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如何拣择修行的方法
    肆、如何拣择修行的方法

    修行的先决条件有四:(1).明信因果。(2).严持戒律。(3).坚固信心。(4).

    拣择行门。

    (1).明信因果

    所谓「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在楞严经里列举出十种恶因得恶果的事相,

    但众生虽畏恶果,却不知断除恶因,而菩萨知因知果,就不会去造恶因。若自修

    行的方面看,修十善业种人天善因的,必得人天善果;修四谛十二因缘种二乘因

    的,必得声闻、辟支佛果;修六度、十度发菩提心种成佛因,必得究竟佛果。另

    外,尚有某类外道,不知正道的因果,有的执断执常,有的拨无因果,有的非因

    计因,非果计果,由于他们修行的「因地不真」,造成了证验上的「果招迂曲」,

    以致永远不成佛道。所以修行人不但要相信因果,而且要正信,不可邪信或盲信。

    (2).严持戒律

    持戒是修行的基础,「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戒的真实大用,从自利

    来说可以因戒生定、由定发慧;从利他来说,可以严净毗尼,宏范三界。又毗尼

    藏为佛法寿,毗尼久住为佛法久住。佛临入灭前,殷殷劝勉修行人以戒为师,大

    有深意。然持戒的类别虽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而持戒的观

    念却非条文式的律法所能规范。

    佛遗教经中除了要修行人奉持根本的毗尼外,又谈到一般生活上的方便戒:

    1.凡夫戒─「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

    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

    2.比丘行者自律─「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与世事,通致使命,咒术

    仙药,结好贵人,亲厚矫慢,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

    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蓄积」。

    根本戒有轻重戒的分别,是依所受戒而持;方便戒为轻遮戒,是站在出家修

    行的立场设立。若不出家,当依职业、身份和环境的需要去变通,但于原则上仍

    应谨守善法,不得逾越了该遵循的分寸。另外从生活的历缘对境中,修行人必须

    去除五欲和弃舍五盖,才能掌握持戒的基本观念。

    去五欲─五欲是指世间的色、声、香、味、触五尘境。因能起人贪欲之心,

    所以叫欲;能使人蒙昧真理,离净就染,所以叫尘。五欲恰似地狱的五条根,常

    能诳惑修行人,使其心生爱著,去造种种的恶业,而堕落三途恶道,因此修行人

    于精进道业时,一定要加以去除。

    1.去色欲─色指男女端正美好的形貌,以及金银琉璃等世间宝物,或使人见

    了心生喜爱的颜色。大智度论认为一个人若贪著色相,便会使烦恼欲火炽盛

    燃烧,譬如「火烧金银,煮沸热蜜,虽有色味,烧身烂口」,所以应当去除

    色欲。去除的方法,应观色相本体,都由因缘假合,并无一定的真实存在,

    而人对色相的好恶,全凭心念的移转构成。如游子离乡背井,见中秋月而伤

    心落泪;当阖家团圆赏月时,都夸赞月光皎洁美丽。同一秋月,因人心境遇

    不同,所感亦互异。又如见到所亲所爱,就生出爱心;见到所嫌所怨,就生

    怨害心;见到一般人,就无怨也无喜。这同一人、同一心,却因事物的迁变,

    立刻感受不同的心情。由此可知,这个心是妄想心,境是妄想心所对的妄境,

    妄心妄境所形成的「妄色」,使修行人惑乱。如今既知妄色和妄心的不实,

    便须一时俱舍,不得贪爱染著。

    2.去声欲─声指乐器声、男女歌声、言语声,或大自然所发殊妙音声,如幻

    如化,由耳入心,使人妄生好乐。其实声相无常,刹那不停,声声之中暂闻

    即灭。去除的方法如前去色欲法。

    3.去香欲─香指男女身香、饮食馨香、一切的草木熏香,乃至世间制造的香

    水、香粉等等。大凡世人一闻香气,便自神识昏迷,从此开结使门,起惑造

    业,因此香欲的过患甚重。去法亦如前说。

    4.去味欲─味指酸苦甘辛咸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美味,审观举世人群,谁不是

    为了贪口腹而残杀生灵,滥捕水陆空行。如此伤天害理,断大悲种的行径,

    若不受诸恶报,岂非不伦?大智度论说:「当自觉悟,我但以贪著美味的缘

    故,应当承受众苦,永远在地狱中遭到洋铜灌口、[口+敢]烧铁丸的折磨。」

    去味欲法亦如前说。

    5.去触欲─触指男女的身体柔软细滑,寒冷时接触的温暖,炎热时接触的沁

    凉,以及许多美妙触感。触感是产生烦恼主因,也是系缚心的根本。因前四

    欲各有各的界限,色属眼分、声属耳分、香属鼻分、味属舌分,此为四根对

    四尘的摄受各持分际,惟独触欲却是周偏全身,「虽知不净,贪其细软,观

    无所益,是故难离」,因为难舍难离,就常造作重罪,而堕入了两种大地狱,

    一叫寒冰、一叫炎火,这二大地狱都是因身触受罪,苦毒万端,所以触又叫

    「大黑暗处」。

    去触欲法皆如前说,但用功却须加倍,兼修禅定,才能奏效。

    小止观说:「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毒蛇。」耽著五欲的人,

    形同畜生,名叫「五欲奴仆」,修行要去五欲,除了上说观法,并须观察此身「

    九孔流不净」,死后身臭虫[口+敢],一无可取。又于生活当中常能「少欲知足」,

    心中不行谄曲求取,不为眼等诸根所牵,安隐淡泊,即可除破五欲的过患。

    弃五盖─前说五欲是指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境生起爱欲染著。若前尘落谢的

    影子转入意根,追缘过去,逆虑未来,虽然无境可对,而内心中妄念丛生,盖覆

    了修行人的真心,使得道业不进,善法不生,所以应当立予弃舍。

    1.弃贪欲盖─引取顺情的尘境而无厌足,不知本来所愿,不辨善恶好丑,一

    切依自己的情意所趋,狂醉于渴爱的漩涡里,不知惭愧忏悔,不能摄受正法,

    这样的人永远处身污秽,远离涅盘圣域,永远不得禅定的境界。因此贪欲是

    「贤圣所不亲,愚□所爱近」,应当修「不净观」加以除灭。

    2.弃嗔恚盖─对于一切的苦境,违理境等生起憎恚,「思惟此人恼我,及恼

    我亲,赞叹我怨,思惟过去未来,亦复如是」,由嗔而生恨,常思仇报,于

    是身心热恼,造出了无边恶业。对治当修「慈忍观」加以除灭。

    3.弃睡眠盖─心智昏沈而失去觉知叫「睡」,缘境不动,五识暗冥叫「眠」。

    睡眠的时候无觉无知,犹如死人,因此是最下的恶法。对治当如遗教经说,

    于二六时中勤修善法,思惟人生无常迅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必须

    用持戒的方法加以摒除。

    4.弃掉悔盖─坐立不安,心口不能专一,六根不能收摄,终日随情放荡,纵

    意嬉戏,叫做「掉」。为了修行,知有掉举诸事,于是产生懊悔,使心中不

    得安静,叫做「悔」。「掉」是凡夫的通病,为定心不够,戒行不足及缺乏

    智慧的现象;掉后生悔为修行人本有的,这个「悔」如能配合忏法,于事理

    两忏后,即能万缘放下,安心修道,未免不是美事一桩,但凡夫终归凡夫,

    不但缺乏真正的勇猛心和恒常心,甚至怀疑忏悔的功效,或不信任自己的能

    力,所以就菩萨心难发,因此佛法难行,而产生了「悔箭入心」的情况。此

    时应当正观两件事:◆众生本来成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法有无量功

    德,能消无边业障。今日我为众生,是此心遭受污染的缘故,若能去染还净,

    即为成佛,而这个去染还净的过程叫修行,是依著正确的佛法去修,使业障

    逐渐消除,既能诚信佛法功德,再大的重罪自然都可忏悔了。其次,平时应

    都摄六根,身口意三业端正谨严,才能去除掉悔盖。

    5.弃疑盖─若疑情盖覆了心识,就不能生出正信,不生正信,就不会如法行

    持,不如法行持,就不得真实受用;不得受用,就更不能深获如来无上正知

    见。「如入宝山,空手而回」,由此可知这个「疑」,实为众恶的根本。疑

    有三种:

    ·疑自─怀疑自己的根机、能力。

    ·疑师─怀疑所依的善知识有无正法,其所传授的修持法门,是否确切。

    ·疑法─怀疑所学是否正法,怀疑佛法能否真正解脱因疑生惑。因惑成迷、

    歧路亡羊,就不知走那一条路才好了。

    欲破除疑盖应从四个方面做起:

    第一:要先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好比一个充满力量及信心的人,如果他走对

    了路,可以走得比别人快;如走错了,他会发现得比别人更早,而且更容易回头,

    回头后,又会很快的赶过别人。

    第二:不可预设立场来学法,意即不可坚持己见,或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

    论断佛经或善知识的教法。换句话说:不应拿装满水的杯子去盛水,应当「空心」

    以求,否则不但一无所获,甚至愈学愈糊涂。

    第三:要常亲近善知识,多听多闻、多研究、多正思惟。

    第四:要勤读佛经,深究文字般若,作为将来印证的参考。

    五盖过患及弃舍的方法,已如前说,但观种种不善法有八万四千,为何独明

    弃五盖呢?原来五盖中具备了贪嗔痴三毒和等分四法,贪欲盖是贪毒,嗔恚盖是

    嗔毒,睡眠和疑盖是痴毒,另一掉悔盖称做等分,偏摄三毒,意即起一掉悔时,

    便生出了三毒,有的三毒齐发,有的次第而发,所以叫等分烦恼。这四法为一切

    恶法的总集,只要弃舍五盖,即弃舍一切的不善法,口说心行,十八界清净无染,

    即为能持净戒。这便是严持戒律的意义,修行人欲得禅定,欲生般若的基础,更

    是拣择修行法门之前,最当先行的妙方便。

    (3).坚固信心

    修行有「信解行证」四种过程,首先必须信乐佛法,其次了解佛法,进而身

    体力行,最后证悟佛果。什么叫信?当一个人对某一对象产生欢喜、恭敬、赞叹、

    爱乐、随顺、决定、护持、无厌的时后,即称为「信」。依爱欲杂染而生的信,

    通常会变成固执的迷信;依清净心而生的信,才是真正的信。意即对一切有实、

    有德、有能的起了深刻理解认可,希望透过实践而达成与其同等的境界,这叫「

    净信」。「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修行人若不能于三宝生「净信」,就不得佛

    法的真实利益。因为「净信」能乐集善法,于佛一切智中起恭敬心,不为求取私

    利而信。譬如佛经的经首安立「如是我闻」,经尾安立「信受奉行」,均为启导

    一切众生的信心。佛陀曾自念:假若修行人有「信」,必能进入佛所开示的大法

    海中,获得修行的究竟果位;假若无信,即不能进入大法海,纵使剃头染衣,诵

    读千经万论,于佛法义理能加问难,或淘淘不绝地回答他人,也将是空无所得。

    所以大智度论说:「佛法中信力为初,信力能入,非布施持戒等能初入佛法。」

    信的层次随修学的次第浅深而不同,对佛法一无所知,不去修行的人叫「不

    信」;初学佛法,疑惑不定,一面想学,一面又不想学的,叫「疑信」;后来逐

    渐熏习,稍稍认识了一些佛法,但发心不真,信心尚少,叫「浅信」;修持既久,

    已得受用,深知佛法确是真理,但根基虽立,此心还不坚固,今日学禅,明日学

    净,到后日又要学密,见异思迁,不懂得如何一门深入,叫「深信」;已知即心

    是佛,勇猛精进,不生厌怠,叫「定信」;契合真如,证得了涅盘,此时「信心

    清净」,等同虚空,纤尘不立,到这个境界叫做「真信」。不到「真」的地步的,

    都还是虚妄相,离妄证真以后,知佛法甚深微妙,无量无数不可思议,于是闻法

    踊跃,心善直信。但一般修行人大都「初学是法,其心怯弱」。所以在修学的法

    门上,不得不有所偏重,首先应当从信仰入手,念佛信佛,依佛力的加被而修。

    然后能乐集佛功德,如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即在「仰信」的基础上,圆满修证

    六波罗蜜,如此熏修,信心成就,便得坚固而不退转。

    (4).拣择行门

    依上所说,明信因果、严持戒律、坚固信心为修行的外方便,必要的助缘,

    也只有确切了解这些助缘,才能根据自己的机缘和需要,彻底掌握修行的本意,

    乃至抉择适合自己的修行法门。但不论趣向何宗何派,修行的理念─知苦断集,

    慕灭修道,应为不易的原则。而在修道方面,即是由身口意三业积极实践的「八

    正道」。假若修菩萨行的,依此慈悲为本,以戒忍为行为的准则,就转摄八正道

    成六波罗蜜,同时用四无量心为经,四摄法为律,编织万行的大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