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佔察經》大旨
《佔察善惡業報經》二卷,隋外國沙門菩提登譯。
明 益大師雲︰“此經誠末世救病神丹,不可不急流通。”
●卷上
佛在王舍城耆 崛山中。堅淨信菩薩為末世眾生請問方便。文雲︰
堅淨信菩薩言︰“如佛先說︰‘若我去世,正法滅後,像法向盡,及入末世。如是之時,眾生福薄,多諸衰惱。國土數亂,災害頻起。種種厄難,怖懼逼繞。我諸弟子失其善念,唯長貪、 、嫉妒、我慢。設有像似行善法者,但求世間利養名稱,以之為主,不能專心修出要法。爾時眾生睹世災亂,心常怯弱,憂畏己身及諸親屬不得衣食,充養軀命。以如此等眾多障礙因緣故,于佛法中,鈍根少信,得道者極少。乃至漸漸于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復甚鮮。所有修學世間禪定,發諸通業,自知宿命者,次轉無有。如是于後入末法中經久,得道、獲信、禪定、通業等,一切全無。’
“我今為此未來惡世,像法向盡,及末法中,有微少善根者,請問如來,設何方便,開示化導,令生信心,得除衰惱?以彼眾生遭值惡時,多障礙故,退其善心。于世間、出世間因果法中,數起疑惑,不能堅心專求善法。如是眾生,可愍可救。世尊大慈,一切種智,願興方便而曉喻之。令離疑網,除諸障礙,信得增長,隨于何乘速獲不退。”
佛令轉問地藏菩薩。並示位高,兼明緣勝。文雲︰
“地藏菩薩發心已來,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 劫,久已能度薩婆若海,功德滿足。但依本願自在力故,權巧現化,影應十方。
“雖復普游一切剎土,常起功業。而于五濁惡世,化益偏厚。亦依本願力所燻習故,及因眾生應受化業故也。彼從十一劫來,莊嚴此世界,成熟眾生。是故在斯會中,身相端嚴,威德殊勝。唯除如來,無能過者。又于此世界,所有化業,唯除遍吉、觀世音等,諸大菩薩皆不能及。以是菩薩本誓願力,速滿眾生一切所求,能滅眾生一切重罪,除諸障礙,現得安隱。
“又是菩薩名為善安慰說者。所謂巧說深法,能善開導初學發意求大乘者,令不怯弱。
“以如是等因緣,于此世界,眾生渴仰,受化得度。是故我今令彼說之。”
地藏菩薩為示三種輪相,佔察三世善惡業報。兼示懺悔之法。如經廣說。
●卷下
地藏菩薩復示一實境界,及唯心識觀、真如實觀二種觀法。
地藏菩薩又復為善根薄、煩惱厚、多疑多障者,別示方便。令離障緣,求生淨土。文雲︰
“若人雖學如是信解,而善根業薄,未能進趣。諸惡煩惱,不得漸伏。其心疑怯,畏墮三惡道,生八難處;畏不常值佛菩薩等,不得供養听受正法;畏菩提行難可成就。有如此疑怖,及種種障礙等者,應于一切時一切處,常勤誦念我之名字。若得一心,善根增長,其意猛利。當觀我法身及一切諸佛法身,與己自身體性平等,無二無別,不生不滅,常樂我淨,功德圓滿,是可歸依。又復觀察己身心相,無常、苦、無我、不淨,如幻如化,是可厭離。
“若能修學如是觀者,速得增長淨信之心,所有諸障,漸漸損減。何以故?此人名為學習聞我名者,亦能學習聞十方諸佛名者。名為學至心禮拜供養我者,亦能學至心禮拜供養十方諸佛者。名為學聞大乘深經者,名為學執持、書寫、供養、恭敬大乘深經者,名為學受持、讀誦大乘深經者。名為學遠離邪見、于深正義中不墮謗者,名為于究竟甚深第一實義中學信解者。名為能除諸罪障者,名為當得無量功德聚者。此人舍身,終不墮惡道八難之處,還聞正法,習信修行。亦能隨願往生他方淨佛國土。
“復次,若人欲生他方現在淨國者,應當隨彼世界佛之名字,專意誦念,一心不亂,如上觀察者,決定得生彼佛淨國,善根增長,速獲不退。”
復示三忍、四佛,以彰圓位。及善巧說法,安慰怯弱,離相違過。
地藏菩薩說法已,佛囑付受持。文雲︰
爾時佛告諸大眾言︰“汝等各各應當受持此法門,隨所住處,廣令流布。所以者何?如此法門甚為難值,能大利益。若人得聞彼地藏菩薩摩訶薩名號,及信其所說者,當知是人速能得離一切所有諸障礙事,疾至無上道。”
于是大眾皆同發言︰“我當受持,流布世間,不敢令忘。”