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被众人恭敬、名利双收时,没必要心生傲慢,因为这个会过去的;穷困潦倒、山穷水尽时,也不必痛苦绝望,因为这个也会过去的。

    1、永远快乐的保险你买了吗

    现在,不少人为了安度晚年,都要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那你死后永远快乐的“保险”,不知道买了没有?

    无论是什么样的聚合,最后都会面临分离,这就是无常的规律。

    如今,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聚在一起只是暂时的因缘,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各分东西。诚如古人所言:“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我读过一本叫《哈佛心理课》的书,里面讲了一位在哈佛大学商学院任教九年的的杰教授,他后来离开学校时,学生们依依不舍,神情悲伤。于是,教授就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IBM公司的总裁汤玛士-华生,原本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一次他旧病复发,医生要求他必须马上住院治疗。华生一听到这个消息,当下毫不犹豫地拒绝道:‘我怎么会有时间呢?IBM可不是一家小公司!每天有多少事情等我去裁决,没有我的话——’

    ‘我们出去走走吧!’医生没有和他多说,亲自开车邀他出去逛逛。

    不久,他们就来到近郊的一处墓地,只见医生指着一个个坟墓说:‘你我总有一天要永远地躺在这儿。没有了你,你目前的工作还是有人接着做。少了谁,地球都照样转。你死后,公司仍然还会照常运作,不会就此关门大吉。’

    华生沉默不语。第二天,这位在美国商场上炙手可热的总裁,就向董事会递了辞呈,并住院接受治疗,出院后又过着云游四海的生活。

    而IBM也没因此而倒下,至今依然是举世闻名的大公司。”

    杰教授讲了这个故事后,所有的学生也都释然了。

    可见,无常一旦降临到头上,谁离了谁都可以活,此时没必要悲悲戚戚,坦然接受、勇敢面对才是正途。

    其实,无常时刻与我们形影不离,每个人一定要有心理准备。甚至哪怕自己再不愿死亡,死亡也迟早会来临。到了那时,就算是最珍爱的身体,也要万般不舍地留在人间,唯有自己一人随业力而前往后世。对于这一点,只不过有些学唯物论的人持一种逃避的态度,不愿意接受也不愿意这样想而已。

    他们总觉得学佛是在逃避,实际上,不承认后世,对下辈子没有任何打算,才真正是一种逃避。你这一世只有短暂几十年,死了以后多少万年、多少世的快乐和痛苦,都取决于这一生的业力。如此重要的事情,你能轻易忽略吗?

    佛教最重要的就是要关心后世。然而,现在的大多数人对此没有任何概念,包括一些学佛的人,也把佛教看成是获得今生快乐的捷径、给心理带来安乐的手段,至于最关键的解脱大事,或者生生世世的快乐和痛苦,自己从来也没有考虑过。有时候看这个世间,就像月称论师在《中观四百论大疏》中所说,整个国家的人都发疯了,国王最初是清醒的,但众人看到他与众不同,纷纷指责他是疯子。结果国王也不得不喝下毒水,跟他们一样变成了疯子。

    对有智慧的人来说,学佛其实并不消极,也不落后。不管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前世后世都的的确确存在。既然它是肯定存在的,我们又岂能没有一个长远打算?现在,不少人为了安度晚年,都要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那你死后永远快乐的“保险”,不知道买了没有?

    当然,没有这种信仰的人,不想这些也情有可原。可有些人自称已皈依佛门多年,甚至是大乘佛教徒,对此都根本不考虑的话,这个问题就非常严重了。

    如今很多人一提到“死”就退避三舍,给他一讲后世有轮回、地狱,他马上就捂着耳朵:“不要讲!不要讲!我害怕,还是快乐点好,我不愿意听这些。”此举无疑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但也由此可见,佛教信仰若想深入到每个人的见解中,确实还存在一段距离。

    2、什么都想要,会累死你

    对生活的标准定得太高,不论是手机、穿戴、住处、车子,都喜欢追求心目中的“最好”。如此一来,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不管你是否达到了目的,内心都不会感到满足。

    现在大部分的人都觉得,快乐建立在洋房轿车、功名利禄上,每天为此而忙碌地奔波,可到头来,快乐的人又有几个呢?

    曾有一则西方寓言说:

    有个国王过着锦衣玉食、挥金如土的日子,天下至极的宝物、美色都归他所有,但他仍然不快乐。

    他不知道怎样才能快乐起来,于是派人找来了御医。

    御医看了半天,给他开了一个方子说:“你必须在全国找到一个最快乐的人,然后穿上他的衬衫,这样你就快乐了。”

    国王马上派大臣分头去找,后来终于找到一个快乐得不可救药的人。但是,大臣却向国王禀报说,没办法拿回那件能给他带来快乐的衬衫。

    国王非常不高兴:“怎么会这样?我是一国之君,为什么连一件衬衫都得不到?”

    大臣回答:“那个特别快乐的人是个穷光蛋,他从来都是光着膀子的,连一件衬衫都没有——”

    可见,快乐真的很简单,对生活的要求越少,就会越快乐。

    现在的社会,人们对生活的标准定得太高,不论是手机、穿戴、住处、车子,都喜欢追求心目中的“最好”。如此一来,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不管你是否达到了目标,内心都不会感到满足。

    生活的轻松快乐,要从充实内心做起,而不是盲目地攀比、追求。大千世界,万种诱惑,什么都想要,会累死你。该放就放,才会快乐一生。

    3、感谢无常,让我们少受折磨

    当你明白名利的无常,一旦失去就不会觉得天崩地裂;当你懂得感情的无常,遇到变故也不会寻死觅活;当你懂得生命的无常,亲人去世也可以坦然面对。

    世间万事万物,没有一个是绝对静止的,全部都在运动变化,这就是佛教所谓的“无常”。

    正因为无常,我们的快乐不可能永远,它可以随时变成痛苦。如《四百论》云:“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凡是无常的法,就一定会坏灭;只要会坏灭,则非真正的快乐。

    从前,有个公主美丽动人,父王十分疼爱她。她要什么,父王都会想方设法满足她。

    一天下大雨,王宫院子中的积水溅起许多水泡。公主见了非常喜爱,于是向父王要求:“我要用那水泡穿成花鬘,装饰头发。”

    国王说:“这是不可能的。”

    公主就撒起娇来,说得不到便要自杀。国王吓坏了,只得召集全国的巧匠,命令他们给公主制作水泡花鬘。

    很多年轻的工匠对此无计可施,特别苦恼。

    这时,一个老工匠说自己有办法。国王非常高兴,就叫公主亲自当“监工”。

    老匠人对公主说:“我只会穿鬘,不太懂水泡的美丑,请公主自己挑选。选完了之后,我好给你穿成花鬘。”

    公主便兴致勃勃地去选水泡。结果忙了半天,一个都没拿到。最后,她累得精疲力尽,一转身跑入王宫,向父王说:“水泡虽然很好看,但拿到手中一刻都留不住,我不要了!”

    可见,把无常的东西,执著为常有,殚精竭虑地想得到,这无疑是一种愚痴之举。

    世人的痛苦,皆源于各种错误的执著。若能懂得无常之理,对一切不会太执著,痛苦便不会那么强烈了。比如,当你明白名利的无常,一旦失去就不会觉得天崩地裂;当你懂得感情的无常,遇到变故也不会寻死觅活;当你懂得生命的无常,亲人去世也可以坦然面对。

    从前在佛陀时代,有一个妇女,丈夫抛弃了她,她唯一的孩子又死了。

    这个妇女痛不欲生,抱着孩子的尸体来到佛陀面前。请求佛陀大发慈悲,无论如何要救活孩子,否则,她也不要活在人世上了。

    佛陀说:“要救你的孩子并不难,只是你必须向没死过一人的家里讨一粒芥子,把这个给我,我就能救活这孩子。”

    这个妇女就挨家挨户地找,但没有一家从来没有死过人,最后她终于明白了:人总是要死的,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平等。于是对孩子的死,就没有那么放不下了。

    古人也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就是无常的规律,任何人均无法超越。若能通达这一点,你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发生任何变化、遭受任何打击,也不会万念俱灰。

    4、三种活法最快乐

    “金钱要布施,爱情要奉献,名声要服务于众生,这样才会终生快乐。”

    从前,无德禅师面前来了三位信徒,他们为各自的事情烦恼不已,不知如何才能使自己快乐。

    禅师首先问他们:“你们为了什么而活着?”

    第一个信徒说:“因为我不想死。”

    第二个信徒说:“因为我想年老时儿孙满堂。”

    第三个信徒说:“因为我有妻子儿女。”

    禅师听后,说:“你们都不会快乐的。”

    三个信徒齐声说:“那我们怎样才能快乐呢?”

    禅师反问:“你们认为得到什么才会快乐?”

    第一个信徒说:“我认为有了金钱就会快乐。”

    第二个信徒说:“有了爱情就会快乐。”

    第三个信徒说:“有了名声就会快乐。”

    禅师答:“有这样的想法,你们永远都不会快乐。而且,有了金钱、爱情、名声之后,烦恼还会接蹱而至。”

    三人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禅师说:“你们先要改变观念:金钱要布施,爱情要奉献,名声要服务于众生,这样才会终生快乐。”

    从这个小故事中,你明白了些什么?

    5、越执著,失去越快

    实际上,很多人追求的幸福,就像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到头来很容易空欢喜一场。倒不如怀着一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心态,在为之努力的同时,对于得到多少,不要过于放在心上,一切随缘!

    曾有个画家,在白纸上画了一个点,装在相框里,问一些人这是什么意思。

    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知道这究竟代表什么。

    其实,它的意义非常深刻:我们若执着于一点,往往会钻进死胡同,忽略周围的很多很多,全然不发现还有大片的空间。

    比如,当你执著一个人时,除了他以外,本来还有许多事物可带来快乐,但如果你一直牵挂他,得不到他,就觉得失去了整个世界。如此不但会让自己痛苦,也会给对方带来烦恼。就像执著那个小黑点一样,明明旁边的白色空间那么大,哪里都可以自由自在地翱翔,却偏把自己困在一个点上,这样的结果,绝不会有幸福可言。

    美国有位著名的心理学教授,有一次在快下课时,对所有的学生说:“我今天准备做个游戏,哪位同学愿意来帮忙?”

    有一位女士上去了,教授要求她把最爱的二十个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那位女士就把家人亲戚的名字全部写上,数量不够,又把邻居、朋友等都写了下来。

    写完后,教授让她把不太喜欢的一个名字擦掉,她就把邻居的名字擦掉了。然后,教授要求她继续擦一个、再擦一个——一直擦到最后,只剩下了四个人——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

    教授还要她再擦两个名字。这时候她有点舍不得,想来想去把父母的名字擦掉了。教授要她再擦掉一个。她想了很久,将孩子的名字擦掉了。

    这时,教授就问她:“你为什么要这样?父母对你有养育之恩,孩子是你的亲生骨肉,为什么要擦掉他们?”

    这位女士答道:“父母会在我之前先死,孩子会在我死后单独留下,能陪我共度一生的,只有我的丈夫,所以我对他的执著最大。”

    教授说:“如果是这样,你执著的范围非常小。在这么小的范围内,你对丈夫如此执著,认为他是属于你的,他的所作所为就会被你控制,觉得没有自由,就像被关在监狱里一样,这样,他反而可能最先离开你。”

    实际上,很多人追求的幸福,就像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流失的越快,到头来很容易空欢喜一场。倒不如怀着一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心态,在为之努力的同时,对于得到多少,不要过于放在心上,一切随缘!

    6、万事从调心开始

    倘若你真懂得一些调心的窍诀,那活在世间上也可以、离开世间也可以,有钱也可以、没钱也可以,身体有病也可以、没病也可以,只要能护持这颗心,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在古印度,国王手下专门有驯服狂象的人。他们通过铁钩、绳索等工具,将狂象训练得十分听话,身体也变得极其调柔。然而,对驯象者来说,能调伏的只是大象的身,而不是大象的心。这方面,佛经中就讲了一则公案:

    往昔,一位国王有很多头狂象,并专门安排人来驯服它们。有一次,国王准备到森林中打猎,让驯象者给他一头驯服好的大象当坐骑。

    国王骑着大象来到林中,由于大象嗅到了母象的气味,便开始疯狂地追逐母象。万分紧急之下,国王抓住一颗树才得以脱险。

    国王非常气愤,回宫后找驯象者算账。

    驯象者说:“实在对不起,我确实已将象的身体驯服。今天发生这种事,主要是因为它的心没有调伏。”

    “为何你不调伏它的心?”

    “这一点我也无能为力,因为调伏众生的心,唯有大慈大悲的佛陀才有能力。我只能驯服大象的身体,它的身体我已调伏,您若不信可亲自一试。”

    于是,国王派人把大象找回来,在它面前放一个燃烧的铁球,命它用鼻子将铁球卷起。尽管燃烧的铁球烧坏了大象的身体,但它仍乖乖地把铁球卷起来。

    见此情景,国王终于相信了驯象者的话。

    身体的驯服,一般人都可以做到。有些人通过训练身体,可以做各种各样的表演,比如杂技、体操,甚至有些动作看起来非常惊人,他们驾驭起来也游刃有余。而对于心的调伏,只有通过修行佛法才能达到。一旦你调伏了自心,把胡思乱想、乱七八糟的心管住了,这才能真正获得自在。

    因此,佛陀说:“调心极善妙,调心得安乐。”若能调伏自己的心,则是最善妙、最安乐的事情了。这一点不光是口头上说说,更需要实地修持。倘若你真懂得一些调心的窍诀,那活在世间上也可以、离开世间也可以,有钱也可以、没钱也可以,身体有病也可以、没病也可以,只要能护持这颗心,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否则,哪怕你拥有能赐予一切的如意宝,也不一定满足、不一定快乐。

    那么,我们该怎样调伏自己的心呢?

    佛教中的禅修非常有效。禅修有许多方法,其中最简单的窍诀就是:先专注盯着一尊佛像,看一会儿再闭目观想;观想不起来了,再看一会儿,在闭目观想——如此不断训练,直至观想得非常明显、清晰。

    这样做不但可调心养身,缓解生活、工作的压力,还可以开启智慧、消除业障,有诸多殊胜的利益。大家不妨一试!

    7、一切都会过去

    被众人恭敬、名利双收时,没必要心生傲慢,因为这个会过去的;穷困潦倒、山穷水尽时,也不必痛苦绝望,因为这个也会过去的。

    现在的一切,总有一天都会过去,不要让自己活得太计较。

    古代有位国王做了个梦,梦里有人告诉他,只要记住一句话,这一生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忘怀。他当时特别欢喜,但醒来后就忘了。

    国王非常伤心,倾尽宫中所有钱财,打造了一个大钻戒,并召集有智慧的大臣说:“你们谁能把这话找回来,我就把这个钻戒赏给谁。”

    过了两天,一位老臣跟他说:“国王,请把钻戒给我。”

    国王问:“你是不是已经知道了?”

    老臣不说话拿过钻戒来,在戒环上刻了一句话,又把钻戒还给国王,扬长而去。

    国王一看,恍然记起梦中正是这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

    从此,国王牢牢记住这句箴言,一生中不管遇到什么,都不会特别执著。因为他知道,光荣辉煌、耻辱失败、财富名利——眼前所出现的一切,终究都会过去的。

    其实我们也应如此,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对于种种得失荣辱,用不着太放在心上。被众人恭敬、名利双收时,没必要心生傲慢,因为这个会过去的;穷困潦倒、山穷水尽时,也不必痛苦绝望,因为这个也会过去的。

    宠辱不惊、笑看成败,这才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8、幸福是怎样炼成的

    第一、幸福感是暂时的;第二、幸福感是递减的;第三、获得幸福的经历越曲折,幸福感会越大;第四、没有渴求就没有幸福;第五、幸福是需要感觉的;第六、幸福感的获得,需要有愉悦的心情。

    幸福是什么呢?

    古人在造字时,就已告诉我们了答案。“幸”字,上方是“土”,下方是钱的符号“¥”;“福”字,左边是“衣”,右上是“一口”,右下是“田”。也就是说,有地、有钱、有衣、有食,而且全家团团圆圆,这就是幸福。

    但幸福真的只建立在物质上吗?

    有人认为:有钱就会带来幸福。但我认识很多有钱人,他们并没有感到快乐。

    一次,我遇到一位企业家。他40多岁,衣冠楚楚、事业有成,却常流露出忧虑、抑郁、沉重的神情。

    我问:“除去成本的话,你一个月能赚多少钱?”“1亿没有问题。”

    “你心里快乐吗?”“还行,但我还想做大。”

    不久后,在一个小面馆里,我见到一位50来岁的老板娘。当时天色已晚,她关了面馆的门,转身从油腻的围裙兜里掏出一堆小钱来,一张一张仔细、麻利地数着。

    我问:“你一天能赚多少钱?”“也就一百来块吧。”

    “未来有什么计划吗?”“我还想做大。”

    可见,“做大”是好多人的梦想。这种想法虽然无可厚非,但做大了以后,钱赚得多了,反而让自己为欲望所累,不一定会真正幸福。

    还有人认为:感情可以带来幸福。若找到一个心仪之人,和自己心心相印、相伴一生,就是这辈子最大的快乐。

    也有人认为:健康可以带来幸福。我就认识一位老人,经常供养僧众、捐赠慈善基金,他这样做没有别的想法,只求家里平平安安、身体健健康康——

    综上所述,幸福因人的价值观不同而呈现千差万别之貌。但相同的是,幸福都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满足,都在心上安立。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呢?

    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黑格尔都认为,人类应该用理性的方式来寻求幸福,否则,建立在感性上的幸福,只是一时冲动,会转瞬即逝。所以,我们首先理性地认识一下幸福。

    现代幸福学家认为,幸福具备六个特点:

    第一、幸福感是暂时的。

    尽管人人都希望幸福永不褪色,但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能让自己幸福的事物,慢慢习惯了以后,就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幸福感也会日益淡化。

    如此,当你坐在刚装修的新家里,环顾四周会欣喜若狂,但不久,这种感觉会渐渐消失;一个人新婚燕尔之时,认为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多年以后,他不仅感觉婚姻平淡,甚至还可能与爱侣形同陌路。所以,幸福感并不是持久不变的。

    第二、幸福感是递减的。

    当你得到渴求的某个东西时,最初觉得特别幸福。但再次获得这个时,幸福感会大不如前。当达到足够多的次数时,幸福感也就变为零了。

    第三、获得幸福的经历越曲折,幸福感会越大。

    如果某个东西来之不易,得到时才会激动万分。比如一个人磕长头到拉萨,一路上历尽千难万苦,终于到达目的地时,他会无比幸福、喜极而泣。

    第四、没有渴求就没有幸福。

    你喜欢某一样东西,对它念念不忘,得到时会喜不自禁,但如果你对一件事物没有渴求,它就不会给你带来幸福。试问,不爱糖的人给他糖,他会觉得幸福吗?

    第五、幸福是需要感觉的。

    一个人住在简陋的小茅棚里,另一个人住在豪华的别墅中。住茅棚的人非常满足,身心洋溢着幸福;而住别墅的人,虽然生活奢华,却没有心满意足,这就不叫幸福。

    第六、幸福感的获得,需要有愉悦的心情。

    如果你的渴求获得了满足,但此时的你,沉浸在对其他事件的悲痛中,仍然难以获得幸福。

    由此可见,幸福虽然与外在环境有关联,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从内心寻觅。

    既然幸福在我们心中,它就并不遥远,只待用心去感悟。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把幸福一味寄托在外物上,那即使奔波了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得到,反而让自己与幸福越来越远。

    毕竟,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佛经中说,纵然天上降下珍宝之雨,纵然世间妙欲被一人独享,贪欲大的人,也不会感到满足。我见过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享有财富与盛名,却依然不断地寻寻觅觅,内心始终没有满足,时常处于焦虑、空虚中,不知幸福为何物。

    从前也有一位富人,背着金银财宝,到远方去寻找幸福。可他走遍了千山万水,也未能找到幸福。

    当他沮丧地坐在路旁时,正好遇到一个农夫。

    富翁说:“我一直在寻找幸福,实在是找不到,怎么办?”

    农夫擦着汗,放下沉甸甸的柴,说:“放下就是幸福!”

    富翁顿时醒悟,当天晚上也睡得很香。

    人生在世,往往有太多的放不下。如果有一颗知足的心,懂得“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即使自己的人生不完美,目标不能完全实现,也会牢牢抓住幸福的翅膀。

    所以,何时放下了,何时就会满足,何时才会幸福。

    9、莲藕是佛陀加持过的食物

    莲藕真是好东西,具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吃它,对身体有帮助;学习它的精神,对心又帮助。可谓一举两得!

    前不久,有人买了几节白嫩的莲藕,放在桌上,勾引着我的食欲。

    见我很感兴趣,他便将莲藕生长的因缘、功效,一一向我传授。听后方知:莲藕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生吃能清热润肺,凉血行瘀;熟食可健脾开胃,止泻益血,安神健脑,具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和这种见多识广的人在一起,真的很愉快。从他那里,我的确学到了不少知识。

    莲生于污泥而一尘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中通”代表其谦逊的品德,“外直”代表其正直的个性,“不蔓不枝”说明其不具分别念、不向外攀缘的特点。所以,莲的根部——莲藕,也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诗人韩愈曾有“冷比霜雪甘比密,一片入口沉疴痊”之赞。汉代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也有“与波摇荡,奄薄水渚,唼喋菁藻,咀嚼菱藕”之语。

    同时,莲藕还是前辈许多修行人苦行时的食品。

    《释迦牟尼佛广传》中记载:佛陀在因地时,曾转世为一婆罗门,当他在山上苦修时,主要是事物就是莲藕。

    莲藕真是好东西,具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吃它,对身体有帮助;学习它的精神,对心又帮助。可谓一举两得!世上还有什么食物比它更好呢?

    今后,我要多吃莲藕,因为它是佛陀曾加持过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