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他曾親近過玄奘。青年時已博通經藏,講《法華》、《般若》、《涅盤》等經。咸亨三年(672)始從窺基、普光受學。慧解超群,被稱為‘山東一遍照’。他的唯識、因明諸疏,大概即在此時稟受師說漸次寫成。窺基去世(682年)後,慧沼游行諸郡,講經二十余年,同時寫成了《金剛般若》等經疏,和《慧日論》、《了義燈》等著作。
慧沼晚年又在義淨譯場任證義大德。唐中宗神龍三年(707)曾召義淨入宮同譯經沙門九旬坐夏,他也參加在內(見《開元錄》)。景龍四年(710)義淨于大薦福寺譯《浴像功德》等經,《根本說一切有部 芻尼毗奈耶》等律,《唯識寶生》等論,慧沼與文綱、勝莊等同任證義。景雲二年(711)義淨于大薦福寺譯《稱贊如來功德神咒》等經,和《能斷般若論頌》等論,亦慧沼證義。慧沼所疏《金光明最勝王經》,即是義淨的新譯本。他晚年的思想受到義淨的一些影響。
慧沼于開元二年(714)十二月十七日去世(見李邕碑文後日本釋善珠記),壽六十四歲。他生平曾被驛征三次,詔講二次,補綱維大德六次,敕譯經論四次。他是慈恩宗的嫡傳,或許因此受到當時朝廷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