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作者:圆瑛法师
五解经玄义
五解经玄义1 五解经玄义2 五解经玄义3 五解经玄义4
五解经玄义5 五解经玄义6 五解经玄义7 五解经玄义8
五解经玄义9 五解经玄义10 五解经玄义11 五解经玄义12
五解经玄义13 五解经玄义14 五解经玄义15 五解经玄义16
五解经玄义17 五解经玄义18    
五解经玄义 五解经玄义1
    分五科甲初释名二辨体三明宗四明力用五明教相

    (讲)玄义。即经中玄妙之义。乃一经之纲要。先行提挈在前。发挥明了。至后经中余义。易于领会。天台宗解经。总以五重玄义在前。贤首宗解经。则用十门分别居先。此乃二宗解经之家法也。

    甲初释名

    《解》第一。释名。此经以能说所说人为名。

    (讲)第一重玄义。即解释此经之名。佛说阿弥陀经。此题即前七种立题中。单人立题也。以能说所说。娑婆极乐。两土果人为名。释迦弥陀。皆是究竟极果。大觉悟之人也。

    《解》佛者。此土能说之教主。即释迦牟尼。乘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以先觉觉后觉。无法不知。无法不见者也。

    (讲)此土。指吾人所住娑婆世界。以释迦牟尼佛。为能说教利生之主也。乘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者。诸佛虽大悲平等。而我佛偏悯极苦众生。故发愿生此娑婆。五浊恶世。示现成佛。以先觉下三句。即成就佛道之义。前云必要三觉圆满。方得称佛。

    以先觉者。即自觉。自己先能觉悟也。觉后觉者。即觉他。觉悟其他一切众生也。无法不知。无法不见者。即觉满。觉行圆满。觉至一心本源。是谓大圆满觉。入佛知见。佛知真知。无所不知。佛见真见。无所不见也。

    此三句。即解佛字要义。佛字。乃超九界以独尊之号。自觉。超六凡法界众生之不觉故。觉他。超声闻缘觉二乘法界。不能自觉觉他故。觉满。超权实教菩萨法界。虽能自觉觉他。而觉行未曾圆满。乃至等觉菩萨。喻如十四夜月。比之十五夜。尚差一等故。惟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为三觉圆。万德具。超九界以独尊。堪称世尊。

    《解》说者。悦所怀也。佛以度生为怀。众生成佛机熟。为说难信法。令究竟脱。故悦也。

    (讲)悦所怀者。乃畅悦所有怀抱。佛惟以度生为怀。今众生成佛之机已熟。可以为说。念佛成佛。难信之法。令得究竟脱离分段变易二种生死。故悦也。

    此二节解。即解成佛说法二事。如本经后文。佛呼舍利弗而告曰。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佛说此经。能为甚难希有之事也。

    《解》阿弥陀。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
五解经玄义 五解经玄义2
    (讲)阿弥陀。是本师所说。彼西方极乐世界之导师。导是引导化导。弥陀过去为转轮圣王。于世自在王佛会下。闻法出家。发四十八种大愿。第一愿。国中无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乃至第四十八愿。他方菩萨。闻佛名号。即得第一。第二。第三法忍。总之以四十八愿。成就极乐依正庄严。接引信愿念佛众生。生彼世界。永阶不退者。即永远登不退地。而直趣佛果也。不退有三。一位不退。趣入圣流。不退坠凡夫地。二行不退。恒常度生。不退坠二乘地。三念不退。任运增进。证入如来地。凡生极乐者。皆得三不退地。本经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故曰永阶不退。非独上品不退。乃至十念功成。带业往生之者。亦得不退也。

    《解》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一一无量也。

    (讲)梵语指印度语。劫初光音天人。下降于印度。因食地肥。足不离地。留为人种。光音天是梵天。印度人。称为梵天苗裔。故彼土语言。称为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但将寿命光明。二种而说。已解在前。要之弥陀功德。具有恒沙称性功德。智慧。已证一切种智。神通。具足三明六通。道力。已得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诸法。依报正报。种种庄严。说法。则转一切法轮。化度。则度一切有情。故云一一无量也。

    《解》一切金口。通名为经。对上五字。是通别合为题也。教行理三。各论通别。广如台藏所明。

    (讲)金口。指佛口为金口。以佛全体阎浮檀金之故。一切佛亲口所说。通名为经。经字是通题。对上佛说阿弥陀五字别题。是通别合为一题。教行理三。各论通别。今佛说阿弥陀经。经中所诠。信愿持名之教。与诸经不同。为教别。同名为经。故教通。依教所起之行。非观想观像二种。乃是持名之行。故行别。同归极乐。故行通。依行所契之理。有唯心四土。一凡圣同居土。二方便有余土。三实报庄严土。四常寂光净土。四土差别。故理别。四土不出唯心。故理通。教行理三经。其义甚广。具如台藏所明。五重玄义第一重。释名讲竟。

    甲二辨体

    《解》第二。辨体。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体。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

    (讲)第二辨体。即辨明此经所依之体。大乘经。对小乘说。乘是车乘。有运载义。法华经。有羊车。鹿车。牛车。以譬喻大中小三乘之法。更有大白牛车。譬喻最上一乘佛法。羊鹿二车。指声闻缘觉。可从凡圣同居土。运载至方便有余土。牛车。指大乘权教菩萨。可从前二土。运载至实报庄严土。大白牛车。指一乘实教菩萨。可从前三土。运载至常寂光净土。
五解经玄义 五解经玄义3
    诸大乘经。谈理深广。故皆以一乘实相为正体。如妙法莲华经。以实相为体。楞严经。以如来藏为体。华严经。以一真法界为体。其余不必广举。名异体一。如来藏。一真法界。亦实相也。

    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实相之体最深。最关紧要。不得不详细讲明。静心察听。自能领会。若明实相。是为悟大乘理。

    先讲无相之实相。无相者。离虚妄相也。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非相即离相。意谓若见所有虚妄诸相。能离虚妄之相。即见真实之相。真实之相。即是法身如来。故曰即见如来。此即无相之实相也。

    次讲无不相之实相。无不相者。不是没有真实相也。诸法虽妄。妄中有真。诸法生灭。生灭之中。有个不生灭性。凡虚妄生灭者。皆差别相。真实不生灭者。乃平等相。此即无不相之实相也。

    如上所讲二种实相。今以譬喻明之。经云。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譬喻者。以易知之事相。譬喻难知之理性。令难知者。亦成易知也。且试举金与金器。譬喻无相之实相。及无不相之实相。世间所有一切诸相。种种不同。如金器各有相状不同。有生有灭。一一金器。皆可改造。所有诸相。皆虚妄不实之相。无相之实相。无字。当作离字解。若离却金器。瓶。环。钗。钏。虚妄之相。即见金之实相。法中。若离却世间。诸法虚妄之相。即见真如实相。故曰无相实相。○又。一切金器虽然千差万别。于差别异相中。不是没有平等之一相。瓶。环。钗。钏。差别相也。真金。平等相也。真金是一。能成无量器。无量器。不出一金。即依金作器。器器皆金。诸器差别相上。不是没有金之平等相。法中。即世间诸法差别。虚妄相上。不是没有真如平等真实之相。故曰无不相实相。是实相。为诸法所依之体。亦为诸大乘经正体。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者。此正指现前念佛之一念心性。心有灵知之用。性乃不变之体。用不离体。故合称心性。下不在内外中间。过现未来等。是教人必须深研痛拶。自有一番消息。不可徒落语言。作道理领过。今当以二义释之。一本空义。即无相之实相。以现前一念心性。本自空寂。故不在内外中间三处。如二祖神光。断臂求法。求初祖达磨。为他安心。初祖伸手云。将心来与汝安。二祖即时回光返照曰。觅心了不可得。初祖云。与汝安心竟。不可得。即本空义也。

    二常住义。即无不相之实相。以现前一念心性。常住本然。不属过现未来三际。此之心性。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不生不灭。故三际悉皆不属。此常住义也。无生论云。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我今念佛心。全体即法界。达此者。由持名念佛。而悟实相也。
五解经玄义 五解经玄义4
    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者。离一切虚妄相也。如楞严经。空如来藏。空诸一切妄染之法是也。古人悟道云。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此中即香味触法。而非香味触法。且道是甚么。试参看。

    《解》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其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

    (讲)此即不落空有二边。全归中道。承上不在三处。不属三际。故曰觅之了不可得。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是也。又古德云。内外追寻一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故曰不可言其无。此不落空边也。

    具造百界千如者。具是理具。造是事造。理即心性不变之体。事即心性随缘之用。谓吾人一念心性理中。本具百界千如。喻如海水本具百浪千波也。若约随缘之用。事上则造作百界千如。喻如水随风缘。而起百浪千波也。

    喻中虽明。法中未了。何谓百界千如。吾人一念。具足十法界。四种圣人法界。一佛法界。二菩萨法界。三缘觉法界。四声闻法界。更有六种凡夫法界。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罗法界……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合为十法界。每界各具十界。则成百界。○千如者。一界有十如是。法华经云。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百界各具十如。是则成千如。复有假名一千。正报一千。依报一千。共有三千。复有理具三千。事造三千。古人云。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居一念也。不可言其有者。以百界千如。种种差别。惟一真如。各无自体可得。故不可言其有也。此不落有边也。

    《解》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非离此别有自性。

    (讲)上二句言性离妄相。下三句言相不离性。缘虑分别者。是心缘念虑第六意识能分别心也。又此心能攀缘尘境。思虑分别也。此心有明了意识。独头意识。二种差别。明了意识。同前五识。俱时而起。缘五尘境界。又名五俱意识。独头意识。缘法尘独影境。即前五尘落卸影子。二种意识。俱有分别。又名妄相心。上二句即起信论所云。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

    而缘虑分别下三句。一切诸相。不能离此心性。别有自性可得。喻如水若无风。本无波相。因风波起。波相不能离水。别有波之自性也。

    《解》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
五解经玄义 五解经玄义5
    (讲)此段结成圆融中道。实相妙理。以要言之。实相。离一切诸法之相。实相。即一切诸法之相。离约真谛真空说。离一切幻相。故为无相之实相。即约俗谛妙有说。即一切诸法。故为无不相之实相。正说真空无相。不坏俗谛。即真不碍俗。正说俗谛妙有。不坏真谛。即俗不碍真。真俗圆融无碍。无名立名。不得已强名实相。

    《解》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

    (讲)实相之体。不落二边。寂是空义。照是有义。非寂非照。即非空非有。不落空有二边也。又。寂是不变义。照是随缘义。而复寂而恒照。即不变常随缘。照而常寂。即随缘常不变也。

    《解》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

    (讲)此四句。明吾人一念心性。即是如来身土。照而常寂。此句重寂字。寂者不动之义。故强名常寂光土。土亦有不动义也。寂而常照。此句重照字。照有随缘义。故强名清净法身。身亦有随缘义也。

    常寂光。是四土之一。前三土。不离常寂光土。常即法身德。常住不灭。寂即解脱德。寂然不动。光即般若德。光明遍照。清净法身。有自性清净法身。一切众生之所同具。有离垢妙极法身。十方诸佛之所独证。

    《解》又。照寂强名法身。寂照强名报身。

    (讲)此二句。明吾人一念心性。又即如来法报二身。法身清净不动。故合寂义。报身光明遍照。故合照义。○问。上科以法身合照。此科以法身合寂。岂不自相矛盾。答。法身有随缘无相二义。上科身土对论。法身随缘合是照。寂光不变应属寂。此科法报对举。法身无相合是寂。报身有相应属照。并非前后相违。

    《解》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照寂。名报身。

    (讲)性德属性具之德体。如在矿之金。修德属修成之德相。如出矿之金。法身本有。不假修治之功。故性德寂照。名法身。报身修成。惑净智圆方显。故修德照寂。名报身。

    《解》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应化身。

    (讲)又修德照寂。照属智。寂属理。用始觉智。照本觉理。照彻心源。得根本智。又名理智。又名实智。成自受用报身。依根本智。起后得智。又名事智。又名权智。现他受用报身。故曰照寂。以智契理。始本合一。依法垂报。名受用身。
五解经玄义 五解经玄义6
    修德寂照。名应化身。寂照者。即不动寂场。而游鹿苑。仍现丈六比丘相。为小乘弟子。说四谛法。名应化身。

    《解》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应不二。无非实相。实相无二。亦无不二。

    (讲)上文所举寂照。身土。性修。真应。理具。事造。悉皆不二者。因不出一念心性故也。无非实相者。即楞严经所云。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是也。

    实相无二者。以实相之理。本是平等一相。放曰无二。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亦无不二者。从理起事。事应无量。故曰亦无不二。上句约理。下句约事。

    《解》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讲)是故二字。承上起下之辞。承上亦无不二之故。实相举体随缘。作十方国土之依报。作十界圣凡之正报。作法报二身。作自他诸相。乃至超略之辞。超略其他不说。但就本经而说。作能说之释迦。作所说之弥陀。能度之佛。所度之生。能信之心念。所信之法门。能愿之愿乐。所愿之极乐。能持之身口意三业。所持之阿弥陀佛号。能生之三种资粮。所生之四种净土。能赞之释迦诸佛。所赞之极乐依正。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现。

    此科作字。应贯下诸法到底。喻如依金作器之作字。一金能作众器。众器不出一金。喻实相能随缘。而作依正等诸法。诸法无不是实相。故曰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此段之理。与诸大乘经同。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楞严经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法华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古德云。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皆此义也。故随拈一法。体即法界。以此而知。一句弥陀名号。亦复体即法界。此经亦复体即法界。故以实相为此经之正体也。五重玄义。第二辨体讲竟。

    甲三明宗

    《解》第三。明宗。宗是修行要径。会体枢机。而万行之纲领也。提纲则众目张。挈领则襟袖至。故体后应须辨宗。

    (讲)第三明宗者。五重玄义。此当第三。须当显明。此经之宗旨。宗者要也。即经中所立之行。故曰宗是修行要径。行门无量。必择其要。古德云。念佛是修行捷径。持名念佛。又为径中之径也。
五解经玄义 五解经玄义7
    会体枢机者。体。即上科所辨之正体。有谓宗即是体。体即是宗。此言不当。要知体是理。宗是行。体为宗依之体。宗是显体之宗。宗体不即不离。故曰宗是会体枢机。门之开闭由枢。弩之发动由机。以枢机喻宗。则宗是会体之要行也。

    而万行之纲领也三句。而字转语之辞。此经以信愿持名为宗。余常言持名一法。为大总持法门。三学全该。六度具足。莲池大师云。举其名兮。兼众德而俱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故此经之宗。为万行之纲领。纲者。网之纲也。提其纲。则网中众目自张。领者。衣之领也。挈其领。则衣之襟袖自至。故辨体之后。应须辨宗也。

    《解》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

    (讲)此经信愿行三资粮。为修行之宗要。三资以信为首者。以信为道源功德母故。又五根。十一善法。亦皆以信居先。至吾人学佛阶级。信解修证。亦必以信为入门。三资若非有信心。不足以启愿。若非有愿力。不足以导行。若非有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明所信。即平日所信。西方极乐。依正庄严。皆为弥陀愿行之所成就。既念佛往生。亲见胜境。乃证所信也。

    《解》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

    (讲)经中佛呼舍利弗。而告之曰。西方有极乐世界。有弥陀现在说法。复广陈行树。栏楯。罗网。楼阁。宝池。莲华。天乐。金地。天华。众鸟风树说法。皆广陈极乐之依报世界。种种庄严。○经中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下。征释无量光。无量寿。罗汉菩萨。亦复无量。众生生者。皆得不退。一生补处菩萨甚多。皆广陈极乐之正报主伴。种种庄严。广陈依正种种庄严者。正欲令闻者以生信也。

    次劝发愿以导行者。经中佛告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此即佛劝众生。发愿导行之文。有愿方能起行故也。

    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者。经中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即示持名念佛之法。从一日至七日。克期取证。而得一心不乱。临终蒙佛接引。往生净土。以径登不退也。

    《解》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讲)此总标信愿行三资。能信之心是一。所信自他因果事理不一。愿则厌苦欣乐。行则但持一句佛号。求得一心不乱。即求证念佛三昧也。
五解经玄义 五解经玄义8
    《解》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

    (讲)信自者。以心性为自。乃对其他一切而说。即是信我现前一念真心。以为自也。此心本不是世人所认。四大身内之肉团。亦不是世人所认。缘尘分别之影事。此二种皆非真心。世人多皆认假为真。及认妄为真。学者须从这里。好好研究一番。死尽偷心。不可草草过去。

    何谓认假为真。世人皆认身内肉团假心。以为自心。且试问于人曰。汝心在何处。彼必以手指其胸曰。在这里。此即是认胸间一团肉。状如倒挂莲花。昼开夜合者。以为自心也。此肉团心。是假非真。有生必灭。终归烂坏。非不生不灭之常住真心。此肉团心。亦无作用。我说此言。定有许多人不信。必曰此心能知。何以说为无用。我曰无知。不妨试验看。若是有知。此心在人身内。未烂未坏。皆当有知。何以世人乍死。此心仍在。即不能知。足证能知者。非此心。说有知者。非事实也。何谓认妄为真。世人皆认缘尘分别影事。以为自心。且试问于人曰。汝有心否。彼必答曰。谁人无心。再问曰。汝以何为心。彼必曰。现前能缘尘境。种种分别者。即我心也。此正是认妄想为真心。是为不觉之凡夫。同楞严会上。佛问阿难。曰汝目可见。以何为心。阿难答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阿难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言。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此即认妄为真。致受长劫。生死之患。

    现今信自者。即信自己本有常住真心。不是肉团之假心。亦非缘影之妄心。乃是竖穷三际。无有初后。横遍十方。无有边涯。之真心也。真心具不变随缘二义。不变常随缘。随缘常不变。喻金体不变。随缘而成众器。虽随缘成器。金体依然不变。吾人真心。终日随缘。终日不变。亦复如是。

    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者。真心包裹太虚。周遍沙界。楞严经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又曰。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当知空界。本自心所现。西方极乐世界。亦自心所现。

    《解》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
五解经玄义 五解经玄义9
    (讲)真心本来广大周遍。我等虽然在迷。此心不失。昏谓昏于无明。迷谓迷却真俗中三谛。起种种颠倒。五住地惑。依惑造业。依业受苦。轮转不休。苟能一念回心者。回昏迷倒惑之心。专持佛名。横超三界。持至事一心不乱。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凡圣同居。方便有余。二种净土。持至理一心不乱。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实报庄严。常寂光。二种净土。更无丝毫疑虑。是名信自。即信唯心之净土也。

    《解》信他者。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

    (讲)信他者。以教为他。信释迦无诳语。佛具五语。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弥陀无虚愿。四十八愿。愿愿圆满。方成正觉。果后一定不违本愿。六方诸佛。广长舌相。乃因中不妄语。所感之果相。无二言者。即诸佛异口同音。故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者。即依诸佛所说。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决志求生净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

    《解》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

    (讲)信因者。以念佛为因。法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故曰犹为成佛种子。又佛世一老人。投佛出家。舍利弗以慧眼观察。其人八万劫来。毫无善根。不度出家。老人闻言。自悲障重。放声大哭。佛呼而问何故。老人即以尊者之言。奉白于佛。佛饬舍利弗。度其出家。舍利弗言。佛前谕嘱。无有善根之人。勿许出家。此人八万劫来。毫无善根。佛何以许度出家。佛云此人。八万劫前为樵夫。在山采薪。见一虎来。即攀上树以避之。虎过。念南无佛一声。即此念佛善根。今已成熟。可度出家。后得阿罗汉果。散心称名尚然。反显念佛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况字。即反显义。是名信因。

    《解》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

    (讲)信果者。以往生为果。深信净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皆从念佛三昧真因。而得往生实果。文中四种譬喻。二喻依因感果。二喻果不离因。决无虚弃者。有念佛之因。必得往生之果。决定功无虚弃。但肯念佛。必得往生。是名信果。
五解经玄义 五解经玄义10
    《解》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

    (讲)信事者。以境为事。境由心现。深信心无尽故。依心所现之境亦无尽。实有极乐世界。在此土之西。最极清净庄严。虽云过十万亿佛土。亦非心外。○不同庄生寓言者。寓是寄寓。又托也。寄托之言。虽有其名。实无其事。如庄子南华经云。有人名混沌。生而无七窍。人怜而凿之。七窍有而混沌死。有其名。而无其人。故为寓言。佛说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有。非寓言。亦非理想。故曰信事。

    《解》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

    (讲)信理者。以法界为理。深信十万亿土。无量事境。实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介尔者。微小之谓也。以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虽然微小。体即法界。本来广大周遍。实无有外。喻如虚空广大周遍。虚空无外。一切世界。皆在虚空之内。心性广大周遍。心性无外。极乐即心内之极乐。故曰不出。

    《解》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

    (讲)此文具四法界。一念心性。是理法界。所现极乐。是事法界。全事即理四句。是理事无碍法界。我心遍故三句。是事事无碍法界。一室千灯。即喻事事无碍之义。

    又深信西方。依报世界。正报佛生。主即弥陀。伴即菩萨声闻人天。皆吾人现前。一念心性所现之影。性心如镜。西方依正。如镜中之影像。全事即理者。事依理成。事不离理。故即理。如一切金器。依金而成。器不离金。故众器即是真金。○全妄即真者。妄依真起。妄无自体。全体即真。如冰依水起。冰无自体。全冰即水。○全修即性者。修德属始觉智。性德为本觉理。依理起智。全智即理。如依镜有光。镜光即镜。○全他即自者。他指诸佛众生。自即自心。谓不独我之正报身心。与我之依报世界。是我自心所现。即诸佛菩萨。以及一切众生。他之依正二报。亦即是我自心所现。此中四句。皆是事不碍理。理不碍事。理事无碍法界。

    我心遍故下。事事无碍法界。我之心性随缘。遍成西方四土。事相之法。佛心。众生心。亦随缘。遍成西方四土。事相之法。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故事与事。亦得无碍。故立一譬喻。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相遍满。重重交相摄入。一光遍多光。多光遍一光。多光摄一光。一光摄多光。光光相融。不相妨碍。即法界十玄门中。一多无碍法门。如是信者。是名信理。上六种信讲竟。
五解经玄义 五解经玄义11
    《解》如此信已。则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

    (讲)此明二种愿。愿离娑婆。愿生极乐。娑婆极乐。两土秽净。皆由自心染净业所感。觉林菩萨偈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古德云。娑婆心险。感陵谷之高深。极乐心平。致宝地之如掌。此皆即理之事。自心所感之秽。应生厌离。自心所感之净。应生欣求。欣厌二字。即是愿。

    厌字。是修行基础。若无厌离。那得欣求。如世人不厌生老病死苦。自然不会求出生死。不思修行。世人对此世界。不生厌者。皆是不觉悟也。第一不觉悟。人生是苦。生老病死。四大苦外。还有种种诸苦。说不能尽。身是众苦之本。为众苦所集故。○第二不觉悟。人生是空。任汝功名富贵。无非大梦一场。“万贯家财带不去。一双空手赴幽冥。”○第三不觉悟。人生无常。人生上寿。不过百年。善导大师云。“任汝千般快乐。无常总是到来。”佛问弟子云。人命在几间。一曰人命在旦夕间。佛言子未知道。一曰人命在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一曰人命在呼吸间。佛言子知道矣。○第四不觉悟人生无我。个个都认此身为我。处处爱我。贪著五欲。贪财为我受用。贪色为我娱乐。贪名为我荣耀。贪食为我滋养。贪睡为我安息。不知此身。四大和合。假名为我。毕竟无我可得。果能觉悟。人生苦。空。无常。无我。深生厌离。则厌堪为入道之门也。

    《解》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故妙宗云。取舍若极。与不取不舍。亦非异辙。

    (讲)前四句明有欣厌。便有取舍。厌秽者。厌娑婆浊恶之秽。欣净者。欣极乐庄严之净。欣厌二字。即是信愿行之愿。既厌秽。必须愿舍。既欣净。必须愿取。如何是舍至究竟。方无可舍。必须求出娑婆。横超三界。则永离众苦。方是更无可舍。如何是取至究竟。方无可取。必须求生极乐。直上九莲。则但受诸乐。方是更无可取。以现前方便欣厌取舍。而至究竟不取不舍也。前欣厌取舍。是即理之事。后取舍究竟。是即事之理。

    故妙宗下引证。妙宗钞问云。至理微妙。不垢不净。无取无舍。今立垢净令人取舍。既乖妙理。即非上乘。答云。取舍若极。与不取不舍。亦非异辙。辙者车路。此中问意。乃偏理而废事。答处乃即事而达理。

    我等发心修行。但老实念佛。求出娑婆。求生极乐。从事实上做起。最为稳当。千万不可执理废事。莲池大师云。著事。而念能相继。不虚入品之功。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
五解经玄义 五解经玄义12
    《解》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若达全事即理。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故次信而明愿也。

    (讲)设使世人念佛。不从事相发愿。舍秽取净。但重理性。不取不舍。此即执理废事。亦是不离取舍。何以故。执理就是偏取于理。废事就是偏舍于事。取舍宛然。既废于事。理亦不得圆通。岂是大乘。理事无碍之道耶。

    若达全事即理下五句。谓若能了达全事即理。具大乘正信者。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全体法界。此文当举喻以明之。若能了达全波是水。则水是水。波亦是水。水波虽有二名。同一湿性。而念佛舍秽取净。正是起大乘正信。而发大乘宏愿。故次信而明愿也。

    《解》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

    (讲)此正明妙行。执持名号。即是求生净土之妙行。行深则得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固难。而理一心不乱尤难。事理一心不乱。详讲在后若七日下。持名是修法。不乱是成功。

    名谓假名。德乃实德。名以召德者。用佛之假名。呼召佛之实德。如念阿弥陀佛。光寿即佛之实德。佛之实德无量。略举光寿二者。佛器亦贵重。器依金成也。

    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者。莲池大师云。举其名兮。兼众德而俱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上二句。六字洪名。万德具足。下二句。一心念佛。六度齐备。故曰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也。

    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者。散乱心称佛名号。已纳佛种于八识田中。时节既至。善根成熟。亦有成佛希望。执持。即一心执持佛号。念念相续。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极乐。登不退地。故曰执持登不退也。

    《解》然诸经示净土行。万别千差。如观像。观想。礼拜。供养。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净土。

    (讲)此下校量行妙。先示诸行。然诸经中。有示净土之行。种种不一。故曰万别千差。观像。即般舟三昧经。示观像之法。观想。即十六观经。观想西方。依正诸法。礼拜。供养。五悔。即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此两愿。摄属礼拜。既礼拜。必恭敬称赞也。三者广修供养。此愿属供养。
五解经玄义 五解经玄义13
    五悔者。一忏悔。二劝请。三随喜。四回向。五发愿。后四亦名悔者。以五者皆能悔过灭罪故。四者忏悔业障。此愿属五悔第一忏悔。五者随喜功德。此愿属五悔第三随喜。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此两愿摄属五悔第二劝请。既请佛说法。必请久住世间也。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此两愿。摄属五悔第五发愿。十者普皆回向。即回向众生。同生净土。同证真如。同成佛道。此愿属五悔第四回向。

    六念等者。一者念佛。为慈悲导师。二者念法。乃诸佛所师。三者念僧。是人天福田。四者念天。得长寿安乐。五者念戒。能清净三业。六者念施。能普济有情。此六念是十六观经。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之一。三种者。一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等字。即等前二种。以及万善。皆可庄严净土也。奉劝念佛。必宜正助双修。以念佛为正修。以余行为助道。所修余行。回向发愿。亦得往生。故曰。一一行成。皆生净土。

    《解》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故释迦慈尊。无问自说。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故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也。

    (讲)此显持名。先示诸行不及持名。以持名具足事理二妙。堪称妙行。唯者独也。独显持名一种法门。收机最广。普被三根。下手最易。但持六字。此二乃事妙。下三为理妙。方便者。对机修法也。持名念佛一法。念念即佛。不落三乘诸行。故为第一方便。了义者。大乘显了之义也。亦以念念即佛。不落第二义门。故为无上了义。圆顿者。圆融顿超之法也。亦以念念即佛。不落偏渐阶级。故为最极圆顿。

    故云下。譬喻清水珠。能清浊水。珠到水清。故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以喻佛号能治乱心。故曰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也。

    《解》信愿持名。以为一乘真因。四种净土。以为一乘妙果。举因则果必随之。故以信愿持名。为经正宗。其四种净土之相。详在妙宗钞。及梵网玄义。兹不具述。俟后释依正文中。当略示耳。

    (讲)此结三资。信愿持名。以为一乘实教之真因。同居。方便。实报。寂光。四种净土。以为一乘圆修之妙果。宗者。具足因果。今举三资之因。有因便有果。而四土之果。必随之。故此经以信愿持名为正宗。其四种净土下。如文易知。五重玄义。第三明宗讲竟。
五解经玄义 五解经玄义14
    甲四明力用

    《解》第四明力用。此经以往生不退为力用。

    (讲)先总标力用。即功能力用。达默法师。以力言功。以用言德。此经以往生为功。以不退为德。经中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不仅上三土不退。即同居土。亦得圆证三不退。既生彼国。即是最后身。可以入补处位。疾趣菩提。

    《解》往生有四土。各论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

    (讲)此下别明力用。有往生四土。不退四义不同。四土者。一凡圣同居土。二方便有余土。三实报庄严土。四常寂光土。每土各论九品。皆以念佛之勤惰。功行之浅深。而分品位之高下。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四句。此先明凡圣同居土之相。极乐同居。与娑婆不同。娑婆此土。有六道凡夫。二种圣人。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后三名三恶道。阿修罗。善恶杂修。人天为善道。二圣者。一实圣。即已证三乘圣果。未入涅槃者。二权圣。即四圣法界。示现人天等道度生者。凡圣杂居。故名凡圣同居土。极乐此土则不然。虽有凡夫。纯是念佛净业得生。非是有漏业感。但有人天。无四恶趣。亦无四空。外道。魔王等天。纯入正定聚。无不定聚。及邪定聚。但见思烦恼未断。且名凡夫。圣人亦有权实可知。若执持名号。是修法。断见思。即力用。未断者。于见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未断故是凡夫。虽是凡夫。横超三界。带业往生。能了生死。不同娑婆。定要断尽见思。竖出三界。方了生死也。或散即名字位。或定乃观行位。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此土以见思二惑分九品。方便有余土。以尘沙惑分九品。实报寂光二土。以无明分九品。

    《解》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土。

    (讲)此明方便有余土之相。极乐此土。与娑婆亦复不同。娑婆必须超出三界。凡圣同居土外。三乘圣众。修方便道之所游居。但离三界内生死。未断变易生死。但断三界内见思烦恼。未断尘沙无明。以烦恼生死。二皆有余。故名方便有余土。依天台宗所判。有九人生此土。藏教二乘人。通教三乘。别教三贤位。圆教十信位。皆断见思烦恼故。○若约净土。但出娑婆三界。不出极乐同居。极乐此土。纯是大乘菩萨。经中虽云。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此皆大乘阿罗汉。非是定性声闻。以其但断见思惑。未断尘沙无明。故名方便有余耳。
五解经玄义 五解经玄义15
    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者。此约功行。见思任运先落者。此约断惑。此节意义。极关重要。不可不明。我等修持净宗之人。但求一心念佛。不要求断惑。持至事一心不乱之时。见思二惑。任运先落。即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自然而然。可以横超娑婆同居秽土。而生极乐方便净土也。

    如何是事一心不乱。事者。念佛之事相。一是纯一。乱为杂乱。令依事相法门。以能念之心。专念所念之佛。心口相应。非同口念。而心不念。又非同心念。而心不一也。既一心系念。六字分明。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念念无间。名为事一心。一心是功用纯熟。不乱即三昧成就。梵语三昧。此云正定。不乱即正定。亦即念佛三昧也。

    《解》若至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则生实报庄严净土。亦分证常寂光土。

    (讲)此明实报庄严土之相。亦名实报无障碍净土。全性起修。称性所感。真实果报。色心自在。身土互现。身能现土。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土能现身。于微尘里转大法轮。称性庄严。无障无碍。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之所游居。必由全性起修。而至理一心不乱。豁然大悟。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方生此土。乃至破四十一品无明。位居等觉。亦属此土。位位皆得分证。常寂光净土。

    如何是理一心不乱。理者。净宗之理性。即达理念佛。称性念佛是也。了知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能所双亡。心佛一致。不住有念。不落无念。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自体本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无。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无念而念。念即无念。唯是一心。寂然不动。是之谓理一心不乱也。

    《解》若无明断尽。则是上上实报。究竟寂光也。

    (讲)此明常寂光净土之相。常寂光土。即如来所证三德秘藏。究竟涅槃。常即法身德。法身常住不迁故。寂即解脱德。一切尘劳永寂故。光即般若德。般若光明遍照故。三德不离一心。复本心源。究竟清净。是证常寂光净土。

    若无明断尽者。四十二品无明。生住异灭四相。悉皆断尽。如起信论云。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则是上上实报。即实报土上上品也。究竟寂光者。即至究竟位。而证究竟无上菩提。究竟无余涅槃。常寂光净土也。往生四相讲竟。

    《解》不退有四义。一念不退。破无明显佛性。径生实报。分证寂光。
五解经玄义 五解经玄义16
    (讲)此明不退四义。本来只有三不退。今加毕竟不退。故成四义。特显佛号功德。念佛功德。二皆不可思议也。

    一念不退者。念念流入如来果海。已破无明。已显佛性。用中道观智。破一品根本无明。显一分三德佛性。正因佛性。理心发。显法身德。了因佛性。慧心发。显般若德。缘因佛性。善心发。显解脱德。是谓圆发三心。圆证三德。开佛知见。径生实报上上品。分证常寂光土。

    《解》二行不退。见思既落。尘沙亦破。生方便土。进趋极果。

    (讲)二行不退者。度生之行精进。不退堕二乘地也。见思我执之惑既落。而尘沙法执之惑亦破。尘沙二字。从喻立名。此惑能障化道。化道多故。如尘若沙。须修假观。此惑可破。见思既落。即生方便有余土。从空出假。涉俗利生。常修度生之行。上求佛道。故曰进趋极果。

    《解》三位不退。带业往生。在同居土。莲华托质。永离退缘。

    (讲)三位不退者。娑婆与极乐不同。此土要破我执。断见思。证阿罗汉。辟支佛果。已经成圣。不退堕凡夫地。名位不退。彼土则不然。不必一定断惑。只要一心念佛。乃至十念功成。亦得带业往生。从此娑婆同居秽土。横超西方极乐同居净土。于九品莲华托质。永离退堕之缘。即圆证三不退。此点要注意。华开见佛。以常见佛故。念念求成佛道。证念不退。永离念退缘。以常闻法故。乐修大乘之行。证行不退。永离行退缘。以常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观摩薰陶证位不退。永离位退缘。

    《解》四毕竟不退。不论至心散心。有心无心。或解不解。但弥陀名号。或六方佛名。此经名字。一经于耳。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如闻涂毒鼓。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也。

    (讲)四毕竟不退者。以显佛号。经名。不可思议功德。不论至心念。散心念。有心念。无心念。或解义。不解义。只要佛名经名。一经历到耳根。纳入八识藏中。即成善根种子。永远不坏。假使过千万劫后。善根成熟。毕竟因斯得度。如佛世一老人。八万劫前。因畏虎扒上树避难。虎过念南无佛一声。以此善根成熟得度。故曰因斯度脱。

    下立二喻。一喻普及。如闻涂毒之鼓。远近闻者。皆要丧命。古云。欲挝涂毒鼓。须佩返魂香。二喻不坏。食少许金刚。决定不得消化也。四不退四义讲竟。

    《解》复次只带业生同居净。证位不退者。皆与补处俱。亦皆一生。必补佛处。
五解经玄义 五解经玄义17
    (讲)此判较力用。前二句指往生之人。不讲上三土。只论带业往生。同居净土。证入位不退之者。皆与补处俱。虽证位不退。亦具行念二不退。经中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乃至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既与俱会。必学利生之行也。末二句亦皆一生。必补佛位者。指虽生同居。即登补处。必补佛位。念念入佛果海。

    《解》夫上善一处。是生同居。即已横生上三土。一生补佛。是位不退。即已圆证三不退。

    (讲)此段乃要解眼目。带业往生。即与上善俱会。一生补佛。是生同居。即已横生上三土。是居位不退。即已圆证三不退。念佛法门。称最圆顿者。即在此也。

    《解》如斯力用。乃千经万论。所未曾有。较彼顿悟正因。仅为出尘阶渐。生生不退。始可期于佛阶者。不可同日语矣。宗教之士。如何勿思。

    (讲)此与宗教较量。如斯力用者。即圆证三不退之力用也。千经万论所未曾有。此与诸教较量。从来未经道彻。即八万四千法门。念佛第一。较彼顿悟正因五句。此与宗门较量。沩山文云。“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顿悟正因者。拣非渐悟。及与邪因也。渐悟不易。况顿悟乎。纵使顿悟正因佛性。能入名字位中。仅为出尘阶渐。若未得分证位。尚恐有退。即使生生能得不退。由名字位。入观行相似分证之位。始可期望。趣进佛阶。何如念佛。横超娑婆三界。横生极乐四土。圆证三不退也。不可同日语者。比较力用不齐。未可相提并论。末二句诰诫之辞。谓参禅学教之士。为何勿思察。不及早念佛。五重玄义。第四明力用讲竟。

    甲五明教相

    《解》第五教相。此大乘菩萨藏摄。又是无问自说。彻底大慈之所加持。能令末法多障有情。依斯径登不退。

    (讲)已知此经力用殊胜。未审何为教相。教相即佛教之法相。教海汪洋。不出二藏。一声闻藏。二菩萨藏。声闻藏。佛对小乘机所说。又为半字教。菩萨藏。佛对大乘机所说。又为满字教。此经是菩萨藏。大乘圆顿教所摄。以藏通二教。不闻他方佛名。此经佛告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故非藏通二教。又横生四种净土。圆证三种不退。位居补处。一生成佛。亦非别教。
五解经玄义 五解经玄义18
    又是无问自说。乃是十二分教中。无问自说教。此经圆顿中。最极圆顿。无人能问。故佛观察时机既至。无问自说。是彻底无缘大慈。之所加被摄持。特向大智舍利弗。而告之曰。有西方极乐世界。有弥陀现在说法。此为持名念佛。从出之大原。乃金口所亲宣之妙法也。

    能令末法多障有情者。我佛灭度之后。正法住世一千年。像法住世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末法有情。三障具足。一惑障。二业障。三报障。既具三障。故名多障有情。佛令多障众生。修念佛观。求生净土。是谓依斯径登不退。径是捷径。持名念佛。是径中径。姑勿论念到事理一心不乱。但十念功成。皆得带业往生。圆证三不退也。

    《解》故当来经法灭尽。特留此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阿伽佗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

    (讲)大无量寿佛经云。当来经法灭后。特留此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经法灭时。楞严经首先灭。然后诸经相继灭尽。特留佛说阿弥陀经。住世一百年。凡念一遍者。皆得往生净土。以此广度含识。含识即含灵抱识。乃有情众生之别称。此经灭后。只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住世。现在虚空之中。众生业重。虽见不肯念。有人发心念一句者。即得往生。如地狱中。能念一佛名号。即得出离地狱。

    阿伽陀药。万病总持者。梵语阿伽陀。此云普去。是妙药之名。此药能普去众病。故称总持。喻此经持名之法。能治众生一切烦恼心病。三根普被。六度全该。故我常称此经。为大总持法门。念佛为大总持修法。

    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者。念佛法门。何为绝待。能念之心。心即是佛。所念之佛。佛即是心。能所双亡。心佛一体。绝诸对待。圆融无碍。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思议。

    《解》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讲)华严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故此经信愿持名。往生净土。为华严深奥之藏。法华经偈云。但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又云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此经专示持名念佛。圆证三不退。必得成佛。故为法华秘密之髓。

    一切诸佛心要。不出我现前念佛之心性。菩萨万行司南。亦不出我一念心性。万行虽多。以心为主。如指南针。依此而行。故称司南。皆不出此者。即诸佛菩萨。所修所证。皆不出此经。此经体即法界。法界无尽。故叹述亦莫能尽。智者当自知之。不必广明。五重玄义。第五明教相讲竟。合大科。五解经玄义讲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