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佛是这样为人处事的
    不责备别人的小错,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惦念以前的嫌隙,这三者不仅可以培养德行,还能让自己远离祸害。

    1、有一种感动叫守口如瓶

    懂得尊重别人的人,终将赢得别人的尊重。无论何时,保守秘密的人都能受到重用,也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生活中,我们不仅要保守自己的秘密,也要尊重他人的秘密。

    有些人心性不稳定,受人盛情款待时,常会把心里话倾吐殆尽。特别是酒醉饭饱之后,最易吐真言:“咱们朋友一场,以你我多年的交情,今天我什么都没保留,全跟你说了,你千万不要跟别人说!”

    俗话说:“秘密若从口里出来,就已出了大门了,以后会遍于全世界。”所以,过了两三天后,这个朋友又在别人面前,上演了同样一出戏——如此不能保守秘密,只会令信任自己的人彻底失望。因此,我们对于别人的秘密,务必要守口如瓶。曾有一个人去某跨国企业应聘,来求职的人很多。面试一轮之后,进入笔试环节。

    这些题对他来说都不难,他快速写着,却被最后一题难住了。题目是这样的:“请写下你之前所任职公司的秘密,越多越好。”

    他看看周围,发现其他的人都在奋笔疾书。他想了想,拿着试卷走到考官面前说:“对不起,这道题我不能答,即使是我的前公司,我也有义务保守秘密。”

    说完,他就离开了考场。

    第二天,他收到这个企业的录用通知书,老板在通知书的末尾写道:“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懂得保守秘密的人,正是我们需要的。”

    可见,懂得尊重别人的人,终将赢得别人的尊重。无论何时,,保守秘密的人都能受到重用,也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另外,有些事情即使不是秘密,但为了自己和他人,也还是应当尽量保密:

    一、“隐秘自己之功德”。自己纵然具有很多功德,也不能在别人面前夸夸其谈,炫耀自己如何了不起。倘若自己宣说自己的功德,多半是我慢的一种显现,别人不一定对你生信心,反而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

    二、“隐秘他人之过失”。我们有时看不惯别人,是因为自身修行不够。其实,别人说我们的过失,我们可能闷闷不乐,当面说了不高兴,背后说了也不高兴,两三天都不想吃饭。那么推己及人,自己又为何爱说别人的过失呢?

    三、“隐秘未来之计划”。计划还没有实现之前,就四处宣扬的话,很容易遇到违缘,半途夭折。世间一切本是无常,所以,做事若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最好先不要到处说。

    这些教言是古大德的殊胜窍诀,文字看似简单,意义却相当甚深,望大家能牢记于心!

    2、不求以心换心,但求将心比心

    众生避苦求乐之心皆同,所以,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希望每个人在为人处事时,不求以心换心,但求将心比心。

    你想怎么样对待别人,就应先换位思考,看自己能不能接受。如果自己不愿接受,那就立即停止,不论语言还是行为,都不要强加于人。

    从前,子贡问孔子:“一生中若奉行一个法,该是什么?”

    孔子便传授一个“恕”字,告诉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此推己及人,在佛教中也推崇备至,如《入行论》云:“自与他双方,恶苦既相同,自他何差殊?何故唯自护?”所以,自己不愿接受的痛苦,千万不要加在别人身上,因为别人也照样不愿意。

    佛教中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鬼子母有一千个儿子,她最疼爱小儿子。

    鬼子母爱吃小孩肉,常到人间抓小孩,活生生地当食物吃。人们受不了这种痛苦,纷纷向佛教求教。佛陀于是通过神变,将鬼子母的小儿子捉来,扣在自己的钵里。

    鬼子母回来发现小儿子失踪了,特别着急,不吃、不喝、不睡,上天入地到处找,整整找了七天,也没有找到。后来,她听说佛陀无所不知,就到佛陀那里去哭诉。

    佛若说:“你有一千个儿子,才丢了一个就这样难过。别的百姓只有两三个孩子,甚至是独生子,却被你吃掉了。你想想人家的心情,是不是比你更痛苦?”

    听到这番话,鬼子母当下醒悟,在佛陀面前忏悔道:“我错了,只要能让我找到小儿子,我再也不吃别人的孩子了。”佛陀便把她的小儿子从钵里放出来,还给了她。

    这种换位思考,在国际上也非常重视。以前国际上开了几个会议,最终达成共识认为:不管是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宗教,人与人之间最容易接受的,就是“推己及人”的理念。

    众生避苦求乐之心皆同,所以,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希望每个人在为人处事时,不求以心换心,但求将心比心。

    3、对朋友要知恩、念恩、报恩

    一个人是否可交,判断起来也不是特别困难。只要能够知恩报恩,这个人就值得交往、亲近。

    具足智慧、人格高尚的人,对于他人的恩情,会永远铭刻于心,时时提醒自己。没有能力时,苦于无法回报;一旦时机成熟,便会立即“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而人格低劣的人,与此恰恰相反。他们受别人恩泽,非但不知恩,反以为是自己的福报,根本谈不上将来报恩;甚至有时候还恩将仇报,对恩人加以诽谤诋毁,尽显内心恶劣的本性。

    从前有父子二人,父亲具足智慧,精研佛学,去世前留给儿子一份遗嘱:“辅助明主而远弃昏君,聘娶贤妻而勿娶劣女,结交善友而舍弃劣友。”

    但儿子年少气盛,想验证父亲所说的是否在理,于是故意侍奉一位昏君,娶一位劣妻,结交了一位善友。

    一天,他陪国王进山游玩,晚上两人住在一个山洞里。深夜时,一头猛虎闯进洞来,眼看就要吃掉国王。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挺身而出,举剑杀死猛虎,救了国王。

    事后,他对国王说:“我今天救了你一命,往后可要报答我啊!”国王虎口脱险,高兴至极,连连点头答应。

    后来,国王一直没有酬谢他,似乎早已忘记了诺言。他非常气恼,于是将国王最宠爱的一只孔雀偷来杀死,和妻子一起分享了孔雀肉,又将经过告诉了善友。

    国王丢失了孔雀,非常着急,悬赏追寻孔雀的下落:若是男人,就赏给半国的财产;若是女人,则封为王妃。他的好友忠义善良,未去告发。他的妻子却见利忘义,为做王妃而向国王告密。

    国王立即将他抓获,并要治罪。他对国王说:“孔雀虽然是我杀的,但看在我救过你一命的面上,请饶恕我吧!”

    国王冷笑道:“我眷属众多,哪能一一报恩?你杀了我的孔雀,今天必死无疑!”

    正在紧要关头,好友献出孔雀说:“国王息怒,孔雀在此。”原来,好友提前入山捕获了一只孔雀,与国王那只极为相似。国王得到孔雀,就不再计较了。

    经过这场风波,他又做了相反的实验:辅助明君,娶一贤妻,交一恶友。

    这天,他和国王骑马去郊游。国王的马受惊狂奔不已,致使他俩迷了路。饥渴难耐之时,他将身上带的两个油柑果,分给国王食用。国王欢喜承诺:“我一定要报答你的恩德。”后来,他们寻到归路,顺利返回王宫。

    为了考验国王,他故意把国王最宠爱的小王子骗回家,将衣服脱下交给恶友,告知:“我已将小王子杀死。”然后让妻子看护好王子。

    国王痛失爱子,在全国张贴布告,重赏知道王子下落的人。恶友闻讯,立即将他出卖。

    国王半信半疑,传他来问话。他面不改色,坦然承认了,并请求国王饶恕。

    国王哀叹:“可怜我子命薄,就算现在把你杀死,也于事无补。且恕你无罪,也算对你报恩吧!”如此这般,他深深感悟到国王确实是位知恩报恩的有德贤君,于是将事实和盘托出,同时让妻子把王子送还国王。

    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经历,令他感触颇深:“父亲的忠告是多么正确啊!”

    一个人是否可交,判断起来也不是特别困难。只要能够知恩报恩,这个人就值得交往、亲近。

    当然,我们这样要求别人,更应当如此要求自己。不管是什么样的恩德,哪怕再小,我们也要尽力报答。即使暂时没有能力,也应时时知恩、念恩,心存感恩。

    4、见别人短处,请勿轻易揭露

    不责备别人的小错,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惦念以前的嫌隙,这三者不仅可以培养德行,还能让自己远离祸害。

    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点过失都没有的人,世间上是找不到的。对于别人的缺点,就算有些地方看不惯,也不要随便说出去。尤其是别人的隐私,千万不要到处散播。

    《格言联璧》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伦人非。”弘一大师也曾说:“吾每日思己之过都来不及,哪里还有世间批评他人是非?”

    可现在有些人不是这样,他们特别喜欢说是道非,稍微看到一点、听到一点,就赶紧添枝加叶地传播。甚至骂人的时候,故意揭露一些隐私,把别人伤得体无完肤。这是非常不厚道的行为。

    古人言:“骂人不揭短。”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人都要学会留口德,管好自己的舌头。

    从前,一个主人对仆人说:“你到市场去给我买最好的东西。”

    仆人去了,带回来一个舌头。

    主人又对仆人说:“你到市场去给我买最坏的东西。”

    仆人去了,又带回来一个舌头。

    主人问他为什么两次都买了舌头。仆人回答说:“舌头是善恶之源。当它好的时候,没有比它再好的了;当它坏的时候,没有比它更坏的了。”

    当然,语言的善恶关键在于心,心里怎么想的,口中才会怎么说。所以,要想管住舌头,首先应培养自己的德行。

    《菜根谭》云:“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不责备别人的小错,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惦念以前的嫌隙,这三者不仅可以培养德行,还能让自己远离祸害。

    憨山大师在《醒世歌》中也讲:“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这是古人的处世之道,我们应当引以为鉴。

    现在很多人一提到别人的过失,便兴致勃勃、积极发言,甚至添油加醋、颠倒黑白,然后谣言一传十、十传百,如此对别人的伤害极大。

    其实,宣扬别人的恶行,也等于自己作恶。过多评论他人、说人是非,不但有损自己德行,也会因此与人结下怨仇,祸延及身。

    所以,一个德行好的人,听到是非后会闭口不言,不妄加评论,更不会到处传扬。印度哲学家白德巴也说:“能管住自己的舌头,是最好的美德。”

    5、为别人着想,是最大的利己

    不管你是做什么的,如果始终想着自己,别人不一定看得上你,但若尽心尽力地帮助别人,大家就会对你另眼相看。所以,一个人若想自己得利益,就要先为别人着想。

    倘若没有做好人,想成佛是不可能的。

    当然,每个人对“好人”的定义不相同:有人认为脾气好、性格好、做事勤快,就是人格贤善;有人认为长得漂亮,就具有人格魅力;有人认为心比较软,就是人格很好;有人认为个性坚强,肯定是好人——但我的上师并没有这么认为,他老人家说,想做好人的话,就要在这几点上下功夫:

    一、“言行恒时随顺友”

    言行举止经常随顺他人,对上者恭敬,对中者和睦,对下者爱,跟谁都合得来,不会动辄横眉怒目,处处与人作对,不论到哪个团体都搅得鸡犬不宁。

    当然,随顺他人,也不是没有原则的。别人生贪心你也随顺,生嗔心你也随顺,不是这个意思。随顺并不等于一味地投其所好,而是对如理如法的行为,才应当去随顺。

    人与人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任何团体都会有许多矛盾,但人格好的话,跟谁接触都十分融洽,而不是别人说上去、自己偏要下去,别人说做稀饭、自己偏要吃干饭,什么都要特立独行。就像藏地有个比喻说:“一百头牦牛上山的时候,嘎巴牛(牦牛中的败类)非要往下跑。”这种说法还是很形象的。人格不好的人,在任何地方都惹是生非,就算坐车去往某地,一路上也会跟好多人吵架。这样的人离开之后,大家都觉得很舒服,好像祛除了眼翳一样,得吃顿饭庆祝庆祝。

    不过,人格的好坏,在表面上也看不出来。有些人言行举止很不错,但接触一段时间后,大失所望;有些人刚开始似乎比较顽劣,结果越接触越觉得他好,很让人信任。所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话确实说的在理。

    二、“秉性正直”

    不管说话还是做事,心都要正直,不包庇自方、嗔怪他方,而是以客观事实为准,不偏袒任何一个人。

    有些人性格非常直,看不惯马上说出来,想什么就说什么,认为这就叫做“正直”。其实不然,这只是把心里想的,从嘴里吐出来而已。所谓的正直,是以良心作证,遇到事情时既不偏向自己,也不偏向他人,无论对方高低贵贱,是高官抑或乞丐,只要符合客观事实,就当仁不让地站在那一边。

    这样的人如黄金般难得,众所周知,包公斩驸马就是正直的典型。包公为了伸张正义,宁愿触怒皇室,哪怕丢掉乌纱帽,也不违背正理公意。海瑞亦是这样,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为了正义宁可罢官。而有些人并非如此,说起话来天花乱坠,但私底下完全不是这回事。现在狡猾的人实在太多了,我们一定要学会正直,若能做到这一点,别人冤枉误解也好、诽谤诋毁也罢,自己都问心无愧,始终会像纯金一样发出真是善良的光,不被任何黑暗所覆盖。

    三、“心善良”

    假如能做到随顺别人、为人正直,但心肠狠毒的话,人格也好不到哪儿去。现在有些人,话讲得头头是道,可背后却包藏害人之心,那做什么都徒劳无益。因为心是一切之根本,宗喀巴大师也说:“心善地道亦贤善,心恶地道亦恶劣。”心善的话,一切都是光明的;心恶的话,只能趋往黑暗了。

    这三点做人的道理非常重要?

    上师还进一步说,倘若你想利益自己,利他是最好的窍诀。作为凡夫俗子,完全不考虑自己是不可能的,但考虑自己的过程中,若是损害其他很多人,自己的事业也不会成功。

    又一次乘飞机,我旁边坐了个年轻人,看起来很有才华。他是一个企业的经理人,平时不信佛教,但我们聊起来还是有共同语言。他说:“应该做好人、多帮人。实际上,任何企业若想成功,一定要帮助周围的人,这样才有生存空间。假如我一味地顾着自己,别人也很聪明的,谁都能感觉得到,最后我也不会有什么成果。”他讲得挺有道理。确实,不管你是做什么的,如果始终想着自己,别人不一定看得上你,但若尽心尽力地帮助别人,大家就会对你另眼相看。所以,一个人若想自己得利益,就要先为别人着想。

    上师也曾开玩笑说:“我通过许多年的生活经验发现,如今很多人不会做人,每天自私自利只想自己,这不一定就能得偿所愿。比如,有的年轻人喜欢某个人,就把对方束缚的死死的,拼命地占为己有,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而有的人喜欢对方,就全心全意地支持他、帮助他,对方毕竟也是人,最后会接受这种心意的。”

    只可惜,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

    6、千万不要忘记给你戴高帽子的人

    现在有些人,会吹、会捧,说话温顺悦耳,却掺杂许多虚假的东西。不过,世人偏偏喜欢阿谀奉承之词,对于鲜艳夺目的“高帽子”,常常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一个人若能对“戴高帽子”感觉不舒服,这才是真正的智者。

    尤其是自己身居高位时,手下人唯唯诺诺,亲密地围绕在身边投其所好、歌功颂德,你也许觉得这种滋味很好。但是,在这种舒服的感觉中,往往隐藏着许多陷阱。

    上个世纪80年代,一位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归心似箭,匆匆登上了回家的列车。她坐在车上隔窗远眺,对未来充满着憧憬,脸上不时浮现出幸福的微笑。

    途中,一位衣着朴素的妇女,怀抱不满1周岁的婴儿挤上火车,坐在大学生身旁的空位上。

    相视一笑,妇女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姑娘,你真像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一定有很高的学问,准时研究生、博士之类的。”

    “不,我刚大学毕业。”

    “不管怎样,你都是令人羡慕的。其实,我从小就有上大学的心愿,可惜家里穷,只念过几天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想想真可怜。后来做小本生意算赚了些钱,别人劝我办公司,我都不敢,没文化就怕上当受骗——唉!姑娘,我在c城有笔生意,你能否花点时间帮我签订一个合同,你的费用我全包了。你若有意经商,我愿与你合伙,我出钱、你出力,我俩一定能成功。”

    大学生一听,暗自欢喜,于是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列车行驶到了一半,于c城换车头,她俩下了车。妇女打了个电话,然后对姑娘说:“一路辛劳,先去我姨妈家休息。”

    她们乘坐公共汽车,到达了城郊一座村庄。跨入高墙内院,主人“热情”地将她们迎进屋。

    一个中年男子交给妇女一包东西,互相交谈了几句后,妇女对姑娘说:“别客气,就像在你自己家一样。表哥说我姨妈身患恶疾,卧床不起,我先带孩子去看她。你在这儿休息,我一会儿就回来。”

    这一等,就是几年。原来,这妇女是个人贩子,将姑娘卖给人家当老婆了。后来,大学生逃了出去,向人们讲述了自己的悲惨遭遇——

    如今有的人择友也很不谨慎,最初没有观察清楚,受骗上当、蒙受损失之后,一再地哭诉:“我是老实人,根本不懂这些骗人的把戏。”但这样于己、于人、于解决问题,又有什么作用呢?

    事前的谨慎,远比事后的后悔强多了。

    7、学会敷衍不讲理的人

    其实,有些人的争论,根本没有什么实义,完全是为了争一时之气。这在智者的眼里,就跟看小孩子抢玩具一样,只会一笑置之。

    性格粗暴、蛮不讲理的人,若与之交往甚密,很容易烦恼缠身,深受其扰。

    若争论起来,你讲一句,他会回敬你十句,无理也要辩三分,邪理歪道胡搅蛮缠,吵得脸红脖子粗,最后往往会反目成仇。所以,作为有智慧的人,跟他们既不要过于亲近,也不必争吵。

    或许有人会问:“这种不讲理的人,有时躲也躲不开,你不理他,他反要自己找上门,那又该怎么办?”此时,你可以用安忍来对治,或不答话,或随彼所说,暂时随顺。

    曾有两个脾气暴躁的人,因一小事而争论不休,眼看着夕阳西下,仍未得出结论,二人不欢而散。

    当晚,甲到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家里,叙述缘由,请长者评判。长者言:“你说得很对。”他心满意足,欢喜地回去了。

    不一会儿,乙也来到长者家,说自己如何有理。长者听完,仍笑容可掬地说:“你说得很对。”乙也称心如意地离去了。

    长者的侍从见此情景,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解地问:“你为何说他二人都对?既然都对,又为何要争辩呢?”

    长者举目一笑,说道:“他二人所辩的内容,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毫无意义。继续吵闹争辩,势必引生祸患。对于这类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我随顺他们的想法,他们也就满意了。”

    果然,甲乙二人平息了纷争。

    其实,有些人的争论,根本没有什么实义,完全是为了争一时之气。这在智者的眼里,就跟看小孩抢玩具一样,只会一笑置之。

    8、不远离小人,你就可能变成小人

    如果亲近没有道德的小人,听多了他们的花言巧语,见多了他们的见利忘义,自己的邪见定会日益增上,智慧也将全部灭尽,无形中带来极大的危害。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休息中,恶友的危害都非常大。

    一个人学好很难,学坏却很容易。即使是有功德的智者,一旦交友不慎,也会被恶友拖下水。《水木格言》中讲过,纵然是圆满的大树,久泡水中水中,根也会腐坏;纵然是具足功德之人,长期与恶友交往,也会被他所毁。

    《佛之行》亦云:“交往恶人增三毒,失坏闻思修事业。令成无有慈悲者,远离恶友佛子行。”意思是说,交往恶友,会增上贪嗔痴烦恼,失坏自己的闻思修行,以前具有的慈悲心也会荡然无存,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平时的与人交往。

    假如有人傲气十足、烦恼深重,对善知识的教言不重视、不恭敬,那最好不要与之寸步不离,否则,自己渐渐就会被其同化,进而沆瀣一气、同流合污。

    古人特别重视择友,《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管宁和华歆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同桌吃饭、同窗读书、同床睡觉,成天形影不离。

    有一次,他们在田里锄草。管宁挖到了一锭金子,但他对此没有理会,继续锄他的草。华歆得知后,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子摸来摸去,爱不释手。

    管宁见状,一边干活,一边责备他:“钱财应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

    华歆听了,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但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这时,一个大官在窗外经过,一大队人敲锣打鼓,前呼后拥,威风凛凛。

    管宁对外面的喧闹充耳不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华歆却被这种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跑到街上去看热闹。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失望。等到华歆回来后,就当着他的面,把席子割成两半,痛心地宣布:“我们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致。从今以后,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我们再也不是朋友!”这即是历史上著名的“管宁割席”。

    所以,如果亲近没有道德的小人,听多了他们的花言巧语,见多了他们的见利忘义,自己的邪见定会日益增上,智慧也将全部灭尽,无形中带来极大的危害。

    9、说人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

    我们不要总说人过失。因为我们是凡夫,内心所呈现的,大多是不清净的显现。正如有些大德所言:“佛见众生全是佛,魔见众生全是魔,凡夫见众生全是凡夫。”

    有些人常看别人不顺眼,说起别人的过失真的是“天才”,再难听的语言也说得出来,让人听都不敢听。对他们而言,别人脸上有虱子都看得见,自己脸上有牦牛也看不出来;自己的过失像须弥山那么大都看不见,别人的过失像微尘那么小也了了分明。这是相当不好的!

    《格言宝藏论》中说过:“圣士观察自过失,劣者观察他过失。”

    贤善高尚的人,喜欢时时刻刻反观自己,以求不断完善自己的德行。而品格低劣的人,眼睛始终向外看,探寻别人的缺点成癖,观察他人时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甚至戴上放大镜,企图在鸡蛋里挑出几根骨头。对于别人的功德,他们往往视而不见,一看到过失却如获至宝,断章取义、大肆宣扬。

    要知道,一个人的境界,是无法以外在衡量的。昔日印度的八十位大成就者,表面行为如法的很少。他们或是当屠夫,或是当妓女,或是当下贱者——但其内在的智慧和功德,远远超过了任何凡夫的人。

    这些人外表看来很普通,似乎没有过人之处,但他内在是大菩萨,如果去说他的过失,这种罪业相当可怕。就如同被灰覆盖的火星,外表看起来只是一堆灰,好像没什么火,但你坐上去的话,肯定会被烧到的。

    古人云:“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喜欢听闻别人的过失,不如喜欢听到自己的过失,这样可以了知自己的不足,便于改过迁善。否则,一天到晚找别人的毛病,不要说是普通人,甚至是佛菩萨来到面前,也会觉得他一无是处。

    对任何一个人,我们都应观清净心。心不清净,便会将别人的缺点无限放大;心若清净,周围无一不是菩萨。

    10、对朋友要看在眼里,放在心里

    交友应寻找情义深长、稳重可靠之人。有些人今天对这个好,明天对那个好,跟谁都只有三分钟热情,这种说变就变的人,往往不可深交。

    一个人若对朋友情谊不坚,从来不懂得以诚相待,遇到问题时只顾自己,那么有谁愿意与他交往呢?

    以前有个鹦鹉王,它拥有部下三千之多。其中,有两只个头大、身体格外健壮的鹦鹉,总喜欢想些有趣的花样给鹦鹉王玩乐。它俩经常各叼一根木棍的一端,让鹦鹉王站在棍子上,当成车子于空中飞来飞去,周围簇拥着三千属下,好不威风。

    日子久了,鹦鹉王思忖:“若长期寻欢作乐,就会失去好的品性和修养。现在这些部下虽都尽心尽意服侍我,但不知它们是真心还是假意,我且装病试试。”于是,鹦鹉王诈称身体不适,悄悄躺在一边,一动不动。

    属下们见后,草草地用树叶往它身上一盖,就各自离去了。鹦鹉王看看四周,没有一个留下的,便独自到深山去找吃的了。

    它的属下飞到另一座山林,去拜见另一只鹦鹉王,并报告说:“大王啊,我们的国王死了,今来投靠您,愿做您的奴仆。”

    对方却说:“你们国王真的死了吗?我要以尸体为证,若是事实,我才接受你们。”

    这群鹦鹉没办法,只好飞回原处,可怎么也找不到鹦鹉王的尸体。它们飞来飞去到处寻找,最后终于找到了,但不是尸体,而是活的鹦鹉王。

    眷属们马上又像过去一样,跑去殷勤地侍奉它。鹦鹉王感慨地说:“我还没死,你们就离我而去。你们只知寻欢作乐,见异思迁,世上再难找出像你们这样的了。”说完,鹦鹉王就飞走了。

    交友应寻找情义深长、稳重可靠之人。孟郊在《求友》中也说:“交友须在良,得良终相善;求友若非良,非良中道变。”有些人今天对这个好,明天对那个好,跟谁都只有三分钟热情,这种说变就变的人,往往不可深交。

    11、感谢揭露你过失的人

    当别人提出好的意见,或者揭露你的过失时,自己应当虚心接受,并把他当做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善知识。为什么呢?因为谁也不愿轻易得罪别人,倘若不是出于好心,人家不可能故意挑你的毛病。

    世间的朋友,分损友与益友。

    按照《论语》的说法,损友有三种:“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友便辟,指逢迎谄媚的朋友;友善柔,指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的朋友;友便佞,指善于花言巧语的朋友。

    益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友直,指正直的朋友,不会有狡诈心和欺骗行,让人有安全感、信任感;友谅,指诚实守信的朋友;友多闻,指广闻博学的朋友。

    一个人能否远离损友、交到益友,关键在于自己。倘若别人指出你的过失,你非但不生气,还愿意认真改正,就能交到益友。反之,假如你冥顽不灵、顽固不化,不肯虚心接受,甚至还暴跳如雷,益友就会慢慢疏远你,终有一天离你而去。

    这里有一则故事:

    孔子最初在鲁国时,做过大司寇,摄行丞相事。虽然时间不久,只做了三个月,可是鲁国大治。

    大治到什么程度呢?“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枪刀入库,马放南山。”路上丢失的东西没人去捡,晚上睡觉不需要关门;刀枪都收到仓库里了,战马也被赶到南山上喂草。举国上下一幅太平景象。

    孔子把鲁国治理得这么好,这让齐国君王特别害怕。因为齐国跟鲁国时邻国,为阻止鲁国继续强大,以免把齐国给占领了,他们想办法破坏鲁国的政治。

    齐国想出什么方法呢?就是训练一班擅长歌舞的美女献给鲁国,其实意思是想令鲁国君王沉迷于声色,不再治理国家。

    鲁国君王一得到这些美女,果真什么都不顾了,一天到晚欣赏歌舞、饮酒作乐,甚至三日不上朝。

    孔子见此,便向鲁国君王苦苦进谏,劝他不要贪恋女色。可君王不肯接纳孔子的意见,认为自己没有过失,倒埋怨孔子多事。

    孔子一看这种情形,觉得鲁国没有可为了,就辞官不做,开始周游列国,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施展他一生的抱负。

    所以,当别人提出好的意见,或者揭露你的过失时,自己应当虚心接受,并把他当做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善知识。为什么呢?因为谁也不愿轻易得罪别人,倘若不是出于好心,人家不可能故意挑你的毛病。

    其实,即便是再完美的人,也难免会有发现不了的过失,需要经常有人在旁提醒,就像唐太宗以魏征为镜。如果听到说自己过失就生气、赞扬自己就欢喜,那永远都无法改正错误,言行举止也会越来越不如法。这样一来,损友将日益亲近你,益友则会渐渐远离你。

    12、不经逆境,怎能见真情

    当自己条件比较好时,很多人都谦恭顺从、赞叹有加;而一旦你落魄了、生病了,非常需要人安慰和照顾,此时愿意陪伴你的,恐怕是屈指可数。

    现实生活中,很难分辨出谁是善友、谁是损友。真正的友情,在顺境中难以发现,往往是于逆境中才见真情。

    《伊索寓言》中讲过一个故事:

    两个朋友行路时遇到一头熊,路边只有一棵树。其中一个立即爬上树躲了起来;另一个人无路可走,只好躺在地上,屏住呼吸装死。

    熊走进装死的人,嗅了嗅。因为熊不吃“死人”,于是就走了。

    熊走之后,树上那人下来了,问:“熊刚才对你说了什么?”

    “熊给了我一个简短的忠告:对于在危险面前把你抛弃的朋友,决不能与之同行!”

    还有一则寓言说:

    阿凡提担任官职时,门庭若市,趋之若鹜者不计其数。

    一位邻居冒昧地问:“你家整天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你到底有多少朋友呢?”

    阿凡提平静地回答:“等我削职为民时,再告诉你。”

    相信不少人对此也深有体会。当自己条件比较好时,很多人都谦恭顺从、赞叹有加;而一旦你落魄了、生病了,非常需要人安慰和照顾,此时愿意陪伴你的,恐怕是屈指可数。

    这说明了什么?能同富贵的,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能共患难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13、宁与君子结怨,不与小人为友

    他们为了成办一件事,总在心里筹划盘算,但口中说出来的话,却仿佛是与此事不沾边的另一件事。他们喜欢用这种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即是狡猾者的本性,也是我们常说的“口是心非”。

    如今,道貌岸然的教化者特别多。他们为了获得一些利益,比如钱财、名声、权势,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救度天下苍生,为了人们的幸福安乐——乍听之下,定会为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胸怀所感动,但落到实处时,却令人大失所望——他们非但未曾利益别人,甚至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伤害别人。

    这种人常说“我一切都是为了你”,但实际上,却是为了他自己。他们为了成办一件事,总在心里筹划盘算,但口中说出来的话,却仿佛是与此事不沾边的另一件事。他们喜欢用这种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即是狡猾者的本性,也是我们常说的“口是心非”。

    关于这样的狡猾者,古往今来特别多:

    古印度有一个憨厚老实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一个金瓶,却不知其价值,于是向旁人询问。一个狡猾的人对他说:“这是金瓶,价格昂贵。我们应该共同拥有它,因为找到金瓶的是你,而发现其价值的是我,所以我也有权利享用。”

    憨者觉得有理,便爽快地答应了。他们商量把金瓶埋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需要时一起来取。

    事后,狡猾者心生一计,为独吞金瓶而将其转移到别处。过了一段时间,他邀憨者同去挖取金瓶,却不见金瓶踪迹。

    狡猾者先发制人,对目瞪口呆的憨者大吼:“一定是你把金瓶偷走了。”

    见对方吓得愣在那里,狡猾者于是顺水推舟,装出一副宽宏大量的样子:“唉,算了!只怪我们运气不好,金瓶可能是长翅膀飞走了,自认倒霉吧。”

    憨者缓过神来,并未按狡猾者制定的“套路”走,突然大声说道:“我绝对没偷!否则,当初就不会答应与你共享,肯定是你偷了。”

    狡猾者见一招不灵,又使出第二招:“你不承认的话,我们可请国王决断,弄不好可要坐牢啊!”

    狡猾者想以“国王”和“坐牢”来威胁对方,凭自己的小聪明和能言善辩获胜。但憨者心胸坦荡,毫无惧色,一口就答应了。

    到了国王处,狡猾者抢先陈述经过,并一口咬定是憨者偷了金瓶。

    幸好国王是位明君,他说:“你的理由不够充分,我要调查核实。”

    狡猾者又说:“我有个好主意,不如明天我们约个时间,一起去埋金瓶的地方询问土地神。”国王同意了。

    狡猾者回到家中,唆使父亲假扮土地神。第二天一早,父子俩到了藏金瓶的森林。儿子把父亲装进一截朽木,两头堵住,只留了一点供呼吸的缝隙。

    一切准备就绪后,他才去与国王等人会合,一起来到藏宝之地。

    狡猾者说:“请土地老爷显灵,指明偷金瓶的人。”

    此时,从朽木中传出了“土地神”的裁决:“是憨者偷的。”

    国王觉得有些蹊跷,但默不作声。

    憨者急了,用力推摇朽木:“你说是我偷的,可以把我烧死。但我认为你冤枉了我,所以决定先烧掉你。”说完就从口袋里掏出火石,捡来树叶枯枝,要烧这截朽木。

    狡猾者见势不妙,急忙上前阻挡:“不能烧,否则要受惩罚。”

    憨者一把推开他:“有什么不能烧的,烧了它之后就烧我。”

    火焰盛然,越来越旺,烟也熏进了木头里。“土地神”实在忍受不住了,大喊:“放我出来,我不是土地神。”

    至此,狡猾者的阴谋完全失败,金瓶也回到了憨者手中。

    可见,口是心非的狡猾者,常爱故弄玄虚、耍弄伎俩,最终只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害人不成反害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宁与君子结怨仇,也莫与小人结亲友。因为,即使与正直的君子结下了怨仇,但他们遇到对众生有利之事,也不会因为与你有矛盾就从中作梗,反而会尽力相助。但狡猾的小人却截然相反,且不说与其结怨会遭报复,就算与之结为亲友,也无法避免他们的暗算。

    纵然你真心对他,但因其本性卑劣,也不会懂得知恩图报。即使你平时一直关心他,但只要偶尔发生一点小摩擦,他就会怀恨在心,一有机会,便会变本加厉地损害你。尤其当涉及切身利益时,他更加会不择手段。

    因此,在与别人交往时,先观察他的人品非常重要。

    14、老友不可轻抛,新友不能全信

    常言道:“美酒越久越香,朋友越老越好。”亲近了多年的老友,彼此之间有深厚的情义,不要因为看到对方的一些毛病,就厌恶嫌弃,从而轻易舍弃。

    朋友的真正价值,在于有错误相互纠正,彼此都向好的方向勉励。对于无关紧要的事,用不着经常斤斤计较、小题大做。

    古人常说“故旧不遗”,就是让我们要念旧。历代一些有名的帝王,如汉光武帝刘秀、明太祖朱元璋,虽然贵为天子,却仍不忘旧情。

    比如,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年轻时和他一起种田的老朋友田兴,并亲自写信致老友:“皇帝是皇帝,朱元璋是朱元璋,你不要以为我做了皇帝就不要老朋友了——”

    可是我们身边有些人,一旦发达了,喜新厌旧的毛病就出来了,新鲜的朋友对自己很有吸引力,老友看上去已索然无味。这些人给人一种薄情寡义的感觉,他们喜欢找“对味儿”的朋友,可得到的却尽是曲意奉承、居心叵测之辈。就像鸱鸮王,正是因为依靠乌鸦做大臣,才最终把自己毁了。

    往昔,鸱鸮与乌鸦累世为仇,相互攻击,一直没完没了。争斗中,乌鸦的军队总是屡战屡败。

    乌鸦国一位足智多谋的大臣,在仔细分析了敌我情况后,制定出了一条巧胜敌方的妙计。

    它让别的乌鸦将自己身上的羽毛拔光,扔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当鸱鸮军队经过时,秃毛的乌鸦大臣便悲啼哀嚎,高呼救命:“无情无义的乌鸦把我抛弃了!我无依无靠,求你们救救我吧!”

    经过盘问,乌鸦大臣说:“我一直劝乌鸦国王,希望两军言和。可它不听,一怒之下将我害得好惨。”

    虽然鸱鸮国的大臣们一致认为这可能是奸计,但鸱鸮国王经不起乌鸦的哀求和甜言蜜语,在一味歌功颂德的“糖衣炮弹”攻击下,鸱鸮国王破格收留了它。

    之后,乌鸦大臣以各种方法博取国王的欢心,终于爬上了丞相的宝座。

    一日,它对国王说,鸱鸮的巢穴不科学,需要改革:筑巢的材料应使用干柴,里面垫上细软的干草,下面悬空以便通风,这样昼夜休息都很舒适温暖,同时因干燥的缘故,也可免除风湿等恶疾。

    鸱鸮国王听后,大加赞赏,吩咐马上照办。

    大家都知道,鸱鸮的生活习惯是白天睡觉,晚上外出寻食。一天中午,正当鸱鸮军民在安乐窝中呼呼大睡时,乌鸦大臣点起一支火把,将鸱鸮王国烧得片甲不留。

    鸱鸮与乌鸦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老友不可轻抛,新友不能全信,逐渐建立起来的关系,才能经得起考验。

    15、“愚者学问常宣扬,穷人财富喜炫耀”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人,哪怕只有一颗小珊瑚,也要戴在身上最显眼的地方。一旦得到什么珠宝,便会立即装饰于身,兴奋之极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就像藏地一句俗话所说:“愚者学问常宣扬,穷人财富喜炫耀。”

    不懂得隐藏功德的人,往往成不了大事。

    有些人喜欢炫耀、张扬,有一点能力与学识,便急于表现出来,希望得到众人的赏识。还有些人,每做一件事,总喜欢将自己的计划和方法,毫无保留地公之于众,以显示自己能力卓越。

    像这样的人,其实干不了什么大事。如果遇上嫉妒心强的人,对他心怀不满,还有可能埋下祸根。

    这种人做事常会遇到违缘,非但事情不能成功,反而会被别人陷害和利用。在众人眼中,他如一张白纸可任意涂抹,需要时提起,不用时抛弃,却从来不敢委以重任。

    就像马戏团的猴子,机灵聪明、善于模仿,因此被人们利用,充当赚钱取乐的工具。如果猴子懂得隐藏自己,别人不知道它这个本领,也就不会被随意摆布了——

    不过,愚者生来喜欢卖弄,有一点财富或学问,都要尽数抖擞出来,恨不得在家门口挂牌,广而告之“我家有银三百两”;少有功德之人,也将奖章佩戴于胸前,好让世人知晓“我是立过功的”;有些研究学问的人,有“一斤”智慧,偏自诩有“两斤半”,可到了真正要运用时,却里里外外遍寻不得。

    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金银首饰于内地风靡,成为富裕的一种象征。有位刚分配到银行工作的年轻女子,用积攒了一年薪水,买了一对特大的纯金耳环,欢天喜地四处招摇。

    时值隆冬,凛冽的寒风迎面扑来,宛如刀割。然而,那女子却毅然取下温暖的长围脖,嫌它碍事挡住了耳环,走路时还昂首挺胸特意晃动那耳环,唯恐别人看不见。

    不到一个月,女子便遭遇了变故:

    一日下班后,她兴冲冲去参加朋友的生日晚宴。迎着夕阳,霞光遍洒大地,照得那副大耳环金光闪烁。

    在一段人烟稀少的羊肠小道上,她陶醉地哼着流行歌曲。突然,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袭来——原来,后面来了个男人,硬生生地将她的耳环扯下,转几个弯便消失在夕阳的余晖中了。

    年轻女子的耳朵,被拉出两道口子,鲜血淋漓。她手捂耳朵,歇斯底里地狂叫着去追那人——

    多么惨痛的教训啊!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人,哪怕只有一颗小珊瑚,也要戴在身上最显眼的地方。一旦得到什么珠宝,便会立即装饰于身,兴奋之极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就像藏地一句俗话所说:“愚者学问常宣扬,穷人财富喜炫耀。”

    其实,真正有智慧的人,富有无骄,不论多么富可敌国,在外面也都显得平平常常,甚至比一般人更节俭。“大成若缺”、“大智若愚”,这反倒是一种大智慧。

    16、自负的人一定会自取其辱

    这个世间上,许多人虽说“术业有专攻”,却不一定能面面俱到,对一切领域都精通。倘若恃才而骄、妄自尊大,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强中更有强中手的世界里,最终定会自取其辱。

    从前,北天竺有一位巧木匠,技艺超群。他用木头做了个女人,并为其穿上华美的盛装,看上去,俨然是个举世无双的美女,一笑一颦皆能以假乱真,只是不会讲话。

    当时,南天竺有位画家,声名远播。木匠闻得画家的名气,便请画家到家中,欲比个高低。

    两个人一见面,相互切磋技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木匠摆上酒宴招待画家,斟酒、倒茶等杂活,都让木头美女做。喝了一天的酒,画家竟然没看出“美女”的真伪。

    晚上,木匠指着“美女”对画家说:“就让她侍候你休息吧。”

    木匠走后,画家醉醺醺地看着灯下的“美女”,越看越爱,禁不住连声唤“美女”到自己身边来,可“美女”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画家以为姑娘怕羞,就趔趄着前去拉她。没想到用手一拉,“美女”随即翻倒,各种木零件撒了一地。画家大惊失色,酒也醒了一半,方才明白木匠是借此与自己比技艺。

    他心中惭愧,又不想服输,便掏出画笔颜料,在墙上画了一个人,服饰、容貌都和自己一模一样,脖子上还画了根绳子,一副悬梁自尽的惨景跃然眼前。他又在嘴巴、鼻子等部位,画上几只苍蝇。审视良久,画家满意地关好房门,钻到床底下睡觉。

    第二天,木匠起床后想起昨天的恶作剧,心中暗暗好笑,疾步前往画家寝室想看个究竟。

    只见房门紧闭,木匠使劲敲门却无回音。他用力把门撞开,见到画家的“杰作”,以为画家羞愧难忍自杀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暗自后悔不该和他开这玩笑。

    于是,木匠前往王宫,向国王禀告画家自杀的经过,并请求国王去验尸。

    国王率众人来到木匠家中,见画家正悬挂在那里,就吩咐木匠:“你去把绳子砍断,将尸体搬出来。”

    木匠拿起斧子,使出吃奶的力气猛砍,只听见“咚”的一声,尸体却未落地,他砍的不是绳子,而是墙壁。众人呆视良久。

    这时,画家从床底下笑嘻嘻地钻出来,说明了其中缘由——

    由此可知,有些人精通一件事,并不等于精通一切事。会弹拉的不一定会唱,会使刀的不一定会用枪。纵然自己在某一领域卓有建树,但对于其余的事物,也可能“目不识丁”,甚至容易上当受骗。

    就像天鹅,水和牛奶混在一起时,它有能力辨别出来,饮用时总是将牛奶全部吸出,只留下清水。尽管有如此高明的“技术”,它却竟然会犯低级错误——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误当做美食来享用。

    每一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对于诸多事物,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们对自己懂的东西再精通,也万万不要目中无人、得少为足,而应像大海不厌江河多一样,不断吸取更多的知识,永远不要有满足之时。

    17、不知道就说不知道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做人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明明不知道,却为了顾及面子,而故弄玄虚、不懂装懂。

    韩愈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的,谁能没有疑难困惑呢?

    只要是人,就必定有不知道的事情。对于这些,我们应虚心多向别人请教。智者谦逊好学、甘拜人师,愚者却认为这会暴露自己的无知,把询问当做羞愧之事。

    其实,只是没有必要的。孔子曾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做人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明明不知道,却为了顾及面子,而故弄玄虚、不懂装懂。

    丁肇中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一次演讲中,别人给他提了三个问题,他都表示“不知道”:

    “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

    “不知道。”

    “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

    “不知道。”

    “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

    “不知道。”

    这“三问三不知”,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意外,但不久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为什么呢?因为按理来讲,丁肇中大可不必说“不知道”。他可以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糊弄过去,或者说一些不沾边的话搪塞过去,但他却选择了最老实、最坦诚的回答方式。

    这种坦言“不知道”,不但无损于他的科学家形象,反而更凸显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18、不怕你犯错,就怕你掩饰

    无心犯下的过失,称为“错误”;故意去做的坏事,则称为“罪恶”。

    “过失没有功德,但能忏悔清净是它的功德。”相反,假如有了过错却故意掩饰、文过饰非,这只会让自己又增加一条罪恶。

    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不犯错是不可能的,但错了以后,要勇于面对并及时改正,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此一来,过失就会渐渐归于无。

    所以,有了过失就要忏悔,古人云:“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佛经中也说:“过失没有功德,当能忏悔清净是它的功德。”相反,假如有了过错却故意掩饰、文过饰非,这只会让自己又增加了一条罪恶。

    无心犯下的过失,称为“错误”;故意去做的坏事,则称为“罪恶”。有些人不是存心做错事,之因考虑不周,为人处世方法欠妥,以致所做的事情不圆满,这种情况叫“错”,而不叫“恶”。

    犯错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但能正视它、改正它,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孔子曾赞叹颜回:“不迁怒,不二过。”颜回每次犯错,都会深刻反省,并立即改正,同样的错误绝不犯第二次。

    有些人也想如此,犯了一次错误,就在我面前信誓旦旦:“请再给我一次机会。您看着吧,第二次再犯,我不是人!”

    但没过多久,他有犯了。这时问他:“你还记得原来的话吗?”

    他歪着头想想:“嗯——可不可以再给一次机会?”

    一次次地犯错固然不好,但掩饰错误更不应理。古人云:“小人之过也,必文。”“文”就是掩盖。其实,做人应该光明磊落,如果自己真的错了,就应该不覆不藏,把过失全部说出来,之后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倘若一个人知错能改,让自己总处于善心的状态中,这对身体也很有益。

    日本有位博士叫江本胜,他自1994年起,以高速摄影技术来观察水的结晶。结果研究发现:“善良、感谢、神圣”等美好讯息,会让水结晶呈现美丽的图案;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讯息,会让水结晶出现离散丑陋的形状。

    我们人体的组织结构中,大部分都是水。所以,若能时时改过自新,让自己处在快乐和欢喜之中,身体自然也会长寿延年。

    19、给内心好好整一下容

    “与人相处时,随时随地若能多讲禅话、多听禅音、多做禅事、多用禅心,就能成为有魅力的人。”

    有智慧的女人,不应该舍近求远,成天追逐外在的装扮,而应当给内心好好整一下容。这样的美,才是最令人视而不厌的。

    我认识一位居士,她学佛比较虔诚,唯一有个毛病就是极爱打扮。我曾劝她:“你是不是应该把时间用在学佛上?不要太执著外相了。”她摇摇头说:“不行啊,堪布!没有化妆的话,我就像个魔女,而化妆了以后,我会变成天女。”

    为了化妆打扮,有些人甚至不惜一郑千金。像英国查尔斯王子的王妃卡米拉,每个月的化妆费是40万英镑,折合人民币600多万。光是染头发一项,每个月就要3000英镑,折合人民币45000左右。而现在有些人,就算没有这么多钱,但把全部工资用来买化妆品,可能也会在所不惜。

    实际上,就算你打扮得再动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但缺乏内涵的话,也不会真正吸引别人。

    以前就有一个女人,家境非常富裕,美貌无人能及,但她整日里郁郁寡欢,连个谈心的人也没有。

    于是,她去请教无德禅师:“我要怎么做,才能赢得别人的喜欢?”

    无德禅师告诉她:“你与人相处时,随时随地若能多讲禅话、多听禅音、多做禅事、多用禅心,就能成为有魅力的人。”

    她问道:“禅话怎么讲呢?”

    无德禅师回答:“多说让人欢喜的语言,说真实的语言,说谦虚的语言,说利人的语言。”

    她又问:“禅音怎么听呢?”

    “禅音就是化一切声音为微妙的声音,把辱骂的声音转为慈悲的声音,把毁谤的声音转为帮助的声音。当你面对哭声闹声、粗声丑声都不介意了,那就禅音了。”

    “那禅事怎么做呢?”

    “禅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务的事,合乎佛法的事。”

    “禅心又是什么呢?”

    “禅心就是你我一如的心,圣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

    女人听后若有所思,以此试着改变自己,终于赢得了众人的尊重和喜欢。

    其实,女人的魅力,是由内散发出来的智慧、慈悲,并不是化妆品、手术刀雕琢出来的精致面孔。假如一个女人拥有天使般的脸庞,却是一副魔鬼般的心肠,那再美也会让人退避三舍。

    有智慧的女人,不应该舍近求远,成天追逐外在的装扮,而应当内心好好整一下容。这样的美,才是最令人视而不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