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來,即漸與中國文化結合,終至成為中國文化的主體之一。尤其大量的佛經傳譯,為中國文學注入了不少新鮮的血液,產生極為重大的影響。不但啟發了志怪小說、變文、寶卷、禪詩等中國特殊文學的創作,也為中國文學帶來新的文體、新的意境、新的主題和新的體裁,不僅滋潤了中國文學的內容與題材,更擴大了中國的語彙。所以可說,佛經的傳入與漢譯,是魏晉以來中國文學發展的重要因素。其中《雜寶藏經》實為一部文學性極高的故事集,保存相當多印度民間故事,如「棄老國」、「鸚鵡救火」、「共命鳥」、「六牙白象」···等。這些膾炙人口、設想奇詭的故事,透過佛經的流佈,均給予中國文學莫大的啟迪與渥灌。而我們所熟悉「曹沖秤象」的故事,被編入《魏書》之中,但由陳寅恪和季羨林先後對漢譯佛典做過研究【註1】,指出這則故事與《雜寶藏經》〈棄老國緣〉,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可見《雜寶藏經》中的故事內容對中印兩國文學的流傳過程與發展,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可惜前人對這部經始終未能給予相當的重視,其有論述則大多為零散而片面的篇章。專就本經為研究對象的只有日本長尾光之〈中國語譯《雜寶藏經》的言語〉【註2】和顏洽茂〈南北朝佛經複音詞研究──《賢愚經》、《雜寶藏經》、《百喻經》〉【註3】這兩篇論文而已,其他則是在做相關研究時連帶的大略提及,如釋依淳的碩士論文《本生經的起源與開展》中,曾對本經做過概略性的介紹;丁敏的博士論文《佛教譬喻文學研究》中,雖有較詳盡的研究,但因受題目之限制,探討的內容侷限於譬喻故事。此外,前人探討「佛教與中國文學」之間的關係時,每每引述本經的內容以為例證,如:日本加地哲定《中國佛教文學》、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蔣述卓《佛經傳譯與中古文學思潮》、釋永祥《佛教文學對中國小說的影響》等即是;再者,糜文開在〈中印文學關係舉例〉一文中【註4】,對本經第十一則〈兔自燒身供養大仙緣〉做過相關故事的詳略分析;其他探討中印文學關係者,也時有舉本經為例,加以說明者。如:裴普賢《中印文學研究》、季羨林《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王曉平《佛典·志怪·物語》、柳無忌《印度文學》···等;就語言詞彙研究方面,俞理明《佛經文獻語言》、朱慶之《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梁曉虹《佛教詞語的構造與漢語詞匯的發展》等論著,亦多舉本經為證;還有敦煌壁畫故事中,也有不少取材於本經者。

    由這些零散的探討中,可發現本經蘊涵極豐富的研究資料,可惜一直被當作引證的對象,實無法看出這部經的價值所在,此引發筆者研究的動機。本論文試圖針對《雜寶藏經》全書一二一則故事,做一全面的整理研究,希對此能有較為完整系統的研究,並論其對中國文學甚至遠播到日本所產生的影響,藉以顯現佛教文學的璀璨,一方面希望能提供日後從事佛教文學研究的參考。

    第二節研究方法

    本論文主要以《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經》〈以下簡稱大正藏〉「本緣部」第四冊第四四七至第四九九頁中的一二一則故事為主要的研究基礎。

    首先應釐清《雜寶藏經》的成書年代和各版本的分卷情形,以確定所論述的對象及範圍。由於本經的梵文本已亡佚,今只有漢譯本存在,有關本經的成書過程及年代,曾引起各方質疑。筆者嘗試從(1)有原本的翻譯〈從印度流傳過來〉和(2)無原本的翻譯〈在中國結集而成〉兩方面加以探討,希望能恢復本經的真實原貌,並推論其成書年代。此外,筆受者「劉孝標」是否與《世說新語》的作者為同一人?前人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試著找出更有力的證據,來確定兩者為同一人。接著從歷代佛典目錄中,去發現《雜寶藏經》的定位及卷數演變的情形。又從現存不同的版本和敦煌寫卷的殘卷中,討論現已亡佚十三卷本的問題,並將八卷本與十卷本編排方式作比對,以顯示其異同。

    其次針對《雜寶藏經》中一二一則故事分別進行整理,從內容的主旨加以分類,並析論其內容特色和思想主旨。另從十二分教的佛經分類方式,將本經的故事內容依本生、因緣、譬喻等不同的類型加以區分,並探討其不同的故事結構形式。

    接著探索《雜寶藏經》的故事來源,由兩方面分別進行。一者,先以前賢研究成果中所提供各相關經的對照表為線索,再將《大正藏》裡同時期中其他與本經有關的故事做地毯式的蒐集與整理,並針對同類型故事在各經所顯現不同的內容加以對照比較,並做分析歸納及探討其結果,此種方式相似於「比較文學」的平行研究方式;其二,直接從《印度民間故事集》中尋找相類似的故事,用以證明這些故事隨著佛經的翻譯與傳播,成為中國文學的過程。

    最後分別從中國的史書、古典小說、戲曲、變文、寶卷、民間故事和日本文學作品中論證本經的故事內容,因時間及地域的差別,在中國和日本不同地區的文學中呈現不同的風貌與發展,並分別以故事學和純文學等不同角度進行分析與探討,此屬於地域性的影響研究。

    本論文從以上的方法加以校訂、整理、分析、比較、歸納、詮釋,將《雜寶藏經》的故事起源與開展情形作一連貫,從中看出各民族不同的運用與變化,更能凸顯出這部經的意義和價值,並藉以充實佛經故事文學的研究,及為佛經翻譯過程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提出更有力的證據——

    見陳寅恪〈《三國志》曹沖華陀傳與佛教故事〉一文,收入《陳寅恪先生文集》〈一〉第五七頁〈里仁書局,一九八一年〉;季羨林〈印度文學在中國〉一文,收錄於《中印文化關係史論文集》,第一二○至一三六頁。

    見日本·福島大學教育學部論集三二號,一九八○年十二月。

    原書未見,由朱慶之《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和梁曉虹《佛教詞語的構造與漢語詞匯的發展》所附參考書目中得知。

    此文原載於一九八一年六月《中外文學》十卷一期,後收錄於郁龍余編《中印文學關係源流》第二四八頁至二六九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