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众因缘集
作者:丹仁绒臬
分卷阅读
十一、毁谤口业 现受惨报 十二、供佛斋僧 众丐飞空 十三、诬谤苦报 疮儿呻号 十四、身能通石 国王惊惧
十五、失言作狗 比丘业报 十六、供僧福德 不可思议 十七、夫人生天 国王得道 十八、邪思退道 长沦生死
分卷阅读 十一、毁谤口业 现受惨报
    十一、毁谤口业现受惨报

    诗曰:

    “仇其离谤圣贤人,屡谏无听反倍;

    捷感恶疮头至足,即时堕狱苦难陈。”

    释迦世尊的十六位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与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是最好的朋友,通常都结伴在一起游化,不会分开单独出行的。

    有一天,当“二尊者”在外游化,到了快要黄昏的时候,天气忽然转变,下了不停的大雨,“二尊者”就进入路边的一所瓦窑中去避雨。到了天昏黑时,雨不但没有停,而且越下越大,他俩又没有雨具,因此不能走路回去,只好在这瓦窑内过夜。

    有一个牧牛女,她先避雨在这所瓦窑内后方的深暗之处。舍利弗和目犍连二位尊者,根本不知道已有牧牛女先在瓦窑内避雨,因为声闻人不入定时,与凡夫无异。这个业障深重的牧牛女,看见两位比丘(出家人)进入瓦窑内过夜,她心中即动了邪念,独自空思妄想,暗犯罪行。“二尊者”因未入定之故,当然不知道这俗女起惑犯罪之事。

    天明时分,大雨也停止了,舍利弗与目犍连二位尊者就从瓦窑内出来。过了一会儿,牧牛女也从这所瓦窑内走出来。

    这时,有一个坏人,名叫仇其离。他是一个不知因果,轻慢圣贤,心怀邪见,粗暴妒,喜欢宣说恶言毒语的人。他看见舍利弗和目犍连从瓦窑内出来,过不多久,又有一个牧牛女出来,而牧牛女的脸色不正,因此到处乱造圣者的谣言说:“舍利弗和目犍连在瓦窑内,奸淫牧崐牛女。”仇其离又广向诸比丘以及所有的出家人,宣扬恶毒的谣言。这时,诸比丘惟恐他受到毁谤圣者的罪恶惨报,便忠言劝谏仇其离说:“你不可诽谤二尊者。”诸比丘为了悲愍他的无知,再三郑重的劝谏“莫谤尊者”,免得遭受恶业的剧苦惨报。那知这个罪孽深重的仇其离,不但不纳忠言,反而心嫉妒,更加大肆恶言宣扬,好像发疯的狂人一样。

    有一位长者,名叫“婆伽”,他是“二尊者”的徒弟,曾经听闻“二尊者”的教法,证得三果阿那含圣位。他命终以后,即上升梵天,做梵天的天人,称为“婆伽梵”。这位婆伽梵天人,他在天上知道仇其离这个凶徒,到处毁谤他的师傅——“二尊者”,特地从天上来到人间劝谏仇其离。天人即以神通来到仇其离的房中。仇其离看见有人突然出现在他的房间,觉得很奇怪,便问道:“你是谁?从什么地方来?我没有开门你怎么进来的?”

    天人说:“我是婆伽梵,从梵天来。我在天上,以天耳听到你在诽谤尊者舍利弗和目犍连,所以我特地来劝你,希望你从今以后,不要再说二尊者的坏话,免得造口业。”天人再三劝谏拜托,他都不肯接受,反而讥讽天人说:“你说你是婆伽梵,证得阿那含果的人。佛陀说:‘阿那含者,名为不还。’你何以再来我这里?这么说,佛陀所说的话也是虚伪的了。”

    仇其离这句话刚刚出口,身上即时生出很多毒疮,从头到脚,满身都是如豆子大小的毒疮。但他仍然不悔悟,反而到佛陀的座前,向佛陀告状说:“舍利弗、目犍连怎么可以奸淫牧牛女?”佛陀劝阻他说:’你不可乱谤他们。”他听到佛陀的话,更加恚忿怒,因此身上的毒疮,又再增大起来。

    仇其离再次到佛陀座前去诽谤“二尊者”,佛陀又劝谏阻止他说:“你不可诽谤二尊者。”他的恶性难改,还是照常毁谤。于是,他的毒疮就愈加转大,如拳头状。

    仇其离第三次向佛陀毁谤“二尊者”,佛陀劝阻他无效,他的毒疮就变成像瓠瓜那么大,而且身心灼热得无法忍受,于是跑到冷水池中去浸水,池水立刻变成热水。

    仇其离因为毒疮愈来愈大,身体发热,难以忍受,因此常把身体浸在水里。可是毒疮浸水浸久了,就会破烂,疮疱尽溃,立即命终,堕入于八寒大地狱中的第六沤波罗——青莲华地狱,惨受千万亿年的无量剧苦。

    这个时候,诸比丘请示佛陀说:“世尊!是什么因缘使舍利弗和目犍连二位尊者,也会深受坏人的毁谤呢?”

    佛陀告诉诸比丘说:“在过去无量劫中,舍利弗和目犍连还是凡夫的时候,有一天,他们两个人看见一位出家人从瓦窑中出来,后面也有一位牧牛女走出来。于是他俩就轻口宣扬毁谤说:‘这个出家人在瓦窑中,奸淫牧牛女。’由此诽谤出家人的罪业因缘,他俩立即受到惨报,更堕入三恶道中,受尽无量剧苦。现在他俩(舍利弗与目犍连)虽然都得到圣果,成就六通自在的大阿罗汉道,但他俩以前所造的口业,尚未灭尽,所以他俩成道之后,也受到凶徒严重的诽谤。”

    种竹得笋,种莲得藕,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口业受恶报,这是一定的道理,一点也不会偏差。

    诗曰:

    “凶徒喜播是非田,一语能收罪万千;

    毁谤僧尼深恶孽,无边剧苦永连绵。”
分卷阅读 十二、供佛斋僧 众丐飞空
    十二、供佛斋僧众丐飞空

    诗曰:

    “祗陀斋供说明先,不请贫儿众半千;

    佛令新僧神力往,北洲取食美如天。

    世尊示昔因缘事,五百厨头奉圣贤;

    日久咸生诸厌恶,发心忏悔福遭愆。”

    释迦世尊在印度祗园精舍说法的时候,每日都要出去行化托钵。佛陀的教法最为平等,无论富贵贫贱,都一样行乞,平等受施,使大家都能够得到平等种福田的机会。

    每当佛陀率领众弟子入城乞食的时候,就有数百名乞丐,跟随在佛陀的后面。那些乞丐,仰仗佛陀的福荫,都不会有饥饿的痛苦。因此,舍卫城中的贫儿乞丐,遂增多至五百人。

    有一天,乞丐群的领袖,心生惭愧,他向乞丐大众说:“我们大家都是罪苦的人,现在虽然依仗佛陀和圣僧们的福德,得到施主们的发心救济,延持贫贱的生命。可是,我们将来的困苦会更加严重,因为圣僧们托钵受供养,他们有修持佛法的福德,回向给众施主消炎增福慧。至于我们,每天只是白吃人家救济的饭。实在惭愧!惭愧!”

    众乞丐听到头目的话,都有同样的醒悟,生起惭愧的心。当时有几个乞丐提议说:“如果这样,我们应该到佛陀的座前去,恳求佛陀慈悲摄受,允许我们出家当比丘,以便如法修行,这样不是很好吗?”大家一致赞同这个提议。于是一同来到佛陀的座前,请求出家修行。

    佛陀告诉众乞丐说:“我的教法是平等的,无分贤愚贵贱;我的教法是清净的,好像净水能够洗除垢秽,弃污成净,回复本真,无一废弃。”众乞丐聆听佛陀的开示,皆大欢喜,信心坚固,力求跟随佛陀出家修行。

    佛陀允许说:“你们志愿出家修行,善缘很好,不管罪恶如何深重的人,只要能够至心忏悔,改过自新,遵守戒律,我都会允许他们出家当比丘的。”于是,众乞丐就在佛陀的座前,剃除须发,身披如来法衣,出家为比丘。佛陀更为他们说法,使其精进用功,从此息灭贪痴等根本烦恼,而证得阿罗汉道,成为五百阿罗汉。

    众乞丐出家当比丘之后,在印度社会上造成轰动。很多豪贵长者以及一般民众,都起了我慢之心。他们纷纷议论说:“佛陀为何连这些下贱辈的乞丐,也允许他们进入僧团中做比丘呢?我们今后修福业、恭敬供养佛陀和圣僧时,怎么可以让这些下贱之辈的乞丐比丘,坐在我家的床席上,受我们的礼拜供养呢?真是岂有此理!”

    有一天祗陀太子广设大斋,要供养佛陀和僧众。太子特别向佛陀声明说:“惟愿世尊!明天受我供养。敬请佛陀带领大比丘僧们一齐到我家来受供养,但佛陀最近所度的那些乞丐比丘,我没有准备他们的坐位,请佛陀不要随便让他们来我家。”

    第二天,佛陀准备前往时,对乞丐出家的五百位比丘说:“我今天及诸比丘,应祗陀太子的邀请,要到他家去接受供养,因为太子曾表示,没有准备你们的席位。你们可去北俱卢洲,拿自然成熟的粳米饭,然后回到太子家里,随意坐下来,吃自己所带来的粳米饭。”

    五百位乞丐比丘,依照佛陀的指示,各各运用自己的神通力,一刹那间就到了北俱卢洲,大家都把钵装满了自然成熟的福食,托钵回来,颇具威仪。他们在虚空中,排成一字形的队伍,乘空而来,好像雁鸟般的飞行,降落在祗陀太子家。他们依照顺序而坐,各自展开钵具,吃自己带来的北方福食,远胜于太子供养的佳馔。祗陀太子见到这批威仪庄严,神通自在的圣众,心里非常欢喜,恭敬地请问佛陀说:“世尊!这么多的圣众大德,威神巍巍,众相具足,是从何方而来?惟愿如来,为我说明他们的来历好吗?”

    佛陀说:“祗陀太子!你仔细听著,这众多比丘就是你昨天拒绝请供的半千乞丐比丘。因为太子没有邀请,他们就到北俱卢洲取自然成熟的粳米福食,来这里自己吃。”

    祗陀太子听到佛陀这样说,他心里感到十分惭愧,知道自己起了分别心,执著太重,懊恼地自责说:“我为什么愚痴到这种程度?竟然认不出圣凡,真是罪过无量!”接著又称赞佛陀说:“佛陀的功德,真是难可思议!连这些下贱之辈的乞丐,也能受到得度,成就大阿罗汉道,获得永世无为的安乐。一般苦难的众生,如能竭诚归依佛、法、僧三宝,精修佛法,其功德之成就,更是广大无边。”

    祗陀太子又请问佛陀道:“世尊!这五百阿罗汉的过去世,到底种什么福因,能够遇见如来,一律拔度?他们又造了什么罪业,生下来就当乞丐,过著困苦的生活?惟愿世尊慈愍,为我们开示。”

    佛陀告诉祗陀太子说:“过去无量劫中,有二千多位出家人,住在山中修行,他们都是证得缘觉果位的圣众。因为此时大旱,很久没有下雨,无法耕种,生活发生困难。

    “有一位大富的散檀宁长者,家财及米谷无量,他发心供养这二千多位出家人的日常生活。于是派遣五百个工人,每天施设大斋,供养诸比丘,侍奉他们的起居饮食。

    “长者每天都至心竭诚,恭敬供养这二千多位的出家人。可是,那五百个工人,每天都在忙著施设斋供,十分辛苦,日子久了,工人渐渐地生起厌烦的心,于是造口业说:‘我们这么多人,每天这样的辛苦,都是这些乞丐所造成的。’工人们颇多怨言,因而怠慢诸比丘。

    “有一天,诸比丘告诉长者说:‘很快就会下雨,可以种植了,请准备农具,派工人耕种。’长者依照诸比丘的指示去做,派工人种下很多米谷等农作物。果然甘雨来临,大家都欢声雷动。这次所播种的农作物特别丰收,仓库里积藏得满满的,多余的米谷则布施给全国的贫民。

    “这时,那五百个工人良心发现,知道已往恶口、轻视、厌恶出家众的错误和罪过。他们知道农作物空前的丰收,一定是长者供养诸比丘的福报所恩赐。因此大家都到诸比丘的面前,求哀忏悔以前造口业的罪过,诸比丘也慈悲允许他们忏悔。

    “五百工人又向诸比丘发愿说:‘愿我诸人,于未来世,值遇圣贤,受慈济恩,同得解脱。’

    “那时奉侍二千多位出家圣众的五百个工人,因为造口业,骂出家人是乞丐,因此五百世生为乞丐,遭受饥饿的困苦。到这一生仍是当乞丐,受大苦厄。但由于他们当时已向诸比丘忏悔,改过自新,又至诚发愿,所以这生有此福报,遇到我(佛陀)度化他们出家修行,而证得阿罗汉道。

    “祗陀太子!你知道吗?当时的大富散檀宁长者,就是我(释迦牟尼佛)的前身。那时的五百个工人,就是现在这五百个乞丐比丘——五百阿罗汉。”

    诗曰:

    “布施三轮俱体空,发心供养佛僧同,

    凡夫未识诸贤圣,分执痴迷罪福丰。”

    附注说明:

    (一)佛经告诉我们说:供养布施,必须要三轮体空。就布施言:施者、受者与所施之物,叫做三轮。布施供养之后,这三轮相都不应存在心里,没有执著。就是:施空、受空、施物空,名为三轮体空。

    (二)愚痴的凡夫,通常都失败于分别心,更执迷于著相布施。有执著、分别心的人,不但会损福,而且会因此造诸罪业。

    (三)本篇故事指示我们“造口业”的可怕!骂出家人一句话,从此五百世生为乞丐,遭受饥饿等困苦。好在当时良心发现,向彼出家人求哀忏悔以及发愿,因而获得福报,遇到释尊救拔。否则,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够得到解脱呢!
分卷阅读 十三、诬谤苦报 疮儿呻号
    十三、诬谤苦报疮儿呻号

    诗曰:

    “疮孩呻号令人悲,苦楚连绵众见奇;

    往昔进谗诬陷善,精诚忏悔业难移。”

    在印度舍卫城中,有一个大富长者,他娶了一位名门望族,温柔淑德的女子为妻。照一般说起来,财富无量,又有贤慧娇妻,应该是一个非常圆满的家庭,可是他也有坐卧不安的痛苦。原因是他结婚之后,不久就生下一个不幸的男孩,这个孩子的身体与众不同,他患有一种皮肤病——生疮,并且发遍全身,疮口一破,就很难愈合。这孩子百般痛苦,日夜都在呻号的呼唤中,痛苦不堪!听到的人,无不怜悯、心酸。

    长者虽然把全国的名医统统请来,可是毫无效果。他无日不在哀痛叫苦的呻号声中,度过其可怜的生活;不但父母为他日夜烦心,连邻居的人,也被他呻号之声所扰及。因此,大家就以“呻号”呼叫这个小孩,他的父母也从此叫他们的儿子为“呻号”。

    岁月如流水般的过去,转眼“呻号”已经长大成人了。但他身上的疮病,仍然没有痊愈,日夜都在哀痛叫苦。邻居有一位慈心的善人,看见“呻号”全身是病的惨苦,非常同情他,并且祈祷“呻号”的身疮能够早日痊愈。善人心里暗忖:“这位青年‘呻号’,他自从出生以来,就罹患身疮惨苦,事必有因,一定是业障病。”这位慈心人就以善言安慰“呻号”说:“我时常听到很多人在称扬赞叹说:

    祗陀太子花园里的祗洹精舍,有一位大医王——释迦佛陀,他不但能够治愈世人身上的病苦,连世人心里的烦恼病,他都一律能够治好。佛陀的甘露妙药,能够医治众生的烦恼万病,你为什么不赶快发志诚心,去恳求佛陀医治你的病呢?”长者子“呻号”,听到善人的话,心里深生欢喜,于是他就力疾拖命,来到祗园精舍,求见佛陀。“呻号”见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金色身,放出无量光明,晖曜十方,超胜百千日月的光明,即时心怀喜悦,不可言喻!他的忧愁痛苦,就此减少了一大半。他就在佛陀的座前,以最恭敬的心,五体投地礼拜佛陀。佛陀为“呻号”宣说五阴炽盛苦。佛陀说:“凡是有肉身的众生,就有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五阴(又名五蕴——色、受、想、行、识。)是无形的疮疤,心里的贪、嗔、痴三毒,是无形毒疮的根本,好像毒箭穿心一样,如果不赶快拔除,受害很大。”

    “呻号”听闻佛陀说法之后,内心非常欢喜,知道自己患的是业障病。他在佛陀的座前,至心求哀忏悔过去的罪业,经过竭诚忏悔之后,身上恶疮全部愈合,二十年来的哀痛惨苦,就此完全消除了。

    “呻号”见到自身的疮病全部痊愈,心生大欢喜。他除了感谢佛陀的恩惠之外,更至心恳求佛陀收他为弟子,允许他出家,佛陀就随他的愿,度他出家为比丘。“呻号”出家修行之后,非常用功,每天都在精心修习佛陀的教法,不久就证得阿罗汉果。

    这时,诸比丘看见“呻号”曾经身患毒疮,在至心忏悔之后,却全部痊愈;而且出家之后,又速成圣果。如此稀有的事,使诸比丘感到不可思议。于是,恭请佛陀宣说呻号比丘的过去因缘。

    佛陀说:“过去无量世时,波罗奈国有甲乙二个大富豪家,他俩平日有积嫌,互生憎恶诤斗之心。甲富即拿出大量珍宝,去贡献给国王,国王接受他奉献的许多珠宝之后,对他特别宠爱。甲富利用机会进谗;他谗言向国王说:‘某人非常恶毒,常蓄奸谋,设计害我。希望大王,严治恶人,保护善良的百姓。’国王因为受其贡物,一时失察,轻信谗言,未经查明真实与否,即下命令将对方(乙富)拘捕,不容他任何声辩,就施用各种酷刑。乙富被打得遍身皆伤,脓血横流,百般苦楚,体无完肤。后来,乙富的家人,拿了很多黄金去赎罪,才被释放回家。

    “乙富回家之后,深自思惟:有身即有苦,‘身’是众患所集之根源,多诸灾祸,甚可厌恶。我与某人,并无重大怨仇,他却恶意地予以陷害,使我遭受如此痛苦。于是,乙富即决志出家,进入深山去修行,以观察十二因缘,及世间一切事物皆是无常、空、苦,深心了悟空义。不久,即证得辟支佛果。

    发大慈悲心,视一切怨亲悉皆平等,他念及甲富以前陷害别人,因而造业,怕他将来受地狱惨报,于是到甲富的家中,踊身虚空中,作各种神通变化,使甲富醒悟。甲富看见乙富(辟支佛)在空中现出各种神变,心生渴仰,异常信敬。随即恭请辟支佛驾临家中会坐;并呈献财物等种种供养,竭诚向辟支佛忏悔前罪。”

    佛陀再告诉诸比丘说:“那时向国王进谗言诬害善良的人,就是现在惨遭身疮痛苦的呻号比丘。他的惨苦,不止这一生,而是从那时富人(甲富)死后,就生生世世惨受如此遍身生疮的痛苦,群医束手,这是自作自受,自食其报。

    “富人后来向辟支佛至心忏悔,并出于精诚,于辟支佛前作归依三宝的功德,所以今日他有缘得到我度他出家,同成圣果。”

    诗曰:

    “憎嫌忿诤种愆因,妒忌谗言造孽尘;

    果报不亡还自受,加增万倍利偿人。”

    附注说明:

    (一)本篇也是说“祸从口出”的惨报。诬告陷害人家,将来会有像“呻号”的痛苦,自食其报。

    (二)玛巴上师说:“妒忌,是修行学佛最大的障碍。”有妒忌心的人,不但不能得到成就,而且会因此造作恶业,惨遭万世无量痛苦。

    (三)造口业毁谤的罪恶,除“自作自受”之外,还要加上万倍的苦报,这叫做“一本万利”的收益。因为你一个人造口业,会引起千万人跟你造口业。所以,造口业的人,罪业无量无边。曾经造过口业,或喜欢播弄是非的人,应该要改过自新,速速恭向佛法僧三宝,至心发露忏悔,以免将来受诸恶报之惨苦。
分卷阅读 十四、身能通石 国王惊惧
    十四、身能通石国王惊惧

    诗曰:

    “水能洗垢火烧空,贫富贤愚贵贱同;

    除粪尼提生五百,出家证道石身通。”

    释迦佛陀在印度忄乔萨罗国舍卫大城的祗园精舍说法的时候,很多有善根的众生,都得到解脱。当时有一个四姓中最下贱的人,他的名字叫尼提,专门替人做除粪(拿大小便到城外去弃舍)的工作,来维持生活。

    有一天,佛陀在定中观察众生的根机,看谁有缘能够得度?佛陀看见替人除粪的尼提,罪业已将消除,有因缘得到解脱。因此,佛陀独和阿难尊者入城,到了一条道路很窄的巷口,正逢尼提手拿著一盆装满屎尿的瓦器,从巷里走出来。尼提看见佛陀在前面,极怀愧鄙,不好意思再向前走,退步转向别条小巷,怕和大圣佛陀见面。可是,他在另一条小巷里,忽然又遇见佛陀,尼提急忙转身想回避之时,因为他心忙意乱,手中所拿的屎尿瓦器不小心撞到墙壁,器破粪逸,淋漓得满身都是粪尿,更使他深生惭愧畏惧,低头不敢见佛陀。

    这时,佛陀走到尼提的面前,对他说:“尼提!你愿意出家修行,以求解脱生死的各种痛苦吗?”

    尼提存著惭愧回禀佛陀说:“佛陀是至尊至贵的金轮王种,所有随从弟子,全都是贵族的人,我是首陀罗族最下贱的人,怎么能够和他们贵人一样,得以出家修行呢?鄙人连想也不敢想。”

    佛陀告诉尼提说:“尼提!佛陀的教法是最清净的,又是最微妙的,好像净水一样,能够洗除一切垢秽的东西。佛法又好像猛烈的大火,能够烧尽一切,无论大小贵贱,新旧杂物,一触到火,都会变成灰烬。佛法无边,最为平等,没有贫贱富贵的差别,凡是男女老幼,真心要出家修行的人,只要他能够严持戒律,遵守僧团中的一切规则,如果能够这样守法,无论是谁都可以出家修行,得成圣果。”

    尼提听到佛陀的开示,感到意外的惊讶,决志要出家修行。佛陀派阿难带著尼提,到城外大河去洗浴身垢,然后回到祗园精舍。

    佛陀对尼提说:“尼提!人生的一切,都是无常痛苦的,每一个人都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等八种痛苦。这八苦无论是贫穷富贵,或是贤愚等人,均难逃脱如此痛苦。此外,更有天灾人祸等各种痛苦。最后,还有六道轮回生生死死永远不断的痛苦。人如果想要断除如此可怕的痛苦,必须要舍

    俗出家精进修行,才能够得到永久不生不灭的涅寂静安乐。”

    尼提听闻佛陀所说“无常、苦、空,生死可畏”的真理之后,豁然开悟,得到初果须陀洹道。他更至心恳求佛陀允许他出家作沙门。因此,佛陀就使他出家,剃除须发,身穿如来法衣,现比丘相。

    佛陀再为尼提说:“苦、集、灭、道”的四圣谛法。佛陀说:

    “苦谛——人生有八苦等无量诸苦,这许多苦难,都是由于每一个人的过去世,造作各种恶业,所得来的果报。

    集谛——人自从无始以来,都因不断聚集贪痴等无明烦恼,从而造作种种恶业。既种恶因,就会出生结成恶报的苦果。

    灭谛——如果想要断除生死轮回等各种痛苦,就必须要灭除贪、、痴等根本的无明烦恼。

    道谛——要灭除根本的无明烦恼,一定要勤修圣道,才能够得到最殊胜的智慧,断惑证真。”

    尼提听完佛陀有关四圣谛法开示后,即时断尽一切烦恼,成就证得三明、六通自在的大阿罗汉道。

    卑贱的粪夫尼提出家为僧的消息,很快地就传遍了全国。很多俗人生起了我慢心,纷纷议论不平的说:“世尊为什么允许下贱的粪夫尼提出家学道?我们怎么可以向这种极下贱的人礼拜?设使要请佛陀斋僧供养,这个粪夫比丘来到我家,会污染到我们的床席。”

    忄乔萨罗国的国王——波斯匿王,听到这个消息,顿时起了疑惑而感到忧闷,因此乘坐宝车专程到祗园精舍,要请问佛陀有关尼提出家的事。国王的宝车到达祗园的门前,就在树荫底下暂时休息一会儿。

    祗园精舍的门外,有一块大石头,这时尼提比丘,正坐在大石上缝补衣服。空中有很多天人,各持香花供养,右绕礼敬尊者。

    国王看见如此瑞相,深为欢喜,很高兴的走到比丘面前,说:“尊者!我有要事想拜见佛陀,请您去禀白一下,好吗?”

    比丘即时将身进入石头中,到里面去禀白世尊说:“波斯匿王今在门外,欲求见佛陀。”

    佛陀告诉尼提说:“你从石块中进来,仍由石块中出去,请国王进来。”尼提即时从石中出来,他的身体好像浮出水面一样,在石头中出入往来没有阻碍。他对国王说:“我已经禀白世尊了,请大王进去。”

    国王看见这位比丘,能在石块中自由出入,感到非常惊奇。大石既没有空洞,又没有裂痕,实在令人难解!国王暗自想道:“粪夫出家的疑事,暂且搁置。先来请问佛陀,这位比丘是谁?他有什么福行,神力这么大?大石中没有门路,他怎么能够在石中方便出入?”

    国王晋谒佛陀,虔诚的向佛陀顶礼之后,合掌请问佛陀说:“刚才进来禀白佛陀的那位比丘是谁?我看见他神通广大,在大石中往来,好像在水中出入那样容易。请佛陀慈悲指示!”

    佛陀告诉国王说:’他就是大王今天想探问究竟的尼提比丘,我已经度化他证得阿罗汉道了。”国王听完佛陀所说,由怀疑和忧闷所引起的我慢心,立刻消除,深生欢喜恭敬。

    佛陀又告诉国王说:“凡人生在世上,他的富贵、贫穷、下贱、苦、乐等,一切都是由于他前世造作善恶业报所生下来的果。假如对一般人具有仁慈的心,谦虚和气、恭敬长辈、爱护幼小,种这种善因的人,将来一定生为贵人。如果他是一个凶恶残暴,骄傲放肆、自大欺人的人,种下这种恶因,将来一定招来卑贱的苦报。”

    国王听闻佛陀的开示之后,赞叹佛陀的威德慈悲,恭敬地向佛陀说:“大圣佛陀出现于世,饶益无量众生,悉皆得到安乐。尼提是极下贱的人,也受到佛陀的化度,得成阿罗汉道,何况一般众生,更能得成圣果。

    世尊!这位尼提比丘,他是什么因缘,生为极卑贱的人?他又种了什么福德,能够得蒙佛陀慈悲化度,而证得阿罗汉道?惟愿世尊,分别指示!”

    佛陀说:“过去迦叶如来涅以后,有一座大佛寺,住有十万比丘僧。这个僧团中的住持骄傲恃势,稍有微病就懒不起床,另以盆器装满屎尿,驱使他的弟子,拿出去弃舍。他的这位弟子,是已证得初果的圣人。

    “这位住持人,因为他不能谦顺,稍有微病就懒不自起,驱役圣人,令除粪秽,他种下这种不良的恶因,从此流浪生死,不能解脱。因为叫初果圣人除粪犯了大罪业。他从此出生五百世为人除粪——当粪夫,到了今世仍然是一个最下贱的粪夫。“好在他过去曾经出家,由于出家持戒的功德,才有这种因缘遇到我佛陀,使他闻法得道。那时的住持人,就是如今的尼提。”

    诗曰:

    “智愚贵贱富穷贫,苦乐皆由善恶因;

    佛法教人平等视,极卑下劣出应真。”

    附注说明:

    (一)“阿罗汉”是印度梵语,中文有三种翻译:(1)杀贼——杀烦恼贼,即断尽一切烦恼。(2)应供——又译作应真,即应当接受人天供养的真人。(3)无生——不再受三界六道生死轮回之痛苦,即断尽生死,永得涅安乐。

    (二)所有一切出家人——僧众,都是三宝之一的僧宝,也就是人天福田,我们应该要恭敬供养,不可起分别心,轻慢或是不恭敬僧众;而应随顺佛法,善巧分别,尽量增上我们信敬僧宝的功德心。

    (三)本故事所说,尼提比丘是过去僧团中的住持,他的弟子是初果圣人。驱使圣人做秽物工作,即犯无量重罪,我们凡夫俗人可不慎乎?凡会利用出家人作事的人,应该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分卷阅读 十五、失言作狗 比丘业报
    十五、失言作狗比丘业报

    诗曰:

    “恶口欺言骂比丘,随行忏悔罪成周;

    此因五百生为犬,一语伤人苦不休。”

    释迦世尊在祗园精舍说法的时候,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每天都以他的天眼,观察六道中受苦难的众生,看谁有善根因缘能够得度,尊者就去度化他出离苦海。那时,有很多商人,结伴偕行,要到国外去做生意。其中有一个商人,带著一只狗用以守夜。众商人行至中途,在路边露营休息安眠的时候,狗便偷吃商人们携带的肉。后来被商人发觉,大家非常生气,便以木杖打狗,一气之下,打断了狗脚,然后把它抛弃在野外。

    这时,舍利弗尊者以他的天眼,看见这只狗,被众商人打断了狗脚,伤重倒地不能走路,痛苦万状,正饥困在野外,即将饿死。尊者就带了食物,运用他的神通飞去,将食物布施给狗吃,这只狗得到了食物,能够维持生存,心里非常欢喜。舍利弗尊者就为这只狗讲说微妙的佛法。狗听闻佛法之后,业障消除,它感谢尊者救命之恩以后,即便命终死去。狗命终之后,即转生为人,出生于舍卫城中的婆罗门家。

    有一天,尊者舍利弗托钵到该婆罗门家,婆罗门请问尊者说:“尊者!你独行外出,没有侍者吗?”尊者回答说:“我没有沙弥侍者。我听人家说你有一个男孩子,你愿意将你的孩子给我当侍者吗?”婆罗门说:“我有一个儿子名叫均提,但他只是幼童,还不懂事物。待他长大一点,就给您当侍者。”尊者就如他所言答应了。到了婆罗门子七岁的时候,舍利弗尊者就向该婆罗门求取。婆罗门非常欢喜,便令他的儿子均提出家为小沙弥。尊者带均提回到祗园精舍,替他圆顶剃度为小崐沙弥,并且为他说法。均提出家听闻佛法之后,心开意解,即时证得神通自在的阿罗汉道。

    年仅七岁的均提得道之后,就运用神通力,观察自己过去世的所作所为,知道他前世是一只饿狗,承蒙和尚救命之恩,度他脱离一切痛苦,今生才得到人身,并获证道果,他内心无限的庆慰和欢喜,为了要报答师恩,他发愿尽此一生永远当侍者,供养其师尊所需。

    均提尊者说:“我前世出生为狗的原因,是因为失言造口业所致。在过去迦叶佛的时候,我曾出家当和尚,那时我和许多比丘在一处念经,自以为年轻音声清雅,很会唱赞,因而轻视不会唱念的比丘。

    有一次,一位老比丘念经的发音滞钝,非常难听。那时候的我,妄生轻慢心,讥诃老比丘说:‘长老唱念的声音好像狗吠!’(说这一句话就够惨苦了!)那时老比丘已证得阿罗汉圣果,他问我说:‘少年比丘!你认识我吗?’少年比丘回答说:‘我早就认识了,你于迦叶佛时,为比丘上座。’

    老比丘说:‘我虽然不会唱念,但已得到了脱生死苦事,已断除后有。’我那时听到老比丘的话,深生惶怖,知道失言,而自惭愧,求哀忏悔。但罪已成立,无法消除,从此出生五百世为狗,偿还讥诃一句‘狗吠’的口业罪报。

    由于我五百世以前已出家修行,种植持戒的功德善因,我遭受口业罪报期满,得蒙师尊——舍利弗尊者救度,今生才有此善根、福德、因缘得度出家,而得成阿罗汉果。”

    诗曰:

    “狗吠遭殃五百生,轻言毁谤罪连城”

    无知作孽成愆大,口业苦因岂不惊?”

    附注说明:

    (一)本篇所说:均提比丘的过去世,因为一时失言,讥诃老比丘唱念好像“狗吠”,造这一句口业,即堕落恶道中,五百世为狗。口业如此严重,我们可以不谨慎吗?

    (二)作恶受苦报,修善得安乐,因果报应,如影随形,自作自受,毫厘都不会偏差。

    (三)恶因耕种于三宝福田中,其所收成的业报特别严重。种善因,便得乐果;种恶因,即得剧苦果报,决不变异。
分卷阅读 十六、供僧福德 不可思议
    十六、供僧福德不可思议

    诗曰:

    “供养沙门狗得餐,转生王女见心欢;

    为夫广说前身事,礼佛斋僧福慧宽。”

    又云:

    “心分十界任君临,六道升沉遍古今;

    学佛善修超出速,恶因种堕罪根深。”

    中印度佛法盛行的时候,有一位虔诚的居士,每天发心供养比丘,当时有一位已经证得阿罗汉圣果的比丘,每天都到居士的家中受供。

    这位居士家里养了一只母狗,每当供养比丘时,狗都在眼睁睁的盼望,想得到一点食物。这位神通自在的出家人——比丘,他知道这只狗的心思,常常捏饭团分给它吃。这位比丘天天去接受供养,狗也天天得到比丘的食物。因此,狗天天都欢喜想见比丘,这位比丘也知道狗的心意,每天去受供时,均拿一团饭给狗吃,狗更加喜欢看见出家人——比丘。因为欢喜恭敬比丘,能消除一切罪业,狗就因此脱离了恶道。

    经过一年多以后,狗就诀别命终了,命终之后,魂神投生到安息国王的王宫,生为王女——公主。她出生以后,就知道自己的宿命,知道前世作某居士家中的狗,天天都受到比丘施给饭团。她禀告父王和母后说:“我前世是中印度某居士家中的狗,每天都吃比丘分食的饭团,因此看见比丘就生欢喜恭敬心,由于恭敬比丘的功德,脱离了狗身而生为王女。”当时安息国境内,均无佛寺和出家比丘。

    有一天,月氐国的国王派遣一位使臣到安息国,安息国王看见这位使臣很贤明,就把公主嫁给他。

    公主到达月氐国,看见国内有很多比丘,心里非常欢喜。她回忆前世作狗时,比丘拿饭给它吃,因此每见比丘即生欢喜心,又因为欢喜恭敬出家人,今生才得到人身且为王女。她心想:“我应当大兴供养比丘僧众,以报答其救我脱离畜生道之大恩大德。”

    当时月氐国佛教非常兴盛,有很多出家比丘,公主每天都供养四、五百位比丘,并且亲自料理供养的一切食物,不肯让他人代为效劳。供养诸比丘完毕之后,她又亲自打扫。家中的佣人、奴婢等,非常赞叹她,都说女主人是王女——公主,来到这里,不但天天斋僧供养比丘,又亲自扫除清洁,甚为难得,我们也应该做一点功德才是,奴婢们就暗中把扫帚藏起来,不让公主扫地。女主人找不到扫帚,就去拿她自己当初所穿的衣服,把它卷起来当作扫帚,她的丈夫看见公主以新衣扫地,便对她说:“你恭敬佛法,怎么可以把衣服当扫帚来扫地?未免太可惜了吧!”

    公主回答说:“我前生但以欢喜心,恭敬出家比丘二年,今生才得到这些衣服。以此衣作扫帚,又有什么可惜呢?我前世时,连一物布施也没有,只凭著用欢喜心恭敬比丘,种此善因,今生才有福报得生为王女。我又没有辛劳的去做苦工,赚钱来购买这些衣服。”

    丈夫说:“你对佛法僧三宝这么恭敬,竭诚供养比丘僧,我从来没有看过比丘们给你一块钱,这些衣服都是我劳力得来的呀!”

    公主就向丈夫解释说:“我的前世,本是畜生道中的狗,因为主人是佛教徒,每天供养比丘,比丘每天都把食物分给我吃,我便以欢喜心恭敬比丘,由于恭敬出家人的功德,而脱离狗身,出生为王家公主。我能够得脱狗身,今生我的一切,全都是比丘所赐。”

    丈夫说:“你只对一位比丘生起欢喜心恭敬,就能够得到这么大的功德福报。恭敬供养三宝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议!”

    公主的丈夫本来不如此发心,自从他听闻公主叙述这福报因缘之后,即大发布施心,广种福田。他从此归依三宝,精进学佛,竭力兴建佛寺,供养三宝,并受持斋戒,发扬大乘佛法。

    诗曰:

    “敬僧福德等虚空,毁谤轻憎罪亦同;

    佛法若能修礼供,吉祥胜乐永兴隆。”

    附注说明:

    (一)本故事详载于“福报经”中。

    (二)佛教中每一位出家人(僧尼)的福德威力,都是无量无边,能够使一切众生灭罪生福。若能竭诚恭敬、供养比丘——和尚,所得福德无量无边。相反的,如果对于出家人不恭敬,或轻慢、毁谤僧尼,此人的罪业也是无量无边!

    (三)比丘是三宝之一的僧宝,他身穿佛衣,代表佛住世,为众生的福田;恭敬比丘就是恭敬佛,获福无量。如果有人毁谤出家人——法师、僧尼,就是毁谤佛,罪过无量无边!
分卷阅读 十七、夫人生天 国王得道
    十七、夫人生天国王得道

    诗曰:

    “得道升天赴约王,凡人皆苦命如霜;

    出家学佛灵山会,成就应真永不忙。”

    印度提国的国王——优达王。他在迦叶佛时曾经出家,修学佛法,后来又遇到释迦佛陀,因为宿世修行种植的福报,而转生得为人王。

    优达王的第一王妃,名叫月明夫人。她的才能品德都很好,国王特别爱敬她。有一天,月明夫人忽然现出衰相,是寿命将尽的一种现象;国王的心中非常忧戚。月明夫人问王说:“大王!你为何如此忧愁?”

    优达王说:“你的寿命将终,我想到人生无常,生死恩爱别离的痛苦,不免忧闷烦恼。”

    月明回答国王说:“佛陀曾经说过:‘高者必坠,存者必灭,合必有离,生必有死。’这是一定的道理,死是每一个人所难免的事。人的身体,就像一座房屋,死就像搬家一样,这座房屋坏了,就搬到别家去住,只要有资本,就可以住进好房屋。大王如果有慈悲的心想念我,就请大王放我出家修行,使我能早点得到准备搬家所需要的资本。”

    国王说:“你若出家修行,如果现世未能得到成就证果,也一定会生到天上。若生到天上,你要赶快回来与我相见。你能做得到,我就放你出家去修行。”月明王妃答应了优达王的请求。

    于是,月明王妃就在宫中设立精舍,恭请大德比丘尼入宫为她剃度圆顶,并受比丘尼戒。因为她出家而未离开王宫,时常有很多宫人前来问讯请安、恭敬供养等,使她无法精进修持,于是决心离开王宫,到远地去专精静修。

    月明比丘尼离开王宫之后,在偏远之地精进苦行,经过六个月的用功修持,就证得三果——阿那含圣道。她得道后不久就在一个乡村中静坐圆寂,上生色界天,成为色界天的天人。

    月明生天之后,即用天眼观察过去因缘,知道生前与王有约,应去赴约。她见国王沉迷于五欲之中,难施化度,需要先用恐怖逼他,否则不能调伏使他醒悟。于是她就变作夜叉王,手拿五尺大刀,于夜深时分来到国王身边,国王看见如此高大的鬼王,心里非常恐惧。夜叉向国王说:

    “你现在纵有千万军队,也无能救护,因为你的性命已在我的手中,死期已经到来,你怎么办?”

    国王恐惧的说:“我没有做坏事,我的一生遵守本分行善,修心清净,期望死后能够转生善处。”

    天人回答说:“能够修心清净而行善的人,一定会依愿实现,转生到良好的地方去。这是一定可靠的,没有比修善更好的方法了。”

    国王觉得奇怪,这个恐怖的鬼王,为何有菩萨的慈悲心呢?优达王便问他说:“你到底是什么人?敢来使我恐怖畏惧?”

    天人答说:“我是月明夫人,大王放我出家之后,我精进修持净行,得道生在色界天,今来赴约。”

    国王说:“看你是一个恐怖的魔鬼,我不能相信你的话。你如果真是我的爱妃月明,必须现出原形,我才能相信。”

    天人就变回原形,她的衣服、容貌,均和过去一样,站在国王的面前。优达王看见她确实是月明妃,便生起欲念,想拥抱她。月明天人腾身飞上空中,为优达王说法。她说:

    “大王!人的色身是无常的,佛陀说:‘人命在呼吸之间而已,一弹指顷(极短的时间)就保不住了,又好像早晨草上的露水,太阳一出来就会消逝无踪。’

    “大王!你岂不是见过许多如花似玉年轻的美人吗?她们转瞬就会变成鸡皮皱纹的老人。人老的时候痛苦特别多,例如:两眼朦胧,看不清楚,双耳重听闻不聪,腰酸背痛,手足迟钝,出入都不方便。人的色身又好像酿酒一样,取去醇味,糟就无用处了。如此衰老的人身,死期将近,有什么可贪恋爱乐的呢?人由生至死,一切都是无常。

    “大王!你岂不见人生无常吗?死不一定是衰老的人,有的尚未出生就死在母胎里。还有幼死、壮死均不一定,世间没有不死的人。一旦死期来临,一切财产都带不去,连自己最宝贵的身躯也要自弃,何况其他的财物?

    “大王!你是有智慧的人,既然人生有这么多痛苦,你为什么不寻求出离,厌离痛苦去出家修道呢?”

    国王听闻如此至诚苦切的告诫,顿有所悟,遂发心出家学道。月明天人又一再重申说:“大王!你若出家以后,应该要好好求学佛法,求得妙法之后,更要日夜精进修持,用功修行,切勿懈怠,虚度宝贵的时日。”天人说完话就回到天上去了。优达王把王位让给太子,割爱辞亲,扌舍离五欲,礼迦旃延尊者为师,决心出家学道。

    国王出家修行的消息,很快地传遍全国,很多臣吏官员,以及人民都来供养,但却妨碍了道业,他就远行到王舍城外的灵鹫山,参加灵山法会,听闻佛陀说法。优达王见佛闻法之后,很快就证得神通自在的阿罗汉道。

    有一天,他入城乞食,乞得夙饭,他就拿回林中去食用。这时,有一位萍沙王出游,来到林中与王相见问讯说:“你本是大名鼎鼎的国王,如今出家当乞儿,乞讨别人吃剩的残物。我看你实在可怜!假如你罢道还俗,我可以分一半国家给你统治,你想好吗?”

    比丘(优达王)说:“感谢大王的美意!我出家之后,心里没有任何挂碍,非常安乐。你为五欲所缠缚,如飞蛾投火,又好像蚕吐丝捆缚自身,死在乐处,没有援手,这样才是真正的可怜呀!”萍沙王闻已,即便回去。

    附注说明:

    (一)本篇故事出于“杂宝藏经”中。

    (二)出家学佛最主要的目的,是在于解脱人生的生死等各种痛苦,了脱六道轮回,证得涅槃寂静安乐。

    (三)生天。生死尚未解脱,还在六道轮回之中。证得阿罗汉道,才是真正了脱生死痛苦,得到永久不生不灭的安乐自在。
分卷阅读 十八、邪思退道 长沦生死
    十八、邪思退道长沦生死

    诗曰:

    “双孩共责起邪思,父母惊闻鬼怪疑;

    欲起乾薪烧绝患,佛言得度即今时。”

    又云:

    “生死关头岂可疏,升沉路异自心如;

    邪思罢道招愆堕,恰似沙中树静虚。”

    在印度忄乔萨罗国的舍卫城外,有一个山村,住著五、六十户人家,村中有一贫户,娶妇结婚不久,就生下一对男孩。这对双生兄弟的相貌,端正庄严无比,父母非常喜爱,一个取名叫“双德”另一个叫“双福”。

    双德与双福出生将满二个月的时候,有一天,他们的父亲出外牧牛未归,母亲要到山中拾取乾薪,就把两个婴孩卧放在床上。

    这时,两个婴孩彼此自责,一个说:“当时我出家修行,本来快要得道了,可惜那时我痴心妄想,以为我寿命会很长;还俗享受五欲之乐一段时间,五、六十岁再来出家修道还不迟。那知,人命无常,罢道还俗之后,天天为家务而忙碌,未能如愿再出家修行,因此退道而堕落于生死轮回之中,无法解脱。那时,我如果修行不退道,现在也不会遭受流浪生死的痛苦。如今出生在这个贫困的家庭中,睡的是不暖的蓑草,吃的是不好的粗菜饭,只能够勉强维持生命。像这样下去,日子久了,不知道要怎么过生活?这些痛苦,都是前世恋慕富贵,放身散意,贪受须臾快乐,从此长途受诸痛苦。自作自受,如今忧恼,当何恃怙?”

    另一个婴儿答道:“我当时出家修行,不堪忍受小小的困难挫折,就罢道还俗,至今数世,沉沦于生死苦海之中,惨遭各种苦难。我回忆所受之种种痛苦都是自作自受,自己耽误害了自己,要怪谁呢?事到如今,只有忍耐逆来顺受,还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婴孩正在烦恼自责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刚好回来,听到婴孩们所说的话,非常惊讶,怀疑这两个小孩是鬼怪,于是商量说:“趁目前他们还年幼,及早把他们除掉,免得将来后患无穷。”于是父亲立刻外出去取乾柴,母亲问他要做什么?父亲说:“把这两个婴孩烧死,以绝后患!”母亲听到这话,于心不忍,劝阻丈夫不要这么做。

    第二天,夫妇同时出去做事,回来的时候,又听到双德与双福两小孩和昨天一样,彼此在自责埋怨。因此便下定决心一同收集乾薪,要把两个小孩烧死,以求平安无事。

    这时,释迦世尊以天眼观察,知道这对婴儿即将被火烧死的事,即现身在村中,放大光明,大地震动。佛陀的毫光照耀到山、川、树、木,一切都变成黄金色。

    佛陀来到双生婴孩的家中,两个婴孩见到佛陀的金色光明,欢喜踊跃。父母见状均感惊讶,各抱一子来到佛陀的面前,请问世尊说:

    “佛陀!这两个婴孩出生未满两个月,为何会如此说话?我们觉得十分怪异,深恐会招来灾祸,因此准备把他们烧死。不知他们是何等鬼魅?敬请世尊慈悲开示。”

    佛陀说:“这两个婴孩,并非鬼魅,而是有福德的孩子。”两个婴孩见到佛陀,非常欢喜。佛陀即为他们述说这对婴儿过去世的因缘:

    “过去迦叶佛时,这两个婴孩就已经出家当沙门。因为他们幼年时是好朋友,志同道合,同时出家修行;两人均能精进用功,他们临当得道之时,忽然动了邪思妄想,因而退道还俗堕落,不能得到解脱,从此长期沉沦于生死苦海中。他们两个生生世世都在一起,均投胎为双生儿。这次出生,其罪将毕,因为过去曾经修行供佛,有此因缘福报,所以出生后即识宿命,今当得度。我佛陀就是要来拔度这两个婴孩,如果我不来救度,他们就会枉被烈火烧死。”

    附注说明:

    (一)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如有因缘得闻佛法,当勤精进不退,竭力修持佛法,以期解脱成就,得证圣果。否则,沉沦生死苦海,永无解脱之期。

    (二)佛教之僧众,按照戒律可自由出家与自由还俗。但出家与在家的身份和责任不同,必须分清楚,不可混乱。出家众,是三宝之一的僧宝,以住持和弘扬佛法为其职责;在家众,即称为三宝弟子,是佛教的拥护者——居士。

    (三)出家修行的人,志在广利人天,为十方诸佛菩萨、诸天护法所共赞叹,功德无量,如有播弄是非,毁谤出家僧尼的人,即为诸天护法所共诃责,其罪业无量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