小乘教之三滿之佛也。若依之雲付化身者。三數量。已始教之終門通終教。知直進菩薩修行成佛時也雲事。爾者直進菩薩所經三。何唯約化身哉如何。答。一義雲。雖一百重僧直進報佛所經。約三乘同見故。僧滿佛相似小乘說也。故章仍教中下。釋回心教之義也。問。三身之因行各別經之歟。又于一實行之僧。聖三身異說歟。答。

    問。三身同時成道歟。為當異時歟。答。第十卷同學抄論義也。有二義。一同時義。若不同時者。佛德不滿。可前後增減故。三身章雲。故成三佛不增不減(文)。二異時同學抄正義也。世親攝論雲。成所作智者。謂能示現從都史天宮而沒。乃至涅種種佛事皆得自在(文)。

    玄贊雲。果道滿已住知足天。乃至下生成等正覺(文)。周記雲。自在宮中成正覺。已知化身即下閻浮亦成正覺(文)。但八相共化身也。故無三身減之失也(雲雲)。雖有三身成道同時異時之義。三之修行一行歟。又自他受用淨土化身。必同時成。無八相故知足住天因位所現也。但玄贊果道滿已者。果因名道。又雲等覺位屬果故(雲雲)。

    問。始教心。百劫修相好(雲雲)。爾者分僧之中假說歟。僧之外立歟。答。始教所引優婆塞經與俱舍。初二僧滿佛全同也。經初滿寶頂佛者。俱舍寶髻佛也。故折雲。寶頂即尸棄佛也。亦雲寶髻(雲雲)。第二僧滿然燈佛。二教全同也。第三滿。小乘勝觀佛也。折雲。勝觀此即毗婆尸佛也(雲雲)。大乘者迦葉佛。小乘百劫滿佛也。故知。回心教心。于三中。假說百劫行也。

    問。始教之心。百劫修相好業(雲雲)。依何經說歟。答。章依本業(雲雲)。付之。檢本業經前後。全無此文。如何。指事雲。下卷佛母品雲。佛子。劫數者何。所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盡名一里劫。乃至萬里石盡名為萬里劫。佛子。一切賢聖入是數量。修一切法門。時節久近得佛果。其數百劫乃得等覺。案雲。今依此其數百劫。乃得等覺文意趣故。釋雲百劫修相好業(文)。折引兩所經文。一處雲。等覺菩薩。百劫修十三昧千劫佛威儀(雲雲。取義)。一處。百劫千劫變化生一切(雲雲。取義)。折雲。變化者。即經心見。即變易身也(雲雲。取義)。折所引兩文。皆雲百劫千劫。不順百劫修相好之義。又何文百劫修業假說雲義不見。但雖無經文變化之義。準余纏經論釋。但是變化歟。本業經先後退可檢。

    四。問。章文即超九劫(雲雲)。所超劫量大中等何哉。答(雲雲)。第九卷同學抄論義。或雲大劫。或雲中劫。古來難義也。而然同學抄正義。依本疏明文釋迦所超之劫量中劫定付之。難雲。瑜伽雲。若上上精進。或轉眾多中劫。或轉眾多大劫(文)。會雲。本疏引此文時。或有轉多大劫(雲雲)。大劫加有言。有深意歟。又雲。上疏翹足超九百劫中超(文)。百劫既大劫也。超大劫(雲雲)。會雲。此疏但雲百劫。不雲百大劫。然百大劫者。小乘所談也。大乘教中未見其文(雲雲)。善戒經雲。若有菩薩勤精進者。能轉無量中劫(文)。地持論雲。若菩薩增上精進。能轉中劫不能轉大劫(文)。仁王經良賁疏下雲。瑜伽說雲。若正修行。最上品勇猛精進。或有能轉眾多中劫小災劫。或有乃至轉多大劫大三災劫。當知。決定無有能無數大劫。此同婆娑。于修妙相轉大劫也(文)。婆娑轉大劫(文)。可檢。

    問。釋迦菩薩。于三百劫中超幾劫歟。答。超九劫(雲雲)。付之。心地觀經雲。雪童為半偈舍全身。超十二劫摩仙人布發之時超八劫。薩釋踝由磽抖齷   喚佟8Э撤鷦尢局 背 漚 ㄔ圃疲 3 漚倬攀 喚儷傻勒摺K孀 ﹞酥 逡病N省3 僦 濉M 厙暗厴響!4稹5諶磽 F  逡病O喑幸濉J妥鶿氖 僦  佟=院蠖 o同也。但第一心地觀經雲。時佛往昔在凡夫。入于雪山求佛○道以求正法因緣故。十二超劫生死苦(文)。會此文雲。一雲。初二三地相同世間故雲凡夫。一雲。遠指先雲凡夫。一雲。薩娑多宗。三百劫皆異生故。隨轉而雲凡夫。

    問。超劫者。超僧數量歟。超余心歟。瑜伽雲。但經于三無數大劫。便證無上正等菩提。不過此量○決定無轉無數大劫(文)。最勝疏雲。取作意時。方便善心相續時量經三大劫。非是通取修不修時作不作意。經爾許劫故。勤惰根性不同。俱說三(文)。此超余心文也。

    問。上上精進菩薩可超無數大劫歟。答。瑜伽決定無轉無數大劫(雲雲)。付之。大般若理趣分雲。當經十六大菩薩。生定得如來執金剛性(文)。同疏雲。由于此經行先法行。能超生死不經僧。經十六劫便入初地。以經所明實相之理有大神驗。聞此法已故超生死無邊劫量(文)。會雲。經十六劫者。分地前一僧為十六劫也。不經僧者。僧外生死無邊之劫數也。又千手經雲。我于是時。始住初地。一聞此咒故超第八地(文)。會雲。初地八地等者。三乘共十地也。超第八獨覺地。入第九菩薩地為言。或為顯神咒功能。示現超地相歟。尋雲。由何義。以地前一大僧分十六劫歟。答。清水理趣分經雲。此有二義。一者仕十六大菩薩故。二者總會諸門顯理趣分故。擬之為十六劫也(已上)。超劫等覺義。自宗解釋退可撿入。

    問。始教心。二乘修行時分如何。答。折雲。顯揚論雲。第七雲。時者聲聞菩提。極少三生修行得。獨覺菩提。由百大劫修行而得。無上正等菩提。由三大劫阿僧耶修行而得(文)。章由此始教就下機故(前機淺直進)。有二乘故(初回心)。此身是彼所知見故(釋第二句)。是權教故(釋第一句)。注折薪義也。

    問。終教菩薩。超劫義可有歟。答。起信論雲。一切菩薩皆經三(雲雲)。故小始二教。超劫之義出。終教不出也。付之。始教心。雖超多劫。所超之劫僧余心故不相違。皆經三之義。縱雖終教菩薩。于地前豈無勤惰不同哉。況今終教僧者。始教之僧數量也。始教既有超劫。終教何無歟。加之理趣分千手經心地觀經等。皆說超劫之義。此諸經說。何可限始教之義歟。如何。答。

    問。妙經文。我實成佛已來。無量阿僧等(雲雲)。爾者終教心。可談釋迦久成之義歟。答。清涼大師雲。若就跡門則能今能久(雲雲)。久成既跡門也。豈不通終教歟。但今心必非取久遠作佛。為終教之義。為證實成之義也。折雲。又此下顯此教勝。揀前教劣也。故法下既爾許劫前已成道。則知。今約釋迦論成。非實報也(文)。此記心。以法花一文。證終教實成與始教就化身二義也。

    問。章文于燃燈佛所得受記等(雲雲)。指何經歟。答。指事雲。又雲。我說等者。亦是依壽量品文也(雲雲)。付之。披妙經說歟。壽量品。諸善男子。于是中間。我說燃燈佛等。又復言。其入于涅。如是皆以方便分別(文)。我說燃燈等文。燃燈與釋迦一體之義(見)。全無得授記之義。是以光宅清涼大師等。存二佛一體之義。加之慈恩大師。釋我說燃燈等之文。平等意趣(雲雲)。如何。答。一義雲。縱雖二佛佛上一體。方便攝化多端也。得記之義不可相違。故金剛般若經雲。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雲雲)。或今章文。即指金剛文歟。故復古雲。燃燈授記。即金剛經文(文)。

    章亦無百劫修相好業(雲雲)。抄七下雲。始教三不同小乘。小乘十十數之。此即倍倍數之。仍說百劫修相好等。智度論破此別修相好。不許三之外別修。即是實教之意(文)。

    五。問。終教心。立不定僧歟。答。立之也。付之。披起信論之文。超地速成約怯弱機。無量僧約懈慢眾生皆會之歟。一切菩薩皆經三(雲雲)。起信既終教當中也。豈不定僧不違論文歟。是以探玄中。釋寶雲經不定僧。此是約雲會三歸一(文)。知不定僧。同教一乘義。而不開終教雲事。爾者宗家解釋。似自語相違如何。答。先終教門通同教事。處處例多之。次起信論文。折雲。問。起信雲為懈慢者。說無量劫實唯三。今雲實則無數劫淺近說三義。正相反如何。會釋。答。前約一方定說故。論以無量劫為方便。今約不定說故。經以三為方便。各說一義。互相不違(文)。

    問。終教心。不定僧者。定三僧之外實經無量僧歟。又雖實行時分但定三僧。望佛德雜類世界等。立不定之義歟。答。順後句答。若實經無量僧者。不可有成佛之期也。起信論雲。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于無量阿僧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劫(文)。

    鈔七(下)雲。且如娑婆。方之安養。一劫方為一日。則安養世界。乃經三無數日耳。更方袈裟幢剎。未經歲月。況于後後以劫為日之剎歟。是則不可以此一方類。定于成佛時劫之數(文)。

    問。勝天王經意。經雜類世界說不定僧歟。答。章文通余雜類世界故。勝天王說(雲雲)。付之。彼經中雖說經無量劫修無量功力。全不說通雜類世界之義如何。答。

    勝天王經第二雲。況復如來。于無量劫。修習無量無邊萬億三昧。何以故。如來不可思不可思不可觀故。爾時勝天王。白佛言。世尊。我聞如來三阿僧劫修行成佛(已下雲)。何而說無量劫修。佛言。不也大王。何以故。菩薩摩訶薩。阿耨多三藐三菩提。無量劫力之所能辨。非爾許劫時始得入平等理稱為成佛(文)。寶雲經舉如來境界不可思議之體。說不可計數僧故。雲佛德無限量。天王經。約因位之行除義。說無量劫力之所能辨。明無量時劫。雖無當段經文。約雜類世界之義。彼經發起序中。佛放面門光照十方無量世界。所照世界相。多分與婆娑異也。是即雜類世界也。故取義雲通雜類界歟。

    折雲。彼經第一發起序中。佛面門放光照十方無量世界○清涼指此等國。雲即樹形等剎。爾世界既其不同其中劫數故。皆不定也(文)。

    抄七(下)雲。二者不定復有二意。一為通余類世界故。如勝天王。說即樹形等剎是。二據實佛德無限故。如寶雲經(文)。要問上雲。若通全世界亦不定。三僧如勝天王經說(文)。

    問。何故此段不出同教義哉。答。終教不定僧。即同教之義故略之歟。

    六。問。別教一乘心。約行布實行經幾時劫哉一義雲。行布門心。以三生為本也。付之。古經第四(盧遮那品)。爾時普賢菩薩○諸佛子。當知。此蓮花藏世界海。是盧遮那佛本修菩薩行時。于阿僧世界微塵數劫之所嚴淨。于一一劫恭敬供養。世界微塵數等如是(文)。

    玄第三雲。問。瑜伽論說。一切諸佛要經三阿僧劫。何故此中乃說阿僧個世界。一一世界並末為塵。一塵為一劫。據此則有不可說個阿僧劫。何故不同耶。答。彼約三乘。據一方化儀故。寶雲經雲○此是約會三乘歸一說。此文約一乘該通十方因陀羅網等。及樹形等諸類世界說(文)。大疏二下大義同也。唐經第十七(發心品)雲。疏四上雲。而經多劫者。然余教說定三僧。此宗所明劫數不定。略有四類。一或展則無量不可說不可說剎塵。如法界品說。二或千不可說。或減或增。如威光太子及此中說。三或一生二生。如善財童子都率天子。四初心即得。如前所說。所乘之法。既自在圓融。能乘之人亦遲速不定。念劫融故○起信則以若遲速皆為方便。此宗則以楷定為權。並有聖言無煩因執○若遲若速。誓要當克是佛意也(文)。

    花嚴問答下雲。問。見聞等三位。普法正位耶不耶。答。不也。但從三乘位。作如是說耳。若普法正位即無不位。一切六道三界一切法界法門。皆無不普法位。又一位一切位。一切位一位(文)。依上玄疏等。別教實義。修行時分不定也。剩楷定為權。若以三生楷定。為別教行布之實義者。豈非楷定歟。是以問答三生。非普法正位(雲雲)。

    花玄疏並問答等。皆約圓融實義。雖然若無差別無可圓融故。豈無別教不共三生行布歟。又一生與多劫。皆解行之內遲疾故。不出三生也。

    抄一上雲。疏見聞為種八難超十地之階下。八段正顯成益圓通之相○又此經宗明三生圓滿。一見聞生。二解行生。即上二句。三證入生。即下二句(文)。既約三生。顯今經正成益之相。又雲。此經宗明三生圓滿(雲雲)。知三生別教。行布實行也雲事。加之。第一綱目等出說經十因。八九十見聞成行得果故(雲雲)。此又三生得益之相也。是則三生。別教不共行布故也。又當章前後見。上行位章。約三生明位。上卷教義攝益。又約三生判之。宗家清涼等處處解釋。多分約三生釋別教行位乎。章文或一念或無量劫(雲雲)。圓融歟行布歟。答(雲雲)。

    折雲。仍各下上約圓融。此明行布故。不違時法也(文)。一義雲。仍各隨處等者。雖一切世界念劫時節不定。皆悉念劫圓融故。不違時法也。不違時法無既圓融時。亦融通之義也。

    問。清涼大師心。付別教修行時分出四類。且圓教中四類之機。各別經之歟。為當一人之上開四義歟。答(雲雲)。兩方也。既雲略有四類(雲雲)。知四類機遲速各別也(見)。況誓要當克之解釋。豈非隨機根之要期遲速各別哉。若雲爾者。三乘教心。猶地上發心修行等也。圓教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之機根。何可有遲疾時分乎。答。抄十(下)雲。疏而經多劫者○釋曰。此即以遲速皆方便也。此宗即楷定為權。以不定或遲或速為實○故毗目瞿沙系時執手經多劫。則一生一定一生。無量劫即一念多劫。豈為多劫。故結勸勿執也(文)。釋曰者。引起信一切菩薩皆逕三之文了釋也。一義雲。初發時解證圓融之法體後。萬行念劫已得自在故。一生二生乃至多劫。隨意樂自在成二利之行也。善財一生究竟。不違多劫威光經劫不違一念等也。

    文安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子時許書寫畢。

    快舜乘。

    沙界恆沙界平等利益而已。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下(六)。

    所依身章

    一。直進菩薩變易立不。

    二。漸悟菩薩變易位分。

    三。智增悲增有無。

    四。圓教變易有無。

    分段變易(雲雲)。分段者。

    唯識論第八雲。一分段生死。謂諸有漏善不業。由煩惱障緣助勢力。所感三界粗異熟果。身令短長。隨因緣力。有定齊限。故名分段(文)。

    元曉大師勝疏(下)雲。言分段者。謂三界內六道岐分。九地位段。莫不歸死。分名段生(文)。分段之義。始終二教大旨同歟。

    變易者。

    唯識第八雲。二不思議變易生死。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無漏定願正所資感妙用難測。名不思議(文)。此始教當中增壽變易義也。若終教者。起信論雲。業識根本燻習。能受阿羅漢闢支佛一切菩薩生滅苦報(文)。同疏(下)雲。以此業識能資燻住地無明。迷于無相。能起轉相現相等。相續令彼三乘人雖出三界事識分段粗苦猶受梨耶變易行苦(文)。

    問。終教心。變易之體限阿梨耶歟。答。二乘無余之間。與八地已上。限梨耶。七地已還。事識細分智相相續之二相未盡故。猶容有六識細分。爾者決定可有所依微細五色根也。故疏梨耶變易行苦者。且約總報之體。或兼無余變易八地以上。故雲梨耶歟。

    問。終教變易者增壽歟。別盡別生歟。答。終教心。三乘共事識分段之粗相因果共斷滅已後。別受梨耶變易。全無故業資助之義。故三乘共別盡別生也。

    起信疏下如次上。

    元曉大師起信疏(下)雲。業識根本燻習者○彼三乘人出三界時。雖離事識分段粗苦。猶受變易梨耶行苦。故言受三乘生滅苦也(文)。宗家海東解釋一同也。既雖離分段(雲雲)。知分段之外別受變易之義也。

    問。回心教心可立報身佛耶。答。章是他非實(雲雲)。付之孔目第三雲。約初回心教門。有其八義○八約生死最後分段身上即成其佛。此約化身。若約報。分段身後即成其佛(文)。此釋回心教行報身(見)。如何。

    問。八地已上無功用者。二利共無功用歟。又自入心無功用歟。答。唯識論第九雲。八地純無漏道任運起故(文)。鈔十七上所引論無簡。知自入心可無功用也。付之第八地入心有諸佛七觀。即觀二利行。若無功用者。何可待七觀耶。答。攝第二釋有二釋。初釋雲。七觀有障。皆據利他。不能任運。非依自利。自利實能任運進故(雲雲)。第二釋雲。又八地中有住出。勸為創入。任運據後(雲雲)。此第二釋又于利他行分入住等心得也。于自利者勿論無功用也。又智論第十七地有七勸。侃疏對十地論在第八地會雲。十地付終雲在八地。智論度克實說七地終心(文)。淨影疏聞之。菩提院贈僧正。勘此文自入心。任運義成。自宗釋可勘之。疏七(下七)勸通二利與三心見。

    問。始教心約實報可立變易身耶。答。以分段身至金剛已還(雲雲)。不立變易也。付之瑜伽唯識等諸論之中往往立增壽變易。已是增壽也。全非終教之義。即是始教當中也。何背本論。可立十地分段之義哉。是次清涼大師鈔十上。若法相宗。頓悟八地。方受變易(雲雲)。爾者十地分段之解釋非。非背本論。似師資之相違。抑強立十地分段義事。有何所論耶。答。且一義雲。始終二教共。地上有教無人故。分段變易皆寄說一門也。雖然終教就三乘教之實義。為顯佛法漸漸深極。分段粗相之因果滅盡之後。立變易微細之生死。故許彼教所立。始教未盡法源之教。初地已上為潤生攝化等故。留煩惱種子。至金剛無間之位。既乍留潤生感種。盍潤分段之生哉。縱雖立增壽變易所資故業所感異熟。全欲色二界之所系也。何可名界外變易耶。故知聖智之中。七地以還分段八地。以上變易者。為寄顯功用無功用二位差別也。若依留感潤生之義者。只微細分段生死也。但清涼大師八地方受變易之解釋。依寄在門義。不可相違。漸悟變易體欲界系。頓悟色界系也。

    難雲。清涼大師依唯識論立八地以上變易。以二義會所留惑種不斷之義雲。而與聖道不相違故○變易生死遠相假藉(雲雲)。雖有惑種。立變易事分明也。次智增菩薩。初地以上受變易身事。相宗所定也。故清涼大師雲。若法相宗○漸悟初地許受變易(雲雲)。若爾者。何故唯會八地已上變易。不會初地等耶。次折薪記中。依本業經于等覺位之中立變易身(見)。既有聖教。先德義難舍哉。

    次始教心漸悟菩薩變易者。若雲增壽者。是亦應分段之所攝。若雲別盡別生者。始教之心不可立別生變易。答。自本清涼大師八地變易寄在一門故。八地已上于所留惑種。依相宗諸師出二釋。故鈔標雲。諸法師答之(文)。

    次智增悲增事。次下宗家所破也。準彼破心。初地已上變易者終教之義也。故不會之。又當章十地分段者付直進菩薩論之。不亂漸悟歟。次折薪是二釋隨一不正義容有釋歟。故第二釋。若直據今文標。一向分段之義釋成。

    次始教心漸悟變易者。章文若約回向菩提。聲聞已斷煩惱者受變易等(雲雲)。既不留惑種故。不可有分段之義。故許變易。但始教談增壽。終教立別盡別生事。二教差別也。雖依何教心。分段果報已盡故。許變易雲事。不可有異義。孔目第三(生稠林章)雲。問。變易生死是無漏。何故入生稠林攝。答。變易生死本數興。意為顯佛法漸漸深遠。將變易生死在分段後。顯其終教漸漸甚深。據理論之。變易生死只是分段細相。所以知中陰本立為分段身。求生方便故立中陰。如十住經說中陰之身。乃至涅菩提亦有中陰。但微細漸深。唯佛境界。據此文證。當知變易生死只是分段細相(文)。生分分段變易二想。以二十八門分段。第二十四科方方便等之四種生死三昧樂等三種意生身釋畢。起此問答。爾者四種變易三種意生身多分終教義也。知終教變易亦粗細寄顯之心也。依實者即分段細相也。

    問。何故涅菩提有中有耶。既有中有者。即應分段身。如何。答。約化身釋歟。孔目第二雲。三界者眾生果報分段依處分齊。有三○于此三界凡聖粗細出改不同。有四種。一者系業分段三界。二者不系業分段三界。三者余習變易三界。四者不舍世間變易三界。問。變易及不舍世間同無漏法。因何在三界。答。變易等身為慈悲故在于世間。如涅經說。常樂我淨能以大悲起還入世間故在三界(文)。第一一向凡夫。第二終教三賢始教十地。第三終教地上。第四佛果化身也。而雲佛果變易者。變易異名各意生身。隨意受生故名變易。故十佛中有意生身也。

    二種生死義(淨影大師)雲。大品經中說。前七地猶是肉身。天分段者至佛果乃盡。自前未斷。至佛盡故。唯佛一人斷有頂種(文)。唯識論第八雲。若所留身漏定願所資助者。分段身攝。二乘異生所知境故。無漏定願所資助者。變易身攝。非彼境故。由此應知變易生死性是有漏異熟果攝。于無漏業是增上果。有聖教中說為無漏出三界者。隨助因說(文)。故第七卷。頓悟菩薩色界之第八引生圓鏡智。漸悟菩薩欲界第八引鏡智(雲雲)。知變易體即欲色二界所系也。

    大疏五下(第六回向斷)釋經意生身之文。引楞伽經釋三昧樂等三種意生身名義地位等了雲。若成唯識第八名為意成身。隨意願成故。意明但轉變成非新生故。故論又雲。亦名變他身。無漏定力轉。令異本如變他故(文)。

    抄十二(下)雲。疏若成唯識下○若體于者總有三說。一雲悲願為體。二雲定願為性。三雲無明住地或無漏有分別業為體○問。若依悲願而感此身故留煩惱。此復何用。諸法師答雲。七地已來自有菩薩受分段者。為受分段故留不斷八地已上。雖受變易而與聖道不相違故。所以不斷。又解。八地已上變易生死遠相假借故留不斷。由此惑身資。致燻力得受用身。非如無學回心向大者。唯依一業(文)。

    樞要下雲八地以上無間分段死。不籍煩惱助潤。何故不斷哉。答。如初地怖煩惱即伏而受變易。亦如二乘有學回心即受變易。雖無分段。不斷煩惱。所以者何。煩惱雖非親助潤變易如分段生。遠勢亦有。又惑種在變易時長。不假數資。若無感種變易時促。如二乘無學願數數資(文)。

    唐經第十六(十住品)雲。疏三(下)雲。第八童真住自分中○初一能化身頓悟菩薩隨願受生貴在利。不揀淨穢。漸悟地前受變易意生身故(文)。法相宗頓悟八地方受變易。漸悟初地許受變易。言意生身者。如回向說(文)。頓悟八地變易者。一雲。寄在川心也。一雲。師相違也。付漸悟菩薩。縱雖法性宗心初二果回心。何必地前變易耶。又法相宗無學回心從十信應變易。何定地前分段耶。又終教心直性菩薩地前分段也。何于第八住可受變易耶。答。一義雲。性宗心。雖有地前分段之人。入寂之回心必地前變易故。約定有法性意(雲雲)。次相宗心。漸悟地前變易事如下抄。學無學共不許地前變易之義可有歟。次終教直往菩薩。初住已上非業系隨願受生故。釋不揀淨穢非受變易也。譬如始教七地已還分段身。菩薩時時以定力往他受用土。

    折雲。問。金剛位後受變易否○答。此有二義。若據本業經說。等覺性中住順寂定。以大願力。住壽百劫修十三昧。復住壽千劫學佛威儀等。別知金剛位後復有千劫。應于此時受變易身。若直據今文。金剛已還斷障種故。便成實報故。異回心教中約化身為說也(文)。此記心。以大願力之言。為增壽變易義歟。但當章約留種。成分段義。種斷正受金剛一念之位也。知不可立變易哉。集雲。十住抄雲。若法相宗。頓悟八地方受變易漸悟初地許受變易者。此謂寄位順教意也(文)。十地以還有中陰(雲雲)。

    指事雲。十住斷結經第九雲。爾時世尊即入無形觀三昧。普見五道中陰眾生。乃至亦復見彼中陰形質。從一住地至十住地。案雲蓋疑此經文。都驗十住經無此文故(文)。無漏智果(雲雲)。鈔十七上雲。生空所引後得智及滅盡定(文)。

    隨眠力潤生事。

    雜集第五雲。相續力者有九種。命終心與自體愛相應○諸異生輩令無間中有相續。未離欲聖者亦爾。臨命終時乃至未至不明了相位。其中有能起此愛現行。然能了別以對治力之所攝伏。已離欲聖者對治力強故。雖未永斷。然此愛不復現行。彼由隨眠勢力令生相續(文)。指事雲。第五卷雲。已離欲聖者對治力強故○乃至廣說。案雲。蓋略取此文耶(雲雲)。章一切聖者。指第三果一切聖人也。第三果聖者。既唯種潤生也。八地已上菩薩豈無唯種潤生之義耶。六卷私記第六雲。問。悲增菩薩悲願菩薩悲願勝。八地以上猶有分段。何受變易。答。八地以上第六識無漏相續。無有漏心起。故不能故起煩惱受分段身。故受變易身也。問。十地中不斷煩惱種子。何以其種子不受生。答。並唯心煩惱現行潤生不用種子故也(樞要有心句。可見之)。問。何故不用種子。答。燈雲。已伏惑種。潤生無能(雲雲)。菩薩入初地時。伏煩惱現行故。雖有種子。潤生無力也。問。若爾。何不還聖者。以已伏惑種潤生。答。不還聖者。對治力強。正潤生位不起煩惱故。以所伏惑種潤生也。十地菩薩。不用煩惱對治道故。起現行潤生也。然雲已伏惑種潤生無能者。多分約異生說也。若釋十地唯現潤生。亦可用此義也(雲雲)。唯識第八雲。不還潤生愛雖不起。然如彼取。定有種故(文)。同第七雲。然不還者。對治力強。正潤生位不起煩惱。但由惑種潤上地生(文)。

    問。章文一切聖人隨眠潤生(雲雲)。爾者初地已上。悉種子潤生可雲耶答。準斷惑章。故留煩惱地上惑。現惑惑種皆得自在(雲雲)。又七地已還。第六識煩惱似有漏之故。當處八地已上永伏不行(雲雲)。知七地已還可有故。起現行也。問。七地已還唯現因生歟。通種子潤生之義歟。答。第十卷同學抄。七地已還唯現潤生之義也。其故煩惱種子有生果與潤生之二功能。初地伏俱生時。皆損伏之而為利生。故起貪等之時。雖起生果功能。不起潤生之功能。既故起現行(雲雲)。即潤生能勝。種子潤生能劣故。無種子潤生之義也。六卷私記如上引。但惑現惑種皆得自在之釋。潤生之義可通現種歟。退可堪定堪。

    二。問。始教大乘心。回向菩提二乘于何位受變易身耶。答。章通諸位(雲雲)。付之清涼大師解釋中。漸悟菩薩地前許受變易者。此法性宗。若法相宗。漸悟初地許受變易(雲雲)。如解釋者。始教心漸悟菩薩不許地前變易見雲何。答。一義雲。無學回心者。分段已盡故。初從十信受變易身。修長時行事。性相一同之義也但漸悟菩薩地前變易。性宗意者。且約定有極成之處。謂性宗無余回心許故。漸悟地前變易必定也。無學回心雖受地前變易。若初二果等回心。至初地受變易故。依終極釋。漸悟初地等歟。頓悟菩薩又智增者。從初地雖受變易。悲增七地已還分段也。八地已上一切菩薩必變易故。釋頓悟八地等歟。一義雲。如次下。

    尋雲。依初義。漸悟悲增有無如何。答。唯識章釋初二果回心菩薩修唯識觀雲。不經生者。七地已前亦通色界依身而起(文)。子島私記雲。此中許漸悟悲增(雲雲)。又佛地論第二雲。若有學位回向菩提。或隨煩惱感生勢力感彼生已。于最後生伏諸煩惱。起定願力。資後身國。如前通理。乃至成佛(文)。子島私記雲。此文中可有悲增菩薩也(雲雲)。但當念心可勘定。折雲。言通諸位者下。明回心入十信位故通諸位。謂信住行向地等也(文)。疏三(下)鈔十上如次上引。抄第十二下(第六回向處)上引四卷七卷楞伽。釋三昧樂等三種意生身名義地位等了雲。若無上依經。第一不配地位。但約三人得。謂聲聞緣覺大地菩薩為三意生身。若勝雲。無明習為緣。無漏業為因。有阿羅漢緣覺自在第三種生身。西域自有二解勝。一依楞伽。復有兩說。羅漢緣覺回心至十信。仍本名故為為。二乘至十回向終。名自在菩薩。即初地以上對前二位故名自在。初地已上即有三種。如前楞伽。一雲。羅漢緣覺俱回向心俱至十回向終。方名羅漢緣覺直往菩薩。初地已上名自在。亦有三種意生身。一雲。聲聞緣覺同第二釋。從二乘有學回心至回向終。名自在菩薩。對未發心名自在菩薩。三身得同前二解。二據無上依。隨三身前二回心至等覺。名聲聞緣覺意生身。後一初地至等覺名菩薩意生身。釋曰。後意之一釋似非得意。經意但明三乘人皆得三意生身耳(文)。

    依楞伽。三盡中。第一唯漸悟菩薩。第二通漸頓。第三又唯漸悟。以有學漸悟名自在菩薩。爾者學無學之漸悟菩薩都不許地前變易見。既是西域相傳之義也。知依楞伽經文者。一切漸悟菩薩不許地前變易歟。楞伽三種意生身者。雖有配當之異義。限十地不通地前。次無上依經。疏一(上)雲。又無上依寶性佛性二論皆從入滅二乘。于三界外更受變易(文)。

    鈔三上委細引經文。于界外受三種意生身事釋成。爾者勝經羅漢緣覺自在菩薩受三種意生身雲文。西域相傳。依楞伽者。三種意生身初地已上之義成。依無上依經者。已入寂之後意生身故。回心已去至等覺歟。但似非得意之能破。三種意生身三乘各別配釋義破也。若依此義。無上依經入寂回心故經宗義。即許地前變易。楞伽經三種意生身既不通地前。知不許無余回心。故相宗義也。依如此之義門。漸悟地前許受變易。此法性宗釋歟。但期明匠之糾明。

    鈔十二下(第六回向處)雲。若依四卷。即當第三○最初列意即雲修行者。了知初地以上增進相得三種身(文)。疏五(下)雲。若依地位。初即五地前。次即八地前。後即八地後(文)。三種意成身配地異說。

    一。第一(前五地)第二(六七八地)第三(九十地)述記玄贊攝釋等之義。

    二。第一(前五地)第二(六七地)第三(八九十)慈恩勝疏義。

    三。第一(前六地)第二(七八九地)第三(第十地)補闕章第二釋。

    四。第一(前七地)第二。第三(不足地位)攝釋有義(皆不通地前也)。

    問。始教心前三果回心菩薩十地分段歟。為當受變易歟。答。依上鈔釋。有學回心初地已上變易(雲雲)。

    章。有聖教○八地已上唯變易等(雲雲)。

    指事折薪指下所引仁王本業等。

    章。佛度五人等(雲雲)。五分律第十九雲。說是法時。五比丘一切漏盡得阿羅漢道。爾時世間有六羅漢(文)。五比丘者。x陳如•○摩訶那•摩跋波•阿婆舍•跋陀羅也。章。又同聖等(雲雲)。

    涅四依事。

    指事雲。第六卷雲。有人出世具煩惱性。是名第一須陀洹人。斯陀含人是名第二。阿那含人是名第三。阿羅漢人是名第四。乃至阿羅漢者。斷諸煩惱。舍于重擔。建得已利。所作已辨。住第十地(文)。

    依者。經雲。為世間依。安樂人天(雲雲)。

    集雲。涅中四依者。初二三地寄須陀洹為第一依○如五六地寄斯陀含為第二依。七地寄阿那含為第三依。八九十地等覺寄阿羅漢為第四依○上依海東記○發心品鈔與此小異(文)。

    上生疏(下)雲。依涅經第六卷。行如依中。初依在地前。逢五洹沙佛。第二依在前六地。逢六恆沙佛。第三依在七八九地。逢七恆河沙佛。第四依在第十地。逢八恆河沙佛(文)。涅論雲。歡喜地為初依。六地為二依。八地為三依。法雲地為四依(文)。聲聞菩薩四依位次。配釋有異義歟。後可勘定。發心品抄引涅第六。初依地前見。可見。

    問。仁王遠達菩薩者指何地耶。答。第七遠行地也。付之仁王經第十地(雲雲)。如何。答。以三賢十地為十三法師之位。故第七地當第十地也。

    指事雲。下卷復次玄達菩薩○住後身中。無量功德皆成熟○住第十地阿羅漢梵天位。疏雲玄達菩薩即遠菩薩即達行地也○滅三界習因業果者。此就分段。非永盡也○住後身者。三界系業分段之窮。名住後身也。言十地者。加前三賢故。名十地○測雲○住後身中者。住分段生死中最後一身。至第八地。即成變易報也。梵天位者。梵者淨也。已住清淨行位故(文)。

    初二三地同世間事等。

    鈔十三(上)雲。九約寄乘者。謂初地明施。復顯人王。即是人乘。二地十善生天。是欲天乘。三地八定。是色天乘。故以初三為人天乘(文)。

    華嚴問答下雲。一切人天世間因果皆有初三地。一切二乘所修因果行法皆在。如五六三地(文)。

    問。三乘菩薩于何位得無生法忍耶。答。七地已去得無生法忍(雲雲)。付之余處解釋。初地得無生(雲雲)。如何。問。本業經心。十地寄人天三乘等歟。答。章七地已前寄人天三乘等了。此如本業經說(雲雲)。付之指事雲。言五初二三地至如本業經說者。今此引文非如本文。但得意引文故。今具引本業經涅聖學觀品雲。勸喜地中住中道第一義諦慧。乃至作五神通。第二地中。自行十善。教人行十善。第三地中。修十二門禪等。第四地中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第五地中。修如諦觀等。第六地中達十二因緣等。問。驗本文。不言七地以上寄同菩薩。雲何今言七地以上寄同菩薩。答。既以初地乃至六地寄同世間二乘。明知七地以上寄同菩薩。章家本意如是了知(文)。

    唯識論第九雲。七遠行地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文)。八地已上寄一乘事。如一乘義抄。

    章。初地八過(雲雲)。指事雲。第二卷雲。過凡小下○此過有八種。一者入住過。如經入菩薩位故。二者家過。如經生在家故。三者種姓過。如經種性尊貴故。四者道過。如經過一切世間入出世道故。五者法體過。如經住菩薩法中故。六者住處過。如經在菩薩正處故。七者業過。如經入三世真如法中故。八者畢竟過。如經如來種中畢定究竟阿耨菩提故(文)。

    章。三賢位已過二乘(雲雲)。折雲。起信信成就發心中雲。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性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文)。

    章。習種性中十種心(雲雲)。指事雲。上卷教化品雲。于三寶中生習種十心。信心精進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護心願心回向心。是而菩薩能少分化眾生。已超過二乘一切善地(文)。

    章。信滿心即過小乘等。指事雲。第八卷賢首品雲。一切世界群生嘆鮮有欲求聲聞道○能信是法甚為難(文)。賢首品文如一乘義引。

    章。九地過二乘等(雲雲)。折雲。論(智論)具雲。能一發心○雖未斷煩惱○勝于一切眾生○譬如一六神通阿羅漢將一沙彌令負衣缽修路而行。沙彌思惟○佛為世尊。最上最妙。我當以佛乘入涅。師知其念。即取衣缽自擔推沙彌住前行。沙彌覆後思惟。佛道甚難。久住生死受無量苦。且以小乘早入涅。師復以衣缽囊還與沙彌。令擔推有行。後集引鈔釋而雲。見諸細雖思眾生。多難可化度。便退大心等(雲雲)。

    問。此中第三門者。十地寄羅漢。爾者十地分段之義又當此寄在門。何以十地分段為實義。以八地以上變易為寄在歟。答。煩惱故留壬生攝化義始教之當中故。以十地分段為實義也。寄對二乘立。二種生死非始教之本旨故。寄對二乘之義皆寄在門也。

    問。終教心地前菩薩壬生攝化之時。故起現行歟。為當種子壬生歟。答。準始教地上可思之。現種皆得自在歟。問。終教心有何所心不分分別俱生歟。問。終教心所知障種子初地頓斷歟。地地別斷歟。已上二條可抄斷惑章。

    章。問如說八地以還菩薩等(雲雲)。

    問。智增悲增之義者。指經論釋如說歟。又人師釋指如說歟。答。

    三。問。于地上菩薩。悲智互增之義可有歟。答。當章心不許之也。付之依文釋思道理。釋迦忍土出世。彌陀西方引攝。是皆本誓悲願異故。化義分淨穢。況文珠主智普賢主理者。自他宗共許之。已成如來因滿大士。化義分于本誓。修行滿于二利事。常途性相也。爾者從雖地上菩薩。悲智互增事不可相違。故撿智論文。可有悲智互增義釋。雲何答。佛菩薩本誓悲願差別。非悲智增減之義。佛果等覺等位。豈可有增減之義歟。即是悲智平等之上差別之化儀也。智論文又必未見地上菩薩。不可相違。

    集雲。百法抄三雲。從初地至八地已來分別。漸悟者。一切時中常受變易。若頓悟菩薩。而有三類。若智增者。初地後永伏煩惱。便入變易。若悲智平等者。三四地中而入變易。若悲增菩薩。七地滿心方入變易。若八地以上一切菩薩皆入變易。由始教粗故分段。至金剛位終教細故。地上受變易。若言下○智論(三十八歟四十三雲)。菩薩有二種。一者慈悲心多為眾生故。二者多集諸佛功德。樂多集功德者。至一乘清淨無量壽國土。始多為眾生者。至佛法增處。贊嘆三最之音(四十歟四十五)。又雲。菩薩有先自成就功德然後度者。有先成就眾生後自成就功德者。初地下可見(文)。此記心。智論地前菩薩說心得引合章文歟見。智論前後可撿之。一義雲。智論相對大悲闡提與余菩薩說歟。難雲。大悲闡提豈非悲增也。

    答。悲智互增付八地已還論之。大悲闡提總通因位。故別也。問。終教心。初地已上受變易者。十住經十地有中陰文。如何可會歟。答。復古引孔目第三生稠林文上引雲。問○答。當知中陰之身位通粗細。為分段求生方便故屬分段。若微細漸深唯佛境界別是變易。是故變易是分段細相也(文)。

    章若依頓教等(雲雲)。指事雲。第五百七十六第八會那伽室利。此雲龍吉祥。頗有能證菩提者不。妙吉祥曰。亦有能證。龍吉祥言。誰為證者。妙吉祥曰。若無名姓。施設證言。彼為能證。龍吉祥言。彼既如是。雲何能證。妙吉祥曰。彼心無生不念菩提及菩提座。亦不愍念一切有情。以無表心無見心等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文)。

    四。問。圓教心可立變易生死歟。答。不說變易(雲雲)。付之二種生死之建立經論常說也。圓教獨何不立之歟。就中別教行布之門收始終二教之義。終教既地上唯變易也。圓教何可廢之哉。是以震旦人師依圓教立變易生死。如何。答。善財都率天子等。皆以界內分段身至普賢位。知不可立變易。但行布門。即同教義也。同教者攝前諸教故。又可攝變易之義也。次人師釋者。決疑論之釋歟。是又依不壞相之門歟。或世界性等已上身同變易故。釋得變易歟。尋雲。世界性等身份既出過諸天。何非變易歟。答。世界性等已上身份者。即普莊嚴童子也。而普莊嚴童子是愛見善慧王之太子也。既有父母。知分段身也。但見聞生分段大都如三乘教。解行生分段者。法門所成故。出過諸天也。晉經三十四(小相品)雲。若有生遇斯光者。得菩薩十地○如是成就清淨肉眼(文)。玄第十六。遇此光明頓得十地。身猶未轉。令本身肉眼而得普眼。是法力也(文)。疏第八(下)雲。頓得十地。未轉凡身。見十地境。以法力故○謂上諸德十眼皆依凡身肉眼而成(文)。決疑論第二雲。今此現生一生發心相應時得。以正智。于分段身作觀行心成。兼修善兼修眾藝觀行心成。來生入變易身。以今生分段之身是過去作業。今身以智修觀行業。來生得神用變化生也(文)。華嚴問答下雲。約實共皆同。但以一身中成佛言一身者。法性身無別分段等身。若隨緣現成佛。即同三乘教所說也(文)。法性身者解行生法門分段也。無分段等身者。遮三乘分段也。

    尋雲。無分段等身者。三乘變易歟。答。集雲。第四探玄六。若一乘中有二說。若攝方便言。地前地上俱有變易。以一一位終至佛地故。若就圓教言。但是分段。以白淨寶網轉輪聖王得普見肉眼等是十地菩薩故。知下文說又如善財童子以分段身至普賢位。然並是即法門之分段故。非過患也(文)。探玄第六。全如所引。十行品第九善法行之勝進分之處釋也。復古雲。此教不分者。但以無明邊域為生死邊際總屬過患故不分也。然生稠林○問。變易生死是無漏○唯佛境界(已上引本文)。據此文證。當知變易生死只是分段細相。為其變易(文)。此記心世界性等已上之身。分段之細相心得。引生相林歟。

    文安三年十二月晦日。于東大寺書寫畢。

    沙界恆沙界平等利益而已。快舜乘。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下(七)。

    斷惑章(上)。

    一。二障體同異。

    二。煩惱列次。

    三。前五識通分別。

    四。末那起分別歟。

    五。嗔唯欲界。

    六。所知障品數。

    七。二乘凡位伏分別歟。

    八。超前三果有無。

    九。一二五品家家等。

    十。分品壬生。

    十一。八十一品立果多小。

    十二。頓出離重重。

    十三。無余體擇滅。

    十四。二乘斷所知。

    章。若依小乘如余別說(雲雲)。

    問。小乘段何故有標無盡耶。答。指事雲。問。準上下文。于是可說愚法小乘斷惑分齊。何以故不說耶。答。傳有二釋。一以文墮○二略故不說。謂大乘中二乘斷惑與小乘中二乘斷惑。小分雖殊。多分同故。更不別說。又大小顯然易了知故(文)。復古雲。諸記雲脫。今勘高麗本亦但有標。不應皆脫。今釋有四所以。一前行位中已有問答。二師承有據。三同與始教四作者任放辨才(取義)。

    章。若依三乘(雲雲)。通頓教歟。二障體同異折雲。若依下。此通始終二教(雲雲)。集雲。若依下。二三乘。二初漸教○若依下。二頓教(雲雲)。復古同義。

    問。約位滅惑與寄惑顯位何別意耶。答。折雲。若依下。此通始終二教。各有二義。一約位滅惑相。即當教實斷。二寄惑顯位相。即顯位差別。非當教實斷也(文)。寄惑顯位之意趣。見十八門終結釋。

    一。問。煩惱所知二障一種子所生也可雲歟。答。兩方也。若雲一體者。廣撿經論說。準當章文。二乘雖斷煩惱種子。不斷知障種子。菩薩初地已上。故留煩惱種子。地地斷知障種子。斷位既雲泥也。種子何可同乎。是以震旦人師解釋中。二障體別見。若依之雲異者。唯識論中。體雖無異而用有別判。二障一體之義成。加之佛地論中。一種子體亦有多用(雲雲)。如何。答。始教心。人法二執未斷相依之時者。定應同一種子也。唯識佛地誠證分明也。加之唯識論中。我法二見用雖有別。而不相違。同依一慧(文)。若人法二見別種子者。二見必相應。豈無二慧並生之過歟。但于斷種各別之難者。撲揚大師會雲。用既有差。斷彼一分用所依體聖道功力有分限故(文)。次人師解釋者燈釋歟。此付已斷煩惱無學所起之智障。立別種之義歟。或又依用所依體有分限故。為破三相別體之義。立二障別體之義歟。于同時相應之二障者。全不可有別種之義也。

    唯識論第九雲。煩惱障中此障必有。彼定用此為所依故。體雖無異而用有別故。二隨眠隨聖道用有勝有劣。斷惑前後(文)。述記九(末)雲。體不相違。可唯一體。用義分故。可說有別。同一種生用分成二。如一識體取境用多故(文)。演秘七雲。問。斷既前後。何名體一。二乘斷惑所知應斷。以體一故。又十地中斷所知障煩惱應斷○答○今解雲。用既有差。斷彼一分用所依體聖道功力有分限故(文)。又雲。論體雖無異。而用有別者。用別有二。一現行用別。二種子用別。有障菩提涅用故。前解為本。後理亦通(文)。

    燈第七雲。此等名數諸識所起數如煩惱。然疏雲。無離煩惱別起執故。故多小與煩惱同者。據俱時起不斷煩惱身中所起所知障說。若據定同。如二乘無學。已斷煩惱起法執後。燻成種子。寧有煩惱與同種生。又異熟心疑人杌等。是所知障。豈與煩惱同種生耶(文)。又雲。不同二障。二障用殊。體性伏斷各各差別。經論誠說。二障體別無文說此二相別體(文)。

    三相者。

    佛地論雲。體雖無二。而用有別。如一識體取境用多。由此燻生一種子。體亦有多用(文)。演義抄十三(上)雲。言二我者。人我法我二我為本而起二障。今言二我。意取二障耳。故唯識雲。煩惱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我。薩迦耶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此皆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名煩惱障。釋曰。欲界四諦各有十惑。為四十。上二界各除嗔有七十二。為百一十二。並是見道根本之惑。然疑及三見唯是見斷。修道之中欲界唯六上二界除嗔為十故。修有十六。見修合辨有一百二十八。論曰。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我。薩迦耶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釋曰。見疑已下辨于頭數與煩惱障。同煩惱障。粗有多品類。二乘所斷唯是不善有覆性故。以數粗顯。今所知障細無多品類。唯菩薩斷。亦是異熟無記所攝故不顯數。又顯法執無明唯一住地煩惱即是四住地所攝故。不顯數。言慢等亦等。惑○前則煩惱隨障。今即所知之障(文)。頭數亦與煩惱障同者。面者顯二障數同之義見。而然準燈釋。數同即體同故。二障體同義煩惱障同釋歟。故古料簡抄釋。體同之義(雲雲)。又述記九末多分同抄釋。而去其實法無離無明故必有數(文)。此釋亦二抄同體故。頭數同也見。

    章煩惱列次事。

    二。問。十煩惱次第雲何列之歟。答。當章所列。先五鈍使。後五利使也。付之依震旦先德之義。今章專依標孔目問答(雲雲)。而孔目章中。先列五見。後列貪等。加之瑜伽論所判又以如此。爾者有何意趣。今列次背瑜伽孔目等歟。答。十煩惱列次諸論不同故。人師解釋又不一準。利鈍使前後強不可取舍。故瑜伽本論。雖列五見貪嗔痴慢疑。唯識本頌。煩惱謂貪嗔痴慢疑惡見(文)。當章列次依此論歟。即貪嗔等三毒煩惱根本也。反對三善根故初列之。故先五鈍使也。雖然唯識論中列所知障之頭數時者。見疑無明愛恚慢等(文)。知瑜伽論中可有此二次第歟。但至相大師五十要問中。五鈍使先列。是又利鈍使前後依邊邊一義。不可相違。

    百論雲。貪嗔慢痴疑見(雲)。述記釋雲。顯通利鈍。遍上下故(文)。心雲。痴通利鈍故安中間。貪嗔慢鈍。疑見利也。但貪嗔等見疑俱時。可通利也。故述記雲。四通利鈍(文)。四者貪嗔痴慢也。一義雲。溜州雲。余約別通迷諦行故文。是非謂四諦總別迷之義。謂見疑別迷諦理。貪嗔慢迷事。但與見疑相應。亦有迷理之義也。無明自體通迷事理。故瑜伽雲。五見貪嗔痴慢疑(雲雲)。溜州大師雲。利鈍前後(雲雲)。有宗(並)大乘一師義。見疑二惑唯利判。而大乘實義疑多分迷理行相是利少分緣事。亦可通鈍。燈中疑通鈍見。故對五見唯利鈍也。望貪等利也。各所望異也。故多分以疑收鈍惑也。

    俱舍論第十九雲。謂貪亦慢無明及見疑(文)。孔目第三雲。二者十使。一身見。二邊見。三耶見。四戒取。五見取見。六貪。七嗔。八慢。九疑。十無明(文)。要問(上)雲。大煩惱有十。一貪。二嗔。三慢。四無明。五疑。六薩迦耶見。七邊見。八見取。九戒取。十邪見(文)。列次差別皆準例可料簡。章十煩惱性業。唯識論第六卷可見。

    章分別俱生事。

    唯識論第六雲。如是總別十煩惱中。六通俱生及分別起任運思察俱得生故。疑後三見唯分別起。要由邪友惑邪教力自審思察方得生故(文)。同第一雲。然諸我執略有二種。一者俱生。二者分別。俱生我執無始時來虛妄燻習內因力故。恆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故。名俱生○分別我執亦由現在外緣力故。非與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別。然後方起。故名分別。唯在第六意識中有此。亦二種。一緣邪教所說蘊相。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我。二緣邪教所說我相。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我○(文)。俱生我執常相續第七識。有間斷者。第六識也。第二卷法執段分別俱生釋文。兩同今第一。

    述記第一(末)雲。

    問。以何義名俱生歟。答。任運思察恆與身俱之義也。付之清涼大師解釋中。或與妄心造共同事故。雲俱生(雲雲)。隨宋朝先德。多分引彼釋成今文。如何。答。彼疏抄釋者。雖有俱生名言。別途之義。而非分別俱生之俱生歟見。但先德釋者。疏八上(第九地煩惱稠林)雲。一俱生不舍者。明隨所縛。此句總明能所所縛即妄心。謂惑與妄心遞共同事故雲俱生○然離惑不名妄心。離心或依何住故。造共相依。名為不舍(文)。抄十七(上)雲。疏三俱生下○一夫言俱生者。必有二物。煩惱是一與何物俱即妄事同時生地○二生即雜染。則煩惱與生事俱也。然離惑下論相依釋經不舍(文)。是但釋妄心與煩惱相依同事之義雲俱生。若分別俱生之俱生者。煩惱稠林義何可限俱生煩惱不通分別歟。疏抄委細可見彼。抄十三(上)雲。四約所斷○一者分別。謂邪師教及邪思惟。入初地時。便能永斷。二者俱生。生而便有○俱生煩惱種子直至金剛無間道斷(文)。

    集雲。分別俱生者。論雲。任運思察而得生故○故瑜伽一雲。與身俱有名為俱生。九地疏雲。謂惑與妄心運共同事故曰俱生(文)。折又同引之廣盡俱生之義相故。如此引合歟。問。章文邪師等三因(雲雲)。且邪思惟者。必邪師邪教之引起歟。又縱雖不依邪師邪教。獨起邪思惟事有歟。

    三。問。前五識煩惱通分別起歟。答。依意引通分別(雲雲)。付之前五識是自性現量與全無計度之義。若雲依意識引通分別者。自余煩惱乃至三量等。又可有通五識之義歟。答。貪嗔痴三惑。自本與前五識相應。又自本自體通分別俱生故。意識起分別貪嗔等之時。五識相應貪等。被引意識三緣通分別也。全非有五識中自審察等之分別。自余煩惱者。論中簡由稱量等起慢等故。自本不相應。故不可有所引義。此量等又五之中無分別推度之義。故不可相應。若強依意引一切如意識者。第六識與前五識可有何差異歟。五十要問(上)列六位心所諸門分別雲。四約諸識分別者。賴耶起遍行五。末那識起九遍行五及我見愛我慢無明。意識起遍行等六位所有法。五識則不定。或初五或一切。由與意識或異體故。故經雲。有一意識與五識共緣境故。此約三乘始教粗相說也(文)。依此釋者。初五者遍行別境善煩惱隨煩惱皆相應見。或一切者六位心所皆相應見。如何。答。若依法相宗義料簡今文者。前五識三十四心所相應。謂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大隨惑八中隨惑二本惑三也。故六位心所中初三全相應。煩惱隨煩惱二分相應。謂十煩惱中唯三。二十隨煩惱中唯十也。故全全分或初五釋也。五識通六位之心所之中前五位雲心也。非謂盡前五位。次或一切者。非意識所引之義。六識體一一意雲一師義也。

    唯識論第六雲。此十煩惱何識相應。藏識全無。末那唯四。意識具十。五識唯三。謂貪嗔痴。無分別故。由稱量等起慢等故(文)。述記六末雲。論藏識全無至起慢等故。述曰○五識但三。以無分別故。無慢等。慢等必由隨念計度分別生故。又由慢于稱量門起方勝負故。疑猶預簡擇門起。見推求門起。非五識故。五識無此等行相。故對法第七說稱量等門。即等猶預門等也(文)。唯識第九雲。眼等五識無分別故。法見疑等定相應。余由意力皆容引起(文)。述記九雲。論眼等五識至皆容引起。述曰。無計度分別故。法見疑等定不相應等者。等取隨中諸惑。與此五識不俱起故。即忿等十全余十抄分計度分別之所生者。五識皆無非無見道所斷諸惑名無分別。就見道中無緣邪友師。自分別諸惡。而實非無意識所引見道諸惡名無分別。對法等雲分別起者見道斷。既許五識中惑通見道斷。則有分別之惑。非自力生。為意所引生故。故論雲。余由意力皆容引起。余者即見疑等余。佛地論說。五識雖無見等。由意識引有。非見所攝愛恚等起二障所攝。今此意說加彼自力分別惑余為遮外計執。五識中惑唯修道斷故(文)。二障義雲。五識所起貪嗔痴等。是不善性。不善意識之等流故(文)。

    四。問。末那識可起分別煩惱歟。答。但俱生(雲雲)。付之前五識既雖無自識三緣。第六識三緣所引通分別起。第七何不然歟。就中初地已上第六識入二空之無漏位。第七識必轉平等性智。五識轉成所作智者。佛果之位也雲事。正義性相分明也。爾者于前五識與第七識第六識引起之義。漏無漏位何參差歟。加之下寄在門等中。引無相論攝論等第七識煩惱通見修二道義釋成。豈非分別起歟。答。于末那識者。自識不起分別煩惱。又非第六所引雲事。章文明鏡。無始已來一類相續之自力強故。不依第六引也。前五識隨緣間斷故。隨第六三緣通分別起也。但至漏無漏之例難者。諸識漏無漏之轉得。專依第六識斷惑證理功。有漏位第七執我行相強故。非第六所引。無漏位第六識二空功力大故。伏第七二執。雖然于前五識者。不共依五色根即第八識親所變相分故。必定是有漏也。不共根有漏故。五識不能轉無也。次無相論等依終教之義。不分俱生分別。約煩惱粗細。而末那通見修二斷。非分別起也。

    孔目第一(唯識章)雲。若說滅時。初見道位即滅末那。何以故。障見無我理故。故無性攝論雲。轉染污末那故○轉清淨者。即滅習氣人雲。在修道中滅俱生我。末那俱生並無明心煩惱修道斷者。此義不然。末那一起。相續緣我不廢。因何得改境起其法執。若起法執。何名緣一類我塵。問。末那何以故唯是俱生。答。末那不緣于外。緣義不緣名故。不得起分別我見。問。論雲。俱生我修道斷。因何末那是俱生我非修道斷。答。俱生修道斷者。是寄位語。如初僧斷彼第二僧斷內。第三僧斷心。此可知也。今將分別俱生粗細之相。寄現見修。非謂實斷(文)。唯識第四雲。彼有十種。此何唯四。有我見故。余見不生。無一心中有二慧故。如何此識要有我見。二取邪見但分別生。唯見所斷。此俱煩惱。唯是俱生修所斷故。我所邊見。依我見生。此相應見不依彼起。恆內執有我故。要有我見。由見審決疑無容。起愛著我故。此識俱煩惱唯心見愛慢三。如何俱起。行相無違。俱起何失。瑜伽論說。貪全心下慢。合心舉寧不相違。分別俱生外境內境所陵所恃粗細有殊故。彼此文義無乖違(文)。述記五雲。論分別俱生至義無乖違。述曰。分別起煩惱者貪慢。行相異故不相應。俱生起者微細相續故相應。二緣外境起不相應。若緣內身為境。以自愛故心不卑下。緣之起慢。以自高故彼二相應。五十五約約外。五十八等約內。三若凌彼起慢。必不起愛故不相應。若自恃起愛。心必高舉故得相應。四由粗細。五更加隨轉理門說不相應。真實理門說相應。或復多分說不相應。據實說相應(雲雲)(繁故取義)。瑜伽五十五說貪慢不相應。五十八貪慢相應故。如此會也。斷障章雲。雖無相論說第二執識通彼肉煩惱見修所斷。然彼文錯。不可依用(文)。

    問。末那不相應邊見有何故歟。答。章雲。剎那剎那執我故無邊見(雲雲)。唯識雲。非一心中有二慧故(雲雲)。付之護法正義心第七識相應別境中慧。豈非二慧並生歟。答。唯識論中于末那心所相應門。于多有義中。第一有義。四煩惱與五數遍行唯九心所相應(雲雲)。孔目第一要問上卷。末那唯九法相應之義也。同于唯識一義也。依此等義。自本別境中慧不相應故不及難。若依慧數相應之義者。唯識第四雲。我見雖是別境慧攝。與五十一心所法中義有差別故。開為二(文)。述記雲。我見即是別境所攝。五十一心所中義別說為二。一慧。是別境。通三性九地故。二見。唯染污。通九地等故。既有寬狹別說不同故。開為二(文)。非二體並起。以義門說相應也。

    問。第八識煩惱相應歟。答。章總不起(雲雲)。付之元曉大師二障義中。第八識法執相應(雲雲)。如何。答。唯識論雲。此識唯是無覆記異熟。若是善染法者。流轉還滅應不得成。又此識是善染依故。若善染者。如極香臭應不受燻習故。善染因果俱不成立故。此唯是無覆無記(文)。唯識第九雲。此所知障決定不與異熟識俱。彼微劣故。不與無明慧相應故。法空智品與俱起故(文)。要問(上)雲。賴耶起遍行五(雲雲)。如上抄。二障義雲。

    五。問。嗔煩惱可通上界歟。答。章雲。嗔唯欲界(雲雲)。付之仁王經下卷(受持品)雲。復次德慧菩薩。以四無量心。滅三有嗔等煩惱(文)。成實論雲。有嫉妒故。亦應有嗔(雲雲)。答。唯識論第六雲。此十煩惱何界系歟。嗔唯欲界。余通三界。又雲。嗔唯不善。損自他故。余九通二上二界者。唯無記攝。定所伏故(文)。

    薩婆多唯識嗔唯欲界之性相一同也。不亙異義故。宗家嗔唯欲界(雲雲)。抄十三(上)雲。但仁王經言。總意別也。次成實論。薩婆多心。忿覆慳嫉等唯不善。唯識心。又嫉妒嗔分位。唯不善故。皆上二界不通。而成實三界十使皆不善(雲雲)。又嫉妒通上界故。經部一義別途性相也。不足和會歟。若強會之者。準淨影大師解釋。依借起下界嗔煩惱釋。亦應有嗔歟。難雲。依淨影西明師等解釋。經部成實等心。嗔煩惱通三界(雲雲)。次付大乘。元曉大師引瑜伽文。嗔煩惱通善心(雲雲)。若通善心者。何不通上二界歟。次淄州大師所知障嗔無記(雲雲)。既無記也。何不通上界歟。是以淨影大師釋十便界系。約大乘義釋雲。雖無文證。理亦應通(雲雲)。答經部等小乘部計各別也。不及和會。次元曉大師解釋。菩薩生時善惡俱起之義也。非謂嗔煩惱通上界。次燈釋付欲界嗔煩惱約二障釋之。上二界自本嗔煩惱不起。何可及異釋歟。次淨影大師釋。隋朝瑜伽具本唯識論等未翻傳故。有此仿佛釋歟。仁王經下雲(受持品)復次德慧菩薩(新譯經雲斷諸無明滅三界貪文)。以四無量心。滅三有嗔等煩惱(文)。成實論(第十二雜問品)雲。問曰。欲界中具十煩惱。色無色界除嗔余殘一切。是事雲何。答曰。彼中亦有嫉妒等。何以知之。經中說。有梵王語諸梵言。汝等勿詣瞿曇沙門。汝但住此。盡老死邊。是名嫉妒。有嫉妒故。亦應有(文)。問薩婆多義。答成實自義歟。西明仁王疏雲。然嗔煩惱諸宗不同。若依薩婆多○唯在欲界。依經部宗。通三界。今依大乘瑜伽說薩婆多。今依此經。同經部說。或可此經隨轉理門。或可此經文言總意別。謂三有中欲界有嗔故。言三有等據實不通上界(文)。成實論第十二(雜問品)雲。身邊二見是諸見本。雲何無記(文)。破薩婆多身邊二見唯無記義。十使皆不善之義釋成也。大乘義章。此義不定。上界所有所無記中取性無明性雖不善。非起不善系屬上界。若論現起。十使不善系屬欲界。彼成實中欲界不善得寄起故(文)。寄起者借起也。此問上界十使若不善者為系上界屬下地歟。此義不定等答也。燈七雲。論此于無覆無記性中等者。問所知障中有法恚愛。法恚即嗔。雲何無記。答。有二解。一雲望煩惱障。說嗔唯不善。望所知障即是無記。二雲。法恚亦是不善。若爾應縛感異熟。答。雖是不善。望義有別。不明為縛。今不感果。二解前正。論說無記不通不善(文)。

    問。三界見修煩惱總有幾數歟。答。章總有一百二十八(雲雲)。又唯識第九雲。煩惱障者。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文)。抄十三(上)引唯識了雲。見修今辨有一百二十八(文)。付之唯識(第六)雲。然迷諦相有總有別。總謂十種皆迷四諦。別謂別迷四諦相起。二唯迷苦。八通迷四。身邊二見唯果處起別。空非我屬苦諦故(文)。付此文。述記六(末)燈第五等四句。故燈雲。然迷諦相別有總有。別總有四句。一數總行別。二行總數別。三數總行總。四數別行別(雲雲)。數者十煩惱。行者四諦歟。假令四諦各有有十煩惱雲數總。各迷自諦雲行別。謂苦諦下十煩惱但迷苦諦下行相等也。依此第十一數總行別之義。雲百二十八也。若依余句者。不定也。

    述記六(末)雲。然立一百二十八煩惱。唯依數總緣者說。若唯依總行相數別說。便無一百二十八故(文)。燈第五雲。問。一百二十八依何者立。答。依數總行別並修道惑(文)。但此四句疏燈釋義幽玄故。故本宗猶上古難義(雲雲)。故不能委記有抄雲。治承二年興福寺權別當藏俊為題者。十題之中新作四題之內送此題。而自宗才雖有百二十八之綱要。無委釋故。相尋本宗研德之處。無分明之指南之間。返此題了。題者雲。此之條非貴房之恥。即自宗猶無知此題意趣之人。若爾者。法相難義歟(雲雲。取義)。

    問。俱生煩惱約四諦可算歟。答。章文不約四諦也。付之折雲。其俱下此不約四諦者。前未見諦故。四諦為所迷。由見諦已證于初果。但俱生正障三界。所以欲界惑潤欲界七反生死。上二界惑潤上二界生死。斷此惑已方證阿羅漢果。故約三界以分生也(文)。師雲。若依薩婆多。見惑迷理修惑迷事故(雲雲)。若依大乘。十煩惱中貪痴慢四唯迷事。余六迷理。但約相應互通迷事理故。分別起十多分迷理故。經四諦俱生六中身邊二見唯迷理。余四唯迷事。故約多分不配四諦。或隨轉小乘故。不配四諦(雲雲)。

    六卷私記六雲。問。煩惱所知二障分別理事如何。答。且約煩惱障。見所斷惑多分迷四諦理故。名理惑。然少分有事惑。修所斷惑通事理惑。謂與五見俱起惑迷諦理故。名理惑。獨頭行貪等迷粗事故。名事惑。若約一地分別。前八品惑一向事惑。第九品惑理事間雜惑也。所知障準之可知(雲雲)。此又修惑多分迷事之義也。

    六。問。于所知障百二十八頭數可有歟。答(雲雲)。兩方也。若雲無頭數者。二障是同體相依之法也。煩惱既有百二十八頭數。所知何無歟。是以清涼大師。頭數與煩惱障同判給。若依之雲爾者。所知障是唯無記微細之法也。何可有頭數不同歟。爰以唯識論中。煩惱障之中百二十八根本煩惱釋。所知障段不出頭數。依之撿當章前後。全無出所知障釋百二十八之義。加之清涼大師解釋之中。所知障。細無多品類釋給。如何答。唯識論中釋所知障。舉見疑無明愛恚慢等十煩惱體。而所知障既廣迷四諦修道之五部。縱雖微細法。何無百二十八之不同歟。是以清涼大師引唯識論文了。見疑已下辨于頭數與煩惱障同(雲雲)。但清涼大師所知障細無多品類之解釋。會唯識煩惱百二十八雲所知但標見疑無明愛恚慢等不雲百二十八。煩惱障粗有多品類所知障細無多品類等釋也。心煩惱障粗顯易了法故顯頭數。所知障微細一類無記故不顯頭數雲心也。不妨所知障有微細百二十八頭數也。問。于所知障地地九品之別可有歟。答(雲雲)。兩方也。若雲無者。同體煩惱既有九地九品之別。所知何無歟。是以唯識論中九地九品別可有見。若依之雲爾者。他宗人師解釋中。不可依地而立品數(文)。如何。答。菩提院雲。凡有漏法善無覆猶有品數。雖無系縛他法之力。地地被系故。必有品數也。故所知隨煩惱可有品數不同也。但至疏文者。演秘釋雲○心雲。煩惱地地有粗細品數。粗先斷細後斷。所知障不爾故。無品數者。對煩惱粗論之。有品數者。隨煩惱分之(雲雲)。已上法相同學抄義也。自宗心可準例歟。

    唯識第十雲。所知障種○通緣內外粗細境生品類差別有眾多故(文)。述記十(末)雲。論所知障種至有眾多故。述曰○六識中者。行相有九品故。品類差別有眾多故。所以諸地分分別斷(文)。義林第二章雲。俱生所知障並習氣亦有九地八十一品(文)。六卷私記第六雲。煩惱障粗顯法爾一地有九品體。所知障微細非定依地有九品體。但隨所障有粗細。能障行相亦有九品也。煩惱障體有九品。行相亦有九品。所知障體是一類行相有九品故。二差別也(古德疏多未作會見)(雲雲)。述記九(末)雲。論所知障者至愛恚慢等。述曰。此出體性。此之頭數亦與煩惱障同。若煩惱必有所知障故。然顯煩惱粗。舉有多品類。可易了知。二乘所斷唯是不善有覆性故。以數而顯。今此所知障細無多品類。極難了知。唯菩薩斷亦是異熟無記所攝故。不顯數。其實法無離無明故。必有數(文)。又雲。又煩惱障中自類九地可有粗細。粗斷後斷細。其所知障不可依地而立品數。但依所障辨能障粗細有。初地修道斷有頂所知障。而欲未盡。第二地等亦復如是。不可依地而立品類(文)。秘七雲。不同煩惱地地九品分為粗細斷之前後言無品數。非定無彼愛恚等類名無品也(文)。抄十三上雲○今言二我意取二障耳。故唯識雲。煩惱障者。謂執遍計○所知之障(文)。如上二障體同異論義引。繁故不重引。問。抄所知障細無多類者。無百八之數雲事歟。又無九地九品別雲事歟。答。

    大小乘迷諦總別事。

    先付大乘有總別迷諦。唯識第六如上引。今章付總迷百二十八雲也。付總迷又有親疏迷。如唯識第六並述記等。繁故不引。集成第四委引百法鈔。可見。次付小乘。欲界苦諦(十煩惱)集滅二諦七(除身邊戒禁三見)道諦八(除身邊見)上二界如次除嗔九六六七也。故欲界四諦三十二。上二界五十六。已上八十八使見惑也。次俱生欲界四。謂貪嗔痴慢也。上二界除嗔六。見修都合九十八使也。此義俱舍第十九婆娑五十二抄十九下等見。故十使不通迷等雲也。付之又有親疏迷之義。繁故不引。

    問。何故集滅二諦除三見道諦但除二見歟。答。折雲。問。何故小乘除耶。答。如集滅二諦除身見邊見戒禁取者。由身見唯緣有漏苦果生。集諦體是業煩惱是有漏因。滅諦體是無為理是無漏果。皆非身見所緣境。而邊見隨身後末。身見既無。亦無邊見也。戒禁取依身邊二見生。二見既無亦無戒禁取也。又道諦除二見者。謂道諦體是無漏因亦非有漏果故。非身邊二見所緣境也。卻有戒取者。此取不緣身邊二見起。但緣道諦下邪見而生。謂邪見撥無八聖道支。然後戒取執為真道。此是非道計道也。前集滅諦下邪見不得生戒取者。以集滅下邪見唯撥無二諦。然非是非道計道故不生也(文)。

    問。大乘中俱生有六。小乘何故唯四俱生歟。答。

    問大乘心。付十使四諦通迷。章文出二義。爾者心如何異歟。答。

    指事雲。言一以三乘至障一切也者。此明煩惱功力寬廣障一切故四諦下各十使也。所以然者。由一我見煩惱功力起一切煩惱故。又由無明等煩惱功力起我見等故。如是功力互相助起故。其功力寬廣而障通障一切境也。又所障二空無我真理無不遍故。能障我見亦無不障。是故通障一切境也。言漸廣者。以未至極廣故。至一乘時為極廣故。如普賢品說○言又由迷等至一切境故也者。此明迷諦親疏通迷一切四諦境故四諦下各有十使。是故唯識論雲。然迷諦相有總有別。總謂十種皆迷四諦。苦集是彼因依處故。滅道是彼怖畏處故○(文)。

    七。問。二乘之人于凡位可伏分別之煩惱歟。答(雲雲)。兩方也。若雲伏者。瑜伽雲。異生離欲時。唯除貪等煩惱。非見道所斷薩伽耶見(雲雲)。述記第十末釋雲。此據異生二乘等說(文)。

    唯識論雲。諸有漏道雖不能伏分別起惑(雲雲)。演秘五釋雲。今據二乘及外道等(文)。若雲不伏者。七方便位既修諦理觀。何不伏迷理見惑歟。故今章若從具縛入真見等(雲雲)。從具縛之言豈非伏位歟。是以了義燈釋次第證超中二果之類雲。或于見道前不伏修惑唯伏見惑。或于七方便但伏見惑(雲雲)。如何。答。此第一卷同學抄之論義也。而學者異義(雲雲)。一雲。次第證超中。二果之類伏之。超越一來不還不伏(雲雲)。一雲。諸二乘不伏(雲雲)。一雲。諸二乘皆伏見惑(雲雲)。同學抄存第三義。但瑜伽唯識等文依外道異生之離染。彼唯欣上厭下無理觀故。不伏見惑也(雲雲)。難雲。爾者何述記演秘皆雲此據異生二乘等歟。答。一義雲。二乘若六行觀時不可伏故也。不可遮理觀歟。

    唯識論第六雲。諸有漏道雖不能伏分別起惑及細俱生。而能伏除俱生粗惑(文)。細俱生者。俱生身見也。地地第九品有漏道不得伏也。演秘雲。論諸有漏道雖不能伏分別起惑等者。問。下第九雲。資糧加行能伏分別。二位豈非有漏道耶。答。彼約菩薩。今據二乘及外道等。有義二釋。初義同前。二雲。後約理觀。今依事觀。有漏六行名為事觀。觀無我等名為理觀(文)。二乘四向四果見修道等。瑜伽二十六對法十三顯揚第三等廣說之。可見。

    義林第二(斷障章)雲。有漏諸道不伏見惑故。瑜伽論雲。世間道唯能伏除俱生煩惱。而不能伏分別煩惱及彼俱生薩伽耶見鄰近x慢。此依六行非加行智彼能伏故(文)。

    問。二乘真見道位經幾剎那歟。答。章剎那頓斷(雲雲)。付之抄十三(上)雲。次論雲。然此見道略說有二。一真見道。謂即所說無分別智。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分別隨眠。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釋曰。言雖多剎那者。一心見道以無間解脫並一勝進故。中間有多剎那(文)。準此釋。雖雲剎那頓斷。有有三剎那也。此則一心真見道頓斷義也。此一心真見道三乘一等也。至相見道者。一三心相見道。二十六心相見道。付之所取能取十六心上下八諦十六心。諸小乘經論唯說上下八諦十六心。不說余二種相見道。雖然了義第七演秘七等于三心相見道者。二乘經之不經雲二義。取舍任情。二種十六心二乘經之見。傍故不引。

    問。依何義初果名預流果歟。答。抄十九(下)雲。俱舍二十三賢聖品。釋住果極七返偈竟。問雲。此預流名為目何義。若初得道名為預流。則預流名應目第八。若約得果名預流。則倍離欲全離欲者至道類智應名預流。下答意明。初得果故名為預流。以超斷者不定初得(文)。第八者或約苦法智或見道十五心。如上抄。

    抄十(下)雲。言預流者。俱舍雲。諸無漏道總名為流。初預此流故名預流。謂斷見道煩惱盡忍智具足故(文)。

    問。付凡位斷人。且欲界修惑一二乃至五品斷之類可有歟。答。一品斷二品斷乃至五品斷等之斷可有也。付之清涼大師必無斷第二不斷第三(雲雲)。答。必無斷第二等者。初果上斷道事也。不可亂凡位斷也。少十下(如下引)。抄十三(上第九回向處)雲。論雲且依見道十五心位。建立眾聖有差別者。頌曰。具修惑斷一。至五向初果。斷次三向二。離八地向三。釋曰。梵行品已引取意不同。今復引之。謂于前時未以世道斷欲修惑。名具修惑。此為一人。或有漏道斷。于一品至五品即為五人○至見道中名初果向。趣預流果故。若斷六七八品。名為次三。此有三人。至見道中。名向第二果也(文)。尋雲。今章超越證人外道歟。七方便離欲之人歟。答。但雲超越一來等。可通二種也。

    問。凡位已伏俱生種子以見道智合斷歟。起別治道歟。答。章入見道時即永斷前所伏故(文)。付之。

    集雲。問。俱生分別入見道時。為同斷別斷。答。有二說。一測師雲。二惑既異而起二道別斷。先起一無間斷分別。次起一無間斷俱生。二慈恩雲。一智能斷雖有粗細。皆是煩惱障。而由加行願力一智能斷(文)。

    尋雲。欲修八品斷人。見道得第二果時。第七第八品種子見道斷歟。伏下八地人。入見道得第三果之時。例爾也。答。述記六雲。一雲見道起二無間。一斷見惑起解脫道已。復起無見道斷前所伏修道之惑等已。方起相見道。二雲由加行時先已伏故。一無間道與分別俱斷。此為正義(文)。二障義雲。

    問。見道十五心限初果向歟。通前三果向歟。答。章引瑜伽通前三果向(雲雲)。付之大乘章中。以超越前十五心判初果向(雲雲)。可勘。答。章所引瑜伽並俱舍論。以十五心通前三果向。大小一同性相也。但淨影涅義記釋雲。見道三果共向故。雖超越者。判初果向也(雲雲)。可勘彼文。疏九(下)雲。又智論中有八人地。若約超斷容具二三果向。謂具修惑及斷一至五皆初果向。斷次三向二。斷九乃至八地惑盡。至苦法忍即為第三向也(文)。

    抄十九(下)雲。俱舍雲。具修惑斷一。至五向初果。斷次三向二。離八地向三。至第十六心。隨三向住果(文)。

    問。大乘心付超越證入可立相見道歟。答(雲雲)。若雲立相見道者。見章文起盡。真見道之後即得第二果等。未見相見道之位分。若依之雲不立者。俱舍等中立十五心見道。瑜伽等中于二乘三十六心相見道(雲雲)。答。見道配立雖大小異。大乘之中二乘雖二種。十六心相見道事。雜集論等之定判也。次第超越頓出離等。皆十六心相見道之義可有也。但當章文略相見道位分故。真見道次剎那即得初二果等見。

    尋雲。二乘相見道初果之內立之歟。又二種十六心俱初果向歟。答。燈既聲聞至第十六建立初果(雲雲)。上下八諦前十五心。見道第十六心修道見。抄十九(下)雲。智論八人亦初果向通十五心。而若約超斷容余果向(文)。

    燈七雲。問。大乘真見斷二障。據彼總別立三心。二乘真見斷障。應亦別總立二心。答。瑜伽說六現觀。既通三乘現觀。智論現觀之中。辨此三心。故許小有亦復無妨。又解。不許。二乘唯觀安立諦故。此非安立。二乘不作。若許作者。何故諸部小乘之中皆不說有二真見道。若爾初十六心諸部亦無。豈可不作。若亦不作。遠離集第九彼雲安立者。謂聲聞等隨自所證已得究竟。為欲令他亦了知故。乃至安立道諦。謂于諸諦中有如是如是忍如是如是智。如是等既爾。何故諸部不說初十六心。但有上下十六心耶。答。約不愚法。依大乘教中聲聞乘法。作安立觀。諸部小乘多約愚法。依彼小教故。不能作。問。若爾三心亦應如是。答。雜集論中但說安立。不說聲聞作非安立。勝經亦雲。聲聞○智有作。二解任情。問。聲聞菩薩有真相見。獨覺亦入相見道不。答。有二解。一雲。亦入。若爾聲聞至第十六建立初果。緣覺既入。何不立果。答。加行期心有差別故。聲聞期出心暫息故。緣覺不出。即入修道不暫息故。又如菩薩雖至十六。亦不制果。二雲。不入○二說前勝(文)。又雲。問。未知二乘具作二種為隨作一。答。不愚法者作二十六。愚法之者作彼十六。或廣慧者作二十六。非廣慧者但作上下(文)。準此等解釋。獨覺不出觀。猶立相見道。聲聞何不立歟。

    八。問。超前三果得第四果類可有歟。答。此類不可有也。付之超越證果之機根萬差也。何無超前三果得第四果之類乎。是以涅經中。須跋陀羅即座證第四果。菩薩處胎經中。或有眾生從凡夫地不向信地法地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雲雲)。如經文無諍。從凡夫地直至羅漢見。依之慧忍大師廣賢聖章中釋超越一來不還菩薩超中二果之種類畢。瑜伽對法更有一種超前三果。如彼廣說(雲雲)。更有一種超前三果之解釋。明指超前三果得第四果之類見。如何。答。有漏道不伏非想之煩惱雲事。大小一同性相也。是以智論中凡夫于有頂處不得離欲。更無上邊故(文)。

    俱舍論中阿羅漢果必無初得見道。無容斷修惑故。世道無容離有頂法故。文定。依之當章文並清涼大師處處解釋(抄十九下十下等)。出二乘機根種類之時。全不出之。但涅經被彼後分說案一段始終上說。爾時須跋陀羅從佛聞說大般涅甚深妙法。而得法眼乃至深信豎固。即從如來欲求出家(雲雲)。而諸論中多分法眼淨益者初果也見。明知光證初果也。下佛言。善哉。須跋陀羅。善來。比丘。悅可聖心善入佛道。于是須跋陀羅歡喜踴躍○即時發鬢自落○得羅漢果(雲雲)。加之增一阿含中出須跋得益。即于座上得法眼淨(雲雲)。長阿含中須跋入佛法以來經四年。今佛涅之時得應果見。依此等經文。須跋全非超前三果得第四果之人。所謂超中二果人。次處胎經。此文是造行菩薩問言也。而佛不答之。知非實義歟。若強會之者。經下文雲。或有眾生。向闢支佛。還自墮落墮凡夫位。成有眾生。向須陀洹。還自墮落墮凡夫地。聖人還墮凡夫地雲事。大小乘性相全不許之。而今經文四果支佛悉還墮凡地(雲雲)。故知權者任放所非而實義性相也。或有眾生不向信地等文準思之。一義雲。指獨覺一座成覺之人雲不向信地等歟。三乘極果共名阿羅漢故。又聲聞一座相續至第四果事有之(雲雲)。若爾者又此類歟。次廣賢聖章者。上文雲。凡位超者。前之三果可有超義。必非第四。以有頂惑非世間道能伏滅故(文)。此釋明不可有超前三果得第四果人見。但至超前三果解釋者。退檢瑜伽對法說。令無超前二果之類。爾者合超越一來不還菩薩超中二果雲超前三果歟。一義雲瑜伽對法文。有一性超前三果。如廣說可讀(雲雲)。此永超僧都義也。一義雲。指獨覺一座成覺。雲更有一種超前三果歟。

    難雲。非想地惑有漏道不伏故。無超前三果得第四果人雲。唯識論雲。說有漏道雖不能伏分別起惑及細俱生(雲雲)。細俱生者。俱生身邊見也。爾者此俱生身見欲界第九品之惑也。見道已前不能伏之。雖然以見道智斷彼不伏之身見種子。得第三果。例非想地煩惱雖不伏之。見道合斷盡得第四果歟。就中述記中。超越第三果人彼未伏身見種子見道智斷不斷雲二義。初義例欲界系末那煩惱不判得第三果(雲雲)。次雲。今解亦斷不可說以先不伏故即言不斷。見惑不伏入見斷故。但有漏道。既是事觀不伏理。或入現觀時。實亦斷。雖無正文。任意取舍。據此釋者。三界見惑並欲界第九品惑雖是未伏。于見道斷之見。非想一地何雲未伏不斷耶答。見惑凡位伏不伏事如上抄。不伏者外道位也。入佛法已可伏之也。次俱生身見。前八品伴。第九品身見主也。八品伴已被伏故。第九品主無力而被斷也。非想一地九品主伴未伏故不能斷也。難雲。雖有漏道不伏見惑。七方便位修理觀伏之者。非想地亦雖事觀不伏。七方便位修理觀何不伏之歟。答。分別多分迷理故。理觀伏之。俱生多分迷事故。以事觀伏之。理觀不伏歟。故述記雲。何以世間道伏修不伏見。修道所伏之惑一且迷事生(雲雲)。

    尋雲。止觀第六雲。超果凡有四。一本斷超(超越一來不還)。二小超(家家一間)。三大超。本者凡地听法門。唱善來成阿羅漢。四大大超(佛取義也)。彼宗學者。第三大超。前三果得第四果人也心得(雲雲)。如何。答。可彼宗尋檢。又集量論。以有漏智斷非想煩惱(雲雲)。此興福寺永超僧都幼少時。于睿山戲作書。

    此文。無本說事也。不可用(雲雲)。

    智論七十雲。是諸禪定有二種。若有漏若無漏。有漏即是凡夫所引○無漏是十六聖行。若有漏道。依上地邊離下地欲。無漏道離自地欲及上地欲。以是義故。凡夫于有。頂處不得離欲。更無上邊故(文)。俱舍二十三雲。阿羅漢果必無初得。見道無容斷修惑故。世道無容離有頂故(文)。同二十四雲。有頂由無漏。余由二離染(文)。廣賢聖章雲。第七顯得頓漸者○凡位超者。前之三果可有超義。必非第四。以有頂惑非世間道能伏滅故。瑜伽對法文有一種超前三果。如彼廣說(文)。賢聖義略問答第四雲。

    問。入聖已去超一果之類可有。付之十住斷結經中說一來果相雲。或有超越取第四果。不使依滯住阿那含(文)。是豈非超第三果取第四果歟。加之述記文釋欲界地九品惑斷之義。若不出觀。即斷九品(文)。是又超第二一果得第三果見。雲何。答。是第十卷同學抄論義也。彼不許超一果之類。會雲。斷結經或有超越者。指超越一來之體。取第四果者。舉極果也。不住那含者。不留第三果一生取第四果雲心。述記大抄會雲。此文總也(雲雲)。意雲。一觀中或斷三品四品。或斷五品六品(為言)。今望品品出觀之類。雲若不出觀等也。或又頓出離人釋歟。

    百法抄第九雲。第二見後束惑超者○問。有得初果超第二取第三否。又有得第二超第三取第四果否。有二說。一雲不得。以加行劣故。煩惱缺故。慈恩雲。唯有預流非余果故。第二解亦有得初果已頓斷欲界九品超第二取第三。亦有得第二超第三取第四者。為上二界八地九品束為九品。若欲界下三品。在上二界下三品中。入觀起九無間九解脫道。證至第九品時。不名第三名第四果。又有得第三超第四向而取第四果者。即約上界八地九品合為九品。一處頓斷取第四果也(文)。復古雲。折玄雲。問。還許得初果已超二證三否。得二果已超三證四否。答。若依大乘。亦許此義。今依小乘。不爾。為得初果已欲擬進斷三界修惑時。必須依九品次第而斷之。惑既有次第。得果亦然(文)。

    問。分別起煩惱九地九品之別可有歟。答。付之。答。準義林第二斷惑章釋。六識相應分煩惱所知。分別俱生現種習氣皆九地界系在之。但彼章雲。見道十惑九品定然粗細異故。俱生六惑斷即不同。身見邊見及此相應唯第九品。九地而論。但有九品。唯一地九品。余獨頭貪慢痴等八十一品。地各九故(文)。第七相應九品有無二釋也。但當章付二乘斷惑之漸頓。見惑迷理頓斷故。但約諦理而非無九地九品之別。俱生分品別類之惑故。分九地九品也。

    九。問。付次第證人。且初果上唯上唯斷欲界修惑一二品。或斷五品。不斷第六品。經生之斷可有歟。答。當章雖不分明。準清涼大師解釋。不許此類也。付之慈恩大師對法抄中。一品二品五品斷家家可有見。又述記十末。若九品別斷。出觀若不出觀斷九品者(文)。別抄同之。既有九品別斷出觀者。豈無一品二品斷等人歟。加之斷八品在第九一品名一間。何無五品斷之家家歟。答。論第一卷同學抄。許一品二品五品斷家家。俱舍小乘一途性相會也。一間例難如抄釋。抄第十(下梵行品)雲。第二十四論雲○但應建立一來向果。頌曰。斷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斷。至五二向斷六一來果。釋曰○若三緣具轉名家家。一由斷欲修惑三四品故。二由成無漏根故。三由更受三二生故。頌中略無成根。以理合相。略故不說。斷三品名受三生。若斷四品名受二生。謂九品能潤七生。且上上品惑能潤兩生。上中下中上各潤一生。中中中下合潤一生。下三品惑共潤一生○所以無斷一二品惑名家家者。以得初果起大加行。必無斷第二不斷第三有生死者。上無斷五生家家者。由斷第六即證一來。無一品惑能障于果故。若無一品能障果者。何以有斷八品未斷第九而有生死。答。第九一品。一者斷竟得果。二復超欲界故。此第九能障于果。六不超界故不障果。言家家者。家不一故。家家有二。一天家家。成于欲天受三二生。二人家家。即于人中受三二生後證圓寂○次明不還雲。斷七惑八品一生名一間○以下三品共潤一生故。斷七八。余第九在亦有一生而為間隔故。名一間(文)。一生者一半生也。但慈恩大師略章曰。一生或半生在名為一間(文)。樸楊周記雲。謂有一大生之因。名一種子(文)。同學抄會雲。章文先德(常騰)會雲。一生惑半生在名為一間(雲雲)。煩惱惑也。周記且不正義述歟。燈雲。唯有一少生之業名一種子(文)。抄十九(下)雲。智論文名家家者。亦俱舍義。頌曰。斷欲三四品○問。何故無斷一品二品五品名家家耶。答○謂由聖者得初果。已斷欲修惑起大加行。必無未斷一大品結(三品名一大品也)。有生死故○斷第五品必斷第六者。謂斷第六品證一來果。以無一品能障得果故。斷五品必斷第六(文)。抄上引智論以初果向見道名八人地之事。見道之中有八人故也。謂極七反家家一間等之向故也。智論文名家家者。指上所引智論文也。爾者一二五品斷家家無之雲事。大小一同性相歟。期後檢。

    十。問。大乘心分品潤生義之義可有歟。答。章下文。最鈍須陀洹極七反(雲雲)。又抄兩處分品潤生義與俱舍等一同也。付之。

    上上品二生上上品二生

    上中品一生四生上中品四生

    上下品一生上下品二生

    中上品一生中上品一生

    中中品二生中中品二生

    中下品一生中下品一生

    下上品下上品半生

    下中品一生一生下中品一生

    下下品下下品半生

    抄心。

    燈。第一釋上分品潤生義畢雲。此上略舉。未細尋文。如有誤處。當可正之。上依隨轉。大乘無文。據大乘宗。未必彼分品潤生。何以故。瑜伽雲。全界一切煩惱皆能潤生。若如彼說。上上品惑能受二生。預流果人余惑。誰遮不令共潤。但上品潤故應相潤。猶斷一品。余惑但能潤。于五生力勢漸微。余者準此(文)。此釋心者。上上品者。與余惑共潤生。上中品者。與余惑共潤五生。乃至下上品與下二品共潤一生也。又菩薩以俱生煩惱僧之間潤無量半。豈唯七反歟。故知分品潤生。小乘一途之法相歟。抄釋亦小乘一途之法相釋歟。

    十一。問。于八十一品俱生惑。雲何建立後三果歟。答。章文雲。欲前六品盡處立第二果。九品盡立第三果。上二界盡立第四果(雲雲)。付之煩惱品數增減無何故歟。答。大乘義章第十二(上)雲。問曰。何故斷見諦惑要盡方出斷修數出。釋有兩義。一見諦惑迷心易滅。其猶折石不假中息○修惑難除。如絕藕臐C一觀相不能斷盡故。須數出○二見諦惑能感三途苦報。畏苦清猛。為是不息○修惑能招人天生死。人天優游。厭畏心貫。是故數息○問曰。等是修惑之中。何故斷除欲界。中息制果。上界不爾。解有三義。一欲界惑凡夫多起。習使力強難可制斷。故須中息。上界煩惱凡夫本來起之希少。使分輕薄不假中息。亦能斷盡二欲界惑多難可斷盡故。須中息。上界惑少。不息能盡彼。雲何少恚慳嫉無慚愧等彼處無故。三欲界煩惱二因緣起。一者因力。不斷使性及邪思惟。二者緣力。所謂色欲聲香味觸等。以是二力起惑難斷故。須中息。上界煩惱雖從起。緣力微劣易可裁斷。不息能盡方息制果。斷後三盡制一果乎。釋言。前六過是粗重。聖人于此厭畏憎強故。盡方息。後三輕微畏厭情少故。後別斷制一果矣。又粗易斷。倍盡方息故。斷前六共制一果。細難舍遠故。斷後三立一果耳。若爾上界煩惱轉細轉難舍。應制多果。此如前釋。更有余義。後審論之(文)。

    十二。問。頓出離人斷修惑時。經幾時歟。答。章雲。三種九品各初一品一時頓斷(雲雲)。知以九無間九解脫之時。頓斷三界俱生煩惱也。故述記十末雲。三界九品同為一品。合為九品(文)。與今章義同歟。集引百法鈔雲。三界九地俱生煩惱八十一品都束為九品。九地上上為一品。上中為一品。乃至九地下下為一品。即斷此九品時。而有二類。一者容預斷九遍入觀斷。斷至第九品時。便超中二而得第四。二者薾M斷。斷即一入觀起九無間解脫(文)。

    問。頓出離人于何位伏俱生煩惱歟。答。顯幽鈔(從方師)雲。超中二果以見道智一時伏九地八十一品煩惱(文)。菩提院雲。一入觀斷盡諸惑之人。起一加行勝進九無間解脫也(雲雲)。

    一加行勝進者。見道以後之伏道也。

    問。頓出離人依何地歟。答。章依未至(雲雲)。付之。述記十末二釋。一初未至四禪下三無色(雲雲)。二雲。唯依初未至(雲雲)。無分明取舍。而然北京靈恭如理師等。以第二釋為正義。對法抄雲。唯依未至定如唯識樞要(文)。菩提院雲。頓出離有三類不同(對法論出)。一者一入觀斷八十一品惑證無學果。二者數數出觀一生之中斷盡八十一品惑證無學果。三此世不辨聖旨經生方得涅。此中一人觀斷盡諸惑之人。起一加行勝進九無間解脫也。顯幽鈔(從方師)。超中二果以見道智一時伏九地八十一品煩惱(雲雲)。此人依根本無失。又疏取前解(雲雲)。表無表章。但依下三無色等。知疏主實義也。此義(貞松房心也)已上第十卷同學抄義抄。

    問。頓出離人出觀經生之類可有歟。準上。

    問。頓出離人利鈍中何歟。答。章超過勝智(雲雲)。述記十(末)雲。九地九品斷者。唯有利根諸預流。非余果。余果不能起勝作業。缺煩惱故(文)。對法第十三章(取義)引之大都不違。又下雲。又依如此頓出離者。多約現法。或臨終時善辨聖旨。設不能辨。由願力還生欲界。出無佛世成獨勝果。設不辨者。未能無余離諸欲故。即以願力生欲界者。彼速證般涅故(文)。此文中現報一生經生三種人有也。

    諦現觀者。集雲。諦現觀者。百法抄第八雲。謂此無漏智能現在前觀聖諦故(文)。諦現觀者見道名也。

    問。此諦觀(四善根)。二信二信三戒三戒四現觀智諦智諦現觀邊智諦智諦六究竟究竟盡智者。唯識論第九雲。此真見道攝彼第四現觀少分。此相見道攝彼第四第五少分。彼第二三雖此俱起。而非自性故。不相攝(文)。

    問。二乘聖者斷末那煩惱歟。答。章文。與非想地一時頓斷(雲雲)。付之二乘聖者不起第七治道。雲何斷末那煩惱歟。答。唯識第十雲。第七識俱煩惱障種。三乘將得無學果時。一剎那中三界頓斷。任運內起無粗細故(文)。相宗所談。菩薩于末那煩惱起別別治道。二乘以第六識治道通治末那(雲雲)。後可勘定。

    問。末那煩惱有九地九品別歟。答。章。與非想地一時頓斷(雲雲)。付之唯識第五雲。然此染意相應煩惱○極微細故。所有種子與有頂地下下煩惱一時頓斷。勢力等故(文)。同第十雲。如上第五卷述記二釋。一九品。二唯一品二說中前解為勝(雲雲)。本頌雲。隨所生所系。論釋雲。隨彼所生彼地所系(文)。既有界系。何無品類歟。付九品二釋。一細分八十一品。述記十末初釋。斷障章第二釋也。二九地相望唯九品。五卷述記初釋十末後釋。斷障章初釋也。但五卷論。勢力等故者。述記會雲。同障無一時頓斷。名勢力等(文)。第十卷無粗細者。述記三釋。一雲。八十一品亦與非想第九品一類品攝(文)。二雲。所障既同斷無前後。名無粗細。非九地所攝總是一品(文)。三雲。又唯緣內境自地之境。境無粗細。無他品類故。名一品。非三界中總無粗細(文)。瑜伽六十三。今章取義引之。大都文義同也。六卷私記第六雲。第七識惑有二義。一雲無九品(正義)。一雲有九品○(不正義)。故斷障章。煩惱障中除第七。識。所余六識三界九地名為九品○第七識中○有義(正義)。九地唯同非想第九品類。然于其中同類有九○有義(不正義)。九地名有一品。細今分便成八十一品(雲雲)。

    問。愚法二乘斷末那惑歟。答。章雲。末那惑滅小乘無等(雲雲)。五十要問答上雲。其末那識依三乘教有。其識起四惑不起法執。愚法聲聞不斷。但暫伏上心。由觀智漏故。退菩提心聲聞及回心聲聞等並斷末那。為觀智勝故。但此等解釋約教道。若約證道者。若不斷末那惑。何出三界成羅漢歟。

    章非擇滅者(文)。折雲。唯識雲。不由擇力本性清淨及緣闕處顯故。名非擇滅清涼釋雲。論二義中初果小乘。言緣闕者。俱舍頌雲。畢竟礙當生。別得非擇滅○上皆祖文釋雲。初本性清淨。故無所知障。以緣顯處顯此無為。既永不起。正趣寂義既已缺緣故。永無所知障礙也。

    十三。問無余涅體擇滅非擇滅中何歟。答。章雲。入無余時一切皆斷。唯是非擇滅(文)。付之。唯識第十雲。涅義別略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淨涅○二有余依涅○三無余依涅○四無住處涅○一切有情皆初一。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俱四○故四圓寂諸無為中。初後即真如中二擇滅攝○初一即真如後三皆擇義(文)。述記十末雲。故四涅初後二種。謂清淨無住處。即體于真如上立中間。有余無余依二擇滅攝。斷縛得故。所依轉盡初後果時名為擇滅。所依後無方顯涅。後依無時由前擇力故(文)。又雲。定知無余先得。所依永無方顯先。滅名得涅。故擇滅攝(文)。此論疏等。以四涅明攝六無為之時。有余無余二涅決定擇滅無為為體(見)。爾者章唯是非擇滅者。釋所知障之滅。非無余體也。

    十四。問。二乘斷所知障歟。答。章俱解脫人分有所斷(雲雲)。付之二乘既不起法空智。何可斷所知障乎。是以演義抄所引唯識論中。二乘但能斷煩惱障。菩薩俱斷(文)。雲何。答。瑜伽六十二如章所引。元曉大師二障義即引瑜伽與今章多同也。但既雲分有所斷非余斷也。集雲。妙嚴品抄雲。所知障中亦有二種。一于所知境而能為障。即不染無知而非法執。如于五明處有所未解。但是無知。何曾有執。然唯識雲由我法執二障俱生若證二空彼障隨斷者。據見道分別障說。以證空理而斷障故。言是障而非執者。據修道斷俱生障說。以遍知有成種智故。上來所知之障。二所知即障。名所知障。此體即是善心心所。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前據了俗。此據證真說名智障。然唯識正義唯所知之障。全就理通故亦用之(文)。唯此清涼解釋。以解脫障不染無知者。即非執所知障攝也歟。知障所引起故。攝所知障。非法執所知故。雲分斷所知也。故第一卷同學抄。定障者是下劣受也。非細法執(雲雲)。燈釋心也。付之又但伏生果功能不斷種子(雲雲)。但對法抄第三。不遮定障種亦能斷者。約現行之功能會也。故燈伏而不斷(文)。若依此義者。唯伏現行故。又分有所斷可雲也。但上唯識文。述記九末會雲。彼中定障二乘亦斷小故不說(文)。

    尋雲。此定障能治之道。漏無漏中何歟。答。定障者異熟生下劣受事障故。以欣上厭下事觀伏除之故。攝釋雲。非生理觀。但以事觀能伏于彼(文)。同學抄義也。

    指事雲。慧解脫者不斷。如對法論第十三說。謂已斷諸漏而未證八解脫定。唯究竟斷慧所對治煩惱障故。大乘基雲。瑜伽顯揚與此同。此義意說障有二種。一煩惱障。能障聖慧不得應果。二者事障。就勝而說唯異熟生。喜樂舍受有下劣性。于上等至不肯進求。所知障攝。此人唯能斷初障○俱解脫人分有所斷者。對法論說。謂已障分俱得解脫故。是故雲分有所斷(文)。

    問。慧解脫人分斷所知障歟。答。慧解脫不斷(雲雲)。付之縱雖慧解脫羅漢。豈不得四根本定等歟。若得四禪定等者。盡除一分定障歟。答。俱解脫得名者。依得第九滅定。縱經得八定。下劣受未盡故。非但解脫也。故對法十三釋俱解脫雲。具證八解脫。瑜伽二十六。于八解脫身已作證具足安住(雲雲)。不得滅定者。非具證八解脫故。非具解脫也。折引瑜伽對法文了雲。若天台大師四教雲。不得滅盡定但是慧解脫。得滅盡定即是俱解脫(文)。燈第一雲○四慧解脫(羅漢未得滅定者。唯斷煩惱障。未離定障故。通利頓二人)。五俱解脫(得滅定羅漢定慧。二障俱解脫故。六通利鈍二人文)。

    抄十九下釋八解脫中滅受想解脫雲。有解。厭背受想。有解。厭背一切有所緣心。有雲。解脫定障故名解脫(文)。

    章。八解脫。八勝解(文文)。

    問。八勝解者指八勝處定歟。為當指八解脫雲八勝解歟。法苑林章第四八解脫章雲。第一列名者。依瑜伽第十二十五七十三攝事分第九十六對法十三顯揚第四第二及第二十菩薩藏經第四等說(已下一向取義攝)。一有色觀諸色解脫。依欲界身未離色欲。觀欲界內外諸色作光明想。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依空處定伏除色欲之內無色而安立外色。作多小等相故。雲觀外也。上二解脫通依四根本。非近分。近分定無通故。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染淨諸色。合為一味清淨想解。是又內無色想觀外色也。上雲故略。唯依第四禪。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想受滅解脫。初七除自地下煩惱離定障起通德故。雲解脫。第八滅盡定棄背受想等故。雲解脫。

    指事雲。言修八勝解所對治故者。瑜伽第五雲。又八勝解能引不還或阿羅漢諸聖神通及最勝住。謂未伏內色想外無染污色勝解。是名第一。已伏內識想是名第二。淨不淨非二色第一舍勝解。是名第三。此三解脫于一切色得自在。故便能引發諸聖神通○空無邊勝解。識無邊勝解。無所有所勝解。非想非非想勝解。微微任運心勝解。此勝解次第善修治故。能治故。能引恐受滅等至最勝住。基抄雲○由淨解脫有三種想。一展轉相待。二展轉相入。此二通觀淨不淨色平等觀故。名舍勝解。三展轉一味想。唯觀光明不化淨不淨。名非二色。第一舍勝解。平等觀光明最勝住故。名第二舍(文)。法苑林章雲。初想名者。瑜伽雲。前七解脫于已解脫而生勝解。七所觀法多分要伏要斷彼地煩惱障染。方始修作。名已解脫。今觀已解脫境。為除定障起神通功德而生勝解故。名解脫(文)。準此等解釋。前七勝解離自地煩惱等畢。成熟七解脫。重于已解脫之境觀察解了。今定堅固起神通等名勝解。第八勝解。滅定入心微微心名勝解。故八勝解者。觀解自在之義也。非八勝處空也。法苑林章雲。由前三解因引發勝果遍處等故(文)。八勝處十遍處等。前三解脫所引起通德也。折雲。言修八勝解所對治者。此能治之智也。在境名解脫。在智名勝解(文)。古。八勝解者。八勝處定雲事有歟。非今章本意。八勝處者。前三解脫所引通德別脫法門也又鈔十九下引俱舍委釋八解脫。但彼小乘義與大乘相違。非今章本旨。彼前二解脫依初二禪。第三依第四。次五如次四無色滅度。第三禪無眼識所引色。又留自地樂故。不立解脫等也。又俱舍二十九八解脫八勝處名別釋之。可見百法抄第十五雲。

    問。小乘教心種字斷義可有歟。答。章。不斷(雲雲)。付之指事雲。俱舍論第四雲。若爾此得有何作用。謂于差別為建立因。所以者何。若無有得。異生聖者起世俗心應無。異生及諸聖者建立差別。豈不煩惱已斷未斷有差別故應有差別。若執無得。如何可說煩惱已斷及與未斷。許有得者。斷未斷成。由煩惱得離未離故。問。驗俱舍論雲。如是聖者所依身中無生惑能。名煩惱斷。惑世間道損所依中煩惱種子。亦名為斷。興上相違。名為未斷。今何唯斷煩惱得耶。答。雖斷煩惱種子而若無得者。以斷未斷義不成故(文)。俱舍十九雲。何等名為煩惱種子。謂自體上差別功能。從煩惱生。能生煩惱(文)。光雲。何等名為煩惱種子者問。謂自體上至不可得故者。經部答。謂于色心自體之上煩惱種子異余種故。名差別功能。即此功能從現前行煩惱生。能後現行煩惱(文)。尋雲。經部心種子者。其體如何。答。

    問。二乘前五識相應煩惱何位斷之歟。答。不見章。但應相例。第六識煩惱歟。

    問。愚法二乘可斷定障所知歟。章。不斷(雲雲)。付之愚法二乘俱解脫之羅漢豈不斷定障歟。答。約教道無所知障名義故。縱雖斷定障。不應雲斷所知也。

    文安四年正月八日于東大寺書寫畢。

    乘。

    回向無上大菩提金剛佛子快舜。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下(八)。

    斷惑章(下)。

    一。俱生現行初地伏盡歟。

    二。佛果智斷。

    三。第四地法執斷。

    四。始教第七識所知障有無。

    五。終教二乘斷惑。

    六。終教菩薩見修二道立不。

    七。終教知障斷位。

    八。末那惑種斷頓漸。

    九。起事心根本心異義。

    十。四障伏斷位。

    十一。四種變易配地

    問。付直進菩薩斷惑。且于二障種現等。約界分品之義可有乎。答。于二障分別俱生現種習氣等。皆有九地九品義也。付之章。不同二乘約界分品(雲雲)。如何。答。直進發心雖皆有九地九品之別。斷惑證理義相全異二乘。所立不同二乘等。非謂無九地九品之別也。

    斷障章雲。菩薩地前分別現行伏不起○六識中分別煩惱並習氣等雖亦九品。仍定一品斷。惑二品斷○其六識中俱生煩惱。除其習氣雖有九品○三界九地合為一品斷。謂金剛心○然六識中俱生煩惱所有習氣雖有九品。十地漸漸各斷此九。障十地故。與所知障品類同故○六識之中分別所知障並其習氣雖有九品。有說定斷。一心見道故。有說二品斷。三心見道故。其六識中俱生所知障並其習氣。亦有九地八十一品○為十品斷。十地斷故。不分並細前後證斷不廢。初地斷細。二地斷粗。初地斷有頂。二地斷欲界。但隨障此地智即便斷之。故無前後(文)。

    問。直進菩薩于地前二障伏道各別起之歟。答(雲雲)。第九卷述記雲。伏煩惱時。此俱法執亦不起故名伏(雲雲)。此地前六行智也。第十卷述記雲。見道已前唯伏法執。其煩惱障隨此而伏(文)。故各別起也。但相應分互被伏也。

    問。真見道位一剎那歟。答。一剎那中(雲雲)。付之。答。縱雖頓斷之義。可有無間解脫二剎那也。約正斷惑之無間道立一剎那。抄十三(上)引唯識第九。見真見道時分。如上卷二乘見道之處引。

    問。始教菩薩第六相應俱生煩惱現行。斷初地伏盡歟。答(雲雲)章。初地以上自在能斷(雲雲)。伏盡(見)。付之宗家全處解釋。釋唯識論第四地之故能永害二身見等之文。正斷所知煩惱不起同名永斷(雲雲)。如解釋者。至第四地。猶斷煩惱障(見)。知非初地永伏雲事。加之清涼大師。若煩惱現行亦地地斷(雲雲)。如何。答。于第六相應俱生煩惱現行者。初地真見道位頓伏之種子。金剛心斷之故。全不可有地地別斷之義。但宗家解釋。第四地所斷雖正法執種子。此所知障昔多與俱生身見同體而起故。斷此智障種子之時。同體煩惱所依斷故永不起也。凡地地所斷正雖所智障。七地已前。煩惱故起現行。從所依所知障。漸漸伏除之故。第四地以去。煩惱俱生我見永伏不故起也。故七地已前雲暫伏。八地已上雲永伏也。清涼大師。地地之解釋。可準例也。但古會清涼大師解釋雲。七地已前暫伏故。若現行即可伏斷之(雲雲)。容斷義歟。

    六卷私記六雲。最勝疏雲。準諸處說。初地已上一切煩惱能頓伏盡。由故意生。雲何我見等四地能伏害伴隨眠五地能伏。答。據能伏。初地即能猶意起。今依永伏故意不能令起。此由斷彼所知者。故與染別(雲雲)。

    玄十二雲。四焰地中○又成唯識論第九名微細煩惱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識俱身見等攝○彼障四地菩薩之分法。入四地時。便能永斷彼。昔多與第六識中任運而生執我見等同體起故。說煩惱名。今四地中既得無漏菩薩之分法。彼便永滅。此我見等亦永不斷○四地修得菩提分法方出世故。能永害二身見等○二我見言惑二障同體我見。以正斷所知煩惱不起。同名永斷。理實但除法執我見。或法執中我我所見為二身見。或分別俱生名二身見。盡處總說故。說四地斷二身見。此三釋中初見為勝(文)。唯識第九。如玄所引。

    述記十本雲。問。既是所知障。何故立煩惱名論彼。昔多與至亦永不行。述四亦顯以上所知障立煩惱名。雖有別頭生者。皆多分與煩惱同一體而俱起故。立煩惱之名。由所知障斷故。煩惱之末亦永不行。從煩惱名故說為斷○二身見者。謂初見道已離第六識中分別身見。今後離第六識中俱生身見。盡所總說名二身見。非今離二○又正斷所知障身見等。並永不起煩惱障中身見等故。說二身見名永害。非煩惱身見亦起對治(文)。此釋同于宗家第一第三釋。六卷私記亦引上述記文了雲。演秘大抄雲。雖有二解。後解為勝(雲雲)。

    唯識第九雲。由此三地說斷二盡。及彼並重一欲貪盡○彼昔多與欲貪俱。故名欲貪盡(文)。述記雲。論彼昔多與至依彼轉故。述曰。彼所知障此第三盡多與煩惱中欲貪俱故。名欲貪盡。非所知障體名為欲貪。彼障定及修慧。所知障永斷說欲貪隨伏。所知為本斷故。煩惱是末便伏。此煩惱無始來依所知障轉故(文)。抄十三(上)雲。四約所斷。謂離二障種現者。一者分別○入初地時。便能永斷。二者俱生。生而便有。此修道中地地斷之。此又二種。一者現行。二者種子。若俱生所知障種現地斷之。若煩惱現行亦地地斷俱生煩惱種子。直至金剛無間道斷(文)。抄六(上)多分同上釋。抄十五(下)雲。其俱生煩惱若約現行。亦地地別斷故(文)。抄。煩惱現行(雲雲)。述記。煩惱便伏(雲雲)。知非知障同品煩惱習氣故。約故起現行也。玄十一雲。以十地修位雖不斷煩惱障。然必伏彼斷其粗重(文)。刊定第九大義同也。此等釋者。智障同體煩惱余殘習氣釋也。集雲○鈔(六上)○粗重有三。一現起粗重。二種子粗重。三粗重粗重。如身子嗔習畢陵慢習等(雲雲。取義)。妙嚴品鈔也。上玄不斷煩惱者。煩惱種子必依彼者。故起現行。斷其粗重者。余殘習氣也。佛地論第二雲。是故四地得無我智。滅意識中俱生我見。未離第七微細煩惱及六識中余修斷惑。此說伏離。非是永滅。至第十地金剛心時。方頓斷滅修斷種故(文)。唯識第十雲。此十一障二障所攝○修所斷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現起。地前漸伏。初地以上能頓伏盡。今永不行。如阿羅漢。由故意力。前七地中雖暫現起。而不為失八地以上畢竟不斷(文)。

    述記(十末)雲○修所斷種後皆頓斷此種子。不言粗重。粗重者十地中亦斷故○言暫起者。謂十地中前四猶起我見等故。七地以前尚起貪嗔等故(文)。準此釋。四地以前以去不可故起我見也。六卷私記雲。問。俱生煩惱障現行初地伏盡了。而何雲初地以上耶。答。一雲。初地有入住出三時。雲初地指入心。雲以上指住出也。一雲。以惑力現初地頓伏。以故意起七地以前隨宜伏盡。故雲以上也(雲雲)。章。潤生攝化故(雲雲)。付屬留不斷四故。一一有重重難害如探冊。唯識九雲。復于十地修道位中。唯修永滅所知障道。留煩惱障。助願受生。非如二乘速趣圓寂故。修道位不斷煩惱將成佛時。方頓斷故(文)。

    述記雲。謂諸菩薩由大悲力意起一切智故。名留煩惱。不爾如來大悲最極。應留煩惱隨類化生。由此故知。意不趣斷。故名為留。將成佛時。方頓斷盡(文)。

    問。準此。他宗解釋。初地以上留惑。全不故留。趣一切智。先斷障地智所知障等。而煩惱種子不障地智故。自留之助願受生見。故諸論釋留惑之義之時。全無故留之文言。如何。答。唯識雲。留煩惱障助願受生(雲雲)。梁攝論十四雲。留隨眠惑。為助道分(文)。既雲助願受生。又雲為助道分。豈非故留之義歟。他宗相違不及和會歟。難雲。爾者初地已上惑粗地以上受變易身菩薩雖無潤生攝化之義。不斷惑種。知任運自留而非故留雲事。答。任宗家解釋者。自本地分相故。不可有此難。若依清涼大師解釋並寄在門心者。依樞要下演義抄十二(下)等釋。煩惱種子遠資助變易故。不斷之(見)。非無用任運之留。況于受分相之位。何非故留歟。

    樞要下抄十二(下)如引依身章抄。不墮二乘地故(雲雲)。梁攝論十四雲。由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釋曰。諸菩薩留隨眠惑。為助道分不同二乘速趣般涅。由此事故。修道究竟。得習氣滅盡及證圓智(文)。又雲。異凡夫故。永伏上心。異二乘故。留彼種子(文)。唯識第九雲。非如二乘速趣圓寂(雲雲)。如上引。此故但不同二乘義也。非初地已上實墮二乘地也。為斷所知障故(雲雲)。梁論由惑至之等(雲雲)。唯識九雲。唯修永滅所知障道。留煩惱障等(雲雲)。為得大菩提故(雲雲)。梁論。證佛一切智(雲雲)。又梁論既雲(雲雲)。異二乘故留彼種子等。十四卷文也。依身章已引故。雲既雲等也。

    二。問。所知障種子通佛智所斷歟。答。始教心金剛無間道斷之。不佛智斷也。付之。勝經雲。佛菩提智之所能斷(雲雲)。深密雲。于如來地斷二盡(雲雲)。又十地障名皆以自地智斷之。佛果障尤可佛智斷。故當章文雲。要至佛地方得總盡(文)。如何。答。雖自他宗難義。且一義。佛果既出障圓明位也。何可帶所斷惑歟。若許佛智斷之義者。于佛智可有勝劣。何可名正等覺歟。但勝簡二乘雲佛菩薩智。非簡因智。深密。唯識論會雲。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彼皆頓斷入如來地。佛地說斷二盡及彼粗重(文)。十地障自他斷。光燈會(雲雲)。十地各分入住出位。勝劣不同故。入地斷。佛位不斷。故十地斷。若許佛地同十地。即佛有勝劣。既無勝劣。稱等正覺。故皆斷已方入佛地(文)。凡佛果智斷雲釋。自他宗是多。一約已斷雲爾。一以障既佛果之障能斷無間道雲佛智也。委細問答九卷古顯抄(下)可見。十地論第一雲。得大法身具足自在故。名法雲地。如是受法王位。猶如太子于諸王子而得自在。是處有微智障故不自在。對治此障故。說佛地(文)。疏六(上)無殊釋。抄十三(下)雲○論雲。是處有微智障故。不自在。對治此障故。說佛地。釋曰。謂金剛心後微細障盡。種智現前故(文)。金剛心後之釋難會。而然是約已斷也。

    章。如毒咒所害(雲雲)。指事雲。梁攝論第十四卷本論雲。諸惑已滅伏。如毒咒所害。釋曰。諸惑。謂見修煩惱。于菩薩地中。先已滅盡。余心煩惱雖復未滅。由智念所伏。廢其功用。譬如眾毒咒力所害無復本能。心惑亦爾。智念所守不能復生二惑染污(文)。見修煩惱滅盡者。見惑種現皆滅。修惑唯滅現行歟。余心煩惱者。俱生種子歟。

    問。二惑染污者何物歟。又章雲毒蛇。出一類可通一切毒物也。問。第六相應俱生所智障。何地斷盡(雲雲)。答。章或現或種地地別斷(雲雲)。付之。

    三。問。第六相應俱生法執。于第四地永斷歟答(雲雲)。兩方也。若雲斷盡者。章文。第六相應所知障現種地地別斷(雲雲)。法執既所知障之體也。若第四地斷盡。何可有地地斷之義歟。是以唯識論。既未圓證無相大悲。不執菩提有情實有。無由發起猛利悲願(文)。是豈非七地已還起法執歟。依之慈恩大師般若論釋並對法抄上。于第四地斷法執小分。通七地以前(見)。若雲不斷盡者。花嚴經唯識論等中。所有我見第四地永斷(見)。如何。答。于第四地。修得無漏菩提分法。而俱生二執彼障故。法執種現我見之現行于此地永斷故。花嚴經雲。菩薩住涅地。所有身見○皆悉斷滅(文)。

    唯識論文亦以同也。但七地以前菩提有情實有之執者。非實法執。法執所引羸劣隨眠等也。或又第七法執未除故。第六識尚帶法執歟。慈恩大師解釋又依此等之義。四地劣分斷通七地以前雲歟。章地地斷又依三隨眠等之義也。深密經說三隨眠。一害伴隨眠(第五地斷盡。第四地所斷之我見鄰近引起故名也)。二羸劣隨眠(二障現行六七地斷)。三微細隨眠(唯二十七所于障也八地已上斷)。六卷私記第六雲。論雲。四微細煩惱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識俱身見等攝○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時。便能永斷○今四地中既得無漏菩提分法。彼便永滅。此我見等亦永不行○。

    問。論雲若證二空彼障隨斷。就之若由就滅隨斷者。一切皆執。五地雲何方除害伴。可我執俱四地斷故。又一切障皆從執生。何故六七等所斷不名害伴名羸劣等歟。答。是樞要。依安惠意難由我法執二障俱生之論文。有三難中。第二第三難也。答之亦有三解。第三解雲。第六識執有三位斷。一俱時。二鄰近引生。三勢力疏遠。俱起者四地執俱斷。鄰近引生者名害伴。疏遠勢生者名羸劣等。故障與執斷有前後(雲雲)(初二解雲雲用故略之)

    晉經二十六雲。諸佛子菩薩住涅地。所有我見等著我○皆悉斷滅(文)。

    玄十二雲。皆悉斷滅者。何故此中說此斷滅惑。準成唯識論。此是第六識中俱生身見等及所起過。同第四出世道品能斷除滅故。此說之。又釋。若約寄位。前地寄世間。此當出世。為分世出世故。此斷除。若就此義亦得是分別所起。以仁王經說。四地名為須陀洹地。故得知之(文)。唐經三十六。大旨同晉經疏七(上)雲。此中身見若約實位。準唯識論。此地斷第六識中俱生身見及所起過。由得出世道品治故。以分別起者。初地斷故。是以瑜伽名為微細薩迦耶見。若約寄位。準仁王經。四地名須陀洹位。以寄出世之前故。則亦得斷分別身見(文)。抄十五(下)雲。三此中身見。下于所斷體。于中有二。一約實位說。具引唯識已。見初地。二約寄位。既寄初果。初斷見故(文)。唯識第九如私記所引唯識章雲。四地永伏。法執無故(文)。慈恩大師釋也。

    問。第七相應俱生煩惱可有故留義歟。答。章非故留(雲雲)。付之。五十要問(上)雲。其末那識依三乘教有其識。起四惑不起法執。愚法聲聞不斷。但暫伏上心。由觀智漏故。退菩提心聲聞及回心聲聞等並斷末那。為觀智勝故○直進菩薩義當不起為正義。回心者起為正義故。又初回心菩薩為留惑故。相隨至金剛定斷。直進者習氣至金剛前言至者。據二阿含說。初對小乘故。余義準可知(文)。此釋旁未審。先留惑者。依第六識留惑。末那相隨至金剛心斷之雲事歟。問。第七識相應煩惱可有發業潤生之義歟。答。章性非潤生(雲雲)。付之。元曉二障義雲。若約末那起相應四惑。一切位中恆有現行。通能作發業結生(文)。付所依義雲發業結生歟。

    四。問。始教心。第七識所知障相應歟。答(雲雲)。章。其所知障皆後地起等已下。六七二識所知障雲唯第六所知障雲學者二義(雲雲)。五十要問上雲。其末那識依三乘教有其識。起四惑所起法執(文)。孔目第一雲(唯識章)末那一起相續緣我不廢。因何得改境起其法執。若起法執。何名緣一類我塵(文)。集雲。其未下。問。第七識為有所知為無所知。答。此與太一用安惠故無。要問雲○圭山用護法故有。大疏曰。所知俱生者。種則地地漸斷金剛永盡(文)。探玄十四雲。唯識雲。第七識中細所知障猶可現起。生空智果不違彼故解雲。依護法宗等(雲雲)。唯識第五雲。此中有義末那唯有煩惱障俱生。教皆雲三位無故。又說四惑恆相應故。又說為識雜染依故。有義。彼說教理相違。出世末那經說經說有故。無染意識。如有染時言有俱生不共依故論說。藏識決定恆與一識俱轉。所謂末那意識起時。即二俱轉。所謂意識及與末那(文)。

    章。皆後地起或前地起(雲雲)。或惑也(雲雲)。斷障章雲。其六識中俱生所知障並習氣亦有九地八十一品。十地斷故不分粗細。前後斷說。不廢初地斷細二地斷粗。初地斷粗初地斷有頂二地斷欲界。但隨障此地智即便斷之。前無前後(文)。準此釋。後地起惑前地起等者。現起伏斷顯異煩惱也。大抄雲。所知初地智伏後九地障。第二地智伏後八地障等也。

    問。章文。問。若爾何故而有處說等(雲雲)。爾者指何文義雲有處說歟。答(雲雲)。而有處等者。指唯識等七地已前有漏心起說文。若爾躡上問答詞也。復古雲。問。若下二轉難。二初躡跡申難。既雲地地分斷。何故下難相違。答。若下二約識作。答。二○(雲雲)。折雲。問。若下躡上以問答。若下○(雲雲)。復古心指上所知障地地分斷之義為難(見)爾者問何故七地已前有漏(雲雲)。答。中八地以上有漏現行有無如何若雲有八地已上第六識純無漏事。上依身章(見)。自他宗共許性相也。若依之。八地已上純無漏者。問答相符無起盡。又或抄。上其所知障等者。唯取第七所知。後地後者。八地以上。前起者。七地以還。爾者此現行通十地故。難七地以前起有漏等也(雲雲)。若爾者。何答中第七所知現行通八地已上之義不答歟。一義雲。躡上第六識煩惱初地以上自在留惑之義。既自在也。第六識人空邊。一向無漏。故何故七地以前起有漏難也。故答中唯約七地以前。答成似實之義也。

    章。此二通十地(雲雲)。問。第六識二障現行可通十地歟。答。一義雲。約二障種現。總通十地也。而八地已上二障種子也。即言總意別也。問。直進教心。何位斷前五識煩惱等歟。答。伏斷專如第六識歟。

    章。築即押木(雲雲)。指事雲。此非論文。準釋論意。謂惑種在滅相時如築。聖道在生相時如押。又惑種在滅相時者如押。聖道在生相時如築(文)。對法第七雲○若此品對法生。即此品粗重滅。平等平等猶如世間明生暗滅。由此品離系故。令未來煩惱住不生法中。是名為斷(文)。

    章。如維摩等(文)。維摩經上雲。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諸法畢竟無所有。是空義(文)。玄第十。惑智非初中後等。可引下終教段。

    五。問。終教心。不許聲聞斷惑(見)爾者不斷惑之義通回心聲聞歟。答。準一乘義。終教以去不許愚法聲聞斷惑也。付之所引彌勒問經論文。全無簡別故。元曉大師引今論文。證愚回心共不斷惑之義給。依之當章問答始終二教之差異之時。又釋心既前約三乘中聲聞。此中約愚法故。不同也(雲雲)。以知初釋心愚法回心皆不許斷惑(見)。如何。答。準一乘義解釋。或愚法二乘並在所引中(雲雲)。或望終教已去。愚法二乘無廣大心等(雲雲)。回心聲聞不斷惑不出界之義無之。加之至相大師釋末那惑。愚法聲聞不斷。回心聲聞等並斷(雲雲)。爾者當處問答心。初始教誘引教故。不簡別愚法回心。直許二乘斷惑。終教全不許愚法也。故章。今此就實以愚法二乘無廣大心等(雲雲)。以又亦可以下又釋心。縱始教許斷惑。回心聲聞為本攝愚法之義也。今終教全不許愚法故。不同也(為言)。但元曉大師解釋分明不雲通二聲聞。縱通不許者。別途建立歟。何況章以下文。引彌勒問經論。許聲聞斷惑。豈非回心聲聞歟。指事雲○是故下雲。依始教門○化城同喻便應有失(私雲引下二乘回心章故略)。又終南問答雲。其末那識。依三乘教。有其識起四惑。不起法執○觀智勝故(私雲要問上上已引故略)。元曉雲。六種染心是煩惱礙體。根本無明是智礙體。此煩惱礙六染之中。已攝前以二障皆盡。又雲。明二乘治道位。此有二義。若就人法二執本末相依門者。一切二乘于煩惱障唯是折伏而非永伏等。以然者。無廣大心。不證法空。由是不拔煩惱本故。如真直當人執之內纏及隨眠相生門者。皆是永斷而非伏斷。由證人空所顯真如永害人執等種子故。如彌勒所問論雲。一切聲聞闢支佛人不能如實○但能折伏一切煩惱。此依初門作是說也(文)。折雲。又亦下別是一義答于前問也。以前約始教雖許二乘斷。及是方便實不審斷惑。以三乘義寬則通至終教故。今不揀。此中唯揀愚法故。上雲但能斷。此中意雲。雖前約始教。以是三乘中聲聞。故許折伏而已也(文)。

    問。彌勒問經論誰人所造歟。有抄雲。彼論不注作者。雖然開元貞元錄等具載之。了義燈中又引之。私雲。興福寺永珍僧正。于維摩大會精義時。尋此論作者諍其用否(雲雲)。又雲。興福寺有修學者雲述記末文雲。文義雲。彌勒問經論南地吳人。非真聖教(雲雲)。

    章。楞伽文亦如上說(雲雲)。集雲。楞伽第二雲。復次大惠。煩惱障業習氣不斷故。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不覺法無義。不離分段死故。說三乘(文)。折同引指事雲○此文訛也。自此以上約斷惑義無有引楞伽文處故。此有二疑。一疑。上文墮故無有此文也。二疑。上字可訛。應是下字。是故下二乘回心義雲。楞伽雲。樂著三昧樂○(文)。一義雲。楞伽文亦如上彌勒問經論說雲事也。

    六。問。終教心付菩薩斷惑可分見修二道歟。答。當章不分見修(雲雲)。或不分分別俱生(雲雲)。又行位章雲。不以見修等名(雲雲)。付之。見修二道建立諸諍誠說也。就中最初照理名見道。復數修習無分別智名修道。終教何無此義歟。況所引證彌勒問經論文見修道中一切煩惱等(雲雲)。專立見修二道(見)。何況下所引十地論文諸見縛者先已除斷等者。豈非見修二道之誠證歟。加之下章述終教實義。如實義者○見位斷粗修位斷細(雲雲)。爾者立義引證相違。前後解釋似自語相違。如何。答。終教實義者不分分別俱生雲事。第十三寄在門分明故。雖有最初照理復數修習之義。但名十地淺深。不分見修二道也。即所引彌勒問經論文。對陳聲聞見修二道各別斷之義。菩薩見修煩惱一時俱斷之義成立。已見修煩惱同時斷之。依何可立見修二道歟。但見修名言假聲聞立之。非菩薩所經之實義。一義雲。如折或釋。孔目三雲。但諸教中約十地顯斷粗細分齊者。即屬終教攝(文)。又雲。但經論中約見修及九地十一地等明斷惑不同及粗細者。皆初教所攝(文)。玄第七(回向品)雲。又三賢總為趣聖方便。不分資糧加行近遠。此約終教(文)。疏五(上)大同抄十二(上)無別釋折雲。其菩薩下此教不明見修故。不分分別俱生也(文)。折上(行位章)雲。既不引小故。于煩惱障不分分別俱生見修修惑。故此中不分見修也(文)。折雲。故彌下問既言見修道中煩惱障利益眾生事。即于見道中斷一切者。此文亦許登地。是見道後地是修道。然以此證斷一切障可也。何得以此證無間修耶。答。言見修者。由約分別俱生以顯。既一切俱斷。即無見修別。或但不約見惑于見道中斷等故。言不分見修。非無此位也(文)。

    七。問。終教心所知障種子者。初地頓斷歟。地地別斷歟。答。雖有異義。一義心可漸斷也。付之先見當章一段。既雲初地斷使種。地上除習氣(雲雲)。使種之外習氣豈非余殘習氣歟。故下結此教地上但除習氣(雲雲)。是以所引寶性論文。地上菩薩唯有習氣(雲雲)。加之若雲知障種子漸斷者。初地已上不留煩惱種子。蓋墮二乘地歟。知障正使亦已除之由。似無所詮。依之震旦先德(折薪)專存頓斷之義。雲何。答。玄十一雲。若依終教。如梁論等。其煩惱種初地永盡。唯有彼習。其所知障一分粗者。亦初地盡。余分及習于諸地中各別正斷(文)。對上一分粗雲粗。雲余分及習余分言無諍種子見又第十雲。若依終教。初地亦舍三界分段及惑業苦。地上唯斷彼所知障及變易報。其煩惱障地前漸伏初地斷盡。所知障地前亦學伏初地斷一分。余在諸地各斷一分。佛地方盡。此如梁論及寶性論等說(文)。漸除惑障。復登初地漸除智障(文)。同第十。十地各斷一無明。玄記釋指此等論文歟。章下雲。初地已上斷于智障一分粗。故依身章雲。于所知障亦斷一分粗品正使(雲雲)。已上解釋皆漸斷之義明鏡也。加之起信論中地上智相品等之惑斷。豈唯習氣歟。況見當章起盡。雖不分見修。既立二障。隨煩惱障初住頓伏。知障三賢漸伏。伏位既各別也。斷位何同歟。又抄六上(妙嚴品)種子根本智斷。習氣後得斷定。終教地上何無根本智斷之義歟。即集成。初地斷使種等之處引合此文。定有所故歟。爾者解釋雲道理雲。尤可地地別斷之義。但當章地上除習氣者。對始教地上故留。為成終教之煩惱種初地歟。斷盡之義付通二障舉習氣。雖然知障細種可收習氣之言也。故所引彌勒問經論並攝論轉染末那等文。專證煩惱障初地斷盡之義也。引此等論文畢。結釋此教地上但除習氣。此又先煩惱障為面如是結也。次寶性論。菩薩依彼二種習氣等者。此又對凡夫二乘二障現行。付通二障。釋但習氣也。章。此中習氣乃至無間生習氣等者。約多分付本。不妨少分種子也。次若知障地地別斷者。同始教故。既不留(文)。煩惱種應墮二乘地雲難者。始教現種共地地別斷也。今教雖種子地地別斷。現行于初地永伏故。不相違也。尋雲。何以知知障現行初地永斷。答。章。三賢菩薩唯怖智障伏斷彼障乃至至初地時正使俱盡(雲雲)。正使言通現種故。煩惱現種俱盡故。雲盡智障現行永伏故雲盡。爾者章。斷于智障一分粗故于煩惱障不後更留者。一分粗者。專指現行盡處也。凡章上下文並玄記。共于初地斷智障一分粗(雲雲)。若就頓斷之義。以智障種子對彼習氣細雲一分粗者。煩惱障亦初地種子頓斷。地上唯有習氣。何不釋斷一分粗歟。故智障漸斷義故。釋一分等也。章。但有正使(二障種現)及習氣(二障余殘習氣)地前伏使現(煩惱初住頓伏。智障三賢漸伏)。初地斷使種(煩惱種斷盡智障種一分)。地上除習氣(二障余殘習氣含智障細種)。有義雲。前伏使現以下。先明煩惱障伏斷(雲雲)。既表于二障中。結是故二障乃至正使俱盡。故難依。章。其菩薩至究竟淨。二障總見。然彼地前至皆此義也。煩惱障伏位。以此菩薩至助成勝行。智障伏位。初地以上至此文為證。二障斷位。引證等已上約前六識。其末那下。末那此中亦無法執斷義。折雲。既雲二障正使初地俱盡。切言斷所知一分粗者。應與習氣分作粗細二分以習氣為一分細故也。非同始教所知障有多分地地別斷。此初地與始教金剛位齊(文)。一義雲。終教心知障種子初地頓斷義。章文分明也。如難勢。但一分粗等之違文如折會。是通途之義故。不委細注。

    問。終教心初住以上煩惱故留義。依憑何經論歟。答。章。是故梁論等(雲雲)。指事雲。是故梁攝至出世淨心第三雲。菩薩有二種。一在凡位。二在聖位。從初發心說。十信以還並是凡位。從十解以上悉屬聖位。今得意引文○又雲。十解已上者。第四卷雲。菩薩有二種。謂凡夫聖人。十信以還是凡夫。十解以上是聖人。言不墮二乘地者。此非論文○一得意引○二此釋成上論文。釋曰。既稱聖人。由是明知。不墮二乘地言。仁王○下卷雲。入生空位聖人性故。今得意引文○而不取證等者。此非經文。此作二釋。一雖不經文。而得意引文○二此釋成上經文。釋曰。雖得人空。唯是似證。非實證也○(文)。起信少分見法身事。上行位章已引論疏了故略。此等經論雖無煩惱故留之文。名出世聖人。不墮二乘地故。于煩惱障得自在也。本業經上雲。佛子前三賢伏三界明。而用粗業。何以故。當受生時。善為種子。愛為潤業。受未來果故。名息用而不斷愛用(文)。此文留惑受生見。問。所引彌勒問經論文。即見道中一切俱斷(雲雲)。爾者二障共斷歟。答。既合聲聞見修所斷煩惱。見道頓斷(雲雲)。知先煩惱障也。付之正論文斷能障利生之惑見。智障豈不障利生之行歟。況已證真如法界(雲雲)。智障何可殘歟。是以章文二障初地斷盡之義。成立引論證了。此文為證(雲雲)。若約煩惱障者。引證頗不足也。如何。答。論既雲。見修道中一切煩惱(雲雲)。縱雖智障亦障利生之行。見道所斷先煩惱障也。若依真如雲見道二障斷盡者。豈見道即佛果歟。知當分所斷雲事。立義未定。二障二障斷盡。引證何相違歟。

    八。問。所引無性攝論文。轉染末那等(雲雲)。爾者終教心。末那惑障初地頓斷歟。答。章。起盡頓斷。見。付之正斷孔目章文。引無性攝論轉染末那等之文畢。如是等文並屬初教(雲雲)。既是初教義也。豈可頓斷歟。加之下寄在門之中。引無相論證末那煩惱通見修二位之義了。無性攝論亦同此說。如上所引。指同。爾者唯非師資相違。剩似自語參差。雲何。答。終教心。煩惱種子初地頓斷雲事。不及異論。仍解釋起盡。末那惑種一向頓斷。見。但孔目章。別無性攝論等並屬初教釋事。無性攝論心。末那或種初地頓斷事勿論也。而種子習氣之粗細之斷位寄見修二位之名目故。雲屬初教也。是以孔目一處解釋引轉染末那之文。釋成初地頓斷之義。次下文無相論抄指同事。是又末那煩惱頓斷之義引證。全非相違也。集雲。使行稠林章雲。是文初教據者。見修道言通真進故(文)。孔目(唯識章)雲。五約對治道辨有無再斷之位分者。末那識于無漏道即說無有識。何以故。于無我理成其妨故。若說滅時。初見道位即滅末那○故無性攝論雲。轉染雲轉染污末那○轉復清淨。轉清淨者即滅習氣。人雲在修道中。滅俱生我。末那俱生並無明心煩惱修道斷者。此義不然。末那一起相續緣我不廢。因何得改境起其法執。若起法執。何名緣一類我塵。問末那何唯是俱生。答。末那不緣于外。緣義不緣名。故不得起分別我見。問。論雲。俱生我修道斷。因何末那是俱生我非修道斷。答。俱生修道斷者。是寄位語○今將分別俱生粗細之相。寄現見修。非謂實斷(文)。同第三(使行稠林章雲)雲。俱經論中。約見修及九地十一地等。明斷惑不同及粗細者。皆初教所攝。如十卷百論判○如無性攝論。轉染污末那○轉復清淨如是等文。並屬初教(文)。又雲。依終教。煩惱有十六門。一二障。二○三皮肉心。四闡提等。四障等列了雲。上十六門煩惱義。當熟教分亦得。通初教中真進說(文)。復古雲。孔目使行稠林雲。如是等文並屬初教攝。今釋終教。何以引此下文雲。義當熟教分亦得。由通初教中真進教說(文)。此記心轉染末那文通終教與真進之二教得歟。

    章。寶性論雲。不淨等(文)。折雲。故寶下論中前引經言。文殊師利。如來如是○觀察一切眾生法性。不淨有垢有默。故今所引即牒此文○解雲。下言論雲者。此非寶性自釋。有雲。即智論中說也○故論下未詳何論(文)。指事雲。言故論說名無間生習氣者。瑜伽論雲。習氣者亦有二種。謂無間生習氣及前生習氣故(文)。

    問。終教心末那智障相應歟。答。準至相大師解釋。不可相應也。付之問。摩訶薩名言限地上歟。章論釋。地上名摩訶薩(雲雲)。付之菩提薩誓  收咂腥 病︰蝸薜厴響!4稹5厴廈  摺W員鏡厴掀腥省T頻厴弦病D  暈講煌 厙耙病Q霸啤B窞駝吆蔚渺!4稹br />
    問。終教心第八識二障相應歟。答(雲雲)。兩方也。若雲相應者。當章前後全無第八識煩惱之斷位。若雲不相應者。三細梨耶豈非法執細分歟。終教心識既立三細梨耶。尤可法執相應歟。答。且對始教尚揀差別。但釋七轉之斷位。實斷惑之義可通第八也。故回心章。二乘不斷證三細(雲雲)。又當章。不異真如是煩惱義。如起信論說(雲雲)。是又可通三細法執也。問。終教心惑智同時歟。十地論二雲。此智盡斷為初智斷。為中為後非初智斷。亦非中後。偈雲。非初非中後故。雲何斷。如燈焰非唯初中後。前中後取故(文)。玄十疏六(上)鈔十四(上)廣釋之。初中後二釋。一相翻門。智起惑滅。惑滅智起。惑智同時雲三時也。二相續門。此付唯智分三時。所詮者惑體智體緣起無性。斷而不斷。不斷而斷也。若離緣起。前後同時等義皆不許之。故唯識等低仰明等喻。惑智同時之義。玄疏等皆破之不許也。

    章一切法即如者。維摩經文也。

    問。寄二障之時。地前漸除煩惱等者。約種子歟。約現行歟。答。指同起信。而起信。人執初住已上頓伏現行。種子地前故留也。法執初地以上伏斷現種等也。起信疏下可見。梁攝論等者。第九如所引。又雲。十解以上等者同第三(取義)。又雲。地前等者同十三(取義)。又雲。其人執等者。同第七(取義)又仁王等者下卷。本業下雲。時諸大眾中。有百千天子。聞是法門。發初住心。舍凡夫法。修行伏忍。得入住明觀法(文)。起信雲。

    問。此十八門除始終二教實斷之義歟。答。第十三門始教實斷也。故知始終二教等(雲雲)。望圓教之實義者。寄在隨一也。折雲。十三寄煩惱顯見修○然是法相宗正義。今以義竅定故為寄(文)。又雲。第二明寄○此中不明前科。當教實有所斷故雲寄也。此釋約多義歟。問。皮肉心者通二障歟。答(雲雲)。梁攝論十一如所引。不見通別之義。要問上雲。三惑分別者。遍行通三惑。別境亦通三○煩惱唯皮肉。若約寄位即通三。隨煩惱等亦皮肉。若約粗細說。即通皮肉心(文)。瑜伽四十八雲。當知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亦有三種。一者在皮粗重。二者在膚粗重。三者在實粗重(文)。

    問。七十三雲。何等名為三種粗重。一惡趣不樂品在皮粗重○二煩惱障品在肉粗重○三所知障品在心粗重(文)。燈會二文雲。又四十八于所知障立皮膚肉三粗重名于煩惱障。但標總名。理實皮肉心等三名俱通二障不別說。是煩惱所知。第二屬煩惱。第三屬所知障(文)。問。攝論心寄三惑顯三(雲雲)。今此三三賢十地雲何配當歟。答。攝論十一說三種三僧。一三阿僧初僧(地前)。第二僧(自初地至七地)。第三僧(八地已上)。二七阿僧。三三十三僧。而以三十三僧合為三大劫。如次除皮等三惑。初僧(地前)。第二僧(前三地)。第三僧(四地已上)也。時量皆初三僧量也。問。三十三僧者。三十三僧歟。三十三僧歟。答(雲雲)。折雲。謂地前方便地自有三僧。十地名正地。有三十僧。共三十三也。雖通三十三。今唯約十地各有三心故。雲三十三僧中說(文)。付此記釋。一雲章顯地地三心(雲雲)。故三十三僧也。一雲。今為取地地三僧通指三十三僧也。攝論九雲。為除皮煩惱障入初地。為除肉煩惱障住初地。為除心煩惱于初地。何以故。地地並煩惱有三品。上品名皮。中品名肉。下品名心。上品者下品道所破○乃至第一地。其義亦爾。約此三品故。各立三阿僧。是故異部執三十三阿僧(文)。

    二障三處過者。地持第七。瑜伽四十八。初地(煩惱所知)第八地(煩惱所知)如來地(煩惱所知)瑜伽者。煩惱但煩惱障粗重(雲雲)。無皮肉心言。知障分皮肉心。唯識十雲。雖諸住中皆斷粗重而三位顯。是故偏說(文)。

    述記十雲。三劫分齊成滿位故。無漏觀心初起•無間•圓滿別故。現起二障多分•少分•全無漏故。一切煩惱分別俱生永害•不行•畢竟離故○無漏心未得•有相•無相滿故(文)。

    問。金光明經。于地前地上金剛心三位。如次得化應法三身歟。答(雲雲)。進雲。章寄于三位以顯三身(雲雲)。付之三身者是佛果圓滿之功德也。何于三位別時可得之歟。若雲依終教意初住已上當位分分化身者。法身豈非初住已上少分見歟。答。一義雲。依于三位斷三惑至佛果圓滿三身也。非謂三身別時修得也。故經結雲。是故一切如來具足三身也。一義雲。準慈恩解釋。于三位得見三身。非自所現歟。解釋如次下。但經得現化身得顯應身得至法身(雲雲)。乃至結雲如來具足三身(雲雲)。如何。指事雲。最勝王經第二卷雲○何者為三。一者起事心。二者依根本心。三者根本心。依諸伏道起事心。盡依法斷道。依根本心。盡依最勝道。根本心盡。起事心滅故。得現化身滅故。得顯應身。根本心滅故。得至得現化身。是故一切如來具足三身。今得意引文(文)。折集等引金光明分別三身品。文同指事所引也。準抄二上。金光明開化身合法報(雲雲)。可見。

    九。問。金光明經心。起事心者何識歟。答。章。是第六識(雲雲)。付之楞伽起信等心分別事識者。可通七轉識(見)。故抄八下釋楞伽三識雲。如來藏心以為真識。現即第八○余七皆名分別事識(文)。例金光明起事心。尤可通轉識也。是以慈恩大師見修一切煩惱諸相應心名起事心(文)。諸相應心言。尤可通六識(見)。何況前五識之伏斷一向任第六識。起事心識言何可限第六歟。答。一義雲。前五識伏斷專第六識能故。約本第六識(雲雲)。問。金光明經心依根本心者何心歟。答。章。是末那(雲雲)。付之準起信義記。依根本心者。六識細分第八粗分(見)。加之慈恩大師。以起業心依根本心(雲雲)。如何。答。宗家心。起信末那不說之論故。以末那攝本轉二識也。但宗解釋別途廢立。強不可和會歟。指事雲。大乘基雲。依諸伏道起事心滅故。得顯化身。此說見修一切煩惱諸相應心。名起事心。發生諸業及諸果故。名起事心。生死本故。障隨類身。修聖道煩惱折伏故。說諸伏道○起事心滅故得隨類化身。善不善業相應心。名依根本心。業是趣生所依本故。善修□道便斷諸業故。說諸斷道○依根本心滅故。得顯現佛應身□有苦果相應心。名根本心。生死根本自體性故○根本心識故。得至聲聞聲聞智法身。彼經意說煩惱熾盛不悔滅者。不見五趣隨類化身。若悔滅者得見化身。雖悔煩惱。業熾盛者。不見應身。息惡業者。見佛應身。二死苦果未分。未分能滅除者。不見法身。若分全除隨應。得見佛之法身○今章家意如文說也(文)。第六七門。彼經雲者。上金光明也。而指事引最勝王經第二。折集等金光明第一三身份別品指。二經同本異譯故。文義多同也。但章思惟分別相者。金光明文也。最勝第二遍計所執相(雲雲)。問。金光明心迷何性遠離三身歟。答。章。迷三無性所起煩惱(雲雲)。付之正所引經文。為三相故有縛有障(雲雲)。三相者。無諍三性也。有□深義。迷三無性釋歟。答。迷情實有為本故。專迷都無如幻真空之三無性之理也。不覺此無性之理故。迷三性故。三相有縛等。說也問。金光明經心。三性三身雲何配釋歟。答。經文不分明。付之最勝王經述記第四雲(勝莊師)第二顯德。謂于遍計所執自性通達無相。悟入空性除遣所執。至于化身。又復由此通達實性。即能永斷雜染依他。至于應身。得無上覺。由此永斷客塵煩惱。圓成實性反顯清淨。至于法身。是故諸佛具足三身(文)。

    十。問。闡提不信障等四障。如次十信三賢除之歟。答。爾也。付之四障之中後二所知障(雲雲)。縱雖終教心。何地前可斷所知障歟。就中唯識論中。下乘般涅障第五地斷之(雲雲)。是以慈恩大師唯識中引寶性論四障畢。第三所知障五地斷。緣覺舍心障七地中斷(雲雲)。如何。答無上依經上卷佛性論等所說。地前四位伏四障事分明也。不可及異端。但唯識論並他宗解釋。依種子斷位故。不可相違也。尋雲。佛性論並二四行中破虛空者初地得之(雲雲)。知第三聲聞畏苦障初地斷之。如何。答(雲雲)。指事。又經論中但雲四行對治四障(雲雲)。不雲分明十信三賢。雲何。答。佛性論二。無上依經上。指事雲。言成破虛空器三昧行者。佛性論雲。從初地已上能得此三昧。則破虛空等執○問。既從初地已上能得此三昧。雲何地前得此定耶。答。修定因行故無妨也(文)。佛性論第二雲。復次有四種因。能除四障得如來性義○一憎背大乘。是同隨障。為對治此故。佛說菩薩修習信樂大乘之法。二○外道障□若波羅蜜三○聲聞障○菩薩修習破虛空三昧定三昧者。從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則破虛空等執○四○獨覺障。為對治此故。佛說修習菩薩大悲○復次果相義應知。果相者有二處。一者地前凡聖二位不得四德。二者十地諸位。地前有如是信樂等四德。為清淨佛性因。為對治四倒。如來法身四相功德波羅蜜是其果(文)。地前凡聖者凡十信聖三賢也。折雲。若四障四位四行四因文出無上依經。若四報文出仁王經(上卷)無上依經雲○(私雲。四行四障。與佛性論大義一同之故略)。為除四惑說四聖道(即是翻顯四位。謂信經行向也文)。唯識義(基師)雲。寶性論中或說四障○十信第六信伏初障。信不退故。十住第四住伏第二障。分別我見粗不共故。此二種子入初地斷。第三所知障五知斷。樂于下乘涅障五地斷。故緣覺舍心所知障十地斷。六地猶觀十二緣故。或初二煩惱種見道斷。後□□□□金剛斷(文)。問。以四障寄地前四位(雲雲)。何教心歟答。下□□□□教(雲雲)。付之十信既成位尤可始教義。如何。答(雲雲)。折雲。問。演義指賢首意始教別開信位。全引此四位等文。結雲。以上教義。故知十信亦成位也。若終教十信但是十住方便。自無別位。今章既約終教寄對說。清涼何特作此指耶。答。約寄正使地前除習氣地上淨。二義雙明故雲終教。若單取地前四位。亦即始教故。今章約大分說也(文)。

    章。佛子四義(雲雲)。佛性論第二雲。佛子有于四義。一因有二。一佛性。二信樂二緣般若波羅蜜。三依止破虛空定。四成就大悲利益。一因如父身份。二緣如母。三依止如胞胎。四成就如乳母。由此四義名為佛子(雲雲)(取義抄)。梁攝論第八雲。佛子有五義。一顯樂無上乘為種。二以般若為母。三以定為胎。四以大悲為乳母。五以諸佛為父。由此義故。得生佛家(文)。

    谷輞輻軸。

    問。以此聖輪四事譬地前四行歟。答。當章起盡爾也。付之。折雲。寶性論雲○言四輪者。一住如法國土。二依善知識。三調伏自身。四宿植善根。如聖王輪備有四物。所謂谷輞輻軸○釋曰。此文四義合住如法國等四義。恐以義配信樂大乘行等。亦恐別有出家。未敢指定(文)。指事引佛性論第二。多同折引。又雲。四習四位四定四德四報。全依攝論(文)。

    問。以四障習寄顯地上四位等(雲雲)。且習者種子歟。習氣歟。答(雲雲)。兩方也。若雲余殘習氣者。既雲正使地前除。縱雖寄在門。信住等之位全不可有種子斷之義。故知正使地前除者。尤可約現行伏斷也。爾者習氣地上淨者。無諍可種子(見)若雲爾者。此文亦成證也(文)。之結釋。豈非證終教初地頓斷之義歟。以知于二障地前四位伏現行初地。頓斷二障之種子。上準習氣淨雲事。如何。答。終教心。知障種子頓漸事。上抄之。若依漸斷之義者。煩惱障種子初地頓斷義為本釋成。此文亦成證歟。若依頓斷義者如常。但此寄顯位一門也。未必相當終教正斷。只地上除習氣之義相當終教義故。釋亦成證也。折雲。又此下問。若以此證前約位滅惑。又與前何別歟。答。若約地前除正使。地上除習氣。即與前同。然于此二中。種種寄顯。即與前異也(文)。集文異義同。復古雲。又此下三結判此四障寄顯四位。初二通煩惱所知。後二獨所知障。指上經論為證也(文)。此化心□□□□以四障寄顯地前地上四位。出經論文證畢。次宗家于四障釋成□二障。為證四障即二障之義。指上經論。此文亦成證釋給得歟(見)。證上終教智障初地頓斷之義不見歟。

    十一。問。付以四種變易寄十地。且于初地除因緣生死歟。進雲。章初二三地除因緣生死(雲雲)。付之開經論說。初方便生死。次明因緣生死。爾者如列次。先除方便生死。次可除因緣生死。何背諸經論列次。于初二三地除因緣生死歟。答。一義雲。傳寫誤也(雲雲)。折雲。言初二三地等者。梁論第十一正明四定四報等。都不言是何地等。而論中十地滅二十二無明處。說四種生死。卻約初二三地。除方便生死。四五六地除因緣生死。七八九地除有有生死。十地至佛地除無有生死。以此得知。四報等分四位說也○章雲。因緣生死者。然諸經論皆雲方便生死。即是傳寫之訛爾(文)。復古雲。章先舉因緣生死者。刀筆誤歟。無上依經上•佛性論二•梁論十一等。一方便生死(無明)。二因緣生死(無漏業)。故知初二三地除因緣生死者。傳寫誤也。故玄十一釋第二地所離雲。三所感變易方便生死報。並是所離也(文)。又第十二釋第三地所離雲。又有離業障及報障。準前知之(文)。此等解釋初二三地離方便生死(見)。一義雲。密嚴疏第一。初二地為因緣生死。三四五地為方便生死(雲雲)。又真諦三藏般若疏雲。初二地因緣生死。三四五地方便生死(雲雲)。如此等解釋者。豈皆是傳寫之誤歟。故知通途經論之說相。雖以所知障名方便生死。以無漏業名因緣生死。又以所知障名因緣生死。以無漏業名方便生死義可有歟。故佛性論第二雲。由此四怨障故。不得如來法身四種功德波羅蜜。四怨障者○一方便生死。是無明住地能生新無漏業。譬如無明生行。或由煩惱方便生同類果。名為因緣。如無明生不善行若生不同類果。但名方便。如無明生善行不動行。故今無明住地生新無漏業亦爾。或生同類或生不同類。生福行名為同類。緣結故。生智慧行名不同類。以智是真慧故。名方便生死。二因緣生死者。無明住地所生無漏業○譬如無明所生行也。是業但感同類不生不同類果。善行但生樂果。不善行但招苦報。故因緣生死(文)。準此文。以無明住地望移行亦名因緣生死事。論文分明也。例此無漏業望界外淨土之報。正雖因緣。漏無漏敵對相違法故。望生死有漏行苦生滅之義邊。亦可有為粗緣方便之義也。但論文。且感同類因緣之義釋成故。不生不同類果釋也。就義釋。亦名方便生死之義。不可相違也。真諦般若疏雲。從初地至二地因緣具足。名因緣生死。三地至五地死有方便。名方便生死(文)。依古抄引本文可勘。密嚴疏第一雲。然國勝劣略有三重。廣則七重略□□□者。一凡望共生。如西方。二從初地至七地。三者八地已上。密嚴土者八地已上二地。廣七重者。如華嚴說。娑婆世界一大僧當極樂國一日一夜。乃至第六佛國一大劫當彼第七八光明清淨佛土一日一夜(已上取義。自下全文)。如是兩經開合雖異。其義不殊。不殊雲何。今此經者。前三合為一。華嚴開三。此經就彼有功用行故。總攝彼七地以來所生淨土。為第二重。彼華嚴中。就四生死分明為三重。謂初二地為因緣生死。三四五地為方便生死。六二地為有有生死。開此三死別立為三。無有生死以為第七。故知兩教開合雖異。義則不殊(文)。三重密嚴經說。七重華嚴經也。雖廣略異。淨土分域大同雲心也。尋雲。華嚴壽命品。新舊二經共說十重佛剎。何但雲七重歟(是一)。又四種生死配立。與章相違。加之既雲四生死。何為三重歟(是二)。答。

    問。以四種生死配當十地歟。答。章文爾也。付之諸經論中但雖除四種生死成四德。全地位配釋無之。是以了義燈中破今義雲。亦不配地(雲雲)。答。如折釋。折雲。言初二三地等者。梁論第十一正明四定四報等。都不言是何地等。而論中十地滅二十二無明處。說四種生死。卻約初二三地除方便生死。四五六地除因緣生死。七八九地除有有生死。十地至初地除無有生死。以無有生死以此得知。四報等分四位說也(文)。尋雲。付配位真諦般若疏並密嚴疏。初二地因緣生死。三四五地方便生死(雲雲)。加之密嚴疏。八地已上不配四生死。相違如何。答。燈雲。古人方便生死在初三地。因緣生死四五地。有有生死七八九地。無有生死在第十地。隋唐攝論悉無文。無上依經及寶性論亦不配地(文)。無性攝論神廓疏第九雲。五判位者。依梁論二十二無明惑十一粗重報中初八無明惑。四粗重是方便生死。故知方便在前四地。次六無明惑三粗重是因緣生死。故知因緣在五六地。次無明惑三粗重是有有生死。故知有有在八九十地。次二無明惑一粗重是無明生死。故知無有是金剛位。若是方便及因緣並有有生死。自地智自地斷。若有生死障佛地。金剛斷(文)。攝論十一雲。論曰。首楞伽三摩提。釋曰。此是十地菩薩及佛所行○能破緣覺自滅習氣。即是無有生死(文)。攝論。有有生死無有生死料簡。抄七(下盧遮那品)雲。疏四種變易生死者○今依佛性論第二。略示名相。○三有有生死。即由前因緣感得變易異熟有果○有有者。未來生有更有一生故。如上流般阿那含第二生般涅故。亦雲。有此有果故名有有。四無有生死。即改變易脫。譬如生為緣有老死等過患。一期報謝後更無有有故名無有(文)。準此釋。有有。有二義。初釋變易有果上有無有生死之有故。雲有有也。如上流等者。此比例未審。且一義雲。于第三果現身得般涅雲現般。生色界中有而證涅雲中般。生色界已即得涅雲生般。次有行般無行般等(雲雲)。中般已後或總名流般。故當上流中第二。故雲第二生般。彼生色界如變易之有果。色界上般涅。得。如無有生死。無有生死。生死滅盡之義也。般涅。生死終盡之義。故如是比例歟。次亦雲有此等解釋又難得。且一義雲。方便因緣之上有變易之有果故雲有有歟。故有此有果(雲雲)。此有果者。變易體歟(見)。問。無有生死者取變易身最後一念斷盡之處歟。為當變易念念斷盡之義取歟。答。一義雲。抄更無有有故名無有(雲雲)。此釋取最後斷盡(見)。又章生死永盡故雲無有(雲雲)。難雲。爾者。斷位唯可金剛心一念。何通十地佛地歟。答。依第十地已上之行功故雲爾也。佛性論第二雲○有有者。未來生有更有一生名為有有。如上流阿那含人于第二生中般涅者。余有一生故雲名有有。四無有生死者。是三種意生最後身為緣。不可思惟退墮。譬如生為緣老死等為過失(文)。折引佛性論第三了雲。釋曰。雖名四種生死。然有四義。而無四生死。謂方便是生死緣。二因緣是生死因。有有是生死果。無有是生死滅時(文)。

    問。我樂淨等四德初地已上得之歟。答。章文。初地已上地地分得(見)。付之涅經雲。後身菩薩有常淨。二涅無我樂滅(雲雲)。天台淨名疏十雲。他解金剛已前無常樂我淨。金剛已後有常樂我淨。今解不然。金剛已前有常樂我淨。何以故。佛性之法本自有之。非適今也。金剛已後無常樂我淨。何以故。經雲。十地菩薩更無量劫倒修凡夫事。若法身起應六道。同凡夫生滅。亦是應有無常樂我淨(文)。惠遠大乘義章雲。佛性義如涅說。如來佛性義別有七。一常。二樂。三我。四淨。五真。六實。七名為善。後身佛性義則有六。一常。二淨。三真。四實。五善。六少見。我是佛義。不得同佛究竟自在故不說我。樂涅義。分相涅唯在佛果。不得永安故不說樂。理實通有(文)。

    問。十地論。以于三地終心二障種子斷盡歟。答。章。四地已去但微習(文)。又雲。二障種子此地皆盡(雲雲)。斷盡(見)。付之。疏七(上)雲。論雲。一切修道三縛及彼因同無明習氣皆悉微薄。記煩惱障三縛現行及種故。雲彼因。與當地所知障種同滅故。雲同無明習氣。習氣即種義也。抄十五(下)雲。言與當地所知障種同滅者。以地地各別斷所知障(文)。玄十二雲○與當地所斷所知障種同此位滅故。雲同無明習氣皆微薄。以未盡故但雲薄也(文)。已上釋義皆當地分二障斷(見)。折雲。若依清涼大疏。消此經論意即不同。以彼約十地。十地皆斷二障修惑。至金剛位二障方盡○不同今章。約彼始教寄位說。今約終教寄位說。經意多含。二祖互釋(文)。

    第十門。集雲。具雲。信忍菩薩所謂善(初地)。達(二)明(三)中行者能斷三界色煩惱縛。順忍菩薩。所謂見(四)勝(五)現(六)法能三界心煩惱故。無生忍菩薩。所謂遠(七)不動(八)觀惠(九)亦斷三界色煩惱故。次寂滅忍菩薩。佛妙與菩薩(十地等覺)。共觀第一義諦斷三界心習無明。晉水曰。色煩惱縛者。昔以貪痴緣于色境。造身口業為業所系。名之為縛。心煩惱縛者。此之三障唯意識俱故。名心縛(文)。不空譯經。每忍舉觀喜離苦等名。五忍配位與羅什譯同也。問。仁王經意。七八九地斷何煩惱歟。答。章。色習煩惱(雲雲)。付之折雲。故仁王下以義略引。不空譯本雲○無生忍菩薩。謂遠行地不動地善惠地斷三障色心習氣。舊譯亦雲。斷三界心色等習煩惱。今章唯雲色習煩惱。恐脫一字(文)。但集所引同今章經異本歟。

    第十一門。本業上雲。說七地雲。以三空智觀三界三習色心果報滅無遺余(文)。又說第八地雲。無有色習無明亦盡(文)。說第十地雲。二習無明今已盡滅(文)。又說第九地雲。心習已滅無明亦除(文)。折雲。言二習者。即色心煩惱種子也。言無明者。即所知障也。以此寄七地唯斷煩惱八地已去雙斷二障(文)。

    第十二門。三無性論上雲○言不得者○此性永無有體故無不得。言不見者○依他性有體。以心不緣相故。此亦不有故。雲不見(文)。

    問。章文。既無現行則應入資糧加行(雲雲)。釋何事歟。答。一義雲。佛弟子最初心無分別現行雲者。輕毛初。即應資糧等。何經一劫之時歟(為言)。付之始教心。資糧加行位猶應有分別現行。何釋既無現行應入資加等歟。答。一義雲。既無現行者。資糧等之位應入見道(為言)。若爾者。資糧加行應入見道雲。文章違通途。如何。答。折雲。既無下縱奪。破無現行奪彼不入資加。以資加位伏現行故(文)。集雲既無下不入資加破(文)。問。章文。如無相論(雲雲)。集雲。無相論檢目錄未見(文)。第二執識者。諸記皆引梁論第一。第一第八識也。以第七名第二識也。問。無相論心末那煩惱通見修歟。答。無性攝論。指同。而上攝論末那初地頓斷也。爾者如上末那煩惱種子初地頓斷。習氣地上除歟。故余殘未盡(雲雲)。智習氣也。但今通見修二道事例證也。

    第十四門。住行向三賢如次除邪師等。此義指事。未檢正文(文)。次資糧位除邪師智者。唯識第九。說資糧位(雲)。依因善友作意資糧(雲雲)。既依善友。知除邪師等也。又加行位中依四尋思四如實智(雲雲)。知除邪思惟七分資加故。雲回心教也。

    第十五門。唯識第十卷義也。

    第十六門。六識煩惱寄至四地者。唯識第九雲。四微細煩惱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識俱身見等攝○入四地時便能永斷(文)。又瑜伽七十八解深密等說。二隨眠。一者害伴隨眠(第四地所斷也伴類)。二者羸劣隨眠(第七地斷盡)。三者微細隨眠(八地已上斷之)。依此等文也。

    十一無明。二十二無明等(雲雲)。一異生障(執著我法愚。惡趣雜染愚)。二邪行障(微細誤犯愚。種種業趣愚)。三鈍障(欲貪愚。聞持陀羅尼愚)。四微細煩惱現行障(等至愛愚法愛愚)。五下乘般涅障(背生死愚。向涅愚)。六粗相現行障(觀察諸行流轉愚。相多現行愚)。七細相現行障(微細相現行障愚。無相作意方便障愚)。八作加行障(于無相作功用愚。于相自在愚)。九利他中不欲行障(惠辨陀羅尼自在愚。辯才自在愚)。十諸法中不得自在障(大神通愚。悟入微細秘密愚)。十一最極微細煩惱及所知障(所知境界微細著愚。極微礙細愚)。如次十地佛地所斷也。異生障者。分別二障通現種。後十俱生所知障。種現並俱品煩惱現。習。合。地地二愚付現行分之。故唯識論第九。每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雲雲)。述記(十本)釋雲。二是現行粗重是種(雲雲)。但探玄第十粗重二釋。一種子。二者習氣。依習氣之義。十粗重亦通習氣(雲雲)。折雲。一執著我法愚。此是惑。以根本真智斷。二惡趣雜染愚。此是業。以後得俗智斷(雲雲)。地地二愚可準。十一重障二十二愚。深密第四瑜伽七十八等可見。

    問。圓教心一切煩惱不可說其體等(雲雲)。釋何事乎。答。折雲。言不可說其體性者。不同前教。煩惱體是百二十根本煩惱及等流隨煩惱等。所知障體是無明愛慢等。今並不說此也(文)。故章雲。不分使習現種(雲雲)。是不可說之義也。晉經普賢品雲。佛子。菩薩摩訶薩起一恚心者。一切惡事中無過此惡。何以故。佛子。菩薩摩訶薩起恚心。則受百千障礙法門(文)。經總舉一百障皆依嗔(文)。探玄十六雲。雖諸煩惱皆悉遍障一切聖道。然嗔一種親勝。菩薩大悲攝物。是故偏舉于嗔以例余惑。又釋。以嗔障最重故偏說之○釋中言百千等。是總舉。何等下別辨百門。于中寄位分五。初障十信行。二不樂佛法下明障十住行○菩薩萬行不過五位。起一嗔心一切頓障。又以所障法界如帝網重重。今能障同亦皆無盡故。起一嗔成百千障。理實無盡(文)。唐經三十九大義同也。疏八(下)又大義同也。小相品一斷一切斷者。天子三重頓圓皆得十地因滿故也。問。圓教約實以無可斷與頓教一切煩惱本來自離雲何別乎。折雲。問。本來清淨與頓教何別。答。頓教唯約理說。今圓教中即事同理故。如清涼釋無斷無不斷雲。若無斷者。一切契理故。無不斷者。一斷一切斷故。即同圓教。若雲尚無有斷。何有無斷。本性寂寥言忌慮絕為斷者。即頓教義。今雲本來清淨者。即一切契理。本淨故屬圓教也(文)。問。三乘教中說一斷一切斷之義歟。答。大品經中有一斷一切斷之義(雲雲)。可勘。折雲。又前下以一經容有多教故。三乘經中有此一斷一切斷者。即入別教(文)。

    問。圓教中可談所因之義歟。答。章。若攝方便○及所流所因(雲雲)。付之。

    奧雲。

    文安四年正月十一日。于東大寺書寫畢。

    回向無上大菩提。

    金剛佛子快舜乘。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下(九)。

    回心章。

    一。化城體有余無余。

    二。無余滅定同異。

    三。無余時分。

    四。八六萬等劫數時分。

    五。漸悟菩薩輕毛劫數。

    六。彼土得聞無余時分。

    七。于末會鷲子回入一乘歟。

    佛果義。

    八。智淨相不思議業相佛果相歟。

    九。修生功德新本。

    十。內證色聲有無。

    十一。相與好勝劣。

    問。小乘教心。二乘回心作佛之義可有歟。答。章。一切二乘皆無回心(雲雲)。付之。俱舍頌雲。轉聲聞種性。二成佛。三余。麟角佛無轉。一座成覺故(文)。前二善根之位或轉成佛乘事。薩婆多宗性相也雲事。答。一義雲。無回入大乘故雲皆無。又雲。忍位已上無回入菩薩故雲皆無。

    諸識成不成四句事。

    指事雲。瑜伽論第五十一顯揚論第十七卷共雲。問。○答。應為四句。謂或成就阿賴耶識非轉識。謂無心睡眠者。無心悶絕者。入無想定者。入滅盡定者。生無想天者。或有成就轉識。非阿賴耶。謂住有心位阿羅漢獨覺不退轉菩薩及與如來。或有俱成就。謂所余住有心位者。或有俱不成就。謂阿羅漢獨覺不退轉菩薩及與如來入滅定者。若處無余。依涅界(此顯揚論文雲雲瑜伽亦同)。

    化城同喻便應有失(雲雲)。喻中有同喻異喻雲事。因明門名目也。率難抄。

    一。問。化城者。通二種涅歟。限無余體歟。答。當章起盡。喻無余(見)。付之經文不說無余。況法花論。或涅城者諸禪三昧(雲雲)。或世間三昧等(雲雲)。知非無余涅雲事。如何。起信義記(上)雲。然彼二乘既不能知此三余故。是故化火燒分段身入無余依。法爾皆有變易報殘。而彼所知謂為涅。而實但是未燒身前期心以滅智所得滅定。法花論雲。方便入涅城故。涅城者。諸禪三昧城。過彼城已。令入大乘城故。解雲。以此當知。二乘無余體雖滅定。亦通方便故。雲諸禪也。又菩提心論釋無余還生雲。從化城起(雲雲)。如下引。玄贊第七雲○二者初解為對治七種具足煩惱性眾生有七種增上慢。以有世間三昧三摩跋提。實無真而生涅想對治此故。說化城喻。又雲。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城故。涅城者。諸禪三昧城。過彼城已。令入大涅城故。有定人者。彼已得定。諸有學凡夫人○三昧城者。謂有學凡夫專心所求。在無學身必無。生智後世間禪定所及解脫離能變無。總名三昧。此定有漏名為世間○即是無學解脫道中所證生空理○佛說此解脫名為化城○二乘之人加行智求反非此相。至于無學解脫道中正證解脫。都無分別種種之想出解脫道後。世間定心重勝。所得以心粗故。不知真智所證之法。但見加行所求涅解脫相狀。便謂涅。謂有實滅(文)。但此不許無余還生故。唯以有余解脫為化城之體也。法花第三化城喻品雲。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唯一佛乘得滅度耳。譬如五百由旬(雲雲)。又雲。止息故說二涅(雲雲)。得滅度耳(雲雲)。止息雲尤無余。何可限有余解脫歟。但經論共不遮有余涅。爾者雖無余為本。可通二涅歟。涅經高貴德王品(南本二十一北本二十三)(雲雲)。何涅。雲何大涅。聲聞緣覺八萬六萬四萬二萬一萬住所名為涅。無上法主聖王住所乃得名為大般涅(文)。所住與止息同義也。

    二。問。二乘無余之體滅定歟。答。義記所得滅定(雲雲)。付之滅定心滅身存。無余共滅。故先德滅定無余各別(雲雲)。答○起信義記。上如上。

    指事雲。言故楞伽雲至佛無上身者。問。此三昧示九次第中為是何定。答。寶公雲。此定于前三時教八萬四千法門中。名二乘涅。非諸定攝。後時教意。此是內身修行法中別有一種三昧滅分段身。非八解脫滅盡想定攝。所以得知前教說滅盡異熟。滅入此三昧故。瑜伽八十雲。問。住何等心出無余依般涅界。當般涅。答。于一切相不復思惟。正思惟真無相界。漸入滅度滅識等。次異熟識舍四依。上由異熟識無有取故。依轉識等不復得生。唯余清淨無為離垢真法界在。當楞伽經滅諸根不取未來境界。實是三昧樂。二乘謂為涅。即是四十年前說為涅。後時說為三昧。而有變易生死。故知非滅定也。又滅定唯滅轉識。不滅依身。此滅有身及心。故不同也。法界無差別論疏雲。故三界外四章變易。小乘以為涅。大乘深說實是變易本亦涅(文)。私記雲○法花論雲。涅城者。諸禪三昧城(雲雲)。義一師雲。為甦息疲倦。于寂滅定假名涅。雲諸禪者。二乘所得無漏寂滅非一種故。名諸禪也(雲雲)。又法藏釋雲○又惠淨法華疏雲。凡夫謂有漏定為涅。二乘執無漏定以為涅(雲雲)。又元曉入楞伽疏雲。無余涅離心寂靜故。名三昧(雲雲)。吉藏又同章家御意也。但法寶師不許第九滅定之義。然上來諸家以多文證說。又九次第定外無別故(文)。尋雲。法花論雲。諸禪三昧(雲雲)。楞伽。諸三昧身(雲雲)。何雲唯滅定為體歟。答。如起信疏會歟。

    問。二乘無余之問唯有第八識歟。又通轉識歟。答。七地已還可有微細事識也。但當章起盡唯有梨耶(見)。又起信疏唯有梨耶變易行苦(雲雲)。此等付總報釋唯有梨耶歟。如依身章抄。

    三。問。楞伽經文。乃至劫不覺(文)。爾者無余時分極長限八萬劫歟。為當或經無量劫歟。答。章。最鈍須陀逕八萬劫(雲雲)。起信疏雲。極逕八萬乃至一念(雲雲)。付之○十卷楞伽經(菩提留支譯)雲。阿羅漢入無余涅。經無量劫。耽三昧酒。醉。逸而臥。後從方發大心(文)。又雲。得寂滅三昧無量劫不覺(文)。依之淨影大師菩薩章雲。若愚法人取小滅者。不可稱計微塵數劫在涅中。度是已後心相還生(文)但淨影大師不引楞伽。義相之當也。答。起信疏上雲。由彼二乘根有利鈍。滅定防心種有強弱。是故在定極逕八萬乃至一念(文)。既雲極逕八萬。知不可過八萬。又涅經處處但雲八萬六萬等。故異譯楞伽無量劫者。指八六等劫數。總雲無量歟。有量雲無量事。通余義也。尋雲。起信疏引今乃至劫不覺之文。此亦利于前不逕萬劫(雲雲)。是即證一萬劫已前第六位回心。爾者乃至劫者。一念已上乃至應一萬劫已前(見)。而今章。此文但總相說(雲雲)。總相緣八萬六萬等(見)。相違如何。答。異譯已無量劫不覺(雲雲)。何可雲一萬劫已前歟。知乃至劫者。乃至八萬劫雲事也。故釋此文但總相說。但乃至之言廣故。含一劫二劫百二百等劫。故引證不逕萬劫之義。非謂乃至劫言限不逕萬劫也。

    四。問。涅經所說八萬六萬等劫數。無余時分歟。為當回心已後十信時分歟。答。當章心。無余間之時分(見)。付之所引涅經文。須陀洹人逕八萬劫等(雲雲)。知初果回心人。于十信位。經八萬劫。至初住菩提心(見)。初果人豈可入無余歟。是以慈恩大師破雲。甚成可笑(雲雲)。答。涅經五果回心。諸師料簡各別也。慈恩大師。五果皆有余回心。八萬等輕毛十信時分也。淨影大師。五果含愚法不愚法。愚法者。入無余人。不愚法者。現身回心向大不入無余人也。若入無余逕微塵數劫。八萬等劫數愚法入無余。後回心已後輕毛善趣所逕時分也。非無余之間。付前三果回心。一八萬等者。十信以前。一輕毛善趣之時分雲二義。即五果之中前三人有學位回心。第四五通有余無余回心歟。三論宗委細探冊。可見。玄贊第七(化城喻品)大乘義章十二下(並章)等釋。可見。但釋文廣故不引。付今章義。玄贊引病行品七反經生等之文。出古師解(多分如章解)。了破雲。驗之釋之未為典據。經釋須陀洹者七生斷結得入涅。是須陀洹經八萬劫始得大菩提心十信初位。誰言八萬劫住于涅。此阿羅漢名須陀洹經八萬劫始得發心。甚成可笑(文)。大涅經第(北本十一)雲。迦葉。有五種人。于是大乘大般涅典有病行處。非如來也。何等為五。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人天七反永斷諸苦。入于涅。迦葉。是名第一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八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薄貧恚痴得斯陀含果。一往來永斷諸苦。入于涅。迦葉是名第二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六萬劫○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永斷諸苦。入于涅。是名第三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四萬劫○迦葉。第四人者。永斷貧欲恚愚痴得阿羅漢果。煩惱無余。入于涅。亦非麒麟獨一之行。是名第四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二萬劫○迦葉第五人者。永斷貪欲恚愚痴為闢支佛道。煩惱無余。入于涅。真是麒麟獨一之行。是名第五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是名第五人有病行處。非如來也(文)。初果已上依經生不經生八萬等劫數不同也雲章解釋。可依此文。又麒麟法相宗心定性(雲雲)。而今經文回心之義分明也。爾者尤可證定性入無余回心之義也。但淨影大師心。第五人可通定性不定性(見)。又依慈恩大師等之解釋料簡上經文者。謂七反經生入涅。須陀洹。回心向大之後。經八萬劫。可至初住之菩提心(為言)。又涅經二十一(北本二十三)高貴德王品雲。雲何涅。雲何大涅。聲聞緣覺八萬六萬二萬一萬住所名為涅。無上法王聖住處。乃得名為大般涅(文)。此文又既八萬劫等所住名為涅(雲雲)。知八萬等劫數無余間也雲事分明也。但慈恩大師等。會此文雲。所應得涅也(雲雲)。所詮當章義專順經文。玄贊雲。彼于先時未回心前所應證得有余涅者。名為涅(文)。心經八萬等劫漸悟菩薩。于先小乘位可住涅也(為言)。又涅經第二十(北本二十二)雲。善男子。須陀洹果亦復不定不定故。住八萬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闢支佛亦復不定。不定故。經十千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文)。此文前後一闡提乃至如來皆不定義說也。非定性不定性等之義也。

    十卷楞伽雲(菩提留支譯)。阿羅漢入無余涅。經無量劫。耽三昧酒醉逸。而非後方發大心(文)。此文無爭無余(雲雲)。依之相宗。楞伽應化聲聞(雲雲)。

    五。問。宗家心。五果回心機者。于輕毛位逕幾劫數歟。答。引有義無取舍。爾者如有義八六等劫數許乎。付之八六等既無余劫數也。何又可雲輕毛時分歟。故淨影大師八六等者。善趣時分無余無量劫(雲雲)。如何。答。

    問。直往菩薩輕毛位必逕十千劫歟。答。章。逕一萬劫(雲雲)。付之。瓔珞經。一劫二劫等(雲雲)。又地持論雲。經億百千大劫(雲雲)。攝論。經一阿僧(雲雲)。爾者進退不審也。如何。答。元曉大師本業疏雲。上根一劫。中根不定。極鈍一萬劫(雲雲)。又當宗處處解釋不過十千劫。仁王本業又不過十千。爾者地持等億百千劫等者。付懈怠所修之時歟。委細如行位章抄。問。七萬五萬等回心類可有歟。答。

    問。極疾回心者經幾時歟。答。準起信疏。極逕八萬乃至一念(雲雲)。爾者極疾者入無余已一念退回也。付之。妙經文未必言一念即回。何可證極疾之義歟。況智論中引今文釋無余經劫之義(見)。加之既依根利鈍立八萬劫乃至一萬劫之回心。麟喻即最上利根之機而經一萬劫(雲雲)。爾有何利機超麟喻一念可回心歟。如何。答。妙經文雖不分明。既雖生滅度之想入于涅。而于彼土求佛智慧等(雲雲)。入涅已即求佛慧。不顯經劫之義故。此文之中可有一念回心之人也。是以同本異譯正法花之謂臨滅度佛在前立勸發無上正真道意文。此文一念即回義分明也。但經文起盡。滅後二乘假使雖入無余。于余國可度之(雲雲)。豈滅後入無余之二乘皆一念回心之類歟。故彼土得聞機可通一念乃至八萬劫回心之人也。今付顯文相證一念回心也。次于二乘機根判利鈍。有麟喻尤利也。爾者不經萬劫乃至一念回心者。所依自分機根利鈍。唯初入大因緣純熟義邊歟。難雲。起信疏依楞伽立第六位回心雲。此亦利于前不經萬劫(雲雲)。依法華意。第七位雲此最利根(雲雲)。知初機根利鈍雲事。如何。答。初入大之因緣純熟。釋最利等也。不約自根利鈍也。

    六。尋雲。相宗義依正法花文。彼土得聞人有余回心(雲雲)。如何。答。三乘一乘宗義各別。不能和會。但智論文分明引法花證無余歟。起信疏上雲。由彼二乘根有利鈍。滅定防心種有強弱。是故在定極逕八萬乃至一念。然此利鈍遲疾。諸聖教略有七位○此五如彼涅經說。第六中如楞伽雲。三昧酒所醉乃至劫不覺。酒消然後覺得佛無上身。此亦利于前。不經萬劫。第七位如法花第三雲。我滅度後方便說法也。解雲。此最利根。亦舍分段入涅已。即于佛土受變易身。受佛教化(文)。疏一上。又法花第三雲。我滅度後○而得滅度等。智論九十五亦同此說。明知趣寂決定回心(文)。抄三(上)雲。疏又法花第三雲下。第三明無趣寂○九十五。又論雲。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答。得阿羅漢。更不復生三界。有佛淨土。出于三界乃至無煩惱之名。于是國土佛處。聞法花經。具足佛道。如法花經說。有阿羅漢。我于余國等。引文全同前疏。又雲。若爾羅漢受法性身。應疾得菩提。何以稽留。答雲。以舍眾生舍佛道故。又後虛言得道。雖不受生死。于菩提根鈍不能疾得。不如直往菩薩。釋曰。智論文照然。與法花符曾(文)。問。妙經彼土得聞之機。大通結緣之類歟。答(雲雲)。兩方也。若雲大通結緣人者。準清涼大師解釋。大通結緣之人皆退菩提心聲聞也。何應入無余歟。若依之雲爾者。清涼大師解釋中。彼土得聞之類大通結緣之弟子(見)。如何。答。依光大師解釋。非大通結緣之人也。又不聞是經等(雲雲)。知非大通所化之機也。光宅法花義記第七雲。從爾時所化下會通古今。第四從我滅度後以下此明今日相值而不解者未來世中會得相值。此則明一日結緣歷劫不朽之義(文)。演義抄三(上)雲。即化城喻品結會世尊所化弟子。經雲。爾時所化無量恆沙等眾生者。汝等諸比丘及我滅度後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是也。我滅度後下疏全同(文)。經文結昔所化了。列舉我滅度後復有弟子。知非昔所化也。故光宅大師今日相值等。釋給也。爾者清涼大師結會所化弟子等。通古今弟子故。光宅大師釋雲。會通古今(雲雲)。演義又雲。第三周中引大通智勝佛曾已廣化皆是退菩提心(文)。

    問。妙經文。余國作佛(雲雲)。余國者指何土歟。答。界外變易淨土也。付之。抄三(上)雲。言余國者。有雲。隨舉娑婆之外一國。即是若天台雲余國者。方便有余土也。方便一土法相所無。天台依憑智論而立(文)。玄贊七雲。我于余國作佛更有異名者。菩薩處胎經說。從此滅度于十方面各三十二垓諸佛國土而復成佛教化眾生下。醫師喻中具顯是義。是人雖生滅度之想求入無余洹。于我有緣。我以神通攝引于彼。遇我得聞是經○或我從此余國作佛。是人于我生滅度想。謂我入無余。我引至彼令求佛智(文)。壽量品玄贊雲。或往淨土穢土行化名為余國(文)。問。入無余二乘一切皆生淨土歟。答。皆可生界外變易淨土(見)。付之孔目第一雲。依小乘無別淨土○問。若爾何故論雲有妙淨土阿羅漢當生其中。當知小乘亦有淨土。答。小乘無有淨土。所以得知。凡生淨土須有習業。小乘厭其色心樂其無余。因何得生淨土。今言生者。引小乘語。明彼羅漢先有淨土種子。故得羅漢當生其中。或是大阿羅漢即是菩薩。當生其中。宜可知之(文)。此文且約始教義如是釋歟。未審。問。終教心不定性聲聞可入無余涅歟。答。起信疏雲。不定種性未入無(雲雲)。付之見當章起盡。依終教義標一切皆回。而一向釋無余回心不出有學有余回心相。爾者終教心皆無余已後回心歟(見)。是以菩提心論文。不定性聲聞入無余(見)。雲何。答。起信疏(上)雲。若不定種性未入無余前。即有回心。此不待言。若決定種性未入無余前。定不回心。要入其余方有回心(文)。楞伽心玄義雲。若依實教○一現所被。謂菩薩種性及不定性。二轉生被。謂定性二乘。要入涅後更變易身方入大涅(文)。已上二文不定性不定性不入無余(見)。折釋五果回心義等了雲。又此回者即五種中定性人方論經劫故。發菩提心論雲。二乘之人灰身滅智加太虛空。其定性者要待劫限等滿方發心。其不定性者不論劫限。遇緣便發向于涅(文)。此記心不定性可入無余許歟。若依起信疏等不許入無余者。菩提心論不定性無論劫限者。不入無余故不可劫限也。相宗菩提心論偽論(雲雲)。菩提心論雲。二乘之人○以灰身滅智趣其涅。如太虛空○有定性者。難可發生。要待劫限等滿。方乃發生。若不定性者。無論劫限。遇緣便回心向大。從化城起。以為趣三界○及從初十信下遍歷諸位。經三無數劫(文)。

    章。如文珠般若等(文)。折雲。彼經。文殊白。佛世尊佛法菩薩法聲聞法緣覺法乃至凡夫法皆不可說。何以故。畢竟空故(文)。

    七。問。于花嚴會座。舍利弗回心歟。答(雲雲)。兩方。若雲回心者。舍利弗正法花會座法說之時。回入一乘。若花嚴會座而回入一乘者。何再可回入乎。若雲不回心者。當章文釋一乘攝方便回心人舍利弗因陀惠(雲雲)。加之至相大師解釋中。大智舍利弗與五百比丘回心向文殊師利(雲雲)。是以經中舍利弗諸佛會禮辭觀察文殊內證十德等。豈非回入一乘之義相乎。答。舍利弗等為權為。專顯一乘絕分之相故。不可有回入乘之義。但宗家並至相大師等解釋。舍利弗為無六千比丘上首故舉之。會座回心十眼耳等之益限六千比丘。不開舍利弗也。次經文觀察十德等者。約本地菩薩邊也。晉經四十六雲○爾時尊者舍利弗。與六千比丘眷屬圍繞。從自房出來詣佛所。禮足辭退。向文殊師利。此六千比丘是舍利弗共行弟子。皆新出家。其名四海智比丘(文)。探玄記十八雲。三爾時下攝勝機。于中總辨。六千比丘是所被機。從自坊出者。表舍小涅也。向文殊者。表趣一乘道也。又文殊出閣辭佛南游。為化主故。鷲子出房辭佛南游。從為助化。引攝六千。正為所化。問。若爾鷲子亦是大菩薩。何不同在閣。答。寄跡是聲聞故不在彼○新出家者未得羅漢果故。染習未除明易回故。又釋。新出小乘分別心家已。入三乘位。以鷲子是三乘中法將故引之。新出文殊是此一乘法將。方便引之(文)。此釋既鷲子助化而作所被機(雲雲)。知不回心也。貞元疏三雲。舍小趣大為出自住處問文殊所。出家未久。未證實際。可回心故。信心尚微。須化誘故(文)。孔目第四回心章雲。回心義者○一約始門○二約終義。辨回心者。如下經文。大智舍利弗與五百比丘向文殊師利。並言宿種善根。現雲六千比丘。顯久修行成實眷屬。舍利弗身在佛法中。義當听明位。今舉為回者。顯其行終具智慧相。今復回心當回之時。即得十種十法及十眼十耳等。具在入法界經文○是終非始。其位在頓悟熟教。義通初教等(文)。終者一義回心歟。尋雲。其位在頓悟熟教等者。結何義歟。答。尋雲。五百比丘向文殊所(雲雲)。本會聾盲之五百比丘歟。答。

    大疏一(上)雲。四者權為即是二乘。謂既不聞。況于受持故。諸菩薩權示聲聞或在法會而聾盲影其絕分。或示在道而啟悟知可回心(文)。貞元疏第一同之。問。六千比丘者。聲聞菩薩中何歟答。章文以六千比丘證二乘回心之義也。付之探玄記雲。一切二乘總無頓入此普賢法(雲雲)。如何。答。一義雲。一切證果性定聲聞。不可有直入之義。六千初心未證果故。不相違。玄第一雲。四轉為者。謂諸二乘以根鈍故。要先回入共教大乘。舍二乘名。得菩薩稱。然後方入此普賢法○設第八會有聲聞者。為寄對顯法。表如聾盲。非是所被其六千比丘非是羅漢。故不相違。是故當知一切二乘總無頓入普賢法界。依究竟說。無有二乘而不通入共教菩薩。無彼菩薩而不入此普賢之法(文)。探玄十八(如上)經。此六千比丘舍利弗共行弟子(雲雲)。又雲。共行者同鷲子行。如上文殊同行菩薩此亦如是。又釋。同彼鷲子相示聲聞。據德實菩薩之行故雲共也。準如釋。六千亦權示聲聞相。顯終極皆可回入一乘之旨。花嚴別教會座非二乘直入之義也。

    章十大法門(雲雲)。

    晉經說十種無厭足心。是得益也。是雲十大法門也。經文長廣也。探玄取義釋雲。二何等下別示得法○別中十門以顯無盡。攝為五對。

    大心•敬佛•求法•修行•依定•起用•嚴土•攝生•自行•他人(取義抄)。于此十法門皆成無厭足心也。唐經無疲厭心(雲雲)。晉經。如來十眼境界。得(雲雲)。不見十耳等文。但十地因緣益故。皆應具得也。

    佛果義。

    問。小乘教心可立性得佛性歟。答。但有修得(雲雲)。付之如種性義抄。問。始教心。法身離不離無常者。約在纏出纏顯隱之義歟。約有為無為非一異之義歟。答(雲雲)。通二心歟。集雲。離不離者無差。疏曰。有為無為不相離故。非一非異。然其二位恆而不離亂(文)。折雲。離不離者。次下雲。始教中以真如偏故。智證真如故。非異也。有為無為不同故。非一也。由非一故離。由非異故不離也(文)。指事雲。離不離者。探玄記第十二卷雲。三離不離無常約圓成性。以在纏時名不離垢。出障離時名為離垢。約斯不定名為無常。具如中邊論及佛性論等說。初二無常配余二性(文)。雖二義皆有據。指事所釋分明歟。

    問。莊嚴論心。以自性等三種常法報化三身。雲何相配歟。答。雖不分明。章心。以自性無間相續。如次相當法報化歟(見)。付之清涼大師釋報身相續常化身不斷常(雲雲)。如何。答。集雲。莊嚴下二引成論當第三。文雲○由自性常故。一切諸佛自性身常住畢竟無漏故。由無間常故。一切諸佛食身常住。諸法無斷絕故。由相續常(文)。一切諸佛化身常住。雖于此滅。後彼現故。演義三十二並三十八雲。報身相續化身不斷者。未詳所出(文)。食身者報身。于大眾中作法食故。演義釋似與論相違。但相續無間之語意互通故歟。問。終教心。付明佛果之常無常之義。且別明與總說雲何異歟。答。別明者。理智各別明常無常之義。總明者。約法身隨緣不變明常無常也。折雲。若依下以始教三身不即。無此總義也○二總下但是法身二義融成無礙故。此總也。只由二義相融故。有下二四句也(文)。

    問。終教心修生功德者限始覺智歟。通報化身等歟。答。可通也。付之一得已後同真如(雲雲)。始覺智(見)。故引智論攝論等。證修智同如之義。雲何。答。圓智本故。

    問。引起信智淨相等。爾者證何事歟。答。證法身亦無常之義也。付之智淨相者。本覺還淨之義也。則歸常住真理。何可雲亦無常歟。答。既雲隨染生二種相(雲雲)。始覺修生義同有為故。可有隱顯無常也。問。智淨等二相通因果歟。答。起信論雲。復次本覺染隨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舍離○智淨相者。謂依法身燻習如實修行滿足方便故。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淳淨故○不思議業相者。以依智淨相能作一切勝妙境界○種種而現得利益故(文)。疏(上)雲。言生二種者。此二既在隨動門中故雲生也○言智淨相者。明本覺隨染還淨之相。不思議業相者。明還淨本覺業用之相。此之二相若離染緣。則不得成故。雲隨染○前中亦二。初因後果。因中依法力燻習者○此在地前○滿足方便此在金剛因位極也。果中二。初斷果後智果○第二不思業中○如此即是報化二身真如用大無始無終○(文)。如此釋者。智淨明通因果。不思業多分約果德。又下釋用大。論雲。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雲雲)。而其用大佛果報化二身也。爾者不思業專指佛果用歟。難雲。既隨染本覺二相也。而智淨通因果者。不思業何可限佛果歟。初住已上菩薩現八相之化儀。豈非不思業歟答。起信別記雲。智淨相不思議業相略作十門分別。一釋名者。智者始覺智也。淨者離染同本覺○不思議業者。果德化用故。故名為業。非下地測量故。不思議也○二出體者。生滅門中隨染本覺為體○五約二利分別者。初一自利非無利他。後一利他無自利○七四智分別者。初一圓鏡智亦通平等性。後一通三智○(文)。又雲。隨染生二相中。問。隨何染得生此相。答。此有三。一智淨相。隨自心中無明法力燻習等而起。不思業隨生染機而現故化用。二此二俱隨自染而起。由斷自染方能起用故。不思業相亦爾。隨自染中。三俱隨他染。謂諸菩薩修行萬行得佛果等。皆是隨眾生無明故。有此事○(文)。

    章。具足四句或非四句(雲雲)。

    集雲。即常等者顯示其義。或非等護分別執(文)。折雲。具四句者。如法身隨緣故無常。由不變故常。此二同時故兩亡互奪。故雙非或非四句者。一非常。以即報故。二非無常。以即法故。三亦非常亦非無常。以上二同時故。四非非常非非無常。以反前互奪故(文)。復古雲。由不變隨緣二義相資故。得佛身即常即無常等。又二義融無障無礙故。得非常非無常等(文)。

    問。章文。問。若爾如何得說非一異也(雲雲)。依何文義起此問端歟。答(雲雲)。折雲。問若下。此相宗以報是無常法是即事非一智證真如。如日合空。故言非異。今言法身有二義故。其二四句即無常義。無常難明故有問(文)。二四句即無常義者。未審即常無常義可有歟。此記心雲。一義雲。始教法報有為無為各別也。終教法報全體相即。爾者二教非一非異。其義如何。問也。即假疑為釋。顯二教非一異不同也。一義雲。始教為無為別故非一也。如智契合故非異也。今總說。唯一法身之二義也。不顯非一之義。故以始教之心難終教總說也。

    問。章文引涅經吾今此身等文。爾者終頓教佛果歟。答。爾也。付之。折雲。即涅經文○若清涼引此釋終教。演義雲。彼經雲。吾今此身○凝然常也。今雲頓者。以終頓二教並是實教。今約寄言經含多義故。通二教也(文)。演義二(上)雲。第九佛身無為有為別中無為義也○化身即常。涅經文故。彼經雲。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文)。終教所詮十義。釋文也。章經雲一切諸佛等者。同明品文也。

    圓教三重四句事。

    一約用者。機感佛也。而揀三乘唯報化等故。雲既通三世間等也。通三世間故。法身等常故。具常等四句。不同小三報化唯無常等也。集引海印常住用。問。四句作法如何。答。私記(雲雲)。指事雲。言約用佛至常等四句者。一常。恆順法界無間斷故。二無常。隨世間現前。三俱。二義俱現前故。四俱非。隨取一不得故。又緣起無性故(文)。集雲。是故等者。而有差別故是無常。唯一乘如故是常。二義相與故俱。有相奪故俱非(文)。

    二約德者約因分佛德也。但復古雲。今約體相用三義說(雲雲)。而約德中。有本有修生四句。本有即體也。爾者約修生之義邊雲相歟。探玄十五(不思議品)雲。諸佛功德無過二種。謂修生本有。此二相對總有四句。一唯修生。謂信等善根本無今有故。二唯本有。謂真如恆沙性功德故。三本有修生。謂如來藏待彼了因本隱今顯故。四修生本有。謂無分別智等內契真如冥然一相故。此有四義。而無四事。猶如金莊嚴具○本有如金。若嚴具。相狀工匠修生也。若由成嚴具方顯金德。則修生之本有。若嚴具攬金成。無別自體。則本有之修生。是知唯金而不礙嚴具。故唯一法身不礙報化。唯嚴具而不礙金故。單報化亦即具法身也○三辯定此文者。就上四義攝有二門。一約佛自德。圓融無礙不可說也。二就機出現後有二門。一分相門○此約三乘差別機說。二無礙門。謂報化不分即權恆實。如樹王下現十佛身丈六遍于十方八相該于法界。諸根毛孔各無限量。亦不礙限量。是則限無限無礙。此約一乘圓機說(文)。大疏八下多分大義同也。揀三乘雲。若權教所明二德不雜法報。四句亦有差殊。依此經宗。雖有四義。而無四事。本有如真金○(文)。抄十八(下)委釋。可見。

    問。章亦通常等四句(雲雲)。爾者探玄四句如次常等四句歟。答。折集但引疏抄釋無別配釋。又不出別四句。指事雲。言二初德佛至常等四句者。一無常。修生故。二常。本有故。三俱。二義雙現前故。四非俱。謂非常修生故。非無常本有故。三四句與探玄異也。探玄三四二句並合互取可作三四二句歟。問。終教以上心修生功德者。本無今有歟。答。探玄本無今有(雲雲)。付之若付本無今有者。何有三四句歟。答。抄十四下雲。今更以喻總喻二德。如修生。在因漸顯于本有。在果圓滿于本有。非本有理。有漸有圓。如初生月。明雖漸滿。而常帶圓月。以圓月常在故。故十五日月遍。在初一二三等中。則知滿果在因位。亦令後後常具前前前常具後後。以初一日有二日月。乃至十五日月。以十五日月初月故。法合可知。由此故雲修生本有。以初圓時先已圓故。本有修生以初生時亦已圓故。意懷思之(文)。三約體者。約內證果分雲體也。要問(上)雲。一乘十佛是常是無常非常非無常。用不說為說故。佛是常與阿含相應故。是無常隨緣起際故。非常非無常也(文)。用不說為說者。與章以不可說為顯一義也。問。第四句隨緣起際雲心如何。答。折雲。隨緣起際故者。以法界體。緣起。共為一際。既全體起為諸緣故非常。亦由全體起為諸緣故非無常(文)。是體用互奪義也。私記雲。真如實際言語道斷不可說常無常(雲雲)。是緣起際者。緣起實際真如。得心也。

    章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事。

    大般若三百八十一相好名字等分明也。又唐經瞿婆人知識處三十二相名列。即疏抄唐經大般若對會之。委細釋之。又相海小相大品處。探玄疏抄等釋之。又孔目第三有三十二相章八十種好章。問。何故相好定三十二八十之數歟。答。探玄十五(相海品)雲。智論第五雲。問。菩薩相何以故三十二不少。答。有言。以端正不亂故。若小則不端正。若多。身相亂。又觀佛三昧經。佛生世間示同人故。說三十二相。為勝諸天故。說八十種好。為諸菩薩說八萬四千相。以菩薩修八萬四千諸度菩薩行故。上約三乘等說。若一乘。此十蓮花藏塵數相為普賢等說者。以修普賢無盡行海故(文)。問。三十二相可通五教歟。當章起盡不通圓教(見)。付之孔目第三雲。三十二相通凡夫小乘三乘一乘。但淺深異○終教即如一乘無盡(文)。又釋八十種好雲。人中不具。諸天分有。小乘實具。初教即空。終教即如。一乘無量(文)。章付所為以三十二相八萬四千等配釋小始終等。孔目付所通相好亙五通也。

    問。回心教心可談三身相好歟。答。章前後但談化身(見)。付之孔目第四雲。我說三佛。一法身佛。二報身佛。三化身佛。此之一義當回心教。何以故。由小乘人不立法身。此依攝論(文)。報化身三小通談。但其義異也。法身者。依攝論。三十二相即入法身功德義也。故回心教。釋也

    問。十地能化有十重寬狹。爾者相好隨可有多少歟。答。章。報身相好八萬四千(雲雲)。不出多少。付之○答。準入大乘論等。雖身座等量異十重。相好皆八萬四千也。斷八萬四千塵勞。修八萬四千波羅蜜故。成八萬四千相好也。

    問。終教心。他受用身具幾相好歟。答。章。指八萬四千相好。此約直進及終教等說(雲雲)。付之。起信論雲。復次真如用者○二者依于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法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有無量種種莊嚴(文)疏下雲。依業識者。十解以去菩薩能解唯識。無外諸塵。順業識義以見佛身故。雲報身○身無分齊故。雲無量色。依身有相。相亦無邊。依相有好。好亦無邊○能依無邊故。所依土田亦復無邊(文)。八萬四千者終教初門。無量相者終教門也。

    三十二相即空事。

    折雲。如金下。即如來說三十二相○對法論等者。等取雜集論等。對法論雲。示現三十二大丈夫相○釋曰。既雲示現故即空義也(文)。

    金鏘馬麥事。

    智論興起行經等說也。文廣故取義抄。智論雲金鏘。興起行經雲木鏘。經雲。佛入羅閱城乞食。有一剛木者。行木迸至佛邊。佛為避難踴身虛空。乃至有頂。木鏘猶隨逐。還羅閱城。木將猶隨左趺上入。佛為眾說因緣。昔有兩價客。各有五百徒眾。在波羅奈國。入海采寶。兩客諍船格戰。第二客殺害第一客。其第一者提婆達多並五百弟子是也。第二客者即佛並五百羅漢是也(雲雲)。尋雲。彼剛木者。昔提婆徒眾歟。雲何。答。馬麥又出興起行經四分律等。佛依婆羅門請。甦婆國毗蘭若樹下三月夏安居。而婆羅門依魔障竟不至供養。時有板馬人。驅五百疋馬至毗蘭若。住三月。即分馬麥一夏供佛僧。說因緣曰。過去婆葉佛時。頸摩跋城中有婆羅門。名因提耆利。五百童子。時國王大臣請供佛僧時。有一病比丘。名曰彌勒。不往供養畢諸病僧食。梵士聞食香美。便起妒心曰。此沙門應食馬麥。不應此甘饌之供。告諸童子。童子同語。梵士即佛身。童子即五百羅漢。病比丘得彌勒佛。以是因緣余業故○(文)。已上依折薪引抄之。

    三十二相各出因事。

    抄六上稱揚贊德分主水神段。指智論三十二瑜伽四十九涅二十九等。以持戒施心不動。得足下平滿。于父母和上師長乃至畜生以如法財供養供給。得千輻輻相等也。或一因多果多因一果等義也。廣故不引。探玄十五(相海品)雲。四出因者。依智論。此三十二相俱以布施為因○二依瑜伽持地。俱以持戒為因○(文)。是付通因釋也。各出因之義抄六(上)可見。心三十二相之福嚴金鏘惱皆報苦因。爾者可雲報身。何于化身有此相歟。問也。

    折雲。問何下。此中有二問。一問。化身何得酬于往業。二問。化身何得出彼前因○答為下。答初難。有二所以○如大下。答第二難(雲雲)。

    此記科尤委細也(雲雲)。羅漢餐沙(雲雲)。

    百緣經第十雲。給孤獨園有婆羅門。其m產兒。容貌弊惡。飲母乳時能使乳敗。唯以[西*和]蜜涂指令乳得濟軀命。因為立命字曰黎軍支。季長薄福食未得飽。見諸沙門入滅乞食滿缽而還念言。我今詣佛求作沙門食能得飽。即諸洹。佛即告言。善來比丘。鬢發自落。法服著身。便成沙門得羅漢果。而行乞食亦不獲得。入其塔中即便掃酒。乞食豐足。日日如是。時舍利弗他方而成即便掃塔。時黎軍支便從眠覺言。汝掃我地。令我饑困。舍利弗言。我于今日自當共汝入城受請。正值檀越夫婦m斗諍竟不得食。饑餓而還。時舍利弗于第二日受長者請。令汝飽足。時到將往。其上中下皆悉得食。唯此一人獨不得食。高聲唱言。我不得食。都無聞者。乃至七日竟不得食。游生慚愧。于四眾前餐沙飲水即入涅。爾時世尊告眾。乃往過去婆羅奈國有佛出世。號日帝憧。有長者名曰瞿彌。日月供佛僧。長者死已。母故惠陀。子猛吝遮不听施。計食與母。母故分減施佛及僧。子便恚。母閉室內。至七日母饑困索食。子答曰。食沙飲水足活。即母死。其子命終入阿鼻獄受苦果也。還生人中。彼時斷母食者今梨軍支是。由于往昔供養佛故。今得值我出家得道(雲雲)。依集。等引取義略抄。

    問。大乘方便經中。付于相好因說二義歟。答依折釋。大方便經各別出相好因計也。不說二義也。二義者宗家解釋也。折雲。然經藏中無大乘方便經。卻有大方便經。具雲大方便佛報恩經。彼第七卷中說三十二相。各別出因○今章中恐人傳寫。多一乘字也。今文意雲。大方便經說其相好。所以出因者由有二義。故彼經出因也。然非彼經中自有二義(文)。

    三十二相等攝法身(雲雲)。

    折雲。問何下。攝論具雲應知。法身幾得相應。謂最清淨四無量解量解脫○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乃至一切相好智等功德相應○故清涼雲。攝論中三十二相等皆法身攝。然有三義。一相即如故。歸理法身。二智所現故。屬智法身。三當相並是功德法故。名為法身。釋曰。初即今終教。後即前科第二義智所現故。通二教(文)。疏二下(普賢三昧品)雲。如折等引孔目第四雲。若屬法身。三十二相是其德義。若屬化身。三十二相是其相義(文)。

    問三十二相攝法身二釋中。第一釋直取三十二相雲法身歟。內證五分法身雲法身歟。答(雲雲)。兩方也。若雲五分者。與第二釋雲何異歟。若雲取三十二相者。此等功德說為法身之解釋取五分功德(見)。如何。答。一義雲。第一釋。三十二相即空故攝法身。故回心教也。第二取內證五分雲法身也。集雲。答此下○準相海章。于中初義回心教。次義直進教(文)。

    問。別教一乘意十蓮花藏微塵數相海者自證歟利他歟。答。終教已上內證色聲有無事。別段論義也。但當章起盡。彼一一相皆遍法界。業用亦爾(雲雲)。知上專出德相之相好(見)。探玄第四雲。終教及頓圓等佛無無漏五蘊(文)。

    密嚴疏第一雲。若法身論相好者。無始已來如來藏中具有相好。今成菩提。此即名為法身相好功德。若就報身論相好者。由勝修行從可生。性未曾有相好功德。若福應化相好德者。以法身等有相好隨機粗細示現前相。更無異相(文)。

    尋雲。報者自歟他歟。答。禪源都序(下)雲。性宗即一切諸佛自體。皆有常樂我淨十身十智真實功德。相好通光一一無盡。性自本空。不待機緣(文)。大疏四上雲。夜摩偈贊品處。宗家判有兩師義和會。釋成有無無礙義。抄可見。觀佛三昧經第九。菩薩本行品第八。三重相好大都如所引。略中略先經文略與廣義當。非經語也。

    十一。問。于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可有勝劣不同歟。答。既所引經。相同人。好勝諸天(雲雲)。相劣好勝(見)。付之。同是佛德也。何可有勝劣歟。就中好依付相。若判勝劣者。相勝好劣。是以大疏雲。好依相有。德劣于相(雲雲)。雲何。答。若相好相對者。相勝好劣也。若約人具者。具好勝故。說好勝諸天也。疏八下(相海品)雲。善生經雲。一切世間福不及如來一毛功德。一切毛功德不及一好功德。一切好功德不及一相。一切相不及白毫。白毫復不及無見頂相。故知勝也。此約相好相對明之。若約人具有。好為勝故。相狀于人。好勝諸天。故余處說好為微細(文)。抄十八下雲。言示同于人者。俱舍說輪王相雲。相不正圓明故。與佛非等。此明輪王三十二相有三義不及如來。一處不正。二相不圓。三不明了○故示同人。而勝人矣(文)。又雲。此約相好相對下亦是通難。通難諸經論說。狀于人故說三十二相。狀諸天故說八十種好。故人中輪王許有三十二相而無八十種好。則好勝矣。故為此通。謂此約相體以對好體。相勝于好。彼具約人具。則具好為勝矣。問。天具八十種好歟。答。分具也。孔目第三(八十種妙章)雲。人中不具。諸天分有。小乘實具。初教即空(文)。同第四雲。三十二相同人。八十種好同天(文)。相同人勝人。好同天勝天也。爾者所引經雲同人相勝諸天者。影略也。

    文安四年正月十六日。于東大寺書寫畢。沙界恆沙界平等利益而已。

    快舜(乘房)。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下(十)。

    攝化章

    一。十重報身所在。

    二。如梵網。

    三。瞿波所知十重世界體。

    佛身開合。

    四。三身四身配教。

    一。問。小乘教意。以他三千界為佛所化境歟。答。當章起盡。唯一三千界為所化(見)。玄第三(轉法輪章)雲。六轉處者。小乘唯一娑婆百億鹿園等處(文)。付之小乘教既說他三千界。何非所化境歟。答。

    娑婆。閻浮。折雲。娑婆者。三千大千世界總名也。探玄雲堪忍。悲花經雲。是中眾生貪嗔痴等過梵王忍之故為名也。言閻浮者(雲雲)。俱舍雲。大雪山北香醉山南無熱池。其池邊岸有瞻部樹。高大二千里。其味甘美也。依此樹名瞻部洲也(取心)。折雲。閻浮提。此雲勝金。閻浮樹下河水底有紫金。光蔽日月。此州在樹南。故雲南閻浮提(取心)。問。有何所由依樹立名歟。答。

    問。以百億須彌為一三千界量。爾者三種億中何歟。答。折雲。俱舍雲。四大州日月甦迷盧欲天梵世各一千。是名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一中千。此中千千倍說名一大千。皆同一成壞○演義雲。俱舍易了。總以喻顯。一小千界如一千錢。一中千界如一千貫錢。大千界如千個千貫錢。而但取初禪為數。已上不說。若舉二禪已上。即不同一成壞。火災所壞唯初禪故。故正理三十一雲。小光等天非小千界攝。積小千為中千。積中千為大千。亦不攝彼○今百億者。此方黃帝等法數有三等。謂上中下。下等數法十十反之。中等百百反之。則有百億。演義釋雲。以小數法者。即下等十十反之也。謂十小千為萬。百小千為億。千小千為中千。已有十億。更千中千為一大千。一千中千即有千個十億。故有萬億也。今約中數者。謂從千已上百百反之。謂百小千方為一萬。千個小千為中千。方是十萬個中千。十萬個中千始有百萬。方是一億。既十中千為一億。今有千中千。故有百億也(文)。

    問。始教意。十地能化報身共立色頂。如何。答。當章心十重共色頂(見)。付之準華嚴經心地觀經攝論入大乘論等諸大乘經論說相。初地百葉台。二地千葉台。三地萬葉台。乃至十地十阿僧百千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葉也。而一葉則一大三千界也。磨醯已一大千界頂也。然者初地能化既以一百色頂為所化境。知初地已上報身土超過磨醯雲事。雲何。答。雖所化國土十地漸增。所居淨土專色頂也。故入大乘論下雲。始從初地乃至十地。在淨居天成于正覺。自在應化(文)。

    梵網經下雲。爾時千花上佛千百億釋迦。從蓮華藏世界赫赫師子座起。各各辭退。舉身放不可思議光。身皆化無量佛。一時以無量青黃赤白花供養盧遮那佛。受持上所說心地法門品竟(文)。問。疏序雲。不思議光舉身化于色頂(文)。不思議光身化供台上盧遮那。而指此文。舉身化于色頂(雲雲)。知千葉台盧遮那在色頂雲事。加之始教意。十地因滿菩薩必于色頂成等正覺。知第十地能化可在色頂也。尋雲。爾者初地能化猶以百三千為所化境。何雲化身但充百億等亦順彼說。又玄三雲。始教唯有百億閻浮百億釋迦為攝化境歟。答。一義雲。若依回心教。唯一百億也。若直進教。地地漸增。難雲。回心教心。何可立受用身歟。答。如三乘共十地菩薩地等。回心二乘全不經之。但為望上不足建立之。色頂報身例之無失一義雲。對終教之界外無勝土等。唯一類須彌界故。雲唯一界等也。非謂限婆婆一界也。章既指如梵網。梵網即千百億也。若唯限一百億者。立義引證豈相當歟。但入大乘論下卷。色頂佛所化領一大千界(雲雲)。百個千個等三千界之義不見(雲雲)。論文可勘。

    玄第三雲(轉法輪章)六轉處者。小乘唯一娑婆百億鹿園等處。三乘或一百億或千百億或如恆沙為一佛化境(文)。百億或千百億等者。地地漸增之義。可通始終二教也。或如恆沙者。指智論終教之義。問。第三(世界章)雲。始教唯有百億閻浮百億釋迦為攝化境。若依終教如智論中(文)。又雲。若約一乘。十佛化境蓮華藏莊嚴世界海有三種。一蓮華台上世界。雖遍法界。對地上菩薩機。現有增減。寄在色頂唯說一界。二即此邊法界之花藏說十○三樹形等○此三中初約同教一乘辨。後二約別教(文)。難雲。準此解釋。同教猶雲唯說一界。直進何有地地漸增之義歟。答。以須彌界對樹形等雲一界。非謂一大千界歟。

    問。始教意他受用土者。限色頂歟通他處歟。答。當章。色頂(雲雲)。綱目雲。色頂別立。玄三雲。在色界頂。處處解釋。始教順小乘故。色界頂(雲雲)。玄三雲(世界章)。若依始教唯有百億○若依終教如智論中○若依始教在色界頂。為引小乘同界說故。若依終教不在三界。如涅雲○又于一切須彌樓山世界畔間往往安一淨佛土。此通報化(文)。付之法苑第七(淨土義)雲。如實義者。自受用土周遍法界。無處不有。不可說言離三界處。即三界處。若他受用土。或在色界淨居天上。或西方等。處所不定。法花亦言○我此土安穩○十地所見乃是報土。地前所見乃是化土。隨宜而現。何得定方。別指一處。欲令眾生起勝欣心。別指處所。隨心淨所即淨土處(文)。始教意豈無此解釋之義歟。答。

    問。始教意。可立界外淨土歟。答。處處解釋始教寄界內最勝處(雲雲)。付之法苑第七又雲。化土必隨三界處所○古人于此種種分別。三界之外別有處所。以為淨土。理必不爾。所化必有異熟識在。異熟識在。必是三界攝。何得出界。土非界系。言超三界。非處有別。隨所化故(文)。

    二。問。章文證色頂報身。如梵網經(雲雲)。爾者指台上歟。又指葉上歟。答(雲雲)。兩方也。若雲台上者。梵網台上未雲色頂。隨宗家彼疏中。台上處所不分明。加之引有人解。台上佛十地之後等能覺化(雲雲)。何況一葉之上即色頂也。台上葉上何可混亂歟。若依之立葉上者。處處解釋但雲如梵網等。全無簡別言。何可雲指證一分葉上歟。況清涼大師梵網葉上四善根所見大化身。釋給。若指葉上雲十地能化他受用身者。豈非師資相違歟。答。一義雲。梵網經雖無台上即是色頂雲文。準諸經論。千葉台第二地能化也。又十地能化皆居色頂故。心得引證如梵網也。不思議光舉色頂(雲雲)。此意也。宗家等解釋引文下可會之一義雲。折薪心對法等。證報身在色頂。梵網。證化身滿百億(雲雲)。若依此義者。綱目雲。此一釋迦身○或是化而非法報。以具八相在閻浮故。色頂別立彼實報故。如梵網經等說。此約初教(雲雲)。此釋正以梵網證色頂報身(見)。雲何。答。梵網疏(上)雲。此中盧遮那等三類佛。有人釋雲。花台上盧遮那佛是自受用○此釋恐不應理。以花台上佛亦是隨他受用身故(文)。又雲。其千釋迦是實報。千百億釋迦是化身(文)。又雲。此千還是受用身攝。有人釋雲。若約相顯為證。盧遮那身為十地後等覺位菩薩現。此千釋迦為初地已上菩薩現。此亦無違(文)。有人意。十地能化共色頂居。而葉上即色頂故。爾者台上具千十地能化故。等覺頂化得歟。依此義邊。且許無違也。此有人依梵網文。台上處所不分明。如此心得歟。但依自宗者。準諸經論。台上即應亦在色頂也。孔目第四雲○上釋迦于第四禪說心地法者。即是閻浮化釋迦也。又顯彼天中別有實報盧遮那身○此約三乘。盧遮那當彼報身。所化千佛及化千億釋迦亦當報身。下閻浮提七歲出家等當是化身○于閻浮提八千返上下說心地法者。通彼應化。二處總籠說(文)。上廣引梵網兩卷大綱。繁故不引。經文可見。此釋心。台上實報身。葉上葉中可通報化歟。葉上通報化者。常途義也。葉中釋迦一時成佛佛德自在之義邊名報身。二乘凡夫所見七歲出家等一釋迦之邊名化身。望台上名化身。望一釋迦名報身也。折引梵網並孔目了雲。評雲。據至相二處意。以舍那唯是實報身。千釋迦等通報化。以望舍那是化。望次下經文于閻浮提七歲出家等亦屬報身○如會今章者。若意同至相。即此釋迦在摩醯首羅天宮。是報身。望滿百億閻浮。是化身也。若據清涼。直以台上佛為本源。千葉上佛復是大化一釋迦。更有百億。方為小化。即二釋迦皆化身也。今章若同至相。報化皆成。若同清涼。唯是化身滿閻浮提爾○既對法唯識只有報身在色究竟天。取梵網證化身滿閻浮提。各證一義卻優思之(文)。

    大疏一上雲。或說舍那坐千葉花。約攝二地說(文)。鈔二(上)雲。第三通梵網等經。彼雲。我今盧舍那○即以蓮華台上為本源盧舍那。千葉釋迦復是大化。一釋迦更有百億。方為小化(文)。又雲。金光明經又說四種。一化身非應○二應身非化。謂地上菩薩所見佛身依定而現。非五趣攝。名應非化。即四善根所見一大千界一應身也。三亦應亦化。四非應非化○前三並是化身。後一法報二身(文)。

    章。西方雲此三十二恆河沙佛土(雲雲)。復古引演義。四十二恆河沙(雲雲)。三十二者轉寫誤(雲雲)。但高麗印本抄二(上)引涅十四高貴德王品雲。度三十二恆河沙諸佛國土(雲雲)。經本並抄各有異本歟。

    問。涅經所說無勝土者。報化二土中何歟。答。章釋迦報土(雲雲)。付之涅經雲。如安樂土(雲雲)。而玄三雲。十住以去不退位三賢菩薩生處者。名為淨土。于中亦有四果二乘。如阿彌陀土(文)。地前三賢二乘等所生土化淨土也。既指同安樂。爾者尤應化土。如何。答。終教心三賢已上生他受用土。起信說分取也。縱雖安養報土。不可有相違。況涅經。所有嚴淨猶如西方安樂世界(雲雲)。縱雖西方通化土。只指同莊嚴。何可遮報土之義歟。無勝土即報土雲事。演義釋分明也。不可及異求歟。天台章安疏。未定報化。寶法師疏雲。其無勝土者。示勝化處。以顯報淨也(雲雲)。

    鈔二(上)雲。疏或說報身在余淨土。約引攝說者○涅二十四高貴德王菩薩品明十功德中。第四功德末。高貴德王難雲。若有菩薩修大涅。悉作如是十事功德。如來何故唯作九事不修淨土。佛答。具修。善男子。西方去此娑婆世界。度三十二恆河沙等諸佛國土○釋曰。既言為化眾生居此閻浮無勝國土是我嚴淨。明指報身在余淨土(文)。

    章如智論中(雲雲)。智論第五十雲。三千大世界名一世界。一時起一時滅(一重)。如是等十方恆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二重)。如是一佛世界數如恆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三重)。如是佛世界海如恆沙。十方恆沙世界是一佛世界數(四重)。如是世界種十方無量。是名一佛世界(五重)。于一切世界中取如是分。是名一佛所度之分(總結文)。注私注。問。論文第二重但雲世界。無性字今章加性字。有何故歟。答。玄第三全同章。而釋雲何故名性者。有二義。一望前諸界攝諸流類。積結成性。如久習成性等。二望後海等有為因義故。亦得名性(文)。得論意加性字也。問。性之與種有寬狹歟。答。章心。第二雲性。第四雲種。尤可寬狹也。付之舊經雲。世界性。新譯雲世界種。但是一體也。雲何分異歟。答。性種之義依處可有同異歟。

    問。終教意。可說雜類世界歟。答。當章不說(雲雲)。付之時分義終教不定。僧通雜類世界(雲雲)。如何。答。彼終教終門通同教。今章終教當中也。故不相違。

    問。靈鷲山者。報化二土中何歟。答。章心。他受用報土也。付之疏二下(普賢三昧品)雲。攝論中三十二相等皆法身攝。然有三義。一相即如故歸理法身。二智所現故屬智法身。三當相並是功德法故名為法身。其等依土即通性相淨穢無礙○眾生見燒。淨土不毀(文)。抄七(下)雲○二引法花成智法身○此三身融。即三土亦融。變化即毀。自他受用皆悉不毀。我淨土不毀即自受用。天人常充滿即他受用(文)。淨影大師釋多同抄釋。玄雲。化相示滅。實報常存。如常在靈山(文)。法花論下雲。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者。報佛如來真實淨土第一義諦之所攝故(文)。

    問。引佛地經有說段。何故但釋佛身。而不釋攝化處歟。答。樹下釋迦既報身也。菩提樹下即報土也。同法花靈山故。舉佛取土也。二十一種功德。一于所證無障智功德。二能入無二功德。三任運佛功不休息功德。四于法身中所依作業無別功德。五已修一切障法修治功德。六不為一切外道所伏功德。乃至○二十無盡功德二十一究竟功德(雲雲)。升都率天品疏抄。引佛地攝論等委細釋之。問。二十一種功德者。通自他受用歟。限他受用歟。

    問。當章前後皆始終頓別列。當段何始終同頓列歟。答。折雲。或有下。所以約教不次者。由上並約化顯報故。以同教連終教辨。今以即化顯法義別故。疏于此以說也(文)。又上回心章小始終頓等列。

    章。第二會國土海事。十玄義處抄之。

    問。花藏世界通自證化他歟。

    三。問。世界性等十重者。一世界莊嚴歟。又各別寬狹之土歟。答。指事心。引探玄文存寬狹之義歟(見)。又章。于三界外有十重世界海(雲雲)。各別土(見)。付之兩方也。晉經五十六雲(瞿夷知識)。善男子。我已成就分別觀察一切菩薩三昧海法門。善財白言。大聖。此法門者境界雲何。答言○(私雲娑婆世界中凡聖依正因果等事悉明了知之義說了)。如此娑婆世界知十方世界世界性○世界相中事亦復如是。盧舍那佛本願力故。我悉深入分別念知(文)。玄二十雲。三善財白言下○答中三初知此娑婆世界中境。二知十方世界中境○二如娑婆下知十方界。各十十世界者。是無盡故也(文)。

    唐經七十五雲。時釋迦瞿波說此頌已告善財童子言。善男子。我已成就觀察一切菩薩三昧海解脫門。善財言。大聖。此解脫門境界雲何。答言(私雲。知娑婆凡聖依正因果等事了)。如知娑婆世界。亦知娑婆世界內微塵數世界。亦知娑婆世界內一切世界。亦知娑婆世界內微塵內所有世界。亦知娑婆世界外所住世界。亦知娑婆世界種所有世界。亦知毗盧舍那世尊此花藏世界海中十方無量諸世界種所攝世界。所謂世界廣轉。世界安立。世界輪。世界場。世界差別。世界轉。世界蓮華。世界須彌。世界名號。盡此世界海一切世界。由毗盧舍那世尊本願力故。我悉能知(文)。

    疏十(下)雲。第三善財言大聖下○先問後答。答中○初知娑婆世界。次類知剎海○如知娑婆下類知剎海。于中二無通顯知多後。別顯所知相狀。今初有六重類知。後後廣于前前。初二皆全剎攝多剎。而初但攝同類剎。故雲塵數。二即異類剎故雲一切。一切種類故。三即塵中攝剎故。細于前。四即十三佛剎塵數圍繞界及廣大眷屬世界故。雲娑婆世界外等。五即普照十方熾燃寶光明剎剎種所攝剎通二十重。六即全蓮華藏世界海後所謂下別顯所知相狀。有十種。一廣轉即所依種。二安立即因緣。或所依住。三即輪圍。四即其中場地。五體類各殊。六轉者有二義。一如輪側轉形故。故世界成就品雲。或有世界隨輪轉。二即劫轉變故。七所依蓮華。八即其中須彌。九隨緣立稱。十即結果屬因。謂花藏世界海是佛本願所嚴故。雲由力(文)。準此解釋。新舊二經雖名目小別。世界性等十重諸剎種乃至花藏界之上相狀也。非別世界。亦者不可有寬狹不同(見)。抄二十(下)無釋。

    孔目第一雲。今此世界海上下淺深略有三重(雲雲)。一雜類世界。二瞿夷所見十重。三花藏世界也。既雲淺深有三重(雲雲)。知各別世界歟。玄三雲(世界章)雲。一乘有二○約攝化處有三類(雲雲)。一雜類世界。二世界性等十重。三花藏也。又雲。所居人者○一乘三中多分論時。初見聞位。次解行位。後得果位。通即可知(文)此釋又攝化處分三重。與今章同。三重能居人又各別也。知各別土(見)。

    但十重寬狹有無未顯指事雲。言一世界性者。疏雲。此中世界性者。謂積世界成性。積性成海等。如上所引智論說。何故名性者。有二義。一望前諸界攝諸流類。積結成性如久習成性等。二望後海等有為因義故。亦得名性。問。積界成性。界亦因義。何不名性。答。無融結故。闕初義也。問。十世界中海望于後亦積成余界。何不名性。答。初積結攝已得性名。後開異義轉立別名。故不名性也(文)。疏雲者。探玄第三。本文如所引。但引文不釋別義。知世界性等十重有寬狹差別心得歟。但探玄釋心。花藏世界中有無量小香水海。海中有無量蓮花。此一花名世界性。新名世界種。此一花之中亦有無量世界。故積界成性積性成海等。釋也。瞿夷所見之世界性等各別事也。不可一同歟。雖然依舊經者。性者指一切世界性。海者指一切世界海。性者一蓮花。海者一香水海也。雖舉世界性已上相狀。自當寬狹之義歟。問。玄記文。十世界中海望于後等(雲雲)。十世界者指瞿夷所見世界性等十重世界歟。答。

    章。隨一世界約粗細三重(雲雲)。義苑雲。本末圓融者。有二本末。一以花藏為本余二為末。二世界為本塵道為末。故次征雲。何以故。釋雲。隨一世界即約粗細故(文)。折雲。初是本後二為末○粗者約因細約果。故有三位。實非回異。故得融通(文)。

    佛身開合。

    問。佛地論心。五種法與三身。以何為能攝歟。答。準論文。以五法為能攝。攝大覺地之三身也。問。佛地論心。有智法身義歟。答。章。唯真境為法身(雲雲)。付之佛地論大圓鏡智為法身之義(見)。如何。答。且今章付唯真如法身之義釋也。折雲。如佛地論者。經雲。當知有五種法攝大覺地。何等為五。所謂清淨法界大圓鏡智○成所作智。三論釋雲。大覺是佛。具三種身。一者自性身。二者受用身。三者變化○大覺地中無量功德略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無為功德淨法界攝。淨法界者。即是真如體相差別。有為功德四智所攝○言攝身者。第七論雲。又前五法攝三身者。有義前二攝自性身。中間二種攝受用身。成所作智攝變化身。經說真如為法身故。然說轉去阿賴耶識得自性身大圓鏡智轉第八得。故知前二攝自性身。釋曰。言轉去阿賴耶識者。即轉去第八中二障種子也。言得自性身者。即所顯得清淨法身轉依也。言鏡智轉第八得者。即所生二得不同故。有為無為別也。論次雲。有義初一攝自性身。四智自性相應共有(已下取義抄)。此有義段。他受用變化共四智所現。隨機分粗細者為報化。今章四智攝余之義也。論亦鏡智自受用。平等性智化受用。妙觀察智通報化。成所作智化身。此亦四智攝余身義也(雲雲)。法苑第七三身章出體段雲。佛地論說清淨法界為自性身。四智自性相應共有常遍色身真實功德為自受用身○為十地菩薩所現一分細相為他受用○若為三乘有情所現一分粗相為變化身○然此二身皆四智相(文)。攝論。無礙智法身(雲雲)。指事引論第一雲。一雲。自性身即是無垢無養礙相智是法身義(文)。金光明。四智攝三身(雲雲)。指事雲。新經第二卷雲。起事心滅故得現化身。依根本心滅故得顯應身。根本心滅故得至法身。是故一切如來具足三身。有解雲○(疑雲。蓋此文也。更無文。故又更雲雲可驗之。又未驗古經文也雲雲)。集雲。金光明三身品檢未見。我用寄或中第五義說(雲雲)。折雲。借檢此經。只有如如智是法身等。具如寄位中引。未見四智攝三身文。或即此文。濫境智合為法身故。未敢詳定(文)。有私記雲。問。彼經正文如何。答。新經第二卷雲。如是三身具足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雲雲)。今章家得此文意雲四智攝三身也。問。何故以此文證四智攝三身歟。答。阿耨菩提攝五法故。以此文證四智攝三身也。言五法者。真如四智也。問○答○漢雲無上正等正覺○無著金剛般若論有二釋。一說。無上覺者真如也。正等正覺者四智也。一說。無上覺者通理智。正等正覺者總說也。自受用身是四智之體也。他受用身是平等性智之用也。變化身是成所作智作用也。理法攝于大圓鏡智。能證智故。故雲四智攝三身也(雲雲)。經文中全不見鏡智為法身等之義。如何。經雲。如來法身悲境(雲雲)。此二句如性起品(雲雲)。折雲。如性起品中如來身十相中說也(文)。集成指十三量等身經文並引疏等。問。頓教心。唯一實性佛(雲雲)。依何經論歟。答。

    佛地論法身生身(雲雲)。折雲佛地論具雲。佛有二種身。一者生身。二者法身。若自性身。若自受用身。俱名法身。諸功德法所依止故。諸功德法所積集故。若變化身。若他受用。俱名生身。隨眾所宜數現生故(文)。抄二(上)雲。或說二身。佛地論說一生身二法身○(雲雲)。多分同章。法苑第七多同演義。

    本業二種法身(雲雲)。本業上卷學觀品雲。從初地至後一地。有果報神變二種法身。一法性身。二應化法身○佛言。佛子。出世間果者。從初地至佛地各有二種法身。于第一義諦法流水中。從實性生智故。實智為法身(上自性法身)○一切眾生善根感此實智法身故。法身能現應無量法身(上應化法身)。折所引注折注也。

    問。何故此二身為終教之義歟。答。經文應化既法身應也。故折雲。用亦名法身。是故終教(雲雲)。集雲。太一日。何以故俱是法身故(雲雲)。問。法報化三身者。何教所談歟。答。章。此通始終二教(雲雲)。付之孔目當回心教(雲雲)。如何。答。

    問。三身外立自性身者。何教義歟。答。章。此約終教(雲雲)。付之孔目此義唯當直進教(雲雲)。如何。答。

    孔目第四(相海章)雲。或立二佛。謂自性法身佛應化法身佛。此義當終教。何以故。但是法身故○或說三佛。一法身佛。二報身佛。三化身佛。此之一義當回心教。何以故。由小乘人不立法身。此依攝論文。法身亦二種。二十一句功德等。或屬應身。或屬法身。或說四佛。謂自性身法身應身化身。此義唯當直進教等。何以故。為欲顯法身是差別德自性身是通一體故(文)。法報化三身者。雖始終二教之盛談。名因通小乘故。釋回心教○次三身外立自性身義。雖當章終教。始教終問通終教故。孔目釋直進教也。集雲。或立下。三三佛相海章此唯回心教通義可知(雲雲)。

    佛地論。受用身份自他(雲雲)。折雲。或立四下。佛地論雲。又受用身略有二種。一自受用。無數劫修所成故。二他受用。為諸菩薩受法樂故。又雲。如是三身有四分故。得有四句。一受用非變化。謂自受用身。二變化非受用身。謂變化身○三亦受用亦變化。謂他受用身○四非受用非變化。謂法身(文)。

    楞伽四佛(雲雲)。鈔二(上)雲。楞伽經說。一應化佛。二功德貳H腔鄯稹K娜縟綬稹3跏腔 懟V卸潛ㄉ懟︰笠皇欠ㄉ恚ㄎ模 br />
    問。圓經之中處處說十身。而有何所由指離世間品歟。答。第八地通行境解境。當段佛身開合者。專就行境佛身論之。故先指離世間品也。既雲。以顯無盡(雲雲)。實可通二種十地也。故復古雲。或立下五十佛。孔目雲○此經無三身。但有二種十身。如前後說(雲雲)。

    正本雲。

    正和第二(癸丑)八月二十四日亥克。于伊賀國神戶吉田寺西方坊經藏終功畢。上卷三帖中卷二帖下卷十帖。首尾十五帖。邊土之境書心稍難得。引文多闕。並期後勘(矣)。

    自他同殖見聞種子。一生不克三生必圓。

    圓宗末資沙門審乘(俗年五十六)。

    文安四年正月十七日。于東大寺書寫畢。已上十五卷隨當稽古雖料紙不調書之。後見人宜被調之者歟。

    願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右筆快舜(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