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雜寶藏經》的內容
    本經是雜糅各種不同的故事而成,內容包括佛傳、本生、因緣以及印度一些民間故事、寓言故事、譬喻故事等,非常廣泛。許多故事都蘊涵有教育、啟發性,也保存了不少的研究資料。篇章的安排並沒有像《六度集經》以六波羅蜜為脈絡那麼明顯,歷代藏經的解題和學者的研究,皆只呈現它雜亂的面貌,並沒有進一步做過系統的整理。如:《高麗藏》解題【註1】中所描述《雜寶藏經》的內容為:

    一卷:孝親之義、供養父母、布施、涅槃樂。

    二卷:宿世業、捨身、慈悲、苦。

    三卷:業、修行法、懺悔、前世宿緣。

    四卷:布施、彌勒授記、諸行無常。

    五卷:福業功德、得生天因緣。

    六卷:不放逸、布施果報、六波羅蜜。

    七卷:生天宮業緣、持戒布施。

    八卷:出家因緣、精進、不放逸、智慧、信、生天之法。

    九卷:三業清淨、宿緣、持戒、出家、不孝罪。

    十卷:宿世業、出家行道、孝養。

    而《龍藏提要》將全書分為:孝養篇、誹謗篇、施行篇、教化篇、鬥諍篇等五類。【註二】在《國譯一切經》解題【註三】和釋依淳的《本生經的起源與開展》【註四】中提到,本經的內容儘管很雜,但其排列多少還有其彙編脈絡可尋,大抵可歸納如下:

    卷一:孝養篇,共九章,以談尊親孝養為主。

    卷二:孝養、因果篇,共十七章,以談孝養和善惡因緣果報為主。

    卷三:誹謗篇,共十三章,以談佛及弟子們何以遭受惡口誹謗之因緣為主。

    卷四:行施篇,共十一篇,以談信士、弟子行布施度而獲善果報為主。

    卷五:行施生天篇,以談行布施度而獲升天界之因緣果報為主。

    卷六:行施、雜篇,共六章。

    卷七:行施、雜篇,共十六章。

    卷八:教化篇,共七章,以談諸眾生受佛度化緣為主。

    卷九:教化、雜篇,共八章。

    卷十:鬥諍論,共六章,以談怨鬥之因緣為主。

    筆者以為這樣的分類過於粗糙,無法凸顯故事的要旨,遂嘗試以故事主旨作為分類的標準,打破分卷的限制,試圖令故事的內容類別更為清晰,再從中看出故事的特色和其中所蘊涵的思想——

    《高麗大藏經》解題,三十冊,第八三六至八三七頁。

    見《新編縮本乾隆大藏經》第一○六冊,西土聖賢撰集,第一二○頁。

    見《國譯一切經》十五冊,本緣部〈一〉,雜寶藏經解題,第一二三至一二四頁。

    見釋依淳《本生經的起源及其開展》第八章第三節第六項《雜寶藏經》第二一四至二一五頁——

    第一節分類

    本經的內容雜措無序,有些主旨極為模糊不明確;有些故事從各種不同角度去看,又有不同的含意;實無法一一區分清楚。如以佛本生故事為例者,即使沒有明顯說明,但多少都蘊涵點教化的作用;而本經以因緣故事為主,在敘述過去生與今生之間的關係,又多少會牽涉到業緣與因果;為保存故事的完整性,分類的標準盡量以緣起所描述的主旨及整個佛本生故事所強調的要旨為主。其他如細節處有相關者,如對故事的要旨無直接關連,本節不加討論。

    本文將故事分為孝養、慈悲、業力、諂偽、誹謗、行施、教化、諍鬥等八類。每一類下按內容的不同又分為若干小類,使主題更加明顯。同一則故事有兩個主旨者,則分為兩類,並於附表註明,又不能歸入以上八類者,列為其他。

    一、孝養

    「事親至孝,恭敬和順」是中國人向來宣揚的孝道精神。父母從懷胎十月起對子女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縱使行經百年為人子女者,猶不能報答一點一滴。本經的孝養內容,主要以世尊於過去生中孝養父母的崇高德行或讚嘆孝順的美德,並強調敬老的重要,更能以孝行感動國王,宣令全國百姓應修慈仁孝事父母,如有不孝者,當受重罰及遭天譴。【註1】

    本經中有關彰顯孝親重要的故事,依其孝養方式與情形,又可細分為供養、恭敬、拔母苦難、不孝惡報等類,茲分別說明如下:

    1、供養

    供養父母可以食物、錢財,甚至用自己身上的肉來供養父母等種種方式,本經提到的行為有:

    第二則敘說世尊往昔為王子時,曾犧牲己身之肉供養父母,使父母得以存活;和睒摩迦以慈仁孝順,常取好果鮮花美水上等物品供養父母。

    第七則慈童女曾以錢盡心奉養母親,而得分別在琉璃城、頗梨城、白銀城、黃金城等四城玉女及如意寶珠等大快樂。

    第九則以鹿女夫人的故事為例,為比丘宣說供養的重要,得人天報、涅槃樂或墮三惡處受大苦惱,皆在一念之間。

    第三則鸚鵡日日覓食,皆不忘供養盲父母之責。

    第十五則白香象的孝養行為,感動人王,而使王言:「我等是人頭之象,此象乃是象頭之人。」

    後兩則以動物故事為例,強調動物尚知孝養父母,若人不知孝順,不過是披著人皮的野獸罷了。

    2、恭敬

    侍奉父母不僅止於口體之養而已,更要養其精神,且應恭敬孝順,不可因其年老而遺棄。本經以恭敬為主題的故事計有:

    第一則以十奢王之子能體察父意,不爭權勢互相讓位,兄友弟恭使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第四、第十四、第十六則皆以老父可為國王解決疑難問題,來諷刺棄老和不敬老的惡俗。藉著老人的智慧來強調老者並非老而無用,他們的經驗和智慧非年輕人所及,應當更加恭敬。

    第八則以蓮花夫人的遭遇,提醒為人子者,莫對父母生惡心,並強調子女對父母應敬重孝順,若對父母起瞋恚心,當墮地獄受無量苦。

    第十七則法護對於母親梵摩達夫人生嫉妒心,欲取他的生命,依舊常懷恭敬,不生瞋恚。

    3、拔母苦難

    以救濟父母脫離苦海的故事計有:

    第五則言佛不但往忉利天為母說法,令獲見諦,於過去生中為獼猴王時,亦曾將墮入深坑的母親之救出。

    第六則佛救濟往昔因慳貪嫉妒、遮子布施,今世受苦的母親離難,出家得道。

    4、不孝惡報

    以下幾則在譴責不孝之罪或違逆父母的行為,將墮入地獄或自受惡報。

    第七則慈童子因曾抓拔母親頭髮亦墮地獄受頭戴火輪之苦。

    第一○九則言不孝子見貌美的母親產生私情慾,慈母為存兒命願從兒意時,地自裂開,身陷地獄。

    第一一○則言勃逆子舉手打母,出門逢賊立斬斷手臂之現世報。

    第一一二則言惡媳婦常與婆婆唱反調,被責罵而懷恨在心,用計教夫殺害婆婆,反害其夫被雷霹死的惡報及死後入地獄受無量苦。

    第一一九則敘述一婆羅門惡媳,聳誘夫婿以火祭法,將婆婆燒死升天。未料婆婆竟幸運逃脫並攜回珠寶,惡媳被貪欲沖昏頭,自投火坑中喪命。

    二、慈悲

    本經中有關慈悲,主要以提婆達多於累劫中常生惡心,想盡辦法設計陷害佛的故事為主,但佛陀仍以慈悲心憐愍他的無明,並用柔軟語相對待,絲毫不起瞋恨怨怒。這種佛與提婆達多生生世世都是處於對立的立場,目的由提婆達多的惡性來襯托出如來的智慧與慈悲。【註2】本經論及慈悲的內容又可分救濟、無惡心兩類:

    1、救濟

    慈悲的本懷即在適時伸出援手,濟彼厄難,拔生死之苦,縱使犧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有關這類的故事有:

    第十一則言兔為成就修行仙人的道業,不惜自燒己肉供養仙人的崇高護法行為。

    第十二則善獼猴王帶五百眷屬離難躲避獵人的追捕;追隨惡獼猴王者皆被獵捕。

    第十三則鸚鵡不忍見同伴葬身火窟,不顧己命奮勇救火。

    第三十三則佛於往昔為一大龜時,當賈客遇水難呼天搶地之際心生慈憫,負載眾商賈到安穩處。

    第三十四則請婆羅門欲以毒藥害佛,卻反遭其害,生命垂危之際,佛以實語救他命。

    2、無惡心

    以佛陀行慈悲對提婆達多的種種惱害皆能以德報怨,不起瞋恚心。目的在彰顯佛生生世世皆以慈悲心、無害之心、怨親平等之心待眾生;甚至過去生為動物,仍懷有慈悲的精神。

    第十則六牙白象王面對欲拔己牙、危害己命的獵人,仍用以德報怨的態度對待。

    第十七則佛不但今生對提婆達多慈悲無惡心,於過去生中雖因母嫉妒而被殺,也沒有一念瞋恚。

    第二十二則敘說佛於過去生中以為國王時對於惡心陷害他的妻子,不但原諒他的惡行,並為他安排日後的生活。

    第二十九則佛於過去生中為龍王時不殺生,又受小龍惡口罵詈,仍以慈愍心對待,不若阿難易動怒而惡言相向。

    第三十則提婆達多對佛常生過患心,佛仍慈心憐愍,以柔軟語相待。過去生中為龍王時,亦以慈心處處救濟。

    第三十一則一身兩頭的共命鳥,因一頭心生嫉妒,取毒果食之,遂使二頭具死。此種自食惡果的舉動,為無惡心的反證。

    第八十則十力迦葉以實語止佛足血,乃在彰顯佛生生世世皆以慈悲心、無害之心、怨親平等之心對待眾生。

    三、業力

    所謂「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佛法無靈魂之說,流轉於生死當中的乃是自己所造之業力。善惡業力相追隨,從未違錯,亦不可奪,更非天或王者所能給予。此類強調自作善惡,自受其報因果關係的故事,在本經中計有下列幾則【註3】:

    第九則後半部在說明過去生中所造的業緣,造就鹿女夫人及其母親今生的遭遇。

    第一九則離越比丘於往昔時曾因失牛,誣謗辟支佛,以是業緣,墮三塗苦。

    第二十則言波斯匿王醜女因於過去生中曾毀呰辟支佛故,今世身體醜陋,不敢示人;因曾做布施的善業,今生能在王者之家;又因生慚愧懇側心故,業障消除,醜陋皆盡,貌同諸天。

    第二十一則言波斯匿王女善光和夫婿,今日所逢一切遭遇,皆由往昔所造前世業力因緣所定。

    第二十六則以二內官受王所賜的差別來強調人靠自業力活,若前世無造善業,終無所獲。

    第三十九則以八天子雖生天界,但因所造的業緣少,故獲得的福報有限不能滿足的問佛因緣,來強調應修行圓滿的重要。

    第一○○則言五百女子因毀戒業緣,墮入畜生道中,又以受戒故,得聞法生天。

    第一○七則言天祀主因造恣意享用天祀物的業,命終投胎作牛受苦無量。

    第一○八則言一老翁因想吃肉,造下假殺羊祭祀實滿足自己口慾的惡業,命終還己家為待宰之羊的命運。

    四、諂偽

    提婆達多於過去生中以種種的諂偽行為來欺騙或誑誘佛陀。如推山壓佛、放護財象欲蹋佛、在佛面前假意懺悔、背地裡惡心罵佛【註4】···等。這類故事無論從正面不受騙或反面上當的描述,目的是提醒人當生智慧,明辨一切狡滑、諂偽、詐惑、誑誘的奸詐行為,才不致為敵人偽善的面目所騙,在第一一八則後加結論來強調言:「是故智者,處世如鏡,善別真偽,為世導師。」【註5】此類計有:

    第三二則敘說有隻鸛鳥裝出威儀庠序,偽善和樂的臉孔來討好同伴,但白鵝王中不為他的偽善所惑。

    第三五則野貓為達吃山雞王的目的,誘誑雞王欲與之結為夫婦,山雞王洞悉貓之詭計嚴斥拒之。

    第三六則言一獵師常穿仙人的衣服令眾鳥無防備心,再伺機捕殺群鳥。一名吉利之鳥,知此獵人詭計而予揭穿。

    第三八則夜叉鬼以計謀騙一賈客捨棄所攜之水草而渴死;另一賈客不受騙而平安到達目的地。

    第一一八則老婆羅門被各種諂偽的行為所蒙蔽:先被所娶淫蕩的少婦欺騙,後又被一假取一草葉亦當還的虛偽者騙取財寶,路見一鸛鳥口中銜草卻伺機啄破他鳥卵來吃、又見一外道白天假出家修行,夜晚卻與婦女歌舞作樂。

    第一一九則敘述一婆羅門淫蕩的婦人表面上假裝孝順,卻設計用火祭法,欲讓眼中釘婆婆升天享福。

    第一二○則烏為了達到消滅敵人的目的,喚群烏拔己羽毛、啄破己頭,形容憔悴投靠梟群,先以苦肉計博取同情,待日漸得群梟信任後,再趁機用詐謀將正在酣睡的梟族全部消滅。

    五、誹謗

    誹謗貪嫉所造的惡業,縱使賢聖猶尚滅身,況復凡夫。以此主題來強調智者當慎誹謗莫輕言說,否則所造的口業於未來世中,亦將墮落三塗受無量苦毒,自食其果,是以世人於一切事,當明察因果報應。如第十九則中提及「我於往昔亦曾失牛,隨逐蹤跡,經一山中,見辟支佛,獨處坐禪,即便誣謗,至一日一夜。以是因緣,墮落三塗,苦毒無量,餘殃不盡,至得羅漢,猶被誹謗。」【註6】

    本經主要以有關佛及弟子今世受誹謗的前世因緣為主,計有下列幾則:

    第十八、第十九則言佛駝驃比丘與離越兩位今生已得阿羅漢的弟子,因過去生中曾不分青紅皂白,便誣謗他人,今生自己仍遭誹謗的前世業因。

    第二十則王女因過去生中曾毀呰辟支佛故,來世得身體醜陋的面貌。

    第二七則言三藏比丘因嫉妒兄所獲供養優於己而生瞋恚毀謗之心,被驅出國過窮困乞活,於無量劫中受大苦惱。

    第二八則佛弟子仇伽離因毀謗舍利弗目連行淫,後身上生瘡,命終墮地獄之事;並補充說明若聖者能現神通方便,令謗者曲躬懺悔,得免重罪。聖者因往昔曾謗辟支佛故,墮三惡道中,今雖得聖,業緣為盡者,猶被誹謗。

    第三七則提婆達多為利養所害,誹謗於佛;並於過去生中因生嫉妒心處處誹謗老仙人而失足及利養。

    第二節思想

    根據前一章第三節推定《雜寶藏經》的成書年代為部派佛教時期,界於原始佛教與大乘佛教時期之間【註1】,而內容為本生、因緣、譬喻等,這些故事的流行,不僅影響了大乘佛教的興起,同時也擔任了推波助瀾的角色。【註2】所以本經的思想包含佛教早期小乘的思想,又兼含藏大乘思想的根苗。【註3】以下謹就本經所蘊涵的思想,分別說明如下:

    一、小乘佛教的思想

    所謂小乘佛教,原是大乘佛教對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貶稱,主要經典是以《阿含經》等小乘經為主。其根本教義是四聖諦,首先肯定人的一生沈溺在苦海中,沒有絲毫樂處,即使有樂處,也是暫時的。對不滅的神〈靈魂〉說來,由於無明〈貪、瞋、癡總稱無明,又稱為三毒,貪欲尤為諸苦之根本,稱為苦本〉的緣故,靈魂或出生的人、或為畜牲,或為餓鬼,或為地獄,從無始以來,在生死苦海中流轉不息,與短促的一生同樣,是絲毫沒有樂趣的。因此小乘思想所重視的為個人的漸次修行,對現世放棄一切,而追求自我解脫,不像大乘著重利他的精神。

    《雜寶藏經》中著重生天果報,而所修行果位,大多為須陀洹果、斯那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等聲聞乘的四果位和辟支佛。如第四十則貧人以麵團施現獲報緣>:「王聞法已,悔先作惡,改過慚愧,精專行道,得須陀洹」【註4】第一一四則老比丘得四果緣【註5】;在人物方面都以釋迦牟尼佛及其聲聞弟子為主要角色,而少有大乘佛教中十方諸佛國土的描述記載,也沒有關大菩薩如普賢、觀音等信仰的記載;又歷代經錄如《法經錄》、《彥悰錄》等,皆將《雜寶藏經》著錄於「小乘經」中【註6】,由此可看出本經應屬於小乘思想。

    二、大乘思想的根苗

    本經雖以小乘思想為主,然大乘思想的根苗亦蘊藏其中,此由經中第五卷的內容大部分在強調在家男女建塔、補塔寺、清掃塔、持華供養的福報,或延長壽命、或生天、或得端政莊嚴貌等【註7】可以看出。有關造塔供養的起源,可遠溯於佛陀時代,如《十律誦》卷五十六所載,須達長者曾求取佛陀的髮與爪起塔供養,此外《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三所載:「波斯匿王仿效佛陀,建立迦葉佛塔禮拜供養。」印順導師也指出「大乘佛教」是從「對佛的永恆懷念」而開顯出來,而造塔供養即是其中的懷念方式之一。【註8】又說:「億念思慕釋尊,表現為遺體、遺物、遺跡的崇敬供養。啟發信心,修集布施功德,是生天的法門。···這一信仰的、福德的,通俗化的佛教,對於大乘佛教的興起,給予最深刻的影響。」【註9】日本學者平川彰教授認為大乘佛教起源於以佛塔為中心而集合的在家信徒──菩薩教團。【註10】這些對佛塔崇拜的思想雖屬於「信仰的宗教」的性質,也與大乘佛教的精神暗合。

    此外,本經第二八則仇伽離謗舍利弗等緣中,已有指責目連、舍利弗聲聞乘者,只求自了而不度人作法之非,並贊美定光佛菩薩的能行大方便救度眾生。原文中云:

    當知聲聞人,不能為眾生作大善知識,所以者何?若舍利弗、目連為仇伽離現少神足,仇伽離必免地獄,不為現故,使仇伽離墮地獄,如此之事,佛作是說,是菩薩人。【註11】

    認為仇伽離深陷地獄是目連、舍利弗等聲聞乘尊者,不具慈悲救濟之心的結果,若羅漢能為仇離伽現神通變化,仇離伽必不敢執意毀謗而可免墮於地獄之惡報。並舉定光佛為例證,說明若是菩薩則不會坐視眾生有墮地獄之危而不顧。所舉故事:

    佛作是說:是菩薩人,如鳩留孫佛時,有一仙人,名曰定光,共五百仙人,在於山林中,草窟裡住。時有婦人,偶行在此,值天降雨,風寒理極,無避雨處,即向定光仙所,寄宿一夜。明日出去,諸仙人見之,即便謗言:此定光仙,必共彼女行不淨行。爾時定光,知彼心念,恐其誹謗,墮於地獄,即昇虛空,高七多羅樹,作十八變。諸仙人見已,而作是言:身能離地四指,無有淫欲,何況定光昇虛空中,有大神變,而有欲事。我等云何,於清淨人,而起誹謗。時五百仙人,即五體投地,曲躬懺悔。緣是之故,得免重罪。

    由最後結論:「當知菩薩有大方便,真是眾生善知識。」可知本經已有斥聲聞而贊菩薩之思想,有明顯的初期大乘佛教的色彩。

    三、因果報應的思想

    所謂因果報應,是佛教用以說明世界一切關係並支持其宗教體系的基本理論。佛法所說的因果法則,是遍通一切的,就是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大至整個世界,小至一粒微塵,無不籠罩在因果的關係,沒有因果關係的,可一法也沒有說,其中最大的特色因果通於三世。【註12】然而《雜寶藏經》的內容主要是宣揚小乘佛教的「業報因緣」,因小乘佛教認為「因緣」是直接產生果的因,著重在「業感果報」。其中以第四、五卷為主的因緣故事,佔了全經極重的份量,強調種布施的因,得珠寶、食物等現世報者,如第四三則罽夷羅夫婦自賣設會現獲報緣、第四九則弗那施佛缽食獲現報緣;或今世所得的果,乃前世種的因,如第五三則天女受持八戒齋生天緣>、第五四則天女本以然燈供養生天緣>。

    佛教因果說,強調「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瑜伽師地論》卷三十〉,意思是因未得果之前,不會自行消失;反之,不作業因,也不會得相應的結果。本經第一○五則求毘摩天望得大富緣即為最好的例證。故事中,兄不行布施種福田,一味精懃禮拜毘摩天望得大富,毘摩天為教化變成其弟,並言:

    今我之力,正可助汝,及於今日,修行布施,然後可富。而汝往因,不修布施,故使貧窮。今雖日夜精勤求我,富饒財寶,將何可獲?如奄婆羅樹,若於冬時,雖復奉事,百千天神,欲求於果,果不可得,汝亦如是。先不修因,而於我所,欲求大富,亦不可得,果若熟時,不求自得。【註13】

    所以果報產生的原因,緣於自己所造的業,即所謂自作自受。根據這種「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報應的理論,世界上萬事萬物都存在因果關係,這種報應「如影逐形,不可即離」,即使今世不報,來世以至無窮世也要報的。

    又做同樣的行為,因時節因緣及發心的不同,所獲的果報也有輕重之別,如同行布施,重者受到生天果報,輕者報富足或小康之類。本經果報的形成可分為今生所造的業,在現世就得到報果,稱之為「現世報」【註14】;今生所造的業,現世不做報,來生才感果,可稱為「來世報」【註15】;今世所造業,於第三生以至多生後才獲報或感果的時間不定,直到因緣成熟時,稱為「宿世報」【註16】。

    四、五道輪迴的思想

    眾生從無始劫以來,隨業力善惡的牽引,流轉於生死當中,一生一生的延續不已。其報為善業者,則趣入人間、天上;惡業,就報在惡趣的地獄、畜牲、餓鬼,此合為五趣。所謂流轉即是輪迴,但這五趣的升沉,並沒有一定的次序,完全隨著業力而上升或下墜,但轉來轉去總是不出這五趣的範圍。本經所敘述的內容並沒有阿修羅道,只有地獄道、餓鬼道、畜牲道、人間道和天人道等五道輪迴思想。又第二四則娑羅那比丘為惡生王所苦惱緣中迦旃延對本欲退道心的娑羅那比丘的對話中,有明顯的指出「五道」。其原文為:

    和上答言:生死鬥戰,都無有勝,所以者何?夫鬥戰法,以殘他為勝,殘害之道,現在愚情,用快其意,將來之世,墮於三塗,受苦無量,若其不如,為他所害,喪失己身,殃延眾庶,增他重罪,令陷地獄,更相殘殺,冤家不息,輪轉五道,無有終竟。【註17】

    根據《大智度論》卷十云:「說五道者,是說一切有部僧所說。婆蹉弗妒路〈犢子部〉僧說有六道」。卷三十又云:「佛去久,經流遠,流傳五百年後,多有別異,部部不同,或言五道,或言六道。若說五者,於佛經回文說六。」有此可推定本經是屬於說一切有部時期成立的經典。

    五、廣發誓願的思想

    本經有不少佛本生故事的內容,為釋尊於過去生中以各種不同的身份行菩薩道而廣發誓願。如第十則六牙白象緣:「白象即時向大樹所,自拔牙出,以鼻絞捉,發願而與。以牙布施,願我將來,拔一切眾生三毒之牙。」【註18】七四則度阿若憍陳如等說往日緣中賈客與命猶未斷師子的對話「賈客語言:汝濟拔我,欲求何願?答言:唯求作佛度一切人」。【註19】

    信願、慈悲、智慧為學佛三要素。往昔釋迦牟尼佛立五百大願、阿彌陀佛立四十八大願、普賢菩薩立十大宏願,十方三世諸佛菩薩無不一大願而成就的。佛於過去行菩薩道時所發的本願,為大乘佛教的一大特色,也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而這些本生故事的發願思想,實共同刺激了十方三世佛本願的興起與展開。換言之,佛本生故事中的發願思想,為後來大乘佛教本願思想的先驅。

    所以就整部《雜寶藏經》而言,屬於早期佛教的經典,內容應兼有大、小乘佛教的思想——

    1.有關印度佛教的傳佈及時期劃分,一些學者各依不同見解而有差異。

    一、太虛大師分為-1.小行大隱時期。2.大主小從時期。3.密主顯從時期。

    二、印順導師分成-1.聲聞為本之解脫同歸。2.傾向菩薩之聲聞分流。3.菩薩為本之大小兼暢。4.傾向如來之菩薩分流。5.如來為本之梵佛一體。見《印度之佛教》一書;又在《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自序中,以「佛法」,「大乘佛法」,「祕密大乘佛法」三期來統攝印度佛教。「佛法」中,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

    三、呂澂則區分為六個階段-1.原始佛學。2.部派佛學。3.初期大乘佛學。4.小乘佛學5.中期大乘佛學。6.晚期大乘佛學。

    此外也有不少更細分為七個時期者,在此不錄。

    2.見釋依淳《本生經的起源及其開展》,第一三六頁。

    3.見丁敏《佛教譬喻文學研究》論文,第一七六頁。

    4.見《大正藏》四冊,第四六七頁。

    5.引書同上,原文見第四九四頁。

    6.詳見本論文第二章第四節中說明。

    7.詳見本經的第四五、五一、五二、五七、五八、七一則,《大正藏》四冊,第四七一至四七六頁。

    8.見《初期大乘之起源與開展》第二章第一節佛陀遺體的崇敬,第四三頁至八二頁。

    9.引書同註8,見第二章第三節第二項新宗教意識的滋長,第一○六至一○七頁。

    10.見浘山雄一等著,許洋主譯《般若思想》第三章、三「社會的背景」中,第二五至三三頁。

    11.引書同註4,見第四六一頁。

    12.見演培法師《佛教的緣起觀》,「佛法的因果論」第二○七至二二九頁。

    13.引書同註4,見第四九二頁。

    14.本經有關現世報的故事有第二、七、二三、二五、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則等。

    15.有關來世報的內容主要在第五卷全部和第七卷、八三至九○及第一○○則等。

    16.宿世報的內容有五○、一○三、一○四則等。

    17.引書同註4,見第四五九頁。

    18.引書同註4,見第四五四頁。

    19.引書同註4,見第四七八頁——

    第三節特色

    每一部經的結集成書有其因緣,也有其成書的目的。綜觀《雜寶藏經》全經的內容,有下列幾點特色:

    一、宣揚孝道的精神

    本經以孝養故事為首卷,為全經最具特色之處,因為在本緣部中其他以佛本生、因緣、譬喻故事為主的經典如《撰集百緣經》、《賢愚經》···等,皆無此一特色。可見本經編譯者做這樣的編排,有其特別的用意。至於強調佛教重視孝道的意圖,當是為求順應中國社會民情的需要,為了與中國文化相融合,以逐漸淡去外來文化的色彩。

    「至孝尊親」是中國倫理道德觀念的基礎與核心,在佛教傳入之前,中國社會就存在著以儒家為代表的血緣第一、家庭本位的倫理道德觀念。《孝經》說:「孝者經之本」,「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佛教在印度則大相逕庭,主張怨親平等、無分親疏,追求個人解脫,視家庭為牢籠【註1】,因此傳入中國以後,難免會產生極大的衝突與反對的意見,或成為攻擊的對象。為了讓佛教在中國有立足之地,在整個中國化的協調過程中,其倫理道德也逐漸儒家化。為了闡述佛、儒兩家孝親觀的一致性,儘量在流傳於印度的佛經故事中塗上中國固有的儒家色彩,且在經文中不斷強調孝養的利益,如:

    諸比丘當知:於父母所,少作不善,獲大苦報;少作供養,得福無量。當作是學,應勤盡心,奉養父母。【註2】

    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告諸比丘有二種法,能使人疾得人天,至涅槃樂。有二種法,能使於人,速墮三惡,受大苦惱。何等二法,能使於人,疾得人天至涅槃樂?佛言:一者供養父母、二者供養賢聖。云何二法速墮三惡受大苦惱?佛言:一者於父母所作諸不善;二者於賢聖所,亦作不善。【註3】

    所謂「父母就是家中的菩薩,應好好的奉養。」供養父母就是最直接的布施,祈福不必遠求,在家中修行即可。本經藉著孝親供養也有功德的故事來強調佛法,無形中使儒、佛思想相互交流,以達到藉孝道之外衣來鼓吹佛法之實效。

    其次,從時代的背景來看,本經譯出的時間在北魏文成帝興佛運動之後。而譯者之一的曇曜,就是在朝廷主持復興佛法的主要負責人。由於之前有北魏太武帝滅佛事件【註4】,太武帝認為由於佛教的盛行,致使「政教不行、禮義大壞」,招致歷代喪亂,應徹底取締佛教,以奉行儒家的名教為標榜,以恢復漢族傳說中的古之治世〈羲農之治〉為號召,所以曇曜積極編譯出這本佛經故事出來,證明佛教亦極為重視孝道,與中國文化並無差別。

    然而此舉並非曇曜的創舉,早期的佛教傳播者在翻譯佛經時就採取選、刪、節、增的手法,使有關譯文盡量吻合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需要。如從傳譯《四十二章經》始,就把孝道列進佛教的教訓之內;而三國時康僧會在他編譯的《六度集經》中,讓孝道在佛教治國中盡可能地大起作用,把「慰孝悌,養孤獨」當作是一條綱領確定下來。另於《布施度無極章》言:「布施一切聖賢,又不如孝事其親」,主張把孝親置于布施之上。《忍辱度無極章》中專有行孝感天的故事,歌頌「至孝之行,德香薰乾」,「至孝之子,實為上賢」。【註5】之後還有《盂蘭盆經》、《佛說孝子經》、《佛說睒子經》等,皆可說明佛教與儒家孝親觀

    契合無間,甚至有意抬高這些宣揚報父母之恩經典的地位。如西晉竺法護所譯《盂蘭盆經》在中國素有「佛教孝經」之稱。

    前者雖已將孝道與佛教的精神相互融合,顯現中國佛教道德儒家化的趨勢,但都只是單篇或零散的穿插在各篇章之中,不若本經以第一卷為單位那麼明顯積極。可推測的是,《雜寶藏經》承襲了前人的作法並繼續加以發揚,或為了迎合中國傳統道德的需要,更刻意做此編排以證明佛教故事中也極重視孝親的,兩者並不衝突,甚至有相輔相成的功效。

    這種儒化的佛教在中國也漸成為一種趨勢,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中國歷代的佛教徒還撰寫了大量以強調孝親為主題的論著。如流行於晚唐、五代的《父母恩重難報講經文》等,之後更提出「一人出家,九族升天」之說,強調佛教孝養的情操較儒家更殊勝。可見到了後期,佛教道德觀已成為中國文化的主要內容。

    二、倡導布施的功德

    《雜寶藏經》中有不少沒有曲折離奇情節,純屬佛教宣傳品的故事,目的在透過布施、供養所得的各種果報來宣揚教義,鼓勵人們應放棄對財物的執著,積極行布施修福德,並藉以招攬信徒。如在須達長者婦克己食供佛食,得庫中充滿穀帛飲食【註6】;內官因以金錢贖牛的放生功德,現身即得男根具足【註7】;貧女以兩錢布施因緣,獲被遴選為王夫人的福德【註8】;畫師罽那將三年幫傭所獲錢財,設會供僧,受瓔珞、鞍馬及一村的封賞【註9】;沙彌救蟻、比丘補壁孔皆獲延長壽命【註10】等現世報。在第五卷中有二十二則皆記載以花鬘、蓮花供養佛塔;造塔、敬塔、路見佛陀避道、持八戒、燃燈供養等,因此獲得生天果報,此外尚有宿世業報和阻人行施後世常生貧賤的惡報等等【註11】。

    當因果業報輪迴之說普遍廣泛流行之後,在人們心中產生複雜微妙的影響,人們深切的感受到今世所受的福禍苦樂,皆是往昔所造業力的結果。「及於今日修行布施,然後可富;而汝往因不修布施,故使貧窮。」【註12】而布施雖然不是佛法的究竟義,卻是種福田最簡單、最直接、最快又最好的方法,人們感受的貧窮苦痛,願意積極施捨財物,廣修布施,以儲備「堅牢之藏」,希望能夠業障消除,脫離貧窮。在《雜寶藏經》中許多故事的主角都是貧窮的百姓,他們深切的體會到衣食困乏的艱苦,所以見富有的長者之所以過著豐衣足食的日子,皆因經常布施供養所修之福,如此激發他們改造命運的決心,願犧牲自己的一切,甚至賣身為僕設會齋僧,一心一意想脫離現世的困苦。如「我前身不作福故,今日貧窮。如彼長者,先身作福,今亦作福,我今無福,將來之世,為轉苦劇....真解悟貧窮之苦,能以不堅之身,易於堅身;不堅之財,易於堅財;不堅之命,易於堅命。」【註13】這些故事皆不斷以「若今世不作,來世當受苦」來強調的布施種福田的重要。

    本經談到與有關布施的內容大約有六十七則,超過全經二分之一的份量,尤其以第四、五兩卷為主,其他相關故事也散見於各卷,這些故事大多非常的簡短,有的只有一百字左右,內容來積極鼓勵人們行布施。關於用布施、供養宣說福德業報為主題者,在其他經典中也出現不少,如《佛說造塔功德經》、《佛說施燈功德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德經》、《佛說分別布施經》、《佛說長者施報經》::等等,在陳柏達《圓滿生命的實現─布施波羅蜜》一書中也做過仔細的整理【註14】。但這類經典多以教條式的說理方式來宣傳佛法,不若本經透過主角的現身說法,以說故事的方法來表現,提供僧人平日教化群眾的資料,這些豐富生動的布施故事,不但容易被群眾接受,無形之中為眾生安排了一條修行的路。

    三、強調佛陀的威德

    在《雜寶藏經》中出現許多以「佛說實語,能除災難」的情節。如:中箭的睒摩迦因說實語,箭拔出後,身瘡全癒【註15】;佛以實言令火熄滅【註16】;佛憐愍被毒欲死的提婆達多說實語,令毒消滅【註17】;十力迦葉以實言止佛足血【註18】;耶輸陀羅以實語證明羅□羅卻是處母胎六年的佛子【註19】。所謂「實語」者,是指所說真實無欺,而行為又能與所言相符,《金剛經·離相寂滅分》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而根據印順導師對實語的解釋,能幫助我們對實語有較深的了解:

    諦語〈Satyavacana,saccakiriya〉,或譯為實語。這是真誠不虛妄的誓言,與一般的發誓相近。諦語,是印度一般人所深信的。從這種諦語的傳說來看,諦語是:說諦語的人,必要備有良好的功德,才能從真誠不虛妄的誓言中,發出神奇的力量,實現誓言的目的。不只是內心的想念來,要口裡說出來,語言也就有了一份神祕的意味,所以諦語也稱為真實加持〈satyadhisthana,saccadhitthana〉起初,佛法是沒有諦語的,但在世俗信仰的適應下,漸漸參雜進來。【註20】

    可知在原始佛教並沒有這種傳說,到了部派時期,為了適應當時社會的需要,加進了印度人深信說實語可消難的世俗信仰,尤其在佛本生故事中被普遍的運用,特別是治病或恢復身體健全的情節最多,這種不可思議的神力,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宣揚佛陀的功德力廣大無邊,使民眾心生敬信,發心學佛。

    另外實語的力量,除了主要由於諦語者的功德力外,也可能是感動天地,得到鬼神的幫助,如王子通過釋提桓因的考驗並得到加持,全身平復,也恢復了王位【註21】;佛於過去生中行菩薩道為兔時,為成就仙人得道,願以己身肉供仙人,感動釋提桓因降雨解除乾旱【註22】;鸚鵡救護同伴的義行感天,得到帝釋的協助,撲滅森林之火。【註23】

    此外還有一些神變的情節,如為度化惡心向佛的輔相夫婦和迷戀女色的難陀現種種神通【註24】;慈童女〈佛前生〉發願願代受苦者承受所有苦,鐵輪即墮地【註25】;提婆達多雇五百射手欲害佛,所射箭皆變成花的神變情節,佛因此度化令其得道【註26。除世尊之外,尚有其他諸佛和出家得道者也是威德具足,能現種種神通的。如:定光佛恐眾生因誹謗而墮地獄,於虛空中作十八變【註27】;祇夜多以三彈指力,將龍驅離【註28】;驃駝比丘為阻止彌多比丘的誹謗,現神通【註29】;還有醜女賴提因向佛至心懺悔,使她轉變成如同天女的美貌【註30】。

    這些說實語或神變情節雖為後人附會加入,但用意卻十分明顯,皆藉由佛菩薩的威德,令眾生對佛法生信——

    1.參陳觀勝原著·許真章翻譯中國佛教中之孝道一文,見《西域與佛教文史論集》第二四七至二六五頁和魏承恩《中國佛教文化論稿》第三章第四節「中國佛教道德的儒家化」,第九四至九八頁。

    2.見《雜寶藏經》第七則慈童女緣,《大正藏》四冊,第四五一頁。

    3.引書同上,見第九則鹿女夫人緣,第四五二頁。

    4.有關北魏太武帝滅佛事件,於《魏書》釋老志中有詳細記載,此參考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第三卷,第五六至六三頁。

    5.參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第一卷,第四三四至四三五頁。

    6.引書同註2,見第二三則,第四五九頁上。

    7.引書同註2,見第二五則,第四五九頁下至第四六○頁上。

    8.引書同註2,見第四一則,第四六七頁中至第四六八頁上。

    9.引書同註2,見第四二則,第四六八頁上至中。

    10.引書同註2,見第四四則和第四六則,第四六八頁下至第四六九頁上。

    11.有關因布施所獲的果報。筆者歸納為五種:

    一、現世報:又分為

    1.獲得王位:見二、四○、四一則。

    2.豐衣足食:見二三、四一、四九則。

    3.財富珠寶;見七、四二、四三、四八則。

    4.延長壽命:見四四至四七則。

    5.得妻子:第四八則。

    6.得男根:第二五則。

    二、來世報:在第五卷中行布施,皆得生天果報。

    三、宿世報:指生生世世受福不盡者。如五十、一○三、一○四則。

    四、惡業報:遮人行善,必遭苦果。第六、九、一○七、一○八則。

    五、證果位:大部分皆得須陀洹果,唯第一一四則獲四果。

    12.引書同註2,見第一○五,第四九二頁上。

    13.引書同註2,見第四三則,第四六八頁。

    14.該書由東大圖書公司印行。

    15.見本經第二則,第四四八頁下:「睒摩迦答言:我於王所有惡心者,毒遍身中,即爾命終;無惡心者,毒箭當出,身瘡便癒。即如期言毒箭自出,平復如故。」

    16.見本經第一三則,第四五五頁上:「我〈佛〉以智水,滅此三火,此言若實,此火當滅。作是語已,火即時滅。」

    17.見本經第三四則,第四六四頁下:「我從菩薩成佛已來,於提婆達多常生慈悲,無惡心者,提婆達多毒自當滅。作是語已,毒即消滅。」

    18.見第八十則,第四八一頁:「十力迦葉至世尊所,作是言曰:若佛如來於一切眾生有平等心,於羅□羅提婆達多等無有異者,腳血應止。即時血止,瘡亦平復。」後在本生故事中,父亦以實語,令子身上毒氣即消,平復如故。

    19.見本經第一一七則敘述佛子羅〔目*侯〕羅於佛出家六年之後方始出生,致使其母耶輸陀羅蒙受諸種羞辱,後釋迦族人作一火坑,欲將子投入火坑燒焚,耶輸陀羅求救無援向佛所祈禱,入火坑後火坑變成水池母子處蓮花上,釋迦族人才相信耶輸陀羅確無妄語。

    20.見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之起源與開展》一書,第八章第三節神祕力護持的仰信第一項「音聲的神祕力」,第五○七頁。

    21.見本經第二則王子以肉濟父母緣。

    22.見本經第十一則第四五四頁下,「時彼仙人,生大苦惱,即取食之。菩薩為此,難行苦行。釋提桓因宮殿震動,而自念言:今以何因緣,宮殿震動。觀察知是兔能為難事,感其所為,即便降雨,仙人遂住,還食果蓏。爾時修習,得五通神。」

    23.見本經第十三則佛以智水滅火緣。

    24.見本經第九五、九六則,第四八五至四八六頁

    25.見本經第七則第四五一頁下「〈慈童女〉聞是語已,即自思惟,我終不免,願使一切應受苦者盡集我身,作是念已鐵輪即墮地。」

    26.第三三則第四六四頁中。

    27.第二八則第四六一頁:「爾時定光知彼心念,恐其誹謗墮於地獄,即昇虛空,高七多羅樹作十八變。諸仙人見已,而作是言:身能離地四指無有淫欲,何況定光昇虛空中有大神變,而有欲事?」

    28.第九一則第四八三頁上:「時有二千阿羅漢,各盡神力,驅遣此龍,令出國界。其中有百羅漢,以神通動地,又有五百人,放大光明,復有五百人,入禪定經行,諸人各各盡其神力,不能使動。時尊者衹夜多,最後往至,到龍池所,三彈指言:龍汝今出去,不得此住。龍即出去,不敢停住。

    29.見本經第十八則第四五七頁上:「駝驃厭惡,即昇虛空作十八變,入火光三昧於虛空中。如火燄滅,無有屍骸。」

    30.見第二十則第四五七頁下「佛感其心至,從地踊出,始見佛髮,敬重歡喜。已髮即異,變成好髮;次見佛額,漸睹眉目耳鼻身口,隨所見已,歡喜轉深,其身即變,醜惡都盡,貌同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