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妙法门 六妙法门1
    六妙门者.盖是内行之根本.三乘得道之要径.故步自封释迦初诣道树.跏趺坐示迹若斯三乘正士。岂不同游此路。所言嵌六者。即是数法。约数明禅。故言六也。如佛或为一数辩禅。所谓一行三昧。或约二数。谓一止二观。或约三数。谓三三昧。或约四数。所谓四禅。或约五数。五门禅。或约六数。谓六妙门。或约七数。谓七依定。或约八数。谓八背舍。或约九数。谓九次第定。或约十数。谓十支禅。如是等。乃至百千万亿阿僧[]不可说诸三昧门。悉是约数说诸禅也。虽数有多少。穷其法相莫不悉相收摄。以众生机悟不同。故有增减之数。分别六物。今言六者。即是约数法而标章也。妙者。其意乃多。若论正意。即是灭谛涅槃。故灭四行中。言灭止妙离。涅槃非断非常。有而难契。无而易得。故言妙也。六法能通。故名为门。门虽有六。会妙不殊。故经言。泥恒(心旁换水)正法宝。众生从种种门入。此则通释六妙之大意也。六妙大意有十。

    第一历别对诸禅六妙门。第二第相生六妙门。

    第三随便宜六妙门。第四随对治六妙门。

    第五相摄六妙门。第六通别六妙门。

    第七旋转六妙门。第八观心六妙门。

    第九圆观六妙门。第十证相六妙门。

    释第一历别对诸禅定明六妙门。即为六意。一数为妙门。行者依息数故。即能出生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若于最后非非想定。能觉知非是涅槃。是人必得三乘之道。何以故。此定。阴界入和合故有。虚诳不实。虽无粗烦恼。而亦成就十种烦恼。知己破折。不住不著。心得解脱。即证三乘涅槃故。此义如须跋陀罗。佛教断非非想处惑。即便获得阿罗汉果。数为妙门。意在于此也。二者随为妙门者。行者因随息故。即能出生十六特胜。所谓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长短。四知息遍身。五除诸身行。六心受喜。七心受乐。八受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摄。十一心作解脱。十二观无常。十三观出散。十四观离欲。十五观灭。十六观弃舍。云何观弃舍。此观破非想处惑。所以者何。凡夫修非想时。观有常处如痈如疮。观无想处如痴也。第一妙定名曰非想。作是念已。即舍弃有想无想。名曰有想非无想。故知非想即是两舍之义。今佛弟子观行破折。义如前说。是故深观弃舍。不著非想。能得涅槃随为妙门。意在此此也。三者止为妙门者。行者因止心故。即便次第发五轮禅。一者地轮三昧。即未到地。二者水轮三昧。即是种种诸禅定善根发也。三者虚空轮三昧。即五方便人。觉因缘无性如虚空。四者金沙轮三昧。即是见思解脱。无著正慧。如金沙也。五者金刚轮三昧。即是第九无碍道。能断三界结使。永尽无余,证尽智无生智入涅槃。直止为妙门。意在此也。四者观为妙门者。行者因修观故。即能出生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九次第定。狮子迅奋三昧。超越三昧。炼禅。十四变化心。三明。六通及八解脱。得灭受想。即入涅槃。观为妙门。意在此也。五者还为妙门者。行者若用慧行。巧善破折。返还本源。是时即便生出空无想无作。三十七品。四谛。十二因缘。中道正观。因此得入涅槃。还为妙门。意在此也。六者净为妙门者。行者若能体识一切诸法本性清净。即便获得自性禅也得此禅故。二乘之人。定证涅槃。若是菩萨。入铁轮位。具十信心。修行不止。即便出生九种大禅。所谓自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恼禅。此世他世乐禅。清净禅。菩萨依是禅故。得大菩提果。已得今得当得。净为妙门。意在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