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1910年生于浙江紹興,俗姓徐名德賢,法名明開,法號真源。法師幼年孤苦無依,1926年,17歲上到杭州昭慶寺出家,于同年受戒。
少年時代的明開法師,只有一個樸素的願望︰好好地做個和尚,多念經,超度父母。他以驚人的毅力,四方參學,哪里可以讀書念經,他就到哪里去。先後在常州天寧寺學戒堂、寧波觀宗寺法學社,熟讀儒家的四書五經,更鑽研佛教教理教義、儀軌戒律等。經過五年的苦讀,法師終于在1930年考入了閩南佛學院,一度師從太虛大師。三年深造後,1933年至1938年又懷著精進的願望,到宜興海會寺閱藏,于吳縣穹窿山大茅蓬習禪,打下了深厚的學問與實證根基。
法師1939年來到甦州,在市內各大寺院講經說法。1956年駐錫西園戒幢律寺,被選為寺務委員會主任委員。1962年恢復方丈制,又被推舉為方丈。法師本是曹洞宗系,任方丈後,卻不因循守舊,敢于革除舊弊,極力主張選賢任能,把衣缽傳法的寺廟一易成為十方選賢的叢林。老和尚的做法得到了教內有識之士的普遍贊許。在改革開放之後,中國佛教協會作出規定︰凡是開放作為宗教活動場所的佛教寺院一律建設成為十方叢林,管理人員由僧眾推選擔任,五年一屆。在寺務管理上,凡是重大寺務活動都須經過執事會議評議通過。可以說,先于這套規定出台前數十年,在明開老和尚主持寺務的階段,戒幢律寺的日常管理工作,已經在教內率先步入了民主開放的管理制度軌道。
1966年,是“文革”十年的肇端,是年“破四舊”的風潮席卷甦城。8月25日,千余名紅衛兵上靈岩山,推倒砸爛所有佛像,焚毀名人字畫、善本經書,破壞珍貴文物。接著打掉了上方山的楞伽寺、寒山寺、藥草庵。甦州城中的西園戒幢律寺也岌岌可危!明開老和尚在這危急情況下,指揮若定,一方面把文物室的各種文物立即收藏起來,其中最珍貴的36件,秘密移交給市文管會保管;一方面把主要殿堂和藏經樓全部封了起來。他親率僧眾,日夜巡邏,嚴禁外人入內。
明開老和尚以身護寺護經,本人被打成雙耳失聰致殘,而經書等珍貴文物和眾多殿堂佛像,終于完好的保存下來。西園戒幢律寺由此成為甦州市唯一一座基本沒受到破壞的寺院,為日後本地區的佛教振興貢獻出巨大的力量,明開老和尚厥功甚偉!
明開老和尚歷任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及咨議委員會副主席,江甦省、甦州市佛教協會會長。任職期間,老和尚狠抓人才培養,強調“廟要像廟”、“僧要像僧”。文革結束,中國佛教經歷了十年浩劫,在宗教政策得到貫徹落實之後,佛教事業百廢待興,而這時的佛教界卻幾無僧才可用。為了扭轉這種局面,明開老和尚在1982至1985年期間先後傳授了兩屆三壇大戒,老和尚為得戒大和尚,共176人具足,解決了當時寺院急缺僧人的問題。1983年在中國佛學院靈岩山分院第一屆畢業典禮上,老和尚開示︰“急切需要一批有文化、有佛學知識的年青僧人來接班。”老和尚一再強調︰“寺廟應以和尚為主,廟是和尚的家”,“把廟管好,有利于為四化服務”。
老和尚身居戒幢堂上多年,久有讓賢之意,怎奈眾人力阻,未能如願。1994年4月,老和尚終因積勞成疾,不堪重荷,得以退居,囑安上法師接任方丈之職,並付眾議通過。同年7月8日,明開老和尚安祥示寂,享年86,僧臘68。在“戒幢塔院”內有“戒幢堂上圓寂住持上明下開老和尚塔”。
明開老和尚的一生,正如茗山長老在《明開法師頌》中所說︰“自利利他,精進不懈;愛國愛教,僧伽師範。”願法師的嘉言懿行、愛國愛教的精神,常駐人間,嘉惠後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