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续法法师
因缘分(一)
八因缘一令离苦得乐二释根本之义三令根熟不退四令根少修信五示方便消障六习止观治过七示念佛往生八示利益劝修
立义分(二)
衍乘二相一法。一心也
开二门一心真如门二心生灭门
二义。三大也
三种大一体大二相大三用大
解释分(三)
解释三一显示正义二对治邪执三分别道相
△显示正义(二)一心法
二义门一心真如门二心生灭门
△真如门开五种真如一离言中法界真如二离言中绝相真如三依言中如实不空真如四依言如实空中法空真如五依言如实空中我空真如
△生灭门开二义一心。一识
二义一觉义二不觉义
△觉义有三一本觉二始觉三究竟觉
始觉三位一名字二相似三随分
四觉一本觉二不觉三始觉四究竟觉
二觉一差别二平等
四相一灭相二异相三住相四生相
本觉有二一随染本觉二性净本觉
随染本觉二相一智净相二妙业相
性净本觉有四大义一如实空镜二因熏习镜三法出离镜四缘熏习镜
△不觉义开十初根本不觉二业相三见相四境相五智相六续相七执取八计名九起业十苦相并名枝末不觉
觉与不觉二相一同相二异相
△生灭因缘成二一黎耶因二无明缘
众生依转三一心二意三识
意有五名一业识二转识三现识四智识五相续识
二识依起一业识依无明熏起二事识依见爱增长
六染心一执相应染二不断相应染三分别智相应染四现色不相应染五能见心不相应染六根本业不相应染
二碍亦名二障染心。名烦恼碍无明。名智碍
△生灭相二种一粗二细
粗细四句一粗中粗二粗中细三细中粗四细中细
六染依因缘二法一因。不觉也二缘。妄境也
△四法相熏起染净法一真如净法二无明染因三业识妄心四六尘妄境
熏起染法有三义一境界熏妄心又二一增长念熏二增长取熏
二妄心熏无明又二一业识熏二事识熏
三无明熏真如又二一根本无明熏二所见见爱熏
熏起净法有二义一妄心熏真如又二一事识熏二意熏习
二真如熏无明又二一自体相熏二用熏习
体相熏令二益一厌二欣
欣厌须二法一内因二外缘
用熏二缘一差别缘二平等缘
差别又二一近二远
近远缘具二法一增长行二受道果
体用熏二分别一未相应二巳相应
佛身有二一应身二报身
又二身一法身二智身
△对治邪执我见有二一人我见二法我见
△分别道相发心有三一信成就发心二解行发心三证发心
信成就发心又三一直心二深心三悲心
方便有四一行根本二能止三发起善根四大愿平等
菩萨示方便二一为怯弱众生速成正觉二为懈慢众生祇劫成道
菩萨三平等一种性根等二发心等三所证等
发心相有三一真心。无分别二方便心。利众生三业识心。微细起灭
修行信心分(四)
一信根本二信佛三信法四信僧
修五门行一施二戒三忍四进五止观
忏悔四障一恶业二魔鬼三世务四病苦
修真如三昧得十利益一诸佛护念二不怖魔鬼三外道不惑四远离罪谤五灭恶觉疑六佛境增信七生死不怯八柔和无恼九减损烦恼十得定不惊
观行相有四一法相观二大悲观三大愿观四精进观
观法相三一观过如梦二观现如电三观未如云又四一无常观二苦观三无我观四不净观
止观对治二门一止。治凡夫住著世间二观。治二乘不起大悲
劝修利益分(五)
修成三益初闻时益二思时益三修时益
毁谤三报初经劫受苦二自害害他三断三宝种
起信论法相(终)
佛教书籍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