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华严经的内容
    第一节明万法唯心

    佛教是修心法门,能够清净其心,则能明心,明心就能见性,性是什么?如来性!这个心,不是一般说的肉团心或者神经中枢,也不是一般人讲的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是虚妄分别,落于言诠,相对之中。而这一颗心,是广大、真实、平等、清净的真心。《楞严经》里第一大段,七处征心说得很清楚。学佛就是由妄归真,要恢复真心,山河大地,一切一切,都在真心包摄之中,不过众生境界,真心受了蒙蔽,因为众生背觉合尘。佛菩萨的境界是由真心显发出妙用,这是因为佛菩萨经过修行,背尘合觉,但都离不开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平等平等。

    华严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华严经十地品》在现前地里面讲了“三界虚妄,唯是一心作”、“十二缘分,皆属依心”,《菩萨明难品》里讲:“一切世间法,唯以心为主”,另外也有一段讲:

    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

    五蘊悉从生,

    无法而不造。

    这颗心象绘画的画师,能画这样也能画那样,不管色法、心法,森罗万象,心这个画师都能画出来,所以说心如工画师。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是由于心的业力所感的总报或者依报,这就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说宇宙的森罗万象,不管心理现象、物质现象、自然现象,都是唯识所变。

    《华严经》是唯识法相六经十一论之一,而且是主要经典。唯识所变,一是转变的变,二是变现的变。这个变不是变戏法,为什么能变?由于种子,种子就是潜在的心力,一切离不开能力,宇宙万法出不了能力,没有能力就没有万法,跟现代科学讲的“物质的推动完全由于力,没有力物质就无法转动”是一样的道理。

    种子就是力,就是能,一种是亲生诸法的种子,叫等流种子,又叫名言种子。另外还有两种,是构成生死、业果相续的种子,即我执种子、异熟种子,也叫业报种子。由我执种子、异熟种子,感生生死相续、生死轮转;由等流种子(或叫名言种)产生一切现象,都含藏在阿赖耶识中。其中属于染污的就构成染污的现象世界,属于清净的,就逐步使如来藏现行,恢复真心,经过一定的阶段,构成正觉世界。这些内容很深,很有条理的。

    “识”变一切,“识”又缘一切,以所变为所缘,《成唯识论》有一段:“阿赖耶识,因缘力故,自体生时,内变根身,外变器界,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行相仗之,而得起故。”这不是变戏法,也不是上帝来决定,因缘力故。一切讲因缘,有因有缘才有果,这不是一般宗教讲的,也不是一般的自然现象,当这个现象已经成功后,又以这个现象为所缘,内心变成四份: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见分”是能缘,“相分”是所缘。这个相分,又有亲相分、疏相分。山河大地,是疏相分。眼中影像,是亲相分。清不清楚靠自证分,自证分清不清楚,靠证自证分,即心力的反射,分析得很详细的。所以关于讲识变,唯识法相详细解释了这个道理。佛法讲自净其心,有情世间,器世间都是由心所造,圣者世间是佛菩萨的真心体现,无不由心,《华严经》讲的“法界缘起”也叫“唯心缘起”,这听起来有点玄,但是没关系,听一下熏习一下,多思惟,多学习,慢慢就懂了,就怕不熏习,就没有办法。

    第二节明法界缘起

    法界缘起,界者,一种是性,一切心物的体性,那就是真心,另一种代表事相,有分界,有很多差别,宇宙万法,森罗万象,事事物物,都有差别。法界一方面讲心,一方面讲事,体现了心与事物的总和,在真心融通之下,一切心理现象,事物现象,互为缘起。佛教的缘起一般讲,有业感缘起、阿赖耶缘起、性空缘起、真如缘起、六大缘起(六大缘起是密宗所讲的)。《华严经》讲法界缘起,是缘起教义的高峰,它不离开一切现象,不离开现实,讲真心在现实中找,讲道心也在现实中找,讲开悟也在现实中找,比较实际,世间哲学是讲不到的。

    四法界

    《华严经》所讲法界共有四种: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第一事法界,事相差别,其中:宇宙森罗万象各有差别,地水火风,地是地,水是水,火是火,风是风,是不同的。

    第二理法界,这就是心、性,不管多少事法,森罗万象,都是同一心性所现。离不开心,这心就代表理。

    第三理事无碍法界,具“性”、“相”两义,性相代表本体与现象,虽然是两种,但是二而一,不能分开,现象由本体所成,本体由现象所显,事由理成,理由事显。可以理事融通无碍,叫理事无碍法界。

    第四就是事事无碍法界,专门讲事,事与事间都是通达无碍的,这一点世间哲学、自然科学在讲的时候,把它分得很严格,事物是独立的,各有差别,因此难免矛盾,难免是非,难免争斗,事与事间不能融合。华严讲事法界,事事无碍,一切都是因缘,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缘之有,离不开众缘,众缘之有,离不开此缘,缘缘无尽,这叫做无尽缘起,大家想想这个思想好伟大。这就是现代讲的辩证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讲:讲到辩证法,只有佛教徒的思想达到了最高的水平。

    但是佛教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又有差别的,不能混同一谈。同是讲矛盾,自然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事物永远都在矛盾进化中”。佛法讲的就不同,佛法讲一切事物在真心融通之下,法法相资,法法平等;真俗圆融,二谛融通。真就是真谛、胜义谛,属于真心;俗就是世俗谛,属于缘生法;一个性空,一个妙有。二谛圆融,这是最高的智慧,由二谛圆融产生的行动是什么呢?由于真谛就有大智慧,不着一切,不染污泥,不贪恋世间;由于俗谛讲缘起,非断非常,住于中道,不否定因果,而且认识缘起法法法相资,法法平等,众生对我都有恩德,应该报众生恩,众生在苦难中,应该生起悲心,拔苦予乐。因此以真谛生起大智慧,以俗谛缘起不否定因果,生起大悲,救度众生,这就是事法界缘起的真谛义。

    发菩萨心,修菩萨行,就根据这个宇宙观,沿着菩萨的阶梯,学普贤菩萨修十大愿,结合六度万行。华严讲十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愿、力、智,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缘缘无尽,众生无尽,菩萨愿行也无尽。这个法界缘起观,内容很高的,这就是事事无碍法界的中心思想。

    根据上义再详细补充:在真心融通之下,一切分歧差别的事法,大如须弥,小如芥子,或如毫毛,得理法界之融通,皆具理性而普遍,彼此不相妨碍,如性融通而重重无尽,一摄一切,一切入一,一切是无量的诸法,无量的事相,入一呢,归于真心,为真心所融通,叫一切入一。一心摄万法,万法只一心。所以说:“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就是这个意思。

    一摄一切,就包括有数量、大小、长短,一切世法分不开这些。

    从事相来讲,有大有小,由小到大,小如微尘,大如须弥,在真心融通之下,大小相容,小不离大,大不离小,所以叫“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

    从数量来讲,一就可以摄一切,一切就包括在一中,就是一多相即,一与多是离不开的,多由一来,一离不开多,多离不开一,都是相即、相入的。

    从时间上来讲,长劫、短劫,一念之间,分为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而过去里面又分三世,现在又分三世,未来又分三世,加上现在一念,叫十世;一念通十世,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离不开一念间,所以说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修行人在定力中,转瞬之间经历若干世,但一般人来看呢,不晓得有多长,很长很长的时间,修持禅定者的感觉却是非常短的时间。

    以上说明在真心融通之下,虽然有差别,差别而无差别,都是相应的,相通的,虽然讲真而不失俗,讲俗而不失真,二谛圆融。菩萨行就在中间,不舍真不离俗,修莲花行,具体讲修普贤行,不舍普贤大愿,不舍普贤苦行,这就是整个法界观的思想。

    所以法界观的中心还在事事无碍法界,能够了解这个道理,我们人与人相处,就应该舍小我顾大我,舍大我成无我。小我离不开大我,大我最终还要无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有国家,国家就有我,我有世界,世界就有我,我有众生,众生就有我,这就融合在一起了。还有什么不平等?还有什么差别?还有什么斗争?还有什么是非啊?!这就是华严的菩萨的和谐圆融的宇宙观。以此观来指导菩萨的行动,愿人人成菩萨,人人都是毗卢遮那佛,人人都是文殊菩萨,人人都成普贤菩萨,人人都成弥勒菩萨,就是这个中心思想,所以《华严经》岂止为菩萨讲,是为一切众生讲,希望众生都成菩萨,这是佛的大慈大悲。

    十玄门

    十玄门专门解释事事无碍法界,有智严大师的十玄门,澄观大师的十玄门,这里介绍的是智严大师的十玄门,老十玄门。

    为什么叫玄,就是说比较深,虽然深,若肯学肯修,还是能了解的。这十种是:同时具足相应门、因陀罗网境界门、秘密隐显俱成门、微细相容安立门、十世隔法异成门、诸藏纯杂具德门、一多相容不同门、诸法相即自在门、唯心回转善成门、托世显法生解门。一共十种,现在只简单地提一下。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

    这个相应,即前后相应,就是有始就有终,有因就有果,这中间包含很多内容,这里只举因果来讲。譬如毗卢遮那佛的果位的圆满,功德很多,以文殊菩萨的智慧为用,生起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心坚定,就在这个同时,发菩提心,经上讲“一初发心,即成正觉”。

    发心与成正觉是相应的,发心是因,成正觉是果,所以说学佛就看你发不发心,看你是否坚定信心。你若能够坚定信心,发菩提心,也就是求成菩提,只要有这个信心,就与菩提相应,与果报相应。就象禅宗讲的“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普通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你能够放下屠刀,你就能成佛,就转过来了,因果相应。其实事物是联系的,不是单独的,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缘缘相应,所以经上讲,“一初发心,即成正觉”,又说“悉成正等觉,不舍初发心”。虽然得了佛果,但是回转过来,不要把初发心割断了,就是由于初发心的关系,才能完成正觉,这就是“悉成正等觉,不舍初发心”,说明信心与发菩提心的重要。所以希望大家坚定信心,不舍菩提心。信解行证,有行最后必定有证,是有连带关系的,这是不能分开的。

    二、因陀罗境界门

    这是以譬喻来讲的,就是说缘与缘的关系是连带起来的,此缘离不开彼缘,彼缘离不开彼彼缘,推下去,等于象珠子一样是连串起来的。

    这里介绍的是帝释的因陀罗网,据说在帝释宫殿,罩有因陀罗网,网上有很多珠子,珠子灿烂光辉,明朗夺目,珠子与珠子相照,这个珠子里有那个珠子,那个珠子里有这个珠子,珠影重重相映。就象一室燃灯,中供佛像,四面悬镜:中间有个灯,周围上下也安起灯,佛像在中央,上下周围都有佛像的影子,影子里面又有影子,重重无尽。与因陀罗网的珠子是一样的,一珠为首,其余众珠的影像都影现其中,一切珠子都是这样的。

    一切事相由因缘所成,此缘由彼缘成,彼缘由彼彼缘成,一缘望多缘,多缘望一缘。一个事物的缘可以成功多缘,而多种事物的缘也可以成功这一缘,彼此相望,互为因缘,法法相资,以此相推,重重无尽,如《楞严经》讲的“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毛端很小,但是可以现出宝王刹,佛的法会,可以现其中,一个微尘虽小,可以转大法轮,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都在里面,小中有大,大中有小。

    “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就是说我们的正报可以摄持依报,正报小,依报大,与整个大千世界都有关系。

    “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就是说微尘虽小,微尘与各种微尘相接,就是无量无边的世界,就是无尽的缘起,也代表无边的空性,从一微尘中说明缘起性空,就代表佛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八万四千法门,所以说“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即“微尘剖出三千界”,微尘也可以显出八万四千法门,以小转大,以小摄大,我们这个心包括万有。古代圣人孟子讲到这一点“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心量放大,可以摄到十方世界,缩小呢,就是很微,很隐密。心包万有,万有归于一心。我们修道,与真如相契,则法界就广大,宇宙就广大,小中有大,大中有小。

    有篇《金狮子章》,是法藏法师为武则天写的,以金狮子作譬喻,狮子是金质的,本身是金的质量。因此狮子身上的毛也代表金狮子,狮子身上的眼耳鼻舌,各种肢节也代表金狮子,狮子整体也就是金狮子,而这一切,一根毫毛就可以代表,从小见大,小的可以包括大的,大中含小,就是这个意思。

    三、秘密隐显俱成门

    这是从缘起来讲,佛说法的缘起,因机制宜,因时制宜,不管说小乘教、大乘教、般若、唯识法相教、显教、密教、权教、实教,都是归于一乘,这是秘密的,目的就是要成佛。但是从明显来分,就有大有小,有显有密,有渐有顿,有权有实,这是根据众生的机缘来讲。说小乘教,大乘教就隐;说大乘教,小乘教就隐;说显教,密教就隐;说密教,显教就隐。象月亮一样,这边看是缺的,那边看是圆的,但是不管是大小,显密、顿渐、权实,终归一乘,意思就是大小显密等是圆融的,是无碍的,是相容的,最后都要达到佛乘。

    四、微细相容安立门

    这是从相方面来讲的,相,有小有大,由小到大,一微尘即成世界,所以大中有小,小中有大。《金刚经》讲“说微尘即非微尘,说世界即非世界”,这是胜义谛,讲空,微尘是各种分子合拢来的,本性是空,世界由微尘组成的,还是空。但从世俗谛来讲,有小有大,有细有粗。真心融通之下,大小相融,小中有大,大中有小,这不能分开,所以事相、小大、微细都是相容的,相即相入,如上面所讲的“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澄观大师譬喻的好象一个大琉璃瓶,里面装很多芥子,大小相容不能分开。佛法讲真心融通,大小相容。就是此理。

    五、十世隔法异成门

    隔法就是时间隔开了的,但是相通。就三世来讲: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又各有三世,在现前一念中出现共为十世,看起来是隔了,是分开了的,实际是相通的,有短劫就有长劫,有长劫包括短劫,所以叫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彼此相通,佛法讲空间无量无边,时间无始无终。佛教的世界观很宽,生命不断延续,虽然相即相入,而不失先后、长短。

    澄观大师有个譬喻,说有个人晚上作梦,梦是三更半夜,时间很短,但他在梦中的经历就长了,一百年的经历。你看中国小说《黄梁梦记》,人虽是在枕头上很短很短的时间,而在梦中就经过很多年,从生下来到作官,当宰相,生儿育女一大堆,醒来后老道的黄梁还没熟,叫黄梁梦,这是心力作用,时间长短相入,转瞬不过百年,“一夕之梦,翱翔百年”。

    六、诸藏纯杂具德门

    这是从修行十度来讲,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到方便、愿、力、智。修布施度,财施、法施、无畏施,能够做到三轮体空,一切万法、一切善行都叫做施,具有空慧,不管哪方面行持,一切都叫施。但是在修行过程中分阶段,就具体行持各有不同特点。初地以布施为重,另外持戒等属于杂,纯施中附有杂行,是二而一,都是属于佛法修行之宝藏,所以叫诸藏纯杂俱德门。

    七、一多相容不同门

    这是从理方面来讲,从缘起的道理来讲,缘起法从一到多,多中包一,重重无尽,一切相即相入,彼此相容,有一就有多,有多就有一,一摄一切,一切摄一。

    从事相上讲,一多相即相入,虽然有一有多而相容,但数字不会混乱。澄观大师举了一个譬喻,譬如一个讲堂燃了千灯,不管一盏灯、十盏灯,或是千盏灯,数字不同,但是灯光互相交融,光光相网,而不相碍,所以叫一多相融,这个譬比很生动,一室千灯,光光相网而不相乱,从一到千是一体不会乱的,光光相网,互相容纳,是一体的,互摄互入。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有这么一句话:一切众生身入一众生身,一众生身入一切众生身,而不相碍,不失一多之相。这个道理很明白,那就是我有众生,众生就有我,这里含着:我中有你,你就有我,我中有众人,众人就有我,相即相如,彼此无碍,这是大我,大我到无我。这叫一多相容不同。虽然不同而相容,即依缘起的道理来讲。

    八、诸法相即自在门

    这从作用来讲,你发了心就起很大作用。你不要以为只发了一点心,“一初发心,便成正觉”啊!经上又讲,“彼一念功德,无量无边际,如来分别说,穷劫不可尽”,你能发一念,这个善念,功德既深且广,没有边际,如来说,假如分开来讲的话,长劫都讲不完,这是心力的作用。

    心力不可思议,你发了愿心,就要坚持,有愿必成,发了信心,只要坚持,也必成菩提,力量很大的。移山倒海都做得到。你如不发心,哪怕一点小事也做不成功,就是这个道理,发心之用,不可思议,即始即终,一即一切,无有穷尽。虽然是相即,从初到终,不失菩萨行的阶段。

    九、唯心回转善成门

    这是从心方面讲,一切唯心造,心外无别物,善恶随心,顺转就成涅槃,逆转就成生死。顺于真性,就是顺于真心,众生是逆于真心,佛菩萨是顺于真心,这叫唯心回转。善成就是你能有真心,结果就好。这是以心来讲的,所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尽管是生死,你转过来,消灭烦恼,消灭了妄心,就是涅槃;尽管是烦恼,你能转烦恼,消灭贪嗔痴,就成菩提。就在一心之间。

    十、托事显法生解门

    这是从智慧方面来讲,《华严经》世尊说法放光,从智慧来理解,放光就是佛说法,佛证了果位才放得出来,才有这么大的光,这种光周遍法界,无处不入,只有佛的神通才办得到,所以由放光就显示佛果的功德、佛果的伟大,就在说法,托事显法嘛,如禅宗祖师棒打拳打交加,“七尺竿头开正眼,一声吼下歇狂心”。临济祖师,你问他一下他就打你一下,托事显法,就是把你无明去掉,使你觉悟,又比如善财童子,登了弥勒楼阁,见到各种殊胜境界,重重楼阁,庄严美妙,这就是法界的境界,这都是托事显法。

    以上十门,说明一切事物,不管各种心法现象、事法现象,在真心容摄之下,都是相融通的,这就是事事无碍法界。

    六相

    六相,这是从形体相状来分析事物,说明缘起法在整体的各种相之内,互相依存,和合无间,圆融无碍,六相就代表事法界的内容,也是事法界的补充。

    六相成为专章,是因为华严宗第二祖智俨法师有一次在梦中,有位印度高僧指示他,你要阐扬法界缘起,必须在《华严经》的十地品中,其中的六相要加以阐述,智俨大师根据这一段梦中指示,就在十地品中的第一地“欢喜地”,找到这段原文,在“欢喜地”,佛告诉弟子们:你们要弘法利生,必须善于解释六相,而且指出了哪六相,缘起是什么样的。所以,六相是说明事物的整体关系,每一个事物都有六相,人有六相,一栋房子有六相,一部机器也有六相,每一相都相连,不能分离。

    下面,我就解释一下六相。哪六相呢?即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每一个缘起的事物都具足这六相,就成为一个整体。

    譬如总相,用人来举例:人体就是总相,这个五蕴身有六根,眼耳鼻舌身,内部有心肝脾肺肾,表面有皮肤、毫毛,这样子成为一个总体,现在生理学家分析得很详细:人脑有一百四十亿个神经细胞,人体有二百零六根骨骼,六百九十多块肌肉,一样都不能缺少,就成为人的总相,否则不能成为一个人体。

    第二别相。就是在各种根门中,各个有别相,体虽然是一种,但是根,五脏六腑不同,各有各的相,差别不同,这叫别相。

    第三同相。就是由于诸根和合而成一个整体,离不开和合,这中间就有心灵的支配,假如眼睛没有看,耳朵没有听,则眼见不到色,耳听不到声音,鼻没有嗅闻不到香,舌没有尝就不知味,没有这个根,就没有这个识,各有各的作用,由各种根门合成的法,互不相违,虽然各有特性,但同心协力,分工合作,而不相妨碍,成为一个整体,这是离不开的。同相,其实也就是和合相。

    第四异相。异就是不同,虽然分工合作,构成一体,但是各个部门,他的作用不同,他的形状不同,象眼睛不同,耳朵不同,鼻子也不同,嘴也不同,虽然不同,但是分工合作,成为一体,在一体之中,各自发挥各自的作用,各有其功能。

    第五成相。成功的成,不管你总相别相,最初要成才行,由不成到成的阶段,这也就是各个根门,各个部门互依互存,相互合作一法,到了成功的时候,就叫成相,成为一个总体。

    第六坏相。专门指自相自体讲的,在总相中,只就某一个部门来看,就不成为成相,也不成为总相,如单从眼睛来看,只能看,光凭眼睛不会成为总体,从这方面来讲,叫坏相,这个坏不是破坏的坏,是指不能成为一个整体。

    所以每一个事物:人、动物、生物、物质、有机的、无机的,都是有六相。总的说来,因缘生法,彼此相依相存,缺一不可。从人来说,这根毫毛很小,但你扯一根试试?拔一毛而动全身;牙齿也很小,你拔一颗看看?痛得不得了,而且缺了牙齿,吃饭、说话都不方便。所以,小中有大,大中有小,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就是这个道理。小可以成大,大可以涵小,小大不相离,有和合性在其中,不是绝对分开的。

    另外从修房子来举例,一座房子是个总体,在总体之下有别相:柱子、横梁、桷子、天花板、地板,细到一块砖,一匹瓦都不能缺,缺一样都不行,就不能成为房子。譬如机器,大零件,小零件,缺一个镙丝都不行。譬如飞机、火车、汽车,镙丝钉出了故障就会发生危险。所以大小不相离,因为有个和合关系在其中,缘生法就是和合性,佛说缘生法是以慧眼观察一切,不象世间上差别相太大,界限森严,你我他分得那么严格,结果就斗争、造业。

    法界缘起的中心思想是和谐、和合,了解缘起,从缘起中了达性空,与真心相融,一切事物相依相存,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因此菩萨就具足大智慧、大悲心,誓愿度众生,以此成佛道,这是佛说法界缘起的意思,《华严经》的重点就是法界缘起。

    海印三昧与大圆镜智

    《华严经》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有些人半信半疑,世俗的人不相信。真正要彻底相信,要完全了解,必须是经过开悟以后的初地菩萨,开悟以后,回顾整个众生境界,大梦一场,就好象晚上睡觉一样,梦中有各种形象、各种经历,但是身在梦中不知梦,到了梦醒以后回想一下,才知刚才的境界是梦。法界观是佛说的,佛在什么境界中说的?是在海印三昧中,发了大圆镜智而说出来。

    何为海印三昧?三昧,就是定、禅定、止观,又叫奢摩他。大家设想一下,我们在大海边,当清风明月之夜,天上是月亮星星,或者有点云彩,那个时刻大海风平浪静,天上的月亮、星星、云彩清清楚楚地映在海中,海中就出现各种形象,这个大海,有影子映上去,它是这个样子,清清楚楚的,没有影子,它还是这个样子,清清楚楚的。他把天上的各种东西照得清清楚楚,就好象一面大圆镜一样,把森罗万象、事事物物照得清清楚楚的,这种定就叫海印三昧。

    “海印者,真如本觉也,妄灭心澄,万象齐现,犹如大海,因风起浪,若风止息,海水澄清,无相不现”,《起信论》云:“无量功德藏,法性真如海”,“今云森罗万象,一法所印,一法者,指心也,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即是法界大总相法门体,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真如炳现,故云海印三昧”。以上引的是注释海印三昧的经文。众生平时的心是一种意识的妄心,属于染污的,有妄念,有我执,有烦恼,就象海水一样,起了大风浪,波浪掀天,在此情况之下,对万象森罗,对事相,对道理,如何能清楚?无明障蔽,心中黑漆一团,因此造业受苦,在生死中轮转不息。真心不显,妄心作怪。

    在唯识来讲,转八识成四智,到了成佛的境界,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何为成所作智?在凡夫境界,我们的根门:手、脚、身体,不会正用,很多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破坏他人的利益,眼耳鼻舌身乱动,就是这种情况。到了成佛的时候,叫成所作智,就是说那时我们的根门,我们的动作,一切为了成就众生,众生有所要求,就成就他们的各种愿望,这时的身体作用就不同了。

    转第六意识成妙观察智。意识在凡夫境界,虚妄重重,颠倒重重,看问题不清楚,戴有色眼镜,所以发生颠倒、造业的行为,到了佛的境界,就转成妙观察智。就是对于诸法,一切共相、自相、总体、别体都能够善于观察,哪怕是万象森罗,都能在观察中了解得清清楚楚的,因此对于众生,根据妙观察智而说佛法,给众生予智慧。

    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第七识叫末那识,在众生境界,执我、执法,执生命的主体为我,执一切法为我所,贪心重重,这是生命的祸根,是痛苦的根本,因此有许多差别相,如《金刚经》里讲的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非法相,各种差别相生起来。转成平等性智之后,就可以消灭差别相,把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自他同体,心境一如,平等平等。

    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第八是阿赖耶识,在众生境界是染污性,受熏习也是染污的,执持的种子亦是染污的,当然它也不只是受染污的,也有清净的受善法熏成的善种,但这种人还不多。若能修学正法,熏习善种、清净种子,从而克服、消灭了染污种子,到了佛地,转为大圆镜智,这时就象大圆镜一样,朗照虚空,无物不现,清清楚楚,这就是从海印三昧中才能产生出来,没有那种定力就没有那个智慧。

    要证得海印三昧,发大圆镜智,必须要注意几点:

    第一消灭第六意识的妄念。要根据文字般若,生起正见,能分别是非,分别善恶,分别邪正,相信因果,这离不开文字般若。

    第二破除我执,破除烦恼。我执是根本烦恼,必须要以观照般若,修定才能破除,没有定是不行的,百千三昧都是一个定。

    第三要达到海印三昧,生起大圆镜智,必须彻底拔除异熟果报的根根,离开生死。生死分为两种生死,一种叫分段生死,一种叫变异生死。分段生死在菩萨修行的第二个阿僧祇劫——七地位断除俱生烦恼障才能结束。分段是什么?就是一辈子一辈子的分段受生,离开这个分段生死,七地以后,因为还有微细的所知障,现行和种子还在,第八地一直到十地,现行时起时伏,就象生死一样,在变异中,叫变异生死。必须离开两种生死,圆证佛果,才能够证得海印三昧,发出大圆镜智。

    有些人会说:这么深、这么高,我们怎么办得到呢?你不要怕,只要你深信三宝,深信因果,就开始走这条道路,逐步就可以提高,这是有阶段性的,如不经过踏实的修学功夫,那是不行的,所以法界观是佛在海印三昧中发生大圆镜智而说出来。你要学佛,就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能够静下来,善于观察,逐步提高,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上升,就没有多困难,你如果怕难就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