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己利益方面觀察︰對怨害不應生心 [管理]  [舉報
類    別︰學佛基礎 作    者︰益西彭措堪布 管 理 員︰ 全文長度︰2372字
最後更新︰2010-10-26 文章狀態︰已完成 授權級別︰駐站作品 首發狀態︰本站首發
總點擊數︰1659 本月點擊︰11 本周點擊︰1 收 藏 數︰0
總推薦數︰0 本月推薦︰0 本周推薦︰0  
最近章節︰從自己利益方面觀察︰對怨害不應生心

內容簡介︰
 一、不欲受苦與對他人生嗔相違

  如果對怨害生嗔,是因為自己不能忍受痛苦,這實在是自相矛盾,因為︰一方面不能忍受現在的小苦,一方面卻又極力引生無量惡趣大苦的業因——嗔恚。因此,應當想“我極其愚痴”而生起羞恥心,努力防範不讓嗔心生起。

  如《入行論》所說︰對于眼前的小苦,我尚且不能忍受,為何不遮止能造成後世漫長地獄大苦的嗔恚?理應遮止!

  若對小苦不能安忍,則對大苦更不能忍,而嗔恚是能引生地獄大苦的因,為什麼不遮止呢?

  《菩薩地》說︰“我今于此無義利苦,若不忍者,復為當來大苦因處,我若于此大苦因法隨順轉者,便為于己自作非愛,便為于己自生結縛,便為于己自興怨害,非是于他。”(若我不能忍受眼前這毫無利義之小苦,那麼又會造下將來大苦之因。我如果被這大苦因法支配,不能忍受反而生嗔,就是對自己自作非愛、自生結縛、自興怨害,並不能傷害到別人。)

  “大苦因法”︰“大苦”指果上地獄之苦,“因”是我們心中的憤怒,憤怒越盛,將來所受地獄之苦就越慘重。

  如果隨順內心的憤怒而行,將給自己帶來極不悅意的苦果,即在自己的識田中種下了將來地獄中受苦的種子,等于是用業繩將自己緊緊綁住,又等于自己像仇人般地傷害自己,並不能傷害到別人。

  由以上觀察可知︰生嗔只是毀壞自己而已,沒有任何合理之處。

  二、是滅盡惡業之因故不應生嗔

  怨敵加害我所產生的痛苦,本是我前世造惡的果報,通過這次受報便能消盡宿世的惡業。如果我能安忍,不僅不會造下新的惡業,還能增長許多福德。對方似乎是不顧自己的福德等衰退,為了淨除我的罪業而損害我,所以應將他視為恩人。

  《本生傳》說,世尊往昔作菩薩時,曾轉生為森林中的一頭水牛。

  有只獼猴性格蠻橫,見水牛心性慈悲不生嗔恨,就騎在水牛背上,讓它來回跑動等,對水牛百般欺辱。水牛菩薩任它擺布,沒有絲毫嗔怒,只是安然忍受。

  有個藥叉看到後,無法容忍獼猴的惡行,他為了觀察菩薩,就說︰“是獼猴收買了你嗎?你害怕它嗎?你無力反抗它嗎?如果你不用金剛般的牛角消滅它,你就沒有安寧之日。”

  以下是菩薩的回答︰

  如《本生論》雲︰“若有不思自法衰,為淨我惡而行損,我若于此不堪忍,忘恩何有過于此?”

作品關鍵字︰心 忍辱 忍惡無嗔

本書公告︰
本作品由佛教書籍網發布,本站網址︰http://www.fjzjg.com
[最新書評]    [精華書評]    [全部書評]
發表書評︰
標題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